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人生态度(17篇)
1.苏轼的人生态度 篇一
苏轼人生态度的诗句
“叹息苏子瞻,声名绝后先。
衣冠传盛世,兄弟固多贤。
感慨诗三百,流离路八千。
直心羞媚灶,忠力欲回天。“
秦观的这首《赠苏子瞻》中几句,简要的概括了苏轼的声望、文才、遭遇和品第,反映苏轼当年即备受文林士人的钦仰和推崇。林语堂在他写的《苏东坡传》中是这样描述苏轼的一生的“苏东坡生于宋仁宗景佑三年(一0 三六),于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一O 一)逝世。是金人征服北宋的二十五年之前。他是在北宋最好的皇帝(仁宗)年间长大,在一个心地善良但野心勃勃的皇帝(神宗) 在位期间做官, 在一个十八岁的呆子(哲宗)荣登王位之时遭受贬滴。”他一生在仕途上迭经升沉,起落甚大,在人品文品上则是公认的名家、天才、全才。他所创造的文化瀚海,动人心目,沾溉历代。
苏轼像李白、杜甫等人一样,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位巨人。据说,宋神宗曾问他的大臣:“唐代的哪个人物,可以跟咱们的苏轼比?”一个大臣回答说:“苏轼跟李白差不多。”另一个大臣反对说:“李白有苏轼的才情,但在学问方面可比不了苏轼。”我们不去评论到底是李白还是苏轼更好些,就凭这点就可以看出,苏轼的确是个卓越之才。
苏轼生活于党争剧烈、政局变幻的北宋中期,他志在有为,终生未离仕途。故其人生征程欺负曲折,感受阅历丰富多样。正如他自己所咏:“身行万里半天下”,“崎岖世味尝应遍”。这往往激发出他的深湛反思和超妙感悟,不时在其诗作中有所闪现。
然而,苏轼最可贵的一点,还是他对待人生的态度。他平易近人,风趣幽默,完全没有一个文人孤芳自赏的态度。他一生遭遇过不少打击,经历过非常艰苦的生活,几次差点儿被政敌害死,但他总能以一种乐观的心态去看待逆境。我们普通人也许无法学到他的才学,但他对待人生的.这种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苏轼的人生态度在于他不畏艰难,敢于对文学进行大胆的革新和创造;在于他忠心为国,爱民如子,勤政为民,与民同乐的气概;在于他感怀伤事,对于政治上的失意,依然能够胸怀祖国,情系民生,将自己的满腔热血付之与诗词创作的另一种生存力量。
苏轼的命运可谓悲惨,但我们翻看他留下来的文学作品,却几乎看不到他哭哭啼啼。他总是幽默、乐观地去看待挫折。
苏轼的这种豁达的人生态度深深印在他写的每一行诗词上 。他的一首词就很形象的反应了他的这一特点。就是他在经历了文字狱,被贬到黄州的第三年的一天,他和几个好友出去游玩,遇上了雨,没有雨具。同行的人都四处奔跑,结果还是被淋得湿透,十分狼狈。只有苏东坡不在乎,好像没雨一样,一边走一边吟诗。过了一会儿,天就晴了,他就此写了一首《定**》:
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
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轼就是以这样一种淡薄达观的心境,去迎接人生的无数风风雨雨的。他自己非常喜欢“回首向来萧瑟处”和“也无风雨也无晴”这两句,在晚年贬居海南的时候,还在自己的诗里用了这两句。
“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态度,贯穿了苏东坡大起大落的一生,成就了一种高贵的人生境界。
苏轼所以能如此开朗乐天,绝非偶然,这是与他超尘脱俗的人生悟性分不开的。他为人超拔物欲,淡漠富贵,而倾情人格品第、学问文章。这在他的作品中往往自然流露,时时体现。如“心闲万缘空,身安一床足。岂惟忘净秽,兼以洗荣辱。”“浮云时事改,孤月此心明。”
林语堂把苏轼称为“快乐的天才”,一语中的。
而如今的人们每天过着浮躁的生活,埋怨这个社会是如此的不公,好机遇总不是自己的。可当我看苏东坡时我们没有资格这样说。不论是当时的社会,还是个人的机遇,我们不知幸福多少了。虽然,逆境的他是可悲的,一个人一生中几次大起大落,即便是再坚强勇敢的人,也不一定能够坦荡自如,可想而知,苏轼的遭遇是悲凉的。但是,实际上他并没有被打倒,他时刻都对生活充满着无限的向往,对生命充满着无限的热爱。这样一种气度,是非一般人可以比的。所以不是这个世界让你不幸,而是我们不够强大而已。
当我们在人生的路途中,因为种种困难而难过、悲痛,前进艰难时,不妨读读苏轼的诗词,每一首不一样的感悟总有一个给我们一些启发。《苏东坡传》中这样写着:不管怎么说,能使读者快乐,的确是苏东坡作品的一个特点。苏东坡最快乐就是写作之时。一天,苏东坡写信给朋友说:“我一生之至乐在执笔为文之时,心中错综复杂之情思,我笔皆可畅达之。我自谓人生之乐,未有过于此者也。”苏东坡的文字使当代人的感受,亦复如此。欧阳修说每逢他收到苏东坡新写的一篇文章,他就欢乐终日。宋神宗的一位侍臣告诉人说,每逢皇帝陛下举着不食时,必然是正在看苏东坡的文章。即便在苏东坡贬谪在外时,只要有他的一首新作的诗到达宫中,神宗皇帝必当诸大臣之面感叹赞美之。
“百年三万日,老病常居半。
其间互忧乐,歌笑杂悲欢。
颠倒不自知,直为神所玩,
须臾便堪笑,万事风雨散。”
在人的一生中,有病痛、忧乐、悲欢,循环往复。其实转眼即时过境迁,直可付之一笑。
后世的对苏轼的评价
王鹏运:北宋人词,如潘逍遥之超逸,宋子京之华贵,欧阳文忠之骚雅,柳屯田之广博,晏小山之疏俊,秦太虚之婉约,张子野之流丽,黄文节之隽上,贺方回之醇肆,皆可模拟得其仿佛。唯苏文忠之清雄,夐乎轶尘绝世,令人无从步趋。盖霄壤相悬,宁止才华而已?其性情,其学问,其襟抱,举非恒流所能梦见。词家苏辛并称,其实辛犹人境也,苏其殆仙乎!
沈曾植:东坡以诗为词,如雷大使之舞,虽极天下之工,要非本色。”此后山谈丛语也。然考蔡绦铁围山丛谈,称:“上皇在位,时属升平。手艺之人有称者,棋则有刘仲甫、晋士明,琴则有僧梵如、僧全雅,教坊琵琶则有刘继安,舞有雷中庆,世皆呼之为雷大使,笛则孟水清。此数人者,视前代之技皆过之。”然则雷大使乃教坊绝技,谓非本色,将外方乐乃为本色乎?
