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史校本课程教案(共8篇)
1.化学史校本课程教案 篇一
初中化学小本课程
街头初中潘淑芹
一、课程内容
依据化学新课程标准的“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生活”要求,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社会、科技等有意义的信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促使学生进行更好的学习化学,热爱化学,进行创新研究,课程内容从生活、健康、环境、材料、能源等几块。
上学期:
第一课 空中死神——酸雨 第二课 水是生命
第三课 温室效应与全球变暖 第四课 奇妙的微观世界
第五课 如何让自己吃得更健康(元素篇)第六课 自制防毒面具
第七课 溶液——人类生活离不了它 第八课 中毒急救
生活中的化学
1.白衬衫穿旧了为什么会泛黄?……………………………………3 2.洗衣服泡沫越多越好吗?……………………………………… 3 3.不锈钢会生锈吗?………………………………………………… 3 4.纯酒精为何不能杀菌…………………………………………… 4 5.久置的红薯为何比新挖的红薯甜?………………………………4 6.久放的报纸为什么会发黄?…………………………………
7.切葱头为何流眼泪?……………………………………………
8.被蚊子、蚂蚁或蜜蜂叮螫后为什么可涂点氨水或肥皂水?……5 9.油条与化学………………………………………………………
10.牙膏中的化学…………………………………………………… 6
实验拓展——化学趣味实践
1.制作“叶脉书签”………………………………………………8 2.白花变蓝花 ……………………………………………8 3.蔬菜中维生素C的测定 ………………………………… 8 4.用皂泡法检验硬水的硬度 …………………………………8 5.空杯生烟
………………………………9 6.豆腐中钙质和蛋白质的检验
………………… 9 7.烧不断的棉线
…………………………9 8.用鸡蛋做的趣味实验 ………………………………10 9.吹气生火
……………………………… 10 10.晴雨花
…………………………… 10
1、激发兴趣类
在化学学习活动中,在教授学生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安全保护的内容。在学习化学钱,先学会如何保护自己,才能真正的伸入化学的学习与探究。
★案例一:校本课程《化学与防护》。
开发校本课程要考虑中学生的特点,尽可能设计贴近学生生活,能用得到的知识。很多学生在学习化学时,第一个要问的问题就是:“化学有毒吗?”不正确的进行实验操作,可能会造成对自己身体的伤害。我们在学习的第一课,不是学习元素符号,不是学习概念,而是要进行安全的教育。在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学到自我保护,保护环境,科学与安全等,从
而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2、教材拓展类
通过增加化学课本上没有的内容,把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密切的化学知识整合到教材中,以作为对化学课堂教学的补充,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更好地适应学校和班级的具体情况,从而促进学生发展。
★案例二:校本课程《自制防毒面具》。
初中化学教材中明确提到,活性炭的吸附作用比木炭还要强,防毒面具里的滤毒罐就是利用活性炭来吸附毒气的,并且明确画出防毒面具的示意图。
活性炭又称活性炭黑。自从问世一百年来,活性炭应用领域日益扩展,应用数量不断递增。活性炭防毒面具,在20世纪20年代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应用,使其迈上历史的舞台。随着活性炭应用面的不断拓展,其被视为“万能吸附剂”。学生生于和平年代,防毒面具、滤毒罐,对于学生来讲,处于比较遥远的时期,他们不容易理解为何防毒面具可以防毒,滤毒罐的作用是什么这些问题。因此,开发了《自制防毒面具》的校本课程,让学生在动手实验时,逐步了解活性炭的吸附做用以及防毒面具的防毒原理。此次的校本课程的教学,丰富了学生的视野,开拓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3、实验探究类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校本课程开发要充分体现这个特点,选择让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使学生对实验原理、操作注意事项等方面有更深人地了解。提高实验技能与学习化学的兴趣,获得在常规课堂教学中无法取得的学习体验和效果。[1]
★案例三:校本课程《自制植物指示剂》。
此类校本课程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在活动中得到激发,从而促进他们的个性全面和谐地发展,这正是
我们开发校本课程的本义之一。[2]
酸碱指示剂作为化学实验教学中重要的试剂,在实验教学中必不可少。我们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选择了校园内随处可见的鲜花酒精浸取液,作为酸碱指示剂的代用品。
在校本课程上,学生选择了玫瑰花、太阳花、康乃馨、菊花、紫甘蓝、月季花等常见植物,做了相应的指示剂变色实验。通过本课程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植物体内含有的花青素,因为环境的酸碱性不同而改变颜色,可以通过颜色的变化指示我们环境(溶液)是酸性或碱性。通过实际制作,掌握自制酸碱指示剂的方法,并用自制指示剂来检测日常生活中牛奶、肥皂水、果汁饮料、八四消毒液、白醋等液体的酸碱性,加深对溶液酸碱性的认识。通过学生合作自己动手完成实验,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可以体验化学知识的获得过程。本次校本课程的探究实验让学生通过对比实验,对比分析颜色变化区分程度,找出效果较好的酸碱
指示剂。实验报告见附件。
4、可持续发展教育类
化学对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化学对科学技术发展的贡献,化学对解决人类所面临的能源、环境、资源等危机的重要性,化学与其他学科的相互融合和渗透,十分强烈地反映出人类社会对化学的需求。以此为题材进行化学校本课程的开发,意义深远。
★案例四:校本课程《保护臭氧层》。
大气平流层中的臭氧吸收掉太阳放射出的大量对人类、动物及植物有害的紫外线辐射(称为UV_ B波长),为地球提供了一个防止紫外辐射有害效应的屏障。臭氧层破坏,因而地面受到的紫外线辐射增强,给地球上的生命带来危害。
联系社会热点、高新科技等开设的校本课程,可以开拓学生视野,帮助学生逐渐意识到化学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实现化学教学与STSE的有机结合,同时能引导学生对身边的化学现象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思考,使学生学会用化学思维的方法去关注生活和社
会,达到学以致用。
第一篇 生活中的化学 1.白衬衫穿旧了为什么会泛黄?
为什么白衬衫穿久了之后,会变黄,还有领口地方会有偏红的颜色,总是洗不干净,请问这是什么原因?怎么样才能去除呢?
(1)沾有汗渍的衣服,有人喜欢用热水或开水来洗,以为这样洗的干净,其实不然,因为太热的水,能使汗液中的蛋白质凝固在衣服上,不易洗掉,时间长了,反而会使衣服变黄,蛋白质不溶解于水,也不跟肥皂液化合,但它在盐水中能很快溶解除去,根据这一特性,只要将有汗渍的衣服先在3--5%的食盐水中浸泡揉洗一下,再用肥皂洗涤,就可以洗净。
(2)在清水中加入10%的氨水20---30滴,搅拌均匀,然后将有汗渍的衣服放入反复揉搓,再用清水漂洗,汗渍可很快消除。
(3)另外,在汗渍处用冬瓜汁或姜末搓檫也可以除掉。
2.洗衣服泡沫越多越好吗?
并非泡沫越多去污力越强。洗衣粉由于种类较多,特点各不相同,人们往往很难正确选购和 使用,以至于造成浪费和影响使用效果。据专家介绍,洗衣粉主要由表面活性剂、聚磷酸盐、4A沸石、水溶性硅酸盐、酶等助洗剂、分散剂经复配加工而成。
根据洗衣粉的含磷量可分为无磷和含磷洗衣粉,按其洗涤效能又
