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在警务工作中的应用(共12篇)
1.微信在警务工作中的应用 篇一
微信在电大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微信以其操作简单等特点,短短几年迅速成为亚洲用户群体最大的移动社交软件。结合电大教育的教学特点和微信公众平台的功能特点,探讨将微信应用于电大教育领域的可行性,构建基于微信的应用服务平台,设计实际的应用场景,针对应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通过充分挖掘微信在电大教育领域的应用,为电大学习者营造更好的基于微信平台的移动学习环境。
关键词:微信;电大;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4)15-3564-03
概述
电大学生多是已工作的成人学习者,由于工学矛盾和电大教学形式等原因,导致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交流较少,影响了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效果。目前电大授课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很难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与教学相关的教学平台、教务系统、考试系统等业务系统必须通过PC端进行相关的操作,学生无法利用工作间隙的碎片时间进行学习。
因此,有必要在电大教育领域借助移动互联网技术手段辅助教育。基于微信的功能特点和“强关系”的媒体特征,将微信引入电大教育领域。基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理念,通过微信平台提供相应的信息服务和教学应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微信和微信公众平台
2.1 微信介绍
微信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初推出的一款为智能终端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免费应用程序,用户通过网络发送文字图片、语音和视频、支持多人语音对讲。微信提供公众平台、朋友圈、消息推送等功能,用户可以通过“扫一扫”、“添加QQ好友”、“添加手机联系人”、“搜索微信号”和“雷达”等方式添加好友和关注公众平台,支持将内容分享给好友以及分享到微信朋友圈。截止到2013年11月,微信注册用户已突破6亿,是亚洲地区最大的用户群体移动即时通讯软件[1]。
2.2 微信公众平台介绍
微信公众平台是腾讯公司于2012年8月针对企业、媒体等团体用户在微信的基础上推出的微信用户订阅服务,通过这一平台,个人和企业都可以打造一个微信的公众号,实现和特定群体基于文字、图片、语音、视频和图文消息等形式的交流互动。微信公众平台有两种账号:服务号和订阅号。服务号旨在为用户提供服务,订阅号旨在为用户提供信息和资讯。公众平台除基本的群发功能外,还提供高级功能,其中包含两种模式:编辑模式和开发模式。在开发模式下,开发者可以通过微信开放的接口进行二次开发,从而实现在微信平台为师生提供各类信息自助查询和教育应用服务等。
2.3 微信的功能特点
1)特色功能。微信支持点对点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图文和文字;支持多人群聊;支持将照片、其他平台(微博、博客等)网页链接等分享至朋友圈;支持查看所在位置附近使用微信的人。微信公众平台支持向其订阅的用户群发信息,支持自动回复等;通过公众平台提供的接口进行二次开发,使用微信提供的语音识别等功能进行延伸开发。
2)节约成本。相比传统通信运营商提供的短信、彩信和电话等增值服务,微信使用本身免费,所有服务基于手机上网,只需要使用较低的上网流量。图片、语音和视频经过优化以后,1M可发大约1000条文字信息,1000秒语音信息,大约1分钟视频信息;微信程序后台运行只消耗2.4Kb/小时[2]。
3)强关系。强关系指的是个人的社会网络同质性较强(即交往的人群从事的工作,掌握的信息都是趋向的),人与人的关系紧密,有很强的情感因素维系着人际关系。相比微博的弱关系特点,微信所建立的用户群主要是以本人手机号、QQ号所维系起来的熟人关系网,相互之间进行点对点的精准互动。同时结合公众账号、朋友圈、微信群等手段分享信息来建立半熟关系,从而使得微信内的信息更安全、信任度高[3]。应用于电大教育领域的可行性
3.1运行微信的智能终端普及
根据工信部公布的数据,2013年11月3G移动电话用户达3.86亿户。截止2013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18亿,手机网民规模达5亿,手机继续保持第一大上网终端的地位。以微信为代表的新型即时通信工具发展迅速,截止2013年11月,微信注册用户突破6亿。以年轻人为主体的电大学生,利用碎片化的时间,使用手机借助微信教育应用进行移动学习,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也应该会得到学生的推崇。[4]
3.2 特色功能应用,多样化信息传递
微信支持文字、图片(图文)、音频、视频等信息的传递,用户之间可以语音聊天、涂鸦等,公众平台支持向订阅用户推送信息、提供自助查询等服务。利用这些特色功能,可以延伸建设基于微信平台的移动学习资源(例如微课程、微视频等),提供基于微信平台的自助交流教学服务。
3.3 基于强关系的信息精准推送
相比微博之类的社交工具,微信用户群体突出固定的社交圈子,圈子内的人员在现实生活中具有一定社会关系,对微信推送的信息关注度高,强制推送强制阅读的信息抵达率高。支持分组和地域区分,针对不同的用户分发不同的用户信息。基于此,可在微信平台建立虚拟班级、学习小组等。
3.4 多样化的交互功能
微信支持常规的社交软件的基于图文和音视频的交流形式外,提供有微信公众平台。公众微信号可设置基于关键词等规则形式的自动回复,可自定义菜单,提供语音识别接口等。同时开放接口进行二次开发,便于与用户业务系统对接,实现基于微信平台的轻应用。多样化的交互形式,方便向师生提供多样化的教学服务。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教学服务平台构建
有别于个人用户的微信号,为广大师生提供教学服务,需要申请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通过微信公众平台注册申请和日常管理维护,微信公众平台提供基本的群发功能和高级功能。
4.1微信公众号申请
微信公众号通过微信公众平台网站申请注册,输入基本的信息,通过邮箱验证,登记必要的信息,选择公众号类型,录入公众号信息,即可完成公众号的申请。其中,公众号类型包括订阅号和服务号。订阅号主要为用户提供信息和资讯,每天可向订阅用户群发一条消息,一般适合媒体用户。服务号主要为用户提供服务,每月可向订阅用户群发一条消息,提供二次开发接口,一般适合企业用户使用提供个性化服务。
4.2基于自定义菜单的功能模块设计
微信公众账号(订阅号和服务号)经过认证以后,可以获得在回话界面底部设置自定义菜单的权限。菜单项可按需设定,并可为其设置响应动作,用户通过点击菜单项,收到接口程序设定的响应信息或链接等。目前自定义菜单最多包括3个一级菜单,每个一级菜单最多包含5个二级菜单。一级菜单最多4个汉字,二级菜单最多7个汉字,多出来的部分将会以省略号代替。
微信公众平台的自定义菜单设置三个主菜单,分别是微资讯、微学习和微工作,如表1所示。微资讯下面包括五个子菜单,分别是学校介绍、通知公告、学校要闻、联系我们和电大微博,该类子菜单主要提供学校新闻资讯服务,多以图文形式呈现。微学习下面包括五个子菜单,分别是咨询报名、我的课程、我的考试、我的成绩和更多服务,该类子菜单主要与学校的教学、教务等业务平台对接,提供教学应用服务,多以绑定学生用户为前提,自助查询各类教学信息。微工作下面包括学校校历、校车时刻、部门电话、操作指南和意见建议,该类子菜单主要为教职工提供实用的办公信息,多以图文形式呈现。
4.3基于微信公众平台接口的二次开发
微信公众平台的高级功能提供有编辑模式和开发模式。在编辑模式中,只需要在微信公众平台管理界面设置自动回复和自定义菜单等简单功能。在开发模式中,开发者可以通过公众平台提供的接口,进行二次开发,并部署至服务器,实现按需回复等更高级的功能,其基本的业务流程如图1所示。微信公众平台的开发模式提供基础接口和高级接口,基础接口具有接收、回复用户信息和接受事件推送的权限,通过认证之后的微信公众号自动开通高级接口,高级接口具有获取用户基本信息、自定义菜单、客服接口和语音识别等高级权限。基于微信公众平台接口的二次开发程序须部署在外网可以访问的服务器上,并且开放80端口。微信公众平台在电大教育领域中的应用场景
1)资讯服务。微信公众平台的典型功能就是群发、自动回复、自定义菜单和高级接口权限。教师或管理员通过群发向订阅的学生推送有关的新闻、通知,推荐与课程学习有关的学习内容。基于关键词的自动回复,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公众平台根据用户输入的关键词,回复相应的资讯信息,或提供相应的向导模式引导学生进行自助操作。将常用的教学应用服务,例如课程查询、成绩查询和新闻通知等以自定义菜单的形式呈现,通过单击菜单触发相应的应用服务。
2)移动学习。微信应用于电大教育领域,将是传统面授和网络授课的延伸。电大学生多是已经工作的成人,借助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在课堂之外、工作间隙利用微信进行碎片化的学习方式。基于微信图文、视频、音频等媒介形式的信息,建立适合于在移动终端开展的微课程,利用微信群发助手为订阅的学生推送发布作业,学生提交不局限于文本的、富媒体形式的作业。利用微信群建立课程学习小组,教师在微信群发布与课程相关的通知、讨论等,加入课程微信群的学生与教师或其他小组成员进行异地同步交流学习[5]。
3)资源分享。基于微信开放平台,可以使第三方应用(移动学习客户端等)支持微信分享、微信收藏和微信支付等,整合微信与第三方应用的关系链。通过微信分享增进应用传播,将其他平台(QQ、微博等)或应用中的资源分享给微信好友或朋友圈,或者将微信推送的信息分享到其他平台或应用。建立在微信朋友圈和微信与其他平台间的相互分享学习内容,形成学习的共同体,使之成为高效的学习内容分享渠道[6]。微信公众平台在电大教育领域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6.1 受众效果有限
微信公众平台将信息群发推送至订阅的用户,管理人员无法了解到到底有多少用户进行了有效阅读,用户也只能被动阅读推送的信息而不能直接互动交流。基于关键词和自定义菜单等形式的点对点交流,有可能得到的并不是用户想要的东西。基于此,通过各种手段提供用户的参与度,有针对性地与用户互动交流。
6.2 信息发布限制
微信和微信公众平台推出时间不长,部分功能尚需完善。就目前的微信公众平台来说,对消息的单天发送数量,图片消息的大小,语音消息的时长、格式和图文消息的样式等方面都有一定的限定。基于此,就要求在推送部分信息时进行必要的折中调整。
6.3 与教学主体的结合
电大现行的教学形式主要是面授与网上教学,基于移动终端的移动学习目前也只是创新尝试。微信本身作为一款即时通信工具,将其应用于电大教育中,发挥其在教育领域的作用,就要将其与日常的教学活动整合,使微信应用常态化[7]。结束语
电大学生普遍具有工学矛盾的问题,利用工作间隙抓住碎片化的时间,使用基于微信的教育应用进行移动学习,有利于拓宽学习渠道拓展传统课堂或网络学习。微信公众平台在电大开放教育领域的应用尚属应用探索阶段,在整个教育领域中的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随着微信公众平台的功能逐步完善,充分挖掘微信在电大教育领域的应用,为电大学习者营造更好的基于微信平台的移动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1] 百度百科.微信[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5117297.htm.[2] 微信会消耗多少流量?[EB/OL].http://kf.qq.com/faq/120322fu63YV1304223ArAje.html.[3] 叶开.微博是弱关系微信是强关系[EB/OL].http://.[5] 晏远方.微信在开放教育《英语Ⅰ(1)》教学中的应用[J].陕西煤炭,2013(4):145-146.[6] 柳玉婷.微信公众平台在移动学习中的应用研究[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3(10):91-93.[7] 白浩,郝晶晶.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教育领域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信息化教育,2013(4):78-81.
