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从严治党测试

2024-06-21

全面从严治党测试(精选8篇)

1.全面从严治党测试 篇一

安徽干部教育在线2017年必修课

《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测试答案

考试人员: 王钦 [王钦] 提交日期: 2017-01-03 考试得分: 99 答对试题数: 20

单选题: 共10题,正确10题 判断题: 共5题,正确5题

考试用时: 5分钟19秒 未评分试题: 0

正确率: 99%

多选题: 共5题,正确5题 问答题: 共0题,正确0题

党的领导干部应当每年在党委常委会(或党组)扩大会议上(),接受评议。(分值:4.0/得1 分:4.0)

A.述职述廉

B.述廉

C.述职

D.述责述廉

党组织主要负责人个人有关事项应当在()公开,主动接受监督。(分值:4.0/得分:4.0)2

A.党内

B.媒体

C.党内一定范围

D.本单位

3下 级纪委至少()向上级纪委报告一次工作。(分值:4.0/得分:4.0)

A.每三个月

B.每半年

C.每年

D.每个月

4《 中国共产党监督条例》共()。(分值:4.0/得分:4.0)

A.5章47条

B.8章46条

C.5章46条

D.8章47条

下面属于党的纪律检察委员会监督职责的是()。(分值:4.0/得分:4.0)5

A.严把干部选拔任用“党风廉洁意见回复”关

B.领导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党内监督工作

C.监督党员切实履行义务,保障党员权利不受侵犯

D.加强对党的领导干部的民主监督,及时向党组织反映群众意见和诉求

各级党组织对于上级党组织交办以及巡视等移交的违纪问题线索,应当及时处理,并在()内6

反馈办理情况。(分值:4.0/得分:4.0)

A.一个月

B.两个月

C.三个月

D.六个月

《中国共产党监督条例》首次将()专设一章。(分值:4.0/得分:4.0)7

A.党的中央组织的监督

B.党委(党组)的监督

C.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的监督

D.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的监督

党委(党组)在党内监督中负()责任。(分值:4.0/得分:4.0)8

A.主体

B.监督

C.组织

D.主要

审计机关发现党的领导干部涉嫌违纪的问题线索,应当向()报告。(分值:4.0/得分:4.0)9

A.纪检监察机关

B.上级党组织

C.同级党组织

D.司法机关

10党 的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是党内监督的()。(分值:4.0/得分:4.0)

A.专责机关

B.专门机关

C.主要机关

D.牵头机关

重点考察贯彻执行党中央和上级党组织决策部署的表现、()。11严 格执行干部考察考核制度,(分值:6.0/得分:6.0)

A.履行管党治党责任

B.在重大原则问题上的立场

C.对待人民群众的态度

D.完成急难险重任务的情况

12党 内监督必须贯彻民主集中制,依规依纪进行,()。(分值:6.0/得分:6.0)

A.强化自上而下的组织监督

B.改进自下而上的民主监督

C.发挥同级相互监督作用

D.加强人民群众监督

13()全面领导党的工作。(分值:6.0/得分:6.0)

A.中央委员会

B.中央政治局

C.中央政治局常委会

D.党的全国代表大会

14信 任不能代替监督,党的各级组织应当把以下两者结合起来()。(分值:6.0/得分:6.0)

A.信任重用

B.信任激励

C.严肃问责

D.严格监督

15党 内监督重点要解决的问题有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分值:6.0/得分:6.0)

A.全面从严治党不力

B.党的观念淡漠

C.组织涣散

D.纪律松弛

应当向同级党委、纪委通报。()16执 法机关和司法机关依法立案查处涉及党的领导干部案件,(分值:6.0/得分:6.0)

()(分值:6.0/17中 央部委和地方党委可以根据《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制定相关规定。得分:6.0)

18发 现领导干部有轻微违纪问题,上级党组织负责人应当及时对其提醒谈话。()(分值:6.0/得分:6.0)

()(分值:6.0/得分:6.0)19《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坚持党内监督和人民群众监督相结合。

20巡 视是党内监督的重要方式。()(分值:6.0/得分:6.0)

2.全面从严治党测试 篇二

一、“三严三实”事关党的事业长远发展

1. 践行“三严三实”是推进作风建设的重要举措。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 党风政风得到明显改善, 但“四风”还没有根除, 党员干部队伍管理和党员干部身上仍然存在不严不实的问题。现在, 我们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正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前所未有, 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前所未有, 对我们党治国理政的考验之大前所未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关键在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我们党作为执政党, 不但要有强大的“真理力量”, 还要有强大的“人格力量”, 要以严的精神管党治党、以实的作风干事创业。只有认真贯彻“三严三实”要求, 切实解决党员干部作风与新形势新任务不相适应的问题、与党和人民新要求新期盼不相符合的问题, 我们党才能战胜“四大风险”、经受住“四种考验”, 更好地巩固执政基础、提高执政能力、完成执政使命。

2. 践行“三严三实”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迫切要求。

“三严三实”是打造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内在要求。“三严三实”从精神支柱、价值追求、行为规范等方面, 全面阐述了新时期党员干部应有的精神特质, 为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供了指导。“三严三实”是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标准, 要让那些认真践行“三严三实”的干部干事有舞台、工作有位子。“三严三实”是教育培养干部的重要内容, 应纳入到各级党校、行政学院教学之中, 纳入到各级党委 (党组) 中心组学习之中, 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认清“三严三实”的重要意义、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三严三实”是监督管理干部的重要要求, 应切实加强对干部的日常监督管理, 对干部身上出现的倾向性问题及时提醒、严肃批评, 促进干部队伍健康发展。

3. 践行“三严三实”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有力抓手。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提高党的战斗力的保证, 是解决党自身问题的重要途径, 是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关键环节, 关系党的团结统一和肌体健康。当前, 一些党员干部不守纪律不讲规矩的现象、一些地方政治生态不好的问题比较突出, 出现了党内政治生活随意化、庸俗化和自由化的现象。分析这些问题和现象, 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言行上失规失矩、管理上过宽过软。践行“三严三实”, 就是要加强思想政治建设,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 进一步明规矩、严纪律、强约束, 使全党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干部都按照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和党的各项规定办事, 形成从严从实的氛围, 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4. 践行“三严三实”是改革发展稳定的切实保障。

“三严三实”从思想和实践两个层面对党员干部的精神状态和工作方法作出了系统精辟的概括, 既提振了士气, 又提出了方法。当前, 我国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 尤其需要以“严”和“实”汇聚起攻坚克难的强大动能, 努力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各项工作。发展和民生工作事关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 尤其需要践行“三严三实”要求, 既不能超越发展阶段做出过高承诺, 又不能代民作主自定民生项目, 必须做到承诺要实、履诺要严。稳定既是改革的前提, 又是发展的保障, 只有践行“三严三实”, 才能始终绷紧安全稳定这根弦, 做到守土有责。可见, “三严三实”无论对改革发展还是对社会稳定都是非常重要的保障。

二、把握“三严三实”的精神实质

1.“三严三实”是共产党人“质”的规定性。

“三严”是基础, 是根本, 集中体现了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具体来讲, 严以修身, 就是要对党忠诚, 重视党性修养, 坚定理想信念, 提升道德境界, 追求高尚情操, 自觉远离低级趣味, 自觉抵制歪风邪气。严以用权, 就是要坚持用权为民, 依规则、制度行使权力,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权、不以权谋私。严以律己, 就是要心存敬畏、手握戒尺, 慎独慎微、勤于自省, 遵守党纪国法, 做到为政清廉。“三实”体现了我们党的思想路线, 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原则。谋事要实, 就是要从实际出发谋划事业和工作, 制定的政策方案符合实际情况和客观规律。创业要实, 就是要脚踏实地、真抓实干, 敢于担当责任, 勇于直面矛盾, 善于解决问题, 努力创造实绩。做人要实, 就是要对党忠诚, 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 襟怀坦荡, 公道正派。“三严”和“三实”是紧密联系、相互促进的。

2.“三严三实”是党员干部必须坚守的“本真”。

党员干部带头践行“三严三实”, 这是坚守党的“本真”的体现。党员干部应把握“三严三实”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 对照“三严三实”照镜子, 看一看有哪些差距, 想一想应该朝哪个方面努力, 理一理具体该怎么做, 把住践行“三严三实”的总开关。应牢记入党时立下的誓言, 铸牢理想信念“主心骨”, 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 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问题, 坚持原则、守住底线, 坚持依法用权、秉公用权;践行正确的政绩观, 把党的事业、人民利益作为干事创业的价值追求, 以科学的态度作决策, 以求实的精神抓落实, 创造经得起实践、历史和人民检验的业绩。

3.“三严三实”的着力点是“严”和“实”。

“严”字蕴含的是马克思主义信仰等严肃的政治追求, 是贯彻民主集中制等严格的组织原则, 是懂规矩、守底线等严明的纪律要求。“实”字蕴涵的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路线, 是求真务实的工作方法, 是认真踏实的处世态度。“三严三实”彰显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政治品格, 反映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内在规律和本质要求, 体现内在自律与外在约束的有机统一, 对党员干部修身做人、为官用权、干事创业提出了明确要求。贯彻“三严三实”要求, 必须坚持严字当头、实字托底, 做到严实结合、融为一体。

三、抓住“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着力点

当前, 解决“四风”问题在一些党员干部那里仍然停留在“不敢”上, “不想”的自觉尚未形成, 作风建设正处在一个关键节点。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 就是在已有的基础上巩固和拓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 使好的作风成为党员干部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有的放矢、指向性强, 是具有全局意义的重要部署, 体现了党中央驰而不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决心和态度。扎实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 尤其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1. 抓好学习教育。

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 首要的是抓好学习教育、打牢思想根基。应在学习教育上下足功夫、花足力气, 切实把“严”和“实”的要求立起来, 以思想自觉引领行动自觉。把深入学习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学习教育的重中之重, 领会核心要义, 掌握精神实质, 把握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 做到学而信、学而用、学而行。

2. 明确领导责任。

各单位党委 (党组) 应增强政治责任感, 把学习贯彻“三严三实”要求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 制定切实可行的专题教育方案, 精心组织实施。能否把这个重大政治任务完成好, 是对各单位党委履行党建主体责任的直接检验。党委书记应承担起第一责任人的职责, 把抓专题教育情况作为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各级领导干部应发挥带头作用, 层层作出示范。

3. 突出问题导向。

把问题意识、问题导向贯穿专题教育全过程, 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边学边查边改, 列出问题清单, 一条一条梳理, 一项一项整改。对存在“不严不实”问题的领导干部, 立足于教育提高, 促其改进;对群众意见大、不能认真查摆问题、没有明显改进的, 应进行组织调整。应建章立制, 强化刚性执行, 推动践行“三严三实”要求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

4. 贯彻从严要求。

这次专题教育不分批次、不划阶段、不设环节, 并不意味着可以放松要求, 而是要按照中央的要求, 发扬讲认真的精神, 贯穿严的标准、严的措施、严的纪律, 以严促深入、以严求实效。应结合实际, 认真谋划, 精心实施, 把专题教育各项工作做扎实、做细致、做到位。

5. 做到“两手抓, 两促进”。

3.县级如何全面从严治党 篇三

县是中国最重要的基层政权,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占据特殊重要的枢纽位置,县级党组织是县域治理最重要、最直接的责任主体,全面从严治党,要切实加强县级党组织的建设

“四个全面”是新时期治国理政的战略布局,“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方面是系统工程和有机整体,包含了治国理政的基本思路和总体框架。

在这个系统中,全面从严治党是推进其他各项工作,实现国家治理目标的根本保证。县级政权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处于特殊重要的位置,全面从严治党,要切实加强县级党组织的建设。

党的执政地位和领导能力从哪里来?

