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文化生活

2024-10-03

精神文化生活(8篇)

1.精神文化生活 篇一

关键词:农村老人,精神文化生活,现状,对策

一、现状

据新华社电, 近年来, 我国有大量青壮劳动力从农村流入城市, 在降低城市老年人口比重的同时却提高了农村实际老龄化程度。目前, 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高于城市, 形成了老龄化城乡倒置的严峻格局。

农村人口基数大, 农村的老人数量相对城镇要多, 随着物质条件的宽裕, 农村老人对精神文化生化的追求也日益显现, 虽然他们依旧会劳作, 但是闲暇时间还是希望能够找些乐子。

然而农村老人日益显现的对精神文化生活追求的现状, 与当前农村无法提供适当需求的现实之间产生了矛盾。虽然老人们在心底还是希望能够丰富自己的精神文化生活, 做到老有所乐, 但是当前的状况对比城市呈现出了一种单调、贫乏、不被重视等状况。

第一, 农村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很单调、贫乏。不可否认, 无论是有劳动能力的老人还是丧失劳动能力的老人, 都对精神文化生活有着先天的需求, 但是可供他们选择的种类却是相对稀少, 呈现出一种单调贫乏的态势。据笔者观察, 男性老人的娱乐活动相对于女性老人要丰富, 他们喜欢从事的活动基本就是打牌, 听广播、看电视, 或者三五成群聚在小店里面听戏。至于女性老年人, 他们相对于男性老年人的娱乐活动要少得多, 由于文化水平的限制, 看得懂电视听得懂广播的很少, 所以基本就是聚在一起聊聊天, 然后早早的睡觉了。

第二, 农村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不被重视。在农村中, 老年人是一个比较容易被忽略的群体, 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相较于其他年龄的人群显得相对贫乏, 据笔者所了解到的农村里, 针对老年人的文化活动太少, 原因主要是缺乏组织和组织的条件。而在当下的新农村建设中, 政府部门也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没有针对农村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进行计划性活动。换句话说, 就是没有政策的支持和政府、社会的重视。

第三, 农村老人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质量要求不高。在农村里, 人们都在为生计奔波劳碌, 讲究的只是怎么赚钱养家糊口, 至于精神文化娱乐生活, 农村人并不是很在意,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农村人, 尤其是很多外出务工人员, 他们见识到了外面的花花世界, 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渴求越来越多, 渐渐地和城市人接轨。而农村的老年人无法外出, 只能呆在自己村子里。每天都在重复着单调的事情, 早已适应了所有的枯燥乏味。

二、原因分析

通过对现状的描述, 我们不难看出, 农村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还处于一种低层次的状态, 对比城市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质量很低。是什么原因产生这种状况, 笔者试着总结出以下几点原因:

第一, “活到老做到老”的生活方式。所谓的“活到老做到老”是农村老年人的宿命, 只要他们没有丧失劳动能力, 他们就不会停下劳作的脚步, 哪怕是到了80岁, 这也是农村老年人自我生存, 自我养老的一种养老方式。除非是丧失了劳动能力, 子女才会想着去负责他们的生活。在这种模式下, 农村老人整天都会很忙碌, 对他们来说, 整理田间的庄稼, 为菜地施肥除草, 给喂养的兔子割草等就充斥了他们的每天生活, 到了晚上累了一天, 就会很自然的早早的睡去。所以就很少去想那些所谓的精神文化生活。

第二, 文化水平和年龄的限制。农村的老年人, 大都是没有文化的老人, 他们很多都不识字, 所以他们没法看报纸, 也看不懂电视, 听不明白广播。这样就限制他们的娱乐方式, 使得很多老年人丧失了进行多样精神文化生活的可能性, 从而只能进行简单的譬如聊天、下象棋、打扑克这样的一些单调娱乐活动。有很多年纪很大的老年人, 只能在自家门前, 呆呆的坐着, 没人理会, 因为他们耳朵聋, 眼睛花, 表达困难, 已经失去了娱乐的资本。

第三, 农村传统观念的影响。在很多人, 尤其是农村老人眼里, 整天吃吃喝喝, 玩玩乐乐, 是一种不务正业的表现, 所以他们在心底会有一种排斥那种比较新潮时尚的一种娱乐方式, 也许会看不惯现在年轻人的标新立异, 诸如去网吧, 去ktv等, 在他们眼里, 如果自己跑到公共场所里又蹦又跳又唱, 是一件很丢人的事情, 自己是万万做不来的, 这些传统封建保守思想对他们的影响, 造成了他们对一些精神文化娱乐方式很排斥。

第四, 政府重视不够。政府都是在物质层面的投入, 社会建设相对来说力度不够, 基础设施建设迟迟满足不了需要, 我们很少在农村看到城里小区里面的那些健身器材, 也很少看到有剧团到村里演出, 到村里为群众放电影。连这些针对所有年龄段的文化娱乐活动都很少, 更何况是针对老年群体的活动?

三、建议对策

第一, 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 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物质条件满足了, 人们才能够想着去拓展自己的精神文化生活, 这是个永恒不变的道理, 如果农村的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能够的到满足, 那么随之而来的就是他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 超市里可以设置老年人专柜, 售卖一些适合老年人娱乐的东西, 比如, 收音机、桥牌、扑克、麻将、象棋、空竹、简单的积木等, 使得精神文化生活一定会更加的丰富多彩。

第二, 宣传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性, 加强城乡老年人的交流。精神文化生活不仅能够陶冶情操, 还能调适心情, 延年益寿。相关的部门还应该积极的向老年人提供适宜他们的娱乐活动, 提供有益健康, 喜闻乐见的娱乐活动, 政府还可以组织农村老年人进城观摩学习城市里面老年人的娱乐活动, 加强交流, 城市老人也可以到乡下传授经验。比如很多城里老年人喜欢打的那种球, 就可以教授给农村的老人。当然可以专门找一些技术人员, 手把手的教他们怎么操作。另外, 鼓励农村老年人互相邀请到家里做客。农村的老年人之间也应该加强交流, 不仅一个人抱着收音机在那听, 一个人缩在家里看电视。相互串门, 三五成群, 进行一些集体性的活动, 收获的不仅仅是笑声, 还有长寿。

第三, 政府提供场所, 定期举办娱乐活动;支持建立民间老年组织, 发挥宗教作用。村委要从行动上重视起来, 一方面在农村文化基础设施投入有所增加, 开辟场地作为老年人的活动场所, 建设放映厅, 老年人活动室 (棋牌室) , 另外可以组织民间“艺人”为老人们表演节目, 放映老人喜爱的电影。大力推动实施有线电视“村村通”工程, 可以试行国家推行的文化资源共享工程, 并且借助省“基层文化扶持工程”, 建设一批乡镇文化中心, 扶持一批剧团, 配置演出大型流动车, 为乡镇配置电影机, 开展免费送电影、送戏下乡等活动。从政策层面上提供资源, 丰富农村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民间有很多组织, 组织, 就是把很多人组织在一起进行活动的一个集体。每个村可以由村委牵头, 把老年人组织起来, 进行一些有意义的集体活动。也可以发挥宗教的作用, 组织组织信徒进行一些有意义的活动。

参考文献

[1]彭亮, 朱即明.长江三角洲地区农村老人精神文化生活比较研究[J].南方人口, 2003 (4) :45-50.

[2]王涤, 张旭升.农村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调查[J].人口学刊, 2008, 5.

2.用《文化生活》涵养公共精神 篇二

文化生活是公共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高中思想政治《文化生活》课程中蕴含着丰富的涵养学生公共精神的内容和资源,理应成为涵养学生公共精神的有效载体和平台。

一、紧扣课程标准,落实公共精神目标

公共精神的基本内涵应包括独立人格意识、公共理性、公共批判意识、爱国心、社会公德、责任和服务意识、包容和协作意识及公共活动参与意识等[2]。据此,对照《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我们可以发现,其中包含了诸多涵养学生公共精神的目标要求。如课程总目标提出,要帮助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情感”;能力目标提出,要帮助学生“提高主动参与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能力”“提高在社会生活中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关系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提出,要促使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关心祖国命运,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志向”“关注社会发展,积极参加社会实践,诚实守信,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民主法制观念,培养公民意识”“热爱集体,奉献社会,关心他人,乐于助人,倡导团结友善的精神”等。

根据上述目标要求,结合《文化生活》的内容和特点,笔者认为,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从以下四个方面提出涵养学生公共精神的具体教学目标:做优秀文化的传播者,做不良文化的抵制者,做民族精神的弘扬者,做社会公德的践行者。

例如,不良文化(包括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害人害己,对社会的健康发展极为不利。因而,引导学生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原则,自觉抵制不良文化,做到不主动接触、制造、传播不良文化,这本身就是公共精神的体现,也是个人对社会和他人的贡献。

在教学“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时,笔者联系昆山中荣事件发生后,在微信朋友圈中出现的各种信息,设计了探究情境,供学生辨析、讨论:

