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大学大学排名

2024-08-11

中国科技大学大学排名(共15篇)(共15篇)

1.中国科技大学大学排名 篇一

1 慕尼黑大学 University of Munich 48

2 海德堡大学 Ruprecht Karl University of Heidelberg 59

3 柏林洪堡大学 Humboldt University of Berlin 77

4 柏林自由大学 Free University of Berlin 81

5 哥廷根大学 University of Gttingen 93

6 慕尼黑工业大学 Technical University of Munich 94

7 汉堡大学 University of Hamburg 135

8 波恩大学 University of Bonn 139

9 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 Karlsruhe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154

10 弗莱堡大学 University of Freiburg 160

11 亚琛工业大学 RWTH Aachen University 173

12 柏林医科大学 Charite, Medical University of Berlin 177

12 蒂宾根大学 Eberhard Karls University Tübingen 177

14 法兰克福大学 Goethe University Frankfurt 179

15 明斯特大学 University of Münster 191

16 美因茨大学 Johannes Gutenberg University of Mainz 197

17 埃尔朗根-纽伦堡大学 University of Erlangen Nuremberg 210

18 德累斯顿工业大学 Technical University of Dresden 213

19 维尔茨堡大学 University of Würzburg 216

20 科隆大学 University of Cologne 224

21 基尔大学 University of Kiel 236

22 柏林工业大学 Technical University of Berlin 260

23 乌尔姆大学 University of Ulm 270

24 波鸿大学 Ruhr University Bochum 294

25 耶拿大学 Friedrich Schiller University of Jena 306

26 莱比锡大学 University of Leipzig 314

2.中国科技大学大学排名 篇二

通过强化教育成层影响社会分层

教育成层侧重于研究教育活动对内和对外的分层作用, 大学排名通过对高校的排名, 用直观的数字强化了教育成层这一概念。高校优劣一目了然, 结果就是高校层次分明, 分化显而易见。排名在前的高校必然会受到较多关注, 获得更多社会资源的机会也会更多一些, 好的会越来越好, 不同层次学校之间的差距会越来越显著。

大学排名强化教育成层的结果是对社会分层直接产生影响。很明显, 社会对于高校毕业生的社会期望会随着学校层次的不同而不同, 因此, 不同层次高校的毕业生就会相对应于这些社会期望而在就业、流动时占据不同的社会地位, 当然, 那些排名在前的高校的毕业生获得较高社会地位的机会相对要更大一些。而且, 一些人们不大了解的高校, 如我国一些因更名而不被人们了解的高校、经过高校间的合并实力大增的学校, 以及一些历史较短的高校等, 都会随着在大学排行榜中占据显著地位, 而进入人们视野, 引起社会的关注, 社会地位也会得到提升, 进而影响到个体 (毕业生、教师等) 社会地位的提高。

对社会流动有直接影响

首先是高考考生的影响。对于考生而言, 高校、专业的报考选择对其个人的流动有直接意义。中国有几百所大学, 教学质量、科研能力、学术水平各有优劣, 这些高校间的差别, 如果没有大学排名, 恐怕极少人能了解。所以, 我国多家大学排名都以指导考生报考为主要目的之一。大学排名的这种影响力在短期内作用于考生择校, 长远看则对各高校的生源质量与高校办学质量的提高意义深远, 最终影响毕业生的社会地位的获得, 使大学排名对社会流动的影响有实际意义。

其次, 大学排名对社会流动的影响还在于高校人才的流动。高校中, 教师是永远的主角, 教师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高校水平的高低。在双向选择的条件下, 被选人才的自身意愿就显得格外重要。除去高校的自身实力外, 高校的社会声誉高低、工资待遇、工作福利、优势项目、人文氛围等无疑是他们考虑的重要因素。大学排名就为他们提供一个很好的参考意见。因为大学排名的高低不仅反映了高校的自身实力, 更是对高校各方面综合因素的一个整体评价。

对经济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大学排名的作用在于引导社会资金的流向。一方面, 在政府教育经费匮乏的形势下, 政府和社会分配给高等教育的资源有限, 必须能够吸引更多的资源, 合理配置, 实现资源有效利用, 才能使高等教育的教育质量得到保证, 高校才能获得更大发展。而大学排名在这方面就恰恰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坐标体系, 不仅能够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源, 而且有助于帮助政府和社会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将有限的资金流向优秀的大学。

另一方面, 中国高等教育已完成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 越来越多的社会力量投入到高等教育的建设中来, 公众正逐渐从消费主体向投资主体转变, 社会力量和非政府性社会投资的作用正在逐渐发展壮大, 并且必将成为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力量之一。大学排名为如何分配这些资源提供了依据, 使他们能获得更高的投资回报, 增加了社会资本参与高等教育办学的积极性, 也会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流向高等教育, 从而能够达到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双赢局面。

大学排名的负功能

首先, 大学排名有可能造成光环效应, 对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大学排名是全面的对高校的衡量。因此, 大学排名指标评价体系的单一会使高校在某些方面丧失判断力, 一味跟着排名制定政策, 从而有意无意的将高校建设带入一个同一的模式中去, 并且可能失去办学的特色, 这就是大学排名的光环效应。大学排名是对高校办学质量的评估, 但并不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唯一标准, 更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各高校要认清这一点, 把大学排名当作学校发展、制定政策的参考, 不能一味追求排名。

其次, 大学排名有可能对社会产生误导。由于目前大学排名各方面工作, 尤其是评估指标体系还不够成熟, 在排名中难免出现疏漏, 特别是掌握各高校全面的统计资料存在很大困难, 一些学校的数据指标, 存在不够准确之处, 尤其是一些高校拒绝提供相关资料。这就造成排名不够准确, 不能真实反映高等教育实际情况, 其结果会对公众产生某些方面的误导。预防这种结果的方法是加强大学排名指标体系的研究工作, 使其能更加合理、科学;同时, 我国各高校也要加强统计意识, 管理工作要公开化、透明化;配合大学排名的研究工作也必不可少。

第三, 大学排名可能使高校在竞争中采用不良手段进行恶性竞争的情形加剧。近年来, 由于高等教育资源的有限, 使得各高校间对教育资源的争夺愈演愈烈。这种情况虽然并不是由大学排名引起的, 但是大学排名却对这种趋势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因为大学排名它对教育资源的分配有直接的影响。这就造成了各高校存在盲目攀比、对公众隐瞒实际情况、虚报数字、学术造假等情形, 以期能够在排名中占据有利地位。要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我国高等教育必须建立起透明、公正、合理的竞争机制, 把高校间的竞争约束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 使其朝良性竞争发展。

对于大学排名来说, 其社会负功能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完全不必为此而杞人忧天, 应该在继续做好大学排名的基础上, 用科学的态度对待其负功能, 用科学的方法将它所造成的影响最小化, 使其发挥积极作用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摘要:大学排名作为非官方评价机构对高等教育的评估, 能够通过强化教育成层影响社会分层, 对社会流动也有直接影响, 还对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它的负功能包括:造成光环效应、存在恶性竞争、可能对社会产生误导。

关键词:大学排名,社会功能,教育成层,社会流动

参考文献

3.韩国大学最新排名 篇三

2006年,延世大学排在高丽大学之后居第五位,今年则与高丽大学一起并列第四位。这2所大学并列相同名次,在《中央日报》实施大学评价以来尚属首次。

评价报告指出,浦项工科大学之所以名列榜首主要是他们在教授研究部门领先于韩国科学技术院和首尔大学。特别是每名教授的外部研究费和在《科学论文引用索引》、《社会科学论文引用索引》上刊登的论文被引用数压倒性地超过了其他大学。自去年以来,接受政府和企业提供的研究费的排名也有大幅度上升。

首尔大学的国际化程度和教授研究部门相对落后于韩国科学技术院。在国际化程度方面,与国外互派留学生的比例(去年为第十位,今年跌至第四十八位)低于其他大学。每名教授的SSCI论文数(去年为第二位,今年降至第三位)和平均每名教授的外部研究费(去年为第一位,今年降至第三位)也低于韩国科学技术院。

高丽大学和延世大学在各自不同的领域互有建树,排名不相上下。延世大学在教授研究论文和研究费等研究实际成果及教育条件方面优于高丽大学。高丽大学则在国际化程度和参与社会活动等方面领先于延世大学。延世大学平均每名教授的外部研究费居第四位,会计年度收入中的缴纳金比例(47%)居第六位。

高丽大学在专业讲座中用英语授课的比例为22.2%,居第三位,交易所、上市公司中的董事数(2007年数据)居第二位。

今年的大学综合评价名次提高显著的有,韩国外国语大学(由第二十二位上升到第十位)、汉东大学(由第三十位上升到第十八位)、弘益大学(由第三十位上升到第十九位)。

韩国外国语大学积极聘用外籍教授用英语授课的比例,在国际化程度排名中居第二位。汉东大学用英语授课的比例也达到30%,近10年来吸引了约60个国家的学生前来求学,受到“校园国际化”成功的评价。弘益大学的全部教授每4人中就有1人是外籍教授,在此项排名中居第二位。

