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山西省中小企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2024-11-28

关于山西省中小企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共9篇)

1.关于山西省中小企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篇一

关于全省中小企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省政府: 为了掌握全省中小企业、民营经济(以下统称中小企业)的最新发展情况,3月8日至20日,我局由局领导带队,兵分五路,采取座谈了解、检查督促、实地走访等形式,对全省11个市的中小企业发展情况、服务体系建设情况、机构改革情况进行了考察调研。调研期间,我们先后深入近60个县(市)、180多个企业,召开了近60个座谈会,对全省中小企业发展现状进行了调查了解。总体感到:中央和省委、省政府一系列“保增长、保稳定、保就业、促发展”的措施正在见效,特别是在高强度的投资拉动下,全省经济企稳回升的态势明显。但是,遭受金融危机冲击最严重的中小企业大幅下滑态势目前得以遏制,正处于企稳巩固阶段,主要支柱产业形势仍无大的好转,整体发展形势不容盲目乐观。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形势与现状

2009年,受金融危机的冲击影响,我省中小企业各项经济指标均呈大幅下滑态势。全省中小企业完成增加值2427亿元,同比下降8.2%;从业人员560万人,比上年减少25万人。从运行的轨迹看,发展态势呈现U形,去年6月跌到最低谷,之后各项主要经济指标降幅收窄,逐步企稳回升。今年1-2月份,全省中小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3%;上交税金同比下降2.18%;出口产品交货值同比下降12.2%。列入省统计考核范围的44种主要产品中,有29种产品保持了产量增

长。尽管主要指标连续几个月出现回升,但应当清醒地看到,这种指标回升很大程度上是由于2008年四季度和2009年一季度基数较低的缘故。可以说,我省中小企业尚未从根本上走出金融危机的影响,回升的基础还不巩固,速度还很缓慢,前景仍不明朗。

调研中发现,我省中小企业尽管受金融危机冲击严重,一批企业出现停产倒闭,但也有一些企业化危为机,进一步发展壮大。当前的发展情况主要表现为:

1、传统产业仍未摆脱困境,发展空间不断缩小。金融危机对我省中小企业的冲击主要集中在传统产业。煤焦铁及相关产业占到我省中小企业经济总量的70%左右,生产的焦炭、生铁、钢材占到全省80%以上。但焦炭、钢材价格2008年底暴跌后,目前虽有所回升,但价格一直处于低位徘徊。日常生产也受下游企业影响,一直处于限产保价状态。按照煤炭安全整顿和资源整合的要求,大多数乡镇煤矿和民营煤矿正处于停产整顿或整合。同时也使洗煤、耐火材料、煤化工以及与之相关的运输、餐饮等行业经营遇到困难。总体上看,我省煤、焦、铁为主的传统产业中的中小企业仍未走出困境。这些企业不仅与国有大企业结构趋同,规模不经济,经营管理粗放,能耗高而附加值低。随着国家产业政策、环保政策和安全生产要求的日趋严格,节能减排力度的加大,生产和技术门槛逐步提高,现有这些传统产业中的中小企业生存都成了问题,发展更加艰难。中小企业退出这些行业,将是必然趋势。由于转产的配套政策跟不上,一些企业手里尽管有不少资金,但选项目难、人才缺以及各方面的服务跟不上,企业家缺乏

做大做强的信心和精神,出现了向外省转移发展的迹象。

2、新兴产业虽有一些亮点,但尚未形成发展的支撑能力。近几年来,我省非煤产业发展较快,食品、医药、铸造、机械加工、化工等企业逐步走向规模化、品牌化,企业素质不断提高,涌现出一批领军企业。目前全省中小企业有6种产品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225个产品被评为山西省名牌产品。形成了一批为大企业协作配套的产业,晋城、临汾、晋中、太原、忻州等地的机械加工制造业和铸造业,优势越来越明显。涌现出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型企业。全省民营科技企业累计达到1300 多家,数百项新产品填补了国家和我省的空白。山西乐百利特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新产品,成为全球最节能、最亮的、可靠性最高的大功率发光二极管光源产品。山西诺成制药有限责任公司非pvc软袋大输液和塑瓶大输液等医药科研产品,成为国内最大的非pvc软袋生产基地。山西大华玻璃实业有限公司受国家相关行业协会委托成为制定玻璃行业节能降耗准入标准制定单位之一。但总体上看,我省新兴产业“星星多,月亮少”,企业规模普遍不大,利润不高,发展相对较慢,比重较低。如农副产品加工业,全省总数约8300多家,但营业收入亿元以上的企业仅44家,规模最大企业是长治市金泽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营业收入也才12亿元。新兴产业发展慢的主要原因,一是经营成本高,利润低。农产品加工业:食醋、乳制品、猪牛肉等加工企业的原料、饲料和辅料成本上涨30%左右,但产品售价却只涨了10%左右,利润空间被挤压,产量下降。医药制造业:石油化工原料平均上涨25%,但售价仅上

涨5%左右。二是经营风险大。如农副产品加工业中乳品行业受河北“三鹿事件”的影响严重,大量企业至今尚未正常生产。我省著名的古城乳业集团,由于经营困难,目前已将原企业家的股权转让。三是投资不足。前几年受煤焦市场形势好的影响,再加上新兴产业利润率低,银行贷款、民间资本包括对外招商引回的资本仍然重点投向了传统产业及其深加工方面,新兴产业的投入则相对不足。四是政府重视不够。由于大多数新兴产业的企业规模小,利润低,上缴税金少,政府的关注度还不高,有力的扶持措施还不配套。

3、管理制度改革滞后,成为转型发展的制约因素。从我们考察的180多户企业来看,在管理体制上,基本都是沿用传统的家族制和业主制经营管理模式,投资主体单一化和产权结构一元化,80%企业处于所有者和经营者同一,所有权和经营权合一的状态。这种状况,一是切断了人力资源与货币资本的结合,不利于高级管理人才、技术人才引进。二是不利于盘活社会资金,筹集企业发展资本,家族式产权是一种封闭的产权,产权流动性极差。使企业发展受到个人资本有限性和个人信用有限性的制约。我们深切地感到部分煤焦铁企业经营者在过去几年经济快速增长阶段,积累了大量资本,但转型又缺少项目,一些好的项目又缺乏资金。因此,推动规范的股份制改革,促进法人治理结构创新,成为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困难和问题

我省中小企业在企稳向好的同时,也存在许多制约进一步发展的困难和问题。这些困难和问题,有些是长期积累或长期存在的,有些是

宏观环境、政策因素造成的,有些是企业自身素质低产生的,金融危机的爆发更加暴露了这些困难和问题。从调研情况看,当前制约我省中小企业发展最突出的困难和问题有:

1、发展环境仍不宽松。近年来,虽然省委、省政府不断采取措施改善企业发展环境,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在很多方面还不能令人满意。突出表现在:一是政策落实不好。中央和省委、省政府近几年出台了不少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但很多政策落实不到位。二是政务环境出现了省、县两头热,部门冷的现象。地方政府热心创优环境,但一些手握审批权的职能部门态度不积极。随着问责制的深入,现在出现了部分官员怕担责任而行政不作为的现象。三是相关部门在融资、税收、环保、土地和资源配置等方面对民营企业存在事实上的歧视和不公平现象,抑制了企业发展的信心。四是用地难问题十分突出。随着国家对土地政策的不断调控,相关建设用地审批的程序和要求也更加严格,且多用于城市建设、重要基础设施建设和大型项目发展,中小企业用地普遍较为困难,“用地难”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中小企业的发展。

2、融资难问题依旧突出。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由来已久,金融危机的爆发更加剧了融资难度。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由于财政部门管理的一些政策性中小企业担保机构对中小企业经营状况和资信情况不完全掌握了解,造成在融资担保过程中不能真正为中小企业提供担保服务,或是担保费用偏高,不能有效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问题。据典型调查,由担保公司担保后的综合费率高达18-23%。二是企业经

营不稳定,难融到资金。有些企业未来成长性较好,但目前经营困难,业绩不稳定,融资成为难题。三是有的企业用地属于集体性质或租赁用地,不能作为银行抵押资产,贷款困难。四是一些银行在对企业的资产抵押评估过程中,给予企业的评估值过低,导致企业贷款额有限、变现难,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金短缺问题。五是金融部门支持与企业的需求仍有差距。近年来,尽管国家出台了支持中小企业的一系列金融政策,各金融机构均设立了解决中小企业贷款的专设部门和机构,但有些金融部门过多地注重风险控制,导致银行对中小企业的放贷规模和进度与中小企业发展对资金的需求仍有较大差距。

3、技术创新能力弱。中小企业人才严重缺乏、引进人才难、留住人才难、人才流动性大,大量中小企业受资金、人才局限,技术研发能力弱。一些企业虽然生产规模较大,产值也较高,但由于产品技术研发跟不上,产品附加值不高,利润很少。比如山西水塔老陈醋有限公司,企业规模很大,2009年销售收入4亿元,但是利润很少。技术创新能力弱的一个主要原因是人才缺乏。调查中,长治中德型材公司反映,该公司是华北地区最大的塑钢异型材料生产厂家,目前产品供不应求,想扩大规模或异地开办分厂,苦于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缺乏,难以发展。据调查分析,全省平均2.5个中小企业拥有1名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个中小企业只有1名中级专业技术人员,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的缺乏,严重制约了企业发展。

4、基层公共服务能力不强。这次机构改革,部分市、县局更名为中小企业服务中心,行政职能移交其他部门。造成了全系统上下名称不

统一,职能不统一,刚刚建立起来的服务体系遭到了冲击,基层干部普遍人心不稳,工作积极性受挫。现在一些地方连基本的统计数据都无法及时上报,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全省的决策,对中小企业的各种公共服务上出现了断档,弱化。

三、意见和建议

为积极应对当前中小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建议如下:

1、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加大政策措施落实力度。各级各部门都要站在全省转型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发展中小企业的重要意义,要进一步采取有效的措施,创优发展环境,认真落实中央和省里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法规,加大扶持力度。建议省政府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6号)的要求,尽早出台我省的具体实施意见,省发改委、经信委、财政、土地等相关部门,都要制定相应的配套措施。

2、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动中小企业转型发展。从政府层面讲,产业政策方面,要鼓励煤焦领域的中小企业,在资源整合完成后,利用先前的资本积累,高起点进入特色食品、新材料、环保、节能和文化旅游等新兴领域中;要引导中小企业进入生产性服务业领域,鼓励企业在科技研发、工业设计、技术咨询、信息服务、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领域发展,向软件开发、服务外包、网络动漫、广告创意、电子商务等新兴领域拓展。税费政策方面,要坚持“少取多予”的基本原则,制定长期稳定的减、免、缓等优惠政策。财政政策方面,要改变单纯

支持单个企业、单个项目、撒胡椒面等做法,立足于发挥好公共财政的作用,集中财力打造好中小企业转型的公共服务平台。要加大对转型发展中的传统优势产业或特色新兴产业的财政投入支持,加大对中小企业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技术改造的财政支持。从企业层面讲,要彻底摆脱资源依赖思想束缚,通过转型谋求更大发展;要积极进行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抓紧进行规范的股份制改造,建立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要按绿色低碳要求,坚持技术领先、装备先进的原则,加强技术创新,引进高级人才、先进技术、一流装备,高起点、高标准建设,做优、做精、做专、做强。

3、创新思路、拓宽渠道,着力缓解融资难问题。要加快融资担保体系建设,搭建中小企业融资平台。大力发展一批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担保服务的政策性、商业性、互助式会员制等多种形式的担保机构,建立和完善信用担保风险补偿机制和管理体制,提升我省担保机构的担保能力和抗风险能力。要加强政银企合作。省政府要对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好的金融机构进行奖励(海南省安排2000万元金融发展专项资金用于奖励)。要规范引导民间资本,大力发展小额贷款公司和村镇银行。要借同德化工上市的契机,推动更多中小企业上市融资。

4、加快推进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首先要按照“整合资源、规范运作、突出重点、全面推进”的方针,整合和规范现有中介机构,以此为基础,重点围绕信用担保、信息网络、人才培训、管理咨询、技术创新、创业辅导等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努力优化中小企业发展环境。其次要建立政府公益性中小企业服务平台,提高服务能力和服务

质量,加大政府财政资金的扶持力度。第三要强化对中小企业服务体系的协调指导,使各类服务机构对中小企业发展形成合力。建议省政府发文,要求在市、县机构改革中对中小企业部门统一名称、统一职能,强化其对中小企业的服务能力。

5、提高思想认识,转变政府作风。首先,各级政府要树立科学的政绩观、发展观,要真正从思想上认识到中小企业在繁荣经济、增加就业、推动创新、改善民生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摒弃片面追求GDP增长而不考虑资源投入和环境成本,摒弃对中小企业的种种歧视和不公平待遇的做法。要转变多年来对中小企业的管理理念,从改革管理体制入手,以完善政策法规体系、落实支持政策、加大帮扶力度、创优市场环境为重点,为中小企业转型发展进一步营造良好环境。其次,要改进考评标准,将中小企业发展列入政府考核目标责任制,真正做到把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的目标协调起来,把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结合起来。再次,要大力宣传中小企业发展的先进经验、先进事迹,在全社会掀起发展中小企业的浓厚氛围。

2.关于山西省中小企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篇二

企业基本情况与其所处生命周期密切相关, 因此, 该部分分析我们以科技型中小企业所处发展阶段对应其他基本情况数据进行分析。

1. 企业生产情况调研结果及分析

(1) 发展阶段与生产情况数据统计 (单选)

(2) 企业生产情况调研结果及分析数据分析

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 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山西省的发展情况总体良好, 压缩生产的只占到总调查企业的9%, 联系目前国际国内经济的疲软, 仍然有三分之一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最新创立, 有三分之一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在扩大生产, 充分反映了科技型企业的朝气和活力, 反映出我国科技水平及应用能力的普及和增强, 同时也从侧面显示了国家和各地区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支持举措正在发生越来越大的作用。

2. 企业资金状况调研结果及分析

(1) 发展阶段与资金状况数据统计 (单选)

(2) 数据分析

相对于以上生产情况的数据, 资金状况数据非常的统一, 具有极强的代表性。无论处于何阶段的科技型中小企业, 无一例外的面临资金状况紧张或一般的境地。这与目前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面临融资困境的现状相一致。具体来看:

(1) 一般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技术和产品市场竞争激烈, 在创业期, 也急需尽可能扩大市场, 增大规模, 资金紧张在所难免。但同时也由于市场较小, 只要战略得当, 经营成本与生产成本控制在一定范围, 发展步伐有计划有策略, 也可将资金短缺问题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2) 成长期科技型企业资金紧张比例较大, 说明了成长期企业在此阶段正处于企业发展的关键时期, 市场在加速扩大、规模也急需扩张, 因此所需资金也较多, 如融资不畅, 就会造成资金紧张和短缺现象。在此阶段, 无论是什么类型的企业, 一般都不会出现资金富裕的情况, 除非是暴利行业或该企业有强大的资金后盾。

