多媒体情境下的教学心得体会(精选17篇)
1.多媒体情境下的教学心得体会 篇一
摘要:本文阐述了数字媒体技术在现代城市导视系统设计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出导视系统在功能上的改变内容,提出基于数字媒体情境导视系统是未来导视系统设计的发展趋势。根据对数字媒体表现的现代城市导视系统特点的研究,归纳出现代城市空间中数字媒体导视系统的研究方法,以此来思考基于数字媒体技术的城市导视系统创新设计。
关键词:数字媒体;现代城市;导视系统设计
1数字技术与设计领域的融合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广泛应用给艺术设计领域带来了非常大的冲击,但也给各种类型艺术之间的融合提供了很多可能性,在艺术设计创作的过程中有了更多的手段选择与革新,视觉表现形态在一定程度上有了质的飞跃[1]。数字技术将各种艺术形式之间的互补与互惠由困难变成简单,视觉形态变得更加多元化。数字技术支持下的传统图文传播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由最初的纸媒介逐步过渡到各种数字媒介融合的传播模式,信息的传播速度也远远高于传统传播模式,同时也给人们营造了一种独特的感官体验。
2基于数字媒体情境的现代城市导视系统设计
城市导视系统是指在城市中能明确表示内容、位置、方向、原则等功能的,以文字图形、符号的形式构成的视觉图像系统的设置。导视系统是城市秩序的引导,是市民日常生活的参照,是城市文化品味的体现。现代城市空间中,人与人、人与环境之间的交流都离不开导视系统,导视系统为人能够和谐的融入到城市空间环境中提供了一种手段。现代城市数字导视系统在设计的过程中要注重人性化需求,同时也要符合人们的行为特征和心理需求。现代导视系统在设计的过程中运用了数字媒体技术,设计表现形式更具动态化特性,人们可以获得更加多维的信息体验。传统城市导视系统的视觉符号表现形式是标准化的、单一的、枯燥的。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于城市导视系统设计中,通过各种形态的表达方式,给人们带来了不一样的感官体验,如通过动效图形等设计元素来表达和传递信息,就可以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2]。动效图形在很多方面的表现都优越于静态图片,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人们对视觉符号的认知更为清晰,在满足了人们的视觉感受的同时,更满足了人的情感需求。
2.1数字媒体导视系统分类
数字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导视系统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使得城市导视系统的设计维度空间呈现出一种由静态化向动态化转变的新趋势。在数字媒体导视系统设计中,静态的标牌通过标准化的图形符号,向参观者传达必要的导向信息,而数字媒体引入改变了传统相对单一的表现形式,通过有声、有色、有形的动态影像向参观者传达导视信息。因此数字媒体导视系统可以分为以下两类。
(1)静态数字导视系统近几年,多媒体技术空前发展,基于各种多媒体终端的静态数字导视系统如雨后春笋大量被应用,这种模式相对于传统的导视设计形式其有着独特的优势,如导视符号可以更为灵活的改变、色彩也更丰富;独特的夜视功能可以在黑夜也能发挥其功能,视觉传达力强等特点。静态数字导视系统在现代城市空间环境中被广泛的应用,不仅给人们的生活生产提供很多便捷、人性化的服务,也给人们在体验的过程中带来了很多乐趣。
(2)动态数字导视系统动态导视很早就被人们应用,并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二战时期,美国士兵用不停转动的纸卷作为一种视觉符号来代表理发,这种转动的纸卷作为动态符号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力,很多理发店目前仍然在用这种转动的设计,这可以称之为早期的动态视觉传达设计,即丰富了用户的沉浸感,也增强了用户的体验感。数字时代,动态导视系统十分具有商业价值,目前,部分商家也注意到了动态导视系统的重要性,并逐步的运用动态的数字导视系统,以此来吸引消费者的目光,让其在体验的过程中进行消费,以达到商业目的。
(3)移动导视系统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移动导视系统已经被普及。移动通信技术和定位信息技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人们利用移动终端查询即时定位、即时信息、即时服务由原来的困难变成容易。近几年用于各种移动终端设备上的APP应用软件如雨后春笋发展迅猛,用户可以随时自行下载安装,满足相关需求。广东博物馆率先推出了一款移动导视系统。游客在游览的过程中,如果想了解场馆或展品信息,不需要人工讲解,只需要输入场馆或展品的相应代码就可在手机上了解展馆的情况及展品的相关信息,节省了游客和工作人员的时间。
2.2数字媒体导视系统设计内容
(1)文字在设计领域,文字作为非常重要的元素存在。作为信息传递的一种载体,在设计的过程中必须重视文字的设计运用,脱离了文字,设计就丢掉了一半灵魂。在快节奏的现代城市空间环境中,由于人们在原地驻留时间非常短暂,有时无法准确快速的找到导视识别系统,其中很大的原因就是与文字设计有关,导致人们无法快速识别需求路径,因此,设计正确的信息文字,愉悦的文字动效和合理的文字布局对现代城市导视系统的设计尤其重要。
(2)形与型基于数字媒体技术的导视系统设计,在图形的设计与运用过程中有两个方面需要考虑:导视系统的外部形态造型和承担传递信息作用的表达图型元素。人们在设计的过程中常常忽视了导视系统外部形态的造形,这一点直接影响着导视系统能否融入到整个空间环境中,能否在与人的交互过程中增强人们的沉浸感,提升用户体验[3]。信息表达图型应该在整体的设计概念中提取并进行加工设计,而不是追求复杂的图型形态。不同设计理念及不同风格的城市空间环境,导视系统形与型的设计是截然不同的,如果在设计的过程中能够结合城市空间环境的特点与城市文化,那么通过设计就可以很好的诠释出这个城市空间的独特魅力。
(3)色彩色彩在任何设计中都充当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基于数字媒体技术的城市导视系统,必须要注重色彩的运用,在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要应根据整体的城市空间环境的特点来定位,提取与环境能够和谐共处的色彩,以此来表达城市的文化精神,丰富其艺术表达效果。在设计的过程中,更应考虑人们对色彩的感受,不同的色彩搭配传递给人们的情感也不同。
2.3数字媒体导视系统设计特点
传统导视系统中的视觉信息符号,是传达信息的重要因素,表现形式比较单一,而数字媒体时代下的导视系统信息符号设计形式表现比较多样化,更多的是根据数字时代人们的审美变化及人们的心理需求而进行设计考虑的,主要有三个特点:第一,传播的多维性。在设计的过程中,动效图型被大量运用,通过各种移动终端的传播,人们可以通过多维度的视觉、听觉进行体验,增加交互的愉悦性;第二,注重用户体验。传统的导视系统主要以超强的视觉冲击力来刺激视觉感官从而进行信息的传递,而基于数字媒体技术下的导视系统在设计的过程中更注重人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融合的体验。让人产生新奇的感受,并愿意参与其中进行交互,体验交互过程中的乐趣;第三,高效的交互性。人们在与传统的导视系统进行交互过程中,起到传达信息桥梁作用的元素通常只有文字、图型,交互过程非常枯燥。而在数字媒体技术推动下,现代城市导视系统的设计融入了多维度的设计元素,更加人性化、智能化,与用户产生了高效的互动性。
3数字媒体技术术对现代城市导视系统设计的影响
3.1新媒体艺术带来设计思维方式的转变
数字媒体技术被引入城市导视系统设计以后,可以拓展设计师的设计思维,增加其设计手段,可以将更多的色彩变化、光影融合以及空间结构等因素应用到导视系统的设计之中,进行多维度的设计。使公众在交互过程中获取信息时,可以得到更多充满乐趣的、新奇的互动体验。传统的平面的二维设计理念与高新科技的数字媒体技术融合,立刻成为一种吸引人眼球的互动型表达方式。计者在设计的过程中更加关注公众的需求,让设计作品更加体现出人文关怀,促进设计理念的根本性转变。
3.2数字媒体时代下视觉表现形态的转变
数字化时代,视觉艺术表现形态逐步在传统的图形创意、形态美学等基础上向多维度数字媒体形成的新的表现形式转变,并且逐步成为当代视觉传达设计艺术的新方向[4]。当今,各种数字化表现的艺术设计形态也都是为了满足人们对于信息传播与接收的需求出现的,并且与人们紧密联系在一起。突破了传统的视觉经验,丰富了人们的视觉感受力和想象力。
4结语
现代数字媒体导视系统是科学与艺术的相互作用的表现形式。数字媒体技术不仅是一个设计手段或工具,还充当着人与数字环境进行和谐交互的桥梁,数字媒体更能全面地诠释时代的特征,展现时代文化的积淀。将数字媒体技术应用到导视系统设计中,体现的不仅仅是数字技术的优越性,更是艺术表现的植入,使导视系统设计因此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黎映川.介入新媒体艺术的导视系统体验研究[J].大众文艺,2011(11):186-187.[2]余晓光.新媒体艺术冲击下的城市导视系统设计[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233-234.[3]陆宁.商业环境中移动导视系统设计的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西南交通大学,2012.[4]刘雁,徐德敏.数字化时代下多媒体技术对视觉形态转变的影响分析[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7):43-44.
