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心灵飞翔

2024-12-18

让心灵飞翔(精选16篇)

1.让心灵飞翔 篇一

让心灵飞翔 -资料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金钱、地位、名誉、情感等等的诱惑实在太多了,因思谋金钱而驻足;因争夺地位而难眠;因渴求名誉而躁动。其实,人的一生应该坚守自己心中的本真,跟着自己的心走,应该明白自己想要什么,而不是贪心不足,什么都不肯放,名利不是我们人生的终极目标。

生命最重要的是自己怎么看,而不是在乎别人的想法。风吹雨淋后,空气和大地是如此明净。我们又何必把自己压于五指山下呢?如果我们能够在面临选择的时候,用减法把一些奢侈的欲望减掉,而不是用加法或乘法使欲望更加旺盛的生长的话,那沉重的包袱将会自动往下掉,而不是紧紧粘在我们弱小的背上。让心灵自由飞翔,生活也会变得轻松,愉悦起来。

经常可以看到一些人放弃自己的意愿,活在别人的眼光和目标中,总是在别人的评价里寻找自己的`价值,其实这世间多么可悲的一件事!我们以为别人的看法是一面明亮的镜子,以为在镜子里我们能找到自己的价值,可是我们没有想到镜子的后面有一层银光粉。人生的束缚实在太多了,何必自己给自己找罪受呢?人活着,不是给别人看的,而是为自己活的,

资料

若总是瞻前顾后,畏首畏尾,那我们永远也不会找到自我价值的实现。

“鸟美在羽毛,人美在心灵。”鸟儿关在鸟笼里永远也不会知道天空如此广阔,并且它只会活在主人的限制中,没有空间飞翔使它永远不会知道它的价值要在广阔的蓝天中才能实现。让心灵飞翔正如让鸟笼里的鸟儿飞翔一样。

我们总是将“自己正在想要的”和“我们认为自己想要的”相混淆,这是人性中无可回避的一面。社会的压力又让我们想当然的以为是我们自己应该要的东西,诸如,名利、地位、加薪。要根据自己的意愿而非误导意愿做决定,在当今的社会已经变得具有挑战性。不管我们心里怎么想,我们所处的社会都在催促着我们追逐名利。又有多少人能抗拒这种诱惑和压力呢?但是此时人们能跟着自己的心走,这种狼的诱惑会如此猖狂的生长吗?答案是明了的。

如果是自己想要的,问清楚了自己的心,那就展翅翱翔,冲破屏障,发挥最佳水平,去发现并取得真正属于自己的成就。放飞心灵,给自己一片更广阔的南天,赢得心灵宁静,带回丰厚的回报。我们应该总是相信自己的人生自己打造。

活出自我,把那些束缚抛开,勇敢寻求真正的自己。别人的标准不一定是我们自己的目标,那是他们自己的人生目标,而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目标,盲目从众只会让自己活得更难看。

2.让心灵飞翔 篇二

关键词:班主任,关爱学生,飞翔

有人说, 世界上最伟大最无私的爱是母爱,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 今天我想说, 不, 世界上最伟大最无私的爱是教师对学生的爱!参加工作已经是第19个年头, 在这19年里, 我尝遍了一个教师的酸甜苦辣。好多次我都想放弃做一个好老师的梦想。但最后我坚持了下来, 并且是越干越有干头, 越干越觉着甜!是什么原因支持我坚持下来的呢?那就是爱, 是一个教师对学生的爱!作为一名教师, 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教师职业都及不上热爱学生。高尔基说:“只有爱孩子的人, 才能教育好孩子。”这样才能在教学中投入情感, 用自己浓烈的情感感染学生, 引起他们情感的共鸣, 激发起学生高昂的学习情绪, 来获取教育教学的最佳效果。“谁爱孩子, 孩子就爱他, 只有爱孩子的人, 他才能教育孩子。”教师只有热爱学生、尊重学生, 才能去精心地培养学生, 只有爱得深, 才能更认真、更耐心、更细心地对学生进行教育。“爱”源于高尚的师德, “爱”意味着无私的奉献。而教师对学生的爱, 不是出自个人的恩怨, 而是出自社会的需要、教育的需要。这种爱是稳固的、深厚的, 是与教师所肩负的社会责任紧密相连的。下面我结合自已多年的教学生涯谈谈自已是如何在班主任工作中运用爱这个点金术在教育工作中来“点石成金”, 助学生起飞的。

3月6日, 我正在大会议室参加学校的教职工大会。突然, 手机振动, 我收到一条信息:“老师, 王凤的妈妈来了, 但王凤哭得一塌糊涂。你快来看看吧!”

王凤, 来自高一九班的一位女同学, 长着一双像葡萄一样漂亮的眼睛, 梳着妹妹头, 常常甜甜地叫老师好, 被全班封为才女。她, 会同她妈妈起冲突?

见到王凤时, 她正蹲在二楼大厅地上哭得死去活来。她的妈妈也在哭。我请她们母女俩到办公室坐着交流, 在大厅这样哭对她们的影响不好。经过交谈得知, 王凤与她妈妈关系较为紧张, 甚至她有些敌视她妈妈。王凤说妈妈从来不关心她, 只知道一味的责骂她, 不把她当亲生女儿看;现在她上高中了更讨厌她妈妈有事无事到学校找她。王凤妈妈说:女儿从小就叛逆, 上高中后更不听话, 明知自己和她幺爸关系不好, 还故意气她, 常常去那儿现, 被其幺爸愈教愈坏了, 所以反对她去其幺爸家。但王凤不听她的。了解到这些情况, 我对她们分别进行了疏导。我劝王凤的妈妈注重教育方式, 孩子大了有时得给她点空间, 要相信孩子有明辨是非的能力, 别管得太宽太死。同时, 我让王凤多理解妈妈, 妈妈一个人在外打工不容易, 管自己是因为爱之深责之切。作为一个16岁高中学生, 应学会理解父母, 体贴父母, 无论做何事, 都得与父母商量, 征得其同意, 天下无不是的父母。长谈到下午五点半, 王凤终于答应以后会多与妈妈交流, 有什么也会主动告诉妈妈, 特别是周末的安排一定与妈妈商量。然后母女俩亲亲热热地离开了学校。

这是第一次深入地了解王凤。

王凤这个学生, 刚进我班时, 我从他人那里已有所耳闻。进校时基础较好, 性格较倔犟, 父亲在老家务农, 母亲在服装城打工。由于思想上受干扰, 上期成绩考试不很理想。

自从上次事件以后, 我就想方设法要帮助她解开死结, 让她静下心来学习, 我相信她是很有潜力的孩子。

后来, 我让同学们写了一个周记, 给老师说说心里话。她在文中用细腻的文笔表达了自己丰富的情感, 细数了心中的疑惑。我在后面给她批了几行字:早闻你是才女, 今日一见, 果然名不虚传。只是感情的事外人不容多言, 但作为你的老师你的朋友, 我只能劝你不该你想的事, 别想;不该你管的事, 别管。作为一名学生, 首要的是搞好学业, 别让自己将来后悔。也许, 你烦恼之时可以采用转移法, 将你的注意力转移到你感兴趣的事物上面, 比如, 写作。后来, 她写了一篇篇文章来让我修改, 还参与了班委的竞选, 前不久, 她兴奋地告诉我说自己有望成为学生会主席。看着她脸上那自信的笑容, 我相信, 她已经找到目标。

记得刚开学时, 她上课时常走神;某些课堂还搞手机、打瞌睡。现在只要一有空她就在不停地练题, 看书、收集素材, 她, 一天天地成长成熟……

儿童节前夕, 学校领导告知我班上被评为区级先进班集体, 让我选一名学生去区委礼堂领奖。我想这是一个机会, 让王凤再去感受一下成功的荣誉。那天, 她换上朴素的衣服, 扎着马尾, 将齐眉的留海用夹子别往一边, 好精神的女孩子!看着台上的她, 我知道这个学生再也不会偏离航向了!果然, 领完奖后, 她主动对我说, 老师, 我以后就把头发这样梳, 而且我这学期一定把成绩搞上去, 争取拿到学校奖学金和班级争光奖。

看着她聪颖的眼睛和自信的笑脸, 我相信她再也不会跟她妈妈闹别扭了, 再也不会上课耍手机开小差了, 再也不会说不读书了……她, 已做好飞翔的准备了!

卢勤说:要用爱的目光去欣喜学生, 要用爱心去聆听学生, 要用爱的语言去激励学生……顾城说: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注定要用它来寻找光明。我想说: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 我就会用爱在教育战线耕耘不息, 把爱化作点点春雨去滋润学生心灵, 用爱去帮助学生起飞。

参考文献

[1]卢勤《告诉孩子, 你真棒》长江文艺出版社.

3.让心灵飞翔 篇三

【关键词】语文课堂 互动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1-0130-02

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为了能够将“推进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负担”这一我们耳熟能详的口号变为现实,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语文课堂教学必须贯彻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必须实施有效教学。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要实施有效教学,就必须要有新理念、新突破。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告诉我们:需要在构建和深化语文课堂教学互动的问题上要有所思考、有所作为,语文课要通过适当的方式形成互动,通过互动的语文课堂给学生营造恰当的课堂氛围,使学生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他们的想象力,让学生的思想插上翅膀,让他们的心灵自由飞翔,在语文学习中形成自由活泼的最佳状态。

对语文课堂互动教学的认识

语文课堂互动,狭义的理解就是指语文教师和学生之间在语文课堂教学情境中师生双方借助各种中介进行的认知、情感、态度、价值观念等多方面的人际交往和相互作用的过程。其实,现在的语文课堂互动的涵义不仅仅在此,应该说除了传统意义上师生情感交流之间的互动,还应该包括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和学生与学习资料之间的互动。教学过程是一个信息互动的过程,要形成一种积极的互动关系。

语文课堂互动教学的意义深远,价值不言自明。

首先,语文课堂互动教学符合学科的特性。在新课程理念的影响下,人们对语文的学科特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大家都认为语文课程的性质从原来的追求单纯的工具性到现在要求对工具性和人文性两者进行结合,尤其是目前对人文性的特别强调和呼唤,这是一个很大的转变。我们也知道,语文的学习不仅仅是学一些一般的语文知识,还应该注意到各种教育教学活动的结合,而不是把他们截然分开的。事实上,在实践活动中,不能只做简单的“加法”和“减法”,只有在相互沟通中才能从理想教育的“彼岸”到达学生真正发展的“此岸”。所以教师的目标要放远,或者说要具备一种可持续性发展的观点,尤其是现在对人文教育的一个强调,不单纯是在语文教材中加大文学、社会、哲学、艺术、科学史等人文学科内容的课文的分量,而是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牢固树立人本位而不是工具本位的教育原则,因此,在语文课堂中强调人文关怀,必然要求教师和学生之间加强互动和交流。