中国的近现代历史表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最强大的领导力量。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选择的结果,是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逐渐形成和确立的。从历史经验看,党的执政地位和领导能力,有两个重要的来源:

一是高度的组织性和纪律性,保障党具有强大的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由工人阶级中的先进分子所组成。共产党领导国家和人民的基本逻辑,是工人阶级当中的先进分子,基于共同的理想和信念,成立党组织。党组织通过组织和动员工人阶级,以及其他社会力量,进行革命和建设事业。因此,高度的组织性和纪律性,是党组织的重要特点,也是领导力的重要保障。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无产阶级具有天然的组织性和纪律性。列宁在苏联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也多次提及组织纪律的重要性,并在1920年提议把民主集中制原则写入了共产国际章程。

在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也高度重视党的组织性和纪律性。毛泽东同志用通俗的话说:“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邓小平同志在讲话中也指出:“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怎样才能团结起来、组织起来呢?一靠理想,二靠纪律。”革命战争年代,经济极端贫困、国力非常衰弱,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取得革命的胜利,就是以高度的组织性和纪律性,组成以中国共产党为核心的领导力量,组织和动员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实现最大的合力,获得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们国家之所以能够抵抗住险恶的国际环境和战争压力,自力更生,建立完整的科研体系、工业体系,为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垫定基础,一个重要的原因,也是以高度的组织性和纪律性,保障党的组织动员能力,在较短时期内,集中一切资源和力量,实现社会建设的目标任务。

二是人民群众的认可和拥护,是党的执政基础,也是领导力的根本来源。自古以来,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党的理想信念、施政纲领、政策措施,都要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可和支持,才能真正长久地获得民心,确立和巩固执政根基。革命战争年代,人民群众对党的拥护和支持,就是淮海战役的支前的独轮车,不仅推出战争的胜利,也推出了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全国人民为了国家建设和经济发展,也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虽然在整个过程中也走过弯路,但总体而言,党的执政地位和领导能力,是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可和支持的。1978年以后,改革开放是基本国策,更是得到绝大多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并为党的执政地位提供了重要的合法性基础。

加强县级党组织建设是重中之重

县是中国最重要的基层政权,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占据特殊重要的枢纽位置。习近平总书记说:“在我们党的组织结构和国家政权结构中,县一级处在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是发展经济、保障民生、维护稳定、促进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基础。”县级党组织是县级政权机构的领导核心,加强县级党组织建设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升党的领导能力的关键环节。

首先,县级党组织的领导能力,是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县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单元,除了外交军事等少数几项国家事务以外,几乎统揽地方一切事务。国家政令的贯彻落实、地方政策的制定执行、社会秩序的管理维护,以及老百姓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等,都需要县级政权机构随时关注和有效处理。县级党组织,尤其是县委主要领导和班子成员,处于县级政权的关键位置,他们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是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县委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一线指挥部’,县委书记就是‘一线总指挥’。”

其次,县是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是联系党和人民群众的重要枢纽。一方面,党的理念、政策能不能贯彻落实,国家出台的利民惠民政策能不能真正惠及普通群众,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能不能得到老百姓的理解和宽容,很大程度上都需要依靠县级党组织把工作做扎实、做细致。另一方面,人民群众对当前党和国家的治国理念、政策建议能不能及时上传,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能不能及时反馈到党和国家的决策部门,也需要依靠县级党组织深入群众,了解民情,体察民意,倾听民声。简而言之,县级党组织直接面对最广大的基层人民群众。县级党组织的工作能力、工作业绩、工作作风,直接关系到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关系到人民群众对党的认可程度和支持程度。

全面从严治党的关键:县级党组织建设

当前,我国有2800多个县,县级政权所承担的责任越来越大。县级党组织是县域治理最重要、最直接的责任主体。全面从严治党,要切实加强县级党组织的建设。

首先,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巩固和提升党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具体包括几个方面:一是强化组织意识,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在县域范围内,县级党组织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理念和政策,需要依靠各个基层党组织的贯彻落实。因此,加强党的组织建设,要强化县级党员干部的组织意识、纪律意识,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战略部署,切实完成工作任务。二是加强制度建设,完善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既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也是群众路线在党的生活中的具体运用,民主和集中相辅相成,不可偏废。此外,要把部分好的经验和做法,以制度的形式规范下来。通过建立健全制度体系,规范和提升党的领导能力、执政能力。

其次,密切党群关系,巩固和提高人民群众对党的认可和支持程度。具体包括几个方面:一是强化执政为民的理念,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切实发挥联系群众的枢纽和桥梁作用。二是切实提高决策水平和管理能力,以真实的工作业绩回报人民。县级党组织的工作能力和工作业绩,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直接相关。为人民服务,切忌流于空话套话。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以扎实的工作能力、真实的工作业绩,为党分忧、为国干事、为民谋利。三是切实改进工作作风。近年来,中央连续出台了“八项规定”、“六项禁令”和反“四风”等系列文件或活动,对改善工作作风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基层党组织要在这些活动的基础上延伸开去,形成风清气正、勤政为民的社会风尚。

(简介)

王雄军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第二研究室副主任

(链接)

县级党组织,尤其是县委主要领导和班子成员,处于县级政权的关键位置,他们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是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

县级党组织直接面对最广大的基层人民群众,县级党组织的工作能力、工作业绩、工作作风,直接关系到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关系到人民群众对党的认可程度和支持程度。

4.全面从严治党党课 篇四

党课是党组织以授课方式对党员进行思想教育的一种方法,是党员组织生活的基本形式之一。520作文网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的全面从严治党党课,供大家参考选择。全面从严治党党课党的十八大以来,以____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对党的建设从战略高度进行新谋划、新布局,形成了全面从严治党战略。全面从严治党说到底是个责任问题,特别是落实主体责任更为关键。如果党组不能切实担负起管党治党的主体责任,从严治党只能是句空话。下面,我结合国土资源工作实际,就落实主体责任谈一下我的一些思考和想法。

一、深刻认识落实主体责任对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意义

(一)落实党组主体责任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

十八大以来,以____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陆续推进并形成了治国理政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战略总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鸟之两翼、车之两轮”,全面从严治党是顺利推进各项工作的根本保障。党要带领全国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首先要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把自身建设搞好,锻造坚强领导核心。当前,就我们国土系统而言,治党不严的问题还存在,一些基层组织纪律松弛、软弱涣散,缺乏战斗力;一些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突出;跑官要官、各自为政搞“小圈子”等不良风气盛行。这些问题的存在,管党治党责任不清、落实力度不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全面从严治党,如果不明确责任、不落实责任、不追究责任,从严治党就是一句空话。当前,只有明确党组和班子成员管党治党的主体责任,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落到实处,才能解决好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

(二)落实党组主体责任是反腐败形势发展的迫切需求。

____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指出,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主要是在实现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上还没有取得压倒性胜利。从腐败程度上看,腐败现象趋于严重化,系统性腐败、塌方式腐败不断发生,窝案串案时有发生,“小官大贪”问题十分突出,特别是在高压反腐态势下,有些人还在顶风作案、我行我素。从特点上看,非常“复杂”。区域性腐败和领域性腐败交织,用人腐败和用权腐败共存,体制内和体制外勾结,权钱交易、权色交易、权权交易同在,利益关系盘根错节,腐败问题和政治问题相互渗透,严重危害党的领导和党的团结统一。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是一场输不起的斗争,当前滋生腐败的土壤依然存在,腐败和反腐败呈胶着状态,落实主体责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紧迫、更为重大。严峻的形势、艰巨的任务,要求各级党委必须切实扛起主体责任,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对反腐败形势的判断和战略部署上来,切实增强责任感、紧迫感,保持坚强政治定力,从严治党,汇聚全党之力,坚决打赢反腐败攻坚战。

(三)落实主体责任是各级党委责无旁贷的职责。

党章明确规定:“各级党委要整体推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党的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协助党的委员会加强党风建设和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非常清楚地规定党风廉政建设就是党委的事。中央《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明确要求,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要坚持党委统一领导。____总书记多次强调,各级党委要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政绩,这是中央对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提出的明确要求,更是党组工作的本职回归,是法定之责。

二、当前国土资源系统落实主体责任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局党组细致研究落实“两个责任”的具体实施方案和措施,逐级传导压力,强化工作措施,强力推进“两个责任”的落实。但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一)压力传导不够到位。

责任意识层层递减,呈现“上热中温下冷”的现象,尤其是基层单位,落实主体责任主动性和自觉性还不强,除了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以外,具体行动和措施还不多,还停留在学习、领会和表态阶段。

(二)落实主体责任方法途径单一。

这两年,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主要模式是开开会、签签字、讲讲课、表表态、泛泛提要求。工作方法单一,习惯等上级文件,上行下效、照搬照抄,以“文件落实责任”。现在落实主体责任,上级文件发的少了,有的同志就不知道怎么落实责任了。有些单位负责同志对党风廉政建设责任有关规定学习不深,在抓落实方面存在缺位现象。

(三)责任追究失之于宽失之于软。

有的单位负责同志抓主体责任落实、追究责任怕影响团结,搞盲目的内部“团结”。有的责任追究存在庸俗化、泛化情形。有的责任追究不痒不痛,局纪检组要充分运用执纪问责“四种形态”,在实践中我们要结合实际运用通报批评、诫勉谈话和组织处理等多种惩处方式,对党员干部严管厚爱。

三、落实主体责任要把握好几个重点

(一)加强责任意识教育。

落实好主体责任,增强责任意识是前提和基础。当前,在落实主体责任上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一些党员干部的责任意识不强、观念滞后。要把主体责任意识教育作为全系统干部教育培训、党员培训和基层党组织书记轮训的重要内容,作为领导干部尤其是党组书记的必修课,作为党组中心组学习的重要内容,切实增强干部主体责任意识,自觉担当起抓好党建、管党治党这个首要责任。

(二)强化“一把手”责任担当。

落实好主体责任,关键是强化“一把手”的责任担当。主体责任包含领导班子的集体责任、党组书记的第一责任、班子成员的“一岗双责”。只有坚持书记抓、抓书记,使“一把手”真正把责任担起来,把从严治党第一责任人责任履行好,才能一级带一级,党组织班子和班子成员履行责任才能真正尽心、尽情、尽力,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把党风廉政建设真正摆上突出位置,与经济建设、改革发展稳定工作同步考虑、同步部署、同步实施、同步检查的要求才能实现,班子履行好集体责任、班子成员履行好“一岗双责”才不会落空。

(三)抓好重点责任落实。

一要把纪律立起来、严起来。把纪律挺在法律前面,结合“三严三实”、“守纪律、讲规矩”、“两学一做”主题教育,加强纪律执行,严查违纪行为,用纪律的尺子管住大多数。二要选准用好干部。坚持选人用人标准,从严管理监督干部,不唯票、唯分取人,既选用才干过硬的“能吏”,也选用安分守己的“循吏”,严肃查处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三要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继续以最严格的标准、最严厉的举措纠正“四风”,维护群众利益,防止“四风”反弹。四要积极领导和支持执纪执法机关查处违纪违法问题。坚持零容忍惩治腐败的态度不变、力度不减,坚决遏制腐败蔓延势头。五要强化对权力的制约监督。扎紧扎牢规范权力运行的笼子,加大对违反制度规定查处力度。

(四)建立健全工作机制。

将主体责任层层进行分解,科学划分领导班子、党组织书记和班子成员等责任主体之间的责任界限,明确下级党组织主体责任及履责的相关要求,确保工作有人抓、问题有人管、责任有人担。建立上下有机互动的责任传导机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完善相关制度,通过约谈、听取汇报、个别指导、工作检查等方式,将压力层层传导下去,把责任压紧压实。

(五)强化问责严肃责任追究。

没有问责,责任就落实不下去。一些党组织和领导干部之所以对主体责任不上心,责任难以落实下去,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责任追究不到位。要突出问责,让落实责任不力追责问责成为新常态,谁没有落实好主体责任,谁就要受到追究,谁就要受到处理。要坚持“一案双查”,既追究当事人的责任,又倒查追究相关领导的责任,主要负责人不管是现职还是已经调离或者升迁,都要倒查追究责任,通过问责一个,达到警醒一片的效果。

今天的党课就讲到这里,请你们要认真学习领会,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将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落实到细节!

