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社会调研活动范文

2024-10-11

毛概社会调研活动范文(共7篇)(共7篇)

1.毛概社会调研活动范文 篇一

2011.1

2重男轻女现状的调查

一调查背景

“到2020年中国将有3000万光棍找不到老婆”,这不就是涉及到人口安全问题吗?为什么我们将有3000万光棍呢?那岂不是对我们80后90后的大学生也有直接的影响?

由于中国的封建思想使中国保留有重男轻女的现象。重男轻女,是社会一种认为男女不平等的观念,重视男性的权利,而把女性定性为男性的附属,并限制她们发展个人才能的机会。但另一方面,女性也被视为较为弱小,因此她们在某些范畴上要负的责任比男性少。这种观念常见于父权社会,常伴随着男尊女卑和性别分工的观念。重男轻女的观念也会影响父母对生男生女的意愿。这是传统封建思想的余毒。在那种观念里人们往往为着养儿防老和传宗接代考虑,所以偏爱男孩,而女儿一般被视为赔钱货,始终是要泼出去的水。透过这一现象能看到当今中国社会最本质的变化。

二、调查对象

赣州市市民及外来人员和在校大学生。

以调查问卷的方式展开。

调查时间:2011.12.3~2011.12.10

共回收有效问卷92份,其中来自城市的55份,来自农村的37份。

三、分析:

城市中男女平等的观念应该是更深入一些了,也更大普及。相对于城市,乡村里面重男轻女的现象还是比较严重的。乡区生儿子的想法还是很严重,对儿子的需求远高于城区,对于城区人来说大部分人不是很在意。女儿的需求反而比儿子大。我觉得这跟现在市区里高房价有很大的关系。城区里79%的人都觉得结婚时车跟房必不可少。女儿的嫁妆也是他们考虑的一块重要因素。城区的人更多的把抚养子女跟金钱现实挂钩。他们觉得现在养女儿更划算一点。因此城区的重男轻女的影子已经远去了,反倒是有一点众女轻男的苗头。城市化和高房价改变了中国家庭传统的“重男轻女”的偏好。越来越多的父母表示他们更愿意选择生女儿。居高不下的房价导致了这一转变。“按照传统,中国父母应该给儿子准备一套婚房,可是现在的高房价让很多父母很是为难。城市化加大了养育男继承人的成本,同时削弱了有儿子的优势,如下田劳作,以及赡养年老的父母。“不光是一套房子的问题,“男孩的教育成本和结婚成本都给普通的中国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压力。相对于城市,农村的房子更便宜,抚养成本小,儿子娶媳妇的成本也小。他们需要的是有效的劳动力支持。

从调查中还得知,45岁以上的老一辈人更偏向于重男轻女。相对于而言。30岁以下的小年轻思想跟开明一些,抱着一种不在意的态度,觉得只要是自己生得,男女都一样。

四、思考:

1、农村性别比偏高的原因

国家在法律上是禁止选择性生育的,但是在农村利用B超进行选择性生育还是很多的。遗弃女婴也是常有的现象。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利用B超可以进行选择性生育,遗弃女婴是导致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的直接原因。

但是这仅是表面现象而已。为什么要利用B超进行选择性生育?为什么要

遗弃女婴?为什么要这么不生男儿不罢休呢?那就是有着更深层次的原因了。

根本原因是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男女不平等的思想在农村还是很有基础的。中国有句古话,就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换句话说就是无论如何也要生一个儿子。这样才能更好的去尽自己的孝道,自己的父母脸上才会更加的光彩。

还有就是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很低。这就决定了我国现在的农村的社会保障是以家庭为主的。换句话说就是依赖自己的儿子们。所以农村就有了多子多福的思想。生了一个儿子还不够,还要多胜几个。对于城市的人们来说,虽然也有重男轻女的思想,但是他们的社会保障体制较好,自己老了之后,有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或者社会优抚等保障措施,他们不是很着急。而且城市人们的文化素质比农村的高,所以城市的出生人口性别比的问题比农村要缓和的多。落后的生产力是农民群众把发家致富,老有所养的希望寄托在生育男孩子,这是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重要原因。

当然导致出生性别升高这一问题,是许多原因综合引起的,这些原因又是错综复杂的2、性别比偏高将导致的恶果

农村男性面临的问题将更加的严峻。农村本来就面临人口比例很大的失调,城市的条件比较好,农村男性的择偶将会使很大的问题。

许多单身男性群体的出现将会带来很多的社会问题。首先这些单身男性没有家庭这个大背景,他们的心态就会改变,那么他们做起事来将会顾忌的就会少,社会的犯罪率将会提升。在农村有一个现象就是那个人没有成家,那么他就很难立业,而且我国人口众多,就业压力本来就十分的巨大,他每天就无所事事。所以他们一般是危险人群。当然这只是一般情况。我们不能对所有单身男性都这么认为,不然的话就是有歧视的行为了。

对经济发展也有不利的影响。女性是人口再生产的主体,女性人口的减少,会使人口再生产出现障碍,引发人口年龄结构的失衡,加重人口老化的程度;女性人口的减少,将导致少年儿童人口的萎缩和老年人口的增加,由此会使消费需求减弱,进而影响经济的增长。

有可能影响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由于男女比例加大,男性人口的过剩将进一步对女性就业产生“挤压效应”,那么女性就业机会将会减少,那么会直接影响妇女地位的提高。对女权的保护也是不利的。

而且人口性别比的提高年将会提高社会养老的负担。由前分析,单身男性没有成家,那么他就很难立业,他就很难养活自己的父母,而且等到他们今后老了之后还要别的人养他们,这势必增加社会的负担。也就是我们社会要承担两代人的养老问题。

出生人口性别比还会影响社会的和谐,不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出生人口性别失调将会影响社会可持续发展,阻挠社会文明的进步。不道德行为也会增加,由于女性较少,可能会出现更多的畸形家庭;男同性恋者数量的增加;犯罪率的提高……这些因素势必影响社会的和谐,影响和谐社会构建的进程。

3、怎样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

我想解决这些问题,最主要的还是要我们农村的人们改变重男轻女的思想。我们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

加强舆论宣传。在我们的城市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的宣传标语,而且方式很

多,可以是报纸,可以发传单,可以电视广播,还请一些专家作个报告会等等,但是农村却很少。顶多就几个字写在墙上,例如“生男生女一样好”;“没有女孩,哪有男孩”等,这些并没有取得很好的效果。当然这是有客观因素的,农民的文化素质不高,他们还不能接受这些宣传方式,但是我们因该有所尝试,比如说文化娱乐,座谈会等农民喜闻乐见的方式。人们的观念转变了,那什么都好说。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有效地进行出生缺陷的预防和干预。人口素质的提高可以很好的改变他们的观念。通过提高农民的教育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改变重男轻女的观念。

政府还应采取强有力措施,通过经济、教育、法律等手段打击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人工终止妊娠的行为,对B超技术应用胎儿鉴别,要加强管理。建议立法机关应重视相应的立法问题。

其实还是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只有社会保障制度全面建立起来了,才可以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也只有经济发展了,农民的生活才会更加的美好,多子多福的观念在广大的农村才有可能彻底改变。当然还需要其他方面的改革,促进农村经济的长远发展。

调查问卷

您好!我是来自江西理工大学的一名学生,现在进行一项实践调查,如果能得到您的支持,将不胜感激!

本调查不会泄露您的个人信息,您可以略过您不想回答的题目。本次调查共8道题目,大约需要2分钟时间来完成。

1.您的性别

A男B女

2.您的年龄大致在A.15-25B.25-35C.35-45

3.您来自

A.农村B.城市

4.您希望后代是?

A. 儿子 B.女儿C.不是很在意

5.您觉得结婚的时候男方必须要有房有车吗?

A. 必须

B. 不是很在意

6.您觉得结婚的时候女方嫁妆的多少重要吗?

A. 很重要

B. 不是很重要

7.您觉得现在男女平等吗?

A.平等B.不平等

8.您对重男轻女现象还有什么想说的?

多谢您的支持!

D.45岁以上 现在暂时不想要D.

2.毛概社会调研活动范文 篇二

四 川 大 学

理论体系概论》 暑 期 社 会 实 践 报 告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四川大学2011年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城乡低收入群体现状调查与思考

【摘要】 党的十七大以来,政府切实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推进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首要任务。随着我们党在“十七大”提出的“关注民生,构建和谐”执政理念地深入贯彻执行,党和政府改善民生的工作力度也在不断加大。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民生问题越来越凸显其重要性,而解决民生问题的关键是切实提高城乡低收入人群生活水平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笔者利用暑期对云南省某县低收入群体生活、医疗、教育三个方面的现状进行了调查。本实践报告首先对“城乡低收入群体”进行了界定,分析其面临的问题及党和政府相关举措,论述了调查地区从低收入群体现状,并就调查中发现的现象和问题进行思考分析,提出解决问题和完善体制的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 城乡低收入群体 生活 医疗 教育 民生 某县

调查时间:2011年7月27日至2010年8月13日 调查地点:云南省某县

调查对象及方法:实地走访低收入居民、民政局(办)了解情况、随机走访

前 言

一、社会实践相关背景

(1)调查地区说明

本次调查地为笔者家乡,云南省某县。会泽地处滇东乌蒙山脚,是出滇如川的重要通道,县城四面环山,多条水流汇集。红军长征时期曾在会泽水城扩军,会泽人民参加红军,补充了红军力量。由于历史地理等诸多因素,会泽至今任然是贫困大县,是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扶持县、贫困面积大,贫困程度深,至2010年底,尚有51.9万贫困人口,占总人口的51.2%。[1]据当地民政部门统计,目前年收入980元以下的绝对贫困人口任有26.14万人,县城低保达5384户、10761人;农村低保共70200人。[2] 以上真实数据充分反映了某县的发展状况,调查人群均明确为低收入人群,使得本次调查具有了实际的意义性和目的性。

(2)调查相关背景知识

四川大学2011年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低于国家或省规定的年收入或月收入人群(我国发布的云南全日制最低工资标准为680元/月左右)。较低收入人群受影响较大的主要原因在于他们在购买家用食品方面的支出比例远高于较高收入人群。这个反差十分鲜明,最低收入人群的家用食品开支占总消费的比例为10.5%。[3] 低收入群体只要指收入低收入群体是一个相对的、动态的概念,其普遍存在于任何国家、地区的任何时期。无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达、富裕程度如何,总有一部分群体处于收入较低或相对较低的状态。一般而言,低收入群体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个人或家庭的收入水平无法满足基本的生活需要;另一部分是收入水平可以满足基本的生活需要,但是收入增加幅度明显低于当地其他人的收入增长幅度,是一种相对的低收入。[4]

我国对于城乡低收入人群始终的给予高度关注和长期政策性扶持的,目前一些具体措施例如:努力稳定物价,防止价格上涨给低收入人群带来更大生活压力;提高低保标准和低保对象补助水,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另外,我们每天在新闻里听到的“保障性住房”也是切实保障了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问题。

总体来说,城乡低收入人群的生活状况是关系民生的重大问题,对于整天在大学校园里我们,关注这样一个社会群体是很有必要的,通过对一些政策的深入了解,我深深地体会到我国当前虽然处于经济快速发展时期,但是人民生活水平还有巨大的提升空间,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的我们应当承担起这份振兴民族的重任,让人民生活水平再上一个台阶!