夏敬观:东坡词如春花散空,不着迹象,使柳枝歌之,正如天风海涛之曲,中多幽咽怨断之音,此其上乘也。若夫激昂排宕、不可一世之概,陈无己所谓:“如教坊雷大使之舞,虽极天下之工,要非本色。”乃其第二乘也。后之学苏者,惟能知第二乘,未有能达上乘者,即稼轩亦然。东坡《永遇乐》词云:“紞如三鼓,铿然一叶,黯黯梦云惊断。夜茫茫,重寻无处,觉来小园行遍。”此数语,可作东坡自道圣处。
王国维:以宋词比唐诗,则东坡似太白,欧、秦似摩诘,耆卿似乐天,方回、叔原则大历十子之流。
林语堂:苏东坡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位瑜伽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专唱反调的人。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诗人、一个小丑。但是这还不足以道出苏东坡的全部……苏东坡比中国其他的诗人更具有多面性天才的丰富感、变化感和幽默感,智能优异,心灵却像天真的小孩——这种混合等于耶稣所谓蛇的智慧加上鸽子的温文。
钱穆:①苏东坡诗之伟大,因他一辈子没有在政治上得意过。他一生奔走潦倒,波澜曲折都在诗里见。但苏东坡的儒学境界并不高,但在他处艰难的环境中,他的人格是伟大的,像他在黄州和后来在惠州、琼州的一段。那个时候诗都好,可是一安逸下来,就有些不行,诗境未免有时落俗套。东坡诗之长处,在有豪情,有逸趣。其恬静不如王摩诘,其忠恳不如杜工部。②他们(苏氏兄弟)的学术因罩上一层极厚的释老的色彩,所以他们对于世务,认为并没有一种正面的、超出一切的理想标准。他们一面对世务却相当练达,凭他们活的聪明来随机应付。他们亦并不信有某一种制度,定比别一种制度好些。但他们的另一面,又爱好文章辞藻,所以他们持论,往往渲染过分,一说便说到尽量处。近于古代纵横的策士。
2.苏轼的人生态度 篇二
一、苏轼人生哲学观形成历程
苏轼, 祖籍在四川梅州, 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书画家, 字子瞻, 号东坡居士。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一起号称三苏, 唐宋八大家之一, 在书法上与米芾、黄庭坚、蔡襄合称为“宋四家”。苏轼8岁入私塾, 师从眉山道人张易简, 他天生聪颖, 才能超凡, 兴趣广泛, 在琴棋书画等多方面具有卓越的成就。苏轼21岁进京赶考, 获得当时著名文学家欧阳修的赏识, 并在皇帝御试中高中状元, 考中进士, 从此名震天下。
苏轼几经宦海沉浮。曾任凤翔府签判。熙宁四年由于新党的打压, 苏轼被任命为杭州通判, 从而远离京师。熙宁八年, 苏轼升迁为密州太守, 此时朝廷内新旧两派斗争很激烈。熙宁十年, 苏轼被调任为徐州太守, 此时爆发十分著名的乌台诗案, 苏轼在湖州入狱。元丰三年, 苏轼被贬黄州, 在这段时间苏轼历经人间沧桑, 其哲学思想逐渐走向了成熟, 超然自适的人生哲学逐渐形成。元丰七年, 苏轼的命运开始出现了转机, 被任命为汝州团练副使。元祐八年, 苏轼回到京师, 出任翰林学士, 达到了其政治生涯的最高峰。由于苏轼反对以司马光为首的旧党完全废除新法, 又被排挤出京师出任地方官。其后, 苏轼两次被短暂召回京师, 出任太子侍读和礼部尚书, 但是因为其政见与当权者不和, 很快离开了京师。元祐八年, 新党重新掌权, 苏轼先后被贬黄州与惠州等地, 苏轼66岁病逝于常州。苏轼在被贬期间, 迎来了第二创作高峰, 对人生哲学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体现出了超然自适的精神状态。
二、苏轼对人生的理解
1. 人生的本质———悲剧。
苏轼天纵英才, 仕途坎坷, 出仕之后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受排挤或者外任贬谪中度过的, 出仕30多年迁徙贬谪的地方多达20处, 经常居无定所、食不果腹, 依靠朋友的接济生活[1]。在这样残酷的环境中, 苏轼更加关注人生的悲剧意义, 从个体推之于普遍人生, 伴随着人类永恒的忧患意识。因此苏轼对人生的第一个理解是人生就是悲剧。首先, 苏轼认为人生短暂本来就是悲剧。人类始终都有对人生短暂, 命途多舛的无奈与感慨。在苏轼的诗文中, 经常可以看到人生悲剧的观点, 例如“亦知人生要有别, 但恐岁月去飘忽”[2]。苏轼从宏观上看人生苦短、宇宙无穷的生命现象, 上升到了哲学的高度, 显得理性而深刻。其次, 苏轼认为人类在短暂的人生中往往充满各种苦难。人生短暂已经是一种悲剧了, 在短暂的人生中还存在着各种不可预见的苦难, 使人生又添加了悲剧性的色彩。苏轼这种人生就是悲剧的思想与佛家的思想是一致的, 佛教的智慧正是以人生为悲剧作为起点的, 佛教创始人在菩提树下冥想七天, 思索人生痛苦的来源以及怎样摆脱痛苦, 最后得出的结论是痛苦就是人生的本质, 人生痛苦的表现有八个。苏轼对生的理解既受到自身经历的影响, 也吸收了佛家的思想, 是十分深刻而准确的。
2. 摆脱悲剧的途径———超然自适。
苏轼人生哲学的精髓在于超然自适。他认为虽然人生的本质是痛苦, 但是并不意味着每一个人都会痛苦地过完一生。人们可以通过改变对待事物的态度, 改变对悲剧人生的看法, 以理智调节情感。苏轼将儒释道三家的观点结合起来, 提出了自己的人生哲学体系, 即以佛教观点解释人生的本质, 以儒家的观点指导生活实践, 以道家的思想来形成人生态度。因此苏轼认为, 人想要获得幸福人生, 在悲剧人生中得到解脱, 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念, 必须要学会超然自适。苏轼在官场中的大起大落, 使他形成了超然自适的人生观, 他超越了佛教中的出世与入世, 超越物质需要的束缚, 甚至超越了精神的束缚, 而得到了快乐和尊严。苏轼曾在《东坡易传》中从理论的高度探讨了这种超然自适的人生观, 他认为人生活的智慧应该是遵循万物的规律, 这样才能使自己与天地万物相融合, 持有开放的心态, 才能容纳和接受人生中不断出现的变故, 人的心灵也才能得到解放和自由。苏轼认为:“所贵于圣人者, 非贵其静而不交于物, 贵其与物皆入于吉凶之域而不乱也。”[3]苏轼一直用这样的人生态度指导生活, 这种人生观直接体现人生的美好, 完全摆脱了世俗束缚, 精神达到了绝对的自由。苏轼这种旷达的人生观受到士大夫阶层的欢迎, 他们在人生不如意的时候, 借用苏轼的人生观来引领自己获得心灵上的平衡。
三、苏轼超然自适人生哲学观的内涵
苏轼所倡导的超然自适的人生哲学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 总结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乐观理性。
首先, 乐观理性是苏轼超然自适的人生哲学的内涵之一。苏轼超然自适的人生态度与佛家摆脱红尘不同, 与道家追求成仙也有着根本的区别。佛家主张人们想要摆脱人生的痛苦, 就应该“跳出三界外, 不在五行中”, 以涅槃的境界回归西方极乐世界。道家则主张清静无为, 归隐山林, 顺应自然而达到长生的目的。这两种观念对待人生都是消极避世。苏轼一生虽然历经磨难, 但是却没有消极避世的思想, 而是乐观理性地对待生活。他与和尚道士交往, 却不向往海上仙山与西方乐土, 他总是以一副愉快、乐观的形象出现在朋友身边。儒家学派倡导以“固穷”的态度来对待困顿的生活, 例如孔子就曾称赞颜回:“一箪食, 一瓢饮, 在陋巷, 人不堪其忧, 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4]苏轼继承了这种精神, 他在被贬蛮荒之地期间, 仍然以愉悦的态度对待困苦的生活, 对简朴的生活充满了热情。苏轼这种乐观理性的超越悲剧人生, 显得更加真切, 贴近普通人的生活。苏轼在贫穷时能够安平乐道, 在显赫时也反对奢华的生活, 尽量过着简朴的生活。苏轼的乐观理性是其超然自适的人生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使苏轼脚踏实地地对待人生, 用清醒而理性的精神来对待人生。
2. 超然旷达。
苏轼超然自适的人生哲学强调超然旷达的人生态度。人类的欲望是无穷的, 对物质财富无限地索取, 无法摆脱物质欲望的束缚。对此, 苏轼主张以旷达超然的态度来应对物质的诱惑, 以审美的态度来对待生活。苏轼认为:“彼游于物之内, 而不游于物之外。物非有大小也, 自其内而视之, 未有不高且大者也。彼挟其高大以临我, 则我常眩乱反复, 如隙中之观斗, 又乌知胜负之所在?是以美恶横生, 而优乐出焉。可不大哀乎!”[5]苏轼的旷达超然, 实质在于以审美的态度对待外物, 尽量摆脱个体与外物之间的功利关系, 从外物的蒙蔽中挣脱出来, 因此减少功利得失的烦恼。虽然苏轼仕途不平坦, 生活中不如意的事情实在太多, 但他却一直保持着乐观开朗的性格, 充满了生活情趣, 具有文人独特的浪漫主义情怀, 善于在平凡的生活中发现乐趣, 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苏轼超然旷达的人生哲学为人们摆脱悲剧性的人生指了一条光明的道路。
3. 任性逍遥。
很多人认为苏轼对待人生具有审美的心态, 苏轼的人生境界是具有审美性质的。这种审美的人生哲学观在于苏轼真正做到了任性逍遥, 这种态度使苏轼不再仅仅关注事物的消极面, 而是不断地给消极事物添加积极的色彩, 任性逍遥是苏轼超然自适的人生哲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苏轼才智过人, 具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 但却屡遭贬谪, 甚至性命堪忧, 苏轼真正体会到了人生的无奈。因此他无法在政治斗争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他的关注点因此由外部转向了内部, 去深刻地思索人生体验人生。苏轼任性逍遥但又不脱离生活, 将佛道超越世俗与儒家积极入世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建立了审美性的人生哲学。苏轼既超然物外, 又保持着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面对生活中的艰难, 苏轼并非一味向外求索, 而是向内寻找精神的家园, 在精神上与天地相融合。苏轼把人生也作为审美对象来看待, 善于把平凡的事物赋予深刻的意义, 不断美化悲剧的人生, 因此对于苏轼来说, 生活虽然艰苦但是依然美好。
苏轼是我国封建社会典型的官场不如意的士大夫, 在其出仕的几十年时间中, 他的足迹踏遍了中国南部地区, 经历了许多生活上的艰难。但是失败并没有让苏轼一蹶不振, 他依然积极乐观的生活, 并发展出一套超然自适的人生哲学观。苏轼对人生的理解深受佛家的影响, 认为人生的本质是痛苦。人生的本质是痛苦并不意味着人就无法摆脱痛苦, 人可以改变自己的人生态度, 形成超然自适的人生哲学, 从而收获幸福的人生。苏轼的人生哲学荣辱得失不记于心, 他融合了儒释道三家哲学观, 形成了超然自适的人生哲学。他的人生哲学立足于生活现实, 乐观理性;他的人生哲学是不囿于外物的, 超然旷达;他的人生哲学带有审美的性质, 任性逍遥。苏轼的这种人生哲学使其能真正做到“穷则独善其身, 达则兼济天下”。
参考文献
[1]马银华.浅论苏轼的人生哲学及其渊源[J].镇江师专学报, 1998 (1) .