可分为普通和浓缩洗衣粉。普通洗衣粉(A型)颗粒大而疏松,溶解性好,泡沫较为丰富,但去污力相对较弱,不易漂洗,一般适合于手洗。浓缩洗衣粉(B型)颗粒小,密度大,泡沫较少,但去污力至少是普通洗衣粉的两倍,易于清洗,节约水,一般适于机洗。有的消费者错误地认为洗衣粉泡沫越多越好,实际上泡沫的多少和去污力没有直接联系。研究表明,常用的助洗剂对人体肝脏有所损害;而表面活性剂很早就被发现会破坏皮肤角质层,造成皮肤粗糙,现在已被视为污染环境的一大公害;强力洗衣粉所含的碱性物质除吸收水分外,还能破坏人体细胞膜,使组织蛋白变性;加香洗衣粉中的合成香精太多,气味冲鼻,常会引起一些人过敏;增白洗衣粉中所含的有机氯、荧光剂是有毒物质,容易在人体内蓄积,对健康造成损害。皮肤长期直接接触碱性洗衣粉后,皮肤表面的弱酸环境就会遭到破坏,其抑制细菌生长的作用也会消失,容易导致皮肤瘙痒,甚至引起过敏性皮炎等症状或在皮肤上留下色素沉着。
研究表明,常用的助洗剂对人体肝脏有所损害;而表面活性剂很早就被发现会破坏皮肤角质层,造成皮肤粗糙,现在已被视为污染环境的一大公害;强力洗衣粉所含的碱性物质除吸收水分外,还能破坏人体细胞膜,使组织蛋白变性;加香洗衣粉中的合成香精太多,气味冲鼻,常会引起一些人过敏;增白洗衣粉中所含的有机氯、荧光剂是有毒物质,容易在人体内蓄积,对健康造成损害。皮肤长期直接接触碱性洗衣粉后,皮肤表面的弱酸环境就会遭到破坏,其抑制细菌生长的作用也会消失,容易导致皮肤瘙痒,甚至引起过敏性皮炎等症状或在皮肤上留下色素沉着。
3.不锈钢会生锈吗? 先说不锈钢为什么不易生锈,然后再说不锈钢为什么也会生锈。不锈钢不容易生锈与不锈钢的成分有很大的关系。不锈钢的成分中除了铁外,还有铬、镍、铝、硅等。一般的不锈钢含铬量一般不低于12%,高的甚至达到18%。钢中加入铬等元素后,就能改变钢的性能,如例钢的分子结构更均匀,在钢的表面更易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等,从而大大提高不锈钢耐腐蚀的能力。所以不锈钢能抵抗火、水、酸、碱和各种溶液对它的腐蚀,不生锈。科学家发现,钢的内部结构越均匀,各种组成成分就联系得越紧密,腐蚀物入侵就越困难,再加上表面又附着一层氧化物保护膜,就像给钢铁穿上盔甲一样,自然就不容易生锈了。
不锈钢为什么也生锈? 当不锈钢管表面出现褐色锈斑(点)的时候,人们大感惊奇:认为 “不锈钢是不生锈的,生锈就不是不锈钢了,可能是钢质出现了问题”。其实,这是对不锈钢缺乏了解的一种片面的错误看法。不锈钢在一定的 条件下也会生锈的。不锈钢具有抵抗大气氧化的能力---即不锈性,同时也具有在含酸、碱、盐的介质中乃腐蚀的能力---即耐蚀性。但其抗腐蚀能力的大小是 随其钢质本身化学组成、加互状态、使用条件及环境介质类型而改变的。如304钢管,在干燥清洁的大气中,有绝对优良的抗锈蚀能力,但将它移到海滨地区,在含有大量盐份的海雾中,很快就会生锈了;而316钢管则表现良好。因此,不是任何一种不锈钢,在任何环境下都能耐腐蚀, 不生锈的。
不锈钢是靠其表面形成的一层极薄而坚固细密的稳定的富铬氧化膜(防护膜),防止氧原子的继续渗入、继续氧化,而获得抗锈蚀的能力。一旦有某种原因,这种薄膜遭到了不断地破坏,空气或液体中氧原 子就会不断渗入或金属中铁原子不断地析离出来,形成疏松的氧化铁,金 属表面也就受到不断地锈蚀。这种表面膜受到破坏的形式很多,日常生 活中多见的有如下几种:
(1).不锈钢表面存积着含有其他金属元素的粉尘或异类金属颗粒的附 着物,在潮湿的空气中,附着物与不锈钢间的冷凝水,将二者连成一个 微电池,引发了电化学反应,保护膜受到破坏,称之谓电化学腐蚀。
(2).不锈钢表面粘附有机物汁液(如瓜菜、面汤、痰等),在有水氧 情况下,构成有机酸,长时间则有机酸对金属表面的腐蚀。
(3.)不锈钢表面粘附含有酸、碱、盐类物质(如装修墙壁的碱水、石 灰水喷溅),引起局部腐蚀。
(4).在有污染的空气中(如含有大量硫化物、氧化碳、氧化氮的大气),遇冷凝水,形成硫酸、硝酸、醋酸液点,引起化学腐蚀。
4.纯酒精为何不能杀菌
我们知道,医用酒精含75%的乙醇并非纯酒精。护士给病人擦拭酒精是为了进行消毒,那么酒精为什么能消毒呢?酒精的学名叫乙醇,它具有很大的渗透能力,能钻到细菌体内,使细菌蛋白质凝固,从而杀死细菌。如实验室有些动物标本常泡在酒精里,就是这个原因。
.那为什么医用酒精含75%的乙醇并非纯酒糟呢?原来,当你用纯酒精消毒时,由于酒精的 浓度很大,很快使细菌表面的蛋白质凝固,结果形成一层硬膜,这层硬膜对细菌有保护作用,防止酒精进一步渗入,所以,浓酒精反而不如稀酒精。在酒精里掺些水,酒精的浓度就变稀 了,稀酒精并不急于使细菌表面的蛋白质凝固,而是渗入到细菌体内,然后把整个细菌体内 的蛋白质凝固起来,从而达到杀菌的目地。
5.久置的红薯为何比新挖的红薯甜?
大家都有这样的经验,放置很久的红薯吃起来总是比新挖出土的甜,这是什么原因呢? 我们直观的能看到,红薯放久了,水分减少很多,皮上起了皱纹。水分的减少对于甜度的提高有很大的影响,原因有两个:一是水分蒸发减少,相对的增加了红薯中糖的浓度。二是在放置的过程中,水参与了红薯内淀粉的水解反应,淀粉水解变成了糖,这样使红薯内糖分增多起来。因此,我们感到放置久的红薯比新挖出土的红薯要甜。
6.久放的报纸为什么会发黄?
由于纸张大都是以木材为原料制成的。所以,纸张里含有许多木材纤维素。纤维素本来是白色的,可是在空气中放置久了,就与空气中的氧结合变成黄色。纸里的纤维素变黄,自然纸看起来就是黄色的了。光也可以使纸里的纤维素发生化学变化,从而使纸变黄、变脆。因此收藏的书籍报纸最好是放在干燥并且避光处保存。
7.为什么切洋葱会流眼泪?
科学的解释是:剥切洋葱或者碾碎洋葱的组织会释放出蒜苷酶,它可以将这些有机分子转化成次磺酸。次磺酸随即又自然地重新组合形成可以引起流泪的化学物质合丙烷硫醛和硫氧化物。洋葱的组织被破坏30秒以后,合丙烷硫醛和硫氧化物的形成达到了高峰,并在大约5分钟后完成其化学变化。丰富的神经末梢能够发现角膜接触到的合丙烷硫醛和硫氧化物并引起睫状神经的活动,中枢神经系统将其解释为一种灼烧的感觉,而且此种化合物的浓度越高,灼烧感也越强烈。这种神经活动通过反射的方式刺激自主神经纤维,自主神经纤维又将信号带回眼睛,命令泪腺分泌泪液将刺激性物质冲走。
8.被蚊子蚂蚁或蜜蜂叮螫后涂点氨水或肥皂水为什么可以减轻痛痒?
晚上你在灯下做功课,嗡嗡怪叫的蚊子会躲在桌子下面“偷袭”你,把你的腿叮得又痒又痛,有时还起红疙瘩。被蚊子叮了,为什么会痒、会痛和起红疙瘩呢?原来这些讨厌的“小家伙”,它在吸人血的同时,还要吐一些称为蚁酸的“毒汁”到你的肌肉中去,引起皮肤和肌肉局部发炎,于是就会给人带来痒、痛和发生红疙瘩等等不舒服的感觉。
蚊子“肚子”里的毒汁,为什么称它为“蚁酸”呢?岂不是“张冠李戴”了吗?
原来是这样的:很久以前,有一位化学家,他捕捉了很多蚂蚁,装进一个有水的蒸馏瓶中进行蒸馏。蒸馏的结果,得到了一种具有刺激性臭气的无色液体。这种液体很厉害,皮肤沾上了就会起泡,它有很强的腐蚀性,是一种酸性物质。这种酸第一次发现时,是从蚂蚁中蒸出来的,所以就称它为蚁酸。蚊子“肚子”里就有这种酸,所以也叫它蚁酸。蚂蚁和蚊子一样,在咬人的时候,也会吐一些蚁酸到你的皮肤或肌肉中去,因此被蚂蚁咬了,也会痒、痛和起红疙瘩。
自然界中的昆虫,有不少是含有蚁酸的。春天,百花盛开,很多蜜蜂熙熙攘攘地在花丛中采花酿蜜。蜜蜂是很可爱的小昆虫,但是你却不敢招惹它。你若触怒了它,它会老实不客气地刺你一针,使你疼痛异常,皮肤很快就红肿起来。
蜜蜂螫人,就象给你打针一样。蜜蜂的腹部有一个贮满“蜂毒”的“毒囊”。“蜂毒”的主要成分就是蚁酸。蜜蜂的“尾巴”里面藏有一枝锐利的小螫针,当它遇到人们骚扰或袭击的时候,它就用螫针狠狠地刺你一针,“蜂毒”就从螫针“注射”到你身上,使你狼狈不堪。蚊叮、蚁咬和蜂螫所出现的痛、痒和红肿的现象,都是蚁酸在作怪。如果遇到这种不愉快的事情,该怎样办呢?人总是有办法的,蚁酸,顾名思义就是一种酸性物质,你有办法把它除去,问题就解决了。
解决的办法并不困难,只要在患处涂上一些稀氨水(浓度为l%)或浓肥皂水,让蚁酸和这些碱性物质发生一场“化学战”,变成既不是酸,也不是碱的盐类和水。这场“战斗”,就是化学上说的“中和作用”。蚁酸变成了盐类,它原来能使人痒、痛和起红疙瘩的“性格”也就减弱了,痛痒减轻了。或许有人说,我在野外被蚁咬或蜂螫,往哪里去弄氨水和肥皂水呢?这的确也是困难。遇到这种情况,有一个土办法,只要用自己的小便给被咬螫的地方洗一遍,痛痒就可以减轻。小便为什么也有这个本领呢?原来小便中含有游离氨,也有一些氨水,它们都能清除蚁酸,所以很灵验。
9.油条与化学
油条是我国传统的大众化食品之一,它不仅价格低廉,而且香脆可口,老少皆宜。油条的历史非常悠久。我国古代的油条叫做“寒具”。唐朝诗人刘禹锡在一首关于寒具的诗中是这样描写油条的形状和制作过程的:“纤手搓来玉数寻,碧油煎出嫩黄深;夜来春睡无轻重,压匾佳人缠臂金”。这首诗把油条描绘得何等形象化啊!可当你们吃到香脆可口的油条时,是否想到油条制作过程中的化学知识呢?
