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电功率复习导学案

2024-07-14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电功率复习导学案(共10篇)

1.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电功率复习导学案 篇一

一、自主学习

(一)基础达标

1.本文选自,作者,原名,浙江人,我国伟大的家、家、家。

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隐晦()祭祀()脚踝()

颧骨()嗤笑()愕然()瓦楞()寒噤()惘然()

作揖()恣睢()隔膜()

3.写出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手法。

(1)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

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2)现在我所希望的,不也是我自己手制

的偶像么?()

(3)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4)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

(5)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

4.写出下列句子运用的描写方法。

(1)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

()

(2)“有胡叉呢。走到了,看见猹了,你便刺。”()

(3)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

(二)初读感知

1.了解辛亥革命之后,农村当时生活状况。

2.速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主要故事情节。

(要求:讲清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既力求完整,又要简明扼要。)

3.在故乡的今昔对比中,写了哪些变化?

二、合作探究

(一)研读赏析

1.品味故乡的“景变”,说说你的感受。

2.品味故乡的“人变”,用精练的词语概括杨二嫂、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的特征。

人物 角度 二十年前 二十年后

杨二嫂

外貌 年轻美丽

语言 尖酸刻薄

动作

对我的态度 虚伪吹嘘,尖酸嘲讽

对生活

的态度 本分生活

性格特征

(提示:可以借助表格来完成)

人物 角度 二十年前 二十年后

闰土

外貌

语言 吞吞吐吐,断断续续,谦恭而又含糊

动作 活泼刚健,干脆利落

对我的态度 毕恭毕敬,有厚障壁

性格

特征 淳朴善良,精神麻木有等级观念的木偶人

【小支架】

人物是文章的灵魂,是构成文章吸引人的重要因素。成功地塑造人物形象离不开对人物的刻画,它是展现人物性格的重要方法。所以,人物刻画只有精心雕琢,才能更加鲜活。

3.你还可以设计一些表格来表现故乡的变化吗?

4.写作背景,思考故乡变化如此之大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揭示出什么主题?

【小支架】

小说中运用对比,可以更好的突出小说的主题。

(二)展示交流

心得随笔:

三、自我检测

(一)阅读“我冒了严寒……本没有什么好心情”回答问题。

1.第二段用了、、等形容词描写故乡的萧条景象。

2.文中“故乡全不如此”“仿佛也就如此”“故乡本也如此”应如何理解?

3.文中直接抒情的一句是。

4.文中写景语句有哪些?作用是什么?你认为哪一个词用得最精彩?

5.既然说“我的故乡好得多了”,又为什么“说出他的佳处来,却又没有影像,没有言辞了”?这是否矛盾?为什么?

(二)阅读“我躺着,听船底潺潺的水声……也便成了路”回答问题。

1.辨析文中三个“辛苦”的不同含义,把对应的答案序号填写在文中括号内。

A.奔波、劳碌B.辛勤、劳苦

C.处心积虑、挖空心思

2.对“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一句中“朦胧”一词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月光不明,黯淡无光

B.水声潺潺,使人昏昏欲睡

C.通过想象,展现出模糊的景象

D.迷迷糊糊,眼睛看不清楚

3.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了。”这是源于“我”对现实的沉重感,对通向希望之路的迷惘。()

(2)“他的愿望切近”,是指闰土的生活愿望很实际,在现实生活中是可以看得见的,即摆脱贫困,()

(3)“我的愿望茫远”是指“我”的希望还不够清晰、具体,不知道它是什么样的,因而茫然,又因为现在还看不见“我”的希望的曙光,因而远。()

4.“我躺着,听船底潺潺的水声,知道我在走我的路。”作者特意写“我在走我的路”,在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用意?

5.“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句话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含义?

四、自助迁移

(一)课外链接

月是故乡明

季羡林

①每个人都有个故乡,人人的故乡都有个月亮。人人都爱自己故乡的月亮。事情大概就是这个样子。

②但是,如果只有孤零零一个月亮,未免显得有点孤单。因此,在中国古诗文中,月亮总有什么东西当陪衬,最多的是山和水,什么“山高月小”,“三潭印月”等等,不可胜数。

③我的故乡是在山东西北部大平原上。我小的时候,从来没有见过山,也不知山为何物。我曾幻想,山大概是一个圆而粗的柱子吧,顶天立地,好不威风。以后到了济南,才见到山,恍然大悟:原来山是这个样子呀!因此,我在故乡里望月,从来不同山联系。像苏东坡说的“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完全是我无法想像的。

④至于水,我的故乡小村却大大地有。几个小苇坑占了小村一多半。在我这个小孩子眼中,虽不能像洞庭湖“八月湖水”那样有气派,但也颇有一点烟波浩渺之势。到了夏天,黄昏以后,我在坑边的场院里躺在地上,数天上的星星。有时候在古柳下面点起篝火,然后上树一摇,成群的知了飞落下来,比白天用嚼烂的麦粒去粘要容易得多。我天天晚上乐此不疲,天天盼望黄昏早早来临。

⑤到了更晚的时候,我走到坑边,抬头看到晴空一轮明月,清光四溢,与水里的那个月亮相映成趣。我当时虽然还不懂什么叫诗兴,但也顾而乐之,心中油然有什么东西在萌动。有时候在坑边玩很久,才回家睡觉。在梦中见到两个月亮叠在一起。清光更加晶莹澄澈。第二天一早起来,到坑边苇子丛里去捡鸭子下的蛋,白白地一闪光,手伸向水中,一摸就是一个蛋。此时更是乐不可支了。

⑥我只在故乡呆了六年,以后就离乡背井漂泊天涯。在济南住了十多年,在北京度过四年,又回到济南呆了一年,然后在欧洲住了十一年,重又回到北京,到现在已经十多年了。在这期间,我曾到过世界上将进三十个国家,我看过许许多多的月亮。在风光旖旎的瑞士莱芒湖上,在平沙无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波万顷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这些月亮应该说都是美妙绝伦的,我都异常喜欢。但是,看到他们,我立刻就想到我故乡中那个苇坑上面和水中的那个小月亮。对比之下,无论如何我也感到,这些广阔世界的大月亮,万万比不上我那心爱的小月亮。不管我离开我的故乡多少万里,我的心立刻就飞来了。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

⑦我现在已经年近耄耋,住的朗润园胜地。夸大一点说,此地有茂林修竹,绿水环流,还有几座土山,点缀其间。风光无疑是绝妙的。前几年,我从庐山休养回来,一个同在庐山休养的老朋友来看我。他看到这样的风光,慨然说:“你住在这样的好地方,还到庐山去干嘛呢!”可见朗润园给人印象之深。此地既然有山,有水,有树,有花,有鸟,每逢望夜,一轮当空,月光闪耀于碧波之上,上下空,一碧数顷,而且荷香远溢,宿鸟幽鸣,真不能不说是赏月胜地。荷塘月色的奇景,就在我的窗外。不管是谁来到这里,难道还能不顾而乐之吗?

