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学生(共13篇)
1.女学生 篇一
1) 如此情深,却难以启齿。原来你若真爱一个人,内心酸涩,反而会说不出话来,甜言蜜语,多数说给不相干的人听。——《她的二三事》
2) 能够哭就好,哭是开始痊愈的象征。——《绝对是个梦》
3) 能不和人争吵尽量避免。一个发怒的人是很恐怖的,会因控制不了情绪变成疯子。
4) 人为感情烦恼永远是不值得原谅的,感情是奢侈品,有些人一辈子也没有恋爱过。恋爱与瓶花一样,不能保持永久生命。——《城市故事》
5) 对于不想交往的人,不要应邀去吃饭喝咖啡,哪怕只是一块钱。没有后续发展和希望的交往,会浪费人家的钱和感情,这叫贪图享乐。贪慕虚荣的女子会让人瞧不起。如果实在碍于朋友介绍的情面挪不开,记得AA制。
6) 要生活得漂亮,需要付出极大忍耐,一不抱怨,二不解释,绝对是个人才。——《变形记》
7) 宁缺毋滥。不要因为寂寞就随手抓一个男人,这对你和他都不公平,而且太缺乏责任感。
8) 如果决定离开一个人,行动要快一点,快刀斩乱麻;如果决定爱上一个人,时间拉长一点,看清楚是否适合你。
9) 如果爱一个人,千万不要与他同居或是结婚。维持一个辽阔的距离,偶遇,可以爱慕的目光致敬,轻俏温柔,不着边际地问:“好吗?”一年一次已经足够。——《绝对是个梦》
10) 任何时候,不要为一个负心的男人伤心,女子更要懂得,伤心,最终伤的是自己的心。如果那个男人是无情的,你更是伤不到他的心,所以,收拾悲伤,好好生活。
11) 若要生活愉快非得把自己先踩成一块地毯不可,否则总有人来替天行道,挫你的锐气,与其待别人动手,不如自己先打嘴巴,总之将本身毁谤得一钱不值,别人的气也就平了,也不妒忌了。——《我的前半生》
12) 如果一个男人开始怠慢你,请你离开他。不懂得疼惜你的男人不要为之不舍,更不必继续付出你的柔情和爱情。
13) 公共场所,给人行方便,特别是老人家。你也会老去,所以尊重老人就是尊重你以后的岁月。
14) 相信一见钟情的爱情,相信总有一个人会在岁月的拐角处静静的等你。只是你要擦亮眼睛,细心寻找。
15) 做一个女人要做得像一副画,不要做一件衣裳,被男人试完了又试,却没人买,试残了旧了,五折抛售还有困难。——《喜宝》
16) 对你不情愿做的事情要大声说不。比如酒席上,轮到你喝酒,而你不善饮酒,可以以茶代酒,而非含恨饮醉。
17)平等公正的对待你和他的爱情,脚踩很多船最终会翻掉。
18) 爱那个爱你的人。如果只是你爱他,或者只是他爱你。趁早分开。女子不需要他人来假装疼爱,你也不需要假装疼爱某人。
19) 买适合自己的衣服饰物。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所以不必羡慕别人的行头。
20) 女孩,你可以性感,可以清纯,可以冶艳,可以妩媚……但是,唯独不可以平庸。
2.女学生 篇二
国内外对女大学生主体意识的界定基本上达成了一致。女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是指女大学生作为女性主体对自己在两性世界中的地位、作用和价值的自觉意识。具体来说, 就是女大学生能自觉履行社会赋予的历史责任和使命, 能完成作为女性的人生义务, 又清醒地知道自身的特点, 以独特的方式参与社会生活的改造, 肯定和实现自己的需要和价值。因此, 女大学生主体意识主要有两层意思:一是女大学生的自我审视, 明确自身的本质, 活着的意义和作为“半边天”的地位;一是从女大学生自身角度出发审视外部世界, 并理解和把握作为女大学生的生命特色。女大学生主体意识具有以下特点: (1) 女大学生处在主体的位置上, 她是选择自己生活道路的主动者。 (2) 肯定女大学生主体意识和欲望的存在。总之, 女大学生主体意识是女大学生主动追求人格尊严平等、追求自由解放, 主动认清自我, 对自己生存困境不断思索的意识。
二女大学生主体意识不强的自我原因
1. 心理素质不佳
女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女性, 接受着大学高等教育。一般来说, 具有新时代的观念和思想。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应该是主旋律。但是据2010年《广州女大学生价值观调查红皮书》调查结果显示:59.2%女生愿嫁“富二代”, 因为可以少奋斗很多年;近4成女生愿嫁“铁饭碗”;逾9成女生认同同居;仅一成女生表示一生只爱一个人;逾6成女生对未来充满焦虑;近4成女生认为改变人生最重要的是人脉资源。由此可以看出女大学生的自我奋斗意识和独立意识的缺乏, 势必会影响女大学生的发展和成功。女大学生大都刚20多岁, 处于成年早期, 她们比较关注自我和在意他人对自己的评价, 他人一个眼神也会让女大学生寝食不安, 比较多愁善感、心理素质不强, 很容易丧失了努力和实现自我的信心。
2. 自卑感强
女大学生主体意识确立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女大学生的自尊自卑感, 就是相信自己有能力完成某事、做好某事。“自信是取得成功的主观能动条件, 也是对自我能力和力量的充分估计”。自信的女大学生阳光靓丽, 浑身充满青春的气息。她的主体意识也强, 学习工作都积极主动。相反, 自卑的女大学生缺乏主见, 严重阻碍女大学生的成功, 影响女大学生的发展。“不管是‘自卑’, 还是‘自大’, 都是我们心理生活中的缺陷和障碍, 都是由于缺乏基本的自我认识能力所导致。”女大学生会经常将自己与他人进行比较, 一旦发现自己某些方面不如他人就会自卑。除此之外, 女大学生个体特殊的个性心理特点是导致她们自卑的最主要的原因。还有一些女大学生将他人的成功归因于外在原因, 如运气好;而将自己的失败归结为自己的内在原因, 如认为自己能力不足。慢慢地, 女大学生就变得自卑了。
3. 性别意识弱
男性和女性构成了社会中的人, 性别是社会中具体的人的重要特征。教育中, 性别教育没有受到重视。性别意识主要针对两性, 意味着女大学生不仅要了解女性更要了解男性。不仅要追求男女平等更重要的是追求差异上的平等。要针对男女两性的差异改变自己。但是在男权文化长期统治的环境下, “女大学生对女性的特殊性思考甚少, 更不会质疑、挑战男性的决定和生活方式”。女大学生主体性薄弱, 缺乏思考, 对自身地位、价值、作用不能给出明确的答案, 总是希望他人尊重自己, 而不是首先想到自重。女大学生要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优势并正视自身不足、要肯定自己的能力并敢于竞争、深信“天生我才必有用”、破除“女子无才便是德”之类的旧观念。
4. 依赖性强
当前女大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 长期生活在家长的保护伞下, 依赖性比较强, 容易忽略自身感受和自身价值。长期比较纯净的教育空间及安稳的生活, 消磨了女大学生竞争意识和成就意识, 对家长和老师有无限依赖。在学校遇到一点小问题, 就会马上打电话向父母求帮忙。而大一新生习惯了高中老师的严格管制和紧张的集体生活, 对自由时间充裕的大学生活不适应, 不知道自己每天要做些什么。于是玩游戏、网购、恋爱之风盛行。离开了家长和老师的庇护, 女大学生们有点不知所措, 思维上仍停留在习惯性被安排, 被指导去学习。
三女大学生主体意识自我培养策略
女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可以通过很多途径进行培养, 本文主要从自身方面寻找策略。人贵有自知之明, 贵在肯反省自我。女大学生必须自觉树立起正确的主体意识观, 拥有自我发展的意识。通过重塑自身的主体意识与主体身份来寻求真正的男女平等。要勇于竞争, 积极进取, 以“四自精神”严于律己。以下几个方面可以借鉴:
1. 提高心理素质
心理素质过硬的女大学生定是“柔而不媚, 强而不悍”。成功也总是青睐于坚韧不拔、具有“四自”精神的女性。与男大学生相比, 女大学生有着自身的生理特点和素质优势, 女大学生感情细腻、富于同情心、观察仔细、善于形象思维、做事认真、考虑周密。女大学生应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 在发挥自己优势的同时, 更应努力克服自身的不足, 既不妄自菲薄, 不夜郎自大, 要扬长避短, 主动地参与各种社会活动, 开阔眼界, 锻炼能力。在学习和工作中淡定, 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调节自己的情绪。学会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平时多看些心理学方面的书籍, 多接触社会, 从象牙塔中走出来, 历练自己, 以适应社会的不断变化。
2. 培养思想道德素质
女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三观”, 严于律己, 合理定位, 明确目标, 发奋学习;同时要从自身做起, 从小事做起, 勿以善小而不为, 勿以恶小而为之, 加强道德修养;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的侵蚀, 摒弃“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的观念。要坚持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克服“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观念, 找到自我, 相信自己的女性魅力和能力。不断战胜自我, 在精神上解放自己, 也就是不断地强化自我意识, 不断塑造独立的自我, 独立判断自我价值, 展示女性固有优势和新时代女性的独特魅力。
3. 增强文化素养
每个女大学生首先要珍惜自己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 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加强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 增强自己为人处世的本领。知识已成为当代女大学生实现其社会价值的最重要的条件。女大学生要注重更新自己的知识, 不断上进, 充实自己, 要学会独立自主地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 学会独立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资源, 真正掌握专业学习, 将书本知识化为己用。做一个由外到内的知性女大学生, 不断完善自我。在学识、修养上武装自己, 把求知学习作为不断进取的动力和兴奋点, 不断提高自己的才、学、识和培养良好意志、毅力和健康心理等, 战胜自我, 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4. 加强自我教育
