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雨寄北课件免费

2024-08-30

夜雨寄北课件免费(精选12篇)

1.夜雨寄北课件免费 篇一

夜雨寄北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诗歌。

过程与方法:了解李商隐的生平,理解诗歌的意境和诗人的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热爱古诗的情感,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教学重点、难点:深入感悟诗人当时的离愁和对妻子的思念。

学情分析:初一的学生,能理解“写景抒情”这一知识点,学会如何学习诗歌。

教学方法及学法指导:讲授法、小组讨论法

一、导入

中国被称为是的国度,在这里不仅留下的诗篇浩如烟海,而且名家辈出。其中有两位诗人被称为“小李杜”,他们就是李商隐和杜牧。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李商隐的一首诗《夜雨寄北》。

二、知识积累 1.作者简介

师:关于作者哪位同学为我们介绍一下?

总结:李商隐(约813—约858),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唐代诗人。

师:了解了作者,接下来咱们进入朗读环节。2.朗读

师:首先老师为大家做示范朗读,注意听老师朗读的读音、节奏。师:老师朗读完了,谁来说说这首诗应该注意哪几个易错字词? 生:涨 剪

师:朗读诗歌,不仅要读准字音,而且要读出节奏,谁来说说这首诗是什么节奏?

生:二二三拍节奏。

师:掌握了易错字词和节奏,接下来大家自由朗读3—4遍,要求声音洪亮,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师:大家朗读得都很认真,谁来为大家示范朗读这首诗?

师:现在咱们进行男女朗读比赛,看哪一组朗读更流利,声音更洪亮。男生发扬一下绅士风度,女生优先。

„„

师:相比之下,男生声音洪亮,略胜一筹。女生也不用灰心,请继续加油。

师:熟读了这首诗歌,请大家结合课下注释,试着理解全诗的意思,勾画自己不理解的地方。要求每四人一小组,合作完成。3.疏通诗意

师:各小组讨论得都很热烈,哪一小组有问题请举手示意。师:在此强调以下字词:

涨:涨满 秋池:秋天的池塘 何当:什么时候能够 却:再 话:叙说

三、整体感知

师:疏通了文意,接下来咱们再深入地学习这首诗歌,首先看题目,说说你从诗歌的题目中知道了哪些信息。

总结:时间、环境、事件 师:那这首诗歌描写了哪两个场景?

生:一个是现实的场景,一个是想象的场景。

师:哪几句描写的是现实的场景,哪几句描写的是想象的场景?

生:现实场景: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想象场景: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师:闭眼想象一下,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接下来找两位同学,用自己的语言为我们描述一下这两种场景。

四、重点探究

师:我们整体感知了这首诗,接下来请大家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全诗,想一想,你从诗歌中读出了哪些情感?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来?

总结:

两个“期”先停顿后转折,一问一答,一扬一抑,思念亲人、欲归不得的愁苦跃然纸上。

“涨”,深夜里,秋雨绵绵,把池水都涨满了。诗人抓住了这一精细而又富于生活实感的画面,调动读者的想象,似乎秋池涨的不是秋水,而是诗人难以解脱的思念之苦。正如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这两句诗是作者对未来团聚时的幸福想象,诗人心中充满了思念,但思念只能寄托给将来,等到有一天,返回故乡,和亲人在窗下窃窃私语,整夜难眠,倾诉对对方的思念。

师:通过以上同学的展示,我们可以看出这首诗通过描写现实场景和想象场景,表达了作者对妻子的思念之情。

五、总结评价

思念亲人是中国文学的主题之一,它不仅丰富了我们的文学世界,也丰富了我们的情感世界。希望每位同学莫让思念仅仅停留在脑海之中,无论身在何方,请多给亲人送一份温暖,道一声祝福。

六、板书

现实场景

(思念)想象场景

七、课后反思

本课的设计思想,是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歌,理解诗歌的意境和诗人的情感,培养学生热爱古诗的情感,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这首诗的难点是通过词句来分析作者对亲人的思念之情。让学生通过赏析词句是学习古诗,把握作者情感的一个有效的途径。

2.夜雨寄北课件免费 篇二

1《夜雨寄北》原文及其英译文

1.1 对《夜雨寄北》的解读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夜雨寄北》是一首抒情诗, 全诗意蕴浑厚, 笔法含蓄。诗中第一、二句:“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作者借“君问”为由, 巧设“问答”, 突出一个“归”字, 把诗人内心苦闷、归心似箭的心情揭示得淋漓尽致。第三、四句:“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诗人借用独特的视点“今宵—他日—今宵;巴山—西窗—巴山”, 使这两句诗在时空上反复对照, 以未来的美好来填补现实的惆怅、相思。

1.2《夜雨寄北》中的“未定点”分析

《夜雨寄北》一诗笔法含蓄, 意蕴浑厚。通读全诗, 我们不难发现这首诗歌的文本中存在诸多“未定点”。首先, 从诗题来看:“夜雨寄北”在辞书中有两种不同的解释, 一说是此诗是寄往北方的妻子, 另一说是写给北方一友人的。其次, 从作品的内容来看:第一、二句的“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君问”也可理解为是“实问”, 即“你问”, 也可以理解为“虚问”, 即“自问”, 而非“你问”。“君”所指何人?两个“巴山夜雨”各指什么, 是实景, 还是虚景[4]?

1.3《夜雨寄北》的四种英译文

《夜雨寄北》有多种英译文, Herbert A.Giles、Witter Bynner、许渊冲、张廷琛和魏博思、孙大雨等中外著名翻译家都对这首诗歌进行了翻译。该文所对比的四种译文, 即Herbert A.Giles译文 (以下简称Giles译) 、Witter Bynner译文 (以下简称Bynner译) 、许渊冲译文 (以下简称许译) 、张廷琛、魏博思译文 (以下简称张译) 。以上这四种译作能在内容上忠实于原文, 语言风格符合诗歌的特点, 较好地再现了诗歌原文的“时空视点”和“意象”。

2“译者主体性”在各译文中的彰显

对于“译者主体性”, 翻译界的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了研究。许钧认为翻译是一个“作者、译者与读者之间的积极对话, 而译者处于这个活动最中心的位置”[1]。查明建、田雨在《论译者主体性》一文中给“译者主体性”作了如下界定:“译者主体性是指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 为实现翻译目的而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的主观能动性, 其基本特征是翻译主体自觉的文化意识、人文品格和文化、审美创造性”[2]。由此可见, “译者主体性”贯穿于翻译活动的全过程,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原作品的理解能力, 二是翻译时的再创作能力。接下来的内容, 笔者将探讨译者在诗题翻译、再现原诗“时空视点”以及处理原诗“意象”等翻译过程中是如何彰显“译者主体性”。

2.1“译者主体性”在诗题翻译上的体现

上文已说到, 诗题“夜雨寄北”在辞书中有两种不同的解释, 对照四种英译文, 我们看到, 许译认为此诗是写给北方的妻子, Bynner译认为是写给北方一友人, Giles译和张译则对这一信息则取了模糊化处理。四种英译文在表层语义上的主要差别就是:诗人所“寄”何人, 译文所存在的差异体现在译者对于诗中“共剪西窗烛”的不同理解。“共剪西窗烛”是一个典型的文化意象, 指夫妻在西窗之下秉烛夜谈。按此解释, 该诗所“寄”之人应是远在北方的妻子而不是友人。许译对标题采取了阐释式补译, 在构建连贯的语篇的同时, 准确地传达了原文的信息。从忠实于原文这一原则来讲, 许译要比其它三种译文更能体现译者对作品的理解、阐释的艺术再创造作用。

