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词语和句式的教学设计

2024-08-06

文言文词语和句式的教学设计(11篇)

1.文言文词语和句式的教学设计 篇一

下载精品资源

苏教资源网

http://www.3460.net

文言文词语和句式 教案1 文言文词语和句式

一、理解词语和句式——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B级)[知识要点] 对高中生来说,文言文阅读就是能够阅读浅易的文言文。所谓“浅易”文言文,大致可以用以下几个标准来衡量。

下载精品资源

苏教资源网

http://www.3460.net(借 给,借助,宽容)江(专指长江)揭(高举)就(靠近,完成)窃(表自谦)穷(困窘,竭尽)劝(勉励)却(退,推辞,回头)去(离开,相距)让(礼让,责备)稍(渐渐)少(稍微)身(自身)是(这)适(前往)树(种植,培养)速(招来,邀请)汤(热水,开水)涕(眼泪)偷(得过且过)臭(气味)厌(满足,吃饱)再(两次,下载精品资源

苏教资源网

http://www.3460.net 及其读音、意义分列于后。[备用资料一)通 假 字 读音 意 义 例 句

亡——无 WU 没有 河曲智叟亡以应

尔——耳 er 相当于“罢了” 无他,但手熟尔

见——现 xian 显露 风吹草低见牛羊

说——悦 yue 愉快 学而时习之,不变说乎!汤——烫 tang 用热火焐 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

坐——座 zuo 坐位 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直——值 zhi 反——返 fan 惠——慧 hui 厝——措 cuo 帖——贴 tie 火——伙 huo 诎——屈 qu 衡——横 heng

倚一衡木

简——揀 jian 竦——耸 song 衡——横 heng 拂——弼 bi 属——嘱 zhu 徧——遍 bian 错——措 cuo 仓——苍 cang 虚——墟 xu 食——饲 si 邪——耶 ye 还——旋 xuan 不——否 fou 奉——捧 peng 庭——廷 ting 案——按 an 孰——熟 shu 缪——穆 mu 质——锧 zhi 禽——擒 qin 卒——猝 cu 住——驻 zhu 炎——焰 yan 雷——擂 lei 而——尔 er 价钱,代价 回来 聪明 放置 粘附 同伴 弯曲 跟“竖”“直”相对 挑选 高 梗塞,不顺 辅佐 嘱托 普及,普遍 放 青色,灰白色 集市 喂养 相当于“吗” 回转、掉转 不,不是 捧着 朝廷 察看 仔细,周详 表人名 古代斩人的刑具 捕捉 突然,仓促 驻扎 火焰 敲击 你,你的

系向牛头充炭直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甚矣,汝之不惠 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对镜帖花黄 火伴皆惊忙

卧右膝,诎右臂支船 左手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困于心,衡于虑 入则无法家拂士 属予作文以记之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仓鹰击于殿上 之虚所卖之 食之不能尽其材 其真无马邪?

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或师焉,或不焉 臣 愿奉璧往使 拜送书于庭 召有司案图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自秦缪公以来二十余君 君不如肉袒伏斧质 将军禽操,宜在今日 五万兵,难卒合

精兵数万人,进住夏口 烟炎张天 雷鼓大震 而翁长铨 下载精品资源

苏教资源网

http://www.3460.net 内——纳 na 放人 公受珠,内所著披袄中

贾——价 jia 钱 如有所营,予佐尔贾

识——帜 zhi 标记,记号 出珠授之,封识宛然

识——志 zhi 记住 汝识之乎

父——甫 fu 表人名 长乐王回深父

函胡——含糊 hanhu 声音重浊模糊 南声函胡,北音清越

莫——暮 mu 傍晚 至莫夜月明

有——又 you 又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生——性 xing 资质,禀赋 君子生非异也

知——智 zhi 受——授 shou 距——拒 ju 要——邀 yao 倍——背 bei 蚤——早 zao 益——溢 yi 酤——沽 gu 芸——耘 yun 得——德 de 与——欤 yu 蜯——蚌 bang 向——响 xiang 卻——隙 xi 盖——盍 he 善——缮 shan 俾倪——睥睨 决——诀 jue 乡——向 xiang 支——肢 zhi 从——纵 zong 景——影 ying 鉏——锄 chu 棘——戟 ji 倔——崛 jue 厌——餍 yan 孅——纤 xian 畜——蓄 xu 罢——疲 pi 廪廪——懔懔 殴——驱 qu 县——悬 xuan 女——汝 ru 取——娶 qu 帘——奁 lian 智慧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教授、传授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把守 距关,毋内诸侯 邀请 张良出,要项伯

违背 愿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晚”的反义词 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涨水 瘫水暴益 买酒 酒酤于市 除草 植其杖而芸

感恩 所识 穷乏者得我欤 相当于“吗” 可得闻与 河蚌 民食果 蜯蛤 发出响声 砉然向然

空隙 批大卻,导大窾 何,怎么 技盖至此乎 修治,拭擦 善刀而藏之

斜着眼睛看 俾倪,故久立与其客浯 离别 辞决而行 朝向 北乡自刎

人的四肢 四支僵劲不能动 合纵 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影子 赢粮而景从 农具 鉏耰棘矜 古代兵器 鉏耰棘矜

突起,兴起 倔起于阡陌之中 满足 暴秦之欲无厌

精细 古 之治天下,至孅至悉也 积蓄 故其畜积足恃 疲惫衰弱 罢夫羸老

危惧的样子 而直为此廪廪也 驱赶 今殴民而归之农 悬挂 胡瞻尔庭有县特兮 你 三岁贯女 娶妻 终老不复取 梳妆匣 箱帘六七十

bini lin 下载精品资源

苏教资源网

http://www.3460.net 卻——隙 xi 隔阂、嫌怨 令将军与臣有卻

裁——才 cai 刚刚 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

翼——翌 yi 明(日、年)翼日进宰

唱——倡 chang 倡导 所主唱之三民主义

录录——碌碌lulu平庸无能 公等录录

辟——避 bi 躲避 文王之所辟风雨也

堕——隳 hui 毁弃 堕军实而长寇仇

列——裂 lie 裂开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尊——樽 zun 酒器 一尊还酹江月

沈沈——沉沉chen 深沉 暮霭沈沈楚天阔

淬——粹 cui 淬火 使工以药淬之

陵——凌 ling 欺凌 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振——震 zhen 惊恐 燕王诚振怖王之威

还——环 huan 环绕 秦王还柱而走

绌——黜 chu 罢免官职 屈平既绌

离——罹 li 遭遇 “离骚”者,犹离忧也

指——旨 zhi 旨趣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质——贽 zhi 见面礼 厚币委质事楚

被——披 pi 披散着 被发行吟泽畔

濯——浊 zhuo 混浊 自疏濯淖污泥之中

契——锲 qie 刻 遽契其舟

觭——奇 qi 奇异 当时虽觭梦幻想

陼——渚 zhu 水中小块陆地 朝发枉陼兮

怳——恍 huang 恍然 怳惊起而长嗟 4.识别和掌握实词活用的多种形式

词类活用是古汉语中某些实词的特殊用法。这些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某种语法功能,相应具有某—新的意义,并且临时改变了词性,有的还变了读音。词类

活用主要是为了收到简练、鲜明、生动的效果。下面是几种主要的活用情况。1.名词活用

①活用为一般动词。活用后的意思仍和这个名词本身的意思密切相关,只是动作化了。如:沛公军霸上(军:驻扎);二月草已芽(芽:发芽);进城梯而下之(梯:架梯);冬雷震震夏雨雪(下雨、下雪)。

②活用为使动词。其特点是必带宾语,是兼语式的简化,翻译时必须恢复成兼语式。如:先破秦入咸阳者王wang之(王:使„„为王)。

③活用为意动词。活用为意动词,也必须带宾语,但这个表意动的名词和宾语并不构成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而是“主语”把“宾语”看成是这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如:“孔子师郯子”,译成“孔子把郯子当作老师”。

④直接作状语。名词作状语,在古汉语中非常普遍,而且有多方面的修饰作用。例如:“猱进鸷击(像“猱”、“鸷”那样,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状态);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用箕畚,表示动作行为的工具);卒廷见相如(在朝廷上,表示动作行为的地点);操军破,必北还(向北方,表示动作行为的趋向);而乡邻之生日蹙(一天天,一天比一天,表示情况的逐渐变化);日啖荔枝三百颗(每天,表示动作行为的频率)。2.动词活用

下载精品资源

苏教资源网

http://www.3460.net ①活用作名词。即这个词在句子中具有明显的表示人与事物的意义。它一般处于主语或宾语的位置上,有时它前面有“其”字或“之”字。如: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至:来到这里的人);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出:出产的东西:入:收入的财物)。

②使动用法,动词的使动用法,其特点是使宾语表示的人或事物产生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一般说来,不及物动词带宾语,多属使动用法。例如:项伯杀人,臣活之(活之:使之活);可烧而走也(走:使„„逃跑)。

③意动用法。意动用法就是动词对它的宾语含“意谓性”,即“认为(宾语)怎么样”,可译为“以„„为„„”或“把„„当作„„”。意动用法多数是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例如:公子往,数请之,朱亥故不谢,公子怪之(怪:以„„为可怪)。3.形容词活用

①活用为名词。活用为名词的形容词,在句中不是表事物的某一性质状态,而是表示具有这一性质状态的人或物。它和动词活用为名词一样,一般处于主语或宾语的位置上。翻译时一般要补出中心词(名词),而以这个形容词作定语。例如:“与少(少数人)乐乐,与众(多数人)乐乐,孰乐?”“兼采百花之长(长处)而去其短(短处)。”“与苍梧太守有旧(旧交)。”

②活用作一般动词。形容词是不能带宾语的,如果带了宾语,而又没有使动、意动的意味,就是用作一般动词。如:素善留侯张良(善:与„„友善)。

③使动用法。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就是形容词带上宾语以后,使得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其特点与名词、动词的使动用法基本相同。如:大王必欲急臣(急臣:使臣着急);足以荣汝身(荣汝身:使你荣耀)。

④意动用法。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就是形容词带上宾语后,表示“主语”认为“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和状态。例如:我妻之美我者(美我:认为我美);成以其小,劣之(劣之:认为它很差);且庸人尚羞之(羞之:把这件事当作羞耻。)4.数词活用

①数词有时可活用为动词。如:六王毕,四海一(一:统一);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贰:怀有二心)。

②活用为形容词。如:用心一也(一:专一)。推断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文言实词的数量较大,而且常常多义,用法较灵活,因此,确定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句中的含义就成为阅读文言文的 下载精品资源

苏教资源网

http://www.3460.net ④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

[简析]①句中的“薄”字,可借助成语“日薄西山”中的“薄”字来推断,“日薄西山”中的“薄”为“接近”之意,那么①句中的薄字也可用“接近”试解。②句中的“速”字,可借助成语“不速之客”很容易推断出是“招致,招引”的意思。③句中的“疾”字可用“疾风知劲草”中的“疾”字推断出是“强”的意思。④句中的“责”字可由成语“求全责备”推知是“寻求,寻找”之意。

二、语言结构推断

有些文言文句子结构整齐,讲求对仗,常常采用互文的修辞格,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结构特点推知词义。例如:

①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②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简析]①句从句式结构来看,属于对仗,“忠”和“贤”相对,“用”和“以”相对;“忠”和“贤”同义,那么“用”和“以”同义,故“以”的意义就是“重用,任用”的意思。②句从句式结构来看,也属于对仗句,“六国”与“秦”相对,“灭”与“族”相对,由此可推知,“族”就是“族灭”的意思。

三、辨析词性推断

根据词语在文言句子中的位置,推知它的词性,根据词性进而推知它的实词词义。例如: ①据殽函之固,拥雍州之地 ②带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 [简析]①句也为对仗句,“据”与“拥”相对,“固”与“地”相对,“地”是地方之意,名词,那么“固”也是名词,据此推断“固”为险固的地方之意。②句也为对仗句,“帽”与“环”相对,“带”与“腰”相对,“带”为动词,“腰”也为动词,“腰佩”之意。

四、语法分析推断 根据汉语语法知识,主语、宾语大多是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是由形容词、动词充当,定语是由名词、代词充当,状语是由副词充当。根据它们所处的语法位置,推知它的词性,进而推知它的意义。例如: 辨析下列一组“信”字的用法 ①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② 今以蒋氏观之,犹信 ③ 信义著于四海 ④ 怀信亻宅 傺

[简析]①句“信”处在谓语动词“知”之前,作状语;既作状语,那么一定是副词,进而推断它为“确实”之意。②句“犹”是副词,作状语,“信”处在谓语的位置上,是动词,为“相信”之意。③句“著”为谓语动词,“信义”处在主语的位置上,为名词,故“信”为“信誉”之意。④句“怀”为动词,处在谓语的位置,“信”处于宾语的位置,所以“信”为“忠诚”之意。

五、语境分析推断

语境可分为句子内部语境和外部语境,所谓内部语境指的是句子本身的语言环境,所谓外部语境就是针对整段文字、整篇文章而言的大语境,即上下文的语言环境。有些句子中的实词义我们可以借助句子内部语境来推断。例如: 辨析下面一组加点字的实词义 ①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 ②(屈原)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简析]①的“应”搭配对象为节拍之“节”,“应节拍”即为“随着节拍、和着节拍”,可

