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廉洁从教的思考

2025-01-06

教师廉洁从教的思考(共11篇)(共11篇)

1.教师廉洁从教的思考 篇一

爱岗敬业

廉洁从教

大王店镇初级职业中学

贾国芬

现在,社会上提倡一股可亲可敬的风——廉洁之风。

“临大利而不易其义,可谓廉矣。”这是古人对廉洁的定义,用今天的话说,不损公肥私,不贪污谓之廉洁。廉洁从教,是教师职业道德中的一个最显著的特点,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教师提出的具体要求,也是人民教师的崇高风范。廉洁从教是教师处理教育教学活动与个人利益之间关系的准则,廉洁从教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显得尤其重要,教师应当注意保持这种品德。

人们都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职业!”这体现了人们对教师的尊重。教师之所以受人尊重,因为他是人类文化、文明的传播者,因为他的职业是神圣的,担负着培育下一代的艰巨任务,因为他是人师,是人之楷模。然而,近年来,由于国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社会价值呈现复杂化、多样化的趋势,对生活相对清贫的教师来说无疑形成了巨大的冲击。一些教师淡化了对事业、对理想的追求,敬业精神有所下降,教学工作马虎,精力投入不足。有的教师贪图金钱和享乐,信奉“金钱万能”,提出了做人要“理论联系实惠”;有的教师损人利已,私欲膨胀等等。这些行为不仅违背了《教师法》、《教育法》,也损坏了教师的群体形象,更为严重的是败坏了社会风气,污染了育人环境,扭曲了纯洁的师生关系。那么如何克服为师不廉,消除行风不正呢?除了健全制度,加强纪律教育外,最主要的还是要消除教师不廉不洁的外因。我认为: 首先,教师必须坚守高尚情操。教师不能以从事经济活动的心理来从事教育教学活动,也不能要求学生对自己付出的劳动从物质利益上作出回报,从利益角度考虑,教师也不应当利用工作之便向学生或家长索取额外报酬。既然教师在生活、工作稳定等方面已基本上没有后顾之忧,那么他们就必须自觉培养以事业为重、以学生为重的宽阔胸怀,不断提高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精神追求的境界。以这样一种情感来对待和坚持献身教书育人的事业,只有这样,才能用一个高尚、美好的人民教师形象去影响学生,熏陶学生,促进学校各项工作有序进行,进而促进社会道德水平,促进社会义精神文明建设,就是人民教师应有的高尚情操。

其次,教师要发扬奉献精神。一个人只有深深地热爱他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就会为之奋斗,为之献身。教师职业作为一种以人育人的职业,对其劳动质量提出的要求更高并更无止境,对其劳动数量却又很难做到准确计算,所以从事教师职业必须发扬奉献精神。教师的奉献精神就是以为学生服务为最高目的,以培育少年成长成人为最大责任,不计报酬,淡泊名利,乐于献出,不重索取,以教为志,以教为荣,以教报国的精神。我们处在一个改革开放的新时代,一个继往开来的时代,教师应当开拓创新,更成为“政治坚定、思想过硬、知识渊博、品德高尚、精于教书、勤于育人”的教育家,这就需要一种在已有的基础上,不固步自封,开拓前进,勇往直前的奉献精神。时代对教育寄以厚望,对教师赋予重任,教师要以国家社会的大业为已任,珍视本职所承担的职责,爱岗敬业,乐于为之奉献自己的宝贵年华。再次,教师要杜绝利用职责之便谋取私利。教师利用履行教育学生职责之便为个人谋取私利,与坚守高尚情操、发扬奉献精神是背道而驰的。为了抵制利用职业之便以教谋私的错误倾向,对于大多数教师来说,应着重解决一个心理上不平衡问题。应树立以积极的劳动创造为社会集体作贡献观,树立思想言行合乎道德标准的道德观,要在劳动贡献基础上追求利益,不要不劳而获,不索取损害他人利益的财物。不收受不义之财,正确看待分配不合理的短暂现象。教师作为社会上一个思想水平较高的群体,不应因为心理上感到不平衡就对错误倾向随波逐流,而必须站在更高的立足点上,以正确的态度来认识和对待社会上的消极现象,以坚定的立场维护教师自身廉洁从教的形象。我们也应当看到,近几年,教师待遇的不断改善,教师的收入、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的大幅度提高,使职业稳定性的优势愈显突出,冲击着人们头脑中“家有三斗粮不当孩子王”观念,教师已成为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的职业。

我们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应自觉地把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的光荣职责,努力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求,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严格约束自己,在工作中做到廉洁从教,坚守高尚情操,认真履行职责,为教育事业奉献终身。

诚信做人

作者:王宇(大王店初级职业中学八年级一班)

许多年前,伟大的哲学家康德曾说:“这个世界上只有两样东西能引起人内心的深深震动,一个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一个就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律。”仰望天空,有飞鸟掠过的身影;仰望苍穹,星光依旧璀璨晴朗。而俯察内心,崇高的道德律令却需要我们再次温习和呼唤。诚心之光,经过了千百年的时间淘洗,依旧清晰如初,依旧鲜活如前。

一个人的为人处事、言谈举止需要诚信,社会的昌明和繁荣更是离不开诚信。诚信之于人和社会犹如水之于鱼,叶之于花,须臾不可或缺。

从古时起,诚信便散布在人间的每个角落并早被古人意识着。有人不屑,如吕布之流;有人追求,如岳飞之类;有人成功,如刘邦之辈。还有古语为证:“成在学、思、行,行在诚、实、信”、“车无辕不行,人无信不立”、“有德有才者,谓之君子;有德无才者,谓之贤人;有才无德者,谓之小人”。上述三句古言也反映了诚信、成人、成才的关系。其中“成在学、思、行,行在诚、实、信”就已经高度概括了诚信、成人、成才的关系,诚信是基础,然后才谈得上探索如何成人与成才。“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商鞅用“立木取信”的方法,正是由于诚信市的新法才得以实行,秦国才渐渐强盛,最终统一了中国。而同样在商鞅“立木为信”的地方,在早它400年以前,周幽王为博取褒姒的淡淡一笑,在曾经盛开诚信之花的地方导演了一场践踏诚信的一场令人啼笑皆非的“烽火戏诸侯”的闹剧。一个“立木取信”,一诺千金;一个帝王无信,戏玩“狼来了”的游戏。结果前者变法成功,国强势壮;后者自取其辱,身死国亡。可见,“信”对一个国家的兴衰存亡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辉煌灿烂的历史上有这样一位不断探索如何做人的圣人--孔子。他在回答学生子贡提出的请教治国的办法时是这样说的:“一是让老百姓丰衣足食,二是国家拥有强大的军队;三是取得臣民的信任。如果得不到臣民的信任,国家迟早要灭亡。”两千多年前,孔子就对为人治国的诚信问题提出了精辟的见解。时至今日,诚信是做人之本、兴业之基、立国之策,这已是社会各界的共识。

“车无辕不行,人无信不立”体现了诚信与成人的关系。“有德有才者,谓之君子;有德无才者,谓之贤人;有才无德者,谓之小人”体现了诚信与成才的关系。

假如人人都生活在欺骗的面具下面,你的眼睛还可以相信谁呢?料是谁都会一筹莫展,终日人心惶惶,那活在世间又能得到什么乐趣呢?人类文明又怎能前进呢?一个言而无信的人,他又怎能保住人格的最低限度?此类人繁衍凝聚成的又是怎样的一种族魂、国格?长此下去,人类文明将停滞不前。

诚信是金,品是纯正而弥足珍贵值得我们珍藏在心灵的最高处;诚信是镜,照出灵魂的善恶美丑,需要我们用心擦拭;诚信是火种,要求我们悉心呵护,不但把它散播开来,成就燎原之势,而且把它薪火相传,让每一代人都能感受到她的光明与温暖。诚信是一枚古老的种子,在我们追随时代的行程时,匆忙的脚步千万不要忘了带上它。发自内心,源于自觉,遵从自愿,终身恪守。让这枚古老的种子在新时代的土壤里,在我们的努力下,生根开花,绽放风华。

指导教师:贾国芬

让诚信之花开满校园

作者:郝亚轩(大王店初级职业中学八年级一班)

有人说:“诚信是什么,它在哪里?”我认为诚信是金,诚信是美,诚信是一种无形的力量,诚信就在我们的身边。善良的人、实事求是的人,他们是诚信的使者,在他们心中,诚信不仅仅是两个字组成的词,更是他们真诚待人的表现,为人处世的原则。那我们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应该如何做一名诚实守信的好少年呢?老一辈革命家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宋庆龄奶奶年少时就是个信守诺言的好孩子。一天早晨,全家人准备到朋友家去做客,可宋庆龄对爸爸说:“今天我不能去了,我答应了同学小珍今天上午教她叠花篮。”爸爸说:“明天再教她吧,以后也可以嘛。”宋庆龄摇着头坚定地说:“不。您说过,做人要讲信用。如果我忘了约会,明天向她道歉是可以的,可是我并没有忘记呀。”宋庆龄目送家人走出家门,独自一个人回到房里,静静的等小珍来找她。她等啊等啊,等了好久也不见小珍的身影。下午爸爸妈妈从朋友做客回来,见宋庆龄一个人就问:“小龄,你的朋友来过了吗?”“爸爸,她没有来,也许她临时有了别的事情。”“没有来。那你一个人在家多没意思啊。”妈妈有些心疼女儿了。“没关系,我觉得很快活。”宋庆龄仰起头回答,“因为我信守了自己的诺言。”

宋庆龄奶奶年少时的这件事告诉我们,要做一名讲诚信的人,必须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那我们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应该严格遵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好好学习,敢于改正自己的缺点,勇于同不讲诚信的坏人坏事做斗争,诚信是我们的良知和责任,诚信是我们崇高的使命。人不会因为美丽而变得诚实守信,却会因为诚实守信而变得美丽。有了诚信,你的人生就更加充实,有了诚信,你就能和朋友和睦相处,有了诚信,你的生活就更美好。

同学们,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做一名诚实守信的好少年,让诚信的花朵开满校园,开遍祖国的每一个角落!

