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教育工作讲话稿(精选8篇)
1.职工教育工作讲话稿 篇一
同志们:
我于20xx年7 月7 日接任市教育局局长之后,立足于引导大家认清形势,理清思路,明确任务,干好工作,安排了一系列的活动。在大讨论活动当中,我们全体机关干部听取了机关副科级以上干部的工作思路的介绍;在此基础上研究确定了“1338 ”工作计划;之后,我多次给科室的同志、县(市、区)的同志讲“1338 ”工作计划;又围绕理清各个科室的工作思路,分科室,抓分管的,专题进行研究;然后围绕搞好各个学段的工作和教学,年前召开了小学、初中、高中、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及农远工程应用5 个专题会议。今天的会议又是一种新形式,让9 个县(市、区)的局长和我们的分管局长各自安排工作,目的仍然是引导大家认清形势,明确任务,理清思路,扎实干好工作,尽我们教育局长的职责,把我们的工作做好。今天20 多位同志发言,应该说达到了我们最初设计的“交流工作情况,丰富完善工作思路,进一步扎实地安排好20xx年的工作”这样的会议目的。同志们安排工作非常细致,重点突出,可操作性强,9 位教育局局长介绍20xx年的工作,可以说是各有千秋,各有特点,亮点较多。20xx年的工作安排也是非常全面,非常细致。各个科室要围绕各个局长讲的工作内容,进一步完善科室的工作思路,核心是抓好落实,把局长的讲话落到实处。借这个机会,我从大的方面概括地讲四点。
一、进一步认清形势,统一对全面落实“1338 ”工作计划的认识
最近一年多来,周济部长在几次教育工作会议上反复强调,我们的教育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呈现出鲜明的阶段性特征。所谓全新的发展阶段和阶段性特征,他讲了三条:一是我国已经成为人力资源大国,正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二是让孩子有学上的问题已经得到初步解决,上好学的问题成为突出的矛盾;各级各类学校的数量和规模问题已经初步解决,质量和结构的问题成为突出矛盾;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已经基本形成,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教育体系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发展。三是教育质量的提高已经成为各级各类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一句话,我们的教育已经进入了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新阶段,进入了让孩子们上好学的新阶段,进入了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新阶段。我们必须认清这种变化了的新形势、新特点,这对明确我们的指导思想,理清我们的工作思路,抓好重点工作,完成我们的职责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对形势没有正确的判断和认识,对工作肯定有影响。回想过来几年,我们声势最大,投入最多,各级党委政府最关注的是什么呢?普九、撤点并校、危房改造、学校安全、以上线为率为目标的高考升学率、治理教育乱收费。同志们,在那个阶段抓这些事是对的,是应该的。反过来,按照周济部长提出的已经进入全面提高质量的新阶段,我们党委政府、教育官员再把精力、把兴奋点放在抓这几个问题上是不合适的。进入了新阶段就要有新思路,要有新举措和新对策。周济部长讲,要做好新时期的教育工作,关键是抓好五条:第一,以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为指针;第二,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第三,以实施素质教育为主题;第四,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关键;第五,以促进教育公平为基石。
我们也正是立足于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的分析和判断,结合聊城市实际制定了今后一个时期教育发展的“1338 ”计划。如果按照周济部长提的总体要求,再来分析我们的“1338 ”计划,是完全适合的。“1”即抓好落实科学发展观,办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这一根本要求。这一点我们始终不能变,这是大方向,加快聊城教育快速健康发展,必须紧紧围绕落实科学发展观、办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这一根本要求来开展。再分析第一个“3 ”,主攻“提高办学水平、推进素质教育、实现均衡发展”三大目标。提高教学质量核心是提高办学水平,办学水平包括两大项,一个是管理水平,一个是建设合格学校的问题。所以说,抓住了这两条,我们的质量是不是就有了保障?第二个是素质教育的问题。老百姓最殷切盼望的是我们教育的本来回归,就是素质教育。第三是实现教育均衡协调发展的问题。城乡教育的均衡和幼儿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的协调发展,才能体现出教育公平,教育公平是基石啊!所以说,明确这三大目标,就是今后几年我们这届局长能在这三个方面有所进展,这是非常重要的。第二个“3 ”就是开展三大活动。大培训是今后三五年要持续不断、坚持不懈搞的,管理年活动也是我们重点要搞的,再就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研究活动也是非常有必要的。最后一个“8 ”即是我们的八项重点工作。提高基础教育水平,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实施素质教育,加强校长和教师队伍建设,大力改善办学条件,努力提高规范管理水平,加强教育督导,端正教育行风。同志们,你想一想,这八条是不是含概了我们教育工作的全部。所以说,我们研究出台“1338 ”工作计划是今后一个时期聊城教育的总体工作计划。只不过根据发展变化的形势,不断地赋予“1338 ”工作计划新的、更丰富的内涵。所以,我在这个场合强调,要认清形势,明确任务,进一步统一对贯彻落实好聊城市教育局确定的“1338 ”工作计划的认识,对我们做好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非常重要。
二、立足尽快解决困扰教育发展的 突出问题,确保我市教育健康快速发展
我市教育工作要健康快速发展,目前面临着种种困难,我想最重要的是这么几条,作为我们教育工作者尤其是各位局长必须要十分清楚。
第一,农村办学条件差。 同志们,不但有大量的危房,而且有相当数量的学校是薄弱学校。包括水、电、暖条件不具备,办学条件比较差。更重要的是教学条件,音、体、美、电子信息等器材和专业教师都不具备。这些不解决,我们就没法谈公平,没法谈健康发展。就是说,解决农村中小学条件差的问题,必须列入各位局长非常重要的议事日程,下决心想办法解决。
第二,校长、教师队伍不适应发展需要。 与存在几处危房相比,校长、教师队伍不适应发展需要是更严重的问题。从校长队伍角度讲,观念陈旧、能力差、管理不到位、责任心不强、管理不到位、得过且过、后备人才不足,这些都是严重制约我们教育发展的大问题。9 个局长多数都汇报了这个问题,对校长队伍实行目标责任制、末位淘汰制,非常好。如果这支队伍没有活力,素质提不上去,光靠我们局长搞好聊城教育那不是一句空话吗?选好一个好校长就办好一所好学校,反过来讲,一个校长不负责就贻误几百个孩子的前途。第二个层面是教师队伍的问题。从教师队伍讲,绝对数量不足,有的县一、二、三年级包班的现象占80% ,存在大量的教育临时工,音、体、美、英语等学科结构性缺编。更重要的是我们绝大多数教师观念陈旧,管理方法落后,教学能力差,不适应新时期推进素质教育构建高效课堂的需要。这些问题我们不千方百计地解决,能搞好聊城的教育吗?
第三,城乡不均衡的问题。 城乡不均衡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农村中小学的条件太差,严格地讲按照新的办学标准我们那些学校不具备办学的条件,什么也没有,光有一个老教师、一块黑板、一支粉笔,这够办学条件吗?第二是城区教育资源紧缺,大班额问题突出,聊城城区最严重,其他县( 市、区) 也都存在这个问题。随着进城务工和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加上这几年我们又没有重视城区学校的建设,城区教育资源短缺的现象普遍存在。大班额不光我们聊城有,全国都有,这次在北京培训,200 多个局长一起讨论,都存在这个问题,问题是我们当局长的要设法尽快解决。
第四,存在部分薄弱学校的问题。 薄弱学校已经到了非抓不可的地步,我们作为一届局长不能为孩子提供相应的办学条件,是我们的失职,要下决心解决这些薄弱学校和教学点。
第五,内部结构不协调。 幼儿教育近几年虽然迅速膨胀,但是并不健康,核心是办学体制的问题,民办的数量太多,小规模、作坊式的园太多;再就是我们的园长和教师素质差、管理不规范的问题。我们的职业教育发展明显滞后,全省职普比例是4 :6 ,国家规定的是5 :5 ,我们是3 :7 ,全省最低。更重要的是我们欠发达地区更加需要重视实用型技能人才的培养,这是经济发展的需要,是我们的职责。还有高等教育的问题,我们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第六,管理落后的问题。 我们的教育行业管理体制不理顺,管人和管事不统一,市县没有交流的通道,政府投入不足,政府、社会过分看重安全稳定和升学率,这一系列体制问题不利于教育发展。行业管理存在若干矛盾,教育内部管理机制不健全,市对县考核不健全,局对科室没有考核评价体系,系统对学校标准不明确,学校内部管理机制没健全起来,教师的管理考核不健全,学校后勤管理等等都存在观念陈旧,方法落后的问题。
第七,推进素质教育仍有许多认识的误区和工作的盲区。 我们山东省抓素质教育从规范办学行为入手仅仅是开始,陈小娅部长带着三个司长来山东省调查研究,他们的基本评价就是对山东省大规模地推进素质教育表示敬佩,对山东省重视素质教育表示赞赏。但是山东省的素质教育刚刚起步,提出了一系列非常核心具体的问题:比如说不再让当地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拿升学率来衡量高中段的教育质量,那么你应当有相应的替代指标。所以说素质教育仍然是一个非常大的课题需要研究。
这些问题我们在脑子里都清楚了,我们作为一届局长要下决心克服这些困难,把这些困难逐步地搬掉,那么我们就为聊城教育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保证。
三、全面落实惠民政策,努力办好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
在我们抓素质教育提高质量的同时,目前来讲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程度,很重要的方面是全面落实党的惠民政策。我多次说过我们这届局长是有福的局长,国家的惠民政策在我们的任期内密集出台,从20xx年上半年开始的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免杂费,到下半年城区学校免杂费,到后来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免教科书费,加上连续两年大幅度提高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再加上从小学、初中、高中、职业技术学校到高等学校资助政策的落实,还有中小学仪器更新、特殊教育仪器更新、现代远程教育等一系列的大规模的惠民政策的出台。我们对这些政策必须有充分的认识,切实抓好落实。
第一是校舍改造长效机制建设问题。 抓校舍改造既是我们的重点任务更是我们的形象问题,老百姓能实实在在看到的是我们的校容校貌发生了质的变化,这是最大的民心工程和形象工程,必须把这个事抓好。我们20xx年由于种种原因没有抓好,不但影响了我们的形象而且受到了惩罚,由 年以前的全省第一变为20xx年倒数第二,受到全省通报,扣了400 万元的奖金。20xx 年我们把这一课补上了,20xx年、20xx年两年的建设项目一年完成了,项目完成率达到97% ,在省里奖金减少3600 万元的情况下,我市的奖金比20xx年多了200 多万元。所以说,20xx 年55 个项目的建设一定要早落实,一定要采取多种措施确保9 月底竣工。
第二是农村中小学仪器更新工程和特殊学校的仪器更新工程。 要抓紧时间招标,这些仪器配送下去以后我们的仪器基本达到国家标准。核心是应用的问题,这些钱不能白花,总共1 亿多元啊!
