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孩子学会“发脾气”(精选14篇)
1.教孩子学会“发脾气” 篇一
教孩子学会感恩
现在的孩子往往更多的时候,想到的是自己得到了什么?更少的、甚至从没有去想过,自己为别人付出过什么?因此在这些小宝贝、小太阳的身上,很多时候所表现出来的性格是“自私、霸道、任性”。这在很大程度上,也与我们的家庭教育、幼儿园的教育有着一定的关系。“可怜天下父母心”从古说到今,而我们中国的父母,更是把“一切为了孩子”看作是自己的人生目标。无论家庭条件如何,学历文凭高低,对自己的孩子那份殷切的期盼与关爱,都是一样的。父母们总是将自己最坚强、最完美的一面展示给孩子,将自己所有的辛苦与不快隐藏在心理,无私付出,不图回报。而在父母关爱与呵护下成长的孩子,往往对父母并不真正的了解,从小到大都是扮演被爱的角色,不懂得如何去爱别人。对比中美国的教育观,存在很大的分歧。中国的家长,在孩子第一天从幼儿园回家后,往往会关切的询问“宝宝,今天的饭你有没有吃完?老师表扬你了吗?有没有人欺负你?”美国的家长同样也担心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只不过询问的内容不同,他们关心的是;“宝贝,你有没有把带去的食物,分给你的小伙伴一起吃?你今天有没有帮助老师做事情?”
同样是问答式的提问,同样是出于对孩子的关爱,但彼此的着眼点与教育观截然不同。
小时侯,总不能理解,饭桌上妈妈为什么一直说她自己喜欢吃鸡头,而总是把鸡腿夹给我和弟弟吃。等长大自己成家后,在深深体会那份母爱的同时,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我会对我的孩子提出分享他的食物这一请求,如果他不同意,就和他讲道理,讲到他愿意为止。并不是真正为了吃他的食物,而是要从小训练他的感恩意识,懂得回报父母,感恩父母。
事实证明,只要我们留心为孩子创造感恩的机会,他们会时刻让我们感动的。
赠人玫瑰之后,自己手有余香。听过太多讴歌父母的精彩文章,在一个个荡漾回肠的感动故事中,我一次次被触动。滴水之恩尚且需涌泉相报,那么对于父母的养育之恩呢?又何以为报呢?
飞速发展的社会,物质丰富的城市,我们呼吁让孩子们从小就养成感恩的习惯,时刻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感恩父母的养育,感恩老师的教诲,感恩朋友的帮助。感恩生活中的一切!
2.教孩子学会“发脾气” 篇二
一、什么叫“不知道”
看到这三个字, 很多人会笑话笔者提出这么幼稚的问题, 谁都知道这三个字怎么解释。但是, 有多少人敢于自己在领导面前、在同事面前、在学生面前说出“不知道”这三个字, 敢于承认自己在知识上的缺陷呢?
“不知道”, 是对某一方面经验的一种缺陷, 在学习上表现为对知识认知上的缺陷, 或者对于知识掌握得不牢固、模棱两可、含糊。在语文的学习上, 这种“不知道”就表现得更为突出一点, 因为语文宽泛、内涵深, 导致很多人对问题有所谓的个人见解, 并且把自己所谓的个人见解当做一种正确的答案。但对于学习必须要严谨, 一就是一, 二就是二, 不能想当然, 不能“可能”或者“也许”。笔者不反对对问题的发散性看法, 但是反对那种对知识的模棱两可却又极其肯定的做法。“不知道”虽然承认了自己对于知识经验的缺陷, 但是它却验证出这个人对学习的一种态度, 一种严谨的态度。“不知道”的反面就是想当然, 就是可能和也许。而“想当然”、“可能也许”在求知上是最要不得的。
二、为什么教孩子学会说“不知道”
中国人在骨子里是极其爱面子的, 甚至很多人把面子看得比生命还重要。人们常说“人活一张脸, 佛受一炷香”, 在中国, 不仅人要注重面子问题, 就连神灵都要和面子挂上关系。生活中一旦要求自己承认错误, 承认自己不知道, 这比登天还难。中国人的爱面子, 有优点, 但是过份的爱面子, 就会给生活带来危害。政治家如果爱面子会给国家带来危害;领导爱面子, 会给工作带来危害;教师爱面子, 会给学生带来危害, 甚至是一生的危害。
其实很多人心知肚明自己对某个问题没有把握, 没有找到正确的解决方法。但是碍于面子, 就是不能说“不知道”三个字。
例如, 当学生向教师提出了一个问题, 教师明明暂时不能给出正确答案, 但怕自己在学生面前丢面子, 就随便找个答案哄弄一下, 可这却给学生带来了终身遗憾。这种爱面子, 其实是我们过去错误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造成的恶果。
汉高祖刘邦治国安邦不如陈平、张良;带兵作战不如韩信, 但是他敢于向这些杰出的人才承认自己的无知, 反而灭了强大的楚霸王, 他自己也开创了平民也能做皇帝的先例, 建立的汉朝奠定了强盛的华夏民族。反观项羽, 打起仗来四五十人不能近前, 可是手下的陈平、韩信等却纷纷投奔刘邦, 这是为何?原因之一就是项羽的刚愎自用, 不肯承认自己在某一方面的技不如人, 最终落得个身首两处, 铸成千古遗憾。所以我们要敢于承认自己的无知, 敢于说出“不知道”。而要能做到敢于说出“不知道”来, 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对学生的培养和要求。只有从小培养, 才会让孩子成人后也能敢于说出“不知道”来, 这样他们才不会害人害己。
三、从细节抓起
我们知道了教会孩子学说“不知道”的重要性了, 但是怎样培养他们学会说“不知道”呢?笔者一贯反对给学生讲大道理, 尤其是在刚刚十来岁的小学生面前, 给他们灌输大道理, 他们也未必能听得懂。
所以, 培养小学生学说“不知道”, 必须从细节抓起, 从他们的学习习惯上培养, 把语文课堂教学做为基地, 这样才能潜移默化地促使他们形成学说“不知道”的好习惯。
笔者做为一名小学教师, 就是在课堂上, 让学生自己学说“不知道”的。例如, 笔者在教学《我们是朋友》一课时, “血”字经常出现, 但是这个字到底是念“xue”还是念“xie”有些学生不敢肯定, 但是他们却又很肯定自己对这个字的读音是正确的, 肯定自己的主观经验。学生中很少有喊出不知道这个字的读音的, 趁此机会笔者让学生自己查字典去解决这个问题, 用工具书找出课文中每个血字的正确读音。结果学生们查字典后, 终于解决了血字在课文中的正确读音。课文中的血字读“xue”, 如血液、输血、流血等, 而发“xie”音的时候多为口语。学生这下明白了, 经验有的时候是靠不住的, 自己查、找、问才是正确的解答问题的方法。
这时我告诉他们, 当遇到一些自己拿不准的时候, 碰到一些需要自己去查、去问的时候, 就要说出“不知道”来, 先承认自己的无知, 然后去解决。说出“不知道”不会被教师、同学笑话, 而说出一个错误的答案, 才会被人笑话。我经常会从这样的教学的细节入手, 利用语文课的便利, 多让学生查工具书, 多让他们了解到自己还需要下很多功夫去学习。培养出他们一种“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的人品来, 先承认自己的不知道, 然后努力找出不知道的原因, 并把这些“不知道”解决掉, 这才是教师应该做的。
四、对学生的益处
对于学生来说, 学会说“不知道“, 对他们有很大的好处, 是受益一生的事情。
首先, 学生学会了质疑, 学会了思考。牛顿从不知道苹果为什么会落地而不往天上飞的原因入手, 经过自己的努力, 终于发现了宇宙间的万有引力, 成为了最伟大的科学家。正因为他知道自己不知道, 所以他不停地思考, 提出了一系列的疑问, 才有了他在科学界的地位。毛泽东, 小时候他不明白农民为什么辛苦劳作一辈子还是吃不饱穿不暖, 他思考的就是自己的这种“不知道”, 所以他才找到了一条救国之路, 救万千大众于水火之中, 成立了中国共产党, 建立了新中国, 成为一名伟大的政治家。而对于小学生而言, 一旦养成了学说“不知道”的习惯后, 因为他们知道了自己不知道, 敢于承认自己的不知道, 所以他们才要去思考自己不知道的原因, 继而培养了一种独立思考的能力, 这正是当前的教育体制所缺乏的。我们总感叹现在的学生几乎成了考试机器, 可是为什么不思考一下我们当前教育中的弊端呢?现在学生缺乏的就是一种质疑的勇气和能力, 他们习惯于回答教师的问题, 习惯于试卷的思路, 因为他们不会设疑。他们不习惯于自己学说“不知道”, 长此下去, 就会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个的考试机器了。反之, 学生经常思索自己的“不知道”, 才能设疑, 才能解决自己的疑问, 才能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其次, 让学生懂得做人, 学会真诚。在当前非常浮躁和现实的社会下, 普遍缺乏一种诚信。地沟油、劣质奶粉、豆腐渣工程、等种种假恶丑的现象就在我们周围。很多人感叹社会变了, 人们之间不敢再彼此信任了。可是静心思考一下, 社会是由人构成的, 是因为人变了, 才造成社会变了。人们为什么要变?因为大家都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自己“不知道”。厂家明明知道自己没有生产优质产品的能力, 可是就是不承认, 反而投机取巧, 才造成各种伪劣产品的出现;官员明明知道自己的工作没到位, 为了自己的政绩, 就不断地造假, 给群众带来生活质量的下降。而要从根本上改变这些, 教育是唯一的途径。让孩子从小学会说“不知道”, 从小树立做人的根本, 懂得去真诚地对待别人, 也许到了社会上他们会暂时地吃些小亏, 可是对于他们的一生来说, 这却是享用不尽的财富, 学会真诚, 是他们立足社会最好的标杆, 是带给他们成功的台阶。
3.教孩子学会拒绝 篇三
这次去夏威夷群岛也不例外。我们在落日的海滩上徜徉,欣赏蔚蓝的大海和美丽的棕榈,享受清爽宜人的空气和丰富的水上活动,在赏心悦目、轻松自在的氛围里,孩子们见识了当地人的音乐和舞蹈,领略了自然而然散发出的悠闲和浪漫的情怀,了解了波利尼亚的文化和历史背景。而最令孩子们感兴趣的是那些用贝壳和海螺做成的小纪念品,价格便宜,又有纪念意义。罗林挑选了一些,准备送给朋友们。我还买了一个刻有花纹和“甜心”字样的银手镯送给她。
这天晚上。一家人坐在桌边吃晚饭,我突然发现罗林腕上的银手镯不见了,就问哪儿去了。罗林见问,叹了口气,闷闷不乐地说:“露莎!”