指导教师:贾国芬

十元假币

作者:陈士稳(大王店初级职业中学八年级一班)

不知在何处何人找给我一张十元假币,它在钱夹里“安分守己”的躺了一个多月后才被我发现。

作为农民家的孩子,我深知这十元钱的分量。我仿佛看到了父亲因扛包而红肿的肩膀和母亲干裂的手掌。他们递给我的是实实在在的血汗钱,而粗心的我却没有发现找回的是一张十元假币。它如同巨石压在我的心头,让我好生内疚。我不知该如何处置它,便向室友寻求“良策“。

“要我看,趁打饭的时候容易混过去。”“我、、、、我怕”我期期艾艾的说。“怕什么,是别人先蒙你的,现在马上要吃中午饭了,走,我和你一起去!”一位室友自告奋勇。

来到餐厅,走到人最多的一队,离窗口越近我就越心虚,手心的汗湿了那张钱。“你要什么菜?”服务员热情的问,我随意一指,与此同时,将那张如芒刺般扎手的十元钱递了过去,服务员随手把钱交给身边的男炊事员。混过去了,我自慰。突然心又提到了嗓子眼。只见那人慢慢展开它,对着光亮处照了照,又用手摸了摸,不屑的看了我一眼说“假的!”“啊?不会吧?”室友故作惊讶。“是假的!”他更肯定了。“对不起,我不知道是假的,实在对不起!”我慌忙收回那十元钱,只觉得脸上被人抽了两个巴掌似的火辣辣的。

回宿舍的路上,我的心渐渐平静下来。为了自己没有达到目的而深感庆幸,又为自己的行为而羞愧。“不要难过,今天用不掉改天再用!”室友劝慰说。我拿定主意“我不打算用它了。”“啊?你疯啦,你父母挣钱多不容易,你就这样白白的丢掉它?”她睁大眼睛问。“如果这十元假钱能骗许多人的话,就让我做最后一个受骗者吧。我实在没有勇气再去蒙骗别人!”我坚决的说。

如今,那十元假钱仍放在我的钱夹里,我准备一直保存它。因为它为我映照出社会复杂的一面,同时提醒我:在生活中应坚守某些可贵的品质,那才是真正的财富,至少能让自己活得更踏实。

指导教师:贾国芬

播下廉洁种子

迎接美好明天

大王店初级职业中学

八年级(2)班

胡聪

这是一个充满希望,充满竞争的时代。我们要从小养成廉洁自律的好习惯,树立廉洁光荣的意识,培养健康向上的人生理念和道德观念。

廉洁就是清廉、清白之意,对于我们学生来说“廉洁”的含义更多的是应该要知道懂得勤俭节约、洁身自好、自律自强、大公无私、反对浪费等优秀品质,懂得弘扬“敬廉崇洁,人人知诚信,人人讲诚信”的精神。

毛主席曾经说过:“房子是要经常打扫的,不打扫就会布满灰尘;脸是要经常洗的,不洗就会灰尘满面。”这次“廉洁文化进校园”活动,恰似春风化雨,为我们再次洗了一把“脸”——是对我们精神世界的洗礼、思想灵魂的净化。

说到这儿,我就不由自主地想到了我们敬爱的周决理。周总理已经离开我们30多年了,但是,随着时光流逝,人们对周总理的怀念和敬仰之情,不但没有淡薄,反而与日俱增,那么,周总理为何有哪些巨大的魅力博得人民的浓浓敬意?这是因为,一方面,他在缔造和建设新中国的伟大历史进程中,为党和人民建树了不可磨灭的丰功伟绩;另一方面,他毕生严于律己,清正廉洁,不求索取,但求奉献,把一切献给了党和人民,连自己的骨灰都撒到中华大地,完全彻底地实践了他“活着为人民服务,死后也要为人民服务”的宏愿。正是这两个方面的有机结合,构成了周总理特有的纯真的人格魅力,从而赢得了人民衷心的爱戴和钦佩,甚至连她的一些国外的政敌也不得不为之折服。

周总理廉洁自律的表现是多方面的,也是一贯的。

衣着——在人们的印象中,周总理总是那样衣冠楚楚,风度翩翩。殊不知,他仅有的几套料子服装,大都穿了几十年,有的破损了,精心织补后继续穿,有一次,他穿着织补过的衣服接待外宾,身边工作人员说这套“礼服”早该换换啦。他笑笑说:“穿补钉衣服照样可以接待外宾。”“织补的那块有点痕迹也不要紧,别人看看也没关系。丢掉艰苦奋斗的传统才难看呢!”他的补衣磨破了,换上新的领口和袖口照旧穿。

饮食——周总理的家常饭菜很简单,主食经常是些粗粮,副食一般是一荤一素一汤。他规定的工作餐标准是四菜一汤的家常饭菜。他说:“四菜一汤既经济又实惠。”他在外地视察或主持会议,同大家吃一样的饭菜,不搞特殊,离开时一定付清钱和粮票。

住房——从建国初期,周总理就住进了中南海西花厅,一住就是26年,直到他去世,西花厅是清朝乾隆年间修建的老式平房,潮湿阴冷。身边工作人员于心不安,多次提出修缮,但他坚决不同意,他说:“我身为总理,带一个好头,影响一大片;带一个坏头,也影响一大片,所以我必须严格要求自己。”

用车——周总理对自己乘坐的轿车没有什么特殊的要求,后来他经常乘坐的专车是红旗轿车。在用车问题上,他公私分明,毫不含精,他去理发,医院看病等都算作私人用车,总要叮嘱身边工作人员照章付费,从工资中扣交。

周总理的基本生活要素,衣食住行的俭朴作风,受到了长期在他身边的工作人员交口称赞,这是我们学习的典范,是广大民众学习的楷模。

好了,听我说了这么多,你现在知道什么是廉洁了吧,廉洁文化进校园,正以星火燎原之势走向各地,我相信今天播下廉洁种子,明天将迎来美好的世界!

指导教师:贾国芬

廉洁与贪婪

大王店初级职业中学

八年级(1)班

王美秋

古往今来,廉洁与贪婪几乎一直都是共同存在的。倘若没有了廉洁或贪婪,就无法突出对方的好处或坏处。

——题记

对于“贪婪”这个词语,大家也许并不陌生,但对于“廉洁”这一词,大家知道的又有多少呢?相信大家就算听到过,对这个词语得了解并不是很深,不大清楚它所指的意思是什么?廉洁指不贪污,腐化,不奢侈浪费,不以权谋取私利,贪赃枉法。同时也指有道德修养,行为纯洁。不随便索取不应有的报酬和不正当的财产,并以身作则,同腐败现象做斗争。

古今中外,不贪赃枉法,秉公办案,两袖清风的人总是被人赞扬。在人们心中,他们总是至高无尚,清正廉洁的。周敦颐曾说过一句话:“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廉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华夏精神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在历史上,出现贪官污吏的最早记录大约是在夏朝。虽然经历了许许多多的战争,朝代,但是贪官污吏仍然存在着,从此可见那些贪得无厌的小人是多么的顽强。《韩非子·喻老》云:“千里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历史上,有多少个王朝,多少个国家,正是因为这些贪得无厌的小人而被毁于一旦。这些贪得无厌的小人大多数都是因为抵挡不金钱的诱惑而收了他人的贿赂,从此迷失了自我,无法自拔;也有少数贪官是因为看见他人收取贿赂,便有样学样,跟着收取贿赂。在这些贪得无厌的小人的压迫下,有多少保家护国、忠贞不渝的清臣遭受到他们的残杀,迫害。但即便如此,仍然有许许多多的忠臣烈士一直与他们进行着顽强的斗争,如:“两袖清风”的于谦、“不私一钱”的杨继宗、“手好不要钱”的王杰等。可惜的是,这些忠臣烈士因朝廷的腐败灭亡而被入侵者残杀了,即使幸存下来,也因不甘苟延残喘的活下去而自尽了。

在这个改革开放的时代里,更加需要廉洁精神。以维护国家利益,打击以权谋私,贪得无厌的小人。这些人会成为国家进步的羁脚石,好比为“害群之马”。正如古代教育家——孔夫子所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

在当今社会,自从有了共产党的带领后,贪官污吏正在逐渐的减少。再加上共产党在最近的期间里,加强了反腐工作的力度与次数,使得贪官污吏一下子减少了很多。但是,仍然有极少数的贪官污吏存在。这些贪官污吏被金钱蒙蔽了双眼,满脑所想的只有那些金钱,把一个为官者应该尊守的法则抛在脑后。不过,再过不久,这些贪官污吏就嚣张不起来了。在反腐工作下,他们会被一网打尽,得到应有的惩罚。

我们中学生就要把清正廉洁作为一种行为规范,我们要继承和发扬廉洁精神。虽然我们还没有反腐的这种能力,但是我们也要在心里树立起这种精神。我们虽然不能令贪婪完全消失,但只要我们克制好自己,不被金钱迷惑,这个世界就会变得更加美好,更加美丽!