第三是免杂费,提高生均公用经费,全资助的问题。 这项工作绝对不能走样,绝对不能截留,必须确保这些钱用到该用的地方。同志们,国家出台了这项政策,其资金的应用越来越规范,绝对不能出问题。
第四是绩效工资的问题。 2 月9 号到10 号,我参加了全国的局长培训,在这里我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这是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以后围绕事业单位人员的工资改革出台的一项重大措施,全国事业人员是3000多万,国家决定先从1000 多万的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开始,这是对教育的重视对教师的关怀,将来陆续出台幼儿教育、高中教育、高等教育等以及其他事业单位的改革措施。国务院要求实施的时间是20xx 年1 月1号开始,这次培训期间教育部讲话的精神是3 月底各省( 市、自治区) 方案报批,6 月底争取把工资发到教师手里。实施范围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公历教师和退休教师,将来工资结构分三大块,基本工资,再加两块,基础性绩效工资占70% ,按月发放,另一个是奖励性绩效工资占30% ,根据考核情况发放。国家实施这项政策的基本原则是“管理以县为主,经费省级统筹,中央适当扶持”。中央扶持的资金,中西部22 个省(市、自治区) 每个教师每月补100 元,离退休教师补75 元;山东、福建等3 个沿海省份国家每个教师补60元,离退休教师补45 元,其余经费省级统筹,财政保障,加大了省级政府实施这项政策的力度。再就是管理以县为主,承认县( 市、区) 之间还有差别,不是省级统筹就是全省一个标准。顺序是先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然后是高中、幼儿园、中等职业教育,包括完全中学,既有初中又有高中,国家提出完全中学的其他学段由学校统筹解决。这项工作的关键一个是教师的考核问题,一个是校长、班主任的评价问题,校长按多大系数和教师比由省市根据实际情况测算,校长工资由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批。另外提出来班主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职务,单独考核,而且对班主任的工作量进行明确界定,将来逐步过渡到班主任按任课教师的50% 的工作量加班主任工作量,如正常教师一周上18 节课,班主任上9 节就够了,这样强化班主任的责任和待遇。还有教师队伍稳定的问题,这次从义务教育学段开始落实绩效工资,其他学段不同时出台这项政策,还有临时工的问题,离退休人员的问题等。国家的核心要求是通过实施绩效工资使教师的工资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工资水平,下一步我们将根据省里的有关要求进行专门安排。
四、切实做好上半年几项最重要的工作
一个是省政府教育综合督导,请各县( 市、区) 务必做好充分准备。二是关于高考的问题,从现在开始各县( 市、区) 就要策划如何确保高考的绝对安全和顺利的问题,解决好复课班的问题。三是安全稳定的问题,每年的上半年各级召开两会,今年又是建国60 周年大庆,都是敏感时期,安全稳定的问题务请各位局长高度重视。
同志们,通过一系列的会议,总体思路、各学段的思路、各个方面的思路都已经明确,下一步搞好工作核心是抓好落实,请同志们回去后认真地研究落实的问题,研究干到位的问题。总之,希望大家不辱使命,尽职尽责,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把聊城教育推向健康快速发展的轨道。
谢谢大家!
2.职工教育工作讲话稿 篇二
首先, 我代表省委、省政府对专程前来参加会议的国家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同志表示衷心感谢!刚才, 政高同志和小娅同志就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 进一步做好我省教育改革发展工作讲了很好的意见, 我都完全赞成, 大家要切实抓好贯彻落实。
下面, 我再强调三点意见。
一、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 我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省和人才强省战略, 加大教育投入, 不断改革创新, 教育事业取得巨大成就, 部分重要指标位居全国前列。目前全省教育人口740万人, 占全省人口的17%。基本建成了与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结构合理、种类齐全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 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不断提高。这些成就表明, 我省教育事业具备了实现高水平发展的基础和条件。在肯定成绩同时, 也要清醒地看到, 我省教育事业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新期盼。主要表现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教育事业发展不平衡, 深入推进素质教育面临许多问题, 创新型和技能型人才培养能力不足, 教育投入与需求的矛盾比较突出, 提升教育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任务十分繁重。
教育是强省富民的根基和先导。当前, 辽宁全面振兴进入关键时期, 全面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 显著提高我省教育现代化水平, 对于我省进一步将人力资源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 将经济发展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的轨道上来, 抢占发展制高点, 具有重大深远意义。我们要提高认识, 统一思想, 切实保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 充分发挥教育在提高全民素质、促进科技创新和文化繁荣等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 为我省加快全面振兴, 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迈进创造有利条件。
二、全力推进教育事业改革发展
在新的起点上推进我省教育改革发展, 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不动摇, 把育人为本作为根本要求, 把改革创新作为强大动力, 把促进公平作为基本政策, 把提高质量作为核心任务, 把服务振兴作为重要着力点, 突出内涵发展和结构优化,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到2020年, 要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 构建起规模适当、结构合理、质量和效益高、人民满意的现代教育体系, 把辽宁建设成为教育强省。
第一, 要统筹推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学前教育要把重点放在农村, 同时加强城市幼儿园的规划和建设。义务教育关键是普遍提高教学质量, 实现均衡发展。高中教育要在提高普及率、增强办学特色上狠下功夫。要下更大力气发展职业教育, 大力培养高级技能型人才。高等教育要在打造高水平大学上下功夫, 力争用十年时间打造一两所具有国际影响、国内一流的大学。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二, 要全面深化教育改革。要解放思想, 打破常规, 加快形成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教育体制机制。要创新办学、教育管理和人才培养体制, 改革考试招生制度, 建设现代学校制度, 进一步形成多元化教育投入机制, 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要继续扩大教育对外开放, 引进优质教育资源, 支持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办学, 努力提升我省教育的国际化水平。
第三, 要着力促进教育公平。把实现教育公平作为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内容。以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重点, 推动学校配置均等化, 逐步缩小校际差距。加大对农村学校、薄弱学校的支持力度, 进一步健全扶困助学体系, 完善对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政策, 为每一个公民提供平等受教育的机会。
第四, 要不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发展教育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 加强对教师队伍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培养, 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 一批教育家、教学名师和学科带头人。要不断提高教师地位, 维护教师权益, 改善教师待遇, 完善教师激励保障机制, 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
三、加强和改善对教育工作的领导
3.职工教育工作讲话稿 篇三
今天,在大理州召开全省职业教育工作现场会,大家一起来交流经验、探讨问题、查找差距、研究对策,推动我省中等职业教育又好又快发展。今天上午,我们参观考察了大理州4所职业学校,大理州优化整合教育资源,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渠道,强化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的经验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午,大理、楚雄、玉溪、临沧等州市和旅游职业教育集团负责人交流了发展职业教育的经验,介绍了各具特色的做法,畅谈了改革体会,也提出了许多很好的意见和建议。省教育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负责人作了发言,对下一步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提出了要求。大家的发言都很好,很有借鉴意义,给予我们很大的启发和鼓舞。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认真总结推广各地职业教育的好做法和好经验
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工作。2005年,国家召开了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家会议刚结束,我省立即召开了全省职业教育工作会,出台了《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2007年8月,省政府召开了全省加快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光荣省长作了重要讲话,提出了加快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七大工程”建设;2008年3月,省政府印发了《云南省加快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行动计划》。按照省里的部署,各地积极采取措施,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探索出了许多好的经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解放思想是先导。近年来,全省各地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坚定不移地调整教育结构,确立了职业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教育工作全局中的战略地位;持续不断地扩大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促进了高中阶段教育的协调发展;确立“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等等,不断破除影响职业教育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面向社会办学,面向市场施教,走规模化、集约化、连锁化发展路子,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发展。
(二)加强领导是关键。实践证明,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成效显著的州市,基本上都把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作为“一把手”工程,摆在各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地位。各级领导干部都带着感情、带着责任抓职业教育。由于党政领导高度重视,坚决贯彻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有关部门认识统一,许多长期难以解决的体制不顺、资源分割、教师缺编、增加投入等问题迎刃而解。
(三)改革创新是核心。一是改革招生方式。如玉溪市实行一年多次招生,积极营造“读完初中读职中,就业致富路路通”的浓厚氛围,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比例达到1:1.05;楚雄州积极开展职业教育宣传周、宣传月活动,印制职业学校招生手册,建立乡镇长、初中校长、学生家长送初中毕业生到职业学校就学的“三长送学”制度;临沧市实行常年招生、免试入学,普通高中与职业学校在校生比例达到1:1.01。二是改革教学方法。临沧市的职业学校在农村初中加挂职业培训牌子,在初中教育中渗透职业教育内容,实现职业教育和基础教育的衔接;玉溪市围绕当地“三优一特”优势产业及省内外用人趋向,及时调整专业结构,依靠行业、企业,极力打造職教特色品牌;大理州组建专业教学联谊会,定期开展教学研究活动,促进了学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三是联合办学、订单培养。大理州职业学校先后与上海财经大学、东芝集团等十几所高校和二十多家企业联合办学,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玉溪市的职业学校与长三角多家企业开展“2+1”带薪顶岗实习,2008年首次就业率达96.8%;怒江州着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云南旅游职业教育集团采取两个“三段式”教学(一个是“一年学基础、一年学技能、一年顶岗实习”,另一个是“一年在当地职业学校学习、一年在中心城市职业学校学习、一年在企业实习”),加强学生的职业能力的训练。四是充分发挥职教集团的作用。积极组建职教集团,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灵活开放的办学。玉溪市在2005年就成立烟草、工贸、旅游三大职教集团,联办企业发展到了上海、广东、青岛等东部发达地区.建立了实习、就业一体化伙伴关系。通过这些措施,促进了职业教育规模的扩大。
(四)加大投入是基础。各州市在改革中,坚持政府主导,拓宽投融资渠道,以各种形式吸引社会资金投入教育,努力扩大教育资源。如昆明市投资2亿多元,改建、扩建校舍3万多平方米;大理州整合职业教育资源,采取政府划拨、学校自筹、银行贷款、资产置换等办法,筹资4亿元,新建、改扩建校舍20万平方米;玉溪市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在保证每年1200万元投入的基础上,确保职业教育经费占全部教育经费的比重逐年增加;临沧市采取招商建设、政府逐年回购的方式加快职业学校的建设步伐;楚雄、曲靖、普洱等州市积极筹集资金,建设职教园区、公共实训基地;红河、文山、德宏等地投入中等职业教育的经费都达到历年新高,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打下了扎实的物质基础。
(五)队伍建设是根本。各地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一项事关长远的大事来抓,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加强教师培训,把优秀骨干教师送到省外进修学习提高,不断加大教师的招聘力度。如昆明市向省内外招聘优秀教师到本地任教;玉溪市以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为重点,以“特聘教师”选聘工作为突破口,加大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培养力度;楚雄州设立专项资金实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培养培训工程”,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通过这些措施,有力地促进了教师队伍建设。
