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计算研究现状

2024-08-03

情感计算研究现状(精选14篇)

1.情感计算研究现状 篇一

前言

近年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在各个领域得以广泛的应用,这也使网民对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有了更高的要求。在传统的计算模型中,由于需要大规模的进行底层基础设施的铺设,这就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但当前很大一部分企业由于自身资金不足,再者在短时间内也无法实现资金的回笼和调度,这也是导致传统计算模型成本高的重要因素。同时在传统计算模型中,由于其服务平台缺少弹性,而且不能及时进行调整,这也使其无法满足当前网民不断增长的需求,传统计算模型服务平台较为僵硬,缺乏灵活性。另外在传统计算模型中,由于需要服务商长期进行维护工作,导致占有的时间和精力较多,不利于新的业务和资源的开辟。由于传统计算模型越来越无法适当当前社会发展的要求,为了能够满足网民日益增长的对计算机性能的要求,则云计算应运而生,而且在云计算应用过程中服务商也在不断的进行完善和改时,使其自身的灵活性和实用性得以提升,从而更好的服务于广大用户。计算机网络云计算技术的概述

网络云计算技术是由美国一家网络公司最早提出来的,其主要是对网络和软件等相互之间进行融合,而且网络云计算技术还具有规模化、安全性和虚拟性的特点。在云计算中,不同的云都属于计算机并行分布式体系,其服务基础主要是以网络化的计算机为主,同时还要确保其与计算资源之间具有较好的契合性。云计算作为一个综合体,其较有庞大性,而且网络云计算技术作为计算机软件技术发展的重要环节之一,在具体研究中对于计算机网络云计算的特点更为重视。在当前大多数网络计算机用户中,由于没有对基础设施建设制定有效的方案,这就需要充分的发挥计算机网络云计算技术自身的优势,及时向用户传输其所需要的资源,这就需要计算机云技术能够具有较强的实用性、灵活性和方便性。计算机网络云计算技术的分类

在网络云计算技术分类中,可以从不同的方面来将网络云计算技术进行不同的分类。根据其不同类别的服务特点可以分为公有云和私有云。私有云是针对用户自身的实际情况来进行独立应用,并建立平台,具有良好的操作性和实用性。而公有云则是对其他用户的云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可以从服务的连续性、数据安全性、成本费用及监测能力等几个方面对公有云和私有云进行分类。在提供服务方面,公有云受外界因素影响较大,而私有云则没有这方面的问题。

相对于私有云的安全等级来讲,公有云安全等级不高,但其费用成本较低,而私有云成本费用则相对较高,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另外公有云的监测能力也较为强大,能够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来执行非常严格的监测。计算机网络云计算技术的实现

在当前计算机系统中,需要将系统划分为两个层次,即功能实现过程及预处理过程,这两个过程的处理效果和作用都会有所不同,但能够确保系统功能的实现。在对实现过程中和预处理过程进行应用过程中,可以有效的提高计算机系统的简洁化,确保计算机整体运行效率的提高。近年来,我国信息化技术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在实际生活中云计算技术也得以不断的应用,为云计算技术的实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当前计算机网络云计算的实现形式中,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方面:

第一,通过对软件程序在企业管理程序中进行应用,在当前云计算应用实现方式中,多是利用网络浏览器来对用户所需要的信息进行传递,这有效的实现了资金和费用的节约。

第二,网络服务。主要是通过对实际软件程序的利用,从而使研发人员更好的参与到计算机网络实际应用的开发中来。

第三,管理服务提供商。相对于其他实现形式,管理服务提供商主要都是向信息技术行业提供较为专业的服务。计算机网络云计算技术的发展遇到的问题

在当前计算机网络云计算技术广泛应用的过程中,云计算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这就需要在当前云计算广泛应用过程中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来对数据的安全性进行有效的保障,这是当前云计算技术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课题。当前很大一部分云端是通过浏览器来进行接入的,在计算机系统中,浏览器处于十分薄弱的环节,自身存在许多漏洞,这样在云端接入浏览器过程中,用户的证书和认证秘钥则极易由于浏览器自身的漏洞而发生泄露。而且在云端中,由于不同的应用都需要进行认证,这就需要对认证机制的高效性和安全性进行有效的保障。在应用服务层中,需要使用安全可行的手段来确保用户隐私的安全性,在基础设施层中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确保数据的安全和保密性,有效的对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产生影响的因素的控制。采取措施保障网民数据安全

当数据存在着安全风险时,则会对云计算的发展带来较大的影响,因此为了有效地确保网民数据安全能够得到有效的保障,则需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来保证数据的安全性。

(1)隔离操作系统和计算资源。为了有效的确保网民数据的安全性,则需要充分的运用 Hypervisor,从而将网民的操作系统与所需要存储的计算资源有效的隔离开来,从而有效的提高计算资源的安全性,避免其受到来自于网民操作系统所可能带来的影响。

(2)重置 API 保护层。服务商把 API 供给用户,用户按需进行运用。但是,第三方也会使用这些 API.如果想要保护数据安全,就必须再安装 API 保护层,对 API 进行重叠保护。

(3)严格身份认证。服务商需要执行严格的身份认证,加强对网民账号和密码的管理,对冒充网民身份的行为进行有效的防范,确保网民只对自己的数据和程序进行访问,有效的提高数据的安全性。结束语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当前计算机网络云计算技术也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尽管当前计算机网络云计算技术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但其具有较高的实用性,而且取得了较为显着的效果,给我们的生活方式带来了较大的改变。近年来,计算机网络云计算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国家和企业都加大对其进行研究力度,这使计算机网络云计算技术的高速计算优势得以更好的发挥出来,已成为当前信息科技发展的主要方向。

参考文献:

[1]李静媛,徐荣灵。计算机网络云技术分析[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4(1)。

[2]矫玉勋。元计算技术在现代农业中应用分析及发展策略[D].吉林大学,2013,5(24)。

[3]姜博。基于网络计量学的云计算技术发展态势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3,6(1)。

2.情感计算研究现状 篇二

一、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于情感类心理动词的研究相对较少,现已查到的文献有Олегова. К. О. 的《Историяформированиягруппыглаголов психическоговоздействияврусскомязыке》. ( 2004) 其中只是详细阐述了俄语心理动词形成的历史,并没有提到情感类心理动词。在АпресянЮ. Д的著作《избранныетрудыТ. П. Вена》( 1995) 以及ВасильевЛ. М. 《Очеркипосемантикерусского глагола》( 1971) 、《Семантикарусскогоглагола》( 1981) 中也写到心理动词,认为心理动词中有一部分是表示感情主体基于对客体认识而经历的一种积极主动的感情变化,作为“内化”于人的感情品性( качество) ,具有“泛时性”( вневременность) 与“异质行为性 ( гетерогенность) ,如,“любить,уважать”。到目前为止,俄罗斯还不曾有学者以情感类心理动词为研究对象进行撰写。

二、国内研究现状

1. 俄语情感类心理动词的研究

国内俄语研究者对俄语情感类心理动词的研究相对较多,目前查到彭玉海对俄语情感类心理动词做过研究,他称这一类情感类心理动词为感情动词,在文章《对俄语感情动词句法分布性能的思考》( 1998) 、《俄语感情动词的语义范畴及其鉴定标准》( 1998) 、《俄语感情动词的整合研究》( 2001) 三篇文章中对俄语感情动词进行详细的区分,重点讨论其语义范畴化直接相关的义类( 七个语义参数) 特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通过专门的形式化语义语言将这些语义范畴进行客观的形式化描写和界定。

张家骅的研究中也略微涉及心理动词,但并不是以情感类心理动词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的是心理动词的另一子类———意愿动词,如他在文章《“知道”与“认为”句法差异的语义、语用解释》( 2009) 中从语用的角度分析“知道”“认为”两词的一系列对立表现。在《俄汉动词语义类别对比述要》( 2000) 中分析状态动词的常时状态动词和即时状态动词就是以心理动词为例阐述心理动词。一方面不同于恒常属性和恒常关系动词,可以和持续时段词语连用,另一方面有别于即时状态动词,不与具体时刻词语搭配。在《通过俄汉对比看“了1”的常体意义》( 2004) 中提出一些心理动词完成体形式也具有行为的起点界限意义,表示状态开始,对应未完成体表示结果状态持续。

2. 汉语情感类心理动词的研究

国内以心理动词为研究对象的文献相对较多。从最早关注心理动词的《马氏文通》开始至今,越来越多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心理动词进行研究,包括在语法、语义、认知等多方面。在研究角度相同的基础上,对心理动词挖掘的广度和深度上,也颇有一番见地。

19世纪末期,学者主要关注心理动词的界定问题,最早有马建忠的《马氏文通》,后有陈承泽的《国文法草创》、黎锦熙的《新著国语文法》。以上三位学者并没有将心理动词归为单独的一类动词,直至吕叔湘先生的《中国文法要略》开始,心理动词被单独划分为一类。后来学者们对心理动词的研究提出了更多视角。

语法角度有陈光磊《汉语动词概述》( 1987) ,周友斌、邵敬敏在《汉语心理动词及其句型》( 1993) ,杨华在《试论心理状态动词及其宾语的类型》( 1994) ,这三篇文章分别从不同方面对心理动词的语法特征进行归纳总结。

