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帮困报告

2024-10-05

扶贫帮困报告(9篇)

1.扶贫帮困报告 篇一

[调研文稿]

新和县经贸委关于扶贫帮困工作

调研报告

为切实转变干部工作作风,推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根据县委的安排部署,我委于3月25日,召集我委全体干部职工召开贫困村定点帮扶工作动员大会,深入到依其艾日克乡托特塔什村开展了工作。

4月1日起,我委派出一名干部,进驻新和县依其艾日克乡托特塔什村,结合“千名干部下基层进万家”活动开展了入户了解村民在生产、生活及其他方面的困难、意见建议、要求及存在的问题。本次活动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动农村各项工作,以“保增长、惠民生,进万家、促落实”为主题,以干部得民心,群众得实惠,密切干群关系为目标,进村入户,宣讲政策、走访农户、倾听民意、体验生活、调查了解、解决问题。调研工作完成了预定的各项目标任务,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该村地处县北边(新和县和库车县交界处),距县城14公里。东南邻央大克村,西邻托格拉库木村。辖3个村民小 1

组。村干部有7人,后备干部2人,现有农户190户,全村总人口887人,其中党员21人,团员30人,青年120人;有劳动力467人;“三老人员”6人。全村耕地面积3320亩,适合种植棉花、小麦、玉米等农作物;经济作物以核桃、红枣为主。该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养殖业为主;从事副业人员9人,其中养殖户:5户,副业收入占总收入的25%;村集体收入3.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70元。

按照认真落实机关干部下基层“一助一”帮扶困难群众活动,即一名干部与一名困难群众结对子的要求。此次县经贸委“千名下基层干部进万家”活动共涉及3个村民小组190户农户。通过下基层、入户调查,发现如下情况:

(一)人员结构不合理,耕地少、劳动力欠缺。调查的164户农户,人口多的家庭有8人,2人以下的有16户,其中单人单户的有4户。

(二)贫富差距大。调查的164户农户,家庭总资产最高的为10万元,最低的仅为1000元,农户贫富悬殊。

(三)收入单一。所调查的农户,收入来源单一,专门从事工商业的人员基本没有,农民的经济来源主要以畜牧业、棉花、小麦、核桃、红枣,收入小且不稳定,没有发展优势。

(四)村民文化水平不高。稍有文化的年轻人多外出打工,留在当地务农的农民基本上是文盲半文盲,接受新事物能力较弱。

(五)村民创新意识不够强。大部分农民只知道按季节种粮,照传统习惯养殖,不知道创新。

(六)村民进取心不够积极,缺乏打拼意识。农民朋友基本上都是勤劳、诚恳、善良,多数农民能吃苦,但受不了挫折,稍受灾难就只知道望靠政府,一次偿试不成功就只想着放弃,缺乏打拼精神。

(七)没有很好利用自身资源。该村的整体发展优势很好,未能充分的利用好地理位置优越性。

二、农户集中反映的问题

在对经贸委帮扶的托特塔什村的164户农户调查中,收集整理了13条群众反映较多的问题:

1、村里贫困户能否解决低保费问题;

2、能否减少义务劳动时间,减少农民负担;

3、棉花地里种植红枣影响了棉花产量,可否减少红枣面积;

4、自来水水费过高,没有用水发票;

5、村委会干部中可否进一步加强为民服务意识,要把为民谋划落到实处;

6、各种收费太高,水费、公粮费可否保持现有水平;

37、农业生产的具体事情可否农户自己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

8、提高农作物收成,才能增强农民务农积极性;

9、村里的整体建设相对落后,应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道路交通建设;

10、真正落实对农民的各项补贴费用;

11、煤焦化厂排放的粉尘污染环境,对农作物生长不利;

12、能否给农户贷小额无息农用贷款,用于农业生产资金周转;

13、把村里的小渠改建成防渗渠,便于农业灌溉;

三、形式多样,服务村民

为充分发挥党员联系群众、走进群众、服务群众的表率作用,按照县委政府的统一布置,经贸委党支部在开展“千名干部下基层进万家”活动中,采取了形式多样的为民服务方式,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促进了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建设。

四、几点建议

党员干部走进千家万户,最终目的是使党员干部受教

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这是新时期新形势下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构建和谐的重要举措。从以人为本的角度说,这是一项深情厚谊的民生工程。提出如下建议:

(一)党对困难群众的关心和爱护要动真情。

多年来特别是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和扶贫攻坚战略以

来,农村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许多民生问题得到了解决,重点民生工程实施的力度不断加大,城乡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水平得到明显改善,许多社会矛盾得到了解决。但也必须清醒地看到,作为国家级贫困县,民生问题历史欠账较多,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任务依然艰巨而繁重。目前,虽然全县贫困人口逐年减少,但低收入贫困人口规模仍然很大、困难情况不尽相同。要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就要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尤其要关注困难群众,把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解决好。开展“千名党员进万家”活动,党员干部要满怀深情,直接深入困难群众家中,进行一对一具体帮扶,才能真正为他们排忧解难。

(二)帮助群众解决困难要充分重视和尊重群众。

党员干部走进千家万户,在帮助解决困难问题的同时,还要向群众征求意见,搜集民生项目,汇总筛选后交有关部门负责实施。这就好比请群众拿主意,向政府部门“定做”民生工程,做法新颖,意义深远。党员干部只有走进千家万户,才能明了群众所需,有的放矢,准确确定民生项目;只有重视群众,才能从群众反映的意见中找准问题和差距,从群众提出的期盼中理清发展思路,从群众创造的经验中寻找对策;只有尊重群众,才能得到群众的支持,调动起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只有了解群众的困难,才能进一步找准影响和

5制约我县科学发展的关键问题,才能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时常自省和反思是搞好活动的关键。

转变干部作风、提高自身素质,既要抓好思想教育,更要通过实践去推进。作为密切联系群众、转变作风、提高素质的重要途径,开展“千名党员进万家”活动,正是通过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到基层去,走进人民群众中,从接触群众、了解群众、帮助群众入手,多办顺应民意、化解民忧、为民谋利的实事。并在贴近群众、深入群众的过程中,感受民情,增强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坚定性,强化反思检讨意识,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党员干部走进千家万户,是我县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一件大事,广大党员干部只有更加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更加自觉地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时常做到自省、自律,才能在今后的工作中以求真务实的精神和脚踏实地的作风更加扎实的开展好这项活动,从而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真正推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新和县经贸委

二〇一一年十月二十日

2.扶贫帮困报告 篇二

2001年,中央决定在全国农村开展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学习教育活动,国务院扶贫办将永和镇列为全国农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与扶贫开发工作相结合试点乡镇,江西省扶贫办派出干部挂点指导。2005年,全党开展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江西省扶贫办又把先教活动的重点课堂安排在永和镇。工作组成员自带行李,进村入户,与农户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学习、同提高,亲身体验农家冷暖,共谋脱贫致富良策。他们把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与新时期开发式扶贫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先进性教育推动扶贫开发,用扶贫开发的成果检验先进性教育的成效,从而探索出一条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

五年来,在省扶贫办和省财政厅的悉心指导和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永和镇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动力,把扶贫开发作为统揽全局的中心工作,干群齐心同思扶贫策,共谋扶贫事,全镇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面貌焕然一新。从2005年至2010年,永和镇在全县年度综合目标管理考评中的排名已由原来的中下游水平跃居全县第一,各项工作走在了全县前列,并在国家、省、市获得了许多荣誉。

一、主要成效

1、经济社会发展步伐明显加快。

与2005年相比,全镇工农业生产总值每年递增15%,2010年达到了7.23亿元。财政收入每年递增10%,2010年达到6829万元。全镇农民人均收入实现了五年翻番的目标,2010年达到4518元,全镇贫困群众的温饱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到2010年,全镇80%以上的农户用上了自来水,100%的村都通了电话,90%的村通了有线电视,30%的农户拥有太阳能热水器和洗衣机。全镇农村户均拥有电话或移动电话1部,电视机1台,户均拥有摩托车1辆,每5户农户就有1户建了新房。

2、农村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

为切实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十一五期间,永和镇在农村重点实施了以通路、通自来水、通电、通电话、通有线电视、建沼气池为主要内容的“五通一气一绿化”扶贫工程。五年来,全镇共投入资金3900多万元,实施扶贫项目243个,其中永和试点资金1200万元;实施交通项目130个,新修通自然村组水泥路42.6公里,在全县率先实现了全镇所有自然村组村村通水泥路目标,有效解决了村民出行难问题新建水利设施33处,增加有效灌溉面积3000多亩;实施村文化卫生项目15个,农村社区服务设施不断完善,各行政村先后都建起了卫生服务站、农技服务部、文化图书室、娱乐室、商店;95%的群众解决了看病难、上学难等问题;95%的农户参加了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城乡差别正在缩小。

3、农民人居环境明显改观。

十一五以来,永和镇把扶贫开发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以村级编制为基础,以“五通一气一绿化”为重点,以“三清三改”(清垃圾、清路障、清污沟,改水、改厕、改厨)为配套,以产业发展为核心,全面启动了“建设和美家园”的新农村建设工程。五年来,全镇有53个自然村(组)开展了新农村建设,其中尚书、锦源两个行政村实现了整村推进新农村建设,尚书村的丁家自然村、湾屋自然村、尚书桥自然村,锦源村的锦源新村、长岗楼自然村等五个新农村建设点先后被评市级、县级新农村建设示范点,永和镇把扶贫开发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试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2009年,永和镇又在全镇大力推进农村清洁工程,投资200余万元新建了垃圾处理中心,并配置洒水车、吸尘车、垃圾装运车、清洁板车、垃圾池、两桶一袋等器具,聘请了120名保洁员。同时,引进明诚保洁公司进行市场化运作,完善了全镇垃圾处理网络建设,制订了垃圾处理村民公约,按照“户集、村收、镇运、中心处理”的运行模式操作,全镇垃圾处理率达到100%,实现垃圾无害化处理,农村的脏乱差的现象得到明显改观,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4、扶贫产业规模明显壮大。