在各地、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2008年,我省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达到20.24万人,比2007年增加2.22万人;在校生规模达到49.29万人,比2007年增加6.08万人。全省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比例由2007年的1:0.75提高到2008年的1:0.83,全年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达到502万人次。我省中等职业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
二、进一步增强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职业教育是整个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实施科教兴滇、人才强省战略的重要措施,对全省改革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第一,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加快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教育工作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是构建和谐社会对教育工作的本质要求,也是我们党的宗旨在教育上的具体体
现。党的十七大作出了“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决策,明确要求“加快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省第八次党代会也提出了要加快发展城乡职业教育和培训网络,实现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协调发展的目标。我们要站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加快发展职业教育作为整个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战略突破口,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第二,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是建设人力资源强省的迫切需要。我省劳动者整体素质不高,已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培养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对于我省加快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促进劳动者就业,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要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变人口压力为人力资源优势,实现从人口大省向人力资源强省的转变,就必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第三,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是促进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目前,我省已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高等教育也逐步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2008年,全省初中毕业生61万人,其中20万人进入中等职业学校,21万人升入普通高中,还有20万的初中毕业生未接受培训就直接进入社会。促进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的协调发展,就必须坚持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使高中阶段教育形成合理的结构,符合教育规律和社会需求,有利于教育自身的健康协调发展。总体上看,中等职业教育仍然是我省教育事业的薄弱环节,办学机制和人才培养的规模、结构、质量还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一是办学资源严重不足。截至2008年底,全国高中阶段教育的毛入学率达到了75%,而我省仅为52%。目前,我省中等职业学校只有307所,校舍建筑总面积为480万平方米,平均每所学校只有1.6万平方米,而平均在校生规模已经超过1500人,按国家规定的生均建筑面积测算,校舍缺口达300万平方米以上。相当数量的中等职业学校已经超负荷运行,教室拥挤,实作实训场地设备缺乏,学生宿舍、食堂、运动场所等不足现象突出。二是发展不平衡。昆明、曲靖、楚雄、大理、玉溪、临沧等州市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较快。但仍有部分州市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比例在1:0.5以下;县一级的差距更大,不少县的比例在1:0.4以下。行业和企业举办中等职业教育的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部分校企合作仅满足于企业内部的一般性培训。举办学历教育、校企合作办学、学生顶岗实习、教师实践的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三是筹资渠道单一。社会融资占教育经费总投入的比例仍然偏小。各州市每年投入的经费与发展需要差距很大。大部分地区难以做到城市教育费附加按不低于30%的比例用于职业教育。中等职业学校普遍存在信贷和融资困难。四是办学水平有待提高。截至2008年底,我省中等职业学校专职教师有1 85万人,生师比为26:1,远远高于教育部提出的16:1的要求。按照规划,到2010年,我省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规模要达到60万人,教师缺口达1.4万人。专业课教师和“双师型”教师缺乏,结构不合理。五是体制机制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化。少数地区学校还没有实行岗位设置管理、教职工全员聘用和校长公开招聘及任期制度。不少地区虽然已经组建职业教育集团,但仅只是搭起了台,并没有充分发挥集团办学的优势,没有建立以服務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和市场的办学体制。
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加快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步伐,实现高中阶段教育的协调发展。
三、全力以赴做好中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工作
当前,职业教育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一是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特别要重点支持农村中等职业教育,逐步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从2009年春季学期开始,中央财政加大投入,在实施国家助学金的基础上,实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省委、省政府也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科教兴滇、人才强省战略的重要措施,不断完善鼓励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二是经济社会发展为职业教育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加快,特别是发展现代制造业、构建特色经济、生态旅游业等为技能型人才提供了广阔的市场需求,经济社会发展呼唤职业教育的大发展。今年1月份,温家宝总理在视察江苏的职业教育工作时指出:“应对金融危机,需要解决两个重要问题:一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而不发生大的波动,二是保证群众就业而不造成大批失业。解决就业问题,根本靠发展,也需要通过培训提高劳动者的技能。职业教育直接为就业服务,应当受到全社会的重视和支持。”在当前形势下,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扩大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规模,是保证经济社会持续平稳较快发展的当务之急和一举多得的重大举措。按照教育部的计划,今年全国中等职业教育还要扩招50万人。三是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我省在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以上这些,为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跨越奠定了坚实基础。我们一定要抢抓机遇、创造条件,自觉地、主动地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
《云南省加快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行动计划》提出,到2010年,我省高中阶段教育的毛入学率要达到55%以上,在校生总规模达到130万人以上,其中,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规模达到60万人以上。到2012年,高中阶段教育的毛入学率要达到70%以上,在校生总规模达到168万人以上,其中,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规模达到80万人以上。要实现上述目标,时间紧、任务重,我们必须学习借鉴各地的先进经验,以超常规的思路、超常规的举措和超常规的努力,促进中等职业教育的超常规发展。重点要在以下六个方面实现突破。
4.教育系统安全教育工作会讲话稿 篇四
*** 同志们:
下面进行会议第二项内容,关于安全工作,主要内容是:传达省、市安全生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和**区2016年安全生产工作暨区安委会第一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并针对近期安全工作做以部署。
去年以来,全国发生多起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天津港8〃12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深圳12〃20山体滑坡重特大事故、2015年12月17日12时左右,辽宁省葫芦岛市连山钼业兴利矿业有限公司一在建矿井副井电焊作业时发生火灾,事故造成17人死亡,10人受伤、3月2日6时许,锦州北镇发生的校车事故,造成了4名学生死亡,12人受伤,教训极为惨痛。血的教训警示我们:安全工作极其重要,安全工作警钟长鸣。
总书记、李克强总理等中央领导,先后对安全生产工作做出了一系列批示和指示,省、市、区政府也相继召开多次专题会议,对安全生产工作确定了更高目标,提出了更高要求。
3月21日上午(上周一),省政府召开了长达两个小时的全省安全生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通报2015年全省安全生产工作情况和发生几起重大安全事故情况,同时,发生事故地区的主要领导现场向全省做出深刻检讨;**、**、**、**四市市长分别从不同角度做交流发言;最后,**省长做了重要讲话,对全省安全生产工作进行总结部署。省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之后,紧接着市政府召开全市安全生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对一季度安全生产工作进行了通报总结,对下步工作进行了重点部署。
21日晚上5点,区政府召开**区2016年安全生产工作暨区安委会第一次全体(扩大)会议,总结了一季度安全生产工作,分析形势,部署了下一步工作任务,**区长在会上做了重要讲话,动员全区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责任,强化落实。
众多事实表明:虽然事故未发生在我们身边,但是事故暴露出的思想认识、组织领导、主体责任、安全措施和安全监管不到位问题,值得我们警醒和反思。针对当前严峻的安全工作形势,我们必须要有清醒的头脑,深刻领会做好当前安全工作的极端重要性,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和红线意识,真正把安全工作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好、抓实、抓细。为此,我们必须要看清方向,把握大势,主动作为,切实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上级关于安全工作的决策部署上来,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全面落实好各项安全工作任务。
下步工作:
1.开展一次安全大检查。按照国家、省、市防火(消防、用电)安全工作要求和市领导批示精神,市教育局下发了27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用电设施设备安全检查的通知》,通知要求各中小学、直属单位确保校园用电安全,防止发生 各类安全事故。市教育局28号文件《**市教育局关于印发2016年4月份中小学安全教育活动月工作方案的通知》,今年的活动主题是“学习消防安全知识,增强消防安全意识”、“加强溺水安全教育,预防溺水安全事故”,系列宣传教育活动由组织一次专题知识教育讲座、召开一次主题教育班(团、队)会、开展一次应急疏散演练、进行一次消防及校园周边危险水域排查、组织观看一次宣传教育片“五个一”组成。结合市教育局27号、28号文件精神,要求各中小学、直属单位必须集中开展一次用电用火设施的检查,包括校舍、建筑、消防、宿舍、食堂、校园周边及值班值宿安全管理等。
2.联合公安、交通部门开展校车工作专项大检查,各校要有专人负责校车安全工作。
5.教育工作会议讲话稿 篇五
刚才我们参观了二中附小校园,观摩了各班的养成教育主题班会。可以看出二中附小成立时间不长,但在开展习惯养成活动中,领导重视,措施有力,卓有成效,展示的现场给参观人员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他们的作法和经验的确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下面,我讲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全面总结养成教育工作成绩,切实增强推进素质教育的责任感
回顾总结一年来二中附小的养成教育工作,主要成绩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构建了养成教育的科学模式。建立了强有力的推进养成教育的领导班子,学校组建了“学校-处室-年级-班主任-科任教师”的养成教育工作网络,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负责的养成教育组织机构。总结归纳了一系列推进养成教育的指导意见,明确了着重培养学生学习、生活、品行、礼仪四个方面的良好习惯。牢牢抓住学生自主管理和学习习惯养成两个关键点,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操作性强的规章制度、检查考核细则,为学校推进养成教育明确了目标,指明了方向。建立了学校培植、过程督查、专项检查、年度考评、情况通报、现场会展示等推进养成教育的运行机制,形成了一套规范、科学的养成教育工作管理运行体系。
营造了养成教育的浓厚氛围。积极加强校园环境和校园文化建设。通过校训、校服、校牌、校徽、校歌、校风、教风、学风以及办学思想、办学理念、办学目标等个性化的文化标识,展示了学校鲜明的文化特色。通过刷写标语、悬挂条幅、制作宣传牌、开辟文化墙、创办宣传栏、编写黑板报等多种形式,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使校园充满了养成教育的气息。精心策划布置校园色调、墙壁文化、走道文化、楼梯文化、教室文化、食堂文化,学校重新改建后,布局格调统一,文化气息浓厚,环境清新整洁,处处充盈着人文精神、文化气息,处处体现了环境育人、文化育人的功能。
