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阅读指导课教案(精选8篇)
1.课文阅读指导课教案 篇一
阅读指导课教案-走进童话世界
一、教学目标
1、带领学生走进童话故事,通过阅读了解、感受童话故事的丰富多彩,增强学生读童话的兴趣。
2、感悟童话故事中呈现的对真、善、美不懈追求的精神。
3、通过阅读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2、教学难点:指导学生阅读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
(一)激发情趣,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们喜欢读童话故事吗?你们知道这是什么童话故事吗?(白雪公主、小红帽、丑小鸭、皇帝的新装、卖火柴的小女孩)谁能用二、三句话介绍你熟悉的故事?这些童话故事也曾陪伴老师度过了快乐的童年。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童话世界,进一步感受童话的美丽。板书课题:走进童话世界
(二)指导阅读
1、今天,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一则精彩的童话,请同学们拿出故事《一颗小豌豆》边读边思考:1)这个童话故事主要讲了什么?
2)哪个人物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为什么?
提示:根据问题在纸上圈圈点点,抓住展现这些人物形象的词语、句子、段落多读几遍。学生边读边动笔,师巡视指导。
3、学生交流,教师评价。
1)那谁先来说一说这个童话故事主要讲了什么? 2)板书:读懂 内容
3)哪个人物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呢?为什么?(指名说 喜欢的或不喜欢的)4)板书:读活 人物
读好一篇童话故事,仅仅读懂主要内容和人物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要想一想:作者写这篇文章是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课件出示第三个问题。)
5)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在小组内学习,把你的体会在小组内交流探讨。学生自由交流。
小组汇报。读了这篇童话,你有什么体会?这一点你从哪个人物身上体会最深?还有没有同学有不同的观点?从另外的几个人物身上你又能体会到什么呢? 相机板书:读明 道理
4、你从这则童话故事中,收获了哪几个生动的词语和精彩的句子?(生交流好词好句)希望你们在阅读时也能养成积累的习惯。板书:积累 词句
5、现在,聪明的你知道怎样去读一个童话故事了吗?(指名说)
思考阅读秘诀:什么方式读懂人物的?(精读、动笔圈画。)什么方式去读懂道理的?(小组讨论交流获得知识,集思广益。)碰到好词好句又该怎么办?(积累,勤做笔记)
(三)自由阅读
1、请大家拿出手中的童话,用刚才的阅读方法和秘诀读一读并认真填写阅读卡。(提示:带着阅读卡的问题读故事,看谁填的又快又好)
2、学生阅读自己喜欢的童话,教师巡回辅导。
3、全班交流阅读收获,教师评价。(指3-5个回答)
(四)推荐好书 出示郑渊洁、格林童话、安徒生等及作品,引导生课下阅读。
五、总结全文 板书设计:
走 进 童 话 世 界
读懂 内容 读活 人物 读明 道理 积累 词句
2.课文阅读指导课教案 篇二
一结构方面的特点
1. 记叙文的结构特点
记叙文结构上的特点主要表现在记叙文的顺序上, 主要弄清文章是顺叙还是倒叙, 有无插叙、补叙等。如:我在教初级中学第一册第一单元时采用了记叙文顺序上的比较教学, 让学生分析辨别这单元中的不同记叙顺序。通过比较教学, 学生既明确了各篇文章所采用的不同记叙顺序:《这不是一颗流星》、《背影》用了倒叙, 《散步》、《金黄的大斗笠》用了顺叙, 《羚羊木雕》一文用了插叙, 又理解了各种记叙顺序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从而理清了文章的结构脉络, 为进一步理解课文的内容打下了基础。
2. 文学作品的结构特点
文学作品在结构上各有不同, 因此, 在阅读时要从不同角度入手。小说和戏剧主要体现在情节的结构上。因此, 教学这类文章要根据情节来分析文章结构。如:在教《七根火柴》时, 首先让学生带着如下问题阅读课文:小说是如何紧扣“七根火柴”的线索来展开故事情节的?按照情节发展, 可把课文划分为几部分?通过阅读分析, 学生明确了课文按故事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与结局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写环境恶劣, 渴望有火 (开端) ;第二部分写无名战士献出了火柴, 精神伟大 (发展、高潮) ;第三部分写篝火燃烧, 转交党证和火柴 (结局) 。这样, 学生明确了这类文章的分段根据, 同时也了解了课文的基本内容。
散文和抒情诗主要表现在作者感情的脉络上。认真分析并正确把握文中作者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就等于把握文章的主题。如:在学习《春》这课的过程中, 让学生速读课文, 理清文章感情脉络, 使他们懂得了本文是按“盼春——绘春——颂春”的感情脉络进行描绘的, 从而为划分文章段落层次提供了依据, 明确了本文可分为三部分;同时对归纳文章主题也有一定的启示:本文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 赞美了春天的新、美、力。
上述问题若能弄清楚, 不但了解了课文的内容, 而且还掌握了用议论文的一般结构方式来分析文章结构层次的方法。
3. 说明文的结构特点
说明文的结构特点主要表现在说明的顺序和层次上。如从整体到部分、从部分到整体, 按时间发展, 按空间转移, 按事物变化过程, 按事物内容结构, 按事物特性、功用, 按操作程序等等。因为不同类型的说明文有不同的说明顺序, 所以在分析说明文结构的过程中, 要根据其不同说明目的和对象, 采用不同的说明顺序来分析。如学习《故宫博物院》可指导学生按空间顺序来分析文章结构, 而《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却按时间顺序来分析结构等。如此阅读分析训练, 学生不但了解了文章的基本结构, 也学会了说明结构分析的方法。
二内容方面的特点
1. 记叙文和文学作品的内容特点
记叙文和文学作品在内容上以写人记事为主, 对这类文章的理解主要是通过人物形象的分析或对事件的解剖来进行的。如在学习《小桔灯》时, 让学生带着“文章从哪些方面来描写, 表现了小姑娘的哪些性格?”的问题阅读课文。同时老师做适当的提示:分析人物主要从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行为、心理、细节等方面入手。这样, 学生不但明确了本文的人物性格、主题思想, 更重要的是掌握了这类文体的阅读方法, 能提高他们的阅读分析能力。
分析事件, 主要是剖析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原因、经过和结果, 以揭示事件所包含的思想意义。如:在学习《老山界》时, 让学生认真阅读课文, 把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原因、经过和结果制成表格。
2. 说明文的内容特点
说明文内容上的特点是以说明事物或事理为主, 有的是只说明事物或事理的某个方面, 有的是综合说明其全貌, 但都必须抓住说明对象的主要特征。如在《苏州园林》的教学中, 首先让学生明确本文的说明对象及其特征——苏州园林的特征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 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然后组织学生重点分析文章是如何抓住事物的特征来说明的。
3. 议论文的内容特点
议论文的内容是以说理为主, 通过各种材料来阐述作者的思想观点, 可分为论点和论据两部分。要把握议论文内容的特点就要从论点和论据两方面进行。
议论文的论点在文中的表现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因此, 学生在阅读议论文归纳论点的过程中, 要明确论点的不定位性。如《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一文的标题就是论点;《谈骨气》一文第一句就开门见山地提出了论点;《想和做》的论点放在文中;《哨子》根据作者亲身经历的某种生活实例提出论点;有些论点在文章里, 必须经过归纳得出。通过论点的分析归纳, 把握了文章的灵魂, 为进一步分析论据打下基础, 而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辨别、概括归纳的能力。
论据是议论文的血肉, 都要根据阐述中心论点的需要来组织安排, 越直接、越充分就越有力。由于论据分为理论和事实论据, 因此, 在议论文阅读过程中首先要分清哪些是理论论据, 哪些是事实论据, 文章是如何围绕中心论点加以论证的等基本问题。然后再进一步分析所选论据具有的代表性, 即文章如何把理论和实际相结合进行论述, 如何从不同角度选出论据加以论述等。