在这个世界上,廉洁与贪婪的关系正如光与暗,美与丑,富裕与贫穷一样;有光才有暗,有美才有丑,有富裕才有贫穷。廉洁与贪婪存在的目的,只是突出对方,让人们更清楚地认识他们罢了。

指导教师:贾国芬

爱 岗 敬 业

廉 洁 从 教

大王店初级职业中学2009-3-28

大王店初级职业中学2009-3-28

让诚信之花开满校园

大王店初级职业中学

2009-3-28

大王店初级职业中学

2009-3-28

播下廉洁种子

迎接美好明天

大王店初级职业中学

2009-3-28

廉 洁 与 贪 婪

大王店初级职业中学

2009-3-28

2.教师廉洁从教的思考 篇二

一、教师廉洁从教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教育大计, 教师为本”, 从这个意义上说, 教师掌握着年轻一代的命运, 掌握着人类未来的命运。人类的未来取决于年轻一代, 年轻一代的未来取决于教师。新时代, 教师首先要有新理念, 这不仅体现在专业学识上, 还体现在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廉洁意识与廉洁观念上, 直接关系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 关系我们党执政地位的巩固。“捧着一颗心来, 不带半根草去”, 是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名言。

(一) 廉洁从教是为师的人格前提。

唐代教育家、文学家韩愈提出:“师者, 传道、授业、解惑也。”他把“传道”作为教师从教的首要任务。而教师若要通过 传道方式育人, 自己首先要修身养性, 做个思想品德高尚的人, “问渠哪得清如水, 为有源头活水来”, “其身正, 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 便是对此的真实写照, 教师必须做到廉洁、清白, 才能对学生进行言传身教。

(二) 廉洁从教是育人的品德基础。

“教”:“上所施, 下所效也。”教师教书育人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人才, 教育和引导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和道德观符合各个阶级需要的人才培养方向。历来的人才标准均包含德、才两大方面, 各个统治阶级都把“德”作为人才的首要标准, 而“德”中的基本问题就是利益问题, 当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社会利益发生矛盾时, 如何对待和处理呢? 一个廉洁奉公、大公无私, 处处考虑集体利益、社会利益的人, 他的道德品质必然是优秀和高尚的;反之, 则丑陋、卑劣。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立德, 教师首先要“有德”, 教师廉洁从教、自觉抵制腐败现象, 对所在学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教师廉洁从教不协调因素的现状及原因

教师是处于现实生活中的人, 生活相对清贫, 面对扑朔迷离的现代社会, 经商、下海、购豪车、买别墅等如一只只诱惑的手, 牵扯着人们易动的心。于是一些教师以各种借口抛弃自己廉洁从教的信念, 信奉“金钱万能”, 认为“理论联系实惠”;也有人借用自己的职务关系, 强迫性地给学生订辅导资料, 从中收取高额利润。此类教师严重损坏教师群体形象, 更扭曲纯洁的师生关系。

(一) 从外在客观因素分析。

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变革的新旧交替时期, 外在规范失衡乏力, 一方面已有体制、观念陈旧落后, 不适应社会发展, 另一方面新体制、制度还未建立完善, 在这新旧交替时期, 外在规范失衡乏力使社会不正之风不能得到有效遏制, 为师不廉现象随之发生。外在规范失衡乏力除社会因素外, 还有学校自身问题。如学校防治为师不廉制度措施缺乏或还没有建立, 如此很难形成对不廉现象的强有力约束。另外, 收入分配不公也是造成为师不廉的因素。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经济发展很不平衡, 相对个体、私营业主, 教师收入明显偏低, 这种情况与教师的社会价值很不相称, 面对社会上的“暴发户”, 许多教师的职业神圣感丧失, 产生严重的心理不平衡, 于是出现不廉行为。

(二) 从内在主观因素分析。

1.人生价值观错位, 受拜金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影响, 有些教师的人生观、价值观出现错位, 认为“真正的幸福是物质富有、感官快乐”, “市场经济, 一切要等价交换, 想要孩子受到更多关注就要请客送礼等”。因此, 部分教师把知识传授当做商品, 商品经济等价交换成了处理师生关系的基本原则, 由此导致教师职业道德沦丧, 以职谋私, 不以为耻。

2.道德品质败坏。部分教师信奉“人不为己, 天诛地灭”, 光天化日之下不改自私贪婪本性。当他们自私贪婪的欲望没有得到满足时, 便想尽办法加倍补偿这种“失落”, 甚至采取非法或强硬手段满足一己私利。

三、开展教师廉洁从教的有效途径

倡导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风尚。教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 他的一言一行都将成为学生效仿的对象。教育是高尚的事业, 学校是非赢利机构, 教师作为教育者应恪守“修身慎行, 敦方正直, 清廉洁白, 恬淡无为”的原则。

(一) 提高教师待遇。

尽管教师这个职业相对较为清贫, 但教师毕竟是处于现实生活中的人, 有家庭, 有自己的生活, 柴米油盐问题同样存在, 因而对于部分地区教师待遇偏低的情况要给予调整, 使教师能够安于工作。过去比喻“教师是蜡烛”, 只懂得无私奉献, 现如今, 家家均用上了“白炽灯”, “蜡烛”几近消失。通过相关政策, 可以看出国家的类似打算:努力提高教师工资, 且部分地区已落实到位。

(二) 自我约束, 廉洁从教。

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个岗位, 就要正确认识教师岗位的苦与乐, 这个职业虽然不会带来任何物质上的富有, 但精神上却是充实、快乐的。因而教师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自我约束, 廉洁从教。学校领导班子要承担起廉政文化建设、师德师风建设的责任, 以身作则树立廉洁之风。经常对教师进行爱岗敬业、廉洁从教和为人师表等方面的教育, 从而使教师在思想上筑起一道抵御腐败文化的思想道德防线。只有形成清正廉明的校风, 我们的教育事业才能得到优质发展。

摘要:十八大明确提出要重拳反腐, 永葆清正廉洁。注重教师廉洁从教, 是教育界及相关部门为不断适应教师职业环境的变化, 抵制社会不良风气的一项重要举措。廉洁从教是为师的人格前提和育人的品德基础。然而, 当今社会屡屡出现教师“缺德”的负面情况。如何逐步提高教师道德水准, 营造淡泊名利、爱岗敬业的师德师风氛围尤为必要。

关键词:廉洁从教,师德,自律教育

参考文献

[1]陈桂生.“师德”研究[J].教育研究与实验, 2001 (3) .

[2]王家芳, 张玉明.论教师理想人格的价值[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3 (3) .

[3]杜时忠.教师道德从何而来[J].高等教育研究, 2005 (5) .

[4]纪明晨.廉政文化进校园能优化校风促进和谐[J].教师, 2010 (7) .

3.教师廉洁从教的思考 篇三

问:教育部为什么要出台《规定》?

答:中央反复强调,要持之以恒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坚决纠正“四风”。要从具体问题抓起,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一个时间节点、一个时间节点抓。教育部高度重视,把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来抓,从自身做起,从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抓起,扎扎实实推进作风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转变工作作风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作风转变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只有经常抓,长期抓,常抓不懈,才能巩固和扩大作风建设的成果,取得党风政风、教风学风的进一步好转。当前,教师违规收受礼品礼金、接受吃请等问题,在一些地方和学校不同程度的存在,人民群众反映强烈。问题虽然发生在少数教师身上,但严重损害了人民教师整体形象,这些问题不解决,就无法真正履行教书育人的崇高职责,就无法完成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就成为一句空话。正是因为看到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特别是治理教师违规收受礼品礼金、接受吃请等问题的重要性、紧迫性,教育部下定决心,把治理这些问题作为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的重要内容,不失时机地出台这一规定,在全教育系统持续开展正风肃纪活动。

问:出台《规定》具有什么重要意义?

答:一是有助于推动教育系统作风建设的不断深化。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要在坚持中深化,在深化中坚持。深化就要实化、细化、具体化、经常化,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要在抓常、抓细、抓长上下工夫。虽然教师违规收受礼品礼金等问题看似小事,但发生在人民群众身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影响很广,蔓延很快,必须及时解决。教育部就是从这些具体问题入手,抓早抓小,防微杜渐,说出一条,做到一条;发现一个问题,解决一个问题,一个节点一个节点抓下去,这样久久为功,积小胜为大胜,全面纠正教育领域不正之风,营造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

二是有助于推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学校是人才培养,特别是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承担着传播人类文化、开发人类智慧、塑造人类灵魂的神圣职责。教师的师德师风会对学生的思想和成长产生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教师的师德师风理应成为社会道德的示范区和辐射源,走在社会的前列。教书者必先强己,育人者必先律己。我们出台这样一个规定,就是以这样的标准严格要求我们的教师,使广大教师自尊、自强、自省、自律,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影响学生,引导学生,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三是有助于推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当前,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到了强化整改阶段,中央要求,要针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深化整改,取得实效。我们出台这样一个规定,就是要把师德师风问题治理的措施、办法制度化、长效化,使教育系统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果扎根落地,得到巩固。

问:《规定》聚焦哪些违规违纪行为?

