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学语文学习方法

2024-08-17

我的小学语文学习方法(精选20篇)

1.我的小学语文学习方法 篇一

《小学语文教学策略方法的五个问题》这门课给我最大的启发有两点:

第一点是讲座内容结合实际,能有效的指导我的语文教学。如:检验学生学习语文的效果,可从定性、定量两个方向来进行检测。“定性” 是检测对语文的热爱程度,属非智力因素的长效检测方法;“定量”是检测学生语文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属智力因素的短效检测方法。不管什么评价方法,对学生而言都是指导方向的。

第二点是在语文实际教学中所遇到的、难以解决的问题,在本次讲座中给予了很好的定位。如:讲到“小学语文识写分开问题”时,让困惑语文老师已久的一类、二类字教学问题“真相大白”:认识日常生活中的3500个汉字,目的在于能自己阅读、获取信息;会写2500个汉字,目的是用文字传达信息,所以一定要识、写分开。

后面又陆续讲到学生书写、速度问题,并给了量化数字的标准;语文综合性学习——找“读和写”的结合点;进行语文探究学习,就是探究经验、探究方法的问题。

韩通小学

朱小芬

2.我的小学语文学习方法 篇二

1. 利用课堂教学,培养阅读能力

小学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重点我认为有以下五个:一是指导识字、写字;二是朗读指导与默读训练;三是学词、学句;四是学习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五是学习重点段落的表达方法。在教学中,我抓住这五点,把它扎扎实实地落实到我的课堂教学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请看我《赵州桥》第三自然段的阅读教学:

学生默读,教师提出问题:这段话写了几种龙?你是怎么发现的?让学生发现三个“有的”句式。这几种龙的姿态有什么不一样?在文中摘出三个四字词语。同桌交流,让学生用手势比划一下龙的三种姿态,体会作者用词的巧妙。接下来边朗读边做手势,体会姿态美并进行背诵。然后以下课学生的活动为例,用上“有的……有的……还有的……”写话。写完后进行小结,把事物分成几类来写,用上“有的……有的……还有的……”句式来写就写具体了。如果能用上精彩的词语来形容,就写生动了。最后我让学生自己联想一种事物,用“有的……有的……还有的……”说话。

在扎实进行阅读教学的同时,我还进行创造性阅读。在《陶罐和铁罐》这一课,我设计了“一读、二演、三改、四编”的基本教学流程,为学生的发展搭建了三个阶梯式平台。

一读:在学生能正确、流利读课文后,让他们交流:你喜欢谁?不喜欢谁?理由是什么?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老师指导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对话。

二演:《陶罐和铁罐》这则寓言很像一个两幕的小话剧。时间分别是古代与现代,地点分别是国王的御厨里和宫殿的废墟上,人物包括陶罐、铁罐、众人、旁白者等,情节则是课文交代的内容。通过演,进一步调动学生的浓厚学习兴趣,同时也是对课文语言吸收、内化、积累和运用的过程。

三改:先引导学生领悟这则寓言的寓意,然后进行逆向思维,师生共同改这则寓言,赞扬铁罐,批评陶罐,赋予它们相反的性格,题目改为《铁罐和陶罐》。学生分组边改边议,集体创造,大意如下:陶罐很骄傲,看不起铁罐,常常奚落它。“铁罐子,你敢和我媲美吗?”铁罐回答:“人们用我们盛东西,并不是让我们媲美的。”“丑陋的东西,就知道你不敢和我比美……”一天,突然发生大地震,陶罐被摔得粉身碎骨,而铁罐却安然无恙。人们掘出铁罐,却找不到陶罐了……

四编:请学生根据自己对事物的认识创编一则寓言,先想好要告诉别人一个什么道理,然后用一个故事把这个道理蕴涵在其中,给人以启迪和教益。

“一读、二演”是解读文本,调动参与;“三改”是重构文本,激活思路; “四改”是超越文本,创新运用,这样一个过程就实现了阅读的创新。

2. 利用学校、班级图书馆,扩大 阅读面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我们应该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我们学校有图书馆,每个学期可以集中借几次书,我们班级还有班级图书角,每周可以借一次书。班级图书角的书是学生捐的书以及我精心为学生挑选的图书。这些书有一定的故事情节,贴近学生的生活,非常吸引人,学生都非常爱看。我所做的就是给学生时间,精简语文的家庭作业,布置每天半小时的阅读。不少学生写作文存在写作篇幅不长,语句不够流畅、生动的现象,主要是语言积累太少,我们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就是语言积累作用。有孩子上初中的家长就告诉我,他的孩子要上这个补习班,那个特长班,根本就没有时间看课外书。现在孩子看书因为他会被一些情节所吸引,会自觉地看。这时,我要求家长跟孩子讨论一下所看书籍的内容、故事情节,培养孩子的理解表达能力,了解他的思想,帮他树立正确的是非观、人生观。还有就是我所要求的摘抄,要求家长督促孩子完成。摘抄会让孩子跳出故事情节,去发现作者独特的思维视角与表达方式,同时积累优美的词句,潜移默化地帮助孩子表达。

3. 利用日记漂流本,增强表达兴趣

漂流日记的实施,开阔了学生的取材视野,增强了学生的习作兴趣,搭建了学生的展示平台,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自信,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3.我的语文学习心得 篇三

很多同学都有着同样的经历:老师布置日记时感到生活平淡无味,即使写出来了语句也不优美。其实想写好作文并不是很难,只要我们善于观察生活,对生活充满着好奇心,你会发现生活是五彩缤纷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当你看某本名著时肯定会想:“哎呀,这些作者的语句是那么优美,为什么我们写不出来?”其实,优美的语句都是读出来、看出来的。记得读二年级时,我的作文一塌糊涂,全是流水帐,自己读着打哈欠,老师读着也直叹气。然而,我的一个爱好“挽救”了我的作文,那就是:爱读文学作品。我不像有些人把好词好句圈出来,抄在本子上。而是看完一本后,过几天觉得没劲了,又把它看一遍,过几天后再看一遍,百看不厌。记得有一本《王子复仇记》,我读了很多遍,以至于可以把情节和人物统统背出来,在这个过程中,我也不知不觉学到了它的风格,写起作文来就有些文学名著的味道了。

背诵,也是我们学习语文时经常感到头疼的东西。有很多同学学语文都是死记硬背,而在考试中因为一下子想不起来而出丑。我背的方法和他们不一样。我是先把背诵部分看几遍,理解文中的意义,掌握其中的规律后再把它分割成几层,一层一层地背,背完后再把它们一起背一遍,背好后再看一遍,发现错误后再背一遍,并把错误纠正了。早晨起来再看一遍,能延长记忆时间,加深记忆程度,这样,背诵就不成问题了。

4.我的语文老师小学作文 篇四

春去秋来,日升日落,一个欢笑与泪水的记忆从我的脑海中逝去……平时对我们待如子女的语文老师一下子变成了学校的副校长,可我们没有忘怀语文老师对我们的百般呵护,但是“严师出高徒”这一句话在们心中永远没有消失;我们语文老师上课严厉是学校出了名的,但下课后语文老师就像平时的同学一样很和睦。