“自我教育是人们为了发展自身的力量和才能, 形成其个性和品质而进行的有目的、自觉地自我控制”, 自我教育是自我发展的较高形式。自我教育的内容包括:自我认识、自我控制、自我改正, 这些都是女大学生全面发展需要的条件, 首先, 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和应有的地位, 克服女大学生传统的自卑、依赖等心理缺陷;再次, 要善于自我控制, 控制自己的情绪和意念, 理性地对待每一件事情, 不冲动行事;最后, 不断地自我改正, 反省自己, 善于总结教训, 为以后的发展铺平道路。同时女大学生不仅要在精神和观念上树立独立意识, 还要在经济上具有独立意识, 认识到自己的主体性;认识到女性具有的优势, 如协调交际能力较强、亲和力、情商较高、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等。充分利用这些优势, 主动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在工作岗位上绽放自己的美丽。“吾日三省吾身”, 每天反省自己, 进行自我教育, 自觉控制每天的行为, 定能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不断地超越自我、成就自我。
摘要:女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是指女大学生作为女性主体对自己在两性世界中的地位、作用和价值的自觉意识。如何帮助女大学生提高主体意识, 使其正确认识自我、接纳自我、勇于面对机遇与挑战, 由他重转为自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从女大学生自身方面进行原因及培养对策探析。
关键词:女大学生,主体意识,自身原因,对策
参考文献
[1]祖嘉合.试论女性的主体意识[J].妇女研究论丛, 1999 (2) :4
[2]杨莉馨.异域性与本土化女性主义诗学在中国的流变与影响[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3]黄桂贞.女大学生要自尊自信自立自强[J].许昌学院学报, 2007 (4)
[4]陈媛.女大学生社会性别自我歧视倾向的相成与教育[J].广西青年干部管理学院学报, 2002 (3)
[5]梁红霞.女大学生自卑心理的自我调试和教育策略探讨[J].教育理论与心理学, 2011 (11)
[6]张小芳.女大学生主体意识状况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 2011
[7]刘宝春.加强女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J].煤炭高等教育, 2003 (1)
[8]王凤华.社会性别文化的历史与未来[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6:367
3.最美的“女学生” 篇三
[关键词] 《金陵十三钗》人性人道主义
电影《金陵十三钗》已经上映两月有余,引发的激烈讨论也渐渐退热,但在余温中,电影仍然有值得我们思考的地方——战争中人性的复归与拯救生命的人道主义情怀。也正是这两点,把我们带进电影的叙事中不断的感动着、沉思着。我们心灵的震颤不仅来自民族曾经的屈辱与苦难,更缘于人性开出花朵的美丽瞬间。一个冒牌的神父、一群没有逃出南京的金陵女学生、十四个逃避战火的风尘女子以及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伤兵,所有的这些人,让我们的心灵受到一次洗礼,用一个电影的长度丈量了人性,寻回了温情。在“妓女拯救女学生”的故事中,我们要看到的其实应该更多。
一、人性复归的主因—仪式的力量
风尘女子在常人眼中往往是一种贪图荣华、出卖肉体、不知廉耻的肮脏形象。一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更是给她们下了铁一般的定论,犹如一个常识性的判断扎根于每个人的心里,但这种看似正确的判断却抹杀了她们人性中善的因子。“一种普遍的社会共识一旦达成,就形成了一种话语权力。” 出于无意识的厌恶,我们通常不愿意承认她们与我们相同的地方。这一点也正是电影需要花大力气的地方,不但要让我们接受妓女的转变,还要我们完全相信并为之感动,这很难做到,但《金陵十三钗》成功了。
首先,电影通过一系列能够打动人物内心的事件,为妓女人性的复归做足了铺垫。这其中包括伤兵王浦生之死,李教官与日本兵的同归于尽,女学生坠楼之死,这些事件都或多或少的让妓女们消除了与女学生之间的隔膜,初步的让她们对自身与现状有所思考。在交代出妓女代替女学生赴约之后,电影渐渐地走向高潮,然后电影需要让妓女们在心里对这一办法真正的认同,心甘情愿地做出牺牲。其次,一些具有仪式性的情节出现并完成了最后的、艰难的工作。这些看似平常却带有仪式意味的情节包括:妓女修改棉衣、裹上抹胸、剪学生头,赠送女学生礼物等。马林诺夫斯基在《文化论》中论及仪式活动的创造功能时说道:“仪式,是一种象征性的效仿,我们若要明了它们的性质,不能把它们单独讨论,亦不能把它们从自然处境中提出来偏重它们的奇怪性质,而是应当把它们放入它们所属的语境中。”②妓女们的行为若是放在平常的背景中只能算做是普通的人物活动,但在电影中这些行为却蕴含着深层的意义,因为此时的语境是日本人侵略残害南京,妓女要代替女学生去赴不归之约。在这样的语境中,妓女们的行为在某种程度上便具有了仪式的意味。修改棉衣、裹上抹胸、剪学生头,妓女们不仅仅是外形上的改变,收束的是身体,回归的却是最为善良的人性。在装扮自己的过程中,连她们都忘记了自己与女学生的区别,看似肮脏的肉体同样能够装的进纯洁的唱诗棉衣。临行前,妓女们把自己曾经最为珍视的东西送给女学生,这仿佛是一个圣洁的仪式,生的希望被承接下去,在未来的生活中,女学生的生命里不仅只有自己,更多了一份庄严的承载——妓女们的牺牲与庇护。
十三钗最后的自我牺牲,看似出乎意料,细想想又尽在情理之中。约翰神父的庄重无私,枪口下依然竭力保护无辜者的人道主义情怀;李教官在关键时刻慷慨赴死的军人本色;女学生书娟对她们的保护以及发生在的豆蔻身上惨绝人寰的暴行,对这些看到、听到和经历的,她们并非麻木无知。正是这些仪式性的行为真正从内心改变了妓女们,如果没有心灵的转变,她们永远不能如此的与女学生相像。
二、牺牲与人性复归,谁感动了我们
看完电影,每个人都会感动得落泪,而且感动我们的也不只一处。中国军人的奋死抵抗、女学生对藏身地窖的妓女的保护、豆蔻照顾伤兵王浦生、约翰神父为妓女做头发、十三钗唱《秦淮景》,感动我们的这么多,却好像少了什么。我们不能忽略了电影的主线“妓女拯救女学生”,更不能轻视十三钗生命的牺牲,那么,是什么让我们的眼泪流到了别处呢?其实不难发现,最能感动我们的往往是展现妓女们人性复归的地方,这些地方淡化了即将发生的牺牲,更多的是突出妓女们面对牺牲的无畏与崇高。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有这样的观点:“在比较高一级的精神里,较为低级的存在就降低而成为一种隐约不显的环节。”③这样我们就可以认为,相对于“人性”这一较为高级的精神形态,“牺牲”这一较为低级的精神就隐现了。这么说并不是由此否定妓女们的牺牲,仅仅是在比较中做一个判断,对电影主旨做一个相对的解释。看电影时,我们的目光始终被十三钗因牺牲而焕发的人性光芒所牵引,牺牲本身反而被忽视了,这让我们真切的触碰到最接近人性的那层隔网,因战争利器的戳击,人性被释放了。同时,这一现象的产生,与电影导演的叙事策略也不无关系。首先在叙述的主体上,张艺谋导演选择了亲历这场战争而幸存的“书娟”作为叙述人,以她的口吻完完全全的把故事讲出来,这样就把自己与作品之间的距离拉大了,除了“书娟”,所有人都是“听述者”。④作为观众的我们并未从影片中直接听到制作者的“声音”,这就给了我们极大地想象与思考的空间。像剧中人一样去感受,我们也一定程度上的忽视了即将发生的牺牲,感动在走向牺牲的路上。其次,张艺谋导演运用了传统的线性叙事结构,按照“叙述时间”与“故事时间”次序一致的原则来推进剧情的发展,巧妙地设置了电影的高潮。⑤十三钗唱《秦淮景》,看似是电影剧情的一个“小插曲”,但实际上却将影片推上了高潮,她们的人性终于在血与火的洗礼下完成了复活,观众轻易地就进入了她们的灵魂,感受着生命谢幕的悲壮。到了电影的最后,十三钗登上开向厄运的日本人汽车,这一本该成为电影高潮的地方却散发着尾声的气息,导演不愿我们看到残酷的牺牲,用一辆真正开向生命的汽车给了我们欣慰与希望。妓女们离开时,身着白衣黑裙,洗尽铅华,在曾经鄙视她们的唱诗班女孩眼里“穿黑色水手裙、戴黑礼帽的年轻姑娘走出来,她们微垂着脸,像恼恨自己的发育的处女那样含着胸,每人的胳膊肘下,夹着一本圣歌歌本”。⑥这群卖笑为生的女子,身上藏刀,在准备牺牲的时候,不忘民族的血性与自己的尊严。她们一世被人轻贱,最终却像天使,驱走黑暗,带来一线生机和光明。
牺牲的崇高与伟大不庸赘言,但走向牺牲过程中的那些我们不易触碰的东西更让我们感动。人性一旦冲破世俗那道网,便会扩散到每一个人心间,让业已麻木疲惫的心灵在清泉中涤尽污垢,重新给美与善定位。
三、妓女与学生,谁替代了谁
电影最后,开往不同地方的汽车将会给妓女带来不同的命运,妓女代替学生去遭受苦难,而学生则安全的离开南京这座蔓延着死亡气息的空城,这看似令人满意的结局却透着一股心酸。尽管妓女的生存是被看做屈辱和低贱的,但是,在人性本能的层面上,作为一个生命个体,她们有生存的本能欲望,也有存在的权利。所以这并不符合人道主义“关爱生命、尊重生命、体悟存在的终极意义”⑦,同样是十三个有血有肉的躯体,却要做出最为惨烈的牺牲,为了另外十三个生命的延续,妓女们要献出自己的尊严甚至生命。根据王达敏教授在《关于人道主义的三个问题》中对人道主义的解释:“人道主义是一种从人性、人道的立场出发,以善和爱为核心,以人为本,重视人的生存、权利、尊严、价值,以人的自由、幸福和发展为最高目标,具有人类性、普世性观念的伦理思想或思想体系。”⑧根据这一定义,我们可以轻而易举地指出电影如此设计故事情节是多么的违背善与爱、平等、博爱等的人类普世性观念,所以“妓女代替女学生”这一说法就有违电影传递人道主义的原意了。但人道主义要在一个什么样的话语中才能站稳脚跟呢?严歌苓在原著长篇小说中写道:“她们是南京城最漂亮的一群‘女学生’。这是我想象的,因为学生对她们是个梦,她们是按梦想来着装扮演女学生的,因此就加上了梦的美化。”⑨妓女们梦想着自己是真正的女学生,所以当她们装扮成女学生时,她们觉得自己的梦想实现了。在她们心里,女学生就是这样的清纯儒雅,端庄善良,集万千疼爱于一身,恐怕只能在她们的梦里才有可能实现这样的愿望。剪去烫发,做起学生头,当他们仅仅稍作改变,就洗尽红尘俗世的铅华,回到人生初始最纯真的年代,所以与其说妓女代替了学生,不如说她们找回真正的自己更为贴切,这样的话语也更符合人道主义的精神内涵。
结语
十三钗的故事并没有随着电影的落幕而结束,她们的结局仍然牵动着我们。冥冥之中我们知道她们走向了毁灭,女学生则延续了她们的另一种生命。电影在所有人都无能为力的战争中挖掘了人性的深沉,其人道主义的意识渗透在每一个鲜活的人物中,超越了理解、宽恕、同情。十三个风尘女子从卑微走向伟大,在生存与人性的两难选择上给出一个漂亮的答案,在苦难的时刻,她们找回了真正的自己,在美好人性回归的同时生命也到达了终点。但电影由此开掘的人性美与人道主义情怀却照进每一个人的心里,在寒冷的冬天温暖了我们,这一丝气息会继续萦绕下去,因为它不仅属于曾经遭受苦难的民族,还属于当下和平的全人类。
注释
①王达敏:《理论与批评一体化》,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64页
②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论》,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34~36页