正 文

(1)调查回顾

笔者利用暑假近三周时间,完成了此次调查实践活动。首先,笔者通过网络获取了关于“我国低收入人群” 的相关信息、初步了解了有关政策,对实践的进行有了充分的准备。之后,是对调查地状况的了解,通过某县政府办公室得到了某县基本县情,通过某县民政局和金钟镇民政办了解到了我县民政工作开展状况、针对性措施和低收入人群分布。以上工作的开展经过长期真诚的沟通得到了当地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最终民政部门和笔者商讨了调查方案,使我对调查有了更大的信心。调查关键步骤是走访调查低收入人群获取了第一手资料,在一次又一次的谈话中,我慢慢体会着、实图理解这个群体的思想,越发强烈地感觉到低收入人群生活压力的巨大,但同时也感觉地出他们对生活的信心。最后,每去一个地方,每走访一个家庭,我都会详细记录感受,进行思考。

调查也并非一直顺利,调查的开始还是受到了很大的阻力:一方面来自于当地有关部门的不支持、不关注。以前他们接待的很多大学生、媒体记者都是只关注负面的东西,甚至不负责任地夸大、脱离事实,造成了不良影响。自然让他们产生了排斥心理。但经过长时间、多次地解释和真诚地沟通,并且笔者承诺本次报告只用于课程教学目标的完成、全过程不拍摄照片、完成该当地提交审阅等。最终,某县民政局、县政府办公室决定支持此次调查活动,使得实践的开展有了很大进展;另外一方面的阻

四川大学2011年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碍源自于受访者,当地低收入家庭主要构成人员是受教育水平低、农村人口或是无职业者,生活的压力和长期生活在贫困地区,使得他们对外界产生了习惯性的排斥,他们甚至不礼貌地拒绝一切请求。最终,跟随当地民政部门真诚和居民沟通,才得到了他们的信任,顺利开展了调查实践。

(2)调查地区低收入人群现状论述

本部分笔者根据实地调查所见所闻,真实反映受调查地区被访低收入人群现状,由于时间精力有限,本次调查主要侧重低收入人群生活水平、医疗保障、教育等三个方面,旨在通过调查发现问题,进行思考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a.低收入人群生活现状

低收入人群生活水平长期处于温饱线,他们不会受饿,但是食物质量差,膳食搭配不合理,未能很好满足很好营养需求。本次调查走访,某县金钟镇下岗工人车叔叔一家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影响。车叔叔原是某县自来水厂的工人,妻子张阿姨自己经营一家服装店,女儿就读初中。几年之前,车叔叔还在水厂上班的时候,效益还不错,虽然不算富裕,但是能够达到小康水平,一家人其乐融融。后来单位重租,更新了设备,很多流程实现了自动化,这样一来辞退了大量员工,车叔叔就是其中之一。现在车叔叔和张阿姨收入加起来不到1000元,从前父母医病花费了不少钱,家里没什么积蓄。阿姨买的服装是普通的大众消费档次,但由于店面地点比较偏僻,生意也就少了很多。张阿姨说,他们家每周吃一次肉,都是等周五晚些时候去菜市场买的,她笑着说,那时候买是一周最便宜的,第二天就是周末要上新鲜肉,但我们都知道,这个时候的肉质量很差。他们穿的衣服都是很便宜的,女儿很漂亮,但没有怎么打扮,穿着的裤子都洗得有些发白。他们就这样过着平淡的日子,车叔叔也在努力找工作,但是都是打些短工,因为自己的文化水平不高,得不到高收入的工作。女儿学习很认真,成绩也挺好的,没有什么爱好,最喜欢去书店看书,因为家里买不起很多书,不到万不得已或者是不能缺少,女儿都不开口向家里要钱买东西。笔者心里深深明白,女儿的这份远远超于年龄的成熟和懂事是生活现实逼迫的,是无奈的。采访过程中,张妈妈反复给女儿说着一句话:“姗姗,要像这位哥哥一样,好好上学读书,上好的大学今后有好工作。’车叔叔在一旁抽着烟,女儿走后,他叹着气说:“怪做家长的没有能力,这么听话的女儿,没有给她很好的教育,充分培养兴趣特长的,但是由于没有经济主持,没能做的。”现在,车叔叔正在学习驾驶,他想之后贷款买辆车跑出租车生意。笔者真心祝愿他们生活好起来!

以上是对一个普通的低收入家庭的真实描述,某县像这样的家庭很多,甚至更加贫困。他们生活在贫困边缘和贫困中,在社会底层挣扎着。

b.低收入群体子女教育现状

要改变贫困最长久和根本的办法是教育,让下一代接受良好的教育是拜托贫困的更本。在本次调查中,笔者发现低收入家庭中子女受教育问题上,家长的态度和观念

四川大学2011年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大致分为两大类:①坚决支持子女多读书,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子女收到尽可能好的教育,希望通过教育来改变生存状况;②对子女教育不够重视,只希望今后儿女能养活自己和今后家庭,并不是强烈希望他们过上更好的生活,甚至对其顺其自然。笔者调查中走访了王先生一家,王先生一家以加工出售米线为生,全家每月收入在2600左右,但家里有3个孩子,分别在就读小学和初中。由于加工米线流程较为复杂,家长常常让读初中的女儿和儿子帮着家里干活,他们经常忙到夜里很晚才能入睡,第二天的学习很受影响,学习成绩自然很差。在和家长谈话的过程中,我了解到家长的真实思想,他们认为接受长久、良好的教育成本太大,且会受到很多阻碍,比如要进县里最好的钟屏中学就读初中,就必须是城镇居民户口,而低收入人群大多为农村户口,这样以来就就限制了他们接受教育的平等权利和机会。另外,对于很多家庭,每年的学费是很大的经济负担,有的家里的孩子,即使考得起大学,昂贵的学费也使得他们对于读不读的问题上必须考虑再三。另外,当今社会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大,毕业后不一定能找到好的工作。这一系列问题的交织,使得很多家长选择让孩子读相对“便宜”和“实惠”的技校,让子女有一技之长。

不能接受到良好的教育导致了贫困的恶性循环,在这个层面上面家长和孩子都有无奈之处,他们也希望摆脱这样的处境,但是这样一个过程是漫长和艰辛的。

c.低收入群体医疗现状

本次调查实践过程中,笔者特意走访了某县人民医院,利用医学生背景和病人直接接触,了解低收入人群的就医环境和条件。另外和医院医生谈话中了解到了现行很多医疗保障性政策的利弊。

下面说的这个真实的事件,发生在笔者在某县人民医院,不论从实践的角度还是医学生本身的身份,它都给了笔者很大的触动。就在笔者去医院走访调查低收入人群患者那个下午,恰好遇到主治医生正和一个患者进行交谈,患者情绪激动,医生只是耐心地给她说着什么,但患者看似很不愿意听的样子。笔者走过去了解了情况,得知那位医生交谈的妇女是患者家属,患者为妇女的父亲,患了食道癌,医生建议手术治疗,接受病人时患者很愿意,但在入院的第三天,医生刚要进行手术,患者就要求出院,唯一要求一个医院开据的出院证明。医生很为惊讶,再三询问后得知患者家庭贫困,他们连生活保障都很成问题,是农村人口,农作物收成决定了每年的经济收入。患者家属向医生解释,其实住院不是为了治疗,而真实目的是想拿到医院开据的住院证明,拿到这个证明就可以到民政部门申请大病救助金,这样一笔几千块钱的资金能够维持这个家庭好几个月的生计。当听到以上这些时,我难以相信这一切是真实的。我不敢再去打扰这位患者的家属,我想每个人都不愿意走到这一步,但生活的压力逼迫他们不得不这样做。很寒心地写下这段文字,同样祝愿他们安好!