我心目中的语文老师在我的记忆里她曾经说过越难的课文,她越要教会我们。语文老师说过: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课上认真听才是上他的课的最基本的要求,这样语文就很容易掌握了。

5.我的语文老师小学作文 篇五

苏老师有一个新浪博客,名字叫做坐窗听雨。在这个博客里,记录着老师的喜怒哀乐,更多的是记录着我们的优秀作文和日记。每当有同学的文章在老师的博客里发表,我心里可真羡慕啊!苏老师爱读书,每当她读到了好文章,必定会读给我们听,和我们一起分享文学的美妙。

老师不仅自己爱写,也要求我们每天一篇日记。刚开始的时候,我真觉得烦闷啊,天天写,哪有那么多好写的事情?苏老师看出了我们的心思,专门为我们上了一节日记课,告诉我们写日记就相当于道德长跑,既能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又能磨炼自己的意志力。这样,在老师的“威逼”下,我把日记当成了每日必做的功课了。“今天日记该写点什么呢?”每天我都带着这样的目的去留心观察事物,记录事物的点滴,有些芝麻大的事,同学们也能写得有声有色,日记内容也充实、丰富起来了。交流时,同学们的日记总能把我们逗得捧腹大笑,让我们体验到了记日记的乐趣。

苏老师的脾气很好,但一发起火来可不是好惹的。这不,上周我们亲爱的廖锦涛同志,由于三番五次都没有完成苏老师布置的作业,苏老师气得满脸通红,当着全班同学狠狠的教训了他一顿,还罚写了六千字的作文,并周五留学。这不怪苏老师,如果我是一名老师,遇到这种情况,我想我会对他更不客气的。

6.我的小学语文老师作文 篇六

我的小学语文老师叫秦大鹏,一看这名字你可能以为是个男老师,其实我的小学语文老师是个女的。她长的中等个儿,不胖不瘦,留着短发。

我的小学语文老师对我们学生非常好,她教课也很好,我们都喜欢上她的课。她在教《庐山的云雾》时,抓住每个自然段的中心句进行教学,即庐山的景色十分秀丽、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庐山的云雾瞬息万变。秦老师先让我们围绕中心句进行自由读,然后再让一个同学细读一遍,让我们通过读来认识庐山的云雾。

我的小学语文老师年轻漂亮,教学水平高,我喜欢学习语文,更喜欢语文老师。

7.小学语文合作学习方法浅析 篇七

一、合理分配, 确定小组

小组是合作学习最主要的教学组织形式, 它如同是整个班级的合影。每个小组一般有四至五名学生组成, 全班共分成十来个小组。分组时一般以学生现有的能力水平为依据, 优秀生一名, 潜能生一名, 中等生两到三名。同时还要注意男女生的比例搭配, 最好能够均衡。可先由一名在学习、能力、组织方面较强的同学暂时担任小组长, 组内其他同学注意学习和借鉴, 后改由其他同学轮流担任小组长。采用了这种小组合作方式的学习, 可以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 发挥集思广益、差异互补、思路开阔、分析透彻、各抒己见的特点, 有利于在小组之间形成竞争的氛围, 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团队意识。

二、明确分工, 各负其责

教师综合学生的学习态度、组织能力、表达能力、知识水平等, 使每个学生在小组中都彼此赋予特定的职责。比如, 小组长就充当了主持人的角色, 它的任务是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小组人员一起合作学习, 他要掌握好小组学习的进程, 安排小组成员的发言顺序, 包括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 小组成员提出的疑难问题, 小组长都应该去积极想办法组织解决。记录员则要求记录小组学习的过程和结果, 要求由书写速度快的同学担任。检查员要监督检查小组成员的学习情况, 确保每一位成员都完成学习任务。汇报员的职责是将本组合作学习的情况进行总结后, 在全班进行汇报交流, 应选总结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强的学生担任。为了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 我对小组活动制定了以下活动规则:1. 每位学生都有责任保证自己的小组成员都学会当堂课的教学内容。小组中的优秀生, 由于学习基础扎实, 思维敏捷, 接受指示快, 学习能力强, 就可以对中等生和潜能生起到带动作用。2. 只有所有小组成员都掌握学习内容后, 才算完成了学习任务, 否则, 合作学习将是有形式无内容。同学之间缺乏平等的交流与沟通, 结果往往是优等生的意见和想法代替了小组其他成员的意见和想法, 潜能生就成了陪衬和听众。3. 小组成员如果遇到了问题, 在请求老师之前先请求小组所有成员的帮助。这样逐渐养成大家独立思考的习惯。对于缺乏自信、被动等待的学生, 教师的激励是不可少的。我常用你能行、有门儿、再想想类似的话来激励学生。讨论时每位学生都要参与其中, 集思广益、各抒己见, 最终达到自主探究, 自行解决的目的。在讨论时要求小组成员尽量降低音量, 遵守活动规则, 尽量避免不必要的争论和争吵, 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既学到了知识, 也学会了做人, 同时增强了自信心。

三、变换方式, 争当最佳

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 我会适时的指导学生实施合作, 力求达到最佳效果。

首先, 组内成员自学。比如预习课文、查字典、词典等内容;在解决课内字、词之后, 精读课文, 思考问题, 提出质疑等。自己通过努力能够解决的问题, 绝不要留到课堂上依赖其他人的帮助来解决, 否则, 便达不到探究学习的目的。

其次, 教师要制定本课堂内容合理、有利于开展合作的学习目标, 要安排好恰当的、具体的、适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结构的活动内容、学习材料和探究任务。一般来说, 在教学的重点、难点、关键处可涉及一些富有思考和挑战性的问题组织小组进行合作学习。学习的任务难易要适当, 如太简单, 学生不需要他人协助也能完成, 就会失去合作学习的意义;如太难, 小组通过努力仍未能达到目标, 学生便会逐渐失去学习的信心, 也将失去合作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难易适当才能激发小组合作的积极性。

再次, 学生如果对某些问题经过争论仍不能达成共识时, 则由小组中的记录员记录下来, 到小组汇报时, 提交全班同学讨论、交流。这有利于培养学生以他人之长补己之短的谦虚精神。这期间要注意两点:一是教师为小组合作创建一种民主、和谐、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尊重和保护学生的参与热情, 采用多种形式鼓励学生, 尤其是鼓励潜能生积极参与讨论。教师也应该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去, 对学生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有效地去解决, 并及时给予点拨, 启发学生思维创新的火花, 充分挖掘每个学生思维能力。教师还应该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合作学习时间。只有当学生在解决某个问题而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进行合作学习才最有效。

最后, 建立激励的评分机制。在每一次的小组合作中, 每个组都有相应的得分, 小组的总积分由小组长记录。算积分时, 各小组之间互相监督。课堂上提问时, 教师既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又要兼顾全班的整体性, 每次根据合作学习得分评出学习小组。教师在实际操作中, 要坚持动态评定的原则, 各小组等级可升可降, 以达到激励、鞭策的目的。使学生始终保持一种求知的欲望。

