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育的核心素养

2024-08-04

小学语文教育的核心素养(共16篇)(共16篇)

1.小学语文教育的核心素养 篇一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核心素养”,是教育界一个十分热门的词,是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对于每一名语文教师来说,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是必须研究的重要课题。《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就明确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小学语文作为基础学科,主要从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言语技能三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而阅读教学,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助推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教师应在自己的教学实践和反思中总结出切实有效的方法,根据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丰富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一、在课堂中学会积累

语言的学习离不开阅读、积累和运用。语文阅读教学,担负着积累语言的重任,主要包括语言材料、语言规律、语言典范的积累。重视积累,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

1.积累语言,读是根本

朗读,是基本的语文教学方法,也是语言积累的重要途径。教学应以读为本,在读中理解感悟,在读中丰富积累。如《秋天的雨》这种抒情意味很浓的散文,作者抓住秋天的特点,生动的描写秋天的美好。并且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将秋雨人格化,把秋雨比喻成生活中常见的事物。让学生反复诵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读,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去读,尊重学生在阅读中独特的情感体验,在读中积累语言。有的学生喜欢颜料,学会了“五彩缤纷”一词;有的学生喜欢菊花,掌握了“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等描写颜色的词;还有的学生,能够把“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这些比喻句、拟人句给记住。这就是一个积累语言的过程。

2.背诵内化,积淀语感

背诵是学生语言内化、强化的重要过程,通过熟读背诵,可以积淀语感,全方位的积累语言。《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包括中国古代、现当代和外国优秀诗文。整个小学阶段要求背诵160篇(段)。另外,在每一册教材中还有要求背诵的一些文章或段落。可见,背诵的重要性。然而,如何有效的落实背诵,达到积累量?自然是要在每一节课中落实,特别是阅读教学。让背诵成为课堂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让学生在背诵中丰富语言,积淀语感。如: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咏柳》,运用比喻和巧妙的想象,将对柳树的赞美,引向对春天的赞美。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反复诵读,达到背诵的程度,积累语言。在拓展延伸环节,引导学生想象:“在作者眼里,春风是一把剪刀,剪出了细细的柳叶。那么,在你眼里,春风又是什么呢?”学生兴致盎然,创意无限。有人说:“二月春风像画家,她把绿色给了小草和树木,将更多的颜色都给了花朵,红的、黄的、紫的……”这位同学的话刚停,立刻有学生补充说:“就像学过的《秋天的雨》一文似的,春风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正因为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积累了一定量的精妙语言,且语言文字的规律、含义等在头脑中联系起来。从而,在不知不觉中帮助学生对语言的运用得心应手,增强表达能力。由此可见,背诵内化的确是促进学生形成良好语感的有效途径。

目前,虽然我们的课程改革逐步深入,教学方法不断改进,但我们总感觉学生的语文素养下降了。其实,就是学生的语言积累减少了。当学生的语言积累丰富了,语言感悟能力提高了,语文核心素养自然也就提升了。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学生提高语文方面的能力,除了生活中的体验,更多的则来源于阅读。因为阅读不仅能获取有用的信息和丰富的知识,还能汲取精神养料,提高人的整体素质。众所周知,“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那么,如何实实在在地帮助学生学会阅读呢?

1.激发兴趣,爱上阅读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爱读、乐读。如:教学《花的勇气》时,先通过媒体展示一些花儿的图片,引导学生对课题进行质疑:“如此娇美的花儿,有何勇气呢?”从而跟随作家的脚步,去文中探寻。在理解文本时,抓住作者心情变化这条线索,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体会作者心情的“一波三折”,感悟“生命的意味是勇气。”并可进行拓展:“你还从哪些事物中感悟到勇气?”从而引导学生进行“生命”主题的课外阅读。教学之初,让学生质疑,带着好奇心进入文本。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从课内延伸到课外,让学生主动阅读,拓宽阅读视野,提升语文素养。

2.点亮思维,丰富理解 教学的精彩之处在于点亮学生的思维。在教学《“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课时,通过品读课文,来分析父亲和母亲对巴迪的诗的不同看法,并创设情境,让学生抓住语言、动作等描写来探究人物的内心,从而明白文中的爱有两种表现形式。结合生活中的孩子越来越不懂得父母的爱,围绕“你是如何看待巴迪父母对他的爱的?”展开辩论。让学生敢于提出看法,做出自己的判断,自由表达心中所想。此时的他们,融入自己平时对爱的感悟和理解,思维情感在课堂中交互流淌。说得有情有理,个性飞扬的同时,更体验到表达的快乐,学习的愉悦。此时,再拓展至学生的生活实际,是否有类似的感受,说一说,再写下来。“读、思、悟、说、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打开思维的广度,提升阅读能力。

3.独特体验,升华情感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我们应鼓励学生在课堂中,对文本多元化解读,有着自己独特的体验。如教学《桂花雨》时,学生在初读的基础上将文章读成几个字,高度概括文章。随后,鼓励学生用思维导图来做笔记,抓关键词,细细揣摩,记录下自己的独特体验。在学生充分阅读后,再与同学、老师交流。因每个学生都有着不同于他人的阅读和思考方式,并且阅读兴趣及经验有差异,肯定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悟。我们要尊重每个学生的独特个性,还要鼓励学生敢于与众不同。让学生在自由的氛围中,深入地理解文章的语言文字和思想内容,文中的思想人文因素,不需要教师刻意地渗透,而是学生自己从字里行间“读”出来,并将潜移默化地融进学生心灵的。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形式进行阅读,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进而提高学生个性化阅读的能力,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三、在实践中学会运用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把语文教学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通过实践升华为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实践运用的机会,搭设展示个性才华的舞台。如:在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的“我爱读书”的专题综合性活动中,学生分组进行搜集名人读书故事或名言;访问周围爱读书的人;给图书分类,做个书目;读书笔记展览等活动。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举行手抄报评比、读书笔记展览、故事会、朗诵会、好书推荐等活动,让学生进一步感受读书的快乐。同时,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使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表达能力、实践能力、合作能力都得到充分锻炼,语文核心素养如春风化雨般悄悄潜入学生的心田。

总之,基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是教学的重中之重。如果在我们的语文课上,学生能真正学会积累,学会阅读,学会运用,并且好读书、读好书,这样,学生语文核心素养肯定会不断提升。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语文教师能引导学生俾善于读书,则其功至伟。”

2.小学语文教育的核心素养 篇二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就说明小学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基础。但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现就我多年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探索,谈谈小学语文课对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

一、深度挖掘教材内容

语文教学主要凭借的是课文,现行小学语文教材中编写的文章绝大部分是思想性和艺术性兼备的文学作品,内容非常丰富,再加上图文并茂,字里行间蕴含着核心素养教育的篇目也不在少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起到关键作用。如《掌声》《给予树》《地震中的父与子》《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中的社会责任教育;《彩票》《做一个最好的你》中的身心健康教育;《别挤啦》《瑞恩的井》《好汉查理》中的国家认同和国际理解教育;《一次成功的实验》中的为别人着想与合作精神,可以开展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教育;《钓鱼的启示》对我们开展学会做人、道德实践创新教育有启发;《山中访友》《索溪峪的“野”》中对自然的热爱、健康的生活态度,可以开展人文底蕴、审美情趣和身心健康教育;《詹天佑》《当代神农氏》《中华少年》等课文同样可以开展社会责任、科学精神教育。

二、合理整合教学环节

核心素养作为语文教学目标,在社会参与、自主发展、文化修习三个维度上是相互渗透、融为一体的。语文教学着眼于听、说、读、写,语言所承载的核心素养必须寓教于文,在理解、感悟语言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形成核心素养。教师要重视语言所承载的内容,通过语文本身语言的内在魅力,通过课文的意象、意蕴、意趣,通过听、说、读、写等言语行为的交融,对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三、适度进行拓展延伸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以课文为基本出发点,逐渐向课文以外延伸拓展教学内容,倡导“大语文”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可适时适地对语文教学中的核心素养主题进行内容的拓展延伸。一般来讲,课堂拓展延伸思路要有的放矢,例如同一作者的作品以及风格、同一时代的作品与风格、作品主题相近的内容、同部作品相关内容的拓展是基本思路。相关内容的拓展,既加深了对新知的理解,又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既提高了学生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又提升了学生的核心素养。如在《我不能失信》一文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先让学生学习课文本身,了解宋庆龄其人其事。通过课堂拓展了解相关的历史背景、相关的作品、相关的主题,对学生施加社会责任、家国情怀、人文底蕴、审美情趣等多方面的核心素养教育。

四、全面改进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改革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核心素养教育强调自主发展,开展“学会学习、身心健康和实践创新”教育,二者是一致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学生为主体,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自主解决问题和自由发展,就是培养学生自主发展素养。学会学习、身心健康和实践创新是核心素养教育的重要目标,自主意识体现了核心素养中一个人对自己的态度。“合作”是一个人与人交往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必须学会尊重他人的文化、思想,必须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必须学会认同别人、赞赏别人,必须有愿意与他人合作的意识。这种意识也体现了核心素养中一个人对他人、对社会的态度即社会责任感。实践证明,改革我们的课堂,让学生在日常学习中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才能在实践中不知不觉地把外在的核心素养内化为自己的核心素养。

五、发挥教师引领作用

教师本人要具备核心素养,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具备较高的“境界”和“眼界”。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重任,本人必须热爱教育事业;严格遵守职业道德和教育规范;要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要胸怀坦荡,以天下为己任,放眼世界和未来。教师在“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学会学习、身心健康、实践创新、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和审美情趣”等基本素养方面有上乘境界,必然对学生有深远的影响。

3.小学语文教育的核心素养 篇三

【关键词】核心素养;文本情感;优化教学;人文因素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核心素养”作为一个新兴教育名词逐渐被提及,而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并基于核心素养培养展开语文实践教学成为每一个教师所面临的重要任务。核心素养的培养离不开课堂实践,离不开教师对核心素养的把握,离不开学生对语言的热爱之情,教师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挖掘文本情感,有效培养核心素养

语文本身具有人文性、时代性、发展性、实用性等特征,故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更要与时俱进,遵循时代发展要求和学生的成长规律。具体来说,教师要以语文课堂教学为依托,为学生构建“四个实用课堂”,确保语文课堂有序、有力、有趣、有效。这四个实用课堂分别是“情感的课堂”“交流的课堂”“自主的课堂”和“开放的课堂”。学生核心素质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想实现必须以“四个实用课堂”做基础。

“情感性课堂”的构建充分体现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征,这与核心素质培养之理念不谋而合。这里的“情感”一方面是来自于教师的激情、热情与爱心,另一方面来自于学生的“融情”,是学生与文本心灵合一,情感洋溢的表现。如,在《泊船瓜洲》教学中,教师所营造的情意浓浓的“思乡”意境,不仅让学生深刻理解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向往,更让学生对诗人的思乡之情延展至自我,达到“物我和一,情意绵绵”之境界。同时,教师结合学生的生活实践营造“交流性课堂”“自主性课堂”以及“开放性课堂”,旨在实现生生交流、师生交流、文本对话的课堂目的,以此来推动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质疑析疑能力、合作能力等的提升。在语文核心素养中,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一个重要方面,而基于文本的情感阅读是培养学生有效深入课文,理解作品的关键,教师要巧妙抓住情感,有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优化课堂教学,有效培养核心素养