③张志伟:《形而上学读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40页
④参见李显杰:《叙述人·人称·视点—电影叙事中的主体策略》,《电影艺术》,1996年第3期
⑤参见樊鹏:《欧美后现代电影叙事策略解读》,《电影文学》,2011年第8期
⑥严歌苓:《金陵十三钗》,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14页
⑦王达敏:《从启蒙人道主义到世俗人道主义—论新时期至新世纪人道主义文学思潮》,《文学评论》,2009年第5期
⑧王达敏:《论文学是文学》,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13页
⑨严歌苓:《金陵十三钗》,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14页
作者简介
蔡军(1987—),男(汉族),研究生在读,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
4.女学生感人告白情书 篇四
我说不清楚我们怎么就认识了,也没有任何犹豫,就这样自然的,跟着心走,我们在一起了。这一切简单的幸福来得突然,在对的时间,遇到对的人。大雪纷飞的冬季我们在一起了!从此以后不再是一个人,要时时刻刻想着念的都是“我们”。
我想跟你一起笑,我想为你做你爱吃的菜(虽然还需要实践功底深厚的你给予充分的指导,我会努力的),我想给你一个大大的拥抱,我想跟你一起做的事情还有很多。也许,对于我们彼此来说,可能都不是最好的,但我们一定能成为最珍惜彼此的人。
听到你的声音的时候会笑,会一遍又一遍读你的短信,会在通话后看下通话时间。每天早晨打开电脑第一件想到的事是,你有没有在线,有没有留言给我,有没有来过我的空间。想你了,就会打开聊天窗口给你留言(不管你在不在线,哈哈),或者跑去你的空间逛一逛。
我开始习惯想你,开始向往和憧憬我们在一起的美好生活。我希望我们在一起的每天都是快乐、幸福的一天。
XXX
5.浅析女大学生就业 篇五
摘要:大学生就业难,尤其是女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当今中国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而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女大学生就业难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重男轻女”的传统、用人单位条件的苛刻、专业影响以及个人素质和能力的不足等等。要解决这一问题,社会必须落实男女平等的相关政策,改革职工产休假制度;高校开设一些与市场需要相对应的专业,提高女大学生综合素质;而女大学生应对就业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关键词:女大学生;就业难;原因;对策
Abstract:It is difficult for the graduates to get a job,especially for female college students,whose employment has become a social problem sticking out and is gradually a focus of the society in China.The difficult employment of the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is caused by many aspects of reasons,such as the tradition of “preference of boys to girls”,the harsh requirements of the companies,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majors,the insufficiency of personality and competence,and so on.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on the one hand,the society and the government must not only and women but also reform the matrenity leave system.On the other hand,colleges and university should lay stress on increasing their comprehensive quality,and strengthening the employment guidance of female students.As for the female students,they should have a rational knowledge of employment.KeyWords:female college students;employment;difficulty
reasons;countermeasures
一、女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
一直以来,大学生就业就是一个热点问题。改革开放初期,国家对大学毕业生实施毕业分配政策,大学生是一个人人羡慕的群体。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对高材生的需要加大,由于大学生越来越多,而就业岗位增加甚少,出现了大学生找工作难的局面,女大学生找份工作更是历经艰辛。
特别是2008年下半年以来,金融危机从欧美发达地区扩散到亚洲地区,用人单位岗位需求减少,女大学生求职困难更大,有些用人单位甚至公开提出只要男生。与这种僧多粥少的局面相对应出现了女生报考研究生人数的急速增加,这样的现象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女大学生面临的求职压力。
日前,一则诙谐而酸楚的女大学生求职信在网上热传。
在回答用人单位“你谈恋爱了吗”的问题时女大学生称:我的EQ很低,对男孩子没有感觉。所以,5年内保证不恋爱;5年后万一不慎恋爱了,保证5年内不结婚;5年后万一不得不结婚了,保证5年内不生孩子;5年后万一不小心必须生孩子了„„那应该是45岁以后的事了,你们可以考虑辞退我了。
在对薪酬的期望方面,女大学生回答:50万元?想都不敢想;20万元?痴人说梦;10万元?绝不可能;6万元?非常满意;4万元?非常满意;两万元?满意;1万元?我不知道是月薪,是年薪,我也„„满意。如果公司还有困难的话,打张白条,也行。
从这个诙谐的求职信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女大学生就业的苦涩,在谈笑之后,我们可以想象女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的艰辛。它也反映了当今社会的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随着我国经济大幅度的增长,就业岗位的苛刻要求也“变本加厉”。当今扩招后大学毕业生数量越来越多,大学生就业岗位的压力也是越来越大,尤
其是女大学生就业难格外凸显,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二、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一)社会原因
1.重男轻女的传统。从小这样的话语问题萦绕在耳边:嫁出去的女儿,如泼出去的水,女儿是替别人养的。这种大男子主义的思想从古到今一直都有。三从四德、贤妻良母等传统 观念根深蒂固,女人只有把家操持好才有好名声,女强人是寂寞、孤独、不完整的女人,做家务、带孩子是女人一生的职业。这种男女不平等的局面何时能够打破,这是一个无人能解开的谜。社会对女性的评价标准更多的是贤惠温良、端庄持重、遵守传统、相夫教子。有的甚至还有“女子无才便是德”的陈腐观念。社会对男女两性的不同评价以及对女性地位的特殊评价,影响到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偏向男性,造成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出现。
2.用人单位对用人成本考虑,对应聘者条件苛刻。用人单位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成本越低越好。我国的福利制度规定,用人单位要支付女性孕产期的费用。在生育哺乳期间,用人单位的劳动人员不但减少,而且还要支出一部分费用,这无疑给单位造成成本负担。而男性却不存在这方面的问题,因此,相比之下,用人单位会选择男性。更何况,女性比男性早退休5年,毫无疑问,男性的优势较大。单纯为公司利润的考虑,首选的人一般为男性。
3.相关法律、政策不健全。目前还没有保护女大学生就业的细则和相应违规法则,现有的妇女劳动权益保障的法律法规不完善。虽然有“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生活等方面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权利”、“落实男女平等的就业原则,用人单位录用职工时,除国家规定的不适合妇女的录用标准”等有关保护妇女权益的法律条文,但是这些提法比较笼统,没有可以量化和具体的配套措施,特别是现行的生育保障制度很不完善,操作起来难度很大,不能成为女大学生就业的直接保障。
(二)专业原因
大学专业涉及各个方面,文科类女生相对就业较好,特别是在理工类专业中,女学生就业更难,在同工同酬前提下,用人单位首先会择优录取男性,因为用人单位认为女性不适合这个专业,不能为单位创造更多的价值,他们宁愿用一个能力较差的男性代替优秀的女性。这给理工类女生造成就业设置了个大的障碍。
大学生就业已经市场化,但我国大部分大学还使用计划经济体制的管理对教育进行干预,没有对教育市场进行信息科学的预测和论证。大学专业设置改革仍没有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专业课程设置过时,教材内容编写陈旧,教学内容编写陈旧,教学方法依然沿袭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使培养出来的大学生特性一样且高分低能,这样的大学毕业生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条件。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许多高校急功近利的盲目开设新专业,有些专业甚至新瓶装旧酒,换汤不换药。在学校的经济利益驱动下不顾自身条件竞相开设法学、市场营销、经济管理、法律等热门文科专业,这些专业往往集中了大量的女大学生,其结果是导致专业结构失衡,供大于求,再加上专业分工过细,学生相关知识面过窄,缺乏对社会经济的了解,使得高校培养出来的女大学毕业生的知识结构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结构相脱节。造成女大学生的相对过剩,这在客观上影响了女大学生的就业。