全面从严治党党课大家好!根据局里的工作安排,接下来,我便围绕“以传统文化立身促全面从严治党”这一主线,浅谈一下自己的几点感受。

中华传统文化是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而出的文化瑰宝,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立身即做人;而以传统文化的道德标准做人,以强大的文化自信从政,是我们每名党员干部践行全面从严治党的立身之本。

在座的都是党员干部,无论是不是领导,随着时间的推移,领导会更加的位高权重,非领导也都会走上领导岗位,其实,自大家选择当公务员就标志着选择了做官,而做官与做人又是一脉相承、相辅相成的,因此社会上常言道:“做人做不清楚,做官也做不清楚”。

做人当勤俭。勤俭节约是中国人的一种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诸葛亮把“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作为“修身”之道,司马光亦言“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而我们看看被网友戏称为“表哥”的杨达才、“房叔”蔡彬、“亿元司长”魏鹏远等,他们无视法纪,愧对于国家,愧对于人民,说到底都是“贪”惹的祸,在当今社会,没有钱很苦恼,有了钱又很伤脑筋,最理想的状态是钱刚刚好,但令人遗憾的是我们永远都不知道钱刚刚好是什么样的状态。老子在道德经中有言“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说白了就是一句话,知足的满足才是永远的满足。

朱子将“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当作“齐家”的训言,范纯仁讲“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一个清官的养成绝不仅仅是独其自身清廉,家人必定也是助廉的存在,说到家人助廉就不得不讲“祸起萧墙”,我们可以看一看近些年的贪腐案例,不少贪官背后都有一个“贪内助”,例如广东省财政厅原副厅长危金峰,他的妻子、岳母、兄弟、妻妹等近亲属全部涉案,打造了一个以危金峰为轴心,以其妻为“操盘手”,以不法商人为对象,以其岳母、哥哥等为赃款接收者的腐败“网络”,由此可见,党员干部不仅要自身清廉,更要引导家人助廉。

毛主席以“厉行节约,勤俭建国”为“治国”的经验,关于毛主席勤俭节约的故事相信大家都知道,他一生粗茶淡饭,睡硬板床,穿粗布衣,生活极为简朴,一件睡衣竟然补了73次、穿了20年。上世纪60年代,有一次他召开会议到中午还没有结束,他留大家吃午饭,餐桌上一大盆肉丸熬白菜、几小碟咸菜,主食是烧饼。桓宽讲“民奢示之以俭,民俭示之以礼”,伟人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为国人做出了表率,而我们现在有很多同志早已忘了本,把时代进步、生活水平提高当作自身贪婪、奢侈的借口,殊不知身为党员干部,一言一行当思示范引领。

做官需廉政。对于中国人而言,廉政不再单单是一个名词,而是一种文化,廉诗、廉词、廉文,廉官、廉吏、廉臣共同组成了以“廉洁从政”为核心的廉政文化。那什么是廉政呢?廉政就是“一身正气,两袖清风”,说通俗点就是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官、干干净净做事。古有高攸、海瑞、江一麟等清官廉吏,今有焦裕禄、孔繁森、杨善洲等老一辈的模范事迹,他们那一个不是视人民为衣食父母,那一个不是一辈子全心全意为群众谋利益,他们的模范事迹和崇高精神感人至深,吾辈岂有不奉之为楷模之理。

先做人,后做官。清官并不是做了官后才清廉,而是首先应当具有良好的人品,有一个正派、正直、善良的心,然后才能清正廉洁的做官。

讲完以传统文化立身,就不得不讲增强文化自信。____总书记在2016年“七一”讲话中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针对这一重要论述,我们应该深刻领会精神实质,不断增强文化自信,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文化自信”不能束之高阁,要落地生根,融入到工作的方方面面。同志们,让我们以传统文化立身,用文化信仰撑起全面从严治党的自信和自觉,就一定能在复兴之路上谱写出更加辉煌的时代乐章。

全面从严治党党课同志们:

大家好,为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深刻汲取郝军违规违纪违法案件教训,规范和深化全市公安机关廉政风险重点防控工作,根据《中共XX纪委关于印发〈关于坚持标本兼治推进以案促改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精神,按照市局工作部署和要求,今天我在这里给大家讲一堂廉政党课,主题为“切实抓好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下面,我谈几个方面的认识和体会,与同志们探讨交流。

党风廉政教育是老生常谈,但是我们为什么仍然要一而再再而三的在大家耳边说,为什么?就是为了让大家不犯错误,少犯错误,真到了触底线、越红线,组织要处理的时候,说这个就晚了,所以我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听,认真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____同志指出:新形势下,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是党巩固执政地位、实现执政使命必须解决好的重大课题。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是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是人民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就会对党造成致命伤害,甚至亡党亡国。反腐倡廉必须常抓不懈,拒腐防变必须警钟长鸣。

一、坚决维护党章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学习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

党章是立党治党管党的总章程,是全党必须共同遵守的根本行为规范。认真学习党章、严格遵守党章,是全体党员的庄严责任。广大党员要对照党章规定的八项义务,认真查找和纠正党性党风党纪方面存在的问题,加强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增强党员意识,做合格党员。党员要按照党章规定的六项基本条件,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经常检查和弥补自身不足,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模范遵守党纪国法。做到党章规定的就必须不折不扣执行,党章禁止的就必须坚决查处和纠正。

(一)加强自身素质修养。

人民日报有一篇关于学习的评论,这样说到:“人们恐怕已经看惯了这样一些再平常不过的场景:当晨曦初露,用朗朗书声去迎接朝阳的是孩子;当夜幕低垂,熬夜攻读的也是孩子。而许多成年人呢?在忙忙碌碌的工作中,在熙熙攘攘的生活中,固然不必郑重其事地挑灯夜读,但不少人包括某些干部是不是浑然不觉地把生命消磨于肥皂剧中、消磨于麻将桌前,或者在吆五喝六的酒话中消磨那本来并不多余的时间?”这是一段发人深省、让人汗颜的文字。确实,现在有很多干部在学习上还不如孩子,在学习与应酬、工作与交际、丰富思想与享受生活方面,他们更多的是选择了后者,这对我们的成长非常不利。不抓紧时间学习,就难以跟上时代的节拍、适应工作的需要,你的思想、你的观念、甚至是你的语言都会与实际脱节,你的脑子里就缺少新的东西。所以,我们的领导干部要多读书,从书中吸取更多的知识,这不仅可以增长自己的知识和才干,更可以提高人的品味,坚定人的信念。

(二)加强道德品质修养。

有人说过一句很有哲理的话:“好人不见得是好官,但好官必须先是好人”。为政必先做人,没有一流的人品做底子,从政肯定要跌跟头。基层干部要清清白白为官,踏踏实实做事,必先堂堂正正做人。这实际上道出了党员干部成长的必然规律。好公民、好党员、好干部这三个层次,好公民是基础,是领导干部的为官立业之本。加强品德修养,不仅是执政为民的需要,也是立身做人的需要。

(三)加强组织纪律性修养。

党的纪律是全党意志的体现,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纪律严明,才能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执行严明的纪律,需要领导干部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

二、不折不扣落实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正文风、改会风,转作风、树新风,做到言必信、行必果。

作风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直接反映,是党性修养、政治品质、道德境界的具体体现。好的作风能够产生无穷的创造力,形成巨大的凝聚力,造就顽强的战斗力。实践证明,一个单位的工作,成在作风,败也在作风;一个单位的形象,好在作风,坏也在作风;一个领导的威信,高在作风,低也在作风;一个人,成功在作风,失败也在作风。中央的八项规定要求我们,要密切联系群众,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我们各级干部要改进调查研究,深入到基层当中,了解到最真实的情况,解决实际问题。切实改进会风,精简会议活动,提高会议实效,开短会、讲短话,力戒空话、套话。弘扬勤勉务实、敢于负责、勇于担当的作风,不推诿、不扯皮、不懈怠。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不准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要严格执行廉洁从政有关规定,纠正以权谋私行为。认真落实党风廉政相关规定,加强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建立健全监督机构。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实行民主集中制,对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使用等事项坚持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议事决策,无违纪违法行为发生。

三、突出重点,狠抓落实,深入推进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5.全面从严治党测试 篇五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全面从严治党,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强化党内监督,推动全面从严治党由治标为主迈向标本兼治。中央纪委注重制度建设的顶层设计,提高政治站位,从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和全面从严治党出发,不断扎紧织密管党治党的制度笼子,取得新进展新成效。回首全面从严治党这五年,党内政治生态更清明,与群众联系更密切,从严治党这时代乐章演奏得扣人心弦。

看到的是全面从严治党成果辉煌。通过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党员干部思想政治素质不断提升。

党内政治生活得到加强和规范。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了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对党内监督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监督主体、监督内容、监督对象、监督方式等重要问题作出规定,为新形势下强化党内监督提供了根本遵循。新修订的党内监督条例,坚持以党章为根本遵循,围绕理论、思想、制度构建体系,围绕权力、责任、担当制定制度。针对监督重点不聚焦问题,把“重音”放在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上,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突出“关键少数”,强化对一把手的监督。

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得到好转。XX年7月《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颁布,中央纪委高举问责利器,把权力和义务、责任和担当统一起来,为强化问责提供制度遵循。条例明确问责主体和对象,由党组织按照职责权限,追究在党的建设和党的事业中失职失责党组织和党的领导干部的政治责任;明确问责内容和情形,围绕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维护党的纪律、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等方面归纳问责事项;明确问责方式方法,将现有14种问责方式规范为对党组织的3种方式,对党的领导干部的4种方式;把问责责任既落实到党委(党组),也分解到党的工作部门,细化责任落实、层层传导压力。

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经过全党共同努力,党的各级组织管党治党主体责任明显增强,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得到坚决落实,党的纪律建设全面加强,腐败蔓延势头得到有效遏制,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不敢腐的目标初步实现,不能腐的制度日益完善,不想腐的堤坝正在构筑,党内政治生活呈现新的气象。全面从严治党取得显著成效,但仍然任重道远。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

听到的是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毋庸讳言,曾经一段时间党的作风建设不容乐观,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时有发生。党的作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而今,种种问题正在向好扭转。

中央八项规定深入人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抓作风作为“先手棋”,一子落、满盘活。从中央八项规定开始,抓了中秋节抓国庆节,抓了国庆节抓新年,抓了新年抓春节,抓了春节抓清明节、抓端午节,在持之以恒中一种好习惯、一种新风气开始逐渐形成。不到半年时间,请客吃饭在官场就成了禁忌,公款送礼成了过街老鼠。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以整风精神对党内思想之尘、作风之弊、行为之垢进行了一次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党中央坚持以上率下,锲而不舍、扭住不放,从整治“舌尖上的浪费”“会所中的歪风”“车轮上的铺张”,到清理超标办公用房、公款吃喝、公款旅游、“裸官”“小金库”“吃空饷”,一些曾被认为不可能刹住的歪风邪气刹住了,一些司空见惯的“官场陋习”和作风难题攻克了,许多过去被认为解决不了的问题解决了。

反腐高压得到群众肯定。随着***、***、郭伯雄、徐才厚、令计划等“大老虎”被查处,腐败官员被查处已成为反腐常态。XX年1月9日,中央纪委副书记吴玉良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公布,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纪委共立案审查中管干部240人,给予纪律处分223人;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1162万,给予纪律处分1199万人;全国共处分乡科级及以下党员、干部1143万人,处分农村党员、干部4万人。XX年以来,共追回外逃人员266名,“百名红通”人员已有37人落网,追赃金额864亿元。党中央有腐必反的决心得到群众的大力支持。

作风建设成效显著。全面从严治党这五年,全国各地广泛开展作风建设工作,对机关作风提出了更高要求。昌邑市坚决贯彻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学习潍坊市作风建设年活动精神,开展了以“担当有为、争先突破、廉洁规矩”为主题的“思想作风建设年”活动,锤炼务实过硬作风,更好的服务发展、服务群众、服务企业。群众反映活动看展后,“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得到显著改善,党员与群众联系更密切。

