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复习参考

2024-08-09

中国近代史复习参考(共8篇)(共8篇)

1.中国近代史复习参考 篇一

一、中国古代史参考文献

(一)先秦史参考书目

《中国通史参考资料》,翦伯赞等,中华 《中国通史》,范文澜,人民 《中国史稿》,郭沫若,人民 《中国原始社会史》,宋兆麟等,人民 《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徐旭生,科学 《新中国的考古发现与研究》,考古所,文物 《战国史》(增订),杨宽,上海人民 《东周与秦代文明》(增订),李学勤,文物 《十批判书》,郭沫若,人民 《先秦七子思想研究》,童书业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恩格斯 《论国家》,列宁

《马恩列斯论资本主义以前诸社会形态》,中国社科院历史所《中国历史地图册》(1--8),谭其骧

(二)秦汉史参考书目

《秦汉史》,翦伯赞,人民 《秦史稿》,林剑鸣,上海人民 《秦汉史》,林剑鸣,上海人民 《秦汉史略》,何兹全,上海人民 《秦汉官制史稿》,安作璋,齐鲁书社 《秦汉农民战争史》,漆侠,三联 《北狄与匈奴》,马长寿,人民 《西汉与西域关系史》,安作璋,人民 《汉代考古概况》,王仲殊,中华 《秦始皇传》,马非百,江苏古籍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毛泽东 《中国历史大事编年》,张习礼

(三)魏晋南北朝参考书目

《中国通史参考资料》第三册,唐长孺主编 《中国古代史》中册,十院校编写 《中国通史简编》第二编,范文澜 《两晋南北朝史》,吕思勉

《魏晋南北朝史》上、下册,王仲犖 《魏晋南北朝史纲》,韩国磐

《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续编》,唐长孺 《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唐长孺 《魏晋南北朝史论集》、《札记》,周一良 《读史存稿》、《冰茧庵丛稿》,缪 钺 《魏晋隋唐史论集》

一、二集,社科院历史所编 《魏晋南北朝史论集》 《马恩列斯论历史科学》

《资治通鉴》——魏纪、晋纪、宋纪、齐纪、陈纪。

《资治通鉴》隋纪、唐纪 《中国通史》

三、四册,范文渊 《隋唐史》,岑仲勉 《隋唐五代史》,吕思勉 《隋唐五代史纲》,韩国磐 《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陈寅恪 《唐代政治史述论稿》,陈寅恪 《汪 隋唐史论集》 《唐史研究会论文集》 《唐史学会论文集》 《中国唐史学会论文集》 《唐太宗与昭陵》 《武则天与乾陵》

《中国通史参考资料》第四册

《中国史纲要》第三册,翦伯赞主编 《中国史稿》第五册,郭沫若主编 《中国通史》第四册,范文渊 《五代史略》,陶懋炳 《简明宋史》,周宝珠、陈振 《王安石变法》,漆 侠 《两宋史论》,关履权 《西夏史稿》,吴天墀

(四)隋唐五代史参考书目

(五)辽宋夏金元参考书目 《岳飞传》,邓广铭

《两宋经济重心的南移》,张家驹 《金史简编》张博泉

《元朝史》上、下册,韩儒林主编 《蒙古族简史》,内蒙古自治区历史所 《宋蒙(元)关系史》,胡昭曦主编 《中国文学史》,文学研究所 《中国哲学史简编》,任继愈 《中国史学发展史》,尹达主编: 《宋明理学史》,侯外庐等编

《朱元璋传》,吴晗 《明史》汤纲、南炳文 《明代政争探源》,郑克晟

《明清史资料》,南开大学明清史研究室 《明清易代独见》,陈生玺 《明史讲座》,吴晗

《中国通史参考资料》第七册、第八册,翦伯赞、郑天挺主编《明史纪事本末》,谷应泰

《清史研究概说》,陈生玺、杜家骥 《清史简编》,戴逸

《清史》,南开大学明清史研究室 《清史杂考》,王宗翰 《明末三大思想家》,杨正福 《清史稿》 《清史列传》

(六)明清参考书目

2.中国近代史复习参考 篇二

一、“近代化史观”的含义及其内容

“近代化史观”认为,近代化(现代化)是指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迁的过程(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变迁过程)。它会引起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文化教育、军事、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的一场全方位的社会变革。其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

近代化(现代化)以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的演进为纵向发展主线,包括政治上的法制化、民主化进程,即从人治到法治,从专制政治到民主政治等内容;经济上的工业化进程,即从传统农业到工业化,自然经济到市场化等内容;思想文化上的科学化、大众化进程。

近代化主要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原发型,指的是西欧(德国例外)和北美,主要是内部因素积累,自发转变;一种是传导型,大多数国家都是,主要不是内部因素,是外部刺激,是回应和学习。

二、例谈“近代化史观”下的专题复习

(一)世界近代化

世界近代史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世界的近代化,结合史学界的相关研究成果,我们在复习中要注意纵向把握世界近代化的四个阶段。

1.现代化的准备和启动:

(1) 时间:16世纪至19世纪初。 (2) 进程:欧洲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启蒙思想传播;资本主义在英、法、美确立;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出现。

2.现代化的迅速发展:

(1) 时间: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 (2) 进程:两次工业革命(农业社会过渡到工业时代);三大潮流兴起、发展;欧美、日本实现现代化;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形成。

3.现代化的转型时期:

(1) 时间:20世纪初至1945年二战结束。 (2) 进程:两种不同性质的现代化模式并存;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调整(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世界民主化进程受到挑战;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

4.现代化的稳步发展:

(1) 时间:二战结束以来(1945年至今)。 (2) 进程:三种现代化模式并存;改革浪潮兴起;世界民主化进程加快;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发展。

(二)中国近代化(现代化)

中国的近代化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启动,一直贯穿着两大主题:一是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二是争取繁荣富强和持续发展。

1.起步阶段(1840~1895年):

担负近代化任务的主角是地主阶级洋务派,主要在经济领域。 (1) 政治上,洋务派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未将政治体制的近代化提上议事日程。 (2) 经济上,洋务派领导了洋务运动,民族资产阶级也开始创办近代工业。 (3) 阶级关系上,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产生,资产阶级作为独立的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4) 思想文化上,地主阶级改革派林则徐、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向西方学习;洋务派创办新式学堂,培养科技人才,派人出国留学。 (5) 军事上,洋务派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6) 外交上,1861年总理衙门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外交由传统的理藩外交向近代外交转变。

2.整体发展阶段(1895~1927年):

担负近代化任务的主角是资产阶级,近代化在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的全面展开。 (1) 政治上,政治体制的近代化有了重大突破。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维新变法运动,想在中国建立君主立宪制。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 (2) 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一是甲午战争以后民族工业初步发展,二是辛亥革命后和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 (3) 思想文化上,维新派与顽固派的论战、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新文化运动的产生等,民主主义思想广泛传播,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初步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

3.曲折前进阶段(1927~1949年):

在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极为尖锐复杂的历史环境下,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几乎陷入绝境。但中国无产阶级开始担负起中国近代化的任务,中国近代化进入全新发展阶段。 (1) 经济上,国民政府统治前期,实行了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推动了经济领域近代化进程,但官僚资本的形成和垄断,又使民族工业的发展日益萎缩。抗战期间,原有的工业在日本侵略下遭到严重摧残。抗战胜利后,美国垄断资本与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相结合,又把中国近代化事业推入绝境。 (2) 政治上,国民政府对日本侵略的妥协退让,对共产党、工农群众的屠杀影响了民主制度的正常发展;实行保甲制度和特务统治;制定“伪宪法”确认以蒋介石独裁统治为核心的国家制度。 (3) 现代化的新发展。首先,体现在无产阶级成为近代化的重要角色。其次,近代化的政治内容由实现资产阶级民主共和转变为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再次,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开始成为新思潮的主流,为政治民主化的新发展提供科学理论。

4.腾飞阶段(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

担负现代化任务的主角是无产阶级。 (1) 政治上,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完成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制定和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规定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后来不断对宪法进行修订和完善;不断完善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民主协商的政治制度;实行少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拨乱反正,纠正冤假错案等。 (2) 经济上,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一五计划取得经济建设巨大成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实行改革开放,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3) 思想上,1957年整风运动提出反官僚主义、反宗派主义、反主观主义;“文革”后开展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肯定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邓小平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新时期提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等。 (4) 外交上,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等。

(三)中国近代化(现代化)的特点与启示

对比西方世界的近代化,中国的近代化有以下特点: (1) “中国特色”:经历器物层面的变革,然后是制度层面的变革,最后是精神层面的变革。 (2) 曲折性:受帝国主义与封建传统、封建利益的阻挠,在艰难中曲折行进。 (3) 复杂性:近代化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相互交叉、同步进行。

中国近代化的启示: (1) 国家独立、政权巩固、秩序稳定是实现近代化的必要前提。 (2) 必须解决农业问题,才能加快近代化进程,为近代化提供支撑。 (3) 对外开放、兼收并蓄,国家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4) 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5) 科教兴国是现代化的关键。 (6)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根据我国具体情况做出科学决策。

(四)认识“近代化史观”时要防止几种偏差

(1) 把现代化看成人类理想目标的实现。因为现代化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需要人类在探索中纠正失误。如工业革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工人生活恶化,女工、童工问题等,后来西方国家在第二次工业革命进行了纠正,现在的资本主义国家福利已成为人的权利。还有如环境问题、资源问题等。 (2) 现代化与西化的关系。现代化有西化内容,但不是完全西化。正确的心态是既保持民族独立、特色,又要向西方学习。 (3) 现代化与近代化的关系。一般来说,近代化就是现代化,二者只是在时间上的差别而已。

(五)习题演练

阅读下列材料:

实现近代化(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世界各国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向近代化迈进的过程中,中国和西方各走了一条不同的道路。学者认为,西方近代的变革首先是精神层面的变革,然后是制度方面的变革,最后才是器物方面的变革,而中国在近代的变革顺序却是正好相反的。

请回答:

(1)依据材料和15~19世纪上半期西方世界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阐述西方变革的发展历程。(15分)

(2)联系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的有关史实说明中国近代化的变革顺序。简要归纳导致中西方变革顺序相反的原因。(16分)