[2]薛亚康.从苏轼赋看其人生哲学的内部构成[J].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2001 (18-4) .
[3]赵桂君.一蓑烟雨任平生[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7 (24-3) .
[4]张强.浅析苏轼人生观念中儒释思想的互补性[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2008 (37-9)
3.苏轼的人生态度 篇三
苏轼的一生坎坷不平,遭受许多不幸和打击,尤其是后半生被贬黄州、惠州、儋州,生活极其的困窘,但他从未被苦难困境压倒,而是善于排解,随缘自适,随遇而安,不为世俗的祸福苦乐所拘牵,不为得失生死所烦恼,而是表现出坚定沉着、乐观旷达、超然物外的自由境界,显出其超乎异常的人生态度。
苏轼是一个“奋厉有当世之志”的文人,正如马斯洛所说:“自我实现的人的一个特点是很少有自我冲突。他不会跟自己过不去,他的个性是统一的。这使他有更多的精力从事创作。”苏轼的一生坎坷不平,遭受许多不幸和打击,尤其是后半生被贬黄州、惠州、儋州,生活极其的困窘,但他从未被苦难困境压倒,而是善于排解,随缘自适,随遇而安,不为世俗的祸福苦乐所拘牵,不为得失生死所烦恼,而是表现出坚定沉着、乐观旷达、超然物外的自由境界,显出其超乎异常的人生态度。
苏轼获罪贬黄州时,他却说“幸有清溪三百曲,不辞相送到黄州”。黄州这座山环水绕的荒城在他笔下是“长江绕郭知鱼美,美竹连山觉笋香”,多山崎岖的坡路则被写成“莫闲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竹声”。岭南荒远,古人莫不视为畏途。韩愈被贬潮州,柳宗元被贬柳州,作诗多为凄苦之音,而苏轼却显旷达之气。他在《正月二十日与潘、郭二先生出郊寻春,忽记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诗,乃和前韵》中:“东风未肯入东门,走马还寻去岁村。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江城白酒三杯醉,野老苍颜一笑温。己约年年为此会,故人不用赋招魂。”从诗中可知诗人能随遇而安,不以之为悲,豪放旷达,没有了“闲人”伤感,现实的苦闷也在心灵中得到了净化。又如最令苏轼津津乐道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作者手持竹杖,脚穿草鞋,透露出作者喜好自然,无拘无束的性格,虽然有来自各方面的打击,但他仍然泰然处之“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足见他的胸襟和气度。下片写自然是变幻莫测的,亦有阴晴变化,更何况是人生的际遇?表现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超俗的人生理想。再如他的《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同样写得奇肆开阔乐观旷达,作者面对“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的狂涛处之坦然,认为“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如果我们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及吾无身,吾身何患?”再大的风再大的浪也不能使我恐惧忧虑,一定会引起我“快哉此风”之感。同样他的另一首《浣溪沙》写得清新活泼,朝气蓬勃,“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全词洋溢着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然而上阕结句的子规啼声,隐隐折射出词人处境,下阙一扫伤时叹老的调子,展现乐观旷达的精神状态。这些诗词中更多的展现的是诗人对苦难的傲视和超越。
被贬惠州时,见到遍野的荔枝林却作诗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足见他的乐观之态度。而他的《纵笔》诗更是洒脱超然:“白头萧萧清霜风,小阁藤床寄病容。报道先生春睡美,道人轻打五更钟。”此诗作于绍圣四年,诗人此时已经六十岁了,居住在嘉祐寺,尽管他政治上屡次遭受打击却还能安稳的睡觉,这体现出苏轼不为境遇所左右的独特心境,据宋人曾季狸《艇斋诗话》载,此事被当时宰相张惇看见,为苏轼仍能安稳地“春睡美”而恼怒,于是,把他从惠州贬到更为偏远的儋州。
在被贬儋州之前,他从李德裕的“岭水争分路转迷,桄榔椰叶暗蛮溪。愁冲毒雾逢蛇草,畏落沙虫避燕泥”中了解到儋州的环境,诗中的“毒雾”、“ 蛇草”、“沙虫”、“燕泥”显然是写海南环境极其的险恶,是一片荒凉之地,但是,他在自己还没有被贬海南之前就做好了心理上的准备,并没有因之而惧怕。当时其弟苏辙正被贬为雷州,离他不远,便日夜赶路,并在途中给苏辙写了《吾谪海南,子由雷州,被命即行,了不相知。至梧乃闻尚在藤也,日夕当追及。作此诗示之》一诗,最后四句这样说道:“天其以我为箕子,要使此意留要荒。他年谁做舆地志,海南万里真吾乡。”他表示要把即将贬往的穷荒之地当做自己的故乡,可见苏轼旷达洒脱的心胸,这种旷达的核心是坚毅的人生信念和不向厄运屈服的斗争精神,这便与李德裕“生度鬼门关”的悲叹形成鲜明的对照。
面对接二连三的政治打击,仕途上的坎坷不平,荆棘丛生,苏轼的立场是坚定的。正如他所说的“胸中亦超然自得,不改其度”,“不改其度”则说明了苏轼不论遭受怎样的排挤和打击,他都会操守自己的政治信念,坚持自己超然自得的处世态度;他还反复说道:“胸中亦有翛然处也”,此处的“翛然”,表现出诗人的无拘无束和自由自在;“尚有此身,付与造物,听其流转。流行坎止,无不可者”,“付与造物”则表示他已经把一切置之度外,一切听从于造物者。在其一生中,他始终以如此不屈的精神与政敌破坏相抗争,因此在遇赦北归的路途中,他写下“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的诗句,其旷达性格,其脱于世俗生死苦乐观念显而易见,与屈原“虽九死其犹未悔”的精神相比,有异曲同工之妙。面对人生种种困境,诗人不仅努力适应,而且又主动寻求精神上的慰藉和乐趣,他的乐观旷达胸襟是其他文人难以达到的。他坚信苦雨凄风必将过去,并以苦为乐笑对人生,达到“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
苏轼之所以能在艰险的人生道路上,以超旷的态度处之泰然,同他年轻时从佛道二家的思想中吸取精神养料是分不开的。佛老思想成为他处逆为顺、安以自适的一种精神武器,追求“物我相忘,身心皆空”的超脱境界。在经历了人生的大苦大悲之后,特别是经历了黄州、惠州、儋州时期“流离僵卧,九死之余”的生活之后,才有了真正的人生感悟而进入到一种常人很难达到的境界。正如他在《迁居》一诗中写道:“吾生本无待,俯仰了此世。念念自成劫,尘尘个有际。”诗中写到世间的万物都是在瞬息间一生一灭,都有其生存的规律,是我们无法左右的,宇宙再大也是有涯际的。那么,一个人的痛苦和不幸又算得了什么呢?无需感叹和暗自悲伤。他能乐天知命,在一般人很难忍受的贬谪生活中寻得闲适之趣,做到胸无芥蒂,超然物外,不为世俗的名利、穷达、荣辱、贵贱、祸福、忧喜、苦乐所拘牵,不为得失生死所烦恼,便达到了所谓旷放、超然物外的境界。“任性逍遥,随缘旷放,但尽凡心,无别胜解”,是对这种境界的高度概括。他在《前赤壁赋》中说“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尽,用之不竭,是造物者无尽藏,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表现了苏轼的乐观旷达、物我相忘的精神境界。作于三个月后重游的《后赤壁赋》中,作者面对月夜山河,不禁忧从中来,临风长啸,心中感怀“怅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萧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一只孤鹤把词人的感情引向旷达超然。“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这只孤鹤成为东坡由悲转向超逸旷达的情感纽带,其后进入梦境,以道士化鹤结束,词人由乐转悲,由悲转逸,又由逸转空,从而传达出苏轼面对人生之变的旷达与适然。同样他的《西江月》也折射出苏轼物我两忘,超然自适的人生态度。
可知,他的贬谪生涯使其具有冲和淡泊的心境,他的精神陶醉于大自然的景色里,融主观与客观为一体,眼里所见,笔下所写,自然而然的传达出大自然景色的韵致,创造出一种诗的意境。从而达到沉着坚定,不受外物羁绊的、超然物外的自由精神境界。从这样的精神和艺术境界中,我们也可以真切的感受到苏轼的超然的人生态度。
总言之,苏轼能借助中国传统文化,儒家忠君爱民积极用世的理想,老庄何思何虑的旷达境界,自己的通达的心境及坚毅的创作意志,自觉的调整心态,达到全身心的平衡,这也就形成了他独具一格的人生态度。人们应该学习苏轼的进退自如、兼收并蓄的人生哲学,为自己开拓一个身心兼顾的广阔的精神空间。
[1]张志烈,张晓蕾.苏轼选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4.《定风波》—苏轼的人生 篇四
很是喜欢唐宋时期的诗人,苏轼是其中之一。其诗词豪迈豁达,飘逸可喜,教人以欣赏之情来看世界,对世界的不完美处能宽容。读其作品,使人觉得自己的人生境界大为开朗可以登高望远,飘洒自如,日常的烦恼得失都不再萦绕心头。
对于自然的晴天与雨天,人生的顺境与逆境,我们大多喜好晴天与顺境,而在苏轼的眼里,是“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的,是“成固欣然,败亦可喜”的。这是一种“达者” 的境界,而他的以下这首〈定**〉,是最能表达这一境界的佳作。
莫听竹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前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是苏轼在被贬到黄州时所作,写的是在沙湖道中遇雨。诗人表面上写遇雨时不必慌张,“何妨吟啸且徐行”但实际是表达一种面对人间拂逆事的哲学态度。不必去理会那穿林打叶的雨声,而只顾吟啸徐行,不久自会雨过天晴。那时候什么风雨,什么暖和也都烟消云散。何况雨有雨的可以欣赏之处,何必急急慌慌,逃避不迭呢?