想到的是自觉加强纪律意识和党性修养。作为一名党员,必须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工作首要内容,把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作为毕生追求,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培育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高度的党性修养。一是努力提高思想理论水平。总书记指出:“要炼就‘金刚不坏之身’,必须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不断配置我们的精神家园。”坚持原原本本地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系列经过实践检验的科学理论,把准确、完整、系统的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二是努力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总书记强调,“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必须加强思想政治建设,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提高思想政治建设。要培育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充分认识到实现共产主义最高理想的艰巨性和长期性,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同共产主义的最高理想统一起来,矢志不渝的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要加强党性修养,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根本信念,把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作为自己的人生价值追求,在实际工作中自觉践行群众路线这一根本工作路线和领导方法。要增强“三个自信”,旗帜鲜明的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自身贯彻中央精神的能力、政治敏锐性和政治把握力,保持全党在政治上的高度一致。

6.解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篇六

治党

作者:戴焰军

创建时间:2015-05-22 今天,围绕着总书记关于从严治党的一系列论述,我想和大家交流一下我的学习体会和认识。“全面从严治党”与其他的三个全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依法治国”、“全面深化改革”构成了当前“四个全面”的总体战略布局。从领导、组织、政治上讲,全面从严治党起到的是保证作用。所以,全面从严治党既是“四个全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在“四个全面”总体战略部署中,又具备一个比较特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下面我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第一,全面推进从严治党的意义。为什么现在要提全面从严治党。第二,全面从严治党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全面从严治党,主要要做哪些方面的工作?第三,全面从严治党的途径是什么?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来把工作做得更好。

一、全面从严治党的意义

首先,来谈一谈全面从严治党的意义,为什么要提倡全面从严治党。这个意义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去理解,我认为主要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看。

第一,全面从严治党,是四个全面总体战略部署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和基本保证条件;第二,全面从严治党,是解决党目前面临的一系列现实问题的必然要求;第三,全面从严治党,是总结党自身发展历史经验的一个必然结论;第四,全面从严治党,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一个紧迫任务。

第一,全面从严治党是“四个全面”总体部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基本保证。那么“四个全面”相互间是什么关系?就“四个全面”的内容来讲,无论是建成小康社会也好,改革也好,依法治国也好,治党也好,都不是今天才提出来的。但是把四个全面作为一个总体部署的确是今天提出来的,是一个新的东西,那么它新在哪?为什么今天要提“四个全面”?四者之间是怎样的逻辑关系和历史既定关系呢?

邓小平同志访问日本期间,在和田中角荣谈话时提出了小康社会的构想。小平同志讲的小康,实际上指的是一个经济指标,或者是人民生活水平的指标,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800美元。当时邓小平同志提出“三步走”战略目标,第一步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翻一番;第二步是到20世纪末,也就是2000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人均800美元,实现小康;第三步是到二十一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当时讲的人均800美元的小康,实际上我们已经在上世纪末如期实现了。但是正如党的十六大所讲,回过头来看,我们实现的小康不是一个合格的小康,一是不够全面。所谓不全面,就是虽然人均达到了800美元,但它是人均值,可能有些人远远超过了这个指标,但是大部分人还处在贫困线上。地区间、行业间、城乡间,以及社会各群体之间存在这种不均衡、不平衡,所以这个小康是一个不平衡的小康。二是不平衡。我们在经济上虽然达到了人均800美元,但是在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其他各方面,并没有跟经济发展同步提升。比如生态,可能还不如前些年了;社会保障问题、社会就业问题、社会分配公正的问题等,大量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如果这样发展下去的话,就不是我们所要的小康了,所以十六大提出要全面实现小康。这个全面,一方面是能够覆盖十几亿人口,让大家共同富裕的小康;第二个方面是能够让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各方面同步发展、相互协调的小康。

十六大把全面建设小康的目标放在了2020年,也就是本世纪前20年要达到全面小康的目标。为了实现这样的小康,首先,我们要转变发展理念,不能仅仅把发展放在经济指标上,或者仅仅满足于让一部分人富起来。十六大以后,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就是要以人为本,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在现实中的贯彻,在提出来十年后我们明显地看到了它起到的作用,但是并没有达到我们理想的效果。很多地方讲的是科学发展观,但事实上做的并不是科学发展观,并不是按科学发展观去发展。问题出在哪呢?其实,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不仅是一个发展问题。比如,要解决社会公众的问题,这中间就会涉及到分配制度的问题;要解决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就涉及到文化体制的问题;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就涉及到政治体制的问题。如果只从发展的角度着手,是解决不了这些问题的,它还涉及到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改革。发展到一定时期往往就容易受到体制框架的约束,所以必须进一步推进改革,通过改革为发展铺平道路、扫除障碍,才能有进一步更好地发展。有人说我们一直都在改革,中国30多年来不是一直在讲改革吗?为什么没有解决发展中的这些问题呢?原因就在于随着改革的深化,改革本身所面临的问题也在变化。

中国最早的改革是一个部分一个部分地改,农村实现联产承包责任制,企业实现大包干,是一块一块地来。但是今天,中国的改革已经不可能像过去那样抓住一块就能推进了,因为今天改革已经到了深水区,到了攻坚阶段,实际上讲的就是改革到了一个很重要的时刻,它涉及到大量的深层次问题。现在改革之间的关联度越来越强,改了这方面马上就会涉及到另一方面。比如说现在的改革,我们强调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的作用,市场要发挥作用势必意味着政府要放权,而政府放权势必意味着要转变政府职能,转变职能意味着机构要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问题。要发展文化产业,就要改革文化体制,改革往往是牵一发而动全局,在这种情况下,改革就必须是全面的改革。三中全会将改革的总目标定位在“实现国家治理水平、治理能力现代化”上。实际上就是说,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发展,我们越来越向现代化迈进;随着经济的现代化,各方面的现代化,改革发展的步伐越来越快,就会涉及国家治理的问题。包括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制度、社会制度等方面的改革,以及管理人员、管理部门、管理水平能不能适应现代化发展,归结到一起,就形成了改革的总体目标。改革的总体目标要求我们要全面深化改革,因为单方面突进改革措施已经不能在总体上提高国家的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了。

伴随着改革的推进,另一个方面的问题也出来了。那就是要按照什么样的规则改革?如今的改革跟改革初期不一样,改革初期农村搞联产承包责任制,有人提出联产承包责任制是违反宪法的,因为当时的宪法是在文革时期修改的,这么做是违反宪法的。邓小平同志有一句话可能让大家印象很深刻,他说违反宪法,把宪法修改一下就行了。小平同志的破冰之举告诉我们,可能改革的很多东西跟法本身是不相融的,因为法是过去形成的,这种情况下就要先改革,然后再修改法。但这也只是权宜之计,一个国家不可能永远处在先改革再修改法的状态,那不就乱套了吗?特别是在今天,一边形成法治,一边改革,自己违法,肯定是行不通的。那么改革要拿什么作保证?按什么规则改革?改革中涉及的很多问题,要按照什么规则来处理?

比如,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如果没有法治为民主作保障,是会搞乱的。无论南美也好,非洲也好,很多发展中国家也在搞民主,搞到现在还没缓过来,搞乱了。所以邓小平早就提出民主必须跟法治统一起来,必须以法治作保障。其他方面的改革也一样,比如要保证社会的公平正义,如果没有法,要靠什么来保证社会的公平正义?所以这样一来,法治问题就必然会被提出来。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伊始就谈民主法制,党的十五大提出要把依法治国作为一个基本治国方略。但是为什么搞了这么多年的法治,到现在我们的法治并没能如我们所愿真正为改革、为发展起到完全的保证作用呢?为什么现实中“有法不依、有法难依、权大于法、言大于法”等现象屡屡发生呢?不是因为没有法律体系。在人大会议上,吴邦国曾经宣布说,“一个立足中国国情和实际、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集中体现党和人民意志的,以宪法为统帅,以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等多个法律部门的法律为主干,由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多个层次的法律规范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当时理论界还有一些争议,因为邓小平同志当时讲,在下个世纪的前十年,我们一定要建成一个比较完整的法律体系,到十年了,人大宣布,我们已经建立起一套以宪法为核心的完备的法律体系。但是有了这样的法律体系,为什么法律依然不能很好地得到贯彻?为什么在现实中还会出现有法不依,有法难依的情况?从现实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法治问题,绝不仅仅是有几个法律条文就是法治,或是有几个明确的法规就叫法治。这涉及到以什么条件来保证法的贯彻,保证法在执行中能够得到有效的监督,以及执法的政府机构、官员、干部等的素质问题,法律意识问题等,这些问题都是法能不能得到执行的非常重要的条件。所以可以看出,要推进法治,真正让法治为改革,为保障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就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四中全会,中央提出要全面推进法治建设,全面加强法治的目标。这样一来,改革和法治就成了保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两个条件。总书记在讲话中曾经用过这样的形容词,叫“车之两轮,鸟之两翼”。这讲的一是动力,因为改革要为建成小康社会开辟道路,要解决发展中的各种障碍;二是法治,为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制度层面的保障。有了这两个条件,就可以保证小康社会的实现。但是随着现实的推进,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法治也好,改革也好,都是要人去做的,所以人的状况怎么样直接决定着工作的效率。作为执政党,党的领导能力,党的干部的整体状况,队伍建设状况,党的作风等,都直接关乎前面这些任务的完成。那么如何把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这两个条件落到实处?首先,就要从治党入手,也就是要全面治党。多年来我们一直在讲治国必先治党,强调治党必须从严。那么今天为什么提出要全面治党呢?因为如今在党的自身治理、自身建设中,也出现了新的情况,党建的各个方面的关联性、关联度越来越强,因此解决党的建设问题也必须坚持全面入手,单纯从某一个方面,是很难解决的。历史上,我们解决党的自身问题是比较单纯的。比如遵义会议是解决党内问题,延安整风也是解决党内问题,确切地说延安整风解决的是党内的思想问题,主要是教条主义。当时解决教条主义的问题比较单纯,为什么呢?因为当时犯教条主义错误的有很多人,他们都是思想认识问题,或者说是思想方式问题。现在有些问题跟那时候不一样,仅仅通过一个方面是很难解决的。比如,反腐败现在已经成了一个综合性的问题。首先要加强思想教育,提高道德水平,要有道德底线。其次,整体上讲,要有一个良好的党风作为基础,如果作风出了问题,反腐败工作就不可能做好。再次,要把权力关到制度的笼子里边,要对权力进行有效的监督制约。

另外,在选拔干部方面,要有好的制度,好的方式,好的程序,选拔任用干部管理,教育干部是组织建设的问题,要从综合的角度解决这个问题。党的建设问题,必须顶层设计,光靠“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出一个抓一个”,是抓不完的,一定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所以现在党的建设问题,在各方面的关联度也越来越大,今天,我们提出治党已经不像过去那么简单的治党理念了,我们叫做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从严治党是其他三个全面的保证。因为改革也好,治国也好,建成小康也好,都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去干,都要靠中国共产党的干部、党员率领群众去干,党能不能治理好,直接关乎这几个方面能不能实现。所以,全面从严治党既是另外三个全面的保证,同时又是四个全面的组成部分,全面从严治党有自己特殊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第二,全面从严治党是解决党目前面临的问题的必然要求。多年来,通过不断探索、推进党的建设,我们取得了很大成效,但是也要非常清醒地看到,党在今天的确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中央把这些问题做了各种各样的概括,其中“四个考验、四个危险”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是做得最集中的一个概况。四个考验包括长期执政的考验、改革开放的考验、市场经济的考验、外部环境变化的考验。所有这些考验,其实都有一个共同的指向,就是中国共产党,能不能经受住这种考验,取决于我们党。