(三)个人原因
用人单位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确实存在且阻碍女大学生就业,但是,要知道内因起决定作用,只有好学生没有冷专业。如果女大学生专业课、动手能力等自身素质好,一定能找到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
1.女大学生期望值较高。实践能力差,动手能力不强,好高骛远,不切实际,不能吃苦耐劳,不能放下所谓的大学生的架子,这是大部分大学生存在的问题,女大学生也不例外。女大学生就业期望值较高,希望进入国家机关、外企,以及大中声调,甚至还有出国的想法。而且她们的“城市情结”困扰着她们的就业取向。大部分女生心高气傲,希望自己能够留在大城市,不愿意去小城市,更不愿意下到更基层的乡镇。而目前,我国最需要人才的恰恰是那些边远地区、中小城市、艰苦行业和基层一线的中小型单位,部分女大学生不切实际的抱着过高的期望值,这是导致女大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2.女大学生自身知识、能力素质不高。当今处于信息社会的时代,社会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而许多女大学生过于看重成绩,出现了高分低能的应聘者。她们忽视了能力方面的培养,以致于影响了她们的就业,而有些女大学生则过分追求外在的东西,却忽视了自身修养和内在素质,甚至有些学生在道德观、价值观也存在问题。从女大毕业生自身的素质来看,不少女大学生的个人基本素质不能令用人单位感到满意和认可。
3.女大学生心理素质差。
(1)性别自卑心理。其实,有的职业对性别做要求,这非常正常。有些人认为用人单位不录取她们,就是因为她们不够优秀,认为自己没有能力胜任一项工作,从而对自己失去信心。
(2)社交恐惧心理。一些女孩子从小到大都在被保护的环境中成长,没有面对与化解冲突的经验,心理素质差,害怕自己受伤害。从小就是在父母的羽翼下,一点儿社会交往经验也不懂得,只知道埋头苦读,一遇到事情就手忙脚乱。
(3)一劳永逸心理。稳定及较高的收入,是大多数女性的梦想。她们在寻找工作时往往对好的工作抱有侥幸心理,对差一点儿的工作看都不看。对工作的挑三拣四预示着她们找不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即使找到一份工作,也是经常发牢骚。
(4)依赖依附心理。在优越的生活条件下,许多女性的独立自主能力也较弱,她们把找工作寄希望于家人,她们并不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打拼为自己的一生作努力。
三、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近年来,在劳动力市场上,由于供需关系的变化,使得大学毕业生形势十分严峻,就业难度加大,而女大学生作为高校毕业生中的“弱势群体”,在社会职业的选择上往往处于劣势,“女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如果不重视并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会造成巨大的人力资源的浪费,引起一系列严重的社会后果,从而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关键在于社会、用人单位和女生三个方面共同努力、相互协作。
(一)社会要破除重男轻女观念,加大对就业歧视的监管力度。要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就应该从根本上改变社会对女性的传统认识,使女大学生在自身发展、社会参与和成就追求中与男生享有同等的机会。性别意识和性别平等的观念不是与生俱来的,要通过各种途径改变人们对女性的态度,并且加强法规建设,改革社会用人机制,保障女性的合法权益。女性并不比男性弱,有些工作
男性可以胜任,但是女性做有可能会更出色。经常说:女性能撑起半边天。那么我们就应该让这半边天的作用发挥到极致,否则,天永远有一半是灰暗的。
(二)用人单位要树立正确的用人观念,给女大学生平等的竞争权利。其实,并不是男性可以胜任一切工作,男大学生适宜做思维、推理、风险方面的工作,而细腻、沉稳、灵巧的工作却适宜女大学生做,发挥各自的特长,更有利于工作。除极少数有特殊要求,女大学生不能干的工作以外,都应该给女大学生一个平等的择业竞争机会。用人单位要转变用人观念,要量才选人,以知识的多少、能力的强弱、素质的优劣选择大学生,而不能以性别定取舍。阿基米德曾经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把整个地球撬起来。”那么,如果给女大学生一个平台,她们一定给这个社会最好的回报。男女的个性不同,意味着并不是所有的工作都适合男性,不是适合女性。只有让女性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这个社会才会更上一层楼,女性是这个社会不可缺少的一个群体。
(三)高校要加强学科建设和改革力度,增加女大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学校应开设一些与市场需要有关的课程,接近现实社会,而不应盲目追求经济效益。学校和社会应该开设一些针对女大学生就业创业的课程,辅助女生更好地就业创业。女大学生就业难这一问题虽然引起了社会相关人士的关注,但并没有等到普遍重视。特别是大学期间开设的课程,有些与现实毫无关系。开设的课程两年就可以完成,却占用了四年的时间,而重要的实习时间却少之又少。高校应该缩短修业年限,而增加实习时间,使女大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接触社会,为以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女大学生要加强自身修养,注意“练好内功”,做好就业前的各种准备,学会推销自己的技巧,选择适合于自己个性、兴趣、特长的职业,努力使自己成为有效力的求职者。
1.在提高自身素质上下功夫。女大学生在校实习期间,既要夯实专业基础,也要充分利用假期到社会上兼职,提高自身的实践创新能力以用动手能力,更好地熟悉和带入社会,而且要树立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正确认识自己的价值,使自己适应社会发展与社会需要。女大学生要保持良好的择业心态,把握机遇,关于发挥自身优势,积极主动地就业或创业。
2.要克服自卑心理,增强自信。部分女大学生由于生理差异并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存在一些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因此,女大学生在应聘前要有充分的准备,克服自卑心理,善于表达自己的见解,相信自己的见解,相信自己只要通过努力,一定能做好。
3.要注意礼仪举止,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在面试的过程中,每个毕业生都不能忽视礼仪和举止,而女大学生在应聘中的外在表现更为重要。许多女生认为自己是个弱势群体,所以在面试过程中,故作撒娇、忸怩状,自以为会取得面试官的同情心。而她们不曾考虑,公司要的是能力强的人,而不是“公主”。有的女生甚至穿得非常随便,我们应该注意自己的举止和服饰,面试是一个非常正式的公开场合,这样会留下一个不好的印象。面试官考察的是综合能力,而不是仅仅某一方面的。
4.要以求实精神,把握择业的主动权。求实,就是从实际出发,从社会需要的实际与本人实际的结合上选择适当的职业岗位。女大学生的择业尤其要注重求实。一些女大学生谎称自己以前在学校担任过这样或者那样的职务,其实自己站到大众面前说话就脸红。我们应该结合实际去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而不应好高骛远,使自己处于被动地位。
5.要克服依赖心理,增加顽强竞争的。一些女大学生缺乏积极主动的精神,过分依赖家长或者社会关系。靠家人或者社会关系找到的工作,自己不懂得珍惜工作的来之不易,经常抱怨,况且这样的工作并不一定是自己喜欢的,很难进入状态。因此,应该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从基层做起,一定能成就一番大事业。
6.女大学生部落有感 篇六
《女大学生部落》这部电影塑造了发生在我们平顶山市的五个不同经历,不同性格的女大学生村干部的形象,讲述了他们扎根农村基层,献身农村,服务农村的生动事迹。
看完这部影片,心中感慨万千,为这群女大学生的敢拼敢干,能在农村干出一片天地叫好,真是佩服他们能成功,作为一名村官我能为村官队伍中出现女大学生部落这样的村官感到骄傲,并暗下决心向她们学习,争取为农村的建设做出贡献。她们刚从学校出来,还没有她们心地纯洁,朝气蓬勃,选择了农村这片广阔的天地,便义无反顾的用自己的才华来施展满腔的抱负,首先对这些女大学生村干部选择农村的这种勇气甚为叹服,看完这部影片后,我的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如今的大学生村官已经分布到各个村里,我希望生活中多出一些这样敢闯敢干,和周玉茹那一敢和腐败分子做斗争的大学生村官,多出一些像女大学生部落的那些大学生村官,带领农村走向新时代。他们抛弃了丰厚的高薪,划了一个圆又重新回到了生他养他的土地,在别人的眼里,他们也许是逆子,用父辈的血汗钱读出来的大学,却又来重复父辈那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历史,殊不知虽然和父辈们的起点是一致的,但走出来的路却是截然不同的,他们将全新的科技与理念带给了我们,把知识用一种至高无上的形式进行了完美的释放。
影片中王晓迪听到村民们天一下雨菜就烂地里的抱怨声后,排除困难为农民修了一条通往外界的路,知难而上的精神着实让我辈男儿
汗颜。
殷红为了开发自然风景区的旅游,每天在深山里考察,被村民们深深误解,甚至把东西都从家里仍了出来,在乡党委书记的帮助下,殷红做出了再一次选择,从而走出了一条种植,旅游强村之路。
周玉如在群众的支持下,她向乡里反映了所在村的书记贪污路款的事,贪污的书记受到应有的惩罚。周玉茹振作精神,带领群众走上了一条发展养殖业的道路
她们深入村民中间认真调查深入了解,知道村民缺少什么,最需要什么,通过一件件小事,终于使村民们敞开了心扉接纳了他们,经历了一系列的矛盾冲突,五个女村官逐渐与农民建立了深厚感情,在乡党委的帮助下成长起来,为农村建设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找到了快乐和价值,各自制定了更高的目标,并且收获了珍贵的爱情。一名书法家给他们的新房题写了“女大学生部落”的匾额。
7.论女大学生择业观 篇七
