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建筑公司的工作建议

2024-08-14

对建筑公司的工作建议(精选12篇)

1.对建筑公司的工作建议 篇一

工作总结对公司建议

1、一些实验操作方法能够制作成视频或者把操作规程做成牌子挂在相应的仪器或设备旁边。有利新员工的培训及老员工养成规范性操作的习惯。

2、体检:公司能够每年为员工组织一次健康体检,在公司指定的医院进行。

3、有的制度无法有效的推行。培养员工的认识水平和自觉意识,然后相关部门应当加强监管,持之以恒。

4、关爱员工让员工感觉到家的温暖,提高工作热情。

5、公司应当认真的对待每一个员工提出的推荐,组织相关人员对推荐的合理性进行评议。公司应当让所有员工有主人翁的感觉,以主人翁的态度参加到公司的发展和管理中去,员工这样才会更加用心主动的提出一些对公司及个人发展有利的好推荐。浪漫签名

6、丰富企业文娱活动:不定期的办公室聚会能够增强凝聚力,同时反过来也有助于增强团队精神,而这样做最终会对工作环境产生好的影响,营造一个用心向上的工作氛围。如中秋节前夕的晚会元旦前的野餐重阳节的爬山三八前的出游员工的生日聚餐团队庆功会等,这些都能够成功地将员工聚到一齐度过快乐的时光。同时,最好再将这些活动透过图片展示DV摄制等手段保留下来,放在公司或团队的网站或网页上,让这些完美的回忆成为永恒,时刻给员工温馨的体验与团队归属的激励。

7、降温取暖费:在每年冬(个月)夏(个月)间每月给员工发放固定的降温取暖津贴。并构成制度按必须的标准执行。

8、法定强制性福利,如按国家劳动法律法规规定,企业务必为员工购买退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这是国家强制性福利,不应对员工有业绩上的限制。关于爱情的至理名言

9、树立榜样,开展表彰大会:标杆学习是团队领导的一个重要武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透过树立榜样,能够促进团队的每位成员的学习用心性。虽然这个办法有些陈旧,但实用性很强。一个坏员工能够让大家学坏,一位优秀的榜样也能够改善团队的工作风气。树立榜样的方法很多,如创新榜总经理个性奖等。对于表现优秀的员工颁发奖章和奖金(今年春茗会上已经开展过),而且还要邀请家属参加,这个荣誉能够说是无价的;

10、目前现状:对员工培训重视不够。公司追求高速的发展而忽视了对员工的培训工作,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员工的教育培训认识不够,公司不但没有专门的培训机构和培训人员,而又将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并入到行政或后勤事务中。不设立独立的人事部或人力资源部。对公司内部培训根本就不够重视或重视不够,个性是中高层管理人员。即使开展培训也往往是走形式,没有严格的培训计划和考评制度,对逃避培训的员工而不受到任何处罚。

11、个人观点:就公司现状而言首先要解决的是员工对岗位本身的明白与认知的问题(比如前台人员的工作职责是什么?对自我的工作岗位是怎样明白的?等),其次要解决的是岗位业务技能的问题,而解决这个问题的前提条件则是:完善公司管理制度与标准作业流程。也就是说,员工培训务必从制度和流程开始,只有在员工对公司制度到达完全明白与认同的状况下,公司制度才能对员工产生有效的约束力,接下来还务必针对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工作岗位每一个环节的每一个动作(个性是直接接触客户的这些人员,比如客户经理前台和会签等),并对员工进行规范化培训,直到员工能够一丝不苟地完成本职工作为止。这样的话公司的一切管理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也只有在这个时候公司才谈得上规范管理。

12、提炼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在企业经营过程中自然构成的一种自发的用心向上的精神层面的文化底蕴。这个是抄不来也是培训不出来的,这是企业的灵魂和根所在。因此我们需要发掘企业文化,并将它放大化,延续下去。

13、电脑不足,影响工作效率。

14、员工培训与管理,定期对公司员工进行技能礼仪效率培训,增强员工的实际操作潜质,端正服务态度,合理利用时刻安排工作。

15、提高工资水平:(略高于同行业建立激励性的薪酬体系,让员工感觉自我就是老板,全身心投入工作。对于设计部等非营销部门加班给予加班工资补偿,让大家心甘情愿干。对于奖励要公开,让大家有知情权,同事间的较劲更具有动力。奖励要来点狠的,现如今物价这么高房价这么高,对于表现优秀工作满多少年为公司创造杰出价值的优秀员工给予房子轿车奖励,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不坚信没有人不拼命的!

16、各个部门的沟通要流畅,持续高度的和-谐:推荐改善的.方法:加强各门门之间的感情的沟通,在不损坏各部门利益的基础之上要使各个部门的小利益同公司的大利益相互和-谐,使几个目标和为一齐,这样我们的工作才能取得较大的进步。对于些工作文件政策之类的书面规定,必须要全面的落实,个性是销售和财务部门要及时地联系。不好等到问题发生实在解决,那时不仅仅事倍功半,同时也会严重的影响用心性。

17、鼓励员工多提正确推荐预案,公司给以充分重视,对书面推荐均有正式恢复,采用者,给予必须奖励,鼓励员工用心参与公司管理,增强主人翁意识。

18、办公环境:对于公司员工来说,拥有一个良好的办公环境十分重要,不仅仅能够带来好的工作情绪而且还能够提高工作效率,从而展现良好的企业形象。由于我公司业务人员较多,没有固定的办公场所,每日都挤在一齐工作,噪音很大,严重影响到他人接待客户,造成客户对公司的负面影响。推荐:将会议室西侧的三间房子打通,分成隔断办公,给员工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也会避免员工们之间扎堆闲聊闲喷的现象,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员工对公司的归属感。

19、完善公司的奖罚制度。

20、提高工作效率:推荐改善的方法:有些事情我们不能的干一件说一件,好多事情是能够归结成一类的,要尽量归结成一个制度或是流程,避免重复。比如我们对一些代理商的政策,我们销售部门都执行好几个月了,财务竟让不知道该政策,弄得我们的信誉受到很大的打击,我们的一些政策要及时地下发给各个部门,别再让我们每次给代理商落实政策时都要经过好几个领导的签字,不仅仅代理商的用心性受到打击,我们也跟着倒霉,代理商对我们的信誉不再信任,我们对公司的一些争将不再用心了。这是很危险的,推荐将公司的一些政策切实落实到各个部门避免此类状况再次发生。

21、期望公司能够开展些业余的活动促进员工的团队意识和用心心态。

22、岗位职责岗位说明书工作流程图:推荐公司制定各岗位职责岗位说明书工作流程图,明确公司各部门员工岗位职责,岗位资料和工作流程。

23、对人才重视不够,员工稳定难,核心员工用心性受挫。应当提高工资待遇和福利,让员工更加有安全感,以及让员工感觉到自身价值的体现。

24、计划执行方面:推荐部门和科室在召开工作会议时制定好计划,落实人头,跟盯完成,完成状况纳入考核,切实到达提高工作效率目的。

25、明确任务标准并切实执行,让员工时刻以一种负职责的心态对待自我的工作,公司不理解任何关于任务未达成的借口。

26、一切要以事实说话:推荐改善的方法:在我们的工作过程中,一切要以事实为依据,根据现实问题反映出来的问题进行对症下药,不仅仅要进行全面地了解,还要进行辩证的眼光看问题。对一些经常出现的问题要及时的沟通。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及时给你机会也不好信口开河,为了发言而发言。我们做工作不是给领导看的,而是要有所收获。不好拿着公司的资源给自我谋利益。

27、卫生环境:目前公司的厕所卫生脏乱现象尤其严重,整个接待大厅里弥漫厕所的臭味,严重影响到工作人员及客户的情绪状况,造成客户对公司的负面影响,推荐公司就应找专职的保洁人员,进行不间断地打扫及清理。

28、改善员工工作生活条件:人首先是为了一张嘴而活着为了一张床而生存,为了改善现有生活条件而发奋奋斗实现个人和社会价值。我们公司有自我的员工食堂和小区宿舍,就应来说大家的生活是不存问题。还能够更好改善食堂膳食,营养是大家干事业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宿舍能够安装宽带,丰富大家的业余生活,当然也会有员工利用条件“充电”,拓展自我的专业知识,更好的投入到工作上;

29、定期的做一些员工调查,认真的查看员工的心声,激发大家用心性,减轻工作压力。

30、分工不明,职责不清。应当优势互补,职责细化。

31、领导主角和授权:给员工领导主角以酬劳其表现,不仅仅能够有效地激励员工,还有助于识别未来的备选人才。授权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激励方式。授权能够让下属感到自我担当大任,感到自我受到重视和尊重,感到自我与众不一样,感到自我受到了上司的偏爱和重用。在这种心理作用下,被授权的下属自然会激发起潜在的潜质,甚至为此两肋插刀赴汤蹈火也在所不辞。

32、人才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企业最大的成本就是没有培养好自我的人才建立稳固而实操的培训制度。新员工的入职培训让他对企业有个初步的认识,对岗位有个前期的熟悉和适应;老员工的培训会使他更加专业专注用心。因此这是公司一项必备的制度。除了内部培养,必要状况下也要适时引进外部人才,更快适应市场发展需要。

33、树立目标:公司制订整体目标,各部门分解目标,实行月度考核季度中考年中汇总,拿出改善方法。年末公司全年大归纳,对来年提出新的挑战。这一点需要高层牵头全体员工配合;