语义角度有董秀梅的《谈汉语的心理动词》( 1991) ,丰竞的《现代汉语心理动词的语义分析》。

句法语义相结合的角度有胡裕树、范晓在《动词研究》中从语义角度给心理动词下定义,并提出界定心理动词的功能框架。张京鱼《汉语心理动词及其句式》也提出两个标准形式来鉴别心理状态动词,且文章还分析了这两类动词的句法结构和语义结构。

至于主要研究情感类心理动词的学者有黄金金、李天贤、杨艳琴三人共同完成的文章《情感类心理动词的再分类及其语义分析》( 2013) ,文章从语义角度将情感类心理动词分为表喜欢、厌恶、生气、伤心等共十几类。还有李青的文章《汉英语中 负情绪类 心理动词 主观性研 究》( 2013) ,文中对负面情绪类心理动词进行界定并将负面情绪类心理动词按意义分为忧虑类、愤怒类、害怕类、悔恨类、悲伤类、发呆类、怨恨类、费心类、其他类等。他的另一篇文章《汉英语中正情绪类心理动词主观性研究》( 2013)中对正情绪类心理动词进行界定并将其分为喜悦类、满意类、激动类。最后还有苍黎黎的文章《情感类心理动词的语法特征语言文字修辞》,文章对情感类心理动词的定义进行了确定,并从情感类心理动词在句中充当句法成分的能力与其他词的组合能力进行描述,以此来说明情感类心理动词的语法特征。

三、结语

3.情感计算研究现状 篇三

关键词 情感教学 师生关系 教学效果 计算机基础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计算机基础是当代大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需要学生自己多动手练习。但是,由于各种原因,不少学生在结课之后,仍然不能掌握这门课,计算机一级等级考试都通不过,更不要说熟练应用了。通过多次观察和研究发现:其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存在于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没有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师生之间缺少互动。情感教学则主要强调教学过程中师生情感的交流,通过有效的情感交流,使学生对学习充满热情,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以笔者所在学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为例,本文将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然后针对问题提出解决办法。

1 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生学习态度不够认真。这是个比较关键的问题,而这也可以说是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大一学生,他们刚刚从高中的强力学习环境中走出来,进入大学后,不再像从前那样有老师看着,也没有那么多课后作业了,他们不会自己约束自己,也就放松下来了。

(2)学习时间不够。大学课程较多,各种活动也很多,一些学生便分配大量的时间去搞活动,甚至很多学生只有在课堂上才学习,不上课的时候就不学了。所谓“温故而知新”,如果学生不挤出时间来学,旧的知识都没有掌握,那何以“温故”呢?久而久之,便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对于所学课程很难产生兴趣。

(3)教学过程缺少情感交流。这也是本文针对的主要问题。如果长期处于缺少情感交流的教学环境中,学生面对冷冰冰的真理,往往会产生本能的抵触心理,使其认识事物的好奇心大大减弱,这样不仅影响了学习效果,更消磨了探求真理的热情。反过来,学生的被动学习会造成教师的疲惫与不安,使教学陷入疲于应付、举步维艰的怪圈。

2 情感教学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应用

2.1 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特点

高校计算机基础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但偏重于实践的课程,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能够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技术以及方法,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利用计算机去解决日常事物问题甚至是专业领域中的问题。这门课的教学内容一般有计算机概述、操作系统、网络知识、word应用、excel应用数据库初步、信息获取去发布以及多媒体技术等,这些内容之间既有连贯性,又有相对独立性。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现在在中学阶段已经有不少学校开设了计算机课程,但是中学阶段学生来自其他文化课的学习压力大,为了考试能取得优异的成绩,自然对计算机课程有些冷落,再加上老师讲解不系统、学生实际操作少,导致好多学生只会些简单的操作,甚至是只懂玩游戏,不懂其它的应用。还有更不利的情况,就是好多学生在上大学以前都没有接触过计算机。这些问题也都是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需要考虑的。

2.2 情感教学的特点及优点

情感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一定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使教学活动积极化、教学过程不再单一化的过程。心理学家研究发现:情感是促进学生认真学习的催化剂,主宰着学生的精神生活。如果教师能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合理地调节情感,营造一种积极进取的学习氛围,创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将对教学效果产生很大的帮助。

2.3 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引进情感教学

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首先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尽力保持快乐、振奋的情绪状态,這是进行情感教学的前提。其次,教师以情施教是情感教学的第一步。观察也发现,教师若快乐振奋、情感丰富,学生会更认真听讲,而且还会提出问题;相反,教师若表现出不快乐甚至愤怒的情绪时,学生会情绪低落,埋头不语。

但是,在情感教学中,最重要的还是教学手段的运用。当然,教学手段要结合教学内容的特征,比如,在讲解计算机的构成的时候,先通过提问了解下学生对计算机组成结构的掌握情况,如果发现有部分同学掌握得比较好,就可以分成多个小组,每个小组安排一名以上掌握得比较好的同学,这些学生这时候就可以充当教师的角色,通过实际拆装计算机来为其他同学作实践讲解,教师密切关注各个小组的情况,及时发现其中的问题并予以纠正,发现做得好的小组以及个人要给予鼓励;如果发现学生掌握的情况普遍不好,教师就可以先拿一台计算机来拆,在拆的过程中给学生展示一下各个组成部件,并介绍其在计算机中的作用,这样有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同时可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且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

再比如,在讲excel应用的时候,先给学生展示一下excel中填充和公式的妙用,用很短的时间完成操作,使学生对这个操作速度感到惊讶,进而感觉到excel的功能之强大,总之从感性认识开始,产生一种热切的求学欲望,这为以后的顺利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紧接着可以详细介绍excel的环境及各种功能,在讲解过程中,以半提问的方式,边提问边讲,既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可以观察学生的知识接受情况。当然了,对于类似excel应用这类实际操作性很强的内容来讲,课堂上一定要留给学生一点动手操作的时间,来巩固知识。

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运用相应的教学手段,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这是实施情感教学的有力保障。

另外,表扬也是教师实施情感教学过程中的一大功臣。我们都知道,人都是需要被肯定的,都有渴求进步及自我完善的内在要求,学生也不例外,尤其是处在人生转型之关键时期的大学生。当学生得到老师的表扬与肯定后,会更加努力地去做那件事,从中享受成功的自豪感。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利用各种机会来表扬学生,特别是那些基础不是很好的学生,他们更需要得到肯定,只要有一点点的进步,教师就要对其加以表扬,但是也要在其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委婉地提出一些建议。

2.4 情感教学效果

以班级为对照单位,笔者对一班的同学实行传统教学,对二班施行情感教学,在教学内容相同、统一考试的前提下,得到了不同的教学效果。

从表1可以看出,情感教学有利于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并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更完美地结合为一个整体,达到优异的教学效果。

3 总结

计算机基础不仅仅是大学里的一门必修课,更是学生走向社会以后应该懂而且必须会用的一种工具性课程。教师要教好这门课,就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实施情感教学,与学生进行积极健康的情感交流。教学实践证明: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引入情感教学,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显著提升学习效果。

关于情感教学的研究已经有不少成果,但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中应用情感教学还需要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仔细研究,不断总结,继续做出更大的努力。

参考文献

[1] 陈琦,刘儒.德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 董娇妍.情感教学及其三阶段论[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Vol.22 No.2.

[3] 邵丽敏.情感教学在创新教育中的积极作用[J].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6,Vol.25 No.3.

4.我国青少年情感素质现状调查分析 篇四

我国青少年情感素质整体上处于积极正向状态,但亟待提高。男女生情感素质差异主要存在结构性差异;情感素质未随学段升高而升高,反而有下降趋势。情感素质与学习成绩的自我评价、父母受教育程度成正相关;师生关系良好、教师有情施教对青少年学生各方面情感素质的发展具有重要而直接的促进作用。《我国青少年情感素质现状调查》论文中主要采用了心理学研究方法比较常见的问卷研究和随机取样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而对青少年情感素质现状进行调查研究。

首先,组织近百名中小学教师对42种情感中的每一种情感至少20条符合青少年特点情况的样例,共收集了1000余条题目,并将这些题目由课题专家进行分析,反复的推敲。编制出6个分问卷、可测查青少年2层次6大类29种情感发展状况的调查。

然后,将这些问卷进行试测和分析。通过在上海选取一般的高中、初中、小学各一所,然后随机抽取学校的不同年纪、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学生进行测试。并且将测试结果用SPSS13..0进行数据分析处理,删掉问卷中相关不显著的题项,从而确定正式问卷《青少年情感素质问卷》。

