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访万家——家访手记

2024-06-20

课外访万家——家访手记(精选10篇)

1.课外访万家——家访手记 篇一

“课外访万家”家访手记

2011年10月18日中午,刚吃过中饭,太阳依旧那么毒辣,我和我们六年级班主任乐老师、五年级邵老师、二年级高老师来到距离学校不到2公里的竹林湾家访。

在路上,我们心情忐忑,因为我们接触过不少这样的家长,他们不太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免不了敷衍了事,不过这样也好,我们可以早点回家了。

抱着这样的心态我们很快来到了邵宝同学的家里,由于事先进行过电话联系,孩子的妈妈在家,一听到老师来了,接出家门很远,走进家门,我们向孩子母亲说明了来意,汇报了孩子在校的表现,询问了孩子在家的情况,同时也介绍了我校开展“校外访万家”活动的具体情况。孩子母亲对于老师的到来非常高兴,起初她以为自己的孩子成绩不好,老师就没有当回事,事实却不是这样,后悔自己不太重视孩子的教育,并表示以后一定尽全力配合学校努力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

谈话在愉快的气氛中不知不觉过去了将近40分钟,但对于教育孩子的话题,孩子的母亲似乎有问不完的问题,由于我们还要赶回学校上课,只好告辞,并相约下次再交流。

孩子的母亲热情地把我们送到了另一位家访对象——刘州同学的家里,孩子的父母都不在家,住在外婆家。父亲是江西人,在外面生意。孩子的外婆满怀歉意地告诉老师,由于自己年纪大,平时事多,无暇顾及孩子的管教,给老师们添了很多麻烦,希望老师们对孩子严加管教,自己以后也将抽出更多的时间来陪陪孩子,家庭和学校一起将孩子培养成才。

时间很快到了三点,我们大家得告辞了,在回来的路上,我们大家感慨良多,家长的表现让我们感到意外,也让我们无比感动。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家庭需要老师反馈孩子在校的情况,需要他们眼中的教育专家给他们提供一些教育孩子的方法,尤其是处于困境中的家庭和孩子,更需要学校和我们老师的关爱,而我们却往忽视了这一点,也许我们的一次微不足道的行动在孩子的一生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成为他们人生的重要转折点。

希望家校之间能够真正加强沟通,成为孩子成长的沃土。

杨叶镇平石小学

龚腊香

2.课外访万家家访报告(范文) 篇二

自从我校开展“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以来,我班驻班教师在认真完成教学的情况下,通过走访的形式,进入了705班50位学生的家中,与学生家长进行了深入地沟通交流。

在家访中,我们先是告知家长学生在学校的各方面表现:发掘学生的长处,指出学生的不足,让家长敞开心扉,谈孩子在家的各种表现。这样以来,家长们可以互相学习,全面了解别的孩子身上的优缺点,做到心中有数,同时对自己的孩子加以正确引导,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与此同时,在一旁听的孩子也能知道老师对自己的评价,感受到了教师的关怀。

本次家访,看到家教中可取的方法有: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让孩子舒心地生活;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注重学生的养成教育---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家长的素质很重要。

通过家访,我们认识到当前家庭教育中一些错误的家庭教育思想和做法已经对于孩子的成长都成了相当大的反作用力。由于目前中国社会处于转型期,家庭结构复杂,家庭教育中观念方法新旧夹杂,多数家庭缺乏适应时代发展的科学的家庭 教育理论的指导,在家庭教育中存在着许多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在孩子的管教上简单粗暴,以打骂为主。随意打骂孩子是目前家庭教育中的一个严峻的问题。“不打不成才”、“棍棒底下出孝子”、“打是疼,骂是爱”、“板儿响,学问长”„„这些俗语足以说明粗暴的教育方式在中国的普遍性。许多家长崇尚打骂教育,采用打骂方法强制孩子接受自己的观念和做法。有一些家长虽然没有采用暴力的方式,但是对孩子冷言冷语,讽刺挖苦,使孩子的人格和尊严受到严重伤害,留下了难以愈合的心灵创伤。许多家长对孩子的想法不闻不问,对孩子犯的错误,父母往往局限于指出孩子的错误,进行严厉批评,却不从道理上让孩子心服口服,正确认识症结所在。对孩子的真实想法、真实内心缺乏具体了解,教育简单化,甚至不知道该如何引导孩子正确认识自身的缺点 和错误,孩子在“压服”中产生的消极情绪也难以得到正常排遣和消解。其结果往往使孩子对父母产生抵触情绪,或是对父母隐瞒内心世界,封闭自己,不信任他人,给教育带来更大的难度,甚至酿成悲剧。

粗暴施教的结果给孩子的心灵播下了野蛮、仇视、残忍或是怯懦、畏缩、虚伪、抑郁、孤独的不良种子。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简单粗暴的教育,总有一天会产生出灾难性的后果。2.对孩子期望过高,沟通太少。望子成龙是人之常情,然而有不少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太高。当今家庭普遍存在着浓厚的功利主义倾向,注重实力,注重财富,注重比较和竞争。最为集中和最为典型的表现,就是大部分家长对子女的智力发展非常关注,对子女的学习成绩极为重视。一些家长也在这种影响之下,把家庭教育等同于家庭智力教育,严重忽视孩子人格品质的教育。这些家长对子女寄以厚望,不惜人力、财力,甚至盲目攀比,对孩子施加超负荷的压力,而对孩子的情感道德品质等方面却缺少应有的关心和帮助,甚至放任不管,有时还采取错误的引导,对孩子的需要感受也很少了解和关心,使孩子身心受到摧残,情感性格的健康发展受到影响,出现各种心理疾病,有的还走上犯罪的道路。