答:《规定》主要针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教师违规收受礼品礼金等问题,实际上是指教师利用职务便利,向学生及家长索取好处。全社会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期望很高,但是从媒体曝光、群众来信、案件查办、巡视检查等不同渠道掌握的情况来看,人民群众对教师收受礼品礼金、接受吃请等问题反映强烈,师德师风的满意度还不是很理想。要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就必须以“零容忍”的态度解决这些问题。《规定》是教育部首个针对教师违规收受礼品礼金等问题进行认定和处理的专门文件,明确提出“六个严禁”,重点列举了收受礼品礼金、接受宴请、参加由学生及家长付费的娱乐活动、让学生及家长支付或报销应由教师个人或亲属承担的费用、通过商业服务获取回扣等5个方面的禁止性内容。同时,明确了兜底条款,凡是利用职务之便谋取不正当利益的其他行为,都在《规定》禁止的范围内,为教师从教行为划定“红线”,设定“禁区”。通过严明纪律要求,教育引导广大教师要强化自我教育和约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高尚师德,坚持廉洁从教,切实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自觉抵制收受礼品礼金等不正之风,以实际行动塑造教师的良好形象,为全社会树立崇高的道德标杆。

问:如何推动《规定》的贯彻落实?

答:一是狠抓责任落实。要求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切实履行治理教师违规收受礼品礼金等问题的主体责任,建立健全领导责任制和工作机制,结合各地实际,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和配套措施,全面履行好廉洁教育、宣传引导、完善制度、监督检查等方面的职责,将教师违规收受礼品礼金等问题的治理,贯穿于教师队伍建设和管理工作的全过程。

二是加强宣传教育。要求采取有效形式,大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使广大教师充分认识廉洁从教的重要意义,切实规范从教行为,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使自觉抵制收受礼品礼金等不正之风成为教师的普遍认同和自觉行动。同时,做好宣传引导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争取全社会理解支持、积极配合和广泛监督,倡导文明健康的感恩、感谢方式,引领尊师重教的社会新风尚。

4.教师廉洁从教浅谈 篇四

一、廉洁从教的重要意义

教师的职业神圣而光荣,担负着培育下一代的艰巨任务,教师的人格对学生的学习、生活、为人、处事等诸多方面都具有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会直接地影响学生身心的发展。教师只有廉洁从教,为人师表,才能把真、善、美的种子播撒在学生心田,并使之“开花”、“结果”。

廉洁是教师立身之本。只有廉洁从教,教师才具备道德上的感召力,才能深刻影响学生的道德情感和精神世界,使学生在敬仰中,默默地产生着思想和行为的自我激励、自我修养和自我改造。相反,如果教师人格不健全,言行不检点,做事粗糙,责任心不强,对学生没有爱心,为人不廉洁,则会对学生的发展产生较大的负面作用,使学生产生对人、对事、对社会的不信任,甚至对未来失去信心。

廉洁是教师立教之本。廉洁所持,道之所存;道之所存,师之所立。孟子认为“教者必以正”,为师不廉,师道必坏,师道坏则必误学子。教师不仅要用广博的学识,授业解惑,而且还要用高尚的人格魅力立身传道,成为学生求智、做人的楷模。因此,教师要“修身慎行,敦方正直,清廉洁白、恬淡无为”;要处处为人师表,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率先垂范,作出表率,刻刻提醒自己要实实在在求学问、认认真真当老师、清清白白干事情,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所钟爱的事业和工作中。唯其如此,才能保证教书育人的实效,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

廉洁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本质要求。社会期望教师具有比其它行更高的道德情操,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以及家庭美德等方面,都要求教师能做出表率。不廉洁,贪欲多,就很难为人师表。教师清正廉明是从教的一个重要的条件,是教师“育人”的品德基础,它要求教师对自己的职业秉持一种神圣的感情和执著的献身精神,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在面临社会各种诱惑时,严格约束自己,廉洁从教,抵制不良风气,坚守人民教师的操守。

二、为师不廉主要表现及原因分析

为师不廉主要表现有:不热心本职工作,对本职工作不尽职尽责,忙于应付,把主要精力用于校外办班“创收”或第二职业上;利用教师职业之便,以从中获取私利为目的,向学生强行推销不必要的各种所谓的试题指南、参考书和质量低劣的各种资料;直接或间接从事商业经营活动,千方百计向学生推销各种饮料食品、服装、保健品等等,有的甚至把学生是否购买自己的商品或学生能否帮助自己推销商品作为评价学生好坏的标准;有的利用各种名目向学生直接或间接索要钱物,收受贿赂;有的上课而不教,专待课外“个别指点”收取费用。„„这些行为严重损害了教师形象,削弱了学校育人效果,加剧了行业不正之风,玷污了

学校这个历来被人称为净化人心灵的神圣殿堂,毒害着学生心灵,污染社会风气。

为师不廉的主要致因分析:从外在的客观因素来看。一是外在规范失衡乏力。我国的社会变革正处于新旧交替时期,一方面已有的体制、制度、观念等陈旧落后,表现出明显的不适应,另一方面,新的体制、制度、观念还没有得到很好的确立,有的还没有明确。因此,导致外在规范的失衡乏力使社会不正之风不能得到有效扼制,为师不廉的现象也随之产生。外在规范失衡乏力除社会方面外,还有学校的自身的问题,如学校防止为师不廉的制度措施缺乏,或还没有得以建立,再加上变革时期社会价值观的混乱,在这种情况下,难以形成对不廉洁现象的强有力约束。二是收入分配的不公。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很不平衡,一些个体或私营业主的收入迅速增加。与之相比,教师仍然依靠原来的死工资生活,收入明显偏低,特别是在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有的学校连教师工资都不能正常发出。这种情况与教师劳动的社会价值很不相称,面对社会上纷纷出现的“大款大富”,许多教师的职业神圣感丧失,产生严重的心理不平衡。于是有的教师廉洁自律解除,不谦行为出现。应当指出的是,虽然目前教师中不谦者绝大部分不是出于生活困难,但从整体和长远上看,教师收入偏低,在客观上不利于他们增强保持谦洁从教,从而使有的教师禁不起金钱物欲的诱惑产生不谦行为。三是社会不正之风的侵染。在社会(或行业)体制、制度和道德观念失衡乏力的情况下,权钱交易,职钱交易,以权谋私,以职谋私等不良风气得以盛行,许多教师经常遇到各种有求于己并对己予以小恩小惠、甚至贿赂之人。久而久之,飞经为常、为师不谦。由此滋生蔓延。从内在的主观因素上来看。一是人生价值观的错位。在市场经济初期的不规范所诱发的商品拜物教、拜金主义和个人主义

影响下,有些教师的人生价值观错位,如认为“真正的幸福是物质的富有,感官的快乐”“市场经济,一切等价交换”等等。因此,把知识的传授当做商品,商品经济等价交换成了处理师生关系的基本原则,由此导致职业道德沦丧,以职谋私,不以为耻。二是心理防卫的失当。有的教师明知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是不廉洁的行为,但还不收敛自己的行为,而且“理直气壮”,就在于心理防卫失当。如“不捞白不捞”,“别人都富了,教师每天辛辛苦苦太清贫了,能捞就捞一把,补偿劳苦也在情理之中”,“这也是人之常情”,“现在许多人都这样,法不责众”等等。正是在这种错误的防卫心理的支配下,使有的教师一步步进入为教不廉的泥潭。三是道德品质败坏。信奉“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自己想得到的一定要得到,在光天化日之下不改自私贪婪的本性。当他们自私贪婪的欲望没有得到满足时,想尽办法加倍补偿这种“失落”,甚至采取非法的或强硬的手段满足一己之私利。

三、教师如何做到廉洁从教

首先,教师必须坚守高尚情操,传承和发扬奉献精神。教师的奉献精神就是以为学生服务为最高目的,以培育青少年成才成人为最大责任,不计报酬,淡泊名利,乐于献出,不重索取的以教为志、以教为荣、以教报国的精神。

其次,要正确认识教师职业的苦与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师这个职业,不会带来任何物质上的富有,但是在精神上却是充实的、快乐的。正如几十年如一日扎根青海高原的“孺子牛奖”获得者刘让贤所说:“我的生命在一批又一批孩子的身上延续,我的乐趣在一代又一代孩子身上寻找,我的幸福在年复一年的教育工作中获得。”因此,教师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安贫乐教,爱岗敬业。

再次,教师要杜绝利用职责之便谋取私利。当前确实还存在着腐败、分配不公、教师待遇偏低等问题,但教师作为社会上一个思想水平较高的群体,应以正确的心态来认识和对待这些社会问题,以坚定的立场来维护教师自身廉洁从教的形象,不能因为心理上的不平衡就利用职责之便谋取私利。

5.教师廉洁从教演讲稿 篇五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们: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廉洁从教,从身边做起》。

