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样调查方案

2024-09-15

抽样调查方案(精选12篇)

1.抽样调查方案 篇一

农村住户抽样调查方案

调查目的:了解农村住户的生产、收入、消费、积累情况和社会活动情况,研究农民收入变化和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监测农民实现小康和摆脱贫困的进程,为各级党政领导制定农村经济政策和决策,为社会各界了解有关信息提供依据。

调查范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的省辖市的所有抽中的农村住户。主要内容:农村居民居住的社区发展情况、农村居民家庭基本情况、农村居民家庭人口基本情况和农村居民家庭现金收支、实物收支情况调查等。

本调查制度报告期别分为年报和定期报表。农村居民现金收支和主要农产品出售情况为定期报表,其余为年报。报表在国家农村住户调查网点中进行。

农村居民的现金收支和实物收支情况通过农村住户记帐取得资料,其余调查内容采用年底对调查户一次性访问调查方式取得资料。

本调查制度的数据报送和汇总方式:调查数据处理使用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统一研制的计算机处理程序。县农调队负责对调查资料进行审查,审查无误后上报省(区、市)农调队,再经省(区、市)农调队审核,通过国家统计信息网上报综合表和基层表数据。调查数据的汇总实行国家级超级汇总。

本调查制度实行全国统计分类标准和统一编码。

2.抽样调查方案 篇二

关键词:铁路用地,地籍调查,技术方案

在地籍调查工作中, 带状地块一般具有用地范围狭长、宽度变化较大, 用地范围内涉及的行政区划、相邻宗地较多, 土地及地上建筑物的权利人具有多重性等地籍信息特征, 在铁路用地地籍调查中尤为明显。如高速公路与铁路交叉时, 土地的权利人为铁路土地管理部门, 而通过铁路的立交桥所有人为高速公路土地管理部门。其他各种带状用地同样如此。因此, 用常规的地籍调查技术和作业方法, 难以满足土地地籍管理, 地籍资料的使用以及登记与颁发土地使用证的要求。下面以宝中铁路甘肃段铁路用地地籍调查工作为例, 对铁路用地地籍调查的技术进行分析探讨。

1 调查区概况

宝中铁路甘肃段铁路用地地籍调查任务是对铁路用地及铁路用地权属界线以外20m内范围进行地籍调查, 以便土地管理部门进行登记发证。宝中铁路甘肃段线路长度约75km, 用地面积约2.74km 2。测区位于东经106°25′~106°55′, 北纬35°10′~35°40′, 线路跨越范围广, 用地宽度变化大, 多沿山谷、沟壑蜿蜒而行, 多处地段车辆无法通行, 植被茂盛地段不能通视, 沟谷中卫星信号较弱, 权属界线无明显区分标志, 铁路沿线两侧有安全保护防护网与落差1~5m的路基绿化带, 这些情况为铁路用地地籍调查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2 作业依据和技术方案

2.1 作业依据

1) 《城镇地籍调查规程》 (TD 1001-93) ;

2) 《土地登记规则》[1995]国土[法]字第184号;

3) 《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 (CJJ73-97) ;

4) 《铁路用地地籍测绘办法》 (铁道部土办[1990]第7号) 。

2.2 技术方案

根据带状地块地籍调查的特点, 本次地籍调查工作采用权属调查与地籍测绘分别作业的方式进行。即权属调查人员先进行权属调查工作, 然后测绘人员根据权属调查资料进行地籍测绘工作, 并进行地籍数据整理, 绘制宗地图、地籍图, 进行土地面积量算汇总统计, 归入宝中铁路甘肃段铁路用地地籍档案。

2.2.1 主要技术要求

1) 为保证整个地籍调查资料的统一性及权属界线的精确性, 沿线路布设D级GPS控制网作为首级控制网。坐标采用1980年西安坐标系, 中央子午线105°高斯正形投影3度分带, 平面直角坐标系, 城镇地区采用经甘肃省测绘局批准使用的地方坐标系。

2) 成图比例尺为1∶1000。采用矩形分幅, 图幅宽度限定为40cm与60cm两种规格, 沿铁路线路里程增长方向依次分幅编号, 图名为图幅内铁路用地宗地名称, 根据线路的形状、走向、图幅可适当在120~200cm内改变长度尺寸, 以减少图幅数量, 提高宗地的完整程度。

2.2.2 精度要求

首级平面控制加密网最弱点的精度要求规定如下;四等以下网最弱点 (相对其算点) 点位中误差不得超过±5cm;界址点点位中误差不得超过±5cm;相邻图根测站上测定重合界址点, 点位误差不大于10.0cm;高程较差不大于基本等高距的1/10;地物点点位中误差不大于50cm;邻近地物点间距中误差不大于40cm。

3 地籍调查的工作方法

3.1 控制测量

1) 控制测量包括首级控制测量和图根控制测量。首级控制测量采用GPS静态测量的模式沿线路布设D级GPS控制网, 并在D级GPS点的基础上发展一、二级导线。导线布设应严格遵照规程执行。

2) 加密控制采用GPS快速静态测设一级图根控制点进行施测, 细部测绘采用GPS-RTK进行地物、地形数据采集, 对于GPS信号弱的地区, 用GPS快速静态设立图根点, 然后使用全站仪补充敷设二级图根点, 以支导线、极坐标法等形式布设, 其主要技术要求满足规程的要求。

3.2 权属调查的实施与要求

3.2.1 土地权属界线及宗地的确定

1) 权属调查以1∶2000铁路用地征地图 (或复垦图) 为调查底图。调查分为铁路线路和铁路外围两部分进行。调查时土地权属界线的确定原则上以土地使用者提供的权源文件为依据, 确认其土地使用权, 埋设界址标志。取土坑、废料堆等不规则铁路外围用地界线适当调整成封闭宗地。

2) 调查时原则上以铁路火车站进出站信号机为宗地划分界线, 每两个进出站信号机之间为铁路线路宗地。当铁路线路跨越不同行政县 (区) 时, 宗地划分应综合火车站进出站信号机与行政区划界线两个因素来进行。对于宝中铁路甘肃段内各个铁路部门、单位、住宅用地应提出进行分别单独设宗, 如:工务段、铁通通信工区等;火车站包含候车楼, 调度室, 管理办公楼等, 不单独设宗, 以进出站信号机为界, 与权属界线内铁路用地归入铁路线路宗地。

3) 宗地号以县 (区) 为单位进行编号, 编号前冠以每个县 (区) 的行政代码与字母T (T代表铁路用地) 。格式为:“县 (区) 行政代码-T-宗地编号”。界址点号以县 (区) 名称拼音首写字母加数字进行编号。

3.2.2 土地他项权利范围界线的确定

1) 铁路线路与公路、河流、厂矿企业铁路专用线等已有明确土地使用权主体的交会处应设置界址标志, 并设定他项权利 (此他项权利是指与铁路线路交会的其他道路、公路、河流、铁路专用线等土地使用者具有他项权利) 。

2) 在铁路线路里程K 171+241处往西有两道铁路专用线, 分别属于平凉华能发电有限公司和平凉粮食储备库所有。根据已有权源资料确定其与宝中铁路甘肃段权属划分界线, 设置界址标志, 在图幅中进行相邻宗地示意, 铁路专用线不属于本次调查设立宗地范围。

3.2.3 铁路“三线一界”的确定

1) 铁路用地中的三线包含:既有权属界线、新增权属界线、废弃权属界线, “三线”以铁路土地管理部门提供权源资料为依据进行确定。

2) “一界”是指铁路安全保护界, 在铁路线路两侧15m属于铁路安全保护界, 主要作用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保证铁路沿线人员与铁路运行的安全, 其权属属于铁路土地管理部门。本次调查时, 对已经埋设好的铁路安全保护界牌、界桩进行测绘, 并用特殊独立符号在图幅中予以标示, 在宗地图中不进行安全保护界绘制。

3.3 地籍测绘

3.3.1 地籍细部测绘

1) 使用动态GPS-RTK和全站仪配合作业的办法测绘界址点与地物点。在铁路站场、路基、隧道、城区等界址点密集处利用GPS快速定位点布设首级图根点, 再采用全站仪扩展加密, 进行地籍测绘。另外, 相邻村以上行政界线处, 他项权利处地物测出界址线外20~50m, 以反映宗地的一个相邻区域块的相互关系。

2) 绘制方法:采用计算机电子成图, 在计算机上导入GPS-RTK与全站仪测绘数据, 使用南方CASS7.0软件绘制宗地图与地籍图。

3.3.2 地籍图的内容与表示

1) 由于铁路用地地籍调查与常规调查有很大区别, 因此地籍图上需表示的内容也不同。在铁路用地地籍图上除表示常规地籍要素外, 还应严格按照《铁路用地地籍测绘办法》 (铁道部土办[1990]第7号) 执行。

2) 行政界线注记至村级, 两级以上境界重合时应同时注记。

3) 注记与铁路用地相邻的单位和村庄名称, 进行调查核实, 以法定名称为准。

3.3.3 宗地图绘制

以宗地为单位, 在地籍图的基础上编绘宗地图, 线路宗地图比例尺为1∶1000。单独宗地根据面积大小决定合适的比例尺 (1∶500~1∶2000) 。宗地图按规程要求绘制。