2.2“译者主体性”在再现原诗“时空视点”上的体现

《夜雨寄北》之所以会成为千古传诵的佳作, 原因之一就是李商隐在诗中采用独特的“时空视点”, “君问归期”和“未有期”在第一句诗中并置, 像电影中的蒙太奇一样, 让读者感觉“君”与诗人同时出现在这个特定的瞬间。第三、四句“今宵—他日—今宵;巴山—西窗—巴山”, 实现了时空的双重穿越, 情景交融, 虚实相生。四位译者对原作所存在的“时空视点”有着不同的理解, 并对之进行了不同的艺术处理, 产生了不同的译本。在Giles译中, 诗人的时空视点从此刻“You ask when I’m coming”回忆起那天晚上一起的雨“How the rain filled the pools on that night when we met” (过去的情景) 转移到将来某个晚上“when shall we...”, 再回到过去“recall the glad hours of that evening of rain” (重忆那天晚上的雨) 。原文中时间跨度为“现在—将来—回忆现在”, 而在译文中却处理成“过去—将来—回忆过去”, 译文明显拉长了原文的时间跨度, 颠倒了至关重要的时空概念。再看看Bynner译, 时空视点从此刻的“我”梦中的情景“You ask me..., I dream of...”, 再到将来期盼中的情景“When shall I be hearing your voice again...”。作为第一人称内视角的“我”又如何得知遥远北方的情形呢?译者在此巧妙地增译了“I dream of”, 以构建语篇连贯, 使译文读者读后如身临其境, 深切地体会到了诗人相思之深、盼归之切的心情, 极大地缩短了读者与诗人之间的时空距离。然而, Bynner译中后两句采用将来进行时“when shall we be trimming...”“when shall I be hearing...”, 似乎“共剪西窗烛, 话巴山夜雨”等动作都能按预测如期发生, 这与原诗那“归期难定”的本意相去甚远。许译的时空推移是从今宵此地“It rains in western hills” (巴山夜雨) 至他日还乡“When can we trim by windowside the candlelight”, (共剪西窗烛) , 再追忆今宵“And talk about the western hills in rainy night” (巴山夜雨时) 。即“今宵—他日—今宵;巴山—西窗—巴山”, 这一视角推移与原文十分吻合, 忠实地再现了原文时空视点的推移, 成功地再现了原诗的艺术境界。

2.3“译者主体性”在处理原诗“意象”上的体现

诗歌的意象是图式化结构的, 因此充满了“未定点。同一意象经传译者传译, 因译者的认知视角不同, 往往会在再现原文蕴涵上呈现出各自不同的艺术特色[3]。《夜雨寄北》一诗中的前两句, 作者借“君问”为由, 巧设“问答”, 突出一个“归”字, 把诗人内心苦闷、归心似箭的心情揭示得淋漓尽致。而这一情感经由“雨”、“秋”两个意象的运用而愈加浓重, 因为“雨”、“秋”这两种意象在中西文化中常常带给人们孤独、离别和思念的情绪。Bynner译、许译及张译在译文中均保留了“雨”、“秋”这两大文化意象, 这一做法保留了原文的风味, 帮助读者更好地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而Giles只保留了原诗中“雨”的意象, 忽略了“秋”这个文化意象, 这大大削弱了原诗所渲染的羁旅之愁和不归之苦。在许译中, 我们看到, “秋池”这个意象被译为“pools in westernhills”, 意为巴山的水池, “夜雨”用了“autumn pools overflow”, “共剪西窗烛”译句中用了一个“can”, 巧妙地带出“trim the wicks”这个意象, 精确捕捉了原诗的意象神韵, 诗中要表达的情感意象“愁郁”以及对将来见面的“渴望”均得到很好的诠释, 诗中的情景仿佛跃然纸上。原诗的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渴盼回到妻子身边的愿望。在这里诗人神思独运, 以“却话”二字为引线, 重复再现“巴山夜雨”四个字。“却话巴山夜雨时”中的“话”是一个动作意象, 表示“说, 谈论, 回忆”。Giles将“话”译作“recall”, 本来是正确理解了“话”这个动作的意象功能了, 但遗憾的是, 当我们将“Ah, when shall we ever snuff candles again, And recall...?”回译成中文, 就成了“共同回忆……”。如此一来, 译文读者就很难体会到诗的前半段所渲染的孤寂之情, 也就无法与憧憬未来相聚时的愉快心情形成对比了。Bynner将“话”译作“hearing your voice”, “voice”是听觉意象, 在英语文化中给人以情真意切的联想。在此, 我们看到Bynner就是采用“视角转移”去诠释诗中的“未定点”, 这种灵活的译法充分体现了译者主体性。而许译及张译各将“话”译成“talk about”“talking about”, 虽保留了原文的动作意象, 但过于直白, 对原诗含蓄的风格有所损伤。由此可见, 译者在发挥自身的主体性时要有所节制, 否则原作经翻译后, 其艺术风格也随之流失。

综上所述, 在翻译过程中, 不同译者由于解读原文本的认知角度不同, 对同一作品的处理各有差异, 所体现出来的创造性也大不相同, 这既是原作可提供的多维认知视角的结果, 也是译者在传译过程中积极发挥“译者主体性”的结果。

3 结束语

本文主要从分析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原文本中存在的“未定点”入手, 通过对该诗多种英译文的比较分析, 探讨译者在诗题翻译、再现原诗“时空视点”以及处理原诗“意象”等方面是如何彰显“译者主体性”。希望通过以上析评, 能为译本分析及翻译批评提供一个崭新的研究视角, 同时也能为译者主体性的相关研究尽一份绵薄之力。

摘要:该文试从分析《夜雨寄北》原文本所存在“未定点”入手, 通过对该诗多种英译文的比较分析, 探讨译者在诗题翻译、再现原诗“时空视点”以及处理原诗“意象”等翻译过程中是如何彰显“译者主体性”的。

关键词:《夜雨寄北》英译文,未定点,译者主体性

参考文献

[1]许钧.“创造性叛逆”和翻译主体性的确立[J].中国翻译, 2003 (1) .

[2]查明建, 田雨.论译者主体性——从译者的文化地位的边缘化谈起[J].中国翻译, 2003 (1) .

[3]张保红.汉英诗歌翻译与比较研究[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2003.

[4]谢真元.唐诗三百首鉴赏[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6.

[5]吕叔湘.中诗英译笔录[M].北京:中华书局, 2002.

[6]钟来茵.李商隐爱情诗解[M].上海:学林出版社, 1997.

[7]陈植愕.诗歌意象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0.