下载精品资源

苏教资源网

http://www.3460.net 释为“随着,和着”。②句中的“应”和“对”连用,都处于谓语动词的位置上,而“对”为“回答”之意,故“应”为“应答”。

有些句子的实词还需借助句子外部语境来推断,才能上下贯通,例如: 辨析下列加点字的用法

①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 ②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简析]两句话同出苏轼的《石钟山记》,大多数同学把两个“言”,都理解为“说”。①句根据前文语境可知,郦道元对石钟山的命名有自己的看法,只是在观点表述上说得不够详细,由此推知此“言”为“叙述”之意。②句我们联系整篇文章的语言环境及历史背景来看,渔工水师大多文化水平较低,所以渔工水师虽然知道石钟山命名的真实原因,不是不能说,而是不能用文字记载下来。故此处的“言”应理解为“记载”较为准确。

2.文言文词语和句式的教学设计 篇二

一、主语的省略

在文言文当中, 省略主语是很常见的, 有承前省略、对话省略等。 (1) 儿俱, () 啼告母。母闻之, () 面色灰死。 (《促织》) (2) 备曰:“ () 与苍梧太守吴巨有旧, 欲往投之。” (《赤壁》) (3) 作亭者谁? () 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醉翁亭》)

分析: (1) 是“儿俱, 儿啼告母”“母闻之, 母面色灰死”, 这是主语承前省略。 (2) 是“吾与苍梧太守吴巨有旧”, (3) 是“作亭者乃山之僧智仙也”, 这是在对话中省略主语。

二、谓语的省略

文言文的谓语也经常省略。这当然也是利用了语言环境。 (1) 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 一时 () 多少豪杰。 (《浪淘沙》) (2) 轻拢慢捻抹复挑, 初为《霓裳》, 后 () 《六幺》。 (《琵琶行》)

分析:根据上下文, 把省略了的成分补充进来, (1) 是“一时产生多少豪杰”, (2) 是“初为《霓裳》后为《六幺》”, 这些省略了的成分都是谓语。

三、宾语的省略

省略的宾语往往是前面出现过的, 所以补读省略的宾语, 主要依靠前面的名词和动词。如: (1) 操军方连船舰, 首尾相接, 可烧 () 而走 () 也。 (《赤壁》) (2) 于是王召见 () , 问蔺相如曰:“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 可予不?” (《廉颇》) (3) 具告 () 以事。 (《鸿门宴》)

分析: (1) 的前面有“船舰”, 可见把宾语补出来是“可烧船舰而走船舰也”。 (2) 是利用“臣舍人蔺相如可使”而省略, 补读出来是“于是王召见蔺相如”。 (3) 是“具告之以事”。“之”代替的是上文“旦日飨士卒, 为击破沛公军”这件事。

四、介宾短语的省略

介宾短语的省略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可能省略介词, 一个方面是可能省略介词宾语。在文言文中, 可能只有介词的宾语, 而把介词省略掉。遇见这种情况, 就需要根据名词或名词短语 (介词宾语) 同前面词语的关系, 来断定是省略了什么样的介词。如: (1) 臣语曰, 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 () 境上, 燕王私握臣手曰, '愿结友', 以此知之, 故欲往。 (《廉颇》) (2) 海内大乱, 将军起兵江东, 刘豫州收众 () 汉南, 与曹操共争天下。 (《赤壁》)

分析:根据上下文来看, (1) 的“境上”是“与燕王会”的处所, 补读出来应该是“与燕王会于境上”。这里省略了介词“于” (2) 应该是“刘豫州收众于汉南”, 因为“汉南”的“刘豫州收众”的处所, 也是省略了介词“于”。

由此可见, 文言文中的省略现象还是十分普遍的。当然, 每种类型也并不是单一的, 一成不变的, 它们根据具体情况又可分成若干更细的类型, 如省略主语, 除承前省略、对话省略, 还有蒙后省略、自述省略等;省略谓语, 有承上文谓语而省, 有蒙下文谓语而省, 有共喻而省等;另外还有省略兼语的情况, 所省多是“使、命、令”之类动词后的代词“之”;省略介词, 有省介词“于”, 有省介词“以”等。其实, 古文中的省略现象远远不止这些。本文不再一一详述。

既然文言文中的省略现象这么普遍, 又这么复杂, 况且也是古文教学的一大难点, 那么, 我们就必须具有较强的语言感知能力, 才能确切把握这种语言现象。因为, 它可以省略主语、谓语、宾语, 可以省略兼语, 也可以省略介词等;另外, 和判断句相比, 省略句是很难找到鲜明的标志的。不过, 只要我们能够理解每一个词的含义, 弄清楚句子的主干即主谓宾, 我们就会清楚句子缺少了什么了。一个完整的句子至少要有主谓语, 谓语之后如果还有任何修饰词, 那么想必就是缺少宾语了。由此看来, 要把握以上诸多现象并不困难, 难的是要把这些知识在阅读实践中自如地运用。

3.文言文词语和句式的教学设计 篇三

【解题方法】

相对于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有更多的省略句。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情况(括号内为补充的省略成分):

一、省略主语。有承前省略、蒙后省略、自述省略和对话省略。如:

1.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蛇)触草木,(草木)尽死。

此句为承前省略。

2.(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此句为蒙后省略。

3.(余)每假借于藏书之家,(余)手自笔录,(余)计日以还。

此句为自述省略。

4.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今日之事)甚急!”

此句为对话省略。

二、省略谓语。如:

1.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三、省略宾语。有动词宾语的省略,也有介词宾语的省略。如:

1.尉剑挺,广起,夺(剑)而杀尉。

2.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之)斗卮酒。

以上两例均为省略动词后的宾语。

3.亦以(之)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4.此人一一为(他)具言所闻。

以上两例均为省略介词后的宾语。

四、省略介词。文言文中介词“于”“以”等常常省略。如:

1.今以钟磬置(于)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2.激昂(于)大义,蹈死不顾。

3.又试之(以)鸡,果如成言。

4.赐之(以)彘肩。

考生在翻译文言文时,有两种类型的句子要特别注意:一种是翻译时要补出介词的宾语,一种是翻译时要补出动词的宾语。如:

1.翌日,以资政殿学士行。

译文:第二天,以资政殿学士(的身份)出使元军。

翻译这一句时,“以”的宾语“身份”要补出来,否则句子就不完整,即不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

2.略陈固陋。

译文:我大略地陈述自己鄙陋(的意见)。

翻译时,动词“陈述”的宾语“意见”要补出来,否则句子就不完整,即不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

另外,还有一种最难翻译的省略。如: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译文:骏马跳跃一次,不能超过十步远;劣马拉车走十天,它的成功在于不停止。

显然,“劣马拉车走十天,它的成功在于不停止”在逻辑上是有问题的。因此,考生在翻译时必须补充说明劣马拉车走十天成功的原因——能走很远。这样一分析,显然例句应该翻译成“骏马跳跃一次,不能超过十步远;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很远),它的成功就在于不停止”。

这类省略句的翻译难度较大,需要考生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

倒装句

【解题方法】

一、主谓倒装

按现代汉语的正常语序,主语应在谓语前面。而在古代汉语中,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作用,有时将主语和谓语的位置倒置。如:

1.甚矣,汝之不惠!(“甚”是谓语,“汝之不惠”是主语。)

2.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安在”是谓语,“公子能急人之困”是主语。)

二、宾语前置

现代汉语的动词宾语都是在谓语之后,古代汉语中却常有与之相反的情况。形式如下:

1.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如:

大王来何操?(“何”是疑问代词,充当动词“操”的宾语。)

且焉置土石?(“焉”是疑问代词,充当动词“置”的宾语。)

2.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介词宾语时宾语前置。如:

何以知之?(“何”是介词“以”的宾语。)

君何以知燕王?(“何”是疑问代词,充当介词“以”的宾语。)

3.在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如: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之”是代词,是动词“御”的宾语。)

忌不自信。(“自”是代词,是动词“信”的宾语。)

4.用“之”“之为”或“是”等标志性词语帮助宾语前置。如: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句读”和“惑”分别是动词“知”和“解”的宾语,“之”起提宾的作用。)

惟弈秋之为听。(“弈秋”是动词“听”的宾语,“之为”起提宾的作用。)

唯才是举。(“才”是“举”的宾语,“是”起提宾的作用。)

三、定语后置

现代汉语中,定语一般在中心词前面,而古代汉语中有时通过一些虚词将定语放到了中心词后面。形式如下:

1.用“者”使定语后置。如:

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好事”为“少年”的后置定語。)

求人可使报秦者。(“求”是谓语,“人”是宾语,“可使报秦者”是定语,置于宾语“人”后面,为定语后置句。)

2.用“之”使定语后置。如:

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惠之百亩。(“滋兰”和“惠”分别是中心词,“九畹”和“百亩”分别是其定语。)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爪牙”和“筋骨”分别是中心词,“利”和“强”分别是其后置定语。)

3.用“……之……者”使定语后置。如: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是中心词,“铿然有声”是其定语,“之”和“者”是定语后置的标志。)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是中心词,“千里”是其定语,“之”和“者”是定语后置的标志。)

4.用“……而……者”使定语后置。如: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缙绅”是中心词,“能不易其志”是其定语,“而”和“者”是定语后置的标志。)

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民”是中心词,“无告(无依无靠)”是其定语,“而”和“者”是定语后置的标志。]

5.数量词作定语时定语后置。如:

賫黄金千斤,文车二驷,服剑一。(“黄金”“服剑”“文车”是中心词,“千斤”“一”“二驷”是其定語。)

中贵人将骑数十纵。(“骑”是中心词,“数十”是其定语。)

四、介词结构后置

介词经常同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即它的宾语)结合,组成短语,称作“介词结构”,也称作“介宾词组”或“介宾短语”。在现代汉语中,介宾结构一般都放在谓语前面充当状语。在古代汉语中,介宾结构若充当状语,通常在谓语后面,即介词结构后置现象,有一种为状语后置,如“覆杯水于坳堂之上”。还有一种结构是作补语,如“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介词结构后置句通常有三种形式:

1.介词“乎”与后面的短语组成的介宾结构,看起来是补语,但在翻译时,除个别依旧作补语外,一般要提前作状语。如:

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乎”分别与“东西”“南北”组成短语,充当“叫嚣”和“隳突”状语。)

2.介词“于”与后面的词构成的介词结构,在古代汉语中可以表示处所、比较、被动、对象等,常常后置。

表比较。如:

长于臣。[(项伯)比我大]

表处所。如:

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然而没有料到能先入关攻破秦军,有机会在这里又见到将军。)

表被动。如: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祸患常常是从微小的事情积累起来的,而智勇双全的人也大多被自己沉迷无节制所困厄。)

表对象。如:

赵氏求救于齐。(赵国向齐国求救。)

3.动词后的“以”与后面的宾语构成介词结构,一般作状语。如:

覆之以掌。(“以掌”是介词结构,置于谓语“覆”之后充当状语。)

4.文言文词语和句式的教学设计 篇四

文言文词语和句式

教案5

文言文句式复习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及其他文言特殊句式的特点及分类

[教学内容]

文言文的句式,跟白话文的句式,有的相同,有的很不相同。即使是相同的句式,文言文句式也有它自己的特点。

一、判断句

判断句是对人或事物表示断定,断定人或事物是什么、属于什么的句式。判断句可以分为有标记的判断句和无标记的判断句这么两大类。

(一)有标记的判断句

有标记的判断句又有几种情况。

.有动词做判断词的判断句

在古代,在一般情况下,“是”是代词“这”,不表示判断。但是,“是”也偶尔相当于现在的“是”,成了判断句的标记。文言文中常见的判断句的标志还有“为”、“乃”等。如:

(1)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孔雀》)

(2)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明月几时有》)

(3)而欲投吴巨,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岂足托乎!(《赤壁》)

在更多的情况下,“为”是判断动词。如:

(4)公子姊为赵惠文王弟平原君夫人。(《信陵君》)

(5)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廉颇》)

当时“为”的作用相当于现在的“是”。

2.用“者、也”做标记的判断句

用“者、也”做标记的判断句,按理说,有三种情况。

一种是有“者”也有“也”。如:

(1)蔺相如者,赵人也。(《廉颇》)

(2)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赤壁》)

(3)“离骚”者,犹离忧也。(《屈原》)

(4)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师说》)

这一类句子,都是“者”表示提顿,最后用“也”加强判断的语气。有“者”也有“也”的判断句是比较多的。

一种是有“者”没有“也”。如:

(5)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褒禅》)

(6)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爱莲说》)

(7)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

还有一种判断句,只有“也”而没有“者”。如:

(8)我,子瑜友也。(《赤壁》)

(9)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祸也。(《屈原》)

(10)曹公,豺虎也。(《赤壁》)

(11)此世所以不传也。(《石钟山》)

这样的判断句,靠“也”表达判断的语气。

(二)没有标记的判断句

这样的判断句是极少的。

(1)此人力士,晋鄙听,大善;不听,可使击之。(《信陵君》)

(2)秦,虎狼之国,不可信。不如毋行。(《屈原》)

这就是把主语和谓语放在一起,靠意思组合成判断句。

二、被动句

在文言文当中,使用“被”表示被动的句子不少。

(1)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琵琶行》)

