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诗中的故事情节

2024-08-29

木兰诗中的故事情节(精选8篇)

1.木兰诗中的故事情节 篇一

关键词:电影剪辑,技术,分类,情节配合

电影的魅力就在于能够在短时间内将一个完整的故事, 以最高的审美体验呈现在人们面前。电影融合了声音、影像、故事情节。美好的故事都是通过声音和影像传递给观赏者一定的感受, 因此, 电影声音与影像的融合效果, 是决定电影感染力的重要因素。电影剪辑工作的核心目标就是通过对大量拍摄素材, 进行精心的挑选、分解、组接, 形成一个连贯的、意义明确的完整作品。电影剪辑与故事情节的配套, 需要剪辑技术与故事情节的完整对接。

一、电影剪辑编辑的主要内容、步骤和类型

(一) 电影剪辑的主要内容。

电影自诞生以来, 就备受人们的喜爱和关注, 电影剪辑技术伴随着电影的进步发展而发生着变化。电影剪辑与胶片剪接有着本质的区别, 剪辑开始于分镜头拍摄方法应用以后。分镜头拍摄方法的诞生, 是一种划时代的变革, 把电影从早期的固定拍摄转变为多角度的拍摄环境。多角度拍摄的优势就是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全方位进行拍摄, 在剪辑过程中, 导演能够把最有感染力的镜头和演员最优秀的表现, 以及最美好的场景呈现在连续的镜头中。

(二) 电影剪辑的基本步骤。

电影剪辑是一个相对复杂的过程, 从影片开始选取素材到一部成型的电影作品, 需要经历多个复杂的阶段。剪辑的过程可以概括为初剪、复剪、精剪、综合剪。初剪阶段需要把电影进行自然的连接, 例如人物的行为、语言、各种交互的情景, 用镜头进行对接。复剪需要在初剪的基础上进行修整, 把一些粗略的东西删掉, 形成有价值的电影叙述。精剪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需要对电影画面进行反复的研究, 使电影呈现出的画面和情节完整准确, 富有美感。

(三) 电影剪辑的主要类型。

电影剪辑艺术的进步, 一方面依托于电影本身的快速发展, 另一方面则依托于信息通讯技术的升级。在发展过程中, 从传统的剪辑逐渐升级为创造性剪辑。传统剪辑是剪辑编辑工作的基础, 传统剪辑能够保证电影镜头的转换自然流畅, 让观者在观赏过程中, 没有阻碍, 形成电影的通顺状态。传统剪辑把电影的各个片段连接起来, 在不同环境下, 叙述出相应的内容, 避免的影片交错带来的混乱感觉。传统剪辑镜头的转换自然协调, 人物关系表述清楚, 连续的动作能够有直观的表现, 不会形成错觉。

二、电影剪辑与故事情节实现融合配套的方式方法

(一) 做好故事素材的选择。

这里指的对故事素材的选择主要是剪辑的镜头是否能够准确表达故事情节。例如电影演员的表演是否表演到位, 对塑造的人物能否给人以真实的感受, 在规定的情节内, 是否能够准确叙述故事。演员造型能否符合情节要求, 在你拍摄过程中, 是否突出了对情节的促进作用。电影是一门综合性艺术, 美工置景, 化妆、服装、道具都不能与故事情节相背离, 一切艺术造型都要与故事情节紧密结合。导演对演员的表现需要进行反复的指导, 使演员能够与所有的场景配置形成统一的效果, 让观众能够根据基础性的场景和服饰就能判断出是什么时代的影片, 能够预测到发生哪些故事。

(二) 明确故事情节的整体结构。

电影剪辑不同于其他类型影视作品或者专题片纪录片的剪辑, 电影需要人文思想的强烈体现, 需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容反映出多种内容。因此, 故事情节与剪辑的融合就需要剪辑工作严格执行故事情节的需要。剪辑之前就要对影片的故事情节进行细化的分析, 从整体和局部分别进行详细阐述。在镜头组接方面需要符合逻辑性, 在场景转换上需要根据故事情节体现连贯性。

