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风波课堂实录

2024-10-31

定风波课堂实录(精选7篇)

1.定风波课堂实录 篇一

定**

1三月七日,沙湖2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3,余独不觉,已而4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119

7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苏洵长子,弟弟苏辙。词句注释

⑴定**:词牌名。

⑵沙湖:在今湖北黄冈东南三十里,又名螺丝店。⑶狼狈:进退皆难的困顿窘迫之状。⑷已而:过了一会儿。

⑸穿林打叶声:指大雨点透过树林打在树叶上的声音。⑹吟啸:放声吟咏。⑺芒鞋:草鞋。

⑻一蓑烟雨任平生:披着蓑衣在风雨里过一辈子也处之泰然。一蓑(suō):蓑衣,用棕制成的雨披。

⑼料峭:微寒的样子。⑽斜照:偏西的阳光。

⑾向来:方才。萧瑟:风雨吹打树叶声。

⑿也无风雨也无晴:意谓既不怕雨,也不喜晴。白话译文

三月七日,在沙湖道上赶上了下雨,拿着雨具的仆人先前离开了,同行的人都觉得很狼狈,只有我不这么觉得。过了一会儿天晴了,就做了这首词。不要害怕树林中风雨的声音,何妨放开喉咙吟唱从容而行。拄竹杖曳草鞋轻便胜过骑马,这都是小事情又有什么可怕?披一蓑衣任凭湖海中度平生。

料峭的春风把我的酒意吹醒,身上略略微微感到一些寒冷,看山头上斜阳已露出了笑脸,回首来程风雨潇潇的情景,归去不管它是风雨还是放晴。

2.定风波课堂实录 篇二

教学目标:1.了解苏轼其人及其旷达的人生态度;2.体会词中所表现出来的旷达内涵;3.把握苏轼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存在的特殊意义。

教学方式:研读法、问答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1. 文化导入:

同学们,大家都知道,词在产生之初,只是作为一种诗的附属品。然而到了清代,王国维在评价“一代之文学”时却说,“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文,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一代之文学也”。从诗的附属品到“一代之文学”,这种地位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我想,除了时代的推动,更离不开宋代的词人。提到宋代词人,你会想起谁呢?(生:李清照,辛弃疾,苏轼,欧阳修,范仲淹,柳永……)昨天我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跟大家的想法也是大同小异。我们今天,就要看这众多词人当中的一位———苏轼。

2. 作者回顾:

这已经不是我们第一次学习苏轼了,我相信大家对于这样一位大家的记忆还犹新,那么现在,就请一位同学,为我们介绍一下,关于苏轼我们应该掌握哪些点呢?(明确:字号、唐宋八大家、三苏、苏辛、仕途、乌台诗案)

3. 词句梳理:

请大家根据书下注释,尽快梳理词的内容,有困难的地方请标注,待会我们一起解决。

4. 初读,品味诗歌声律美:

(1)听读。有句话说的是三分诗七分读,读即是我们在品读诗词当中所强调的“吟咏”,为什么诗词总是需要我们反复吟咏呢?因为与其他题材的作品相比,诗词更具有一种特别的美———音乐美、声律美。而词相对于诗,在音律上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长短句。因为有了长短,词的节奏也就更加鲜明而多变。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听听范读来感受这种声律美。听的时候,请大家用笔划分出节奏、停顿。(2)学生试读,老师检查大家的节奏与停顿划分是否正确。

5. 诗歌研读:

(1)苏轼的生活态度。通过课后习题二(在《定风波》中,作者通过途中遇雨这件小事,表达了自己怎样的生活态度?),找出苏轼旷达的生活态度。(明确:旷达)旷达二字,似乎成了文学评论中苏轼的代言词,如同王国维评价说: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同为豪放派,但更多的评论家习惯地认同苏轼词风为旷达,甚至有人因他而设了旷达派。然而说出旷达容易,那这两个字究竟又包含着怎样的内涵呢?今天我们就要通过《定风波》,来探究旷达之内涵。

(2)小序内容梳理。明确:小序一般为写作缘由(“故”字),本词途中遇雨这件小事为缘由。

(3)三分钟,分组探究《定风波》中苏轼旷达的具体内涵。 (1) 分配任务,每组一句(以句号为限)。具体要求:分组体味这一句中所包含的旷达的具体内涵,并尝试吟咏。 (2) 明确:a.“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莫听”二字,对应小序“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写出一种外物不足萦怀之意。这一句写出任你风雨恣肆,我自从容不迫,处之若常的生活态度。这一句话就像是对同行之人的劝导,又像是对自己的低语,是一种淡定,一种潇洒。b.“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一生任凭风吹雨打,也是种那样的从容与坚定,这是一种豁达的气度。c.“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对比上片而言,上片是雨中之景,下片是雨后之景。在风雨之后,看到的是山头写照,对应小序中所说“已而遂晴”,“已而”“遂”,难道不正是表达出苏轼的达观吗?寒冷中有温暖,逆境中有希望,忧患中有喜悦,这就是属于苏轼的辩证法,就是苏轼旷达的人生态度。d.“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归去,其实真正地,是回归自己的内心世界,正是有了这样一种对自己内心世界的坚守,才会有后面的“也无风雨也无晴”,这是一种将一切得失荣辱都视为无物的超脱,而这时的旷达,不就有了更深层的含义吗?

