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校园文化建设

2024-11-26

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精选10篇)

1.小学校园文化建设 篇一

XX小学平安校区校园文化建设汇报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

大家好!欢迎各位领导莅临我校检查指导工作,希望各位领导、专家给我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提出宝贵的意见。

我校一直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学校发展中的一个重要主题,通过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来达到学校的育人功能。尤其是新教学楼的投入使用,更使我们的校园文化建设有了质的提升。现将我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情况向各位领导做以汇报:

一、成立组织机构,明确分工,加强协调

学校成立校园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副校长室,负责处理日常工作,领导小组成员是全体领导干部,结合各自的分工以及校园文化建设的各项指标,明确分工,各负其责,紧密结合我校教育教学实际,齐抓共管,积极开展校园文化建设。

学校制定了《XX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总体规划方案》,明确了校园文化建设的总体目标,追求“主题鲜明化,学校特色化,促进师生和谐发展”的建设理念,搞好校园的绿化,墙体的布置,地面的整修,力争让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具有人文性,都能自然地成为育人的理想场所,让师生的教育行为与校园文化展现和谐之美。

二、加强校园环境建设,优化学校环境文化 校园环境是一个学校的门面,也是学校管理水平的体现。为此我校从绿化、净化两个层面加强校园环境建设,力求做到环境育人。

1、校园绿化。新教学楼投入使用后,我们立即开展校园绿化工作,教学楼前新建两个花池,种植了小叶黄杨、丁香树、小龙柏等绿化树木,并进行了精心的修剪。楼前广场的西侧修建了一个大型的花坛,种植了月季、石榴、黄杨、木槿、紫叶李等花木,并种植了草坪铺底,在花坛的中央种植了两棵造型精美的松树。在楼前广场的北墙,整面墙边都种上了木槿花,校园北墙和东墙边共种植了12棵合欢树, 达到了整个校园春有花,夏有荫,冬有绿的怡人景色,让师生感受到校园的美丽。

2、校园净化。学校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将校园划分区域,分到各班,学生每天两次打扫,保持校园的干净整洁。教学楼内各教室由学生上午、下午预备铃前打扫完毕,楼道分包给临近的班级,由学生轮流值日,负责保持走廊地面的卫生,上课后由两位保洁员再拖地,时刻保持走廊的整洁。

三、重视人文文化建设,提高校园文化品位

“学校处处体现教育”,我们力求让校园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体现出学校的文化特色。站在学校大门口,教学楼顶“XXXXXX”几个大字格外引人注目,这是我校的办学理念,体现师生在美丽、和谐的校园中幸福的工作、学习、成长。走进校园,东西两面墙体文化光彩夺目,这是今年暑假期间,我校绘制的以国学经典为主题的东西两面文化墙,文化墙呈现出传统经典小故事和经典的《论语》诗句,使学生深受经典传统文化的熏陶。走进教学楼,映入眼帘的是主题墙和副主题墙,主题墙以书本为背景,体现了学习知识的重要性,在书本之上,又有学校的的“三风一训”,以此来表现学校不仅教会学生如何学习,还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副主题墙上承载着我校美好的办学愿景“XXXX!”。走在教学楼宽敞明亮的走廊内,会看到各楼层按年级学生特点设计走廊文化:一楼为行为习惯、二楼为礼仪教育、三楼为读书学习、四楼为科技创新。并且各楼层北面立柱上悬挂着代表我校特色的剪纸作品,从而形成了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进一步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我们把“礼仪”课程作为我校的校本课程,纳入课时,通过“课堂明理,课下实践,生活养成”的思路,使学生完善人格,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特别是我校开展的“三队三讲”规范化教育,形成了我校“礼仪”教育的一道亮丽风景线。“三队”是:我是少先队,进校轻声慢步排好队,上学放学站好队;“三讲”是:文明、礼貌、讲纪律,不争不抢讲秩序,礼让三先讲安全。每个楼层都设立了红领巾监督岗,少先大队队员轮流值勤,负责监督学生课间行为。

四、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展示学生成长足迹

班级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织部分,与每个学生的学习生活息息相关。走进每间教室,同样感受到墙面文化所带给的教育气息,一幅幅学生作品,一句句温馨的标语,与同学们一张张幸福的笑脸,融合成一串串和谐的音符响彻教室的每一个角落。我校的班级文化有固定板块和个性化板块组成,固定板块包括悬挂《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时时提醒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悬挂应急疏散演练示意图提示学生发生危险时及时寻找合适的路线逃生;悬挂24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醒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会做人,报效祖国。个性化板块是各班的黑板报和学生作品展示栏,由各班根据学校每月的德育主题,自行确定内容,要求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让每个学生都有表现和展示的机会,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学习积极性。

总之,我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取得了点滴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比如:运动场院墙还是原来的石头墙,我们研究过几种方案进行美化,但还是最终没有确定最佳方案,我们将尽快解决。今后我们将继续完善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其教育功能,使每位师生在学校中深切感受到学习、工作、成长的幸福。

2.小学校园文化建设 篇二

他们的科研之路是怎样展开的?他们的优异成绩是怎样获取的?这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

1999年9月, 由中华诗词学会、华中理工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央电视台共同举办的全国第十二届中华诗词研讨会在武汉召开, 大会的主题是“让诗词大步走进大学校园”。这在古诗文教学刚刚起步、中华经典诵读还未大力开展的中国教育界, 无疑是一个“大胆的创举”。这对刚刚上任一年、正感到校园文化建设无从抓起的房玉喜校长来说是一个莫大的惊喜。他想, 中国是诗的国度, 从《诗经》《离骚》到唐诗宋词元曲再到现代诗歌, 诗词歌赋始终是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的主流。可以说, 诗歌早已铭刻在国人的心灵上, 流淌在国人的血液里, 融化在国人的生活中了。为什么不可以用优美的诗歌去美化我们的校园、去净化学生的心灵, 让学生们有一个诗意的未来和诗意的人生呢?想至此, 一个词蓦地闪现在他的脑海里——诗辅教化。

他认为, 诗辅教化是培养国人人文素养的优秀传统。它以中华传统诗词为内容, 通过诵读、吟唱、创作, 对国民进行理想志向、爱国情感、公正诚信、关爱他人、奋发进取等人文素养教育, 使之成为既正直敢为又温柔敦厚的国家公民, 使之成为具有建设和谐社会必备的品格素养。诗辅教化能纯洁人的心灵、塑造人的性格、锻炼人的意志、提升人的道德、培养人的情操、美化人的思想, 使人成为“善之善者也”。自此, 拥有深厚古诗文功底的房玉喜校长开始了他的“立体诗化”校园文化建设“三部曲”。

一、满园尽是读诗声

在进行经典诵读的同时, 房玉喜校长组织部分语文教师对浩如烟海的古诗词名篇进行精挑细选、仔细分类, 然后交给学生。

每天清晨, 由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经典诵读, 要求学生将诵读的内容抄在“诗词欣赏与积累”专册上, 并试着改写成现代文;每天放学, 学生都诵读着诗词名句离开学校;每周一升旗仪式, 都成为了学生进行短时轮诵展示的舞台;学校每月举行一次“诵读竞赛”, 每学期举行一次“诵读状元赛”。通过这些措施, 极大地激发了学生诵读古典诗词的积极性, 也使“满园尽是读诗声”成为了济南市长清区石麟小学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二、谱得新诗传古韵

在全校形成了读诗、吟诗、品诗、赏诗的浓郁氛围后, 房玉喜校长又一次进行了深度的思考。他想,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只让学生读、吟、品、赏还是远远不够的, 要让学生深刻地体味诗词的三味、探寻诗词的精华, 并将之内化在心灵深处, 还必须让学生在生活上寻源头, 在创作中悟真谛。

思路是出来了, 但具体应该怎么办呢?凡事讲究一板一眼的房玉喜校长来了个曲中套曲、环上扣环。

首先, 他重新拿起了诗词创作的笔, 开始了严谨的思考和亲身实践。不论是工作、生活、读书、旅游, 还是外出开会, 他都时时揣着小本本、动着“老”脑筋、拿着“烂”笔头、写下一片心。几年下来, 他创作了大量的诗词作品, 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经验, 先后结集出版了《卿云集》《凌波集》两部诗词集, 并被山东省作家协会吸收为会员。

其次, 是动员教师搞创作。慢慢地, 在校长的感染与鼓励下, 学校的许多教师也拿起笔, 并逐渐形成了一个以创作格律诗词为主的创作圈子。教师的诗词作品陆续在各级刊物上发表, 也有结集成书、正式出版的, 并有4名教师先后被省、市作家协会和诗词协会吸收为会员。

在教师中培养起这种诗词创作的潜力与创作激情后, 学校又在学生中开始了诗词鉴赏与创作的大胆尝试。他们先从四、五、六年级学生开始, 采取自愿报名和班级选拔相结合的形式, 先后成立了以学写格律诗为内容的“兰石”文学社、以学写现代诗为内容的“君之”文学社和以学写中华楹联为内容的“雏韵”文学社, 并遴选出有一定水平的教师担任辅导教师。校长房玉喜亲自担当了“兰石”文学社的辅导老师, 风雨无阻地指导着学生和部分教师进行着格律诗词的创作。

在进行了一段时间的诗词基础知识教学后, 教师开始引导学生进行格律诗祠的创作, 从确立内容、适用格式、选择韵部、平仄规律、对仗要求、确定题目等方面对学生进行了细致的指导, 学生也逐步学会了创作、学会了思考, 创作热情被逐渐激发起来。

如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强烈地震后, 谯凤雅同学奋笔写下了七绝一首:“地震无情万户坍, 同胞蹙陷死生间。一方有难八方助, 众志成城度难关。”当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到济南站时, 董盼盼同学创作了《渔家傲·观“祥云”火炬济南站》:“十里长街花烂漫, 人河旗河夹海岸。圣火传来争挤看, 齐声赞, 欢呼声浪冲霄汉。火炬济南开新站, 百年梦想今实现。气象宜人云雨散, 真如愿, 熊熊火焰千年灿。”

诗词文学社的成功创办和良好发展, 让学校的领导和师生们尝到了甜头。为了做到以点带面、全面铺开, 从2008年秋季开始, 全校各年级每周拿出一节课的时间, 利用学校自编的《格律诗词创作基本知识》, 对全校学生进行诗词基本知识的培训。在教学过程中, 学校坚持实用性、创新性和语文性相结合, 将教学重点立足在“注重意会, 讲究神韵, 侧重感受和体验”上, 逐步探索出了适合整套教材的基本教学模式:“营造气氛、启迪诗思——体验过程、感受诗情——品味生活、赋以诗意——自主创作、形成诗语”。