3.3.4 土地面积量算汇总统计

在编辑形成的数字地籍图上, 使用CASS7.0地籍制图软件, 采用坐标解析法量算各类用地面积。铁路用地面积汇总以县 (区) 为单位进行, 统计各县 (区) 的宗地数量、宗地名称、宗地编号、宗地面积, 分类面积、界址点数、新增地面积等。

3.3.5 地方城建成果

在相关市 (县) 城区联测地方城建坐标点, 对采集的西安80坐标与地方城建坐标使用TOPCON—PINNACLE软件进行坐标转换四参数求解, 并检核转换结果, 对涉及地方城建坐标系的宗地进行坐标转换并成图, 提供地方城建成果。

4 地籍数据项整理

在调查过程中形成的地籍调查成果数据是文字、图件、成果表等。包含有各类土地分类面积数据、不同权属性质面积、基本数据成果以及重要的过程数据与检查记录、内业信息、过程质量检查及自检记录等。应统一进行电子登记造册, 提交档案管理部门备档。

5 结束语

铁路用地是典型的带状地块, 其地籍调查技术具有代表性, 归纳上述方法与常规调查的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 地籍要素中引入了“三线一界”内容, 既有权属界线、新增权属界线、废弃权属界线与安全保护界给最终确定铁路用地权属界线增加了很大难度在内业成图阶段, 需要权属调查人员、外业测绘人员与内业制图人员紧密配合, 原则上采取“并集”方法, 依据3种权属界线进行准确的铁路用地权属界线的绘制。

2) 常规地籍调查能够提前确定调查区域, 划定测绘范围。而铁路地籍调查外业测绘时因为权属界线一直在发生变化, 且无明显区分标志, 所以往往容易出现对权属界线判读失误, 导致测绘范围不够或者过大, 从而延误工期, 增大作业成本。为了提高调查的准确性, 需要铁路土地管理部门配合指界, 并且结合GPS-RTK距离反算技术进行铁路用地权属界线范围的判读。

总之, 因为铁路用地与其相邻周边土地管理权隶属于两个不同的土地管理部门, 其权属问题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只有完整范围内的测绘、权属界线准确划分, 才能清晰地表现带状地块用地的现状, 从图上直接反映出土地的权益状况, 便于土地管理部门更好地使用。随着土地使用制度的深化改革和GPS全球定位技术在地籍调查工作中的应用, 本探讨为使用GPS全球定位技术进行带状范围地籍调查提供技术参考。

参考文献

[1]国家土地管理局.城镇地籍调查规程[S].北京:地质出版社, 1993.

[2]姜正杰, 罩炯文.江苏省城镇地籍调查细则[S].南京:江苏省土地管理局, 1993.

3.农村地籍调查技术方案的编写 篇三

关键词 地籍;农村地籍调查;农村地籍调查的技术方案;技术路线

中图分类号 F3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3)011-0214-01

1 农村地籍调查的技术方案

1.1 农村地籍调查方法

现阶段农村地籍的重点一方面应能确保土地权属的管理,保障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另一方面要有利于农业用地的保护和发展生产。因此在地籍调查上,主要是对非农建设用地的保护的集镇土地登记和集体所有制土地自然村落——宅居地的权属确定。

1.1.1 详查资料与地籍资料的差异

为弄清在土地利用现状调查资料中有哪些可借助于于地籍调查中,使其不仅能达到經济、快速的目的,而且还有技术上和法律上的保证,有必要首先弄清楚这两种资料的差异。

1.1.2 自然村落—宅基地的地籍调查

1)农村宅居地的地籍调查。农村宅居地调查可将核实丈量和权属结合进行,调查的同时添写地籍调查表或调查记录,相邻宅基地界线及时由双方法人或法人代表指界确认并因地制宜设立界标,在调查表上签字盖章,至于在村内、外厂矿企业单位用地仍应采用先申报,后进行权属调查,确立权属界址点位置,再进行地籍测量。

2)宗地界址边的勘丈及宗地草囝的绘制。宗地草图是以权属界为主要内容的实地勘丈图。宗地图形与实地大约成比例,在相应位置注记实量的界址边长和确定界址点的条件距离及界址边与实地相邻地物的关系距离。

3)村庄地籍测量。村庄地籍测量的方法要考虑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和灵活性,同一地区视其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测量方法。

1.2 方案的实施

农村地籍调查方案确定以后,就会用于实际生产中,在实际生产中到底如何去实施以及在实施中遇到的问题如何去处理,介绍如下。

地籍调查实施方案:

1)土地权属调查。①土地的确权。土地的确权是指在主管部门的主持下,由权属主、相邻土地权属主、地籍调查员或其他必要人员参加的集体依法对土地权属的认定,包括权属类别和权属主的确认。②有争议宗地界线处理方法。农民集体所有土地与国有土地之间的土地权属界线,双方有边界协议或正式文件或国有土地使用者已办结土地登记手续的,其协议、法定界线、界址等作为确权依据。③界址点设置。权属界线走向明显变化处及2个以上权属界线交叉处,应设置界标,并在工作底图上标注界址点。

2)地籍测量。地籍测量分为地籍控制测量和地籍要素测量。地籍控制测量是地籍图件的数学基础,是关系到界址点精度的带全局性的技术环节,因此,地籍控制测量必须做到“精心设计、从高到低、分级布网、严密实施”。地籍要素测量必须满足:①测出每宗地的界址点、界址线的准确位置,以及宗地内主要建筑物的位置,以满足地籍图的要求;②测出每宗地内的建设用地、农用地及未利用地的范围,以满足土地利用现状图的要求。测图者要与调查者配合,对每宗地都要进行严格的测量。

1.3 农村地籍调查方案的实例

农村地籍调查在实际生产中应该如何实施,本节将通过实例来探讨。

1.3.1 测区情况

本次调查的地点是土桥镇,土桥镇位于榆树市的东南边陲,东与黑龙江省五常市,南与吉林省舒兰市接壤,是两省三市六乡镇的结合部。全镇幅员面积135平方公里,现有九个行政村,103个社员小组,人口2.6万人,耕地面积7600公顷。省级榆山油柏公路在本镇通过,村村沙石路,村村通公路,交通便利,四通发达。

1.3.2 测绘资料及利用情况

1)控制测量资料。原有吉林省测绘局提供的C、D级GPS控制点(2005年施测)做为本测区首级控制的起算点。

2)图件及其它资料。①由榆树市国土资源局提供的1:10000地形图(1993年航测),做为本次地籍调查的设计用图和工作标图。②榆树市国土资源局提供的1:1000地形图(1988年精测),用于本次地籍调查的街坊划分和外业工作参考图。③各级政府颁发的有关地籍调查、测绘的政策、法规和有关文件。④地籍档案:申请书、权源文件、地籍调查表等档案。

2 技术依据

1)GB/T7929-1995《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

2)GB14804-93《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要素分类与代码》;

3)《全国土地分类》国家土地管理局土资发[2001]255号;《试行》

4)《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吉林省土地管理条例》;

5)CH1002-95《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

6)CH1003-95《测绘产品质量评定标准》;

7)《吉林省地籍调查成果验收办法》;《试行》;

8)本项目专业技术设计书。

3 地籍调查的步骤

1)权属调查。2)地籍测量与勘丈。3)打印数据、表格,成果输出。4)质量检查。5)提交成果。

4 结论

通过本次对农村地籍调查的研究,本论文得出以下结论:

1)本文就农村地籍调查提出了一套比较完善的调查技术方案,其中运用了比较先进的地籍测量方法,在实际工作当中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农村地籍调查工作可按以下步骤来展开:

权属调查——地籍测量——成果输出——质量检查——提交成果

基于现行的土地管理存在的问题,将提出一些建议和意见。

1)完善地籍管理制度。

2)实现地籍管理系统化、信息化以及管理信息的数字化。

3)提高地籍管理人员专业素质,大力培养专业型人才。

4)加强群众对地籍管理的认识 地籍管理涉及千家万户,服务面向全社会。

参考文献

[1]张炳元.农村土地调查之浅谈[J].土地管理:科技情报资料汇编,1990,1:19-21.

[2]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总体方案[A].新华社北京,2007,6,26.

[3]徐冬妮.谈我国现行地籍管理[J].安徽农业科学,2007,24:7633,7635.

[4]朱小兵,冯洁,栾卫东.农村地籍调查技术方案探讨[J].209-212.