⑧然而,每值这样的良辰美景,我想到的仍然是故乡苇坑里的那个平凡的小月亮。见月思乡,已经成为我经常的经历。思乡之病,说不上是苦是乐,其中有追忆,有惆怅,有留恋,有惋惜。流光如逝,时不再来。在微苦中实有甜美在。

⑨月是故乡明,我什么时候能够再看到我故乡的月亮呀!我怅望南天,心飞向故里。

【注】①旖旎(yǐnǐ):柔和美丽。②耄耋(màodié):泛指老年。耄,指八九十岁的年纪;耋,指七八十岁的年纪。③望:夏历每月十五日。

1.作者在第④、⑤段中追忆了哪些童年趣事?请按先后顺序分别填写。

--捉知了--

----

2.从全文看,作者为什么要写世界各地美妙绝伦的月亮和朗润园的奇景?(从写法和目的两方面回答)

3.从第⑤段中摘抄与第⑥段划线部分相照应的文字。

4.请你写写阅读这篇文章的心得。可以针对文章的内容、语言、写法进行评论,也可以写自己的感受或联想。字数在150字以内。

(二)实践运用

1.请仿照本文运用对比突出主题的写法写一则小短文。

2.推荐阅读《呐喊》

鲁迅有句名言: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消亡。《呐喊》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之作,是中国小说现代化的卓越开端。它开创了新现实主义,以“直面惨谈的人生正视淋漓的鲜血”的现实主义精神,深入的描写了社会的丑恶,罪恶和病根。

韩三其

[故乡 导学案设计(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2.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电功率复习导学案 篇二

一、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把握小说情节,理清作者思路。

2.品味语言,了解心理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

3.揣摩“心声”的深刻含义,探讨小说的现实意义。

二、重难点

1.整体感知,把握小说情节,理清作者思路。

2.品味语言,了解心理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

3.揣摩“心声”的深刻含义,探讨小说的现实意义。

三、知识链接

黄蓓佳,1955年生于江苏省如皋县,她1972年开始文学创作,并发表处女作《补考》。以后陆续在《钟山》、《文汇月刊》、《上海文学》、《安徽文学》、《收获》等刊物上发表中、短篇小说和儿童文学作品。已出版的作品有:《小船,小船》、《芦花飘飞的时候》、《请和我同行》、《遥远的地方有一片海》、《夜夜狂欢》等。

四、预习交流

1、给下列词中加粗字注音。

棱角( ) 纸捻子( ) 发窘( )

撇嘴( ) 祷告( ) 抽噎( )

2.、本篇小说,共换了几个场景?哪位同学能结合场景把主要情节讲一下?

3、请用一句话概括每个场景所发生的事情。

4、本文中,主要刻画的人物是谁?(李京京),用了哪些描写手法?从文中找出来,并说说它的作用。

五、展示提升

六、当堂测评

1、李京京的心声是什么?

2、京京是个怎样的小孩?

3、《心声》一文中的程老师,她在上公开课过程中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你怎样看待这位老师?

4、这篇小说触及了当前教育中的某种现象,你对这种现象有什么看法

七、课后反思

杜红伟

3.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电功率复习导学案 篇三

(一)基础达标

1.本文的作者是上海南江人,

家、家。早年留学法国,回国后致力于法国文学因素的翻译介绍,译著有部。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灰烬()扶掖()谀词()枘凿()腻味()羲皇()涕泗横流()气冲斗牛()

榫()舐犊()

3.将下列成语补充完整。

重()覆辙()然无累

自知之()惊心动()

4.下列词语中“契”的含义与其他两项不同的是()

A.相接相契B.金兰之契C.丹书铁契

5.请默写两句与“家书”有关的古诗句。

(1)

(2)

(二)初读感知

1.从信的内容看,这两封书信分别写于什么时候(什么样的情形下)?傅雷在信中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意思?

2.说说信中傅雷希望儿子成为怎样的一个人。同时可以看出,傅雷是一个什么样的父亲?

二、合作交流

(二)问题研究

1.联系两封信的思想含意,应怎样完整而深刻地理解文中“坚强”一词的内涵?

2.阅读这两封信,说说这种“父子成兄弟”的境界体现在哪里?试着满怀深情阅读这两封信。

(二)展示交流

心得随笔:

三、自主检测

阅读“孩子,你太幸福了,……即使孤独也不怕的了!”回答问题。

1.选段中父亲说的最重要的一句是什么?

2.傅聪面对成功是怎样表现的?(理解父亲的感慨之言)

3.儿子获得巨大成功,父亲在信中为何要大谈“坚强”?(从痛苦与成功都需要坚强谈起)

四、自助迁移

(一)课外链接

父母们的眼神

①街道上站着许多人,一律沉默,面孔和视线朝着统一方向,仿佛有所期待。我也朝那个方向看去,发现那是一所小学的校门。那么,这些肃立的人们是孩子们的家长了,临近放学的时候,他们在等待自己的孩子从那个校门口出现,一边亲自领回家。

②游泳池的栅栏外也站着许多人,他们透过栅栏朝里面凝望。游泳池里,一群孩子正在教练的指导下学游泳。不时可以听见某个家长从栅栏外朝着自己的孩子呼叫,给予一句鼓励或者一句警告。游泳课持续了一个小时,期间每个家长的视线始终执着地从众儿童中辨别着自己的孩子的身影。

③我不忍心看中国父母们的眼神,那里面饱含着关切和担忧,但缺少信任和智慧,是一种既复杂又空洞的眼神。这样的眼神仿佛恨不能长出两把铁钳,把孩子牢牢夹住。我不禁想,中国的孩子要成长为独立的人格,必须克服多么大的阻力啊。

④父母的眼神对于孩子的成长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打个不太确切的比方,即使是小动物,生长在昏暗的灯光下抑或在明朗的阳光下,也会造成截然不同的品性。对于孩子来说,父母的眼神正是最经常笼罩他们的一种光线,他们往往是感受世界的明暗和自己生命的强弱的看到欧美儿童身上的那一股小大人气概,每每忍俊不禁,觉得非常可怜。相比之下,中国的孩子便仿佛总也长不大,不论大小事都依赖父母,不肯自己动脑动手,不敢自己做主。当然,并非中国孩子的天性如此,这完全是后天教育的结果。遗憾的是,对于中国的大多数父母来说,这个不言而喻的道理尚有待启蒙。

⑤中国的父母们给孩子们提供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这的确已是全社会的一项刻不容缓的责任。但是,换一个角度看,正因为上述现象的存在,有眼光的父母在对自己孩子的安全保持必要的谨慎之同时,就跟应该特别注意培养他们的独立精神和刚毅性格,使他们将来有能力面对严峻环境的挑战。

1.用简洁的话说说本文的中心是什么。

2.读①②段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作者所列举的两种生活现象,并说说它们的作用。(每种生活现象概括不超过10个字)

作用:

3.仔细阅读文章,简要说说作者为什么不忍心看中国父母们的眼神。

4.天下父母对子女的爱都是一样的,唯一区别是是方式的不同,读文章第④段试概括两种不同的方式。

中国父母:

欧洲父母:

5.根据你对文章中心的理解,针对教育孩子这个问题你有怎样好的建议?(不少于30字)

(二)实践运用

1.试着就某一话题,跟父母进行一次朋友式的通信交流。

要求:运用正确的书信格式,字数在300字左右

2.理解并积累下列语句。

①心中的苦闷不在家信中发泄,又哪里去发泄呢?孩子不向父母诉苦向谁诉呢?我们不来安慰你,又该谁来安慰你呢?