(2)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永遇乐》)

(3)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原》)

很显然,这样的被动句,跟现在的被动句差不多。

(4)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屈原》)

(5)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廉颇》)

这是使用“见”做标记的被动句,是现代汉语当中没有的。

(6)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祸也。(《屈原》)

(7)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至今保藏。(《活板》)

(8)而欲投吴巨,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岂足托乎!(《赤壁》)

这是使用“为”做标记的被动句,现代汉语当中有时候也用。不过,文言文主要使用“于”做被动句的标记。

(9)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廉颇》)

(10)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

(11)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廉颇》)

有时候,这个“于”也能省略掉。如:

(12)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非心服也。(《赤壁》)

“逼兵势”是“逼于兵势”。

三、倒装句

文言文中的倒装句比较多,有定中倒装句、动宾倒装句、介词短语倒装句、主谓倒装句等。

(一)定中倒装句

在一般情况下,定语应该放在中心词前面,如“彼童子之师”,“师”是中心词,定语“彼童子”处在中心词前面。但是,中心词也可以处在定语前面,形成中心词在前,定语在后的句式,这就是定中倒装句。如:

(1)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

(2)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自名“蟹壳青”,日与子弟角,无不胜。(《促织》)

(3)豫州军虽败于长坂,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刘琦合江夏战士亦不下万人。(《赤壁》)

(1)的“一片”是定语,处在中心词“孤帆”的后面,(2)的“好事者”是定语,修饰的是中心词“少年”。“少年”前头还有定语“村中”。(3)的“还者”是修饰中心词“战士”的。

(二)动宾倒装句

在一般情况下,动词在前,宾语在后,这是汉语的语法规律。可是,有时候动词和宾语也可以倒装,让宾语处在动词前面。在文言文当中,动宾倒装句是很有规律的,大约有三种情况。

.否定句宾语提前

这样的句子必须是否定句;有了否定的条件,宾语就可以提到动词之前。如:

(1)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

(2)世溷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涉江》)

(3)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隆中对》)

(4)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齐桓晋文之事》)

这些句子都是否定句,否定词是“不、莫、未”。(1)是“古人没有欺骗我”;动词是“欺”,宾语是“余”。(2)是“这个世界真浑浊,不能理解我”;“知”是动词,“余”是宾语。(3)是“当时的人并不认可他”;动词是“许”,宾语是“之”。(4)是“但是这样还不能做王,没有这样的事”;动词是“有”,宾语是“之”。

2.疑问句宾语提前

这种倒装句式的先决条件是,必须是个疑问句,而且是疑问代词做宾语。有了这个先决条件,疑问代词宾语就得提到动词前面去。

(1)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2)沛公安在?(《鸿门宴》)

(3)客何为者?(《鸿门宴》)

(4)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

(5)豫州今欲何至?(《赤壁》)

这些句子都是疑问句,疑问代词都是“何”,这个“何”就提到了动词前面。(1)是“操何”(带来了什么),(2)是“在安”(在哪儿),(3)是“为何”(做什么),(4)是“有何”(有什么),(5)是“至何”(到哪儿)。

3.用“之”帮助把宾语提前

这种句式,也必须是疑问句,(1)宋何罪之有?(《公输》)

(2)何功之有哉?(《信陵君》)

(3)何陋之有?(《陋室铭》)

这种句式的特点是动词“有”在宾语后面,宾语在前面,动词和宾语之间有“之”。“何”是定语。(1)是“宋国有什么罪?”(2)是“有什么功劳?”(3)是“有什么简陋呢?”

动宾倒装句主要有否定句宾语提前、疑问句宾语提前、用“之”帮助把宾语提前这么三种情况。还有一些别的情况。如:“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屈原》)“自佐”是“辅佐自己”。“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浪淘沙》)“多情应笑我”是“应笑我多情”,宾语“多情”也提到了动词的前面。

此外,还有其他的办法组成倒装句。如:“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屈原列传》这里不是用“之”帮忙,而是用“一”帮助把宾语提到动词前面去。

(三)介词短语倒装句

介词短语倒装句有两种情况。

.介词短语后置句

介词短语后置句的特点是,应该在动词前面的介词短语,却放在了动词后面。“试以猪鬣撩拨虫须,仍不动。”(《促织》)介词短语“以猪鬣”放在动词“撩拨”的前面,这是正常的次序。如果介词短语放在动词的前面,说成“试撩拨虫须以猪鬣”,就成了介词短语倒装句。

(1)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出师表》)

(2)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得道多助》)

(3)皆不可限以时月。缘土气有早晚,天时有愆伏。(《采草药》)

(4)及滑,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遇之。(《崤之战》)

(1)是“故临崩以大事寄臣”,(2)是“不以封疆之界域民”,(3)是“皆不可以时月限”,(4)是“郑商人弦高将于周市”(郑商人弦高将在周这个地方做买卖)。

2.介词宾语前置句

介词短语倒装句还包括介词短语本身倒装。在一般情况下,介词总是在前面,介词宾语总是在后面。可是有时候,介词在后,介词宾语在前,跟动宾倒装句的情况很相似。这就是介词宾语前置句。

(1)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

(2)臣舍人相如止臣曰:“君何以知燕王?”(《廉颇》)

(3)问:“何以战?”(《曹刿》)

(4)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

“谁与”是“与谁”(跟谁),“何以”是“以何”(凭什么),“是以”是“以是”(因此)。

其他的倒装句,还有主谓倒装句,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信陵君》)”,可以认为这是修辞方面的倒装句,这样的句子是不多的。

四、省略句

文言是最精练的语言,最讲究省略,省略句非常多,主要有主语的省略、谓语的省略、宾语的省略、介词短语的省略。

(一)主语的省略

在文言文当中,省略主语是很常见的,有承前省略,有对话省略,有承宾省略等。

(1)儿俱,()啼告母。母闻之,()面色灰死。(《促织》)

(2)备曰:“()与苍梧太守吴巨有旧,欲往投之。”(《赤壁》)

(3)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醉翁亭》)

(4)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扁鹊》)

(1)是“儿俱,儿啼告母”“母闻之,母面色灰死”,这是主语承前省略。(2)是“吾与苍梧太守吴巨有旧”,(3)是“作亭者乃山之僧智仙也”,这是在对话中省略主语。(4)是“扁鹊已逃秦矣”,而“扁鹊”是上一句的宾语,这是承宾省略。

在古汉语当中,主语可以换来换去,如:

(5)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桃花源》)

(6)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捕蛇》)

(5)是“桃源人见渔人,桃源人乃大惊,桃源人问所从来。渔人具答之。桃源人便要渔人还家,桃源人设酒杀鸡作食”,(6)是“永州之野产异蛇,异蛇黑质而白章;异蛇触草木,草木尽死;异蛇以啮人,人无御之者”。见到这样的句子,要依靠上下文,边读边补充省略了的成分。

(二)谓语的省略

文言文的谓语也经常省略。这当然也是利用了语言环境。

(1)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浪淘沙》)

(2)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琵琶行》)

(3)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

(4)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狼》)

根据上下文,把省略了的成分补充进来,(1)是“一时产生多少豪杰”,(2)是“初为《霓裳》后为《六幺》”,(3)是“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理之”,(4)是“途中遇两狼”。这些省略了的成分都是谓语。

(三)宾语的省略

省略的宾语往往是前面出现过的,所以补读省略的宾语,主要依靠前面的名词和动词。如:

(1)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赤壁》)

(2)于是王召见,问蔺相如,曰: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否?(《廉颇》)

(3)具告()以事。(《鸿门宴》)

(1)的前面有“船舰”,可见把宾语补出来是“可烧船舰而走船舰”。(2)是利用上文“臣舍人蔺相如可使”而省略,补读出来是“于是王召见蔺相如”。(3)是“具告之以事”。“之”代替的是上文“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这件事。

在文言文当中,省略兼语(既是前一个动词的宾语,又是后一个动词的主语)是常有的事情。如:

(4)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

(5)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而绝秦赵之欢。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廉颇》)

(6)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廉颇》)

如果补读出来,则(4)是“上使扶苏外将兵”,(5)是“使相如归赵”,(6)是“请吾指示王”(让我指给国王看)。

(四)介宾短语的省略

介宾短语的省略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可能省略介词,一个方面是可能省略介词宾语

在文言文当中,可能只写介词宾语,而把介词省略掉。遇见这种情况,就需要根据名词或名词短语(介词宾语)同前面词语的关系,来断定是省略了什么样的介词。如:

(1)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活板》)

(2)臣语曰,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燕王私握臣手曰,“愿结友”,以此知之,故欲往。(《廉颇》)

(3)海内大乱,将军起兵江东,刘豫州收众()汉南,与曹操共争天下。(《赤壁》)

(4)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桃花源》)

根据上下文来看,(1)的“木格”是“贮”的工具,所以补读出来是“以木格贮之”,可见这里省略了介词“以”。(2)的“境上”是“与燕王会”的处所,所以补读出来应该是“与燕王会于境上”。这里省略了介词“于”(3)应该是“刘豫州收众于汉南”,因为“汉南”是“刘豫州收众”的处所,也是省略了介词“于”。(4)的“捕鱼”是“为业”的方式,所以应该是“以捕鱼为业”,省略了介词“以”。

在文言文当中,更常见的是省略介词宾语。如:

(5)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

(6)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桃花源》)

(7)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邹忌》)

(8)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陈涉》)

(9)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荆轲》)

(10)权以()示群下,莫不响震失色。(《赤壁》)

把介词宾语补读出来,(5)应该是“盖以假寐诱敌”,(6)应该是“此人一一为桃源人具言所闻”,(7)应该是“与客坐谈”,(8)应该是“独守丞与义军战谯门中”,(9)应该是“待吾客与吾俱”,(10)应该是“权以之示群下”(“之”代替曹操的战书)

五、其他句式

文言文当中还有其他种种句式。

(一)复句

(1)相如曰:“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廉颇》)

(2)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赤壁》)

(3)我见相如,必辱之。(《廉颇》)

(4)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邪?(《信陵君》)

(5)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而束君归赵矣。(《廉颇》)

复句的情况跟现代汉语差不多,(1)是并列复句,(2)是假设复句,(3)是条件复句,(4)是假设-转折复句,(5)是多重复句,层次是“今君乃亡赵走燕,/(转折)燕畏赵,//(因果)其势必不敢留君,///(连续)而束君归赵矣”。

(二)语气句式

陈述、疑问、祈使、感叹四种语气,形成了四种句式: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1)扁鹊见蔡桓公。(《扁鹊》)

(2)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愚公移山》)

(3)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廉颇》)

(4)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崤之战》)

(5)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廉颇》)

(6)愿将军量力而处之!(《赤壁》)

(7)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石壕吏》)

(8)嘻,技亦灵怪矣哉!(《核舟记》)

以上的句子,(1)(2)是陈述句,(3)(4)是疑问句,(5)(6)是祈使句,(7)(8)是感叹句。

(三)固定格式

文言文里还有一些固定格式,需要牢牢记住。

(1)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

(2)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

(3)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愚公》)

(4)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

(5)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崤之战》)

(6)先轸曰:“秦不哀吾丧而伐吾同姓,秦则无礼,何施之为?”(《崤之战》)

需要记住的格式是,(1)的“如……何”,(2)的“何……之有”,(3)的“如……何”,(4)的“得无……乎”,(5)的“无乃……乎”,(6)的“何……为”。

【典型例题】

一、与众不同的判断句是

A.嬴乃夷门抱关者也。(《信陵君》)

B.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赤壁》)

c.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屈原》)

D.蔺相如者,赵人也。(《廉颇》)

解析:A有“也”无“者”(里面的“者”不是表示判断句的“者”,而是代词“的人”,“夷门抱关者”是“夷门抱关者的人”),B、c、D都是既有“者”,也有“也”。所以,答案是A。

二、哪个判断句与例句相同?