2.微信在警务工作中的应用 篇二
一、利用微信搭建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服务新平台的背景
(一) 顺应时代要求
网络信息技术的普及为党建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形成了网络党建的新思路。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就提出要“推进基层党组织工作信息化”, 党建工作应顺应信息时代要求, 积极探索“互联网+党建”, 将新媒体引入党员教育管理服务中, 创建党支部微信公众号和学生党员微信群, 利用移动网络, 打造移动互联网下党建工作红色新阵地, 推进基层党组织工作信息化。
(二) 现实工作需要
学生党支部的主体是学生, 队伍年轻化, 知识化程度高, 以我院学生党支部为例, 全部学生党员拥有微信号, “党员网民”达到百分之百, 交流沟通方式上对互联网的依赖性日益增强。学生党员思想活跃, 接收新事物快, 信息来源大部分依靠网络, 就学生基层党建工作而言, 继续采用原来传统的党员教育管理服务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大学生的需求。
二、利用微信搭建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服务新平台的措施
(一) 建立平台, 强化功能
在微信平台注册了“海大外院学生党支部”的公众号 (GDOUwyxsdzb) , 内设教育、服务、交流三个模块, 对应党员学习、志愿服务、联系我们三个板块。其中党员学习中包括理论学习和时事政策栏目, 主要是为学生党员提供党建知识、时事政治等知识;志愿服务包括志愿活动、新生帮扶、学业动态等, 主要是配合党员志愿服务先行队, 开展了一系列活动, 促进我院新生快速适应新的学习生活。利用微信公众号和微信群建立了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服务新平台, 除了常规的教育管理服务外, 还能通过网络平台实现“四个功能”。第一是通知功能, 通过微信信息可以将活动快速地通知到每一个学生党员, 为党员参加党内活动提供便捷化、人本化服务;第二是公开功能, 利用微信群对党组织动态和党员信息实行“网上公开”, 提高基层党建工作的透明度;第三是联系功能, 实现党员在线“互动式”交流, 最简单最重要是“@”每个党员, 可以快速建立交互, 畅通交流渠道, 也为学生党员沟通联系搭建平台;第四是宣传功能, 通过微信公众号推送图文并茂的文章, 将典型事迹、典型人物通过网络进行宣传, 树立榜样的力量。
(二) 制度保证, 激励约束
健全制度, 约束与激励措施并举, 从内部保证网络平台的顺利运营。
1. 实名登记制度
微信平台注册可以采用网名, 但是在加入党支部微信群的时候, 必须改为实名, 方便参与活动, 接受教育。
2. 党员志愿服务制度
每个党员每学期必须志愿服务30个小时, 服务结束后撰写服务日记, 通过开展党员志愿服务活动以及事后及时总结, 引导学生党员增强党性意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 服务基层群众, 密切党群关系。
3. 民主管理制度
定期在微信群发布每位学生党员参加组织生活的表现、志愿服务活动的参与时间、志愿服务日记撰写情况、关注微信群信息情况等。利用网络平台, 公开透明管理制度、管理程序、考核结果等, 让党员同志清晰知道自己的优缺点, 不断改进提升。
(三) 培养队伍, 优化配置
我们专门培养网络建设队伍, 设立网络平台指导教师, 网络组织委员, 网络宣传委员, 网络编辑等职务, 指导教师由学生党支部负责的辅导员担任, 组织委员、宣传委员、编辑则在党支部的学生党员中择优任命。
三、利用微信搭建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服务新平台的成效与反响
(一) 关注度高, 受到学生党员的普遍欢迎
利用微信平台, 扩大了学生党建覆盖面。学生党支部公众号运营不到一年半年时间, 已经有600多人关注, 不仅覆盖外院全部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 还有部分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的大一新生。共发布图文消息150多个, 阅读量高达40000多次, 受到基层党员的普遍欢迎。微信新媒体的介入, 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学习党的基本理论知识, 及时了解国内外时事政策, 还可以了解学院学生党支部的相关活动, 积极参与其中。
(二) 紧贴学生需要, 架起服务党员群众的新桥梁
突破传统的党组织活动组织方式, 把党建工作迁移到网上, 开辟了党组织活动新空间, 从根本上打破传统教育单一模式和被动接受教育的局限, 形成了信息共享、主动选择的新管理格局。党支部转载的文章或者是原创文章, 都是紧贴高校大学生的价值观培养、学习指导、生活帮扶等满足学生党员成长需求的内容。丰富的网络资源、自主的选择方式更是丰富了党员教育形式, 提高了学习兴趣, 架起了服务党员群众的新桥梁。
(三) 信息更新快, 创新了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服务方式
微信公众号的开通, 找到了一条新形势下党组织管理服务的新途径, 信息更新速度快, 受众面广, 可以通过网络及时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党的基本知识。在新生军训帮扶期间, 以每天一更的频率, 将新生军训帮扶的注意事项、技巧、新生学习生活指导等内容通过图文方式推送出去, 同时转载一些当前的时事内容, 拓展学生眼界。
(四) 学生党员参与面广, 增加了党组织凝聚力和向心力
微信公众号是由学生党员组织运营, 包括原创文章的撰写、转载文章的筛选、网络活动的组织等, 为学生党员提供了展示自我和探讨工作的平台, 保证学生党员的全面参与性。一位学生党员回忆说:军训帮扶养成写帮扶日记的习惯, 现在一旦有志愿活动, 都会积极参加及动笔总结反思在微信中晒一晒。
四、探讨与评论
推进党员教育管理服务信息化是时代的要求, 也是新形势下提升党建工作水平的必然选择。我院从2015年6月开始通过微信公众号及微信群来实现学生党建工作信息化, 较好地尝试了网上平台和实体党支部活动相结合, 通过网络进行党员教育管理活动, 公开约束与激励党员, 进行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尽管我们在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做了一些探索和尝试, 取得了一些成效, 但是由于时间短, 还不十分成熟和完善, 存在不少的问题。一是对党员的培训和宣传不够, 一些学生党员还没有完全投入网络党组织生活中, 关注量还需要进一步加大;二是开展网上活动偏少, 内容吸引度不高, 活动还没有进入常规化程度;三是服务党员群众的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要加强微信公众号的运营成效。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创新, 不断提高, 不断完成, 积极探索和实践新形势下运用新媒体搭建党员教育管理服务新平台。
参考文献
[1]闫树.“微文化”时代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创新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5 (5) .
[2]陈嘉, 李戈, 李思华.基于微信的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体系研究[J].南方论刊, 2015 (10) .
[3]廖金宝.利用微信开展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几点思考[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2014 (6) .
3.微信在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应用探究 篇三
[关键词]微信;高校;党建
当前,信息技术革命发展迅猛,新媒体与新技术的结合已对人们的思想意识等各方面造成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新时期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从正面看,新媒体新技术的发展对推进党建工作信息化、增加党务工作透明度、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影响力产生了十分积极的影响。各高校党组织不断探索创新,增强运用新媒体新技术服务基层党建工作能力,加强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建设,充分发挥新媒体在及时发布动态信息、收集校情民意、树立正面典型、加强思想教育引导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使新媒体成为传播党的声音的重要窗口和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的有效载体。
比较来看,作为新媒体的典型代表,微信公众服务平台具有互动交流、宣传报道、便捷服务等功能,它与移动通讯技术结合,成为每个人身边的“掌上媒体”,具有传统媒体所不可比拟的优势。凭借其优势,微信自腾讯公司2011年推出至2014年底,总用户突破6亿大关,至今仍然呈现在上升趋势。微信已逐步渗透到各行各业,并为其利用,成为助推行业发展的一大利器。概莫例外,微信公众服务平台也已成为新时期高校党建工作不可回避、必须争取的重要阵地。
一、微信的特点及高校党建工作应用微信平台的意义
(一)微信的特点
1.运行成本低、方便快捷
微信与手机通讯相比,对于文本和图像,手机可以以短信、彩信进行传播,但是资费较高,普通短信0.1元/条,彩信0.5元/条,微信用户可以借助较低的网络流量更快速的、完整的传递图片、文本及语音信息,且微信具有聊天功能,支持多人在线聊天,短信没有群聊功能;微信与飞信相比,微信是免费的并可以跨平台,而手机发飞信是按短信收费的,且只支持移动业务,不支持联通和电信业务;微信与微博比较,微信侧重对话功能,微博更偏向传统广告,且极易曝光。微信具有方便快捷性,信息一经发布,朋友圈的好友即可获得信息,引起关注,并起到转载和评价的辐射作用。
2.传播多元化、社交多样化
微信借助无线网络平台,对文字、图片、语音信息、视频等进行多样化传播,不仅方便及时快捷,而且形象生动全面,克服了传统通讯方式的弱点,改变了传统的沟通习惯。此外,用户还可以通过利用微信公众平台、摇一摇、漂流瓶、朋友圈等功能进行社交,通过发布或者转载进行传递信息、引起关注或者即时互动。这一优势正满足了充满好奇心、求知欲的大学生的需求,并受其热捧。这种多样化、多渠道的交友方式已成为当前大学生扩大社交的一种重要途径。[1]微信提供公众平台、朋友圈、消息推送等功能,用户可以通过搜索号码、扫二维码等方式添加好友和关注公众平台,同时可将内容分享给好友及微信朋友圈。