②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惟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的解脱。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就好了。

③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我们只求心理相当平衡,不至于受伤而已。

④一个人惟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才不至于被回忆侵蚀。我相信你逐渐会学会这一套,越来越坚强的。

3.《诫子书》是诸葛亮54岁临终前写给8岁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品读此文,体会为人父者的爱子之情,积累喜欢的句子。

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①,静以修身②,俭以养德,非淡泊③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④。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⑤,非志无以成学。淫漫⑥则不能励精⑦,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⑧,意⑨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⑩,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注】

①行:操行。

②修身:个人的品德修养。

③淡泊:清静寡欲,没有奢望。

④致远:达到远大的目标。

⑤广才:增长才干。

⑥淫漫:荒淫,怠惰。

⑦励精:振奋精神。

⑧驰:消失、逝去。

⑨意:意志。

⑩接世:合于世用,为社会所用。

4.课外阅读推荐:

《傅雷家书》

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朵夫》

三名人传《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

韩三其

4.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电功率复习导学案 篇四

【学习目标】

(1)通过对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进行受力分析,结合它们所处的状态认识什么叫平衡力

(2)通过讨论生活实例和实验探究,了解二力平衡的条件

(3)知道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力与运动的关系

【知识梳理】

一、力与运动

1.牛顿第一定律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作用时,总保持________________运动状态或_______状态,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通常又叫做________定律。

2.惯性

(1)物体具有保持________________运动状态或________状态的性质,叫做物体的惯性。

(2)惯性是一切物体的固有属性,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________有关,而与其它无关。

3.力与运动的关系

(1)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物体的________大小或________发生改变,只要其中有一个发生改变,我们就认为其运动状态发生改变了。

(2)物体在非平衡力作用下它的________________要发生改变。所以,力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二、二力平衡

1.平衡状态分两种:一是物体处于(保持)________状态;二是物体做_____________运动。

2.物体在几个力的作用下,如果处于平衡状态,则这几个力称为__________。当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就称作__________平衡。

3.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作用在上的两个力,大小______、方向______,且在同一条________上。(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保持________________运动或_____________状态。

5.一对平衡力和一对相互作用力是两个不同概念的力,它们的相同点是:都满足__________相等,_________相反,作用在________直线上,不同点是:一对平衡力是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而一对相互作用力是作用在________物体上的。

三、摩擦力:

1.定义: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就叫摩擦力。

2.分类:

3.摩擦力的方向: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_______________相反,有时起____作用,有时起____作用。

4.静摩擦力大小应通过受力分析,结合___________求得

5.在相同条件(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下,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_____。

6.滑动摩擦力:

⑴测量原理:二力平衡条件

⑵测量方法:把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使木块匀速运动,读出这时的拉力就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⑶ 结论: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_____________________;压力相同时,__________________。该研究采用了____________。由前两结论可概括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实验还可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大小、运动速度大小等无关。

7.应用:

⑴理论上增大摩擦力的方法有:增大压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理论上减小摩擦的方法有:减小压力、_________________、变滑动为滚动(滚动轴承)、___________________(加润滑油、气垫、磁悬浮)。

【复习探究】

问题1: 理解牛顿第一定律

【例3】用绳子拉小车在光滑水平面上运动,当绳子突然断裂后,小车的运动速度将()

A.变小 B.不发生变化 C.变大 D.立即变为零

闯关点拨 在光滑水平面上为理想情况:小车不受摩擦力的作用,当绳子突然断裂后,沿小车运动方向没有外力的作用,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小车将保持绳子断裂这一瞬间的运动状态不变。

【例4】如图所示,木块放在表面光滑的小车上并随小车一起沿桌面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小车遇障碍物而突然停止运动时,车上的木块将()

A.立即停下来 B.立即向前倒下

C.立即向后倒下 D.仍继续向左作匀速直线运动

闯关点拨(1)注意“光滑” 两字.

(2)原来运动的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举一反三】 质量分别为M和m的两个物体A和B(M>m)将它们分别放在水平且光滑的很长的车板上,如图所示,车以速度v向右运动,当车突然停止运动时,则()

A B

A.两物块都立即静止

B.B物块运动得快,A物块运动得慢,B将撞上A

C.B物块运动得慢,A物块运动得快,两物块间距离加大

D.两物块都以原来的速度v水平向右运动,它们之间距离保持不变

问题3: 对惯性的认识和理解,并会解释惯性现象

【例5】(09江苏镇江)下图为小华拉着放有一盛水器具的小车在水平桌面上运动的瞬间所发生的现象,对此现象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图甲、乙所示的现象都是在小车突然停止时发生

B.图甲、乙所示的现象都是在小车突然启动时发生

C.图甲所示的现象是在小车突然停止或在运动中突然加速时发生

D.图乙所示的现象是在小车突然停止或在运动中突然减速时发生

问题4:正确理解运动和力的关系

【例6】(08江苏连云港)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一轮船从长江驶入海洋,轮船所受的浮力增大

B.如果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它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C.静止的物体,如果受到推力的作用,它的运动状态一定发生改变

D.高速公路上之所以对汽车有最大限速,原因是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举一反三】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受力才会运动 B.力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C.停止用力,运动的物体就会停止

D.力是使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原因

闯关点拨 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必须明确力和物体的运动无关,力只与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有关。

问题2:会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判断二力是否平衡

【例1】一个物体同时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这两个力的三要素完全相同,那么这两个力()

A.一定是平衡力 B.可能是平衡力

C.一定不是平衡力 D.无法判断

闯关点拨 当两个力的三要素完全相同,则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同、两力的作用线重合,显然方向相同的两个力不可能成为平衡力,所以本题中两个力一定不是平衡力.

【例2】某同学静立在磅秤上,下列几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A.人的重力与磅砰对人的支承力 B.人对磅砰的压力与磅秤对人的支持力

C.磅秤的重力与磅秤对人的支承力 D.磅秤的重力与人的重力

闯关点拨 注意区分二力平衡与相互作用力的区别

问题3:会根据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判断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如图所示是小明 “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铜块和木块的大小和形状完全相同,实验时弹簧测力计拉着物体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1)比较(甲)、(乙)两图,可得到的结论是。

(2)图(乙)、(丙)中铜块和木块叠在一起的目的是使 相同。

(3)图(甲)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是 N。若物体不是做匀速运动,而是做加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读数 摩擦力;若物体做减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读数 摩擦力(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4)实验时,小明先在竖直方向上对弹簧测力计调零,然后用弹簧测力计拉着物体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测出的摩擦力 实际摩擦力(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5)实际操作时,手拉着弹簧测力计做匀速直线运动是比较难做到的,因而测力计的读数不一定等于摩擦力的大小。请你提出一个改进的方法,确保测力计的读数等于摩擦力的大小。

