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工会工作总结报告

2024-09-17

乡工会工作总结报告(9篇)

1.乡工会工作总结报告 篇一

舍得乡中心学校工会工作自查报告

在县总工会和教育局工会的领导下,在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和党政班子的关心支持下,舍得乡教育工会围绕“维护、和谐、创新、发展”的主题,以“求真、求实、求新、求和”的工作态度,强化目标管理,抓死常规工作,扎实稳步推进全面工作,圆满完成了本各项工作任务。现就我乡教育工会工作情况作如下汇报:

一、基本情况

舍得乡地处高寒贫困地区,气候恶劣,各种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交通闭塞,导致了会员变动大,难留外籍职工问题。目前,我乡教育工会共有会员176人,其中女会员40人,党员会员61人,中青年会员占会员总数的86%,从年龄结构可以看出,这是一支充满希望、团结向上、朝气蓬勃的队伍。

二、主要做法

1、党政工团结协作,共建“职工之家”

党务工作、政务工作、工会工作,三者之间是相互促进、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我乡教育工会在党政领导下,各项工作开展顺利,建立了党政工联席制度。每学年初和学年末各召开一次联席会议,把工会工作列入党政工作计划。舍得乡基层教育工会的工作实际上是瘫痪的,本伊始,我们着手抓好组织建设,积极开展党政共建“教工之家”活动,成了共建领导小组,实行每学期一次例会,协同学校党政班子,研究部署学校工作,用优质的工作态度,1

激昂的工作热情,服务于学校全面工作,为全面提高我乡教育教学质量献计献策。

一年来,我们力求做到制度健全、组织健全、活动落实名册规范,档案齐全,实现“六有。年初有计划,年末有总结,按时完成上级工会部署的工作,根据年初活动安排,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娱乐活动。

2、健全教代会制度,充分发挥教代会职能作用

学校工作要实现民主管理,就必须健全工会和教代会的制度,积极参与校务公开,落实教代会职权,审议,通过或决定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和重大问题,年初和年末必须召开一次教代会,落实教代会提案和管理好职工建议和申诉,维护职工权益,积极开展民主评议学校领导干部,实现了学校民主管理规范化、常规化和科学化。

3、积极配合党政班子,狠抓教职工队伍建设

一是以师德教育为重点,配合学校党政组织教职工学习政治理论、有关法律法规,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为人师表,开展“讲政治,讲风格,讲奉献”的三讲活动。

二是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深入开展岗位大练兵,讲台技能竞赛活动,积极配合学校组织职工参与课改、教改。2009年教师节共有23名教师分别获得先进教师、优秀班主任、先进教育工作者荣誉称号,受到了州县人民政府的表彰。

三是建立健全职工维权机制,做好信访工作,做职工贴心人,及时排除纠纷事件,为职工排忧解难,建立困难职工档案,开展困

难职工生活救助和慰问活动。本工接待信访36人次,反映的问题除少数因涉及面广,职工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上报外,均已得到解决。

4、精心组织,认真落实,丰富职工业余文化生活

为了使广大的教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我乡教育工会紧密配合学校党政工作,充分利用节假日,开展各种文娱体育活动。

一是在教师节,在有关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组织了《铸师魂》大型演讲比赛,参加人数之多,演讲质量之高,是舍得乡教职工总体形象的生动展现,极大地振奋了全乡教职工积极向上,甘为人梯,爱岗敬业的精神,赢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二是在本乡各完小之间,进行体育联谊循环赛(主要以篮球为主),使职工之间增进了友谊,身心得到健康发展,成为全乡教职工团结友爱,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共同繁荣,和谐发展的桥梁。

三是开展爱国、爱家、爱校的思想教育。在党政工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精心组织下,通过多渠道、多形式的活动,庆祝新中国诞辰60周年,配合乡党委组织举行“颂歌献祖国”歌咏晚会。全体教职工激情飞扬,祝愿祖国蒸蒸日上,繁荣富强。

5、开展工会经费审计,合理安排活动经费

工会经费的来源主要有两项,一是工会会员按工资总额的0.5%缴纳的会员费,二是事业单位按规定向工会缴拨的经费。我们力求做到审计制度健全,领导重视,学校财务专列工会经费,本支

出主要是慰问退休教师,看望重病住院职工,救济职工家庭天灾人祸和各种活动支出,本着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经费管理理念,积极开展工会经费审计工作,审计结果在职工代表大会上报告,经过严格审计,合理安排,使有限的经费,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存在的问题

1、工会办公条件差,设施设备不完善;

2、女工会组织不健全;

3、维权机制不健全,出现越级上访情况;

4、医疗互助工作瘫痪,职工利益不保障。

总之,一年来的工作在党政班子领导下,在县教育工会的关系支持下,顺利完成,取得的成绩是可喜的,同时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但也显示了工会工作的许多不足之处和急需解决的问题,找准问题所在,对症下药,我们有信心有决心处理好存在的问题,努力推动工会工作再上新台阶。

舍得乡基层教育工会

2009年12月16日

2.乡工会工作总结报告 篇二

关键词:基层工会,活力,成效

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工会建设的意见》指出:“基层工会直接联系和服务职工群众, 是工会全部工作的基础, 是落实工会各项工作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工会建设, 是巩固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的必然要求, 是动员广大职工积极投身改革、实现中国梦的迫切需要, 是服务职工、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保障, 是加强工会自身建设、增强工会组织活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客观需要。”面对新形势新任务, 切实加强基层工会工作, 夯实工会组织基础, 对于协调企业劳动关系、推进构建和谐社会, 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贯彻落实全国总工会文件精神, 我们选择基层工会工作较有特色的某镇作为样板进行调查, 总结经验, 以便推广。

该镇工会成立于2002年, 2010年10月份由县编委批文升格成立镇总工会建制。全镇共有基层工会96家, 其中单建企业工会76家, 村联合工会20家 (覆盖企业189家) , 职工14890名, 会员14617名, 入会率98%。今年, 按照上级工会树“三性”、去“四化”的改革思路, 大胆进行了组织架构改革, 召开了镇总工会第二次代表大会, 换届选举新的一届镇总工会领导班子, 主席由镇党群副书记担任, 下设专职副主席1名, 兼职副主席3名, 专职干事1名。镇总工会新设置由11名委员组成的镇总工会常务委员会, 其中基层一线常委达到54%, 31名委员中基层一线委员占委员总数的83%, 105名代表中基层一线代表占代表总数的93%。镇总工会荣获2012年“全国百家示范乡镇工会”称号, 2014年被省总工会确定为全省36个联系点之一, 被省总干校列入全省12个学习教学培训实习基地之一。

1 增强基层工会组织活力的做法与成效

1.1 完善机制, 考核激励, 全力夯实基层基础

1.1.1 扎实推进企业 (村) 工会规范化建设

通过完善基层工会工作机制, 创新建会模式, 破解建会难点, 依法强势推进基层工会组建工作。以全总“六有”标准规范基层工会组织建设。村联合工会组建则采取村党组织书记兼任主席、村两委班子成员和村内影响力较大的小微企业负责人作为班子成员的形式建会, 利用本地地域优势, 开展送智入企、村企协商、医疗互助、安全共监、文化联谊等活动。以“六个有”标准:即有牌子 (办公设施) 、有班子、有制度 (规章制度) 、有经费、有阵地 (职工活动场地) 、有机制 (激发活力的工会特色品牌工作) , 保障工会正常运作。镇总工会与企业、村联合工会实行工作目标考核制度, 签订责任书, 使基层工会工作步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近年来, 新建单建工会3家, 村联合工会2家, 发展会员128人, 最大限度地将广大职工吸收到工会组织中来。通过开展非公企业工会“达标、规范、示范”梯次创建活动, 全镇已培育示范工会12家、规范工会25家、达标工会31家, 建立起了“分类指导、梯次管理、滚动晋级”的企业工会管理模式, 推动了基层工会建设提档升级。

1.1.2 创新探索区域化工建服务模式

镇总工会积极探索和创新工会组织体系, 在全县率先建立了区域化工建服务中心和“党群服务联盟”, 坚持党建带工建, 推行“全区域谋划、分小组管理”模式, 实现组织统筹和力量统筹的“大党建、大工建”格局。目前已建成南舍工业功能区和钟管工业园区两个区域化工建服务中心。如, 南舍工业功能区工建服务中心, 旨在破解工业区内企业面小量大、工会组织建设不平衡、工会工作具有一定困难性的问题, 整合区域内28家单建工会, 3个村联合工会内的18家小微企业, 服务覆盖4000余名职工。南舍工业功能区工建服务中心获2014年度县委组织部、县总工会“先进区域职工之家”、2015年“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等荣誉称号。