最后,将正式问卷应用到我国主要城乡地区进行调查,当然此调查在全国代表性的大城市及其郊县展开,采用分层随机采样方法。分层主要考虑社会经济水平,并兼顾地区分布。

在调查研究过程中问卷调查方法存在一定的优劣势。问卷调查

法的优点:问卷法节省时间、经费和人力;同时,问卷法调查结果容易量化。问卷调查是一种结构化的调查,其调查问题的表达形式、提问的顺序、答案的方式与方法都是固定的,而且是一种文字交流方式,因此,任何个人,无论是研究者,还是调查员都不可能把主观偏见代入调查研究之中。其调查的统计结果一般都能被量化出来。其次,由于问卷调查结果便于统计处理与分析。现在有大量的相关统计分析软件可以帮助我们进行数据分析,有些甚至能直接帮助我们设计问卷,方便实施和分析,也方便进行数据挖掘。在本论文中,研究者就采用了SPSS13.0进行数据分析处理,删掉问卷中相关不显著的题项,从而确定了正式问卷《青少年情感素质问卷》。再者,问卷调查法可以进行大规模的调查。无论研究者是否参与了调查,或者参与的多少,都可以从问卷上了解被访者的基本态度与行为。这种方式是其他任何方法也不可能做到的,而且问卷调查可以周期的进行而不受调查研究人员变更的影响,可以跟踪某些问题用户的变化。

问卷法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劣势:例如,面向设计的问题问卷调查比较难。面向未来的调查(为设计进行的调查)很多时候需要了解用户的意图、动机和思维过程。问卷调查这类问题往往效果不佳,或者说问题设计比较难。而开放式的问题,回收质量、分析和统计等工作也会受影响。其次,调查问卷设计难,调查问卷的主体内容设计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整个专项调查的价值。问题的设计需要大量的经验,不同的人针对同一个问题,尤其是面向思维的问题,设计问卷差别可能会很大,信度和效度控制需要丰富经验。再有,调

查结果广而不深。问卷调查是一种用文字进行对话的方法,如果问题太多,被访者会产生厌烦情绪,因此,一般的问卷都比较简短,也就不可能深入探讨某一问题及其原因。还有,问卷调查的回收率难以保证。问卷调查必须保证有一定的回收率,否则资料的代表性就会受到影响,回收率受问卷长度,问题难易程度,是否涉及隐私,参与调查获得回报多少等因素相关。另外,网络调查的回收率一般都不高,质量也难以保证。

在应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研究者同时应用了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分层随机抽样的优点是,它适用于总体单位数量较多、内部差异较大的调查对象。与简单随机抽样和等距随机抽样相比较,在样本数量相同时,它的抽样误差较小;在抽样误差的要求相同时,它所需的样本数量较少。分层随机抽样的缺点是,必须对总体各单位的情况有较多的了解,否则无法作出科学的分类。而这一点在实际调查之前又往往难以做到。

5.零售业云计算发展现状 篇五

(一)零售业云计算应用较好,保持着平稳发展的状态 调研数据显示,目前,已部署云计算的企业占 23%,其中实践周期在 1-3 年的企业占 47%,相比来说,实践周期在 3 年以上的企业占 53%。

同时,1 年将部署云计算的企业也占到了一个比较高的比例。这说明,相比其他行业来说,零售业云计算应用较好,未来将保持着相对平稳的发展状态。

(二)中型民营企业处于云计算实践前列

调研数据显示,从企业性质上看,部署云计算的企业或机构中,有 73% 的是民营企业;

从企业规模上看,500-1000 人规模的企业占到了 25%,占比相对较高。这说明,在零售业,中型的民营企业处于云计算实践的前列。

(三)云计算预算保持了稳中有升的趋势

零售业企业用户未来云计算的预算计划中,60% 的用户选择保持投入,40% 的企业选择继续追加。

从实践周期上看,实践周期较短的企业选择加大预算投入的力度则更高,而实践周期在 5 年以上的企业则在云计算的投入规划上则较为稳定。

而在零售业企业用户追加预算的关键原因中,业务拓展和长期规划成为首要因素,分别占比 67% 和 53%。

换言之,基于业务拓展与云计算长期规划的需要,多数零售业用户制定了较为稳定的云计算预算投入规划。

(四)全面、深入云计算应用是预算的主要用途

调研中,有一项数据非常突出,相比其他行业,零售业「将预算用于扩大部署范围」占 80%。

其次才是 73% 的为升级投入,67% 的为安全投入。因此,零售业用户投入云计算预算主要用于扩大云计算的部署范围,并在现有部署基础上进行升级、扩容。

零售业云计算实践

(一)「创建技术优势」驱动零售业用户部署云计算 零售业用户希望能够借助云计算产品/服务的导入,促进自身的「生产力」发展,确立企业在未来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地位。

(二)云计算实践的路上也会有种种坎坷

1、「不了解」阻碍了部分零售业用户的云计算实践 部分零售业企业用户暂无引入云计算计划,其背后的原因大有不同。

其中,对云计算的了解不足,对如何基于云计算有效推动零售业发展暂时没有理清思路,成为阻碍企业导入云计算的首要原因。

从根本上来讲,零售业企业用户信息化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制约了部分企业云计算实践进程的步伐。

2、兼容性、资金评估是企业开始云计算实践不容回避的挑战 企业首次规划部署云产品时,挑战依旧存在。

其中,与原信息系统的兼容性问题、云计算标准缺失和资金投入上的担忧,成为企业云计算规划中遇到的首要问题。

3、建设实践阶段,需要突破「数据互联互通」的难关 在云计算建设落地阶段,企业用户遇到的主要问题中,有 51% 在于如何基于云产品进行分阶段实施,有 44% 认为实现数据互联互通困难。

另外还有 42% 的问题在于安全技术不成熟,35% 的问题在于培训是否到位。

由此可见,以上这些问题在各行业的云计算实践存在普遍性。

(三)客户资料外泄是零售业用户最担忧的云安全威胁之一 零售业用户最关注与数据、应用相关的安全威胁,除了数据库威胁与未授权入侵外,客户资料外泄是企业用户最担忧的安全威胁。

另外,调研数据还显示,仅有 2% 的数字显示不担忧,这更加说明,很瘦有企业对云安全不存在担忧。

(四)企业倾向于选择运维外包的部署模式

调研数据显示,企业用户选择自行运维私有云的仅占 14%,而选择第三方运维的云部署模式时,被托管的私有云占比最高,达 27%。

这说明,零售业用户倾向于选择运维外包的云计算部署模式,其中第三方运维、被托管的私有云部署比率最高。

(五)云计算产品/服务主要集中在 SaaS 层

调研数据显示,SaaS 层产品/服务占 46%,PaaS 层产品/服务占 32%,而 IaaS 层产品/服务仅占 22%。

那么针对以上三种不同的云服务模式,零售业企业用户需求的主要关注点也有所差异。

1、SaaS:主要集中于运营环节的资源管控

零售业部署 SaaS 层产品/服务主要围绕运营环节的管控展开,对预算、仓储、供应商等资源进行统一管控。

2、PaaS:以支撑、管控云计算应用为目的

零售业用户对 PaaS 层产品/服务的需求主要集中在支撑云计算应用方面,对开发、测试环节的产品/服务关注度相对不高。

3、IaaS:需求主要集中于资源类产品/服务

IaaS 层为企业用户提供的产品/服务中,云虚拟主机、云服务器占比最高,达 50%,其次为资源托管类服务,占 43%。

(六)零售业用户获取咨询服务主要依靠厂商

调研数据显示,信息服务行业用户获取咨询服务主要依靠厂商。

此外,从获取咨询服务的内容上看,从 SaaS 层主要获取云实施咨询服务,从 PaaS 层获取云应用管理咨询服务,而从 IaaS 层则比较均衡,云安全咨询服务占比较高。

零售业云计算的进一步实践

当然,企业用户云计算进行进一步实践,关注点会有所变化。

(一)提升实时决策支持能力是企业进一步实践的主要动力 基于云计算长期战略,加强战略管控,提升实时决策能力这两大因素驱动了零售业用户在云端的进一步实践。

(二)进一步实践中,IaaS 相对首次部署的比例出现明显提升

在预算计划中,零售业用户提出了兼顾云计算的应用深度与覆盖广度的要求,反应在进一步部署阶段,企业用户开始着重巩固基础资源与环境的构建,对 IaaS(该数字从首次部署上升了 14%)的关注度更高。

部署模式方面依然倾向于运维外包的模式。

1、SaaS:加强资源管理,提升运营效率

在进一步实践中,零售业用户对客户关系管理、HR 人力资源管理、ERP 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等 SaaS 应用关注度大幅提升。

2、PaaS:集中加强开发环节的能力

零售业用户对 PaaS 的进一步部署诉求中,开发环节的产品/服务开始逐渐显露出较强的增长势头。

3、IaaS:强化资源类产品/服务,优化云端环境

6.计算机网络的应用现状 篇六

计算机网络的优势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是非常快的,全新技术和全新应用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的出现,使得计算机网络技术走向了一个速度超快,体型超小,处理超快,智能超好的一个方向发展。计算机网络马上就要拥有非常多的感知和思考判断集一身的高超的技术水平。包含一些自然输入手段,还有一些让人意想不到的科技水平。

(一)移动性更强。自从进入计算机网络时代的这几年,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出现了一种叫做无线电话的东西,而且拥有着一个极好的发展速度,从而无线电话技术的发展也影响到了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完全可以在人们移动的过程中方便便捷的使用计算机网络,同时也推动了人们对移动网络的需求。处于一个移动网络的需求条件下,中国各大手机网络运营商也犹如雨后春笋,最著名的就是中国移动wlan了。中国移动wlan完全可以把人类带入一个计算机网络的新阶段。这也是计算机网络的一个里程碑。