在语文课堂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十分必要和重要,小学阶段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丰富的语文知识、较强的语文能力(语言文字欣赏、审美能力等)、较高的人文素养、阅读与表达能力、独立思考创新的技能、较强的识字、阅读与写作技能等。教师要创新课堂教学,借助教材载体助力学生提升核心素养。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时,教师要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而新颖的课堂导入、精彩的教学过程、干练的教学总结等均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从而提升核心

素养。

如在学习《小英雄雨来》时,教师可采用精彩的多媒体导入方式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当视频为学生呈现“小英雄雨来”的小故事时,学生的吸引力马上被吸引住,而多媒体的强大功能能让学生感受到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冲突,学生对课文产生了探究兴趣。接着,教师创新课堂教学,抓住作品中蕴含的丰富的语文知识、人文知识,鼓励学生勇于分析质疑,对文本进行多层次、多角度、多途径探究,实现对文本的深层解剖,挖掘文本的深层意蕴。这样,学生对语言意义、语言情感、语言技巧等的感悟便会提升,从而实现间接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三、紧扣人文因素,有效提升核心素养

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要依托于语文课堂教学,依托于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热爱。中华汉语博大精深,它不仅承载着优秀历史文化,也呈现出广博的文化风貌,更体现出丰裕的人性之美,教师要通过指引学生学习与鉴赏汉语言文字,让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从而对语言文字产生热爱之情,达到提升核心素养。

选入人教版小学语文的文本篇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其语言运用的精妙,意境营造的奇妙、思想呈现的深远等对引领学生感悟语言、鉴赏语言有着重要作用。如《富饶的西沙群岛》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文章,文中有许多优美的词句,并用生动、具体、形象的语言写出了西沙群岛的风景优美、物产丰富,能有效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时,教师可以抓住核心素养的关键因素,通过引导学生品词析句、联想想象等去激发学生对文字鉴赏的兴趣,并感受作者如何用精妙的表达去描写西沙群岛,体会作者用词之巧妙,最终习得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对祖国大好河山产生热爱之情。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基于一定的阅读能力而展开的,而阅读课堂是重要的载体,教师要抓住核心素养的关键因素,渗透阅读策略,使学生的阅读能力能得到极大提高,并借阅读课堂积累语言,习得能力。

总之,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是语文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也是提升学生语言能力的重要渠道。语文教材担负着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责任,核心素养是学生语文学习最重要的品质,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学生创设“四个实用性课堂”、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强化学生对汉语言文字的热爱等途径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胡晓容.浅谈小学语文如何针对核心素养教学[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5(12).

[2]杜兴元.浅谈小学语文教师应具备的“六要”素养[J].学周刊,2016(29).

4.小学语文教育的核心素养 篇四

语文作业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学生巩固知识、熟练技能的主要途径,还是教师检验课堂教学效果、改进课堂教学策略的主要手段。小学生语文素养是小学生语文能力、语文积累、语文知识、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和习惯以及认识能力和人文素养等方面的综合体现。包括:字词句篇的积累,语感,思维品质,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能力,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思维品质、品德修养、思想观念等内容。这是小学语文学科的基本素养。它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它直接关系到学生与社会沟通和交流的程度,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语文作业的有效与否直接关乎语文教学质量,其地位之重显而易见。

(一)存在的缺陷

长期以来,教师较多地偏重作业使学生形成字、词技能技巧的操练功能,重视作业的短期功利价值,不太顾及长远的教育价值。学生成为作业的工具和应试的机器。

1.有的作业目标失范。

有些教师没有认真思考,因此,布置作业就出现这样的情况:漫无目标,为防止学生沉溺于玩耍,随意布置作业;目标失度,任意拔高或曲解课文,或仅考虑思想可比性忽视语言文字迁移,导致同一篇阅读短文出现在不同年级练习册中的怪现象发生;目标不清,作业对课文的针对性不强。

2.有的作业数量失控。

当前语文作业数量失控,机械练习或哗众取宠者多,学生实际收益却并不多,反而丢失了学生的创造精神,泯灭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3.有的作业形式失控。

目前有的教师布置的作业基本上课外作业多于课内作业,书面作业多于实践作业,识记理解作业多于表达运用作业,形式求新求异却不落实。对如何开发与利用语文作业在培养学生正确语文学习观念,促进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创造才能等功能的研究不够,即使有一些,也局限于现成习题的改变和筛选,缺少应有的广度和深度。

小学语文素养是指小学生具有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听说读写能力以及在语文方面表现出来的文学、文章等学识修养和文风、情趣等人格修养。

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语感、语文学习方法、语文学习习惯。语感是人(主体)对语言文字或语文现象(客体)的敏锐感知和迅速领悟能力。语文能力是语文教学的终极目的;语感是语文能力结构的核心要素;培养语感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核心,它是语文素养形成和发展的基础。语文学习方法是指利于语文学习的行为总和和心理特征。语文学习习惯是长时间语文学习过程中养成的一种不容易改变的学习行为和心理倾向。学习方法与习惯既是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学习的原动力。

因此,教师正确的作业观,明确作业的功能、设计、使用以及评价,将直接影响语文教学的成果。

(二)如何解决问题

首先,应明确作业的功能目标。教师设计作业的重要目的是为了学生掌握某一学科的知识内容,形成某方面的运用技能,但具有这样的目标是远远不够的。新课标明确提出: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因而作业设计时更应把培养学生各种能力和创造精神的目标纳入其中,从实际出发,多层次、多角度、立体化地确定作业目标。 教师的作业设计应不拘泥于传统的书面作业的形式,可以是口头形式的,也可以是操作演示形式的,还可以展示创作成果等等。学生完成作业时,可以采取相互竞赛,也可以采取相互合作的形式。例如,学习完利息这一知识后,可以针对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的主题作业:调查目前银行利息情况并做专题小报告、帮助家长拟订一份储蓄计划、学习填写存单、计算利息税等。如此丰富的作业,一定有合适各个学生的作业内容,学生也一定会选择符合自己专长和个性的题目去完成。相信学生的解答是丰富多彩而富有创造精神的。

再次,全面、公正、艺术地评价学生的作业,使学生创造热情更加高涨 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全面、公正、艺术的评价,能起到激励、触动的作用。因此,在批改作业时,既要客观公正,又要灵活艺术地评价。

教师设计作业,要尊重儿童的认知特点和年段特点,要与语文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关联起来,由传统封闭走向开放,由陈旧单一走向多样化,由整齐划一走向个性化,由纸面作业走向生活实践的综合作业。把激发学生热爱母语的兴趣贯穿于语文实践作业的全过程,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二、本课题在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1、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根据国家教育部《关于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十项规定》,小学三年级学生完成作业时间不超过45分钟,六年级学生完成作业时间不超过60分钟。不少作业题目艰深古怪,有的纯粹是兜圈子折磨人,而答案也较为呆板,缺乏灵活性,这样的作业有的让学生望而生畏,有的则使人觉得味同嚼蜡。更糟糕的是,有的.家长为了让的孩子能够较正常的休息,不得不帮助孩子完成作业,这定会助长孩子弄虚作假的不正之风,另一方面大量的作业是教师无暇认真地批改,也失去了检查和巩固学生所学知识的意义。

2、本课题预计有哪些突破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要精心设计作业,要有启发性,分量要适当,不要让学生机械抄写,以利于减轻学生负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中对课程改革的目标也作出了规定:要改变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学风,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些都为广大语文教师在设计作业时指明了方向。

三、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

学习语文的目的是为了将来更好的用语文,应本着为学生的终身发展着想,切忌布置一些急功近利、简单机械的作业,使学生时时刻刻学习到“必需的语文”.其次,开放性设计作业的形式和内容,使学生的学习走向社会、走向生活。 作业设计应紧贴学生的生活,符合学生实际生活环境。应将数学、语文、科技、美术、音乐等学科知识融为一体,并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表现出来,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创造热情。

教师的作业设计应不拘泥于传统的书面作业的形式,可以是口头形式的,也可以是操作演示形式的,还可以展示创作成果等等。学生完成作业时,可以采取相互竞赛,也可以采取相互合作的形式。可以针对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的主题作业。如此丰富的作业,一定有合适各个学生的作业内容,学生也一定会选择符合自己专长和个性的题目去完成。相信学生的解答是丰富多彩而富有创造精神的。

1、作业目标的多元化

学生完成作业,不仅仅是为了复习、巩固、深化知识,也是在实践运用所学的知识,形成技能,在运用知识的同时又是在培养观察、分析、动手、创造、综合等能力。例如,在学习认字知识后,可以让学生到周围的环境调查,并说说这些字的用法。这些作业不仅更能巩固深化了新知,而且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具有相当深远的作用。

2、作业目标的可持续发展。

新课标告诉我们,人人要学习有价值的语文。语文作为学习其他科目的基础和工具,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例如,在学习完拼音后,可以布置学生阅读一些带有音节的课外书,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激发他们的成就感。如果只做些类似机械简单的作业,就失去了作业“再学习、再发展”的作用。

3、短期目标和长远目标的相互兼顾

教师设计的作业不能只看到眼前,不能只为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更不能为了提高学生的分数而使学生陷入作业的海洋。语文其他科学的语言、思想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学习语文的目的是为了将来更好的用语文,应本着为学生的终身发展着想,切忌布置一些急功近利、简单机械的作业,使学生时时刻刻学习到“必需的语文”.其次,开放性设计作业的形式和内容,使学生的学习走向社会、走向生活。 作业设计应紧贴学生的生活,符合学生实际生活环境,使“数学生活化”.应将数学、语文、科技、美术、音乐等学科知识融为一体,并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表现出来,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创造热情。

4、开放作业的情境,把实际生活场景搬到课堂上。

新课标明确规定语文是人们生活、劳动和进一步学习必不可少的基础和工具,学生的学习应脱离枯燥的纯语文的没有任何情境的学习。应将学习的内容放到具体生活情境之中去,让学生在具体的、丰富多采的生活中去学数学,解决问题,体验语文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只有这样,才可能激起学生创新的激

情,才可能让学生向更高目标挑战。

5、开放作业的内容,让学生离开课桌、走出校园。

泰戈尔说过:“不能把河水限制在一些规定好的河道里。”过去那种由教师包办代替、学生只要一张纸一支笔的作业已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学生再也不能被禁锢在课桌上。教师要创造性地设计作业,使学生在作业过程中自己走进生活、走向社会,去收集、去整理各种所需的数据,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去得到数据,然后才能完成作业。例如,学习了面积知识后,可让学生为学校画一个平面图,出去春游前,让学生通过调查、分析写一个最经济的出游方案并说出理由等。这样的作业“纸上谈兵”是永远得不出答案的,只有通过自身的实践,通过调查研究,才能得到真实准确的答案。

6、开放作业的形式,充分体现学生的个性。

5.小学语文教育的核心素养 篇五

一、对核心素养的基本理解

素养强调的是一个人的基本修养。如果按照广义的理解,其中包含道德品质、言谈举止、知识层次以及能力状态等多个方面的内容。而素养这个概念同知识、能力以及情感态度等概念的区别在于:素养更加关注的是知识、能力以及情感态度的内化调整,指出了学习者深入思考之后的成果。在小学阶段,语文教学应当注意对学生语文基本素养的培养,也就是在具体的教学活动过程中,致力于使学生形成相对稳定的、适应性更强的语文学识修养、文风情趣状态。这和传统意义上仅关注知识记诵与应用的小学语文教学比起来,更具深度与广度。所以,在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注意传统的知识、能力、情感目标养成之外,还要关注学生对这些目标的真正内化,使之上升到语文审美情趣与良好个性、健全人格构建的高度。比如在小学识字写字训练时,应一方面注意到学生能力训练,另一方面也注意到其对学生在文化熏陶方面的优势。

