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考察的学习体会

2024-09-25

中学考察的学习体会(共12篇)(共12篇)

1.中学考察的学习体会 篇一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宜川中学考察记

田绿洲

甘肃从10年实行新课改以来已经几年过去了,但实际上很多地方仍然是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即使进行一些改革也是换汤不换药,至少我们的部分学校仍然如此,这次本人随会宁县教育考察团去陕西宜川中学学习,真正认识和感受了新课改的无穷魅力。

把课堂还给学生。用学生自学代替教师讲解,用互动改变被动,这便是宜川中学课堂教学的基本形式。

走进宜川中学的课堂,给我强烈的感受就是学生始终是课堂的主人,他们主动质疑,主动讨论,主动展示,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人。

他们的课堂有以下几个特点:

1,划分学习小组。他们将全班同学按六个人一个小组划分成学习小组,整个教学过程中,学习小组是核心单元,组成员每个学期相对固定,学习小组的划分不是随意的,在充分听取科任教师和学生的意见基础上,按照不同的学习能力层次搭配组成,组内结成互教互学的对子,每个学习小组设行政组长1名,各学科组长1名,组长由具有组织能力和威信较高的学生担任。

2,独特的黑板:他们的教室前后都各有一块黑板,黑板划分成若干小块,每个小组一块,这是各小组的展示板。

3,课桌摆放不是整齐划一,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就座,这种

形式看起来有点乱,但有利于小组的内部交流。

据宜川中学蒋校长的介绍,宜川中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叫做“三环节导学式教学法”。

所谓“三环节导学式教学法”呢?就是以“自主学习——讨论展示——检测小结”为基本结构框架,以学案为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载体,通过教师点拨、引导和帮助,使学生在使用学案的过程中质疑、选择、分析、综合和概括,采取讨论、交流、展示等形式激发学习的动机与欲望,进而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并不断优化自主学习方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方式。

具体说就是:

1,预习自学环节:年级将各班第八节课、晚

一、晚二安排为次日的语、数、英、物预习自学指导课,排成自学课表,教师按要求辅导答疑,这是自主学习阶段。

教师向学生提供预习自学方案(学案),由学习小组长组织本组学生预习自学。教师深入学生中间发挥指导、引领作用,和学生共同达成学习目标。

2.展示反馈环节:课堂上展示反馈预习自学的初步成果,巩固深化学习目标,共享学习成果。展示的形式有学生板演、口述、讲解等,师生随堂点评。这个环节最有意思,同学们的争论非常激烈,真正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

3,检测环节:通过对预设的学习目标进行检测,对学困生查缺补漏,对优秀生进行知识拓展,对教学内容进行反思和总结。或许有人会说,这种形式好是好,但学生讨论的时候往往抓不住重点,一节课玩的很高兴,但教学任务完不成,漫无目的,在细枝末叶上争来争去。我也有这样的疑问,但是看了他们的“学案”设计,就知道这种担忧是多余的。

他们的老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把设计“学案”作为重点。具体做法就是以备课组为单位按课时设计学生的预习方案,即所谓的“学案”。“学案”的内容包括科目、课题、授课时间、设计人、学案序号、学习目标、学习过程、课堂检测(取代作业)等。

他们对学案的设计非常重视,要求必须要围绕学习目标,将预设的问题、跟踪训练、调控程序和措施写出来,学案的设计要体现知识的系统性、阶梯型和预见性。学生的预习自学都按照学案进行,这就避免了漫无目的,没有重点的学习。

这种以学案为载体的导学式教学模式,把课堂真正还给了学生,使学生真正变成了学习的主人,将过去那种以讲为主的课堂变成了以学为主的课堂,讲堂变学堂,教师由“演员”变成“导演”,学生由被动式听课转变成主动式探究,从真正意义上把课堂还给了学生,在这种课堂里,同学们尝试着成功的快乐,体验着学习的乐趣。

纵观宜川中学的“三环节导学式教学法”有以下几个突出的特点

1.教师讲解少,学生活动多。

在他们的课堂上学生始终是主角。无论是课前预习,还是课堂上的展示,同学们始终在积极、主动、大方的参与。整个过程中,同学们的思维始终处在积极的思考和分析的状态中,通过这样的培养,同学们的主动学习将会逐渐成为习惯,这种主动学习的习惯将是他们终生享之不尽的财富。

2.以小组为单位的合作学习

宜川中学的学习小组贯穿于课堂教学中,从预习到展示到反馈,小组学习讨论始终是课堂的核心单元。这种以小组为单位的形式,形成了小组之间的相互竞争和小组内部的互帮互学,既培养了同学们的竞争意识又培养了互助合作的意识。

3.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人

在宜川中学的课堂上,同学们可以畅所欲言,课堂气氛非常轻松,这不仅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还有利于教师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这次学习感触很深,我们会宁有“三苦两乐”的“精神”,但是我们还缺少科学高效的“模式”,光有精神是不够的,我们要学习宜川精神,切实加大我们会宁的教改力度,让宜川精神在我们会宁 生根、开花、结果。

2.中学考察的学习体会 篇二

一、对资优生的界定与识别

学校CV的资优生培养方案名为“Able & Ambitious Programme”(才能/雄心课程方案,简称A/A方案),该方案将资优生界定为gifted(有天赋的)和talented(有才能的)的学生(简称“G&T”)。具体而言,资优生是指那些某项或某些能力的发展水平超越了同龄人的平均水平,或是具备相应发展潜质的学生。在某些或是全部学科,这些学生往往超越了人们对其同龄人群体的通常预期。从该定义可以看出, 资优生群体内部同样存在巨大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其发展的方向、水平和成就具有离散特征。有些能够在全国性的学业考试或资格比赛中胜出,有些则在特定领域表现出众。A/A方案强调,资优生之“资” 比考试能力所涉范围宽广得多。

学校CV依据一系列的数据来识别资优生,包括小学毕业阶段英语、数学、科学三门核心学科的学业成就,学生当前的阅读年龄(reading age)以及其他各个学科的进展情况。从比例看,每个年级的20% 左右的学生被学籍系统登记为G&T。在英国,英语、数学和科学是英国国家课程框架所规定的核心课程,是学生知识、技能、理解力、思考力、个性发展的关键载体,特别是英语和数学,它们不仅是学科,而且是其他众多学科成功的基础保障。将阅读年龄作为重要的评估依据足见学校CV对阅读能力的重视。 阅读认知能力和文化理解能力是文明世界学生知识、能力、人格、价值观塑造最为重要的载体,其重要意义显而易见,因此成为资优生认定的重要依据。

二、资优生培养方案及活动项目

学校CV将A/A方案定位于“选择参与”课程(opt-in programme),供有心拓展才干、提高能力的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和发展需求选择参加。由于资优生群体的多元性和差异性,A/A方案旨在通过设计广泛、多样的拓展项目和学习活动来发展学生在某个学科、主题、爱好或职业领域的好奇心、热情和成就, 从而使得学生有机会最大限度地发展自己的真实潜能。具体而言,A/A方案将给学生提供:突破已有水平的挑战性学习活动;从事高于同龄人认知水平的智力活动;发展特殊的技能和才艺的机会;智慧与社会能力综合发展的关怀,等等。

A/A方案主要针对资优生,但也包括一定数量、面向全体学生的拓展项目。项目所涉及的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笔者尝试以所涉学科为主要标准对比较流行的、做得较好的A/A项目进行分类,详见表1。

注:学校 CV 每天5节课,每节课1个小时,第6节课指放学后的1h。

除了以上常规项目外,A/A方案还设计了一些访问活动、比赛活动,以及学习、考试技能类专题活动,以进一步拓展体验、提高学习能力。详见表2。

总的来说,该资优生培养方案的内容丰富多彩,涉及各种学科和专题,同时又突显出语言类、艺术类活动的特色,这反映了西方教育高度重视艺术人文学科(arts and humanities)的教育传统。英国国家课程对英语课程的规定是:英语在教育和社会中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掌握良好语言技能是学生作为社会成员参与社会活动的关键。[2]相应的,A/A方案中提供了英语诗歌、戏剧表演、文学欣赏、辩论、写作等课程。A/A方案以校内活动为主,同时又组织一定数量的外出体验活动,如参观大学校园、参观莎士比亚曾经演出过的剧院等。活动内容有学术性质的,又有侧重技能的,特别是一些带有职业导向的活动, 如数字音乐、纺织技术、计算机编程、美甲等。这些活动均针对比较明确的学生群体,应用性强。值得关注的是,A/A方案更侧重于利用兴趣导向学生的选择,而非仅凭学业成绩。当然,学生一旦做出决定之后,短期内不得随意变更。

在具体操作上,通过学校宣传、教师推荐、系统邀请、学生选择相结合来帮助学生确定最终的活动项目。学校会在年级晨会(morning assembly)上进行项目宣传和发动,鼓励学生向A/A方案相关课程和活动的责任教师咨询。学科教师会根据学生的学业表现和观察向一些特定的学生做出推荐和正式书面邀请。学生管理系统由于记载着学生所有的学业成绩,登记着包括兴趣、爱好、特长在内的学生个人信息,也会自动甄别一些有特殊才能的学生,并提醒班主任(form tutor)和科任老师,教师可以据此做出推荐。最后,学生将综合各方面的信息自主做出选择,通常学生也会咨询家人的意见。A/A方案中的很多项目具有较大的灵活性,但有些项目具有系统的学科学习的性质,学生需要定期、持续地参加,如汉语课程、数学拓展课程、计算机编程等。在这种情况下,学校一般会告知家长,以形成家校合力,鼓励、督促学生深度拓展自己的才能,训练自己的意志力和韧性。