师:同学们,下面是昆山中荣爆炸事件发生后,出现在我微信朋友圈中的四类信息,请大家想想,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和处理这些信息。

第一类信息:事件发生后,为加快将伤员送往医院抢救,昆山交警发布了绕行线路。

第二类信息:各献血点人们排队献血的照片。

第三类信息:关于粉尘的知识和献血的知识。

第四类信息:事件发生当天即在微信上流传的上至江苏省委书记、下到昆山市安监局局长的处分决定。

学生分组讨论后,各组学生代表发言如下:

学生A:对第一类信息,看过以后只要觉得合情合理,就应该立即转发,以扩大有用信息的传播,至少对人们起到提醒作用。

学生B:对第二类信息,应该立即转发,因为这是正能量;如果条件许可,还应该将献血点的位置信息发布出来,并且在自己参与献血的前提下,通过网络动员亲朋好友同学积极参加献血。

学生C:对第三类信息,应该通过书籍、网络等途径证实后再转发。如果受自身知识和条件的限制,无法证实,应该慎重转发;或者在转发时,加上“未经证实,仅供参考”的提示。

学生D:对第四类信息,我们组有的同学表示,由于看到这样的消息感到痛快,所以不管真假都要转发。但经过讨论,我们以为,在事故原因没有查明、主要任务是救助和安抚的情况下,不太可能这么快出台对官员的处理意见,所以这样的信息不但不应转发,而且应在评论时将自己的疑问表达出来,以提醒他人。

此次教学,以当代高中生每天都要碰到的信息生产和传播问题创设探究情境。以此让学生明确,在自媒体时代,每个人都是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作为其中的一员,不能以自己的好恶和利益为标准处理信息,而应始终坚持权利和义务的统一。从学生探究过程和讨论结果看,学生基本做到了在处理信息时注意分辨正确信息和错误信息,传播优秀文化、抵制不良文化,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利益,初步达成了涵养公共精神的教学目标。

二、梳理教材内容,挖掘公共精神资源

高中思想政治教材拥有丰富的公共精神教育资源,《文化生活》更是如此。如尊重文化多样性、传承优秀文化、创新和发展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在文化生活中选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等内容。这些文化建设任务和目标都离不开公民精神的践行,只要我们善于挖掘和运用,一定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以我国传统文化相关内容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运用教材中《礼记·礼运篇》的一段话,设计相关系列探究活动,同时,向学生简要介绍儒家积极入世、佛教普众生的慈悲心怀、墨家“兼相爱,交相利”等体现公共精神的思想。如此,既可使学生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又可使其体悟公共精神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进而提高其树立“公共精神”的自觉性。

请同学们阅读《礼记·礼运篇》,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1)请从文中找出“大同”社会的主要特征。(生答略)

(2)请用文中的一句话说明实现“大同”社会的关键。

生A:关键是要“选贤与能”,充分发挥贤能之士的作用。

生B:关键是人人都做到“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师:大家说得很好。正如我们前面所概括的,建成大同社会,关键在于人人有公心、人人尽其能。如果每个人都自觉为集体、为社会、为国家尽责出力,我们的社会就一定是“美好的人间”,我们的人生就是有价值的。

(3)请列举我国古代体现“天下为公”思想和行为的语句(生答略)。

教师:尽管我们只是一介平民,但有责任为国为民贡献绵薄之力,就像墨子说的,要做到: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

nlc202309041216

(4)请联系《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的内容,说说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应怎样为实现“大同”社会而努力。

师生讨论和归纳,列举了如下要求和做法:

《经济生活》:保护环境、绿色消费;依法、诚信参与经济活动,自觉遵守市场规则,维护市场秩序;不制售假冒伪劣产品;尊重、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利;形成社会公平理念,在创业致富的同时,努力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诚信纳税,以主人翁的态度关注国家对税收的征管和使用;参与国际经济活动时,以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树立中国企业的良好形象等。

《政治生活》:主动关心国内外大事;坚持权利和义务统一,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坚持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相结合;主动、有序参与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参与班级和学校管理,参加社区活动和志愿者活动;为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尽绵薄之力;尊重他人的宗教信仰;在国际交往中,注意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等。

此次教学在挖掘《文化生活》教材中培育学生公共精神资源的基础上,将其拓展至《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既充分利用现有的、学生熟悉的素材为其提供思考支架,又能引领学生树立社会生活方方面面都离不开公共精神的意识,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三、设计文化活动,引领公共精神践行

高中学生既是文化建设的享受者,也应该成为文化建设的参与者。然而,学生身份决定了他们还难以直接投身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因而,做文化建设的志愿者,是学生参与文化建设的很好的途径。志愿精神中的主动性、向善性和奉献性,与公共精神的本质相一致;志愿者的工作,正是对公共精神的直接实践。因此,在教学中,我们立足昆山实际,设计了诸多文化活动,引领学生做文化建设的志愿者,在生活中践行公共精神。

例如,昆山拥有众多文艺表演形式,如花桥丝竹、陆家浜鼓手、陆家断龙、周市舞狮、锦溪宣卷、千灯跳板茶等。在“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一课教学中,笔者组织学生开展文化调查,了解自己所在乡镇具有代表性的文艺表演形式;同时,要求学生结合“文化传播”的知识,提出推动其发展的建议。

在课堂上,学生热情分享文化调查成果。如以“锦溪宣卷”为例,调查组与大家分享了江苏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宣卷的历史、继承、创新、传播、保护等情况。为了让大家直观感受宣卷,他们还播放了自己在锦溪拍摄的宣卷片段。同时,学生还根据“文化传播”途径和手段的知识,提出了诸多建议:如有关部门可根据锦溪古镇旅游业较发达的特点,设置多个表演点,一方面推介宣卷,一方面吸引游客;到锦溪中小学教唱宣卷,发挥教育的文化传播作用;利用微信、微博等现代传媒发布简短、精彩的宣卷表演视频;与时代结合进行内容、形式、手段的创新等。

从文化生活的角度,我们立足本校及地方生活设计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参与活动,引导学生做好文化建设志愿者。如推介优秀文化活动,引导学生利用自媒体,定期上传文化主题相关内容,系统推介和普及优秀文化,尤其是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组建文化社团,如“水江南”记者团、“江南风”书画轩、“秀江南”摄影团、“水磨腔”昆曲社、“话江南”解说团等,引领学生践行公共精神。

《文化生活》具有浓郁的文化气息,蕴含着丰富的公共精神教育资源。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确定恰当的公共精神涵养目标,立足教材和地方资源,挖掘多种课程资源,引导学生参与学校及地方公共生活,使公共精神的涵养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肖飞飞,戴烽.公共领域的公共精神[J].求实,2012(11).

[2]王建斌.高校德育中“公共精神”的培养[J].教育评论,2013(3).

(作者单位:江苏省昆山中学

江苏苏州 215300)

责任编辑 毛伟娜

3.精神文化生活 篇三

社会大众精神文化生活现状调查问卷

亲爱的朋友:

您好!

精神文化生活是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社会大众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增长,文化消费结构转型升级,公众精神文化水平不断提升。同时,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也在社会大众精神文化生活领域不断出现,人民群众对形式各异的大众文化热点褒贬不一,不同群体对制度文化的认同度出现分化,闲暇时间的精神文化生活呈现时代化、多样化的发展趋势。为了准确把握社会大众精神文化生活发展的新节奏、新趋势,以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导向,提高公共文化资源的配置效率,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我们特设计本问卷,从精神文化生活现状入手开展调查。

本次调研为匿名调研,所有的数据和结果仅仅用于浙大团委开展工作,不会以其他任何形式泄漏调研信息。感谢您配合我们完成此次调研,谢谢!

