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部2011年医政工作要点电子版

2024-07-14

卫生部2011年医政工作要点电子版(共12篇)(共12篇)

1.卫生部2011年医政工作要点电子版 篇一

贵州省卫生厅办公室关于印发 2011年全省医政工作要点的通知

各市(州、地)卫生局,厅直各医院:

为贯彻落实2011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和医疗管理工作会议精神,按照2011年卫生工作要点和全省卫生工作会议部署,结合我省实际,制定《2011年全省医政工作要点》,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2011年全省医政工作要点

二〇一一年三月一日

附件

2011年全省医政工作要点

2011年,全省医政工作继续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2011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部署和2011年卫生工作要点,全力落实公立医院改革有关重点工作,继续完善医政管理体系建设,以体系建设带动医疗质量的提高和医疗服务行为的规范,全面推进各项医政工作。

一、继续推进医改相关工作。

(一)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在去年试点的基础上,加大临床路径管理推行力度,在全省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开展不少于10个病种的临床路径管理,全省20%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开展不少于5个病种的临床路径管理。三级综合医院和县级医院分别组织实施基本和非基本临床路径,规范诊疗行为。同时鼓励三级医院、县级医院开展临床路径试点工作。

(二)以电子病历为核心医院信息化管理工作。组织部分医院开展电子病历试点工作,落实《电子病历基本规范》和《电子病历功能规范》,为实现全省医疗信息共享和以信息化手段实施医疗行为管理、医疗质量控制积累经验。

(三)继续开展“百万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工程”。为17000名贫困白内障患者实施复明手术,全省累计完成28000名白内障患者复明手术,今年是百万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工程的最后一年,各地一定要保质保量完成任务,同时也要对各医院的手术质量和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有效监管。

(四)改善医疗服务。继续贯彻落实《卫生部关于进一步改善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与管理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加大推行先诊疗后结算、志愿者医院服务、便民门诊等便民惠民措施力度。去年全省有不少的医院推行了先诊疗后结算,受到广大患者的欢迎。继续推进同级医疗机构辅助检查结果互认工作,对参加检验质控的三级医院进行检查结果互认。今年要求各市(州、地)对辖区内的二级医院推行辅助检查结果互认的工作。

(五)组织开展农村儿童白血病、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等重大疾病医疗救治工作。去年我省明确五家医院和两个市(县)开展试点工作,今年决定扩大试点范围。各地要把这项工作纳入继“百万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工程”之后的一项重要医改工作内容专抓,让患病儿童享受新农合带来的福音。

(六)开展医师多点执业试点工作。今年计划在全省九个市(州、地)开展医师多点执业试点工作,合理人才流动,引导高水平医师到基层多点执业,帮助基层医疗机构提高医疗服务能力,同时也体现医务人员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

二、实施“两项工程”、“一个治理”行动。

(一)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工程。去年我省三家医院获得国家临床重点专科项目建设,有力的推动了我省国家重点专科建设,今年要配合卫生部开展督导检查,保证项目实施效果。指导各级医院加强省内重点专科建设,提高我省医疗服务能力与水平。

(二)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按照卫生部《医院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标准》的要求,全面推进优质护理服务工程,巩固和扩大优质护理服务覆盖面。加强优质护理服务工程的总结、交流和人员培训,提高优质护理服务水平和质量,完善优质护理病房质量评价标准,加强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检查、评价,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三)开展抗菌药物应用专项治理行动。按照卫生部《医疗机构抗菌药物管理办法》的要求,在全省各级医院开展处方点评和超常预警,严格控制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和细菌耐药监测,对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抗菌药物使用量、使用率和使用强度进行排名和公示,将抗菌药物应用情况纳入全年“医疗质量万里行”的活动范畴,加大监督检查力度。

三、强化医疗机构和医师管理,完善医疗服务体系。

(一)各地要加强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管理。我省医疗资源严重短缺,各地在制订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时,要充分留有发展的空间,规划的目的是帮助行业有序的发展,而不是制约发展,一但规划通过,就应该认真实施。

(二)完善医疗机构管理规范和标准。各地要认真贯彻落实卫生部《医疗机构校验管理办法》,加强医疗机构诊疗科目准入管理,我厅将出台二类医疗技术管理办法和医疗机构开展执业行为记分管理办法,规范医疗机构执业行为。

(三)加强医师管理。我省去年医师资格考试、乡镇执业助理医师考试试点工作都取得了成绩。乡镇执业助理医师的通过率达60%,有效的缓解了乡镇卫生院没有执业助理医师执业的状况。今年在抓好医师资格考试同时,抓好乡镇执业助理医师的考前辅导工作,多为基层输送合格人才。

(四)加强医疗美容服务管理。按卫生部统一部署,今年上半年要开展对医疗美容服务的专项治理工作,各地要按照文件精神要求,抓好治理工作,严格执行医疗美容主诊医师制度,特别是治理医疗美容的虚假违法广告,促进医疗美容服务健康发展,保证医疗美容的安全。

(五)鼓励社会资本发展医疗机构。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意见的通知》精神,加快我省社会资本发展医疗机构的步伐,近期将出台加快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审批事项的有关通知,积极、健康、有序的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的医疗服务需求,同时鼓励社会资本向县一级所在地发展医疗机构,加快改变我省基层医疗资源短缺的现状。

四、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保障医疗安全。

(一)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推进省级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中心的建设,充分发挥已建立21个质控中心的作用,在各个临床专业全面开展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各质控中心要针对目前行业内的问题,认真开展工作,完成质控中心的职责和任务。

(二)继续组织开展“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各地要按去年下发的《贵州省“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实施方案》部署开展工作,按照属地管理原则,以市(州、地)为单位,进行自查、自纠、自评活动,向群众提供“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群众满意”的医疗服务。

(三)加强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认真贯彻落实卫生部《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组织开展全省第二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技术审核工作。组织落实手术分级、麻醉分级管理,开展植(介)入类技术、血液净化、肿瘤性疾病、内镜手术等规范化诊疗工作。

(四)加强院前急救建设和规范化管理,提高急救急诊服务能力。去年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清理“黑急救护车”专项行动,召开了全省首次院前急救工作会,明确了工作任务。今年继续加大管理力度,对长期治理不力、任其院前急救管理工作混乱的地方,将挂黄牌警告。

(五)组织做好重大传染病和重大疾病医疗救治工作。特别是手足口、甲流H1N1和高致病性禽流感,各地要认真总结既往成功的经验,落实好组织措施,组织好专家队伍,做到有备无患。

(六)认真组织对重大公共事件的医疗抢救工作。今年各级卫生部门和医疗机构,要加强应对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医疗救治能力,加强人员队伍建设,加大药品储备力度,发挥常备不懈、救死扶伤的精神,应对可能发生的公共安全事件。

五、加强血液管理,保障临床用血安全。

(一)加强监管理,规范执业,确保血液安全。加强采供血机构、医疗机构血液安全的监管理力度,强化对采供血液(血浆)全过程管理,规范采供血机构执业行为。

(二)建立无偿献血工作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要进一步改善服务设施、增强服务能力、提高服务水平。优化无偿人员结构,加强无偿献血的宣传动员,推动社会无偿献血自愿服务工作,积极推动固定自愿无偿献血队伍建设,制定并组织实施无偿献血工作发展规划,建设无偿献血长效机制。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做好部门协调工作,加强对无偿献血工作的领导。

(三)健全采供血服务网络建设。进一步规范和完善集中检测操作规程,加强储血点、献血屋、采血点的规划和建设,完善采供血机构信息化建设,开展区域化采供血信息系统建设试点工作。

(四)加强采供血机构服务能力和水平建设。加强采供血机构人员培训。继续以执业审查为切入点,加强血站基础设施、设备的更新和补充,加强血站实验室建设,完善血站、实验室质量评价体系。加强血站督导检查。开展核酸检测试点,提高血液检测水平,保证血液质量和安全。

(五)建立临床用血考核和评价体系。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临床合理用血的培训,提高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科学合理用血的水平,建立医疗机构临床合理用血的考核和评价体系。积极推行择期手术患者自身储血和自体输血。各级血站要主动提供技术指导。

(六)继续加强血友病诊疗工作。完善血友病患者基本信息、治疗信息及用药信息统一管理制度,规范血友病诊疗和凝血因子类药物应用。

六、继续加强护理管理。

根据卫生部《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制定我省实施细则,贯彻落实《护士条例》,发展和壮大护理队伍,维护护理人员的合法权益,逐步解决同工同酬待遇。加强专科护士队伍建设,提高护理服务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进一步规范医院护理管理和临床实践。支持三个护士专科培训中心开展工作,扩大培训范围。探索发展护理院,满足老年人群、慢性病患者的长期护理需求。继续加强护理专科建设,加强护理专科培训基地建设,配合医改任务加强县医院能力建设,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全省护理专科专业水平和能力。