由于得到财团的积极投资,建国大学的排名由去年的第十四位上升至今年的第十三位。

包括排名第十三位的釜山大学在内,庆北大学、全南大学等一些主要地方大学在今年的评价中进入了前20位。

除新设立的大学和产业大学、教育大学、宗教大学外,今年有122所4年制大学(国立公立大学24所、私立大学98所)接受了综合评价。接受专业评价的有经济学、药学、物理学专业。

首尔大学行政研究生院的一位教授指出,世界上有数的媒体机构对大学所进行的多样化评价,能对各大学进行客观的比较,对改善大学的质量有决定性的作用。

为了向社会提供多种多样准确的大学信息,中央日报从1994年开始每年对大学进行综合评价,今年是第14年。大学评价的结果供大学、考生、家长及企业等参考。大学可以根据评价结果来健全内外部竞争机制;考生和家长在面临人生最重要的抉择时,可以根据评价结果来选择1所适合自己的大学;企业在选拔人材时,也可以根据评价结果来挑选适合本企业的大学毕业生。

2007年韩国大学综合评价排名(括号内为2006年排名):

第一位、浦项工科大学(2),

第二位、韩国科学技术院(1),

第三位、首尔大学(2),

第四位、高丽大学(4)、延世大学(5),

第六位、成均馆大学(6),

第七位、汉阳大学(7),

第八位、西江大学(8),

第九位、梨花女子大学(9),

第十位、仁菏大学(9)、韩国外国语大学(22),

第十二位、庆熙大学(9),

第十三位、建国大学(14)、釜山大学(12)、中央大学(12),

第十六位、庆北大学(16)、亚州大学(14),

第十八位、汉东大学(30),

4.中国科技大学大学排名 篇四

2018美国政治学专业大学排名

政治学可能包括对过去和现在的政治冲突的考察;政府的不同模式和机制;自由,平等和人权等概念;以及共产主义,无政府主义和自由主义等意识形态。

政治在本质上是人们在一定经济基础上,围绕特定利益,借助于社会公共权力来规定和实现特定权利的一种社会关系。因此,政治学就是研究这种特定的社会关系即政治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很多人在选择政治学专业学校的时候,都会看学校专业的排名。那么,2018美国政治学专业大学排名是怎样的?

2018美国政治学专业大学排名

1、Harvard University 哈佛大学

1、Stanford University 斯坦福大学

3、Princeton University 普林斯顿大学

4、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ley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4、University of Michigan—Ann Arbor 密西根大学-安娜堡分校

4、Yale University 耶鲁大学

7、Columbia University 哥伦比亚大学

7、Duke University 杜克大学

9、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麻省理工学院

9、University of California—San Diego 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

11、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Chapel Hill 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

明德立人留学咨询官网:

12、New York University 纽约大学

12、University of California—Los Angeles 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

12、University of Chicago 芝加哥大学

15、Ohio State University 俄亥俄州立大学

15、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 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

17、University of California—Davis 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

17、University of Rochester 罗切斯特大学

19、Cornell University 康奈尔大学

19、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宾夕法尼亚大学

19、University of Texas—Austin 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

19、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Louis 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

23、Northwestern University 美国西北大学

24、Emory University 埃默里大学

24、Texas A&M University—College Station 德克萨斯A&M大学

24、University of Illinois—Urbana-Champaign 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

24、University of Minnesota—Twin Cities 明尼苏达大学双城分校

24、Vanderbilt University 范德堡大学

29、Indiana University—Bloomington 印地安那大学伯明顿分校

29、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密歇根州立大学

29、Stony Brook University—SUNY 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

明德立人留学咨询官网:

29、University of Maryland—College Park 马里兰大学帕克分校

33、Georgetown University 乔治城大学

美国政治学专业的起源于发展

19世纪末20世纪初,政治学逐步在美国大学及研究所扎根,成为大学专业教育和学术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1880年,哥伦比亚大学率先创立了政治学院;1886年,该校创办《政治学导刊》。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政治学的研究与教学起步也很早,亚当斯在该校首先提出历史学和政治学方面先进的教学和研究计划,并于1877年成立“历史和政治学会”。密歇根大学、宾西法尼亚大学、芝加哥大学、威斯康星大学、哈佛大学也属于第一批兴起政治学的教学和研究的大学之列。这些学校都培养研究生,开始授予博士和硕士学位。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政治学已成为各大学广泛讲授的科目。政治学作为一项培养研究生层次的学科,也在20多个主要大学中扎根。到1920年,全美已有近50所大学兴办政治学系。

美国政治学专业申请要求:

第一,托福、GRE、GPA等硬性条件要具备。托福一般在100分上下,GRE在320分上下,GPA在3.5左右对于冲击排名靠前的学校比较有利。

第二,政治学作为文科专业,优秀的写作能力和一定的实际工作经历也是非常重要的。申请政治学方向需要有比较好的分析能力和社会阅历,不论是Writing Sample还是文书当中,都要突出自己的个性与品格,体现出较高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明德立人留学咨询官网: 美国政治学专业就业方向:

实事求是地讲,政治学专业在美国的就业前景并不好。回国就业成为了大部分人的选择,尤其是顶级学校毕业的学生,可进政策研究所,高校,政府机构,NGO(非政府组织),还有的学生加入了联合国驻中国的各个机构。

5.澳洲大学五星级排名大学 篇五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 The National University

澳大利亚悉尼大学 The University of Sydney

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 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 The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澳大利亚阿德雷德大学 Adelaide University

澳大利亚莫那什大学 Monash University

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 The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澳大利亚西澳大学 The 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

6.中国大学排名 篇六

20xx年“世界大学学术排名”结果显示:美英大学的优势仍然非常明显,哈佛大学连续十三年蝉联全球第一,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加州大学伯克利、剑桥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加州理工学院、哥伦比亚大学、芝加哥大学和牛津大学分别位列第二至第十名。欧洲大陆排名最高的是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排在世界第二十位,紧随其后的是排在第三十五位的哥本哈根大学。亚洲大学中表现最好的是日本的东京大学和京都大学,名次分别为第二十一名和第二十六名。澳洲大学中排名最高的是墨尔本大学,位列全球第四十四位。

学科排名方面:数学排名中,兰州大学排在世界第37名,上海交通大学等9所学校也位列世界百强;物理排名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位列第46名,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入围世界百强;化学排名中,北京大学排在世界第31名,浙江大学等12所学校也进入世界百强;计算机排名中,清华大学位居世界第25名,浙江大学等10所学校进入世界百强;经济学/商学排名中,国内表现最好的是北京大学,处在世界第101~150名。

韩国大学排名

国家排名 学校 世界排名
1 首尔国立大学 101-150
2-5 韩国科学技术院 201-300
2-5 高丽大学 201-300
2-5 成均馆大学 201-300
2-5 延世大学 201-300
6-8 汉阳大学 301-400
6-8 庆熙大学 301-400
6-8 浦项理工大学 301-400
9-12 韩国天主教大学 401-500
9-12 梨花女子大学 401-500
9-12 庆北国立大学 401-500
9-12 釜山国立大学 401-500

7.德国CHE大学排名及其启示 篇七

尽管大学排名存在着诸多不足,“然而,人们又都在使用它们,因为如果使用得当,对消费者、决策者以及跟国内外同行作比较的学术机构而言,它们还是具有一定的价值”。[1]从1998年开始,德国高等教育发展中心(The Center for Higher Education Development)推出了CHE大学排名。CHE大学排名打破传统大学排名的方法,独树一帜地构建了一个没有名次的排行榜。加拿大学者亚历克斯·埃舍尔(Alex Usher)在考察全球19个大学排名时发现,“除了德国的CHE大学排名之外,大学排名都表现为‘联赛榜’的形式,把各个‘运动队’按照它们的分数高低排在一张表格里”。[2]可以说,CHE大学排名为国际大学排名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它独到的排名方法也逐渐得到了国际同行的认可。同时,CHE大学排名本身也对德语国家的高等教育系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鉴于国内对这一排名的研究还很少,本文试图回答四个方面的问题:CHE大学排名在国际上为什么会引起广泛关注?CHE如何对大学进行排名?排名产生了哪些影响?对中国有何启示?