3.指导学生掌握阅读课文的方法 篇三
关键词:阅读课文教学方法教学目的
G623.2
教学生会读文,首先应思考课文的题目,因为题目是文章的眼睛。经常对学生进行审题训练,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的能力。在教每一篇课文时老师要先引导学生学会思考课题, 然后带着问题去读课文,这样,久而久之,学生就懂得了一篇课文要先读课题,形成习惯。
阅读课文, 要让学生学会遵循必要的程序, 在老师的引导下, 能按下列阅读程序进行学习。
一、让学生初读课文,了解文章主要讲什么,比如原来教学阅读《飞夺泸定桥》这一课时,要求学生先了解红军为什么要飞夺泸定桥?在飞夺泸定桥时,红军遇到哪些困难?他们是怎样克服困难,战胜顽敌,夺取泸定桥的?对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原因、经过和结果都有一个初步和认识。
二、要求学生再读课文,学会用笔画出课文中生字新词。借助查字典和词语手册,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扫除障碍。学会用笔画出自己不懂的字词,这绝大多数的学生都能做到,查阅字典的能力在平常需要培养和训练,但査到字典的解释读一读或死记硬背不等于学生就能理解了, 根据字词理解规律, 应当字不离词,词不离句,找出字词的解释还应理解词语,防止死搬硬套, 一定要教学生学会联系上下文加以理解, 否则就会言不达意。
三、教学生细读课文,学会逐词逐句地学习,,以深入理解内容、再读并不是教学生简单的重复, 要让学生有新的认识和提高。细读是让学生学会理解词句在文章中的地位和作用, 在这个过程,让学生学会自己提问题, 自己动脑筋思考,从文中找答案。 如在这句话中哪个词最重要? 在这段话中哪句话最能表现人物(事物)特点。让学生学会在文章的句段中找出答案。
四、让学生在读中学会分段, 概括段意和文章的中心思想。分段要切在熟读课文, 掌握课文的内容, 理清课文条理的基础上按时间变化,空间变换,情节发展的不同顺序来进行分段,概括段落大意就是概括段落的主要内容, 要让学生不仅学会找出每段的中心句,总述句,总结句,而且还要学会把主要的内容写具体。概括主要内容有两种: 一种是具体概括,另一种是抽象地概括。段落大意的概括是属于具体的概括, 而中心思想的概括是属于抽象的概括。必须注意两者之间的思维差别。教学生学会概括段意,先具体概括,在具体概括的基础上再进行抽象。概括段意要在学生通读全文,并逐段细读之后进行,针对不同课文,教给学生学会不同的概括方法,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具体做法如下:
①让学生找出中心句。②抓住中心句加以扩展。③抓住主要内容加以概括。④归并成段的抓住每个自然段的段意进行抓主舍次的“焊接”。⑤抓住段落中的总述句和总结句来直接表示段落大意。总之,概括段意的方法有多种,关键要明确概括段意的要求, 至于分析课文中心思想的基本方法重要的是教学生学会能从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能从作品的全部形象出发, 把握形象发展的内在逻辑,防止表面和片面性。如: (1)分析中心思想要善于提炼蕴藏于作品中的思想观点, 防止浮在表面, 复述大意和牵扯过多的倾向。(2)分析中心思想要从作品形象出发,切忌空泛和主观臆断。(3)分析中心思想要从整体形象着眼,力戒以偏代全。除了以上分析课文中心思想三种基本方法之外, 还要学会两个辅助手段: ①了解文章的时代背景和査阅有关的资料。②参考文章的标题和篇末的警语, 最后让学生学会掌握对中心思想的表达模式: 即用一句简洁的话语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然后把文章的中心思想准确地加以阐述。
五、教学生学会研究作者采用哪些表达方法来阐明中心的, 找出文章精妙之外,熟读成诵。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思考作者为了阐明文章的中心采用哪些表达方法。
六、让学生学会仿写,练写读后感,学文的目的是为了会说、会写文章。课文是最好的范文,学好课文,学会练习仿写或写读后感,体现学以致用。一篇好文章,特别是被选入课文中的名家名著, 都有很好的写作方法值得学习。
学会写读后感, 对提高写作能力也有明显的好处。学会写读后感,首先必须要领会作者写作的意图,写作内容,写作的方法与技巧后才有自己的感想。 写读后感, 要让学生学会①熟读课文。②领会内容。③学会思考。④寫出感想。只有在领会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积极思考、分析,掌握写读后感的方法,才能写好读后感, 有助于写作能力的提高。
4.阅读指导课教案 篇四
小 昆 虫 大 世
学校:林西第三小学 姓名:程 玉 梅 电话:***
界
小昆虫 大世界
----《昆虫记》阅读指导课教案
学生情况分析: 小学生有些对小动物有浓厚的兴趣,也有喂养小动物的经历,尤其是在四年级学完《蟋蟀的住宅》一文后他们对法布尔、对《昆虫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所以,我推荐这本书给孩子阅读。这堂课中我准备引导学生通过画概念图这种简单易行的读书方法,让学生对《昆虫记》整本书进行纵向和横向的知识梳理,形成一个概念圈,激发阅读兴趣,唤起学生的阅读期待;同时我与学生共享阅读感受,共同阅读,把阅读延伸到课下。教学目标分析: 1.对《昆虫记》作者法布尔作初步的了解,推荐作品《昆虫记》。
2.激发学生对《昆虫记》的阅读兴趣,指导大家用浏览读书的方法读书的封面、内容提要和作者简介。
3.指导学生欣赏《昆虫记》精彩片段。体会语言文字的特点,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初步感知概念图,学画概念图;激发学生对《昆虫记》整本书产生兴趣,从而产生阅读期待。教学准备:
1、人手一本《昆虫记》。
2、多媒体课件。
3、学生阅读《昆虫记》,并做好适当的积累摘抄。教学策略描述:
教给学生读整本书的读书方法:1.看封面;2.看作者;3.看内容简介;4.看目录;5.看插图;6.上网查阅资料;7.画概念图。从而引导学生喜欢阅读,爱上阅读,会阅读,使学生个性得到发展,精神世界得到丰富,产生阅读期待。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初步了解作者及作品。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本书——《昆虫记》。(出示幻灯片)当你拿到这本书的时候,首先关注的是什么?(生自由回答)
2.老师在拿到这本书的时候,首先关注的是作者,因为正是作者的辛勤笔耕,才带给我们不尽的享受。谁了解这本《昆虫记》的作者——法布尔?你读过他写的文章吗?(生自由回答)
(出示幻灯片)看来原来我们早就享受了法布尔的作品。法布尔小时候可有意思了,他常常捉很多的昆虫,装在衣袋里,每天衣袋都是鼓鼓的。其实在这本书中也介绍了作者,谁发现了?来介绍给大家听一听。(出示作者简介)
3、(出示法布尔的图片)
4、作者及其背景介绍:(投影出示文字资料)让-亨利·卡西米尔·法布尔(Jean-Henri Casimir Fabre),法国杰出昆虫学家、文学家,是第一位在自然环境中研究昆虫的科学家。1823年出生于法国南部普罗旺斯的圣莱昂的一户农民家庭。因家境贫困,法布尔被送到离该村不远的马拉瓦尔祖父母家中寄养,当时年幼的他已被乡间的蝴蝶与蝈蝈儿这些可爱的昆虫所吸引。7岁时,法布尔回到父母身边,并到村里读了小学。后来,法布尔家又几度迁居,少年法布尔不得不出门做工谋生。虽然学业无法继续,但是法布尔抓紧一切时间自学,15岁时,他只身报考阿维尼翁市的师范学院,结果被正式录取。毕业后,法布尔获得一中学教员职位。课堂教学之余,法布尔阅读了一本昆虫学著作,从此萌生了要毕生研究昆虫的伟大志向。那一年,他不足十九岁。法布尔生活的每一天每一夜,独自的、安静的研究,艰辛地付出,持之以恒的努力,换来的是丰硕的果实。《昆虫记》十大册,每册包含若干章,每章详细、深刻地描绘一种或几种昆虫的生活:如蜘蛛、蜜蜂、螳螂、蝎子、蝉等等。法布尔被誉为“昆虫诗人”,《昆虫记》被誉为“昆虫的史诗”。
师:请你轻声读读这段文字,看看通过这段文字,你知道了什么?(生交流)5.老师看到同学们都迫不及待想阅读这本书了,现在我们就来读一读这部昆虫史诗——《昆虫记》。
二、了解《昆虫记》:
法布尔耗费毕生精力来观察、研究“虫子”,他专为“虫子”写出十卷本的书,不能不说是奇迹。《昆虫记》不仅是一部文学巨著,也是一部科学百科,在读书界一次又一次引起轰动。先后被译成50多种文字出版,中国鲁迅把《昆虫记》奉为“讲昆虫故事”、“讲昆虫生活”的楷模。在他的笔下,每一类昆虫都有自己独特的“音符”:被人大加赞美的“勤劳”蚂蚁原来是它虫利益的损害者;黄蜂会在地下建起自己的“星球”;吵翻整个夏季的蝉原来是个聋子;赤条蜂会像一个神经科医生般巧施麻醉术,让自己的猎物昏而不死,使幼虫可以在自动保鲜的食物上长大;美丽的孔雀蛾生到世上的唯一目的就是找配偶,它仅有两三天时间的寿命,只来得及在世上找一个伴侣„„这就是世间最奇妙的秘密——生命。
过渡:大家想去看看经典名著《昆虫记》吗,跟着老师一起了解一下这本书!