3.夜雨寄北课件免费 篇三

那么,历代诗人是如何追求如此崇高的艺术境界的呢?从创作构思的过程说,明代李广华的观点是具有代表性的,他在《广谐史序》中提出了“虚者实之。实者虚之”的见解。“虚者实之”,即化虚为实,将思想感情用具体、生动的感性形象表现出来,使人获得审美享受。这与钟嵘的说法是一致的。“实者虚之”,即化实为虚,化形象为情思,引发读者的联想、想象,获得审美趣味。这与司空徒的理论是相通的。诗歌创作的完整过程是“虚者实之”和“实者虚之”的辩证统一。虚实交融、彼此相依,孕育出了艺术的生命体,并蕴含着丰富深远的“韵外之致”。

所以,古典诗歌教学要因“实”悟“虚”,以品味艺术形象为途径。感悟“韵外之致”为重心。朱熹说:“读书之法,既先得它外面的皮壳子。又识得它里面的骨髓,方好。”歌德也说:“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面。”若以两位名人的读书经验论之于古典诗歌的解读,“识得它里面的骨髓”、“看到纸的背面”,正是感悟其中的“韵外之致”。

现在的关键问题是,古典诗歌的艺术形象何以能引发学生的联想、想象,并进而感悟“韵外之致”,获得审美趣味?探讨这一问题,接受美学理论对我们有着深刻的启示。这种理论认为,作家创作出来的作品,只是由未定性和意义空白构成的“纲要性”、“图式化”的结构。它召唤着读者展开联想和想象,赋予文本的未定性以确切的含义,填补文本中的意义空白使其具体化,从而生成文本的意义。“深厚丰富的空白和不确定性是经典作品必备的素质”,因为“作品包含的不确定性和空白越多。读者便越深入地参与作品审美潜能的实现和作品的艺术创造”。而读者各自有别且不断变化着的认识水平、文学艺术素养、文学审美情趣、阅读经验乃至生活经历、主观倾向性等——接受美学称之为期待视野——制约着读者对文本意义的解读。“作者用一致之思,读者各以其情而自得”(清王夫之《诗绎》),正是这种见仁见智的发现,使得经典文本能够生成无限丰富的意义,并因之有了长久的甚或是永恒的生命力。古典诗歌语言精练,其艺术形象是“虚者实之,实者虚之”的创造成果,“近而不浮,远而不尽”,必然蕴含着深厚丰富的未定性和意义空白,它召唤着读者参与其意义的建构,而使得古典诗歌能以有限的形式反映无限丰富的生活,“言有尽而意无穷”。“韵外之致”由此生成。

然而,对古典诗歌又并非可以随意解读、无限衍义。钱钟书先生说:“夫诗自是文字之妙,非言无以寓言外之意。水月镜花,固可见不可捉,然必有此水而后月可印潭,有此镜而后花可映影。”能创造出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蕴含着深厚丰富的未定性和意义空白,必然“自是文字之妙”,即言语运用之妙,也就是言语形式之妙。“学生对课文的创造性感知活动毕竟是要建立在课文自身独特的言语形式之上,它必须要受制于课文自身所呈现出的意义指向。”解读文本过程的实质“是学习者以言语形式为舞台”与文本对话的过程。文本的言语形式对解读其意义有着指向性、制约性和规定性。

综上分析,把握古典诗歌的教学重心,必须立足言语形式,引导学生深入挖掘艺术形象蕴含的深厚丰富的未定性和意义空白,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赋予未定性以确切含义,填补意义空白使其蕴意具体化,从而无限生成弦外之音、言外之意,从中不断感悟古典诗歌的“韵外之致”。现以李商隐《友雨寄北》教学为例,从品析诗歌的“言语形式之妙”人手,试作简要说明。

李商隐早年关心政治,先得牛党提携,后承李党赏识,并娶李党王茂元小女为妻。至牛党执政,他因之一直遭受排挤,辗转于各藩镇幕府之中,过着清寒的幕僚生活,潦倒至死。李的一生历尽政治、生活、爱情的种种不幸。令诗人晚年不堪回首。忆初恋有诗句“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无题·飒飒东风》);悼亡妻则有诗句“背灯独共余语香,不觉犹歌《起夜来》”(《正月崇让宅》);回首一生,更有千古名旬“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锦瑟》)。其不能承受的孤独、惆怅之痛,令人感叹,催人泪下。李的作品中最为人传颂的是他的爱情诗,其深情绵邈的艺术风格,对后代的影响很大。《夜雨寄北》则是其代表之作、千古绝唱,一般认为是李羁旅巴蜀时写给妻子的。

“君问归期未有期”。通过典型化艺术手法,以一问一答概括夫妻之间的切盼与无奈,以少总多,言外有意,创造了“笔所未到,意有所忽”的意义空白。李与妻子王氏一往深情,这有诗人另作为证。如《无题》:“照梁初有情,出水知旧名。裙衩芙蓉小,钗茸翡翠轻。锦长书郑重,眉细恨分明。莫近弹碁局,中心最不平。”诗人写王氏美若出水芙蓉,是颇知名的美人。她善解人意,关心丈夫,体贴入微。尤其是末一联“莫近弹碁局,中心最不平”,《梦溪笔谈》云:“弹棋,今人罕为之。有谱一卷,盖唐人所为。棋局方二尺,中心高如覆盂。”王氏以弹棋为隐喻,棋局中心因相互争夺而难以弹之,言外之意是劝丈夫别接近政治中心,那里是非最多。李只身滞留巴蜀,不得而归,只感“万里峰峦归途迷”(《凤》)。一对恩爱夫妻,久久相离,彼此牵挂,其酝酿积蓄于心中的千育万语,怎一问一答了得。其中,诸如问候,寒乎?饥乎?安乎?忧乎?极富不定性。还有其妻子的形象、因何“未有期”等,这些都是意义空白。教学中通过必要的背景铺垫,引导学生想象妻子的百般问候、千般叮咛和深情诉说,赋予未定性的“问”字以具体确切的内容,填补其中意义空白,这是第一层。在这里诗人写妻子的问候,也可以看作对面着笔、反客为主的笔法,即运用想象虚写对方。实写自我。其感情抒发曲折有致,含蓄隽永,令人回味无穷。这种笔法在李诗中是常见的。且看他的《摇落》,全诗借摇落萧瑟的秋季,抒写自己对京城妻子的深挚思念,末二句:“遥知沾洒意,不减欲分襟”,却通过想

象写远在京城的妻子王氏。意思为遥知妻子思念自己,泪洒衣襟,与当年分手时一模一样。虚写妻子泪洒沾襟,乃实写自己望穿秋水。思断柔肠。所以还要引导学生推测“未有期”的种种原因,再揣摩诗人怀想着妻子急切的问候、反复的叮咛和一声声诉说,归心似箭而又无可奈何、无限惆怅的内心世界,这是第二层。

“巴山夜雨涨秋池”,缘情写景,融情人景,借景抒情。用巴山、夜、雨、涨秋池几个极富不定性的意象层递组合,创造了大量的意义空白。“巴山”隐言羁身穷山恶水,刘禹锡曾云:“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夜”,似说黑暗笼罩,实见心中阴霾浓厚。“雨”字一出令人顿感凄凉,再点“秋”字,又厚增一层哀愁。此为言不尽意,立象尽之,化虚为实,化情思为景物。句中又下一“涨”字,实乃化实为虚,化景物为情思。范唏文《四虚序》云:“不以虚为虚而以实为虚,自然如行云流水,此其难也”,“化而虚之者一字耳”。一个“涨”字令人想见诗人独处巴山,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夜间秋雨渐渐沥沥。声声入耳;点点滴滴。都在心头。秋池凉水涨而渐满,心中愁绪积而愈深。衷情生哀景,哀景更生哀情。