随着高等教育的日益普及和高校的扩招, 国家正在向大众化教育阶段转型。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给大学生们提供了施展才华的机会, 但我们也不得不关注大学生就业所面临的严峻挑战。其中更有一批值得关注的特殊群体———女大学生。由于历史、现实等方面的原因, 女大学生就业明显难于男大学生, “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成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2 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2.1 历史原因
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 人们总是觉得女性在社会上总是处于辅助或是从属地位, 在社会中的用人单位在雇用过程中对男性有一定偏好, 往往会把女性排挤在门槛之外。
2.2 社会原因
人才市场供求矛盾尖锐。随着高校连年扩招, 我国劳动力市场存在尖锐的供大于求的矛盾, 因此用人单位人为地提高就业门槛, “性别歧视”使得女大学生就业困难。另外, 目前国家或地区的相关法律法规、就业政策缺位。
2.3 女大学生自身原因
女大学生就业难这一现象与女大学生自身生理和心理特征有关。生理上由于女性体质一般不如男性强壮, 用人单位显然优先采用男性。而在心理方面, 受传统思想的影响, 部分女性可能会产生自卑、依赖、犹豫不决等心理状态, 心理上的压力也给自己求职就业带来困扰。
3 当前女大学生择业观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期望值过高
受就业观念与就业需求矛盾的影响, 女大学生对自己未来的就业都比较理想化, 缺乏实际性想法。自我期望值过高导致她们在择业中极容易出现“高不成, 低不就”的现象。
3.2 安于稳定的工作状态
对于大多数女大学生来说, 她们的自我创业精神还是不够, 倾向于比较传统和稳定的工作, 这也是近些年来考公务员的人数与日俱增的原因之一。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事业单位成为男生和女生都十分青睐的行业, 职业的稳定性对女性仍有很大的吸引力。
3.3 依赖心理严重
一些女同学平时养成了对学校和家长的依赖心理, 面临职业选择, 也容易产生“反正父母会给我想办法”的依赖思想。
4 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对策探讨
4.1 改变不合时宜的社会观念
改变性别观念, 加大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宣传力度。此外, 还要倡导先进的性别文化, 打破男强女弱的思维定势, 减少、消除文化思想领域对女性的性别歧视。
4.2 女大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
第一, 女大学生应树立合理的就业观。女大学生首先对自己的职业兴趣、专业特长, 以及社会对毕业生的需求情况及国家就业政策进行了解, 结合自己的实际能力及时修正和调整自己的期望值。第二, 女大学生应注重自身能力的提高。目前, 女大学生普遍存在劳动技能匮乏、实际动手能力较差等问题。用人单位往往很看重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因此导致一些女大学生失去就业机会。要解决女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问题, 一方面, 大学的培养机制应该随着社会的变化培养出能够符合市场需要的实用型人才;另一方面, 还要加强女大学生终身学习体制的构建。第三, 女大学生应充分发挥优势。女性的语言能力比男生较强, 从事翻译、编辑、文秘、公关以及教育工作正是女性发挥特长的好选择。因此, 承担细致周全的工作或社交工作都是她们的优势发挥之处。
4.3 加强就业指导工作
第一, 为帮助女大学生确立正确的择业观, 高校就业指导部门对她们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这也使得每个大学生在毕业之前都接受就业指导是他们走出校门之前的必修课程。第二, 广辟渠道提供就业信息服务。无论是依靠学校、网站, 还是其他途径, 谁能及时获取信息, 谁就能获得选择的主动权。第三, 加强就业心理指导。高校就业指导部门在工作中对女大学生开展就业心理咨询, 可以帮助她们及时克服择业过程中的消极心理, 调整择业心态, 增强自信心, 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力。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女大学生就业的不平等现象已成为一个不容回避的社会问题, 但要正视这一问题的存在, 积极努力解决它。因为它不仅会影响到女性群体的整体素质及其可持续发展, 而且必将制约社会文明的发展。同时, 当代女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善于用积极的心态去对待当前的就业现状, 以健康的心态和优化的实力去规划自己的就业前途。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向前发展, 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不断深入, 当代女大学生的择业观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在求职择业上, 女生面临更多的困难。事实上, 女大学毕业生择业难已成为一个不容回避的社会问题。因此, 女大学生应该从实际出发, 正视社会现实, 正确分析自身优势及不足, 主动迎接挑战, 以赢得择业的成功。
8.女大学生如何理财 篇八
你还没有走出校门,就有了很强的 理财 意识,这很好。但要想理好财,光有意识还不够,还必须有正确的理念。在你的思维中,可能会觉得自己辛辛苦苦积累起来的4500元财富非常重要,不能因为通胀的原因而不断贬值,所以要好好打理这笔钱。但我要告诉你,这笔钱并不是你最重要的资产,即使这笔钱全部损失了,也不会影响到你的生活,因为你完全可以依靠自己的努力,在社会上生存并赢得人们的尊重。从这个意义上说,你个人才是自己最宝贵的资产。
因此,我们先要打理的资产不是那4500元钱,而是你自己。你已经读到大三了,再有一年多就要大学毕业了。这时候,你最应该考虑的是职业规划,毕业后是继续读研究生?还是找份工作?如果是找工作,找什么样的工作等。我不知道你现在打工的工作对你未来的职业发展是否有帮助,如果没有太大的帮助,你就要寻找一些更有帮助的实习单位,以提高自己未来的求职竞争力。而有很多实习单位并不给实习生报酬,这个时候你很可能要动用手里的4500元钱来维持生计。
之所以要强调职业规划,是因为如果毕业后能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职位,你的收入会随着经验的增长而快速增加,或许你一个月的收入就会远远超过4500元,那才是你该考虑如何理财的时候。现在就算你投资能力再强,你的本金也只有4500元,一年下来也赚不到多少钱。不如把这笔钱用在提升自身实力上,通常投资自己所获得的回报率是最高的。
当然,你也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学
习一些理财的知识,获取一定的理财经验,并为未来的理财做好充分的准备。比如,可以利用在校期间时间相对自由的便利,去证券公司开立股票账户,以免工作后没时间办理。开立了股票账户后,你可以尝试着用这个账户购买基金,和银行渠道比,券商渠道购买基金的费用要低得多。投资基金前要认真阅读基金的合同和招募书等资料,了解基金的运作情况,在实践中学会如何选择基金,这也是学好理财的重要一步。
9.女大学生受害案例 篇九
★ 自我介绍范文大学生女
★ 女大学生调查报告
★ 女大学生精彩演讲稿
★ 女大学生励志求职故事
★ 女大学生求职屡遭性别歧视
★ 女大学生创业活动策划推荐
★ 器械练习对女大学生体质的影响
★ 女大学生面试形象着装要求
★ 90后女大学生成功创业故事
10.女大学生就业状况分析 篇十
女大学生就业难的表现与原因分析女大学生就业难的表现
女大学生就业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专业要求上,女大学生面临的条件要比男生苛刻得多,找到满意工作不容易。其次,从对职业的要求上看,男生与女生基本一致。对女大学生的就业意向调查表明,他们的首选单位多为事业单位、公务员、国家机关、外资、合资和大型国有企业,但是在这类单位中,男生被录用的比率要高于女生。再次,女大学生就业岗位层次低,主要表现在:对于同一层次的学校、同样的学历、同样的专业,女大学生所就业的岗位往往要低于男大学生,工资水平也低于男生。在调查和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女生与男生相比,求职的经历要更为坎坷,因为在求职中招聘公司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种歧视方法,致使女生获得的机会少于男生。公开的性别歧视
公开的性别歧视指的是用人单位在录用名额中明确规定录用男性。在人才市场发现,在各类招聘企业中有很多家企业都明确要求男生的信息,女生直接被排斥在外。这种显性的性别歧视极为广泛地存在。一位被访的女研究生说向我们讲述了她的经历:她去南京的人才招聘会看到一企业人力资源部门正在招人,由于专业对口,自己也喜欢,就过去想投简历,不料走近看时才发现上面写着只招男生的信息。她问招聘人员为什么只要男生,对方说该公司人力资源部门的员工都是女性,因此要招男生平衡一下男女员工的比例。这个说法看似非常合理,让人也说不出反驳的话来。其实在我们的在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的信息网站上和学院的信息栏中也经常登有诸如“男生优先”、“限招男生”的招聘信息。一位就业指导中心的老师说很多用人单位不愿意要女生,大致的原因是:原单位性别比例失调,希望招男生调整;工作性质不适合女生,或者用人单位在长期过程中总结出性别的特点,认为女生跟他们的要求不是很协调;还有就是传统文化的作用。不招女生的理由都非常充分,而且听起来也合情理,在法律上也无可厚非。这让广大女生在面对歧视时无可奈何。
隐性的性别歧视
隐性歧视就是指用人单位在招聘中不写明性别,但实际不打算招聘女性。有的用人单位不写明招收人员的性别,但以种种理由拒招女生或以“名额已满”为由拒绝女生。这是一种更为隐蔽的性别歧视。这也是女生在求职过程中经常遇到的一个现象。一位被采访的女生说,有个单位并没有写明限招男生的信息,来投简历的男生女生都很多。但是一个明显的差别就是,所有投简历的男生都会当场有一个简短的面试,而所有女生的简历虽然都被当场收下了,但是全都立即放在了另一边的一个大纸箱里,招聘人员甚至没有看简历上的信息,更没有给女生面试的机会。这种隐性歧视并不给女生任何解释,女生好像因为“能力不够”而被淘汰。事实上,招聘方通过筛选简历的环节就进行了性别选择,这种隐性的歧视更“安全”也更“有效”,对女生的伤害也更严重。隐性歧视比显性歧视更可怕,它让女大学生付出更多的时间成本和心理成本,它使女大学生求职过程更加漫长,挫败感也更强。女生面试过程中的被动地位