我吃了一惊。罗林跟我讲过露莎。她是罗林的同学,俩人关系一般。不是多亲密的朋友。但不知为什么。我们每次旅行回来或是旅行之前,露莎都会找罗林要礼物。她总是对罗林说:“嗨,你给我买了礼物,对吧?”或是“嗨,罗林,别忘了给我带礼物啊!”罗林非常烦恼,因为她觉得她和露莎之间的交情够不上送礼物,但她又不愿意伤害露莎,所以总是开不了口回绝她,每次都唯唯诺诺、含含糊糊地答应一声。随随便便给她一份礼物。我以为这是小孩子之间的交往。也就没有过问。但这次怎么会是银手镯呢!据我所知。罗林很喜欢这个镯子啊。其中必有蹊跷,我决定问个水落石出。
原来,这天课间,罗林正手舞足蹈地跟她最好的朋友吉兰、莎莎和海伦讲旅行中的所见所闻。露莎径直走到她的面前,笑容可掬地说:“嗨,罗林,听说你去旅行了,给我带礼物了吧?”罗林不好意思回绝她,就说:“嗯,是的。我有一份礼物送给你,不过我今天忘了带来。我明天带给你。”露莎满意地走开了。
第二天,罗林就将一个小海螺穿成的长项链送给了露莎。不料她接过一看,立刻就沉下脸来,不高兴地说;“就只有这个吗?还有别的吗?”边说还边用眼睛骨碌碌地瞥了瞥罗林的朋友们。她们的耳朵上正戴着罗林送的漂亮耳饰。罗林的脸腾地红了。因为这个小海螺项链确实不是一件昂贵的礼物,它非常便宜,有些商场还作为购物奖励免费赠送。跟罗林送给吉兰的镀金镶边的海豚耳环、送给莎莎的椰树圆形的耳钉、送给海伦的用不同颜色的贝壳拼成帆船形状的耳环不可同日而语。在露莎的犀利语锋下,罗林羞得无地自容。就在那时,罗林看见了腕上的银手镯。虽然很不乐意,但还是咬牙褪下了手镯。一边递给露莎,一边说:“不,还有这个手镯,也是送给你的。”露莎拿着项链和手镯,满意地走开了。
原来如此。
吃过晚饭,我一边收拾餐具一边想着罗林的事。我觉得不能再任由事情发展下去了。这件事已经对罗林产生了消极的影响,让她沮丧和不快。
我走进罗林的房间,对她说:“罗林,我想跟你谈一谈。”
“好的,妈妈。”罗林说。
“我知道你不愿意伤害露莎,不过我觉得你还是应该跟她谈一谈。你应该让她知道,她没有权利期待你每次旅行都给她带礼物,更不应该问你有没有别的礼物。那是很不礼貌的行为。你向她指出这一点,不仅对你有益,对她以后的为人处世也有好处。如果你不对她说,她就永远不会知道,而你,以后还要面临同样的问题,还要像履行义务一样送礼物给她!遇到问题,不能一味躲避,要想办法解决!”
“我也想解决,可我不知道怎么解决呀。”罗林一听我提起这事,就皱起了眉头,懊恼地说。
我建议道:“你要尽量委婉地跟她说明你的想法,把想说的话事先筹划好。你就告诉她,虽然你很珍视你们的友谊,但是她要求你每一次旅行都给她带礼物,你觉得承受不了。你告诉她,你把她当做好朋友,但不像你和吉兰、莎莎、海伦之间那么亲密。你还要让她知道,她期待你给她带礼物这一点,伤害了你的感情。你向她解释,友谊不在于物质,而在于彼此之间的联系和交往!”
“如果她不高兴呢?”罗林担心地问。
“如果她还是不理解,不愿意接受你的建议,那她显然不明白友谊的真正含义。你应该停止送礼物给她,做自己想做的事。你现在要做的,就是跟她谈一谈,尽量让她明白!”说到这里,我沉吟了一下,说道:“如果你觉得面对面地交谈确实很为难。你也可以用写信的方式。” 在我的鼓励下,罗林决定立即处理这件事,因为这确实让她太难受了。她写了一封言辞恳切、措辞委婉的短信给露莎。 那天晚上,露莎打了一个电话给罗林,感谢罗林为她指出行为失当的地方,使她有机会改正,并为过去的行为向罗林道歉。
“妈妈,露莎说,她希望她仍然是我的朋友!”罗林放下电话。搂着我,高兴地又蹦又跳。
“嗯,罗林,通过这件事,你有什么收获吗?”我问。
“哦。妈妈,你又来了!能不能不要教训人?”罗林假装不乐意地说。我哈哈大笑。
罗林歪着头想了想,说:“和朋友交往,即使是批评的话,只要心怀善意、态度诚恳,不仅不会损坏友谊,还会使友谊更进一层呢。”
“能举个例子吗?”
4.怎样教孩子学会阅读 篇四
我们总是不断地告诫孩子要多读一些书,看到孩子玩的时候也会情不自禁地对孩子说“看书去”。或者拿别人的孩子与自己孩子比较“你怎么不像某某某那样爱读书。”从我们的切身体会来讲小时侯读很多书对人的一生是很有帮助的。所以我们才会不断地提醒孩子要读书,可是孩子知道为什么要读书吗?他只是听你一味地说要读书,要读书。也许他听了你的话去读了,并且发现了其中的乐趣从此爱上了读书,这固然是好事。可是大多数孩子了?他们把你的唠叨当成了耳边风,对于这种好象是被逼迫做的事情感到无奈,甚至产生厌恶感,不仅不爱阅读,反而视其为苦差使。
庄子认为:人的美丑是天生带来的命运,有没有素养则是书籍造就的命运。书籍对于人类的重要性孩子可能一时无法理解,但是可以告诉她一些格言,从而强化读书重要的意识。
最重要的是让她找到乐趣,大家知道这个时期的孩子是很会模仿的,于是我们故意在孩子面前读书,读得很专心的样子,甚至源源叫我们我们都假装不理睬。有时候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有时候就放声大笑。源源果然被吸引了过来,甚至学起我们的模样看起了书,因为她想知道是什么吸引了她的父母,又是什么让我们如此快乐。而获得这个答案最好的办法就是模仿我们自己去试一试。
告诉孩子读书的重要性,告诉孩子读书的乐趣,当然你还要让她有成就感,通常都是我们给源源讲故事,老实说我讲故事的技巧并不高明,照着书念或者乱编故事。源源能自己看书以后,我们就让源源给我们讲故事,这样源源为了讲故事就要自己去看书,为了讲得好就会认真地筛选故事,理解故事。她讲完后我们都会给予赞许,这样源源会归功于阅读,就会从阅读中获得成就感,从而更爱阅读。当然我们也会引导她进步,注意一些没有理解的以及讲述不当的地方。
当孩子爱上阅读,这美丽的书本世界就为她打开了,当然怎样读书,读什么样的书,什么时候读什么书,这都很有讲究。成绩不好并不是因为头脑笨,反而与会不会阅读有关,同时阅读也是提高情商的绝佳办法,阅读可以医治心理的病。总而言之,阅读是一生可以依赖的锚。
二、读什么样的书
孩子的头脑干净无暇,他们的记忆只要被画过一次,就不容易擦拭。所以不能让不好的书籍来污染孩子,要用好书给他们留下最好的熏陶,伴随他们走过童年带到成人世界。
我坚信启蒙的第一本书会影响到孩子对书的看法,书的兴趣。举个例子说,我以前对足球比赛毫无兴趣,无论老公怎样讲述足球的魅力都无法打动我的心,那是因为我看过足球比赛,我的结论是不过如此,很无聊嘛。我后来才知道我随便打开的比赛是一场中国足球甲B联赛。这场乏善可陈的比赛让我丧失意欲,甚至昏昏欲睡。
想起一个问题“如果有一天,你一个人将被送到无人岛去,如果只能带一本书,你会带哪一本?”当你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你会发现许多书只能在我们生命中扮演一般角色,而有些书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管是什么时候开始读都对我们的人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对我来说那一本是一个高中同学给我看的那本,激励了我豪迈的高中生涯的书。
要给孩子选哪些书了?