(3) 如果说创业期和成长期企业都有合理的资金紧张的理由, 那么成熟期的科技型企业出现资金紧张就有些不太正常了。因为成熟期企业一般的市场与生产量都已定型, 即使扩张的话也是有战略计划, 有充分原因, 有合理财务预算的扩张。即使现在经济状况不太好, 但也应该有一些资金宽裕的企业。但数据显示, 被调研的处于成熟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资金情况并不乐观, 资金宽裕的没有一家, 紧张的却占到近一半。这已不能用被调研成熟企业较少来解释, 再联系创业期与成长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调研数据, 隐约可以看出, 科技型中小企业无论在何种发展阶段, 资金不足都是让他们头疼的一个焦点问题。

二、企业融资情况分析

科技型中小企业在融资中遇到的问题一般来说大同小异, 因此为方便起见, 在此部分分析中我们不进行具体企业所处发展阶段的划分, 而只以相关问题选项数据为依据进行分析。

1. 资金来源渠道结果及分析

(1) 资金来源渠道数据统计 (多选)

(2) 数据分析

根据上表统计, 在科技型中小企业已获得的融资中, 银行贷款与自筹资金所占比例最大。具体来看, 自筹资金是创业期和成长期的企业最主要的资金来源, 在达到银行贷款的要求后, 企业最期望的融资方式还是银行的贷款, 其主要原因就是银行的利率较低。而民间借款和其他融资方式只是企业在紧急情况或不得已的情况下做出的选择。需要重视的一点是, 在调研企业中, 没有一家企业获得过财政投入, 可以想象政府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直接的资金支持力度仍然严重不足。

另外, 在访谈中, 我们了解到数据以外的一些信息也非常重要:一是民间借款的比例可能远远大于调研数据, 因为各种原因, 企业并不愿意透漏自己申请并得到过民间借款, 更不愿意透漏借款的额度。二是企业首选银行的原因, 利率低是一方面, 另一个主要方面是银行收贷收息的方式相对于其他融资方式是正规和温和的, 并且很多时候企业贷款之后或无法按时还款时, 会得到银行的一些合规或不合规的帮助, 如为企业进行理财规划, 提供资产处置、应收账款处理的建议, 延长贷款期限, 续贷或倒贷, 为企业寻找短期还款资金等。因此, 在可行的条件下, 商业银行贷款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必然选择。

2. 贷款困难情况分析

(1) 在贷款过程中遇到的主要困难数据统计 (多选)

(2) 数据分析

该问题反映的是在企业申请金融机构贷款过程中, 科技型中小企业遇到的难点, 例举的四个难点都有30%以上的比例, 说明企业在贷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是多点多面, 贷款费用、额度、条件、服务都可能成为企业的不满意之处, 非常充分的说明了目前科技型中小企业在贷款当中的无奈和无助, 也反映出金融机构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产品和服务落后于他们的需求, 也或者根本没有设计出专门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产品和服务。

3. 融资目的调研结果及分析

(1) 融资目的相关问题数据统计

(2) 数据分析

81%的被调研企业将扩大规模和拓展新市场作为融资目的, 反映出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产品和服务有着巨大的市场发展空间。尤其在目前经济疲软, 很多企业压缩生产和市场的情况下, 科技型企业的表现尤为亮眼。也充分说明了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充满潜力和活力。而“补充流动资金”用以维持和扩大生产;“引进开发新产品”用以升级技术和产品, 都可作为“扩大规模、开拓市场”的辅助和支持选项, 从而获得较高的选择比例。

4. 融资环境中涉及的主要机构的作用分析

(1) 相关问题数据统计

(2) 数据分析

在企业来看, 首先, 政府和银行对融资环境的改善是决定性力量, 政府制定融资政策并指导相关机构的努力方向, 银行是实行具体融资办法和行为的主力军。因此, 融资环境的进一步改善依然需要政府和银行这两大主力的进一步行动。

其次, 一般来说, 选择政府起到“重要作用”和“有作用”的企业, 都是从政府行为中得到过益处的, 78%的比例让人惊喜, 在众多融资研究还在不断为政府提出各项建议的同时, 山西省以科技厅为主的政府相关部门在融资环境改善方面所作的努力, 已不知不觉中取得了成效并得到了广大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认同。至于还有部分企业认为政府的作用不大或没起作用的原因, 这并非全是对政府在此方面行为的否定, 没有在融资市场融过资, 没有关注过政府政策的企业都可能作出此种选择。总体看, 山西省政府在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方面所做出的努力还是起到很大效果的。

5. 企业对政府和相关机构的期待分析

(1) 相关问题数据统计

(2) 数据分析

(1) 在企业希望政府努力方向的选项中, 除了发展小额贷款公司没有企业选择外, 其他8项措施企业都有所指, 表明政府在此8项上都有所欠缺, 都有进一步优化改善的空间。至于哪项是企业最迫切和最希望政府努力之处, 因数据量较小, 还需进一步的信息和数据加以分析。

(2) 最能改善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选项中, “中小企业信用评级制度”可以加强对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的控制, 进而提高投资者和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积极性;“动产质押普遍化”可以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可抵押的固定资产较少的难题;“建立面向中小企业放贷的金融机构”, 或更进一步建立专门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服务的商业银行, 这样的专业性金融机构, 能够深入专一地研究中小企业的生产销售特点、风险特征, 设计针对性较强的贷款流程和贷款产品, 从而有利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贷款。这三项措施无疑是从根本上入手解决融资困难的的长效举措, 必然得到众多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一致认同。

(3) 小额贷款公司在现实中的确以其灵活的贷款条件、简便的贷款流程解决和帮助了许多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燃眉之急, 但其高额的贷款成本和不规范的操作方式又被中小企业所诟病。并在“希望政府努力方向”的选择上将之排除。

而担保公司在具体操作中所设的担保条件, 其实并不比商业银行宽松多少, 因此, 也不被中小企业所亲赖。“自然人放贷合法化”在现实中早已因许多变通和类似方式的开展而普及, 对企业来说并无太大的现实意义, 因此也未入选。

三、总结

通过以上的调研数据及分析, 我们可以看到, 山西省科技厅等政府部门及商业银行为改善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困境方面所作出的努力已取得了一定成效, 得到了众多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认可。但同时也发现科技型中小企业本身在生产经营管理和战略上还存在着诸多不足, 社会相关各方在解决他们的融资困境方面还可以有一些着力之处, 由此入手, 我们可以更进一步作出针对性改革和完善的措施, 使山西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取得更优异的成绩。

1. 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中的不足之处

(1) 在融资环节, 科技型中小企业在自身经营方面存在的不足

(1) 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 众多科技型中小企业选择了扩大生产规模和生产, 期望快速抢占市场, 增大利润, 为此不惜付出高额融资成本。但未来充满的不确定性, 其技术的非高端性很可能使其陷入更深的资金旋窝。

(2) 在融资渠道上, 许多科技型中小企业研究不深、探索不够, 对很多支持政策和融资产品也疏于了解, 习惯以最熟悉最简单的方式获得资金。错过了许多适合于自身的更好的融资方式和机会。

(2) 有关各方在融资环境建设上的不足

(1) 科技厅作为山西省科技发展的组织管理机构、政策制定者、科技型企业的代言人, 其在融资环节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帮助的力度还需更强、普及面还需更广、落实也需更加具体。

(2) 商业银行的确为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进行了不少努力, 比如科技银行的建设和相关银行贷款产品的推出, 但现实操作中贷款的准入门槛和灵活性仍将众多科技型中小企业排除在外, 在此方面不能只以风险控制为借口, 因为同等条件下, 民间借款却成功介入其中, 并成为许多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的第一渠道。

(3) P2P、众筹、风投等看似丰富的融资路径与方式, 在贷款额度上、筹资期限上、客户选择上、资金介入方式上相对于科技型中小企业来说仍有诸多限制, 或不被企业所认可和接受, 因而从此类融资方式中获益的企业并不太多。

2. 针对以上不足, 我们提出如下的一些建议

(1) 科技型中小企业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 切不可走一步看一步, 不顾成本的盲目扩大规模。而应认真分析资金的来源、融资的渠道和方式、可筹集的资金额度和成本, 并据此制定灵活性较高的企业发展规划。

(2) 企业从成立之初, 就应在企业信用, 与商业银行沟通上花大力气进行建设, 为将来从商业银行融资打下良好的基础。

(3) 以科技厅为主的政府相关部门, 可以在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的政策与措施上进一步针对化、具体化。在相关投资、交易、服务场所设立专业的科技企业平台, 在财政上为重点科技企业争取更多资金, 在孵化项目上普及更多企业, 在经营管理上为企业提供更专业的咨询和帮助。

(4) 各商业银行应抽出专业人员、设立专业部门或机构深入研究科技型中小企业在资产、经营、产品上的特征特点, 详细研究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风险所在, 在产品创新、流程设计、风险审核上开发出更适合他们的服务与制度。

(5) 其他社会力量, 如担保、风投、基金、保险、债券、金融租赁等等机构也应在政府统一指导和其自身发展相结合的模式下, 为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打造专业的产品与服务, 为地区科技的发展、科技企业的发展贡献应有之力。

3. 总之, 山西省科技的发展关系到山西省的经济转型、关系到山西省经济未来的长久与健康成长。

3.关于山西省中小企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篇三

关键词:马铃薯;产业发展;制约因素;建议

中图分类号: F326.11;F426.82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6.24.001

2015年1月,农业部正式启动马铃薯主粮化战略,将马铃薯与水稻、小麦、玉米并列为中国四大主粮。2016年是《吉林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总体规划》的启动之年,按照全省农业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的要求,为了充分利用好我省的资源优势,提高马铃薯在农业产业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加快推进马铃薯产业发展,年初以来,省农委组织人员对马铃薯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1 基本情况

马铃薯主产区是西南、西北、内蒙古和东北地区。2016年北京、河北、内蒙古、黑龙江、上海、浙江、江西、湖北、广东、四川、贵州、陕西、甘肃、宁夏14个省列入农业部马铃薯产业推进试点省。据中国马铃薯专业委员会提供数据:2014年全国马铃薯种植面积9000万亩,总产量1840万吨(折原粮)。按照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10点次试验示范县测产估算数据,2015年全省马铃薯种植面积236.3万亩,鲜薯总产量602万吨(折原粮120万吨),分别占全国规模的2.7%和5.9%。如果按照统计部门数据,全省马铃薯种植面积100.2万亩,总产量278.5万吨(折原粮55.7万吨),分别占全国规模的1.1%和3.1%。我省马铃薯单产水平较高,位居全国第三位左右,鲜重亩均产量2200~2300公斤,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亩均2800公斤以上。

全国马铃薯种薯品种390多个,包括鲜薯食用型、淀粉加工型、油炸食品、全粉加工型和特色型等品种类型。我省具有繁种能力的企事业单位13家,其中骨干力量3家。审定的马铃薯种薯品种21个,绝大多数是鲜薯食用和淀粉品种,主要有鲜食延薯4号,尤金、富金、夏波蒂、大西洋等引进的加工专用型品种也有少量种植。没有油炸食品和全粉加工型品种。目前我国也只有少数马铃薯品种能用于加工全粉。

从2009年起,国家开始实施马铃薯原种补贴试点政策, 2010~2013年吉林省有两家单位纳入国家马铃薯微型薯生产补贴试点单位,即吉林省蔬菜花卉科学研究院和延边农科院,补贴金额540万元。2011~2015年我省积极抓好农业部马铃薯良种扩繁试点项目实施工作,每年争取补贴资金500万元,落实试点面积5万亩。全省有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能力的企业主要有:敦化富农种业、延边原种场、吉农高新、雁鸣湖种业、吉林吉科生物等。随着专业化生产企业的出现,种薯生产正从主产区分散农户转变为以企业为主体的生产方式。

东部山区的延边、白山、通化等地气候冷凉,适合种薯繁育,是天然的优良种薯繁育基地。重点大县包括:磐石(2.8万亩)、敦化(2.5万亩)、舒兰(2.1万亩)、安图(1.9万亩)、柳河(1.7万亩)、汪清(0.85万亩)等县(市、区)。主要基地有敦化市沙河沿镇、和龙市南坪镇、汪清县汪清镇及百草沟镇、柳河县孤家子镇及姜家店乡、长白县马鹿沟镇等。

我省的中西部具有适于马铃薯商品薯生产的砂壤土和气候条件,生产的马铃薯表皮光滑、淀粉含量相对较高,薯块腐烂率和虫食率低,是得天独厚的马铃薯生产基地。重点大县包括:长岭(15万亩)、公主岭(10.5万亩)、农安(8.5万亩)、扶余(7.7万亩)、德惠(5.6万亩)、九台(4.9万亩)、洮北(4.6万亩)等县(市、区)。主要基地有榆树市五棵树镇、九台市纪家镇、公主岭市怀德镇、梨树县万发镇、长岭县三青山镇、扶余市肖家镇、洮南市万宝镇等,种植品种为春薯3、4、5号,延薯4、6号。

我省马铃薯产业发展还存在诸多问题。一是原有的育种目标已经不适应主粮化的要求。长期以来,我国马铃薯育种以高产、抗病、鲜食为主要目标,适合油炸食品和全粉加工的专用型品种严重缺乏。适应马铃薯主粮化的新要求,亟需对原有品种进行更新换代,培育市场需要的专用型、特色型品种,马铃薯育种需要从头开始。二是种植品种结构不合理。早熟品种供不应求,中晚熟品种供过于求。由于品种结构不合理,集中上市,主产区常常出现“卖难”,种植户效益不高。三是脱毒种薯的推广面积小。全省脱毒马铃薯种薯普及率接近30%,而且三分之二用省外品种。全省脱毒种薯年生产量2万吨左右,推广面积只占马铃薯种植面积的10%左右,很大一部分农户仍沿用自留种薯的习惯,严重影响马铃薯的单产水平(使用种薯能增产60%以上)和质量。山东省脱毒种薯普及率近100%。四是种薯市场监管难度大。马铃薯行业标准和法规不健全。即使有标准也没有专门的法定质量监督和控制部门来执行相应的标准,监管缺失。由于马铃薯商品薯与脱毒种薯外形没有太大的区别,农民对脱毒种薯真假难辨,一些商贩将商品薯或劣质种薯代替脱毒种薯来销售,导致马铃薯种薯市场非常混乱。五是农机农艺融合不够。近年来我省马铃薯机械化种植面积不断加大,但距机械化程度较高的黑龙江及内蒙等地区仍有很大差距。种植者缺乏技术培训,种植技术参差不齐,生产上缺乏农机农艺融合的优质高产高效生产技术,栽培管理粗放,严重制约了马铃薯生产规模化、产业化和标准化。六是商品薯市场处于无序自发的状态。虽然种植马铃薯平均收益较高,但因缺少规划,发展以中小散户居多,生产与市场不接轨,年际间市场价格波动很大。七是加工企业大多是中、小型或家庭作坊式企业。全省现有马铃薯加工企业320家左右,主要加工产品为粉条(丝、皮)。一般加工型马铃薯淀粉含量17%~18%、约5~6斤薯出1斤粉,而普通马铃薯淀粉含量为12%~15%、约7~8斤薯出1斤粉。由于原料基地建设滞后,一些加工企业只能从市场上收购非加工品种、鲜食淘汰品种,这些品种淀粉率低、质量差,经常出现面包比面粉便宜的怪现象,企业加工利润微薄。