共青团浙江大学委员会

2012 年 1 月

下面将开始本次问卷调查,请您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答案。答题前,请仔细阅读各题说明。

第一部分

1.您的性别: A.男B.女

2.您的年龄:岁

3.您的常住地: A.大城市B.中小城市C.小城镇D.农村

4.您的户口性质: A.农业户口B.城市居民户口

5.您的户口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区(地级)县(县级市、区),6.您的婚姻状况: A.未婚B.已婚(有配偶)C.其他

7.您的现有最高学历:

A.小学及以下B.初中E.高中G.中专

H.大专I.大学本科J.研究生

8.您的职业:

A.在校学生B.单位员工C.单位管理人员D.个体经营者E.务农人员F.务工人员H.退休人员I.自由职业者J.非在业人员K.其他

9.您的政治面貌:

A.中共党员(含中共预备党员)B.共青团员C.民主党派人士D.群众

10.您去年(2011年)的月收入大约是多少:元;

A.2000元及以下B.2000-4000元C.4000-6000元D.6000-8000元E.8000元及以上

第二部分

1.您平均每天有多少闲暇时间: 工作日小时,休息日小时;

A.3 小时及以下B.3-5 小时C.5-7 小时D.7-9 小时E.9 小时及以上

2.您觉得现在的闲暇时间:

A.非常充裕B.比较充裕C.一般D.比较不足E.非常不足

3.您在闲暇时间参加较多的活动(可多选,但不超过3 项):

A.旅游B.体育活动C.收藏D.文艺活动E.社会服务F.栽培饲养

G.娱乐活动H.一般社交活动(如聊天、吃饭等)J.其他

4.您对自身闲暇生活安排的总体评价:

A.非常满意B.比较满意C.可以接受D.不太理想E.很不满意

5.您在对自身闲暇生活时间的安排中更看重(可选择2 项):

A.放松自己B.加强学习,提升自我C.陪陪家人D.和朋友交往

E.延续工作F.其他

6.您参加下列活动的频率:

(1)观看大型艺术演出(如演唱会等)A.每天都去B.每周都去C.每月1-2 次

D.一年几次E.基本不去

(2)参加社区娱乐休闲活动 A.每天都去B.每周都去C.每月1-2次D.一年几次 E.基本不去

(3)参观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 A.每天都去B.每周都去C.每月1-2 次

D.一年几次E.基本不去

(4)去图书馆、听讲座、逛书店等 A.每天都去B.每周都去C.每月1-2 次

D.一年几次E.基本不去

(5)去公共体育场所 A.每天都去B.每周都去C.每月1-2次D.一年几次E.基本不去

7.在您家周边范围内(半小时车程以内)有以下哪些公共文化设施(请选择所有符合的项目)

A.图书馆B.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C.体育馆D.群众艺术馆E.少年宫

F.社区文化服务中心G.音乐厅H.剧场I.电影院J.公园

8.如果没有,您希望您家周边有下列哪些公共文化设施(请选择所有符合的项目)

A.图书馆B.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C.体育馆D.群众艺术馆E.少年宫

F.社区文化服务中心G.音乐厅H.剧场I.电影院J.公园

9.您觉得您家周边有哪些公共文化设施需要改进(请选择所有符合的项目)

A.图书馆 B.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C.体育馆D.群众艺术馆E.少年宫

F.社区文化服务中心G.音乐厅H.剧场I.电影院J.公园

10.您觉得这些公共文化设施最需要做哪些方面的改进(可多选,限选3 个选项)

A.场馆翻新B.设备添置C.功能多样化D.改善环境E.延长开放时间

F.降低使用价格

11.您一般和谁一起参加公共文化活动:

A.一个人B.朋友C.家人

12.在以下信息获取渠道中,请您按照您使用的频率从大到小排序

A.纸媒B.电视C.网络D.广播

13.您认为以下几个媒体中最具可信度和权威性的是

A.纸媒B.电视C.网络D.广播

14.您对纸媒现状的满意程度

A.很不满意B.比较不满意C.一般D.比较满意E.很满意

15.您认为纸媒需要在哪个方面进行改进

A.种类数量B.形式有趣性C.思想内涵D.内容真实E.是否有用

16.您对电视现状的满意程度

A.很不满意B.比较不满意C.一般D.比较满意E.很满意

17.您认为电视需要在哪个方面进行改进

A.种类数量B.形式有趣性C.思想内涵D.内容真实E.是否有用

18.您对网络现状的满意程度

A.很不满意B.比较不满意C.一般D.比较满意E.很满意

19.您认为网络需要在哪个方面进行改进

A.种类数量B.形式有趣性C.思想内涵D.内容真实 E.是否有用

20.您对广播现状的满意程度

A.很不满意B.比较不满意C.一般D.比较满意E.很满意

21.您认为广播需要在哪个方面进行改进

A.种类数量B.形式有趣性C.思想内涵D.内容真实E.是否有用

22.您认为目前媒体的价值倾向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否一致

A.很不一致B.比较不一致C.一般D.比较一致E.很一致

23.您认为现在政府对媒体的管理

A.很严格B.比较严格C.一般D.比较放松E.很放松

24.您认为媒体是否应该由政府经营管理

A.很不应该B.比较不应该C.一般D.比较应该E.很应该

第三部分

公共文化服务定义:公共文化服务,是指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它是指以政府部门为主的公共部门提供的、以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生活权利为目的、向公民提供公共文化产品与服务的制度和系统的总称,包括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资源和服务内容,以及人才、资金、技术和政策保障机制等方面内容。

下方空格为您对左边项目的期望程度,请填写数字1—5,1 至5 表示期望程度依次递增:1 表示程度非常低;2 表示程度比较低;3 表示一般;4 表示程度比较高;5 表示程度非常高。

项目程度评分 我对政府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总体质量的期待水平1 2 3 4

5我对政府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能提供积极健康活动的希望程度1 2 3 4 5

我对政府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能提供有趣精彩活动的希望程度1 2 3 4 5

我对政府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能提供富含有用信息活动的希望程度1 2 3 4 5

下方空格为您对左边项目的赞同程度,请填写数字1—5,1 至5 表示赞同程度依次递增:1 表示非常不赞同;2 表示比较不赞同;3 表示一般;4 表示比较赞同;5 表示非常赞同。

项目程度评分 目前政府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能提供积极健康的活动1 2 3 4 5

目前政府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能提供有趣精彩的活动1 2 3 4 5

目前政府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能提供富含有用信息的活动1 2 3 4 5

目前政府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能提供高质量的活动1 2 3 4 5

每次参加政府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后,我都认为自己花费在此项活动上的时间有价值1 2 3 4 5

我认为政府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能满足我的休闲活动需求1 2 3 4 5

我认为本地政府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比外地开展的要好1 2 3 4 5

1.我对目前整体政府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的满意度

A 非常不满意B 比较不满意C 一般D 比较满意E 非常满意

2.与我理想中政府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相比,现在的公共文化服务表现的A 非常不好B 比较不好C 一般D 比较好E 非常好

3.与我期望中政府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相比,现在的公共文化服务表现的A 非常不好B 比较不好C 一般D 比较好E 非常好

4.您对政府在公共文化建设投入的满意程度是

A 非常不满意B 比较不满意C 一般D 比较满意E 非常满意

5.请您对公共文化服务中的是否积极向上、是否有趣味性、是否富含有用信息的重要性进行评分,三者的分数总和为10,每个分数均需要大于0。

积极向上趣味性有用信息

第四部分

下方空格为您对左边项目的认同程度,请填写数字1—5,1 至5 表示认同程度依次递增:1 表示程度非常低;2 表示程度比较低;3 表示一般;4 表示程度比较高;5 表示程度非常高。项目认同程度

1.我认为政府在大众精神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1 2 3 4

52.我认为政府的投入对大众精神文化建设有着重要作用1 2 3 4 5

3.我认为政府应该更多地介入大众精神文化建设与管理中1 2 3 4 5

4.我认为政府能否提供良好的活动设施与活动形式对大众精神文化建设有

着重要的决定意义1 2 3 4 5

5.我认为所在地域的发展状况对其居民的精神文化有着重要影响1 2 3 4 5

6.我认为各类文化企业在大众精神文化中扮演着重要作用1 2 3 4 5

7.我认为文化市场是否繁荣对大众精神文化建设有着重要作用1 2 3 4 5

8.我认为商业文化活动在大众精神文化中占比较大的比重1 2 3 4 5

9.我认为所在地域的市场化程度对其居民的精神文化有着重要影响1 2 3 4 5

10.我认为个人的收入对其享受什么样的精神文化有着重要作用1 2 3 4 5

11.我认为个人的品味对其享受什么样的精神文化有着重要作用1 2 3 4 5

12.我认为家人、朋友等对个人享受什么样的精神文化有着重要作用 1 2 3 4 5

13.我认为个人的教育经历对其享受什么样的精神文化有着重要作用 1 2 3 4 5

14.我认为个人的闲暇时间是否充裕对其享受什么样的精神文化有着重要

作用1 2 3 4 5

15.您比较关注以下哪种文化现象(可选择1—3 项)

A.传统文化B.民俗文化C.草根文化D.网络文化E.红色文化 F.商业经济文化G.山寨文化H.宅文化I.娱乐文化J.国外文化 K.社会道德的讨论L.质量调查

16.请您根据您在15 题中选择的1——3 个选项,分别对其社会影响进行评分

(1)

A.具有很大的负向作用 B.比较具有负向作用 C.无作用 D.比较具有正向作用 E.具有很大的正向作用

(2)

A.具有很大的负向作用 B.比较具有负向作用 C.无作用 D.比较具有正向作用 E.具有很大的正向作用

(3)

