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新课标新教材心得体会

2024-09-23

初中语文新课标新教材心得体会(共8篇)

1.初中语文新课标新教材心得体会 篇一

小学语文新课标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新民小学

张全钰

通过这次培训,我对教材又有了一个新的认识,教材不仅关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材的编写从儿童的现实生活和童真世界出发,图文并茂,版式多样,风格活泼,色彩明丽,能够吸引学生阅读,激发学习兴趣。我们当教师的就应该理解教学目标,明白把握教材编排的意图和特点,选用恰当的手段,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情境,从而达到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中来。下面是我对本次培训的一点心得体会。

一、新课程促进了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教师要抛弃了“师道尊严”,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教师的教学方式发生了明显变化,师生之间共同学习,平等交流.课堂要呈现出勃勃生机,师生互动,生生交流,使课堂变得活跃.二、在拼音教材中安排儿歌是复现音节巩固音节,增强趣味性,积累语言.了解到每课都安排了意境优美的情境图,把学习内容进行有效的整合,这样学生不仅巩固拼音,培养观察能力,发展学生的语言,还增强学习的趣味性.我还认识到教材有机地把学习拼音和识汉字结合起来,由易到难编排,词语—短语—句子,所有音节都可以由儿童自己拼读,这样学生才真正体会到是学习的主人,学习的快乐.三、我们在教学中应该要注意的问题:教学时注意抓难点;字母教学不要过分强调发音部位, 应以模仿为主;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与语言实际,进行汉语拼音教学;顺应学生的天性,增强教学的情趣(比如创设情境,编儿歌,动手做做,活动与游戏);注意发挥教材的优势: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情境图,进行简单的组词练习。口语交际教学应该注意:要人人参与,互动起来;重视情境的重视:有的需要提前做些布置,重视在各种语文实际活动中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总之,此次的培训,我受益非浅。

2.初中语文新教材使用刍议 篇二

不过,再好的教材,如果不会使用,也难以保证其作用的发挥。为了使语文新教材能达到它预期的效果,使目标教学在新课程下能更好的发挥其作用,我们认为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教师角色真正转换。

教师历来以传道、授业、解惑自居,千百年来,人们习以为常,甚至奉为圭臬。但时代不同,学生不同,老师的职责也有所不同。现在的教师,既应是传道的经师,也应是帮助学生成长的人师。不是只浇水灌溉的园丁,更不是只知燃烧自己的蜡烛,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合作者,可与学生共同成长,共同进步。以前的教师,给学生一碗水,自己需要一桶水,现在的教师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有活水不断注人。不接受新观念,不学习新知识,再多的水也有枯干的时候。

遗憾的是,现在我们的许多老师,仍未能真正转变观念,上课拿着新教材,但仍沿袭着旧有的模式。什么研究式,什么探究式,他只管他的讲授式。对于“三维”目标的体现,他只重视知识与技能。练习、训练,再练习、再训练就是其制胜法宝。这样的作法,对于回答标准答案的考题应是有效的,但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到底怎样呢?现在新课标,新教材正在许多方面力求避免标准答案,那么,我想,这样训练出来的学生就算要考出好成绩恐都不那么容易,更不用说提高能力了。

教师教授学生,一定要重视其过程和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曾经说过:21世纪的文盲不是没有知识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我们再看看这样一个事实:美国的学生在知识训练方面可能不如中国的学生,在中学奥林匹克竞赛上拿的奖牌更不如中国的多,但全世界诺贝尔奖获得者却有近半是美国人!我想,这与他们从小就注重训练学生重视过程,重视方法,重视创新不无关系。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兼容了工具性和人文性。以前的教材、教师都习惯于重视前者,忽视后者。实际上,后者的作用可能远远超出我们的估计。一堂好的语文课不只是让学生获得一些知识,更应该让他们明白人生的道理,生命的意义,生活的质量。让其身心在美的熏陶下愉悦地,健康地发展。因此,对于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也是语文老师应特别重视的问题。

二、学生的转变。

1、增大阅读量。

靠吃透一本教材就能得高分的现象正在减少。根据新课标的要求,语文教材已不是学生语文学习的惟一内容,语文学习的内容是与生活相联系的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这样就要求学生能走进教科书,更要能跳出教科书。尤其对语文来说,要广泛涉猎,增大阅读量。一个孤陋寡闻的人是肯定学不好语文的。而我们的调查却得出令人担忧的结果,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少得可怜。学生仍习惯于去精读那一本教科书,对于课外读物,只把它视为是消遣,甚至浪费时间。当然,这里也有老师的引导问题。我们看了一些老师推荐给学生的读物,似乎除了四大名著就没有了,对国外的名著,对近年来我国涌现的一批优秀作品均视而不见。学生有时要读也不知从何处下手。就是注意了这些问题的一些推荐书目对学生阶段的喜好也不大顾及,认为成人喜欢的儿童当然应该喜欢。殊不知他们的年龄经历的限制,有许多名著并不是都适合他们的,就像《尤利西斯》不是每个人都看得懂一样。还有不少家长对学生读课外书籍根本就是持反对态度的,以为那会影响学习。看来,这个问题还要学生,老师,家长共同努力解决。

2、创造性的学习。

以前常常把考试成绩好的学生视为好学生。而以前的考试,从出题到答案,也多是学者先生们的意思,学生只须识记便可,无须自己体味。虽然,我们早已走出为圣贤诠释经文的年代,但其阴影并未完全散去,课改精神是让学生获得全面发展,尤其鼓励创新,如果一个学生只知像海绵一样吸收,他的知识可能丰富起来,但他的能力不一定有多大提高。读死书,死读书,变成书的奴隶。时间一久,知识淡忘,可能什么也没有了。

因此,创造性地学习必须引起重视,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希望产生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协会副会长、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陶西平先生为此专门作了一个全国性的学术报告:“坚持与时俱进,推动教育创新”。可见,上至国家领导人,下至各位有识之士,都非常重视创新。如果我们的学生反徜徉在过去的思维模式里,必将被时代所淘汰。

三、考试机制亟待完善。

新教材有很好的理念,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可说是竭尽全力,但我们不能不面对这样一个事实:在学生仍以考试为主要选拔手段的时期,不重视考试成绩就可能意味着被淘汰。因此,考试在任何时候都充当着指挥棒的角色。我们的教材更新了,我们的老师观念转变了,我们的学生也能创造性的学习了,但如果我们的考试评价机制仍停留在原有水平上,可能我们前面的努力就将付之东流,又会回到以前的轨道上去了。

如何全面而真实的评价学生,这可能比新教材本身还要重要。我们现在的考试,虽然有很大的变化,很多题都是灵活性较强的题,但标准答案的现象仍然随处可见,随意拔高,不考虑学生实际的现象仍是不少:出题者出题时就已经把答案固定在他们的思维里,改卷者就按照他们的思维去阅卷,学生的创造性在很多时候被扼杀了。就是一些主观性很强的题也由于阅卷老师的立场不同,角度不同,稍有另类的答案就可能被视为异端而给予棒杀。

另外,一份试卷制得再好也不能反映学生的全面情况,对于知识以外的如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更是难以反映。如何真实全面地反映学生情况又便于操作,恐怕需要有关部门周密的策划了。

四、与新教材配套的资源应跟上。

1、有与语文教科书相配套的阅读材料。

语文教材编得虽好,但毕竟文章太少。一本书,不过30来课,即使每篇文章都读得很熟,对于一个初中学生半年的时间来说,仍嫌太少。如果不能在课本里安排更多的课文,应考虑给学生编一些课外阅读材料。全部由学生自己去找,毕竟精力有限,况且可能良莠不分。如能有专门的机构,把大量的精品佳作介绍给学生,应是不下于编教科书的贡献。

2、学校能提供相应的条件查阅资料。

3.初中语文新课标新教材心得体会 篇三

开发区实验中学

纪晓丹

2017年12月1日至2日,我参加了河南省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跟进培训。

这次培训,我感受最大的是,数学教材更加注重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教育目标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由教书走向育人,而原来倡导的三维教学目标的提炼与整合也就是现在核心素养。新教材也做了很大的调整,删掉了一些计算繁杂,缺乏实用性的内容,增加了学生比较熟悉的来源于生活的例子,且更具有时代气息。

与之相适应,新课标下的数学教学也具有新的特点: 一是教师不再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课堂不再是以教师为主体的单边的教学活动,而是师生双向交流,交往互动,相互沟通,相互补充的过程。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是学生围绕着教师设计的课堂这条主线,思维高速运转,不断发展,不断成熟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应有能力的提高,数学思想方法的形成,成就感的喜悦,创新思维火花的迸射。

二是新课程中的数学问题应力求源于现实生活,使学生从上学的第一天起,就从心中建立起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天然联系,感受数学的力量,体验数学的有用性与挑战性。

三是教师要善于营造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氛围。运用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方式和教学手段,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动口、动脑、动手的机会,让他们更多地参与教学,充分发挥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从做中探索并发现规律,与同伴交流,达到学习经验共享,并培养合作的意识和交流的能力,在交流中锻炼自己,把思想表达清楚,并听懂、理解同伴的描述,从而提高表达能力和理解接受能力。

四是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面向全体学生,达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4.初中语文新课标学习心得 篇四

新化职中李才能

最近学校和教研组组织学习新课标、新课程、新理念,通过为期十天的学习,感受颇深。我认为,《语文课程标准》以全新的教学理念引导教师转变教学思路,改进教学行为,积极尝试课程改革。在实践中,我也深深体会到新课程的实施给语文教学提供了广阔的天地,但有时也会出现手捧语文书,不知怎么教的困惑。因此我个人认为应该在以下观念上做一些更新,才能适应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首先,要走出单一的课堂授课模式,坚持多元化教学形式。“新课标”强调:“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这将打破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外出参观、考察、实地测量、现场制作、模拟面试、辩论会、排练节目、座谈会、赛诗会和“上网”搜集有关资料等都将成为语文教学的形式。

其次,教师要站在作者的角度谈创作过程和站在读者角度谈学习过程和学习体会,给学生以示范。新课标 要求 “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能说出自己的体验”,这将使教师再不能以学生大脑为容器------一味地灌输知识,一味地把学生的认识和体验归拢到教学参考书的答案上,甚至强迫学生背答案;而应该以教师自己学习的过程为示范,使学生通过一次次模仿形成学习能力。

第三,教育科研在教学中的作用更加重要、更加明显、不可替代。课改最终要体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第一决不能削弱基础知识教学、否定接受学习。第二不论是对教师和是学生的要求都更高了。作为教师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在学生时代是班里学习比较优秀的学生,面对“就近入学”的群体,不少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是教师从未体验和感受到的,“没有相同的经历,不可能有相近的感受,更很难有相互的理解”。因此,教师在实施新课标过程中一定要更加深入地研究学生,必须站到学生的立场设计、实施教学工作。否则,欲速则不达。

5.初中语文新课标的心得体会 篇五

语文教学中,该怎样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呢?

一、明确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要求

自主学习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自立(基础)、自为(实质)、自律(保证)。具体表现为:学生参与制定自己的`学习目标与内容,参与制定学习计划,参与设计评价指标,学生自己发现认识解决问题,发展思维,掌握方法,养成习惯。有自己的情感投入和体验,并以之激发自己学语文、用语文,自己能在语文实践中及时反思并调整学习活动。合作学习要求明确共同的任务,要求学生积极承担个人的责任,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支持和配合,共同完成任务,要求师生共同评估学习活动,寻求改善途径。合作学习不仅要求掌握合作的学习方式,更要培养合作的生活态度。探究学习着重探索和研究。探究学习要求在语文实践中,学生自主独立的发现重要现象,在对重要现象的观察体验感悟中,有针对性的所及与处理相关信息,在对问题的探索认识体验感悟的过程中,积极表达交流,逐步形成,并呈现、说明、评价和检验探究解惑,在探究学习中掌握防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特别是发展实践创新和探索进去精神。

二、正确认识自主合作探究的对立面

对立面包括教师的指导性学习,教师应该有意识的强化学生的学习的主体地位,要对学生惊醒必要的指导和要小的帮助。包括使他们明了学习目标和内容,开发和利用学习资源,涉及语文学习活动,发现所学知识的意义和价值,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反思评价学习过程和结果。合作学习的对应面是学生的个体学习。合作学习钱,个体都应对学习内容有自己的思考和认识,这样,合作学习才会有知识和经验的新的建构。探究学习的对应面是学生的接受学习。如果接受学习中学习者是主动地,能够将新知识与已有的知识体系建立实质的联系,就是有意义的。

三、在综合性学习中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6.初中语文新课标培训的心得体会 篇六

新课标要求教师要从教导者转变为服务者,学生才是主角,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的教一定要围绕学生的学服务。

新课标要求我们教师要有改革的精神,抛弃填鸭式的教学,不能搞满堂灌。教师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要因地制宜,不能与学校和学生的实际脱节。要与学生的学法挂钩,与学习内容挂钩,与学习效果挂钩。

教师要由单纯传授知识向目标整合转变,弘扬人文精神。目标的整合具体体现在:语文教学内容上的整体观,要坚持知识传授、技能训练和智力开发的整体教育;语文教学方法上的整体观,要坚持读写听说的综合训练,处理好教与学、讲与练、学与用的辩证关系;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整体观,要坚持学用结合,知行统一,实现知识能力的不断迁移。

7.初中英语新课标新教材培训感想 篇七

但堂芳

上个周英语组进行了校本培训,培训的主要内容是:《英语课程标准的修订》和《英语新教材的变化》,通过这次培训,我对《英语新课标》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一、目的更明确

我们以往的英语教学中把“掌握语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放在教学目的的首位。而新制定的课程标准要求把“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英语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放在首位。同时,提倡教学中要以“口语交际”为主,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开口说英语,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和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教材的变化

1、新教材每个单元都包括两大部分,那就是Section A和Section B,在每个单元的Section A中,词汇和语言都是在图片中人物头上的语言泡里,使人一目了然,不用解释和翻译学生就可以明白它们的意思和简单的功能并学会语法点的使用;使语音、词汇和语法的学习全都在语言运用中进行,防止了单纯地传授、讲解语言知识的弊端,而且趣味性强,易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在同一单元的Section B中,各种活动帮助学生把在Section A中学到的内容与新的词汇、语言结合起来,使他们在新的语言练习中再次强化前面学过的语言,这样由浅入深,以旧带新,循环扩展,循序渐进,避免了机械操作的教学倾向,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语言知识的运用能力,帮助学生在真实交际中学会语言知识。

2、在课堂教学中,更新教与学的方式,活化教学内容

提倡“任务型”的教学途径,是新课程标准的新的重要特点。所谓任务型教学就是“把任务型教学分成任务前、任务轮和语言焦点三个阶段。任务前阶段包括介绍话题和任务;任务轮阶段包括任务、计划和报告;语言焦点阶段包括分析和操练,以展示成果的方式来体现教学成就。

“任务型教学途径是一种以人为本的、能体现语言价值的、先进的、有效的教学途径”。“它是一种以应用为动力,以应用为目的,以应用为核心的教学途径”。“为用而学,用中学,学了就用”。任务型教学途径“不仅适用于运用语言的活动,也适用于学习语言技能和知识的活动;不但可以独立操作,而且也有利于合作学习”。

教师在教学中应增强英语教学的开放性和灵活性,更新教与学的方法,让教材为我所需,为我所用。由于教材按循环扩展进行编排,很多课文都有重复、零乱的缺点,此时,教师不应受制于教材、教参,应跳出教材、教参,大胆设计一些交际活动,使学生在语言运用中学习语言、在创设语言环境中运用语言,从而达到教材上的真正目的。

三、教学方法的改变 树立新的教学观念

教育的本质是引导,而不是讲和练,教育要求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教育目标由以前的注重知识的传授转变为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让他们既能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又能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新教材要求我们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我的理解是“全体学生”是量,“全面发展”是质。质和量一起抓,一个不能少。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是让学生“学会学习”。这个过程要经过“要我学——我要学——我能学”的阶段,由学生对教师的依赖逐渐变成学生独立学习。同时我们还应比以往的教学更加关注学生学习的情感,为学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宽松的态度对待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错误,和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不用训斥性、讥讽的语言,尤其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不能使用侮辱性的语言,多用鼓励性话语,多给他们语言实践的机会,少用命令式的语言,多用建议性语言。

总之,教材、教法不一定千篇一律,最合适的才是最好的。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学生,不同年级,不同时期,学生的情况都在变化,教材的使用也应有相应的变化。所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师生共同参与,平等沟通,达到情感交流才是目的。

8.初中语文新教材的把握与使用 篇八

前 言: 上海市二期课改初中语文教材属文选型教材,共8册,每册教材按教学单元组合,一册一般为8个单元,每个单元选编4至5篇课文。另外,在每个教学单元后附录两首诗歌,主要是中国古典诗歌,称为“每周一诗”。除课文外,还包括4方面的辅读文字:课文注释、学习建议、综合学习、知识卡片。第一讲 新教材的设计思路与框架体系

一、关于单元

编排特色:以生活主题建构单元。编排依据:课程标准。

“关心学生的内心需求”,“选文要适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特点”,“要有效地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和鉴赏能力。”