2 马铃薯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与邻近省份相比,我省马铃薯产业的优势明显:一是技术优势。科研育种能力强。全省有脱毒种薯繁育科研院校和企业13家,先后培育出具有不同熟期和用途的马铃薯品种21个,其中延薯4号和春薯3、4号通过国家级审定。技术体系建设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吉林省蔬菜花卉科学研究院和延边农科院承担着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长春综合试验站和吉林省马铃薯技术产业技术体系的科研工作,拥有高水平的科研队伍、一流的硬件设施及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二是自然环境优势。吉林省发展马铃薯产业的地域和气候条件得天独厚。东部山区夏季低温冷凉,不易发生病虫害,山高水清,是天然的防御屏障,十分有利于种薯生产。广袤的松辽大平原,土壤疏松,土质肥沃,早春温度回升快,六、七月份雨量充足, 昼夜温差大,气候、土壤特点非常适合商品薯的生长。与黑龙江相比,我省无霜期长,有利于马铃薯干物质积累,品质较好。与内蒙古相比,地势平坦,易于机械化操作。与辽宁相比,气候适宜。气温超过25℃马铃薯不再生长。黑龙江水灾严重,内蒙古较为干旱,辽宁温度偏高,都需要较大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还需要多次喷洒农药,生产成本相对较高。三是有一些工作基础。虽然这一优势并不明显,却是马铃薯产业发展的有利因素和先决条件。我省原有马铃薯贮藏能力110万吨,实施国家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新建标准化储藏窖527座,增加贮藏能力1.91万吨。同时,马铃薯种植品种较为成熟稳定,脱毒种薯繁育、商品薯生产基地建设有一定的基础。

与其他主粮相比,马铃薯具有全价营养、产业链条长、产品附加值高、效益好等特点。为什么马铃薯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我省又具备马铃薯生长的天然优势,而马铃薯产业化经营却远远落后于其他相邻省份,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难点:

2.1缺少龙头企业带动

从马铃薯加工产品上看,主要产品为精淀粉、低聚糖、膳食纤维、植物蛋白粉和各类粉条。油炸食品薯片和薯条以及全粉加工等尚属空白。我省只有一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吉林省三青山银河粉业有限公司”。原来全省建了4个较大的淀粉厂,因受原料薯来源时间、贮藏能力、环保等限制已陆续停产。马铃薯没有大型加工企业的原因:一是当地政府重视不够。重视工业及服务业项目招商,忽视甚至就没有意识发展马铃薯产业。二是产业发展和工商资本不对接。懂产业的没有融资能力,拥有资本的不懂产业。三是没有专用型品种。马铃薯以鲜食为主,加工原料种植很少,我省至今也没有适合油炸食品薯片、薯条和全粉的品种,自然也不会有相应的加工企业。四是加工原料薯保障能力差。由于我省土地流转困难,价格又高,企业出于成本压力,大多采取与农户签订种植协议的方式购买马铃薯,但是,因企业无法制约农户,当市场行情好时,企业收不到,当市场走低时,企业又不得不高价回收,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系约束乏力,订单不稳,严重影响企业经营及效益。五是贮藏能力不足。马铃薯收获主要集中在每年的8~10月份,由于企业本身没有贮藏能力,开工时间也集中在这三个月,其他季节不得不停产,加工企业常年都处于吃不饱的状态。

2.2 缺少产业链条的相互配套

马铃薯生产是一个多环节组成的系统工程,包括种薯病毒脱除、组织培养、原原种生产、原种生产、田间繁殖、质量检测和控制、商品薯生产、储藏、加工等环节。目前缺少权威部门的组织规划、管理、协调和系统的质量监控,各环节间缺乏纵向联系和衔接,现有投资大多在组织培养和原原种生产环节,对田间种薯、商品薯生产、基地建设、冷链物流等环节的缺乏足够的重视,结果是导致微型薯产能较大,而真正用于商品薯生产的种薯生产能力不足,整个体系不配套,限制了最终效应的发挥。马铃薯科研、种植、加工、营销一体化格局尚未形成。

2.3 缺少政府的引导扶持

虽然确立了马铃薯主粮化发展战略,但在政策扶持上与其他主粮还有很大差距。没有原种生产扶持和良种推广补贴,没有农资综合补贴和粮食直补,农机具没有纳入补贴范围,生产所需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项目少、额度低。

2.4 缺少良好的发展环境

一是马铃薯产业发展没有列入政府议事日程,各地缺乏发展规划,产业发展处于无序状态。二是支持马铃薯产业发展机制尚未开始建立。三是马铃薯产业管理机构不明确。四是管理部门服务不到位。马铃薯产业涉及多个部门,由于政府相关部门对马铃薯产业不熟悉,监管得多,疏导得少,主动服务就更谈不上。五是底数不清。全省马铃薯产业实际情况不完全清楚,统计数据不全面,播种面积、产量等常规指标也不在统计科目之列。多套统计数据之间差距较大。六是环保要求高,缺乏相应的污水处理和综合利用基础设施。

3 下步发展对策

《农业部关于推进马铃薯产业开发的指导意见》(农农发〔2016〕1号)对东北地区马铃薯的发展定位是:“因地制宜扩大马铃薯种植,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全程机械化生产,加强晚疫病防控,提高脱毒种薯生产能力,建设贮藏设施。”

根据农业部的区域规划、市场需求和我省自然资源优势,确立我省马铃薯产业发展总的指导思想是:种薯走出去、品种引进来、加工储藏跟上来。具体讲就是,加强马铃薯种薯和商品薯基地建设,鼓励加工专用型、早熟品种引进、选育和示范推广。在东部山区重点县(市)建设脱毒种薯繁育基地,在满足省内种薯供应的前提下,为中原二季作区和南方冬作区供应优质种薯。在中西部平原区重点县(市、区)建设商品薯生产基地,满足食品消费和加工企业原料需求。

发展目标:到2020年全省马铃薯种植面积扩大到200万亩,鲜薯总产量达到450万吨以上。优质脱毒种薯普及率达到50%,加工专用型品种种植比例达到30%,加工龙头企业至少发展到5家。

按照上述思路,下一步重点任务是:

(一)加快专用型品种研发繁育、重点是引进新品种和改良原有品种。推动马铃薯主粮化,良种研发要先行。要进一步支持省蔬菜花卉研究院和延边农科院脱毒种薯生产体系建设,形成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以品种选育、茎尖剥离组织培养、病毒检测、种苗快繁、原原种生产、原种扩繁基地相配套的马铃薯种薯生产繁育体系。充分利用省蔬菜花卉科学研究院和延边农科院承担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长春综合试验站任务的优势,积极争取国家技术支持,加快推进马铃薯脱毒种薯快繁研究和新品种选育工作,全面推广脱毒马铃薯商品化生产,大幅度提高马铃薯单产和效益。根据市场和加工需求情况,重点依托省农科院、省蔬菜花卉研究院、延边农科院等科研单位,抓紧开展适宜制作薯条、薯片、淀粉等不同用途的主食加工及精深加工的专用型品种选育和示范推广,加快选育一批优质、高产、抗逆、综合性状优良适宜主食加工的专用型品种。马铃薯是同源四倍体无性繁殖作物,种质资源创新和品种选育周期漫长,育成1个新品种需要10年左右的时间。因此,在加快专用型品种研发繁育的同时,应将工作重点放在引进新品种和改良原有品种上,争取用2~3年的时间,培育出适合我省种植,性状比较稳定、品质比较优良的专用型品种。

(二)加强良种和商品薯基地建设。引导马铃薯种薯和商品薯进行规模化、标准化和专业化种植。一是规模化种植。以“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为主要途径,统一种植品种。二是标准化生产。建立马铃薯投入、田间管理、加工及销售等标准体系,实施行规管理。三是产业化经营。只有产品档次提升、产业做大做强,才能形成有市场、有竞争的自主品牌。继续巩固东部山区脱毒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建设成果,扩大种薯种植面积。大力支持商品薯专业化生产基地建设。在中西部平原地区,按照轮作和便于大型机械化耕作的要求,加大土地流转工作力度,以300公顷为基数实行规模经营,建设马铃薯商品薯生产基地。

(三)加大新技术推广力度。一是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力度,包括鲜食品种、早熟品种和加工品种。二是研发、推广新型种植技术,重点是推广宽垄、覆膜、喷灌和汁水还田等新技术。三是推广农技农艺相结合新技术,实施马铃薯机械化种植和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建设高标准马铃薯种薯综合配套增产增效技术示范工程。四是大力推广环保新技术。鼓励引导企业充分利用马铃薯加工后的废液、废渣等副产品进行再加工,生产多种化工原料、高蛋白饲料、高效液体肥料等。尤其是加工淀粉后的分离液成分富含氮、磷、钾及各种有机物,极适合农田灌溉、改良土壤、增强地力,是一种典型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技术措施。这项新技术可以彻底解决污水处理问题,达到零排放,可解决土地板结、腐植酸降低等问题,已经被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普遍采用,内蒙古、甘肃、宁夏乃至黑龙江等地部分企业也采取了这样的工艺。五是定期举办科技培训活动,帮助农民学习科技知识,引导农民科学种植。

(四)培育引进龙头企业。一是鼓励原有停产的企业重新开业。我省原有的一些马铃薯加工企业,生产线和加工设备比较齐全,比如:吉林省天丰集团(梨树县)具备年生产8万吨高功能淀粉、2万吨功能性低聚糖、1万吨膳食纤维、500吨蛋白活性肽等生产能力;吉林省三高淀粉公司(原长春金源集团)具备年产1万吨马铃薯淀粉(全粉)的加工能力。各级政府特别是属地政府和相关部门要有针对性地帮助企业破解难题,搞好银企对接、企业与农户对接等。充分利用好我省新组建的农业发展基金、农业信用担保公司等,积极做好项目推荐工作,尽快推进这些企业恢复生产。下一步重点支持吉林省马铃薯产业有限公司“年加工马铃薯15万吨产业化综合利用项目”建设,该项目经省发改委备案,整套加工技术由中国科学院提供,今年重点完成马铃薯全粉生产线、蛋白粉生产线和果胶生产线建设;积极支持长春学龙淀粉公司进行精制淀粉、变性淀粉、手拍粉、方便粉丝等生产项目扩建和设备工艺改造升级;支持长白永旭保健食品公司(光源马铃薯专业合作社)1000吨以各类粉条为重点的薯产品加工扩建项目;进一步支持长岭县三青山镇马铃薯加工园区完善设施,吸引精深加工企业入驻园区,增强带户能力,促进马铃薯产业化经营和加工企业集群化发展。二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宣传我省在马铃薯产业方面的技术和生产优势,大力宣传马铃薯产业的效益优势,吸引工商资本投资那厂。

(五)积极推进多元化产品开发。抓住马铃薯主粮化和国家即将出台相关扶持政策的机遇,以主食化为切入点,丰富马铃薯的产品应用范围,促进马铃薯加工多样化,由原字号农产品向加工食品转变。以马铃薯加工企业为主体,依托省内科研单位,抓紧开展马铃薯面粉等主食产品配方研究,加快马铃薯食品和精深加工产品研发,重点推进马铃薯全粉、变性淀粉、油炸薯条、薯片及膨化食品等主食产品多元开发,同时推进薯泥、薯饼、速冻薯条等休闲食品开发,提高产品附加值。

(六)集中财力建设大型马铃薯贮藏。由于马铃薯含水量高、不耐储藏,上市时间又较集中,亟须加快马铃薯贮藏设施建设,延长供应周期,实现贮藏增值。一般情况下,马铃薯贮藏后能增值1~3倍。从2012年开始,我省利用国家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共建成马铃薯及果蔬贮藏窖(库)4217座,增加马铃薯及果蔬贮藏保鲜能力17.8万吨。但这些贮藏窖(库)规模偏小,发挥的作用有限。今后马铃薯窖藏建设项目补助应主要针对马铃薯加工企业和种薯生产企业,向标准化基地倾斜。力争经过几年努力,建设5~10个大型或超大型贮藏窖(库)建设,实现马铃薯均衡上市、价格稳定、促进增收的目标。

4 建议

4.1 加强组织领导

尽管马铃薯产业发展应当是市场起决定性作用,但在产业发展不成熟、不具规模的初期,离不开政府的引导和强有力的支持,破解产业发展的一些关键难题还必须依靠政府。一是明确主管机关,适应国家实施马铃薯主粮化的发展战略。增设管理部门,确定马铃薯为主粮的产业定位,二是各级科研单位增设马铃薯研究部门,各级农业推广部门增加马铃薯推广工作职能,各级农业产业化办公室增加龙头企业指数,科技厅增设马铃薯研究项目,统计部门重设科目统计马铃薯产业发展情况。建立产业发展的信息化平台。

4.2 出台马铃薯产业发展支持政策

积极争取国家对马铃薯主产区的政策支持。农机补贴、高产创建、农民合作社等项目扶持政策向马铃薯重点大县倾斜,省内出台支持马铃薯发展政策。一是设立专项资金。重点扶持品种研发引育、基地建设、主粮化开发、贮藏窖建设、龙头企业。二是在省级龙头企业评定时把马铃薯加工企业视同特色企业对待,降低门槛,重点扶持。三是把马铃薯生产机械纳入农机补贴范围。

4.关于山西省中小企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篇四

为大力扶持和发展龙头企业,加快推进我县农业产业化进程,根据县人大工作的安排,农工委在常委会副主任王三毛的带领下,近期先后深入县农办、冈上、向塘、三江等部门和乡镇,就我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 基本情况和成效

近年来,我县相关部门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全力打造新型农业产业化示范区建设”要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和市委关于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坚持把龙头企业作为农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的重要手段,大力加强农产品基地和农业服务组织建设,鼓励和引导龙头企业向“企业+农户”、“企业+基地+农户”等多种形式的产业经营组织发展,加快了全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有力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

1、龙头企业不断扩大。2007年全县有市级以上龙头企业45家,2008年达70家,2009年达94家,占全市的39.3%,其中国家级3家,省级19家,市级72家。龙头企业年销售收入117亿元,出口创汇5000多万美元,实现税收2.1亿元,带动27.3万农户,实现户均增收3000元。

2、农产品基地得到加强。农产品生产基地作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基础,是龙头企业联系广大农民的主要纽带。近几年,政府每年投入资金1000万元左右,扶持龙头企业在“两带”建设农产品基地,基本形成了粮食、生猪两个主导产业和家禽、特种水产、蔬菜、花卉苗木四个特色产业的格局。至2009年底,已形成200亩以上的规模种植基地25家,20棚以上的规模养殖基地35家,全县生猪饲养达181.3万头,家禽饲养达3686.6万羽,水产品起水量12.02万吨,蔬菜种植26.2万亩,产量69万吨,苗木2万亩。

3、农业服务组织健康发展。每年投入资金80万元,引导扶持农业服务组织成长,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促进农产品的有序流通。至2009年底,全县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400多家,其中省级示范社3家,市级示范社7家,组建了生猪、蔬菜、水产、粮油等协会6家,各类中介组织30多个,培育各类农产品经纪人2000多人。

4、品牌创建初见成效。培育和发展省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19个,国家绿色(有机)食品品牌24个,产品168个,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42个,注册商标124件,拥有“汇仁”、“皇禽”2个驰名商标和“国鸿”、“昌碧”、“稻香园”、“九木堂”等9个著名商标,绿色品牌和商标数量均为全省县(区)之首。