其次,语文课堂互动教学有利于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形成。任何民族、任何国家在基础教育阶段开设民族的母语课程,究其本意是让后一代学会母语,掌握母语,运用母语进行交际,运用母语进行思维。言语能力及其在此基础上的交际能力是现代社会对一个人的语文能力的新要求,学生应具备日常交际的基本能力。语文课堂是交际情感和交际言语能力培养的良好场所。在互动中,学生无形中能获得交际的情商和能力。

再次,互动教学有利于实现学生学习语文的自我追求和对学习内容的把握。传统教学中,教师喜欢自己把知识全盘灌输给学生,学生也习惯了这样一种被动的学习状态。但是现在,不光我们的教师在转变教学观念,学生也在转变学习观念。学生对自己有了新的要求,也希望自己对语文教材有一个再度创造的过程。在课堂上,学生也希望能有一个发表自己观点的机会,有一个自我价值体现或者说是自我观点实现的过程。因此学生对自我价值的追求,也要求师生之间能发生有效互动。在学生对学习内涵的把握方面,语文学习要体现其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纯粹的书本知识,或者说是单纯技巧、方法的内容似乎容易掌握一些,但是一些人文的要素,却只有在师生交流、沟通、互动中,才能理解得更透彻,把握得更加彻底。学生希望能在语文的学习中多获得一些思想上、人文上的知识,那就更有赖于和同学、教师之间进行充分的交流。

语文互动教学课堂的创建和实施

在实践中,让价值较高,意义深远的互动课堂发挥作用是具有前提的,需要解决好两个问题。

首先,要致力于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为课堂互动奠定基础。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是师生之间一种特殊的主体活动。课堂上不仅要有知识技能方面的交流,还应有情感意志方面的信息交流。学生创新精神生长的土壤就是以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为基础的课堂教学环境,只有把学生当成朋友,他才敢想敢做敢议,才敢于把自己的见解感受毫无保留地表达出来。

第一,要热爱尊重学生。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壤中。”教师只有充分尊重学生的感情,才有可能在课堂中做到一切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尊重学生首先应尊重学生的自尊心,注意培养和保护学生的自尊意识。教师要用自己的语言、手势和微笑等方式肯定学生,利用作业评语沟通师生感情、融洽师生关系。尊重学生还应注意在课堂中尊重学生人格,教师要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一个有情感、有意识、有独立个性的学生。此外,尊重学生更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对于任何一个学生不抱有偏见,坚持以发展的眼光客观、公正地评价每一位学生,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

第二,要相信学生。信任是一笔良好的“贷款”,投放出去,必定会有“增值”的回报。师生之间互相理解、相互信任,不仅能促进教学相长,而且能够提升感情的热度,使民主的师生关系得到充分发展。作为教师要能理解不同年龄段学生的想法和行为,对学生的探索活动,既不认为是胡思乱想,也不给他们的思维套上成人化的圈圈。要相信学生有自我发展的欲望和能力,并努力为学生提供多方面释放才能的空间。在课堂中应倡导表扬、鼓励各个插嘴,引导学生充分讨论交流,在信任中发展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

第三,要有服务学生的理念。课堂中教师应当少一点严厉,多一点柔和;少一点权威,多一点服务。要找准服务的“切入点”,不为“省事儿”包办代替,而为学生的发展“穿针引线”,“铺路搭桥”。如开展读书汇报会、演讲比赛、讲故事比赛、写字比赛等,让学生在互动中拓宽视野,增长才干。

其次,要学会优化教学手段,为课堂互动找到源头活水。美国的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在教育教学中,所有教学计划在很大程度上将依赖于为达到教学目标而采取的教学手段。教学手段就好比生产力,先进的生产力必会促进社会快速发展;先进的教学手段,也定会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使课堂的教学效果尤为改观。其原因就在于有了丰富的教学手段这个源头活水才引发了学生互动,激发了学生思维,让自主学习真正地得以实现。因此,如何丰富自己的教学手段来训练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成为目前教师亟待研究的课题。作为一名新世纪的教师,面对这个信息膨胀异常迅速的社会,只有孜孜求索,努力探索教学的这门艺术,在教学过程中找准火花,抓住源头活水,就定能让课堂互动起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不断达到教学相长、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就能实现大语文教学观中的素质教育的目标。

互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我们也应该清醒的认识到在互动教学的过程中还要注意一些问题。

必须重视确立交流主题,语文教材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主题,大到作文课,交际活动课,小到每一节课的学习中,随处皆有交流主题。所以教师要充分发掘这些主题,进行引导、点拨,让学生真正交流起来,当然交流的主题内容思想一定要健康积极向上,还要符合学生的兴趣,并且真正有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知识的丰富才行。

必须充分挖掘主题内涵,高度拓展学生的视野,主题确立好后,应围绕着主题提供一系列与主题有关的信息,而信息源可以来自生活、网络、书本、课堂。而信息提供者呢,可以是教师、家长以及学生。师生、生生之间共同讨论问题、深入问题、分析问题,从而开拓他们的思路,发展其能力,并使教师在其中受益成长,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必须把握好互动内容的难易程度和时间的分配,教师在备课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情况,做到因人施教。对优生在互动内容上要适当增加难度,启迪他们独立思考,探究发现。对差生则应备加关注,降低要求,给他们适合的台阶,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树立自信心。时间安排上要适当,既要照顾思维活跃的学生,也要拿出一定的时间,让反应慢的、腼腆的学生进行互动训练,让其逐步适应互动教学。

必须投入全身心的情感,教师应用其亲切、自然的神态,恰当的身体语言以及全身心的情感投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绪,感染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能真切地感受到教师的真情和真心,从而真正实现亲密无间的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切勿带着消极的情绪为工作而工作,不视生如子以及对后进生歧视等,这些都将对学生的参与造成不良影响,从而影响教学效果。

必须提供学生个性化的舞台,互动课堂教学形式旨在让每一个学生个体的潜在能力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因此,教师应对学生充满积极的期望,并时刻关注着学生所关心的、所需求的东西。给他们一个充分展现自己个性的舞台,得到发展和成长。并且要高度关注学生学习成长的过程。这样课堂中没有了嘲笑,没有了歧视,没有了指责;有的只是感悟、参与、实践和体验,只有鼓励、努力和自信,只有合作、交流和交际。同时,教师应注意到学生是平等的无好坏主次之分,应一视同仁,只是应因材施教。总之,让我们的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提高,得到发展。

4.书香让心灵自由飞翔——演讲稿 篇四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上午好:

天气虽然改变了外界的温度,但我们心灵的气候却温暖如春,今天我们相距这里,畅谈读书之乐,真可谓平凡与高尚交融,热情与激情共升。

茫茫人海,如蚁人生,漫漫人生路,作为人民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天职,任重而道远。我们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可以增加它的宽度。读书可以使我们的灵魂接近高尚,让我们的生命更加厚重。

每当听到《隐形的翅膀》这首歌,我总是童心涌动,我总想有双隐形的翅膀,带我飞,给我希望,静心思索,细细品味,书不正是我们人生路上那隐形的翅膀吗?它带着我在知识的天空翱翔,滋润我心灵的土壤。

古人说:“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能改变一个人的气质,读书还可以使人闪耀着睿智的光彩。读书使人对生活充满激情,读书求知是积累优势走向成功的第一步,纵观古今中外,横看世界各国,诸葛亮、车胤、鲁迅、高尔基,托尔斯泰那一个成功者不酷爱读书呢?当代的名师窦桂梅、李镇西、宁鸿彬更是如此。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吟诵这气势磅礴的诗句,我不禁想到了一代伟人毛泽东,他的一生从来没放弃过读书,他常说: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无论是在风华正茂的学生时代,还是在戎马峥嵘的战争岁月。他总是如饥似渴的寻求新知,孜孜不倦地读书。有人说:毛泽东一担诗书打天下。是啊,从韶山到长沙,从长沙到北京,从北京到广州,从广州到井冈山,他的身边总是跟着一担书。

朋友们,也许你会说,在今天这个经济时代,我们是否还用读书学习呢?那是当然,教书育人是我们的本分,如果不读书,还怎样进行知识的传播,心灵的塑造,怎样成就

教育的永恒爱心,理想信念,怎样塑造与时俱进,引领未来。

回首十五年的从教之路,读书使我的生活变得丰富而生动,更让我在书中找到了工作的自信,教书的底气和灵气。记的2006年,我刚送走一个毕业班,领导交给我一副重担,压给我一个全校闻名的乱班,当时我很为难。别人也劝我能推就推,别硬撑下去。我想了又想;能有多难,我偏要试一试。就这样我走进了那个班,不试不知道,一试吓一跳。上课时乱哄哄,下课了走廊上打打闹闹,女生不淑女,男生不绅士。脏话连篇,纠纷不断,晚自习后偷跑去上网,操场上还有谈情说爱的三三两两、、、、、、、教室简直成了学生玩乐的休憩地。可悲的是考试后那触目惊心的个位数,几十分的同学竟无动于衷。一时间,我真是束手无策,我苦思冥想,从哪里下手,如何扭转班风呢?如何提高他们学习的动力呢?

我尝试过和风细雨的谈话,也尝试着狂风暴雨的镇压,但同学们好像都不买账,失望无奈之余,我开始抱怨学生的不可救药,抱怨教师工作的劳累与琐碎,连续几个夜晚,无法入眠。常常在晚自习后,沐浴着月华和星光回家,久久的伫立窗前,眺望浩瀚的夜空,我看见那繁星点点,闪烁的星星多像孩子们迷茫而智慧的眼睛啊。为什么他们如此的得过且过呢?长此以往,家长的希望何在,社会的未来何存?