3.中国近代史复习参考 篇三

一、研读试题,感悟命题思路

高考是教学的指挥棒,2014、2015年全国高考试题关于中国近代社会习俗变迁的试题较多。请看高考实例:

例1.(2014高考·浙江卷·文综·16)从甲图到乙图,表明

甲图清初男子剃发蓄辫乙图民国初年男子剪辫

A.先进习俗必然取代落后习俗

B.某些生活习俗具有深刻的政治意义

C.专制王朝由强大走向败落的历史命运

D.专制与民主的斗争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解析:本题提供两幅图片,解题时需把两幅图片进行比较阅读。清政府建立后,发布“雉发令”, 强迫民众剃发蓄辫,以此检验民众是否归顺大清。民国初年,孙中山颁布“剪辫令”,要求民众剪辫,也是与清王朝彻底决裂的表现,不单纯是习俗问题。故A项错误,B项正确;“剪辫”并不能反映专制王朝的败落,以及与民主之间的斗争,故C、D项错误。

例2.(2015高考·北京卷·文综·16)太平天国提倡“剪辫蓄发”,认为当时人的发饰“坏先人之服冕,是使中国之人忘其根本也”。辛亥革命期间,革命党人认为“欲除满清之藩篱,必先去满清之形状”,提倡“剪辫易服”。二者均希望通过变革发饰

A.与西方文明相对接 B.号召推翻清朝统治

C.提倡民主自由思想 D.表明各自宗教信仰

解析:由题干提供的材料,可以看出太平天国领导者通过“蓄发”恢复汉族的传统,以此号召反清,所以不是为了与西方文明对接,故A项错误;更与民主自由思想无关,C项错误;革命党人变革发饰与宗教信仰无关,故D项错误;革命党人“剪辫易服”以示与清朝决裂,故B项正确。

除此之外,全国卷、江苏卷、福建卷、重庆卷等高考试卷都有涉及社会民俗及传统文化题目,命题立意皆是通过民俗的变化反映社会的变迁。命题者提供图片或者文字材料,创造了新情境,让考生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所以,我们在复习时要先研读考题,感悟命题思路,明确复习的方向,然后再结合考点,做好知识的梳理工作。

二、聚焦考点,提高复习效率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要求,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2016年高考历史考试大纲提出的考试内容是“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研究各地使用的现行教材,都是以一节内容介绍“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变化”。据此,对考点知识进行梳理,复习时要聚焦以下内容:(1)近代以来服饰的变化及其原因;中国传统服饰及其特点;西装、中山装和新式旗袍的出现和特点;新中国成立以来服饰的变化状况。(2)近代以来婚丧嫁娶等社会习俗和社交礼仪的变迁原因;变化的特点和趋势。

中国近代社会习俗变迁的主要原因是:(1)列强的侵略;西方生活方式和习俗(文化影响)的传入和影响(根本原因在于近代西方文明的先进性)。 (2) 进步人士的鼓吹与提倡;与外国人联系密切的买办、富商、洋行职员、留学生等的仿效,开风气之先,如维新派人士倡导的不缠足运动;在婚姻、家庭关系上主张平等、自由等。(3)政府的政策以及不同时期科技发展水平的影响,如民国政府推行移风易俗的法令、政策等。(4)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

中国近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迁的影响是:(1)客观上促进了近代社会的文明与进步。(2)具有明显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烙印,加重了中国社会殖民化的色彩。

中国近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迁的特点:(1)中西合璧、土洋并存是其最典型的特征。(2)删繁就简、婚姻自主是婚俗变迁中的主要特征。(3)不平衡性,如在空间范围上,城市与沿海地区变化快、变化大,广大农村、偏远落后地区变化慢、变化小。在主体阶层上,市民阶层接受新事物较快,农民接受较慢。在社会习俗本身,如服饰的变化快于其他类变化。

复习时对考点的梳理要注意化繁为简,形成整体认识。从服饰习俗看,出现了以废除清朝服饰为中心内容的服饰改革。男子服装出现了从长袍马褂向中山装和西装逐渐过渡的趋向,女子服装出现了日益华丽和普及旗袍的趋向。从婚姻习俗看,婚礼变化的主要趋势是日益简化或新式化。结婚和离婚都趋向自由,包办婚姻减少,自主婚姻增多,离婚主动权由男子单方向男女双方转化,离婚率有所上升。从丧葬习俗看,新式丧礼虽已出现,但大多数地区和阶层中仍实行旧式丧礼。另外,社会习俗变化也富含众多的政治、文化因素,如“断发易服”就具有反清的革命意义。

三、活化知识,解决存在问题

对考点内容逐一落实后,要及时练习巩固、活化知识。涉及社会习俗的材料很多,所以选取的材料要有可读性,题目设问的角度要小、指向要明确。

例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

——《孝经》

材料二 :顺治二年(1645年),颁布了剃发令,规定“京城内外限旬月,直隶各省地方,至部文到日亦限旬月,尽令剃发。遵依者,为我国之民;迟疑者同逆命之寇,必置重罪。”

——蒋良骐《东华录》卷五

材料三: 盖欲除满清之藩篱,必去满洲之形状,举此累赘恶浊烦恼之物,一朝而除去之,而后彼之政治乃可得而尽革也。

——张枬《论辫发原由》

材料四: 60年光阴荏苒,中国女性的发式变化越来越丰富,从建国之初流行的长长、粗粗的系着红绳或者彩带的麻花辫,经过了齐耳短发的“刘胡兰头”……到如今兼容并包、变化多样、与世界时尚同步的各种美丽发型。中国女性越变越美丽,发型成为女性打造自我魅力的重要的一环。

——《中国女性60年发型变迁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中国人从什么角度又是怎样看待自己身体的?

(2)据材料二、三,在头发问题上有哪两种不同的认识或做法?有何相同之处?

(3)据材料四,建国后中国女性发型变化的趋势怎样?说明促使这一变化的原因。

4.2014中国近代史复习提纲 篇四

一、章节要点

㈠第一章,注意一些重要条约的内容,如《马关条约》、《南京条约》,这涉及到简答;注意中国在近代落伍的原因,比如国内、国际形势、经济、政治和思想方面的原因,注重思想方面,这涉及到论述和分析。

㈡第二章,注意“百日维新”的历史意义和对中国启蒙思想的影响,以及注重变法的失败的原因p52,太平天国是近代中国农民规模最大的一次起义,注意其失败的原因,这涉及到论述和分析p44。

㈢第三章,注意孙中山的额“三民主义”的内容,以及辛亥革命的失败,这涉及到论述和分析。

㈣第四章,注意五四运动发生的时间、意义;中国共产党的一些重大事件,以及成立的时间、成立后所制定的纲领如中共“二大”的内容、八七会议的主要内容,这涉及到论述和分析。

㈤第五章,注意毛泽东思想的有关内容,如红色政权的建立、农村武装割据的必要性、主要条件和土地革命、武装斗争、根据地建设三者的结合的联系性以及遵义会议的意义,这涉及到论述和分析。

请还要注意以下各个小知识要点,比如:

①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1842年的《南京条约》

②“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是谁提出来的?慈禧太后

③“师夷长技以制夷”是谁提出来的?魏源

④辛亥革命已无可挽回的最后失败了的标志是什么?护法运动

⑤导致国共第一次合作最终破裂是什么?四一二大事变

⑥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在对蒋介石“哭谏”无效的情况下,毅然实行“兵谏”,这就是成为时局转换枢纽的什么事变?西安事变

二、知识要点

1.中国近代史以来,中国人民就肩负着两个14.八七会议的主要内容。

历史任务: 15.红色武装割据理论的思想。

2.欧洲航海家为什么要开辟新航路? 16.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

3.近代列强对华经济侵略主要有三个特点 17.洛川会议《抗日救国十大纲领》的主要内

4.中国在近代落伍的原因 容。

5.《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 18.1942年2月开始的延安整风运动的内容。

6.《南京条约》(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主要19.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对中国在近代世界内容 的落伍与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形成中起了

7.戊戌变法对中国启蒙思想的影响表现在哪哪些消极作用?

三个主要方面? 20.工农武装割据内容中土地革命、武装斗

8.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及历史意义。争、根据地建设三者的结合的联系性是什

9.辛亥革命时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的主要么?

内容。21.根据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政治经

10.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及其意义 济的特点,试述红色政权建立的必要性。

11.五四运动发生的意义 22.太平天国失败的主要原因。

12.中共“二大”宣言的主要内容。

5.中国近代史复习资料 篇五

(一)名词解释

1.穿鼻草约:亦作《川鼻草约》。1840年底,清政府派琦善赴广州与英方全权代表义律进行谈判。琦善同意赔偿烟价600万元,但增开口岸中应在广州之外再增设一处,应先交还定海后再签约。次年1月,义律单方面在澳门发表了一份公告,内容包括:割让香港,赔偿烟价600万元,恢复广州为通商口岸等,即所谓穿鼻草约,但琦善此时自身难保,不敢再谈签约之事,谈判停止。清政府不承认此约,并将琦善逮问。义律也因为该约没能达到英国政府的侵略目标而被撤换。

2.闭关政策:清政府限制和禁止对外交通、贸易的政策。乾隆二十二年,清政府关闭漳州、宁波、云台山(今连云港)三口,仅留广州一口对外通商,同时推行“公行制度”,公行商人即是中外贸易中介,亦是外商与地方政府的中介。此后,清政府先后颁发了一系列防范外夷的条例,对外国人的商务活动、居住处所、行动自由等,作了苛细而烦杂的规定。这种闭关政策一直延续到《南京条约》的签订。

3.马嘎尔尼使团:鸦片战争前,中英关系史上的一大事件。1893年,英国以祝贺乾隆皇帝八十寿辰为名,派马嘎尔尼率使团来华,提出外交和通商方面的要求:请求开放宁波、舟山、天津等地通商;在京城设立商行,派驻使节;请求减少对英货的税收;请求拨给舟山附近小岛一处,以便英商收存货物;请求拨给广州附近地方一处,供英商居住。双方因为马嘎尔尼觏见乾隆的礼仪问题的冲突,此次使团以失败告终,英方的要求被清政府拒绝。