【课堂检测】

()1.(09·上海)挂在树上的苹果,静止时受到的一对平衡力是

A.苹果受到的重力和苹果对树的拉力 B.苹果受到的重力和树受到的重力

C.苹果对树的拉力和树对苹果的拉力 D.苹果受到的重力和树对苹果的拉力

()2.(09·宁夏)如图,灯泡处于静止状态。与灯泡所受的重力平衡的另一个力是

A.电线对天花板的拉力 B.天花板对电线的拉力

C.灯泡对电线的拉力 D.电线对灯泡的拉力

()3.(09·青岛)小雨同学通过绳子拉着一个石块,使石块在水平面上匀速转动。他想,若石块受到的力都消失了,石块将

A.立即停止运动 B.落到地面上 C.继续匀速转动 D.做匀速直线运动

()4.(09·十堰)自行车是一种常见的交通工具,骑自行车既环保又锻炼身体,当骑自行车向右拐弯时,有关其受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不受力 B.受非平衡力 C.受平衡力 D.无法确定

()5.(09.河北).下列有关运动和力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

A.击打排球时手感到疼,是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B.用习惯喝饮料时,嘴的“吸力”使饮料上升到口中

C.跳伞运动员匀速下落时,以伞为参照物,人是运动的D.人沿水平方向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没有推动,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

()6.(09·昆明)下面关于力和运动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受平衡力作用时,一定静止 B.物体运动方向改变时,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

C.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D.物体受平衡力作用,运动状态会改变

()7.(09.江苏)下列事例中,属于避免惯性带来危害的是

A.拍打刚晒过的被子,灰尘脱落

B.锤头松了,将锤柄在地面上撞击几下,锤头就紧套在锤柄上

C.汽车在行驶时要保持一定的车距

D.跳远时,助跑能使运动员跳得更远

()8.(09.湖南娄底)物理知识渗透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以下的安全警示语中涉及到惯性知识的是

A.输电铁塔下挂有“严禁攀爬” B.汽车的尾部标有“保持车距”

C.商场走廊过道标有“小心碰头” D.景区水池边立有“水深危险”

()9.(09.杭州)如右图所示,弹簧秤和细线的重力及一切摩擦不计,物重G= 1N,则弹簧秤A和B的示数分别为

A.1 N,0 B.0,1N

C.2N,1N D.1N,1N

10.(09.湖南益阳)一个重40N的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在10N的水平推力作用下静止不动,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 N;当推力为18N时,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摩擦力

为 N。

11.(09.赤峰)

如图所示,两个重为20N的相同物块A.B叠放在一起,受到10N的水平推力F1的作用,在水平地面上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此时B受到的阻力为 N。

12.(09·齐齐哈尔)京京同学手中握着一个圆柱形玻璃杯(杯重忽略不计),在空中静止,杯中装有重2 N的水,杯子受到的摩擦力是 N;当她喝掉一半水后用力握杯子,杯子仍在空中静止,此时杯子受到的摩擦力是 N。

()13.(09·包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投出去的铅球落地前,只受重力和推力的作用

B.两个力的三要素完全相同,这两个力一定是平衡力

C.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其运动状态保持不变

D.某物体从滑梯上滑下的过程中,其机械能减小,惯性增大

()14.以下安全提示中与摩擦力知识有关的是

A.请驾驶员系好安全带 B.雨天路滑,驾驶员小心行驶

C.天干物燥,注意防火 D.在火车站站台上候车的旅客请站在安全线以外

()15.下列实例中,为了增大摩擦的是

A.拉杆旅行箱底部装有轮子 B.鞋底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

C.向自行车的转轴处加润滑油 D.在气垫船底和水之间形成一层空气垫

3.下列事例中,能减小摩擦力的是()

A.运动鞋鞋底有花纹 B.行李箱下安装两个轮子

C.骑自行车刹车时用力捏闸 D.在冰冻路面上撒沙子

()6.以下事例中,属于有害摩擦的是

A.走路时鞋底与路面间的摩擦 B.机械运转时轴承与滚珠间的摩擦

C.拿东西时手与物品间的摩擦 D.写字时粉笔与黑板间的摩擦

()7.小明沿水平方向用力推地面上的桌子,但没有推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人推桌子的力小于桌子受到的摩擦力 B.人推桌子的力等于桌子受到的摩擦力

C.人推桌子的力和桌子的重力是平衡力 D.桌子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桌子的支持力是平衡力

【巩固提升】

1.(09.丽水)生活中许多看似不同的现象,往往有着内在的联系,蕴含着相同的科学知识。请以下列事例中的两个为一组,找出它们共同的科学知识:

① 汽车刹车后慢慢停下来 ② 用手把飞来的排球扣出去,手感到痛

③ 箭射出后,能在空中继续飞行 ④ 用力提起一桶水,感到手臂被向下拉

事 例

共同揭示的科学知识

例一

①和②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例二

()2

.(09·天津)秦动同学做物理小制作时,发现锤子的锤头与木柄之间松动了。他将锤子倒着举起,用木柄的一端撞击硬木凳,锤头就紧套在木柄上了,如图4所示。他利用的物理知识是

A.惯性 B.速度 C.压力 D.压强

()3.(09·广西贵港)我们知道,惯性是造成许多交通事故的原因。下列各项规则中,不是为了防止惯性早晨交通事故的是

A.转向时,机动车应减速慢行 B.车辆快速行驶时前后要保持车距

C.车辆要靠道路右侧行驶 D.小型客车的驾驶员和前排乘客必须系上安全带

()4.(09·龙岩)乘客之所以会在汽车突然刹车时向前倾倒,其原因是

A.汽车和乘客都没有惯性 B.乘客有惯性

C.汽车和乘客都有惯性 D.汽车有惯性

()5.如图所示,升降机以1m/s的速度匀速上升时,升降机对人的支持力为500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升降机静止在十楼时对人的支持力小于500N

B.升降机以1.5m/s速度匀速上升时对人的支持力大于500N

C.升降机以2m/s速度匀速下降时对人的支持力等于500N

D.升降机以1m/s速度匀速下降时对人的支持力小于500N

()6.(2009·湖南岳阳)下面四个汽车部件与惯性知识有关的是

A.后视镜 B.速度计 C. 安全带 D.消声器

7.(09·沈阳)滑板是一种时尚的运动项目。在水平地面上,将一只脚踏在滑板上,另一只脚向后蹬地,滑板就能向前运动,这是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_;此时若停止向后蹬地,由于__________滑板还会继续向前运动一段距离。

()8.(09·黄冈)篮球是大家喜欢的运动,有关篮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抛出去的球,上升时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B.拍球时手感到疼,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球出手后,继续运动,是受到了力的作用D.飞行中的球会落向地面是由于球具有惯性

()9.(08.山东烟台)惯性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利有弊,下面四种现象有弊的是

A.锤头松了,把锤柄在地面上撞击几下,锤头就紧紧的套在锤柄上

B.汽车刹车时,站在车内的人向前倾倒

C.往锅炉内添煤时,不用把铲子送进炉灶内,煤就随着铲子运动的方向进入灶内

D.拍打衣服可以去掉衣服上的尘土-

()10.一个物体同时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这两个力的三个要素完全相同,那么这两个力

A.肯定是平衡力 B.肯定不是平衡力 C.可能是平衡力 D.无法确定

()11.在草地上滚动的足球,越滚越慢,最后停下来,这是因为-

A.推力减小的缘故 B.球受到阻力的缘故

C.小球的惯性比推力小的缘故 D.小球的惯性越来越小

12.如图所示,有两个相同的物块A和B叠放在一起,受10N的水平推力的作用,在水平地面上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图a),那么物块B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__N,若将物块B取下与物块A并列,再让它们一起在水平地面上匀速前进(图b),那么需要的水平推力为___________N。

13.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活动中,主要是通过探究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来实现探究目的的。如图所示是可供选择的两种探究方案。

(1)图a的探究方案中研究对象是小卡片,图b的探究方案中研究对象是 ;

(2)小明选择了图a所示的探究方案。他将系于小卡片两对角的细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后,就在两线端挂上钩码。这是用于探究两个力的 和 对物体平衡的影响;

(3)探究活动中还要求要把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然后再松手。这样做的目的是用于探究不

在 上的两个力对物体平衡的影响。

(4)两个探究方案相比较,你认为哪个方案的探究过程对实验结论的影响小一些?为什么?