3.跨平台交流、无缝隙对接
腾讯公司针对不同品牌的智能手机开发了不同的微信版本,并且不断的更新升级,增添新的功能,比如Android、iOS、Symbian、Windows Phone、S40、BlackBerry、windows、mac等版本。多种版本之间可以互通,实现了跨平台的交流。用户可以通过搜索对方手机号码、QQ号码、微信号、扫二维码等多种方式进行添加好友或者关注微信公众平台,将信息传递给好友或者添加到朋友圈进行共享。
(二)高校党建应用微信平台的意义
1.基于微信的党建突破传统模式,激发党建活力
高校基层党的建设是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党的建设中占有重要的特殊地位。加强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是保持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的必然选择,也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必由之路。作为高校基层党务工作者应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潮流,不断创新党建学习、活动方式,改变原有的传统模式,打破固化的思维方式,以“书记项目”为契机,以手机微信为着手,抢占新的领地,不断提升党建工作水平。
无论高校的教师党员还是学生党员平时忙于学习、教学、科研、行政管理工作,很难有统一的时间进行进行集中学习,而微信的使用则打破原有的党课学习方式,实现了更加灵活的“面对面”,提高了党建的时效性和针对性。不仅形式灵活,内容也不乏生动活泼,提高了广大教师、学生党员学习的积极性,大大激发了党建的活力。
2.基于微信的党建顺应时代潮流,契合党建需求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迅猛发展,新媒体与新技术紧密结合,手机已成为人们的每日必需品,无线网络大多覆盖高校校园,这些硬件为微信在高校的推广应用提供了基础。高校中的大学生站在求知的的最前沿,对社会的新事物充满好奇,微信的进入正契合了大学生的需求。尤其,微信轻松时尚的氛围迎合了大学生追求自由和个性张扬的心理特征,使得这一新媒体成为倍受欢迎的党建利器。
二、运用党建工作的微信平台的建设
高校基层党建微信平台的建设是一个较为系统的工程,也是进行高校党员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廉政建设的有力阵地,对于增强党的凝聚力、战斗力起到积极的作用。广东警官学院组宣处党支部于2014年6月份创建了以“广警党旗红”命名的群和微信公众号,架起了党员、党群、干群联系沟通的新桥梁。截止2015年1月份,“广警党旗红”公众号关注的用户超过500人,推送图文信息61期,发布各类信息、文章168篇,图片433幅。组宣处党支部利用微信公众服务平台的优势和特点,贴近党员、贴近群众、贴近工作发布信息,唱响好声音,传播正能量,加强宣传引导,增强了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效果。
nlc202309040926
(一)创建“广警党旗红”微信群
微信群是一种群聊的服务模式,群主建立微信群后,可以邀请到多人到群里聊天、互动,大家可以共享图片、语音信息、视频、网址链接等多种信息。通过这一功能,可以方便的建立多种层次规模的群。“广警党旗红”微信群根据党建工作需要,建立的学院党务工作者、具有53人的小规模的群,涵盖了不同系别、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党员骨干,既有教师党员又有学生党员。
“广警党旗红”微信群,充分发挥微信群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24小时在线等多种优势,通过微信及时发送重要通知、会议精神、时事政策、工作安排等内容。特殊情况会开“微生活”或者“微党课”,由支部书记发布主题,每个党员通过微信形式进行交流,可以以文字、语音、图片等载体进行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交流,既提升了党员的参与度,又提高了党员的素养,真正把“广警党旗红”微信群打造成了一个安排工作、交流学习、联络感情的服务站。
(二)创建“广警党旗红”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是微信的功能之一,很多单位或者个人开通微信公众号,利用这个平台与特定群体进行文字、图片、语音等全面的沟通。微信公众号是通过网络和手机客户端的连接,以公众号辐射,实现群发或者点对点传递。网络微信公众号后台具有管理和编辑的功能,通过后台可以进行素材管理、信息群发、设置关键回复以及可以观察到关注人数、收到的信息数等。而用户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扫描二维码订阅公众号,微信公众号把用户进行分组,保证信息推送的针对性、准确性。以图片、文字、语音等多种载体群发的信息可以是一条也可以是一个专题。
“广警党旗红”正是利用了微信公众服务平台的优势,实现了基层党组织日常信息发布、时事政策宣传、政治学习、党员交流等,实现了纸质文件、电子邮件、手机微信三位一体的信息发送渠道。[2]“广警党旗红”微信平台的建设突出了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突出新闻性。每期推送的信息能及时反映学院当前正发生的大事要事,国内外新闻动态,便于党员群众及时了解掌握,有利于密切党群关系;二是突出思想性。精心挑选、推送国内著名学者专家的评论、时政理论文章,突出正面宣传引导,弘扬主旋律,使微信平台起到“微党课”的作用;三是突出服务性。党务信息公开,包括党组织的各项通知、决策、决议、表彰等,及时回复信息咨询,努力做好服务工作,提高服务效率;四是突出多样性。设有校园新闻、支部建设、广警故事、典型经验、图说广警、校园文化、时政要闻、热点评议、理论在线等九个栏目,从不同角度及时播报学院各方面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动态,及时发布党和国家要闻和方针政策,内容丰富多样,满足党员群众对不同信息的需求。
(三)创建微信朋友圈
创建微信朋友圈,分享大家看到的、学到的党建、组工信息,交流党建工作,促进基层党建工作的开展,提升党建工作水平,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通过朋友圈,大家可以询疑答惑,共同学习,交流经验,有利于党建工作者迅速快捷的掌握工作知识。此外,通过朋友圈,可以直接了解基层党建工作的推进情况、取得成效及遇到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通过朋友圈,也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党员的生活状态、思想变化,为他们的成长保驾护航。
三、高校党建创新微信平台的思路
“广警党旗红”微信平台是新时期加强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方法,是推进高校基层党建整体工作上台阶、上水平的客观现实需要。通过以上平台建设创新了党建形式,积极推进了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开辟了党务公开的新窗口
高校的教师、学生党员平时忙于学习、科研、行政管理等各项工作,很难做到经常主动到党务办公室了解和熟悉党务信息。同时,有些系部学生的党支部并没有配备专门的党务办公室,甚至没有专门的党务公告栏,微信平台不受时空限制的优势则弥补了这一不足。学院各级各类党组织可以借助“广警党旗红”微信平台把本组织的党务工作、热点重点难点问题、党内生活等第一时间向党员、群众公开,发挥信息及时公开和接受学院广泛监督的作用,充分增强工作的透明度和人民群众的信任感。与此同时,基层党组织在作出重要决策之前需要征求广大党员和群众意见的,可以借助微信平台,为院系广大党员、群众“参政、议政”开辟了更加简便快捷、行之有效的渠道。
(二)打造党建学习的新阵地
充分利用“广警党旗红”微信平台作用,加强组织管理,选拔优秀运营人员,精心编制党建专题栏目,严肃而不失风趣,努力把它打造成一个喜闻乐见的学习平台。及时推进新栏目、新思想,积极活跃大家的思维,不断创新党建活动形式,提升大家整体工作的科学化水平,增强组织凝聚力、战斗力,打造一个坚实的战斗堡垒。积极探索微信群的功能,打造“微课程”,精心编排网上学习内容,使得入党积极分子能够通过“微课程”开展学习和交流探讨,不断提升自身政治理论水平。
(三)搭建交流互动新平台
微信平台为密切党群关系、拓宽党群民意诉求开拓了有效途径。由于平时教师党员忙于科研教学或管理工作,学生党员忙于学业,很难有统一的时间组织在一起开展政治学习会,即便是开展,也基本上是以主持老师或者支委发言为主,与会学生党员发言为辅,气氛沉闷乏味。但是,自从我们实行在微信群开政治学习会后,效果有了很大的改观。通过实践来看,平时枯燥无味的政治生活搬到微信群后,平时不爱发言的的党员也大胆的发表自己的看法,气氛一改往日沉闷的状态变得活跃起来。
党务工作与其他工作相比较为严肃,尤其是有关领导和教师开展党务工作和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有时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微信平台建立起一层虚拟的保护屏障,比面对面沟通来得更加轻松、直接、真实。在保证必要的面对面基础上,党员、群众可以借助微信平台通过在线交流或留言形式,表达所思所想、所喜所忧、所愿所盼,学院可依此来了解党员、群众思想动态和心理状态,增强工作针对性,保证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可以组织“微访谈”、“微宣传”“微课堂”等活动,对党员潜移默化地产生正面引导和正能量的传播。
此外,“广警党旗红”微信用户可以对平台推送的信息进行点赞、评论或者转发,甚至展开讨论,以此来表达自身的想法和观点,从而拉近了彼此的距离,起到良好的教育引导效果。[3]
微信平台为加强和改进高校基层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结合“广警党旗红”的实践,我们要更加积极主动研究推进微信建设,强化新媒体思维,不断创新微信平台的应用、管理、服务新模式,坚持传统教育模式和微信相结合,实现优势互补,增强党建工作的时效性、针对性、科学性,提升党建工作水平。
参考文献
[1]张博.微信时代如何加强思想政治教育[J].科技创新导报,2013(22).
[2]肖潇等.运用手机网络平台创新高校网络党建工作[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2年.
[3]杨敏.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及应对策略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12.