(二)计算机网络的智能化。新时代的计算机网络就是一个非常智能的一个工具,因为计算机网络足以可以把信息采集存储处理、通信和人工智能集为一体来为世界和人类所服务。而且计算机网络不但可以对一些平常的信息进行处理,同时还可以面向一些知识进行处理,所以完全可以断言,计算机网络拥有着一项形式化推理,联想,学习和解释的超能力。因此,计算机网络在某一阶段也是可以促使世界和人类去大胆开拓新世界从而学习到全新的知识。

(三)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和提升。现如今大家一旦说到计算机,那么一定会和inter网络联系到一块儿,如果把未来的inter网络太过孤立的看待的话计算机的发展就会停滞不前,所以一定要把计算机和inter网络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才可以相辅相成,还有就是必须要把计算机和inter网络的概念融入到一起,只有这样计算机网络才可以有一个质的飞跃。

7.高性能计算云研究现状综述 篇七

云计算是一种新兴的计算模型, 很多专家认为, 云计算会改变互联网的技术基础, 甚至会影响整个产业的格局。正因为如此, 很多大型企业都在研究云计算技术和基于云计算的服务, 亚马逊、谷歌、微软、IBM、SUN等IT巨头都在其中。几年之内, 云计算已从新兴技术发展成为当今的热点技术。云计算有诸如可扩展性、隔离性、迁移性和可定制以及弹性资源等很多优点, 而这些优点为传统的高性能计算集群提供了丰富的软件环境、应用程序隔离和高效率的工作负载管理机制, 随着云计算的深入应用, 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远程高性能云服务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 在云中“计算作为服务”已鼓励了高性能计算延伸到更广泛的科学和工业社区, 许多小型和中等规模的HPC用户都在探索基础设施云作为运行他们应用程序的一个可能平台, 同时也指出了HPC应用作为一个服务 (HPC-as-a-Service) 的思想。然而, 系统级的虚拟化带来的性能开销和网络性能等因素是一些在云中执行HPC应用程序所面临的挑战。机遇和挑战同时并存, HPC云必将带来又一波的研究热潮[1]。本文分析了高性能计算云 (HPC in the Cloud) 相关研究的进展, 展望了其未来研究方向及面临的挑战。

2 高性能计算云产生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伴随着高性能计算性能的不断提升和系统的日益庞大, 单一计算平台与不同应用多样化需求的矛盾也日益突出, 同时后期部署、管理、能耗、散热等成本也不断提高, 传统的高性能计算正面临着很多严峻的问题。云计算的关键技术之一是虚拟化技术, 由于虚拟化实现机制的不同, 许多平台对I/O性能产生了严重影响, 降低了整体性能, 除此之外, 还包括数据管理、负载管理和资源配送等挑战。

然而, 把高性能计算与传统的云计算结合起来就是高性能计算云, 高性能计算云 (HPC in the Cloud) 是一种基于云计算环境下的高性能计算资源管理和服务的模式, 它向用户提供可靠的HPC运行机制和自主管理计算资源的能力, 并向用户提供可定制HPC环境以适应不同应用的需要[2]。

3 高性能计算云研究

Mauch、Kunze等人研究了基于云的Iaa S为高性能计算应用程序提供更大的灵活性, 也节省了成本, 在这种模式下, 虚拟化和弹性的资源从大型的云计算服务提供商那里以按需的方式被利用, 以构建虚拟集群, 来符合客户的具体需求, 同时在高性能云计算环境中, 提出了一个新的方法来使用高速集群互连 (如Infini Band) [3]。文献[4]允许在虚拟机上挂载HPC应用, 可以无缝的桥接分布式云资源和紧耦合的超级计算, 从而实现可靠的集群资源, 主要描述了虚拟网络系统的设计、实施和对网络延迟、带宽开销的评估, 最后证明针对高性能计算云来说, VNET/P是可行、扩展的基于软件的覆盖网络。面向众核平台的一个轻量级高性能虚拟机监控器——蜂鸟 (Trochilidae) 被设计并已实现[5], 多操作系统可以同时运行在此虚拟机监控器之上, 同时对操作系统性能无损失, 在提供传统虚拟机监控器功能的基础上, 蜂鸟的代码量仅4 000行左右 (包括汇编与C代码) , 降低了系统的复杂度, 便于系统的维护与调试。以上是国内外对高性能计算与云计算相互结合的研究, 本文主要从性能评测和解决方案两大部分进行阐述。

3.1 性能评测

本节主要从性能评测平台方面综述了在云计算环境中实施高性能计算的研究情况。要进行性能评测, 首先要有方法, 即基准测试程序, 基准测试程序包括微观基准测试程序 (HPCC、PARSECBenchmark、LMBench等) 和宏观基准测试程序 (NAS、SPEC) 两类, 使用这些基准测试程序在不同测试平台上进行综合性能评估及性能瓶颈分析;其次是性能测试平台, 由于根据不同的平台、不同的测试负载会给出不一样的测试结果, 同时, 不同的测试方法可能给出完全不同的测试精度, 下面主要介绍一下主流的性能评测平台。

3.1.1 Future System

Future System测试床包括在地理上分布的异构计算系统、持有元数据和不断增长的软件映像库的数据管理系统, 以及一个保持隔离和安全实验的专用网络。该测试床支持基于虚拟机的环境以及本地操作系统的实验, 目的是最大限度减少开销和提高性能。该项目的合作伙伴, 将整合现有的开放源代码软件包来创建一个易于使用的软件环境, 支持网格和云计算实验的实例、执行和记录。Future System为研究人员提供了处理网格计算、云计算使用和安全性方面的挑战, 包括身份验证、授权、调度、虚拟化、高性能、中间件的设计和网络安全。支持的研究领域包括天文、化学、生物工程、大气科学和流行病学等。这个项目由国家科学基金会 (NSF) 所支持 (Grant No.0910812) , 其合作伙伴包括印第安那大学、芝加哥大学、佛罗里达大学、圣地亚哥超级计算机中心、德克萨斯高级计算中心、弗吉尼亚大学、美国田纳西大学、美国南加州大学、德累斯顿、美国普渡大学和Grid5000。

在虚拟集群测试中, 随着集群节点的增多, 网络通信和数据的读写速度成了性能上的主要瓶颈, 随着计算规模的扩大, 性能显示下滑的趋势。文献[6]和[7]采用了Future System测试床进行性能评估, 根据侧重点的不同, 可分为扩展性测试和花费有效性测试。

(1) 扩展性。文献[6]从扩展性的角度描述了一个科学的工作流应用程序在云中运行的经验。这个应用程序是去处理由Kepler项目发布的天文数据, 这些天文数据是NASA的使命去寻找类似地球的行星围绕其他恒星所产生的数据。使用Pegasus工作流管理系统, 通过把工作流映射在多个云中 (包括Future System、Magellan云和Amazon EC2云) 评估它的性能, 并讨论了在云中部署和执行工作流所面临的挑战。同时演示了Pegasus如何支持同时跨多个云基础设施的天空计算 (skycomputing) 。最后得出结论:天空计算对一些科学的工作流来说是一个可行且有效的解决方案。

(2) 花费有效性。文献[7]描述了计算机集群中节点数量与每美元所获得的计算性能的关系, 指出随着节点数量的增加, 单位成本所获得的计算性能在急剧减少, 所以运算的规模越大, 云计算所提供的计算性价比就越低, 这是当前制约在云计算环境中进行科学计算的主要原因之一。

3.1.2 Magellan

Magellan由国家能源研究科学计算中心 (NERSC) 部署的一个具有一定灵活性和性能的分布式测试床, Magellan主要研究以下几个问题:

(1) 开源云计算软件库是否能够满足美国能源部 (DOE) 利用高性能计算开展科研的需求;

(2) DOE的网络安全要求能否在云中得到实现;

(3) 新的云计算编程模式对科学计算是否有价值;

(4) DOE高性能计算应用程序能否在云中有效运行与哪些应用适用于云。

文献[8]采用了Magellan测试床, 项目Magellan研究针对科学计算的云计算, 并指出当前云计算对科学应用有很多的差距和挑战。

3.1.3 Amazon EC2

Amazon Elastic Compute Cloud (EC2) 是Amazon提供的云计算环境的基本平台。通过使用EC2, 可以在任何时候根据个人或企业的需要简便地创建、启动和供应虚拟实例。根据实例的类型和每小时的实际使用量付费。虚拟服务器在Amazon数据中心的安全环境中运行。EC2可以为Web范围的应用程序提供动态地配置计算需求和根据需要调整计算能力的功能。

采用Amazon EC2测试床进行相关的研究在文献[9]中有相关的介绍, 它详细描述了基准测试结果所特有的虚拟化开销和其对性能的影响, 同时检查了各种互连技术的性能, 以了解各种选择对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 虚拟化对性能有显著的影响;同时也显示了能力较差的互连技术显著影响典型的HPC应用的性能, 评估了Amazon的集群计算实例 (Amazon Cluster Compute Instance) 的性能。为了更清楚地理解云的优点和限制, 比较了云和HPC集群的性能, 同时关注虚拟化和基础网络怎样影响HPC应用的性能, 最后得出在云计算中可获得与HPC集群一样的性能主要取决于所运行的应用程序的类型的结论。

