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病例报告

2024-07-30

手术病例报告(精选13篇)

1.手术病例报告 篇一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写作技能提升城市巡讲

暨LUTS病例经验分享会

1、病例报告准备要点

介绍典型病例诊疗经验时需介绍以下几项内容:①患者性别、年龄、入院主诉和入院日期;②现病史、与疾病有关的过去史和家族史,查体主要阳性体征;③辅助检查阳性结果和主要阴性结果,包括实验室检查结果和放射、影像学等检查结果;④初步诊断,包括鉴别诊断或之前的误诊过程;⑤治疗经过,药物治疗需介绍药品名称、剂量、疗程;手术治疗需简要介绍手术方法,术后病理结果,术前术后辅助用药情况(包括药品名称、剂量、用药时间);⑥随访,包括随访方法,随访时间,转归情况;⑦讨论,讨论需围绕本病例特点以及通过诊疗过程得出的经验或教训进行;对疾病的发病和诊疗观点需有文献支持,文献需包括国内外期刊,尤其是《中华泌尿外科杂志》已发表的相关文章,以近5年的文献为主,限10条以内。

注:①现场病例报告以幻灯片形式简要介绍,内容需包括上述7条。时间8-10分钟。②另需将纸版病例报告按上述要求撰写并打印10份,交现场评委审阅。

65岁以上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诊疗体会

2.手术病例报告 篇二

在跟骨骨折的病例里, 对于关节内的骨折, 从为了得到确切的复位和固定而进行的手术治疗到不做任何手术, 仅进行整复及早期进行运动治疗的非手术治疗, 所采取的治疗手段是多种多样的。虽然从各自的立场, 展示了恰如其分的论据和实际成绩, 但在治疗方法的选择上, 很难说取得了一致的结论。

在众多的治疗方法当中, 我们一直积极地选择手术疗法, 但在另一方面, 又一贯坚持选择非手术疗法。笔者调查了两者的效果, 并进行了比较和探讨。

1 选择手术的理由

(1) 在跟骨骨折且为关节内骨折并伴有移位的病例里, 通过手术能够得到解剖学上的复位; (2) 对于因整复而产生的骨性缺损, 进行骨移植, 期待移植骨片的本身发挥内固定的作用, 所以就没有必要依靠金属内固定; (3) 如果能够得到强有力的金属内固定, 治疗的时间也能够缩短。

2 选择非手术治疗的理由

(1) 从跟骨的解剖学以及功能特性来看, 一旦发生骨折, 完全的复原是困难的, 有很多病例留下后遗症; (2) 即使在长时间随访的效果方面, 与手术相比较, 看上去好像并无优劣之分。

3 治疗方法

(1) 手术治疗:摄X线侧位片、轴位片, 根据情况有条件的患者可以摄CT片。骨折的类型则按照王亦璁的分类法进行[1]。手术方法绝大部分是切开复位, 外加植骨。现介绍如下:

在全身麻醉或腰椎麻醉下, 取健侧在下的侧卧位, 使用止血带。皮肤切口是从外踝的后方到骰骨部的弧形切口, 不切开跟骨的外侧壁而寻找跟距关节的后部是极为困难的事情。不过, 根据病例的不同, 有的病例不切除外侧壁也能够找到关节面。对于关节面的整复, 必须使用器械等物用力向上推, 由于整复就要产生骨缺损, 因此, 在缺损的区域, 可用取自髂骨的、带有皮质骨的骨片合适地植入, 所移植骨片本身可起到内固定的作用。在空隙处填充骨松质, 石膏固定4周后, 进行自主运动等治疗。患肢拄拐, 8周之内避免负重。

(2) 非手术治疗:大部分非手术治疗的病例, 都把徒手复位再加外固定作为原则 (部分病例既不整复, 也不加以外固定) 。从受伤之时起, 就抬高患肢, 在保持安静的同时, 在局部以冰袋冷敷。从第2天开始进行能够耐受疼痛之类的自主运动, 肿胀不再发展的时候, 开始足浴。依次向拄杖、步行方面逐渐进展升级。对大多数病例, 施治以穿软底鞋。8周后让其完全负重。

4 疗效比较

疗效依据Maryland标准来判定[2], 手术例数为35例, 随访期平均为3年零7个月, 优、良病例共计26例 (74%) ;非手术组38例中, 可1例, 其余均获良好疗效, 优良率达97%, 见表1.

在骨折的类型里, 应该注意的是舌状骨折以不做手术为宜;关节压缩骨折, 手术与整复的效果相差无几;特别是粉碎性骨折手术能够获得良好疗效, 但不做手术同样也能够获得良好疗效;而在严重的粉碎性骨折的类型里, 整复的效果要比手术好得多。

5 讨论

5.1 在跟骨骨折方面, 如果是关节内骨折, 而且是移位性的, 根据骨折的治疗原则, 解剖复位和固定是至关重要的, 一般认为这一意见是合理的。另一方面, 我们认为手术治疗要达到的境界, 即完全复位是困难的, 预后未必良好, 而且术后诉说疼痛的患者也很多。所以我们在一边手术的同时, 一边又要始终一贯地坚持保守治疗。从两种方式的治疗效果调查结果看, 虽然非手术组这一方比手术组优胜 (见表1) , 但基于以下的理由, 一般认为, 不能绝对地断言2组的优劣。 (1) 在随访阶段, 非手术组这一方面流失的例数为多; (2) 非手术组的随访时间并不明确; (3) 在骨折类型的分类上, 两者之间也没有特征性的差异; (4) 虽然采取了大体一致的判断基准, 但这主要是从患者诉说的疼痛和功能状态来判断的, 所以, 不能不说在工伤较多的骨折中缺乏客观性。

5.2 跟骨骨折保守治疗38例, 从平均3年零7个月的随访调查来看, 获得了97%的良好疗效。即使在我们手术组的疗效中也可以看出, 随着患者经历年数的延长, 疗效也会有所提高。因此可以说, 取得最大恢复所用的时间, 也就是在没有期待状态更好地改善之前的这一段时间, 应该怎么使之缩短就成为了治疗的原则。手术与非手术治疗各自都有自身存在的问题, 比如, 前者有复位和固定困难的病例, 后者不以解剖复位作为目的。具体地说, 严重粉碎性骨折类型的手术, 就像表1所示的那样, 不能够得到很好的结果, 所以, 这一类形的骨折也要考虑保守治疗。

5.3 跟骨关节内骨折, 由于距下关节面及其稳定性被破坏, 跟骨体增宽, 足跟高度丢失, 跟骨结节关节角减小, 跟腱相对延长, 引起足部正常的生物力学特性发生改变, 产生许多并发症如骨性突起、关节移位、肌腱脱位嵌压等导致疼痛和功能受限;创伤性关节炎如距下关节炎和跟骰关节炎;跟骨内外翻畸形导致穿鞋和步态的异常;胫后和腓肠神经炎等。既然我们知道了2组都能够取得好的疗效, 那就要辨别各自的长处和缺点, 努力改善其存在的问题。积累经验严格掌握适应证, 防止并发症, 这是治疗跟骨骨折的关键。

参考文献

[1]王亦璁, 等.骨与关节损伤[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2:752.

3.麻疹报告病例较去年同期上升等 篇三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最近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在保证麻疹疫苗两剂次95%全程免疫接种率的基础上,重点提高儿童8月龄和1.5岁两次接种的及时性。

据了解,目前我国麻疹疫情形势严峻,2008年1~2月份报告病例较去年同期上升近60%。新疆、山东、浙江、天津等地疫情较去年同期均有较大升幅。为了抓紧麻疹的预防控制,除了要进一步做好麻疹疫苗免疫接种外,中国疾控中心还要求各地积极分离本地的麻疹病毒株。所分离的麻疹病毒株要送国家麻疹实验室进行基因型鉴定。

《食品馅料》国标实施

我国第一项食品馅料国家标准《食品馅料》(GB/T21270-2007)于2008年5月1日起实施。该标准从原料要求、感官要求、理化指标、卫生指标等方面对食品馅料进行了规范,其中理化指标按焙烤食品用馅料、冷冻饮品用馅料、速冷食品用馅料,分别要求总糖含量小于等于60%、48%、48%,脂肪含量小于等于33%、28%、30%。生产食品馅料所使用的白砂糖、麦芽糖饴、食用植物油、蜜饯、干果、芝麻等原辅料应执行相关的国家标准。对卫生指标酸价、过氧化值、砷、铅、黄曲霉毒素B1、铜、挥发性盐基氮等,给出了具体应执行的强制性国家标准。微生物指标应符合《糕点、面包卫生标准》和《速冻预包装面米食品卫生标准》。食品添加剂应符合《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原《月饼馅料》标准将为《食品馅料》标准所取代。

每年25万人死于道路交通伤害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估计,中国每年有25万人死于道路交通伤害。道路交通伤害是我国第7大死因,是15~44岁年龄组的首要原因。这意味着中国道路上每5分钟将有1人死亡。此外,每年还有50余万人因道路交通伤害致伤致残。