例句: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孤之罪也。(《崤之战》)

A.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屈原》)

B.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褒禅山》)

c.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赤壁》)

D.此地势高下之不同也。(《采草药》)

解析:例句实际上是“此乃孤之罪也”,是一个有“也”无“者”的判断句。其他各句,都是有“者”有“也”的判断句,只有D没有“者”而有“也”,所以答案是D。

三、与众不同的倒装句是

A.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

B.何功之有哉?(《信陵君》)

c.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隆中对》)

D.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

解析:比较一下几个倒装句,A应该是“不欺余”,B应该是“有何功”,c应该是“莫许之”,都是动宾倒装。D应该是“一片孤帆”,是定中倒装句。D与众不同,答案便是D。

四、与例句相同的省略句是

例句: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

A.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桃花源》)

B.成妻纳钱案上,焚拜如前人。(《促织》)

c.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邹忌》)

D.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而绝秦赵之欢。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廉颇》)(D)

解析:例句的“上使外将兵”是“上使扶苏外将兵”,省略了兼语。只有D上省略了兼语,所以答案是D。A应该是“为之具言所闻”,省略了介词宾语。B应该是“成妻纳钱于案上”,省略了介词。c应该是“与之坐谈”,省略了介词宾语。这三句都跟例句不一样。

【模拟试题】

一、与众不同的判断句是

A.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祸也。(《屈原》)

B.“离骚”者,犹离忧也。(《屈原》)

c.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孟子》)

D.水旱疾疫,即天地调剂之法也。(《治平篇》)

二、全是倒装句的一项是

(1)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琵琶行》)

(2)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涉》)

(3)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送东阳马生序》)

(4)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卖炭翁》)

(5)宋何罪之有?(《公输》)

(6)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明月几时有》

(7)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活板》)

(8)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多助》)

A.(2)(3)(5)(7)

B.(2)(3)(5)(8)

c.(3)(5)(7)(8)

D.(3)(4)(6)(7)

三、与例句相同的省略句是

例句: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陈涉》)

A.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桃花源》)

B.不替孟明。“孤之过也,大夫何罪?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崤之战》)

c.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曹刿》)

D.相如既归,赵王以为贤大夫,使不辱于诸侯,拜相如为上大夫。(《廉颇》)

四、与众不同的被动句是

A.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祸也。(《屈原》)

B.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至今保藏。(《活板》)

c.而欲投吴巨,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岂足托乎!(《赤壁》)

D.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屈原》)

五、与众不同的倒装句是

A.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赤壁》)

B.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自名“蟹壳青”,日与子弟角,无不胜。(《促织》)

c.哀南夷之莫吾知兮,旦余济乎江湘。(《涉江》)

5.文言文词语和句式的教学设计 篇五

高考文言文阅读考点全突破之三-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考点解说] <考试大纲>在文言文阅读方面,对“句子”的理解提出两条要求:一是“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二是“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前一条要求,往往是糅合在其他项(尤其是“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中,间接作考查的.

作 者:唐惠忠 作者单位:江苏太仓高级中学刊 名:中学语文(中旬・读写新空间)英文刊名:ZHONGXUE YUWEN年,卷(期):“”(12)分类号:G63关键词:

6.文言句式之宾语前置句教案设计 篇六

【教学目标】

1.理解文言文宾语前置句与现代文异同。

2.掌握并运用宾语前置句的四种判断规律判断宾语前置句。【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宾语前置句四种规律。

难点:学会运用判断规律判断宾语前置句。

【教学过程】

一、疑问代词作宾语要前置

在文言文中,疑问代词“谁”“何”“奚”“安”“焉”等做宾语时必须放在动词或介词的前边。例如:

(1)彼且奚适(着重号为笔者所加,下同)也?

(《逍遥游(节选)》)

(2)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触龙说赵太后》)

(3)沛公安在?

(《鸿门宴》)

(4)且焉置土石?

(《愚公移山》)

“奚适”即“适奚” ——到哪里;“何以”就是“以何” ——凭什么,靠什么;“安在”就是“在安” ——在哪里;“焉置”也就是“置焉” ——放(运)到哪里。值得注意的是,例句(4)中的“土石”也是“置”的宾语,但不是疑问代词,所以放在“置”的后边,翻译成现代汉语要做适当的调整——把土石放(运)到哪里。

疑问代词做宾语要前置的规则,在文言文中是非常严格的,几乎没有例外的情况。

二、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要前置

在文言文中,如果一个句子是否定句,而且又是代词作宾语,这时宾语往往要放在动词之前、否定词之后,构成宾语前置。例如:

(5)忌不自信。

(《邹忌讽齐王纳谏》)

(6)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齐桓晋文之事》)

(7)良人未之知也。

(《齐人有一妻一妾》)

例句(5)“忌不自信”不能理解为“邹忌没有自信心”,而应该看成“忌不信自”,即“邹忌不相信自己(比城北徐公漂亮)”,代词宾语“自”前置了。同样,例句(6)(7)分别应看成“莫能御之也”和“良人未知之也”,两个宾语“之”都前置了。

由上面几个例子可以看出,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必须满足两个条件:第一,宾语必须是代词;第二,全句必须是否定句,即必须有否定副词“不、未、无”等或表示否定的无定代词“莫(没有谁)”。两个条件中少了任何一个,宾语都不前置。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的规则远没有疑问代词作宾语要前置的规则严格。在我们学过的课文中就能找到否定句中代词宾语没有前置的例子,如:

(8)虽与之俱学,弗若之也。

(《弈秋》)

(9)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诗经·黍离》)

另外,这种宾语前置的现象,还残存在现代汉语的某些成语中,如“时不我待”。

三、借助“是”或“之”构成宾语前置

这种类型的宾语前置句具有加强语气,强调突出宾语的作用。例如:

(10)惟兄嫂是依。

(《祭十二郎文》)

(11)惟弈秋之为听。

(《弈秋》)

(12)夫晋,何厌之有?

(《烛之武退秦师》)

“惟……是……”“惟……之……”是文言文中宾语前置的一种典型格式,“是”“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不翻译;“惟”是“只”“只是”的意思,起强调突出作用。例句(10)的意思是“只有依靠兄嫂”;例句(11)也可以看成“惟弈秋是听”,即只听弈秋的。例句(12)的“何厌之有”即“有何厌”,意思是“有什么满足的”,这里的“之”字也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在这类宾语前置的情况中,如果宾语本身是代词,通常用“之”来辅助构成“此之谓”“我之谓”等格式,并且形成了一种固定句式,翻译成“说的就是……”。例如:

(13)“闻道百,以为莫已若”者,我之谓也。

(《秋水(节选)》)

(14)“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夫子之谓也。

(《齐桓晋文之事》)

这类宾语前置的情况,也留存于现代汉语的某些成语中,如“惟利是图”“惟才是举”“惟命是从”等。

四、介宾结构,介词的宾语有时会置于介词前,形成介词的宾语前置。

1、何以战?

2、微斯人,吾谁与归?

3、项王项伯东向坐

五、课堂小结:

宾语前置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疑问句中:动(介)+疑问代词宾语,宾语前置。

二、否定句中:动+代词宾语,宾语前置。

三、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取到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

7.文言句式之宾语前置 篇七

1.让学生整体把握文言倒装现象;

2.探究宾语前置有哪几种情况;

3.通过课内、外练习对宾语前置的规律加以巩固并能熟练翻译宾语前置句。

教学难点是学会分析宾语前置的几种情况,并将所学规律运用到文言文翻译中去。

二、教材地位

本课所选取的教材是人教版必修5,到这一阶段学生已经学完五册的古文,对文言句式有较系统的接触。但是仍然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倒装现象掌握得不好,采取死记硬背的方法来学习课文中的倒装句。一旦几种倒装混合使用,这部分学生就无法顺利翻译古文。因此本课通过宾语前置的规律探究,帮助学生理清思路,系统总结文言文语法特点,让他们举一反三,也能理解定语后置和状语后置这两种常见的文言倒装句。并把所学知识运用到文言文翻译中,反哺学生的古文学习。

三、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语法学习是严谨系统的,如果强迫学生死记硬背各种语法规律,学生难免会对古文学习产生抵触情绪。因此本课通过大量例句,对比翻译,让学生自主探究宾语前置的种种规律,使他们不仅印象深刻,而且感受到探究学习的乐趣。

以练代记。归纳文言句式的终极目标是要运用到文言文翻译中,因此本课配套了大量练习,让学生以做代背,熟练运用所学的语法知识进行文言翻译。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现代汉语之句子回顾

请同学们运用现代汉语语法知识对PPT上的这几个句子进行句法成分分析,每个小组把结果写在小黑板上,并派一位同学准备讲解为什么这样划分。

我喜欢书。

我喜欢(语文)书。

我[非常]喜欢(语文)书。

(好学的)我[非常]喜欢(语文)书。

定+主+状+谓+定+宾

请一位小组代表讲解为什么这样划分,要求讲清楚他们是如何识别该句子里的主谓宾和定状补的。根据刚才这位小组代表的发言,引导大家思考现代汉语句子成分划分的要点

句法成分歌诀:基本成分主谓宾,连带成分定状补。定语必居主宾前,谓前为状谓后补。

运用所学规律,再次划分一个现代汉语句子的句法成分。邹忌不相信自己。比较: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通过古汉语和现代汉语的比较,同学们发现哪个句法成分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我们把这类不符合现代汉语语法习惯的文言句式称为倒装句。文言文中的倒装句主要有三种:宾语前置、定语后置和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

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搭载语法的时空快车,穿越回古代看看古人是怎么说话的。我们尤其关注古人是在什么情况下颠倒宾语的位置,这也是本节课的主题——文言句式之宾语前置。

(二)探究规律——否定句里的宾语前置

小试牛刀——翻译下列句子:(1)古之人不余欺也译:译:古代的人没有我欺骗?古代的人没有欺骗我。(2)莫之夭阏者译:没有什么它阻碍?没有什么阻碍它。学生迅速指出两个句子都应该采用第二种翻译。那么这两个句子有什么特点呢?古人是不是无论什么情况下,都要把宾语前置呢?请小组自主讨论。学生经过观察发现两个句子的共同点:否定句;宾语都是代词;宾语前置在动词前。规律: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要前置。这类句子一般含有否定词:“不、弗、未、非、否、毋、无、莫”。

练一练。(1)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寡人之于国也》译:这样还不能称王的,从来没有过。(2)日月逝矣,岁不我与!《论语》译:时间像流水一样消失了,年华不会等待我。(3)不吾知其亦已兮《离骚》译:不了解我就罢了。这三个句子,我们应用自己发现的规律,较准确地进行了宾语位置的语法归位和句子翻译。那么,同学们再思考一下:古人还会在哪些情况下,把宾语提前呢?

(三)探究规律——疑问句里的宾语前置

小试牛刀——翻译下列句子,找出它们的特点。(1)乐夫天命复奚疑!译:乐天安命还疑虑什么呢!(2)之二虫又何知!译:这两只虫子又知道什么呢!(3)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译:那么万物与我都是无穷无尽的,你又羡慕什么呢?同学分组讨论,并总结句子特点:都是疑问句;宾语“奚”“安”“何”“何”都是疑问代词;这些宾语都前置。规律: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要前置。疑问代词有“何、谁、孰、恶、安、焉、胡、奚、曷”等。

练一练:(1)复驾言兮焉求?《归去来兮辞》译:还驾车出游追求什么呢?(2)彼且奚适也?《逍遥游》译:你将要去哪?(3)沛公安在?《鸿门宴》译:沛公在哪?(4)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译:为什么匆匆忙忙地想要去哪里?以上句子都是疑问句,同学们都能用刚才发现的规律较好地进行了文言翻译。但最后一个句子,有较多同学感到棘手。为什么呢?这个句子的宾语比较特殊,它有两个宾语“何”和“胡”。“何”是动词“之”的宾语,而“胡”是介词“为”的宾语。文言文中,常见的介词有“于、以、为、与、从、自、向”等,它们往往与后面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结合,组成介词结构。这些在介词后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叫介词宾语。

小试牛刀——翻译下列句子并找出句子特点、(1)子卿尚复谁为乎?《苏武传》译:子卿尚且又为了谁呢?(2)何以战?《曹刿论战》译:凭什么作战?请同学分组总结句子特点:这两个句子都是疑问句,宾语都是代词,都是介词的宾语,宾语前置。请同学找出前置的规律:疑问代词作宾语,一般放在介词之前。

练一练(1)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译:不这样,我凭什么会这样?(2)奚以知其然也?《逍遥游》译:凭什么知道它这样?(3)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译:没有这个人,我要和谁一起归去。(4)何以知之?《廉颇蔺相如列传》译:凭什么了解他?(5)何为其然也?《逍遥游》译:为什么箫声会这样?

(四)探究规律——疑问句里的宾语前置

小试牛刀——分组翻译句子并找出句子特点:(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译:不了解句读,不能解答疑惑。(2)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译:那晋国,有什么满足的?(3)何陋之有?《陋室铭》译:有什么简陋的?分组讨论这三句并总结句子特点:这三句都有“之”,宾语都在“之”的前面,谓语动词都在“之”的后面。“之”没有实际意义,只有语法意义。规律:用“之”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是”也可做提宾的标志)

唯利是图:图利;唯才是举:举才;唯马首是瞻:瞻马首;唯命是从:从命;唯你是问:问你。以上不能算句子,只是一些成语,但现代汉语的成语保留了古代文言的语法习惯。因此这些成语中“是”仅仅是提宾的标志,在明白了语法规律以后,我们就能理解,为什么有些现代汉语的成语不能按照现代汉语习惯来解释。

(五)总结规律

根据PPT上的这些句子,请同学们进行小组内交流,总结宾语前置句的几种主要类型,如果你们有更好的例句,也可以补充。古之人不余欺也。忌不自信。沛公安在?大王来何操?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总结:在古人讲话的句子中,并不是所有的宾语都要提前,而是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宾语提前。(1)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2)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3)以“是”“之”为提宾标志。

五、翻译选段并找出宾语前置句

桓公北征,经金城,见前为琅邪时种柳,皆已十围,慨然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攀枝执条,泫然流泪。桓公(桓温)北征时,途径金城,看到他任琅琊内史时种的柳树,已经十围粗了,感慨说道:“树木的变化尚且如此,人又凭什么禁得起岁月的流逝呢。”手握枝条,潸然泪下。

谢公云:“贤圣去人,其间亦迩。”子侄未之许。公叹曰:“若郗超闻此语,必不至河汉。”谢安说:“圣人、贤人和普通人之间的距离也是很近的。”他的子侄不同意这种看法。谢安叹息说:“如果郗超听见这话,一定不至于不相信。”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忽然间,雪下大了,谢安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谢朗说:“好似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儿谢道韫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谢安高兴得笑了起来。她就是谢太傅的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六、课堂总结

本节课,我们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了解了倒装句中的宾语前置句,也明白了古人到底在哪些情况下会把宾语提前。宾语前置只是倒装句中的一种,请同学们开动脑筋,探究一下定语后置和状语后置,是否也有一定的规律呢?