A.具有很大的负向作用 B.比较具有负向作用 C.无作用 D.比较具有正向作用 E.具有很大的正向作用

17.您一般最先从哪个渠道获知社会热点现象

A.纸媒B.电视C.网络D.广播E.朋友和家人

18.您参与社会热点讨论的积极性

A.基本不参加B.很少参加C.一般D.比较多参加E.很积极地参加 请您用三个形容词对您期望的大众精神文化进行描述

请您用三个形容词对您期望的公共文化服务进行描述

您对我国的大众精神文化建设的意见

4.精神文化生活 篇四

南八仙公路段所养护路段情况地理位置较复杂、分散,所属工区离城镇百公里以外,多数职工工作属野外作业。一线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相对匮乏,一些职工下班后沉迷于牌桌,生活单调,职工的素质很难得到提高。“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是段工会的重要工作,为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我段自2010年实施了职工书屋建设规划,在省公路局、海西公路总段领导多次来我单位调研、指导和帮助,近一年的时间,职工书屋建设,初步有了规模和成效。职工书屋在职工的教育培训、技能提升、流动书箱等方面逐步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现在职工的文化生活得以丰富,职工的整体素质进一步提升,促进了公路养护事业的发展,推进了公路文化的建设。

一、职工书屋建设逐步规范

目前我段工会职工书屋按照五有建设标准进行建设,即有场地、有书刊、有设施、有制度、有专人管理。职工书屋的筹建,得到了总段领导和段行政领导的大力支持。场地投入资金达2万余元,建成职工书屋场地面积达100多平方米,藏书达30余册,书籍近1000册,光碟50余套,拥有可上网电脑1台,有专兼职人员从事职工书屋的管理工作。职工书屋建立健全了职工书屋管理制度、图书借阅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所有图书按类归档、上架摆放,方便职工借阅,随时向职工开放,流动书箱不定期为工区职工送书,满足职工的借阅需求。职工书屋的规范化建设,不断满足了职工对科学知识、技术知识、文学知识等各方

公面知识的渴求,提高了职工各方面的修养,为提升职工队伍整体素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职工书屋成为职工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载体

近年来,公路事业的发展,职工强调物质利益,忽视精神文明建设,导致思想道德建设出现滑坡,如何帮助职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是摆在工会面前的一大课题。职工书屋的建成和使用,无形中在这一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段职工书屋在建设时对书籍、期刊以及光碟的选择都有一定的针对性,比较重视选择一些专业技能、文学类、生活百科类、思想政治教育、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等方面的书刊,内容健康向上、能够陶冶职工的情操。动员职工利用下班后的业余时间读书,以此激励职工不要总是抱怨,要以积极的心态、昂扬的热情投入工作和生活。段部单身职工较多,多数职工家在外地,居住在单身宿舍,工作之余时间比较单调。个别职工业余时间消磨在牌桌、酒桌,情绪激动时容易引发一些不必要的矛盾。为解决这一问题,段工会最初在2008年、2009年省交通厅工会、省公路建设管理局的大力支持下,赠予我段书籍500余册和段投入部分资金购买了政治理论、文学类等书籍以及业务技术方面的书籍,引导职工业余时间多读书,现在发展到职工在书屋读书,充实了书屋的藏书量,读书的职工也有最初的十余人发展到现在的大多数职工都参与的良好局面。多数职工业余时间在书屋里读书、看报、查阅质料,打牌喝酒的时间少了,职工之间的矛盾减少了,职工们通过读书,提高了自身的政治理论素养,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单位也得到了良性发展。

三、职工书屋成为职工提升技能的平台

单位的核心竞争力是技术和人才的竞争。如何提高职工的整体素质,使单位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是我们都面临的问题。段工会充分利用职工书屋这一平台,开展职工教育培训,提高职工的技术技能水平。2010年海西公路总段举办的第九届奉献柴达木系列活动,我段有70余名职工参加,各项活动均取得优异成绩,极大的推动了职工技术学练比超的热情。通过此项活动的参与,一些职工看到了自己和别人的差距,全体职工的学习热情更加高涨、学习积极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他们在业余时间主动到职工书屋查阅技术书籍,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水平,通过技术学练比活动,职工们平时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职工书屋建立,职工在养护生产工作中以及生活中遇到的难题在职工书屋查阅资料、研究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并进行技术攻关和技术革新,段一里沟、涩北、西台工区职工在总段养护中心的带领下“使用新型沥青材料处理路面裂缝的施工”、“天然级配砂砾掺灰基层施工”等项技术创新成果为我段养护新技术开辟了新的道路,为我段今后公路养护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通过职工书屋这一平台,工区职工的竞争意识、学习认识明显提升,职工队伍的技能素质得到了提高,同时也为我段的发展积累了知识储备和技能储备。

四、职工书屋带动了职工读书活动的开展

段工会组织充分发挥职工书屋的作用,引导广大干部职工爱读书、读好书,职工读书活动蓬勃开展。如段工会开展了“读书征文”活动,要求每名职工每月读一本书并做出读书征文稿与心得,提出了“每人每月一本书,每人每天都进步”的口号,用激情扬溢的语言、结合本职工作实际,讲述了读书学习的体会,从中提出了许多颇有价值的读书学习措施和方法。还利用职工书屋成立读书写作爱好者通过上报信息稿件、内部刊物《八仙泉》投稿等媒体进行交流读书心得、畅谈读书感受,为我段培养了一批文学写作爱好者,部分稿件被柴达木公路报采用,提升了单位的整体形象。

近年来,在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我单位取得可喜的成绩。2010被海西公路总段评为先进单位,被青海省公路局评为先进集体。段涩北工区被中国海员工会及青海省总工会评为“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荣誉为职工书屋增添了光环,职工们读书热情也高涨,使职工读书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

5.企业文化和精神 篇五

品牌口号:成为中国温泉沐浴养生业新力军代表企业;

品牌愿景:以世界级品质为宗,人性化服务为本,成为社会主流崇尚的精致温泉养生休闲生活的引领品牌。

品牌目标:成就中国温泉沐浴行业精细服务典范企业;

品牌使命: 中 国 温泉 养 生 诠 释 者

永远保持国际化视野,走在时代前列,洞察顾客需求,倾听顾客内心,提供品质一流、细腻入微的养生、休闲、美食服务,为顾客创造精致、安闲,身与心俱佳的和谐美好状态,以顾客价值最大化为最高纲领与不懈追求。

企业信条:既要脚踏实地做好服务,也要不断探索抬头看路

精细是我们的立命之本,优雅是我们的行为风度

体贴顾客是最低标准,理解顾客是永恒追求

永远保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头脑灵活、用心用情

企业宗旨:诚信立身、务实为本、追求卓越、共赢长远;

企业精神:团结友爱,诚恳负责,忠诚奉献,精益求精。

经营理念:创造顾客价值 超出顾客期望

消费理念:宁静、健康、自在、尊贵

经营策略:用心负责,创造顾客价值。精耕细作,持续经营。

服务策略:细致入微,张弛有度,深度理解,超出期望。

服务态度:友善、礼貌、热情、耐心、乐观、优雅。

服务理念:在务实中保持高品质,在细腻中创造满意度

体贴顾客不忽略每个细节,理解顾客时刻要用心体验

北京一号国际酒店企业文化和理念---ANYAN2010/12/29

管理理念:用人求德,绩效求实,仁心待人,制度管人。

工作态度:服从领导、忠于职守、正直诚实、勤勉负责; 企业核心价值观

与合作者共赢长远!努力实现员工的自身价值,财富理想,和职业规划!让员工有踏实感、成就感和归属感;创造顾客满意度,与合作商以诚信为本,注重品质,合作共赢,实现社会良好的企业形象;为顾客踏踏实实服务,奉献优质服务,让服务口碑在顾客中生成,实现企业可持续长远发展!

企业核心竞争力:精细服务,顾客满意,员工满意,合作者满意,创造行业知名品牌企业;

企业作风:高效、严谨、务实;

企业道德:诚信、仁义、实践、责任;

企业十大大观念:

竞争、责任、协作、效率、分享

服务、创新、节约、学习、管理

管理团队目标:榜样、高效、和谐、学习、成就;

员工团队目标:欢乐、学习、协作、服从、责任;

员工信念:到我为止的服务信念!