(一)拥有永远且普遍的价值观的书
我们童年时印象深刻的书我们的孩子也会有同样的感觉吗?用我们的经验给他们推荐?恐怕不一定,不同时期的图书带着那个时期的烙印,有着浓厚的时代感。如果我们今天不带者回忆再看那些书还有当时的感觉的话那么那本书一定包含了永远且普遍的价值观,便值得推荐。反之则不一定,当然孩子会告诉你她的不认同,这本书对他来说就是不完美的。也可以说是揪错版。
(二)成长故事
精神的成长永无止境,英雄传说,成功人物的成长故事。中国古代很多勤奋好学,孝顺机敏,重视承诺等等的传统美德的故事自然也是必须要有的。
(三)探索故事
少年时代最可贵的是好奇心,将好奇心好好地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说上面两类书是社科书的话这个就是自然科学方面的书了,或者是科幻方面的社科书。
(四)感动教育
心灵鸡汤等所有真善美的故事。
(五)有想象力的故事
童话故事,《艾丽丝梦游仙境》等等,启发孩子的想象力。
三、阅读也要有技巧
阅读准备训练
1.事先准备法
一个安静的环境,一个准备读书的心理状态一个预习图书的方法。
(一)看着书的封面、署名,试着想象作家与内容
(二)看着目录,与自己想象的内容做比较
(三)快速翻阅书籍,透过看到的插图想象内容
(四)先了解作家的序或者作家的生涯,不过此时要注意的是,不去看内容摘要的字句或是批评的字句。看过摘要的读者,会对书失去兴趣,看过批评字句的读者会因为先入为主的观念,反而对阅读产生抗拒,进而妨碍正确的阅读。
2.念出声音法
念出声音法有两点好处:第一是可以提升正确的辨读文字的初期阅读力;另外一点是可以协助孩子们,迅速进入书籍的世界。
(一)当孩子在念的时候,把声音录下来之后再放给孩子听,让孩子可以注意自己的发声状况,声音的强弱、声音是否适合等。
(二)让小朋友念图画书给自己的弟弟或妹妹听,并赞美小朋友,如此一来,小朋友便会经常念给弟弟妹妹听。
(三)让小朋友到摄取老人门聚集的场所,并让小朋友在阿公阿婆的面前,以流畅的声音念给阿公阿婆听。3默读
经历过出声阅读阶段,小孩子会自然地舍弃念出声音法,该用眼睛来阅读,如果念出声音法是以单字为单位来念,那用眼睛的读法,则是以文章为单位。
什么时候读什么书:
一、胎教时期
存好心,想好事。
听好话、说好话。
阅读优美的诗词。
阅读伟人的传记。
阅读名言与格言。
二、床边故事时期(1.2岁)
唱催眠曲
回答婴儿的每一句咿呀语
讲很多事情或者故事给孩子听
给孩子听歌曲或童谣
让孩子与图画书玩耍
给孩子看图画书,并给他听
三、图画书时期(3.4岁)
1.与书籍拉近距离
孩子未来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完全是由孩童时期,父母所给予的环境来左右。
如果希望孩子将来可以亲近图书,现在就该让孩子经常接触图书。例如带孩子逛书店,去图书馆、读书给孩子听等,都是可以亲近书籍的好机会。周末的时候除了去游乐场我们也会带孩子逛下书店。
2.给孩子看外面的世界
孩子到了三、四岁的时候,就已经可以用语言沟通,也可以到处走动。这个时期起,孩子们不太喜欢待在家里。他们开始更关心外面的世界。一个广阔的大自然会带给人类的精神世界很大的影响。带孩子到郊外远足,到公园散步就是带领孩子来读大自然着本书。
3.给孩子读内容短的图画故事书
到了三岁以后,幼儿门开始喜欢听故事,这时,把听故事的乐趣,自然转移到书记才是正确的做法。
4.读图画书,并让孩子把内容表现出来
给孩子读完图画书以后,如果马上把书合起来,孩子们很快就会忘记从书里发现的喜悦,想要让孩子可以常识件持续那种喜悦,并开启思考力,就该持续不断地提出问题。
5.给孩子听一些有着拟声语和拟态语的故事
6.教导孩子如何对待书籍
四、听故事时期(5.6岁)
1.给孩子读单纯的神话故事
2.让孩子亲近幻想文学
五、幻想童话时期(小学一二年级)
1.阅读幻想
2.多阅读简单的短篇童话
3.两个人一起享受阅读
4.阅读后与孩子讨论内容
六、历史故事时期(小学三、四年级)
1.欣赏神话和传说故事
2.仰慕英雄
3.自己选择图书
4.开启多读时代
和孩子一起阅读
(一)念书给孩子听
就像是婴儿时期给他们唱催眠曲一样能够让他们乖乖入睡一样,三岁之后,给他们念故事书也会让天马恩高兴,不管是什么内容都会让他们 高兴,因为他们喜欢的其实不是内容而是母亲的阅读声音。我给源源讲故事的时候有时候因为太忙而不认真,漏了一段,源源马上就会指出。显示对内容已经很熟悉。刚开始我也会脸红,觉得自己没有专心于阅读,其实没有关系,源源享受的不是内容,她可能已经熟悉,她享受的其实是母亲的体贴和心意。当然,给孩子念书有更大的好处,可以让孩子提前适应学校的授课生活。安静地坐在位置上听老师讲课,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聆听的能力。
另外,如果你的孩子阅读力一般,或者对阅读感到痛苦万分。阅读给孩子听是非常好的方式。
(二)规划出一个图书馆
如果把家里所有人的图书都拿出来放到一起,就会成为一个小小的图书馆,建议替这个图书馆取一个诗情画意的名字。例如蓝天图书馆,当然全家人一起取名是最好的方式。
建立图书馆的好处有 :
1.让孩子感受倒书籍贵重且懂得珍惜
2.可以让只会借阅图书的孩子养成购买图书存入图书馆的好习惯。
(三)带孩子逛书店
不会有父母担心没钱可以 买书,也不会有孩子因为没有买到更昂贵的书籍儿生气。这就是百货公司和书店的差异点。
进入书店,孩子看到这么多的书籍就会发现自己是井底之蛙的事实,而看到那么多自己还没阅读过的书籍,也会刺激孩子门的阅读欲望。
第二就是会好奇写这些书的人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第三就是希望有一天自己也可以像哪些作者那样,成为一个优秀的人。而这些想法会让孩子一步步的与书籍更加亲近。
(四)如何选择书籍
不要依畅销书排行榜,事实上 选择名著或古典书籍,比选择畅销排行榜书籍更加安全。一般来说,注意以下三点:
一,最好是选择装订优良或精美的书籍,因为是给孩子的第一印象。
二,留意纸张的情况,米色系的纸张比白色纸张理想
三,书籍内文心爱用的字型,尽量选择柔和易阅字体,以免影响阅读性。
四,然后要判断所选择的书籍是否能够满足阅读的孩子只是方面的好奇心,应参考孩子的想法要判断文章内容是否简洁。其次插图是否优美,慎选出版书籍的公司,建议尽量选择有信誉的出版社。
(五)要当看书的父母
每个孩子都拥有学习父母的特性,因此才会有“孩子是父母亲的镜子”这句话。让孩子养成阅读习惯的最佳方法就是要让孩子亲眼目睹父母亲每天至少会阅读书籍三十分钟的样子。
(六)读后讨论会
更积极底阅读指导方法,是母亲与孩子一起阅读之后,再进行讨论会,虽然阅读是同一本书,不过由于大人与小孩的经验,价值观,以及思考力有所差异,因此感想也会 有所不同。
不同家庭成员读不同的书然后在读后讨论会上推介,这样就能起到劝导读书的作用。
(七)制作阅读记录卡
这是阅读整理的好方法,是阅读效果检验和对以后产生良性循环的好方法。
用阅读医治心理的病(解决孩子成长的烦恼)
孩童时代就像天堂一样美好,但孩子其实也有属于他们的烦恼:
(1)担心外表不出众时看的书
1.安徒生《丑小鸭》
2.《美女与野兽》法国童话故事
3.《出卖笑容的孩子》
4.《藏着的翅膀》德国童话故事
(2)担心头脑笨拙时看的书
《爱迪生》:成功不在于头脑,而在于想要做的决心
爱迪生小时候被看作时理解力差,智力不足的学生,并被退学。但是他为了发明一样东西,可以平均反复实验一百次以上,在发明灯泡时,他甚至实验失败了两千次。成名以后,当某一位记者问他成功的秘诀时,他是这样回答的 :拥有比别人更旺盛的想象力以及希望和耐心。
《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上学的时候老师的评语是这样的“请不要再让贵子弟到学校来上课,如果他再继续发文一些莫名奇妙又无厘头的问题,会严重妨碍到其他优秀的学生。”不过他的母亲非常清楚自己的儿子并不是笨蛋,他是一个特别的孩子。母亲身心一个被学校退学的孩子是特别的孩子并特别照顾的原因就是他的想象力与推理能力。好像每个人的脸孔长得不一样,每个人得能力也都不尽相同,找出属于自己得特别能力并加以开发,任何人都可以成功。
(3)讨厌父母时看的书
①巴斯通吉《妈妈是大树》
②《安徒生的一生》
③《林肯》
④ 赛珍珠的《给爸爸的礼物》
(4)与朋友吵架后想要一个人静一静时看的书
①寓言故事《流浪者和熊》
②八岛太郎《乌鸦少年》
③赫塞的《蝴蝶》
(5)心情郁闷生气的时候读的书
《美德的书》或者一些诗。
(6)讨厌学校要逃课时看的书
《jennings 不是最后一名》
如果不是小淘气而是模范生,就不需要阅读这本书。这本书对模范生而言不会有趣,此童话书主要是对于功课不好且喜欢调皮的jennings的爱为主题的长篇童话书。
《魔法石》
有很多小朋友有着这样的不满,尤其上数学课的时候,女孩子们就会有诸如此类的不满,适合这类型孩子的书籍就是《魔法石》,《最后一课》
(7)被人取笑胆小愤怒时看的书
《大卫的新奇一天》
住在市中心的孩子们,经常抱怨他们没有可以去冒险的机会,无趣的公寓,、近在隔壁的学校、社区内的钢琴学院。《GI NO 的 战争》