曾经年少爱追梦,毕竟我有过美丽的梦想,有过放飞的希望,有过十年的寒窗苦读,我怎么能甘心被这小小的困难压倒呢?于是我下定决心,不甘于平庸,把有限的时间用到有价值的学习中去。

于是我频繁出入阅览室,各种书店,那飘着墨香的书籍,让我如饥似渴,让我如沐春风,《细节决定成败》《爱的教育》《新教育之梦》《魅力教师的修炼 》等等一本本书浸满了教育者的心血,他们给我带来的是精神的盛宴,我用心灵浏览,用真情与之共鸣,这字里行间洋溢的是爱心,累计的是教育。掩卷深思,我缺少的不就是对学生的真诚与关爱吗?个人的专业尊严吗?我开始注意每一个为平凡而温暖的细节,尝试走近他们的心灵,课下时间约几个同学谈心,生病时送去温暖,心烦时时时开导。课上时生动而丰趣,调动他们的激情与热情,让老师的生命和学生的思维在课堂有价值的流淌。作文的评语多了些鼓励与忠告,尊重他们的人格和自尊,宽容他们的稚嫩与偏见。渐渐地我成了她们的良师益友。正是亲其师方能信其道。班风也日见好转,自习课安静了,走廊上,举止文明了,思想也健康了。看着他们的进步,我起初的失落荡然无存,我终于体会到教师的快乐。我做到了:以人格引领人格,以心灵赢得心灵,以思想点燃思想,以平等造就平等,以宽容培养宽容。

然而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我们教师要学的东西太多,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的时代过去了,而是“自来水“长流水”水从何来?书籍就是那源头活水。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深深地知道:没有书的生命是多么的暗淡无华,我用自己的言传身教,去感染学生,每天清晨都是我与学生相约读书的时间,书像一缕清风,又像一束阳光,给我们的一天带来好心情。我经常把精美的文字诵读给我的学生,和他们一起分享书中的快乐与忧伤:快乐时,他们拍手称快。辛酸时我们一起流泪、慨叹。看着学生们如饥似渴的徜徉书海,沉醉于书香,我无比的欣慰,汲取书粮,他们的瘦小身子不再单薄,渴饮诗泉,他们贫瘠的世界因此而五彩斑斓。

让我们热爱读书吧,我们不需要读书来装点自己的言辞,不需要读书承载太多的名与利,只是用学到的新理念、新方法。落实到每一个教育的细节,让含苞待放的花朵吸取充分的营养,早日盛开缤纷的花朵。

朋友们,老师们,当书香,书墨,书韵弥漫我们的生活,浸润我的心灵的成为我们生命的一部分时,形象自立,品格自高,魅力自升。让我们多沐浴书的灵光,打造一双美丽的翅膀,让生命自由飞翔。

5.让心灵飞翔 篇五

——班主任教育故事

爱是让心灵飞翔的翅膀

——— 班主任教育故事

宣讲人:周至县二曲中学张婷

教育虽无定法,但它始终被一条线串着,这条线就是对学生的爱,正如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所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教师,传道、授业、解惑是本分;关爱学生的成长更是是不可或缺的道德。因为你的关心不仅仅可以帮助他们度过临时的难关,而且为他们的心灵插上了飞翔的翅膀,让他们的雄心、斗志、渴望、感恩的情结飞扬,飞向属于他们的成功彼岸。

————题记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

我叫张婷,来自周至县二曲中学,今天,我宣讲的题目是《爱是让心灵飞翔的翅膀》。

记得,父辈们常说“家有五斗粮,不当孩子王”,可见在一般人的心里,教师是一个非常卑微的职业。可当学生的家长敲锣打鼓给我送来锦旗的时候;当学生对我说“老师,您就是我们的妈妈”的时候……我的眼眶湿润了,我觉得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分享这份幸福吧!

在教过的学生当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有个叫张春勃的男生,现上高一,至今还跟我联系着,有什么高兴或者不高兴的事都要跟我说,如今的他学习成绩优异,性格开朗,积极上进,但一年前的他可不是这个样子.........他长得又矮又瘦,不爱说话,是个补习生,由于家庭经济困难,父母在他八岁时就到外地打工去了。在我的鼓励之下,开学初他表现很好,学习的热情也很高。有一天,爷爷突然打来电话说,张春勃最近经常上网,一放学就不见人,晚上都不回来,为了不让他上网,晚上他跟娃一起睡,可是半夜就不见人了,办法都想尽了。而且整天问家里要钱,说是学校收,说得多了,就说不想念书了,知道了这种情况,我找他谈心,他勉强答应,可是没过几天,又恢复原样。那周周日补课他没到校,我急忙给家里打电话,可是没打通,我想八成又上网去了,于是我调整了一下我的课,到学校周围的大小网吧里挨个找,跑得我双

膝发软,最后终于在一家偏僻的小网吧里找了他。那时已经是午饭时间了,我没说啥,把他带到我家,笑着说,“同学们都说你会做饭,今天给老师露一手。”我们一边做饭,一边聊天,直到吃饭时,我都没提他上网的事。饭后,我将他叫到跟前,狠狠地批评道:“奶奶有病,你都能坚持下去,怎么现在不能?你骗家里的钱上网,爷爷都没舍得骂你、打你,为了让你补习,家里受了多少周折,你不知道吗?你父母出去打工是为了什么,你不明白吗?你竟然用父母的血汗钱上网打游戏,让爷爷那么大的年龄晚上出去找你,为你担心,你忍心吗?”我连珠炮似的呵斥吓得他低下了头,哭着说:“老师,我错了,我再也不上网了,一定专心学习,不会让你失望的。”

可是这样的情绪没维持几天,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前,他不写作业,上课睡觉,迟到,坐在座位上还两眼发呆,我私下里问同学,才知道是跟妈妈闹矛盾。听说他父母回来了,我就赶紧找电话联系,下午他的妈妈来到学校,在和他妈的谈话中了解到这段时间母子矛盾很深,见面不说话,回到家也不吃她妈做的饭,一有空就到网吧上网,说得重了干脆就不回家。为了化解母子矛盾,我让班上的同学叫了他两次,都没见他到我办公室里来,无奈之下,我亲自去叫,他还不买账,一气之下,我拽着他的胳膊硬是拉到办公室,刚一进门,他扭头就往外跑,我一把拉住他,问:“你跑啥?”他说:“那个人在里面我不进去。”听了他的话后我不由得笑了,说:“那个人是谁?难道你不认识?”他说:“老师,我不想见那个人,我能不能跟你在外面说?”从他的话语当中我知道他对母亲的逆反心理特别强,也就没勉强,尊重了他的意见,我说:“你不愿意跟你的亲生母亲说话,而愿意把你的心里话对老师说,我很感激,不过,再怎么说,那也是你的妈妈,你不爱她吗?”这时只见他眼里含着泪花说:“老师,我不爱她,我爱你。我很小的时候,他们就出去打工,好多年都没回来过,也没管过我,有一年,他们回来我还以为是邻居到我家有啥事。年前他们回来了,我想我的日子会好过一些,他们肯定会很疼我,谁知道,他们说我这也不对,那也不是,一天到晚就知道批评我。你想想,这么多年,别人家的孩子都有父母陪着,而我每天跟爷爷奶奶在一起,又没什么话说,我感到孤独、无聊,所以就去上网。他们虽然是我的父母,但还没有你关心我。”说完之后哭得更伤心了,等他说完了,我问他,你想听听妈妈的心里话吗?今天她就是向你道歉来了,她觉得对不起你,亏欠你,对你关

心不够,教育你也没有耐心,想弥补自己的过错,希望你能原谅她。听了我的一番话后,张春勃的情绪不再那么激动了,于是我趁机说:“每个人都会犯错误,你犯了错误,老师多次给你机会,你到网吧上网,骗妈妈钱,逃学,这些错误妈妈都能原谅你,难道你就不能原谅她吗?“走,咱进去说,行不行?”他点了一下头。进来之后,他没有跟妈妈搭话,低着头,脸拧向一边,此时我看到他的妈妈哭了,不停地用手抹着眼泪,用近乎哽咽的声音说:“娃呀,你知道妈妈在外有多苦,有多想家,想你吗?但不挣钱没办法!”看到妈妈这样,他小声地说:“对不起,我错了。”但说话时始终没把脸转过来,也没喊一声妈,我看问题还是没有彻底解决,于是对他妈说:“你以后一定要多关心孩子,把欠孩子的补回来,别再骂他了。”妈妈连连点头说:“我会的,一定加倍地爱孩子。”“ 你看你妈都这样了,难道还不原谅她,叫声妈,有这么困难吗?”“拉着妈妈的手,看着她,快叫呀!”“妈——”此时母子泪流满面,紧紧抱在一起,我的眼眶湿润了。

打这以后,张春勃又重现他灿烂的笑容,性格也开朗多了,课堂上又可以看到他出色的表现,经过努力,2012年中考,他以435分的优异成绩被周至一中录取,领取通知书的那天他笑了,我也笑了。

张春勃是一个留守儿童,像这样的学生在我们学校还有很多,他们缺少父母的关心爱护,爷爷奶奶又娇惯他们,他们性格孤僻,不愿与人交流,自卑心理特别强,内心特别渴求被人关爱。在教育张春勃的过程当中,我放下架子亲近他,敞开心扉以关爱之心来触动他的心弦,“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师爱温暖他,用真情感化他,用道理去说服他,从而使他不断进步。

他的转变让我深深感到班主任责任的重大,现在,每当我对工作、对学生有所懈怠时,张春勃那可爱的笑容又浮现在我的眼前,那打动人心的话语“老师,我不爱我的妈妈,我爱你”的话语时刻提醒我:学生需要我,需要我的关爱,这是我的责任。可能你一个鼓励的眼神,会把一个迷途的学生从困惑中解救出来;你一句安慰的话语,会让一个自暴自弃的学生从颓废中找回自我。也许他孤独,渴望温暖;也许他彷徨,需要鼓励;也许他犯错,希望包容;也许他失败,期望成功。我们从细微之处加以体察,想他们之所想,及他们之及,用爱心为他们的心灵插上飞翔的翅膀,让他们的雄心、斗志、渴望、感恩的情结飞扬,飞向属于他们的成功彼岸。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我不是诗人,不会用漂亮的诗句讴歌我们的事业;我不是学者,不能用深邃的思想总结我的价值;我不是歌手,不能用动听的歌喉歌咏我们的岗位;然而,作为一名教师,作为班主任,我要用自己全部的爱去谱写班集体最美好的诗篇,用更大的热情点燃孩子心中的梦想,不断进取,无愧于这份神圣的育人事业。

最后,我以三句话来结束我今天的发言:

做人梯——用我们的坚韧,让学生踩着我们的肩膀奔向新的纪元!

做春蚕——用我们的才能,让知识的绸缎从我们的身上延伸!

6.让心灵飞翔 篇六

可让我更爽的事发生了。

一阵清脆的鸟鸣,牵走我的眼神。我家的防盗窗帘上停了一只不知名的美丽的鸟。

这只鸟约莫两三寸长,小嘴尖尖的,淡黄色的。羽毛光滑,不像普通麻雀看上去一点光采也没有。两颗小眼睛像两颗小豆子一样,眸子闪烁,青黑发亮。我随便朝它努努嘴,它似乎心领神会,唱出悦耳的曲子,扭动灵巧的身躯,载歌载舞,可爱极了。

我得寸进尺,试图伸出手,让它飞到我手中。可是它不加理会,瞟了我一眼,继续它的歌唱;我以为缺少诱惑,抓了把米,示意它取食,它仍不予理睬,也不飞走,继续它的舞蹈……。

然而,奇怪的是我伸手捉它,它居然没有反抗。顺从地让我接它回家,我好不高兴!