先来看看油条的制作过程:首先是发面,即用鲜酵母或老面(酵面)与面粉一起加水揉和,使面团发酵到一定程度后,再加入适量纯碱、食盐和明矾进行揉和,然后切成厚1厘米,长10厘米左右的条状物,把每两条上下叠好,用窄木条在中间压一下,旋转后拉长放入热油锅里去炸,使膨胀成一根又松、又脆、又黄、又香的油条。在发酵过程中,由于酵母菌在面团里繁殖分泌酵素(主要是分泌糖化酶和酒化酶),使一小部分淀粉变成葡萄糖,又由葡萄糖变成乙醇,并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同时,还会产生一些有机酸类,这些有机酸与乙醇作用生成有香味的酯类。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使面团产生许多小孔并且膨胀起来。有机酸的存在,就会使面团有酸味,加入纯碱,就是要把多余的有机酸中和掉,并能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使面团进一步膨胀起来;同时,纯碱溶于水发生水解;后经热油锅一炸;由于有二氧化碳生成,使炸出的油条更加疏松。
从上面的反应中,我们也许会耽心,在油条时不是剩下了氢氧化钠吗?含有如此强碱的油条,吃起来怎能可口呢?然而其巧妙之处也就在这里。当面团里出现游离的氢氧化钠时,原料中的明矾就立即跟它发生了反应,使游离的氢氧化钠经成了氢氧化铝。氢氧化铝的凝胶液或干燥凝胶,在医疗上用作抗酸药,能中和胃酸、保护溃疡面,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等。常见的治胃病药“胃舒平”的主要成分就是氢氧化铝,因此,有的中医处方中谈到:油条对胃酸有抑制作用,并且对某些胃病的一定的疗效。10.牙膏中的化学
牙膏问世前,人们用牙粉刷牙。牙粉是碳酸钙和肥皂粉的混合物,其功能只是保持牙齿清洁,除却污渍。牙粉pH值高,会引起口腔组织发炎。二战以后,有治疗作用的牙膏才纷纷上市。
对牙膏的要求:除去牙齿表面污物、杀菌、增白、防蛀、防牙垢沉积、对牙齿有营养、对牙病能抑制或治疗;味道可口(香甜)、泡沫丰富、无毒;软硬适度、各部分均匀一致。
牙膏的成分和作用:⑴ 牙膏中的活性成分---氟化钠。早年因氟化物具有阻止龋齿的作用而成为牙膏的主要成分。2005年有报导说:氟可以取代羟基磷灰石中的羟基使更易骨折。因此慎用高氟牙膏,尤其是少年儿童和老年人。还有的研究者指出:氟的活性很强,会破坏氢键,因而破坏蛋白质和核酸的功能。所以刷牙后要彻底漱口。
⑵ 防牙垢作用的物质----焦磷酸四钾(钠)、某种聚合物和氟化钠。牙垢又叫牙石,主要成分是Ca3(PO4)2·2H2O。临床研究表明,焦磷酸盐、聚合物和氟化物的结合是人的牙垢的有效抑制剂。牙垢的化学组成和牙齿的组成是相似的,因此用化学方法是不可能把它溶解的。现在很多牙膏里加进这种混合物来预防牙垢的生成。
⑶ 杀菌剂 口腔里有细菌存在。1890年就有人指出,应当用杀菌剂杀灭口腔里的细菌以达到防治牙科疾病的目的。事实上,如果每天刷两次牙,99%的细菌就会被杀死。
此外,在牙膏中还要加入:甜味剂,如山梨(糖)醇和糖精;发泡剂,如十二烷基硫酸钠;穿透和松动牙齿表面的沉淀;摩擦剂,如含水硅石(SiO2"nH2O),清洁和抛光牙齿表面;增白剂TiO2;保湿剂,如甘油(丙三醇);润湿剂和溶剂,吸收和保留空气中的水分,使牙膏柔软。
第二篇 实验拓展——化学趣味实践
1制作“叶脉书签”
[实验步骤
(1)选择外形完整、大小合适、具有网状叶脉的树叶,这是成功的关键,叶脉不硬的就好象煮树叶汤
(2)用水将树叶刷洗干净,放在约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煮沸。当叶肉呈现黄色后取出树叶,用水将树叶上的碱液洗净;
(3)将叶子平铺在瓷砖或玻璃板上,用试管刷或软牙刷慢慢刷去叶肉。将剩下的叶脉放在水中轻轻清洗,稍稍晾干后,夹在书中压平。
2.白花变蓝花
器具:铁架台、铁夹、蒸发皿、滴管
药品:锌粉、碘片、浆糊
方法:取一只蒸发皿放入2克锌粉和2克碎碘片,拌和均匀,在蒸发皿的正上方吊一朵白纸花,白纸花上涂以面粉浆糊。一朵白纸花,现在我要“滴水生紫烟、紫烟造兰花”。然后用胶头滴管吸取冷水,加一二滴于混合粉上,立即有紫烟和白雾腾空而起,团团彩云都抢着去拥抱白纸花,把白花染成兰花,再熏染一二次,蓝花更加鲜艳、逼真。
原理:干态下的碘片和锌粉,常温下不易直接化合,加入少量水作催化剂后,立即剧烈反应生成碘化锌并放出大量的热,使未反应的碘升华成紫烟,水受热汽化,空中冷凝成白雾,碘和白纸花上的面粉接触显兰色,于是紫烟造出蓝花
3.蔬菜中维生素C的测定
【实验原理】:淀粉溶液遇到碘会变成蓝紫色,这是淀粉的特性。而维生素C能与蓝紫色溶液中 的碘发生作用,使溶液变成无色。通过这个原理,可以用来检验一些蔬菜中的维生素C。
【实验步骤及现象】:在玻璃瓶内放少量淀粉,倒入一些开水,并用小棒搅动成为淀粉溶液。滴入2
~3 滴碘酒,你会发现乳白色的淀粉液变成了蓝紫色。再找2 ~3 片青菜,摘去菜叶,留下叶柄,榨取出叶柄中的汁液,然后把汁液慢慢滴入玻璃瓶中的蓝紫色的液体中,边滴入边搅动。这时,你又会发现蓝紫色的液体又变成了乳白色。说明青菜中含有维生素C
4.用皂泡法检验硬水的硬度
【实验步骤及现象】 将1 g普通的洗衣皂片溶解在100 mL酒精中,配成肥皂溶液。取5 mL蒸馏水或软化水注入试管,向水中加入一滴肥皂液,用塞子塞住试管口,用力振荡试管,若没有出现皂泡,再加入一滴肥皂溶液并振荡。继续滴加肥皂溶液并振荡直到有充足的皂泡产生。记录产生充足皂泡所需的肥皂液的滴数。
用此方法便可检验不同硬水的硬度,例如:
(1)碳酸氢钙的稀溶液
(2)碳酸钙的悬浊液
(3)自来水
(4)雨水或储存水
(5)矿泉水
5.空杯生烟
实验:两只洁净干燥的玻璃杯,一只滴入几滴浓盐酸,一只滴入几滴浓氨水,转动杯子是液滴沾湿杯壁,随即用玻璃片盖上,把浓盐酸的杯子倒置在浓氨水的杯子上,抽去玻璃片,逐渐便能看到满杯白烟
6.豆腐中钙质和蛋白质的检验
用品:烧杯、漏斗、滤纸、铁架台(带铁圈)、精密pH试纸。
草酸钠、浓硝酸。
原理:豆腐中的钙质与草酸钠溶液反应便生成不溶于水的草酸钙白色沉淀。蛋白质遇到浓硝酸,微热后呈黄色沉淀析出,冷却后再加入过量的氨水,沉淀就变成橙黄色。因为蛋白质分子中一般有带苯环的氨基酸,浓硝酸和苯环发生硝化反应,能生成黄色的硝基化合物,故可用来检验蛋白质。操作:
(1)豆腐的酸碱性试验取200克豆腐放入烧杯中,加入20毫升蒸馏水,用玻棒搅拌,并捣碎到不再有块状存在。过滤,得到无色澄清的滤液和白色的滤渣。
用精密pH试纸测试豆腐滤液的酸碱性(一般测得的pH值为6.2,显弱酸性)。
(2.)豆腐中钙质的检验取上述豆腐滤液2毫升于试管中,再滴入几滴浓草酸钠溶液,试管中立即出现明显的白色沉淀。说明豆腐中含有丰富的钙质,而且能溶于水,不一定与蛋白质结合在一起。
(3).豆腐中蛋白质的检验取上述白色的豆腐滤渣少许,放入试管中,再滴入几滴浓硝酸,然后微热,可以看到白色的豆腐滤渣变成黄色。冷却后,加入过量的氨水,黄色转变成橙黄色,这就是蛋白质的黄色反应。注意事项:
(1).在制豆腐滤液前,一定要把豆腐捣碎,才能使钙离子溶解到水中。
(2.)由于豆腐中含有较多蛋白质,形成胶体,故过滤较慢。但蛋白质一般不易透
7.烧不断的棉线
在一杯热水中不断地加入食盐,并不断搅拌,直到食盐不再溶解为止。取一根20 cm~30 cm的棉线,在一端缚上一个回形针,然后将棉线浸没在浓盐水中数分钟,取出后将棉线吊起来晾干。把晾干的棉线再次浸入浓盐水中,取出晾干,重复多次。
将这条特制棉线的一头扎在铁丝上,让缚有回形针的那端悬在下面。用燃着的火柴去点棉线的下端。只见火焰慢慢地向上燃烧,一直燃到铁丝后熄灭,棉线会被烧成焦黑却没有断,回形针还挂在那里。这是因为特制棉线中充满了食盐晶体,点燃后,棉线的纤维虽然已烧掉,但熔点高达800 ℃的食盐却不受影响,仍然能保持棉线的原有形状。
在点燃棉线时,注意保持铁丝稳定,防止因为抖动而使棉线断开。如用明矾代替食盐,将棉线换成一块棉布,做这个实验的效果也很好,棉布燃烧过后,8.用鸡蛋做的趣味实验
趣味实验一:鸡蛋入瓶
将鸡蛋浸在10%的醋酸中,待鸡蛋壳变软后,将蛋取出,找一个瓶口略比鸡蛋小的广口瓶,往广口瓶中投入一燃着的酒精棉球,火焰熄灭后,迅速将鸡蛋的小头对准瓶口,鸡蛋很快被吸入瓶中。这是因为瓶中压强低于外界大气压的缘故。过一段时间蛋壳会稍变硬,似鸡蛋原样。这是为什么呢?你能说出其中的原因吗? 趣味实验二:蛋壳刻画
取一只红壳鸡蛋(红壳鸡蛋的蛋壳稍硬),洗净,用布轻轻擦干。取10 g~20 g的蜡,加热使之熔化,用毛笔蘸取蜡液,在蛋壳上绘图或写字,待白蜡冷凝后,把鸡蛋慢慢浸入10%的醋酸中,用筷子拨动鸡蛋,使它均匀地跟溶液接触约20~30分钟。当蛋壳表面产生较多的气泡,蛋壳上有明显的腐蚀现象即可。取出鸡蛋,用清水漂洗,晾干。用铁钉在鸡蛋的两端各打一孔,用嘴吹出蛋清和蛋黄。待蛋清和蛋白全部滴出后,用小刀轻轻刮去涂在壳上的白蜡,最后将蛋壳放在热水中浸一下,就能看到明显的图案花纹或字迹,被腐蚀的蛋壳表面很容易上色 趣味实验三:蛋白留痕
取一只鸡蛋,洗去表面的油污,擦干。用毛笔蘸取醋酸,在蛋壳上写字。等醋酸蒸发后,把鸡蛋放在稀硫酸铜溶液里煮熟,待蛋冷却后剥去蛋壳,鸡蛋白上留下了蓝色或紫色的清晰字迹,而外壳却不留任何痕迹。
9.吹气生火
实验原理
过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产生氧气并放出大量的热,使棉花着火燃烧。
实验用品
蒸发皿、玻璃棒、镊子、细长玻璃管。Na2O2、脱脂棉。实验步骤(1).把少量Na2O2粉末平铺在一薄层脱脂棉上,用玻璃棒轻轻压拨,使Na2O2进入脱脂棉中。
(2.)用镊子将带有Na2O2的脱脂棉轻轻卷好,放入蒸发皿中。(3.)用细长玻璃管向脱脂棉缓缓吹气。观察现象
10.晴雨花
在一个晴朗的星期天,兰兰和同学们去科学宫参加科技小组活动。一进门,看见一个大花瓶里插着一朵蓝色的花。只见说明书上写着:这花并没有浓郁的芳香和美丽的色彩,但是这花却有一个绝妙的用途,就是它能告诉我们今天的天气是晴还是阴,所以人们给它起了一个很合适的名称——晴雨花。“怎样才能判断是晴天还是雨夭呢?”有个小同学不解其意地问道。“别着急呀!把说明书看完就知道了。”兰兰说。说明书写道:“晴雨花在天气晴朗的日子里,它是一朵蓝色的花,在将要下雨前,它就变成一朵紫色的花;到了下雨时,它就变成粉红色的花了……”“不可能,花也知道晴天和下雨,简直不能叫人相信!”“这是科学,你懂吗?”这些小伙伴们争论起来。说也巧,他们学校教化学的黄老师也来参观。老师对他们笑了笑,然后详细他讲起这瓶晴雨花的变色原理来。亲爱的同学,你们知道黄老师是怎样讲的吗