34、创造条件,丰富图书报刊杂志,出台激励措施,鼓励员工自发学习,提高素质或为优秀人员带给外出学习培训成长福利。

35、公司在执行力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领导要首先做到做大执行力,树立先进榜样,只有这样员工才会有动力和模范去完成自我的工作。

36、个人推荐:⑴完善公司员工培训制度。我始终认为培训就应是长期的持续的不间断的企业行为。因此公司务必建立长期的员工培训计划与培训制度。创造一个适合公司培训发展的环境,使员工更好地融入进去。要根据企业发展的需求和个人发展的具体状况,合理地制定培训对象和选取培训方式。对于公司中高层管理者而言,培训更是必不可少的,正因高层管理者担负的是整个企业兴衰荣辱的重任。其管理思想如不能与公司管理意图持续高度一致,其知识结构如不能应付日常工作,其胸怀气度如不能超越自身,后果将不堪设想!因此诚恳推荐:公司就应把提升管理层综合素质当做首要培训任务来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果管理者自我都无法严格要求自我,那如何去要求员工做到呢?⑵加强培训中的沟通。培训前就应瑟培训老师及受训人员进行沟通,了解受训员工在哪些方面不足并期望在本次培训中得到提高,带着问题进行培训,这样能大大地提高员工的学习兴趣。培训中,由于员工具有不一样的学历经历和背景,在理解程度上也有所差异,因此,要留必须的时刻与培训师进行讨论研究。而培训后要进行对本次培训进行评估并要求每个受训员工归纳。

37、节日津贴:按照我国的民族传统习惯,每年的端午节中秋节春节三八节公司在节日为员工发放节费,并构成制度按必须的执行。

38、推荐公司组织员工去大企业参观,广泛学习先进的管理模式为企业的发展拓宽思路。公司应当多多带给学习机会,员工也应当不断的学习和思考,提高自我,造福公司,到达双赢的效果。

2.对建筑公司的工作建议 篇二

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是企业获得外来资金的两种主要的途径。债权融资在融资成本方面更具优势,可以增加公司短期的现金流入,弥补资金周转问题。股权融资不需要支付固定的融资利息,是一种酌量成本,可以根据盈利状况调整股利分配政策,但会稀释原有股东的权益,对原股东而言融资成本相对较高。对融资方而言,无论企业最后采取何种方式都会引起企业的资本构成变化,这对公司治理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最终通过公司业绩水平体现。因此,合理的资本结构对公司和投资者双方意义重大。

由于公司不同的融资方式将会影响到公司剩余收益的分配、公司剩余控制权、公司治理结构,最终影响公司绩效。无论公司采取何种方式进行融资会对公司的资本构成产生实质性的影响,资本构成的变化对企业的治理效应有不可小视的作用,而企业的绩效水平又是治理效应最真实的反映。本文主要着眼于债权融资方式对公司绩效水平的影响与建议。

二、国内研究综述

国内学者对债权融资与公司治理等问题的研究起步较晚,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债权融资与公司治理关系的理论研究;二是债权融资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研究;三是债权融资与公司治理关系的实证究。

张维迎(1996)提出中国银行对企业的债权实际上是政府对企业股权的占有,这种资本结构存在投资主体错位的问题,导致在资格和能力上更具优势的投资人成了企业的债权人。通过对称信息的不对称性、公司资金的筹集、实体经济的投机和金融信贷危机的研究发现,信息的不对称性完全极有可能引发企业在资金筹集过程中的反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阻碍了资本市场健康持续稳的发展,还会导致市场预期的迅速破灭与金融危机的出现。

陆正飞(1996)对企业负债水平的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在考虑企业具有的既定的经营风险的前提条件下,负债水平的高低是由负债的利息、减税的利益、预期财务的拮据以及企业代理成本共同决定的。并得出负债水平与企业经营风险呈一定负相关性,经营风险越高负债水平应该越低,并为中国企业的适度负债水平应在50%左右。

忻文(1997)提出中国国有企业资本债务率高的真正原因是政府或银行没有继续坚持原先的商业约定条款,而非企业入不敷出的经济效益水平。了解决资本债务率高的根本途径在于明晰产权,将竞争市场的主体归还给企业,增强债权人在公司治理中的权力,并发挥债权人对公司的监督制约作用。从根本上改变“预算软约束”,将国有企业的债务水平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

张昌彩(1998)提出中国企业的资金筹集有一部分是来自于企业自己的储蓄,具有一定的内源性。以国家为委托人的银行和企业是同源的,这也是引起公司出现高债务率的重要原因。并指出股权融资要想成为主导融资方式,在克服自身缺陷的前提下,还要考虑建立兼并收购机制。

于东智(2003)认为公司的负债比例越大公司的绩效就越低,两者呈明显的负相关。同年,汪辉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债务融资能够促进公司治理、提升公司市场价值,但并不太适用小部分负债率高的企业。

综上所述,学术界从整体上认同了债权融资的公司治理效应,这也就意味着是间接认同了债权融资对公司绩效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债权融资对提升公司绩效水平呈现出一定的正相关性。

三、经济新常态下的对策建议

公司作为经济发展的活跃动力因子之一,高效的公司业绩水平将直接影响经济发展方向,应对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的机遇和挑战,进一步优化公司治理格局、提升公司业绩水平势在必行,笔者将从公司债权融资对绩效水平的影响角度出发,试图提出以下四点建议。

(一)银企关系合理化,加强债权融资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银行贷款在我国上市公司的权融资中占有很大比重,在融资渠道中处于主导地位。由债权融资而产生的债务,主要是来自银行方面的,这些严厉的债务条款和银行专业化的监督对公司经营者有一定约束作用,不但可以减少股东的监督工作,而且还能使监督更加客观有效。

首先要将贷款结构进行合理化改造,防止债权人出现危险的消极状态;其次银行要保持资源配置决策的独立性,尽量不受政府强迫的干预,并加强对企业项目的筛选力度。

(二)大力发展企业债券市场,减少政府行政干预

企业债券的市场化是指取消政府对其不必要的行政干涉,让企业债券市场拥有真正意义上的自由发展空间,以发挥其在市场决策的经济效益。将上市企业不同的信用级别、不同的流动债券的风险溢价和流动性溢价综合利用起来,充分调动发行主体的积极性,确保企业债券市场的良性发展。

一是尽量简化企业或公司债券的发行审批程序和所需时间;二是;要提高企业发行申请的效率,缩短发行申报时间,并在政策上对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给予支持;三是真正落实减少行政干预,充分给予企业债券利率强的生命力和灵活性,在债券市场上形成不同的利率水平。

(三)培育活跃的债券交易市场

建立一个成熟完善的债券市场是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保证企业进行债务融资渠道的通畅便利的必要条件,而成熟完善的债权市场与活跃的债券交易市场—二级市场休戚与共。

适当的扩大企业债券的品种和市场,可以考虑适当放宽对那些信用等级高、经济实力雄厚、经营业绩稳定的企业公开向社会发行企业债券的门槛,以期提高企业债券在市场上的流通性。

(四)建立并完善企业信贷评用体系

企业债券市场健康稳定的发展离不开资信评估机构的积极参加,能够公平规范地对企业、融资机构等市场主体的偿还债务的能力和意愿进行综合评估。建立并完善的企业的信用评估体系,来保证一个规范、统一、公平的行业氛围来促进企业债券市场健康稳定的发展,最终影响到企业的债权融资和公司业绩。

适当加快信用评估体系建立的步伐,合理制定统一的评估体系指标和评级方法,争取早日实现对债券交易市场上的发行主体进行科学公正的信用评估与有效监督。必要时采取一些强制性的评级方式,通过法律手段让信用等级公众化,对信用等级偏低的企业债券从严审批,防止垃圾债券混入市场。

参考文献

[1]杜莹,刘立国.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效率: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1997,12.

[2]陆正飞.企业适度负债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1996,8.

[4]忻文.国有企业的资本结构分析[J].经济研究,1997,8.

[5]汪辉.上市公司债务融资、公司治理与市场价值[J].经济研究,2003,8.