开展了养成教育的丰富活动。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是推进养成教育的有效载体,学校在日常活动中培养学生做人的好习惯,在课堂学习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健康体质。丰富的载体不断把养成教育引向深入,使学校养成教育达到了兴趣活动全员化、学生管理自主化、习惯养成低龄化、习惯训导全体化。通过学校运动会、体操比赛、制作比赛等多项活动,扎实推进养成教育。学校通过升旗仪式、国旗下的讲话、广播站、班团队会、纪念庆典、知识讲座、演讲比赛等教育活动,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开展国学诵读活动,体现了“好习惯决定好人生”。学校大力开展日评比、周评比、月评比以及文明班级、文明寝室、各种好习惯之星等评比活动,树立典型,激励和引导广大学生规范言行。还通过开展多种实践活动,增强学生自我约束、自主管理的意识,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开展的“一日习惯训练”、“大带小活动”、亲子运动会等活动,寓教于乐,让幼儿从小养成良好习惯。在抓学生习惯养成教育的同时,注重培养教师良好的工作、学习、生活习惯,要求教师积极参与到学生的吃、住、行、劳动、学习、健身等各方面的活动中去,率先垂范。全体教师坚持每天跟学生一起做操;有力地体现了学校养成教育的明显成效。
坚持了养成教育的行为训练。学校把养成教育与常规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坚持对学生进行日常行为训练,做到了常规化、制度化,通过坚持抓学生的卫生习惯,使得校园整洁干净;通过坚持抓学生的健身习惯,使得课间操成为学校的一道风景线。制定了养成教育自主管理方案,学生干部进行检查,每日有量化考评。学校发动学生参与管理,对日常行为进行监督检查,促使全体学生时时、处处、事事都做到循规蹈矩,逐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校印制了学生成长日志和成长档案,每天检查学生的行为表现。学校通过开展兴趣活动和比赛活动,激发学生参与训练的热情和积极性,让学生乐于训练、自觉训练和有效训练。很有成效。
发挥了养成教育的整体功效。学校把养成教育与德育工作紧密结合,并贯穿于养成教育的全过程,与养成教育一并实施,增强了德育实效。把养成教育与常规工作紧密结合,通过狠抓养成教育来抓校园建设、环境卫生、教师管理、学生管理、后勤管理、教学管理等常规工作,促进了常规工作的不断规范。开展习惯养成教育,为我们找到了有效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把以往实施素质教育那套“大而空”的口号变成了具体的行动,使素质教育的成效变得可见、可求。通过养成教育的开展,学生受到了教育、学到了知识、发展了特长、培养了品行、提高了技能,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也得到了提升。学校还坚持把养成教育纳入学校整体工作中进行统筹安排,使之渗透、延伸到教育的各个领域、学校的各项工作中去,形成了一个紧密联系、互促共进的整体。
二中附小的经验,值得我们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深入思考,需要我们在工作中加以借鉴。但从全市情况看,在推进养成教育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无论是在广度上还是在深度上都有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为“三个不够”:
一是发展不够平衡。在全市中小学中,同样的工作部署、同样的考核标准,但是养成教育的水平和成效却不在同一层次上,乡镇之间、同类学校之间差距较大,存在整体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从总体上看,小学好于初中、初中好于高中;从区域上看,有些学区绝大多数、甚至每所学校可学可比,而有的学区有较大比例的学校养成教育工作抓得不够到位;从同类学校来看,一部分学校非常突出,成为先进典型,而另一部分学校工作起色不大,少数学校甚至停滞不前。造成发展不平衡的根本原因不在资金投入上,而在学区、学校领导的思想意识上,他们对养成教育工作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
二是工作不够扎实。少数学区、学校不注重平时各项养成教育工作的推进和落实,存在搞形式、应付检查的现象。有的学区、学校抓养成教育只图热闹,工作华而不实,容易做的就做一下,难得做的就不做,汇报、总结工作时,说些空话、套话;有的学校养成教育工作挂在口头上、写在方案里,但没有付诸于实施;有的学校养成教育工作抓几天、搞一阵,但不能坚持每天、每月抓下去;有的学校开展了养成教育工作,但要求不严、标准不高、效果不佳;有的学校养成教育工作比较粗略、零散,实施过程中不好操作、不成体系。
三是推进不够深入。有些学校由于措施不力、办法不多、途径不科学,致使养成教育工作浮于表面,看不到效果、谈不出经验、上不了档次。在范围上,没有深入到每一个班级,没有面向每一位学生,没有抓好每一道关口。比如抓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只注重了学校对学生的检查,却忽视了班级对每个学生的检查,抓守纪习惯的培养,只注重了课间学生的表现,而忽视了课堂上学生的表现。在力度上,没有反复抓,没有严格抓,没有细致抓。如写日记,学生写多少篇、是不是坚持写、写得好不好等,老师都没有抓到位。在方法上,没有遵循认知规律,没有把握学生特点,没有探索科学的途径。如在训练学生行为习惯时,只是生硬说教,强行逼迫,而没有通过趣味性的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自觉接受训练。在目标上,定位不高,视野不广,考虑不细。如做操,只要求学生天天做,而没有讲求整齐的队列、统一的动作以及学生饱满的情绪;再如写字,只要求学生写字,却没有要求正确的姿势、讲求习字方法以及练到怎样的程度
这些问题,必须引起各学区、各学校的高度重视,下决心解决好“动力不足”和“疲惫厌倦”的问题,克服困难,坚定信心,一步一步地把我市习惯养成教育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二、坚持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一以贯之持之以恒地抓好习惯养成教育
我市的养成教育已经开展了十几个年头了,成绩不小,问题好多。今后,我们将深入贯彻中小学生行为规范和中小学生守则,围绕打造养成教育品牌,坚定不移地推进业已形成的养成教育各项抓法与机制。
(一)健全各项机制,切实增强养成教育实效
一是建立健全严格的督查机制。市教育局每学期要对学校养成教育工作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考核,同时采取不定期、不打招呼的办法进行抽查,将情况予以全市通报。各学区每月要对辖区内中小学的养成教育工作进行一次检查,督促和指导学校认真落实养成教育的各项工作。各学校要对班主任及科任教师的养成教育工作实行日查制度,一周一公布,一月一评比。班主任及科任教师每天要对学生的各类行为表现进行检查,作好记载,并及时对学生的不良行为予以教育和校正。各学校要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养成教育网络,通过开办家长学校、设立家长开放日、建立家校联系卡、聘请校外监督员等形式,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推出“家校通”、“家长短信箱”等个性化的服务业务,加强家长与学校的紧密联系,让养成教育走进家庭、融入社会;要建立校园监督岗、学生干部值日、“结对互查”、每日自评、每日自省等学生互查和自查机制。
二是建立健全有效的训练机制。各学校要加大对学生良好习惯的训练力度,通过“反复抓、抓反复”的手段。坚持和完善每日训练机制,做到有记载、有评比、有成效。要把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常识编排、设计成趣味性的教育活动,并有计划地贯穿于养成教育的全过程之中。要根据行为习惯、学习习惯的内容,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评比、比赛活动。
三是要建立健全科学的评价机制。市教育局在年度责任目标中,已经把此项工作作为对学区、学校综合考评的重要内容之一。各校要把养成教育作为师德考评的重要内容纳入学校年终考核、职称评定、评优评先的范畴。要把养成教育工作与教师的绩效工资挂钩,实行奖惩。要把行为习惯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对学生进行评价和表彰;把行为习惯的有关内容列入学生的《素质报告单》,列入初中毕业生综合考核内容之中。
(二)突出工作重点,着力提升养成教育品位
一是坚持行为习惯培养。我们要以礼仪、健身、生活、学习等几个习惯为重点,加大训练、培养力度。持之以恒地抓好“七个一”的活动,即每天做一次家务、每天唱一首红歌、每天做一分钟踏步、每天写一篇日记、每天练一分钟演讲、每天读一段名言警句、每天练一分钟记忆。各单位都要培植每个“一”习惯训导的试点学校、试点班级,起到示范引领作用。我们还将评选“七个一”示范学校。
二是突出抓好学习习惯培养。要特别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要充分利用每一节课、每一次作业的时机,反反复复、坚持不懈地对学生学习习惯进行训练,让每个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着重培养好十个方面的学习习惯:①预习习惯;②听课习惯;③书写习惯;④读书习惯;⑤记忆习惯;⑥做作业习惯;⑦记日记习惯;⑧制定计划习惯;⑨复习习惯;⑩质疑探究习惯。
三是丰富学生活动载体。要在条件上予以保障。各学校要开办图书室或班级图书角,用好实验室、微机室、兴趣活动室、运动场,配齐各类活动设施、器材,为丰富学生的课余活动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要每天定时开放各类活动场所,并加强管理和组织,把学生的课余活动落到实处。要在兴趣小组开设上予以保障。做到场地、器材、教师三落实,要在活动开展上予以保障。各学校要大力开展各类社团活动,经常性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娱体育比赛活动,尽量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乐在其中。积极开展歌咏比赛、书画比赛、演讲比赛、作业展览、习惯之星评比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寓教于乐,促学生自觉养成良好的习惯。今年各单位要以推行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为载体,评选推出一批课间操、集体舞、大家唱、集体跑步、乒乓校园的样板学校。
四是加强学生自主管理。养成教育要实现从教师的引领向学生自主习惯的培养转变。要加强共青团、少先队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团队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和管理职能,设立文明监督岗,对学生日常行为进行自查自纠和互查互纠活动,让学生互促共进。实行班干部轮换制度、班干部多岗制和班级事务责任制,让学生参与班级管理,自勉、自律,自觉养成良好的习惯。每名学生负责包保一项事务,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网上报道一所学习,每一个班级设一名班主任助理、三套班委会干部、九个学习小组,让每名学生都有机会当班干部参与班级管理,让学生在学习上团结协作,共同进步。值得我们学习。
同志们,今天的会议既是一个现场会、总结会,也是一个再动员、再部署的会议。各地各校要以此为契机,立足高品位,把习惯养成教育抓牢、抓实、抓彻底,坚持抓、反复抓、全面抓、深入抓,不断把我市习惯养成教育推向新的高度!
关于5a级学校创建工作,这是邢台市教育局确定的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工作,市促进学校均衡发展的一个重要抓手,是重在考核进步,考核增量的科学评价办法。它涵盖了学校硬件建设、管理水平、队伍建设、校园文化、办学效益等五个白块,也同每年年终综合评估内容相当。但实施一年来,我市的整体工作不容乐观,有的学校领导不重视,不学习文件,不开会安排,到现在也没有自己的创建方案。有的学校仅满足于开会布置,没有责任到人,没有一项一项落实,仅做了表面文章。有的学校硬件很优,但软件很软,连基本的档案资料都不齐全。邢台市教育局于今年春天和上周对我市进行了认定和检查,对我市这项工作很不满意。
今年7月24日,邢台市教育局又下发了全市教育系统开展比、创、超活动的实施方案,决定从8月开始,利用四个半月的时间,开展专项活动。沙河教育局也下发了文件,但时至今日,有的单位都没有安排。现在已到9月底,如果我们再不重视起来,此项工作就无法向上级交代。
为了把此项工作补好课,我强调以下4点:
1重新召开班子和全体教师大会,学习一系列文件,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2逐项对照5a级学校创建标准,认真自查,找出差距,明确目标和任务。
3修定和完善本单位的创建方案,搞好目标任务的分解,责任落实到各校长、各处室、各班主任、各科任老师。制定落实时间表,定期督查要账。
6.职工教育工作讲话稿 篇六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20xx年全市教育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回顾总结20xx年及“十二五”以来教育工作,谋划“十三五”教育改革发展,安排部署20xx年重点工作,全力开创教育工作新局面。下面,我讲四方面意见。
一、“十二五”时期和20xx年工作回顾
“十二五”期间,我市教育事业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全市教育工作者的辛勤努力下,认真落实“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受教育的权利,全市教育事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学前教育扩容发展,圆满完成第一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学前三年毛入园率88%,超过“十二五”规划目标22个百分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小学、初中适龄儿童少年净入学率100%,义务教育巩固率98.9%。鲁山县被评为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单位,卫东区、湛河区、舞钢市先后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评估认定。高中阶段教育提质发展,普通高中多样化办学成效明显,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高考成绩实现“六连增”;职教攻坚一期工程顺利完成,中职学校调整为12所,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达95%以上,舞钢、郏县、鲁山、叶县创建为河南省职教强县(市),新华区、湛河区创建为全国社区教育试验区和河南省社区教育示范区,我市被评为“全省职业教育攻坚工作先进省辖市”。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2%。民办教育稳步发展,民办学校在校生数占全市在校生总数的15%以上,超过“十二五”规划目标1.5个百分点。特殊教育健康发展,新建、改扩建特殊教育学校6所,实现每个县均有1所的目标。高等教育内涵发展,河南城建学院、平顶山学院顺利通过教育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7%。全市教育事业各项目标任务的全面完成,标志着“十二五”规划圆满收官。
20xx年,全市教育工作始终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围绕“一个中心、三大任务、六项行动”的工作思路,主动适应新常态,着力深化改革、促进均衡、提升质量,在七个方面实现新突破:
一是教育质量取得新突破。实施区域内成人成才教育,16所学校被认定为 “平顶山市中小学首批特色学校”,“国家二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顺利通过验收;实验教学全面普及、阳光大课间深入推进、校园文化艺术节和中小学生校外才艺展示活动成功举办,市一高机器人高中篮球竞赛获国家二等奖1项,包揽全部省级奖项;强化教育科研,65项课题获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89节课例分获国家和省级奖项;成功举办全市职业教育技能大赛,国赛和省赛成绩继续保持全省前三名,全国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大赛获奖两项,总成绩位居全省第一名。20xx年高考一本上线率16.07%,三本以上上线率64.37%,分别比增长10.27个和27.43个百分点。市政府出台《平顶山市高考质量奖励办法》,市教育局、市一中、鲁山县教体局、鲁山一高4个单位荣立市政府三等功。
二是综合改革取得新突破。深化办学模式改革,市直3所省级示范性高中分别与1所初中协作办学,市实验中学与市四十六中实行一体化办学。实施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全市公办普通高中停止招收择校生,分配生比例达到55%。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意见》,5所职业学校14个专业实施了“3+2”分段贯通培养模式,全市中职学校专业调整到11大类、31个专业,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不断加强。深化督导改革,建立专项督导制度,对全市公办初中、师德师风、阳光大课间、均衡发展等开展专项督导。深化民办学校管理改革,出台《平顶山市民办教育发展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办法》,对27所民办学校进行了奖励。