4.魏源:湖南邵阳人,鸦片战争时期经世致用思想和向西方学习的代表人物。曾参加两江总督裕谦幕府,亲身参与抗英战争。鸦片战争后在林则徐《四洲志》的基础上,编撰《海国图志》,总结鸦片战争的经验,对学习西方,如何富国强兵等问题作了比较深入的探索,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5.瀛环志略:作者徐继畬,曾任福建巡抚,在借摹美国传教士雅裨理提供的世界地图册基础上,撮录中外有关图书资料编成此是,对世界尤其是东南亚及南亚各国风土人情、史地沿革与社会变迁,多有详细记载。

6.马神甫事件:又称“西林教案”。1853年,法国天主教神甫马赖非法从广州潜入广西西林县传教,1856年2月29日,新任知县张鸣凤将马赖和不法教徒等共二十六人逮捕归案,后判处马赖及教徒二人死刑。法国遂以此为借口,于次年联合英国出兵侵华。

7.亚罗号事件:围绕中国商船“亚罗”号进行的中英交涉。1856年10月,中国商船“亚罗”号,因窝藏海盗,受到广东水师搜查,并捕去十二名水手。英国驻广州代理领事巴夏礼以“亚罗”号领有港英当局颁发的执照(其实事发时执照早已到期),向提出中方交涉,并诬中国水师兵勇侮辱英国国旗,要求立即送回被捕人员并公开赔礼道歉。10月23日,英

驻华海军悍然发动进攻,第二次鸦片战争开始。

8.乡官制度:太平天国地方基层政权的组织制度。按伍—两—卒—旅—师—军的编制,把全体居民组织起来,分别设伍长、两司马、卒长、旅帅、师帅和军帅。从两司马到军帅,都由本乡人担任,因而称为“乡官”。乡官由公举或委派产生,职责包括:清查户口、征收赋税、供应军需、维持治安等。每家出一人为伍卒,建立寓兵于农的乡兵。

9.《资政新编》:是洪仁玕向洪秀全提出的统筹全局的方案。政治上,主张立政的关键,惟在设法用人得当;经济上,主张效法西方资本主义,发展近代交通运输,邮政,金融商业;思想文化上,主张设学馆、医院和育婴堂,严禁买卖人口和使用奴婢、严禁鸦片入口;外交上,主张同资本主义国家自由通商,进行文化交流。总的来说,该文件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符合当进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但由于没有反映农民当时最迫切的利益和要求,只能流于一纸空文。

10.天京变乱:建都天京后,太平天国领袖们的思想作风发生了变化,他们之间关系逐渐疏远,宗派色彩日益明显。1956年9月,东王杨秀清“逼封万岁”,洪秀全密令韦昌辉、石达开返回天京,韦昌辉包围东王府,杀害杨秀清及其眷属,血洗天京,洪秀全遂诛杀韦昌辉,后又有石达开带兵负气出走。“天京变乱”使太平天国大伤元气,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破坏内部团结,丧失了剩胜歼灭敌人的有利时机。

11.厘金:太平天国起义后,清政府为了筹措军饷创设厘金制度。是一种工商税,对坐贾抽征商品交易税,称板厘;对行商抽征货物通过税,称活厘。按规定皆为值百抽一。后为清政府推广,成为经常的税收制度。厘金制度对中国近代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严重的阻碍作用。

12.祺祥政变:亦称“北京政变”、“辛酉政变”。1861年(咸丰十一年)8月22日咸丰帝病死热河行宫,遗命肃顺等八大臣辅政,辅佐年幼的皇太子载淳为帝,定明年改元祺祥。载淳生母慈禧太后策动东宫慈安太后与肃顺等八顾命争权,并秘与在京的恭亲王奕訢联系。10月26日两太后偕幼帝载淳由间道回京,咸丰帝灵柩则由肃顺另路护送。11月1日两太后等车驾抵京,当日召见奕訢等于大内。次日发动政变,将载垣、肃顺、端华三人革职拿问;随着后,任命奕訢为议政王,改年号为同治,两太后垂帘听政。

13.总理衙门:又称总署、译署,晚清新设立的重要机构,管理一切与洋务有关的事务,附设同文馆和海关总税务司署。它的出现影响了清朝中央官僚机构,对中国早期现代化有一定作用。1901年改为外务部。

14.同文馆:洋务运动时期设立的第一个学习外国语言文字的学校。由奕訢于奏准设立同文馆,又称“京师同文馆”。开始只有英文、法文、俄文三个班,限招十三、四岁以下八旗子弟。后陆续增加天文、算学、德文、日文等班,招收满汉科举出身的人员,课程分汉文、外文、数理、史地等门类。美国传教士丁韪良任总教习长达三十余年。1902年初,同文馆并入京师大学堂。

15.官督商办:洋务企业的主要经营方式。“官督”是指官为保护、扶持,官方派代表对企业进行监督和稽查。“商办”是指企业由商人出资认股,商务由商人经理,企业的盈亏,由商人承担,与官方无关。官督商办应该是官府的“监督”下由“商”来经办,但实际上,官方把持了企业的领导权,商人作为投资的主体,在企业中始终处于无权地位。官督商办对企业的发展有双重影响。

16.幼童赴美留学:在容闳、曾国藩、李鸿章等人的推动下,1872—1875年间,清廷分四批共派120名幼童赴美留学。由于国内外顽固势力的攻击,又1891年将赴美留学生撤回。清政府的第一次留学活动失败。

17.天津教案: 1870年6月,天津群众因法国育婴堂虐死幼童等传言,包围教堂与之论理。法国领事丰大业闻讯持枪往见北洋通商大臣崇厚,出衙后路遇天津知县刘杰,又开枪打死刘之随从。群众怒不可遏,当场欧毙丰大业及秘书西蒙,并焚毁育婴堂和法、英、美教堂及领事署,打死外国传教士及商人20人。事件发生后,清政府遂派直隶总督曾国藩“查办”,接着又派李鸿章会同办理,结果,曾、李屈服于侵略者的压力,处死无辜群众20人,充军25人,将天津知县革职充军,派崇厚为钦差大臣赴法道歉,并付“赔偿费及抚恤费”共银50余万两,是谓天津教案。

18.中日《台事专条》:1874/10,由奕訢、李鸿章和大久保利通分别代表各自政府签订的关于“琉球船民事件”和日本武装侵台的条约,主要内容:中国承认日本出兵台湾是“保民义举”;中国给日本“抚恤”、“偿银”50万两;日本从台湾撤军。《台事专条》没有明确琉球的归属,但事后日本借条约的具体行文,于1879年吞并琉球,改为冲绳县。

19.《中俄密约》:即《中俄御敌互相援助条约》,李鸿章代表清政府于1896年6月与俄国签订。条约规定:日本如侵占俄国远东和中朝两国领土,中、俄两国应以全部海、陆军互相援助,一国不得单独与敌方媾和;战争期间,中国所有的口岸均对俄国军舰开放;中国允许俄国通过黑龙江、吉林两省修造一条铁路以达海参崴;无论战时或平时,俄国都可在该铁路运送军队和军需物品。这样,俄国在“共同防日”的幌子下把东北划为它的势力范围。

20.甲申政潮:1884年,慈禧借中法战争中清军在越南北宁、山西、太原等地的失守,撤换主持军机处的奕訢、李鸿藻等所有军机大臣,改任礼亲王世铎等为军机大臣,由奕劻主持总理衙门,并令军机处遇有紧急事件,会同奕譞会办。清廷权力格局发生政大变化。

21.时务学堂:戊戌变法运动期间维新派在湖南长沙创办的新式学校。由谭嗣同等发起,得到湖南巡抚陈宝箴、按察使黄遵宪、学政江标的支持,于1897年10月在长沙创办,后聘梁启超任中文总教习,欧榘甲、韩文举、唐才常等任分教习。教学内容包括经、史、诸子和西方的政治法律与自然科学。戊戌政变后改为求是书院。

22.公车上书: 1895年春,康有为等各省举人正在北京参加科举考试,传来了《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各省举人1300多人在康有为的组织下,联名向清政府上书,提出“拒和”、“迁都”、“练兵”、“变法”等主张。都察院以条约已签订无法挽回为由拒绝代递。这一

举人们的上书活动,被称为“公车上书”,是中国华民族有群体意义的觉醒的开始,也是维新思潮转变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的标志。

23.东南互保:在盛宣怀的联络下,1901年6月,东南各巡抚刘坤

一、张之洞等会同各国驻上海领事,约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督抚保护,两不相扰”“ 各国兵舰不得擅入长江,并不可接近吴淞及长江各炮台”。“东南互保”表现了东南地区当权的洋务派官员与西方列强合作抵制义和团的意向,它维护了列强在长江流域和华南的利益,破坏了东南各省人民反帝斗争的发展。

24.自立军起义:激进的维新派人士唐才常在戊戌变法失败后,领导发动的反清起义。1900年,唐才常等人在上海,发起 “自立会”。同年7月,又邀集在上海的维新人士,召开“中国国会”。与此同时唐才常还联络会党和部分清兵,组织“自立军”,在武汉设立机关,准备在1900/8各路同事起义,这一计划得到了康有为和孙中山两派力量的支持,但由于康有为的海外汇款迟迟不能到达,以致消息泄露,唐才常等人有汉口被张之洞抓捕,自立军起义失败。

25.苏报案:1903年,《苏报》以大量的篇幅,发表了向人们推荐邹容的《革命军》的文章以及章炳麟的《革命军序》和《驳康有为论革命书》的节选。应清政府的要求,上海租界当局封闭了《苏报》馆,逮捕了章炳麟、邹容等人。经近一年的审理,租界当局判章太炎监禁3年,邹容监禁2年。清政府本来想借“苏报案”打击革命党人,但在这个案件中,清政府不仅威严尽失,而且案件持续近一年,本身就成了一次持久的反清革命宣传。