二、核心素养观照下的教学评价原则

在核心素养观照之下,小学语文教学评价应当遵循下述几个原则:首先,在进行教学评价时需要考虑系统性。语文教学评价是整个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而且作用相对重要。因此在进行教学评价时应当关注到其全局性和动态性,不能仅仅局限在某个问题、某个阶段上,使评价囿于狭隘是不科学的。其次,在进行教学评价时需要考虑前瞻性。小学语文教育的时间较长,而且学生始终处在心理的变化过程之中,因此评价时教师一定要注意到学生未来发展走向,考虑到评价可能给学生带来的影响。第三,在进行教学评价时需要考虑客观性。这一原则是所有评价的基础,如果没有客观性,则无论评价语言如何优美、评价方式如何花哨,都难以真正发挥作用,且容易产生负面影响。比如学生某次成绩取得进步,教师应当认真分析其进步的深层次原因,是偶尔的发挥,还是长期坚持的结果,是主观的进步,还是客观条件的促进等。总之,只有坚持了这三个原则,才能使接下来的教学评价更富现实意义。

三、小学语文教学评价的三个结合(一)口头评价同书面评价结合

口头评价和书面评价各有优势,也各有不足。口头评价具有直接性与快捷性优势,而且富于情景表现力,易于使教师进行价值引导以及情感渲染。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口头评价应当与课堂教学相始终,从而为促进学生兴趣提升服务。同时我们应当注意到:口头评价过于随机、难以记录,这使得该种评价方式的范围和效果受到了限制。因此,只有将口头评价同更具稳定性的书面评价结合起来,才能使评价发挥更大作用。而在进行书面评价时,则要注意语言的积极性,多鼓励,以满足学生的心理期待,使之有更大热情进行后续学习。

(二)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结合

主观评价指学生自主评价,客观评价指教师、其他学生与家长评价。传统教学评价模式下,教师评价处在核心位置,这种局面需要得到调整,让师、生、家长共同参与评价才是未来趋势。首先,学生自我评价可以使其主动了解自身优势及不足;其次,学生同伴评价,能够基于同龄人的视角达到能力审视效果;第三,教师评价会以富有鼓励色彩的语言对学生表现加以说明,其科学全面的总结依然具有难以取代的优势;第四,家长评价能够从家庭角度对学生语文学习效果给予提示,形成与课内评价的良好配合。

(三)过程评价和最终评价结合

在语文课程标准里面提到:无论过程评价还是终结评价都很有必要,其中过程评价的意义更加突出,实际也正是如此。过程评价涉及到学生行为、心理兴趣、习惯特点等。出于评价方便的角度考虑,教师可以将过程评价分阶段实施,并将多个过程评价统一起来,共同构成最终评价的一部分,以保证评价的真实性与完整性。

小学语文教学若想真正构建同现代社会发展需求相一致的课堂,就一定要致力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其中一个关键环节就是语文教学评价策略的改革。改革的中心任务在于以学生为本体、以教材为指导,使评价内容基于阅读、写作、思考等多种能力考察而构建,真正做到尊重语文教学发展规律、尊重学科目标及内容渐进发展的要求。

6.谈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及培养 篇六

小学语文教学需要培养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要紧紧围绕“理解”“运用”“思维”“审美”四个维度。

一、语言理解能力表现为:

读懂文本主要内容,了解文本的表达特点;指导积累优美有新意的语用材料,初步具有语感。

二、语言运用能力表现为:

即能根据具体语境和任务要求在书面口头表达中尝试着运用自己所获得的言语活动经验,交流顺畅,文从字顺。

三、思维能力培养主要变现为:

即能在阅读表达等言语活动中,主动思考,运用联想与想象,初步认识语言和文学形象,形成对客观事物的初步认识,具有初步的批判意识。

四、初步的审美能力:

语言学科培养学生初步的审美能力主要表现为:

1、感知到汉字之美,培养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的情感;

2、感受到人性之美,具有初步的审美体验。语言首先是一种能力,其次才是知识。语言的理解运用处于最基础的部分,语言的发展与思维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思维、审美能力的培养是以语用能力为基础,是在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过程中实现的。阅读、表达是实践途径,听说读写是实践途径,一般来说,听、读属于理解范畴,说、写属于运用语言范畴。语文教学要多读多思多实践,实践大阅读观、大语用观,语文教学要特别注意保护儿童的天性——好奇心、模仿力和创造欲。

7.小学语文教育的核心素养 篇七

一、充分利用各种资源, 为学生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

首先是学校课程教学资源。 在开发教学资源的时候, 教师要积极地拓宽思路, 树立正确而科学的课程资源观念, 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及学校实际条件, 广开教学思路, 使学校有限的教学资源能够实现最大限度的利用, 使资源得到科学而又具有创造性的利用。 例如在阅读《浅水洼里的小鱼》这篇文章时, 为了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浅水洼里有成百上千条的小鱼。 ”这句话, 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工具, 将收集到的有关浅水洼及小鱼的图片展示给学生, 让学生通过视觉感受小鱼的活泼可爱。 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文本, 教师要做到有机开发。 以农村小学为例, 其独有的环境就可以成为教师开发的教学资源, 例如在阅读《落花生》时, 教师就可以给学生布置相关课后作业, 让学生自己动手去找、去看、去问有关花生的事情。 整个活动完成下来, 不仅能使学生了解花生的外表, 更能让学生深入了解花生的品质。其次是社会课程资源。 社会资源具有形象性、实践性等特性, 能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获取知识, 提高语文素养。第一, 利用风土民情, 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有关风土民情的课外书籍的内容。 第二,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例如在学生识字的时候, 教师为了让学生掌握更多汉字, 就可以让学生搜集身边的错别字, 进而推动社会上用字的规范性, 这样的做法能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增加识字数量, 提高观察能力。 而且当学生识的字多了, 其阅读地能力就会随之提高, 进而使语文素质得到提高。

二、开展定期的阅读活动, 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对于活泼好动、爱玩的小学生而言, 丰富多彩的语文教学活动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 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同时能切实巩固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促进语文素养的发展。 为了更好地开展阅读活动及充分发挥阅读活动的作用, 教师应当做到以下几点:首先, 落实阅读的书籍。 教师可以在学校允许的情况下, 为学生订购课外书籍, 并将其放置于班级图书角、学校图书馆等学生触手可得的地方。 其次, 落实阅读时间。 将课外阅读列入语文教学的课程中, 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进行阅读。然后, 落实活动, 实现活动的多样性。 像是开展阅读比赛和评比, 其详细内容包括作品解读、文章欣赏、演讲、讲故事大赛、课外知识竞赛, 等等。 例如, 教师在班级中定期开展阅读古诗主题班会, 这样的活动会使得班级中掀起一股阅读古诗的热潮, 激发学生阅读古诗的兴趣。 许多学生在这一学期过完之后, 会不经意间积累许多有关古诗的知识, 在不知不觉中提高语文素养。 运用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帮助教师更加了解学生的需求及发展状况, 而且能提高学生阅读参与度, 激发兴趣, 促进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

三、加强阅读方法的教学, 让学生实现终身学习

小学语文教学阶段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启蒙阶段, 为了切实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 教师应当积极地教给学生一些阅读课外书籍的方法, 这就是所谓的“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 小学教学的目的是实现终身学习。 为此, 教师除了要教给学生基础的语文知识外, 还要重视学生的能力发展及在今后学习过程中的需求。 读书方法有很多, 阅读方法会对阅读的速度及阅读的质量产生极大的影响。 对待不同的书籍, 要用不同的阅读方法。 首先, 浏览法。 顾名思义, 浏览法就是指用极快的速度将书浏览一遍。 对小学生而言, 他们要读的书有很多, 但是在精力和时间上是有限的, 所以, 为了更好地使学生阅读大量书籍, 教师就可以让学生用浏览法阅读。 那么哪些书籍可以用浏览法阅读呢? 第一, 资料性的作品, 只要求快速找到自己需要的内容即可。 第二, 那些故事性、情节性较强的书籍, 只要求知道故事的大概和其蕴含的道理即可。 其次, 摘抄法。 这种阅读方式有利于帮助学生记忆, 对于那些与语文知识相关性高的书籍, 学生可以用这种方法。 其他的还有精读法、跳读法等。 但是有的教师并不这样划分阅读方式, 而是将阅读方式划分成了文学作品阅读法、 麻醉性阅读法、 信息式阅读法、经典著作阅读法。 总之, 无论哪种划分方法, 只要能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 促进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发展, 就是行之有效的。

总之, 提高学生的课文阅读能力是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 教学是一项伟大的事业, 极具创造性, 因此, 教师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发展, 就要做到与时俱进, 充分利用教学资源, 让学生掌握更多阅读方式, 使学生在阅读活动中展现自我。 只有这样, 学生才能够更好地提高语文素养, 实现自身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万国琴.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 2006.

[2]冯绘娇.借力班主任工作开展高中语文课外阅读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 2014.

8.小学语文教育的核心素养 篇八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教学评价

中图分类号:G623.2

一、核心素养的基本涵义与融入价值

(一)基本涵义

素养所强调的是一个人的基本修养。从广义的角度考虑,其中所包含的内容有言谈举止、道德品质、能力状态以及知识层次等。较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等概念,素养更加倾向于对知识、能力及情感态度的内化调整,呈现出学习者深层思考后的成果。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应着力注重培养学生语文的基本素养,即在具体教学实践中,致力于使学生形成适应性更强、相对稳定的文风情趣状态、语文学识修养。较与传统的片面重视知识诵记与应用的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更加具有广度与深度。因此,在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注意传统的知识、能力、情感目标养成之外,还要关注学生对这些目标的真正内化,使之上升到语文审美情趣与良好个性、健全人格构建的高度。比如在小学识字写字训练时,应一方面注意到学生能力训练,另一方面也注意到其对学生在文化熏陶方面的优势。

(二)融入价值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和模式的改革不断推进,课堂教学的最终目标不再是学生的考试成绩,更应是学生的幸福成长和健康发展。坚持以学生为本,强调以学生的学习状态或者心智发展为主要课堂形态,师生间“教”与“学”关系的重心最大可能地向学生转移。“核心素养”是“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从价值指标取向而言,“核心素养”应是那些一经习得便与个体生活、生命不可剥离的,并且具有较高的稳定性、有可能伴随一生的素养。基础教育应给予学生终生受益的东西:其一是思想素質,它是学生做人的基础;其二是思维素质,它是学生做事的基础。

二、核心素养观照下的教学评价原则

在核心素养观照之下,小学语文教学评价应当遵循下述几个原则:

第一,在教学评价过程中充分考虑系统性。语文教学评价时学校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其所发挥的作用不容忽视。所以在教学评价的过程中,应该从全局、动态的角度出发,不能仅局限于某一阶段、某一问题上,使评价囿于狭隘的范围内是不科学的;第二,在教学评价过程中充分考虑前瞻性。由于小学语文教育的时段很长,并且小学生一直处于心理变化的过程中,所以教师进行评价时要充分关注学生未来发展走向及趋势,考虑到评价可能给学生带来的影响;第三,在教学评价过程中,充分考虑客观性。此原则为全部评价的基础依据,如若评价不存在客观性,那么无论评价语言多么优美,评价方式多么花哨,其真正的作用与价值难以充分有效的发挥出来,极易造成负面影响。比如学生某次成绩取得进步,教师应当认真分析其进步的深层次原因,是偶尔的发挥,还是长期坚持的结果,是主观的进步,还是客观条件的促进等。总之,只有坚持了这三个原则,才能使接下来的教学评价更富现实意义。