面试过程中,几乎所有女生都会被问到与恋爱、婚姻相关的问题,这些问题突出了女性的性别身份,使女性自觉地意识到与性别相关的生育等问题。在前几年,许多企业在劳动合约中限制女性应该得到的基本权利,如生育权,婚姻权等。即使有女生能够过关斩将通过面试,签约时规定三五年内不得结婚或生育。但是随着劳动力市场的规范化和法制的完善,用人单位都不会再明目张胆地签这类违法合同。但是在面试过种中,几乎所有的女大学生都会被问到与结婚、生育相关的问题。一位女学生说,他们(面试人员)没有问打算结婚的问题,但是会问我是否愿意去某个地点工作,如果我不愿意去,他们就会问是不是因为男朋友的关系? 还有一女生特别无奈地说了她的经历:“那是一个基金公司,四月初的时候就开始面试,在面试的时候,他们部门经理跟我说,对我特别的满意,结果被告知:“你很优秀,因为名额有限,录用了一个男生”。
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金融危机的影响
女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容易受到性别歧视的影响,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这种性别歧视更加明显。从目前情况看,随着金融危机影响的日益扩散,对我国大学生尤其是女大学生的就业产生一定的影响。首先是国内为国外多种产业提供原材料、零部件、半成品的制造业、出口型企业也会受到影响,企业用人大大减少;其次是跨国公司绩效下滑、业务萎缩,会减少招聘应届大学生的数量;再次是对金融企业的影响较大,引发连锁效应,导致企业用工减少。来自“前程无忧”网站的数据显示,该网站2008年下半年金融业职位招聘人数同比上半下降12%,减少的招聘岗位主要是外资银行、证券等机构,房地产业招聘人数。2009年第一季度与第二季度相比下降了6%,智联招聘的统计显示,虽然2008总的职位数量略有增加,但2008下半年的增长曲线与上半年比,已经放缓了很多,金融、贸易、房地产等行业的就业需求量变化尤其明显,预计2010年大学生就业的供需矛盾将进一步显现。
历史原因
传统的性别歧视是影响女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原因,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人们总是夸大女性的负面影响,而低估了女性的价值和能力。用人单位在雇佣过程中对男性的一定偏好,往往是从以前的经验得来的,劳动经济学将这种偏好称之为统计性歧视——因为观念、传统、文化因素而不知不觉产生的一种“偏好倾向”[12]。同时,也正由于受我国关于两性的传统观念的影响,部分女大学生自身也认同“男主外女主内”、“夫贵妻荣”甚至“学得好不如嫁得好”的说法,降低了自身学业水平、能力素质等方面的培养,这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女大学生就业的难度。社会原因
首先,人才市场供求矛盾尖锐。随着高校连年扩招,我国劳动力市场存在尖锐的供大于求的矛盾,为用人单位人为地提高就业门槛,设置性别限制提供了可能。其次,目前国家或地区的相关法律法规、就业政策缺位。国家在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法律法规建设上,对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权利和义务规范不全,缺乏有效的监督。保障妇女劳动权益的法律法规的规定也较为笼统,缺乏相应的和具体的配套措施。此外,由于我国社会保障机制还不够健全,同等条件下企业雇佣女性往往要比雇佣男性付出更高成本,也是制约女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再次,用人单位受利益驱使对女性大学生的歧视。很多用人单位认为,女性参加工作后就会面临着生育、哺乳等问题,势必会影响到工作,不仅如此,女性在生育期间的工资和福利还必须由用人单位来承担。因此,从经济利益角度考虑,也必然导致女大学生就业要比男大学生难。
女大学生自身的原因
第一,这一现象与女大学生自身生理和心理特征导致的男女差异、就业观念与就业需求、女大学生自身素质能力等有密切关系。生理上由于女性体质一般不如男性强壮,而在心理方面,由于受传统思想的影响,部分女性可能会产生自卑、依赖、安稳、从众等心理状态,从而给自己求职就业带来困扰。
第二,女大学生就业观念与就业需求的矛盾。和男生相比,女大学生就业比较理想化,对未来的职业往往充满一种“浪漫”和“不切实际”的幻想。例如,一提到做职业女性,女大学生往往会想到坐办公室、做白领丽人,而不愿考虑下车间等工作。
第三,女大学生自身素质能力不适应社会要求。由于受到已有女性就业结构和社会角色定位的影响部分女大学生表现出依赖性有余,竞争性不强,缺乏足够的就业实力等问题。而社会的高要求与女大学生自身素质低的矛盾使得女大学生就业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
结论与建议 结论
女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学习成绩好于男生,工作能力也绝不比男生差,但对于工薪的期望却要低于男生。而实际的就业经历也的确要比男生坎坷,为什么在就业阶段,女大学生们在劳动力市场上不可避免地成为被歧视和排斥的对象呢? 首先,女大学生就业难有着深层的社会原因。在经济全球化和全球金融危机的强烈冲击下,我国经历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结构性大调整,传统的劳动力密集型企业普遍采用了更为先进的技术,大批的工人被机器取代,各行各业都有大批的“下岗”人员,可以说,就业难从来就不是某个人或某些人的问题,而是一个极其普遍的社会问题。
其次,杜会传统文化中的女性歧视观念对今天的女大学生就业中的弱势地位依然产生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传统中,男尊女卑的思想根深蒂固。“男主外,女主内”,“女子无才便是德”,“社会是男人的事业,家庭是女人的舞台”等等。这些歧视女性的思想势必会在现实社会的生产和生活中体现出来。
第三,学习成绩好,是学生干部,这些固然是劳动力素质的保证及体现,但却不是市场竞争能的全部。劳动力市场所竞争的是综合劳动能力或者说是劳动效率,它包括学历、能力,生理、心理以及价值观等等。由于既定的非劳动力市场因素,女性在劳动力市场中的不利地位,是受天然的女性特点影响的。政策规定妇女比男性要早退休5至10年,因此女性的福利支出要高于男性。而这些在非市场化的过去是不成问题的,因为没人过多地关注投入和产出的核算这类事情,但是现在不同了,越来越多的单位(私营、集体以及希望赢利的国营企业)越来越重视核算投入产出,核算的结果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出于经济理性,雇主很自然的要考虑雇佣成本的现实,在哪怕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更倾向于雇佣男性。于是,在广东的打工妹中,“要生孩子就辞工”成了不成文的规定。总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具有经济理性的用人单位的雇佣决策势必要全面衡量使用劳动力的成本与效率。
最后,女性自身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也会产生“干的好不如嫁的好”的附庸心理,把自己的未来建立在对他人的寄托之上,认为配偶的事业比自己的事业还要重要,一切应以对方的需要为中心和重心。同时,在劳动力市场上的遭遇和受到的不公正待选也使一部分女生产生了强烈的挫败感、失落感并且萌生了退出竞争,“另辟蹊径的想法”。
11.女大学生借钱尽孝真相 篇十一
8月4日,记者联系到樊师贝,她大方承认了这个帖子是自己托朋友帮忙发出,并称这是她考虑已久的决定,并非心血来潮。
樊师贝介绍了自己的个人情况,她于1993年出生于四川宜宾的农村,父亲今年67岁,母亲务农。家中还有两个哥哥,都已30多岁。樊师贝说,她14岁时跟着家人迁居到泸州市区,母亲身体不好,一直没工作,父亲租了一个铺面做生意养家。铺面的后面被隔成卧室、厨房、卫生间等,一家5口人就住在这里。
“虽然家境贫穷,但是我的成长都伴随温暖,我父母把自己所有的一切都奉献给了我们3个孩子身上。”樊师贝说,随着年龄的增长,家中两个哥哥没有成为家中的顶梁柱,反而成了“啃老族”。如今,年过六旬的父亲要负担家用,还要养哥哥一家人。
樊师贝说,父亲的辛劳付出和家庭的拮据让她一直有一个梦想,就是让爸妈过上幸福安康的晚年生活。
今年6月,一则关于意外事故的新闻对樊师贝的影响很大,她当时听说这个消息后,突然意识到自己必须加快实现梦想的进程,“我当时记得特别清楚,那条新闻里说一对老夫妻在事发前刚给他们的儿子发短信说一切都好,哪里知道晚上就发生了意外。那对父母从此与儿子阴阳两隔。”樊师贝说,她因此深受震动,“我想让他们尽快过上更好的生活,我怕发生子欲养而亲不待的事情。”
刚从四川师范大学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的樊师贝,对于今后的职业规划早已心中有数,她也希望在15年里偿清这笔借款。
2014年拿到导游证后,樊师贝曾当了一个多月的导游,她因此也从导游前辈口中得知,当一个中文导游一年最多能挣20多万元,而当一个导游领队,好的情况一年可以挣100万元。她算了一笔账,如果为父母按揭买房首付20万元,两份终身社保40万元,加上房屋装修、家电等20万元,总共需要80万元,她需要挣四年才能完成。“我觉得时间太久了,我怕父母等不了。”
于是,樊师贝打算在五年内全职投入到英语学习中,希望未来可以成为高薪领队,但这也意味要让父母等更长时间。
所以,樊师贝想到向社会成功人士求助,只要有人愿意资助她200万元,她承诺会在15年内归还本金。
至于利息方面,樊师贝表示愿意用自己的青春和余生来报答。“你便犹如我的第二任父母,爸妈老了,不可能陪伴我一生,我可以用后半生来陪伴你,并且我创造的财富都可以属于你。”
记者联系到社会学家胡光伟教授。在了解了樊师贝的想法后,胡光伟表示,“她的这种想法,我们没有办法去谴责,但是极其不靠谱,如今社会上像这样的人还是不少,太浮躁了,高估自己。”“现在社会上有的人想要不劳而获,像是这个女生即使颜值高,也要洁身自好。应该脚踏实地地工作,不能异想天开,想这种不靠谱的办法。”
胡教授说:“她如果凭自己的能力挣了3000元钱给她父母,都算孝顺。但是这种想要靠别人来帮忙尽孝道的方法,她父母知道后,心里也会难以接受的。”
摘自《西宁晚报》
12.女大学生安全教育对策研究 篇十二
近段时间,关于高校女大学生失联、遇害的报道经常占据各大媒体的头版头条,女大学生安全教育话题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安全是女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根本保证,事关高校的稳定和健康发展,事关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当前,高校的管理者已经意识到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相关的安全教育工作也不断开展,但是专门针对女大学生的安全教育在形式和内容上均较为匮乏,缺乏理论和实践经验,加之女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学习特征,以及社会经验的不足,对女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效果并不理想,女大学生安全意识仍旧较为薄弱[1]。