校本教材开发和活动模式的形成, 为师生的诗词学习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目前, 不仅文学社的学生会写诗填词, 全校学生, 不分年级与性别, 也都逐步地掌握了有关的知识, 学会了初步的诗词创作方法, 人人读诗祠、个个会创作已在石麟小学形成了风气。师生的诗词作品被引入班级文化、挂上主题长廊、缀在花坛景点、发在《石麟报》上, 并有数千作品散见于国内的正式报刊上。

三、诗化生本进课堂

每一个人其实都是诗人——诗情、诗意、诗心、诗性潜藏在每一个人的心中。从性善学的角度看, 小学生与生俱来就具有潜在的诗歌创作能力, 关键是看教师怎么去挖掘他们的潜能。

教学改革的主阵地是课堂, 而语文教学又与诗词教学密不可分, 因此, 搞好“立体诗化”校园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

经过几年的“诗辅教化”教学改革实践, 经过几年的思考探索, 济南市长清区石麟小学的领导和教师们, 将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总思路, 定位在“诗化生本”上。

所谓生本, 就是以学生为本;就是一切为了学生, 为了学生的一切;就是课堂教学中要围绕学生开展教学活动, 包括思、行、动、说等一切活动。所谓诗化, 就是要让语文教学具有诗情画意。语文教学中不仅要充满诗意的语言、诗意的活动、诗意的思考、诗意的交流, 还要充满诗意的情感、诗意的关怀、诗意的教师、诗意的学生, 诗意的一切。而要做到这一点, 就需要教师在课前诗意地进行课堂教学预设, 并写出诗意的教案;在教学中与学生进行诗意的对话, 鼓励学生在学习中诗意地生成, 激发学生诗意地表达;并逐步达到使教师诗意地生活、诗意地工作、诗意地教学, 使学生诗意地学习、诗意地写作、诗意地发展。

由于有数年“立体诗化”校园文化建设的经验积累, 有浓郁的诗词文化氛围, 也由于教师和学生都能读诗、写诗, 他们的“诗化生本”课堂教学改革搞得有声有色、卓有成效。不论记述文、说明文、寓言故事、古诗文, 还是听说读写, 他们的课堂教学都搞得像清风明月, 像小桥流水, 像画里乡村, 像山野牧笛……而其中最有特色的, 则是读写教学。

听、说、读、写是语文教学的四个要素, 但搞好语文课堂教学的关键是什么?济南市长清区石麟小学的领导和教师认为, 是读、是写, 是关爱学生生命发展的读写结合。于是, 在坚持立足诗意语文教学的基础上, 他们把语文教学与诗词写作有机地结合起来, 确立了“激趣预习——自主感悟——小组交流——个性展示——精彩点拨——读写拓展”的“自主、对话、拓展”六环节课堂教学模式, 并诗意地形容为:小溪潺潺载桃花——远山深画一重重——画屏指点先有情——融情化意有新声——拨云见日绘心图——放眼山外诗意浓。

第一步, 教师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对文本进行预习, 就像多条小溪淙淙流来, 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会有一些自己的发现和见解。第二步, 学生对文本进行自主感悟。这一过程中, 学生对文本进行了有意义的解构, 但还会有疑问, 还存在朦胧的感觉。第三步, 小组交流时, 好像面对一幅画屏, 你指我点, 纷纷发表见解, 进一步建立对文本的感情积累。第四步, 在有自己个性特色的展示中, 学生已经形成了初步的对诗的意境的整体感悟。第五步, 教师针对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进行精心点拨, 让学生感受文本的精彩。第六步, 师生共同读写拓展, 侧重于学生的诗词创作训练, 先读后写、读写同步、先写后读都可以。然后师生共同对他人作品进行认真评改, 鼓励学生积极创作超越文本的作品。随着的年级的升高和学习的深入, 学生不但学会了改写记叙文, 说明文、古诗、寓言等文体都可以改写了。

这一课堂教学模式的最大亮点就是第六环节的文本改写, 并坚持课课进行。师生共同参与以文改诗、以诗改文的活动, 不仅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写作技巧, 也使学生的学习能力、鉴赏能力与创作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如席玲玲老师根据课文改写的《忆江南·乡村傍晚》:“傍晚美, 檐下娇嫩花。向晚微风伴烟去, 归巢鸟儿叫叽喳。天边散红霞。”用词的意境表现了课文的意境美。刘少花老师的《鹧鸪天·田园杂兴》:“石径徐行访落花, 旧年青影已抽芽。清风陌上初逢霁, 余晖枝头欲变霞。春事到, 计桑麻, 炊烟起处入犁耙。儿童散学趋篱下, 遍数花枝又种瓜。”描绘出农家一派忙碌春事的场景。周慧老师根据《卖火柴的小女孩》改写的《诉衷情·叹悲苦》:“行人披雪步匆匆, 年夜欢笑浓。满兜火柴谁买?孤影凄风重。火柴燃, 弱光中, 与亲拥。世情悲惨, 眷恋无由。身卧雪中。”令人很快陷入对小女孩的同情里。田海霞老师的《相见欢·读<老人与海鸥>》:“天天往返海滨, 送餐殷。一式一招皆被海鸥亲。送别意, 排队祭, 苦呻吟。别是一番滋味碧海心。”抓住老人与海鸥交流的点滴细节, 表达了“被海鸥亲是因碧海心”的真情实意。

教师改写得美, 学生也毫不逊色。如六年级十一班伊扬同学改写的《十六字令·匆匆》:“颓。似箭光阴吾盼追。无踪影, 君莫毁于随。”与邱函同学改写的七言诗《匆匆》:“燕来柳青春又回, 岁月流转不复归。朝看春水向东流, 暮看秋日西天坠。旧日如烟风吹乱, 昔辰似雾影难追。劝君读书须趁早, 人生能得几轮回。”有异曲同工之妙, 既有对文本的感悟, 又有对人生的思考。郑光梁同学根据《中华少年》改写的七律《中华魂》:“黄河九曲历霜寒, 莽莽昆仑立天间。刚劲端庄方块字, 如歌如画宋词篇。今来古往皆知晓, 黄色皮肤不改颜。中秋佳节寄思念, 端阳赛舟荡波澜。熊熊星火烧七月, 噩梦雄狮复航船。热血复苏千秋土, 雏鹰乳燕翼蹁跹。五十六朵鲜花放, 装点祖国大家园。世界奇葩荣后世, 五千文化记心田。”则写得大气开合, 荡气回肠, 是对文本的超越式表达。

一粒沙中看世界, 半壶水中煮江山。仅此一斑, 我们就可以看到石麟小学的语文课堂教学是何等的诗意, 何等的生本!

四、无边光景一时新

从最初的古诗文吟诵, 到诗辅教化、诗词创作, 再到“诗化生本”语文课堂教学和“立体诗化”校园文化建设, 济南市长清区石麟小学的诗教改革已经走过了整整十个年头。十年的风雨, 十年的磨练, 已使这所百年名校“旧貌换新颜。”

它成就了一批教师:全校的语文老师个个都是诗词创作的“高手”, 其他学科, 如数学、品生、品社等学科的教师中也不乏“诗人”“词家”。许多教师的作品被正式发表, 许多教师的经验广为流传。

它成就了无数学生:每期的《石麟报》和《诗林》校刊上都刊登有五六百篇学生的习作, 五千余篇学生诗词作品被正式发表。学生们在诗词的海洋里诗意地学习着、生活着、成长着。

它成就了一个校园:学校一草一木、一石一水、一壁一牌, 无不贴上诗的品牌, 教室里、走廊上、餐厅里、场院中, 处处充满诗的意境, 甚至连空气中都处处洋溢着浓浓的诗意。

它成就了一片文化:教师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无不在诗意地开展着。

它成就了许多家长:学校格律诗词诵读与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 赢得了家长及社区的认同与支持。家长们保持着高度的信心和热情, 与孩子一起读、背、写, 这不仅拓展了“诗辅教化”的空间, 也使许多家长学会了读诗和写诗。

它成就了一个社会群体:在一个仅有53万人口的县级区里, 石麟小学就有五千多名学生, 占了全部人口的1%。五千多名学生, 影响着五千多个家庭。一批批学生走来, 在诗意的环境里成为“诗人”, 一批批“诗人”走上社会, 影响着一批批诗意的家庭。长清将在诗意里发展, 长清将在诗意里走向辉煌。

莫道山花谁栽出, 春风应是播种人。饮水思源, 这一片诗意该归功于谁?

3.云溪小学校园足球文化建设 篇三

关键词:云溪小学;校园足球;文化

2009年北京召开了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联合主办的“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会议”,为贯彻阳光体育的精神,会上制定了《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实施方案》。在这样的背景下,我校确立了将足球作为特色体育项目的方针。作为一所农村小学,取得这些成绩是不易的,这与我校积极推进足球文化建设是分不开的。如何进一步推进校园足球文化建设,将我校的足球文化做成响亮的品牌,这是我们接下来需要冷静思考的问题。

一、校园足球文化建设

1.校园足球文化的内涵

校园足球文化指的是学生通过学习足球运动的基本知识和技术,从中得到德、智、体、美、劳等综合教育,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丰富学生体育文化知识,拓展知识面,逐步形成以足球教学为主导,以课外足球活动为依托,多方协调配合,全员积极参与,健康、积极和向上的校园足球文化氛围。可以说,校园足球文化是一种具有自身独特性的文化系统,是学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

2.国内外校园足球文化建设方面的成功经验

(1)国外的校园足球

英国和德国都是足球强国,两个国家都十分重视青少年的足球教育。德国的足球文化氛围浓厚,俱乐部体制成熟,商业化运作到位。德国少年学生的足球训练主要是在俱乐部和体育学院进行的,他们注重对学生自信心和兴趣的培养。而英国的校园足球更是已经建立了完善的制度。依照英足总社会青少年和校园足球管理小组制定的社会青少年和校园足球开展管理手册,当学校举办普及性的足球活动时,指导老师不能是体育教师,也就是说,英国学校里带着学生踢球的老师,很可能是教数学、英文、自然科学的,除非学校足球队的教练才有可能是体育老师。并且在英国学校,老师教足球必须先通过考核。他们要接受英足总相关机构的培训和考核,考核通过后获得资质证书,才能在学校教足球。这确保了足球老师具备相应的足球技术和运动能力。这些,都是我们校园足球中所欠缺的。