它惊奇地打量着我的书房兼卧室。此刻的它,不再忘乎所以地唱着歌,蹦蹦跳跳,东张西望。我有事去,生怕它离开,找了根绳子,把它拴在我的书桌腿上,并放些米和水,带上门就出去了。

半天不到的时间,我回来了,眼前的一幕让我惊呆。

小鸟无力地蜷缩在米碟旁,米粒一点未动,水一口没喝。它怎么啦?绝食?因为失去玩伴?因为失去自由?或者二者兼有?我不得而知。

我弄醒它后,它的第一个动作就是用小嘴啄绳子。我恍然大悟:它虽贪玩成性,但不想失去自由!我明白了:失去自由的鸟儿,哪有什么食欲。

人类啊,我把你当朋友,你把我当什么了呀!小鸟一定这样不解而忿浚

大概是鸟妈妈找来了,它停在窗口,大声地叫着。是在祈求,似在哭泣?如叙愤怒,写着仇恨?

我几乎不敢多想,放飞了小鸟。看着鸟妈妈领着孩子远去的背影,我莫名地流泪了。

第二天早上,我又被悦耳的鸟鸣声唤醒。循声看去,还是那只可爱的鸟和它的妈妈!

就这样吧,让我们就这样吧!原来距离也是一种美!

7.放手教学, 让孩子自由飞翔 篇七

一、情境导入时放手, 引导学生步入主题

情境导入是一节课的开始, 也是本节课最能吸引学生注意的时候, 通过合理有效的情境导入, 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兴趣, 让学生及时调整学习状态, 迅速从课间的休息步入到正课学习中去。在情境导入环节中适当放手, 相信学生, 给学生搭好“舞台”, 而我们老师则认真倾听, 在关键处点拨, 为学生鼓劲, 教学的效果会更好!

如在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第一课时, 我让学生用六根火柴棒, 随意平均分成几堆, 并按各自的情况用加法口述结果, 学生积极思考, 答案也多种多样, 而老师只需从不同学生的结果里板书出:3+3, 2+2, 1+1+1+1+1+1三个式子, 至此如果直接进入本节课的主题———乘法, 那么学生就只能被老师牵着鼻子走了, 而我决定放手, 让学生自己总结, 思考, 于是我提问:“这几个式子有什么特点啊?有哪些共同点?”当然学生的答案肯定五花八门, 有些同学说:“每个式子中加数都一样的, 只是加的次数不同!”此时离我们的教学目标又近了一步。继续提问:“像这样相同加数的算式你们还能举例说明吗?”学生对这个问题纷纷举手, 所列出的算式也是多种多样, 基本都达到相同加数累加的要求, “谁能写出100个1相加?”此时学生都不举手了, 纷纷表示:“这太累了!”“我不写”……这时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 怎么才能快速地写出这些式子?有什么简单的方法吗?至此引入乘法就水到渠成了。

二、讲解例题时放手, 发挥学生自主性

课堂教学要立足学生的全面发展, 尽可能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 培养数学思维能力, 让学生从对身边事的兴趣转而对所学知识的兴趣, 增加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在例题教学时, 我们不能按部就班, 一个模式, 应该提倡有目的地放手教学, 给学生提供自由思考的空间和机会, 这对于提高学生的能力也有极大好处。

例如在教学混合运算简单应用时, 我就把原例题做了改编:我们班的同学, 有20人想买《故事会》, 25人想买《神探柯南》, 并展示:《故事会》每本8元, 《神探柯南》每本6元。

根据以上提供的信息, 你可以提出哪些问题?

学生纷纷回答:1.买这些书一共要多少钱?2.买《故事会》一共花了多少钱?3.买《神探科南》一共要多少钱?4.买《故事会》和《神探科南》比较, 哪样花钱多, 多了多少元?

这个例题是在所需解决的问题的基础上对题干作了改编, 放手让学生思考, 自己提出问题, 和课本中只有待解决的问题相比, 它更利于学生积极思考, 能多维度地从题目给出的条件中提取信息, 并解决自己想要解决的问题, 给了学生更大的发展空间。当然从学生生活中常见的活动入手, 利用学生对身边事物的兴趣, 让学生体会数学和生活的紧密联系, 无疑从另一个侧面提高了学生认知数学的水平。

三、完成练习时放手, 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完成了例题的教学, 我们都会适量地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完成, 以巩固本节所学内容, 强化重点知识, 突破难点。有的课程里含有公式、法则推导等, 我们教师要在关键处点拨, 有时会有知识的小结及归类, 不给学生太多的思维框架, 练习的目的是巩固和提高本节所学, 这个环节的放手教学, 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我在教学中更多地会给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创造每一个机会让他们充当“小教师”。

例如在完成除法教学后, 我先布置了三道练习题: (1) 2106÷3; (2) 5004÷9; (3) 8216÷8, 由于学生在运用除法解题时对于被除数中间有零和商的中间需要补零的易出错, 所以以上出题的目的就是为了深化学生对除法知识的理解和熟练应用。学生还是出错得比较多, 我又放手让学生先自己查错, 然后同学间互助查错纠错, 最后把错误的情况进行归类, 并把“错误”展示出来, 给其他同学借鉴, 同时说出如何纠正出现的错误。刚开始学生对于展示自己的错误有点质疑, 有点不情愿, 于是我鼓励说:“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每个人都会出错, 大错小错都会有, 但只要能纠正错误, 那么就是在进步, 也是掌握知识的一个方法, 只有自己能纠错才能避免以后不出错, 相信自己。”于是同学们讲的讲, 问的问, 把以上三题所有出现的错误都展示并纠正了。接着我并没有按常理再出几道巩固题, 搞什么题海战术, 而是继续放手, 提出以下问题:“同学们对于解被除数含有0和商中需要补0的除法已经相当有经验了, 下面给你们当小老师的机会, 每位同学出三道题给老师或同桌做, 尽可能出一些容易出错的题目哦!”可想而知后面的学习, 学生的积极性会有多高!

8.让心灵乘着生活的翅膀飞翔 篇八

一、关注儿童实际生活,确定教学主题

强调课程回归儿童生活,首先要重视了解和研究儿童的实际生活。儿童的兴趣、经验及活动中的发现、体验等一些具有教育价值的问题、现象,都应成为重要的教学主题。下面是我校品德教研组在教学实践中生成“安全伴我行”教学主题的具体案例。

新西门桥开通之后正对我校门口,校门口的交通形势非常严峻。为此,教育学生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维护校门口的交通秩序成了首要任务。而《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观察本地交通秩序现状,知道有关的交通常识,自觉遵守交通法规,注意安全。”这一内容标准要求。因此,我校品德组根据学校所处的实际情况,结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相关教材内容,开展了“交通安全伴我行”的教育。通过实地观察、知识竞赛、情景模拟等教学活动,使学生感受交通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关注交通发展带来的问题。了解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交通法规、知识,引导学生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维护校门口的交通秩序,对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负责。这样,教学不是简单地从课程标准、教材到课堂,而是建立在对儿童实际生活的了解基础上,从儿童的现实生活中捕捉具有教育价值的现象生成主题,通过教学引导儿童向课程目标的方向发展。如此形成的教学主题是充满儿童真实生活源头活水的客观丰满的教学主题,对儿童具有切实的指导意义。

二、根据儿童实际生活,准确定位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导向和归宿。教学要回归儿童生活,教师不仅要根据教材,更要根据儿童的实际生活状况、身心特点和发展需求来确定具体教学目标。

《进厨房》一课旨在教育学生饮食要均衡,不应挑拣。初步懂得一日三餐营养均衡搭配才能促进身体健康的道理。一位教师在确定这一课教学目标时,首先对本班学生的用餐情况进行了细致的分析。该班百分之九十的学生在学校食堂吃中餐,而多数学生偏食严重,有的尽吃鱼肉虾蟹等荤菜,而有的只挑蔬菜吃。于是这位教师在教学《进厨房》时,增加了一条教学目标:“要知道学校食堂安排的午餐是荤素搭配、科学合理的营养餐,进餐时要样样都吃不挑拣。”在课堂教学中,老师组织第一个环节:“情境引入,了解六大营养素”,让学生明白各种食物中藏着不同的营养成分,每一种营养都是我们人体所必需的。第二个活动是“调查学生在家、在校的用餐情况”,让学生意识到平常我们不喜欢吃的食物里有着丰富的营养,对我们的成长可重要了,我们要习惯着去吃它!第三个活动“我来配餐”,老师请食堂营养师讲解配餐方法。营养师以上一周学校中餐的菜谱为例,详细讲述了为什么这样配餐及其好处,并告诉学生学校食堂中餐的三菜一汤荤素搭配,科学合理,营养比较全面,小朋友要学着吃各种菜。接着,学生自主配餐,受益匪浅。此后,在食堂用餐时,学生偏食的现象有明显好转。

这一案例中,教师以新课标理念作为指导思想,根据教材内容,联系学生实际存在的问题,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使课程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贴得更近,使教学更加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满足了学生的实际生活需要。

三、联系儿童实际生活,精心选取教学内容

教学要回归儿童生活,必然要求教学内容反映儿童的真实生活,贴近儿童生活实际,满足儿童的生活需要。教科书所提供的教学内容是一种范例,在教学中,教师要创造性地运用教材,把教学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所有对儿童有意义、有兴趣的题材,把儿童的现实生活作为主要的教育资源。教师应联系当地和儿童的实际,及时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吸收到课程内容中去,从儿童的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教育意义的内容。如一位教师执教《我来试试看》一课时,他发现教材上的活动设计针对性不是很强,尽管也能激起学生的尝试欲望,但离他们的生活有一定距离。于是,他潜心钻研教材设计意图,大胆改编教材,设计了以“蛋”为主线的快乐尝试系列活动,主要教学环节如下:(1)故事明理——想尝试;(2)贴近生活,试剥鸡蛋;(3)探索妙法,剥鹌鹑蛋;(4)再迎挑战,切蛋做拼盘;(5)收拾蛋壳,准备学做蛋壳贴画。教学环节紧扣“蛋”的活动,跟学生生活联系紧密,使学生产生了一浪高过一浪的“我来试试看”的强烈愿望,做到了品德培养与学习生活相结合,促进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健康发展。

9.让梦想飞翔 篇九

——职业生涯规划

广西横县职业教育中心计算机1004班——农秋连

指导老师——李宏富

前言

我不相信一切都是天注定,我只相信有志者,事竞成。我不是出身于名门世家,但是我相信英雄不问出身。所以,我相信世间自有公道,付出总有回报。只要我能够根据自己的主客观条件,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通过我坚持不懈的努力,我一定可以让梦想照亮现实。