6.传统文化与酒店企业精神文化塑造 篇六

1 传统文化在构建酒店企业精神文化中的独特功用

众所周知,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 包容道、佛、法、兵、墨等各家所言的多元型传统文化。本人以为, 其中的人和、中庸、人本思想和伦理道德观念等哲学思维, 对塑造酒店酒店企业精神文化可以发挥独到功用。

(1) “人和”理念能将个人与集体目标有机融合, 形成企业“共融”的工作环境。这种“人和”理念, 能使企业员工和谐相处、团结一致和真诚合作, 使管理层充分考虑每个员工的个性需求, 通过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把各位员工安排在与自身条件相符的岗位上, 达到人尽其职、人事相宜的效果。对此, 我国一些酒店通过实践已经证明其具有可行性。例如, 深圳威尼斯大酒店, 人称“小小联合国”, 员工来自世界各地, 为将这些员工融为一体, 企业就积极将西方人的严谨和中国人的热情有机结合在一起, 创造了融惯中西的独特的企业精神文化, 从而为企业带来高效率和高质量。这一点, 我们可以从他们提出的价值观——“关注员工——我们承诺通过综合人才梯队计划和奖励体系以培训和发展员工;团队合作——我们将通过在各个级别上积极参与式的领导作风而创造一个开放沟通、彼此合作、相互信任、承担责任的工作环境”得出结论。

(2) “中庸”思想能提高企业整体战斗力水平。备受现代企业和组织推崇的理论观点——“木桶理论”强调:一个团队的战斗力, 不仅取决于每一个成员的水平, 更取决于成员与成员之间协作与配合的紧密度。也就是说, 组织中的每一个个体, 一方面要讲究“和”, 通过紧密的合作推动工作中的各个环节稳妥发展;另一方面, 还强调大家要有相似的水平, 共同以同样的水准来完成任务, 而不能单纯地靠一两个特别强的明星成员来提高整体成员的水平。用中国传统的思维观点来套, 这就是所谓的“中庸”, 强调总体的平均水平的提高有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尤其在酒店这样一个劳动密集型和科技含量比较高的企业中, 其先进性与合理性显而易见。所以, 在中国企业中运用中国人谙熟的“中庸之道”思维来进行建设和管理, 符合现代企业管理的思维哲学。

(3) “人本”思想能最大限度地开发企业的人力资源。古人云:“为政之要唯在用人”, 说的就是如何开发企业人力资源的道理。“人本”思想最大的优势就在于把员工作为企业经营主体, 把员工作为企业发展的支撑点来看待, 它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所以对培养员工的主人翁意识作用明显, 也契合现代企业用人理念。国际假日集团的创始人凯蒙·威尔逊先生曾说的:“没有满意的员工也就没有满意的宾客;没有令员工满意的工作环境, 就没有令顾客满意的享受环境”阐述的就是这种“人本”思想。当今酒店业已经从传统的粗放式经营管理走向理性发展之路, 中国传统“人本”思想可以为企业赢利能力、和谐发展能力的提高开辟一个崭新的天地。

(4) “伦理道德”思想能增强员工的忠诚度。中国传统伦理道德观念的运用对于企业增强员工的忠诚度具有显著效果, 这是因为“中国式”的充满温情的伦理道德观比西方资本主义特有的冰冷的制度更有人情味, 而这种人情味在一定程度上更能激发员工发自内心地迸发出工作激情。

2 如何利用传统文化创建酒店企业精神文化

从根本上讲, 酒店企业精神文化就是酒店的“生命”所在。建设具有鲜明特色的酒店企业精神文化, 能使我们的管理文化、物质文化与服务文化形成规范, 保证服务工作的标准化、高效化、个性化和情感化, 能使客人在酒店得到满意的享受, 促进酒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顺利实现。那么, 如何利用传统文化创建酒店精神文化呢?

(1) 利用儒学思想创建酒店企业整体价值观。“酒店的整体价值观是酒店企业精神文化的核心, 为酒店生存与发展提供精神支柱, 也对员工行为起到导向和规范作用”。因为儒家思想具有倡导自我牺牲和忘我精神的良风美德, 对防止私欲、利己主义等不良倾向能发挥作用, 而这些传统思想恰恰是西方文化中所没有的。正因为如此, 我们应该利用儒学思想塑造酒店企业价值观。那么, 我们如何利用儒学思想创建酒店整体价值观呢?本文以为, 当以“仁”引导企业福利制度趋向。“仁”就是有爱心, 让人幸福。如果酒店的所有员工都处在“仁”的氛围当中, 那么这个酒店的员工就会象爱护自己的孩子那样爱护酒店的声誉, 以此形成一股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当以“义”引导员工忠诚自己的企业。在孔子看来, “义”是人类安身立命之本, “义”是实现“利”的前提和保证, 因此只有循义而行, 才能实现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如果我们的管理层能够更多地以“义”为指导, 更多地满足员工追求精神方面的需求, 不怕员工不忠诚自己的企业;当以“礼”塑造企业形象。儒家思想十分讲究礼, 强调“治国以礼”。“礼”中有封建等级制度、封建礼教的消极因素, 也有注重礼节和仪表风范这些有借鉴意义的积极因素。酒店企业应该注意以“礼”搞好与政府机关、新闻媒体以及客户的正常友好交往, 塑造企业的形象, 塑造企业环境和员工的仪表、言谈举止、精神风貌, 这是我们企业赢得消费者信赖的必要途径;当以“乐”营造团队的和谐气氛。为此要求酒店管理应该以制度建设为准绳, 实施刚柔相济, 恩威并施的柔性化管理办法, 通过营造和谐的工作环境激发员工的活力, 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当以“圣”明了企业知行合一的行为规范。

(2) 利用“天人合一”思想创建酒店企业经营哲学。“在当代, 企业社会互利价值观要求在确定酒店利润水平时, 把员工、酒店、社会的利益统筹起来考虑, 不能失之偏颇”。德国波尔教授曾说:儒家的人文主义哲学是与天道哲学相通的, 这就是“天人合一”思想, 它说明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周围的一切的关系应该建立在和谐和顺应的基础之上。“天人合一”思想运用于酒店企业精神文化建设, 主要应该体现在“取诸社会, 还之人群”的企业经营哲学。为此, 我们应该要求酒店企业把经营活动看作一个不断满足社会正当需求的过程, 而不仅仅是简单制造或销售某种产品的过程。具体而言就是:首先, 企业在产品服务的构想、设计、定价、促销、分销的规划与实施的全过程, 不仅要使自己获得利润, 还要努力满足社会和消费者的正当需求和欲望, 并由此获得利润;其次, 企业要正确处理自身利益与消费者的正当需求和全社会整体利益之间的关系, 使自己的经营全过程与消费者和全社会的长远利益相符合、相一致, 为此就要做到诚信经营, 统筹兼顾, 求得三方或者多方利益的平衡、统一, 就如中国传统儒商精神所言:“君子爱财, 取之有道”。

(3) 利用“天下为公”的济世思想创建酒店企业精神。“酒店的企业精神是酒店价值观的形象概括, 是酒店向心力、凝聚力和员工对酒店信任感、自豪感的集中表象形式”。《礼记·礼运》篇曾说:“大道之行也, 天下为公。选贤与能, 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 不独子其子, 使老有所终, 壮有所用, 幼有所长, 鳏寡孤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 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 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 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 盗窃乱贼而不作, 故外户而不闭, 是谓大同”。这段话清晰地表达了人类期望“天下一家”的共同愿望和追求。企业固然要赚钱, 但是更应该关注提升人类的生存质量, 为人类的美好明天而奋斗。那么, 如何利用“天下为公”的济世思想创建酒店企业精神呢?本人以为, 作为一家企业首先要有一个高远的追求。这种高远追求就是要求企业在自身和消费者、社会利益发生矛盾和冲突时, 首先应该考虑和保证社会整体利益, 然后考虑和保证的是消费者的利益, 最后才是企业自身的利益。其次, 企业应该将自己的高远追求形象地概括出来, 让其深入人心。只有这样, 我们企业的精神文化才能在员工中生根、开花、结果。

(4) 利用“感恩”思想创建酒店企业的审美观和思维方式。中华民族是一个重孝道、讲情义的优秀民族, “衔环结草”、“投桃报李”、“知恩图报”、“感恩报德”, 都是中华民族引以为豪的传统美德。在当今重利轻义的大环境下, 我们的企业需要“受人滴水之恩, 当涌泉相报”的感恩型人才, 因为这样的人才是最值得信赖的、值得尊敬的人才;因为一个知恩感恩的人, 才会时时想着为恩人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那么, 如何创建酒店企业充满“感恩”情结的审美观和思维方式呢?本人以为, 首先企业应该通过对员工感恩、施恩, 然后再触动员工对企业感恩, 以此培养出企业与员工之间双向的感恩意识。具体而言, 就是企业应当更多地从细节上关注员工, 让企业员工共享企业发展成果, 为此要认真建立员工档案, 细心地收集员工的相关信息, 比如员工的兴趣爱好, 结婚等重大纪念日, 以及员工家人的生日等等, 根据每个员工的不同需要, 实施个性化的服务策略, 营造企业内部浓厚的“人情”氛围;其次, 酒店企业还要把这种充满感恩情结延伸到企业和员工对社会的感恩;企业和员工对客户的感恩;企业和员工对合作伙伴的感恩;企业员工之间的双向感恩。如此, 这种充满感恩情结的审美观和思维方式就能够凝聚企业内外方方面面的力量, 心往一处想, 劲往一处使, 发挥出倍增的振兴效应和强大的文化功能。

总之, 中国传统文化经历几千年文化变迁和百十朝代的社会实践, 已被证明是有利于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生存发展及社会进步的精神财富, 是构成中国现代文化体系中最基本、最核心的价值观念之一。今天, 利用中国传统文化塑造酒店企业精神文化对提升员工在现代中国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道德感、改善世道人心具有实际作用。为此, 笔者坚信, 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新时代, 用我们中国人自己的传统文化培育自身精神文化, 且让这种企业精神文化深入到企业管理文化、物质文化与服务文化中, 更能有效推动我们酒店企业和员工的共同进步, 为人类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摘要: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上升为一种新的管理理论, 给现代企业管理理论注入了新的活力, 实现了企业的“硬”管理和“软”约束的最佳结合。缺少文化底蕴的我国酒店业有必要借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形成自己的精神文化, 来推动企业在新时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不断发展。

关键词:传统文化,酒店企业,精神文化,塑造

参考文献

[1]王大悟, 黄小春.中国酒店评论[M].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6.