在改善基础条件的同时,永和镇把扶贫开发工作的重点转移发展扶贫产业、帮助农户增收致富的重心上来。十一五以来,永和镇依托县财政的奖补政策,安排试点资金100多万元,大力扶持扶贫产业发展,逐步形成了肉鸡、肉鸭、肉猪、葡萄等四大扶贫支柱产业,极大地促进贫困农户增收致富步伐。借助吉安温氏畜禽有限公司、吉安正邦、煌上煌等龙头企业,通过“公司+农户”的养殖模式,壮大温氏肉鸡、正邦肉猪、红毛鸭等养殖业规模。到2010年,全镇发展肉鸡养殖户115户,新建鸡舍近60万平方米,发展标准化养鸡小区11个,年出笼肉鸡达180万羽;发展肉鸭养殖户63户,年出笼肉鸭达70万羽;发展肉猪养殖户31户,出栏肉猪10000余头。通过“协会+农户”模式,发展葡萄种植大户67户,新增葡萄种植面积1100余亩。同时,各村因地制宜,大力发展传统产业,以锦源、习家大棚蔬菜为轴线辐射发展生态种植产业,扩大了大棚蔬菜、车前子种植面积,新建五星、张巷500亩优质油菜连片种植基地,引进百亩低碳莲藕套养泥鳅水产养殖基地,进一步强化永和镇蔬菜供应功能;对敦锦线旁的苗木基地进行了全面的规划设计和征地工作,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进行运作,现发展成培育红叶石楠、紫薇、罗汉松、香樟、铁树、桂花树等多种名贵花木的苗木基地一千余亩,打响了锦源村“一村一品”品牌。

5、基层组织战斗力明显增强。

五年来,全镇广泛开展了农村“双学两培三带”活动,培养致富能人228人,其中165人培养发展为共产党员,32人被充实到村两委班子。80%以上的村支部达到一类支部标准,有8个村党支部16名党员受到县级以上表彰。镇党委被评为省市“保先”教育学教活动先进单位和全县创建“三民”活动好班子。锦源村党支部荣获江西省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红旗”村党支部,小湖村党员干部扎实扶贫事迹被人民日报专题报道,尚书村党支部带领群众脱贫致富事迹被作为中国扶贫开发对外宣传的典型。

二、主要做法

1、着眼于发挥支部堡垒作用和干部模范作用,加强组织建设和干部作风建设。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增强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党员的战斗力,转变干部作风,是新时期扶贫开发的组织保证。往年,永和镇村两级组织不同程度地存在软弱涣散的现象:班子不团结、不办事或办事能力差。干部工作方法简单粗暴,干群关系较僵,“政府说东,老表走西”,很难凑到一块齐心协力。从2005年起,永和镇着重从基层组织入手,创新选拔任用、教育培养、保障激励、监督管理四大机制,加强镇村干部队伍建设,以不稳定村和软弱涣散的班子调整为重点,优化调整了10个支部书记,撤并了党支部3个,选好配齐带头人,开展“学理论、学技术”活动,并建立健全一整套的考核制度,奖励先进,鞭策后进。同时,加强对干部的作风教育,倾力打造学习型服务型政府和干部,先后制定了《关于鼓励群众镇村干部作风的通告》系列制度,开展“亲民为民富民”活动。这种让干部受监督、让群众都明白的做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也作为吉安市政务公开的典型经验推广。这些措施的推行,既充分发挥支部堡垒作用和干部模范作用,又激发了干部一心谋发展、促致富的热情。永和、周家等村的群众种了不少蔬菜,但销路不畅,菜农心急如焚。镇干部到吉州文山菜场努力联系销售点,还每天在市场吆喝卖菜。群众说,干部过去是“催粮催钱催命”,现在是“为民帮民富民”,并且是带领致富的行家。村干部过去觉得“干部没当头、做事靠拳头、工作打结头、下台多对头”,现在是“干部有劲头、遇事在前头、下乡到田头、帮困记心头”。

2、着眼于充分调动群众参与扶贫开发的积极性,加大宣传引导。

在此之前,为发展永和经济,帮助引导群众脱贫致富,各级投入了不少资金,镇里也花费了不小力气,但还是“年年扶贫年年贫”,群众“住的是土砖房,走的是泥巴路。年头看年尾,看的是困难户”。经过调研,导致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还在于当地干部群众不同程度地存在“等靠要”思想,以为扶贫就是给钱给物给救济。一些人还流传着“上面给了多少亿,每家可以分得好几万”的说法,等待观望情绪比较严重。为激发干部群众参与扶贫开发的积极性,永和镇开展了井冈山精神、新时期扶贫开发政策、脱贫致富典型、市场经济形势和农业技术等四项专题的学习教育,激发干部群众艰苦奋斗、勇于拼搏的精神,帮助干部群众树立扶贫开发信心,增强他们脱贫致富的本领。扎实有效的宣传教育,使永和镇上上下下的思想被搅动起来了。广大干部群众逐渐认识到: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只有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才能改变自身的贫困面貌。观念的根本变化,带来的是一股股艰苦创业的热潮。为打通交通“瓶颈”,南安、龙山村委会组织群众1300多人,凿山穿岭改线路,肩扛背参运沙石,硬是把六公里的砂石路基铺筑好。为发展大棚蔬菜生产,锦源村、习家村群众主动迁祖坟,建成蔬菜大棚165座。养鱼专业户李春根自筹资金改造低洼地养鱼280亩,还带动附近村民开挖鱼塘80亩。同时,组织群众在干中学,在学中干,让群众知道自己在扶贫开发中能参与、会参与。尚书村群众呼声最高的事就是修环地路,但算下来,缺口资金达到6万元。村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把困难交给群众讨论,把宣传动员会开到了每个村小组,让每家每户发表意见。经过反复讨论,村民决定投工投劳。2006年至2010年,这个村300多个劳力在扶贫开发热潮中共投入18000多个工日,节约资金12万元,使每公里水泥路造价降低到6.3万元,村部每平方米造价降低到220元。

3、着眼于让群众真正得实惠,解决热点难点问题。

能否让群众长期得到实惠,是检验先进性教育与扶贫开发工作成果的试金石。永和镇在寻求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上,始终把基础设施落后、农民增收困难两个群众最为关切的热点难点问题摆在首位,实施综合扶贫工程,把“输血式扶贫”转变为“造血式扶贫”。为解决行路难、灌溉难,全镇上下齐上阵,大打了一场基础设施建设翻身仗,修筑镇内交通干道5条及乡村道路10条,形成了“贯穿东西南北、村村通公路”的交通网络。修建及整治水利设施42处,12000亩耕地可旱涝保收。解决了12个村的人畜饮水困难,兴建了锦源农业科技中心,完善了示范园基础设施,改善了全镇教育和医疗卫生条件。

4、着眼于提高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能力,创建长效机制。

3.石城县扶贫工作调研报告 篇三

关键词:精准扶贫;对策建议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更是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职责。近年来,江西省石城县按照“政府领导、部门参与、社会支持、逐步解决”的原则,通过采取精准扶贫等措施,逐步解决农村贫困群众最迫切、最希望、最强烈的问题。

一、石城县扶贫开发工作基本现状

(一)基本现状

石城县辖5镇5乡、131个行政村、1个农村居委会、18个城区居委会、1881个村民小组,总面积1581.53平方公里,总人口约33万,其中农业人口约26.8万。农民主要以种植水稻、烟叶、白莲等传统农作物为主要经济来源,产业结构相对单一。目前,全县贫困对象有13325户48519人,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扶贫攻坚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二)贫困原因

1.因病因残致贫。许多家庭经济条件原本还好,一旦家里有人患上重病后,难以承受巨额医疗费。尽管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大病医疗救助等政策补助,但补助范围、补助幅度有限。目前,全县因病致贫的有6434户23433人,占贫困人口的48.29%;因残疾致贫的有1666户5749人,占贫困人口的11.8%。

2.上学负担很重。虽然国家免除了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学费,但由于贫困户家庭年收入不高,小孩上学的其他教育成本又较高,特别是一个困难家庭有1—2名小孩上高中及以上学校的情况时,每年几千元的学费也是一笔很大的开支。目前,全县因学致贫的有479户2027人,占贫困人口的4.17%。

3.劳动力素质低。全县贫困户劳动力中文盲、半文盲1931人,占贫困户总劳动力的6.5%;小学文化8553人,占贫困户总劳动力的28.8%;缺技术688户2765人,占贫困户总数的5.14%。不少贫困农民外出打工仅能从事劳动强度大、劳动报酬低的工作,在家务农只会沿袭传统农耕方式,对科学种田等实用技术掌握甚少。

二、石城县扶贫工作的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创新扶贫机制,强化精准扶贫工作举措。石城县认真做好贫困户建档立卡工作,以村为单位对贫困户重新调查摸底核实,为全县13325户48519人扶贫对象建好档案资料,做到户有卡、村有册、乡有簿、县有档,为精准扶贫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此基础上,建立健全驻村工作队制度。下派驻村工作队132个,健全干部驻村帮扶机制,出台《石城县开展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工作实施方案》,实行“五定”帮扶到户机制,确保结对帮扶常态化、制度化、全覆盖。

(二)推进搬迁扶贫,改善移民生产生活条件。按照“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全面推行移民搬迁与城镇化建设、新农村建设、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工业园区建设相结合的工作模式,深入推进深山区、地质灾害区、生态保护区群众搬迁扶贫。通过调查摸底,已摸实有意向搬迁对象623户2509人。2015年,通过创新移民搬迁安置方式,采取“团购成本价商品房”集中安置“进城进园”搬迁移民对象,既有效解决移民就业难和园区企业招工难等焦点问题,又加快了移民搬迁工作进程。目前,已和东方御景及湖滨佳苑小区两家房地产企业达成团购方案,出台了《石城县推进移民搬迁扶贫加快城乡统筹发展工作方案》(石党发〔2015〕18号),规定搬迁移民户购买楼梯房按1800元/㎡,购买电梯房按2300元/㎡,不足部分通过整合项目资金、减免规费、税收返还和补贴移民等方式解决。去年11月底,已完成对全县623户申请“进城进园”贫困户的调查摸底工作,并对初步核定符合条件的501户进行公示。