(2)富阳春江小学足球

杭州富阳春江小学足球队始建于2000年,于2009年,成为杭州市首批校园足球定点学校,2012年桐庐春江小学女子足球以全胜战绩夺得了全省冠军,并因此被评为浙江省体育特色(足球)学校。春江小学的成功不是偶然,他们在推动校园足球文化建设上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经验,通过走访调查,我发现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创新机制,保障足球项目良好发展。他们为了使学校足球运动规模大、上档次,把足球运动项目办成学校特色,成立了校园足球运动项目领导小组,由校长、副校长任组长、副组长,校领导亲自带头。同时,组织业务骨干全方位、多层次地研究和寻找制约足球发展的瓶颈和推动足球发展的支点。最大胆的是,他们采用俱乐部建制普及足球运动,让更多的学生关注足球,参与足球,从中享受快乐。

②落实课程,为提高学生足球技能奠定基础。在不改变国家课程计划的基础上,桐庐春江小学坚持每周三节体育课,广泛提高学生的足球技能,并邀请专职的足球教练对体育教师进行培训指导,组织体育专职教师编写了校本教材——《快乐足球》。

③举办特色活动,为校园足球开展提供载体。桐庐春江小学有一系列的足球特色活动:发挥学生特长的空间站的足球社团、展现足球精神大舞台的“校长杯”足球联赛、展示学生个性的T型台的足球节,各类足球特色文化活动的举行为球员个人精彩技艺的展示提供了平台,培养了一批足球苗子。

二、我校加强校园足球文化建设的措施

鉴于杭州富阳春江小学等一些学校的成功经验,我校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以下相关措施,来加强校园足球文化建设,浓厚校园足球文化氛围,夯实足球文化基础。

1.引入俱乐部机制,保证足球良好发展

扬州市教育局发布了《关于开展2013年扬州市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的通知》中提到2013年上半年,扬州市在宝应试点筹建市青少年校园足球俱乐部,分设小学C级、初中B级、高中A级三个部分,年底前于全市推广。可见校园足球俱乐部制已成为一种趋势。因此,我校也顺应潮流,成立校园足球俱乐部,由校领导牵头,全员参与,这也是我校足球走向市场化的必然之路。

2.采取各种途径提高学生对足球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激发学生参加足球活动的兴趣,彰显校园足球文化的特色,我校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身心发育规律,在适当简化足球规则的前提下,制定了一系列足球方面的趣味活动。例如,颠球比赛:在1分钟内看谁颠球最多;远射大赛:在2/3场地位置上的3个平行位置射门,要求球在不落地的情况下入门,看那一队进球最多;三人带球闯关赛:三人一组,每人带球闯障碍物,最后一名队员完成射门,三名以接力形式完成,最快到达终点并完成射门的组为冠军。

3.建设校园足球文化阵地

加强校园足球文化阵地建设,改善内外部足球设施的建设。我校是一所农村小学,为了不给学校增加经济负担,我们设计了一些简单可行的办法来打造足球的文化阵地:(1)制订足球的校本课程——《我爱足球》;(2)保证每班每周至少一节足球课;(3)创建校园足球报,聘请学生为小记者,对学校的足球明星、足球竞赛等做定期报道;(4)创建足球文化墙和足球宣传橱窗,向广大师生包括家长系统地介绍足球的发展历史,足球运动的知识;(5)成立足球荣誉室,张贴和陈列我校的足球荣誉,增强全体师生的集体荣誉感,增强爱校、护校、强校的热情;(6)搞好文化课与校园足球的互动和互容,如,足球英语角,足球征文、足球知识抢答、足球主题的班会等,不仅要以球健体,还要以球促智,带动学生文化课的学习。

4.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体育教师,作为学校体育工作组织者和实施者,是开展校园足球文化的中坚力量。学校一方面邀请专业的足球教练来校对教师进行足球技术指导,一方面派代表去桐庐春江小学等足球试点学校学习先进的技术、经验。

5.制订科学合理的足球运动激励机制

为了更充分地调动班主任、任课老师以及足球教练的积极性。让大家都能感受到足球带来的成功与喜悦,足球带来的激情与快乐,学校要制订科学合理的足球运动激励机制,对在学校足球文化建设上有突出贡献的人员进行奖励。

2013年初,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要在政策保障、资金支持、联赛建设等多方面、多维度给予校园足球工作以更具体、更有力的支持。这给了我们办好校园足球更多的信心。面对过去的成绩,我们一定要不骄不躁;面对现今的困难,我们一定要不气不馁。借用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办公室副主任陆煜的一句话:“我们相信,校园足球工作将来一定会越来越好,也相信校园足球也一定会为我国足球的发展搭建坚实的塔基。”

参考文献:

[1]李建臣.普通高校实施体育教学创新的影响素质与途径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6):110-122.

[2]李丽.高校体育文化构建与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7(5):68.

4.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总结 篇四

为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学生全面发展的校园文化氛围,用校园文化陶冶学生情操,滋养学生心灵,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帮助学生不断地完善人格,使校园真正成为学生成长的摇篮,教师成就事业的舞台,更好地发挥校园的文明传承功能和文化创新功能,进一步优化育人环境,根据我校实际,总结如下。

一、指导思想

始终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树立科学发展观,从我校实际情况出发,以广大师生为主体,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文化创新为动力,以精品文化为目标,增强责任感、荣誉感和团队精神,创建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特色鲜明、主题突出的校园文化。

二、工作目标

坚持育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培养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以开展各种文明创建活动为中心,努力建设内容丰富多彩,格调健康向上,既充满生机活力又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校园文化,形成学校浓厚的文化氛围;通过校园文化建设评比活动,促进学生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健康协调发展,努力构建和谐校园。

三、工作要点

1、结合少年儿童的思想教育实际,突出师德、校风、学风、班级特色,按照学校要求,实现“提升校园文化品位,强化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达到让每一面墙壁会说话,每一棵树木能育人”的目标。

2、坚持全员参与,突出主体性和实效性,健全完善各项管理制度,营造学习氛围浓厚、创新意识强烈、身心愉悦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

3、强化校园文化管理。全校师生齐抓共管、互相配合,共同构建和谐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特色。

(1)从净化、绿化、美化入手整治校容校貌。

(2)创设各种文化设施,开辟文化长廊、宣传栏、黑板报、图书室和班级图书角等思想、文化教育阵地。

(3)搞好班级文化建设。

(4)张贴《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程行为规范》,展示学校的校训、校风、教风和学风。

四、工作措施

1、成立校园文化建设活动领导小组,领导、管理、协调文化建设工作。

组 长:陈家全、李振英 副组长:何淑宁、曾祥斌、于杰

成 员:彭 静、李卫东、乔雪梅、宋海洋、各年级班主任

2、坚持统一部署、全员参与、全面落实。

3、加大投入,保证校园文化建设的正常需要。

4、本着“追求品味,着眼实用性,科学性,合理性”的原则,搞好校园、班级美化,做到图文结合,使班级成为工作、学习、休憩的理想育人乐园。

(1)各班根据本班特点,师生共同制订目标、班训、文明公约,纪律、安全、卫生等管理制度,以制度促管理,以良好的班级纪律为保证,确保目标和计划的实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发动学生积极参与设计,让这一过程形成凝聚人心的过程,形成团结、和谐、奋进的班集体。

(2)让每一面墙壁会说话。各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有效阵地精心设计,教室的布置要兼顾共性与个性,创设不同的风格与追求,鼓励和引导学生参与班级文化建设,通过班训、班风、学风、教风的建设来体现隐性文化,体现班级特色,让教室成为学生表现自我,优化个性的场所。

(3)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班级文化活动,让师生寓教于乐。充分利用 “五一”、“六一”、“七一”、“十一”、“教师节”及传统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通过各种竞赛活动的开展和作品的展示丰富校园文化的内涵。

(4)与时俱进,开展系列教育活动,唱响和谐校园主旋律。对学生进行荣辱观教育;深入贯彻落实《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对学生进行常规教育。

3(5)充分发挥多媒体、黑板报、学习园地、宣传橱窗等主阵地作用;引导校园文化气氛健康向上,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扩大宣传阵地、宣传设施和宣传内容。

(6)通过采取定期检查、评价、奖惩等措施,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不断向纵深发展。

五、校园文化活动开展

我们学校以 “学校——教师、学生生命成长的乐园”理念贯彻整个校园文化建设,通过努力,逐步构建出具有“润之、励志、明智”的125团小学特色的学校文化体系,现总结如下:

一、营造优美的校园环境,以环境文化熏陶人、感染人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用环境,用学生自己创造的周围情景进行教育,这是教育过程中最微妙的领域之一”。

1、让每一堵墙都说话:

每个班级门上悬挂班级门牌(中队名称、班级学生姓名、课表、班主任照片、班级口号、时间表)教学楼一至三楼楼道悬挂弟子规、学生养成教育、新疆美景挂画。每一层楼道有一定的寓意,一楼东:文明就是美。一楼西:雅言传承文明。二楼西:好习惯成就一生。三楼东:祖国在我心中 三楼西:放飞梦想。每个楼道根据自己的特色设计了自己的文化墙。大厅里悬挂了教师照片墙、学生的美术作品、消防示意图。每个消防玻璃上配有温馨提示语。校园了有12个宣传 栏(学校简介、学校特色、德育、少先队、教学、文艺活动、消防、美术、体育、宣传语),东西教学楼墙体上画有体育线条人。主教学楼墙体上有四块弟子规,和四块宣传版面。厕所墙体上有激励学生的语言。校园逐步成为进行学习、探究、实践的园地,展示才能的大舞台。

2、让每个功能室都灿烂:

学校有塑胶跑道、篮球馆、计算机室、乒乓球室、图书室、美术室、舞蹈室、实验室、大队室等等,努力在齐全的基础上呈现学校亮点。

3、让每块绿地都芬芳:

学校修剪了林带,并在东教学楼后植了百余棵树,学校科学组还组织学生收集资料为校园内的树木花草挂上了“身份证”,使每块绿地都散发出知识的芬芳。

4、让每个班级都温馨:

学校为每个班级都配备雏鹰争章表,班级图书箱。学校积极开展特色班级的评比活动,班级环境文化建设的评比活动,一系列的举措,让班级文化呈现出个性鲜明,书香浓郁,温馨如家的特点。