1.1.3 精心谋划企业“文化车间”创建

大力发展职工文化, 在提升完善职工之家的基础上, 以“8+X” (即企业荣誉、时政之窗、智库讲堂、企业之歌、欢乐文艺、最美评选、心灵驿站、志愿服务和特别创建活动) 为载体, 开展企业“文化车间”建设, 通过加大硬件投入、完善制度建设、开展特色活动等提升企业文化软实力。关注职工身心健康, 提升职工技能素质, 展现职工自身魅力, 为企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1.2 深化服务, 彰显特色, 着力打造有为工会

1.2.1 探索服务企业经济发展新举措

牢牢把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主题, 广泛组织职工开展劳动竞赛, 近年来, 举办“丸高杯”职工服装定制工7场次技能比武参赛, 参赛职工561余人, 218名职工技能等级得到晋升。扎实开展“我为企业献一策”的合理化建议活动, 收到合理化建议983条, 为企业增产创效254余万元, 并出台“合理化建议”奖励政策, 对产生经济效益50万元以上的合理建议进行表彰。以技能培训、班组长管理能力培训和安全知识培训为重点, 主动联系企业, 依托镇职工技能培训学校、镇成校等基地, 深入开展订单式、区域化、行业性职工培训。近年来, 开展服装定制工、叉车工、安全知识等培训5期, 培训职工283人次, 职工技能等级晋升179人, 企业班组长素质提升269人, 为企业提供了人才支撑。积极落实职工技能素质提升奖励办法, 对达到培训要求的基层工会奖励1000元, 基层工会奖励培训职工 (初级100元、中级200元、高级300元) , 层层落实, 有效激发职工提升素质的积极性。

1.2.2 深化劳动争议预警调处机制建设

出台了《××镇防范和应对职工群体性事件工作预警预案》, 成立由镇党委副书记、总工会主席为组长, 综治办、劳动保障站、工会等部门负责人为组员的镇总工会防范和应对职工群体性事件工作领导小组, 明确小组成员在职工维稳工作中的报告、调查、协调、处理的职责, 确保职工维稳工作力量到位。同时明确规定各基层工会主席、车间主任、班组长为劳动纠纷预警调处信息员, 负责企业劳动纠纷的上报、协调工作, 形成了一张覆盖全镇企业沟通顺畅、反应迅速的劳动纠纷预警调处组织网络。按照“预防在先、发现在早”的要求, 健全完善了“月排查”、“季分析”、“五必报”、“五必访”、“三见面” (在维权预警调处工作中, 必须与投诉职工见面, 必须与企业职工维权联络员见面, 必须与投诉企业的法人代表见面) 、“五制度” (企业维权维稳预警职情报告制度、职情分析研判制度、投诉人的事项协办转办制度、完善投诉事项处理报结回访制度、区域工会主席重大投诉事项责任包案制度) 工作机制, 建立健全企业班组长、工会主席、村联合工会主席和区域工建服务中心三级的基层维权信息员队伍, 强化职情信息预测预警。同时, 建立了维权维稳预警工作登记表、劳资纠纷协商协调记录表和维权维稳预警一案一档“两表一簿”记录体系, 实行动态管理, 全程跟踪, 确保每件劳资纠纷、每个职工诉求, 从反映到处理结束, 有调查、有分析、有结果, 真正做到第一时间掌握职情信息、第一时间主动介入、第一时间落实调处。自2011年预警机制建立以来, 全镇各基层工会排查出劳资纠纷和不稳定隐患124起, 涉及职工372名, 妥善处置停产关闭企业7家, 涉及职工512人, 落实职工工资414多万元, 劳动争议纠纷比2011年减少了26%, 连续4年来未发生职工群体性事件, 连续5年未发生职工群众越级上访事件, 切实将大量的劳资纠纷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在稳定职工队伍、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1.2.3 健全完善工会助力职工帮扶品牌

深入开展“职工生活后勤保障一条龙”、“金秋助学”、“爱心透析救助”、“元旦春节慰问”等专项行动, 为职工解决就医、就学、就业方面的困难。

1.3 多措并举, 创新管理, 提升工会干部能力

1.3.1 加强工会干部的培训工作

为不断提高工会干部的工作能力与水平, 除组织基层工会干部和工作人员参加上级举办的培训外, 经常对基层工会干部和工作人员开展业务培训和外出学习考察相结合, 组织他们学习有关政策法规、工会工作知识等, 不断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 更好地开展工会工作。

1.3.2 推行基层工会服务积分卡考核制度

创新基层工会干部考核管理机制, 制定基层工会服务积分细则内容, 对基层工会工作、工会主席实行积分考核, 从组织、制度、活动、评价等方面明确考核要求。统一编印《五型工会服务积分卡》手册, 按照积分计分细则由基层工会主席填写记录活动事项和计分实数。建立表彰奖励机制, 对考核综合分前20名的基层企业工会和前20名的基层工会主席以及前5名创建示范企业工会, 分别给予优秀工会主席、先进工会组织、示范企业工会等荣誉称号。对落实不力、作用发挥不明显、会员满意率低的不予评奖。

1.3.3 建立基层工会干部上挂锻炼机制

为了全面提升工会干部的综合素质, 更好地拓宽思路视野, 增强能力水平, 镇总工会在全县率先推行基层工会干部上挂锻炼新举措。每年选派50周岁 (女40周岁) 以下的企业工会主席 (副主席、委员) 和优秀工会干部到镇总工会上挂锻炼, 每月二天, 为期一年, 大大解决了镇总工会工作人员缺少的问题, 又提高了广大基层干部的工会工作能力。

1.3.4 开展区域常任制代表视察活动

组织一支区域内工会代表视察组, 每月开展一次视察活动, 针对视察中发现的问题, 及时向工建服务中心领导小组反映, 通过领导小组的沟通协调, 解决了许多靠单个企业工会力量难以解决的问题。雅士迪办起了暑期活动班, 组织区域内企业职工子女参加活动, 不仅解决了区域内企业职工子女暑假无人照料的难题, 更增强了区域内企业之间的凝聚力, 工会代表履职能力和区域企业工会工作水平也得到了提升。

1.4 健全组织, 严格把关, 抓实财务经审工作

1.4.1 健全经审组织

重视经审组织建设, 按照“三同时”的原则, 建立经审组织, 形成“工会组织建到哪里, 经审组织建到哪里, 建账建到哪里”的良好氛围。全镇企业工会建账率达到100%。配齐、配强经审委员, 挑选事业性强、在财务、审计、纪检监察等方面有专长的人员担任经审委员, 保障经审工作力量。

1.4.2 推行实务审计

依法对工会经费收管用进行审查审计监督。每年开展二次集中审计, 上半年 (6~7月) 的基层工会的审计, 主要查看上年度工会经费收支情况和2月份地税工会经费申报情况, 根据上级工会提供的经费申报情况名单, 对未申报的单位进行催缴。下半年 (10~11月) 的审计工作, 查看本年度工会收支情况, 结合8月份基层工会经费申报情况, 查看本年度工会经费是否全额申报、划拨、收支是否合理等。镇每年单建工会参与审计面都达到90%以上。

1.4.3 严把村级联合工会经审关

镇对联合工会采取一年一次性全额收缴工会经费, 再由镇工会根据分成比例进行划拨, 去年20家联合工会 (覆盖企业189家) , 共收取工会经费207976元, 60%的部分划拨联合工会共124785.6元, 40%的部分中上缴县总工会341595.2元, 镇工会收缴41595.2元。每年11月份, 组织村、社区联合工会主席或财务经审人员, 召开全镇联合工会会费收缴会议, 布置经审、经费收缴工作要求, 形成完善的会费收缴制度。

2 增强基层工会活力, 切实发挥基层工会作用的若干思考

2.1 加强基层工会的规范化建设, 提升工会组织的竞争力

要完善和规范基层工会组织体制, 建立健全工会委员会、经费审查委员会、女职工委员会和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结合职工就业方式和基层单位的分布特点, 从便于接受基层党组织领导和便于发挥基层工会作用这一目的出发, 本着“划零为整、由小变大”和“地域相同、行业相近”的原则, 创新工会的组建形式, 扩大工会组织的覆盖面。要建立健全企业工会组织体制, 做到组织机构、人员、职责“三落实”, 积极拓宽工会小组工作渠道, 把组织建到职工身边。同时, 选配好基层工会领导班子, 把有事业心、责任感、办事公道、热爱工会工作、对职工群众有深厚感情的干部选配到工会领导班子中来, 努力培养一支“专、兼、群”相结合的工会工作者队伍。

2.2 紧紧围绕和服务于党委政府的工作中心, 真正做到有为有位

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开展工作, 是党对工会工作的根本要求, 也是做好工会工作的根本保证。要确立强烈的服务意识, 把工会工作纳入党委工作大局之中, 千方百计服务中心工作, 找准服务中心工作的切入点, 有效发挥作用, 以有为实现有位, 以有位争取更大的作为。实践证明, 党委重视、行政支持是增强基层工会活力、切实发挥基层工会作用的重要保证。