(三)实施就业扶贫,提升贫困群众脱贫能力。

一是实行“订单”式培训。根据企业用工需求,依托职业学校现有资源,大力实施“金蓝领工程”,开展订单式免费技能培训,使每个贫困家庭至少有1人掌握1—2项职业技能;免费为扶贫对象提供职业介绍、职业指导、就业信息等就业服务,帮助贫困对象在本地企业就近就业。

二是提升就业技能。大力实施“雨露计划”,对参加转移就业技能培训的扶贫对象给予每人1000元培训补助,提升贫困家庭劳动力创业就业技能;对贫困户家庭未能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参加职业教育实行免费学习,并连续两年每年补助资金2000元,通过2—3年职业教育,使他们掌握一门技能,实现就业增收;大力实施“新型农民职业培训”,为扶贫对象免费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加大农村贫困人员电子商务知识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信息素质和操作技能,激发他们脱贫致富的能动性和主动性。到目前为止,全县“雨露计划”培训任务已完成566人,其中职业教育完成250人,转移就业技能培训316人,完成率达45%,提高了农村贫困家庭劳动力自我发展能力,加快了贫困家庭脱贫致富的步伐。

三是探索政府购买服务就业扶贫方式。通过购买城管、环卫、园林、教育等服务性就业岗位,开发一批农村公路养护、保洁、治安巡逻等服务性岗位,用于扶持贫困人口就业。

(四)实施产业扶贫,增强贫困群众“造血”功能。

创新产业扶贫模式,在保持烟、莲、稻传统优势产业发展的基础上,坚持宜农则农、宜游则游、宜商则商,全县组建了烟叶、白莲、油茶、脐橙、薏仁、翻秋花生、红心红薯、山地鸡、槟榔芋等各类农村经济合作组织200余个,充分发挥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示范带动作用,初步形成了“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格局,带动了贫困群众增收致富。

加大产业扶贫投入,采取单位自筹、向上争取、社会募捐的办法,筹措产业帮扶资金15786万元。

(五)实施金融扶贫,撬动银行资金助推发展。研究出台《石城县扶贫产业贷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石精扶字〔2015〕2号)和《石城县推行“金福通”扶贫贷款试点工作方案》(石党办发〔2014〕31号),由县财政出资400万元作为担保基金,县农商银行按不低于8倍发放贷款,执行基准利率即加权平均利率为4.75%,并由财政贴息50%。目前,已累计发放“金福通”扶贫贷款3200万元,支持750户贫困户发展种养业,通过实行基准利率和扶贫资金贴息措施为这些贫困户节约利息支出195万元,解决了其产业发展资金短缺的难题。在全县选定10个贫困村开展扶贫产业贷款试点工作,按每村20万元由财政提供担保基金,县农商银行按不低于8倍向试点村农民合作社及其成员发放贷款,签订《扶贫产业贷款试点合作协议》,目前已累计发放扶贫产业贷款670万元,为165户合作社成员解决了资金难题,并带动200余家贫困户加入农民合作社。

nlc202309091125

(六)实施行业扶贫,把握精准施策多管齐下。研究出台石城县推进精准扶贫工作政策措施,即“1+1+19”专项方案。18个牵头单位认真履行职责,结合行业特点和单位职能,研究制定切合实际、操作性强的具体措施,努力构建行业扶贫与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发挥行业扶贫在精准扶贫中的积极作用。

(七)实施社会扶贫,凝聚八方精准扶贫合力。以老促会、慈善会为平台,利用国务院扶贫办、国家司法部对口支援的优势,努力争取中国国际扶贫中心、中国扶贫基金会、中国扶贫开发协会、中国老区建设促进会、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等社团组织,鼓励非公有制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通过多种方式积极参与全县扶贫开发工作,不断拓宽扶贫路径。目前,已争取资产收益扶贫试点项目资金1000万元;争取江西中烟集团捐赠500万元,支持石城振兴发展;争取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中国扶贫基金会、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省老促会及社会各界爱心人士捐助300余万元,用于支持全县贫困学生及教育事业发展。

(八)实施保障扶贫,建立特困群众兜底机制。

一是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提高保障标准,农村低保保障标准由去年的月人均220元提高到240元,人均月补差由去年的145元提高到165元。扩大覆盖面,农村低保由2014年年末的8269户12439人增加到2015年8941户12900人,净增461人。实行动态管理,退出低保户1545户2189人,新纳入保障对象1871户2402人。

二是完善特困人员救助制度。农村特困人员供养政策全面落实,全县五保户供养对象1090人,其中集中供养464人,分散供养626人;集中供养五保金由去年的人均月270元提高到305元,分散供养五保人均月260元;集中供养孤儿保障标准为每月1100元,分散供养为每月700元。

三是完善医疗救助政策。农村医疗救助20033人,共发放救助金793.15万元。

四是完善临时救助制度。对因病、因学、因灾、就业困难人员造成基本生活出现暂时困难的,给予临时救助391人次,发放临时救助金47.69万元。下拨救灾及灾民生活救助资金共1748.23万元,救助灾民10.74万人次。下拨棉被2148床,毛巾被1200床,毛毯28床,席子250床。

五是完善住房救助制度。已下拨特困群众危旧土坯房(解困房)改造扶助资金14户28万元,待审批135户,预计下拨240万元。

六是完善农村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面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扶贫对象由政府逐步纳入代缴范围,让贫困对象享受到养老金保障。

三、石城县扶贫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贫困状况非常严峻。一是贫困人口多,致贫原因十分复杂。全县贫困对象有48519人,贫困面达17.58%。二是基础设施落后。仍有15个行政村不通客车,有四级以下低等级公路344.3公里,四、五类危桥51座;仍有1020个村小组、1017个自然村未通公路。三是农田水利设施薄弱。还有24座水库及393座重点山塘存在安全隐患,有20座小(2)型病险水库需要除险加固,4000多座山塘需要加固整治,还有60%的灌区需要配套改造。四是农村人畜饮水极不安全。还有77个行政村、1255个村民小组、1745个自然村、38847户农家存在不安全饮水。五是电力供应能力不足。高峰时期低电压现象时有发生。

(二)精准帮扶实施困难。一是贫困户精准识别难。由于国家规定的2736元贫困线难以用准确尺度衡量,导致一些相对贫困的贫困户在实际评选当中存在一定的争议。二是贫困户脱贫意识差。一些贫困群众思想落后,“要我富”、“等、靠、要”的思想严重,不满足的心态依然存在。三是产业扶贫效益不太明显。全县以烟、莲、稻传统产业发展为主,新兴产业发展少,其规模小、产业化程度低,缺乏“公司+合作社+农户”产业发展合作平台,精准扶贫要求又高,导致在产业扶贫中贫困户的经济效益不太明显。

(三)扶贫投入严重不足。“十二五”时期,赣州市共有1119个国家贫困村,其中石城县仅29个,占全市的2.6%。而实际情况是,石城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脱贫任务非常繁重。一方面,上级大多按照国家贫困村的比例下拨相应的扶贫资金,导致石城县得到的扶贫资金非常少,全县每年少享受5000万元以上的各种专项扶贫资金;另一方面,县财政总收入去年刚满6亿元,在全省县级排位倒数第2名,这样的财政状况导致扶贫投入严重不足,远远不能满足精准扶贫的需要。

四、进一步加强扶贫工作的建议

(一)整合各种资源,改善基础设施。要认真调查,编好方案,针对需要解决的问题,请求相关部门支持,认真做好摸底调查,制订好解决方案,做到科学规划、精打细算、先急后缓。要多措并举,逐步解决,通过国家投入、部门扶持、村内自筹等多种途径解决资金问题,特别是要利用农村“一事一议”制度,充分发挥好国家投资及部门扶持资金的杠杆作用,确保投资建设的长远效益。

(二)突出工作重点,抓好精准扶贫。扶贫工作已经进入到“攻坚期”和“精准期”,必须做到扶贫政策、措施全覆盖,让每个贫困户都能够享受到扶持政策。在具体工作中,要把握好“精准”的原则,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精准脱贫,真正做到“一户一策”,把资金和具体帮扶措施整合精准“滴灌”到贫困村和贫困对象身上,确保政策落实到位、干部结对帮扶到位。

(三)推进“四位一体”,加快产业发展。按照“选准一项优势主导产业、设立一笔贷款风险金、组建一个合作组织、落实一种帮扶机制”的要求,着力打造产业扶贫金融风险补偿“四位一体”主体模式,加快产业发展,切实解决贫困村和贫困户“贷得到、用得好、还得上、富得起”面临的难点问题。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围绕烟草、白莲、脐橙、油茶、生猪等农业主导产业和苡仁、翻秋花生、山地鸡等特色产业,以及乡村旅游、农村光伏、电商等第三产业,结合村情和贫困家庭人口、资源、技能、致贫原因、产业发展意愿,选择有利增收的特色优势产业,形成“一村一品”格局。落实扶贫产业帮扶政策,切实解决贫困户在产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缺资金、缺技术等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加强帮扶指导工作,建立有效的产业帮扶考核机制,切实提高产业帮扶政策的精准度和有效性。

(四)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扶贫。积极引导贫困人口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转变“要我干”的被动思维方式为“我要干”的主动思维方式,充分发挥各种宣传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营造浓厚的扶贫开发氛围,形成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共同参与、各方支持的大扶贫格局,提高扶贫开发精准度,有效整合各方资源,形成扶贫攻坚合力,全力推进扶贫攻坚,加快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步伐。

参考文献:

1. 《石城县推进移民搬迁扶贫加快城乡统筹发展工作方案》(石党发〔2015〕18号);

2. 《石城县扶贫产业贷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石精扶字〔2015〕2号);

3. 《石城县推行“金福通”扶贫贷款试点工作方案》(石党办发〔2014〕31号)。

(作者单位:江西省石城县财政局)

责任编辑:欣文

4.扶贫帮困报告 篇四

一、南美乡的基本情况

南美拉祜族民族乡位于临沧市临翔区西部,距临翔区政府所在地(临沧城)48公里,东与博尚相连,东北与章驮乡相邻,西与耿马县大兴乡接壤,南同双江县勐库镇相通。全乡国土面积120.86平方公里(人口居住密度为36人/平方公里)。全乡辖4个村民委员会,24个自然村,33个村民小组。2008年底,全乡总农户数为1135户,总人口4368人,其中劳动力人数2498人,占总人口的57%。全乡耕地面积13450亩,其中水田2792亩,旱地10658亩。主要农作物有玉米、水稻、荞籽、小麦、豆类,经济作物以茶叶、核桃为主,兼有竹子、油菜、烤烟、白花木瓜等。在全乡4368人的总人口中,拉祜族人口3616人占83.5%。2008年的统计数字显示,南美乡农民人均纯收入1135元,排全市77个乡镇的第77位。