三、小学语文教学评价的结合类型

(一)口头评价与书面评价相互结合

口头评价与书面评价虽然各具优势,但是也各存在不足之处。口头评价具有快捷性和直接性的优势特征,并且极具情景表现力,有助于教师进行情感渲染及价值引导。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小学生口头评价应贯穿于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中,以此提高与促进学生的兴趣。同时我们应当注意到:口头评价过于随机、难以记录,这使得该种评价方式的范围和效果受到了限制。因此,只有将口头评价同更具稳定性的书面评价结合起来,才能使评价发挥更大作用。而在进行书面评价时,则要注意语言的积极性,多鼓励,以满足学生的心理期待,使之有更大热情进行后续学习。

(二)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相互结合

通常,主观评价是指学生自主评价,客观评价则指来自于教师、其他学生和家长的评价。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的评价往往处于核心位置,随着课改模式的改变,此种局面应得到调整,让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评价才是教育发展的趋势。首先,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能够使其主动认识到自身的优点及不足;其次,通过同学的评价,可以基于同龄人的视角达到能力审视效果;第三,教师评价会以富有鼓励色彩的语言对学生表现加以说明,其科学全面的总结依然具有难以取代的优势;第四,从家庭角度出发,家长评价可以为学生语文学习效果给予提示,和课内达成良好的配合效果。

(三)过程评价和最终评价相互结合

在语文课程标准里指出:无论过程评价还是终结评价都很有必要,其中过程评价的意义更加突出,事实也正如此。过程评价涉及的范围很广,包括学生心理兴趣、学生行为、习惯特点等。从便于评价的角度考虑,教师可以将过程评价分阶段实施,并将多个过程评价统一起来,共同构成最终评价的一部分,以保证评价的真实性与完整性。

结束语

在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教育所关注的早已不仅是分数了,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给学生除了知识以外的重要品质和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师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语文教学如果要构建与现代社会发展需求同步的课堂,那么一定要致力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其中一个关键环节就是语文教学评价策略的改革。其中,改革的核心任务便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材作为指导,使评价内容基于阅读、写作、思考等多种能力考察而构建,真正做到尊重语文教学发展规律、尊重学科目标及内容渐进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常素芳.在中学化学课堂教学中强化素质教育的思考[J].青年文学家,2014(36).

[2]舒畅.新课程化学实验教学功能的再认识[J].网络导报·在线教育,2011,(12).

[3]王后雄.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策略研究[J].化学教学,2008,(07).

9.小学语文教育的核心素养 篇九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对小学语文的教学逐渐有了新的要求,即在核心素养的要求下,对小学语文教学进行不断地创新和发展。但是,由于核心素养的提出时间较短,在当前的应用中还存在各方面的问题,其中主要的有小学语文教学目标定位缺陷、教学方法单

一、教学模式落后等,为此,小学语文教学高年级的教学应该在目前的语文教学的情况下进行不断改进,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为此,本文就核心素养视角下农村小学语文的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进一步探讨了完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核心素养 小学语文 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作为学生学习科目中的中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在升学和成长中必不可缺的一部分。同时,随着我国教学事业的不断发展,相关部门更加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为此,小学语文高年级的语文教学应该坚持以核心素养的为核心,紧紧围绕核心素养的的各个影响因素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首先,从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出发,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其次,将小学语文的教学目标和教材编写特点相结合,构建高效、有序的教学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老师的教学质量。最后,老师应该将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带入到学生的生活中,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语文知识的熏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

(一)小学语文教学的方式单一

小学语文课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重要场所,而有效地语文教学方法则是增加学生语文知识量的重要手段。但是,就目前小学语文高年级的教学方法来看,大多数语文老师的教学方法都与实际严重脱节,甚至有的老师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导致小学语文教学显得生硬和古板。有相关学者就目前小学语文教学进行了调查,发现大多数的学生对当前的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并不满意,仅仅依靠简单的记忆性学习已经远远不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学生在这种氛围下在学习,容易引发学生的厌烦心理,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小学教学目标定位不准确

小学语文教学的定位目标能够为老师指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的有序开展。但是,就目前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定位情况来看,还需要进行不断地完善,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而教学定位情况来看存在各方面的问题,首先,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阶段性教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严格按照各个阶段的教学目标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方式,很难与当前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满足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求,从而降低了学生的学生的学习素养,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核心素养下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的有效措施

(一)从实际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最好的引导老师,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学习兴趣是语文教学中的首要任务,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需要老师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都不成熟,在这种情况下,教育部门将小学分为了低年级、中年级、高年级三个阶段。因此,学校在核心素养的要求下进行小学语文高年级语文教学,需要仔细的分析这三个阶段性学生的实际情况,并且构建与学生心理、年龄、特征相符合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促使学生充分利用自己的空闲时间去翻阅、查询各种资料,不断丰富自身的文化素养。

小学高年级的语文教学中,老师既需要保留一定的童真,又需要将青春期的心理特点融入到语文教学中。这样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并且主动的探索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并且在老师的有效引导下?⒄庑┲?识另如狗自己的语文知识网路系统中。例如学生在学习《火把节》一课中,老师可以向学生讲解各个民族的风俗和习惯,然后利用多媒体等现代信息设备,让学生观看火把节的相关视频和图片,以此为背景将学生带入到课堂的学习中。这种学习方法,既能够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习惯,又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开展多样化的语文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经成为了当前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学校应该在多媒体的时代背景下,充分调动多媒体现代设备对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同时,语文教师还应该全面分析目前语文课堂的教学模式和就教学现状,并且及时的发现语文节教学中的各种问题,采取有效的针对性措施。而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还需要相关部门注意以下各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突破传统“背多分”的思想观念,不能过分注重语文课文的背诵,而应该强调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其次,语文是我国中华文化的不断沉淀,来源于人们的生活中,并且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得到不断的丰富和发展。因此,老师应该将语文教学与日常生活相结合,让学生将语文知识的学习融入到日常生活中。这种与生活相结合的语文教学模式,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力。

写作技巧,并且将其灵活的应用到自己的语文写作中。

三、结语

综上所述,以核心素养作为当前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的重点,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由于我国的小学语文教学思想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还存在各方面的问题,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及时的分析当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及时的采取针对性措施,构建科学、合理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0.浅谈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认识 篇十

数学是一种文化,数学文化对人的影响表现为人的数学素养。随着经济、社会、文化变革的加剧,人们越来越多地认识到数学文化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一、数学素养的基本内涵

什么是数学素养呢?数学素养——指人用数学观点、数学思维方式和数学方法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其倾向性,包括数学意识、数学行为、数学思维习惯、兴趣、可能性、品质等等。数学是一门知识结构有序、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是人们对客观世界进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步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必须遵循数学学科特性,通过不断地分析、综合、运算、判断推理来完成。因此,整个学习过程就是一个数学知识的积累、方法的掌握、运用和内化的过程,同时又是数学思维品质不断培养强化的过程。显然数学的严密有序性、数学知识的内在逻辑性、数学方法的多样性是我们提高数学素养的极其重要的因素。

一个具有较高数学素养的人,数学思维特质的外显和内在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其一,“数学使人精细”是数学素养特质的外在表现。高数学素养的人往往受过系统的数学教育,数学知识丰富,在生活和上作上常表现出对数的敏感和适应,能够从纷繁复杂的事例中分离出数学因素,建立模型,通过数学进行观察分析,善于用数学的观点说明问题。其个性品质往往给人以精明、精细、富有逻辑的感觉。

其二,数学锻炼人的思维是数学素养特质的内在特征。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思维本身就具有客观性、直观性、深刻性和灵活性等特征。

数学思维的客观性。我们认识世界、了解世界,追求的是对客观世界的真实再现。数学思维相对于其它思维,其精度更高、信度更强、效度更可靠,原因就在于数学思维是客观现实的反映。用数学思维的观点、方法去观察、分析客观世界,更能体现真实再现的特点。

数学思维的直观性。思维本是抽象的东西,如果凭借数学模型,以数据、图形作为载体进行量化分析,可以大大加强其直观性。

数学思维的深刻性。用数学方法进行思维,不仅可以了解事物的表面,而且可以通过对问题进行根本地了解和透彻地分析深入认识事物的本质。如果没有数学方法的参与,有时我们很难对某些问题进行定性认识,甚至会使问题的解决半途而废。而一旦通过数学方法对事物进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则不难找到事物的本质联系或根本症结,作出合乎现实的正确决断。

数学思维的灵活性。数学思维方式方法的多样性以及数学运算简捷便通性,给我们运用数学知识,通过数学的观点、方法判断、分析解决问题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运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既可以宏观、全局、整体把握事物特征,又可以从某一方面、某一事例入手微观、局部地认识事物,达到窥“一斑”以见“个豹”的认知效果;既可以反思、总结过去,又可以设计和展望现在和未来;既可以通过数字符号反映事物间联系,又可以运用图形刻画事物的状态。随着数学手段的发展和数学器具的便捷,社会对数学运用关注的程度也越来越高,诸多便利

因素的出现为我们在现实之中用数学解决问题注入了无限的活力。

二、数学素养形成的对策研究小学数学对人的数学素养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小学数学自身的特点和规律也为培养人的数学素养提供了可能。小学数学知识结构单一,呈现方式灵活,许多数学思想、数学法则和数学规律往往依附于一定的感性材料而存在,许多数学问题都能够从生活实际中找到原型,甚至有一些数学问题实质上就是日常生活中存在现象的翻版,直接显示出生活意义。小学数学也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可以促进人的思维的发展,并体现出时代的整体特征。这些因素正是形成数学素养的先决条件。新一轮国家数学课程标准的建立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要求“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要的数学”,并且强调“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理念。这无疑为小学阶段发展人的数学素养指明了方向。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人的数学素养,应该切实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培养数学意识,形成良好数感。数学意识的培养有利于数学思维的发展,良好数感则有利于形成科学的直觉。个人的数学意识和数感一方面反映了他的数学态度,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他的数学素养水平。具备良好数学意识和数感的人应该具有对数和数运算的敏锐感受力和适应性,能够有意识地用数学知识去观察、解释和表现客观事物的数量关系、数据特征和空间形式,并善于捕捉生活中诸多问题所包含的潜在的数学特征。所以应将生活与数学紧密相连,让学生深深感知到生活中时时处处都有数学,这样才能逐渐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

在青岛版教材中,最大的优点就是图文并茂、灵活的呈现所学内容,教材中所选的都是切近学生实际生活经验的情景图,紧密联系生活,从学生已有的学习、生活经验出发。例如二年级下册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利用了“野营”这一情景串,从野餐到野营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充分感受到了生活中的有余数的除法。再例如“万以内数的认识”,将农村与城市的小朋友以“手拉手”的形式,呈现了农村学生进城后的所见所闻、城市学生来到农村后的所见所闻及生活体验、城乡学生分别时的美好回忆。在这些生活素材中学生能用万以内的数描述具体的事物,能进行较大数的大小比较及几千几百加减法的口算,建立了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其余每个单元亦是如此。