三、指导看书的各组成部分:(实物投影)
1.瞧,我们拿到书首先会看到什么?(板书:封面)通过看封面,能了解到什么?(相机介绍:中文题目、英文题目、作者、译者、图、出版社)。介绍书脊。
2、介绍扉页。(板书:扉页)
《昆虫记》(10卷)(全译本)(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著)(经典散文译丛)作者:(法)法布尔
出版社:花城出版社
页码:3076 页
出版日期:2003年
ISBN:9787536033597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丛书名:经典散文译丛
定价:198.00 元
具体的说说通过读这些内容你对《昆虫记》有了哪些初步的了解?
3、看,这本书才出版没多久,已经是第三次印刷了,这充分说明这本书非常——(“受欢迎!”)。这么受人欢迎的一本书,就更加说明书中的故事非常精彩,非常引人。那讲了哪些故事?让我们再往后翻,这是译者的话,有的书是编者的话或叫序言,我们可以课后去读读这里的内容。接下来翻到目录,目录是书中内容的高度浓缩,通过看目录,我们就可以把书本读薄了。咱们一起读一读目录,谁来说说,你的目录中都有哪些内容?
四、欣赏书中片段:
《昆虫记》是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耗费毕生心血著成的一部昆虫学巨著。法布尔怀着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用大量翔实的第一手资料将纷繁复杂的昆虫世界呈现在人们面前。在其笔下,昆虫的灵性栩栩如生,昆虫世界成了人类获得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文学形态。片段一
“数百只各种各样,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食粪虫便已拥挤在那儿。乱哄哄、急忙忙地在这块共同的糕点上分一杯羹。有的在露天作业,梳耙着表面;有的在粪堆深处挖掘巷道,寻找优质的矿脉;有的在下层汗发,以便立即把战利晶埋藏于邻近的土中;个头最小的则在一旁,把身强力壮的合作者进行大规模发掘时坍落的一小块粪便切碎。有的新来乍到,可能肚子最饿吧,便当场饱餐一顿;不过最大多数所想的是积攒一笔财产,以便在万无一失的隐藏所的深处,有充分的贮存,供长久之需。”
——第一卷 第一章
圣甲虫 圣甲虫有哪些特点?圣甲虫的生活习性如何? 圣甲虫是如何工作的?
想读这个故事吗?来,我们来读读这个故事,和法布尔一起感受圣甲虫的可爱吧!怎么读这个故事呢?
(出示提示)好,把书翻到这一页,去读读这个故事吧!注意,这本书的页码在书的旁边,而一般书的页码在书的下方。
【设计目的:让学生阅读《昆虫记》片段,体会法布尔的文笔及其观察力。】 片段二
萤火虫稍稍探察了全身都藏在壳里,只有外套膜的软肉露出一点儿的捕猎对象,认为可以开始工作了。这时萤火虫打开它的工具,这工具很简单但细小的肉眼看不见,要借助放大镜才能看出来。这是两片编程钩状的颚,十分锋利,但细得像一根头发。从显微镜里可以看到,弯钩上有一道细细的槽。这便是它的工具。萤火虫用它的工具反复轻轻敲打着蜗牛的外膜,就好像和蜗牛逗着玩,而不是蜇咬。用一个“扭”字来形容萤火虫对蜗牛施行的手术比较恰如其分。萤火虫不慌不忙有条不紊地扭着,每扭一次,还要稍加休息一下,似乎想了解扭的效果如何。牛的次数不多,至多扭六次蜗牛就无法动弹,没有知觉了。萤火虫的方法是这么迅速奏效,几乎可以说是闪电般的,毫无疑问,他利用带槽的弯钩已经把毒液传播到蜗牛的身上了。这些看似温和的蜇咬,却能产生快速的效果。
如果蜗牛的壳和它的支持物没有贴紧,这么一来,萤火虫就可以安静地美餐一顿。——第一卷 第九章 萤火虫 片段三
当你们听到“蜂”这个字的时候,会联想到什么呢?是香甜的蜂蜜?还是六角型形状的蜂巢?或者是蜂尾上可后的毒针呢?大家首先想到的可能是蜜蜂吧,不过,事实上蜂的种类非常多,像长腹蜂、胡蜂、节腹泥蜂、砂泥蜂、大头泥蜂、黄斑蜂、切叶蜂等等,而且每种蜂都有不同的生活习性。法布尔仔细地观察每一种蜂,有时是亲自饲养那些蜂,有时是坐在树林里或草地上连续观察几个小时,因此还发现了许多新种类的蜂。“这便是我所看到的情况,而且是安闲自在、十分方便地看到的,观察要做到无可指责就要有这样的条件。膜翅目昆虫的动作精确的连科学也会艳羡不已;它知道人类几乎永远不知道的事情;它了解它的猎物完整的神经器官,毛虫有多少个神经节,它便刺了多少下。我刚才说,它知道和了解;我应该说,它行事就好像它知道和了解一样。它的行为是完全受到天启的。昆虫丝毫不知道它做什么,而是服从推动着它的本能。但是这种至高无上的天启是从哪儿来的呢?返祖性、行为选择、生存竞争,这些理论能够合理对此做出解释吗?在我和我的朋友看来,这过去是,现在仍然是难以言传的逻辑最有说服力的启示,这逻辑以神启的法则管理着世界和指导着无意识行为。我们俩被这真理之光深深打动了,眼眶中潸然流出了一种无以名状的感叹的眼泪。”——第一卷 第十五章
砂泥蜂
被达尔文誉为“无与伦比的观察家”的法布尔一生致力于昆虫研究,他的《昆虫记》堪称科学与文学完美结合的典范。在书中,作者将专业知识与人生感悟融为一炉,娓娓道来,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本人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是一部非常值得一读的世界经典名著。
【设计目的:让学生结合《昆虫记》片段,感受他对大自然与生命的尊重与热爱之情。】 片段四
“这便是本能行为之间的联系,这些行为按照哪怕是最严重的情况也打乱不了的顺序互相呼应着。泥蜂归根到底要找的是什么呢?显然是幼虫。但是要走到幼虫跟前,就要进窝,而要进窝,首先就要找到门。虽然在母亲的面前,巷道已经敞开,畅通无阻,它储备的事物、它的幼虫就摆在那儿,可它仍然执拗地寻找着的就是这扇门。在这时刻,成为废墟的房屋、处于危难中的幼虫它都视若无睹;对它来说,至关重要的找到熟悉的道路,穿过流沙的通道;如果这通道找不到,筑屋和居住者全都完蛋也无所谓!它的行为就像一系列按照固定的顺序互相引起的回声,只有前一个回声响起了之后,后一个回声才会响起来。这并不是由于障碍物的缘故,因为房屋是敞开着的;而是由于习惯性进入的第一个行为没有完成,于是下面的行为也就不能继续;第一个回声不响,其他的回声也响不起来。智慧与本能真是有着天渊之别啊!通过变成废墟的房屋的残砖断瓦,这母亲如果是有智慧指引,就会直接向它的孩子扑去;可是在本能的指引下,它却固执地停在原先的门所在的地方。”——第一卷 第十九章回窝 【设计目的:感知体味,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五、总结推荐:
同学们,这么畅销的一本书,感动了一个世纪的一本书,吸引了全世界读者的一本书,也一样吸引住了我们。我想呀,目录里还有那么多精彩的故事,请同学们课后去看看!我们还可以利用空余的时间,再来读读法布尔《昆虫记》的另外几卷书。下一回,想不想把自然界中奇妙的昆虫故事说给老师听呢?例如,瓢虫、蜣螂、„„要是你喜欢,就也买来读一读吧!
六、点拨读书方法:略读 快速阅读
精读 细细品读 动笔 读书札记 多想 独立思考
1.当我们要读一本书时,首先要对这本书的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有什么方法很快知道这本书的大致内容吗?
2.阅读这些都是我们了解一本书的大概内容、写作特色等最快的方法。尤其是在选择书籍的时候,也可以先去读这些内容。
3.除了内容提要,我们还可以通过目录了解本书的主要内容。目录就是书中内容的高度浓缩,通过看目录,我们就可以把书本读薄了。
七、板书设计 小昆虫 大世界
一、整体感知,初步了解作者及作品。
四、欣赏书中片段:
二、了解《昆虫记》:
三、指导看书的各组成部分:封面扉页
六、点拨读书方法:略读 快速阅读 精读 细细品读
动笔 读书札记 多想 独立思考
八、课后小结 让我们一起从书中领略到昆虫世界的神奇,感受经典文学的魅力,体会人类与昆虫的自然和谐吧!