二、南美乡扶贫开发取得的成效

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省、市、县各级各部门以不同渠道和方式对南美乡开展了强有力不间断的帮扶活动,通过近二十年的坚持和努力,南美乡拉祜族群众的生存条件和生活状况得到较好的改善,越过了温饱,实现了安居,基础设施、产业开发、社会事业等方面均得到较大的推动,拉祜群众走出困境的基础进一步得到夯实。

(一)温饱安居工程使拉祜族山寨面貌有了质的改变。八十年代前,拉祜族群众几乎是清一色茅草房,窄小、拥挤、破烂、黑暗,人畜同居,村寨道路泥泞,遍地牲畜粪便,一出门即满脚满腿的泥巴粪便,群众生活三分之二的时间处于饥荒状态,靠国家救济度日,生产和生活状况十分令人堪忧。自九十年代开始,国家财政以扶贫温饱安居工程形式,从解决温饱、改善生存条件入手,通过重点村建设等措施,使南美拉祜族的农田水利建设等基础设施有了新的起步,百分之百的农户由茅草房搬进了新瓦房,并实现了人畜分离。

(二)产业开发建设和硬件基础设施建设,为拉祜族群众由半猎半农向固定耕作过渡和转变提供了生存保障。通过种养殖等产业开发建设使拉祜族群众的收入渠道进一步得到拓宽。到2008年底,全乡共建成茶园10400余亩,泡核桃2.2万亩,仅此两项产业人均面积达7.5亩,其它如竹子、百花木瓜等也具一定的规模。养殖业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家畜、家禽饲养成为农户家庭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措施及活动,有力地推动了群众的增收步伐,农户经济收入由九十年代初的几百元稳步增加到如今的几千元上万元。通过基本建设投入的扶持,使南美乡的基础设施建设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建水塘修沟渠、坡地改台地、旱地改水田等措施得到较好的实施,保证了人均一亩以上的基本农田地,基本口粮得到稳定解决。重点村建设、整村推进、一事一议、通达工程等项目实施,使全乡范围内基本实现了水、电、路、广播、电视、电话村村通,横穿乡内四个村委会连成一线的18公里水泥大道共投资2000多万元,成为全市最高标准的乡村公路,自然村组的村容村貌整治稳步推进,村内户外道路基本得到硬化。

(三)社会事业发展全面推进,教育卫生事业从无到有,从简陋到逐步完备,拉祜族群众就医上学基本得到满足和保证,乡级设有中学、卫生院,村级有卫生室、中心完小、校点。全乡实现了普九,全体村民参加了新农合医保。

(四)智力扶贫作为关键措施之一始终不放松。二十多年来,在实施好对南美乡的基础设施、产业开发、温饱安居工程建设的帮扶的同时,始终把抓实基础教育、抓好科技推广作为对广大拉祜族群众的智力帮扶措施的重点长抓不懈。抓基础教育,重点解决村民缺文化低素质的根本问题,抓科技知识的普及推广是提高劳动者自身素质,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的重要手段。全乡在设立中学、小学、夜校等教育网络的同时针对家长不主动送子女上学,子女不想主动上学的实际,乡村坚持开展纯义务性质的“爱心送学”监督活动,通过督学促教,尽量保证拉祜族孩子多受些教育,多掌握点文化知识。选送部分拉祜孩子到县城学校就读,让他们更多地接触大山外面的世界,更多地接触其它民族,开阔眼界,打破封闭思想,接受新观念。采取科技手段到田、科技服务到户、手把手教,让拉祜人从不知到会做、愿意做。如:家畜家禽饲养、蔬菜种植、居家卫生、防病治病等等,从小事情,小细节上帮助、引导。结合产业开发建设适时抓好生产管理知识技能培训,如:茶叶、核桃、烤烟、油菜等种植业发展建设过程中,每建成一个产业就培训带动起一批农民学习、掌握种植、管护、采摘加工一整套生产技能,成为名符其实的茶农、烟农。

三、南美乡群众生活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此次对26户农户的调查结果及数据所反映出来的诸多现实问题,与城市化迅速推进的今天,农村要发展,农民要富裕的现时要求相比在南美乡还存在着许多重大挑战,需要跋涉的路还很长。对26户农户的调查、收集到的相关数据如下:

(一)总收入(不含粮食折币、下同)138700元,人均1216元;净收入88000元,人均771元。总收入最高农户10000元左右,人均2000元;最低2000元,人均500元。净收入最高的农户6000元,人均1500元,每人每天平均收入4元左右(该数据可视作农户出售农产品的现金收入,略低于统计局法定的纯收入指标)。

(二)生产粮食24900公斤,人均306公斤,因水田面积较少,且产量不高,故多为旱地玉米、荞籽、小麦等杂粮粗粮,若按50%的折率计算,实际人均生产成品粮只有150公斤。

(三)家畜家禽养殖情况,61%的农户养牛,最多的8头,最少的1头;96%的农户养猪,最多的养有16头,最少的2头;38%的农户养羊,最多的26只,最少的2只;100%的农户养鸡,最多的80只,最少的10只。极少数农户有少量的特种养殖,如野猪、山地鸡、毛驴等。饲养业畜禽产品出售收入约占农户收入的20%左右。

(四)种植业,截止2008年底,共种植核桃490亩,人均4.3亩,茶叶371亩,人均3.25亩,两项合计人均种植面积达7.5亩。

(五)接受教育及培训情况,在接受走访的114人中,有17人上过初中,占14.9%,中专1人,占0.8%,其余均为小学以下或文盲半文盲。劳动力人口中普遍接受过2—3次以上的劳动生产技能培训(多为种养业方面的适用技术培训)。

(六)群众住房情况,南美乡拉祜族群众住房集中建盖于九十年代,标准和结构统一为60—65平方米的土坯房木屋架瓦顶。

(七)村民外出劳务打工情况,在接受调查的114人中,有3人季节性地在本县区内打点零工,年收入2000元左右。

(八)医疗卫生疫情防控网络及体系基本健全。

以上基本数据所反映的基本状况总体能代表和反映南美全乡的基本现状,基础设施建设有了极大的改善,产业建设有了较好的规模基础(全乡茶叶、核桃总种植面积达32400亩,人均7.42亩),社会事业有了较大的发展。总体讲,南美乡二十余年的扶贫开发成效显著,成绩卓著。但是,由于南美乡的特殊历史原因和特殊区位,目前和今后的发展中仍面临着一系列突出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育基础不牢固。全乡虽努力实现了普九验收,但全乡村民平均受教育程度极底,四十岁以上人口绝大多数为文盲,这部分人,他们的知识、思想、观念决定着整个家庭的生活状态。如:与外界的接触联系,新思想、新事物的接受,对子女的教育、影响等等方面,他们占据着主导因素。

(二)收入水平极低,生活水平提高艰难艰辛。劳作一年,年底结算,所得收入不及城市职工半月工资。

(三)产业单一,种养业成为经济收入的全部依靠,群众生活跟随市场潮涨潮落,起伏不稳。

(四)思想封闭、观念落后、发展的意识不强、主观能动性极弱。就这些问题的形成原因,可从自然历史、现时政策两个大的方面进行分析讨论。

自然、历史的原因分析:拉祜族同胞同众多少数民族兄弟一样,历史上是经过长途迁徙,为躲避饥荒、疫病或争斗战乱,不得已而选择了深山老林为栖息地,从此过上了几乎与外面的其它民族完全隔离的半猎半农生活,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独处百年乃至几百年,每一步都饱含辛酸与血泪。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快速进程中他们被拉下了,掉队了,思想封闭意识滞后就在所难免。新中国成立,党的民族政策使各兄弟民族在政治上翻了身、当家作了主,但在经济上,国家还无力全方位顾及,尤其无力顾及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同胞的经济发展扶持。近四十年的时间,使贫困地区少数民族的经济及社会发展与内地汉民族相比,形成了巨大的差距,到了改革开放三十年的的今天,全国经济发展日新月异,再次相比,贫困地区少数民族群众更显积弱积贫,与内地其它发展快的地区相比,又形成了新的更加巨大的差距,南美拉祜族乡的现状就是一个较为典型的例子。历史上长期积淀下来的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和思想观念意识差距和现代几十年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等等方面的巨大差距,用这十几年的时间,是难以做到尽快改变和全面较快发展的。因为,各少数民族所处的区域区位条件、经济发展基础、致贫因素的复杂性千差万别,同样的政策、同样的手段、同样的扶持标准,往往难以收到同等的效果,这就是特殊贫困类型的特殊性。

现行政策分析: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全国性的扶贫攻坚给贫困山区的脱贫发展事业带来了希望和契机,特别是“十五”、“十一五”近10年的时间中,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进一步加大了扶贫投入力度,扶贫开发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提升阶段,各民族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得到较大的改善和提升。但南美乡属于特殊区域的特殊群体,生活在这里的南美乡拉祜族群众的脱贫步履艰难,经济发展和生活状况的改善依然缓慢,尽管各级政府投入了甚至比其它贫困地区更大的力量,但仍然无法与其它地方实现同步解困。从现时政策角度分析,我们认为有如下方面值得研究。首先,现行扶贫政策强化了普遍性,弱化了特殊针对性,内地与边疆、普遍情况与特殊情况一个标准一把尺子,突出重点和针对性缺乏。其次,项目资金的扶持方式和标准散而少,集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减弱,如,以自然村为单位的15万元的补助和几十万元一个项目的产业扶贫。第三,项目资金整合匹配,全国全省一个标准要求,使贫困地区的发展雪上加霜,地方财力弱就意味着争取项目的机遇和条件有限,实施项目难度大也就意味着项目少安排或不安排,发展差距也就随着机会条件的多少,实施能力的强弱因此而明显的拉开,这是否是人为的、政策的因素造成越来越大的发展差距?值得思考研究。第四,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特殊政策的贯彻实施存在着具体或细化不够的问题。如少数民族教育的发展、人才的培养使用等等。有特殊或优惠政策,但实践中没有做到,体现不出来。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要靠人才,人才靠教育培养,官员领导、专家学者、干部员工是人才,种地养牛、务农经商是人才,任何领域都需要有知识、有技能、有发展意识和能力的人。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政策需要特殊,实践更需要特殊。教育基础差是现时,人才培养、使用的门槛最需要特殊,若只按现行的升学就业加5分、10分照顾少数民族(几个特少民族更突出)子女永远也进不了门(那这5分、10分的优惠是专为钻空子改族别的汉族老大哥设置的了)。这种恶性循环,若在类似南美乡这些地方得不到遏制,各民族共同小康,共同富裕就是空话。像南美乡这样一个特殊区域,如果新的劳动者一代又一代都处在文盲状态中,要脱贫发展实在是希望渺茫。