二、健全人性化管理制度,以制度文化激励人、规范人

我们知道,要让制度真正深入人心,真正成为全校师生的自觉操守,在制度之外,还得靠文化。

1、学校管理人文化:

学校对干部管理进行目标化考核;对学校重大事项采取教代会商议的 形式;对校务公开实行网络化操作;对学校工作听取师生“金点子”;对学生教育管理采取家校“互动制”。

2、教师成长自主化:

学期末每位教师撰写一篇论文。通过自我反思对照总结,通过成长之星评比评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热情与持久的动力。

三、充实师生精神食粮,以精神文化引导人、提升人

二、健全人性化管理制度,以制度文化激励人、规范人

知名教授肖川讲过:“校园文化体现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这句话告诉我们:形式上的校园文化不是真正的校园文化,内化后的人的言行举止才是真正的校园文化。

1、图书进室:

学校采取各学科,各办公室,各班主任推荐书籍,阅览室每天下午为学生开放,为师生阅读提供方便。

2、校内刊物进社会各方:

学校《雨露》作文集、《德育报》从纸质校刊到电子校刊,从纸面互动到网络互动,内容不断丰富,影响不断扩大。

3、文明习惯进班级

学校利用广播向学生们传达世界高雅音乐、养成教育的弟子规。不间断的熏陶学生。学生人人弯腰主动捡拾垃圾,校园里干净整洁。学校不定期的宣传垃圾食品带来的危害,现在学生自觉主动的拒绝垃圾视食品。

四、开展丰富的校园活动,以活动文化培养人、锻炼人 德国著名的哲学家狄尔泰认为:体验—表达—理解,是生命的本体,尤其是人的体验最能表达生命的存在。

1、精彩主题月活动:

三月份举行雷锋月活动,各班级开展黑板报、手抄报比赛,红领巾志愿者去社区捡垃圾,同时让学生坚持做好事。四月份举行开展广播操比赛、毕业班去武警五支队九中队拉练、国防教育、各班级开展针对性的主题班会和队会。五月份举行趣味运动会、防灾减灾、安全教育活动。六月份举行庆六一汇演、游园活动、庆六一绘画展。七月份举行我的中国梦作文比赛、绘画比赛、手抄报比赛。九月份举行庆教师节手抄报比赛。十月份举行庆国庆歌咏比赛、建队日活动,不断营造“人人参与,个个提高”的喜人局面。

2、隆重节日典礼活动:

“三大节日,四大典礼”成为学校校园生活的重要内容。一年中,我们认真策划并成功组织“周一升国旗仪式、入队宣誓仪式、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富有创新地开展了“七彩六

一、感恩母亲、爱国诗诵会”。通过节日典礼活动不断积淀学校独特的文化内涵。

3、多样教师校园活动:

我们按照教师的业余爱好,每月安排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工会活动;我们遵循学校的历史,每年安排教师庆“三八联欢会”、“新春联欢会”,并在原由基础上,逐步“文化”起来,教职工篮球赛、乒乓球赛开展的如火如荼,同时增加教师的才艺表演。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提升”已成了教师的共识。

4、体育活动展风采

阳光体育每天1小时,每天下午1个小时的阳光体育运动。班主任老师负责学生安全,主要开展、跳绳、羽毛球、乒乓球、打沙包、踢毽子、踢足球、跳大绳、跳皮筋、篮球等等活动。校园乒乓球队屡获战绩,多次在金三角地区获奖。校园足球队在老师的训练下也初显成效。冬天的晨跑一直在坚持,早晨学生到校后,由班主任老师和体育老师负责。在校园操场上晨练,通过锻炼学生身体素质提高了,感冒的学生明显减少了。学校一直坚持两操(眼保健操)一课。

著名学者张文质说:学校文化是一条流动的河,需要在坚持中一代又一代教师共同积累、维护、调整与提升。我们相信,通过我们不懈的努力与追求,125团中学小学部将不断焕发她恒久的魅力。

一二五团中学小学部校园文化建设总结

5.金桥小学2013校园文化建设 篇五

-金桥小学2013校园文化建设

回顾2012,金桥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有声有色,摸索中前进。笑看2013,金桥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稳步上升,从容中前行。在2012年的基础上,今年金桥小学又在各个方向全面出击,铺开校园文化建设。

首先最抢眼的是第一届全校师生羽毛球比赛,热情似火的春夏也见证了如火如荼的羽毛球比赛。与以往将羽毛球当作课余运动活动不同的是,这次比赛由毕业于羽毛球专业的陈国坚老师担任比赛的专业教练和评委。老师和学生不但领略了运动带来的快乐,而且还接受了羽毛球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训练。

如果说羽毛球比赛考验的身体素质,那么金桥小学第一届棋类知识竞赛绝对是当然不让的智慧比拼。低年级的学生进行的是飞棋比赛,中年级的学生是围棋大战,高年级学生则是难度较大的中国象棋。一场比赛下来,学生们的棋艺不仅大大提高,思维方式也跟着转变。

还有考查学生基本功是否扎实的汉语言文字大赛。全体学生分年级进行不同类别的考查。低年级的小学生词汇较少,主要考查拼音与汉字间的转换。中年级学生考查成语解释和谚语,而高年级学生主要考查句子语病的纠正和写作。

6.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介绍 篇六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近年来,我校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作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我们把师生作为校园文化的建设主体,欣赏主体,发展主体,真正做到了“以人为本”提升了校园文化的品位,强化了校园环境育人的功能,有力地促进了学校工作的健康和谐发展。

一、物质文化建设塑造人

校园的物质文化环境是校园文化发展程度的一个外在标志,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是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对周围世界的美感,能陶冶学生的情操,使他们变得高雅。”环境可以造就人、培养人、改造人。所以,我们努力为学生创设一流的学习环境,发挥环境育人的功效。为此,我们主要强化了以下物质环境的改造:

(一)、是构建了长达近六十米的文化墙,此墙主要布在校内主干道的旁边。在内容上,主要分为二个方面,一是固定的起美化教育作用的内容,如学生守则与行为规范,名人名言及地图知识与风景名胜等;二是经常更新的学习与生活过程中的光荣榜样介绍,活动图片展览,还包括各类专题教育资料我们也制作成专版的展版在学校主文化墙上展示,如各类健康教育图片,法律宣传专栏等。这一内容丰富的文化墙壁主要由学校构建,其内容来源广泛,有上级下发的宣传资料,有本校制定的专题教育资料,有老师们集思广议搜集的内容等。其教育功能主要体现在让学生在室外活动与行走中被自动吸引过来,自主地学习。

(二)、是美化了学校花园。学校投入较大财力,将教学楼前后的花园变成了学生活动的乐园,休息的乐园,学习的乐园。我们的主要做法是:架设健身器材;改造花园地面;营造育人气息,比如学生在其中活动时,“乐园、乐苑、乐源”及“趣学、去学、趋学”等标语自然地进入学生的眼帘,时刻提醒学生要在学校里快乐学习,自主学习;至于“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的标语则处处告诫师生做人的基本准则。

此外,我们还在教学楼醒目处,在食堂饭厅,布置上了许多人性化、富于教育意义的名言等,使学生无论在学习场所还是在生活场所,都能自然接受文化气息的熏陶。

二、精神文化建设锻炼人

校园精神环境对学生的成长起着价值导向、智能发展、身心健康、审美陶冶、特长培养等方面的作用。它积极的整体功能就表现为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和人格和谐发展。因此,我们着力将校园文化建设向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深入推进。

1、把学生推向校园精神文化环境的建设主体地位。一所学校,光从外部看上去校园优美,环境宜人,文化氛围浓还远不够,关键还要看学校教育的对象——学生能否参与到内部文化的建设中去,能否自我丰富文化生活。为此,我们让学生自己动手建设班级文化及寝室文化。学校提供基本的纸张等材料的帮助,而学生则是设计者,建设者。现在,我们已出现了学校个个寝室与教室的墙壁都能“说话”的格局。

2、发挥课堂主阵地的育人功能。一是让课堂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教育教学要依据人的生命特征,遵循人的生命发展的规律和原则,促使生命走向更加完整、和谐与无限的境界。因而,课堂教学要通过受教育产生“心灵经历”的过程,获得对生命的真正了解,懂得对生命的珍惜,做有价值、有意义的人。二是让课堂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我们要求把教育教学内容从书本里、课堂中引向学生五彩缤纷的生活世界,让学生在生活世界里认识自己,发展自己,塑造自己。三是让课堂走进学生的知识世界。实践中,我们努力引导学生体验生活世界本身就充满知识和需要知识的道理,深刻领悟知识所蕴涵的生活和生命的意义,产生学习知识、运用知识、发现知识、获得知识的自主性、积极性、灵活性和创造性,把知识内化成内在的人格化的精神力量。

3、拓展兴趣活动项目,满足学生需求。学校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文艺、体育、科技、美术、书法、棋类和学科兴趣小组活动,有利于发现学生的特长,培养学生的兴趣,挖掘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发展。我们广泛开设兴趣小组,接纳有兴趣的每一个学生。学校每年设有“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庆六一文艺汇演”、“美术书法比赛”、“小学生技能素质竞赛”和“朗诵比赛”等活动,给有特长的学生一展身手的舞台,兴趣小组活动的效应极为显著,积极参加上级各项赛事,学校硕果累累,比如去年,以我校为主力的小学生代表队代表全镇参加区田径运动会,取得了女子组第一名,男子组第二名的好成绩。

4、提供劳动的机会,让学生参与劳动实践。我们将劳动实践有目的有计划地纳入开放性校园文化的建设中,使校园中发扬劳动光荣的价值观念,提高学生对劳动意义的认识,学会自理自立的本领,培养吃苦耐劳、艰苦朴素的品质和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美德,为学生今后从事社会劳动和参与激烈竞争打下基础。除在学校组织学生参加正常的卫生值日外,还引导学生自觉自主地参与必要的家务劳动,如洗衣服、叠被子、炒菜、洗涤碗筷、擦桌、扫地等家务,协助家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以培养学生独立生活能力。

