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幼儿发展评价分析

2024-07-27

大班幼儿发展评价分析(精选12篇)

1.大班幼儿发展评价分析 篇一

课程实施及幼儿发展阶段性评价性小结

大二班

在本学期初,我们通过区域活动对孩子进行了发展阶段性水平评估。我们在评估孩子的同时,也对自己这阶段的的教学进行了反思。开展的主题:《健康加油站》

实施时间:2015年3月26日 1.各区域材料投放,及幼儿发展情况。

美工区 水粉画:好玩的运动

(1)材料投放:水粉画范例,毛笔,颜料,毛毡,抹布。(2)幼儿发展状况:水粉画对于幼儿来说也是有一定难度的,它们需要学会大胆的绘画、添色以及想象。从幼儿区域活动情况来看,幼儿较能大胆的进行作画,画面比较清晰,一目了然。

存在的问题:用毛笔进行作画时需要良好的握笔姿势,在本方面幼儿的拿笔姿势有待提高,需继续加强引导。

改进措施:区域活动时,加强引导幼儿用正确的握笔姿势进行作画,并填充材料握笔姿势图画和儿歌。

班级幼儿技能掌握分析:掌握较好的幼儿占班级:71%。掌握较弱的占班级:29%

绘画与折纸:我设计的运动服

(1)材料投放:折纸范例、水彩、彩纸、绘画纸。

(2)幼儿发展状况:折纸对于幼儿来说是兴趣比较高的,幼儿也

能根据范例进行制作,在制作中学会互帮互助。

(3)存在的问题:幼儿总是跟着老师的范例制作,而且在制作中只知道制作运动服了,却忘了进行折与画相结合。

(4)改进措施:在主题开展中,提前为孩子们提供多种多样的折纸步骤图,拓展孩子们的记忆和思维。在区域指导中提醒幼儿活动的主题是什么?引导孩子要珍惜时间,完成作品。

班级幼儿技能掌握分析:掌握较好的幼儿占班级:80%。掌握较弱的占班级:20%

绘画:大二班春季运动会

(1)材料投放:各种运动的范例,纸张,胶棒、大二班春季运动会海报。

(2)幼儿发展状况:通过教育活动我喜欢的运动,幼儿已经有了一定的规划意识和部分绘画技巧,能画出人物在运动时腿部和手部的动作要领,画面较清晰。

(3)存在的问题:在绘画的过程中幼儿没有保持很好的坐姿,并且可以提高绘画速度,画面更加丰富多彩。

(4)改进措施:老师应时刻关注提醒幼儿正确的坐姿进行绘画,并及时给于孩子引导和鼓励。

班级幼儿技能掌握分析:掌握较好的幼儿占班级:90%。掌握较弱的占班级:10%

橡皮泥:操场上的运动小人

(1)材料投放:橡皮泥、棉棒、牙签。

(2)幼儿发展情况:从幼儿教育活动和区域活动来看,幼儿虽然能够做出运动中的小人,捏出身体的各个部位,学会使用辅助材料。(3)存在的问题:幼儿没有很好的掌握分泥工的技能,以及工具的使用,身体各部位的大小比例制作不协调。

(4)改进措施:捏立体小人对于幼儿儿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幼儿喜欢玩橡皮,但往往老师过于疏忽引导,幼儿只是在捏一些简单平面的东西,所以缺乏锻炼。在以后的区域活动中,我们会重点开展让幼学习捏制立体的东西,多锻炼、多引导,掌握泥工的基本技能

班级幼儿技能掌握分析:掌握较好的幼儿占班级:64%。掌握较弱的占班级:36%

制作班牌:阳光运动大二班

(1)材料投放:彩纸压膜(阳光运动大二班)班牌、彩纸、即时贴、水彩笔、胶棒。

(2)幼儿发展情况:幼儿有很好的设计概念,能够很好的利用辅助材料进行制作,利用撕、剪、等方法大胆创作。

(3)存在的问题:在制作过程中,我发现孩子们想要制作的东西

都必须画出之后再进行剪和粘贴,撕画的技能比较弱。

(4)改进措施:在区域材料投放中填充一些手撕画作品,让幼欣赏,并引导幼儿不利用剪刀、水彩笔这些工具,一样可以设计出好看的作品。

班级幼儿技能掌握分析:掌握较好的幼儿占班级:92%。掌握较弱的占班级:8%

益智区 营养配餐

(1)材料投放:各种标有价钱的食物图片,以及营养配餐的游戏材料。

(2)幼儿发展状况:孩子们是第一次接触这种游戏,所以刚开始需要老师进行引导,在游戏的过程中需要运用到加减运算,所以我们为幼儿提供雪糕棍,让幼儿利用辅助材料进行合计价钱,幼儿基本能够掌握游戏要领。

(3)存在的问题:在游戏的过程中幼儿有时分不清主食、副食及餐后休闲食品,常常将其弄混。

(4)改进措施:生活中利用一日活动中的加餐、午餐环节给幼儿讲解关于食物的一些小知识,让幼儿学会根据食物金字塔合理进行配餐。班级幼儿技能掌握分析:掌握较好的幼儿占班级:86%。掌握较弱的占班级:14%

毛根编制运动中的人

(1)材料投放:绘制篮球场、毛根、精彩的球赛图片。

(2)幼儿发展情况:幼儿对活动的材料非常感兴趣,能够用毛根很好的制作出运动员打球时的各种姿态。

(3)存在的问题:幼儿对于球场上运动员应站的位置不是很清楚,(比如中锋、前锋等)。

(4)改进措施:需要老师加强孩子本方面的知识,给幼儿观看一段打球的小短片,为幼儿介绍有关球场的一些知识,同时增长教师自己的知识面。

班级幼儿技能掌握分析:掌握较好的幼儿占班级:85%。掌握较弱的占班级:15%

福禄贝尔拼拼看

(1)材料投放:福禄贝尔玩具、范例:运动时不同姿态图片。(2)幼儿发展状况:孩子们能够根据老师提供的范例,很好的利用圆形、半圆形、长条形状的图形拼出运动中的人物姿态。