作者简介
王玲玲(1981-),女,山东邹平人,广东警官学院组宣处,主要从事政府治理与政府监控研究、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4.微信在警务工作中的应用 篇四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微信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抢占了大学生市场,并受到了追捧。这就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不仅仅要求他们能够有扎实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功底,过硬的教学经验,除此之外,还需要掌握相关的移动通信技术素质,本文从微信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先效应出发,对微信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进行剖析。
关键词:微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作用
一、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我们可以看到新媒体技术更加成熟和普及。从近些年的发展来看,在博客和微博之后,微信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抢占了大学生市场,并受到了追捧。微信是由腾讯公司在2011推出的,该软件支持跨通信运营商、跨系统平台操作,可发送文字、图片、语音、视频,支持多人语音对讲,提供公众平台、朋友圈、消息推送等功能。根据相关统计,绝大多数的大学生手机中都装载了微信,而且从数据统计来看,很多大学生在该软件上花的时间远超其他社交软件。微信在大学生中的热度,由此可见一斑。
二、微信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1.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地位削弱
在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下,主要都是通过课堂讲课、一对多式的面授,授课的内容主要由施教者来决定,作为整个教学活动的主导者,施教者处于绝对主动地地位,但是微信的出现可以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通过虚拟网络进行传播,在这种方式下,施教者将会由主导者变为网络各方平等的参与者。
2.对高校学生工作者的要求提升
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不少高校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思想观念陈旧,随着微信等新媒体的大势推广,这就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不仅仅要求他们能够有扎实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功底,过硬的教学经验,除此之外,还需要掌握相关的移动通信技术素质,不仅仅要学会使用微信的基本功能,同时还需要对公众号经营有所涉足,只有多与大学生进行思想交流,实时的把握他们的思想动态,进而积极探索微信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学规律。
3.校园网络舆情监控的难度增加,大学生价值观引导难度加大
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下,以往的宣传栏、展板等媒介对于大学生的吸引力在不断地下降,新媒体的出现使得各种各样的信息充斥了大学生的生活,不同的观点都会与大学生固有的思想发生碰撞,再者加上大学生自身新鲜感强、缺乏独立的判断力,这些特点使得大学生很容易受到错误思想的诱导,对于微信来说,我们可以看到微信对于信息的传播速度快,受众面积广,大学生思想变化更快,这对于我们如何掌握监控力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首先在思想认识上,看到微信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双重影响。微信有利于提高师生之间的日常感情,一般来说,大学生和政治老师之间往往会存在着一定的距离,不愿意对老师将真话,将很多想法压在心里面,这并不利于政治工作的开展,但是如果我们使用微信,既可以作为课堂教学手段的衍生,又可以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
三、微信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途径
1.创建思想政治教育微信平台,抢占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
在传统的思政教育方法中,一般都是面对面的课堂讲课方式,这种模式下,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都会受到很大的局限,教学效果差强人意,大学生对于学习的参与积极性也不高,但是通过微信创建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平台,思想政治教师可以再微信平台上发布相关的学习资料,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的传播,与此同时我们还可以将微信里热议的话题作为讨论的引入点,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激发他们主观能动性,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微信平台的便利性,鼓励学生进行学习意见的反馈,进而可以在无形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在这个过程中,微信公众账号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利用微信公众账号平台推送速度快的优势,可以将学校的主流思想和文化精神进行及时有效地传达,同时还可以发布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信息,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
2.创建微信服务平台,全方位为学生服务
在高校教学活动中,我们需要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转变以往以教学者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积极创建微信服务平台,更好的为学生工作服务,不仅可以进行社会正能量的传播,同时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学习、就业、心理咨询等服务,同时还可以开辟专栏发布毕业生所需要的信息,诸如求职技巧、招聘信息之类,微信的这些功能都可以为学生服务提供更好的客观条件。
3.构建不同层级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平台
在当下,为了能够更好的适应大学生大学生交流表达新变化,我们可以从整体上进行建构 建立学校、学院、班级、支部、社团等由上及下不同层级,党团组织、党团干部、学生骨干等不同纬度的整体格局,这样一来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完善教育体系,不仅可以通过微信平台传递思想信息,同时也可以利用平台效应,发挥朋辈教育作用,在微信中推送学生身边的先进事迹,然后通过朋友圈进行转载,扩大影响力。
4.建设适应微信环境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
随着微信的推广,在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时代下,这对教育者提出了新的挑战,在教思政 [ 2014 ] 2 号文件中,对于高校辅导员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能力要求进行新的界定,需要辅导员能够对学生应用技术有一定程度的掌握,对于网络语言有所了解,熟练使用微博、博客等社交软件。辅导员作为高校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线工作人员,要与时俱进,与学生打成一片,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这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做好辅导员的工作,具体来说就是要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队伍,培养一批专业素质强,理想信念坚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
当前我们应该看到在互联网时代下,微信作为一种新的通讯工具,对于大学生的交流习惯有了很大的影响,这对于高效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形成了新的挑战和机遇,这在客观上就需要思想教育工作者改变传统的思想,积极对微信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进行思考,更新工作方法,为思想政治教育事业的开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5.微信在警务工作中的应用 篇五
一、微博微信含义
(一) 微博
微博, 也被称作微博客, 利用互联网, 具有对信息获取、分享和传播功能。用户通过WAP、WEB等多种客户端, 能够组建个人或交友社区, 并能实现大约140字文字信息的更新与实时分享。微博内容简短精炼, 语言优美, 表达自由, 因而受到了广大年轻人的喜爱。
(二) 微信
2011年年初, 腾讯公司推出一款为智能终端提供实时通信服务功能的软件, 即微信 (Wechat) , 它可以超越通讯运营商、操作平台的限制, 为用户提供具有语音、文字、图片、视频等功能免费应用程序。另外, 微信软件中还包括一些社交插件。如:“朋友圈”“附近的人”“摇一摇”“漂流瓶”“扫一扫”等服务性插件。据统计, 到2013年年底, 微信注册用户已经超过6亿大关, 成为亚洲地区最大通讯用户群体软件。丰富的内容与获取信息的便捷性, 使微信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便利。
二、微博微信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应用
(一) 改变思想政治教育观念, 加强网络文化建设
面对各种网络文化的渗透, 人们在网络上获取了大量与事实不符的不良信息、虚假信息, 而大多数人不懂如何去辨别和区分这些网络资源的真实性。因此, 在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时, 需要充分利用起微博微信的功能优势, 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宣传优秀文化, 同时这也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一项需要长期贯彻和执行的任务。改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观念, 要求教育工作必须与信息时代的发展模式相互适应, 也就是说对人们的思想政治教育要符合网络环境的现状和发展情况。思想政治教育观念要逐渐摒弃封闭和固定的模式, 确立以开放为中心的教育模式。以积极的观点看待与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型工具, 打破传统教育模式的限制, 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最终目标的实现。
(二) 微博课堂, 深化思想政治理论
在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中, 避免不了要用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和“中国梦”的思想来武装学生的头脑, 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学生思想政治学习中的重要任务。教师需要充分利用微博技术的特征与优势, 改变以往灌输式的教学模式,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深化学生的理解。例如:教师可以采用学生在微博上回答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跟踪与反馈。在学习过程中, 教师可以在微博上给出一个鲜明的课题, 让学生之间进行展开讨论与分析。由于微博具有信息传播快, 表达自由等特点, 因而会引起学生的热议, 深化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的理解与思考。另外, 教师也就可以把社会上新近发生的热门事件和学生们喜欢的话题, 用微博的形式与思想政治课程内容将结合, 不仅实现了跨时空教学, 使课堂内容更加生动与具有说服力, 同时也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 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和分析, 还能够提高自身的思维判断能力。
(三) 保持对话, 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
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 教师要利用微信实时对话的优势, 真正走到学生身边, 与学生保持密切联系。同时要正确认识在微信教学中的角色, 改变先前“观众”与“听众”的角色, 主动与学生进行密切联系, 关注学生的“朋友圈”生活与学习动态, 尽量与学生的生活情况保持一致, 真正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但是需要指出的是, 在这个过程中, 需要掌控好尺度, 既不能对学生放任自流, 不管不顾, 也不能过分干预学生的私人生活, 要给学生留有空间。对于学生的不良表现和思想要及时纠正, 端正学生的思想与态度。在日常的交流中, 教师要与学生进行真诚的沟通, 及时发现学生的生活难处, 并给予帮助, 并多多传达正确的思想与文化。通过微信平台, 不仅有利于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还能够构建师生之间良好的关系。
三、结束语
微博微信等现代化技术手段对于高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然而,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在应用方面还存在一定局限。因此, 广大教育工作者需要立足教学实际, 不断加强探索与研究, 采取正确方式, 发挥出微博微信等优势, 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
摘要:随着科技时代的进步, 微博微信等现代化的科学技术通讯手段也逐渐走入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 并且效果显著。本文从微博微信的现代化多媒体含义与特征入手, 结合高校学生特点, 分析了微博微信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应用, 旨在充分利用现代化多媒体优势, 促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发展。