因此,小学数学教学要使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生活情景,直接从生活中提取素材,进行数学分析,寻求数学解决。只有这样的数学才有无限的生命力,并逐渐形成学生的数学意识。

2、加强数学思维、方法的训练,形成学生数学探究能力。数学探究能力是数学素养最核心的成份和最本质的特征,数学探究能力的提高是通过数学思维方法的训练来完成的。

例如青岛版二年级下册“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的教学中,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笔算方法,所以利用知识的迁移规律让学生自主探究“笔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计算方法,在探究数学方法的同时也加强了学生的迁移推理能力。

3、培养估算能力,形成科学的直觉。估算是对事物 的整体把握,是对事物数量的直觉判断。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的估算能力有着广泛的作用。如果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积极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这将有助于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有助于数学方法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有助于学生对日常数量关系的灵活处理,形成各种解题策路,进而形成科学的数学视觉。例如青岛版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信息窗4中教材提供了大量的估算资源:农村新建的学校、菜地、苗圃参观,让学生用数充分表达和交流,估计物品的数量,交流估计的策略,并逐步形成科学的直觉。教材不但在数量上设计了估算,在计算中也设计了估算。再如第四单元的信息窗2,利用“勤劳的小蜜蜂整装待发”的情景设计“三位数加三位数”的估算,在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归纳方法:把每个加数看做与它们接近的整百数,再口算它们的和,并感知在不需要精确计算的时候,可以用估算确定结果,也可以通过估算检验计算的结果是否合理。

因此,我们只要积极帮助学生积累经验,注重对周围、身边的事例进行观察、比较,鼓励学生大胆估计、反复实践,帮助学生总结归纳,使学生分析问题有根有据,而不是盲目地猜测,学生的估算能力一定会进一步提高,从而形成科学的直觉。

4、注重数学实践活动的开展。数学实践活动的开展,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是十分有益的。教师要想培养学生实际的本领,必须带领学生参与丰富多彩的数学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长知识、长才干,学会识别、学会适应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例如在青岛版二年级下册中,教材设计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奇妙的动物世界和户外活动。“奇妙的动物世界”是在学生学习了万以内数的认识和长度单位后安排的一个实践活动,活动内容是想了解一些动物每天的食量、睡眠时间和寿命„„,在活动中让学生先分组制定调查计划,然后调查,记录并整理调查的结果,最后小组进行交流。“户外活动”是在学生学习了时、分、秒和统计知识之后安排的,活动内容是调查、统计学生每天户外活动的时间,让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体会一定时间的长短,同时经历统计的全过程,提高分析和整理数据的能力。

5、培养数学的情感体验

数学,其独特的科学价值与文化价值对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情感态度具有潜在的陶冶作用。包括思想品德和情感体验两个方面。具体内容有以下四个方面。

(1)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爱国主义、爱科学的教育。

(2)学生对数学、数学学习活动的兴趣和动机。包括好奇心、求知欲以及对数学学习活动中的主动参与等。

(3)自信心和意志力。

(4)学习数学的态度和习惯。包括:探索创新、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与实事求是态度及习惯。

11.小学语文教育的核心素养 篇十一

一、联系实际,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

小学语文新课标倡导教师从学生的体验出发,建立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积极引导学生深入观察和体验真实的社会生活,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种种活动中来,不仅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而且让学生在丰富的教学情境中体验和感悟生命的价值、生活的意义、文化的传承,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内化成个人态度、信念、价值观和个人教养的养成。在小学语文生活化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既要让学生的生活事件与社会现状联系起来,又要让学生的志向兴趣、心理需求和社会思潮结合起来,鼓励学生大胆演练社会角色,让他们在角色转换中展能力、长知识、增才干,并高效完成课文学习与语文训练任务。一般可以采用改编课本剧、再现生活情境、即兴演讲、思维对对碰等多种兴趣盎然地形式,也可以把学生带出课堂,深入社会,开展系列语文实践活动,这样也就更体现出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转变。譬如:我在执教《梦圆飞天》这篇课文时,就安排学生完成如下学习任务:和爸爸妈妈聊聊,听听他们对我国飞天事业的看法,和老师同学谈谈你所了解到的中华飞天之梦,并到网上去看看网友们对此事的看法,初步了解我国人民近年来生活的变化。在新课导入时,就开门见山的提出问题:“同学们,你觉得这‘梦圆飞天四个字应该展现的是什么?”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纷纷发表看法,有的说是民族的骄傲,有的说是中国人的自豪,有的说是中国人从此在世界上扬眉吐气了,还有的说我们的生活也像航天事业一样蒸蒸日上了……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了,思维的火花被激发出来了,学习的愿望强烈起来了。接着,我简要阐述祖国曾经的经历过的屈辱,从而引导学生将讨论的话题不断向纵深推进。

二、注重实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理性认识来源于感性经验,人们的认识发展是循着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路径螺旋式上升的,违背了这一規律也就迷失了方向,而素质教育就是要强调联系生活、社会、学生实际,在方法上强调探索、实践、活动。因此,我们就要借助于课程功能的改变、课程结构的重建、课程内容的调整、课程实施的落实,把学生引向“综合实践活动”,引向在开放情境中的探索中去。譬如,我在执教《神奇的克隆》一文时,鉴于学生对“克隆”一词难以理解的实际情况,就让学生联系生活中桑树的压条、柳树的扦插、马铃薯的切种、仙人掌的扦插等简单的实践活动,这些学生原本就有的实践经验就会产生作用,学生就会对“克隆”一词产生一种非常真切的理解。然后再从低级的复制到高级的生物克隆逐步讲解,学生就会对这一高科技的技术有更加深入的了解,难点就会迎刃而解。学生也会对克隆技术的前景产生浓烈的兴趣,对未来社会中可能的发展展开丰富的联想。

三、以生为本,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化

传统的教育方法以“知识中心”为重点,把“知识量”作为教学的出发和归宿点的,与之相对应的是现代素质教育所倡导的“能力中心”,主张“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学校即社会”“在做中学”等理念,尤其是杜威“在做中学”的主张,成为新课程改革的亮点。所谓“在做中学”就是自主探究学习模式的核心,通过尝试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增长学生的基础知识,而且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从而让课堂教学从“知识中心”转变为“能力中心”。譬如我在执教《“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文时,就如此提问:“巴迪的第一首诗引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那么你对这两种评价有什么看法?”学生在泛读的基础上展开了讨论,许多学生发表了各自的观点,有的学生说出了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有的学生说出了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类似的事情,还有的学生甚至把在考试后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的不同看法说了出来……如此的教学过程,不仅有利于学生理性地看待自己,而且对他们的成长也是极为有利的。

四、授之以渔。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面对“知识呈指数激增”的时代,面对信息浩如烟海的网络时代,“学会学习”是显得那么的重要。在教学过程中,“学会学习”这一目标的实现,取决于学习方式的改变。诸如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三大学习方式都是行之有效的,尤其是自主探究式学习能让学生获得能力的发展,情感的体验,掌握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合作学习也能看到学习小组成员之间的有效沟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这样教学的过程不仅仅是认知过程,而且还是一个交往和审美的过程。因此,我在平时激励学生展开社会调查,撰写调查报告的形式,让学生走向社会,去发现社会问题、社会现象,通过调查说说自己的观点,表达自己的想法,并通过小组合作充分、有效地完成社会调查报告。可见,通过上述学习方式的转变,能使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得以提升,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他们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协调发展。

12.媒介素养教育的核心价值取向 篇十二

全球化让世界几乎缩小成为一个一体的“村落”, 信息化在很快满足人们渴求信息的同时却划出了一道又一道“信息鸿沟”, 而数字化、网络化让前两者愈演愈烈。在数字化、网络化时代, 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媒介所具有的强大作用, 日新月异的媒介还萌生出一种新型的社会联系和人际关系。在运用数字媒介的过程中, 人们的生活、工作以及接受教育的方式等, 都会发生潜移默化的改变。

进入Web2.0时代, 传统文化日益受到挑战;部分青少年网络成瘾;虚假信息比较容易泛滥;“信息鸿沟”可能更加明显, 面对大众的, 尤其是青少年的媒介素养教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那么在开展和推进媒介素养教育的过程中, 有什么样的价值取向值得我们借鉴, 我们应该选择和树立什么样的价值取向?其中, 我们必须秉持什么样的核心价值取向, 才能在纷繁复杂的媒介环境变化中实现媒介素养教育的目标?

主动防御:“保护主义”的价值取向

各国媒介素养教育开展的时间或早或迟, 开展的动机和程度多有差异, 所采取的方式、方法也不尽相同, 因而形成了媒介素养教育的多元化价值取向。这正如马斯特曼所指出的:“在每一次媒介教师的国际集会上, 每一个人重新学习的第一课就是, 必须树立观念, 不是单数的媒介教育, 而是复数形式的、多种多样的媒介教育。”[1]

西方发达国家的媒介素养教育经过80多年的倡导、研究与实践, 已经达到了较高的理论水平, 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实践模式, 一定程度上对中国的媒介素养教育的开展具有示范效应和借鉴意义。

英国最初倡导媒介素养教育采取的是“保护主义”的价值取向, 当时的学者普遍认为新兴的大众传播媒介在商业动机刺激下所传播的大众文化、流行文化, 往往在推销一种“低水平的满足”[2], 这种低水平的满足在一定程度上会误导社会成员的精神追求, 尤其会对青少年的成长产生各种各样的负面影响。因此, 力求通过媒介素养教育, 训练、培养青少年的媒介批判意识, 使青少年能够辨别和抵御大众传媒的不良影响。这种“保护主义”的价值取向视媒介内容为社会病毒而充斥于媒介环境中, 它像真正的病毒一样呈几何级数复制并不断变异, 毒害社会肌体, 损害人们的身心。基于“保护主义”价值取向的媒介素养教育就是要致力于“接种疫苗”、“打预防针”, 来抵御“媒介病毒”对人们心灵的侵害和对社会的污染。

随着大众传播媒介的迅猛发展, “媒介病毒”不断复制、变异、暴发, 随之“媒介疫苗”也会更新换代、层出不穷, 由此, 媒介素养教育的“保护主义”价值取向获得了多重视角的发展:保护传统文化和精英文化免受流行文化的瓦解;保护青少年, 帮助他们抗拒媒介提供的“低水平的满足”;保护国家文化、民族文化, 以此来抵御文化帝国主义的侵略;保护主流意识形态, 消除错误信仰和思想;保护消费者权益, 抵制虚假信息的侵害;保护公民知情权, 缩小信息鸿沟;保护大众理性判断力, 远离媒介麻醉剂;保护媒介生态环境, 防止媒介信息污染;保护人类心灵家园, 清除媒介垃圾;保护弱势群体话语权, 消除媒介歧视,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由于关乎民生和国家利益, 即便在当今“保护主义”价值取向逐渐演变为“超保护主义”价值取向的历史背景下, 媒介素养教育的“保护主义”价值取向仍然是各国媒介素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实质性立场。