5.语文阅读指导课教案 篇五
1、引导学生学会对书本人物的评价。
2、通过重要情节的提炼,引导学生体会夏洛和威尔伯之间关于生命、友情、爱与忠诚的赞歌。
3、享受读书乐趣,激发读书热情。
二、教学重难点:
提炼书本中重要的情节、语言,引导学生朗读、想象,体会“爱”的主题。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夏洛的网》这本书大约有10万多字,你能不能用简洁的语言说一说这本书的内容?
2、用概括的语言叙述一篇课文、一本书,要抓住重要的人物和重要的事情来说。
3、每本书的封底,都会有一段话,这段话用了较多的语言叙述了故事的内容。以后在选择书本阅读的时候可以通过这段话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二)阅读第一章
1、威尔伯的存在和小姑娘弗恩有很大的关系,这里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2、爸爸一开始打算杀掉“落脚猪”威尔伯,最后决定不杀死它,因为弗恩的话,弗恩说了什么呢?
指名学生读一读弗恩的语言。
“请不要杀它!”她眼泪汪汪地说,“这不公平。”
阿拉布尔先生停下了脚步。
“弗恩,”他温和地说,“你得学会控制自己。”
“控制自己?”弗恩叫道,“这是生死攸关的事,你还说什么控制自己。”泪珠滚滚流下她的脸蛋,她一把抓住斧子,打算把它从爸爸手里抢下来。
“弗恩,” 阿拉布尔先生说,“养小猪的事我比你懂。落脚猪麻烦大着呢。现在让开吧!”
“可是这不公平,”弗恩叫道,“小猪生下来小,它自己也没办法,对不对?要是我生下来的时候很小很小,你也把我给杀了吗?”
阿拉布尔先生微笑了。“当然不会,”他说着,疼爱地低头看着女儿,“不过这是两码事。女孩小是一回事,落脚猪小又是一回事。”
“我看不出有什么两样,”弗恩回答说,仍旧抓住斧头不放,“我听到过那么多不公平的事,这件事是最最不公平的。”
阿拉布尔先生脸上掠过一种古怪的表情。他觉得自己也要哭出来了。
“好吧好吧,”他说,“你先回去,我回家的时候把这落脚猪带回来,让你用奶瓶喂它奶,像喂小宝宝似的。这下子你就会看到,对付一只小猪有多么麻烦了。”
3、你觉得弗恩说这段话的时候,是怎样的心情?从哪个词语中看出来的?
指导学生朗读句子。读出“又急又气又伤心又愤怒”的心情。
4、这段文字让你认识了一个怎样的弗恩?
5、小结:在弗恩眼中,不管是动物、植物还是人类,生命都是一样的。弗恩爱护小猪,保护小猪的行为感动了爸爸,爸爸不再杀小猪,从此弗恩就开始用奶瓶喂养起小猪,并为它取名“威尔伯”。威尔伯和弗恩在一起度过了一段快乐的日子,后来小猪长大了被放到了她舅舅朱克曼家的农场饲养。于是威尔伯遇到了它生命中另外一个恩人:一只蜘蛛“夏洛”。
(三)阅读21章
1、夏洛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在威尔伯的面前?(威尔伯孤独的时候)
2、出示句子:你要一个朋友吗?威尔伯?我可以做你的朋友。
指名学生朗读这句话。从你的朗读中我感受到了真诚。
3、当孤独的威尔伯听到了这句话的时候,感受到了什么?
小结:它感受到了来自朋友的关怀,心中充满了温暖。
4、过渡:威尔伯有了夏洛这个朋友,日子过得可开心了,他们的友谊在一天天的增加,威尔伯越来越喜欢夏洛。一天,威尔伯听闻自己将在圣诞节前被杀掉,要成为人们所吃的火腿时,它忍不住悲从中来。
5、它是怎样表现的?
出示威尔伯表现的句子。指导学生朗读,你体会到威尔伯怎样的心情?(恐惧、求生欲望)“别说了!”威尔伯尖叫,“我不要死!救救我,你们哪一位!救救我!”
“我没法安静,”威尔伯跑过来跑过去,尖叫着说:“我不要给一枪射死。我不要死。老羊的是真的吗,夏洛?天冷了他们要杀死我,这是真的吗?”
威尔伯哇哇大哭。“我不要死,”它呻吟说,“我要活,我要活在这舒服的肥料堆上,和我所有的朋友在一起。我要呼吸美丽的空气,躺在美丽的太阳底下。”
“我不要死!”威尔伯扑倒在地上尖叫。
6、就在威尔伯万念俱灰时,夏洛坚定地对它说:
“你不会死!”
“我救你!”。
7、以后每当威尔伯恐惧地想到自己即将被杀时,夏洛又总是这样对他说:
“我一定会救你!”
“我这辈子说的话,没有比这话更当真的了,我不会让你死!”
8、引导学生读一读句子,从夏洛的话中你读出了什么?(体会夏洛的坚定,夏洛的善良。)
9、它为什么要救威尔伯? 小结:朋友之情
10、夏洛说到做到,她运用智慧制定了一个伟大的计划:这个计划是怎样的?(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用她的丝在猪圈上空不辞辛劳地编织写了文字的蜘蛛网。
第一次编织了“王牌猪”三个字,引起了轰动,人们纷纷猜测,神显灵了,威尔伯可能是头神仙猪!第二次编织了“了不起”三个字,主人朱克曼一家觉得这真是奇迹,赶紧特别照顾他,还给他用牛奶洗澡,真是待遇不错。
第三次夏洛又编织了“光彩照人”四个字,这下,人人都相信威尔伯的确是头神仙猪,绝对不可以杀了他。
最后一次为威尔伯编织了“谦卑”两个字,所有的人都大大赞美他真是一头光彩照人又具有美德的“神猪”,并给他颁发了特别奖!威尔伯的命运彻底得到了改变,他再也不会被杀掉了!
11、可就在这个时候,夏洛衰老死亡的一刻也来临了,夏洛在临死之前向威尔伯吐露了自己的心声——(出示句子)
“你一直是我的朋友,”夏洛回答说,“这件事本身就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我为你结网,因为我喜欢你。再说,生命到底是什么啊?我们出生,我们活上一阵子,我们死去。一只蜘蛛,一生只忙着捕捉和吃苍蝇是毫无意义的,通过帮助你,也许可以提升一点我生命的价值。谁都知道人活着该做一点有意义的事。”
12、夏洛做了什么有意义的事情?
生活中你遇到了哪些有意义的事情?
13、生命的价值是什么?(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对朋友的真诚、忠诚……)
(四)阅读22章
1、出示句子:
“再见!”夏洛悄悄地说。接着它鼓起全身力气向威尔伯挥挥它的一条前腿。
引导学生朗读
2、过渡:夏洛死了,威尔伯一直守护着夏洛的514个孩子,直到它们成长为止。
3、课文的最后有这样一句话,出示句子:
威尔伯永远忘不了夏洛。它虽然热爱它的子女、孙子女、曾孙子女,可是这些新蜘蛛没有一只能取代夏洛在它心中的位置。夏洛是无可比拟的。这样的人物不是经常能够碰到的:既是忠实朋友,又是写作好手。夏洛两者都是。
4、引导学生朗读,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朋友间的友情、忠诚;友情无价、情谊永恒)
(五)课堂总结
1、这本书的题目为《夏洛的网》。你觉得这是一张怎样的网?充满了爱的网。
2、现在你知道作者写这本书想要表达什么?
6.课外阅读方法指导课教案 篇六
一、教学目的:
1、让学生学会和运用科学的读书方法和技巧
2、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
3、提高课外阅读的能力
二、教学准备:
1、每位学生准备一本书
2、准备卡片硬纸
3、多媒体教学课件
三、教学过程:
1、课件出示: 对于每一本书,都必须学会阅读。——帕斯卡
2、请同学们一起读帕斯卡的名言(齐读)
3、出示课题:课外阅读方法指导
教师谈话引入:同学们,你们当中的很多同学在家长的指导下,很小的时候,从听故事看图片开始,就接触了课外阅读,到了现在中学,已养成了较好的读书习惯。很多同学读了不少书,并且收获不少,不仅学到了知识,还提高了自己的作文水平。但也有一些同学,书读得不少,却收获不多,这是为什么呢?那是因为他没有掌握正确有效的读书方法。只有讲究科学的方法和熟练的技巧,才能提高读书的效率,获得更多更新更有价值的知识。同学们, 读书的方法有很多种,据不完全统计,大概有四十余种,我们在语作本上也读到过不同的人都有自己不同的读书方法,那你们在课外阅读时采用了哪种读书方法呢?这节课我们请平时读课外书最多的小红同学向大家推荐三种方法,那是我们在平时的课外阅读中最常用也很有效的方法。⑴、粗读法: 生问:什么是粗读法?