3.对广告公司的三点建议 篇三

与合作的广告公司老总聊天时,他们总是感叹现在的广告太难做了:广告价格越来越透明、广告主越来越高明、广告媒体越来越精明,广告公司处在夹缝中,生存真的不是件容易的事; 另一方面,企业,即广告主,也在感叹找不到合适的广告公司,换了一家又一家,或是让这家给做一点,让那家给做一点,在磨合中蹉跎了岁月,身心疲惫。广告公司该怎么办呢?作者从客户的角度提出以下3点不成熟的想法。

第一, 提供以市场为中心的专业服务

客户需求来源于市场需求,所以客服部门首当其冲的工作是了解市场需求,而不仅仅是客户需求,要准确无误地传达需求,而不是一味地迎合客户,要站在广告主的角度适时地提出满足市场需求的更为合理的方案,这样才能让客户更加信任。客服与创意、制作、媒介执行部门都要潜心研究市场需求,把客户的需求落到实处,真正地“落地”。其次,确定唯一的专业联系人,一方面是专人服务,一方面是专业服务,这样看似一个简单的规则,但很多广告公司都没有做到。客服总在忙,忙得团团转,最后却忙不到点上,问一个事情,不是一会儿再回复,就是要问问其他人,客户无从下手,好多工作都得悬着。修涞贵先生说:忙的写法是“竖心加一个亡” ,即一忙起来心就竖起来了,就死了,就不会想事情了。

第二,要有稳定的、创新的核心团队

公司有没有实力,主要看这点,有没有一个出色的团队,决定着能不能做出高质量的作品,不要总等着客户给现成的资料,创意总监就等着闭门造车。要从客户的角度出发,深深揣摩,广泛收集产品、企业相关资料,争取做到比客户提供的资料更多,所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紧紧抓住广告主的心,成为他们的智库,做出贴近市场的创意。而创意是“新”意、更是“心”意,会让生活有感、有乐趣,让消费者感觉到温暖和人性,给人以信心和希望,这样才会得到消费者的信任,喜欢这个品牌,这样,广告公司才真正能得到广告主的认可。

稳定的核心团队不仅是广告公司的愿望,也是广告主的愿望,因为广告公司的门槛很低,培养一段时间,核心员工就跳槽或自己干,人员变动相当大,甚至有离开的人回头撬走客户的情况。广告主很头痛的事就是刚刚熟悉了一个客户总监、一个创意总监、一个执行总监,但过不了多久,人就变了,要不就是二缺一,原有的默契没有了,好多工作要重新开始。稳定的团队来源于稳定的体制和制度,尤其是分配机制和诚信机制,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还有留着金凤凰,孵出更多的凤凰。

第三,执行力——不要总是差那么一点点

广告公司都是按照现代化的企业制度来运行的,表面上看,公司雷厉风行,员工特别精明,但是一到执行的层面,因为各种原因,造成团队协助或外协的执行就出了问题,规定今天出片子或创意,却拖到了明天,甚至后天,找各种理由应对客户,自作主张地拿自认为是正确的东西去对付。

造成广告公司执行力不强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是公司没有特色,不专注,为了得到客户乱承诺,许下一些增值服务,一旦合作,却又忘在脑后,左右言它,造成必然的执行难,也给广告主留下上了贼船的感觉,甚至得到因“不能按要求制作”而拒绝付款的通告,也就是广告公司通常所说的客户的刁难,但深刻反思,可以看到执行力还是有问题的。

4.对建筑公司的工作建议 篇四

【篇一】

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心”工作,学习“海尔”文化,推行问题管理,按照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工作安排,“中心”党委在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对自身工作进行了认真总结和深刻反思。总的感到,运行以来,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虽然取得了较好成绩,赢得了各级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但工作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薄弱环节。特别在“中心”管理、窗口意识、服务观念、工作作风、办事效率、文明形象等方面,与实践“三个代表”的要求、与“中心”的地位和作用、与人民群众的愿望、与先进地区的实践相比,还存在一些不适应和不到位的问题。这些问题有的是客观的,有的是存在于干部职工队伍自身的。“中心”党委从主客观两个方面进行了查找分析,并提出了改进工作的“五抓”措施,希望全体党员和工作人员认真对照检查,自觉地查摆问题和不足,坚持用创新的思维和改革的办法去解决问题,改进工作,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一、存在问题

(一)客观方面

1、服务功能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因受场地限制,进入“中心”的审批事项还不够全、不配套,致使“中心”服务发展、方便群众的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2、运行机制有待于进一步规范。“中心”建设尚处于探索阶段,运行机制还不够完善,还不能完全适应“精简、效能、责任、监督、统一”的改革要求;有的部门审批流程不规范,“一事两地”、“两头办理”的问题仍然存在;行政审批的监督约束机制还不健全,部门、窗口配套联动的运行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

3、部门配合有待于进一步加强。个别部门对审批事项进“中心”办理授权不充分,仍然存在层层把关、逐级签字的问题;有的单位内部科室与窗口工作不协调、支持配合不够,极个别的甚至通过上级业务部门干预项目进“中心”办理,人为设置障碍。

4、体制性障碍有待于进一步冲破。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审批过多过滥、职能交叉、重复审批、权责不清等问题仍比较突出;一些上级业务主管部门还存在对基层干预过多、统的过死,与地方政府提速不同步的问题,致使一些审批事项环节多、程序繁、时限长。

(二)主观方面

1、窗口意识还没有完全到位。有的同志对“中心”党支部整改方案在我市“三大文明”建设中的窗口作用认识不深,高标准、严要求、高质量做好工作的自觉性还不够,盯先进、敢竞争、创一流的境界还不够高,闯路子、树样子、创牌子的意识还不够强。

2、优质服务还没有完全到位。有的同志对“中心”的工作性质、“服务”的天职认识不深刻,热情服务、主动服务、创新服务的意识不够强,“宁烦自己百次,不烦群众一次”的观念还没有牢固树立起来。有的同志思想不够解放,执行上级政策规定不够灵活;有的同志对业务工作学习研究不透、服务本领还不够高,个别的同志对审批条件不能一次告知,让服务对象跑了冤枉路;有的同志把本应内部传递的程序让服务对象自己去办,让群众多跑了腿。

3、作风转变还没有完全到位。“中心”管理还有薄弱环节,严管重罚的力度还不够大;有的对“中心”的严格管理不适应,感到受约束,稳不住,坐不下,深不进去,个别的还有纪律松弛的现象;有的对在“中心”工作抱有临时观点,担心被原单位冷落,在职务晋升、职称评聘等方面受到影响;有的大胆负责、党支部整改方案敢吃苦、敢吃亏、敢碰硬的精神还不够强,风风火火抓落实的劲头还不够足。

4、效率提高还没有完全到位。有的同志效率观念不强,工作节奏不快,个别的还有松松垮垮、拖拖拉拉的现象;有的审批项目办理还没有达到程序最简、材料最少、时限最短的要求;有的不主动研究简化程序、推进提速的方式方法;有的不能大胆行使部门授权,工作瞻前顾后、畏首畏尾,无须请示的仍然请示,该快办的快不起来;联办事项并联办理落实的不够好,即办件的比例还不高。

5、文明形象还没有完全到位。礼貌用语的使用还不够普遍,服务行为还不够规范,风纪还不够严谨,创建“学习型、竞争型、服务型、创新型”组织的氛围还不够浓。

二、整改措施

(一)抓学习。充分利用多种学习载体,采取灵活的学习方式,坚持不懈地抓好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教育,抓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法律法规、计算机等方面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服务本领。着眼培养一支“一兵多能、一专多用”的复合型队伍,努力实现学习教育的经常化、制度化。

(二)抓管理。严格执行各项管理制度,加大考核奖惩力度。进一步规范党支部整改方案“六类事项办理”的运作机制,对所有进入“中心”项目,制定具体的操作流程,实行标准化管理。加大对项目审批流转环节的监督力度,实行全过程跟踪管理。进一步抓好“中心”与部门、部门与窗口、窗口与业务科室的协调与配合,认真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形成“窗口围着群众转,部门围着窗口转”的配套联动局面。

(三)抓创建。认真组织开展好争创“共产党员先锋岗”活动,不断丰富完善党员队伍管理经验,形成一种“民主评议、民主监督、激励约束”的长效管理机制。

(四)抓创新。倡导学习“海尔”文化,推行“问题”管理。牢固树立“找不出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和“永远战战兢兢,永远如履薄冰”的理念,引导和鼓励工作人员带着问题去工作,在工作中解决问题,在发现和解决问题中不断探索创新,提高服务水平。积极用创新的思维和先进的理念武装头脑,建设特色鲜明的“中心”文化,打造文明高效的服务品牌。

(五)抓完善。按照省政府《关于进一步推动政府工作提速的通知》(鲁政发[20xx]xx号)要求,继续做好审批事项的梳理和第二批审批项目进入“中心”的工作。搞好与国家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衔接,对改革中取消的行政审批事项坚决落实到位。进一步拓展服务功能,使“中心”真正成为推进提速、便民服务的载体。

【篇二】

xx党支部自7月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后,通过召开座谈会、发放征求意见表、个别谈话、设置意见箱、设置征求意见电话等多种形式。现将针对xx支部领导班子的意见和建议情况反馈如下;

一存在问题:

1、支部党员发展力度不够,希望支部在邦助入党积极分子和党员发展上增加力度。党员教育和活动要丰富多彩;

2、总库配送班和成品库随工厂生产能力加大而增加,现有设备和人员紧张,部分设备老化、故障多;

3、xx公司在厂里没有起到职能部门作用,尤其是管理职能,业务员要加强学习,提高业务素质;

4、对工会建议以往开展活动形式单一,不吸引职工参加,希望创新活动形式和内容;

5、物资降库,很多问题是历史造成的,有计划员对进库物资不重视,不及时告诉车间领用,这样情况也要扣奖,积极开展降库,又不是主观原因造成的,建议不要扣奖;

6、班组长以上的手机日常大部份用在工作联系上,能否给予适当补助。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

1、针对支部党员发展力度不够和工会活动形式单一,不吸引职工参加的问题,支部开展活动与工会活动一样,随职工生活水平和活动兴趣要求的提高,不满足单一的文体活动。主要是支部没有很好地向群众宣传和沟通,支部历年来保持每年发展一到二名党员,存在有时候与同志之间、基层之间相互通气不够,相互不甚了解各自所做工作的具体情况,或者是了解不多,就使得群众产生了误解。