.

14.如图,人在一般情况下步行前进时,若鞋底与地面没有打滑,地面对鞋底的摩擦力方向是向(填“前”或“后”)。仔细观察发现鞋底的表面制成凹凸不平的花纹,这是采用

的方法来增大摩擦的。

15.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系”时,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

A.与物体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

B.与物体受到的压力大小有关

C.与物体运动速度有关D.与物体间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为了验证以上猜想是否正确,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了实验。实验中所用的木块完全相同,操作方法正确,实验过程及实验数据如右表所示。

(1)由第1和2次实验,可验证猜想__________是错误的。

(2)由第1和3次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____________ _______。

(3)由第1和4次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4)除第2和5次实验可以验证猜想D外,还有实验也可验证猜想D,请你写出两组,两组实验分别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只填实验次数)。

16.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活动中。

(1)在水平桌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向左拉动木块,使其作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所示。根据____________知识可知,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为_______N.

(2)小华将木块沿竖直方向截去一半后,测得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变为原来一半。他由此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随接触面积的减小而减小。你认为他的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

17.如图所示,同一水平桌面上放有长方体木块和铁块各一个。现想探究木块和铁块的下表面谁更粗糙,请你只利用一个量程满足实验要求的弹簧测力计,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你的猜想.写出实验的步骤和分析实验的结果。

课堂总结:

课后反思 我的收获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电功率复习导学案 篇五

【课标要求】

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及其丰富和发展,懂得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性,自觉践行中华民族精神,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考点梳理】

一、挺起民族脊梁

1、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有什么关系?解答:民族精神产生于,构成了民族文化的,体现了民族文化的。

2、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是什么?解答:中华民族精神是指以

为核心的,的伟大的民族精神。(注意: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而非

全部内容,它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补充:当前的时代精

神是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求真务实、奋勇争先的时代精神)

3、中华民族精神有什么重要性?(为什么要)解答:①民族精神

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撑,它对于

起着极其重要的引导作用;②中华民族精神是的精神纽带,是支撑的精神支出,是的精神动力。

二、培育民族精神

1、民族精神有什么特点?解答:民族精神不是凝固不变的,而是的,它要经历一个的过程。

2、民族精神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体现:①革命时期: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②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大庆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③改革开放以来:抗震救灾精神、北京奥运精神、载人

航天精神。

3、怎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总体)解答:①要结合时代和社

会发展的要求,不断对民族精神进行凝练和提升,使之具有崭新的内

容;②我们要努力成为民族精神的。

4、中学生能为弘扬民族精神做些什么?解答:①积极做民族精神的;②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高自

身素质,勇于创新;③继承中华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积极参加爱国

主义教育活动;④学习先进人物,从小立志报效祖国。

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

设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

7、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①思想道德建设②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8、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之间的关系:两者相辅相成、相

互促进。物质文明建设是基础,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物质条件;精神

文明建设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保障。【典例分析】

1、中宣部、教育部将每年的9月确定为“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过去现在和将来,我们都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这主要是因为()

A.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伟大民族B.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C.民族精神是中华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D.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2、2008年,中国艰难与成功并存。三次表彰大会,三种民族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北京奥运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的洗礼,挺立起中华民族的脊梁。这说明()A、民族精神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表现BC、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力量、在当代,需要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D、弘扬民族精神是当前国家的中心工作

3、回顾2008这个特殊的年份,重温感动我们的人和事;当冰雪灾害袭击时,无数人放弃与家人团聚,踏卧冰雪,辗转荒山野岭;当

6.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电功率复习导学案 篇六

课题 计算

案序 第 10单元第5 课时 时间

学习内容 教材第112-113页第2-4题,练习二十五第1-4题。

学习目标

1、知道一位数整除多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2、学会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3、能正确运用计算方法进行计算,提高计算能力。

4、联系生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培养应用数学的意识。

1、口答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你学会了什么?计算时要注意些什么?怎样验算?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你学会了些是什么?计算时要注意什么?怎样验算?

2、口算;说一说你是怎么口算的?

60×20 24×10 23×20 40×90

96÷4 213÷3 189÷9 420÷7

3、估算;说说你的估算方法。

79×30 14×39 35×19 61×80

79÷4 16÷5 83÷9 430÷7

交流合作

1、除法计算单元,你懂得了哪些知识?各举一个例子: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口算除法:

估算除法:

笔算除法:

除法的验算:

2、乘法计算单元,你懂得了哪些知识?各举一个例子:

两位数乘两位数

口算乘法:

估算乘法:

笔算乘法:

(不进位)

笔算乘法:

(进位)

展示提升 各小组展示自己的学习收获,其他小组交流补充,教师及时点拨。

反馈测评

巩固练习

1、完成答题卡(一):在下面的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 )×19 < 600 69 × ( )< 5600

2、完成练习二十五第2题。

商大于

50 商小于

50 积大于

5000 积小于

5000

528÷3 414÷9 64×82 37×75

504÷8 228÷6 45×92 74×79

3、做一做总复习第2题和第4题,说说怎样想的?

4、完成总复习第3题,说说你是怎么口算的:

30×50 80×60 20×90 60×30

14×50 11×80 80×30 20×13

拓展延伸

1、你认为怎样计算乘法和除法才会不出错误。

7.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电功率复习导学案 篇七

案序 第 10单元第6 课时 时间

学习内容 教材第114页第6题、练习二十五第6、7题。

学习目标

1、认识较大的时间单位年、月、日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2、复习年月日相关的知识,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间,会计算经过的时间。

3、明确时间的重要性,增强时间观念。

导学案

自主预习整理年、月、日的相关知识。

1、我们认识了较大的时间单位:年月日,学了24时计时法,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归纳:

年 12个月平年365天 闰年366天

月 大月:( )( )( )( )( )( )( )31天

小月:( )( )( )( ) 30天

二月:平年( )天 闰年( )天

日 1日=( )时

时 1时=( )分

分 1分=( )秒

3、做一做P114页第6题,说说怎样想的?