在我们周围,有着像大卫一样,在父母的保护之下,无忧无虑成长的孩子。也有一些是 刚好相反的情形,就像《GI NO 的战争》里,像GI NO 这样的孩子。
《威廉泰尔》
【一年级推荐】
导言:一年级是正规学习的起始阶段,我们在这个阶段要做好低幼衔接,以温柔的心、温暖的手去迎接孩子们的到来。我们推荐的书可能和一般的成人的想法不同:成人觉得一年级要让孩子大量识字,但我们觉得阅读的基础并不一定是识字,而阅读图画也是很重要的能力,我们反对以孩子的阅读兴趣为代价,极度增加识字量的做法;成人们觉得大量的知识很重要,但我们觉得爱和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此,我们在一年级推荐了六本图画书,让孩子在图像与文字的合奏中,感受到书籍带来的无与伦比的乐趣。本年级推荐的八本书,都是值得孩子一读再读的。我们希望大人们和孩子一起读,孩子可能更在意的不是读书,而是和大人一起读书的温馨感觉。
文字的奥秘(3册)
包括大自然篇、动植物与人体篇、生活篇共3册。
中国文字自甲骨文演变至今,已有数千年历史,在此历程中,文字亦为中国文化与思想作见证,一文一字,其形音义皆具深邃意涵。这本书将“文字”以浅显之言写成篇章,佐以生动图画,帮助读者知晓中国文字之诞生演变及其所蕴涵之中国文化与思想。
本书曾获台湾2001年“好书大家读”大奖。作者系台湾儿童文学创作者、中国文化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硕士。在大学时代接触文字学后才恍然大悟文字自有其精妙的本源结构,深为中国语文之美着迷不已。他将中国语文的渊博内涵以简单有趣的方式介绍给小朋友,引领小朋友进入中国语文、文学的瑰丽殿堂。
推荐年龄:小学生、文字学爱好者。拼音读本。
阿罗系列(7册)
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图画书之一。中文版包括《阿罗有枝彩色笔》《阿罗的童话王国》《阿罗漫游太空》《阿罗的ABC》《阿罗在北极》《阿罗在马戏团》《阿罗房间要挂画》7册。
这是一个类似神笔马良的故事。小男孩阿罗,在他天马行空的世界里,凭借着一枝彩色笔,画出了自己的无数梦想。克罗格特巧妙地运用孩子们的逻辑和语言,真切地描画出他们自由想像的历程,使得阿罗系列作品成为风靡全球四十年的经典之作,畅销逾2亿册。
阿罗聪明、单纯、可爱,热爱幻想并有幽默感,紧紧抓住了孩子的心。他被称为“世界上最富有想象力的小孩”。推荐年龄:2-8岁。拼音读本。
猜猜我有多爱你
世界性的经典图画书,全球销量高达1500万册以上;美国全国教育协会推荐的100本最佳童书之一。推荐年龄:2-8岁。
爷爷一定有办法
当代经典图画书。它写的是一个充满智慧、爱孙子的老爷爷,他用巧思把孙子心爱的破毯子变成外套、背心、领带、手帕、钮扣。它原本是一个流传已久的犹太民间故事,作者用重复而富节奏的文字来重述,既温馨又朗朗上口。图画则细腻地描绘出充满浓厚人情味的小镇和约瑟的家庭,不管是人们丰富的表情、家具、物品,都非常的生动、传神。画面下方的老鼠家庭更带来额外的阅读乐趣。
“这个精彩、奇妙的故事,其实都只是由一块很普通的料子带来。精彩和奇妙本来就是在最最平常里的。平常的日子,平常的东西,平常的人。一个平常的人,如果你能把自己‘剪裁’好,‘缝制’好,那么你会被人欣赏,令人惊异的。”
推荐年龄:3-8岁。
恐龙的温馨故事绘本(2册)
包括《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我是霸王龙》2册。
可以这样说:在国内已经出版的十来本日本的图画书里,除了那本传世经典《活了一百万次的猫》,这一本应该是最好的!
推荐年龄:3-8岁。
小企鹅心灵成长故事(5册)
包括《小鼹鼠的土豆》《袋鼠的袋袋里住了一窝鸟》《小怪物》《小灰兔找朋友》《红鞋子》5册。
由国内著名作家、画家和幼教专家联袂打造的图画书,其中《小鼹鼠的土豆》还获得第六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这套图画书针对目前独生子女在其个性发展及社会性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通过一个个温馨、幽默的童话故事和一幅幅柔和、丰盈的画面,不仅带给孩子阅读的快乐,同时还引导他们去触摸,去体会 ”分享”、“关怀”、”友谊”、”承受挫折”、“接受自我”等许多需要我们用一生去细细感悟的宝贵的心理品质。推荐年龄:3-8岁,拼音读本。
“我在这儿”成长阅读丛书系列(9册)
包括第一站•衔接提高之《狗仔》《妞妞和爷爷同岁》《晚上的浩浩荡荡童话》;第二站•欣赏提高之《我喜欢你》《会跳舞的摇摇》《力力不喜欢女孩》;第三站•拓展提高之《鱼灯》《甜橙树》《睡蟒边的雪兔》共9册。
由金波、曹文轩、秦文君、张之路、陈丹燕、高洪波等9位著名作家创作的9个深情、诙谐、充满趣味的故事,9位画家分别为图书手绘图画,由9位儿童作为作品的第一读者热力参与。丛书分为三个梯次:一是帮助孩子完成幼儿园到小学的阅读衔接;二是培养孩子的文学欣赏能力;三是提升孩子的阅读审美能力,帮助孩子完成必要的文学欣赏和写作的教学补充。
推荐年龄:5-10岁,拼音读本。
小猪唏哩呼噜
小猪唏哩呼噜一部非常适合大声读的长篇童话,作者孙幼军、插画家裘兆明分别获得1990年国际安徒生奖作家与画家的提名奖。
这个故事从一开始就把孩子们逗得哈哈大笑了!怎不叫他们喜欢。不过小猪唏哩呼噜并不是为了逗笑而诞生的,他有傻孩子傻福的憨厚,也有大智若愚的机智,更可贵的是,他善良、勇敢、富有同情心和正义感,傻得执着,傻得可爱。
5.如何教孩子从小学会包容 篇五
别以为偏见和歧视只存在于成人世界,其实,在孩子小小的头脑中早就有了这些观念,如果父母不加以积极引导,孩子会将这种观念发展为奚落甚至敌意的反应。
育儿专家提示,在孩子幼年时期,父母应及时帮助孩子摈弃偏见,学会包容。
案例:妈妈带着未满4岁的丹丹参加学校组织的亲子活动。当老师安排小朋友以两个人一组完成搭积木的活动时,丹丹拒绝与身边穿着旧衣服的男孩合作,她甚至皱着眉头对妈妈说:“我不跟他一组,我不喜欢他穿的旧衣服。”
丹丹妈妈担心这些话被男孩听到后会影响他的自尊心,急忙把女儿拉出教室,并在走廊里严厉训斥她:“你怎么可以说这样的话?”此时,丹丹只是茫然地看着妈妈不做声。
专家分析:对于丹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表现出如此“无情”一点也不奇怪,因为他们已经能够注意到他人身上不同于自己的特性。研究发现,6个月以内的婴儿就能注意到种族和性别上的差异;孩子从3岁开始就会对人进行分类,并且能判断出哪一类人更好一些;到了5岁,他们会把一些优良的品德与自己认为好的那类人挂钩;到了8岁时,孩子才会注意到社会对不同人的态度;等他们再长大一些,就会懂得如何面对社会的偏见,开始理智地思考问题。
由于孩子长大后面对的世界是多元化的,所以,在对孩子进行教育时,父母应尽力帮助他们改变偏见,塑造具有包容性的性格,而最好的时间是在孩子幼年的时期。
以下介绍几种方法,父母可以通过生活中的细节来帮助孩子接受别人身上存在的“不一样”的地方,并正确看待这些差异。
方法1:“柠檬”训练
在这个活动中,老师会给每个孩子发一个柠檬,然后要求孩子们了解它,孩子们可以在地上滚柠檬,也可以品尝或是闻其气味。然后把柠檬集中放在一个篮子里,让孩子们找出自己刚才玩的那个。
虽然有些柠檬脏了,弄瘪了,还有些上面有牙印,孩子们还是会认为自己的.那个是最好的。
提示:把柠檬皮剥掉,再让孩子找出自己的那个柠檬,这时孩子便无法辨认了。这个活动能让孩子认识到,虽然人的外表存在差异,但内心都是一样的。
方法2:分析特征
帮助孩子认识自己与其他人在哪些方面存在差异,例如别的小朋友可能比他矮、稍稍有些胖、戴眼镜、不擅长踢足球等,然后将这些特征进行比较。
提示:告诉孩子一个事实,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特征。有些人会因为看到别人与自己的差别就认定别人比自己低一等,但事实并非如此,也不应该这样认为。
方法3:实例讲解
父母可以通过发生在社区中的一件事,或是电影中描述的某个场景作为教育契机,与孩子讨论缺乏包容行为的危害。
提示:可以在旅游途中,带孩子参观博物馆和展览馆,或是和孩子一起欣赏路边特色建筑的圆角屋顶或彩色玻璃,与各种类型的人建立社会交往。
当孩子遭遇偏见
1.确保孩子的安全不受威胁,并强化孩子的意识,让他知道发生这样的事是错误的,会得到纠正;
2.培养孩子对今后可能发生的任何事情做好心理准备,教他学会一些措辞,例如“以后别这么叫我,这不是我的名字”等。
当孩子中伤别人
1.立即上前制止,告诉孩子,父母不能容忍这种行为,并会严肃地对待这件事;
6.如何教孩子学会自己穿衣服? 篇六
也许很多家长觉得,孩子穿衣服不过是一件很小的事情,等到孩子长大了自然就会了。但是,穿衣服也是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不可忽视。而且在训练孩子穿衣的时候,还可以提升他的动手能力,锻炼他的手部肌肉。
那么,家长该如何训练孩子的穿衣技能呢?