晴雨花为什么会变颜色呢?原来,这是个十分有趣的化学现象。制成这瓶花所用的纸是用二氯化钻溶液浸泡过了,二氯化钻这种物质有个非奇怪的脾气一…对水特别敏感,常温下,无水的二氯化钻是蓝色的,但它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一旦吸了水,就变成了粉红色钻的络合物了。天气晴朗时,空气中的水分少,二氨化钻难以吸水,呈蓝色的:在下雨前,空气中的水分有所增加,吸收了一小部分水,其中一部分氯化钻变成了钻的络合物,此时蓝红两色混合而呈紫色:当下雨时,空气中水分急剧增加,使花中的二氯化钻全部变成钻的络合物,而呈现出粉红色。根据这瓶晴雨花颜色变化就可以知道了天气是晴还是阴了。
一、课程内容 依据化学新课程标准的“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生活”要求,作为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社会、科技等有意义的信息,了解其中利用的化学知识,从而促使学生进行更好的创新研究,课程内容从环境、材料、能源等几块分为每学期八课:
上学期:
第一课 空中死神——酸雨 第二课 水是生命
第三课 温室效应与全球变暖 第四课 奇妙的微观世界
第五课 如何让自己吃得更健康(元素篇)第六课 自制防毒面具
第七课 溶液——人类生活离不了它 第八课 中毒急救
1、激发兴趣类
在化学学习活动中,在教授学生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安全保护的内容。在学习化学钱,先学会如何保护自己,才能真正的伸入化学的学习与探究。
★案例一:校本课程《化学与防护》。
开发校本课程要考虑中学生的特点,尽可能设计贴近学生生活,能用得到的知识。很多学生在学习化学时,第一个要问的问题就是:“化学有毒吗?”不正确的进行实验操作,可能会造成对自己身体的伤害。我们在学习的第一课,不是学习元素符号,不是学习概念,而是要进行安全的教育。在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学到自我保护,保护环境,科学与安全等,从
而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2、教材拓展类
通过增加化学课本上没有的内容,把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密切的化学知识整合到教材中,以作为对化学课堂教学的补充,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更好地适应学校和班级的具体情况,从而促进学生发展。
★案例二:校本课程《自制防毒面具》。
初中化学教材中明确提到,活性炭的吸附作用比木炭还要强,防毒面具里的滤毒罐就是利用活性炭来吸附毒气的,并且明确画出防毒面具的示意图。
活性炭又称活性炭黑。自从问世一百年来,活性炭应用领域日益扩展,应用数量不断递增。活性炭防毒面具,在20世纪20年代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应用,使其迈上历史的舞台。随着活性炭应用面的不断拓展,其被视为“万能吸附剂”。学生生于和平年代,防毒面具、滤毒罐,对于学生来讲,处于比较遥远的时期,他们不容易理解为何防毒面具可以防毒,滤毒罐的作用是什么这些问题。因此,开发了《自制防毒面具》的校本课程,让学生在动手实验时,逐步了解活性炭的吸附做用以及防毒面具的防毒原理。此次的校本课程的教学,丰富了学生的视野,开拓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3、实验探究类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校本课程开发要充分体现这个特点,选择让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使学生对实验原理、操作注意事项等方面有更深人地了解。提高实验技能与学习化学的兴趣,获得在常规课堂教学中无法取得的学习体验和效果。[1]
★案例三:校本课程《自制植物指示剂》。
此类校本课程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在活动中得到激发,从而促进他们的个性全面和谐地发展,这正是
我们开发校本课程的本义之一。[2]
酸碱指示剂作为化学实验教学中重要的试剂,在实验教学中必不可少。我们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选择了校园内随处可见的鲜花酒精浸取液,作为酸碱指示剂的代用品。
在校本课程上,学生选择了玫瑰花、太阳花、康乃馨、菊花、紫甘蓝、月季花等常见植物,做了相应的指示剂变色实验。通过本课程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植物体内含有的花青素,因为环境的酸碱性不同而改变颜色,可以通过颜色的变化指示我们环境(溶液)是酸性或碱性。通过实际制作,掌握自制酸碱指示剂的方法,并用自制指示剂来检测日常生活中牛奶、肥皂水、果汁饮料、八四消毒液、白醋等液体的酸碱性,加深对溶液酸碱性的认识。通过学生合作自己动手完成实验,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可以体验化学知识的获得过程。本次校本课程的探究实验让学生通过对比实验,对比分析颜色变化区分程度,找出效果较好的酸碱
指示剂。实验报告见附件。
4、可持续发展教育类
化学对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化学对科学技术发展的贡献,化学对解决人类所面临的能源、环境、资源等危机的重要性,化学与其他学科的相互融合和渗透,十分强烈地反映出人类社会对化学的需求。以此为题材进行化学校本课程的开发,意义深远。
★案例四:校本课程《保护臭氧层》。
大气平流层中的臭氧吸收掉太阳放射出的大量对人类、动物及植物有害的紫外线辐射(称为UV_ B波长),为地球提供了一个防止紫外辐射有害效应的屏障。臭氧层破坏,因而地面受到的紫外线辐射增强,给地球上的生命带来危害。
联系社会热点、高新科技等开设的校本课程,可以开拓学生视野,帮助学生逐渐意识到化学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实现化学教学与STSE的有机结合,同时能引导学生对身边的化学现象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思考,使学生学会用化学思维的方法去关注生活和社
会,达到学以致用。
2.化学史校本课程教案 篇二
通常,我们在化学教学中更多关注的是科学结论,即“是什么”的问题,而不是科学结论的形成条件和背景,即“为什么”或“怎么样”的问题。即使是强调科学过程,也重在方法或步骤的操作上,而对通过科学过程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重视不够。现代科学探究不但要求学生按照观察、推理、假设等科学步骤,更重要的是用逻辑、想象,以及基于证据的思维方式。
化学史很自然会涉及这方面的问题。例如,问题是怎样产生的?如何提出问题的解决办法?结论是在什么基础上形成的?当时及以后有没有人对这一结论提出异议?等等。总之,学生不但要学习学科内容,还要了解科学和科学活动的本质。科学的本质包括:科学的世界观、科学的探究方法、科学事业的性质。我们要教给学生的,与其说是科学结论,不如说是科学方法,更不如说是科学史。所以,之所以把化学史引入化学课程,不只是因为科学发展过程中的人物、轶事对我们继承文化遗产具有重要意义,更重要的是若没有具体的科学实例,关于科学发展和运作的概括将是空洞的。
但是,总的说来,在现行的教育体系下,化学史教育没有形成大气候,更没有为广大化学教师所接受而走进课堂。除了因为教师自身缺少对科学本质和目的的理解外,更因为在课堂上,教学组织和管理及学科内容的教学是化学教师的首要任务,他们很少也无暇考虑化学史和科学本质问题。化学教师在各种教学活动中所关心的问题多是关于课堂管理和组织的考虑。为此,他“即使他们拥有科学和科学探索的明确而全面的观点,他们也不会按照这些观点来组织教学”,或者说“教师关于科学本质的观念并不一定影响其课堂教学实际”。
从上面的讨论可以看到,化学史要走进课堂,真正成为教学的一部分,就必须与教师所关心的学科内容结合起来,适应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否则,脱离课堂学科内容,化学史教育很难取得预期的效果。
2. 基于化学史的教学思想及过程
基于化学史的教学模式由哪些个步骤组成呢?下面以《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教学为例,对这个教学模式做探讨。
本反思和评价的目的是学生对以上几个步骤给予评价性的思考,从科学认识论的角度理解科学概念和科学本质。
3. 对化学史引入课堂教学模式的讨论
3.1 问题的提出
从化学史的角度提出问题。如“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是逐渐深入的,科学家在实验的基础上,采用一系列科学方法逐步揭示了原子结构的奥秘”。
3.2 史料展示
这是教学的核心部分,要求从历史的角度看待要研究的问题。教学中要展示以下史料和事实:
★古代科学家对原子结构的认识。
★提出认识的时代背景材料、科学发展进程、实验手段限制等。
★其他科学家的不同见解。
★提出原子结构模型的主要实验事实。
★如何依据事实来建立原子结构模型?
