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心武红楼梦

2024-07-01

刘心武红楼梦(精选8篇)

1.刘心武红楼梦 篇一

20xx年,著名作家刘心武先生被邀请到CCTV-10的“百家讲坛”节目做关于《红楼梦》研究的专题讲座,该节目一经播出,便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好评,如此便有了《刘心武揭秘红楼梦》系列的付梓出版。当然,该系列不仅仅是刘心武先生红学讲座的一个书面集合,也是作者数十年研究《红楼梦》的心血结晶。

刘心武先生另辟蹊径,以一个全新的视角诠释这本妇孺皆知的中国古代经典小说,从小说创作的角度分析全书,以探究“金陵十二钗”中秦可卿的原型为切入点,结合康、雍、乾三朝历史,考证书中各人物的生活原型,并剖析了书中遗留的谜团,开创了红学研究的“秦学”分支。但是这样的研究遭到了主流红学家的批评,很多红学大师对他的揭秘持否定态度。中国红楼梦学会副会长蔡义江先生把刘心武的观点称为“新索引”并认为“《红楼梦》不是一部影射某人某事的书,也不是暗藏有与它表现出来的人与事截然不同的谜底的谜。它没有什么像刘心武说的‘密码’,是不能用‘破译’或者‘揭秘’的方法来弄清小说所写的究竟是什么的”。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所副所长孙玉明认为,刘心武的揭密只是发挥他在文学创作方面的才能,对于红学的研究却有很多不够严谨的地方,而这也是红学界普遍的观点,他们认为,刘心武的揭密是对红楼梦的一番海阔天空的“说书”,很容易误人子弟。例如作者在讲到元妃原型的时候,用了一个大胆的假设:曹雪芹应该有一个姐姐入了宫,先是在太子胤礽那里,胤礽被废后又转移到雍正这边,而这个姐姐,无论是关于曹家的史料还是有关宫廷的记录中都未见只言片语,那是因为乾隆皇帝采用怀柔的手段屏蔽了这样的一段历史。这样无根据的推测是学术研究不允许的,因而红学家们批判刘心武先生的想法纯属“想当然”。笔者仔细读了“揭秘红楼系列”的前两部,发现其中也确实存在着很多问题,从秦可卿的原型问题转到三朝的政治纠纷,引出日派(乾隆)与月派(弘皙)之间的明争暗斗,并将元春和秦可卿的原型推到政治斗争的风口浪尖,思维跨度之大,似乎有点逾越研究的底线,而且,作者觉得曹雪芹在有意回避雍正一朝历史,但是回避一说太过含混,是说不通的。在关于月派的研究上面,作者非常看重“脂批”,却过于讲求小说创作中“草蛇灰线、伏延千里”的思维方式,对于“脂批”的追究过多,难免有钻牛角尖的嫌疑。

但是正如一句俗语“一千个读者便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文学是求同存异的。刘心武先生的理解从某些角度上来说的确过于偏颇,但是红学界一致的批判声也是有失公允的,何况作者自己也在书中(实则是讲座中)一再强调,他的出发点只是把自己对于研究红楼的心得,以一种轻松的方式和大家分享,为民间“红学”展拓出更为宽松和舒畅的挥洒空间。笔者个人认为,刘心武先生的研究还是很有价值的。他很注重细节上的考究,例如,书中提到“金陵十二钗正册”中元春的《恨无常》曲时,作者用了大量的笔墨剖析每一句的深层含义,列举了原书中的各个例子证明自己的观点,在讲到元春省亲时选的四折戏时,作者联系后面的故事发展,一一考证每折戏的隐含意味,而且,作者所选的例子通通在前八十回里面,因为作者觉得高鹗的续书有违曹雪芹的本意,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再如,作者研究妙玉判词的时候说到“肮脏”一词,他认为此处不该读作“ang zang

(同为第一声)”,而应该是“kang zang(同为第三声)”,作者查阅了很多资料,并从文天祥的《得儿女消息》一诗中找到依据,此处的“肮脏”解释为“不屈不阿”,作者在研究的细致着实令人佩服。刘心武先生本身是作家,所以对于字词的选择也是下了一番功夫的,如讲到脂批的一段话时,作者强调是“逗露”(即为稍微表露)而不是透露,这样的词用起来可更见严谨性。

更值得一提的是,刘心武先生从一开始就是否定高鹗的续书的,在第二部中作者结合脂批和书中前八十回的各种提示、仔细分析了各人物的判词和曲子,列出了一个“情榜”,也就是红楼一书中宝玉魂游太虚幻境时看到的《金陵十二钗》册,并总结出了另外一种与高鹗续书中所写的完全不同的结局:黛玉沉湖、宝钗无子、宝玉二度出家……且不说这样的推论的正确与否,光是作者坚持的努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就令人折服,若单纯的将这一系列的丛书看做是作者写的一本推理小说,我们也是获益匪浅的。

从语言上来看,因为是演讲稿直接装订成书,未经加工整理,所以语言风格上的确太过口语化,在某些语句和段落上,作者显得有些罗嗦,但是,这样的“揭秘”,并不是什么研究型著作,更像是作者在与人闲聊自己的探究感受,所以对于书中种种问题,我们也无可厚非,而且,也正是因为书中平实易懂的语言,读者们才能更透彻的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所要诠释的思想,也许这也正是这样的研究能够赢得多数普通读者青睐的原因。

2.刘心武红楼梦 篇二

笔者虽然不是什么红学家,但对这部古典名著还是情有独钟的,所以只看了刘心武所续的头两回就已经感觉骨鲠在喉了,终于耐着性子看完,只能表示遗憾。何也?