三是项目实施取得新突破。坚持“竣工项目抓投用、在建项目抓进度、新建项目抓开工”分类推进制度,建立中央、省市资金项目“网格化”推进落实制度、项目进度周通报制度,全力推进“全面改薄”、扩充城镇义务教育资源、学前教育二期行动、校安工程、薄弱高中改造及食堂建设等工作进度,不断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开工新建、改扩建幼儿园65所、城镇中小学34所,“全面改薄”校舍类项目开工率达到64.6%。教育信息化工作积极推进,加快“三通两平台”建设,全市77.48%的学校接入互联网。编制了《市直学校重点项目规划》,建立市直学校重点项目周联席会议制度,推进市三中、八中、四十三中教学楼、育新幼儿园分园等项目工程立项、招标,市四十一中新校区顺利投入使用。
四是队伍建设取得新突破。建立了教师补充机制,全市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教师(含特岗教师)1376人。优化师资配置,出台《平顶山市校长教师轮岗交流实施意见》,探索区域内校长教师轮岗交流;强化师德考核,师德考核优秀的,年度考核方能确定为优秀。校长素质提高工程全面完成,培训校长1300余人次;开展校长读书活动,举办校长读书论坛。创新培养培训方式,19名农村学校校长到市城区学校挂职锻炼,86名第三届名师到山东名校跟岗学习;评选市级教坛新秀、教学能手、省市级骨干教师1831人;实施“提质、辐射、领雁”三项工程,培训教师3.4万人次;召开首届名师大会,成立平顶山市名师发展共同体和16个学科组,助推名师成长,带动教师发展。
五是治理能力取得新突破。坚持规划引领,科学编制全市“十三五”教育发展规划。大力推动简政放权,下放市城区民办学校审批和管理权限。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厘清“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29项。实施“依法治教年”活动,认真开展违法违规办学、教育乱收费、高考舞弊三项专项治理,依法取缔无证幼儿园298所、清退违规资金92万余元、高考舞弊行为得到有效遏制。深入开展“法律进校园”活动,积极推进校园法治文化建设。推动市直高中章程建设,建立学校自主管理、自我约束的运行机制。市教育局被评为全省“依法治教年”暨“六五”普法先进单位。
六是民生保障取得新突破。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深入推进,落实资金3.43亿元,用于实施农村“两免一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落实各类助学资金9834.4万元,确保学生不因家庭贫困而失学。特殊群体就学权益切实保障,残疾儿童义务教育普及程度进一步提高,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入学率继续保持100%,加强寄宿制学校建设,留守儿童关爱体系趋于完善,市教育局被评为20xx年度河南省留守儿童教育关爱工作先进单位。安全工作不断加强,全市解决安保经费721万元;深入开展“三查三保”活动,及时消除各类安全隐患;建立校车信息化监控平台。扎实推进安全教育进课堂,定时开展中小学、幼儿园学生应急疏散演练。深入开展“平安校园”创建活动,命名市级平安校园58所,市教育局被评为全市安全生产目标考核优秀单位、平安建设先进单位。
七是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取得新突破。扎实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懒政怠政为官不为专项治理,深入学习党章、准则、条例,积极开展政治规矩和政治纪律教育,落实局领导班子成员参加、指导下级党组织民主生活会制度。强力推动“主体责任”落实,逐级签订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书,实现压力传导、责任传递。通过讲授廉政党课、观看廉政戏剧、剖析典型案例、举行“三新”宣誓等,先后对多人次进行廉政警示教育。实现廉政谈话全覆盖,累计谈话1000余人次。发放《廉政提醒函》,在日常及重要时间节点进行突击检查,强化“红线”和“底线”意识。财务制度、基建项目管理制度规范、管用,受到省纪委检查组充分肯定。20xx年,全市教育纪检监察机构共受理信访举报203件,给予党政纪处分47人。
在做好上述工作的同时,教育宣传、信访、扶贫等工作取得新进展,工会、团队、老干部服务、关心下一代、精神文明建设等工作也都取得了良好成效。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也是全市教育系统广大教职员工团结奋进、努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教育局向关心支持教育事业的各位领导和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向为我市教育事业改革发展付出辛勤努力的广大教育工作者表示崇高的敬意!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推进事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一是在全市教育整体发展上,教育投入和经费保障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布局有待持续优化,教育体制机制、人才培养模式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尚未取得实质性突破。二是在县域教育发展上,各地教育发展不平衡,部分县区城乡差距、校际差距较为突出,大班额现象不同程度存在,“全面改薄”、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创建任务艰巨。三是在各级各类教育发展上,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农村教育、职业教育仍然是全市教育工作的薄弱环节,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依然存在。这些困难和问题,需要我们高度重视,认真研究解决。
二、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科学谋划“十三五”工作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理念推动“十三五”发展,全国全省教育工作会议和市委八届十一次全会,都对落实“五大发展理念”作出了重要部署。科学谋划全市教育改革发展,必须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认真贯彻党中央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
以创新发展激发教育发展动力。要着力在教育理念、教育体系、教育机制、教育内容、教育方式、课程教材及教育的时间和空间等方面全方位创新,为学生创造适合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以协调发展促进教育优质均衡。按照统筹兼顾原则,正确处理好区域之间、不同类型教育之间、知识传授与价值教育之间的关系,筑高地、填洼地,抬底部、补短板,稳定发展规模、优化教育布局、改革评价方式,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以绿色发展推动教育可持续发展。要坚持教育的人文性,关注教师和学生的生存状态,重视生命教育,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让教育回归生命的原点,帮助教师过一个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协助学生成长为最好的自己。要重视生态教育,建设绿色校园,让低碳、环保、节能、节俭教育进学校、进课程、进课堂,激发学生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使保护环境成为自觉行动。
以开放发展推动教育内外交流。要向市场开放,让民办教育活起来;要向社会开放,把社会精英请进来;要向国际开放,让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在鹰城汇聚,通过交流等活动,让中华文化走出去。
以共享发展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健全国民教育体系,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完善弱势群体教育关爱帮扶体系,让每个孩子平等接受优质教育,使全市人民在教育改革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
“十三五”时期,我市教育内外部环境都在发生着深刻变化,教育改革和发展面临诸多新的机遇。依法治国方略为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提供了法制保障;管办评分离为建立现代学校制度提供了政策支撑;经济新常态要求教育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阻断贫困代际转移;供给侧改革为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时代契机;“五位一体”的新理念为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引;市委市政府建设“一区三地”的“总蓝图”为教育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基于这些形势研判,我们初步编制了《平顶山市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了基本思路、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今后五年,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总体要求,切实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深化教育改革为动力,以服务学生发展为根本,以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为目标,服务“转型提速、发展提质、环境提优、幸福提升”,为把平顶山市建设成为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示范区、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板块重要战略支点和全面小康型社会提供人才支撑、智力支持和文化引领。
“十三五”时期,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覆盖率达85%以上,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90%以上,有效缓解“入园难、入园贵”状况;小学、初中适龄儿童少年净入学率保持100%,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9%,所有县(市、区)均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评估认定;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5%以上,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5%,职普招生规模大体相当。前,新华区、湛河区创建为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前,卫东区、舞钢市创建为全国社区教育试验区,其他县(市、区)争创省级社区教育试验区、示范区。重点实施“全面改薄”、扩充城镇义务教育资源、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湛南老工业区教育设施布局规划、市直学校重点项目建设、平顶山一中新区高中建设、职业学校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平教育通”建设等八项工程,到20,全市教育实现“两基本一进入”,即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努力进入教育强市和人力资源强市行列。
三、20xx年工作安排
20xx年,是“十三五”教育规划实施的开局之年,也是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一年,要以党的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坚持提高质量这一核心,严守安全和党风廉政建设两条底线,深化德育、体制机制、人才培养模式三项改革,抓好“全面改薄”、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扩充城镇义务教育资源、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四大攻坚,推动服务均等化、办学特色化、队伍优质化、教育信息化、保障有效化“五化”建设,实现“十三五”规划的良好开局,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加快建设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示范区打下坚实基础。
(一)坚持一个核心不动摇
提高质量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确定20xx年为“教育质量提高年”,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当前主要是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抓好中、高考备考和对口升学。中考是检验整个初中三年乃至整个义务教育阶段学习成果的关键考试,高考从一定意义上讲,是全市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的集中反映,对口升学是为优秀的中职学校学生提供大学深造的机会。我们必须全力以赴抓好20xx年的中、高考和对口升学备考工作。一要明确目标。20xx年,全市中考的目标是促进高分段人数、优秀率、平均率、及格率高于上一年度;全市高考的总体目标是实现“七连增”。各县(市、区)、各学校都要制定具体的目标和奖惩方案,层层分解,形成从校长、级部主任到教研组长、班主任、科任教师各个层次的目标责任制。二要转变观念。落实“全员、全程、全面、全新”的备考理念,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精准分析学生的薄弱学科和环节,充分发挥每一次考试的作用,让学生从题海战术中解放出来。三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强化对课堂教学的研究和过程管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备、上、辅、练”等各个环节上精准发力。四要分类备考指导。高度重视培优工作,提升优等生冲击优质高中、名牌大学的实力。高度重视临界生的帮扶工作,将临界生的帮扶目标分解到教师,努力补齐短板。高度重视艺体生的文化课成绩。五要紧跟中、高考和对口升学改革步伐。积极研发适应新高考要求的课程体系,探索分层教学、走班教学等模式,满足不同学生弹性学习和个性发展的需求。及时跟进中、高考前沿动态,研究命题特点和规律,科学制定备考策略。初中学校也要研究高考改革政策,推进初中课程改革,为我市高中学校输送更多的优秀学生。
二是加强教研科研。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防止和纠正“小学化”倾向。落实中小学教学常规,制定管理细则,使中小学教学步入科学化、规范化轨道。以名师讲堂、校长课堂、主题培训等为载体,建立研训一体的教研机制。开展教学视导,完善教研员联系县(市、区)和学校制度,强化教学过程的检查、反馈和管理,努力使教学视导全覆盖、常态化。加大教育科研成果的转化力度,分层次、分类别举行成果推广会、经验介绍会、观摩研讨会和专家论证诊断会等,扩大影响范围,形成辐射效应。认真办好“第五届教科研活动月”。
三是进一步推进课程改革。实施“深化教学改革行动计划”,建立完善课程体系,探索区域课改策略,开展区域课改研究,使区域课改由点到线,由线到面推进。把成人成才教育与生命教育作为市本级重点课题加以研究,同时要吸纳更多的县(市、区)和学校积极参与。开展课改样板校成果展示活动,彰显课改成效。组织开展“说课标、说教材”和“我的模式我的课”活动,推动课堂教学改革。加大校本课程开发力度,开展精品校本课程评比活动,建立优质精品校本课程资源库;在初中学校逐步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
四是做好质量监测。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和《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适时成立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建立教学监控与提高平台,为全市义务教育质量提升综合决策提供依据。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实施“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行动计划”,研究出台《平顶山市中学教学管理与过程质量评估标准》,规范教学管理和教学过程,激发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定期发布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报告。
(二)严守两条底线不逾越