(1)、3年=( )个月 24个月=( )年

(2)、7月有( )天 15时是下午( )时

(3)、展览馆每天的开放时间是从8:30到16:30,一天共开放( )小时。

交流合作

1、说一说时间单位的知识。

2、议一议有关时间知识的要点。

3、你知道什么是24时计时法吗?介绍一下你的学习经验。

4、你会计算起止时间和经过的时间吗?怎么算?

展示提升 小组抢答:

1、一年中哪些月份是大月?小月?你会用什么方法记忆?

2、什么是平年?什么是闰年?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3、什么是普通计时法?什么是24时计时法?各有什么特点?举例说说。

反馈测评 1、完成课本练习二十五第6 题:

小华每天早上7时30分到校,11时50分放学回家。下午2时到校,16时放学回家。他全天在校多长时间?

(1)先求上午在校时间:

(2)再求下午在校时间:

(3)最后算出全天在校时间:

2、出示钟面:

(1)现在是几时几分?

(2)17:00开往长沙的火车现在开始检票了,还有多少分钟开车?

(3)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4)如果你耽误了时间,会怎样?由此,你体会到了什么?

拓展延伸

1、这节课我们复习了哪些知识?

8.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电功率复习导学案 篇八

一、学习目标

1、分析香菱学诗成功的原因

2、了解小说塑造人物的手法

3、学习香菱虚心好学、刻苦勤勉的求学精神,养成好学、善学、乐学、苦学的好习惯。

二、学法指导1.讨论法

2.自主、合作、探究。

三、预习过程

1、关于作者(熟记)

曹雪芹(约1724~1764),名露,字芹溪,又字芹圃,雪芹是他的号,属满洲正白旗。曹家从清代初年起到雪芹这一代止,是一个“百年望族”。康熙二年(1663)清王朝设江宁织造,这是一个财赋要职,其第一任就是雪芹的曾祖曹玺,此后父子兄弟相次继任,一共约60年。康熙帝非常信任曹氏父子,他在位期间五次南巡都以江宁织造署为行宫。到雍正初年,雪芹大约四岁的时候,其父曹撷因与宫廷斗争有牵连,被免去江宁织造;过了一年,又被抄家。待到乾隆继位。曹满面春女得赦宥,起用为内务府员外郎,家道稍稍复兴。到雪芹二十岁刚出头的时候,曹家再次遭三重大打击,从此这个“百年望族”就一败涂地了。

势败家亡之后,雪芹流落在北京西郊。住着破房子。他善画,只能靠卖画来维持终年吃粥的上活。乾隆二十八年(1763)秋冬之间。雪芹唯一的儿子病死,他因伤感太甚,于这年除夕那天病逝。《红楼梦》就是这期间写的——他只写了前八十回,后四十回是高鹗续写的。

2、《红楼梦》简介(了解)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中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它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要线索,描写了贾家荣、宁二府由盛而衰的过程,在充分揭露地主阶级贵族集团腐朽本质及其必然没落的历史命运的同时,也歌颂了这个阶级中具有叛逆精神的青年和某些奴隶的反抗行为。书中塑造了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晴雯、王熙风、袭人、香毛等一系列富有典型性格的艺术形象。全书规模宏大,结构严谨,不仅镜子般地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广阔的现实生活图景,而且广泛地涉及我国古代的文化常识如官制、仪礼、建筑学、医学、音乐、绘画等,有“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之称。

3、关于香菱(了解)

《红楼梦》第五回中,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翻看副册时,只见画着一株桂花。下面有一池沼,其中水涸泥干,莲枯藕败,后面书云: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这首判词说的就是今天这篇小说的主人公——香菱。

香菱是个苦命女子,原籍姑苏,出身乡宦家庭。她三岁被拐,长大后被呆霸王薛蟠买去做妾,受尽乏辱、折磨。后随薛家进京,一直住在荣府的梨香院。平日她要伺候薛蟠,难得有空。这一次因薛蟠外出经商,宝钗便把她带进了大观园给自己做伴,这使得香菱有机会接触大观园内许多富于才情的少女们,萌发了强烈的精神追求。特别是像林黛玉这样的才女,萌发了强烈的精神追求,本文就是从香菱刻苦学诗写起的。后来正妻金桂一来,她的命运更为不堪,很快便被折磨死了。

4、基本字词(掌握)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腻烦()

颦儿()

缚住()

抠土()

画缯()

沁芳亭()(2)、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语。

A、不过是起承转合,当中承转是两副对子。

起承转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这正是地灵人杰,老天生人再不虚赋情性的。

地灵人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只见香菱兴兴头头的又往黛玉那边去了。

兴兴头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合作交流(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解答,学会解题方法,把握文章内容)1请概括香菱学诗的过程。○ 2香菱学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

3黛玉给香菱指点学诗门径时谈到了哪些问题?黛玉的教学方式有何特点? ○4香菱是一个怎样的女子?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5你对香菱的三首咏月诗怎么评价? ○

6、拓展延伸(举一反三,培养迁移能力)1有人说:《红楼梦》是一曲女性的赞歌,也是一曲女性的悲歌。课下阅读《红楼梦》,以○《我看……(林黛玉、薛宝钗等)》为题,为你喜欢的一个女性人物写一篇文章。2根据《香菱判词》,试对香菱的一生做评析 ○香菱判词:

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丛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

四、问题征集:

1、基础知识:

2、文学常识

3、语言特色

4、写作手法

9.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电功率复习导学案 篇九

第二章度量衡

一、长度(一)什么是长度:长度是一维空间的度量。

(二)长度常用单位:公里(km)、米(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um)

二、面积(一)什么是面积

面积,就是物体所占平面的大小。对立体物体的表面的多少的测量一般称表面积。

(二)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毫米、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平方千米

三、体积和容积(一)什么是体积、容积体积就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

容积是指箱子、油桶、仓库等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通常叫做它们的容积。

(二)常用单位

1、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2、容积单位:升、毫升

四、质量(一)什么是质量:质量是指表示表示物体有多重。

(二)常用单位:吨(t)、千克(kg)、克(g)

五、时间(一)什么是时间:是指有起点和终点的一段时间。

(二)常用单位:世纪、年、月、日、时、分、秒。

六、货币(一)什么是货币

货币是充当一切商品的等价物的特殊商品。货币是价值的一般代表,可以购买任何别的商品。

(二)常用单位:元、角、分

七、同一类计量单位之间的换算

1、名数:在数的后面附有计量单位的数叫做名数。如:3厘米,50千克,2.5小时等都是名数。

(1)单名数:只带有一个计量单位的名数叫做单名数。如:8.7吨,17.3升等都是单名数。

(2)复名数:带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同类计量单位的名数叫做复名数。

如1元5角;6平方米8平方分米;9小时30分39秒等都是复名数。

2、转换

(1)高级单位→低级单位的方法:高级单位的数×进率

(2)低级单位→高级单位的方法:低级单位的数÷进率

第三章代数初步知识

一、用字母表示数

1、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

用字母表示数,可以把数量关系简明的表达出来,同时也可以表示运算的结果。

2、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运算定律和性质、几何形体的计算公式

3、用字母表示数的写法

(1)数字和字母、字母和字母相乘时,乘号可以记作“.”,或者省略不写,数字要写在字母的前面。

(2)当“1”与任何字母相乘时,“1”省略不写。

(3)在一个问题中,同一个字母表示同一个量,不同的量用不同的字母表示。

(4)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问题的答案时,除数一般写成分母,如果式子中有加号或者减号,要先用括号把含字母的式子括起来,再在括号后面写上单位的名称。