七、作业

8.文言文词语和句式的教学设计 篇八

表选择语气:

1、“与其……孰若(无宁)……”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与其……哪里比得上(不如)……”。例:与其杀是僮,孰若卖之(《童区寄传》)

2、“不……则“不……即”相当于现代汉语“不是(这样),就是(那样)

例:①战者,必然之势也,不先于我,则先于彼,不出于西,则出于北。(苏轼《教战守策》)②方春,百姓不耕即蚕,隙不可夺。(孙樵《书何易于》)

3、……,抑……,译为“是……,还是……”或“……,或者……”。

例: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伶官传序》)——或者考察其成败的`事迹,不都是由于人事所决定的吗?

9.文言文 句式 篇九

一、判断句主要形式:

(一)用“者”“也”表判断,形式有四种:(1)“„„者,„„也”

例:陈胜者,阳城人也。(2)“„„者,„„”

例:天下者,高祖天下。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3)“„„者也” 例:莲,花之君子者也。(4)“„ „,„ „也”

例:夫战,勇气也。

(二)用“为”“乃”“则”“皆”等表判断

例:中轩敞者为舱。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例:环滁皆山也。

(三)用“是”表判断。例:不知木兰是女郎。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注意:古汉语中出现的“是”,绝大多数情况下,是指示代词或形容词,应译为“这”或“正确”,不能看作判断词。

(四)没有标志的判断句。文言文中有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作出判断。

例: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

(五)否定的判断

例: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戈非不坚利也。例: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判断句应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1.点明事物的性质、情况或事物之间关系。2.要作出明确的判断。(表肯定或否定)3.形式上是个完整的句子。

1、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2、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3、中轩敞者为舱。

4、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5、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6、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

7、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8、“陈涉者,阳城人也。”(《史记.陈涉世家》,9、“夫战,勇气也”。(《左传·曹判论战》)

10、“莲,花之君子者也。”(周敦颐《爱莲说》)

11、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12、“太丘舍去,去后乃至”《世说新语》

13、“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两小儿辩日》

14、“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

15、“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毕,只增笑耳!”(《狼》)

16、臣以王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17、“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二、倒转句主要形式:

1、宾语前置

例子: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他身高八尺,常常把自己比作管仲、乐毅,当时的人都不承认这件事。)《隆中对》(时人莫许之)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忌不信自)

全石以为底。(以全石为底)

白雪纷纷何所似?(白雪纷纷所似何)

微斯人,吾谁与归。

何陋之有?

2、状语后置(将介宾短语放在动词后面,常用介词“于”“以”)例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起于鲁。

欲信大义于天下《隆中对》想要在天下伸张大义 战于长勺。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蒙辞以军中事务多。躬耕于南阳

屠惧,投以骨。全句为“以骨投之”的倒装 祭以尉首

醒能述以文者:“述以文”是“以文述“的倒装

“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是“以讨贼兴复之效托臣”的倒装

3、定语后置(1)用 “者”表示

例子: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原句应为:盖简修狭桃核为之。

其两膝相比者„„“相比”是中心词“两膝”的定语.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花之隐逸者”是“隐逸之花”的倒装(2)数量词作定语常后置

例子:尝贻余核舟一,原句应为:尝贻余一核舟。

又用篆章一,原句应为:又用一篆章。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为人五,为窗八。

(3)中心词+之+定语式结构 例子: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能面刺寡人之过之群臣吏民,受上赏)

4、主谓倒装

例子:甚矣,汝之不惠(你的不聪明太过分了)《愚公移山》!正常语序为:汝之不惠,甚矣!

三、被动句主要形式

一是用“于”“为”“为„„所”“见”字表被动句。例子: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为所吞”即“被„„吞掉”

管夷吾举于士“举于„„”即“在„„被举荐”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山峦为晴学所洗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国家危险时人民却依附,有才华的人就可以被这个国家使用了)

二是没有被动词,意思上隐含被动,要根据上下文语意去推断。

1、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被„„所感动。

2、樯倾楫摧。可译为:船上的桅杆被吹倒了,船桨被折断了。

四、省略句

句子中省略某个词或某个成分的现象,在文言文中较为常见。主要有:

(1)省略主语:

例子:(渔人)便舍船,从口入。

(此)忠之属也。(《曹刿论战》)

日中(友人)不至。

(2)省略谓语:

例子: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十则》)

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3)省略宾语:

例子:投(之)以骨。(《狼》)

君与(之)俱来。(《隆中对》)

尉剑挺,广起,夺(剑)而杀尉(都尉拔出剑,吴广起来,夺剑杀了都尉)(4)省略介词“于”

例子:林尽(于)水源。(《桃花源记》)

急湍甚(于)箭。(《与朱元思书》)口技人坐(于)屏障中。(5)省略量词: 例子:一(张)桌,一(把)椅,一(把)扇,一(块)抚尺而已。

孔子东游,见两(个)小儿斗。中考链接:

1、下列各句中与“公将焉之”(之:到、往)一句句式相同的一项。• A.微斯人,吾谁与归。• B.顾野有麦场。

• C.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D.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2、下列各句中,与“猫厌以腥膏”(厌:饱,腥:鱼,膏:肥肉)一句文言现象相同的一项。

• A.上使外将兵。(皇帝派他在外面带兵)• • • • • • • • • • • • • • • • • •

B.仰而视之曰:“吓”。(猫头鹰仰头看着,发出‘吓’的怒斥声)C.咨臣以当世之事。D.宋何罪之有。

3、下列各句中,与“善哉,祁黄羊之论也”一句句式相同的一项。A.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B.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C.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D.何陋之有。

下列各句中,与“此正午牡丹也”一句句式不相同的一项。A.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B.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C.山峦为晴雪所洗。D.中轩敞者为舱。

10.文言文词语和句式的教学设计 篇十

表示认定的习惯说法

1.是故,是以,表示结果的固定结构,同义结构还有以此、是用、用是、用此、以故。译为因此,所以。例: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有,师之所存也。(《师说》)

2.所以,有两个意义,译为用来的方法或原因、例: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3、然则,连词性固定结构。然承接上文,则表示推断。可译为既然这样,那么。

例: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范仲淹《岳阳楼记》)

4、且且,相当于一面一面或者又又。例:见信死,且喜且怜之。(《史记淮阴侯列传》)

5、而已焉耳,语气词,相当于罢了。例:其窃符也,非为魏也,非为六国也,为赵国焉耳。(唐顺之《信陵君救赵论》)

6、以为表判断,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认为、把当作、凭借(依靠)作为等。例: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庄子秋水》)例如:①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7、因遂,相当于于是。例如:欲自杀以激荆卿,曰:愿足下急过太子,言光已死,明不告也。因遂自刎而死。(《史记刺客列传》)

8、于是,一是相当于在这时,在这件事上从这时起在这种情况下;二是相当于现在汉语于是。

9、之类之属之伦之徒,相当于这一类的。

10、有者,译为有个的人。例: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久不售。

11、唯(惟)之(是)

11.高一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的研究 篇十一

小课题研究

小课题研究

一 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高一部分)

二 读书笔记

三 心得体会

四 教学过程的尝试与探索

五 总结报告

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

(高一部分)

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A、其基本形式是“„„者„„也”。B、“„„也”。C、“„„者,„„”。D、“„„者也”。

E、用“为”作判断词表示判断 F、借助于“则”“皆”“乃”“非” “悉”、“本”等判断词表示肯定或否定判断,G、无标志词,而谓语对其主语有断定性。H、少数用“是”作判断句的句子。

二、被动句

(一)用“于”“为”“为„„所”“见”字表被动句。A、靠“于”引进主动者。B、在动词前加“见”,表被动。C、在动词前加介词“为”,表被动

D、用“为„„所”或“为所”连用结构,表被动。E、用“被”表被动。

(二)没有被动词,意思上隐含被动。

三、省略句 A主语省略 B谓语省略 C宾语省略 D定语省略 E介词省略

F定语中心语省略

四、倒装句 A主谓倒装。B宾语前置。C定语后置。

D状语后置(介宾结构后置)

五、固定句式

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对客观事物表示肯定或否定,构成判断与被判断关系的句子,叫判断句。古汉语判断句一般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对主语进行判断,一般不用判断动词“是”字。因此文言文判断句的形式与现代汉语有很大的不同,常见的有如下几种形式。A、其基本形式是“„„者„„也”。B、“„„也”。C、“„„者,„„”。D、“„„者也”。

E、用“为”作判断词表示判断 F、借助于“则”“皆”“乃”“非” “悉”、“本”等判断词表示肯定或否定判断,G、无标志词,而谓语对其主语有断定性。H、少数用“是”作判断句的句子。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句式在一句之中有时还错杂使用,不过还是判断句。A、“„„者„„也”。

1、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译:廉颇是赵国优秀的将领。(《廉颇蔺相如列传》)

2、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译:我们离开父母兄弟而来侍奉您,不过是因为仰慕您的高尚品德。

3、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廉颇蔺相如列传》)译:强大的秦国之所以不敢轻易侵犯赵国,只是因为有我们两个人存在啊!

4、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译:我之所以这样做,是以国家之急为先而以私仇为后啊!

5、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译:老师是传授道理,传授学业,解释疑难的人。(《师说》)

6、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译:缑王是昆邪王姐姐的儿子。(《苏武传》)

7、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劝学》)译:即使又晒干了,它也不会再挺直了,(这是因为)用火烤使它变成这样的啊!

8、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劝学》)译:螃蟹有六条腿和两只蟹钳,(但如果)离开蛇和鳝鱼的洞,它就没有可以寄居的地方,(这是它)用心浮躁的缘故。

9、蔺相如者,赵人也。译:蔺相如是赵国人。(《廉颇蔺相如列传》)B、“„„也”。

1、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译:为的是尊重大国的威望而表示敬意。(《廉颇蔺相如列传》)

2、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译:和氏璧是天下公认的宝贝。(《廉颇蔺相如列传》)

3、吾师道也,译:我学习的是道理(《师说》)

4、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译:道理存在的地方,也是老师存在的地方。(《师说》)

5、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师说》)

译:那孩子的老师,教孩子读书来熟悉书中的句子,尚不是我所说的给人传授道理,给人解释疑惑的老师。

6、帝王万世之业也。译:正是子子孙孙称帝称王的万世不朽的基业。(《过秦论》)

7、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过秦论》)

译:然而阵涉是一个用破瓮做窗户,用绳子系门轴的穷苦人家的子弟,是一个耕田作奴隶的人,而且是一个被征调往渔阳守边的人;

8、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译:是由于没有实施仁义,攻取天下守住天下的形势就不同啊。(《过秦论》)

9、汉天子我丈人行也。译:汉朝皇帝是我的长辈。(《苏武传》)

10、非我也,岁也。译:不是我的过错,是因为年成(不好)。(《寡人之于国也》)

11、是亦走也。译:那也是逃跑啊。(《寡人之于国也》)

12、非我也,兵也。译:这不是我杀的,这是兵器杀的。(《寡人之于国也》)

13、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译:这就是让百姓对生养死葬没什么不满(《寡人之于国也》)

14、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译:生养死葬没什么不满,就是王道的开端。(《寡人之于国也》)

15、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译:张衡字平子,是南阳郡西鄂县人。(《张衡传》)。

16、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译:君子的本性同一般人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不过是善于借助外物罢了。(《劝学》)

17、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译:上吃泥土,下喝泉水,这是用心专一的缘故啊。(《劝学》)C、“„„者,„„”。D、“„„者也”。

E、用“为”作判断词表示判断

1、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译:我私下认为蔺相如是个勇士,有智谋,应该是可以出使的。(《廉颇蔺相如列传》)

2、汝为人臣子。译:你身为汉朝臣子。(《苏武传》)

3、蔺相如者,赵人也。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译:蔺相如是赵国人。是赵国宦官头目缪贤的门客。(《廉颇蔺相如列传》)

4、我为赵将。译:我是赵国将领。(《廉颇蔺相如列传》)F、借助于“则”“皆”“乃”“非” “悉”、“本”等判断词表示肯定或否定判断。

1、单于益骄,非汉所望也。译:单于更加骄傲,不是汉所期望的那样。(《苏武传》)

2、非我也,岁也。译:不是我的过错,是因为年成(不好)。(《寡人之于国也》)

3、非我也,兵也。译:这不是我杀的,这是兵器杀的。(《寡人之于国也》)

4、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译:都是贤明聪慧又忠实诚信,宽宏厚道又爱惜人民,尊敬贤才又重用士人的人。(《过秦论》)

5、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译:登上高处来招手,手臂并没有加长,但是人们在远处也能看到。(《劝学》)

6、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译:顺着风呼喊,声音并没有加大,但是听到的人会听得特别清楚。(《劝学》)

7、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译:借助船只的人,并非会游泳,却可以横渡江河。(《劝学》)

8、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译: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步快,却能到达千里。(《劝学》)