七、规范医院感染管理工作。

进一步贯彻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及有关规范、标准。按照《贵州省卫生厅关于切实加强医疗机构消毒供应中心(室)规范化建设和管理的通知》,年底前完成全省医疗机构消毒供应中心(室)分级检查验收工作,对消毒供应中心(室)采取一票否决制,不达标的要停业整改。要建立全省医院感染监测网。

严肃查处医院感染事件。开展医院感染管理专项检查,加大对严重医院感染和重大医院感染事件的处理力度。各地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对发生的院内感染事件,一定要按规定及时上报,把医院感染影响程度减低到最小范围,对迟报、瞒报的情况要严肃处理。

八、继续做好医疗康复、防盲和戒毒工作。

进一步加强综合医院康复医疗科和康复医院建设,探索建立康复医院与大型综合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转诊、接续服务模式,落实急、慢病分治和分层级医疗,提高医疗资源使用效率。

九、做好2011年高考学生体检工作、征兵体检工作。

2.卫生部2011年医政工作要点电子版 篇二

2012年卫生工作的总体要求: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对深化医改的部署和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 在健全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巩固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积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等方面实现重点突破, 做好“十二五”期间卫生改革发展各项工作, 进一步加强重大疾病防控, 改善医疗卫生服务, 强化食品安全工作, 加强药品监管, 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 统筹做好各项卫生工作, 促进医药卫生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卫生行政部门要紧密结合深化医改工作, 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大力加强行业文化建设和作风建设, 切实调动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的积极性, 增强责任意识, 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要围绕医改重点, 解决突出问题, 落实目标责任制, 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和工作方法, 确保各项工作取得实效: (1) 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总结新农合实施10周年来的经验, 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 (2) 巩固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确保群众基本用药;巩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3) 积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 开展便民惠民服务;在国家联系试点城市继续围绕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 着力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开展县级医院综合改革试点。 (4) 全面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 继续做好卫生应急、疾病防控和妇幼卫生工作。 (5) 加强医疗服务管理, 保障医疗安全;加强医疗服务和质量管理, 继续组织开展“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 强化医疗服务监管, 继续组织大型医院巡查工作, 开展医疗质量安全专项检查, 落实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报告和告诫谈话制度, 完善药品、医疗器械相关不良事件报告处置制度以及处方点评和不当处方公示制度, 确保药品和医疗器械使用安全。 (6) 依法加强食品安全工作, 强化卫生监督;大力推进食品安全工作, 加强卫生监督工作。 (7) 完善药品科学监管体系, 维护公众用药安全。实施《国家药品安全规划 (2011-2015年) 》。 (8) 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 不断提高中医药服务水平。贯彻落实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9) 加强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卫生信息化工作, 为医改提供有力支撑。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和医学教育。加快推进卫生信息化建设工作。 (10) 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加大惩治和预防腐败工作力度。把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作为“为民服务创先争优”的具体内容, 推动医药卫生系统创先争优活动继续深入开展。加强卫生系统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 (11) 统筹推进各项卫生工作;加强卫生政策研究和法制建设, 围绕解决深化医改面临的重点难点和长远健康问题, 开展卫生政策重大课题研究, 继续实施研究成果传播和转化工作。全面加强卫生新闻宣传工作, 广泛开展卫生国际合作与交流。做好中央保健对象医疗保健和重要会议活动医疗卫生保障工作, 进一步提高院士专家的医疗保健服务和健康管理水平, 加强中央保健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的培养、储备。

3.卫生部2011年医政工作要点电子版 篇三

会议总结了“十二五”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成绩,分析了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十三五”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进行了安排部署。省卫生计生委主任沈骥要求,全省卫生计生系统在“十三五”期间要认清形势,准确把握医疗事业改革发展新方向,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重点做好改革、发展、管理三篇文章。一是深化改革。通过推进分级诊疗、改革医院运行机制、实施薪酬制度改革等措施持续释放改革红利,更多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二是加快发展。着力提升基层卫生服务能力,持续推进大型医院外延发展与内涵建设,大力促进社会办医健康发展,积极改善群众就医体验;三是加强管理。以加强党的领导和坚持依法行政为核心,强化思想教育,严格逗硬考核,提升医疗服务监管能力,营造浓厚廉洁文化氛围和执业环境。

会上,各级医院分别就互联网医疗服务、创新服务模式、分级诊疗制度建立、慢性病分级诊疗试点工作进行交流发言。

4.2011年度医政药政工作要点 篇四

2011年,卫生局医政工作继续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2011年全国医政工作会议部署和2011年自治区卫生工作会议精神,全力落实公立医院改革有关重点工作,继续完善医政管理体系建设,以体系建设带动医疗质量的提高和医疗服务行为的规范,全面推进各项医政管理工作。药政工作要紧紧围绕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工作安排,按照全国和自治区卫生工作总体要求和工作部署,以在我旗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为目标,进一步完善基本药物采购机制,加强基本药物配备使用管理,促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

一、医政工作要点:

1.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保障医疗安全;

(1)继续贯彻医院管理年和医疗质量管理效益年活动,按照医院管理年活动方案抓好督导;对全旗各医院医疗质量的薄弱环节、社会反映的热点问题进行督导检查,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促使各医疗机构自觉的抓好医疗质量的环节控制,提高整体医疗质量,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

(2)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开展创建“优质规范护理服务病房”活动的通知》精神,对开展较好、取得一定创新经验的单位、个人进行表彰,对取得的经验进行整理,形成规范,全旗推广。

(3)进一步规范120急救接、转诊流程,使卫生资源共享;统一医疗急救规范,做好医疗急救队伍的技术培训,提高我旗医疗急救

能力和水平。

(4)做好全旗血液管理工作,确保临床用血安全。

(5)提高卫生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确保各个专业的医疗质量。

2.降低整体医疗费用

按照自治区、市制定的相关规定完善措施、开展工作,重在制止乱检查、乱收费、高收费等违法违纪的现象,而不是要降低法律授予的收费标准,从而规范收费行为,树立卫生行业形象,解决人民群众看病贵的问题。配合纪检监察、规划财务做好违法、违规、违纪收费的监管和查处。

3.加强医院卫生行风建设,提高服务质量。

加强医院卫生行风建设是“三个代表”和“三贴近”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也是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十分关注的“看病贵,看病难”热点问题,围绕“医院生存与发展”主题,把行风建设工作与开展“以病人为中心,创文明优质服务”活动,“向社会公开服务承诺”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帮助医务工作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格观、人生观。坚持与各种不正之风和消极腐败现象作斗争,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4.做好城市卫生支援农村卫生工作

(1)继续做好万名医务工作者支农活动,在活动中间做好宣传、组织和督导工作,使支农活动开展的扎扎实实、确有成效。

(2)按照卫生部、卫生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城市卫生支援农村卫生工作做的扎扎实实,健全城市卫生支援农村卫生个人档案,按照

100分制的要求,把医院的卫生支农与医院院长考核挂钩,把卫生技术人员支农与职称晋升和执业注册挂钩,使之形成长效机制,真正把城市的医疗服务和医疗水平带到广大农村,使城市卫生支援农村卫生工作落到实处。

5.规范民营医院执业行为、加快健康发展步伐

加快民营医院健康发展要投入更多的精力,积极探索,促使其健康稳步发展;同时加强对民营医院的指导、管理和监督,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7.其它工作

(1)拟定《伊金霍洛旗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对申请设置医疗机构的,严格执行《伊金霍洛旗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和《关于实行医疗机构、诊疗科目准入专家审核制度的通知》的相关规定。

(2)医师、护士执业注册、变更注册已成为医政科长年性、琐碎性的工作。为规范卫生技术人员的执业行为、提高工作效率、树我局的工作形象,把加强对注册管理人员职业道德教育、专业技术培训和改进工作作风、提高服务意识做为重点来抓,切实做好医师、护士注册、变更工作,提高行政工作效率。

(3)做好全旗优秀医师、护士评选、表彰的相关工作,通过表彰先进、激励先进,向社会宣传卫生。

(4)按照新的《医疗广告管理办法》,把好医疗广告的初审关,加强对医疗机构宣传的监督管理,对误导人民群众就医的宣传、虚假医疗广告、未经卫生厅批准发布的违法广告,依法从严处理。