三、英国资优生培养方案的启示

针对笔者所观察到的国内资优生培养活动的一些问题,从学校CV的A/A方案中我们可以读到以下一些启示。

首先,我们需要拓宽“资优生”的定义。才智、兴趣多种多样、丰富多彩,“资优生”培养项目所鼓励的应该是全面发展基础上的特长与个性的深度培育。因此我们需要拓展对资优生之“资”的理解,改变当前高中教育的“理科”情结,尊重并认可智力和特长的差异性和多样性。最值得关注的是,西方教育非常重视文学艺术类课程的拓展,注重以此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德行和情操,注重经典著作的阅读。不过当前国内大多侧重于高考招生的理科类拓展、竞赛活动,我们急需重新审视我们自己“文以载道”的文化教育传统,重视学生人文素养和精神的培养。

其次,我们需要重新思考资优生培养的目标。当前全国各地高中都在竞相探索培优模式,大多冠以 “理科实验班”、“人文实验班”、甚至是“火箭班”、“卓越班”之名。[3]从课程名称来看,资优生的培养大多还是主要与高考科目挂钩,主要策略则是超前、超速、超时的学习,目标仍然定位在学业考试成绩、竞赛成绩以及与此息息相关的升学率提高上。从A/A方案来看,资优生的培养需要关注于学生兴趣和个性特长的发展,特别是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和自信心,这是第一位的,然后才是具体活动成就和考试成绩的提高。这就提醒我们改变中学教学“成人化”的倾向,建构体验、实践、参与、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方式。对于学生的毕生发展而言,中学阶段应该重视兴趣、习惯、态度的培养,而不是一味地知识灌输。

第三,学校CV的资优生培养活动除了体现对学生兴趣和特长的关注外,还包括对学生自主选择的尊重和引导。英国学生中学毕业以后有着多种发展选择,可以申请进入职业性质的学院(college)学习, 或是进入A-level课程的学习以便两年后升入大学(university)深造,或是进入学徒制的工厂或作坊进行职业培训。A/A方案既围绕着国家课程设计拓展项目,又依据学生未来的发展前景提供一些学习活动,这体现了对差异的尊重和认可,而不是一味地试图去消弭差异。

3.龙源中学考察学习心得体会 篇三

四棚联校 魏红岩

5月9日,我在诸城参加“山东省第二届中小学课程与教学改进现场研讨会”。置身龙源,我感受到了该校蕴含的浓厚文化气息和深厚文化底蕴,目睹了龙源教育者对工作的执着与勤勉,收获的不仅仅是龙源精神,而且还有满满的感动,更让我有着深刻体会的是龙源活力教学以及由活力教学所演绎出来的诸多精彩。

在龙源中学长长的课改长廊上,最吸引我的——活力课堂!课堂怎么“活”起来?当然还是要以生为本。通过两天的学习研讨,我发现龙源的“活力课堂”与我们联校的小组合作学习有太多异曲同工之处,比较之下,其“活力课堂”在比较成熟的理论指导下取得良好教学效果,此行也为今后的工作及我校教育发展提供了诸多可借鉴经验。

一、龙源学校的“四段一评”

研讨会上,诸城市教育局重点向我们展示了这一教学模式,四段即:学、研、展、练。学:自主学习阶段,以掌握基本知识点,明确重点、难点;研:互助学习阶段,合作探究规律方法,形成能力;展:交流展示阶段,生生、师生之间智慧碰撞,提升转化。四个阶段循序渐进,并将评价融入到每个环节中,真正的让教师活了起来,学生活了起来,办法活了起来,课堂活了起来。

二、密州路的“读思议说”四步习作教学

密州路小学将习作教学理论系统化,为教师有效开展习作教学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在“读思议说”四步习作教学中,“读”的环节提倡将阅读实践的素材和生活实践的素材相结合,提炼出写作中用到的素材;“思”则通过筛选材料、提炼主题、构思结构、安排脉络方法让学生选材构思习作;“议”的环节主要是从写作方法上进行交流与讨论,从而提升习作的水平;“说”的环节从说选材立意、说设计提纲、说习作、说赏评四个方面让学生组织语言展开交流。四步习作教学的有效结合体现了习作读写结合,读思结合、读说结合的理念,为学生提升习作审题、立意、选材、构思、表达等创设了良好的平台,非常值得引荐。

4.景弘中学学习考察心得体会 篇四

——彭银波

学习是伴随教师终身的大事,为学习先进课改经验,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进一步推进教学改革的发展,在学校领导的带领下,我校全体教师外出到株洲景弘中学学习考察。

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我怀着激动、期盼的心情,带着教学中存在的困惑、疑问进行实地考察学习。我和外语组的老师们一起听了两节英语课,并和其他所有来参加考察学习的老师们一起听了一场专题讲座报告。景弘中学是湖南省课改样板示范校和校本研训示范基地。虽然这次考察学习活动已经结束了,但所参观的学校的校容校貌、教育理念、办学特色、师生风采,无不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其教室里浓厚的学习氛围、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热情、紧张有序的合作深深地震撼了我。以下我将谈谈这次考察学习的体会。

景弘中学不论是英语课还是其他课,不论是新授课还是复习课,他们的模式都是一样的,即“一三六”高效课堂教学模式。高效课堂“以学生为中心”,倡导“相信学生、解放学生、依靠学生、发展学生”的学生观,“以学定教、以学论教、先学后教、自学为主”的教学观,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能力,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流程,让学生自己观察,自己思考,自己表述、自己动手、自己总结,把课堂主动权、出彩权交给学生,让课堂成为“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

体会一

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互相帮助,活动自由。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同学是我们学习中的第三位老师。学习不仅需要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双向传递,更需要同学之间的多向交流,同学之间的协作更方便。通过同学之间的讨论、争辩,有助于开拓思路,激发思维,互相促进。在教学中,给学生一个足够的空间,从而体现他们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教学中,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在学习中获得成功地快乐,进一步激发求知的欲望,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效率。

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传道授业者,而是把自己融入到学生中去,用民主开放的思想和行动去开启学生的智慧。在课堂上,没有高高在上的老师,更没有滔滔不绝的讲解。老师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这里教师真正成为“导师”,课堂上教师更多的时候是在了解在倾听。

学生实行讨论式的学习,使问题可以通过学生间平等的合作讨论来解决,使学生的成绩不会有太大的差距,都能学得会、听得懂。他们上课讨论,坐、站均可,听讲都集中到前面,使他们的好动得到宣泄。上课学得会,气氛和谐,不是端坐在那里一动不动的被动的听,这样,就不会感觉乏味和疲惫,而是一种愉快学习,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效率。

体会二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这是我在平时教学中遇到的最大问题,也是最期望得到答复的问题。在这里我找到了答案,那就是充分尊重和信任每一个学生。课堂教学中不存在歧视和嘲笑,而是欣赏和佩服、肯定。学生得到充分尊重了,学生都有了学习信心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较容易被调动起来了。景洪中学还通过一些具体措施激励学生努力学习。一是划分学习小组,小组长每天负责检查各同学的预习情况和学习掌握情况,使每天所学的知识都能及时巩固。班内的桌登摆放以方阵为单位,围坐在一起。这样也消除了以前前排和后排的区别,每个学生平等地坐在了一起。二是课堂上做到参与无错的观念;培养学生参与的积极分子、积极评选课堂积极分子、优秀学习小组长等。三是小组间开展学习评比,每个学生都为自己所属的集体负责,尽量维护集体的荣誉。四是及时的奖励和鼓励制度。最明显的评价方式是评价小黑板,小黑板评价项目内容可由教师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想要培养学生哪方面的能力,就评价学生的哪一方面,这样有利于教师有重点的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体会三

教育的成功源自教育细节的成功。

校园环境优美,校园文化氛围浓厚。名人画像、雕塑、格言警句随处可见,学生的绘画作品、书法作品、小制作、工艺品等在细微之处体现着教育者为学生才能的展现和拓展所做的努力与良苦用心,这些做法对我们都是一种启发和提醒,如果我们在这些方面进入了一种常态的话,那么对于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才能的展现无疑是一种促进。

景洪中学在导学案建设、课堂流程、学习小组建设、课堂管理和评价方面等方面都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学习经验。

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我们倡导“终身学习”。那么,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才是当前的首要任务。而我个人认为,景洪中学的“一三六”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方面是一种有效的模式,能够充分、突出地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包括独立探求知识的能力、与他人合作的能力、流畅的表达能力等。

一、独立探求知识的能力

这种能力也可以叫自学能力,在外界条件完全相同的情况下,不同的学生所取得的学习成绩是不同的,这有多方面的原因,但其中自学能力不同是一个重要原因。那些优秀的同学往往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他们不仅仅满足在老师指导下的学习,更注重独立探求知识。他们注重对书本的自学理解,遇到问题,并不急于求教,而是首先通过独立思考来解决,他们总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安排学习,表现出较强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因此,在一个人所学到的知识中,独立探求的比例越大,那么知识掌握的就越好,而且能更好地促进他的进一步发展。所以,同学们在学习中应加强自学精神和独立意识。