3.1.4 LLGrid

麻省理工学院林肯实验室网格 (MIT Lincoln Laboratory Grid, LLgrid) 项目的目标是开发按需网格计算能力, 使用主流编程语言MATLAB, 实施数值计算, 被广泛用于算法开发、仿真、数据缩减、测试和系统评估领域。麻省理工学院林肯实验室有一千多的MATLAB用户, 近200个用户长时间运行并行处理的任务。为了使这些用户使用LLgrid的计算资源能够透明地运行并行的MATLAB任务, LLgrid项目已开发了三种技术:点到点 (point-point) 消息Matlab MPI;全局数组语义p Matlab (类似高性能Fortran) ;把用户计算机整合到LLgird且自动分配网格计算资源的grid Matlab。

3.2 解决方案

性能优化着眼于可靠性, 相比之下, 解决方案则侧重于可行性, 即HPC计算资源与云计算相整合是否是可行的, 高性能计算云有哪些解决方案和成功案例。文献[10]、文献[11]对此有相关介绍, 下面分为编程模型、基于管理器的虚拟化、基于容器的虚拟化三个方面进行介绍。

3.2.1 编程模型

海量数据分析由于输入的数据非常大, 为了能在合理的时间内处理完数据, 计算通常分布在成百上千台计算机上去执行。如何分布数据、如何并发计算、如何处理失效等相关问题合在一起就会导致应用程序的代码非常复杂。编程模型正是为解决这些问题而提出来的, 编程模型是数据密集型计算领域的一个基础性的系统软件[10], 代表性的编程模型有Map Reduce、Hadoop、Dryad等。文献[11]基于Hadoop, 提出一种基于云的分布式数字海洋系统, 把不同的海洋数据通过高速网络连接起来建立一个存储云, 使用一个专用的网络服务协议, 用于高性能广域网络连接的计算机集群所进行的大型分布式数据集的高性能计算。实验结果表明, 与现有基于Hadoop分布式数字海洋系统相比, 该系统的性能有显著提高、数据高度共享。

3.2.2 基于管理器的虚拟化 (hypervisor-basedvirtualization)

基于虚拟机监视器的虚拟化技术包括Xen、VMware、KVM和Palacios等, 对于我们大家相对陌生的就是Palacios, Palacios是一个OS独立内嵌的、非参数化的VMM, 它是一个现代架构的开源的虚拟机监视器, 已经广泛的使用在现代Intel和AMD的x86处理器的虚拟化扩展中。Palacios是高度可配置的, 可以内嵌到诸如Linux和Kitten轻量级内核的不同的host操作系统中, 其目的是有效地虚拟化HPC应用。Palacios是V3VEE项目的一部分。起初, V3VEE作为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资助的Northwestern University和the Universityof New Mexico之间的合作项目。目前, 它涉及到5个能源部资助的合作伙伴机构:Northwestern University、the University of New Mexico、the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Sandia National Laboratories和Oak Ridge National Laboratory。V3VEE是一个社会努力、资源发展的结果, 任何人都可以为之作出贡献。

对于内嵌到轻量级host操作系统的Palacios, 文献[12]通过Benchmark测试之后, 实验证明, 运行在虚拟LWK环境中的性能能够超越直接在Linux主机上执行同样的测试的性能, 进而满足了HPC计算的特性。关于Palacios的其他介绍请参考文献[4]。

3.2.3 基于容器的虚拟化 (container-basedvirtualization)

Linux-VServer, OpenVZ、LinuxContainers (LXC) 和Microsoft Hyper-V是操作系统级的虚拟化技术, 提供了轻量级 (lightweight) 的近似于裸机的虚拟化层。Open VZ经常被使用作为服务器虚拟化的最佳选择, Open VZ是开源软件, 是基于Linux内核和作业系统的操作系统级虚拟化技术。Open VZ允许物理服务器运行多个操作系统并以最大效率共享硬件和管理资源, 这些操作系统是相互隔离, 被称为虚拟专用服务器 (VPS) 和虚拟环境 (VE) 。

文献[13]采用了基于容器的虚拟化技术Open VZ, 实验表明, 基于容器的虚拟化带来了非常低的开销, 几乎与物理机一样的性能。文献[14]提出了一种面向高性能并行计算机的虚拟化技术:高性能虚拟计算域 (HPVZ) , 其中服务结点的虚拟计算域基于Open VZ构成。通过在操作系统上构建多个独立的用户运行环境, 实现了在一个操作系统内核上同时运行多个相互独立的用户运行环境的目标。HPVZ技术在保证系统性能的前提下, 为用户提供了独立可定制运行环境、服务质量管理、安全隔离和动态迁移的虚拟化高性能计算环境。

4 问题与展望

从目前的研究可以看出, 适合高性能计算的云计算环境这一领域正处于研究阶段, 高性能计算尚未广泛应用在云计算环境中;而云计算是一种通过Internet以服务的方式提供动态可伸缩的虚拟化资源的计算模式, 正被大量运用到生产环境中, 国内的“阿里云”与云谷公司的Xen System, 以及在国外已非常成熟的Intel和IBM, 各种“云计算”的应用服务范围正日渐扩大, 影响力也无可估量。高性能计算云将集成高性能计算与云计算的优点, 以一种新的资源管理和服务的模式为大家提供按需动态的服务。

5 结语

8.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现状分析研究 篇八

关键词:计算机;信息系统;现状;策略

计算机信息系统拥有巨大的存储空间,能够帮助企业或者个人储存需要的数据与信息,而且这些数据和信息可以随时被查询、修改,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管理以及人们沟通交流的重要工具,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欢迎。但是,计算机本身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尤其是在当前网络时代,各种计算机病毒横行泛滥,计算机网络黑客也越来越多,人们不得不将注意力转移到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上来。可见,及时找出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并采取必要的安全防御策略,对计算机信息系统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研究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的重要意义

目前,计算机信息系统,已经应用到社会中的方方面面,只有确保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可靠,才能保证人们工作和生活的有序进行[1]。首先,计算机信息系统在政治领域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而且,政治领域内部数据信息关系着整个地区乃至整个国家的发展与安全,如果这些数据信息被窃取,国家内部某些政治机密将会随之外泄,后果不堪设想,从这个层面来看,保护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就是保护我国重要的政治机密;其次,计算机信息系统在经济领域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细看现代企业管理的整个过程,从最基本的办公室数据共享,到财务与人力资源的管理,再到企业战略决策的制定,都需要计算机信息系统的支持与参与,可见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已经离不开计算机信息系统,一旦该系统的安全受到威胁,各个企业的发展都会受到严重影响,最终促使整个经济领域偏离正轨,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保护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就是保护我国的整个经济领域的安全[2];最后,计算机信息系统在我国社会发展领域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二、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的现状

(一)盗用计算机信息,网络诈骗严重

现在已进入网络化时代,经常会有这样的新闻:某家公司的客户信息泄露,某两个公司之间因为涉及到了信息安全的问题而面临着打官司等。现在,网络诈骗问题越来越严重,很多人的信息都被窃取,在 2015 年 7 月的信息时报中报道,大约有 80% 的网民的个人信息遭到泄露。这一年来,因为网民的信息泄露、垃圾信息、诈骗信息等,使网民的损失达到805 亿元,每个网民平均损失124元。有的网民是家庭住址、姓名、学历等信息泄露,有的是通话记录、网购等信息泄露。由于这些客户信息有很大的经济利益,使得不法分子利用一些非法软件入侵用户电脑,然后进行非法的使用或者非法变卖这些信息,以从中非法获取巨大的经济效益[3]。同时,现在因为 U 盘、光盘和移动硬盘等的广泛使用,有的企业和单位的计算机在应用的过程中没有采取屏蔽性的措施,就使一些计算机信息被不漏声色地复制了,而且没有痕迹,这也严重危害到了用户的财产和隐私安全。

(二)一些虚假、不良信息在计算机网络中流传

由于计算机网络的虚拟性和开放性,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可以发布一些网络信息,这使得一些“网络钓鱼”的诈骗行为屡屡出现。犯罪分子通过盗取用户的账号密码或者通过互联网虚构事实、隐瞒真相从而达到骗取公私财产的目的。同时由于匿名的网络形式,还造成不良信息的传播包括暴力、赌博、色情和垃圾的视频、图片和文字等,违反了社会道德的内容和法律的要求,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负面影响,甚至造成社会秩序的混乱。

(三)信息安全法律法规不健全

在我国,有关于保护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的法律法规不太完善,对网络上盗用他人信息的行为打击并不是太严格,这就使很多非法分子对盗取他人的信息的违法犯罪行为存在可以免除刑罚的侥幸心理,甚至借用计算机大量盗用个人和商业的机密[4]。还有就是由于学校和企业等缺少对计算机信息安全的重视教育,使人们缺少关于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方面的意识、知识,这样也就使人们未能很好地进行个人隐私的保护设置,这也是导致个人信息被大量泄漏的一个因素。或者由于不恰当地使用计算机,甚至对于一些具有高机密性的信息在设置密码的时候较为随意,有的人甚至将密码告知他人,这又给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这就使本来应该可以被保密的信息却让不法分子可以轻易下手获取,使信息的安全受到很大的威胁。