四个危险,包括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十八大以后,中央加大反腐败的力度,清理出大批的腐败官员,可以说是各种各样,男女老少,犯错误的途径、方式也是各种各样。但是有一点可能是一样的,几乎是清一色的共产党员。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是执政党,我们是掌权的。1957年,邓小平说:“在中国来说,谁有资格犯大错误?就是中国共产党。犯了错误影响也最大,如果我们不受监督,不注意扩大党和国家的民主生活,就一定要脱离群众,犯大错误。”今天看来,哪个组织的干部最有资格犯错误,恐怕是中国共产党的干部最有资格犯大错误,因为你手里掌握着权。所以解决考验的问题、危险的问题,归结起来只能从我们党内解决,只能从我们治党的角度来讲,所以全面从严治党是解决我们党内目前面临的问题的必然要求。第三,全面从严治党是总结我们党历史经验的一个必然的结论。中国共产党建党至今已经有90多年历史了,在这9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我们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经验就是从严治党。我们之所以能坚持到今天,能走到今天,这恐怕也是一个最根本的原因。中国共产党是以纪律严明着称一世的,中国共产党最初就是按照列宁主义建党原则建立起来的党,而列宁主义的建党原则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强调党的组织性、纪律性。为什么呢?因为苏共夺权要面对的是当时的执政者,一个远比自己强大很多的敌人,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党没有一个严格的组织纪律,形不成凝聚力,没办法跟对手作战,所以列宁突出强调党的组织性、纪律性。为夺取政权我们党奋斗了28年,这在世界政党史上都是没有的。相比列宁当年领导苏共夺取政权的时间要长得多,因为苏共走的是城市暴动的路线,我们走的是农村包围城市的路线。在这28年中我们经历了各种艰难险阻,也正是在这样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使我们在这一方面的特点更为明显,那就是我们有着非常严格的组织纪律。第二个重要经验就是我们的党内生活。党内生活的政治性、严肃性、战斗性,是我们又一个传统。历史上,中国共产党不是没有犯过错误,早在革命时期我们就犯过“右”的错误,犯过“左”的错误。执政以后,我们还犯过像文化大革命这样带有全局性的错误。但是,我们不是靠外部力量来纠正错误的,我们是靠自己纠正错误的。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自己纠正自己错误?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党内生活。通过党内思想斗争,通过党内批评与自我批评,通过进行正常的党内生活来认识自己的错误,纠正自己的错误,所以我们能一次一次地站起来。如果一个党内部没有这种自我纠错机制的话,就像一个人的身体内部没有恢复机能一样,那就麻烦了。一个党内部没有这种自我恢复机能是很危险的。那么自我恢复要靠什么呢?就是要靠党内生活,这是我们的传统。

第三个经验就是我们党在处理各种问题时,都讲“干部带头,官民平等”。我记得张学良当年拿国民党和共产党比较,他得出一个结论,就是国民党搞不过共产党。为什么呢?他说共产党有三个长项是国民党没有的。一,共产党有信仰,国民党没有;二,共产党有基层组织,国民党没有;三,共产党讲“官兵平等”,国民党不讲。共产党讲“官兵平等,干部带头”,是非常重要的。记得有一次,一位教党史的同志给一波老干部讲党历史上怎么有战斗力,怎么能战斗,我们的军队怎么勇敢,讲了很多的理由。其中有一个老干部讲,他说其实你讲的那些,归结起来很简单,我是参加过那个时候的战斗的,为什么我们的军队在战场上比国民党打得好呢?就是因为每到最关键的时候,我们的干部总是冲在最前面,最危险的时候我们的干部总是冲在最前面,而国民党在最危险的时候,当官的总是拿着枪在后边压阵,所以他打不过我们,这是我们很重要的一个传统。今天在党的作风建设,在各方面,恐怕也是非常值得思考的一个关系。

第四个经验就是反腐败。其实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就有过反腐败的斗争,早在苏区的时候,党内就专门制定了关于反贪污方面的惩治条例。在延安像黄克功案、肖玉壁案,都是非常典型的。黄克功是经历过长征的老干部,肖玉壁,据说身上受过80多处伤,有人称他为”体无完肤的老干部”,但是犯了法该怎么处理就得怎么处理。解放以后,刘青山案、张子善案,都很能说明问题。据有关资料讲,在刘青山、张子善案发生时,正值共产党刚刚进城,很多干部在农村时没看过灯红酒绿,面对新的环境,很多人都被卷进去了,据有关资料显示,当时大大小小的案件,光上海就有几万起。如果这股风在当时刹不住的话,共产党是很难站住脚,很难维持自己政权的。所以,在反腐问题上我们非常坚决。当时毛主席可以说是挥泪斩马谡,因为这些人也是有功之臣,但是犯了错是不能留情的,毛主席讲,我们杀两个人是为了救20个、200个、2000个。这是我们的一个传统,中国共产党在历史上能站得住,就是因为它有这些好的经验、好的传统,就是因为从严治党是党的一贯作风。新形势下总结历史经验,依然要从严治党。因为今天的很多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发展下去后果会非常严重。第四,全面从严治党是巩固我们党执政地位的紧迫任务。可能党外有些同志会讲,中国共产党怎么能站在自己执政地位的角度考虑问题?其实这一点不奇怪,世界上没有一个党不是在自己执政地位考虑问题的,要不然西方那些党,为了竞选一个执政地位费那么大劲干什么,不就是为了执政吗?政党本身就是为了执政而存在的政治组织,这是政党跟其他任何社会组织、政治组织的本质区别。凡是政党,都是为政权而存在,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也要考虑自己的执政地位。总书记在群众路线总结会上讲党的建设工作时,讲到现在有些领导不知道抓党建,如果不抓党建,经济搞上去了,党却垮了,那些工作又有什么意义?从另一个角度讲,不抓党建,在中国当今的政治环境下,在中国当今的国情下,其他工作肯定也搞不好。腐败不治,党的作风等问题不解决,其他工作怎么搞的好呢?不可能搞好,因为这些工作都是需要人去做的。如果今天,党的很多问题还不下决心解决,威胁到执政地位绝对不是危言耸听。前不久,有一个同志在一个研讨会上聊起来,他跟**在一起共事了11年,他所看到的**的一些所作所为,让人听起来简直是匪夷所思。我们党内怎么能有这样的高级干部?我们的军队中怎么能有这样的高级干部?很难想象他能做出这样荒唐的事,而且这样荒唐的事竟然可以在那种环境下大摇大摆地去做,你看到了什么程度。如果现在的很多问题再不解决,恐怕党失去民心,恐怕党完全失去自己的战斗力已经为期不远。所以有人讲,现在我们从严治党已经晚了十年了,如果再不整治就会威胁到党的执政地位,因为执政地位不是一劳永逸的。从这一点上来讲,提出全面从严治党,本身也是巩固党执政地位的非常紧迫的任务。所以现在我们提出来,要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从严治党是一个全面的、综合性的任务,党建任务分很多方面,更何况今天我们讲的党建是一个大范围的党建,包括党的执政能力、执政方式、党群关系建设等,范围很广。那么加强党建主要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呢?习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都强调了一些问题,我按照自己的认识做了一个归纳,我觉得突出的贡献大概有这么几个方面。

二、全面从严治党的主要任务

重点任务,首先就是干部问题。第一,从严治党关键要从严治理,关键要解决好干部队伍问题。邓小平同志当年曾经判断,中国将来要出问题就出在共产党上。当年他跟金日成谈话讲过,他说如果中国共产党内不出问题,别人拿我们是没有办法的,美国人拿我们也没有办法。在这个说法的基础上,总书记又做出了一个判断,他说共产党要出问题就出在干部身上。那么反推过来也就是说,如果我们的干部队伍在整体上不出问题,我们党是出不了大问题的。因为其他人是要干部去带的,我们现在建设的不是一般的党,我们现在建设的叫执政党,执政是什么意思?执政就是掌权,不是说我们这8600多万党员都在同一个水平上参与执政,执政是干部在执政,是执政骨干在执政,掌权是干部队伍,不是每一个普通的党员在执政。执政绩效怎么样,执政能不能让老百姓满意,主要取决于干部队伍,所以说从严治党关键是要先解决好干部的问题。

干部队伍建设是一个很系统的、庞大的工程,从干部标准的提出,到干部的选拔任用,干部的管理、教育、考核、评价,干部选拔任务的责任与追究等等,是一个很系统的问题。习总书记在不同的讲话中从不同的方面强调干部问题,包括干部的教育问题,干部的理想信念问题,干部的担当意识问题,干部选拔任用的程序问题,干部选拔任用以后责任的追究问题等。在不同的讲话中,从不同的层面多次谈到这个问题。那么干部的选拔任务首先是一个标准问题,就是我们要按什么样的标准来选干部。习总书记提出“好干部的五条标准”,之后在这个基础上提出“三严三实”,“四有”等等。“好干部的五条标准”首先强调就是信念坚定,为什么要反复强调干部的理想信念呢?首先是因为理想信念对我们党整体上非常重要。我们党现在拥有8600多万党员,8600多万是个什么概念?在当今世界上已经是一个超大的党。抛开8000万不说,单把600万拿出来放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就是一个最大的党。8600万如果放在西方就是一个大国的人口总数,像德国、英国、法国等这些国家的总人口数也就七八千万,我们光党员就8600万。但是一个党不是党的规模越大、人数越多,就一定越有战斗力。有一次习总书记在中央党校讲话特别举到一个例子,苏共二三十万党员的时候能夺取政权,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苏联起了很大的作用,而苏联之所以能顶得住德国人的侵略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他有苏共这样的领导核心,打不垮。德国人把斯大林格勒占了一半,包括工厂,前边占了一半,后边拖拉机厂就生产坦克,开出去直接上战场,把列宁格勒围了三年就是拿不下来,就是因为苏联当时有苏共这样一个领导核心,有这种凝聚力,当时苏共有200万党员。苏共垮台的最后一年,党员数量最高发展到了1900万,政变前的那一年大概有400多万党员退党,剩下1500多万。人数最高时有1900万党员,大约比夺权的时候增加了100倍,党员数量虽然增加了100倍,党却把当年夺得的政权丢了,而且丢得莫名其妙又很平静,人家没费一枪一弹就把政权拿走了,而且还把党搞垮了。所以党不一定是队伍越壮大越有力量,关键是看党员本身有没有信念,党本身有没有凝聚力。中国大不大?清朝时期我们就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像荷兰这样的西方弹丸之国都可以割你一块领土,因为你是一盘散沙,没有战斗力,打不过人家。共产党要有凝聚力靠什么?在任何时候,一个共同的目标,共同的信念,共同的追求都是非常需要的。几千万人如果没有一个共同的信念,共同的追求,你想干这个,他想追那个,最后怎么能有力量?所以共同的理想信念,在任何时候对党来讲都是必要的。还有就是党员个体的动力,做事时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做;党员个体要有定力,面对很多新的情况、新的问题,有没有这样的定力。目前,我们面临的考验是非常严峻的,这就需要党员要有相当的定力。总书记多次强调,他说我们现在有些干部、有些党员缺钙,得了软骨病,经不起诱惑、经不起考验,实际上就是没有这样的定力。信念实际上是定力的基础。前两年,重庆红岩革命纪念馆在重新装修、布展以后开馆时,从北京请了一些同志、专家,还有一些老干部的子弟参加开馆仪式,当时像董必武的儿子、王若飞的儿子都去参加了开馆仪式。其中有一个人的名字我一时记不起来了,他姓谢,他父亲当年就在红岩村和周总理他们一块工作,他的父亲原来在上海工作时,就是给共产党管经济,管帐的。后来,国民党在上海实行“白色恐怖”,党中央从上海转移到了苏区,谢老跟中央失去了联系,可手里还拿着这么多钱怎么办?他就把这些钱打包起来,从上海一路乞讨到苏区,最后把钱一分不少得交给了组织。说老实话,那些钱随便拿出来一点他就可以生活得很好,但是他一分都没有拿,靠乞讨从上海到苏区,他是靠什么一直坚持到最后的?我想就是信念,是对自己的事业最终必然成功的一种信念。信念,越是在特殊时期越能显出它的作用,所以习总书记一再提倡干部的信念问题、理想问题。另外,总书记强调,一个干部要敢于担当。这个敢于担当我理解是指两个方面,一是在工作中要敢于担当。工作中有责任、风险,我们现在做的很多事是前人没有做过的,比如我们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搞改革开放,很多事没有现成的经验,就要靠探索。这中间肯定是有风险的,所以习总书记强调,干部要敢于担当。如果大家都不愿意担当工作就没办法干了,当然这个敢于担当我理解,也是一种制度要求,就是我们的制度也要更为健全完善,从而保护干部的担当精神。因为担当是有风险的,比如干部在工作中真正是出于公心,真正是为了工作去探索,那么犯了错误应该是被允许的,应该给他这样的机会,干部制度应该留有这样的空间。敢于担当也是党内问题。对于党内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干部要有担当精神。比如开展党内批评与自我批评,党内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处理党内矛盾的有利武器,但是批评是要得罪人的,特别是有一些度量小的人,你批评他一次他会记你一辈子,遇到事情就想给你穿小鞋。所以批评别人是要得罪人的,那么敢不敢担当?现在有时候党内批评工作开展不起来,有同志讲现在“表扬与自我表扬”相结合了。所以党内提倡干部要敢于担当非常重要,干部要忠诚,要干净,要担当。