二、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人类的认识活动总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完成的,所以我们在独立探求知识的同时,还需要加强与他人的合作学习,通过合作学习,更加全面、更加深刻地理解知识。老师讲,学生听,只是一种单向传递,知识的掌握需要双向、多向交流,所以,我们不仅要主动与老师多交流,而且要与同学进行积极的讨论。学会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互相协作解决问题,也是善于同别人打交道的一种社交能力。一位哲学家曾说过:“我有一个苹果,你有一个苹果,交换以后,我们还是拥有一个苹果。但是,我有一种思想,你有一种思想,交换以后,我们就会拥有两种思想。”

三、流畅的表达能力

表达能力不仅包括文字表达,还包括口头表达。在很多学习活动中,善于演讲,能够准确、自如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是一种重要的学习能力。语言是与人交流的工具,也是思维能力的表现,不注意表达能力的训练,不仅影响与他人的交往,而且会影响思维的发展,进而影响学习。景弘中学将学习小组制度化、规范化,实行讨论式的学习,使问题通过学生间平等的合作讨论来解决,同时给学生提供大量的展示机会。这种课堂模式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这种能力不仅能有效的提高学习能力,而且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工作而言,都将是一笔难得的财富。

此次考察学习是一次难忘的学习经历。不论是听课还是听讲座,对我来说都是受了一次极好的教育,也是对我教学工作的鞭策!我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不作井底之蛙,在反思中调整自己,努力践行新课程理念,努力实施素质教育才是根本,才能不虚此行!总之,这次的外出考察学习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也增长了我的见识。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努力地去实践学到的方法和理念、更好地发挥自己教学的水平,实现参加这次外出培训的目的,让自己的教学教艺更上一层楼。

5.赴昆铜中学学习考察心得体会 篇五

为了深化学校课改,提高学校教学质量,2012年10月25日下午我与部分老师及学校主要领导共赴昆铜中学考察学习。这对于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我来说无疑是一次拓宽视野、提升自我的良好机会。而在这次的外出学习期间,我收获颇丰。下面我就这次的外出学习谈一下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一、班级管理方面

作为一名新班主任我明白自己要学习的东西很多,而从走进昆铜中学尤其是走进他们教室的那一刻起,我体会到了“眼前一亮”的感觉。他们整个教室的布置非常有个性,彰显出班级特色,在教室的墙面上能够看到班级精神、班花、班训等体现班级文化的东西。同时教室的书柜也摆满了各种各样的书,可以感受到浓浓的学习氛围。在教室里最吸引人目光的并不是条条框框的学校或班级管理条例,而是那些出自学生之手,凝聚学生智慧的各个模块的设计。这让人感觉到这个集体的生命真的是学生赋予的,集体的意义是由每一位为学生缔造的。每一位学生都表现出了比较强烈的集体荣誉感,而班委也能够按照要求认真履行好自己的职责。由此我思考,作为一名班主任工作中心应该是营造良好的环境,要深入了解学生,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发挥集体的力量。

二、教学方面

我们此次外出目的便是学习,我是新老师,可以说我此前对课改的了解并不是很深刻,尽管在学校期间有边教边学,有向其他老师学习,但相对来说这样的输入还是略显单薄。这回走进课改模范学校昆铜中学的课堂,领略到了那边教师的课堂教学风采,欣赏了他们的教学艺术,我觉得有以下几点值得借鉴学习:

1、公平公正,关心学生。在他们的课堂当中学生发言相当积极,课堂氛围很活跃,我觉得这与他们实行的是小班教育有很大关系。因为相对来讲人数比较少,老师无论是上课还是下课关注的面会更广一点。这样的话他们的学习动机会更强一点,课堂上的表现欲也会相对提高。而对于目前教学条件相对有限的我们来说,更应该抓住课下时间,深入了解学生,让他们感觉到自己被关注,及时疏通他们的思想。

2、联系实际,学以致用。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多创设一些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的情境,比如说让学生设计出英语角什么的,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来展示自己所学的知识,这样的话他们能够感受到一种成就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会更有动力。

3、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在课堂当中教师要明确自己的角色,学会适当适时放手。要充分利用好初中生有比较强烈的表现欲这一实际情况,根据学情设计各教学环节,由易到难,多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当中来,使课堂“活”起来。与此同时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

4、不断提高自身基本素质。教师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直接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自古以来就强调身教胜于言传,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做到,而且要做的更好,更具有示范性,在无形之中为学生树立榜样要想做到这些,教师还要不断的完善自己,不断地

学习有关知识,提高自身素质,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才能在学生中树立实实在在的形象。教师的基本素质也包括业务水平。通过这次学习,我认识到自己业务水平的不足,认识到与那些老教师之间的差距是那么的大。以后,我将会把学来的教学方法和管理方法应用于实践,真正的做到学以致用。

6.中学考察的学习体会 篇六

两分行文化的基本特点

一、积极强化员工对企业文化理念的认同。

兴业银行南宁分行, 始终如一地实践着“发展中我们共成长”的理念, 为一批批有志之士提供了建功立业的机会, 造就了一批批职业经理人。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 该行按照“建设一流银行、打造百年兴业”的战略目标, 坚持“效益、质量、规模协调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服务源自真诚”的经营理念, 努力营造着简单、和谐、朴素的企业文化氛围。

光大银行南宁分行, 重视企业文化的推进, 秉承“精品银行、诚信伙伴”的文化理念, 积极宣传和贯彻“诚信为本, 创新为先, 团队合作, 卓越执行, 和谐发展”价值观, 努力培养着“感恩、进取、担当、和谐”的意识。

两分行的共同做法, 一是重视理念渗透, 积极传导总行企业文化体系理念, 把企业理念、企业战略融合渗透到员工心灵深处, 体现为员工的精神风貌, 成为共同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二是强调引导和参与作用, 通过组织座谈讨论、适时宣读理念等多种形式强化渗透, 形成了人人自觉以文化理念指导行为的风气;三是根据自身实际和区域环境, 提出适合本行发展的文化特色理念, 把务实、诚信、共赢作为文化理念基础, 指导经营行为, 取得良好效果。

二、重视员工的行为养成。

一是明确员工遵循的行为模式, 主要包括依法合规工作和开展业务经营, 关注市场、把握客户需求、创新产品和服务, 把银行利益置于部门和个人利益之上等, 按照总行的“规定动作”组织开展好各项企业文化活动, 促使员工养成践行核心价值观的自觉习惯。

二是做到“落地有声”, 结合实际, 通过各种载体虚功实做。如光大银行南宁分行通过“微笑是企业的第一张名片”理念的灌输, 配合“微笑之星”评比等活动载体, 在员工中形成争做微笑服务明星、提高服务质量的良好氛围;兴业银行南宁分行把文化理念和经营实践密切结合, 在经营中做到“风险共担、利润共享”, 在管理中做到“从严治行、专家办行、科技兴行”。

三是加大考核力度。两家单位都通过引进平衡计分卡等考核手段, 不断完善考核机制, 以制度为辅助, 培养员工自觉、自愿、自警、自省的良好职业道德和素质, 为综合化发展和精细化管理奠定了基础。

三、多角度推动文化实践活动。

一是塑造品牌文化。两分行积极挖潜经营特色, 做好自身品牌宣传, 提升了品牌实力。兴业银行南宁分行“打造一家一流的百年老店”的形象塑造, 光大银行南宁分行“阳光理财”等业务品牌的宣传都卓有成效。

二是营造竞争文化。两分行按照“服务广西经济建设, 促进各项业务快速健康发展”的经营指导方针, 深入实践广西“三大战略、六大突破”的发展战略, 坚持“服务取胜, 效率取胜”, 加大市场营销力度, 在竞争中不断提升服务水平, 支持当地经济发展, 各项业务得到快速增长, 成为北部湾经济地区的佼佼者。

三是建设和谐文化。在“和谐发展”的核心价值观的前提下, 两分行能够融合本行特色和当地文化, 对行内加强沟通交流, 树立传承美德, 对行外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如光大银行开展的“寻找帮助过我们的人――对客户的感恩”、向光大集团定点扶贫学校捐赠财物等系列社会活动, 得到了公众、媒体的一致好评。《南宁晚报》连续八期进行跟踪报道, 广西电视台、《南国早报》等也多次进行报道, 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反响, 该行也被中国金融工会授予“全国金融系统劳动关系和谐企业”。

四是丰富人本文化内涵。兴业银行南宁分行提出“快乐工作, 享受生活”, 通过行歌比赛、拓展培训等活动, 提升员工对兴业银行的忠诚度;光大银行南宁分行通过“雏鹰行动”、“飞鹰行动”等活动, 关心、支持员工队伍成长, 并获得“全国金融系统学习型组织先进单位”称号。两分行通过实行职业生涯规划、专业职位序列、完善制度, 努力营造一个力争上游、优胜劣汰、崇尚专业的人才环境。