(4)朗读诗歌(齐读,生范读)。

6. 再看苏轼之旷达:

(1)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水调歌头》 (2)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江城子》 (3)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念奴娇》 (4)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鹧鸪天》

7. 课堂小结:

也许到现在,我们无法像评论家一样,给旷达下一个准确的定义,但是我们已经知道,旷达,是充实而饱满的,是苏轼词的风格,更是他的人生态度。我们不妨套用余秋雨《苏东坡突围》中,那段关于“成熟”的话:“旷达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颜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难道苏轼的成熟,不正是走向旷达吗?我们一起回过头,看看我们心中所熟知的宋代词人们,苏轼仿佛再也不是这芸芸众生中的一个,他的旷达,让他显得如此真实而饱满,这个时候的他,已经不仅仅是一位词人,而成了一种“文化符号”,他从这芸芸众生中跳脱出来,他的空漠,他的清澈,他的旷达。

8. 课堂背诵(学生基本达到课堂成诵的目的)。

3.三品《定风波》 篇三

笔者认为,抓住“轻”“任”“无”这几个关键词,品味琢磨,就能一步步走进作品,走进作者内心世界。

先看“轻"和“任”。面对“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作者开门见山:“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莫听”“何妨”表明态度之后说,“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轻”轻快,轻松,你说能胜过马吗,学生当然不信。为了让学生全面深刻地了解这首词,有必要把相关的背景告诉学生。

这首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三月,是作者贬谪黄州后的第三个春天。三年前,新任湖州知州的苏轼,忽然被朝廷的使者五花大绑押往京城,莫名其妙地被关进了京城的大牢。在牢中,严刑逼供。罪名原来是他在杭州任职时,常常写些小诗,在诗中发发小牢骚,有时表示出对新法即王安石的变法,有不同意见,有时针砭新法的流弊。而官场的群小却以此为借口,攻击苏轼“毁谤朝廷”。这就是北宋著名的文字狱——“乌台诗案”。苏轼在牢中受尽了肉体和精神的双重折磨,几近死亡的边缘。后来经多方营救,幸免一死,出狱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1080年正月,身心俱受摧残的苏轼经过长途跋涉,踏进了黄州的大地。在这块偏僻但风景优美的楚天荆地,东坡先生,面对自己的遭遇,思考宇宙、人生、社会的各种问题“风波”,经过一番精神的炼狱之旅,终于获得了精神上的大解放。才华横溢的苏轼,赋诗作文,写下了前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等千古不朽的诗文,表达自己这种精神上的探索和收获。

当学生了解了有关背景之后,便会明白,“轻”是一个夸张,其实是苏轼的内心感觉。离开朝野的政治纷争,尔虞我诈,“轻”是一种超脱。“牙笏紫袍今已矣,芒鞋竹杖任悠然”(元.密兰沙《求仙诗》),接下来,“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就进一层了。苏轼一生坎坷,政治风雨此起彼伏,不曾间断,但作者一声呐喊,“谁怕?”特别是“任平生”,一个“任”字,任由,任凭,顺其自然,与其说是坚韧、坚强,甚至是倔强的表现,不如说是内心苦闷的喷涌,愤懑情绪的宣泄,“谁怕”,不就是在叫板、较劲吗?

这样,走进作品,走进作者,我们会发现,用坚强支撑起来的洒脱旷达,是以愤懑为根基的。在下片,特别是结尾,这一点表现得更为明显和充分。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送走了穿林打叶的风雨,迎面而来的是山头的斜照,这自然景物的描绘,虽有作者情绪的点染,但还是一个铺垫,一句“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却奇峰突起。当然,结合作者的遭际,学生会知道,这里的风雨阴晴有双关意,实指政治风云,人生沉浮。粗看起来,是宠辱皆忘、超然物外的旷达,细细考量,却不尽然。