一、CHE大学排名在国际上引起广泛关注的原因

真正意义上的大学排名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CHE大学排名作为一个后起之秀,能够在国际排行界引起广泛关注在于它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传统大学排名的不足。我们从当前国际上影响最大,但同时也引发了不少争议的两种大学排名:《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副刊》(The Times Higher Education Supplement)发布的“世界大学排名”(W orld University Rankings)和《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发布的大学排名,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这一点。

从排名的内容来看,《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副刊》的“世界大学排名”有50%的权重赋予了涉及大学声誉的同行评议,20%是研究的产出。可以说它是一个注重大学研究和声誉的排名。但目前存在的争议正如美国学者特伦兹尼(Terenzini)的研究所揭示的,“对大学教育来说,尤其是本科层次的教育,并不能通过大学的研究水平和声誉来推断大学教育质量的高低”。[3]《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从2007年开始将25%的权重赋予涉及大学声誉的校长评议。这样的指标倾向于已经建立起声誉的大学,而不是根据过去一段时间大学的表现来做出判断。目前,至少有63所大学的校长已经签署了抵制《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排名中的声誉调查。[4]

从排名的方法上看,这两个大学排名都对单个指标赋予了权重,并且对大学的整体实力进行次序排名。这样的方法同样也会引发很多争议,指标在数值上的差异表示着参与排名的大学之间的差异,但是在整体排名时,它忽视了标准误差的存在。例如,从2001年《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排名的结果来看,在百分制的情况下,排名13~22的大学得分差距仅为6分。

公众对大学排名的热情并不会因为它存在争议而减少,但理性的学者们显然不会放弃对此问题的思考。当CHE大学排名的影响渐渐扩大时,学者们发现它独到的排名方法克服了现有大学排名的一些弊端。学者们的推崇也使得CHE大学排名在国际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二、CHE大学排名的方法和指标体系

1. CHE大学排名的方法

德国高等教育发展中心所发布的CHE大学排名试图突破原有大学排名的思维,CHE在排名时秉持的一个基本理念是不存在最好的大学。一所大学不可能包含所有的学科,即使在已有的学科领域内,也不可能每一门学科都是最好的。大学内各个院系、学科和专业的实力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显然根据大学综合实力做出的排名会稀释这些差异,这可能会对高中毕业生产生误导。CHE采用这样的排名方法还考虑了德国高等教育系统的特点,长期以来,德国民众一直都信奉“所有大学的教育质量都相同”的神话。对学生来说,他们关心的并不是“哪所大学最好”,而是想知道针对某一个特定学科究竟哪所大学最适合自己。因此,CHE从学科的角度来对大学排名。

在此基本理念之下,CHE大学排名从两个方面进行了方法的创新。首先,它不对单个指标得分进行累计或加权。单个指标的评价结果可以独立存在,并且同一学科内不进行次序排名。CHE认为,将差别很大的指标合并成一个整体的综合排名是无意义的。CHE让用户自己筛选一定数量的指标,并在此基础上要求网站数据库提供具有可比性的大学信息,有效地创建自己的大学排名。CHE大学排名事实上把定义高等教育质量的权力交给了排行榜的使用者。

CHE大学排名的第二个独特之处是在每个指标内部,排名的结果用分组的方式呈现,而非次序排名。根据各项评价的结果,将评比的学科或者学科内单个指标分为绿色的高分组(top group)、黄色的中间组(middle group)和红色的低分组(bottom group)。每一组的内部元素在质量上被认为是相同的。这样做的理由是,对许多指标来说,次序排名相对来说并不科学,且容易引发争议。因为在许多评估指标中,大学之间的实际差异非常小。CHE在掌握每个大学在单个指标上的特定数据后,对其进行分组归类,而不用详细呈现各个数据的细节。

荷兰学者尼纳·范德克(Nina Van Dyke)在2005年研究了10种国际上主流的大学排行,其中采用分学科进行排名的只有德国CHE大学排名;用分层的方式区别排名对象的有德国的CHE大学排名和澳大利亚的“优秀大学指导”(Good Guides);不对单个指标赋予权重来计算总值的排名也只有CHE大学排名和“优秀大学指导”。而集合这三大特点于一身的、并且最早采用这种方法的只有CHE大学排名。[5]由此可见,CHE大学排名在方法论上独树一帜地给我们展现了一种排名的新思维。

2. CHE大学排名的指标体系

CHE大学排名在方法论上的创新,使得它在指标体系的设计上变得更加丰富。它试图尽可能周全地将学生在选择学校时要考虑的各个要素纳入其中。通过征求大学协会、评估专家教授、大学毕业生和在校学生的广泛意见,CHE从9个维度、35个二级指标设计出了一个旨在帮助学生做出选择的决策模式。其排名指标体系如下表所示。

资料来源:http://www.unc.edu/ppaq/docs/CHE_formatted.pdf

从CHE大学排名的指标体系可以看出,这是一个专注于教育质量的大学排名。如此详细的指标体系给排行者收集数据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但它设身处地考虑到了高中毕业生的需求和利益。从学生的满意度到教授的同行评议,这些对个人主观体验的调查,经过大样本数据的处理后(CHE排名对250所高校的13万名学生和1.6万名教师进行调查或问卷)所得出的数据对学生的就学选择很有参考的价值。与其他过于注重大学的研究和声誉的大学排名相比,CHE大学排名更注重大学的教育质量,这有利于维护人才培养这一大学的基本使命。

三、CHE大学排名所产生的影响

1. CHE大学排名对德国高等教育的影响

在理想的状态下,大学排名的利益相关者主要涉及学生及其家长、政府和高校。CHE大学排名的初衷虽然是为学生及其家长服务,但从目前所产生的影响来看,它也很好地兼顾了三者的需求。

对学生来说,CHE排名为他们的升学选择提供了充分的信息。迄今为止,CHE已完成了288所德国大学、四大领域35个学科的排名工作,已经有80%的德国大学生就读于这些被排名的学科领域之中,并且每一个学科的排名数据每三年便会更新一次。“从2007年的数据来看,三分之二的大一新生曾使用过CHE的排名,有13%的学生认为CHE的排名对准备进入大学的学生来说,是最好的参考信息”。[6]

对政府来说,CHE排名充当着评价高等教育质量的功能。德国大学的管理权归各个州所有,同时德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发展相对缓慢。1998年德国曾试图以专业认证的方式来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但由于认证程序复杂,大学不愿意支付高额的认证费用。CHE大学排行正好满足了这样的需求,“通过CHE特有的排行方法,为人们认清大学在哪些方面存在着不足提供了详细的并且是基于各个大学差别的线索。从这个角度而言,CHE大学排行在一定程度上担负起保障高等教育质量的作用”。[7]从长远来看,一个广泛被接受的大学排名将成为德国继高等教育质量认证、政府管制之后的第三种保障高等教育质量的工具。

对大学来说,大学排行要想对高等教育系统施加重要的影响,要靠大学重视其自身在排名中的位置并且能够产生提高质量的动机。尽管CHE大学排名刚推出时,有不少大学校长对排名的结果持有异议,但CHE提供的详细而又公正的数据使得排名逐渐被认同。一些德国大学已经开始通过CHE的大学排名来检查和发现自身的优势和劣势。为此,CHE在2007年建立了一个盈利性质的咨询机构,旨在帮助单个大学提高自身的质量,设计大学的市场化战略,优化大学内部的治理。

2. CHE大学排名对其他国家大学排名的影响

许多学者盛赞CHE大学排名是“现在所有大学排名中最完美的实践,处处都体现了排行者独到的智慧”,并且“最大限度地克服了传统大学排名在概念和技术上存在的问题,符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6年通过的关于大学排名研究的《柏林原则》(Berlin Principles)”。[8]博洛尼亚进程的加快使得欧洲范围内学生之间的流动日益频繁,这迫切需要为学生提供具有可比性的各国大学数据。2004年与2005年,CHE先后增加了奥地利、瑞士这两个国家经济、法律、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医学的学科排名。尽管在荷兰国内有大学排名的存在,但荷兰与比利时还是积极地加入了CHE的国际大学排名系统。CHE大学排名今后发展的方向将是对所有的欧洲大学进行排名。

同时,CHE大学排名的影响已经从欧洲扩展到全世界。加拿大拉瓦尔大学(University Laval)荣誉校长弗朗科艾斯·塔维纳斯(Francois Tavenas)认为,“CHE大学排名为其他国家的大学排名树立了很好的榜样”。[9]实际上,加拿大教育政策研究院所发布的《大学信息导航报告》(University Report Card Navigator)就是模仿和参照了CHE大学排名的方法,对加拿大的大学进行了排名。《大学信息导航报告》为学生的就学选择提供多维度的指标,同时不对指标进行累计和赋权,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偏好生成符合自己要求的大学排名。而美国未来高等教育委员会(The Commission on the Future of Higher Education)也正试图建立一种类似于CHE的大学排行作为《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排名的补充,减少各个利益相关者对排名所产生的争议,使得学生和家长能够根据偏好选择变量,得出自己理想的大学排名。[10]