2、总库配送班和成品库随工厂生产能力加大而增加,现有设备和人员紧张,部分设备老化、故障多,这个问题已向厂有关部门多次反映,厂部有统一安排。

3、xx公司在厂里没有起到职能部门作用,此现象在少数个别岗位上存在,xx公司作为厂部一个物资管理部门,加强物资管理,降低采购成本,减少物资损耗,是xx公司职责,不能由少数生产单位在使用物资中指定厂家和物资型号。

4、物资降库在供销已开展多年,特别是今年加大了考核力度,有少部份计划员未完成考核指标而扣奖,也有多种原因,既然考核就必须兑现。供销在今后工作中努力做好物资降库,少部份物资还要做到零库存,使物资供应达到快速反映,最低成本,保障供应为目标。

5、班组长以上的手机大部份用在工作联系上,供销公司不是三产多经单位,与大多数管理单位一样,无法给予补助。

三、整改措施

1、加强党性,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自觉接受基层群众的意见,同时,在工作中做到既要做到坚持原则,又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位。保持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认清职责,立足本职,刻苦学习,善于学习,永不懈怠,永不自满,2、进一步加强政治思想观念,增强服务意识。加强学习,提高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今后,要加强业务学习,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和制度,每年办公室业务人员进行培训一次,学习有利于提高的业务知识水平,自觉、刻苦地钻研业务,不断提高服务顾客、服务车间意识,提高各自的综合素质,增强做好工作的本领。

3、加强工作主动性,增强超前服务意识。在日常工作中,心系基层,服务群众、为基层服务的水平创造条件,支部与工会在今后活动中,形式多样开展自主管理、学习型班组、劳动竞赛等活动。做好比质比价和备件国产代用工作,继续做好物资使用的跟踪、调查。完善供应商信息,加强供应链管理,使物资供应达到快速反映,最低成本,保障供应的目的。

4、坚持解放思想,坚持创新,锐意进取。从大局出发,结合实际,实现学习方式创新、工作理念创新、工作手段创新、工作机制创新,最终实现工作成效的不断提高。在今后的工作中善于发现新问题,积极探索新情况,不断总结新经验,解决在工作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切实形成团结协调,富有凝聚力的班子,做到管好自己,带好队伍,树好形象,创优服务,促进发展。

xx党支部

20xx年9月27日

【篇三】

一、党建工作情况

现有党员正式党员29人,预备党员13人,党总支下属三个党支部。

组织生活正常,开展了“四强”“四优”活动、“创先争优”活动和“五大先锋岗”评选活动,开展了百色红色之旅教育活动。职工群众入党积极性高,共有24名青年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已选送15名青年职工参加培训。在20xx年xx市象山区企业工委党建工作目标管理考核中,该公司党总支获得一等奖;公司党总支分别被自治区国资委党委、集团公司党委和象山区委评为2011年先进基层党组织,公司总支副书记xxx同志被xx区选为党代表和人大代表。

坚持民主集中制,班子整体团结,有较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党组织书记党性强、业务精、作风正、纪律严;班子成员政治素质好,工作有特色有创新,党组织务实进取,党员敬业奉献;党员中没有违法违纪现象;能够积极为职工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工作求真务实,注重效率。

二、党群工作部的建议

(一)要加快健全组织工作,尽快按照象山区企业工委要求做出换届选举方案并付诸实施。

(二)要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建立健全群众评议党员制度,群众评议结果作为重要参考应用于评先和选拔干部。

(三)发展党员要好中选优,有计划分批进行,在保护入党积极性的前提下,控制好发展节奏。

(四)把创建具有本企业特色的党建和企业文化品牌作为重要工作纳入领导班子议事日程。在集团公司提出的“六大品牌”基础上,加上本企业的创新因素,形成一至两个拿得出、叫得响的品牌。

(五)要健全党内谈心制度,关心每一位党员,使得先进的继续保持先进,中游的成为先进,后进的学习先进。(六)推进党建工作信息化。探索让广大党员自觉上集团网站、公司网站的办法,发挥网站内部宣传阵地的作用。篇三:对基层党建工作的几点建议

对基层党建工作的几点建议

新时期新阶段,基层党组织所处的环境、担负的任务、工作条件、环境以及自身状况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加强党的建设工作,对基层党组织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基层党组织必须适应新的形势和任务,以改革的精神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创新。下面谈几点建议:

一、为基层党组织开展工作提供物质支持

建立基层党组织开展工作和活动的物质保障机制,保护发挥基层党员干部的积极性、创造性。改善基层党组织工作条件,与经济、行政、群众自治组织相结合,安排好党组织的办公场所和设施,加强党员活动阵地建设。

二、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健全党的组织生活

坚持用习总书记关于党建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党员头脑,切实解决党员队伍在思想、组织、作风上存在的突出问题,努力使广大党员成为坚持理想信念、坚持勤奋学习、坚持根本宗旨、坚持勤奋工作、坚持遵守党的纪律、坚持“两个务必”的先锋战士,永远保持党的先进性。健全党员的学习、教育、管理、民主生活和联系群众等方面的制度。推进党内生活制度化,坚持定期组织党员学习,过好组织生活。

三、增强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的功能

健全群众利益表达和利益协调机制,培育各类服务组织,拓宽新形势下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途径和方法。把基层党组织的工作重点放到凝聚群众共同奋斗上来,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基层党组织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利益新的结合点和着力点,通过联系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引导和激励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团结和带领人民群众共同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共同创造和谐幸福生活。

四、改进基层党组织的工作方式

1、完善决策工作机制,使党组织的决策工作充分体现党的群众工作路线。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的基层党组织,按照党的群众路线和民主集中制原则参与决定重大问题。决策过程中要广泛听取群众意见,保证各种决策方案充分体现民意。

2、改革干部人事制度,使党组织的干部、人才工作适应新的形势任务。具有干部、人才管理职责的党组织,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以职责管理为中心,建立干部的评价和准入标准,扩大干部的民意基础。

5.对建筑公司的工作建议 篇五

但由于公司在2008年年底之前,没有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在日常生产管理中存在很多问题:

(一)内控制度不健全,资产管理混乱。一是账实不符,账外固定资产现象较为普遍。由于公司现场施工作业由分公司或项目部完成,分公司或项目部临时购置固定资产缺乏相应的管理措施或制度执行不到位,个别分公司或项目部将购置小如彩电、计算机大如电焊机、切割机等资本性支出列入收益性支出,导致大量固定资产转入账外,影响公司当期损益,同时使公司资产的安全性、完整性失去应有的监督。二是资金管理不集中,现金收支监管不力。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有时按甲方要求(主要是在外地,如XX高速铁路Ⅲ标段项目部),个别项目部建有独立账户,由于资金不能统一管理,不仅不能充分发挥资金使用效益,而且个别项目经理随意支配账户资金,形成现金监管

漏洞。

(二)制度规章执行不到位,虚增负债。一是预收工程款长期挂账(应收账款贷方),有的项目竣工验收已达3年以上,预收工程款仍挂往来不转收入,影响损益。二是部分职工集资购买大型机械设备的款项,设备已租赁经营或售出,不及时与固定资产对转,致使负债虚增、资产不实。三是工程项目垫付资金使财务费用大量增加,部分应计入工程成本的利息支出长期挂账,使负债虚增公司虚赢。

(三)财务核算与业务脱节,盈亏不实。一是施工过程中,个别分公司不遵循成本费用配比的原则确认收入及成本,在工程施工合同结果能够可靠估计的前提下,不按照“完工百分比法”确认工程合同收入和工程合同费用,随意调节盈亏。二是项目完工交付使用,不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正确核算损益,有的将材料物资人工费用等按实际发生结转工程成本,而预收的工程款不确认收入,形成“潜盈”,或相反将预收的工程款全部确认收入而发生的材料物资人工费用等不相应结转成本,形成“潜亏”。这种“潜亏”和“潜盈”造成公司财务报表与个别项目实际财务状况相差悬殊。

(四)成本管理意识淡漠,财务监管不力。主要体现在面对建筑市场招标竞争的沉重压力,个别分公司盲目揽任务,不惜赔血本中标(如XX高炮师装备库房项目),使项目陷入越干越亏的境地;有的项目不计成本盲目铺展,贷款垫资施工,使公司背上沉重的包袱;有的项目在经营决策时,忽视最基本的市场调查,缺乏最基本的成本管理意识, 导致大量的无效成本增加,而财务监管缺乏成本管理中的事前预

测和过程控制,只能靠制度被动地“卡”,一旦反映在财务账面上成本已失控,经济损失已无法挽回。

另外,由于市场不规范,公司在同建设单位签订建设部统一下发的“建设施工合同”后,还不得不签订 “补充合同”、“补充协议”,加之结算纪律松弛,建设单位时常不按工程进度拨款,工程竣工后不及时进行决算,决算后又不及时进行清算等,严重影响个别项目效益的真实性。

以上财务管理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公司没有建立健全完善的内控制度,影响了财务管理水平的发挥。各项目部经理绝大多数是从工程技术人员中提拔上来的,不可否认他们在专业技术上是优秀的,然而隔行如隔山,在财务管理中,却往往靠感觉来管理,没有树立先进的、科学的管理理念,项目部财务仅停留在票据核算阶段,部分分公司的会计基础工作薄弱,财务管理松驰,财务人员业务素质偏低,财务管理的职能没真正发挥出来。