四、联系课外, 延伸拓展

教师还要注意指导学生课后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活动周期长, 工作量大, 具有一定难度的作业。比如结合学校的社会实践课, 让学生利用假期, 深入社区、医院、工厂等地, 调查存在的问题, 并写一篇图文并茂、有理有据的社会实践调查。要完成这项任务, 小组成员及个人必须分工合作, 深入实地考察, 专访负责人, 综合材料得出结论, 最后整理成文等。若大家不通力合作, 只靠某一个人的力量是无论如何也完不成的。这不但加强了合作探究的意识, 而且社会实践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总之,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学习方式, 在促进学生间的情感交流、互帮互学、共同提高, 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我们应加强研究, 努力探索, 不断提高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摘要:合作学习小组的合理性, 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的效果。合作方式的学习, 可以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既学到了知识, 也学会了做人, 同时增强了自信心。教师也应该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去, 对学生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有效地去解决, 并及时给予点拨, 启发学生思维创新的火花, 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思维能力。

8.谈谈我的小学作文教学方法 篇八

关键词:作文 观察 思考 表达 序列 训练

作文是学生对现实生活的反映,也是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综合体现,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多年来,“作文难,难作文”一直困扰着大多数语文教师,学生怕写作文,教师怕教作文,关于作文能力的培养和作文教学的方式和方法也是花样繁多,层出不穷。作文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作文教学的方法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的成果显著,有的不见成效。不论什么事情,都会有规律可循,或者有适合自己的方法。作文一定要贴近生活,激发灵感,注重阅读,学会观察,加强思考,讲究步骤。在此,笔者浅谈一下自己在小学作文教学时的一些教学方法。

一、学会观察,练习观察能力

练习观察的方法有很多,学会观察是学会表达、学会作文的第一步。可以根据不同时间、地点采取不同方式训练:

1.在学校观察。学生每天上学,在教室、在校园会见到很多事物,会发生很多事情,和教师、同学会有很多交流。只不过因为常常发生,见得多了,学生会习以为常、熟视无睹,觉得没什么特殊的。但是,如果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其实,很多事物、很多事情每天都在发生变化。比如,教师或者同学的衣着,今天和昨天有什么不一样;班里发生了什么事,今天谁的表现好,谁的表现差,谁擦黑板了,谁爱劳动了,谁受表扬了,谁挨批评了等等,都是观察的内容。

2.在家里观察。绝大多数学生,每天除了在学校就是在家里。学生对家中的一切更是熟视无睹。教师可告诉学生,每天注意观察家里的变化。家里添置什么家具了,爸爸妈妈情绪有什么不同,有没有客人来到家里,客人来干什么,周围的人或物(村里或者小区)有什么变化等等,这些都是观察的内容,要做个有心人。

3.天气和季节的观察。天气和季节的变化对人有很大的影响,要让学生学会观察天气和季节变化,感受不同的天气和季节,人们的生活方式有什么异同,能有目的地观察,看到变化,看到不同。

培养观察能力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表达能力。如果忽视观察能力的培养,小学生由于受到生活经验的限制,对周围的事物视而不见,作文就没话可说,感到作文困难。所以说,教给学生观察方法,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是解决小学生作文难的主要措施,它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占有重要位置。

二、加强思考训练,培养思考能力

观察之后,要经过思考,将观察到的事物变化探个究竟,为什么这样变化,怎样变化的,作文训练实际上也是思维的训练。小学生写的作文词语运用不正确,缺乏条理,中心不突出,它既有逻辑上的问题,也有思维上的问题,因此,在作文教学中,训练思维能力,尤其重要。要想准确地表达,必须准确地思考;要想有条理地表达,思考必须有逻辑性。要能分清主次,抓住特点,抓住主要的、本质的。这就需要学会分析和综合,这就要求在作文教学中,加强思考训练,尤其要使学生思维活跃。

要使学生的思维活跃,命题作文的写前指导要恰到好处。指导过粗,学生无从写起,尤其是基础较差的学生;指导过细,又让学生无从发挥,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尤其是基础较好的学生。怎样解决这样的问题呢?教师要让学生写放胆文,不要过早给模式,给程序。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让学生逐步明确一个概念,作文就是用笔写话,想说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说,就怎么写,这就是作文。

作文就是根据实际需要去写话,小学生作文有必要强调思考的素质,这对于发挥他们的创造性,将来能否成才是很重要的前提,因此,作文教学中的思考训练是十分重要的。它也是解决小学生作文难的一个必要的步骤。

三、按步骤练习,学会表达描述

学写作文要按步骤练习。低年级可以从基础训练抓起,先以识字和口头表达为主,教师可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口头表达描述,力求表达清楚明晰、有条理。还可以练习写几句话或者摘抄一些好的、自己理解的词语。中年级可以进行单项训练,可以有针对性、有目的地布置要求和主题,让学生围绕主题说话或笔头描述,除了客观描述,还应加上自己的感受感想,可以有字数限制。高年级可以进行综合训练,从描写、叙述到评论,还可加上扩写、缩写、仿写等多种形式的训练,让学生逐步体验作文的乐趣,提高写作的水平。

这三个步骤的训练一脉相承、互相衔接而又是交错进行的。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的特点,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的具体要求,而各阶段之间又要互相联系,形成一个小学阶段完整的训练步骤。

这三个步骤就是三个阶梯。第一个阶段的训练应以识字为主,让学生能理解和会运用学过的词语,掌握一定数量的常用句式,加强观察思考、表达能力的训练,尤其是说话训练更要加强。这几种能力的训练应互相渗透,互相促进,为以后作文打好基础。第一阶段主要通过习作例文和相应的基础训练题目体现训练的要求。第三阶段安排系统的训练项目,是第二阶段训练重点的提高和深化。这三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要抓好观察、阅读和习作三结合,具体安排应该是在第一个阶段结合阅读培养学生观察图画的能力;在第二个阶段要结合阅读引导学生观察图画到观察实物,由观察静物到观察动物,观察生活,这一阶段的观察主要是以定向观察为主,适当地向机遇观察过渡,并重点抓好仿写;第三阶段结合阅读指导学生课内素描和机遇观察。在每一个阶段都要对学生进行观察、思考、表达能力的训练,努力做到说与写结合和读写结合。

我所带的学生采取这样的作文教学方法,在低年级安排说话课,重点抓口头作文的训练,培养学生说话写话的能力;中年级抓仿写及小应用文的训练,高年级抓命题作文训练,使作文教学形成了循序渐进的阶梯,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一类文比例由18%提高到25%,三类文由50%下降到35%,有20多篇在各级报刊和作文杂志上发表。

实践证明,我在教学过程中采取的“观察—思考—描述”的教学程序、遵循的序列训练,不仅解决了我所教学生作文难的问题,而且大幅度提高了我所教学生的作文教学质量。大量的事实表明,采取“观察—思考—表达”的作文教学程序,遵循序列训练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解决小学生作文难,还可以大幅度地提高作文教学质量。这种训练方法,起步早,分步走,坡度小,衔接好,比较科学,效果也好。符合系统化、序列化、科学化的要求。希望各位同仁能综合利用,探索出适合自己的小学作文教学的方法,大幅度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和质量。

9.我的语文老师小学作文 篇九

开学第一天,李老师让高雅同和宁郭阳同学帮助填学生基本信息。他们填了一两个同学的基本信息后,李老师拿起表格看了看,不满意地说道:“看看你们两个的字,没有去年工整了,歪歪扭扭的。算了,还是让赵宇竞同学来写吧。”我拿起钢笔,走上讲台,一笔一画,小心翼翼地写起来。二十分钟过去了,终于填完了。我放下手中的钢笔,揉了揉发酸的手指,把信息表递给了李老师。“嗯,真工整。”李老师欣喜地说道,“整齐多了,下次有填表的内容还是让你来写吧。”