(3)问题*思考*建议

a.加强低收入人群生活保障投入,提高城乡低收入人群生活水平

四川大学2011年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加强物价监管,防止不良涨价行为,保证低收入人群能够买得起生活必需品,在此基础上让他们有能力买得起好的商品,提高生活质量。

另一方面,加大救济金、社会保障金、医疗保障金等专项资金的投入,解决低收入人群直接生活保障问题。解决好困难群体问题,关键在建立和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形成社会救助困难群体的长效机制。

再次,从长远看,最为重要的一点是给予低收入人群更多生存的本领,让他们学会在社会更好的生存进一步加强再就业援助。促进社会困难群体自立、自强,实现就业是改变生活状况的根本途径。对困难群体严格落实国家相应的补助、社会保险补贴、培训补助政策,帮助其实现就业再就业。

b.加快建立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制度和教育救助制度

在本次调查中,低收入群体对廉租房政策有很高的评价,大家都认为这是惠民的好工程,减轻了生活压力,是在市场经济下房地产泡沫留给低收入人群的一个生存空间。笔者认为这样的好工程应该加大覆盖面积,加强投入和监管,使百姓的利益得到保障。笔者清楚地记得,在央视曾经曝光过廉租房政策没有落到实处,出现地方官员利用职务之便,使廉租房建成商品房,从中获利。诸如此类案件政府部门必须全程监管,严厉查处非法行为,确保政策的贯彻执行。

c.拓宽低收入群体子女受教育途径,政策性保障其受教育权利

居民受教育程度的高低决定了每个人的综合素质,素质越高,就业选择余地越宽,就业能力越强,得到高收入职位的机会也越大。政府应该加强宣传教育,使教育脱贫致富的思想深入到该类人群心里,让其充分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同时应该避免一些地方性限制性政策的出现,使低收入群体子女收到平等的教育。由于低收入家庭没有能力给子女请家教、上辅导班、参加兴趣班等,这样就使得子女不能有同等的教育环境,缺少了很多培养自己竞争力的机会,长期下去,影响孩子发展。这个方面希望学校主动承担起孩子的拓展教育,提供更多空间和更大的平台促进孩子全面发展。d.加强完善城乡低收入居民医疗救助制度。

作为医学生,时时关注医学发展的同时,我们还留心中国的医疗体制改革,本次笔者调查的地方医院是绝对的基层医院,医疗条件和医生医疗水平都很局限,很多病会因为误诊、漏诊而使病人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看病难、看病贵是困难群体面临的突出问题,笔者认为,解决这样的问题,必须通过建立医疗救助制度,要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不断完善体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应是切实使百姓得到实际利益!另外,还要加强城乡医疗救助渠道,简化办事流程,避免过程中多余人力物力的浪费。救助标准要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并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医疗保险等相关的医疗保障制度相衔接。[5] 以上问题和建议的提出均基于本次实践中的发现感悟,有片面和错误的地方,很多内容缺乏现实性和可行性,但都是笔者发自内心的诉求,希望能让这部分群体不断提高生活水平,让他们应有的利益得到全方位保障。

四川大学2011年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结 束 语

本次实践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体系的重要部分,是课本知识的实际运用和拓展延伸,在实践过程中,笔者最大的感触是最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所肩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国内经济形势发生重大变化,尽管我国已经跃居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各方面综合国力稳步上升,但笔者认为,在为祖国大好发展势头欢呼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深刻思考社会底层人群的生活现状,低收入群体生活状况如何?承受能力如何?稳步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应采取哪些有效措施? 居民整体生活水平的提高才应该是我们永久的追求和不懈为之努力奋斗的方向!

在“十二五”开局之年,笔者借此次实践的机会,亲身经历和发现了低收入人群生活状况,并开始长久的思考,以当代大学生的身份观察、反思现实社会,并在内心深处衷心祝愿我国城乡低收入人群明天生活更美好,祝愿伟大祖国明天更美好!

【注释】

[1]云南省某县政府办公室提供 [2]云南省某县民政局提供 [3]源自网络

[4] 谢东梅.我国农村低收入群体贫困变动及其影响因素[J].技术经济,2008(11)

3.社会问题调研备选课题范文 篇三

一、教育问题

学校乱收费问题调查研究

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调查研究 推进素质教育的调查研究

从学生角度看高校老师队伍建设 城镇(农村)家庭教育支出情况调查 民办教育发展典型调查

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研究

二、青年(大学生)问题 当代学生身体健康状况的调查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调查

大学生的道德教育与道德责任

大学生创业调查

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分析

当代大学生生活方式调查研究

大学生的时尚消费调查

大学生贫富差距研究

贫困大学生生活状况调查

互联网对大学生的影响研究

当代大学生人生追求的调查分析 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心调查

大学生环保意识与行为调查

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和心理素质的调查分析 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意义和途径方式调查研究

三、城市弱势群体

城市弱势群体的生活状况及心态调查

某阶层的调查研究

妇女地位和妇女问题调查研究

外来务工者的城市适应研究

农民工法制意识状况调查

农民工收入调查

城市贫困家庭生活状况调查四、三农问题

某地农民收入问题调查

某地农民税赋负担问题调查

失地农民生活状况调查

昆明市农村社会保障建设重大问题研究——以……为例

五、犯罪问题

家庭暴力问题研究

社会安全感现状和原因调查分析

高校校园暴力研究

六、其它

某企业职工参与社会保险情况调查

昆明市企业职工收入分配状况的调查——以……为例 经济危机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调查及分析

4.毛概社会调研活动范文 篇四

来源莲山

课 件 w w w.5y K J.Co m 5

寒假社会实践总结:投身社会实践 唱响调研之歌

2013年寒假期间,我校广大学子积极响应学校号召,以调研基层、服务社会为导向,通过实地走访、发放调查问卷、咨询交流等方式,结合社会热点和群众关心问题,深入各地,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调研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聚焦社会热点,开展民生调研

日前,我校“聚焦民生,调研基层”实践活动蓬勃开展。我校各个实践队认真选题,围绕民生问题,就民生民情、社会管理、新农村建设、基层组织建设等开展考察和调研活动,针对群众关注的医疗、教育、食品安全、就业、住房、社会治安、养老等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为家乡建设、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经济文化强省建设建言献策。组织指导学生深入基层,开展寻访 “第一书记”、大学生村官、“返乡大学生创业典型”、“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等活动,学习先进,汲取营养。

从对“十八大”的专题调研到国家的惠农政策的调研,从对居民的消费水平到对物价水平的调研,从对食品安全到绿色蔬菜生产过程的调研……各种的热点话题,各类的调研方向。同学们深入基层,切身实践,积极开展多样的民生调研活动。建工学院实践队走进村庄,贴近大众生活,开展“十八大”精神专题调研,走访村支书,了解惠民政策的普及度、民众生活发展变化等内容;商学院社会实践队走进蔬菜种植基地刘文天村的蔬菜大棚进行有关食品安全的实地考察,对蔬菜的种植规模,蔬菜的品种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政管学院对农村合作医疗发展情况进行调研;建工学院对青少年的近视率进行调研;历史文化学院则调研了物价上涨问题。

此外,我校各个社会实践队还围绕环境保护、农民工生活、留守儿童等主题,深入基层,体察民情,广泛开展社会调研活动。通过调研活动,丰富了假期生活,提高了自身的实践能力。

关注就业前景,开展专业调研

“通过这次调研活动我亲眼见识了建筑物的内部材质,对现代建筑的用材有了详细的了解,对未来的新型材料有了多种预测与展望,对以后的专业学习及就业有很大帮助。”材料学院社会实践调研团队的一队员如是说。寒假期间,为让同学们更好的发挥自己的专业知识,了解就业前景,我校学子还根据专业特色,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专业调研活动。

为了解现代旅行社的发展前景,历史文化学院社会实践小分队来到聊城市春秋旅行社对旅行社行业发展前景开展了调研活动,使队员们在收获的专业知识的同时也为今后的就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汽车学院社会实践团队赴时风电动轿车服务中心,展开了以“立足新能源,促进新建设”为主题的调研活动,了解到了电动汽车的销售情况与市场前景。此外,农学院则前往聊城设计院园林所对园林景观规划进行了进一步的调研;商学院前往中国农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等金融机构,调研了居民的消费以及国家的金融政策发展情况;文学院文秘专业的同学还深入企业,从五味杂陈中体味秘书工作。

传承文化经典,开展文化调研

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伟大中华的精髓。我校学子在对民生以及专业进行调研的同时,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一系列的调研活动,深入具有历史文化底蕴的地区,走访民间文化艺人,搜集传统文化信息,收集、整理民间文学、民间美术、杂技竞技、传统手工艺技术等非物质文化,感捂弥足珍贵的传统文化。

美术学院社会实践小队前往葫芦传承人江春水的家中,学习了许多关于雕刻葫芦的方法和技巧,了解到了各种葫芦雕刻的文化历史;音乐学院的同学们则了解民间艺术“八角鼓”,调研八角鼓的起源及发展过程,感悟独具特色的聊城八角鼓文化;[ ]化学化工学院素质拓展部到东昌府区马官屯村调研泥塑文化,了解泥塑的制作过程;理工学院“爱之行”实践小分队来到东昌府区木板年画资深创作者徐秀贞的家中,感悟多样年华文化,亲手体验木板年画的制作过程;历史文化学院社会实践分队走进聊城冠县张尹庄,对中国传统武术中的优秀拳种——“查拳”进行了调研。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研活动,提高了当代大学生对民间艺术的了解,更增加了大学生高度的文化自觉意识和责任意识,从而推动了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大学生深入基层,贴近群众,开展形式多样的调研已成为社会普遍现象。今年我校各级团组织鼓励广大青年深入到聊城、济南、潍坊等具有历史文化底蕴的地区,围绕社会热点问题、民生问题、文化遗产传承等主题并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组队进行广泛深入调研,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深化了各方面的认识,也大大推进了研究型教学的深入开展。通过开展调研,社会实践队员们切身参加社会实践,拓展了思路,加深了对社会问题的认识,拓宽了视野,汲取了智慧,在社会调研中积累了生活阅历和经验,提升了自己的认识水平和实践能力。

文章

来源莲山

5.毛概调研报告 篇五

体系概论》 实 践 教 学

关于大学生时间管理的调研报告

指导教师:张凤军

调研人员:张诚 夏汀 李本 周先立 邓阳杰

专业班级:2014级微电2班

填写日期:2016年11月25日

调研时间:2016年11月7日~2016年11月24日 调研地点:电子科技大学沙河校区

调研对象:电子科技大学2013级、2014级、2015级、2016级在校生 调研方法:查阅文献、网上调查问卷

一、调研情况介绍:包括调研背景、调研目的及调研方式等。

(一)调研背景

大学生活不同于中学,其多样性与复杂性不言而喻。而由于大学生生活的自主性较高,又缺少家长、老师的监督,因此大学生在时间管理方面的水平参差不齐,乱象丛生。

(二)调研目的及调研方式

此次调研通过网络问卷的方式进行,分设13个问题,针对我校大学生,在工作日,周末等主要时间,所做事件进行调查,意在了解大家对于时间的具体分配,娱乐和学习分别所占的时间比例,以期对于受访者对学习的态度和时间分配上有一定的了解,以便于我们针对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和意见,做出客观的评价。