(3)存在的问题:在利用各种不同图形进行组图时,幼儿只能根据老师提供的范例才可以拼出,缺少自己的想法,没能更好的利用其所有的图形。

(4)改进措施:幼儿玩的多才会积累的多,很据每个主题的开展,我们会为幼儿提供多种多样的范例,得到锻炼。

班级幼儿技能掌握分析:掌握较好的幼儿占班级:79%。掌握较弱 的占班级:21%

建构区

(1)材料投放:不同形状的木质积木、小铁桶、奶粉桶。

(2)幼儿发展状况:通过观察幼儿区域活动来看,参与活动的幼儿,在围拢、垒高、有层次的重叠等技能方面发展的比较好。在老师的引导下对搭建有较好的计划性和目的性。

(3)存在的问题:幼儿在游戏时缺少了与同伴分工合作的意识,同伴之间缺少交流沟通。

(4)改进措施:在日后的搭建活动中,老师应有目的性重点培养幼儿之间学会合作与交流,培养育儿之间解决问题的能力。

班级幼儿技能掌握分析:掌握较好的幼儿占班级:71%。掌握较弱的占班级:29%

社会性区域——超市

(1)材料投放:收银台记账登记表、奶制品、食物、饮料。(2)幼儿发展情况:从幼儿区域活动的总体来看,孩子们能够学会分角色进行游戏,活动时角色之间也有很好的沟通交流,收银员也会做好付款记录。

(3)存在的问题:虽然孩子们能够分角色进行游戏,但是在角色与角色之间进行游戏时,没有很好的活动秩序。收银员在记录时也会出现找零错误。

(4)改进措施:老师应加强引导幼儿活动的水平,培养幼儿良好的社交能力,材料投放时要让孩子知道每件商品的价格,避免孩子们出现计算错误。

班级幼儿技能掌握分析:掌握较好的幼儿占班级:75%。掌握较弱的占班级:25% 以上是本次幼儿在区域中的发展及日后需要改进的措施,孩子们在活动中有较高的积极性,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游戏中。虽然本次只是很小的一个评估活动,但是对于我们老师来说,不仅可以掌握孩子的学习情况,更便于我们老师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使教学活动对孩子有更好地促进作用!

2.大班幼儿发展评价分析 篇二

关键词:幼儿发展评价,学习故事,评价方式

学习故事 (learning stories) 是一套来自新西兰的儿童学习评价体系, 由Margaret Carr和她的新西兰同事创造, 旨在促进幼儿的学习。它是新西兰儿童早期教育课程改革的产物, 其核心理念深受:《新西兰早期教育课程框架:Te-Whariki》的影响。近年来, 随着中国和新西兰幼教领域的交流越来越频繁, 我国的幼教工作者也开始关注学习故事。当前, 幼儿发展评价理念已逐渐被诸多研究者和教师认同和实施。学习故事评价方式为我国幼儿发展评价提供了一个崭新的研究视角, 有助于促进我国的幼儿发展评价。

一、新西兰学习故事评价方式的特征

学习故事是用结构化叙事的方式来对儿童的学习进行记录、评估和支持的一种形成性评价方式, 其目的是促进儿童进一步学习。学习故事包括三个主要的组成部分:注意、识别和回应。评价通过一次次“注意———识别———回应”的循环, 让幼儿看到自己是“有能力、有自信的的学习者和沟通者”, 从而发展有助于学习的心智倾向, 建构自我认知。

(一) 评价以幼儿为主体

基于新西兰尊重民主、重视平等的文化背景, 学习故事强调激发幼儿学习和发展的能力, 将幼儿视为具有主体能动性的参与者。这种对儿童主体地位和潜在能力尊重的儿童观, 促使幼儿以兴趣为起点、以优势为基础, 在发现自我兴趣与优势的过程中自主学习, 促使教师在幼儿的日常表现中以“找优点”的视角关注幼儿的优势, 而非以传统的“找不足”的视角关注幼儿的劣势。因此, “幼儿”是学习故事的核心要素, 学习故事围绕幼儿的自我学习而展开, 这是学习故事对幼儿主体地位积极关注的体现。

(二) 评价与课程相结合

评价是幼儿园课程实践系统的基本要素, 缺少了评价, 课程的实践系统就是不完善的, 也是缺乏反馈和动力的。学习故事最鲜明的特点是与课程紧密相连, 课程标准是学习故事评价幼儿发展的依据, 而学习故事反过来又推动课程在早期教育领域中的顺利实施。新西兰国家课程基于其理想宣言提出了课程目标以及五大学习领域, 而学习故事的内容、方法和目的等都是国家课程的具体化体现。因此, 评价不仅仅基于课程, 而且也促进课程发展, 学习故事将幼儿发展评价与课程密切联系起来。

(三) 评价以促进幼儿的学习和发展为目的

学习故事评价的目的不在于总结幼儿以学校要求为趋向的技能和知识, 而是为了促进幼儿的学习和发展。Carr (2001) 认为学习故事把学习描述为一种复杂的、积累性的结果:“技能和知识;技能和知识+目的=学习策略;学习策略+同伴和实践+工具=情景化的学习策略;情景化的学习策略+动机=学习倾向”。[1]因此, 对技能和知识的评价并不能反应最后的学习结果, 学习故事是将幼儿的学习倾向作为幼儿的学习结果进行评价的。而这种动态的评价并不是终结, 是下一轮评价的开始。

(四) 评价以叙述为方式

学习故事就是教师以生动的语言和描述性的话语记录真实发生的幼儿学习和活动事件, 是一种以叙事的方式对幼儿学习和发展进行评价的。其运用程序包括四个“D”:描述 (description) 、记录 (documentation) 、讨论 (discussion) 、决定 (description) 。其中, 描述是指教师对幼儿表现性行为的描述, 记录则是教师利用图文形式对幼儿学习行为的记录和评价, 讨论包含幼儿、家长与教师之间的谈话交流, 决定则指教师思考下一步应如何给予幼儿回应和指导。基于此, 学习故事将评价和教学融合, 帮助教师通过了解幼儿学习与发展的状况调整自己的教学实践, 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促进幼儿的发展。