我们知道,面对反动军阀杀害革命青年的残酷现实,鲁迅在《纪念刘和珍君》中说,“我已经出离愤怒了”,你能说他没有愤怒了吗?“也无风雨也无晴”,同样是一种极端的说法。另外,前提是“归去”——在被贬谪之后,这是一个时空界限。我们将直线思维掉回头想想,若不“归”不“去”,那会咋样呢。再说,我们换个角度,纵向看看。这首词作于元丰五年三月。同年的七至十月,曾两次携友夜游赤壁的苏轼,兴会淋漓之余,一展胸怀,写下了至今传诵不衰的《赤壁赋》。仰慕周郎丰功伟业背后,对自己命运多舛,磨难屈辱的万般感慨,外人难会。我们有理由相信,压轴的“一尊还酹江月”,人们普遍认为的洒脱旷达,不过是勉强为之。人间可大展宏图,和周郎媲美,何必诉诸江月!其中的无可奈何、愤激之情,不是更加浓重吗?同样,“也无风雨也无晴”,作为此时必然的也是唯一的选择,一种心理调适,权当没发生过一样。这样故作旷达,正是苦闷无奈,愤懑之极的表现。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是肯定,坚定;“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是否定,淡定。面对反复无常的风风雨雨,苏轼是有中生无,我们也只能在有中品无。

当然,拿得起,放得下,看得开,才能走得远。告别不堪回首的过去,来一句“谁怕”的呐喊,来一句“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感慨,有何不可?但我们切不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或者无限升级,诸如“超然物外”“大彻大悟”之类。

《定风波》是一条路,我们踩着“轻”“任”“无”这几个点,走进作品,走进作者,一路看到的,有不逃避的坚强,有不哀伤的从容,也有故作旷达的自慰,但这条路的尽头最终展现的,是遭受打击的愤懑。

4.定风波 篇四

学习目标:

1.鉴赏诗词的人物形象。

2.归纳:鉴赏诗词人物形象的方法。

一、我学,我积累

1.朗读三遍,对照注释和资料,疏通词意。(用散文的笔法表达出来)

2.初读感知,诗中主人公给你留下的最大印象是什么?(简要说说)

二、我读,我提问

1.播放录音,体悟情感。

2.一名学生朗读诗歌。学生将不理解的问题写在自己本子上,组内交流解决,将依然不能解决的问题提交到教师处。

三、我讲,我探究

学生齐读诗歌,带着初读的理解,领会诗歌表达的主要内容。教师结合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布置小组合作探究任务。(先自己思考,然后再小组合作): 请从词的思想感情和人物形象方面,写出你的疑问,并尝试着解决。(1)

(2)

四、我疑,我批判

教师对文本中有争议的一处找出来,引导学生结合对文本的理解,发表自己的看法。

联系你所读过的苏轼的作品,说一说,概括苏轼的形象是否仅一个“旷达”了得?

五、我写,我比较

1.将本词改写成一首现代诗,题目可另拟。比较不同的表达效果。

2.结合本词,写一段话评价苏东坡。(可采用多种文学样式:如对联、诗词、颁奖词、评论性文字、抒情性文字等)

六、我读,我感悟

1.归纳:鉴赏诗词人物形象的方法。

2.简析下面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

5.《定风波》教学设计 篇五

教学目标:

1.感受词人的形象,体会作者豁达的胸怀和作品旷达的意境。2.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体会诗歌中包含的人生哲理。3.学习本词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教学重点:

感受词人淡定从容、豁达洒脱的形象,体会作者豁达的胸怀和作品旷达的意境;学习本词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教学难点:

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体会诗歌中包含的人生哲理。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方法:讨论合作式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宋代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话说当年,苏轼官至翰林学士时,问自己的幕僚说:“我的词跟柳永的词相比怎么样?”对方答道“柳永的词只适合十七八岁的女孩,手执红牙板,吟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的词,必须要找关西大汉,怀抱铜琵琶,手绰铁板,高唱“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为什么柳永的“杨柳岸晓风残月”只有女孩才能把那种韵味唱出来,而苏轼“大江东去”就必须找关西大汉唱呢?(多媒体板书)

不同的作品呈现出不同的风格,在诵读时就要注意采用适当的方式。今天,我们就来做一趟关西大汉,通过诵读来学习苏轼的另一佳作《定**》。希望可以打破时空限制跟苏轼达到心灵相通。

多媒体板书课题:定**

二、写作背景简介→→→请同学们看教材注释①,以及题记(词前小字),了解《定**》的写作背景

提示:可以先请一位同学起来翻译词前的小字的含义。

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的三月七日,时苏轼谪居黄州(今湖北黄冈县)已第三年。因自然现象,谈人生哲理。即景生情,而非因情造景。(多媒体板书)