根据公司目前的实际情况,要扭转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应采取以下几条措施:

1、要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包括:固定资产目录、折旧年限、折旧计提办法、大修管理、购建及使用管理等,严格划分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的界限,保证公司当期损益的真实性;

2、建立资金预算管理模式,对企业业务活动、日常管理、资金流动进行监管,实行资金管理集中化,在现金流转中,通过集中办理公司内、外各项结算业务,实行现金流量“一个口进出”,由此实现

资金控制;

3、完善债权债务管理制度。一是公司财务部要建立详细的债权债务备查簿,及时清理债权债务,要成立专门清欠组(由工程部负责,财务部、具体项目部派人参加),负责清理往来账目,强化清欠力度,对一时还不能还清账款的单位,经过协商,要求其作出还款计划;对难以偿还和无故不还的单位,要用法律的武器维护公司的合法权益。二是可尝试建立权责实现对比制,把应收应付的往来款项和已收已付的资金在同一张报表上对比显示,以了解往来账项的实际情况,这样既可以发现财务管理中的漏洞还可以对分公司经理和项目经理进行考核从而推进职业经理人制度的尽快建立。

4、加强成本管理的意识,实行全过程项目成本控制。公司从工程信息跟踪、投标中标、组织施工生产到工程完工、项目结束,整个运行过程都要进行目标责任成本管理,要做到成本的事前预测决策、事中控制调节、事后考核。财务管理既要对已发生的实际成本进行核算,又要对未发生的成本或可能发生的成本进行预测;既要有以财务收支数据为支撑的成本报告,又要有以方案、工期、质量、安全、技术、无形资产等数据为内容的成本报告。以加强财务对整个成本的分析监管。

5、针对施工工作流程,要注重抓好以下环节的工作:一是承揽项目投标阶段,要进一步维护合同的严肃性,杜绝“建设工程合同”外的“补充合同”、“补充协议”等;公司要严把合同签订关,严格按合同法办事,认真履行合同条款,确保合同赋予的权利。二是项目中

6.对公司发展的建议 篇六

在目前中国社会处于城市化进程阶段,城镇建设如火如荼,城市板块大幅向外延展,给房地产市场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会,同时国家对“过热”房地产市场的政策调控也达到了历史最严厉的阶段;怀着对房地产开发投资巨额回报的遐想,大批的投资商、开发商加入了房地产开发的行列,市场竞争也变得日益加剧。

在“过度”开发、“过高”房价、“过于严厉”的政策以及“过热”投资的面前,“危机”和“商机”并存,房地产代理公司也不断增加,过硬的,皮包的,各种各样的代理公司都想争得一块肥肉。在竞争激励的环境中,我们一定要对外做好形象,对内打好基础,不断改进和学习,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服务水准。

作为一个代理公司,本人对公司建议及分析做如下几点阐述:

◆对外而言:形象品牌健康,信誉度高,客户资源多,员工专业知识强,服务热情,对客户反映较快;

◆对内而言:分工明细,职责清晰,权力明确,管理有力,制度健全;

部门之间协助与监管有序,有章可循,且能达到制约和权力的平衡。企业与员工的规划科学合理,共同进步,以公司为家。有创新的意识,有活力。这是企业的生存之本,也是发展之本。这样的企业才会无往而不胜,达到企业与员工共同发展的境界。这也是众多的管理的最终的目的。当然要达到这样的目的,仅仅是纸上谈兵肯定不行,这需要公司上层领导和所有管理者一起努力来实施。

如果引进了人才,会用人才是根本。不会用人,不敢用人,职责不清,权力不能下放,分工混乱,一方面企业的管理成本无形中增加,另一方面企业运作过程中的效率不高,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针对本公司目前而言:

1.人才严重缺乏。就其具体而言,每个部门无独挡一面之人物,事无巨细均需要别人安排,居在岗位却无行事之能力。其次缺少系统完整的操作体系和意识,本部门工作无法得到改进、完善和提高,仅仅提留在为做事而做事,而不知为何做事,如果做事,如何做好事之能力。

2.分工不明,权力无法有力的下放,职责更不清晰,经常出现为他人做事,自己的事情却无法做好的情况,又或者出现问题无法追究,互相推委,害怕承担责任的情况。3.部门之间配合较差,缺少有序的监管和控制。

4.有制度却无法真正有效的推行,没有形成重视,上上下下都有其阻力。

5.公司领导有决心、无行动,无法为下面的人员指引方向。公司的经营和发展缺少系统的规划和具体的持续发展的计划。

6.“以人为本”没有真正体现在实际当中,员工的福利及一系列人性化的关怀并没得到体现。员工没有以公司为家,缺少适当的职业和发展规划,公司的企业文化非常薄弱。为了公司的长远发展考虑,公司可从以下方面着手突破: 1.人才的引进、留住及激励。

2.正确用人,大胆授权,分工到位,职责明确,用人不疑。

3.将制度进行到底,引起充分的重视,具体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实施: ㈠ 建立和完善公司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宣传推广,培养员工意识;

㈡ 建立健全的企业文化,使员工真正能以公司为家,公司以员工为本,员工和企业共同成长。

㈢ 继续完善和贯彻ISO9000质量体系,从生产到质量的各方面环节加强控制和管理,培养质量意识,以降低成本,消除质量隐患,提高产品合格率,提高效率。

4.完善员工福利制度等一系列制度,从细节着手,为员工着想,将关怀落到实处。5.加强对基础干部的培养,分化职能和分工,使管理能深入到基层。6.培养员工创新和节约的意识。

7.对提高建筑安全管理现状的建议 篇七

关键词:工程建筑,安全管理,控制措施

一、建筑安全的重要性

安全与生产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关系, 安全与生产的统一表现在, 生产必须重视安全, 安全可以促进生产。“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是企业安全生产的工作方针, 但现在仍有许多建筑业对安全生产重视不够, 安全实施投入不足, 主要体现在项目领导在项目管理中, 没有正确认识到安全与建筑业的效益关系。建筑施工企业在完善企业规章制度的前提下, 应建立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 才能保证企业安全生产和创造效益, 创建优良工程, 提高市场竞争力。

二、建筑业安全管理现状

1、安全意识淡薄

由于建筑企业长期对建筑安全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 抓安全生产形式主义严重, 漠视生产工人合法的劳动保障权益, 不配备必须的劳动保护用品, 肆意延长工人的劳动时间, 工人长期处于超负荷、高强度的工作状态, 容易导致事故的发生。也有领导对安全工作的重视不够, 员工相应的安全意识淡薄, 很容易引起因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而造成的安全事故。

2、安全管理基础薄弱

管理是任何企业求发展的保障。然而, 建筑企业安全管理显得薄弱, 一些人的安全意识淡薄, 理不清安全与速度、安全与效益、安全与稳定的重要性。安全管理基础薄弱主要表现在, 一是建筑安全技术研究工作比较薄弱, 解决建筑安全生产关键性技术问题的工作相对滞后。安全科技成果的广泛应用缺少市场化的政策导向和经济激励措施。施工新工艺、新产品、新技术应用与安全防护措施的研究不同步等;二是与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安全防护技术、防护用具和机械设备还相当落后.标准化、定型化和工业化的程度很低;三是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和施工队伍素质普遍偏低。安全人员文化素质偏低, 对安全管理知识、安全技术规范、安全操作规程、安全防范措施等不懂, 无法对施工队进行管理。

3、奖罚制度没有力度

奖罚是管理的有效手段。在建设工程施工中, 对安全生产、文明施工, 没有事故发生的施工企业, 主管部门缺乏有力度的奖励政策和激励措施, 导致施工方抓安全生产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下降或受挫。同时, 对于不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不按国家及行业安全技术规范、规程进行施工, 但侥幸没出安全事故的企业, 缺乏处罚或缺乏有力度的处罚, 这在客观上助长了施工方对待安全生产问题的麻痹、马虎、漫不经心及侥幸心理。

三、提高建筑安全管理的建议

随着市场经济进程的不断推进, 国家对建筑安全工作越来越重视。这为新时期的建筑安全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要改变这一现状, 必须结合建筑行业管理的特点, 采取具有针对性措施, 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坚强安全宣传和教育

建筑安全生产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 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提高建设系统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 最重要的手段就是宣传。宣传可以帮人认识到建筑安全的重要性, 帮助人提高建筑安全的意识。教育应重点加强对一线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 增强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操作技能。一线作业人员担负着安全生产的第一重任, 他们迫切需要对安全操作技能的全面掌握。因此, 对他们的安全教育培训要制度化、级别化。有条件的施工企业, 还要尽可能地让一线作业人员会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 并加大在此方面的教育力度。一线作业人员培训合格后, 要发放安全生产作业证, 实现持证上岗。

2、加大出台奖罚政策力度

建议设立政府安全生产奖励基金, 奖励安全生产的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等各方, 尤其是奖励直接面临安全风险的施工方。建立建设工程安全生产专项补偿金制度, 对建设各主体方, 尤其是对施工方作适当的、政府能承受的补偿, 在政府和行业管理层面形成尊重和保障企业的权益氛围。要实现安全生产, 还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 建筑主管部门应从多种渠道加强对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的监管, 加大对违法、违章行为的处罚力度。