2.多媒体情境下的教学心得体会 篇二
一、创设直观情境, 激起学习兴趣
心理学告诉我们, 在教学新知的过程中, 如果能用多种形式为学生提供这一新知的具体形象, 可诱导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 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 加快学生掌握新知的速度。在实际教学中, 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具有文本、图形动画等多种媒体集成的特点, 创设直观情境, 把教学内容变为更具体、可感知的东西, 体现教学的直观性原则, 提高教学效率。
例如我们在上“立体几何体积的求法”时, 利用多媒体展示“三棱柱被切割成三个三棱锥, 再把三棱锥补成三棱柱”的动画, 真正做到让所有立体几何图形都动起来” (如图) 。
学生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 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立体几何的兴趣与好奇心, 有效地降低学生对立体几何的恐惧感。学生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有关经验, 去同化和索引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 从而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起联系, 并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形象逼真的动态演示引发学生边观察, 边思考, 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 以学生为主体的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学生通过认真观察思考, 都明白了圆锥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1/3 , 从而推导出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二、创设问题情境, 实现学习自主
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 疑解于问。提问是传统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然而, 课堂提问只能照顾到个别学生, 不利于全体学生的主动参与, 多媒体计算机的交互作用及网络交流工具解决了这个问题。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网络创设问题情境, 可以激发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性兴趣,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求二次函数y=ax2+bx+c (a≠0) 在[m , n]上的最值时, 学生对二次函数的开口, 对称轴移动而区间不动或图像不动而区间变化时函数的最值不易理解, 在网络环境下, 学生通过对网络课件的阅读和对a , b , c , m , n的动态控制, 能深刻理解数学知识的要点, 加上在网上的即时测试和评价, 更能有效地掌握它, 不再感到难以理解。
三、创设探索情境, 培养想象能力
培养学生观察、想象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条件。运用网络计算机技术, 能够创设形象、直观、逼真、生动的教学情境, 能够把抽象、难懂、枯燥的数学公式推理过程转变成具体、形象、易懂、有趣的教学过程, 从而引导学生积极探索, 诱发学生观察, 引发学生思考, 培养学生想象力。
例如:在引入《四种命题》时, 通过flash动画演示一个故事情节:有一个主人很热情地约了四个朋友一起过生日, 结果只有三个朋友赴约, 主人见人没来齐, 便说:“该来的没来”。过一会儿, 有一个朋友走了。主人又说:“不该走的走了”。这时另一位朋友也走了。主人见情形不对, 对剩下的一位说:“我又没说他”。结果三个全走了。提问:主人的朋友为什么会走?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索欲。
四、创设实践情境, 培养创新能力
练习是实践的一种形式, 是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 形成技能的必要条件。为了让学生理解、掌握、巩固新知识, 拓宽他们的思维。利用网络计算机技术从网络资源中搜集相关的练习题, 然后进行分类整理。这样, 上课时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自主尝试解答。同时, 通过网络计算机技术不断从各类学生中获得反馈信息, 及时解决疑难, 使学生理解算理, 形成技能, 培养学生的思维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例如:在上“两点间的球面距离”新课时, 只是交代几句概念, 告诉学生“球面上两点之间的最短距离是经过这两点的大圆在这两点间的劣弧的长度。”然后作几道题, 这样上课就平平淡淡, 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无好处。我们可以利用教育技术, 在引入课题上用计算机技术, 从电视新闻中剪辑出一个小故事:1993年4月7日, 中国东方航空公司的MU583航班喷气客车从上海 (A) 飞往美国洛杉矶 (B) , 因受强气流影响, 被迫在美国阿拉斯加州阿留申群岛 (C) 的某空军基地紧急降落, 经过紧急处置, 除60名伤员仍留置在阿拉斯加的安克雷奇医院之外, 其余173名旅客已于4月9日到达洛杉矶 (用电脑动画重复演示飞机从上海起飞, 在阿留申群岛停留并继续飞往洛杉矶的过程, 并留下飞机的飞行路线) 。
学生在欣赏完画面后, 被这个小故事吸引住了。立即就有学生提出问题:飞机为什么不沿直线飞过去?接着教师让学生在地球仪上找出这三个城市的位置, 发现上海和洛杉矶都在北纬300稍偏北的位置, 而上海的经度为东经1200稍偏东, 洛杉矶的经度为西经1200稍偏西 (演示文稿为世界政区图) , 从世界政区图 (平面) 上看似乎沿北纬300的圆“飞行”距离最近, 可为什么从上海飞往美国洛杉矶的飞机会迫降在东北方向的阿拉斯加呢?这岂不在绕远道吗?这样从小故事中引入正题——两点间的球面距离最短。
五、创设质疑情境, 实现主动探究
学生学习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创设问题情境, 引起学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使学生的思维在问题思考与探索中得到促进和发展的过程。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人的心灵深处, 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在教学中我们提出:学生是教学的主人, 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应鼓励学生自主质疑, 去发现问题, 大胆发问。
例如:在上“正方体截面”课时, 学生通过网络访问教师放置在服务器上的“正方体截面”课件, 积极参与活动, 继而提出探究性问题:“屏幕上浅蓝色的三角形是什么三角形?”, “在一个正方体中, 类似于这样的三角形有几个?”“如何截正方体才能得到正三角形?”“上述三角形截面之间有何联系?”“用一把无比锋利的刀猛地朝一个正方体的木头砍下去, 它的截面将是什么形状的图形?”……在课堂上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 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 更能有效地加强学生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无处没有数学知识的存在, 从而让学生懂得学习是为了更好地运用, 让学生把学习数学当作一种乐趣。另外, 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 给学生发展的空间。
六、创设多媒体教学情境, 优化数学课堂教学的几点体会
1.多媒体教学情境的设计要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针对不同教学内容,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 多媒体教学的情境创设必须在形式、内容上都有相应的不同的安排, 这一点虽然是我们已有的共识。但在实际教学中又往往被我们忽略。这需要广大教师努力更新教学观念, 真正贯彻“以人为本, 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 使每一位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和发展。
2.正确处理好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关系, 实现各种教学情境的优势互补
多媒体教学手段和传统教学手段创设的教学情境各有各的长处。多媒体教学情境的设置可以有效地弥补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 但传统教学手段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了许许多多宝贵的经验, 我们必须加以继承和发扬, 决不能全盘抛弃所有的传统教学手段。因此, 在设计多媒体课程时, 要把握好多媒体的使用时机, 正确处理多媒体和粉笔、黑板、普通教具、语言表达之间的关系。如在复习课的时候, 多媒体的大容量是有效率的, 但必须注意中间的停顿, 保证学生有思考和把要点记下来的时间, 否则往往会适得其反, 影响效率。
3.为学生创设必要的课外多媒体学习情境, 更好地发挥多媒体教学情境的作用
随着计算机的逐步普及, 许多家长认识到计算机辅助教学的重要性, 为自孩子配备了电脑。教师应该考虑安排课外的多媒体教学, 制作课外的多媒体学习软件, 或将课堂教学的软件交给学生, 以帮助学生消化在课堂上没有完全消化的知识和方法, 这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来说的确不失为一个好的补偿方法。
现代科技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了多媒体这项技术, 它无疑给我们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提供便利的条件, 如果我们能恰到好处地利用它, 就一定能让学生在合适的教学情境中愉快地学习, 形成科学的学习习惯, 从而实现教学过程的整合优化, 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王晓军.数学文化视角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7, 2
[2]刘允忠.新课标背景下的高中数学情境创设策略的探讨.数学通报.2006, 1
3.多媒体情境下的中职英语教学探索 篇三
关键词:现状;有效性;误区;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0
前言: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提高,在国际化的发展趋势下,英语已经逐渐成为我国与国际交流的一大桥梁,所以,在我国的教学当中,英语教学已经成为了我国教学过程中的一门必修课程。目前,我国中职院校的英语教学状况却是不尽人意,多媒体技术的引入与应用则为中职英语教学中带来了较大的推动作用。在教学实践中,多媒体辅助教学已实现了由开始时的"表演型"向"实用型"转变,极大地促进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尤其是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多媒体辅助教学显示出了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它有助于改变传统封闭的课堂教学模式,创设和谐高效的教学氛围,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使自己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的培养。
一. 中职英语教学现状
中职院校是指实施中等职业教育的学校,这类学校的招生对象是一些初中毕业的学生,而其基本学制是三年。目前中等职业学校面临生源萎缩、生源质量每况愈下的实际情况。同时,长期以来,中职英语教学仍然以教师为中心,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从根本上制约了"教与学"的有效发展和提高,无法从根本上改变"聋哑英语"和"耗时多、收效少"的现状。
(一) 生源质量较低。
中职院校的生源主要是集中于一些难以继续学业的初中毕业生,这些学生本身素质就不高,学习基础较差,缺乏学习的兴趣和激情,因此,他们的英语学习能力和水平就更加不尽人意了。这也就使得中职院校的英语教学面临着严峻的困境。
(二) 校园学习气氛欠佳
在中职院校的日常學习过程中,学生在学习方面严重缺乏积极性,主动性不高,这就使得校园内整体的学风和校风得不到良好的树立和发展。再加上有的课堂教学模式依然采用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跟不上时代的变化,教学方式及手段无法适应新课改的要求,自然很难提高中职英语的教学水平。
(三) 教师素质不高
在中职院校当中,教师的整体素质也并不是很高,而且,有些教师在教学方式和模式上并没有创新意识,不能有效的设计课堂教学模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使得课堂教学显得枯燥而乏味,学生不能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导致课堂效率低下,难以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和目标,更不用谈快速提高英语教学水平了。
(四) 没有做到"以人为本"
在中职院校的英语教学过程中,老师没有注意做到"以人为本",仍然采用原来的教学方式,老师念,学生写;老师读,学生读,没有充分的尊重和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地位,导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难以得到发挥。
二. 多媒体技术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有效性
多媒体技术就是指运用计算机对相应的文本、图像、动画等进行一定的处理和加工,再以一种连续性的播放形式将其展现出来的技术。现在,多媒体技术已经进入了现在的教学舞台,成为了教师教学所必用的工具,不论是小学、初中、高中还是大学,掌握多媒体技术甚至已经成为了现在教师的一大要求了。尤其是在中职英语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媒体技术一定能够让课堂教学效率有所提高。
(一) 多媒体技术可以活跃课堂气氛
在中职英语教学过策中,通过多媒体技术可以将呆板的、死气沉沉的教学内容转换成为动感的、活跃的动画、视频或者是图片,可以使原本无趣的中职英语转化为有趣的、具有吸引力的图、声、光、色等等,通过这样的转化,可以使得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从而增强了学生对课堂的注意力和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促进了学生的主动性的发挥。
(二) 采用多媒体教学,增强了英语教学的直观性
在中职英语教学过程中,通过多媒体技术可以将课本上的知识更加直观地、形象地搬到大屏幕上,通过图文的转化,将枯燥的英语语法、英语单词转化成为生动的、有趣的图片、视频等。可以让学生更加直接地了解到所学的课程内容,这样能够增强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使得学生更加容易接受所传授的内容。
(三) 节省上课板书的时间,增加英语课堂的知识容量
在中职英语教学过程中,通过多媒体技术,所有的内容与知识可以通过大屏幕来展示出来,大大减少老师板书的时间,从而为课堂节省出更多的时间来开展一些活跃英语教学课堂的活动,有助于学生之间以及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助,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探索精神,学生不仅掌握了课本上的知识,同时也开阔了眼界,增加了知识的积累。
多媒体技术是一项新型的展示工具,在教学上应用该项技术可以将课堂教学的效率大大地提高。所以,在中职英语教学过程中,成熟运用该项技术是具有极大意义的。
三. 多媒体技术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运用误区
虽然多媒体技术在中职英语教学过程中具有极大的意义,但是,由于该项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尚未成熟的技术,所以,在应用中存在一定的误区是难免的,本人将在此针对该问题进行简单的讨论。
教师PPT制作内容不合理,导致教学内容过于混乱,过分依赖于多媒体技术,忽略知识的传授。多媒体的应用过多,导致课堂教学节奏过快,忽视对学生进行读写教学,导致基础知识不扎实。
在运用多媒体技术时,我们不能够盲目地去使用它,而是要学会怎样去利用它,怎样去掌握它,让它更好地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发挥它的作用。
四. 发挥多媒体技术在中职英语教学中效用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发展已经越来越受到关注,那么,我们要怎样才能够改正现在的多媒体技术在中职英语教学中运用的误区呢?