积极参与:“超越保护主义”价值取向

数字化、网络化时代的大众传播媒介已不同于以往任何一种单一媒介, 数字化、网络化生活带给人们的媒介体验是全新的, 人们对于信息的接受更多元化, 选择性更多, 也更具主动性。与此同时, 文化语境和社会环境也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媒介素养教育价值取向的内涵已充分延展, “超越保护主义”的价值取向越来越多地呈现出多元化态势, “保护主义”的价值取向不同程度地受到人们的质疑。集中来看,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媒介素养教育实践中受教育者在媒介环境中获得的各种媒介经验与教育者的保护主义立场发生冲突, 受教育者的日常媒介体验并非只有危害和腐蚀, 更多的是媒介接触和使用所带来的快感、满足等积极的情感体验。因此, 传统的审查和规范媒介信息的手段不再有效, 不能再简单地把媒介视为有害和缺乏文化价值的传播工具, 而应该从多元文化的视角探寻和利用媒介的积极作用。

二是媒介素养教育不是孤立的和一成不变的, 不同学科背景的专家学者介入媒介素养教育领域, 使媒介素养教育能够充分汲取其他各门学科的养分, 较好地整合人类文化发展中的新理论、新方法, 实现媒介素养教育应有的目标。

三是日新月异的媒介技术发展, 使得个体不仅能够充分接近和使用媒介, 而且还可以即时进行信息传播。原来以消费为主导的受众, 在媒介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中逐渐成为以生产为主导的受众, 受众不再是被动的消费者, 而有可能是积极的参与者, 甚至是主动的媒介内容生产者。然而“保护主义”价值取向的媒介素养教育没有教给学生如何去适应急剧变化的媒介环境。

在以上三种因素的作用下, “超越保护主义”的媒介素养教育价值取向脱颖而出, 媒介技术应用、媒介艺术鉴赏、媒介舆论表达和媒介民主监督等发挥媒介积极作用的主动参与式“赋权”教育价值取向获得前所未有的青睐。众多媒介素养教育者更加看重发挥媒介积极作用的因素, 从各自的专业角度探索种种新的教育途径, 对媒介素养教育给予了更多新的期待, 他们希望媒介素养教育成为培养具有民主精神和批判精神公民的有效途径, 成为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新契机。更希望公民通过全方位提升自身的媒介素养, 能够穿越媒介迷雾, 看清媒介、认识社会、发现自我, 从而成为一个理性的媒介人, 进而改善不良媒介环境, 解决社会现实问题。

以人为本:媒介素养教育的核心价值取向

由于媒介环境的不断变化, 西方发达国家媒介素养教育的价值取向便呈现出一个动态的变化历程, 无论是起初的“保护主义”价值取向, 还是后来的“超越保护主义”价值取向, 都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 随着各国媒介素养教育的本土化进程而演进, 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和无限的包容性。但是, 万变不离其宗, 透过世界各国媒介素养教育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发展过程, 我们可以发现其核心要素和内在规定性, 从而审视世界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趋势, 探讨和分析媒介素养教育的核心价值取向。

同其他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价值取向相似, 媒介素养教育价值取向也重视知识与技能的培养。然而媒介素养教育的独特之处在于强调培养受众成为具有积极的媒介态度、理性的媒介判断力和正确的行为动机的公民, 更加看重媒介使用者对现实问题的关注和媒介意识的自觉培养, 同时也突出对媒介问题的思考和决策, 重视对个体的媒介行为做出自我约束。因此, 尽管媒介素养教育及其价值取向的内涵多有变化发展, 其核心要素和内在规定性则稳定不变。无论是批判范式、文化分析范式、符号表征范式的“保护主义”价值取向, 还是民主赋权、艺术鉴赏、意义生产等“超越保护主义”的价值取向;无论是英美等西方发达国家, 还是第三世界国家;无论是中国大陆还是港澳台, 媒介素养教育最终的核心价值取向应该是“以人为本, 树立正确的媒介观, 促进媒介生态和谐发展”。

国外媒介素养教育价值取向内涵的演化与拓展给予我们更多的启示:媒介素养教育的开展和研究, 需要在多学科支撑下与时俱进, 坚持以人为本, 以受众为中心, 从公民视角, 关注媒介及媒介生态的优化发展。现实迫切需要我们通过媒介素养教育, 让受众了解媒介语言、学会媒介技术, 懂得媒介特性, 自觉分析媒介信息意义, 利用媒介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公共空间的建设。同时, 在与媒介打交道的过程中, 受众能够建立批判的“技术观”、“文化观”,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进而通过理性思维与对话去影响、督促媒介改善传播内容, 提高整个社会的文化品位。

媒介素养教育, 是我国当前媒介传播中亟待研究并施行的一个新课题, 是提高受众媒介接受品位、确保媒介对社会建设呈良性影响的重要手段。任何媒介教育对象都有自己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社会系统, 生搬硬套西方媒介教育的成功经验不是灵丹妙药, 抛弃中国特殊国情的媒介教育必将举步维艰。加强媒介教育的本土化研究是我国的媒介教育能够大步向前的坚定方向, 普及媒介素养教育需要全社会齐心协力、共同关注, 推进我国媒介素养教育宏伟事业功在当代利在千秋。[3]从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的现状来看, 实施媒介素养教育可以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和现有的成功模式, 结合实际国情, 可以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采取不同的措施, 也可以根据不同的媒介形式实施不同的教育方案。[4]西方媒介素养教育走的是一条自下而上的道路, 中国的具体国情决定了在媒介素养教育路径上的不同选择。以大学先入为主, 自上而下是我国媒介素养教育在发展路径上的现实选择。[5]

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 传媒业内部将逐渐推进产业体制改革, 企业主体性质的大众传媒机构日趋扩张, 以经济效益为导向的媒介内容难免鱼龙混杂。与此同时, 随着世界范围内的经济一体化和信息传播全球化的态势日益增强, 越来越多的国外资本会以各种方式进入我国传媒业, 良莠不齐的国外文化不可避免地掺杂进来。在媒介环境日趋复杂的情况下, 我国媒介素养教育更应该秉持“以人为本, 树立正确的媒介观, 促进媒介生态和谐发展”的价值取向, 在开展媒介素养教育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 充分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 融合现代社会先进的教育理念, 创新并拓展本土化媒介素养教育理论和实践模式。我们坚信, 媒介素养教育引导下的正确的媒介观和先进的媒介文化, 必将使我们提升对媒体信息的批判思维能力, 脱离技术工具的桎梏, 摆脱媒介的消极影响, 正确认识、分析和理顺人与媒介、人与社会、媒介与社会的关系, 净化、美化媒介环境, 借助媒介解决人的自身问题及其面临的社会现实问题, 从根本上促进人与媒介生态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Len Masterman, “Media Education Worldwide:Objects, Values and Superhighways”, In Media Development, 2/1995, p.6[1]Len Masterman, “Media Education Worldwide:Objects, Values and Superhighways”, In Media Development, 2/1995, p.6

[2]佘绍敏.全球化背景下的媒介素养教育[N].光明日报, 2008-09-03.[2]佘绍敏.全球化背景下的媒介素养教育[N].光明日报, 2008-09-03.

[3]徐春玲.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媒介素养教育[J].新闻爱好者, 2012 (7上) .[3]徐春玲.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媒介素养教育[J].新闻爱好者, 2012 (7上) .

[4]葛丽娅.简论媒介素养教育的本土化策略[J].新闻爱好者, 2011 (10下) .[4]葛丽娅.简论媒介素养教育的本土化策略[J].新闻爱好者, 2011 (10下) .

13.谈谈对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认识 篇十三

摘要: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师都应该关注和切实落实的重要任务。应用意识作为小学数学学科最核心的素养之一,却在平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经常被老师忽略。小学是培养公民数学素养的关键阶段,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应当与时俱进,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在平常教学过程中要体现和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应用意识

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最终要落在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上.所谓学科核心素养,就是指学科的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一个人成功的基础,包括知识的掌握、思维方法和经验积累.为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与解决问题等,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由于传统的教学理念根深蒂固,加上有些教育行政部门只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教师教学能力的评价依据,导致很多教师还一味追求学生的考试成绩,把学生打造成一台台“考试机器”,认为学生取得了好成绩,自然而然会把知识应用到生活、学习当中。殊不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不是一时半刻的事,而应该贯穿到我们的每一节课,把关注学生的应用意识作为我们课堂的常态。面且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是发展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关键。小学是培养公民数学核心素养的关键时期,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切记不要忽略对学生应用意识的培养。

一、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模式

每一次课改,都会引起轩然大波。究其原因,我认为是很多教师故步自封,不想改变现状。我们想从传统的教学模式转变过来,能够更充分地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首先我们必须先转变我们自己的教学观念。虽然近几年一直在强调素质教育的实施,我们的课堂变化较大,纯数学问题基本消失了。但应试教育的阴影仍在,我们难免还只会关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是否掌握。很多教师只在教学公开课或示范课上做做样子,在平时的课堂上基本上都弱化了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甚至直接忽略了对学生应用意识的培养。因此,作为新时期的教师,我们务必改变我们的教学观念,在每节课的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中,都应该考虑对学生应用意识的培养,把该理念作为课堂常态。习惯成自然,若教师长期坚持下去,学生就会像呼吸一样自然,把课堂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的生活和学习当中。让他们真正理解“数学有用、要用数学”。我们在转变我们自己教学观念的同时,也可以适当改变我们现有的教学模式。我们可以走出教室,打破传统的数学教学基本上是在教室里完成的模式,让原本枯燥的数学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比如在教学《位置与方向》时,我结合教学内容带领学生到操场上去上课,先集体辨认方向,再分小组体验校园实景中的东西南北。回到教室后我再鼓励学生用多种表达方式描述校园内各建筑物之间的关系,学校与周围建筑物的位置关系。学生有了亲身体验之后,不仅更容易理解知识点,也掌握了该知识点的实际应用,一举两得。

二、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众所周知,良好的情境导入是课堂成功的一半。但很多教师迫于成绩压力,都会以枯燥的复习导入。认为复习导入有助于学生巩固已学知识点。但实际这种导入方式会严重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甚至会让学生反感!但如果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能结合实际生活情境导入,必将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助于学生理解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把生活搬到课堂,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师都希望学生保持安静,能够聚精会神听课。课堂稍微活跃一点,“乱”一点,教师就会马上制止,生怕招来校领导,这种教学方式,对于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确实非常有效,但属于“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生活中到处都是数学,生活离不开数学。同样,数学也源于生活,甚至高于生活。如果教师能够把生活搬到课堂,这对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将有非常大的帮助。例如,在“千克和克”的学习中,教师提前让学生每人带1~2个水果(品种不限)过来,在课堂上教师提供电子秤,让每位学生自己称一下自己所带的水果的重量,也可以按小组称一下每个小组水果的总重量,甚至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游戏。虽然这样的课堂会显得很“乱”,但我相信学生的收获必定是常规课堂无法比拟的。中山大学教授,我国著名数学家周海中说过:“学而不用则废,用而不学则滞;学用必须结合,二者缺一不可。”可见学以致用的重要性。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不是短期能完成的,不是平常课堂几个生活情境的导入就能突破的,也不是几节生活化课堂就能解决。我们一定要有决心和毅力,在平常的教学中不能觉得普通的数学问题对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没有帮助,而应该持之以恒,根据学生的特点,结合实际,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以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包含的内容比较广,这也与“发展全面的人”的核心理念相呼应,在我们日常教学中,我们除了要关注学生应用意识的培养,更应该关注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不是课本中的某个具体理论知识,而应该是小学阶段数学的重要思想和方法,体现了数学的本质价值。教师只有充分理解和掌握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灵魂思想,才会在教学设计中融会贯通。才有可能全面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最终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学生。