5、“一村一品”、“一乡(镇)一品”基本形成。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我县农业产业化经营因地制宜,充分发挥挖掘各乡(镇)、村的资源潜力,大力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优势产业。目前,已基本形成“一村一品”、“一乡(镇)

1一品”,如冈上万舍的蔬菜和东潭的蛋鸭、三江村的蔬菜、蒋巷的粮食、黄马的茶叶和花卉苗木、塔城的水产、向塘的蔬菜等。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经过近几年的努力,我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存在一些实际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1、部分企业质量不高,行业分布不均匀。我县龙头企业总体水平还不高,生产规模偏小,大多为初级加工,缺乏精、深加工能力,产品档次和附加值不高,市场竞争和带动能力较弱。如蔬菜传统方式种植偏多,像采用塔城青岚无土栽培、武阳鑫和源蔬菜基地生物物理杀虫等新技术种植的较少。而且,企业所属行业分布不平衡,多数集中在粮食加工、生猪养殖和禽蛋加工领域,不利于我县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全面发展。

2、企业融资渠道不畅,资金瓶颈制约发展。我县龙头企业大多正处在发展扩张阶段,资金需求缺口较大。但多数企业用地为租赁土地或农业用地,不具备担保和抵押功能,企业融资较为困难,制约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

3、企业土地流转不易,规模扩张空间狭窄。传统自给自足的种养模式导致农户流转土地的积极性不高,而且现在受国家30年土地承包期限政策的限制,企业不能长期租用土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投入热情,制约了生产规模的扩大,难以发挥企业的规模经济效应。

4、市场营销路子不广,销售渠道不稳定。农业生产容易受天气、气候等自然因素影响,农业市场经济的风险又较大,而中小企业市场营销能力还不强,规避风险能力较弱,亟需增强防范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5、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完善,影响现代农业稳定发展。受资金投入影响,全县农业生产基础设施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相比还较为滞后,主要包括农田水利设施较为薄弱,道路交通不够发达,电力线路不能完全满足生产需要,防灾抗灾能力不够强。

6、面源污染不容乐观,农业农村生态环境形势较为严峻。大规模的畜禽养殖产生大量粪便和废水,未经过无害化处理就直接排放,极易造成空气和地下水污染,附近人居环境也受到直接影响。如八一乡涂埠村生猪养殖导致环境恶化,甚至出现“猪赶人走”现象;冈上镇孵化厂孵完蛋后的蛋壳直接丢弃和放养蛋鸭,对地表水和地下水也会造成一定的污染。

三、意见和建议

1、进一步强化科技支撑。加大对龙头企业的科技投入力度,择优选择一批辐射带动能力强、带动农民增收效果明显的重点龙头企业给予重点扶持,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推进农产品深度加工开发和综合利用,延伸产业链,逐步实现

农产品向精、深加工发展,不断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全面增强企业自身发展水平和竞争能力。

2、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积极转变思路,创新机制,坚持市场化运作,走多渠道、多形式融资道路,着力发掘民间资本,同时加大对龙头企业固定资产和技术改造等中长期贷款的支持力度,为企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和保障。

3、进一步鼓励土地流转。土地流转时,可根据实际情况,除了企业应该支付给农户的土地流转费,建议再由政府拿出一定财政资金补贴给农户,既可增加农民收入,又能提高农民流转土地的积极性,大力鼓励规模成片地流转土地。

4、进一步培育农产品经纪人。加大知识技能专业培训,打造一支业务能力强、素质高的农产品营销队伍。积极为农产品搭建流通平台,开辟市场销售渠道,为经纪人提供优质服务,努力营造良好发展氛围,促进农产品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切实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

5、进一步加强政策和资金扶持。农业产业化资金可随财力的增长而逐年增加,建立稳定的增长机制,加快改善基地农田、水利、电力线路等生产条件和基础设施建设,大力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在农业企业招商引资方面,要认真考察,避免出现钻国家政策漏洞的现象,尽可能地多扶持本地企业。

6、进一步加大环境整治力度。推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过程中,要做到总体规划,合理布局,注重生态效益和环境保护,促进生态养殖的良性循环。对一些地方规模化生猪养殖造成周围环境和地下水污染的问题,要加强治理,大力推广伟瑞菜养殖有限公司的沼气发电、污水循环沉淀后排放及八一乡涂埠村养猪专业合作社的生物发酵厂(零排放)的养殖新技术,防止面源污染,切实保护好生态环境。

5.山西省观光农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篇五

山西省观光农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山西省农业厅

观光农业是一项新产业,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在北京、上海、成都等地开始兴起。近年来,随着全国形势的发展,随着大中城市市民观光休闲需求的增长,我省各地观光农业也开始起步,并得到一定的发展。各级对观光农业产业的认识逐渐提高,国家农业部和国家旅游局联合成立领导组,并联合下发《关于促进观光休闲农业快速发展的意见》,农业部还增设“休闲农业处”专门主管指导全国观光休闲农业工作。省长孟学农同志在年初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拓展农业功能,把观光农业作为现代农业的重要实现形式,加快发展。

一、提高对发展观光农业重要意义的认识

观光农业是以农事活动为基础,把农业和旅游业结合在一起,利用农业景观,农村自然环境,以及农牧业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和农村文化等,吸引游客观赏、品尝、购物、劳作、体验、休闲和度假的一种

新型农业经营模式。发展观光农业对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观光农业有利于促进农业产业链的延伸和新的产业面的形成。

观光农业项目的开发,充分利用了原有的农业产业资源和农村民俗文化资源,既减少了传统旅游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资源的消耗,又充分挖掘和利用了当地资源,扩大了农业生产经营范围,调整和优化了农业产业结构,实现了农业和旅游业之间产业链的延伸。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的产业,包括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的协调发展。一个成型的、推向市场的旅游产品,必然涉及到交通、餐饮、住宿、购物、娱乐等方面,观光农业不但可以带动农村道路交通、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而且可以促进农副产品和手工艺品的销售、餐饮业的发展,更重要的是通过旅游业的发展带来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可以为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创造更多的机会。

(二)观光农业有利于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和促进农民增收。

观光农业项目的开展有利于扩大农产品的销售市场,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缓解农民就业压力。根据研究,观光农业每增加1 个就业机会,就能带动相关行业5 个就业机会。我省观光农业资源丰富,如果大力发展观光农业,既可以壮大旅游产业,又可以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加快当地经济发展。农民围绕观光农业开展多种形式的服务项目,可以有效解决广大农村劳动力资源富余的问题,促进广大农村的社会繁荣和稳定。同时,通过开发观光农业,可以扩大农产品销售市场,实现农产品的多项、多次增值,促进农业经济的增长,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开辟了一条由传统农业向“三高”农业与旅游产业

有机结合的效益型农业发展道路。

(三)观光农业有利于丰富和保护农村地方文化。

我省是黄河农耕文化的重要发源地,螺祖养蚕、后程教农都源于我省,农耕文化、民俗文化特色鲜明、内涵丰富、历史悠久,是发展观光农业可资利用的最珍贵的资源,观光农业项目的开发为充分挖掘和利用这些宝贵资源提供了可能。通过深入挖掘和利用当地的民俗、文化,开展多种形式的服务项目,使旅游产品的类型不断增加、内涵不断丰富,可为游客出行提供了更多的选择。观光农业项目的开展,可以使广大农民认识到传统文化在市场经济中的不可估量的价值,使当地农民更加注重对地方特色文化的挖掘和

保护,使几千年来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所蕴含的古老文化、民风习俗得以传承和发扬。

(四)观光农业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观光农业是集第一、二、三产业于一体的一个新行业,对农业的科技水平有较高要求,对农产品质量标准有较高要求,对农业生产者的素质有较高要求,大力发展观光农业,可以全面提高农业素质,可以大幅提高农业效益,可以促进农村生产发展;观光农业相对于一般农业来说收入来源广,产品附加值高,经济效益好,大力发展观光农业可以促进农民尽快脱贫致富,过上富裕的生活;观光农业对农村生态环境,农村卫生环境和农村的村容村貌要求高,大力发展观光农业可以促进村容整洁,村貌美化;观光农业可以吸引众多的城市游客,参与农业生产,体验农村生活,实现城乡文化的有效交流,把现代城市文明引入农村,促进农村文化升华,全面提高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有利于形成更加文明的乡风;观光农业是一个有组织的系统工程,对农村社会的管理水平要求高,要求有规范化的管理规章,有现代的管理理念,高素质的管理团队,以及民主决策程序,大力发展观光农业有利于促进农村民主化进程,实现农村民

主管理。

二、我省观光农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观光农业整体规模得到壮大。目前,全省观光农业点已发展到104 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点有23 家,省级示范点44 家,省级农业观光点37 家。可以说在数量上实现了突破,成为全省旅游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排头兵,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试验田。在这些单位中,有农园观光型,如大同的白马生态园。农园采摘型,如清徐葡峰山庄、农科院的农业观光采摘园等。特色村镇型,如大寨村、西沟村、贾家庄以及锡崖沟等村镇。农业科技观光型,如太谷怡园酒庄、东湖醋园等。自然生态型,如苗

城圣天湖农业观光园、万荣阳光地中海农业观光园等。

(二)农业观光旅游市场得到拓展。随着旅游产业结构调整、深化和旅游市场需求的多样化,农业观光旅游成为市场热点。其特色鲜明、参与性强、消费水平适中,通过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域开发,形成多样化的产品,满足了旅游者求新、求异、求知和休闲的需求。全省已有巧家示范点被组合进入旅行社

销售的线路产品中,大多数点形成了自己的市场客户群。

(三)一批典型示范单位脱颖而出。进入旅游示范点行列之后,老点得到了提高,新点得到了发展。多数点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提高了原产业的附加值,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在大寨、西沟、东四义和贾家庄等老典型进一步发展提高的同时。皇城相府村、后沟古村、和谐生态园、锡崖沟、葡峰山庄等一批新典型也脱颖而出,特别是近年以来在太原市区周边的清徐、晋源、草坪以及榆次、太谷等地有10 多个房地产、煤焦和其它民营企业开始参股和新建观光农业点,建设标准越来越高,越来越规范,成为现代都市农业的一个新亮点。

我省观光农业虽然有一定的优势,并取了一定的发展,但目前还存在一些不容易忽视的问题,也面

临着许多的困难,总体看,还处在起步阶段。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基础设施不完善。观光农业大都位于城市郊区和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有限,适应不了游客的需要,难以留住游客。75 家观光农业点中有直达硬化公路的51 家,区内有观

光专用硬化路的33 家,有标准化厕所的25 家,有宾馆和标准化农家乐客栈的18 家。

二是宣传不够,客源不稳,效益不高。每年有专门宣传经费的仅5 家(大寨、皇城相府、和谐生态园、后沟古村、葡峰山庄),有宣传主题活动的13 家。每年接待游客以10 万人次以上的5 家,5 万人次以上的3 家,1 万人次以上的n 家,其余都不足万人。年收入在100 万元以上的2 家(大寨、皇城相

府),在50 万元以上的2 家,在30 万元以上的7 家。

三是投入不足,潜力得不到充分挖掘。首先是政府的引导性投入少,省级从2005 年起,将观光农业列入专项预算,每年100 万,每年扶持ro 个左右示范点,平均不到10 万元。市一级,除了晋城每年有万元专项资金,其余均无专项扶持资金。其次是示范点自身投入不足。据统计,累计投入在1000 万元

以上的仅有6 家,在500 万元以上的仅有5 家,其余大部分投入在二、三百万元左右。

四是缺乏科学规划。有专门规划的25 家,规划经过省级评审论证的13 家,由县政府整体规划的仅

太谷五村1 家。

五是管理不规范。其突出问题是村企不分,没有专业管理团队,有观光旅游独立法人和专业管理团队的有H 家,实行承包经营的有9 家,绝大部分还是由村党支部或村委会直接管理。

三、科学布局,分类指导,规范发展

总的指导思想是:以促进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美化农村环境,繁荣农村文化,增进城乡交流,实现城乡协调发展为目标。按照观光农业发展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相结合,与旅游业发展相结合,与农业科技示范推广相结合,与现代农业建设相结合的要求。以农业文明和农村文化为主线,以农业景观、农业生产活动及农村文化习俗为主要内容,建立一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特色的,具有观光、品尝、体验、休闲、度假、教育等多种功能的观光农业景区(点),使观光农业成为我省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我省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成为现代农业建设的试验田,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排头兵。具

体的发展思路是:科学布局、分类指导、规范发展。

科学布局,就是根据观光农业的市场需求和资源分布,有计划地、有重点地规划观光农业的布局。从我省实际出发,今后一段时期重点是在“十一点三区”发展一批观光农业项目。所谓“十一点三区”就是以十一个地级市为中心,在城区、郊区和山区因地置宜发展不同类型的观光农业项目。城区交通便利,最接近城市消费群体,观光农业要以观赏游览、体验农作为主,可以重点发展农业公园、花卉观赏园、垂钓场以及市民租赁农园等观光体验型项目。郊区,重点发展观光采摘、租赁农园和农家乐项目。观光采摘项目,是在农产品收获季节吸引游客观赏田园风光,农业风景,采摘果实,购买新鲜农产品。租赁农园项目,是指向城市居民收取一定费用,将少量的果树、菜园、瓜园等租赁给他们,他们在节假日前来从事耕作、播种、灌溉、打药、采摘等全过程农事生产活动。可以实行定期租地、有偿管理或承包租地、自选管理等多种方式。农家乐是指到农村吃农家饭、住农家房、干农家活、享农家乐,感受乡土生活和文化习俗。山区,重点发展休闲疗养项目。让城市居民摆脱城市的喧嚣嘈杂,享受清新的空气和宁静的氛围,主要包括森林

旅游和水库垂钓。

分类指导,就是根据不同类型观光农业的特点、市场潜力、资源享赋选择不同的发展方向、经营模式。一是农业科技示范园区。近几年我省各级在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上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农业科技园。如大同的白马生态园、农科院的农业观光采摘园,这类型观光农业点,今后要重点在拓展功能,提高科技品味,完善服务设施上下功夫,逐渐建设成农业科技人员和中小学生观摩学习、培训、实习的场所,形成固定的客源。二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经营上联加工企业、下联农户和基地,是工业和农业的结合体,是发展农业和工业旅游的结合点,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拓展旅游观光业务既有利于扩大企业品牌宣传,也有利于延伸产业链,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在这方面怡园酒庄、东湖醋园做的比较好。这类观光农业点今后要在开设观光通道,建设实习体验车间,开放生产基地,培育企业文化,开辟旅游专线,成立观光公司等方面多作文章。三是特色村镇。我省是一个农业气候资源丰富,小气候众多,特色农业优势明显的省份。如梨乡― 原平同川、葡萄之乡― 清徐白石沟等都是既具特色农业生产,又具旅游观光资源的特色村镇。如大寨村、西沟村、贾家庄以及锡崖沟等村镇都是既风景秀丽,又有丰富文化底蕴的观光农业品牌。这类型观光农业点,今后要在美化村容村貌、完善生活服务设施、升华地方文化,推行标准化服务,开辟农家乐,建设专业管理公司等方面多下功夫。四是水利工程和森林资源。我省境内河流众多,黄河依山而过,汾河穿境入黄,又是桑干河、淖沱河、漳河、谏水河的发源地,再加上万家寨、汾河水库、漳泽水库等许多大型水利工程,苑如一串串明珠,散落在三晋大地上。我省是个多山的省份,境内有太行山、太岳山、吕梁山、中条山、系舟山、恒山等众多山系,森林