过渡语讲解提问: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官)至黄州。同学们想一想:被贬官的人的心情如何?有一天,他出访友人,天公不作美,却在沙湖道中(遇雨),没有雨具,大家极为?(狼狈),只有他独自?(不觉),同学们你们想到了什么呢?苏轼这个人真是„„大家带者省略号,欣赏《定**》的视频录音,初步感受本词的意境。

三、品读诗文,鉴赏形象

1.多媒体播放教学视频录音,初步感受本词的意境

发挥想象思考:在本首词中,身处风雨之中的行者苏轼给你的最大印象是什么?(即苏轼是怎样的一个人,他 有着什么样的形象特征)从词中找一下答案。→→→学生讨论完成此题。提示:此文属于开放式的设问,言之成理均可得高分。

明确:漫画式的一个老者,吟啸徐行、拄着竹杖、穿着草鞋、顶风冒雨、不畏艰难、镇定从容、旷达乐观的形

象。

(1)沉着(淡定)————再大的穿林打叶声,都打不乱一个人既有的步伐,只要你视风雨为无物,照样吟啸

徐行。“何妨”二字透出一点俏皮,更增加挑战色彩。

(2)豪迈————竹杖芒鞋不可惧怕,只要你以之为乐,一样可以轻胜过马。

(3)随意而安————料峭春风冷,山头斜照暖。气候不定,人生不定,祸福难晓,不如听其自然。(4)旷达(达观)————也无风雨也无晴。阴晴可以等同,盛衰荣辱,又何足挂齿?利害得失可以一并泯灭

(有几分禅意了)。

2.解读小序,加深对背景的理解(1)齐读小序。

(2)思考:小序交代了哪些信息?(多媒体板书)

明确:时间、地点、天气、人物、缘由。(3)具体分析

① 时间:三月七日——宋神宗元丰五年,是苏轼谪居黄州的第三个春天。② 地点:沙湖道中

谪居黄州的背景:(学生先讲,教师总结)王安石变法时,苏轼因不满新法中某些政策及其执行中的流弊,写过 一些批评和讽刺性的诗文,被有些人将他以“谤讪新政”之罪弹劾入狱,这就是有名的“乌台诗案”。结果20多人 受到牵连,苏轼差点被杀,最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他在那里偏居荒野,躬耕自乐。1082年的春天,诗人到黄冈东 南三十里的沙湖购买田地。③ 天气:雨、晴。

④ 人物:雨具、同行、余。

雨具,借代,拿这雨伞的仆人。狼狈,进退都感到困难。独,风雨无惧,特立独行。⑤ 故,交代写作缘由。

四、合作探究

(一)齐读上阙,回答下面的问题:(学生分组讨论完成此题)(多媒体板书)1.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写雨,抓住雨怎样的特点来写的?

2.在遇雨时,行人及作者分别采取什么措施应对?表现了作者什么心态? 3. “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意思是什么?表达了词人怎样的人生态度? 明确:(1)狂风骤雨;

(2)同行:皆狼狈;

作者:独不觉、吟啸、徐行; 心态:闲适、轻松、自如、坦然的心态。(3)大意:披着蓑衣在风雨中过一辈子也处之泰然。

• 态度:反映作者不避风雨,听任自然的生活态度(超凡脱俗的人生观)。

(二)齐读下阙,小组合作探究以下问题:(多媒体板书)

1.从“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三句,给我们以怎样的人生启示?

提示:此题可以当成是一个话题作文,给你一段古文字,自己加以身体构思,望同学们给它拟出一个标题或者写一句简短的话,此问的含金量极高,能极大的展示出你们的语文修养。

2.“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你如何理解句中的“风雨”和“晴”的?这三句是此篇的画龙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请谈谈是怎样的一种顿悟和启示?

讨论明确:(1)① 阳光总在风雨后;

② 也许正当我们感到绝望的时候,希望和转机已经在前面等着我们了;

③ 失败和成功是一对孪生兄弟,失败来了,成功还会远吗; ④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⑤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⑥ 阴雨之后必有阳光,生活中要充满乐观和希望;

⑦ 打击只会让我们坚强。(要求学生记笔记,上述是写作“挫折”话题作文的最佳素材)(2)提示:联系诗人的生平,尤其是他的人生经历。

① “风雨”比喻人生中的逆境,如各种政治打击和人生险途; ② “晴”比喻春风得意的顺境。

③ 顿悟及启示:人生有顺逆,有成败,有荣辱,有福祸,但无论处于何种境地,我们都要以坦然

而超脱的心态去对待,胜不骄,败不馁,福不喜,祸不悲,这样才能完成自己的人格修养。风雨改变不了苏东坡,也改变不了我们。

五、信息筛选(多媒体板书)