两分行主要经验与启示

一、要强化理念渗透。

无论兴业南宁分行在短时间创造优异经营业绩, 还是光大南宁分行在当地保持良好经营态势, 可以说都是认真贯彻其总行企业文化理念和发展战略, 并严于执行的结果。目前, 各商业银行纷纷成立了企业文化相关机构, 负责企业文化的传播和推广, 但也存在“一头热一头凉”的现象, 所以在文化理念的灌输与渗透中, 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要梳理企业理念, 有意识地引导和创造适合自身发展的使命追求和核心价值观, 使企业文化真正成为能够反映企业行为、指导企业实践、对企业真正发挥作用、推动员工进取的价值理念。

二是要通过挖掘基因、筛选梳理、精炼升华、凝练文字, 结合基层实际和员工层次特点, 拟定阶段推广实施计划, 便于基层行把握进度。

三是要畅通企业文化理念传播渠道, 通过成立研究小组、印制宣导手册、加强师资培养、开展学习培训等, 提炼经验、探寻方法、确立准则、行为带动, 将核心价值观融入制度和流程建设之中, 通过沟通、辅导, 和员工达成共识。

二、要培养“企业信仰”。

两分行通过文化理念的深植, 使员工自觉成为企业文化的传播者、感召者、激励者, 从而提高了团队合力, 提升了可持续发展能力。可以说, 在商业银行基层单位的建设上, 培养员工的“企业信仰”尤为重要, 只有这样, 才能形成合力, 体现所有要素的利益, 打造双赢、多赢以至共赢的发展平台。

一是培养员工战略性系统思考能力, 对客户类型、结构、战略方向、核心竞争力、关键业务领域、经营模式等有清晰认识, 全方位关爱、感受企业发展, 做企业竞争发展的推动者。

二是融汇特色, 结合周围环境及各发展因素的特点, 发挥市场、信息、地域、资本等纽带作用, 最大限度整合内部诸多因素, 如鼓励来自同行业和不同行业的员工互补, 做文化的传承与继任者, 针对不同层次员工如代理用工等开展活动, 提升企业的向心力。

三是提倡和激励团队协作、以客户为中心、平等对待客户和员工, 从价值观的共识、能力的提升等多个方面凝聚“企业信仰”, 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要加强日常管理。

7.中学考察的学习体会 篇七

3月24日—3月26日,在区教委和进修校领导的带领下全区中学和一贯制学校办公室主任一行60余人,赴成都部分名校进行了学习考察活动。通过看、听、阅、思、交流收获颇深。现结合自身及学校的实际,总结反思如下:

一、首先摆正一种观点:学习不能“克隆”。

名校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经验,每一所学校都使我耳目一新。但不能采取“拿来主义”,“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老训,我们应牢记。我一直主张:学习他人,不是否定自己。这名学校的确有他们的办学特色但并不是这些学校各个方面都很好,而是他们在某些方面独树一帜,标新立异,在某一方面取得突破和成功,形成了特色,以特色赢得发展和声誉。而我们不能完全效仿他们的特色之路,我们应学习他们成功的经验和做法,走好自己的特色之路。

二、相同的“出身”。

名校的前身都是非常差的学校,他们的发展都是“从奴隶到将军”。他们曾是频临撤并的薄弱学校,他们以行动验证了“置之死地而后生”,“不破不立”,“穷则变,变则通”的老话,不墨守成规,从变革中硬是冲出了一条康庄大道,创出了名气,甩掉了窘迫,迅速改变了原状而让人瞠目。再反思一下我们自己,当前我们无论哪一方面都比他们想当年强百倍,学校发展不好,我们没有理由,所以,学校发展慢,不要找借口,学校没名气,都是我们的错。

三、相同的发展路子---靠特色立校。

学校特色就是学校的旗帜和品牌,是全校师生可继承延续的一种文化脉络。一但形成特色就成了文化,它在某届校长手里诞生,却不会因这届校长离去,学生毕业,教职工调动而缺失,它早已具有了某种文化力量。一所学校如果打造不出自己的特色,就没有自己的办学之魂,就会缺少一种灵气,学校的发展的原动力就不足。这些名校就是凭借独创的一着鲜,发生了质的嬗变,从而成为崛起的典型代表。所以我们如果没有特色,就永远没有出头的日期。

四、名校都有一位好校长。

先有名校还是先有名校长?实质上是先有名校长,名校长是通过名校来发现的。“一个好校张就是一所好学校”,这是一句老话了,但却有深刻的道理。“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的老话不俗,后六中学校长寄语说得好:“一头狮子领导的一群羊,强过一只羊领导着一群狮子。”

感谢教委领导给我们这次学习的机会,本次学习考察进一步开阔了视野,拓宽了思路,下一步把学到的先进理论与本校实际结合起来,在学校管理的实际工作中取得更好的实效。

8.赴孝南区实验中学学习考察报告 篇八

饶敬平

2013年5月7日,在张懿校长的带领下,我校部分行政干部和教师代表一行25人赴孝南区实验中学参观学习。通过听汇报、和教师代表交流、听课观摩等形式,近距离接触了这所曾经号称“城区教育的航母”、孝南区教育的龙头学校,观摩活动让我们一行人大开眼界,学生们的学习激情令人耳目一新,教师们的敬业精神令人感动,整个活动令我们受益匪浅。现将个人的学习体会报告如下:

一、学校基本情况

孝南区实验中学组建于2001年7月,是孝感市孝南区一所颇具规模的重点初级中学。一校两区,占地面积48亩。学校现开设56个教学班,学生总人数3294人。其中七年级16个班,共计937人;八年级20个班,共计1162人;九年级20个班,共计1195人。该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261人,其中专职教师236人,中学特级教师1人、高级教师47人、中级教师139人。具有研究生学历的3人,本科以上学历的161人;省级名师1人,区级名师2人,省级优秀教师12人、市级骨干教师及学科带头人共27人、区级骨干教师35人。

该校硬件设施较为完备,能够满足现代教育的需要。建有国家AA级标准化档案室1个,能容纳200余学生同时阅读的图书室1个,大型多功能会议室2个,标准的课件制作室3个,高标准的理化生实验

室8个,现代化音乐室与美术室各2个,现代化多媒体教室60个。该校与时俱进,积极探索,在全体实中人的共同努力下不断取得辉煌的成绩,赢得了社会与家长的广泛赞誉和上级主管部门的肯定!曾荣获国家级“阳光体育俱乐部”、湖北省教改实验学校、湖北省安全文明校园、孝感市规范化管理学校、孝感市教科研先进学校、孝感市花园式学校等荣誉称号。荣获省市区级劳模、优秀教师、教育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的教师达100多人次,120多名教师的优质课、优秀教案及优秀课件在国家、省、市各级竞赛中获奖,400余篇论文在各级各类报刊杂志上发表。

目前,学校正轰轰烈烈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打造高效课堂,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在各班级学生中开展小组建设,实现学生自主 1

管理、自主学习;在教师中加强责任管理,强化教师之间的协作。在课堂形式上实行先学后教共同探究的模式。教学过程中使用统一编写的导学案。

二、主要经验与做法

1、办学理念——创新

近年来,该校本着“以人为本,科学管理,求真务实,质量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围绕素质教育这一主线,牢牢把握改革创新这一关键,激活了全体师生自主创新的欲望,激发了全校文化创造的活力,实现了学校的和谐跨越发展。学校的办学理念已经成为全校师生的共识,并且内化为广大师生的自觉行动。

办学目标:决策民主、管理规范、和谐共建、质量一流。办学方略:质量立校、创新活校、科研兴校、特色强校。学校愿景:花园·乐园·学园·家园。

校训:明德明礼,笃志笃学。

校歌:荆楚少年之歌。

校风:团结、拼搏、求实、创新。

教风:严谨、博学、厚生、善导。

学风:自主、合作、乐学、上进。

2、校园文化氛围浓厚

走入实验中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条横幅——“步入和谐校园,为了崇高使命”。在校园内,你会看见很多励志的标语、图片和宣传画。校园的橱窗、过道上随处可见优秀学生的大幅彩色照片、寄语和学习心得体会。

走进教学楼,走廊两旁的墙壁上是学生的作业展、手工作品展、书画作品展。校园网络、广播、黑板报、校园简报等也得到充分的利用。在每天上午和下午上第一节前,学生都要唱励志歌曲,既能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又能激励学生的斗志。漫步在这所校园,你能不由自主地受到校园文化的熏陶。在很多班级的教室里有这样的标语“在细节中追求卓越,在平凡中追求伟大”、我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等等;伴随着“普通话是母语,每天要练习;日记卫生,每天不能忘记„„” 这灵动的歌声,悠扬的旋律,我们和孝南实验中学的师生一起感受到成长的力量。这首《养成教育之歌——我要这样做》,已成为孝南区实验中学学生们传唱的经典曲目,14种好习惯,从学生们口中娓娓道出。

3、实中的管理

(1)实中的管理理念和制度

实中的管理理念是:管理就是沟通、服务和引领。

学校管理、课改的推进,制度是保障。实中改变管理模式,改变考核评价方法,现以年级管理为主,以年级落实为重,各处室以指导、督促为主,处室人员分配到各个年级中包班、包科协助年级落实工作。

(2)课改的相关规定:

①干部先行一步。所有行政干部必须使用导学案,采用阳光生态课堂模式上课。

②各年级组织行政干部包班、包学科,落实对导学案编制和阳光生态课堂模式执行情况的管理、督促、检查。

③对全体行政干部上课情况进行清查,没有使用导学案或没有采用阳光生态课堂模式的将实行治庸问责。

④对教师编制、使用导学案和上课情况进行检查、通报,并对不按要求落实的教师进行分层辅导:第一次由年级主任与年级分管教学的副主任进行方法指导,不停课;如仍无改正,第二次由年级分管副校长进行思想与方法辅导,停课学习;第三次由校长亲自进行思想辅导,并责令写出思想认识。

⑤奖励措施:

1)每月评选优秀班级、先进小组,学校给年级提供1000元奖励资金进行奖励;

2)每月评选优秀教研组、优秀导学案并给予表彰、奖励;

3)每学期评选优秀教研组、优秀教师并给予表彰、奖励。

4、实中的教师与教学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为了推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学校制定完善了系列校本培训制度,并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培训活动,有效提高了广大教师的专业素养。学校鼓励青年教师在职进修,对于表现突出的教师,学校组织外出考察,有效提高了广大教师的专业水平,打造了一支德才兼备、人格高尚的教师队伍。

(1)教师的激情与精神

实中的教师对教书有一种激情和精神。爱学生,爱教学,爱教育,这是实验中学的老师能够保持充沛精力的秘诀。这种激情和精神是全方位的,不管是年轻教师,还是有丰富经验的中老年教师,他们都把自己的热情投入到教学中,使得整个学校呈现出一派勃勃的生机。

(2)教师旳备课

实中的教学使用统一编写的导学案,从我们听课的情况来看,导学案编写的质量还是不错的。导学案是课堂教学的载体,是学生学习的方向盘。各教研组编制导学案,必须全员参加,集体备课,一课一案。导学案应包含以下四个部分:一是学习目标;二是自学导读;三是合作探究;四是当堂检测。对学习目标的提出,教研组通过集体备课、集中讨论,根据课标成体系地列举出教材的知识点,能力点,各单元的侧重点,疑难点。主备人根据集中意见,结合学情提出简洁、明了、有效、实用的学习目标。自学导读部分依据学科、课型特点而设置,政、史、地、生科目的教学任务立足于课堂完成。课前预习、自学尽量在课堂中进行,尽量能在课堂中完成主要的读记内容,因此,政、史、地、生学科的自主导学部分要尽量涵盖课时内容,只是一些疑难点设置在合作探究部分,对自学部分要加强课堂的自学检查、检测、反馈。数理化的自学导读部分比较简洁,选择一些课前自学中能完成的基本问题。语文、英语则视课时内容情况而定,但必须加强预习和自学检查。数、理、化、英学科都设置一定数量的训练案,所有学科都设置一定数量测试案。测试的内容是单元检测及单元错题检测,做到现学、现考,知识点,能力点过关,周清月结。合作探究部分是教案与学案合一的结果,是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过程的载体,导学合一。当堂检测部分题量适当,以少而精为主。导学案的编写、使用九步流程:主备人自主备课——教研组集体备课修改——年级负责人审核签字、印刷——上课教师三备导学案——学生课前自主学习——批改或检查导学案自主学习部分——课堂使用导学合一——课后反思——教师、学生整理导学案。教师使用导学案要做到:会编、先做、善用、精改、常反思、勤整理。

(3)教师的教学

一是落实好课堂教学的流程——七星教学法

课堂教学一般环节是:展示学习目标——预习自学检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点评——点拨提炼——当堂检测。课堂教学模式不死搬硬套,结合实际,符合学情,遵循以下八个原则:①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②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原则;③有效性高效性原则;④培养学生自主管理和习惯的原则;⑤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习惯的原则;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学生潜能的原则;⑦落实知识点、能力点、考点的原则;⑧培养学生阳光心理,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感到愉悦的原则。课堂教学注意以下六个方面:①必须使用导学案,无导学案不上课;②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认真落实课前预习,课中自学预习检查;③合作探究,学生展示是主,教师点拨、提炼归纳是次,不能主次不分;④激发学生、调动学生、发展学生是核心,完成教学目标是重点;⑤导学案有发必收,有收必改,有改必评,有错必纠。⑥培养学生能力的主要目标是:会预习、会讨论、会合作、会展示、会点评、会纠错、会整理资料、会反思改进。落实课堂教学流程做好以下四项工作:第一,落实好课内比教学及课堂模式过关课活动;第二,年级管理加强督察、巡查、记载、反馈;第三,以年级、教研组为单位经验交流或开展论坛讨论活动;第四,加强学生对课堂模式的培训。学生对课堂模式熟习,明确自己在各个环节中扮演的角色,知道怎样做,怎样做的好,在课堂中会小组管理,会自我约束,会自我管理。

二是抓好小组建设

小组建设是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及习惯,自主学习能力及习惯的关键,是课堂教学新模式实施的保障。建设小组,细化管理单元,让学生在小组中感到家的温暖和责任,让他在他管和自管中成长,让他成为自管的主人。

①划分小组,每组六人,分上中下三层各两名;

②培训小组长。担任小组长的同学成绩不一定是最好的,但一定是最热心、最有责任心、组织能力较强的学生,相对来讲,一定条件下每个学生都可担任小组长。

③定组名、组训、组标,加强文化建设,强调互帮互学。④定规、立制引入竞争机制。

⑤当堂评价,当天小结,一周点评。

⑥定期总结、反馈、激励。

⑦组织活动、强化小组文化。

三、实验中学经验对我们的启示

这次实中之行,虽然时间短暂,但对我们启发很大。总的感觉,实中的很多理念和做法与我们差不多,只是他们做得更好、更精细。有鉴于此,这次考察学习对我们有很多借鉴、学习的地方。

1、落实德育主导地位,发掘学生的内在动力

实验中学高度重视德育教育工作,他们明确提出:抓德育就是抓教学质量!他们的德育工作用的时间多、涉及领域广,每一项活动都

进行精心构思,都收到很好的效果。事实证明,磨刀不误砍柴工,教育的最终产品——学生,就是最好的阐释。好的德育工作并不是空洞无味的说教,也不是脱离实际的生搬硬套,而应该是融科学性与艺术性为一体,用富有生命力的活动来吸引学生的主动参与,在活动的过程中巧妙地融入多元的教育意图,这样才能触动学生灵魂,让学生在自我体悟中实现自身的完善,最终获得和谐发展。只有学生自身具备了崇高的道德追求、良好的行为习惯,才会产生不竭的学习动力和发展欲望,有了这种发自内心的“原动力”的驱动,学生自然会在知识的学习、能力的提高、素质的锤炼上狠下功夫。

2、狠抓常规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质量提升的关键。

和所有的同类学校一样,实验中学也曾经走进了时间加汗水的泥潭,但是近年来,他们加大了课堂教学改革的力度,建立了各种行之有效且结合实际的规章制度,向课堂教学要质量、要效益,从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布置、辅导等方面实行科学的、切实可行的精细管理,打造高效课堂。进过几年努力,实中教学质量连年攀升。我想,我们要提升教学质量必须要做到一下几点:

①树立三种理念。一是树立把时间让给学生的理念。老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摆正自己的位置。45分钟的课堂只有十分钟左右属于你,不要全堂包办,目中无生。二是树立把课堂交给学生的理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树立学生是上帝的观念,让各个学生自由发挥,教师只在课堂中适时点拨,指点迷津。从实验中学教学中,不难看出整节课基本上学生自己在讲台上讲,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及看法。三是树立把自由还给学生的理念。不要要求学生一个步调、一个版本、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让学生在自由的天空中轻松的翱翔。

②培养一种习惯。提前预习,抓紧时间,完成教师的导学案,敢疑好问的习惯。教师上课一天前,要抛出导学案,课堂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提问,鼓励学生解决问题。

③解决一个难题,达到一个目标。全体教师振奋精神,要有一个高昂的精神风貌,立足讲坛。这是一个难题,要解决这一难题,必须上下齐心,同舟共济,必须吃得苦中苦,必须有得力的奖惩措施„„否则,达到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的目标就是一句空话。

3、树立以“教学为中心”的思想。

实验中学全校上下通力协作,协调各方面关系,围绕以“教学为中心”,支持教学,服务教学,关心教师,不让一线教师分身、分心,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学中去。这些,都极大的调动了教师的教学热情和积极性,使教师有“有激情、有追求、有效率”,把心思用在教学上,用在如何提高教学质量上。

4、要有浓厚的研究氛围。

实验中学给我们的另一印象是研究意识特别浓厚,校长研究管理,教师研究教学,一同探讨新课程教学,谋划中考战略,研究复习策略,探讨教学效果和学习效率。思无它事,心无旁骛,达到非常专业和精细的程度。这也是我们应该认真学习的地方。

总之,短短一个上午,对于实验中学的考察学习尽管是走马观花、蜻蜓点水,但印象深刻,感触颇多。实验中学能够成为孝南区初中教育的龙头学校,难道我们楚澴中学就不能吗?因此,我们在叹服实中老师的敬业精神,赞赏实中师生教与学的激情,欣赏实中师生对卓越与崇高的追求的同时,我们每一位在座的楚澴人,更应进行深深地思考。我们应该结合我校的实际,有针对性的借鉴实中经验,科学管理、精细教学、抓好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再创楚环中学教育的辉煌!