资源独特。如万家寨、漳河水库、恒山、庞泉沟、芦芽山等景区碧水清山、风光秀丽,都具有极高的旅游开发价值。这类型观光农业点,今后重点在增设农业科技示范项目,扩大辐射带动范围,开设农家乐,规

范境区管理,开辟旅游线路,加强宣传广告等方面多做工作。

规范发展。就是借鉴国内外观光农业发展的成功经验,从我省实际出发,在观光农业发展中要坚持以下几项原则:一是必须以农业生产活动为基础。观光农业是农业与旅游业结合在一起的新型产业,农业是基础,离开了农业,观光农业也就无从谈起。因此,观光农业必须在农业生产基础上进行开发和发展,绝不能脱离农业另搞一套,更不能脱离农业,搞太多的人文景观。二是必须与农业和旅游业的总体布局相结合。经过多年的发展,我省农业和旅游业都已具有较好的发展基础和较稳定的布局,观光农业的规划布局要充分考虑农业和旅游业的总体布局,要尽可能在农业现有基础上开发增加观光农业的特性。通过发展观光农业,达到调整农业结构,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目的。三是必须因地制宜,突出个性和特色。特色是观光农业的生命所在。观光农业要突出个性和特色,在求新、求异上下功夫,力戒大而全和重复建设。四是必须立足现有基础,循序渐进。发展观光农业要先易后难,梯度推进。根据我省目前的居民消费水平,观光农业要重点发展观光旅游和短期采摘型以及休闲型的项目,教育型和租赁农园项目应有选择地适度发展。五是必须突出文化品味,形成有特色的观光企业文化。观光农业项目要注重文化品味,继承和发扬我省的地方文化特色,丰富乡土文化内涵,要把教育、健身和科考等寓于旅游活动中,建成爱国主义教育、农业技术和科学知识教育的基地。六是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实现开发与保护相结合。观光农业之所以吸引游客,重要原因就在于它优美的自然环境和农业景观。因此,观光农业在发展景点建设的同时,一定要

严格控制基建占用耕地,防止出现新一轮项目建设热,特别是变相的房地产开发热。

四、加强领导,创新机制,保障观光农业健康发展

1,加强领导。观光农业是现代农业的一种重要形式,是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各级农村工作部门要高度重视观光农业的发展,要有计划地组织有关人员赴观光农业搞得好的省份去参观学习,解放思想,开拓思路。要积极向财政、计划等部门宣传、争取更多的资金支持,现有的农业项目要向观光农业倾斜集中。观光农业是一项涉及面广的产业,各级农村工作领导组办公室要主动承担其观光农业的行业管理职能,加强对外联系和协调,为观光农业的发展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力求形成部门间协调配合、上下级齐抓共

管,行业内争先发展的良好局面。

2,创新机制。一是广泛发动社会上各种投资者,包括民营企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个人以及外商参与兴办观光农业项目。按谁投资、谁受益原则,建立开放的多元性社会化投资机制和产权清晰的现代企业制度。二是山西省观光农业协会要会同各市、县策划和包装一批重大项目、充分运用各种融资手段,对外招商引资。三是对于观光农业项目的投资者,不论是国有企业还是集团合作企业,也不论是农民个人,还是外商投资企业,只要符合发展规划,发展前景好,省里在各项政策上都一视同仁,给以支持。四是旅行社和观光农业企业可以相互参股、持股,通过各类要素在资本与产权层面上合作,形成功能完善、市场

发展潜力大的旅游线路产品。要整合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域的资源,实现规模集聚效应。

3,科学规划。省、市要根据本级社会经济发展计划和旅游业发展规划制定观光农业发展规划。通过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形成政府引导、各方协作、共同发展的机制,使观光农业成为各部门、各行业的纽带和桥梁,构建“大农业”、“大旅游”格局。各观光农业点在开放之初要先做好规划、并认真组织实施。规划要走出去、请进来,要到发达省份,甚至到发达国家去参观学习,洋为中用、博采众长。要请国内外的著名规划设计师进行创意规划,在规划上要舍得下本钱。要搞好规划间的街接,观光农业点的规划、行业规划,地区规划要相互对接。、标准化管理。标准化是观光农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行业标准的制定要精细,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农家乐旅舍、导游导购、餐饮服务、景区环境、娱乐服务等都要有相应的执行标准。各观光农业示范点要积极探索实践,主动制定本示范点的管理标准。省观光农业协会要在各示范点企业标准的基础上,组织有关专家学者,尽快制定出台我省的观光农业行业标准,标准的制定要充分吸收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经验,从我省实际出发,既要有一定的超前性,又要切实可行。标准制定后,要大力推行,积极实施,在发

6.关于山西省中小企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篇六

省委、省政府:

当前,我省农业发展进入了新阶段,农业人口的大量转移和越来越多的农产品走向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生产,催生了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各种新的农业经营形式的成长。以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农业产业化企业为主要形式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应运而生,促进了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带动了农业产业化的进一步发展。但是,我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普遍存在规模小、实力弱、组织化程度低、规模化程度不高、社会化服务滞后、带动能力不强等问题,亟待认真研究和解决。受省政府委托,我们就扶持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现状

(一)农业专业大户初具规模。据调查,我省目前现有农业种养大户8.3万户(其中种植业5.4万户、养殖业2.9万户),户均纯收入在3万元以上。眉县共376个专业大户,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上的达253户,占67.3%。宜川县68个果业种植大户经营的3700多亩果园,全部采用新技术,建成了“果、畜、沼、草、网”五位一体的生态果园,优果率达到90%以上,2013年产值达4200万元,户均61.8万元;32个种粮大户户均收入达15万元。

(二)农民合作社快速发展。截至2013年底,全省农民合作社已发展到24260家,入社农户达145.6万户,占全省农户的19.6%,带动非成员农户260.9万户,辐射带动率达45%,覆盖全省所有乡(镇)、村。宜川县农民合作社入社户数占农户总数的78%,基本覆盖了全部村、组。合作社经营产业涉及种养业、加工业和服务业,涵盖粮棉油、肉蛋奶、果蔬茶等主要农产品,并逐步扩展到物资配送、科技服务、民间工艺、旅游休闲等多个领域和产业。大荔县荔民果蔬信用服务专业合作社创造的“政府+企业+专家+农户”市场化运作模式和在全县范围开展“农技农资双向服务、农资农副双向流通、农业科技双向推动”的实践经验已在全省一些县区推广。合作社成员农户家庭人均纯收入较非成员高出近30%,眉县入社成员比非社员人均增收4200元。

(三)家庭农场起步良好。自中央2013年一号文件首次将家庭农场作为新型经营主体列入扶持发展重点以来,我省家庭农场发展势头良好。按照省农业厅确定的标准,目前全省家庭农场总数已达21125家,经营总面积163.6万亩,其中95.6%的家庭农场从事种养业;种植业家庭农场平均经营规模为176.9亩;家庭农场户均年收入达20万元。洛南县家庭农场人均纯收入1.97万元,是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07倍。宜川县安家庄鑫丰家庭农场年产鲜蛋570多吨,年纯收入达70万元以上。

(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不断壮大。到2013年底,全省农业产业化组织总数达1.8万个,其中各级龙头企业达2190家(国家级36家、省级458家、市县级1696家);年销售收入总额1095.1亿元,出口创汇6.6亿美元。70%以上龙头企业以订单、股份合作等方式联结农户,使农户通过发展产业化经营和就近就业,去年实现增收总额为246.8亿元,户均增收3000元左右。商洛市龙头企业带动农户户均增收5960元。宝鸡市龙头企业2013年吸纳农民工32596人,带动农户43万户,为农民增收11.4亿元。

二、我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规模小、实力弱、发展不规范。我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无论是总体数量、成员数量还是经营规模、经济实力和带动能力,都远远落后于中东部发达省份。如合作社发展参差不齐、质量不高,单个合作社平均社员只有60人左右;合作社形式多而杂,有协会型、企业型、家族型、供销型、分散型、融资型等等,部分合作社只有牌子,没有社员,名不符实;示范社数量少,其中省级百强示范社只有230多家;还有相当一部分合作社缺乏科学民主管理与监督机制,财务制度不健全,利润分配不公开。在家庭农场方面,经营规模在100亩以下的占63%,收入在10万元以下的农场占近一半。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方面,不但数量少,而且规模小,规模以上企业数占不到全国的2%,销售过30亿元的龙头企业更是凤毛麟角,市场竞争能力和带动能力非常弱。

(二)土地流转速度较慢。我省目前农村承包土地确权颁证工作进展较慢,土地流转整体落后于全国平均速度,导致种养大户、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龙头企业生产基地规模小、扩展慢,想扩大经营规模只能“望地兴叹”。即使已经流转的土地也存在期限短、不规范的问题,绝大部分流转合同一年一签。还有相当一部分流转土地,转出和转入双方以口头形式私下商定,转出方随时可以收回土地,直接影响了转入方对土地的长远投资和经营效益的提高。同时,流转的土地比较分散,流入方很难进行连片作业和水、电、渠、路等基础设施建设。

(三)金融服务供求矛盾较突出。调研所到之处,集中反映的问题是农村金融部门贷款门槛高、额度小、期限短、手续繁琐、隐性成本大。由于农业产业周期长、见效慢、利润低,受自然和市场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涉农贷款风险较大,加之可用于抵押的资产受到限制以及担保机构不健全、信誉度差等原因,许多金融机构不愿为新型主体放贷。有的即使愿意放贷,也都是5万元以下的小额贷款,对新型主体发展只能是杯水车薪,解决不了大问题。在农业保险方面,政策性保险产品种类少、覆盖面小、补贴比例偏低,对新型主体也没有差别化的扶持政策;巨灾风险补偿机制没有建立起来,对从事种养业的新型主体进一步扩大经营规模更是起不到支撑作用。

(四)配套措施跟不上。一是用地难。中央连续两个一号文件中关于“农民合作社生产设施用地和附属设施用地按农用地管理”及“在国家建设用地指标中单列一定比例专门用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配套辅助设施”的规定落实的不够到位。新型主体的生产、办公设施用地,拓宽道路用地,加工、仓储用地,大型农机具库房用地等,按正常程序批地非常困难,农民采取强行占地、占后罚款了事的现象普遍存在。二是用电、用水难。新型经营主体在生产基地上修建一些必要的设施需要架线通电、打井修渠等,不但审批手续繁琐,而且成本很高,在目前国家对土地流转后的基础设施投入还没有明确扶持政策的情况下,他们根本无力承担。同时新型主体用电价格每千瓦时普遍高于农业用电价格0.2-0.3元。三是设备更新难。有些起步较早的合作社、农业产业化企业,加工设备严重老化或者属于落后淘汰产品,普遍由于资金困难又没有相应的项目扶持而得不到及时报废更新,仍在“带病”作业或“超期服役”,不但影响加工能力和产品质量,同时还存在不少安全隐患。

(五)人才、技术短缺。我省现有农业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农业产业化企业的带头人绝大多数是农民,文化层次、技术素质、经营理念、市场意识、管理水平和创新能力相对都比较低,在我们调研中了解的种养户中,近半数的人靠自己经验和自学指导生产,对新技术、新品种、新的种养方法、方式和生产中出现的技术问题,不了解、不掌握,出于盲目状态,如:有的养殖户对牲畜的病毒、病菌如何防治均不了解,更谈不上科学种养,很难胜任新型主体组织领导、技术指导和经营管理工作。加之引进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和一些部门的专业人才因成本太高承担不起而不得不放弃。人才匮乏、技术落后、管理跟不上成为困扰新型主体发展的又一大障碍,尤其是从事高效农业生产的经营主体,一方面强烈感到需要提高自身素质,另一方面也求贤若渴,他们对人才、技术的渴求甚至超过对贷款的渴求。

(六)社会化服务较滞后。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蓬勃兴起,对社会化服务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但我省无论是公益性服务机构还是经营性服务组织,在开展技术推广、农资配送、土地流转、机械作业、统防统治、抗旱排涝、信息服务、产品销售和人才培训等社会化服务方面,与新型主体发展的需要和广大农民的期盼还有较大差距。专业性的服务公司和技术性的协会服务组织建立较少,远不能满足新型主体和广大农民所需的低成本、全方位的服务。

由于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我省起步时间不长,各地还在摸索前行。因此,基层政府普遍对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重要意义和中央的重大决策认识不足、宣传不到位,有的甚至为争项目、争投资而发展新型主体,前瞻性、目的性不明确;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及相关机构配合不够、扶持力度不大、投入不足;许多地方在农民就业、子女教育、住房医疗和养老保险等方面跟不上,土地转出后农民有后顾之忧;农村金融、保险机构体制创新不够、机制不活;激励机制不完善,难以吸引专业人才等等,都是制约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

三、扶持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建议

中央确定,要把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一项重大战略,加快构建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我们要结合陕西省情,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创新思路、创造性工作,积极稳妥地推进我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康持续发展。

(一)进一步提高对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重要意义的认识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利益为纽带,通过土地流转,建立统分结合的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和企业经营等新型农业经营组织,从事专业化生产、集约化经营、规范化管理和社会化服务,能够优化集成利用各类先进生产要素,释放农村生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新形势下应对农村空心化、农业兼业化、农民老龄化,解决“谁来种地”、“怎么种地”问题的根本之策,代表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对于确保粮食安全,农产品有效供给,实现小农业与现代大市场的对接,改善农业比较效益低的现状意义重大。

扶持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中央适应新形势新要求,为解决“三农”问题、进一步增强农业农村经济活力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提高广大干部和农民群众的思想认识,是扶持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前提,各级党委和政府尤其是宣传和新闻部门宣传教育工作须及时跟进。要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各种媒体大范围、广覆盖地开展宣传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决策部署、扶持政策,及时报道我省各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先进典型,推广他们的经验,真正使基层干部和群众方向明确、政策明了,学有榜样、干有奔头,积极主动地关心、支持和参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

(二)坚持以重点带动和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 根据我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实际和发展趋势,我们认为在全面扶持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前提下,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应首先要集中人力、物力、财力,重点抓好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两大主体,以此来带动和促进其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

家庭农场保留了农户家庭经营的内核,坚持了家庭经营的基础性地位,利用家庭承包土地或流转土地,从事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农业生产,非常契合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由于家庭农场在我省还处于起步阶段,当前主要是鼓励发展、支持发展,建议以省政府名义制定鼓励扶持家庭农场建设的具体办法,从认定标准、登记备案、财政扶持、金融支持、土地政策和社会化服务等层面健全配套政策,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逐步规范,积极稳妥地加以推进。