G、无标志词,而谓语对其主语有断定性。H、少数用“是”作判断句的句子。

二、被动句

所谓被动句,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谓语动词说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害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文言文中,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说表示的行为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现代汉语一般用“被”引进主动者,但文言文表被动的方式较多,主要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用“于”“为”“为„„所”“见”“被”字表被动句。

第二种情况是没有被动词,意思上隐含被动,要根据上下文语意来推断。

(一)用“于”“为”“为„„所”“见”字表被动句。A、靠“于”引进主动者。

1、而君幸于赵王,译:而您又被赵王宠幸。(《廉颇蔺相如列传》)

2、使不辱于诸侯,译:出使到诸侯国家能不被侮辱。

(《廉颇蔺相如列传》)

3、不拘于时,译:不被耻学于师的习俗所约束(《师说》)

4、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译:我苏武父子无功劳和恩德,都是被皇帝栽培提拔起来的(《苏武传》)

B、在动词前加“见”,表被动。

1、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译:又怕得不到秦国的城,白白受欺骗。

(《廉颇蔺相如列传》)

2、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译:我实在怕受大王欺骗而对不起赵国。(《廉颇蔺相如列传》)

3、见犯乃死,重负国。译:被侮辱才去死,更加对不起国家。(《苏武传》)C、在动词前加介词“为”,表被动

1、为天下笑者,何也?译:大臣无罪而全家被杀的有十几家被天下人讥笑,这是为什么呢?(《过秦论》)

D、用“为„„所”或“为所”连用结构,表被动。E、用“被”表被动。

(二)没有被动词,意思上隐含被动。

1、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译:大臣无罪而全家被杀的有十几家。(《苏武传》)

2、缑王等皆死,虞常得生。译:缑王等人都战死;虞常被活捉。(《苏武传》)

3、举孝廉不行。译:被推举为孝廉没有去应荐。(《张衡传》)

4、连辟公府不就。译:多次被官府征召,也没有去就任。(《张衡传》)

5、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译:用刀刻个不停,金属和石头可以被雕刻。(《劝学》)

三、省略句

有些句子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省略了句子的某些成分,这种句子叫省略句。省略句是古今都有的现象,当文言文的省略情况比现代文多见,也较复杂。常见的是主语省略、谓语省略、宾语省略和介词省略,有时也省略数量词和定语等。A主语省略 B谓语省略 C宾语省略 D定语省略 E介词省略

F定语中心语省略 A主语省略

1、明年(秦)复攻赵,杀二万人。译:第二年秦军又攻打赵国,杀赵国两万人。《廉颇蔺相如列传》)

2、(廉将军)不若也。译:(廉将军)不如秦王厉害。(《廉颇蔺相如列传》)

3、何也?译:“这是为什么呢?(《寡人之于国也》)

4、弃甲曳兵而走。译:士兵抛弃铠甲、拖着兵器逃跑。(《寡人之于国也》)

5、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译:永元年间,(张衡)被推举为孝廉没有去应荐,多次被官府征召,也没有去就任。(《张衡传》)

6、于是皆服其妙。译:于是(人们)都很叹服地动仪的精妙。(《张衡传》)B谓语省略

1、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威)?译:你们看廉将军与秦王相比哪个厉害?(《廉颇蔺相如列传》)

2、骐骥一跃,不能(跃)十步。译:骐骥跳跃一次,不能跳过十步远。(《劝学》)

3、蟹(有)六跪而(有)二螯。译:螃蟹有六只脚和两只蟹钳。(《劝学》)

4、问其人,本(是)长安倡女。译:问是谁,说是长安的歌女。(《琵琶行》)C宾语省略

1、于是王召见(蔺相如)译:于是赵王召见蔺相如。(《廉颇蔺相如列传》)

2、传(之)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译:把和氏璧传给妃嫔及侍从人员看,群臣都欢呼“万岁”。(《廉颇蔺相如列传》)

3、相如闻(之),不肯与(之)会。译:蔺相如听到这些话后,不肯和他会面。(《廉颇蔺相如列传》)

4、百越之地,以(之)为桂林、象郡,译:向南方夺取了越族各部落的土地,把它改设为桂林郡和象郡;(《过秦论》)

5、为(之)金人十二,译:用它铸造成十二个铜人。(《过秦论》)

6、单于子弟发兵与(之)战。译:单于子弟发兵与他们交战。(《苏武传》)

7、常惠请其守者与(之)俱。译:常惠请求看守他的人同他一起去。(《苏武传》)

8、輮(之)以(之)为轮。译:用火加热,使它弯曲做成车轮。《劝学》

9、五十者可以(之)衣帛矣。译:五十岁的人就可以凭借这穿上丝织品了。

10、七十者可以(之)食肉矣。译:七十岁人就可以凭借这吃上肉了。(《寡人之于国也》)D定语省略 E介词省略

1、君乃亡(于)赵走(于)燕,译:现在您竟从赵国逃奔到燕国。(《廉颇蔺相如列传》)

2、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于)境上译:我曾跟随大王与燕王在边境相会。(《廉颇蔺相如列传》)

3、秦王坐(于)章台见相如。译:秦王坐在章台宫接见蔺相如。(《廉颇蔺相如列传》)

4、大王见臣(于)列观,译:大王却在一般的宫殿里接见我(《廉颇蔺相如列传》)

5、遂与秦王会(于)渑池。译:就和秦王在渑池会见。(《廉颇蔺相如列传》)

6、威振(于)四海。译:威势震慑四海。(《过秦论》)

7、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于)下吏。译:越族各部落的头领,俯首投降,听从秦国小官吏的摆布。(《过秦论》)

8、蹑足(于)行伍之间,译:他出身于军队之中,(《过秦论》)

9、而倔起(于)阡陌之中,译:却从田野里突然起义。(《过秦论》)

10、身死(于)人手,译:皇帝死在别人手里,(《过秦论》)

11、单于弟於靬王弋射(于)海上。译:单于的弟弟於靬王到北海上打猎。(《苏武传》)

12、天子射(于)上林中。译:天子在上林苑中射猎。(《苏武传》)

13、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于)匈奴中。译:适逢缑王与长水人虞常等人在匈奴内部谋反。(《苏武传》)

14、果地震陇西。译:果然(在)陇西发生了地震。(《张衡传》)

15、感(于)斯人言。译:有感于这人说的话。(《琵琶行》)

16、送客(于)湓浦口。译:送客人到湓浦口。(《琵琶行》)

17、沉吟放拨(于)弦中。译:她轻叹一声,把拨子插入弦中。(《琵琶行》)

18、聚之(于)咸阳。译:聚集到咸阳。(《过秦论》)F定语中心语省略

四、倒装句

现代汉语的语序一般以主语在前,谓语在后;定语在前,中心语在后;状语在前,动词在后;谓语在前,宾语在后。如果这种顺序被颠倒,就成为“倒装句”。文言文的语序倒装主要有四种:

A主谓倒装。在感叹句或疑问句中,为了强调谓语而将它放在句首,以加强感叹或疑问语气。B宾语前置。否定句中代词充当宾语、疑问代词充当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以及用“之”字或“是”字作为提宾标志时候,宾语通常都要前置。

C定语后置。古汉语中有时为了突出修饰语,将定语放在中心词的后面。D状语后置(介宾结构后置)A主谓倒装 B宾语前置

疑问句中代词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提前:

1、何以知之?——(何以是以何的倒装)译:您根据什么知道他可以出使呢?(《廉颇蔺相如列传》)

2、君何以知燕王?——(何以是以何的倒装)译:您凭什么知道燕王(会收留您)?(《廉颇蔺相如列传》)

3、即谋单于,何以复加?(何以是以何的倒装)译:假如是谋杀单于,又用什么更严的刑法呢?(《苏武传》)

4、何以汝为见?(何以是以何的倒装)译:我为什么要见你?(《苏武传》)

5、信义安所见乎?(安见是见安的倒装)译:你对汉廷的信义表现在哪里呢(《苏武传》)

6、子卿尚复谁为乎?(谁为是为谁的倒装)译:你还打算为谁守节呢?(《苏武传》)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提前

1、未之有也。译:没有听说过这种情况。(《寡人之于国也》)

2、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译:自从有书籍文献记录以来,还从来没有过这样的情形。(《张衡传》)

动宾结构中,代词、有称代含义的副词作宾语时,宾语常前置 强调宾语前置,用“之”“是”把宾语提到前边

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译:不晓得标点断句,不能解决疑惑。(《师说》)C定语后置

文言文虽有修饰词放在中心词前面的,但多数置于中心词之后,所以构成了文言文句式的又一特点。定语后置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用“者“”之“”而“作标志词。二是数量词作定语时,也常后置。

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利”是“爪牙”的后置定语,“强”是“筋骨”的后置定语)译: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强的筋骨。《劝学》

2、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可使报秦”是“人”的后置定语)译:主意拿不定,想找个可以派遣去回复秦国的人,又找不到。(《廉颇蔺相如列传》)

3、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留在汉”是“匈奴使”的后置定语)译:于是派遣苏武以中郎将的身份出使,持旄节护送扣留在汉的匈奴使者回国。(《苏武传》)

4、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固”是“关中”的后置定语)译:这样险固的关中,城池千里。(《过秦论》)

D状语后置(介宾结构后置)

1、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应为“臣尝从大王与燕王境上会”)译:我曾跟随大王与燕王在边境相会。(《廉颇蔺相如列传》)

2、故燕王欲结于君。——(应为“故燕王欲结于君结” 译:所以燕王想跟您结交。(《廉颇蔺相如列传》)

3、拜送书于庭。——(应为“于庭拜送书”)译:在朝堂上行过叩拜礼,亲自拜送了国书。(《廉颇蔺相如列传》)

4、设九宾于庭,臣乃敢上璧。——(应为“于庭设九宾,臣乃敢上璧”)译:在朝堂上安设“九宾”的礼节,我才敢献上和氏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5、乃设九宾礼于庭——(应为“乃于庭设九宾礼”)译:就在朝堂上设了“九宾”的礼仪(《廉颇蔺相如列传》)

6、会于西河外渑池。——(应为“于西河外渑池会”)译:在西河外渑池相会。(《廉颇蔺相如列传》)

7、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应为“其闻道也固乎吾先”)译:他闻知道道理本来比我早。(《师说》)

8、师不必贤于弟子,——(“师不必于弟子贤”)译:老师也不一定比学生强(《师说》)

9、学于余。——(“于余学”)译:向我学习。(《师说》)

10、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应为“陈涉之位,非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尊也”)

译:陈涉的地位,不比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九国的君王尊贵;被征发守卫边塞的戍卒,不比九国的军队强,(《过秦论》)

11、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应为“鉏耰棘矜,非于钩戟长铩铦也”)译:农具木棍一类的东西,不比钩戟长矛锋利;(《过秦论》)

12、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应为“谪戍之众,非于九国之师抗也”)译:被征发守卫边塞的戍卒,不比九国的军队强,(《过秦论》)

13、而倔起阡陌之中,——(应为“而(于蛮夷)阡陌之中倔起”)译:却从田野里突然起义。(《过秦论》)

14、为降虏于蛮夷——(应为“于蛮夷为降虏”)译:在异族那里做投降的奴隶。(《苏武传》)

15、请毕今日之欢,效死于前——(应为“于前效死”)译:请在今天欢宴之后,让我死在你面前(《苏武传》)

16、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应为“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译:用篆文山龟鸟兽的图形装饰。(《张衡传》)

17、验之以事。——(应为“以事验之”)译:用已经发生的情况来检验它。《张衡传》)

18、游于三辅。——(应为“于三辅游”)译:到三辅一带游学。《张衡传》)

19、尤至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应为“尤于天文阴阳历算至思”)译:由其在天文阴阳历算诸科学问尽心钻研。《张衡传》)

20、无望民多于邻国也。——(应为“无望于邻国民多也”)译:不要指望(自己的)百姓比邻国多了。(《寡人之于国也》)

21、树之以桑——(应为“以桑树之”)译:把桑树种上。(《寡人之于国也》)

22、申之以孝悌之义。——(应为“以孝悌之义申之”)译:把尊敬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寡人之于国也》)

23、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应为“颁白者不于道路负戴矣。”译:头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在路上背着或顶着东西了。(《寡人之于国也》)

24、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应为“是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何异?”)译:这种说法和杀死了人却说‘不是我杀的,是兵器杀的’又有什么不同呢?(《寡人之于国也》)

25、青出于蓝,而青于蓝。——(应为“青于蓝出,而于蓝青”)译:靛青是从蓼蓝中提取的,但它比蓼蓝的颜色更青。《劝学》

26、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应为“冰,水为之,而于水寒”)译:冰是由水凝冻成的,但它比水更冷。《劝学》

27、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应为“君子博学而日乎己参省”)译: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每天对自己检查反省。《劝学》

28、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应为“”尝于穆、曹二善才学琵琶)译:曾经向穆、曹两位著名琵琶乐师学艺。(《琵琶行》)

29、转徙于江湖间。——(应为“于江湖间转徙”)译:在江湖上辗转奔波。(《琵琶行》)

五、固定句式

1、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固定格式,“奈何”,表示询问,意思是“如何”“怎样”。)译:拿走我的璧,不给我城,怎么办?(《廉颇蔺相如列传》)

2、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固定格式,“岂„„乎”,“岂”与“乎”相呼应,构成一种表反问的句式,可译成“难道„„吗?”或”怎么„„呢?”)译:赵国怎么敢留着璧而得罪大王呢?(《廉颇蔺相如列传》)

4、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固定格式,孰与,表示比较和选择,意思是“跟„„比较,哪个(谁)„„?”)