(一) 提高教师多媒体信息技术
在中职院校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英语教学时,PPT的正确制作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们一定要全面地提高教师的多媒体信息的应用技术,这样才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完美的、有效的多媒体教学的课堂,这样才能够更加有效地完善中职院校的英语教学,为学生提供一个真正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
(二) 传统教学手段与多媒体信息技术联用
在中职院校的英语教学过程中,重视创新意识是很必要的,但这并不代表就要完全抛弃传统的英语教学手段,我们要在传统优秀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对多媒体加以有效的应用,这样才能实现多媒体技术与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结合。
(三) 注重师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
在中职院校的英语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技术的同时,我们一定要注重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以免出现双方之间理解的偏差,例如提出问题,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思考和讨论,或创设情境增强学生之间的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从而有利于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进行情感交流,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交流能力。
总结
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英语作为世界通用的交流媒介的国际地位越来越重要,英语教师的职责也越来越重大。因而中等职业学校的英语教师应与学生携起手来共同完成英语教与学的任务,不断地对学生进行英语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培养出更多的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田建红.利用信息化技术优化数学课堂教学效果[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20)
[2]陈青迎.谈多媒体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海峡科学.2011(03)
4.多媒体情境下的教学心得体会 篇四
在培训中各位教师运用了我们教学生的方法:小组合作法,六个人一组,选出水平高的为组长,在学习过程中一起研习多媒体的作用、多媒体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学、多媒体环境下的教学设计。采取自学、讲解、练习和小组合作相结合的方法,采取点名、点组等提问方式,根据问题回答情况及作业上交情况进行个人和小组评价,极大的调动了个人和小组学习的极积性和主动性。它不仅是一种学习方式,更是一种教育思想和教学策略,需要我们积极参与。
通过刘红强老师的讲解,使我对教学资源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它是为师生有效开展教学提供帮助的各种可利用的条件。最宝贵的资源是思维方式,最重要的资源是学生的大脑,最生动形象的资源是多媒体资源,最容易复制和传播的资源是数字化资源。
5.利用多媒体营造课堂教学情境 篇五
实施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
随着我国教育信息建设的稳步推进,多媒体技术秘学科教学的整合也越来越受到教育界同仁的关注与重视,多媒体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的研究已成为手可热的课题。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大力推行多媒体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多媒体与学科教学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学校领导也清醒地认识到,我们已经迈入21世纪,社会的高速发展对教育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我们必须抓住教育信息化这一有利契机,决战课堂,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引领教学改革,促进教师观念更新,促进师资队伍建设。
二、研究目的
(一)教育的信息时代要求我们能运用多媒体营造课堂教学情境。
随着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标志的多媒体的发展和在当代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尝试卷入,信息化成为当代社会发展的主导趋势。当前的学生在知识和信息的含量和深度上,超越了以往的任何时代,教育已步入新的时代——教育信息时代。这对于我们每一位教师来说,既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挑战。为了适应时代对我们的要求,我们要敢于面对现实,敢于迎接挑战,敢于更新观念,敢于改革教学方式,学会运用现代多媒体来营造教学情境。
(二)运用多媒体营造课堂教学情境,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1、运用先进计算机技术优化组合动态视频(录像)、动画、图片和声音,将一些现实生活中用口述、板书难以表达清楚的内容向学生展示,即变抽象难懂为直观易懂,来突出教学活动中的重点,化解教学内容中的疑点和难点,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2、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网络计算机技术,营造教学情境,使课堂教学形象、生动、有趣,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起,发展学生思维想象力,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运用多媒体营造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已是当前中学各学科教学如何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科研实验课题。
(四)、通过对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提升教师的自身素质。“未来教育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技术,不是资源,而是教师的素质”。21世纪的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本身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现代人才必须具备信息化的特点,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了解决信息时代赋予教育人才培养高目标、高要求与教师素质低下不相适应的矛盾,必须努力提高教师的素质,特别是提高教师信息素质。
三、研究内容
(一)利用多媒体营造课堂教学情境
近些年来,随着多媒体的飞速发展,作为实现教育信息化重要过程的信息化教学来创设情境已经显得十分必要。因此,创设情境成为教学设计最重要的内容之一,要求我们将传统的教学设计,改变为设计情境化的学习环境,针对特定的学习目标,将学习内容安排在情境化的真实的学习活动中,让学生通过参与真实的问题求解等实践活动而获得更有效的学习。在多媒体教学设计中创设情境,简单的说就是基于特定的教学目标,将学习的内容安排在多媒体和信息资源支持的比较真实或接近真实的活动,支持学校的学科教学活动。
在多媒体教学设计中创设情境,能在教学中拨动学生的心弦,激起兴趣,激发联想,唤醒长时记忆中的有关知识、表象或经验,完成知识的“同化”和“顺应”。
(二)教师应如何提高“利用多媒体营造教学情境”。
1、要遵循观念先行思想理论提高与技术能力提高相结合的原则。
2、要坚持教师的专门培养与自主学习相结合,坚持设施建设与教师的培养相结合。
3、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培养。
4、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培养。(1)注重提高信息素质。
(2)重视多媒体环境与各学科资源的建设。(3)加强多媒体与课程整合。
(三)多媒体教学设计中创设情境的几种方法
利用现代化多媒体和信息资源,创设接近真实的情境的方式很多,其使用的方法也因不同的学科和内容有很大差异。根据创设的作用和一般方法的相似性可以有:创设故事情境,创设问题情境,创设模拟实验情境,创设协作情境等。
1、创设故事情境
在多媒体化教学设计中创设故事情境,就是将教学内容,通过各种多媒体和信息资源,以“故事”的形式展现给学生。
2、创设问题情境 在信息化教学设计中用多媒体手段创设问题情境,应注意利用多媒体和信息资源创设问题,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创设问题情境的许许多多多种多样,它可以在其它创设情境的途径中交叉使用。教师可以通过故事、模拟实验、图像、音像、活动等多种途径设置问题。
3、创设模拟实验情境
实验是学生学习的不念旧恶重要方式之一。恰当的实验可以使学生把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尽量和自己已经知道的事物相联系,并以这种联系加以认真思考。创设模拟实验情境首先设计与主题相关的,尽可能接近真实的实验条件和实验环境。然后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实现,教师指导评价。
4、创设协作情境
利用多媒体教学设计创设协作情境,就是利用网上多种交流工具如BBS、可视化语音聊天室、电子邮件以及Intemnet Phone 等工具,通过竞争、协作、伙伴和角色扮演等方式进行学习,针对某一个问题展开讨论交流,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5、多媒体教学设计中创设情境是灵活多样的,种类很多,而且各个学科根据自己的教学特点也有不同的创设途径,需要不断的摸索和实践。
(四)利用多媒体营造课堂教学情境的研究作用。
1、运用多媒体激兴趣,引发学生思维想象。
2、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培养学生观察、思维想象力。
3、运用多媒体引民学生想象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4、运用多媒体创设环境,培养学生实践能力。(1)创设实践环境,培养学生解题能力。(2)创设自主操作环境,培养学生操作能力。(3)创设动手操作的情境,培养学生信息素质。
(五)利用多媒体营造教学情境的应用误区。
1、避免多媒体只为公开课教学服务。
2、有扬有弃,合理利用多媒体。
3、谨防“以电脑为中心”注意充分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
4、重视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
5、不让多媒体成为课堂交流的障碍。
6、要避免滥用,以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四、研究方法
1、实验研究法
实验研究法,是针对选定的课题,根据一定的理论或假设在一个或多个班级内进行有计划的实践,从而得出一定的科学结论,以便更好的提高教学效率的方法。为了寸步阐明实验研究法的真正,我们需要搞清假设、常量和变量的概念。
2、个案研究法
案例研究是对人、群体或组织的经历进行深入调查。教育案例是对教育活动中具有典型意义的,能反映教育某些内在规律或某些教学思想、原理的具体教学事件的描述、总结分析,它通常是课堂内真实的故事,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困惑的真实记录,对这些“真实记录”进行分析探究,寻找规律或产生问题的根源,进而寻找求解问题或改进工作的方法,或形成新的研究课题。
3、经验总结法
经验总结法总结的是自己或其他老师教育实践中的直接感受,所获得资料比较真实,所得结论实践性强。经验总结法简便、实用,中学教师人人都可以参与、运用。这是广大中教师常用的教育科研方法。它一般包括以下几个环节:确定研究课题与对象、提出假设、采集和积累材料、整理和研究材料,进行分析综合验证、得出结论、机写总结报告。
五、课题实验进度计划安排
1、准备阶段(2014.3.4---9):研究目标——利用多媒体营造初中课堂教学情境的必要性;教师应如何提高“利用多媒体营造教学情境”。形式:课件、论文、科研成果。阶段负责人:柳江涛、李艳鹏。
2、实验阶段(2014.3.10—2014.4.30):多媒体教学课例。负责人:柳江涛、李艳鹏。
3、总结阶段(2014.5.1—2014.6.1):利用多媒体营造教学情境的应用误区。形式:论文、科研成果。负责人:柳江涛、李艳鹏
6.情境教学法下的中学体育的论文 篇六
1情境教学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作用及策略
1.1情境教学可以拓宽体育教学的空间
高中的体育教学不仅仅是局限于课堂之中,还可以通过体育课堂的户外延伸,拓宽学生的体育视野以及体育教学的空间。传统的体育课堂教学一味地追求体育的理论教学,而且加上高中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学实践能力的欠缺以及教师自身素质的局限,使得高中体育的教学摆脱不了照本宣科的旧的教学模式。课堂教学形式单一,且教学内容相对枯燥,再加上高中生强大的高考压力,使得学生对体育产生抵触情绪。通过体育活动的增加,来强化体育课堂教学的效果。例如可以把体育教学搬到户外,在体育教师的指导下,有秩序有计划地开展登山、攀岩或者户外徒步运动,体育教师可以巧妙地利用校园内或者校园周围、近郊的地形特点,来创设课外体育活动。公园、山坡等处的美好环境以及新鲜空气会带给学生精神上的享受以及心灵上的净化,使高中生在无形的高考重压之下寻求一丝心灵上的慰藉。
1.2情境教学可以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高中生已经形成其特有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相对而言高中体育的教学要更注重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引导他们发现问题,并自主解决问题。发现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难,所以体育教师要鼓励学生发现体育课堂教学的问题所在,才能更好地引导他们进行体育知识的学习。例如在110米栏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以及平时课堂表现情况,把学生进行分组,并以组为单位让学生进行110米栏比赛,并给定学生这样一个问题“怎么样才能跑得更快”,让学生在比赛的过程中,积极思考,引导他们去观察别人跑步的步幅以及双臂摆动的频率等,并发现自身的问题,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且还要引导他们进行分组的讨论,从而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既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又激发了学生对体育学习兴趣。