编排好处:贴近学生生活,贴近青少年心理成长。先看《六至九年级教学单元分年级编排表》(见附录1)

目前,初中语文教材还没有完成整套修订,因此,表格中的内容与目前使用的教材略有出入,但大体单元是确定的。

初中学生是12至15岁的青少年,以生活主题编排单元,在于贴近学生生活,切近青少年心理成长。如,六年级设有“有家真好”“同龄人的故事”“少年心事”“为生命喝彩”等单元,七年级设有“故乡情思”“成长纪事”“两代人心灵对话”“人贵有精神”等单元,八年级设有“爱在人间”“面对逆境”“祖国在我心中” “生命的沉思”等单元,九年级设有“爱情如歌”“初识人生”“大师风采”“历史回响”等单元,这些单元关注的是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变化,折射出对他们的认知特征和心理特征的认识。

要说明的是,以“生活主题”组元并不排斥“文体组合”单元。其实,大部分以“生活主题”设置的单元本身就是文体组合。如“少年心事”“故乡情思”等单元选的都是记叙性散文,“风俗世情”等单元选的都是说明性散文。“慎思明辨”单元全是议论文,“生活中的科学”单元是说明文。“戏剧天地”单元则当然全部是戏剧,“风云讲坛”单元,全是演讲词。“科幻天地”“自然奥秘”等单元基本上都是科技作品。六上的“童心是诗”、七上的“少年诗情”、八上的“心灵诗话”、九上的“诗海拾贝”都是诗歌组合。

不容忽视的是,“专题单元”是新教材单元构建的另一特色。新教材共有14个专题单元,基本上每册教材有一或两个这样的单元:

六上:小故事,大智慧(寓言)六下:先哲智慧(诸子散文)、唐诗精华(上)七上:神话传说、唐诗精华(下)七下:传奇故事、宋词集粹(上)八上:外国短篇小说选读、宋词集粹(下)八下:明清小说选读 九上:走近鲁迅、散曲小唱 九下:文苑采英(古文)、现当代小说选读

这些单元中的课文更是古今中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相对集中的编排,编者期望在初中学生的语文学习中打下较深的印记,让学生感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接受中华优秀文化的熏陶,认同中华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新教材还关注对学生课外阅读的引领和读书方法的介绍。从六上的“读书有味”到六下的“读一本名著”,从七上的“步入书林”到八下的“艺术长廊”,从九上的“为学有道”到九下的“品评诗文”,这些单元的编排既引发阅读兴趣,又介绍读书方法,作了精心安排。

二、关于课文

课文多为经典名篇,也有少数时文。

与以往不同的是,科技作品占有一定比重。如美国阿西莫夫《他们的乐趣》、法国儒勒 凡尔纳的《海底奇光》等等,都是享誉全球的佳作,对当今社会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造精神都大有好处。

随着改革开放,港台作家作品日益引起重视,教材也选编了适合初中生阅读的作品,如林海音的《窃读记》、林清玄的《百合花开》、席慕容的《成熟》、余光中的《乡愁四韵》等。

国内的新作佳作也被选进了教材,如史铁生《秋天的怀念》、梁衡《壶口瀑布》、李汉荣《外婆的手纹》、冯骥才《文化眼光》、季羡林《清塘荷韵》等。

这些新课文已经赢得了学生和老师们的喜爱。

三、关于学习建议

《社戏》:阅读

平桥村是“我”童年生活的一块“乐土”。你认为文中“我”和小伙伴们“乐”在何处? 小伙伴们兴师动众地划船去赵庄,他们是真的热衷于看戏吗?看戏后深夜归航时发生了什么事?文章为什么要写这些事?

文中有许多鲜活的人物形象、请选择一个人物,圈画出描写他语言、动作的语句,归纳出他的性格特征。本文的景物描写很有特色,请找出一两处加以批注。表达

文章最后一段说:“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在你的童年生活中,是否也有过类似的经历和体验?以“童年的回忆”为题,写一段文字,记下快乐的童年生活。

积累

给加点字注音。

归省()行()辈 惮()怠()慢 撺掇()凫()水 它分阅读、表达、积累三部分。

《社戏》阅读部分有4项训练要求。4项要求既紧扣文本,又关注到小说的三要素。第一项要求重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第二项则要求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思考写作上的特点,“文章为什么要写这些事”,隐含了对文章选材的思考;第三项针对人物形象而设计,意在训练学生的筛选和概括能力;第四项要求找出景物描写并作批注,既有对景物描写的关注,又有学习方法的引导。一般来说,阅读部分有几项训练要求,或引发兴趣,或知识学习重点,或提供学习方法,期望学生能在动态的语言实践中,体验、感受语言的魅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分析、综合、理解、鉴赏能力。

本课的表达部分要求以“童年的回忆”为题,写一段文字。这样设计既取材于课文,又联系学生生活,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写。一般来说,表达部分是联系阅读的内容和形式,结合学生的生活实践,设置情境,要求学生做书面或口头的表达训练。

本课的积累部分给加点字注音,其中有新字、难字,也有多音字,强调了积累。一般来说,积累部分则是提示熟读和记诵的重点词语和篇章,或提供拓展阅读的书目、篇目,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更为广阔的阅读视野。

总之,学习建议一方面引领学生深入文本,另一方面也为教师把握教学重点提供了依据。教师在教学时千万不要忽视它,它是很好的拐杖。

四、关于综合学习

综合学习主要提供生活和学习的情境,让学生有效地进行语言实践,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开发潜能,在动态的语言实践中提高语文素养。有两大特点,一是活动,一是综合。

活动提供的情境多为真实的社会环境。从内容上大致可以分为自然体验活动、社会体验活动、文化体验活动三大类。综合也有三方面的含义,一是听说读写的综合,一是课内外生活的结合,一是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的综合。语文综合性学习不再拘泥于语文学科,而是关注社会生活;也不是只达成某项能力的提高,而是利用各种可资利用的资源,运用各种学习方法与手段,在实际情境中、社会实践中、生活体验中培育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也不再单纯追求智育目标,而是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创新意识、合作精神的培养,促成学生健康而全面地发展。

当然,这个综合活动必须是语文的,是语文学科的实践活动,活动的目的是提高语文素养。比如,通过调查、采访,参加班级活动和社团活动,利用网络平台搜集资料,编辑小报、阐述见解、撰写报告、发言、讨论、演讲、辩论等等,这些都涉及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都与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有关。

综合学习的主题与单元主题相对应又有拓展,例如“有家真好”单元后的综合学习是“家庭欢乐大转盘”,“成长纪事”单元后的综合学习是“讲述同龄人的故事”,“故乡情思”单元后的综合学习是“寻根调查”,“唐诗精华”单元后的综合学习是“回眸唐诗”,等等,基本上都与单元主题有较为紧密的对应关系。

综合学习,每册教材基本上都安排了八个活动,学校可以根据教学需要作适当的选择,也可挖掘身边的语文学习资源,自行安排综合学习活动。语文作为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节日文化、国内外大事、日常生活„„无一不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综合性学习的资源。城市有城市的资源,农村有农村的资源。我们应努力开发和积极利用学校、家庭、社区等教育资源,把它们有计划地、及时地引进到语文学习中来,这样就能打破学校与社会、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壁垒,使语文学习的空间更大,最终构建起开放创新的、充满生机活力的语文课程体系,让时代的活水在其中流淌。

综合学习是一个新名词、一种新的课程内容,旨在倡导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它体现了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实施时,教师应把注意力集中在过程上,关注学生的参与程度,关注学生在参与过程中的行为表现、情感反应,并给予及时的引导、点拨、激励,而不是仅在活动结束后来甄别优劣。并且,在活动中,教师切莫画地为牢,越俎代庖。

五、关于知识卡片

知识卡片主要是辑录与课文有关的语文知识、文化知识和相关延伸作品,以落实语文知识随文学习、适度有用的理念,帮助学生了解知识概念。知识卡片每册都在十几则。教学时不要让学生去背诵一些概念,理解即可。要说明的是,新课程理念提出的“随文学习,适度有用”,这不是对知识进行弱化处理,而是进行新的策略性处理:弱化知识的死记硬背,强化知识的理解运用。广义的知识观和知识分类理论,把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语文知识、听说读写知识、文体知识、文学知识)解决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是静态的知识;程序性知识(指导学生如何阅读、写作、口语交际,让学生去操作)解决是做什么、怎么做,是动态的知识;策略性知识,优化解决问题程序的知识。在教学中,要多给学生一些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当然,陈述性知识也是需要的。

六、关于阅读分年级教学重点

初中语文教材在阅读能力上有着分年级的教学重点安排。

六年级:重在整体感受、分类概括、体验悟得; 七年级:重在重点把握、逻辑分析、局部评价; 八年级:重在全面认识、辩证分析、整体评价(内容和形式);九年级:重在综合理解、综合分析、初步鉴赏。

七、关于写作分年级重点

初中语文教材在写作能力上也有着分年级的教学重点安排。

六年级:从我写起,叙述为主,快乐作文; 七年级:关注生活,叙议结合,兼及描写; 八年级:留意社会,多角度表达,侧重说明;九年级:评论人事,综合表达,学会议论。本套教材写作训练重在采取三种基本形式:

(1)自由写作。由学生自主命题,周记、随笔、练笔,鼓励天天动笔。

(2)课文写作,习惯上称“小作文”。随课文教学,相机进行,安排在“学习建议”中,每则100-200字。每学期均有十几则。

(3)单元写作,习惯上称“大作文”。在每一教学单元后,结合单元教学内容,安排在“综合学习”中,学生联系生活,命题、半命题或自由命题写作。每学期应安排八次。

新教材试图建构“以阅读教学为基础,以语文综合学习为主,以口语交际为辅”的“三位一体”的作文训练体系。总的原则是强调作文与生活的关系,作文与学生自我实现的关系。教师要进行更多的作文教学实践和探索,唤醒学生言说的欲望,激发他们言语创造的生命力,而不是进行静态的写作技巧的指导,泛而不切的作文理论对初中学生是毫无意义的,作文教学切忌只见术不见人。形而上者道也,形而下者器也,作文教学要努力寻求“道”与“器”的统一。

八、关于口语交际分年级教学重点

初中语文教材在口语交际能力上同样有着分年级的教学重点安排。六年级:发言(清楚、连贯、完整);七年级:讨论(观点明确、突出要点、善于倾听); 八年级:辩说(辨析异同、勇于质疑、有逻辑性);九年级:演讲(观点鲜明、条理清楚、有鼓动性)。此外,新教材还配有《初中语文教学参考资料》等,这里不再作介绍

讨论:

1、分析第一课《祖父和我》的“学习建议”,并提出改进意见。讨论方向:

阅读部分。第1项,关注文本内容,重在引导学生透过语言文字体验作者的内心情感。第2项,在体验作者内心情感的基础上,感受作者的生活态度——对自由的向往与热爱,从而准确地概括文本的主旨。“你有过类似的感受吗?”意在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与情感体验,与作者的情感形成共鸣。进一步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表达部分。(1)“请用一两个小故事,说说你家的亲情。”这个写作训练,既取材于课文,又联系学生生活,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写。在写作方法上有提示。“通过一、二件事反映一个主题”,这种写法与课文的表现形式有相似之处,教师可以将课文作为范文,指导学生习作,把阅读与写作较好地结合起来。

(2)联系文本内容,结合学生的生活实践,设置情境,要求学生做口头的表达训练,同时借助小组交流的形式,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3)圈划文中的语句并谈谈感谢,既有文本语言的关注,又有学习方法的引导,期望学生在动态的语言实践中,体验、感受语言的魅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分析、综合、理解、鉴赏的能力。

积累部分。(1)提示了熟读的段落,要求学生积累。(2)掌握ABB的叠词形式。

2、与H版或S版教材相比,新教材在哪些方面有明显的优势,哪些方面还存在不足? 讨论方向:

(1)以生活主题建构单元。贴近学生生活,贴近青少年心理成长。选文适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特点,有效地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和鉴赏能力。

(2)“专题单元”是新教材单元构建的另一优势。让学生感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接受中华优秀文化的熏陶,认同中华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6(3)关注对学生课外阅读的引领和读书方法的介绍。

(4)课文多为经典名篇,也有少数时文。与以往H版、S版教材不同的是,科技作品占有一定比重。对当今社会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造精神都大有好处。港台作家作品、国内的新作佳作也选编了一些,这些新课文已经赢得了学生和老师们的喜爱。

(5)新教材试图建构“以阅读教学为基础,以语文综合学习为主,以口语交际为辅”的“三位一体”的作文训练体系。强调作文与生活的关系,作文与学生自我实现的关系。在写作训练体系上是一大突破。7

第二讲 新教材使用中的课程意识

前言:教材仅仅是课程的一个维度,教师包括学生才是创造课程的最重要因素,因此,这一环节探讨的是教师对新教材的认识与使用。

语文课程是中小学阶段的一门基础课程,它是学生理解和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形成学习能力、培养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的基础,对学生的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起着重要的奠基作用。新教材使用应贯彻“二期课改”的精神,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课程特征,使“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先进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益。因此,教师在使用新教材时,不能仅让学生读懂某篇文章,掌握某篇文章涉及的基础知识,而是要有课程观。

一、把握语文课程性质

语文学科的课程性质,从新中国成立至今,一直是语文教育研究中关注和争论的焦点问题。叶圣陶先生于上世纪中叶提出,“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二者合在一起就是“语文”,同时还主张听、说、读、写并重,提倡要培养形式感、文体感、语感。五十年代中期,语文教学领域出现的又一次重大改革引发了对语言训练和文学教育的空前重视,之后,全国又开展了关于文道关系及怎样教好语文课的大讨论,指出“语文课总是语文课,不能教成政治课”,“也不要把语文课教成文学课”。六十年代,随着新中国第二部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的出台,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被提到重要位置,该大纲强调了语文教学要加强语文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改革开放初期,新颁布的第三部教学大纲则强调语文学科的性质“不但具有工具性,而且有很强的思想性”。直到 1997年,全国开展了新一轮语文教育的大讨论,肯定了语文学科具有人文性。

50年多来,就语文学科的性质而言,时而过于强调语言的系统性,时而过于强调政治性,时而过于强调工具性,时而又过于强调人文性。直至今日,论争依然没有结束,但是新的课程标准已经给语文学科定性:“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不是中庸之道,它体现了国家课程改革的精神,反映了当今世界“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两种教育思潮逐渐靠拢的大势。

但是,还是有不少教师片面地理解了语文学科的性质,随意曲解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观点,更有人振臂呼吁“语文教育就是文学教育”,工具性被完全弃之不顾。离开了人文性,简单地、机械地理解工具性,最终只剩下躯壳;反之,离开了工具性大谈人文性,最终只能使语文不像语文,将语文课演变成政治课、思品课、班会课、心理课、综合课等等。

语文教育的任务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与此同时,通过文学作品的教学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语文离不开听、说、读、写,离不开与此相关的识记、理解、判断、综合、分析、鉴赏、评价等能力,离不开想象活动与情感活动,这些才是语文的本体。曾有人打 过比方,在强调人文性的同时不要“将孩子和洗澡水一起泼掉”,否则势必又会陷入到以前片面强调某一点的老路上去,最终造成工具性和人文性的两败俱伤。

这个问题属于本体论范畴,它是语文教师的思考基础与认知背景,如果缺少对此的正确认识与基本理解,就会影响日常的教学行为。但事实不争,有的教师只注重对内容的整体把握而忽略了对语言的含英咀华,有的教师只注重旁征博引而忽略了对文本的深入剖析。而人文性一旦离开了基本的语言训练,必是虚的;工具性一旦离开了思想与情感的挖掘,必是死的。

二、关注学生实际需求

[案例]《登高》

杜甫【原文】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译文】

风急天高猿猴啼叫显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河洲上空鸟儿在盘旋。

无边无际的树木萧萧地飘下落叶,望不到头的长江水滚滚奔腾而来。

悲对秋景感慨万里漂泊常年为客,一生当中疾病缠身今日独上高台。历尽了艰难苦恨白发长满了双鬓,穷困潦倒偏又暂停了浇愁的酒杯。【赏析】

此诗是杜甫大历二年(767年)秋在夔州时所写。夔州在长江之滨。全诗通过写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长年飘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慷慨激越,动人心弦。杨伦称赞此诗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杜诗镜铨》),胡应麟《诗薮》更推重此诗精光万丈,是古今七言律诗之冠。

前四句写登高见闻。首联对起。诗人围绕夔州的特定环境,用“风急”二字带动全联,一开头就写成了千古流传的佳句。夔州向以猿多著称,峡口更以风大闻名。秋日天高气爽,这里却猎猎多风。诗人登上高处,峡中不断传来“高猿长啸”之声,大有“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水经注•江水》)的意味。诗人移动视线,由高处转向江水洲渚,在水清沙白的背景上,点缀着迎风飞翔、不住回旋的鸟群,真是一幅精美的画图。其中天、风,沙、渚,猿啸、鸟飞,天造地设,自然成对。不仅上下两句对,而且还有句中自对,如上句“天”对“风”,“高”对“急”,下句“沙”对“渚”,“白”对“清”,读来富有节奏感。经过诗人的艺术提炼,十四个字,字字精当,无一虚设,用字遣辞,“尽谢斧凿”,达到了奇妙难名的境界。更值得注意的是:对起的首句,末字常用仄声,此诗却用平声入韵。沈德潜因有“起二句对举之中仍复用韵,格奇而变”(《唐诗别裁》)的赞语。