首先我认为刘心武并不是在“续写”原著,而是在“改写”原著的后四十回。这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什么叫续写?刘心武首先要接受并在原著的经验模式下将他自己认为的“残缺”部分推进到新的高度,这也是对原著的一种绝对肯定性的态度。可以说原著的所有脉络都是很清晰的,而刘心武却完全违背了原著的框架以及思路,几乎推倒了原著的体裁、风格、语调,大胆地“独辟蹊径”。这就不是续写,而是改写了。

在这个功利又浮躁的时代,有些人非要把本来好的事情弄拧巴了不可。原来好好的电视剧《红楼梦》《西游记》,有些人就削尖了脑袋非要重拍一下,结果弄得不僧不俗。刘心武所“续写”的《红楼梦》也如出一辙,续写的这些内容,无论从文采、思想理念以及人物的刻画上,还是从格调、趣味以及艺术形式上,都无法与原著沾边,更别说是比肩了。且不说和曹雪芹的前八十回,就是和高鹗先生续补的后四十回来比较,就过程化的写实技巧而言,两者之间有如天壤之别。

《红楼梦》是经典巨著,首先它是一部长篇小说。小说是一种写“过程”的艺术,作者对人物情节发展和情感变化的合逻辑及合理的过程化叙写,才能反映一部小说作品的真实性。尤其作为续写、改写者,必须符合逻辑,真实、细致地叙写人物的性格发展和情感变化过程。而刘心武续写的《红楼梦》却是四不像,说它是小说,但里面却有评书的痕迹,说它是评书,但也似乎又是小说。在《续红楼梦》第八十一回,这边说:“荣禧堂那边,贾政正在待客……”那边突然“打起折扇”,介绍人物的来龙去脉:“香菱生父甄士隐,乃贾雨村大恩人”,紧接着“醒木一拍”道:“葫芦僧乱判葫芦案时……”作为长篇小说,我看得是云里雾里,惊奇万分:明明是人们读了原著都明白的事情,他非要再强调一遍,把原著本来含蓄的、留有悬念和回味的东西全都清清楚楚地翻了出来,反倒让人不容易看得明白了。如果说刘心武怕读者不能领会曹雪芹的深意,或者说担心读者看不懂曹雪芹说的是什么,非要诠释的话,干脆就不要“续写”《红楼梦》了,还是回到“百家讲坛”去做一个明星学者吧。

从《续红楼梦》一书中可以看出,刘心武先生所塑造的一群人都是没有鲜明的个性和特点的,给我的感觉是人物个个都像空洞的符号,个个都像丢了魂儿似的。我们从原著中想象出的人物形象,在他的笔下全无一点朝气,再多努力也始终对不上号。在书中,刘心武无法克服自我主义,宝玉就像个傻子,非得要听刘心武的指令,而黛玉更像是白痴,必须要遵从刘心武的意愿。书中几乎所有的人物都给人留下了一种虚假、别扭的印象。“大不近情,自相矛盾……按迹循踪,不敢稍加穿凿。”这是曹雪芹在原著第一回所写的话,就是批评像刘心武这种把“创造”当作随意、任性的杜撰的行为。他不但没有把人物写成“自由人”,反而写成了失去自由的“奴隶”,虽然说刘心武研究红学,但通过这本书可以看出,他所创造的新的叙写模式以及写的故事,并没有体现出他对事实的发现和尊重。

“宝玉一心迷恋黛玉,府里尽人皆知,因之,让黛玉死掉,宝玉必无生趣,说不定自己就去死了。但不论用药毒死谁,若痕迹太显,容易查出,那菖、菱就与赵姨娘密谋,给黛玉配药时,掺进毒物,使其慢性中毒……林黛玉的肉身,因赵姨娘唆使贾菖、贾菱炮制慢性毒药,长久服用后毒性已入肺腑……”(《刘心武续红楼梦》第八十六回)这就是刘心武先生的所谓的“创造”和“发现”。在原著中,林黛玉从一出现就是那种柔肤弱体的女子:“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因此,我们从一开始就知道黛玉多愁善感,体弱多病,而且经常咳嗽气喘,难道刘心武将此联想成是被人慢性毒害所致?如果说刘心武不是这个意思,这样一个弱女子会对赵姨娘造成什么威胁,要让她下这样的毒手?再说,按照刘心武所说的“让黛玉死掉,宝玉必无生趣,说不定自己就去死了……”真是这样的话,这不正是赵姨娘所望吗?如果说是怕宝玉死了,贾府查下来她难脱干系,那么她毒杀黛玉就能安然无恙吗?

“这边屋里凤姐心神不定……忽然贾琏回到这边屋,也不说话,来到凤姐面前就给她一耳光,凤姐只敢饮泣……”(《刘心武续红楼梦》第八十九回)这就是我们所熟知的王熙凤和贾琏?平日里精明强干的凤姐在这里却表现得不如个下人,不但没有任何反抗,并且还乖乖地做了贾琏的“通房大丫头”,而伺候凤姐的平儿却成了凤姐的主子:“贾琏就将府里麾下人等召集到院里,当众宣布,要大家从即刻起唤平儿二奶奶,那旺儿夫妇罚到马棚劳作,凤姐其余陪房及丫头婆子等均划归平二奶奶,以后回事皆由平二奶奶定夺。”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平日里对凤姐都要让三分的邢夫人在这里却比老太太还厉害,训斥跪在地上的凤姐:“找掌嘴!你那些私房,统统交出来!你以后再敢如此顶撞,只把你罚入圊厕!”这是凤姐吗?这就是刘心武研究出来的曹雪芹的本意?这种违背原著思想理念的任意杜撰其实在《刘心武续红楼梦》第八十一回就出现过:“孙绍祖只会皮肤滥淫,逼迫绣橘等丫头大衣服里头一律免去小衣,把绣橘抱到床上,见小衣未免,又发雷霆。那跟着迎春过来的莲花儿,偏去谄媚主子,跑过去俯就说:‘我大衣服一丢,什么都是现成的,亲爷您就消遣我吧!’孙绍祖就搂过去滚成一团。”刘心武很轻松、从容地把汉灵帝刘宏和明末的张献忠荒淫的故事嫁接到贾琏身上。由此可见,他忽视了人,放纵了自己的感觉和想象,对人物的理解是病态、浅薄、片面的。