关键词:微博微信,高校,思想政治
参考文献
[1]阚道远.微博兴起视野下的思想政治工作[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2012, (4) :2-5.
[2]郑燕林, 李卢一.微博客教育应用初探[J].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3, (2) :12-13.
6.微信在检务公开中的应用 篇六
关键词:微信;检务公开;实践;应用
微信是腾讯公司推出的,提供类似于Kik免费即时通讯服务的免费聊天软件。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平板、网页快速发送语音、视频、图片和文字。微信提供公众平台、朋友圈、消息推送等功能,用户可以通过摇一摇、搜索号码、附近的人、扫二维码方式添加好友和关注公众平台,同时用户可将看到的精彩内容分享到微信朋友圈。如何在检务公开中运用这一媒体,是我们的值得研究的课题。
一、微信公众平台及特点
1.微信公众平台概述
有关微信的概念,学者们的界定大同小异。一般认为,微信是腾讯公司开发推出的,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平板和网页,跨运营商、跨平台快速发送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等,可以单聊、群聊,以及通过“摇一摇”、搜索号码和附近的人、扫二维码等方式添加好友,并可以将内容分享给好友、分享到朋友圈,以及提供公众平台和消息推送等功能服务,基于流量无通讯费用的移动即时通讯应用程序。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32亿,手机网民规模达5.27亿。手机网民规模的持续增长促进了手机端各类应用的发展。其中,腾讯公司于2011年初推出的手机即时通信软件——微信,其带来的巨大影响力让人瞠目结舌。腾讯发布最新财报显示,2014年二季度末,微信(含海外版)月活跃账户数达4.38亿。社交类网站面临用户流失的问题。减少使用社交网站的网民中,32.6%的人转而使用微信,20.3%的人转而去上微博;减少使用微博的人中37.4%的转移到了微信。可见微信的用户资源优势在日益扩大。
2.微信公共平台的功能特点
(1)信息传播的实时性、交互性、沟通多样化。微信用户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都可以接收讯息。读者可向图书馆公众账号提问、留言、咨询业务。微信公众平台针对用户的特殊疑问,提供一对一的对话解答服务。由于微信的发表与回复都是即时的,所以当用户提交问题后,只要微信在线,就可以马上对用户的问题进行解决,不受时间与空间限制。微信作为一款移动即时通讯软件,在短时间内吸引了大量用户使用,成为时下最火爆的通讯交流、信息传播工具。微信的传播特征自然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微信的信息传播主要分为点对点的人际传播、朋友圈群聊天以及公众账号信息服务等三类。学者们站在不同角度分析了微信传播的特征。
(2)信息传播精准、高效、私密。微信公众账号可以通过用户分组和地域控制,实现消息的精准推送。相对微博而言,微信是点对点的传播,更加精准、高效,微信用户不会错过任何一条信息。微信公众账号发布一条信息,所有关注的用户都会立刻收到,并按不同关注对象分类显示,不会因信息泛滥而错过。此外,微信一对一的交流模式还具有高度私密性,一些用户不便公开表述的问题或想法,可以通过微信表达。这种模式极大地减少了信息外泄的可能性,有利于保护用户隐私。
二、微信公众平台在检务公开中的功能和定位研究
通过上文对微信公众平台特点的总结,也就不难对其在检务公开中的应用进行定位:
1.明确模块化地位
检务公开工作在不同的平台上面对的是不同的受众群体,这些不同的群体的语言习惯、兴趣点等都不尽相同,因此,不能简单的认为微信公众平台可以替代传统平台,也不能草率地将微信平台是做微信软件上的橱窗和门户网站,而是应该将微信公众平台作为检务公开工作大局中和传统媒体平台、其他新媒体平台有机结合的子模块,在公开内容、公开形式和公开重点上与其他平台有所区分,相互配合。
2.实行品牌化经营
要发挥创新精神的主观能动性,策划打造精品栏目和精品平台,一方面要精心创作专属微信公众平台的检务公开内容,对于其他平台上转载的内容要进行语言和形式上的二次加工,使之符合微信的语言环境,同时还要注意口碑积累和品质持续性,从而打造出在各自范围内有影响力的平台品牌。
3.树立探索创新阵地
要将微信公众平台作为当地检务公开工作各种新创意新想法的实验阵地,由于微信公众平台上的发布内容形式内容都相对最为活跃多样,微信软件的用户对于新生事物的接受度和期盼度也相对更高,因此,可以在一定的原则基础上,在微信公众平台上大胆创新,勇于开拓,将好的实践成果应用到其他平台上。
三、微信公众平台在检务公开中的应用实践
在明确了微信公众平台在检务公开中的应用定位之后,就可以从实际出发,来探讨一下现阶段微信公众平台的具体运作方式和需要注意的方面:
1.发布时效性强的重大新闻及应急消息
基于微信用户的阅读习惯,微信公众平台原本并不适合作为新闻发布平台使用,如果过度使用这一功能,相对枯燥的新闻内容会使得关注用户大量流失或降低他们的关注度。但微信软件庞大的用户群和覆盖面的广泛却又使得微信公众平台成为了极佳的新闻发布平台。因此,在实践中可以将微信公众平台作为检务公开的应急或临时新闻发布平台使用,即在发生重大突发事件或时效性较强的群众关注度高的新闻时,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发布消息和动态。
2.积极与群众展开互动,开通便民服务功能
检务公开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案件信息公开和可查询,在开通服务功能后,群众就可以通过手机在相应检察机关的微信公众平台上留言查询相关案件信息,检察机关工作人员可以在后台实时互动回复。也就是说,群众足不出户、动动手指就可以获取他们之前可能要奔走多次才能获取的讯息,这是其他平台目前难以做到的,因此,这一查询功能应当作为微信公众平台服务检务公开的一大工作重点。
3.打造检察机关宣传期刊,内炼公正,外塑形象
微信公众平台的自身特点和用户群体决定了该平台最适宜的使用方式之一是将其打造成检察文化创意宣传窗口。因此,微信公众平台在检务公开中的另一重点应用就是在微信公众平台上打造定期发布的电子期刊,期刊内容主要包含法律知识普及、案件速递、工作报告及文化宣传等方面。期刊内容来源既可以是专门创作的适合微信公众平台上发布的公开内容,也可以将现有的较为刻板的法律常识和案件分析、以及较为枯燥的工作报告等公开内容进行二次加工,突出可读性、易读性和趣味性,从而实现更好地普及法律和宣传自身工作的目的。
4.健全发布内容审核,保护平台安全
在以往其他新媒体平台的实践中,曾屡次出现因盗号或工作人员的失职行为而导致平台发布不恰当信息的事故。因此,在将微信公众平台作为检务公开的平台使用时,要特别注意账号安全和发布信息审核制度的建立,有条件的检察机关应安排专人负责信息发布和互动回复,并有相关领导负责审核把关,同时加强安保措施,通过添加安全验证等方式来确保平台安全。
我们可以看到,检务公开作为检察机关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在工作中全面推进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重要实践,正在发展的道路上飞速前行,而微信公众平台等新媒体的出现,将更好地助力检务公开的进步与跨越。因此,我们应当脚踏实地地做好检务公开工作,仔细研究和探索微信公众平台等新媒体平台在检务公开中的应用,从而让检务公开的脚步更上一层楼。
7.微信在警务工作中的应用 篇七
【关键词】微信;翻转课堂;历史教学
实践证明,“翻转课堂”这一创新的教学模式具有传统教学模式所不具有的许多优点。而翻转课堂实施的要素之一,就是有可被学生自由控制的、在非课堂中的、可随时播放教学视频、可多人互动并进行实时沟通的终端。随着科技的发展,微信这一通讯工具,适用于各种终端,包括便利的移动终端,它以互联网为媒介,文字、图片、语音短信、视频的发送,具有便利、即时、互动等特点,极大拓展了教学的时间和空间,是开展历史教学翻转课堂的有效媒介。
一、微信在“翻转课堂”实施中的优势
顾名思义,“翻转课堂”是转变传统教学模式。传统教学模式是在课堂上“先教后学”“边教边学”,教师的“教”是学生“学”的前提。但是在“翻转课堂”上,它的核心思想则是“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变学生的“学”为教师“教”的前提。“翻转课堂”中,翻转的是“课堂时间”的使用规划,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的师生角色,实现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革新。虽然传统学习方式上也有强调学生必须先“预习”,也是学生先学,但“翻转课堂”中学生的“学”是在教师的带领下的学,学习效果的输出是教师课堂上“教”,组织好课堂的前提。它的基本模式是:课前教师录制视频给学生看,学生看完视频后进行相应的检测,教师根据检测结果设置第二天的课堂问题解决方案,课上进行问题的解决,再进行课堂检测或者拓展训练。也就是说实施翻转课堂必须满足以下三个条件:一是教师制作学习视频;二是有平台支持;三是教师根据学生课前学习的检测结果对课堂上活动的设计。从国内外的翻转课堂教学实践可看出,翻转课堂的实施要有一定的技术支持,要么基于移动通信技术、平板电脑技术在一些公共的视频平台上开展,要么基于一定的硬件设备在合适的翻转课堂实践平台上实施。
而微信作为新兴的网络通讯工具,已经成为大众日常沟通的重要平台,它的技术特征给“翻转课堂”的实施也带来了容易实现的可能性。微信以互联网为媒介,支持发送视频、文字、图片、语音,具有不限时间空间、可以随时更新、可跨平台、可随时沟通等特点,符合翻转课堂对技术的要求。在电脑以及手机、平板电脑等手持终端相当普及的今天,利用微信这个平台运用开展实施翻转课堂教学,能够有效拓展教学的时间和空间,对发挥翻转教学的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有乐观的意义。
二、微信在中学历史教学翻转课堂中的应用
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是传统教学过程中的前后相依的两个阶段。知识传授通过教师在课堂中的讲授来完成,知识内化则需要学生在课后通过作业、操作或者实践来完成。翻转课堂颠覆了这一过程,它将知识传授这一阶段的任务通过信息技术的辅助在课前完成,在课堂中则由老师的帮助与同学的协助来完成知识内化这一阶段。随着教学过程的颠倒,课堂学习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和内容也随之发生了变化。翻转就是改变,要成功“翻转”需要老师和学生都做出很多的改变,其中老师尤为重要。相比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实施翻转教学的老师要花更多的功夫,不再只关注知识的输出,还需要对学生更多的了解,对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更多的掌握,从而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整合、内化、活用。特别是翻转的初期,要改变学生的传统学习方法,变学生自愿“预习”为必须学习,变课堂学习为课前学习,教师就要考虑如何能让学生有动力进行课前学习,要考虑能提供哪些教育资源;在课中,要考虑如何设计、组织课堂,运用哪种教学方法和工具,以哪种形式组织学生进一步学习促进知识内化;在课后,要考虑如何引导学生反思总结。
也就是说,在翻转课堂中,教师不再是知识交互和应用的中心,但他们仍然是学生进行学习的主要推动者,是学生便捷地获取资源、利用资源、处理信息、应用知识到真实情境中的脚手架。教师是整个学习活动的设计者与引导者,学生是学习活动的执行者,家长则是监督者和陪伴者。在以微信为平台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通过微信群的方式,将教师、学生和家长都参与到翻转课堂教学中。因此,在实施历史教学翻转课堂时,首先需建立一个微信公众平台或“朋友圈”,教师、学生和家长共同加入这一平台。在这一平台上,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中心,家长为辅助。
其次,教师要提供有效的学习资源,设计学习规则。视频是重要的也是主要的资源。在视频制作中,首先应明确学生必须掌握的目标,以及视频需要表现传达的内容。其次是收集和创建视频,在制作过程中应考虑学生的想法,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方法和习惯。也可将文字与视频相结合,以文字形式告诉学生学习提纲、学习目标、学习作业,以视频讲解学习内容以及提供辅助的视频学习资料。学生在家进行自主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可随时通过平台将自己不懂的问题并反馈给教师。当学习完教师布置的任务之后,通过与学习内容匹配的测试来检验自己对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由于学习是在学生家中进行的,所以家长可根据学生的学习与任务完成情况,配合教师制定出有效的措施来调整或者促进学生的学习,从而形成学生、家长、教师三者之间的互动交流。
以笔者在开展《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一课的教学为例。课前首先选择一部较有代表性、能反映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电影《霍元甲》进行适当剪辑,之后结合课标制定学习目标:(1) 从衣食住行等方面探讨物质生活的变化;(2)从礼仪、婚丧嫁娶等方面探讨生活习俗的变化;(3)追寻近现代交通通讯的变化;(4)探寻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接着布置学习作业:采访年长者,让他们谈谈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化。搜集一些老照片、旧服饰等等。这些课前工作做好后,发送到朋友圈,让学生课前“先学”。
再次,组织课堂活动。学习内容在课外传递给学生后,那么课堂内更需要高质量的学习活动,让学生有机会在具体环境中应用其所学内容。教师要及时收集归类学生在课前学习中反馈的各类问题,根据收集的问题来有针对性地组织课堂活动。如有些问题是学生自己能解决的,就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稍微有难度或者能通过学生小组协作解决问题,则让学生通过小组协作进行解决。学生实在解决不了的问题,则由教师来讲解。教师也可选择让学生自己或小组来展示成果,确定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该内容,并加深学生对该问题所涉及内容的理解与掌握。交流展示的过程中,教师、学生都可以给予及时的评价。如果学习问题掌握了,则进入下一个问题的解决。当所有的问题解决完之后,教师可布置课堂测验来巩固学生的学习,或者拓展他们的学习。当然有时候课堂结束时也不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有些问题由于时间或者其他原因课堂上未能解决等,在课后教师则负责为学生的复习活动进行指导。
同样以《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一课为例,笔者设置以下问题检测学生对服饰变化的掌握情况:霍元甲身着中国的传统服装,你认为有哪些样式?观看比武的清朝官员、买办、洋行职员、学生分别穿什么服装?假如孙中山先生与夫人接见霍元甲的儿女,你认为孙先生及孙夫人最可能穿什么服装?笔者有针对性的创设一系列类似的情景式问题来检测学生“先学”的情况。并且进行恰当的评价、总结、归纳。
三、运用微信实施历史翻转课堂的效果
以微信为平台的翻转课堂改变了学习的方法,也带来了传统课堂学不到的很多东西例如:合作精神,动手能力,独立自主的研究精神,表达能力,发现问题,探索精神等等。