象征派诗人波特莱尔曾说过,自然界就是一座象征的森林,它的万事万物都是和人类的心灵相对应的。这实际上是说,自然界的客观即文学世界中人的心灵的语码和符号。我们对文学世界中一泓清溪,一脉高山的解读就是对人的生命和心灵的洞悉,就是填补自然界象征意义的空白。所以,首先要引导学生联想、想象诗句描绘的情景。赋予不定性的意象以细致生动的形象,感受黑暗笼罩、凄凉弥漫的氛围。其次,细心揣摩景物的象征、暗示、比喻意味,如连绵的秋雨与不尽的愁绪,夜雨涨满秋池与悲凉溢出心头,等等,升华诗歌的艺术形象,丰厚诗歌的艺术蕴含。再次,想象诗人的形象,尤其是夜不能寐的心理和行动,填补化实为虚创造的意义空白。在此过程中感受黑夜挟着凄风冷雨淹没着诗人的情景,感悟诗人满腹的哀情愁绪和无限的孤独凄凉。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通过幻想未来抒发当前的真情实感,未来与当前虚实相生,幻想与现实回环比照,成就了丰富的未定性和意义空白,因而感情的抒发也就更加迂回动人。诗人幻想回到京城,在夜深人静之时,红烛摇曳之下。与妻临窗而坐,如胶似漆,倾诉思念。“何当”隐含了急切难耐、倍受煎熬的渴望;“却话”深蕴了充溢心头、铭心刻骨、急于倾诉的思念。团聚的温馨。乃是由当前苦况所激发出来的对未来欢乐的憧憬,而诗人却只能真

实地处于孤寂凄凉的现实之中。“巴山夜雨”重出递进,幻想中的温馨将现实的凄苦比照得曲折委婉,含蓄隽永,动人心魄。因而,首先要引导学生充分想象诗人幻想中西窗剪烛、共诉衷肠的动人场景,赋予未定性和意义空白以具体内容和意义;再揣摩“共剪西窗烛”的温馨与“巴山夜雨时”的凄凉之间的矛盾,充分想象诗人的心理活动,体会诗人充满温馨(倾诉“巴山夜雨时”孤独凄凉中的思念也是一种温馨)的虚幻感受,使矛盾生成的意义空白含义具体化。最后,再将这些与其不幸的现实处境整体比照,使学生沉浸于强烈反差构造的艺术空白之中,涵咏玩索,切己体验,深刻感受诗人不堪承受的惆怅无奈、孤独凄凉之痛。

对《夜雨寄北》的品析,当然会因人而异;教师对“未定性”和“意义空白”的教学选择。也会各有不同。举例的用意仅在于为把握古典诗歌的教学重心提供一种可资借鉴的教学策略。

4.夜雨寄北赏析 篇四

李商隐的爱情诗多以典雅华丽、深隐曲折取胜,这首诗,《万首唐人绝句》中题作《夜雨寄内》,“内”就是“内人”,指妻子。诗人在巴山雨夜中思念妻子,充满了深深的怀念之情。诗人用朴实无华的文字,写出他对妻子的一片深情,亲切有味。全诗构思新巧,自然流畅,跌宕有致。

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小诗,是诗人身居遥远的异乡巴蜀写给他在长安的妻子的诗(或写给友人)。李商隐对妻子的爱很真挚,他们结婚不到12年,妻子便死了。就是在那12年中,由于诗人到处飘泊,也不能和妻子经常团聚。俗话说:小别胜新婚。李商隐与妻子的分别却常常是久别,因而对夫妻恩爱、相思情长就体会的更深、更强烈。在其笔下就呈现出“春蚕吐丝”、“蜡炬成灰”般的挚着热烈,显示出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这首小诗写得明白如话,不用典故,不用比兴,直书其事,直写其景,直叙其话;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蕴无限深情于质朴无华的词语之中,给人留下无穷的回味余地。

首句起笔以“君”直呼对方,以独特的视角勾画出一幅夫妻相思温情脉脉的画面:亲爱的妻啊,你肯定是怀着急切的心情问我归期是何日,那么,现在我告诉你,我也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回家。这句诗的独特之处在于诗人以错位的视角写相思之情,即对方未必真有信寄来询问归期,而是诗人设想妻子思念、询问归期。在我国古诗中写相思之情的诗,往往并不直接写自己如何思念对方,而是写对方如何思念自己,通过这种手法委婉地表达诗人的思念之情。如杜甫的《月夜》就是通过设想妻子在月夜对自己的思念来表现自己对妻子的思念。“君问归期未有期”一句看似平淡,却把自己对妻子的思念之情注入到了每一个字中,委婉、深情、耐人寻味。

“巴山夜雨涨秋池”直写自己当时所处的环境,也就是写景。诗人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个特定的环境:巴山,秋夜,大雨倾盆。作者对这个环境作了较为具体的描写,不仅写了天上所下之雨,而且写了地下所积之雨。透过写实的景物,使人仿佛感受到了这样一个气氛:周遭一片黑夜迷茫,大雨滂沱,池水涨满,作者身边无一个亲密的友人,雨骤风狂,人事寂寥,此情此景使人倍感孤独、凄凉。这淋淋的秋雨使人心烦,盈盈的池水令人情满,自然作者的内心情感也汹涌难平。那么,“涨秋池”给人的感觉岂止是滂沱的秋雨和上涨的池水?分明是作者在不眠之夜对妻子无限思念的感情波涛。所以,写景中又深深地透着写情,写的是环境,但绝不单单是环境,字里行间流露着一个“情”字。这样,情景交融就构成了一种艺术境界。

本诗写了两次:“巴山夜雨”,第一次是实写,第二次是虚写、想象与妻子团圆,“共剪西窗烛”时再回忆起巴山夜雨情景。

5.夜雨寄北板书 篇五

教学设想

喜欢古典诗词,悠远的意境,清丽淡雅的笔墨,寥寥几笔便勾勒出疏云淡影的古朴画卷,展卷细赏,得意而忘言。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最古老、最有代表性的文学艺术,它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艺术象征、美的象征、审美情感的象征。教学古典诗词就是要通过精巧的设计引导学生把握本民族的独特的审美心理和文化情趣,从而了解民族文化,热爱民族文化,并且使这些民族文化触及学生的情感涟漪,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迁移到现实生活中,用心感受天地万物,大千世界,且歌且行,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与欣赏。

诗词意境优美,内涵丰富,如何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产生共鸣呢?我想,教师如何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创设情境创造新颖、生动、活泼的课堂形式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课程标准》告诉我们,“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到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落实到古典诗词课堂教学中,就是要求教师树立全面的学生观、全新的课程观,不仅自己具有开放的思维,对文本有深入而独到的见解,而且能够引导学生展开积极的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去调动学生对诗词的感受、理解和体验,训练他们的个性化的表达,使他们在课堂学习中能真正的有所感悟,有所思考,从而享受到审美乐趣。本节课我尝试运用唐诗素描的方法,加深对诗歌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教学目标

1.教会学生诵读,让学生在吟咏之中加深理解,熟读成诵。

2.学习阅读诗歌的方法并初步赏析诗歌。

3.培养学生想象能力、朗读能力及初步赏析能力。

4.了解我国古代诗歌的重要性,培养阅读诗词兴趣。

5.品味诗歌的语言美、意境美,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教学重点

1.学习阅读诗歌的方法并初步赏析诗歌。

2.品味诗歌的语言美、意境美,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3.通过唐诗素描,加深对诗歌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想象能力、朗读能力及初步赏析能力。

2.通过唐诗素描,加深对诗歌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喜欢听雨,小雨声使我感觉温柔静谧和平,而又缠绵弥漫无尽。中雨声使我感到活泼跳荡滋润,似乎这声音能带来某种新的转机,新的希望。大雨声使我壮怀激烈,威严和恐怖呼唤着豪情,而突然的风

声能使我的心一下子抽紧在一起,风声雨声混在一起能使我沉浸于忧思中而又跃跃欲试。

李商隐独坐窗前,听雨声潺潺,轻飞的雨丝撩起了他怎样的思绪呢?