杜撰并非代表创造,无论是续写还是改写,其实任何创作既受其所利用之素材的制约,也受本身规律之约束,因此不允许有随意和任意性。思想有它本身的逻辑,你可以获得正确的思想,但不能杜撰出思想,不能彻头彻尾地造出它来,因为形象有它本身的规律性和艺术逻辑,这个艺术任务既然是你给自己提出的,你就必须服从它的规律,既然是续写,首先要在语境、结构、思路上承袭原著。但是刘心武在续写《红楼梦》的时候,既不受其所利用之素材的制约,也不受本身规律之约束,他把穿凿附会的杜撰视为制胜法宝,显然太过自由和任性,也使得《续红楼梦》成为一部不近人情、粗制滥造、空洞虚假的作品。

小说是以细节说话的,只有细节真实、准确的小说,才会在整体上形成可信真实的叙述效果。而刘心武在细节上的错误非常多,尤其是在语言的描述上,给人一种不古不今的别扭感,在语境的把握上也显得非常吃力。如:“比以往更忙乎”“打小没了爹娘”“在两个叔叔婶婶家过活”“戏法一变活人化烟”“这是第二回发话了”“在这里给你庆生”“大喜的事啊”“从来都好啊”“一纸欠条”“一地稀屎”“拍屁股颠了”“歹徒”“立马”“报告”等等,不一而足。很多口语或词语在曹雪芹的原著里并没有,而在曹雪芹或高鹗生活的时代也未必有这些口语或词语。

平儿的口才绝对好,“晨昏定省”这个成语竟然也能脱口而出。甚至刘心武打算要让平儿姑娘“唱戏”,随口就说出了“官中药房”,这个只有戏曲行话里才说的“官中”竟然在日常生活里也能张口就来。不知道刘心武是怎么理解“官中”这个词的,这个词本来就是“公共”的意思,按照他写的这句来理解是自相矛盾的:“丸药不都是咱们官中药房自配的吗?原比那些市卖的高明……”这是什么意思呢?公共的药房不就是市卖的药房吗?就怕刘心武把“官中”理解成了“官方”,而他的本意应该是,自己府上的药房自配的药丸,远比那从市场买来的好。

“宝玉只坐在一旁体味贾母的言简意赅”,诸如此类的句子也让人感觉极其别扭,这种毫无个性差异的对话,都是刘心武任性地把自己的话语强加给了笔下的人物。刘心武处处模仿曹雪芹,但是处处都学不像。曹雪芹和高鹗的语言功力,描写和叙述能力,揣摩人物复杂和微妙的心理活动的能力,捕捉生活细节的能力,是当代那些嗤点前贤的作家不可企及的。

刘心武续写《红楼梦》最大的失败就是违背了真实性原则的“反过程化”叙述,他从来不认真地描写和分析人物的动机和复杂的心理变化过程,尤其在人物塑造上缺乏那种写过程的耐心,常给人一种不易理解的怪异印象。他把自己的思想和趣味强加给人物,让他们绝对服从自己的随意调遣,鲁莽地说话和草率地行事。刘心武对《红楼梦》人物缺乏合情合理的叙写。他的强迫具有虚假和幼稚的性质,给人的感觉是他就是硬着头皮也要把林黛玉写成武大郎、把赵姨娘写成王婆、把贾琏写成西门庆。刘氏续写的贾宝玉也流泪,但泪水中的含情量太低,与原著里的那个真宰尚存、童心未泯的贾宝玉之间的差距不可道里计。

3.刘心武红楼梦 篇三

续本未见刊行,便已经成为读者热议的文化热点。至于刘心武的新续作28回能否超过高鹗版的后40回,尚待作品正式出版后方能一窥究竟。

据刘心武介绍,曹雪芹是写完了《红楼梦》全书的,曹雪芹全书为108回,曾经在小范围流传过。曹雪芹同时代里是有人读到过全本并留下痕迹的,从脂砚斋等人的批语里可以看到。很多资料证明曹雪芹和他的合作者都非常珍惜他的全本《红楼梦》,对80回后的文稿佚失痛心疾首。尽管曹雪芹书稿的后28回至今未找到,却是可以经过探佚加以钩沉的。传世的前80回“草蛇灰线,伏延千里”,传世脂评里对后28回内容的诸多透露以及其他一些资料,均是探佚的资源。

刘心武认为,清代的程伟元和高鹗出版的120回的通行本《红楼梦》,以活字排印方式推出,使曹雪芹的前80回获得推广流布,是有积极作用的。但他们对前80回手抄古本的改动,留下遗憾;而后40回基本上违背了曹雪芹的原笔原意。120回的《红楼梦》是一个接臂维纳斯。接得不好,允不允许有人试一试,接得好一点?这个事应该是允许有人做的,而且应该欢迎有人尝试。早在清朝,已有不少《红楼梦》续书出现,但大都是从120回续起,总不脱才子佳人大团圆模式。当代也有作家续写的,自由发挥的成分居多。而刘心武的这本续书则是通过对前80回的文本细读,以及探佚研究,力图恢复曹雪芹后28回原笔原意的一次尝试。刘心武说:“我是不自由发挥,戴着镣铐跳舞,这镣铐是我自己套上的。我是要把曹雪芹的原笔原意复原出来。”