有些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还小,不会有自己正确的见解和合理的要求。对孩子要做什么,不要做什么,总是以严格规定的形式固定下来,要求孩子“听话”,孩子只能无条件地服从,在大人的要求下做事,毫无商量余地。由于缺少相 应的指引或指引不力,孩子虽然“服从”了,却难以取得真正的教育效果,难以使要求内化为孩子的行为习惯。孩子总是处于被动 的角色,成为大人严格管理和要求的对象,在大人管着、盯着的情况下才能完成交给的任务。孩子的主动性和独立性得不到应有的尊重,时间长了也滋生了惰性。就是一些对孩子成长非常有益的活动,他们往往也缺乏应有的兴趣和参与热情,更不用说发挥主观能动性了。

不难想象,在沉重的精神负担下,孩子必然会失去学习的兴趣和活泼的天性,甚至失去自信和生活的乐趣。过高的期望和压力,泯灭了孩子的天性,易造成孩子的心理逆反,致使身心俱伤。

3.对孩子过分溺爱和保护,有爱无教。很多孩子跟着爷爷奶奶,父母双方都在外打工。对孩子溺爱现象严重。另外随着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对子女的溺爱也成了一个普遍现象。在家庭生活中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父亲母亲呈众星捧月之势,成为孩子的奴隶。家长对子女无原则地溺爱与宽容,百依百顺,甚至对孩子的错误袒护迁就,过分姑息。在这种过度的关爱之下,“小皇帝”、“小太阳”、“长不大的一代”现象大量涌现,其结果往往形成子女的自我中心意识,任性、幼稚,不能与周围的人和谐相处,生活自理能力差,这种现象不能不引起我们深深的忧虑。

4.家长把学生的教育责任和希望全寄托在老师的身上。在家访中发现留守儿童和单亲家庭的孩子占据了相当一部分的比例,因为缺少爱,导致很多学生思想偏激、抑郁、不合群。这对家庭和学校乃至整个社会而言都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合理的教育能促使孩子健康的成长,这也是全社会所希冀看到的。针对本次家访,我们也有些关于如何更好地开展家访工作的想法。首先要本着和家长交朋友的态度和“家校合作”共同教育好学生的思想去开展工作。对待学生要善于一分为二,不要以偏盖全,把喜爱的学生说成一朵花,会是家长放松对学生的管理;而把某方面表现较差的学生说得浑身毛病则会使家长对小孩失去信心。

其次要把握好家访的形式和时机,充分准备、有的放矢。在家访前应该针对学生的情况具体分析、想好说什么、为什么要这样说。家访中要注意学生信息的收集,了解学生的情况并及时记录,做到心中有数,而不是流于形式.同时对单亲或留守的学生要多给予他们一些爱,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学习,让教育深入人心。

3.课外访万家——家访手记 篇三

课外访万家 携手育新苗

我们刘升小学是一所寄宿制小学,现有教师20余人,在校学生200多人,为认真贯彻落实《省教育厅关于在全省中中学开展“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的通知》(鄂教师[2011]7号)和《枣阳市教育局关于在全市中小学开展“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的通知》精神,进一步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和教育教学水平,着力打造一支德艺双馨的教师队伍,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我校在宣传发动统一思想上下功夫,在有效组织落实行动上想办法,在解决问题建树形象上争效益,活动开展扎实有序,效果良好。

一、加强领导,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暑假期间,我校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地学习了各级下发的“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的通知精神。10月8日省教育厅召开《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视频推进会后,学校又召开了动员会,作了统一安排部署。制定计划、方案;建立健全“比访”工作制度。

首先,明确教师家访的责任。教育是爱与责任同行的事业。教育,承载着每一个孩子的纯真梦想、编织着每一个家庭对未来生活的希望。一个学生在班上、在学校不过是几十分之

一、百分之一甚至千分之一,很不起眼,而在家里,却是家长的百分之百,寄托了厚重的期望。必须认真负责的参与到这次家访活动中来,不能有丝毫的马虎。

其次,要树立一种家访“上门服务”理念。教育是一种服务,所以家访工作就是一种上门服务。服务于学生,服务于家庭,服务于社会,服务于我们自己的工作。家访应是老师的必修课,是学校与家庭紧密结合起来的有效形式。成功的家访对学生是一种激励,对家长也是一个触动,对教育更是一个促进。

第三,成立领导小组,为“课外访万家”活动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我们成立了以校长李安云同志为组长,校委会其他人员为成员和工作小组组长、副组长,把全体教师分成4个工作组,分布东片、学校周边、西片、北片4个区域,统一领导,分工负责。采取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方式保证教师参与率100%,每一个学生家庭覆盖率100%。在8、9、10、11月走访期间,做到3个统一:即统一下发宣传资料,统一家访手记,统一走访纪律。