7.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内容和方法刍议 篇七

一、环境文化建设要达到隐性育人效果, 把握潜移默化

环境文化是学校精神文化的直观显现, 直接表现出师生所处的文化氛围, 有较强的熏陶和感染作用, 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幸福成长, 同时也直接反映出学校的办学水平。环境文化建设的内容一般包括校园整体布局、建筑装饰、教学设施、环境的绿化美化净化及校园平安等。在建设的具体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要符合校本实际, 表达师生的共同意志, 做到“四性”。1.科学性。要整体规划, 合理布局, 与学校的精神文化主题相一致。黔江区实验小学校精神文化主题是“认同自己”, 学校的校徽、雕塑、教学设施布置、公共活动场所的美化等都无不包含着自主自信的文化元素。它让校内每一个人每时每刻都感觉到有一种“做自己主人”的情怀, 连学校的校树、校花都蕴含自信的精神。2.教育性。环境文化建设必须渗透思想教育的成份, 寓德育于环境文化建设中。建设的环境要有视觉冲击力, 让学生看到后能自觉产生一种内省、批判、自律的心理体验。3.艺术性。要精心设计, 严密组织, 使内容与形式完美结合, 富有艺术审美价值, 给人一种美的享受。4.经济性。环境文化建设追求艺术美及时代感, 是无可厚非的, 但却不可一味地追求时髦、高档, 应因地制宜, 因时制宜, 简洁、大方、经济、实用, 喻教于境即可。二要体现审美情趣及平安温馨, 做到“四化”, 即绿化、美化、净化、静化。要充分利用校园空间进行植树、栽花、种草, 将学校办成“园林式学校”。植树要错落有致, 栽花要高低相间, 种草要草花兼具, 宜地、宜时、宜人。黔江区实验小学的校花栀子花四季常青, 芳香素雅, 学校就将其种于教室两旁, 让学生常享芳香及新鲜空气。校园的美化还应表现在通过对校园环境的点缀所体现出的全校师生的共同思想、共同情感、共同的审美观等精神文化上, 如校园板报的内容, 办公室教室的布置, 名人画像、名言警句、艺术作品的悬挂等要体现激励、警醒与传神, 做到形美而神更美。师生都要亲历躬行, 保持校园环境的时刻洁净, 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并把好校门关, 保证师生安全, 保持校园永久平安温馨。三要体现共建意识, 做到人人参与。环境文化的建设不能由学校领导全部包办, 必须群策群力, 师生齐动手。方案要在校长主持下并广泛征求师生意见的前提下, 由学校领导集体决定。方案实施过程中, 要充分发挥集体、个人甚至家长各方面的积极性。需较大资费或通过积极努力尚不能解决的问题由学校负责解决, 其它的由师生自己动手完成。如:教室布置、栽花种草、卫生保持等, 都应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完成。

二、制度文化建设要注重全、细、严, 体现自我约束

制度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是学校教育的有章、有序和有效的重要保障。一所学校制度文化建设的全过程要先严后活, 即先用严格制度来强化, 而后用情境来内化, 才能达到“自我约束”目的。

在制度的建立过程中, 应充分发扬民主, 经过师生充分酝酿和讨论, 最后才以条文的形式定下来。学校的规章制度要体现三个特点:一是全, 规章制度应该是全方位的, 做到事事有章可循, 如行政管理制度、德育管理制度、教学管理制度、总务管理制度、内部体制管理制度等;二是细, 内容具体明确, 操作性强;三是严, 规定制度要严明, 体现赏罚分明。为了使广大师生了解和掌握各项规章制度, 可按适用范围将教职工管理制度及学生管理制度分订成册, 用知识竞赛等办法, 督促师生学习掌握制度的内容, 使大家明白应该怎样做, 不应该怎样做;怎样做是对的, 怎样做是错的;违反了规定要受到什么处罚, 符合条件将得到什么奖励, 从而形成自我激励、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制度文化。

为了提高制度的自我约束力作用, 有必要建立一个完善的管理网络。如对学校的德育工作, 可成立以党支部书记挂帅, 主管校长负责, 工会主席、德育处主任、团委书记或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年级级长、政治学科、品德与社会学科教研组长参加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 实行“四线”管理。以党支部、工会、团委 (或少先队大队部) 为主的第一条线, 主管师生政治学习, 组织师生开展各项政治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以主管校长、德育处主任、班主任为主的第二条线, 主要负责师生的一日生活制度, 师徒规范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贯彻落实;以团支部、班委会、少先队中队及各班值日生为第三条线, 主要负责日常行为规范的自查自纠工作;以校长室、德育处、公安局、派出所、学生家长为第四条线, 主要负责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教育及安全教育。有了德育工作的管理网络才能保证德育管理制度的落实。要强调的是这种管理网络的建设必须立足于职责, 从树立事业心和责任感入手, 职责明确, 考核到位。

三、课余文化建设要纳入课程体系, 促进个性发展

校园文化的载体主要是各种各样的集体活动, 其实这些集体活动也是一种课程。我们把它作为隐性课程编入学校课程规划里, 排进课表中, 供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选课学习。这样一方面克服了过去那种学科课程挤占学生自主活动时间过多的问题, 同时又做到尊重差异, 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但课外活动开展不能盲目随意, 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要遵循自主性、实践性、愉悦性、教育性原则, 做到“五有、四定、三落实”。即课中有计划、有教案、有记录、有成绩、有总结;课前定人员、定地点、定时间、定内容、并确保组织、经费、器材“三落实”。如学校的业余团校、学科兴趣小组、文学社、田径队、篮球队、小乐队、合唱队、舞蹈队、书法组、美术组等都进入课表, 由老师进行辅导教学, 按课程实施要求开展活动。二是学校在活动内容的选择上达到“六个要求”。第一要有思想性, 如青年志愿者活动、演讲比赛、各种评优活动等;第二要有知识性, 如学科知识竞赛、知识讲座、“三小”活动等;第三要有娱乐性, 如各种体育比赛、文艺汇演、游园活动、美术书法作品展、影视欣赏等;第四要有实践性, 如社会调查、社会服务、生产劳动、勤工俭学、军训等;第五要有多样性, 将全校性的传统活动如三月学雷锋活动、田径运动会、科技节、艺术节、元旦文娱晚会等一并纳入活动课程实施;第六要有选择性, 必须兼顾教育与情趣、知识与娱乐、活动与安闲、努力让学生根据天资所好、扬长避短, 各得其所, 各行其乐。在教学方式上变命令式为倡导式, 变禁绝式为诱导式, 变接受式为参与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创造条件, 让学生自己组织, 主动参与, 寓教于乐。

四、舆论文化建设要为良好校风形成服务, 重在疏导引领

集体是一个熔炉, 能把生铁炼成钢;也可能是个染缸, 给尚未成熟的青少年以不良影响。学生在集体中, 思想行为容易受到集体舆论的制约和同化, 心理学上称之为“从众心理”。因此, 学校要重视舆论文化的建设, 真正做到“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黔江区实验小学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培育学校的集体舆论。

1. 适当集体学校, 强化养成教育。利用校会、晨会、班会等集体活动, 通过看录像, 讲故事, 主题辩论会等形式组织学生学习国家政策法规, 学生道德行为规范, 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及明辨是非的能力, 树立正确的是非观, 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2. 加强“爱校”教育, 培养母校情节。向学生讲述学校历史, 成立校史展览室, 设计校旗校徽、制作校歌、统一校服, 使学从心灵深处自然生发出强烈的荣誉感、自豪感, 从而产生凝聚力, 为形成学校精神奠定基础。

3. 确定奋斗目标。根据学校个性化的教育理念和办学目标, 各班制定相应的班级奋斗目标, 帮助学生制定个人成长目标。并开展“争先创优”活动, 争先进个人、先进集体、先进学校;创优秀品质、优异成绩、优美环境。在全校形成一股比、学、赶、帮、超的热潮。

4. 强化学校“三风”建设。学校“三风”即领导作风、教师教风、学生学风。首先, 领导作风是关键。学校把加强个人修为, 提高自身素质, 在学校的各项工作以及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中发挥好带头作用。其次, 狠抓教师在学生中的表率作用。要求教师从精神风貌、道德修养、工作作风、学识水平到仪表风度、言谈举止、生活起居都起到为人师表的作用。由此, 教师逐步形成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和敬业精神。绝大多数学生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 乐学善思, 立志成才, 整个校园充满一种浓厚的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

5. 清除校园文化垃圾, 净化校园空气。禁止传阅不健康的书报杂志, 禁止学唱不健康的歌曲, 清理课桌、书本文具盒上的不健康的图画及语言文字, 消除消极文化的影响。

6. 举办专题讲座、主题班会、辩论会, 澄清模糊认识, 纠正错误观点, 引导正确舆论。

7. 发挥广播室、黑板报、阅报栏、宣传橱窗、图书阅览室、名人名言警示牌的作用, 定期更换内容。表扬好人好事, 同时批评错误的思想行为, 抑制歪风邪气。通过以上种种方法引导, 整个学校到处充满着正确的舆论气氛, 从而促进优良校风的形成。

五、人际关系文化建设要以学生为重点, 突出和谐宽松

和谐宽松的人际关系是一种较高级的校园文化。他不仅可以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 促进学生奋发向上, 健康成长, 还可以形成良好的集体意识。这种良好的集体意识产生的群体规范, 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是一种无形的巨大力量。

人际关系被称为人世间最复杂的关系, 学校也不例外。从横向看, 有领导集体的人际关系, 教师集体的人际关系和学生集体人际关系;从纵向看, 有领导和教师、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领导集体的人际关系直接影响教师间的人际关系, 教师间的人际关系间接地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

师生关系是学校教育过程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 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教育过程和结果。师生间只有建立和谐宽松的关系, 才能取得最佳育人效果。反之, 如果师生关系紧张, 甚至对立, 教师就很难对学生施加影响。为了创造和谐宽松的师生关系, 学校一方面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师德修养, 精湛的教学艺术, 良好的外表形象, 把“热爱学生, 尊重学生, 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作为教师的日常行为规范, 要求教师落实到育人的所有环节。另一方面, 要求学生尊敬师长, 勤学守纪, 把“尊敬老师, 做老师的知心朋友”作为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落实到学生学校生活的全过程。在此基础上, 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 学校呈现出了乐教乐学的生动局面。

学生间的人际关系, 既影响优良集体的形成, 也影响着学生健康成长。学校要求教师要有目的地加以引导, 以“自主”为基本思路, 强调同学间应自觉做到遵循守纪、理解、团结、互助, 克服嫉妒、自卑、自傲、自私的不良心理;做到充满自信、公平竞争、帮人所需、大度为怀;做到学习上互帮互学, 共同进步;做到生活上一人有难, 八方相助;做到纪律上互相督促, 互相提醒;做到思想上互相交流, 互相提高。在此基础上加大学生个体的心理和非正式群体的引导。在这种团结友爱、相互尊重的氛围中孩子们充分感受到了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带给他们的幸福。

参考文献

[1]曹学良.校园文化建设的现实意义和实施策略[N].教育信息报, 2007-02-27.