三、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防护的有效策略

(一)加强法律法规建设,打击黑客犯罪

相关法律部门和组织应加强对计算机安全法律法规建设,需从制度上进行规范,规范人们的行为,使破坏计算机信息安全的行为受到相应的处罚,对那些非法盗用信息并获得巨大财产的不法公司和个人进行严厉处罚,从而起到规范一些想要投机取巧进行不正当手段获取财产的个人和组织的行为,净化网络空气,减少信息泄露等不法行为的发生。此外,还要加强信息安全的宣传等,让人们意识到保障个人信息的重要性。提高全民信息安全防护意识,从根本上避免由于人为因素导致信息泄露事件发生,使风险降低到最低程度。要狠狠打击黑客犯罪,要发挥刑法的作用,对黑客分子起到一定威慑作用。

(二)强化计算机安全产品的研发

计算机信息系统之所以会出现安全方面的问题,重要的原因是用户所使用的计算机安全产品在安全性上存在着非常明显的不足,甚至还存在着较多的系统漏洞,如果不对其加以控制,不法分子很容易就能进人到系统当中,对用户的信息进行盗取或者是篡改。所以,要想改变这样的状况,我们一定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保障系统的安全运行。

(三)构建网络安全防御模型

针对网络安全预警数据体系及用户访问网络的行为特征形成数据的输入、输出及分析结构体系,对于有安全隐患的访问行为构建相应的防御机制,既要实现数据的充分利用,又要避免由于过度防御浪费资源,形成防御体系的不必要开支[5]。基于大数据的网络安全防御模型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基于大数据的网络安全防御模型

(四)加强体系建设,保证安全工作的正常开展

计算机在社会的众多领域当中都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所以从某种角度上来说,计算机安全也具有较强的复杂性和系统性。针对这样的状况,我们需要建立一套较为完善的安全机制,无论是国家的相关机构,还是企业的有关部门,亦或是每一个个人都应该积极的参与到计算机信息安全保护工作当中。在这一过程中,一定要先建立一些专门负责这类工作的组织或者是部门,加大计算机信息的监管力度,对于一些诈骗或者是散布不良信息的行为一定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严厉的处罚,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给计算机运行创造一个更加安全和可靠的环境。此外,企业组织在工作的过程中也一定要做好信息保密维护工作,在工作中应该指派一些专业人员对本企業机密类的信息进行保护,这样就能够减少企业由于信息泄密而出现的经济损失。

计算机信息网络在社会运行及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社会群体可以通过计算机信息系统来获取丰富多彩的文字、图像、声音以及视频等,以促进生产生活的多元化发展。计算机网络具有虚拟性和开放性特征,在此种情况下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问题逐渐成为网络用户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保证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与可靠。

参考文献:

[1]林小华.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现状及分析[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5,03:157+159.

[2]钱红雷.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现状及分析[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5,17:216.

9.计算机学科教学的现状分析 篇九

与其他学科相比,计算机学科是一门相对年轻的学科。

目前还存在诸多问题,如教材与技术发展不均衡,教辅材

料多但精品较少,教学方法仍显落后等。此外,由于教辅资

料的缺乏,学生课余时间的学习大多通过网络搜索,网上资

源丰富但很杂乱,往往花费时问很多,但收效甚微。久而久

之,学生就失去学习计算机的兴趣。计算机技术发展日新月

异,这些不足严重影响计算机知识的推广与应用。计算机学

科作为一门教技术的学科,教学方面理应充分发挥技术优势

来优化教学,提高教学实效。为充分发挥网络资源优势,培

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建立课程网站的方法,为学生营

造一个虚拟的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

3课程网站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 资源 匮乏网站资源基本上是由任课教师制作,由于

精力有限,不可能在短时间内积累大量的资源,所以在初次

使用时会感到困难重重。解决途径 :为实现资源积累,加强

同学科教师 间的合作,分工合作,资源共享。. 2 学生没有上 网环境,不具备 网络 学习条件虽然我国计算机的拥有量大幅增加,家庭优越的学生甚至拥有笔记

本电脑,但仍有部分家庭暂时没有电脑,这种情况影响网络

化学习的正常开展。解决途径:充分利用学校机房与网络资

源,定期为学生提供上网学习环境。. 3 学生学习积极-陛不足虽然网站建立起来了,但学生

兴趣不足,部分学生不愿意登录网站自主学习,这一问题是

所有网络化学习方式的共性 问题。解决途径:在内容方面,加强网站内容的设计,不断更新,提高内容的实用性,内容

设计尽量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从内容上吸引学生参与;在评

价方面,增加过程性评价,把参与网络学习的情况作为评价的指标之一;在平时的教学及网络研讨中,教师积极参与,注重引导,鼓励学生参与网络学习。

基于网络的学习模式有很多,本文介绍了通过建立课程

网站的形式开展网络化学习的探索。作为正常教学的延伸,这一模式解决计算机传统教学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有效地

提高计算机教学的有效性。

E — Ie arnin g 时代计算机学科的教学探索 许富强

徐州高等师范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系 江苏徐州 2 2 1 1 1 6第9 期(总第1 6 2 期)教育技术装备

10.农信社计算机运用现状思考对策 篇十

用社计算机操作员一般只通过了短期辅导培训,未能全面掌握计算机理论知识及运用技术,操作员在工作中时常出现“闭门造车”等违规行为,主要表现在:一是一些操作人员对计算机知识的缺乏,导致在操作中碰到简单问题感到茫然,经常出现操作性错误。二是没有定期对机器除尘、保养,使微机在较恶劣环境下带“病”工作,计算机运行报错或元器件损坏时有发生,影响了信用社窗口的服务效率和形象。三是操作人员基本安全意识不强,少数操作员对口令保密不严、不定期更改,造成了安全隐患。四是计算机硬件趋于老化,农村信用社基层网点计算机设备大多已超过保修期,进入元器件故障多发阶段(特别是ups电源),增大了维修难度与成本。

2、结算不畅,资金利用率不高。一是汇路不畅。由于农村信用社不能够独立办理汇票业务,农村信用社网点相互之间或农村信用社同其他金融机构之间不能顺畅地进行通汇和转汇。二是结算速度慢。农村信用社在办理汇票结算时,由于要通过联行系统或其他商业银行结算系统,必须要在联行或其他商业银行进行多头开户,在结算时,一笔资金要反复划转,使本来就超过标准汇划时间的结算资金在途时间更长。三是结算资金分散。当前农村信用社由于要通过两家以上的联行系统开办结算业务,为了保证结算,不得不建立两个以上的特别账户专门用于办理结算,使本来就极其缺少资金的农村信用社资金不能集中统一使用,造成了一些农村信用社为了保证结算而失去很多好的投资机会。

随着计算机在农村信用社的广泛运用,计算机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如何做好计算机安全管理工作已成为一个需要研究的新课题,现就计算机安全管理工作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各级领导要从思想上提高对计算机安全严峻形势的认识,增强紧迫感、危机感、责任感,带头学习计算机安全知识,贯彻落实计算机安全的各项规章制度,支持计算机安全管理部门的工作,切实解决辖内存在的计算机安全隐患。

二是提高全员防范意识,组织干部职工对计算机规章制度学习,使其充分认识到计算机安全问题的严峻性,从自身做起,互相监督,自觉维护计算机安全。

三是建立和完善计算机安全管理的制度体系,重点要放在规范内部人员行为和健全内部制约方面。

四是加大检查力度。定期和不定期的计算机安全工作检查,根据计算机安全管理制度的要求,查找薄弱环节,在检查过程中及时发现并纠正存在的问题,堵塞漏洞,完善各项防范措施,确保资金和金融信息安全。

11.情感计算研究现状 篇十一

【关键词】计算机 通信技术 无线通信

计算机通信技术的核心就是数据传递技术,计算机之间的传递。随着计算机通信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各种类型的遥控和自动化控制系统,比如军队的自动化控制及信息的自动化处理,无纸办公的实现等等。可以说,正是计算机通信技术的发展,才让如今的地球变成了地球村,让远在国外的亲人能够实现视频通话和面对面交流,从而大大的缩短了时间和空间的距离。

一、计算机通信技术的基本特征

(一)数据信息传递快。计算机通信技术是基于二进制数字信号的传递,这种方式和模拟信号的传递是不同的,数据信号的传递是通过脉冲实现传递的,所以能够实现每分钟传递42万个字符,而且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这个传递速度还在不断的增长,比如传送100亿个数码信号。而且现在光纤也开始全面取代传统电缆,成为主干网的建设的主要通信材料。

(二)计算机通信的响应时间短。在普通双绞线电缆下,计算机通信能够实现数据的响应时间保持在1s以下,只有超远距离的数据响应时间才会延长,但是一般不会超过5s,如果使用光纤作为通信载体的话,那么速度则会更快 但是模拟信号的响应时间往往是数据信号的数倍,普遍超过15s甚至达到几分钟的也有。