有人评价此词是“于简朴中见深意”,请联系全词,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明确:这首词作者通过记叙了途中遇雨的生活小事,用象征手法,写出──在突如其来的政治风雨面前,自己内心的坦荡与气度的从容。从历史和磨难中走来,在穿林竹叶声中吟啸徐行,不避崎岖,走入安宁,走入心灵的坦途,在纷扰的世界中寻找自己崭新的位置。表现了无论人生遭遇多少苦难,只要坦然面对,一切苦难都将成为过去的人生哲理。

六、《定**》的思想内容

明确:苏轼在《定**》这首词中,借对自然风雨的应对态度来表达他对人生风雨和政治风雨的处置心态——他准备要以不避坎坷,任其自然的态度来对待眼前和将来的政治风雨和人生风雨。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坦荡的心胸和泰然自处的生活态度。——引用北宋文学家范仲淹的名著《岳阳楼记》中一句话,就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处事 原则和豁达胸襟。(多媒体板书)

过渡语:苏轼的处事哲学彰显出诗人独特的人生价值取向,那种不被困难所打败的精神,值得我们后世所以的人去学习,在这里我们也可以把苏轼当作是一个硬汉子来敬仰。但我们有一句俗语可言:“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下面就让我们走进苏轼这位有着侠骨柔情般的关西大汉精魄中去,了解诗人心中那份孤寂的情感,进入苏轼写给亡妻王弗的那首著名的悼亡词——《江城子》。

七、课外延伸————苏轼《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江城子》解析:这首感情深挚的悼亡词,虽题为记梦,实际是通过记梦来抒写对亡妻真挚的爱情和深沉的思念。诗人娶王弗为妻,二人恩爱和睦,感情笃厚。王弗随苏轼官居京师,不幸亡故,先葬于汴京西郊,次年归葬故里四川眉州东北之彭山县安镇乡。这首词即为怀念亡妻王弗而作。全词感情深挚,充满一种凄婉哀伤的调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长久郁结于心的深长的悲叹,首句即从心底迸发而出,为全词定下了主调,凄哀至极。岁月的流逝,生活的变迁,都没有冲淡诗人对亡妻的一片深情,他不仅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她,而且思念之情,历时愈久而愈深、愈浓。传达出一种莫可名状的空寂凄清之感。“两茫茫”,就不只是讲诗人这一面的心情和感受,也同时包含了九泉之下的妻子在内。生者和死者,一样情思,一样哀绪。“两茫茫”所表现出的感情,凄婉、沉痛,直笼罩全篇。

八、课堂小结,布置作业(多媒体板书)1.课堂小结:

明确:心有东坡词,人生无难题。人生再多的风雨,经过东坡的过滤,都变成一片晴空了。苏轼为我们撑起了一把伞,撑出了一片晴朗的天空,愿我们活得像他一样明亮,一样豁达。如果做不到,再多读读他的文字吧。2.布置作业:(1)背诵《定**》。(2)预习辛弃疾词二首。教学后记:

6.定风波课堂实录 篇六

【教学目的】:

1、了解苏轼,感受词中丰富的人物形象。

2、把握、体会词中旷达洒脱的胸襟与情怀。

3、认识、了解高考人物形象类诗歌鉴赏考点。

【教学重点】:

感受、理解苏轼文学作品中丰富立体的人物形象与旷达洒脱的思想情怀。

【教学难点】:

运用方法与技巧,尝试分析高考人物形象类诗歌鉴赏题型。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结合课内外所学,谈谈你了解的苏轼先生。

旷世奇才苏东坡——

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

诗歌:与江西诗派的开创者黄庭坚并称“苏黄”。

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绘画:善画竹,论画主张神似。

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

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

大起大落苏东坡——

嘉祐元年(1056),苏轼首次赴京应举,次年与弟苏辙同榜进士。嘉祐六年应中制科入第三等,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其间因与王安石变法主张有许多不同,请求外调,自熙宁四年至元丰初期,他先后被派往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地方官,革新除弊,颇有政绩。

元丰二年(1079)因所谓以诗文诽谤朝廷罪,即“乌台诗案”下狱,被释后,谪贬黄州,游离四年有余。(一起一落)

元祐元年(1086)旧党执政,苏轼调回京都任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等职,但在罢废免役法问题上与旧党发生分歧,元祐四年,出知杭州。

(二起二落)

六年召回,贾易等人寻隙诬告,苏轼请求外任,先后被派颖州、扬州、定州。这期间,他仍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不断革新。绍圣元年、哲宗亲政,新党得势,苏轼这次 一贬再贬,由英州、惠州,一直远放到儋州(三起三落)。直到宋徽宗继位,他才遇赦北归,建中靖国元年(1101)七月死于常州。