9.中学考察的学习体会 篇九

学校特色:培养“生存能力”

日本长野县高岛小学校建校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是长野县非常著名的小学之一, 现有学生280多人。校训以“质实刚健”为准则, 培养学生具有诚实的本质和强健的体魄, 一直致力于探索独特的教育目标“自我革新”, 即通过对自己的锻炼来拓展自我的生活方式, 培养学生能够凭自己的力量切实追求事物的本质, 以求磨练出自我更新的学习能力。该目标贯彻了学习指导要领中对“生存能力”培养的指导方针, 并结合学校特征制定的具有自我风格特征的课程。

该校有着三大核心支柱课程模块, 第一是让学生亲自动手解决问题, 以从中体验喜悦感的“白纸单元学习”; 第二是充满学科性特征, 使学生能体会到易于理解喜悦感的“学科单元学习”;第三是通过反复练习和个别指导, 使学生能体会到掌握知识喜悦感的“演练单元学习”。通过这三大课程模块来夯实“生存能力”培养所重视的基础学习能力、丰富的内心体验、健康 的体魄, 以此实现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习得, 促进在应用知识技能、解决现场问题的过程中所必需的思考力、判断力、表现力以及其他相关能力的培养。

以该校的第一大支柱课程“白纸单元学习”课程为例, 该课程属于综合学习时间课程内容之一。“白纸单元”是指从白纸状态开始, 由各年级自主开发学习素材, 教师和学生协同作业自由创造。以手工制作、户外调查等实践性内容为主, 贯穿于一至六年级, 不同年级的课程内容、材料和教学方法略有不同。其中, 一年级和二年级主要为贴近生活情境的生活课, 如参观当日一年级为手工实践课, 主题是让学生利用大小形状不同的纸箱、纸盒来创造自己喜欢的生活中的人、事、物的形状。教师则通过电脑制作, 打印资料展示等指导学生进行绘图、设计、裁剪等多种方式具体操作, 有的学生制作出电冰箱、微波炉等家用电器模型, 有的学生制作出桌子、椅子等家具模型, 而有的学生甚至利用剪刀、胶水、刻度尺等工具做出与自己等高的大型机器人模型, 形象逼真, 其非凡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令参观者极为惊讶。

白纸单元:建设“大家的活动基地”

为了培养学生的户外“生存能力”, 可以灵活采用各类知识进行协同学习, 因此, 该校展示了一门非常特殊的“白纸单元学习”课程。该课程名为“大家的活动基地”, 利用校园里闲置的区域, 让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和建设自己的娱乐场所, 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自发、自我责任、协同性和自我评价的能力。整套课程面对三年级小学生, 共有用81课时, 其中主要利用综合学习时间40课时, 国语2课时、手工制作10课时、图工10课时、算数2课时、学校裁量17课时, 课程安排如下:①寻找场地 (4课时) :寻找可以游乐的场地、寻找场地所有者、如何获得使用权;②整顿场地 (22课时) :除草、清除杂物、制作扶手和台阶、设计出入道路和规划场地;③制作游乐场 (40课时) :秋千、跷跷板、滑轮索道、攀岩、独木桩等各类游乐器材的制作;安全性、舒适性、娱乐性的保障;收集和节约材料;测试;④宣传招待 (5课时) :制作宣传海报;以年级为单位策划活动方案;⑤复原场地 (10课时) : 还原场地原有状态归还给所有者;召开总结大会。

在协同作业中该课程主要是考虑在实践手工制作中, 将如国语、手工制作、算数等常规课程所学习的知识整合起来, 从一张白纸开始进行规划设计, 互相协作。比起简单的教室内手工制作活动更加复杂, 两三人的小组模式已经不太适合这类课程的开展, 因此不仅需要学生自己设计器材和规划场地, 还需要学生协作分工, 磨合团队精神, 综合使用包括笔纸、计算机、网络检索、照相机、打印机, 以及手工制作所需的剪刀、锤子、木锯、搬运车等各类器材。

户外实践:“一起来创造游戏场所”

在“大家的活动基地”课程中, 笔者参观了其中一节名为“一起来创造游戏场所”的指导课程。

课程对象:三年级 (2) 班。

课程定位:本节课位于制作游乐场40课时中的第30个学时, 上节课为种活动”等, 与学生进行交流, 深化学生对活动目标的认识, 进而确认本次课的达成目标;其次引导学生相互协作、各司其职, 利用所学到的理科、数学等知识, 配合本课程已教授过的内容, 让学生研究出打桩、锯木、搬运、打结、滑轮制作、树桩固定等具体的操作方法。运动基地中游乐器材的制作, 本节课则继续上次课的内容。

小学生们在锯圆木和协作钉木桩

学习目标:要求学生在运动基地中现场制作游戏器材, 在协同合作的基础上考虑如何制作安全、有意思的游戏器材, 并对器材进行测试调整, 指导学生在制作和调试的过程中获得协作解决问题的耐心和能力,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最终完成大家共同的目标“运动基地”的建设。

注意事项:需要在操作中密切注意学生的操作情况, 以免受伤, 尽量在认可学生设想和辛苦劳动的基础上, 提出适当的建议, 使之能更安全执行的实践活动。

教学步骤:首先确定课题, 教师积极指导学生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实践活动, 如提出问题问“想做什么样的活动”, “通过哪几个步骤完成这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 教师将历次课堂中的照片导入到多媒体中展示给大家, 学生互相讨论后利用已经学过的知识, 在教室里分组, 利用计算机或者笔纸设计出自己想要的游戏器材, 选择合适的器材搬运到户外指定的场所, 然后展开具体的实践活动。在游戏器材制作完成后进行各项测试, 学生将整个课堂所学到的内容整理成报告, 分组相互展示, 互相提出意见和建议, 教师则适当指导学生利用计算机、打印机、照相机制作成海报形式予以公布。在笔者参观的这堂课中, 教师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 分派到户外制定的地点, 要求各小组自己协同完成器材的制作。在学生的制作过程中, 教师不停地巡回观察、指导每个小组的工作。

比如打木桩, 学生根据设计图纸计算合适的间距、深度, 首先衡量尺寸锯开原木, 其后商议打桩方法, 先以铲子挖出泥土, 刨出石块, 后放入木桩, 小组内两人合作, 一人支撑一人敲打, 用铁锤敲打木桩使之扎入土中数十厘米左右, 在这一过程中根据铁锤敲打木桩时发出声音来判断木桩的深度和稳定性。教师则在学生进度缓慢的情况下, 根据学生的需要给予积极指导, 教会学生如何合理裁切, 如何使用锯子, 以及如何在安全省力的情况下打桩, 并将内容依次记录下来, 以便讲解时进行回顾和总结。

打制完成的木桩

利用自制绳索来运送木板

危险时刻教师挺身而出

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把位于山坡上体育馆后面的轮胎基地的轮胎运送至需要轮胎的滑坡, 并且运用学到的打桩技术再一次地在山坡的坡面上钉入了一个木桩, 然后把一个个轮胎用金属丝捆绑, 将第一个轮胎套在木桩上, 他们可以安全地从坡底通过攀爬结实的轮胎而爬上坡。斜面打木桩比较困的具体实施方案, 如何既安全又容易固定, 是使用圆木还是木板, 如何在斜坡土壤中定桩等, 反复动手操作反复修改方案。如“研究如何搭建、固定斜坡木桩图”的左图, 为固定大木桩, 大家开始设想用金属丝来捆绑固定, 而动手操作时却因木桩比较大很难捆紧, 所以教师和学生一起考虑固定的最佳方案, 图纸设计不行就采用实物实际操作;右图则是教师指导学生在平地采用实物演练, 因为斜坡上学生们的体力有限无法长时间负重, 木桩又比较沉重, 容易出事, 所以先在平地上做好设计后再移至斜坡上, 最终按照斜坡的度数在平地的土壤中斜着植入两对反方向的木桩, 再以两块小石板填入木桩间加固之。这对才三年级的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考力要求极高, 并且要能够就地取材、废物利用, 极大发挥了协同作业和头脑风暴的启发式实践式教学的效果。

研究如何搭建、固定斜坡木桩

学生们协同作业完成的攀岩和云梯

利用斜坡的地形特点, 测量完场地后, 分组讨论各部分的规划, 然后在材料有限的情况下利用计算器、计算机等进行合理的计算, 搭建攀岩设施和云梯。除采用木桩加废旧轮胎组成的云梯外, 还有索道、滑梯、石板台阶、登山梯等。不得不佩服这些学生, 才小学三年级就懂得因地制宜地创造自己玩耍空间的新天地, 从孩子们自己想办法收集使用搭配材料到具体施工测试, 无不表现出该课程对学生生存能力、生活能力的锻炼。

总结汇报大会

最后进行总结大会, 先由分工的各小组汇报和展示具体操作中的体会和问题, 然后教师总结本节课的进度和施工情况, 并对学生下次的活动提出了一些要求和期望。

后记

从这次学习指导研究会中, 可以体会到的是日本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广泛, 涉及自然、理解、环境、健康等多个侧面, 从低年级到高年级针对儿童年龄设计不同的教材、教具和教学方法, 形式多样, 因地制宜, 因“材”施教, 重点突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在实践中让他们体会到知识灵活运用的重要性。这也突出体现了其基础教育课程标准的核心价值, 即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透过这次“白纸单元学习”课程可以发现从白纸状态出发进行创造性学习并不是单纯放纵学生, 而是教师在坚持儿童原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下进行“描绘教学”, 教师不是采用强制灌输式教育, 而是在学习过程中充当指导作用, 积极为学生搭建学科知识与社会实践之间的桥梁, 使学生能够更加准确地掌握知识的概念和使用方法。课堂上教师放手让学生不断试错, 让学生在试错中总结经验, 学生们则经过不断试错逐渐达成目标, 从中感悟到成功的乐趣。在教材和教学设备的选择和使用上, 并非单一化的教授课程内容或者教授多媒体设备的使用, 而是让学生根据实践的需要自主选择, 教师则从旁指导, 灵活利用了综合学习时间的横跨式课程设置, 在协同学习和体验式学习上探索有效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日本文部科学省, 综合的な学习の时间, http://www.mext.go.jp/a_menu/shotou/sougou/main14_a2.htm.