(5)组织开展突发事件的医疗救治工作;做好征兵体检的组织、协调和查体工作;做好医疗事故的调解、协调和处理工作;做好人民来信来访的接待和处理工作,提高处理各种矛盾的效率;做好了领导交办的工作和其它应急工作。

二、药政工作要点1.强力推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1)进一步巩固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加强基本药物配备使用管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必须全部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实行零差率销售。同时,引导医生和患者改变用药习惯,发挥基本药物的实际作用,避免非基本药物的滥用,促进合理、安全、有效、廉价用药。

(2)为积极推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落实,指导基层医务人员合理使用基本药物,根据文件要求,全面推行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和处方集的培训,确保临床首选和合理使用基本药物,加强医务人员合理用药培训,切实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

2.进一步加强药政管理工作

对辖区内医疗机构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抗菌药物、高价药品等对临床药物治疗安全性、有效性和经济性影响较大的药品,进行监督检查,并加强药品配送监督管理,保证各医疗机构药品质量合格

伊旗卫生局医政、药政股

5.jh2014年医政工作要点 篇五

2014年医政工作要点

为落实西安市医政医管工作会议精神,我院在2004年要以保障医疗质量安全、提升医疗服务能力、改善患者就医感受、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为目标,努力做好我院各项医政工作,现将具体要求布置如下:

一、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

1、加强医疗质量督导。采取改革分配制度、加强绩效考核及不定期专项检查相结合的办法,对各科室的病历、医疗、护理、院感等质量管理情况及医德医风进行监督检查。突出抓好首诊负责制、院内会诊、交接班、病房值班及夜查房、重症和危重病人监护、手术核查、技术准入及医患沟通等核心制度的落实,促进我院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

2、大力推进临床路径管理。以实施临床路径管理为切入点,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进一步完善临床路径信息上报制度及临床路径应用情况评价机制,提高临床路径管理质量和水平,切实保证临床路径管理病例入组率和完成率,加强变异率监测,建立动态管理机制。

3.大力推进合理用药。继续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继续实行抗菌药物使用量、使用率和使用强度等的排名和公示制度。加强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确保

特殊药品的使用安全。加强辅助药、保肝药、免疫调节药的临床应用管理。落实处方点评制度,完善处方超常预警机制,强化监管,提高合理用药水平。大力推进临床药师制建设,加强临床药师培训,提高临床药师能力和水平。

4、加强高值耗材和临床检验管理。加强高值医用耗材临床应用管理,突出重点科室,完善监督管理机制,使高值医用耗材的管理使用更加规范。加强临床检验质量控制与督查;推进检验结果互认工作,加强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的监管,减少和杜绝生物安全事件的发生。

5、开展临床合理用血评价工作,强化医务人员科学合理用血理念。严格临床用血管理,严格血液质量安全管理。深化临床合理用血管理,加强医院输血科能力建设,加强宣传教育和评价评估,不断提高临床合理用血水平,确保输血安全。

6、控制医院感染。加强医院感染重点部门、重点环节的管理,落实医院感染管理技术标准,降低发生医院感染的风险。完善目标性监测制度,加强监测结果运用。加强医疗废弃物管理,严格医疗废弃物分类、暂贮、收集、运输等全程管理规范,落实集中处置规定,严防流入非法渠道。加强医院感染专职人员配备,组织开展岗位培训,提高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素质。

7、强化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准入与管理。进一步完善医

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制度和规范,建立医疗技术的准入、退出和动态管理机制。严格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技术审核、准入管理。严格实施手术分级管理。

8、全力做好医疗应急工作。实行各类突发事件医疗救治常态管理,做好重症病例病情评估、紧急会诊抢救、重点病例会诊等工作,确保医疗救治工作有力、有序、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完善各项应急预案,规范院前急救医疗行为,加强急救队人员培训,提高其院前急救技能和应急能力。

二、提升医疗服务能力,改善患者就医感受。

1、努力提升服务水平。继续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积极落实我院八项服务承诺,强化 ‚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改善就诊环境和流程,推进预约诊疗服务,方便患者预约就诊,提供方便快捷的检查结果查询和结算服务、导医服务,优化服务流程使之更加顺畅便捷,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的问题。

2、深化优质护理服务。丰富护理服务内涵,开展护理培训、积极推进延伸护理服务工作,创新工作模式,提高医疗效率。开展护理质量考评,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和水平,重视护理质量管理创新,探索开展‚品管圈‛活动,提高护士人性化服务意识和工作积极性,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推进护士绩效考核工作,进一步提高护士待遇。

3、认真开展医药费用控制工作,减轻群众就医负担。

加强医院内部管理,优化诊疗流程,坚持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因病施治。严格控制、规范使用高值耗材和贵重药品,优先使用基本药物。严格执行《临床诊疗指南》和《临床操作技术规范》,制定科学、合理、经济的治疗方案,努力为患者节省医药费用。

4、加强医患沟通,深化平安医院建设。严格执行告知制度,维护患者知情同意权,组织开展沟通技能培训,提高医务人员沟通处置能力。加强医院安全保卫工作,健全完善警医联动、联防联控机制,加强人防、技防、物防、制度防‚四位一体‛建设,提高医院安全应急防范能力,坚决打击‚医闹‛行为,避免伤害医务人员事件发生。积极传播尊重医学科学、尊重医护人员的正能量,促进医患双方互相理解、互相尊重、互相信任,推动医患关系和谐相处。

5、妥善处理医疗纠纷及投诉。严格投诉管理,落实首诉负责制,完善医疗纠纷预防处置机制,规范不良事件上报制度。依法、及时、规范处置医患纠纷,积极引导患者至人民调解组织或法院进行处理,避免矛盾升级。

三、做好行风建设

1、建立行风建设领导小组,完善工作机制,落实工作责任。完善卫生行风评价机制,加强现场调查了解,督促提高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水平。

2、贯彻落实医疗卫生行风建设‚九不准‛,卫生厅30

不准及卫生局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的十项措施,开展医患双方签署不收和不送‚红包‛协议书工作,加大收受‚红包‛行为惩戒力度,并完善长效机制,主动接受社会各界和患者的监督。

3、紧紧围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以‚反对‘四风’、服务群众‛为重点,广泛开展医德医风、职业道德教育。

四、其他工作

1、加快医院信息系统建设。加快推进医疗服务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应用,提升医疗核心制度执行、临床路径管理、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和绩效核算等信息化管理能力。

2、加强中医科建设。积极开展中医特色疗法,推广使用中医适宜技术治疗结核病,形成具有中医药治疗结核病的优势中医专科,提升我院中医药服务水平。推进我院中医示范科室创建工作。

6.卫生部2011年医政工作要点电子版 篇六

天津医科大学2012年医疗医政工作安排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市委九届十一次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2012年学校党政工作要点和全市卫生工作重点,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升医疗服务能力为核心;以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为重点;以健全医政制度体系、规范医院管理体系、完善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为基础;开展“医院管理创新年”活动,积极推动医疗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专业化、精细化、信息化和科学化,狠抓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全面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二、主要工作目标:

(一)积极推进高水平医院建设,开展优质医院创建工作,1所医院在最佳医院排名中成为本专业医院的排头兵;2-3所医院成为国家级优质医院。

(二)认真做好医院等级评审工作,6所大学医院全部通过三级甲等医院评审。

(三)加大临床专科建设力度,建设以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为龙头的优势学科群,2-4个专业成为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

(四)认真落实公立医院改革的各项重点工作任务。完善医疗质量管理指标体系,全面执行卫生部《三级综合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指标(2011年版)》。加快医院信息化建设,电子病历信息系统应用水平基本达到5级标准。

(五)医疗工作主要业务指标要较去年同期增长10%;经济指标要保持15%递增。

(六)完善医院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代谢病医院、空港医院和

生态城医院的项目建设;推进第二医院三期建设,支持口腔医院拓展发展空间。

(七)加强医院文化建设,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八)继续开展“8.18”等义诊公益活动,加大城乡对口支援和社区卫生服务的扶持力度,凸显大学医院的公益性。

(九)坚持科教兴院、人才强院战略,实施名医、名科、名院建设工程,引进、培养一批在国内外学术界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领军人才和学科带头人;协助建立健全科研、教学的绩效考核体系,提高科研教学能力;鼓励海内外的交流与合作,每所医院与1-2所国外著名医院建立实质性院际合作关系。