造成道路交通伤害的原因较多,与当前快速机动化关系密切,同时还有安全意识淡薄、不遵守交通安全规范等因素。如使用安全带、头盔,限速和禁止酒后驾车,等。

恶性肿瘤居北京居民死因首位

据北京市卫生局透露,2007年北京市居民主要死亡原因顺位显示,恶性肿瘤由2006年的第三位上升至第一位;并以肺癌、肝癌、肠癌为主,此三种癌症死亡占恶性肿瘤死亡的52.01%。脑血管病由2006年的第一位降至第二位,心脏病由2006年的第二位降至第三位。呼吸系统疾病和损伤中毒分别列第四位和第五位。前五种死亡原因占总死亡原因的86.58%。

母乳喂养的婴儿更少患心血管疾病

研究人员在最近召开的美国心脏协会年会上称,与奶瓶喂养的婴儿相比,母乳喂养婴儿成年后,其HDL(高密度脂蛋白,俗称好胆固醇)比前者高,这就大大降低了发生中风和心血管疾病的危险。

研究人员对962名平均年龄41岁的受试者进行了回溯性研究,受试者中有15%是母乳喂养至少一个月以上。研究结果发现,在母乳喂养的受试者中,有近55%的人其HDL值高于正常值,其平均BMI(体质指数)为26.1;而奶瓶喂养的受试者平均BMI值为26.9。通常情况下,成人BMI值超过25就认为是超重,并表明有发生心血管疾病的潜在危险。研究人员呼吁,为了婴儿的健康,应当坚持母乳喂养。

常吃富含Ω-3食物可防老年痴呆症

法国科研人员一项最新的研究表明,多吃富含Ω-3的食物、水果和蔬菜,可大大降低患老年痴呆症和记忆障碍的危险。

研究人员对8085名65岁的受试者进行了为期4年的研究。研究开始时受试者均没有发生老年痴呆症和记忆障碍,4年后有183人发生老年痴呆症,98人发生记忆障碍。研究分析发现,与不常食用Ω-3食物(鱼类、菜籽油、芥花油、核桃油等食物富含)的受试者相比,经常食用者发生老年痴呆症的几率要低60%。研究同时发现,每天保证食用足量的蔬菜和水果,老年痴呆症发生率低30%:每周至少食用一次鱼的人,发生记忆障碍的几率要低40%,发生老年痴呆症的几率要低35%。研究人员称,尽管目前尚不清楚富含Ω-3食物的每日最佳摄入量,但可以肯定的是,常食这类食物的确有益老年人的健康。

含糖饮料增加男性痛风危险

美国科研人员在新近出版的《英国医学杂志》上撰文称,经常喝含糖饮料的男子,可增加其患痛风的危险。

痛风是因尿酸代谢异常所引起的全身疾病。哥伦比亚大学和哈佛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对46393名男性受试者进行了为期12年的跟踪调查。调查方式是通过填写调查表,了解受试者日常饮料及果糖的消费情况。在研究期间,有755名受试者患了痛风。通过对受试者含糖饮料消费量比较发现,每月消费少于一听的,每天一听的,每天两听的,其罹患痛风的几率分别为29%,45%和85%。对果糖的消费量调查也表明,与患痛风的几率呈正相关。苹果、橘子等水果中富含果糖。研究人员称,酒精是一种导致痛风更危险的诱因。目前在临床医疗中,医生常常力劝痛风患者戒烟,不食用高嘌呤食物(如动物的心、肝、肾、脑等)。不过研究人员建议,痛风患者还应当尽量少饮用含糖饮料和少食用果糖。

多吃富含纤维食物可防胰腺癌

美国加州大学科研人员最新一项研究结果表明,饮食中多食用粗粮及富含植物纤维的食品,罹患胰腺癌的危险可降低40%。

研究人员称,最新的研究结果表明,多吃粗粮和富含纤维类食品,不但可预防糖尿病和心脏病,而且能预防胰腺癌。研究人员对532名胰腺癌患者和1701名非胰腺癌的健康人进行了比较研究。两组受试者的年龄、体重基本相同。研究人员在新近出版的《美国流行病学杂志》上撰文称,常吃粗粮(如燕麦)及富含纤维食物的受试者,其发生胰腺癌的几率更低。研究人员同时发现,在胰腺癌患者中,日常饮食除较少食用粗粮及纤维食物外,通常还喜欢吃油炸类食品,其吸烟的比例也较高。研究人员称,远离癌症最有效的方法是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其中也包括多食用粗粮和富含植物纤维的食品。

三成宝宝每年少睡400小时

中国睡眠研究会与宝洁公司历时2年,在中国8个城市对1500名婴儿的调研报告显示,三成孩子每晚睡眠时间平均少了1.1小时,一年将近损失400个小时的睡眠。使用布尿布让父母在夜间频繁检查,是打断孩子睡眠的主要原因。调查发现,使用传统布尿布的婴儿有50%晚上更换尿布超过3次,其中80%的宝宝在更换尿布时醒来:而穿着纸尿裤的婴儿睡眠平均持续时间会多出近20%。

中国睡眠研究会专家表示,宝宝在夜间睡眠时被外界因素干扰而经常苏醒,得不到连续深层睡眠,直接影响到智商和情商的培养。目前多数父母对宝宝睡眠质量停留在浅层认知的阶段,睡眠研究会为此推出了“婴儿睡商评估体系”,帮助父母以科学方式来掌握宝宝睡眠质量,

吃垃圾食品脾气会变坏

英国牛津大学科学家将英格兰和苏格兰3家青少年管教所的1000名16~21岁的男性分为两组,一组长期服用维生素和营养补充剂,另一组长期食用垃圾食品,包括大包装的油炸土豆条以及高热量的工业化加工食品,对他们进行为期一年的跟踪观察。研究显示,吃垃圾食品的人更愿意用暴力行为解决问题,脾气也更坏。科学家解释说,当大脑极度缺乏重要营养成分,尤其是缺乏大脑神经元的重要组成成分欧米伽-3脂肪酸时,大脑会失去灵活性,注意力不集中。自制力受损,暴力倾向增加。而垃圾食品营养成分单一,长期食用会造成营养缺失。

4.病例分析报告 篇四

一般资料

姓名:刘**

性别:男

年龄:38岁

职业:自由职业者

籍贯:湖北咸丰

民族:土家族

入院日期:4月3日

记录日期:204月3日

婚姻:已婚

病史陈述者:患者本人及家属

主诉:腹壁静脉迂曲、扩张10余年,进行性加重。

现病史:患者自诉10余年前发现腹壁静脉扩张,呈蚯蚓状改变,以脐上出现,脐下未见。稍有腹胀,无腹痛,无乏力、纳差,无呕血、黑便,无畏寒发热,无大便习惯及性状改变。院外未作处理,腹壁静脉扩张,迂曲较前加重,向胸壁进展,部分迂曲成团。无红肿疼痛不适。7月前于我科就诊,诊断为乙肝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脾功能亢进、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腹壁静脉曲张。拟手术治疗,因患者胆红素高,凝血功能异常而未行手术治疗并出院调理,院外继续护肝对症治疗,现来我院复查,以求进一步治疗。门诊以肝硬化收入科。

患者自发病以来,精神尚可,食欲欠佳,睡眠尚可,大便正常,小便正常,体力体重未见明显变化。

既往史:平素健康状况一般,有肝炎病史。

手术及外伤史:无。

输血史:无。

过敏史:无。

个人史:有吸烟史,有饮酒史,无**接触史。

婚孕史:已婚,配偶身健。

家族史:父母健在,未见遗传性及传染性疾病史。

体格检查

体温37℃,脉搏76次/分(规则),呼吸20次/分(规则),血压128/70mmHg。肝病面容,皮肤黝黑,巩膜稍黄,脐上腹壁可见迂曲扩张静脉,向上延展至胸壁,部分迂曲成团。腹壁血流由上向下流动,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肋缘下未及,脾肋缘下3横指,边界清楚,无压痛,表面光滑,肠鸣音可及,移动性浊音(—),双下肢可见皮肤色素沉着,双下肢不肿。

入院前辅助检查:血常规示:血小板230×10∧9/L,肝功能示:AST134u/l,DBIL24.8u/l,TBIL53.6umol/l,r-GT188u/l。乙肝三对半示:HBsAg(-)。心电图未见明显异常。

初步诊断: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脾功能亢进,腹壁静脉扩张,腹壁静脉曲张

诊断依据:

1.男性患者,38岁。

2. 有肝炎病史,七月前于我科住院,胆红素高,凝血功能异常。

3.腹壁静脉迂曲、扩张10余年,进行性加重。

4. 腹壁静脉扩张,呈蚯蚓状改变,以脐上出现,脐下未见。进一月发现腹壁静脉扩张、迂曲静脉团较前增多,并向胸壁扩展。

5.血常规示:血小板230×10∧9/L,肝功能示:AST134u/l,DBIL24.8u/l,TBIL53.6umol/l,r-GT188u/l。

入院前诊疗经过:患者在院外行护肝治疗,一直服用拉米夫定、普耐洛尔以求护肝及防治出血并发症。现患者腹壁静脉曲张程度有加重,迂曲静脉扩张到胸壁,迂曲的静脉团增多,遂入我科以求进一步治疗。