在一次写字考试中,我只考了二十六分,跟我们班第一名比起来我还差得远呢,我心情渐渐失落起来。李老师走到我跟前,安慰我说:“没事,只要你努力,下次一定有进步,老师相信你。”顿时,我充满了力量和希望,内心非常感激老师。老师给我拿了一本练字帖,我想:如果没有老师的谆谆教诲,我怎么可能进步呢?我拿起李老师给我的练字帖,每天坚持练两页。在第二次写字考试中,我取得了满意的成绩——二十八分。李老师朝我笑了一下,并且还给我竖了个大拇指。

10.我的小学语文教学故事 篇十

词语教学时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贯穿于整个语文的全过程。字词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了解词句意思的方法,在识字、阅读中理解、积累词语,在积累中学会运用。如何提高字词教学的有效性呢?在此,我浅谈我使用的一些方法。

新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犹如一场及时雨,强有力地冲击着僵化、呆板的传统课堂教学,使学生干枯的心田得到了滋润,生命的绿洲中开始呈现出勃勃生机。学生、教师和课堂教学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教学细节” 它看似平常,而平常中蕴含智慧;它看似简单,而简单中孕育深刻。正是对细节的忽略、不重视,才导致了种种不完美。

一、不妨把生字露在表面

在教学

一、〈识字1〉我在指导学生学习二类字“烟”“台”“座”“亭”“枝”设计了一个摘苹果的游戏:老师说:“秋天到了,树上的苹果熟了,谁来摘?”有几个学生举手,一一地把每个生字读了一遍,有的读得结结巴巴,总算读正确了,并且带领全班同学齐读了几遍。但笔者总有一种遗憾:虽然效果达到了,但作为一年级的学生理应对游戏很感兴趣,小手如林,事实上课堂气氛却十分沉闷。

我课后想了想,问题出在何处呢?通过回忆和筛选,才发现,这5个生字全部用苹果盖住,学生虽然想摘苹果,但不知自己所指的那个苹果后面是什么生字,怕不会读,所以举手者寥寥,假如我把生字露在苹果外面,让学生自由拼读,学生对于自己会读的定会勇敢地举手。

二、多给他掌声,多表扬

在教学

二、〈秋游〉时学习第2自然段,我指名学生读这1自然段,我发现学生读得不太好,灵机一动,“老师听了心里也痒痒的,也想读一读,行吗?”“行!”“不过,老师有一个小小的要求,你听了以后要给我一个评价。”我心想:凭着普通话标准的水平,读这一段文字,不过是小菜一碟。我很投入地读了一遍,学生发言正如我所预料的:“棒!”“老师读得太好了!”可是有一个学生却在下面自言自语道:“老师读得不太好!”我一下子被当头浇了盆冷水,没好气地说:“那你来读读看!”哪知道这个学生确实读得比我有韵味。我手一示意,没好气地让他坐下。

11.浅议小学语文学习方法 篇十一

关键词:小学语文 学习方法 积累

教无定法,但教必有法。学习也如此,学生必须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世界上最宝贵的知识就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即是这个道理。因此,语文教师除传授给学生文化知识外,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掌握知识的方法。语文新课标指出,学生要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只有我们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学生才能自主学习,自主掌握、完善、积累、运用知识,才能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语文素养。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就可以由此及彼,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并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会渐渐 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下面笔者介绍几种常见、有效的语文学习方法。

一、善于积累

小学语文学习是循序渐进的过程,重在积累。无论是基础知识、阅读技巧、还是学习方法都需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善于积累。基础知识的学习更是重在积累,包括课内和课外的字、词、句、文学常识等。首先,课内积累主要是利用上课时间,对于文学常识教师要讲得细致,要注意适当拓展一些名言、警句、俗语、诗词、美文等,还要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各项语文技能的训练,以便学生积累语文知识和技能、方法等。学生要做好笔记,课下要及时复习,以便真正掌握这些知识和方法。其次,课外知识的积累,教师可以让学生多读书,可以给学生推荐一些适合他们的文章或者书籍,以拓展他们的视野,使他们能够积累更多的语文知识和优美的句段篇,同时又能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读书过程中首先扫清字、词、句的障碍,遇到不认识的字要查字典并注音,在旁边做注解。对于不理解的词,要求学生先结合上下文意思自己猜一猜是什么意思,然后再查词典,并做好旁注。这样既可以提高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又能使学生通过将自己理解的词义与词典的词义解释对比,看到自己的理解是否正确,哪里还有缺陷。通过这种先自行理解,然后查字典、词典,最后比较并做好批注的方式读书,学生既可以积累字词知识,练好扎实的语文基本功,又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了良好的语文阅读和积累的学习习惯,从而在以后的学习中能积累更多的知识,并能提高学习效率。当然学生在课外读书过程中遇到好词好句一定不能放过,可以先用笔钩下来,然后抄在本子上,对于精彩部分要反复阅读,亦可背诵。学生可以将这些知识专门整理并记录到到积累本上,以便随时翻阅。

二、会读书,学会基本读书技能

学生要会朗读,声情并茂地读书;要会默读,做到默读中注意力集中,不动指、不动唇、不回视,抓住主要内容等;要学会速读和略读、浏览;要学会在读中感知、领悟、思考、质疑、解疑,在读中圈点勾画、批注。当然,学生要学会读书,首先要掌握一定量的字词,其次,还要有一定的课外阅读量。不过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要让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会读书,从而在读书中积累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养,提高语文学习能力。

三、多读多练

语文是一门语言学科,而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因此,语言表达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点。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重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但课堂时间有限,要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多参加实践活动,并在日常语言交际中锻炼语言表达能力。此外,有些学生读书能力差,这也是他们学习语文的障碍,所以读书能力的培养也势在必行。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重点训练学生读书,进行读书方法指导,恳请家长在家庭教育中也要重视学生的读书训练,当然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在学生学习过程中都应给予他们多一点鼓励,以使他们多一份自信,多一点学习的乐趣,多一些知识和技能,在学习中提高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四、留心观察,写好作文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们必须重视它,正视它。其实写好作文不难,但必须留心观察,把生活的点滴记录下来,并在作文中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组织好语言,汇集成篇即可。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在重点培养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的同时,也要注意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教师应让学生平时留心观察生活,多读书,积累好词佳句,拓展知识和视野,不断充实自己,还要让他们专门用一个本子记录平时积累的素材,并经常翻阅,以便写作时能文思泉涌、挥洒自如。此外,在积累的同时教师也要让学生多练笔,比如,鼓励他们每天或每隔一天写一篇日记,或者写一些话题作文。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使他们的知识更渊博,也提高了他们的写作能力,并使他们养成了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这将使学生终身受益。

五、独立思考,合作交流

学生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应不要急于求教于别人,独立思考是真正将知识内化的过程,所以此时学生首先要独立思考。当然遇到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也可以和其他学生合作学习或者请教教师。这样通过独立思考基础上的合作学习或者教师指导,学生一但解决了问题,会对问题理解得更透彻,更能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六、勤于练字,认真书写