二、新西兰学习故事评价方式下我国幼儿发展评价探索研究

学习故事作为一种以儿童为中心的评价方式, 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以下简称《指南》) 所传递的精神相吻合, 为我国幼儿发展评价实践带来诸多的启发。因此, 我国幼教工作者需进一步转变观念, 调整自己的评价方式, 以促进幼儿发展。

(一) 树立正确的儿童观

学习故事把儿童看作是学习者, 高度重视儿童的价值, 给予儿童自我发展空间, 认为只有在行动中儿童的学习才有意义。教师给儿童提供有机会学习的环境, 引导并允许儿童以自己的方式进行探索、思考、表现, 学习教育内容的文化选择与经验转化。

不同的儿童观会产生不同的教育观, 继而就会产生不同的教育实践。当前, 我国的幼儿发展评价主体单一, 主要以教师评价为主, 忽视了同伴互评、幼儿自评等其他评价者的参与, 导致幼儿的主体性没有得到很好地发挥。而我国素质教育要求教师树立正确的儿童观, 把幼儿作为一个人、一个发展中的人、一个权利的主体。因此, 我国幼儿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儿童观, 尊重幼儿的主体性和潜能, 确定幼儿的主体地位, 从幼儿的终身发展出发, 摒弃“清单式”的评价方式, 注重评价的过程性与情境性, 促进幼儿发展。

(二) 实现评价与课程的结合

学习故事是为了支持幼儿进一步学习所进行的观察记录, 它关注幼儿的学习过程, 是幼儿园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本上, 新西兰早期教育课程将其视作课程纲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功能上, 课程将其视作课程实施的重要支持, 以帮助成人了解幼儿, 并优化和改进课程实践, 实现了评价与课程的结合。

反观我国幼儿发展评价现状, 评价内容片面, 只重视评价幼儿的外显行为表现, 忽视了幼儿情感态度等内隐心理的发展。关于如何选择评价内容即如何选择幼儿有意义和有价值的行为进行评价现已成为教师最大的困惑。借鉴学习故事的经验, 我们需要认识到, 《指南》和《纲要》既是评价幼儿学习与发展的依据, 也是幼儿学习与发展的结果。因此, 我国幼儿发展评价必须以《指南》和《纲要》为指导和依据, 将幼儿的行为置于行为发生的真实情境中, 将幼儿学习与发展目标与幼儿行为建立联系, 将五大领域与评价融合, 实现评价与幼儿园课程紧密结合。

(三) 确证评价工作的目的

教育评价的作用就是确证在教育活动中究竟展开了怎样的学习, 实施了怎样的教育, 然后将其结果运用于教育。[2]学习故事基于对幼儿个体基本全面的了解, 敏锐地捕捉体现幼儿个性化学习与发展的“哇”时刻, 为课程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线索。学习故事”的目的不是评判儿童的学习情况, 而是倾听儿童的心声, 促进幼儿的继续学习。

但是, 我国幼儿发展评价似乎陷入了一种“从实践中来, 到箱子里去”的困境, 评价似乎只为评价而评价, 只成为了检查幼儿园工作的一项内容而非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 教师要确证评价工作的目的, 不在于总结幼儿所获得技能和知识, 而在于促进幼儿的学习和发展。为此, 教师应更加关注幼儿个体及其学习过程中的学习倾向, 进而产生推动幼儿发展评价的内在动力。

(四) 规范评价方式的运用

在学习故事中, 教师具有三重身份, 记录者、解读者和反思者。作为记录者, 教师需要在不同环境中连续的描述幼儿的学习, 在记录幼儿学习活动的同时, 会有意识地对事件进行追踪, 一些短小的学习事件连在一起就形成了一个连续性的故事。作为解读者, 教师需要解释和评价幼儿学习活动背后表现出的有助于学习的心智倾向。作为反思者, 教师需要从新的角度反思和调整自身的教学实践以促进幼儿更好地学习和发展。

当前, 在叙述评价方式本土化的运用中, 还存在诸多问题, 具体如下:大多数评价只是教师的经验总结, 没有提升到更高的理论层次;描述过于笼统, 没有详实的记录;记录过于随意, 没有及时记录幼儿典型的、有意义的一些学习行为。结合这些问题, 我们可以借鉴学习故事的“四D”叙述法, 建立系统科学的评价程序“描述———记录———讨论———决定”, 规范叙述的内容, 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促使教师及时作出正确的引导和支持, 促进孩子成长。

参考文献

[1]Margaret Carr.Assessment in early childhood settings:learning stories[M].London:Paul Chapman Publishing, 2001.

[2]钟启泉.教育评价:为了学生的学习与成长[J].全球教育展望, 2007 (6) :3-8.

[3]玛格丽特·卡尔, 温迪·李.学习故事与早期教育:构建学习者的形象[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5.

[4]周菁.走进“学习故事”---来自新西兰幼教课程改革的启示[J].学前教育研究, 2014 (3) .

3.如何发展大班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篇三

关键词:语言表达;旺盛期;幼儿大班;关键时期

语言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天赋,如何使这份天赋得到更好地发展呢?本文就是简单介绍如何发展大班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很多孩子到了幼儿大班时表达能力仍然不是很好,并不是因为他们不会说话,只是他们还没有学会如何表达。

一、在教学中培养

幼儿在与外界的感知,如:听声、触摸、闻、看等后,对事物的认知度加强了,因此,会大大地增加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比如,春天教师可以带着幼儿去菜园种蔬菜、去田野挖野菜。冬天可以带着孩子们堆雪人、打雪仗。让幼儿们在实践的同时感受到生活,体会到自然,在劳动中学会语言的表达。

二、在看图中描述

幼儿都是天真无邪的,从小便喜欢漫画读物。它们生动鲜明、色彩艳丽,是幼儿精神食粮。发挥图画的作用就应该靠教师的指导。教师应该将图画排好页码,将他们给幼儿并让幼儿按照排好的顺序编成故事。这样就可以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给孩子说话的机会

有些孩子在公众场合可能会产生害羞、怯场的现象,在多数人面前不敢表达。因此,为了帮助孩子克服这种现象,教师就应该提供给孩子更多的表达机会。让孩子走到大家的面前进行表演,最后由大家给予评价及鼓励。这种方法能够更好地促进孩子的表达,无论孩子表达的是好或是坏都会促使孩子勇敢地表达,以此提升孩子的表达能力。

四、提升思维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

幼儿的思维能力影响着幼儿的语言能力,两者是同步发展的。幼儿在掌握语言的同时思维也在提升发展着。幼儿的表达都是靠说以及听到其他人的表达后的一个模仿所形成,因此,就要培养幼儿形成一个好的思维能力,从而提升幼儿的表达能力。

综上所述,在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时要根据每个幼儿的实际情况来进行锻炼。教师应该针对幼儿的情况有计划的制订方案来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幼儿多说、多练、多听、多读、多写。使幼儿能有一个好的语言表达习惯,给幼儿创造一个好的语言表达环境,使幼儿能够在小时就有一个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陈艳芳.3~6岁儿童情绪表达规则认知的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13(19).