经过市场经济大潮的洗礼,追逐经济利益已经成为大众的共同的向往。提高教师待遇无可厚非,只是教师的生活质量改善不应以牺牲廉洁为代价。社会的发展也伴随着不良风气的蔓延,作为教师,当我们认识到自身的责任和肩负的使命时,越来越多的良知告诉我们:应该廉洁自律,这不仅是个人素质形象,也是师德形象。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呼唤廉洁的形势下,作为教师,更要强调“廉洁从教”,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都要遵守职业道德,坚守高尚情操,发扬奉献精神,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影响。是的,我们是很平凡的教育工作者,没有指手划脚的权威,没有颐指气使的娇嗔,没有追逐权利的奢望,但祖国上下千千万万个教育工作者们,不正是用他们平凡但不平庸的一生追求着教书育人、廉洁一生的教育理想么?胡安梅,一个穷山沟里的乡村女教师,靠什么高票当选“中国十大女杰”?正是她继承父业、负债教书、关爱学生的事迹,深深打动了全国人民的心。我还清楚地记得一位普通的一线教师在文章中倾吐的心声,她说:十年了,我记不清有过多少次与家长的真诚交流;记不清有过多少回与学生恳切谈心;记不清度过了多少个赶写材料的不眠之夜;记不清经受过多少次公开课的洗礼;更记不清获得过多少鼓励与奖项……但是,我却清楚地记得,在我口干舌燥时,孩子们悄悄送来的那一杯热水;记得在自己身体不适时,孩子们那一声声深情的问候;记得在我耳边,孩子们倾诉的丝丝细语;更记得每逢教师节,孩子们送给我的那一张张写满真情的贺卡!是的,这就是一位为人师者辛勤耕耘的收获,这就是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引以为荣的骄傲资本!

有人说,廉洁是一棵松,在万木凋零的冬日,为人们送上一丝绿意。

也有人说,廉洁是一盏灯,在黑暗冰冷的夜晚,为人们添上一份光明。

而我却要说,作为新时期的教育工作者,廉洁它更是一面镜子,时刻提醒着我们:在这物欲横流的时代里,我们要抵得住诱惑,撑得住信念,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啊!甘为人梯与园丁,乐做春蚕与蜡烛,在教研的平凡岗位上刻苦钻研,勇于创新,让生命之火为教育事业而燃烧!

作为教师,我们平凡,但我们的脊梁却支撑着祖国的未来;我们清贫,但我们的双手却托举着明天的太阳!选择了教师这个行业,我义无反顾,我坚信,在教育这片广阔的天空里,我能打开自己人生崭新的局面,能做一名公正廉明、赞誉满载的施教者,做一名合格的人类灵魂工程师,背负起建设民族灵魂的重担,在教育道路上不断前行!

同志们,就让我们立足自己的本职岗位,从每一件小事做起,以务实的态度、勤奋的精神、廉洁的作风投入到教育事业的洪流中去吧。

教师廉洁从教演讲稿

回顾中国的历史,有多少清正廉洁、奉公职守的清官,受到百姓的爱戴,他们的故事在荧屏上久演不衰,他们的形象以深入人心。千百年来,廉洁奉公已经成为一种民族精神,就是这种精神,始终在不同的时代熠熠生辉。古有清官包公、海瑞,一身正气,俩袖清风;也有“举世混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屈原,他们蜚声朝野,一心为民,博得举国爱戴;正如“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他们无论在什么样的环境里,都能保持自己的心灵高洁。看今朝,心装百姓的孔繁森,责任重于泰山的任长霞,一个个人民公仆的鲜活形象无疑不是新时代的廉洁的丰碑,他们的感人事迹,震撼人心。他们用一件件看似平凡的小事塑造了清廉公仆的形象,谱写了一首首廉洁赞歌。他们能够在经济大潮中,站稳自己的脚步,坚守自己的一份信念,守住清贫,堪称我们的楷模。

是的,无论历史如何变迁,无论时代怎样发展,廉洁永远是时代的呼唤,廉洁永远是人民的期盼。

而作为教师的我们,更应该遵守职业道德,坚守高尚情操,发扬奉献精神,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影响。

以圣洁的心,教神圣的书。!因为没有清正、廉洁品德的教师,就没有廉洁、健康的教育;没有廉洁、健康的教育,哪来廉洁健康的美好未来呢!

教师职业作为一种以人育人的职业,它不是一种可以单纯用经济手段来检验其效益、用金钱尺度来衡量其价值的职业。所以,从事教师职业就不能斤斤计较,而必须具有自觉地把自己的全部知识、才能和爱心奉献给学生、要有奉献给事业的决心和勇气。正因为如此,人们一说起教师这个职业,总是自然而然地把它同奉献精神联系在一起——称颂他像蜡烛,向世界奉献光明;像园丁,向生活奉献美景;像人梯,向人类奉献进步;像铺路石,向孩子奉献坦途

然而我们必须承认,在今天这样一个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个别教师经受不住“钱”所未有的考验,耐不住这份职业的`寂寞,守不住清贫,保不住正气,不能安心于自己的三尺讲台,给这份神圣的职业抹上了污点。

但我们更应看到还有无数的教师恪尽职守、廉洁从教,为教育事业奉献终生。

就像全国最美乡村教师刘效忠,用了31年的时间,改变了一个贫瘠的小山村孩子的命运,让名不经转的西二屯因为飞出一只只的金凤凰而家喻户晓。就是因为,他坚守着自己的信念,守住清贫,耐得住这份职业的寂寞,把青春献给大山,把毕生的精力献给了教育事业。正如他所说,“我甘愿把毕生的精力献给农村的教育事业,因为,这是我人生最大的快乐!”多么质朴的语言,质朴中包含了他对那座大山的热爱,对孩子的热爱。他愿意做孩子们希望的坚守者和播种者。这不是惊天动地的誓言却深深地震撼了我们这些新时代的年轻教师。他崇高的品格和师德不仅受到学生和教师的敬仰,而且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高度赞誉。在这经济大潮中,他能够坚守自己内心的那份纯净,堪称我们的楷模。

是的,在这物欲横流的今天,怎样才能使自己不迷失,那么就让我们以先贤为榜样,以时代英模为激励,廉洁自律,献身教育,行动起来:去倾听历史上那些清正廉洁、务实为民的先贤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忧民的吟唱吧;去领略先贤们刚正不阿、令人敬畏的浩然正气吧;去仰慕先贤们勤政为民、舍生取义的信念吧,我们就会汲取无穷的力量,从而以虔敬的心站到讲台上。因为他们就是一份份激励和鞭策,叫我们不敢松懈,不敢倦怠,不敢放弃。廉政需要操守,只有甘于清贫,洁身自好,才能勇立潮头,才能闯下人生道道险关。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当你坚守住内心的廉洁和公正,不仅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渗透感染和陶冶作用,更是人民群众学习敬仰的典范。

教师是一份平凡而又高尚的职业,既然选择了它,就要热爱它,为自己的心筑造起一片充满爱与公正廉洁的天地。

同行们,时代在变,观念在变,课程在变,我们工作的行为方式也在变。但是,我们的理想信念不能变,宗旨意识不能变,职业操守不能变,人民教师美好的心灵和高尚的人格不能变。

教育是事业,其意义在于奉献;教育是科学,其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其生命在于创新。

为了教育的理想,为了理想的教育,用我们良好的精神风貌、崇高的职业道德和一流的工作业绩,在校园这块圣洁的土地上谱写新时代人民教师的正气之歌和教育发展的辉煌乐章。

教师廉洁从教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来宾:

大家上午好!我是来自**小学的一名普通教师,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无私奉献育桃李,廉洁从教铸师魂。

古往今来,有多少清正廉洁、务实为民的清官廉吏受到百姓的崇敬与爱戴,他们的形象深入人心,他们的故事久久传颂。古有一代清吏包公、海瑞,今有人民公仆孔繁森、牛玉儒、任长霞。无论历史如何变迁,无论时代怎样发展,廉洁永远是时代的呼唤,廉洁永远是人民的期盼。

开展廉政建设以来,潜江开发区工委、管委坚持以廉政文化建设为抓手,不断强化廉政教育,着力营造廉政环境,积极做好招商引资、园区建设等工作,保障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开发区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深入开展“廉洁文化进校园”活动

泽口小学王叔军校长严于律己,廉洁奉公做廉政的楷模,领导全校领导和教师,加强教育廉政建设,打造廉政校园。泽口小学的校风、师风、学风有了显著的变化,学校教学质量不断攀升,赢得了学生的喜爱和家长的信赖。廉政建设让学校在创办人民满意的优质教育过程中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作为教育战线上普通一员的我们,应该如何在开发区经济发展中和廉政建设中确立自己的价值,在金钱和权利诱惑面前准确的辨认自己前进的'方向呢?我们可以从胡安梅老师身上找到答案。

湖北山区的胡安梅老师,她在父亲病逝后,继承父亲的遗愿,义无返顾地当上了民办教师。她一家住在四面透风的土房中,没有条件改善生活。她虽然家境贫寒,但她毫无保留地把自己极少的工资捐献出来,为学生交学费、买书本。长期以来,她有无数机会走出大山,到大城市里去挣钱,但是她舍不得孩子们,她不想让山里娃世世代代都是文盲!孩子辍学,她就跑遍大山的每一道山梁,每一个角落,苦口婆心地劝说家长让孩子们上课,用一片赤诚之心换来家长的理解和支持,默默地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辛勤地浇灌着下一代。