一.条件分析

1、主观条件:

我出身在广西横县南乡镇的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初中时成绩不错,老师说,以我的成绩,应该去读普通高中,将来考一个好的大学。但是我知道,现在国家越来越重视职业教育,不断出台有利于职业学校发展的利好政策,增加对职业学校的资金投入,加大对职业学校的扶持力度,到职业学校就读同样可以读大学,还能够学到相应的技术。所以,我来到了横县职业教育中心计算机广告专业1205班,力求学到一门技术,掌握一种本领,成就自己的梦想。

性格分析:因为我是家中的老大,所以在照顾弟弟、妹妹的过程中,我渐渐养成了责任心强、较有主见、善于思考、敢于担当的理智

1型性格。从心理活动的主要倾向划分,我是介于外向型与内向型之间的混合型性格。

能力方面:从小学开始,我一直在班级中担任班干,所以,在工作中锻炼了我的人际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组织管理能力。

2、客观条件:

(1).学校环境分析:我所就读的学校是国家级重点职业技术学校,在社会上竞争能力相对较强,这也是我决定读职业中学的重要因素之一。作为一所全国重点职业学校,学校在硬件、软件方面都为我们的成才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学校在教学方面,每年都有几个同学在广西技能竞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在技能考证中每年的过关率都达到95%以上。在实践经验方面,学校以“校企合办”为教学新模式,为学生提供了很多实习机会,能够让我们迅速适应社会。

(2).社会环境分析:当前我们国家经济持续稳定快速的发展,我们广西横县依托北部湾经济开发区,经济发展势头也不错,这为我们的中职生就业与创业提供我很好的平台。只要我们努力提高自身综合能力,加强专业技能实践应用能力,同时努力提高自己的的社会适应能力。作为一名中职生,同样可以在当今社会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

(3).行业分析: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国际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商品流通日趋频繁。在激烈的企业竞争中,各企业不惜在广告上花费巨资,促进了中国广告业的迅速发展。特别是我们横县所处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是我国西部大开发和面向东盟开放

合作的重点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更是喜人,对广告人才的要求更是不可限量.广告人才大有可为。

二.职业目标.

我们横县有三大风味小吃,横州大粽、峦城大番薯、还有我们家乡的大头菜。我们家乡的大头菜有咸脆可口的特点,既可以当零食,也可以用来当菜吃。我从小就喜欢吃我们家乡的大头菜.到县城后我发现我们家乡的大头菜在横县的土特产专卖店都有销售,而且听说在我们县城的很酒店,在吃饭前也把它当成开胃小吃推荐给客人.我就想,我的父老乡亲年年都种植大头菜,也腌制的非常的地道好吃,绿色环保.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做成规模化,市场化。没有能够得到合理的价钱,没有办法有效地改变我们家乡的经济面貌。我就想:什么时候我们家乡的大头菜也能够象榨菜一样天下扬名呢?

所以我选择了广告专业,立志做一名广告设计师。

三.规划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中职学习阶段

在校期间,学好专业理论知识,熟练掌握各门专业技术,认真学习文化知识,为以后继续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积极参加各种技能比赛,通过比赛促进自己专业知识的提高,毕业时多拿到一些奖状和证书.

第二阶段:实习提高阶段

在实习提高阶段,认真学习,多看,多思,多想,虚心向同事学习技术。在此之外多看相关书籍,及时给自己补充能量,并开始学习

大专课程。

第三阶段:(22岁~26岁)取得广告设计师资格.

独立完成各项任务,尽可能接触有难度的工作,从中总结经验。养成与他人合作的习惯,善于倾听他人的意见,培养自己的团队合作精神。在业余时间认真学习大专课程,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完成大专课程,顺利取得广告设计师资格。

第四阶段:(26岁以后)组建自己的广告公司.

加强自身的工作能力。尽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最大的突破。利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组建自己的广告公司,把我们家乡的大头菜推向全国,甚至走向世界

四.制定实施措施:

人不能一口吃成个胖子,要实现目标就要一步一步的走,只有脚踏实地,科学规划,认真执行。我们的路才会走得更稳,自己的梦想才能够飞翔

(一)16岁~18岁:

在校期间,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如:《广告学概论》、《广告创意与表现》、《广告心理学》、《广告策划》、《软件应用》、《广告设计》、《网络基础》、《办公设备》、《美术基础》、《Photoshop》、《Flash》、《3dmax》、《摄影及摄像》、《影音处理》。要做到上课认真听讲,课后认真思考复习自己所学的知识;及时完成各科作业,不懂的问题找出来单独向老师请教。我们都知道,当今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广告人也必须与时俱进。只有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才能为以后的进一步发展铺好路,跟上时代的步伐。除此之外,还要学好文化知识如:《语文》、《数学》以及德育课等文化课,它们是我今后进一步学习、深造的基础。同时,积极参加各种技能比赛,通过比赛促进自己专业知识的提高,毕业时多拿到一些奖状和证书.在暑假期间,努力寻找机会到相关的广告公司去实习,通过实习找出自己的不足,以便在以后的学习中有针对性的学习和锻炼,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二)19岁~21岁:

在实习期间,工作积极主动,任劳任怨,不怕吃亏,争取获得同事的认可和赏识,处理好与同事的关系。同时,切记要活到老,学到老。随时向有经验的前辈和同行请教和学习,随时随地关注广告行业的最新发展动向,学习最新的专业知识,并开始学习大专课程。

(三)22岁~26岁:

在工作期间,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多做有难度的工作,在做之前先在脑子构思,怎么去做,先从哪儿开始,要注意什么?在这一切就绪以后便可开始工作。做完以后,将方法与步骤记录下来进行总结,在业务上力争快速发展,实现从一般员工到业务骨干的转变。同时将工作经验总结进行整理,将其条理化、系统化,使其能成为日后工作中的工作指南。在刻苦钻研的同时,积极参加国内、业内举办的一些比赛,与他人进行交流,从中总结经验,为公司与个人赢得名誉。同时注重以自己优质的服务赢取顾客的心,让顾客来的放心,走的安心,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实现双赢。在这个阶段还要完成大专课程,顺利取得广告设计师资格。

(四)26岁以后:

做到在广告行业中能够站稳脚跟,有自己比较固定的客户,在本地区的广告行业中有一定的影响力。在这个基础上,力争利用这些年来积累的人脉,财力,创建自己的广告公司,组建自己的团队,以全新的速度进军广告领域。有朝一日把我们家乡的大头菜推向全国,甚至走向世界。为自己的家乡发展尽一点微薄之力。

结束语:

10.青春让梦想飞翔 篇十

青春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青春年少的我们拥有着五彩斑斓的梦想,沐浴着温暖的阳光,脚踏着坚实的梦想,在奋斗的年华里带着青春的梦想,我们即将展翅翱翔。

忘不了一年前那段奋笔疾书的逐梦年华,漫天飞舞的试卷,簌簌落下的粉笔尘,见证了高中苦中作乐的青春年华。正是这热血的青春,点燃了我们腾飞的梦想。依稀记得黑板上那为追逐梦想而定下的座右铭“因为有梦,所以披星戴月;因为有悔,所以奋不顾身”,如今,逝去的青春年华一去不回,依稀伴随我们左右的仍是那难以忘却的梦想。是啊,梦想不仅仅是一种信念,更是一种责任,二十岁的豪情壮志我注定不会遗忘,定要让青春去见证梦想的再次飞翔。

如今,步入大学的我,青春依在,梦想犹存。朗朗的读书声,依旧使我的激情燃烧;激昂的文字,仍然让我的热血澎湃;奔跑的脚步,注定我青春征程上会无悔自己的付出;挥洒的汗水,让我的梦想再次起航。我坚信自己的青春之路就在脚下,梦想正在慢慢实现。

当然,追逐梦想的道路注定是孤独的。一个人的旅程,没有相依为伴的交己者,但我相信青春是可以经得起磨练的,年轻是我们不羁坎坷的资本,有梦为马,随处可栖。在最美的年华里,有梦想的陪伴,才会像歌声里唱的那样“我和你一样,一样的坚强,一样全力以赴追逐我的梦想,哪怕会受伤,哪怕有风浪,风雨之后才会有迷人芬芳”。是啊,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梦想的甘甜也只有经历过风雨险阻后才能够品尝到如此般的滋味。

记得有位名人曾这样说过;“有些地方,不去会死;有些事情,不做会死”。烟台,我梦开始的地方,逐梦的序曲早已奏起,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拥有着对梦想的憧憬,有青春的陪伴,我坚信:有心能知,有情能爱,有缘能聚,有梦能圆。

转眼青春,逝去的下一秒,零落着一个季节的音符,绚烂出青春梦想的色彩!

赵良伟

会计系

11.让学生的心灵在阅读中自由飞翔 篇十一

一、在阅读中训练良好的阅读习惯

在我看来阅读是一门艺术,因此想要掌握阅读这门艺术单凭随意的付出是不够的,这就要求学生要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以此来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

首先良好的阅读需要学生真正的静下心来。学生在阅读中最忌讳一心二用,很多学生在阅读中还在回忆课间休息的小趣事,有的学生在阅读中还想着教师刚才提出的某一个问题,有的学生在阅读中还想着与同桌交流等等,这些都是阅读不专心的表现,这样的阅读很难让学生走进文章的氛围,也很难让学生领会阅读的真谛。所以良好的阅读一定需要学生拥有最平静的心态。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一系列的举措来帮助学生静下心来,如在阅读钱为学生播放一曲轻缓的音乐,在阅读中为学生留出足够的默读时间等,为学生的静心奠定一定的基础。

其次良好的阅读需要与作者对话。很多学生的阅读都是脱离了作者的阅读,在没有对作者进行了解的阅读都只能称为是走马观花的阅读。我们都知道文章是作者笔下的产物,无论是抒情的作品还是应景的作品都离不开作者的情感表达,一旦作者在写作中有着浓厚的情意,那么其笔下的一花一草也必然充满了情意。因此学生在阅读之前不妨先与作者进行对话,了解作者的生平事迹,了解作品的写作背景,这样在一个既定的环境中学生才能更好的体味出真正的阅读。

二、在阅读中培养阅读的兴趣

兴趣在阅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兴趣可以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阅读中,兴趣可以促使学生对阅读进行更深入的探究和思考,但是就目前小学生阅读现状而言,学生普遍对阅读缺乏浓厚的兴趣,当阅读变成了应付,我们的阅读教学也就失去了真正的意义。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我认为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远比教会学生阅读方法要有效的多。