[2]欧建忠.关于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N].教育导报, 2007-01-27.

8.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探析 篇八

关键词:校园文化;精神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建设涵盖了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个层面,物质文化建设是营造学校文化氛围的直接体现,制度文化的建设是校园文化得以持续发展的有利保障,而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和主要内容。

一、构建特色鮮明的校园精神文化

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和谐宽松的校园精神文化可以通过潜移默化把外在的要求内化为校园文化主体的自我要求,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逐步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塑造优良的个性品格。

1.强化校风、教风、学风的建设

围绕学校的办学目标,激励全体师生致力于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的建设。通过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教师爱岗敬业、严谨治学和诲人不倦的良好教风,带动积极向上、勤奋好学的良好学风,从而进一步促进文明和谐、奋发有为的良好校风。可以通过召开学生代表座谈会,掌握学生动态,举办“优良学风,从我做起”主题班会、“志存高远,努力学习”演讲比赛等活动,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提升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开展师生交流座谈会等,助推学校“三风”建设,使整个校园充满一种浓厚的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

2.充分开发和利用学校资源的宣传功能

充分发挥广播室、黑板报、阅报栏、宣传橱窗、图书阅览室、名人名言警示牌的作用,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为主旋律,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情操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通过广泛宣传引导师生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情趣。还可根据学生兴趣特点,在不同时段设计不同的广播板块,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另外,橱窗、黑板报也是学校专题教育的宣传窗口,学校和社会的重大事件、评论及学生对专题教育的体会都能够在校内橱窗和黑板报中得到直接的体现。通过以上种种办法,使整个学校到处充满着正确的舆论气氛,从而促进优良校风的形成。

3.积极开展主题校园文化活动,提高学生素质教育

健康的文化活动可以使学生认识社会,认识国情,认识人性,可以满足学生求知、求乐的心理要求,对学生的道德素质起着潜在的影响。在校园里开展有特色的主题文化活动,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的张扬,有利于整个学校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素质教育,是致力于营造蓬勃向上、文明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必不可缺的。例如,坚持每周升旗制度,开展国旗下的演讲活动;每周一的班会、定期的校会、团队会等;对学生开展“五爱”教育;开展艺术节、读书节、科技周、环境日等内容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对学校的文化建设进行检阅。当然,学校也可以组织形式多种多样的文化团体,例如学生合唱团、器乐队、舞蹈队、书法小组、运动队、文学社、兴趣小组和学生社团,使广大学生参与其中,乐在其中,寓教于乐。

二、构建完善严谨的校园制度文化

校园制度文化体现了校园管理理念和管理行为文化。校园制度是为了保障学校教育的有章、有序和有效。目的是先用制度来强化,而后用情境来内化。俗话说:“不依规矩,无以成方圆。”学校应遵循教育规律,依据教育方针和教育法规,围绕培养“四有”新人这个核心,建立和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制度文化应当倡导人文管理,推行特色教学。积极开展“学生个性化培养”“和谐校园”“优质服务”等品牌创建工程,进一步强化干部职工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不断提升教学服务水平和师生的满意度。

学校的规章制度要体现三个特点:(1)全。规章制度应该是全方位的,做到事事有章可循,如行政管理制度、德育管理制度、教学管理制度、总务管理制度、内部体制管理制度等。(2)细。内容具体明确,操作性强。(3)严。纪律严明,赏罚分明。为了使广大师生了解和掌握各项规章制度,可按适用范围将教职工管理制度及学生管理制度分订成册,用知识竞赛或考试的办法,督促学生学习掌握制度的内容,使大家明白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怎样做是对的,怎样做是错的;违反了规定要受到什么处罚,符合条件将得到什么奖励,从而形成自我激励、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制度文化环境。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学生既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力军,又是行为主体,是校园文化的直接参与者。当今中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是比较差的,而优美的校园环境、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和谐的人际关系能培养学生较强的心理适应能力。学生置身于优美的校园环境中会感到心旷神怡而暂时逃离“神经紧张,甚至心烦意乱”的境地,在轻松的心境下,心窗打开,可增强进取心,从而自愿接受困难的挑战。丰富多彩的活动一方面扩大了学生的交往圈,使内向孤僻的学生合群并找到知心朋友,扩大胸怀;另一方面也使学生因沉浸在欢乐或业余爱好中,因注意力转移而冲淡和忘却不愉快的心理因素,从而促进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为以后走向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贺乐凡.中小学教育管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李钟陵.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D].华中师范大学,2000.

9.谈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 篇九

凌海市白台子镇中心小学

翟洪侠

摘要: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主要是通过学校环境文化、师生的精神文化、校园师生生活文化、校园师生心理文化、社区文化等几方面,提出当前农村小学建设校园文化必须结合本校的特点,深入挖掘各种有用资源,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

关键词:校园文化

校园环境

校园生活

校园心理

社区文化

文化建设

学校是传承和发展文化的重要场所,校园文化是学校师生通过教育与教学回答创造和形成的精神财富、文化氛围以及承载这些精神财富、文化氛围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形态,也就是说,学校的师生是校园文化的活载体。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因此,学校不仅要求每一门课程,而且整个学校生活的每一项活动都应渗透、弥漫着文化气息,都应具有共同的文化追求,特别在新一轮教育改革的实验活动中,加强农村小学的校园文化建设,使学校的课改工作能在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里进行,这将无疑推动课程改革科学有序、健康向前发展的内在动力。

校园文化是在学校这个特殊组织里,以学校组织成员为文化主体,通过组织内部的教学、科研、生产、生活和文化实践活动所创造出来的文化财富的总和。其中包括学校群体的价值观与准则、校史传统、习惯作风、道德规范、行为方式以及语言符号等,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组织、编码、加工、改造而形成的一种整体文化模式。它表现了学校的综合个性,简而言之,校园文化是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师生为主体,以课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并向外延伸的一种群体性的文化。它对学生的知情意行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对我们完成育人的任务发挥着积极作用。因此,创设一个良好、和谐、规范的校园文化氛围,应该成为课程改革中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它将直接影响到课程改革是否能向纵深发展的关键。做为农村小学,在建设校园文化方面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生命化的校园环境氛围的创建

生命化的校园环境氛围包括校园文化的外部环境和师生的精神文化。

(一)建设校园文化的外部环境

具有生命化的校园文化环境对人的发展的重要影响是不可低估的。在学校接受教育的青少年学生,生理、心理尚未成熟,可塑性大,模仿性强,辨析能力差,很容易受外部环境的影响。“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没有良好的教育环境,容易将学生引向歧路。历史上“孟母三迁”的典故,正说明了在一种文化环境熏陶下对人才成长的作用,作为育人阵地的学校理应创造一种适合学生健康成长的外部环境。长期处于某一校园文化环境正的师生,在这独特的校园文化熏陶下,会形成一定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如学校环境的美化,净化,绿化,不仅反映了师生良好的精神面貌,也反映了学校的校风,很难设想一个环境肮脏、秩序混乱的地方,能培养出合格的人才。作为一个管理者,在建设学校文化时,要善于创设一个宽松与高洁、明丽与清新的校园环境文化,使学校变得有吸引力,这需要讲求环境建设的思想性、艺术性、知识性、规范性、精心创设学生的学习、生活的各种场所,烘托一种浓厚的育人氛围。作为农村小学,有着优美的自然环境,但由于资金有限,可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来美化校园,可在校门口左右两边栽种两排树,建设两个花坛,在校门的外墙上题写几个醒目的大字,在与极具个性化的学校大门相衬,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好的,使人感觉到一种浓厚的校园文化气息。学校的两个宣传栏书写了课改的丝语,向社会家长宣传课改。在教学楼的栏杆上标有“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人”,体现了学校的课改方向。教室也应进行布置,黑板上方正中是国旗,国旗两旁写着“团结活泼,诚实勇敢”八个大字,体现了育人的目标,黑板的一侧安排了《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鞭策学生的日常行为。教师办公室的墙壁是《教师职责》、《班主任职责》应均有位置,明确规定了教师职责,把校规校训放在了显著的地方。黑板报的内容定期更换,建设校园文化长廊等,使学生时时刻刻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熏陶,同时学校周围栽种柳树、槐树,开辟了一条绿化带,每个班级前设置一个花坛,为校园增添了色彩,给人以秀丽清雅、生机勃勃之感。优美、恬静、整洁的校园,不仅给师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而且给人以艺术的感染和美的享受,发挥了育人作用。

(二)营造师生的精神文化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在学校营造一种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无疑会对师生心灵熏陶,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校园文化的载体主要是各种各样的集体活动。如果课业和正规活动挤占时间太多,学生就会感到校园生活单调乏味,并可能形成热衷于某些有害活动的潜流。因此,学校应适度的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作为学校管理者,要善于运用学校的种种设施,活用教学资源,以增多学生接触社会,了解大自然的机会,让学生畅游知识的海洋。“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知识就是力量”,这些前瞻性名言、古训,均为我们揭示出读书文化的重要性。农村小学的办学条件差,现在国家的“三优两平台”使农村小学拥有了一些新的硬件设备,还是远远比不上城市小学,但也应开展一些作文,数学、美术、音乐、书法、乒乓球等兴趣活动小组,使学生的特长得以发挥。开放图书馆里的图书资料,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用健康的读物吸引学生,正确引导他们,杜绝其他精神垃圾腐蚀学生。倡导学生写读书笔记,定期举行一些读书比赛。使学生在书本里学到的知识得到良好运用和发挥。支持鼓励学生自己创作班级小报;开展美术、书法、作文等比赛活动,同时,学校还根据学生的特长,为学生开辟名为《我最棒》的专栏,把部分学生的优秀作品展示在橱窗里的《我最棒》栏目里,以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营造一种“人人讲学习,人人爱学习,你追我赶”的良好学习氛围。

同时,利用每周一升旗仪式进行国旗下讲话,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行为规范教育、安全卫士教育、思想品德教育以及革命传统教育等,起到良好的效果。在教师中成立学科教研组,定期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开辟问题中心,充分利用一些闲暇时间,进行研讨。通过这些群众性组织的构建,既能把师生的注意力转移到健康上来,又可以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加强校园文化设施建设。内容丰富形式活泼的少先队活动,是主要的载体,针对这一特点学校还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的班队活动,充分展示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以模范作用鼓励学生,激励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断开拓自己的眼界。这种育人活动可以通过学生的兴趣点扩散和渗透在寓教于乐的过程中,促使学生将知识转化能力,深受学生的欢迎。