刘心武感叹:“我是兢兢业业地根据前80回的伏笔写,追踪设计不敢稍加穿凿,很辛苦的一件工作。”他称自己续写《红楼梦》是“蓄谋已久”,他将自己研究《红楼梦》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1991年在《读书》杂志上发表《话说赵姨娘》,随机发表阅读《红楼梦》的感想。周汝昌先生读后主动写信联系刘心武,送他4个字:“善察能悟。”这给刘心武很大的激励。第二阶段从秦可卿入手揭秘《红楼梦》。第三阶段是探佚。探佚出来80回后是什么回目了,干脆就试写出来。从7年前就开始续写,高潮是完成这本书。“20年辛苦不寻常,了此心愿,乃我一生中的大快乐。”刘心武说,“我真正的初衷是为了向曹雪芹表示尊重、致敬。呼吁大家通过这样的推动力再去读原本。”

热点关注

尽管《红楼梦》的续本存世的就有一二十种,但近三十年间敢续写《红楼梦》的人寥寥无几,因为曹雪芹已达到了那样的文学巅峰,要想成功推出续作实在很难。所以,《刘心武续红楼梦》的出版,犹如一石激水,在寂寞文坛荡起层层波浪。一些专家学者也就此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

我想先谈谈《红楼梦》的探佚。《红楼梦》探佚本身有它的价值,《红楼梦》探佚学的创立也有它的过程。比如《红楼梦》古抄本里附带的脂砚斋批语,就透露出后二十八回的若干情节。最早注意到这些批语的是俞平伯,但他当时以为是另一部续书,没在意。脂砚斋的种种批语是曹雪芹最亲密的人给我们留下的无价之宝,是《红楼梦》探佚学成立的基础。我再谈谈曹雪芹原著和程高续本的关系。我曾专门写文章谈到程高续本背后有政治阴谋诡计。程高两人合谋炮制的“假尾巴”,与曹雪芹原著的思想感情、主张是相反的。这个“假尾巴”和曹雪芹原著是针锋相对的,它们的关系是“不共戴天”的仇敌关系。有观点说“曹雪芹原著不全无法流传,程高续本文笔艺术不如原著,但也不错,使《红楼梦》流传到今天”,这个说法骗了无数读者。我再谈谈续书。续书不是我们要求哪位作家来续的,如有作家根据《红楼梦》探佚的蛛丝马迹来续,我双手赞成,我们没有权力说,你别续,你续不好。刘心武先生经过了长期的准备,短期的突击,呕心沥血,完成这样一件了不起的文艺工作。我对刘续的评价是“佩服”!我认为续书不管怎么有缺点也是一件极大的功劳。刘心武先生续这后30回,其目的是为了揭破程高的阴谋诡计,告诉人们曹雪芹原著后边不是那个样子。能够完成这个目的就非常非常了不起了。出版社已经送给我刘心武先生写的续书,待看过后,才能有具体评价。

——周汝昌《通过续书还原曹雪芹本意》

自从米洛斯的维纳斯雕像出土以来,很多人都想复原她的一双断臂。然而,几乎没有人会认同、认识恢复断臂后的维纳斯。因为恢复断臂后,也许就不是那个米洛斯的维纳斯了。但有人会说,米洛斯的维纳斯本来是有完整双臂的!不错,是曾经有过,古罗马的大角斗场也曾完整过,庞贝古城也曾存在过,中国大秦帝国的阿房宫也曾存在过,大清帝国的圆明园也曾完整过……但是,如果现在将大角斗场残缺的围墙全部补齐,将庞贝古城遗址的街道都恢复的笔直宽阔,将圆明园的园林都建造的郁郁葱葱,让阿房宫的每座宫殿都重新矗立。那么,这也许满足了一部分人渴望弥补历史缺憾的愿望,但是历史也因为假手现代人仿制的泥巴、砖石、屋脊而丧失了它远古苍茫的恒久魅力。我们真的很难想象张开双臂欢迎游客的维纳斯,也很难想象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种种非常确定、肯定以及一定的最终结局。我相信,失去双臂的维纳斯比传说中的维纳斯更有魅力。传说中的维纳斯拥有爱与美;失去双臂的维纳斯,拥有想象爱与美的无限空间。

——康震《〈红楼梦〉中的千手维纳斯》

在线阅读

第八十一回中山狼吞噬薄命女 河东狮吼断无运魂

凤姐强打精神,逗贾母开心。因琥珀正跟收拾餐具的管事婆子交代明儿菜谱,原是琥珀有些个伤风,出音不准,凤姐就故意大惊小怪起来,跟众人说:“琥珀今天真真吓了我一跳!”鸳鸯道:“只有我敢吓你,别人谁敢?”贾母因问:“谁吓谁呢?”凤姐就比比划划地说:“刚才琥珀跟大厨房交代,说明儿晚上老祖宗想吃剑池。可不吓了我一跳!想来老祖宗是想念金陵姑苏虎丘山了,那虎丘塔下面,有个剑池,原是吴王夫差蘸泉水磨利剑的地方。大家想想,纵使府里官中有本事把那姑苏剑池连夜搬过来,纵使大厨房能有海大的锅把那剑池蒸熟了端到这儿来,老祖宗可有多大的嘴巴、多厉害的牙口、多大的弥勒佛肚皮,把那美味吃进去?”说得大家忍不住笑起来。琥珀高声喊冤:“何曾说要吃剑池?我交代的是芥菜!南边又叫盖菜。”贾母知是凤姐又来斑衣戏彩,笑道:“我倒吃得动剑池,只怕你猴儿吞了那夫差剑,再动弹不得半步!”有的丫头还笑,王夫人只觉得不吉利,忙道:“时候不早了,老太太早些安歇要紧。”大家这才散去。(节选自《刘心武续红楼梦》)