二、精心筹备,细致安排,确保收效

首先,确定工作方案,召开动员会议,传达家访精神,制定工作纪律和奖惩方案。为保证走访效果,避免活动走过场,学校对各片区的走访活动提出了明

确的要求:一是教师人人参与,不准请假;二是家访家家到,不准落下一户;三是资料份份齐全,《家访手记》张张完整。四是纳入年终将教师绩效考核。

其次,组织培训。8月26日,学校组织对家访教师进行包括家访目的、意义、内容、方法、效果及注意事项等多方面的培训,使参加家访活动的教师提高思想觉悟,对家访活动形成完整、清晰的认识,对教师提出纪律和安全要求,树立服务意识、主动意识、研究意识、沟通意识、实效意识、平等意识,切忌告状式家访与应付式送教,预防了家访教师思想不端正、认识不到位、无从下手的现象,提高了家访活动的效果。

第三,建立家访信息库。为开展好“课外访万家”活动,学校以班为单位建立“家访信息库”,通过家访将每一名学生的基本信息、学习生活状况、个性品质、特长习惯、存在的实际困难、反映的实际问题、教师家访体会等相关资料收集在一起,形成一套可贵的资料,帮助教师很好的开展教育教学工作。这样既可以让家长感到家访教师对家长和孩子的尊重和重视,容易让家长对家访教师的工作产生认同与配合,又可以帮助教师加深对孩子的了解以及明确该家长的要求,便于教师掌握在校对孩子的教育侧重点,是教师们教书育人工作中积累的一份宝贵财富。

第四,精心设计家访主题,以家访促家教,用耐心换诚心。我们要求每位教师家访前要多方面收集家访学生的信息,根据每位学生的不同情况精心设计家访主题,家访前更要详细想好拜访家长的主题和目的,精心设计在交谈时如何切入主题,如何谈该生的优点和问题,怎样结束谈话,只有这样才能不易陷入被动,才可能达到家访的真正目的,取得理想的效果。

第五,在家访时统一要求教师做到“两不”和“三要”。即:家访不告状;不指责家长和学生。家访要有针对性;要主动沉下身子贴近家长;要能唤醒家长的共识,与家长一起分析原因,共同寻找解决的办法。家访时,教师、家长、学生共同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交流家教的方法、学生的特长、发展优势、教师的期望,让学生畅谈自己的想法及打算。这样的家访没有了抵触与推诿,避免了以往家长、学生一听老师要来家访就认为是来“告状”的心态。事实上报喜式的家访最受家长和学生的欢迎,有利于提高家长和学生的积极性,有助于取得家长的配合与支持,也有助于赢得学生的尊敬,为进一步教育学生打下基础。对于有严重错误的学生,也要实事求是,既肯定学生的优点和成绩,也婉转地指出学生的问题和错误,并诚恳探讨措施,帮助改正。只有把教师、家长、学生三者紧紧地连在一起,让家访成为学校家庭相互交流、互通信息最好的形式,课外访万家活动才有实实在在的收效,才能换来家长对教师、学校工作的满意。

第六,关注贫困生、单亲生、农民工子女、留守子女和行为偏差生。要详细了解这部分学生的状况,尽最大努力帮助他们解决困难,把学校大家庭的集体温暖送到他们及家人的心坎上,加强对他们的心理教育,鼓励他们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

第七,借此机会大力向家长们宣传国家教育方针、素质教育改革、学校办学理念等,起到宣传、解疑答惑的作用。

三、走村入户,富有成效

刘升镇是个小乡镇,但是学生住得分散,很多村还是泥巴路。教师们顶着炎炎烈日、大雾雨天,走进村组,走进学生家中,没有叫苦的,没有退缩的。张光芝老师带病坚持走到结束;许朝国老师抓紧中午家长收工的时间补访;汪晓林老师脚磨破了、腿扎出血了也不下火线;罗永忠等老师忙着家访还要忙着购买蔬菜,两项工作都不误;潘开鑫摩托车陷在河里也要坚持到达目的地……。教师们参入“访万家”活动的热情和责任心、使命感保证了我校“课外访万家”活动富有成效。

一是通过“访万家”活动获得了珍贵的第一手育人资料。家访活动足迹踏遍了我校辖区的每一个角落,真正地深入到了每一个学生的家庭,真诚地与学生、与家长交流,了解了每一个学生的家庭状况、学习环境、在家的表现,也了解到了家长的希望、要求和教育方法等,为今后的教学工作奠定了基础。

二是家长、老师互相信任。由于我们的老师耐心地向学生家长讲述本校的办学理念、办学成果及规范办学行为、素质教育等基本情况,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解决家庭教育方面的一些困惑,这就增强了家长的责任意识和信任度,使家长也主动参与到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中来,更有信心地与学校携手共同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

三是多角度认识孩子。了解了很多孩子在学校里看不出来的东西,认识了更真实、更全面的学生。比如有的学生在校沉默寡言,可在家里却很活泼;而有些正好相反。有些有个性的学生,本来觉得很难管,但走进他的家庭,知道了他的一些生活经历后,便觉得可以更好地把握他们的心理。

四是换个角度看家长。现在的学生家长本身受教育的程度各有不同,因此他们对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也各有差异,对子女教育的重视程度也有高有低,因地制宜地引导他们讲究教育方法,多渠道地帮助孩子克服学习上的困难,会对学校的教育起到了很好地补充作用。