1.3情境教学可以培养学生体育能力
体育教学的改革以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为目标。在注重对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的同时,又要注重对学生体育基础理论知识的培养。根据高中生的发展特点,培养他们热爱体育的态度和能力,培养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和体育赏析能力,通过情境的创设来引导他们自主进行体育锻炼。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恰如其分的、合理的情境教学的设计能够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在情境的创设上可以根据体育教材的内容,进行体育游戏的创设,让学生在游戏中体会体育运动所带来的乐趣。例如在学习过障碍时,可以模拟红军长征的情境,通过在操场上设置一系列的障碍,人为制造一些简单的相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如刮风、下雪等,并将学生进行分组,而且要分角色,让他们通过情境的体验,既增强了自身的体质,又体验到体育学习的乐趣,而且在过障碍的过程中,大大提高了高中生的思维活跃度。
1.4情境教学中师生感情的交流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增强学生的自信
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体育教学往往会陷入一种误区,很多体育教师认为体育的教学在学生学习生涯中仅仅起辅助作用,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情绪懈怠,不苟言笑,从而与学生之间产生隔阂。情境教学恰恰可以消除这种隔阂,而且还会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教师要积极转变自身的思想观念,创新体育课堂教学模式,寻求师生之间情感上的交流。体育教师利用创设情境的教学方式,将自己对外界事物的认知、想象以及自身的情感同课堂教学相融合,在引导学生进行体育课程学习的同时,无形之中也引领者学生逐渐放开对教师的戒备,让学生向教师敞开心扉,从体育教师身上以及体育课堂教学中感受到一种力量和情感。
1.5体育教学中设置挫败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坚毅的品格
在高考的重压下,高中生难免会对高考产生一种恐惧感,一旦模拟考试不理想就会变得消极厌学,甚至是受到精神上的打击。体育教学在注重学生体质增强的同时,不能忽略对学生的素质教育。体育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些难度较大的教学情境,并给学生设定一定的目标,故意给他们心理上造成一定的压力,培养学生不服输的精神和坚毅的.品格。但需要注意挫败情境的设置,要根据每个人学生对挫折承受的心理能力来设定,要有法有度。
2中学体育课堂情境教学创设需注意的一些问题
2.1注意布置情境要合理
体育教学中合理的情境布置能够提高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但需要注意的是情境的布置要符合客观规律,不能盲目进行高中体育教学情境的创设。而且要以尊重高考重压下学生身心发展的现实情况来进行。
2.2情境的创设要根据教材实际内容而定
高中体育的课堂教学不能违背教材的实际内容。很多高中体育教师在体育课堂教学中盲目进行课堂内容的创设,而且和教学内容脱离教材实际,非但不会激发高中生的体育学习兴趣,还会使得高中生身心俱疲。
2.3高中体育教学要把握好情境创设的度
很多高中体育教师一旦尝到体育情境教学的甜头,往往会毫无节制地运用情境教学手段,认为体育教学每堂课必须要通过情境的创设来辅助教学,从而陷入一种教学的误区。频繁地毫无规律地运用情境教学,非但不会提高体育教学课堂效率,一定情况下还会起到反作用,使学生产生厌烦的情绪。所以高中体育教学一定要把握好情境创设的度。
3结束语
7.多媒体创设小学数学教学情境 篇七
一、引入新课, 创设情境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成功的数学课, 如果一开始就能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 那么学生就会主动、愉快地去学习, 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主体作用和主动精神, 同时也体现了新课改中以“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 数学活动为主线”的教学原则。孔子也曾经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当学生对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时, 才能更主动积极地掌握知识。因此, 教师应有效地运用多媒体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 渲染课堂氛围,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 展示图片, 自主探索。
通过展示学生熟悉的图片, 让学生学会自主、独立地去观察和认识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或现象。如苏教版一年级数学新教材中“认位置”一节, 就是从学生熟悉的教室出发, 介绍方位, 哪个方向是左?哪个方向是右?以及让学生感受到方位在生活中有什么用处?这些内容对一年级学生来讲是十分难的。我就利用生活图片, 通过现实情境图片让学生来发现数学, 再将数学融入到生活中, 激发学生自主探索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2. 巧设话题, 激发兴趣。
在课堂上设置一个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情境, 也能比较容易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新教材“秒的认识”一节, 上课开始, 老师就这样提问:小朋友们, 你们喜欢过新年吗?随后师生共同聆听新年的钟声。在播放视频春晚倒计时后, 提问:“这里的10、9、8、7、6、5、4、3、2、1用时、分作单位合适吗?如果不合适, 用什么作单位合适呢?”从而导入新课。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 体会当“时”、“分”不能作为单位的时候, 我们需要一个新的单位名称———“秒”, 同时也让学生理解了“秒”的实际意义。并动态演示神舟十号发射、定时炸弹、红绿灯上的倒计时等生活场景, 这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秒的印象, 还能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 从而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
3. 忆旧育新, 层层深入。
通常新授知识时是先复习旧知识再进行讲授新知, 如果能够采用多媒体技术, 将更加方便且节约宝贵的时间。如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 通过讲故事的形式创设情境:熊妈妈带着四只熊宝宝做游戏, 休息时熊妈妈拿出几个同样大的蛋糕对小熊们说:“孩子们, 你们今天表现得都很好, 所以我要奖蛋糕给你们吃。”说着, 熊妈妈把其中的一块蛋糕平均分成两份, 奖给老大一块。老二说:“我要两块。”老三赶紧说:“我要三块。”老四急着说:“我要四块。”……熊妈妈看着孩子们高兴地拿着蛋糕跑了, 笑着说:“我既满足了它们的要求, 而每个孩子得到的又是同样多。”此时提出问题:同学们, 你们知道熊妈妈是怎样分的吗?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不仅能够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 还能培养学生的数学创造力、直觉和灵活性。
4. 游戏情境, 孕育新知。
用游戏的形式, 让学生带着兴趣进入课堂。如在苏教版新教材“元、角、分”一课的教学时, 我利用多媒体创设了一个“虚拟商店”, 让学生亲自当售货员和顾客, 模拟生活中的购物现象, 让生活在数学中再现, 再让数学应用于生活, 激发了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兴趣, 在游戏中完成了教学, 让学生认识了元、角、分, 掌握了元、角、分之间的进率, 达到了教学目的。
5. 混合方法, 引入课题。
在很多时候, 一堂课的引入可以将几种创设情境的方法综合使用, 这样会使新课的导入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苏教版教材“梯形面积的计算”一课时, 在公式的推导中, 我利用平面图形的移、裁、补、拼等多种动画, 让学生发现各图形间的内在联系及有关计算公式的推导, 很好地达成了教学目标。
二、重点难点, 创设情境
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 能够以生动直观、变静为动、图文并茂、虚拟现实、放大细节、拟真等特性来多层次、多角度地展现教学内容, 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共同作用以强化感知,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再结合老师的讲解, 就可以变抽象为具体, 变模糊为清晰, 提高教学效率, 从而实现教学的最优化。如苏教版新教材二下“认识角”一节, 通过让学生观察屏幕上三个角有什么相同的特点, 学生发现了它们都有两条线, 而且这两条线都是直直的。这时课件红色标出, 闪烁角的边线;并且它们都有一个点, 这时课件强调, 黑色闪烁点。这样突出了重难点, 让学生认识到角有两条直直的边、一个顶点。
三、巩固练习, 创设情境
在巩固练习中, 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枯燥和乏味的, 尤其是计算课。这时可以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 使学生通过感兴趣的形式, 更好地巩固新知。如在教学苏教版一下“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时, 将练习设计为闯关游戏的形式, 让每个学生按照自己的情况进行不同层次的练习;教师可以随时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不同的辅导, 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提高。
8.多媒体情境下的教学心得体会 篇八
【关键词】高中英语 多媒体 情境教学
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发展,网络信息已经渗透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多媒体信息技术以其先进的技术优势,成为了教育教学的有力辅助,对于高中英语教学更是起到了传统教学手段所无法取代的作用,它能够最大限度地整合教学资源,形成适合学生学习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要想搞好英语教学,就要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优势,创建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教学情境。
一、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情境导入
1.通过多媒体课件进行文字或者图片的情境导入。在英语教学中,除了采用语言导入外,我们还可以在多媒体课件中通过文字材料进行导入,比如对历史题材的文章,我们导入作者材料或者文章的背景资料,对于科普性的文章,我们可以导入新闻评论或者在生活中的反响。这样通过详实材料,引导学生迅速进入的学习中去。当然除了文字材料之外,我们还可以利用丰富的信息资源,将一些和课文紧密相关的图片进行适当的剪辑,形成有趣的教学情境,迅速导入到对课程的学习中去,这种导入更加的形象直观,代入感也很强,学生的兴趣也能很快地调动起来。
2.通过多媒体课件进行音频视频的情境导入。音乐能够沟通人们的心灵,因此在课堂之初,我们可以播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或者和学生学习生活相关的音乐,能够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在这种美的享受中进入对课文的学习。比如与教材配套的短小英文歌曲,再如有的英语歌曲涉及到一些异国风情习俗,学生通过这些歌曲激发了对课文和英语文化的探索欲望,如《London Bridge》、《Jingle bells》》、等。除了音乐情景导入外,我们还可以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进行动画视频导入,学生的兴趣会更大。例如,Module8 Unit1 Reading 一课可用傲慢与偏见的短片导入。不但能让学生了解古典文学的魅力,还能引导他们用英语来表达自己对剧中人物的见解与分析。短片中大量丰富多彩的真实语言材料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真实的听、说、读、写活动场景,让学生能够充分利用这些视觉、听觉的认知,激发学生对英语课程学习的劲头。
二、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情境
1.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提供学生习得情境。语言学习最好的方法就是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学习,这样学生就会轻松地“习得”语言,而这也正是我们情境教学的依据。教学情境的创设,在传统教学方法中有很多局限,但是我们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则能够创设比较真实的情境,比如异域风俗文化的视频资料、课文内容的英文对话、课文所涉及到的图片资料、英文歌曲或者影视作品等等。更进一步说来,我们可以将这些资料加以整合,形成一个和教材紧密联系的情境课件,学生在这种教学情境中既学习了知识,拓展了视野,又提高了自己的思维表达能力。除了利用多媒体课件之外,我们还可以利用多媒体建设语言实验室,在语言实验室中我们利用多媒体设置,进行听力训练、辨音正音训练、角色互换的情境对话训练等等。包括精读课在合适情况下也可以放在语音室进行。可以说这个语言实验室为学生创造一个局部的语言环境,在这个语言环境中学生摆脱母语的干扰,进行情境下的语言实践练习。