26.保路运动:1911年5月,清政府宣布实行“干路国有”政策,将已收回商办的粤汉、川汉铁路归国有,但由向英、美、德、法四国银行团正式签订了铁路借款合同,从而激起了湘、鄂、川、粤等省的保路运动,其中以四川的保路运动最为激烈。6月17日。川汉铁路股东代表在成都开会,成立了“四川保路同志会”,声明要拒借洋款,废约保路,各县亦相继成立分会。当局制造了成都血案,吴玉章、王天杰等领导荣县独立。保路运动成为辛亥革命的前奏。

27.钦定宪法大纲:是清朝政府于预备仿行立宪期间颁布的宪法文件。共23条,分正文“君上大权”与附录“臣民权利义务”两个部分。《钦定宪法大纲》无论在结构形式上还是在条文内容上,都充分体现了“大权统于朝廷”的精神。但第一次将臣民的权利义务写进了法律,在中国近代宪政史上有一定的地位。

28.政闻社:清廷宣布预备立宪后,梁启超决定组建具有政党性质的组织以批评训导政府。1907年10月,梁启超联合蒋智由、徐佛苏等人在东京发起成立政闻社,提出实行国会制度,建设责任政府等纲领,出版机关刊物《政论》。次年,政闻社本部迁往上海。8月,清政府以“阴图煸乱,扰害治安”为名将其查禁。

29.二次革命: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成果后,着手建立其独裁统治。先是制造“宋案”,签订“善后大借款”,蓄谋用武力镇压革命党人。1913年6月,袁世凯派兵南下进入江西,发动内战,江西都督李烈钧、黄兴等国民党人被迫起兵讨袁,各省先后响应。由于袁世凯在军事方面占优势,加上国民党人事先示作充分准备,二次革命失败,这是辛亥革命的最后一战。

30.西原借款:为扩充皖系军阀势力,段琪瑞以参战为名,向日本进行大宗借款。1917年1月至1918年9月,日本政客西原以“私人身份”六次来华,经手八笔借款,合计1·45亿日元。这些借款,通称为“西原借款”。段琪瑞通过借款,把中国的权益大量出卖给日本,使中国面临着被日本帝国主义独占为殖民地的危险,遭到了全国人民的反对。

31.护国战争(运动)。1915年12月,袁世凯宣布帝制,激起全国人民的反对。蔡锷和国民党人李烈钧等分头奔赴云南,联络云南将军唐继尧,于25日宣布云南独立,成立护国军,并出兵四川、广西、贵州等地。不久,贵州、广西、广东、浙江,陕西、四川、湖南等省相继独立,北洋军阀内部也分崩离析,袁世凯被迫于1916年3月22日取消帝制。1916年5月,护国军组成军务院,继续讨袁,6月,袁世凯在孤立无援中死去,继位的黎元洪宣布遵行民元约法,恢复国会,各省相继取消独立,护国战争结束。

32.丁巳复辟:即张勋复辟。1917年6月,张勋以调解“府院之争”为名,率辫子军北上,以武力威胁黎元洪解散国会,并逼黎元洪下野。7月1日,张勋与康有为等人拥12岁的溥仪复辟。复辟闹剧遭到全国人民的反对,段祺瑞见时机成熟,在天津马厂誓师讨伐张勋。7月12日“讨逆军”攻进北京,张勋兵败,溥仪再次宣布退位,段祺瑞重新掌握北京政权。1917年是农历丁巳年,故又称丁巳复辟。

33.护法运动:1917年8月,孙中山在广州召开非常国会,成立国民政府,以恢复国会,维护临时约法为旗帜,讨伐段琪瑞的北洋政府;由于西南军阀排挤和破坏,南北军阀妥协,护法失败。它的失败表明,南北军阀乃一丘之貉,中国资产阶级革命走到了穷途末路。

34.新文化运动:1915年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的新文化运动,是资产步级新文化反对旧文化的运动。它高举民主与科学两大旗帜,提倡西方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反对封建专制制度;提倡自然科学和观察事物的科学态度,反对迷信和愚昧,猛烈批判孔孟之道,提倡提倡文学革命和白话文,反对旧文学与文言文。新文化运动是激进的民主主义知识分子领导的,是辛亥革命思想文化领域的继续,但在后期,开始传播马克思主义,使它具有了新的因素。新文化运动在思想领域促进了旧民主主义向新民主主义的转变,它是一个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二)简答题

1.美国学者柯文在《在中国发现历史》一书中,提出了在中外学界颇具影响的“中国中心观”,请简述其主要内容。

从中国而不是从西方找出近代中国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强调历史描述的精细化,把中国按横向分解开展区域性、地方史研究;,按纵向分解推动对各社会阶层,尤其是下层社会的研究;,吸收其他学科,尤其是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

2.《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的主要内容。

《南京条约》共13款,主要内容有: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任凭外人留易、居住;割让香港岛;赔款2100万元(其中烟价600万元,商欠300万元,军费1200万元),分四年付清;秉公议定税则,规定英国货物进出中国口岸,“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

1843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五口通商章程》和《五口通商附粘善后条约》(又称《虎门条约》),作为《南京条约》的附约。通过这些附约,英国侵略者又取得许多特权,主要有:领事裁判权;关税值百抽五;片面的最惠国待遇;设立租界;外国军舰常驻中国港口等。

3.简述19世纪60年代清朝政局的变化。

清廷的权力格局发生变化,慈禧——奕訢集团通过辛酉政变掌握了最高权力;清政府公开“借师助剿”,列强推行所谓“合作政策”,出现暂时的“中外和好”的局面;在镇压太平天国的过程中,清中央政府进一步依靠曾国藩等汉族官员,逐渐形成了汉族地方督抚专权的局面。

4.简述洋务运动期间清政府的“练兵制器”活动

洋枪队、洋炮队以及练军、防军;李—阿舰队,新式海军的创建;创办军工企业。

5.简述洋务运动时期兴办的新式文化教育事业。

中国近代意义的教育事业是从洋务运动时期开始的:兴办各类新式学堂,如京师同文馆、福州船政局附设的船政学堂等;译书活动,以同文馆和江南制造总局附设的上海广方言馆成就最大,翻译了一大批西方图书,内容涉及外交、法律、世界史地以及声光化电等自然科学和实用科学;留学教育,主要的活动有幼童赴美留学和船政学生赴欧留学。

6.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后,中国出现了资产阶级改良思想。这种思想的早期代表人物主要有:王韬、薛福成、马建忠、郑观应、陈虬、陈炽、何启、胡礼垣等。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主要内容,归结起来有下列几点。第一,要求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独立。第二,要求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第三,在政治上,他们向往君主立宪制度。

7.简述同光年间的边疆危机。

日美勾结侵略我国台湾和邻邦琉球;日本侵略朝鲜;英俄争夺新疆;英国窥伺西南地区;

法国侵略越南企图进入滇桂两省,中法战争是我国边疆和邻邦的危机走向最高峰的标志。

8.简述《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

承认朝鲜为“独立”国实际为日本控制;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属岛屿和彭湖列岛给日本;中国赔偿日本军费二万万两白银;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日本轮船可沿内河驶入以上各口,并可在通商口岸设立领事馆;日本人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设厂制造,产品依进口货纳税,免征其它杂税,并可在内地设栈寄放;日本以占领威海卫保证赔款兑现和条约落实。

9.简析甲午中日战争对中日关系的影响。

给中国带来巨大灾难,加速日本军国主义的发展;中国对是意识和日本对华意识的变化;中日关系从尚属对等国与国之间的关系转向日本一味侵略欺侮中华民族的不平等关系。

10.维新派同顽固派、洋务派论战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这次论战的中心问题有三个:第一,要不要变法。第二,要不要在中国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制。第三,要不要废科举、办学校,提倡新学。

11.美国两次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的主要内容

1899年和1900年,美国政府两次向西方列强发生门户开放照会,提出:各国对他国在中国所取得的任何势力范围、租借地、通商口岸和既得利益,不得干涉;各国对运往自己势力范围各口岸的他国货物,均按中国现行关税率征税,其税款由中国政府征收;各国对进入各自势力范围内各口岸的他国船舶,不得征收高于本国船舶的港口税;各国所修或所经营的铁路在运输他国货物时、不得征收高于本国商品的铁路运费;“保持中国领土和行政的实体”。

12.简述清政府对义和团态度的转变及其影响

清政府对义和团的态度是一个由剿到抚,再由抚到剿的反复过程。义和团初期,清政府的态度是由剿到抚。这时山东各任巡抚对待义和团的态度最能说明问题。义和团向直隶、京津地区发展以及到达高潮时,清政府则摇摆于剿抚之间。八国联军入侵后,特别是占领北京后,清政府开始镇压义和团。

13.《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辛丑条约》共约12款,并附件19通,主要内容:清政府向德、日“谢罪”;惩办“祸首”;永远禁止中国人民的反帝组织和进行一切反侵略斗争;将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首;巨额赔款4.5亿两白银,39年付清,本息共计9.8亿两,以海关、常关、盐课

等作担保;从军事上控制中国。

14.简述清末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

废除科举;新式学堂的设立和奖励留学政策的实施;设立学部,颁布癸卯学制。

15.概述革命派在辛亥革命时期的民主宣传。

海外留学生和国内知识界掀起了创办革命根刊的热潮。早在1901年,留日学生就创办了《开智录》、《国民报》等政治刊物,宣传民主革命思想。随后,留日学生又创办了《游学译编》、《湖北学生界》、《浙江潮》、《江苏》等宣传革命的刊物。与此同时,国内知识界也先后创办了《大陆》、《童子世界》、《国民日日报》、《中国白话报》、《女子世界》等主张和宣传革命的刊物。

伴随着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涌现出一批著名的思想家和宣传家,章炳麟、邹容、陈天华等人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16.辛亥革命后中国出现长期军阀纷争局面的原因是什么?