(三) 正确使用电影语言与故事情节的结合。

电影语言主要包括镜头语言和视听语言, 在运用电影语言的时候, 需要根据人物的动作进行处理, 剪辑过程中, 主要动作的连贯性, 因为一个动作有时候就是下一个故事情节的铺垫。对人物对白的处理需要掌握剪辑的细致原则, 电影语言简洁深沉, 剪辑时要注意语气与情节的关系, 把最能体现人物思想和内心的语言片段挖掘出来。在场面调度和镜头运动过程能够展现出流畅、生动的特点, 更好的表达剧情。

(四) 控制好故事叙述的内部和外部节奏。

电影剪辑是拍摄的又一次创造, 是对电影的工艺性处理。剪辑师与导演的思维需要达成统一的状态, 在一些特殊镜头处理上, 剪辑师需要给予导演必要的建议和意见, 给导演一定的提示。故事情节的表现需要人物的情绪变化、肢体动作、感情语言, 而剪辑就是突出这些细节, 在画面造型的配合下, 利用蒙太奇的表现形技巧营造出故事的波澜起伏。控制好节奏需要从内部和外部进行统一操作, 通过剪辑的创造性思维将剧情推向高潮。

总之, 我国的电影发展史是一部百转千回的文化发展史。如今的电影产业化发展, 依托于知识经济的进步, 依托于信息技术的更新。电影带来的经济效益可以辐射到各个产品领域, 拉动经济新的增长点。电影剪辑技术作为电影效果的决定性因素, 需要在文化和科技的发展过程中, 不断进行新的尝试, 给予故事情节更多的技术性帮助, 实现电影剪辑技术对故事情节的帮助, 有利于增加电影的文化感染力, 形成电影审美艺术的新发展。

参考文献

[1]谷宗州, 论电影拍摄剪辑技术对动画镜头语言的影响[J],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0年06期。

[2]胡文谦, 关于早期中国电影研究几个问题的思考[J],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2011年01期。

[3]孙建业, 浅论格里菲斯对电影语言的探索[J],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2009年02期。

[4]刘点点, 跨媒介时代的文化产[D]业, 北京大学, 2011年。

2.让故事情节结晶 篇二

借用巧合成佳作。设计巧合法,是指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物碰巧相遇或相合,使矛盾骤起或突然得到解决,从而产生文势起伏曲折的写作方法。叙事性文章的写作,要重视表现偶然性的巧合。巴尔扎克认为:“偶然性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小说家,若想文思不竭,只要研究偶然性就行。”对生活最精彩的艺术表现,就在于对个别特殊现象即带偶然性现象的把握和描述,通过偶然,揭示必然;通过个别现象,揭示事物普遍性的规律和实质。

例如,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语文》第六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中,菲利普一家去英国哲尔赛岛旅行,恰巧在同一艘船上遇到了于勒在卖牡蛎,见他穷困潦倒的样子,就视而不认,一家人乱作一团,像躲瘟神一样。又如,曹禺的《雷雨》(高级中学课本《语文》第四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中,鲁侍萍要领女儿四凤回家,恰巧是在三十年前帮工的周公馆里巧遇赶走自己的周朴园。闹罢工的工人领袖鲁大海,是周朴园和鲁侍萍亲生的儿子,而鲁大海刚生下来就被周朴园遗弃了的,可是鲁大海自己却不知道这回事。

巧用抑扬生波澜。“抑”是贬,批评之意,“扬”是褒,赞美之意。所谓“抑扬”,是指作者通过褒贬来立意——评判人或事物的技巧,常见的如“先抑后扬法”、“先扬后抑法”、“抑扬并举法”。先抑后扬的“抑”是手段,而“扬”是目的,是利用“抑”“扬”的反差,来作为“扬”衬托或铺垫。先扬后抑则反之。抑扬并举是对事物作一分为二的评判,有褒也有贬。如果说先抑后扬(先扬后抑)是表现立意的技巧,那么抑扬并举则为立意本身的辩证法。前者可以造成笔势上的跌宕起伏,增强艺术效果,后者可以正确评判外物,减少主观片面性。抑扬的关键在于透过现象揭示本质。