4.学生思想状况调查方案及调查报告 篇四

为了对当前学生思想状况作出科学评价,我于2008年9—10月0802班学生思想状况进行了调查。希望通过调查研究,全面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较准确地把握当前学生的思想脉搏,为深化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加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思想政治课的实效性,探索思想政治课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路子,提供客观依据;为进一步加强学生德育工作,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养适应新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的人才服务。

一、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课题调查的具体目标为:

(1)探索学生在政治意识、人生价值观、道德观念、法律意识和心理素质方面的现状;

(2)探索当前学生的思想特点;

(3)探索当前学生思想状况的成因及加强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的对策思路。根据以上目标,采用的调查方法主要是:

(1)问卷调查方法。通过学生问卷调查和教师问卷调查,比较系统地了解学生的思想现状。

(2)座谈会及个案调查方法。通过学生座谈会和个别学生典型事例调查,深入了解学生思想状况及其成因。学生问卷,内容涵盖政治、思想、道德、法纪、心理五个方面。

二、调查结果——学生思想现状及其特点分析

对学生问卷调查分析,以及学生座谈结果显示,随着两个文明建设的发展,当前学生思想状况的主流是好的,政治思想呈稳定上升趋势。

具体分析如下。

(一)学生思想现状分析

1.政治意识方面

调查显示,广大学生在基本政治观点和重大政治问题上的态度主流是好的。但他们认识上的矛盾和问题仍不可低估。从学生问卷调查数据看,学生对坚持党的领导、实施改革开放政策的认同度高于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度,对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认识,出现前后不一致的情况。如在学生问卷中,当单项选择问

到是否相信中国要富强只有走社会主义道路时,持肯定态度的占68.12%,但在同一张问卷中,当以多项选择再次问对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看法时,持肯定态度的占54.2%,有29.6%的学生认为不管实行什么制度,只要国家富强起来就行,11.8%的学生表示这个问题说不清。这说明他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还存在不少困惑。

2.人生价值观方面

调查表明,当前学生的人生价值取向,总体是健康的、积极向上的。89.19%的学生认为青年学生应有崇高的社会理想,在人生最重要的七项追求目标中(包括知识、金钱、荣誉、感情、健康、理想、其它),选理想的居第一位,占32.58%,认为应把金钱作为人生最重要目标的只占6.4%;79.81%的学生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仍需大力提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82.04%的学生赞成开展学生志愿为社会服务的活动。

调查显示,学生的劳动观念比较淡薄。有18.07%的学生否认劳动最光荣,只有18.87%的人对劳动是否光荣回答不知道,两者相加达36.94%。学生对劳动在认识上的这种偏差也反映在职业选择上。在被调查的1885人中,仅有10人选择产业工人作为自己的职业理想,占0.53%,选择农民的只有17人,占0.91%。调查中,教师对一部分学生不热爱劳动、轻视体力劳动乃至害怕、逃避艰苦劳动,贪图轻松、舒适生活的倾向普遍表示担忧。

3.道德观念方面

道德观念涉及面很广。其内涵在相当程度上与人生价值观是交叉的。本次调查立足于对一个社会主义公民处世为人、立身行事的基本要求,考察学生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水准。

调查结果表明,学生中良好的道德品质主要表现在热心公益、遵守纪律、拾金不昧、诚实守信等方面。如问“当你看到慈善组织为扶贫帮困筹款时,你最可能的做法”时,选择“慷慨解囊”的达71.2%;问是否愿意“在公共汽车上为老、弱、病、残者让座”时,表示愿意和比较愿意的占63.28%;问对待随地吐痰的看法时,71.38%的人认为不可取。

4.心理品质方面

在被调查的学生中,表示对自己的前途有信心的达81.79%,显示绝大多数学

生乐观豁达的良好心态。说明学生意志力正在增强,已能按照自己既定的目标来支配自己的行动。在情感发展方面,也显示出深沉、宽容的良好心态。如问及在与同学发生矛盾时,能否设法主动消除矛盾,持肯定回答的占到68.45%。

(二)当前学生的思想特点

调查显示,当前高中学生的思想呈现出与以往各个时期的中学生明显不同的特点。概括起来,当前学生的思想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与改革开放相适应的现代意识显著增强

调查表明,当代高中学生关心祖国的命运和前途,思想活跃,勇于探索,较之以往的高中生,具有更强的现代意识,包括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和开放意识。

在自立意识方面,主要表现为“崇尚自我、发展个性”倾向,集体生活中强烈的参与欲和自我表现欲以及人际关系中突出的自主、自立、自理要求等。他们感到自己已经长大成人,总想摆脱对家长、老师的依赖,希望得到家长、老师和社会的理解与尊重。在竞争观念方面,他们很愿意接受诸如市场选择、成功机遇这些概念,要求公平竞争,对竞争跃跃欲试。

2.思想发展存在明显的不协调性和不平衡性

调查显示,当代学生思想的主流是好的,但其思想发展存在明显的不协调性和不平衡性。

思想发展的不协调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认识水平与行为表现的不协调。从学生问卷调查结果看,学生对大部分问项的正确观点的认同率都相当高。如前所述,政治方面他们拥护四项基本原则,思想方面认为应提倡勤俭节约,道德方面愿意在公共汽车上让座,在遵纪守法方面表示应遵守各种法规,包括见绿灯亮时再过马路等等。这些统计结果与教师座谈反映以及我们日常所看到的情况是有差距的。

(2)理论认识与能力发展的不协调。高中学生经过多年的学习积累,特别是思想政治课较系统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常识和社会科学常识的传授,已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基础,但运用学到的理论观点去观察、分析和说明现实问题的能力差距还比较大。对学生问卷调查结果分析显示,有的同学对同一类问题甚至同一个问题,有时看法截然不同,出现前后矛盾的情况。

(3)竞争意识与心理发展的不协调。如前所述,当代高中学生竞争意识明显增强,他们有进取心,喜欢发表独立见解,遇事爱争个高低。无论是上课、讨论还是集体活动,都爱表现自我。但他们对竞争中的困难与可能出现的挫折缺乏心理准备和心理承受能力。

三、对调查结果的思考——当前学生思想状况成因分析和对策建议

(一)当前学生思想状况成因分析

当前学生的思想状况,其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他们正在健康地成长,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消极面,不可忽视。根据我们对其形成原因的初步研究,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因素。

1.时代因素——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和暂时困难同时并存

这一代中学生步入中学的时候,正是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历史阶段的时期。这一时期,我们党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指引下,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改革开放迈出了重大步伐,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我国的综合国力大为增强,人民生活显著提高。就上海而言,90年代的前五年,随着浦东开发开放,社会经济飞跃发展,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建设成就举世瞩目。

5.手卫生调查方案 篇五

一、调查目的

了解我院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及正确性的实际情况,明确手卫生工作的重点、薄弱环节及人群,分析找出影响依从性及正确性的具体原因,为制定针对性更强的措施提供可靠依据,从而达到提高手卫依从性和正确性的目的。

二、调查对象

全院医务人员,包括住院部及门诊医技科室的医、护、技及其他工作人员

三、调查项目

医务人员在五个手卫生指征(接触病人前、无菌操作前、接触病人后、体液暴露风险后及接触病人周围环境后)下,执行手卫生的依从性及正确性

四、调查时间

2016年11月15—16日

五、调查步骤

1、制作、审核及印刷调查表

2、调查员分组:共选10名护理实习生为调查员,分为5组,每组2人。调查科室分工具体如下:

第一组:心血管内科Ⅱ病区、心血管内科Ⅲ病区、呼吸内科Ⅱ病区、内分泌科、神经内科Ⅱ病区、神经内科Ⅲ病区、肾脏内科、消化内科Ⅰ病区、消化内科Ⅱ病区、胃肠外科(10);

第二组:肛肠外科、肝胆外科、胆胰血管外科、甲状腺乳腺外科(南院区)、心胸外科、脊柱外科、泌尿外科、创伤手足外科(南院区)、关节外科、神经外科Ⅰ病区(10);

第三组:神经外科Ⅱ病区、妇科Ⅱ病区、产科、特需病房、血液净化科、血液内科、肿瘤科Ⅱ病区、肿瘤科Ⅰ病区、儿科Ⅲ病区、感染性疾病科(10); 第四组:心血管内科Ⅰ病区、皮肤科、神经内科Ⅰ病区、老年病科、呼吸内科Ⅰ病区、口腔颌面外科、耳鼻咽喉科、创伤手足外科(北院区)、眼科、普外科(北院区)(10);

第五组:妇科Ⅰ病区、儿科Ⅱ病区、儿科Ⅰ病区、康复科、急诊科(北院)、急诊科(南院)、北院门诊医技、南院门诊医技(6+2)

3、调查员培训:调查前对所有调查员进行手卫生调查的培训,内容包括手卫生指征、六步洗手法的正确操作、实际调查模拟、如何填写调查表、调查中遇到突发情况的处理等。

4、调查阶段:各调查小组采取暗访追踪的形式,随机观察医务人员手卫生的执行情况。具体要求如下:

(1)每个住院部科室应至少观察10个指征、门诊医技科室应至少共观察20个指征下医务人员手卫生的执行情况,其中所观察门诊科室应包括内科门诊、外科门诊、医技科室(如检验科等人流量较大的科室),并将观察结果如实、及时记录至调查表中;

(2)尽量保证调查对象的多样性,不能仅观察某一个职业群体的手卫生执行情况,如护士;

(3)尽量保证观察指征的多样性,不能仅观察某一个指征下的手卫生执行情况,如接触病人前;

(4)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是否穿着工作服,如调查住院部科室的人员可不着工作服,扮作病人、家属等角色,方便观察。