首先,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视频学习具有可随时开展、可随时暂停、可反复播放等便利性,使得学生能根据自身情况自由安排学习时间并自如控制自己的学习方式。学生在看教师的视频讲解时可自由掌握看视频的节奏,懂了的可快进跳过,没懂的可倒退反复观看,也可停下来仔细思考或做笔记,还可以通过聊天软件向老师和同伴寻求帮助,直到懂为止。
其次,增强学习的互动性。微信翻转课堂全面提升了课堂的互动。教师的角色从内容的呈现者转变为学习的指导者,原来课堂的时间被释放,有更多的时间与学生交谈,回答学生的问题,参与到学习小组,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学生之间的互动也比以前更多了,学生们互相帮助学习,发展学习小组,不再依靠老师作为唯一的知识传播者。在历史教学中,以微信开展翻转课堂后,历史事实在视频中讲解,课堂上老师们有了额外的时间组织学生通过辩论,演讲等学习形式,让学生学习更深入。无形中,翻转课堂形成了一种学习文化,那就是学生们不再将学习当做任务,而是一件发现自我不足、自我擅长、互相帮助的有意义的活动。
再次,增强了学习的个性化。传统教学的统一课堂模式,但实际上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都不同,因此无法真正分层教学。翻转课堂承认了学生的不同,每个学生可以按自己的速度来学习,学习速度快的学生可以掌握更难的课程内容,速度慢的学生则可以反复学习,并寻求教师的帮助,从而真正实现分层教学。
最后,增强了教师和家长以及学生的交流。微信平台的使用贯穿整个翻转教学,并且是三方甚至多方参与的。教师通过翻转课堂实践平台,同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检查并分析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同时也可以对学生学习过程中提出的问题进行及时反馈。家长在学生学习时可伴学,也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作业完成情况及结果反馈、学生与教师或者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从而教师和家长之间可以互相了解、互相帮助和支持,共同促进学生学习活动的有效开展。
四、以微信为平台事实翻转课堂的注意事项
以微信为平台实施翻转课堂给历史教学带来了新模式、新成效,但在运用这一方式时,要注意以下两点:
首先,必须科学设计微信教学和课堂教学的内容。两者必须互为支持,由浅入深,共同构建为一体。将微信交流平台引入课堂教学,使其成为学生自主、交互学习平台,但微信平台无法全面替代传统的课堂教学,必须合理设计微信平台与课堂平台的教学内容,微信平台上的内容以知识的传授为主,课堂教学以知识的内化活动为主。微信学习的内容要合理难度,太深奥、困难,不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微信教学内容与课堂教学内容要互为支持,由浅入深,防止微信平台学习内容与课堂学习内容脱节。
其次,必须注重对微信教学学习行为的实施评价。微信教学平台拓展了教学的时间和空间,能有效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但必须注重对学生的微信教学学习行为进行实施评价,对学习行为、学习过程要有促进、监督的方式以及对学习结果的评价,使学生适应翻转教学所带来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转变,养成学生自觉学习的习惯,并促进学习效果的达成和提升,这也是微信交流平台应用于翻转教学持久有效的保障。
五、结束语
微信平台的翻转课堂在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方面充分体现了其独特性和优越性。作为教师,不仅要时刻注重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等业务素质的提升,还要努力学习和掌握现代教学技术,适应网络化教育所带来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变化,以充分发挥网络等信息化工具的优势,同时积极转变教学思维和教学方法,有效运用新型教学模式和平台促进教学。
【参考文献】
[1](美)萨尔曼·可汗.《翻转课堂的可汗学院——互联时代的教育革命》
[2](美)乔纳森伯格曼,亚伦·萨姆斯.《翻转课堂与慕课教学:一场正在到来的教育变革》
[3]张金磊.《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作者简介】
胡晓琴,女,1976年8月,汉族,福建长汀人,本科,中学一级,现供职福建省长汀一中,研究方向:微信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8.微信在课程辅导中的应用研究 篇八
微信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初推出的一款为智能手机提供通过网络快速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 支持多人群聊的即时通讯服务软件。微信是一种生活方式, 是介于同步通讯工具和异步传播工具微博之间的一个即时通讯工具, 是一个拉近彼此距离的产物, 是手机互联网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 也是一种全新的沟通方式。微信的出现给在网络环境下的高校学生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学习平台。
课程辅导, 特别是课后答疑作为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 直接影响到课程教学的成效。基于微信技术的课程辅导平台将为学生提供的一种方便快捷的网络答疑环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若遇到疑问, 可直接通过微信查阅问题及解答或向教师提出问题, 教师可以不定时地通过平台回答问题, 共性问题可发布供其他同学查阅, 提高学习效率。
1 微信应用于课程辅导的可行性
1.1 智能终端飞速发展
微信是依托智能手机及3G网络的发展而产生的。微信目前可在Symbian、IOS、Android、Windows phone这几大主要智能手机平台上运行。因此智能手机的普及程度对微信具有重要意义, 而我国智能手机近两年发展迅速。据工信部统计, 仅2013年1-7月, 核发智能手机进网许可证数在同期核发手机进网许可证书总数中的占比达到82.4%, 核发智能手机进网许可标志2.63亿枚。此外, 智能手机网民大专以上学历比例高出非智能手机网民12.1%, 呈高学历特征, 而这些高学历人群正是当前信息的最主要使用者。
1.2 信息传递的多样化
微信信息交流形式多样化, 文字、语音、短信、图片、表情、视频等微信息都能通过微信传递。用户之间可以进行语聊、图聊、涂鸦等, 信息的交流变得更有声有色。用户可根据兴趣心情及需求选择相应的方式。
1.3 信息传递免费
学生基本是无收入人群, 信息传递的成本是其选择信息交流渠道的重要考量指标。目前, 国内手机短信最多能发送70个字, 1M汉字约为50多万字, 通过手机短信发1M汉字需发送7000多条短信, 发送手机短信一条为0.1元, 即总共需700多元, 而通过微信, 由于只需要付网络流量费, 费用可省略不计, 这些都将更大地激发用户使用兴趣并增强持续性。
1.4 更强的交互性
微信除具有常见各种交流模式外, 还提供有公众平台, 该平台分为订阅公众号和服务公众号两种类型。同时, 服务公众号支持支持用户自定义菜单, 并放了一些关键API接口。
使用公众平台的开发接口, 公众号可在自身服务器上接收用户的微信消息, 并可按需回复。此外, 还提供了更多更高级的功能和体验, 如会话界面的自定义菜单、获取更多类型的消息等。
2 微信支持下的课程辅导模式构建
2.1 服务公众号申请
服务号这个类型是微信主推的微信公众号类型, 也是符合微信团队对公众平台定位的类型, 微信是服务平台不是营销平台, 因此服务号在未来将会被众多企业选择。
从服务号升级所需要的注册信息来看, 除了要运营者的身份证以外, 还需要企业的营业执照, 机构代码等关键信息。
2.2 功能菜单设计
微信支持的主菜单个数限定在3个, 因此平台设计主菜单为答疑信息、问题提交、课堂评价。答疑信息用于显示公布常见疑难问题及其解答内容。用户点击菜单答疑信息, 显示其子菜单——疑难问题类别, 因微信接口限制, 主菜单下级子菜单数目不超过5个, 我们将疑难问题类别归纳为基础知识、windows、Office、网络基础、其它5大类。选择类别即显示对应类别的疑难问题列表。学生点击选择疑难问题就可以查看该问题的解答内容, 解答内容可以是文字、图片、语音等多种形式。答疑信息内的所有信息有老生归类整理。
问题提交用于学生提交新的疑难问题, 下设新问题提交和我提交的问题2个子菜单。在新问题提交界面下, 学生发送问题文本或电脑截图等信息, 后台服务器接收保存供老师查阅解答。解答后, 学生可在我提交的问题栏目查阅本人所有历史疑问和解答记录。如疑问具有代表性, 老师可归纳整理到答疑信息栏目供其他学生查阅。
课堂评价实现学生对老师课堂教学效果评价, 目前基础教研室老师有5位, 子菜单设为任课教师名字, 学生点击相应老师名字进入教师评教页面。
2.3 平台搭建
微信服务公众号申请后, 在本地服务器搭建管理平台, 并通过微信公众平台API与微信交互。微信公众平台消息接口为开发者提供与用户进行消息交互的能力。对于成功接入消息接口的公众账号, 当用户发消息给公众号, 微信公众平台服务器会使用HTTP请求对接入的网址进行消息推送, 第三方服务器可通过响应包回复特定结构, 从而达到回复消息的目的。微信公众平台通用接口是让开发者直接与微信服务器交互, 实现媒体文件上传、媒体文件获取等功能, 达到获取图片、语音、视频等媒体文件的目的。
平台搭建完毕, 教师将微信服务公众号对应的二维码图片发放给相应班级, 学生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图片, 加关注即可参与到课程辅助教学平台。
3 结束语
基于微信平台的课程辅助教学很好地在学生与教师之间架起一座沟通桥梁, 促进了师生交流, 同时对课堂所学知识也起到了很好的巩固与强化。微信在计算机基础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 如学习内容的选择师生互动方式的调整等, 同时也要注意的是是微信只是一个学习辅助工具, 不能依仗微信解决教学中存在的所有问题。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突出教师的主导地位及学习者自身的学习地位, 积极调动教师与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袁磊, 陈晓慧, 等.微信支持下的混合式学习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 2012 (7) .
[2]陶立国, 王毓新.抓住关键环节构建高效课堂[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2 (35) .
9.浅谈微信在中职招生中的应用 篇九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微信,招生
近年来, 全国中等职业教育都面临着招生困难, 严重制约了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因此, 中职学校在招生工作部署上要早思考、早安排、早准备、早动手;在招生行动上心要细、话要实、腿要勤。 在全球信息化的今天, 微信借助于手机平台, 用户数已经超过6亿。 因此, 可以通过微信打造一个渗透到移动互联网的便利通道, 从而提升学校形象, 为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起共同交流沟通的平台, 促进中职学校的招生工作。
一、什么是微信
微信是腾讯公司在2011年推出的一款类似于QQ的即时通讯聊天软件。 微信现在可以安装在手机上, 它能发送文字短信、图片、视频和语音等信息, 而且是完全免费的。 自从微信发布以来, 发展迅速。 据腾讯官方宣布现在微信的注册用户数量已经累计突破6 亿人, 是亚洲地区乃至全世界使用最为广泛的即时聊天通讯软件。 现在, 微信对很多人来说已经不仅仅是一个通讯工具, 而且是一种全新的拉近彼此距离的沟通方式, 是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 现在校园里面, 每个学生都拥有一部手机, 而几乎所有的智能手机都安装有微信, 微信已经成为了年轻人必备的聊天社交工具。
二、微信在中职招生中的作用
(一) 开通学校微信平台, 树立学校品牌形象
中职学校可以打造一个学校的微信公众号, 并实现和学生家长语音、图片、文字、视频的全方位沟通、互动, 从而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也能树立学校的品牌形象。 在微信公众平台, 学校可以宣传学校的教学质量、适应社会需要的专业设置、先进的教学设备和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以及近几年毕业生为当地经济服务的典型事迹使学校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现在中职职业学校招生竞争激烈, 大家都面临招生难题, 大家都想多招学生, 能有好的生源。而好的声誉品牌对一个学校的发展至关重要, 品牌优势有助于形成竞争优势, 从而促进中职学校的长远发展。在中职招生市场无序竞争的今天, 学校的品牌建设和推广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需要微信这个低成本高效率的平台。
(二) 微信可以成为学校发放通知的最便捷的平台。
我们可以通过建立学校的微信平台, 发布公共事务的通知, 使信息发送即时到达。 中等职业教育专业多, 新政策多, 面对的初中毕业生队伍庞大。 为使各类中职信息家喻户晓, 学校可以利用微信公众平台推送学校关于今年的招生方案、学生就业情况、学生校园活动、教师学术报告、学校社团活动、校园文化节、学校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最新资讯信息, 增加学校在学生、教师、家长、社区乃至全国的关注度, 实现学校品牌的提升, 从而促进学校的招生工作, 而且使用微信平台基本不用宣传成本。
(三) 微信提供快捷的传送渠道, 增强师生交流
中职学校教师在招生行动上心要细、话要实、腿要勤, 而微信就提供了快捷的传送渠道, 增强了教师和学生、学生家长的交流。 微信打破了现实空间的界限, 可以使教师与学生之间避免见面的尴尬而尽情交流。教师可以利用微信寻找机会多与学生进行接触, 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建立起师生之间的信任, 消除教师与学生的隔阂, 促进招生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 学生经常将自己的喜怒哀乐、心情变化发布到朋友圈上, 教师还可以根据微信, 及时掌握学生日常关注的信息, 以及主流学生的思想动态, 从而在招生行动上有的放矢, 提高招生的成功率。
(四) 微信可以作为学校的服务机构
我们通过微信平台可以收集学生、家长的意见、建议, 可以把学生家长的意见、建议用文本、照片、语音等方式实时上传, 同时与学校教师进行互动交流, 及时解决学生、家长的困惑, 能较好地保证信息的及时传播并与学生、家长坦诚相待, 这样能树立学校良好形象, 扩大学校的社会影响力, 从而促进学校的招生工作。
微信的出现给学校的招生工作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 学校应该与时俱进, 深刻认识到社会化媒体的作用, 应充分利用微信平台的优势, 拓展工作的空间与渠道, 创新工作手段, 以适应时代发展。 当然, 微信公众平台在学校招生中的运用是一条崭新的渠道, 在技术运营方面还要多向运营商学习, 同时还需要我们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地总结经验, 不断地探索。
参考文献
[1]张果.浅谈微信在中等职业教育中的应用[J].新西部, 2013 (18) .