运用抑扬法,要注意抑扬不能超出客观事物真实范畴,既要服从于写作目的,又要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和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

我们学过的课文《阿长与〈山海经〉》就应用了抑扬交错法。文章采用先抑后扬的手法,先写她的缺点,极尽针砭,后写她的“伟大的神力”和对她的敬意。鲁迅先生对长妈妈的褒扬是由衷的,文章前部分的“抑”是假,抑中有扬,先抑是为了后扬,“扬”才是作者的真正用心,作者就是通过先抑后扬法,表达了他对中国劳动人民的崇高敬意。这种文章主题鲜明、情感强烈,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写起来也易于操作。

3.木兰诗中的对偶修辞手法 篇三

诗中使用复沓的`语句有4处: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第一处和第二处分别以相似的词句加以重复,设问中兼用复沓手法,显示忧虑之深。

第三处以相似的词句在诗中出现两次,反复写出木兰恋家思亲的内心活动和征途上的艰难困苦。

4.木兰诗中描写宿营 篇四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译 早晨离开父母,晚上宿营在黄河边,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黄河水流水声.第二天早晨离开黄河上路,晚上到达黑山头,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燕山胡兵战马的啾啾的鸣叫声.

这八句以重复的.句式,对偶中含对偶,反复咏叹.写出了征程的遥远,行军的神速和兵情的紧急.也以宿营地的夜景衬托木兰离家愈远思亲愈切的心情.

5.木兰诗中修辞手法赏析 篇五

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东市买骏马,西市……(四句)

复沓

“问女”二句、“女亦”二句、“旦辞”八句(太长,懒得打了..)

顶真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排比

“爷娘闻女来”六句 “东市买骏马”八句

比喻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夸张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设问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对偶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旦辞”四句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对偶太多了..自己看着顺眼的几乎都是..)

反问

6.古代叙事文学中木兰故事的演变 篇六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木兰故事首次出现并定型

在现存作品中, 木兰故事首见于北魏《木兰诗》。关于《木兰诗》的成书时代自北宋刘克庄《后村诗话》以来便众说纷纭。陈释智匠《古今乐录》已著录此诗, 故其产生时代不会晚于陈代。此诗最初当为北朝民间传唱之诗, 至于唐代典章制度的加入, 则可能是在长期流传过程中, 经过隋唐文人加工润色的结果。刘大杰先生认为“民间叙事诗, 大都是一种集体创作, 由口传而写定, 经过长期的演变, 渐渐成为定型。”[1]337

《木兰诗》描述了一位代父从军十余载, 功成归家、不受封赏的女英雄形象。较早收录《木兰诗》的有初唐吴兢《古乐府》 (此书虽失传, 但南宋曾慥《类说》佚文《木兰促织》) , 《文苑英华》、《乐府诗集》、《古文苑》、《竹庄诗话》等。各版本文字虽略有差别, 但主体情节及人物形象描写基本相同。木兰事迹共由四部分组成:木兰家中织布, 因军书招父, 发出叹息之声;考虑到父亲年迈, 无长兄支撑门庭, 毅然决定代父从军;战事结束, 木兰凯旋而归, 朝堂之上拒绝封赏, 辞官归乡;重返家园后, 父母姊弟欢迎之情, 恢复红妆, 同行伙伴的讶异、愕然。主要涉及四种空间的转换, 织房等意象代表少女日常生活状态, 东西南北市象征少女走出闺阁, 由普通女子向沙场英雄的转变, 黄河、黑山头、燕山等说明木兰已完全告别女性生活空间, 朝堂则是木兰放弃高官厚禄, 重新回归闺阁的场地。木兰是一个虽有所超越但又异常恪守社会性别角色的形象。伙伴的惊忙, 恰恰说明其男性角色扮演之成功。云鬓、花黄则预示着木兰恢复女性身份后, 对自身社会角色的再度认可, 不难想象, 她以后又会重新回归“唧唧复唧唧”的生活。