五 挽留失学儿童塑造良好社会形象我校五年级学生李顺强两天没到校上课,班主任老师去家中走访,得知家中支付不起孩子上学的生活费,家长让孩子停学。

学校得知这一情况后,为了使孩子不因家庭贫困而失学,决定免去李顺强同学今秋所有生活费。这是学校开展“访万家”活动以来,续四年级学生张春雨,二年级学生李张洋之后免去的第三名学生生活费。这项活动的开展增进学校与社会、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塑造我校良好的社会形象。

四、总结经验,建章立制,付之长效

目前,我们已完成了一次拉网式的走访任务,收集到了家长意见建议多条,对贫困学生和留守学生情况认真地摸了一遍底,全体教师在辛苦奔波中认真履责,大家流下的是汗水,收获的是家长的热情、学生的感激和社会的好评。

集中走访结束后我们组织教师分组进行总结,撰写家访手记。马炳义老师在他的家访手记中动情地写道,当我在崎岖小路上艰难行走时,我仿佛看到我的学生日复一日的艰难行走,他们,是为了求知而走近我,而我呢,却常常轻率地斥责他们的无知,没能走进他们的心,惭愧!习道秀老师在他走访归来后激动谈起他的家访经历,一位热心的家长为保证他们家访顺利,主动为他们当了整整一天的向导。

对收集到的家长意见进行整理归类,经班子研究后对5条学校能够立即答复和整改的,当即以书面的形式告知家长。同时建立家访长效机制,把“课外访万家”工作形成制度,开展教师全员定期家访活动,每学期每个学生家庭实地走访一次。确保了学生家庭覆盖率达100%。

4.课外访万家心得 篇四

“课外访万家、课内比教学”活动在我校正如火如荼的进行着,根据上级要求,“访万家”工作务必做实、做细,教师与家长要共同探讨,家、校共同合作管理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让家长了解学校的教育方针、了解教师的工作情况。“比教学”活动要真抓实干,以比教学活动来深化教育改革,搭建教师展示自我、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一个月来,我与本班教师对学生进行了多次家访,让我深刻地认识到,家访工作是促进教师教学提高的有效途径,是管理好学生的主要举措,首先要提高自身认识。在活动中我认真地学习了“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的通知。首先明确教师家访的责任,要树立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是一种服务,服务于学生、服务于社会,家访应是学校与家庭紧密结合起来的有效形式,对学生是一种激励,对家长是一个触动,对教育是一个促进。

在家访的前期工作中,我与班上教师一起确立了家访的对象,大的原则是:首先家访留守生、其次是问题学生、再次是其他学生。在几次家访中我与班主任教师不顾辛苦地奔波在村组学生家庭中,面对面的、真心的与学生、与家长交流,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家庭状况、学习环境、学生的个性、在家的表现,了解到家长的期望、了解了学生在学校以外的另一面,在家访的过程中我及时的做了详细的记录,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找到了方向。

通过家访我了解到当地学生家庭情况的特点:

家长对学生学习情况很重视,但是也有极少部分家长抱着消极的态度,认为学生只要能算账就行了,对学生学习抱着无所谓的心理。

学生监护人转变:现在留守儿童在本班占很大比例,家中监护人基本是隔代祖辈担当,这样对学生的管理其实存在很大的弊端,儿童缺少父母的爱、缺少必要的教育,对学校管理造成了很大的阻力,很多学生家长(祖辈)都反映现在孩子很难管理,根本就管不到;而且很多“爷爷奶奶”都不敢管学生,学生的叛逆心理及其严重。

部分家长对管理孩子存在消极性:因为现在很多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子女有求必应,溺爱、放纵,养成了骄纵的心理,有些家长对孩子品质的丢失全部归结给学校教育,对教育不理解、不支持,使得教师的教育工作开展很不顺利。

总的来讲通过家访活动,我深刻的体会到现在教育很“难”,一是统一“难”,学校缺乏与家长、社会的统一管理机制是教师管理只存在于校内;二是得到家长的理解“难”,家长一方面对学生期望较高,一方面又不加强管理自己的学生,对学生的不良表现全部“怪罪”于老师;三是管理学生“难”,老师对有的学生是想管而不敢管、对有的是学生是想管二管不到。所以说现在想真正管理好学生还是要多从家长处入手,只有学校和家长先建立起统一思想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管理问题,如果学生都管

5.课外访万家 篇五

——课外访万家

——枝江市公园路小学 王春吉

记得去年我班上有个孩子,眼睛高度近视,但是孩子没戴眼镜,黑板上的内容孩子根本看不见。我多次提醒孩子回家后去让家长领着去配眼镜,但是没有结果。这学期,我在办公室里见到了这孩子的大爹,于是我给家长反映了情况,孩子那个星期回家就配好了眼镜。我不知道这个孩子是自己没有如实反映情况,还是家长并不重视,但是经过教师的交涉之后,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我自己着实没有料到我的话也会变得这么“一言九鼎”的分量。

晚上,在夕阳的余晖中缓缓前行,鸟在叫,花在笑,我也心旷神怡。我奉命走访的第一个孩子是个女孩。女孩的父亲以前就和我比较熟识。本来他对我的前往有些诧异,拉了会家常。我告诉他是来家访的。父亲的神色顿时严肃起来,开始和我交流情况。并没有因为我不是孩子的任课教师而有丝毫的怠慢。看来一切都是我的杞人忧天啊!