2.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营造会话情境。会话教学是高中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如果没有一定的教学情境,学生的对话兴趣就不大,学习效果也不好,而多媒体展示的对话情境能够把学生代入一个相对真实的模拟环境中去,这种对话背后的风俗文化、思维方式、生活习惯、语言特点对学生来说是个极其宝贵的情境代入,学生在这种情境下,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例如,在学习高二模块八Films and film events这单元时,本篇文章的标题是 “Important film events around the world”,先利用 “POWER POINT”软件系统做了如下的教学软件:第一幅图片向学生展示的是一个奥斯卡奖的宣传短片,并配有原版的英语解说员的清晰而优美的文字配音。然后展示另外几幅其他电影节的图片,从而进入文章的视听感受与分析理解阶段。通过这些图片,电影的展示,学生在对各大电影节有了一个系统的认识之后将会进一步对教材进行分析,进而去了解这些国际电影节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带着这些问题,学生会自觉的完成对文章的阅读,进而仔细对文章进行分析与理解。接着,我们出示会话主题:Do you like films from a specific country? If so, which country and why?” Or “What is your favourite film? What do you like about lt”通过这些图片的展示并结合学生生活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用英语自由的讨论、交流。
3.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创设写作教学情境。高中英语的写作是英语教学的一个难点,学生练习了很多,但是很难提高,作文教学收效甚微。我们可以运用多媒体,实施灵活多变的作文方式,实现多媒体情境下的写作教学。以往老师教学,往往重在教育学生如何用词、如何布局、如何结尾等等,但是收效不大,学生的写作热情也还是调动不起来,很多学生就是应付。利用情境教学我们可以化静为动,创设生活情境,开阔学生视野,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写作素材。这样既能够唤起学生的写作兴趣,又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好的作文是改出来的,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多媒体建立作文反馈与鉴赏园地,把学生的作品通过多媒体交流平台展示出来,学生可以对每一个学生的作文进行品评,从词语到句子,指出彼此的优点和不足,进行留言点评,评价者不仅仅是老师,还有更多的同学们,这种接受程度更大一些,成就感也就更大一些,学生们在彼此指点和欣赏中完成了提高,在下一次作文的时候回更用心。另外在学生在多媒体情境交流后,针对交流情况还可以改写或重写。在追求最佳结果的意念的支配下,学生肯下工夫修改作文,长期这样坚持下去,作文水平肯定会步步提高。
三、多媒体情境教学应该注意的问题
1.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不要忽略了教学的主题和目标。多媒体引入的教学情境,使得教学活动变得生动形象,快捷高效,让老师省时省力,但是我们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一定要紧密结合教材,结合学生学习实际,不要为了表面的课堂热闹,要知道这一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让学生通过情境设置来实现什么,能不能做到。只有有了明确的主题和目标,我们的情境设置才是有效的,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才是有效的,这样学生通过搜集信息、处理信息提高了自己的合作交流能力,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2.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不要忽视了学生的自主合作。教学情境的设置不是为了流畅的演示,不是为了表面的课堂华丽,不是独角戏,而应当是一种引导,是一种诱发,是一种情境的铺垫,因此在运用多媒体情境时,要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要留给学生交流合作的舞台。没有独立思考的过程,很多学生只当听众、观众,被动接受,这样的合作就会流于形式。因此在合作交流之前,我们要给学生留出自主学习的时间,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式去学习相关的语法、习惯用法及词汇等知识,一定要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深入思考。学生只有在自主的基础上,才有热情参加合作,才能使合作学习更有实效。
总之,多媒体环境下的情境教学,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丰富了课堂的学习资源,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但是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应该认识到这只是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我们一定要落实好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情境创设,让学生能够更加主动地学习、积极的交流,深入地探究,这才是我们在英语教学中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李微娜.浅谈高中英语情境教学[J].考试周刊,2009(37).
[2]唐益.新课程高中英语情境教学之我见[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8(12).
9.多媒体情境下的教学心得体会 篇九
[摘要]情境学习对成人的有效学习起着重要作用。在成人教学中应该更多的关照成人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现实情境,在教学中尽可能的为成人学习者创设一种真实的、本真的情境,为成人的“学”提供多方面的服务,以使成人真正的学有所得,学有所用,实现成人的全面发展,从而提高成人教学质量,实现成人教育价值。
[关键词]情境学习;成人;教学
一、情境学习符合成人认知学习的特点
成人作为负有社会责任的群体,成人学习有别于儿童学习,其独特的学习特点如下:
1.以经验为基础
成人从事任何事情都是以自身经验为基础的,这是成人学习者与青少年学生的重要区别。成人学习者大都已参加工作,他们在工作和生活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成人无论学习什么样的内容,采取什么样的学习方式,以及对自己的学习结果如何评价,都以其已有的经验作为前提和参照。成人的学习是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学习,经验是一种重要的学习资源,成人善于学习与他们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相关的新的知识、技能,从而实现知识的迁移。
2.以实用为目的
成人对学习的实用性的关注度很高,成人的学习内容受社会变化发展的制约,其学习是为了当前的使用。大多数成人学习者是在职学习,他们参加学习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获得工作中急需的知识或者技能,学习动机是按照工作与生活的实际需要而产生和变化着的,这种实用性的学习,不仅为成人学习者当前从事的实际工作创造了条件,同时还能够不断提高其职业能力,满足社会发展的竞争需要。一般来说,成人对与现实联系密切的知识或信息较易引起注意,他们更愿意学习现实迫切需要的知识和技能,重视应用及成效,要求即学即用。
3.以问题为中心
成人学习者的学习总是和他们面临的现实需要相联系,与生活和职业的实际需求相联系。因此,成人学习者的学习取向是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活动要与他们的生活情境有关,与当前需要有关。
二、情境学习对成人实践能力的提高的意义
成人学习的目的是为了使自己成为高素质的实用人才,通过在学习过程中实践能力的不断提高来达到工作上的要求,实践能力的提高对成人学习者来说显得尤为重要,情境学习的特点正符合了成人这一需求。情境学习鼓励学习者动手去实践而不仅仅是记忆一些事实性的信息,鼓励学习者运用思维技能进行思考,同情境学习也提供了一个更加真实的方法,将独特的情境概念化。
三、阻碍成人情境学习的教学问题
3.1教学目标追求“唯智主义”
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当前的成人教学广泛存在着只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的现象,教学的着力点只放在让学员掌握现有的知识上,对学员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方面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
3.2教学过程脱离成人生活实践
知识大多数是以默会的形式存在于一定的情景或文化传统之中,无法通过直接的教授而掌握。明确的知识往往传达的是一些显性的社会规范,而支配人们实际行为的往往是那些深深根植于社会文化传统的“潜规则”,只有在这种生活实践中共同分享其中的概念、符号、知识体系,才能掌握这种以默会知识形式存在的真正规则。 3.3教学活动共同体意识淡薄
共同体意识淡薄是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教师们一直习惯于根据自己的思路进行教学,课堂气氛沉闷,教学之间师生、生生互动较少,基本上是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方式教学,这种方式严重阻碍了成人的自主性学习,同时也影响了师生之间以及生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其次,教学内容和活动大多由教师安排,成人学习者参与主体性选择的机会较少,成人在实践共同体中没有参与权和话语权,就难以形成身份建构参与整个共同体活动。在远程教育方面,科技的进步与发展为成人教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成人学习者摆脱了教学的时空限制,实现了随时随地的学习。
四、基于情境学习的成人教学策略
4.1树立全面的教学目标
全面的教学目标是以成人的`终身发展为旨归,注重语言运用能力的综合培养和学习策略(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交际策略和情感策略的渗透和训练),让成人学会学习。“英语学习不是知识的简单累积和机械记忆,而是其存在的每一部分都会与自己的学习经验、知识、文化相互贯穿,并导致自己的人生态度、价值观念、精神世界乃至整个人格发生变化”。全面的教学目标主要体现在成人学习者的知识、技能和情意素养三方面。
4.2建立民主的教学氛围
成人学习者与青少年相比,具有较为丰富的经验和明确的价值取向,他们对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的民主化要求也就更为强烈,因此教师要尊重成人学习者的格和尊严,平等地对待每一位成人学习者。成人教学中应该重视他们作为主体参与者和创造者的地位,尊重他们多年积累起来知识结构和学习方法,发挥成人理解力强、实际操作能力强的优势,使他们没有压力,学得轻松愉快。同时在教学管理上,教师要以高超的教学艺术吸引成人学习者而不是借助纪律对其进行约束。同时应多征求成人学习者的意见,满足他们的合理要求。这样,教学氛围民主、师生关系融洽、互相密切配合,就能充分激发成人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4.3运用相宜的方法原则
只要是能够符合成人情境学习的需要、促进成人知识能力获得的,任何一种方法都是可以被利用的。目前成人教学中常用的方法有讲授法、谈话法、演示法、自学指导、辅导答疑、实验、实习、练习、讨论等方法。成人教学经验表明,多种方法的综合渗透和交叉使用,是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员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果的重要条件。多种教学方法的选用,可以使学习者及时反馈,教学更有针对性,起到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作用,从而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玉民,范天成.教师创设教学情境能力的培养与训练[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李如密.现代教学理论研究[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10.多媒体情境下的教学心得体会 篇十
现代化的教育,离不开现代化的教育手段,而教育手段的现代化又有赖于电教手段、电教媒体的运用。在语文教学中,积极发挥电教媒体的作用,恰当地使用多媒体的电教手段,不仅能多渠道地刺激学生的感觉器官,而且能使教学内容化静为动,化难为易,突破学生对学习的时空限制,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从而内化学生的素质,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师、学生、教材、媒体是课堂教学的四要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媒体向学生传递信息,学生利用多媒体创设的情境进行协作学习,通过媒体向教师反馈学习信息,实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与教材之间的信息交往,达成教学目标。可见,教学媒体是一种知识载体,它既是教师的辅助工具,又是学生的认知工具。教学媒体多种多样,功能有异有同。
在当前的学校教育中,主要是通过教学媒体学习他人和前人的实践经验--间接经验。要使学生在有限的空间(课间)、时间(课时)打破地域界限去认识教材中的事物,达成知识领域、动作技能领域和情感领域目标,我们必须充分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为“低耗、高效、优质”地提高教学质量服务、多媒体技术的合理应用,信息传输质量高,应用范围广。利用多媒体系统的声音、图像压缩技术可在短时间内传输、储存、提取或呈现大量的语音、图形、图象、活动画面信息。能在有限的时间、空间内打破地域界限展现古今中外的客观事物,大大地缩短认识进程,起到呈现事实、创设情景、解释有所不同、设疑思辨、动作示范的作用。此外,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还具有易操作、使用方便、交互性强的特点,在教学中有着重要作用,下面是我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的几点体会:
一、利用多媒体创设意境,以景激情。
电教媒体集“声、色、画、乐”于一体,色彩丰富的画面,生动可感的声音有利于创设特定的意境,学生置身其中,其景、其物、其人仿佛触手可及,引发了学生极大的兴趣,唤起强烈的探索欲望。学习便成了一种轻松愉快、主动求索的过程。《趵突泉》一文,抓住趵突泉的特点,描写了大全和小泉的美。这篇课文,语言流畅,文质优美,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趵突泉无限的情与爱。然而,由于小学生生活经验少,对趵突泉没有感性认识,任凭教师“千呼万唤”,学生对趵突泉的“情”也难以激发起来。而借助电教媒体,进行情境教学,便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上这一课时,我先告诉学生,今天老师将带大家到济南的趵突泉去作一次愉快的旅游。同学们兴致盎然。然后我又用语言描述:请大家坐上汽车,闭上睛睛。然后,我按下录音机键,教室里响起隆隆的汽车声,逼真的声音仿佛真让学生感到坐上了汽车,来到了济南的趵突泉。同学们一睁开眼睛,又从电视屏幕上看到了趵突泉的美丽景色,同学们情不自禁地议论开来:趵突泉的泉真多啊,泉水真美啊……学生们置身于趵突泉的美景中,心中怎能不涌动起由衷的情,由衷的爱,这里运用电教媒体,达到了“入境始与亲”的目的,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怎能不乐于观赏和学习呢?