通过以上分析, 我们发现早期木兰文本中, 刻画了一个为家庭利益 (不一定是国家利益, 木兰从军主要是出于对父亲兄弟的“孝悌”) , 在两种性别角色间成功转换的女英雄形象。《木兰诗》提供了三个主要情节模块:代父从军———沙场征战———功成身退。这为以后的木兰故事奠定了基调, 是保持木兰故事稳定性的重要情节单元。

二、隋唐时期———具有忠孝色彩的木兰故事

唐代较早以木兰故事为题咏对象的是韦元甫的《木兰歌》。《乐府诗集》著录, 诗云:“木兰抱杼嗟, 借问复为谁。欲闻所戚戚, 感激强其颜。老父隶兵籍, 气力日衰耗。岂足万里行, 有子复尚少。胡沙没马足, 朔风裂人肤。老父旧羸病, 何以强自扶。木兰代父去, 秣马备戎行。易却纨绮裳, 洗却铅粉妆。驰马赴军幕, 慷慨携干将。朝屯雪山下, 暮宿青海傍。夜袭燕支虏, 更携于阗羌。将军得胜归, 士卒还故乡。父母见木兰, 喜极成悲伤。木兰能承父母颜, 却卸巾鞲理丝簧。昔为烈士雄, 今为娇子容。亲戚持酒贺父母, 始知生女与男同。门前旧军都, 十年共崎岖。本结弟兄交, 死战誓不渝。今者见木兰, 言声虽是颜貌殊。惊愕不敢前, 叹息徒嘻吁。世有臣子心, 能如木兰节。忠孝两不渝, 千古之名焉可灭。”[2]394

文人创作自与民间文学风味不同, 此诗与北魏《木兰诗》风格迥异。细节描写之变化也让我们看到历史语境改变的蛛丝马迹。此诗继承了《木兰诗》代父从军、沙场征战、凯旋归乡的主要情节单元, 主要差异如下: (1) 作者强化了从军的艰苦, “胡沙没马足, 朔风裂人肤”, 不厌其烦地交代父亲的身体状况, 以见木兰代父之必要性, 艰辛环境则赋予其选择以高尚的道德意义, 将木兰的“孝”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2) 明确指出木兰从军是与少数民族作战。 (3) 删去朝堂上与天子的对白, 取消功成拒赏的情节。 (4) 对木兰还家场面的详细描述, 特别写到亲戚、战友的反应。《木兰歌》的主旨是“忠孝两不渝”, 这些情节的变化显然都是为表现这一主旨服务的。

《说文解字》曰:“孝, 善事父母者。”《孝经》:“夫孝, 德之本也”。在以家国同构、宗法制为基础的封建社会传统观念中, 忠与孝本来就是相通的, 忠孝双全是封建社会对人格的理想构建。韦元甫“忠孝两不渝, 千古之名焉可灭”, 将木兰的孝行提升到对国家忠诚的高度, 进一步丰富了这一形象内涵。为了更好地塑造“忠孝两全”的木兰形象, 《木兰歌》在前代《木兰诗》的基础上, 更加具体地描写了木兰的家庭情况、老父的健康状况、从军的艰苦生活, 刻画了一个面对父亲危难, 宁愿以身代之的孝女形象。删去朝堂对白, 不再出现天子形象, 也是为了照顾木兰的忠。因为女扮男装, 不管出自何种原因, 面圣时都难免有“欺君”之嫌, 伤害了木兰的“忠”;天子降罪于有功之臣, 则有伤天子之英明。扮男装从军是对父母尽孝, 却是对君主不忠, 这实际反映了忠孝难两全的悖论。取消朝堂见天子情节, 虽然淡化了木兰功成不受赏淡然谦逊的风采, 却掩盖了忠孝矛盾, 有助于木兰形象塑造的完整性和诗歌主题的表达。

唐代歌咏木兰故事的还有杜牧《题木兰庙》等。《题木兰庙》细腻地展现木兰的内心世界, 借“拂云堆上祝明妃”这一行为淡化了其代父从军的背景, 强化抗击外侮的责任感, 更加突出保家卫国的主题。晚唐时期, 国力衰弱, 回鹘、吐蕃与边地间冲突不断。杜牧借木兰这一形象表达了自己忧国忧民的情怀及抵抗外侮的心愿。