四、CHE大学排名对中国大学排名的启示

CHE大学排名从最开始的只针对德国大学,到现在准备扩展到欧洲范围内所有的大学。这一排名的实践证明,无论是一个国家的大学排名还是区域间的大学排名,甚至世界范围内的大学排名,其背后所传递的排名理念是共通的。正因为如此,当我们用CHE大学排名的优点去审视现有的大学排名时,我们也应该思考它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中国大学排名研究有何启示。

1. CHE大学排名不对大学做综合排名的方法值得学习。CHE排名反对对大学的整体进行评价,而是通过选择大学具有可比性的方面进行比较。澳大利亚学者西蒙·马金森(Simon Marginson)对此十分推崇,在他看来,“与其去建构一个站不住脚的评价大学整体实力的排名指标,作为与政策密切相关的大学排行还不如去回应各种不同的需求。大学不应该被整体评价,相反,我们在排名时可以根据大学不同的功能、不同的学科、不同的地理位置进行评价”。[11]

中国国内的大学排名大多是针对大学的整体综合实力。一个综合性的排名结果对政府和大学来说,很难有多少针对性的启示。这并不能很好地发挥大学排名的诊断功能。因此,中国的大学排名必须在方法论上有所创新。例如可以根据大学的不同功能,分别针对大学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进行排名;根据不同的学科和专业的特点,针对学生和家长的就学选择或者用人单位的需求做出排名;根据体现大学发展的一些特殊指标,如大学创新的能力做出排名。

2.CHE大学排名不对指标进行累加,打破了过去大学排行中零和博弈的传统,为大学的发展营造了一种双赢的氛围。现有的中国大学排名虽然给大学的发展带来了竞争压力,这种压力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质量的提高,但每年大学排名的公布却呈现出几家欢喜几家愁的现象,在排名中处于有利位置的大学以此作为宣传,以争取更多的社会资本,而处于不利地位的大学则开始质疑排名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公正性,甚至有不少大学校长对排名提出抗议。

大学排行是为了排名本身,还是为了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CHE大学排名做出了很好的范例,尤其是它反对对所有大学做简单的排序,这对于中国这个过于注重名次的社会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因为分层的方法有利于减缓由于大学排行所带来的不必要的争议,使得所有大学都有进一步提高质量的动机。

3.CHE大学排名考虑了多样性,而不同于其他大学排行榜那样只关注研究型大学,避免了大学发展的趋同。国内现有的大学排名大多数关注综合性研究型大学,通过大学的声誉和研究水平来反映其综合实力,这无形中引导大学更多的关注于科学研究,关注于大学的研究产出,重数量指标轻质量。为了在大学排名中获得有利的位置,大学必须将更多的经费投入到购买昂贵的设备、对明星教授的争夺以及申请更多的博士点和硕士点上。可以说,如果大学排名设计不当,会对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负面的影响。

趋同现象一直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顽疾,在今后如何引导高等教育多样化的发展,避免由于过度竞争导致各个大学失去自身原有的特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现有大学排行中单一的评价指标、苛刻的名次排序无疑助长了大学趋同的趋势。我们的大学排名应该学习CHE大学排名多样化的思维,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做出努力。

4. CHE大学排名是站在高等教育消费者的角度上对大学做出的评价,充分考虑了消费者利益。CHE大学排名的优点在于它能够为不同的利益相关者提供具有可比性的信息,因为“高等教育的质量是在别人的眼中,大学排行应该能与其使用者之间产生互动,尤其是对学生群体。使用者应该能够根据自己的评判标准在大学排行中查询到自己需要的信息”。[12]般来说,所有的大学排名都具有明确的排名目的和特定的价值取向。但是,高等教育承载着社会各界的期望,它要满足学生及其家长、政府、大学和社会各个方面不同的需求,这使得排名目的的单一性与需求群体的多样性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尤其是在权重的赋予过程中,不同群体对指标的要求和标准大不相同,仅仅通过简单地对指标权重进行累加得出的大学整体排名只体现了排名者自身的价值判断,并不能让不同的群体清楚地了解到他们各自所关注的信息。

中国高等教育目前已经跨入了大众化的阶段,学生选择学校的机会将会越来越多,而国内真正服务于消费者群体、关注大学教育的质量、关注人才培养过程的大学排行还很少。这是一个值得我们重视的问题。与国外的大学相比,我国特有的招生体制使得学生一旦做出就学选择,更改的余地就很小。如果学生因为不了解大学和专业而做出错误的判断,势必会造成巨大的教育浪费。在这一点上,CHE大学排名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参考文献

[1]菲利普·G·阿尔特巴赫.大学排行榜之困[J].世界教育信息,2006,(6):28~29.

[2]亚历克斯·埃舍尔,马斯莫·萨维诺.差异的世界:大学排名的全球调查[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5):1~10.

[3]Terenzini & Pascarella.Living with Myths:Undergraduate Education in America.Change,1994,Vol.26(1):28-32.

[4]Valerie Strauss.U.S.News's College Rankings Face Com- petition and Criticism.The Washington Post,2007,August 17.

[5]Ninavan Dyke.Twenty Years of University Report Cards. Higher Education in Europe,2005,Vol.30(2):103~125.

[6]Maarja Soo & David Dill.The CHE University Ranking in Germany.[EB/OL].http://www.unc.edu/ppaq/docs/CHE_ formatted.pdf,2007.

[7]Gero Federkeil.The Lack of a National Policy Regime of Quality Assurance in Germany Implications and Alterna- tives.Higher Education Management and Policy,2003, Vol.15(2):63~72.

[8]Marijkvander Wende.Ranking and Classific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a European Perspective.Higher Education, 2008,Vol.23:49~71.

[9]Detlef M(?)ller-B(?)ling.CHE-Ranking Methodology and Presentation[EB/OL].http://www.utwente.nl/cheps/docu- menten/2005rankingmullerboling.pdf,2005-12-02.

[10]Kelly Field.Another Accountability Idea:A New Database that Would Customize College Rankings.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2006,March 31.

[11]Simon Marginson & Marijk vander Wende.To Rank or to Be Ranked:The Impact of Global Rankings in Higher Ed- ucation.Journal of Studies i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2007,Vol.11(3/4):306~329.

8.中国科技大学大学排名 篇八

大学综合排名

1、Harvard University(马萨诸塞州)哈佛大学

2、Princeton University(新泽西州)普林斯顿大学

3、Yale University(康涅狄格州)耶 鲁大学

4、Massachusetts Inst. of Technology麻省理工学院

5、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加州理工学院

6、Duke University(北卡罗来纳州)杜克大学

7、Stanford University(加利福尼亚州)美国斯坦福大学

8、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宾夕法尼亚大学

9、Dartmouth College(新罕布什尔州)达特茅斯学院

10、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Louis华盛顿大学

11、Columbia University(纽约州)哥伦比亚大学

12、Northwestern University(伊利诺伊州)西北大学

国际学生所占比例排名

1.Alliant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加利福尼亚州) 36% Alliant国际大学

2.University of Bridgeport(康涅狄格州) 27% 桥港大学

3.Florid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23% 佛罗里达理工学院

最低录取比例排名

1、Harvard University(马萨诸塞州) 11% 哈佛大学

2、Princeton University(新泽西州) 11% 普林斯顿大学

3、Columbia University(纽约州) 12% 哥伦比亚大学

最高毕业率排名

1、Harvard University(马萨诸塞州)98% 哈佛大学

2、Princeton University(新泽西州)97% 普林斯顿大学

3、Brown University(罗德岛州)95% 布朗大学

4、Dartmouth College(新罕布什尔州)95% 达特茅斯学院

5、University of Notre Dame(印地安纳州)95% 圣母大学

6、Yale University(康涅狄格州)95% 耶鲁大学

班级人数少于20人排名

1、Union Institute and University(俄亥俄州) 100%

2、National-Louis University(伊利诺伊州) 89%

3、New School University(纽约州) 87%

机械学院排名

1、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麻省理工学院

2、Stanford University(加利福尼亚州)美国斯坦福大学

3、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ley加大柏克莱分校

4、University of Illinois–Urbana-Champaign UCIEP加盟校

5、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乔治亚理工学院

6、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加州理工学院

7、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Andrew and Erna Viterbi)南加

州大学

8.Purdue University–West Lafayette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9、University of Michigan–AnnArbor密歇根大学

10、Cornell University(纽约州)康奈尔大学

法学院排名

1、Yale University(康涅狄格州)耶鲁大学

2、Harvard University(马萨诸塞州)哈佛大学

3、Stanford University(加利福尼亚州)斯坦福大学

4、Columbia University(纽约州)哥伦比亚大学

5、New York University纽约大学

6、University of Chicago芝加哥大学

7、University of Michigan–AnnArbor密歇根大学

8、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宾夕法尼亚大学

9、University of Virginia弗吉尼亚大学

10、Duke University(北卡罗来纳州)杜克大学

11、Northwestern University(伊利诺伊州)西北大学

医学院排名

1、Harvard University(马萨诸塞州)哈佛大学

2、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Louis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分校