兴趣的培养包含在阅读的每一个阶段。在阅读之前教师可以从文章的标题入手,通过一系列的提问和猜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在学习《大禹治水》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结合标题提出自己的思考,如“大禹是谁?”、大禹是如何治水的?”、“历史上有那么堆治水的故事,为什么只有大禹治水在民间得到了广泛的流传?”等等,在阅读之前的激疑可以促使学生带着疑问和期待去主动阅读文章。当然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同样需要不断的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以此维持学生的阅读兴趣。在阅读的最后,教师也需要促使更深入、更广泛的阅读,以《大禹治水》为例,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外搜集更多与《大禹治水》类似的成语故事,以此来激发学生更广泛的阅读兴趣。诸如“卧薪尝胆”“鱼目混珠”“殃及池鱼”等有趣的成语故事都会在兴趣的驱使下走入学生的视野。我相信在兴趣阅读中,学生的阅读视野一定会更加的广阔,学生的阅读积累量也会得到快速的增加。

三、在阅读中融入真实的情感体验

语言的一个重要的作用便是表情达意,所谓的表情达意并不仅仅要求语言表达的流畅连贯,更要求情感的真挚表达。同样在阅读中我们也要学会体验文中直接或间接表达出来的情感,从情感角度出发来理解作者的心思。所以说即使是小学生的阅读教学,我们也同样要培养学生真实的情感体验,让学生从小学会将文字与情感融合起来,由此提高学生对阅读的感受。

如在阅读《东方之珠》这篇课文时,我们不妨尝试从情感的角度来增强学生的阅读体验。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的形式,以绚丽多彩的图片和视频为学生展示最真实的香港,同时配以香港回归的标志性事件,以此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之情,在多媒体的渲染下,学生对香港这一“东方之珠”的称号就会有更深的理解,在此基础上我们再让学生打开课本,让学生去阅读这篇文章,在读到迷人的浅水湾、举世闻名的海洋公园、闹市代表铜锣湾和灯的海洋夜景时,在多媒体上看到的一幕幕美景又会再一次冲击他们的大脑,同时他们在阅读中也必然会带有一种强烈的爱国情感,这是我们国家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是我们国家值得骄傲的“东方之珠”。我相信在如此包含情感的阅读中,学生对阅读不会再感觉到厌倦,对阅读的理解层次也不会仅停留在表层上,所以说只有融入了真实情感体验的阅读才能带着学生徜徉在阅读的快乐海洋中。

阅读能力的提高既需要阅读兴趣的培养,也需要良好阅读习惯的生成,加之与情感的对话,只有这样学生的阅读能力才能得到本质的提高。

12.放手教学,让孩子自由飞翔 篇十二

情境导入是一节课的开始, 也是本节课最需要吸引学生注意的时候, 通过合理有效的情境导入, 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兴趣, 让学生及时调整学习状态, 迅速从课间休息步入正课学习中。 在情境导入环节中适当放手, 相信学生, 给学生搭好“舞台”, 老师认真倾听, 在关键处点拨, 为学生鼓劲, 教学效果会很好。

在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第一课时, 我让学生用六根火柴棒, 随意分成几堆, 并按各自的情况用加法口述结果, 学生积极思考, 答案也是多种多样的, 老师只需从不同学生的结果里板书出:3+3, 2+2, 1+1+1+1+1+1, 至此如果直接进入本节课的主题———乘法, 那么学生只能被老师牵着鼻子走, 我决定放手, 让学生自己总结、思考。 我提问:这几个式子有什么特点啊? 有哪些共同点吗? ……当然学生的答案肯定五花八门, 有些同学说:每个式子中加数都一样的, 只是加的次数不同。 此时离我们的教学目标又近了一步。 我继续提问:“谁能写出500个1相加? ”此时学生纷纷表示:“这太累了! ”“老师, 等我写完也快下课了。 ”……这时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 怎么才能快速地写出这些式子? 有什么简单的方法吗, 至此引入乘法水到渠成。

二、讲解例题时放手, 发挥学生自主性

课堂教学要立足学生的全面发展, 尽可能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 培养数学思维能力, 让学生从对身边事的兴趣转而对所学知识的兴趣, 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在例题教学时, 我们不能按部就班, 一个模式, 应该提倡有目的地放手教学, 给学生提供自由思考的空间和机会, 这对于提高学生的能力有极大好处。

例如在教学混合运算简单应用时, 我就把原例题做了改编:我们班的同学, 有20人想买《故事会》, 25人想买《名侦探柯南》, 并展示:《故事会》每本8元, 《名侦探柯南》每本6元。

根据以上提供的信息, 你可以提出哪些问题?

(学生纷纷回答:1.买这些书一共要多少钱? 2.买《故事会》一共花了多少钱?3.买《名侦探柯南》一共要多少钱?4.买《故事会》和《名侦探柯南》比较, 哪个花钱多, 多了多少元? )

这个例题是在所需解决的问题作了改编, 放手让学生思考, 自己提出问题, 和课本中只有待解决的问题相比, 它更利于学生积极思考, 能多维度地从题目给出的条件中提取信息。当然从学生生活中常见的活动入手, 让学生体会数学和生活的紧密联系, 无疑提高了学生认知数学的水平。

三、完成练习时放手, 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完成了例题教学, 我都会适量地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完成, 以巩固本节所学, 强化重点知识, 突破难点。 有的课程里含有公式、法则推导等。 老师要在关键处点拨, 有时会有知识的小结及归类, 不给学生太多的思维框框, 练习目的是巩固和提高本节所学。 这个环节的放手教学, 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我在教学中更多地给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创造每个机会让他们充当“小教师”。 这样做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而且能架起师生沟通的友谊桥梁, 营造和谐互动的教学氛围, 达到让每个学生充分发展的目的。

例如在完成除法教学后, 我先布置了三道练习题: (1) 2106÷3 (2) 5004÷9 (3) 8216÷8, 学生出错得比较多, 我还是放手让学生先自己查错, 然后学生之间互助查错纠错, 最后把错误的情况进行归类, 请同学充当小老师, 把“错误”展示出来, 给其他同学借鉴, 同时说出如何纠正出现的错误。 我鼓励:“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每个人都会出错, 大错小错都会有, 但只要能纠正错误, 那么就是在进步, 也是掌握知识的一个方法, 只有自己能纠错才能避免以后不出错, 相信自己。 ”同学们讲的讲, 问的问, 把以上三题所有出现的错误都展示出来并加以纠正。我并没有按常理再出几道巩固题, 而是继续放手, 提出以下问题:“同学们, 下面给你们当小老师的机会, 每位同学出三道题给老师或同桌做, 尽可能出一些容易出错的题目哦! ”

四、布置作业时放手, 拓展学生思维空间

布置作业似乎是最容易的教学过程, 教师一般都是从现有的教材中随意勾选几道习题让学生当成课后作业完成。 这种一成不变的作业会让人生厌, 这样的做法或许不能说不对或不好, 但是最少可以说不能全面拓展学生的思维和提高学生的能力, 更谈不上面向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我们提倡的是分层次布置作业, 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还要再补充其他习题完成, 因材施“业”。 我们可以适当组织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完成, 比如家里的生活开支的结算, 电费水费的计算, 面对多种的手机收费方式如何选择更合算等问题, 让学生更多地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而且激发了兴趣, 让学生很有成就感。

例如在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后, 我给学生布置了一道作业:今天的作业是写故事, 关于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数学故事, 每个人在生活中都离不开这些物体, 试试吧, 老师好期待哦。学生无比新奇, 回家后认真观察, 开动脑筋, 完成得很好……

相信学生, 立足学生, 创造机会, 精心组织, 只要我们舍得放手, 给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 给他们营造更大的思考空间, 学生就能更独立, 学生的主体地位就能得到落实, 兴趣就会空前高涨。 在一直关注减负的时候, 我们更加注重教学效果, 只有放手, 才能让学生更快地发展。 老师们, 该放手时就放手。 放手, 也是一种美丽。

摘要: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尚有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 部分老师只是把学生训练成解题机器, 设计了固定的套路, 事无巨细地做出了种种约束。学生应该成为学习的主体, 在学习中具有主观能动性, 都有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方法。每个学生的知识积累是不同的, 如果我们不相信学生能通过独立思考或团体合作能够解决问题, 那么肯定在教学中是无法放手的。当然放手教学绝不是放任自流, 而是一种有目的地引导教学。

13.让梦想飞翔作文 篇十三

人类因梦想而伟大,人生因拼搏而精彩。大家知道尾田荣一郎吗?他从高中开始创作漫画,还决定要在日本第一本漫画杂志上连载他的海盗漫画,为了这个漫画,他给三位漫画家做过助理,而现在呢,尾田荣一郎登上了漫画坛的顶峰,创作了佳作《海贼王》。

看吧,美好的前程取决于自己为梦想而拼搏的态度,尾田荣一郎为了自己的梦想成为了漫画超星。他在其中付出的艰难是常人无法企及的。梦想是人生的第一个期许。

带上自己的梦想飞翔吧!它会告诉你前进的方向,不至于走入迷途。梦想是是虚幻的,飘渺的 ,但它存在于人的精神世界,它的绚丽,美好永远值得我们付出不懈的努力,执着的追求。

带上自己的梦想飞翔吧!因为梦想,失聪的贝多芬创作了《命运交响曲》; 因为梦想,失明的海伦凯勒写出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因为梦想,残疾的张海迪写下了《生命的追问》。

14.让梦想飞翔 篇十四

深蓝的天空拉下了夜幕,奔波了一天的欣悦,感到又饿又累。于是拿出自己打工积累的钱在一家旅馆投宿下来。

第二天,欣悦又打起了精神,继续找工作。一次又一次的闭门羹,并没有让她心灰意冷,她仍是不灰心的寻找。一个星期过去了,欣悦仍旧没有找到工作,并且她已经没有钱了,冷漠的老板没有一点同情心,说:“没有钱你就滚,管你是大人还是小孩。”

15.让表演在语文课堂中飞翔 篇十五

一、自由发挥式的表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自由发挥式指的是:在课堂教学时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内容, 创设一定的表演情景, 让学生自由地发挥, 随意地表演, 进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表演形式。因此, 教学之前的表演学生可以自由发挥, 没有任何要求和局限性, 纯粹是借助与课文有关的事物活跃气氛, 或是为学习课文奠定语感。如:在教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蚂蚁和蝈蝈》一课时, 先让学生说一说知道哪些小动物, 它们有哪些特点, 由于这与生活密切相关, 所以学生有话可说;接着让学生学一学小动物们的叫声、走路的姿态、互相打招呼的方式等, 使课堂气氛活跃了起来。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了一半, 在学习伊始就让学生轻松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去, 把枯燥的教学变得趣味横生, 为课文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探究创造式的表演有利于挖掘阅读课的内涵