10.中学考察的学习体会 篇十

通许县实验中学周志华

近两年来,实验中学一直把课堂教学改革作为学校工作重点,不断探索,大胆创新,努力打造高效课堂。

已取得了显著成效。为了把教改工作做得更加深入、扎实、稳妥。于9月24日下午四点,学校组织了68名骨干教师赴杜郎口中学进行了为期两天的考察学习。

我们走进课堂,亲身体验学生自主学习的整个过程,领悟高效课堂中学生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在报告厅内我们聆听了杜郎口中学校长崔其升关于该校的课改经历和高效管理的经验介绍,在校园内我们被凝重的校园文化所感染……。经过两天的学习,使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学生的学习原来可以如此的自由、轻松和愉快。相比之下,传统的教学模式严重地摧残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扼制了学生创新意识的产生,严重违背了教育规律和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一切从学生出发,把时间、空间、自由、精彩和快乐还给学生,满足学生的发展和成长需要,每一位教师必须去潜心研究,努力做到。

11.衡水中学考察纪实 篇十一

近年来,高校长一直非常重视我校教师外出学习交流,开阔教师眼界,提高教学能力。此次利用高一学生军训期间由王书记带队,让高一授课教师共计29人一行外出赴河北参观了著名的衡水中学。衡水中学距衡水市高速路出口大约30分钟路程,在衡水市一个偏僻的地方,如果仅仅从外面看很难把它和中国十大名牌中学联系起来,校门不仅破旧而且也没有什么特色,周围是一排普普通通的民房一条凹凸不平水泥路。但是如果一拐进进入衡水中学的路口我们被路两旁的大幅学生宣传的照片所吸引,路两旁的墙上悬挂的是2013年衡水中学考入北大清华的104位学生照片,这个看起来还是非常让人震撼的。走近校门看着校门口的大幅衡水中学的活动宣传还是能看出这个学校还是有自己的一些特色的。

学校的门禁制度非常严格,他们这个学校实施的全封闭管理,进入这个学校必须由相关人员带进去,我们在门口等接待的老师就等了大概40分钟,在此期间由上级部门来检查也是有人带才能进去。进入校门以后会发现这个学校中间一条宽阔的柏油大道,左右基本对称,校园面积不大,但是非常紧凑,听领导的介绍对学校有了大概的了解,学校始建于1951年,河北省首批省示范,在校学生一万多人,高一高二分别为3100人左右高三4500多人其中补习生大概1500人左右,每年补习生考上北大清华的大概占总数的1/3。衡水中学在校的教职员工560余人特级教师12人。由于目前学生人数过多衡水中学也建立起了自己的分校(民办公助性质)。衡水中学招生的主要区域是

衡水市的桃城区大概招收1200名然后在衡水市招生80余名虽然他们介绍没有提及在本省范围是否招生,但是从考察的情况看他们还是在全省范围招生。在这个看是不发达的地方还有两个学校也是比较厉害的那就是衡水二中2013年25名考入北大清华。河北冀州中学2013年高考6名学生考入北大清华。通过参观和听领导介绍发现这个学校这些方面有一些自己的特点。

1.管理精细,要求严格。从高一开始对学生的自主管理要求比较到位,他们从高一一入校就进行军训,军训期间要求比较严格,在参观过程中看到很多学生站军姿时候和训练时候的照片,有几张特写。学生的耳垂不停的往下滴汗水。另外在军训期间主要让学生知道在衡水中学都要遵守什么样的规矩,如果犯了将会受到什么样的处罚。比如晚上22:05回宿舍必须尽快休息,如果回宿舍说话,第一次班主任批评教育,第二次全班进行讨论共同解决,第三次家长带回家进行反思教育,后面再犯就不要了。在高一教学楼上我还发现有家长在教室后面陪读,当时有老师和家长交流,学生家长认为孩子在衡中读书很是自豪,当地人也是感觉只要上了衡中孩子就肯定能上大学。所以很多人慕名而来把孩子送到衡水中学,他们要求所有学生必须住宿哪怕是学校附近的,甚至是教师子弟都在学校住校,每两周休息一次,所以也形成了自己的一个特点,就是休息时候外地家长来了住在宾馆和孩子待上一天半,每到寒暑假和高考报名的时候专门有旅游公司大巴组团接送孩子。学校学生是不允许带手机,学校装有IC卡电话机。学生一天打扫三次卫生分别是早操,课间操和下午的眼保健操时间,所以学校

不大但是非常整洁。

2.教学教研比较科学有效。这个学校由于师生人数比较多,也实行的是年级组管理的办法,他们学校的特点是科室人员比较少,年级组管理人多一些,一般年级组由4—6人组成是学校工作的具体执行者,用他们自己的话说科室和年级组就好像是教育局和学校的关系一样,年级组长都是学校的中层领导他们直接对校长负责,由他们选聘年级组的副组长和备课组长。也是三年一循环。这里说一下他们一天的安排,早上五点半起床17分钟后就上操,上完操后进行早读他们的早读是按照科目分了的,1、3、5语文2、4、6英语由科任老师辅导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早读,早读完了是早餐,早餐后有25分钟时间是学生预习时间,预习的内容就是后面要上的四节课的内容,上午四节课结束后还有一节自习也就是第五节,这节自习就是学生消化的上午所讲的课,12点午餐,午餐过后12:40到13:40午休时间,14:00预备在这个期间有个每周一歌,选取积极向上的歌曲,唱歌是鼓舞士气也可以振作精神。14:05开始上课下午先上两节课完了后有一节自习是自主学习消化阶段,然后接着还有两节自习,这两节自习有老师辅导而且是老师当堂针对当天的学习布置当堂作业,下自习后必须把作业交上来,晚上同样还有两节教师辅导的自习,同需要完成当天的作业。作业交上去后在下堂课上课前老师一定会将批改的作业发下去。学生的作业是老师们自己组合的试题或者学案。所以这个学校学生的资料主要是老师自己编写的没有购买外面的除了给重点班有额外的照顾外,都是学校根据学生实际编写的套题或者是资料。学生晚上

22:05必须休息连高三也是如此,这样就解开了我开始的疑惑,早上5点多久起床学生受得了吗?但是听完之后发现这个学校把白天的时间抓的非常紧,最后还保证学生每天有8个小时以上的时间休息。另外,这个学校的教研工作做得非常实在,衡水中学实行的坐班制所以保证了教研工作的常态化,没一年级的备课组长负责每一节课上课前一定要搞教研活动,每一节课都有主讲人提前备课然后说课,大家在一起讨论形成共识比如重点难点的处理,那些改讲那些可以省略等,有了共同的一个结构框架各个老师还可以根据自己所带班级的实际进行调整。这样的一节课就成了大家的一节课,和而不同各有特色。课程表的安排上也非常合理,比如地理课有的老师带的多在时间上久不会两天的课连在一起,会留有一定时间让大家坐在一起搞教研。他们经过这样的实践,也在搞分层教学模式,三个年级在三座教学楼上,管理很严每个教学楼上有楼管,上课期间不允许其他人上去,即使是有人参观也不准上教学楼,害怕打扰学生。学校的学生只分为了两部分重点班和普通班当然普通班的成分还是要少很多,他们领导也说正是这样的工作比较细致,年年的北大清华重点班和普通班里都有。另外该校的领导很自豪的给我们讲,他们学校教师的敬业精神和自觉性是非常好的,每一位老师对衡水中学的荣荣辱看的非常重,凡是要求老师做到的不存在做不到的现象。有些工作不用检查老师都会积极主动的完成。

3.校园文化建设有自己的特色。校园的广场有四大发明的雕塑,学校的每条路的两旁灯珠上都是本校学生的照片上面有各种类型的比如

考上北大清华的、高考状元的、艺术特长的等等还有一些宣传栏是让学生布置的比如庆祝教师节活动等让学生去布置策划。在上午课间操我们还看到了学生跑操的场面和当时在宜川中学看到的很相似密集跑喊着整齐的口号,每个人手里都拿着一本书在跑前进行诵读。几千人的课间操看着很整齐,很有气势。