3、继续完善安全监督体系

加强监督, 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继续完善安全监督体系, 建立健全安全执法机构, 配备一定数量和专业齐全的执法监督员, 对施工现场进行执法检查;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应切实履行职责, 监督人员要时刻牢记质量、安全重于泰山的神圣责任, 努力提高建筑施工安全监管水平。

总之, 面对当前建筑业安全生产的形势, 只要主管部门把安全管理工作当作一项重要职责来抓, 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不断探索安全管理的新路子, 建筑业安全生产就能带来投资效益的最大化, 就能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田元福、李慧民:《我国建筑安全管理的现状及其思考》,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3年第12期。

8.对建筑公司的工作建议 篇八

关键词:建筑施工管理专业;专业教学;发展前景

近年来随着工程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工程施工场地类型日

趋复杂,工地地域分布更加广泛,工程技术难度日益增大。与此同时更多的企业管理者开始意识到工程管理的重要性,这些因素都

迫切要求业内人士掌握更多工程管理知识,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

了建筑施工管理专业的发展以及我国建筑施工管理专业相关教学工作的兴起。为使学生在将来指导施工时有能力使工程朝着进度快、质量好、安全性好、成本低的方向发展,许多大中专院校都为建筑施工管理专业开设了专门的课程,一些企业还专门组织人才

前往高等院校进行有关工程管理科学的进修与培训。

一、使学生具备采取科学方法加快工程进度的能力

时间就是生命,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加快工程进度,促使工程早日完工可减少施工现场的资源消耗,降低生产成本。目前我国建筑工程施工过程已普遍采用较为科学的流水施工配合网络计划技术的组织方法。今后随着相关工程数学理论和电脑软件的发展,利用计算机编制施工计划的方法会更加普及,这就要求从业人员主

动接受新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法,并熟练掌握相关软件以便更快更准地编制施工方案,加快工程进度。在教学工作中学会合理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并能够读懂、读透已编制好的施工组织设计是学生必

须掌握的一门基础课程,教师必须加强对学生在这一方面的训练

并加以严格要求。

二、使学生有机会掌握更多先进的施工技能

随着相关科学理论的发展,新的施工技术不断出现。而新的建筑结构形式也要求施工技术不断更新改进。对于这些新技术教学工作者应主动加以了解并组织学生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多进行学习研究并加以掌握,因为新技术工程的逐步推广是一个趋势,掌握施工技能的多少是施工企业硬实力的体现,也是提升工程管理水平、確保工程按业主要求完成的保障。作为未来工程管理者的学生们必须做到与时俱进,而教师则有义务帮助他们接触、掌握最新的施工技术,以便使学生在今后工作中能为提高企业在同行中的竞争力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建立学生的安全生产意识

建筑工程是一种庞杂的人机工程,涉及施工人员、施工机具,建筑材料等多方面因素,其中一些施工场地环境恶劣,一些施工阶段需要施工人员进行高空作业,对某些施工机具的使用也具有一定危险性,是建筑业成为事故多发行业的客观原因。然而通过对我国工程事故进行深入研究后发现,我国工程事故的直接原因是施工人员的不安全行为以及由于操作失误造成的施工物件处于不安全状态,而其反映出的深层次因素则是我国建筑业安全生产和事故预防的观念落后,对施工人员缺乏有效管理及深刻的安全培训教育。

针对这些情况国家一方面加快了修改、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的

步伐,一方面积极促进先进的安全生产理念、安全管理制度在各施工单位的普及,并加大了对施工单位进行安全培训,确保企业安全支出以及出现事故后,施工单位履行相关义务等的监督力度。伴随着科技的发展,建筑行业使用的相关机具也在不断进行升级换代,并朝着安全系数更高、操作更加简便的方向发展。这些都促进了整个行业的生产安全。今后国家还应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将现今的安全生产管理理念纳入到国家法律体系中去,以便能够明确各

相关部门的相关责任。同时国家还应促进提高行业技术水平,改革现有施工工艺(如促进预制构件的普及,避免现场施工中的危险

作业)。

作为未来的工程管理者,学生们在学习阶段就应建立牢固的安全生产意识,在教学工作中教师应着重强调这一点。与此同时教师应建议、提醒学生在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做到分工明确,并派专人负责安全生产的监督,时刻提醒员工增强安全意识,保证自己的人身安全。

我国建筑业的发展迅速,随着工程经验的不断增加,业内管理人员已总结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工程管理经验,但我国的工程建

设还大面积存在粗放型的生产模式,工程管理水平仍处于较低的

水平,导致工程建设效率低下,影响我国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应大力推进我国建筑施工管理专业的教学工作,提高工程管理

教学的质量,为我国建筑业发展培养更多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周国恩.工程施工组织.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王力争,方东平.中国建筑业事故原因分析及对策.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

(作者单位 广东省广州市城市建设高级技工学校)

9.员工对公司的建议 篇九

1、鼓励员工多提正确提议预案,公司给以充分重视,对书面提议均有正式恢复,采用者,给予必须奖励,鼓励员工进取参与公司管理,增强主人翁意识。《期望公司改善的地方》

2、制定的方案在没有确定时不要下发通知,既然方案确定通知也下发到各部门就应当很好的实施,特殊原因没有执行应当另行通知,方便各部门安排其他工作。需要各部门协助工作的通知应当把主要的事项和工作的分配写上,以免出现不清楚问相关部门也没有准确的答案。

3、关于绩效考核的通知从五月份下发以来一向都没有执行,并且最基本的考核奖金是多少奖金发放的依据也不清楚。

10.对公司的意见和建议 篇十

平丘壑

作为一名新员工,有人跟我说,按照惯例,一般是不便于讲公司的一些情况的,尤其是一个新员工。在国有公司,有些事情,是可知而不可说的,——这些叫中国的“特色国情”。

我们华兴公司无疑是将这“特色国情”发挥的淋漓尽致,游刃有余的特色企业。

虚的我就不多讲了,直奔主题吧。

看过网上对华兴的评价,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一个公司,大型的国有公司,外界的评论那么差,人才流失那么严重,管理层面一团污七八糟,公司内幕不得见人?

这样的公司,它的运营理念是什么?不错是盈利。

我们还要问,是盈少数人的利,还是盈整个公司大众的利?盈这种利能不能被人所接受,这种方式能不能走的长远?

既然是盈利,为什么不能盈双赢的利呢?那如何去盈双赢的利呢?

为什么现在的公司体制不去选择这种盈双赢的利?

这些都是我们必须要弄懂的问题。

我们先看一下,一位员工跳槽时对主管人员说的话:“你可知道,这三年来我一直隐忍不发的原因是什么?家里培养我上大学,花了多少心力财力?他们寄予了我多少多少希望?

你可知道我工作都将近四年了,一个月还不到四千块钱,一年出去花费,在城市里两个平方都买不起?我这几年,看了多少技术规程,买了多少规范,光这些书花了我多少钱?我肚子里装了哪些货,积累了多少经验,适合做那些活,你可曾想过?你现在问我为什么要跳槽?为什么?(范文网 )我还要问你呢。”

我们华兴公司无疑是免费为中广核之类的公司,培养人才的训练基地。问题出在什么身上?

再看一下华兴公司一年的利润率,1.6%,什么概念?就是我出一万块钱,一年只挣160块钱。我感觉,银行存储的利率好像都比这高。

这反映了什么问题?技术的落后,管理层面的有不如无,人才的高度缺少和流失,公司制度的僵化;仅仅比原始社会好那么一点。现在是21世纪,又称高科技数据化信息时代,这不是讽刺吗?

有人想问,这些问题,上面的领导不知道吗?怎么可能不知道。没办法改变吗?其实有的,但这些人本身就是一个利益既得体。你想一想,一个人,会拿自己开刀吗?

而某些不错的领导,就算想到了,也因为害怕改革的阻力太大,触动到掌握实权的集团的利益,而引起的强有力的反弹,或许把这种病根归结在“中国特色国情”上去,然后连这个想法也打消了。

所以我们只能,跟以前一样官僚制度盛行,转个正时请人帮忙,进入总部托人走关系,基层员工年终奖金一拖再拖,大家一窝蜂的想管理层次疯追,不管他是不适合自己。

所以我们有怨没处诉,情绪高涨,该跳槽的跳槽,该干嘛干嘛;公司不会理你的,反正中国人多,“不怕招不到人”。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有人说,既然是这是民族的特色,“劣根性”,那我们不妨看看新加坡的公司情况。“中国特色”,内地特色,我们分别再将眼光转向香港和中广核。

不是的,这些都是一些浅见者,逃避责任的托词。中广核,中建八局,不都是我们效仿的典范吗?西方国家,为什么公司运营的那么良好,大家不但不抢着走管理路线,人家愿意走经济技术路线。经济技术永远是推动公司发展的动力啊。

我感觉我讲到现在,讲的都是废话,人家不愿意听。其实按目前的形势的话,我最多在这公司干两年,但毕竟这是我第一家签约单位,我还是提点意见吧。如果有人听得进的话。

到底我们的路该怎么走?