当全国各地的达三万多元的捐款寄来后,胡安梅没有只想到自己脱贫,而是毅然把这笔钱全部捐献给乡教育站,设立“胡安梅教育基金”,以奖励那些扎根山村教育的老师们。

在我们身边还有许多像胡安梅老师这样无私奉献,默默无闻,把自己一生的心血和力量献给教育事业,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教师道德的高尚,教师人格的伟大!在他们身上闪烁着师德的绚烂光辉。

时光荏苒,掐指算来,我参加教育工作已有十一个春秋。在这十一年当中,我用一件一件的小事,一点一滴的行动去践行一名教师的廉洁从教,去诠释一名教师的对教育事业的无私与忠诚。

在这里,我想讲述一件在我从教生涯中记忆深刻的事情。

在我的班上,曾有一名叫肖军的孩子,爸爸妈妈常年在外地打工,由年迈奶奶在家照顾他,是一名典型的留守儿童。由于家境贫寒,他身穿的衣服总是很破旧,更别说穿一件像样的新衣服,他看人的眼神中总是透出深深的自卑。肖军很聪明,但由于缺少父母的帮助和引导,对学习总是敷衍塞责,缺乏内在的动力,学习成绩很差。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在多次家访后,我便承担起了老师与家长的双重义务。每天放学后,我都会与他交流一天的生活和学习情况,对知识掌握中的不足查漏补缺,细心讲解。无私的爱赢得的是与学生心灵的交融。聪明的肖军没有辜负我的期望,课堂上总能见到他跃跃欲试的身影,条理靖晰、表述完整的语言让她成为同学们学习的榜样,良好的学习习惯,积极向上的学习兴趣,令他的学习成绩突飞猛进,我的心里也感到十分欣慰。孩子的点滴进步就是我无私奉献、廉洁从教的最大回报。

我将全部的爱和心血倾注在了工作和学生身上,对于自己的儿子却有着深深的愧疚。由于丈夫经常在外地出差,家里又无老人带孩子,我的孩子从上小学一年级起,瘦弱的肩头就背着大大的书包,踏上了早出晚归、独来独往的乘车上学之路。记得有一次辅导几名学生,等到把学生一一送回家以后,天色已经很晚了。回到家时,看到年幼的儿子已经趴在书桌上睡着了,右手上还拿着写字的铅笔,稚嫩的小脸上哭过的泪痕清晰可见,泪水又一次模糊了我的双眼。儿子醒来后扑进我的怀里,哭着对我说:“妈妈,我不喜欢你当老师,你的心里装的都是你的学生,从来没有我”。听到这句话时,我的泪水在眼眶里直打转,我对他说:“每一名学生都是老师的孩子,母亲怎能放弃自己的孩子呢?”

6.廉洁从教乃教师之根本 篇六

陈丽娟

江池镇中心校

摘要: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智慧的启迪者,人格的影响者,也是道德的实践者和示范者,廉洁是教师从教的品德基础,也是自身的一种要求,更是社会对教师的要求。本文章以廉洁从教乃教师之根本为论点,从三个方面来阐述了这个论点,文章开门见山提出论点,然后从不廉洁从教的影响和原因中深刻做出分析,倡导教育工作者廉洁从教,接下来又从思想和行动上对教育工作们如何实现廉洁从教提出了相关建议。

一、廉洁从教是教师立身立教之根本

有一种爱,叫无私;有一种爱,叫奉献;有一种爱,刻画着伟大的灵魂,有一种爱,歌颂者崇高的品质。

人民教育叫陶行知先生的一句座右铭:“爱满天下”,他曾说:“你的教鞭下也许有瓦特,你的冷眼里也许有牛顿,你的讥笑中也许有爱迪生、、、”,这里面的意思深刻而又实在,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为了一切的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切为了学生,应将自己对祖国、对未来的向往和希望以及满腔的热情和爱,全部给予了学生,而这才是一个教师的宣言。

“天地君亲师”之说,体现了中国人尊师重教的传统,教师之所以受人尊重,因为他是人类文化、文明的传播者,因为他的职业是神圣的,担负着培育下一代的艰巨任务,因为他是人师、是人之楷模。因此,教师要真正地承担起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就应该用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增强清廉意识,坚守高尚情操,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育的公平和有效。

二、不廉洁从教的影响和原因

廉洁从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本质要求,社会期望我们教师具有比其他行业更高的道德情操,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方面都能做出表率,如果不廉洁,贪欲多,就难为人师表,教师清正廉明是从教的一个重要条件,是教师“廉洁从教育人”的品德基础,然而,教师不是“孤岛上的人”,他置身于现实的生活中,置身于市场经济的环境下,新旧体质转换带来的价值观碰撞和体制规范失衡,使教师职业也出现了不廉洁的现象,其表现有:不热心工作,对本质工作不尽职尽责,利用教师职业之便,在学生身上获取利益,从而引起了人们对教师的质疑,近几年来流行的“谢师宴”,好似一石激起千层浪,影响着社会,究其原因,一是教师人生价值观错位决定了教师的取舍,二是心灵防卫失当,三是道德品质不高,四是外在约束的乏力。

三、从思想和行动上教师如何做到廉洁从教

古人云:“不受曰廉,不污曰洁”,廉洁是为人的根本,是中国传统道德的基本规范,被视为“国之大维”“仕者之德”“人生大纲”,教师作为人类文明的传播者,肩负培育下一代的艰巨任务,更应当为真为善为美,以廉洁立世,铸高尚师德。克服为师不廉,消除行风不正,除健全制度,加强法制外,最主要的还是清除教师不廉不洁的内因,树立教师的正确人身观、价值观。保持教师高尚的品格,从思想上应做到:对廉洁从教重要意义的认识,教师担负着培育下一代的艰巨任务,高尚人格对学生的学习、生活、为人、处事等诸多方面都具有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是直接影响学生身心发展;教师只有廉洁从教,为人师表,才能把真善美的种子播撒在学生的心里,并使之开花、结果---廉洁是教师立身之本,只有廉洁从教,教师才具备道德上的感召力,才能深刻影响学生的道德和精神世界,学生敬仰中默默的产生着思想和行为的自我激励、自我修养和自我改造,相反,如果教师人格不健全,言行不检点,做事粗糙,责任心不强,则会对学生的发展产生较大的负面作用,使学生产生对人、对事、对社会的不信任,甚至对未来失去信心,导致对人生、对未来失去信心和自强不息的精神,廉洁从教是为师之本,是立教之根本,廉洁所持,道之所存,道之所存,是之所立,孟子认为:“教者必以正”,为师不廉,师道必坏,师道坏则必误学子,教师不仅要用广博的学识授业解惑,而且还要用高尚的人格魅力立身传道,成为学生求智、做人的楷模,陶行知先生,一生执教,持俭守节,他“捧着一颗心来,不带本根草去”,他的高尚人格魅力,为学子们所敬重,被学子们效仿,成为中国现代史上

世人的楷模、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要授人知识,首先要懂得人类的知识,是历史、是文化、是人类赖以进步和发展的结晶,这些结晶里传承着一代代人的正确理念和真理,正因为如此,陶行知先生言传身教,深刻的影响了一批又一批的学生,使学生们的思想和行为得到自我激励、自我修养和自我改造,树立个人利益的满足必须以社会利益的维护为前提的人生观,不廉洁教师在个人价值为核心,追求个人利益而置社会、人民利益于不顾,师德建设中,加强教师社会价值导向,集体主义价值导向,才能抑制和克服教师出现从教不廉现象的产生。

廉洁从教是处理教育教学活动与个人利益之间关系的准则。在新的形势下,把廉洁从教作为教师道德规范,更具有鲜明的现实性和针对性。廉洁从教就是要求教师在整个教育教学生涯中坚守高尚情操,发扬奉献精神,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影响,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教育本身作为一种育人活动,不能用经济活动规律取代教育活动规律,不把育人过程等同于商品交换过程。近几年来,有些人把教育活动作为营利性活动,把赚钱当作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对教育事业和教师形象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廉洁从教是教师堪称人师的人格前提,是社会对教师素质要求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师育人的品德基础。教师廉洁从教有助于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和发展。

①树立正确的义利观。坚持大义为先,私利居次,要抵制金钱、名利的诱惑,拒腐蚀、不取不义之财、非法之利,不贪受学生及家长的财物,不贪占集体与他人的财物,不沾染社会上的不良恶习,始终以廉洁的道德品行为学生与世人作出表率。

②公正执教。廉洁从教,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能因学生性别、智能、家庭状况、学生家长等差异而采取不同的态度和情感模式。教师从教的公正性,充分反映了教师人格的崇高性。

7.教师廉洁从教的思考 篇七

文化作为一种历史现象, 具有很强的历史传承性, 每一种文化的起源、演进和发展又有着各自的轨迹和脉络。这就决定了廉政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传统廉政思想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笔者试就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加强教师廉洁从教风尚的关系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1 传统文化和廉政文化的概念、内涵

1.1 传统文化

文化是人类为了生存、发展而逐渐形成的一套生活方式。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文化;人类的起源就是文化的起源。传统文化则是世代相传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遗产。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的结晶, 也是中华民族对人类的伟大贡献。在世界文化的宝库中,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 有其独特的魅力和不朽的生命力。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深厚的廉政文化基础, 形成了许多具有深邃哲理的“廉说”、“廉论”, 对中国政治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1.2 廉政文化