[2]葛岩.微信平台在中职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 2015 (4) .
[3]马建军.浅析微信公众平台在中职学校领域的应用[J].理论研究, 2014 (9) .
10.微信在警务工作中的应用 篇十
摘 要: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对象为大学生群体,该群体在微信用户中占有相当的比例。对于广大的教育工作者来说,应该不断与时俱进,研究和实践新技术,发挥微信等社交新媒体的优势,并以此来不断提高新形势下的教育管理工作水平。
关键词:微信;高校;新媒体;教育;管理
中图分类号:G434
微信(wechat)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推出的一款通过网络快速发送文字、图片、语音短信、视频,支持多人群聊的手机聊天软件。软件本身支持多种语言,支持移动、联通、电信等通信运营商,支持Wi-Fi无线局域网、2G,3G和4G移动数据网络,支持大部分智能手机在内的多种操作系统(含iOS,Android、Windows Phone、Blackberry、诺基亚S40等)。该软件本身完全免费,仅仅会消耗少量的网络流量。
微信一经推出,即受到广大用户的欢迎,注册用户量和月活跃用户数不断攀升,来自于微信官方公布的最新数据表示,截至2014年7月底,微信注册用户量已经突破6亿,月活跃用户数已超过4亿。另据腾讯公司调查,目前“微信”用户多以年轻人为主,其中又以大学生为主,作为高校的教育工作者,应当敏感的关注到该现象,并加以分析研究,充分利用其优势,应用在教育领域,并深入思考该项技术会对教育领域带来哪些变革?
1 微信的优势
1.1 操作简单。友好而简洁的界面令各类型的用户无论有没有聊天工具的使用基础,均可快速上手,不仅可以通过语音、对讲机、视频聊天等多种方式迅速联系到对方,也可以发布分享各种各样的资源。
1.2 使用便捷。加入微信是无门槛的,任何人都可以通过微信号、QQ号、手机号等添加熟识的目标好友,也可以通过扫一扫、摇一摇、雷达等方式添加陌生的朋友,当然也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平台,获取更多的服务和资讯。
1.3 移动便携。充分利用了移动终端的便携性,不需要电脑、鼠标键盘即可使用,更适合普通大众,达到了随时随地(Anytime And Anywhere)使用的效果。
1.4 使用成本低廉。微信软件本身是完全免费的,使用其中的任何功能都不会收取费用,而且流量费消耗极少,所以在经济节省方面更能吸引大众,尤其是经济还不能独立的大学生群体。
1.5 交流方式多样。支持私聊、支持群聊、支持广播、支持收藏……
1.6 沟通内容丰富。可以群发文字、图片、语音、小视频等多类型的内容,而使用者所关注的公众平台则能够推送漂亮的图文信息。
1.7 人际交流的高时效性。微信中的消息一旦发送,就会在终端通知用户,具有同步性,因此用户实际上是被强制阅读推送的信息,信息的抵达率几乎是百分之百。
2 微信在高校教育管理领域中的應用研究
微信是手机互联网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它突破了时空限制,能够拉近沟通者彼此间的距离,它不仅改变了社会交往的方式,而且正在诸多方面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对人们已经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作为高校工作者,应该敏锐的感受到这一新鲜事物,充分利用新兴工具,采用多种手段,以达到管理和教育的目的。
2.1 加强沟通,拓展师生、生生间的社会性交互空间。高校授课通常采取流动教室、合班上课制,一名教师有可能要面对数以百计的学生,师生单独交往接触的机会自然很少,因而经常会出现教师叫不出学生的名字,学生不知道任课教师姓名的情况,由此造成的师生关系冷漠化、同学关系陌生化的现象比较严重。虽然,高校教师在课堂上经常会同学生讲“如果同学们有任何学习、生活方面的问题,欢迎与我交流”,但事实上,学生很少通过电话、拜访等方式专程联系教师,学生与教师的“交流”通常是始于课程开始,止于课程结束,况且这种“交流”大多数时候是“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交流,而且仅仅是作为教学过程的必要条件而存在,而缺乏精神层面的交往。微信作为虚拟“面对面”的交流工具则可以改善这种情况,通过这个交流平台,可以鼓励学生更多的展现自我、沟通交流、分享感悟、提高认知,而通过关注某一个学生某一时间段内的发言,也可以发现该生近期的问题。
2.2 多样交流,提升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亲密度。与原先流行的微博有所不同的是:在微信平台上,可以实现一个教师对话多个学生的“一对多”的喇叭模式,也可以实现多个教师多个学生的“多对多”讨论模式,还可以实现教师与某个学生之间的“点对点”私密性对话模式,在各种交流模式中均可以采用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等多种交流载体,对话的亲密度更高,选择性更强。
2.3 随时随地接收信息,提供移动学习支持。教师可以将文本、音频、视频等多种适合移动学习的材料通过微信群发给自己的学生,也可以通过微信将问题的答案发送给特定的学生;可以通过微信和全体学生一起探讨共性问题,也可以通过微信同某一个学生深入交流。而学生只要拥有移动设备,就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在会场、食堂或某一个特定等待的场合随时获取自己想要了解的知识。如此,学习便无时无处不在发生。从这个意义上看,微信的诞生也有助于移动学习的实现。
2.4 坚持以人为本,优化学生管理。微信作为90后年轻一代主要的交流渠道,可以有效的辅助管理者的工作。譬如一些关乎学校发展的信息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平台直接推送;而对于一些关乎学生管理工作的问题,则可以借助微信平台发起意见征集讨论,唤起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提高社会群体对大学管理工作的参与度,体现学生管理的开放性与民主性。
2.5 利用网络优势,拓展大学生思想教育新阵地。在社会日益多元化的今天,大学生的教育与管理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高校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仅仅靠一张嘴、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本书的“四个一”的工作方式显然很难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因此各级管理者都紧紧围绕着学生的教育与管理工作在认真思考如何才能真正走进学生内心,而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信息发送可以实现图文音并茂,甚至还有视频片段,这将给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手段、效果等带来全新的变化。虽然微信的各种信息是碎片式的,但是一旦大量碎片式的信息集中围绕在某一个热点问题之下,也就很容易形成一种浓厚的网络舆论氛围,占据思想教育的制高点。
2.6 即时分享思想,提供教师专业发展的广阔舞台。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今日,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构成了教师专业发展的手段、途径、方式、方法和环境。譬如基于微信平台,教师可以组建“学科教师小组”或者“某一方向的研究组”,将拥有相同工作任务或者志趣相同的教师集合到一起,与同行教师形成一个社会化关系网络。教师可以突破时空界限将个人的授课视频群发给专家或同行教师,或者发起一个话题展开讨论,在交流、讨论中教师的认识得以升华。因此,微信公众平台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更多且更为有效的机会。
3 结束语
每一次新技术的诞生都会对人类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工作学习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而如何驾驭该项新技术,使之更好的为师生服务,值得广大的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但可以肯定的是,随着微信等新媒体、新技术的日益成熟,它在高校教育领域定会拥有非常广阔的前景,会在教育领域做出突出贡献,而这一切的实现依赖于教育工作者的大胆研究和实践。
参考文献:
[1]付蓉芬,于涵宇,姚瑶.微信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研究[J].教师,2013(17):5-6.
[2]白浩,郝晶晶.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教育领域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3(04):78-81.