二、利用多媒体教学,突破知识的重难点。
多媒体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不仅能突破知识的重难点,而且能使学生从形象的感知中增强学习的趣味。如《圆明园的毁灭》一课记叙了圆明园是怎样的一个“万园之园”。这些景物对学生和老师来说都是陌生的,也是不容易理解的。于是我先让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对圆明园的景物有了初步印象的时候,再给学生一个悬念:同学们,你们想不想亲眼到北京圆明园去看一看?(齐答:想。)现在老师就带同学们去漫游一下北京圆明园。(同学们你看我,我看你,眼神充满了好奇。咦,我们怎么能去圆明园呢?)于是,我就利用多媒体播北京圆明园景物的情景。“金碧辉煌的殿堂”、“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热闹的街市”、“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珍贵的历史文物”这些景物一幕幕跃入同学们的眼帘。看完后,他们都觉得自己似乎真的漫游了一次圆明园,仍在久久地回味着这一幕幕景色。
三、利用多媒体激发情感,以情促思。
人的情感怎是在一定的情境之中产生的,借助图像烘托,音乐渲染等手段促使学生进入教材所描写的特写情境中,便能使学生的情感自然而然地与作者的情感交融在一起,入境生情,学生对事物的感受和情感体验越深刻,对事物的感知理解便越深入,思考分析也越透彻。
四、利用多媒体与学生“操作”情境结合起来,形成乐趣。
人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具体的事物进行形象思维,需要创设“操作”情境,让学生多动手、多观察,思维才会随之展开。如《狼和小羊》这一课,老师为了讲明狼和小羊分别在哪里,就利用多媒体让学生动手“操作”,把狐狸和乌鸦分别“送”回自己的家里。如果送错了位置,计算机就会说“我不是住在这里的,你再送我一次好吗?”如果送对了位置,计算机会说:“你真聪明!”学生亲自“操作”,使学生尝到了亲自“操作”的乐趣,有效在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又活跃了课堂气氛。
五、利用多媒体启发学生想像,静中思动。
想像,是借助表像在脑中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电教媒体可以为学生提供生动的表象,以激发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积极主动地去思索、去创造的热情。如《登山》一课时,我让学生观看“列宁第一次和第二次登山”的投影片后思考:“图上画的分别是列宁第几次登山的情景?”学生据图联想,静中思动,进行了合理的想象;有的说:“图上画的列宁登山时在后面,说明是列宁第一次登上的情景。”有的说:“列宁朋友的前面,从这里可以看出是列宁第二次登山。”我又问:“你若是图中的列宁,在两次的登山过程中你会有怎样的变化?我又让几个同学进行表演。表演后,学生发表意见:登山过程中列宁在后面的是第一次因为他开始害怕所以在后面。相反列宁在朋友前面的则是第二次,因为他锻炼了自己的意志,所以说是第二次。这里借助电教媒体为学生提供了想象的材料,架起一座表象与思维的桥梁,加速进入文章的情境之中,使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层层深入,对情感的体验步步加深,学生在趣中探索,在乐中求知。
11.运用多媒体创设数学教学情境 篇十一
心理学指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引起学生兴趣和注意的动因常常是那些具体、直观的事物。”而数学本身单调抽象,很多学生因为数学课单调无味不喜欢上数学课。信息技术融入数学课以后,将音、形、像、色融入数学课堂使其变得丰富多彩,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创设乐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一堂课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比作是一幕剧,它的序幕精彩,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探求未知“剧情”的渴望,以高涨的兴趣推动学生去探究知识。一节课如果有一个好的序幕就能够提高学生知识、能力建构的速度。例如:笔者在教学“同分母加减法”时,根据教材给出的生日蛋糕图做了一个“生日过关课件”,以激发学生的好胜心,学生的兴趣一下被提升上来。课上让学生边欣赏《祝你生日快乐》的歌曲,边看分蛋糕的动画,边思考问题。多媒体使学生多种感官同时能参与到学习之中,他们沉浸在过生日的情境中,兴趣盎然。这时课堂气氛活跃,从而顺利进入新课的学习。上课伊始,学生感到有目标、有方向,带着“我行,我能行”的心态来学习,使学生思维活跃,从而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
二、创设问题情境,突破教学重、难点
每节课重、难点的突破,应该是在学生主动探索和思考中进行的。运用信息技术可为学生提供图文并茂、声像并举的数字化信息,媒体的作用由演示工具转变为认识工具、情感激励工具。所以,教师要巧妙设计问题情境,有目的地引导学生研究探讨。在帮助低年级学生解决学习的重点、难点时,老师可以借助网络环境,创设一些童话故事、动作游戏、直观演示等情境。例如:在教学“数学1-5的认识”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呈现森林中小动物运动会的场面,配上呐喊声、掌声、口哨声、擂鼓声,虚拟出一个热烈情境,将学生牢牢吸引住。在学生津津有味地观看可爱的小动物时,停止画面,提问:“想继续看吗?那么你必须说一说森林中有哪些小动物,每种小动物有多少个!”。接到老师布置的任务,为能继续观看动画,学生会兴奋地去解决问题,这种情境中的教学取代了教师的讲解,重点知识是由学生自己抓住、自己突破的。
三、创设活动情境,巩固所学知识
学生学习新知识时其遗忘规律是先快后慢,无论教学方式如何变革,巩固、应用知识的环节一定不能丢。以往知识的巩固、应用阶段缺乏趣味性、游戏性,教学过程单一、枯燥无味,这无疑是学生厌学的一大原因。但现代信息技术的介入,使这个环节变得形式多样,如:利用多媒体艳丽的色彩制作概念性习题,刺激学生的感官;编制闯关小游戏刺激学生的好胜心理;创建多种媒体园地降低习题的乏味。这些手段的使用必将提升学生巩固知识的意识与兴趣,对巩固学生的知识记忆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进行“乘法分配律的应用”巩固练习时,笔者制作了一个有判断题、有选择题、有生活中运用乘法分配律、解决问题的练习课件,并创设了小组夺星竞赛的情境。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态度积极踊跃,使学到的知识及时得到了很好的巩固和应用。
12.信息技术视角下的情境教学初探 篇十二
一、 科学设计, 激发学生趣味
科学设计情境是学校英语情境教学开展的前提条件。在具体实施中, 要结合学校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 改变以往情境教学设计中的随意性和单一性问题, 转而朝着多样性、针对性方向发展。教师要把握的一个宏观原则是:充分信息技术的平台作用, 强化“双基”, 掌握基本功;发展能力, 提升听说读写素质;创新思维, 提高逻辑与抽象思维。此外, 要注重情境教学设计的信息化,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 通过情境教学让学生将英语知识归纳总结, 综合在一起, 更加系统化。
课堂教学在传递基本知识的同时, 借助信息化手段来实现学生能力的转化, 促进其能力发展。当然, 情境教学设计还应该在具体结构与形式等方面科学考虑, 需要体现的是情境教学的价值, 需要学生能理解与接受。当然, 这些需要考虑学生在客观的情况下能够完成的最大程度, 以及最佳的情境教学完成顺序。科学性也体现在情境教学要贴近生活、深入现实, 让学生能从自身环境体验到。因为无论是学校生活、家庭生活还是社区生活, 不论是天上地下还是海洋陆地都是青少年十分熟悉与向往的东西。面对这样情境性强的情境教学, 学生只有乐于参与的心态, 而没有思想负担。且能够极大地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
二、分层推进, 渗透人文关怀
在学校运用信息化技术突进英语情境教学过程中, 每个学生的英语素质都是有很大差别的, 学校英语情境教学更应该包容大部分学生的思考, 这样教师在设计英语情境教学时, 应该考虑到这种客观差异, 通过面的扩展让各类学生都得到发展, 这就需要有针对性的设计情境教学, 区分层次与难易度。一般的, 可以在英语情境教学设计的时候考虑按照基础、发展、创造的逐级上升层次, 对于基础层次, 要求所有的学生基本都能参与, 而对于发展层次, 可通过一种引导的方式, 让学生积极主动去寻找知识, 努力完成。而对于创造, 这可能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比较难, 因此, 学生可根据自身的能力有选择的去实现, 而对于过度的发展阶段, 适当考虑学生的吸引力, 让学生感觉到可以完成, 但是还必须付出一定的努力。避免过于简单或者偏于创造, 关键是通过不同层次让学生能从英语情境教学中获得成功体验, 不断提高其英语学习兴趣。
同时, 学生英语学习的内在价值就是增强人的文学素养, 让人们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在日常学习中, 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搜索引擎手段搜索文学作品阅读, 让学生从中体验到文学美, 提升审美情趣、感受到民族文化与智慧的丰富多样。通过阅读, 不断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 坚强的意志, 分析文学作品中的主人公经历, 磨练自己, 让自己也能在同样的境况下克服困难, 走向成功, 帮助其更好的度过学习阶段, 让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都能够在差异性的情境中展开思考, 更深刻地理解了文章的人文意涵, 帮助学生获得了不同层次的提高。
三、凝结创意, 贴近日常生活
教师对学校英语情境教学的设计能否具有创意性, 对于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快速提升能力也很重要。而创意性的英语情境教学, 需要教师本身就具有丰富的生活与教学经验, 对问题的独到见解, 能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 而不是超越一名学校生的认知与接受能力。另外, 伴随着英语教学的日益发散性与灵活性, 教师对于学生在情境中的回答避免标准答案, 而应该重视学生的英语思维训练, 鼓励学生发散性思维, 遵循学生自主学习原则, 让学生能自我调整、亲身体验、自我感悟与质疑, 能发表个人思考的意见或见解, 而这也就从更为广阔的层面提升了学生的英语素养。
传统学校英语情境教学主要是对标准知识的一种重复记忆或考查, 趋向于课内知识的再现。而对于课外知识, 也多数都转换为课内书面情境教学。为了实现课堂知识的巩固学习, 很多情境教学是封闭性的, 学科知识可以提前预见。而对于开放性的情境教学, 不可预见性的新知识是教师设计英语情境教学时一个难点。这里面需要教师融入情感体验、态度、价值观等, 因此, 需要在英语情境教学内容上考虑多维度以帮助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以便加强英语情境教学的创造性, 让学生能有更宽广的思维空间。
参考文献
[1]刘本固.教育评价的理论与实践[M].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9.