5、分析阶段:将各组的记录结果进行整理汇总,计算出总的手卫生依从率及正确率,不同职业群体、不同指征下的依从率及正确率并撰写调查报告。

6.标志调查方案 篇六

课程:XXXXXXX 姓名:XXXX 学号:XXXXXXX 班级:XXXXXXX 日期:XXXXX 指导老师:XXXXX

一.企业概况(标题加粗 宋体三号)(正文空俩格,四号字体)

1.企业公司简介

2.企业经营理念或营销理念 3.企业战略 4.企业文化

5.企业地方人文历史 6.标志征集说明和要求

二.企业和社会组织.市场产品或消费者调查(标题加粗 宋体三号)(正文空俩格,正文四号字体)(方法:问卷法,市场分析法等)

1.市场产品调查 2.市场消费者调查 3.同行.同类企业标志调查

7.抽样调查方案 篇七

安全生产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关系到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稳定。针对当前中国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国家提出了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安全发展的战略口号。地质调查行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低, 尤其是缺乏科学高效的安全生产管理手段, 传统的监管模式已不适应日益艰巨的安全生产任务需要。为实践科学发展和安全发展观, 提高地质调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水平, 减少安全生产事故, 逐步实现地质调查安全生产管理的现代化、规范化、科学化, 中国地质调查局2007年提出开发一套安全生产辅助管理系统-安全管理平台, 并拨出专款用于软件研发。截至目前, 安全管理平台框架初步建立。文章就安全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同行共同探讨, 吸取大家建议, 提高安全生产管理平台软件的设计水平。

2 系统目标

地质调查安全管理平台要实现以下几个目标:

(1) 野外项目组出队前按规定程序进行网上审批, 野外工作期间工作地点实时监控。

(2) 基地的日常消防设备以及各类危险源详细登记, 有序管理, 到期提醒。

(3) 全面的记录安全检查活动, 对于需要整改的信息进行网上发布, 方便隐患责任单位按期整改以及记录查询。

(4) 从业人员进行在线培训和考试, 增强安全生产知识和技能。

(5) 记录各类劳动防护用品的配备发放情况, 做到实时查询, 到期提醒。

(6) 安全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网上发布。

(7) 系统提供事故应急管理模块, 对事故全程进行记录, 对日常应急演练和应急响应进行记录, 以供查询。

(8) 日常工作的管理, 系统提供季报的报表以及年终考核等辅助功能。

3 系统设计

安全管理平台使用范围广, 使用单位较多, 用户较为分散, 不处于同一个局域网内, 各个用户的计算机操作水平参差不齐, 系统采用B/S架构。只需要服务器端统一进行维护即可, 可以降低系统的运行成本, 提高运行效率。

开发工具采用Microsoft Visual Studio.NET 2005。Microsoft Visual Studio.NET 2005集成了微软发布的.Net Framework2.0工具包, 对于大部分用户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的局属单位, 系统可以达到最好的支持效果。

数据库采用SQL Server 2000数据库, SQL Server 2000不仅具有安装简便, 大小适中的优点, 而且在不占用过多服务器资源的前提下能提供最为方便快捷的数据查询, 安全有保障的数据存储。

系统开发采用通用的三层架构, 即表示层, 业务逻辑层, 数据访问层。层与层之间相互独立, 易于系统升级, 层与层之间的通信采用特定接口连接。

4 系统主要功能模块设计

根据设计, 系统共包括项目组出野外审批、安全设备管理、安全检查活动、劳动防护用品管理、事故应急管理、教育培训、法律法规资料库和日常事务等八个功能模块, 见图1。主要功能模块涉及五个, 包括项目组出野外审批、安全设备管理、安全检查活动、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和事故应急管理。

4.1 项目组出野外审批

拥有项目组出野外审批模块使用权限用户登陆后, 可以录入申报外出的野外项目组的基本信息, 车辆管理办公室工作人员登陆后审核车辆信息, 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登陆后填写野外保障生活用品及特殊防护用品的发放记录, 拥有审批权限的用户登陆后对此次外出申请进行审批, 审批后完成后该野外项目组信息将显示在电子地图上。去往新疆、青海、西藏的野外项目组, 需向所在地的野外工作站报到, 随后野外工作站的工作人员登陆本系统, 记录签到信息, 见图2。

4.2 安全设备管理

拥有安全设备管理模块使用权限的用户登陆后可以看到本单位的安全消防装备的各项具体信息, 以及放射源、化学品、锅炉等其他危险源及特种设备的状态及管理等情况, 对于需要定期更换的设备做到了到期提醒功能 (采用站内短消息的形式) 。拥有该板块管理权限的用户, 可以编辑本单位的安全消防设备具体信息, 以及放射源、化学品、锅炉等其他危险源及各类特征设备的管理情况, 对于存在使用期限或者需要定期检查的物品设置到期时间。对于有隐患的设备进行登记, 隐患排除后记录相关情况。安全设备管理流程见图3。

4.3 安全检查活动

安全生产检查由分管安全生产的行政负责人组织, 安全生产管理办公室具体组织实施。管理人员登陆本模块后, 输入安全检查工作方案, 确定安全检查的重点、内容和要求, 开启一次安全检查活动。安全检查员登陆本模块后录入此次安全检查活动详细结果, 如果存在安全隐患, 则在线填写《隐患登记表》。安全检查流程见图4。

4.4 劳动防护用品管理

用户登陆劳动防护用品管理模块后可以查看本单位的劳动防护用品发放情况, 对于有使用时间限制的劳动用品, 系统将于使用截止期限前给出到期更换提醒。拥有该板块管理权限的用户进入此模块后可以对本单位的劳动防护用品进行管理, 设置特定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期限, 系统最终保留发放记录, 采购记录, 到期更换记录等信息。劳动防护用品管理流程见图5。

4.5 事故应急管理

用户登陆事故管理模块后可以查看正在发生的以及历史应急事故的相关信息。普通用户添加的文章, 必须由相关拥有管理权限的用户审核通过后才能被其他用户浏览到。拥有该板块管理权限的管理员可以录入当前发生事故的所有相关信息。并对普通用户编辑上报的信息进行审批。事故处理完毕后由系统管理员设置结束标志, 将此次事故应急的相关数据划分为历史数据。见图6。

5 结论

(1) 安全生产管理平台是中国地质调查局为应对日益严峻的地质调查安全生产形势, 加强地质调查安全生产监管而开发的一套软件系统。它涵盖了安全管理工作的所有内容, 并具有信息处理、数据记录、文档管理、统计查询等功能。安全生产管理平台的开发标志着我国地质调查安全生产管理逐步走向规范化、现代化。

(2) 地质调查安全生产管理平台开发尚处于起步阶段, 许多想法并不成熟, 希望同行多提宝贵建议, 争取早日研发出切合实际、方便实用的地质调查安全生产管理软件系统。

参考文献

[1]中国地质调查局水环地调中心.地质调查安全保障体系研究2008年成果报告.2008Center for Hydrogeology and Environmental Geology Re-sults report of work safety research for geological survey in2008.2008

[2]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地质勘探安全规程 (AQ2004-2005) .2002State administration of work safety.Safety procedures for geological exploration (AQ2004-2005) .2002

8.抽样调查方案 篇八

【摘 要】以从事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管理或教学的专家作为调查对象,采用小组访谈方法,收集专家对卫生管理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教学课程模块设置、课程筛选、课程数等意见和建议。结果表明,卫生管理本科专业的培养,应该要求卫生管理专业学生不仅要熟悉医学知识,还要精通管理和法学等知识,课程的设置既要重视管理类课程,也不应该忽视医学学科的教学。因此,卫生管理本科专业人才的培养应该体现以医学基础作为背景、医学与管理交叉和融合的特色和优势。

【关键词】卫生管理本科专业 培养方案 定性调查研究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8C-0022-02

培养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人才,是新的形势下实现医药卫生领域深入发展的现实需要。目前,卫生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方法与之不是很适应。卫生管理本科专业如何构建完整、合理、科学的课程体系成为迫切解决的问题。本次研究采用小组访谈方法收集专家对于卫生管理本科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意见和建议,从而为卫生管理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的整体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一、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在广西区内选择20名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方面的专家作为调查对象。遴选条件:从事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教学5年以上,并且副高及以上职称。

(二)方法与内容

10名调查对象组成1个小组,以拟定的调查提纲为主线,围绕主题进行小组访谈,对卫生管理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教学课程模块的设置、课程的筛选、课程的时数等开展讨论。

二、结果

(一)人才培养目标的意见

调查对象一致认为,卫生管理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培养具有管理学和医学等基本知识,掌握现代管理学和卫生管理学基本理论、方法和管理技能,毕业后能从事医院管理、预防保健管理和医疗卫生行政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卫生事业管理人才。

(二)课程模块设置的意见

90%的专家认为,除去国家教育部规定的公共课程外,卫生管理本科专业的课程应该包括自然科学课程、医学科学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等模块。

(三)课程的筛选意见

75%专家建议自然科学课程设置2门课即可:计算机应用基础和高等数学。95%的专家认为应该将医学类课程分为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但不应只是单纯的分为一门“基础医学”和一门“临床医学”。85%专家认为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应该由管理类课程和工具类课程组成。经小组访谈讨论,初步筛选出各个课程模块的课程目录。见表1。