古人云:“字如其人,人如其字。”不同的字迹亦能反映出写字者不同的性格和精神风貌。所以能够写得一手好字,也是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包括写字姿势和方法的指导等,尽量使他们书写得工整、美观。教师还应要求学生进行适量的课外写字练习,可以让学生跟随书法教师练习楷书,久而久之,楷书的风韵和书写时的气定神闲会潜移默化地陶冶学生的情操,使他们形成良好的性格品质,当然他们的字也会写得更好。此外,这种扎实有恒的要求,也可使学生的意志得到很好的磨炼。

12.小学语文自主学习初探 篇十二

一、范例展示法

西德教育家根舍提倡“范例教育”, 认为从日常生活中选取隐含着基础因素和本质因素的典型范例作为教学的重要内容, 可以使学生掌握到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其做法是以典型带一般, 由特殊见普遍。我们在阅读教学时, 教师先具体地指导学生学习一个重点语段, 并引导学生总结学习方法, 把它作为范例, 然后要求学生在学习大体相同的语境时去运用。如低年级《小猴子下山》一文, 课文是由结构相似的几部分内容组成, 叙述的形式也基本一样:小猴子来到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扔下了什么?摘了什么往前走?教师应抓住这一教材特点, 先精心地教学第一、二段, 从中总结出学习方法。第三、四段就可放手让学生用这一方法自己去学, 教师只需适当的指导、点拨。在中年级的作文教学上, 我们可遵循叶圣陶先生所倡导的由教师先行“下水”, 然后用自己切身体会作范例来指导学生写作文, 学生有了借鉴, 容易学到行之有效的写作技巧和方法。

二、归类演绎法

归纳是学生在接触了一定的语言材料, 在教师引导下认识、理解这些材料而获得的可应用的某种学习方法。演绎, 就是要求学生把归纳中刚学到的学习方法与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发生联系, 重构自己的认知体系, 形成新的技能, 然后独立地运用这种新的学习方法到新的语言情境去解决学习上的问题。如第十一册课文《学弈》是小学生第一次接触的古文, 不仅读起来拗口, 词语的古今意思也相差甚远, 学生学起来有一定困难。教学中, 我在学生基本理解文章意思的基础上, 重点引导学生归纳整理学习古文的方法。第二天学习《两小儿辩日》前, 再一起复习学习古文的方法, 在这个基础上, 学生运用刚学到的学习方法学习第二篇古文就得心应手了。整个渗透过程沿着“发现———内化———运用”这一程序进行, 不断反复, 不断拓展, 不断应用, 学生新的学习方法不断积累, 能力也 (下转第91页) (上接第90页) 就不断提高。

三、相机点拨法

叶老说过:“方法的指导不全盘给予, 而在相机诱导。”所谓相机是指这种方式不是事先设计的, 而是在教学过程中对偶然出现的、需要点拨的即时给予点拨, 因为它不是事先安排好的, 所以需要教师很高的机智, 善于发现、把握并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例如, 当学生学习一时陷入困境时, 教师“雪中送炭”指点迷津, 学生可能会茅塞顿开, 从困境中解脱出来, 百思不得其解的难题一旦获解还会有一种“柳暗花明”的愉悦感。这样的相机点拨, 既把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的浓厚兴趣激发出来, 还能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的自信心和勇气。

而在学生学习“一帆风顺”时, 教师宜“引而不发”。如学生在阅读诸如《苦柚》、《小音乐家杨科》一类“可以一目了然”的“浅课文”时, 会学得很顺利, 似乎没遇到什么障碍。教师则不应该满足于这种表面现象, 而应有针对性的提出学习方法方面的问题, 在坦途中设置一点奇险, 引而不发, 留有充分余地给学生思考探索, 会收到掌握知识与学法双重效益。当学生“学有所得”时, 宜采用“寻根溯源”, 让做得最好最快的学生谈谈他的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 然后师生共同研讨、整理、删除枝节, 用尽量准确的几个词语概括解决问题的程序, 得出科学的学习方法。学生只有掌握了学习方法, 才能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这样, 由教师的教到用不着教师的教的教学过程, 对他们今后在学习相类似的语言情境中, 能够自我学习是大有好处的。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教任何功课, 教都是为了不需要教。”为此, 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始终坚持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为目的。我们进一步认识到, 让学生“会学”比只要学生“学会”重要得多。因为知识如汪洋大海, 一个人在校学习的时间有限, 所以应在小学阶段就重视培养学生学海泛舟的能力, 使他们能驾驭知识的风帆, 在浩翰无边的大海中航行。学生有了这种本领, 才能在未来的学习、工作中, 掌握探索的主动权。

近几年的课堂教学实践证明, 渗透学法指导, 确实大大的提高了小学语文的教学效率, 提高了语文教学质量。当然, 在“自主学习”, 确立学生主体地位上, 还有许许多多新新问问题题、、好好方方法法需需要要进进一一步步探探索索、、研研究和实践。

13.我的语文学习作文 篇十三

大家都知道,语文这个科目是无论何时何刻都要存在的,首先,它在我们的学习上是作为一个主要的学科来学习的;在生活方面也少不了它,你看看走在大街上哪一个不是文字广播里播放的?电视里出现的哪一个不是文字呢?由此可见语文的重要性,无论是在小学阶段、初中阶段、高中阶段,还是大学阶段,语文这一科都是作为一个最重要的学科来学习的。它是非常重要的,不过你想要学好语文并不容易,这可是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的,如果你没有技巧,你只能事倍功半。

如果你掌握了这个技巧,那么你学习语文就简单多了,系统的技巧一般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早晨要多朗读。我们每一天的记忆力是不同的,早晨记忆力恰恰是最好的,所以我们早晨要起来大声的朗读。朗读可以增加记忆力,使你对这一片文章的理解更深刻,所以说,朗读是非常重要的。第二个部分就是前天要做好第二天的预习工作,语文同数学、英语的两门科目一样,也是需要预习的,如果你没有预习,第二天上课的时候你听老师讲,简直就是茫茫然。在预习的时候,我们可以把这篇课文先朗读一遍,然后把不理解的语段给画出来,第二天上课的时候不会理解的语段就要仔细听老师详讲。第三个部分就是课堂上要认真听,要多做笔记。笔记并不是随便记的,并不是什么都要记的,只要记一些你不理解的,或者说你印象不深刻的,以前没有学过的,你就要给它记下来,其它一些不是重点语段的,你就不用记了。接下来的一个部分是课后的作业要自己做,而且要认真做。对于语文作业,老师一般会布置我们去抄书,我抄书的时候,恰恰也是学好语文中比较重要的一个部分,因为老师布置我们抄的那些书,很可能是考试要考的语段,所以你在抄的时候认真抄就可以加深你的印象。第五个部分就是要做好课后的复习工作,语文是很复杂的,你如果不常常去复习,不常常去看看那些重点的语段,那么你很快就会忘记的。所以说课后的复习工作是尤为重要的,那也是学好语文中比较关键的语段。第六个部分,就是要勤练笔,自己写日记。坚持写日记是一个非常好的习惯,它可以把你内心的真实感受给记录下来,语文学完了就是要写一篇文章,所以写日记可以锻炼我们的文笔。不管是一句也好,两句也好,只要你有写,总会进步的。