[2]孙春成.英语反思性教学策略[M].广西教育出版社, 2009.
[3]林崇德.学校英语教学心理学[M].北京出版社2009.
13.小学语文情境教学学习心得 篇十三
上传: 丁运香
更新时间:2012-5-27 20:05:26
小学语文情境教学学习心得
通过这次研修学习,我受益颇多,尤其是让我领悟到了小学语文情境教学的几个特点:
(一)直观形象性
情境就是具体的场合、景象或境地。构成情境内容的,无论是人是物,是造化天然的,还是认为创设的,都是具体存在的,都是可以感知的对象。这些对象,或者用眼可以看到,用耳可以听到,用手可以触摸到,或者用多种感官可以同时感知到,可见形象性是情境教学的首要特征。
语文教材给情境教学提供了丰富的形象因素,为情境教学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语文教材提供的形象因素大体可以分为三类:①人物形象。“文学是人学”,教材中文学作品占了70%以上。一套语文教材犹如从古到今各种人物艺术形象的画廊,这些形象各具特点,栩栩如生。②具体形象。语文教材在反映广阔社会生活的同时,展示了人们赖以生活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这些自然景物形象对指导学生认识生活,提高观察能力,陶冶感情,净化心灵,都是大有裨益的。③事物形象。语文教材中记叙、说明、议论的文章,必然牵涉到具体的事物,这些事物构成了一种特殊的“人化自然”的形象,体现人类改造世界的无穷威力,揭示了人类文明进化的程度。这些形象对学生具有增志益智的作用,能提高他们对生活的认识,激励他们做创建人类文明的主人。
(二)情知对称性
情境教学根据教学要求,从学生教学需要出发,创设教学情境,做到“情境即在眼前,我在情境中”。这就充分体现了教学过程中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并存,同时发挥作用,实现情知对称。语文情境教学情感性是关键。知识的传递不应该是冷冰冰的,冷冰冰的知识、冷冰冰的思想,学生是不会接受的,即使强制接受,也是暂时的。知识的传递伴随着浓烈的感情,才能达于学生的心胸。也只有饱和“感情的知识”,学生才乐于接受、理解、记忆和运用。我们提倡情境教学,是在批判旧学校对学生冷酷无情的基础上,主张情感教学,归还人类最美好的东西——感情,让教学充满爱,让教学对象在爱中学习,在爱中茁壮成长,实践陶行知先生所提倡的“爱满天下”。
(三)智能暗示性
情境教学又叫暗示教学。保加利亚情境教学的倡导者洛扎诺夫认为,情境对人的心理具有明显的暗示作用。情境教学中的智能暗示是一种认知暗示。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中,学生与情景之间发生种种信息交流,能极大的开发人的潜力,使人茅塞顿开,产生:“心有灵犀一点通”的顿悟,似有聪慧之神启开心扉,记忆的仓库打开了,联想的脉络疏通了,想象力张开翅膀腾飞„„到了“募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境界。
(四)意象相似性
14.多媒体情境下的教学心得体会 篇十四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下的小学英语教学
本专题课程简单介绍了简易多媒体环境以及目前教师在制课件遇到的问题,重点介绍了“智能教学课堂”软件的优点及其功能,通过案例,介绍如何根据教学目标与内容,将其功能对课堂教学环节进行应用,并演示使用方法。
课程主要内容:
一、简易多媒体环境下的智能教学课堂
二、智能教学课堂备课
1.前期准备——以《多山的国家》为例
2.案例一 灵动的小白板——多山的国家
3.案例二 活用电子书——电与磁
4.案例三 善用学习网站——雾霾中的数学
5.“智能教学课堂”对现有课件的支持
6.案例四 层的应用
7.案例五 游戏活动在教学中的应用
【学习目标】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主要由多媒体计算机、投影机、电视机等构成,以呈现数字教育资源为主。通过本专题学习,提升教师在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下,采用讲授、启发等教学方式,进行课堂教学的能力。
专题解析 介绍相关数字教育资源与软件,以及软件如何应用于课堂教学,通过案例,边演示操作边详细讲解的方式介绍了各代表软件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的用途以及如何使用的过程。
课例观摩
提供在简易多媒体环境下,利用数字教育资源与软件进行课堂教学的典型案例。
交互多媒体环境下的小学英语教学 黑板加白板,英语教学更精彩
学科教学资源支持下的小学课程教学 技术支持的小学英语课堂导入 技术支持的小学英语课堂讲授
合理利用PPT,让英语课堂动起来 技术支持的小学英语总结与复习
手拉手的学习――利用在线协作工具促进学生协作学习移动学习环境中的小学英语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网络教学环境中的小学英语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15.多媒体情境创设与英语互动教学 篇十五
一、多媒体情境创设的具体实施
1.重新定位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 改革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模式的设计
(1) “基本层次”学习设计 。
在该层次的学习设计中, 遵循信息化条件下学习的规律, 在具体的学习方法指导上, 对学生进行技能训练, 帮助他们掌握自主学习的基本方法, 即确定学习任务、制订学习策略、选择所需信息、使用和创造信息以及呈现和交流成果。技能训练是每个学生的必经过程。通过教师详细讲解、过程模拟和组织学习经验交流, 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得到增强, 逐渐学会了从教师的授课内容、个人的调查报告和所阅读的文献中发掘问题, 通过自我思考提出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特别是对于网络资源的利用有了全新的认识, 逐渐掌握了网络教育资源信息的评价、综合、重构和呈现的基本方法, 为加强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奠定了重要基础。
(2) “高级层次”学习设计。
笔者研究并实施了指导性自习, 教师划出部分内容, 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按照专题的形式一个一个自学完成。经过实践, 笔者发现, 这一学习形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与知识建构意识、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 因此大力倡导学生在完成“基本层次”学习要求的基础上, 将指导性自习的内容网络化,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校园网动态、开放的网络资源体系, 使指导性自习转变为基于网络教育资源的较高层次自主学习。学生按照教师提出的学习任务或要解决的问题, 在教师推荐的网络教育资源中, 以探究式学习法, 采取独立学习和小组协作学习相结合的形式, 研究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最后通过论文、电子作品等形式呈现、交流学习结果。
2.精心设计课堂教学, 开展“指导型”教学设计, 进而保证这一模式下的课堂教学效果
(1) 利用网络教育资源优化课堂教学的内容设计。
网络学习资源虽然非常丰富, 但教师必须对课堂上学生需要的、主要的Internet 信息资源进行认真筛选、下载、整理, 通过超级链接的形式存放在网络课件里, 学生通过鼠标点击直接进入相关内容进行学习。少量需要加以拓展的信息资源, 教师也应该设计导航图, 并设置好学生浏览器的安全设置和分级审查, 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并减少网络使用过程中的不良影响。在教学内容的选定上, 要求任课教师必须从专业信息网站和丰富的网络教育资源中, 广泛选取书本上没有的、更有助于阐述理论、表明观点的新知识和新概念, 使得教学内容设定在围绕“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核心的前提下, 体系及其外延表现出明显的“教师独特性”, 而且内容的结构和内涵始终处于运动变化中, 每一次教学都会有新东西, 甚至是新见解, 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批判精神产生了积极影响。
(2) 利用信息技术改革授课过程设计。
授课过程采用以下技术路线:情景导入→自主探究→网上讨论→反馈评析→巩固练习→思维拓展。教师设计网页, 采用目标式教学, 把本节课的课程内容、教学目标设计成思考题, 作为学习任务上传到网页上。然后在网上互相交流学习成果, 围绕课堂内容讨论问题, 提出自己的观点, 充分利用网页、网站及网络课件, 相互协作、寻找答案、提出见解、展开讨论, 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 共同讨论和归纳问题的答案。在此基础上, 教师提出相关问题, 学生进一步思考并回答, 学生自主进入学习自测, 检测自己是否真正达到了意义建构, 是否真正达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的。在该模式中, 教师首先介绍学习背景, 创设学习情境, 使学生进入角色。然后, 分组通过协商学习, 会话讨论, 使学生始终保持着高昂的学习激情。
(3) 利用计算机网络功能加强课后辅导设计。
教师利用计算机网络功能加强课后辅导设计, 在课堂上, 要就教学内容提示网络学习资源的搜索引擎、相关网址和关键词, 对于一些学生可能难以找到的内容, 要在课前整理好, 上传保存在特定的文件夹下或相关专业信息网站上, 并通知学生访问、下载;在课后, 要积极鼓励学生自发地利用网络课程和专业网站中“人— 机”交互练习、测试软件, 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 帮助巩固和吸收知识。同时教师自行安排时间, 通过E-mail、校内BBS 论坛、聊天室留言簿等计算机网络功能, 进行同步或异步、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学习辅导。例如, 通过BBS 讨论区, 学生们就某一个问题各抒己见, 致力于找到好的解决方案。这不仅对于问题的求解大有裨益, 同时也促进学生们的协作精神, 借鉴别人好的观点, 对个体的发展会有很大的帮助。
二、多媒体环境下实施互动的认识
教学媒体是在教学过程中介于教与学之间, 携带并传递教学信息, 促进师生信息相互交流的工具。教学媒体按其运用现代科技成果的情况, 教学媒体一般可分为两大类:传统教学媒体和现代教学媒体。传统教学媒体主要指非放映性视觉媒体, 通常包括教科书、图文资料、报刊、插图、表格、图表及黑板、实物、模型、标本等。现代教学媒体可分为四类:一是视觉媒体:幻灯、投影、缩影资料等。二是听觉媒体:广播、录音、激光唱机、电子音响、电子合成器等。三是视听媒体:电影、电视、激光视盘等。四是交互媒体: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语言实验室教学系统、程序教学系统及网络系统等。在互动教学中应多种媒体灵活运用。
1.多媒体互动的特点
(1) 图文声并茂、直观灵活。
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 体现了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主体的教学原则, 提高了学生的兴趣。
(2) 容量大。
由于光盘具有大容量储存信息的特点, 这样就可为学习者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 有利于培养学生获得知识的能力。
(3) 交互性强。
多媒体能够按学习者不同的需求调整交互并提出建议,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各种探索活动, 进行多层次的思考、判断。由这些特点可以看出通过多媒体把逼真的语言环境带入课堂, 增强了情境的真实性, 学生能通过画面上纯真的语言、标准的语调进行直接思维, 在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又提高了学生的英语运用交际能力。
2.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1) 利用多媒体导入新课话题。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一节课的开始就要能够抓住学生以便很好地进行新课。例如在学习“Cody Saves the Baby”一课时, 开始上课时, 提供一些从网上下载的各种动物的图片, 利用这些图片进行师生间的Free talk。“What animal do you like?”;“What animal do you keep?”;“Would you like to describe your pet?”先请一两位学生回答创造气氛, 然后开始学生间的pair work。通过这些图片:可爱的小猫、小狗, 漂亮的金鱼、小鸟刺激学生活跃起来。
(2) 利用多媒体创造情景。
英国语言学家帕默认为, 语言学习中最重要的是为学习者提供真实自然的语言学习情景, 使学生自然习得语言。因此, 我们可以把平时从电视、电影及网上搜集的素材制成CAI 课件, 在教学中展示给学生, 能为学生创造真实、自然的情景, 缩短学生与认知材料之间的距离。
(3) 利用多媒体录像让学生配音。
教师首先让学生通过观看一段无声录像, 看完后, 组织学生讲述录像的内容, 尝试用英语为剧中人对话配音。选取的内容广泛, 可以是动画片的片段, 也可以是电影的片段, 还可以是购物等场景。
(4) 利用多媒体提供文化背景知识, 培养跨文化意识。
英语中的文化背景知识可以说是包罗万象, 范围极广。而且在日常交际中又十分重要。可以多媒体课件的设计来教一些与外国人交往的常识。
(5) 利用多媒体引发讨论话题。
通常在互动课上教师经常让学生围绕某个话题展开讨论, 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引发讨论话题。例如在学完“Pollution”一课, 我们可提供一些本地受污染情况的图片, 引发学生怎样来对付污染问题的探讨。除了教师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还应鼓励学生利用多媒体学习。
摘要:多媒体教学使英语教师有条件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 实现情境教学。在多媒体情境教学与互动教学有机结合的教学中,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 是自主的学习者、教学活动的参与者、信息资源的共享者, 而教师是情境教学的创设者和学生学习的帮助者、指导者。
关键词:多媒体,情境创设,互动教学,教师,学生
参考文献
[1]丁帮平.建构主义科学教育观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教育研究与实验, 2002 (1) .