2.3 组织职工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 不断提高工会的社会影响力

组织职工开展各种健康有益的活动, 是各级工会增强活力、发挥作用的有效载体, 也是实现工会组织有为有位的有效途径。要围绕经济建设的大局, 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和“创争”活动, 这既是提高职工队伍素质、也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双赢”活动;通过“建家”活动, 把基层工会建设成温暖的职工之家。通过开展以“双爱双评”为主要内容的建家活动, 推动了《工会法》、《劳动法》等法律法规在企业中的贯彻实施, 激励了广大职工爱岗敬业的劳动热情, 促进企业健康发展;通过送温暖活动和对困难职工的帮扶活动, 把党和政府的温暖和关怀及时送到困难职工当中。这既是对困难职工的救助, 也维护了社会稳定, 真正起到了桥梁和纽带作用。

2.4 加强工会自身队伍建设, 提高整体工作水平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基层工会干部队伍, 是加强基层工会工作, 增强基层工会活力的前提。实践证明, 基层工会干部队伍素质的高低对工会的影响很大。当前, 我们要在建立干部队伍、落实干部待遇、做好干部保护和提高干部素质方面下功夫。要建立专兼职工会干部队伍, 保证工会工作的正常开展。工会必须重视和加强基层工会干部的教育和培训工作, 建立工会干部学习制度和教育培训制度, 组织工会干部学习工会业务知识和法律法规, 努力提高基层工会干部参与管理社会事务、协调利益关系、开展群众工作、维护职工权益的本领, 尽快成为做好工会工作的行家里手。

2.5 认真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有效增强工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一要加强源头参与, 从根本上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如积极参与改革方案, 以及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政策、文件的制定等。二要多为职工办实事、办好事, 善于查实情、敢于说真话, 经常深入到职工中去, 听取职工的意见, 反映职工的呼声, 真正做到“妈妈心、婆婆嘴、闲不住的两条腿”。只有这样, 才能有效增强基层工会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参考文献

[1]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工会建设的意见[Z].2014-08-01.

[2]段韵柳, 刘再起.软实力与企业竞争力[J].湖北社会科学, 2010 (12) .

3.乡工会工作总结报告 篇三

摘要:培育新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首要环节,三级教育网络机制是培育新农民的主要方式。通过对首都郊区农业大县延庆县、乡镇、村三级农民教育网络机制建设的调研,摸清三级教育网络机制建设现状,探索三级教育网络机制的优势与特点,总结三级教育网络机制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完善三级教育网络管理机制的建议。

关键词:三级教育网络 建设现状 优势特点 存在问题 管理建议

实现中国梦,建设新农村,关键是要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的家园,培育新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首要环节。农民的文化素质、技术能力和思想道德水平,直接决定首都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决定都市农业建设的成败,决定城乡统筹发展的成败、直接影响中国梦的实现。

一、三级教育网络机制建设现状

延庆县是京郊农业和旅游大县,全县有376个行政村。28万常住人口中,有17万农业人口,其中绝大多数只有初中以下学历。由政府主导,教委牵头,本着构建大职教体系的工作思路,2011年延庆县教委下发了《关于开展县、乡镇、村农民三级教育网络建设的工作意见》,该意见明确提出要在全县范围内构建农民教育培训网络,要建立和完善县、乡镇、村三级办学体系,进而大力开展农民培训的工作要求。该意见实施两年来,产生了明显的教育效果。

(一)三级教育网络初步形成,新型农民培养步伐明显加快

延庆县教委在三级网络体系中的教师队伍建设上,在设备设施建设上给予了大力支持。目前全县从事农民教育的教师有160人,现已在全县设立了15所乡镇成人学校,在200多个行政村设立了村级成人学校。在管理机制上,县教委明确了延庆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以下简称职教中心)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核心地位,构建了以职教中心为龙头、乡镇成人学校为纽带、村级成人学校为基础的三级培训网络。

(二)学历教育培训蓬勃开展,农民学历+技能需求得到满足

为满足农民“技能+学历”的双需求,切实提升农民的综合素质,依托三级教育网络大力开展农民中等学历教育培训。专业全部围绕各乡镇、各村的主导产业和农民实际需要开设,目前中专班开设果树、蔬菜和药材、养殖、大田、花卉、文艺、综合七大类13个专业,各村开设的专业都各不相同,一村一个样。全县现有在籍农民中专学历班111个,学员5885人。

(三)开办农民文艺中专班,满足农民精神文化需求

农民在物质生活逐步富裕的同时,有了更多的精神文化追求。2010年我们依托三级教育网络在全市第一个开办了社会文化艺术中专班(简称文艺班),对农民进行系统的文艺知识和文艺技能学历培训。2012年为满足农村丰富文化生活的需求,让更多的村、更多的农民受益,我们和文委合作,对每村一名的群众文化组织员进行系统的中专学历教育培训,让他们把各村的文化活动组织起来。现已在15个乡镇开办了48个文艺中专班,注册学员2152人,跟班学习的农民有1500多人,其中群众文化组织员中专班有15个,学员涉及全县376个行政村。

(四)办学规模和办学效益明显提升

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在三级教育网络体系内,现有在籍农民中专学历班111个,学员5885人;有田间学校24所,共有学员856人;有大专学历教育10个批次,学员286人;每年开展各类短期培训达10000人次以上。这个规模在北京市是最大的。

办学效益显著提升。首先是帮助农民致富,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收。通过培训掌握一技之长,实现转移就业的挣上了工资;在家从事种养殖业生产的,通过系统的理论培训和田间学习,他们的农业管理技术得到提高,农产品品质得到提升,同时生产的盲目性得到改善,实现了增收。其次,培训提高了农民文化水平和提高了农民综合素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民的认识水平,促进了乡村的和谐稳定。我们的培训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百姓对教育的认知度、信任度、满意度,在北京市对各区县教育满意度调查中,延庆县连续四年排名第一,我们认为这里面有我们的功劳。

办学影响力明显增强。我们的工作得到了农民的支持和信赖,也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和赞誉。几年来延庆的农村成人教育始终走在全市前列,延庆职教中心先后获得“全国农村成人教育先进单位”“全国县级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办学水平评估A级校”“中国职业教育工作突出学校”等市级以上荣誉30多项。先后有联合国发展中国家中的9个人口大国教育专家、新疆农广校、吉林农广校等到我县考察学习。我们延庆的农民成人教育的办学情况,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等20多家媒体进行过报道,上过新闻联播。

二、三级教育网络机制的优势与特点

开展农民三级教育网络建设两年来,我们充分的感受到,这个机制有着旺盛的的生命力。

(一)在管理模式上,实现了有效联动,优势互补

在三级网络教育体系中,各级学校分工明确,责任清楚。职教中心的主要职责是业务指导、师资培训与提供、学籍注册与管理、课程设置、教学安排、技能取证及办理毕业手续等工作,既要依托乡镇成人学校和村校,开展学历教育、技能培训、实用技术培训和推广,又要负责统筹、指导、安排乡镇、村校培训工作,对乡镇、村校的管理和师资队伍有培训和指导职责。乡镇成人学校的主要职责是进村了解需求,帮助职教中心招收学员,负责协调提供教学场地,负责组织村校的教学组织,上对职教中心负责,下对村校起指导作用。村校一般由村干部和大学生村官负责管理,上对职教中心和乡镇成人学校负责,下对村民负责,主要职责是了解村民教育需求,收集整理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特别是技术问题,及时向职教中心和乡镇成人学校反馈,协助上课教学组织、教学场地提供和后勤保障。三级网络中的每一级学校都缺一不可,有分工,更多的是密切合作,我们深深地感受到这种教育机制减少了中间环节,降低了管理成本,服务的针对性和时效性较之以前显著增强。

(二)在教育范围上,实现了充分辐射,覆盖全县

延庆县下辖15个乡镇,376个行政村,现在我们的农民教育基本实现了全覆盖,绝大多数村都有培训班,每个村都有学员参加学习。

(三)在学习形式上,实现了工学交替,双轨同步

三级教育网络下的农民教育培训,充分考虑了农民实际。在办学模式上,采取“两校合一”模式开展农民培训,该模式把农民中专学历教育与农民田间学校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使知识面较广、专业理论内容丰富的农民中专学历教育优势和以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为主、注重实践操作能力训练的田间学校教育优势都得以充分发挥。针对农民教育实际,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开展教学,增强了教学的实践性和针对性,基础理论教学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技能教学比例不低于总课时的50%,实现了“教学——实践——再教学”的循环互动,成功地把课堂传授间接知识与现场获取直接经验结合起来。为使农民不出门就能学到知识,农闲时间或晚上在村校上文化课和基础理论课,农忙时围绕动植物生长周期上专业实操棵,所以很多课堂就在田间地头。这种办学形式和学习形式,帮助农民学员解决了工学矛盾,使农民学员既学到了理论知识,又掌握了实操技能。