一、加强女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意义
(一)有利于提高女大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人格发展和完善的关键时期,由于社会经验不足、心理发育不成熟、自我保护意识差,女大学生面临着诸多安全问题的困扰,通过对女大学生安全教育对策研究,有利于提高女大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增强女大学生应对安全事故的能力,减少女大学生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其自身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二)有利于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安全稳定工作关系到高校的全盘工作,扎实做好女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有利于减少女大学生安全事故的发生,从而有利于高校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同时,随着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高效后勤社会化的发展,高校对外交往越来越频繁,校园也越来越开放,影响高校安全发展的因素呈现多样化、复杂化的趋势,校园网络的普及,使得影响校园和谐稳定的因素增加。通过对高校女大学生安全教育的研究,能够有效地预防非法侵害和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减少校内不和谐因素,维护校园安全秩序,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更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三)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高校是培养高层次精英人才的场所,高校毕业生是祖国建设的骨干力量,高校的安全稳定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发展,因此,高等教育也把培养学生的安全素质作为一项重要任务。随着网络在高校的普及和高校与社会接触的频繁,各种新矛盾、新问题不断出现,威胁高校安全的因素正在不断增加,尤其威胁着高校女大学生的安全[2]。加强对女大学生的安全教育,是高校和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是“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对高校的基本要求。
二、女大学生安全教育现状
(一)内容较少且形式单一
目前,有关女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内容单调、涉及面狭窄,仅仅局限于消防安全、交通安全、人身安全等几个方面,而对于其他方面的内容如交往安全、信息安全、财产安全、心理安全等则涉及太少,而往往是在这几个方面,女大学生更容易受到侵害。此外,安全教育的形式也极为单一。学校或通过展板、宣传单方式用图片、案例向女大学生进行宣传,或安排辅导员对学生进行零碎的安全教育,这些宣传教育多流于形式,缺乏实际应用时的具体操作流程,难以起到实际作用。
(二)安全教育的专业性不强
安全教育覆盖面广泛,涉及的理论和技能较多,专业性要求较高,而从事高校安全教育工作的教师主体是学校的保卫干部和辅导员。然而,由于并非专业出身,本身缺乏安全教育的实践经验,学校又缺乏对这些保卫干部和辅导员的业务培训,加之人员配备并不充足,导致了高校安全教育的专业性不强,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障[3]。
(三)心理安全教育力度不足
心理安全是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核心之一,而女大学生在其心理特征方面有其特殊性:女生情感丰富细腻,情绪敏感强烈,重感情,富有同情心。但由于现在的女大学生多半是在宠爱中长大,成长中鲜有批评和挫折,这也使得女生普遍存在任性、依赖性强、自私、易悲观、集体意识淡薄、人际关系紧张等问题,易产生心理疾病。目前,国外许多大学已开设了女性研究的本科课程,有针对性、规范化地开展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我国在这方面还尚处于起步阶段,关于女大学生心理健康安全教育的内容较少,力度不足,当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时,没有专门的心理指导机构及时对她们进行引导,导致心理问题恶化进而产生心理疾病,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这不利于女大学生全面健康的成长和发展。
(四)尚未引起高校的重视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以人为本,重视生命,重视安全”的理念深入人心,而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的安全问题更是应该引起重视。目前,大部分学校都已开展大学生安全教育的课程和活动,但鲜有学校专门针对女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学校的行政管理人员和教师安全意识淡薄,并且学校之间的竞争、评价更多体现在成绩、科研等方面,安全教育理念虽然不断深化,但毕竟是“软指标”,多数学校对于安全教育大都流于形式,注重表面,并没有深入的落实。近期连续发生的多起女大学生被害案件,使各高校开始加强对女大学生的安全教育,这种应急式教育虽能取得一定效果,但从长远来看,必须要高度重视女大学生安全教育,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系统的安全教育体系,才能做到“防患于未然”。
三、加强女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对策
(一)打造具有良好素质的师生队伍
女大学生安全教育的落实,最终要靠具体从事或参与学生教育工作的人员。首先,应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职业化的安全教育教师队伍,保证女大学生安全教育质量。这要求加强安全教育教师的培养和培训工作,鼓励开展教育教学研究,不断提高能力和素质;积极聘请专家学者加入到教学研究队伍中,对教育实施提出指导性意见,促进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还应建立心理咨询机构,配备专门的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和心理咨询工作。其次,积极培养一支优秀的安全教育学生骨干队伍。一般来说,同学之间的交流更加频繁直接,信任度也高,所以,同学之间的安全宣传时效性更大。因此,学校应重视学生骨干的力量,重视他们在学生之间产生的影响。
(二)丰富女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内容
在女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内容中,既要坚持全面教育,又要突出重点。第一,要针对女大学生的生理特点、心理特点和学习生活特点制定安全教育的内容,将重点放在交往安全、网络安全、心理安全和人身财产安全等几个方面。第二,要结合学生的专业背景和理论知识,调整安全教育的内容,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优势,结合课程内容适时对学生讲授相关的安全知识。第三,要与时俱进地开拓安全教育的内容,区分不同教育群体和不同教育时机,有侧重地开展安全教育。
(三)创新女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形式
女大学生安全意识的提高,不能仅限于某种形式。应拓宽安全教育的载体,丰富教育内容。首先,要将女大学生安全教育纳入学校教学计划,通过课堂教学和安全教育实践活动,有针对性地对女大学生进行安全知识的传授和安全防范能力的培养。其次,要通过开设专题讲座、召开案件事故分析会、安全问题讨论等多种形式向女大学生进行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宣传教育。再次,要充分利用网络等现代科学手段。学校和教师可以把一些安全提醒、典型案例不定期地发在学生参与度较高的网络平台上,让学生能及时看到信息,提高安全防范意识,防患于未然。
(四)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的作用和影响是不容小觑的,所以,要切实加强女大学生安全教育,就要着重营造良好的校园安全文化氛围,以有利于女大学生健康成长。一方面,应通过开展如“魅力女大学生风采展示”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女大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树立她们的自信,让她们认识到自己生命的美丽,从而更加珍爱自己。另一方面应注重从女性生理和心理两个层面,从“女性视角”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女大学生安全教育宣传,提高女大学生认识自身和周边安全形势的水平。在良好校园文化氛围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女大学生群体一定会提高安全防范意识,更加注重生理和心理健康,争做“健康美丽”女大学生。
面对高校女大学生安全教育普遍缺失、不成体系的现状,高校必须加强对女大学生的安全教育,丰富高校女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内容,创新形式,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系统的安全教育体系,切实做好女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工作。进而促进女大学生健康成长,能够为和谐安全校园环境的建设添砖加瓦,能够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增添一抹活力。
参考文献
[1]李佳,陈娜.高校女大学生安全意识及防范能力的现状调查和对策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1,(9).