(三)数据更安全。计算机通信能够将多媒体信息转化成二进制,如果在发送端,对信息进行报文加密,那么这些二进制代码在传输过程中,就算是被黑客截取,那也很难破译。通过数据加密之后传输,那么到终端接收之后,就有一个反加密的过程,这样就能够实现对数据的准确读取,而且现在计算机通信技术的奇偶校验技术的成熟,又能够有效的解决数据丢失的问题,从而能够实现对数据的准确的安全传输。

(四)抗干扰能力强。通过二进制信号进行传输,原则上只要电信号不被干扰,其传输的距离都是非常长而且稳定。也正是如此,全球互联网诞生也是基于计算机通信技术的抗干扰能力的提升,当然在数据传输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信号衰减,但是数据信号能够非常方便通过信号增大器进行过滤,消除噪声,还有通过各种新材料技术,能够进一步增加信号的传输距离,比如现在光纤的普遍应用,就能够极大的提升信号的抗干扰能力,提升信号的传输距离。

二、计算机通信技术的应用

(一)即时远程通信。当INTEL为大家展示智能家庭技术时,就基本上诠释了远程通信技术的应用,通过智能语音识别系统,利用计算机作为中央处理机,将语音信号转变为可执行的动作指令,从而实现远程对家用电器的控制,而目前广大百姓离不开的互联网,也是远程通信的一种应用。

(二)信息处理。信息处理是计算机通信的重要应用之一,信息的快速传递能够有效的提升用户之间的沟通,实现企业的高效管理,现在很多企业通过计算机通信实现了专用局域网及基于互联网的VPN的专用网络通道,来实现信息的安全传输。

(三)多媒体信息处理。通过公用互联网及基于电话和光线的网络资源为传输媒介,能够快速实现在终端上的图形交互和多媒体通信业务,人们既可以使用电话、手机及各种终端设备对图文进行检索,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能够实现基于服务器和客户机的信息共享服务,这对于娱乐、企业管理 多媒体教学、网校等发展提供了技術基础。

(四)电邮及其他即时信息的应用。现在流行的电邮及即时通讯和微博等等,都是基于计算机的远程信息系统技术实现的,电子邮件能够实现存贮转发,而微博和即时通讯则能够实现服务器的快速转发,极大的缩短了延迟时间,实现了所见即所得.

(五)给数据库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如果没有计算机通信技术的发展,那就很难实现分布式数据库,基于互联网的分布式数据库,能够有效的将全球的企业管理集中到一个数据库平台,提升了管理效率,给全球化的协作办公创造了条件。目前的火车票联网售票,飞机票全国预定功能,这些都是计算机通信技术的具体应用。

三、计算机通信技术的发展现状

从发报机的诞生到现代化互联网世界,计算机通信技术的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新的通信介质的不断发明和发现,以及无线、蓝牙的发明,还有最近发明通过人体就能够实现10M的速率传输,这些都完全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光纤技术的广泛应用,已经提升了很多国家的网络的带宽,缩短了国家间的数据响应时间,而微电子技术的发展,让数字电话、数字移动通信、无线数据传输变成了可能,数据传输从ISDN升级到AD-SL,有效的提升了网络传输速度。虽然光纤的传输距离较远,但是也同样需要中继的支持,包括现在的无线信号传输,更是需要多个AP热点的中继,才能够将无线信号覆盖到更大的范围。而异步传送技术则能够有效的提升带宽和速度,AD-SL非对称网络就是这种异步传送技术的受益者。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全球的通信速度及各种数据的传送都将获得本质的提升,甚至会出现通过人眼进行扫描之后,在地球的另一端里面的电脑里面就能够呈现人眼的画面。信息通信将我们的生活仅仅的联系在一起,虽然相隔千万里却犹如在眼前。

四、计算机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

目前,计算机通信技术更加忠实无线的发展,从蓝牙到无线电,再通过和移动电话网络实现全兼容,3G技术已经在移动互联网普遍应用了,与此同时4G 移动互联网也已经开始在国外普遍使用 有数据证明,传统PC已经进入夕阳产业,作为全球第一大的PC生产商一度考虑剥离旗下的PC业务,未来极具增长潜力的就是各种手持终端,比如超级本、IPAD以及智能手机、这些都给无线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动力,其实现在无线技术已经发展到5G,而且无线寻址也已经全面启动IPV6,以保证未来极具增长的移动终端的需求。

无线通信技术再结合多媒体通信技术,就能够轻松的实现随时随地的视频通话,可以说不久的将来,完全可以实现科幻片中当你打电话时,对方的活动场景就会通过无线传输技术传送到已经被电离的空气中,形成立体的影像,从而达到身临其境的通话体验,而且第五代的移动通信技术从技术上已经完全实现了,只是目前还没有投入商业应用。

参考文献:

[1]林萍萍.计算机技术在通信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资讯.2010 (35).

12.计算机机房管理现状与策略研究 篇十二

1 做好机房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

(1) 进行计算机机房的管理不仅能够提高计算机的有效使用率, 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为建立安全绿色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做出贡献。随着经济发展, 计算机已经被应用到生活、工作的各个领域, 我们的身边几乎离不开网络, 如何维护网络安全健康, 成为摆在所有人面前最大的问题。作为公共场所对外开放的计算机机房, 更要重视机房的管理工作, 不仅是为了给社会公众提供便利的计算机使用环境, 更是为了维护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2)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 计算机也改变着人们的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 成为不可缺少的应用工具。然而, 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 计算机机房的正确有效管理还在探索过程中, 不少管理人员缺少经验和方法, 不能及时发现、处理机房管理中出现的新情况, 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计算机的有效利用, 也在无形中阻碍了信息技术的发展。

2 现今计算机机房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

2.1 机器的破坏严重, 机房使用环境差

很多机房的计算机损坏率相当高, 很多设备买了不长时间就因为人为的使用不当或病毒的侵占而无法使用, 而一般的计算机管理人员只能进行简单的修理, 很难进行专业的维修, 造成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 有的机房建设本身比较粗糙, 电源、开关等走向安装存在很大隐患, 甚至出现电源外露、适配器不合格等现象, 不仅造成使用环境差, 而且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2.2 机房的上网秩序混乱, 缺乏相应的管理体系

由于缺乏相应的机房管理体系, 机房管理观念散漫, 给管理人员的管理带来不便。很多人员因为没有相应的约束条例, 并不注重网络环境的维护, 造成垃圾信息泛滥、不良信息传播等, 危害网络环境健康。公共机房作为对外开放的公共场所, 理应制定管理条例对人员的行为进行约束、限制, 只有这样, 才能确保建立一个安全、绿色的计算机使用环境。

2.3 机房使用人员混杂, 不好管理

作为公共场所的计算机机房, 面向大众开放, 各种各样的人都可能接触到计算机。然而, 由于每个人的计算机水平不同, 在计算机的使用上也存在着差异, 经常有意无意的会破坏计算机系统, 例如安装携带病毒的插件, 使用带有病毒的储存设备, 甚至随意修改计算机配置等, 这些行为都妨碍了计算机的有效使用。

3 计算机机房管理的策略

3.1 搞好机房自身建设, 避免事故发生

要想保证机房管理的安全有效, 首先在机房建设之初就要做好整体规划, 针对机房易出现的问题故障, 采取相应的有效手段进行预防, 以减少故障的发生。例如要配备合格完善的供电系统, 保持电压、电源的稳定性;定期检查机房线路, 对于老化或年久失修的线路及时进行更换、检修, 保证线路安全;建立完善的网络系统, 使机房合理布线, 保持干净整洁等, 这些措施都可以减少安全隐患, 同时又能保障网络安全稳定。

3.2 充分合理利用软件保护程序, 保护计算机安全

公共机房另一个存在的问题便是计算机本身的故障, 这其中既包含计算机自身的性能, 也包括人为原因。因此, 寻找合理有效的技术手段, 来保证计算机的正常使用, 对于计算机机房管理也非常重要。值得庆幸的是, 现在的很多网络公司开发了许多值得广泛应用的软件来保障计算机的安全运行, 作为机房管理者便要合理进行利用, 以保障计算机安全, 减少不必要的麻烦。

3.3 设备的及时保养、维护, 保持设备的完好性

管理是人为的进行努力, 而这个过程中同样需要良好的硬件设施进行配合, 只有两方面相互配合, 才能真正使整个机房系统运行顺畅, 这就要求管理人员平时就注重对设备的保养和维护, 以尽最大可能的延长设备使用时间, 减少资源消耗。只有这样, 才能为计算机的使用提供硬件上的便利, 实现效益最大化。

3.4 配备专业的管理人员, 正确指导, 安全使用

无论是公共机房还是学校机房, 配备专业的精通计算机知识的管理人员都是非常必要的。这样的管理人员不仅可以为计算机使用者提供安全使用计算机的指导意见, 还可以在突发情况发生的时候及时进行问题的处理, 减少损失。

3.5 制定相关的管理政策, 对使用者的行为进行约束

管理政策的制定目的不是为了限制计算机的使用, 而是为了使计算机的利用更加高效、有序。用制度管理来限制一些不法或不当行为, 规定计算机使用者的行为, 使使用人员在使用计算机时能自觉进行自我行为约束, 从而优化使用计算机的环境。

4 结语

计算机机房管理工作包括各个方面, 工作内容复杂, 对于管理者来说是一大挑战, 需要管理者具有认真负责的敬业精神, 过硬的专业基底以及丰富的工作经验。尽管现行的计算机机房管理工作体系还不够完善, 但是只要管理人员不断学习新技术, 不断积累管理经验, 建立健全管理机制, 对使用者的行为进行有效约束, 定能打造一个有序高效的计算机使用环境, 为大众服务。

参考文献

[1]陈德芬.高校公共计算机机房管理现状与策略研究[J].内江科技, 2013 (6) .