颔联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诗人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在写景的同时,便深沉地抒发了自己的情怀。“无边”“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化,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之声,长江汹涌之状,也无形中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透过沉郁悲凉 的对句,显示出神入化之笔力,确有“建瓴走坂”“百川东注”的磅礴气势。前人把它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是有道理的。

前两联极力描写秋景,直到颈联,才点出一个“秋”字。“独登台”,则表明诗人是在高处远眺,这就把眼前景和心中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常作客”,指出了诗人飘泊无定的生涯。“百年”,本喻有限的人生,此处专指暮年。“悲秋”两字写得沉痛。秋天不一定可悲,只是诗人目睹苍凉恢廓的秋景,不由想到自己沦落他乡、年老多病的处境,故生出无限悲愁之绪。诗人把久客最易悲秋、多病独爱登台的感情,概括进一联“雄阔高浑,实大声弘”的对句之中,使人深深地感到了他那沉重地跳动着的感情脉搏。此联的“万里”“百年”和上一联的“无边”“不尽”,还有相互呼应的作用:诗人的羁旅愁与孤独感,就像落叶和江水一样,推排不尽,驱赶不绝,情与景交融相洽。诗到此已给出作客思乡的一般含意,添上久客孤独的内容,增入悲秋苦病的情思,加进离乡万里、人在暮年的感叹,诗意就更见深沉了。

尾联对结,并分承五六两句。诗人备尝艰难潦倒之苦,国难家愁,使自己白发日多,再加上因病断酒,悲愁就更难排遣。本来兴会盎然地登高望远,现在却平白无故地惹恨添悲,诗人的矛盾心情是容易理解的。前六句“飞扬震动”,到此处“软冷收之,而无限悲凉之意,溢于言外”(《诗薮》)。

诗前半写景,后半抒情,在写法上各有错综之妙。首联着重刻画眼前具体景物,好比画家的工笔,形、声、色、态,一一得到表现。次联着重渲染整个秋天气氛,好比画家的写意,只宜传神会意,让读者用想像补充。三联表现感情,从纵(时间)、横(空间)两方面着笔,由异乡飘泊写到多病残生。四联又从白发日多,护病断饮,归结到时世艰难是潦倒不堪的根源。这样,杜甫忧国伤时的情操,便跃然纸上。

(选自《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版,有删节)

杜甫的《登高》一诗,倘若在不同的学段学,应该确定不同的教学内容,现此诗出现在初中教材中,就要针对初中学生的实际,确定教学内容。

小学:描写了秋天的哪些景物;了解诗歌大致意思;读读背背。

高中:感悟杜甫在登高时所触发的人生悲怀以及大唐帝国由盛转衰的时代氛围;沉郁顿挫的风格;探究“木叶”意象(对基础好的学生)。

初中:抓住描写景物特征的词语谈谈感受和理解;思考景物描写与诗人表达的情感之间的关系;把握这首“古今七律第一”的诗歌的艺术特征。

教学内容要考虑到学生的可接受性,如果所学内容过易或过难,学生都会失去学习兴趣,因此,教学内容确实是能让学生“跳一跳摘到果子”的。当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更要处处关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困惑点、兴奋点。

三、体现三维教学目标 新课程提出“三维目标”,就语文学科而言,知识与能力的目标包含有: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积累语言,培养语感,发展思维,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综合学习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包含有:一方面是文本本身所传递的思想内容,另一方面是语文学习的兴趣、态度、习惯,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提高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培养良好个性,塑造健全人格。过程与方法包含有:语文学习的策略与方法,感悟、体验的过程等。

这“三维”实乃“一体”,一如“三足之鼎”。知识的掌握与能力的形成离不开感受、体验的过程和正确方法的运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别于我们过去所理解的“思想目标”、“德育目标”,它不仅仅是对文章主题的把握,还强调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愿望、态度这些方面的情感;过程与方法既是学习知识、提升能力的过程,也是情感培养、审美品质形成的过程,三个维度相辅相成、不可分割、高度整合。因此,我们在确定教学目标时,心中应清楚地考虑到三个维度(几何学认为:一维是直线,二维是平面,三维是立体)既要重视显性的目标(知识与能力),又要重视隐性的目标(过程与方法)。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目标中,还要有意识地考虑民族精神教育与生命教育在语文学科中的落实,使“两纲”教育与语文教学水乳交融,无缝焊接;要把国家意识、文化认同、公民人格作为民族精神教育的重点内容,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历史、文化、生活方式的归属感和对伟大祖国悠久历史、优秀传统的认同感,引导学生形成现代公民的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要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提高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的教育活动,通过文学作品中的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件,联系现实生活,陶冶学生心灵,使学生认识自我,学会调适,感悟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当然,在某一节课中,三个维度的分量不一定相等。而在用文字呈现时,也大可不必作茧自缚、分条阐述。

新教材不同于以往的教材按文体或能力体系编排,它主要是以主题来组元的,围绕一个主题从各个不同角度来选文。在制订教学目标时,除了设定课时教学目标外,务必要有单元意识,考虑到单元教学目标。在单元教学目标之下,再来考虑单篇的教学目标,这样也能更好地落实知识,体现知识“随文学习”的原则。甚而至于要考虑学期教学目标、学年教学目标,千万不能像吃萝卜似的,洗一节吃一节,这样才能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状况。

[案例] “亲近自然”的单元目标

(1)理解本单元七篇课文的内容,感受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感。

(2)反复朗读课文,体会散文的语言特点,根据已有的知识和语言能力,理解文章关键句子,提高语言表达能力。(3)掌握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了解细节的特点,体会想象的作用。(4)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并主动与老师和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

这样的目标设定大致是符合要求的。它描述了学生的学习结果,而不是教师的教学行为,总体上来说,显得比较科学、明确,如果在“理解”“掌握”“体会”这些描述学生内部心理过程的术语的基础上,能再多一些如“朗读”“交流”这样的外显行为动词,那么目标就更加具体、可测。

四、引导学生体验感悟

[案例]《雁》

人们先是看见那只孤雁在村头的上空盘旋,雁发出的叫声凄冷而又孤单。秋天了,正是大雁迁徙的季节,一排排一列列的雁阵,在高远清澈的天空中,鸣唱着向南方飞去。这样的雁阵已经在人们的头顶过了好一阵子了,人们不解的是,为什么这只孤雁长久的不愿离去。

人们在孤雁盘旋的地方,先是发现了一群鹅,那群鹅迷惘地瞅着天空那只孤雁,接着人们在鹅群中看见了那只受伤的母雁。她的一只翅膀垂着,翅膀的根部忍在流血。她在受伤后,没有能力飞行了,于是落到了地面。她应和着那只孤雁的凄叫。在鹅群中,她是那么地显眼,她的神态以及那身漂亮的羽毛使周围的鹅群黯然失色。她高昂着头,冲着天空中那只盘旋的孤雁哀鸣着。她的目光充满了绝望和恐惧。

天空中的雁阵一排排一列列缓缓向南方的天际飞,惟有那只孤雁在天空中盘旋着,久久不愿离去。

天色近晚了,那只孤独的雁留下最后一声哀鸣,犹豫着向南飞去。受伤的雁目送着那只孤雁远去,凄凄凉凉地叫了几声,最后垂下了那颗高贵美丽的头。

这群鹅是张家的,雁无处可去,只能夹在这群呆鹅中,她的心中装满了屈辱和哀伤。那只孤雁是她的丈夫,他们随着家族在飞往南方的途中,她中了猎人的枪弹。于是,她无力飞行了,落在了鹅群中。丈夫在一声声呼唤着她,她也在与丈夫呼应,她抖了几次翅膀,想重返到雁阵的行列中,可每次都失败了。她只能目送丈夫孤单地离去。

张家白白捡了一只大雁,他们喜出望外,人们在张家的门里门外聚满了。大雁他们并不陌生,每年的春天和秋天,大雁就会排着队在他们头顶上飞过,然而这么近地打量着一只活着的大雁,他们还是第一次次。

有人说:“养起来吧,瞧她多漂亮。”

又有人说:“是只母大雁,她下蛋一定比鹅蛋大。”

人们议论着,新奇而又兴奋。

张家的男人和女人已经商量过了,要把她留下来,当成鹅来养,让她下蛋。有多少人吃过大雁蛋呢?她下的蛋一定能卖个好价钱。

张家的男人和女人齐心协力,小心仔细地为她受伤的翅膀敷了药,又喂了她几次鱼的内脏。后来又换了一次药,她的伤就好了。张家的男人和女人在她的伤好前,为了防止她再一次飞起来,剪掉了她翅膀上漂亮而又坚硬的羽毛。

肩伤不再疼痛的时候,她便开始试着飞行了。这个季节并不寒冷。如果能飞走的话,她完全可以找到自己的家族,以及丈夫。她在鹅群中抖着翅膀,做出起飞的动作,刚刚飞出一段距离,便跌落下来。她悲伤地鸣叫着。

人们看到这一幕,都笑着说:“瞧,她要飞呢。”

她终于无法飞行了,只能裹挟在鹅群中去野地里寻找吃食,或接受主人的喂养。在鹅群中,她仰着头望着落雪的天空,心里空前绝后地悲凉。她遥想着天空,梦想着南方,她不知道此时此刻同伴们 在干什么。她思念自己的丈夫,耳畔有依稀想起丈夫的哀鸣,她的眼里噙满了绝望的泪水。她在一天天地等,一日日地盼,盼望着自己重返天空,随着雁阵飞翔。

一天天,一日日,她在企盼和煎熬中度过。终于等来了春天。一列列雁阵又一次掠过天空,向北方飞来。

她仰着头,凝望着天空掠过的雁阵,发出兴奋的鸣叫。她终于等来了自己的丈夫。丈夫没有忘记她,当听到她的呼唤时,毅然地飞向她的头顶。丈夫又一次盘旋在空中,倾诉着呼唤着。她试着做飞翔的动作,无论她如何挣扎,最后她都在半空中掉了下来。

她彻底绝望了,也不再做徒劳的努力,她美丽的双眼里蓄满泪水,她悲伤地冲着丈夫哀鸣着。

这样的景象又引来了人们的围观,人们议论着,嬉笑着,后来就散去了。

张家的男人说:“这只大雁说不定会把天上的那只招下来呢。”

女人说:“那样的话,真是太好了,咱们不仅能吃到大雁蛋,还能吃大雁肉了。”

这是天黑十分张家男女主人的对话。张家一把鹅群和他感到了自家院子里,空中的那只大雁仍在盘旋着,声音凄厉绝望。

不知过了多久,这凄厉哀伤的鸣叫消失了。

第二天一早,当张家的男人和女人推开门时,他们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两只雁头颈相交,死死地缠在一起,他们用这种方式自杀了。

僵直的头仍冲着天空,那是他们的梦想。

师:文中多次写到旁观者,其中有两次提到旁观者的“笑”,请你找出来解读一下旁观者的行为。生:第一次“笑”是在大雁的翅膀被张家剪去后,她练习飞翔,刚飞出一段距离,便跌落下来,悲伤地鸣叫着。

生:第二次“笑”是旁观者看到母雁无论如何挣扎,都在半空中掉了下来,眼里噙满了泪水。师:旁观者的“笑”都是在大雁最痛苦、绝望的时候,也就是说他们将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大雁的痛苦之上。同学们,如果你处在旁观者的人群中,你会笑吗?

生:不会。

师:你觉得应该怎么做?

生:把她送到动物保护协会组织。生:给她疗伤,伤好后让她回归大自然。师:说说你这样做的理由。

生:因为生命是平等的,我们要热爱生命。人并不是大自然的主宰,并不是可随心所欲地处置其它生命的霸主。

师:为什么在旁观者的人群中就没有人站出来制止张家的行为呢?没有人像你们这么想这么做的呢?(课堂上暂时冷场。)

师:旁观者对待这件事的态度是怎样的呢? 生:冷漠、麻木。

师:怎么会产生冷漠、麻木的情感呢?

生:因为他们经常看到有人残害动物,对这种现象已习以为常,见怪不怪了。

五、学会编写课程纲要

[案例]上海市初中语文六年级第一学期课程纲要

一、课程目标

作为初中的起始阶段,其目标主要为:实现与小学的衔接,打好初中阶段语文学习必备品质的坚实基础,并向这一方向有所前进。

1. 具有明确的三维目标,强调正确的思想导向。2. 注重文化积淀,继续积累一定量的词语。

3. 学习调动生活和知识积累理解文章,关注学习过程的体验和感悟。

4. 初步感知诗歌、小说、散文、科幻故事、寓言等文体的一般特征,学习适切有用的语文知识。5. 能选择自己熟悉的生活,写以叙述为主的文章。

二、课程内容 1.阅读

本学期阅读教学共8单元34篇课文。前七个单元为生活主题单元,侧重于作品所表现的多姿多彩的生活,第八单元为专题单元,侧重于掌握寓言这一文体特点。

以生活主题构建的单元仍要把基本文体规律和语文知识的掌握及应用落到实处。精读或略读的处理,可根据教材标注,也可根据学生实际进行调整。教学重点落实在整体感受、分类概括和体验悟得等方面。

熟悉内容,把握中心,体验感情,感悟语言,提高理解能力;学习分类、概括、归纳,提高分析能力。

重视学习过程和方法的指导,无痕化落实“两纲”教育。

第一单元 寄情山水 第二单元 同龄人的故事 第三单元 有家真好 第四单元 科幻天地 第五单元 童心是诗 第七单元 读书有味 第八单元 小故事,大智慧 2.写作

可采用自由写作、课文写作和单元写作三种形式并行的方式进行。从我写起,叙述为主,快乐作文,做到有内容、有中心、有感情。进行排仿写、扩写和想象作文。掌握顺叙、倒叙等叙述方式,做到段落分明,有头有尾。做摘抄并进行点评。大作文8次,小作文10次左右。

3.口语交际 重点为发言。

具备大胆、认真、主动的态度。能听清楚,听完整;领会语意;勇于发言;有观点,有感情。有头有尾,说话完整。口齿清楚,音量适当,语言连贯、完整。4.综合学习

提供生活和学习情境,让学生有效地进行语言实践,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开发潜能。综合可以体现为有读有写,也可体现为课内与课外的结合,或者语文学科与其它学科的综合。教材提供的8次活动,可根据教学需要作适当选择。

三、实施意见

1.具有整体意识及课程意识,对本学期课程在初中学段的意义有整体理解,对每一单元在本学期课程中的意义有清晰把握,对单元之间的关系有深入认识,对“阅读”、“写作”两块内容的有机联系有深刻理解。

2.阅读教学要注重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去体验文章中的思想情感,引导学生初步理解生活与文章的关系。

3.写作教学要特别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保护他们的赤子之心,写真话,抒真情;同时激发他们的想象与联想,大胆书写想象世界。

四、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离不开定量评价,但在定量评价时还要注重其他评价方式。在初中起始阶段,下面两种方式极其重要。

1.注重发展性评价。学生刚进入初中时学习是什么情况,通过一个学期的初中学习是什么情况,教师对学生学习的这种发展性评价,将不仅给学生以后的学习及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而且对其整个初中阶段甚至高中阶段的学习与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2.注重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评价。进入初中后,学生的人格形成由他律逐步走向自律。这就要求教师在评价学生时,既给予充分的激励,又不失时机地给予约束,两者的有机结合将给学生生命发展最有力的支撑。

新课程要实现课程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向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的转变,它需要教师将自己的教学行为转变为学生的学习行为,从“教”到“学”,虽一字之变而境界顿出。学生不喜欢吃土豆,那就要把土豆变成学生喜欢吃的薯条、土豆圈。总之,要想方设法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让课堂成为学生真正的生命体验。

讨论:

1、你认为目前老师们在使用新教材时主要存在什么问题?