作者简介:王晓燕(1978.06-),女,河南社旗人,网络信息中心副主任,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
11.微信在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 篇十一
关键词:微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
作为腾讯公司研发设计的一款即时网络通讯工具, 微信可以使用户借助手机和电脑等网络平台即时发送语音信息、视频信息、图片信息和文字信息, 并且, 微信可支持多人开展群聊。微信是目前用户数量增长最迅速的在线通讯工具, 这款产品在2011年1月首次推出, 当时是针对i Phone用户设计的测试版。如今, 微信的用户已经超过3亿人, 其信息传输特点是免费、跨运营商和系统平台, 由此赢得用户的喜爱。图书馆是各类信息的聚集与传输之地, 因此, 也自然也成了信息技术发展关注的重点。探讨和把握图书馆在应用微信公众平台中所采取的服务模式、以及微信公众平台的功能应用和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它有利于图书馆应用微信工具增添服务内容、使服务模式发生转变、有效拓展图书馆宣传方式, 提高服务效果。
1 微信服务在图书馆应用的可行性
(1) 移动互联网用户猛增, 微信用户数庞大
在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背景下, 国内的智能手机终端也得到了迅速普及, 工信部的统计数据显示, 截止到2013年5月, 国内的移动互联网用户人数已经突破8.13亿户,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数据显示, 到2013年6月末, 国内使用手机上网的人数达到4.64亿, 比2012年年末多出4379万人, 使用手机移动网络占全部上网人数比例从74.5%上升为78.5%, 增长速度比2012年后半年继续提高。微信具有出色的信息交互功能及社交功能, 同时在QQ等其他腾讯公司的通讯产品影响下, 微信在极短的时间内占具了移动互联网终端市场, 在这些数量巨大的微信用户当中, 使用微信平台登陆图书馆的用户数量也有相当大的数量。
(2) 微信作为免费创新的移动端即时通信软件, 更加容易吸引移动互联用户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 2013年1至6月份的新增网民当, 有70.0%的人在通过手机上网, 手机网民构成新增网民的主要成份。从上网使用的终端来看, 借助手机上网的人数比例达到了78.5%, 相比之下, 借助台式电脑上网的人数比例稍有降低。手机成为了名符其实的第一上网平台。作为新式移动端即时通信工具, 微信同以往收费短信以及通信语音信息传输模式相比, 除都具有借助移动通信数据网外络, 微信还有其突出特点, 即可以利用Wi-Fi传输语音信息、文字信息和图像信息等信息, 对用户更具有吸引力。
(3) 微信公众平台使得图书馆向微信用户投送服务成为可能
微信公众平台具有支持信息传输与交互的功能, 同时具备消息接口, 为图书馆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向读者提供服务提供了条件。如今, 很多公司或其他机构都已经开始利用微信公众平台推销产品或为客户搭建新型服务平台, 或进行广告的精准宣传, 或为用户提供新型服务模式。
2 图书馆微信账号功能拓展
微信5.0版本的公共账号有订阅号及服务号两种。订阅号具备每日发送一条信息的功能, 而且使用简单, 可用于图书馆的简单信息查询和信息推送。服务号能够自定义服务栏, 具有每月推送一条信息的功能, 可用于技术成熟, 方便进行自主开发拓展功能的数字图书馆。订阅号与和服务号两者相比, 前者适于做推送服务, 后者的功能相对灵活和实用, 只是开发过程具有一定难度。
服务号进行信息推送更清晰, 可以代替以往不易记忆的特殊定制的信息反馈方式, 增强了使用者主动获取信息的心理倾向, 使发送的信息更易满足用户要求, 也使无用信息发送率得到降低, 提升了推送效率。而且, 利用绑定身份信息方式提供的服务类别有一定增加, 既有个人借阅方面的信息管理, 也增添了讲座预约服务, 馆员助手服务、荐书信息服务以及预约空间服务, 还增添了用户信息的接收功能与反馈功能。目前只有荐书信息栏目尚在开发当中, 还没有投入应用。思源检索栏目具有文献资源检索功能与常见问题和百科问答功能, 文献资源检索功能具有多种检索途径与检索入口, 大幅度提升了用户检索的效率, 而常见问题和百科问答检索使微信账号变得生活化。思源速递栏目具有发布各类信息公告的功能, 并对不同信息做出归类整理, 同时, 在内容方面增添了用户感兴趣的栏目, 为读者应用移动图书馆提供了吸引力。高校图书馆在服务号设计方面驾驶了导航栏设计, 使微信账号具有了独立应用的特征, 增强了文献检索功能、信息公告功能及个人借阅信息管理功能, 使用户操作更加简便, 使微信具有的一对一模式所产生的查询不便性得到有效克服, 使微信账号在功能方面大大超出订阅号的服务功能, 使服务功能被的开拓至一个新境界。
微信既具有微博等社交网络工具的即时性和交互性, 还具有高关注和高活跃以及低成本的优势, 为开拓图书馆新型服务模式奠定了基础。微信平台还可促进读者同图书馆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微信具有的一对一的私密互动性为移动图书馆开展个性定制服务创造了条件。微信在图书馆服务方面取替手机应用必将成为一种趋势, 作为高校图书馆的一种新型服务模式, 微信图书馆也必将为高校学生所关注。
参考文献
[1]王勇, 洪斌.微信及其在图书馆的应用[J].新世纪图书馆.2013 (09) .
12.微信在警务工作中的应用 篇十二
[关键词]时事政治 优势 微播报 微积累 微课程 微考核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058(2016)160064
对学生进行时事政治教育,是中学思想品德课的重要内容,是对中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途径。如何让学生快速地获取、理解和掌握时事政治的相关知识,是每个思想品德课教师在教学时必须思考的问题。当前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数字化时代,微信作为新兴的网络通讯工具已经成为日常沟通中必不可少的新型沟通方式,也给网络化教育带来了新机遇。将微信这个新的网络交流平台运用到时事政治教学当中,让其成为与同学、教师分享学习成果的桥梁,能拓展时事政治教学的时间和空间,是对日常课堂教学的一种强而有效的补充,改变我们的教与学。
一、微信在时事政治教学中的优势
微信是一种快速的即时通讯工具,具有跨平台沟通、显示实时输入状态等功能,支持发送文字、图片、视频、语音短信,具有更新快、移动即时通信、交互性和灵活性强等特点。
1. 以学生为中心,利于自主学习。微信的使用对于现在的中学生来说算得上是零门槛。通过微信,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地学习时事政治知识,可以向教师提出个性化问题,可以对自己在日常生活学习中的所遇所见发表自己的看法。学生可以利用“零碎”的时间进行时事政治的学习,提高时间的利用率,可以自由自在、随时随地进行不同目的、不同方式的学习,提高学习积极性,实现了时时能学、处处可学。利用微信平台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即使是内向的学生也乐意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没有了课堂的压力与紧张,心情放松,主动性更强,促进了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2.以互动为特征,利于合作学习。微信是一个网络教学平台,增加了学习群体的自由组合。教师通过微信的推送功能发布学生感兴趣的时事资料、视频或图片,提出学习问题让学生自主地参与讨论,锻炼和提高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教师也可以运用微信视频通话和语音短信的功能让学生对时政材料谈感悟、辨是非、明道理,创设活跃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利用微信的视频、语音短信、群聊的功能,学生可以对课堂学习进行相互交流;同时微信平台提供的相对自由环境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有利于实现共同进步的目标,建立起以互动为特征的合作学习模式。
3.以对话为策略,利于探究学习。正如萧伯纳说:“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互相交换,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我们互相交换,那么同时获得了两种思想。”微信所提供的免费聊天环境和实时留言、消息推送等功能,有利于生生对话、师生对话,适合学习者随时随地提出问题、交流讨论、共同探究,以及教师对学生反馈的快速响应,实现学习内容的快速分享。利用微信平台的朋友圈功能,任何一个在现实中实际存在的班级学习组织,都可以实现实时交流和分享。在微信圈中生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学生个体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思维在碰撞,在交融,一起共享知识、共享经验、共享智慧、共享情感,形成一种相互了解沟通的良性循环,共享时事政治世界的精彩与美妙。
二、时事政治的微信教学策略初探
时事政治的微信教学就是利用微信的推送功能,建立一个班级时事政治学习的微信群,通过微信群建立虚拟班级和虚拟课堂进行时事政治教学。教师既是这个群的引导者,在对话双方囿于一己之见或对时事理解侧重点不一致而产生争执时,加以引导;也是激发者,善于抛给学生具有实质性意义的问题,让学生在讨论中强化对时事的理解;还是决断者,在双方观点相异,争执不下时,必须旗帜鲜明地表明自己的观点,发出“响亮的声音”。
1.微播报——今日关注
创建班级时事政治学习微信群,每日由值日学生搜集当天或者近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新华网、《人民日报》等媒体发布的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家乡的变化的重要消息及热点报道。值日学生按照“以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社会热点问题为主”的要求恰当取舍,关注一个有价值、有影响的国际国内重大事件或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的时事新闻,并尽可能做到语言精练、生动有趣。学生关注的都是他们心理上的“兴奋点”,即他们最关心的时政热点、新闻话题、社会现象,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国内外大事,培养中学生关注每天发生的重大国际国内事件、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的习惯,既拓展了知识面,又提高了思想觉悟,增强了社会责任感。
2.微积累——时政园地
时政园地,即每周由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共同体主动搜集、整理时事素材,主动分析、探究时事热点问题,主动获取新的时事知识,并加以理解和消化,精选一周重大时事政治事件发布在微信群。这一活动,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学习共同体在自主和主动建构中学习,做自己学习的主人,因此,有的学生学习共同体按照区域划分,分为“国际、国内、福建、泉州”四类;有的学生学习共同体按照内容划分,分为“政治、经济、外交、文化和科技、体育与卫生”五类,有的学生学习共同体按照时间顺序进行排列。时事园地促使学生把目光从自身和家庭狭窄的空间投向辽阔的社会大舞台,了解国际国内重大时事事件,让他们去关注、去体会世界的变化,感受时代的脉搏。这不但大大激发了学生关注时事的兴趣,有助于培养学生关注“国事天下事”的情怀,还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关心社会、关心国家、关心人类的良好品质以及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
3.微课程——时政点评
时政点评是对某一时政热点进行全面深刻的了解,简明扼要地交代事件的背景情节,并且能够运用所学思想品德知识来正确分析。可以点评这一时事热点给我们带来的启示、影响和作用,也可以写出自己的感想和体会,进行讨论、交流。时政点评要具有灵活性、时效性,主要侧重于当前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以及国内国际重大事件与形势。如“十三五”规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感动中国”人物评选、世界互联网大会、国际重大热点问题等等。在时政点评中,学生能结合所学知识发表个人的看法,因此深受学生的欢迎和热情参与。例如,请运用所学知识对“中国积极利用高铁与世界各国编织发展的经纬,筹建了欧亚高铁、中亚高铁和泛亚高铁。从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到打造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推进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中国不断与世界分享发展成果”这一新闻进行点评。学生有的从科技进步状况的角度进行点评,有的从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谈了看法,有的从自觉承担实现中国梦的社会责任谈了感悟,有的说出自己的困惑……在这个过程中生生互动互评,教师及时给予评价和正面引导,使学生在一种愉快的氛围中获得知识,开展合作探究。学生通过时政材料印证和理解了基本理论知识,并运用基本理论来认识和分析时事材料,深化了对时政问题的思考,从而提升了中学时事政治教育教学的有效性,使基础知识学习与时事学习相得益彰。值得注意的是,中学时事政治点评要在深度和广度上结合中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政治教材的主要内容,不可过深、过难、过偏,教师可将思想品德课中的重难点与时政相结合并深入分析。
4.微考核——知识竞赛
知识竞赛是为了让中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掌握时事政治知识,是引起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的一种有效手段。通过微信平台,每学期定期组织一次以最近一段时期的时事新闻和重大时政问题为知识点,以知识选择、知识判断、知识问答、知识比拼为主要形式的知识竞赛。这项活动符合中学生活泼好动的心理特点,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时事政治的热情,既可以广泛传播当今社会的时政新闻,又可以使学生在收集资料的同时了解社会动态,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
总之,微信作为一种方兴未艾的新兴网络工具,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基于微信平台的时事政治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方式,激发和培养了学生关心国家大事、领略世界风云的热情和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是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资源。只要我们坚持不懈,不断反思和创新,微信在时事政治课教学中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 参 考 文 献 ]
[1]朱小曼.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版)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李伶俐.微博热的冷思考——兼论微博碎片化的特征及影响[J].新闻爱好者,2011(5).
[3]时荣.移动学习的发展和应用状况综述[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2(12).
[4]柳玉婷.微信公众平台在移动学习中的应用研究[J]. 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3(10).
[5]阎承利.素质教育课堂优化策略[J].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8).
【微信在警务工作中的应用】推荐阅读:
社区警务工作集锦12-03
如何做好警务保障工作07-05
警务督察个人工作总结07-29
社区警务工作会议记录12-19
警务站工作计划与安排07-09
警务论坛为公安工作建言献策08-18
市公安警务督察工作总结[精品]12-20
社区警务国外经验10-22
法院警务安全排查12-17
公安基础警务技能题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