(四)在教学形式上,实现了专兼教学,双师施教

现在从事农民教育培训和教学组织的专职教师有160人,另有100多人的外聘教师队伍。为提高教学质量,教学中普遍采用的是“双师合作”教学模式,所谓双师合作培训模式就是每节课都由两位或两位以上教师一起合作共同完成课堂教学,两位教师一位叫资源人,一位叫辅导员,二人需要密切配合才能圆满完成教学任务。这种培训模式在保障机制要求上课前必须有学员需求调研和分析,在课堂教学内容设置上要求依据农民现有起点,台阶要小,以绝大多数学员努力能会为目标,内容以有用、实用、好用、能用为标准,教学中让学员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完成学习任务,在学业评价方式上注重多种形式、注重过程性评价。

这些模式和方法为农民学员快乐学习、自主学习、有效学习提供了有效保证,学员享受了更多的学习乐趣,教师也体验到了更多的职业幸福感。

(五)在课程设置上,实现了模块教学,双纲并举

现已开设的13个专业都建立了“文化基础模块+专业技能模块+素质提升模块+职业资格取证”的课程体系,每个专业课程都同时制定了理论与实践两个教学大纲,并编制了相应的专业实操课程教学计划。为解决教材问题,由职教中心牵头,开展校本教材编写,现在每年都有10来本校本教材面世,具有地域特色的农民教育教材体系初步建立。

(六)在培养目标上,实现了学历能力,双证齐备

对学员来说,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能够取得一种技能证书,就增加了就业、增收的机会与可能。在三级教育网络体系下,职教中心的龙头作用得已充分发挥,通过协调劳动、财政、教育考试等部门,帮助学员在进行学历学习的同时,积极参加技能证书考证学习。“双证书”制度,推进了教学内容和职业标准相衔接,从制度上保障实践教学和能力培养,增强了学员的职业竞争力。

三、三级教育网络机制建设存在的问题

三级教育网络的机制建设经过几年的研究与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农村成人教育蓬勃发展,现在延庆的农村成人教育工作已经走在北京市的前列。但通过实践与调研,我们发现三级教育网络机制建设很不完善,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制约着农民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由政府牵头,全县一盘棋的农民教育联动机制建立问题

现在的农民培训工作中很多部门都参与其中,比如文化部门负责文化类的培训,农口负责技术推广类的培训,社会保障部门负责职业资格培训,技术监督和安全监督部门负责转岗技能培训等等,各个部门各自为战,没有一个统一协调部门,由于缺乏质量监控,培训质量没有保证。

(二)农民教育培训的师资队伍建设问题

在三级教育网络体系下,从事农民教育培训的教师,多数是从普教转过来的,既没有涉农专业知识,又缺乏给农民授课的教学组织管理经验,因此很多教师只能是参与教学组织和管理,不能任课。

为确保农民教育培训师资,职教中心一方面依托大专院校对本校教师开展专业培训,另一方面把区域内各行各业的专家教授、行业能手组织起来,成立了100多人的外聘教师师资库,为农民的培训工作提供师资和智力支持。外聘教师多一方面涉及到大量的课时费,增加教育成本,另一方面乡镇成人学校教师不能任课,出现资源浪费。建立相应的管理机制,调动成人学校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更多的教师能够胜任农民教育的课堂,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三)农民教育培训经费的保障问题

农民教育培训一直没有固定经费给予保障。由于现在开展的各种培训全部是无偿的,所以公用经费根本就不够,职教中心能够确保培训工作正常开展,靠的是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申请项目争取的资金。各个乡镇成人学校由于没有固定经费支持,又缺乏项目资金支持,所以培训所需费用只能靠乡镇政府支持,乡镇政府领导对农民教育培训的重视程度决定了培训工作开展的好坏。

(四)乡镇、村级成人学校的硬件条件不能满足教育需求问题

虽然这几年成人学校建设的速度在加快,但是和基础教育还是有很大差距,现在的乡镇、村成人学校依然存在场地不固定,甚至没有场地的现象,培训设备设施也严重短缺,不能满足教育需求。

(五)乡镇成人学校的干部教师管理问题

对乡镇成人学校干部和教师的管理在机制上存在问题,因为管理不到位,造成部分干部教师工作积极性不高,成人学校的教育职能发挥不足。各乡镇成人学校虽然针对乡镇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开展了相关培训,但基本没有针对性地制定长远的农民培训规划和教学(开班)计划,对于乡镇范围内的所有培训工作的协调组织和管理有一定局限性,教育职能的发挥还存在很大空间。

(六)农民教育培训的课程安排和设置问题

目前的农民教育培训课程安排和设置主要是围绕农民实际需求进行的,围绕着乡镇、村的主导产业进行的,已解决农业生产中出现的实际问题为主,农民素质综合提升的课程比重不足。因为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将来的培训重点应放在农民的综合素质提升上,为将来农民成为市民做准备,目前这方面的课程非常缺乏,也没有这方面的教材。

四、进一步完善三级教育网络管理机制的建议

解决以上三级教育网络机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突破管理瓶颈,才能实现农村成人教育可持续、内涵发展。

(一)由政府牵头,建立全县一盘棋的农民教育培训联动机制

延庆县委、县政府要重视农民的教育培训工作,要把每年农民成人教育的培训任务都要纳入政府的折子工程,要对各乡镇开展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情况进行考核评价。要由政府牵头建立一个统一协调的联动机制,要确定一个牵头部门,建立一个培训组织管理、质量监督体系,把各种培训资源整合起来,不断提高培训的质量。

(二)大力开展农民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一方面需要政府牵头,把各行各业的专家教授、技术能手组织起来,为农民培训提高师资支持,另一方面要建立机制,提高资金支持,对现有成人学校教师大力开展专业培训,要为每位教师确定2~3个专业发展方向,要依托农职院等大专院校对教师开展系统的理论知识培训,要为每位教师专业实操训练提高支持,要让他们拜外聘教师为师,积极参与实践教学训练。力争用3~5年使所有专任教师成为专业的技术能手,能够独立开展实践教学。

(三)确保农民教育培训经费保障

建议政府能够对农民教育经费给予支持和保障,人均教育经费不低于5元/年,是一个最低标准,建议政府要对成人学校给予办公经费支持,乡镇政府每年也应拿出固定经费支持培训工作。

(四)加大成人学校的硬件建设投入力度

建议按照北京市示范性乡镇成人学校建设标准开展成人学校建设。

(五)加大乡镇成人学校的管理力度

把乡镇成人学校的人、财、物进行整合,实现统筹管理。

1.人力资源的统筹。将现有成人学校的干部教师的人事关系调整到职教中心,参与教育教学管理或兼课,纳入教师管理系列。

2.管理运行的统筹。由职教中心根据乡镇产业发展和农民的需求,研究办学方向,统一制定规划、计划,有的放矢地开展教育培训。

3.硬件设施的统筹,乡镇成人学校资产变更到职教中心,由职教中心负责财产的调配和管理。

乡镇成人学校要主动发展,要积极整合区域内的各类公共教育资源,充分运用各种教育手段,使自己成为乡镇成人教育的主阵地,使乡镇成人学校成为当地的社区教育中心、文化活动中心、人力资源开发中心、科技示范与推广中心。

(六)要逐步加大综合素质提升的课程比重

要对现有培训课程模块进行调整,要逐步加大综合素质提升类的课程比重,要逐步加大现代市民的意识、市民文明要求、城市生活习惯与生活方式等内容的培训。要组织人员加大综合素质提升类课程研发力度,为农民成为城市居民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延庆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2]延庆县“十二五”时期教育事业发展规划.