入院后完善相关辅助检查:

血常规示:红细胞4.02×10∧12/L,白细胞5.08×10∧12/L,血红蛋白124g/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3.0%,淋巴细胞百分比16.5%,血小板210×10∧9/L,单核细胞百分比8.7%。

尿常规示:胆红素2+,潜血1+,蛋白质2+,上皮细胞57.0ul,管型11.80ul。大便常规未见明显异常。

凝示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19.3秒,血浆凝血酶原比值1.56,PT国际标准化比值1.64,纤维蛋白原含量4.78g/L。

生化示:AST135u/l,ALT115u/l,TP53.0g/l,ALB25.4g/l,A/G0.92,TBIL20.1umol/l,DBIL15.1umol/l,IBIL5.0umol/l,ALP197.5u/l,GGT32.2u/l,BUN7.388mmol/l,CREA54.2umol/l,BUN/Crea136,尿酸716umol/l,K+3.3mmol/l,Na+132.2mmol/l,CL-101.6。心肌酶谱未见明显异常。 乙肝两对半示:HBsAAg(-),HBV-DNA复制水平无。

血清肿瘤标志物: CEA、CA199、AFP及CA153均在正常范围。

心电图:未见明显异常。胸片示:心影稍增大,右膈及肋膈角显示不清。 腹部CT:见少量腹水,肝右叶见多个钙化影。

食道钡餐X线:检查见食道中下段静脉曲张。

B超:探查肝上界第5肋间,肋下及剑突下未探及肝脏,脾厚85mm,肋下80mm×50mm,门静脉宽18mm、距体表5mm深处腹壁可探及多条弯弯曲曲宽窄不一的血管,盘曲重叠成团,内径7——18mm,肝前见夜行暗带9mm。

进一步诊断: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脾功能亢进,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腹壁静脉曲张。 诊断依据:

1.男性患者,38岁。

2. 有肝炎病史,七月前于我科住院,胆红素高,凝血功能异常。

3.腹壁静脉迂曲、扩张10余年,进行性加重。

4. 腹壁静脉扩张,呈蚯蚓状改变,以脐上出现,脐下未见。进一月发现腹壁静脉扩张、迂曲静脉团较前增多,并向胸壁扩展。

5. 血常规示:血小板210×10∧9/L。尿常规示:胆红素2+,潜血1+,蛋白质2+,上皮细胞57.0ul,管型11.80ul。凝血功能示:凝血酶原时间19.3秒;血生化示:AST135u/l,ALT115u/l,K+3.3mmol/l,Na+132.2mmol/l。

6.腹部CT见:少量腹水,肝右叶见多个钙化影。食道钡餐X线检查见食道中下段静脉曲张。B超探查肝上界第5肋间,肋下及剑突下未探及肝脏,脾厚85mm,肋下80mm×50mm,门静脉宽18mm、距体表5mm深处腹壁可探及多条弯弯曲曲宽窄不一的血管,盘曲重叠成团,内径7——18mm,肝前见夜行暗带9mm。 入院后诊疗经过:

入院后嘱患者高热量,高蛋白,低盐,质软饮食,限制水的摄入。给予拉米夫定以改善肝功能,适当使用利尿剂以治疗及改善腹水症状,给予**以控制曲张静脉破裂出血。护理监测患者每日尿量、体重、腹围的变化,以及注意患者腹胀症状的缓解情况,随时调整治疗。

临床讨论与分析:

患者病史特点:1.男性患者,38岁。2.腹壁静脉迂曲、扩张10余年,进行性加重。3. 腹壁静脉扩张,呈蚯蚓状改变,以脐上出现,脐下未见。进一月发现腹壁静脉扩张、迂曲静脉团较前增多,并向胸壁扩展。4. 有肝炎病史,七月前于我科住院,胆红素高,凝血功能异常。5. 血常规示:血小板210×10∧9/L。尿常规示:胆红素2+,潜血1+,蛋白质2+,上皮细胞57.0ul,管型11.80ul。凝血功能示:凝血酶原时间19.3秒;血生化示:AST135u/l,ALT115u/l,K+3.3mmol/l,Na+132.2mmol/l。6.腹部CT见:少量腹水,肝右叶见多个钙化影。食道钡餐X线检查见食道中下段静脉曲张。B超探查肝上界第5肋间,肋下及剑突下未探及肝脏,脾厚85mm,肋下80mm×50mm,门静脉宽18mm、距体表5mm深处腹壁可探及多条弯弯曲曲宽窄不一的血管,盘曲重叠成团,内径7——18mm,肝前见夜行暗带9mm。

根据患者病情特点,可得到以下总结:

1. 肝硬化表现为肝脏弥漫性纤维化、再生结节和假小叶形成,并在病程发展的

晚期形成肝功能减退和门静脉高压。其流行病学特点是:发病高峰年龄为35——50岁,以男性多见。该患者为38岁,男性。增加了肝硬化的易感性。

2. 引起肝硬化的病因很多,主要有病毒性肝炎、慢性酒精中毒、非酒精性脂肪

性肝炎、胆汁淤积、肝静脉回流受阻、遗传代谢性疾病、工业毒物或药物、自身免疫性肝炎演变为肝硬化、血吸虫病、隐源性肝硬化。而在我国以病毒性肝炎为主,主要以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丁型肝炎病毒(HDV)感染为主,约占60%——80%。甲型肝炎病毒(HAV)和戊型肝炎病毒(HEV)性肝炎不发展为肝硬化。该患者有乙型肝炎病史,七月前于我科住院,胆红素高,凝血功能异常,有饮酒史,使其肝硬化易感性高。

3.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腺体,参与体内的消化、代谢、排泄,解毒以及免疫等多

种功能;肝脏也是最大的代谢器官,来自胃肠吸收的物质几乎全部进入肝脏,在肝内合成、分解、转化、贮存。肝硬化发展晚期由于肝脏的损伤,肝功能的减退使其消化、代谢、排泄解毒及免疫功能减退。如呕吐,食欲减退导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以及营养不良等;由于合成及代谢功能的减退导致机体免疫力低下,从而易并发感染导致呼吸道、胃肠道、泌尿道等系统相应症状的产生。门静脉高压导致脾脏的长期淤血肿大,使脾功能亢进,从而导致外周血白细胞、红细胞以及血小板的减少。该患者有食欲减退,腹胀,消瘦等症状和体征,并且有电解质的降低,凝血功能异常等肝硬化并门静脉高压、脾功能亢进的表现。

4. 肝硬化的临床表现主要有:(1)代偿期肝硬化: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腹胀不适、肋缘可触及肿大质稍硬的肝脏、脾脏可肿大,肝功能检查可正常或有轻度酶学异常。(2)代偿期肝硬化:表现为肝功能明显减退及门静脉高压症,主要有门-体侧枝循环开放(食管和胃底静脉曲张,腹壁静脉曲张,痔静脉扩张以及腹膜后静脉扩张),脾脏肿大造成脾功能亢进,腹水的形成。该患者腹壁静脉迂曲、扩张10余年,进行性加重;腹壁静脉扩张,呈蚯蚓状改变,以脐上出现,脐下未见;进一月发现腹壁静脉扩张、迂曲静脉团较前增多,并向胸壁扩展;肝病面容,皮肤黝黑,巩膜稍黄,肝肋缘下未及,脾肋缘下3横指,双下肢可见皮肤色素沉着。该患者的临床表现符合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腹壁静脉曲张,脾大的表现。

5. 相关辅助检查:血常规示:血小板210×10∧9/L。尿常规示:胆红素2+,潜血1+,蛋白质2+,上皮细胞57.0ul,管型11.80ul。凝血功能示:凝血酶原时间19.3秒;血生化示:AST135u/l,ALT115u/l,K+3.3mmol/l,Na+132.2mmol/l。腹部CT见:少量腹水,肝右叶见多个钙化影。食道钡餐X线检查见食道中下段静脉曲张。B超探查肝上界第5肋间,肋下及剑突下未探及肝脏,脾厚85mm,肋下80mm×50mm,门静脉宽18mm、距体表5mm深处腹壁可探及多条弯弯曲曲宽窄不一的血管,盘曲重叠成团,内径7——18mm,肝前见夜行暗带9mm。

综合病因,临床表现以及各项相关辅助检查,该患者可最终诊断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腹壁静脉曲张,脾功能亢进。需与以下疾病相鉴别:

1. 与伴有肝肿大和脾肿大的疾病相鉴别。如慢性肝炎,有肝炎的感染的病史,

需要检查乙肝两对半以及HBV-DNA复制水平;原发性肝癌,需行血清免疫学检查甲胎蛋白(AFP)以及肝脏CT的检查以鉴别;某些累及肝脏的代谢性疾病也会导致肝脏的肿大,需从临床表现及各项辅助检查予以仔细鉴别。血液疾病,如慢性白血病等常伴有脾脏的肿大,需进行骨髓检查以便与肝硬化所致的脾脏肿大相鉴别。该患者外周血象没有明显异常,可行护肝等对症治疗后定期复查,观察外周血象的变化。