二、规范的校园生活氛围的形成

规范的生活氛围指学生生活的规范化,包括文明得体的行为举止、合理的作息制度、良好的生活秩序。规范的生活氛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纪律观念和法律修养,有助于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和指导,制约行为的正确思想的形成,有助于学生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提高生活效率,有益于学生的身心健康。要形成规范的生活氛围,就必须有严格而科学的管理作保证。因此,学校应制定了《小学生一日生活细则》、《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优秀班级评比细则》、《教师考核细则》等规章。以严格的制度约束学生,以科学的管理制约学生。有了制度,必须严格执行,否则,规章就只是一纸空文,也谈不上对学生起到规范作用。为了使制定的规章能一一落实,学校应成立少先队检查小组,定期进行检查,选择固定的时间公告检查结果,并发给流动红旗以兹奖励。校领导定期对教师的备课、作业进行考核,评定等级,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增强了教师的责任心。通过检查、评比等活动,使师生养成了良好的习惯,为教学等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和谐的校园心理氛围的创设

和谐的心理氛围是指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心理融通。师生间的心理融通在教育中的具有重要意义。师生关系是学校教育过程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教育过程和结果。师生间只有建立融洽和谐的关系,才能取得最佳教育效果,“亲其师”才会“信其道”。反之如果师生关系紧张,甚至对立,教师就很难对学生施加影响。要创设和谐的师生关系,一方面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师德修养,精湛的教学艺术,良好的外表形象,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另一方面,是要求学生尊重教师,勤学守纪,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出现乐教乐学的生动局面。

学生间的人际关系,既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也影响着优良集体的形成,教师要有目的地加以引导,强调同学间的人际关系应遵循守纪、理解、团结、互助的基本原则,克服嫉妒、自卑、自傲、自私的不良心理,鼓励学生充满自信、公平竞争、帮人所需、大度为怀。提倡同学间学习上互帮互学,共同进步;生活上一人有难,八方相助;法律上互相督促,互相提醒;思想上互相交流,互相提高。同时要重视心理疏导,帮助他们解除烦恼,要正确地引导学生中的非正式群体。学生在这种团结友爱、互相尊重的气氛中才能得以健康的成长。理解和关心学生不只把他当作普通的孩子,应该尊重学生,把他当作独立的人来对待,在学习和生活上多关心、爱护、关注学生的成长,做学生知心的朋友,才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避免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影响班级教学。

在农村小学中,要创设和谐的校园心理氛围,应要求每位教师为学生营造一个被理解、被关注、被接纳、被支持的宽松环境,让每一个孩子在成长中感受到老师的爱,用爱去浇灌花朵,用爱去自滋润心田。教师利用业务学习时间学习师德师规,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来约束自己,提高师德修养,以名人为表率,开展“敬业爱岗,无私奉献”、“依法执教”等系列活动。特别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应有正确的育人观,学会欣赏学生,懂得尊重学生,能够善待学困生,甚至要偏爱学困生,对于学困生教师应“增加一点感情投资,优先一点学习指导,多给一点锻炼机会,放宽一点表扬奖励。”不歧视他们,并教育其他学生能够主动帮助学困生,采取家访、单独谈话等形式,找出学困生学习困难的原因,找到症结,对症下药,使他们感受到教师的关注和期望,增强了学习的信心,鼓起其上进的勇气,减少他们的心理负担和压力,让他们同样享受到做人的尊严和待遇,这也是新课程理念所提倡的。

四、健康向上的社区文化氛围的营造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21世纪的学校是开放的学校,它将不再是闭关自守的,而是存在于社会大文化背景下,它与社会上的各种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充分利用各种德育阵地,加强与社区的交流与互动,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努力营造一种健康向上的社区文化氛围。学校可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开座谈会、讲座、心理辅导,开展各种生动活泼的共建活动。把学生家长作为参与者之一,农村家长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文化程度不高,家庭教育的意识与水平参差不齐,因此,客观上造成与学校之间的联系交流不紧密与缺少有效性。这都需要沟通,要主动与家长联系,共同商讨教育下一代的良策。通过向家长汇报演出、通讯往来,让家长了解校园文化活动的目的、意义,自觉地支持、配合学校,并使校园文化向家庭延伸,是学校、家庭、社会形成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

校园文化的建设,不仅包括软件的、精神方面的内容,而且还包括硬件的、环境建设方面的内容,在农村小学硬件建设相对较差的情况下,充分挖掘和利用校园文化的潜移默化的作用,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突出浓厚的文化氛围。以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使校园里不但有书声,而且还有快乐,成为师生舒展心灵、放飞理想的处所。

主要参考文献:

1、刘洪涛:《教育局长谈治教》,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

2、贺乐凡:《中小学教育管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

3、郭振武:《学校管理》,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

4、程正方:《学校管理心理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1年1月

10.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 篇十

学校文化建设是学校个性魅力与办学特色的重要体现,是学校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的内在要求。进入新世纪,随着学校各项事业快速发展,对学校文化建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全面推动学生、教师和学校三位一体的和谐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全面贯彻和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导,以素质拓展为宗旨,以优良校风、教风、学风培养为核心,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为具体目标,以“求真〃励学”为学校文化建设核心理念,以“诗文润雅,多元发展”为办学特色,坚持学校文化建设与教学工作相结合,与德育工作相结合,与新课程改革相结合,与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相结合。努力构建能够充分展示我校个性魅力和和办学特色的学校文化体系,以幽雅的校园环境、多彩的文化生活、高雅的艺术情趣、浓厚的学习氛围、科学的人文精神、优良的校风学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总体目标

我校学校文化建设以“精心组织,逐步深入,打造精品,彰显特色”这个目标,以培养优良的校风、学风、教风为核心,以优化、美化学校文化环境为重点,以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校文化活动为载体,以促进学校内涵发展为目的,推动形成

厚重的学校文化积淀和清新的校园文化风尚,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和文明风尚的感染,在良好的校园人文、自然环境中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三、主要内容

学校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主要包括学校的理念文化、视觉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等方面,它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学校的具体体现,具有强大的教育引导功能和无声感染作用。

1、打造理念文化,营造意蕴深厚精神氛围

学校理念文化建设是学校形象定位和传播的基点,它对内激励师生为学校的办学目标而奋斗,对外展示学校的价值追求。如果把学校文化建设看作一个整体的人,基本建设是躯体,环境建设好比外衣,制度行为是血脉,理念文化就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大脑与神经中枢。学校确立以核心理念为依托,塑造并积极打造学校基本理念、办学理念和治校理念。

2、树立视觉文化,彰显学校形象品牌

学校视觉文化的建设是重在通过个性化的设计方案对学校形象进行形象宣传。它有利于学校良好个性化形象的树立,使学校形象具体到切实的视觉符号,从而更易被社会所接受和认可。视觉系统由基础部分和应用部分组成,其中核心基础部分包括校徽、标准字、标准色。应用部分包括学校办公系统、服饰系统、公关系统、运输系统、指示系统、广告系统、环境系统等为主要内容的诸多应用要素。

3、美化环境文化,构建人文生态校园

环境文化的建设重点在于对学校功能区进行规划,并根据相应氛围及目标要求,确定文化建设的主题,进行文化氛围的营造。环境文化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隐性资源,其主题突出的走廊文化、教室文化、办公室文化、生活区文化、活动区文化及个性鲜明的校园人文景观对在校师生可以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功效。学校环境文化建设品位要高,要适应时代的要求,要立足实际,确保整个校园干净、整洁、美观、有序,努力形成自己的特色。要特别重视人文环境的建设,充分利用精美的雕塑、醒目的标语、优美的橱窗等,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调动学生的思维,陶冶学生的情操。要充分发挥学校广播室、宣传栏、阅报栏等学校文化设施的作用,不断完善图书室、阅览室等设施设备,让这些地方成为学生汲取精神食粮的重要场所。搞好教室文化和活动场所文化,为学生提供一个相互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学校总体上要做到让校园环境净化、绿化、美化、秩序化、人文化、教育化。

4、优化行为文化,实现学校创新发展

学校行为文化是学校办学理念融化到师生员工血液里的过程和外化,是学校育人活动中最直接、最广泛也是最深刻的部分。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都是要通过一定的行为和有组织的活动来进行的,并通过全体师生员工的参与形成与学校办学理念相吻合、富有个性、鲜活的行为文化。

学校首先通过建设规范完善的制度,打造行为文化,促进

师生的健康成长。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既是广大师生的行为准则,又是学校文化的重要内容和表现形式。学校要建立健全和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做到依法治校,依法执教,科学规范,体现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学校要加强民主管理、自主管理的规范化建设,体现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要积极实施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加强学校党风廉政建设。要通过规范化的制度、民主化的管理、科学化的决策,促进广大师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培养师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其次,学校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学校行为文化建设。按照师生身心发展规律,充分发挥学生个性特长,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活动形式要体现高雅性、通俗性、益智性、趣味性的有机结合,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活动内容要体现实践性、教育性,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校风、学风、班风,有利于体现校园精神文化的内涵和实质;要充分利用重大节日、纪念日开展主题教育;要坚持升国旗仪式及国旗下演讲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要充分发挥德育基地的教育功能,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人生理想教育;要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阳光体育活动,使学生既放松身心,增强体质,又增强对同学、对集体的情感。充分发挥少先队在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中的作用。强化学校科技、艺术、体育、娱乐活动,广泛组织各类兴趣小组并积极

开展活动,活跃校园文化生活。

四、学校布局

1、理念文化建设

洛南县西街小学学校文化理念系统

核心理念:求真〃励学

基本理念

校 训:教人求真 学做真人

校 风:文明 勤奋 善思 实践

教 风:动真情 传真知 做名师

学校精神:民主 团结 务实奋进

学校形象:校园精巧管理精细教育精品 发展愿景:精致卓越 三秦名校

办学理念

办学宗旨:播撒希望 快乐成长

办学特色:诗文润雅 多元发展

德育理念:理解 尊重 赏识 激励

教学理念:合作探究 因材施教

培养目标:培养志存高远、品学兼优的阳光少年 治校理念

发展理念:质量立校 教研兴校 特色强校

管理理念:规范化 科学化 精细化 人文化篇二: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

甘州区试验场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 学校文化建设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是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也是学校个性魅力与办学特色的体现,是学校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的内在需要。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导向,建设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以优化、美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以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形成厚重的校园文化积淀和清新的校园文明风尚,使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和文明风尚的感染,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二、学校文化建设的总体目标