(设计意图:以优美隽永的语言创设情境,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诵读诗歌

1.配乐范读诗歌。

2.学生自由诵读诗歌。

3.指名配乐朗读。

4.齐读诗歌。

(设计意图:在反复诵读中,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三、走近作者

先由学生介绍李商隐的相关资料,老师再做整理归纳: 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豀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是晚唐时期很有影响的一位著名诗人,他的诗现存的有待600余首。李商隐有“欲回天地”的雄心壮志,可惜“运与愿违”,他“一生襟抱未尝开”,他的诗多写时代离乱、个人失意的感慨,尤以缠绵深挚的爱情诗和借古讽今的咏史诗最有特色。

唐宣宗大中五年至大中九年,即公元851年--855年,李商隐在东川(今四川三台)节度使柳仲郢的幕府中担任书记(相当于现在的秘书)之职。秋雨绵绵中的一天,他收到远在长安的妻子的来信,问

他何时能回长安。妻子情意殷殷的千里来信,激起了诗人无限的感慨,诗人依窗观雨景,吟成了此诗。

(设计意图:知人论世,了解背景,为解读诗歌做好铺垫。)

四、夜雨情思(整体感知)

缠绵的雨丝撩起了诗人怎样的思绪呢?

这是作者留滞巴蜀写给北方妻子的诗。诗中描绘了他在巴山秋雨之夜对妻子的怀念。

作者先写自己客居巴山在秋雨连绵、涨满秋池的夜晚怀念妻子的情景。在这样的夜晚,作者辗转不眠,孤灯听雨,满怀离愁,内心充溢着对妻子深深的怀念之情。但此情此景妻子此时并不知道,什么时候妻子能知道自己这种心情呢?由此,作者盼望有一天能回到家乡,在西窗烛下向妻子谈谈,今夜雨中思亲的情景。

前两句写客中境况,后两句写对重聚的渴望,情绪递升。由降到升,把客中的寂寞孤独及寂寞中的强烈希望表现得很有层次,很有感染力。

(设计意图:整体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

五、夜雨诗情(细部品析)

哪句诗打动了你的心?说说你的理由。

(一) 君问归期未有期

其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已跃然纸上,一个突兀而起的问与答,回答以它的不能确定而给人以失望。

(二) 巴山夜雨涨秋池

1. 在这一个秋天的夜晚,整个巴山都在下雨,雨水的绵密以至于

使池塘水满。没完没了的雨声打着山间的草木和水里的浮萍,也敲动了离人的心弦,秋雨所带来的寒漠与凄清,更为浓重地

渲染了愁思与离情,何况还有不能确定的归期!

2. 巴山意味着遥远的异乡,季节是凄清孤寂最容易勾动归思和寂

寞情怀的秋天。时间也是寂静黑暗的夜晚,独居他乡的诗人也

特别容易感受到寂寞忧伤的氛围,雨也撩拨人的情绪。风雨如

晦的夜晚最易引人伤怀。

3. “涨”非常富有神韵,是凭感觉而不是凭视觉。“雨涨秋池”

在黑暗的雨夜是看不见的,表现在漫长的雨夜中,诗人彻夜无

眠的.情景和寂寞无聊的心境。

4. 延展:

⑴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

⑵ 一枝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⑶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⑷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⑸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⑹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⑺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三) 何当共剪西窗烛

他借“何当共剪西窗烛”把现在的时间推移到未来,把眼前的实

景推移到想象境界:何时能与你共剪烛花于秋窗之下,共话如今这种巴山夜雨之中两地的深深思念?那时,把如今这万般愁苦都化作了回首往事的欢乐。

(四) 却话巴山夜雨时

对伤感辛酸的往事,人们总是带着一种不堪回首的心情。但在这,诗人却偏偏要回首,要重提巴山旧事,不是咀嚼痛苦,而是在将来的重逢欢乐中来回顾今日的寂寞凄凉。这种欢乐式的回顾,一方面使愉快的重逢变得珍贵,更充溢着幸福感,就像忆苦思甜一样;另一方面那设想中将来愉快的重逢本身又照亮了今夕“巴山夜雨涨秋池”的情景。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一字一句入手,品析诗歌的意境与情感,体会诗歌用词的巧妙之处。)

六、夜雨素描

(一)唐诗素描

“唐诗素描”以诗歌为载体,通过准确理解诗歌内涵,把握诗歌感情基调,用自由活泼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营造优美的意境,描写具体可感、极富感染力的形象,使诗歌具体化、形象化。它是一种作文的形式。

(二)例文:

游子吟

母亲拨亮了那盏昏暗的油灯,温暖顿时洒满了简陋的屋子。

灯光下,母亲又颤颤地对准了针眼。一次,又一次;一次,又一

次。母亲就这样用那根细细的线,串起了一个又一个艰辛的日子。 每一针,都仔仔细细;每一线,都饱蘸深情。看着母亲满头的银发和被岁月的风雨分割得沟壑纵横的脸,泪水禁不住淌了我年轻的面颊。

缝好了,母亲又比试着,觉得满意了,才套到我的身上,把扣子一粒粒地扣好,就像打点一粒即将洒播的种子。母亲哽咽着我的肩:

我知道,我是一棵土生土长的小草,一棵春天里朴素的小草。母亲阳光般的注视,将把我的一生覆盖。

无论飘泊多远,黑暗中的那盏油灯,永远是我生活中惟一的方向,惟一的牵挂。

今生今世,我明白了。

6.《夜雨寄北》原文及翻译 篇六

夜雨寄北

唐代: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译文

您问归期,归期实难说准,巴山连夜暴雨,涨满秋池。

何时归去,共剪西窗烛花,当面诉说,巴山夜雨况味。

注释

1.寄北:写诗寄给北方的人。诗人当时在巴蜀(现在四川省),他的亲友在长安,所以说“寄北”。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亲友的深刻怀念。

2.君:对对方的尊称,等于现代汉语中的“您”。

3.归期:指回家的日期。

4.巴山:指大巴山,在陕西南部和四川东北交界处。这里泛指巴蜀一带。

5.秋池:秋天的池塘。

6.何当:什么时候。

7.共:副词,用在谓语前,表示动作行为是由两个或几个施事者共同发生的。可译为“一起”。

8.剪西窗烛:剪烛,剪去燃焦的烛芯,使灯光明亮。这里形容深夜秉烛长谈。“西窗话雨”“西窗剪烛”用作成语,所指也不限于夫妇,有时也用以写朋友间的思念之情。

9.却话:回头说,追述。

7.《夜雨寄北》教学设计 篇七

重点、难点 :理解领悟诗意,学会有感情朗读古诗,把握作者的思乡之情,想像古诗所 描绘的画面,背诵古诗。

教学目标

(1)教会学生诵读,让学生在吟咏之中加深理解,熟读成诵。

(2)理解领悟诗意,学会有感情朗读古诗,把握作者的思乡之情,想像古诗所 描绘的画面,背诵古诗。。

(3)帮助学生了解有关诗歌产生的历史背景以及作者的生平、思想。

一、揭题

我们刚刚学了李商隐的《无题》,今天再来学习他的一首《夜雨寄北》。

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李商隐呢?

二、解题:这首诗大约是他身处巴蜀,收到妻子来信后所作,寄给妻子,故称“寄北”,寄给住在北方的妻子。

三、品味感悟

1.思考:君问归期未有期-----句中是谁在问谁?