3、Johns Hopkins University(马里兰州)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4、Duke University(北卡罗来纳州)杜克大学

5、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宾夕法尼亚大学

6、University of California–San Francisco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

7、University of Michigan–Ann Arbor密歇根大学

8、Columbia University - College of Physicians and Surgeons(纽约州)

哥伦比亚大学

9、Stanford University(加利福尼亚州)斯坦福大学

10、University of Washington华盛顿大学

9.中国医科类大学排名 篇九

10.中国医科大学(原卫生部直属)

11.哈尔滨医科大学7个博士后,36个博士点,52个硕士点。

12.浙江大学3个博士后,35个博 士点,54个硕士点。(原卫生部直属)13.南方医科大学概况3个博士后,36个博 士点,50个硕士点(原第一军医大)14.中国药科大学14个博士后.23个博士点.26个硕士点.15.吉林大学医学院4个博士后,11个博 士点,22个硕士点。(原卫生部直属)16.天津医科大学3个博士后,26个博士点,47个硕士点。17.重庆医科大学3个博士后,22个博士点,47个硕士点。18.山东大学医学院2个博士后,18个博士点,52个硕士点。19.南京医科大学个3个博士后,20个博士点,42个硕士点。20.河北医科大学4个博士后,16个博士点,40个硕士点。21.上海中医药大学3个博士后,15个博士点,23个硕士点。22.苏州大学医学院2个博士后,12个博士点,31个硕士点。23.北京中医药大学3个博士后,15个博士点,16个硕士点。24.沈阳药科大学1个博士后,19个博士点,20个硕士点。24.新疆医科大学3个博士后,3个博 士点,35个硕士点。25.暨南大学医学院1个博士后,3个博士点,22个硕士点。26.西安交通大学18个博士点,36个硕士点。

27.南京中医药大学3个博士后,16个博士点,18个硕士点。28.黑龙江中医药大学3个博士后,12个博士点,23个硕士点。28.天津中医学院1个博士后,18个博 士点,25个硕士点 29.福建医科大学12个博士点,47个硕士点。30.南昌大学医学院9个博士点,41个硕士点 31.武汉大学医学院 7个博士点,37个硕士点。32.郑州大学医学院7个博士点,30个硕士点。33.安徽医科大学4个博士点,46个硕士点。34.广州中医药大学15个博士点,18个硕士点 35.山西医科大学3个博士点,43个硕士点。

36.山东中医药大学2个博士后,9个博士点,19个硕士点。37.大连医科大学4个博士点,29个硕士点。38.兰州大学医学院2个博士点,31个硕士点。39.东南大学医学院3博士点,26个硕士点。40.青岛大学医学院3个博士点,25个硕士点。41.南京大学医学院3个博士点,17个硕士点。41.广西医科大学2个博士点,28个硕士点。42.昆明医学院1个博士点,35个硕士点。43.贵阳医学院1个博士点,24个硕士点。

44.广州医学院1个博士后,1个博士点,20个硕士点。45.汕头大学医学院1个博士后,1个士点博,14个硕士点。46.温州医学院1个博士联合培养点,15个硕士点 47.同济大学医学院1个博士点,14个硕士点

48.广东医学院2个博士联合培养点,12个硕士点 49.成都中医药大学6个博士点,18个硕士点。50.

-------------------51.辽宁医学院1个博 士点,34个硕士点。52.扬州大学医学院 1个博士点,12个硕士点。53.宁夏医学院28个硕士点。54.内蒙古医学院26个硕士点。55.潍坊医学院22个硕士点 56.泸州医学院21个硕士点。57.新乡医学院20个硕士点。

58.延边大学医学院18个硕士点。59.安徽中医学院16个硕士点。60.佳木斯大学医学院15个硕士点。61.皖南医学院14个硕士点。62.遵义医学院17个硕士点。

63.徐州医学院一个联合博士点,12个硕士点。64.南通大学医学院12个硕士点。65.泰山医学院16个硕士点。66.滨州医学院12个硕士点。

10.中国农林类大学排名 篇十

中国农业大学(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简称“中国农大”(CAU),坐落于北京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和北京市共建的一所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双一流”建设高校、“985工程”、“211工程”,入选“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为中国―加州大学系统“10+10”合作科研联盟成员高校。

★ 世界大学排名中国大学排行榜

★ 中国好书排行榜

★ 上海大学排行榜

★ 中国青春励志电影排行榜前十名

★ 中国高中排行榜广东省10强

★ 大学时评类作文范文

★ 大学农学类热门专业

★ 中国大学校训

★ 中国最受媒体关注独立学院排行榜

11.中国科技大学大学排名 篇十一

此排名上的学校来自25个国家的10个地区。最年轻的大学位于澳大利亚。此外,还有西班牙的5所高校、中国香港的4所高校、英国的4所高校、德国的3所高校。

榜单前五名的高校都来自亚洲,这反映了亚洲年轻高校在国际学术舞台上的地位逐渐上升。在本年度QS排行榜上,科技理工类高校占据主导地位,这被称为STEM(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and Mathematics,即科学、技术、工程、教学)趋势。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位居榜单第一名也是STEM全球化趋势的一部分。

前十名的高校中有3所来自中国香港,去年香港高校也在排行榜上取得了好成绩,这显示了香港拥有高质量的高等教育。

QS Top 50 Under 50排名的高校从“2014- 2015QS世界一流大学排名”中选取,目的是聚焦“在相对较短的时期内迅速在世界舞台上建立稳定的全球声誉和取得显著的研究成绩”的年轻教育机构。

12.英国大学世界排名下滑的背后 篇十二

英国《每日电讯报》分析,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越来越多的签证限制,以至于英国院校不能从国外招聘到足够多的高质量学者和学生;二是大学正面临招生压力,需要增加弱势背景和少数民族的比例,使得它们的注意力从高质量的科研与教学中转移。

卡梅伦担任英国首相后指责英国一流大学存在种族偏见,没有努力招收弱势背景学生,导致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等英国一流大学承受着巨大的政治压力。今年初,卡梅伦表示,英国一流大学应该公开申请者中少数民族的比例,鼓励增加透明度,这直接让英国一流大学把注意力在改善科研与教学质量的同时关注处于弱势背景的学生。

“英国大学体制仍然有其重要性,但种种令人担忧的迹象表明它的全球地位可能在下降。在某种程度上,是移民限制的原因,英国大学对于国外的学者与学生而言不那么开放。同时,也由于政府的干预,现行政策导致大学将目光集中在招生上,增加公立学校、少数民族以及之前很少能来到一流大学地区的学生比例,以符合政府的要求。美国大学在排名上占据优势,因为它是由完全独立的大学带头领先,政府与私人给予充足的资金,校友们也会慷慨解囊。”英国白金汉大学教育与就业研究中心主任艾伦·史密瑟斯表示。

《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副刊》世界大学排名负责人菲尔·巴蒂表示,在世界上最有声誉大学的数量上,英国仅次于美国,但今年也略有下滑。相较于去年12所英国大学,今年只有10所英国大学进入世界前100名,其中7所都是在较后的位置。而与此同时,亚洲大学排名迅速上升,欧洲大陆也从去年的10所增加至17所。