(三)调研对象

参与本次调查的电子科技大学学生共200人次,覆盖面包括六个学院。其中各年级均有学生参与此次调查,其中大一学生占总人数的19.25%;大二学生占总人数的27.50%;大三学生较多,占总人数的43.75%;大四学生大多处于实习期,本次调查参与人数占总人数的9.50%;鉴于本校以工科生为主,男女比例大约4:1左右,本次参与调查问卷的男女比例为71.5%:28.5%,约等于4:1,可以认为样本具有代表性,符合实际情况。

二、调研结果分析:包括简要分析和综合分析

(一)调研结果及简要分析

从总体上来看,在6:30以前就已经起床的学生占总人数的3.50%,在6:30至7:00之间起床的学生占总人数的32.50%,而在7:00至7:30起床的学生人数最多,占总人数的45.00%,在7:30以后才起床的学生则占总人数的19.00%。

从性别这个因素上来说,女生起床时间集中于6:30至7:00之间,而男生大多起床时间集中在7:00至7:30之间,可以明显看出,女生的起床时间总体上都要早于男生,当然也有起得比较晚的女生和起得比较早的男生。总的来说,女生对于自己早起的控制力要强于男生,而经了解所得,很多女生都会有早读的习惯。

而从年级这个因素上来说,大一学生由于早自习的缘故,普遍起床时间较早,处于6:30至7:00之间,大二学生的起床时间主要集中在7:00至7:30之间,大三学生起床时间则是较多地分布在7:30以后,大四学生由于考研的原因,起床时间又早于大三学生,普遍在6:30至7:00之间。

从总体上来看,在8:00以前就已经起床的学生占总人数的17.50%,8:00至9:00之间起床的学生最多,占总人数的38.00%,9:00以后起床的学生人数占总人数的16.50%,睡到自然醒的学生人数则占总人数的28.00%。

从性别上来看,男生的起床时间集中在9:00以后和睡到自然醒,女生的起床时间则主要是在8:00至9:00之间,整体上男生的起床时间在周末要迟于女生,其余数据散在分布。从年级这个方面来说,大一至大三学生周末的起床的时间是逐渐延迟的,而大四学生和大一学生的起床时间较为接近,甚至更早一些。

从总体上来看,55.55%的学生选择了上自习,29.00%的学生选择了看电视,23.50%的学生选择了玩游戏,7.5%的学生选择了逛街,还有42.00%的学生选择了其他。

从性别上来看,男女生的选择比较一致。

从年级上来看,大一学生在工作日上午除了上课以外的时间里多数选择了其他这一选项,而大二学生在工作日上午除了上课以外的时间里多数选择了上自习,大三学生在工作日上午除了上课以外的时间里多数选择看电视,大四学生在工作日上午除了上课以外的时间里多数

会选择上自习。

从总体上来看,47.00%的学生选择了上自习,29.00%的学生选择了看电视,29.50%的学生选择了玩游戏,9.5%的学生选择了逛街,还有45.00%的学生选择了其他。

从性别上来看,男女生的选择依然是比较一致的,大多数都选择了上自习。从年级上来看,大一学生在工作日下午除了上课以外的时间里多数会选择玩游戏,而大二学生在工作日下午除了上课以外的时间里多数会选择上自习及持平的看电视这一选项,大三学生在工作日下午除了上课以外的时间里多数都选择了玩游戏,大四学生在工作日下午除了上课以外的时间里多数会选择上自习。

从总体上来看,57.00%的学生选择了上自习,32.00%的学生选择了看电视,24.00%的学生选择了玩游戏,4.00%的学生选择了逛街,另外34.00%的学生选择了其他。从性别上来看,大多数男女生的选择还是上自习,但也有相当一部分男女生都选择了看电视,选择玩游戏的人数则较少。从年级上来看,大一学生在工作日上午除了上课以外的时间里多数会选择看电视,而大二学生在工作日上午除了上课以外的时间里多数选择上自习,大三学生在工作日上午除了上课以外的时间里多数会选择上自习,大四学生在工作日上午除了上课以外的时间里多数会选择上自习。

在工作日中,除了上课的其余时间,男女生大多都会选择去上自习,而对于年级来说,大二学生选择上自习的人数和比例相对高于大一学生,而与大三学生和大四学生的习惯较为一致。

从总体上来看,48.00%的学生选择了上自习,27.50%的学生选择了看电视,29.00%的学生选择了玩游戏,18.5%的学生选择了逛街,48.5%的学生选择了其他。大多数学生在周末白天选择了上自习。从性别上来看,女生多数选择了上自习和看电视,男生则大多数都选择了看电视和玩游戏,选择上自习的男生人数较女生要少一些。从年级上来看,大一学生在周末白天多数会选择其他,而大二学生在周末白天多数会选择上自习,看电视是紧随其后的选择,大三学生在周末白天多数会选择上自习,同时,也有持平的人数选择了玩游戏,大四学生在周末白天多数会选择上自习。

从总体上来看,38.00%的学生选择了上自习,45.00%的学生选择了看电视,31.00%的学生选择了玩游戏,10.00%的学生选择了逛街,还有39.00%的学生选择了其他。从性别上来看,男女生的选择差不多,大多数都选择了看电视这一选项,其次就是其他。从年级上来看,大一学生在周末晚上多数会选择看电视度过,而大二学生在周末晚上也是集中选择了看电视,大三学生也有同样的选择,看电视,大四学生在周末晚上也是大多数选择了看电视。

从总体上来看,5.50%的学生选择了上自习一次都没有,45.00%的学生选择了1-3次,25.00%的学生选择了3-5次,24.50%的学生选择了5次以上。

从性别上来看,男生一周上自习的次数大多在1-3次,女生一周上自习的次数则大多是在3-5次之间,男生每周上自习的次数平均少于女生。

从年级上来看,大一学生一周上自习的次数大多在1-3次,而大二学生一周上自习的次数大多在3-5次,大三学生一周上自习的次数大多在5次以上,大四学生一周上自习的次数大多在5次以上。

从总体上来看,3.50%的学生选择了1h以下,29.00%的学生选择了1-2h,23.50%的学生选择了2-3h,7.5%的学生选择了3h以上。

从性别上来看,女生的手机使用时间集中在3h以上,男生的手机使用时间则是多在2-3h。从年级上来看,大一学生的手机使用时间多在1-2h之间,而大二学生的手机使用时间基

本上在3h以上,大三学生的手机使用时间2-3h,大四学生的手机使用时间多在3h以上。

从总体上来看,55.55%的学生选择了1h以下,29.00%的学生选择了1-3h,23.50%的学生选择了3-6h,7.5%的学生选择了6h以上的运动时间。

从性别上来看,女生每周的运动时间多在1-3h,而男生每周的运动时间平均比女生要多一些,但还是比较极端化的。

从年级上来看,大一学生每周的运动时间多在1h以下,而大二学生每周的运动时间多在1-3h,大三学生每周的运动时间多在1-3h,大四学生每周的运动时间多在1h以下。

从总体上来看,对自己现今安排不满意的人数占总人数的47.00%,比较满意的人数则有45.00%,很满意的人数有3.50%,认为自己的安排完美的人数占总人数的4.50%。从性别上来看,整体上女生对自己的时间管理不满意和比较满意的状态持平,不满意的情况较多一些,而男生整体上对自己的时间管理安排是比较满意的。从年级这个方面来说,大一学生对自己的时间安排多数是不满意的,大二学生的态度集中

在不满意和比较满意之间,但总体上不满意者较多,大三学生对自己的时间管理大部分都是比较满意的,大四学生大多都比较满意。

(二)调研结果综合分析

1.工作日时,女生的起床时间总体上都要早于男生;周末时,女生的起床时间总体上则要迟于男生。从大一至大四的过渡,工作日时,学生的起床的时间趋于更早;周末时,学生的起床时间则趋于更迟一些。

2.对于工作日课余时间的安排,男女生不存在太大的差别,都是以上自习为主。而从大一至大四期间,这种安排则有所变化。对于刚刚进校的大一学生,在课余时间更多的是选择了娱乐活动;而大二学生则是集中在上自习上面;大三学生在安排上更多地倾向于娱乐;大四学生更多地选择了上自习以满足需求。

3.从整体来讲,在周末的时间安排上大家是比较分散的,主要是选择上自习、看电视和其他。

4.每一周上自习的次数男生是多于女生的,大一至大四学生上自习的次数是递增的。5.不分性别和年级,大多数人每天玩手机的时间基本都在2h以上,且多数是在3h以上。6.大多数人每周的运动时间都在3h以下,更多的人每周的运动时间是在1h以下,只有一小部分的运动时间达到了6h。

7.我校大学生在时间管理上的满意程度呈现随着年级递增而呈现从不满意到比较满意的状态。

从整体上来看,我校大学生对于自己的时间管理是相对合理的,尤其是随着年级上升,有相当一部分的人是能够做到劳逸结合,平衡学习和生活的。但是依然存在着男女生和年级上的一些差异,以及一些不平衡的情况。从最后一道题的结果来看,大多数同学对自己目前的时间管理安排是不满意的,那么这就需要我们充分认识到时间管理的重要性和我们应该怎么样更好地管理我们的时间。

三、启示与总结:针对存在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或对策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

1.工作日普遍起床时间不够早,且存在男生起床晚于女生的情况。2.学生平时上自习和玩手机的时间居多,运动的时间可谓极少。

3.我校学生最初都是相对迷茫且没有明确的目标,就如同漂浮在大海里的一艘帆船 4.我校学生对自己的时间规划满意度较低,但值得肯定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满意度逐