这就是我学习语文的方法。

14.小学四年级作文:我的语文老师 篇十四

升四年级的那天早上,我早早地在座位上坐好了,过了一会儿,一位男人走了进来,说:“我是你们的新语文老师。我姓赵,你们以后都叫我赵老师。”我们都很惊奇,因为一年级到三年级的语文老师都是女的,而这一次是个男的。我心里在想:老师凶不凶?打手板疼不疼?对我们会不会很严厉?可刚想完,赵老师在自我介绍时风趣地说:“我的法宝是打手板,那可是一绝。轻则红肿,重则痛一个星期。”老师这么一说,我们都忐忑不安,心想:一定要乖乖听话,不然就惨了。

到了现在,我们像天不怕地不怕一样,作业没写被打手板,照样不写作业,以前的时候,听赵老师的课节节听讲,而现在,都在玩自己的去了。

不用赵老师说,你都可以发现他是很有趣的人。

星期三下午的作文课,我们在写作文,突然,有几个人在扔纸团,刚好被赵老师看见,赵老师把他们叫到了讲台上,过了一会儿,赵老师问:“为什么扔纸团?是想拿纸团当炮弹,把教室当战场,想把教室炸了,把赵老师炸了,好不上我的作文课吗?”

站在讲台上的人都特别想笑,坐着的我们都哈哈大笑起来。

赵老师又问:“你们是写反思?还是打手板?”

前四个人都说写反思,赵老师说:“很好。反思就这么写,题目是我把教室当战场,主要内容就是把教室当战场,想把教室和赵老师炸了,不想上赵老师的课。”

来了一个不怕死的,赵老师问他写反思还是打手板,他毫不犹豫选择打手板,我们大笑起来。

赵老师很吃惊:“啊,你要打手板?还真有不怕死的。你想好了吗?”

那个人点点头说:“嗯,我想好了。”

“哎呦,这娃傻掉了。你再好好想想。”赵老师问了他三遍,他都说打手板。赵老师怕把他手打断,无可奈何地说:“你还是写反思吧。放你一马。”

赵老师做我们语文老师也有一年多了,我们习惯性地喊他“老赵”,赵老师也不介意,反而还乐呵呵地笑。

我们是很讲礼仪的。上语文课,老赵站在门口了我们就要鼓掌欢迎老赵,老赵喊上课,会有一个指定的人喊起立,老赵说同学们好,我们就齐声高呼:“赵老师,您好”。即使在路上碰到老赵,也要鞠躬说赵老师好。

有时候老赵打的手板是疼了点,但是我们自己疼在手里,老赵却疼在心里,下课时后,老赵会把被打手板的人喊到他的办公室,和他说有没有打疼?说声对不住。为了让学生原谅自己,要么给一本字贴,要么就是给学生一颗糖吃。

夏天的时候,体育课,下课的时候,你可以到老赵那里蹭空调,喝茶,偶尔还会有一粒糖。

15.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探索 篇十五

一、尝试成功, 激发兴趣

兴趣是学生发展思维的巨大动力, 也能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好奇心, 从而产生探求新知识的强烈欲望。尝试成功是学生产生兴趣的催化剂, 一次成功所产生的兴趣, 往往能推动第二次成功。成功—产生兴趣—再成功—再产生兴趣, 形成良性循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让学生体验到学习上取得成功的喜悦, 从而增强自信心, 发展学习兴趣, 激发学习动机。特别是对于缺乏信心的学生, 教师可以适当放宽评分标准, 或在课堂提问时注意让他们回答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 发掘他们学习中的积极因素, 及时鼓励和表扬。

二、提出问题, 明确目标

提出尝试问题, 是尝试教学的开端。尝试问题的出现, 促使学生产生疑问, 从而发生认识的冲突, 激发学生的内驱力, 产生尝试的欲望。疑是思之源, 思是智之本, 疑是创新的开端, 也是创新的动力。

尝试问题的难易要适度, 过易会助长学浅辄止, 过难会使学生失去尝试的信心。例如在教《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指导学习第二段时, 我是这样提出问题的, 一想:这段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二画:画出“我”是怎样读《水浒传》的, 伯父是怎么说的语句?三议:听了白父的这句话, “我”为什么又羞愧又悔恨?四品:从这件事, 你觉得鲁迅先生是个怎样的人?五读: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老师把学习目标展示在学生面前, 让学生为完成目标, 大胆尝试, 主动参与学习。

三、尝试排疑, 培养能力

教学中不仅要求学生积极质疑, 更重要的自主解疑。教师如果对学生自学产生的疑问包办代替逐一解答, 那就会束缚学生的思维, 妨碍学生能力的发展。因此, 教师要提供学生尝试释疑的机会, 教给学生释疑的方法。

(一) 找

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 根据自己已有知识经验, 查工具书, 看参考资料, 在课文中寻找、勾画答案。老师要帮助学生掌握边读、边想、边圈的学习方法, 在文中画出重点词句, 再用自己的语言回答。有些问题在文中不能找到答案, 那就要让学生联系上下文, 联系语境或联系生活经验体会得出答案。

(二) 议

议就是让学生通过互相讨论及必要的争辩, 得出正确的答案。当学生遇到难以解答的问题时, 要组织学生以各种形式 (同桌讨论、小组商议、集体交流、分组对抗) 展开激烈讨论, 大家各抒己见, 互相补充, 共同探索。

(三) 问

向主要指导老师提问。敢于向老师提问是极为重要的, 这是尝试创新中的重要一环。陶行知先生有句名言: “发明有千千万万, 起点是一问。”有问题是积极思维活动的表现, 是创新的开始。

通过尝试排疑, 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进一步。这一环节的设置, 也培养了学生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16.小学语文学习方法之我见 篇十六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学生

一、培养学生在实践中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

从学习方式角度理解,探究性学习泛指学生在教师组织和引导下,通过主动探究,进而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就是将探究性学习方式引入到课堂教学之中,在学生认真预习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带着具体问题和任务有目的地主动获取语文知识的过程,学生逐步掌握这种学习方式,并形成习惯就会提高自己的学习力,如,我在教授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下册,《词语的变迁》一课时,我是这样设计教学内容引入学生进行学习的,我们的汉语世界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词语是这个大家庭的重要一员,今天我要让同学们回去以小组为单位开始比赛,大家去开动你们的智力,找出你们身边日常用的词语有哪些。看看哪组搜集的词语多内容丰富,任务明确下去,第二天语文课上同学们踊跃汇报自己的学习成果,全班35名孩子搜集到了上百条的词语信息,大家争先恐后地进行了展示,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我们看到学生增强了自主搜集信息的能力,并通过大家的合作丰富了课堂教学中要生成的教学内容,这样的学习过程,让本课的学习内容更丰富,学生的理解和掌握地更扎实,而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只是一个组织者,去指导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这样做不仅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培养学生运用多种阅读方法鉴赏文学作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它是新课程标准的一个基本内容之一,那么,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如何做到让学生学会阅读呢?