1.在先进的办学理念指导下,着力打造以物质文化为外壳、制度文化为支柱、精神文化为核心的学校文化;

2.以主题活动为目标,培植学校教育的团队文化、学习文化、教研文化; 3.以班级文化、外部形象文化为切入点,建立学校文化显性外形;

4.以校本教研为途径,以课堂为主阵地,实现教师队伍专业化;以美化、绿化、净化、亮化为载体,实现校园环境园林化;

以素质教育为突破口,实现教育质量优质化。

三、基本内容(一)精神文化:

1.负责人:大队辅导员、各班班主任 2.时间:贯穿于每学期的具体活动时间 3.实施措施:

(1)以正确的班级舆论感染学生。营造一种既相互竞争又团结协作的班级气氛,让班集体内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相互信任,关系和谐,正气上升,优秀的学生感到自豪,落后的学生奋起直追,每个人的创造性、积极性都得到赞扬和呵护,主体性得到充分发展。

(2)融洽的同学关系。同学之间团结友爱、互相鼓励、互相关怀。

(3)出色的日常表现。学生在礼仪、卫生、纪律等日常管理各方面表现成绩优异。

(4)丰富的班级活动。开展建设班级品牌、富有创新性的班队活动。班级品牌,也就是班级特色,是班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让每一位集体成员都参与其中,反映其共同的愿望,呈现自己的风格。同时在树品牌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师生的人文底蕴,实现班级管理的育人功能。

(二)制度文化

在学校现有一系列的规章制度的基础上,重新予以修订和完善。要体现体制、规章、规范、模式及其操作,通过对学校成员的行为进行规范、引导和约束,使制度为师生所认可和践行。适合我校实际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教师考评制度、建立校本教研制度、建立教师学习制度,丰富学校各种岗位职责。

(三)课程文化

按照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要求,开全课程,开足课时,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注重音、体、美、综合实践等学科的教学及活动的开展,注重在学科中挖掘体现学校文化的内容;探索、形成体现学校文化的校本课程体系,内涵不断丰富,发挥良好的作用,重视环境文化开发,体现学校文化特征,突出环境育人功能。

(四)师生文化

教师服装要整洁、大方、庄重、态度要和蔼可亲,经历充沛,举止适度;当学生向教师行礼问好时,教师要微笑致意,并同时

说“你好”;注重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搭建教师全面成长的活动平台;关注教师心理健康,定期开展活动。2.学生文化:

规范学生的各种行为;成立小记者、文学社等学生社团;成立校园广播站、校报、校刊等学生活动阵地;重大节日开展主题教育;成立各种兴趣小组,活动开展正常化;形成学校具有特色的学生文化气息。3.师生德育阵地。

规范升国旗、升校旗程序,搭建师生形象展示平台,通过升国旗、升校旗展示师生形象,把我们优秀的教师展示给同学,把名学生展示出来。充分发挥升国旗、升校旗作为师生德育阵地的作用,激发爱国情怀,陶冶师生情操,强化师生的责任意识和荣誉感。

(五)物质文化: 1.外部环境:

处室标志清晰美观,是校园内教育牌、提示牌、提醒牌,醒目美观,处处体现着教育与文化内涵。走廊张挂学生优秀字画作品,每年更换一次。在食堂张挂珍惜粮食 节约用水,讲究卫生等标语,在教师宿舍楼集中张挂安全教育专题牌,在花坛边树立“红花喜人 手下留情”温馨提醒牌。

是校园净化、绿化、美化突出。校园干净、整洁,师生卫生习惯好,绿化有整体规划与设计,树绿、花红、厕所不臭,在这两个

学期教育局对学校开学初工作检查中我校校园环境得到检查组的高度评价。2.班级阵地:

提倡班级自主管理,特色自主打造,教室环境的布置实现“美化”:两侧墙壁张贴字画、人物、守则规范等;每个教室其中的一面墙设置雏鹰争章台,师生书画展示台,经典壁,开设学生规范自我窗口。教室其中的一个角安排成自然、科技、书法等文化角;后面专栏由学生在教师组织指导下自己排版、策划,做到图文并茂,经常更换;前面黑板上方张贴班训、国旗等,让整个教室充满文化气息,让教室的每个角落、每个墙面都能说话,都能育人;张贴课程表、值日小组、一日常规等;扫除工具定点存放。3.功能室文化:

结合各功能室特点,布置好主题鲜明的大字、相关励志名言;规划好制度、名人图片;各负责人要各负其责,精心管理,充分发挥各功能室的作用。

四、保障措施

1.成立组织、明确职责。

校长: 马占祥

教导主任:张丰善

成员:班主任、音体美教师 2.制定方案、分步推进

结合学校文化建设方案,各年级组、各班级拟定出文化建设篇三:南门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

南门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校园文化是一个不断建设、反思、提高的整体工程,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是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也是学校个性魅力与办学特色的体现,更是学校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的内在需要。为了进一步优化育人环境,切实落实上级相关部门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强化我校教育教学管理水平,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特制订本方案。

二、领导小组 组长:唐世定

副组长: 余春 雷爱香 孙天峰

成员:全体行政、各班主任

三、实施原则

1、育人性原则:根据学校实际,结合时代特点和形势需要,发挥校园文化建设的育人功能,使广大师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整体素质。

2、整体性原则:校园文化建设要符合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密切联系社会实际,体现时代精神,同时,校园文化建设在功能中应该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3、特色性原则:创新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和方法,丰富校园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在传统中挖掘新意,通过新事物来领悟传统文化,用融合的手段来为校园文化注入生机与活力。

四、具体安排

1、校园硬件建设

①办学理念、三风一训几个大字进行更新,由后勤处负责。(4 月10日前完成)②操场塑胶跑道建设,预计于2012年内完成,由后勤处负责,到教育局争取项目资金。

③校园绿化建设,对校园内的绿化要进行规划、完善,由后勤处负责。(4月15日前完成)④校园操场厕所改造,教学楼厕所改造,厕所旁边的一块空墙,利用彩绘,制作宣传画,素材由政教处、教务处提供,制作由后勤处完成。(2012年内完成)⑤沙海时空,在厕所旁的空地处改造出一片沙地,供学生玩。由后勤处完成。(2012年内完成)⑥教学楼墙面布置。

在教学楼合适位置布置写字教育的相关内容,素材选取由车主任负责。(4月20日前完成)

2、班级文化

以学生发展为核心,体现自主参与的班级管理模式。培养健康、会学、自主的阳光人才。紧紧围绕墨香校园文化,开展一年级的“静”为主题文化;二年级的“礼”为主题文化;三年级的“智”为主题文化;四年级“诚”为主题文化;五年级的“善”为主题文化;六年级的“雅”为主题文化,打造具有实效的班级文化和具有个性的班级特色。让班级充满活力,人情味,形成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文化氛围,让班级成为每一个学生温馨的家。

①班级卫生。打造净化、美化、知识化的班级物质环境,要求学生保持教室从上到下、从内到外、从讲台到四周干净整洁,窗明几净,物品放置井然有序。

②设置班级学习园地。教室后墙出一期高质量的黑板报,要求主

题鲜明,内容丰富,服务学习,弘扬正气。

③教室左侧第一面墙为公告栏。贴班级轮流值日班长及班委名单、卫生监督值日名单、课程表、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学校发放的各项班级学习资料。

④设置张贴栏。用手张贴师生自主设计的班训、班级目标、班旗、班徽。(位于讲台左侧和顶端)。

⑤张贴“学生语录”。张贴平时收集的本班学生所说的最经典的语句(位于教室中柱)

⑥有张扬个性的荣誉栏(星光灿烂,我最靓);有五星(文明星、劳动星、学习星、进步星、纪律星)位于黑板的右侧。

⑦教室后左墙为诵经典,学圣人经典栏,右墙为快乐书法栏。(各班张贴相关内容)

⑧教室左侧第二面墙为班级特色宣传栏。

⑨讲台黑板左角为温馨提示:提示当天的家庭作业,天气情况和上学注意事项。⑩讲台黑板右角学生角学生各种难题、疑问、表达心情在这里提出署名解答署名。

3、教学楼墙面布置。

在教学楼合适位置布置写字教育的相关内容,素材选取由车主任负责。(4月10日前完成)

4、厕所文化建设。厕所是最不起眼的地方,也是最受人关注的场所,除了净化、美化,更重要的是“文化”,在相应的地方写上耐人寻味、意味深长的文字,将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贴近方便,贴近文明”,“不能随处小便,不能小处随便”等标语,外墙有明显标志,内墙面有温馨的提示。由政教处负责(4月10日前完成)

5、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最高追求,主要包括校园历史传统和被全体师生员工认同的共同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生活观念等意识形态,是一所学校本质、个性、精神风貌的集中反映。具体做法如下:

(1)充分利用各种有利契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坚持每周的国旗下讲话制度,认真做好节庆活动。(政教处按计划每期进行)(2)利用班队会,经常对学生进行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和校情教育,精心组织主题班队会(政教处按计划每期进行)(3)创建红领巾广播站,及时播放校园新闻和优秀稿件,优化校园音响系统,课余时间要播放轻松欢快的音乐或歌曲,让师生在其中得到美的享受。(政教处按计划每期进行)(4)实施特色大课间活动,集安全演练、文明礼仪、体质锻炼、两操、校园集体舞于一体,努力构建“平安校园”、“和谐校园”、“活力校园”。(政教处教务处按计划每期进行)

6、制度文化

在学校现在一系列的规章制度的基础上,重新予以修订和完善,要体现体制、规章、规范、模式及操作,通过对学校成员的行为进行规范、引导和约束,使制度为师生所订可和践行。学校在拟定各项规章制度后,经过教师讨论修订后汇编。(4月10日前完成)

五、评比与考核

1、班级文化评比由政教处制订具体措施与方案,进行评比奖励。

2、各部门按照方案的规定,在既定时间内完成各行分管的任务,对完成出色的部门进行表扬,对不能按时完成的,提出批评,并及时

上一篇:2024年度“三人制”篮球赛策划下一篇:GPS在滑坡外观变形监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