家长给我反映了不少孩子在家里出现的问题。一小女孩的父亲说起孩子在家里的表现有些无奈:“经常在家里唱反调,她妈妈说什么她就反击什么,我在旁边吹胡子瞪眼睛的话她才有所收敛。做作业特别不积极,回家就是抱着电视,做什么都是慢吞吞的,看了眼睛滴血。”我记得这孩子的班主任说这个孩子在学校里还是比较听话的,只是学习的积极性不够,但是老师布置的任务她还是能不折不扣地完成的。看来,学生在学校和在家里的表现有很大的差距。接着孩子爸爸要求我回校后给班主任给强调下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的丫头。

接着,我走访了一个小男孩子。这个男孩子的父母和我家先生是同事,因此我比较熟悉。去家访之前我先打电话预约,孩子的母亲非常热情。当我快走到她家的时候,她已经迎接出来了。迈入她家门,一看他们两口子为了“恭迎”我还做了不少的准备。水灵灵的水果摆满盘子,热腾腾的绿茶沏在杯中,神色庄重的父亲正襟危坐在沙发上。这场景让人忍俊不禁。哈,好庄重的欢迎仪式啊!

母亲一进家门拉着我就开始唠叨,父亲反而有点手足无措的样子。“王老师,是我儿子在学校不听话了你来家访的吧。”“不不!”我连忙矢口否认,他们以为我是替班主任上门兴师告状来了。看来,我们的家访太不经常了,家长还不太适应啊!“我们在开展万名教师进万家的活动,您儿子的班主任委托我来这里家访,谈谈孩子的情况的。”我连忙给慌张的父母说清了来意。

看的出,他们顿时轻松了许多。谈起那个疑似有“多动症”的儿子,母亲是滔滔不绝,既有对孩子情况的控诉,也有对自己的无助的倾诉。父母啊,在教育孩子面前就显得黔驴技穷,无技可施。同时也向我诉说了她平时生活辛苦。每天孩子8点放学后,她还要给孩子做饭,洗碗,给孩子洗澡,洗衣服。这一忙碌,最少也要10点吧。原来,每个女人都有如此的忙碌,我们都是一样的同病相怜。

孩子的父亲如一个乖乖的大男孩坐在旁边认真地听两个女人唠叨。如果我不是披着家访的外衣来闲谈的,这个男人早就逃之夭夭了吧。亲爱的孩子们啊,他们如此受重视,他们小小的心能明白父母对他们的付出吗?

针对母亲所谈的孩子的常见问题,我也热心地给她支招:由于孩子没有养成良好的自觉学习习惯,不论自己多忙,都要抽时间陪孩子认真完成作业,而且还要经常检查孩子的家庭作业,多表扬少批评,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孩子课外读书的习惯,少看电视少玩电脑,但是不要限制他和小伙伴在一起玩,让他们尽情尽兴的玩耍,前提是在完成了作业的情况下;平时多加强和老师的联系,家长要随时了解孩子在校的情况,也要让老师随时了解孩子在家的表现,把这个联系建立起来,因为她的孩子比较特殊,属于那种多动管不住自己的孩子。母亲认真地听着,脸上一直洋溢着茅塞顿开顿悟表情。

闲聊了一个多小时,离开她家的时候,母亲送我走出了好远好远,不住地表达自己的感谢之情,感谢我教给她这么多教育孩子的方法。

后来还走访的几户我不能一一详细记叙下来。但是我不能不谈谈这次家访带给我的收获。

这次家访让我重新认识到,孩子小小年纪也学会做双面人了,在学校都是乖乖女听话儿,但是在家里都是无礼刁蛮的小公主小皇帝,家长的话是耳边风。难怪我经常和宝贝的教师交流孩子的问题的时候,老师总是说:“你孩子在学校里非常优秀啊。”我还以为是我对孩子的要求高了,只是孩子的表现有差异啊。看来,不少的家长和教师都还没有认识到这点。

因此,教师和家长要经常联系,携手教育孩子。我们不能让我们的孩子在小小的年纪里就学会角色做人,不做真实的自己。有的孩子在学校里是一个无可挑剔的孩子,但是一回家就什么规矩就抛置脑后,成为一个懒惰闲散,需要父母不断叮嘱唠叨的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是孩子一生的财富,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并不意味着孩子已经养成了良好的习惯,他们只是在掩饰自己“夹着尾巴”做自己。因此,这就需要老师和家长相互配合,加强联系,及时了解孩子各方面的情况。比如我们可以有了家校联系册什么的,教师填写孩子在校的情况,这样也可以让父母更全面地了解孩子,知道自己的孩子还是有很多优点某些方面表现不错的;家长填写孩子在家的情况,这可以让教师了解自己学生的真实面目,帮助家长引导孩子做优秀孩子。家长和教师相互支持,这样才能给孩子营造更好的成长环境。其次我的感受就是虽然我们农村不少的家长虽然都有教育好子女的迫切愿望,但是家长接触家教方面的知识和书籍太少,因此不少的家长面对孩子束手无策,除了怒吼就是鞭鞑。家长虽然有知识,开明,但是他们在教育孩子方面比较盲目。因此我觉得当我们的孩子入学之后,我们的家长学校也应该顺利开班,给家长有效的帮助,给家长有效的支持,给家长推荐有价值的书籍。不少的家长并不是不爱学,而是他们还不知道教育孩子也需要学习,更不知道该如何学习。往往找到一位专家说过的一句话就当成了“救命稻草”,当成教育孩子的宝典,仿佛自己拿到了一把万能钥匙,可以屡用屡胜。比如我就知道这个男孩的爸爸引导孩子的原则就是给孩子自由,免得压抑他的个性。据我所知,这个孩子在校里也是完全不能管理自己,上课的时候从没安静过,没有学会安静地思考安静地倾听。虽然我不知道这个孩子的教育到底什么地方不对劲,但是我知道爸爸的指导思想也并不是完全正确的。最近我在读《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我都觉得自己读得太迟了,错过不少引导孩子的最佳时机。