小红:粗读就是用尽快的速度,抓住几个要点把书通读一遍,对全书有一个大概了解,这是一种不求深入精研,只求概览大意的阅读方法。生问:我们应该抓住哪向个要点呢?
课件出示:粗读时应抓住以下几个要点:
书名
作者
内容提要
目录
浏览全书
(看开头和结尾,然后顺着层次看下去,从整体上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生问:那哪些书适合用粗读法呢?
小红:那些内容比较多的,重在故事情节比较曲折,但描写一般的小说故事,我们就可以用这种方法来读。
师:小红同学们向我们介绍了粗读法,接下来,请同学们拿出书来。按照小红介绍的方法来阅读一本书。
生阅读后简单交流汇报 ⑵、精读法: 师:有的书思想非常浅薄,只要粗读浏览就可以,就像刚才同学们学到的方法,但有的书思想博大精深,需要精读,反复琢磨,细细体会。接下来,我们就请科代表给我们介绍一下精读法。
科代表:所谓精读是指正常的或较慢的阅读速度,按照文章的顺序,从头到尾、逐字、逐词、逐句、逐段地阅读,利用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深入钻研全书内容,了解文章结构,以求对全书内容有全面透彻的理解。
板书: 精读法: 正常 较慢的的阅读速度、扫除字词障碍, 钻研全书内容 师:下面请同学们拿起面前的文章,按着精读法的要求,根据文章下面的提示,边读边想,边勾划。
师问:你最喜欢文中的哪个好词或佳句?为什么?
你读懂什么?谈谈你的感受? 师结:同学们非常仔细地读作品,不但找出好词佳句,还深入钻研全文内容,理解作者要表达的情感,同学们这种求深、求细反复品味,从书中吸取大量营养的阅读方法就是运用了精读法。
⑶、笔记法
毛泽东说过,不动笔墨不读书。所以,我们接下来要介绍的第三种读书方法,就是——笔记法。有关专家调查表明,眼看记忆力可达30%,如果眼耳口手同时使用记忆力可达90%,所以同学们,精读书做笔记,能加强记忆力,对锻炼思维组织和文字表达能力有很大帮助.因此,我们请张译文向大家介绍第三种形式灵活 容易查找和[排列使用的笔记卡片的制作法: 规格:(12×8)cm硬纸
太大不便存放,过小不便记录,教好纸为佳
内容分类: ①内容摘要摘引名言 警句 资料 典故 原文缩写
②随感卡,随时想到的体会 问题
每张卡最好只写一个问题,一个事例
出示:各类笔记摘录卡片(实物投影)
同学们学会了笔记卡片的制作,就请你将刚才读过的文章,根据书的内容和自己写笔记的目的,现场制作笔记卡片,比一比,看谁做得好。(放音乐)
组内交流:按内容分类,每组选一名代表展示。
小结:同学们的读书卡片,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第三种读书方法:笔记法。做笔记卡,要持之以恒,日积月累,卡片要经常整理,不能光记不看。
4、总结
我们共同学习了三种读书方法(生说屏幕显示)板书:
粗读法
读书方法
精读法:
笔记法:
出示:齐读
读书好比食品。有些只须浅尝,有些可以吞咽。只有少数需要仔细咀嚼,漫漫品味。
——(英)培根
四、小结:
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象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翅膀。同学们,只要我们掌握科学的方法和熟练的技巧,就一定会象蜜蜂一样在书的海洋里来百花酿甜蜜。愿同学们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好读书,读好书。
走进三国——《三国演义》读书汇报活动课 高淳县实验小学 柏春化
一、游戏导入
1、同学们,《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演义小说,也是我国历史小说中的著名作品。三国故事更是家喻户晓,上到70岁的老人,下至几岁的小孩,都能说上一段。同学们已经读了这本书,看了碟子,觉得自己可以被称为“三国迷”的举手。
2、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三国(多媒体出字幕:走进三国)
3、先来几题考考大家怎么样?(一题一题出示,先出示题目,再出示答案)⑴桃园三结义三兄弟是谁?(刘备、关羽、张飞)
⑵水镜先生所说的卧龙和凤雏分别指谁?(诸葛亮、庞统)
⑶“宁教天下人负我,休教我负天下”是谁说的?(曹操)
⑷《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罗贯中)
⑸“既生瑜,何生亮”是谁的临终一叹?(周瑜)
⑹闭月美女指《三国演义》中的谁?(貂禅)
⑺《三国演义》中有哪“三绝”,分别指谁?(智绝:诸葛亮,义绝:关羽,奸绝:曹操)
⑻“死诸葛吓走生仲达”仲达是谁?(司马懿)
⑼“三足鼎立”指哪几个国家三分天下?(东吴、西蜀、北魏)
⑽诸葛亮病逝何地?(五丈原)
4、同学们读得认真,记得仔细,可真了不起。
二、群英聚会
1、《三国演义》情节曲折,人物众多,它描绘了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一个产生英雄的年代。同学了们,你心目中的三国英雄是谁?用一两句话说出你敬佩他什么?
2、大家敬佩的英雄各不相同,看来对人物的看法,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3、由情节引出主要人物:看完三国演义,给你印象最为深刻的情节是哪一段?(以下环节随机,由学生所说情节教师相机引出主要人物)
关羽:(1)生说:刮骨疗毒
(2)提到关羽,你还想到了哪些情节?(师相机点评)(温酒斩华雄:出示原文,齐读)(千里走单骑、水淹七军、单刀赴会、许都护嫂、华容道义释曹操、夜走麦城)
(3)面对曹操丰厚的条件让其归附,关羽报之的是“忠臣不侍二主”的回绝,忠心一片,苍天可鉴!也许,自桃园结义的那天起,关羽就已把自己交给了大哥,那是对大哥的情份,及至以后随之演化成对君主的忠义。被困麦城,这位凛然的汉子面对说客,说出了让人热血沸腾的辞令:(出示)“吾乃解良一武夫,蒙吾主以手足相待,安肯背义投敌国乎?城若破,有死而已。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身虽殒、名可垂于竹帛也。汝勿多言,速请出城,吾欲与孙权决一死战!”(指名读、齐读)
(4)关羽走了,带着情义走了,留下了一段故事,一段我们传诵着,后人也一样会去传诵的故事。诸葛亮:(1)生说:草船借箭
(2)诸葛亮是《三国演义》的核心人物,有关他的歇后语非常多,就草船借箭这个故事就有好几个,你知道吗?
(3)老师还收集了许多关于诸葛亮的歇后语,你猜猜会是哪些? 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
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诸 葛亮三气周瑜--略施小技诸 葛亮借箭--有借无还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 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 诸葛亮的锦羹--神机妙算 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
诸葛亮隆中对策--有先见之明 草船借箭--多多益善 草船借箭--坐享其成 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 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已 诸葛亮当军师--名副其实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分组合作读歇后语)
(4)一条歇后语就是一个精彩的故事,你能用最简洁,又最生动的语言说一个你喜欢的故事吗?(男女生比赛、生评价)(5)刚刚我们只说了关于诸葛亮的歇后语,其实由三国故事演变而来的歇后语数不胜数,你还知道哪些?
(6)我们钦佩诸葛亮,不仅仅因为他才华横溢、料事如神、胆大心细,更因为他知恩图报,为报刘备的知遇之恩辅佐刘家天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让我们一起读一读杜甫的《蜀相》。杜甫的《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曹操:(1)生说:败走华容道
2)在三国演义中,虽然为了突出刘备的仁义,曹操被写成奸诈之人,但是他的军事才能仍然没有抹杀.他在几年的东征西战中,占领了长江以北的大片土地,连少数民族都臣服于他,他是三位君主中最有才干的,魏也是三国中最强盛的,他奠定了魏国的基础,后来晋国才能统一天下,所以我认为他也是一位真真正正的英雄.(3)对于曹操,同学们还有什么想说的吗?对于人才的求贤若渴,提出了“唯才是举”的用人方针。对于有才干的人曹操还能做到不计前嫌,比如陈琳本来是袁绍的部下,曾经替袁绍起草檄文,骂了曹操的祖宗三代.袁绍失败后,陈琳归降曹操.曹操问他说:“你从前为袁绍写檄之,骂我一个人就可以了,为什么要骂到我的祖宗三代,陈琳连忙谢罪.曹操爱惜他的文才,不仅对他不处罪,还照样任用他.曹操同时也是个很有文学情趣的人,喜欢作文赋诗,即使大战在即也情趣不改,他的许多诗作都是乐府中的名篇.(以上部分如果学生能说出来最好,学生如果说不到教师可适当引导)
(4)出示《观沧海》刘备:(1)生说:三顾茅庐
(2)”三顾茅庐"的故事家喻户晓,也使刘备爱惜人才的美名远播,你认为他还有什么地方值得敬佩呢?