译:你们看廉将军与秦王相比哪个厉害?(《廉颇蔺相如列传》)

5、直不百步身(直„„耳)。(固定格式,“直„„身”,副词与语气词搭配,表示限于某个范围;只是„„罢了。)译:只是没有(跑上)一百步罢了。(《寡人之于国也》)

6、则何如。(固定格式,“何如”,表疑问的代词;怎么,怎么样。

译:那怎么样。(《寡人之于国也》)

7、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固定格式,“而后”,副词,表示接着某动作或情况以后,用在下一分句开头或紧缩句前后两部分中部,同“然后”,有时可译为“才”。)

译:有的人(跑了)一百步然后停下来,有的人(跑了)五十步然后停下来。(《寡人之于国也》)

8、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固定句式: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译:所以不积累小步伐,就无法到达千里远的地方;不汇集细小的水流就无法形成江河大海。《劝学》

读书笔记

1、“掌握课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能理解词句含义,读懂课文,学习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

——《全日制高中语文教学大纲》文言文教学目标

2、“要重视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要有助于学生增强民族自尊心和爱国热情,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

3、“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文言文教学目标

4、文言文翻译要求:信、达、雅 ——《古代汉语》

5、“讲者,讲其实惠,初讲时用之。贯者,贯其神理,有贯串之意焉。”

——(崔学古《少学》)

6、“因为文言与咱们的口语不一样”,所以“国文课读到文言,就得作一番讲解的工夫。” ——(《叶圣陶集》第十四卷57页《文言的讲解》)

7、文言文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诵读古代诗词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能借助工具书理解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汲取文言文中有生命力的语言材料和表现手法,丰富现代语文的理解和表达能力,丰富文学素养。

——国家教育部新颁发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

8、“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死角’,即使在语文教学改革很红火的年代,文言文教学这块‘世袭领地’上仍然是一派‘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荒凉景象。” ——《钱梦龙《文言文教学改革刍议》

9、正如钱梦龙所说:“现代汉语是古代汉语的继承和发展,现代汉语的词汇、句法和修辞手段都不可割裂和古代文学语言的血缘关系„„学生阅读文言文虽然有一定的语言障碍,但绝不像学习外国语那样毫无根基。” ——钱梦龙《文言文教学改革刍议》

10、在文言文教学中主要应以“读”字当先,激发学生的兴趣。有了兴趣才会摸索出好的学习方法,才能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文言文教学之我见》

11、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的“三本五重教学法”(以人为本、以读为本、以创为本,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就强调了学生“读”的功效。他说“语文教学就是要以学生诵读原文的练习为主线,就是通过多种方式联系学生的原有知识和经验去领悟课文的内涵。”

心得体会

本着重新识字出发

——读《谈谈文言文课堂效率问题》

只有在懂得词义,了解句式特点,像朱熹所说的那样“一字一句,分晓真切”的前提下,让学生反复诵读一篇篇文言作品,才对文言文的阅读能力的提高有意义。因此,文言文的阅读教学,有一个“重新识字”的问题,所谓“重新识字”;是指要让学生明白那些虽然能读出声音,但不懂得它们在文言中的意义的字的词义。教师的讲解,注释、工具书,都为这种“重新识字”提供了方便。

之所以强调在诵读前要理解词义、了解句式,是因为过去文言文教学中,有一种过分强调熟读,不管懂不懂,背了再说的教法,效果并不好。现在这种作法没有了,但它的影响不能说一点也没有,比如说,只串讲课文大意而不落实字词句,甚至只对照教参的译文讲一通,讲完之后就是读,就是背,至于文章中字词的意义,句式的特点是什么,学生一点也不知道。在理解的基础上诵读,一直到熟,熟到什么程度?一般来说,一篇课文,提出其中某一句,要能知道出自哪一篇,是什么意思;如果能背诵则更好。

如何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效率呢?我认为在阅读文言文或进行文言文教学时需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词语和句式的对比练习,可以训练学生注意古人为了表情达意的需要,因为对象或场合的不同,同样一个意思,所用的词语和句式有细微的不同,或色彩不同,或语气不同。区分这些不同之处,有助于加深理解。

词语和句式的归纳练习,可以训练学生在感性材料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自己动脑、动手整理,结合所学过的文言知识,总结出同类语言现象的某些规律,使之达到理性的认识,并且使知识逐渐系统化、条理化。这种对文言词语和句式的对比、归纳练习,可以在一篇之内进行,也可以不限于一篇的范围之内。

2、练习文言文的现代汉语翻译,可以检查学生对文言文中的字、词、句是否真懂。

如果是不懂,或者是半懂,那么,只要一翻泽原文,问题就会暴露出来。问题暴露出来了,或是词义没弄清楚,或是句式不了解,就可以对症下药,及时纠正。荀子说:“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学生在实践中遇到阻碍,遇到疑惑,经过思考,经过教师的指点,得到了解决,记忆也就更深了。练习文言文的现代汉语翻译,还可以提高现代汉语的表达能力。有些句子,我们可能已经理解了它们的意思,但用现代汉语表达不出来,除了因为自己对原文的理解还不够准确、清晰之外,现代汉语的语汇不够丰富、文字表达能力不高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搞点文言文的翻译练习对提高现代汉语的表达能力是有帮助的。文言文的现代汉语翻泽,可以是口头翻译,也可以笔译。无论采用什么方式进行都应该以准确、规范为标准。准确,指词语要翻泽得准确,要字字落实;规范,指译文的句子要符合现代汉语的规范。那种只写出句子大意的翻泽对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提高没有多大帮助。译文要准确规范,对中学生来说,不是一下子就能做到的。开始训练时,总是不够准确不够规范的。但是,如果教师每次都指出那些不准确、不规范的地方并予以纠正,要求又很严格,那么,准确规范的翻泽是能够逐步做到的。

这里有必要把文言文的白文标点这种练习方式提出来议一议。文言文的阅读训练是否要进行这种白文标点练习呢?我的回答是:文言文的白文标点练习是进行文言文阅读训练的一种好的方式;但是,因为中学生读的文言作品太少,不宜做这种练习。据《礼记·学记》的记载,两千年前,给白文断句就作为基本训练项目列入了学校的教学内容;东汉时期,引用古书,句读是否正确,成为衡量学术水平的标准之一;六朝时期,定点文句,是整理古书的重要环节;到了唐代,人们对白文标点的作用更加明确了,韩愈《师说》中说:“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旧时代的先生们教诲学生,总是叮嘱他们认认真真地读白文,即所谓“详训诂,明句读”。可见白文标点练习是培养文言文阅读能力的一种好的训练方式。“详训诂”,弄清词义,是对的;“明句读”,明白断句,也是对的。可是,给白文标点,是要读了相当多的文言作品之后,并且还要知道一些古代历史、地理、人名才能标点好的。不然,会拿着标点符号摆来摆去,不知如何是好,花费的时间多,收到的效果小。中学生用来学文言的时间比较少,应当把时间用在刀刃上,用在掌握常用实词、虚词和句式上,用在反复诵读作品上;文言文的标点练习难度比较大,不要把时间花在这种练习上。

3、要增大文言文的课外阅读量。

课外阅读课堂教学的延伸、加固和补充。语文教学历来重视课外阅读,这是对的。但是,目前教师们指导课外阅读,往往只把注意力放在现代文,尤其放在时文的阅读上,忽视了文言文的课外阅读量。文言文的阅读训练,如果仅仅只在课堂上进行,课外不去阅读文言作品,是很难形成能力的;即使在课堂上把文言课文学懂了,形成了一定的能力,也容易退步,结果是劳而无功。因此,有必要加强文言文的课外阅读,如果我们规定中学生的文言文课外阅读量占整个课外阅读量的10%至20%,用这个数量标准选择一批与课文深浅程度相当的、有注释的文言作品作为课外阅读材料要求学生阅读,并且在关键的地方还给以点拨,使学生把课堂上学过的文言词语和句式运用到阅读实践中,并且在运用中巩固、加深、熟练,使精读和博览相结合,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就能逐步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就能真正形成。

教学过程的尝试与探索

《语文科考试大纲》中“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这一考点在近几年高考中虽未单独设题,但其知识点遍布文章,阅读理解时许多句子涉及这方面的知识,尤其是在文言的阅读过程中,如果对古汉语中一些句式特点,尤其是像主谓倒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等比较特殊的句式不熟悉、不理解,必然会造成阅读的困难和翻译句子的不准确。因此,对文言与现代汉语中不同的句式的理解,应该有足够的认识,这是语文复习,特别是复习文言文句子的翻译时不可忽视的一个考点。

古代汉语中有哪些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呢?,有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特殊句式)、固定结构等几类。判断句、被动句要从结构特征上去掌握,省略句则要联系上下文去推求省略的部分,倒装句要掌握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主谓倒置、状语后置的规律,固定句式要记住它们的习惯用法。探求规律,掌握译法

文言文的句式比较复杂。常见的句式有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和省略句。倒装句较为普遍的是宾语前置、介词宾语前置、定语和状语后置,也有谓语提前的现象。但仅就宾语前置来说,有一种提法,“在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置于动词前。”这种提法是不够确切的,因为文言文有许多否定句代词作宾语并不前置,即使同一本书中,有的代词前置,有的代词并不前置。在古文教学中,我发现,由于表达习惯或是语法的特殊性,在古汉语中,形成了一些形式上基本凝固、在表达方式上较为特殊的习惯格式,而这种在表达方式上较为特殊的习惯格式,往往又成了学生准确译文、正确理解课文的“拦路虎”。倘若能让学生认清其特点,摸清其规律,掌握其译法,学生学起来就能化难为易,准确译出,从而将“拦路虎”就地“消灭”。

下面仅就在文言文教学中探求出来的几种较为特殊的习惯格式,是何句式,怎样翻译,简述如下:

1.“孰与„„?”

固定格式,“孰与”,表示比较和选择,意思是“跟„„比较,哪个(谁)„„?”如: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即译为:你们看廉将军与秦王相比哪个厉害?(《廉颇蔺相如列传》)2.奈何,固定格式,奈何,表示询问,意思是“如何”“怎样”。如、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译:拿走我的璧,不给我城,怎么办?(《廉颇蔺相如列传》)实践证明,假若以上这几种在表达方式上较为特殊的习惯格式学生均能认识其特点,掌握其译法的话。那么,古汉语中的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等句式的译法,也就不难掌握了。我们这样做,目的在于让学生掌握辨识特殊文言句式的方法,逐步培养学生独立翻译特殊习惯句式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能拿起“钥匙”独立开“锁”。讲清“特殊”,扫除障碍。­得出规律,掌握译法: 对照比较。

在文言文教学中,运用对照比较法可以拓宽学生思维空间,激发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去获得准确的知识,更好地掌握课文内容。

文言文特殊句式和现代汉语进行对照比较。如判断句式,现代汉语是“„„是„„”“„„等于„„”的句式,而文言文经常用“„„也”“„„者,„„也”的句式来表达。诸如此类,不一而足。通过对照比较,学生的思路更为广阔了,能全面地具体地深入地分析问题,既懂得“应该这样”,又懂得“不应该那样”,进而把握一事物与另一事物的本质特征。

温故知新.。许多学生学了后头,忘了前头。讲新课时,我总是启发引导学生联系旧课已学过的知识,以旧知识带新知识,加强知识的连贯性,这样,讲过的课文越多,例句就越多,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给学生的印象也就越深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收到了显著的学习效果。

文言文句式教学方法很多,我们主要从对照比较,温故知新这两种方法来探讨文言文句式的有效教学。教就是为了不教,我们最终目的是为了摆脱传统教学中注重知识本位的局限性,放手让学生通过自读自悟,自主比较,综合深入分析,同学间的合作交流,得出自己的结论,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健全心智,克服“学而不思”的流弊;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培养学生科学的探究方法,形成独立的思想,自主的精神,摆脱被动接受的局面,有利于学生个性和人格的形成与发展。

高一文言文特殊句式专题一 被动句式归纳总结

【课前准备】

学完必修四课本三篇文言文《廉颇蔺相如列传》《苏武传》《张衡传》后,把全班同学分成五大组,分别为判断句组、被动句组、省略句组、倒装句组和固定结构组,每一组的成员按照所负责的文言文句式,对这三篇文言文句式进行归纳总结。【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高考文言文对文言句式的要求。

2、了解判断句的特点。

3、通过一定量的练习,加以巩固。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实施过程】

一、文言句式的概述

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句法大致相同,由于语言的发展和演变,也存在一些差异。掌握有别于现代汉语的常见文言句式,是文言文阅读所必需的能力。这里主要掌握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固定句式。今天我们着重了解被动句。

二、被动句

1、什么是被动句?