(四)课程模块的学时数构成意见

85%的专家建议,4个课程模块的学时数构成为:自然科学课程10%:医学科学课程30%:专业基础课程25%:专业课程35%。在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中,90%的专家认为,管理类课程的学时数应占70%左右为宜。

表1 小组访谈初筛出的各个课程模块的课程目录

课程模块课程目录

自然科学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高等数学

医学科学课程基础医学系统解剖学、细胞生物学、生理学、组织学与胚胎学、医学免疫学、医学微生物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医学遗传学、生物化学

临床医学诊断学、内科学、儿科学、妇产科学、传染病学、外科学

专业基础课程管理学基础、管理运筹学、管理文秘、卫生监督学、预防医学、医学统计学、西方经济学、流行病学、医学信息检索与利用、计量经济学

专业课程公共关系学、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卫生政策学、行政管理学、医院管理学、管理心理学、社会医学、卫生事业管理学、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卫生经济学、卫生法学、社区医学、医疗保险学、组织行为学

三、讨论

卫生管理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要求学生不仅要熟悉医学知识,还要掌握管理学等相关知识。课程设置的不合理,会导致学习范围宽泛而难以深入,给学生造成比较大的压力,不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因此,课程的设置必须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基础,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必须做到合理和高效,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和学习的质量,使学生既能掌握医学基础知识,又能系统地了解卫生管理和卫生法学类等相关课程,促进自我的发展。

本次调查显示,专家认为管理类课程相对比较重要, 在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中,管理类课程的学时数应该占到总课时数的70%左右,专家建议卫生管理专业的学生既要掌握卫生管理学、卫生经济学、卫生法学等卫生管理的专业基础知识,也要掌握和熟悉医学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知识,达到培养综合性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国内一些研究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目前高等卫生管理教育存在突出管理专业知识、忽视医学类学科的教育的倾向。因此,卫生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过程中应当重视医学课程的设置。但是,由于医学具有非常突出的系统性、科学性和严密性的特征,同时也具有其特有的内在规律,相对于临床专业医学生的临床课程安排而言,卫生管理专业要将丰富深奥的医学课程在两年时间内消化完,存在一定的难度,不利于医学知识的吸收和运用。目前国内大多院校卫生管理专业的医学课程安排仍然整体套用临床专业,没有充分考虑卫生管理专业特殊性,教学上大多还是采取与临床专业统一教材、统一教学大纲、统一考试以及“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学生学习负担沉重,疲于应付各种测验和考试,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降低了学习的效果,难以培养出体现医学特色的专业卫生管理人才。因此,医学课程的设置,要采取与临床专业教学分离的方式,建立独立的教学体系,将医学课程有机融合成“基础、浅显”的课程体系,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同时,适当删除一些医学内容,以降低学时数。

【参考文献】

[1]毛晨佳,许亮文.我国部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卫生事业管理方向)培养方案现状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3)

[2]许亮文,孙淑秀,徐洁蕾,等.我国卫生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研究[J].医学与社会,2009(11)

[3]张旭,陈立明. 高等院校卫生事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问题的探讨[J].重庆医学,2006(6)

[4]王悦,李鲁.卫生管理人才素质结构的需方调研及其综合考核体系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5(1)

[5]刘金波,王锦帆,马艳. 卫生事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探讨[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3(12)

[6]张翔,薛军,张太明,等. 基于 STS 教育思想的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研究[J]. 医学与社会,2009(3)

【基金项目】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0JGA016)

【作者简介】邹 榕(1987- ),男,广西合浦人,硕士,广西医科大学助教,研究方向:卫生事业与医学教育。

(责编 何田田)

【摘 要】以从事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管理或教学的专家作为调查对象,采用小组访谈方法,收集专家对卫生管理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教学课程模块设置、课程筛选、课程数等意见和建议。结果表明,卫生管理本科专业的培养,应该要求卫生管理专业学生不仅要熟悉医学知识,还要精通管理和法学等知识,课程的设置既要重视管理类课程,也不应该忽视医学学科的教学。因此,卫生管理本科专业人才的培养应该体现以医学基础作为背景、医学与管理交叉和融合的特色和优势。

【关键词】卫生管理本科专业 培养方案 定性调查研究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8C-0022-02

培养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人才,是新的形势下实现医药卫生领域深入发展的现实需要。目前,卫生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方法与之不是很适应。卫生管理本科专业如何构建完整、合理、科学的课程体系成为迫切解决的问题。本次研究采用小组访谈方法收集专家对于卫生管理本科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意见和建议,从而为卫生管理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的整体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一、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在广西区内选择20名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方面的专家作为调查对象。遴选条件:从事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教学5年以上,并且副高及以上职称。

(二)方法与内容

10名调查对象组成1个小组,以拟定的调查提纲为主线,围绕主题进行小组访谈,对卫生管理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教学课程模块的设置、课程的筛选、课程的时数等开展讨论。

二、结果

(一)人才培养目标的意见

调查对象一致认为,卫生管理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培养具有管理学和医学等基本知识,掌握现代管理学和卫生管理学基本理论、方法和管理技能,毕业后能从事医院管理、预防保健管理和医疗卫生行政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卫生事业管理人才。

(二)课程模块设置的意见

90%的专家认为,除去国家教育部规定的公共课程外,卫生管理本科专业的课程应该包括自然科学课程、医学科学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等模块。

(三)课程的筛选意见

75%专家建议自然科学课程设置2门课即可:计算机应用基础和高等数学。95%的专家认为应该将医学类课程分为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但不应只是单纯的分为一门“基础医学”和一门“临床医学”。85%专家认为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应该由管理类课程和工具类课程组成。经小组访谈讨论,初步筛选出各个课程模块的课程目录。见表1。

(四)课程模块的学时数构成意见

85%的专家建议,4个课程模块的学时数构成为:自然科学课程10%:医学科学课程30%:专业基础课程25%:专业课程35%。在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中,90%的专家认为,管理类课程的学时数应占70%左右为宜。

表1 小组访谈初筛出的各个课程模块的课程目录

课程模块课程目录

自然科学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高等数学

医学科学课程基础医学系统解剖学、细胞生物学、生理学、组织学与胚胎学、医学免疫学、医学微生物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医学遗传学、生物化学

临床医学诊断学、内科学、儿科学、妇产科学、传染病学、外科学

专业基础课程管理学基础、管理运筹学、管理文秘、卫生监督学、预防医学、医学统计学、西方经济学、流行病学、医学信息检索与利用、计量经济学

专业课程公共关系学、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卫生政策学、行政管理学、医院管理学、管理心理学、社会医学、卫生事业管理学、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卫生经济学、卫生法学、社区医学、医疗保险学、组织行为学

三、讨论

卫生管理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要求学生不仅要熟悉医学知识,还要掌握管理学等相关知识。课程设置的不合理,会导致学习范围宽泛而难以深入,给学生造成比较大的压力,不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因此,课程的设置必须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基础,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必须做到合理和高效,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和学习的质量,使学生既能掌握医学基础知识,又能系统地了解卫生管理和卫生法学类等相关课程,促进自我的发展。

本次调查显示,专家认为管理类课程相对比较重要, 在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中,管理类课程的学时数应该占到总课时数的70%左右,专家建议卫生管理专业的学生既要掌握卫生管理学、卫生经济学、卫生法学等卫生管理的专业基础知识,也要掌握和熟悉医学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知识,达到培养综合性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国内一些研究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目前高等卫生管理教育存在突出管理专业知识、忽视医学类学科的教育的倾向。因此,卫生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过程中应当重视医学课程的设置。但是,由于医学具有非常突出的系统性、科学性和严密性的特征,同时也具有其特有的内在规律,相对于临床专业医学生的临床课程安排而言,卫生管理专业要将丰富深奥的医学课程在两年时间内消化完,存在一定的难度,不利于医学知识的吸收和运用。目前国内大多院校卫生管理专业的医学课程安排仍然整体套用临床专业,没有充分考虑卫生管理专业特殊性,教学上大多还是采取与临床专业统一教材、统一教学大纲、统一考试以及“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学生学习负担沉重,疲于应付各种测验和考试,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降低了学习的效果,难以培养出体现医学特色的专业卫生管理人才。因此,医学课程的设置,要采取与临床专业教学分离的方式,建立独立的教学体系,将医学课程有机融合成“基础、浅显”的课程体系,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同时,适当删除一些医学内容,以降低学时数。

【参考文献】

[1]毛晨佳,许亮文.我国部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卫生事业管理方向)培养方案现状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3)

[2]许亮文,孙淑秀,徐洁蕾,等.我国卫生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研究[J].医学与社会,2009(11)

[3]张旭,陈立明. 高等院校卫生事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问题的探讨[J].重庆医学,2006(6)

[4]王悦,李鲁.卫生管理人才素质结构的需方调研及其综合考核体系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5(1)

[5]刘金波,王锦帆,马艳. 卫生事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探讨[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3(12)

[6]张翔,薛军,张太明,等. 基于 STS 教育思想的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研究[J]. 医学与社会,2009(3)

【基金项目】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0JGA016)