探究创造式指的是在课堂教学时, 让学生通过集体探究、共同创造的方式来理解课文, 加深对文本内涵的挖掘, 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从而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的一种表演形式。古语有云:“感人心者, 莫先乎情。”情感是学生学习的动因, 也是学习语文、发展智力十分重要的心理因素。借助创设生动、逼真的表演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情感和学习兴趣, 使之成为学生课堂主动学习的内驱力。

1. 理解重点词句。

在理解词语时加以表演, 有助于让学生更快更直接地理解词语, 尤其是对某些动词。只要做出动作, 意思就一目了然, 这就要求学生要大胆尝试。如苏教版第五册《练习6》中有这样一组词语:东张西望、东奔西跑、东躲西藏、东拉西扯。可以请学生稍作准备后上台表演, 台下同学猜猜他们的表演可以用哪个成语来概括。让学生在玩中学到知识, 而且乐趣无穷, 通过表演学生的理解也就鲜活起来了。除了利用表演来理解词语, 还可以用它理解重点的句子。

2. 突破重点难点。

如果教师创造一些与文相吻合的情境, 在读文、析句、讨论、明理中有的放矢, 适时把握时机加入表篇小说时, 学生不易理解小说中的情节、人物性格, 采取一争二读三演四评的方法就可以突破这一重难点。如, 在讲读课文时, 学生对于林冲不和洪教头比赛出现了不同的意见。一是认为林冲知道“强龙不压地头蛇”的道理, 是不敢!二是认为林冲谦虚、稳重, 不和洪教头斤斤计较, 是大丈夫!利用这一教学契机让学生充分展开辩论, 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本着以阅读为主线, 让学生反复读课文中描写林冲语言、神态、动作的句子, 分析林冲的性格特点。以同样的方法学习分析洪教头的性格, 为下一步的表演打下基础。在学生对人物有了更深的了解的基础上, 再运用事前准备好道具, 让学生模仿表演蛮不讲理和彬彬有礼两种不同的人物形象, 指导他们根据自己的性格特点分别饰演适合的角色。评议:当台上学生进行表演时, 台下学生对表演者表演的优劣得失及时给予适当评议, 在评议的过程中也是对文中人物性格的又一次把握。

3. 填补文章空白。

陶行知先生说过:“把学生的基本自由还给学生, 使之能思;解放儿童的双手, 使之能干;解放儿童的空间, 使之能创……”这就要求教师巧设计, 多创意。如:《秋姑娘的信》一课教学时, 在学完课文理解文意的基础上, 设计了这样的问题:“现在你就是秋姑娘, 你想写信给谁?想说些什么呢?”在教学中将课文适当延伸, 可以成为语言训练的材料, 也可以锻炼学生的想象创新能力, 可谓一举两得。让学生在表演后发现文章的空白, 进行填补后再表演, 使学生在学中善思、思后善演。长期坚持这样的训练, 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也使学生的语言能力得到了提高。

三、游戏娱乐式的表演提高学生的善写能力

游戏娱乐式指的是在课堂教学时, 让学生通过游戏娱乐的方式, 在掌握文章结构的基础上进行仿写, 在捕捉生活、创造生活中进行创作, 以提高学生书面表达能力为目的的一种表演形式。利用游戏娱乐的表演会让学生放松心情, 大胆写作, 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 提高学生用词造句、布局谋篇的能力。低年级的学生年纪小, 掌握的知识少, 为了训练学生在表演中练习说话, 使表演更加有利于教学, 学习一篇课文后, 我都会设计问题引导学生练习学写句子。用表演的形式让学生在朗读中学写、创编中会写、生活中善写, 使学生懂得生活皆作文的真正含义是用笔写话, 只有这样才能促使学生不怕写作, 自主写作, 善于写作, 好文章才能信手拈来。

四、情景仿真式的表演锻炼学生的口语实践能力

情景仿真式指的是在课堂教学中, 根据课本中所提供的教学情境, 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表演再现生活的场景, 达到锻炼学生口语实践能力为目的的一种课堂表演形式。这种方式适合口语交际的课堂模式, 表演起到桥梁作用, 能够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 让学生有针对性的说话。

表演的形式生动活泼而且观形象, 不仅使课文所描绘的形象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感官, 而且赋予了感情色彩, 提高了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综合能力。教学中要以演促读, 以演促思, 以演促得, 把握有利时机, 诱发学生潜能。让表演在语文课堂中飞翔!

摘要:通过增加学生表演来改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手段的单一性现状, 充分运用四种表演形式:自由发挥式的表演引入课题,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创造式的表演运用阅读课堂, 挖掘阅读课的内涵;游戏娱乐式的表演应用习作课堂, 提高学生的善写能力;情景仿真式的表演应用口语交际课堂, 锻炼学生的口语实践能力。充分发挥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以达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6.让心灵飞翔 篇十六

受访人:李建华(珍尔)

问:有人说20世纪80年代是中国大学生诗歌的黄金时代,您认同这个观点吗?

答:20世纪80年代,确是一个值得回味和纪念的年代。经历了漫长的十年“文革”,人们从盲目崇拜和迷惘苦闷中大梦初醒,开始用自己的头脑反思,“文革”的苦果被咀嚼出一些苦味,思想解放的暗潮开始涌动,对人的自我价值的重新确认,对人道主义和人性复归的呼唤,对人的自由心灵的探求,对民主、自由的呼声的日益高涨,都如惊涛拍岸,让人亢奋而激动。但多年来形成的传统禁区又如无形的桎梏,一时似乎难以冲破,所以,人们在探索的迷茫中抗争,在思想的痛苦中徘徊,在不同的声音中争辩。文学,特别是诗歌,便成为青年学子们表达思想的利器。

“文革”后有机会走进大学校园的青年人,无疑是一代人中的佼佼者。尽管大家每每叹息,说我们这代人是如何不幸,在长身体的时候遭遇了饥荒,在该上学的年代被迫中断了学业,在该结婚成家、养儿育女的年纪却又阴差阳错地走进了大学校门;但大家同时又为自己庆幸,总算有机会弥补此生的遗憾,圆了多年来的大学梦,比起那些无缘上大学的人,这还不够幸运吗?那就努力追回这失去的十年光阴吧,路在脚下,梦在远方,一定要将失而复得的机会牢牢抓在手里。这批人不同于那些正常年代从校门到校门的学生,他们中间,工农兵学商都有,下过乡,插过队,进过工厂,到过兵营,经历了社会底层的历练,丰富的阅历,成为他们的文学创作的源泉和财富。他们纷纷组织文学社团,不少大学生刊物在此时应运而生。

诗歌,原本就是属于青年人的,他们以诗歌为利器表达心声,办诗刊,写诗歌,在百废待兴的废墟上建造着精神的大厦,用文学创造出一个充满理想主义的激情年代。不读诗,无以言。诗人、文学青年,成为那个年代赞美夸奖年轻人的最佳头衔。诗人成为时代的宠儿,诗歌成为青年学子们交流思想的通行证,各种民间诗刊、诗社如雨后春笋般生长。那时候,虽然经济不发达,但风清气正、充满活力,走进大学的年轻学子们,充满浪漫主义的理想色彩,大家希望国家能够进步,我们高唱着《年轻的朋友来相会》和《在希望的田野上》,觉得社会是蓬勃向上、充满希望的。

但是到了后来的若干年,有理想的人反被嘲笑,认为不切实际,全社会崇尚金钱和物质,真是一种悲哀。相形之下,那个年代是多么可贵,那真是中国大学生诗歌的黄金时代。

问:请您简要介绍一下您投身20世纪80年代大学生诗歌运动的“革命生涯” 。

答:说到写诗,应当说我起步算比较早。我从1975年开始,就陆续在公开报刊上发表诗歌。在大学期间,就加入了山西省作家协会,成为当时为数不多的学生作家,为此还有不少同学表示很羡慕我。但客观地讲,当时受“文革”意识形态的影响,那个年代写的所谓的“诗”,其实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诗,大多数都只能算作充满标语口号式的颂歌,是押韵的“顺口溜”,有着“假、大、空”的时代色彩,现在看来,令人汗颜,不过那也是环境和时代的产物。

真正唤醒我的,是当时的思想解放运动。特别是当时张志新的事迹公开后,犹如在我的背上猛击一掌。我忽然意识到自己过去写的那些颂歌既是真诚的,也是愚昧的。记得当时一遍又一遍地读着雷抒雁的《小草在歌唱》,泪流满面。从那时起,我觉得自己的诗歌创作才算迈进一个新阶段,有了自己独立的思考和表达。后来,我和同学们一起创办了山西大学的学生期刊《春天》,我发表在《春天》上的诗歌《余悸》就表达了当时环境中一种对追求真理的艰难性的思考。后来,又陆续写了《追求者的道路》《我原本是一棵树》等诗,受到同行的好评。

我在校期间创作的诗剧《大海的审判》在全校的新年联欢晚会上演出并引起了不小的反响。我创作的歌词《敬爱的老师》,被艺术系的郭路路同学谱曲,曾参加了1980年的山西省大学生合唱比赛并获了一等奖,为学校争得了荣誉。

问:在大学期间,您参加或者创办过诗歌社团或文学社团吗?担任什么角色?投身20世纪80年代大学生诗歌运动,您是如何积极参加并狂热表现的?