妻子问什么?我是怎么回答的?

你问我回家的日期;唉,回家的日期嘛,还没个准儿啊!(这样一问一答,足见夫妻之间的感情是多么真挚。)

“巴山夜雨涨秋池”-----读了这句,我们眼前仿佛出现了------(夜雨交织,绵绵密密,淅淅沥沥,涨满秋池。)

是啊,这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便与夜雨交织,涨满秋池,弥漫于巴山的夜空。

谁能用你的朗读来表达这种情感?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2。“何当”体现主人公一种怎样的心情?

体现主人公当时急切回家见妻的心情,突出今夜的心境之郁闷,孤寂和内心的相思之苦。

让我们带着诗人对妻子的思念,怀着淡淡的忧伤读一读这首诗。

范读,生画节奏读,分组读,齐读,背诵。

补充:

翻译一下,那就是:“你问我回家的日期;唉,回家的日期嘛,还没个准儿啊!”其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已跃然纸上。接下去,写了此时的眼前景:“巴山夜雨涨秋池”,那已经跃然纸上的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便与夜雨交织,绵绵密密,淅淅沥沥,涨满秋池,弥漫于巴山的夜空。然而此愁此苦,只是借眼前景而自然显现;作者并没有说什么愁,诉什么苦,却从这眼前景生发开去,驰骋想象,另辟新境,表达了“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愿望。

其构思之奇,真有点出人意外。然而设身处地,又觉得情真意切,字字如从肺腑中自然流出。“何当”(何时能够)这个表示愿望的词儿,是从“君问归期未有期”的.现实中迸发出来的;“共剪……”、“却话……”,乃是由当前苦况所激发的对于未来欢乐的憧憬。盼望归后“共剪西窗烛”,则此时思归之切,不言可知。盼望他日与妻子团聚,“却话巴山夜雨时”,则此时“独听巴山夜雨”而无人共语,也不言可知。独剪残烛,夜深不寐,在淅淅沥沥的巴山秋雨声中阅读妻子询问归期的信,而归期无准,其心境之郁闷、孤寂,是不难想见的。作者却跨越这一切去写未来,盼望在重聚的欢乐中追话今夜的一切。于是,未来的乐,自然反衬出今夜的苦;而今夜的苦又成了未来剪烛夜话的材料,增添了重聚时的乐。四句诗,明白如话,却何等曲折,何等深婉,何等含蓄隽永,余味无穷!

板书设计

1、君问归期未有期-----句中是谁在问谁?

8.夜雨寄北经典散文 篇八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一)

雨打芭蕉,又萧萧了几夜?独听窗外落雨声,声声敲在心坎。

深夜坐起,听着错落有致的落雨声成了一首韵味天成的诗。你在千里之外,今夜的良辰美景又有谁共赏?

长安的今夜,明月皎皎,照着你深入睡梦。你梦中可有我的影子?

离开长安,独来巴山蜀水。山迢迢路遥遥,可我的思念飞越了千山万水飞回长安,与你团聚。

今夜所有的雨滴都不再是雨滴,而是我对你的思念。

走下床榻,不用掌灯,在黑如墨色的雨夜里摊开纸,笔与落雨声一起落下,共谱一首思念的诗句。

(二)

长安望月,月小皎皎。

今夜的月色真美,对月无眠。远在巴蜀的你是否已枕着月光入眠。

山之高,月之小,月之小,何皎皎,我有所思在远道。一日不见兮我心悄悄。

此刻我的思念能否进入你的梦中?在月夜里做一场美梦。

千里明月寄相思,今夜的明月,就是我对你的思念。

(三)

离开长安时,我告诉过你归期。现如今归期已过,我却不能归去。

与你相约在桃花盛开的时候,我便会回到长安,与你一起共赏城南的桃花。今朝却无法实现给你的诺言。归期何夕?

(四)

独自一人看着城南的桃花静静的盛开,又静静的凋落。

你曾经告诉我,等到桃花盛开的时候,你就会回来,与我一起赏桃花。从桃花开始日日盼君归来,直至桃花落君也未归。我登上终南山的山巅,直至最后一株桃花的最后一朵花落下,人间四月芳菲尽,而你还是没有音讯?

在长安,我等君归来。

千里思念,写下锦书。

时光在指间如沙滑落,我细瘦的手指无法挽住流年,只是我在流年里执着的相信你不远的归期,为你碾墨,静候归来。在我心里一直为你留有一方清雅的角落,贮藏着纯真的爱,只愿等你归来,一起平淡着相濡以沫直到天荒,直到地老。

(五)

云中君寄锦书来。

我一直记着归期,却一直无法走回归期。

遥想你的三千青丝散落成想我的帘,你灿若桃花的笑容,还有你思念的愁情,怎能不使我心痛?爱你的痴情,我写下了流传世间的最美情诗。

今夜窗外的潇潇雨声,印证着前世的离愁别恨。今夜窗外的潇潇雨声,是我在梦中想你的呓语,如泣如诉,我知道唯你可知也唯你能懂。

想你美若桃花的面容,白衣飘飘,青丝飞舞,今夜我心碎。你在我文字里滞留,成为我笔下千年不变的痴情,那些美好的旖旎,直到千年之后还有人记起。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今夜的思念,是否能够心心相通呢?

(六)

今夜,我对月无眠,似在梦中。

你在远方,我望穿秋水的等待,即使等到了青丝成雪,芳华不再。

你在那千里之外,隔着高入云霄的秦岭,我双眸中对你的期盼,你看不见。

今生的等待,如同前世奈何桥上的那次回眸。一往痴情。我们相遇,如约而遇。前世我们在喝下孟婆汤前的誓言,都是为了今生的相遇和不曾错过。

我用一生等你回。

(七)

君问归期未有期。

现如今我的归期我也不知。

居住在长安的你,是我几翻轮回都不会改变的心事。无论时间怎样消逝,即使已成满头白雪,我还是忘不了你三千青丝。

我心不变,此情不渝。今生我一定会走回你长安寻找我几世都不变的心事。

雨落芭蕉,风声潇潇,今夜思念的旖旎,是我一生不忘的.记忆。等我回到长安,执灯相看你的笑脸,相逢犹恐是梦中,那时再对君谈起巴山雨夜的思念。

(八)

就算用尽了一生,还是等不到你的归期。

还没有等到青丝成雪,今生我已逝去。与你相爱,今生无悔。今生最大的遗憾,就是无法再看你一眼。

独自一人的归去黄泉。

当你归来时,纵然你苦苦的寻觅,我们也无法再见。

我们已经人鬼殊途。

我懂你那一夜的思念,那是你对我千年不变的爱情。

(九)

长安,我终于归来。

而你,已不在。

忘不了你三千青丝缠绕,忘不了你的白衣飘飘,忘不了你灿若桃花的笑容,忘不了你双眸中的望穿秋水。

我独自一人来到城南的桃花林,满园桃花在春风中绽放,不见了你的绝美容颜。桃花依旧红,何处寻你的芳踪?

桃花落满身,如你轻轻相依偎。

来是空言去绝踪。那个归期竟成了永远的等待。

巴山雨夜的旖旎,那一夜相思长如千年的爱情,我又说与谁听?

今夜一人独剪西窗烛。没有你,今夜诗中的凄凉谁知?