讨论方向:

(1)没有准确地把握语文课程性质。片面地理解了语文学科的性质,随意曲解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观点。离开了人文性,简单地、机械地理解工具性,最终只剩下躯壳;离开了工具性大谈人文性,最终只能使语文不像语文。(2)忽视学生实际需求。教学内容不太考虑到学生的可接受性,忽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困惑点、兴奋点、发展点。(3)忽视三维教学目标的整合。(4)缺乏单元意识。在制订教学目标时,忽视单元教学目标,很少考虑学期教学目标、学年教学目标,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状况较普遍。(5)忽视引导学生体验感悟。

2、编制一学期的课程纲要应注意些什么? 讨论方向:

(1)应具有整体意识及课程意识,依据《课程标准》,对本学期课程在初中学段的意义有整体理解,对每一单元在本学期课程中的意义有清晰把握,对单元之间的关系有深入认识,对“阅读”、作”两块内容的有机联系有深刻理解,从而正确制定课程目标,合理安排课程内容。

(2)应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与生活积累,明确各学期学生的发展需求。(3)要体现三维教学目标,渗透两纲教育。

(4)教学评价方式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要有利于学生以后的学习发展。

“写第三讲 对新教材主题组元的理解与实践

前言:新课程改革以前的大部分教材,要么以文体组元,要么以能力体系编排。前者根据文体的分类来编排单元,如记叙文单元、议论文单元、说明文单元、散文单元、小说单元、诗歌单元等等,好处是文体知识比较系统,教师比较关注不同文体的读写方法,但也经常走入文体知识教学的死胡同,不同年段始终在重复同一个内容,造成语文教学的高耗低效。后者则是以语文阅读的各种能力来编排单元,如主旨的提炼、语言的品味、思路的把握等等,其好处在于不同单元都有明确的能力点,对偏重知识的教学具有矫正作用,但如果一个单元几篇不同的文本在教学时只围绕某个能力训练点展开,会使教学不断在同一个平面上循环,还可能让文本的人文性资源白白流失。更何况,到目前为止,理论界还没有建立起一套科学、明确又具操作性的语文能力体系。

因此,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材,几乎百分之九十以上都采用了主题/专题组元的方式。以上海二期课改初中《语文》教材来看,四个年级八册教材共64个单元中,生活主题单元共有50个,其余14个为专题单元。总之,各地不少新教材的编写均贴近生活,贴近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但有时难免因较多地关注了教材选文的人文性,而对言语形式有所忽略。

一、主题组元应防止“主题教学”和“主题先行”

在使用这些新教材的过程中,不少教师过多地关注了单元主题,忽视了文本本身,忽视了言语形式,淡化了最核心的因素——语言。他们往往从单元主题出发,要求学生把握文本内容、作者情感以及其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而情感或文化内涵的把握是与文本相脱离的,文本有时候仅仅成为一个例子,于是导致了“主题教学”。其实,主题原本只是单元篇目的聚焦点,如今却成了部分教师教学的立足点。

除了“主题教学”外,另一种倾向是“主题先行”。所谓“主题先行”,就是先确定文章的主题,然后让学生到文中区寻求依据。先有了结论然后到作品里寻求根据,这在方法论上属于比附,是不适合文学作品的教学的。因为从接受理论来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如果教师先给定了结论,就不利于学生阅读过程中的体验和感悟。

比如,学习《安妮日记》,先让学生说出文章表现了什么?表现了安妮在恶劣的环境中坚贞乐观,不为命运所屈服的坚韧的性格。接下来就让学生到文中区寻找表现这种性格的具体内容。再比如,学习《诺曼底号遇难记》和《沉船之前》,也是先把主题揭示出来,然后再去演绎。对文学作品的教学而言,更多的需要归纳。

二、主题组元应凸显“语文味”

先看一组镜头:

学习艾芙·居里《伟大的发现》,教师在课始介绍居里夫人生平、爱因斯坦对居里夫人的评价、获得诺贝尔奖的各位大师,课尾又请学生说说中国科学家的伟大发现和发明,以及他们的事迹;

学习王宗仁的《藏羚羊跪拜》,教师或者在学课文之前作一个关于藏羚羊介绍的多媒体演示,或在学完课文之后来介绍几篇诸如《我的野生动物朋友》之类的文章;

学习儒勒·米什莱的《云雀》,谈到云雀是快乐的,教师就请同学们说说“你的身边有没有快乐的例子?”于是,有的学生说他学会了骑自行车很快乐,有的学生说爸爸每天给他讲笑话,因此他很高兴„„

学习《乡愁四韵》,学生一节课上所读的材料不止五种,有余光中的生平介绍资料和他的诗歌《乡愁》、席慕容的《乡愁》诗及与此有关的各种文学批评文章。

学习《两小儿辩日》,教师在课始就提出“两小儿为什么问题而争论?”学生齐刷刷地回答:“为地、日间的距离。”教师紧接着问:“那么,地、日间的距离到底是怎样的?你是同意第一个小孩还是第二个小孩的意见?你是否还有第三种意见?这节课我们就来讨论这个问题。”于是,学生们面红耳赤地讨论了一节课。

总而言之,这样的镜头在当前课程改革以来的语文阅读课上经常可以捕捉到——“泛语文”“非语文”现象不少。

究其原因,一方面,有些老师对“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这一课程性质的理解还不能有效地在教学实践中落实;另一方面,有些教师片面地理解“用教材教”的理念。课程标准提倡教学既要立足教材,又要超越教材,要“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阅读教学也是如此,教学内容不应局限于教材,教师应带领学生加工教材。这个理念的提出,更多地是为了改变过去“以本为本”的教学,提倡“以生为本”的教学。但是,有些教师片面地理解了这一理念,走上了所谓“回归生活”的道路,把教学时间花在了千奇百怪、无休无止的拓展延伸上。他们不是引导学生花时间去细读文本,而是对文本走马观花,轻描淡写,随意处置,甚至仅把文本作为一个引子,完全忽视了学生对文本的浸润与体验。教师过多、过早地补充课外内容,海阔天空,信马由缰,有时甚至使文本解读走向庸俗化。当今网络十分发达,几乎每一篇文章都可以找到一大堆的相关资料,但是“用教材教”所强调的与学生实际生活相结合,不是让课堂成为资料馆、展示厅,而是期望教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现有知识和相关材料来感受文本内容,调动生活积累来学习语文。凭着文本走向生活,这决不是阅读教学的“专务”。当然,这其中也受到教材专题组元方式的影响。由于对“用教材教”这一理念的片面理解,使阅读教学从原来的偏重落实字词句篇语修逻文,虚化成了思想与文化的教学,导致语文课缺失了“语文味”,甚至异化成了其他的课。在这样的阅读教学中,“语文”要么面目全非,要么无影无踪。其实,阅读教学要体现“语文味”,这一看法为历来的许多大家所提倡。被称为是“中国语文教育史无法绕过的精神存在”的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在讲解的时候,一定要靠讲明语言的运用和作者的思路——思维的发展来讲内容。要知道为什么要这么说而不那么说,为什么用这一个词而不用那一个词,为什么用这种口气而不用那种口气,所有这些都跟文章表达的内容密切相关。不能把两者分开来讲,这一堂讲思想内容,另一堂专门讲语言;只有把两者结合起来,这堂课才算成功。”被尊为“三老”之一的张志公先生则认为,语文学习就是“带领学生从文章里走一个来回”,即通过弄清语文形式来理解文章内容,再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弄清为什么用这种语文形式表达这个内容,即语文形式——文章内容——语文形式。著名特级教师于漪则提出,“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与结晶”,“要真正读懂教材,既读懂字面,又读懂内涵,还要读懂字面和内涵如胶似漆的关系。”于漪老师可说是人文性的倡导者,但她也从来没有否定过语文课可以离开语言文字。

文章学家程福宁先生的话也可作一佐证,他认为阅读有两种,一是文章阅读,一是语文阅读,文章阅读是以汲取思想为目的的,语文阅读是旨在凭借文章获得关于语文的感性经验和语文知识。所以,语文阅读,目的在于弄清楚为什么用这样的语文形式表达这样的内容。文章阅读,目的在于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语文课就应该是语文阅读。近年来颇为关注中学语文教育的王尚文教授则提出要紧紧抓住“语文”的缰绳,“语文教学就是从一个个标点、一个个词语、一个个句子开始构建或更新学生的人文世界”,“语文之外的其他课程诚然不能越过形式而把握内容,但它们往往把形式当作掌握内容的跳板,可以得鱼而忘筌,即便关注它的形式,目的也仅仅在于更好地理解它的内容;语文就不同了,虽然在品味形式的同时也在理解内容,但它的目的主要不在把握内容,而是学习特定的形式如何表达特定的内容。”

就国外的文论研究而言,从20世纪初期的俄国形式主义到英美新批评,变革的基本方向是强调形式的自主性和语言的功能。新批评理论家韦勒克与沃伦把文学研究分为“外部”和“内部”,“外部”包括传统的批评内容,如思想、社会、心理等;“内部”是指传统作品中的形式部分,如文体、叙述模式、语言特征等。他们认为“文本的意义产生于文本内部语言的符号表意活动”,“文本结构凸显为问题的核心”,提出“要重视内部的研究”等。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内部研究”的取向在我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因为人们对长期流行的庸俗社会学产生了厌恶之情,但是到了九十年代,随着新历史主义等思潮的影响,“内部研究”逐渐淡化。其实,这“内部”恰是语文味的体现,应予以重视。

如何体现语文味呢?

想起汪曾祺老先生对《祝福》中“剩”字的解释。鲁迅在小说中有这么一句:“但是,谈话总是不投机,于是不多久,我便一个人剩在书房里”,汪老先生在《关于小说语言》一文中这样解释道:

“剩是余下的意思。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孤寂无聊之感,仿佛被世界所遗弃,孑然存在着了。而且连四叔何时离去,也都未觉察,可见四叔既不以鲁迅为意,鲁迅也对四叔并不挽留,确实不投机。四叔似乎已经走了一会了,鲁迅方发现只有自己一个人剩在那里。这不是鲁迅的世界,鲁迅只有走。”

如果我们借鉴汪老的理解来学习课文,恐怕就不必担心没有“语文味”了。或许,字词就是制作“语文美食”的好原料,“语文味”正是从对具体词句的分析与鉴赏中散发出来的。

很多时候,我们大谈作家的人文精神和作品的深刻内涵,却忽略了具体字词句背后所隐含的意蕴。其实,文章的思想、作者的情感无不寓于语言文字之中。有时候仅从一个字入手,含英咀华,就能理解文章内涵,体会人物思想感情。关键是我们在解释时不仅要注意它的表层意思,而且要立足于全篇,根据文章前后之间的联系,把字词所包含的情感、意蕴作深入的解释。从审美学的角度而言,这样的解释既包含了普遍意义,又超越了普遍意义,具有了言语的特殊性,体现了在语境中的具体性。

除了字词,恐怕形式也是制作“语文美食”的好原料。叶圣陶先生在《文章例话》关于朱自清《背影》一文写道:

“有一层可以注意:父子两个到了南京,耽搁了一天,第二天渡江上车,也有大半天的时间,难道除了写出来的一些事情以外,再没有旁的事情吗?那一定有的,被朋友约去游逛不就是事情吗?然而只用一句话带过,并不把游逛的详细情形写出来,又是什么缘故?缘故很容易明白:游逛的事情和父亲的背影没有关系,所以不用写。凡是和父亲的背影没有关系的事情都不用写;凡是要写出来的事情都和父亲的背影有关系。”

或许,“语文味”就是从体会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中散发出来的。文章的内容和形式正如一枚硬币的两面,内容并非孤立地存在,而是与形式相统一。

今天的课堂上,常常只强调文章内容,而偏废了文章形式,致使语文课的“味”越来越淡。其实,语文课上的阅读不是光以汲取文章思想为目的,而是要通过文章获得关于语文的感性经验和语文知识。理解文中的人物形象、了解写作的时代背景、体会作者的情感固然重要,但如果忽略了对语言形式的把握,将具有借鉴价值的表现手法、写作思路等弃之不顾,那必将使“语文味”尽失。殊不知,形式对内容的反作用力是巨大的,对形式的理解,将会直接影响到对内容的理解。

王先霈先生在《文学文本细读讲演录》中对苏雪林《溪水》开头两句(“我们携着手走进林子,溪水漾着笑涡,似乎欢迎我们的双影。”)是这样“细读”的:

“第一句写我们走进林子。同学们,如果是你或我执笔,大概会接着写我们所看到的林子里的风景吧,然后写我们看到了溪水,又对溪水形容一番。可苏雪林不这样写,她的笔换位了,不是我们看到了溪水,看到溪水中自己的倒影,而是让溪水主动出场来欢迎我们,欢迎我们把身影透进其胸怀。不说影子而说双影——两个耳鬓斯磨的人俯身溪水之前,这个词儿本身就含着爱怜,含者温婉,含着亲切。这样,只用两个很普通的句子,就构造了轻快的气氛。”

如果我们借鉴王老的“细读”法来学习课文,还怕没有“语文味”吗?或许,语文的味道正是从对文本细部的探幽发微中散发出来的。而这种探究,更多在“怎么写”,而不仅仅是“写什么”。

语文教学在担负指导学生理解语言文字任务的同时,还担负着指导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任务。学习文章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即了解作者怎么写和为什么这样写。因此,教师和学生都应养成静心思考的习惯,使自己成为有慧心的细读者,去思考作者写作时的“原型”心态,相信这也是制作“语文美食”必不可少的。此外,对文本形式的关注也是体现“语文味”的重要策略。

[课例]《古诗二首》

《古诗二首》,教材选取的是曹操的《观沧海》和陶渊明的《饮酒》,教师在带领学生通过朗读和想象把握了诗歌内容后,请大家深入思考:为什么我们读这两首诗会有不同的感觉?大家沉浸于诗歌之中,静心思索,陆续谈出了自己的理解:两首诗所描写的景物不一样,所以传达的感情也有异。曹操北征乌桓,胜利归来,他想统一中国的勃勃雄心正和大海气吞万里的磅礴气势相一致,如果写他打了胜仗回来,悠然地“采菊东篱下”,那就显得英雄气短了;而《饮酒》则不同,它要抒写的是陶渊明告别了争名逐利的官场,在“飞鸟相与还”的夕阳的余辉中采菊于东篱之下,既表现出闲适宁静的心境,又表现出坚守节操的品格。他对菊花自有一番眷恋之情,在他的很多诗作中,他爱菊花、赏菊花、赞菊花、种菊花、采菊花,可以说,菊花是他精神品格的化身。若写他归隐之后,“东临碣石,以观沧海”,那岂不可笑?于是,教师总结,景是为了表现情而服务的,而情是融于景之中的。

按一般要求来看,这样的教学步步推进,水到渠成,可说是比较理想的,但是不是还可以深入一步呢?其实,诗歌的音律美绝不是一个纯形式的因素,它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与情感内容密不可分。随着诗歌的发展,人们对节奏、韵律的运用更加自觉,在情感表现的功用方面更加突出,山水田园诗派追求冲淡隽永的情韵,多用五言体,表现出宁静状态的心境,显示优美的特色;边塞诗派诗风雄健奔放,多用七言歌行体,气势纵横激荡,句式长短灵活,节奏顿挫多变。《饮酒》是五言体,它表现的正是一种悠然的心境;而《观沧海》虽不是七言歌行体,但它是一首四言古体诗,正如钟嵘在《诗品》里评论 21 曹操时说:“曹公古直。”所谓“古”,就是有古人之风,所谓“直”,就是立意刚劲,气魄雄豪。《观沧海》每句四字,节奏上体现出一种力度,这与表现曹操准备一统中国的豪情壮志非常契合。

如果教师让学生试着把五言的《饮酒》改成四言诗,将会是什么效果呢?“结庐人境,无车马喧。问何能尔?心远地偏。采菊东篱,遥见南山。山气暮佳,飞鸟相还。中有真意,欲辨忘言。”只要读一读,学生就会觉出它失去了原诗的韵味与意境,还会发现四言诗的两字一顿和五言诗的二、三字交错,因节奏不一样,故表现的情感也不相同。如果能够这样处理教学,那么就能真正地从内容到形式对两首古诗进行欣赏、比较,从而更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多一个层面地体现出“语文味”。

总之,面对着主题组元的新教材,教学中尤其要具备“语文”意识。以下几条基本策略供参考。◆发现语言的“宝盒子”并打开它,关注文本的用词造句、语言风格、句型结构等。

◆改变公式化的阅读习惯,透过语言的外衣去挖掘文本内涵,只要能从语言层面沉下去,便自会从情感层面浮上来。

◆阅读文本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即了解作者怎么写和为什么这样写。

◆不同的文学体裁具有不同的文体特征,文体意识具备与否也是阅读教学能否体现语文元素的关键之一。

◆“情采”“文质”“理辞”是构成文学作品的基本要素,阅读教学主要不在于区分“情”与“采”、“文”与“质”、“理”与“辞”,而是要把几者统一起来,即关注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讨论:

1、你认为主题组元的编排方式有什么好处及弊端?

讨论方向:(1)贴近学生的生活,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拉近了文本与学生的心灵距离。(2)贴合学生的年龄特征,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3)主题单元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4)主题单元与文体单元是暗合的,主题单元是显性的,文体单元是暗含的,这就兼顾了知识“随文学习”的问题。

2、有人说,“主题教学是耕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家的园”,你对此怎么看? 讨论方向:

主题组元应防止“主题教学”。在使用这些新教材的过程中,不少教师过多地关注了单元主题,忽视了文本本身,忽视了言语形式,淡化了最核心的因素——语言。他们往往从单元主题出发,要求学生把握文本内容、作者情感以及其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而情感或文化内涵的把握是与文本相脱离的,文本有时候仅仅成为一个例子,于是导致了“主题教学”。其实,主题原本只是单元篇目的聚焦点,如今却成了部分教师教学的立足点。主题组元应凸显“语文味”。

3、使用主题组元的教材时,如何处理好知识“随文学习”的问题?