第一,中国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统一、势必造成政治发展的不统一、不平衡,军阀可以轻易割据一方。农业经济占优势,地主对农民的剥削是主要的,为保证剥削就要建立自己的武装。

第二,帝国主义对华分裂剥削政策。帝国主义采取以华制华,需寻找得心应手的工具,各派军阀也必须寻找靠山,在政治、军事、经济上取得帝国主义的支持。

17.概述近代中国工人阶级的状况。

辛亥革命前,中国近代产业工人仅约五、六十万人。到1919年,中国近代产业工人已发展到二百万人左右。此外,还有城乡手工业工人和店员工人约一千万人左右。

特点:高度集中在少数城市,少数行业的企业中;多半来自破产农民和手工业工人,因此同广大的农民阶级和手工业工人有着天然的联系,极易结成巩固的工农联盟;处境艰难,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三重压迫剥削,毫无政治权利和地位;具有最强的革命性

(三)论述题

1.试析两次鸦片战争期间中国社会的变化。

1840年的鸦片战争,是中国由封建社会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一个历史转折点。它使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的变化。

政治上:独立自主统一——领土、主权遭破坏;经济上: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基础遭

破坏,中国逐渐被纳入世界殖民主义体系;革命性质和革命任务:从此中国人民肩负起反帝反封建的双重任务,中国的历史进入了民主革命时期;思想变化领域也发生了相应的转变,鸦片战争是中国传统文化向近代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转折点。

2.试析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

鸦片战争对中国来说,是一场正义的民族自卫战争。战争在中国领土上进行,中国本来具有许多击败侵略者的有利条件,但最后却失败了,主要原因是:

第一,在于清朝政治的腐败,再加上最高当局战和不定;

第二,没有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反而打击压制群众的爱国激情;

第三,军队素质差和战略失误。八旗、绿营兵已经腐败不堪驱使,武器装备原始落后,多为大刀长矛,战船也很陈旧。仅有一些重型武器也十分落后。

3.评析《天朝田亩制度》

基本内容包括两个方面:第一,绝对平分土地。第二,按太平军编制建立农村基层政权,组织人民生产和生活。

小农经济的产物,有着空想性与局限性,是不可能实现的。这是由于:第一,生产和分配之间存在着矛盾。第二,《制度》规定平分一切土地,这就超越了反封建的界限,伤及自耕农的利益。第三,《制度》否定了商业和独立手工业的地位,即使是家庭手工业也只能“农隙治事”,幻想的是一个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生活方式,这就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是倒退的。

由于《制度》存在的空想性和落后性,在实践中并未实行,而实行了与《制度基本精神相背离的“照旧交粮纳税”的政策,但太平天国并没有对《制度》作出任何修改,而且,与拜上帝会的宗教文献相比,《制度》的印行数量相当有限,可见,太平天国的领导上并不期望将其核心内容即平均分配土地付诸实施。

4.综评洋务运动

要求结合史实,从洋务运动的启动、代表人物、指导思想、主要内容、历史作用等方面回答。本题鼓励学生有独立见解。

5.如何认识洋务派与顽固派的争论?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清朝统治集团中明显地分裂为对立的两派。主张学习西方,采用机器生产的称为洋务派,而反对派称为顽固派。洋务派主要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和镇压太平天国革命过程中与外国打交道较多,并掌握了中央和地方军政实权的官僚、买办军阀集团。顽固派以倭仁、徐桐、李鸿藻等为代表,他们对洋务派纠举弹劾。这两派在镇压人民革命和

维护清朝封建统治这一根本点上是一致的,但对如何维护这个摇摇欲坠的封建统治却存在着重大的分歧。几乎洋务运动的每一项重大措施的酝酿出台,都曾遭到顽固派的攻击和阻挠,使洋务事业举步维艰,几经驳难。其中,较大的争论有三次,即六十年代关于同文馆招收科甲正途人员入天文算学馆的争论,七十年代关于应否停造轮船的争论和八十年代关于修建铁路问题的争论。

6.甲午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主观原因:清朝统治集团的腐败无能和内部派系纠葛都是造成战争失败的重要因素,而最主要的原因是:清政府妥协投降路线所主使;清军素质差。

客观原因:列强以各自利益为出发点迫使清政府投降,尤其是英美的政治讹诈诱使清政府向日妥协退让是战争失败的主要客观原因。列强的要挟钳制,迫使清政府沿着主观方面的妥协退让路线越滑越远,以至最后彻底投降。两者相比较,主观方面的原因应是首要的。

7.分析戊戌变法的失败原因和历史意义。

失败原因:维新派是中华民族资产阶级上层的代表,他们既不想推翻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又不敢触动帝国主义,只依靠一个并无实权的皇帝,又寄希望于某些帝国主义国家的支持,因而在变法运动中不可避免地暴露出严重的软弱性和妥协性,这是戊戌变法失败的基本原因;维新派歧视人民,脱离了以农民为主体的广大人民群众,使自身陷于孤立无援的境地;维新派既不反对帝国主义,又幻想依靠帝国主义的支持实行变法,同时也不从根本上反对封建势力。

在中国社会当时的情况下,维新派要求变法自强,发展资本主义,挽救民族危机,是符合历史发展方向的:戊戌变法具有强烈的爱国性质;它是一次以改革内政、发展民族资本主义为目的的政治改良运动;戊戌变法是一次具有资产阶级启蒙意义的思想解放运动。

8.1900年春夏间,北方是义和团杀洋人,南方则是与洋人合作的东南互保,分析两者的各自特点,并说明为什么在同一国家同一历史时期会有如此截然相反的事件,分析这种局面产生的原因与后果。

义和团运动从群众的反洋教斗争发展而来,到1900春夏之间,这场从鲁西北地区首先兴起的运动在京津地区进入到了高潮。在义和团运动高潮期间,中国南方的一些地方督抚刘坤

一、张之洞等却与列强之间,相互约定保护自有关区域内中外商民、“两不相扰”而搞起了所谓的“东南互保”。

义和团是群众的反帝爱国运动,它的特点,一是组织的分散性,二是浓厚的宗教色彩,三是强烈的仇洋心理。东南互保的则是以保护各国在华利益的保证,换取列强暂不派兵的承诺,以避免战争的发生,它与清政府的宣战在本质是一致的,都是对帝国主义势力的妥协。

北方是义和团和清政府的对外宣战,南方是东南互保,这种局面的出现,首先是南北方社会经济方化的差异,其次也是清政府政治权威丧失,地方督抚专权的结果。而参加互保的双方,一方是为了保护自己在长江流域的利益,一方则为了使南方各省避免卷入已在北方爆发的战争。

由于实行互保,在八国联军侵华期间,南方各省基本上没有发生战事,从而维护了这一地区的社会经济。地方督抚们通过“互保”行动,进一步增强了自己的实力和影响,提高了在清朝统治集团中的地位。当然,东南互保也保护了列强特别是英国的在华利益,在一定程度上免除了列强在南方的后顾之忧,方便了列强集中力量进军京津。

9.评述1905—1907年革命派与立宪派的论战。

要求答出论战双方及主要阵地,论战的论题,论战的结局,论战双方的主张以及对双方论战主张进行评价。本题鼓励学生有独立见解。

10.试评庚子事变后十年间清政府的改革运动。

要求对清末新政,包括1901至1905年间清政府在政治、军事、经济、教育等方面的改革措施及实施情况,以及预备立宪时期进行的改革及其本质,作比较概括、系统的回答,并对这些措施和成效提出自己的评价。本题鼓励学生有独立见解。

11.义和团、八国联军侵华以及《辛丑条约》的签订直接影响了中国社会发展的进程,试就1900年之后的中国政局及社会状况的变化,分析辛亥革命发生的原因。

(略)

12.谈谈你对辛亥革命历史结局的认识。

本题鼓励学生有不同见解,或成功或失败或两者兼而有之。要求结合史实作答,言之成理。

13.比较分析近代以来清政府进行的三次改革的背景、内容及其影响。(略)

14.就你读过的一部(篇)关于中国近代史的论著(教材除外),略述其内容,并谈谈你的评价或感想。

要求答出所读近代史论著的书名(文章名)、作者;它的主要内容和特点;以及对该书(文)的评价。

6.大学中国近代史复习资料 篇六

一、两次鸦片战争(名词解释:人物和条约是重点,背景、过程、影响看一下)重点:

1、人物:林则徐

林则徐 是清朝后期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清朝一品官员,曾任多处总督,两次受命为钦差大臣。

其主要功绩:1)虎门销烟,因其主张严禁鸦片、抵抗西方的侵略、坚持维护国家利益深受英国和国人敬仰,史学界称他为近代中国的第一人臣。2)为民办实事,林则徐虽居高位,但清廉自好,勤于职守,循法秉公,被老百姓誉为“林青天”。对于漕运、盐法、水利、农业、制币、吏治、救灾等关系民生的大事极其关注。3)开眼看世界,是 “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积极了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军事、经济情况,设立译馆,翻译著作,先后辑有《四洲志》、《华事夷言》等,成为中国近代最早介绍外国的文献。

消极方面:1)林则徐使“贸易摩擦”激化为“贸易战争”。林则徐从一开始解决这一问题,就企图通过暴力驱逐的办法,其结果适得其反2)林则徐的“禁烟运动”助长了中国的民族排外主义。3)林则徐对鸦片战争的准备不足,他并没有预料到未来战争的规模,对英国的认识不足。4)林则徐的禁烟运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当时的对外贸易。

2、条约:

《南京条约》及其附件(《虎门条约》和《五口通商章程》)

1)割让香港。从此,香港长期成为英国侵华基地

2)赔款2100万银元

3)协定关税,英国进出口货物所征关税,中国需同英国商议(此后中国丧失关税自主权,税率一般只5%)4)开放五处通商口岸,允许英商居住和设立领事馆。5)领事裁判权

6)片面最惠国待遇

7)领海权受侵犯,英国官船可在五口停泊。《天津条约》的主要内容:

1)英、法公使进驻北京;加强对清政府的控制2)增开牛庄(后改营口)、登州(后改烟台)、台湾(台南)、淡水、潮州(后改汕头)、琼州、汉口、九江、南京、镇江十处为通商口岸;几乎全国都变成西方资本主义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供应地3)外国人可以入内地游历、通商、自由传教;4)外国军舰和商船有权驶入长江和各个通商口岸;严重影响了沿海及长江流域防务5)修改税则;6)中国分别向英、法赔款白银400万两与200万两; 《北京条约》(中英、中法)

《北京条约》除承认《天津条约》有效外,还增加了几项内容:1)增开天津为商埠;2)准许华工出国;3)割九龙司给英国;4)赔偿英法军费各增加到800万两;5)交还教会和法国教堂。