第一,“加大自己做大蛋糕的能力”。

华兴这几年,做大“蛋糕”的能力,无疑一年不如一年。科技的落后不讲,人才的稀缺,管理,造价,施工,技术,法规,……无一不缺。

尤其是技术、人才领域,如何能吸引人才?丰厚平等的待遇,宽松的环境,对人才的重视,都是吸引人才保住人才的条件。而人才正是做大“蛋糕”的必要条件。

如何能让技术领域颇有创新,我们开通管理技术双向平等的通道,让技术领域和管理领域有同样平等的待遇,如高工享受副总级待遇,让更多的人去搞技术(尤其那些适合搞技术的人),这样技术才会有创新,自己的施工操作才有更高的效率,进而获得更高的利润。这样,来扩大资本,来增加员工工资,提高员工投入技术的积极性。

我们还可以采取企业与高等学校联姻的制度。现在的大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不强,我们可以在暑假期间培养一部分学生,通过公司内部优良的环境(假如话有),吸引他们毕业以后进公司来。这样为公司的将来输入技术骨干,增加公司的新鲜血液和创新力。当然,这需要公司高层高瞻的眼光了。

我们也可以对公司员工,进行实际有用的培训,“有用的”培训,“磨刀不误砍柴工”,不要把眼光纠结在培训那几百块几千块钱上,我们要考虑培训后的技术经济效果。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个公司想发展,没有技术,没有人才,“不做大蛋糕”,简直就是痴心妄想。

第二,加强自己如何公平分蛋糕的能力。

这一点比第一点更重要,(第一点已经有所论述了——只有公平分蛋糕,才能更好的做大蛋糕),这要求管理层次比较开明,自身公平。

马克思主义哲学绝对真理,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想要管理层次比较开明,在中国,比较难。但中国管理层次比较开明的,也不是没有。我们不能老是向落后靠齐。

蛋糕的分配问题,就涉及到利益冲突,各方矛盾。这不光是人的自私的原因,其实主要问题还出现在公司利益分配的体制上。

11.浅谈对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建议 篇十一

【关键词】档案管理 存在问题 建议 观念更新

一、当前机关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档案意识不强,档案利用率低

机关档案工作对机关的各项工作的开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档案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可以机关单位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但是许多机关长期以来重“藏”轻“用”,对档案利用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缺乏广泛的宣传,因此使单位员工对档案利用效益知之甚少。由于对档案工作重视程度不够,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不足,造成档案利用率不高。

2.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

很多档案的收集、保管、保護、借阅、保密等制度不够健全;有的虽建立了一些管理制度,却流于形式执行不严。如档案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文件资料堆积如山,整理不及时;档案资料收集不全,丢失严重;借出的档案不履行借阅手续,有借无还时而有之,时间一长档案资料就不知去向;还有些人借此机会在档案资料上做文章,私自涂改文字或数据用来作自己有利的证据,这样严重损害了机关档案的真实性和利用价值。

3.档案硬件投入及经费不足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在管理中广泛运用,管理手段不断进步。而运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管理档案的机关单位较少,基本还采用手工收集、检索,信息量小,不利于档案的收集、利用和开发。档案室建设不标准、不规范,档案柜陈旧老化,档案保管条件简陋。

4.档案专业人员业务素质不高

目前企业档案专业人员队伍在专业素质、理论水平、文化程度等方面参差不齐,与时代发展的要求悬殊较大。表现为档案专业出身的人员较少,知识结构不合理,学历普遍偏低,现代科学知识贫乏,高层次的档案专业人才较少,这些情况已不适应新形势下的企业档案事业发展,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影响档案管理水平。

二、提高机关单位档案管理的建议

1.提高机关单位档案管理的认识

要充分认识档案工作对促进机关单位发展的重要作用,切实增强做好档案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进一步明确档案工作是各级领导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领导的重视是做好档案工作的重要保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档案工作,努力采用现代化科技手段,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努力建设法规制度完备、管理体制科学、基础设施健全、信息化技术普及、服务功能齐全的现代化企业档案管理体系。

2.规范档案管理机制,强化工作责任

建立科学的档案管理体系,健全档案管理的规章制度,是档案管理的关键。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档案管理手段的更新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必须建立与之相应的科学的档案管理体系,明确职能,将各个门类、不同载体的档案统一管理,使档案管理与工作同步考核、同步发展。加强制度建设,建立良性运行机制是开展档案工作者继续教育的关键和保证。首先,要建立和健全继续教育的管理制度,如登记、统计、考核、评估、奖励制度;其次,要建立继续教育的约束和激励机制。约束和激励机制可以促使档案管理工作者产生紧迫感和危机感,主动地参加定期的继续教育,更新知识,提高业务能力和水平。

3.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

3.1加强管理意识

档案管理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工作,要求管理人员既要有高度的工作责任感,良好的职业道德,办事细心的工作态度,乐于奉献的工作精神,又要有扎实的档案管理的理论知识、科技知识,尤其是运用现代化科技手段和先进的管理方法管理档案的基本技能。因此,档案管理工作者只有涉猎广博的专业知识,开拓视野,优化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才能适应新时期档案管理工作。

3.2掌握现代化管理技能,提高综合素质

以前,档案材料的形成从文件的起草、修改、删减到定稿打印、传阅、整理、归档都是以手工抄写为主。而电子计算机技术在档案管理中的运用,可以系统地完成文件的起草、修改、删减、检索、打印、登记、汇集统计等工作,使文件的形成、运行、转换等各个环节与自动化办公衔接起来,这种现代化科技手段和先进操作管理技术,都迫切需要档案管理工作者去掌握和运用。档案管理数字化、信息化是信息社会对档案工作的要求,也是档案工作者的必然方向。所以,档案管理工作者要结合自己的岗位工作,边学习边操作,在提高业务素质的同时,特别要注重计算机知识、信息文化的学习掌握上,努力使自己具备信息知识和网络文化的综合型档案管理人才。

3.3利用现代化技术,整理档案

档案汇集着大量的指示,也记载着丰富的信息,成为一种丰富的信息资源。但档案的整理工作繁琐,重复劳动多,劳动强度大。而利用计算机等现代化手段整理档案,则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是人工立卷时,立卷人根据自己的理解对文件进行分类,尽管都仿照统一的标准,但因每个人的理解能力不同,对同一个文件有不同的分类,因此不可避免的产生分类不准的现象,影响案卷的质量,给利用工作带来不便。而利用计算机模拟人工立卷,然后按类别将属于条目的内容打印出来,作为以前的那种以“卷”为单位时案卷目录这一检索工具的替代物,也可按文件形成的先后顺序排列打印,既降低了人为因素在文件归档工作中的影响,又发挥计算机的管理优势,减少了手工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更好的服务于社会。

三、发挥专职档案人员的创新主体作用

1.专职档案人员应当重视观念更新

专职档案人员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是改变档案工作局面的关键所在。特别是在机构改革、人事制度改革的今天,随着各部门工作人员的减少,工作量的增加,档案工作将面临更大的压力。因此,专职档案人员有必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重新定位,要一改守摊看点、仓库保管员的形象,在埋头苦干、默默奉献的同时,不妨多一些敏捷和睿智,多一些胆魄与果断,从根本上转变观念,摒弃“皇帝女儿不愁嫁”、“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旧观念,主动找婆家、找市场,让档案创造出更丰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档案工作的清苦是人所皆知的,不怕清苦是档案工作者的优良传统。然而在当今社会,档案工作者一方面要耐得住清苦,继续踏踏实实工作;另一方面也要通过档案工作者的开拓与创新,使档案工作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提高档案工作的自身价值,发展档案事业。

2.专职档案人员应当练就过硬的业务技能

档案工作既是一项业务性工作,又是一项管理服务性工作。这就要求从事档案工作的专职档案人员,既要有扎扎实实的业务功底,又要有较强的管理能力和服务意识。知识经济的挑战和网络信息时代的冲击,以及出现的许多新型载体的档案和全新的管理手段方式,给专职档案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专职档案人员首先要适应新形势,敢于向传统观念挑战,善于提出新办法、新思路,解决新问题,勇于打破传统的条条框框和管理模式,在档案业务上有所创新,有所突破。其次,专职档案人员不仅要熟悉档案业务工作的各个环节、步骤,而且还应掌握各门类档案、各种载体档案的管理方法,在务实基础上促进创新,努力使专职档案人员成为一名掌握科学的、先进的工作方法,一专多能的档案工作人才。

3.专职档案人员应当拓宽视野、丰富知识

当今社会和经济生活处于快速发展时期,知识更新呈“爆炸”式发展,新的行业和领域不断形成,这些对档案业务的管理、服务等各项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作为档案工作主体的专职档案人员,如果知识贫乏、老化、单一,面对新情况、新问题就很难提出解决的办法,工作中更谈不上有所改进和创新。因此,创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非常重要,专职档案人员要把学习作为生活中的第一需要,把终身教育作为一种必然选择,努力学习,不断“充电”,拓宽视野,了解所涉及工作领域的现状及发展动态,运用档案学科新理论、新技术来指导和改进档案工作,实现由单一专业型向多样复合型转变。同时可以制订相应的制度,提出具体要求,以促进专职档案人员在其位、谋其事,努力去多思考,多研究,营造一种锐意进取、积极向上的创新氛围。

参考文献

12.对建筑公司的工作建议 篇十二

我国“十二五”《计划纲要》明确指出, 扩大增值税征收范围, 相应调减营业税等税收, 在《计划纲要》的指引下, 稳步推进我国的营改增工作。2012年1月1日, 在上海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开展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 至2012年底, 已经扩展至10个省市, 2013年8月1日, 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的营改增范围已经扩展至全国。2014年1月1日, 铁路运输业和邮政服务业展开营改增, 2014年6月1日, 电信业展开营改增。