2. 与引起腹水和腹部胀大的疾病相鉴别。肝硬化并门静脉高压导致的腹水和腹

部胀大是因为(1)门静脉压升高使内脏血管床静水压升高使液体进入组织间隙形成腹水;(2)由于肝功能的受损使其合成白蛋白的功能减弱,造成低蛋白血症导致血浆胶体渗透压减低,从而血管内液体进入组织间隙,形成腹水。

(3)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时机体血液大量滞留于内脏血管,使有效循环血容量下降,从而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导致肾小球率过滤下降及水钠重吸收增加,发生水钠潴留,促进了腹水的形成。应与缩窄性心包炎、结核性腹膜炎、腹腔肿瘤及慢性肾炎等疾病导致的腹水相鉴别。根据腹水是漏出液还是渗出液以及性质是癌性腹水还是非癌性腹水可鉴别。患者腹水量少,故可排除癌性腹水,根据其他系统的临床表现也可排除因心脏和肾脏的疾病而导致的腹水。

3. 与肝硬化并发症相鉴别的疾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导致的上消化道出血

应与消化性溃疡,急慢性胃粘膜病变,胃癌,食管癌等疾病相鉴别,血压稳定,出血暂停时可行胃镜做治疗性检查可确诊。肝脏的降解解毒功能受损使有毒物直接经体循环入脑导致的肝性脑病,应做血液成分的检查以与低血糖、糖尿病、尿毒症、药物中毒、脑血管意外等所致的意识障碍、昏迷相鉴别。由于严重的肝脏疾病可累及肾脏导致无器质性的肾脏损害,称为功能性肾衰竭,应与慢性肾炎、慢性肾盂肾炎以及其他病因引起的急性肾功能衰竭相鉴别。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等做出了诊断并做了仔细的鉴别诊断,针对患者的各项情况可安排出以下治疗方案:

1. 嘱患者适当减少活动、避免劳累、保证休息以减少消耗和减少感染的机会;

饮食主要以高热量、高蛋白和维生素丰富及易消化的饮食为主,患者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应避免进食粗糙、坚硬的食物,患者有少量腹水,应适当限制水、盐的摄入。

2. 对症支持疗法,根据患者的进食及营养状况调整电解质酸碱平衡,补充蛋白等以改善患者身体状况。

3. 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可行保守治疗,行护肝治疗,治疗防治原发病的再发,

防止肝脏炎症坏死的发生和继续发展。拉米夫定,长期口服,以改善肝功能;阿德福韦酯,长期口服,对于病情加重的患者有较好疗效。由于患者肝炎已治愈,检查未见病毒复制的迹象,且患者有肝功能失代偿的想关表现,所以不予干扰素治疗,干扰素会加快肝功能的衰竭,应用需十分谨慎。

4. 患者有少量腹水,应限制水钠的摄入,暂不联合使用利尿剂,应密切观察腹

水的变化,尽可能早的防止其增多,也应避免使用利尿剂不慎而导致电解质的紊乱。可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适当输注白蛋白及血浆,改善营养状况的同时还可促进腹水的消退。

5. 患者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要积极防止曲张静脉的破裂。保守治疗可采取服

用**以降低肝静脉压力梯度至<12mmHg。保守治疗预防出血无效时可采用内镜下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术或硬化剂注射治疗。

6. 对于门静脉高压的患者没有很有效的保守治疗方法,手术治疗疗效较好。手术方式主要有非选择性门体分流术,选择性门体分流术,断流手术。但是该患者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腹壁静脉曲张,但曲张血管未破裂出血,可进行出血预防性手术。鉴于该患者肝炎后肝硬化的肝功能损害较严重,手术可加重机体负担,甚至可引起肝功能衰竭,而且据近年来的资料表明这类病人重点应行内科护肝治疗,若为重度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特别是镜下见曲张静脉表面有“红色征”,为了预防首次急性大出血,可酌情考虑行预防性手术,主要是断流手术。

7. 因患者严重脾肿大,并且合并脾功能的亢进,应行脾切除术。但是脾切除术后应密切注意相关并发症如腹腔内大出血,膈下感染及术后远期的凶险性感染等。

8. 综合分析病情,患者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脾功能亢进,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腹壁静脉曲张,最理想的方法是肝移植,既可替换病肝,又可使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恢复正常。但依据现阶段医学的发展肝移植仍受到肝源短缺,手术有风险,费用昂贵等限制,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推广。

5.医学病例研究报告 篇五

摘要

目的:临床分析利用核苷(酸)类似物治疗CHB且停止用药后的病情复发情况。方法 通过对某医院66例CHB患者核苷(酸)类似物治疗且停药后的复发极其临床特征研究,对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学意义分析。结果 从统计学意义方面看,研究组与对照组的性别构成对比差异有统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年龄分布、饮酒史、户籍分布与医保情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lt、ast指标水平与对照组比较也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在患者停药后应加强随访工作,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反复给予对应的治疗。

引言

我国的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者呈逐年上涨趋势,从目前统计数据来看,其中HBV感染人数有9300万人,而CHB(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人数已经达到2300万人[1]。国内每年投入大量资源用于CHB的治疗与HBV的预防,公共卫生安全问题给政府带来沉重的财政负担,仅用于CHB的治疗费用就高达500亿元[2]。对于CHB的治疗方法关键是杀灭体内HBV,防止其他并发症的产生,常使用抗病毒药物核苷(酸)类似物作为主要治疗手段,是目前防止肝脏纤维化的有效方法[3]。但同时,由于核苷(酸)类似物并不能直接完全清除HBV的共价闭合环装DNA,因此一旦停止用药后,残留在体内的.HBV DNA会在适当的条件下重新启动HBV复制,造成肝炎反复发作,患者对这类药物的依赖性较强[4]。本文的研究通过分析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达到停药标准后复发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影响因素,从而探讨如何更加有效得指导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用药。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决定研究对象前,首先对研究对象的范围进行大体的确定。在此将203月至5月的所登记的CHB患者资料。根据医院所提供的93例病例,从中筛选出符合研究情况的病例,并将非核苷(酸)类似药物治疗CHB和仅中药治疗CHB患者进行排除,最终得出符合条件的首次住院患者进行研究,总共66例。其中男性患者占据56.1%的比重,共有36例,剩余为女性患者。其平均年龄符合57.28±12.652( ),其病程大约为6年。在此,我们将主要对病例采取回顾,并得出分析方法,对CHB患者的病症进行分布分析[5]。

将66例病例平均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核苷(酸)类似物停药复发后仍保持不变的CHB患者,停药后出现HBV-DNA由阴转阳,或定量较停药时明显升高);对照组:没有服用过核苷(酸)类似物的初治患者[6]。

患者纳入标准:符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更新版》的诊断标准和停药标准。排除标准:合并HCV、HIV感染、自身免疫性肝炎、药物性肝炎、酒精性肝炎、脂肪肝患者以及血液系统相关疾病患者[7]。

1.2 研究方法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基本资料比较

2.2 两组患者临床特征、生物化学与病毒学指标比较

2.3 停药复发危险因素 Logistic 分析

3 讨论

6.医院感染病例诊断报告制度 篇六

一、凡病人入院时不存在也不处于潜伏期而在医院发生的感染,亦包括出院后不久发生的感染,列为院内感染报告病例;

二、病人住院期间出现可疑院内感染的症状、体征,各住院医师要根据情况做好诊断检查,包括血、尿、粪、各种分泌物的培养和有关常规化验检查、X线检查、B超、各种纤维镜检等;

三、每个住院医师为责任报告人,责任报告人确诊院内感染病例后要认真、及时、准确填写院内感染病例报告表并在病历首页填写院内感染名称;

四、全院医务人员必须熟悉院内感染病例诊断标准及抗生素应用规范,发生院内感染暴发流行时,应立即报院感办;

五、院感办收集院内感染报告病例,定期抽查病历,检查漏报率与填写质量,统计分析不同科室、不同时间、不同病种的感染及漏报率,报院内感染委员会;

六、医院对漏报、填报缺项、诊断检查漏检者纳入综合考核,并与奖金挂钩。

娄底东方医院

7.手术病例报告 篇七

性别:女98例, 男14例。年龄:最大年龄66岁, 最小年龄13岁, 平均年龄44岁。病种:腺瘤53例, 甲亢14例, 囊肿24例, 分化型癌16例。一叶大部切除72例, 一叶全切13例, 次全切除术14例, 一叶全切加峡部加对侧大部切除13例。麻醉方式:全麻52例, 颈丛麻醉60例。结果:全组患者均一期愈合, 美容效果良好。

2 手术方式改进

2.1 切口、皮肤颈阔肌处理的改进

改传统手术切口为胸骨切迹上0.7~1.5cm的低位弧形切口长约6~8cm或以胸锁乳突肌间距为切口长度。在切开皮肤全层后, 不切开皮下组织, 将皮肤层向上下分离皮瓣1~1.5cm使其皮缘自然回缩呈横梭形, 然后在靠近下皮缘0.3cm左右用电刀切开皮下及颈阔肌, 在颈阔肌深层向上游离达喉结水平, 勿损伤颈前静脉, 颈阔肌向下游离少许即可。沿回缩上皮缘呈梭条状切除皮下组织及颈阔肌1cm左右, 这样颈阔肌及皮肤缝合后, 皮肤就会自然对拢, 皮肤只需缝合2~3针即可, 2~3天即可拆线。