课题类别: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

课题名称:三级农村成人教育网络多渠道多形式开展新型农民培养创新机制研究

课题批准号:AEA12077

4.乡工会主席述职报告 篇四

去年四月份,组织安排我来XX乡担任乡工会主席,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按照乡党委的分工,除做好县总工会交给的各项任务外,还分管劳动保障、土地工作,分包XX管区。一年来,我虚心学习、认真实践、不断树立为民意识、服务意识、廉政意识,在工作方面均取得了较大的进步,XX乡工会被县总工会评为先进工会,XX管区被乡党委政府评为支持项目建设先进管区,按照要求,现述职如下:

一、工会工作

一是做好了组织建设工作。健全了乡镇工会组织,做到醒目位置有牌子,有办公场所。狠抓建会和职工入会工作,新建工会30个,确保圆满完成了20个的县定目标,所建工会做到“五有”,即:有牌子、有印章、有制度、有班子、有办公场所。积极开展了“六好”基层工会创建工作。

二是积极做好工资集体协商各项工作。做好工资集体协商的全过程知指导,发出工资集体协商要约书,建立工资集体协商企业达到80%。做到了档案资料齐全,协商会议程序规范。

三是全力做好困难职工帮扶工作。按照县总工会要求,建立了XX乡帮扶工作站,达到“七有”标准:有办公室、有牌子、有章子、有制度、有办公设施、有兼职 工作人员、并且开展了捐资助学活动。技能培训120人,职业介绍240。

为7名困难职工争取县金秋助学7000元,积极开展春节送温暖活动,公向8名困难职工发放救助金2500元,

四是及时向县总工会上缴工会经费9763元。

二、劳动保障工作

劳动保障工作坚持以发展经济,推动和谐XX建设为目的,通过积极开展促进就业、加强培训、扶持创业等工作,认真落实养老、医疗等惠民政策。全年通过国家贴息贷款扶持个体企业3户,促进农民就业56户,村民养殖户102户,扶持贷款金额710万元,促进农民就业306余人;累计输出农民工304人,累计进行免费农民工培训6期,培训人员367人,提供就业岗位68个,创造经济效益200余万元;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人,灵活就业养老保险新增参保33人,我乡劳动保障各项工作走在全县前列。

三、土地管理工作

按照上级卫片执法检查工作要求,开展经常性巡查,及时制止了各类违法占地、违规建筑行为,顺利通过上级检查。成立了杨集乡土地整理项目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职责认真做好我乡土地整理项目的前期清障工作,为施工单位进场施工打下坚实基础。目前,已经开挖沟渠5300米,硬化路面3000多米,打井20多眼,推平土方60000多方,保证了各个施工队顺利施工。

四、管区工作

按照乡党委政府的统一要求,认真做好了农业农村五项重点工作及社会稳定、综合治理、计划生育、安全生产排查、秸秆禁烧等工作,分包的`XX管区在全乡全部七个管区中名列前茅。

五、存在问题及努力方向

5.乡工会工作汇报 篇五

近年来,**乡工会在县总工会的领导下,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团结带领全乡各级工会组织和广大会员,扎实工作,创先争优,在推进工会建设和全乡经济发展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现将有关情况作简要汇报。

一、基本情况

**乡辖31个村,耕地6万亩,人口2.9万,2010年,全乡工农业总产值达到16.1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10.3亿元,农业总产值5.8万元,国地税收入184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550元。乡总工会下辖基层工会组织54个,会员2970人。其中乡政府机关工会1个,企业工会22个,村级联合工会组织31个。工会组建率、会员入会率均达到100%。

二、重点工作开展情况

(一)抓好工会建设,构建多方联动的大工会格局

一是争取党委对工会工作的支持。**乡党委、政府一直以来对工会工作高度重视,积极支持工会依法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把加强和改善党对工会工作的领导纳入党建目标责任制。凡工会举行的重要会议和活动,乡党政主要领导都亲自参加,自2010年以来,乡党委实行机关干部分包企业制度,要求机关干部深入企业第一线,倾听基层意见,解决实际问题。凡工会工作中的重大事项,由党委政府集体研究解决。二是切实抓好工会组织建设。

12009年,我们对职工50人以上且年销售额500万元以上的规模企业进行摸底,下达了组建工会的计划,利用一年的时间,完成了企业工会组建工作。针对小工商、小个体组建工会有困难的实际,2010年集中开展了村级工会联合会的组建工作,明确组建对象,印发文件资料,乡总工会联合政府有关部门一起到村讲政策、做工作。全乡31个村全部建立了工作联合会,新发展会员780人。

(二)推进“党建带工建,工建促党建”工作,实现互动促发展

按照上级关于加强非公企业党的建设要求,我们坚持在“双

建”同步完善中实现互促互动。2010年,对非公企业党组织、工会组织、人员状况和经营发展情况逐户进行调查摸底,并登记造册,记录在案,实行档案化管理。认真分析,确定了党建工建互促互帮的工作形式:有党组织未建工会的,由党组织负责组建工会、发展会员;有工会没有党组织的,依托工会中的党员培养发展党员,组建党组织;没有党员的也未建工会的由上级工会与企业协商先组建工会再培养和发展党员。为便于开展“双建互带”工作,我们向所有非公有制企业派驻了党建工建工作指导员,深入到基层企业当中,了解掌握基层党建工建工作的第一手资料并开展互带工作。由乡党委和工会一起研究、一起部署、统一调度、统一检查,合力推进,形成了优势并举的工作局面。目前,已建非公经济党组织4个,发展党员12人。通过在企业广泛开展创

“五好党支部、五好工会(组织建设好、队伍建设好、民主建设好、保护保障好、文体活动好)、”“党员示范岗”、“创新型职工标兵”等活动,不仅发挥了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员工的主力军作用,而且也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

(三)创新工作机制,提高工会维权的社会化程度

1、创新工作方法,建立多方协作的维权工作新机制。乡总工会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工会维权工作的新路子,2010年以来,乡总工会聘请县**律师事务所知名律师***为法律顾问,对辖区内职工维权、企业经济纠纷等进行法律咨询和援助。与经委、派出所、司法所建立了四方协调会议,对职工权益保护、经济技术创新、劳动安全检查等,定期召开会议、定期集中活动。通过整合各方力量、充分发挥政府职能部门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中的作用,增强工会工作实力,提高维权工作实效,努力保障职工合法权益。2010年11月份,我乡***村一家日资企业因企业房租的原因与房主发生纠纷而停产,日商退回天津,企业40多名职工的工资没有发放,造成了上访隐患。总工会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上报乡党委,乡党委明确副书记专门负责解决,一方面协调县法院查封了该企业的账户,一方面赴天津与日商面谈,讲清事情的严重性。通过积极做工作,使日商回来立即解决了工资拖欠问题。今年初,根据日商的要求,积极为其联系厂房租赁事宜,使其在***村租赁了新的厂房,扩大了投资规模。

2、落实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探索工资集体协商新机制。多年来,乡总工会一直加强对企业签订工资性集体合同的监督。特别是去年以来,我乡缝制设备行业发生工人短缺的问题,由于企业缺乏和职工的密切沟通,出现了企业间乱涨工资,工人频繁跳槽的问题,给行业发展带来很大干扰。我们通过调查后集中研究,认为之所以出现这些问题,是因为工资集体协商工作还不够扎实,有些企业工资协商工作流于了形式。于是选择了规模最大、问题突出的**行业的龙头企业----*****有限公司做为试点。8月份,由乡总工会和企业工会成立了联合调查组,对企业100多名工人进行了走访座谈,了解职工的心理,倾听职工的意见,座谈后与企业负现人交换了意见。探索了一套以“企业增效,职工增资”为目标的新机制。一是企业拿出2名管理人员专门负责工资调整方案的制定。对生产的各工序提出生产标准,规定了每个岗位8小时的最低产量,然后对各工序按照市场运作模式进行成本核算,定出各个工种的基本工资,再考虑职工工龄、技术等级、物价上涨指数等因素,进行工资调整。从去年8月份至今,企业共进行了三次调资,技术工人由最初的月基本工资1200元上调到1600元、1800元,直到现在的2400-2600元。二是改进生产管理办法,提高生产效率。要实现工资上调和企业增效同步,必须改进生产管理模式。在企业中开展了以“我为老板出献一策”为主题的职工合理化建议大征集活动。共收集职工建议80多条。其中,有人提出了零

配件检验耽误时间,影响生产的问题。企业负责人高度重视,对生产管理模式进行更新,由以前的集中检验改为分组检验,为每个小组配备了一套检验工具;由以前的坐等验收改为巡回检验,检验人员走到生产一线主动为工人检验产品,从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三是开展技术“大比武”活动。由于工资上调,职工的情绪得到稳定,收入进一步提高,从而激发了职工的工作热情。自去年以来,企业生产连创佳绩。2010年,企业纳税由上年的50万元增加到80多万元,研发新产品4个,产品远销美国、越南、澳大利亚等国家,其中有一个产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目前,我们正在对***有限公司工资集体协商经验进行总结,计划在全行业中逐步推开。

3、建立困难职工档案,积极做好帮困救助。建立了乡级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制订了帮扶制度。每年对困难职工进行一次全面的调查摸底和登记造册,掌握全镇困难特困职工的情况。对困难对象镇总工会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结对帮扶、临时救助和春节前集中上门慰问的办法,送去工会的温暖。基层工会也做到以工会、行政出资,职工捐助等形式开展帮困救助活动,为职工办实事办好事。针对帮扶资金有限的实际,2010年4月份,组织开展了“**乡救助困难职工一日捐”活动。对全乡各级工会组织发出倡议,每人捐出当月一天的工资收入,帮助困难职工解决当前的突出困难。同时,建立党政班子领导与困难职工结亲帮扶活动。2010年全乡镇共帮扶职工75人次,金额3.4