14.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是什么 篇十四

 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是数学课程培养的重点。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和模型思想是促进数学课程学习和数学思想形成的源动力。核心素养可以理解为学生学习数学应当达成的有特定意义的综合性能力,核心素养不是指具体的知识与技能,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数学能力。核心素养基于数学知识技能,又高于具体的数学知识技能。核心素养反映数学本质与数学思想,是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综合性、整体性和持久性。数学核心素养与数学课程的目标和内容直接相关,对于理解数学学科本质,设计数学教学,以及开展数学评价等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 “核心素养”反映了数学的本质和价值。核心素养虽然不是具体的数学内容,但反映了数学的本质与价值,反映了数学知识所蕴涵的重要思想和方法。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数据分析观念等与相应的数的认识、图形的认识和统计概念内容直接相关,具备这些核心素养是深刻理解这些数学内容所必须的。其他核心素养是在整个数学学习中,或几个学习领域的学习中应当重视的思想、方法或意识。教学中关注核心素养的培养,才能提升具体的数学知识学习的质量,体现数学内容的本质特征和真正价值。

如统计内容的学习,学生需要掌握分类、平均数、简单统计图表等统计知识,在学生掌握这些统计知识时,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是教学中应当特别重视的。将数据分析观念作为核心素养之一,指出:“数据分析观念包括:了解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问题应当先做调查研究,收集数据,通过分析作出判断,体会数据中蕴涵着信息;了解对于同样的数据可以有多种分析的方法,需要根据问题的背景选择合适的方法;通过数据分析体验随机性,一方面对于同样的事情每次收集到的数据可能不同,另一方面只要有足够的数据就可能从中发现规律,数据分析是统计的核心。”可见,数据分析观念反映了统计内容所蕴涵的思想和方法,使学生体会数据的收集、整理的过程,选择恰当的方式描述收集到的数据,建立展示数据的意识;体会数据中蕴涵的信息;体验数据的随机性,对统计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在具体的情境中经历和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展示的过程,才能体会数据中蕴涵的信息,发现和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中的作用。核心素养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当特别关注的问题,也可以说核心素养反映小学数

 

  学教学的魂,应有意识地在数学知识和技能教学时,体现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切实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

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离不开教学的引导者教师,离不开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离不开教 学活动的评价体系。因此只有在具体的数学教学中,重视核心素养、围绕核心素养设计教学活动,才能较好地达成目标。

(一)核心素养与教师素质的提升

要学生具备较好的数学核心素养,教师必须具备较高层次的数学专业素养。因此,必须根据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培养要求,建构教师培训的目标、课程、模式等。

(二)核心素养与“四基”目标的结合

“四基”与核心素养紧密相关,基础知识的深入理解与掌握离不开核心素养,基本技能的提升也体现核心素养,基本思想 方法更反映了核心素养,基本活动经验的目的也是培养核心素养。

在教学设计中,要将“四基”目标的达成与核心素养的发展有机结合,充分考虑内容所蕴涵的核心素养,使教学过程更加丰富多样,在“四基”目标有效实现的同时,培养核心素养。

15.小学语文教育的核心素养 篇十五

指导理念:核心素养的三层架构

经常有人问道,与科学课程、信息技术(此处特指计算机)课程相比,机器人课程有何独特性?或者更直白地说,如何辨别一堂课是否属于机器人课?其实,这些问题的背后,关心的是机器人课程到底有何独特的教育价值。

要回答这一问题,可以回到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核心素养的语境中来。当下倡导课程改革的人士认为,基础教育的核心要义不是用以培养学生成为单纯的有知识、技能并掌握方法的人,而是使之成为有修养的人,有智慧的人,这样的人不妨暂时称之为有“核心素养”的人。至于何谓核心素养,由何构成,论者观点不一。在此,我们尝试将学科核心素养刻画为三个层次:最底层的“双基指向”(简称“双基层”),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核心;中间层的“问题解决指向”(简称“问题解决层”),以解决问题过程中所获得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态度为核心;最上层的“学科思维指向”(可以简称“学科思维层”),指在系统的学科学习中通过体验、认识及内化等过程逐步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和价值观,实质上是初步得到学科特定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核心素养的三层架构图

在核心素养的三层架构中,双基层为较低抽象层次的基础层,问题解决层为较高抽象层次的承上启下层,学科思维层为最高抽象层次的高级层;而双基层和问题解决层组成的“四基”,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基本态度与价值观,成为学科思维层的基础,亦受学科思维层的指引,这样达到了向下层层包含、向上逐层归因。

以核心素养的三层架构为指引,我们希望学生能够在机器人课程中不仅学到与机器人相关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也能获得利用机器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能形成利用机器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和价值观,初步得到利用智能装置改造生活的方法论和认识人工智能的世界观。这一描述,可以理解为中小学机器人课程的整体目标和核心价值所在。为方便理解,我们尝试做进一步描述如下。

双基层:掌握面向对象程序编写的基本方法;理解基于“控制—传感—通信—结构”框架下的机器人运作原理,掌握控制简易机器人的基本方法,知道常用的传感器及其使用方法,了解机器人的基本物理结构和传动机制,能够使用3D打印、激光雕刻等新技术设计结构件;理解测试与调试的工程设计方法。

问题解决层:能够根据实际需求出发,设计创意,搭建简易机器人解决问题;能够利用测试与调试的工程设计方法对机器人进行优化;初步尝试解决“工程”开发过程中的矛盾与冲突,能够运用统筹与折中、成本与效益等工程管理思想优化智能装置的开发过程。

学科思维层:感悟创意思维,形成创造意识,理解从单纯的数字产品的消费者转变为兼有数字产品制造者角色的社会意义;认识迭代思维的一般性并理解其普遍价值;能够认识到标准化构件及其复用之于提升工程质量和效率的重要性;理解抽象与建模是实现自动化求解的基本方法,能够认识到抽象与建模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基本方法;理解测试与调试、统筹与折中、成本与效益等工程思想,具备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系统思维。

我们认为,具有这些核心素养的课程就可以称之为机器人课程,就可以认为是具有独特教育价值的课程。

平台选择:Arduino的四重优势

机器人教材与其他信息技术教材不同,需要依托某一特定的机器人器材。不同的器材,在教育价值的体现上存在差异。本套教材将采用Arduino套件,可以说,选择开源硬件作为中小学机器人教材的载体,将是政府许可的中小学教材中的第一次,也是一次颇具挑战性的尝试。那么,我们为什么选择Arduino而不是其他品牌?它能否有效承载上述核心素养的培养?

毋庸置疑,市场上面向教育的机器人产品丰富多样,据不完全统计,至少有二十多个品牌,但是哪些产品适合课堂普及教育,需要有一些关键指标对其电子元器件、编程环境、外形结构进行测评。我们认为,教育机器人除应满足《国家玩具安全技术规范》等强制性国家标准外,结合基础教育的特点,可重点考察如下指标:1经济性:机器人及其配件价格低廉,甚至部分配件可由教师自制或进行二次开发;2方便性:方便装备和使用,甚至可以在现有学校计算机机房中开展实验而无须专用教室,有适用不同年龄段使用的编程环境,有封装良好的电子元器件及函数库;3功能性:交互性强,配件丰富,编程环境友好,运行速度快,可以支持各种创意设计;4稳定性:搭建的机器人结构稳定,材质较好,接口不易磨损,元器件性能稳定;5规范性:具有通用的技术标准;6教育性:元器件封装程度和功能设计符合科学性和教育性要求,能正确地向学生传递科学知识,适应适用学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并有丰富的共享资源供师生学习、参考。以这些指标为参考基础,就普及教育需要而言,以Arduino为代表的开源机器人套件应当是目前最符合要求的硬件平台。

事实上,就普及教育而言,相比其他品牌,Arduino的优势特别体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开源硬件。与其他机器人品牌(闭源硬件)相比,作为开源硬件,Arduino有两方面的优势:一方面不受单一厂商的约束,可以避免产品、技术和价格上的垄断,避免信息技术教育历史上类似“微软培训班”的诟病,抑或逃离“乐高培训班”的宿命,可以正大光明地摆脱为某一产品服务的嫌疑,为找回教师尊严和机器人教育的普适价值回归奠定基础;另一方面有丰富的开源共享资源可资利用,有大量的作品创意和代码可供模仿和借鉴,有成熟的Arduino开源社区(例如,论坛:http://www.dfrobot.com.cn/community/forum.php,http://www.geek-workshop.com/forum.php;QQ群:319059620,101680302)探讨技术问题和教学问题。

国际标准。Arduino具有通用、开放的技术标准,有大批的国内外厂商设计和制作基于Arduino技术标准的机器人产品或相关电子产品。采用Arduino作为机器人教育平台,一方面方便国际交流与对话,可以借鉴国际同行的机器人教育研究与实践经验,缩小与发达国家的技术积累和教育经验积累差距,形成可能的后发优势;另一方面,可以避免闭源产品因各自为政而产生的技术标准不一的问题。技术标准不统一,自成体系,互不兼容,不仅导致零配件无法通用而造成技术依赖或重新采购新品牌而造成的浪费,而且容易出现不利于基础教育的科学性问题,如相当部分的闭源产品包括某些国际著名品牌配套的编程语言甚至不能正确表达三种基本程序结构,给知识结构尚不成熟、不稳定的中小学生带来不必要的误导或认知冲突。显然,这样的机器人品牌不适合基础教育的需要。

价格低廉。毫无疑问,对于中小学机器人普及教育而言,价格低廉是一个重要优势,特别是对于地区差异明显的发展中大国而言尤为重要。那些价格动辄几千甚至上万元的名牌机器人显然不符合当下普及机器人教育的条件。当然,Arduino机器人价格低廉之于普及教育的意义显然不仅在于学校“买得起”,更在于“用得好”。其潜在的逻辑是,对于普及教育而言,能否充分发挥教育价值是第一原则,而性能卓越是第二原则。尽管Arduino与某些高端机器人品牌相比可能存在性能上的差距(事实上此种差距正在不断缩小),但是就教育价值而言,Arduino完全可以保证上述核心素养的教育。因此,基于第一原则,我们有理由相信Arduino将成为后起之秀,占据基础教育市场的半壁江山,事实上,在大学教育领域,Arduino早已“占山为王”。换言之,某些发达地区的学校因在经济上较为充裕而采购价格高昂的名牌机器人,或者某些经济能力有限的地区和学校,为了追求“高大上”的“形象工程”需要,压缩其他教育投入而竞相采购名牌机器人,这两种做法本质上都是对教育经费的浪费,是不必要的奢侈投入,只会加剧地区之间教育经费投入的失衡。相反,选用Arduino机器人,实质上是对无序竞争的教育经费投入的一种约束,从这个意义上说,选择Arduino机器人而不是高端机器人品牌,是促进教育公平的一种表现。

扩展性好。Arduino的扩展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因技术上具有良好的兼容性而形成了成熟的产业链;二是嵌入式特性使其能够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产品原型的开发中。技术层面,源于开源硬件的特性,具有通用技术标准,Arduino平台具有很好的兼容性,不仅可以与Scratch、Flash、Android、Processing等编程环境结合,还可以与其他电子元配件结合,甚至由于Arduino的良好兼容性,已有不少机器人品牌公司已在或计划在原有产品基础上开发Arduino版本的机器人套件。应用层面,因技术上的兼容性,Arduino具有丰富的功能强大的扩展模块,可以控制各种传感器、电机、网络通信、3D打印机、激光雕刻机等,有利于开发各种各样的创新教学项目,因此在教育领域,它不仅可以作为机器人课程的平台,还可以借由机器人课程自然过渡到创客教育,Arduino本身也是目前创客教育的标配之一。而其他机器人产品往往缺乏这种扩展性,难以开展自由、开放的创意设计和制作。也正因为此,我们认为Arduino相比其他机器人品牌,在上述机器人课程核心素养的承载上更具优势。