1.教给他们阅读的方法

如,学会精读课文。就是说在一篇文章阅读时,教师要先让学生理解清楚每一个字的意思,然后通解一句之意,又通解一章之意,相接连下去,明理演文,这时学生真正不懂的问题教师要指导完成。如,我在教授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下册《论语》四则一课时,让学生去逐字理解好课文中词语的意义,然后,反复地诵读,对照文章中前后句的意义进行分析,达到对课文内容的认知,在课堂上我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边读、边想、边批注,边谈感受。这样的阅读会让学生终生不会忘记所学的内容,同样对于课外阅读,教师也可鼓励学生将课上所学的方法加以运用,养成认真阅读的好习惯。

2.指导学生学会速读

在新课程理念下学生学会对信息的分辨能力和筛选速度是十分重要的。作为教师的我们应指导学生根据教材的内容和教学目标的要求去培养学生进行有效速读,让学生能在最少的时间获取尽量多的信息量,如,我在教学写作小练笔一课中,主题是写“我身边最可爱的人”,我让学生来到学校的阅览室里,按照我的要求开始对人物类题材的文章进行速读,并指导写好读书笔记。文章中精彩生动的词句、段落,可以摘录下来,存入自己设立的“词库”中,为本课的习作准备了丰富的语言积累。

3.教会学生学会朗读和默读

朗读,也叫诵读,这是一个将无声的文字化为有声的言语的过程。学生通过朗读可以培养他们的语感,在教学中对于一些古诗词的教学我就经常用此法。让学生通过朗读找到语感,多次的大声重复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记忆,这种方法很有效果。默读是不出声地让学生目视文章的内容。文字符号通过视觉直映学生的大脑,为学生的大脑提供思维材料。默读可以让学生重复看,反复看,由于默读时默默无声,更利于学生的思考。在常规教学中除诗歌以外我一般阅读多用此法,让学生达到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从而实现促进学生文本的深刻理解和掌握。

三、借助工具书培养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多年来,我在教学上充分相信学生,保护他们的自尊心,让学生利用工具书去做自己通常能学会的知识,如每一节课文中的生字新词,我会让大家自主去完成,对于课文中文学常识的内容,也会让学生提前去阅读相关的内容书籍找到答案,让学生做到能够自主搜集信息并会有效地处理信息,形成一种自我认知的能力,当上课时学生分享到自己的收获时,那种感觉真的是十分的欣喜,他们在求知上变得更主动,教学实践中我一直坚持这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相信我能行。让他们在不断地学习中进步着,体验成功的快乐。

总之,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方法,形式是方方面面的,教师不管采取何种形式与方法,目的只有一个——提高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与参与性,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发挥到最大化!只要我们心中有学生,能结合学生实际,讲求实效,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就会更有实效。

17.小学五年级作文:我的语文老师 篇十七

我的老师外表看上去很温柔,有一头乌黑发亮的头发,一双淡淡的眉毛,一双漆黑而又充满智慧的眼睛,一张薄而淡的红唇,一个高高的小鼻子,这一切加在那光滑的脸上,你们就可以看见那漂亮的龙老师。

你可知道我们的成绩为什么那么好?是因为龙老师,因为是她培养了我们良好的习惯。

记得有一次,天气很热,我在课堂上流了许多汗,上课时,我将头埋在手上擦汗,只听老师停下了讲课的声音,我的头抬了起来,心里害怕极了!一直在心中说:不要叫我,不要叫我……可命运却好像并不如我所愿。“吴昊,你来回答!”这句话无疑是给我的当头一棒!我只能默不作声,感受着同学们异样的眼光。下课时,我找您解释,您后来明白了一切,理解了我。我很感动,我一定会努力学习的,认真完成每一次作业!

老师,您就是黑夜里的一束光芒,让我们前行的道路清晰无比;老师,您就是让我们到达胜利彼岸的小船,让我平稳前行;老师,您就是帮我们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让我开阔视野。

18.我的语文老师小学作文 篇十八

老班的“唠叨神功”真让我们难受。老班骂我们,一骂就是一节课,还不重复,简直就是一个骂人专家。你说我们的老师这么年轻,竟然这么会唠叨,真野蛮!老班是语文老师,她骂人时语句通顺,骂人不带脏话,却让我们听得面红耳赤,你说这不也是野蛮吗?就说今天吧,我们班有一位同学犯了一个小错误,就被老班骂了两节课。什么不读书就是时代的痴儿啦,什么浪费时间就是谋财害命啦……你们说这老班让不让人难受呀?

老班的海量真让我们痛苦。老班年纪轻,但是布置作业起来为什么就那么的海量呢?抄写、背书、同步、作文……每天几乎什么作业都有,老班布置作业的手段也非常的多,让我们抄、发短信、发校讯通、打电话、发Q群……看着那些比长城还厚的作业山毫不犹豫地占满了我那可怜的课桌,我觉得我的老班可真是个野蛮人。每次做作业到累得要垮之际,我不禁吟道:前不见椅子,后不见床铺。念累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不过,我的老班虽然野蛮,但对学生还是不错的。有一次,有一位同学摔伤了,老班急切地跑去察看伤势。她看到这个同学摔得很重,手骨折了,就马上叫来救护车,把那位同学送进了医院。到了医院,家长还没有来,老班就在医院里照料他,就像亲人似的又擦汗,又递水,直到他的家长来了,才安心回来上课。看到这一幕,我不禁对“老班野蛮”这个定论起的怀疑。

19.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探究 篇十九

我国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中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 小组合作学习被大量引入小学语文的课堂, 使得小学语文课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在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 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 使得小组合作学习徒有形式, 收效甚微。

一、小组合作学习中出现的问题

合作学习作为新课程改革所积极倡导的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 因其自身的优势使得越来越多的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中采用这一方法。但是, 我们在实践教学中却发现, 真正要将小组合作学习行之有效地开展, 绝非易事。小组合作学习容易出现以下问题:

(一) 流于形式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 当前小学语文课堂中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大多是只侧重表面形式, 片面追求课堂气氛热闹, 尤其是在公开课上这一现象更明显。许多小学语文教师不管要讲的内容合不合适, 都要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来展开。教师错误地认为, 只要让学生相对而坐或将课桌摆成一定的形状就是合作教学。如此生搬硬套, 只重形式而忽略教学内容的合作形式, 不仅不能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 反而会适得其反。

(二) 各自为政, 教学秩序混乱

在小组合作学习课堂中, 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教师一宣布小组讨论, 满教室都是嗡嗡声, 小组里每人都在张嘴, 谁也听不清别人在说什么, 还有的小组可能会争执起来。几分钟后教师一声停, 学生立刻就安静了下来, 教师要学生汇报学习小组讨论成果, 即使同一个小组的回答也五花八门, 造成课堂秩序混乱, 教师无法有效控制。

(三) 学生参与度不均衡

小学合作学习的确增加了学生的参与机会, 但是小组间并不是全员参与, 成绩好的学生参与的机会较多, 往往是小组讨论中的主角, 而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往往成为了听众, 过分依赖、盲从好学生, 得不到独立思考和发言的机会。甚至一些学生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机会开小差, 不认真讨论教师布置下的任务, 而是利用此机会和其他同学说闲话, 而教师无法及时、全面地对各个小组活动进行指导, 无法达到合作学习的最佳效果。