13.卫报英国大学排名之法律专业排名 篇十三

Rank Rank InstitutionGuardian score/100Satisfied with teachingCareer after 6 months1-Cambridge10093.8902-Oxford95.895.5863-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87.288804-Kings College London84.693.8815-Queen Mary83.493.3715-UCL83.491.2857-Durham82.691.5788-Dundee81.692.5869-Robert Gordon81.193.09010-UEA78.6957511-Queens, Belfast77.889.18512-Edinburgh76.491.57713-Birmingham75.891.88713-Aberdeen75.8918615-Kent74.990.28716-Warwick74.886.48417-Nottingham74.795.07618-York74.688.58019-Derby73.791.57920-Sussex72.993.28421-Aston72.688.3-22-Leeds70.289.88122-Salford70.295.26724-Edinburgh Napier70.192.5-25-Glasgow7089.88526-Swansea69.993.88427-Greenwich69.492.96828-Bristol69.287.28929-Lancaster68.790.58430-Manchester6886.87930-Newcastle6888.88232-Southampton67.691.08033-SOAS67.385.98434-City67.188.78334-Bangor67.192.27036-De Montfort6790.88737-Northumbria66.991.26738-Reading66.383.87839-Buckingham65.893.89239-Ulster65.888.26741-Surrey65.689.27042-Cardiff65.188.77543-Anglia Ruskin64.492.65444-Exeter6486.07945-Brunel63.990.76745-Portsmouth63.9937247-Oxford Brookes63.592.56948-Central Lancashire63.389.86349-Nottingham Trent63.288.77750-Strathclyde63.191.08551-Hull62.889.77352-UWE Bristol62.591.07153-Bournemouth6289.66654-Gloucestershire61.893.86555-Huddersfield61.788.08455-Sheffield61.788.87957-Leicester61.683.37658-London South Bank61.293.55459-Middlesex60.985.15460-Keele60.488.08461-Glasgow Caledonian60.289.86361-Essex60.288.26563-Coventry60.186.88064-Manchester Met59.785.37265-Sheffield Hallam58.590.05766-Bucks New University5892.27367-Stirling57.490.07268-Liverpool57.284.08069-Cumbria56.592.06770-Plymouth55.989.35771-Edge Hill55.493.85172-Brighton55.178.1-72-Aberystwyth55.182.57372-Chester55.194.87175-West of Scotland53.790.56076-Liverpool John Moores53.485.86677-St Marys, Twickenham53.195-78-Sunderland52.191.24279-Westminster51.783.86780-Bedfordshire50.886.05481-Bradford50.680.16381-Staffordshire50.684.16383-Lincoln50.285.07583-Teesside50.292.05185-London Met49.885.25685-Bolton49.892.87287-Northampton49.190.26888-Winchester48.393.0-89-South Wales47.684.36990-Hertfordshire4786.27391-Canterbury Christ Church44.784.44892-West London43.982.75393-East London38.182.24694-Birmingham City34.5786495-Leeds Beckett3380.35796-Southampton Solent31.675.354--Roehampton-----Royal Holloway-----Birkbeck-----Worcester-----University Campus Suffolk-----Highlands & Islands-----Heriot-Watt-----Kingston-----Wolverhampton-----Glyndwr-----Liverpool Hope-----Abertay Dundee---

[20最新卫报英国大学排名之法律专业排名]

14.中国财经类大学排名 篇十四

排名 大学名称 综合得分 声誉得分 学术资源得分 学术成果得分 学生情况得分 教师资源得分 物资资源得分上海财经大学 34.0 57.5 22.8 7.8 65.9 31.0 42.3东北财经大学 31.0 49.4 24.4 6.1 63.2 31.9 27.5西南财经大学 30.0 51.3 20.6 4.7 60.5 30.2 27.2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8.0 58.7 6.9 1.7 58.5 42.4 18.0中央财经大学 25.0--20.9 4.2 59.8 32.8 23.3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0--5.0 1.6 47.8 42.1 16.9

天津财经大学 20.0--6.6 3.4 48.9 28.3 29.7南京财经大学 18.0--1.0 3.0 39.1 33.4 25.2江西财经大学 17.0--4.4 2.4 45.9 28.4 17.8

山西财经大学 17.0--2.7 2.8 42.2 28.8 23.0哈尔滨商业大学 16.0--2.4 0.3 39.8 31.8 19.5

山东财政学院 16.0--1.7 0.6 43.1 32.8 15.1

山东经济学院 16.0--2.0 1.0 45.2 26.7 16.9

北京物资学院 16.0--1.9 1.0 41.7 26.6 19.4浙江财经学院 15.0--2.3 2.4 40.1 27.8 15.9

河南财经学院 15.0--2.5 0.5 42.3 27.8 12.2

河北经贸大学 15.0--1.5 0.6 40.9 25.1 18.2

云南财贸学院 15.0--1.8 2.1 35.6 18.3 30.2上海对外贸易学院 14.0--2.2 1.4 49.9 19.2 13.9

广东商学院 14.0--0.9 1.5 35.4 23.7 23.4

山东工商学院 14.0----0.4 39.9 20.6 24.7

新疆财经学院 14.0--1.7 0.2 36.8 30.2 8.1

内蒙古财经学院 14.0----0.1 38.6 29.3 10.6

安徽财经大学 14.0--2.4 2.0 41.5 18.5 16.8

天津商学院 14.0--2.2 1.3 40.2 21.3 15.1南京审计学院 13.0----1.4 41.3 20.5 15.1

重庆工商大学 13.0--0.4 1.1 37.4 19.2 20.8

西安财经学院 13.0----0.4 36.0 23.3 17.2

长春税务学院 13.0--1.4 1.6 39.6 22.2 9.1

上海金融学院 13.0----25.0--14.2 19.6

湖南商学院 12.0----1.1 38.8 18.5 11.8

兰州商学院 12.0--0.9 1.0 36.7 19.5 11.0

贵州财经学院 12.0--0.9 0.3 33.1 22.0 11.4

湖北经济学院 7.0----0.6--21.5 17.1

广东金融学院 5.0----0.7--12.6 15.9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 5.0--------13.5 15.4

上海商学院 5.0--------13.9 14.1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 5.0--------11.2 15.5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 5.0----0.1--13.3 11.8

广西财经学院 4.0--------11.8 12.0

学校名称:上海财经大学

校 址:上海市国定路777号

办学层次:本科

办学类型: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国家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211 工程”重点建设学校。所在省市的招生数:见各省市高校招生办公室公布的招生计划书。

外语语种要求:英语专业和中外合作办学各专业只招选考英语的考生,其它专业选考语种无限制。

男女生比例:无

身体健康状况要求:按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执行。

录取规则:

1.我校的招生录取工作实行“学校负责、省市招办监督”的录取体制,坚持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的原则,以文化考试成绩为主要录取依据,综合考虑考生各方面素质,公平、公正、公开、科学、规范地选拔学生。

2.我校认可各省市自治区招生办公室制定的高考加分的优惠政策,但根据教育部加分幅度不得大于20分的规定,对其加分值大于20分的,我校在录取时一律认作20分。

3.当第一志愿报考我校的生源不足时,我校将从高分到低分录取以后志愿的考生。

4.我校在专业录取时按照33111的级差录取(即第二、三志愿的考生每档减3分与前一志愿的考生排队录取,之后各个志愿均减1分与前一志愿的考生排序录取)。

5.专业录取时按考生的高考总分(含加分)从高分到低分排序,总分相同时按单科成绩数学、外语、语文、综合的成绩排序。

6.我校在公布招生计划的120%以内,确定调阅考生档案的比例。

收费标准:我校按学分制要求收取学费,每生年学分收费标准如下:

1.中外合作办学本科专业15000元/年

2.非中外合作办学本科专业5000元/年

住宿费:1200元/学年(不含寒、暑假)

奖学金:学校设立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上海市政府奖学金、各类社会企业奖学金和优秀学生奖学金。根据学生在校期间德、智、体等各方面的综合情况,奖学金每学年评定一次,奖励金额为500至8000元不等。

助学金和勤工助学:学校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设立国家助学金和各类社会企业助学金,助学金金额为每月150至300元不等;同时,学校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校内外勤工助学岗位。学校承诺:决不让任何一位考上我校的同学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

国家助学贷款:家庭经济困难新生报到入学后可根据本人情况向银行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学生申请助学贷款金额最高为6000元/年,学生在校期间贷款利息由国家财政全部补贴。招生网址:

电 话: 021-6590437

2转自:高考招生网

中央财经大学2009年招生章程

学校全称:中央财经大学

学校性质:教育部直属的“211”工程重点建设学校

办学层次:博士、硕士、本科

学习形式:全日制

学校地址:学院南路校区: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39号,邮编:100081

沙河校区:北京市昌平区沙河高教园区,邮编:102206

2009级学生一至三年级在沙河校区学习,四年级在学院南路校区学习

语种要求:

1、以下各专业的培养方案仅面向语种为英语的考生,非英语考生谨慎填报。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国际贸易/金融风险管理方向、工商管理专业国际商务管理专门化方向、电子商务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保险专业精算方向、国际政治专业国际政治经济学方向、经济学专业数理经济与数理金融方向、金融学专业国际金融方向、金融学专业公司理财方向、财政学专业财政理论与政策方向。

2、英语专业经贸英语方向只招收英语语种考生。

男女比例:不限。

身体健康状况:按《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执行。

录取规则:贯彻公平竞争、公正选拔、公开透明的原则,德智体美全面考核、综合评价、择优录取。

1、优先录取第一志愿考生,第一志愿考生生源不足时,在重点线上从高分到低分录取第二志愿考生。

2、专业按投档分数(含政策性加分,下同)、志愿顺序录取,不设定专业分数级差。专业志愿无法满足时,对服从专业调剂的考生进行专业调剂,不服从专业调剂的,作退档处理。

3、在投档分数相同的情况下,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可优先录取。①具有体育、艺术特长的考生②相关成绩考虑数学、英语、语文成绩较好的考生。