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体现在干部的工作中就是要为老百姓办事。勤政务实是执政的要求,不能惰政、怠政,那是执不好政的。清政廉洁是对掌权的要求,执政就是掌权,权力是个好东西,我们党28年革命不就是为了权吗?权是什么?权就是资源的调配机会,有了权就可以调配相应的资源。但是另一个方面的问题也会出来,就是有权就面临着考验,因为你可以调配资源谋公,也可以调配资源谋私,所以就要面临选择,面临考验,对干部来讲清政廉洁就成为执政的一个重要条件,这些标准都是具有非常突出的现实意义的。

关于干部的选拔任用,干部的管理,干部选拔任用或者责任追究等等,总书记在讲话中从不同的角度反复加以谴责,指出要如何进一步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干部管理教育制度。干部制度具有两面性。一方面要管理干部,管理干部手中的权力;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就是保护干部。现在有一些犯错误的干部,如果我们在这方面相应的制度健全的话,他可能就不至于走到今天这一步。所以制度在这方面没能更好地发挥出保护干部的作用,要建立一整套完备的、科学的干部制度,这才是从严治理最终要解决的最根本的问题。

第二,从严治党要严在作风上。党的作风实际上是党性的外部表现,直接关乎党的形象。党性是内在的东西,老百姓如何衡量一个党?如何判断一个党呢?我以为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看政策,二是看作风,党的政策直接跟老百姓的利益相关。80年代末,邓小平同志讲过一句话,他说中国改革开放的政策变不了,否则老百姓不会答应,因为当时农村大包干等政策解决了农民的吃饭问题,给老百姓带来了利益,带来了实惠,老百姓自然就拥护你,所以老百姓拥护一个党首先就是看政策,其次是作风。所谓作风就是党员干部、党组织的做派、所作所为,老百姓根据这个判断一个党,作风直接关系到党的形象问题。

习总书记还强调,作风问题绝不是小事。作风涉及到方方面面,领导作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学风等各个方面的作风,实际上涉及到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等方方面面。十八大以后党风出现了一些新气象,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中央带头,八项规定。我们到哪去上课也好,吃饭也好,人家都讲最近我们有八项规定,可见八项规定已经在最基层社会发挥作用。其实八项规定的内容很清楚,它不是对一般干部做的规定,而是对政治局委员做的规定。但是为什么管全党呢?就是中央带头。总书记讲“打铁还需自身硬”。中央带头,下边基层都知道该怎么干,十六条规定,十二条规定,各种各样的规定全出来了,这就是领导带头抓作风的作用。前些年,我们其实也搞了很多先进教育、创先争优,有些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没有这一次这么声势浩大,也没有这一次这么见效,原因就是那个是在基层,而这次是从中央最高层做起。所以领导干部带头改变作风是作风建设非常重要的一个命题。

习总书记强调解决“四风”问题,要对准焦距、找准穴位、抓住要害。这是在群众路线教育总结会上讲到的问题,为什么强调这个问题呢? “四风”就是我们讲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四风主要有这几个特点。

第一,一般来讲,“四风”很难在规章制度里边找到对应的措施来解决,或者很难给它上纲上线。比如,有的领导平常爱搞形式主义,但是在党章、党规、党法里边没有一条是可以对应约束他的,官僚主义其实也是这样。官僚主义有不同的表示形式,推诿、扯皮是官僚主义,摆官架子是官僚主义,有些领导见了群众不搭腔,有各种各样的表现,而这些表现也很难给他上纲上线,在党规党法里边没有非常绝对的界限。正因为没有界限,所以平常不容易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视,脑子中不会把它放在一个很重要的位置。

“四风”问题是执政党最容易犯的问题。革命时期我们党没有那么严重的“四风”问题,为什么呢?没那个条件。形式主义搞得最典型的,比如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路边工程,这是形式主义搞得最典型的,劳民伤财。但是那个时候不行,今天是修高楼大厦才有形象工程的,那时候我们整天被人家追得在山沟里边挖战壕、修工事,哪敢搞形式主义,那时候没有条件。官僚主义也是如此,执政才有官,没执政的时候我们算不上官,那时候我们的干部官越大越危险,国民党悬赏捉拿,彭德怀多少,朱德多少,从来没有说哪一个伙夫或者马夫多少。那时候我们只是党内的干部,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执政以后的官,掌握了政权才有官,那时的官僚主义,当然就不会像今天这么厉害。享乐主义也是这样,因为那时候我们没有享乐的条件,有资料讲,当年在延安的时候,抗日战争期间,美国有一个考察团要到延安,我们党很重视,把当时延安最好的一间窑洞给美国的观察团住,结果美国人住完以后很不满意,说我们的条件这个差那个差,因为他没住过延安窑洞,当然跟美国比起来条件是很差,但那就是我们延安最好的窑洞了。所以那个时候你说你还要享乐,你说你怎么享乐?那时候不存在享乐的条件,所以在革命时期这种东西不容易出现。但是执政后不一样,执政之后“四风”问题出现的条件都具备了。现在有些干部享乐已经出格了,所以我们一定要认真看待这个问题,对准焦距、找准穴位、抓住要害,不要轻视。

关于解决作风问题,总书记提出,要踏石留印、抓铁有痕。把石头都能踏出个印,把铁都抓出痕迹来,肯定有狠劲,不能老是扶在上面,蜻蜓点水,抓不出成效。毛泽东讲“抓而不紧等于不抓”。其次要有韧劲,抓作风怕的就是抓一阵放一阵,作风一旦反弹起来是很难收拾的,它会变本加厉,而且一次一次反弹的话,最后老百姓会对我们失去信心。今天的作风建设在很多方面必须靠制度,如今和过去的条件不一样,革命年代就那个条件,不艰苦奋斗还能怎么奋斗?但是今天不一样,今天有条件,他不愿意艰苦奋斗,他可以有别的途径,有了奢侈的条件。如果今天还要做到艰苦奋斗,就得靠制度,因为外在环境变了,只能靠制度来形成新的外部条件。

第三,要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的根本领导制度和组织制度,是我们一贯坚持的根本制度。谈到民主集中制,首先,涉及到我们怎么看待党内民主问题。十六大关于党内民主讲得很高,党内民主就是党的生命,党内民主就是党生机与活力的源泉。党内民主是我们党凝聚的桥梁,党员在党内的权力和地位直接关系到党的凝聚力的问题,也是我们党做正确决策的条件,因为民主和决策是直接相关的。党内民主也是党内监督的必要条件,党内监督得有民主,它也是我们党具有活力的一个条件,从各方面看,党内民主对我们党是很重要的。发扬民主的目的最终是要使党有活力,有战斗力,形成一个有战斗力的整体,那么就涉及到集中。可能有些人谈到集中就容易把它跟权力高度集中理解在一起,其实不然,集中是客观存在的,世界上哪有一个组织不讲集中?不讲集中就够不成一个组织,凡是组织都是集中的,要组织共同的东西才能形成组织。但是靠什么来集中,靠专制、靠个人,还是靠民主?民主集中制是列宁和卢森堡辩论的时候提出来的,列宁提出讲组织、讲纪律、讲集中,卢森堡讲集中就是专制,列宁讲的是民主集中制,就是在民主的基础上实现集中。那怎么才能在民主的基础上实现集中呢?这不仅是一个领导艺术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制度问题。总书记说领导干部要善于正确集中,毛泽东同志过去也多次强调这个问题,这的确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那怎么才能正确集中?第一,是领导水平。我们的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知道什么是民主集中制原则,要真正把这个东西吃透。第二,要靠制度。民主集中制是一个根本制度,根本制度要具体化到工作中会有很大空间,凡是根本的东西落到具体中,肯定都有很大的空间。所以现在在地方,有时候会出现民主集中制空转,民主集中制落不到实处,说是民主集中制,实际上搞得却是个人说了算,没有具体的程序和制度来保证,所以我们一定要建立一整套非常科学的民主集中制度与程序。

谈到民主集中制,总书记多次强调党的纪律。我们党是讲纪律的,纪律有很多方面,组织纪律、政治纪律、财经纪律、群众纪律、外事纪律等等。对于一个政治组织来讲,最关键的就是组织纪律和政治纪律。首先,组织纪律。一个政治组织的组织内部能不能政令畅通,能不能令行禁止,直接关乎这个组织有没有战斗力,如果一个组织没有自己的组织性、纪律性,那它肯定是一盘散沙,肯定是指挥不动,政路不通的。其次,政治纪律。政治组织是要有政治纪律的,因为在现实中,有一些党员、干部,可能对到底什么是政治纪律很模糊。共产党之所以能走到今天,就是因为有这样的政治纪律。比如当年的苏区肃反扩大化冤枉了很多同志,我记得有的同志写回忆录,说当时把有的同志冤枉了以后,要杀他的时候,他给组织提出要求,说最好用刀把我杀了,不要用枪,为什么?你可以留下一颗子弹去打敌人。今天我们不是讲忠诚吗?这就是忠诚。当然我们不提倡冤枉好人,那当然是不对的,但在那种情况下,还能做到这种地步就是忠诚。其实共产党之所以能坚持,能在那种环境下一步一步走过来,就是因为有一大批这样的人,否则是很难想象他怎么从那个环境中一步一步走过来。所以在新条件下强调党的组织纪律、政治纪律,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第四,要做好基层组织建设。在基层组织建设方面,当前我们面临的新的挑战是全党的建设都面临着最为严峻的挑战,为什么呢?因为社会组织形式变了,人们的就业方式、活动方式变了,而我们建立在社会基层中的基层组织,本身从功能、内容、组织形式、工作任务等方面都发生了新的变化,这个变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党员队伍的管理教育难度越来越大。这一点在农村、社区,以及各种新的企业是最明显的,党员队伍的活动性、流动性越来越大,管理难度也越来越大。二是基层组织在发挥功能、发挥作用中遇到了很多新的问题、新的挑战。所以总书记讲,要把从严治党落实到党员队伍的管理中去,基层党组织是我们党执政和全部战斗力的基础,强调基层组织建设,要求扎实地做好“抓基层、打基础”的工作。基层组织作用,基层组织建设,党员的模范作用,说起来是个很复杂的问题,因为这涉及到方方面面,比如机关的党建,农村的党建,新社会、新经济组织党建、社区党建、高校党建都不一样,因为功能定位、遇到的问题不一样。因此,总体上来讲这两个方面是必须注意的。首先,要从党内把问题解决好,这是基础。比如讲到基层组织,不能说你没有作用还要让人家重视你,讲到党员的模范作用,不能说我没有发挥模范作用也要让你认同我,那是做不到的。我们要先把组织健全起来,把功能体现出来,把模范作用发挥出来,才能得到外在的认可,这是不应该讲条件的,要讲条件事情就没法干了。等着别人给你把条件创造好,好做了我才能做,好做了谁都会做。基层组织建设是难,但是再难能比我们革命的时候还难吗?难也是相对而言,所以首先我们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其次,作为执政党在执政的过程中,一定要为自己基层党组织的建设,为党员更好地发挥模范作用创造更好的外部环境。执政党治党治国是一体化的,革命的时候我们治党不能治国,国家是人家管的,你想管你管不了。治国跟治党是一体的,治党是治国的前提条件,治国必先治党,如果党治理不好就没办法治国,党是治国的主体,是领导者。从另一个角度上来讲,治国的同时也必须为治党创造更好的外部环境,否则党也很难治好。比如现在我们提出要推进党建的制度改革,党建制度我理解,一是党内制度,二是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如果没有外边的制度,里边的制度也不可能实现。比如国有企业的良心问题,原因在哪?就是在80年代初我们搞公司法的时候,没有在法律里给党组织留位置,于法无据。所以你要求国有企业的党组织要干什么,没有法律依据,公司法里没有你的位置。共产党是执政党,作为执政党,自己制定的法律没有给自己的党组织留位置,所以我们要创造外部环境。现在在一些地方,比如县、社区等有一些地方搞的好的,外部环境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党员的模范作用,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一方面要给它创造条件,另一方面要让社会充分地肯定它、认可它,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社会的认可度高了,积极性就高,积极性高工作就会干得更好,干得更好,社会认可度就越高,它是一个良性循环。社会认可是很重要的,需要我们去导向。为什么现在电影学院、戏剧学院招一个学生,恨不得有一千人去报名?因为导向让大家觉得那玩意最容易出名,最容易发财,一夜之间就成名了,所以年轻人都愿意干这个,这是导向。什么时候我们也搞到,发展一个党员有1千个记者来报名,那我们党不就更壮大了吗?这也要靠社会导向。