廉政文化是人们关于廉政的知识、信仰、规范、价值观和与之相适应的生活方式及社会评价的总和, 是廉洁从政行为在文化和观念上的反映, 是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有机结合。从这个定义来看, 廉政文化既体现在廉洁理念的树立上, 也体现在廉洁从政行为的规范上。其基本的功能是通过丰富的廉政文化建设实践, 在全社会形成“崇廉明德”的价值判断和社会风尚, 推动党员干部廉洁从政。

1.3 校园廉政文化

校园廉政文化从属于廉政文化, 体现在教师职业理念、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上, 即学校及其工作人员在履行教育职责、实施教学行为时所恪守的理念、追求的价值、遵循的规范、体现的风骨、展示的形象, 是一种职业文化。其内涵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3个层面。精神层面包括教师的认知程度、思想素质、文化素养、生活观念、价值取向等;制度层面包括廉洁从教的规章制度、行为规范等;物质层面包括廉洁的教育场所、廉政文化活动和文化景观等。

2 弘扬传统文化与加强校园廉政文化建设的关系

2.1 传统文化是校园廉政文化的思想源泉

廉政文化由“廉政”和“文化”两个要素构成。“廉政”是本质内核, “文化”是表现形式。加强廉政文化建设, 说到底就是用文化的手段开展廉政建设, 在廉政建设中蕴含文化品味, 彰显“文化”的独特魅力。校园廉政文化来源于社会文化的诸多方面, 而传统文化是校园廉政文化构建中不可或缺的思想源泉。

第一, 传统文化为校园廉政文化的形成提供了丰厚的文化基础。校园廉政文化既具有区域的特殊性, 又具有文化的普遍性, 这种既特殊又普遍的文化体系是在特定的民族文化环境中发展起来的。在马克思主义看来, 任何时代的社会文化, 都和以前时代的社会文化有着联系, 它的产生和发展都要以前人所积累的思想材料作为前提。校园廉政文化体系正是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中, 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后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第二, 传统文化为校园廉政文化的构建提供了思想文化传统。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密切关联又各不相同。传统文化区别于外来文化、当代文化, 指一个民族、国家或地区在历史上曾经存在的种种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文化实体和文化意识;文化传统是在历史的发展中代代相传的文化积淀, 是文化的“活的灵魂”。中国传统文化在几千年的发展中, 逐渐形成了中国文化传统, 它贯穿于中国人的价值观、思维方式、风俗习惯、道德礼仪等各个方面。校园廉政文化是整个校园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的各个方面都贯穿着中国文化传统。如中国文化传统中的“政者, 正也”, “天公平而无私, 故美恶莫不覆;地公平而无私, 故大小莫不载”以及“勤俭廉政、精忠爱国”, “克己奉公、修身慎独”等精神, 无不与校园廉政文化中的忠于职守、客观公正、依法从教、廉洁奉献息息相关, 并融入了校园廉政文化建设的实践之中。

2.2 传统文化是形成廉洁从教风尚的不竭资源

中国历代王朝都十分重视教化的作用。今天我们加强校园廉政文化建设, 同样也要善于利用传统文化的道义力量, 整理、借鉴传统文化中的精华, 使其深深地融入教师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之中。诸子百家博大精深的廉政思想, 历代清官廉吏广被传颂的典型事例, 不断提炼升华富有哲理的名言警句, 都是我们开展廉政文化教育的丰富资源。

第一, 弘扬传统文化, 有利于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价值取向方面, 有儒家的“内圣外王”之说。内圣, 就是加强自我修养, 提高思想境界, 磨砺坚强意志;外王, 就是服务社会, 管理国家, 平治社会。古代士大夫和知识分子把改造社会、治国安民视为人生的最高境界, 他们设计的人生道路就是“修齐治平”, 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得志, 泽加于民;不得志, 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 达则兼济天下。”在我国传统文化看来, 有较高的自身修养才能入世从政, 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和基础。这与我们党一贯提倡的抓自身主观世界的改造是相通的, 对我们建设校园廉政文化有莫大的启示。今天加强校园廉政文化建设, 就要批判地继承上述传统儒家思想, 让教师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 有高远的志向、坚定的意志、明确的生活目标, 淡泊明志, 洁身自好, 并时常检点作风, 反思不足, 才能抵抗腐朽思想的冲击和诱惑, 远离腐败与堕落的陷阱。

第二, 弘扬传统文化, 有利于帮助教师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现实生活中, 绝大多数人都痛恨腐败, 但仍有一部分人在愤怒声讨的同时, 又随波逐流。构建校园廉政文化, 必须从规范行为方式、约束不轨举止入手。一要常怀“畏惧之心”, 筑起思想堤坝。孔子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 畏大人, 畏圣人之言。”邓小平在《共产党员要接受监督》一文中说:“共产党员, 特别是党员干部谨小慎微不好, 胆子太大也不好, 做事要有所畏, 有所怕, 不能无所顾忌。”教师在教书育人的时候, 更应当如履薄冰, 如临深渊, 自觉做到“吾日三省吾身”, 强化自我约束, 始终保持清醒头脑, 常思贪欲之害, 不做出格之事。二要汲取文化知识营养, 做到“腹有诗书气自华”。要用先进文化净化灵魂、升华人格, 陶冶情操、提升境界, 增强对社会不良现象的抵制意识, 做到正派为人、洁身自好。三要培养廉洁意识,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历代圣贤都主张从教育入手, 提高官吏克己奉公、反贪拒贿的思想认识和道德素养, 要求官员清心寡欲, 淡泊明志, 慎独律己。加强校园廉政文化建设, 同样要坚持以预防为主, 教育引导教师“勿以善小而不为, 勿以恶小而为之”, 从自身做起, 从点滴做起, 时时处处检点自己的言行, 把清廉、清正、清白的行为体现在教育实践的方方面面。

第三, 弘扬传统文化, 有利于帮助教师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是廉政文化的重要支撑。建设廉政文化, 面对着来自中西文化相互激荡、市场经济负面效应和传统文化消极因素的“三大挑战”。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 尤其要注重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 促使教师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一要坚持以德治廉, 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文化而润其内, 养德以固其本”, 只有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 才能自觉抵制西方文化中的极端个人主义与我国传统的小农意识的侵袭, 消除西方文化和传统腐朽文化给教师生活方式带来的不良影响。二要脱离低级趣味, 养成高雅的情趣爱好。在廉政文化建设中, 教育和帮助教师处理好工作与休闲、劳动和享乐的关系, 把中国优秀文化传统中的琴棋书画、诗词歌赋等作为兴趣爱好, 在休闲娱乐中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 形成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的生活方式。三要把好“交友关”和“人情关”, 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孔子说:“士志于道, 而耻恶衣恶食者, 未足与议也。”意思是说, 一个读书人, 应该将发扬道义作为志向与目标, 如果不是这样, 总以穿不上时髦光鲜的衣服, 吃不到山珍海味而觉得羞耻, 就不值得与他讨论问题和交朋友。几千年前的封建社会对仁人志士尚有如此要求, 作为生活在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传道授业者, 更应当注意在学习生活中多结交“志于道”的志友、学友、诤友, 摒弃任人唯亲、攀附权贵的陈腐交际方式, 近贤人, 远小人, 从利用教师职务之便, 精心编制“关系网”中解脱出来, 把“君子之交淡如水”作为人际交往的基调, 通过平等、和谐的人际交往, 密切师生关系, 树立教师的良好形象。

3 继承传统文化, 展现时代风彩

当前, 要加强廉政文化建设, 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发挥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廉政文化传统, 增强廉政文化意识, 营造廉洁奉公、执政为民的社会氛围, 这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一个治本之策。因此, 校园廉政文化建设必须坚持继承传统文化与弘扬时代精神的统一。

第一, 继承传统文化, 依法从教、教书育人。孔子曰:“从心所欲, 不逾矩。”这个矩, 对教师来说, 就是《教育法》, 就是规范我们行动的规矩。依法从教是教师职业生涯中必须遵守的, 它既维护了学生的利益, 同时又能保障教师的权益。教师从提高自身素质做起, 维护教育的尊严, 规范自己的言行, 树立高尚的教师形象, 依法从事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如有的教师因为学生违反纪律或不认真学习而对学生进行体罚, 认为是为学生好, 为学生着急, 但这违背了学生的利益。

第二, 继承传统文化, 做到客观公正, 公平正义。我国自古就视公正为为官的基本美德, 孔子在《论语》中说:“政者, 正也;子帅以正, 孰敢不正?”正, 就是不偏、不斜、正派、正当, 合乎法则、规矩。《吕氏春秋》记述:“公则天下平矣, 平得于公。”意思是说, 做到公, 则天下太平;天下太平, 正是由于公正得来的。作为教师, 就要有正大光明、公正无私的作风, 正直坦荡、刚直不阿的气节, 坚持真理、主持正义的品质, 把客观公正、公平正义的精神渗透到教育的各个环节, 在学生心中播下公平正义的种子。