渐增加。

(二)解决的方案

1.学校帮着学生强化时间管理的意识。学校可以为我们推荐、提供大量的有关时间管理方面的书籍,供我们阅读丰富的时间管理方面的知识。同时可以开展一些主题讲座,让一些成功人士来讲诉他们的时间管理,从而引导我们有更好的时间管理计划。组织时间管理效率高且优秀的学生,开展交流活动。教师科学地利用时间,运用时间管理技巧,培养一批得力学生干部,使之在实践锻炼中掌握时间管理方法与技巧,为其身边同学树立榜样,进而提升我校大学生对时间管理的信心,明确适当的目标也可以帮助我们增强时间观念,所以学校可以针对我校学生进行适当的目标管理培养,指引我们确立适合自己的目标。

2.增强时间管理的思维。根据调查数据和访谈记录分析,58.7%的大学生对时间管理有模糊的认识,15.9%的大学生完全不了解时间管理,近25.4%[2]的大学生对时间管理有个详细了解。这足以说明,大学生对时间管理内涵的了解不够深,更不要说掌握。所以,思维的培养是极为重要的。从计划开始,预先为自己制定一个时间表,随时以此来对照进度,等于多了一个监督执行者。这样就可以为自己节约出很多的时间,长此以往,便慢慢养成了习惯,培养出了思维。其次要懂得节约时间,提高自己学习和工作的效率,从全局出发,综合考虑时间和工作的情况,合理地利用和分配时间,学会统筹兼顾。

3.养成整理、条理的习惯。研究表明:每个人每天平均会找28次东西[3],这样一年下来,我们就要有两个星期的时间没日没夜地找东西,为什么找东西呢?因为东西太多了,有用的和没用的东西混在一起,降低了工作效率。所以,哪里拿的东西就要放哪里去,以便形成习惯,不用找也知道在哪里,其次是对它们进行合理的分类。

4.严格设定任务时限。如果你有一整天的时间可以做某项工作,你就会花一整天的时间去做它,而如果你只有一小时可以做这项工作,你就会更迅速有效地在一小时内做完它。宽松的时间造成了拖拖拉拉的工作作风。如果你在限定某个任务所用的时间过于宽松的话,你的工作效率便会大打折扣。所以,对自己有一个严格的时间把控定是有利无害的。

参考文献:

[1]丁红燕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的干预研究 [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7.[2]黄希庭,张志杰论个人的时间管理倾向[期刊论文]-心理科学 2001(05)[3]李其大学生时间管理现状与对策 [A].广东:南方医科大学,2014(01)季熠婷大学生时间管理现状分析及策略指导[期刊论文]-经营者 2015(10)附录

………………………………………………………………调查问卷……………………………………………………………………

我校大学生时间管理调查研究

欢迎参加本次答题

1、你的性别?(单选题 *必答)○女 ○男

2、你的年级是?(单选题 *必答)○大一 ○大二 ○大三 ○大四

3、工作日(周一到周五)多数起床时间?(单选题 *必答)○ 6:30前 ○ 6:30~7:00 ○ 7:00~7:30 ○ 7:30后

4、工作日上午除上课以外的时间多数做什么?(多选题 *必答)

□上自习□看电视 □玩游戏 □逛街 □其他

5、工作日下午除上课以外的时间多数做什么?(多选题 *必答)□上自习□看电视 □玩游戏 □逛街 □其他

6、工作日晚上(19:00~21:30)除上课以外的时间多数做什么?□上自习□看电视 □玩游戏 □逛街 □其他

7、周末白天多数时间做什么?(多选题 *必答)□上自习□看电视 □玩游戏 □逛街 □其他

8、周末晚上多数时间做什么?(多选题 *必答)□上自习□看电视 □玩游戏 □逛街 □其他

9、周末多数起床时间?(单选题 *必答)

(多选题 *必答)

○睡到自然醒 ○ 8:00前 ○ 8:00~9:00 ○ 9:00后

10、每周大概上几次自习?(单选题 *必答)○一次都没有 ○ 1~3次 ○ 3~5次 ○ 5次以上

11、每天大概使用手机的时间?(单选题 *必答)○ 1h以下 ○ 1~2h ○ 2~3h ○ 3h以上

12、每周的运动时间大概是?(单选题 *必答)○ 1h以下 ○ 1~3h ○ 3~6h ○ 6h以上

13、您对自己现今的时间安排是否满意?(单选题 *必答)○不满意 ○比较满意 ○很满意 ○完美

6.毛概社会调研活动范文 篇六

吴云保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中发〔2004〕3号),推动我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在转型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充分发挥作用,我们对白银市“九五”以来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情况进行了调研,并提出了发展繁荣我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对策建议。

一、目前我市哲学社会科学的基本状况

(一)组织机构状况

我市哲学社会科学界的组织机构从单位性质上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社科联、党校、讲师团、教科所、政研室、经研室、文明办、党史办、市志办以及靖远师范的哲学社会科学部门等纳入国家编制序列的事业单位。另一类是哲学社会科学的各学会、协会、研究会等各种社会团体组织。目前,全市共有这样的市级社团组织50多家。总体上看,我市社学社会科学组织机构相对健全,涵盖了哲学社会科学的主要学科,体现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对策研究的特点。但从全市范围看,我们在组织机构方面仍处于低等水平。

(二)人员队伍状况

我市哲学社会科学队伍主要由三部分构成:一是社科类事业单位的人员,约占总数的10%;二是各学会、协会、研究会成员,这部分是主体,约占85%;三是党政部门的实际工作者,约占5%。三部分总计约为12000人。这对于我们这个175万多人口的地级市来说,总量是不够的。在这一万多人的队伍中,从年龄结构上看,老一辈社科工作者所占的比重相对大些,中青年则相对不足;从职务、职称上看,各级领导干部、中级以上职称者约占半数。

(三)工作状况

虽然我市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工作条件比不上发达地区,但我市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毫不气馁,努力拼搏,工作并不落后,有的单位或工作在全省属于前列,特别是我市社科联的工作业绩在全国是先进的代表,在全省名列前茅。这些部门虽然总体上归属于哲学社会科学,但又有各自的主要任务,其领导体制、运行机制和工作状况也不尽相同。其中,市社科联既是机关事业单位,又是人民团体,尽管规模不大,却是全市50多家社科类学会、协会、研究会的业务主管单位,其工作在全省处于上游,曾先后多次获“全国先进社科联”和 “甘肃省先进社科联”称号。其它如党校、讲师团、教科所、经研室、政研室、党史办、市志办以及将靖远师范,均属行政事业单位,主要从事教学、研究和编史修志工作,是哲学社会科学的具体工作部门。各学会、协会、研究会,虽然是社会团体,成员都是兼职,但大家志同道合,致力于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其中像哲学学会、金融学会、税务学会、弘扬国学教育研究会、企业政治思想研究会等在全省都占有一定位置。从总体上说,我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在全省处于中等偏上水平。

二、我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九五”以来,我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必须看到,无论是在思想认识,还是体制机制,以及具体工作等方面,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不用说距中央和省委文件要求相差甚远,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很不适应,就是同先进地区相比,也有相当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

(一)全社会的哲学社会科学意识不强,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战略地位还没有受到普遍重视。就总体上说,哲学社会科学意识是文化意识的表现,具有一定的历史性和区域性。我市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人们的文化修养和文化意识普遍较低,也决定了哲学社会科学意识不强,认为哲学社会科学是虚的,带不来什么实际利益。尽管市委、市政府比较重视哲学社会科学,但到实际工作中,往往很难落实。不少实际工作部门不懂、不关心、也不重视哲学社会科学,更不用说运用哲学社会科学指导工作了。不少学会挂靠单位的领导基本不过问学会的工作,更谈不上对学会在人财物和工作上给予支持了。江泽民同志曾强调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四个同样重要”,是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的,这些问题在我市的表现也是较突出的。

(二)对哲学社会科学的支持力度不够,缺少发展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具体措施。就全市讲,哲学社会科学还没有纳入整个经济社会发展计划中,缺乏总体规划和通盘考虑。对哲学社会科学的投入明显不足,社会科学联合会一直处于以“人头费”维持局面的情况,科研经费比较少,而且一直维持在1998年的经费水平。各学会、协会、研究会由于是社团组织,更没有经费的保证。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积极性还没有很好地调动起来,哲学社会科学专家学者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三)组织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乏力,使我市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缺乏人才的重要支撑。在组织建设方面,我市研究机构和管理机构都存在“缺腿”,没有社科院或研究所,社科联虽是管理机构,但由于它的群团性质,又缺乏相应的管理力度,而且在县区等基层也没有相应的组织,这就使我市的哲学社会科学缺少应有的组织力度。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近些年来,由于对哲学社科人才缺乏相应的激励措施,致使哲学社科人才外流较多,致使我市哲学社科界出现青黄不接、中青年人才相对缺乏的局面。这是我市哲学社会科学进一步发展繁荣的重要制约因素。

(四)体制、机制存在弊端,社科资源缺乏有效整合。我市哲学社科界缺乏一个权威的领导机构,无法对全市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进行有效的领导、组织和协调。现有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部门之间缺乏有机联系,基本上是各自为战,偶有一些联系与合作,也是自发和局部的。在对哲学社会科学学会的管理上,由于民政部门一家独管,且只侧重于依法登记和检查,使社科联应有的业务主管作用得不到发挥。另外,从总体上看,我市哲学社会科学队伍的素质不高,但由于体制、机制上的原因,又无法正常、合理流动,形不成良性循环,现有的人才资源不能有效盘活。

(五)社科成果质量不高,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问题的应答能力不足。就总量上说,社科科研成果还说得过去,但问题一是内容结构不尽合理,教育内容偏多;二是理论学术色彩不浓,科研含量不高;三是针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研究的深度不够,在为党和政府决策服务,为“四个文明”建设服务方面显得乏力。

分析以上问题的原因,我们认为有多种因素,既有主观认识上的,也有客观条件上的;既有外界的,也有社会科学工作自身的。主要有:

第一,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地位、作用缺乏正确而全面的认识。不少人是不把哲学社会科学看作科学,甚至看成伪科学。有些人虽然认为哲学社会科学是科学、有用处,但是只有当其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直接效益时才承认这一点,否则就大打折扣。至于哲学社会科学在科学文化中的地位和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资政育人、服务社会的作用,很少有人真正认识到。这除了人们的认识水平有限外,与哲学社会科学自身的性质、特点有关。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和认识水平不同,哲学社会科学的科学性很难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由于哲学社会科学与文化的密切相关性,似乎有些文化的人就懂哲学社会科学,使哲学社会科学的科学性不明显;又由于哲学社会科学很难在短期内拿出令人信服的成果,很难体现出直接的经济社会效益,使哲学社会科学的作用很难被人直接看到。因此,人们忽视哲学社会科学也是可以理解的。

第二,白银经济落后,各级财政拮据,无力对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给予有效投入;同时,由于经济落后,人们的注意力只侧重于经济、只忙于经济,也无心关注哲学社会科学。其结果,越是急功近利,越是适得其反,形成恶性循环。

第三,哲学社会科学自身的工作也不尽人意。一方面,宣传舆论的广度和深度不够,使人们的哲学社会科学知识薄弱,对哲学社会科学了解甚少;另一方面,哲学社会科学的具体工作上,如科研、改革及队伍建设等都存在不少问题,制约了我市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影响了哲学社会科学作用的发挥。

三、发展和繁荣我市哲学社会科学的对策建议

贯彻落实中央3号文件精神,发展繁荣,宣传普及哲学社会科学知识,扩大哲学社会科学的影响;学校、党校、讲师团等社会科学部门应适当增加教学中的哲学社会科学内容,重点提高学生和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哲学社会科学素养。另外,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重视对哲学社会科学知识的自觉学习和实际应用,以此影响和带动全社会的哲学社会科学意识的提高和良好氛围的形成。

(一)实施哲学社会科学二项工程,构筑白银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主体。

1、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要加强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学习、研究和宣传,引导人们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加强对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研究和宣传,深刻把握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把人们的思想进一步统一到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上来。通过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各级各类哲学社会科学组织,要加强调查研究,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把握干部群众的思想动态,坚持正确的理论导向,正确回答干部群众关心的思想理论问题,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2、实施哲学社会科学为白银经济转型服务工程。我市哲学社会科学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把为白银经济转型服务摆在重要战略地位,积极开展应用对策研究。要通过哲学社会科学知识的学习、宣传和研究,推动全市广大干部群众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为转型营造良好的思想理论氛围;要针对广大干部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和重点问题,做好解疑释惑、疏通引导工作,不断为转型复兴扫除思想障碍;要围绕转型中的重大课题,深入研究,努力攻关,作出科学的理论解答,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参考;要对转型的实践及时进行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以此推动转型实践的健康发展。总之,实施为转型服务工程,就是要求哲学社会科学一定要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把应用对策研究放在首位,研究回答党和政府关注的前瞻性、全局性、战略性问题,研究回答干部群众关心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这就要求广大哲学社科工作者必须努力加强学习和实践,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理论研究水平和对现实问题的应答能力,积极主动地为转型服务。

(二)大力加强组织和人才队伍建设。

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和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我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繁荣的必要条件,必须下力气抓好。

1、成立白银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任正副组长,有关部门领导同志为成员,统一领导全市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其办公室可设在市社科联。这对于从宏观上做好全市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白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十分重要。

2、成立白银市社会科学院,与市社科联合署办公,一套人马两块牌子。

3、在县区筹备成立社科联,在大型企事业单位有专人负责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这样可使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更好地延伸到基层。

4、加强学会、协会、研究会的建设。社会团体组织是我市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方面军,是一支基本不要编制、不讲职级,投入少、产出多的科研力量,一定要建设好。要鼓励先进学会,推动后进社会团体,筹建社会发展需要的社会团体,发挥它们应有的作用。

5、加强现有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部门的建设,按照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热爱哲学社

会科学工作的要求,充实这些单位的领导班子。特别是加强市社科联的建设,把社科联建成精干、务实、高效的哲学社会科学机关,真正使其成为党和政府联系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成为社科工作者之家。

与组织建设密切相关的是人才队伍建设。发展繁荣我市哲学社会科学,需要一批在学术上有重要贡献的哲学社会科学专家,需要一批理论功底扎实、努力开拓创新的学科带头人,需要一批年富力强、政治和业务素质良好、锐意进取的中青年理论骨干。为此,建议实施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建设的“十百千工程”,即到2010年左右,培养和造就10名哲学社会科学专家和学科带头人,百名学术骨干,进一步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队伍建设。

为此目标,要着力加强对中青年哲学社会科学人才的培养。可通过在职学习、集中培训、外出进修等形式,加速人才培养,优化人才队伍的专业、知识结构。要制定优惠政策,尊重、关心、爱护、使用好人才,努力营造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同时,还要重视和发挥老一辈社科专家的传帮带的作用,确保我市哲学社会科学新老交替、可持续发展。

发展和繁荣哲学社会科学,还要重视办好哲学社会科学各种刊物,加强阵地建设。社科刊物是社科工作者发表成果的园地,是培养中青年人才的摇篮,也是让外界了解社会科学的窗口。它办得如何,体现的是一个地区的理论水平和文化氛围,对提升地区的文化力和影响力十分重要。现在,我们亟需在市社科联创办的《白银社科》的基础上,创办一个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哲学社会科学刊物,同时,辅之以几家学科性或特色性刊物,构成全市哲学社会科学刊物体系。

(三)构建、完善促进我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繁荣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完善而灵活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是我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繁荣的重要条件,在这方面,我们必须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建立起适应白银实际情况、符合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律、运转灵活有效的体制和机制。

1、在市委、市政府(或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落实市社科联全市哲学社会科学业务管理职能,使其具有管理全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权限和责任。实行社科学术团体由市民政局和市社科联共管制度,即学会的登记、年检及日常管理由两家联合进行。学会既对挂靠单位负责,又对市社科联负责,其工作由两家共同考核。

2、加大市属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单位的体制改革,赋予这些单位更大的人事自主权,实行竞争上岗,优胜劣汰,打破目前的里不出、外难进的死水一潭局面,真正调动起全体员工的积极性。

3、探索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体制的改革。市属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单位主要承担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前瞻性、对策性研究和具有白银地方特色及区域优势的基础理论研究。学校、党校、讲师团承担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学科、优长学科和其它学科的基础与应用研究,积极参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重大现实问题的研究。各学会、协会、研究会结合本学科的优势和特点,进行相应的理论和学术研究。逐步实行市级研究课题招标制,形成以课题为纽带、以课题负责人为龙头的研究机制。

4、建立健全促进我市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展的激励机制。建议设立“白银市哲学社会科学成就奖”,奖励我市在哲学社会科学事业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专家学者。坚持和完善“白银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奖励我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优秀成果。加强对我市哲学社会科学知名专家学者的宣传,提拔有领导能力的哲学社科人才充实各级领导班子。

5、积极推进全市哲学社会科学资源和力量的整合。建立和完善社科成果转化为领导决策和社会实践的机制。鼓励科研部门与实际工作部门、企业、学校联办研究机构,鼓励科研机构面向社会开展咨询服务,鼓励科研人员走出科研院所有偿承揽各种研究课题。实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对外开放,加强与外界的学术交流,加强与国内及国际科研机构及专家学者的联系,特别是与在外地的白银籍社科人才的联系,利用他们的智力优势为发展我市的哲学社会

科学事业服务。

(四)进一步加强党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领导。

党的领导是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繁荣的根本保证。党的领导不仅体现在政治、思想和组织上的领导,也体现在人、财、物上的支持。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学好中央和省委文件,不仅从治党兴国的战略高度,而且从提升白银文化力、促进白银转型复兴的现实需要来认识哲学社会科学,切实把文件精神贯彻落实好。

1、各级党委在领导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中,首要的是要把握好哲学社会科学的政治方向,落实好党关于哲学社会科学的方针政策,正确处理思想领域的问题。同时,注意区分学术问题与政治问题的界限,促进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发展繁荣。

2、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像重视自然科学那样重视社会科学,要经常向哲学社会科学界提出一些需要研究的重大课题,注意把哲学社会科学的优秀成果运用于各项决策中,运用于解决改革开放和城市转型实践的突出问题中,使哲学社会科学界成为党和政府工作的“思想库”和“智囊团”。(下转第35页)(上接第25页)要让哲学社会科学的专家学者参加党和政府的有关会议,阅读有关文件,以便他们了解有关情况;在制定有关经济社会、和谐社会发展的重大决策时,应充分征询哲学社会科学专家的意见,促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

3、加强党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领导,最具体的体现就是加大对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投入,保证我市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经费每年随着经济的发展而有所增长。除保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部门正常的人头、办公经费外,市财政还应有用于科研、奖励和重大活动的专项资金。要加大对市社科联等哲学社会科学单位的财政支持,对具有高级职称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人员给予科研经费补助,保证哲学社会科学刊物办刊经费。加强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基本设施建设,推进我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条件和研究手段现代化。

4、各级党委、政府及其领导干部要密切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联系,全面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充分发挥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与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广交朋友,关心他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鼓励他们为发展繁荣我市的哲学社会科学事业辛勤探索,努力工作,不辱使命,为白银城市转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

7.毛概课调研报告 篇七

报告题目:指导教师:熊卫平小组信息:周一六七八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产业建设在浙江

——以胡庆余堂为例

第二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产业建设在浙江

——以胡庆余堂为例

目录

一、调研任务与目标.......................................................................................................................2

二、调研历程...................................................................................................................................2

三、调研成果...................................................................................................................................3

1.胡庆余堂发展历史................................................................................................................3 2.胡庆余堂对中药文化的传承................................................................................................4 3.中药文化的现代化发展革新................................................................................................4 4.胡庆余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产业建设....................................................................5 5.胡庆余堂文化产业建设特点与措施....................................................................................6

四、调研总结.................................................................................................................................11

五、附件.........................................................................................................................................11 1.采访记录..............................................................................................................................11 2.调研附图..............................................................................................................................11