4、将数值代入式子求值

(1)把具体的数代入式子求值时,要注意书写格式:先写出字母等于几,然后写出原式,再把数代入式子求值。字母表示的是数,后面不写单位名称。

(2)同一个式子,式子中所含字母取不同的数值,那么所求出的式子的值也不相同。

二、简易方程

1、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1)方程是等式,又含有未知数,两者缺一不可。

(2)方程和算术式不同。算术式是一个式子,它由运算符号和已知数组成,它表示未知数。方程是一个等式,在方程里的未知数可以参加运算,并且只有当未知数为特定的数值时,方程才成立。

2、方程的解: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三、解方程:

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四、列方程解应用题

1、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意义:用方程式去解答应用题求得应用题的未知量的方法。

2、列方程解答应用题的步骤:

(1)弄清题意,确定未知数并用x表示;(2)找出题中的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

(3)列方程,解方程;(4)检查或验算,写出答案。

3、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

(1)综合法:先把应用题中已知数(量)和所设未知数(量)列成有关的代数式,再找出它们之间的等量关系,进而列出方程。这是从部分到整体的一种思维过程,其思考方向是从已知到未知。

(2)分析法:先找出等量关系,再根据具体建立等量关系的需要,把应用题中已知数(量)和所设的未知数(量)列成有关的代数式进而列出方程。这是从整体到部分的一种思维过程,

其思考方向是从未知到已知。

五、比和比例

1、比的意义和性质

(1)比的意义: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是比号,读作“比”。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同除法比较,比的前项相当于被除数,后项相当于除数,比值相当于商。

比值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表示,有时也可能是整数。比的后项不能是零。

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可知比的前项相当于分子,后项相当于分母,比值相当于分数值。

(2)比的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上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这叫做比的基本性质。

(3)求比值和化简比求比值的方法:用比的前项除以后项,它的结果是一个数值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或分数。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可以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它的结果必须是一个最简比,

即前、后项是互质的数。

(4)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要求会求比例尺:已知图上距离和比例尺求实际距离;

已知实际距离和比例尺求图上距离。

线段比例尺:在图上附有一条注有数目的线段,用来表示和地面上相对应的实际距离。

(5)按比例分配:在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常常需要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这种分配的方法通常叫做按比例分配。

方法:首先求出各部分占总量的几分之几,然后求出总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2、比例的意义和性质

(1)比例的意义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

两端的两项叫做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内项。

(2)比例的性质

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两个内向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3)解比例: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已知比例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这个数比例的另外一个未知项。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3、正比例和反比例

(1)成正比例的量: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他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用字母表示:y/x=k(一定)

(2)成反比例的量: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他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

用字母表示:x×y=k(一定)

第四章空间与图形

一、线和角1、线

(1)直线:直线没有端点;长度无限;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2)射线:射线只有一个端点;长度无限。

(3)线段:线段有两个端点,它是直线的一部分;长度有限;两点的连线中,线段为最短。

(4)平行线: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两条平行线之间的垂线长度都相等。

(5)垂线: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叫做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相交的点叫做垂足。

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线的长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

2、角(1)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个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边。

(2)角的分类

锐角:小于90°的角叫做锐角。直角:等于90°的角叫做直角。

钝角:大于90°而小于180°的角叫做钝角。

平角:角的两边成一条直线,这时所组成的角叫做平角。平角是180°。

周角:角的一边旋转一周,与另一边重合。周角是360°。

二、平面图形

1、长方形(1)特征:对边相等,4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有两条对称轴。

2、正方形(1)特征: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有4条对称轴。

3、三角形(1)特征: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内角和是180度。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三角形有三条高。

(3)分类a.按角分:锐角三角形:三个角都是锐角。钝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

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等腰三角形的两个锐角各为45度,它有一条对称轴。

b.按边分:不等边三角形:三条边长度不相等。

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边长度相等;两个底角相等;有一条对称轴。

等边三角形:三条边长度都相等;三个内角都是60度;有三条对称轴。

4、平行四边形(1)特征: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相对的边平行且相等。

对角相等,相邻的两个角的度数之和为180度。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

(5、梯形(1)特征: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中位线等于上下底和的一半。

等腰梯形有一条对称轴。

6、圆(1)圆的认识

①平面上的一种曲线图形。

②圆心:圆中心的一点叫做圆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

③半径: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一般用r表示。

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每条半径的长度都相等。

④直径: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一般用d表示。

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直径,所有的直径都相等。

⑤同一个圆里,直径等于两个半径的长度,即d=2r。

⑥圆的大小由半径决定;⑦圆的位置由圆心决定。⑧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2)圆的画法:把圆规的两脚分开,定好两脚间的距离(即半径);

把有针尖的一只脚固定在一点(即圆心)上;

把装有铅笔尖的一只脚旋转一周,就画出一个圆。

(3)圆周长;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叫做圆的周长。把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叫做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

(计算时π=3.14)

(4)圆的面积:圆所占平面的大小叫做圆的面积。

7、扇形(1)扇形的认识:

①一条弧和经过这条弧两端的两条半径所围成的图形叫做扇形。

②圆上AB两点之间的部分叫做弧,读作“弧AB”。

③顶点在圆心的角叫做圆心角。

④在同一个圆中,扇形的大小与这个扇形的圆心角的大小有关。

⑤扇形有一条对称轴。(2)计算公式:s=nπr2/360

8、环形(1)特征:由两个半径不相等的同心圆相减而成,有无数条对称轴。

(2)计算公式:s=π(R2-r2)

9、轴对称图形

(1)特征: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等腰梯形有1条对称轴,扇形有1条对称轴。长方形有2条对称轴。等腰三角形有2条对称轴,

等三角形有3条对称轴。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菱形有4条对称轴,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三、立体图形

(一)长方体1、特征:六个面都是长方形(有时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相对的面面积相等,12条棱相对的4条棱长度相等。有8个顶点。

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宽、高。

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棱。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

把长方体放在桌面上,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长方体或者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二)正方体1、特征:①六个面都是正方形;②六个面的面积相等;③12条棱,棱长都相等;

④有8个顶点;⑤正方体可以看作特殊的长方体。

(三)圆柱圆柱的认识:圆柱的上下两个面叫做底面。圆柱有一个曲面叫做侧面。

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

(四)圆锥1、圆锥的认识:圆锥的底面是个圆,圆锥的侧面是个曲面。

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是圆锥的高。把圆锥的侧面展开得到一个扇形。

2、测量圆锥的高:先把圆锥的底面放平,用一块平板水平地放在圆锥的顶点上面,竖直地量出平板和底面之间的距离。

(五)球球的表面是一个曲面,这个曲面叫做球面。球和圆类似,也有一个球心,用O表示。

从球心到球面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球的半径,用r表示,每条半径都相等。

通过球心并且两端都在球面上的线段,叫做球的直径,用d表示,每条直径都相等。

直径的长度等于半径的2倍,即d=2r。

(六)图形与方位1、图形的变换

(1)平移: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平移。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