他既没有曹操那般的家族势力,也没有孙权父兄遗留的基业,但他却凭着自己的宽厚和耐性,白手起家,争得三分天下,在江山姓氏的帛卷上写下他刘备二字,成就了一段永恒的历史。如果把他麾下所有的人才都比做千里马,那他无疑就是相马的伯乐。桃园结义,同甘苦共富贵的承诺,让他为后世做了一个大哥的典范;长坂坡为惜赵子龙摔亲子,成为千古帝王第一人; 有很多人看不贯他的哭相,认为他的天下是用眼泪换得的。其实我们仔细想一下,也就会明白了。一个王者如果对臣子流下仁爱的眼泪,他们也会用死不足惜的热情去报效这种知遇。“君之才十倍于曹丕,若嗣子可辅,辅之,若嗣子不可,君可自立。” 千古留传的那白帝城托孤的故事历来被人称颂,在世袭制的时代,一个君王敢把江山交托于外姓之人,恐怕历史上也只有他了。(以上部分如果学生能说出来最好,学生如果说不到教师可适当引导)
三、总结
在同学们侃侃而谈间,我们的眼前又浮现出那一个个鲜活的面容,耳边又回荡起一个个永载史册的名字,让这屋子里挥洒着一股英雄豪气。你们可真不愧是小小三国迷!最后让我们在电视剧《三国演义》的优美旋律中再来回顾一些精彩画面。(看画面说情节)
课内得法 课外活用
——课外阅读指导研讨课教学设计
一、指导目的
1、以读《语文周报》为例,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2、在阅读活动中,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阅读方法和进行知识积累、运用,使学生课内得法、课外活用。
3、在阅读活动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拓宽他们知识面。
二、活动准备
1、准备好《语文周报》(八年级上册第35期),作为阅读材料。
2、准备好平时用的积累本《书海拾贝》。
3、课前把班上的同学分成若干活动小组。
三、活动时间:60分钟
四、活动过程
活动一:调查引重视,展示激兴趣。
教师担任主持人,调查本班学生每天进行课外阅读(读有益的书刊、报纸、名著等)所用的时间和有无读书方法及积累知识的习惯。
①每天有1小时(人)
③自己有一套较好的读书方法
(人)
②每天有30分钟(人)
④从初一起一直有分门别类积累知识的习惯(人)
结合中考的课外阅读与写作不理想分析得出原因: ①阅读量少,时间不充足。②阅读面窄,急功近利,只读作文选或娱乐新闻而经典作品名著却一片空白。
③方法不当,缺乏科学积累材料的意识,收获不大。其中方法不当和缺少积累是主要原因。针对上述问题,我们这节课一起来探讨如何有效进行课外阅读。
(此环节旨在针对中学生的阅读现状,结合中考情况,引起学生重视阅读,同时以其他同学的成功例子,给学生树立榜样,增强阅读的欲望,提高阅读的兴趣。)
活动二:略读周报,探究方法,交流体会。
1、自主学习:学生自由略读《语文周报》第35期,探讨方法,交流收获。
2、男女分组比赛:分别请一位男代表和一位女代表发言,谈谈读报的方法与收获。发言的参考格式:我是这样读报的„„通过浏览,我了解到它大概讲了„„方面的知识。
3、教师指导略读的方法。
这种从整体上大略地看目录、标题、关键句段,了解内容大意的读书方法叫略读。常有扫描式和跳跃式两种方式。扫描式:阅读时一目十行,迅速扫视字里行间的重要信息。如看前言、后记,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扫视开头、结尾、关键句段等,从而了解主要内容。跳跃式:根据需要舍弃次要无关的内容,只读关键的内容,如标题、导语、重点句段等。(此环节旨在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略读报纸的方法,从而学会在整体上了解内容大意,从中有效地筛选和利用信息。)活动三:精读文章,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积累素材。
1、引导理解精读的含义。
这种按照顺序,逐字逐句仔细认真阅读,对全篇、各段、各句内容进行深入思考,力求深入理解文章内容的读书方法叫精读。古语云;不动笔墨不读书,读到精彩之处还会作批注。批注:读书时把自己认为优美的词句和有感受、启示的地方在原文圈、画、点评作标记。
2、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活动过程:学生按四人小组自由选择文章板块精读,边读边在原文作批注,自主创新设计并填好读书积累卡,然后组员探讨交流精读的方法和收获,再指名回答。
3、总结方法,归纳规律。
(1)学生谈精读的方法,展示学生读书卡。(2)肯定学生值得提倡的读书方法,指出不足。(3)教师总结精读方法
① 精读时,从题目开始,一字一句地认真阅读,边读边思考,遇到不懂之处打上?号,先跳过去读其它的,把你觉得好的地方(如优美的词句或有启发的地方)做上批注,如好词用短横线划,并写上该词的使用范围;好句用波浪线划,并赏析其好在哪里,你得到什么启示。甚至对文章的选材、写法等作评价,提出建议。力求从整体上深入把握文章的内容。然后才琢磨不懂之处,并把精华之处积累运用。②另外,我们把自己读完一篇文章或一本书的感受、体会写下来,这叫读后感。它的一般写法是: A、引:引述原文有关内容。
B、议:写出你对这篇文章的看法、观点 C、联:联系生活实际,写出真情实感 D、结:总结全文,突出中心。
(4)展示教师的积累成果,教会学生分门别类积累,如笔记的开头应编制目录,附上页码;中间部分是材料,可分成几部分,一是美文摘抄或剪贴(全文或精华部分),二是书海拾贝(分类摘抄文中的哲理性语句和事例),三是教海心得(记录教学的得与失)
(此环节旨在让学生分组精读,自主探讨方法,交流心得,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阅读与积累知识的能力。)活动四:课外延伸,插入名人的读书方法。
爱因斯坦的“总、分、合三步读书法”
所谓总,就是先对全书形成总体印象。在浏览前言、后记、目录等总述性东西的基础上,认真地阅读目录,概括了解全书的结构、内容和要点等。
所谓分,就是在“总体”了解基础上,逐页却不是逐字地略读全文。在略读中,要特别注意书中的重点、要点以及与自己需要密切相关的内容。
所谓合,就是在略读全书后,把已经获得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经过认真思考、综合,弄清全书的内在联系,以达到总结、深化、提高的目的。(此环节旨在补充名人的读书方法,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激发阅读兴趣)
活动五:课堂小结及作业布置
1、课堂小结:出示读书口诀: 课内得法,课外活用。
略读精读批注齐齐用。
好词佳句美文积累用。
遇到疑惑查典善质疑。
学后多读多用定有用。
2、课外作业: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份报纸或一本课外书进行阅读并根据自己的需要自主设计积累本或读书卡进行积累,提高课外阅读与写作能力。
《伊索寓言》读书交流会
教学目标:
1.交流自己的读书体会,在交流中丰富自己的知识。2.总结读寓言故事的方法。
3.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读书的快乐,激发学生继续阅读的兴趣。教学重点、难点:
交流中体会到读书的快乐,激发学生继续阅读的兴趣。教学准备:
1.师:①布置黑板 ②相关的资料和作业纸
2.生:①仔细阅读《伊索寓言》 ②认真做好读书笔记。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一见如故 说起寓言,大家一定不陌生吧。
寓言是用假托的故事来说明一个道理或教训。[小黑板]提示:寓言是一种带有劝谕性的小故事。
最近,我们读了《伊索寓言》。
1.通过阅读和结合自己搜集的资料,请你简要地介绍伊索和《伊索寓言》。(伊索,古希腊寓言作家。传说是奴隶,后凭借聪明才智获得自由。善讲寓言讽刺权贵,终遭杀害。所编寓言经后人加工,以诗或散文的形式发表,成为现在流传的《伊索寓言》。其中《农夫和蛇》、《狼和小羊》、《狐狸吃葡萄》等故事寓意深刻,常被引用。有各种文字译本,对欧洲文学中的寓言创作影响很大。)
2.小结、过渡。
关于《伊索寓言》,喜剧作家阿里斯托芬的一段对白值得向大家一读:“你连伊索寓言都没有读熟,可见你是多么无知和懒惰。”确实,《伊索寓言》是一本世界上最古老的寓言集,也是世界上读者量最多的一本书。《伊索寓言》中的故事,每一篇都闪烁着智慧的火花,寄托着教训和哲理,有对富人贪婪自私的揭露;有对恶人残忍本性的鞭挞;有对劳动创造财富的肯定„„还有许多寓言,教人如何处世,如何做人,怎样识别是非好坏,怎样变得聪明、智慧。《伊索寓言》是古希腊人民留给世界的一笔精神遗产。所以,我们有必要去阅读,甚至一读再读。今天我们就再来读读《伊索寓言》。二、一睹为快 自我发现
1、《伊索寓言》一共十卷,翻开目录,读读题目,说说你发现了什么?(故事中的人物大都是动物或与动物打交道,出现的频率最多的如:狼、狮子、狗„„牧人、渔夫„„)板书:[人物形象:狐狸、狮子、狗„„]
2、哪些寓言故事非常熟悉?你读过哪些故事?和你的书香小队成员合作读一读讲一讲其中的一个故事,好吗?