4.刘心武《班主任》读后感 篇四

在刘心武《班主任》中有三个印象最深的情节:

一、主任满怀期待地问张老师是否愿意接收“坏学生”林宝琦;

二、谢惠敏满心愤慨批判《牛虻》是黄书;

三、张老师渴求的文学巨著竟被丢置杂物库,更被林宝琦之众玩乐。

学校主任满怀期待并不是期待张老师能够改造林宝琦,拉他一把,让他走上正道,而且因为无人接收而急于把坏学生脱手,免得惹得一身骚。在包括主任以及其他老师的思维中,坏的就是坏的,是不可能变成好的,就象林宝琦,打架斗殴,不学无术,偷看黄书,更是因斗殴进了警察局,已是无药可救,最好是被红卫拉去批斗。可见,中国人的固定性思维多严重,好就是好,坏就是坏,永远无法转换,犯了错就得永远背着“坏”的标签。

谢惠敏几乎是“四人帮”思想独裁阴谋的成品,她爱学习,懂礼节,疾“恶”如仇,她是众人眼中的“好学生”。但是,谢惠敏思想僵化,精神营养 馈乏,思想方式简单,“忠诚”被导向盲从,“坚定”被扭曲为偏执,她代表的不是个人,而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尤其代表的是被时代荼毒的成长中的孩子。

而被丢弃在杂物库、被玩乐的文学巨著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全文通过这一线索深刻反映这一时期先进民主文化被丢弃被践踏,而所谓“正统”的腐朽文化被奉为信条的混乱状况。这些文学著作因为引导民主、思想解放而被批判为反社会主义,中国人也就失了一个认识世界,精神升华的机会,而这个机会对民主、解放思潮袭全球,而刚走上社会主义的中国极其重要,以致失去这个机会,中国离世界又远了一大步。

十年动荡,最终以粉碎四人帮为结局,这无疑应验了中国老话~邪不胜正。这样的胜利令中国可喜可悲,喜的是最后的胜利扼制了“文革”浪潮,没让中国走上不归路;悲的是这样的胜利背负了太大的代价,以致直至今日我们仍在承受文革余波.文革根本上是一场思想文化独裁专制阴谋,企图禁梏中国人的思想,通过压制民主来实现独裁。文革得到毛泽东的默认,实施得更彻底,破坏力也更大。有志之士在文革 中挣扎反思,试图以自己微薄之力唤 醒中国人。但被“正统”思想荼毒的中国老百姓并不领情,将之认为违法乱纪,钻社会主义空子,以致在文革结束许多年,阴暗的文化氛围低迷不散。

要说“四人帮”为何能在若大的中国掀起涛天巨浪,中国老百姓脱不了绝对关系。中国人向来推崇“正统”,所谓“正统”,就是领导者提倡的思想,无论对错,无条件遵从。这样的中国人没有灵魂,一切跟“正统”走,“正统”就是权威,遵从总没错。这样的思维残留至今,许多文革前出生的人至今仍不要承认“文革”的危害,认为文革是社会主义必走之路,所谓“文革”的危害只是后人对它的诬蔑。对此,我们只能呼唤中国人不要受“文革”余毒迫害,正确看待历史。一个民族的堕落总会激起一些爱国者救过之心。刘心武《班主任》中的张老师就是一个代表,张老师对孩子受“文革”荼毒而悲痛忧心,思索拯救中国未来之路。作者通过张老师发出“救救孩子”的呼唤,与当时世界倡导解放思想和社会需要合拍,希望以此召回中国人的灵魂,让中国跟上世界脚步。

《班主任》为现在的我们揭示了“文革”这个新中国成长的伤痕,让我铭记历

5.刘心武红楼梦 篇五

一、导入新课,简介作者

老师:同学们,在学习新课之前想和大家探讨一个问题,你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有哪些难忘的“错过”呢?(幻灯片2:你在学习和生活中有哪些难忘的 “错过” ?(要求:用简洁的语言谈谈))

学生:星期日,在公交车站台等车,等了半个小时,车还没到,不耐烦之余,到报刊亭买份报纸,这时候公交车到站并驶过,我错过了一趟班车,白白等了半个小时

学生:我班夏文转学了,她走那天,我正好因为家里有事请假,我错过了和她的告别,错过了问她电话号码、新的家庭住址和就读学校的机会我想因为这次错过,我和她在茫茫人海中不知什么时候才能相遇

学生:我在上初中以前,一直担任班干部升入初中以后,班上进行班干部竞选,我听说初中学习很紧张,当班干部影响学习,于是没有参加竞选现在,我看到班干部们工作得很顺心,学习也没有受到影响,我很后悔,我错过了很多锻炼自己能力的好机会

老师:同学们似乎都有错过的经历,但在遗憾之余,同学们有没有思考过这“错过”对我们人生道路的影响和意义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近作家刘心武,去感受名家对人生中的“错过”作出的深刻思考和独特见解(板书课题)(幻灯片3:课题)

老师:谁能为大家介绍一下刘心武(幻灯片4:刘心武(1942),当代作家笔名刘浏、赵壮汉等四川成都人出版有短篇小说集《班主任》、《母校留念》、《刘心武短篇小说选》,长篇小说《钟鼓楼》、《四牌楼》等刘心武对生活感受敏锐,善于作理性的宏观把握,写出了不少具有社会思考的作品,作风严谨,意蕴深厚)

(学生读幻灯片介绍刘心武)

二、初步感知,掌握生字词

老师:你的介绍让我们一下子产生了亲切感,下面就让我们一起静心听一听课文朗读录音,体会其语言的精美、道理的深刻!同学们,在这个初步感知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那些问题呢?

学生:我们应注意生字词的音、形、义和课文的主要内容

(听课文录音)

老师:这些字的音形义,同学们注意了吗?