[2]万宏芳.幼儿同伴冲突解决策略研究.学前教育学,2013(2).

4.大班幼儿发展评价分析 篇四

活动目标:

1、能够明确自己所扮演角色的职责,并能监守岗位。

2、能够使用礼貌用语,较安静地游戏。

3、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4、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5、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活动内容:

娃娃家、医院、理发店、菜场、银行、公共汽车、超市。

活动过程:

一、引导语

小朋友,今天我们又要来玩娃娃家了,你们高不高兴啊?上次我们在玩娃娃家的游戏的时候啊,李子恒小朋友玩得可棒拉,他啊,本来是娃娃家的爷爷,可是后来他看到医院的医生不够了,那是因为医院的小朋友跑掉了,所以他就自己到了医院,帮助病人看病。

而且他看病的方法与别人不一样,他用的是气功,今天,我要在来看一看,(.本文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小朋友是不是都能够找到自己的工作,并且能够把工作做到下班,还有,我们在做游戏的时候是不是要安静一点啊,这样,在医院里面看病和休息的人就能很好的休息了;

二、幼儿游戏

教师指导:重点指导娃娃家,扮演客人的角色和娃娃家的妈妈一起将娃娃家整理干净;

普遍指导各个服务场所能应用礼貌用语;

教师观察:

1、观察幼儿是否能够先搬好椅子和桌子,再去拿玩具;

2、观察幼儿是否能够自己解决一些遇到的小问题;

3、观察幼儿是否能够按照教师的要求监守好自己的岗位,不在教室中间奔跑;

4、观察幼儿游戏的声音是否比较安静;

三、教师评价

1、让个别幼儿介绍今天自己的新发现;并给予肯定和鼓励;

2、对今天在游戏中能够监守自己岗位、并能使用礼貌用语的幼儿予以表扬;

3、对于全班幼儿在游戏中能够放低音量地进行游戏给予表扬,并告诉幼儿在下次游戏中也要看他们的表现。

教学反思:

小班的幼儿好模仿,已经具有了初步的主体意识,他们渴望像成人那样参加各种活动,他们会在假想的情景下反映真实生活,而“娃娃家”又比较接近幼儿的实际生活,所以,小朋友们都很喜欢玩。

丰富的玩具材料是发展幼儿思维和想象的有效途径。通过玩具材料可启发幼儿产生联想、引起游戏愿望,并可以使幼儿游戏活动更有目的,增加幼儿对游戏的兴趣和积极性。但是由于幼儿模仿多,看见别人玩什么,自己也玩什么,看见别人有什么自己就想要什么,所以在游戏初期投放的玩具种类不宜过多,而相同的玩具数量要充足。

再有,小朋友的能力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要把能力好的和能力差的搭配起来,让他们互相带动和感染,共同感受游戏的快乐。

5.大班幼儿发展总结 篇五

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生活,我班幼儿在各个领域均有不同程度的进步,个别幼儿在以往薄弱的领域有显著提高,现总结如下:

一、健康领域

在生活卫生习惯方面,作为大班的孩子来说,各方面已经能够很好地自理。所有的幼儿能自己入厕大小便,大部分孩子便后能自己整理衣裤,并主动洗手,能始终保持手和脸的干净。用餐时会正确使用筷子,做到细嚼慢咽不挑食,这一方面有很大的提高。个别幼儿在保持桌面、地面整洁上还有所欠缺。孩子们已经自己会穿各种各样的衣服,如拉链式、套头式,能整理床铺、叠被子,叠衣服,但大部分幼儿不会系鞋带。在这一方面还需加强。幼儿已经具有初步的环保意识,能自觉保持周围环境的整洁,并指正他人的不良行为。

幼儿已经具有初步的安全意识,通过日常的安全教育活动,知道怎么样来躲避危险。会使用比较安全的工具来进行自我保护。在自我保健这一块会根据天气的冷暖,在老师的提醒下,增减衣服,通过主题教育“保护我们的牙齿”,大部分幼儿养成了早晚刷牙的习惯。

幼儿能主动参加户外活动和体育游戏,积极锻炼身体。大部分大肌肉动作发展非常好,能按节拍踏步排队并且保持队形。较好地控制跑动方向,灵活闪躲跑。能单人单个跳绳,落地轻稳,会灵活地攀登,翻滚。有半数幼儿能投中能投相距四米的目标,在投掷上还需加强锻炼。能单脚站立30秒。大部分幼儿已经掌握了运球跑。幼儿的精细动作也发展得比较好,大部分运用剪刀剪出相应复杂的图形,比如窗花等。个别能力较弱的幼儿还需进一步努力加强。本学期新添加了线描画,对于孩子来说是非常好的,因为这对于幼儿的精细动作有更进一步的要求。

二、语言领域

多数幼儿能在集体中较长时间地专心倾听他人讲话。能很好地复述老师所说的简单的故事内容,用完整的普通话连贯表达自己的见闻,不离题。只有个别幼儿有离题现象,对于故事复述不清楚,无法用连贯语言表达。

幼儿能独立看书,知道看书的方法,能根据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讲述图片内容,语言能力比较强的几名孩子对于图书中的内容能想象内心活动,丰富画面情节。幼儿对认字感兴趣,现已能认识五、六十个字词。幼儿已经能用铅笔正确书写部分拼音、数字,握笔姿势正确。