6.课外访万家材料 篇六

一、所有教师:2012-2013学年家访计划,2012-2013学年家访总结,2012-2013学年家访分析报告,2013-2014学年家访计划。(可以打印)

二、所有教师:2012-2013学年家访记载表,2013-2014学年家访记载表(表册统一发放后填写)

三、所有教师:2012-2013学年家访记录本,2013-2014学年家访记录本(统一发放作业本填写)

四、班主任:以第三人称写一份本班教师或者本人的“2012-2013学年家访典型材料”(必须打印)

7.课外访万家活动心得 篇七

“课外访万家”活动,对我们教师来说,并不是一个陌生的词。作为联系家庭与学校的一条纽带,它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家访,说到底是学校与家庭共同教育好孩子的一道不可或缺的桥梁。通过家访能及时了解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情况以及思想动态,让每一个学生不在学校却继续享受学校给予的关爱,耐心倾听家长对我们工作的反馈和建议,不仅取得了家长对学校和教师的理解和支持,同时还加深了教师与家长的感情。

通过家访我体会到了电访所不能达到的效果。面对面促膝交谈与电话里的听声不见面,那感觉和效果就是不一样。所以这登门家访的传统不能丢。俗话说“情感是教育的桥梁”。老写的“亲”字,也说明一个道理:人要常见面才会亲。所以家访能让我们和学生家长打成一片,感情亲切融洽,这样家长们就不再会有什么误会和责怨,我们的工作就能得到心应手。

8.“课外访万家”典型材料 篇八

——泗水初级中学“课外访万家”典型材料

为认真贯彻落实课外访万家活动,进一步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和教育教学水平,着力打造一支德艺双馨的教师队伍,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我校着眼于加强师德建设、推进素质教育和构建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按照教育局的统一安排部署,开展了教师校外访万家活动,活动开展扎实有序,效果良好。

一、加强领导,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我校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地学习了各级下发的“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的通知精神。首先,明确教师家访的责任。教育是爱与责任同行的事业。教育,承载着每一个孩子的纯真梦想、编织着每一个家庭对未来生活的希望。一个学生在班上、在学校不过是几十分之

一、百分之一甚至千分之一,很不起眼,而在家里,却是家长的百分之百,寄托了厚重的期望。教师必须认真负责的参与到这次家访活动中来,不能有丝毫的马虎。其次,要树立一种家访“上门服务”理念。教育是一种服务,所以家访工作就是一种上门服务。服务于学生,服务于家庭,服务于社会,服务于我们自己的工作。家访应是老师的必修课,是学校与家庭紧密结合起来的有效形式。成功的家访对学生是一种激励,对家长也是一个触动,对教育更是一个促进。第三,成立领导小组,为“课外访万家”活动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我们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校委会其他人员为成员和工作小组组长、副组长,把全体教师分成4个工作组,分布东片、南片、西片、北片4个区域,统一领导,分工负责。采取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方式保证教师参与率100%,每一个学生家庭都必须走访到。为了让活动即时有效的开展,我们主要落实了四项措施以保证活动的开展:一是领导带头,以身垂范。二是分片领导携手班主任,带动家访。三是班主任携手科任教师,让家访常态化。四是要求教师用“手记”记录爱访案例与心得。

二、爱心走访,抓住关键,分步实施

“万名教师访万家”活动开始了,教师既有常规的教学工作,又要精心的实施家访,弄不好会让家访工作流于形式。因此,在活动中,我们引导教师认识家访的教育作用不要一挥,不要为家访而家访,更不要忙而无效。我们要让家访常态化,让家有必要、有实效。而且,在活动的推进中,我们主要抓住了以下几点,做到了分步实施。

1、用爱心和耐心去家访。班主任及科任老师一起走进学生家庭,与家长面对面交流,真实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切实感受学生成长环境,直面学生内心情感,并且聆听家长对教育的意见和建议。同时,也让家长全面了解子女在校学习状况,争取家长对学校及老师的教育工作给予最大的理解与支持,为学生的成长出谋划策。在走访过程中,我校部分老师行动快,工作实,成为了活动的领头雁。他们用自己的爱心与耐心架起了一座连心桥。向家长们宣传学校相关教育举措,为家长答疑解惑,更新教育理念,帮助家长解答

一些家庭教育问题,了解孩子在家的学习生活习惯,成为了家长的贴心人,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教育理念传播的代言人。