上海版新教材90%的单元都暗含着文体编排的意图,《课程标准》中所有的知识点和能力要求都落实在八册教材里,编者从全局上做了安排,呈现在“学习建议”和“综合学习”中,系统性看似不明显,实则还是有整体设计的。教师对整套教材要有一个通盘的了解,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考虑到这篇课文的显性知识在整个单元及整套教材中的地位,从而处理好知识的随文学习。

4、任选新教材中一个主题单元,完成单元阅读教学设计方案。七年级第一学期 第二单元“故乡情思”。

概述:该单元以“故乡情思”为主题,选取了四篇课文,展现了不同时代、不同人物对故乡不同的情思。其中有忆故乡童年伙伴的,有忆故乡亲人的,有忆故乡景物的,有忆故乡物产的。“故乡”的内涵在四篇文章中,有多种理解:有的是指作者的出生地,也有的是指作者生活或成长的地方。教学上,要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把握作者热爱故乡的情感基调,感受作者热爱故乡人、景、物的感情脉络。

《社戏》

教学目标:感受作者对儿时岁月的诚挚情感;品味文章生动,形象的语言和寓于情趣的描写。教学突破口:

(1)文章写平桥村是“我”童年生活的一块乐土,“乐”的具体表现有哪些?

(2)文中有许多鲜活的人物形象。请选择一个人物,圈画出描写他语言、动作的语句,归纳他的性格特征,批注在书上。

《滹沱河和我》

教学目标:体会作者是如何通过对家乡滹沱河的描写,来赞美大自然令人震撼的力量的;欣赏文章细致、逼真的景物描写。

教学突破口:

(1)文中写了“滹沱河”的几种状态?它们各有什么特点?从这些描绘的语句中,你可以看出“滹沱河”是怎样的一条河?

(2)你看出文章的“我”是怎样的一个人?为什么故乡留给我最深印象的是这条河? 《藕与莼菜》 教学目标:品味朴实平易、淡雅自然的语言,体会作者思念故乡及向往美好生活的感情。教学突破口:(1)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乡?(2)在故乡,作者所恋的除了藕与莼菜,还有什么?为什么会起这么深的眷恋之情?

《故乡在远方》教学目标:理解文章中“故乡”的含义,欣赏文章语言给人以联想和想象的诗意美。教学突破口:

(1)怎样理解开头“我总觉得自己是一个流浪者”一句的含义?

(2)文中的四个“故乡”,从“空间”上说,哪个离作者最远?从感情上说,哪个离作者最远? 第四讲 新教材文本解读的基本原则

前言:要谈文本解读的基本原则,首先要弄清什么是文本。前一阶段流行这么 一句话:如果谁还把“理念”说成是“观念”,把“范例”说成是“案例”,把“文本”说成是“作品”,那么,谁就落伍了。这句话似乎是对一味引用外来新术语的嘲讽,其实,细究一下,别的且不说,“文本”和“作品”是一回事吗?它们之间有没有本质的区别?这就涉及到对今天常用的“文本”这个概念的理解。

文本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文本这一概念由来已久,各种文学流派都有着自己的理解。简而言之,以作者为中心的文论,把作品看作是被创造物,强调它是作家赋予生命的产品,他们十分重视作者的原意。俄国形式主义、英美新批评等文论割断了作品的外部联系,只强调文本自身的意义和独特价值,对作者赋予作品的意义和读者的理解置之不理。后结构主义和解构主义则强调文本的开放性,但又把文本和批评看作文字符号的游戏,走向了极端的形式主义。接受美学则从文本结构和读者接受的关系入手来把握作品,这一理论较为辩证。

因此,当前所强调的文本解读基于这样一个立场:文学作品具有相对独立性、本源性、可被再创造性。具体来说,文学作品以其特有的文本结构具有自己的独立性,作品本身所给与读者的,并不一定是作者希望给予的,不同的读者可从一部作品中读出不同的意义来。文本的构成中留有许多空白,它包含着阐释的多样性,文本不是一个封闭体,而是一个开放的、有待于读者去填补和再创造的符号体,正如我们日常所认同的,“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是,哈姆雷特毕竟还是哈姆雷特,不能变成哈利波特。换句话说,我们对文本进行解读,一方面要有对作者“原意”的追索,一方面又要借助文本“含义”,建构起新的“意义”,但无论是追索原意,还是建构意义,都不能脱离文本,也不能够断章取义。接下来谈谈文本解读的基本原则。

一、进行细致解读

今天,我们经常听到“文本细读”这个词。细读,细读,字面意思就是仔细地、认真地阅读。当然,细读本是现代文学批评的术语,最早由上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活跃于英国和美国的大学以及文学批评界的新批评派提出。

一般说来,构成文学文本的具体层次主要有语音、字形、词义、句式、篇章结构、整体形象、意蕴与意味等,对这些方面,我们都要进行认真、仔细地思考。

[课例]《背影》 这是作者追忆八年前发生的事。作者当时在北京大学哲学系念书,得知祖母去世,从北京赶到徐州与父亲一道回扬州奔丧。丧事完毕,父亲到南京找工作,作者回北京念书,父子在浦口惜别。

文章开头,“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作者似乎很平静,其实朱自清写此文,用情极深,但是他不像我们的学生写作文,一上来就直接抒情,而是波澜不惊地开了这样的一个头,其实,当我们读完了全文再回过头来读这一句时,就能体会到作者是怎样地在极力克制着自己内心的波涛汹涌。

再如,作者为什么说“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而且还要叹气说“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这是作者的自责,责备自己那时年轻无知,不仅没有体会父亲的一片爱心,反而嫌他“说话不大漂亮”,“心里暗笑他的迂”。现在想来,内心深感愧疚。

还有,父亲买橘回来,放好橘子,“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这一个细节描写,反映了父亲怎样的内心活动?其实,这段时间父亲的心情并不轻松,穿过铁道,爬上爬下也确实比较艰难,但是为了消除儿子可能产生的不安,便故意装出轻松的样子来安慰儿子。尽管这轻松的样子是装出来的。但也表明他为儿子劳累也是心甘情愿的。这种轻松的心情正是一种爱心,这一句又道出了为什么父亲不肯让我去偏要自己去的道理:越是尽到做父亲的责任,心里越是感觉踏实满足。同时,作者不是通过对话而是通过动作刻画人物心理、感情,表现父亲虽说心情沉重,但因为怕儿子难过,只得强抑离愁,“扑扑衣上的泥土”故意显出“心里很轻松似的”。

再有,“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为什么?男儿有泪不轻弹啊,作者竟然在文中写了四次流泪。因为车站来来往往的人很多。这样一位至情至善、爱子如命的父亲,当他的背影消失在来来往往的人群里的时候,作者当然潸然泪下了。人非木石,作者怎能不为之流泪?

四次流泪的原因都相同吗? 这里有伤心之泪、感动之泪、愧疚之泪、感伤之泪。

《背影》全用白描记叙事实,不作任何修饰、渲染。通篇写父亲多么关心爱护儿子,儿子又是多么感激思念父亲,但像“关心”“爱护”“感激”这一类的抽象现成的字眼,文章中却一个也没有用,话都是很平常的,没有什么特别,读者都有这种生活经验。

《背影》所描写的父亲形象主要有“细心”、“体贴”、“不强壮有力”等特点,这和父亲的经典形象“责任心强”、“坚毅”、“粗心”、“有力”差距甚远,其实,与其说我们在《背影》中看到的是一个父亲的形象,毋宁是一个母亲的形象。

对这篇经典文本,我们所能读出的远远不止这些。当然,我们所说的“细”,不是汉代经生的钻牛角尖似的细读,要么微言大义,要么穿凿附会。他们有时用训诂的方法,解释每个字、每个词的客观意义,那种解释往往是脱离语境的,是孤立的。有时,他们又把每首诗的解释扯到历史上的政治事件中间,加以考证,这种方法也是脱离文本实际的。怪不得陶渊明要说“不求甚解”呢,原来这是针对汉代经生的钻牛角尖似的细读而言的。

二、把握文本整体

值得注意的是,文本细读千万不能只停留在细节上,它必须关注文本的整体。九方皋相马的故事,大家都听说过吧。“若皋之所观,天机也。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若皋之相者,乃有贵乎马者也。”虽然,九方皋没有弄清楚马的毛色和性别,但他能够从那么多匹马中发现千里马,这是其他人所办不到的。他关注的是马的品性,着眼点在“内”而不在“外”。文学艺术作品的美,重要的是整体美,是它各部分之间关系的匀称、均衡与和谐。如果阅读时见树不见林,得到的印象支离破碎,是很容易违背作品原意的。

[课例]《石缝间的生命》

不少教师在教学本文时,只带着学生去感受“野草图”“山花图”“松柏图”这些图景是如何展示了生命的奇迹,只关注石缝间的野草、蒲公英、松柏这三种生命,它们都体现出生命的倔强,但是很少有教师引导学生去思考,既然都写生命的倔强,那是不是可以删去其中的一个或两个呢?其实,从文章所展现的内容来看,野草重在展现它的“生机不可遏制”,蒲公英重在展现“生命就是拼搏”,而松柏重在展现“毅力和意志”,三种生命展现的侧重点不一样,“倔强”的内涵是丰富的。

如果我们关注文章整体的话,会看到第六段开头有一句承上启下的话,“如果石缝间只有这些小花小草,也许还只能引起人们的哀怜;而最为令人赞叹的,就在那石岩的缝隙间,还生长着参天的松柏,雄伟苍劲,巍峨挺拔。”可见,作者表现石缝间三种不同生命的倔强,情感上是有区别的,正如第七段末尾所写,“试想,那石缝间的野草,一旦将它们的草籽撒落到肥沃的大地上,它们一定会比未经过风雨考验的娇嫩的种籽具有更为旺盛的生机,长得更显繁茂;试想,那石缝间的蒲公英,一旦它们的种籽,撑着团团的絮伞,随风飘向湿润的乡野,它们一定会比其他的花卉生长得茁壮,更能经暑耐寒;至于那顽强的松柏,它本来就是生命的崇高体现,是毅力和意志最完美的象征,它给一切的生命以鼓舞,以榜样。”这里,作者对野草和蒲公英用了“试想”这样的语句,而对松柏则是用了“至于”“本来”这样的词句。

可见,这三幅图景之间是层层递进的关系。这三段各有重点,又紧密相关。一个人面对生活,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的,当我们面对逆境时,要像石缝间的野草般看重“生”的权力,才能如蒲公英般“改 27 变自己,适应环境”,只有因“战胜环境”成为强者,才能像松柏一样“开辟新天地”,显露自己的价值。

当然,这三幅图景在“异”的基础上有很多“同”的地方,否则,也无法很好地理解本文的主旨。刚才讨论的两点涉及到了文本的整体与局部。或许有老师会问,到底先关注整体,还是先关注局部,这里其实是有着一种“传释的循环”在的,就像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个问题一样。

三、把“薄”文读“厚”

有的教师在解读文本时,只关注字词的表面意思和句子的解释,这样的课一定是无味而寡淡的。[课例]《论语八则》

即使是孔子的生平介绍,也可以借用一些材料。有位老师借用了剧本《圣人孔子》中的一段话:“两千多年前的一个早晨,阳光平和、安详。老师和往常一样,到庭院里散步。他扶杖仰望参天的松柏,不禁喟叹:‘泰山要崩塌了,梁木要毁坏了,哲人要远去了!’几天以后,这位73岁的老人翻看着亲手整理的典籍,永远地安息了。他的名字叫孔丘;因在家排行老二,又叫孔老二;大家尊敬他,才叫他孔子。”这段话把相关的文学常识都隐含其中了。至于孔子的生命历程,也可以借用孔子自己的语录来介绍:“子曰:‘吾十有五而有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段话让学生了解春秋末期鲁国人孔子的生命历程,也可学生有了文化积淀。

在理解字词时,也可稍稍拓宽,显示些文化含量。比如“学而时习之”中的“习”字,这个字的意思如何掌握呢?不是让学生去死记硬背,而是要真正理解。比如“习”字,《说文解字》里说:“习,数(shuò)飞也。”“数飞”就是“多次飞翔”的意思,这是“习”字的本义。这个意思在现代汉语里虽然极为少用,但在古代汉语中却可以找到很多。如《礼记·月令》中有句“鹰乃学习”的话,意思是小鹰就要练习飞翔了。这里的“习”是指练习飞翔。由于“鸟儿练习飞翔”也包含了“学习”的意思,因此由“习”的本义就引申出对文化知识、技能等的“学习”。由于“习”也有“反复”、“多次”的意思,因此又引申出“复习”、“温习”等意思。本文中的“习”就是“温习”、“复习”的意思。当然,不是每个词都要这样“引经据典”,毕竟语文课不等同于“小学”。

再比如理解语录“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的意思时,可让学生换用其他的话语来理解,如“烈火见真金”、“路遥知马力”,“士穷见节义,世乱识忠臣”等等。

这样教的话,就把课文教“厚”了,课也就自然地拥有了文化含量。文言文是一种“雅语”,它历经千百年的锤炼,成为最精练的语言。它是一种思想、一种智慧。在课堂上,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找 到读文言文的感觉,读出其中的智慧,读出其中的思想,读出其中的文化,让心灵在沉潜的同时能够飞翔起来。

四、把“浅”文读“深”

这里所说的“浅”文,是粗看似乎一眼就能看懂的文章,其实不然,作者真挚的情感、独到的体悟或许就隐含在看似平淡直白的文字之下,好比一座冰山,露出水面的只是八分之一,我们要把水下的八分之七读出来。

[课例]《窃读记》

不少老师读此文,一般都读出“我”对读书的喜爱,但是,课文的主题是不是仅仅表现了这一层意思呢?我听一位青年教师教此文,觉得他对文本的解读还是有深度的。课文的主题是不是仅仅表现了“我”对读书的喜爱呢?如果是这样,为什么文章最后要写这样一句话呢?——“你是吃饭长大,读书长大,也是在爱里长大的!”卒章显志,这是文章的主旨所在啊!其实,本文的主题还是关于“人间有爱”的。作者用了大量的内容,大量的细节刻画了“我”窃读时百般掩饰的辛苦和所受的屈辱。“羞惭”“尴尬”“难堪”“悲愤”“狼狈”“自卑感”“诅咒”“对人类的仇恨”,这样的字眼在文中随处可见。作者还把那首小诗从头到底抄录下来,那么冗长的诗为什么要抄录下来,诗里到底写了什么?一个孩子想读书却没有书读,想吃肉却没有肉吃,后半段借此抒发自己深陷于“贫苦”之中的“悲愤”。因此,文章前半部分都可以归结为一句话“我的小心灵确受了创伤,我的因贫苦而引起的自卑感再次地犯发,而且产生了对人类的仇恨”,所以后一次的“救赎”才显得极其重要,十分及时。那位店员不但使“我”获得了精神与知识、智慧的粮食,更重要的是他拯救了“我”的心灵,使“我”走出了对人类的仇恨心理,从而获得健康成长,所以说,“你是吃饭长大,读书长大,也是在爱里长大的!”作者在鼓励自己要感受生活中的美好,学会感激,学会爱。可见,优秀的作品是如何塑造一个读者的灵魂的,这才是“读书有味”的真正含义。

五、读出自己的创见

[案例] 《登幽州台歌》

对陈子昂的这首诗,很多人都读出:诗歌写了时间和空间,过去和未来,写了人在巨大的宇宙面前的孤独、渺小,微不足道。美国的汉学家宇文所安读出了属于自己的见解:“这首诗具有直率的美和忧伤。” 舒婷则说:“它的气魄襟怀,就大得可怕。女诗人偶尔会冒出‘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但仅仅是有限人生中的誓言而已。相比之下,男人的野心,野得发疯,无边无涯。女人的,虽小心眼儿,但长得优雅。” 其实,每个人都能读出属于自己的对文本的真切理解。当然,这种理解一定是建立在对文本的整体把握基础之上的,千万不能抓住片言只语来随意生发。这里涉及到多元解读需注意的问题,不展开讨论了。

此外,教师在上课前对教材作原汁原味解读的时候,要注意分两步走。第一步是进行“本我阅读”,即教师以自己的认知结构、思维方式、生活阅历,从结构、主旨到语言,仔仔细细地研读课文,读出文章的“好”来,也指出其不足;第二步是进行“换位阅读”,即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以学生的认知结构、思维方式、生活阅历去读,洞见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以此来确定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

王冶秋先生谈他读《阿Q正传》的体会,最是精妙不过。他认为,要读懂《阿Q正传》,至少要读14遍以上:第一遍,我们会笑得肚子痛;第二遍,才咂出一点不笑的成分;第三遍,鄙弃阿Q的为人;第四遍,鄙弃化为同情;第五遍,同情化为深思的眼泪;第六遍,阿Q还是阿Q;第七遍,阿Q向自己身上扑来;第八遍,合而为一;第九遍,又一一化为你的亲戚故旧;第十遍,扩大到你的左邻右舍;第十一遍,扩大到全国;第十二遍,甚至到洋人的国土;第十三遍,你觉得它是一面镜子;第十四遍,也许是报警器„„

确实,每读一遍,我们都会有新的发现。

1、从教学实录反观执教教师对《生命的舞蹈》的解读,你认为哪些地方值得借鉴?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

整体把握文本与细致分析语言相结合。梁老师的设计以“警句”为突破口,自有她的匠心所在。“警句”的运用是本文思想内涵的亮点,也是组成课文结构的关键。教师解读文本时,重视了这一语言特点,既理解了这些“警句”的含义,又弄清了“警句”与叙述内容之间的关系,对文章的中心即“生命的本质”的思想意义也有了一定的感悟,为教学的顺利展开做好了准备。

把“浅”文读“深”。如:对“红舞鞋”的理解——我们从一降生就会碰到很多的困难与挫折,但我们要用乐观、自强不息的精神去面对我们的生活,这样我们才能够拥有快乐。从看似平淡直白的文字之下,读出了作者真挚的情感、独到的体悟。

需要改进的地方:在引导学生领悟文中两段警句时,梁老师补充了张海迪的《口哨》和安徒生的童话《红舞鞋》,这对学生理解文本的思想内涵无疑起了很好的作用(尤其是后者),但与文本中的两则事例联系不够,毕竟补充的内容不能替代原文的内容。

2、从教学实录反观执教教师对《大树和我们的生活》的解读,你有哪些启示?还有什么好建议?