内容设计:内容串联的两条线索

在具体教材内容的设计层面,我们采用了明、暗两条线索串联整体内容。下文将以我们正在编写的小学机器人教材(共2册)和初中机器人教材(共1册)为例,介绍其主要设计思路。

明线方面,主要以聚类思想为指导设计教材内容的整体框架和章节结构。所谓聚类,又可理解为类聚,即根据事物具有的某种相似的属性,将其聚集为一类。聚类化课程设计思想,就是依据某种线索组合一系列教学项目,形成具有内在联系、螺旋上升和发散结构的教学单元,循序渐进地展开课程。根据已有研究,大致有三种聚类方式:以相似的功能聚类,以相似的目标聚类,以相似的技术思想聚类。在本套教材中,三册内容的顶层聚类线索为:“计算机控制机器人—机器人控制计算机—机器人的自主控制”。其中,六年级上册侧重“计算机控制机器人”,其二级主题以机器人组成为线索,按“控制器—驱动器和执行器—传感器”分别聚类设计各单元课时;六年级下册侧重“机器人控制计算机”,即侧重计算机与机器人之间的通信与交互,但也会适当兼顾到“计算机控制机器人”与“机器人的自主控制”,实现上下衔接;八年级下册侧重“机器人的自主控制”(即输入与输出的自动化),按输入与输出为线索由易到难进行二级主题(单元)的聚类,如“数字输出与模拟输出(LED)—数字输入(电子骰子)—模拟输入(蜂鸣器)—单电机控制(风扇)—双电机控制(小车)”。

暗线部分,即将核心素养渗透于每个单元和每节课当中。以蜂鸣器单元(第七课:机器人唱歌、第八课:火灾报警装置)为例,其核心素养如下。

双基:了解蜂鸣器、火焰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知道模拟传感器的一般使用方法,能够根据音频对应的数值编写音乐程序;了解模拟输入的概念,能够正确插线;了解串口监视器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问题解决:能够设计创意制作有趣的机器人发声互动作品;能够根据生活需求设计创意制作有应用价值的报警装置。

16.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篇十六

[摘 要]语文课程改革正在向深度推进。提升“核心素养”正成为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核心素养”指的是个体在知识经济、信息化时代,面对复杂的、不确定性的现实生活情境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观念、思想、方法,解决真实问题所表现出来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我们要正确理解核心素养与三维目标的关系;同时,核心素养的培育,要渗透到语文本体教学的细节中去,实现两者的和谐融通。

[关键词]核心素养 深度课改 三维目标 语文本体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25-001

2014年4月,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指出:提高国民素质,建立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行动是适应教育内涵发展,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教育部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

世界是人类生命的共同体,“全球化”不仅仅是经济领域的事,也关乎教育。为此,提出“核心素养”也是国际教育发展和课程改革的共同走向。许多国家、地区与国际组织,已先后在建构与完善以个人的时代发展和终身学习为主体的核心素养模型。这个问题之重要,关系到教育培养的人,不仅要有坚实的学科基础,更重要的还在于他们能否具备在未来社会中生存和发展的能力。正是从这个意义上理解,核心素养的问题应该理解为是面向未来的国民教育基因的DNA。

就语文课程而言,我们从21世纪初始开展的第8次课程教材改革,到执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已有16个年头,正在向课改的深度推进。提升“核心素养”正在成为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面对“核心素养”的重要话题,似乎有一些问题引起了不少教师的困惑。择大处说,似有以下一些方面。

一、什么是“核心素养”?不就是我们一直在实行的“素质教育”吗?

所谓素质教育,“素质”原指人天生的生理和心理品质,“素质教育”所指自然就有所扩大,是人经过教育培养获得的思想、文化、技能等素养和体力、智力的发展(参见顾明远主编《教育大辞典》)。可见,广义的素质教育是包含了“素养”含义的。又如,《现代汉语词典》对“素养”的解释便是指“平日的修养”;在“素质”一词中的第二个义项也指“素养”。现在的关键所在不是指一般的素养,而是“核心素养”。我们的关注点在于“核心”。作为人的素养的培育,是一个包含复杂的系统,以提高人的素质为根本宗旨,须在教育的各个环节中,全面实施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在生理的、心理的各方面都得到健康发展。它既有扎实的学科知识基础,又有创新精神和实际能力。在这么多方面都要好,都要“达标”,这当然是好事,也是必须的,但从为适应未来社会对其成员的要求着眼,在这些众多的目标中有没有最关键的目标,是大家都必须达到的。这是所谓“核心”的一个含义,即是共同的,必不可少的,不是只适用于特定情境、特定学科或特定人群的特殊素养,而是适用于所有人、一切情境的普遍性素养。这也就是为什么核心素养会成为当前国际社会教育发展共同思考的紧迫问题。早在10年前,200多所大学和公司共同做过一项研究:21世纪最重要的技能是什么?答案有创造力、合作力、交流沟通能力、批判性思维、感知能力等,但发现更为重要的是适应力,适应各种不确定因素的能力,这才是最需要培养孩子具备的能力(参见《文汇报》2015年11月20日,希米·康/文)。我们研究世界各国及相关国际组织对“核心素养”的诠释,它们可能用语不一样,但实质是一致的,即都在回答“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能让他顺利地在21世纪生存、生活与发展”的问题。这仅有知识是不够的。在中国教育学会第28次学术年会上,曾就“核心素养与适合的教育”问题展开了探讨。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滕培出了一道数学题:A城与B城之间有300公里,开车时速50公里,几小时可到达?从数学的角度说,需6小时。但其实6小时到不了,因为我们面临的是真实复杂的实际情境,没有任何一个问题的解决可以由单一学科知识在真空环境下完成。这当然不是说学科知识不重要,但过分看重往往会近于僵化,这就难以灵活地去解决有很多不确定性的实际问题。这就是说,未来社会越来越不可能单凭用计算机可以替代的简单记忆功能,它更需要的是人的核心素养。说具体点,核心素养也就是个体在知识经济、信息化时代,面对复杂的、不确定性的现实生活情境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观念、思想、方法,解决真实问题所表现出来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正是在这样的视界里,我们完全可以认为“核心素养”当然是素质教育中的应有之义,其区别在于强调了在整体素养系统中的“核心”部分,也就是其中最应具有共同性的素养。

二、“核心素养”既然成了当下的课程目标,那么它与已有的“三维目标”又有什么关系?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教育改革也在不断深化之中,因此,我们对课程目标的认识和确定也不可能一成不变。记得“文革”前后,我们对课程目标常用的概括叫“双基目标”,强调“双基落实”。所谓的“双基”,就是指“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尽管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教育屡屡受到“左”的干扰和破坏,但在纠正的时候,总会去重认和维护“双基”目标的落实。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第8次课程教材改革的推进,取得的重大成果之一便是义务教育阶段各学科的“课程标准”的正式颁布,对课程目标的认识和确定,也由“双基目标”发展到“三维目标”。这无疑是一个重大的进步。“双基”对人的现代发展之不全面性,显而易见。为此,语文“课程目标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设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这是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当然不是三个目标。“三者相互渗透,融为一体。目标的设计着眼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课标”语)。从这段话里,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一个课程目标要有三个维度。这就是因为“三维目标”标准的是“整体”的语文素养,指向是全面的素养。一个人全面的语文素养是一个系统,它所包涵的内容很多。正如“课标”所认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这里的“三个基础”,其实也就是人的生命发展的全部内涵。所以,语文的“整体素养”与我们现在所提出的“核心素养”其实并不矛盾,因为所强调的正是在全面、整体素养中的“核心”所在。这就如在画有十环的“靶面”上,应不应当更明确地提出以“靶心”作为教育的“靶向”,从而使课程改革的指向更清晰,也更有效。“核心”就是“靶向”,即语文教育深度课改的“靶向”。“核心”的含义除强调了应具有共同性的素养之外(如前所述),在这里还有另一个含义——最关键的、最重要的素养。

三、强调了核心素养,还要不要坚守语文的本体教学?

“核心素养”虽然是语文课程目标中最关键之所在,当然既不会绝对改变语文课程的性质(“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课标”语),也不会否定语文教育的根本特点(“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课标”语)。所以,从这个角度看,“强调了核心素养又如何坚守语文的本体教学”是一个伪命题。因为这本来就是一回事。就语文课程而论,语文本体是课程得以存在的基础。“本”的原意是指草木的茎干或根,所以在字形上从“木”,而下面的一横,即指本所在之处。《国语·晋语一》中的“伐木不自其本,必复生”,即是此意。以后,由“本”又广泛引申为事物的根源或根基。如“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论语·述而》)也是这个意思。明确了“本”的含义,“体”也就不难理解,它是指事物的存在自身了。如此看来,语文本体教学也就是语文课程独具的特性及其使命的根本的教学,即语文的基础知识(字、词、句、篇)和基础能力(听、说、读、写)的教学,让语文课充满浓浓的语文味。因此,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是语文课程的根本所在。但是,如果以为只要抓住了语文的本体,“核心素养”必在其中,也未必尽然。我们不妨来分析一个教学案例:

一位特级教师教《海上日出》这篇课文时,一个学生问:“一刹那间这深红的圆东西发出夺目的亮光——什么叫‘夺目?”教师请学生回答。一个小女孩站起来说:“夺目,就是把眼睛突出来了。”话音刚落,全场哄堂大笑。教师等安静后却说:“你想的方向不错——能不能换个更好的说法?”本来小女孩满脸通红,低着头,听了老师的话,她又抬起头说:“就是光线太强,刺人的眼睛。”听了这个回答,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从语文本体教学的角度讲,小女孩开头对“夺目”一词的解释是不正确的,教师也可以叫其他学生来作出正确的解答。这样,不仅使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落到实处,而且节省了课堂教学的时间。可现在教师没有这样做,还鼓励小女孩自己来找到正确答案。于是,先肯定小女孩的思考方向不错,再鼓励她再接再厉,换个更好的说法。小学生的回答常常词不达意,他们实际上明白这个意思,但不知道怎么表达,这时,距离正确答案已经不远了。在这个节骨眼上,若教师轻易否定,虽然从知识落实层面上,很容易请人帮助纠正过来,但在“核心素养”培育的层面上看,却有可能挫伤了这位小姑娘的自信和继续探究的精神。显然,这两种不一样的做法,后者比前者更正确。所以,在如何坚守语文本体教学的过程中,确实还有一个“核心素养”的培育问题。而且,真正的核心素养的培育,正是要渗透到语文本体教学的细节中去落实,实现两者的和谐融通。这根本不存在矛盾和抵触。

海涅曾经说过:“每一时代都有它的课题,解决了它就把人类再向前推进一步。”在面向未来社会的挑战,语文教学课程改革必须继续努力向深度推进,核心素养的培育无疑是一个新的靶向。我们必须为此而砥砺前行。

上一篇:基础知识选择题及答案下一篇:2024年东财《税法》在线作业三带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