[2]徐桥猛主编.现代酒店管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3]王向雷, 高文哲, 李世民主编.企业文化战略[M].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5.

7.精神文化生活 篇七

关 键 词思想政治课;理性精神;文化生活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6)07-0034-03

“何为理性,康德这样解释:一是要自己思考,即不迷信任何权威,包括书本、教条、经验、领袖、导师、救世主、专家等等,一切要经过自己的思考和判断;二是要自己思考,也站在每一个别人的立场上思考,这样才能避免单是自己思考有可能造成的自我膨胀,才能时刻保持谦卑而与人类共同的理性相沟通。如果能做到这两点,就是坚持了理性精神。”[1]由此可知,理性是与盲目相对立的逻辑、冷静、质疑、反思、批判等品质的综合体,是人类理智对待秩序、法则、公理、规范的品性。理性精神即是对理性的追求与坚守,是人们在实践活动、思维活动中体现出来的独立、辩证、批判的品质和行为特征。具有理性精神的人能独立思考、辩证思维、理性批判,深刻而不感性、辩证而不偏执、批判而不乏理智。可以说,理性精神的养育在于培养一个有思辨理性的公民。它关涉学生素养的全面提升和能力的综合发展,也是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性质和课程体系的综合体现。因此,理性精神理应是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教学的重要目标。

素养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在活动中形成、在过程中内化、在引领中提升。本文试以“文化生活”教学为例,作一探讨。

一、价值澄清,做独立人格者

“独立人格是指人的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它要求人们既不依赖于任何外在的精神权威,也不依附于任何现实的政治力量,在真理的追求中具有独立判断能力,在政治的参与中具有独立自主精神。” [2]人正是因为具有完全独立的精神价值,独立的思维和行为准则,并具有选择独立生活方式的权利,才能保持独立人格。而独立思考能力是具备独立人格的先决条件,理智的思考能让人摆脱偏见,摆脱缰化的教条和精神上的奴役,达到独立自主的精神境界。只有达到独立的精神境界,才能完善独立的人格。可以说,独立人格是理性精神的基石,也是形成辩证思维和批判意识的前提。

爱因斯坦说:“教育应该把发展独立思考能力和独立判断能力放在首位,而不应把获得专业知识放在首位。”在“文化生活”中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就是要让未来的公民面对缤纷多彩的文化生活时,独立思考不盲从,保持精神独立不流俗,树立文化自觉,坚持自己的文化自信,理性地参与公共文化生活,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勇于担当的公共精神。梳理现行“文化生活”课程资源,笔者认为,“文化生活”要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可归纳为:对中华传统文化、世界文化及当前社会文化现象进行仔细分析和思考,自主作出正确的价值评判,自觉理性地做“文化的享用者、创造者、传承者、传播者、创新者、民族精神感染者和弘扬者、先进文化的发展者、伦理道德的践行者、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善用者”。[3]

在实践中,许多教师通常会采用比较的方法引导学生明辨知识,但往往是为了比较而比较,缺少具体情境中的理性选择,更缺乏价值澄清引领下正确价值观的确立。因此,“文化生活”的教学应注重创设具有文化冲突的情境,引领学生独立思考,在比较鉴别中学会理智选择,做文化生活的独立人格者。如此,学生的理性精神才能得以涵养。

例如,在教学“传统文化的价值、作用”时,笔者引入以下情境,引导学生展开独立思考:

在2015年10月6日,屠呦呦在接受采访时说道:中医药是个伟大的宝库,古老的中药在今天仍然有益,传统中还沉睡着尚未开发的、可能进一步改善人类健康的潜力,这一点是宣称“废除中医”者也无法否认的。

中药被证明有其独特的价值,但是仅靠烘、炮、炒、洗、泡、漂、蒸、煮等传统方法难以将其功效最大化。我们应把中医药的精华与现代医学工艺结合起来,不断进行发展和创新。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针对中医存废的争议,你持哪种观点?请说明理由。

2.你认为应该如何对待传统中医医术?

在对具体的传统中医药文化进行辩证分析后,教师引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价值与作用进行澄清,从而对“传统文化对现实生活而言是财富还是包袱”形成理性的价值判断,并由此作出“对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的价值选择,水到渠成地实现了理性精神的升华。

二、辩证思维,做理性思考者

学科素养是经历特定学习后形成的学科观念、思维方式和跨学科知识及技能。基于学科素养视野下的思想政治课程设计应注重将“内容标准”与“社会活动”整合起来,力求课程内容活动化和活动设计内容化,让学生在“经历”中形成素养。那么,描述素养水平的证据自然主要是学生的“行为表现”,而不单纯是考卷上的答案。因此,引领学生在思辨活动中形成辩证思维,做理性思考者,自当是“文化生活”培育理性精神的重要内容。

辩证思维是在独立人格的前提下,善于用整体的、全局的、发展的、对立统一等观点来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思维方式。在“文化生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重在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理性思考和正确面对各种文化现象的能力,增强其文化鉴别、文化欣赏能力,提升文化品味和文化修养,形成科学的文化观、文艺观”[4]。具体来讲:即运用整体与部分相统一的观点,正确认识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的关系;运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正确认识和处理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创新的关系;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理性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的关系,理性看待不同性质、不同民族和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运用文化共性与个性辩证统一的观点,理解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关系。

例如,在教学“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时,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教师创设了如下情境:

nlc202309090651

近年来,一些学者联名发出倡议书,号召人们抵制圣诞节,驱除西方文化的不利影响,维护和振兴我国的传统文化。与此同时,国家将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三个传统节日列为法定假期。

观点一:抵制“洋节”;观点二:引进“洋节”。思考:你赞成哪种观点?依据是什么?

这样的辩题充满了辩证思维精神,引发了学生的思辨。学生畅所欲言,思维不断拓展,逐步形成了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教师进一步点拨,促成学生的思维升华:对待事物或现象的看法,不应遵循“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而应辩证、全面地看问题,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三、实践引领,做理智建设者

素养最终形成的关健是学生的自觉实践、自我内化。这要求思想政治课教师要创设实践活动情境,引领学生在活动中形成、提升理性精神。一个具有理性精神的公民应该是既富有批判精神和批判能力的智者,又敢于创新、脚踏实地的建设者,能对事物进行独立思考,多方质疑反思,积极求证,探索真伪。“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讲,即要培育学生的理性批判思维,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和方法,对所学知识的产生背景、过程、论述的方法,推理的逻辑性,引用的证据,评价知识的标准等进行全面而深刻的质疑、反思、分析、评价,认识其内在的必然联系,揭示其中蕴含的规律原理,并以此做出理性的价值判断,从而指导信念和实践。”[5]

据此,笔者认为,“文化生活”应重在养成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和精神气质,使其能冷静地面对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各种文化现象,具有辨识、判断的理性思维能力,不盲目、不偏执、不消极,能积极参与现代文化生活,将自己创新而有价值的思想积极地奉献出来,成为一个冷静的批评者和理智的建设者。具体而言,要培养学生具有以下批判思维的品质和能力:尊重不同民族文化、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观念,理性做好中外文化文明交流使者;辩证分析我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弘扬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促进传统文化的发展创新;对多元文化进行理性分析,认同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敢于同落后腐朽思想进行斗争;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具有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具有努力在社会中实现个人人生价值的意识,具有在实践活动中的科学探索精神和革命批判精神和与时俱进的品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向的引领,树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例如,在教学《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一课时,教师呈现事先准备的中央电视台频道栏目设置和节目单,在学生观察后,要求学生思考“为什么如此设置”;学生讨论后回答:是为了满足人们的不同文化需求,进而抛出辩题:

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増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我国必须提供多种类型、多种风格的文化产品与之相适应,包括经典的和流行的,传统的和时尚的,高雅的和通俗的等等。面对“经典”和“流行”作品,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是流行文化作品的价值大于经典文化作品的价值,二是经典文化作品的价值大于流行文化作品的价值。

请同学们分两大组分别代表正反方,就上述话题展开辩论,并思考“我们中学生可为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

在话题辩论中,学生进行对话和思维碰撞,领悟到大众文化的主流方向和内涵,并产生了创新与丰富大众文化的愿望。在此基础上,教师布置了课外活动练习:结合你对“文化生活喜忧的表现及原因”的判断理解,为身边参与不健康文化活动的人作出正确引导,并撰写一篇文章。实践引领是对课堂所学内容的巩固和检验。通过参与这样的活动,可以引领学生将课堂所学应用于生活实践,在真实的社会生活中积淀理性精神。

理性精神的涵养促进了学生完整、成熟人格的提升,是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立德树人的重要体现。教师要准确把握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方向,努力探索,有效实践,通过理性引领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让理性精神闪耀于思想政治课堂。

参考文献:

[1]郭建峰.让理性之光照进现实[J].现代教育科研论坛,2013(1):2.