关注了一些超越常规的语言现象,解读时不轻易放过这些产生陌生感的地方,从而深入挖掘文本,产生读到、深刻的感悟。如:“荡漾”,这个词语常用来描述水面的情状,而“年轮”会荡漾吗?作者是真正懂得大树和真正理解大树的。在作者的眼中,大树就是一个生命,于是,他赋予静止的年轮以动态,仿佛是那年轮在向作者讲述着自己生命的记忆。由此,“荡漾”一词让人倍感亲切。

透过文字感受作者真实的思想情感。就本文而言,教师读出了作者的“忧虑”。我们的时代真的缺少了一些大树的精神。同时,教师也读出了作者的“期待”,那就是在任何时候都不要麻木,不要随波逐流,不要放弃向生活学习的机会,像大树那样生活,在生活中修炼我们的生命,让生命站成一棵大树。

建议:“大树的伟大、高贵和智慧”中的“智慧”,后文并没有多少内容与之照应,这是课文的硬伤,教师应该发现并向学生指出。

第五讲 新教材文本解读的基本方法

前言:文本解读的方法各式各样,这里只是谈几点老师们有时会忽略的做法。

一、关注文本的反常态化表述

【课例】《祖父和我》

开头写到“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住着我的祖父。我生的时候,祖父已经六十多岁了,我长到四五岁,祖父就快七十了。”这句话值得思考,小说也罢,散文也罢,一般写人总是先介绍姓字名谁,长相如何,身份职业等等。可萧红为何只字不提,却反复强调爷爷与我的年龄差距呢?这就是作者的一种反常态的表述。

萧红为什么要这么写呢?说明了年龄的间隔使我们在人世间共处的时间太短了,萧红的童年是寂寞的,只有在祖父那里享受到人间的温暖,可这温暖只是些许的,因为年龄的距离使爷爷终不能伴作者走更长的路,字里行间折射出作者无尽的遗憾,也反映出这段短暂的自由生活的记忆是弥足珍贵的。

有位老师在解读此文的时候,还关注到《呼兰河传》的尾声中也有相似的一段话:“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以前住着我的祖父,现在埋着我的祖父。我生的时候,祖父已经六十多岁了,我长到四五岁,祖父就快七十了。我还没有长到二十岁,祖父就七八十岁了。祖父一过了八十,祖父就死了。”萧红为什么不把《尾声》中的这段话写在选文中呢?一则,与选文充满情趣、谐趣的基调不和谐。二则,与作者的创作意图不吻合,作者在写作《祖父和我》这段文字的时候是求自由而不得,只能在孤独中寻找那美好温馨的瞬间聊以自慰,故而删去了一个“埋”、一个“死”,使整个作品仍然洋溢着温情与趣味。但我们细读之后,还是能从她的留白中辨认出隐藏着的心灵密码,渴求自由却求之不得,在无奈和痛苦中流露着淡淡的哀伤,在轻快的笔触中凝聚着辛酸的泪水。

二、关注写作视角

【课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这是中年时写的回忆性散文,虽然带了中年鲁迅对人世的洞察,但叙述的角度依然是童年的鲁迅,他完全是以儿童的视角来看、来写的。比如,鲁迅在第一段中写道,“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谁能把一个“只有一些野草”的园子当作“乐园”,恐怕除了孩子,成人是不可能的。可见,这个乐园从物质上来说是构不成乐园的,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却是孩子心灵上的乐园。菜畦、石井栏、皂荚树、桑椹,鸣蝉、黄蜂、叫天子,还有油蛉、蟋蟀、蜈蚣、斑蝥,还有那何首乌藤、木莲、覆盆子„„这些在大人看来毫不起眼的东西,在孩子看来,却有着享不尽的乐趣,用鲁迅自己的话来讲是有着“无限的趣味”。菜畦、石井栏、皂荚树、桑椹,这些东西有趣味吗?蜈蚣、斑蝥有趣味吗?蜈蚣俗称“百脚虫”,是一种毒虫,成人会喜欢吗?斑蝥俗称“放屁虫”,鲁迅还特地描写了它

放屁的情形,“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这情形只有孩子才会觉得好玩。

我们再来看关于三味书屋的这部分。应该说,三味书屋的生活确实是枯燥的,老师的教学方法很单调、很刻板,但是先生却是很有意思的,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但当孩子问他“怪哉虫”时,他却答不上来了,而且“似乎很不高兴,脸上还有怒色了”,但是当他教课时,“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一副投入忘我的样子。鲁迅对先生这个人物的刻画可谓独到。“我才知道做学生是不应该问这些事的,只要读书,因为他是渊博的宿儒,决不至于不知道,所谓不知道者,乃是不愿意说。年纪比我大的人,往往如此。”这里,鲁迅运用了反语,用孙绍振先生的说来说,“读者一眼便可以看出结论和理由之间的矛盾。正是由于矛盾、不和谐才怪异,才显得好玩、好笑、有趣味,这叫做幽默。”所以,当我们读到他摇头晃脑地沉浸在读书的境界中时,我们感到了这位老先生的可爱与好玩,感受到了三味书屋里的趣味。无论教育体制是怎样的,孩子们总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因为活泼是儿童的天性。

这才是这篇文章的“真味”与“营养”,我们千万不要一看到鲁迅的作品就绷起脸来,似乎鲁迅的脸上永远只刻着“深刻”“艰深”这些字眼。其实,在鲁迅的笔下,有着许多儿童式的想象与推理的趣味。无论是《社戏》、《五猖会》、《风筝》还是本文,都强调了儿童好玩的天性,儿童的天性一旦被压抑或者被忽略,就会对他们的心灵造成无情的严重的伤害。

三、关注“这一类”中“这一篇”的个性

【课例】《系在风筝线上的„„》《风筝》

关于风筝的文章不少,有诗歌,有说明文,鲁迅还写过以《风筝》为题的散文。那么,《系在风筝线上的„„》这篇文章有什么不同之处呢?有的老师解读时,把重点放在男孩子们如何制作风筝这一点上。

课文是不是这么写的呢?“我们偷偷找来竹篾”“这些线来得可不易呢,是我们这些“男子汉”低三下四,求爷告奶,甚至向小姑娘一连串喊上十声“好姐姐”才弄到手的。”风筝终于做完了,终于可以放飞了。白天放不过瘾,还想尝尝晚上放风筝的味道。“更叫绝的要数晚上。皓月高悬中天,大地一片静谧。夜色朦胧。我们几个小伙伴溜出来一叽咕,便带了心爱的风筝到村头田边”“那风筝放起来就别有情趣,信号灯明灭闪烁,随风筝飘飘洒洒,也把一颗颗童心送上神秘的高空,如醉如痴。”文章末尾,作者感叹到:“韶光如流。虽说童年已悄然离去,可风筝这根若有若无的线,却每每牵着我的童年。我常想捡回那逝去的童年。”

原来,它不是重在写男孩子们是怎么做风筝的,而是要写出是怎样偷偷地瞒着大人做风筝。是啊,童年的我们把自己的憧憬、希望全都系在了这根风筝线上,不是风筝,是风筝线啊!这才是读出了“这一篇”的个性。

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风筝》,由回忆引起,由风筝引发了内心深处的往事。由于自己不爱风筝,“厌恶”风筝,“以为这是没出息的孩子所做的玩艺”,所以当看见小兄弟因风筝而“惊呼”“高兴得跳跃”时,认为这是“笑柄,可鄙的”,于是就有后来对小兄弟的“精神虐杀”——“愤怒地折断了蝴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多病,瘦得不堪”的小兄弟,“很惊惶”,“失了色的瑟缩着”,“绝望地”留在小屋里。随着时间的逝去,进入中年以后的我再见风筝时,不由生出了这样的感慨:“既给我久经逝去的儿时的回忆,而一并也带着无可把握的悲哀”,他意识到自己年少时犯下了不可饶恕的错误,认识到“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但自己却把它没杀了。所以,“我的心已仿佛变了铅块,很重很重的堕下去了”。这是鲁迅“这一篇”的个性所在啊!

乡愁是人类普遍的感觉,乡愁诗也是古已有之。两千多年前的《诗经》中就有写归乡的诗:“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蒙。我东曰归,我心西悲„„”,后来的许多古代诗词中都有关于“乡愁”的诗句,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等等,即使现当代也不乏乡愁诗。但余光中的《乡愁四韵》却是别具一格。

【课例】《乡愁四韵》

乡愁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情绪与意念,诗人不可能直接表现,于是就将这种抽象的情绪化成具体可感的意象。正如余光中所说:“诗不能没有意象,也不能没有声调,两者融为诗的感性,主题或内容正赖此以传。缺乏意象则诗盲,不成音调则诗哑;诗盲诗哑,就不成其为诗了。”这里暂且不讨论“声调”问题,且把眼光对准余光中笔下的四个意象——长江水、海棠红、雪花白和腊梅香。余光中借这四个意象来表现一种故土情怀,表现自己思念故土的主体感受。

“长江水”这个意象极具中国特色,因为长江是中华文明的母亲河,正如《长江之歌》所写的那样,“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这个意象极恰当地表现了祖国抚慰游子的绵长柔情。“海棠红”这一意象并非凭空而来,因为中国原来的版图就像一张漂亮的海棠叶,是在抗战胜利之年,海棠叶失去了一大片,才成了今天的“雄鸡”。这是我们民族的伤痛啊!“腊梅香”这个意象不禁让人想起毛泽东的诗词《卜算子 咏梅》;想起陆游的诗句“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想起的王安石的“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从生物学的角度而言,腊梅与梅花不完全是一回事,但是在文学作品中,梅代表的就是不畏严寒、不畏权贵、冰肌

铁骨、冰清玉洁。可见,“腊梅香”这个意象也是很中国化的。相比较而言,“雪花白”这个意象似乎显得“世界化”一些。但这个意象很美,诗人用雪花的洁白无暇来喻游子对祖**亲的赤子之心。诗人不说是“一片白雪花”,而是说“一片雪花白”,既强调了“白”,又与后面的“信”紧密相连。

从审美心理学上说,乡愁属于一种“缺陷美”。根据格式塔心理学理论,这种非常态的情感,在力的结构图式上呈现出的是一种不对称的“形”,它在读者心理上诱发出一种强烈的“完形”的审美冲动,与对称、和谐的“形”相比较,这种由非常态情感生成的不对称的“形”具有更大的审美张力。余光中素有“乡愁诗人”之称,他的乡愁诗一方面沿用了中国传统的乡愁母题,另一方面又赋予传统母题以时代的、个体的精神内涵。这首诗以细腻而柔绵的风格,表现了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两岸分离在华夏儿女心中留下的永久的痛与依恋。

传统表现乡愁的意象有南飞的大雁、荒凉的小径等,但余光中无论是写本诗,还是写《乡愁》,在诗歌意象的经营上都是独具匠心,选择了一系列新颖、独到的意象来寄寓情感,在乡愁这种人们普遍体验的感受中开掘出独具特色的感受。台湾作家席慕蓉也写过题为《乡愁》的诗歌:“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离别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但和本诗相比,似乎略为逊色,一个原因就在于“清远的笛”和“没有年轮的树”这些意象缺少个性。

在举世瞩目的2008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上,一贯擅长表现中国味的张艺谋导演运用了无数的中国元素。有朋之乐、夸父追日是中国元素;民乐、京剧、昆曲是中国元素;水墨画卷、敦煌飞天是中国元素;笔墨纸砚、四大发明,还有太极拳,无一不是中国元素。哪一个元素不典型、不独特、不“中国”、不具个性呢?文本解读也必须读出个性来。

四、把自己摆进去体验

文本解读不是冷漠的纯技术分析。要读出文本的真正价值,还必须带着欣赏中的审美感动来评价文本内容和文本形式,要把自己的心灵融进去,不能冷漠地旁观,不能站在外面端详,而是要把自己摆进去体验。其实,这也就是日常所说的“移情”。移情就是对象化,就是阅读主体把自己的全副心思投射到对象上。

【课例】《外婆的手纹》

此文在解读过程中会碰到这么一个问题:作者为什么要去保存这文物?什么叫文物?《现代汉语词典》上是这样解释的:“历代遗留下来的在文化发展史上有价值的东西,如建筑、碑刻、工具、武器、生活器皿和各种艺术品等”,作者把外婆的绣品称为“文物”,可见对它们的珍爱。而作者的妻子与女 35 儿为什么认为这些东西已经过时了,那么我们是不是也认为这些东西过时了呢?我们的“90后”学生们时不时也会认为这些东西过时了呢?

我们有没有意识到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在工业化进程中,随着机械化、电子化、数字化的相继更替,传统的手工艺制品大都被当成落后的东西而逐渐丢弃,传统手工艺中的精华也随着艺绝人亡而消失。日本民艺专家、著名手工艺人盐野米松说:“当没有了手工业以后,我们才发现,原来那些经过人与人之间的磨和与沟通之后制作出来的物品,使用起来是那么的适合自己的身体,还因为它们是经过手工一下下地做出来的,所以它们自身都是有体温的,这体温让使用它的人感觉到温暖。”社会的变迁,势必要使一些东西消失,又使一些东西出现,这是历史发展的惯性,但是我们恰恰要珍重那种逝去的美好。或许,这正是作者写作此文的重要原因之一。当然,文章在强调外婆手艺的高超时,字里行间反复提到的就是 “艺术性、艺术灵感、朴素的美学”等字词,表明外婆有着艺术家的情趣,有着对美好生活的无限梦想,她从针线活中体会到的是一种几近停滞的时光和与世无争的心平气和。“在孤寂和悲苦中,沉淀出一种仁慈、安详和宁静”,表明外婆在艰苦的岁月里,用自己的巧手裁剪着人生,装点着生活,创造着生活的美丽。可以说,针线活浓缩了外婆人生的真谛。是啊,如今快节奏的生活已无法让人静下心来做针线活,但对我的外婆而言,一块布、一根针,就是她的世界。她在针线的穿梭中,享受那份平和。这就是外婆的美丽人生。

当我们解读文本时,如果能把自己对生活的体验和情感放进去,就会读出文本的真谛来。南宋陈善说过,“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盖不能入得书,则不知古人用心处。不能出得书,则又死在言下。唯知出知入,得尽读书之法也。”

张爱玲之所以能写出受到诸多红学专家赞赏的《红楼梦魇》一书,正是因为她对《红楼梦》这部巨著烂熟于心。她说,无论你说出哪个情节,她都可以知道在书的哪一页。庖丁之所以能达到游刃有余的境界,那是因为他用了三年时间细读牛的身体这个文本,三年后再来宰牛,不以目视而以神遇,用“神”用“气”,靠移情和直觉感知牛的躯体结构,刀刃游走在牛身的结构空隙之间,达到“游刃有余”的境界。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让我们都来练就解读文本的慧眼,培育解读文本的慧心。

第六讲 新教材使用中的价值追求

前言:这一环节从教学内容和教学艺术两大方面来谈新教材使用中的价值追求。

一、把握核心教学价值

西哲康德把世界分为“事实世界”与“价值世界”,事实讲世界“是什么”,价值讲“应该是什么”,也有人认为人类与客观事物的一切关系分为事实关系、价值关系和行为关系三大类,中国传统文化则强调了“道”“象”“器”三位一体的哲学认识方法,从这些认识出发,我以为要上好一堂课,除了对学情的分析外,还要考虑事实、技术、价值这些因素,即思考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教,这样的教学才会是有效的。“教什么”,“怎么教”,但根本的前提是“为什么教”。正确的指导思想是一堂好课的指南针。语文教师首先要思考哪些教学内容真正具有核心教学价值,这是使语文教学效率大道最大化的关键之处。

[课例]《西部畅想》

教师先请学生说说自己所了解的西部,学生一一起身说了自己印象中的西部。接着,教师出示地图,介绍西部概况,用PPT投影出这样一段文字:“中国西部地区包括四川等十二个省、市和自治区。西部地区疆域辽阔,人口稀少,是我国经济欠发达、需要特别加强开发的地区,它也是我国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西部地区的资源特别丰富。全国已探明的140多种矿产资源中,西部地区就有120多种。”然后,教师再介绍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最后满怀深情地说“今年是西部开发十周年,在这值得纪念的日子里,我们一起了解西部,融入西部,感受西部。”

从这部分导入中,我们就可以清晰地感受到,教师是把这节课的重点放在了了解西部的地域特征、自然景观、历史文化和人文遗产上。显然,接下来,无论是在课的展开部分还是结束部分,教师都是带领同学们一起去解决诸如此类的问题:“作者抓住了西部的哪些特征,从哪些方面来写西部的?”“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让我们畅想西部的明天,看看谁畅想得最好?”