通过化学史研究让学生了解任何时期的科学观点都有其历史发展的局限性,科学认识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
3.3 实验验证
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学生可以设计实验验证相关观点或搜集相关实验资料来解释观点,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3.4 展示科学观点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教师向学生展示的是基于科学事实又可以通过现代实验手段验证的观点。
3.5 评价反思
让学生从科学认识论的角度理解科学概念和科学的本质。通过化学史的学习,学生对以下问题有所认识:
☆什么是科学知识?
☆实验的作用是什么?
☆科学家是怎样认知的?
☆科学家是如何发现新知识的?
☆科学知识是如何发展的?
4. 对化学史引入学科教学现状及前景的思考
化学史教育问题由来已久,关于如何进行化学史教育,还没有课程提出明确的方法或策略,化学史教育基本处于目标或理念的层次。
上述探讨的模式的突出特点是充分考虑化学学科教学的实际情况,密切联系课堂教学的内容,为具体落实化学史教育提供了保证,也为将化学史引入教学做了有益的尝试。
参考文献
[1]华东师范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西北师范大学编.物质结构 (第二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9.5.
[2]武汉大学, 吉林大学等校编.无机化学 (第3版) , 1994.4.
[3]化学必修二 (第2版)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5.6.
[4]魏冰.让科学史走进课堂.化学教育, 2000.2:38-40.
[5]化学通史 (第一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0.5.
3.化学史校本课程教案 篇三
关键词:化学史;无机化学;教书育人
化学史是化学学科的形成、产生和发展及其演变规律的历史[1]。化学史教育是克服在化学教学中向学生灌注科学知识的教条主义、实用主义教学方法的有效途径之一[2]。关于化学史教育,我国著名化学家、教育家傅鹰教授曾经说过:“一门科学的历史是那门科学中最宝贵的一部分,因为科学只能给我们知识,而历史却能给我们智慧。”在国内外,化学教育的先行者们都十分重视在课程教学中融入化学史的教育。
《无机化学》是化学、材料、食品、环境、制药和生物技术等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也是学生进入大学后的第一门化学必修课。学好《无机化学》不仅为后续化学课程(如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和物理化学等)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也为学生在毕业后从事相关生产和管理工作提供知识储备[3]。然而,《无机化学》教科书中概念内容比较多,知识点庞杂,各种理论假说交错,每一章内容之间的联系也不十分紧密。不少学生在学习时感觉内容零散琐碎,掌握知识点有困难,甚至产生厌学心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穿插介绍化学史实,将化学史与各知识点融为一体,合理地贯穿于教学中,会使抽象的化学理论变得生动、形象。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也让学生从历史上科学家严肃求是的科学态度、坚忍不拔的科学精神和强烈的爱国主义中受到多方面的教育,塑造学生的人格,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智能培养
《无机化学》作为新生的第一门化学必修课,是他们进入化学殿堂的基础课,也是连接中学化学与大学化学的中间桥梁。然而,《无机化学》的教学内容理论性较强,容易使学生在听课学习中感到枯燥无味,缺乏足够兴趣,导致对课程的学习动力不足。如果适当地增加化学史内容,介绍一些重要理论的产生原因、形成过程及发展趋势,就可以在学生的脑海里构建一个基本轮廓,增加与其他事物的联系。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将有趣的化学史实与抽象的理论知识融为一体,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使学生产生继续探索的求知欲。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兴趣和探求的欲望就会转化为巨大的学习动力,足以克服学习中的各种困难,从而促进智能的培养。例如,在沉淀反应的教学内容中,可以联系人体医学,介绍尿道结石形成的化学原理;在讲配合物的知识时,可以延伸出与配位化学联系密切的人造血液、人体微量元素与健康以及抗癌药顺铂的发现历程;在介绍卤族元素中氟元素时,可以加入氟元素的发现史以及其为什么被称为“死亡元素”等小故事,让学生置身于化学史的发展过程中,体会到学习《无机化学》不是对化学原理和元素知识的机械记忆,切身感受《无机化学》这门学科的无穷魅力。
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训练科学研究思维
高等教育的一个主要目标就是培养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科学研究的方法,使之具有不断更新知识的动力和能力。只有具备了学习能力并且掌握了科学研究方法的人,才不会被未来高速发展的社会所淘汰。大学一年级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升他们学习能力的重要阶段,也为循序渐进地训练他们科研思维和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奠定基础。化学史中蕴含着丰富的科学研究方法,是一部充满化学智慧的历史。在化学学科发展的历史舞台上,曾涌现出不少善于思考的科学家,他们在研究中建立了许多理想模型、理想过程和理想实验,而这些都是对观察和实验、类比和联想、猜想和试探、分析和综合、归纳和演绎、推理与假设等科学研究方法运用的事例。
例如在讲授原子结构时,教师可结合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历史:道尔顿的原子模型→汤姆逊发现电子提出原子的“枣糕”模型→卢瑟福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原子的“行星式模型”→玻尔根据氢原子光谱提出玻尔原子模型,直至现在人们在认识到微观粒子波粒二象性的基础上提出的原子结构量子力学模型。通过介绍,让学生领略“提出假设——建立模型——实验验证”等科学方法在科学发现中所起的重要作用[4]。因此,通过化学史教育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且还可以让学生从中学到科学研究的方法。而学生通过自我学习,逐步掌握科学研究方法,从而形成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力。
三、培养学生坚韧的意志和品质
刚刚跨入大学校门的新生,尽管已经具备了学习大学化学的基本素质,但是由于各专业新生原有基础参差不齐,对新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以及迥异于中学的教学方法也有不同的适应能力。有一些学生意志薄弱,经不起挫折,学习上有怕苦怕累的情绪,很容易在学习中掉队。如果能不失时机地穿插一些化学史进行教育,向他们说明任何一个科学发现和发明无不凝结着化学家的千辛万苦和劳动汗水,其中包含着化学家们在漫长道路上遇到的无数次失败、挫折以及种种困难和打击。例如,可介绍一生两度获得诺贝尔奖的居里夫人的故事。她历时四载,在简陋的实验室里艰苦顽强地从数以吨计的沥青铀矿的矿渣中提炼出100毫克氯化镭,并初步测量出镭的相对原子质量。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事实故事透射出科学家们对科学的真诚热爱,即使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也没有动摇他们追求真理的信念,在这种信念的鼓舞下,他们勤勤恳恳地工作着,不畏艰险、顽强探索甚至为科学献身。通过化学史的教育,使学生们进一步明白“天才在于勤奋”的道理,逐渐转变学生的认知,在教学过程中帮助他们养成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的坚强品质。
四、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
教师的职责之一就是教书育人,这也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不仅要教好书,而且更要注重育人,其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也应该是《无机化学》课程教学中的内容之一[5]。化学史则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好的素材,例如我国近代化工专家侯德榜为了祖国的化工事业,毅然放弃优厚的待遇回国效力,在艰苦的条件下经过多年努力终于发明了我国自己的制碱法——“侯氏联合制碱法”,将世界制碱技术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又如北京大学教授张青莲院士主持测定了铟、铱、锑、铕、铈、锗、锌、镝等几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被国际原子量委员会采用为国际新标准等。这些事例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在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同时,也进一步帮助他们明确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的人生目标。当然,还可以结合我国当前的国情和科技发展现状,向同学们介绍目前在自然科学领域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帮助他们认识到肩负的历史责任与使命,鼓励他们为了赶上西方发达国家、实现民族复兴,应该更加努力学习。
结语:
综上所述,在《无机化学》教学过程渗透化学史教育,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利于把他们培养成有理想的创新人才。同时,将化学史教育与《无机化学》课程有机地结合,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坚韧的意志品质和爱国主义精神。
参考文献:
[1]焦萍,焦元红.无机化学教学中渗透化学史教育的探讨[J].黄石理工学院学报,2010,26(3):63.
[2]尤启东,于奕峰.制药工程本科专业建设研究[J].化工高等教育,2006,23(1):12215.
[3]王辉.在无机化学课程教学中引入化学史的作用[J].广东化工,2010,37(5):280,282.
[4]李玲,商少明,方云.在无机及分析化学教学中渗透化学史教育[J].江南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29(3):293.