在我省,凡是农业生产有特色、效益好的地方,都是农民合作社发展较快的地方。因此,要十分重视农民合作社的扶持发展。各级政府要按照“边发展、边规范”的原则,加大工作力度,在继续扩大农民合作社总量的同时,把注重质量提升摆在更加突出的位臵,把工作重心放在示范社建设和推进同业合作社联合上。建议省政府责成由省农业厅牵头,工商、财政、金融等部门参加,对现有农民合作社进行一次全面调查摸底。对登记、备案手续不完善的补充完善,今后凡在工商部门新登记的合作社必须到农业部门进行备案,以便更好的给予指导;对运作不规范的合作社,农业部门派员从组织管理、章程制度、财务核算、服务内容等方面进行指导,帮助提高规范化管理水平和自我发展能力。示范社建设要在主导产业发展、延伸产业链、拓展合作领域、提升发展层次、加强股份资金管理、促进资金互助合作和新型农民培育上实现新的突破,继续扩大示范社的评定,带动整个合作社规范发展。在推进同业合作社跨区域的联合与合作方面,把工作重点放在登记管理、培训指导和政策扶持上。

除此,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上联市场、下联农户,是现代农业进程中重要的市场主体之一,各级政府要继续给予关注和支持。工信部门应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技改纳入到全省工业技改项目范围,并增加技改贷款贴息总量,将项目和资金切块下达,减少层层审批。建议通过省政府对成功重组达到上市条件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给予重奖,以加强对明星企业的支持和培育。

(三)切实抓好土地流转这个中心环节

土地流转的速度与规模是决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质量与效益的关键。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要按照今年省委一号文件关于土地流转的要求和省政府关于加快土地流转两个文件的规定精神,一是落实省、市、县三级工作经费,加快土地确权、登记、颁证步伐。二是推行委托流转、股份合作、集中连片的方式,提高新型主体经营规模化程度。三是健全乡(镇)一级经营管理组织和推动流转服务市场,为供求双方提供法律咨询、供求登记、信息发布、中介协调、指导签证、纠纷调处等服务,为土地流转搭建便捷的沟通和交易平台。四是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规范土地流转合同,建立稳定的流转关系和利益联结机制,有序推进农村土地流转。

(四)全力抓好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扶持服务

1、财政扶持。各级财政要向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为重点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倾斜。在土地流转方面,设立专项奖补资金,对流转双方给予奖励补助。要鼓励和扶持家庭农场发展粮食规模化生产,在国家政策允许范围内,调整补贴方式。今后凡涉及粮食生产的各项农业补贴尤其是新增项目和资金,重点向以种粮为主的家庭农场投放,形成农业补贴同粮食生产挂钩机制。同时可以试点探索为家庭农场实行免费供种、优先提供技术培训、优先提供农机具补贴和提高补贴比例以及按家庭农场销售商品粮数量进行奖励的特殊政策。引导种粮大户通过工商登记逐步过渡为家庭农场。建议省级财政、发改、农业、水利、科技、国土、扶贫等部门涉及农业方面的试验示范、技术推广、综合开发、土地整理、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民技能培训等项目,尽量整合并优先安排在具有一定规模的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实施,财政补助形成的资产转交新型主体持有和管护。省财政还可安排专项资金,扶持成立跨县、跨市的合作社联社,奖励补助联合社开展仓储、包装、加工、冷链运输和城市直销连锁店、产地批发市场等设施建设。

2、金融扶持。各类金融机构尤其是农村金融机构要创新体制机制,当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坚强后盾,保障农村存款主要用于农业。要为新型主体开辟贷款“绿色通道”,凡符合贷款条件的原则上都要放行,降低门槛、简化手续、加大额度、优惠利率。要将各类新型主体纳入信用等级评定范围,建立信用信息系统,按信用等级贷款,以降低银行风险。要创新农村贷款抵押质押方式,除土地经营权和经营收益权可用于抵押质押外,针对新型主体,试行开展权属清晰、风险可控的大型农业机械、加工储藏设备、大家畜和种养设施等抵押贷款,并适当提高抵押率。建议以省政府名义或金融办出台农民合作社资金互助指导意见或办法,鼓励支持符合条件的农民合作社开展互助合作,利用民间资本为合作社成员提供资金互助,以缓解农村金融机构和农户的供求矛盾,并规范其资金互助行为,保证互助资金的安全。要增设各级财政出资的农业担保机构,提高信誉度,为新型主体提供全面优质的融资担保服务。要加快发展农业保险市场,完善新型主体的风险补偿机制,在目前开展政策性保险的基础上,创新保险产品,扩大覆盖面,针对不同主体、不同规模、不同作物等实行差异化的农业保险政策,提高现有保险保费补贴比例;针对以种养业为主的规模较大的新型主体,要探索建立政府支持的巨灾风险补偿基金并开展试点,以保障新型主体在遭受到巨大自然风险时,经济收入不受或少受影响。

3、人才培养。要紧紧抓住编制“十三五”规划的重要契机,精心编制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十三五”乃至长期规划,培养以初高中毕业生、返乡农民工和农村能人为主要对象的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教育,为建设现代农业和促进农业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要充分利用农业高等院校、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业职业技术学校、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等教育培训基地,结合“阳光工程”的实施,增加资金投入,完善职业农民培训免费和补贴政策,为新型主体大力培育农业科技带头人、技术推广骨干、生产经营型和管理服务型人才。要根据各地种养业的发展实际,有针对性的对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的骨干进行专业需求培训,使他们学有目标和目的,学得懂、用得上、能致富。要建立和完善新型职业农民资格认定办法,率先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行农业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要从政府补贴、社会保障、项目扶持、金融服务、土地流转、职称评定、上升通道和社会评价等方面创新制度和政策,吸引富有创新精神、专业知识较强的年轻人和高素质人才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就业。要允许在职和退居二线的农业科技人员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兼职,兼职期间原单位一切待遇不变,多途径解决人才供需紧张的矛盾。

4、用地用电支持。国土部门要加大中、省关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生产及辅助设施建设用地单列一定比例和按农用地管理等规定的落实力度,切实保障新型主体的用地需求。电力部门对新型主体从事种植、养殖、加工和储藏等生产用电一律按农业用电收费标准执行。

(五)加强对扶持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科学指导

1、加强组织领导。建议由各级党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实行统一领导,并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农村工作重点,纳入党委和政府目标考核序列,建立考核和奖励制度,形成支持保护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长效机制。

2、实行科学指导。针对各地目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过程中已经出现的一些苗头性的问题,要及早纠正,加强防范,防止再出现行政命令、下任务指标、搞“一刀切”;防止出现形式主义、重数量不重质量;防止出现工商企业进入农村以办家庭农场为名圈地,从事“非农化”、“非粮化”产业;防止出现家族势力称霸而伤害大多数农户利益;防止出现借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之名,搞非法融资,扰乱农村金融市场等现象发生。同时,不能忽视对占经营主体绝大多数的小规模承包经营农户的扶持,做到政策不变、力度不减、维护公平、共同发展。

7.关于山西省中小企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篇七

关键词:公主岭;棚膜经济;发展情况

中图分类号:[S-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2)-10-0024-1

1 棚膜经济发展情况

公主岭市地处松辽平原腹地,位于吉林省中西部,全市幅员面积4028平方公里,辖24个乡镇(含4个街道),404个行政村,3142个自然屯,19.2万农户,农业人口72.2万人,农村劳动力35.5万人,耕地面积480万亩。

2009年以来,按照《吉林省2009年百万亩棚膜蔬菜建设实施意见》和四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棚膜蔬菜建设实施意见》的总体要求,市委、市政府把棚膜产业作为经济振兴的战略性支柱产业,高位运作,强力推进对棚室蔬菜园区建设,形成了全市上下把棚膜经济发展作为加快农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来抓的新局面,坚持标准,稳妥推进,坚持以“政府推动、镇村主办、部门专管、农民自愿”的原则,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水平运行,规范化管理,探索出一条“创新农业发展方式,以棚膜经济为发展方向,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路子。截止到2011年末,全市共发展温室、大棚面积3万亩。新建温室、大棚2.45万栋,在全市24个乡镇街道中,完成新建、扩建有发展规模的园区20个,占全市乡镇街道总数的83.3%。其中:获得省里百亩以上棚膜园区补贴项目的园区9个,2010年度被四平市评为“十佳园区”的有3个,环岭石人特色棚膜园区靠山生态园在2011年7月被农业部评为“全国设施农业装备技术示范单位”。全市棚室年产量25万吨,实现年产值7亿元,棚膜经济已经成为我市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2 棚膜经济发展特点

我们公主岭市的棚膜蔬菜园区建设的速度之快,推进的规模之大,效果显著。主要特点是:

(1)在发展定位上:市委、市政府把棚膜经济放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大背景下谋划,着眼发展未来,举全市之力,建设全省最大的棚膜蔬菜生产基地,全力打造东北地区的寿光。

(2)在发展目标上:全市实施 “棚膜蔬菜建设工程”, 结合公主岭市实际,制订了2009年至2015年棚膜蔬菜产业的发展规划。自2009年起到2015年,利用7年时间,温室、大棚建设每年以5000亩,3500栋以上的数量向前推进,全市棚膜蔬菜总面积要发展到5万亩以上,温室、大棚要达到4万栋,年产蔬菜40万吨,实现产值11亿元以上。

(3)在发展规划上:实施全市“一带两轴”的发展战略,重点发展长春周边的大岭,范家屯、响水等3个乡镇棚膜果蔬经济带;沿102线两侧8个乡镇和长郑线两侧的9个乡镇为主的两轴棚膜果蔬经济带。按照“一乡一业、一区一品”的发展思路,总的要求是:每个乡镇每年要建设一个百亩以上的棚膜果蔬园区,以此推动全市棚膜园区的快速发展。

(4)在发展模式上:学习山东寿光、辽宁海城、鞍山、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同区等地的经验,综合考虑相关产业衔接、百姓经济实力等因素,重点推广3种建设模式。一是砖结构日光温室,一般长度80~100米,跨度7~8米,造价8~10万元,使用年限18~20年以上。具有使用周期长,土地利用率高,投资比较大回收期长等特点。二是半卧式土墙结构的日光温室,下卧0.3~0.5米,长度80~100米,跨度7~8米,造价6~7万元,使用年限15年以上。具有保暖效果好,土地利用率高、投资回收期短等特点。三是钢架结构塑料大棚,长度80~100米,跨度12~13米,高4.3米,造价4~5万元,使用年限20年以上。具有土地利用率高、投资少等特点。

(5)在发展措施上:坚持“六个到位”的原则,一是提高认识,思想统一到位;二是领导重视,部门主动到位;三是宣传发动,学习培训到位;四是把握原则,科学规划到位;五是主攻园区,布局建设到位;六是落实政策,惠农强农到位。

3 棚膜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是棚膜建设资金缺口较大,农户融资难度大。一般,建一栋高标准日光温室最低需要投入7~8萬元,建一栋大棚需要投入4~5万元,多数群众无能力一次性支付建棚所需的费用。农民融资渠道少,加上现在银行贷款手续繁琐,标准高,款迟迟不能到位甚至根本贷不下来,在不同程度上制约了棚膜经济的发展。

二是解决棚膜园区建设所需耕地难度大。现在随着玉米价格的上扬,各地农民种粮积极性较高,加上开发建设征用土地费用的上涨,土地流转价格普遍提升,对发展棚膜经济征用土地带来一定难度,使棚膜经济发展又出现了新的难题。

三是社会化服务体系滞后。尽管我们做了大量工作,但就整体而言,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滞后的问题仍很突出,特别是绝大多数地方还没有建立起技术服务体系、技术力量薄弱,缺少专业技术人才,对新菜区菜农的培训和跟踪指导服务不能及时到位,菜农对标准化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掌握的少,生产中粗放管理,产品质量差,效益低;绝大多数地方还没有建立市场信息服务体系,许多农民还处于单打独斗的状态,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水平很低。这样,不同程度上影响了棚膜经济的发展。

我市棚膜经济发展虽然存在一些问题,但是,我认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发展棚膜经济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市场环境好,群众积极性高,政府扶持力度大,各种新技术和适用技术比较成熟,只要我们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加大组织领导力度,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大信息传递和典型推广力度,加大社会化服务力度,全市棚膜经济建设就会有较大的发展。

8.关于山西省中小企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篇八

发展工作情况的调研

清远市,作为全国连续5年经济稳定增长的十大城市之一,以其良好的经济发展前景,受到国外投资企业的广泛关注,有不少外资企业进驻到这片投资“热土”,其发展呈现出逐年稳步攀升的良好势头。为更好地推进该市外资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清远市工商局立足职能,积极作为,并探索调研当前外资企业的发展现状,对发现的存在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一、基本情况

据统计,目前,我市已设立的外资企业就有1014家,注册资本50.4亿美元,外方认缴额41.7亿美元,从业人员接近12万人。不断引进投资项目,投资总额高达77.6亿美元。近五年来,我市共引进了外资项目394个,合同外资金额26.15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1.56亿美元,分别比“十五”时期增长24%和2.2倍。从几大支柱产业的发展情况来看:投资发展旅游服务、信息服务、科技服务、现代物流等现代服务业约有230家;食品、纺织、建材等传统优势产业有54户;畜牧业、渔业、林业、农产品加工等现代农业有56户。并逐步形成旅游、电子、水泥、陶瓷、建材等优势产业圈,建立起良好口碑的企业品牌。

二、存在问题

(一)引资区域相对失衡。近几年来,我市开展的境外招商多数以港澳台地区为主,据统计,我市设立的1014家外资企业当中,港澳台资就有611家,占了外资企业总数的82.2%,引资区域的不平衡发展问题比较突出。

(二)投资实力有待增强。据统计,我市1014家外资企业中,投资总额在100万美元以下的小型外资企业有397家;100万以上500万美元以下的中型外资企业有333家,500万美元以上1000万美元以下的大型外资企业仅有138家;投资千万美元及以上的外资龙头企业仅有146家。中小型外资企业的比例就超七成,由此可见,我市外资投资企业的整体经济实力有待进一步增强。

(三)产业层次相对不高。虽然该市在发展新兴产业上有所突破,但经济发展方式总体粗放,具体表现为:投资领域仍较集中在旅游业、传统加工服务业和农业,企业规模较小,产业链薄弱,高新技术领域比重偏低,整体产业层次不高,新型跨国企业购并、资产重组、项目及证券融资等基本没有。

(四)前期起步影响因素较多。一是企业设立程序较多。企业设立涉及多个职能部门,手续繁琐,条框设定较多,主管部门批准、立项审批、工程验收周期较长,收费项目较多。二是筹建企业没有对市场进行认真的调查研究,欠缺充分考察和科学论证,最终有可能因资金、土地、市场等利害要素,而导致项目不能顺利开展实施,影响企业正常运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市

引进外资的规模及积极性。

三、对策和建议

(一)进一步扩大境外招商范围。一是积极开拓新兴市场,除了继续巩固港澳台的传统市场外,把招商触角延伸至欧美地区,以及毗邻颇俱发展潜力的东南亚地区,提高对外招商引资的深度和广度。二是建议省政府及省局进一步出台更多的优惠服务扶持政策,合法合理降低外商投资企业的准入门槛,放宽投资项目的设限条件,大力开辟招商引资的绿色快车道。三是积极争取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配合支持,大力优化该市促进外资企业发展的服务配套措施。从而吸引更多国家的客商落户清远,逐步开拓该市外资企业的引资地域版图,实现该市的资本结构和产业结构多元化,促使经济结构均衡发展。