这些内容是不是学习这首诗的核心教学价值?说没有教学价值吧,好像不尽然,但是确实还谈不上是最核心的价值。因为这些内容没有很好地体现“语文”的特点,所以算不上。这首诗重在“畅想”,畅想了西部的昨日、今日和明日。教师应引导学生去体会诗人是如何畅想的,比如第一诗节,“长河落日/大漠孤烟/一幅画留在西部山川”,教师要引导学生去体会诗人是如何化用了前人的诗句,然后用一个“留”字把这些独属于西部的壮丽风光锁住。“黄土高坡/雪域高原/兰花花雪莲花开成/千古梦幻”,“黄河,长江/雅鲁藏布江/每一条都流淌着你/重振雄风的呐喊”,这些句子中,花如何开成梦幻?如何如何流淌呐喊?这些句子在平常看来,在表述上都是有问题的,但是它在诗中,却显得如此抒情,旋 37 律优美。“不要说寂寞/望穿了你的眼/不要说等待/苍老了你的脸”,这里,恐怕也不是可以用通常的眼光去评判的,但这恰是全诗极富诗味的地方,我们应带领学生去好好的品读,细细地琢磨。

一堂课只有四十分钟的时间,我们千万不能求其全,教学中也有辩证法,“多了就是少了”。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文本的特性,来确定最有价值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确立要考虑文本的体裁与风格。再来看一个课例。

二、掌握良好教学艺术

【课例】《松鼠》与《云雀》

在“动物世界”单元中,有一文是法国博物学家布丰的《松鼠》,另有一文是法国历史学家儒勒·米什莱的《云雀》。两篇文章应分别把什么作为教学的核心呢?有的老师在教学《松鼠》一文,引导学生在掌握说明顺序的基础上,思考作者如何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来说明松鼠的外形、习性与性格特征,这完全正确,但是他教学《云雀》一文,也是引导学生在掌握全文总分结构的基础上,思考作者用了哪些生动优美的语言来介绍云雀的外形、习性与性格特征。两文的教法如出一辙,这就存在问题了。《松鼠》是文艺性说明文,属于科学文本;《云雀》是散文,属于文学文本,两个文本的性质完全不同,因此教法也应有异。

瑞士现代语言学家索绪尔认为,语言单位是由音响形象和概念两项要素联合构成,前者叫“能指”,后者叫“所指”。对科学文本而言,它的“能指”与“所指”应是紧密结合的,“松鼠”这一“能指”与其“所指”是一对一的关系,不可能是其他的对象,如果“松鼠”变成了“米老鼠”,那是极其不严肃的。

而文学文本则不同,它的“能指”与“所指”之间不一定紧密结合,完全可能若即若离。《云雀》一文中的“云雀”这一能指,与其“所指”之间的关系不是唯一的,它一方面是明确的,所以能充分起调动学生的想象;另一方面又是模糊的,所以能使学生借想象的翅膀自由翱翔。由此,学生会去思考:为什么古老的法国高庐人会把貌不惊人的云雀尊为“国鸟”?有的学生会一下子读出云雀的天性勇敢,也有人会读出云雀的乐天精神,还有人会读出云雀的浪漫,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的指向,那就是法兰西民族的精神品质。因此,“所指”指出的只是一个方向,顺着这个方向,有人看到的是鲜花,有人看到的是溪流,有人看到的是树林„„

显而易见,在科学文本中,语言词汇的对应物是概念;而在文学文本中,语言词汇的对应物不只是概念,通常在意味。简单地说,意味是意象背后作者的人生体验与对世界的态度。儒勒·米什莱作为一名历史学家来写动物,着手点在动物,着意点却在人、在社会,所以,云雀已经不是单纯地作为一种动物而存在,它是法兰西民族乐观、坚韧、阳光、浪漫的象征。因此,课堂上教师决不能仅让学生去概

括云雀的外形、习性与性格特征,而是要重在让学生体会国鸟是一个国家的名片,是一个民族的象征。这才是真正把握了文本的核心教学价值。

教学核心价值的把握还有赖于教师对学情的了解。【课例】《马来的雨》

这篇文章在新教材中曾做过调整。对六年级学生而言,体会马来雨作为一种“风景”的特点,是有教学价值的,但对八年级学生而言,恐怕只引导学生去体会这一点,就不切实际了。因为课文中第三、四、五自然段的开头明明白白地写着:“在高脚屋,那雨是给你听的”;“在街道上,那雨是给你淋的”;“在海上,那雨是给你观的。”这些内容八年级学生一目了然,如果再纠缠于此,必然会使课堂教学索然无味,降低课堂教学效率,挫伤学生的学习热情,说得严重些,那就是耗费学生的生命,所以可以把教学的重点放在感受马来雨的“风情”上。

今天不少的课堂上追求抽象的学法指导、热闹的讨论、花哨的板书、眼花缭乱的多媒体,还有所谓的联系生活、廉价的表扬鼓掌„„换句话说,只是关注了教学方法的探索和一些形形色色的花拳秀腿,而忽视了教学内容本身。今天,在我们关注“教教材”向“用教材教”转变的时候,我们更有必要重视对教材的重构,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尤其是对核心教学内容的把握。如果把“教什么”比作“正楷”的话,那么“怎么教”则是“草书”,如果我们连正楷都没有学好,就急着去练草书的话,那怎么期待练好草书呢?

语文教学是科学,也是艺术。语文课堂不是用文字和语言构建的时间迷宫,阅读教学有其规律性与共性。我们反对走向“唯技术论”和“唯方法论”,但教学技术的变革、教学方法的多元化,无疑会使语文课堂更加富有魅力。

(一)关于提问

从学习方式来说,今天要关注学生的体验式学习和探究式学习,而不仅仅是接受式学习。这从教师的角度来说,就不能只关注自己讲授的好坏了,而是要注重启发引导,这就涉及到问题的设计。一方面,问题可以从学生的质疑而来,另一方面,还是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做好充分的准备。西方学者德加默强调,“发问得好即教得好。”

首先,问题不能大而无当,如“这篇文章有什么现实意义?”这样的问题往往会使初中学生感到不知所措。反之,问题也不能太过琐碎,如为了把握某一段内容,教师提问:“这一段是什么描写?怎么写外貌的?怎么写动作的?用了哪几个动词?怎么写语言的?这两句话表达了思想感情?”这不就是在对文章进行“生理解剖”吗?

其次,问题要明确,要有指向性、针对性。如“你有什么启示?”“作者有什么启示?”,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问题,前者强调的是读者意义,后者强调的是文本意义。不能说这两者孰优孰劣,关键是什么时候该选择什么问题。

第三,核心问题要有张力,要给学生留有一定的空间。如上海电视台 “可凡倾听”节目,因为节目定位在“倾听”上,所以主持人曹可凡提的问题就显得空间较大,被访者容易回答。但是中央电视台的“面对面”节目,主持人王志往往是步步紧逼,层层追问,做这样节目的嘉宾,如果没有深厚的底蕴、机智的应变往往是会冒冷汗的。这联系到语文教学,我们给学生的问题应该要有较大空间,但是待学生回答时,教师应能抓住其发言中的信息加以追问,这样能把教学步步推进。

(二)关于指导

以前的课堂是学生跟着教师走,现在有些课堂走向另外一个极端,那就是教师退居一旁,任由学生自己去学,或者教师被学生牵着鼻子走,美其名曰“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其实,在推进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指导作用十分重要。

【课例】《破阵子》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围绕“壮”字赏析词作,理解辛弃疾的情感。看对其中两句词的理解。“沙场秋点兵”

学生:士兵们在战场上等待将军的检阅,声势豪壮。老师:为什么作者选定秋天? 学生:秋天,秋高马壮,适合出征。老师:秋天还给你怎样的感觉? 学生:有一种悲壮、肃杀的感觉。

老师:很好。在辽阔的大地上,秋风卷起滚滚尘烟。而士兵们等待检阅时的姿态,你觉得该是怎样的?

学生:站得笔直,神情庄重。

老师:这样的部队出征,你认为战果如何?

学生:战无不胜。“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学生:这句话,很能体现“壮”这个字。尤其是“的卢”,这是一种烈性马„„ 老师:我插一句,你知道烈性马是一种怎样的马? 学生:是一种脾气暴躁,难以驯服的马。老师:那骑“的卢”马的人该是怎样的? 学生:应该是一个豪放、威猛的人。老师:你觉得他的穿着是„„

学生:身披锃亮的钢甲,手拿锋利的长枪。老师:要不要红披风?

学生:要。红披风随风飘扬。老师:他的相貌呢? 学生:很刚毅。

老师:是不是得有点络腮胡子。

学生:那倒不用,不过脸上肯定要有伤疤,这代表他曾经浴血奋战过。老师:这样的战士,这样的烈马,应该在整个阵型的哪个位置? 学生:他一定在战场的最前线。因为这是一个英勇的将军,身先士卒。老师:这样的将领,这样的军队,想象一下,敌人的下场? 学生:我方气势如虹,敌人纷纷落马,被杀得落花流水。[课例]《西墙》

师:下了第一场猛雨之后,“我们”的心情如何?圈画文中关键的词句。生:“吓坏了”、“担心”。

师:除了这些直接体现作者心情的词语外,在对东墙生动的描写中,还有哪些句子也间接体现了我们的心情?(齐读第一段,边读边思考)

生:“雨像受了谁的唆使,说土墙的土站得太高太显,就联合风想把墙上的土重新带回地面”可以看出大家都在担心东墙会倒。

生:“来雨时阵风强烈,风夹着雨像个披头散发的泼妇,一头一头往东墙上撞”我认为这句话运用了生动形象的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风的强烈。

师:那作者为何把风比作“泼妇”?此时心情如何?请你再读读这一句。(生读)

生:(恍然大悟)是写出了“我们”对风雨的憎恶之情,生动地体现出东墙被风雨刮得很“痛”,其实是“我们”十分担心、心痛。

生:“只一会儿,墙上就有大片大片暗红的稠液顺着墙面流下来”突出体现风雨很强烈,东墙受伤了。

师:那“大片大片暗红的稠液”是什么呢? 生:是东墙被刮下来的泥浆。

师:那作者为什么要写成是“大片大片暗红的稠液”呢? 生:像流的血一样。

生:我觉得“墙上就有大片大片暗红的稠液顺着墙面流下来”写出了我们一家人的心也在流血,突出了我们对东墙的担心、焦急!

师:说得好!

生:“别以为是雨撞破了头,雨才伤不着呢,受伤的是土墙”。这句话体现了我们把东墙像人一样看待,为它受伤而担心。

师:请大家再次齐读第一段,读出“担心、焦急、心痛、害怕”的心情来。(生齐读)这两个课例,教师都唤醒了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情感体验,这样的指导把教学往纵深处推进。值得注意的是,教师的指导应建立在学生的“无知”上。[案例] 《散步》

课文开头第一句是“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教师可以先提问:“哪几个人结伴去散步?”,相信学生会脱口回答:“ 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这问题仅是一个铺垫,接下来,教师就可以说:“这是原文的表述。中国的语言文字非常丰富,这句话的意思你能用其他的语言来表述吗?”或许,学生就会想到用“祖孙三代人”“两对母子”“老年人、中年人、儿童”来表述。这时,有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作者在写作时好像不太有礼貌,他怎么把“我”放在四个人的最前面,而把“我的母亲”放在后面了呢?这是学生的疑惑,其实这是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我”是不是真的很“本位主义”呢?是不是真的没有礼貌呢?是写的时候疏忽了吗?还是另有原因在。教师要让学生沉浸文本去思考,教师要通过一步步的指导,带领学生去体会“我”作为一个“承上启下”的中年人的责任。

教师要带领着学生在言语的密林间穿行。无论是诗歌,还是散文,还是小说,文学作品的感情都极其真挚。真情不是空中楼阁,它必须有依托,而这个依托就是语言。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有形”的语言层面沉下去,这样就会自然地从无形的精神层面浮上来。今天,我们强调民族精神教育和生命教育在学科中的落实,这不是要贴标签,而是要指导学生真真切切地去感知语言。其实,语言本身也充满着特定的感情,当学生的语言能力得到发展的时候,他对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也会更深,对中华文化也会有更大的认同。

再看一个关于朗读的指导课例。[课例]《安塞腰鼓》

(多媒体展示: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这句话写出了安塞腰鼓豪迈粗放的动作和雄浑的舞姿,还有它刚劲奔放,写出了作者对安塞腰鼓的称赞。

师:这中间哪些词语可以看出他的称赞之意呢? 生2:“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

师:这一段中有哪些内容具体描绘了这份“壮阔”、“豪放”和“火烈”? 生2:从“百十个斜背腰鼓的后生”到“那强劲的风姿”。

师:第七段采用了排比和比喻的修辞方法,为我们描绘了安塞腰鼓敲打起来时那种恢弘的场面。面对这样的鼓点,这样的流苏,这样的脚步,这样的瞳仁,和这样的风姿,让作者可以不自禁地发出赞叹: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啊!这一段充满了作者的赞叹之意。那么,你能不能把这份情感放入你的诵读中呢?(学生诵读第7段)

师:很好,请坐,请全班同学齐读这一段。(全班诵读第7段)

正像执教老师在课堂小结中所说的那样:“课文从安塞腰鼓的恢弘场面切入,通过它的壮阔、豪放、火烈表达作者的赞美之情;接着,他又赞美了那些击打出如此酣畅淋漓的鼓声的后生,然后经由这些后生,它又赞美了生养他们的黄土地。正是因为有了如此深厚的黄土高原,才有了这样元气淋漓的后生们——如此年轻有活力的生命„„”所以,这样的语句,这样的段落,老师肯定是舍不得放过的。她不仅让学生找出称赞之意的词语,而且还要找到具体描绘“壮阔”“豪放”“火烈”的内容,这样的做法无疑是正确的,因为如果没有了具体内容的依托,学生的脑海中就只剩下“壮阔”等词语。接下来,教师用稍许煽情的话语——“面对这样的流苏,„„多么火烈的舞蹈啊!”——激发起学生的朗读热情,个别读不过瘾,还要齐读。

此时的朗读是情感宣泄、情感表达的好方式。通过反复朗读,学生能进一步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体会字里行间所隐含着的民族精神;能对文本进行再创造,把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把文字难以表达的情感抒发出来;能感受到作者的独具匠心和流畅的行文,最终还能形成语感,说不准以后写文章,学生的脑海中就会跳出这样的句式来:“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有了朗读,教师就无须再多解释为什么要把“安塞腰鼓”这个词通过破折号放在句子的最后。

汉语因声求气,这本身就具有强烈的民族特点。朱自清先生提出,文学的“意义”是文字所载行的一切,文字的一部分生命就存在于它的声调里,所以“吟诵与了解极有关系,是欣赏必经的步骤。吟诵是对于写在纸上的死的语言可以从声音里得其意味,变成活的语气。”

面对着文质兼美的课文,教师首先应在课堂上都想方设法地引导同学们沉浸到文本中去。福楼拜曾说过,“谁要熟读五六本书,就可成为大学问家了。”文章如果只读一遍,获得的只能是肤浅的印象,读第二遍时,获得的东西就会比第一遍多,第三遍、第四遍则会愈加丰富,理解和体验就会更深。看得出,四位老师都在引导学生对作品取恭敬的态度,即让学生静静地阅读,读出自己的“初体验”,这样就不会障蔽属于学生自己的阅读发现。而且,对“阅读”的理解与实践要全面,“阅读”既包括“阅”,又包括“读”。所谓“阅”,就是用眼去看,用心去想,它是心脑结合的过程,也是理解、感悟的过程,首先有“阅”,其次才有“读”。“读”不一定是出声地读,也可以是静思默读。如果我们把“阅读”割裂开来,只重视学生的嘴巴,不重视学生的内心,那么真正的“阅”就无从谈起。

当然,我们欢迎课堂上读书声琅琅,教师范读、学生齐读、个别朗读„„各种朗读手段被老师充分地运用着。相信,通过这样反复的读,变换方式的读,学生一定会在朗读中唤起生活体验、引发联想和想象,感受到了“读”书之乐,受到情感的熏陶,也会在朗读中提高多方面的能力。叶老曾说:“只

有反复吟诵,才能做到对课文有亲切的体会,不知不觉间内容和理法化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

(三)关于评价

教师的指导一定要实实在在,不能可有可无,对学生的评价也不能任意随便。就像佛家弟子问佛祖:如何是佛法大意?佛祖答:春来草自青。正如叶维廉先生所说:“这是诗的传达,确乎比演绎、辩证的传达丰富得多。但批评家要有禅师这种非凡的机锋始可如是做,就是有了禅师的机锋,我们仍要依赖小和尚(读者)的悟性;“春来草自青”之对“如何是佛法大意”,在禅宗的看法,是“直指”,是“单刀直入”,但不见得所有的小和尚都完全了悟了其间的机遇,这是“点、悟”批评所暗藏的危机;但最大的问题是,有独具只眼的”禅机”的批评家到底不多,于是我们就有了很多“半桶水”的“点、悟”式批评家:问:如何是诗法大意?答:妙不可言。于是我们所得的不是“唤起诗的活动”,“意境重造”的批评,而是任意的,不负责任的印象批评。

每一次教学实践,都浸透着教师的心血,体现着教师的才情,荡漾着教师的气韵,这里有对文本的沉潜与转化,有对学生的激发与鼓励,也有对自我的升华与超越。

讨论:

1、读了《秋天的怀念》教学实录后,说说执教教师在提问、指导、评价等方面做得是否有效?(1)教学突破口:“史铁生为什么改变自己的人生态度呢?”“文中哪些语句抒发了作者对母亲的感情,那是怎样的一种情感?”