[2]季成伟.学科核心素养内涵的三维思考[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6(1):9.

[3]金程远.高中生思想政治学科素养及其培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

[4]刘丙胜.辩证把握《文化生活》的理性之美[J].教学考试, 2014(10):23.

[5]王小光.高中思想政治课对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2.

(作者单位:赣州市全南中学

江西赣州 341800)

责任编辑 毛伟娜

8.打造班级精神文化 篇八

——如何打造班级精神文化

班级文化是一种精神文化,一种从思想根源里形成的根深蒂固的文化。打造班级的文化就要是让每一位学生在心里形成一种良好的性格,炼就一种刚毅的气质,拥有一种健康的心态,培养一种端正的态度。学生良好的性格、刚毅的气质、健康的心态和端正的态度是随着班级纪律文化,学习文化,精神风貌文化的形成而形成的。它反映的是班级这个特定的社会组织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是一种渗透在班级一切活动中的东西。

班级文化从其意义上来说可以有以下几点:(1)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2)有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3)有利于全体学生的发展。虽然在初中开展班级文化建设是有一定难度的,但一个优秀的班主任还是可以有所作为的,是可以建立一个平等、和谐、充满活力的班级的。

一、群策群力,布置一个温馨的班级环境。

班级环境的布置是班级文化建设最基本的内容。它不仅体现了班级的精神面貌,而且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美的环境才能塑造美的心灵。它虽然“桃李不言”,却能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自然而然中受到熏陶、暗示和感染。色彩的反射,最容易打动人们的心灵。所以我们的教室布置要合理运用色彩心理学。教室的色彩,黄给人以明快、希望的感觉。黄绿给人以青春、新鲜的感觉,绿给人以和平、沉静的感觉,蓝给人以无限和理智的感觉。据土耳其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平和的青绿色最适合一年级学生教室,这是因为他们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环境,容易产生不安全感,所以绿色即成为了首选颜色;因此,要利用好每一个空间,精心布置,充分挖掘教室的育人功能,使其既温馨舒适,又催人进取。班级的主体是学生,因此我们设计的内容和形式都应充满童趣,让学生能够理解、欣赏进而喜爱,从而使学生受到良好文化氛围的感染和熏陶,达到环境育人的目的。

1、设一个图书架

利用班级的班费定做了一个小小的书架,然后向全班同学征集图书,搞一个小小图书馆,营建一种文化气息,发挥教室的文化功能。学生们的兴致很高,班级图书馆就一下子就汇集了七八十本各种类型的图书。在此基础上,开展一系列的读书活动,这样不仅能把闲置的资源利用起来,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和共享意识。

2、设一个名言角

要求每一位同学轮流在黑板的一角写下自己最喜欢的名言。让学生们按照自己的学号,依次在黑板的右角写下自己心爱的名言,注明出处,并且留下自己的名字。许多学生的心性就通过了这几十个字显现了出来,平时默默无闻的学生写出了气势蓬勃的名句,而平时外向开朗的学生喜欢的却是低回缠绵的词句,而这些都展示在每一位班级的同学面前,无形中增加了同学间的了解。

3、立一个好题角

在教室后面的黑板上辟出一个角落,留给学生作为好题角。每一组同桌都有机会到黑板前为班上每一个同学出一道自己认为最有挑战性的题目。这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才能的发挥创设良好的机会,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找到一份自信,并且也调动了全班的学习积极性。

4、设一本班级日志

设一本班级日志,每天让负责的值日班长写上班级今天的情况,将所有的大事小情都一一记录在纸上,每个一段时间就组织全班一起阅读这本班级日志,增加班级的凝聚力。

二、激发主体意识,健全班级管理制度。

班级是全班同学共同的“家”,科学、民主、健全的班级管理制度是班级文化的另一重要内容,是良好班风得以形成的有力保证。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良好的班集体除了依靠学生自觉,还需要一些必要的管理制度,以最大限度地克服学生行为的随意性,并发挥惩处歪风、激励后进、奖励先进的作用。但是班级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必须讲究科学,切合学生实际。在多年的班级管理工作中,我主要采用了“四人小组”式的管理方式。

1、首先师生共同制订班级公约。

班级公约是全班共同信守的制度,包括文明礼仪、学习常规、考勤常规、基本规范、卫生值勤、奖惩等多几方面。学生是管理的主人,由学生讨论产生,制订了制度,他们是执行者、维护者。因此,制订班级公约时,要激励每一位

学生参与,广泛听取每一位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再通过全班民主表决形成定案。这样,才能获得学生的心理认同,从而内化成为他们追求的目标,才能使他们以积极的态度去执行,从而促进学生进行自主管理。

2、一展“四人小组”式管理,促学生自律。

新课程提倡“小组合作”式的新型学习方式。在班级管理中我也采用了这种管理方式,促使学生逐步由“他律”转变为“自律”。

(1)首先,科学地编定座位,合理地组建小组。编定座位前要考察 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能力特征、学习习惯、性格、成绩等因素。每小组一般配一名优生、两名中等生、一名后进生,优生担任组长,以便开展组内互助和组间竞赛活动。同桌的编排可把相反性格的或相近近性格的排在一起。

(2)开展组内互相合作和组间竞争

一种是常规竞赛小组化,就是大家共同制定的班级公约,由分管的班干部负责,对每一位学生进行评分。每周末由评分班干部以小组为单位评出周优胜组和周优胜组长。

还有一种是课外学习活动小组化,根据自己班的实际情况,开展一系列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竞赛项目,如作业竞赛、背课文、古诗竞赛、阅读竞赛和一些公益性服务性的活动,小组的每一成员都必须自我努力,还必须密切配合协作、互相帮助、互相促进,发展少先队意识、集体意识。

(3)建立组内互助合作、组间积极竞争的激励机制。在组内充分发挥小组长的积极作用,营造出浓厚的你追我赶、互帮互助的学习气氛。而且奖励优胜组和先进组长。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自觉性,又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良好的纪律是一切成功的法宝。班级纪律的好坏制约学生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良好的纪律是班级能够取得成功的法宝之一。同时班级成绩要好,同学之间也应该拥有竞争的意识,拥有强烈的学习劲头,拥有良好的学习氛围。大家都在学习,大家都想学习,局面呈现竞争,氛围表现强烈,如此场景,学习成绩定将一路飙升。班级的精气神,足可以展现班级体的战斗力,足可以表露班级体的一种性格,拥有旺盛精力是源于健康的身体和坚强的意志。这样的集体就是拥有魂魄文化的集体。那么,我们怎样才能使班级体拥有良好的纪律文化呢?

首先,让团结意识在每个学生头脑中根深蒂固,在每个学生心中建立起集体意识,能意识到只有团结才能产生更加强大的力量。建班之初,12班本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普通班级体。无论是学习成绩,还是体育运动在初一入学前都是排名倒数。对我来说这也算是一个奇迹,一个用集体力量创造的奇迹。他们的每一个胜利,无不凝聚着12班每位同学的心血和付出,为了能让队员们投入比赛,12班的后勤服务小组在队员休息时为他们递上毛巾,倒上凉开水,甚至是拿着扇子为他们扇凉。在这里,我只是想说,一个班级的团结,并不是班主任整天在那里讲我们要多团结,我们要有凝聚力,班级立刻就团结了,同学们都相互关心了,班级真正的团结,必须是以活动为载体,在活动增强学生们的集体荣誉感,在活动增强他们的凝聚力。因为只有亲自去历练过,亲自去实践过,或者说共过“患难”,方能体会合作精神,才能体会同学友谊。班级团结了,同学们都有了集体荣誉感,那么良好的班风,良好纪律的形成,就有了一个好的基础。

其次,班主任必须协调好同学之间的关系。学生们长期相处,磕磕碰碰这是再所难免的,也是很正常的现象。但是有的矛盾如果得不到及时的调合和处理,矛盾就会升级甚至恶化。所以我特别注重对学生的感恩教育,让他们有一颗感恩的心,因为感恩他们就会学着宽容,因为感恩他们就会学着体贴。而让孩子们常怀感激之情,常怀感恩之心。那就需要我们从身边的事例去教育,去感悟他们。感激我的信守承诺,我们的师生关系和谐而没有距离,因为他心存感激,对他的管理也就没有那么困难了。带着这份感恩的心,他也能很好的和同学们相处。自己也在和谐的人际关系中更成熟,更优秀。

每一个学生的认识方向不一样,所以认识的问题也不尽相同。班主任必须协调学生间的关系,始终让他们感觉12班是一个家,一个有着温馨和快乐的家。每位同学互相关心,相互帮助。同时老师也要营造好他们相互关心的平台,所以,班级团结和谐必然会拥有一股积极向上的学习之气,正义之气。