2.2 甲状腺暴露和带状肌处理改进

将上下皮瓣及颈阔肌缝吊3针于手术视野周围布上。使切口基本呈一正方形, 这样颈前静脉、带状肌、胸锁乳突肌得到充分显露, 将带状肌与两侧胸锁乳突肌间隙分离后, 胸锁乳突肌因回缩带状肌得到充分暴露, 缝扎颈前静脉后在胸锁关节上1cm用电刀切断带状肌直达甲状腺外科膜, 此时注意损伤深部组织。若行一侧甲状腺手术从中间切断一半带状肌即可。带状肌切断后将其向上游离达甲状腺上极水平, 且将带状肌缝吊2针于切口上面的布上。此时甲状腺完全暴露于术野中。

2.3 甲状腺血管处理与甲状腺整体切除

在甲状腺外科膜下或甲状腺实质内处理甲状腺动静脉, 避免喉上神经、喉返神经损伤。在甲状腺切除时强调整体切除, 先游离峡部与气管之间组织, 楔形切除一侧甲状腺, 处理残余甲状腺后将其切除部分及峡部拉向另一侧, 以同样的方式切除对侧, 这样两叶甲状腺及峡部就完整地被切除。

2.4 引流及缝合技术的改进

甲状腺切除后, 放置橡皮引流管, 上端中央劈开放于两叶甲状腺床, 从带状肌与胸锁乳突肌间引出后在切口外下方1cm处另戳口引出, 尾端接负压引流。改变传统的胸骨上窝引流。带状肌对端缝合, 颈阔肌对端缝合, 皮下作一层缝合, 由于皮下组织及颈阔肌的一部分已切除, 以上各层缝合后使皮肤在无张力的情况下严密对合, 故皮肤只需缝合2~3针即可。

3 讨论

低位切口位置下移, 再加上缝合针数少, 切口在无张力的情况下愈合良好, 无瘢痕, 起到良好的美容效果, 女同志配以珍珠项链, 基本上见不到手术切口。带状肌幕状吊起后甲状腺暴露充分, 即使巨大甲状腺也便于处理, 不需打断胸锁乳突肌减少出血创伤。带状肌切断点低利于愈合, 不引起该组织肌肉缩短而影响颈部活动。甲状腺外科膜下或实质内处理血管, 避免了喉上、喉返神经损伤。整体切除两侧甲状腺, 减少峡部的处理, 出血少, 手术时间短。引流技术改进使引流确切充分, 减少术后因出血压迫而致的呼吸困难等并发症, 也改变了从胸骨上窝处引流所致的吞咽不适。皮下及颈阔肌部分切除及缝合技术改进, 在皮下缝合后使皮缘对合严密且无张力, 缝合针数少, 可提前拆线, 减少了手术瘢痕。

总之, 以上技术改进易于掌握, 简单实用, 效果确切,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传统甲状腺手术切口位置高, 术后瘢痕明显, 美容效果差。带状肌横断位置高, 术后影响颈部活动, 巨大甲状腺暴露不充分, 需打断胸锁乳突肌, 创伤大。上靠下离处理甲状腺血管易引起神经损伤。胸骨切迹上引流易引起吞咽不适等缺点。为此, 我们从切口位置, 皮肤及颈阔肌的处理, 带状肌的处理及甲状腺的暴露, 甲状腺血管的处理, 引流技术, 切口缝合等技术进行了改进。2007年8月至2012年7月采用新技术进行甲状腺各类手术112例, 效果良好。

8.手术病例报告 篇八

【关键词】高龄患者 股骨颈骨折

【中图分类号】R72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9-0728-01

众所周知,我国已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股骨颈骨折发病率明显增高,而且发病年龄也在逐步上升。老年人多患有一种或多种内科疾病。保守治疗宜使原基础疾病加重或出现新的并发症,致死率高。现在多数学者均主张早期手术治疗。但手术治疗风险大,因此术前准备尤为重要。可以说术前准备充分与否直接关系到手术成败,有时会影响患者生命。如何使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安全出院,治疗方案的制定尤为关键。本院自2010年10月到2014年1月收治15例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依据各自身体状况采取不同治疗方案,均取得不错疗效,现汇报如下:

(一) 一般资料:

1.本组患者15例,男4例,女11例,年龄77-90岁,90岁患者一例,平均年龄82岁。左侧6例,右侧9例,均闭合性骨折。致伤原因:路滑摔伤10例,高血压低血糖,精神疾病发作摔伤5例。骨折按Garden分型,Ⅰ型1例,Ⅱ型3例,Ⅲ型10例。Ⅳ型1例。合并内科疾病15例,其中高血压病14例,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8例,冠心病2例,糖尿病1例,老年神经精神疾病2例,合并2种及以上内科疾病9例。

2.制定治疗方案前准备

按照挽救生命,减少全身及骨折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恢复伤肢功能的原则,优先治疗内科疾病。入院后均进行详细的體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了解患者全身情况及精神状况,正确评估患者是采取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同时也要评估其将来康复能力,并请内科医生多次会诊,制定详细的内科疾病治疗方案。患者入院后均行股骨髁上骨牵引,重量为其体重的1/8左右。一则是为有手术条件的创造条件,二则是减轻患者身体挪动的痛苦,便于护理。治疗过程中将高血压患者收缩压控制在20.0-22.0 kpa,舒张压控制在11.0-12.0kpa,糖尿病病人血糖控制于<7.8mmc/l(空腹),慢支肺气肿患者予以口服抗生素治疗。患精神疾病患者予以口服镇静药物,加强护理,全身状况差的予以支持治疗。

3.制定方案的实施。

本组患者有12例经检查无明显手术禁忌症及内科疾病控制理想后均行手术治疗,其中3位高龄患者行保守治疗。

3.1手术治疗组

患者于伤后骨牵引后3-5天行手术治疗,11例患者均在放射科X光机床上局麻下行闭合复位,松质骨螺钉固定3例,空心螺纹钉固定8例,其中一90岁高龄老人行单极股骨头(骨水泥型)置换术,手术前后均给予抗凝剂(低分子肝 素钙针2500IU2/日皮下注射)及抗生素静点,本组患者住院15-20天,平均17天,术后并发肺感染1例,泌尿系感染1例。住院期间均治疗好转或痊愈出院。本组手术时间30-90分钟,出血约50-300毫升,术后康复指导下锻炼。

3.2保守治疗组:本组3例患者中,其中1例82岁女性,因右股骨颈骨折(GardenⅢ型)伴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感染,臀部Ⅲ度压疮约25天入院,患者因全身情况差,不具备手术条件,予以骨牵引及抗凝、抗炎、压疮局部换药治疗2周自行出院。另外2例患者均患冠心病,心功能Ⅲ级伴有老年痴呆症(1例为GardenⅡ型,1例为GardenⅢ型),均予以骨牵引10周,骨肽针10毫升静点一个月,抗凝药物(低分子肝 素钙针2500IU日一次皮下注射)定期监测血小板,凝血四项。D-2聚体,于本院骨牵引治疗4周,期间加坚护理,指导患者家属在陪护中的注意事项和护理技巧,出院后均于家中持续骨牵引4-8周后,门诊复查骨折愈合情况,制定并指导患者陪护人员加强患者伤肢功能锻炼方案。

4.康复训练

患者伤后患肢的功能锻炼对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和促进病人康复至关重要。指导骨折治疗的最終目的是恢复患肢功能,而功能恢复的好坏与功能锻炼有密切联系。加强医患沟通并正确指导康复期功能锻炼是治疗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患者因为伤后或术后担心疼痛加重,伤口感染,裂开等因素,往往不敢早期活动。由于医学发展迅速,骨科医师所掌握的技能越来越多,越来越规范,给患者做心理指导,争取取得患者本人及其陪护人员的配合,无论是手术治疗还是保守治疗,均应根据每位高龄患者的自身情况,因人而导,个体施教。早期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和膝踝关节伸屈锻炼,可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对于已存有下肢静脉血栓的患者严禁过早主被动锻炼)。患者在条件允许下,尽可能采取半卧位,便于护理,对预防肺感染,褥疮有诸多好处。嘱患者多饮水,清淡易消化饮食,多食蔬菜,患者消化道疾病及泌尿系疾病的发生率会明显下降。在康复训练过程中要循序渐进,掌握好度,以患者能承受最好。

(二)结果

2.1疗效评定标准

根据高龄患者的特点,疗效评定为优、良、差三级,优:骨折骨性愈合,髋关节活动正常,无疼痛,生活完全自理;良:骨性愈合,髋关节活动大致正常,偶感疼痛,偶用拐,生活基本自理;差:骨折不愈合或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髋关节活动受限,疼痛剧烈,行走困难,生活不能自理。

2.2疗效评定结果

1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年,其中3例骨折不愈合,均行单极股骨头(骨水泥型)置换术,1例患者出院后4周因肺栓塞猝死,3例轻度髋内翻,2例患肢轻度短缩,1例出现空心螺纹钉松动现象,疗效评定优9例,良2例,差4例。