三、社会领域

大部分幼儿能知道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会恰当地评价自己。有较强的表现欲、成就感和好胜心。大部分幼儿能够克服困难坚持独立完成任务,有较 强的规则意识。班级里部分男孩子在规则上的坚持不够,需要加强。多数幼儿情绪积极、性格开朗,遇到挫折会较快地恢复常态。爱祖国、有较强的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

在社会交往方面,班级大部分幼儿能主动与客人交谈,并邀请客人参与活动,但部分幼儿会有生疏现象,只与少数几个幼儿玩耍交流。

活动中主动解决矛盾和同伴纠纷这一方面,我们班的孩子做得还不够,幼儿解决矛盾的能力比较弱,需要进一步指导。在文明行为上,我们班的孩子多数能够维护环境整洁,无乱扔垃圾现象,不损坏公物,不明知故犯。但少数幼儿环境保护意识不够,偶尔有遇见垃圾不捡的现象,有时明知这是不好的行为却控制不住故意犯错。希望在下学期能有所改进。

四、科学领域

进入大班幼儿有更浓厚的兴趣对待身边的人事物。会主动参与探索,积极动手动脑。喜欢合作,愿意与别人协商合作完成指定的任务。在能力方面,能观察比较相似物体的细致差别,对于“找不同”的游戏多数幼儿能迅速的找到十处细微不同。能根据概念进行分类,知道同一种类的相似之处。能根据概念想象出8种以上内容。

在动手操作这一方面,幼儿能根据测量工具按正确方式进行测量。在知识经验方面,幼儿知道四季轮换的顺序以及人们生活的关系,并且了解动植物与环境人类的关系。通过我爱我的祖国主题教育,知道中国的特有的人文和自然环境。

在数学方面进一步细化的教育中,幼儿能正确迅速的区分左右,认识球体、正方体、长方体,大部分幼儿对球体的概念比较模糊,会产生“圆体”的概念。在数的守衡方面幼儿认识不够,所有幼儿在两根一样长的线弯曲了其中一条后,回答都是“没弯的那条比较长”。在老师的提醒和引导下幼儿才理解了“一样长”的意义。6以内数的加减大部分幼儿能够很好地掌握。

五、艺术领域

幼儿对于音乐活动能表现出很大的兴趣,努力学习不同的表现方法。并且对于不同性质的乐曲能用多种形式表现,并能尝试自编动作来表达内心的体验,学习欣赏。在美术方面,本学期幼儿有很的突破。线描画幼儿已经有很好的基础。能积极尝试不同的作画风格,大胆运用色块,创造性地表达事物和情感。幼儿能运用多种材料及工具细致地制作物体。但在欣赏这一方面,幼儿用语言表述能力不够,需要加强。

6.大班幼儿发展评价分析 篇六

(小肌肉发展)

(2013.9-2014.6学第一学期)

一、主要情况

大班的第一学期我班共有38名幼儿,女孩18名,男孩20名。我们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对幼儿进行了小肌肉发展的测评。

二、评估结果:

结果分析:☆☆☆为:44.7%;☆☆为:47.4%;☆为:8%;

三、分析与改进措施 分析:

幼儿自从进入大班,各方面发展都比以前进步很大,特别喜欢运动,在小肌肉发展方面也比以前较为成熟,能够自己运用小剪刀进行教学活动,也能够用小纸条搓成小圆纸球,但是张举轩、潘梓浩、徐静怡等小朋友在动手操作这块较为薄弱,很多时候需要小朋友去帮助他们,老师也对他们投入更多的时间去指导。措施:

在幼儿区域活动美工区多投入一些能够锻炼幼儿小肌肉发展的材料,让孩子尽情的在玩一玩中逐步地发展自己的动手能力,也会选择一些这方面比较强的幼儿去带动较薄弱的幼儿一起去操作。

大一班

7.幼儿园大班身体发展活动方案 篇七

1、 愿意在音乐中动动身体,了解身体能动的一些部位,对自己的身体感兴趣。

2、 积极探索身体的秘密,乐意分享自己的发现。

3、 在亲子互动中增进亲子感情,体验探索身体的快乐。

活动重点:

在自身探索活动中,了解自己身体能动的部位。

活动难点:

有探索身体秘密的兴趣。

活动准备:

1、 每人一个纸娃娃,水彩笔若干。

2、 节奏感较强的音乐录音。

活动流程:感知探索--自主探索--交流分享活动过程:

一、 感知探索1、 游戏《木头人》引起探索兴趣。

2、 听音乐作动作提问:刚才我们跟着音乐在干什么?是身体的哪些部位跟着音乐在动?

3、 师听音乐做动作师:你们看到老师的身体的哪个部位在动?

4、请个别幼儿用笔在纸娃娃上作记号。

二、自主探索(幼儿边听音乐边做记号)1、 让幼儿通过自身探索活动感知自己身体可以动的部位。

2、 引导幼儿把会动的部位用记号笔在纸娃娃上作记号。(亲子共同来动一动,记一记)3、 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再动一动,也可以请爸爸妈妈去动一动。

三、 交流分享1、 请个别幼儿来介绍,要求讲出找出了几个部位能动。

2、 幼儿间互相介绍自己身体的哪些部位能动,也可介绍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

3、 亲子游戏:听口令做动作由家长说出一个可以动的部位,请幼儿用此部位做一个动作,或由幼儿说家长做。

4、 教师小结四、活动延伸让幼儿回去和爸爸妈妈一起再去寻找身体里看不见,但它也会动的部位。

教学评析:

本活动的成功之处:

1、活动以幼儿自主探索、交流为主线,感知自己身体能动的部位,幼儿积极参与,主动交流,体现了二期课改的新理念:以幼儿发展为本。

2、利用了家长资源,促进亲子互动,增进了亲子感情。

活动后还需要思考的问题:

1、如何把握指导幼儿的时机,提升幼儿的经验?