第三, 继承传统文化, 清廉自守, 甘于奉献。“廉者, 政之本也。”在中国古代, 清廉是对为官为吏者的基本道德要求, 即不取不义之财, 不贪不义之利。“公生明, 廉生威”, 千百年来的吏治都以“清廉自守”作为为官之本。历史上清廉自守官吏的故事人们大多耳熟能详, 如包公、海瑞等。廉政是工作的生命线, 是工作有效运行的必要保证。教师肩负着党和人民的重托, 更要常修为师之德, 常思贪欲之害, 常怀律己之心。树立“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 在校园里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风尚, 勤勤恳恳、默默无闻、严以律己、无私奉献。

第四, 继承传统文化, 以生为本, 服务社会。古代的民本思想集中体现在儒家学说中。自先秦以来, “亲民仁政”成为世代相承的最重要的官德规范。儒家“廉政”思想认为, “廉政”的最高境界是“爱民”、“仁民”。孔子一再呼吁统治者应“养民、利民、惠民、教民, 博施于众, 为民兴利除害”。《周礼·小宰职》说:“以听官府之六计, 弊群吏之治:一曰廉善, 二曰廉能, 三曰廉敬, 四曰廉正, 五曰廉法, 六曰廉辨。”指一个官员必须具备善良、能干、敬业、公正、守法、明辨是非等品格才算“廉”。由此看来, 一个教师做到了依法从教、客观公正、清廉自守, 也仅仅只是做到了“廉”的一部分, 只有把热爱学生的意识、服务学生的行动融入具体的工作之中, 才能达到廉洁从教的最高境界。

8.教师廉洁从教心得体会 篇八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职业。教师是受人尊重的,因为他是人类文化、文明的传播者,因为他的职业是神圣的,担负着培育下一代的艰巨任务,因为他是人师,是人之楷模。作为一名教师,要抵制各种诱惑,树立高尚师德,做到廉洁从教,首先要从我做起。

第一、要发扬奉献精神,淡泊名利,把教育工作作为一种崇高的事业放在首位。

教师工作的性质是教书育人,而不是重利的商人,应该是甘于清贫和淡泊名利。当前,虽然教师的工资水平比起有些行业来还有些差距,但尊师重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党和国家把尊师重教作为振兴教育的措施,扎扎实实地提高教师的待遇和社会地位。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摆正自己的心态,树立正确的幸福观,提高自己的认识能力,不断改造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把教育工作作为一种崇高的事业放在首位,淡泊名利,乐于奉献,为世人做出表率。

第二、要渗入情感态度,公正执教,用无私的爱关怀每一个孩子。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做到公正执教,这是廉洁从教的基础。教师决不能因学生性别、智能、家庭状况、学生家长等差异而采取不同的态度和情感模式。教师从教的公正性,充分反映了教师人格的崇高性。就拿如何对待“差生”来说吧,“差生”一词,从教育者口中说出,也许不会有什么不自然,但对于学生而言,抹杀了多少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自强意识,造成了多少自感卑微、自暴自弃、自我封闭的遗憾。也许他们原本的爱劳动、乐于助人、心灵手巧、组织能力强等闪光点就在你不经意间的一个否定性评价中丧失殆尽,再也无法找回,成为教育工作者罪过大焉。对转化后进生,我们一要有爱心,二要有信心,三要有耐心。仔细分析学生存在的问题,找到学生身上哪怕是很小的一个闪光点,多加表扬,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同时,还要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问题,对症下药,积极做好教育引导工作。其实,只要我们用爱心、宽容、理解、人文关怀去善待孩子的每一点错误,适时表扬、鼓励,教给孩子做人的道理,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会取得成功的。

第三、要坚持清廉自守,廉洁从教。

9.幼儿教师廉洁从教心得 篇九

廉洁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本质要求。“天地君亲师”,体现了中国人尊师重教的传统。教师之所以受人尊重,因为他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因为他的职业是神圣的,担负着培育下一代的艰巨任务,因为他是人师,是人之楷模。“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教师道德情操不只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渗透感染和陶冶作用,更是人们学习敬仰的典范。因此,社会期望教师具有比其它行业更高的道德情操,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以及家庭美德等方面,都要求教师能做出表率。不廉洁,贪欲多,就很难为人师表。教师清正廉明是从教的一个重要的条件,是教师“育人”的品德基础,它要求教师对自己的职业秉持一种神圣的感情和执著的献身精神,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在面临社会各种诱惑时,严格约束自己,在工作中做到廉洁从教,抵制不良风气。

如今,廉洁文化进校园已经开展了一段时间,反躬自省,我是人民教师,做的是教书育人的事情,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无论面对怎样迷离的尘世,我们更应始终坚持一面廉洁的大旗!“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当前形势下,要特别强调“廉洁从教”,我们每位老师都要遵守职业道德,坚守高尚情操。

现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一生以“爱满天下”为座右铭,正是为了祖国未来无数的“瓦特”、“牛顿”、“爱迪生”,教师将满腔的爱尽情赋予了学生。论财产教师两袖清风,一无所有,但教师却富有,我们拥有无数学生对我们爱的回报。

回顾自己大半生的教师生涯,在这个清贫的教师岗位上,支撑我走下去今天还站在讲台“传道受业解惑”早已经不是最初的梦想。在这朴实乡村里,是孩子们一声声深情的问候,一句句暖心的祝福,一张张真情的贺卡,一双双渴望的眼陪伴着我走到了现在。这是我最富有的回报,是我一生执着的动力,也是为人师者最骄傲的收获。是的,我们平凡,但我们在这平凡的岗位上创造着民族的奇迹。我们用一双平凡的手,沙哑的嗓子改造着世界的灵魂,挑起世界前进的梦想。我们用我们的价值观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我们是用心在打造一个清廉的形象。回想自己三十几年的教书生涯,记不清有多少次,我拒绝了家长的宴请;记不清有多少次,我没有接受家长赠送的礼物,为的是自己站立三尺讲台的内心坦荡和从教的问心无愧!

10.教师廉洁从教承诺书 篇十

一、遵纪守法。认真执行《教育法》,履行《教师法》中教师应履行的义务,严格执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严禁教师违规收受学生及家长礼品礼金等行为的规定》及国家法律法规。

二、爱校敬业。热爱学校,勤于进取,精于业务,无私奉献。自觉维护学校荣誉,努力做到认真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考查,切实改进教法,高质量地完成教学工作。

三、为人师表。坚守高尚情操,遵守社会公德。知荣明耻,身体力行、言行一致。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影响,不强迫或变相强迫学生订购学习资料,不利用职责之便谋取私利,不搞有偿家教,不乱收费。

四、终身学习。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五、关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得出现简单粗暴、歧视差生的行为,不得以任何形式体罚或变向体罚学生。

11.3.廉洁自律是教师从教的根本 篇十一

——教师从教心得体会

教师作为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担负着教书育人的职责。教师是实施义务教育的主体,是实施义务教育、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人员。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把以人为本作为立法的基本宗旨。在实施素质教育、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做出了一系列制度创新;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我国九年义务教育的性质、培养目标。这些重大制度创新必将为21世纪我国全面普及九年义务制教育、提高义务教育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义务教育是国家强制实行的有规定年限的教育制度,义务教育最终是要靠学校来实施的,学校的教育是靠教师进行的。所以教师在义务教育实施中起着重要的、关键性的作用。因此,作为一名教师,依法执教对我们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教育法的学习,使我深深的感受到,依法执教对教育教学具有重要意义。教师的工作是教书育人,儿童、少年是民族的未来和国家的希望,教师对他们的健康成长承担着重要的责任。通过对相关法律的学习之后,我认识到教师应该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包括有缺陷或者缺点的学生,不得根据自己的好恶评价、歧视学生,教师也不得因学生家庭或者个人条件给予特殊的偏爱和照顾。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保障每个学生平等参与的机会,并给予公正的评价。教师还应当关注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充分发展,最大限度地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潜能,使每个学生都能努力学习,充分发展,健康、快乐地成长。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努力工作,锐意进取,与时俱进,开创义务教育工作新局面,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人云:“不受曰廉,不污曰洁。”说的是不受贿赂,不接受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不贪图财货,不沾不污,立身洁白。这是为人的根本。教师作为

肩负社会育人大任的工作者,虽不能算做“仕”,廉洁是师道之前提,师道是立教之根本。

教师要做到清正廉洁,要用真爱去关心学生,要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学生的确存在“好”与“差”的差异,家长也确实有“难缠”和“知理”的区别,教师应因材施教,对“好学生”关爱备至,而对“差学生”更应加倍的关爱和呵护,不能有“亲”、“疏”之分。要倾注全部的爱去发现每一位同学学习上每一点滴的进步,去寻找他们生活、品德上每一个闪光点,加以充分的肯定和激励,让他们感到温暖,增强自信,从而缩小师生间心灵上的距离,使他们产生“向师性”。这样,他就会把教师当成知心朋友,愿意向你敞开心扉,愿意接受你如何学习和如何做人的指导。教师,是学生学习和效仿的榜样和楷模,身教重于言教,孔子曰:“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因此幽默风趣的谈吐,得体大方的着装,亲切热忱的态度,扎实渊博的知识,犹如和煦的阳光照射到学生的心灵上,使他们感到温暖、舒畅、轻松。融洽的师生关系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产生对教师的信任感,尊敬感,即“亲其师,信其道”。

上一篇:乡村学校少年宫人员岗位职责下一篇:班主任经验交流会讲话稿--徐曼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