万元。

6.乡总工会2010年工作总结 篇六

一、加强理论学习,注重对工会工作新情况、新问题的专题调查研究

结合全乡工作实际,紧紧围绕“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工会,怎样建设工会和工会发挥什么作用?怎样发挥作用?”,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五中全会、党的十七大和中华全国总工会十四大精神,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揽工会工作全局,从理论和实践上加强研究,不断探索,及时总结。一是组织学习十六大、十六届五中全会及十七大报告精神,撰写个人心得体会,不断运用理论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为今后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二是组织学习《工会法》,使得其更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工会组织的工作性质和内容;三是组织学习《劳动法》、《合同法》、《妇女权益保障法》、《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女职工禁忌劳动范围的规定》、《集体合同规定》等有关职工合法权益保障方面的知识以及企业安全生产方面的知识,使得其在遇到涉及自身劳动合法权益的情况时能够懂得运用法律武器来保障自身的切身利益,并懂得在生产过程中加强自我保护。

二、加强工会组织建设,不断发展吸收新会员,进一步夯实工会组织

随着非公企业经济的迅速发展,职工数量的日益增加,劳动关系也日趋复杂,给我们工会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做好工会的新建、续建工作,从抓基础工作着手,注重与企业主的沟通,召开应建会的负责人座谈会,解除企业主思想顾虑,明确建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建会的同时,积极推进基层工会规范化建设。在去年创建的基础上,我们注重提高工会干部的素质,充分发挥工会干部的作用。加强档案管理,做好工会班子、组织网络、方针、任务、职责等五上墙制度。开辟活动场所,为工会规范化建设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在全面组建和规范基层工会组建的同时,以点带面,提高工会工作整体水平。截至11月底,共吸收发展新会员382人,壮大了工会组织。

三、加强职工队伍建设,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

为全面提升职工素质,积极组织开展了争创“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积极配合市、县总工会做好职工的培训工作。进一步调动了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全乡区域经济的发展。

1、加强职工思想教育。采取各种有效载体,在职工中广泛开展优良传统教育,组织工会干部积极参加市、县、乡总工会组织的各种培训班,今年,全乡共组织不同形式的培训班3期,培训人员126人。

2、加强职工道德教育。在职工中深入开展“讲文明、树新风”、评选“文明职工”、“文明班组”等活动。

3、开展经济技术创新活动。积极组织企业职工参加“安康杯”竞赛和技术比武、岗位练兵等各种活动。

四、加强维权机制建设,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按照市、县总工会《关于进一步加强职工维权工作的意见》,根据我乡实际,突出重点、健全组织、夯实基础,积极开展职工维权工作。

1、继续抓好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制度的推行。加强与劳动部门的联系和合作,积极配合和参与劳动部门对《劳动法》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在条件成熟的非公企业积极推行集体合同工作,努力维护劳动法律法规赋予职工的合法权益。截至11月底,除停产企业外,共督促3家企业与其工会签订集体合同,为今后工作的良好开展打造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2、继续抓好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建设。充分发挥三方机制协调作用和职代会劳动争议调解组的调解作用,及时协调处理劳动关系中的矛盾和问题。

3、完善向总工会与乡政府的联席会议制度。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确定和选择有价值的议题,协调召开联席会议,解决关系职工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今年召开联席会议两次。

五、抓活动载体,增强工会活力

充分利用“三八”、“五一”、“七一”、“十一”等重大节日,组织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文体娱乐活动,丰富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激发职工的工作热情,推动全乡精神文明建设。一是在“三八”妇女节,乡女工委和乡妇联、计生站在乡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组织开展了“迎奥运庆三八”《妇女保障权益法》等内容的知识竞赛活动。来自全乡12个村及乡机关代表队的64名代表参加了竞赛活动,竞赛设立一、二、三等奖及优秀组织奖各一名,竞赛活动在一片欢歌笑语的热烈气氛中圆满结束。二是在“七一”前,乡总工会、团委、文化站组织举办了以“迎奥运,庆七一”为主题的职工男子篮球比赛。来自全乡企事业单位的8支代表队共110余名运动员、裁判员参加了为期两天的比赛。比赛期间,来自全乡及其他乡镇的300余名观众观看了比赛,现场气氛热烈高涨,不仅圆满完成了比赛项目的争夺,也充分展示了我乡职工群众在奔向小康生活的路上大踏步前进,蓬勃向上的良好精神风貌。

六、努力为职工送温暖办实事

开展送温暖活动,努力为职工排忧解难。乡总工会坚持深入基层、深入职工进行认真细致的调查摸底,全面掌握企业的生产情况和职工的生活状况,积极向政府反馈意见,及时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困难职工家中,确保困难职工在节日期间的正常生活,积极协助党委、政府做好特困户的帮扶慰问工作。

首先,从思想上高度重视。乡属各企业工会把“送温暖、献爱心”工作作为一项民心工程来抓,认真部署相关工作,帮助困难职工解决生产、生活中的突出问题,帮助特困职工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职工的心坎上。

其次,作风上深入职工家庭。摸清困难职工的底数,全面了解掌握困难职工家庭的生活情况,通过重点帮困,结对帮扶,上门慰问等形式,对困难职工采取多种方法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一是在“三夏”期间,各企业工会组织为职工购买了白糖、毛巾、洗发水等防暑生活用品,并发放到每个职工的手中。二是今年“六一”节前,乡总工会和计生站为独生子女家庭的子女发放了纪念品。三是在八月份开展了“为困难职工献爱心活动”,共计捐款1500元,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部分困难职工的生活困难及其子女上学难的问题,切实为他们送去了全乡职工的一份爱心和关怀。

再次,行动上体现“情系困难职工”的宗旨,建立困难职工档案,时刻将困难职工的生活难题放在工会工作的重点位置给予重视。

当然,在具体工作中也存在不同程度的难点和问题,如大胆创新意识欠缺,具体工作开展较为缓慢等。在今后工作中,我们将在市、县总工会的领导下,努力学习各种法律法规知识认真落实各项工作任务,将我乡工会工作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七、2010年工作打算

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关键年,也是工会工作创新发展的重要一年。

(一)、适应新形势,树立新观念。充分认识乡镇工会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树立加强工会工作就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落实“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内在要求,是改变乡镇企业工会和农民工维权方面的现实需要。

(二)、适应新变化,运用新思维,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一是按照是否有利于履行职能和发挥作用,进一步探索适应我乡工会工作的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二是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增配专管人员和经费开展工会工作,同时积极协调辖区内各企业和联合组织对工会工作的支持力度,解决人员少、经费短缺的问题。三是逐步建立源头建会,属地管理,联合互动、双向维权的乡镇基层工会运作机制和活动方式。

三、适应新要求,提出新措施,力争新发展。我乡基层工会组织刚刚起步,“建组织、创阵地开展工作”的前期要求,已经不能适应工会工作发展的需求,我们下一步的工作重心将转入“联合互动,双向维权”上,切实将各基层企业工会组织起来,协调企业积极签订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逐步理顺职工与企业之间的劳动关系,积极配合政府开展农民工业务技能培训,提高职工素质。在此基础上建立企业和职工联系沟通的桥梁,一方面督促企业全面落实职工待遇,另一方面鼓励职工为企业谏言献策,培养职工的主人翁意识。

7.乡工会工作总结报告 篇七

毛庄乡位于囊谦县东部, 海拔高度3 100~6 282 m。牧业户数为268户, 2 942人。林地面积40.5万hm2, 全部为国家重点公益林, 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30.2%;非林地面积93.7万hm2, 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69.8%。林业用地中, 有林地2.03万hm2, 疏林地3 432.5 hm2, 灌木林32.2万hm2, 未成林造林地127.4 hm2, 宜林地8 429.3 hm2, 灌丛地5.1万hm2, 分别占林地面积的5.01%、0.8%、79.51%、0.03%、2.08%、12.59%。全县森林覆盖率为25.6%。纳入天然林保护工程15.13万hm2, 其中有林地7 613.33 hm2, 灌木林地14.36万hm2, 未成林地106.67 hm2;纳入第1批国家重点公益林生态补偿面积1.268万hm2, 全部为有林地。未纳入天保及重点公益林生态补偿的林地23.26万hm2, 其中:疏林地3 400 hm2, 灌木林地17.80万hm2, 灌丛地5.12万hm2。国家重点公益林生态补偿共落实管护人员101人, 其中:基层护林员36名, 护林报酬每月500元, 聘用专业技术人员3名, 月工资1 200元, 修建管护站7处, 每年以签订管护合同的形式, 将管护任务层层落到实处;成立了由主管县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 下设办公室, 落实工作人员专人负责, 行政管理上形成县林业局—管护站 (乡镇、林场) —管护点—管护人员的管理体系。

2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及目标

2.1 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 根据中央10号文件和青海省委43号文件精神, 大力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 大胆探索, 深入实践, 找出一条符合省情、林情的林改路子, 为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奠定基础[1,2]。