(三) 讨论

股骨颈骨折是高龄患者的常见病,而高龄患者在不同程度上均伴有内科疾病,甚至是多种内科疾病,而且有的疾病本身就是手术治疗的禁忌症。针对不同的高龄患者,依据其自身的状况制定正确的治疗方案尤为重要,现在大多数学者都倾向于在患者自身条许可,控制其内科疾病相对稳定后,主张早期积极手术治疗,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恢复骨折的连续性与稳定性,早期下床活动,避免因长期卧床而引起的并发症。影响股骨颈骨折愈合的因素很多,其中以骨折移位程度和复位质量对骨折愈合影响最大,复位质量的好坏不但直接影响骨折愈合,而且与股骨头是否发生缺血性坏死密切相关。手术方式选择应本着创伤最小,手术时间最短,对机体干扰最小,固定简单可靠,能让患者早期下床活动为原则,同时根据骨折的部位、分型和患者的全身情况来综合考虑。如果患者自身情况允许,伤后早期手术对患者骨折愈合是有力的,早期手术既有利于骨折复位固定,缓解疼痛,便于护理,也有利于血运重建,尽早功能锻炼,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在我们基层卫生院能自行开展的均为操作简单,创伤小,取材方便的方法施行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方案,一旦需行髋关节置换均需外院专家协做。松质骨螺钉在安放过程中方向性不强,虽有加压作用,但影响固定效果;空心螺纹钉在导针指引下打入,避免了盲目性,操作简单,固定更加牢固,多根平行的空心螺纹钉在骨折断端加压,在断端吸收后通过提供滑动轴仍能紧密接触, 传导应力,实现骨折端持续加压,有利于骨折愈合。由于3枚空心螺纹钉在股骨颈内呈品字排列,抗压抗旋转能力佳,能有效防止髋内翻和肢体短缩,为骨折愈合和尽早伤肢功能锻炼创造良好条件。笔者认为高龄患者无论是选择普通钢钉还是钛钉,如没有特殊情况均不需二次取钉,对于合并内科疾病的患者,不要一味追求手术治疗,铤而走险,那样将会将患者的生命健康置于灾难境地,极易诱发医患纠纷。股骨颈骨折的高龄患者不管是手术治疗还是保守治疗,由于其年龄大,卧床时间长,并发症多,积极治疗原发病,控制感染,必要时做心理疏导,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耐心指导其功能锻炼,医患合作,才能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使病人早日康复,提高生活质量,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

参考文献

[1]蒋电明,戴震宇。老年移位性股骨颈骨折的治疗现状中华创伤杂志 2010年11月 第26卷 第11期 961

9.病例报告表记录标准操作规程 篇九

1.目的:为加强对药物研究的监督管理,保证药物临床病历报告表记录真实、规范、完整,提高药物临床试验的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国家档案法》以及药物申报和审批中的有关要求,制订本规程。

2.凡在我机构进行的药物临床试验,其病例报告表记录均应遵循本操作规程。

3.药物临床试验病例报告表是指按试验方案所规定设计的一种文件,用以记录每一名受试者在试验过程中的数据。每位受试者在试验中的有关资料均应记录于病例报告表中。

4.病例报告表记录的基本要求:真实、及时、准确、完整、规范,防止漏记和随意涂改。不得伪造、编造数据。为确保达到以上要求,记录时需注意以下事项:

4.1 病例报告表中的数据来自原始文件并与原始文件一致,试验中的任何观察、检查结果均应及时、准确、完整、规范、真实地记录于病历和正确地填写至病例报告表中,不得随意更改,确因填写错误,作任何更正时应保持原始记录清晰可辨,由更正者签署姓名和时间;

4.2 临床试验中各种实验室数据均应记录或将原始报告复印件粘贴在病例报告表上,在正常范围内的数据也应具体记录。对显著偏离或在临床可接受范围外的数据须加以核实。检测项目必须注明所采用的计量单位;

4.3 病例报告表必须使用本研究机构统一专用的带有页码编号的病例报告表。病例报告表的幅面,根据需要设定。

4.4 病例报告表中记录的内容要有必要的依据。计算机、自动记录仪器打印的图表和数据资料,临床研究中的检验报告书、体检表、知情同意书、试验图片、照片等应按顺序粘贴在病例报告表的相应位置上,并在相应处注明试验日期和时间;底片装在统一制作的底片袋内,编号后另行保存。用热敏纸打印的试验记录,须保留其复印件。不宜粘贴的,可另行整理装订成册并加以编号,同时在病例报告表相应处注明,以便查对。

4.5 病例报告表应保持完整,不得缺页或挖补;如有缺页、漏页,应详细说明原因。

4.6 病例报告表的记录不得使用容易擦改的记录工具如铅笔等,宜用钢笔或圆珠笔写。先用铅笔填写,最后根据需要再擦去后用钢笔填写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原始资料记录应用字规范,字迹工整。

4.7 常用的外文缩写(包括试验试剂的外文缩写)应符合规范。首次出现时须用中文加以注释。病例报告表中属译文的应注明其外文名称。

4.8 病例报告表记录应使用规范的专业术语,计量单位应采用国际标准计量单位,有效数字的取舍应符合试验要求。

4.9 临床试验过程中所出现的严重不良事件应详细描述和评价。4.10 入选的未按研究方案完成疗程的病例作为脱落病例处理,需说明脱落原因并记录在案,用于分析研究的质量。脱落病例的数目一般不宜超过10%~15%,比例高时表明随机性很差,意味着试验不够成功。

5.为保护受试者隐私,病例报告表上不应出现受试者姓名。研究者应按受试者的代码确认其身份并记录。

6.监查员可在试验的前、中、后期查访试验点和研究者,确认病例报告表中所有的记录及时、准确和完整。对出现的错误或遗漏进行改正、签名和注明日期。

7.必要时对一些指标的判断记录可同时由多个研究者进行判断,以提高报告表的正确性。

8.病例报告表应由观察医生填写,有时还需患者或其家属提供记录。9.病例报告表应妥善保存,避免水浸、墨污、卷边,保持整洁、完好、无破损、不丢失。

10.病例报告表的签署、检查和存档。

10.1 每次试验结束后,应由试验负责人和记录人在病例报告表后签名。

10.2 试验研究负责人或上一级研究人员要定期检查病例报告表记录,并签署检查意见。

10.3 每项研究结束后,应按归档要求将药物研究病例报告表整理归档。

10.临床观察病例报告表收发情况总结 篇十

针对8月份免费赠送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滴眼液而发放的临床观察病例报告表,现对其收发情况作如下总结:

(1)共发放临床观察病例报告表20张,收回11张,各科室具体情况如下:

发放科室 前节门诊 视光中心

青光眼

角膜病

眼底病

准分子

赠药医生 史庆成 于海宁 卜立敏 张宏文 赵光明 郭玉凤 陈雪 李松滨 卢笛 李垚 苏云

赠药数量 50支 100支 75支 40支 110支 62支 12盒 10支 13支 60支 20支

发放报告表的张

数 1 4 1 3 5 若干 1 1 1 1

收回报告表的张

数 1 4 1 0 0 0 0 1 1 1 此外,验光师周静放长假,宁建华医生去了北京,所以并未发放临床观察病例报告表。

(2)临床疗效评价:共有9份报告表显示用药后患者症状减轻,眼部舒适度增加。

(3)安全性评价:所有收回的报告表都反映该药基本无不良反应,可安全使用。

11.手术病例报告 篇十一

关键词:风湿性心脏病合并肺血栓栓塞;风湿性心脏病;肺血栓;肺血栓栓塞症

中图分类号:R541.2;R54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197(2007)12-052-02

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emhofism,PE)是由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引起肺循环障碍所致的一组病理生理综合征,其发病率、死亡率及临床误诊率均较高。肺栓塞发病率在心血管疾病中仅次于冠心病与高血压,是第3位常见的急性心血管病,病死率仅次于肿瘤和心肌梗死,是直接威胁患者生命的内科危重症之一。单纯的肺栓塞临床上不难诊断,但是风湿性心脏病合并肺血栓栓塞的情况尚属少见,易误诊。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风湿性心脏病合并肺血栓栓塞死亡病例报告如下。