用这样的态度面对人生,会觉得“成古欣然,败亦可喜”。在较高的观点来看,世间本无所谓成与败。世间事之所以被人认为有当喜当怒当避当趋,多是由观念所造成。实际上这边有所得,那边必有所失;这边有所失,那边必有所得。万事皆有得失的两面。正如庄子的“唯达者知其通为一”的道理。
正因为苏轼豁达豪放,能够因任自然,不以表面的成败为喜忧,超然于世俗之外,所以他虽屡遭贬谪,但每到一处,都能欣赏到别人未曾欣赏之美,欣赏之余把自己的感悟写成了不朽的诗文。别人认为失败的逆境,他却能借此畅游各地,留名岭外,至今各地还留有他不少遗迹。
5.苏轼人生遗憾诗句 篇五
此词是中秋望月怀人之作,表达了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怀念.词人运用形象描绘手法,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亲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反衬自己遗世独立的意绪和往昔的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丙辰,是公元1076年(北宋神宗熙宁九年).当时苏轼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做太守,中秋之夜他一边赏月一边饮酒,直到天亮,于是做了这首《水调歌头》.苏轼一生,以崇高儒学、讲究实务为主.但他也“龆龀好道”,中年以后,又曾表示过“归依佛僧”,是经常处在儒释道的纠葛当中的.每当挫折失意之际,则老庄思想上升,借以帮助自己解释穷通进退的困惑.公元1071年(熙宁四年),他以开封府推官通判杭州,是为了权且避开汴京政争的漩涡.公元1074年(熙宁七年)调知密州,虽说出于自愿,实质上仍是处于外放冷遇的地位.尽管当时“面貌加丰”,颇有一些旷达表现,也难以遮掩深藏内心的.郁愤.这首中秋词,正是此种宦途险恶体验的升华与总结.“大醉”遣怀是主,“兼怀子由”是辅.对于一贯秉持“尊主泽民”节操的作者来说,手足分离和私情,比起廷忧边患的国势来说,毕竟属于次要的伦理负荷.此点在题序中并有深微的提示.
在大自然的景物中,月亮是很有浪漫色彩的,很容易启发人们的艺术联想.一钩新月,可联想到初生的萌芽事物;一轮满月,可联想到美好的团圆生活;月亮的皎洁,让人联想到光明磊落的人格.在月亮这一意象上集中了人类无限美好的憧憬与理想.苏轼是一位性格豪放、气质浪漫的文学家,当他抬头遥望中秋明月时,其思想情感犹如长上了翅膀,天上人间自由翱翔.反映到词里,遂形成了一种豪放洒脱的风格.
6.苏轼人生观在词作中的体现 篇六
苏轼作为独具魅力的作家,尽管一生屡遭贬谪,坎坷艰辛,但他始终坚持自己的人生追求,以一种开放兼容的态度,吸纳融合儒、道、佛三家的思想,又不以任何一家为宗,只遵循自我本性,表现出一种独到的人生态度。
在苏词中,人生历程中的生死离合、荣辱誉毁、通达穷困、种种意蕴,无所不包。如何面对如梦如幻的人生、面对世事的不可预料…构成了其词作主体情性。他的思想既不是陶渊明式的退避田园,归隐自得;也不是王维式的以寂为乐,遁入空门;更不是白居易式的不恋此身也不厌此身,而是理事圆融,事事无碍。他在儒家伦理社会结构中寻求社会人生价值的同时,遨游山水、沉醉诗酒,从而在行为、态度等精神与实践层面上整合人格,把传统社会普遍存在的进取与退隐的矛盾双重心理发展到一个新质变点,以其丰富的文化人格散发出独特的魅力。因此,分析苏轼词作中的人生观是一件既有意义又有价值的事。
一、尘世磨砺,成就东坡词风
在中国文学史上,苏轼是不可多得的天才,他诗、文、词、赋俱佳,同时又是经历磨难最多的作家之一,终生从政,但仕途坎坷。由于注重政策实际效果,他在王安石变法革新时持反对态度,司马光废除新法时又持不同意见,结果多次受到排挤。其中:元丰二年,由于“乌台诗案”被判为责授检校水部员外郎充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行同流放;元佑八年,先被贬定州,次年又被贬惠州,三年后再贬至儋州;晚年更被一贬在贬,直到海南,食芋饮水,过着艰苦的生活。直至建中靖国元年,他才得以内迁,但不久便死于常州。正如他在《自题金山画像》中所说:“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就其仕途而言,这句话当然是自嘲,但作为一代词人,他的辉煌成就确实是在屡遭贬谪的逆境中建立起来的。
苏轼一生,深受儒、道、佛三家思想影响,这使得他精神追求有复杂性的一面,但却能把三者融会贯通。在政治上怀着“经世济民”的理想,不惧权贵,而他“崇尚自然,放情山水”的主张又与道家“无为无不为”思想相一致。他还参禅论理,对生活表现出“超越尘世琐碎,求得心境空明”的态度,如此融合交织,造就了苏轼多姿多彩的人生。
二、苏轼词的经世济民,积极入世的儒家精神
苏轼深受儒家影响,表现为浓厚的忠君观念和德治仁政思想。如颇能表现他报国热情的《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此作被视为苏轼豪放词代表作,抒发了作者愿赴边疆打击侵扰之敌的情怀,“聊发少年狂的”的“老夫”正是词人的自我写照,通过“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和自我形象刻画“左牵黄,右擎苍”,“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无不体现出作者满腔报国之志。作者将儒家以天下事为己任的进取之心在词中表露无疑,而对于魏尚典故的运用,更是表达出渴望朝廷重用的心情。所以,苏轼豪放词绝不是一味的表现豪语,而是浸透出作者强烈、真实的情感。
三、苏轼词的万物皆空,超越尘俗的佛家思想
在种种不幸中,苏轼认识到了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与矛盾,面对如此境遇,他既表现出对无法改变现状的愤慨,又以佛家的虚幻来面对现实。多次被贬后,他出没于寺院,与高僧交往,词作中多次出现精神境界上的自我超脱,并不只一次感叹“人生如梦”。但他并没有遁入空门或隐居逃世而不问政事。如被贬黄州前的《西江月・平山堂》这样写道:
三过平山堂下,半生弹指声中。十年不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飞动。 欲吊文章太守,仍歌杨柳春风。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
半生已过,仙公辞世,人生在永恒时间面前显得如此短促,休言死后万事皆空,即使活着一切也是梦幻。白居易诗云“百年随手过,万事转头空”,苏轼则更进一步认识到“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是梦。”这种对人生的空幻、悔悟,这种携带禅意玄思的人生感喟,深深埋藏着某种要求彻底解脱的出世意念。
四、苏轼词的.崇尚自然,放情山水的道家境界
苏轼对山水的描绘或以奔走流动的气势取胜,或以清新秀美的画面著称,当然也有把山水的观照与对历史、人生的反思相结合的感慨。
《临江仙・夜归临皋》就是表现了他摆脱世俗、归隐江湖的愿望:“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夜色中的思考,流露了词人摆脱尘俗,放情山水的欲望。足见词人对争夺名利,处处心机的官宦生活的厌倦,体现出苏轼执着,旷达,乐观的心态。
7.牛排测试你的人生态度 篇七
牛排测试你的人生态度
在西餐厅里,牛排是最受人欢迎的主食,不管是丁骨、腓力还是牛小排,都有它独特的美味,那么,你是怎样切牛排的呢?
A.从中间割一半,并从中间开始吃
B.全部切完后,再一块一块吃
C.从右端开始切,再一块一块吃
D.从左端开始切,再一块一块吃
测试结果
A你喜欢以“本位主义”来做事,容易表现任性,但是相当能干,是社交能力不错的人。
B你若是不能立即得到喜欢的东西,就会表露出焦急的神色,对人的好恶亦十分明显。因此,只要是被你看上的东西,你就会想方设法要得到哦。
C你性格温柔体贴,喜欢照顾周围的人,即使碰到什么麻烦事,也不会显露在脸上,是人际关系中的协调者。
D你平时很注意生活礼节,只要是合理的生活方式就可以满足。而且,你很喜欢把自己的想法和生活方式,强迫“推销”给别人,有时候也要注意适可而止哦。
(本测试仅供参考)
8.苏轼的人生态度 篇八
《赤壁赋》分三层意思展开,首先写月夜泛舟大江,饮酒赋诗,使人沉浸在美好的景色之中而忘怀世俗的快乐心情;再从凭吊历史人物的兴亡,感到人生短促,变动不居,因而跌入现实的苦闷;最后阐述变与不变的哲理,申述人类和万物同样是永久地存在,表达了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综观全文,作者的感情经历了三次变化:“乐——悲——喜”,作者的思想也经历了一个由平静到苦闷、再由苦闷而得到解脱的发展过程。
文章第一层描绘出了一幅如诗如画的月夜秋江美景:凉爽的秋风徐徐吹来,江面上微波荡漾,一轮明月从东山冉冉升起,月光下的薄雾如轻纱般笼罩在江面上,水天一色,浩浩渺渺,茫无际涯。面对迷人的景色,作者忘情地投身于大自然的怀抱,情不自禁地“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人间的一切烦恼、个人的不幸遭遇都一下子抛于脑后,他进入到一种飘飘欲仙的陶醉状态,“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这实质上反映了苏拭在贬谪初期寻求超脱现实的强烈愿望。月夜美景和大江泛舟给他带来了舒畅心情,酒酣耳热后凄怆的洞箫声扣舷而歌,使他从水的流逝、月的盈虚中领悟到物的变与不变。“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虚盈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水在流逝,月有盈虚,是变;但是前浪虽去,后浪再来,流水仍在,月也始终没有盈亏,这又是不变,也没有变。而随着水与月的长存无穷,每个曾经伴着长江与明月的生命也一样都会长存,都属无穷。这就是所谓的“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读文至此,我们难道不觉得文章的意蕴是积极的,揭示的人生境界是达观的么?