所谓被动句,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谓语动词说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害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文言文中,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说表示的行为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现代汉语一般用“被”引进主动者,但文言文表被动的方式较多,主要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用“于”“为”“为„„所”“见”“被”字表被动句。

第二种情况是没有被动词,意思上隐含被动,要根据上下文语意来推断。

二、被动句小组成员展示成果

1、而君幸于赵王,译:而您又被赵王宠幸。(《廉颇蔺相如列传》)

2、使不辱于诸侯,译:出使到诸侯国家能不被侮辱。

(《廉颇蔺相如列传》)

3、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译:又怕得不到秦国的城,白白受欺骗。(《廉颇蔺相如列传》)

4、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译:我实在怕受大王欺骗而对不起赵国。(《廉颇蔺相如列传》)

5、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译:我苏武父子无功劳和恩德,都是被皇帝栽培提拔起来的(《苏武传》)

6、见犯乃死,重负国。译:被侮辱才去死,更加对不起国家。(《苏武传》)

7、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译:大臣无罪而全家被杀的有十几家。(《苏武传》)

8、缑王等皆死,虞常得生。译:缑王等人都战死;虞常被活捉。(《苏武传》)

9、举孝廉不行。译:被推举为孝廉没有去应荐。(《张衡传》)

10、连辟公府不就。译:多次被官府征召,也没有去就任。(《张衡传》)

三、总结被动句句式规律

文言文表被动的方式较多,主要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用“于”“为”“为„„所”“见”“被”字表被动句。

第二种情况是没有被动词,意思上隐含被动,要根据上下文语意来推断。

(一)用“于”“为”“为„„所”“见”字表被动句。(1)用“为”表被动 如:“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被天下人嘲笑)

(2)用“被”表被动 “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忠心却被别人诽谤,能不怨恨吗?)

(3)用“见”表被动 “„„徒见欺”(„„白白地被欺骗)

(4)用“于”表被动 “而君幸于赵王”(而您又被赵王宠幸)“不能容于远近。”(不能被邻里所容)

(二)没有被动词,意思上隐含被动。

如: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译:大臣无罪而全家被杀的有十几家。(《苏武传》)【探索小结】

相信,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学会归纳总结不失为一种学习方法。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进行积累归纳,主动梳理,认识规律,掌握方法,掌握文言文句法,相信学生们在具有更为丰富的文言文知识的积累之后,将逐步形成读懂文言文的能力。

总结报告

如何让高一的文言文教学与初中有效衔接 ——关于高一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的研究 主要成果: 高一必修3、4文言文句式部分汇总研究的主要方法: 实践,比较,归纳,讨论,总结,.3 研究的主要步骤:(1)、组内讨论并确定课题(2)、查找资料

(3)、集体讨论

(4)、在教学中研究(5)、进行资料整理

4、开展的主要研究活动: 进行教学实践,到校图书馆查找资料并通过互联网查找资料;小组讨论;、查证的主要文献资料: 某些关于文言文句式学习的网站和书籍.6、报告

对高一文言文有效教学(文言文句式部分)的思考

在近年的高考语文试题中,文言文的比例一直保持在14%的分量上,考试的模式也是大体不变,即通过课外阅读考查课内知识。知识点也主要限于词义及用法、文言句式、文句翻译和文段评价等方面。具体而言,包括词语的准确理解、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字、特殊句式、文言断句、难句的准确通顺翻译、古今异义、偏义复词、古今异音、内容评价、写作特点评价以及古代文化现象等知识点。这些知识点的考查实际上也就反映了现行考试制度对高中文言教学的主要要求。如何在教学过程中针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教学是提高高中生文言阅读能力的重要课题。因此,文言教学实际就是要在具体的文章中去阅读知识点,读懂知识点。为弥补初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缺漏,加强高一上学期所掌握的文言文知识,为学生的后续发展打下更为坚实的基础。我尝试研究高一文言文有效教学,并且是针对学生很难理解的文言文句式入手,一学期结束,反思自己的实践,有很深的体会。

一、我发现,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断层。初中课标“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高中课标要求“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和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相对于初中课标,高中课标对文言文的要求难度跳跃性太大。这里主要是指文言语法知识,由于文言语法知识都安排在高中,而现代汉语语法教学在初中处于无法落实的状态,所以要学生在高中阶段理解这些语法现象的难度就可想而知了。所以初高中课标在文言文阅读的标准上也存在着语法教学的衔接困难问题。

二、教学实践原则 1.重在运用的原则

所补的内容应是基础性的知识,是那些因初中与高中的要求不同而对学生高中语文学习造成困难的内容。切忌一味以高考为标准任意拔高,不能将高中各年级原本就应循序渐进的教学内容一下子强加给学生。不必追求知识的系统、完整,重在运用。2.面向全体的原则 应关注大多数学生,既不能将初高中衔接补课误解成是因个人原因或因原初中学校教学方法不当而造成知识缺漏的后进生补缺补漏,也不能将其当作针对优等生的培优教学。应根据本校学生的实际确定具体的“衔接教学内容和计划”。3.温故知新的原则

在进行现代汉语语法、文言虚词、词性活用与文言句式等内容的衔接教学时,应尽量选取初中课本里出现的内容(如课文)作为讲授的例子和练习材料,使之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三、加强文言文有效教学的措施

1、在文言文的教学中,我们一定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就是说在教学中学生要把自己当成学习文言文的主人。主动学习,自觉学习。

2、引导学生拓宽文言文的阅读面。语文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多读一些精典的文言文作品,把那些好的阅读方法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形成自己的良好阅读习惯。让学生在学习文言文中收获知识,享受快乐。

(一)加强文言的语感培养

语言学科的教学,重要的一环就是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文言文的语感培养,还是离不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古人教学,最重视的就是读,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就是强调读书在学习中的重要性。看来,古时的私塾,先不求义而求读通,也自有其道理。学生能够做到在读当中学会断句,在读当中强记字音,在读当中熟悉句式,在读当中理解文段大意,这就少了许多学习障碍,文言教学也就变得轻松得多。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多进行示范朗读或播放录音,更应要求学生读生字,读注释,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音声感、节奏感、意蕴感及审美感。文言文与现代人的距离较远,现代人要学好文言文,就必须多积累。不积累足够的字、词、句常识,就很难融入文言的氛围之中。文言文中的许多字词,是现代汉语已经弃用的,但往往是极个别的字词阻碍了学生对文言的准确理解,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当多积累一些字词,做到有备无患。现代汉语的词义和古汉语的词义区别也是很大的,学生很容易用现代汉语的词义去理解文言词语,因而多积累文言词义对于学习文言尤为重要。严格来说,对于字词的掌握还不能最终解决文言句子的准确翻译的问题,因为文言句子的翻译不光是直译,更多的是意译。我们现代汉语与文言的差异较大,句式特点也有相当大的差别,实际上,按照字词的意思直译过来的句子,很多是不通顺的。而注释中的很多句子的翻译为我们提供了足够多的例子,多读一读这样的句子及其翻译,对于解决学生的翻译的准确性有很大的帮助作用。自然,多读课文更可以全面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能力。

(二)注意文言知识点的积累,培养推断能力

在文言的阅读教学中,注意知识点的落实,注意知识点的新旧联系,做到学有所获,强记博识。通假字怎么个通假法,一词多义到底有几个用法和意义,词类活用是怎样活用的,古今异义为什么会异义有没有关系,特殊句式和现代汉语的句式到底有什么区别,等等。另外,还要把课文涉及的字词的意义和用法与以前学过的这个字词的意义和用法联系起来,增强对字词意义和用法的认识理解。对这些知识点的落实,有助于学生积累丰富的文言经验,并最终把经验化为学习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教材的课文后,我把全班同学分成五大组,分别为判断句组、被动句组、省略句组、倒装句组和固定结构组,每一组的成员按照所负责的文言文句式,对这三篇文言文句式进行归纳总结。接着,我们从例句中寻找文言文句式规律。比如:

1、判断句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其句式有如下几种表示法:

1、“......者,......也。”这是文言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谓语后用“也”结句,对主语加以肯定的判断或解说。如

1、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2、“......,......也。”判断句中,有时“者”和“也”不一定同时出现,一般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断。如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3、“......者,......。”有的判断句,只在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这种情况不常见。

4、“......者也。”在句末连用语气词“者也”,表示加强肯定语气,这时的“者”不表示提顿,只起称代作用。这种判断句,在文言文中也比较常见。

5、无标志判断句。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

6、用“为”作判断词表示判断。如汝为人臣子。(《苏武传》)

7、在文言文中有时为了加强判断的语气,往往在动词谓语前加副词“乃、必、亦、即、诚、皆、则、”等。如非我也,岁也。(《寡人之于国也》)

需要注意的是,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

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还有,肯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副词和否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否定副词“非”,都不是判断词。

2、被动句 所谓被动句,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谓语动词说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害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文言文中,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说表示的行为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现代汉语一般用“被”引进主动者,但文言文表被动的方式较多,主要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用“于”“为”“为„„所”“见”“被”字表被动句。

第二种情况是没有被动词,意思上隐含被动,要根据上下文语意来推断。

(一)用“于”“为”“为„„所”“见”字表被动句。A、靠“于”引进主动者。如:而君幸于赵王,(《廉颇蔺相如列传》)B、在动词前加“见”,表被动。如: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廉颇蔺相如列传》)C、在动词前加介词“为”,表被动。如:为天下笑者,何也?(《过秦论》)D、用“为„„所”或“为所”连用结构,表被动。E、用“被”表被动。

(二)没有被动词,意思上隐含被动。如: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苏武传》)

3、省略句

有些句子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省略了句子的某些成分,这种句子叫省略句。省略句是古今都有的现象,当文言文的省略情况比现代文多见,也较复杂。常见的是主语省略、谓语省略、宾语省略和介词省略,有时也省略数量词和定语等。A主语省略 B谓语省略 C宾语省略 D定语省略 E介词省略

F定语中心语省略(举例略)

4、倒装句

现代汉语的语序一般以主语在前,谓语在后;定语在前,中心语在后;状语在前,动词在后;谓语在前,宾语在后。如果这种顺序被颠倒,就成为“倒装句”。文言文的语序倒装主要有四种:

A主谓倒装。B宾语前置。

疑问句中代词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提前:

如:

1、何以知之?——(何以是以何的倒装)(《廉颇蔺相如列传》)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提前 如:

1、未之有也。(《寡人之于国也》)

动宾结构中,代词、有称代含义的副词作宾语时,宾语常前置 C定语后置

文言文虽有修饰词放在中心词前面的,但多数置于中心词之后,所以构成了文言文句式的又一特点。定语后置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用“者“”之“”而“作标志词。二是数量词作定语时,也常后置。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利”是“爪牙”的后置定语,“强”是“筋骨”的后置定语)《劝学》

D状语后置(介宾结构后置)如:、拜送书于庭。——(应为“于庭拜送书”)(《廉颇蔺相如列传》)

五、固定句式

1、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固定格式,“奈何”,表示询问,意思是“如何”“怎样”。)(《廉颇蔺相如列传》)

2、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固定格式,“岂„„乎”,“岂”与“乎”相呼应,构成一种表反问的句式,可译成“难道„„吗?”或”怎么„„呢?”)(《廉颇蔺相如列传》)

4、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固定格式,孰与,表示比较和选择,意思是“跟„„比较,哪个(谁)„„?”)(《廉颇蔺相如列传》)

5、直不百步身(直„„耳)。(固定格式,“直„„身”,副词与语气词搭配,表示限于某个范围;只是„„罢了。)(《寡人之于国也》)

6、则何如。(固定格式,“何如”,表疑问的代词;怎么,怎么样。(《寡人之于国也》)

7、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固定格式,“而后”,副词,表示接着某动作或情况以后,用在下一分句开头或紧缩句前后两部分中部,同“然后”,有时可译为“才”。)(《寡人之于国也》)

8、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固定句式: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劝学》

经过这样的归纳训练,学生可以明确文言文特殊句式的特点以及规律,培养阅读文言文语感,这时再适当向课外拓展,有针对性地做一些文言文阅读训练,以检测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和对古汉语知识掌握的程度。还可用用吕叔湘先生建议使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即选一些没有标点过的文言文片断做些断句练习,这将有助于他们增加文言文阅读理解的熟练程度。

(三)要强化对知识点的练习由于文言文远离我们的生活,仅仅只是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对知识点的记忆落实,这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要做到知识点的新旧联系,还要注意通过练习达到对课堂知识的巩固性掌握。在习题设置中,要把练习题设置成联系题,也就是将以前学过的内容和当天学习的内容结合起来,在学生的记忆中形成对文言字词的全面理解掌握。

(四)加强课外阅读训练

课内的学习最终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解决课外阅读问题的能力乃至应考能力。而为了使这种能力得到巩固和提高,平时还必须加强学生的课外文言文阅读量。这就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有系统地安排文言阅读材料,并配以扣点练习,以促使学生把其掌握的文言文学习能力由课内向课外延伸,达到应有的阅读及应试能力水平。

当然,课外阅读的安排不可太过随意,这样是达不到训练目的的。中学阶段对于高中生的文言能力要求是有一定限度的,只要求学生“能够阅读浅易的文言文”,所以万不可孔孟老庄一锅端,过于深奥的文言对学习文言不仅无益,反而有害。阅读材料应以记叙文(叙事)为主,议论文次之,其它文章只是稍作涉猎。这样安排一是考虑到大纲和考纲对高中文言教学的要求,更主要是考虑到学生能够读懂,读出兴趣来。

上一篇:锁作文850字下一篇:综合实践活动六年级上册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