2、用真心撰写家访手记。我们要求老师在家访后认真撰写家访手记,并开展优秀家访手记评选活动。活动中,教师共上交家访手记征文10篇,并评出优秀稿件4篇。

3、在家访时统一要求教师做到“两不”和“三要”。即:家访不告状;不指责家长和学生。家访要有针对性;要主动沉下身子贴近家长;要能唤醒家长的共识,与家长一起分析原因,共同寻找解决的办法。家访时,教师、家长、学生共同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交流家教的方法、学生的特长、发展优势、教师的期望,让学生畅谈自己的想法及打算。这样的家访没有了抵触与推诿,避免了以往家长、学生一听老师要来家访就认为是来“告状”的心态。事实上报喜式的家访最受家长和学生的欢迎,有利于提高家长和学生的积极性,有助于取得家长的配合与支持,也有助于赢得学生的尊敬,为进一步教育学生打下基础。对于有严重错误的学生,也要实事求是,既肯定学生的优点和成绩,也婉转地指出学生的问题和错误,并诚恳探讨措施,帮助改正。只有把教师、家长、学生三者紧紧地连在一起,让家访成为学校家庭相互交流、互通信息最好的形式,课外访万家活动才有实实在在的收效,才能换来家长对教师、学校工作的满意。

4、关注贫困生、单亲生、农民工子女、留守子女和行为偏差生。在这四类学生身上既有共性的问题,也有个性的问题,或是因为平时沟通较少,或是因为学习的原因,他们成为了这次家访共同关注的对象。要详细了解这部分学生的状况,尽最大努力帮助他们解决困难,把学校大家庭的集体温暖送到他们及家人的心坎上,加强对他们的心理教育,鼓励他们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

6、借此机会大力向家长们宣传国家教育方针、素质教育改革、学校办学理念等,起到宣传、解疑答惑的作用。

三、家访效果

1、通过本次家访,教师们全面了解了受访学生及其家庭,为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学校教育有着集体教育的优势,但同时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教师难以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从而无法因材施教,不能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个性化的教育。由于种种原因,在学校教育环境中,学生的个性不能完全展现;而在家庭环境中,学生处于一个比较自然的状态,个性能够得到正常的表现。到学生家中进行交流,是一个全面了解学生各方面情况的便捷途径,是一个适时引导学生健康全面发展的良好机会。

2、转变了班主任和教师的工作思路和育人理念,在调动家长配合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在信息技术发达的今天,电话一度成了老师和家长联系的重要工具,家访这一学校与家庭沟通的重要形式受到冷落,加之部分学生为下岗工人或个体户子女,家长与老师面对面沟通就更加少了。此次家访活

动,班主任和教师们得到了家长们热情地接待和积极地配合。家访教师们耐心地向学生家长讲述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成果、“两免一补”政策的落实、教学设施、收费等基本情况,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解决家庭教育方面的一些困惑,增强了家长的责任意识和对学校的信任度,使家长也主动参与到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中来,更有信心地和学校携手共同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

3、家访活动是每位教师工作生活中的重要体验,心灵的触动、责任感的共鸣是教师成长的内驱力,家访后的总结与反思将成为今后教育工作中一份宝贵的财富。家访活动是教师们的一次社会实践工作,是对教师们的语言表达、人际交流、自身修养等方面的一次全方位考察,督促教师们自觉地不断地提高自身各方面的素质修养。同时,家访中家长对教师们的尊重、理解与信任,强烈激发了教师们的责任感、使命感。同时,教师们家访后及时总结经验,查找不足,分析家访案例,反思教育理念,形成的家访手记、家访日志更是教师生涯中一笔不可多得的财富。

4、通过家访,教师们与学生家长之间建立起沟通渠道,第一时间了解了家长的想法,帮助家长了解新的教育政策,转变了部分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和子女成才观念。通过家访活动,教师和家长们互通了学生在校、在家的基本信息情况,加强了学校与家庭的交流沟通。

5、通过家访,广泛听取社会对学校教育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反馈。通过本次家访活动,教师们及时把握了家长对学校教育工作中的要求与建议,第一时间了解了家长的想法,听取了家长及社会各层面对学校教育工作的要求与建议,收到学生家长有关学校学生管理、教学管理、安全教育、学校规划、素质教育的实施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30多条,并将之反馈给学校相关部门或个人,发现并弥补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进而推动了教师自觉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的发展,树立了教育系统的良好形象,提高了学校的办学声誉,达到了“服务学生、宣传学校”的目的。

四、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家长的教育理念亟待更新。部分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对孩子期望值过高,以分数作为衡量孩子的唯一标准,素质教育的理念还没有被广大家长接受,加上家长自身的工作压力较大,把孩子交与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管教,忽视了孩子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培养,甚至溺爱、放纵,平时对孩子的物资需求有求必应,与孩子沟通和交流的少,因而带来的后果是部分孩子和家长的关系紧张,甚至产生厌学情绪。当我们在家访中交谈起这个问题时,家长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一下子又进入另一个误区:希望一下子能解决问题,企图一劳永逸。