安全是生命底线,党风廉政建设是政治底线,两条底线不可踩踏,不可逾越。
一是安全工作不留“空档”、不要“死角”。安全工作必须天天打基础,反复抓落实,以每天“归零”的心态和状态抓好每一项工作。建立健全安全稳定责任体系,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和“三管三必须”(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原则,进一步完善网格化管理机制,实行安全监管“定岗、定人、定责”制度,形成齐抓共管的学校安全信访稳定工作机制。认真落实《平顶山市学校安全工作规范》,完善校园安全人防技防物防体系。采取专题教育、案例剖析、安全警示等形式开展教职工安全教育,今年要确保全市校(园)长全部接受一次安全培训。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推动安全知识“三进”(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和“四落实”(落实课时、教材、师资、资金)。突出抓好应急演练、校车安全管理、食品安全、校园周边环境治理等重点工作,防范溺水伤亡、不法侵害、自然灾害、食物中毒和交通事故及其他安全隐患事故的发生。进一步完善维稳工作机制,坚持月排查制度、定期分析制度、月通报制度、领导包案制度、领导接访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着力处理好原民师上访工作,确保教育系统长期和谐稳定。
二是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不可“虚化”、不设“盲区”。牢固树立抓党建就是抓发展,抓发展必须抓党建的意识,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抓班子,强化党建的“火车头”。各级党组织要把班子建设放在首要位置常抓不懈,聚焦主业和主责,厘清责任清单。党组织书记切实履行第一责任,班子成员执行“一岗双责”,落实好分管领域党建责任。抓宣传,强化党建的“风向标”。各级党组织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和引导权,营造良好舆论氛围,负起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切实增强网络安全监管,规范网上信息传播。各级各类学校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讲好“学校好故事”,传递“校园好声音”。抓创新,强化党建的“助推器”。开展党建创品牌活动,创新载体,丰富内涵,增强亮点。加强党员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力争创建2—3个党员服务中心先进典型,促使党建工作有形化。实行任前党建谈话制度,对拟任的党组织负责人签订党建责任书和廉政承诺书。抓难点,强化党建的“安全阀”。认真查找党建工作的难点,采取宣传、教育、治理、督查、问责等多种形式,妥善处理和化解党建工作难题,推动党建工作上台阶。抓作风,强化党建的“防火墙”。探索“讲、联、控、评、建”五步工作法,即讲党风廉政课,联各级党组织,控党建风险点,评党员满意度,建工作责任制,促进党员干部思想作风效能建设。
要聚焦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时刻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聚焦“两学一做”(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教育活动,通过学思践悟,推动党内教育由“关键少数”向广大党员拓展、集中性教育向经常性教育延伸。聚焦“主体责任深化年”活动,各级党组织必须在全面从严治党中找准职责定位,强化责任担当。聚焦刚性问责,严格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考评,深化述责述廉述学,认真执行“一案双究”和责任倒查制度,盯住不落实的事,问责不落实的人。聚焦正风肃纪日常监督,坚持纪挺法前,持续抓好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落实,把握重要时间节点,驰而不息纠正“四风”。深化专项治理,坚决整治和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重点查处套取、挤占、挪用、贪污教育民生资金等违纪违法问题。聚焦队伍建设,着力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加快教育纪检监察组织建设,实现党内监督全覆盖。
(三)深化三项改革不停步
改革是发展的活力源泉和不竭动力。要持之以恒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力争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
一是深化德育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实施素质教育。认真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国梦”主题教育、国防教育和“三爱”、“三节”教育。有效整合家庭、学校、社会教育资源,同步推进中小学共青团、少先队工作,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德育工作新格局。建立学段衔接的德育课程体系。小学阶段主要开展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侧重基本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的培养;初中阶段主要开展价值感知教育,侧重社会公德、社会规则和基本法治观念的培养;高中阶段主要开展价值认同教育,侧重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塑造。积极开发校本德育课程,将德育目标融入各学科课程,促进德育和智育、体育、美育及劳动教育有机融合。开展学科德育优秀案例和课例评选、展示、交流及研讨活动,打造一批市级学科德育精品课程。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重点加强制度建设、课程建设、心理辅导室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促使全市中小学普遍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积极发展社团组织,按照自主、多样、公益原则,指导学生社团建设,支持学生自主管理。支持共青团、少先队开展团队主题活动,创新团队活动内容,丰富团队活动形式。
二是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管理体制改革,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的新型关系。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全面实行中小学教师资格注册制度,推动县域内校长教师轮岗交流,深化中小学职称改革,职称评定向农村和一线教师倾斜。深化办学机制改革,开展现代学校制度建设,进一步健全家庭、社会和学校教育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的长效机制;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推动普通高中章程建设,开展义务教育学校章程建设试点工作。规模较大的学校要实行级部制管理,凡已实行的要进一步完善级部管理机制,没有实行的要逐步推行。深化干部任课制度改革,建立巡查、考核、奖惩制度,确保学校中层以上干部能够深入教学一线,指导教师教育教学。深化市直学校目标考评改革,制定《市直学校目标管理责任制指标评估体系》,建立市直学校目标责任制管理机制。探索实行民办学校分类管理,推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
三是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深入研究高考招生录取机制。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要继续实施国家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加快推进高职院校分类考试等。各县(市、区)、各学校要认真研究相关配套政策,通过专项招生、定向招生、自主招生等方式助推普通高中培养模式改革,让更多的孩子上适合自己的学校。推进中高职衔接,在全市中等职业学校各专业全面实施“3+2”大专人才培养模式,拓宽中职学校学生继续教育上升通道,满足学生多样化选择、多路径成才需求。强化实习实训教学,举办第七届中等职业教育技能大赛和第二届专业课教师技能大赛,积极参加全国、全省职业技能大赛,为优秀学生创造脱颖而出的成才环境。探索中小学创客教育新路径。各县(市、区)要支持鼓励中小学积极开展创新展览、竞赛,培养更多创新型教师,指导学生探索小发明、小创造和小制作。市直学校要率先举办科技创客节,成立创客实践室。
(四)抓好四大攻坚不畏难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改薄”、扩充城镇义务教育资源、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是我市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点、突破口、硬任务、大责任。
一是抓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攻坚。加大宣传力度,营造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浓厚氛围,形成全社会支持教育的良好环境。今年,宝丰县、石龙区要完成均衡发展县创建工作。郏县、鲁山县、叶县根据八项差异系数,列出问题清单,倒排时间节点,查漏补缺,加大资金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抓住今年学校布局调整的良好机遇,优化学校布局,合理分流学生,破解“大班额”。建立帮扶体系,实行学校联盟、结对帮扶,推动教学改革,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建立创建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各创建单位要履行创建主体责任,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整改不及时或评估认定未按时通过的县(区),要严格追究相关责任。
二是抓好“全面改薄”攻坚和扩充城镇义务教育资源攻坚。认真落实省政府办公厅豫政办〔20xx〕162号文件精神,严格按照“全面改薄”和扩充城镇义务教育资源规划项目予以实施。明确既定任务要求,层层建立台账,对于台账所列项目,把握好任务重点和时间节点,确保工作顺利推进。积极争取政府支持,通过开辟“绿色”通道、联审联批等办法,提升项目前期手续办理速度,加快各个环节进度;强化土地、环评、财政等方面的保障,力争项目早日开工、早日建成;切实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的作用,形成工作合力。对“全面改薄”的推进工作,中央深改组已提出了明确要求,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也出台了《专项督导办法》;扩充城镇义务教育资源工作从20xx年起,已列入省政府十项重点民生工程,纳入对省辖市年度考核目标体系,实行目标管理。省政府将严格责任追究,除对各地落实工作任务进度情况通报外,对工作落后的单位将实施问责,对因懒政怠政影响项目进度、不能按时完成任务的有关人员进行严肃处理。这两项工作给市政府汇报后要单独召开会议进行安排,教育部门作为项目的实施部门,应主动作为,积极协调,争取支持。市教育局将坚持定期通报制度,督促项目实施县(市、区)积极完成任务。
三是抓好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攻坚。认真落实好学前教育“国十条”关于投入、师资、管理等方面的体制机制要求,构建学前教育发展的长效机制。着力扩大农村学前教育资源,解决好城镇及城乡结合部资源总量不足的问题。继续把大力发展公办园作为扩大普惠性资源的重要举措,加大投入,加快进度。各县(市、区)要探索出台小区配套园建设和管理的实施办法,做好对现有配套园的清理工作,确保提供普惠性服务。出台普惠性民办园认定、支持办法,管好用好普惠性民办园支持资金。推动建立政府领导负责、相关部门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将重要工作任务分解到部门、责任落实到人,确保按时、保质完成。建立督促检查、考核奖惩和问责机制,适时开展专项督导。着手编制第三个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
(五)推动“五化”建设不懈怠
一是服务均等化。做好新一轮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规划,抓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严格落实“全面改薄”20项底线要求,以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先进县创建为抓手,从学校设置、校园规划、校舍建设、仪器设备配备、教师队伍、教育经费等方面落实建设标准。开展校园卫生专项整治行动,为学生创造适宜健康成长、和谐安全的校园环境。巩固完善中小学校舍安全保障 长效机制,争取更多的上级资金支持我市中小学的校舍维修改造。加快市直学校教学楼改造步伐,计划投资4267万元,开工建设市三中、八中、四十三中教学楼、育新幼儿园分园项目。按照教育部《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试行)》提出的92条管理要求,规范校长和教师的管理和教育教学行为,指导学校树立先进的学校治理理念,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20xx-20xx年教育部在7个地市、区县开展了管理标准校实验,我市也要在这项工作上有所探索。坚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试就近入学,规范学籍管理,严禁违规招生。加强中招体育考试管理,今年中招体育考试成绩由50分增加为70分,在组织体育考试过程中,要进一步规范考务工作,保证考试公开、公正、公平。继续实施关爱留守儿童工程,实施特殊教育提升工程。完善扶困助学体系,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准资助,做好控辍保学工作。
二是办学特色化。加快推进特色学校创建工作,通过“特色项目—学校特色—特色学校”的特色化办学道路,在管理、课程、教学、校园和德育方面优化学校管理,丰富办学内涵,提升学校品位,形成特色立校、特色强校的学校发展态势。调整职业学校专业设置,每所学校要重点建设3—5个品牌专业或特色专业,布局1个以上与我市主体产业相适应的主干专业群。开展校园阳光体育活动,严格落实中小学生每天阳光体育大课间一小时活动,积极开展体育、艺术特色学校创建,让每个学生至少掌握两项体育运动技能和一项艺术特长。创建校园足球特色学校16所。加强美育工作,开足开齐规定的艺术教育类课程,开展省音乐、美术名师送教到县活动,举办全市校园文化艺术节。
三是队伍优质化。强化师德建设,建立健全师德档案制度,坚持教师宣誓制度,严格实行师德表现一票否决制。组织开展“立德树人,成就最美”师德主题教育、“鹰城最美教师”公益评选活动,评选表彰一批师德先进典型,举办师德师风巡回报告会。完善教师补充机制,加大幼儿园教师、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体音美等紧缺学科教师的招聘力度;制定我市《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xx—年)实施办法》,深入实施“特岗计划”、“农硕计划”、“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计划”,持续改善农村教师队伍结构。完善五级培养培训体系,加大校本研修力度,本年度校本研修主题为“提升教师信息素养、助推教师专业成长”。加快教育领军人物培养,继续实施“启航、远航、领航”计划,积极推进“名校、名校长、名师、名班主任”带动工程,对第一批名师工作室进行考核,启动第二批名师工作室建设,遴选第二批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积极开展名师示范交流活动,启动“平顶山市名师发展共同体”,评选第四届“名师名校长”。继续实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新一轮“中小学优秀班主任素质提高工程”三年行动计划,遴选300名优秀班主任进行提高培训。落实教师工资总额的1.5%—2.5%教师培训经费,加强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建设。
四是教育信息化。加快推进“宽带网络校校通”,全市中小学互联网接入率达到95%,其中10兆以上宽带接入比例达到60%以上。各县(市、区)在“全面改薄”工作中,要重点保障农村边远地区学校信息化建设投入,基本实现普通教室全部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城镇和农村中小学比例,分别达到80%和50%,力争实现中小学生机比8:1。加快县(市、区)数据中心建设,推进各学校实施无线网络全覆盖。抓好教育信息化试点学校建设。加强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推进“微课”和“翻转课堂”在教学中的广泛运用,推进教育新媒体综合服务应用平台“平教育通”建设。建立实名制、组织化、可管可控的网络学习空间,80%以上的教师、50%以上的中学生和部分小学生拥有网络学习空间。鼓励教师应用空间开展备课授课、家校互动、网络研修、学习指导等教学活动;鼓励学生应用空间开展个性化学习、自主学习、协作学习,逐步实现“一生一空间、生生有特色”;鼓励学校应用空间开展教师考核管理、班级组织管理、学生综合评价、教学综合分析。