最后,班级的团结,同学关系和谐的载体必然是拥有有个良好的集体。他们喜欢这个集体,因为这个集体让他们感到骄傲,感到自豪。这样他们对自己班级有信心,同时对自己也有信心。这就需要班主任必须带领自己的班级在学校举行的大型活动中取得相应的成绩,让他们在全校学生面前有“面子”,有可以“炫

耀”的资本,这样不仅能增强学生自己的信心,同时也更有利于团结协作。因为成功他们认识到了团结的重要性,团结带来活动最后的胜利,努力拼搏也一样能取得好成绩。

班级管理,只要能让每位学生有团结意识,有积极向上的决心,同学间的关系处理得非常融洽。那么这个班级的纪律会越来越好,随之而来的成绩也将越来越好。

第二方面就是学习氛围的培养。学生来学校除了获得一定的能力外,知识的学习也是重中之重。所以班级体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拥有你追我赶,永不服输的竞争意识。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更多的是在思考学习,在研究学习,在总结提高学习成绩的方法。多年的教学经验,觉得学习氛围的培养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如手:

第一、培养学生“勤奋好学”,“勤能补拙”的意识。不断地用成功案例勉励学生,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只有真正付出了才会有收获。这种精神上的鼓励,精神意识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许多学生会在长期的鼓励中,不断的敲打中,培养自己的学习目标,坚定自己的学习意志。例如班上白俊树、田白高两位同学就是典型的例子。有一次晚自习的时候,我悄悄在教室外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发现他们两个人正在聊天。于是我就把他们叫到了办公室。对白俊树说:“你是来学校学习的吧,看看你上期的成绩,别人是在上升你却下滑,说实话,第一学期你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不管是班主任还是科任教师,对你的基础和后来取得的成绩一对比都竖大指拇,都认为你的学习劲头和毅力值得大家赞赏,是同学们的榜样,也因为你的坚持、坚定、坚信,上学期期末你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可是这学期来你好像变了,最后的结果是成绩也变了,想想你的哥哥,对你寄予了很大的希望,为了供你读书到现在还没有结婚。他的付出,你又用什么来报答他呢?用摆龙门阵,用嬉皮笑脸,或是用这点成绩,你想想有这样的哥哥,你对得起他们吗?”这一息话后,他真流下了眼泪,他在我的面前说:‘老师,其实我也想去玩耍,今天你这样教育我我深有感触,我能坚持学习一两天,可两天过后,我又会打成原形。老师我真希望你能帮助我,让我真正能坚持下来学习。’我说:“既然这样,那你们不想学习的时候就来办公室找我,让我教训你们一下。”

就这样,他们每隔二、三天又来找我一次,我又给他们鼓励,给他们讲叙一些成功人士的故事。这样他们好像感觉是乎又好了许多。记得班上有一次开班会叫同学们发言。白俊树大胆地走上讲台直言不讳地说:“同学们,我是一个学习成绩差,纪律差的学生,但我也是勇于改错的学生。我要付出自己的努力,好好学习,为班级,为自己,为爸妈争荣誉。如果两年后毕业,我考不上高中,我就去见马克思。”虽然他的话听上去有几分孩子气,但我知道他的心中已经燃起了学习学习的焰火。他已经有了一颗向上的心。我相信,拥有了决心,定将拥有成绩,一旦学生们从心里深处认识到了付出才会有收获,认识到了勤奋才能出成绩。他们就会拥有持之以恒的心,去学习,去克服困难。

第二、制定全班学生的学习计划和学生的学习目标。学习是一种习惯,好习惯的养成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强化训练,一段时间的养成教育。所以从初一入学以来,我就要求学生提前半小时进入教室学习,看书。同时,每天我亲自到教室去督察。从初一到现在一直保持这种做法,让他们多点时间去学习,多点时间自己去感悟,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学生不仅可以对当天的知识起到巩固和学习的作用,同时也是对他们学习习惯最好的培养。相信通过一年,两年的强化训练、和坚持,最后不但会取得很好成绩,也会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针对学生学习目标的制定许多老师可能认为这是一重形势,没有什么作用。但我了解了许多学生,他们大多数对自己设定的目标都感兴趣,许多学生都为之奋斗。他们都想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只是有时候他们的目标设定得太高,实现起来比较困难,从此失去信心。所以我们在为学生制定目标的时候一定要慎重,一定要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为出发点,让他们不断的实现目标,不断的提升目标。从而成为一个充满自信的人。

第三、树立学习的榜样和标兵,学生学习自信心的培养,要不断表扬那些进步的人。我班田鑫同学的入学成绩很糟糕,但学习态度很不错。所以一直以来我就会为他的进步而表扬他。在一次次的表扬和鼓励中,他确实进步了。所以我们要在班上树立学习标兵,这样对其他的同学也是一种激励。

第三方面就是班级精神风貌文化的打造。级精神风貌就是精气神,精是精神,是自信,精神是意志,是动力。气是气质,也就是我们班与众不同的地方。神是

神采,是要求大家积极向上,顽强拼搏。有了精气神的班级就有了战胜困难的激情,就有了克服困难的意志。就有一中逢敌必亮剑,即使倒在敌人剑下,也虽败犹荣的亮剑精神。他们把学习中的困难当作是“敌人”去战胜,去拼搏。他们也会利用集体的力量去共同克服,每个学生都能把自己和集体联系在一起,都有勇气,有信心,有精力去搞好学习。整个班级精神风貌令人震撼,那么,怎样建立如此具有精气神的班风呢?

首先,应培养他们坚强的意志力,让他们富有激情。激情是一种自信,是战胜困难的强大动力。对学生激情的培养,更多的需要激励。用典型的案例和身边成功的事实去教育他们。去从心灵深处影响他们。平常我总喜欢给班上学生上“思想教育”课,一节课下来,我觉得他们可以在以后的几天内充满学习的激情。我记得有一次我在班上讲:“坚持就能赢取最大的胜利,坚持就能创造奇迹。”当时我给大家讲了一个故事:“美国退休的一个老头,退休后怕得老年痴呆症,于是就想起了自己 在中学的时候学过拉丁文,就下定决心背拉丁文的《荷马史诗》,刚开始一天只能背一行。并且是今天背了明天就忘。过了二十天以后,也仅能背两行,过了一个月能背三行。5年后两本书,从第一页开始,到最后一页,背得滚瓜烂熟,就像电视里说评书一样。这个老头工作了一辈子都没有变成富翁,结果因为背了这两本书,美国很多的大学都请他去背,而且还向他支付了相当的费用。结果他竟然背成了一百万富翁。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多点勤奋,多点塌实,多点坚持,就会多点成功的希望。”故事讲完以后,教室里一片寂静,从同学们的眼神里我知道,在他们的心灵深处已引起了震撼。晚上我去查寝室,无意间看见罗观给张书写的字条:“张书,明天,我们早点起来一起背英语单词,好吗?”看见这张字条,我很欣慰,感觉自己的教育起了很大的作用。后来这两个同学的成绩也在不断地提高。这也让我对他们的思想教育,对他们的鼓励和表扬更有信心。平常我总是用张海迪,保尔这些事迹告诉他们人如果不绝望就会有希望。总是用疯狂英语的创始人李阳的人生告诉他们只要我们坚持,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也总是用美国著名的物理学家霍金教授的感人事迹告诉他们这个世界坚持就能产生奇迹。所有这些让学生们明白,任何成就的取得和任何一个人的成功都是与其坚强的意志和勤奋分不开。

同时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还要渗透到学生日常学习和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等方面。从平常的点点滴滴中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高尚的兴趣爱好,吃苦耐劳,勤俭朴素的作风,遵守纪律的意识。教育他们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要用心思考,多方解决。考试成绩不理想时,要振作,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看到自己的优点,发挥自己的潜能,正视自己的弱点,不沮丧,不自卑,永不放弃自己的追求。

所以,我认为班级的管理是对学生精神文化的渗透,是对学生精神信仰的培养。班级管理就是一种文化管理,打造班级魂魄文化,让它注入每位学生的头脑中,拥有这种魂魄文化的班级定会是最优秀的,这样的班级永远是一支打不败的“亮剑”式班级。

班级文化对班风建设、学风建设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表现出一个班级独特的风貌和精神,是一个班级的灵魂所在,它具有无形的教育功能、激励功能、制约功能等。“文化像空气,无处不在”,但他必须有载体。活动应该是有载体的,我们应该多多搞一些活动的。

班级文化是我们学校文化中所特有的,是指依托并通过班级这个载体来反映和传播的文化现象,总的来说,孙长青校长所提的“平民本质,精英气质”从何体现。我们现在的学生平民本质没有了,精英气质没养成。

其中学生的“课桌文化”其实也是一种班级文化。学校以后也应该多多开展一些活动,如体育节、艺术节等。

上一篇:一句话简单的晒娃句子下一篇:中学创建“平安校园”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