苏轼坎坷的一生有这样两句诗形容“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值得一提的是,苏轼被贬黄州四年期间,留下近50篇诗作,其中不乏了众多的传世名作。《赤壁赋》、《念奴娇 赤壁怀古》。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另外一首“黄州作品”《定**》。

二、赏析诗文:

(一)初读感悟:

词中东坡先生留给你的第一印象是怎样的?请简单概括。

(二)复读精研:

请以小组为单位,结合具体内容多角度解读东坡之丰富形象。

1、从容不迫、怡然自适

上片开头不经意间挥写出一个坦荡洒脱的自我形象:“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这两句正可谓声情并茂,形神兼得。“穿林打叶”言风雨之盛,但作者置身风雨林莽却偏吟啸徐行, 活现其超逸豪放之致。再用“莫听”、“何妨”突出心境,越发显示出行者悠然自得的情态与不为环境所左右的淡然。词人一落笔就营造出一片恬适自若的心情氛围, 用以统领全篇思绪, 使得情、景、理之间妙合无垠。

2、无拘无束、平易可亲

“竹杖芒鞋”的细节能进一步丰富人物形象。郊外出游,一身野服装扮,从一侧面也透露出性喜自然、无拘无束的性格。另一方面,先生贬谪黄州,仍身兼团练副使之职,如此装扮往来民间,俨然山野达士而无纱帽浊气,潇洒从容却又平易可亲。

骤雨疾袭,先生认为竹杖草鞋行于其间远比乘车骑马来的轻快、利索。事实真的如此吗?竹杖草鞋不会更加拖泥带水吗?“轻”字还可解读出其他含义吗?遥忆得密州时“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何等的意气风发。而今黄州又有什么?“竹杖芒鞋”而已!“轻”既是装扮之轻,亦是心境之轻,无官一身轻啊!

3、泰然处之、安之若素

也正因如今“竹杖芒鞋”,先生胸胆开张啸出“谁怕”。“谁怕”可理解为“怕谁” 的倒装,意谓怕什么。这一反问语势适与前文的“莫听”、“何妨”呼应有致,更鲜明地表现出作者坦坦荡荡的胸怀和镇定自持的心胆,由此自然引出“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豪 语。

自己一生就是身披蓑衣往来于风雨之中过来的,疾风骤雨而已,还怕什么呢?“任平生”便是平生饱经风雨、早已听其自然的淡然了。“烟雨”不仅仅是自然界的风雨,更重要的也是政治上的风风雨雨。先生一生极为波动,时而内召,时而外用,时而位置于清要之地,时而放逐于边远之区。生活磨练了先生的意志,“烟雨”早已习以为常。“一蓑烟雨任平生”便是先生不惊恐、不退缩、无所畏惧、处之泰然的精神写照。

4、宠辱皆忘、超乎物外

雨后的春风不免料峭,但正当他酒醒微觉清冷时,夕阳却从山上照下来消解了寒意,仿佛在迎接他的归来。按常人的感觉,雨后斜阳应是一派乐景欢情,但先生却不拘于夕晖送暖,而是回转笔锋,宕开一层:“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这就显示出先生独特审美取向:“萧瑟处”,便是当初疾风骤雨之地,而今已是“山头斜照却相迎”,自然界是如此风雨瞬息、阴晴不定。假如再返回那里, 不仅风雨没有了, 而且也感觉不到睛朗的阳光。言外之意, 自己依然心宁如故: 当时既不觉得风雨纵横, 现在也不在意夕晖宜人。

晴天也好,雨天亦罢,回首望去,已是无谓。林语堂先生曾云“生命的事一经过了,再热烈也是平常”。当先生历经无数人生风雨、走过人生无数“萧索处”后,他淡化弱化了甚至无视了所有的风雨。阴晴可以等同,盛衰荣辱,又何足挂齿?利害得失可以一 并泯灭。

优乐两忘、宠辱皆忘、超乎物外何其洒脱,何其可贵!结尾这三句言近旨远, 妙语双关。

值得注意的是,该词成于“沙湖道中遇雨”,因一件生活小事而抒发了词人不退不惊、逆且安、处之泰然的旷达心境。这样于生活小事去领悟人生哲理的方法(以小见大),值得学习。

(三)高考链接:鉴赏诗歌人物形象是高考古代诗歌鉴赏专题中的重点内容。作为考查热点,学生应予以关注与重视。

1、常见设问方式:

⑴这首诗(词)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⑵请简要概括或分析诗词中诗人的形象特点。

⑶某联(句)刻画了一位怎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

2、技巧点拨:

⑴借助意象、重要词语或典故,运用想象,感受形象。

⑵抓语言、动作、肖像,特别是细节描写,运用联想,丰富形象。

⑶结合背景,知人论世,定格形象。

3、答题步骤:

⑴概括人物形象特征。

⑵结合具体内容分析诗歌是如何来塑造人物形象的(可分点说明)

⑶概括形象意义。

4、小试身手(2014年,江西卷):

请运用上面所学方法技巧,简要概括下面这首诗中的诗人形象。被酒独行,遍至子云、威、徽、先觉四黎之舍三首①(其二)苏轼

总角黎家三四童,口吹葱叶送迎翁②。莫作天涯万里意,溪边自有舞雩风。

注释:①被酒——带醉,刚喝过酒。诗中的子云、威、徽、先觉四个姓黎的,都是海南 黎族人,是作者在当地的好友。②翁:苏轼自称

(四)再读探究:

后世文人墨客对于结尾三句的含义多有不同解析。有人认为想要做到在政治上、人 生上宠辱皆忘,先生选择的做法就是“归去”。在入世与出世的抉择上,东坡先生是否

选择了出世呢?你认为先生的“归去”是否与陶渊明的躬耕归隐一样呢?

先生一生都在仕途上,从不犹豫、从未远离!

经历了人生的大悲大喜,大起大落的苏轼,也始终未泯灭治国安邦、“致君尧舜”、“尊主”、“泽民”的政治理想。他停留过的每一站都留下了斐然的政绩,在凤翔,修改衙规,为民造福;在杭州,修复六井,疏浚西湖;在密州,为民请命,抗击蝗灾;在徐州,身先士卒,奋战在抗洪前线;在黄州,拯救弃婴,摒弃恶俗;在岭南,身体抱恙,关心民生疾苦;在琼州,鼓励黎民发展农业,充当文化使者。东坡一生,始终未脱离仕途,儒家“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行为准则一直影响着他“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

苏轼的其他词作也直接反映了先生忠君济世的鸿愿。

《江城子》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欲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浣溪沙》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春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人生可以再少,青春可以永驻,大可不必为日月变迁,人生衰老而叹息。表现了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由此可见,尽管他在诗词中出现“归去”一词,流露出希望自己能像陶渊明那样归隐山田,但事实上他从没有“退隐”,一直终老未践。他说:“我不如陶生,世事缠绵之。”真的是如他所说的是因为世事缠绵而无暇归隐山田吗?不是。陶渊明诸人依靠自然来消解人生的挫折,消解人生的不如意。而苏轼却可以不必借助于自然来消解,即以恬适豁达的心境应对一切外物, 风雨阴晴概不萦怀, 暗示自身无论处境逆、顺都泰然自若, 在变化多端的仕宦人生道路上无往不适。

晚年他在七绝《独觉》中索性去掉“归去”二字, 径直道:“回首向来萧瑟处, 也无风雨也无晴。”以年逾六旬之身远徙海南尚能不改素志, 这当然不是消极出世者所能做到的。换言之, 苏轼对于苦难并非麻木不仁,也不是逆来顺受,而是以一种全新的态度来对待接踵而至的不幸,把儒家固穷的坚毅精神、老庄轻视有限时空和物质环境的超越态度以及禅宗以平常心对待一切变故的观念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做到了蔑视丑恶,消解痛苦。这种执着于人生而又超然物外的生命范式蕴含着坚定、沉着、乐观、旷达的精神,因而苏轼在逆境中照样能保持浓郁的生活情趣和旺盛的创作活力。

执着于人生、超然于物外!

三、课堂小结:

王国维说: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读东坡,让我们看到一种醒醉全无,无悲无喜,胜败两忘,宠辱不惊的人生哲学和处世态度。面对政治祸难,东坡总能看的远,放的下,从容不迫,处之若常。

《定**》从生活中的一件小事——途中遇雨写起,表现了词人在自然风雨中镇定自若、吟啸自乐的豁达心境,也暗喻词人在人生逆境中泰然自若、在痛苦中旷达自解的情怀。

7.定风波课堂实录 篇七

“莫听穿林打叶声, ”“莫听”二字, 已有逃避之意。急雨突降, 穿林打叶、声响骤起, 其声怎能不闻?而身遭淋漓、脚下泥泞, 其状又怎可无视?以豁达爽朗之精神, 将逆境困难置之度外是可以的;但置之度外并不是“闭目塞听”, 企图躲开实际上并不能躲开的逆境困难。最可取也是最洒脱的做法, 是“既来之, 则安之”。既然躲不开, 就坦然面对、接受现实, 乃至欣赏现实。像余光中那样, “听听那冷雨”, 聆听欣赏“穿林打叶声”, 不是更有诗意更为洒脱吗?