二、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研究

对于大多数小学语文教师来说, 在语文教学中出现以上的问题实属正常, 我们要研究的是怎样通过理论学习和教学研究去解决这些问题, 使小组合作学习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一) 小组合作学习既要重形式又要重内容

任何教学组织形式都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 小组合作学习也不能只重形式, 而忽视了教学内容方面的学习。教师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要促进学生的全方位发展。小组合作学习要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和与人合作的技能, 还要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过程中要引导小组成员建立一种平等、互助的合作关系, 使每个小组成员对小组的学习任务建立一种责任感, 以保证小组合作学习不流于形式。

小组合作学习虽然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 但它并不是万能的, 教师在运用的时候要恰当选择学习的内容。对于一些学生通过个人独立思考和阅读课文就能解决的问题。可以采取个人独立自学或开展传统的全班教学即可。而开展合作学习必须选择那些具有一定挑战性、开放性、探究性的问题, 学生个体解决有一定困难, 这样才能使小组合作学习比个体学习更有效率, 更有质量。如在讲授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小鹿的玫瑰花》一文时, 教师可组织学生就“小鹿的玫瑰花有没有白栽”这一问题展开小组讨论, 通过这个问题的讨论, 使学生在认知上产生矛盾和冲突, 最后全班进行交流, 形成统一意见。这样, 既突破重点, 又解决了难点, 而且提高了合作质量。

(二) 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指导、组织和激励

没有教师的组织、引导、参与和促进, 就很难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初始阶段要让学生做好小组学习的准备, 并指导他们进行分组, 指导学生应该如何开展交流, 指导学生如何汇报小组研究成果等;在小组讨论中教师要深入每一个小组, 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 适时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在学生遇到讨论的难点无法进行解时, 教师要适时加以引导以促进学生开阔思路, 深入思考;在学生进行小组学习结果汇报后, 教师要对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和结果适时、适当地给予评价和奖赏, 不但要评价小组整体, 还要注意对小组个体成员进行评价。教师的鼓励和表扬, 可以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 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总之,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 教师是课堂的主导, 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才能使小组合作学习更加有效、有序地进行下去。

(三) 明确的角色分工, 形成积极的角色相互依赖

语文合作学习中, 若无明确的角色分工会使合作效率低下, 无法达到合作学习的目标。所以为了更好地完成小组任务, 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各小组应明确角色分工。首先要合理组建讨论小组, 成员的构成要考虑学生学习成绩好、中、差的搭配, 又要考虑他们原有的性格、感情等非智力因素, 创造有效学习的组织基础。其次, 小组成员要明确分工, 各司其职。在小组合作学习中, 由谁负责记录, 由谁任组长, 由谁担任报告员等都要有明确的分工, 而且要实行轮换制, 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小组讨论中。这样通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实践, 人人都有一定的合作能力, 在组织形式上保证了全体学生参与合作的可能性, 提高了合作的参与度与合作效率。

20.小学语文合作学习 篇二十

(一)根据学生性格、兴趣划分学习小组

在小学生中,有一种不用组织而自然形成的“小伙伴群体”。这种小群体中的成员之间有共同的爱好、行为模式,有较强的凝聚力。在这种形式的分组中,教师就把分组的主动权交还给了学生。学生根据自己所在的小群体,改变平时固定的座位,自己来选择自己的学习伙伴。

(二)根据学生能力、学业水平划分学习小组

在每一个班级中,学生知识与能力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在实施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在对学生学业水平、言语表达能力、搜集资料的能力、组织学习活动的能力、个性特征、性别以及社会家庭背景等方面的差异进行综合评定的基础上,把能力水平各不相同的学生进行合理搭配,划分学习小组。这种分组方式有利于小组成员间优势互补,有利于和谐发展,整体提高,同时,也有助于平衡学习小组之间的整体水平能力,让每个学生都有事可做,有话可说。

(三)根据学生日常便利划分学习小组

这种是根据座位较为固定的特点,前后以及邻座的几个学生组成一组。这种分法有一定的稳定性和随机性,便于操作。

二、注重合作方法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

由于小学生年龄普遍较小,自主能力较差,教师在指导学生开展合作学习时,必须精心组织,教给学生必要的合作技能,充分提高合作学习的实效。

(一)将合作学习贯穿于教学活动全过程

1. 课前延伸。学生预习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效果,而预习是否主动也影响学生学习的质量。教师要让合作小组成员积极参与课前预习。预习前,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特点设计一些题目,由小组成员独立完成后再拿到小组里交流解决,形成统一意见,在课堂时以合作小组名义汇报。这样在教学中教师就会教得轻松,学生也从中学会个体思考,集体总结,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 课中渗透。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特点,营造宽松、愉快的合作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这种气氛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激发他们合作学习的兴趣。

3. 课外拓展。教师在指导合作小组课外学习时,可以鼓励小组成员共同阅读探索,相互交流课外读物,也可以通过实践活动,把碰到的疑难问题拿到小组里合作解决。如在教学十一册第二单元语文百花园里的语文大课堂时,我们可以鼓励合作学习小组走进商店、街道、蔬菜大棚、农村家庭等地进行调查和采访,从而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践操作和创造性活动等。

(二)围绕教材,精心设计多种合作方式

充分围绕教材,结合生活实际,设计新颖而又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合作方式,是合作学习取得实效的关键所在。例如,在讲授《送元二使安西》时,可以让学生结合王维诗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选择小组合作的题目:可以选择有感情地朗读、也可以选择绘画场景或者饰演王维与元二送别情景等方式,以此再现作者对朋友依依惜别的思想感情。

(三)培养合作成员的争辩意识

“讨论是一种由学生互相分享观点,进行高水平思维的教学策略。”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争辩和全班讨论,引导学生对问题更加深入的思考。

1. 交给学生明确的论题。合作学习是以“问题”的提出来呈现学习目标,并以寻求“问题”的解决来开展学习活动。例如,在讲授《一句话》时,教师可以先明确向学生阐明,一句话是“咱们的中国”。通过指导小组成员争辩,各小组汇报后,教师适时点拨作者表述的“一句话”的含义,从而让学生在记忆、理解“一句话”的过程中感悟作者热爱祖国的情感。

2. 在学生思维遇到障碍时,进行适当的指导。学生讨论时所提出的问题,教师一定要及时帮助学生对问题进行更进一步的理解。当然,这也是教师主导地位的一种体现。比如,在讲授《两小儿辩日》时,可以请学生讨论根据自身的日常感观实际,展开讨论,究竟是“晨近午远”还是“晨远午近”,当学生的讨论仅停留在语言层面时,教师可以适时导入课文主题,对学生的思维进行适当的引导,从而使学生认识自然,探求客观真理。

三、建立合作学习评价机制

学生获取知识渠道是多方面的,彼此之间的交流也是其中之一。通过交流活动,学生可以获得更丰富的知识,并且进一步巩固所掌握的知识。为检验合作学习的成果,教师可以出一些综合性的试题,让学生在研究、讨论答卷的过程中自我纠错,从而加深对问题的认识。

更为重要的是,小组合作活动结束后,教师要定期对各个小组学习情况、学习活动进行评估,综合评估各个学习小组、个体成员的合作氛围、主观能动性等,为优化合作做准备。

上一篇:妇女之家日常管理制度下一篇:三国演义中的谋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