四、政策措施建议

南美地处山区,山宽地阔,适宜种养业的发展。目前已建成的茶叶、核桃基地,标准高,管护力,已颇具规模,若市场情况好,再过5至10年,两产业将给农民带来不菲的收入。如前所述,南美乡的基础设施、产业建设、社会事业基础等都有一个良好的现时基础。当前和今后着重是研究好现有成果的巩固和提升全乡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政策措施方面提以下建议:

(一)抓教育,切实把人口素质提高与少数民族人才培养作为社会经济发展实现可持续的重要措施长抓不懈。一抓基础教育。控制和杜绝新文盲产生,国家实行全免费选送部分拉祜子女进入上一层学校接受教育,力争初高中毕业生在乡村人口中占相当的比重,逐步使他们成为劳动生产活动中的主力军,农村家庭中的当家人,如此,山乡观念的转变,走出封闭才有平台和希望;二抓职业技能培训。中专技校、大专院校破格招收特少小民族学生,必要时办特殊民族班,通过特殊措施培养,让拉祜族后代回到本地、本乡或他乡就业、打工,在不同岗位上影响和带动本民族,通过外出读书,劳务打工等方式,更多地接触外面的世界,使封闭意识得到逐步改变;三抓优先录用。在公务员招收、提职提干过程中,只要具备基本的条件和素质,应尽量放低门槛,制订特殊准入制度。现象上看只是解决照顾了一个或一批人,更深的意义在于关爱了这一个民族,让这一措施促动和影响该民族增强求学上进的思想和意识,树立发展的欲望和信心。

(二)继续加大对南美乡的扶贫投入。重点放在两个方面:一是产业的提升。在产品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等方面着力,最大限度发挥产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二是抓好市场链节。要通过招商引资等方式,依托龙头企业,把农民带入市场,把产品变为商品,让农民获得最优的收入。

(三)在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进一步改善发展条件和基础的同时,积极探索产业结构调整。应加强拉祜民俗文化的收集整理和宣传,开发民俗旅游。充分利用好良好的自然生态和茶叶、核桃、竹子等产业的沿途布局景观,在加强环境保护的同时,依托南美乡离临沧城近(48公里),可直达双江勐库的特殊交通地理位置优势,开发度假休闲项目,带动当地二三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5.健康扶贫整改报告 篇五

整改报告

2018年5月30日,县卫计局健康扶贫办领导到我院进行了健康扶贫工作督导,对东城健康扶贫工作进行了现场查阅资料和下村入户调查,并在督导工作完成后指出几点存在的主要问题,对此我院在一周内制定出相应的整改措施进行了整改。

1、存在问题:健康扶贫宣传氛围不浓厚

整改措施:针对督导组提出的问题,东城卫生院健康扶贫办公室迅速将健康扶贫所需宣传的资料告知办公室,第二天就组织人员将健康扶贫人员流程图和提示语悬挂在一楼大厅内。

2、存在问题:卫生室未看到健康扶贫人员花名册。

整改措施:医院扶贫办第二天就将相关花名册再次打印出来发放给了辖区卫生室并告知一定好好存档。

3、存在问题:《单县患病贫困群众健康档案》更新滞后。

整改措施:组织人员进行了入户调查,将调查信息整理出来写入档案,以后由健康扶贫办公室专人负责管理健康扶贫人员档案,并及时更新档案信息。

4、存在问题:未看到健康扶贫“两免两减半”、“先诊疗后付费”就诊台账。整改措施:重新整理健康扶贫患者就诊台账,并存放在健康扶贫办公室。

5、存在问题:档案不规范。

整改措施:派专人对健康扶贫档案进行重新整理,补齐缺项、分类存放。

6、存在问题:“八个一”落实不到位。

整改措施:逐一入户重新核查八个一落实情况,给丢失“八个一”落实材料的贫困户重新发放政策材料。

7、存在问题:未看到因病致贫患病贫困人口核实核准登记表及疾病认定表。

整改措施:重新整理档案,将核准患病群众的缺少登记表和认定表的都进行了完善。

8、存在问题:健康扶贫政策宣传不到位。

整改措施:通过发放健康扶贫政策材料和增加健康扶贫政策宣传栏以及对健康扶贫人员入户宣传,增加健康扶贫政策的群众知晓率。

通过此次局领导督导检查,我院明确了下一步东城健康扶贫工作重点:

1.增强思想认识抓整改 提高健康扶贫工作在脱贫攻坚战中的重要性,确保相关人员把健康扶贫作为最大政治任务、作为重点工程来干。要将扶贫工作放在心上、抓在手上、扛在肩上。认真贯彻落卫计局健康扶贫办工作要求。做好整改措施,迅速行动。

2.加强扶贫资料管理

按照局健康扶贫办要求,认真、真实、收集整理和归档贫困户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等相关资料,及时收集整理所有工作动态资料,及时存入个人档案,做到痕迹管理不漏一人、不漏一册。

3.提高宣传力度

针对健康扶贫工作中的相关政策进行全方位宣传,动员卫生院、卫生室两级人员通过不同形式进行全方位政策宣传,提高群众知晓率,做到政策入脑入心。

单县东城卫生院

6.企业扶贫报告材料 篇六

——***********公司总经理******

尊敬的各位领导,朋友们:

大家好,感谢县委县政府给我们这次回报社会的机会,我有幸代表力达塑业全体员工,向各位领导和朋友们简要汇报我公司的扶贫工作,有不足之处,敬请给位批评指正。

扶贫工作,任重道远,责任重大,这项工作不仅关乎国计民生,而且带动一方脱贫致富,对企业的发展也会相辅相成,共同进步。

我公司的扶贫对象是神南乡南神南村,该村位于顺平县西北部深山区。全村1678人,党员62名。农民人均纯收入1485元,是新阶段首批扶贫开发重点村。现结合该村的特点,我公司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帮扶对象进行有针对性的帮扶。

一、深入调研,紧抓落实

全市扶贫开发工作动员会后的第二天,我就带领公司一班人在县扶贫局和乡党委有关领导的陪同下到该村进行调研,认真了解了该村的经济发展、农业生产和群众生活等方面的情况。南神南村地处偏远山区,经济发展比较落后,农民收入主要来自于外出务工、林果种植和水稻种植,经济来源比较单一。调研深入实地、并现场查看了南神南村的灌溉饮水,三优富士基地等建设情况,并表示要和村两委班子一起进行身日研究,结合当地实际,帮助帮扶村理清发展思路,制定发展规划和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尽最大努力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并结合该村的实际特点,注重帮助该村调整饮用水安全以及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展特色种植,帮助

贫困村改变面貌,促进增收。

二、重点规划,统筹安排

进一步完善扶贫长远规划。我公司根据上级对重点村扶贫实行有规划、分阶段、集中投入、分批扶助和整体扶助的要求,对神南乡南神南村的扶贫情况进行了具体安排,确定了新的发展思路。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扶贫开发规划,进一步细化目标任务,使扶贫开发工作按步实施,有序推进。

一是依托全村发展“三优”红富士苹果产业的资源、技术、政策优势,确定了打造全省规模最大、标准最高的“三优”苹果基地的目标。二是发展水稻种植及草编加工业,在唐河沿岸发展水稻种植。利用稻草大力发展草编加工业,通过示范引导,发展草编业。三是推进劳务输出产业,开展技能培训,发布用工信息,提高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

三、重质量,办实事

我公司为神南乡南神南村村委会无偿提供了一台电脑,以解决信息化社会发展的趋势,这也是解决贫困山区农村产业优化升级和对外信息沟通的关键环节。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偏远农村面临着向信息时代的过渡和变革,信息对经济、农业发展起着日益重要而独特的作用。没有信息化,农业产业化就难实现,就不可能有农业现代化,也就没有神南乡南神南村脱贫致富。农村蕴含着巨大的信息需求。农民急需方针政策、市场变化、实用技术、优良品种、农资供应、气象等多方面的信息。信息若扩大覆盖到农村,就会加快对信息资源的开发

和利用,推动信息产业与农村市场的有机结合,给村民提供及时、准确、高效的致富信息,才能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贫困地区早日脱贫致富奔小康做出更大的贡献。

四、发挥优势,促进就业

在扶贫工作中,输血不如输入造血功能,这样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脱贫。我公司在顺平是上规模的企业,用人缺口很大,公司在市委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扶持下,有了突飞猛进的长足发展,这既得益于顺平的投资环境,也离不开各级领导的大力帮助,企业有了发展,创造了价值,理应回报社会。公司自创建以来,始终坚持科技兴企和制度制企的道路,历经15年的全面稳步发展,开拓创新,逐步形成集科研、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化企业。企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县委县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做好扶贫开发工作是我们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公司上下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发动广大员工,集思广益、献计献策、加倍努力,帮助神南乡南神南村脱贫致富,为政府分忧解难,为建设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7.扶贫帮困报告 篇七

送人钱物, 更要送人技术

在乡亲们眼中, 田珍有钱。发展产业富裕起来的田珍, 眼中有乡亲。但面对困难乡亲, 除了当下过不去了, 她并不主张多给钱救济。

“送钱送物可帮一时, 但帮不了长远。让贫困群众有事干, 靠勤劳致富, 让他们自立, 这比只给钱更有意义。”田珍说。她喜欢帮那些勤快想做事的人, 哪怕事情很小, “你能自己动手, 我看着就高兴。”