(十)开展“医院管理创新年”活动,推进管理理念创新、经营创新、质量管理创新、学科建设和用人机制创新等方面的探索和实践,促进医院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

三、重点工作

(一)加快高水平医院建设,做好三级医院评审、国家级优质医院创建工作

等级医院评审和优质医院创建活动是大学医院工作的重中之重,对树立医院品牌形象,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促进医院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要建立健全组织机构,落实人员分工和职责,按照卫生部《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1年版)》,对照优质医院创建工作总体要求,高标准找差距,高要求定目标,高质量抓整改,通过共同努力,肿瘤医院要在最佳医院排名中成为肿瘤学科的排头兵;总医院、肿瘤医院等要力争进入国家级优质医院行列,取得三级特等医院的评审资格;总医院、第二医院等6所大学医院要顺利通过三级甲等医院评审。

(二)积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各项重点工作

扎实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深入强化临床路径管理、优质护理示范工程、预约诊疗服务、无假日门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对口帮扶、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等工作,全面完成卫生部“三好一满意”活动工作任务分解量化指标的要求。

(三)加强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工作

学科是医院的基础,学科建设是医院发展的核心。大学医院要按照“医院有优势、专业有特色、个人有专长”的发展策略,精心谋划人才引进与培养、学科建设与发展;以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为推动力,做好学科的发展规划工作,全面推进名医、名科、名院建设。学校将继续按照《天津医科大学临床重点专科建设管理办法(试行)》,做好校级临床重点专科的评审工作,并将全力支持大学医院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的申报工作,泌尿外科、普通外科等专业要成为2012年度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

(四)开展新项目、新技术的临床科技攻关及推广工作 坚持以技术创新带动临床诊治水平的提高,积极开展常见病、多发病、重大及疑难病症的防治研究,达到进一步缩短病程、减轻病痛、提高治愈率和抢救成功率,降低单病种治疗费用的目的,形成具有大学医院自身特色的技术服务体系。2012年开展新技术、新项目要达到100项。

(五)完善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建设,持续改进医疗质量 进一步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组织的建设与发展,充分发挥质控组织在加强医院管理、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推动医院科学发展等方面的作用。着手组建医院感染、护理、病案、临床药学等质量管理专家组,根据卫生部和市卫生局颁布的医疗管理规范和医疗质量标准,制订各专业的医疗质量控制标准、技术规范,组织对大学医院的专业质量控制督查和质量评价,对相关专业人员的技术培训,组织学术交流,推广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提高专业队伍素质,促进大学医院医疗质量工作的持续性改进。

(六)加强医疗质量指标的管理与控制,提升大学医院的医疗服务效能

平均住院日是一项评价医院工作效率和效益、医疗质量和技术水平的综合指标。有效缩短平均住院日,可以在确保医院服务质量、实现成本最小化的同时,减少患者的直接和间接经济负担,达到医院综合效益最大化的最终目标。为此,要以缩短平均住院日为切入点,制定相应的管理和考核措施,逐一解决影响缩短平均住院日的各个瓶颈环节,通过临床路径管理、优化诊疗流程、缩短术前平均住院日、加强医院感染控制、开展新技术,以及加强科室间的协作等,使医院平均住院日较2011年缩短10%,进一步有效地将平均住院日控制在合理科学范围内,从而促使医院走上优质、低耗、高效的发展之路。

(七)加强经济管理工作,完善内部管理流程

开展全成本核算工作,不断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运行和管理机制,细化完善核算项目和核算方法,降低医疗服务成本,加强财务预算、决算工作,实现财务对医院经济的全程管理和控制,提高医院的经营业绩和决策水平。保证全成本核算工作的顺利进行。完善绩效薪酬体系,确保绩效薪酬分配机制的公平、公正、公开。

(八)加强临床教学工作,全面实施卓越医生培养计划 贯彻落实全国医学教育改革工作会议精神,大力提高医学学生职业道德和临床实践能力,积极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力争培养出更多优秀医学人才,为推动医学教育和医药卫生事业科学发展,维护和提升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提供有力保障。

(九)加大学科建设力度,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

完善科研管理、加强科研意识、健全激励机制、增大科研投入、改善科研条件、加快学科建设,充分调动全院医务人员的科研积极性,提高科研项目和科研成果的质量,力争在科研创新上取得新突破。

(十)做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

坚持以人才队伍建设为核心,进一步建立健全人才培养体系,引进、培养一批在国内外学术界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领军人才和学科带头人,增强医院发展后劲。

(十一)加强广泛的学术交流和学术合作工作

瞄准国际医学前沿,推进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每所医院与1-2所国外著名医院建立实质性院际合作关系,通过进修、咨询、讲学、技术合作、学术交流等多种形式服务于医院发展。

(十二)建立和完善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化建设 建立和完善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系统,是实现现代化医院管理目标的重要措施,是深化公立医院改革的重要内容,可以极大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发挥最大服务效益。大学医院要将信息化建设纳入医院的整体发展规划,在人力、财力、物力上给予最大的支持,以服务于患者、服务于临床为出发点,以电子病历为核心,强化医院基础信息系统建设,充分整合医院现有信息资源,探索新的信息系统集成方法,逐步消除医院内部信息孤岛;在做好基础信息系统建设的基础上,积极开展临床路径管理、合理用药知识库开发,以及移动查房和护理等,逐步实现全医疗过程的数字化与网络化,让医院管理和人力管理更规范、便捷,使办公效率和质量得以大幅提高。

(十三)加强医德医风、学风、教风建设,打造健康向上的医院文化

认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医院文化的引导、凝聚、激励作用,以优化卫生服务行业软环境为重点,切实抓好行业作风和医德医风建设,加强学习教育,增强医务人员职业责任感和荣誉感,树立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思想;加强监督检查,纠正医务人员在服务态度、服务质量等方面的问题,努力提高群众对医疗卫生的满意度。

(十四)做好大学医院的对外宣传工作,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医疗市场竞争的激烈,医院对外宣传工作显得日益重要。要发挥宣传工作“对内凝聚力量,对外扩大影响”的重要作用,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利用主流媒体、网站、公关等方式、方法,向社会大力宣传医院的特色专科、品牌服务、新技术、新疗法等,特别是要进一步加大对外地患者的宣传力度,扩大医院在全国范围内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外地患者来院就医,通过提高外埠患者的就诊比例,提升医院的声誉度。

(十五)积极推进代谢病医院、空港医院和生态城医院等建设项目,完善医院的基础设施

新代谢病医院项目要在完成方案设计、立项的基础上,全力确保5月份开工建设。空港医院、生态城医院要发挥滨海新区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进行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设计与实践。第二医院三期项目的规划要和文化中心建设有机结合,积极争取政策和资金扶持,提升医院的整体发展态势。

(十六)加强调研培训,完善院长联席会制度,提升医院管理软实力

7.卫生部2011年医政工作要点电子版 篇七

二0一一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半年来,在局党组的支持下,分管领导的具体指导下,我科室人员克服了人员少工作多任务重的重重困难,在各位同事的共同努力下,各项工作完成较好。现将半年工作简要总结如下:

一、行政审批和办证工作

为加强行政效能建设,提高办事效率,我局今年将动物防疫合格证现场防疫条件审核、饲料经营证现场条件审核、兽药经营证现场条件审核方法重新出台了新的办理补充文件,使审核方法更简便更规范科学化。收集汇总各乡镇现场动物防疫条件审查申请表,送动检所安排现场审查,并参与现场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同时加强对我县饲料兽药的管理,做好饲料生产企业的备案工作,对备案饲料生产企业进行了一次现场检查,对不规范的生产企业提出了整改意见,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今年以来我们共办理各类证件 115件,其中动物防疫合格证 80 件,饲料经营许可证 32件,兽药经营许可证 1 件,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2件。办结率100﹪,半年来,没有发生群众投诉现象。

二、信访稳定工作

信访稳定工作是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客观要求,是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定期组织对重点矛盾纠纷的排查,将矛盾纠纷控制在最小状态,热情接待每位来访者,认真回复所有述求,提请领导研究解决群众反映的重要问题,进一步推动了干部下访群众制度化。半年来,共接待信访5起,回复群众来信来访2起,应诉案件1起。按要求上报各种信访报表,做好领导干部下访群众信息登记等工作。