【作者简介】邹 榕(1987- ),男,广西合浦人,硕士,广西医科大学助教,研究方向:卫生事业与医学教育。

(责编 何田田)

【摘 要】以从事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管理或教学的专家作为调查对象,采用小组访谈方法,收集专家对卫生管理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教学课程模块设置、课程筛选、课程数等意见和建议。结果表明,卫生管理本科专业的培养,应该要求卫生管理专业学生不仅要熟悉医学知识,还要精通管理和法学等知识,课程的设置既要重视管理类课程,也不应该忽视医学学科的教学。因此,卫生管理本科专业人才的培养应该体现以医学基础作为背景、医学与管理交叉和融合的特色和优势。

【关键词】卫生管理本科专业 培养方案 定性调查研究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8C-0022-02

培养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人才,是新的形势下实现医药卫生领域深入发展的现实需要。目前,卫生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方法与之不是很适应。卫生管理本科专业如何构建完整、合理、科学的课程体系成为迫切解决的问题。本次研究采用小组访谈方法收集专家对于卫生管理本科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意见和建议,从而为卫生管理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的整体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一、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在广西区内选择20名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方面的专家作为调查对象。遴选条件:从事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教学5年以上,并且副高及以上职称。

(二)方法与内容

10名调查对象组成1个小组,以拟定的调查提纲为主线,围绕主题进行小组访谈,对卫生管理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教学课程模块的设置、课程的筛选、课程的时数等开展讨论。

二、结果

(一)人才培养目标的意见

调查对象一致认为,卫生管理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培养具有管理学和医学等基本知识,掌握现代管理学和卫生管理学基本理论、方法和管理技能,毕业后能从事医院管理、预防保健管理和医疗卫生行政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卫生事业管理人才。

(二)课程模块设置的意见

90%的专家认为,除去国家教育部规定的公共课程外,卫生管理本科专业的课程应该包括自然科学课程、医学科学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等模块。

(三)课程的筛选意见

75%专家建议自然科学课程设置2门课即可:计算机应用基础和高等数学。95%的专家认为应该将医学类课程分为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但不应只是单纯的分为一门“基础医学”和一门“临床医学”。85%专家认为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应该由管理类课程和工具类课程组成。经小组访谈讨论,初步筛选出各个课程模块的课程目录。见表1。

(四)课程模块的学时数构成意见

85%的专家建议,4个课程模块的学时数构成为:自然科学课程10%:医学科学课程30%:专业基础课程25%:专业课程35%。在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中,90%的专家认为,管理类课程的学时数应占70%左右为宜。

表1 小组访谈初筛出的各个课程模块的课程目录

课程模块课程目录

自然科学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高等数学

医学科学课程基础医学系统解剖学、细胞生物学、生理学、组织学与胚胎学、医学免疫学、医学微生物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医学遗传学、生物化学

临床医学诊断学、内科学、儿科学、妇产科学、传染病学、外科学

专业基础课程管理学基础、管理运筹学、管理文秘、卫生监督学、预防医学、医学统计学、西方经济学、流行病学、医学信息检索与利用、计量经济学

专业课程公共关系学、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卫生政策学、行政管理学、医院管理学、管理心理学、社会医学、卫生事业管理学、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卫生经济学、卫生法学、社区医学、医疗保险学、组织行为学

三、讨论

卫生管理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要求学生不仅要熟悉医学知识,还要掌握管理学等相关知识。课程设置的不合理,会导致学习范围宽泛而难以深入,给学生造成比较大的压力,不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因此,课程的设置必须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基础,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必须做到合理和高效,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和学习的质量,使学生既能掌握医学基础知识,又能系统地了解卫生管理和卫生法学类等相关课程,促进自我的发展。

本次调查显示,专家认为管理类课程相对比较重要, 在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中,管理类课程的学时数应该占到总课时数的70%左右,专家建议卫生管理专业的学生既要掌握卫生管理学、卫生经济学、卫生法学等卫生管理的专业基础知识,也要掌握和熟悉医学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知识,达到培养综合性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国内一些研究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目前高等卫生管理教育存在突出管理专业知识、忽视医学类学科的教育的倾向。因此,卫生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过程中应当重视医学课程的设置。但是,由于医学具有非常突出的系统性、科学性和严密性的特征,同时也具有其特有的内在规律,相对于临床专业医学生的临床课程安排而言,卫生管理专业要将丰富深奥的医学课程在两年时间内消化完,存在一定的难度,不利于医学知识的吸收和运用。目前国内大多院校卫生管理专业的医学课程安排仍然整体套用临床专业,没有充分考虑卫生管理专业特殊性,教学上大多还是采取与临床专业统一教材、统一教学大纲、统一考试以及“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学生学习负担沉重,疲于应付各种测验和考试,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降低了学习的效果,难以培养出体现医学特色的专业卫生管理人才。因此,医学课程的设置,要采取与临床专业教学分离的方式,建立独立的教学体系,将医学课程有机融合成“基础、浅显”的课程体系,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同时,适当删除一些医学内容,以降低学时数。

【参考文献】

[1]毛晨佳,许亮文.我国部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卫生事业管理方向)培养方案现状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3)

[2]许亮文,孙淑秀,徐洁蕾,等.我国卫生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研究[J].医学与社会,2009(11)

[3]张旭,陈立明. 高等院校卫生事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问题的探讨[J].重庆医学,2006(6)

[4]王悦,李鲁.卫生管理人才素质结构的需方调研及其综合考核体系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5(1)

[5]刘金波,王锦帆,马艳. 卫生事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探讨[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3(12)

[6]张翔,薛军,张太明,等. 基于 STS 教育思想的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研究[J]. 医学与社会,2009(3)

【基金项目】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0JGA016)

【作者简介】邹 榕(1987- ),男,广西合浦人,硕士,广西医科大学助教,研究方向:卫生事业与医学教育。

9.调查方案设计 篇九

网上购物满意度情况调查方案设计

一,调查目的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逐渐提高,互联网不断发展,电子商务逐渐

成熟化、专业化,物流支付等配套服务更加完善,淘宝网、诚信通、京东商城等

各类网购平台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网络购物成为目前国内所有消费领域中发

展最为迅猛的领域。网上购物不仅可以为我们提供低廉优质的商品,同时也节省

了外出购物的时间,因此网上购物这种购物方式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并应用。但在网上购物在我国火热发展的同时,网络购物中的种种问题也层出不穷。网上

购物中虚假的商品信息,各种钓鱼网站泛滥,商品质量问题,店家信誉度的问题

等也导致我们在网上购物时的满意度不断下降。

基于目前网上购物的发展现状,我们需要对网上购物的满意度进行调查,了

解网购中存在问题对人们的影响程度,以及影响的普遍性,进而引导人们规避网

上购物中的可能风险,提高网购满意度。

二,调查对象和单位

此次调查对象为北京市市民,调查单位是北京市部分市民。

三,调查项目

被调查者的基本信息(性别等)

被调查者网上购物情况(购物目的,种类,频率,费用,质量,售后服务以

及所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被调查者网上购物的满意度

四,调查方法

调查采用抽样调查

五,调查时间和期限

调查时间为2013年5月1日

调查期限为三天

六,调查的组织与实施细则

1,组织分配工作

为小组成员进行工作分配,合理进行工作划分,达到分工明确,提高效率的目的。具体包括工作区域的划分,时间划分,以及具体工作内容的划分等。

2,制作并打印调查问卷

小组成员共同制作调查问卷,共同讨论出调查问卷涉及的该命题所包含的具

体方面,设计出各个方面所包含的具体问题,明确问题的相关答案选项,讨论问

题的合理性和逻辑性,并对问题进行有序性安排。然后,再打印出调查问卷,为

发放调查问卷进行准备。

3,发放与回收调查问卷

本次调查问卷主要在北京市进行随机发放。小组全体成员在北京市随机选择

居民小区,主要街道等人口密集区域进行调查问卷的发放。待市民填完调查问卷,再进行调查问卷的回收工作。

4,汇总调查问卷数据并分析

对调查问卷的相关问题进行汇总,制作数据表、数据图,清晰直观地反映出

居民网上购物满意度的情况,找出影响满意度的因素,分析其产生原因,并提出

相关解决方案,从而降低网上购物的风险,提高居民生活的满意度。

5,制作总结报告

七,调查问卷

网购满意度调查问卷

您好,我们是北京大学的学生,为了解网购满意度情况,规避网购风险开展了本

次调查。首先,由衷的感谢您对我们此次问卷调查的支持,希望您根据您的实际

情况,客观、如实的回答下列问题,再次感谢您的合作。

1,您的性别()

A、男B、女

2,您是否有过网购的经历()

A、有B、否(跳过3-22题)

3,您听说过下列哪些网站()(可多选)

A、淘宝网 B、京东网 C、当当网 D、赶集网 E、卓越 F、凡客G、美团 H、其

他____

4,您对网上购物的各个环节清楚吗()

A、清楚,能熟练操作B、一般清楚,能自己操作

C、清楚一点,让别人帮着D、完全不知道

5,您在网上购物的目的是()

A、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B、追赶潮流C、想尝试一下D.其它

6,您觉得网上购物有哪些方面吸引你(吸引力大小3、2、1,填写在□中)