4、往届生和应届生在录取时同等对待。

5、根据各省生源情况确定提档比例,提档比例一般控制在当地同类招生计划数的100%-105%。

6、报考英语专业经贸英语方向的考生须在高考中加试英语口语。

7、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国际贸易/金融风险管理方向只招收有该专业志愿的考生。

8、英语专业经贸英语方向只招收有该专业志愿的考生。

9、江苏省普通类考生学业水平测试等级要求选测为2B+、必测为4C1合格,对进档考生按上述规则

2、规则3确定专业;自主选拔录取考生学业水平测试等级要求选测为2B、必测为4C1合格。

10、浙江省普通类考生考试科目应为一类科目,对进档考生按上述规则

2、规则3确定专业;自主选拔录取考生考试科目应为一类科目。

学费标准:

2、艺术设计:10000元/生/年;

3、英语专业经贸英语方向:6000元/生/年;

4、统计学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心理学专业经济心理学方向、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金融数学方向:5,500元/生/年;

5、其他专业:5,000元/生/年。

学位授予:

1、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的专业:

财政学、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国际贸易/金融风险管理方向、金融工程、经济学、国民经济管理、保险、保险专业精算方向、税务、税务专业国际税收方向、税务专业注册税务师方向、统计学、投资学、经济学专业数理经济与数理金融方向、金融学专业国际金融方向、金融学专业公司理财方向、财政学专业财政理论与政策方向。

2、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的专业:

会计学、会计学专业注册会计师专门化方向、财务管理、工商管理国际商务管理专门化方向、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文化产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工程管理、项目管理、房地产经营管理、管理科学、体育经济、体育经济专业体育运动项目管理方向。

3、授予法学学士学位的专业:

法学、社会学专业经济社会学方向、国际政治专业国际政治经济学方向。

4、授予文学学士学位的专业:

汉语言文学专业财经文秘方向、新闻学专业财经新闻方向、广告学、艺术设计、英语专业经贸英语方向。

5、授予理学学士学位的专业:

应用心理学专业经济心理学方向、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金融数学方向。

6、授予工学学士学位的专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颁发学历证书的学校名称:中央财经大学

15.中国科技大学大学排名 篇十五

按照博弈理论, 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相关利益关系, 本身是一种博弈关系。所谓博弈关系, 是指决策和利益相互影响的主体 (局中人) 间的相关关系。在博弈中, 每一局中人都有一系列不同的可供选择的行动方案或策略组合, 局中人对行动方案或策略组合的选择取决于他们对不同方案或策略组合的理性偏好。而每一局中人博弈结局的利益获得, 不仅取决于自己选择的行动方案, 而且还取决于其他局中人采取的相应策略。总的来看, 博弈有两种类型:零和博弈与非零和博弈。零和博弈是指博弈的结果是各局中人得失之和恒为零。一方所得正是一方所失, 局中人在利益关系上表现为相互对立, 互不相容。而非零和博弈是指各局中人间利益得失之和不为零的博弈关系。大于零称正和博弈, 小于零称负和博弈。负和博弈是博弈各方局中人最不愿见到的情形, 即大多数人利益都为负或者所有人利益都为负。而正和博弈正好相反。在正和博弈中, 局中人的利益关系并不一定是对抗的, 甚至是互利的。局中人可以一致地接受某一博弈结局。即在博弈中, 每一局中人的利益都有所增加, 或者至少是一方的利益增加, 而另一方的利益不受损失。笔者认为, 除了正和博弈外, 负和博弈与零和博弈都属于局中人总体利益小于或等于零的情况, 处在正和博弈的反面, 所以将负和博弈与零和博弈统称为非正和博弈。

本文从博弈理论的视角来分析我国大学排名中利益主体的关系, 进而探讨如何从目前我国大学排名的非正和博弈的状态转变为正和博弈, 通过促进利益主体之间的合作, 为我国大学排名向更好的方向发展献计献策, 以尽快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中关于“鼓励专门机构和社会中介机构对高校学科、专业、课程等水平和质量进行评估”的内容。

一、“非正和博弈”:我国大学排名主体间利益博弈现状

尽管大学排名在客观上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但综观我国目前的大学排名活动, 其存在的问题也显而易见, 这使得大学排名利益主体之间形成非正和博弈,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大学和排名机构之间利益同构

大学排名的主办机构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以杂志和门户网站为主的社会媒体;另一类是研究机构。[2]大学排名涉及多个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 所以这是一项有着较高要求的活动。它要求大学排名机构应具有与大学排名相关的专业技术水平和研究能力、可靠的资金支持、严格的行为纪律要求, 参与排名评价的相关人员具有良好的职业操守等。而这些条件和要求需要有关部门明确规定, 但是从目前国内现有20多家排名机构的总体情况来看, 由于缺乏政府监管, 以至于出现个别大学付给排名机构所谓的“赞助费”来提升大学排名的现象, 即一种大学和大学排名机构之间的合谋, 使得两者的利益都有所增加。人民网2008年刊登了一则《大学排行榜为何变成“付费广告”》的报道指出, 高校贿赂大学排名机构已经成为一种行业“潜规则”。[3]

(二) 大学和排名机构各谋己利

大学排名结果通常是一个分数从高到低的列表, 所使用的数据一部分是由大学排名机构自行调查的, 另一部分是由大学提供的。在大学提供数据的过程中, 难免会出现个别大学为了提高自身排名而对数据进行隐蔽性造假, [4]使自身获利。

大学排名指标体系是大学排名活动得以进行的基础, 若指标体系不合理, 则整个大学排名活动就会失去它的意义, 排名结果也就不能反映出有价值的信息。大学排名机构有的是一些大学的下属机构。一般而言, 这些大学的衍生排名机构有可能会设计出对自己有利的排名指标体系。以中国人民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中心发布的“2010年中国大学50强”[5]和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发布的“2010年中国大学排行榜”[6]为例, 这两个排名机构都在自己的排行榜中将自己所属的中国人民大学和武汉大学分别排在前10, 这种排法与英国泰晤士报排名和上海交大排名大相径庭。可见, 大学排名机构有可能受外界因素影响而做出有利于自己的指标体系, 进而影响指标体系的客观性。

(三) 学生、家长及用人单位盲从错误的大学排行信息

大学排名作为大学“被消费”的商家行为, [7]学生及家长在选择学校时必然会将大学的教育水平、师资力量、学科设置、科研能力、社会影响、就业率等各方面因素作为考虑的对象。如何获得这些信息呢?如果仅凭教育行政部门和各大学经过包装的招生介绍, 很难做出选择。大学排名比那些辞藻华丽的招生简章更具参考价值, 可以相对准确地引导学生择校。“2003年天津市高考考生、家长高考填报志愿情况”的问卷调查中, 有56.9%的考生和64.6%的家长“赞成”或“比较赞成”给大学排名, 而有45.8%的考生和50.5%的家长明确表示会把大学排名作为填报志愿的“重要的参考依据”。[8]但是错误的大学排行信息会严重地误导学生和家长的选择, 最终的结果是学生选择了非理想的大学。不合理的大学排行就会丧失其为学生及家长提供正常的信息服务的功能。

合理的大学排名有助于用人单位筛选人才, 但是错误的大学排名会使这一美好的设想落空。很多用人单位信任大学排名中的重点大学、名牌大学, 但是一些大学通过不正当手段来提升排名, 并非是真正实力强大的大学, 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并非出类拔萃, 致使用人单位利益受损。

(四) 不合理的大学排名误导政府的资源配置及政策调整

由于个别大学和大学排名机构在大学排名活动中非正当得利, 做出不合理的大学排行榜, 致使政府资源配置失当以及政策调整失效。在教育经费投入有限的条件下, 政府分配给高等教育的资源必须合理配置, 才能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错误的大学排名会误导政府的资源配置行为。同时, 大学排名机构可以利用排名结果为政府提供“政策咨询报告”, 帮助政府制定高等教育政策和对现行高等教育政策进行修正和完善, 进一步完善高等教育管理机构的管理职能。但是大学排名不当最终会导致高等教育政策出现偏颇, 从而影响我国整体的教育事业发展。从这点上来说, 政府的利益严重受损。

可见, 在我国大学排名利益主体博弈中, 个别大学和大学主办机构获利, 而博弈中的大部分主体即用人单位、政府以及学生和家长的利益严重受损, 所以说我国大学排名的利益主体博弈呈非正和博弈的现状, 即博弈各方的得失之和为零甚至小于零, 博弈各方不存在合作的可能, 是一种“你输我赢”的状态。

二、我国大学排名主体间利益“非正和博弈”现状的原因

我国大学排名利益主体造成“非正和博弈”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并非是其中的一个主体造成的, 而是各个利益主体都制造了“非正和博弈”的诱因。