16.新课改背景下的英语情境教学 篇十六
一、巧设情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运用语言、感知语言,提高英语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笔者常常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把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用文字、图像或声音的方式表现出来。让学生主动参与语言交际活动,完全理解情境的前提下,进入情境角色,最后能进行绘声绘色地情境表演,从而活跃了课堂气氛。课堂教学中好的开端能让学生留下难忘的印象,好的开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情感和求知欲望,很自然地让学生进入学习新的知识点的情境之中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巧设开头情境,在最短的时间内让学生完全进入最佳学习状态,为后面的课堂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初中英语教学中导入新课的方式众多,没有统一的模式,常用的有提问式情境导入、设悬念情境导入、歌曲式情境导入、幻灯片模拟情境导入等。
二、采用多种情境模式,引起学生兴趣
1.灵活运用,如在表演“站和坐”这一环节时可提前进行,让学生觉得这一环节是相当有趣的,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地添加一些动物或植物的单词,如“pig , dog , monkey , tree”。鼓励学生根据这些单词,编一个小故事,编完后,要求几位同学上讲台进行情境表演。
2.在教学中采用各种方法,如“模仿秀”“表演法”“游戏法”等。
(1)模仿秀。例如在教学“Talk about it”这一模块中时,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大胆地进行模仿,在说单词或句子时要带着丰富的表情来进行演说。如“I am very hungry”学生可以模仿相当饥饿的样子;“I am an old man”学生可以模仿老人弯着腰,拄着拐杖走路的样子。还可以鼓励学生当“小老师”,让学生上讲台模仿教师平时上课时的表情和动作,让学生学会使用英语课堂用语。如“Stand up”“Very good ”“Sit down,please ”“Well done”等等。
(2)善于利用身体语言。在单词或句子教学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用身体语言来表现这一单词或句子的意思,用夸张的语调或夸张的表情来引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如在教授反义词“big和small”时,教师先用两手张开画个大圈,再用两手指做个特别小的小圈;教学“cry”时夸张地做出哭的表情;教学“laugh”时做大笑的表情,当单词学完后,学生就会根据所做的动作,很快就能说出这些单词。
(3)表演法。笔者经常让学生利用课前五分钟来表演巩固已学的单词或句子,具体做法是:让全班同学分组进行,想到什么就说什么,万一说错了也没关系,只要学生能做到开口去说,开动脑筋去想,就已经达到目的,这样在没有压力的前提下,学生就很乐意去说去表演。
(4)善于利用简笔画,说画相结合。新课改下,初中英语教材最突出的特点是图文并茂。教师要善于利用简笔画,在教授的时候用直观、生动、形象的简笔画结合相应的单词或句子板书出来,这样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又可以帮助学生加强记忆,提高学习效率。例如:在教授颜色的单词时,就可以借助于简笔画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表示颜色的单词。
三、创造课外英语环境
创造课外英语环境对提高英语学习效率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在课外也要起带头作用,不管在校内还是校外碰到学生,要用最简单的语句来打招呼:“Hi!, How are you?”时间一长,学生就会养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习惯,对学生的听说能力会有很大的帮助。还可以采用课外做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在一定的英语环境中学习。例如:在教12个月份和天气情况有关的英语表达时,我设计了一个“哈哈 happy”环节,事先准备了写有12个月份的纸条,都放在一个盒子里,再准备关于天气特征(hot、 cold)的纸条放在另一个盒子里。 游戏开始时,一名学生从两个盒子里各抽取一张纸条,连起来说一个句子。如果这个句子符合事实,其他同学则重复该天气特征的形容词,相反其他同学则用“哈哈”大笑来回答。这样的活动即生动又形象,学生在游戏中渐入角色、积极表演,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在愉快的气氛中,锻炼了学生英语交际能力,也巩固了所学的英语知识。作为初中英语教师的我们要引导学生多参与一些积极有效、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素质而努力。
17.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多媒体技术教学 篇十七
摘 要: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应用,信息技术的教学方式也有了很大的变化,从网络中的多媒体技术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就为信息技术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新课程背景下,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应用。但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来搭建多媒体教学平台,为教学服务,则需要每位信息技术教师付出努力,经过实践的验证,方能在不断改进完善中结出硕果。
关键词:多媒体;迁移能力;文艺会演
多媒体技术在高中信息技术是属于选修模块,但对于学生而言,图像处理、动画制作、视频编辑、声音编辑软件的应用难度一点也不低于多媒体软件的专业知识学习。高中学生对于多媒体作品的设计在开始学习时感兴趣,真要做,必须掌握相关软件的使用技巧。教师不能一个操作一个操作去讲,还要学生学会,那怎么去教,如何引导学生学习,这也给我的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类比迁移,灵活运用,提高学生学习知识的迁移能力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认为,学习不是被动接收信息刺激,而是主动地建构意义,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的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自己的意义。教师通过类比让学生以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为背景,对新知识进行认识和编码,从而建构自己的理解,也就比较容易掌握新知识。
在讲PhotoShop时,发现有很多学生已经会运用美图秀秀将自己的照片美化了。这时在讲图像处理软件之前,让学生在课前拍一些生活照片。
上课后先让学生自己动手用美图秀秀美化自己的照片,并进行全班展示,全班同学看到一幅幅美化后的照片,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接着我引出运用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进行处理的图像,并将处理后的照片和处理前的照片进行了对比。这时学生已经跃跃欲试了。具体的操作方法放在教师提供的素材文件夹中,让学生边学边做。同时教师不时对操作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指导。教师还应预留出学生操作的时间,时间到请每个组选出自己组的作品进行展示,在展示的过程中请其他组的学生提出一些修改意见。
展示结束后,教师将学生制作过程中小组出现的问题进行统一指导。在这种学习过程中小组成员的互助相当重要,另外在每次每个组的成员的搭配要合理,每个小组至少有一位操作经验丰富的,充当小组成员的小老师,帮助学生的同时也提高了本组的操作水平。
二、借用学生活动场景,提高学生对技术为生活服务的认识
每年的“十一”长假前,我校都要举行校园运动会,在每次开运动会时,每个班个别同学喜欢用手机或DV记录同班同学在运动场上的出色表现,并将拍下的这段视频放在班级博客里。通过学习学生运用会声会影为视频添加了片头和片尾,将不需要的部分进行了裁剪,添加了运动会的背景音乐和字幕,每个画面的呈现添加不同的出场方式。学生再将编辑后的视频放在博客时,引起了很大的轰动。
三、观察对象,培养信息素养
对象的方法与理论在计算机科学中有着非常巨大应用。被认为是计算机科学中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其实我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也是通过对一个个对象的认识来实现的。
在我所代的班级中有艺术班的学生,其中有一个班是音乐班。她们对于音乐的热爱,我在上第一节课就可见一斑――她们没进机房,满楼道已是她们的歌声……
参加学校的元旦文艺会演,她们班表演的节目有:唱歌、舞蹈、小品,一到信息技术课课间时间,就会在网上搜各种伴奏带,但每一次用的伴奏没有,不用的反而有很多。班长找到我,看能否帮助她们完成一个音乐伴奏,为了解燃眉之急,我将声音编辑软件课调整到前面来讲。经过学习后,她们运用声音编辑软件将歌手的歌声取掉,只留伴奏,通过降噪等处理后,制作出了不错的音乐伴奏带。
当前,信息技术的应用日益普及,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把人类社会带入到了一个崭新的信息时代,它已对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及思维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为信息技术科教师,担负着培养一代新人的重任,不仅要使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将这一知识技能更好地渗透到学科教学中。根据学科特点,探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整体教学效率是中学信息技术课所面临的一个迫切而又艰巨的任务。“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中注重以学生为主体,以操作技能培养为主线,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学生在实践中尝到成功的快乐,这是信息技术教学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