五是保障有效化。加强教育督导工作,做好全国中小学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创新县创建工作,对县级政府20xx年度教育工作进行督导评估,开展全市高中综合督导、第二批中小学素质教育示范校创建验收工作,适时召开全市初中工作会议。开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今年,新华区、新城区要通过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的评估认定。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从今年春季开始,统一城乡义务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民办学校也纳入保障范围。继续实施营养餐改善计划。建立公办普通高中办学经费保障机制,采取多种形式,争取落实我市公办普通高中办学经费。开展行政执法监督检查,严格民办学校招生广告审批制度,打击无证违规办学、乱招生、乱办班行为。完善民办学校年审评价形式和评价办法,发挥民办学校年审结果的运用效能。启动“七五”普法工作,加强法治教育,提升用法治思维处理问题的能力。
四、多措并举,推动各项工作落地生根开花
落实是一切工作的归宿。实干就是能力,落实就是水平。抓落实,是必须遵守的重大政治原则和政治纪律、组织纪律。
一要领导带头。各级、各单位领导班子是推动工作的“动车组”,一把手是“火车头”,只有思想上自觉、行动上主动,才能释放出落实工作的不懈动力。严格实行一把手责任制。各位局长和校长要把各项重点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亲自挂帅,靠前指挥,统筹协调。要推行领导干部“一线工作法”,经常深入一线,在一线调研、在一线检查、在一线办公、在一线解决问题,亲自推动各项制度、任务落到实处、见到成效。
二要合力联动。五指并拳才能抓牢东西,建立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重点抓,主管部门集中抓,相关部门配合抓,干部群众支持抓的合力落实工作机制,形成责任落实链条,整合资源,凝聚力量,把工作落实变成上上下下的自觉行动。
三要细化目标。“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各县(市、区)、各学校要根据全市教育发展目标和自身发展实际,科学合理地制定、细化本地本校年度发展目标,明确牵头领导、责任单位、责任人。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抓落实就要一级抓一级,一级推动一级,形成逐级负责的科学制度和长效机制。
四要务实重干。落实会议精神关键在“干”,无论干大事、创大业,还是抓改革、促创新,都必须“干”字当头。只有务实干、拼命干,扑下身子干,争当“实干家”,不做“空谈家”,把各项目标任务落实好、完成好,才能确保年底交上一个满意的答卷。
五要强化督导。工作落实既要靠内力驱动,也要靠外力推动。通过有力、有效的检查督促、精心指导,确保工作落实踏石留印、抓铁有痕。加强对重点工作和专项工作的督导,建立落实通报公示制。一年两次对各县(市、区)教育经费投入、师资补充、中高考成绩、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综合差异系数、事业发展主要指标等排位情况进行通报公示,并呈报市四大班子主要领导和主管领导,抄送各县(市、区)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和主管领导。
六要责任驱动。教育改革发展的内外形势使我们必须明白,要想取得抢占先机的竞争优势,最根本的就是要发挥“跳起来摘桃子”的精神,用目标引领抓好落实。市直学校要做县区学校的表率,今年,对市直学校要建立目标责任制评估体系,责任制就是军令状,就是承诺书。要通过目标责任制的评估考核来检验市直学校落实工作的成效。要重视评估考核的激励约束作用,对年终评估成绩突出的,予以表彰,对考核落后的,批评问责。
7.职工教育工作讲话稿 篇七
同志们: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学前教育。今年7月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把学前教育专列一章, 提出了到2020年基本普及学前教育的目标。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指示, 学前教育是重要的民生工程, 要在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时, 把发展学前教育作为突破口, 首先解决入园难问题。温家宝总理要求, 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划和措施, 大力发展学前教育, 作为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一项紧迫任务。
前不久, 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门研究了学前教育工作, 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今天, 我们召开全国学前教育工作电视电话会议, 主要任务就是落实总书记、总理的指示, 贯彻《教育规划纲要》和《若干意见》, 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学前教育工作进行专门部署。
刚才, 河北、大连、宁波等地的同志介绍了他们的经验和做法, 讲得都很好。多年来, 各地积极探索, 锐意改革, 采取有力措施, 扎实推动学前教育发展, 积累了不少好的经验。广大幼儿教师为学前教育事业倾注了满腔热情, 以无限的爱心和责任感, 精心呵护和培育祖国的花朵, 做出了突出贡献。借此机会, 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大家, 并通过大家向所有默默奉献在学前教育战线上的同志们, 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深刻认识发展学前教育的重要意义, 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
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 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取得长足发展, 普及程度逐步提高。2009年全国共有幼儿园13.8万所, 在园儿童2658万人, 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51%, 是1980年的三倍多, 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在看到成绩的同时, 也要清醒地认识到, 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前教育目前仍是一个薄弱环节, 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 还不适应人民群众期盼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
一是学前教育资源短缺、投入不足, 一些地方入园难矛盾突出, 尤其是入公办园难已成为社会反映的一个热点问题。二是区域发展不平衡, 城乡差别大, 农村入园率低于城市近30个百分点。三是幼儿教师数量不足, 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待遇保障问题亟待解决。四是收费不规范, 有些幼儿园收费过高, 群众意见很大。五是体制机制不完善, 管理体制、办园体制、投入体制需进一步理顺。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学前教育的健康发展。我们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 深刻认识发展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第一, 发展学前教育事关亿万儿童的健康成长, 是促进人终身发展的奠基工程。学龄前阶段是人生最重要的启蒙时期, 是为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的重要阶段。相关研究成果表明, 在人的一生中, 这一阶段发展最快、可塑性最强。接受科学的学前教育, 对于幼儿形成强健的体魄, 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 激发学习兴趣、创新意识和合作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对人的健康、学习和社会行为等方面产生终身可持续的影响。大力发展学前教育, 为儿童创造良好的人生开端, 是坚持以人为本在教育领域的必然要求和具体体现。
第二, 发展学前教育事关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 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的第一阶段, 也是十分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 直接涉及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我国有一亿多学龄前儿童, 规模世界第一, 学前教育为全社会广泛关注。特别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家长对教育的需求进一步向早期教育延伸, 学前教育已成为人民群众对教育公平的新诉求, 成为事关千家万户利益的重大民生问题;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 人口流动带来留守儿童、流动儿童大幅度增加, 学前教育需求出现了新的变化。每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都寄托着几代人的期盼, 每一个家庭都希望孩子享有公平的机会, 接受科学的学前教育。大力发展学前教育, 对于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第三, 发展学前教育事关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必然要求。今日之儿童, 明日之栋梁。对学前教育的重视程度反映着一个国家的现代化程度, 是衡量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强国必先强教, 强教必重基础。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在上个世纪20年代就强调:“小学教育是建国之根本, 幼稚教育尤为根本之根本”。
自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 无论美、英等发达国家, 还是巴西、墨西哥、印度等发展中人口大国, 都把普及学前教育作为提高国家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国家基础教育和人力资源投资的重点, 加大财政投入, 实施了普惠性的学前教育国家行动计划。把学前教育纳入政府公共服务体系, 大力推进普及, 已成为当前国际教育发展的新趋势, 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行动。
当新世纪进入第二个十年之际, 在我国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的关键阶段, 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对于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具有深远意义。这是影响一代人甚至几代人、影响未来综合国力的大事。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在新的历史时期学前教育事业承载的重要使命, 切实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 以对国家、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把这件大事办好。
二、抓住关键, 突出重点, 加快提高学前教育发展水平。
《教育规划纲要》和《若干意见》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学前教育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 提出了明确要求。发展学前教育, 解决入园难的关键是突出公益性和普惠性, 构建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保障适龄儿童接受基本的、有质量的学前教育。
要做到五个坚持, 即坚持以大力发展普惠性幼儿园为方向, 注重保基本、广覆盖、多形式, 着力解决入园难、入园贵问题。坚持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 落实各级政府在规划、投入、监管和保障公平等方面的责任, 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坚持以幼儿为本, 遵循幼儿成长规律和学前教育规律, 探索科学保教方法, 一切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习惯养成、智力发展、快乐成长为重。坚持以服务群众为宗旨, 因地制宜, 从实际出发, 提供方便就近、灵活多样、多种层次的学前教育服务, 让群众有更大的选择空间。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 完善体制机制, 推进学前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当前, 要重点解决好五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 扩大资源, 增加供给。要采取多种形式, 扩大学前教育资源, 建设数量充足、条件达标、收费合理、面向区域内所有适龄儿童的普惠性幼儿园。
一要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 提供“广覆盖、保基本”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要在城乡公办资源短缺的地区尽快制定和落实发展规划, 新建和改扩建一批公办幼儿园, 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富余资源也要优先用于改扩建幼儿园, 促进公办幼儿园合理布局。鼓励优质幼儿园举办分园或合作办园, 支持街道、农村集体举办的幼儿园, 面向社区、面向社会, 承担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二要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 为家长提供多样化选择。对城乡民办幼儿园给予多种形式的扶持和资助, 引导其提供普惠性服务, 让群众可以在缴费大致相当的情况下自由选择公办园或民办园。三要建好、用好和管好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在城镇化进程中, 小区配套幼儿园既是配置和增加城市学前教育资源的主要渠道, 也是提高政府公共服务供给能力的有效手段。各地要把小区配套幼儿园作为扩大资源和规范管理的一项重点工作, 在小区规划、审批和验收等各个环节落实配套幼儿园建设政策, 确保小区适龄儿童“有园上”、“上得起”。各地要对小区配套幼儿园进行规范整顿, 对改变性质和用途的要加快整改, 予以纠正。四要把加快发展农村学前教育作为重点。各级政府要把发展农村学前教育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紧迫任务, 纳入公共服务体系, 加快乡村幼儿园建设, 建立和完善县、乡、村三级学前教育服务网络, 使农村适龄儿童能够享有公平的学前教育机会。
第二, 科学保教, 提高质量。这是促进学前教育公平、实现每个儿童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根本保证。
一要遵循幼儿成长规律和学前教育规律, 坚决防止“小学化”、“成人化”倾向。要为儿童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 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 注重让幼儿在与同伴和成人的积极交往中, 通过观察探索、感知体验, 享受快乐童年, 促进个性健康发展。二要强化对各类幼儿园保教质量的监督和指导, 建立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估监测体系, 进一步完善学前教育质量管理制度。同时, 加强学前教育教研和科研工作, 积极探索符合不同年龄层次、不同特点的儿童保教方法。三要在全社会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和质量观, 引导家长更新教育观念, 尊重儿童的天性和认知规律, 珍惜童年生活的独特价值, 支持幼儿园开展科学保教, 自觉抵制那些拔苗助长、违反儿童身心健康的错误观念和做法。