第五,要坚持走群众路线。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到,第一,在联系群众时要搞清楚自己的身份。记得有一次总书记在外地视察工作时特别引用了山西平遥一个老县衙的例子,那个县衙门口有一副对联,对联下联叫“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勿道百姓可欺,自己就是百姓”。这是当时那个县官给自己写的一幅自勉联。总书记讲,过去封建社会的官都有这个境界,共产党人当然应该有比他更高的境界是不是?他都知道自己吃的是百姓饭,穿的是百姓衣,老百姓是不能欺负的,自己就是老百姓。那么我们当然应该有更高的境界,我们不是讲公仆吗?第二,搞清楚你的目标是什么,工作为了什么。第三,搞清楚自己的立场是什么。毛泽东同志过去讲了“要站在最大多数中国人的一边”,习近平同志讲“要紧紧依靠人民”。在这个前提下,怎么通过发扬优良作风,把我们跟人民,把党跟人民紧紧联系在一起?如今我们把这个问题提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为什么呢?近几年我们反复讲执政党最大的危险是脱离群众,什么是最大的危险,我理解就是执政党最容易出这样的危险。还有就是执政党一旦出了这样的危险,比别的危险更可怕。为什么呢?因为一个执政党如果脱离了群众,没有群众基础是站不住脚的,最终可能导致执政地位的动摇。今天面临新的形势,我们要认真研究在新条件下联系群众的新特点,作风建设的新特点。党联系群众是一个优势,但这个优势是在当时特定的环境下形成的,当时我们面临着强大的生存压力,那时候如果不找群众就没办法生存,那时不光中央,每一个党员在现实工作中都有切身体会,今天如果不去找群众,群众不支持你,不掩护你,你可能就被抓了,这个仗可能就没法打,所以那时候,群众给我们抬担架、送军粮、送情报、带路。前不久我到河南大别山,大别山当年有一个将军叫王树声,当年他在当游击队长的时候,有一次敌人要抓他,他就跑到一个老乡家里去了,敌人把老乡家围住,非要把他搜出来,这个老乡就把王树声摁住,把自己的亲生儿子交出去了,交出去就让敌人杀了,解放以后,王树声一直把这个女救命恩人当自己的亲娘养活。那时候,老百姓一旦把我们当亲人,他可以舍出命来保护我们。沂蒙山区当年的红嫂,老百姓为了喂我们的伤员,把自己的亲生孩子断奶,他把你当亲人。但是今天,群众把你当亲人不再是过去那种情况了,环境变了,没有那种压力,没有那种危险了,那么在这种新情况下,怎么结合这种新特点来密切联系群众,来解决党群关系问题,是目前我们党面临的一个很大的问题。所以习总书记一再强调,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要识民情、接地气,要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第六,要坚持反腐肃贪工作。反腐败是大家最关心的,是十八大以后我们在党建方面,推进力度最大的一个方面。那么反腐败,首先要认识到反腐败的这种长期性、艰巨性,所以习总书记讲“赶考依然没结束”,“赶考”是毛泽东同志当年讲的一句话。就是我们从西柏坡要进京了,老人家那时候说我们要赶考,考过试的人都知道那是一种什么心情,忐忑,怕考不上,当年我们能站住脚说明我们考深了,所以这个没有结束,所以反腐败是长期的事。解决反腐败的事怎么办呢?他讲,一要夯实思想道德,这是一个基础性的东西。在任何时候制度都不是完美无缺的,世界上没有完美无缺的制度,任何制度都是有空子可钻的。二,任何制度都要靠人去执行。如果执行制度的人出了问题,这个制度有什么用?所以首先思想教育,道德的根基是要扎牢的。反腐败讲的是“不想腐、不愿腐”,首先是解决这个问题。在这个前提下,再靠制度进一步约束限制,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制度是一个底线,为什么要把制度跟教育结合起来呢?因为制度作为一种底线,一旦逾越就犯规了。比如按照法规规定,不能偷人家东西,这是一个底线,一旦偷东西就要抓你,因为你违法了。但是道德教育不光是不能偷东西,它提倡的是还应该帮助人,还应该把东西奉献给人,应当有奉献精神,乐于助人。如果人都能够达到乐于助人的境界,达到乐于奉献的境界,大家都离不能偷人的底线远远的,那当然这个国家好治了。如果人都没有这个境界,全部都躺到不能偷人的底线上,随时准备去越底线,随时每个人都准备去偷人,这个国家是没法管了。因为大家都躺在底线上怎么管?所以底线这个东西是必要的,一定要跟思想道德教育结合起来。

制度建设是要有一个过程的,大家知道,反腐败制度跟国家的根本制度是联系在一起的,我们建立的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反腐败制度,这对我们来讲本身就是一个探索。在制度还不够健全、完善的前提下,我们要怎么办呢?我们要保持高压态势,刹住腐败之风,用治标为治本来赢得时间,创造条件。如果任其腐败蔓延,恐怕最后没有治本的时间了,没有治本的机会了。所以现在我们讲,要保持一种高压态势,做到有腐必惩、有案必查。刹住这股风,以反腐肃贪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最后我想简单地说一下,根据总书记的讲话,全面从严治党应该注意从哪几个方面推进。一,从严治党,必须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包括理想信念和思想道德,思想道德教育在当前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今天我们党,我们的党员、干部,面临的很多问题跟历史上不一样。因为掌权者在权力面前所经受的新的考验,跟历史上像长征、井冈山、延安事件,我们打仗时面临的那种考验的性质是不一样的。那时候可能面临着今天敢不敢冲上去的问题,是生和死的考验,这个任务能不能完成,这个战友敢不敢救,是一个生和死的考验,可能是一瞬间。今天在和平的环境,长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诱惑,各种各样的干扰,在这么一个条件下面临的考验,这跟当时的情况是不一样的,所以思想道德教育在今天就显得非常重要。

二,要加强制度建设。这些年我们从来没有放弃过制度建设。但在现实中,我们的制度似乎并没有起到很好的作用,原则在哪?可能是我们对制度的理解有时候还不够全面,什么是制度?我觉得起码有这么几个方面是非常重要的。第一,要有制度的实体。要规定什么事可做,什么事不可做,这个必须明确,不能模棱两可,不能似是而非。现在有的制度规定一般情况下不能省,原则上不能省,这就麻烦了,你看犯规的全是一般情况以外的,全是原则以下的,就麻烦了。所以制度规定不能留空间,一旦留有空间就很难做到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因为弹性的东西是没办法平等的。个子高的就往上提,个子矮的就往下压,怎么能平等?平等不了。制度必须是刚性的东西才能平等,所以制度的规定必须明确。第二,要有程序,有很明确的规定。如果没有相应的程序,保证不了制度的实行,那就像总书记讲的,“稻草人”,摆在那很吓人,但是解决不了问题。庄稼地的稻草人不就那样吗?远远看起来摇摇晃晃挺吓人的,但是胆大的鸟在下面吃食都没人管,因为稻草人不会伤人,只是个样子,没有能真正起作用的机制。所以制度必须用相应的程序保证它能落到实处,谁来执行,谁来监督,谁来负责任,靠什么样的程序来执行,如果这些东西落不到实处制度就难以执行。第三,制度要成体系。制度跟制度之间不能打架,制度如果不能形成一个整体是很难起作用的。前几天我在一个地方上课,有一个同志提出一个问题,他是搞纪检工作的,他说对一个干部的考察程序他觉得已经做到了完美无缺,按照我们的相关规定,一步一步扎扎实实,一点都没有放松,比如找群众谈,找领导了解,民意测验,考试,查档案,该做的工作都做了,整个做下来发现干部都是合格的,但是刚把他提拔到位上,问题就查出来了,还是不小的问题。这跟制度有关吗?如果是完全按制度做,竟然没有发现这个问题,这是制度的问题吗?我觉得这其实也是一个制度问题,这个制度问题出在哪呢?这个制度问题不是出在干部考察的环节,而是出在另一个环节,就是干部的日常管理环节。能出这么大问题,能贪污那么多钱,竟然没有人发现,那说明他所在的单位的财经制度肯定是出问题了,肯定是存在很大的漏洞。没有漏洞的话你怎么能把那么多钱从财务科提出来呢?平常对干部的管理有漏洞,程序做得很完满,但是问题没有考察出来。干部的管理、教育跟考察提拔制度应该是一体化的,是一个整体,一旦把它割裂开来,考察的只负责考察,管理只负责管理,那不就出问题了吗?出了问题还照样提拔,那能不出问题吗?所以制度体系和制度环境是很重要的。现在有一些地方的潜规则运行得比桌面上的制度好很多,原因就是制度环境坏了。制度的环境包括体制、机制、人员素质、规则意识等等,还包括整体的政治形态,如果这个方面出了问题,那么制度在这个地方是很难管制的。所有这些合起来,最后才能形成制度的执行力。所以加强党的制度建设,是一个很系统的问题。

三,要加强群众的监督。治党不是关起门来治党,是开门治党,是要接受群众监督的治党。首先,权力要在阳光下运行;其次要畅通群众的监督渠道和途径,要让群众的监督也能够做到有章可循。此外,要让监督真正发挥作用,在工作决策、干部使用等方面发挥作用,否则监督过后,反映的问题得不到解决,就没有监督的积极性。要让群众有这种监督的积极性,把监督落到实处,必须让监督真正的发挥作用。

四,要总结党的建设规律。从严治党要总结治党的规律,党的活动、党的执政、党的自身建设有很多内在规律,研究规律、认识规律、把握规律、按规律办事可以事半功倍,可以真正把问题解决好。否则违背规律的话,可能有些事就很难处理好,这些规律有很多层次很多方面,需要我们认真地去总结、去探索、去提炼。

7.全面从严治党测试 篇七

可见,在新常态下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这一重大战略决策,具有重大的现实和历史的意义。

一、新常态下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是历史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

从全球各国执政党的历史状况来看,政党本身建设和管理的好坏,直接决定着政党以后的生存和发展。这些现象从《世界执政党兴衰史鉴》等资料和社会发展的实践中都可以得到佐证,比如日本自民党、苏联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甚至扩展印度国大党、印尼专业集团和墨西哥革命制度党等这些世界老牌执政党其丧失执政地位的原因,都与执政党自身建设的缺失有关。

大家知道,苏共领导人列宁一贯主张执政党必须特别重视加强同广大人民群众的联系。然而,从斯大林时代开始,把干部委任制作为干部选拔和任用的唯一方式,被选拔的干部只需以上负责,不能对下负责,他们是只怕领导批评不怕群众反对,渐渐腐化、堕落,由“人民公仆”变为了“人民的主人”。到了勃列日涅夫时期,大力提拔亲信和实施保官路线,领导干部搞高薪、特权、贪污腐败,不但导致党的总体决策能力下降,而且严重损害了党和群众之间的鱼水关系。