(一)、鸦片战争的历史背景

1,中外贸易体制的冲突,成为中英战争爆发的根源。

英国对外贸易制度:自由贸易; 中国对外贸易制度:闭关自守,公行制度即垄断和限制进出口贸易。2,英国对华输入鸦片成为战争的起火源。鸦片问题的严重化,最终成为中英第一次战争的根源。3,林则徐禁烟操之过急为英国发动战争找到借口。

(二)、鸦片战争的过程

1,战争的第一阶段(1840年6月-1841年1月)。2,第二阶段(1841年1-5月):赎回广州.3,战争的最后阶段(1841年8月-1842年8月)4,中国战败:《南京条约》

(三)、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

第一,这是一场两个时代的战争,当时英国在武器装备和作战方式上明显比中国先进,英国在军事力量上强于中国,这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一个重要因素。

第二,当时清政府封闭落后,政治黑暗腐败,经济落后,文化也十分保守。第三,清政府与民众之间是分离的,广大老百姓并没有支持清军的对英作战。

二、太平天国运动(简答题、个别名词解释)

(一)起义爆发的背景分析

(1)人口剧增和人口大量内部迁移,导致社会混乱和民族间的相互冲突。

(2)外国侵略提供了一种新的历史催化剂,外国宗教强烈地冲击着中国现存的社会结构和价值观念。

(3)社会严重的不公正,清帝国行政当局的衰败,官吏贪污,官僚政治,道德沦丧,土地兼并严重,官府剥削过重,阶级矛盾十分尖税。

(二)评价太平天国运动

1、运动的性质

A单纯的旧式农民战争。B市民革命或资产阶级性的农民革命。C 带有资产阶级革命的性质。太平天国建立的政权是一个具有双重性质的政权。一方面代表和维护广大农民的利益,打击地主阶级统治,推翻封建政权,建立一个有福同享的地上天国;另一方面有因袭了封建主义专制制度,无力改变封建主义的经济基础,建立新的生产方式。因此具有革命性和封建性两重性质。

2.失败原因 1)确立了森严的封建等级制; 2)大兴土木,追求腐朽生活方式;3)争取夺利导致“自毁长城”的内讧;4)任人唯亲,滥封王爵;5)宗教迷信,能力有限。

3、历史作用(影响)(1)有功于洋务运动,是洋务运动产生的重要历史条件。(2)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3)造成全国性或局部性的大**,使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受到战争灾害的影响,人口损失至少在五千万以上。(4)对近代中国政治军事的演变产生重大影响,表现为汉族地方督抚的兴起,八旗绿营正规军的没落,湘军、淮军等地方武装军事力量的兴起。

(三)天京事变

天京事变是太平天国革命运动由盛到衰的转折点。定都天京后,杨秀清因居功骄横与天王洪秀全矛盾加剧。1856,在太平军连破清军江北、江南大营后,他逼洪秀全封他为万岁。洪秀全遂下密诏令韦昌辉、石达开等返京除杨。韦昌辉率部抵天京,诛杀杨秀清全家后又诛戮杨秀清部属二万余人,逼走石达开,使太平天国元气大伤,史称天京事变。(名词解释)

1、起因:领导集团内部为了争权夺利导致矛盾激化的结果:

1)部争权夺利斗争,领导的多元化。2)生活上追求享乐 3)用封建的君臣关系代替“天国弟兄”平等关系

2、失败原因

1)战略上的失误,如北伐与西征 2)权力斗争引起严重分裂与内耗,干扰对敌斗争,加之生活腐化加速其灭亡3)自我独立的政略与政策,不利于团结,为解决土地问题,城市政策的失误,反孔不利于团结知识分子,没有制定一套恢复和发展战时生产的政策。4)上帝教功能转化为维护政权,控制民众的工具

3、内讧对天国的影响:1)严重摧残了领导核心。2)经过此次残杀,精兵强将损失耗尽,元气大伤。3)经过这次叛乱,天国上帝主宰世界的信仰破产。

(四)洪秀全

洪秀全 创立拜上帝会,领导了太平天国运动,后成为太平天国的天王。其主要功绩:(1)创立“拜上帝会”,撰写《原道救世训》、《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等著作。(2)发动和领导农民战争,给中外反动势力以沉重打击。(3)建立起义军的领导核心,并制度和颁布了革命纲领。错误:(1)封建意识与日俱增,等级观念、享乐思想尤其突出。(2)用人唯亲,政治腐败。(3)思想狭隘保守,宗教迷信。

三、洋务运动(简答题)旧称“同光新政”,自强运动。19世纪60—90年代清朝政府洋务派在全国各地掀起的“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改良运动。他们提出了自强、求富、中体西用的口号,学习西方器物,增强国力,以维护清政府的封建统治。对中国迈入现代化也奠定了一定基础。甲午战后,洋务运动破产。(名词解释)

(一)改革的内容在哪几个方面: 1)军事工业

建立19个新式兵工厂:江南制造局、金陵制造局、天津机器局和福州船政局。2)民用工业

原因:军用工业发展的影响和需要;受外资工业的刺激和影响;军工企业已在经验、技术、人才等方面为民用企业提供一定的基础。

其中包括:建立167家民用企业,其中国营民用企业27家。航运业:轮船招商局;铁路建设;电报业;矿业:16座新式煤矿,官办6座,官督商办10座,台湾基隆煤矿、直隶开平煤矿;冶炼业:贵州清溪铁厂、汉阳铁厂;轻工与机器修造业:131个,上海机器织布局、兰州织呢局和湖北织布局。3)建立练兵和近代海军

李鸿章:整顿和训练直隶防军。

建立近代海军:四支互不统属的舰队:北洋水师、南洋水师、福建水师和广东水师。4)兴办近代教育事业

创办新式学堂:新式学堂创始于同治元年(1862年)的京师同文馆。这是我国第一所外国语学堂 1867年福建船政学堂建立,培养轮船制造和驾驶人才,为第一所科学技术学堂。

真正完整意义上的军事学堂应是1880年在天津开办的北洋水师学堂。

在创办新式学堂的同时,洋务派还创办了一批翻译机构,集中力量翻译西书,这构成了新式教育的又一组成部分。

向西方派遣留学生是洋务运动中新式教育的又一重要方面。

外国在华机构、特别是外国宗教团体在我国也创办了数量可观的各式学堂及翻译机构。

(二)中华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注意)

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出现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1)条件:条件:商品市场(城乡商品经济有了较大发展);劳动力市场(大量农民和手工业者破产流入城市);资本市场(一部分商人、地主、官僚积蓄财富投资于新式工业)。

2)途径:在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和刺激下,直接移植西方生产技术和机器设备建立的。3)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具有以下特点: a资金少,规模小,力量薄弱。b主要经营轻工业和小规模采矿业c主要集中在沿海通商口岸。d 技术设备陈旧落后e对外国和封建官府具有强烈的依赖。f从主体上说不是中国社会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壮大,而是由商人、地主和官僚直接投资而产生的。

4)评价:虽然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无法改变近代时期中国以传统农业经济为主的面貌,但是它是一种新的社会生产力,代表着一种新的社会力量,只要国家政府加以扶持,它就会冲击中国传统的社会经济和旧的生产关系,对近代中国经济产生深刻的影响。

四、中法战争(不是重点,个别条约注意)1883年12月至1885年4月,由于法国侵略越南并进而侵略中国而引起的一次战争。第一阶段战场在越南北部;第二阶段扩大到中国东南沿海。战争双方在军事上互有胜负,由于清朝统治者的腐朽昏庸,最后法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法新约》。当时人称:“法国不胜而胜,中国不败而败。

1、战争的关键战役

海路战场的关键性战役---马尾海战;陆路战场:镇南关战役。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平手:或中国失败。

2、《中法新约》的签订及其评价

1885年5月13日,清政府任命李鸿章为谈判代表,与法国政府代表、驻华公使丁•巴德诺在天津开始谈判中法正式条约。6月9日,在天津签订《中法会订越南条约》,即《越南条款》或《中法新约》,又称《李巴条约》,共10款。

(1)清朝政府承认法国与越南所订立的一切条约。正式承认法国对越南的吞并和殖民统治。(2)中国同意在中越边界开埠通商。法国取得了在中国西南通商的特权。(3)中国将来在广西、云南修筑铁路,应与法国“商办”。

(4)此约签字后6个月内,中法两国派员到中越边界“会同勘定界限”。(5)法军退出台湾、澎湖。

11月28日,此条约在北京交换批准。1886~1888年,清政府又被迫与法国签订了《中法越南边界通商章程》、《中法界务条约》、《中法续议商务专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法国又得到很多权益。

后果:中国西南门户洞开,法国侵略势力以印度支那为基地,长驱直入云南、广西和广州湾,并使之一度变成法国的势力范围。

3、中国失败的原因(1),清朝政府软弱无力,综合国力不强,领导决策人员首鼠两端。(2),越南阮氏王朝投降附敌,让清政府处于被动地位。(3),列强的干预,影响了中国政府的决战信心。

4、影响与启示

(1)中法战争的失败,加速了列强瓜分中国的步伐。(2)暴露了清朝政府误国害民的实质。(3)中法战争的失败,加快了中国人民寻求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进程。

五、中日甲午战争(影响、条约)

1、战争原因:日本蓄谋侵略中国

(1)日本明治政府侵略朝鲜,寻求战争借口。(2)制定侵华政策,“大陆政策”和《征讨清军策》,疯狂扩军备战。(3)朝鲜东学党起义,为日本侵华提供了借口

战前的军事准备:如以中国为目标扩充备战;制定周密的作战计划。国民动员:日本侵略者以“国民战争”号召日本人民积极投入于即将发动的甲午战争。

2、中国失败的原因(1)中国对可能发生的外国侵略战争缺乏预见,准备不足,是战争失败的认识原因。(2)一味依靠外国调停,没有把立足点放在自身力量上来,是战争失败的外部原因。(3)信奉“武器决定论”是战争失败的思想原因。(4)放弃和丧失制海权是战争失败的战略原因。(5)清政府腐朽没落的封建统治是战争失败的政治原因。(6)军队素质低下、不堪一击是战争失败的直接原因。(7)封建政权买办化导致妥协投降是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