(2)旋转: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一定点沿某个方向转动一个角度,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旋转。旋转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

(3)对称:两个图形,如果沿着某一条直线对折后,它们能完全重合,那么这两个图形成轴对称;

(4)轴对称图形:如果某一个图形沿着某条直线对折后能完全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2、观察物体: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大部分立体图形不是对称的,从各个角度看到的形状也是不同的。要用平面图形表示出立体图形的形状,就需要从各个不同的方向去观察物体。

3、确定方位

(1)方向:东、西、南、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上、下、左、右、前、后。

(2)位置:人或物体在空间的位置以及人与人、人与物体、物体与物体在空间的位置关系,一般可以用第几个加以说明,也可以利用直角坐标系把平面上的点与数对应起来,以确定平面上点的位置。

第五章简单的统计

统计表:把统计数据填写在一定格式的表格内,用来反映情况、说明问题,这样的表格就叫做统计表。

组成部分:一般分为表格外和表格内两部分。表格外部分包括标的名称,单位说明和制表日期;表格内部包括表头、横标目、纵标目和数据四个方面。

种类

1、单式统计表:只含有一个项目的统计表。

2、复式统计表: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统计项目的统计表。

3、百分数统计表:不仅表明各统计项目的具体数量,而且表明比较量相当于标准量的百分比的统计表。

(四)制作步骤

1、搜集数据:

2、整理数据:要根据制表的目的和统计的内容,对数据进行分类。

3、设计草表:要根据统计的目的和内容设计分栏格内容、分栏格画法,规定横栏、竖栏各需几格,每格长度。

4、正式制表:把核对过的数据填入表中,并根据制表要求,用简单、明确的语言写上统计表的名称和制表日期。

二、统计图

(一)意义:用点线面积等来表示相关的量之间的数量关系的图形叫做统计图。

(二)分类: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

1、条形统计图: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画成长短不同的直条,然后把这些直线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

A、优点:很容易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

B、注意:画条形统计图时,直条的宽窄必须相同。

取一个单位长度表示数量的多少要根据具体情况而确定;

复式条形统计图中表示不同项目的直条,要用不同的线条或颜色区别开,

并在制图日期下面注明图例。

C、制作条形统计图的一般步骤:

(1)根据图纸的大小,画出两条互相垂直的射线。

(2)在水平射线上,适当分配条形的位置,确定直线的宽度和间隔。

(3)在与水平射线垂直的深线上根据数据大小的具体情况,确定单位长度表示多少。

(4)按照数据的大小画出长短不同的直条,并注明数量。

2、折线统计图: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

A、优点:不但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清楚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B、注意:折线统计图的横轴表示不同的年份、月份等时间时,不同时间之间的距离要根据年份或月份的间隔来确定。

C、制作折线统计图的一般步骤:

(1)根据图纸的大小,画出两条互相垂直的射线。

(2)在水平射线上,适当分配折线的位置,确定直线的宽度和间隔。

(3)在与水平射线垂直的深线上根据数据大小的具体情况,确定单位长度表示多少。

(4)按照数据的大小描出各点,再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并注明数量。

3、扇形统计图:用整个圆的面积表示总数,用扇形面积表示各部分所占总数的百分数。

A、优点:很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同总数之间的关系。

B、制扇形统计图的一般步骤:

(1)先算出各部分数量占总量的百分之几。

(2)再算出表示各部分数量的扇形的圆心角度数。

(3)取适当的半径画一个圆,并按照上面算出的圆心角的度数,在圆里画出各个扇形。

(4)在每个扇形中标明所表示的各部分数量名称和所占的百分数,并用不同颜色或条纹把各个扇形区别开。

(三)可能性

1、可能性: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会发生的事件,是“一定”会发生的事件;

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发生的事件,是“不可能”发生的事件;

在某种情况下会发生,而在其他情况下不会发生的事件,是“可能”会发生的事件;

2、可能性的大小:在可能发生的事件中,如果出现该事件的情况较多,我们就说该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较大;如果出现该事件的情况较少,我们就说该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较小。

3、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10.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电功率复习导学案 篇十

【课标要求】

1、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国家的长期稳定和繁荣昌盛要靠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

2、掌握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和新型民族关系;

3、了解我国的民族政策和对台方针;

4、懂得维护民族团结、促进国家统一的重要性并学会以实际行动维护民族团结、促进国家统一。

【考点梳理】

一、多民族的国家

1、我国的民族国情:我国是一个由个民族(少数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国家,形成了的分布状况。各民族血脉相连,形成了一个的整体。各民族在长期生活中形成了的民族文化。各民族相互影响,彼此团结,互相帮助,谁也离不开谁,共同促进了。

二、促进民族团结

1、。

2、我国形成了什么样的新型民族关系?解答:。

3、是处理民族关系最基本的要求,各民族都享,享有相同的 承担相同的。

4、怎样实现民族平等?解答:需要加强 增强对各民族的了解;②要尊重各民族的、、。(做到三个尊重)

5、为什么要维护民族团结(重要性)?解答:①民族团结符合 是是的重要保证。

6、我国针对民族地区的政策由哪些?解答:①基本政治制度(拥

有一定自治权,但不是高度自治)是,它体现了作主、管理本民族内部的事务,又保证了国家的集中统一领导,巩固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②具体政策:西部大开发战略、少数民族地区扶持政策。③具体措施:西气东输、西电东送、西部大开发。

三、维护国家统一

1、为什么要维护国家统一(重要性)?解答:①是;②是,符合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③是每个公民的。

2、。

3、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政治基础(解决台湾问题的政治基础)是什么?解答:坚持原则。

4、目前实现祖国统一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有哪些?解答:有利:①海峡两岸同祖同根血肉相连,实现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②近年来两岸关系逐渐回暖,各种交流日益密切;③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影响力不断提高。(所以我们对祖国统一充满信心)不利:①台湾少数独立分子妄图制造台独,分裂祖国;②某些不愿看到中国强大的敌对势力干涉中国内政。【典礼分析】

1、2987名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少数民族代表411名,占代表总数的13.76%,全国房55个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代表。这表明()

A、民族区域资质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B、我国各民族都可以直接管理国家C、我国各民族享有平等的政治权利D、我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

2、下列有利于各族人民团结的有()

A、西部大开发B、国家拨出专款对西藏大昭寺进行维修 C、实施援疆、援藏工程D、开展台海两岸经贸交流3、2008年15月5日,两岸海运直航、空运直航、直接通邮,实现了“三通”。这表明()

A、这必将进一步推动海峡两岸的繁荣和发展B、海峡两岸之间不再有任何分歧C、实现祖国的统一大业,是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D、海内外中华儿女紧密团结,共同奋斗,两岸统一就一定能够实现

4、新疆、西藏等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原因有哪些?(说明了什么?)

5、我国政府应该怎样努力促进民族团结/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6、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 中学生应该怎样做?

7、:2008年3月14日,拉萨市区发生了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区有13名无辜群众死亡。主要是烧死、砍死或窒息死亡。25日23时,已有280多名参与打砸抢烧事件的不法分子向公安机关投案自首。

上一篇:超级会员系统运作方案介绍下一篇:迎峰度夏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