在苏联解体之前,苏联社会科学院曾做过大量调查问卷,被调查者认为苏联共产党代表劳动人民的只有7%,代表工人的仅为4%,代表全体党员的也只有11%;而认为苏共代表官僚、干部、机关工作人员的竟然达到了85%。还有一个调查,认为党组织已经不具有任何政治威信占21%;认为苏共残存仅有的一点威信也正在丧失的占有67%;同时,每5人中就有1人指出自己已经脱离了政治生活。这些材料说明了什么?这说明苏共已经严重脱离了人民,失去了人民的支持,它的垮台是必然的。由此,苏共在拥有20万党员的时候夺取了政权,拥有200万党员时打败了法西斯,拥有2 000万党员时却丢失了政权。这样一个有着九十多年历史、连续执政七十多年的大党老党,从党内思想混乱最后演变到组织混乱,最后就眼看着哗啦啦地轰然倒下,不能不令人深思。

从严治党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通过古田会议、延安整风,解决了当时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积累了从严治党的经验。取得了关于作风建设的三条基本经验: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风;二是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联系实际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增强党的团结和统一;三是始终把领导干部特别是党的高级干部作为学习理论和政治路线的重点。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果断办理了刘青山、张子善腐败案,二人在1950—1951年在担任天津地区领导期间,共贪污盗窃国家资171亿6 272万元(旧币),相当于人民币171万余元……通过对他们的处理严肃了党的纪律,树立了从严治党的形象。正如老百姓所讲的,这两个人头换来了中国官场上至少二十年的廉政。后来毛泽东在一次谈话中说:“杀他们两个,就是救两百个、两千个、两万个啊……”

习近平曾强调指出:“如果管党不力、治党不严,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党内突出问题得不到解决,那我们党迟早会失去执政资格,不可避免被历史淘汰。这决不是危言耸听。”(摘自《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进一步加强了从严治党的力度,进行了群众路线教育、“两学一做”等活动,取得了反腐败的重大成果,密切了党群关系,坚实了党的执政根基。由此可见,基于对历史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一个执政党如果不严格管理本党、不抓党的建设,那么它的执政地位和领导地位就不可能长期保持下去,就有可能出问题甚至出大问题。在新常态下,我们党只有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持久深入推进党的作风建设,通过治标来进一步的为党治本赢得时间,坚持治标与治本有机地统一起来,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才能实现共产党的长期执政和我们国家的长治久安。

二、新常态下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是解决党内问题的现实诉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曾明确提出了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党的建设是新的伟大工程,它同我们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密不可分的。但是,在一些地方和单位,从严治党并未真正落到实处,导致“四风”问题越积越多,党内潜规则越来越盛行,政治生态受到污染,损害了党的威信和党的形象。

现在有一些党员干部总是得过且过,一些基层党组织威信缺失、纪律涣散,已经不能发挥群众的模范带头作用。还有些党员干部作风问题较为突出,不但有严重脱离群众、对群众疾苦漠然置之,而且甚至还有欺压群众、侵害群众利益不良现象。一些领域出现了消极腐败易发多发苗头迹象,不仅在大案要案时屡屡发生,而且在群众身边的腐败现象也有较多地存在,这些问题务必要引起我们党的高度警觉。

2013年6月18日,我们党启动了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集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问题。“四风问题”是严重违背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也是当前群众深恶痛绝和反映最强烈的问题,要想解决好“四风”问题,首要的就是要搞好我党党群关系和干群关系的问题,它是解决党内其他一些问题最基本的基础和条件。

新常态下,我们面临改革中的各类艰巨问题,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全面从严治党既是党在新形势下伟大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推进做了重要准备,并为其提供有力的抓手和坚强保证,为推进新的伟大斗争注入生机和活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优化政治生态,冲破改革羁绊的锐利武器,冲破利益固化的藩篱,从而形成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

三、新常态下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是完成历史使命的必然选择

大家都知道,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落入灾难深重的境地。从那时起,救亡和复兴就成为了所有中国人的两大历史使命。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相对于民族复兴,民族救亡是中国共产党最主要的历史使命。而能否肩负起这个历史使命,经受住各种风险挑战的考验,关键取决于中国共产党自身。新中国成立后,实现民族复兴变成了是中国共产党最主要的历史使命。相比较于救亡,这个任务要艰巨得多。当年,毛泽东曾经把我们党夺取全国胜利、完成救亡使命,比喻为万里长征走完的第一步,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

党的十八大提出,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我们党要实现全国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要把我们国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两个“一百年目标”的实现,实际上也就意味着实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梦,我们的梦,是人民追求自身利益和幸福的梦。由于中国梦把国家的追求、民族的向往和人民的期盼融为一体,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

面对当前多元化的利益主体、多极化的利益群体、复杂化的利益关系以及多样化的利益诉求等新常态,怎样才能完成这一艰巨任务?归根结底还是要靠党的领导,靠党加强自身建设来凝心聚力。正如习近平强调的,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只有全面从严治党,才能彰显党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责任感,才能找到各方利益的“最大公约数”,增强全国各族人民奋力拼搏实现这一历史使命的信心。

由此,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新常态下从严治党不是静态的,而是不断发展的与时俱进的动态过程。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所以,我们要主动适应从严治党新常态下的新要求,不断强化对从严治党新常态的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积极投身巩固和拓展从严治党新常态的实践之中,为夺取新的伟大斗争的最终胜利和两个百年目标而努力奋斗。

摘要:通过新常态下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是历史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解决党内问题的现实诉求、完成历史使命的必然选择三个方面的详尽阐述,主动落实新常态下从严治党的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新常态,从严治党,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Z].2013-06-28.

8.全面从严治党开启新征程 篇八

10月27日,十八届六中全会公报发布,为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吹响了新的进军号,开启了新征程。

公报全文虽然不长,但新思想、新论断、新举措频频闪烁,而这些创新又正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关键。记者梳理公报发现,一些词汇频繁出现,十分“亮眼”,需要我们重点加以领会。

【关键词1】全面从严治党

词频统计:在公报中,“全面从严治党”出现6次,“全面”出现16次,“从严治党”出现9次。

公报原文:坚定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集中整饬党风,严厉惩治腐败,净化党内治政生态。

专家解读:中央纪委驻中国社科院纪检组副组长高波认为,从责任方面来看,中国共产党如何解决自身建设问题,关系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等重大历史责任。从信心方面来看,在当下整体推进的全面深化改革、“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过程中,广大人民群众对于中国共产党有一种信任及寄托,期待能够获得更多的幸福感。从国情方面来看,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在治国理政中,具有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核心作用。同时,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当代政治格局的领导核心及执政主体。只有真正将中国共产党主体建设好、发展好,才能够办好中国的事情。

【关键词2】领导核心

词频统计:在公报中,“领导核心”出现1次,“核心”出现6次。

公报原文:坚持党的领导,首先是坚持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一个国家、一个政党,领导核心至关重要;全党同志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深入贯彻本次全会精神,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

专家解读:“公报中的这一重要表述意义重大而深远,有助于确立中央权威,有利于全党更加团结统一,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中央党校教授辛鸣认为,中国共产党建党以来,之所以一直受到群众的拥护支持,并且在革命斗争中取得胜利,源于我们党拥有坚强的领导核心,带领全党全国人民不断取得长足发展。

中央党校党史部教授沈传亮表示,全会正式提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是立足历史、着眼当下、放眼未来的重大战略举措,是党和国家根本利益所在,是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的根本保证。这一提法对于维护党中央权威、维护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领导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3】党内政治生活

词频统计:在公报中,“党内政治生活”出现23次,“政治生活”出现24次。

公报原文:党要管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管起,从严治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

专家解读:“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基础。30多年以来,世情、国情、党情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新制定的准则突出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民主集中制、党内民主等内容,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系统解决当前一些地方党内政治生活出现的庸俗化、随意化、搞‘小圈子等问题,为全面从严治党筑牢根基。”辛鸣说

“党内政治生活更大的作用在于,通过发挥民主集中制,密切联系群众,使得政党能力得到更大发挥,保证党在关键历史关头,面对重大挑战,能够独立自主解决问题,及时发现问题,纠正偏差,找准正确的方向。”中国社科院政治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樊鹏表示,党内政治生活不仅是党的伟大成就的源泉,良好政治生态的基石,更是党实现自我净化和自我革新的关键,同党内问责监督比较,是解决党内问题的内生机制。

【关键词4】党内监督

词频统计:在公报中,“党内监督”出现14次,“监督”出现41次。

公报原文:坚持党内监督和人民群众监督相结合,增强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

专家解读: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认为,我国公务员队伍中党员占绝大多数,党内监督至关重要。“以重新修订党内监督条例为龙头,加上之前公布的问责条例、廉洁自律准则、纪律处分条例等法规,使党内监督体系进一步完善。”

【关键词5】纪律严明

词频统计:在公报中,“纪律严明”出现1次,“纪律”出现18次。

公报原文:纪律严明是全党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步调一致前进的重要保障,是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

专家解读:“打铁需要自身硬,党治理好国家,必须把纪律挺在前面。”中央党校教授戴焰军表示,正如公报所说,党内没有不受纪律约束的特殊组织和特殊党员。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尤其强调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决防止和纠正执行党的纪律宽松软的问题,保持对纪律的尊重和敬畏,这是新时期全面从严治党的准确切口。

【关键词6】党内民主

词频统计:在公报中,“党内民主”出现5次,“民主”出现22次。

公报原文: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是党内政治生活积极健康的重要基础。

专家解读:北京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庄德水认为,坚持党内民主,既可以长期保持党内政治生活的活泼性及生命力,又能够让党内的政治生活发挥更好的辐射作用;坚持党内民主,既可以集思广益、更好地为党内政治生活创造有利条件,又能够使得党内政治生活更好地开展,更具吸引力。

【关键词7】反对腐败

词频统计:在公报中,“反对腐败”出现1次,“腐败”出现3次。

公报原文:要坚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党内决不允许有腐败分子的藏身之地。

专家解读:中央党校党史教研部主任谢春涛表示,十八大以来,反腐成效明显,现在尤其要保持足够“定力”,力度不减节奏不变,紧盯重点领域和关键节点,让反腐利剑时刻高悬,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公报提出的党内决不允许有腐败分子的藏身之地,表明反腐斗争永远在路上,没有‘休止符。”

“在这次六中全会上,关于治理反腐提出的一个突出方略就是注重党内监督的作用。反腐败体系的构建,不单单是为了治理腐败问题,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个体系来净化党内的政治生态,从而从‘治本的角度去解决问题。”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学者罗星表示。

【关键词8】高级干部

词频统计:在公报中,“高级干部”出现10次,“干部”出现44次。

公报原文:高级干部特别是中央领导层组成人员必须以身作则,模范遵守党章党规,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坚持率先垂范、以上率下,为全党全社会作出示范。

专家解读:“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牢固树立纪律和规矩意识,在守纪律、讲规矩上作表率,自觉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国防大学教授颜晓峰表示,越是主要领导干部,越要自觉增强法规制度意识,以身作则,自觉维护法规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特别是要加强对年轻干部的教育引导,让他们从进入干部队伍起就知道守纪律、讲规矩的重要性和严肃性,明白在党内不守纪律、不讲规矩,总有一天会毁了自己。

【关键词9】群众路线

词频统计:在公报中,“群众路线”出现2次,“群众”出现12次。

公报原文:全党必须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当好人民公仆。

专家解读:戴焰军表示,依靠和服务人民是党的根本准则,要体现在党的具体工作中。公报中特别提到,“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名义上是为人民,实际是劳民伤财,是权力的滥用,损害了群众利益。对此治理是对反“四风”的进一步延伸,从具体问题抓起,不断把群众路线做到实处。

【关键词10】民主集中制

词频统计:在公报中,“民主集中制”出现4次。

公报原文: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是党内政治生活正常开展的重要制度保障。

上一篇:精彩人生大学生演讲稿下一篇:幼儿美术活动案例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