4.探析中职化学校本课程开发论文 篇四
[论文摘要]:目前中职学校所用化学课程不能适应各专业教学发展,化学教材编排不合理,教学内容偏多,与专业相互联系的内容却偏少。为此,有必要对化学课程进行开发,以适应各专业的教学发展。本文探讨如何在中职教育体系下重新定位化学学科教学,并通过改革,突破传统化学教学框架,将重点转换到与专业教学相结合的交叉领域、与学生生活工作密切相关的应用领域上。
[论文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 化学 校本课程 开发
校本课程开发是以国家及地方制定的课程纲要为指导,依据学校自身的办学理念,满足学生发展为需求,以教师为主体进行的课程开发活动,是一个持续和动态的课程改进过程。化学在中职教学中往往被忽略,主要是因为现在中职学校只重视专业课的教学而忽略化学知识与专业知识的联系,使专业课教学处在被动的状态,因此,这有必要对化学课程进行开发。
一、化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
(一)化学校本课程的开发是适应职业学校办学方针的需要
职校办学方针是“培养合格的实用型人才”,这要求改变现有的职业学校教学千篇 一律的普高教材代替应富有专业地方特色的校本教材的模式,这一切必须要从职业学校课程改革做起,从文化课程改革做起,从校本教材的开发做起。
(二)化学校本课程的开发是更好地完成中职教学目标的需要
职业学校教学目标是为了培养出当今及未来市场所需要大量技术人才、创新人才、职业人才。要完成这个教学目标,学生必须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比较宽泛的文化基础知识和较高的文化修养,如果没有基础学科知识,培养拥有“知识整合能力”、能不断进行“知识升级”的“技术人才”、“创新人才”都只是夸夸其谈。基础学科给学生提供超越创新的前提,它的知识学习一方面有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另一方面与各专业有密切的联系。
二、化学校本课程开发的要素
(一)化学校本课程的目标
化学课程是专业课基础,既要面对眼前就业市场知识的“够用”,又要着眼未来社会发展知识的“适用”;既要把握学习理论知识的尺度,又要侧重职业教育操作技能培养的特点。为此,化学教师要遵循“能力为本位,需求为依据”的原则,从学生实际出发,积极稳妥地调整课程结构,由理论型变实用型,着重充实有关化学知识在专业的具体应用及化学有关的实用新科技。因材施教,使教育更贴近社会,贴近职业需要。
(二)化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
校本课程是为了适应当地学校以及学生的实际需要而自主开发的新课程,这就决定了校本课程的设置必须更为实用性。化学校本课程内容可分为“专业与化学”、“化学综合实践” 二个模块。
三、课程知识主动对接专业教学,实现化学课程专业化
职校的实际,决定了其基础课程应主动地为专业教学服务。化学课程的专业化,就是将化学教学活动置于专业背景之中,在职业的引领下,把化学课程学习与专业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机械类专业教学为例,对化学课程专业化进行探讨。
(一)机械类专业课程中包含大量的化学知识,但这些知识却是零散分布的,未成体系。对此,应尝试打破化学教材的原有章节,将与模具、数控、机电等机械类专业密切相关的化学应用知识与专业课程对应整合,形成新的体系,实现化学知识与专业课程的“无缝对接”。例如,机械类专业的金属工艺学课程,可对接化学课程的“金属、晶体、电解电镀”知识体系学习;机械制造基础课程,可对接化学课程的“工程材料,金属学,热处理”知识体系学习;热工基础课程,可对接化学课程“热力学、化工工艺学表面处理、材料”知识体系学习,等等。基础课程与专业学习同步对接,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根据专业的需要,对课程内容进行适当处理。如对机械类专业,金属的性质,合金的成分、性能;炼铁、炼钢的原理及过程;金属的腐蚀,电解、电镀等化学知识,与机械专业联系极为密切,教师应讲深讲透,对深度、广度加以要求,与机械专业联系不大的`,如氮族元素等就可简讲或刪除这部分的内容。以专业化知识的融入,主动地为专业教学服务。
(二)设置与机械专业实训相结合的化学实验课程。化学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之上的学科,中职学校,应明确化学实验为专业实训服务的目的,增加验证性实验及实用性实验。
1.开展验证性实验,运用“电刷镀”修复模具。模具在机械制造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而提高模具寿命最简单、最经济、最现实的方法是采用电刷镀技术。电刷镀是利用电化学沉积的新型电镀方法。电刷镀一般工艺过程主要由镀前预处理,镀件刷镀和镀后处理三部分组成,这三部分的化学工艺过程完全可以在化学实验中进行。电刷镀技术不仅可以修复模具,也可以在汽车、航天、机械、仪器等领域都得到广泛的应用。开展“电刷镀”验证性实验,可使学生加深对电刷镀技术的理解,进而形成职业能力。
2.开展实用性实验。如局部被磨损的零件,可将刷镀设备及有关溶液拿到现场,在现场进行修复,不需要将零件从机器上拆下,省去拆装的时间与费用。又如,在切削加工过程中,合理使用切削液,可以改善切屑、工件与刀具间的摩擦状况,降低切削力和切削温度,延长刀具使用寿命。因此,机械专业的学生对切削液的研究和应用应予以重视。开展实用性实验,可让学生有直观的理解和全面的认知,以便更好掌握专业知识。
四、课程内容紧跟时代特点,适应社会要求
中职化学教学内容确定,既要适应今天的市场需要,为社会培养紧缺人才,又要适应明天的市场发展。化学与机械、化学与汽车、化学与美术、化学与电子专业等都有密切关系,能源、材料的研制和开发,环境保护与人类生存均与化学息息相关。生活中处处有化学,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化学。因此,校本课程开发要与社会紧密联系,校本课程的开发如果脱离了社会,那它一定没有生存的余地,化学校本课程的开发必须考虑到这一点。因此,化学校本课程可以开发“化学综合实践”模块,开发化学知识搜索课题、专业与化学关系现状调查课题、生活化学课题等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社会实践能力等等,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科技活动,对学生进行化学教育,为今后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上述是本人对中职化学校本课程开发进行初步探讨,显然,社会在不断发展,社会对职业教育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作为基础课的化学课,更要不断改革以适应新的变化。这需要教学一线的化学教师,要不断地进行实践总结与探索,以寻求更好的办法,将化学知识与专业课程内容更好地衔接,便于学生学习专业课,真正做到基础课为专业课服务。
参考文献:
[1]蔡亚萍.化学实验中创造思维的培养[J].化学教学,,7.
[2]郑金洲.校本研究指导[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8.
5.生活中的化学实验校本课程 篇五
甘州区梁家墩镇中心学校校本教材
总策划:王培军 策划:袁天林 本册主编:李来续
本册副主编:徐新萍、崔剑英
前言
化学、生物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本研究方法的实验科学,在化学、生物学的教学中,必须重视对学生的实验能力的培养。九年制义务教育化学、生物教材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增加了大量的实验,其目的在于加强化学、生物学科的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等综合初中能力。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提出: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是“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发展”。这明确指出教育是为生活服务的。两千多年以前,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就说过:“不观于高崖,何以知颠坠之患;不临于深渊,何以知没溺之患;不观于海上,何以知**之患”,形象生动地阐明了知识与生活实践联系的重要性。生物课程标准也明确要求生物学教师、生物教学要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凡此种种,无不要求教师必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等综合初中能力。学生通过理论学习,对化学、生物产生浓厚的兴趣,掌握了生活中许多关于生化方面的常识,如:洗衣粉的正确使用方法;正确的洗手、洗头方法;蔬菜怎样吃会更有营养等。通过学习,拓展了思维,增强了实践和应用能力。收集本地动植物并制作简易标本;收集食品标签、药品说明书等,从而达到在学习中认识,在生活中应用、再认识和提高的目的。让生化课堂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用正确的方法指导生活,纠正原来存在的谬误,培养良好的卫生、饮食、用药等习惯,引导学生热爱大自然,走进大自然,并关心和爱护身边的生物。
6.校本课程教案 篇六
Frozen《冰雪奇缘》
雪花飘处,心之所在。在四面环海、风景如画的阿伦达王国,生活着两位可爱美丽的小公主,艾尔莎和安娜。艾尔莎天生具有制造冰雪的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她的能力越来越强,甚至险些夺走妹妹的生命。为此国王紧闭宫门,也中断了两个女儿之间的联系。悲哀的海难过后,艾尔莎终于到了加冕的年龄,各国王宫纷纷前来祝贺。艾尔莎皇后战战兢兢,唯恐被人识破隐藏了多年的秘密。然而当听说安娜将要和初次见面的南群岛王子汉斯结婚时,依然情绪失控露出了马脚。在此之后她逃到山中,构建了属于自己的冰雪王国,而阿伦达也陷入可怕的寒冷之中。
安娜独自来到山中,在拉冰青年克里斯托弗的帮助下总算来到姐姐的宫殿,她能否让国家重新找回失落的绿意?
随着《冰雪奇缘》一同火起来的这首主题歌《Let It Go》,为这部影片贡献了片中最豪华绚丽的一幕冰上圆舞曲,身负冰封魔咒的女主角——冰雪女王艾莎离开故乡后,试着用自己掌握的魔力在风中载歌载舞,凭空舞出了一座如水晶般耀眼夺目的冰雪城堡,那鲜艳欲滴的色彩,晶莹剔透的质感、辉煌壮观的场景,配上充满情绪张力的居尔特风歌声,看的人心襟荡漾。《Let It Go》一个流行歌曲,也是一个百老汇歌曲,它是关于一个人心灵上的转变,在电影中还有外形和魔法的转变,所以这首歌是在写一个故事,也是为这种强大精神写的赞美诗。
二. 配音片段
A: Elsa, psst.Elsa!Wake up!Wake up!Wake up!B: Anna, go back to sleep.A: I just can’t.The sky’s awake, so I’m awake, so we have to play.B: Go play by yourself.A: Do you want to build a snowman? A/B: Come on!Come on!Come on!Come on!A: Do the magic!Do the magic!B: Ready? Uhhm…..A: This is amazing!B: Watch this!Hi!I’m Olaf and I like warm hugs.A: I love you, Olaf.三. 知识点讲解 1.Wake(sb)up 叫醒某人
Eg: The alarm wakes me up every day.2.Wake v.使…醒来----awake adj.醒着的 反义词 sleep v/n 睡着----asleep adj.睡着的 Eg: The children are still wide awake.He soon fell asleep with weariness.3.by oneself 独自的,单独的
Eg: Children should learn to do things by themselves.He learns to draw by himself.一. 影片介绍
Ice Age《冰河世纪》
两万年以前,地球上到处都覆盖着冰川,无论何处的动物都在四处逃窜,躲避着新的冰河世纪的冲击。在这一危急时刻,我们遇见了任何时代都不曾见过最怪异的群体:一个说话很快、浑身没有光泽的巨爪地懒锡德(Sid,约翰-莱奎扎莫配音,John Leguizamo),一头喜怒无常的长毛象曼尼(Manny,雷-罗马诺配音,Ray Romano),一只凶暴的刃齿虎(Diego,丹尼斯-利里配音,Denis Leary),这三只格格不入的动物出乎意料地,而且是非常不情愿地走到了一起,只因为他们希望将一名人类婴儿交还到他父亲的身边。他们勇敢地面对沸腾的熔岩坑、暗藏的冰穴、严寒的天气,以及一个秘密,甚至是邪恶的阴谋。这三只史前动物不但要充当小宝宝的保姆,还要历经冰河与冰山各种千惊万险护送他回家。这些“亚零度”的动物们成了这个世界上最早的英雄们!