9.夜雨寄北注释及赏析 篇九

夜雨寄北

作者: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注释】

1.寄北:写诗寄给北方的人。诗人当时在巴蜀(现在四川省),他的亲友在长安,所以说寄北。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亲友的深刻怀念。

2.君:对对方的尊称,等于现代汉语中的您。

3.归期:指回家的日期。

4.巴山:指大巴山,在陕西南部和四川东北交界处。这里泛指巴蜀一带。

5.秋池:秋天的池塘。

6.何当:什么时候。

7.共:副词,用在谓语前,表示动作行为是由两个或几个施事者共同发生的。可译为一起。

8.剪西窗烛:剪烛,剪去燃焦的烛芯,使灯光明亮。这里形容深夜秉烛长谈。西窗话雨西窗剪烛用作成语,所指也不限于夫妇,有时也用以写朋友间的思念之情。

9.却话:回头说,追述。

【译文】

你问我回家的日子,我尚未定归期;今晚巴山下着大雨,雨水涨满秋池。

何时你我重新聚首,共剪西窗烛花;再告诉你今夜秋雨,我痛苦的情思。

【赏析】

这首诗,《万首唐人绝句》题作《夜雨寄内》,内就是内人妻子:现传李诗各本题作《夜雨寄北》,北就是北方的人,可以指妻子,也可以指朋友。有人经过考证,认为它作于作者的妻子王氏去世之后,因而不是寄内诗,而是写赠长安友人的。但从诗的内容看,按寄内 理解,似乎更确切一些。

第一句一问一答,先停顿,后转折,跌宕有致,极富表现力。翻译一下,那就是:你问我回家的`日期;唉,回家的日期嘛,还没个准儿啊!其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已跃然纸上。接下去,写了此时的眼前景:巴山夜雨涨秋池,那已经跃然纸上的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便与夜雨交织,绵绵密密,淅淅沥沥,涨满秋池,弥漫于巴山的夜空。然而此愁此苦,只是借眼前景而自然显现;作者并没有说什么愁,诉什么苦,却从这眼前景生发开去,驰骋想象,另辟新境,表达了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愿望。其构思之奇,真有点出人意外。然而设身处地,又觉得情真意切,字字如从肺腑中自然流出。何当(何时能够)这个表示愿望的词儿,是从君问归期未有期的现实中迸发出来的:共剪、却话,乃是由当前苦况所激发的对于未来欢乐的憧憬。盼望归后共剪西窗烛,则此时思归之切,不言可知。盼望他日与妻子团聚,却话巴山夜雨时,则此时独听巴山夜雨而无人共语,也不言可知。独剪残烛,夜深不寐,在淅淅沥沥的巴山秋雨声中阅读妻子询问归期的信,而归期无准,其心境之郁闷、孤寂,是不难想见的。作者却跨越这一切去写未来,盼望在重聚的欢乐中追话今夜的一切。于是,未来的乐,自然反衬出今夜的苦;而今夜的苦又成了未来剪烛夜话的材料,增添了重聚时的乐。四句诗,明白如话,却何等曲折,何等深婉,何等含蓄隽永,余味无穷!

姚培谦在《李义山诗集笺》中评《夜雨寄北》说:料得闺中夜深坐,多应说着远行人(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是魂飞到家里去。此诗则又预飞到归家后也,奇绝!这看法是不错的,但只说了一半。实际上是:那魂预飞到归家后,又飞回归家前的羁旅之地,打了个来回。而这个来回,既包含空间的往复对照,又体现时间的回环对比。桂馥在《札朴》卷六里说:眼前景反作后日怀想,此意更深。这着重空间方面而言,指的是此地(巴山)、彼地(西窗)、此地(巴山)的往复对照。徐德泓在《李义山诗疏》里说:翻从他日而话今宵,则此时羁情,不写而自深矣。这着重时间方面而言,指的是今宵、他日、今宵的回环对比。在前人的诗作中,写身在此地而想彼地之思此地者,不乏其例;写时当今日而想他日之忆今日者,为数更多。但把二者统一起来,虚实相生,情景交融,构成如此完美的意境,却不能不归功于李商隐既善于借鉴前人的艺术经验,又勇于进行新的探索,发挥独创精神。

10.夜雨寄北李商隐手法 篇十

全诗叙事写景,寓情于事,情景交融,朴实无华,却令人回味无穷,看看下面的夜雨寄北李商隐手法吧!

夜雨寄北李商隐手法

一般而言,诗歌创作是化虚为实,而诗歌欣赏则是借实显虚。下面我们来赏析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在运用“虚实”表现手法上的特色。

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原因何在?这与其巧妙运用虚实手法有很大的关系。首句起笔以自己所处时空为触发点,以“君”直呼对方,借对方来信之实,想象“君”对“我”的询问“归期”。“问归期”三个字,以独特的视角描绘出妻子对丈夫的牵挂与期盼,其实也是丈夫对妻子的思念。接下来是“我”的回答:未有期。看似生硬的三个字,却饱含深情:我又何尝不想早点回家?但如此天气,如此艰难的旅途,如此繁杂的事务,能早得了么?妻子看到我不能回家,又会生出多少的担心呀!然而对此“我”只有满脸的无奈。可以说这句诗诗人以换位思考写相思之情,“君”未必真有来信,可能是诗人设想妻子思念、询问归期。这种不直接写自己思念对方,而是写对方思念自己的手法在古诗词中被大量运用,以委婉形式传达出诗人的思念之情。“君”问为虚,“我”答为实,对方思“我”为虚,“我”思对方为实。此为一。

第二句“巴山夜雨涨秋池”,承前直写自己当时所处的环境,既写景寓情,又承“未有期”作出解释。“巴山”点明自己所处的位置,“秋”点明时令,“夜”点明时间。“雨”与“涨”点明下“雨”的程度,而究竟是下得时间长还是下得急或是又急又长则不得而知,但一个“涨”字足令诗人苦闷。此句通过实景,使人仿佛感受到了“我”的无助与压抑:周围黑夜茫茫,大雨滂沱,池水涨满,身边无一亲友,使人倍感孤独与凄凉。这“涨秋池”给人的感觉岂止是滂沱的秋雨和上涨的池水?分明饱含了诗人漫漫长夜对妻子的无限思念。此为二。

第三句以“何当”一转,直点以下为“虚”境。接下来,两句分别写了两个“虚”景:一个是“共剪西窗烛”,另一个是“话巴山夜雨时”。而这两个景都是未来之情形。这两个“虚”景,就未来的时间点而言,一为“未来现时之景”,一为“未来过去之景”。第三句中“共剪西窗烛”,一个“共”字,把夫妻的`团聚与幸福全都写了出来。而一个“剪”字,更是突出了“我”回故乡同妻子在西屋的窗下亲昵缠绵窃窃私语,夜深却毫无睡意。而“共剪”二字,把夫妻的那份恩爱与团聚的幸福都刻进了这一动作,细腻而又传神地描绘出了一幅良宵美景的温暖图画。

第四句是承第三句“西窗烛”之话语。“却话巴山夜雨时”,一个“却”字,点明“剪烛”之后,接下来一同谈起了“巴山夜雨”的那个不寻常的夜。“却话”是追忆,那么“话”了些什么呢?那夜,是妻子想念丈夫是否已经接到了信,还是回信了或人已在回家的路上?是丈夫接到妻子来信时的兴奋,还是“未有期”的惆怅,或是夜雨时的孤寂,抑或对团聚的企盼与憧憬?