三、培训及政策法规宣传工作

半年来,我们主要牵头组织了土鸡育雏技术、土鸡养殖技术、肉兔养殖技术、兽医人员养殖技术、中蜂养殖技术等培训,并分片区到乡镇、村里开展畜禽养殖技术培训,共组织了9期,参培人数达600多人次。参加我县十届“科技周”活动,开展政策法规、食品安全生产宣传、畜牧兽医技术知识咨询会3次,发放各类学习宣传资料2000余份。坚持“积极主动、形式多样、点面结合、深入到位”的原则,通过各类培训宣传机会宣传“万元增收”林下养殖相关政策、“品牌创建”政策,做到社会了解、户户明白,提高社会各界对“万元增收”“畜禽品牌建设”政策的认知度和关注力。

四、为发展我县地方品牌,我科积极组织资料,牵头申报了石柱长毛兔地理标志商标,并时时追踪报批情况,6月10日国家商标局已正式受理。

五、其它工作情况:参加“三进三同”活动,帮扶慰问贫困户,协助疾控中心完成实验室仪器设备档案整理,配合局工会、党支部完成相关工作。

五、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因5月前我科人员较少工作任务重,有些工作完成不够理想。

8.卫生部2011年医政工作要点电子版 篇八

2011年,全市卫生监督工作围绕卫生工作大局,按照“打基础、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思路,以基层卫生监督体系建设为基础,以能力建设和队伍建设为核心,以医疗服务市场监管、食品安全、职业病防治工作为重点,加强部门协作,规范卫生行政执法行为,依法全面履职,不断提高卫生监督服务水平和工作效能,努力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权益。

一、加强卫生监督体系建设,提高卫生监督效能

(一)加强基层卫生监督基础建设。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契机,以县(市、区)级卫生监督机构房屋建设为重点,积极推进卫生监督体系建设,扎实做好征地、协调等基础工作,确保项目进度和质量,进一步完善内部机构设置,促进卫生监督机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

(二)逐步落实基层卫生监督机构编制标准。按照省卫生厅关于转发卫生部《关于切实落实监管职责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与卫生监督工作的意见》(卫生监督发„2010‟103号),及即将出台市、县两级卫生监督机构人员编制标准,完善基层卫生监督机构经费补偿机制,促进卫生监督机构参照公务员管理。

(三)进一步加强卫生监督基层网络建设。大力促进卫生监督工作重心下移、关口前移,在乡镇卫生院(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聘任助理卫生监督员和卫生监督信息员的基础上,完善工作制度、明确工作职责,开展业务知识、法律法规培训,提高卫生监督协管水平,逐步实现卫生监督工作全覆盖。

二、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执法能力

(四)深入开展卫生监督文化建设。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卫生监督机构要建立健全卫生监督文化建设领导组织和工作机构,制定本单位的年度建设目标。各级卫生监督机构进一步完善“墙体文化”,积极推广所(局)训、所歌,加强责任目标管理,定期对实施情况进行考核,实现文化建设的领导机制、保障机制、考核机制运行顺畅。

(五)完善卫生监督稽查制度。按照卫生部《卫生监督执法考核评议量化指标体系》的要求,建立健全卫生行政执法考核评价体系,建立健全卫生监督稽查制度,加强内部管理,开展卫生监督内部稽查,规范执法行为。

(六)探索开展卫生监督机构绩效考核工作。在省厅、市局指导下,开展卫生监督综合考评,采取机构考核与人员考核相结合,业务考核和管理考核相结合等形式,探索建立基层卫生监督机构管理新模式。

(七)加强卫生监督员培训。组织开展卫生监督全员培训和学历教育,开展卫生执法应急演练及案卷评奖活动,全面启动对卫生监督员的基础培训工作,提升卫生监督队伍执法能力。

(八)继续开展卫生监督执法工作评选评优活动。结合全省开展的“双先双优”工作,开展先进单位、先进卫生监督员、优秀案卷、优秀卫生监督通讯员的评选活动,进一步强化激励机制,树立全市卫生监督队伍良好形象。

三、推进信息化建设,强化执法宣传

(九)加强卫生监督信息化建设。按照卫生部卫生监督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规划,今年各县市区统一使用卫生监督信息系统软件。各地各单位要加大力度,做好卫生监督信息报告系统实施、加强电子政务建设和政务公开、建立健全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的卫生监督信息平台,通过信息化手段来促进和规范各项卫生监督执法职能的落实。

(十)加大卫生监督工作的宣传力度。各地要积极主动地向各级领导和公众大力宣传卫生监督工作的社会意义。在食品安全法、职业病防治法等宣传周和卫生法律法规颁布纪念日期间,继续做好普及相关卫生法律和卫生知识的宣传活动。继续做好《食品安全信息》和《河南卫生监督通讯》稿件推荐工作。

四、打击非法行医,净化医疗市场

(十一)严厉打击非法行医。充分发挥基层网络和省、市、县三级联动长效机制的作用,开展重点地区和区域的打击非法行医工作,将工作重心下移至县、乡、村级,重点打击城乡结合部、都市村庄和偏远农村中的非法行医行为。加强医疗机构的日常监督,严肃查处医疗机构违法违规执业行为,加大处罚力度,以达到警示和教育的目的。重点监督检查企事业单位举办的医疗机构和民营医疗机构。

(十二)做好案件移送工作。贯彻落实卫生部 公安部《关于在严厉打击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工作中加强衔接配合的暂行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行医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非法采供血等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及市人民检察院、公安局、监察局、商务局《关于开展对行政执法机关专项监督活动的通知》(宛检会【2010】4号)要求,继续督促基层做好案件移送工作,提高各地移送涉嫌非法行医犯罪案件数量和质量。

(十三)积极开展医疗机构量化分级管理。建立医疗机构的日常监督和效验、医疗机构准入与依法执业登记考核衔接机制,着力探索和建立医疗卫生服务市场长效监管机制,加强对医疗机构负责人、执业人员法律法规培训,强化依法执业,规范执业行为。开展对医疗机构履行公共卫生职能的监督检查,建立辖区内医疗机构基础档案和日常监督档案,医疗机构监督覆盖率达100%。

(十四)妥善做好投诉举报的受理、转办和督办工作。继续把群众投诉举报作为发现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问题的重要线索,认真受理,深入调查,严肃处理,做到件件有回复,案案有结果。

五、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保障食品安全

(十五)近阶段,按照“政府负责、属地管理”的原则,认真履行餐饮服务环节的食品安全监管职责,落实工作目标任务,切实加强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安全的监督与检查,保障食品安全。在日常监督的基础上,以国家法定假日,市级重大活动为重点,抽调专业人员搞好集中整治活动,继续推行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及餐饮经营单位原料进货索证制度,接受社会监督,调动其积极性,确保餐饮食品安全及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同时做好食品安全事故的查处工作。(十六)积极协调,推进机构改革及职能移交,顺利完成餐饮业食品安全监管到食品安全综合协调职能的平稳过渡,逐步提高综合协调能力,广泛开展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宣传教育活动,搞好“进学校、社区、企业、乡村”普法教育工作。组织开展食品安全法知识竞赛活动,进一步提高企业是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意识,提高群众对食品安全法的知晓率,认真落实食品安全整顿工作方案,查处各种违法行为,强化督导检查及考核评估,同时做好食品安全事故的查处和信息通报工作,确保食品安全事故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十七)按照省厅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及要求,扎实开展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及时做好食品抽样监测报告工作,确保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覆盖率达到90%以上;统筹技术资源,发挥各级优势,建立覆盖全省县(市、区)并延伸到乡镇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体系,为有效评估食品安全提供依据。(十八)加大食品安全事故查处力度。建立和完善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工作规范和报告、查处和信息公布工作机制,组织事故应急演练,进一步提高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能力。

六、以提高防治能力为重点,落实职业病防治规划

(十九)健全完善职业病防治工作长效机制。完善职业病危害监测预警、信息通报,职业病危害重大事件联合督查等监管协调机制,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配合,为贯彻落实我省职业病防治规划提供组织和机制保障。

(二十)加强职防机构建设,提升服务能力。重点加强县级职业病防治机构能力建设;落实人员和工作经费,改善服务设施和工作条件;强化对县以下基层职业卫生人员的专业理论、基本技能培训和业务技术指导;积极拓宽职业卫生技术服务领域;不断提高职业健康监护的覆盖率;规范职业卫生服务行为。

(二十一)加大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宣传力度。继续广泛深入宣传《职业病防治法》。重点向基层政府、中小型企业以及广大劳动者开展职业卫生法律法规和防护知识的宣传;强化用人单位的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增强劳动者自我保护和依法维权意识。