2016年1月5日, 中国建筑业协会、中国建设会计学会印发《关于做好建筑业企业内部营改增准备工作的指导意见》, 强调了建筑业营改增的重要性并对营改增的准备工作提供了一些建议。2016年2月22日,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关于做好建筑业营改增建设工程计价依据调整准备工作的通知》, 明确建筑业的增值税税率拟定为11%, 同时要求各地区、各部门于2016年4月底前完成计价依据的调整准备工作。2016年3月23日,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 明确提出自2016年5月1日起, 建筑业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

建筑业推行营改增势在必行, 而且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本文结合营改增的一些相关政策, 从税负、产业环境与结构、财务会计方面分析营改增对建筑业的影响, 并就营改增中的一些实务性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2“营改增”对建筑业的影响

实行营改增后, 建筑企业将改缴增值税, 这会对企业的税负产生直接的影响, 这种影响对不同的企业来讲是不同的。税制的改变会促进落后产业模式的淘汰, 使产业环境得以优化, 为建筑业创造一个更加公平的发展平台。

2.1“营改增”对建筑企业税负的影响

当前, 建筑业营业税税率为3%, 分包部分营业额可以在其应纳税额中进行抵扣。营改增后, 以下几种应税行为税负没有变化: (1) 小规模纳税人发生的应税行为; (2) 一般纳税人以清工方式提供的建筑服务; (3) 一般纳税人为甲供工程提供的建筑服务; (4) 一般纳税人为原有项目提供的建筑服务。除以上四种应税行为外, 都需按11%的税率缴纳增值税, 其税负是升高还是降低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 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 成本构成。建筑业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 包括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业、建筑安装业、建筑装饰业、其他建筑业, 每一大类下面又包含众多细小的分支, 从而导致建筑业的成本构成千差万别。归纳起来, 建筑业的成本主要有以下几种: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械费、其他直接费、间接费用, 可以抵扣的进项税额主要来源于材料费、设备购置费、分包成本。在建筑企业中, 如果能够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成本所占的比例较高, 那么其整体税负就可能会降低, 反之, 其税负就可能会升高。

(2) 小规模纳税人能否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小规模纳税人自身只能开据增值税普通发票, 这是不能用于接收方抵扣的, 如果符合一定条件, 可以申请税务局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 但是接收方也只能抵扣3%。

(3) 电费、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抵扣权。对于某些建筑企业来讲, 施工用电费用在总成本中所占的比例较高, 如软基处理工程, 电费占总成本的10%左右。这类项目所处的地理位置往往比较偏僻, 当地电力部门无法单独为其开户, 从而无法取得进项发票进项抵扣。在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抵扣方面, 在营改增之前购进的固定资产中所含的进项税额在营改增后不能抵扣。对于建筑业来说, 其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的价值一般比较大, 使用年限一般也比较长, 如果企业在营改增之前存在大量净值很大的固定资产, 则会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企业可抵扣的进项税额, 无法减轻企业税负。

2.2“营改增”对建筑业产业环境与结构的影响

营改增不仅可以规范税制, 消除重复征税, 还可以优化建筑业的产业环境, 减少违法行为, 从而促进我国建筑业健康发展。

(1) 减少违法转包、分包、挂靠。根据增值税的计税原理, 如果承包人将工程转包或违法分包给其他单位, 其在缴纳增值税时就需要抵减这部分转包或分包的进项税额, 否则就要承担高额的税费。税务机关可以根据抵扣金额的大小判断是否存在违法分包、转包。对于挂靠行为, 挂靠单位或个人若要抵扣进项税额, 必须取得以被挂靠单位名义开据的增值税专用发票, 这样就必须以被挂靠单位的名义与材料供应商、生产设备提供商等签订合同, 这显然很难实施,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挂靠行为。

(2) 优化产业结构, 促进建筑业健康发展。营改增延长了建筑业的抵扣链条, 处于建筑业产业链上的每一类企业只需按照它所创造的增值额缴纳税费, 这样各个环节上的税负水平及利润率就会更趋合理, 为建筑企业创造一个公开、公平、公正的发展平台。另外, 在营改增后, 企业购买的生产设备等固定资产中所含的增值税是可以抵扣的, 这样就促进了建筑企业更新自己的生产设备, 提高生产效率, 从而有利于建筑业优化升级, 提高竞争力。

2.3“营改增”对建筑业财务会计的影响

增值税的核算和缴纳方法与营业税有着较大的区别, 营改增后, 建筑业的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体系将发生很大的变化。增值税是价外税, 它的计税基础是增值额, 而营业税是价内税, 计税基础是营业额, 增值税的计税基础更为复杂, 会计核算难度也将大幅增加。建筑企业必须建立与增值税相适应的会计核算体系, 相应的会计岗位设置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

在会计核算上有以下新的政策: (1) 纳税人应该分别核算不同税率或征收率的应税服务, 未分别核算的, 从高适用税率; (2) 纳税人兼营免税、减税项目的, 应当分别核算免税、减税项目的销售额, 未分别核算的, 不得免税、减税; (3) 价款和折扣额在同一张发票上分别注明的, 以折扣后的价款为销售额, 未在同一张发票上分别注明的, 以价款为销售额, 不得扣减折扣额; (4) 一般纳税人申请抵扣防伪税控系统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以及其他需要认证抵扣的发票, 必须自该专用发票开具之日起180日内认证, 否则, 不予抵扣进项税额, 当月认证的发票当月必须抵扣。所有这些政策对于已经习惯营业税核算体系的企业会计从业人员来讲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 必须尽快掌握增值税的核算方法, 做好从营业税过渡到增值税的衔接工作。

3 建筑业“营改增”相关应对建议

3.1 分析企业供给体系, 争取取得较多的进项税额进行抵扣

企业的材料供应商、生产设备提供商、劳务供应商、分包商是企业进项税额的主要来源。对于这些供应商, 企业应对其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的梳理, 明确哪些单位是一般纳税人, 哪些是小规模纳税人, 以及是否能够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营改增后, 企业要尽可能地选择那些可以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单位进行合作, 同时要坚决杜绝同挂靠的劳务供应商、分包商合作。

3.2 合理变革企业内部组织架构

对于原材料、生产设备等生产资料的购买, 企业应建立采购中心进行统筹安排, 这样就可以获得规模效益, 与较大的供应商进行合作, 避免拿到一些不能进行抵扣的发票, 这也有利于增值税发票的管理工作。针对目前建筑业过于注重生产管理, 而忽视设计、研发、服务的现象, 企业应加大这方面的投入, 设置并完善相关设计、研发、服务机构。在组织结构的纵向设计上, 企业应缩短管理层级, 建立扁平化的组织结构, 以降低增值税抵扣风险。

3.3 建立与增值税相适应的会计核算体系和招投标体系

由于增值税是价外税, 营业税是价内税, 增值税和营业税下企业收入、成本的核算是不同的。在缴纳增值税的情况下, 企业收入和销项税额是分开核算的, 取得的进项发票如果能够抵扣, 其成本和进项税额也要分开核算。对于这些核算上的变化, 企业不仅应该在账户设置上进行改变, 同时还应该分析这些变化对企业各项财务指标的影响, 提前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在招标工作中, 企业应严格审查投标人是不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并且在相应的合同条款中对增值税发票的开具进行规定, 明确双方责任义务。在投标工作中, 根据建办标〔2016〕4号文件, 工程造价=税前工程造价× (1+11%) 。其中, 11%为建筑业拟征增值税税率, 税前工程造价为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具使用费、企业管理费、利润和规费之和。这就要求企业在投标之前, 对各项费用的抵扣情况进行预估。

4 结语

营改增对适用简易计税方法的工程项目的税负没有影响, 对于适用一般计税方法的工程项目的税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影响的大小在于所能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的金额, 此外, 营改增还会影响建筑业的产业环境与结构、财务会计等。为应对建筑业营改增, 企业应提前做好相关准备工作, 分析可能带来的影响, 并重点从内部培训、政策制定、组织结构设置等几个方面入手, 制定出适用于本企业的应对措施。只要做好营改增相关准备工作, 严格遵守国家的相关政策, 将会促进我国建筑业和建筑企业的良性发展。

摘要:营改增是我国结构性减税的一项重要举措, 这项政策有助于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税收体制, 促进建筑业健康有序的发展。结合营改增的一些相关政策, 从税负、产业环境与结构、财务会计三个方面分析研究营改增对建筑业的影响。在此基础上, 从进项税额抵扣、内部组织架构、会计核算体系等方面, 提出建筑业应对营改增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建筑业,营业税,增值税,税收制度

参考文献

[1]汪士和.基于制度层面的建筑业“营改增”困境分析[J].建筑经济, 2013 (7) .

[2]纪金莲, 张玉娟.“营改增”对建筑业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建筑经济, 2014 (7) .

[3]字艳芳.我国“营改增”的发展历程及相关影响探析[J].时代金融, 2014 (6) .

[4]何广涛.对建筑业“营改增”若干关键问题的研究[J].建筑经济, 2015 (1) .

[5]何一坚.营改增:建筑行业企业的机遇与挑战[J].现代商贸工业, 2015, 36 (4) .

[6]刘姁.浅析“营改增”对建筑工程项目的影响[J].工程经济, 2015 (8) .

上一篇:立秋手机问候祝福短信下一篇:场馆租赁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