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研课磨课活动简报

2024-11-21

英语研课磨课活动简报(精选3篇)

1.英语研课磨课活动简报 篇一

对于圆的认识这节课,执教教师毕绍琼老师通过画圆、研究圆心、研究半径、研究直径等几个环节,向听课老师和同学展示了一节严谨、高效的数学课。

陶厂中心学校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技能展评活动,共有8位老师参加了此次活动。他们精心准备的说课和无生上课的环节,得到了在座评委的肯定。

陶厂中心学校的特色教研活动 ——王芮老师执教的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

陶厂中心学校的特色教研活动 ——唐仁才老师执教的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

2016年10月28日(星期五)上午在校本部举行陶厂中心学校“国培计划(2016)”送教下乡研课磨课特色教研活动。本次活动主要是探索课堂教学中不同教学方式的有效性,让不同的教学方式更加有机融合,从而构成教师自己教学的个性体系。

2.送教、研课磨课促成长 篇二

阳春三月,我有幸参加小学数学送教下乡听课活动。在短短的一天时间里,我观摩了3节同课异构的示范课,听了3名名师的精彩讲课,使我更深刻地感受到自身的不足。

第一节《折线统计图》一课中,充分地让我感受到了这一点。丁香老师不是纯粹地让学生玩,而是在玩中思,在玩中学,不断掌握着新知。老师设计的也不是单一的,而是分成了几个层次,有梯度,先让给学生讲故事激发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探究新知,由易到难,最后用有层次的习题来检验学生理解和把握新知的效果,层层递进。鼓励学生个性化地学习数学知识,提倡解决问题的多样化,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让整个数学课堂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听了张琼老师《折线统计图》这一课对我的帮助更大,使我对于图形的课型讲解有了一个新的认识。教师不断地设计让学生猜想验证总结环节,让学生真正意义做到了自己是学习的主体,自己可以主动通过探索发现规律,体会只是生成,另一方面把抽象的数学学习与具体的操作有效地连接起来,是学生有效的数学学习和生活数学思想的渗透。通过一系列的数学思考过程,呈现在大家面前的是教师以其别样的智慧激活着学生灵动的思考,教师所追求的“引导学生进入真正的思考的创造境界。”这种创新的、富有生命活力的课堂正是我们需要学习的。

对于方琼老师讲的《折线统计图》这一节的讲解,我感受最大的是这位老师能从文本出发,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和分析能力,对问题的分析很透彻,会抓关键句、关键词,对我对学生有关应用题的讲解有帮助。

3.“研课磨课”同课异构教学反思 篇三

五大连池市龙镇学校 马力勇

本单元的五篇课文都是以人与自然环境为主题,都是科学文艺作品,以不同题材,从不同角度,表达人们对生存环境的忧虑与思考。本节课进行单元教学,主要以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主题为教学目标。在教学中从内容入手,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进行学习。学习中学生能够基本感知课文的内容,对主题的归纳也较为准确,但由于时间的关系还缺少其他的方式指导与练习,如文体的把握,字词的积累,语句的赏析等。

具体的问题有:

1、教学手段单一,缺少情境的导入,要让学生入境,好的情境设计是必不可少的,这样从一开始就能让学生走进课文,学生的学习兴趣额没有得到充分的调动,课堂气氛不够活跃。学生探究兴趣不浓,缺少激情,语文课缺少了应有的语文味,好像变成了政治课,为今后本课的教学留下隐患。

2、教学内容单一,学生感知了作者在文中流露的生态意识、环保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领会了文章主旨。但对字词的积累,语句的赏析,文体的把握方面做得都不够充分。对文章的写作顺序也应有所提及,好为本单元的写作做好铺垫。

3、教学方法单一,三篇文章的分析思路都是由内容到主题,结合课文内容,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我以“问题”的形式进行教学活动,课堂是以问题的形式层层推进式,但存在着这样的缺点,学生心思是在揣摩老师的用意,欲言又止,举棋不定;或断章取义,课堂里所激起的只是“微波”和“涟漪”而已。有时甚至是“石沉大海”,生硬而缺乏生机。

上一篇:通风科长安全生产责任制下一篇:月份最新入党思想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