这个二十多年前还走在贫困路上的农家女, 正是不甘于贫穷, 在发展产业上咬紧牙关, 一步一个脚印, 走出了自己的财富人生之路, 实现了自己的富裕梦。成了成功人士后, 她特别愿意帮助乡亲们发展生产致富, 依托自己的茶企, 她已让一大批群众脱了贫。

田珍的诀窍是, 企业扶贫不是简单的施舍, 而是要把扶贫当产业做, 当自家企业做, 把贫困户当自家员工看待, 这样才会想得远, 做得扎实。

家住长安镇梁桥村的杨兴权, 多年来仅靠家里的一亩三分地度日, 遇上风调雨顺, 勉强能填饱肚子, 搭上旱涝, 日子就凄惶了, 东借西凑, 常常还坐冷板凳。后来田珍得知其情况后。一方面让其进行土地流转, 挣租金;另一方面让其到公司打工, 成为产业工人。如今杨兴权每年既有一份财产收入, 还有工资收入, 家里盖起了两层小洋房, “每年除了吃用开销, 还能存几个。”杨兴权说, 他家人老几代没在信用社存过钱, 如今也能吃几个利息了。

像杨兴权这样的贫困户, 在田珍企业里有三十多人, 在平利县几十家农业企业中, “杨兴权”更是比比皆是。这些企业有一个有趣的现象, 撑门人几乎都是“巾帼”女人。平利乡源农产品工贸有限公司总经理万琴棋, 大学毕业后, 回广佛镇秋河村创建黑木耳示范基地, 吸纳当地群众在企业打工, 每月稳定收入2000多元。平利高英茶叶有限公司总经理高英放弃外地优厚待遇, 回乡发展茶饮产业, 让周围一大批农民脱贫。平利县沃源美创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谭小梅, 在广佛镇流转了480亩茶园, 新建了标准化加工厂, 解决了当地一大批贫困户就业。

这些女企业家, 富而不忘乡亲, 在与乡亲们的合作中, 路子越走越宽, 她们“德财”双修, 不断赢得乡亲们好评。田珍在获得“全国三八红旗手”后, 今年再次获第十届全国五好文明家庭荣誉称号。万琴棋获得“安康好人”称号后, 又荣获“全国优秀农民工”称号, 良好的女企业家群体形象, 成为平利实业界一道光彩的风景。

“龙头企业+贫困户”, “产业大户+贫困户”, “产业带贫困户”, “免票”让贫困户搭上产业发展“快车”, 让贫困户财产变财富, 让贫困户劳力能变现, 这些实实在在、吹糠见米的做法, 给了贫困户脱贫解困的机会, 也给了他们勤劳致富的上进心。

扶贫先扶志, 助学帮长远

8月以来, 平利气温持续在38度以上, 天气预报提醒大家尽量减少外出。在这炎炎夏日中, 有一群人徒步几十里, 翻山越岭进山村, 为的就是让大山深处的贫困学子不在上学前, 为学费发愁。

这些人来自今年刚刚成立的平利县女子创业协会, 领头人叫贺胜春。这位身兼多职的女企业家, 去年11月当选西安安康商会常务副会长, 今年又当选平利县女子创业协会会长, 作为平利业界颇有影响力的平利盛丰源食品公司总经理, 每到开学季, 她就会想起那些因贫困可能上不起学的孩子们, 除了繁忙的业务, 她嘴里说的最多的就是“为孩子们做点事”。

“昨天到八仙, 今天早上6点联系那两名大学生父亲, 争取早上带领协会成员过去, 10点多还要赶赴西安。”贺胜春的时间总是显得很紧凑, 尽管在去往八仙的山路上脚扭伤了, 但依然马不停蹄。

从帮扶县城环卫工人的孩子到只身八仙西河老县帮贫, 从拿出钱物到每每殷切话语鼓励, 贺胜春面对贫困户, 更多像亲戚, 不仅让孩子们感受到了爱和温暖, 更激发了孩子立志学习的勇气。受助学生陈伊伊、陈秋秋在感谢信上写道, 对于你们的帮助, 我们无以为报, 再多的言语也表达不了我们的感谢, 我们姐妹一定好好学习, 长大回报社会, 不辜负你们的期望和关心。

贺胜春认为, “扶贫要先扶智, 嘴上要说漂亮, 要让贫困户心动, 手上还要干漂亮, 让贫困看到实事。”早年的贺胜春就是因为家里穷, 未能如期完成学业, 后来虽然艰苦自学成才, 但在她心中总有那么一份遗憾, 她觉得能在上学时接受专业系统教育, 对于贫困家庭孩子未来的人生路大有益处, 多年来, “帮学助学”一直是贺胜春心里一个温暖的“情结”。

在今年平利县女子创业协会成立后, 贺胜春号召大家的第一件事, 就是去看看今年刚考上大学的贫困学生, 除了经济援助, 重点是与孩子们聊聊, 听听孩子的声音, 为他们鼓劲, 激发他们摆脱贫困的信心。

女子创业协会的行动激起千层浪。县上其他协会和社会力量也纷纷行动起来。女子创业协会一些成员原来各自行动, 现在统一在协会组织下, 精准助学, 力量更集中了、更持续化了。平利县森原商城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袁玉芳, 平利县雅轩酒店总经理代俭兰, 平利县恒远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欣嫔, 平利县惠佳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姜慧, 平利县富硒堂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秀梅等等, 这些女企业家心系穷孩子, 在助学中真情流露, 让孩子们深受感动。

今年, 成立不久的平利县女子创业协会, 已捐助10余名学生, 捐资10多万元。贺胜春说, 协会从此又多了一份责任, 她们会努力把这份光彩事业做好。

做扶贫好事, 添企业光彩

在平利女企业家群体中, 随便翻开一家企业的工作记录, 都能看到有关开展扶贫工作的安排, 扶贫助贫, 已成为平利女企业家自觉担承。在她们看来,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 不是额外负担, 恰恰是企业形象的再造。她们同时自豪的是, 企业扶贫更有自己的优势, 她们都认为, 扶贫就是要让群众有事干, 能挣钱, 要让群众把资源变资产, 资金变股金, 农民变股东, 同样是种地, 农民可以变工人, 农民可以领月薪。

平利田珍茶业有限公司每年都会拿出一定预算, 作为扶贫开支, 一方面为贫困群众免费发放茶苗、有机肥和添置茶叶器具, 一方面为一些贫困学生发放助学金。

不久前, 高英在长安镇又开了家农家乐。谈及缘由, 竟是为了促进当地旅游, 争取解决当地部分群众就业, 如今农家乐开的红红火火, 原料从当地买, 人从当地群众中聘。

“她们在农家乐打工, 既挣了钱, 家里如果有个事, 回去也很方便, 公司灵活用人, 就业顾家两不误, 在公司的贫困户今年就可脱贫!”高英说。

1980年出生的郑香兰, 在平利县社区电子商务创业孵化基地成立“香香公主”绞股蓝线下体验店, 号召贫困户发展绞股蓝、茶叶, 他们种植土特产, 自己再通过网上销售, 不仅自己月收入过万元, 种得下、卖得好, 也让参与的贫困户有了发展生产的信心。

平利县木瓜园经理梁春艳在发展餐饮过程中, 注重菜品开发, 不断提升水平, 带动附近农户配套发展农家乐, 推进旅游脱贫, 这里成为县城附近一处很有口碑的农家乐集结区。

平利县长安一品香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胡学琴, 平利县女娲银峰茶叶有限公司经理洪娟, 平利县孚林源牧业工贸有限公司业务经理胡嬛嬛, 平利县青岛啤酒总经销林珊, 平利县女娲贡茶茶业公司总经理杨萍等等, 这些在商场业界扎实苦干的女老板们, 个个心中都有一本扶贫真经, 有人风趣地说, 在平利女子创业协会, 人人都自觉自愿做扶贫的事, 俨然是女子创业扶贫协会!

一些平利籍在外创业的女企业家也心系家乡, 纷纷向家乡的扶贫事业施以援手, 尽一份爱乡之心。安康市万宁轮胎贸易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陈芳在平利女企业家协会成立时, 专程赶回家乡, 为贫困学生发放助学金。

8.扶贫帮困报告 篇八

注重引导 接地气

崇启大桥的顺利通车、生态岛建设的全面推进,好比是为崇明的大发展插上了一对翱翔的翅膀,然而随着产业升级,岛上的经济结构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重污染、高排放企业的关停,现代农业涉及的土地合并经营等等社会问题突显,农村失业现象尤为明显。社会变革带来的阵痛,不仅需要政府进行扶持,更需要社会各界伸出援手,港沿镇商会便是其中佼佼者。

港沿镇商会的大部分会员企业是小微企业,以家庭作坊式为主、厂房分散,企业家们普遍已经进入中老年,日常工作繁忙,居住地相对分散,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的使用率较低,这也为商会与会员日常联系、沟通提出了难题。如何在不影响会员工作的前提下,使得扶贫工作做到常态化、更高效,商会逐渐摸索出一套适合本地特色的工作方法。商会依托“年会、执委会、小组会”三会平台,以树典型、传新风的方式,通过短信推送、送材料上门、实地走访、执委会成员带头等形式,引领非公经济人士自觉主动的参与回报社会、扶贫帮困的事业。

商会将重点扶贫工作按三年为一个周期进行设定,变动与流转较小,这样保证了结对帮困工作的稳定性和常态化,也使得会员企业与困难群体增进了解,建立良好的情感基础,使帮困工作可以更加切实深入地推进。

商会的会员们大多是在这片土地上成长、发展起来,这里有他们的父老乡亲,这里有他们根深蒂固的乡情,每一次商会组织公益慈善活动,企业家们都热情响应、解囊相助,并逐渐转化为发自内心的常态活动,没有虚华的排场也没有复杂的流程,定时、定点、包干到人,接地气、适时宜。