然而,一个“何当”挡在前面,点明这两个画面只不过是诗人的一种幻想罢了。本诗两次写到“巴山夜雨”,前一次实写,是看信的时刻,后一次虚写,只是想象与妻子团圆“共剪西窗烛”时再回忆起各自的“巴山夜雨”的情景。全诗如果说前两句是实写当前景的话,那么后两句则是虚写未来之景,即“何当”发问的时间点是实,但“共剪”与“却话”的画面则为虚。此为三。

单就后两句虚景而言,如果把后两句看成是完整的一件事,以未来的时间点来看,“共剪”的为未来之实景,那么“却话”的就是未来之时的过去之虚景了。此为四。

如果再回到全诗,两个“巴山夜雨”,就其实指,内容没有很大区别,但由于所处时空背景一个在当前,一个是在未来的过去时的时态中,因而在传达情感上是有差异的。只不过,诗最终还是回归到了诗人写诗时的现实时空里来,从而产生那种荡气回肠的效果。而单就“巴山夜雨”而言,此诗歌在手法上则实现了一个大的回环:由实而虚,再由虚而实。而全诗在时空上也实现了两个大轮回:时间上的此宵――彼夜――此宵,空间上的“巴山(此地)”――“西窗(彼地)――“巴山(此地)”。此为五。

11.李商隐《夜雨寄北》教学设计 篇十一

1、都说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奇妙的文字,一个字就是一幅画。看老师写“雨”,注意看这四点,你的脑海中想到了什么?(相机:一个雨字,让我们产生了这么多联想)

2、今天,我们来学习李商隐的《夜雨寄北》,看看:这首诗中的雨又是怎样的一场雨呢?

二、初读诗句,整体感知

1、请大家打开课本,读一读这首诗。自由读,反复读,一直读到顺口为止。

2、谁想读一读?(相机:诗要慢慢读才有味道,谁再试一试)

3、老师和大家合作,我读前面的,你们读后面的。题目一起来,可以吗?师生合作读,读出节奏。

4、读诗不仅要读得顺口、读出节奏,更要读出感觉,读出情绪来。那怎样才能读出感觉,读出情绪来呢?(生:弄懂诗句的意思)

5、下面就请同学们默读诗句,借助大屏幕上的注释,再联系书上插图,了解一下诗句的大致意思。

6、同位同学你说给我听,我说给你听。

7、谁能说一说诗句大致的意思。

三、文本补读,品悟诗情

1、从诗中,你感受到这是一场怎样的夜雨,用你知道的词语形容一下。

相机:(倾盆大雨)你是从诗中的哪个地方体会到的?这句中最能表现雨大的是——(涨)

带着你的理解读一读这句。听出来了,是倾盆大雨。

你感受到这是一场怎样的夜雨?(瓢泼大雨)试着读出你的理解(滂沱大雨)请读出你的感受

2、同学们,联系我们的生活经验想一想:秋夜,这样一场倾盆大雨落下来,诗人站在窗口,会看到什么?

相机:(大大小小的池塘都积满了雨水)那池塘边的树木会怎样?(落叶满地)这情景让人感到——(冷、寒意)

3、这样一个下着倾盆大雨的冷冷的秋夜,诗人在哪儿?(巴山)

4、巴山就是现在的四川一带,这一带在古代被称为“巴山蜀地”,想知道李商隐生活的时代,那儿的情况吗?

5、请看大屏幕,自由读一读,记住那句话:自由读,反复读,一直读到顺口为止。再看看注释。

6、读了这段文字,你们知道了什么?

相机:(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能具体描述一下吗?可以用自己的话也可以用诗中的句子。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由此可见,李商隐生活的时代,巴山蜀地交通不便。

还有谁能说一说,也可以读一读(连峰去天不盈尺……)这可见,李商隐生活的时代,巴山蜀地路途险恶。所以,——(君问归期未有期)

7、你体会到这句包含着什么情绪?(无奈)请读出你的感受(苦闷)请读出你的理解。

8、诗人的亲人在哪儿?(北方长安)

9、同学们,巴山到长安,那可是山高水远,路途艰险呀!唉!遇上这样一个冷冷的秋夜,又碰上这样一场大雨,诗人的心情会怎样?

相机:因为苦闷,他会觉得这雨——(特别大)

因为苦闷,他会觉得这雨——(特别冷)谁能读出这种感觉?我们一起来。

10、此刻,诗人会想些什么?

11、诗中的哪些语句,让你产生了这样的联想?

12、是啊,诗人想念亲人,亲人又何尝不想念千里之外的诗人呢?

13、请看大屏幕,这儿有两首词,请大家自由读一读,还是那句话:反复读,一直读到顺口为止。想一想:这两首词都表达了什么情绪?

14、温庭筠是李商隐的好朋友,谁来读一读他的《忆江南》

相机:梳洗罢,独倚望江楼,干嘛?(盼亲人回来)这时,江上驶来一帆,是亲人回来了吗?(不是)望呀望呀,过尽十帆,是亲人回来了吗?望呀望呀,过尽百帆(皆不是)望呀望呀,过尽千帆(皆不是),只看见(斜晖脉脉水悠悠)。这样从早盼到(太阳落山),每天如此,每月如此,每年如此。真是令人(肠断白苹洲)这就叫柔肠寸断(板书)

师生共同:长安的亲人如此,远在巴山的诗人也是一样。

15、白天如此思念也就算了,那晚上呢?请一位同学读一读,你们想听谁读?(听你的朗读真是享受)

16、这首词中给你们印象最深刻的句子是(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17、“此情”是什么“情”?(思念之情)“无计可消除”,从这两首词中你知道分开两地的人儿想了哪些办法来排解这种思念呢?

相机:(独上兰舟、望月……)可望着望着,看到大雁又想起了(亲人)让人忍不住轻轻吟道:(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独倚望江楼……)江水悠悠,望着望着,(又想起了亲人)于是,情不自禁地悠悠吟道:(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绵绵细雨的春天,(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赤日炎炎的夏季,(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落叶飘零的秋天,(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白雪纷飞的冬季,(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18、这是怎样的思念?(刻骨铭心……)

19、“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一样的相思缠绕在分开两地的人儿心头。同学们,请想一想:一千多年前,巴山的那个秋夜,涨满秋池的仅仅是滂沱大雨,还有什么呢?(思念)涨满了诗人的心湖。

20、那漫天飘飞的仅仅是秋雨吗?还是(思念)

那满天飞洒的仅仅是雨吗?还是(眼泪)相思的眼泪(板书)

21、这样的一场夜雨,怎能不留在我们的口边呢?(齐读)

这样的一场夜雨,怎能不刻在我们的记忆里呢?

这样的一场夜雨,怎能不烙在我们的心灵深处呢?

22、如果有一天,使人能与亲人团聚,他会和亲人说起什么呢?

四、总结、升华

1、同学们,雨总会停的,可是,思念能停止吗?

2、请看李商隐的名句,让我们深情齐读(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12.思念的诗句——《夜雨寄北》 篇十二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夜雨寄北》赏析

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小诗,是诗人身居遥远的异乡巴蜀写给他在长安的妻子的诗(或写给友人)。李商隐对妻子的爱很真挚,他们结婚不到,妻子便死了。就是在那12年中,由于诗人到处飘泊,也不能和妻子经常团聚。俗话说:小别胜新婚。李商隐与妻子的分别却常常是久别,因而对夫妻恩爱、相思情长就体会的更深、更强烈。在其笔下就呈现出“春蚕吐丝”、“蜡炬成灰”般的挚着热烈,显示出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夜雨寄北》作者简介

上一篇:麦肯锡7s模型详细解读下一篇:《列夫.托尔斯泰》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