“何妨吟啸且徐行”, “何妨”即不妨, 联系前句中“莫听”二字, 可知“吟啸”“徐行”不会是因为春雨, 更不可能是欣赏、享受春雨;而是在雨来之前就已经是这样了, 只不过春雨的到来并没有能够影响到“我”的心静和兴致。为什么会没影响呢?因为作者前面说了, “莫听”, 想象性地把本来客观存在的雨当做不存在。实际上, 上文就已经分析过, 不听、无视是不大可能的, 对传入耳鼓的雨声, 还可以“心远地自偏”, 但对打在身上、淋湿衣服的雨滴, 不可能当它不存在吧?怎么可能“不妨”呢?之所以说“何妨”, 与“莫听”一样, 是强词夺理, 是“闭目塞听”。而且词前小序就说了, “同行皆狼狈”, 只是“余独不觉”, 同行皆埋怨奔逃, 自己不觉狼狈倒也正常, 可是独自“吟啸”“徐行”, 颇有些标新立异、表现自我的嫌疑。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心理与行为呢?细细玩味, 真觉得这儿有点“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味道。

“竹杖芒鞋轻胜马, 谁怕?”说竹杖芒鞋十分轻便, 也是实情。但在下雨之前更轻便还是下过雨之后更轻便, 不言自明。因而此句同样是在主观上忽略、逃避了雨的存在。而持竹杖穿芒鞋, “轻”则轻巧, “便”却未必, 此时本在下雨泥泞之中, 骑马行路便利还是穿草鞋拄竹杖在泥泞中一步一拖地走路便利, 这不也是同样不言而自明吗?而作者却硬要说“竹杖芒鞋轻胜马”, 不也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吗?

“谁怕”二字, 与“莫听”“何妨”一致, 都是在说这雨不会影响我的心态、情致和生活, 我压根就当它不存在。而“不怕”与“接受”, “莫听”与“聆听”“欣赏”, 是存在着心理、境界上的差距的, 真正的豁达不会是逃离现实, 而是承认现实, 欣赏现实。

“一蓑烟雨任平生”, 是对上阙的小结, 实际上它是应该与“谁怕”连辍, 而让“竹杖”句独立成句。既然不怕, 那就平生一任烟环雨淋, 我有一件蓑衣就已经足够了。而实际上, 真正失意的生活可能是连一件蓑衣都不会让人有的。此时的作者不就因为“雨具先去”, 而被淋成了落汤鸡吗?既然需“一蓑”方能“任平生” (这是作者的最低要求了) , 乃如庄子所言:“犹有所待也!”, 离真正的洒脱显然还差着好一段距离呢。

“料峭春风吹酒醒, 微冷, 山头斜照却相迎。”“料峭春风吹酒醒”句, 一语道破天机, 为何能在开始时做到“莫听”“何妨”“谁怕”?原来那是喝醉了, 所谓“酒壮怂人胆”, 更何况是满腹锦绣文章满脑子哲学思想早就已经是名满天下的苏轼苏东坡呢?现在被冷风一吹, 醒了, 才发现自己衣服头发早已经湿透, (这是“余独不觉”“吟啸徐行”的后果) 感觉到丝丝寒意了。还好, 雨过天晴, 太阳出来啦。如果此时“雨一直下”, 东坡先生还会不会依前一样, “吟啸且徐行”呢?

“回首向来萧瑟处”, 醒酒之后, 回首前事, 以“萧瑟”二字对过往所历情景作简要概括。可见, 这些给作者留下的记忆还是不快多于洒脱, 而没有多少留恋牵挂的。

“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既然这样, 那就回家吧, 在家里不会被雨淋, 也没有太阳晒。因为害怕风吹雨打而连明媚的阳光也不要了, “躲进小楼成一统, 管它春夏与秋冬”。之所以归隐, 是因为回首平生经历, 意识到了江湖险恶, 宦海风多, 怕再遭受折腾而选择躲起来, 你能说这是豁达、洒脱吗?

其实, 苏轼到黄州本来不是自己的主动选择, 而是被迫甚至是被押送前往的, 既然是迫不得已, 再强调自己如何淡泊名利、归隐之志如何强烈, 都有些宣言和抗争的味道, 豁达和洒脱都是显得勉强而牵强的。

摘要: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历来备受推崇, 其原因主要是人们认为它就途中偶遇春雨之事, 即景抒情、以小见大, 写出了一种人生哲理, 显露了苏东坡在逆境打击之下, 依旧淡定从容、洒脱豪放的胸襟气度。然而, 笔者仔细品读后, 发现其中其实不无消极成分, 洒脱之意未见多少。

上一篇:脑筋急转弯第80辑:什么时候太阳会打从西边升起?下一篇:2023年校本培训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