一、调研任务与目标

自1864年创建以来,浙江省杭州市胡庆余堂国药号始终秉承“戒欺”祖训、“真不二价”的经营方针,已成为保护、继承、发展、传播祖国五千年中药文化精萃的重要场所,是杭州人文历史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次调研旨在通过对胡庆余堂的考察,研究以此为代表的一大批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产业在浙江省的历史、发展现状以及当下地位,与此同时探询浙江省委省政府对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产业建设所作出的相关努力。通过探究胡庆余堂等一批老字号在浙江省得到保护的方法,试图对全国范围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产业建设工作提供借鉴。

二、调研历程

我们小组于2016年11月19日确定了我们的调研任务,明确了人员分工,详细制定了调研进程的纲要,并为调研活动做了充足的前期准备。

11月20日至11月25日,通过网络搜索、查阅书籍等方式对胡庆余堂的概况做了初步的了解,并下载了与之相关的政府文件,了解了前人对相关内容的研究成果。11月26日上午,小组全体成员实地考察了位于杭州历史文化街区清河坊的胡庆余堂国药号,亲身体验了在胡庆余堂看病、开方、抓药的全过程,对胡庆余堂工作人员、医生以及前往看病的患者进行了一系列采访。

紧接着,小组来到了胡庆余堂“中药博物馆”,参观了中国药学概况,胡庆余堂的发展史以及药物、药方、制药工具标本。

11月26日下午,小组部分成员先后前往浙江省图书馆城市文化分馆和浙江省档案馆,查阅与胡庆余堂等文化产业建设与保护的相关资料。

11月27日至12月底,整理所得的资料,制作采访视频,完成调研展示以及撰写调研报告。

三、调研成果

1.胡庆余堂发展历史

“江南药王”胡庆余堂,系清末“红顶商人”胡雪岩于公元一八七四年(清同治十三年)创建,地处杭州历史文化街区清河坊,是国内保存最完好的晚清工商型古建筑群,徽派建筑风格之典范。后经十年时间,就驰誉全国,国外也颇有声望。一九一四年在上海南京路(后迁北京路)开设分店,两店规模相仿,营业额为全国同行之冠。一九一三年袁世凯称帝,宣布凡属满人财产,应予发还,胡庆余堂又归还文煌所有。至此胡庆余堂虽然数易其主,但招牌、药品商标一直沿用“雪记,字样,并且为此要按时付给胡雪岩家属招牌股的红利,直至解放后公私合营止。

胡庆余堂于1981年建成了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中成药制剂生产大楼,五层5500平方米,配备了空气净化、空调、除尘装置和先进的制药新设备、新工艺。而今,胡庆余堂在庆余传人、当世国药巨匠冯根生董事长的掌门执舵下,拓展市场,潜心经营,继往开来,如日中天。2001年企业完成改制成立杭州胡庆余堂国药号有限公司,同年获得全国跨地区连锁经营资格。2002年通过国家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认证。公司经营各种中药材、中药饮片、中西成药及保健食品,尤以野山参、别直参、西洋参等各种参类和鹿茸、虫草、铁皮枫斗、燕窝等名贵药材见长与著称。近年来公司每年都举办“人参节”和“膏方节”满足顾客需求。时下,公司已有连锁门店30多家,其中门诊部两家,门诊部聘请了50余名国家级、省级、市级等名医坐堂门诊,几年来为广大病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好评。现有省级定点医疗机构和省级定点药店各一家,市医保定点药店九家。几年来,胡庆余堂国药号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已成为同行业中的佼佼者。李鹏、朱镕基、李瑞环、尉健行、李岚清等中央领导和许多国际友人视察参观过胡庆余堂国药号及其所在的国家级古建筑,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2.胡庆余堂对中药文化的传承

剖析胡庆余堂之所以能这么多年屹立不倒,且愈来愈迸发出勃勃生机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其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胡庆余堂本着祖训:戒欺、真不二价、采办务真和修制务精,将中西医的精粹相结合,为百姓们提供者上千种丰富的药品。这种既要与时俱进,也要恪守传统的独特文化我们从胡庆余堂博物馆便可见一斑。

(1)中药及其制剂的标本保存和展出。

胡庆余堂中药博物馆展出了1000多种药物标本,还有近百种珍贵的化石标本。对濒危野生药材的展出一方面揭示了我国野生中药资源现状;另一方面也促使人们思考如何通过人工养殖或通过其他方式解决珍贵药物日益枯竭问题。

(2)制药工具的保存和展出。胡庆余堂博物馆中展示了许多传统的制药工具,包括较为珍贵的金铲银锅。(见附图1)

(3)中药古方与古籍的收集和研制。胡庆余堂博物馆收藏了较多的医术、药方古籍,包括《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本草纲目》等等。其中不少是善本。(见附图2)

3.中药文化的现代化发展革新

(1)旅游产业特色鲜明。依托杭州旅游城市以及依西子湖而居的地理优势,胡庆余堂现在已经发展了一条成功的旅游特色产业。以与中药相关的人文景观为主,加上中药药膳,医疗馆,针灸馆等系列组合,开发出了具有重要特色的旅游资源,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吸引了大量的外国游客,有利于建立全球性的中药文化,增加了中药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2)中药和中医结合。将名医馆与望闻问切的诊断合一化,创建了中医特色的医疗门诊,聘请大量中医专家问诊。极大地方便寻医问药的人。

我们知道,胡庆余堂中药博物馆是我国唯一的国家级中药博物馆,堪称我国中药文化的活化石。“胡庆余堂中药文化”于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经过不断地现代化整合和改良,胡庆余堂已形成包含药材的种植,饮片的加工;成药的生产,药品的零售以及医疗门诊,甚至特色中医药文化旅游为一体的,极具现代化的特色产业链。胡庆余堂是中国传统中药文化的优秀传承者,是中药现代发展改良的典范,生动地彰显着我国源远流长的中药文化的活力与魅力。

谈到胡庆余堂未来的发展,总裁刘俊在采访中说:胡庆余堂需要不断创新,与互联网、大数据、自媒体等新兴事物结合才能更好地将中医文化发扬光大。

凭借着过硬的国字招牌与科学的现代医学态度,秉持着敢为人先,勇于开拓的精神,我们非常期待胡庆余堂今后能走出国门,迈向世界。

4.胡庆余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产业建设(1)政策扶持

胡庆余堂能够取得如今的辉煌成就,除了凭借其精湛的医药技术与自强不息的企业文化,国家和浙江省给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产业建设的政策支持也是至关重要的。

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到,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加快文化改革发展,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实现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广泛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普及活动并纳入国民教育,继承五四运动以来的革命文化传统。同样,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也强调,培育多元市场主体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2)具体政策落实

支持中医养生保健机构发展。推进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能力建设,健全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实施“治未病”健康计划。支持社会力量举办规范的中医养生保健机构,培育一批技术成熟、信誉良好的知名中医养生保健服务集团或连锁机构,打造清河坊历史街区、桥西历史文化街区等中医养生特色街。鼓励中医医疗机构发挥自身技术人才等资源优势,为中医养生保健机构规范发展提供支持。

创新发展医药流通业。鼓励大型药品流通企业通过并购、重组和企业内部资源整合等方式,打造面向全省、辐射全国的药品现代物流配送中心。推动药品流通企业物联网系统建设,建立智慧物流体系,提升药品物流的信息化、智能化和标准化水平。完善医保定点药店布局,鼓励医药零售业规模化、集约化、连锁化经营。支持老字号药店、知名商标、知名商号加强与电子商务平台合作,开展网上交易。发展健康产品会展服务,打造健康产品会展平台。整合医药企业和电子商务平台资源,规范发展B2B、B2C、O2O等形式的医药电子商务,推动药品电子商务、现代物流和互联网金融有机结合,不断创新医药流通商业模式和业态。

坚持传承与创新并重,加强传统名优中成药和具有中医临床特色疗效的名医名方、专病专方的开发。围绕重大疾病领域,推进一批临床优势突出的创新中药研发和产业化。发挥胡庆余堂、方回春堂等老字号品牌效应,扶持发展优质中药饮片。加快中药国际化步伐,争取部分中药产品进入国际主流医药市场。提升中药工业装备制造水平,加速中药生产工艺、流程的标准化、智能化、现代化。加大化妆品行业的资源整合力度,增强创新能力、培育自主品牌。

(3)文化街区建设

此外,杭州是为了能够更好地推进胡庆余堂的发展,为胡庆余堂进行了量身定制的周边老街区改造。目的是发挥协同效应,使得胡庆余堂的传统中医文化与历史老街区交相辉映,互为扶持。

2015年3月的广州日报评价杭州的历史文化街区改革称: 1.市委、市政府推进立法,让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有法可依; 2.社会各方积极参与,企业商家转型升级,助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活化; 3.对老建筑修旧如旧的同时,允许内部进行适度的改造; 4.保留、恢复与引进老字号,让老字号在老街区扎堆复活; 5.提升街区的生活品质,让市民享受到街区改造的成果。5.胡庆余堂文化产业建设特点与措施

1、生产模式

(1)较以往大大增加了生产和管理规模

正大青春宝药业有限公司前身为百年老厂胡庆余堂制药厂的制胶车间,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10万平方米现代化厂房,是集中西药、科研、生产、经营为一体的中外合资的大型制药企业。拥有现代化厂房,先进的生产设备及科研机构,信息系统,生产检测中心和电脑中心,能生产巧个剂型的近百种产品。

(2)规范化的中药种植加工及标准化的制剂生产 胡庆余堂在创办时就确立了“采办务真,修制务精”的要求,强调药材至“真”,制作要“精益求精”。以此为代表的中药文化渐渐升华为规范化的中药种植加工及标准化的制剂生产。

为了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求,传统商业手工作坊的空间规模和设施已无法满足高科技对生物技术所需研发空间的特殊要求,并且随着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和经济的不断发展,胡庆余堂加大了对产品科技研发的投入力度,积极引进和吸取国外现代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和经验教训,并且把它落到实处,大大改进了传统落后的药剂制作方法。