(二)进一步提升企业整体实力。一是借助省市各级政府组织的大型高层招商活动,加强对发达国家地区、跨国大型公司集团、龙头巨资企业的招商推介,更多地引进世界500强企业、欧美地区具有雄厚经济实力的优秀企业“走进来”。二是大力配合省市政府谋求开发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战略,例如创建试验示范区等,鼓励企业发展带动更多的优质引资项目落户清远。三是建议进一步创造条件,例如以产业园区强势引资等方式,引进境外科研组织和跨国公司在我市设立企业或分支机构,鼓励外商设立创业投资公司、创业投资管理公司、股权投资公司、股权投资管理公司等。

(三)进一步开发各类优势产业。一是提高利用外资水平,不断拓宽外资利用的领域,例如现代物流、金融、信息、广告、会展、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二是提高外资利用质量。坚持主导产业和园区招商模式,加强产业园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开拓有市场前景的外资投建项目,使产业区域布局趋向科学合理。三是重点扶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的创新型企业发展;并鼓励传统产业龙头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与国内外科研机构、院所及外国投资者组建有实力的研发团队,以先进技术及按国际行业标准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四是引进和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加快组建一批大型农产品和农资购销流通企业集团,实行农产品产业化经营,以市场为导向,通过生产、加工、销售产业链的有机结合,增强企业、农民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实现企业增效、农民增收,创新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现代农业。

(四)进一步做好企业发展扶持服务。一是建议加强政府加强支持引导,加快完善各县市行政服务中心建设,确立、完善多部门“一站式” 联合审批,并形成相应制度和审批系统。二是建议合法、合理地引入筹建企业,对筹建企业建立相应的筹建保障及市场引退等维稳机制。协助企业开展市场调查分析、风险投资评估等,提出专业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协助企业从资金注入,土地购臵,厂房建设,设备安装,资质验收到许可证发放的顺利进行,平稳过渡到正常经营;若企业在筹建期内未开展筹建活动,或资金不能到位,土地购臵不成功,厂房未建设、项目未

能审批等情况,要做好其市场引退工作,例如合理劝退、指导引退、吊销清退等市场退出行为,从而减轻企业在筹建期间潜在的经济风险及正确规避部门登记管理的行政风险。三是积极引导外商投资企业办理动产抵押、股权质押和注册商标专用权质押登记,建议建立外商投资企业的专门信用担保体系和金融服务体系,为外商投资企业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支持企业逐步成长起来、健康较快地发展。

9.关于山西省中小企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篇九

调查人:袁纯清(中共山西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2011年5月20日,袁纯清来到永和县阁底乡前冯家腰自然村赵光福家,与村民亲切交谈。

山西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光荣的传统。山西人民勤劳、智慧、淳朴、特别能吃苦、特别能进取、特别能奉献。山西人民在血与火的战争洗礼中,锻造了太行精神;在建设年代,成长了大寨精神;在改革开放年代,培育了右玉精神。我们有百倍的信心和勇气,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中,实现山西的转型跨越,走出资源型地区科学发展的新路子。

2010年5月底,我到山西履新。对我而言,山西并不陌生。在北京工作时我曾多次到山西调研,尤其是上世纪80年代,曾在山西祁县下乡蹲点两个多月。在陕西工作时,对近邻的发展十分关注。但真正了解和认知山西还是深入三晋大地、融入山西工作之后。

调查研究是发现问题、形成思路的过程,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赴任后,我先是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匆匆到11个市的不少县区、企业、农村、社区进行了一轮密集调研。接着,结合制定“十二五”规划,部署了十九个重大课题的调研,我自己领题山西城镇化发展的课题。之后,又组织了对各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观摩点评活动。随着调研的深入,我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山西发展的成果十分明显,但发展遇到了种种困扰,发展模式亟待转变,发展思路亟待完善。

历史的纠结:

资源型经济的基因变异

山西是我国的老工业基地,是全国重要的能源基地,为共和国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能源支撑,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深入这里的企业和矿山,我深切感受到资源型经济无处不在的深刻影响,产业支柱、财政支撑、城镇体系、贸易结构乃至文化生态,无一例外地浸淫着资源型经济的基因,充盈着资源型经济的色彩。因煤而兴、因煤而困的发展循环,兴衰成败系于煤炭的历史梦魇,不得不让我正视和思虑。

纠结之一:“冰火两重天”的命运轮回。赴任之初,山西经济刚刚经历了一次“过山车式”的震荡和起伏。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煤炭、焦炭、钢铁等主要工业品价格大幅下跌,全省有8个市出现经济负增长,有76个县一般预算收入负增长,1/3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000多家中小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2009年上半年,全省GDP增速-4.4%,成为全国关注的焦点。我从一份研究报告上了解到,上世纪90年代后期,受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山西经济也曾遭受过严重冲击,财政总收入增速连续两年降到5%以内。“人人二百三,共同渡难关”曾是当时许多煤矿企业的真实状态。

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煤炭市场的动荡起伏,山西经济三起三落,经济波动之剧烈、“盛”“衰”转换之迅疾,经济运行之脆弱,使人诧异,催人警醒。如何走出“冰火两重天”的命运轮回,实现经济平稳增长是亟待破解的难题。

纠结之二:“资源诅咒”的中国样本。一辆接一辆装满煤炭的重型卡车列成长龙,是我调研途中时常看到的“景观”。新中国成立60年来,山西累计生产原煤120亿吨,外调煤炭达90亿吨。上世纪80年代中前期,能源重化工基地战略初定之时,山西经济尚处于全国中游,人均GDP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差不足两个百分点。伴随着煤炭开采规模的逐步扩大和在国内占比的不断提升,资源型经济愈加成型,区域经济地位却一路下滑。到上世纪末,GDP排位跌落到20名开外,人均GDP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3/4以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两年名列全国倒数第一。经过新世纪头十年的峰谷轮回,GDP排位再次跌落到20名之后,人均GDP与全国均值的差距再次扩大到10个百分点以上。一个基层干部戏言,山西是“煤越产越多,经济排位越来越低”。

发展经济学家发现,资源丰裕国家(地区)的长期经济增长明显低于资源稀缺国家(地区),并把这种现象称为“资源诅咒”。而山西可被称作“资源诅咒”的中国样本。说得透彻一点,就是资源开发锁闭了发展功能,制约了发展空间,甚或拖累了经济发展。引以为豪的资源优势,成了山西的困惑和苦涩。

纠结之三:煤炭依赖的文化特质。如果一个地方的经济活动被资源所主宰,一定是可怕的。如果一个地方的发展文化被资源所主导,则更加可怕。遗憾的是,前些年资源开采门槛过低、资源红利唾手可得,使一些干部眼目中只有煤炭,开口闭口都是煤炭,离开了煤炭好像就失去了活路。这就使三晋文化的特质发生了重大变异,形成了(确切地讲是异化为)以煤炭为依赖的“发展生态”和“资源文化”。这就是为什么坐拥丰富资源的山西,经济发展反而滞后的根本原因之一。

经济学家诺思指出:提供路径依赖的钥匙是文化。文化乃软实力的集中体现。在全球化浪潮中,产品可以复制,技术可以引进,文化却无法拷贝。根本改变“煤文化”特质,营造创新的文化氛围和价值取向,应当是谋划发展的战略基点。

现实的困扰:

传统发展模式难以为继

山西、陕西、内蒙古三个相邻的资源型省区,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无论是煤炭产量还是经济总量,陕西和内蒙古都远不及山西。2009年,山西的GDP总量被陕西超过;2010年,山西的原煤产量落在内蒙古之后。发展的落伍一次次拷问着山西,现实的矛盾不停顿地困扰着山西。

产业结构单一的困扰。畸重化、初级化和刚性化是山西产业结构最为突出的问题。我用这样三个数据来说明:重工业产值占到工业总产值的95%以上,煤炭、焦化、冶金、电力四大传统产业增加值占到工业增加值的85%以上,煤炭又占到工业经济的40%以上。资源型产业始终是工业利润和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且呈现出攀升的趋向。可以说,能源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和一段时间以来能源价格趋高,进一步强化了这种资源依赖的发展路径,加剧了产业结构的刚性,走进了“市场好时顾不上调产,市场差时顾不了调产”的发展怪圈。

省发改委的同志向我介绍,山西大张旗鼓的产业结构调整工作起始于上世纪90年代末,并在新世纪之初形成大的声势。但由于资源型产业对生产要素的特殊引力,制造业和接续替代产业的发展空间受到较大制约,产业结构的痼疾并未得到大的改善,甚至还有所加剧,出现了经济学上典型的“挤出效应”。这种“反工业化现象”需要深入剖析和探究。

生态环境脆弱的困扰。长期以来,粗放的发展方式带来了地表塌陷、水土流失、大气污染等严重的环境问题,一顶沉重的“黑帽子”一直压得山西喘不上气来。一个工人指着像山包一样的渣山对我说:“山西是挖了一个坑,流了一沟水,冒了一股烟,留下一堆灰。”我还了解到,山西每挖1吨煤损耗2.48吨水资源,煤矿采空区面积超过5000平方公里,地表堆积的采煤矸石达10多亿吨。单位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标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有的高出两倍之多。不少山体缺少绿色,多数河流看不到清水。有人曾经以“山河破碎、触目惊心”来描述山西的生态状况。

技术创新滞后的困扰。在与企业管理人员座谈时我了解到,人才短缺和创新不足始终是他们最大的苦恼。山西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一直偏低且持续走低。2007年与全国的差距为8个百分点,2008年扩大到14个百分点,2009年更扩大到30个百分点以上。多年来,山西研发投入强度一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09年全省R&D投入强度比全国平均水平低0.6个百分点,到2010年这一差距扩大到0.75个百分点。从企业层面看,工业企业的研发投入严重不足,2009年大中型企业R&D经费投入强度比全国低2.2个百分点。科技创新一直是山西经济发展的“短板”,产业转型缺乏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民生欠账沉重的困扰。在与群众面对面交谈中,我更加深切地了解到矿区矿城、山区老区真实的民生状况。近两年,全省实施“五个全覆盖”,社会民生明显改善。但作为一个欠发达省份和老工业基地,民生的历史欠账问题仍然十分突出。2009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排在中部六省的最后一位,119个县区中还有57个贫困县,3470万总人口中还有276万贫困人口,全省1/5的行政村人均纯收入低于2500元。医疗、教育、养老、就业等领域,民生改善的任务还十分繁重。

在调研中还深切感受到,安全生产始终是山西头顶上的达摩克里斯悬剑,资源型城镇的功能偏向造成了与区域经济的结构性悖离。如果沿袭传统发展模式,山西的资源难以支撑,环境难以承受,社会难以和谐,科学发展的蓝图不可能变成现实。

闪动的亮点:

转型跨越新的支撑

到基层一线实地调研时发现,在历届省委的领导下,各地在科学发展道路上进行了艰辛的探索、迈出了坚实的步伐,这些闪动在基层、在企业、在农村的“亮点”,给我带来阵阵惊喜,尽管有的还是春池荷叶才露尖尖角,有的如同黎明前放出的一点亮光,但是展示的是一种生机,一种希望,一种大有可为的前景。

“资源为王”可以换来更多的话语权和主动权。在陕西时我曾跟踪过鄂尔多斯汽车工业园项目。无论从区位条件,还是工业基础及配套能力来说,鄂尔多斯都不是汽车制造商的最佳选择。但他们以优势资源为撬杠,短短几年就打造了一个涵盖全产业链的汽车装备产业基地。近年来,我省也不乏类似的探索,晋中市与吉利集团十万辆新能源汽车和发动机项目签约,兴安化工4A沸石及氢氧化铝项目落户孝义市等等。由此表明,山西在一定意义上找到了“以煤炭招项目、以煤炭换资本、以煤炭引技术、以煤炭聚人才”的资源优势延伸的新路子。

资源性产业不应是一个短链条的线性产业链。现代科技改写了煤炭利用的路径,改变了只有燃烧到灰烬的简单过程。平朔煤炭集团开发的粉煤灰提取二氧化硅和氧化铝技术获得突破,为粉煤灰大规模综合利用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宏特煤化工公司从煤焦油中提取出5个系列40余种煤化工产品,在加工转化过程中产品效益大幅增值。同煤塔山煤炭循环经济园区,按照“首尾相接、闭路循环、互为利用”的原则,形成了粉煤灰、废渣、煤矸石综合利用的产业链条。在一些区域和先行领域,循环经济已从一种理念演进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

资源性产业“丛林”中同样能长出非资源产业的“参天大树”。由“海归”团队创立的罗克佳华公司运用物联网技术,开发了集安全、生产、节能、环保为一体的智能矿山系统、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和号称“罗克佳华魔方”的数据处理系统,已在山西得到广泛运用,有向全国扩张之势。潞安集团高纯度煤基合成油项目、吕梁乐百利特LED项目、忻州蓝天环保锅炉项目、临汾方略保税物流中心项目等,也在产业转型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引领和示范作用。“滴水见太阳”,一个企业的成长往往预示着一个新的发展支撑,一个项目的成功往往带来一个新产业的诞生。

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可以转为产业优势。坐拥“地下博物馆”的陕西早已是名副其实的国际旅游目的地。享有“中华文明主题公园”和“历史建筑艺术博物馆”盛誉的山西,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雄居全国第一,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近年来,大量煤焦资本开始投向旅游产业,一批代表山西文化符号的景点脱颖而出,继平遥古城、乔家大院之后,4A级王莽岭景区成为景观甲太行的生态旅游地,5A级皇城相府景区成为清朝深宅大院的历史标本和影视基地„„从以煤补旅到煤旅结合,最具优势的两大资源实现了共生共荣,预示着山西可以同时作好地下地上资源两篇大文章。

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可以减少到最小。近年来,全省上下加大了治污、种绿、治水力度。曾经闻名全国的重污染城市全部退出了“黑名单”。汾河太原段和临汾段的治理,重现了汾河流水哗啦啦的美景。中煤平朔煤业公司探索出采矿、排土、复垦、种植一条龙作业模式,把昔日的荒山变成了上万公顷绿色森林景观和生态农业区。一些资源型城市探索“以煤补绿”的生态补偿机制,左云县开发地下“黑色宝库”建设地上“绿色银行”,柳林县“一矿一企治理一山一水”等,昔日的荒山秃岭和矿山迹地正在被绿色覆盖。

来山西后,我还欣喜地看到,国家综改试验区锵然落地,为转型提供了“先行先试”的机遇;煤炭资源整合圆满收官,煤炭工业素质进一步提升。这些闪动的亮点,正在打破“资源诅咒”,为山西转变发展方式、加快赶超跨越,带来了新的希望。

发展的出路:

加快转型是不二选择

面对山西发展进程中沉重的历史包袱和现实压力,作为一名地方主要领导者,应该在困扰中找到出路,在细微中寻找机遇,把大家的智慧变为正确的决策,把群众的创造推广为全省的普遍作为。我的认识和结论是,加快转型是山西步入科学发展之路的不二选择。

转型是山西发展的根本出路。矿产资源不可再生的特性决定了资源型经济由兴盛到衰竭的客观规律。“巴库悲剧”就是一个实际例证。德国鲁尔、法国洛林、日本北九州等成功转型的经验,也为我们走出资源优势陷阱提供了借鉴和启示。对山西而言,过度依赖资源的老路子不能再走了,转型发展是革故鼎新之举。早转越主动,不转总被动。只有打破路径依赖和功能锁定,实行转型发展,才能赢得发展空间。