1 病例介绍

患者:江某某,女,55岁。因反复胸闷、心悸、气逼1年余,加重3小时,由急诊拟“胸痹”,于2007年7月12日收入我科住院。

患者1年半前由于突发胸闷、心悸、气促,到景德镇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心脏彩超示: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变;联合瓣膜病变;二尖瓣中度狭窄(瓣膜面积为1.22cm2);主动脉瓣轻度狭窄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轻中度);二尖瓣及三尖瓣轻度关闭不全;左室舒张功能减弱;左房中度扩张(左房直径为44.9mm);左室收缩功能下降(轻度);心律不齐。心电图示:心房颤动。住院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联合瓣膜病变;二尖瓣狭窄并二尖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瓣狭窄关闭不全;心房颤动;心功能Ⅲ级。行强心﹑利尿﹑扩血管等控制心衰处理后,症状缓解出院,并继续口服药物。但患者上述症状反复,伴腰痛﹑关节痛,17个月前到医院就诊,心脏彩超示: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中度狭窄(瓣膜面积为1.2cm2)并轻度关闭不全;三尖瓣﹑主动脉瓣﹑肺动脉瓣轻度关闭不全;左心耳血栓(22mm×15mm),左房内径为55mm。门诊予以地高辛0.125mg,1次/日;双氢克尿噻25mg,2次/日;拜阿司匹林0.1g,1次/日;安体舒通20mg,3次/日等强心﹑利尿处理,病情好转。14个月前患者活动后出现心悸﹑胸闷,伴呕吐,到景德镇市第三人民医院住院,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中度)及三尖瓣关闭不全(轻度);慢性心房颤动;心功能Ⅲ级。行华法林抗凝处理,IMR维持在1.56~2.95之间,以倍他乐克控制心率,卡托普利扩血管处理。4个月前患者到医院复诊,心脏彩超示: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中度狭窄(瓣膜面积为1.0cm2)并二尖瓣轻度返流;轻度肺动脉高压;双房增大(左房直径为59mm,右房为62mm×43mm);左室饱满;三尖瓣轻中度返流。门诊嘱继续服用地高辛、阿司匹林、卡托普利等药物。3小时前患者在卫生间突发胸闷、气逼,伴心悸,自服速效救心丸未见缓解,急呼120送入我院。患者发病时自觉双下肢酸胀痛,心悸,胸痛,既往有关节痛病史,CT查得腰5、骶1、椎间盘膨出向后突出病史。PE:T:36.3℃,P:100次/分,R:25次/分,BP:130/70mmHg,神志清楚,精神差,烦躁不安,抬入病房,端坐体位,查体欠合作,双侧瞳孔等大等圆,颈静脉搏动充盈,双肺可闻及湿性罗音,尤以两肺底为甚,心脏相对浊音界向左下扩大,心率150次/分,心律绝对不齐,第一心音强弱不等,心尖部可闻及4/6级舒张期杂音和2/6级收缩期杂音,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可闻及轻度舒张期杂音,双下肢无水肿,活动正常,四肢动脉搏动正常,生理反射正常,病理反射未引出。辅助检查:心肌酶谱示LDH:270u/L,HBD:188u/L;血常规示RBC:4.55×1012/L,HGB:120g/L,WBC:14.6×109/,N:67%,L:29%。PT系列及电解质未见异常。诊断为:①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中度狭窄并轻度关闭不全;主动脉瓣轻度关闭不全;心房颤动;心功能Ⅵ级;肺部感染;血栓栓塞。②风湿性关节炎。立即给予强心、利尿、抗感染等处理。至第2日上午7点55分,患者突然出现意识丧失、呼之不应、大动脉搏动消失、心率急速消失,心电监护示心电停止,考虑为心脏骤停,立即静推肾上腺素1mg、阿托品1mg、尼可刹米0.375g,行心脏胸外按压,气管盲插,人工气囊,辅助呼吸间断吸痰;8点01分复推肾上腺素、尼可刹米、阿托品,多巴胺静脉滴注,心电监护示心电仍停止;8点20分复推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后反复推注肾上腺素、尼可刹米及阿托品等药物,抢救历时35分钟,患者深度昏迷,瞳孔散大,大动脉搏动未触及,全身冰凉,心跳停止,心电图示心电呈以等电位线。患者抢救无效,于8点30分宣布死亡出院。

2 讨论

该患者以胸部不适和下肢关节疼痛为主要特征,伴有呼吸困难、气促、胸痛、心悸、紫绀、颈静脉搏动、充盈、肺部哮鸣音、细湿罗音。下肢深静脉血栓主要表现为患肢疼痛或压痛,浅静脉扩张,皮肤色素沉着,临床上半数以上患者无症状,常易忽略治疗。

12.手术病例报告 篇十二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于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本院就诊的98例泌尿外科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并行抗菌药物预防用药处理,且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并自愿参与本次研究;随机将98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中男26例,女23例,患者年龄最小22岁,最大78岁,平均年龄(45.6±11.2)岁;基础疾病:前列腺增生15例,输尿管结石14例,肾积水12例,泌尿系肿瘤8例;观察组中男28例,女21例,患者年龄最小20岁,最大76岁,平均年龄(46.3±10.9)岁;基础疾病:前列腺增生16例,输尿管结石16例,肾积水11例,泌尿系肿瘤6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比较。

1.2 方法

本次研究中所使用的抗菌药物种类主要包含头孢类、喹诺酮类、青霉素类、大环内酯类、氨基糖苷类等几种;对照组患者术前、术中、术后均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治疗,其中17例患者术前预防用药,占34.7%,12例患者术中预防用药,占24.5%,49例患者术后均预防性用药,占100.0%;观察组患者术前均不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术中及术后所有患者均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用药时间、用药费用、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并对两组患者术后感染及治愈情况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用药情况及费用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用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用药费用、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2.2 两组患者治愈率及术后感染情况比较

观察组49例患者中术后治愈47例,治愈率为95.9%,术后患者发生感染5例,术后感染率为10.2%,对照组49例患者中术后治愈41例,治愈率为83.7%,术后患者发生感染6例,术后感染率为12.2%,术后观察组患者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术后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泌尿外科疾病为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类疾病,发病率较高,且极易引发泌尿系感染,对患者健康的影响极大。研究显示,泌尿系感染的发生率仅低于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陈方等[3]研究显示,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变形杆菌、葡萄球菌等是导致泌尿系感染的常见致病菌,临床上必须要加以重视。

临床上多采用手术方式对泌尿系疾病患者进行治疗,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然而为有效预防术后感染,在给予患者手术治疗的同时多采用抗菌药物进行预防。抗菌药物主要是指具有杀菌或抑菌活性的药物,其中咪唑类、喹诺酮类、磺胺类、各种抗生素等[4]。将其应用于泌尿外科手术治疗中可有效的减少术后感染现象发生。然而,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其不合理应用现象也逐渐增多,研究显示,若预防性用药不合理则会在很大程度上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及医疗费用,极易增加经济负担[5]。周欣等[6]研究显示长时间给予患者广谱抗菌药物治疗还会在一定程度上损伤患者的机体免疫力,甚至会引发交叉感染或二重感染等现象。故而,临床上必须要加以重视,严格按照相关规范用药。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术后用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住院费用、用药费用、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术后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就表明泌尿外科手术中合理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尤为重要,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不仅难以有效的减少术后感染,而且还会增加患者医疗费用,增加患者负担,临床上必须要加以重视。

摘要:目的 泌尿外科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效果分析。方法 98例行泌尿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观察组在术中、术后进行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治疗,对照组在术前、术中、术后均进行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用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用药费用、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术后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泌尿外科手术中合理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尤为重要,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不仅难以有效的减少术后感染,而且还会增加医疗费用,增加患者负担,临床上必须要加以重视。

关键词:泌尿外科,预防性用药,抗菌药物

参考文献

[1]李黎,王志萍.0.5%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80岁以上高龄患者泌尿外科手术中的应用.山东医药,2011,51(41):104.

[2]陈宁,颜青,郑迎东,等.技术干预对广东省三甲医院的3种外科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合理性的影响.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1,27(11):880-882.

[3]陈方,张小勇,钟国权,等.无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对感染高危患者PCI术后感染的影响.中国药房,2014,25(26):2437-2438.

[4]祝亚文,舒阳.我院骨折内固定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调查分析.中国药房,2014,25(30):2800-2802.

[5]胡宝荣,张婧,哈力,等.我院2年间骨科髋关节置换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临床评价.中国药房,2014,25(14):1275-1277.

13.手术病例报告 篇十三

一、基本情况

疫情发生地点的一般情况

二、疫情发现报告情况 介绍疫情发生、发现的经过

三、流行病学调查

(一)三间分布 1.临床症状 [附图或表] 2.时间分布 [附图或表] 3.人群(性别、年龄、职业)分布 [附图或表] 4.空间(居住地/教室分布、家庭聚集性)分布 [附图或表]

(二)相关因素调查与分析 1.居民居住条件: 2.禽畜饲养情况: 3.疫苗接种情况:

4.学校科室等人口密集场所通风状况:

四、实验室检测

标本采样分数、(阳性标本数)、采样类型、采样和送检日期、检测方法和结果。

五、初步分析

结合病例的临床症状体征、流行病学资料及实验室初步检测结果

六、已采取的措施

七、存在问题

八、下一步工作建议

关于XX市XX镇XX小学一起流感暴发疫情

初步调查报告

200X年X月X日下午,XX疾控中心接到XX市疾控中心报告:自X月XX日以来,XX市XX镇XX小学学生中陆续有流感样病例发生;截至X月XX日,共发病XX例。

为进一步掌握疫情动态与趋势,控制疫情蔓延,我疾控中心派出流行病学专业人员X人于X月X~X日到现场调查处理工作,现将调查处理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XX镇XX小学地处XX镇XX村,距离XX市约 公里,学生来自XX村N个自然村以及邻近HP村的1个自然村。该校共有6个年级,12个班,在校学生776人,教师27人。学校课室较拥挤,卫生状况较差,通风情况一般。学校无食堂及宿舍,学生在家住宿及用餐。学校无校医,学生有病通常在村医处就诊。