二. 配音片段
A: Elsa, psst.Elsa!Wake up!Wake up!Wake up!B: Anna, go back to sleep.A: I just can’t.The sky’s awake, so I’m awake, so we have to play.B: Go play by yourself.A: Do you want to build a snowman? A/B: Come on!Come on!Come on!Come on!A: Do the magic!Do the magic!B: Ready? Uhhm…..A: This is amazing!B: Watch this!Hi!I’m Olaf and I like warm hugs.A: I love you, Olaf.三. 知识点讲解 4.Wake(sb)up 叫醒某人
Eg: The alarm wakes me up every day.5.Wake v.使…醒来----awake adj.醒着的 反义词 sleep v/n 睡着----asleep adj.睡着的 Eg: The children are still wide awake.He soon fell asleep with weariness.6.by oneself 独自的,单独的
7.化学史校本课程教案 篇七
一、研究背景
地球日益污染, 如果有一天地球上种不出农作物了, 我们怎么办? 我们从我校兴趣化学校本课上了解到Na2O2和CO2反应能生成O2, 并从课外题中了解到这一反应经常用于潜水艇中作为氧气的来源. 我们在想这个原理还能用在哪呢? 这时我们想到生物课上老师说过种子发芽的必备条件是氧气和水.
二、操作原理
把种子和水放到集气瓶 ( 盖上毛玻璃片就是一个密封的环境) 里, 再用滤纸把Na2O2包起来用针缝好, 粘在玻璃片上悬浮于集气瓶中 ( 防止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腐蚀种子) , 再利用Ca CO3和稀HCl反应制得CO2通入集气瓶中, 因为CO2的密度比空气重, 这样使用向上排空气法使瓶子中的氧气完全排空, 形成一个完全与空气隔离的环境. 然后Na2O2和CO2反应生成O2. 种子在这种密闭的自制氧气的环境中就能发芽了.
三、查阅资料
四、操作过程
在隔绝空气的情况下, 种子能不能萌发呢, 我们在化学老师和生物老师的指导下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1. 取6 个集气瓶, 分别装上少量的水, 每瓶放入六颗完整、饱满的黄豆种子.
2. 其中两个瓶子不加盖, 作为对照组, 四个瓶子作为实验组, 实验组加上毛玻璃盖形成密闭空间, 实验组每瓶用滤纸把Na2O2包起来用针缝好, 粘在玻璃片上悬浮于集气瓶中, 防止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腐蚀种子.
3. 向实验组的四个集气瓶中通入二氧化碳.
4. 检查集气瓶中是否有氧气.
5. 将6 个瓶子放置于室温的环境中观察其发芽状况.
( 室温较低, 种子发芽速度较慢)
第一天: 种子浸泡于水, 黄豆种子吸水膨胀. 第二天: 种子开始萌发, 种皮已经非常薄. 第三天: 种子吸水膨胀, 胚根隐约可见. 第四天: 部分种子胚根首先突破种皮. 第五天: 胚根继续生长, 部分种子发芽状况良好, 实验组中种子没有发芽与种子本身的生命力以及药品腐蚀有关, 对照组可能与种子自身情况有关. 第六天:胚根已经很长, 证明了在与空气完全隔离的情况下, 种子是照样可以发芽的.
实验中如密闭环境如何选择的问题, 集气瓶用毛玻璃片盖住就是一个完全独立与外界隔离的环境. 最后在化学老师的帮助下知道了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腐蚀种子的问题, 最后提出实验组每瓶用滤纸把Na2O2包起来用针缝好, 粘在玻璃片上悬浮于集气瓶中.
通过查阅资料, 发现大多数的试验是针对种子萌发是否需要空气进行的, 而是将种子萌发需要氧气作为已知条件, 验证用化学方法制得的氧气是否可以使种子发芽, 如果试验结果成功, 认为这可以改变别的星球没有生物的历史, 现在我们已经用试验证明了用化学方法制得的氧气可以使种子发芽.
唯一不足之处就是因为集气瓶容量有限, 所包装的Na2O2以及集气瓶中的CO2都很有限, 使得反应出的O2也比较有限, 所以种子发芽到第六天以后基本不再变化, 笔者认为可以从空间上改进.
成果: 分获三十届兰州市科技创新大赛青少年组一等奖, 甘肃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青少年组三等奖.
后记: 由于“趣味化学”校本课程贴近生活, 又有学生已有的学科知识基础, 同时给学生提供了更丰富的化学知识, 课堂内容的开放性又能使学生学到了课堂上找不到的内容, 让学生了解所学化学知识在今后的学习、生活、工作中的重要性后, 往往能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提高学习兴趣, 激发学习动机.
摘要:通过“趣味化学”课堂上的实验结合课堂教学, 令外显的兴趣和对学科的热爱达成内在的心理需求, 从而对课堂教学产生驱动作用, 充实课堂教学的知识构建.
关键词:化学教学,“趣味化学”,驱动作用
参考文献
[1]王祖浩.化学课程标准解读[M].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2:15.
8.校本课程德育教案 篇八
年级:七年级
备课人:丁建伟
第一课时: 这就是我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明白初中生活是人生最重要的转折点,一定要把握好这三年的学习时光,刻苦努力,为自己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
2、让学生对班级的同学能够互相了解、互相沟通。
3、能够全面评价自己,认识自己的优点。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们尽快地适应新的学校,新的学习环境,尽快的适应初中的课程内容和学习节奏。教学过程:
一、致欢迎词:
新学期伊始,我们带着希望,又踏上了新的征程。正如雄鸡的鸣叫,新一天带着微笑和清新在大地上降临。
亲爱的初一同学你们好!
进入初中,你们来到了一个新的起跑线。对你们来说,这是一个全新的起点:你们要适应新的学校,新的学习环境,你们要熟悉新的老师和新的同学,要组建起新的班级,建立起新的学习秩序。更重要的是,你们还要尽快的适应初中的课程内容和学习节奏。
从小学到初中的转变,比较而言,初中的竞争、选拔的激烈程度要大一些,同时你们在初中阶段取得的成功所带来的喜悦,也会大得多。冰冻三尺,水滴石穿,就从今天开始了。
一寸光阴一寸金。在我们得到光阴的时候,我们往往不觉得其重要;而每当我们失去光阴的时候,你就会觉得它弥足珍贵,而追悔莫及。请你们记住,一切都要靠你们自己的努力。
二、分享故事,互动认识:“名字的故事”
三、展示活动:我的优点树
让学生自制卡片,以树为主题,以累累的果实为点缀,每一个果实上都实事求是的写上自己的优点。
如果有的学生果实少,看一学期下来,能不能结出更多的果实。我们看经过一学期的努力,谁的果子增加的最多。
四、心心点灯: 珍惜自己
一个生长在孤儿院中的小男孩,常常悲观地问院长:“像我这样的没人要的孩子,活着究竟有什么意思?”院长总是笑而不答。一天,院长交给孩子一块石头,让他拿到市场上去卖,但不是„真卖‟,无论别人出多少钱,绝对不能卖。第二天,孩子惊奇地发现,不少人好奇地对他的石头感兴趣,且价钱越出越高。第三天,在黄金市场上,石头的价钱高了10倍。最后,当石头被拿到宝石市场上时,石头的身价又涨了10倍,更由于男孩怎么都不卖,竟被传扬为“稀世珍宝”。
后来,院长是这样说的:“生命的价值就像这块石头一样,在不同的环境下就会有不同的意义。一块不起眼的石头,由于你的珍惜而提升了它的价值,竟被传为稀世珍宝。你不就像这块石头一样?只要自己看重自己,自我珍惜,生命就有意义,有价值”。
前美国第一夫人艾莲娜?罗斯福曾说过:“除非你默许,否则没有人能将你当作是下等人。”想想看,父母生下来的为什么不是别人,而会是我们?在出生之前,我们实在已经打了一场大仗!所以不论自己是美、是丑、是聪明或是驽钝,甚至残疾,都应当庆幸:我们是独一无二的存在,这世上再没有任何人会跟我们一模一样了!也许我们并不是最优秀的,但是却是的的确确独一无二的。在浩浩瀚瀚历史与时间的长河上,因为许多的偶然的机遇才造就了我们,我们是生命的一个奇迹,难道我们不能因此而自豪吗?