文章第二层利用主客对话的形式提出矛盾、解决矛盾,深刻曲折地透露出作者的隐忧,同时也表现了他旷达的人生态度。文中由曹操“而今安在哉”引起的怀古伤今的苦闷,以及“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邀游,抱明月而长终”之人生无常的悲叹,都是作者消极出世思想的表现。但最终苏轼还是从悲观颓丧的消极情绪中振作起来,自己否定了虚无的人生观,以旷达乐观的态度对待现实,身处逆境却忘怀一时得失,仍然热爱生活。文中苏子的话针对“客人”的感触而发。他从宇宙的变化说到人生的哲理。认为从变化的角度看,天地一刻也不会不变,人生短暂,自然可悲;但从不变的角度看,那就是天地与我同生,万物与我为一,都会无穷无尽。况且天地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如此,人世间的荣辱、得失、忧乐便不足为念了。最后他为“客人”指出出路:到大自然中去寻求精神上的寄托。显然,赋中客人和苏子的话都反映了作者的思想意识。他所谈的人生哲理,有合理的积极的一面,但也含有佛老思想中随遇而安、惟与自然相适的消极因素。
文章第三层写客人被苏轼说服了,满面春风,换却愁颜。“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这次更加欢快,不免开怀畅饮,直到“肴核既尽,杯盘狼藉。”客人解决了思想问题,心情舒畅,无所忧虑,于是同苏轼“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跟文章开头的“泛舟”“月出”遥相呼应;一枕好睡醒来了,一宿晚景过去了,一次赤壁之游结束了,一篇《赤壁赋》也随之收尾了。在无挂无碍、宠辱皆忘的乐观情绪中结束,表现了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从文章的结尾,我们既要看到作者在拥抱自然中寻求解脱的旷达乐观,又要看出这旷达乐观中所蕴涵着的忠君用世而不可得的无奈。
总览全文,由“乐”到“悲”到“喜”,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第二段的“悲”是对第一段的“乐”的否定,第三段的“喜”是对第二段的“悲”的否定。始游赤壁时主客二人陶醉于自然美景之中,固然得到了遗世独立之乐,但这只是存在于一瞬间的快乐,并没有从精神上摆脱现实处境的束缚,所以立刻由乐转悲。主客辩论后,终于体悟了人生的意义,从肉体到精神都回归到自然的怀抱之中,这是确认了生命价值之后思想上的升华,当然是一种比遗世独立之乐更高层次的喜悦。
9.人生态度的文章 篇九
婵是我曾经认识的一个女子,那时,我把她当成人生的偶像,崇拜且奋力地追赶着,我甚至想,像婵这样优越的女子,人生中当是没有任何遗憾和缺陷了吧?她的正职,是一所艺术学院的油画老师,但她的光环,更多地来自工作以外。她有自己的工作室,又开有一家规模很小却生意兴隆的公司,每年还会在全国各地举办一次大型画展,算得上画界的佼佼者。她的丈夫,正在国外读生物学的博士,回来即是炙手可热的人才。他们的儿子,在这个城市最好的学校读书,秉承了父母的.才思,成绩总是最好的。而那时的婵,不过三十出头,上天却将所有的幸福都给了她,甚至让外人,连嫉妒的勇气也没有。
这之后的一年,我都生活在一种向婵看齐的焦虑和失衡中。我像一头烦躁焦急的小兽,左冲右突,在通往美好生活的路途中,对每一朵有可能采摘到的花儿,都要跑过去啃一番。但走了不过半程,便精疲力竭,回头,只看见一路混乱的印痕,我想要追求的东西,在这样焦躁的狂奔里,反而被我一一落下。而婵精致绚丽的生活方式,依然离我那么远。
之后有一天,朋友告诉我,婵得了癌症,离开了人世。而自始至终,她的丈夫都没有来看望过她,只因为,他已经留在了国外,且有了新的爱人。离开她的原因,不过是他厌倦了婵如此追求完美、向往高品位的生活态度,他不想在她繁复的一个又一个的目标里,连那点享受安闲的自由,也给丢掉了。
10.人生态度决定人生高度 篇十
哲学家微笑着点点头,继续说:“那么,有另外一种东西,跑得比乌龟慢,当春花怒放时,它还停留在冬天;当头发雪白时,它仍然是个小孩子的模样,那又是什么?”
弟子们不知如何回答。
“还有,不前进也不后退,没出生也不死亡,始终漂浮在一个定点。谁能告诉我,这又是什么?”
弟子们更加茫然。
“答案都是思想!它们是思想的三种表现,换个角度来看,也可以比喻成三种人生。”
望着聚精会神的弟子们,哲学家解释说:“第一种是积极奋斗的人生。当一个人不断力争上游,对明天永远充满希望和信心时,这种人的心灵就不受时空限制,他就好比一支射出去的箭,总有一天会超越光速,驾驭万物之上。第二种是懒惰的人生。他永远落在别人的屁股后面,捡拾他人丢弃的东西,这种人注定被遗忘。第三种是醉生梦死的人生。当一个人放弃努力、苟且偷生时,他的命运是冰封的,没有任何机会来敲门,不快乐也无所谓痛苦。这是一个注定悲哀的人,像水母的空殼漂浮于海中,不存在于现实世界,也不在梦境里……”
弟子们大悟。播种怎样的人生态度,将收获怎样的生命高度和深度。人的一生中,要紧处只有几步,如何使自己的生命更有意义,态度至关重要。
11.寻求快乐人生——论审美态度 篇十一
关键词:审美态度,快乐人生,审美人生态度
2300多年前, 古希腊的一位哲学家伊壁鸠鲁提出了“快乐主义”, 达到身体无痛苦和心灵宁静。2300多年之后, 在现代化和技术高度发达的背景下, 我们仍然在苦苦追求快乐, 寻求快乐人生, 然而快乐人生离我们却越来越远, 我们正在成为马尔库塞所说的“单面的人”, 正在淹没着人类的“本真”, 成为物质、功利的动物。此时审美态度为我们提供了一条回归“本真”自我, 寻求快乐人生的道路。
“审美态度”最早的使用者, 有学者认为可能是康德之后的叔本华。[1]其实审美态度自古都在被学者们使用着。西方古代哲学史上普罗提诺在灵魂如何回归到神的观点方面提出“观照使人达到迷狂境界”[2], 中国老子的“涤除玄览”, 以及布洛的“心理距离说”、伽达默尔的“时间距离说”、闵斯特堡的“孤立说”、日本美学家今道友信的“日常意识中断说”等等, 其实这些都涉及到了审美态度的问题。中国第一部关于审美态度的专著是《审美态度心理学》。可见, 审美态度的研究已经经历了几千年之久。
那么什么是审美态度呢?叶朗在《美学原理》中谈到:“为了得到诗意和美感, 就必须超越主客观关系的模式, 为进入天人合一的境界准备条件。这种条件, 在西方美学史上叫做审美态度。在中国美学史上, 叫做审美心胸”[3]。我眼中的审美态度是:审美主体在审美活动中对待审美对象的独特方式, 是审美主体对待“本真”的审美对象时, 审美对象以本身的完整性呈现在审美主体面前, 审美主体进行超功利、超物质、超实用的“意义建构”。审美态度是一种心理上无拘无束, 抛弃功利、实用, 是一种当下“浪漫主义”的体现。
至于快乐人生。古希腊快乐主义的创始人亚里斯提卜认为快乐是一种肉体的享受。而伊壁鸠鲁认为快乐分为动态和静态快乐, 静态快乐要高于动态快乐, 静态快乐指身体免遭痛苦和心灵不受干扰, 即身体健康和心灵宁静[2]。亚里士多德、密尔等等, 都对快乐人生有不同的看法。但总的来说人们都承认快乐不单单只有物质上的快乐, 精神上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我眼中的快乐人生可以理解为幸福的人生、诗意栖居的人生, 物质上有基本保障, 简单生活, 夫妻和睦, 远离伤病, 心理无忧。
但是呢, 当下关于审美态度的批判声却引起我们的思考。美国当代美学家乔治·迪基认为, 今天的美学继承者们存在着一种可证为同一的审美态度, 对于任何对象只要对他采取一种审美态度, 就可以成为审美对象[5]。他将这称为“审美态度神话”, 认为这是在诱导美学。而在中国薛富兴、邓海军等等, 都对审美态度和审美人生提出异议。当然针对这些批评, 我们一方面要坚决反对忽略、轻视、掩盖审美态度功效的观点;另一方面, 也要坚决反对“审美救赎”“审美救世”等等的说法。
那么审美态度能否带来快乐人生呢?首先, 审美态度可以带来快乐。朱光潜曾举过“海上遇雾”的故事, 在这个故事中乘船的人用审美眼光, 抛弃了实用和功利的眼光, 看到了海上那迷人的雾景, 获得了愉快的经验, 给乘船的人带来了快乐。我们从这个故事知道审美态度能给人带来快乐, 我们此时更加关注它的时间性, 可否带来一生的快乐呢?我们知道审美活动是瞬间的直觉, 美在瞬间, 审美态度只能在审美活动之中存在, 似乎审美态度只能带来暂时、瞬间的快乐, 在审美活动之中的快乐。批判审美态度神话主义的人, 认为审美态度只是审美活动之中的瞬间体验, 用瞬间的体验, 瞬间的快乐来谈一生的快乐, 来谈快乐人生, 这也就构成了审美态度神话。在我看来瞬间即是永恒, 瞬间与永恒是统一的。首先, 这个瞬间已成事实, 它就是永恒存在的。其次, 瞬间是当下的瞬间, 是永不再现, 永远美好的瞬间, 瞬间就是永恒, 人生也是一个过程, 是由当下的每一个瞬间组成的, 人生也是瞬间。人生是瞬间, 也是永恒, 快乐是瞬间, 也是永恒, 快乐人生可以谈之。