据悉,港沿镇商会近年来以“回报社会 感恩行动”为主题开展持续性的系列帮困活动,仅2013年,共结对36户困难户,帮困资金达40000元;开展捐资助学活动,结对镇区内中小学生28名,共计捐款14000元;重阳节期间,商会会员以礼品慰问的方式走访了镇敬老院的全体老人;传递正能量,扩大影响力,使得商会从默默无闻到街知巷闻,得到了镇区广大群众的充分肯定和称赞。

分类推进 见实绩

随着社会形态的不断变化,扶贫帮困工作出现了新的难点。港沿镇商会意识到,大而全的慈善捐助不仅会给会员们带来经济上的压力,也不利于工作的做透做实,必须根据本镇的实际情况,分层分类,将长期资助与临时募集相结合,形成有的放矢的扶贫帮困机制。

他们走访学校、医院、居委会、养老院、残疾人服务站等地了解情况,并将本阶段的重点工作确定在资助留守儿童、帮助特困群体两个方面。

由于年轻人纷纷成了“外漂”,将老人和子女留在老家,港沿镇的留守问题比较突出,已经成为相当普遍的现象。2013年秋季入学前,商会将调查的详细资料传达给每一位会员,并表达了长期结对帮困的想法,得到会员们的广泛响应。在8月份的上学季,及时开展助学活动,对梳理后的贫困优秀学生进行了集体结对帮扶,更有会员与近20名特困学生形成长期结对资助学费。“上学季”的结对帮困也被确定为一项品牌活动将持续性展开。参与结对的会员自发形成同盟,不仅在经济上帮助困难学生,同时在日常生活和思想品行上成为孩子们的导师,商会会员说:孩子的微笑和优异的成绩就是对我们最大的回报和肯定。

在关心关爱留守儿童的同时,商会执委会将帮扶的对象聚焦到镇域范围内的一些特困人群。港沿镇区齐力村有个村民叫施晓同,是一个年龄只有22岁的女孩,她自小父母离异,因父亲患有精神病,只能依靠爷爷奶奶抚养长大,前年她的爷爷因病去世,刚工作不久的她又被查出脑血管动静脉畸形急需10万多的手术费,因没钱开刀治疗,一直采取的是保守治疗法,但病情不断恶化,随时都有生命危险,医生表示只有手术才能挽救小施的生命。港沿镇商会了解到这个情况后,召开紧急会议,引起了会员们的高度关注,会上全体执委慷慨解囊,将现场募捐的21000元送到了小施家人的手中,以解燃眉之急。

完善机制 重长效

通过2013年的帮困实践活动,港沿商会已基本形成“帮困制度化三点一线式”机制。县、镇、商会三位一体共抓社会责任履行。县工商联部署总体工作,提出总体要求。镇党委重视商会工作,召开专题工作会议,布置具体工作。商会按照县工商联和镇党委的工作要求,制定全年工作计划,做到及时、准确履行社会责任。商会采取自费、会费、物质三源共振:一是自筹帮困资金,切实做到饮水思源。港沿商会2013年共结对困难户32家、困难学生28个、困难老党员共10个,帮困资金共达六万余元。二是统筹商会会费,关爱敬老院老人。今年重阳节前夕,港沿镇商会利用会费购买了生活用品、食品等,前往镇敬老院慰问全院的孤寡老人,统筹金额五千元。三是会员提供物质,送进困难家庭。上海市著名企业老杜鸭鸭,今年在中秋节前夕,为本镇的困难家庭送去了自产的板鸭,共计四万余元。

港沿镇商会在实际工作中发现,特困群体的贫困基因是多方面叠加的,单纯的财物资助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贫与困的问题,商会总结出两个亟待解决的方面:一、在收入来源上开展治本型的帮助,即帮助困难家庭解决基本保障、实现就业、培训、深造,让他们自身具备工作创收的能力,提供或帮助寻找合适的就业机会;二、从心理上帮助受困群众重获自信:定期走访孤寡老人,通过电话谈心、逢年过节重点拜访等方式,疏导他们的负面情绪,消除精神压力,给他们心灵送去温暖;针对留守儿童侧重于自尊心维护、心理干预与生活陪伴,会员们主动与受助学生家长、学校老师保持联系,了解学生动态,及时提供物质上的帮助、生活上的照料、心理上的支持。

扶贫帮困需要长效机制,商会为了提升会员们的帮困自觉性与自律性,不仅从制度上不断完善,同时不定期地向全体会员进行典型案例的宣传,充分地发挥了楷模效应。

9.精准扶贫检查报告 篇九

一、黎川县扶贫开发基本情况

“十二五”期间,全县有省级扶持贫困村15个,涉及201个村小组、26932人。近年来,黎川县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扶贫部门精心指导下,大力推进专项扶贫、社会扶贫和行业扶贫,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贫困村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根本改善。-,共新修乡村公路118公里,解决了20284人的行路难问题;新铺设饮水管道38960米,解决了9140人饮水困难问题;新建水渠13130米,新建排陂、水坝等水利设施28处。二是贫困村面貌焕然一新。将新农村建设向贫困村倾斜,黎川德胜搬迁移民集中安置新村

大力实施村庄整治建设。2006-,全县建设了450个新农村建设村点,其中贫困村中新农村点146个,点全县新农村点的32.4%;打造了32个综合示范点、120个森林村庄,占全县30户以上村庄的53.1%,占农民总数的 50.1%。三是农民居住条件得到根本改观。-20,全县完成搬迁移民10422人,建设集中安置点34个,厚村乡移民集中安置点、德胜镇移民集中安置点被评为全省示范建设点。四是特色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培育发展了食用菌(茶树菇)、烤烟、香榧、水产养殖等特色产业,涌现出万亩香榧示范种植基地、千亩现代渔业示范基地、百万筒食用菌示范基地、千亩烤烟示范基地等几十个特色农业基地,黎川茶树菇、香榧获国家农产品原产地保护,成为全国“食用菌生产基地县”、“香榧之都”、“优质水产基地县”,烤烟被列入“两个基地单元县”。产业的发展加快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步伐,促进了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年,全县核定农村贫困人口有17987人,贫困发生率9%,比下降了4个百分点。

二、精准扶贫工作开展情况

(一)认真开展“精准识别”工作。黎川县于20开始开展了贫困人口建档立卡工作,并于当年完成了贫困人口信息网络录入工作。2013年,全县按照省市部署,精心组织开展了新一轮的贫困村、贫困人口识别工作。工作中,我们广泛宣传,明确了时间节点,细化了有关要求,严格工作程序,并成立了三个督导组下到各乡镇督导。2013年12月底,全面完成了识别到户工作。按照省市要求,全县已于今年10月前完成贫困人口信息网络录入工作。

(二)认真研究制定扶贫到户工作方案。县委政府十分重视农村扶贫

开发及扶贫到户工作,责成扶贫和移民局、教育局、金融办等单位分别牵头制定相关文件。县委县政府专门组织召开了调度会议,讨论了《黎川县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实施方案》和《〈黎川县推进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方案〉等六个方案》草案。会后,及时将方案修改完善报县政府研究并印发实施。

(三)积极推进帮扶到户工作。全县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省委“连心、强基、模范”三大工程部署,积极推进帮扶到户工作。县委制定了关于开展机关干部集中下基层活动推进“连心”工程的实施方案,要求全县各机关单位挂点帮扶一个村、帮扶10户贫困户,制定“一村一策、一户一法”的帮扶计划,县委组织部将帮扶情况纳入干部考核。年,县直机关落实帮扶资金300余万元,解决群众困难问题145件。今年启动的连心工程,全县1000多名党员干部共结交农民朋友2377户,帮扶贫困户1000余户。

(四)“六大扶贫攻坚工程”的组织实施情况。

1、贫困农户帮扶到户脱贫工程。充分利用好省产业扶贫资金,重点扶持贫困人口发展烤烟、香榧等特色产业,增加贫困人口收入。今年,黎川县拟在省产业扶贫资金中切出300万元用于扶贫信贷贴息,支持贫困户和农村合作组织发展致富产业。

2、贫困群众搬迁移民扶贫工程。今年实施搬迁移民547人,建设集中安置点2个,德胜集中安置点基本完成建设任务,全县已完成搬迁移民240人。

3、贫困群众培训转移就业工程。今年计划贫困群众培训转移就业191人,其中青壮年劳动力转移培训116人,贫困村中高级技师培训75人,已完成39名中高级技师培训。

4、贫困农户合作经营增收工程。积极有序引导农民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农村土地面积达5万亩,占家庭承包经营土地总面积的20%。全县新增农民合作组织40个、达300个,覆盖带动2万户农户。5、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将贫困村自然村点整治建设与当地新农村建设村点结合起来,做到全县新农村建设村点安排向贫困村重点倾斜并均衡分布。2013年实现了15个贫困村新农村点全覆盖,贫困村建设新农村点17个。积极推进贫困地区村级道路畅通工作,2013年建设村组公路100公里;大力实施农村水利设施建设和农村电力保障工作,推进农田灌溉条件和供电能力的提升。6、贫困地区基本公共服务提升工程。大力推进农村卫生和计划生育工作、文化建设工作、贫困村信息化工作。县有二级综合医院2所,乡有卫生院,行政村有卫生室,县妇幼保健机构具备妇幼保健、生殖保健条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稳定在95%以上。基本解决贫困村和易地扶贫搬迁村电压不稳定问题,全面解决贫困占规划任务数的16%左右。能够投入的资金额度与贫困村需求的矛盾突出。以50户左右的新农村点为例,新农村建设投入少则70万元,多则100多万元,而新农村建设资金只有30万元。农村公路建设也存在这样的问题,以3.5米宽公里为例,有的同志就担心“张三家多李四家少而引发矛盾甚至农村不稳”;有的同志认为贫困人口自身素质能力差,要帮助实现脱贫致富难度大,产生了畏难情绪,而不愿真正沉下去帮扶。主要有几种情况:“只喊喊、不到村”,由于考核激励导向和自身原因,一些部门和干部潜意识里认为扶贫工作很难出“成绩”,导致有的帮扶单位和帮扶干部没有真正沉下去;“只转转、不用心”,人下去了,但只是应付差事,不带感情,不带项目,也不带思路,寒暄几句,略表“慰问”,就“走为上计”;“只谈谈、不落实”,人到了,“对上号”了,还提了一大堆思路,群众热情也调动起来了,但由于缺乏“钉钉子”的精神,答应群众的事情最后变成“半截烂”,不了了之。“只听听、不执行”,有些同志部门利益至上,部门之间各自为政,开起行业扶贫工作会或相关协调会来只是听听,会后就放一边,行业部门的资金没有真正向贫困村、贫困人口倾斜。