贻误 驾驭 情素 憬悟 颟顸 渊薮

学生:贻误的“贻”,部首是“贝”字旁,要跟“心旷神怡”的“怡”相区别

学生:情愫的“愫”是平舌音

学生:“颟顸”和“渊薮”这两个词比较深辟,要注意理解意思

老师:同学们对生字词都很重视,都掌握了吗?再识记一下(幻灯片5)

(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识记生字词)

贻误(yí) 错误遗留下去,使受到坏的影响

驾驭(yù) 使服从自己的意志而行动

情愫(sù) 真实的情意

憬悟(j?ng) 醒悟

颟顸(mān hān) 糊涂,不明事理

渊薮(s?u) 比喻人或事物聚集的地方渊:深水,鱼所聚处;薮:水草旁边,兽所聚处

三、再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感受文体特点

老师:掌握了生字词,扫除了朗读障碍,我们应该能够很自信地朗读课文啦,就让我们来张扬一下个性吧!相信入情的朗读定能够让我们把握住文章的主要内容

(学生朗读课文)

老师: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学生:课文主要写了错过产生的原因和意义

老师:同学们在朗读中有没有注意到我们这篇课文的文体和前面所学的哪一种文体比较相似?

学生:在文体上很像第二单元的议论文

老师:对!那议论文一般有怎样的结构特征呢?

学生:议论文的一般结构特征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老师:在我们今天学的这篇课文中作者提出了什么问题?作出了怎样的分析?又告诉我们如何解决呢?大家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迅速在课文中提取到相关的信息

(学生合作学习)

学生:课文先提出问题:“错过”真不少,再分析问题:为什么有“错过”,最后解决问题、总结全文:习惯、品味“错过”,不能错过最关键、最美好的

(老师边听学生分析边板书)

提出问题:“错过”真不少

分析问题:为什么有“错过”

解决问题:习惯、品味“错过”

总结全文:不能错过最关键、最美好的

老师:《错过》就内容和结构而言都属于议论性质,但它在本质上却是现代散文的一种(出示幻灯片6:文体知识

杂文(即文艺性政论文)知识:现代散文的一种,不拘泥某一种形式,可以议论;也可以叙事本文以议论为主,可以作为文艺性政论文来学习)

老师: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这段文体小知识,认识一下现代散文的一种文体:杂文

(学生读幻灯片上的文体小知识)

四、精读课文,品味语言,体会文章主旨

老师:散文往往有精美的语言,隽永的意蓄作家刘心武正是通过精美的语言向我们阐释了深刻的人生哲理,读一读那些精美的蕴涵哲理的语句,选择自己所喜爱的一句或几句推荐给同学,让大家和你一起感动,一起收获!(出示幻灯片7:找出文中你认为很有哲理的语句推荐给大家,简要说说理由)

学生:我喜欢“没错过,抓住了;错过,溜走了这正是人生的经纬线,见证着我们斑斓多味的存活”这句话这句话突出了“没错过”与“错过”的常见性作者以“人生的经纬线”这个比喻进一步说明“没错过”与“错过”的屡见不鲜,并把“经纬线”拟人化,说它“见证着我们斑斓多味的存活”换句话说,“没错过”与“错过”是我们斑斓多味的存活的见证人,有了他们,生活才会丰富多彩,有滋有味

学生: 我很喜欢“人生如奔驰的列车,车窗外不断闪动着变幻不定的景色,错过观览窗外的美景、奇景并不是多么不得了的事,关键是我们不能错过预定的到站”这一句中作者把人生比喻为“奔驰的列车”,把“窗外的美景、奇景”比作小的错过,把“预定的到站”比作人生最根本的追求,告诉我们人生有一些小的错过不要紧,但不能错过人生根本的追求

学生:我很喜欢“我们预定的到站并不等于人生的终点但在人生的终点上,我们最好能含笑地说:我虽然错过的很多很多,却毕竟把握住了最关键最美好的,这样,“错过”便仿佛是碧绿的叶片,把一生中“收获”的七彩鲜花映衬得格外明艳! 这一句中作者把“不是多么了不得的.错过”比作“碧绿的叶片”,把那些最关键最美好的人生道路上的“收获”比作“七彩鲜花”绿叶衬托着鲜花,使鲜花“格外明艳”作者在赞颂“七彩鲜花”的时候,没有忘记“碧绿的叶片”的映衬作用,从而肯定了“错过”在人生道路上的价值

学生:我喜欢“在人生的终点上,含笑地说……”这句话会让人回忆起保尔曾讲过类似的话: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一个人只有一次这仅有的一次生命应当怎样度过呢?每当他回忆往事时,能够不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进行的斗争保尔他能够不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应碌碌无为而羞耻,是因为他没有错过人生最大的追求——为人类的解放而进行的斗争

老师:是的,在作者看来是否错过并不重要,关键是我们应该如何对待错过,无论是还有机会相遇的错过,还是时不复返,机不再来的错过,我们都要细细地品味,冷静地驾驭,错过之余,把握住关键机会,含笑到达终点(板书:把握住关键机会,含笑到达终点)

五、诗歌赏析,心灵回音

6.刘心武自创养生心理操 篇六

已跨过60岁门槛的他,在四壁皆书、春意盎然的“绿叶居”里,每天“敲字”不止,几盆观叶植物赏心悦目,3只爱猫在房间来回穿行。

刘心武一般在晚上10点开始写作,伴随着优美的古典音乐,一直写到次日凌晨4点左右。当太阳升起的时候,他正在甜蜜梦乡。中午起来吃一顿早午合餐,下午读书、看报、会客,晚餐的菜肴往往比较丰盛,在温馨的烛光里,阖家团聚,其乐融融。