三、宋元时期——具有贞烈色彩的木兰故事

宋代印刷术发达, 有学者认为:“书籍刊行大备, 要自宋开始, 校雠镌镂, 讲求日精。”[3]《木兰诗》大量进入类书、文人总集之中, 如《文苑英华》、《乐府诗集》、《绀珠集》、《古文苑》等。受宋元文人情调的影响, 这一时期的木兰故事与前代相比, 情节发生重大变化, 结局由功成身退改为被逼自杀, 从喜剧变为悲剧, 表现出浓重的贞烈色彩。

《竹庄诗话》转引《乐府题解》评论说:“木兰, 孝义女也, 勇不足以言之耳。”在宋代文人眼中, 勇不再是木兰身上最具魅力的特征, 更多视之为孝义道德的化身。在元代侯有造《孝烈将军祠像辨正记》一文中, 这种道德宣扬得到进一步强化。此文乃为木兰祠堂而作, 交待了木兰的出身、家世, 以及代父从军之义举, 与前代木兰故事相比, 这篇散文中增添了一个情节, 即木兰恢复女子身份后, 皇帝欲纳之入宫, 木兰以死反抗, 故得“孝烈将军”之谥。元代《烈女篇》也说:“天子嘉其功, 除尚书不受, 恳奏省亲, 乃命军士卫至其家, 释戎服而服巾帼, 同来者皆大惊骇, 军士还奏, 帝召赴阙, 欲纳之宫。对曰:‘臣无媲君之礼’, 以死拒之。帝惊悯, 赠将军‘孝烈’。”这些情节是前代木兰故事不具备的, 是木兰故事演变中的一次大变迁, 清代小说《忠孝勇烈奇女传》、《隋唐演义》等即继承了这一悲剧情节。

造成木兰故事惨烈结局的原因有二:一是元代特殊的社会状况。中国历史上不乏少数民族建立政权的例子, 但真正实现入主中原, 并统一全国的, 元代是第一个。这对汉人自尊心、自信心都是莫大打击。元统治者采取民族歧视政策, 并于至顺六年废止科举, 杜绝了读书人仕进的主要渠道。文人将对故国的怀念, 对新朝的不满寄托于木兰形象中, 并进而塑造了昏庸的天子形象。第二, 程朱理学的影响。传统儒家非常重视个体对人伦关系的处理。孔子讲“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要求君臣、父子双方各尽本分。程朱理学则更强调臣、子单方面的责任与义务。同样地, 对女性, 程朱理学更强调的是“贞”。程朱之学兴起于宋代, 元代又是“理学初渐并从士大夫阶层向民间普及的关键时代”[4]175, 这对宋元时期木兰之贞烈色彩的形成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四、明清时期———木兰故事发展的高潮

明清时期, 关于木兰故事的文本主要有明代徐渭的戏曲《雌木兰》, 清代佚名小说《忠孝勇烈奇女传》 (又名《忠孝勇烈木兰传》等) , 张绍贤的《北魏奇史闺孝烈传》, 近代天虚我生的《花木兰》传奇等。《隋唐演义》第56至60回也涉及木兰故事。另外, 还有影射木兰故事的传奇《合欢殿》等。比起前代作品, 明清时期木兰故事的变化主要表现为木兰形象的变迁与爱情描写的增加。