(二十二)加强放射卫生监督检查。以放射治疗防护为重点,开展河南省“医疗质量万里行”——放射诊疗防护专项监督检查工作,对所有开展放射治疗工作的医疗机构进行检查。开展医用辐射防护监测网试点工作,通过监测掌握医疗机构放射诊疗工作人员及患者防护情况、放射诊疗设备安全防护管理情况等内容,探索搭建医用辐射防护监测网络框架。严格医疗机构涉及放射诊疗的建设项目监督管理,提高医疗机构放射诊疗建设项目卫生审查率和放射诊疗设备检测率。进一步加强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和健康管理工作,规范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等技术服务机构管理,开展个人剂量监测服务机构监督检查。加强放射卫生监督管理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强化责任意识,依法保障劳动者及公众健康。

七、加强公共卫生监督管理,提高执法效能

(二十三)加大生活饮用水监督执法力度。贯彻落实《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范生活饮用水卫生行政许可,增加水质监测频次,继续加强对自备水源、二次供水的消毒设施及使用涉水、消毒产品的监督检查,增强供水单位的法制意识和卫生安全意识,重点加强农村饮用水工程项目的监督检测工作,规范其执业行为,积极防范和科学处置突发饮用水污染卫生事件。

(二十四)继续深入推进公共场所量化分级管理工作。抓好游泳场所监督执法检查,积极开展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监督管理试点,鼓励有条件的县市区在餐厅、候诊室等公共场所推行卫生监督量化分级试点。加强对各地工作开展情况的调研和指导,年底全市公共场所量化分级率达到65%。

(二十五)加强对学校、幼儿园传染病管理的监管。进一步落实各项传染病防控措施,督促学校完善晨检、因病缺课登记和疫情报告等制度,指导学校严格执行教室和学生宿舍清扫、消毒制度,在学校广泛开展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活动。开展学校卫生设施现状调查,按照《学校卫生工作条例》要求,督促学校对卫生室、教室、食堂、厕所、饮水设施等实施公共卫生标准化建设,保证学校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和建筑设施的卫生质量。

(二十六)加强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处置监管。切实加强对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处置的监管,特别是乡镇医疗卫生机构的监督检查。督促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建立完善并严格执行医疗废物管理制度、消毒隔离管理制度、传染病报告制度,有效防止各类传染病的传播流行。

(二十七)开展抑菌类消毒产品和涉水产品专项清理整顿工作。进一步落实生产企业技术人员培训,建立完善信息通报制度。对餐饮具消毒服务机构开展专项整治,依法查处违法行为和不合格产品,进一步规范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

八、积极推行依法行政,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

(二十八)深入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加强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审查与备案工作,建立健全行政处罚预先法律审核制度,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水平;组织开展行政执法责任制年度目标考核。

(二十九)全面推行规范行政处罚裁量权。认真贯彻落实《河南省卫生行政处罚裁量权(实行)》和《河南省卫生行政处罚裁量适用规则》,不断规范执法行为。

9.卫生部2011年医政工作要点电子版 篇九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疾控中心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深化“两好一满意”和“创先争优”活动为动力,提高综合防控和处理公共卫生事件能力,确保不发生重点传染病暴发流行,确保无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

一、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一)重点疾病防控工作

落实“抓早、抓主动、抓基层”的防控策略,突出重点,规范工作,继续做好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人禽流感等重点传染病的防控和救治工作。

1、手足口病和霍乱等肠道传染病防治工作

全面落实各项防控措施,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文件要求,全面落实各项防控措施。规范开展重症病例、死亡病例和聚集性病例的调查处置工作。及时、规范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疫情处置,规范标本采集和送检,撰写调查报告。配合教育部门做好托幼机构、小学的教师和校医的全员培训。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广大群众提高防病意识。加强对托幼机构、小学、社区和农村等重点部位和重点场所的督导和检查。

2、呼吸道传染病防治工作

及时做好SARS、人禽流感、不明原因肺炎、流感样病例和甲型H1N1流感病例暴发疫情的应急处理及监测工作。按时完成人禽流感环境标本监测及人群流感抗体监测任务。同时加强技术培训,规范流感防治工作。

(二)免疫预防工作

继续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和《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等法律、法规,并根据省卫生厅《山东省2010年扩大国家免疫规划项目管理方案》要求,稳步推进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工作,提高和保持儿童常规免疫高水平接种率基础上,加速消除麻疹工作进程,继续做好补种乙肝疫苗项目工作,加强病毒性肝炎等疫苗针对疾病的监测和控制,规范免疫规划管理,提高服务质量,促进免疫预防工作可持续发展。

1、稳步推进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工作

一要做好协调,确保扩大国家免疫规划保障条件落实。加强与相关各部门的沟通协调,促进建立政府主导、多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确保免疫 1

规划相关经费特别是基层接种人员补助经费等保障条件的有效落实。二要加强队伍建设和人员培训,提高扩大国家免疫规划执行能力。要积极做好乡镇基层人员配置,不断充实高素质的免疫规划工作人员。要加强各级免疫规划人员的责任心教育和业务技术培训,提高业务水平。三要加强督导检查,确保各项工作扎实推进。

2、提高和保持高水平疫苗免疫接种率

各预防接种门诊要按照规定的时间及频次开诊,每次开诊要向适龄儿童提供所有第一类疫苗的接种服务,确保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以乡镇为单位达到90%以上,含麻疹成分疫苗及时接种率达到90%以上。对重点人群组织开展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适龄儿童强化免疫接种率达到95%以上;在重点地区组织开展适龄儿童脊灰疫苗强化免疫活动,适龄儿童接种率达到90%以上。

(1)含麻疹类疫苗。继续按照8月龄儿童接种麻风疫苗(不足部分使用麻疹疫苗)、18-24月龄儿童接种麻腮风疫苗(不足部分使用麻腮疫苗或麻疹疫苗)、6岁儿童接种麻疹疫苗的免疫程序组织接种。要认真分析麻疹的流行特征,甄别高危人群,将做好麻疹疫苗常规免疫作为消除麻疹的首要任务来抓。要针对薄弱地区、重点人群和主要影响因素采取有效措施,下大力气提高儿童麻疹疫苗全程接种率和各针次及时接种率,并结合儿童入托、入学预防接种证查验和补种工作,确保15岁以下儿童麻疹疫苗全程接种率达到95%以上;对麻疹成人发病较多的乡镇,在做好麻疹疫苗常规免疫的基础上,应开展流动务工人员等重点人群麻疹疫苗接种工作,防止成人麻疹暴发流行。

(2)甲肝、卡介苗及乙肝疫苗。继续做好甲肝、卡介苗、乙肝疫苗常规免疫,确保以乡为单位适龄儿童甲肝疫苗、卡介苗、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达到90%以上,以县为单位新生儿乙肝首针及时接种率达到90%以上。继续对HBsAg阳性孕妇所生新生儿免费接种10μg/支乙肝疫苗。为15岁以下人群补种乙肝疫苗是我国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各防保站要继续按照总体安排,在上半年全面完成1996-2001年出生儿童乙肝疫苗第2、3针的查漏补种工作。

(3)乙脑、流脑疫苗。把乙脑、流脑疫苗接种纳入全年常规冷链运转,提高常规免疫特别是加强免疫接种率和及时接种率;继续对15岁以下儿童开展A+C群流脑疫苗的查漏补种工作,提高A+C群流脑疫苗两针全程接种率。

(4)百白破疫苗及白破疫苗。继续做好18—24月龄儿童百白破疫苗及6

岁儿童的白破疫苗的加强免疫工作,保持高水平的全程接种率和及时接种率。

3、预防接种安全及异常反应的监测和处理。各接种门诊要继续加强预防接种安全和异常反应调查处理相关的业务培训、技术指导和督导检查力度。各接种门诊要严格接种前体检和告知义务,提高预防接种工作人员责任心,严格按照技术规程操作,减少和避免预防接种不良事件的发生。做好一次性无菌注射器的计划、供应、使用工作和回收、无害化处理工作。要开展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工作,对监测到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及时填写《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个案报告卡》,并通过国家信息平台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网络直报。要充分发挥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专家组的作用,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对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病例进行调查,做好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诊断和妥善处理。