2、单亲家庭学生的教育问题。近年来,由于父母离异等原因造成的单亲家庭呈上升趋势,这样家庭的学生常常会出现心理问题,性格内向、孤僻,自我封闭,与老师和同学沟通少,学习积极性不足,缺乏上进心,需要家长、老师和同学更多关爱,是摆在老师和家长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3、其他负面教育力量的冲击对教育影响极大。现代社会学习渠道和媒体的多样性使学生有机会获得许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拓宽了知识面,这是好事。可是诸多媒体如电视、VCD、书报杂志等中不乏黄色、暴力等糟粕。孩子因为得不到家长正确的监督和开导,而形成了周末网吧倾向和不良的心理品质。这是学校教育在新形势下面临的又一严峻的问题。

9.课外访万家心得体会 篇九

-----------奓山中心小学

丁咏梅

家访是教师走进学生家庭,对学生进行的一种访问,也是对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补充。它是教师关爱学生的一种表现,也是教师与家长交换意见的途径,达到共同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一种方式。它作为维系教师、父母、学生的纽带,是沟通学校、家庭、社会的桥梁,通过家访,可以促使学生健康发展。正如一位教育家所言:“教育过程中要充满期待,如果把一份爱心放在家访中,就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通过这次的家访,我受益非浅。

第一:通过家访,我进一步明确了教师家访的目的是与学生家长面对面地进行沟通,让家长了解孩子在校的学习、生活情况,同时让教师也通过与家长的交谈,更进一步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生活情况,使教师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通过走访可以更全面地从多个角度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可以让学生增强自信心,老师走访的感动比单独说教学收到的效果大得多。

第二:通过家访我体会到了电访所不能达到的效果。面对面促膝交谈与电话里的听声不见面,那感觉和效果就是不一样。家访能让我们和学生家长打成一片,感情亲切融洽,这样家长们就不再会有什么误会和责怨,我们的工作就能得到心应手。

第三:由于家访的对象大部分是后进生,我觉得“后进生”因为一些不突出的优点而受到老师的称赞时会很高兴,老师可以和家长一起从点滴的进步谈起,一分为二地分析学生,用优点去克服缺点。所以在家访时我把握实际,灵活调节,在轻松融洽的气氛中提出孩子存在的问题,共同商量、探讨教育措施,使学生心服口服,家长也欣然配合。

第四:在所有的学生中有部分学生在学校的表现与在家的表现通常有较大的差异。比如单亲家庭的学生由于缺乏父母的关爱,在校的时候就表现出比较孤僻,不喜欢与别人沟通,性格古怪,经常带有一些敌对情绪。这样的孩子渴望得到别人的关心,家人的爱护,家庭的温暖,同时隔代教育也扭曲了学生的成长,父母为了生活出去打工,孩子在家,老人管不了,孩子不听话,学习不用心,这些孩子需要我们教师倾注更多的心血和爱。所以在这时能进行家访是及时的也是必要的。

10.课外访万家体会 篇十

郭家坝中心小学 胡开生

“课内比较学,课外访万家”活动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家访对我们教师来说,并不是一个陌生的词。作为联系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纽带,它的作用不言而喻。但是过去,我们家访通常是访那些表现不好的学生或者有问题的学生,而且更多的情况下是通过电话与家长进行沟通。并且需要访的学生毕竟是少数。这就忽略了与大多数家庭的沟通。本次家访的对象是全体学生,我们也一改过去的利用电话进行家访的模式,亲自走入学生的家庭,与家长、学生面对面的沟通。这样耐心倾听家长对我们工作的反馈和建议,不仅取得了家长对学校和教师的理解和支持,同时还加深了教师与家长的感情。

家访给我体会最深的是让我了解了很多平时没有了解到的情况。有些学生平时在学校表现很好,他们不仅表现得彬彬有礼,而且成绩也是非常的棒。但是他们在家里的表现与学校有很大的区别。在家里他们却是娇贵的“小皇帝”“小公主”,父母只要有一点不顺他们的心意,他们就马上变脸。对此,老师与家长交换了意见,教师在教育方法上给家长提了一些中肯的一建议。

每一个学生都有闪光点,这是我家访得到的第二个体会。家访时,我们学前班的学生看到老师来了,马上高兴地大声喊“老师好”,赶紧拉着老师坐下。即使一些平时很头疼的孩子也表现得很优秀,让我感动。印象最深的那次我们去班上一个“淘气包”的家里时的情景。这个学生平时在学校很淘气。他的胆子很大,常常站在高处向下跳。为此,我批评了他很 1

多次。那次去他家时,他显得非常的高兴,一会跑过来一会跑过去。当他妈妈给我们泡茶时,他居然拿出自己的牛奶非要我们接着。并且还要看着我们喝下去。他才是一个五岁的小孩子啊!这一幕常常在我脑海里浮现。每当想起这一幕,我内心充满了感动,觉得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我家访的第三个体会要想孩子健康茁壮的成长,家长和老师必须经常保持沟通。我们班有很多留守学生,父母都出去打工挣钱了,学生由爷爷奶奶照顾。爷爷奶奶年纪大了,对我们所学的知识一窍不通。小孩子常常得不到有效的辅导。更为担心的是,孩子很淘气,在家里根本不听话,爷爷奶奶毫无办法。对此,爷爷奶奶也希望我们老师在学校对孩子多辅导,多教育。

上一篇:心情散文:人生中的最后一个暑假下一篇:变电站考试试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