送货上门,方便快捷,节省时间□支付安全,不会出现假钞□ 价格便宜□

新奇时尚好玩□不用逛街□品种齐全,能买到在商场中很难买到的东西□

7,您曾网上购买过的商品的种类有哪些()(可多选)

A、食品B、3C用品(IT家电数码类)C、服装D、生活百货E、化妆品

F、充值G、书籍H、其他_____

8,您在网上购物过程中看重的因素是(按照重要程度以3、2、1,填写在□中)

产品的价格□卖家的信用等级□售后服务□送货是否及

时,送货费用的多少□支付方式的安全性□优惠活动□其他□

9,您通常在哪些网站购物()

A.淘宝B.京东C.卓越D.当当E.美团F.其它_____

10,您选择此网站的原因(按重要程度强弱排列5、4、3、2、1 填写在□中)

A.网站知名度□B.网站信誉□C.交易安全□D.售后服务好□E.商品丰富且便宜□F.送货速度快□G.网站的界面漂亮使用方

便□ H.流程简单易于操作I.出现纠纷易于解决□J.仅仅是因为个人习

惯□K.其它□

11、您喜欢通过哪些方式了解网点所售商品的信息()(可多选)

A、仔细询问卖家B、观察商品的图片C、查看销售记录和销售评价

D、询问购买过该商品的买家E、仔细阅读商品的描述F、其他

12、您觉得网上商品的质量怎么样()

A、差B、较差C、一般D、较好E、很好

13、您觉得网上购物的售后服务怎么样()

A、差B、较差C、一般D、较好E、很好

14、你觉得网上购物物流方面做得怎么样()

A、差,价格高、速度慢、物品丢失和磨损 B、较差 C、一般 D、较好E、很

15、你最喜欢的促销方式是()

A、免邮费B、打折C、积分送礼物D、赠送优惠券E、其它_____

16、你平均每月花在网络购物上的费用是()

A、50元以下B、50-100元C、100-200元D、200-300元E、300元以上

17、你大概多长时间网上购物一次()

A、一周B、两周C、一个月D、半年E、一年

18,您在网购中曾遇到问题吗

A、有B、没有(跳过19,20题)

19,您在网购中曾遇到过一下哪些问题()(可多选)

A、商品质量差 B、商品信息与实际不符 C、商品有破损 D、商品不符合自己的期望 F、售后服务态度差 E、不能退货换货 G、其他____

20,遇到问题之后您通常是如何解决的()(可多选)

A、联系客服解决 B、联系商家解决 C、给商品差评 D、不联系直接寄回商品 F、不解决

E、其他____

21、您觉得网上购物需要改进的是()(可多选)

A、商品质量B、配送及时性 C、信息描述 D、支付手段 E、诚信经营 F、法律的保护

22、目前为止,您对您的网上购买的商品满意吗()

A、满意 B、一般 C、不满意

23、您没有尝试网络购物的原因()(可多选)

A、上网条件受限 B、商品质量不能完全保证C、卖家诚信 D、网上支付货款不安全E、商品配送慢 F、售后服务没保证 G.网上购物程序繁琐太麻烦H、不熟悉和不了解如何购物

24、您觉得你以后网上购物的次数会()

10.调查总体方案 篇十

调查总体方案

新闻101 第三小组

2011/12/1

5关于连云港实体书店生存发展状况调查总体方案

一、调查背景

近些年来,网络书店迅速发展,给传统书店造成巨大冲击,为了与网络书店区分开来,人们给传统书店起了一个“实体书店”的新名称。一般来说,实体书店都有确切的地址,有自己的店面,经营出版物的批发、零售业务。目前,实体书店数量正在逐年减少,而成本上涨问题、网络书店咄咄逼人的发展态势以及数字化阅读群体的不断扩大这三方面因素对实体书店构成了威力巨大的冲击波。

二、调查目标

通过对连云港实体书店图书销售状况、消费者购书的方式、政府部门的措施、实体书店的自救行动等状况的调查,了解连云港实体书店未来发展的走向,提出一定对策性建议,撰写调查报告,反映连云港实体书店实际经营情况,并帮助连云港实体书店在大范围生存危机下制定措施,使其可以更好发展。换言之,拯救实体书店就是在拯救一种生活方式。

三、调查类型

随机抽样调查、城市调查、区域性调查、一次性调查、直接调查

四、调查内容和工具

调查内容:连云港市实体书店图书销售状况、消费者购书的方式、政府部门的措施、实体书店的自救行动、实体书店未来的走向

调查工具:调查提纲、调查问卷、物质手段(纸笔、手机)

五、调查地域

连云港市各大实体书店及其附近区域、市文化局、连云港出版中心

六、调查时间

2011年12月12日~2012年1月3日

七、调查对象

书店经营者和工作者、消费者、连云港市文化局工作人员、连云港市出版中心工作人员

八、调查方法

以问卷法为主,具体方法如下:在进行完初步探索之后,制作两份问卷,一份给实体书店的管理人员,例如书店老板和书店工作人员,另一份给购书的消费者或者潜在消费者。利用抽样调查的方法对连云港市实体书店的发展有更加深刻的了解。

以访谈法为辅,具体方法如下:在完成的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后,进行更深一步的访谈,例如对连云港文化局相关负责人的访谈。在大环境下对实体书店较其他书店的优势与劣势有进一步的认识。

九、调查队伍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 公共管理学院 新闻101第三调查小组

十、调查经费

1、公交车费100元

2、文件打印费100元

十一、调查工作安排

1、选题阶段

12月12日 上午分组讨论课题并确定课题,小组成员提出有关实体书店的研究假设,再作出课题论证。下午到连云港各大书店进行实地考察。

2、准备阶段

12月13日~12月16日 组长确立调查任务,分配每一成员具体任务,首先,全体成员一起初步实地考察,再根据情况分组,张琴、戴新怡蔡淼、宋柯乐一组,张玉、陈啸衡、徐颖怡一组,每组成员深入查阅文献,咨询相关人员,再次深入实地考察,共同讨论设计调查总体方案。

3、调查阶段

12月17日~12月23日 考察连云港市各大书店,张琴、戴新怡、蔡淼、宋柯乐为第一组负责大众书局、领航考试书店、东方特价书店、连云港书店、国学书店、华联特价书店,张玉、陈啸衡、徐颖怡为第二组负责新华书店、彩通书城,每组具体负责发放问卷,并在约定时间收回所发放的问卷,同时进行有针对,有计划的简单访谈,接触在实体书店看书的顾客,书店老板及其工作人员,了解现在的购书环境。

联系连云港市文化局工作人员,争取他们配合我们的访问,努力获得他们的理解和合作,尽可能在不影响或少影响他们工作的前提下,合理安排访谈任务和进程,做好外部协调工作,力求以最少的人力、最短的时间、最好的质量完成现场调查任务。

4、研究阶段

12月24日~12月28日 每组成员将收回的问卷、访谈的结果、搜集的资料进行汇总整理,鉴别甄选资料,全组成员共同对问卷结果进行统计,对访谈结果进行分析,结合搜集到的资料绘制相应的登录表和统计表,组长组织全组成员开展理论研究。

5、总结阶段

11.抽样调查方案 篇十一

摘 要:本文运用调查访谈的方式,采集湖北科技学院将《艺术类大学英语》作为拓展教材使用的情况,并综合分析调研结果,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关键词:艺术类大学英语;拓展课程;教材

一、引言

湖北科技学院于2012年2月开始施行大学英语拓展课教学“3+1”模式,即学生于大一上、下学期和大二上学期学习基础英语教材,大二下学期学习拓展英语教程。目前音体美专业使用《艺术类大学英语》,此项调查将发现其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教与学问题,并且探讨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满足了提高湖北科技学院音体美专业英语教学质量的迫切性需要。

二、《艺术类大学英语》的内部评价

本文中要探讨的《艺术类大学英语》,是由重庆大学出版社于2011年9月出版的,这是一套针对艺术类专业大学生学习的大学英语教材。其编写目的为:对于主干教材起点较低、总词汇量有所欠缺的补充,给需要进一步提高英语语言技能的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辅导书,给教学课时较多的学校提供完善的教辅配套。教材以文化为导向,以学习艺术领域的通识知识为特色内容,兼具人文性和工具性。四册教材内容衔接合理,版式设计具有艺术感,同时结合视听对图画、文字等进行了综合应用。

三、教材的外部评价

湖北科技学院从2012年春季开始在音体美特殊专业使用《艺术类大学英语》教材,笔者根据教材评价的相关理论设计了调查问卷和访谈内容。调查对象为音体美专业的2013级部分学生和全体英语课程教师,涉及学生300人,教师6人,共收回有效问卷291份。现将调查访谈结果分析如下:

在回答关于《艺术类大学英语》是否对其以后的职业发展有帮助的问题时,有65%的学生认为有帮助,25%的学生认为帮助甚微,另有10%的学生认为毫无帮助。此项内容在访谈中被进一步深入挖掘,认为帮助甚微或毫无帮助的学生多为对英语重要性认识不够,或对毕业职场规划模糊不清的学生。