12.中学考察的学习体会 篇十二

动机是激发学习者为达到学习目的而采取行动的原因动力,是语言学习的重要情感因素。对于外语学习者来说, 它是决定学习者成功实现目标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直接推动学习者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因,并影响着学习者的努力程度(蒋庆荣,2009)。动机研究在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及外语教学研究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这一研究在西方呈现如火如荼之势,而我国外语界则相对冷清(蒋庆荣,2009 ;刘东楼,2002),尤其是日语教学界的动机研究尚属起步阶段(蒋庆荣,2009 ;王婉莹,2005)。

基于动机研究在外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以及我国日语界的研究现状,本文旨在先行研究的基础上,对中日两国日语动机研究情况作一统计,以期为更多的研究者进行日语动机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二、外语学习动机的先行研究

在对第二语言学习的研究中,外语学习动机是语言学习者个体因素中最具能动性的因素之一。它受到了众多研究者和教育工作者的关注。

2.1以Gardner和Lambert为中心的研究

外语学习动机研究始于Gardner和Lambert。他们自20世纪50年代末就开始对第二语言学习动机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并提出了动机的社会心理模式,将动机分为工具型动机和融合型动机,还编制了用来测试语言学习态度和动机的标准化工具AMTB(Attitude/Motivation Test Battery )。 他们的理论模式和研究方法成为此后三四十年外语学习动机研究的主导模式和研究典范(张文忠等,2005 ;武和平, 2001 ;杨涛,2010,p.31)。但自从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 Gardner等人的研究受到了挑战。动机研究不再局限于从社会环境角度看对学习动机的影响,而更多的是基于学校和课堂教育环境下的外语学习动机研究。

2.2以Crookes和Schmidt为中心的研究

20世纪90年代初期,Crookes和Schmidt主张将动机研究与实践结合,与学校和课堂教育环境相结合,使动机的定义更明确,同时也为动机研究范围的扩大奠定了基础(守谷智美,2002,笔者译)。

2.3以Dornyei为中心的研究

20世纪90年代中期,Dornyei以匈牙利外语教师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外语学习动机策略的研究,该研究使他开始关注学习动机的时间性问题,即动机的过程观。他认为过程观对动机研究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学习动机的发展过程可分为多个子阶段,每个阶段都会有不同类型的动机影响因素发生作用,在二语长期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动机不断发生变化。 并提出二语动机过程模型,学习行动过程被划分为行动前阶段、行动中阶段、行动后阶段(杨涛,2010,p.33)。

2.4当代外语学习动机研究的多元化时代

外语学习动机研究前几个阶段的划分并不意味着该研究范式的过时或者是消失。当代的外语学习动机研究处于一个多元化的时代。近年来国际上主要的外语教学研究期刊, 如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 Language Learning,TESOL Quarterly,依然有前述各种范式和动机理论框架下的动机研究文章在发表。面向过程的动机研究固然具有广阔的前景和很高的理论与实践价值,其他类型的动机研究也还具有很强的活力。外语动机研究的主要开创者Gardner和他的同事还在不断完善语言学习的社会教育模式,在这些研究中,更多的动机结构成分被结合进来,更先进的定量数据分析手段被采用。研究者也在不断努力用自我效能理论、归因理论、自我决定等认知理论来解释外语课堂学习情景中的各种学习动机相关现象(杨涛,2010,p.34)。

三、中日两国对日语学习动机的研究

3.1国内关于日语学习动机的研究

随着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以来,我国的日语教育也呈现快速发展之势。特别是由于1978年我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及近年来经济的迅猛发展,日本企业纷纷进驻我国市场,我国的日语学习者不断增加(郭俊海 • 全京姬,2006 ; 候丽,2008,p.14)。面对着日语学习者的增加,我国国内的日语学习动机研究却起步较晚,且大多研究者将研究视线放在英语学习动机的研究上,这就更导致了日语学习动机研究发展缓慢。

目前国内关于日语学习动机的研究主要有彭晶 • 王婉莹(2003)针对清华大学学生日语学习动机、日语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作了考察,得出“强迫型动机”为专业学生特有的动机, 而“日语语言志向动机” 和“成就型动机”为非专业学生较高的学习动机,专业学生的学习效果更好。同时,还对日语教学现状提出若干问题。

王婉莹(2005a)中,以清华大学等大学日语专业91名学生为对象进行调查,得出日语专业学生日语学习动机学年差小,各动机的平均值一般保持在40%—70% 之间,同时还对学习者学习动机的强度、学习时间、动机变化、对教学的希望建议等进行了全面分析。

基于以上先行研究我们可以看出国内日语学习动机研究的一些特点:

(1)研究内容层面上存在不足。近年来的国内日语学习动机研究主要是对学习者的动机类型进行分类,探讨不同群体的主导学习动机。而动机是个复杂的系统,动机内部结构和诸多动机变量之间的关系复杂。所以在今后的研究中,应该更注重探讨动机内部诸变量之间的关系。

(2)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定量研究,方法过于单一。 Spolsky(2000)指出凭借单一的量表衡量学习者的取向、 态度和动机不可避免地会歪曲事实,学习也依情景、学习者的需要和情绪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所以在今后的研究中应注重定量与定性研究相结合,从而更全面的研究动机。

(3)研究主要着眼于横断的静态研究,即在某一时间点研究和观察学习者动机的情况。而几乎没有采用动态研究方法的文章。

3.2日本关于日语学习动机的研究

关于日本国内对日语学习动机的研究,守谷智美(2002) 中已做了详尽的叙述,本文旨在其基础上,总结自2002年以来,日本国内关于日语学习动机研究的新进展。

3.2.1守谷智美的研究

守谷智美(2002)中指出,自90年代后,日本教育界开始了对动机的研究,这与外语动机研究同实践结合,转向教育环境及课堂几乎同时。因此,对日语学习动机研究也可分为2个层面,即关于日语学习动机本身的研究及实际学习场景中的日语学习动机研究。

1.关于日语学习动机本身的研究

关于日语学习动机本身的研究,即为什么学习日语,主要是以日本国内及其他国家各个地区的日语学习者为对象, 对“为什么学习日语”进行问卷调查,其研究如表1所示:

以上这些研究中,大多数研究者还是遵循着融合 • 工具型动机二分法进行研究。主要研究融合型、工具型两种动机, 持有哪种动机能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2.实际学习场景中的日语学习动机研究

倉八(1993b,1994)探究了在教室这一学习场景下, 学习活动的性质和目标与动机有怎样的关系;三矢(2000) 中,研究了为提高日语学习动机,应该采取怎样的课堂活动。 这些研究都是基于实际学习场景中,学习活动的性质、方法与动机有怎样的关系这一目的而进行的。

3.2.2近年来日语学习动机研究新进展

自2002年以后,研究日语学习动机的有李受香(2003)、 郭 • 全(2006)、アンナ • バルスコワ(2006)、宇都木(2011)、 麻生 • 竹口 • 太田(2011)、渡部 • 日暮(2012)、吉川景子(2011、2013)等。具体情况如表2所示:

其中,值得注意的是麻生 • 竹口 • 太田(2011)对A大学研究生院工学府硕士、博士留学生共10人做的调查研究, 研究采取问卷加访谈的形式,得出了与先行研究大不相同的动机因子,像“本国的技术比较落后”、“想在日本这个发达国家积累丰富的工作经验”等;田中 • 小山 • 馬場(2006)中, 基于认知心里学的角度,探讨了学习动机的高低是如何影响学生改变学习方法的;毛賀力 • 福田倫子(2010)中,对比分析了中国的日语专业学生学习日语的动机和日本的中文专业学生学习汉语动机的不同,其中日语专业学生177人, 中文专业学生165人,得出中国学生的动机主要为工具型和融合型的组合,而日本学生的动机则是融合型和诱发型动机的组合;宇都木(2011)中对大学生日语能力与动机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吉川(2011)以高中生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提高其日语学习意愿因子与学习行为之间的关系;李增 • 有元典文对中国某公立大学3名日语专业学生及二外为日语的大学生3人进行了访谈,总结了其日语学习动机以及对日本人的印象。

从以上研究可以看出,日本关于日语学习动机的研究存在以下特点:

(1)研究内容层面上存在不足。不少研究专注于对动机进行分类,并且到目前为止,对日语学习动机的研究主要还是关注融合型动机和工具型动机,持有哪种动机的比重大, 哪种动机能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但鹿毛(1995)指出,应将动机置于学习过程中观察其大小。因此,不是仅仅将融合型、工具型动机置于两个极端进行比较,而应该在更大的框架内研究动机。(大西由美,2011)

(2)研究范围广泛。对日语学习动机的研究涉及了许多不同的国家、地域,但目前为止还缺乏统一的结论,没有普及性,今后应在更大范围内进行日语学习动机的研究。

(3)研究对象多样。与国内日语学习动机研究不同,日本的动机研究对象除了在校日语专业和非日语专业大学生外,还有留学生,工科生,科技工作者等。所处地位不同, 日语学习的动机也相应会产生变化。

结语:

上一篇:高二散文诗歌:恨月圆下一篇:小清新唯美经典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