审美态度怎样给人带来快乐人生呢?审美态度通过对人的现实基本生存境遇的超越带来快乐人生。人生的悖论有三, 即人性的悖论, 人生的悖论, 人类社会的悖论。每个人都处于人生的悖论之中, 我们没有时间, 没有心情, 发现生活中的美, 当海上遇雾时, 我们想到的是早点解脱, 我们用功利和实用的眼光来看海雾, 这是社会对我们的异化。当我们用审美的眼光看海上遇雾时, 此时就完成了社会对人的异化的超越, 人的欲望, 人生苦难的超越, 回归到自己的精神家园, 完成超越, 带来快乐。哲学的目的是维护自由思想, 寻找人类精神家园, 美学的目的也是找寻人的自由, 回归精神家园。
审美态度使人从容, 不为外物打扰, 达到心灵宁静的快乐。庄子在《达生》中, 举了一个例子来说明“隙”, 庄子说当人喝醉酒的时候, 从车上跌下来, 虽然会摔伤, 但不会死。但当人处于清醒状态时反而会死。喝酒的人没有外物的干扰, 处于从容状态, 身体是放松的, 身体本生的保护机能便能发挥作用。道家哲学就要求人们减欲, 处于“无为”状态, “无为”其实就是无所不为, 放在审美态度中, 就是让人处于“无蔽”状态, 做到“心中无物”, 抛弃功利、实用。也只有“心中无物”, 达到“无为”状态, 才能无所不为, 才能“无蔽”, 回到本真状态。“心中无物”的时间要多于“心中有物”的时间, 当心中无杂念, 无功利时, 才会平淡如水, 不为名、利, 才能快乐。内心宁静, 不为外物所扰, 做到“心中无物”, 专注于当下的每一件事, 每一个时刻, 就能达到“大境界”, 这也是通往快乐人生的道路。
审美态度可以使人形成一种审美的人生态度, 成为一个“审美的人”, 实现快乐人生。审美态度是在审美活动之中起作用的, 在审美活动中, 审美态度起了关键的作用。当审美活动结束之后, 其实审美态度带给我们的影响才刚开始, 它让我们知道美无处不在, 审美是一件快乐的事, 人生的苦难其实也是一种美, 在面对人生苦难时, 要以“平常心”来对待, 总会有柳暗花明的时刻。这就是在不断地积累中, 审美使我们的人生态度发生了改变, 形成了审美人生态度。多了一份从容, 少了一份暴躁;多了一份宁静, 少了一份急躁;多了一份稳重, 少了一份焦虑。当遇到人生中的离别苦、生死苦时, 审美人生态度让我们知道人生的离别是为了下一次的相聚, 快乐的离别, 也会快乐的相聚。审美态度让人们回到生活中, 去真正的生活, 带给人们审美的人生态度, 带来持久的快乐, 寻求快乐人生。
但纵观我们当下的人类生活, 在物质飞速发展的情况下, 我们却丢失了太多, 丢失了社会道德, 丢失了自由心境, 丢失了纯洁的人生。物质巨大进步时, 我们的精神却停留在了欲望的领域, 对物质、享受的追求, 而失去人本真的人性。海德格尔曾用“诗意的栖居”来解释“人”, 显然他说的“存在”, 不是物质的, 而是精神的, 也只有对精神的追求, 对自由的追求, 做到心灵宁静, 才有可能达到海德格尔所说的“此在”。
我们该怎样唤醒当下这种状态呢?最好的办法, 就是从“心”的改变开始, 从而改变思维、观念, 这也是中国哲学所说的“审美心胸”。要具备一种“平常心”“童心”“闲心”“独善之心”, 我认为的空灵之心, 自由之心, 无羁伴之心, 宁静之心。放下心中的功利、物质, 让“心中无物”;远离物欲横流, 让心空灵;离开勾心斗角, 让心宁静。自然中的风花雪月, 鸟语蝉鸣, 家人的恩爱和谐, 平安自由, 朋友的肝胆相照, 两肋插刀, 都是一种美, 都能给人带来快乐。用一颗宁静之心, 去感受生活, 用审美态度去发现生活中的快乐, 平安、自由、健康、宁静自由去寻找诗意栖居的人生, 寻求快乐人生。
快乐人生也好, 诗意栖居的人生也罢, 都是人生的一个理想, 欲将这个理想变为现实, 确非易事, 但它并非遥不可及。有此理想和无此理想, 有无审美态度, 却会使人度过两种不同的人生。
参考文献
[1]陈伯海.怎样才是“对世界的艺术的掌握”--论审美态度及其性能[J].学术月刊, 2010 (8) .
[2][4]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3]叶朗.美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12.对人生态度的名言 篇十二
2. 千万别迷恋网络游戏,有本事就玩好人生这场大游戏。
3. 天才就是无止境刻苦勤奋的能力。——卡莱尔
4. 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构成生命的材料。——富兰克林
5. 一个人的成功不取决于他的智慧,而是毅力。
6. 积极的人在每一次忧患中都看到一个机会,而消极的人则在每个机会都看到某种忧患。
7. 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脚也无法到达。
8. 没有礁石,就没有美丽的浪花;没有挫折,就没有壮丽的人生。
9. 试着放纵自己,却总牵绊于过多的束缚,依循着规律生活的只是一具失去灵魂的躯壳。
13.积极的人生态度作文 篇十三
也许是一些原本并不是非常在意的小事,就是在自己认为无足轻重的时候,一点点地积压着,悄然无息地默默影响了自己的心态。等到发现的时候,那就是它们已经达到了一定的程度。
问题既然发现了,就要好好地深究挖掘出那些根源,一一地去打破,一一地去修复弥补,如果希望重新找回那种积极感觉的话。
这个答案是毋庸置疑的,我想积极的心态就像一缕暖阳,不过于炙热,同时又能给予温暖,哪有人不喜欢的呢?也许会有人说他喜欢阴暗,可能是个例,也有可能是他不敢正视自己内心对阳光的渴求吧。
这些问题的根源里,兼职收入与方向的不确定,也占了一定的比例,一直还悬而未决,只能一直在自我提醒自我督促;还有一个就新近学习的课程难度和力度都有点大,比自己原本以为的轻松容易的想像差距有点大,另外就是群内同学们的互动量太大了,有点跟不上节奏,这也加大了一种怕不如别人的压力感,即使可能人家大多只是在水聊,可一看那几百近千的聊天楼层,不爬又怕错过什么,爬又要不知花费多少时间生怕只是浪费时间。
还有就是因为兼职问题把之前的考试计划给打乱了,一时没能提起兴趣,这也是非常困扰自己的。
其实但凡能沉下心认真地思考一下,就能一一地找出问题的根源,如果不及时去解开这些结,只会让那一团乱麻消耗套住了自己的进取的心态。
14.苏轼的人生态度 篇十四
笔者最近读了美国著名作家阿尔伯特·哈伯德《自动自发》一书, 感悟颇深。《自动自发》主要围绕勤奋、敬业、忠诚、自信4种工作态度, 引导企业员工不断提高思想境界, 做到认清自我, 正视现实, 超越自我, 塑造卓越, 努力掌控自己的人生和命运。
勤奋是通向荣誉的必由之路。工作可以引发兴趣, 进而促成热忱和进取心;工作能够丰富思想、增进智慧, 进而改变人生。只要有勤奋的态度, 积极进取, 精益求精, 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和潜能, 那么, 无论你从事什么职业, 都是一种收获, 都不会感觉辛苦。
敬业是决定事业成败的关键。敬业有益于企业, 最终的受益者是自己。也许, 你没有义务要做自己职责以外的事, 但是, 你应该选择自愿去做。不管分内分外, 每天主动多做一点, 比别人期待的更多一点, 如此, 你才能超越平庸, 为提升自我创造更多的机会。
忠诚是完善人格的精神力量。事实证明, 企业中的成功人士, 除个人努力因素外, 企业提供的发展环境至关重要。用感恩回报培育自己的企业, 这就是忠诚。对于个人来说, 忠诚能够增强个人的魅力, 能带来自我尊重、自我发展;对于企业来讲, 忠诚能增强凝聚力, 提升竞争力, 并会因每个人的努力而发展得更好。
15.态度决定你的人生高度 篇十五
成功与失败者之间其实只是态度之差!成功人士与失败者之间的差别是:成功人士始终用最积极的方式去思考,用最乐观的精神和最丰富的经验支配和把握自己的人生;失败者刚好相反,他们的人生是受过去的种种失败与疑虑所引导和支配的。
有些人总是喜欢说,他们现在的境况是由别人造成的,是环境决定了他们的人生位置。这些人常说他们的想法是无法改变的。实际上,我们是谁并不是由周围的环境所决定的。说到底,如何看待人生,是由我们自己决定的。有一位纳粹德国某集中营的幸存者维克托?弗兰克尔说过:“在任何特定的环境中,人们仍然有一种最后的自由,就是选择自己态度的自由。”
马尔比·D·巴布科克说:“最常见的,同时也是最昂贵的一个错误,是认为成功有赖于某种天才,某种魔力,某些我们所不具备的东西。”可是成功实际上是能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的。成功是正确态度的结果,一个人能取得多大成功,固然有其他的因素,但更多的是受他自己的态度所制约的。