8.大班幼儿个案分析 篇八

我们班有一个叫明明的男孩,他是这个学期到我们班的。明明在集体教学活动中注意力很难集中,是个“坐不住的孩子”,有时他会“骚扰”周围的小朋友而打断教师正在进行的活动;对于教师布臵的任务,他常常不能很好地完成;他想参与同伴的活动,却因为不适宜的方式而被同伴拒绝。周围的小朋友实在驱逐不了他的情况下还会去告状。教师对于这个经常惹麻烦的孩子也伤脑筋,经常当众批评他,盛怒之下她勒令全班的孩子不要理睬他。但这种教育方法的效果并不好,时间一长,在其他孩子的眼中明明成了一个调皮、只知道惹老师生气的坏孩子。场景一:

马上就要进行集体教学活动了,孩子们陆续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坐好,老师开始讲述今天教学活动的主要内容。明明坐在自己的位子上没在仔细听,他正用手撩旁边可儿的小辫子。可儿皱了皱眉,将自己的小椅子往旁边挪了挪,明明想将可儿的椅子向自己这边拉近一点,于是两个孩子开始拉拉扯扯起来,发出了一些声音。老师向他们这边瞟了几眼,有点不高兴但没有说什么,这时可儿突然叫了起来:“老师,你看明明。”老师终于大声地对明明说道:“明明,你给我坐好,再不听话,就让你出去!”本来和可儿僵持着的明明被老师的呵斥镇住了,他怯怯地坐直了身体,瞪大眼睛看着老师,脸上流露出内疚的表情。可儿接着又说道:“他刚才使劲地拽我的椅子……”“好了,好了,不许说

了,你们以后听好了,从今天开始谁都不许惹明明,谁去惹他我就找谁,听见没有?”老师厉声说完这些话后严肃地看着全班的孩子。对于老师的命令,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听到了。”明明使劲地绞着自己的手指,有些难过的样子,但随着老师话题的转移,他又恢复了原貌,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东张西望,不知道在想什么。分析:

一、教师教育方式产生的消极后果

首先,旧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又添新的问题。教师想通过孤立的方式迫使明明“改邪归正”,不再违反纪律,但是实际上这种教育方式非但没有解决原有的问题,反而对明明产生了消极的影响,明明在自己善意的行为受到同伴的误解并遭到拒绝之后产生了破坏性的行为

其次,教师在意识到自己教育方式不妥之后,想立即改变这种孤立教育方式带来的不良后果,已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原因在于:

其一,年龄越小的孩子向师性越强,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大班孩子的道德认知还处于他律阶段,教师作为孩子眼中的权威,她的话尤其是命令性的语言对孩子的话就是判断事物的标准。教师经常当众批评明明,甚至动员其他孩子“不要理明明”的命令,很快被孩子接受并坚决地执行。

其二,明明给同伴的坏印象部分是由于他自己调皮经常受批评造成的,教师孤立的教育方式导致了即使是明明善意的动机和行为也会被其他孩子误解并拒绝,面对同伴不分原因的排斥明明显然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挫折,在没有得到正确引导的情况下,他采取了消极的行为方式予以反击。这种情况造成的结果是一种恶性循环,即明明的负面行为反应越多使其他孩子越加肯定了他是个捣乱的坏孩子,也会越加排斥他,同时强化他们从教师那里获得的对明明的消极态度。最后,孤立的教育方式使明明被

迫陷入与同伴交往的困境(如场景三中反映的情形),教师没有利用集体力量中积极的因素,而是恰恰相反,她让其他孩子孤立明明,不仅不帮助他反而不去理睬他,教师的这种做法无形中在明明和其他孩子之间竖起了一道屏障,而学前期幼儿的同伴交往对幼儿的社会认知、交往技能、个性和道德品质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如果明明始终被同伴这样孤立,将会失去更多的与同伴交往的机会,这对明明日后的发展是不利的;另外,良好的人际交往是日常生活的调节器,会让人心情舒畅地从事各种活动,明明与同伴这种敌对的状态不改变的话也会干扰他正常的探索活动,降低他对外界环境的好奇心。

二、解决方式

1.教师首先要清楚明明的特点 从明明的日常表现可以看出,他是一个调皮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对新鲜事物好奇心比较强,自控能力比较弱,缺乏耐心的孩子,此外,他想和同伴交往却不知道该怎么样被同伴接纳。从明明园外背景来看,他是从其他幼儿园转过来的,并且据笔者的了解,明明的父母为孩子转园的目的是觉得他原先的幼儿园教育环境不太好,孩子过于自由散漫,学到的东西也比较少,现在明明所在幼儿园里受到的约束比以前要多也要严格;另一方面,明明转园之后很快升入大班,由于大班与小学的紧密衔接,教师会在平时的要求中考虑到孩子对小学环境的适应问题,为孩子顺利地入小学做一些必要的准备,比较明显的一点就是集体教学的时间加长,会提出一些与小学教学要求相接近的要求,所有的这些对明明来说,都要去适应。

2.帮助明明建立与新环境相适宜的秩序感

(1)教师一方面要多关注明明的举动,同时对于明明不正确的行为要及时制止,并明确地告诉他错在哪里,应该怎么做。教师此时不适合说一些反话或是隐语,因为年幼的孩子有时并不清楚教师话中暗含的意思,所以对孩子要说大白话,尤其是对明明来说,他对新环境的熟悉程度还不够,对新班级一些具体要求还没有清楚的意识,并且相比他以前所在的班级环境,现在班级的要求要严,这样对他来说适应就更需要有一个过程;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在同伴中给明明树立一个学习的榜样,鼓励他向班上的好孩子学习,实际上是把抽象的要求具体化。

9.幼儿案例分析大班 篇九

大班的丁丁小朋友是下学期的插班生,第一天来到幼儿园就很惹人注意,因为当时他哭的异常悲痛。见到的教师都很奇怪,大班的孩子怎样会哭成这个样貌。之后发现他很依靠他的妈妈。没多久他遇到的第一个难题就是写数字。他十分的排斥,并拒绝写作业。一次为了完成数字1-10的书写,妈妈打了他。早上来园时眼泪还挂在脸上,低着头也不和教师打招呼。妈妈把我拉过去,告诉我今日早上因为写数字被妈妈打了,妈妈看他哭的很悲痛的样貌,也觉得打孩子是不对的。和他妈妈聊天得知,丁丁是在之前的幼儿园学习时,幼儿园没有教小孩子学习写数字。所以丁丁不会,但脾气也很倔强,怎样打就是不写。在课堂上写数字时,他也一向看别的小朋友不动。