3、经验教训和启示

(1)要从国防的意义重视小日本,不能轻视日本。(2)做好各项建设,坚持反腐败斗争,防止高层领导和军队腐败。(3)发展教育,培养科学人才,提高人的素质,是解决中国落后的关键。(4)增强忧患意识,坚持改革开放。(5)中国政府应多自我反省,要树立起对国人负责的爱民形象。

4、历史影响

甲午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要转折点,影响极为深远。

1)对于中国来说:a割地、赔款大大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失去了台湾、澎湖列岛,刺激了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野心,掀起了过分中国的狂潮;b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国人掀起了各种救亡图存的运动;c造成清政府的统治危机,迫使其改革,编练新军,整顿财政,派遣留学生,允许民间设厂,鼓励发展工商业 2)是日本成了亚洲的暴发户,是日本一跃成为亚洲强国,走向了侵略扩张的道路 3)日本的崛起也改变了远东的国际政治格局,英国的优势地位被打破,日俄势力增强

5、《马关条约》的内容及结果

《马关条约》是自《南京条约》以来最为严重的丧权辱国条约,并反映了帝国主义瓜分世界、输出资本等新的特点。

1)中国承认朝鲜“完全无缺之独立自主”,承认日本对朝鲜的控制;

2)中国将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 3)中国“赔偿”日本军费两亿两白银﹔

4)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四地为通商口岸; 5)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后果: 使中国陷入深重的民族危机,面临生死存亡的关头,使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进一步加深﹐同时它也成为中国近代民族觉醒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六、戊戌变法(名词解释)

1、维新运动

1898年6月11日—9月21日的一项政治改革运动。这次变法主张由光绪皇帝亲自领导,进行政治体制的变革,希望中国走上君主立宪的现代化道路。无奈支持新政的光绪推行速度过快,因此变法被相对保守势力反对,最后演变成为政变,维新派人物被杀,慈禧太后因此获得实权。维新运动失败,使中国损失一批热心于国家改革的精英和支持者,将中国推上革命的道路。(名词解释)

2、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重点)

(1)文化教育:废八股,改策论,定期举行经济特科;兴办学堂(举办京师大学),所有书院、祠庙、义学、社学一律改为学堂,省会设高等学堂,郡城设中等学堂,州县设小学;设译书局,派宗室出洋游历等。(2)经济方面:建立新的机构和奖励农工商业。

(3)军事方面:改练洋操,挑留精壮,裁空粮,节饷需,实行团练,裁减绿营,举办民兵等.(4)政治方面:开放言路,允许士民上书言事;精简机构;任用新人,置京卿学士,期集思广益;改上海《时务报》为官报,创京师报馆。

七、义和团运动(名词解释、简答题)

1、义和团运动是19世纪末中国发生的一场以“扶清灭洋”为口号,针对西方在华人士包括在华传教士及中国基督徒所进行大规模群众暴力运动。义和拳运动虽然当时被西方认为是一场扶清的排外运动,但其也确实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清政府的统治能力。义和团运动标志着近代意义上的中华民族意识的觉醒,是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滥觞。(名词解释)

2、评扶清灭洋

1)含义的双重性:主要是扶保中国,而不是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表现了义和团对国家的笼统认同,把灭洋放在第一位,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即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具有爱国主义性质,对义和团和广大群众的反帝爱国斗争有鼓舞和动员作用。

这一口号的提出,最初曾起了发动组织农民参加斗争和壮大声势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清政府的政策。2)局限性:带有非理性的色彩,“扶清”使义和团放松对清朝统治者的警觉;“灭洋”带有笼统排外的特征,容易走向极端。放松对清政府的警觉,未能识破清朝统治的阴谋诡计,致使后来上当受骗。不是一个科学的口号。

八、清末新政、预备仿行宪政、辛亥革命(重点复习)

(一)清末新政

清末新政从1901年开始,到1911年止,历时11年,是晚清时期第三次变革,也是晚清三次变革中规模最大、影响最大的一次,它使中国的现代化正式全面展开。

1、主要内容:(1)经济方面,全面进行经济改革,发展民间工业,加强工业立法,确立现代企业的独立合法地位,中国历史上出现第一次工业化高潮。

(2)教育方面,废除科举制度,兴办新式学堂,建立新学制,确立现代教育体制。1902年,清政府公布了由官学大臣张百熙拟订的《钦定学堂章程》,由于1902年为壬寅,所以该年所拟订的学制被成为“壬寅学制”。

1903年由张百熙、张之洞、荣庆重新拟订了一个《奏定学堂章程》,也称“癸卯学制”。《奏定学堂章程》对学校系统、课程设置、学校管理等都作了具体规定,并于1904年1月13日公布实施。

(3)军事方面,废除旧的八旗绿营等军事制度,载汰旧军,编练新军、巡警,建立新的军事制度。

(4)政治方面,进行官制改革,推行预备立宪,即改变原业的君主专制制度,着手实行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度,按照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的现代政治原则改革现行的政治制度。

在立法制度方面,确定实行议会制度。

在司法制度上,实行四级三审制和形式上的司法独立。

行政制度改革的核心是建立了责任内阁制.2、评价:(清末新政的性质、作用和历史地位)性质:是一场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运动.作用:1)消极方面:

首先,清末新政的推行,进一步加重了人民的经济负担,使中国劳苦大众生活更加贫困化,进一步激化了当时已经相当严重的社会矛盾。

其次,清末新政的推行,新军的编练和举办现代军警,尤其是袁世凯北洋军阀的兴起,进一步强化了封建专政的国家机器,有利于清政府对人民群众反抗斗争的镇压。

第三,清末新政的推行,某些经济政策的实行以及新型国家经济环境体系的建立,在某种程度上为帝国主义对华输出资本创造了有利条件。2)积极作用:

其一,在经济上,清末新政进一步推动了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并为中国经济发展奠立了良好的制度基础。

其二,在政治上,新政的推行使清末政治开始转型,现代社会运作架构开始建立,现代法律体系和司法制度正在建立,民主政制有了良好开端。

其三,在军事上,彻底废除武举,按照现代军队模式编练新军,使近代中国军队的近代化有了初步成效。

其四,在思想文化上,清末新政在这万面的成效相当明显也十分突出,结束科举制度的历史,建立了现代教育体系,促进了新式学堂发展,出现了办学和留学热潮。西方资产阶级某些思想得到了一定的传播.其五,初步实现了交通运输和通讯的现代化。

第六,在阶级关系上,新政时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此外,在新政与民主革命的关系上,新政促进了革命的爆发。

历史地位:中国近代经济史、政治史、文化史、军事史上均占有重要地位.(二)预备仿行宪政

1、背景:日俄战争的影响;五大臣出国考察政治;1906年9月1日,慈禧公布《仿行立宪上谕》。

2、清末的“预备立宪”,主要涉及三大方面的内容:1)首先是官制改革,也就是行政改革,包括司法改革、教育改革等。2)其次是设立“宪政编查馆”、“资政院”和各省“咨议局”。3)第三是实行地方自治,府厅州县和城镇乡尝试建立地方自治制度。

颁布了中国第一部宪法,1908年8月27日《钦定宪法大纲》,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宪法性文件。

3、清末的“预备立宪”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第一,它是中国二千年封建专制制度向立宪政体的第一次和平过渡,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政治近代化性质的改革,也是近代中国民主制度建立的有效尝试。

第二,清末预备立宪使当时的国人受到一次全方位的民主训练,从舆论宣传、集会结社、议 员选举,议会活动等方面,人们从不同层次第一次亲身体验了民主的政治生活,这有助于他们民主政治素质的提高。

第三,清末预备立宪引发了当时思想界的进一步开放和解放,使思想文化界开始出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繁荣时期。

4、启示 :1)首先,政治体制改革难度,光依靠下层民众的努力是不行的,必须由国家的最高统治者负责引领进行才能顺利实现。2)其次,后人通过对历史的反思,提出了暴力革命是否就是解决中国问题的最佳途径问题,这一问题直接引发对中国社会问题和发展道路问题更深层次的反思,这有助于今后中国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三)辛亥革命

1、中国同盟会的成立及其历史意义

同盟会是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政党。1905年孙中山同黄兴、宋教仁等人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并召开成立大会。规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同盟会的政治纲领。大会推举孙中山为总理,还决定将刊物《民报》作为同盟会的机关报。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的民主革命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名词解释)

中国同盟会,简称同盟会,是1905年8月20日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在日本东京建立的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1912年8月改组为国民党

为什么说中国同盟会是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性质)?

第一,中国同盟会有明确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政治纲领。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首次将同盟会的十六字纲领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

第二,中国同盟会有以孙中山为首的领导机构,它是按照西方资产阶级政党模式建立起来的,又有一套全国性的组织系统。

第三,中国同盟会创办机关刊物《民报》,作为宣传革命的机关刊物。它的成立是近代中国一件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

第一,同盟会作为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第一次从组织上把全国主要的革命团体联合起来,使分散的革命力量聚集成为统一的革命力量。从此,全国革命有了一个中心,推动了我国民主革命运动的高涨。

第二,同盟会提出了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三民主义,是当时中国最高水平的思想,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

第三,同盟会使全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有了一个统一的领导,极大地增强了他们夺取全国革命胜利的信心,有力地推动了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标志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进入高潮。

2、旧三民主义

同盟会成立后,孙明确提出其三民主义思想。1)民族主义即“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有两层意思:一是“反满”,二是独立。原因: “异种残之”, “外邦逼之”。2)民权主义即“创立民国”,也就是推翻封建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的议会制共和国(民主立宪政体).把革命建设分为三个时期:军法之治、约法之治和宪法之治.人民有四种直接民权:选举权、罢免权、创制权和复决权;政府有五种权力,用人民的四个政权来管理政府的五个治权,才是一个完全的民权政治机关。

3)民生主义即“平均地权”,核心是解决土地问题,是孙中山经济思想的核心。办法:定地价即平均地权的办法:改良社会经济组织,核定天下地价;其现有地价仍属原主所有,其革命后社会改良进步的增价则归于国家,为国民所共享。其目的是不愿少数富人专利。