1
给孩子购买前后分明的衣服
有时候孩子分不清正反,在穿衣服的时候常常会搞错,虽然孩子意识不到问题,但是如果孩子因为穿反了衣服被其他小朋友嘲笑,难免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那么他以后都不想要自己穿衣服了。
因此,家长在购买孩子的衣物时,尽量选择前后有标记的,方便孩子记忆。
2
孩子穿衣服时,家长在一旁引导
当孩子刚开始学穿衣的时候,家长可以在一旁引导,告诉孩子应该怎么穿,让孩子按照自己的引导慢慢把一件衣服穿进去。注意除了口头上的帮助,家长不要动手帮助孩子,要让孩子觉得这是他自己努力的结果。
当然,最开始不要让孩子穿太复杂的衣物,以免影响他的积极性,从简单的衣物入手,孩子会更有挑战的兴趣。
当孩子穿衣成功时,家长可以给孩子一个鼓励的.拥抱,表扬他的努力。
3
结合游戏教孩子穿衣
孩子对游戏都会比较感兴趣,因此,家长可以把穿衣与游戏结合起来,寓教于乐,这样效果会更好。
比如,家长可以组织几个同龄的小朋友,让他们一起比赛穿衣服,如果孩子胜利,家长要给以适当的奖励;如果孩子失败了,要鼓励孩子加强练习,下次继续加油。
7.教孩子学会理财 篇七
孩子乱花钱,客观原因在孩子,其根源在父母。因父母没有把花钱的事当作家教的必修课,不告诉孩子如何花钱,如何管钱,当孩子遇到钱时自然会乱花。
攒钱和花钱,一个叫进,一个叫出,进是增加,出是减少,所以,传统教育只教孩子如何挣钱和攒钱,让钱进来,而从不教孩子如何花钱,让钱出去再进来。
眼睛喜欢盯着增加的钱,而害怕减少的钱。
老百姓常说“花冤枉钱”,啥叫冤枉钱呢?就是花了不该花的钱,花错了。花钱也有学问,花钱的学问从哪儿来?从生活中来。
在调查中,我发现80%的父母喜欢抱怨孩子乱花钱,不知道父母的辛苦,但很少听到父母追问孩子错在哪儿,或反省自己缺少财富教育。所以,抱怨孩子的声音永不消失,而乱花钱的现象却越演越烈。
我们一直被动地要求孩子节俭,几乎没有效果,在这个消费的时代,不如大大方方地教育孩子如何合理用钱,通过花钱教孩子学会自我管理。
我想出一套化零为整的教孩子花钱方案,并跟女儿约定:每月给她零用钱100元,买学习用品和零食。剩下的可以攒起来由自己支配。但花钱记账,不能透支。
两周之后,女儿很难过地告诉我:“妈妈,我的100元钱都花完了!”
给妈妈看看你的理财本,帮你分析一下消费是否合理。
女儿拿出“理财本”:冰激凌5元,小魔棒面包5元,巧克力豆3元,QQ糖3元,烤肠3元……全是零食。
你的账记得真好,这么快,你吃了100元。咱们有协议,后半个月你可就没钱花了,下个月如果用钱买学习用品,或做学习投资,爸妈会额外支持你。
第二个月,女儿主动交出了记账本:“妈妈请检查。”英语临摹本2元,数学练习本1元,自动铅笔1元5角……总计:18.5元,剩余:81.5元。
“妈妈,你帮我把剩余的钱存起来,等我攒多了钱,可以买一个文曲星学英语。”
有了目标后,女儿不再乱花钱了。半年后,她攒了400多元钱,还说要自己攒钱上大学。
给孩子钱,让孩子在花钱中学会理财。现在独生子女手里的零花钱越来越多,乱花钱成了很多孩子的通病,也让家长头疼。但造成孩子乱花钱的现状不同,根治乱花钱的方法也就不同。由于父母对培养孩子理财有两个误区:一种是害怕跟孩子谈钱,不让孩子参与消费,什么都由父母包办;另一种是很放任,没有计划,孩子要多少给多少,缺乏对孩子的监管。这两种做法是制造孩子不会理财乱花钱的直接根源。
管理孩子乱花钱不是小事,孩子会不会管钱,直接和孩子会不会管理欲望、情绪、时间、知识相关联。花钱混乱必然导致思维和情绪的混乱。所以,管理孩子乱花钱是财商启蒙的重要一课。
8.教孩子学会“发脾气” 篇八
请为女孩筑道“防火墙”
作者: 来源:中国教师报 时间:2013-6-11 7:57:46 阅读8次 【大 中 小】
[凤凰教育网编者按]女生的成长道路充满了“艰难险阻”,在这个充满“诱惑”的社会,潜藏着诸多危险因素,因此中小学女生的健康成长,除了国家、社会、家庭、学校要提供充分的保障外,最关键的还是要教孩子学会洁身自爱和自我保护——
自我防护篇
强化性别安全意识 □ 陶丰满
所谓“性别安全意识”,就是面对异性,如何判断并保证自身安全状态的意识。身体接触安全。女孩需要知道,自己的身体哪些地方是不能触摸的,一般来说,女孩的肩膀以下和小腿以上,都是男人不能触摸或者抚摸的,到了一定年龄,父亲也不例外。如果是医生,得有家长或者陪同人员在场。
异性独处安全。与异性独处,要注意人员、时间和地点,除了父亲外,尽量不要和异性独处一室。如果发现被欺骗而和异性独处一室,一定要迅速逃离。对陌生异性更应警惕。
单独行走安全。女孩尽量不要在夜晚单独外出,必须外出时,一定要有其他人陪同。白天也不要单独走偏僻的小路,更不能和多名异性单独外出。公共场所性别安全。乘坐地铁和公共汽车,在人多比较挤的时候,要学会判断偶然触碰和性骚扰的区别。如果连续3次摩擦就可以确定为性骚扰,这时一声呵斥、一声“流氓”比什么都管用,也可以用脚重重地踩对方的脚,当然提前下车或和别人换位置也行。性骚扰如果不及时制止,强度会升级为性伤害。
总之,女孩与男孩不同,更需要时时牢记自身的角色,保证自己的安全,让自己的“花季”开得更艳丽。(湖北省枣阳市吉河小学)
女孩,请好好爱自己 □ 陈 莉
青春期是人一生中最脆弱、最敏感、最灿烂的时期,我想对女孩子们说:请好好爱自己!
了解自身的身心成长规律,注重生理心理保健。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合理饮食,增强抵抗力,预防疾病。心理上,要坦然接受身体的改变,摒弃不良心态。
掌握与异性交往的分寸并学会自我保护。女孩的身体是尊贵的、私密的,不能随随便便轻率处置。与异性交往时,要避免一男一女单独相处,说话不能太随便,要大方而不失稳重。一旦有骚扰言行,要明确表明自己的态度,不能姑息纵容,防止某些居心不良的人伤害自己。
树立自尊自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女孩,一定要告别柔弱告别依赖,这样才不会受到伤害。如果像攀援的凌霄花那样,依附于男性,终究不会快乐。
女孩,不必期盼谁来爱自己,自己对自己负责,自己学会宠爱自己,就能赢得整个世界的珍爱!(湖北省沙洋县官垱小学)自护教育切忌纸上谈兵 □ 朱立平
平时,家长、教师对女孩进行自护教育时,往往只讲相关的自护知识,或者引导孩子看些相关的图书、图片等。但在面对一些诱惑与危险的时候,女孩仅凭这些知识和本能的反应肯定不够,更需要方方面面的自护能力才能自救。比如,遇到危险时需要大声喊叫,有的女孩可以大叫出声,有的女孩却根本出不了声;有的女孩对于花言巧语能够识别,有的女孩就不一定能够识别;有的女孩在别人邀请其单独进入私室时,能够果断拒绝,有的女孩却没有拒绝的本领……
因此,家长、教师对女孩进行自护教育,不仅需要传授相关的知识,还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孩子在生活中进行训练,不能停留于纸上谈兵。只有让孩子通过自护训练丰富自己的社会经验,才能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安徽省无为县襄安中学)
成人引领篇
给孩子一个“金钟罩” □ 徐永晨
面对频发的“性侵害”事件,我们有必要进行深刻的反思,反思我们对孩子这方面的教育是否有缺失,是否做到了防患于未然。
最近网上流传了一个名为“英国儿童十大宣言”的帖子,从儿童的小秘密要告诉妈妈、什么地方不许别人触摸、遇到危险可以自己跑、坏人可以骗等10个方面,教育孩子如何远离危险,从而保护自己。因而被很多教师和家长奉为儿童安全教育的“秘密武器”。
在幼儿园或小学,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和各种适合儿童身心发展的游戏或讲故事等活动,让孩子知道如何保护自己,遇到坏人怎么样应对。只有从小把儿童自我保护的意识根植在他们的心里,让他们学会应对坏人的技巧,才能有效地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当然,学校还可以结合校情、学情、地域情,自主研发适用性更强的“学校N大宣言”,这种接地气的活动方式,能让孩子更好地学会保护自己。
此外,学校还可以通过召开家长培训会等多种形式,让家长知道孩子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校本教材的形式来解读这10个方面的安全教育问题,最好让家长在互动活动中,学会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的方式方法。例如,通过让妈妈和孩子做知心朋友的活动,了解孩子的“小秘密”,以便及时发现“伤害”隐患。
诚然,孩子不可能生长在没有污染的真空里,如何避免孩子受到伤害?我想,与其家长和学校一味地呵护,不如用儿童十大宣言来教育孩子学会安全“避险”。“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孩子学会规避风险,就等于送给孩子一个安全的“金钟罩”,这将是他们一生享用不尽的财富。(黑龙江省泰来县四里五中心学校)
我的“育女心经” □ 刘堂刚