2.2 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农村牧区基本经营制度, 确保农牧民平等享有集体林地承包经营权;二是坚持统筹兼顾各方利益, 确保农牧民得实惠、生态受保护;三是坚持尊重农牧民意愿, 确保农牧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四是坚持依法办事, 确保改革规范有序;五是坚持分类指导, 确保改革符合实际;六是坚持国有林场权属不变, 国有资 (源) 产不流失。

2.3 目标

通过试点, 总结出符合县情、林情的明晰产权模式、林地经营方式、主要政策措施、林业管理制度、林改的方法步骤, 形成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 达到森林资源增长、农牧民增收, 生态得到保护、社会更加和谐的林改目标。

3 取得的经验

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是林改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此次林改试点工作中州、县、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 特别是州委书记林亚松和州长南杰及时召开“玉树州林权制度改革动员大会”, 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落实到各县党委、政府。省州县农林牧等相关部门的通力协作是林改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此次林改试点工作中省州县农林牧等相关部门通力协作、积极配合, 省农牧厅派人参加试点和县畜牧局派专业技术人员协助开展工作, 并提供草场承包地形图及相关资料, 使试点工作得以圆满完成。特别是财政部和财政厅在毛庄乡调研期间, 看望试点的工作人员, 并详细了解了试点情况[3]。各级林业部门的精心组织和深入实际是林改工作顺利开展的根本。省、州、县林业部门精心组织、统筹安排, 特别是毛庄乡全方位协调、精心安排, 使试点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进行。相关部门提供交通、食宿、卫星影像图及其设备是林改工作顺利开展的保障。青海三江源雪山保护站提供食宿方便, 国家林业局西北林业规划调查设计院派专业技术人员4人, 并提供Sport5卫星影像图, 有力地保障了林改工作的顺利开展。牧户积极参加林改试点座谈会, 了解林改的相关政策;积极参与勘界区划, 关心林改试点成果;提供一定数量的交通工具 (汽车、摩托车、马匹等) 和食宿;积极配合入户调查, 使林改工作人员掌握了第一手原始资料, 为林改工作全面工作开展打好了基础。

4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4.1 存在的问题

现有的森林资源管理管护模式责、权、利不明确, 管护责任难以落到实处, 监督检查人员薄弱, 缺乏有效管理。草原使用证中户主已分成几户或已死亡或离开该社, 管护合同无法签定, 责任难以落实[4]。

4.2 建议

户主具体承担户内的管护责任和户内利益分配。牧户草原使用证户主变化后, 应及时变更, 林权证以新户主登记。农牧、国土等抽调一定的工作人员, 配合林业技术人员进行林权勘界工作, 将林权制度改革与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宣传到人, 需要少数民族双语工作人员, 通过与牧户面对面的交流, 才能家喻户晓, 才能将管护责任和补偿费落实到人, 特别是牧区勘界人员要懂得双语。技术要求高一方面要懂得使用GPS、地形图、草地承包图和卫星影像图;另一方面会操作计算机, 熟练掌握MAPGIS, 建立“林权改革图形库”, 完善属性。勘界经费无来源, 目前两社土地面积3.66万hm2, 其中林地8 300 hm2。试点中勘界费用4.5万元, 其中用于勘界的直接费用2.1万元。以此估算全乡8社需要勘界的直接费用8.8万元;全县需要勘界的直接费用70.4万元。由省财政配套一定数量的经费或从生态效益补偿费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补偿费作为林改勘界专项经费使用。乔木界定为国有或集体, 林改勘界中以社为单位, 勘界1个月内公开公示林改结果, 使农牧民户及时知情核定的面积, 以免发生错误, 及时纠正在勘界和面积求算中的失误。

5 林改试点体会

林改使牧民增收显著, 林改试点中确定的灌木林地4 780.33 hm2, 如果补偿71.25元/hm2, 合作社年生态效益补偿金34.06万元, 人均补偿1 057.76元, 占2008年人均收入的66.14%, 是畜产品总收入的4.5倍;2010年补偿142.5元/hm2, 全社年生态效益补偿金64.53万元, 人均补偿2 004.2元, 是2008年人均收入的125.31%, 是畜产品总收入的8.6倍。

摘要:就囊谦县毛庄乡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与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试点进行了实地调研, 分析了取得的经验及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解决相关问题的建议, 以期深化林权制度改革, 增加农牧民收入。

关键词: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问题,建议,青海囊谦,毛庄乡

参考文献

[1]《中国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相关政策问题研究》课题组.中国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相关政策问题研究调研报告[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12.

[2]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青海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J].青海政报, 2010 (2) :26-35.

[3]广西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意见》[J].广西林业, 2008 (4) :16-17.

8.乡工会工作总结报告 篇八

关键词:建筑企业 职工生活 保障体系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3(b)-0252-02

1 当前建筑施工企业职工生活保障工作所面临的困境

从建筑施工企业行业特点来看:普遍存在施工现场流动性强、工

作业环境不稳定的现象,往往是一项工程完工后,马上又要进入另一个施工领域,我们机运分公司目前施工队伍分布在矿山剥岩、鞍钢厂内、鲅鱼圈、福建、朝阳、鞍山周边等10多个施工区域,点多、面广给职工生活保障工作带来困难。从建筑施工企业经营生产性质来看:机运分公司是以土石方运输、基坑开挖、爆破拆除、地基处理为主的建筑施工企业,近些年,由于社会团体聚集施工区域态势不断扩大,对我们施工整体社会占有份额构成巨大冲击,工程競价残酷,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建筑施工企业举步维艰,为了占领市场,有的工程几乎无利润施工,甚至垫资施工,导致企业经营形势异常严峻,企业效益大幅度滑坡,职工收入降低,给职工生活保障工作带来困难。从建筑施工企业当前人力资源结构来看:存在劳动力流动性大、人员不稳定现象,特别是我们现属改制的建筑施工单位,由于很长一段时间未向社会招工,近几年,只引进了少数大学生,在职职工为592人,占职工总人数的52%,劳务工542人,占职工总人数的48%,由于劳动用工多样化,给劳资双方提出新的要求,更给职工生活保障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

2 工会立足维稳维权,在推动建筑施工企业职工生活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中的对策

2.1 加强制度建设

制度是促进企业良性运转的基础,是让职工们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工会在职工生活保障专项制度建设方面,主要体现在每年一次的职代会行政工作报告中,机运分公司工会按照鞍钢关于每年召开一次职工代表大会内容要求,抓住会前讨论环节,职工代表在会前分组讨论行政工作报告时,侧重将职工后勤保障、福利作为重点讨论内容,在今年1月23日公司一届五次职工代表大会行政工作报告中,将职工生活保障工作列为行政工作报告中公司全年重点抓好七大管控系统之一进行详细部署,作到“三有”,即:职工生活保障工作实施有计划、有内容、有目标,为职工生活保障工作持续推进提供了制度保证。

2.2 完善保障机制

根据年初职代会提出的抓好后勤保障管控系统的目标要求,工会推动公司在职工生活保障机制建设上不断完善。一是建立了职工食堂考评机制。在公司所属单位的6个职工食堂中,坚持运行季度“红旗食堂”评比活动,对达标食堂授予“红旗食堂”流动锦旗,对不达标的食堂给予处罚并限期整改,同时将考评结果纳入基层单位工会季度目标管理定量考核;二是建立了职工文体活动运行激励机制。职工文体活动是职工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职工的身心健康、家庭和睦,职工队伍的和谐稳定,公司工会在每年重大节日前都要开展职工乒乓球、篮球两大赛事,贴近企业现状在2009年“十一”前夕开展了“我与企业风雨同舟”职工乒乓球比赛、在2010年“五一”节当天开展了“我与企业共度难关”职工登山比赛主题活动,职工积极报名、踊跃参赛,通过活动不仅提高了职工身体素质,更主要是增强了职工的危机意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三是建立帮扶结对保障机制,针对企业当前的经济情况,困难职工不断增多,机运分公司将19名在档困难职工分别与公司级、队级领导挂钩,形成帮扶对子,明确责任、加大帮扶力度;四是建立了送温暖机制,围绕施工现场察实情办实事,解决“三难”,即:吃饭难、饮水难、洗浴难。围绕困难职工及时慰问解难事,及时走访、慰问救助困难职工,让职工感受组织上的温暖,确保职工队伍中弱势群体的稳定。围绕职工家庭解疑释惑做好事,争得职工家属的理解和支持,坚持运行职工信息反馈制度,及时掌握职工家庭状况,解决职工后顾之忧,让职工安心在岗位上工作。