这两个问题明确,有指向性、针对性。作为核心问题有张力,给学生留有一定的空间。着眼于文本的整体感知,引导学生理解描述母亲的形象即是怀念母亲,又是为了表达对母亲的愧疚、忏悔之情,由此展现自己的认识态度的变化,并要求学生品味关键语句,深入体会;这样,就能引导学生领悟文本的主旨,也能使他们懂得语句运用为主旨服务的道理。

(2)教学指导:“预习课文后为自己的父母做一张贺卡并在卡上写一句赠语”。

通过贺卡制作与情境创设,唤醒了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情感体验,这样的指导把教学往纵深处推进。充分张扬了学生的个性,让学生走入文本与作者有了情感上的共鸣,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从《清塘荷韵》同文异构的两节课中,比较两位教师在把握核心教学价值和教学策略方面,各有什么可取和需改进的地方?

潘漪洁老师的教学设计:

44(1)“理清行文思路,把握荷的生命历程及作者情感的变化。”这一目标定位符合散文这种文体的特质,把握了核心教学价值。

(2)“阅读课文3—6,圈划描写荷生长的几个阶段情形以及每一阶段作者心情的句子,完成表格。”这一教学策略较好地落实了教学目标。用表格的形式写出四年中的等待,突出了荷的生长发展和“我”的心情变化,层次清晰。这一问题触及了作者对生命的渴望和珍爱,更能围绕中心。在提了这一问题之后,还可以紧接着提一个“文章是怎样来写这种等待的”,以引导学生欣赏作品描述的细腻,进一步把握作者对生命的热爱与珍惜之情。

(3)“理解‘季荷’的含义,由荷及人,感受季羡林老人的精神品质。”这一目标定位不够准确,“季羡林老人的品质”是什么?学习本文能“感受”到吗?充其量,我们感悟到的只是季老对荷花的喜爱,对生命的珍惜而已。

陆燕老师教学设计:

(1)“通过‘池花对影落’一句品味文本朴实凝炼、意蕴高远,境界开阔的语言特色。体会文本通过荷之韵推及生命之律动,感受生命、万物相通的深远含义。”这一目标定位脱离文本、不切合学情,教学目标是通过教学达成的一种境界,一种预期的收获。目标不宜脱离文本,作过分的“拔高”。“通过‘池花对影落’一句品味文本朴实凝炼、意蕴高远,境界开阔的语言特色”,是很难做到的。通过教学,使学生“感受生命、万物相通的深远含义”,也很难做到。在考虑核心教学价值时,应当从文本出发,从学情出发。

(2)“这是一篇清远秀丽富含深意的哲理散文。”这一阐述宜斟酌。这篇散文的确富有哲理,然而不能说它是“哲理散文”。核心教学价值的提出,要有文体意识。

(3)“结合读后感分析文本。”引导学生“结合读后感分析文本”,这一教学策略很好,既有教师的引导,又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默雷特”,让学生把自己的体会感受讲出来,既是对学生的尊重,又可让学生获得相互的交流。

3、你认为在使用新教材时,还要注意哪些问题?

(1)钻研教材的“深入”问题。教材钻研要深一些,但这种深度,老师如果把握了,不一定要和盘托给学生,如果学生没有想到那“深”的一层,老师不一定要引导学生去探索,在一篇教材中,有重点,有难点,有时一定要对“难点”加以破解,有时则应该把握住重点,避开那难点。如果把不是“重点”的“难点”抓住不放,即使讲清楚了,但花时较多,内容也较抽象,得大于失。

(2)文本的解读与文本的拓展、延伸的问题。文本毕竟是学习之“本”,只有让学生把握了它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并从中感受到了语言文字的魅力和思想精神的威力,才能称得上达到了读书的目的。

“多读”,不仅指读的篇数,还指一篇作品读的遍数。读得多了,印象深了,记得住了,到了需要由自己来表情达意的时候,作家作品中的一些词句往往就会涌上心头,用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其实,将文本的内容挖得深一些,有些语段理解得透一些,在这些方面花一些时间,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文本,这比外加一些作家的经历等会有用得多。在教学中,“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要将这个“例子”这个“一”举好,“反三”就比较方便。

(3)必须用整体的联系和观点来理解和落实“三维目标”。“三个维度”的目标顾此失彼,或者贴新课程的标签,泛化“人文性”,结果语文味流失了。“三维目标”是一个有机的不可分割的整体,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要注意用整体的观点来处理“三维目标”的实施和落实,才能较好地做到了语文味与人文性的有机结合。

第七讲 新教材使用中的文体意识

前言:今天,有些老师受到一些观念的错误影响,在教学时没有文体意识,以致于教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春》,竟然用填写表格的方式来教学,那真是属于焚琴煮鹤之事。散文不能当小说来教,诗歌不能当散文来教,说明文不能当议论文来教,总之,文体意识不可无。

一、文辞兼美的散文就应进行审美

[课例]《笑》

教师:请同学们大声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文章描绘了怎样的三幅画面?

学生:第一幅画面是白衣的安琪儿,抱着花儿,扬着翅儿,向着我微微地笑;第二幅画面是道边的孩子,抱着花儿,赤着脚儿,向着我微微地笑;第三幅画面是茅屋里的老妇人,倚着门儿,向我微微地笑。

教师:请一位同学来朗读第2、4、6三个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作者为什么要描绘这样三幅画面?这三幅画面之间有什么关联?

学生:因为作者“真没想到苦雨孤灯之后,会有这么一幅清美的图画!”三幅画面都是抱着花儿对陌生人微笑,安琪儿纯洁美丽,孩子纯真朴实,老妇人和善慈祥。

学生:他们都传递着友爱与和善,让我感受到了世间的美好。学生:从孩子的笑到老人的笑,涵盖了整个人生的历程;从天界的笑,返回人间,到现实中的笑;从眼前的笑到十年前的笑,作者要告诉我们生活中时时,处处都有爱,要善于在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教师:我们一起来读读第一段和最后一段,然后说说哪些词语用得好?

学生:“住”、“清光”、“凉云”、“残滴”、“荧光千点”、“孤灯苦雨”“光明澄静,如登仙界,如归故乡”等这些词句带给我们很美的意境。(具体分析略)

教师:作者用的是最平常的字眼,但是洗练、优美、蕴藉,还不时化用文言词句。大家找一找这样的例子。

学生:如“真没想到苦雨孤灯之后,会有这么一幅清美的图画!”,这里的“苦雨孤灯”就是化用了文言词汇。

教师:不仅化用了文言词汇,还化用了古诗词中的意境。

学生:我还发现,冰心喜欢用短句,如第二幅场景中就是一句接一句的短句,如同一个个电影镜头,如同诗歌。

教师:不仅意境优美,而且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我们在六年级时学过冰心的《忆读书》,从那篇文章中了解到冰心自幼读了大量的古典文学,再加上西方文学的熏陶,所以她散文的语言清新流利、典雅凝练。人们把这种有着鲜明个性特色的语言称为“冰心体”。最后一段有什么深刻含义吗? 学生:作者在“苦雨孤灯”后看到想到的这三幅画面让她豁然开朗,心情舒畅,她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家园。

学生:这种“爱”是面对人生困境,不尽如人意时给人的温暖与鼓舞,它可以给人以精神力量,战胜一切。教师:沈从文对冰心作品有着这样的评论:“对人生小小的事情,一例俨然怀着母性似的温爱,从笔下流出时,作品中无不对于‘人间’有个柔和的笑影。”你能理解这句话吗?

学生:“柔和的笑影”,是冰心对世间万物博大的爱,这种爱是她对崇高精神世界的追求。

教师:同时也是冰心面对社会种种问题开出的一剂“药方”。三幅“笑”的画面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仅是因为传递出的“爱”温暖人心,冰心所营造的氛围更是把我们带入了诗般的意境。圈画文中景物描写的句子,散读两遍,说说这些描写有何特点?

„„„„

这位老师的课比较好地体现了散文的特点。当然,我们现在讨论的散文是狭义的散文,也就是刘半农在1917年《我之文学改良观》中提出的“文学散文”,后来周作人又称作“美文”。这篇文章是一篇名符其实的“美文”,七八百字,字字珠玑,随意间点染出三个画面。首先,美在景物,无论是现实还是回忆中的景物,都是一幅“清美的图画”,充满了诗意。其次,美在人情,安琪儿是善与美的化身,“她向着我微微笑”;道旁的孩子、茅屋里的老妇人,也有着人间最纯洁的笑,而我从这“三笑”中感到“心下光明澄静”,这同样是一种美的情怀。同时,语言也美,体现了“冰心体”的特点。

此外,文章的结构也很美,以“笑”为线索串联起全篇。天使的笑与人的笑是有区别的,但是在本文中取得了统一,因为它们都表达了爱。本来孩子和老妇人的笑的意思不甚明确,但因为有了安琪儿的笑,后两次笑的意义也就明确了。

这篇文章“辞意双美”,既然辞美、意美,那么像这一类文章的教学就不该是进行信息筛选或是分析归纳,而是要引导学会去感悟、去品味、去涵咏、去审美。

记起齐白石卖画的故事。他想把自己创作的一幅画与卖白菜的小贩交换一车白菜,那个小贩不愿意,他说,你竟然想用假白菜换我的真白菜。在小贩的眼里,只有实用的价值,根本就没有审美的价值。语文教师万不可与小贩为伍啊!

二、小说教学不能一概只关注“三要素”

一提到小说教学,可能我们的脑海中就跳出小说三要素:情节、人物、环境。

这是传统小说不可或缺的三要素,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小说已经注入了新的元素,对小说的三要素并不怎么看重。到二十世纪,西方小说文体发生了很大变化,由对重视外部世界的摹仿转变为重视对人物内心世界的表现,这些情况影响到中国,使得当代某些小说的三要素发生淡化。如高中教材所选的铁凝的《哦,香雪》,就不能再从三要素去分析了。因此,我们要掌握一些其他的小说技巧。

[课例]《离别的礼物》

教师:谁能来概述一下文章内容?

学生:彼得的爸爸为娶新的漂亮妻子,要把爷爷送进孤老院,为此,彼得很伤心。爸爸买了一床双人毛毯给爷爷,把它作为离别的礼物,但“那个女人”不同意,于是大家闹别扭了。

教师:文中依次出现了哪几个人物? 学生:彼得、爷爷、那个女人、爸爸。

教师:按照你的喜欢程度,对这四个人物进行排序。

学生:彼得、爷爷、爸爸、那个女人。学生:爷爷、彼得、爸爸、那个女人。

教师:大家都把“那个女人”排在最后,为什么?

学生:“那个女人”太自私了,他不愿意送给爷爷这么好的双人毛毯。

学生:“那个女人”很小气,她喋喋不休地说那毯子太昂贵,说:“不管怎么说,他无需一条双人毛毯。”

教师:如果把“小气”换成书面化的词语,可以换哪个? 学生:吝啬。

学生:“那个女人”不仅自私、吝啬,而且虚伪,她假惺惺地吻“我”,并说要当“我”的好妈妈。

教师:正像同学们说的,那个女人之所以是最不受欢迎的人,是因为她集自私、吝啬、虚伪于一身。接下来,我们来分析一下次不受欢迎的人——爸爸的性格特点。

„„„„

教师:刚才,我们分析了四个人物的性格特点,每个人物都是个性鲜明,爷爷十分善良,彼得聪明懂事,爸爸怯懦,“那个女人”自私虚伪。现在我们来看故事的结尾,故事没有给出答案,而是以彼得、爷爷、爸爸三人抱成一团作结。请大家想一想,三人哭时,各自的心情有什么不同吗?

学生:彼得的心情是难受的,爷爷是伤心的,爸爸则是十分愧疚。学生:爷爷除了伤心以外,也有一丝感动。

教师:今天的作业是写一篇读后感,字数不限。小说有各种各样的类型,或现实主义,或浪漫主义,或荒诞派,或意识流,各种类型的小说各有各的不同,但也有共性,那就是都在表现“人”的生活。正如车尔尼雪夫斯基所说,“艺术之所以有别于历史,是在于历史讲的是人类的生活,而艺术讲的是人的生活。”要表现“人”的生活,它必定要写“人”,而写“人”,当然要写外貌,正像本文用漫画式的笔法勾勒了“那个女人”的外貌:“脸蛋光得有点刺眼,活像洋娃娃”。但正像钱谷融先生所说,“绝不把描写的重点放在人物的外部特征上,而是主要通过对人物内在的心灵世界的表现,去让人感受和把握他整体的生命状态。”因此,这位教师把课的重点放在对人物性格特点的把握上,由此去关照人物的心灵世界,是有据可循的。

尤其是最后一个问题,“现在我们来看故事的结尾,故事没有给出答案,而是以彼得、爷爷、爸爸三人抱成一团作结。请大家想一想,三人哭时,各自的心情有什么不同吗?”教师关注到了小说的结尾,这是有教学价值的。因为 从结构上来说,小说的结构属于“开放结尾”的形式。无论是短篇小说还是长篇小说,它所提供的都只是一个不完全的事件,只能呈现事件的片段,故事发展到某一阶段,就必须停下来,于是就留下一个无法完成的开放结尾。当然,如果把这个问题改成“请大家想一想,三人哭时,各自在想些什么?”或许,它留给学生的思维空间会更大。

我们再来看教师对人物形象的把握。狄得罗曾说过,“说人是一种力量与软弱、光明与盲目、伟大与渺小的复合物,这不是责难人,而是给人下定义。”人物的心灵世界是丰富的、复杂的,好的小说不会把人绝对化,总是“爱而知其恶,憎而顾其善”。但是,我们在解读这篇文章时都把人物给绝对化了,“那个女人”就真的一无是处吗?她吻“我”完全是虚情假意吗?她为什么不当着爷爷的面直接嚷嚷,而是跟着“爸爸”进屋后才喋喋不休?当彼得说要把毛毯剪成两床时,她并没有暴跳如雷„„她为什么会“吝啬”,那是因为她也并不富裕,她也是社会底层的小人物。对“那个女人”,作者仅仅是批判吗?这些问题都是要深入思考的。我们要走进人物的心灵世界,而不是简单地把“自私”“吝啬”“虚伪”这样的几个字眼来简单地套在她身上。从哪里走进人物的心灵世界呢?“语言”是个抓手。语言,那么这里的语言是指小说的叙述语言呢,还是指小说中人物的语言?因为就小说而言,它的语言是分成叙述语言的人物语言两套语言的。

再比如,从教师布置的作业来看,写读后感当然是可行的,但是否可以让学生试着用第一人称改写此文呢?因为叙述角度是小说创作中十分关注的问题,也理应是教学中引起重视的。像鲁迅的《祝福》用的是第一人称,而大部分小说用的是第三人称。所以让学生进行人称的改写,颇有道理。

三、既重诗教,又重诗艺

诗歌有着独特的审美特征。一般说来,具有强烈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有人这么说,“在诗歌中,日月星辰、风雨雷电,任由诗人驾驭,江河湖海、崇山峻岭可以飞腾起舞,草木花卉、虫兽禽鱼可以言情达意”。此外,诗歌呈现出跳跃性结构,从外在形式上看,是分行分节的,这是表层结构形态,跳跃性更主要地体现在内在形式上。第三,诗歌的语言非常凝练,更讲究陌生化,节奏感和韵律感都很强。当然,诗歌还有特殊的表现手法和技巧,如起兴、象征、隐喻、意象等。

[课例]《致橡树》

不少老师在教这首诗时只关注到诗人所强调的爱情观,诗人先是否定了两种爱情观,一种是借对方炫耀自己,另一种是一味的单恋,接下来肯定了奉献式的爱情。

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学诗的作用之一在于移情。因此,从“诗教”的角度来看,这样的教学也无可厚非,但从诗歌学习的角度看,老师缺少对“诗艺”的关注,课堂忽略了诗歌的艺术特点。如果这是一篇散文而不是一首诗歌,那么我们怎么教?

上一篇:关于中考奋斗口号下一篇:政府采购法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