(三)开展重型精神病人排查工作。一是多措并举,全力推进排查工作,扩大线索来源。要与朱集、杨安镇精神医院联系,积极与德州精神卫生防治机构、与市公安、民政、残联、劳动等部门沟通,将索取到的就诊、住院病人名单信息,民政部门掌握的精神残疾人员信息,残联部门办理精神残疾证明的人员信息。及时汇总、整理,提供给各乡(镇),作为排查工作的支持资料进行核对、落实,以进一步扩大线索来源。二是开展线索调查。无论是城镇居民还是农村居民,无论是常住居民还是临时居住人员,都要列入本次排查范围。各机关单位、社会团体、工商企业、居民小区等要由辖区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组织开展排查。三是做好后续服务管理工作。对排查出的重性精神病人需报请德州市重性精神病人排查行动专家技术指导组复核诊断,对符合条件纳入社区管理的患者,要及时向患者居住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通报,在知情同意的基础上,建立重性精神病人档案,开展家庭随访和管理。

(四)地方病防治工作

1、疟疾监测与防控工作。今年国家财政部和卫生部已将我省的疟疾防治列入中央财政转移支付项目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同时下达了防治任务,我们要以此进一步推动我市的疟疾防治监测工作,认真完成2010年中央补助地方疟疾防治项目。2010年中央补助地方疟疾防治项目我市疟疾防治血检人员数任务分配:郑店镇100人,杨安镇100人,化楼镇100人,铁营乡100人,丁坞镇100人,黄夹镇100人,朱集镇100人,全市共计700人。

2、寄生虫病防治工作。为实现卫生部《2006-2015年全国重点寄生虫病

防治规划》的目标要求,加快推进肠道寄生虫病防治工作,按照省卫生厅、省财政厅《山东省农村重点地区肠道寄生虫病综合防治行动计划》的要求,用三年的时间,在我市16个乡镇、街道,开展肠道寄生虫病综合防治工作。主要工作内容:(1)防治人员业务培训。(2)开展基本情况调查。(3)实施人群感染情况调查。(4)干预措施。

3、碘缺乏病防治工作。贯彻落实《山东省〈全国碘缺乏病监测方案〉实施细则》,及时掌握我市居民户食用盐情况以及碘盐生产、加工企业的碘盐质量;动态评价人群碘营养状况及病情的消长趋势,为适时采取针对性防治措施和科学调整干预策略提供依据。2011年1月至3月底前完成县级采样、实验室检测和数据上报。4月20日前实际完成数据上报,5月5日前省级完成数据库上报工作。6月15日前完成重点监测省级数据上报。

4、地方性氟中毒防治工作。通过开展防治地方性氟中毒的健康教育和健康教育促进工作,显著提高病区群众对地方性氟中毒防治知晓率。根据省地方性氟中毒防治项目技术实施方案的要求在我市的郑店镇、杨安镇、西段乡开展地方性氟中毒的健康教育和健康教育促进工作。在以上三个项目乡镇在中心小学校4-6年级的班级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在上述3个项目乡镇,每个乡镇选择3个村,开展社区健康教育活动。

二、卫生监督工作

(一)餐饮及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工作

一是继续认真做好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进一步宣传和贯彻《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深入开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整顿和专项检查行动,继续开展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活动及问题乳粉、问题火锅底料、“地沟油”等的清查工作,严格餐饮服务单位卫生行政许可,加强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工作,确保食品安全监管职能调整过程中食品安全监管力度不消弱,确保广大群众饮食卫生安全。二是继续在住宿业、美容美发业、洗浴业、游泳场所及生活饮用水供水单位全面推进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逐步推行卫生监督公示制度,切实提高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管理水平。

(二)职业病防治工作

一是加强《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宣传,结合开展“四个一”活动提高企业负责人的法律意识,增强企业职工的自我保护意识,让企业健康发

展。二是强化卫生监管。通过全面调查了解,掌握全市职业病危害因素状况,了解从业人员的数量,重点做好粉尘、噪声和各种毒物的监测工作。计划规模较大企业监测覆盖率达到90%以上。中小企业的监测工作也逐步全面展开。另外为企业服好务,帮助企业建立各种规章制度,指导企业做好防尘、降噪和降低工作场所毒物浓度的工作,从根源上降低职业病发生的可能性。三是做好职业病健康监护工作。与安监等部门加强联系,与企业签订职业健康监护协议书等,提高企业职工健康监护覆盖率。对粉尘、噪声、毒物等职业病有害因素作业工人建立职业健康档案,力争监护率达到85%以上。通过职业健康监护,早期发现职业禁忌证及疑似职业病,保护企业职工的身体健康。

(三)放射卫生工作。加强医疗机构的放射卫生工作。放射卫生监督工作结合宣传和指导等服务性工作,使医疗机构放射诊疗建设项目卫生审查达到100%,放射诊疗监测率达到85%以上,坚决杜绝漏线现象。全面开展放射工作人员的个人剂量监测、职业健康体检工作和放射卫生知识培训工作,个人剂量监测覆盖率力争达到100%,体检率和培训率都达到85%以上,放射工作人员持证上岗,确保全市放射工作人员及相关人群的身体健康。

10.卫生部2011年医政工作要点电子版 篇十

新的一年2013年即将来到,在过去的2012年医政管理工作中,通过局医政科的帮助指导以及全院职工的共同努力,我院医疗质量、服务质量、医疗安全等方面较往年有了较大提高,为了进一步发扬成绩,做好今后各项医政管理工作,打造以精神科为特色的专科医院,不断提高我院的医政管理水平,故对2013年医政工作进行如下计划:

一、制定2013年工作目标并组织全院医护人员认真学习责任书内容,使每名医护人员明白自已全年应该完成的目标任务。及时对全年目标任务进行分解并督促各职能科室按时完成。

二、医政工作中首先抓医疗规范的执行情况,严格执行《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及《执业医师法》,严格人员准入制度,力争全院医生护士持证上岗率达到100%。严格执行《传染病防治法》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接诊医师遇有传染病及时上报。抢救组织定期开展活动,力争拉得出,打得响。严格执行《江苏省医院手术分级管理规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处方管理办法》等,执行率达100%。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杜绝使用目录外药品,进一步深化医院管理年及医疗质量万里行等活动。

三、狠抓医疗文书的规范化书写及各项核心制度的执行情况。年初制定“三基”培训计划,每月组织一次全院医护人员业务学习,加强在职医护人员“三基”培训和继续教育工作,确保全院参培率达95%以上。每季度组织一次全院医护人员“三基”基础考试及实践考核。每周进行一次业务及行政大查房,开展一次教学查房,有针对性 1

地对部分病例进行教学讲解。有计划的安排相关科室人员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及短期培训。要求中级职称及中级以上职称医师今年至少在市级刊物上发表论文一篇。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交接班制度,术前讨论及手术审批制度,三级查房制度,三查七对制度,分级护理等核心制度,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平时严格要求病历、处方的规范化书写及整理归档,质量管理小组每月定期检查病历、处方质量,确保甲级病历书写合格率大于90%,杜绝丙级病历。及时发现病历、处方书写中存在的问题并限期改正,对屡教不改者予以全院通报或经济处罚。加强精神科专科建设,开拓新业务,特别加强重性精神病的管理;全年有目的地引进新技术、新项目至少一项。加强中西医结合,引进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不断深化全科医师团队进村工作,做好辖区内60岁以上老人健康体检和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健档率达95%以上。

四、加强医疗安全管理,在院技术领导小组及医疗安全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患者投诉处理机制,每月进行一次医疗安全领导小组工作会议。平时强化医疗安全教育,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及时纠正处置。制定医疗安全防范处理预案,对医院高危科室加强质控,组织协调好院内、院外会诊,防范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加强毒限剧麻醉药品的管理,定期会同药剂科对全院麻醉药品进行检查,做到账册与库存药品相符。履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工作,加强B超室管理,严禁进行胎儿性别鉴定,违者按相关规定严肃处理。

五、建立健全院感组织,做好感染控制。医院感染组织每月举办

一次会议,对医院感染控制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对相关科室按要求做好医疗废弃物的统一收集、储存、处置并进行质控考核,严防院内感染。加强用血安全,保证成份输血率,力争成份输血率达80%以上。

以上是2013我院医政管理工作的一些计划和设想,通过目标任务的分解,督促各职能科室按时完成,从严要求落到实处,不断走向规范,使我院的医政管理工作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姜堰市娄庄镇洪林卫生院医教组

11.2014年全县医政医管实施要点 篇十一

2014年医政医管工作的基本思路是,加强管理,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全面完成各项任务。

一、继续深化公立医院体制机制改革

(一)做好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坚持以改革促发展,加强以人才、技术、重点专科为核心的能力建设,统筹推进县域医疗卫生体系发展。

(二)推进医改相关工作

1.深入开展临床路径管理。进一步扩大临床路径管理覆盖面,大力提高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病种患者入组率和完成率。