2.3 注重实际效果

一是关心职工生产生活,福利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年初,公司工会在职工思想动态调查过程中,对鞍千矿南矿区、沙河基地职工吃饭难、饮水难、洗浴难的问题给予高度重视,工会形成阶段性调查报告提供给公司领导层,在工会的积极推动下,很快公司投入94000元在鞍千矿南矿区、沙河基地相继建立了能够容纳200人就餐的食堂,在沙河基地北院因陋就简,一次性投资45000元购买11台太阳能热水器建立了职工浴池,为解决矿山饮水难的问题,工会督促行政按照剥岩区域实际人数每天定时向现场送大桶饮用水,为使矿山职工能够饮用到热水,公司投资13250元在三个矿山食堂分别安装了热水器,解决了职工饮水难的问题,目前,正值酷暑盛夏,工会严格按照《鞍山钢铁集团公司集体合同》要求,发挥监督职能,督促安全保卫部门,加大职工防暑降温工作,足额发放防暑降温物品,每天上午、下午两次在食堂熬绿豆水给职工喝,确保职工安全度过暑期。二是关注职工身体健康,职工作业环境陆续得到改善。机运分公司第四工程队现有工程设备173台套,进驻东鞍山铁矿剥岩以来,设备维修常年在室外,一年四季,山风大,酷暑盛夏、数九寒冬,有的修理工夏季皮肤晒的曝皮一层又一层,冬季手脚冻僵了,还坚守在设备检修第一线,公司工会积极促进改善修理工作业环境,将矿山剥岩职工工作艰苦情况提交到公司领导班子,公司领导很快将改善矿山剥岩修理工作业条件纳入议事日程,经过公司认真勘察,最终选址在东矿剥岩办公室前修建一座644平方米的设备检修、维护厂房,解决了职工露天作用的被动局面,近期,公司还将投入资金改进齐矿、鞍千矿的设备检修、维护车间的条件。三是坚持以人为本理念,职工福利待遇不断提高。职工福利待遇在职工生活保障体系中处于重要位置,它不仅关系到职工队伍和谐稳定、职工家庭和睦,职工同事之间和平相处而且关系到企业稳定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机运分公司工会作为作好职工福利待遇的有力推手,做到福利上监督、过程上参与、效果上控制,把职工“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当应”作为工作的基本标准,上半年以来,为改善职工生活伙食,全公司发放职工伙食补贴444516元;发放远途职工生活补助费265035元;重点是在中华传统节日发放节日物品,2010年2月1日为职工购买春节年货用款449848元;6月2日端午节购买节日物品有款86688元。机运分公司当前矿山剥岩形势异常严峻,为了确保矿山剥岩任务,公司上下齐心协力、共度难关,一些职工年休假没有歇,工作很辛苦,对此,公司工会积极建议带薪度假活动,在建设集团公司工会的大力支持下,经机运分公司党政联席会议研究决定,于2010年7月1日——7月11日期间组织1060名职工(含劳务)到鞍山千山温泉职工疗养院进行度假,总体活动组织严密、活动规范、灵活机动、保证了度假、生产两不误。通过这次活动,大部分职工感到满意,个别职工感到兴致未尽,一些职工说:“我们每天很早离开家,很晚才下班,没有节假日,公司组织这次活动太好了,以后多搞一些这样的活动,我们欢迎”,特别是一些劳务工,非常珍惜这次度假活动,活动期间我们对部分劳务进行了解情况,他们都感到现在的公司没把他们当外人,感到很高兴,今后要努力工作,职工群众非常满意,活动取得了预期效果。

3 今后,工会应如何推动建筑施工企业职工生活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的思考

现代成功企业的经验告诉我们,一个简单追求利润最大化而忽视人文关怀的企业是没有生命力的,只有注重企业文化,突出人文关怀,重视职工生活保障工作的企业才能够成为企业阵营中的常青树,才能够在当今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建筑施工企业职工生活保障体系涵盖广泛,从劳资关系、薪资分配、作业环境,到食宿条件、后勤保障、福利待遇等无不涉猎。对此,通过这次调研,我们深有感触,工会突出维护职能,在推动企业职工生活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进程中任重而道远。

3.1 沉下身子、倾听呼声是工会推动企业职工生活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的关键

职工个体相对于企业处于弱势的位置,工会作为职工群众的代言人,理应全职做好维稳维权工作。一是要畅通职工信息反馈。充分运用好职代会主渠道作用,诚征直言、广纳良策,在职代会闭会期间,运行好各委员会的职能。二是加强职工思想动态调研。每个月月末定期深入一线,分层次、按系统、多领域对职工所思、所想了解情况,掌握职工思想上有哪些包袱、职工工作上有哪些困难、职工生活上有哪些负担,真正把困难反馈上来,由工会形成调研报告提供给行政,拿到公司班子会上,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进行研究、解决。三是做好日常来访、来电、来信的处理工作,这些工作看似简单,处理不好牵涉很广,很可能由点影响到面,扩大不良后果,工会处理职工反映情况必须要做到“事事有回声、件件有结果”,让职工满意。

3.2 强化控制、完善制度是工会推动企业职工生活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的根本保证

工会在推动企业职工生活保障工作落实过程中,首先要强化过程控制,从职工生活保障工作纳入日程讨论、方案列入实施,到结果跟踪评价,都要参与其中,确保职工生活保障工作得以落实。其次要按照鞍钢集体合同中的有关条款规定,把职工生活保障工作落实到各款项中,定期听取行政报告,工会督促行政共同履行好合同。再次要监控好各项职工生活保障的制度落实,掌握制度执行过程中存在的差异性问题,及时与行政沟通、化解,使有关职工生活保障方面的制度得以不断细化、完善,贴近实际,解决问题。

3.3 因地制宜、贴近实际是工会推动企业职工生活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的基本要求

建筑施工企业的特性决定了企业职工生活保障工作必须紧紧围绕施工生产实际展开,工会要在工作中起到引领作用。一是当好参谋。企业职工生活保障工作在运行前,工会本着对企业负责、对职工负责、对组织负责的态度,要拿出意见,提出见解,确保职工生活保障工作取得实效。二是做好服务。工会发挥组织机构功能,做好网络覆盖性服务,在职工生活保障体系中扮演先锋队的推动角色。三是健全组织。针对建筑施工企业施工区域分散的特点,工会要隨时掌握新项目的设立情况,把工会组织牢牢的安扎在施工一线,做到职工生活保障工作全员覆盖。

9.乡工会工作总结报告 篇九

一年来,我乡工会在县总工会的领导和大力支持下,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女职工建功立业工程、女职工素质提升工程、女职工爱心帮扶工程,在维护女职工合法权益和夯实女职工组织基础建设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现将一年来我乡工会女职工开展的各项工作总结如下:

一、全面开展了女职工建功立业工程

乡工会充分发挥工会组织这一优势,通过工会这一平台,鼓励和带动广大女职工创造新业绩、创造新生活。一年采,我们有针对性地在一些女职工较多的单位开展了一系列赶、学、比、超活动,通过一系列比赛活动的开展,大大激发了广大女职工参与小康社会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了她们的自尊、自立、自强精神。

二、全面开展了女职工素质提升工程

为了适应新时期、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全乡各级女工组织动员和带领广大女职工学理论、学业务,一些业务部门的女职工积极参加各类业务培训,使得自身的业务水平得以进一步提高。通过一系列素质提升工程活动的开展,充分调动了广大女职工的学习热情,使女职工素质得到了提高,更好地发挥了广大女职工的半边天作用。

三、大力开展了关爱女职工活动 一是我们按照市、县总工会的有关文件要求,通过与相关单位行政沟通协调,争取他们的重视和支持,在全乡广泛开展了女职工“乳腺癌普查”活动,从而在全社会掀起了关爱女职工的热潮;二是开展了下岗失业女工和困难女职工调查活动,建立了困难女职工档案,依靠乡工会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加大了对困难女职工的帮扶力度;三是在“金秋助学”活动中,对困难女职工特别是单亲女职工的子女给予了重点扶助。

四、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

充分利用“三八”国际妇女节、“五一”国际劳动节等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同时要求全乡各基层工会女职工组织开展多种多样有益的文体活动,丰富了广.大女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

五、积极开展“五一女职工标兵岗”创建活动

为了有效推进“五一女职工标兵岗”创建活动,更充分发挥“五一女职工标兵岗”的作用和社会影响,乡工会于11月初对2010表现突出的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进行表彰。

六、通过签订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协议,从源头保护女职工合法权益

乡工会以各企业单位签订集体合同为契机,结合不同况,要求各级工会积极签订了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协议书,明确规定了女职工应享有的特殊权益。通过专项协议的签订,有效增强了企业保护女职工的意识,减少了侵犯女职工合法权益现象的发生。

七、2011年女职工工作思路

1、进一步开展女职工建功立业工程,充分发挥女职工小康社会建设进程中的半边天作用。

2、加大对女工干部及广大女职工的培训,努力提升女职工素质。

3、充分依托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加大对困难女职工的帮扶力度。

4、进一步抓好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协议的签订。

5、鼓励更多的女职工集体参加“五一女职工标兵岗的创建活

中峰乡企业工会联合会

上一篇:如何学习公务员考试下一篇:《牵牛花》 艺术手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