集体交流、展示
3、在没有读过的这些故事中,哪个故事题目最吸引你?读读题目,猜猜故事情节,看看与你想的是否一样?
4、议一议,说说这些故事的结构特点。板书:[结构特点:先讲故事,再点明寓意]
三、边读边聊 汲取营养
1、说说人物
(1)在这些(读过或听过的)故事中,你喜欢或讨厌哪些人物?为什么?(2)说说《蝉和狐狸》中的蝉。(善于观察,机警、聪明的人)
具体表现:仔细观察,察觉有诈,摘树叶试探用一句话概括:一个聪明的人,总能从别人的灾难中吸取教训。
老师这儿也有两句话说明这个意思:
推荐出示:(1)英国哲学家罗索说:“从错误中吸取教训是教育极为重要的一部分。”(2)善于吸取教训会使一个人迅速成长起来。
2、明白寓意
寓言最大的写作手法是比喻、拟人,以物喻人,以此喻彼。
以《蝉和狐狸》为例,在读过的故事中或生活中有没有类似这样的人或事呢?板书:[写作手法:比喻、拟人] 交流心得:
例故事中:《亡羊补牢》中的牧羊人;《装病的狮子》中的狐狸„„ 生活中:手机上接到中奖的短信不加理睬„„
3、小结:通过交流,我们知道书中的很多故事,反映的生活经验丰富多彩。这些经验源于生活,反映生活,指导生活,这就是《伊索寓言》的生命力所在。
4、最近所读的《伊索寓言》故事中,还有哪些故事和故事人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像?
交流读书感受。
四、拓展延伸 激发兴趣
《伊索寓言》寓言还有许多值得向大家推荐的地方:
1、故事中人物的语言幽默夸张,生动、形象地再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如《蝉和狐狸》中的狐狸,它的语言再现了它的狡猾、爱说奉承话的特点。)
2、不同的故事中相同的人物形象有着不同的性格。(如《狼和小羊》中的小羊是弱小的,《小羊和狼》中的小羊是智慧的。)
„„
五、后续活动 深化效果
所以,《伊索寓言》是一本非常耐读的好书!再读寓言,选择完成相应的作业:
1、选择喜欢的故事表演给同学欣赏。
2、续编故事:有一天,《蝉和狐狸》中的蝉遇见了《乌鸦和狐狸》中的乌鸦„„
3、确定故事的角色,创编一个新的寓言故事。
六、意犹未尽 特别推荐
有人说寓言是一个魔袋,袋子很小,却能从里面取出很多东西来,甚至能取出比袋子大的多的东西。也有人说寓言是一座独特的桥梁,通过它,可以从复杂走向简单,又可以从单纯走向丰富,在这座桥梁上来回走几遍,我们既看见了五光十色的生活现象,又发现了生活的内在意义。寓言很美,美在简洁,美在内涵,美在语句。
1、继续读《伊索寓言》
(1)《伊索寓言集》有许多版本,选择合适自己的一本进行阅读,要持之以恒,读完整本书。
(2)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如果是自己的书,可以在书上圈圈划划,也可以在书上随手记下自己的感想和体会。如果是借来的书,就要在自己的读书笔记上作记录,也可以自制读书卡片,抄写点明故事寓意的语句,采用多种方式留下自己读书的痕迹。
(3)制订读书计划,坚持每天必读,根据自己的情况规定一个时间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将整本书读完。
7.课外阅读指导课型探索 篇七
1 读书笔记指导课
1.1 理论依据
学好语文, 首先要学会阅读。而学会阅读, 做读书笔记则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好方法, 因为它可以帮助我们强化记忆和加深理解, 甚至为以后的写作积累素材, 奠定基础。
读书笔记教学法是指在语文课堂上由学生个体依据教师指定的学习目标, 通过读书笔记的形式以实现学生自读、自研、自悟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以读书笔记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模式, 实践了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 思维为主线”的教学思想, 集传统的双基训练与现代创造思维培养于一体, 融“听、说、读、写、思”于一炉, 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之一。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 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阅读教学要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现代教育活动必须树立正确的教学观,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构建知识, 在自主探索中发展, 在自主探索中创造, 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不同的基础上发展,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有利于学生今后的终身学习。
1.2 模式目标
通过该教学模式的研究, 体现学科特点, 便于实际操作, 让学生喜欢读书, 学会读书, 自觉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1.3 模式框架
1.4 环节说明
1) 激趣, 想去阅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阅读并不是一项简单的口头读的活动, 而是来自心灵的活动。尤其是低年级学生的形象思维丰富, 所以, 可以根据内容的不同, 采取丰富多彩的形式, 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比如结合我校多媒体的优势来化静为动, 集声、光、电为一体, 将学生带入生活的情境中, 使其身临其境, 如见其人, 如闻其声, 迫不及待地想说, 想读。
2) 作记号, 有利阅读。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读书过程中, 大家常会发现一些自己非常喜欢的优美词句, 精辟的, 富有哲理的, 有启发性的, 那就把它记下来。我校学生是这样做的:
(1) 用“——”勾画不认识的字、词。
(2) 用“?”对不理解的字、词、句进行简单质疑。
(3) 用“=======”勾画中心句 (重点句等) 。
(4) 用“△△△”勾画喜欢的词 (如四字词等) 。
(5) 用“~~~~”勾画喜欢的句子 (如比喻句、拟人句等) 。
作记号——这是最常用的读书笔记的一种方法。像上面的这些, 如遇到精彩之处或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都可以用符号勾画出来, 这样, 下次读书时就能引起注意, 提出思考。作记号之后对不懂的要马上进行交流, 同桌之间可以进行, 全班也可以进行。哪些是优美句子, 哪些是重点句子, 哪些用得好, 根据自己的水平进行交流, 扩展见闻, 增长知识。对不理解的问题, 可思考, 可查阅工具书, 也可交流。这既理解了内容, 又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它不仅能提高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而且积累了扎实的知识。
3) 说体会, 深化阅读。
我记得有位大师说过, 读书有两个目的:一是语言的熏陶, 二是思想的熏陶。在看完一本书之后, 我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有些想法吧, 那么, 不要犹豫了, 把这些自己的所思所想写下来, 整理成文, 这就是读书心得了, 即读后感。需要注意的是, 读后感不是对课文内容的简单复述或概括, 它的重点是在“感”, 是对文章主旨的感。大至一本书, 小至一句话, 你看了之后是怎么想的, 就怎么写。这样一来, 我们就领悟了作者的主旨, 思想得到了熏陶, 灵魂得到了净化。
4) 积累好词佳句, 运用阅读。
农村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较差, 书面语言能力更差。“书中自有黄金屋”这是中国的一句古语。可现在有很多孩子却意识不到这一点, 为了让学生养成喜欢读书, 善于积累好词佳句的习惯, 在教学中, 我几乎每篇文章都采取“读书笔记”这种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让学生熟记文章中的喜欢的词语, 熟记喜欢的句子, 并且, 每人每期做一本“采蜜本”, 专门积累好词佳句, 把“厚书读薄”, 夯实基础。找准时机, 把做读书笔记的训练和作文训练结合在一起, 运用阅读。让学生明白, 要写好作文, 除了要善于积累生活素材, 还要善于积累书面材料, 积累好词佳句, 这样才能把作文写好。
1.5 模式条件说明
经过我校实验研究证明, 本模式适用于小学2~6年级的学生, 其中作记号对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尤其有效。学生在读书时, 就会抓住重点字、重点词、重点句, 进行阅读, 进行感悟, 进行积累, 而不会泛泛而读。学生积累了好词佳句, 说体会谈感受, 读说结合, 读写结合, 一定会使学生受益无穷。年级越高效果越明显。
1.6 模式评价
本模式步骤简单, 操作方便。对课内和课外阅读能力的提高均有促进作用。我校实验研究证明, 本模式结合课程标准, 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发展需要, 可操作性强, 实用性强。其中, 激趣, 让学生想去阅读。作记号, 让学生有利阅读。说体会, 让学生自觉陶冶情操。积累好词佳句, 学以致用。教师做起来简单, 但却能立竿见影。
2 人物形象鉴赏交流课
1) 设计理念:本课型旨在让学生自主学习, 自主交流, 在交流中感受课外阅读的快乐, 培养学生辨别美丑的能力, 打造学生个性自我。
2) 教学环节。
(1) 课外阅读, 说形象。
学生运用以前的阅读方法对短文进行充分地自主阅读, 然后同学之间进行交流学习。交流内容包括了两个, 一是交流故事情节, 熟悉短文内容。二是交流人物的性格特征, 相互补充, 相互学习。最后, 教师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学法指导。