珍惜自己,因为这世上只有一个自己,珍惜自己,因为每个人都应当从小就看重自己;珍惜自己,因为“天生我才必有用”!如果我们连自己都不珍惜,又会去怜惜谁?如果我们连自己都不能看重自己,肯定自己的存在,又怎么去要求别人来肯定我们呢?有句话是这样说的:“伟人的必要气质,是他自以为必须伟大起来。”可见,在别人肯定你之前,你先要肯定自己。
然而,没有真材实料毕竟是不行的。一块石头,无论再怎么珍惜,价钱再怎么上涨,也不过仍然是一块石头,它并不会因此而改变什么。但若是把珍惜化作动力,去细心地打磨这石头,那么,纵使它并不是什么宝石美玉,但总会有其独特之处,它也更容易被人们所认同。生命的价值首先取决于你自己的态度,珍惜独一无二的你自己,珍惜这短暂的三年光阴,然后再去不断充实、发掘自己,最后世界会认同你的价值。
也许你没有过人的才智,但请别不相信自己的努力会不如别人;也许你的努力尚未被人们发现或认可,但请勇敢伸出你的双手,为自己鼓掌,为自己喝彩;也许人生的路途艰难险阻,布满荆刺,但请昂首挺胸,继续走下去。因为,这世上至少还有你在珍惜着自己。
五、课后作业:
1、希望同学们能牢记自己的优点,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发扬优点、克服不足,努力奋斗,相信我们每个人都会出类拔萃的。
2、课后将你们在课堂里听到的小故事,讲给你的朋友、家长、以及认识的人,学着分享生活中的每一份感动。
第二课时:学会整治自己的草地
年级:七年级
备课人:丁建伟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习并牢记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2、要求学生平日的仪容仪表要符合要求,言谈举止符合规范。
3、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教学过程:
一、指导学生们学习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第一章“自尊自爱,注重仪表 ”
让学生认真读以下守则:
1、维护国家荣誉,维护共产党,尊敬国旗、国徽,会唱国歌,升降国旗、奏唱国歌时要肃立、脱帽、行注目礼,少先队员行队礼。
2、穿戴整洁、朴素大方。不烫发,不染发,不化妆,不佩戴首饰,男生不留长发(前不遮眉,后不过颈,侧不过耳),女生不穿高跟鞋。
3、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坚持锻炼身体。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废弃物
4、举止文明,不打架,不骂人,不说脏话。不涉足未成年人不宜的活动和场所。(以考察为目的应适当进入某些场所)
5、情趣健康。不看宣扬色情、凶杀、暴力、封建迷信的书刊、音像制品,不参加迷信活动。
6、爱惜名誉,拾金不昧,不做有损人格的事。
7、注意安全,防火灾、防溺水、防触电、防盗、防中毒等。
二、结合实际讲给大家“学生一日具体要求”
进校:仪容仪表符合要求,言谈举止符合规范。
课前:读书(眼嘴脑并用);写作业(安静);打扫卫生(速度快)。
课前准备:前一天作业放在课桌右上角,等待组长收缴;学习用品(课本、练习本、文具放在课桌左上角,上什么课准备什么物品;精神情绪(精力充沛、信心十足、遵守纪律);知识(复习、预习)。课堂:专心致志、全神贯注、开动脑筋、积极思考、选择重点、记好笔记、抓住机会、当堂记忆、做好课堂练习。
课间:走出教室呼吸新鲜空气;舒展身体做比较缓和运动;双眼远眺蓝天或绿色植物。
放学后:不在校园逗留,径直回家注意安全。
三、小组讨论:
生活中还有什么值得注意的好习惯吗? 你们有什么需要改掉的换毛病吗?
四、分享小故事
秘密武器:你能做到
很早的时候,有一位猎人没有鞋子,他的脚经常被锋利的石子和荆棘刺破,弄的鲜血直流.他的妻子很心疼,一边给他包扎伤口一边说:“要是所有的路都铺上动物的皮毛那有多好啊.” 丈夫说:“这怎么可能呢?那需要多少张毛皮,得花多少钱那?” 但丈夫从妻子的话中得到了启示,他高兴的对妻子说:“脚受伤,是因为脚皮太薄,如果在脚上包上一块动物的毛皮,那么锋利的石子和荆棘句无法刺破我的脚了.”
妻子马上取来一块坚硬的动物毛皮,把他裹在丈夫脚上.猎人感觉十分舒服,温暖,而且石块,荆棘再也无法刺伤他的脚了.有句谚语这样说:“你无法阻止鸟儿在你头顶飞过,但却可以阻止鸟儿在你头顶筑巢。”
五、教师寄语:
生活有时也是如此。我们改变不了环境,但可以改变自己;我们改变不了过去,但可以把握现在;
我们不可以事事顺心,但可以事事尽心。
我们不能选择容貌,但可以展现笑容。
恰当调节自己,每天便可以拥有成功。
六、课后作业:
牢记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第一章“自尊自爱,注重仪表 ”,时刻规范自己的行为习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三课时:学会学习
年级:七年级
备课人:丁建伟
教学目标:
1、要树立明确的学习目的,立志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努力学习。
2、正确处理德、智、体三者的关系,做到全面发展。
3、要有正确的学习态度,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勤动脑,多动手,善思考。让学生学习并牢记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学重难点:
要掌握课前预习-课堂听课-课后复习-做作业-做总结一套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教学过程:
同学们我们要按学习规律办事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注意知识的积累。初一年级要打好基础,初二年级要防止分化和自己给自己放假。
一、学法指导
学习过程:观察(感知)--------接触进行思维加工(理解)------掌握(保持)--------形成技能技巧(应用)
做到:善于观察(学)-----善于动脑(思)-----善于练习(习)-----善于记忆(用)
二、成功教练: 思考:
我到速成技术学校读书,我幸福的哭了,学不是很容易的。一开始,我不能理解老师交给我们的东西,我的作业上净是打着红叉叉。坐在我身旁的男孩非常热情,它是个成绩突出的学生。当他发现我不能回答问题时,他就给我看它是怎么做的。但我不能抄他的作业,我必须通过自己的思考来学习。我把它的薄子还给他了,说我应该自己做。有时,我为了一个问题一直干到深夜,如果我不能做完,明天一早我再做,我作业的了红叉叉越来越少。我提高了分数,毕业考上了重点大学。范仲淹以水洗面
北宋有一位文武双全的宰相,名叫范仲淹。他不仅才高八斗、学富五车,而且具有高超的军事才能,连敌人都称他“胸中有甲兵八万”。更拥有伟大的人格。数百年来,他的人格魅力一直都焕发出要人的光彩。范仲淹幼年时,家境困苦。在他两岁的时候,父亲去世了,只留下了孤苦伶仃的母亲和他相依为命,母子俩艰难度日。随着时光一天一天的流逝,他母亲感到实在难以撑持这个家,就改嫁给长山一位姓朱的人。范仲淹长大之后,在炎凉的世态和他人的冷眼之中过着困窘不堪的生活。但这没有熄灭他刻苦求学的强烈欲望。在一个下雨的清晨,他伤心的辞别了母亲,决心到临安去学习。他在学堂里夜以继日的刻苦学习,居然在五年的时间里,不曾脱衣睡觉。他全神贯注的听先生的讲解,专心致志的完成先生布置的作业,一丝不苟的背诵古文诗词。有时或感到头昏困倦,他就用凉水浇头,以示自己能够振作精神。由于穷困,他经常连稀饭也吃不饱,时常在太阳快要落山时才开始吃上一点饭。顽强的意志品质,勤奋好学的精神终于为他带来了丰硕的收获。他不仅精通了六经,而且还能够做到活学活用,而终于成为北宋伟大的政治家。他在《岳阳楼记》中写下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至今激励着人们以天下为己任。
三、学习基本环节:
预习-----听课(研讨)-----复习-----作业
预习分类:课前预习
阶段预习
学期预习
预习方法:初步理解内容及结构
找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
按照学科特点持之以恒 听课:①做好课前准备
②方法:
专心致志全神贯注
开动脑筋积极思考
抓住特点因科制宜
选择重点记好笔记
抓住机会当堂记忆
做好练习形成技能
复习方法:
①及时复习②从厚到薄抓住难点突出重点 ③合理安排方式多样④认真做好复习题
四、阅读“小贴士” 永抱“必胜”之心
1883年,富有创造精神的工程师约翰·罗布林雄心勃勃地意欲着手建造一座横跨曼哈顿和布鲁克林的大桥。然而桥梁专家们却劝他说这个计划纯属天方夜谭,不如趁早放弃。罗布林的儿子华盛顿·罗布林--一个很有前途的工程师,也确信这座大桥可以建成。父子俩克服了种种困难,在构思着建桥方案的同时,也说服了银行家们投资该项目。
然而大桥开工仅几个月,施工现场就发生了灾难性的事故。父亲约翰·罗布林在事故中不幸身亡,华盛顿的大脑也严重受伤。许多人都以为这项工程会因此而泡汤,因为只有罗布林父子才知道如何把这座大桥建成。
尽管华盛顿·罗布林丧失了活动和说话的能力,他的思维还同以往一样敏锐,他决心要把父子俩费了很多心血的大桥建成。一天,他脑中忽然一闪,想出一种用他惟一能动的一个手指和别人交流的方式,他用那根手指敲击他妻子的手臂,通过这种密码方式由妻子把他的设计意图转达给仍在建桥的工程师们。整整13年,华盛顿就这样用一根手指指挥工程,直到雄伟壮观的布鲁克林大桥最终落成。
在这个世界上,很多人之所以没有成功,并不是因为他们缺少智慧,而是因为他们面对事情的艰难而没有做下去的勇气。波德莱尔说过:“没有一件工作是旷日持久的,除了那件你不敢着手进行的工作。”一根手指就可以建造一座大桥,一只眼睛就可以出一本书,还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呢?
五、教师寄语:
正如他们两个人一样,我们也遇到过挫折或是失去了双手或双脚或„„但更重要的是我们也失去了信心,假如我们也有华盛顿·罗布林,博迪的毅力和必胜之心,我们必胜。
上帝给予我们每个人的智慧是均等的,你应该相信自己“我能行”
抬起高贵的头颅,干自己应该干的事。“汉有一件工作是旷日持久的,除了那件你不敢做的事。”“永抱必胜之心”,明天一定属于你。
六、课后作业:
【化学史校本课程教案】推荐阅读:
小学校本课程教案跳绳07-15
小学语文校本课程教案07-30
一年级校本课程教案10-13
四年级德育校本课程教案07-22
校本课程教材和教案07-23
一年级下册校本课程教案08-31
小学三年级校本课程教案10-08
应用化学实验课程教学教案06-15
化学史心得体会08-01
校本课程论证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