有积极的思维并不能保证事事成功。积极思维肯定会改善一个人的日常生活,但并不能保证他凡事都心想事成;如果你抱消极的态度,则必败无疑。我从来没见过取得持续的成功的人是抱着消极态度的人。
消极态度产生消极后果
我从来没有见过态度恶劣的人会取得持续的成功。
你现在所处的地位,所拥有的成就全都是由过去支配你思维的态度所决定的。消极思维的结果,形成一个受制于自己创造的消极环境。消极思维者就像把整个鸡蛋连壳吞下去的人:不敢挪动身体,害怕鸡蛋会弄破;又不敢坐直不动,怕鸡蛋会孵出小鸡。
长期的消极思维将会产生以下六种结果:
一、消极思维将会在关键时刻散布疑云
一个人在生活中总是寻找消极东西的话,最后会养成一些难以克服的坏习惯。即使有好机会出现,消极的人也看不到,更抓不着,他会把每种情况都看做是一连串的障碍。
障碍与机会之间有什么差别呢?差别主要在于人们对待事物的态度。被认为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的阿伯拉罕?林肯说过:“成功是屡遭挫折而热情不减。”拒绝接受消极面是一个非常好的对策,只有彻底考察了事物的积极面,养成积极思维的习惯之后,人们在关键时刻才容易做出明确的决定。
二、消极思维有传染性
跟消极思维者相处得久了,你就会受他的影响。
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聚在一块的人会互相影响,逐渐靠拢而变成一个样的人。
人们大概注意到结婚多年的夫妇行为会逐渐变得一样,甚至连外貌也相似,而思维方式的同化是最明显不过的了。跟消极思维者相处得久了,你就会受他的影响。接触消极思维者就像接触原子辐射,如果辐射剂量小,时间短,你还能活,但持续辐射就要命了。
三、消极思维使人悲观
所有事情都只是表面上看似很难;每件事情也都比你预期的收获更多;任何事情只要做对了,就会在最佳的时刻产生可能的最佳效果。
你大概也曾跟事事悲观的人接触过,譬如屋顶漏水,这种人就认定暴风雨就要来了。他们把人生看得一片灰暗,一副大难临头的样子,这些人的座右铭就跟墨菲定律一样。你大概听说过墨菲定律:“所有的事情都是看上去容易其实很难;所有的事情所需投入的时间也都比你预期的多;一切事情都会出差错,而且总是在最坏的时刻发生。”
相反的是我用麦克斯韦尔定律看待人生:“所有的事情都只是表面上看似很难;每件事情也都比你预期的收获更多;任何事情只要做对了,就会在最佳的时刻产生可能的最佳效果。”
信奉墨菲定律的人的消极思维最坏的一面就是:他们从错误的角度看待事情;而成功人士总是从最佳的角度看待机会,做出决定。
四、消极思维使希望泯灭
一旦对将来不抱希望,那么现在就激发不出动力。
一旦对将来不抱希望,那么现在就激发不出动力。消极思维摧毁了人们的信心,使希望泯灭。它慢慢地,不停地使消极思维者意志消沉,失去任何动力。
五、消极思维限制了人的潜力
一个人的行为表现,不能长期与他自己的自我认识相抵触。消极思维者不但老是想到外面世界中最坏的一面,而且也老是想到自己最坏的一面。
所罗门国王据说是世界上最明智的统治者。在《圣经》箴言篇二十三章第七节中,所罗门说:“他的心怎样思量事,他的为人就是怎样的。”
换言之,人们自己相信什么,就可能会有什么行为结果。人们不可能取得他们从未追求过的成就,也不会去追求他们不相信能够达到的成就。当一个消极思维者对自己抱着很低的期望时,他就是给自己的能力封顶了,于是,他成了自己的潜力的最大敌人。
六、消极思维使人不能享受人生
在人生的整个航程中,消极思维者一路上都晕船,无论眼前的境况如何,他们总是对将来感到失望。许多人信奉的是索姆定律:“凡是事情看起来有转机时,你肯定疏忽了某些东西。”
16.积极的人生态度作文 篇十六
今天是星期天,我没有学习,这让我妈妈很生气。她把实用摘要整齐地放在书桌上,找了一张凳子让我坐下来读我的作文。站在你这边思考。妈妈规定每天早上20分钟,想什么想什么,就是不要离开凳子。
迫于妈妈的威胁我只好乖乖地。听着窗外朋友们的笑声,心里感觉像小猫在挠。但我是弱势群体。耶!我别无选择,只能闭着眼睛抗议。
十分钟过去了,我妈对我的禁令还是没有解除。闭眼好没意思。我不得不仔细看看《实用文摘》,一篇关于它的文章吸引了我。不知不觉,时间过去了,我喜欢读书。
17.乐观的人生态度 篇十七
教学目的:通过生动的事例感召青年大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态度。正确对待生与死、苦与乐、荣与辱等人生课题,尤其是要有面对挫折的勇气。教学重点:如何面对挫折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用辩证的眼光看待生死、苦乐、荣辱等人生课题。教学方法:事例讲授、学生发言、课堂体验活动。主要内容:
一、人生态度的涵义和分类
二、乐观主义的人生态度
三、辩证对待人生课题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学内容: 引言
有限的生命历程中,汇聚着人世间的酸甜苦辣、悲欢离合,使我们的生活有血有肉、丰富多彩。在茫茫人海中,每个人都在谱写着自己的人生乐章。正由于不同的人面对人生采取了不同的态度,才谱写出不同的人生篇章。大学生是充满青春和朝气的年青人,积极面对人生是我们的主旋律,但时而也有消极面对人生的音符在我们大学生中发出。
一、人生态度的涵义和分类[ 1.人生态度的涵义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对作用于感官的对象,总会产生一定的心理反映。当其某一反映在一定程度上包括了认识、情感和意向三个要素时,就会表现为一种比较稳定的思想、兴趣和目的的心理倾向。这种心理倾向,在心理学上称之为态度。人生态度,就是指人们在一定的社会环境的影响和教育下,根据自我生活的体验,对人的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所形成的较稳定的自我心理倾向。它既是对人生的基本看法,又是指导自我人生活动的一种心理定向和行为表现。我们知道,人生在世,不可避免地要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他人打交道并与之发生各种关系。所以,人的一生会遇到需要、理想、信仰、学习、择业、友谊、爱情、家庭等许多问题。每个人都必须对人生中所遇到的问题一一做出回答,种种回答本身就包含着人生的态度。同时,在处理这些问题时,又会遇到许多矛盾。诸如生与死、苦与乐、福与祸、善与恶、荣与辱等等现实的人生矛盾。认识、了解这些人生矛盾,对这些矛盾做出选择,也包含着一种人生态度。因此,我们说,人生态度作为一种指导人生活动的心理倾向,必然人皆有之。只是由于每个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地位、社会环境不同,社会经历不同,所受的教育不同,在认识程度、情感体验和行为倾向方面也不尽一致,使得现实生活中存在着种种具体的人生态度。2.人生态度的分类
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把人生态度分为不同的类型。
(1)从内容上划分,人生态度分为政治态度、工作态度、学习态度、生活态度等。(2)从性质上划分,人生态度具有相反的两大类型:
一是悲观绝望的、消极无为的、无益于社会的人生态度。这种人生态度的实质在于,不能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不能理智地面对人生中的困境,太过于看重个人得失,经不起生活中失败及不幸的考验,对社会,乃至个人的人生不负责任,玩世不恭,虚度时光。二乐观向上的、积极有为的、有益于社会的人生态度。这种人生态度主要表现为正视现实,不怕磨难,积极进取,顽强奋斗,对生命的明天永远抱着美好的希望和憧憬,对个人的人生和社会的发展具有高度的责任感。这是一种健康正确的、符合人类社会进步发展需要的人生态度。
二、乐观主义的人生态度(一)乐观主义的涵义和表现 1.乐观主义的涵义
乐观主义是一种对人生做出积极评价,对人生充满美好祝福,不哀伤、不悲叹,并饱含激情的人生观。这种人生态度对人生的关注,重在人的生命活动的价值,敢于直面人生,不为个体生命存在与否而忧虑、而悲伤,他们追求的是理想,是希望,是生命的意义;这种人生态度总是能在人生境遇处在不良的、低沉的、恶劣的,甚至痛苦的状态时,给人以生活的鼓励与信心,使人在极度不幸中看到欢乐,并且无论何时,都使人能把握生命的光点,给生命以积极、坦然的意义。这是一种正视现实、积极进取、乐观向上、顽强奋斗的人生态度,是健康正确的、符合人类社会生活发展需要的人生态度。青年大学生要活出有意义的人生,就必须培养自己乐观主义的人生态度。2.乐观主义人生态度的表现