女孩是最易受伤的群体。我们教育的缺失,让她们养成诸多负能量的性格,软弱、娇气、自私、忧郁、孤僻、嫉妒、任性、多愁善感、爱慕虚荣……这就给了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当然,这些并非都是孩子的错,父母、教师都有责任。家有娇女,又为人师,如何引导女孩子自护自爱呢?谈三点意见仅作参考。
意见一:将沟通进行到底。不管有多忙,一定要抽时间与孩子多相处交流,在交流中引导孩子自尊自爱。我和女儿是朋友,常常一起看电视、画画、玩游戏、做贺卡……一起分享快乐。她喜欢做的事,需要我参与的,我从不拒绝。校园里的竞赛、趣闻、矛盾、烦恼、小秘密,我们无话不说。当孩子心里有困惑,或受到伤害时,能及时向父母或老师倾诉,可以避免恶性事件重复、加剧发生。
意见二:有一种爱叫放手。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思想、情感、渴望、认知以及处事方式。父母和教师应尊重孩子的权利,所以我常常鼓励、放手让女儿自己解决事情,努力培养她的决断力和随机应变的智慧。在遇到突发事件的时候,孩子才不会束手无策。临危不惧、冷静睿智不是天生的,要靠实践锻炼。这样才能使她们逐渐具备保护自己的能力。注意,尊重不是溺爱和迁就,放手不是放任和纵容。偏激的认识和举止,家长务必立刻妥善地进行矫正。
意见三:别忘了你的义务。教师和家长要找准角色定位,认真担当孩子自爱自护的导师和守护者。平日里,有没有消极言论、是否沉迷于红灯绿酒、不修边幅、结交一些不三不四的人……教师和家长要时常互通信息,对外界的“干扰”,应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帮助孩子辨别和抵制各种不良诱惑,从而远离伤害。
各位“大人”,你都做到了吗?(湖北省谷城县紫金镇中心学校)关注“异类”女孩 □ 祝 贺
有些学生爱打扮,比如着装新潮,甚至是身着奇装异服。这样的学生个性鲜明,特立独行,却可能是离群的“羔羊”,是教师排斥的对象。在班上,她们太“疯”,受的批评较多,在家里也让家长费心,所以她们总是感觉自己不招人喜爱。这种孤独的心理,使她们容易寻找外人进行心理慰藉,如果遇到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可能会受到侵害。因此,对于这些女孩,教师要格外关注,了解她们内心的动向,提醒她们注意交往的方式,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防止侵害事件的发生。(安徽省太和县桑营中学)
教孩子远离“灰暗” □ 朱传义
要教会孩子怎样识别好人与坏人,不要轻易相信别人,尤其独自遇到陌生人时,不能轻易地跟别人走,若对方强行拉你,要尽量想办法拖延时间,以等待旁边有人时求助。
要随时关注孩子的动向,多和老师联系,多和孩子的好朋友交谈,从老师和同学中了解孩子的心理。这样,便于家长及时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气。
要学会耐心地教导孩子,多用现实生活中的事实、事例引导孩子、开导孩子,让孩子从中获得正确的认识。对待孩子,千万不要用粗暴的态度、严厉的批评,陈旧的“家法”。
教育孩子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家长要学一点心理学,对孩子多开导、多引导、多疏导,不要粗暴对待。(黑龙江省宁安市卧龙学校)
如何帮女孩自爱自护 □ 周家荣
树立安全防范的危机意识。社会上不是人人都是善人,既要防范以恶意出现的坏人,更要警惕以“善意”出现的“好心人”,要让学生认识到“糖衣炮弹”也会伤害人。
掌握安全防范的具体要求。女孩受到不法侵害,与女孩个人的诸多不良习惯有关。因此,我们要让女孩明白生活中的许多“不”,如:不能随便与陌生男性接触,或与他们QQ聊天,更不能与他们直接见面;不去酒吧和歌舞厅娱乐;不穿暴露的衣衫和裙裤;不贪占小便宜;不读淫秽色情书刊,不看黄色影视剧,不浏览黄色网页,不回复黄色短信等。熟悉面临危机的补救方法。如:拨打110报警;在有人的场所大声呼救;用纸条或手机暗中传递寻求救助的信息;佯装顺从,再借故伺机逃离。一旦遭遇不幸,要尽量记住犯罪分子的体貌特征,为公安机关侦破案件提供有力的证据和线索。(湖北省钟祥市官庄湖学校)
审视三“范” □ 王永刚
家长身范。一日,与几位同事闲聊——某班一位女孩放学后随QQ男性聊友弃家出走,一宿没归……对此,我们感慨不已,而在场另一同事摇头道,这也并不奇怪。据了解,这女孩的母亲每晚都在外面打牌,父亲每餐必醉,这样的家庭氛围,这种父母的身教,对孩子的影响,可想而知。
教师示范。现如今,学生接触的教师多数为女性。由于爱美是女子天性,许多女教师染发、戴首饰,堂而皇之地走进校园、站上讲台。女性对美有着天生的模仿与追求的敏锐视角,所以教师应该反观一下自己,是否为女生们的健康成长起到应有的着装、礼仪示范呢?
社会风范。网络影视的“亲热”镜头、路边广告上过于暴露的画面,街头毫无遮掩的拥吻男女,都在时时刻刻地熏染着孩子的心灵,特别是女孩,在其心理、生理成熟较早的情形下,这些过早的“营养”正潜移默化地侵蚀着她们的认知。(山东省荣成市石岛实验中学)
养女要养“心” □ 鲁言平
面对社会上的各种诱惑,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教育孩子拥有一颗平平淡淡的平常心。美好的东西都是值得欣赏的、模仿的。特别是女孩子,更是有一颗天生爱美的心,所以家长要告诉她们,什么是美,什么是艳,什么是妖,要让她们对美有正确的认识,认识到平平淡淡才是真。
同时,还要培养孩子的进取心。要让孩子明白,只有劳动的果实才是最珍贵的,不要学习那些不劳而获的人。虽然这个世界上急功近利的人很多,但还是有通过进取而获得成功的榜样。要让她们知道那些自尊自爱的女性,更值得别人尊敬。泊中心小学)
9.孩子发脾气的原因 篇九
1、因为需求没有得到满足而发脾气
由于家长的溺爱,有的孩子稍不如意便大哭大闹,家长决不要让步和造就,不然会助长孩子的脾气。最简单的办法是把他单独放在房间里,作短暂的隔离,冷落他一会儿,让他有时间冷静下来重新考虑下一步怎么办。即使在外面也一样。如此反复几次,孩子就会感到自己发脾气、哭闹都毫无意义,得不到家长的注意,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慢慢地就不再乱发脾气了。每次发作平息后,家长要记住为孩子讲道理,及时进行下面教育。要告诉孩子刚才的行为是不好的,采取发脾气的办法要挟父母满足自己的需求,是达不到目的的。要让孩子知道父母还是爱自己的,只是不爱自己的撒泼行为。这样既可以教育孩子今后不再乱闹,也可以避免孩子疏远父母的亲情。
孩子经常发脾气怎么办?
2、由于受忽视而乱发脾气
对于这样的孩子,要安抚他们并转移注意力。孩子越小,情感越不稳定,注意力也越容易转移。当发生不愉快时,要采用活动转移法,让他们在游戏活动或体育活动中宣泄内心的紧张。比如,孩子想妈妈了,而妈妈加班还未回家,孩子委屈得不得了,乱扔东西,怎么劝都不行。这时,家里人可以有意识地提起孩子平时最感兴趣的一件事,转移孩子的注意力。例如,给孩子讲个爱听的、好玩的故事,或者带孩子去玩最喜爱的荡秋千游戏,等等。一定要从爱心出发,从感情上安抚他,哄劝孩子不哭;要有耐心,千万不要训斥指责,更不能动怒打骂。否则,孩子的脾气只会愈演愈烈。
3、由于不被理解而发脾气
3岁以上的孩子已经有了自己的思想,对某一件事也有了自己的看法,家长一定要给孩子提供充分表达内心想法的机会。有时候当孩子喋喋不休地向家长讲述某件趣事时,家长们却常因忙于自己的事情,漫不经心的点点头或哼哼两声,那么孩子会十分恼火的。所以,家长不妨暂时放下手中的事务,以专注的神情倾听孩子的话语,以欣赏的态度理解孩子的话语,并饶有兴趣地和孩子聊一聊,说一说,那对孩子将会是莫大的支持和鼓励。
4、因为不能延迟满足而发脾气
多数学龄前阶段的孩子对于自己想要吃的或想要玩的东西根本没有耐心多等待一会儿,尤其对于就在眼前的诱惑物。曾经有过一个心理学实验,要求幼儿等待15分钟作为取得好吃的糖果的条件,否则,只能得到不好吃的糖果。结果,幼儿的表现依实验条件不同而变化;糖果不在眼前时,幼儿坚持等待的时间最长;有一种糖果(好吃的或不好吃的)在眼前时,幼儿能等待的时间减半;两种糖果都在眼前时,幼儿能等待的时间最短。说明幼儿对眼前的诱惑物不易抵制,自制力比较弱。因此,作为家长,一定要有意识地在平日里训练孩子的延迟满足能力,从一件件小事做起,不要让孩子学得,只要是我想要的,爸妈都会立刻满足,形成一种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的感觉。这样当孩子偶尔不能如愿以偿的时候,就容易大发雷霆。
以上是我们关于宝宝总是发脾气的原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出了以上孩子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的,家长们在当中也是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要更加注意自身的言行举止,给孩子多一些耐心和引导,相信宝宝就会慢慢改掉这个不好的习惯的。
★ 父母莫为面子误孩子一生
★ 托班数学教案:豆孩子要回家
★ 以回家为题的散文
★ 以回家的路为话题的作文
★ 高中以回家为话题的作文
★ 家长为孩子准备颁奖词
★ 给孩子办护照授权委托书
★ 父母如何指导孩子学舞蹈?