问题二是关乎对《艺术类大学英语》的整体印象的,有82%的学生对这本教材的整体印象良好,有13%的学生认为这本教材一般,5%的学生认为这本教材太难。

在词汇量的调查中,笔者发现有73%的学生认为词汇量太大,尤其生僻词太多,另有25%的学生认为可以接受教材中的词汇量,仅有2%的学生认为词汇量设计科学合理。此项关于词汇量的调查内容同样在教师中展开,与学生的反馈信息类似,6名教师一致认为该教材涉及的人名、地名、作品名较为丰富,同时专业术语较多,给教学带来了一定难度。

问题四是调查学生对课后习题的看法,78%的学生认为课后习题难易适中,13%的学生认为习题偏难,9%的学生认为习题偏易。课后习题的设计同时也得到了教师的肯定,普遍认为科学合理,难易适中。

而对于课后文化链接的部分,学生反映其不够理想。有90%的学生认为对这个部分的学习耗费时间,建议教学过程中省略不讲。访谈过程中也有3名教师持相同观点,另有3名教师认为这一部分的讲授可以根据课堂实际情况灵活变通。

最后一项,“你认为《艺术类大学英语》对提高你的英语学习水平是否有帮助”,有58%的学生认为没有帮助,有32%的学生认为部分内容有帮助,10%的学生认为教材对于提高英语水平是有帮助的。此项也被深入探讨,认为没有帮助的学生,从听说读写译五个角度分析问题。他们认为教材中每一个单元的话题内容固然新颖,但是具体到每一篇课文培养听说读写译相关能力的部分甚少,有的太难,有的太易,没有与之前三个学期的内容很好衔接起来。由此,拓展英语教材在形式、内容上与学生专业挂钩,但在英语能力的培养上,与大一两个学期和大二上学期进行无缝衔接尤其重要,这点教材编写者要予以重视。

教授此门课程的6名教师在访谈过程中也谈到了教材在实际运用过程中的诸多问题,其中教师一致认为与教材配套使用的教师用书中提供的信息量太少,对于课后主观题均未提供答案备选,教材配套资源不够充足,配套课件无新意。为了丰富课堂,教师只好投入大量精力在课件制作和资源收集上。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学校的这6名教师自行成立课程研发小组,分配单元备课任务,实现资源共享。

四、结语

从以上调查问卷和访谈的分析数据可知,《艺术类大学英语》这套教材的使用效果还是比较理想的。达到这种理想状态的原因:一是教材本身的特点完全可以推动艺术类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二是使用这套教材的教研团队创造性地整合了这套教材,对其内容进行了科学的取舍和调整。同时,本文总结的教材使用过程中暴露出的语言能力培养与之前英语学习的衔接问题,教师用书和教学资源的充实问题等,都可以作为教材编写者的参考意见。

参考文献:

谭淑敏.艺术设计专业英语教程[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

12.抽样调查方案 篇十二

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切实提高青少年身心健康水平, 实施学生健康促进工程的通知》精神, 坚持“健康第一, 全面育人”, 以“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的核心理念引领学校体育工作, 促进高中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根据《上海市中小学体育与健身课程标准》, 在总结上海市体育课程建设与改革经验的基础上, 特制定《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大纲》。首期试点的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于2013年2月至2014年6月在全市17所高中顺利开展。让每一位中学生在进入大学以前, 都能熟练掌握1~2项体育技能是此次专项化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为此, 笔者选择了此课题研究, 旨在了解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的教学评价现状, 并从试点学校之一复旦附中的“足球专项化教学评价方案”着手调查, 深度分析复旦附中足球专项化教学评价方案的优点和问题, 供其他学校借鉴, 对进一步促进学校体育科学化发展起着积极引领作用。

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学习评价是通过系统地收集“专项化”体育教学实施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表现信息, 依据一定的标准和方法进行价值判断的活动, 是促进学生达成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学习目标的重要手段, 是不断完善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建设的重要依据和途径。《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课程大纲》倡导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学习评价应该有多元的评价内容、多样的评价方法、多元的评价标准和评价主体, 构成科学的体育学习评价体系, 多方面收集评价信息, 准确反映学生的体育学习情况, 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反馈、激励和发展功能, 更有效地挖掘和激发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潜力, 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促进学生学会专项运动学习, 最终帮助学生形成运动爱好和特长。

通过复旦附中足球专项课程学习评价, 对前一阶段的足球运动学习进行信息反馈, 帮助学生了解自身足球学习和发展情况, 分析其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以便改进教学。明确学生下一阶段的发展方向, 帮助学生判断其达成学习目标的程度, 提出并修改下一阶段学习的目标与方向。激励学生不断学习和进步, 帮助学生激发其学习潜能, 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足球运动学习能力、水平和个性的机会, 鼓励和促进学生进步与发展。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和掌握足球运动学习的内容, 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与他人的学习情况, 从而培养与提高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能力。为今后更大范围地推广普及提供有价值参考, 也为建立科学、完善的学校体育教育教学评价体系进行制度创新提供理论依据,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 研究对象和方法

3.1 研究对象

复旦大学附属中学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足球专项教学评价方案, 调查复旦附中足球专项教师3名和学生121名, 专访上海体育学院足球教研室专家2名、上海师范大学体育教研室专家2名。

3.2 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

4 结果与分析

4.1 复旦附中学生体育总成绩结构

复旦附中学生体育总成绩结构比例是严格按照《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课程大纲 (试行) 》中制定的考核内容和比例, “专项技能”50%、“专项体能”占20%、“一般体能”占20%和“运动情意”占10%, 合计100分。其中“一般体能”是从《国家体质健康标准》中选取的50 m跑、立定跳远、800/1000 m耐力跑、引体向上/仰卧起坐4个体能指标。“专项技能”和“专项体能”是由专项教师依据各专项《大纲》指导方案自行拟定的。“运动情意”则是教师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 如:上课纪律、考勤、课堂活动参与度等综合评价打分。虽然各专项的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不同, 但备课组会在开学前开会讨论制定出详尽的考核标准和评价方法, 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学业成绩的公正性与公平性。

4.2 复旦附中足球专项成绩构成内容及比例

复旦附中足球专项评价内容包括“专项体能”和“专项技能”两大类, 它们分别占体育总成绩20%和50%。其中“专项体能”评价项目有5×5×25渐进折返跑和12 min跑, “专项技能”评价项目有球性、传接球、运控球、比赛和运动经历, 每个小项各占10%。除了“比赛”其他各项都采用量化指标得分制, 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地保证评价的客观性。

4.3 足球专项技能评价方法和标准的制定

复旦附中足球专项技能的评价内容有:球性、传接球、运控球、比赛和运动经历, 以上这些评价内容包含了足球专项的基本技术和教学的主要内容。“球性”评价就是颠球, 足球圈中有一句老话:看一个人会不会踢球, 看他颠球好不好就知道了。因为颠球好球性就好, 球性好踢足球一定不会差。“传接球”是所有球类运动项目的基本功, 足球更是如此, 拥有良好的传接球个人技术是保证足球比赛正常进行的重要因素。高中3年中, 学生将分别对脚内侧传接球技术、脚背内侧传接球技术和传接球战术配合进行考评。“运控球”是足球个人带球突破的重要手段, 是提高足球比赛的观赏性, 增强足球教学趣味性的重要方法。采用运球绕杆的方式测试学生的运控球水平。标志杆间隔距离从5 m缩小到2 m并结合绕杆射门进行评价, 以求模拟真实的比赛场景。能参加比赛是足球专项教学的最终目标, 比赛能综合反映学生的技战术水平和团队合作能力, 3年里学生将参加5人制比赛、7人制比赛和11人制正规足球比赛, 教师会对学生在比赛中的各项技战术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复旦附中是拥有深厚足球底蕴和足球文化的一所高中, 学校举办的和学生自发的各项足球比赛不间断地贯穿整个学年。除了踢球, 足球比赛还需要赛事策划、赛事管理、赛事宣传、赛事保障和裁判等多种职务, “运动经历”便是评价学生是否能将课堂上学到的足球理论知识活学活用到足球比赛中去。专项教师将各种职位与参与度量化成《足球运动经历评价表》, 只要学生参与就有得分, 大大提高了学生参与足球活动的热情。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1) 复旦附中足球专项学生体育成绩结构符合《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课程大纲 (试行) 》要求, 能较准确地反映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2) 足球专项技能和专项体能评价内容和标准制定较科学, 能以评促教, 符合青少年足球爱好者生理及心理水平。

(3) “运动经历”评价内容新颖, 能以评促学, 提高学生参与足球运动热情。

(4) 评价方案缺少过程性评价。

5.2 建议

(1) 联合多校采集学生学情信息, 使评价内容更科学, 标准更准确。

(2) 加强理论与实践研究, 使之形成评价模式, 用于跨专项评价参考。

(3) 加入过程性评价内容, 制定“进步幅度”评价表。

参考文献

[1]季浏.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2011年版) 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

[2]李国旸, 徐治平.浅析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的实施必要性[J].体育教育, 2014 (6) :114.

上一篇:在建工程科目设置参考下一篇:我的家乡弥勒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