辛亥革命以后,孙中山对其民生主义的内容有所发展,体现在三点:一是关于节制资本问题,即节制私人资本,发展国家资本,凡是规律大的独占性的企业由国家经营管理,私人资本不能操纵国计民生;二是对于农民、工人等受苦阶级有更多关照,农民要实现耕者有其田,国家给以适当补助,工人要改善生活,国家为其谋救济之道;三是孙中山把其民生主义解释为社会主义或大同主义。

3、辛亥革命的评价 历史作用:

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社会的首次历史性变革,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为中国进步打开了闸门,为中国走向现代化提供了契机,也为中国与世界文明对话创造了条件。辛亥革命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历史性的巨大变化,把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大大推进了一步,在政治、经济、思想和社会生活等领域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第一,在政治上,辛亥革命摧毁了清朝二百六十多年的封建统治,结束了绵延两千余年的君主专制帝制,缔造了中国的民主共和政体,推动了历史的前进,为中国政治现代化谱写了开篇,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所迈出的重要步伐,这是辛亥革命的最伟大成果。

第二,在经济上,辛亥革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开创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次腾飞,把贫穷落后的中国引向近代工业化的道路,为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社会生产提供了前提和条件。

第三,在思想上,辛亥革命又是一场意义深远的思想启蒙运动,是中华民族的一次伟大觉醒,是民族危机意识、救亡图存意识、推翻封建帝制建立民主共和意识的积聚和爆发,促进了爱国主义精神的空前高涨。

第四,辛亥革命还引起思想观念的变革,革除了某些封建社会的风俗恶习,从而对社会生活的近代化产生了积极影响。

第五,辛亥革命推翻了“洋人的朝廷”也就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辛亥革命以后,帝国主义不得不一再更换他们的在华代理人,但再也找不到能够控制全局的统治工具,再也无力在中国建立比较稳定的统治秩序。

第六,辛亥革命对近代亚洲各国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影响,特别是对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国的反对殖民主义的斗争起了推动作用。

4、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问题: 胜利的理由是什么?(提问)

清王朝的统治被推翻了,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两千多年的专制统治结束了。

加速了思想观念的变革,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社会风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发展。

失败的理由是什么?(提问)

袁世凯窃取了临时大总统的职位,致使共和政体名存实亡.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也没有得到彻底改变。

失败的原因?

第一,从经济基础上看,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先天不足后天失调,导致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第二,中外反动势力太过于强大,中外反动势力相互勾结共同篡夺了辛亥革命果实。

第三,革命党人没有明确的、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纲领。

第三,革命派没有形成统一的、坚强的领导核心.第四,革命党人没有建立自己的革命武装,以推翻旧政府,保卫新政权。

第五,辛亥革命没有触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群众特别是农民群众。

给中国革命留下了两点最重要的教训:

一是中华民族资产阶级,不可能彻底推翻外国列强和封建主义的反动统治,不可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二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制中国不能重走西方的老路,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救国方案,在中国是行不通的。

7.中国近代史复习参考 篇七

一、借助历史人物,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在中国近代史中, 涌现出许多爱国爱民的民族英雄人物, 因而, 借助历史人物的形象进行爱国主义情感教学, 也是历史教学中最普遍、最重要的教学方式。我在讲授这段历史时, 充分利用人物的名言或者挽联。《甲午中日战争》一课中的邓世昌, 我给学生补充了后人为他写的一幅挽联“此日慢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烘托出他的爱国主义情操。首先让学生搞明白这句话的含义。“公”指谁?“海军”什么时候创建?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讲述邓世昌的主要事迹, 通过这样的方式, 可以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阅读课文, 初步培养学生用史论相结合来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更重要的是, 经过这种方式树立的人物形象就显得比较丰富、充实且更有说服力和可信度。在讲到左宗棠时, 我利用后人的挽联, “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大将指谁?有何功绩?也可以把两个人物进行比较, 更能使学生体会到爱国主义的情操, 从而激发我们要向英雄人物学习的优秀品质。

二、利用时事新闻链接历史, 更能激发起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展示时事材料:2010年9月7日, 在钓鱼岛附近海域, 一艘中国拖网渔船受到日本海上保安厅一艘巡逻船冲撞, 后又受到日方另外两艘巡逻船跟踪、冲撞、截停、登船、检查。中国渔船遭日本巡逻艇冲撞, 中国船长遭日方逮捕。刚听到这则材料, 学生义愤填膺, 日本怎么这样猖狂, 直接导入新课。在100多年前, 日本曾侵略过中国, 这是怎么一回事?结果如何呢?一个是给学生造成悬念, 使学生急于知道答案;另一个是使学生更加爱国, 认识到国家落后是挨打的重要原因, 更加努力学习, 为祖国的强大和富强做贡献。或者展示这段视频, 更能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的情感。

8.中国近代史复习参考 篇八

关键词:考试大纲 中国古代史 复习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4.51

全国卷历史高考中,中国古代史在试卷比重中约占30%,在高三一轮复习当中如何让中国古代史的复习更加有效也是一个十分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

一、认真理解《考试说明》和《考试大纲》,牢牢把握高考方向

《考试大纲》提出:“历史学科考查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注重考查在科学历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历史考试大纲对能力考查的目标要求,作出了全新表述和阐释,由关注知识积累转向关注学习能力,由关注学习结果转向关注学习过程。这是高考考试内容的一次重大变革。这对于我们高三历史复习提出了新的要求和难度。

二、认真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考试大纲》提出:“命题不拘泥于教科书,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古今贯通,中外关联,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 高考试题虽不是教材的再现、重复、翻版,但也不是脱离教材去另搞一套,而是以教材为基础、为依据的,因此,首先必须用足用好教材。全国卷加强对能力的考查,而加强对能力的考查是通过对知识的考查来实现的。所以,在复习中国古代史时,要做到知识和能力并重。立足教材,用好教材。教师的视线要扫描到教材的每一個角落,不留任何死角,给每一个知识点以应有重视和位置。

1.注重对历史史实和历史概念的教学与复习。历史基础知识包括历史史实、历史概念、历史结论、历史阶段特征、基本线索和发展过程。这六部分是历史学科的主要内容。近几年来,历史高考考查能力要求越来越突出,因此出现忽视基础知识的现象,但知识是能力的基础和载体。对于考生,史实的掌握是最基础、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因此必须纠正忽视基础知识的现象:要力求做到基础知识无遗漏,全面理解记忆高考复习范围内的知识;重视对历史概念内涵、外延的理解;抓住历史事物的本质,透彻地理解历史现象;把握历史阶段特征,明确历史发展演进规律。什么是历史概念呢?概念是事物本质属性的反映。学生通过对历史概念的准确理解、深刻分析及系统综合,进而把握历史知识体系,认识历史本质,揭示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基本概念教学在中学历史教学实践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基本概念是基本知识认识上的升华,又是基本规律形成的基础,所以帮助学生形成历史概念是历史教学的中心环节。 近年高考对历史概念的考查,主要是教材阐释不透、学生理解不到位的一些概念。比如:分封制、宗法制、自然经济、小农经济、科举制、均田制、等等。

2.合理整合与利用多本教材,比如考纲要求中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以《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这一节课为例,人民版弱化了从汉到元的时段性,没有严谨的线索;人教版列举了从汉到元中央政治制度与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从机构与官职的变化谈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趋势,可以弥补人民版线索不清的问题;岳麓版还特别突出了发展中的阶段性特征,即到宋代为止,中央与地方的斗争基本告一段落,地方再也无法反叛中央了。

3.构建完整知识体系,高考强调对历史整体及发展过程的把握,新课标教材淡化通史观念,弱化了历史阶段特征。所以我们可以按通史体系进行一轮专题复习,构建完整知识体系。比如中国古代史: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古代中国的经济;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4.加强检查与监督及时巩固学习成果,课堂提问,抽背抽默,以练促学等手段促进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

三、注重对历史史料的处理和运用,强化学生历史学科能力

历史学科考试命题不拘泥于教科书,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古今贯通,中外关联。保持较大的材料阅读量是一个关键,而中国古代史由于材料众多,且以言语主言文为止,阅读和理解难度大,加大对史料的阅读和解读也是提高学生能力应对考试的能力关键所在。

1.运用课文中的史料,进一步夯实基础,提高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课本当中有大量的资料卡片、学习思考、知道链接、史学争鸣、大量的地图和图片以及课后材料阅读与思考等等。这些都是围绕教材当中重点和难点精心选取的材料,具有时显的典型性。

2.有针对性地补充课外史料,加深理解,依照高考要求,仅仅利用教材中的史料还远远不够,教材中并不是所有重点难点内容都配有史料,没有史料说明,教师空洞的讲述很难让学生理解和记忆,所以在备课中针对重点、难点,通过各种方式搜集补充史料以充实教材,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3.加强对史料运用的指导,提升能力,古人讲: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引导学生读懂史料,这是最关键一步无论是对教材上的史料还是补充的课外史料,教师都必须加强对史料运用的方法指导。

四、 要重视练习,掌握答题技巧

掌握答题技巧和正确方法往往能取到事半功倍效果,因此在历史复习当中适当培养学生方法也是十分重要的,考生应对高考,提高选择题准确率和快速有效地组织答案。通过专项练习,训练学生解题能力,建立错题库做到查漏补缺,培养学生规范答题等。在选择题如何提高准确率的问题上教会学生审题,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比如“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等哲学原理在选择题当中的运用等解题方法;在材料题当中如何使学生的答案与采分点一致,这就要要求学生掌握必要的答题方法和技巧。在备考复习中特别注意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找准观点,明确答题方向。找准观点就是要把握试题的设问角度,是以“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还是以“哪一部分知识”“哪一层次的知识”设问,由宏观到微观,层层筛选。二是使用恰当的学科语言,紧扣题意。学科语言既要能体现原理的观点,又要能体现材料的观点,切忌教材观点的罗列、材料的重复及原理与材料的分离。三是逻辑严密,要点的顺序要体现思维的过程,不能杂乱无章。四是不要拘泥于某一学科的知识,要重视学科内各部分间的综合,但也不能忽视相关学科知识的渗透,重视答题的综合性、创造性。

上一篇: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现状下一篇:学生对老师的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