★ 父母祝愿孩子的话
10.教孩子学会“善待”批评 篇十
那么家长该如何做呢?一些儿童教育专家对此提出以下建议:
1.教育孩子不必对批评大惊小怪
批评孩子一定要语气温和,分析中肯,而且以表扬为前提,有意识地使孩子体会到批评和表扬同样常见。事实上,在儿童时期就能适应批评的孩子,长大后也能较好地适应社会,能正确对待批评乃至非议,就会有较强的耐挫力。
2.让孩子学会认真倾听
不论批评有多么尖锐,都应该要求孩子认真倾听,让孩子发现其中的道理。同时也让孩子渐渐明白:认真倾听批评是一种文明的表现,也是完善自我的必要方法。
3.“冷处理”时不要默不作声
冷静处理并不意味着对批评默默无语。父母应当教育孩子对批评的合理成分要虚心接受,也可列出改进方法。要求孩子掌握的“冷处理”技巧有:不要对批评者反唇相讥,不要“自卫还击”,不要夸张,等等。
4.允许作出解释
当批评不符合事实时,应该允许孩子作出解释。让孩子虚假地表示接受批评而心里大感委屈,不仅于事无补,还可能引发种种弊端。要让孩子明白:解释的目的并不是推卸本来应负的责任。还应要求孩子在解释时保持心平气和、实事求是的态度。
5.对批评者一视同仁
不少孩子可以做到认真倾听,并虚心接受来自老师或父母的批评,但对来自同龄人的批评却拒之门外。这时应该教育孩子,只要批评是有道理的,不管是谁提出都应该虚心接受。
11.孩子为什么发脾气 篇十一
这么小的孩子,哪里那么多脾气呢,要想知道孩子为什么发脾气,我们不应该只关注表面现象,我们要透过孩子发脾气来了解孩子发脾气的缘由,来参透他到底要告诉我们什么。我们需要时刻记住,孩子无法用词语和口头方式告诉你他的烦恼和不快,而情绪和行为采石他们的语言,为了倾听他们,我们必须学会破解这种语言。
而这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的新书《孩子爱发脾气,父母怎么办》将给我们打开一道参透孩子的大门。
这本书就孩子发脾气的11种潜在原因及解决办法进行了阐述。非常实用,如果你家也有个爱发脾气的孩子, 那么真的有必要拿来读读。
就在我读到这本书的时候,我正好也赶上家里三岁的孩子在我发脾气,因为老家有事情,我带着三岁多刚上幼儿园八天的孩子回了东北老家一周,回来后,重新上幼儿园的第二天,小妞就表现出不肯再去上幼儿园,而且在吃饭提到幼儿园就开始发脾气,弄得本来就没啥耐心的老公也发开了脾气,我们夫妻还闹得不痛快,但是我敏感的意识到,本来喜欢上幼儿园的朵朵忽然表现出不想去,甚至提到就哭泣,就发脾气,肯定是因为在幼儿园发生了什么不开心的事情,不然不会无缘无故的闹。于是,我耐心问她是不是老师批评她了,还是有小朋友欺负她了,还是没睡觉,在都得到否定的回答后,我知道我是不能得到答案了。只有求助老师,但是因为已经较晚了,不方便跟老师联系,于是在第二天也就是今天奶奶送朵朵去幼儿园的时候向老师咨询了昨天的情况,得知,小妞中午不想睡觉,在床上滚来滚去,翻跟头,最后掉下了床,哭了。在了解到这一讯息后,我对女儿昨晚的脾气有了了解,小妞是因为对于摔下床这一事实,对于幼儿园产生了一些印象,所以才会抗拒去幼儿园。在了解到这一讯息后,我就可以有针对的进行疏导。如果当时我不是敏感的意识到原因,而是只是看到他表面的脾气,就没办法让小妞尽快适应幼儿园。
而这种去根据脾气背后来解决脾气的办法,在这本书第一章就有了介绍。
12.怎样才能不在孩子面前发脾气 篇十二
发脾气真的有效吗,孩子会就此改正吗,会养成早起早睡的习惯吗,会不乱放东西吗,会马上读书学习吗,会立刻变得懂事吗……
在这里我想说,发脾气是无效并且损伤亲子关系的。
很多家长应该知道,我一直强调家庭关系是家庭教育的前提,没有良好的家庭氛围和亲子关系,就没有家庭教育的基础。那么,发脾气肯定是危害家庭关系的行为,是不好的。
那么,家长怎样才能不在孩子满前发脾气呢,如果不发脾气,又如何制止孩子的错误行为,教导孩子好好学习、生活呢?别着急,咱们一点一点地分析。
我经常跟我的女儿小丸子讲风和太阳的故事。风和太阳比赛谁能把路人的衣服脱下来。风呼呼地吹,猛烈地吹,结果路人把身上的衣服裹得很紧了。太阳笑眯眯地出来,用温热的阳光照耀,路人觉得很热,很快就把衣服脱下来了。
我们都要意识到,内心的改变才是真正的改变。要改变内心,就像风和太阳比赛如何脱掉一个人衣服。呼呼的北风只能让人把内心的衣服裹得更紧。发脾气其实是关紧内心大门的方法。
当你要跟孩子发脾气的时候,马上提醒自己一下:发脾气永远不解决问题的,是无效的,影响亲子关系的。你的怒火会降低一半。
发脾气的两个恶性循环
一是形成恶劣的亲子沟通模式。我们经常看见,孩子越顽劣,家长脾气越大;家长越是气急败坏孩子越难管;父母发脾气升级的同时,孩子的坏行为也在升级。
我至今还记得我的一位小学同学,他算是那种“很不听话”的男孩,他的爸爸在管教他上面不但大发脾气、暴打,还用铁链子把他拴起来。但这位同学不但没有被打乖、拴乖,反而更加桀骜不驯,到了小学二年级就已经无法坚持上学,彻底辍学了。
家庭管教经常陷入奇怪的惯性,比如,朝孩子怒吼一通之后,发现孩子的坏行为并没有改变,于是家长就会想,既然怒吼不行,下次就打一顿,打十下不行,那就打二十下。家长常常以为是自己的“力度”不够,其实是方向反了。
我建议所有奉行“孩子就是要打一顿才记得住”的家长,请你们有好奇心和实验精神一些,来试试“给孩子犯错自我修改的机会”的方法,多一些耐心,多一些宽容,多一些信任,多给孩子一些时间。
我知道,看着孩子犯了错误而不马上纠正、教训,其实是非常考验家长的心理承受能力的。但是,也请相信,孩子有自我纠错的能力,甚至,孩子的学习和成长本身就是一个不断自我纠错的过程。所以,我们要尊重孩子享受这个过程的权利。
有了这种心态的调整,自然也就减少了发脾气的源头。我们经常会发现,很多好脾气的父母,他们的小孩常常乖得不需要动一个手指头,说一句重话。
第二个恶性循环是远期的。原生家庭的相处模式很可能会带到孩子成人之后的家庭中去,恶劣相处模式变成了“代代相传”。所以,我们会看见,有些家族总是对孩子温言暖语,孩子也悄声细语知书达礼;有些家族则总是怒火万丈,每个人都气鼓鼓地充满负能量。
孩子是父母的镜子,父母是孩子第一个学习对象。孩子都不喜欢被训斥、打骂,但却没有选择的权利。所以他尽管感觉很受伤,但往往自己成年后也会深深相信“孩子不打不成器”,很可能会把这种恶劣的亲子沟通模式,从原生家庭,带到自己的新家庭,形成“家族传统”。
发脾气打骂不但无效,而且会伤害亲子关系。很多读者朋友告诉我,他们现在已经成年、为人父母了,老不愿跟自己的父母相处,一打电话就吵架,其实根源是在童年时代的创伤。而且,我相信很多父母在打骂完孩子之后非常内疚和难受――其实打骂和之后内疚耗的精气神,比其他耐心的方法更剧烈。
我建议父母永远不把发脾气打骂作为管教孩子的选择。因为只有这样,你的心才会打开,你的注意力自然就会转向寻找真正解决的方法。
控制情绪:夫妻互为心理医生
如果是家长在家庭之外有情绪了,怎么能不带给孩子呢?
最好的方法是夫妻互为“心理医生”。我的一位闺密跟我说,她的脾气非常好,原因是因为家里有一位“心理医生”,那就是她的先生。
每次她在工作上遇到什么不快,甚至跟朋友相处出现了嫌隙,她总是选择跟丈夫倾诉。有了“心理医生”的处理之后,她的情绪往往能归于平静,不再把负能量带到孩子面前去。
其实,要给爱人当心理医生特别简单,那就是耐心地倾听,在听的过程中肯定对方的情绪(请注意,不是肯定行为)。比如当爱人讲他们老板如何“坏”的时候,你不必跟着下评判,说老板实在太坏了,更不能煽风点火,说“那咱们辞职吧”,也不要忙着去献计献策,只需要肯定对方的情绪:“你一定气坏了!你太生气了!”只需要重复对方的感受即可以让他的情绪得到宣泄。
你会看见你的爱人在吐槽的过程中慢慢平静下来,甚至自己已经理清思路,找到了解决的方法。这种方法,在心理学上叫做共情。
是的,亲爱的朋友,在爱人气得发疯的时候,只需要给他一个结实的拥抱,并且耐心倾听和肯定他的情绪,就可以给他带来前所未有的“被理解”之感,你的爱人会永远珍惜你这位“知己”。
同样的,孩子在外面受了委屈,父母的第一件事情决不是讲道理,而是倾听和肯定情绪,当孩子把内心的垃圾倒出来之后,才装得进你的教诲!