XX村共有N个自然村,人口约XXXX人,村民以种田为生。该村饮用水以井水为主,村中垃圾、污水较多,村民卫生习惯较差。部分村民家中散养家禽,无集中养殖。村民居住环境拥挤,卫生状况较差,通风差。

村内有N个村医站,由于村庄偏僻,交通不便,平时村民到村医站就诊。

二、疫情发现报告情况

200X年X月X日上午10时,XX镇XX小学发现近几天学生缺勤人数增加明显,由班主任家访及电话询问多名学生出现感冒症状,遂向XX镇中心小学报告。XX镇中心小学接到报告后于10时30分报至XX镇卫生院。XX镇卫生院进行初步的核实诊断后于X月X日11时47分报XX市疾控中心和卫生局。

接到报告后,XX市卫生局、疾控中心、人民医院的领导及相关专业人员会同XX卫生院工作人员奔赴现场调查,初步确认该校已发生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X月X日下午1时接到报告后,XX市卫生局、XX市疾控中心立即派员前往现场调查。

三、流行病学调查

确定本起暴发调查的病例定义:X月XX日以来(至调查日),N个自然村内,凡发热(38℃以上),同时伴咳嗽、咽痛之一以上者;或明确发热并伴其他症状,体温不详者。

调查组分成X个工作队,分别对XX村委会所属N个自然村,以及HP村委会所属N个自然村进行挨家挨户排查。截止到X月X日,共搜集到病例75人,其中XX小学67人,XX镇一中2例,XX镇E中3例,散居儿童3例。并对75例符合病例定义的人进行个案调查。

(一)XX小学发病情况 1.临床症状

XX小学67例病人中临床表现以发热、咳嗽、咽痛、流涕、全身痛症状居多,分别占100%、74.6%、54.2%、64.2%和56.7%。部分病例有眼结膜充血和呕吐等症状。病例中发热最高体温在38~39℃的有33例,39~40℃的有19例,40℃以上有3例,最高体温不详但有发烧的8例。大部分病程在3~5天,给予退热等对症治疗后病情得到控制,无重症病例,未发现有合并症病人。

2.时间分布

XX镇XX小学共有67个学生发病。首发病例发生在200X年2月15日,发病高峰集中在2月27~28日,占发病总数的49.25%。具体发病时间分布见图2。

3.性别、年龄分布

XX镇XX小学67例学生病人中,男生21例,女生46例;男女比例为1:2.19。年龄平均为11周岁,发病年龄最大为16岁,最小为6岁。发病高峰为10~11周岁(见图3)。

4.年级分布

XX小学罹患率最高的年级为二年级(21人)为15.79%,其次为五年级,罹患率为11.54%。(具体见表1)

表1 XX小学流感样病例暴发年级分布

发病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年级人数 153 133 104 106

发病人数 14 21 8 11

罹患率(%)

9.15 15.79 7.70 10.38 五年级 六年级 合 计

5.学生病例所在村分布

76 676 1 67

11.54 1.32 9.91 SG村罹患率最高,为3.75%,其次为KH村,为2.8%。DP村和PZ村的罹患率也较高,分别为2.18%和2%(具体见表2)

表2 XX小学流感样病例暴发自然村分布

发病自然村

BP DP XW KH SG SJ MK XX DY 合 计

年级人数 750 550 670 250 160 250 170 160 700 3660

发病人数 15 12 12 7 6 2 1 1 11 67

罹患率(%)

2.00 2.18 1.79 2.80 3.75 0.80 0.59 0.63 1.57 16.11

7.家庭聚集性

疾病暴发呈现家庭聚集性,有10户呈家庭聚集性,有4个病例发生在同一个家庭的有1户,3例的有1户,2例的有8户。

8.XX小学缺勤情况

查看XX小学校长日志,从XX日起开始有缺勤记录,发现缺勤人数从XX日开始明显上升,到X月X日缺勤人数达到最高。(具体见图4)

(二)镇内其它学校发病情况

在入户调查中发现,9个自然村中发现有5例其他学校学生发病,其中镇一中有2人发病,镇二中有3人发病。散居儿童中有3人发病。具体发病时间见图5。临床表现与XX小学病例类似。

(三)XX镇及周边卫生站发病情况

自X月X日起,实施XX镇卫生院以及镇周边卫生院流感样病例零报告制度,未发现类似病例。

(四)相关因素调查与分析

1.村民居住条件:村民家居环境较差,窗体较小,部分家庭甚至没有窗户,通风差。平均每户家庭都有3-5个小孩,人口密度较大,居住拥挤。村民卫生习惯较差,个人对于呼吸道传染病防护意识差。

2.禽畜饲养情况:调查组向当地村干部和村民了解,当地未发现禽类、动物异常死亡事件。村民普遍散养鸡鸭,量不多,无集中养殖。部分村民家中养有狗、牛、猪。结合实验室检测结果,可以认为此次疫情与禽畜关联不明显。

3、疫苗接种情况:村民及学生均未接种过流感疫苗,对流感病毒缺乏有效免疫。

4.学校科室通风状况:由于XX日以后天气突变,气温下降异常明显,课室门窗紧闭,通风不良,加速了疫情的蔓延。

四、实验室检测

X月X日下午,XX市疾控中心在现场共采集M份病例咽拭子标本和N份急性期血清标本,X月X日送省疾控中心进行检测。X月X日,省疾控中心在现场又采集Y份新发病例咽拭子标本,带回检测。目前,X月X日Y份咽拭子标本经RT-PCR检测,有5份阳性,为B型流感病毒,其余标本检测正在进行中。

五、初步分析

(一)结合病例的临床症状体征、流行病学资料及实验室初步检测结果,认为:

1.XX市XX镇XX小学发生一起流感样病例暴发;

2.发病范围比较局限,主要发生在学生以及学生所在家庭,发病高峰集中在X月X~X日,有一定的年级、村庄和家庭聚集性;

3.初步判定本次疾病局部暴发的病原是B型流感病毒。

(二)疫情趋势分析

通过对该村疫情趋势分析,认为XX镇XX小学本起流感疫情正在控制之中,每日新发病例数已逐渐减少,但仍会持续一段时间。另外,由于镇内其他学校出现有病例,如不及时采取控制措施,不排除其他学校发生暴发疫情的可能。

六、已采取的措施

1.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疫情发生后,XX市人民政府 市长、XX市人民政府 市长以及卫生局、教育局领导都亲临现场,就流行病学调查、疫点处理、病人隔离治疗、学校晨检制度等工作进行部署和落实。

2.积极隔离治疗病人:采取居家隔离治疗,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一旦症状加重,立即入院治疗。

3.开展消毒处理工作:XX市疾控中心组织专业人员用过氧乙酸对XX小学校舍进行消毒。还运送300Kg漂白粉到XX镇,对该镇N所学校教室及周边环境进行消毒。4.学校实行晨检:测量体温,对于发烧的学生劝其及时就医并回家休息。5.加强周边地区流感疫情监测:以“疫情动态”形式向XX市医疗卫生单位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加强对流感疫情的监测,特别是做好学校流感疫情的监测。

6.加强宣传教育工作: XX市疾控中心拟出“流感防治知识”专稿送XX市电视台连续播出。X月X日,XX市卫生局和疾控中心联合编印“流感防治知识”1万份发送XX小学及各镇。

七、存在问题

1.村医和学校对于传染病的报告意识较差。

2.群众的宣传发动工作不理想。疫点村卫生环境差,村民卫生习惯差,大部分村民住房拥挤,开窗通风少。本次疫情控制工作,爱国卫生运动、整治环境工作不够彻底。

3.政府在疫情的控制中未能提供有效的医疗救治服务。

八、下一步工作建议

1.目前该校疫情呈现下降趋势,为防止疫情播散到其它学校,希望有关部门密切注意周围其它学校的情况,加强疫情监测和报告,并尽快积极落实各项呼吸道疾病预防措施,以防止其他学校出现流感疫情。

2.HL小学及镇内其它学校继续开展晨检工作,主动搜索,一旦发现可疑病例,及时报告镇卫生院和疾控中心,防止疫情的扩散和蔓延。

3.及时隔离传染源。学生发病期间由家长带回家治疗或入院治疗,体温下降48小时后方可上学。

4.进一步加大宣传教育的力度,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提高村民的防病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5.加强偏远的地区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工作,政府有责任加大力度,为村民提供基本医疗卫生保健,改水改厕,营造适宜的人居环境。

6.建立健全疾控中心、乡镇卫生院、乡村医生三级防保网络,及时发现和报告传染病疫情;加强对于村医及乡镇卫生院医生的培训,提高他们对于传染病暴发疫情的报告意识。

7.各地学校应建立和完善晨检制度和缺勤登记制度,以便能及早发现和报告疫情,及时采取措施。卫生部门和教育部门主动建立相互沟通、信息通报的合作机制,有效防范学校传染病疫情的发生。

上一篇:小学生作文真情750字下一篇:深圳社会保险:参保人变更身份证资料的办理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