第三, 充实师资, 提升素质。造就一支师德高尚、热爱儿童、业务精良、结构合理的幼儿教师队伍, 是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幼儿教师是孩子进入集体教育机构的第一任老师, 思想品德要求高、专业性强, 工作很辛苦, 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对孩子们有重要影响。教师质量决定着学前教育的质量, 有限的资源要优先用于教师队伍建设。当前要下决心抓好四个环节:
一是严格准入, 实行幼儿教师资格准入制度, 严把入口关。幼儿教师有其特殊要求, 既要具备专业素养, 更要富有爱心、耐心、细心, 善于与孩子互动交流, 要把热爱这一岗位、适合这一岗位的人选拔到幼教队伍中来。二是核定编制, 根据国家规定逐步配齐教职工, 多渠道补充合格教师, 从根本上解决一些地方长期存在的教师数量不足问题。三是落实待遇, 切实解决好幼儿教师的工资福利、职称和社会保障等问题, 保障合法权益, 消除后顾之忧, 让广大幼儿教师心情舒畅搞教学。四是加强培养, 做好师资队伍培养培训规划。办好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 扩大免费师范生学前教育专业招生规模。这次我们提出初中毕业后五年制的专科学历教师培养模式, 这是考虑到我国幼儿师范专业特点和学前教育师资现状提出来的, 要积极探索、不断完善。园长和教师的培训要纳入继续教育计划, 大力加强师德建设, 注重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和远程教育平台, 创新培训模式, 满足幼儿教师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求, 不断提高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
第四, 拓宽渠道, 加大投入。加快发展学前教育, 财政投入是保障。近些年来的实践证明, 各级政府必须切实承担起投入责任, 不能单纯依靠市场机制来解决学前教育发展问题。各地要认真落实《若干意见》提出的要求, 切实加大学前教育投入力度。要落实各项财政支持政策, 做到预算有科目, 增量有倾斜, 投入有比例, 拨款有标准, 资助有制度, 改变一些地方对学前教育不投入、少投入的现状, 不断提高财政投入水平。
公共财政投入要向农村地区、边远地区、民族地区倾斜, 承担更多的责任。要建立学前教育资助体系, 对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给予重点资助。办好学前教育, 需要最大幅度增加政府投入, 但也不能像义务教育那样完全由政府包下来, 要形成政府投入、社会举办者投入、家庭合理负担的投入机制, 积极动员社会力量投资办园和捐资助园, 拓宽学前教育经费来源渠道。
第五, 加强监管, 规范办园。幼儿园遍布城乡社区, 量大面广, 办园主体多元化, 办园水平参差不齐, 规范管理的任务相当繁重。各级教育部门特别是区县一级要采取有效措施, 充实管理力量, 建立科学有效的监管机制, 切实履行好职责。要加强对幼儿园准入、安全和质量等方面的监督管理和指导, 对教师资质、人员流动、工资待遇、教育教学、卫生保健与安全管理等方面实行动态监管, 规范办园行为, 不断提高各类幼儿园的办园水平。尤其是对于幼儿园安全问题要高度重视, 决不能掉以轻心, 切实加强全覆盖的安全防护体系建设, 坚决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各级价格、财政、教育部门要根据职责分工, 加强幼儿园收费管理。
三、加强领导, 精心组织, 把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当前, 加快发展学前教育的各项任务已经明确, 关键是抓好落实。要坚决贯彻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重要指示精神, 把贯彻《若干意见》和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紧密结合起来, 把解决入园难作为实施《纲要》的起步之举和重点任务, 以更大的决心、更实的举措, 努力开创学前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第一, 切实把发展学前教育摆上政府工作的重要位置。地方各级政府是发展学前教育的责任主体, 要把解决入园难作为当前改善民生和推动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 列入工作计划, 摆上重要日程。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抓, 负总责, 化解突出矛盾, 解决重点问题。要建立健全切实有效的领导协调机制, 充分发挥各部门在资源调度和政策制定方面的积极性、创造性, 明确部门责任, 落实任务分工, 加强统筹协调, 形成推动学前教育发展的合力。要建立督促检查和考核奖惩机制, 把政策是否到位、措施是否有力、能否有效缓解入园难, 作为检验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工作实绩的一项重要指标纳入考核范围。
对于那些举措不实、力度不够、效果不好的地区, 要加强指导和问责。有关部门要开展专项检查, 推广先进经验, 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这里我要特别强调的是, 加快发展学前教育, 既要解决一些地方重视不够、不愿投入的问题, 也要防止不顾条件、大干快上, 采取运动式方法提高入园率, 忽视了质量和安全。要树立科学发展理念, 努力做到速度与质量、规模与内涵相统一, 积极稳妥, 有序推进。
第二, 抓紧制定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目前, 各地正在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 抓紧制定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要抓住这一时机, 紧密结合“十二五”规划的制定, 按照国务院文件精神, 编制好当地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 确保2011年3月底前完成编制工作并组织实施。行动计划要重在行动, 立足当前, 着眼长远, 标本兼治, 突出针对性、操作性, 对于发展学前教育所面临的现实困难和突出问题要有解决之策, 对于学前教育的体制机制改革要有明确路径, 对于三年内基本缓解入园难问题要有路线图和时间表。
这里我特别强调四点:一是科学规划, 合理布局。要准确掌握当地学前教育基本情况和突出问题, 在摸清家底的基础上, 从当地实际和群众需求出发, 合理安排学前教育的规划与布局, 不强求整齐划一, 不追求一个模式, 不搞一刀切。二是确定目标, 明确任务。要着眼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适龄人口变化趋势, 科学测算不同年份的入园需求和供需缺口, 合理确定三年发展目标, 并逐年落实。三是制定政策, 强化措施。地方各级政府对实施三年行动计划所需的财政投入要有适当的分担比例, 列入财政预算, 统筹考虑幼儿园运行和教职工工资、社保等问题, 努力提高投入水平。四是明确责任, 抓好落实。各省 (自治区) 市编制的计划要以县为单位, 主要措施要落实到县, 建设规划要落实到点。要有针对性地设计发展学前教育的工程项目, 并纳入当地政府实施的民生工程, 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予以重点保障。要建立责任制, 落实责任目标、责任部门和责任人, 一级抓一级, 层层抓落实。
第三, 认真做好学前教育体制改革试点。按照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 改革试点工作已于近期启动。各地要结合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制定和实施, 针对办园体制、投入体制、管理体制、用人机制和工作机制中存在的深层次障碍, 抓住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加大政策创新力度, 拿出解决办法和有效措施。特别是承担相关国家试点任务的地区, 要按照细化实化和方便操作的要求, 进一步解放思想, 大胆探索, 在重点难点问题上率先突破。
比如, 如何确保政府责任不缺位、社会参与有动力, 大力发展“广覆盖、保基本”的公办园, 积极扶持民办园提供普惠性服务;如何落实小区配套建园, 为居民提供就近方便、普惠的学前教育服务;如何建立和完善农村学前教育的多渠道经费投入机制, 解决好保安全、保工资、保运转的问题;如何协调不同所有制幼儿园教师的待遇问题, 避免形成和累积新的矛盾;如何适应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大趋势, 解决好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和留守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的问题, 等等。各级政府和各相关部门要积极支持试点地区的工作, 在政策、资金和指导力量上给以倾斜, 并及时总结推广好经验、好做法。
第四, 精心组织实施农村学前教育项目。按照教育规划纲要的部署, 推进农村学前教育的项目已于近期启动。今年国家先期在中西部10个省 (自治区) 进行乡村幼儿园建设试点, 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明年起逐步推开。农村幼儿园园长和骨干教师的国家级培训今年已经开始安排, 3年内将培训1万名。中西部地区各省 (自治区) 市要将其作为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的一个重要抓手, 与本地的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统筹安排。
一要确保建设好, 精心设计, 精心施工, 加强监理, 确保质量, 做到安全、适用。二要确保正常运转, 注重做好教师的招聘和园长配备工作, 园长和教师培训要向农村倾斜, 以保证新建幼儿园能迅速投入使用和正常运转。东部地区的项目实施由当地政府在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中安排, 省级政府要加大对当地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
8.如何提高国旗下讲话的教育实效 篇八
话题应可感
国旗下讲话相当于一堂面对全校师生的公开课,如果没有精心准备讲话稿,或者话题不吸引人,讲话内容脱离学校实际,就很难吸引学生,起到应有的教育效果。话题可大可小,可以关注国际国内时政大局,可以围绕社会的热点和师生关注的焦点,也可以围绕学生生活、文明礼貌、习惯养成等常规问题来谈。有的学校结合节日选择对应的话题,也有的学校制定一年的德育话题,逐周演讲。所谓“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多年前顾炎武写的这副楹联恰好为今天的国旗下讲话作了绝妙地注解。
当然有一些国旗下演讲话题也不错,但是却过于空洞,流于玄谈,缺少例子或者未能结合实际。学生听则听之,没有往心里去,这就没有效果。真正受学生喜欢的应该是一些切近学生实际、具体可感的话题,倒不在于话题的大小,关键是能否打动人心。对此可以总结为三个贴近: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比如去年5.12汶川大地震,举国齐悲,亿人伸手援助,这样的话题既重大又有学生实际参与,效果就比较好,再比如节水节里谈节水,就容易将生活中的细节上升到责任高度,让学生明白节水的意义。这样的话题学生喜欢听,教育效果自然显著。
演讲须精彩
国旗下讲话不是简单的发言,应该是一场演讲,应该从演讲的高度去审视和衡量国旗下讲话。首先,是演讲者的确定。很多学校习惯性地安排学校领导讲话,也有安排老师或学生讲的,通常是根据话题选合适的人,除了领导、老师、学生外,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邀请花木工人、校友、社会人物等谈相关的话题;也有因人而确定话题的,比如对师生有教育意义的特殊嘉宾、重要校友等。演讲者切忌老面孔,要常换常新。其次,是演讲者要重视演讲活动,要作充分的准备,尤其是演讲稿要准备好,才能口若悬河、慷慨陈词,如果照本宣科,与观众缺少交流,效果就要大打折扣。有的学校一律要求演讲者先试讲,有经验的老师可以自己试讲,没经验的老师和学生必须公开试讲,以确保演讲成功。再次,要尽量提高演讲水平,力求精彩。每学期国旗下讲话作为全校性的集会屈指可数,而且又是早上这样的黄金时间,要是敷衍一下,这种经济成本就太高了。更关键的是作为劳师动众的校级活动,大家期望值都比较高,众目睽睽之下,评价往往只有两种——“好”与“不好”。一旦不成功,不但起不到教育的作用,反而会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直接影响领导的威信和学校的风气。所以说,演讲精彩是教育高效的关键。
演讲是一门艺术,做好有难度,但是学习一些基本的常识却很有必要。诸如外在的形象、衣着、姿势、表情等,声音的高低强弱,语速的快慢与节奏等都要考究。有的演讲者满口方言;有的动则训斥学生,揭露批判不良行为,尽管用心良苦,但只会激起学生反感抵触,自然没有教育效果。为了提高演讲水平,有的学校还专门对国旗下演讲进行评价,邀请学生代表、老师等对演讲的主题、形式、语言、演讲技巧以及演讲者的仪表等打分评议,使得人人重视,个个上心,这样对国旗下讲话能起到良好的规范和促进作用。
形式务新颖
升旗仪式有简单的程序,但国旗下讲话没有固定的模式,没有谁规定必须是一个人讲话大家闭嘴敬听。作为每周一见数十年不变的老套形式,学生早就看腻了。如果不创新,光从形式看,听众就已经失望了一半。有许多老师创新出不少新的形式,比如用英语和汉语双语演讲来宣传英语学习,有的安排两个人演讲,有的组织几名同学分正反两方进行辩论代替演讲,也有的安排一个团队进行诗朗诵,效果都很好。演讲过程中有的老师穿插讲一些笑话、谜语什么的;高明一些的老师演讲时适时抛出一些话题给学生回答的机会,从而调动全场,形成上下互动的情势;更有一些老师随身带一些图片、实物等展现在学生面前,起到辅助说明的作用。比如有位老师进行“珍惜生命、拒绝毒品”的主题演讲时,他从虎门销烟的背景讲起,讲鸦片的特点、对人体的危害,然后取出随身带来的图片,展示鸦片对人体的侵害,对人性的扭曲,对人生、家庭的改变等,图文并茂,情真意切,全场学生无不感动。
当然,形式不需要太过花哨和烦琐,必须为内容也就是演讲主题服务。原本是利用心理上的“喜新”而行的破冰之举,一旦变成哗众取宠,喧宾夺主之举,则画蛇添足过犹不及,收不到预期的效果。此外,演讲时间不宜过长,一般控制在3—10分钟以内,而就整个升旗仪式来讲,也应该务求简洁,力擗繁琐冗长,以简洁的形式烘托演讲的宏富和精彩。
氛围要创设
演讲离不开环境氛围的创设,而环境最起码的要求是净、静二字,此外就是空间适宜、音响设备良好。一个整洁安静、气氛和谐的环境能给演讲者以良好的心态和饱满的热情,也能给听众以舒服愉悦的心境,也惟有这样的心境才能使观众更专注、更深入地理解演讲的内容,在心理和情感上与演讲者形成共鸣。
有时为了特定主题的需要,演讲现场需要适当准备一些布景道具。比如有一所学校在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日里演讲时,事先准备了电影短片、《屠城血证》一书和小红旗等,演讲者情绪激动慷慨陈词,场下观众挥舞小旗积极互动,取得很好的教育效果。环境氛围的适当营造并非陷入形式主义的窠臼,就像要备一节课就要准备适当教具媒体一样,当我们把国旗下演讲当作一节课去准备;把它当作一场灵魂洗礼,做些工作也就无足道了;如果真的有一个或者几个甚至更多学生因为这一场演讲而彻底改变世界观、人生观,树立理想,奋发图强,最终成为国之栋梁,做点劳动岂值得一提?又有谁说国旗下讲话就不会取得这样的效果呢?当然,若非主题特别需要,一般情况下也以简单便捷为宜,适当点缀渲染即可。
教育当系统
按照系统论的观点,系统的各组织共同合力才能创造出最佳的效果。国旗下讲话也需要与其他活动结合起来,才能发挥更大作用。国旗下讲话可以成为学校教育大系统中的一环,也以自己为中心,串联学校其他的教育活动。国旗下讲话可以成为学校一周、一月、一个学期学习生活的总动员,或者成为一项活动的开幕式;可以是一项主题教育系统中的一环,协同学校其他教育活动,也可以以国旗下讲话为先导,引领一系列教育教学活动。比如有的学校开展文明礼貌月活动,定好计划后,就在某月开始的升旗仪式上演讲发动,各班级则利用晨会夕会、进行具体的教育培训,中途安排适量的文明礼貌实践作业,月底举行主题队会,最后利用国旗下讲话进行总结。这样的教育就比较系统深入,真正让学生沿着知、情、意、行一路走来,效果比较好。
国旗下讲话既可以与德育活动紧密结合,比如主题班会、晨会夕会、实践作业等;也可以与教学相结合,比如联系科学社会学科谈环境教育,联系语文学科谈阳光阅读等;还可以将学校最近的重要活动,比如校庆、创建开放日、友谊赛等结合起来做动员。总之,国旗下讲话要能将学校可利用的教育资源充分结合起来,形成合力,以期达到教育效果的最大化。
国旗下讲话是一种仪式庄重、气氛肃穆的集体教育形式,与其他德育载体相比有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价值。学校要充分挖掘利用乃至创新这一德育资源,将其建设成为让学生喜欢乃至热爱的校本德育课程,使国旗下演讲这一神圣的仪式回归应有的地位,发挥最大的教育作用,而不再是形式和累赘。
【职工教育工作讲话稿】推荐阅读:
公司职工教育培训动员大会讲话12-23
加强职工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性08-06
航道管理站2005年职工教育工作总结12-01
领导职工大会讲话稿07-29
医院职工大会讲话稿08-15
年终职工大会讲话稿01-01
职工素质教育09-10
妥善安置职工会议讲话讲话01-07
退伍职工慰问讲话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