怎样控制自己的情绪
经常发脾气的朋友,如果你耐心地发会儿呆,回忆一下你每次发脾气的过程,你会发现,每次发脾气的“程序”几乎是一样的。
当你内心风平浪静的时候,就像播放光碟一样,在脑海里面播放你发脾气的整个过程。现在,我们就像我们自己生活的剧组,你就是自己生活的导演,你可以随时按暂停,你可以任意修改剧情,让演员重新按照你的要求重新演绎,剪辑师按照你的心意重新剪辑,重新调节你的情绪,用其他方式代替愤怒……直到你满意为止。
然后,我们再在头脑里面播放这个完美的电影,用心体会你每个环节处理方式――你的话语、你的语气,你的肢体语言……把这些新的行为程序写入你的大脑吧。
这个播放光碟的方法其实是一种催眠治疗方法,看上去很像我们做完一个重大项目之后开的总结会。这种催眠治疗方法非常安全,效果也很显著。这种方法也非常适合去改变那些每天都是气鼓鼓的孩子,他们动不动就发脾气,发完脾气之后受到同伴的孤立,自己也非常后悔。
控制情绪的第一个技巧:腹式呼吸
控制情绪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腹式呼吸。腹式呼吸又叫横膈膜呼吸,腹是让横膈膜上下移动。由于吸气时横膈膜会下降,把脏器挤到下方,因此肚子会膨胀,而非胸部膨胀。为此,吐气时横膈膜将会比平常上升,因而可以进行深度呼吸,吐出较多易停滞在肺底部的二氧化碳。
腹式呼吸是瑜伽、心理催眠等经常运用的一种呼吸方法。我把腹式呼吸看作一种万能的情绪调节开关,20次深呼吸足以把一个满腔怒火的人调到冷静的节奏。
人一平静下来,很多不经大脑就出口的话,现在都有时间经过大脑,经过心灵,然后温柔敦厚地流淌出来了。腹式呼吸同时也是一种养生的方法,每天腹式呼吸15分钟,对健康也极其有益处。
注意的要点如下:
1,呼吸要深长而缓慢。
2,用鼻吸气用口呼气。
3,一呼一吸掌握在15秒钟左右。即深吸气(鼓起肚子)3~5秒,屏息1秒,然后慢呼气(回缩肚子)3~5秒,屏息1秒。
美国催眠协会主席汤普森博士是儿童心理专家,她介绍了引导2岁大小的孩子做腹式呼吸的方法――悠悠球方法。
那就是让孩子平躺,家长和孩子都假想有一个悠悠球在孩子的肚子上方,家长牵着这个悠悠球,孩子的肚子把悠悠球顶起来,又落下来。然后,再假想用剪刀把悠悠球的绳子剪断了,现在,让孩子自己来控制把悠悠球升起又落下。这个方法是专门给2岁左右,还听不懂腹式呼吸概念的小朋友的。
控制情绪的第二个技巧:积极暂停
积极暂停是个体心理学的一种方法。那就是当怒火一触即发的时候,从现场离开,到一个自己觉得舒适放松的地方呆一会儿,然后再继续解决问题。
我在一个心理工作坊里看到一个有意思的例子。一个同学扮演一位连续三天半夜两三点才回家的丈夫,另外三位同学扮演他的妻子。
第一位妻子的处理方式是坚决不开门,进行冷战。老师问扮演丈夫的同学,你下次还会晚归吗?“丈夫”回答:还会;
第二位妻子打开门之后对丈夫大吼大叫竭嘶底里。老师又问丈夫,答案还是:还会晚归。
第三位妻子跟丈夫说:你连续几天这么晚回来,我很生气,我去书房安静一会儿再跟你谈。扮演丈夫的同学说,她这样子,使我意识到我自己的行为对她影响非常大,在她去书房的时候,我也打算好好想想以后应该怎么办。
第三位妻子使用的方法,正是积极暂停方法,她去的书房,就是积极暂停角。
积极暂停适合所有的人使用。要注意,积极暂停不是一种惩罚,而是一个情绪转换的方法。积极暂停角,可以是书房、可以是卧室,也可以是阳台……家里的任何地方都可以。
但那个地方最好是一个专用的角落,要布置成自己特别喜欢的样子。最好是雅致温馨,赏心悦目,比如放置一些郁郁葱葱的植物、美丽的花朵,还可以用一些让你身心愉悦的精油。
控制情绪的第三个技巧:发泄与转移
据说有些压力山大的公司,会给员工准备一个出气室,里面摆上沙包假人,供员工痛打一顿。一个火山爆发的员工出来时候已经雷雨转晴,变得笑眯眯了。
绘本《生气汤》里面的妈妈提供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方法。男孩霍斯一天遇到了好几件让他气愤不已的事情,妈妈煮上了一锅汤,他们朝着汤尖叫、吐舌头,用汤勺乒乒乓乓敲打锅子,然后还喷了一口“火龙气”,然后,霍斯笑了,妈妈也笑了。
霍斯妈妈用的,就是“出气筒“方法。那锅热气腾腾的汤,把霍斯的所有负能量都转移了。妈妈们除了煮一锅生气汤,还可以把收拾一遍家里的垃圾,把生气全部都扔进垃圾袋,然后捆得严严实实的,扔进小区垃圾桶。想象你有那么大袋生气给扔掉了,心情会立刻舒畅起来。
还有一种心理调节的方法,就是你躺在床上,想象自己躺在沙滩上,海浪将你的生气通通带走,冲向最深最深的海底去。这样的想象是自我催眠治疗的一种,非常有效。
13.我教孩子学会理财 篇十三
那么,怎么能让孩子们克制些呢?作为两个儿子的妈妈,经过几年的尝试和总结,我想我已找到了答案:必须引入预算的理财概念,开导孩子的财智,让孩子们感到他们是在花自己的钱。
汲取智能
是不是纳闷,为什么富家子弟长大后往往也很有钱?不错,他们当中的许多人在学费高昂的学校念书,也有父母的赠与。但根据经济学教授格拉芙·兰帕德和赫布·凯莱赫所做的调查,这并不是全部。有钱的父母也传授良好的理财习惯,帮助子女致富。
在芝加哥大学执教的凯莱赫指出,这些富家子们继承的不仅是父母的赠与,还有他们的节约习惯和投资之道。举例来说,如果父母自身拥有产业或大量投资于股票,他们的子女常常也是这样。凯莱赫并不清楚其中的奥秘,也许是榜样的力量,也许擅长理财的父母更愿意孩子们如何攒钱和投资。但不管怎样,孩童时期学到的理财知识似乎特别有效。因此,我也会不遗余力地进行实践。如果11岁的亨利和15岁的杰克长大后对理财一窍不通,那多少是有些让我尴尬的。
自己攒钱
我备了一个笔记本,上面记录了亨利和杰克的存款。这“父亲的银行”是个权宜之计,它的运气也好不到哪里去。
特别是亨利,他对自己的存款最后被放入父亲的口袋里很不满意。虽然我给了他高达1%的月利率,而且当他们要钱时,我总是马上兑现;但亨利显然对这种银行体系的可靠性表示怀疑,这不像一个真正的银行。因此,我放弃了这种做法,转而为两个孩子在银行里开立了活期账户。新账户的利率自然没那么高,但亨利和杰克每个月都会收到银行的对账单,也可以在网上查询账户余额。最重要的是,这两个账户还提供免费的提现卡。如今,每当亨利和杰克想要买东西时,他们不会向我要钱。相反,他们奔向自动取款机,从个人的账户里取出20或40美元。
这样做的效果真惊人,简直是立竿见影。亨利对棒球卡没了兴趣,而宁愿看着自己账户里的钱不断增加;杰克并没有放弃逛商场的嗜好,但光顾的次数明显减少。我问杰克他怎么一下子变得节省起来,他答道:“以前感觉那是你的钱,但是现在,我觉得钱是属于自己的了。”
想看看当孩子们花自己的钱时,他们的态度会有哪些转变吗?逛街时,你给他们每人10美元,告诉他们可以保留剩下的余额,你会发现他们的开销一下子少了很多。
开导财智
为了让亨利与杰克这两个孩子学会理财,我又进行了以下的开导。
让孩子懂得理财的价值
让他们懂得投资理财是人生的重要内容,将来他才会支配更多的资金。要让孩子知道,金钱不是万能得,但没钱却是万万不能的。懂得理财的人,生活会比较好过一些。
让孩子学当管家
必要时我让亨利与杰克轮换管一管家里的大账本,让孩子增强参与意识,给他们戴上一顶高帽子,发挥其主人翁的作用,潜移默化地学习理财方法。孩子的小账本管的是自己,家里的大账本还可以管爸爸妈妈,这样,孩子就可以一步步成熟起来。
让孩子懂得理财的原则
一天,儿子回家问我:“老师说,货币的时间价值是理财的第一原则,应如何计算时间价值呢?”我说:“其实很简单,只要记住一句话:将不同时点的货币收付按复利方式换算到同一时点。理解这一点很重要,它告诉我们,现在的支出与将来的收入不能直接比较,必须换算到同一时点才能比较。”
让孩子拥有理财的自信心
14.爱发脾气的孩子教学反思(推荐) 篇十四
教师教态大方自然,教学设计非常清晰,在课堂上教师能根据二年级学生的特点,很好的跟孩子们沟通交流;在本课中理解词语“大发雷霆”中同学们的体会不错,有的说脾气暴躁,有的说火冒三丈,还有的说怒发冲冠等,说明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积累的词语很多;教师在帮助学生理解小男孩对爸爸说不再需要锤子和钉子的时候,能联系实际,举例,帮助学生理解。
二、不足之处:
在本节课中的实施过程中存在以下的问题:1.在突破难点时,应该直接让学生体会钉钉子与发脾气的关系,让学生真正明白发脾气给朋友造成的伤害好像在木桩上钉钉子留下的洞。在第三环节的过渡语上自己有些慌乱,学生不能很好的理解老师的用意。2在课堂中学生的朗读不多,教师应该及时引导学生朗读。3最后一个自然段隐含的深意,师应该多花时间引导学生反复读,反复体会,在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由于时间关系,进行的节奏有些快了。
在上完这节课后,我进行了深思:怎样才能上好一节好课?在课堂中如何驾驭学生的情感,做到课堂游刃有余学生学有所得。
【教孩子学会“发脾气”】推荐阅读:
教孩子学会思考06-25
教孩子学会生活09-25
教孩子学会摆脱压力读后感07-07
怎样帮孩子学会学习09-15
让智障孩子学会生存09-24
家长该如何学会听孩子讲话10-22
孩子爱玩手机?家长要学会这几招07-17
教育随笔坏脾气的孩子07-16
教孩子基本礼仪09-03
如何教孩子学习英语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