2、销售模式

(1)改变了传统商业销售模式

现代商业模式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引发了企业对销售方式的改良和创新的思考。为了获得更好的商业发展,商家更多地从消费者的心理和行为出发考虑,现在商业模式下药店的消费空间模式和经营原则产生了许多新的变化,胡庆余堂将集中销售各类药品和自由取货两种形式结合起来,创造出一种新颖的、仓店合一的消费空间类型。店铺内促销广告随处可见,货架按秩序摆放,并按药品种类不同进行合理的区域区分。

第一,购物流程模式的革新。在胡庆余堂营业大厅,顾客与药品零距离,店员和顾客面对面交流,超大尺度分类清晰的购物空间供消费者自由选择,最后在出入口进行“流水线式结账”。合理且严格的空间流程设计减少了由消费者决策消费等不确定因素,保证了销售始终被有效的控制在销售商手中。

第二、购物空间规划的特色。在胡庆余堂的店内,有整齐的货架式排列,有环岛式的商品展示,它打破了传统的柜台售药、售货员推荐的方式,给顾客充分贴近商品和自由选择商品的机会。并留有购大的顾客浏览、休闲空间,一改往日药店的小模小样,使购药成了一种享受。同时,这种销售模式满足了消费者想要直观了解商品的心理,从而利于消费的产生和商品交易过程的加速。柜面布置应使顾客流线畅通,便于浏览、选购商品,柜台和货架的设置使营业员操作服务时方便省力,并能充分发挥柜、架等设施的利用率。

(2)崭新的企业形象与包装

2005年开始,胡庆余堂起用了全新的企业视觉形象系统和产品包装系统。新的视觉形象在保持了传统元素的前提下,进行了符合当前视觉审美的变化与丰富。

“胡庆余堂国药号”从标志、色彩系统的设计开发开始,展开细致严密的视觉要素组合规划设计,形成严谨的视觉元素系统,统一、有控制地应用在胡庆余堂国药号的方方面面,由此构建出一整套视觉形象识别体系。“胡庆余堂国药号”作为历史悠久的杭州老字号,多年来洞察市场变化,将品牌名称、企业名称、标志三者统一,增强消费者的信赖感和认同感。

(3)与旅游产业有机结合,共同发展

依托杭州旅游城市及依西子湖而居的地理优势,胡庆余堂发展了一条成功的旅游特色产业。以中药业有关的人文景观为主,加上中药药膳、保健茶沙龙、医疗馆、针灸馆等系列组合,开发出具有中药特色的旅游资源,内容丰富、形式新颖,营造了浓厚的中药文化氛围,不仅借新兴的旅游业创收,无形中还广泛地宣扬了传统中药文化,尤其是吸引了大量外国游客,有利于建立全球性的中药文化,增加中药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是改革创新的重要亮点。

(4)用数字互动的方式沟通现代科技文明和传统中药文化

第一、建立了其官方门户网站。点击胡庆余堂国药号官方网站,映入眼帘的是自动加载的一段Flash动画,加载时会依序显示出繁体的“博”、“药”、“医”三个主题,然后由浅及深、从模糊到清晰地显现出胡庆余堂国药号的建筑外观图,气势恢宏。官网还为消费者提供了预约挂号、寻医问药、链接天猫旗舰店的功能,人性化的设置为消费者提供了便利。

第二、开设了胡庆余堂天猫旗舰店。胡庆余堂天猫旗舰店被视为是一个非常好的老字号品牌传播平台,店铺内的商品展示不再受空间的限制,每件商品都能够获得一个独立平等的展示空间。在传统的胡庆余堂国药号实体店中,货架陈列是道地药材和成药的基本展示方式。店员需考虑到门店的空间位置,以此设计货架的位置、陈列的形式以及囤货量等问题,费时耗力。现在,只需轻轻点击鼠标,自助网购模式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5)老字号品牌体验式接触

如果说人文价值构建了品牌的深层意义,那么产品和服务本身的体验性接触将成为企业品牌构筑的物质基础,适合时代发展需求,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是消费者接触品牌、认同品牌的又一重要手段。因此胡庆余堂力推“体验式营销”,鼓励消费者亲自去感受一个国药号在中药文化上的深厚积淀,药材上的精益求精,药方上的独特研制、经营的创新上和新形势的把握上的努力和成功。

第一、建设博物馆。如前文所述,胡庆余堂中药博物馆是在胡庆余堂古建筑的基础上建立起来。整个馆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陈列展厅,介绍我国历代医药名人、药物的起源、药物学的发展、中外药物交流、浙江在中国药学发展中的地位和贡献;第二部分为中药手工作坊厅及兴趣室,这里,老药工可以为参观者表演传统制药工艺参观者还可以动手操作,体验制药乐趣;第三部分为中医保健门诊室;第四部分为药膳厅;第五部分为营业厅。这五部分共同承载着整个胡庆余堂在经营和采办方面的文化,是了解胡庆余堂历史的一个重要载体。

胡庆余堂中药博物馆作为展示企业的一个窗口,陈列着胡庆余堂的上乘的中药标本、胡庆余堂早期的一些文物以及其他与中药文化相关的物体,消费者从这里能够了解传统的中药知识,体验胡庆余堂在采办和经营上坚持的独有的企业文化,这是胡庆余堂向社会普及传统中医药文化和知识的最佳通道, 最容易使消费者形成对品牌的好感度并产生持久的影响力。

第二、重开药膳厅。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理念的转变,消费者更加注重养生、保健等珍爱生命、享受生活的健康生活方式,这恰好与胡庆余堂所传达的“中药重在通过调理达到健康”的概念相吻合。胡庆余堂顺应时代潮流重开药膳馆,在胡庆余堂中药博物馆设立药膳厅和养生保健门诊。使消费者亲身体验中药的魅力,体验养生保健之道。胡庆余堂积极把握消费者心理的变化,在消费者和企业之间建立起一种良性的沟通,势必取得良好的品牌传递效果。

第三、延续专家门诊。胡庆余堂国药号1874年创建时便设有坐堂名医,如今又投资500万元建设了更加现代化的名医馆,被认为是“杭州目前条件最好的名医馆”。目前在胡庆余堂国药号坐堂的名老中医近90位, 为前来求医的患者细心诊治,胡庆余堂通过专家门诊在行业内树立起了至高的专业形象。消费者前来求医问药,均由知名中医专家诊治,亲身体验过胡庆余堂的专业水准,而这种知名度的获得必将导致良好的口碑传播,为链条上的下个传递打好了坚实的基础,同时消费者也就产生了对于品牌的认同和忠诚,真正做到了品牌和消费者之间的互动,整个品牌接触管理链上的重要环节就在不断的体验中得到了最大的保证。

3、文化特色(1)建筑艺术

一种文化发展的地域,在很大程度上能看出这一文化的命脉所在,而建筑的完好保存,足以体现其文化的形式感。

胡庆余堂是国内保存最完好的晚清工商型古建筑群,系徽派建筑风格之典范。古建筑占地八亩,面积四千平方米,分隔为“三进”,呈“前店后场”布局,又特将“二进”,分别设计为“自成一堂”的格局,若“一进”失火,只需将通道石门一封,在“二进”中破墙开门,便可恢复营业;古建筑四周,筑以高达12米的 “神农式”封火墙,墙上书有“胡庆余堂国药号”七个大字,20平米见方一个字,将那幢晚清建筑凸显得大气、沉稳而又不失神秘和灵动。墙顶两端节节攀高的“马头”墙,阻隔视野,显外不显内,以避“泄财”之嫌;高墙内侧与斜面屋脊衔接,内接大小不一的天井,呈“斗漏状”,以使雨水内流,九九归一。整个建筑形制宛如一只仙鹤,栖居于吴山脚下,寓示“长寿”。

1988年,胡庆余堂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30年前,市民穿着长衫在这儿买药,百年后的今天,人们依然在这里竞相购药,风情如古。胡庆余堂以它古朴的建筑风格和厚重的人文底蕴,形成了独特的中药文化空间,虽经130多年的风霜雨雪、人世沧桑而不变。

(2)传统技艺

中成药制作十分注重炮制,而炮制技能恰是中药之精华所在。胡庆余堂历来讲究遵古炮制,凡学徒进门头三年,必先经过学“炮制”这一关。如麻黄要去节、莲子要去芯、肉桂要刮皮、五倍子要去毛等,已列为制作规矩。

胡庆余堂初创期,收集了散落在民间的验方、秘方,研制成胡庆余堂特有中成药。为了使口头相传的技能,得以保护和传承,当时的员工用毛笔将这些“中药处方和工艺”手写成文,尊为“堂簿”。1960年,由胡庆余堂起草将中成药的传统处方和泡制工艺,汇编成册,以浙江省卫生厅的名义出版,作为全省中药行业的制药规范。

胡庆余堂传承了我国第一部制药规范《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所载的传统处方,并在广泛收集验方秘方的基础上,又逐渐形成了特立独行的中药体系;1934年,编辑成册的《胡庆余堂简明丸散全集》,共收录了482个成药处方,其中冠于“胡氏”处方的就有数十个,如:胡氏秘制益欢散、胡氏秘制镇坎散、胡氏痧气夺命丹、胡氏神效如意保和丸等。胡庆余堂在制药技艺中,也具有自身的特色。如:斋戒沐浴做辟瘟丹、金铲银锅制紫雪丹、密室诵诀碾龙虎丸;还有炼丹、泛丸、吊腊壳等,这些传统技能,经过一代代技艺精湛的药工之手,在胡庆余堂的特定空间中,一脉相承地延续了下来。

四、调研总结

我们欣喜地看到,在杭州召开的G20峰会上,杭州的胡庆余堂被作为重点参观对象先后被土耳其代表团、欧洲理事会和加拿大总理进行了参观。胡庆余堂作为我国中医文化的最后的自留地之一,至今依然能在现代化的滔滔浪潮中争做时代前沿企业,向世人展示着中医文化的瑰丽与神奇。我们珍惜几经流转存之不易的中医文化精粹,我们敬佩胡庆余堂中西结合敢于冒险的企业精神,也为胡庆余堂对社会主义文化产业建设所作出的努力喝彩。

五、附件

上一篇:云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世界水日”节约用水活动策划书下一篇:依托多媒体 上好音乐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