(一) 合目的性错误

大学排名的合目的性是指大学排名机构在对高校进行评价的过程当中, 必须使评价所使用的手段合事实、合理性、合逻辑, 具体到大学排名上就是排名机构在方法的选取、指标的选择、信息的获取、结果的公布等方面必须全方位地达到合理化。如果这些达到目的的手段中有一些是不合理的, 那么大学排名的结果必然也不合理。[9]由于目前个别大学排名机构为了追求更多的利润, 在进行大学排名时合目的性存在一些问题, 从总体上来说, 使得大学排名的可信度下降;从更深层次上来说, 这不仅影响了大学排名机构自身的形象, 同时也对大学排名中的其他主体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二) 合规律性减少

大学排名的合规律性主要是指在进行高校评价的活动中, 必须符合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和高校作为学术机构本身所具有的特点。与大学排名的合目的性相比, 合规律性显得更加重要。因为合目的性反映的是大学排名机构的观念及其行为选择, 而合规律性反映的则是大学作为学术机构的特点与高等教育规律的问题, 这与大学排名机构如何处理与高校之间的关系高度相关。[10]但是个别大学现在与大学排名机构合谋, 虚假地提升自身在大学排名中的竞争力, 而不是从学术机构的特点与高等教育规律的角度来考虑这个问题。这就导致现在某些大学的排名上升实际上并不利于大学自身的发展, 对于其他大学排名利益主体的危害更是显而易见。

(三) 管理缺失

通过立法手段干预大学排名, 是各国对于大学排名监督的一条重要经验, 但是我国在大学排名方面的立法还处于空白, 只有少量的相关立法, 主要是涉及教育评估方面的, 因此造成现在大学排名无法可依的状况。《教育法》第二十四条提到“国家实行教育督导制度和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教育评估制度”。关于教育评估法制建设方面, 除了《普通高等学校教育评估暂行规定》这一部行政法规外, 其余的便是散见于其他法规中关于评估的条款。《普通高等学校评估暂行规定》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物, 很多方面早已不符合时代的要求, 在目前市场经济条件下, 大学排名中大学排名机构、大学、政府的职责与权限迫切需要通过立法加以界定和规范。

(四) 监督缺位

一个完整的大学排名监督和评估体系必须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内部监督, 另一是外部监督。大学排名就是由有关评估机构通过对大学社会声誉和学术地位等指标的调查而做出的一种评估。从本质上看, 大学排名是大学教育质量监控的必要手段, 大学排名是大学教育的举办者、管理者、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以及社会所需要的。目前大学排名很多是由大学研究机构来做的, 这种机构的内部监督就存在很多问题。所以对大学排名的监督任务主要应该落在外部, 即政府、学生、家长及用人单位。由于受到“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影响, 一种“小政府、大社会”的模式正在中国形成, 因此政府不该像以往一样事事包办, 应该释放部分职能。大学排名真正的监督主体应该是学生、家长和用人单位, 而现状是学生、家长和用人单位并没有起到监督的作用, 他们只是将大学排名作为一个“风向标”, 引导自身的行动, 但并未观察过“风向标”是如何运行的, 运行的是否准确。

三、“正和博弈”:未来大学排名主体间利益博弈的诉求

大学排名是一个大学排名机构、大学、政府、学生及家长、用人单位各方利益主体博弈的场域。由于目前的非正和博弈情况对绝大多数利益主体不利, 所以需要寻找出改变现状的途径, 以达到各方合作的目的, 即各方利益都为正, 或至少合作各方的总体利益为正, 实现正和博弈。具体来说, 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做。

(一) 加强大学和大学排名机构的道德意识

大学排名中主体间非正和博弈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某些大学和大学排名机构的道德意识不强。随着大学排名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大学排名开始成为大学声誉的制造者, 引发了大学之间的声誉竞争, 一些急于求成的大学采用不公平的手段谋求在排行榜上的上佳表现, 大学排名机构也趁机从中分一杯羹, 从而产生了大学排名的道德风险。在不考虑大学排名的社会功能的情况下, 大学必须明确排名的目的是为了自我测评, 这种弄虚作假的排名结果只能使大学止步不前, 而没有任何的益处, 大学排行榜上的名次提升并不代表大学能获得利益, 即便得到利益, 也是虚假的, 而且还会损害大学排名中其他主体的利益。大学排名机构制造虚假排名, 会使得自身的信誉严重下降。所以只有大学和大学排名机构同时增强道德意识, 大学排名才能发展得更好, 才能有助于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二) 提升大学申报数据透明度

大学申报数据的真实性直接影响到大学排名的公信力, 数据透明可以最大程度地实现数据的真实性。笔者认为大学申报的数据应由校长签字、学校盖章, 校长及其所在大学对所提供的数据和信息负责任, 在大学排名机构正式公布排名前的一定时间内, 可先行对各大学提供的数据信息在大学排名机构、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或相关大学的网页上予以公示, 以接受社会及其他高校的监督, [11]这样才体现出数据的透明。与此同时, 国家应以统计数据为基础, 建立大学数据共享平台, 大学排名机构可以直接从数据共享平台上选用所需的数据进行排名, 一方面提高可大学排名数据来源的真实性;另一方面也可有效杜绝排名机构和高校合谋窜改数据的可能性。[12]如果查出某所大学的申报数据不实, 那在下一年的大学排名中该所大学将不能参加排名, 并进入大学排名黑名单, 经整顿之后再予以排名, 大学的校长也将进入诚信黑名单, 并在国家重要媒体上做出道歉。

(三) 建立全方位监督机制

建立大学排名全方位监督机制分为两大块, 一是建立监督或顾问机构, 二是建立学生及其家长的外部监督。大学排名的监督或顾问机构可以为大学排名提供一些原则性的指导, 从而保障大学排名的质量, 赢得公众和业内人士的信任, 促进大学排名活动可持续性地向前发展与提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欧洲高等教育研究中心和华盛顿高等教育政策研究所于2004年共同发起成立的大学排名国际专家组 (Internationa Ranking Expert Group, 以下简称IREG) 为大学排名的顾问组织提供了典范, 该组织于2006年在柏林召开的第二次会议上提出的“柏林原则” (Berlin Principles on Ranking of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13]为大学排名提供了指导性范本。另一方面, 学生、家长、用人单位应该发挥舆论作用, 对于大学排名不公现象进行曝光, 来规范大学排名的行为, 同时, 学生、家长、用人单位也应该将自身对于大学排名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反馈给大学排名机构, 使其大学排名的社会服务作用很好的发挥。

(四) 设立个性化定制排名

传统的大学排名以指标与权重为基础, 指标和权重均由大学排名机构确定, 并且一旦确定不能更改, 不能全方位地满足学生、家长和大学本身的个性化需求。同时, 指标和权重的确定带有明显的主观性色彩。个性化定制排名是一种不给定指标和权重, 而是通过建立指标库, 让学生及其家长能够根据需要选择指标和权重, 定制符合自己要求的大学排名, 为择校提供有效参考。比如学生和家长需要对全国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排名, 他们需要向大学排名机构付一定的费用, 大学排名机构将在规定的时限内将这项排名发送给购买人, 这样使得大学排名机构从正规途径有利可得;同时大学也可以通过这种方法全方位分析自身所处的位置, 为制定发展战略提供参考。个性化定制排名将决定权交给了消费者, 使排名结果更加科学、针对性更强。[14]德国高等教育发展中心发布的CHE大学排名就是这样一种个性化排名, 它是站在高等教育消费者的角度上对大学做出的评价, 充分考虑了消费者利益, 如今已经有很多欧洲国家的大学参与其中。

参考文献

[1][2][12][14]戚巍, 李峰.大学排名的公共性缺失:风险分析及其治理[J].中国高教研究, 2010, (10) :32.

[3]冯海宁.齐鲁晚报:大学排行榜为何变成“付费广告”[EB/OL].http://opinion.people.com.cn/GB/8591501.html, 2008-12-29.

[4]Usher Savino.A World of Difference:A Global Survey of University League[R].Tables.Toronto:Educational Policy Institute, 2006:10-11, 24-26.

[5]中国人民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中心.2010年中国大学50强排行榜[EB/OL].http://edu.people.com.cn/GB/116076/11999711.html, 2010-06-29.

[6]金育, 明凌翔.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发布2010年大学排行榜[EB/OL].http://edu.qq.com/a/20100126/000136.htm, 2010-01-26.

[7]杨慧林.英国高等教育观感[J].读书, 2010, (3) :73.

[8]吴朝晖.高等教育质量的外部影响力量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9:14.

[9][10]李文兵.大学排名的合理性诉求及其困境[J].江苏高教, 2009, (6) :34.

[11]崔林.大学排名及其规范问题的质疑[J].高校教育管理, 2010, 4 (5) :26.

上一篇:2021最新春季小学开学典礼上校长发言稿下一篇:血站创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