“生活中有时要学会放弃,只有放弃了蝇头微利、蜗角虚名,放弃了应该放弃的‘身外之物’,才能得人生之大乐趣。”刘心武找准了自己的位置,做一个纯粹的作家。他买书、藏书、读书、写书,以卖文为生,以文会友。闲时携妻子吕晓歌,或沿护城河赏景,或去大商场购物。

刘心武之所以能够精力充沛地在文学百花园中辛勤耕耘,其重要原因就是加强了心理保健。关于心理保健,他兴致勃勃地谈了自创的六种操:

列表化解操:心乱时,在一张纸上先写一行大字:“我为什么心乱?”然后列出三栏,分别写“最烦心的事”“次之的事”和“小事”。列好后,从“小事”开始逐项化解,凡大体可以化解的,都用红笔画去;剩下的,自然要认真对付,虽一时化解不了,但心绪经过一番梳理,也就坦然多了。

自寻小乐操:遇到无聊提不起神来做正经事时,就先找些有趣的小事来做,例如用湿棉花球给所养的盆栽植物洗涤叶面之类。“在琐屑的小乐趣中,无聊感便渐渐消失。”

回忆美景操:心里淤着浊气时,就到沙发或床上取最舒适的姿势,在轻柔的乐曲声中,闭目冥想,“让名山大川的美妙镜头将淤积囤塞的浊气涤尽”。

无害宣泄操:心中窝着恶气,搞不好会爆发。可将平时准备好的废纸使劲儿撕扯或选择适当地点将已破损的旧瓷盘之类砸碎。

自嘲操:因洋洋得意而心理状态发生偏斜时,可以做一点自嘲。有种方法叫“对镜自嘲”。人在自嘲中,失去的是虚荣,获得的却是清醒。

走向混沌操:过分清醒得小肚鸡肠时,便用此操加以调整。“拿起一本或唐诗或宋词,随手翻开,目过口诵,摇头摆脑,以抹去萦绕于心的那些过于细腻的算计。”

专家点评

新世纪的健康主题是心理养生,即从精神状态上达到延年益寿。近年来,在发达国家,“心理学治疗法”在临床上被广泛地运用,并取得良好效果,成为继外科手术和发现抗生素之后的又一次医学革命。

“心理学治疗法”的核心内容是提倡不积累“感情势能”,即心理上受到的外界刺激,一定要与承受力保持平衡。因为感情的激升或失落,会使大脑处于失调状态,造成“感情势能”,其潜在的“能量”超过一定限度时,就会造成生理代谢紊乱、免疫功能降低,势必引发或加重某些疾病。

7.刘心武的心灵保健操 篇七

刘心武的心灵保健,不玄妙,却实用。刘心武写的是文学,悟的是心学。他有六套心理保健操:列表化解操、自寻小乐趣操、回忆美景操,无损害宣泄操、自嘲操、走向混沌操。这些心理保健操,其主旨是做足“去烦恼的减法”与“增快乐的加法”。正所谓“心中有自然,长寿走很远”。

刘心武笑称自己钻在红学里,却是醉心绿叶情。他把北京城内的居处叫“绿叶居”。居室内的巴西木和大叶绿萝,都表明了他对绿叶的偏爱。早在1979年,他就写过一个短篇,叫《我爱每一片绿叶》。其爱叶之心,历经三十多年至今不变。心理烦恼来时,他最爱干的事,就是用湿棉花球,一点点给居室里的盆栽植物擦拭叶面。叶子擦拭干净了,心也跟着绿叶亮堂了。他说,自己常去郊野的“温榆斋”,也是因喜榆树之绿。对于绿色每一个存在,他都会领略每一段,识记每一行,绿色注入胸怀,淡远意境就会存在。

他写作的时候,总是在优美的古典音乐之中进行。听舒缓悠长的音乐,也是隐性“增快乐的加法”。如果心里淤有浊气,他会闭目冥想,或躺着随音乐静心遐思,让轻柔乐曲的这种“快乐加法”,变得“显性”起来。不断让名山大川的浪漫想象,占领身心的每一个细胞,拂去心灵上的浮尘。

“去烦恼的减法”,是刘心武心灵保健操的精髓。具体来说,到底“减什么”呢?想发火或心乱时,先列出“最烦心的事”、“次之的事”、“小事”等等,然后从“小事”开始逐项减去,就像删减文章一样,大胆下手;经过这样一番削减,内心负荷逐渐减轻,火气没了,心也坦然多了。如果实在减不掉火气,就哼唱“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他说,细品“潇潇雨歇”四字,那是冷静之境呀。这种从高处转向低处的自律,也指洋洋得意时的自嘲,自贬,更包含从“过分清醒的算计”简为“混沌的糊涂”,都是刘心武式的“高妙减法”。减减减,只要生命还在,什么都可以适当减,方能进入浑然无我的心理之境。

刘心武的“去烦恼的减法”与“增快乐的加法”,做足了心灵的功课,意到心随,心气顺畅,努力给自己创造种种愉悦。因此,心灵得到洁净,思想得到升华,身体得到养护。

刘心武一般在晚上10点开始写作,在优美的古典音乐之中,一直写到次日凌晨4点左右结束。他之所以能够精力充沛地在文学田野中辛勤耕耘,其重要原因就是加强了心理保健和散步锻炼。

他说,经常傍晚遛弯儿,有时听京剧票友演唱。近些年,他在京东远郊一个村子辟了一个书房,周围全是田野。那天下午,他到村外画水彩写生,结识了农民小陶,聊天当中,听他说及“接露”,很觉新奇。小陶种的那一大片地,引进的是香港的一种名称古怪的蔬菜,这种菜在生长期里朝露越旺质量越好,所以他经常天不亮就到地里去等待凝露。