2.持续推进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化建设。按照卫生部要求开展电子病历分级评估工作,指导医疗机构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精细化、规范化管理,努力提高我省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化管理水平。

二、医疗服务与质量管理

(一)重大专项活动。一是组织做好“三好一满意”和“抗菌药物专项整治”三年总结工作;二是开展“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利用信息化手段收集医疗质量信息,开展分析评估;三是开展医院感染控制专项检查,重点医疗废弃物处理、供应室、院感重点部门的检查;四是血液管理专项检查,重点是临床用血管理;五是开展临床实验室专项检查,重点是集中统一设置和管理,检查结果督促整改,并进行全县通报。

(二)保障医疗安全管理。一是继续加强和完善医疗技术准入管理。完善医疗技术准入管理制度,落实手术分级管理制度;二是落实患者安全目标。开展患者安全培训,推进用药安全与手术安全核对制度。

(三)推动平安医院创建。积极创建全县平安医院工作,健全相关政策制度,健全医患沟通和医院投诉管理机制。加强医疗机构内部治安管理,维护医疗机构诊疗秩序。

三、医疗机构管理与评价

(一)加强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管理。认真落实省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制定医疗机构设置规划。

(二)医疗机构长效监管。探索完善医疗机构长效监管机制。做好医师和护士定期考核,定期组织督导,确保各项制度落到实处。

(三)完善基层医疗服务监管制度。推进基层医疗服务监管体系建设,以控制医源性感染为重点,加强基层医疗服务的规范管理。

(四)做好医院信息化建设。

四、护理管理

(一)深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按照《医院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标准(试行)》扎实推进,进一步推广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县级医院不低于40%。

(二)开展“5.12”护士节纪念活动。结合“5.12”护士节纪念活动,对全县开展护理服务考核结果进行表彰;通过系列活动的开展,弘扬南丁格尔精神,激发广大护理工作者的工作热情。

(三)加大专科护士、护理管理干部的培训力度。拓展专业化护士的培训工作,有计划地培养专科领域的护理人才;扩大护理管理干部培训的覆盖面,不断提高个人素质和管理水平。

五、医院感染管理

继续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加大贯彻落实力度。一是贯彻落实《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行动计划(2012-2015年)》;二是大力加强医院感染监测工作,完善医院感染监控体系;三是加强医院感染管理专业队伍建设,加强医院感染管理质控中心建设;四是加大各项措施落实力度,提升医院感染管理水平,保障医疗安全。

六、县乡村一体化管理工作

12.成华区2011年卫生工作要点 篇十二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三年总体目标五项主要任务实现的决胜之年,全区卫生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省委九届八次全会、市委十一届八次全会及区委五届九次全委会精神,按照成都市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和成华区“生态城区,现代成华”的发展定位,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为目标,不断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科学规划区域卫生资源,扎实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提升基本医疗及公共卫生服务水平,为实现全区“1413”发展战略,建设“中西部综合实力一流城区”而努力奋斗。

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现新突破

(一)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优化完善全区卫生专业规划,着力增加卫生资源尤其是优质资源总量,做好项目促建和移交工作。鼓励辖区医院提档升级。进一步提升社区卫生服务能力,深入实施政府免费提供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C包项目。

(二)加强基层医疗机构管理。设立基层卫生及妇幼保健科室,进一步加大区属医疗机构及全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绩效考核

及管理力度,完善收支两条线制度。

(三)实行绩效工资改革。在全区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启动绩效工资改革,以促进提高公益服务水平为导向,加强收入分配宏观调控,促进形成事业单位合理的收入分配关系。

(四)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在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基础上积极探索,适时在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五)强化全民健康体检工作。加大宣传力度,探索有效方式,鼓励增加免费体检项目,提升居民检查率,并同步建立和完善居民健康档案,推进健康体检延伸服务,提高群众健康保障水平。

(六)启动区域卫生信息化平台建设。采集区域内居民健康档案和医疗机构诊疗信息,提供以居民健康档案为核心的医疗服务、公共卫生、医疗保障、药品保障和监管、医疗卫生综合管理等信息和业务协同服务,实现区域卫生信息共享。

二、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实现新突破

(七)不断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功能。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和完善居民健康管理。在所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推行慢病管理,建立高血压、糖尿病、精神病社区干预网络,开展健康监测— 2 —

和行为干预,实行连续性服务,公共卫生职能实现社区下沉。

(八)着力提升社区服务水平。按市卫生局安排试点施行家庭医生制度。社区卫生服务实现“五转变”,即服务对象、服务形式、服务内容、服务模式、服务人员向家庭式、多样式、综合式、连续式、全科式服务转变,当好居民“健康守门人”。实施老年人“康乐工程”,设立“老人阳光门诊”,推行“一站式服务”。

(九)积极开展“宜居成华·健康生活”行动。重点开展群众关注度高、易感受的健康教育、健康干预、合理膳食、控烟控油控盐、实施免费婚前优生健康体检、关注母婴安康等行动措施,引导居民形成良好的健康习惯。建设4间“健康小屋”,为居民开展自助健康检测,提高居民健康自我管理意识。力争通过3年时间实现“人人拥有健康档案、人人拥有家庭医生、人人具备健康素养”。

(十)扎实开展创建活动。争创全国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单位,在全区开展“一中心一品牌,一站一特色”创建活动,开展以“群众满意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主题的惠民、便民行动,促进社区卫生服务质量再上新台阶。

(十一)全面提升卫生应急救治及处置能力。进一步完善卫生应急体系,加强卫生应急救治及培训基地建设,强化应急处置队伍建设,充分做好应急准备,适时开展应急演练。

(十二)切实加强重大疾病防控工作。积极做好区疾控大楼建设前期准备工作。完善传染病监测网络,对重大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处置,遏制重大传染病蔓延。抓好全球基金艾滋病滚动整合项目,全面开展艾滋病综合防控与科研工作。稳步提高美沙酮门诊治疗入组率,逐步完善社区艾滋病防控体系。重性精神病患者社区管理率达到80%以上,开展肇事肇祸精神病人排查评估及干预工作,维护社会稳定。

(十三)全力提升卫生监督管理能力。进一步完善全区卫生执法“三级”监管体系,稳定基层卫生监督协管员队伍。加强医疗质量监管,深入推进“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完善公共场所卫生量化分级管理工作。继续加强生活饮用水卫生、学校卫生及放射卫生的监督管理。强化医疗纠纷预防处置,推行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有效预防和化解医患纠纷。

(十四)不断深化妇幼保健工作。进一步健全妇幼保健体系,强化“妇幼保健一卡通”系统建设。加强高危孕产妇筛查、追访及危重孕产妇管理,确保孕产妇死亡率及新生儿死亡率控制在12.8/10万和6‰之内。落实孕产妇住院分娩“阳光补助”及城乡妇女增补叶酸项目。积极做好支援甘孜州九龙县妇幼卫生工作。

(十五)认真抓好爱国卫生运动。做好迎接“国家卫生城市”— 4 —

复查验收各项准备工作,确保复查达标。继续开展社区居民院落整治,除“四害”活动深入到涉农地区及居民小区。

三、卫生重大项目建设实现新突破

(十六)全力推进龙潭综合性医院建设项目。加强招商引资工作,按三甲综合性医院标准建设,着力改善我区高等级医院稀缺现状,满足不同层次人群的医疗需求,力争年内开工。

(十七)加快推进区人民医院提档升级。引入社会力量,完善法人治理机制,按二甲医院标准打造区人民医院,尽快提升区人民医院综合实力。

(十八)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卫生事业发展。按二级医院标准打造区三医院,引进社会力量开展项目合作,提高整体服务水平。做好保和多宝寺片区综合医院项目包装策划,吸引优质高端机构投资建设。促进成都誉美医院改扩建项目及成都市新华人民医院住院部大楼扩建项目建设,鼓励民营医疗机构做大做强。着力引进特色专科医院,丰富医疗资源结构,力争年内建成2所。

四、卫生队伍建设实现新突破

(十九)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着力引进中高级人才及急需的各类紧缺人才,着力培养学科带头人,重点充实公共卫生一线工作人员。加强公共卫生、全科医师和涉农地区卫生人员在岗培训。健全后备干部培养机制,通过竞争上岗、交流轮岗等方式

培养和管理干部。

(二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深入推进行政效能建设,加强干部作风治理,大力治懒治庸和克服“两好”形象。加强政风行风建设,坚决抵制医疗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

上一篇:蒙特梭利教育法d下一篇: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