[2]崔常铭,刘伟.浅谈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与管理工作[J].教育探索,2013,(3).
13.如何提高女大学生素养 篇十三
经常人们提到女人,人们好像总是喜欢用如诗如画、温文尔雅这样优美的词语来形容女性。是的,上帝一开始创造女性就赋予了女性这些本质的特点。然而,在这个知识与经济高速发展的社会,女人不再是闺中宝,更多的时候也需要独挡一面,这就不可避免的给我们当代女性朋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21世纪,一个女人要想在社会上立足,首先要具备良好的素养。那么,什么是“素养”呢?从字面上讲,那就是一个女人的素质和修养,借用林华老师的话就是“一个女人的核心竞争力”。当今社会,只有一个素养很好的女人,才能够面对当今飞速发展的社会,才能与时俱进,不断发挥自己的能力,为这个社会做出许许多多具有建设性的贡献。对于女大学生来说,努力提高自己的素养是一门必修课,是未雨绸缪,是踏入社会,在社会中生存下来并且取得成功的铺垫。如果把女人比作花,那么大学时代的女性就是含苞待放的花蕾,只有不断的接受阳光雨露,它才能绽放得绚丽迷人。因此,努力提高自身素养对当代女大学生来说尤为重要。那么如何提高呢?下面我从一下几点做详细阐述:
做一个自信的女人
所谓自信就是不卑不亢,悦纳自己,相信自己能行。自信让人绽放光彩。意大利索菲里〃罗兰说过:“一个缺乏自信的女人永远也不会有吸引别人的美。没有一种力量能比对美的自信更能使女人显得美丽。”自信不是与生俱来的,它可以靠后天培养和造就。那么,如何建立自信心呢? 1、挑前面的位臵坐。坐在前面能建立信心。当然,坐前面会比较显眼,但要记住,有关成功的一切都是显眼的。
2、练习正视别人。一个人的眼神可以透露出许多有关他的信息。正视别人等于告诉他人:我很诚实,而且光明正大。我相信你的话是真的。
3、把你走路的速度加快25%。走路时,抬头挺胸,步伐比平时加快25%,这样你就会感到血液循环加快,自信心也在滋长。
4、练习当众发言。从积极的角度来看,如果尽量发言,就会增加信心,下次也更容易发言。所以,要多发言,这是信心的“维他命”。
5、咧嘴大笑。大部分人都知道笑能给自己很实际的推动力,它是医治信心不足的良药。真正的笑不但能治愈自己的不良情绪,还能马上化解别人的敌对情绪。如果你真诚地向一个人展颜微笑,他实在无法再对你生气。
6、怯场时,不妨倒出真情,即能平静下来。把时时刻刻都在变化的心理秘密,毫不隐瞒地用言语表达出来,那么就没有产生烦恼的余力了。
7、用肯定的语气可以消除自卑感。运用肯定或否定的措词,可将同一件事实,形容成有如天壤之别的结果。可见措词这件事,诚然是任何天才都无法比拟的魔术师。在任何情况之下,只要常用有价值的措词或叙述法,则可以将同一个事实完全改观,当然驱除自卑感,而令人享受愉快的生活。
8、自信培养自信。即使不能喜欢所有的人,也应该努力多喜欢一个人也好,喜欢一个人,相对地,他也会喜欢自己;然后,也会克服对他人不必要的恐惧。因为,自信会培养自信。
9、做自己能做的事。做自己做得到的事时,个性会显现出来。重要的是,与其极欲恢复自我的形象,不如找出现在可以做的事。知道应该做的事,然后加以实行,就可以从自我的形象中获得解放。一次小成就会为我们带来自信。如果一下就想做伟大、不平凡的事,就会愈来愈没有自信。
所以,从现在开始,我们何不给自己一个脱胎换骨的机会?好好利用大学剩余的时光,让自己成为那个绽放自信光彩的人!我们要相信,我们永远是上帝的宠儿,只要你相信自己是最美丽的,你就是最美丽的。
做一个健康的女人
当今世界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自身的健康,尤其是女人。当然,如今的健康不仅是指身体的健康,心理的健康也相当的重要。
身体的健康。首先,女人要多喝水,不要让自己的身体缺水,都说女人是水做的嘛!但是,补充水分也不要过量,否则眼皮就会浮肿。其次,女人要注重个人身体卫生,特别是在每次生理期过程中。生理期饮食要清淡,心情要轻松愉悦,不要激动、暴躁。另外,生理期不要做剧烈运动,那样会给身体带来一定的不适感,严重的更会落下病根。最重要的一点,生理期第一天不能洗头,尽量不要接触太多生冷的东西,那样血液循环不顺畅,会造成痛经,更会惹来很多妇科病的麻烦。
心理的健康。通常人们都会用温文尔雅这样柔和的词汇来来形容女性,所以温柔的女性是最美的。作为女人,首先要拥有一个好脾气,心态好,度量大,即使是对你不喜欢的人。你可以这样想,我不喜欢他,每天跟他大眼瞪小眼,也不会对他有任何损失,何必呢?倒不如,以一颗平常的心来对待他,这样反而可以赢得一个好脾气的美称,这样不是很好吗?其次,要经常笑,都说笑起来的女人是最美丽,难道你不希望美丽吗?另外,女人是新生代的时代产物,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相信女人也可以撑起半边天。目前有些企事业单位在招聘员工时,有的岗位明确要求只招男性。别灰心,邓小平说过:“存在既是道理!”既然时代让我们存在,就一定会给我们一个舞台展示自我。
做一个爱读书的女人
读书使人眼见开阔,心灵宽广。21世纪已经过了那个“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年代,女人也需要用智慧来武装自己。在与别人交往的过程中,谈吐与修养是最能征服别人的,喜欢看书的女人,她一定是沉着冷静且有着很好心态,一定是出口成章且优雅知性的女性。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读书使人明智,读书使人灵秀。”好的书籍、文章、诗歌,宛如心理疏导的医生,高尚情操的导师。长读之,显然是一种精神粮食,可使思想得到陶冶,智慧得以挖掘;可使心灵得到净化,胸襟更加开阔。人见识多了,境界就高了,心胸开阔了便能自行化解各种忧思烦绪,心态自然就乐观。一如三毛所写:“但觉风过群出,花飞满天,内心安宁明净却又饱满。”冰
心一句响亮的“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睿智地告诉所有人,女人读书的结果就是过滤杂志,收获快乐;然后,快乐的做一个美丽的女人!
做一个独立的女人
几乎每一个女孩对爱情都抱有一份美好的向往和执着的追求。但是泡沫偶像剧里的王子和公主注定只上演在银屏上。玫瑰虽美,但总有刺。正如莎士比亚说:“爱是一种甜蜜的痛苦,真诚的爱情永不是一条平坦的道路。”而在这条不平坦的道路上,摔跤跌倒更多的总是女人。虽然过程曲折,但是我们怎样才能最终到达成功的彼岸,获得一份幸福美满的爱情呢?
学会独立。首先是经济上的独立。我们都知道著名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理论。一个女人只有经济上的独立,靠自己,才能活得有尊严,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与认可。台湾著名女人何丽玲说过一句发人深醒的话:女人能年轻多久,可以无忧无虑多久?总有一天我们必须靠自己想办法过日子,一个人可以依赖的终归只是自己,只有自己才能保障自己的未来。因此,女人要有钱,不是为了追求享乐,而是生命的尊严。她说:“如果女人懂得理财,懂得独立,人生就是你的,女人无法在厨房中追求独立,学会理财才是追求独立自主的基础。”
然而,经济上独立,情感上就能独立吗?情感上的独立是指对情感自始至终保持一种从容的态度,不卑不亢,无论面对情感上各种巨变,都能冷静地,张驰有度地去处理去解决。爱而不沉溺,依靠而不为他是整个天空。经济独立,只能解决女人的衣食问题,情感内容的丰富绚烂,方能使女人在爱情美梦破灭时不至于活得一塌糊涂,方能锻炼其遭受挫折时拿得起放得下的生存本领。而情感独立的表现就是,能做到勇敢的面对和冷静地放手。爱他但不依附他,无论他爱或者不爱,我永远都是我自己。失去爱,痛苦失落是必然的,委屈伤心是难免的,但再痛也不能放弃对自己的把握,更不能让自己一味地沉浸在负面消极的情绪中。
【女学生】推荐阅读:
女大学生毕业留言08-16
浅析女大学生就业歧视10-05
女学生自卑心理研究论文10-12
女汉子传奇学生作文700字08-10
女大学生旅游行为特征调查问卷06-15
女大学生就业路在何方?10-15
85后女大学生创业励志散文10-27
关于女大学生就业状况的调查报告07-06
神秘的女老师小学生读后感08-03
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现状及对策论文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