(四)主导产业培植难,贫困群众脱贫难度大。一是建立利益联结机制难。当前存在两种问题:1、项目资金直接扶持贫困农户,而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弱,难以应对市场、自然、技术三重风险,项目实施和产业发展效果差,“扶持到户”但是“效益不到户”;2、项目资金直接扶持企业和大户,但缺乏规范有效的与贫困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约束,不能有效体现扶贫政策和扶贫效益。二是提高产业组织化程度难。通过多年的发展实践,全县老区农业基本确定了烤烟、食用菌、林果、水产畜牧养殖等为主导产业,但生产组织化和社会组织化发育程度低,大多目前仍然处于引导发展、激励发展,甚至是逼着发展的状态。三是拉长产业链条难。目前多数农副产品转化增值分别在不同利益主体手交通立项只有14万元(含县配套)一公里,村和易地扶贫搬迁村无电问题。贫困村互联网覆盖率达到1O0%。

三、“精准扶贫”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黎川是革命老区县、山区农业县,交通区位处于劣势,自然条件差、灾害频发,经济基础滞后,农村基础设施薄弱,贫困程度深,推进“精准扶贫”工作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

(一)基础设施滞后,投入不足。农村基础设施特别是农田水利设施维护难,水陂、水渠、乡村道路经常受暴雨山洪侵袭而损毁。全县有自然村组1300多个,村组分布散而偏,基础设施需求量大。15个贫困村中有7个贫困村距离县城在30公里以上,最远的西城樟源村达60公里。农村行路难、住房难、上学难、就医难、灌溉难等问题仍然突出。而贫困村财政扶贫资金五年只有50万元,列入省级新农村点的可以增加10万元一个点,只而新建一公里少则要28万元,多则30多万元,每公里缺口达14万元以上。

(二)扶贫资金和项目指向不准,扶贫的精准度不高。“漫灌式”:扶贫资金项目小而散,存在撒胡椒面现象,不少扶贫项目粗放“漫灌”,更多的是在“扶农”而不是“扶贫”。“垒大户”:一些扶贫资源投向了实施效果相对明显的“大户”身上,而“大户”与贫困户之间利益联结机制又不健全,导致部分扶贫项目最终未能落实到贫困户,局部造成“垒大户”和“扶富不扶贫”的怪象。“路边花”:扶贫资源有限,由于考虑示范和检查,有时就难免出现种好了“路边花”,却忽视了山旮旯里的“野百合”,点面不平衡。“凑份子”:有些扶贫资金项目纯粹是“凑份子”,既没有主体地位,又不能体现成效,项目验收困难。

(三)思想认识有偏差,扶贫帮扶不到位。精准扶贫涉及到户甚至到中实现,利益分别由不同主体独享;多数农副产品仍然停留在卖原料上,通常只有一个“链条节”,即使加工,也只是初级加工、粗加工;营销距离也短,出市、省的不多,打出国界的实在太少。产业发展难,农民持续增收困难,外出务工创收仍然是农民增收的主渠道。据统计,全县有5.14万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群众因病因灾因学致贫、返贫现象依然严重。

四、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意见建议

(一)加大对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投入力度。

1、加大对贫困村的专项扶贫资金投入。贫困村规划资金少则100万元,多则300万元以上,这还不包括新农村建设,实施新农村建设的资金需求量还要大得多。因此,应加大对贫困村的投入,每年整村推进财政扶贫资金提高到40万元左右。

2、提高搬迁移民、危房改造补助标准,加大移民集中安置点投入力度。以目前黎川农村市价为例,新建面积100平方房屋要七八万(不包括土地和装修),除去补助的1万多元,还要自筹6万元左右,穷人根本出不起,只能“望房兴叹”。如果危房改造提高到贫困户每户补助3万元左右,搬迁补助贫困人口提高到每人8000元左右,那么贫困户通过各种途径还可能把房子建起来。同时要加大移民集中安置点投入,建议移民安置点基础设施补助资金应根据安置点基础设施投入情况予以尽量安排。

3、提高培训补助标准。当前人工工资、物价等趋高不下,黎川男劳动力普工至少要100元/日以上,女工普工要80元/日以上,技术工普遍在200-400元/日,按当前省级补助标准过低,农民和培训基地积极性都不高,培训效果受到影响。为此,建议将培训补助标准提高2倍以上。

4、加大对贫困地区财政支持力度,取消或减少贫困地区公共基础设施项目的地方配套。许多项目往往需要县乡配套,资金缺口大,而县乡财政吃紧,均无力配套。因此,要取消或减少贫困地区公共基础设施项目的地方配套。①制定村级公路建设扶持政策,支持所有的村民小组通达砂石路并逐步实现组组通达水泥路;公路补助标准要根据地区的条件不同区别制定,贫困山区水泥路每公里补助20万元,砂石路应给予适当的补助。②在建设集镇集中供水项目的同时,要加大对千人以下不适中供水的行政村、自然村组饮水设施建设的扶持力度。③加大村医疗室建设扶持和监管力度,完善医保制度,适当提高老区群众住院医疗费用报销比例。④各项教育助学政策向老区倾斜,支持老区贫困地区有更多的学生上高中、读大学,逐步提高素质,实现根本脱贫。⑤推进农村低保增人扩面提标,将人均年纯收入2640元以下且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农民全部纳入低保范围,提高五保补助标准。

(二)提高扶贫资金项目精准度。

一是基础设施精准。加大对农村农田水利设施投入,特别是要提高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实施农田整理,建设机耕道路;加大对产业基地基础设施的支持力度,对产业基地的水泥路予以立项支持;同时,应设置项目维护资金和应急资金,增加项目的灵活性。二是科技扶贫精准。要健全完善科技培训方式,提高培训的质量,切实促进扶贫和移民系统干部业务素质提升。要设立专项资金用于产业人才培养,加强同高校、各类科研机构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合作,组织贫困村干部、农村合作组织负责人、农村致富带头人、贫困青壮年参加各类学习培训,提高产业队伍素质和发展能力,储备科技人才。要设立教育扶贫专项资金,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学习教育给予长期帮助。三是搬迁移民精准。搬迁移民实行整村搬迁集中安置和分散安置结合,能全部集中的则集中,不能全部集中的则可以小集中或分散安置。要结合土地增减挂,引导农民搬迁,整治“空心村”。要实行差别政策的同时,要执行,差率部分由贷款对象自行负担。充分利用各类产三是强化产业科技和信息服务支撑。业扶持资金,规要建立产业科技和信息服务保障机制,范和约束受扶持加强科技服务队伍建设,有计划、有的农业产业化企步骤地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针对主业、农村经济合导产业和目前农业产业中急需要的技作组织、专业大术进行大面积的推广,切实加强农民户的扶贫行为,实用技术培训力度。

增强贫困人口的(四)精准分类,完善帮扶机制。参与度,强化与1、精准分类。黎川按照省市部署扎实贫困人口的利益开展了扶贫对象建档立卡工作,基本连接机制。从省做到了底数精准、流程精准、对象精准。市角度来说,要调研中,干部群众普遍反映,由于贫加大对革命老区困原因和程度不同,贫困户扶持需求县产业支持力也不尽相同,要紧扣贫困成因、贫困度,特别是对积程度梳理分类,然后因人而异分类施极参与产业扶策。2、精准帮扶。一是挂点帮扶单位贫、履行扶贫承

精准。要充分考虑贫困村特点,有针江西省扶贫和移民办主任章康华(右二)在黎川县调研产业扶贫工作

诺的产业组织的对性地安排相应的挂点单位进行帮扶。扶持力度。对符二是帮扶干部精准。要建立干部驻村合条件的老区农

帮扶工作机制,县直单位选派工作能准,对特困户由政府建设安置房安置。副产品种养企业予以优先列入省级城力强、熟悉农村工作的副科级领导干要十分重视搬迁移民后期扶持工作,市副食品调控基地。优先支持符合条部任村支部副书记,两年或三年一轮,积极探索后期扶持方式,增加移民收件的老区企业参加广交会、华交会、驻点干部原则上同原单位脱钩,并加入。四是公共服务精准。人口较为集重点境外展等各类展会,积极支持老强考核。三是“领头雁”精准。要十中的中心村应建设公共文化活动场所,区承办省级以上展会。支持老区扩大分重视乡村领导干部的选用,特别是配备健身器材、音响等相应的文化设对内对外招商引资,加强对台、港、澳、乡镇党委书记和村党支部书记选任要施;向农民免费发放农业科技类书籍;侨的引资引智工作。二是大力推进金精准,要积极发挥农村致富带头人的每个中心村设立广播,加强文化和政融扶贫。要通过金融扶贫,鼓励引导示范带动作用,将致富带头人吸引加策宣传;为中心村卫生室配齐必要的贫困农户发展各类种养业,促进贫困入党支部和村委会行列。四是统筹协医疗器械,每年选派1-2名卫校或医户持续增收。①扶持方式。比较好操调精准。要建立健全扶贫开发工作协学院毕业生到村卫生室实习,提升医作的方式仍是小额信贷贴息,最高贷调调度机制,明确各级政府和各行业疗服务水平。

款额度控制在50万元以下。②支持重扶贫部门职责,有效整合各类扶贫资(三)大力推进产业扶贫,加快点。重点支持从事种植业、养殖业和源,协力推动扶贫开发工作。要加强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步伐。实践证明,小型加工业的贫困户及能带动贫困户扶贫考核,杜绝“只发文不见效、只产业化扶贫是扶贫开发的必由之路,脱贫致富的创业能人、农民专业合作开会不落实、只说说不行动”现象发生。

也是精准扶贫的必然选择。一是强化社和农业生产加工企业。③差别化政农业产业化企业、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策。小额信贷贴息期限为一年,不足■责任编辑:上官涛

上一篇:市人社局年度社会保障工作总结下一篇:选修7unit5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