13.水利工程计算机应用现状探讨论文 篇十三

我国计算机技术起步比较晚,因此,在水利工程中应用计算机时,软件的标准化程度较低,软件比较分散,工作人员使用软件无法解决水利工程中的一些难题。因为水利工程的专业性较强,在工作中是经常会遇到一些专业性比较强的问题,但是由于软件比较落后,工作人员无法及时有效地解决问题[1]。

2.2水利工程工作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水利工程计算机应用软件的专业性较强,操作也比较复杂。水利工程的工作人员缺乏完善的计算机专业知识和软件开发体系的知识,在工作中遇到难题时无法解决,工作效率较低,容易出现错误。例如,一些水利工作人员在工作中使用计算机软件时,经常出现错误,影响了工作质量。作为水利工程建设的核心人才,如果没较高的素质是很难满足水利工程建设需要的,所以提高水利工作人员的素质非常重要。

2.3水利工程领导人对计算机器材的资金投入少

14.情感计算研究现状 篇十四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 计算机已经走进我们的工作和生活, 计算机的应用得到了普及, 人们的计算机操作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计算机作为一个工具, 改变了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计算机的操作由原来的“专业化”转向了“大众化”, 在高校, 计算机相关的专业不再像十几年前那么热门, 计算机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上都不尽人意。笔者认为, 虽然毕业生就业情况不容乐观, 但并不代表社会上对计算机类专业的人才需求有所减少, 事实恰恰相反,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时代的到来, 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有增无减, 计算机专业相关的岗位也会不断增多。目前之所以存在计算机类专业毕业生就业的瓶颈问题, 笔者认为与我们高校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关, 也就是我们培养的学生不能适应社会, 满足不了相关岗位的需求。

2 高职计算机类专业就业现状

2.1 就业状况

计算机类专业在十多年前被社会认定为热门专业, 毕业生都能顺利找到工作, 然而,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危机的出现, 加上各方面媒体对就业难问题的大肆渲染, 计算机类专业由原来的“热门”逐渐变为“冷门”专业, 特别是高职院校的计算机类专业毕业生, 就业困难, 就业质量不高的问题更为凸显。每年各高校都会对本校的毕业生就业率情况进行统计, 然而大多数情况下, 我们的统计都是以毕业生签订的就业协议为依据, 很少有人去关心毕业生真正的就业情况。有些院校为了能够提升就业率, 要求学生在毕业时必须上交就业协议才能办理相关的毕业手续。因此, 在院校统计的就业率中基本都能在90%以上, 而实际的就业率大概在50%左右。当前, 计算机类专业的毕业生实际的就业率不高, 而且与专业对口的就业率就更低了。特别是高职院校的毕业生, 在理论学习层次上比不上本科生, 在动手能力上又比不过中职生, 然而自己的就业期望值又很高, 最终导致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局面。

2.2 就业特点

第一, 毕业生数量大。由于计算机类的专业在一段时间内比较受到社会的认可, 岗位需求很多, 因此, 大部分高职院校都开设了计算机相关的专业, 导致毕业生数量较大, 而各院校培养计算机类专业的学生特点不明显, 专业不突出, 学生在就业时没有优势。

第二, 期望值偏高。计算机类专业学习的内容专业性很强, 受传统观念影响, 从事IT职业的薪资和工作环境都应该是比其它职业要高, 要好, 该专业的毕业生对自己的就业期望值普遍偏高。

第三, 岗位需求零散。目前, 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 普遍应用到我们的生活、工作中的各个领域, 纯粹的计算机岗位要求人才的学历水平又很高, 所以, 高职毕业生只能从事一些和计算机行业相关但专业性又不是很强的工作。

3 高职计算机类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3.1 学生的学习基础差, 自学能力不高

众所周知, 随着普通高校的不断扩招, 高职院校的生源越来越少, 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有所下降, 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学习基础比较差, 自学能力不高。而计算机类专业的课程专业性又比较强, 课程比较有深度和难度。另外, 高职院校为了保证招生数量, 招收一些文科类的学生, 这些学生学习计算机类专业课程难度就更大了。同时, 高职院校的生源又分两种, 一部分是普通高中毕业生, 一部分是职业高中毕业中, 两类学生的特点不同, 给授课过程也带来难度。

3.2 教师缺乏实际工作经验, 不能对学生的实训课程进行有效地指导

高职院校中的计算机教师大部分毕业于普通高校, 毕业后即从事教学工作, 他们所掌握的知识来源于书本, 教授的知识内容也是围绕着书本, 普遍缺乏企业实际工作经验。虽然各高职院校都很重视并开设了实训课程, 想通过实训课程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积累实际工作经验, 但在实训课程的授课过程中, 由于实训教师本身缺乏企业工作经验, 所设置的工作项目或任务也仅仅围绕教材所讲授的知识点来进行训练, 达不到实训课程的授课目的。聘请到的兼职教师虽然来自企业相关岗位, 他们虽具备实际工作经验, 却缺乏教师基本的教学组织与实施能力, 不能把自己的经验进行很好地总结和整理, 讲授给学生的知识内容系统性、条理性都不强, 学生不易接受。

3.3 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不够详细, 人才培养目标不够具体

计算机类的专业涉及到的课程比较广泛, 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 有些课程往往难以取舍, 因此开设了许多门课程, 但由于课时所限, 又只能压缩各课程的课时, 最终导致学生学了很多课程, 却没有真正掌握任何一方面的知识, 学而不精, 学而不透。特别是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 每个专业至少有六个月的顶岗实习时间, 然而在这段时间内, 学生离校参加顶岗实习时, 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不够具体, 计划不够详细, 学校和老师对学生的管理不到位, 导致学生在遇到实际工作问题时得不到及时的解决和帮助, 最终导致顶岗实习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3.4 校企合作不够密切

虽然高职院校意识到校企联盟、合作教学的重要性, 也积极开展校企合作, 进行定向培养, 但由于缺乏相关的政策支持, 院校教师不愿到企业中工作, 企业参与学校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也不高, 往往只是签订了一些合作协议, 真正开展校企合作的并不多。

4 提升就业率及就业质量的有效方法

4.1 教学改革

计算机类的专业要培养出满足社会需要的人才, 教学改革势在必行。首先, 要转变教学思想。高职院校的计算机类专业不能开设成一个压缩的本科课程, 而是要围绕学生的核心工作能力开设课程, 以培养学生工作能力为主要目的, 即“用什么, 讲什么, 学什么, 会什么”的目标。其次, 改变传统教学模式, 对课程进行有效的“一体化”整合。即以工作项目为导向, 以学生完成工作项目为目标, 综合多门课程内容, 汲取各课程中相关知识点来讲授, 保证学生理论知识够用为原则, 重点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计算机类专业涉及的工作岗位也比较多, 学生没有精力或兴趣全部学习。因此, 在学生入学后, 可以按照学生的兴趣和意愿进行分方向教学, 例如:程序开发方向、网站开发设计方向、多媒体制作方向等。这样有针对性地教学和训练必定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4.2 有效地就业指导

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不是单单在最后一个学期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就可以了, 而是要从学生入学开始, 学校就应该对学生进行相关的就业指导, 指导学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和设计。通过开展相关活动使学生锻炼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 了解自己所学专业的岗位需求情况和就业形势, 使学生为就业做好充足的准备。

4.3 反馈就业信息, 追踪就业情况

计算机类专业负责人要了解本专业的就业情况和社会需求情况, 并且要追踪了解毕业生的就业动态, 根据反馈的就业信息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 使培养出的学生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 满足实际工作岗位的需求。

5 结语

虽然计算机类专业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但并不代表社会对计算机类专业的人才需求有所减少。高职院校只要意识到相关的问题, 并积极解决问题, 转变教学观念, 进行必要的教学改革和有效的就业指导, 必将培养出能够适应和满足社会需求的相关人才。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高职院校中计算机类专业的就业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 总结了计算机类专业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强调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并提出了相关的教学改革思想, 从多方面探讨提升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就业,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凌小平, 周亨炉.高职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教育与职业, 2012 (27) .

[2]黄胜忠.高职高专计算机专业的教学改革研究[J].福建电脑, 2010 (08) .

[3]李华, 郑挺谊, 张光明.高职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困境与对策[J].职教论坛, 2010 (08) .

[4]王志坚, 徐水, 刘永奎, 陈俊波.高职计算机专业毕业生人才市场调研[J].才智, 2012 (30) .

上一篇:中层管理人员竞聘演讲稿下一篇:五上语文期末复习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