案例分析:

就丁丁的这个问题,首先我观察了他在班里的表现和人际交往。经过几天的观察,我发现丁丁的语言表达本事,观察力和理解本事都很不错。一个故事他会用比较完整语句来描述。在一节美术课《我的朋友》,他一向在观察他的同伴,在绘画是抓住了同伴的特征。所以我总结他必须会是个懂礼貌懂道理的孩子。

其次我和他做了深度的聊天,刚开始他很害羞,不敢和我讲他的想法,那么我就找他最喜欢的机器人的话题和他聊,他很开心。用崇拜的目光望着我,因为我明白很多变形金刚的名字。和他聊天才明白,他不会写字怕教师和同学笑话他,并且妈妈说他不会写字就不喜欢他。他最喜欢妈妈,写字让他觉得很难过。

10.大班幼儿观察分析记录汇总 篇十

【篇一】大班幼儿观察分析记录

观察时间:**月

观察地点:室内益智区

观察对象:高xx、李xx

魔尺一直是孩子非常喜欢的益智玩具,几乎百玩不厌,而且玩出了越来越多的花样,小小的魔尺在几个小男孩手中不断翻新,像魔术师一样每天都探索出不同的玩法,一会儿是“手枪大战”一会变化“小船”还有各种各样的图形宝宝。

行为与解读:

1、大班小朋友已经具备一定的思考力和创造力,已经能够独立完成一件作品。

2、老师在这一活动中不会再过多的干预。大班幼儿已经有一定的独立思考力和创造力。

情景再现:而“魔尺球”是高瑞浩小朋友最近探索出的新花样,玩法比较复杂。这引起了其他几个小朋友的兴趣,纷纷想要学习。

只见高瑞浩将还原成长条形的魔尺高高举起开始讲解:“首先,你们把手里的魔尺变成这样的长条。接着又在长条的一端折了一角举起来说:”第一步,弯一下,”小朋友们纷纷效仿,高瑞浩看到大家都照做以后,继续将手中的魔尺连转了两下继续说道:“第二步”……

随着后面步数越来越难,有的小朋友直接将魔尺拆开,自行变其他造型了,只有李宗骏还在拿着魔尺执着的摆弄着,后面遇到了难处,这时他用央求的目光跟高瑞浩说:“这一步我不会了你可以教教我吗?”。高瑞浩看到后,二话没说快速帮李宗骏变好了,可这时李宗骏拿着手里的魔球并不死心,小声嘀咕道:“我一定要学会怎么变。”继续跟高瑞浩说道:“你能再教我一遍吗?”高瑞浩说:“好吧。”于是俩人一步步变了起来......李宗骏直到能独立完成一个魔尺球了,才长舒一口气,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回应策略:

1、在整个过程当中,老师没有过多干预,而是让孩子自行解决交往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分享魔尺的新玩法,新造型为其他幼儿提供参考经验。在益智区主题墙上张贴多种魔尺玩法的图片供幼儿参考,创设一块“挑战擂台赛”区域,激发幼儿进一步挑战的愿望。

3、在一日活动中表扬和鼓励其他表现突出的幼儿,增加幼儿自信心,激发幼儿探索愿望。

【篇二】大班幼儿观察分析记录

观察记录:

午休自由活动了,孩子们拿着各自的玩具玩开了,有围在一起看书的,同伴们一起玩彩泥的,女孩子们过起了娃娃家……只见一群男孩子拿着奥特曼的玩具当起了奥特曼和怪兽,瞧“卿卿”奥特曼正在消灭“峰峰”怪兽呢。加入的孩子也越来越多,都在投入地在玩,而我发现有一个孩子一直在旁边观望,望着他们的行动,看着他们的“表演”,显露出羡慕,当“奥特曼”与“怪兽”对打时,他也露出了惊恐的神情,心情时高时低,随着他们改变,当奥特曼最终“胜利”时伟福的脸上也露出了甜甜的微笑。

分析与思考:

从孩子的表情可以看出,其实柯伟福是也很想能加入他们,因为在男孩子心中奥特曼是勇敢无畏的,是他们崇拜的对象,是心目中的神,孩子们玩时的欢声笑语和行动已经感染了他,可是他不知道自己该用何种方式参加,也没有孩子们的主动邀请,他也不确定同伴们是否会接纳和喜欢他,所以他选择了观望。

【篇三】大班幼儿观察分析记录

观察记录:

幼儿园里每个星期二、四的下午都会消毒幼儿床垫。大班的老师们一般会请幼儿动手将自己的被褥卷起来后再离开寝室。洋洋今天第一个穿戴好离开寝室。他得意地走到午点筐前,准备给小朋友分午点。这时,我抬头看了一眼他的床,他的被褥还平展展的铺着呢,显然,他为了想要发午点,当第一个穿戴好的小朋友,却忘记卷被子的事儿了。我正寻思着怎么跟洋洋说的时候,班里的锐锐就已经愤愤不平地来向老师汇报了:“钱老师,洋洋没有卷床就出去了,他偷懒!”旁边的小朋友一听纷纷大声喊道:“洋洋,你没有卷被子,还不快去卷好!”别的几名常常急老师之所急的孩子还走到活动室去叫洋洋。

洋洋这时已经发完午点了。只见他表现得很生气,朝迎面而来的同伴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句:“不是我!”随后就倔强地坐在小凳子上,纹丝不动,眼里充满了焦虑和恐慌。任凭多少孩子跑来叫他,他都不理会。事情此刻僵持住了。

分析:洋洋是一个自尊心非常强的孩子。他聪明、动手能力强,但却敏感、害羞、谨慎、力求完美。他的妈妈曾经告诉我,洋洋不愿意做的事情,无论怎样劝说,哪怕是他错了,他也常常执拗地不肯认错。