乐观主义人生态度包含积极进取开拓的奋斗精神,坚忍不拔的战斗意志,坚持和追求真理的高尚品质和热爱生活的乐观情绪。①积极进取开拓的奋斗精神是乐观主义人生态度在时代精神上的集中体现。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我们必须具有积极进取勇于开拓的奋斗精神,在人生实践中不安于现状,敢于冲破思想束缚,走出前人没有走过的道路。②坚忍不拔的战斗意志是乐观主义人生态度的内在力量。每个大学生的成长过程不可能都是一帆风顺的,当遇到不利和艰难的遭遇时需要锲而不舍、坚忍不拔,具有“出师未捷马失蹄,英雄无泪更奋起”、“千阁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见金”的坚韧性,才能成功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③坚持和追求真理的高尚品格,是保持乐观主义人生态度的力量源泉。真理是科学的精髓,掌握了真理,就有了力量的信心,就能在真理被窒息、被歪曲、被打击和压制的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保持乐观奋进的人生态度,挺身而出,不畏强权,视死如归,(二)正确对待人生挫折
人生千差万别,各自的道路和结果千姿百态,有的人一生辉煌,有的人一生平凡;有的先甜后苦,有的先苦后甜。然而千差万别的人生历程都有着某种共同的可能性,即都可能要经受人生的挫折。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看,挫折是指人们在某种动机的推动下,在所要达到目标的过程中所受到的障碍和因无法克服这种障碍而产生的紧张心态与情绪反应。在人生的实践过程中,挫折是难免的,尤其是正在学习过程中的大学生,由于自身生活经历和阅历的不足,挫折的发生更是难免的事情。挫折是同顺境相对而言的。同顺境共存于人生之中。挫折固然会给人们带来痛苦、打击,会给我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造成障碍。但同顺境一样,挫折也具有两重性,正如培根所说:“一切幸运都并非没有烦恼,而一切厄运也并非没有希望。”只要我们能够正确的认识和对待它,因势利导,充分利用挫折有利的一面,就能使坏事变为好事。因为挫折可以磨练人的意志,培养人的品德,可以使人克服狂妄自大和盲目乐观的情绪,使思想更符合实际。英国科学家弗里奇曾说:“人们最出色的工作往往是处于逆境的情况下做出的。思想上的压力乃至肉体的痛苦,都可以成为精神上的兴奋剂。”这说明“挫折乃是最好的老师”。巴尔扎克还说过:“世界上的事情永远不是绝对的,结果完全因人而异,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于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可见,挫折对人的影响结果取决于受挫人的态度。事实上,古往今来,许多杰出的人物就是历尽艰辛,在挫折中磨砺出坚强的意志,在逆境中不懈奋斗成就事业的。如孔子在失意的痛苦中写出了《春秋》,屈原在流放的痛苦中赋出了《离骚》,曹雪芹在家破的痛苦中完成了《红楼梦》。名人、伟人有挫折,平凡的人同样也有挫折。青年大学生可能在专业选择、学习考试、友谊、恋爱、婚姻、择业、身体健康等问题上遇到挫折。只要我们把挫折作为生活的大课堂,认真分析导致挫折的原因,理智地对待挫折,勇敢地经受挫折的考验,从中得到磨砺,就能成为生活的强者,使挫折变为动力。失败变为成功,进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坦途,取得最后的成功。
张海迪的人生充分说明了一个人对挫折的对待取决于其生活态度。生活态度积极的人,更能忍受痛苦和挫折;生活态度消极的人,却可能被消极的痛苦和挫折所压倒。最后成功的往往不一定是最有才华的人,而是能够忍耐、懂得克制和从不轻易放弃努力的人。人的一生不怕出现挫折,就怕不能正确对待挫折。一旦挫折产生,首先,要敢于正视挫折,要以一种正确的态度去面对它,既不要简单地怨天忧人,归之命运,也不要消极地逃避,自欺欺人。其次,要冷静地对产生挫折的原因进行客观的分析,才能找出解决的办法。最后,要积极地寻求恰当的方式方法战胜自我,决不能自卑、自欺和自弃。一位曾自杀的大学生说:“虽然生命有其趋向绝望、封闭、否定的一面,但只要我们坚持迎过去,前面依然是个天。我们要有一颗承受痛苦的心,坚持到发现我们对人生的一些貌似深遂自以为是的认识,其实那么远离实际不堪一击。在最绝望的时候,不妨吃了睡,睡了吃,哪怕先把生命寄存在痛苦之中。因为我相信,终有一天,你有能力重新把自己取出来,迎来新的生活。”只有热爱生活,有坚强意志力的人才能最终笑对人生!
三、辩证地对待人生课题
我们每一个人都希望在人生的旅途中得益于春风,让自己的生活充满甜蜜和快乐。然而,生活的色彩是五彩的,酸甜苦辣俱全的人生才是真正的人生。创维集团董事长黄宏生说道“人生的路只有躬行,才知其中的酸甜苦辣,畏惧困难,不敢前行的人比那些走弯路的人还不如”。因此,在人生的道路上不仅需要辩证应对人生挫折,还需要辩证处理生与死、苦与乐、荣与辱等重大人生问题。1.生与死 生与死是任何人无法回避的人生重大课题之一。著名作家毕淑敏与大学生谈生论死时说道:“人的生存就是一个走向死亡的过程。无论你有多么美好的愿望,多么奇异的幻想;无论人类怎样通过神话,甚至现代的克隆技术去追求不死,人的生命终究有一个限度。当我们思索这个向着死亡的存在时,便会感到与生俱来的焦灼和恐惧。不论你是年轻还是年老,每活一天,就是向死亡逼近一天。我们要面对这个现实,思考如何让我们的存在变得更有价值,更有意义。我觉得中国人太讲究生存的数量,而不在于生存的质量。但一个人的生命价值不在于它的长度,而在于它的深度和高度。尊严地活着和尊严地死去是一个人整体价值不可分割的部分。”在现实生活中,人们面对生死的态度却不同。持消极人生态度的人认为:“生死有命,富贵在天”;悲观主义者认为:“尘世茫茫,万事空空”,“人生如梦,价值几何”;厌世态度的人有的人死了,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但他已经死了。平凡者之平凡,在于他们的社会生命与肉体生命一同生死进退;伟大者之伟大,在于他们的社会生命远远超出于肉体生命的局限;渺小者之渺小,则在于他们的社会生命远不及他们肉体生命的分量。2.苦与乐
人生有苦也有乐。乐与苦是人们在人生实践中体验到的交织在一起的两种强烈感受。痛苦是人感到不幸、困难和失败的内心体验,快乐则是人幸运、满足和成功的内心体验。苦与乐相互依存、相互渗透和相互转化的。“祸兮福之所依,福兮祸之所伏”。人能通过痛苦,得到快乐。一个真正的生命强者,从不逃避痛苦,甘于接受磨难,从痛苦中创造成功,从成功中产生快乐、体验快乐、领悟快乐。创维集团董事长黄宏生对大学生们说道:“苏格拉底说,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快乐的猪,一种是痛苦的人。我想,痛苦的人,或许才是人的本质。人应该有思想有追求,思想和追求,是人走向成功必备的,但也给你带来痛苦,比如多条道路上的徘徊,失败的打击,对未来的忧虑等,相对于猪的生活,都是一种痛苦,这痛苦可能是心灵上的,也可能是生存上的。要想成功,就要有承受痛苦的准备,成功的起点是失败,成功是由失败累积成的。敢于选择做‘痛苦的人’,敢于承受事业的压力、烦恼和忧愁,任何时候都自强不息,是一个人成功不可缺少的条件。”张海迪说:“我很痛苦,可我一样可以让别人快乐”。“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没有痛苦的体验,哪来快乐的享受?只有不畏劳苦与艰辛沿着崎岖的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能真正感受到无限风光在险峰”的喜悦!青年大学生应该正确对待生活中的苦与乐。人生充满着竞争、紧张和艰辛,生命的形式是痛苦的,但生命的内涵都是快乐的,人们能体验到生命奋进的意义,能理解到人生成功的价值,虽苦却甜。普希金曾说过:“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忧郁,也不要愤慨!不顺心的时候暂时容忍,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就会到来。” 3.荣与辱
【苏轼的人生态度】推荐阅读:
苏轼的人生启示10-04
人生态度的类型06-22
人生态度的名言12-27
我的人生的态度11-16
佛教徒的人生态度06-16
关于积极人生态度的名言06-29
关于人生态度的专题讲座08-30
以积极的态度面对人生12-16
思维的态度决定人生的高度12-03
高考是人生态度的试金石美文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