首先, 木兰审美形象的变化。前代故事中, 作者多关注木兰的道德品行, 如强调她的勇、忠、孝等, 一般对其外貌不大关注。想来, 能够扮男装于军营十余载, 而不被人发觉, 木兰应该是一飒爽英姿, 颇具须眉气质的女子。白居易的《戏题木兰花》“怪得独饶脂粉态, 木兰曾作女郎来”却将其塑造为一个美丽娇媚的少女, 开后代将木兰描写为美女之先河。明清文人以当时的审美观念重塑木兰形象, 增加了木兰缠足这一情节。“要演武艺, 先要放掉了这双脚, 换上那双鞋儿, 才中用哩。” (《雌木兰》) 《木兰诗》产生的时代, 缠足之风尚未兴起。但徐渭从明代女子普遍缠足的现实出发, 赋予木兰一双小脚。从情理考虑, 木兰缠足不利于行, 如何驰骋战场十三年, 且不被同伴发觉, 故《雌木兰》又有安排放脚一段情节。“生脱下半折凌波袜一弯, 好些难。几年价才收拾得凤头尖, 急忙得改抹做航儿泛。怎生就凑得满帮儿楦。回来俺还要嫁人, 却怎生?这也不愁他, 俺家有个漱金莲方子, 只用一味硝, 煮汤一洗, 比偌咱还小些哩。 (唱) 把生硝提得似雪花白, 可不霎时间漱瘪了金莲瓣。”缠足风俗在南宋时期得到较大发展, 至元代, 《辍耕录》记载当时已有以不缠足为耻的观念。至明清, 缠足习俗发展到鼎盛时期。药方也并非是徐渭的虚构, 明清两代确实流行多种以硝为主的缠足药方, 能够使坚硬的脚骨软化。可见, 木兰形象的变迁是有其时代风俗依据的。

其次, 明清时期的木兰故事具有爱情伦理色彩。很多文本都不约而同地为她安排了未婚夫。对木兰爱情的详细描写, 是明清木兰故事对前代的超越, 使得这一形象更加饱满。《北魏奇史闺孝烈传》中的王青云、《雌木兰》中的王郎等角色的设置, 使得木兰的坚贞更有依据和必要, 也为明清木兰故事多以大团圆作结提供了铺垫, 使故事情节进一步完满、合理。这也是受明清世情小说、才子佳人小说传统影响的结果。王国维先生认为, 我国文学作品充满了乐观主义精神, 着意于团圆之趣。他在《红楼梦评论》中写道:“吾国人之精神, 世间的也, 乐天的也。故代表其精神之戏曲小说, 无往而不著此乐天色彩, 始于悲者终于欢, 始于离者终于合, 始于困者终于亨。”除个别文本外, 明清时期的木兰故事大多以大团圆的结局收尾, 这寄托了人们对这位奇女子的仰慕与美好祝愿, 也符合中华民族惩恶扬善的道德标准。

总之, 纵览木兰故事的演变, 我们可以看到历代不同的社会风俗、文化背景、文学传统在其演变中的烙印。

摘要:木兰故事在我国家喻户晓, 自北魏《木兰诗》产生后, 历代都有关于木兰的文本流传。在流传演变过程中, 各时期的木兰故事都带有情节的延续性与独创性, 表现出较强的时代特征。

关键词:叙事文学,木兰故事,演变

参考文献

[1]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M].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2.

[2]郭茂倩.乐府诗集[M].中华书局, 1979.

[3]于敏中, 等.天禄琳琅书目卷4[M].中华书局, 1995.

7.紧扣故事情节 分析人物形象 篇七

一、引导学生熟悉故事情节,理清情节发展的过程

教学《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我首先要求学生阅读全文,了解课文的故事情节。当学生读完全文后,我提问:1.全文高潮在什么地方,结局怎样?明确:林冲因草料场被压倒到山神庙暂避,在庙内听到草料场火起和陆谦等人的自供,出来杀死仇人,风雪夜山神庙复仇,这是故事的高潮,同时是故事的结局。2.故事是怎样一步步向高潮发展的?明确:开端,交代林教头沧州遇旧知,林教头与高俅的矛盾,林冲与李小二的亲密关系;发展,陆虞侯密谋害林冲,进一步揭示林冲与高俅的矛盾,陆虞侯在文中是高俅的代理人;再发展,林教头接管草料场,林冲买刀寻仇人不得,心下渐渐怠慢了,林冲接受了看管草料场的任务,与李小二作别。本文所写故事比较复杂,情节发展波澜起伏,把握情节时可采取“中心突破法”,先明确故事的高潮和结局,再回头看发展过程。这样,关于林冲的思想性格的发展变化,他由逆来顺受、委曲求全走向反抗道路,就能一目了然。