洋洋在幼儿园度过的中小班时光是略显孤单的。

因为他的孤僻、执拗,常常错失一些集体表演的机会。在往常的一些亲子活动中,家长、老师“连哄带骗”也无法令洋洋很好地合作。

洋洋的父母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存在诸多不当之处。孩子在公开场合的过分害羞常常让家长觉得“丢面子”,事后会对孩子的行为大声指责,甚至说反话冷嘲热讽。此外,孩子的妈妈是典型的完美主义性格,孩子行为稍有不对,妈妈就直接干涉,或者用犀利的眼神审视孩子。这使孩子的性格变得更加内敛而倔强。

今天,他肯定不是故意不卷被褥,大概是为了成为最先穿好衣服的人,想得到发午点的机会,才急匆匆地出了寝室,却忘记了今天要卷被褥的事儿。

采取措施:

1、对于洋洋这种自尊心过强的孩子,需要更多的教育机智。如果简单处理,孩子可能只会木讷地站在一旁,担心着老师的批评和同伴的嘲笑。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令孩子更加抗拒。

2、对完美主义,非常害怕犯错误,有时为了避免惩罚还会否认自己的错误的洋洋来说,要假装忽略他的对抗,让他不知不觉放下防卫。对他的错误多加包容,对他的优点多些表扬,让孩子以平常心看待生活中的“失误”。

3、和孩子家长共同协商,在家里,家长避免对孩子的要求过于苛求,对孩子的错误多谢包容,对孩子的成绩及时肯定。不要伤害孩子自尊心,不强求孩子当众表现。在班上,从安排洋洋做值日生、老师的小助手入手,每天分派许多具体的任务给他,经常以小奖状的形式表扬他。请洋洋父母把孩子做过的有进步的事情拍成录像在班级播放,客服孩子惧怕在集体面前表现的心理,以此帮助洋洋重新建立起在集体中的“形象”,敞开心扉、快乐成长。

获取成效:

片刻后,我站在寝室门口,摇手招呼他道:“洋洋,来,给钱老师帮个忙吧,你平时最爱帮老师干活了,是不是?”果然,他半信半疑地跑来,问我要他帮什么忙。我悄悄地凑到他的耳边说:“帮我把那张铺着红毛毯的床铺卷一下,老师知道那个小朋友忘卷了,不过没关系,知错就改还是好孩子,你去帮帮他吧!”他看着我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就立即跑去把床铺卷好了。

过了几天,又是在组织幼儿卷床的时候,我和孩子们发现了辰辰没有卷床,还没等我说话,只听见洋洋就已经对着辰辰大声喊道:“辰辰,快来,老师请你给她帮个忙!”别的孩子也跟着一同喊起来:“快来给老师帮忙了!”在那一刻,我发现洋洋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向同伴敞开心扉了……

经过一段时间的家园努力,洋洋逐渐开朗起来。面对别的小朋友的小失误,比如打翻水杯,弄坏美术作品等,他还会学着老师的口气说:“没事儿,老师不会怪你的。”可以看到,洋洋对待错误的评价也在渐渐变得积极起来。

11.幼儿园大班案例分析 篇十一

在吃完午饭后大部分小朋友在安静的阅读书本,这时,听到了几个小女孩吵架的声音,老师便走了过去,是珂珂、雅涵、岚岚在争执,老师问:“发生了什么事情?”雅涵:“珂珂背地里她叫岚岚不和我做朋友,但是老师说过的,大家都是好朋友的,而且我也没做错什么啊。”老师说:“你们此刻已经长大了,有自己交朋友的想法,老师也想和你们做好朋友,你们自己看看怎样解决好吗?”这是珂珂就哭了,岚岚见状也哭了。

时间到了下午,小朋友在吃午点,珂珂又和另外一个小朋友发生了矛盾,老师看见了,但是没有过去干预,让孩子们自己处理了事情。在离园的时候老师将珂珂这天在园的表现悄悄告诉了妈妈,让她回家留意珂珂的情绪。

晚上珂珂妈妈回到家就悄悄给我打电话了,说珂珂回到家就抱着爸爸哭诉在幼儿园小朋友都不和她做朋友,她没有朋友了。

案例分析:

经过了和珂珂妈妈的电话沟通,将在幼儿园这几天发生的事情都一一和妈妈说了,妈妈就回忆周末的时候的一件事情,珂珂和一个从小一齐长大的姐姐发生了矛盾,姐姐已经上小学了,用小学的方式去处理和珂珂的感情,就教唆另外一个好朋友不和珂珂做朋友,一向到分开回家都没有和好,当天下午回到家珂珂就哭得稀里哗啦,一个晚上都没有睡着,一向在很悲哀的和爸爸妈妈述说自己没有朋友了,一来幼儿园就会接连的出现刚才案例中出现的各种纠纷,珂珂是一个懂事的小朋友,对朋友都比较重感情,情商较高,此刻是已经满了六岁,对于这种感情上的处理都会比较的重视,有自己的交友方式,在对于姐姐的事情对她的伤害个性大,她就模仿姐姐的方式去留住自己的好朋友,所以就去挑唆岚岚不和雅涵玩。

措施方法:

12.大班三月份幼儿发展月目标 篇十二

健康:

1、能经常保持愉快的情绪,恰当调节和缓解自己生气的情绪。

2、喜欢参加体育活动,自觉遵守活动的安全规则,知道运动能强健身体。

3、能自己保护自己的眼睛和牙齿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4、愿意改正不良的饮食习惯,懂得合理饮食的重要性。

5、知道不给陌生人开门。

6、能遵守安全规则,知道建档的防灾知识,增强安全和保护意识。语言:

1、能根据故事的情节续编故事的结尾。

2、能清晰、连贯地表述自己的意见和感受。

3、乐于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和见闻。社会:

1、能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在集体活动中感到快乐。

2、能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快乐。

3、乐于帮助别人。科学:

1、能通过调查、收集资料等方式获取知识,并用数字、图画或其他符号记录调查结果。

2、能按照某种特征把物品分类,学习统计数量。

3、能看图创编加法应用题。艺术

1、能根据儿歌或歌曲进行表演,体验表演的乐趣。

上一篇:小学故事创作:苹果的一天下一篇:“成人礼”家长代表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