转型要立足煤炭优势,实行以煤为基、以煤兴产、以煤兴业、多元发展,实现采掘文明向制造文明转变,煤电基地向综合性能源基地和现代产业基地转变,粗放高耗增长向集约绿色转变,资源大省向经济文化强省转变,资源依赖向创新驱动转变。

通过深刻认知省情特征,科学把握产业潜力和发展大势,省委提出了山西发展的新定位:以建设国家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为基础,努力建设全国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中西部现代物流中心和生产性服务业大省,建设中部地区经济强省和文化强省。

“以煤为基、多元发展”是战略要点。成之于煤而不困之于煤,要在依托、借力、升华煤炭产业优势上做足文章,使煤炭成为工业化资本的主要来源和工业化发展的主要动力,真正实现“以煤为基,多元发展”。

“以煤为基”的要义是,依托煤炭资源的稀缺性,谋求区域发展的战略优势和价值链的拓展,实现资源优势的升级蜕变。具体讲,要以煤炭资源整合和煤矿现代化改造为手段,提升煤炭产业的集约化、现代化、安全化开发水平,夯实煤炭产业的发展之“基”。以大型煤炭基地和煤炭集团为主体,打造跨产业和跨区域的战略合作联盟。以优势煤炭资源配置为撬杠,强化对外部要素和项目引进的引导。以煤炭及煤焦副产品为对象,实现煤炭精深加工和清洁高效利用。以煤系伴生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建立资源开发利用的新模式。以煤炭产业技术、管理、品牌优势为依托,打造新的产业业态。

“多元发展”的要求是,在做好做足煤炭文章的同时,大力发展非煤产业。加快提升焦炭、冶金、电力、建材等传统产业,加快壮大现代煤化工、装备制造、新型材料、文化旅游、物流会展、特色食品等优势产业,加快发展节能环保、生物医药、信息网络、研发设计、新能源等新兴产业,促进产业结构多元化、合理化、高级化,形成富有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循环经济是基本路径。从对各地转型亮点的考察中,我逐渐得出一个结论: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潜力在循环、希望在循环、发展在循环。要坚持“全循环、多联产、抓高端”,把发展循环经济贯穿于转型发展的全过程,着力推进循环型工业、循环型服务业和循环型农业。

抓好粉煤灰、煤矸石、劣质煤、煤层气、煤系高岭土及焦炉煤气的综合利用,力争在煤基合成油、焦炉煤气制甲醇制烯烃、煤焦油精深加工发展精细化工、煤矸石发电、粉煤灰提取氧化铝和白炭黑等方面有大的突破,促进企业、园区、产业和社区的循环发展,使循环经济成为我省的基本产业模式和主导经济形态。

“四化发展”是根本举措。要避免发展的片面、失衡和短视,“顶层设计”极为重要。围绕新的发展定位,必须把推进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市域城镇化、城乡生态化作为转型发展的根本举措和重点任务。

推进工业新型化,要在资源原材料深度加工中催生新项目、新产品和新产业,提升资源就地转化率;把循环经济作为基本路径,提高传统产业循环率;建立以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轻型产业体系,提高新兴产业占比率;实施重点行业和领域的节能减排工程,提高节能减排率;扶持一批科技创新型企业,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兴建一批科技创新园区,提高科技贡献率。推进农业现代化,要把确保农民增收作为核心任务,把“一村一品”、“一县一业”作为主攻方向,把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作为战略举措,把普及新农村建设重点村标准作为基础工程,不断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推进市域城镇化,要凸显太原都市圈的龙头作用,加快建设区域型城市群,实施“大县城”战略和“重点镇”工程,增强城市的综合承载能力。推进城乡生态化,要抓好造林绿化工程,建设“绿化山西”;推广清洁能源,建设“气化山西”;实施“蓝天碧水”扩容提质工程和重点区域流域生态治理修复工程,建设 “净化山西”;解决饮水不安全和空气、土壤污染问题,建设“健康山西”,为全省人民创造更加美好的新生活。

现实的困扰:

传统发展模式难以为继

山西、陕西、内蒙古三个相邻的资源型省区,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无论是煤炭产量还是经济总量,陕西和内蒙古都远不及山西。2009年,山西的GDP总量被陕西超过;2010年,山西的原煤产量落在内蒙古之后。发展的落伍一次次拷问着山西,现实的矛盾不停顿地困扰着山西。

产业结构单一的困扰。畸重化、初级化和刚性化是山西产业结构最为突出的问题。我用这样三个数据来说明:重工业产值占到工业总产值的95%以上,煤炭、焦化、冶金、电力四大传统产业增加值占到工业增加值的85%以上,煤炭又占到工业经济的40%以上。资源型产业始终是工业利润和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且呈现出攀升的趋向。可以说,能源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和一段时间以来能源价格趋高,进一步强化了这种资源依赖的发展路径,加剧了产业结构的刚性,走进了“市场好时顾不上调产,市场差时顾不了调产”的发展怪圈。

省发改委的同志向我介绍,山西大张旗鼓的产业结构调整工作起始于上世纪90年代末,并在新世纪之初形成大的声势。但由于资源型产业对生产要素的特殊引力,制造业和接续替代产业的发展空间受到较大制约,产业结构的痼疾并未得到大的改善,甚至还有所加剧,出现了经济学上典型的“挤出效应”。这种“反工业化现象”需要深入剖析和探究。

生态环境脆弱的困扰。长期以来,粗放的发展方式带来了地表塌陷、水土流失、大气污染等严重的环境问题,一顶沉重的“黑帽子”一直压得山西喘不上气来。一个工人指着像山包一样的渣山对我说:“山西是挖了一个坑,流了一沟水,冒了一股烟,留下一堆灰。”我还了解到,山西每挖1吨煤损耗2.48吨水资源,煤矿采空区面积超过5000平方公里,地表堆积的采煤矸石达10多亿吨。单位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标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有的高出两倍之多。不少山体缺少绿色,多数河流看不到清水。有人曾经以“山河破碎、触目惊心”来描述山西的生态状况。

技术创新滞后的困扰。在与企业管理人员座谈时我了解到,人才短缺和创新不足始终是他们最大的苦恼。山西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一直偏低且持续走低。2007年与全国的差距为8个百分点,2008年扩大到14个百分点,2009年更扩大到30个百分点以上。多年来,山西研发投入强度一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09年全省R&D投入强度比全国平均水平低0.6个百分点,到2010年这一差距扩大到0.75个百分点。从企业层面看,工业企业的研发投入严重不足,2009年大中型企业R&D经费投入强度比全国低2.2个百分点。科技创新一直是山西经济发展的“短板”,产业转型缺乏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民生欠账沉重的困扰。在与群众面对面交谈中,我更加深切地了解到矿区矿城、山区老区真实的民生状况。近两年,全省实施“五个全覆盖”,社会民生明显改善。但作为一个欠发达省份和老工业基地,民生的历史欠账问题仍然十分突出。2009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排在中部六省的最后一位,119个县区中还有57个贫困县,3470万总人口中还有276万贫困人口,全省1/5的行政村人均纯收入低于2500元。医疗、教育、养老、就业等领域,民生改善的任务还十分繁重。

在调研中还深切感受到,安全生产始终是山西头顶上的达摩克里斯悬剑,资源型城镇的功能偏向造成了与区域经济的结构性悖离。如果沿袭传统发展模式,山西的资源难以支撑,环境难以承受,社会难以和谐,科学发展的蓝图不可能变成现实。

闪动的亮点:

转型跨越新的支撑

到基层一线实地调研时发现,在历届省委的领导下,各地在科学发展道路上进行了艰辛的探索、迈出了坚实的步伐,这些闪动在基层、在企业、在农村的“亮点”,给我带来阵阵惊喜,尽管有的还是春池荷叶才露尖尖角,有的如同黎明前放出的一点亮光,但是展示的是一种生机,一种希望,一种大有可为的前景。

“资源为王”可以换来更多的话语权和主动权。在陕西时我曾跟踪过鄂尔多斯汽车工业园项目。无论从区位条件,还是工业基础及配套能力来说,鄂尔多斯都不是汽车制造商的最佳选择。但他们以优势资源为撬杠,短短几年就打造了一个涵盖全产业链的汽车装备产业基地。近年来,我省也不乏类似的探索,晋中市与吉利集团十万辆新能源汽车和发动机项目签约,兴安化工4A沸石及氢氧化铝项目落户孝义市等等。由此表明,山西在一定意义上找到了“以煤炭招项目、以煤炭换资本、以煤炭引技术、以煤炭聚人才”的资源优势延伸的新路子。

资源性产业不应是一个短链条的线性产业链。现代科技改写了煤炭利用的路径,改变了只有燃烧到灰烬的简单过程。平朔煤炭集团开发的粉煤灰提取二氧化硅和氧化铝技术获得突破,为粉煤灰大规模综合利用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宏特煤化工公司从煤焦油中提取出5个系列40余种煤化工产品,在加工转化过程中产品效益大幅增值。同煤塔山煤炭循环经济园区,按照“首尾相接、闭路循环、互为利用”的原则,形成了粉煤灰、废渣、煤矸石综合利用的产业链条。在一些区域和先行领域,循环经济已从一种理念演进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

资源性产业“丛林”中同样能长出非资源产业的“参天大树”。由“海归”团队创立的罗克佳华公司运用物联网技术,开发了集安全、生产、节能、环保为一体的智能矿山系统、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和号称“罗克佳华魔方”的数据处理系统,已在山西得到广泛运用,有向全国扩张之势。潞安集团高纯度煤基合成油项目、吕梁乐百利特LED项目、忻州蓝天环保锅炉项目、临汾方略保税物流中心项目等,也在产业转型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引领和示范作用。“滴水见太阳”,一个企业的成长往往预示着一个新的发展支撑,一个项目的成功往往带来一个新产业的诞生。

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可以转为产业优势。坐拥“地下博物馆”的陕西早已是名副其实的国际旅游目的地。享有“中华文明主题公园”和“历史建筑艺术博物馆”盛誉的山西,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雄居全国第一,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近年来,大量煤焦资本开始投向旅游产业,一批代表山西文化符号的景点脱颖而出,继平遥古城、乔家大院之后,4A级王莽岭景区成为景观甲太行的生态旅游地,5A级皇城相府景区成为清朝深宅大院的历史标本和影视基地„„从以煤补旅到煤旅结合,最具优势的两大资源实现了共生共荣,预示着山西可以同时作好地下地上资源两篇大文章。

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可以减少到最小。近年来,全省上下加大了治污、种绿、治水力度。曾经闻名全国的重污染城市全部退出了“黑名单”。汾河太原段和临汾段的治理,重现了汾河流水哗啦啦的美景。中煤平朔煤业公司探索出采矿、排土、复垦、种植一条龙作业模式,把昔日的荒山变成了上万公顷绿色森林景观和生态农业区。一些资源型城市探索“以煤补绿”的生态补偿机制,左云县开发地下“黑色宝库”建设地上“绿色银行”,柳林县“一矿一企治理一山一水”等,昔日的荒山秃岭和矿山迹地正在被绿色覆盖。

来山西后,我还欣喜地看到,国家综改试验区锵然落地,为转型提供了“先行先试”的机遇;煤炭资源整合圆满收官,煤炭工业素质进一步提升。这些闪动的亮点,正在打破“资源诅咒”,为山西转变发展方式、加快赶超跨越,带来了新的希望。

发展的出路:

加快转型是不二选择

面对山西发展进程中沉重的历史包袱和现实压力,作为一名地方主要领导者,应该在困扰中找到出路,在细微中寻找机遇,把大家的智慧变为正确的决策,把群众的创造推广为全省的普遍作为。我的认识和结论是,加快转型是山西步入科学发展之路的不二选择。

转型是山西发展的根本出路。矿产资源不可再生的特性决定了资源型经济由兴盛到衰竭的客观规律。“巴库悲剧”就是一个实际例证。德国鲁尔、法国洛林、日本北九州等成功转型的经验,也为我们走出资源优势陷阱提供了借鉴和启示。对山西而言,过度依赖资源的老路子不能再走了,转型发展是革故鼎新之举。早转越主动,不转总被动。只有打破路径依赖和功能锁定,实行转型发展,才能赢得发展空间。

转型要立足煤炭优势,实行以煤为基、以煤兴产、以煤兴业、多元发展,实现采掘文明向制造文明转变,煤电基地向综合性能源基地和现代产业基地转变,粗放高耗增长向集约绿色转变,资源大省向经济文化强省转变,资源依赖向创新驱动转变。

通过深刻认知省情特征,科学把握产业潜力和发展大势,省委提出了山西发展的新定位:以建设国家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为基础,努力建设全国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中西部现代物流中心和生产性服务业大省,建设中部地区经济强省和文化强省。

“以煤为基、多元发展”是战略要点。成之于煤而不困之于煤,要在依托、借力、升华煤炭产业优势上做足文章,使煤炭成为工业化资本的主要来源和工业化发展的主要动力,真正实现“以煤为基,多元发展”。

“以煤为基”的要义是,依托煤炭资源的稀缺性,谋求区域发展的战略优势和价值链的拓展,实现资源优势的升级蜕变。具体讲,要以煤炭资源整合和煤矿现代化改造为手段,提升煤炭产业的集约化、现代化、安全化开发水平,夯实煤炭产业的发展之“基”。以大型煤炭基地和煤炭集团为主体,打造跨产业和跨区域的战略合作联盟。以优势煤炭资源配置为撬杠,强化对外部要素和项目引进的引导。以煤炭及煤焦副产品为对象,实现煤炭精深加工和清洁高效利用。以煤系伴生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建立资源开发利用的新模式。以煤炭产业技术、管理、品牌优势为依托,打造新的产业业态。

“多元发展”的要求是,在做好做足煤炭文章的同时,大力发展非煤产业。加快提升焦炭、冶金、电力、建材等传统产业,加快壮大现代煤化工、装备制造、新型材料、文化旅游、物流会展、特色食品等优势产业,加快发展节能环保、生物医药、信息网络、研发设计、新能源等新兴产业,促进产业结构多元化、合理化、高级化,形成富有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循环经济是基本路径。从对各地转型亮点的考察中,我逐渐得出一个结论: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潜力在循环、希望在循环、发展在循环。要坚持“全循环、多联产、抓高端”,把发展循环经济贯穿于转型发展的全过程,着力推进循环型工业、循环型服务业和循环型农业。

抓好粉煤灰、煤矸石、劣质煤、煤层气、煤系高岭土及焦炉煤气的综合利用,力争在煤基合成油、焦炉煤气制甲醇制烯烃、煤焦油精深加工发展精细化工、煤矸石发电、粉煤灰提取氧化铝和白炭黑等方面有大的突破,促进企业、园区、产业和社区的循环发展,使循环经济成为我省的基本产业模式和主导经济形态。

“四化发展”是根本举措。要避免发展的片面、失衡和短视,“顶层设计”极为重要。围绕新的发展定位,必须把推进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市域城镇化、城乡生态化作为转型发展的根本举措和重点任务。

上一篇:英语新闻标题写作技巧下一篇:因为爱,所以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