答:那个年代,大学生结诗社、文学社、办刊物等,已开始在各校兴起,武汉大学的《珞珈山》《这一代》;北大的《未名湖》,还有《今天》《视野》等民刊,已在山西大学的学生中间流传,各种令人振奋的信息不胫而走。我们山西大学中文系77级的学生们也坐不住了。翻阅我当年的日记本,清楚地记载着,那是1979年1月3号,新年刚过,我们几位爱好文学创作的学生,有陶文实、秦培昌、孙卫东、姚剑、王晓勇和我,六个人聚在一起,商量关于成立《苗圃》文学社的结社事宜。当时就议定,假期过后文学社正式开张,创作出一批作品,并努力创造条件,争取能办一个属于学生自己的文学刊物。王晓勇是中文系学生会主席,由他来起草章程;老三届的才子姚剑负责写邀请书,约请有关名人和领导的支持;陶文实是本校子弟,在学校里人头熟,负责联络和疏通关系,争取经费和校方的支持,其他几个人也各有分工,并商定假期后每个人都要拿出像样的新作来。

经过半年多的筹备和努力,终于有了眉目,我在日记中清楚地记载着:1979年9月18号这天,在《苗圃》文学社社员的聚会上,大家兴奋地得知,学校领导支持我们创办文学刊物,并同意划拨办刊经费两千元。大家听了都很兴奋,而且,我们有信心将成本收回来。经过热烈的讨论,决定将刊名定为《春天》。因为,大家有一种共识:文学的春天要来了,中国思想解放的春天也要来了。会上还议定了具体分工,小说编委由擅长写小说的陶文实、孙卫东担任,评论的编委由才子姚剑和系学生会领导王晓勇担任,诗歌的编委自然由诗人秦培昌和我担任。(这里顺便提一句,秦培昌为北京知青,诗才甚佳,当年曾在山西原平插队,与著名诗人公刘有过密切交往。可惜毕业后数年不幸因病早逝,在此仅表悼念。)大家都说,创刊号的作品一定要保证质量,打响第一炮很重要。于是,由王晓勇起草征稿启事,向全校大学生征稿。张作峰是校学生会宣传部的,负责协调各方关系。于是,《春天》的序幕就此拉开。

nlc202309081234

记得那时,大家对文学的痴迷达到了狂热的地步,每天除了正常上课以外,我们常常夜间挑灯不睡,写诗写到凌晨两三点钟。小台灯的灯泡都烧坏了好几个。记得那是一个冬日的下午,我写了一首诗,想请诗友同学秦培昌提提意见,但一连几天在食堂都没找到他。后来我到了男生宿舍,问他为什么没见他去食堂吃饭,他说,自己为了创作,两天都没有出楼门了,就靠买来的二斤馒头就着开水充饥。我还听说,老三届同学任存弼和年龄最小的同学边新文都写了很多。他们的勤奋,顿时使我汗颜,比起他们来,我还差得很远,必须再加把劲才行。

1979年12月上旬,《春天》横空出世。手捧着凝聚着众人心血的散发着油墨香味的刊物,编辑部的同人们都止不住热泪盈眶。《春天》受欢迎的程度更是超出了我们的预料,仅在校内,一天就销售出去400册。12月10号这天,我们组织同学们分头到闹市街头去宣传销售《春天》;姚剑、段建国、陶文实、孙卫东等同学站在五一大楼门口,漂亮的刊物引来人潮涌动,一时竟将交通也拥堵了,民警们见状将他们几位叫到了交通大队,当得知是大学生们宣传自己办的内部刊物时,表示十分理解,后来还主动帮助维持秩序。我和另外一些同学则是到太原最繁华的地段柳巷、钟楼街等地去宣传销售,刚刚站定,就有一群人围了上来,争相购买,不一会儿几百册杂志便一抢而空。喜讯继续不断传来,12月16号,太原街头大雪纷飞,校学生会主席马大为亲自带领同学们冒雪上街,去宣传《春天》杂志,在雪花飘舞的寒冬里,一上午竟然卖出去一千多本。我们没料到《春天》会如此受到读者欢迎,初版的五千册很快售罄,于是决定紧急加印,当时还是铅字排版,工厂的师傅们将铅印纸型做了整理,又加印了一万五千册才基本满足了需要。

《春天》最终不仅做到了收回成本,还小有盈余,于是编委会决定将学校支持我们的两千元办刊经费还给学校。并利用卖刊物的盈余搞一次联欢。1979年12月31日晚上,由《春天》杂志社和校学生会文艺部联合举办了一场盛大的新年联欢晚会。师生们齐聚一堂,做着猜谜语、套环、打汽枪、龟兔赛跑等有奖游戏,在悠扬的乐曲声中,大家尽情地歌唱,展示着青春的舞姿。在欢快的气氛中,迎来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第一个新年。

问:当年,您创作的那首《我们是朋友》曾经很受读者喜欢,能否谈谈这首诗的创作、发表过程?

答:《我们是朋友》是我在大学期间创作的一首诗歌,后来改成歌词发表在北京的《词刊》杂志1981年第1期。歌词不长,第一段是这样的:“朋友啊朋友,在我忧伤的时候,你也紧锁着眉头;当我跌倒的时候,你伸出了有力的手,我们是朋友,我们是朋友,患难中才显得情深意厚……”可能是因为在“文革”那种畸形的政治环境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友情被践踏、扭曲的缘故,这首表达了患难与共、生死相依的友情和呼唤真善美人性回归的歌词,发表后很快引起了许多人内心的共鸣,反响十分热烈,先后有陈枫、尚德义、牛畅、茅地、石晓明等十多位知名的作曲家主动谱了曲子寄来,这些歌曲先后发表在《歌曲》《西湖之声》《长江歌声》《黄河之声》《山西歌声》等刊物。后来还被著名歌唱家刘秉义在中央电视台演唱并收入了《刘秉义演唱歌曲集》(漓江出版社1983版)。记得当时,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收到发表了作品的刊物和稿费,让同学们很是羡慕。

问:您参与创办过诗歌刊物吗?编印或出版过自己的诗集吗?

答:我们在山西大学创办的《春天》,是一本综合性的文学杂志,其中有不少的篇幅是诗歌。

说到出版诗集,也有很有趣的经历。当时,我和酷爱诗歌的同学边新文一起,自己用油印的方式,在大学毕业前夕,各自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诗集。我们找同学帮忙设计了诗集的封面,又让朋友帮忙刻在木板上,用印刷木刻版画的方式印出了套色封面;内文是求人用当时的手工打字机一个字一个字敲出来,再油印而成;纸张也是四处寻找来的,当时内文油印用的是那种又薄又脆的白色粉连纸,还是我妹妹和妹夫帮我到太钢等单位四处求人赞助来的。我为我的第一本诗集取名为《帆影》,封面上画了一艘帆船,海鸥在日影里飞翔,寓意为乘风破浪的帆船在海上留下的影子,这幅黄河底色、黑白图案的套色木刻,至今看来都很有气势。毕业前夕,我将这本散发着油墨香味的看上去颇为简陋的诗集分送给老师和同学们作留念,他们都很感动。山西大学历史系的罗元贞教授,在全国都很有些名气,他在收到我赠的油印诗集后十分感慨,特意为我亲笔题写了一首诗:“神州人海正茫茫,喜见如花处女航……”这首诗的墨迹至今我还珍藏着作为纪念。

问:当年各大高校经常举办诗歌朗诵会,给您留下最深印象的诗会是哪几次?

答:1977级当时是在1978年春季入学的。记得刚进校不久的4月17日那天,山西大学中文系专门为1977级新生举行了一个联欢会。我在会上激情洋溢地朗诵了自己新创作的诗歌《美好的未来在招手》:“白杨,绿柳,环绕着雄伟的高楼;歌声,笑声,飞出了教室的窗口;是谁?在幸福地歌唱啊,是谁?在兴奋地拍手。这是什么地方啊,又是什么时候?……是欢聚一堂的新同学啊,是来自四方的好战友……快展开我们理想的彩翼飞翔吧,美好的未来在招手……”之所以在这里引用原文,并不是说这些诗句有多好,而是感觉多年以后读这些青春的诗句,仍会令人感慨万分。当时气氛那个热烈啊,真是眼含热泪、掌声雷动。那些青春的岁月,真是一去不复返了。

还有印象较深的,是在电视中看到《诗刊》社举办的诗歌朗诵演唱会,听了《小草在歌唱》的朗诵,大家都热泪纷飞。那时,爱好诗歌的同学们,会三三两两经常聚在小小的学生宿舍里,自发地朗诵诗歌,有自己创作的,也有名家的。我至今难忘历史系的石民民同学,当时含着眼泪给我们朗诵郭小川的《秋歌》,听得大家都哭了。不少同学不会说普通话,也用着各自的方言,南腔北调地朗诵着喜爱的诗句。老三届的同学还以“甜蜜的回忆”为主题,唱起儿时的歌曲,如《太阳光晶亮亮》《准备好了吗》《快乐的节日》等,听得许多人泪光闪闪。泪水、笑声、尖叫声,伴着校园里那些激情的岁月,令人多年后想起来仍会热血沸腾。

nlc202309081234

问:在您印象中,您认为当年影响比较大、成就比较突出的大学生诗人有哪些?哪些诗人的诗歌给您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时隔多年后,大家都很关心您的近况,能否请您谈谈?

答:最初给我很大震撼的是看到学生中辗转流传的一本《今天》杂志,那几句诗让我的心为之一颤:“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看吧,在那镀金的天空,飘满了死者弯曲的倒影……”

那时我并不知道北岛是谁。只是觉得这诗句太深刻了。后来,陆续读到了舒婷、顾城等朦胧诗人们的作品,才第一次知道,原来诗歌可以这样写。特别是舒婷的《致橡树》,非常喜欢。但是对顾城的一些诗也觉得有些费解。所以,当时读到了一些老诗人对朦胧诗提出的“看不懂”的议论,觉得他们说的也有一定道理。同时,由于过去写传统的颂歌式诗篇的惯性,对于新事物的接受还有所保留和观望。总是难以打破长期以来写诗的一种“启蒙情结”和“救世情结”,所以在诗歌创作方面,有一段时间很是彷徨和低迷,内心总是无法进入一种自由的状态,也影响到自己后来的诗歌创作。

走出校门,当了出版社编辑以后,更是整日忙于冗务,为他人作嫁。所以后来写得很少。上世纪九十年代,我虽然也出版过诗集《飘零岁月》《爱的花环》和散文集《女性的私语》,但始终觉得自己的创作并未进入理想的状态。近几年,诗风和思想也还在不断调整,但在这个变化动荡的时代中,自己总有一种落伍的感觉。所以接受你的专访,我很惶愧,觉得自己也许没资格在这里饶舌。不过现在退休了,有了时间和精力,对诗歌的爱好始终不能释怀,也在读诗的同时,写一些随心所欲的文字。以散文、评论居多。最近正在准备将自己近年来的作品编选出新的集子。

在审视和回望自己的创作历程中,有一个强烈的感受,那就是:文学是心灵的出口,诗歌是痛苦的结晶。在思考和跋涉的痛楚中,只有让心灵化蛹成蝶,诗歌的翅膀才能飞翔。但愿自己还能够诗心不老,重新拾回写诗的感觉。至于是否飞得起来,一切随缘吧。

姜红伟,1966年生,黑龙江海伦人。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学生校园诗歌倡导者,曾创办《中学生校园诗报》。系中国八十年代校园诗歌运动历史研究者,八十年代民间诗歌、校园诗歌报刊收藏者。

珍尔,本名李建华,女,诗人,作家。1974年开始文学创作,先后在全国各地报刊上发表诗歌、散文、歌词、评论等各类文学作品数百万字。著有诗集《爱的花环——一个女诗人的自白》《飘零岁月》;长诗《寒夜》《往事如烟》;散文集《女性的私语》等。作品被收入多种选本。曾任北岳文艺出版社副总编辑、编审。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山西省女作家协会副主席。

上一篇:春节联欢会主持词下一篇:小学生国旗下讲话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