二、理清故事情节发展阶段,感悟故事人物心理情感

《装在套子里的人》是名篇,通过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别里科夫来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其思想的深刻性深深地吸引了读者。其主要情节体现在三个阶段,分别是漫画事件、骑自行车事件、当面交锋事件。在教学中,我分别让三个同学来找出其文段中描写别里科夫的神态、语言、心理的语句并朗读,经过一番讨论后师生共同总结:是什么使别里科夫发生这样的变化?就这样以情节的三个阶段,从神态、语言、心理表现三个方面着手,了解别里科夫的人生悲剧历程,进而把握造成他人生悲剧的深刻原因。

三、分析情节发展的偶然性,把握故事发展的因果联系

莫泊桑的《项链》的构思十分巧妙。项链原来是假的,直到小说的结尾才通过玛蒂尔德的好朋友道出,看似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首先,在小说情节的设计上,作者已于前文作了三处必要的铺垫和巧妙的暗示:一处是借项链时,她的好朋友弗来思节夫人表现得相当大方,价格昂贵的钻石项链,竟毫不迟疑地说:“当然可以。”二是当玛蒂尔德丢了项链,去买项链时,珠宝店老板“查看了许多账簿”以后说:“……我只卖出这个盒子。”这说明项链和盒子本不是原配的。三是当玛蒂尔德惴惴不安地去还项链时,弗来思节夫人“竟没有打开盒子”看着,这也说明项链根本不是什么贵重的首饰。这样描写就更能增加情节的波澜,引人入胜,令人回味、深思。其次,小说这样的结尾符合人物的性格逻辑,像玛蒂尔德这样虚荣心很强的人,丢失项链后有可能碍于面子不跟好朋友说出真情,而且还会担心好朋友怀疑她是贼。这就造成十年后才明白真相的悲剧。小说这样安排故事情节,峰回路转,令人拍案叫绝,也让人感慨万千,从而收到发人深省之艺术效果。

四、分析情节与人物性格,把握情节与人物性格的关系

《祝福》的祥林嫂为什么死,以及死后为什么得不到别人的同情,显然与周围的人有密切的关系。四叔四婶──冷酷、残忍;婆家人──强抢;鲁镇人──嘲讽、奚落;我──同情不愿介入;柳妈──误导、同情。当祥林嫂以再嫁再丧的身份再次来到鲁镇时,鲁镇的人没有叫她“贺六嫂”,而是依旧叫她“祥林嫂”。其声调的阴阳怪气表明世人对她再嫁的身份的否定,并用“祥林嫂”这一永久的称谓对她进行精神鞭笞。柳妈的同情、误导更加重了她的精神负担,使她欲生不能,寻死又不敢。从课文情节可以看出,祥林嫂的性格是随着情节的发展而发展变化的,长期的严重的打击与折磨,陷入极度悲哀,内心痛苦无法表露,精神完全麻木。祥林嫂的性格就是在这种情节的变化中,随着矛盾冲突的不断加剧而发展变化的。

总之,教师应该紧扣情节,理清情节过程,分析矛盾冲突,推敲细节描写,这样人物形象分析就会准确、清晰,并能把握人物典型的意义,领会小说主题,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素质和文学鉴赏能力。

8.木兰诗中的故事情节 篇八

关键词:迪士尼;动画;编剧;情节

1 动画的故事讲述强化

动画是造型性、声音属性、叙述性相互融合,强化而成的代表性的一种体裁。从产业方向来看,动画的相关产业都是高附加值产业,和其他影像产业相比,文化贴现效果率更低,能够更容易进行全方位市场渗透。

代表性的3H产业(高成本、高风险、高回报)为了制作优质的内容,要把成本提高,为了降低风险要灵活使用经过验证的文化源头的内容,配置多样性的微观内容战略。制作华丽的影像和声音是动画的主流,这其中的有机结合要通过效果来具体体现故事情节的讲述,与这种为了培养人才的教育体系和教育内容的体现的制作意图相比,对素材的把握是最重要的部分,与令人感动的故事情节相比,更重要的是投资,是战略的实施来实现动画的成功,这和故事情节一样重要。