有一天,刘心武破例起早,和小陶一同“接露”,就是等待凝露。通过“接露”,他顿悟:露珠以自己独有的方式浸润了这个世界,让世上一种奇异的蔬菜得以生长繁茂,即便生命如此短暂,也没有构成焦虑。回头来看,人在生活中的焦虑或多或少是自找的,如果以处子之心去观照世间万物,真心体味的人生三味,烦躁焦虑就会散去。

刘心武对于有启迪性的事物,总是采取细嚼慢咽的方式,真正把其中的营养摄取充分,他保持着对每一次春天来临的欣悦,以纯净的清水,涤去心上的尘垢。他说,现代社会欲望膨胀,把心旌弄得噼啪乱卷,就必须采安装百叶窗帘,使自己和窗外的光线与风景,保持适当兼容的互动关系。如果外界泻入的光线太强,就把百叶合拢一些,保持一派安谧平静;如果外界一时阴雨绵绵,就点燃心灯,把心灵小木屋照得明亮。

最后,刘心武深有感触地总结了他的养生之道,他说:“养生是一门心学,一门心灵怎样自如的辩证哲学,在情感领域、审美界面、人际境界,一个人要懂得包容多些,伸缩尺度大些,进退余地宽些,才为好、为善、为快乐、为轻松,才既有利于自身延年益寿,更有利于滋润他人,有利于和谐社会。”

8.♂刘心:小,新 篇八

一个是快女三甲

若说没奇缘

今生偏又同名呀

若说有奇缘

流行与摇滚不太搭

碍……

一个小人物呀

一个女孩花花

一个是“心”自己

一个是“忻”情佳

想耳中能有多少歌迷儿

追随他(她)

从那年初秋

直到今夏

如果小人物和大人物让你选择,你想当哪个?如果新自己和旧自己让你决定,你怎样抉择?

近期,刘心推出了自己的第二张个人创作EP《小新》。之所以叫这个名字,一是刘心的昵称;二是希望这次是自己的一个全新的出发,能给大家带来一种新的感觉,希望大家能在比较压抑、有负面情绪的环境当中时能试着调节自己的心态,打开自己的心,做崭新的自己,找到那个快乐的自己;第三就是“新”,有所保留地改变更新。

小人物?大人物?

还记得刘心让为他自己的第一张EP填空,《隔壁家的_孩子》,他填了个“隔壁家的怂孩子”。没错,那时的刘心完全就是个邻家大男孩,阳光的也好、怂的也好,总之不太起眼,小人物。不过,刘心9月份出演的话剧却有个响亮的名字:《大人物》。“这部戏里我演的是一个被开除的小白领,可以说是社会低层的一个代表,后来经过一系列偶遇,特别偶然地变成了一个村子里乡亲们心中的大人物。”刘心说,“我觉得其实老天给每个人都有很多的机会,每个人都有成为大人物的能力,只是你要把握好那个心态,不要强求。可能你对一些人不是大人物,但你对另外一些人没准儿就是特别大的大人物,很多事情都是相对的。”

出了《小新》这张专辑之后,刘心说他仍然觉得自己只不过是个轻松的大男孩,“还没到人物的地步呢!”不过,这不代表他心里没有别的想法。在问到他想做一个什么样的自己时,刘心脱口而出的答案就是“我想做一个天王巨星”,但马上又笑着改成别的答案。其实想做天王巨星也没有错呀,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为什么就不能期待变成有很多光环的大人物呢?刘心说,“我相信会有这一天,因为我一直都在往这个方向努力着。不过这将是一个终极的目标,而且跨度还有点大,不过慢慢来吧,这只是我一个伟大的目标!

新自己?旧自己?

你想做新自己还是旧自己?这个问题看起来有点没脑,人生哪有那么明显的分水岭,可以一下把一个人区分出新旧?刘心解释说,这个“新自己”其实代表的不是新旧,而是快乐。“现在很多人因为各种压力而变得不快乐,包括我写这首歌最初就是因为有段时间我在创作的时候也遇到了瓶颈,就变得很烦躁。而这样的生活状态其实是不对的。我希望我能有一首作品是让大家从这种不好的情绪里面走出来,改变一下自己的心态,哪怕出去走一走看一看,可能你再回到原点的时候就发现一切都不一样了。”

其实,创作的瓶颈期刘心不是第一次遇到,不过从最初比赛开始到这张《小新》,都是他自己原创的,这也算是一种坚持。“我从小听歌就特别尊敬和崇拜那些自己唱自己写的歌的人,开始创作之后也励志要做这样的人,坚持着只要是发表的作品一定是自己写的。但是创作的灵感也不是源源不绝的,瓶颈期我遇到过好几次了,突破这个瓶颈期是件非常麻烦的事。有时改变一下自己的环境,有时试着把自己固有的东西放一放,不想这些事情,等回过头的时候没准儿莫名地就开窍了。”刘心管这种改变带来的收获叫开窍,“因为也许回过头的时候突然就比以前多明白了很多事情。”

坚持着自己创作音乐是“守旧”,遇到瓶颈就试着“改变”环境来开窍。新旧的界点也不那么明确了。可见,不是一味的新或者旧就是对的,刘心说,当然改变也是需要有所保留的改变。一个人纠结的心态和情绪当然需要改变,人的想法每天在改变,人的微博、手机上的软件每天全在更新改变,作为一个歌手应该有的音乐能力和创造能力也得常常改变提升,不过即使有这么多要改变的,也还是有必须保留的不变,“那就是必须得是维持自己那颗初心——最初梦想的心,不要忘了你为什么想做这件事。如果你忘了,就很容易走错路,走偏路。要有所保留的改变,在自己初心的坚持的基础上往好的方向去走。”

上一篇:超市员工主管工作计划下一篇:土地置换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