动画在以艺术性的方式制作的同时,也要为产业带来收益,上映率不高会使产业停滞不前,投资萎缩。世界上的主要动画公司为了回避收益减少的风险,采用了多种战略,这个战略中就把故事情节放在一个很重要的位置,因为这一点决定了与其他动画的差异性。动画的制作过程会考虑互动性,不用考虑其中体裁的变式,现在创作的各种要素中需要考虑的是剧本的变式。情节讲述中需要的基本要素如下:人物、事件、背景,即“谁,什么事,为什么发生”,或者也可以说有五大要素:角色(人物)、背景(时间和空间)、事件(故事)、素材、主题。此外,“目标(谁在看)、体裁”也是主要的两个因素。

其中,在“目标”和“体裁”中,内容是他们的一个商品,在传统的艺术中,“目标”和“体裁”不被重视,作品有了人气,自然就形成了类似的作品体裁。但是数字故事情节是以图片为中心,重视大众的想象力。据此,“目标”和“体裁”被理所当然地视为故事情节的要素。动画媒体种类的不同,使故事讲述的方式也不同。TV系列动画、剧场的动画、网络动画间差距十分明显,不是因为形式和长度有所区别,而是因为其重要特征所形成的内容,即由于体裁的不同所形成讲述内容的也不同。

2 迪士尼的故事情节战略

2.1 经验证的故事的采用

在迪士尼动画中,与纯粹的创作相比,更偏向于改编故事事实。这些改编过的故事从读者那里经过验证,特别是从几百年前简短的传说,到几千年前人们流传下来的所见所闻的素材中得来的,特别是一些有趣味、能打动读者的素材。

因为已经存在的基本故事能影响观众的评价,能诱导观众的参与,动画是一个需要投入巨大人力和资本的产业,制作方的重要目标是产生创作的利润。所以迪士尼公司根据事先的评价,就会不采用无法预测的纯粹创作剧本,而采用经过验证的故事剧本就能回避这一选择带来的风险。

2.2 故事的多样化

故事的多样化会避免动画的内容变得陈腐,类似的素材和角色反复使用会让人觉得索然无味,为了制作有趣味的素材,长篇动画制作之前的初期,全世界范围内的故事要进行一番筛选,有时为了应对脆弱的市场,迪士尼也要对故事进行“当地化”的处理。

2.3 观众的多样化

迪士尼按照觀众来进行调整,这一原则是其创始人华特·迪士尼制作影片前,一直遵守的一个原则。并且,迪士尼主要以儿童为对象进行故事情节的设定来进行创作。既然把观众定位为主要是儿童,则就要对基本的故事进行变形创作。首先,要对儿童减轻社会的残酷性宣传。其次,要检查其中是否有“不幸、悲伤、悲剧”这样带有否定的成分。

2.4 寓言化

迪士尼偏好把动物以主人公的形式来登场,所以原作中要把人物变形为动物。

迪士尼这样做,有如下几个原因:首先,可以产生一些有教育意义的寓言化效果。寓言可以把人类社会的事情通过动物委婉地表现出来,把教训摆在人们面前,得到更大的效果。其次,动物,采用拟人化的手法来登场,动画鲜明的需求性特征能更加强化,给观众带来更多的乐趣。现实中没有能说话的动物,在动画里会吸引到很多孩子们,这样的动物通过以帮助主人公的形式登场,给故事带来很多丰富性,也能以此来达到迂回批判人类社会的教育意义。最后,故事会利用动物大体具有的特征来登场,能够刻画人物的性格。

2.5 情节的强化

迪士尼动画的故事,其他结构特征要忠实于情节结构的原则,迪士尼根据结构选择故事,需要的场景与原作的构成来搭配。因为经过数千年的时间形成了最有效率的故事情节结构。根据这样的结构,迪士尼能回避掉相应的风险。迪士尼动画里采用的故事情节有两种:一种是冒险的情节;另一种是“绑架——跟踪——解救”的情节。前者来看,冒险的故事原型是故事的主要构成来源,在口述的童话里是没有的。

参考文献:

[1]罗伯特·麦基(美).故事[M].中国电影出版社,2001.

上一篇: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轮岗转岗培训制度及实施方案下一篇:出自路遥的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