(2) 联系生活, 议形象。
学生走出文本, 联系生活实际议一议文中的人物形象。在交流中充分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 打造个性自我。课外阅读中阅读不是最终的目的, 关键是否“成长”。这一过程中学生体会不到位时, 教师可适时点拨。
(3) 综合训练, 写形象。
学生光说还不够, 还应在纸上及时记录下自己的心声, 综合分析短文中的人物形象。写作的过程也是理清思路的过程, 学生把别人的体会和自己的见解整合在一起, 使自己理解更完整、更独特。既提高了自己鉴别能力, 又提高了自己的写作水平。
(4) 升华情感, 评形象。
为学生专门提供交流的平台。学生再次交流自己的作品, 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 体验阅读的成功感, 从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回归到学生自主阅读, 终身学习。
8.课文阅读指导课教案 篇八
【关键词】目标教学自主阅读
21世纪的教育是强调知识学习的探索性和创新性的教育,语文学科作为一门主要教育学科,决不能再袭用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填鸭”“满堂灌”或“满堂问”的教学方法。叶圣陶先生说:“学语文主要靠学生自己读书,自己领悟。”课堂是学生展现自我、发展自我的舞台。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这一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战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入手,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提倡在学生读书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指点,围绕重点来展开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
教师是阅读教学活动的指导者、激励者。萨特说:“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学生在阅读中,并不是消极地接受、索取信息,而是积极主动地发现、筛选信息、建构意义,甚至创造意义。《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是一个开放、运动的概念,是一个不断开拓发展的过程。任何一篇课文的阅读教学,都不可拘泥于某种单一性教学方法的局限之内,而必须超越某种具体方法的局限,进入一种教学的自由境界,把具体的方法作为进入这种教学的自由境界的梯子。如果我们能够在掌握各种阅读教学方法的前提下,自觉地将它们熔为一炉,我想学生的阅读能力将得到充分发展,它将摆脱单一性教学方法造成的固定模式。因教学对象的变化而相应变化,自由地对课文进行诠释、理解和欣赏,这才是一种教学的自由境界。
我们目前的阅读教学是比较低效和无序的:有的语文课堂我问你答,师与生之间一一对应的单向交流,生生之间所谓的无序的互动。这听起来很热闹,师生对话频率很高,但这样学生疲惫地跟着老师跑,跟着问题转,哪有时间自己去阅读、理解、感悟?学生之间所谓的热烈讨论,其实是以少数学生为中心,多数学生当听众的对话、讨论。在这样的课堂上,充当对话主角的是少數善于思考、能言善辩的学生,多数学生是听众,特别是那些基础不好、思考速度缓慢、不善言谈、缺少自信的学生成了被遗忘的角落,成了对话的旁观者。更多的语文课堂是没有中心,没有主题的对话。常常听到老师这样一句话:读了这一节,你知道了什么?当学生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后,教师对学生的发言或复述一遍,不作任何评价;或一个劲地说“好,好……”;或者为达到老师想要的答案,一味追问:你读懂了什么?剖析这一现象,教师能遵从新理念,从学生出发,让学生去阅读,去理解感悟,并给学生充分“说话”的机会,但可能教师备课不到位,可能对教材缺乏更深的钻研,在学生与文本对话时不积极、正确、智慧地引导学生与文本交流,就会出现理解浮于文章表面的,甚至游离文本的现象。为追求某种需要的答案而预设所谓的情境。这种对话表面上看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个性化表达,但却极不利于学生对文本的深入理解、领悟,不利于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下面,我将从四个方面来阐述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有效阅读。
一、 激发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是实现语文自主学习的前提
语文教师在实现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必须了解学生学习的需求与兴趣,使学生真正意识到学习是学习者自己的事,不能靠别人也无法靠别人来替代,让所学知识和内容成为学生学习的兴趣点,从而促使其能够在学习上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卢梭说过“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有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他以研究学问的方法。”爱因斯坦在谈到兴趣时说:“我认为,对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教师,它远远超过责任感。”所以,我们做教师的首先应该要充分了解学生,学情,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备学生。我们通常所说的对学生定位要准,问题的设置要符合学情,切忌大而化之或过于深奥的问题。其次要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亲其师,才能学其道,一个轻松愉悦、民主和谐的环境气氛,才能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愿望。可见,温柔的目光,亲切地抚摸,殷切地希望,是多么的重要啊。再次,在具体组织教学时,对学生要进行适时点拨,适时点拨一方面是在学生遇到疑难时,采用艺术化的点拨,及时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另一方面是学生在遇到疑难、把握不准、理解出现偏差时,教师及时指点思考分析的途径,拨通知识理解上的关卡,拨繁为简,化难为易,使学生的研讨活动得以继续进行。适时点拨还包括在学生思维误入歧途时,教师迅速捕捉,作为新的教学内容,凭机智的点拨把学生的思维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来。因此,教师敏锐的目光、机智的点拨才能促使学生学习行为的持续性,而学习行为的持续性才是学生保持学习兴趣的源头好水。
二、 善用阅读期待,促使积极阅读
学生的阅读期待,很大程度上决定阅读是否深入。在教学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学生预习课文比精读课文更有兴趣,课外阅读比上语文课有兴趣。阅读期待的心理取向是重要原因。中学生喜欢情节,喜欢形象,预习了课文,他们就知道了课文大概情节,阅读期待得到了满足,这时,老师如果不能及时调整学生的阅读期待,学生对进一步的学习就会失去兴趣。课外阅读比上语文课要精神,很大程度上也是这个原因。加上现在的课外读物很多是快餐式的、卡通式的,形象性强,情节性强,文字浅显,很容易使学生获得阅读的愉悦;而语文课,要学的并不是这些内容,阅读要有思维的参与,阅读能力才能提高,而思维是痛苦的,因此学生的阅读兴趣就大幅度缩水。
首先从教材来看,每篇课文都有自己的题目,而题目也正是最先进入读者的阅读视野的,同样也是最可以激发读者阅读的兴趣、引起读者的注意的。正是由于题目具有这么多作用,所以对于一篇文章来说,题目就是它的灵魂,因此教师的教学就应该最先从课文的题目入手,先引领学生对课文的内容有一个初步的感知,然后再由表及里,由浅入深,让学生逐步读懂课文的内容,真正理解课文的中心。在课堂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反复对课题进行质疑问难,让学生的阅读激情可以不断地得到激发。
其次关注学生差异并保持阅读期待。每个学生都是不一样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因为学生的差异会导致他们对“阅读期待”的理解也出现很大的差别,所以这也就要求教师不能把学生的阅读期待统一定式。教师在开始教授学生一篇课文的时候,每个学生都在一名教师的指导下也会因为自身的差异而产生或是体会到不一样的感悟,有时甚至是同一名学生在不同的时间与环境中对同一篇课文也会有不同的感想。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要重视对学生的个性体验,这样才可以更好地保持学生的阅读期待。
再次恰当评价并及时调整阅读期待。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善于去主动地捕捉学生智慧的火花,及时修正、补充;然后在恰当的时机给予学生很积极的评价,让学生可以每时每刻都可以有一种愉悦的心理体验,这样一来就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可以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
三、 保证读书时间,强化自主阅读
为了让学生与文本直接对话,我们首先必须在时间上给予保证。要给学生充分的接触课文、诵读课文的时间,包括课前的预习以及课堂上的自由诵读,让学生充分把握文本。
语言文字表达的精彩点往往在个别重点词上表现出来。在重点处做足文章,虽然上述片段只为读好两个句子,但老师舍得花时间,让学生通过反复的、多形式的读来感悟,有的放矢地引导自悟,摒弃了烦琐的分析。注重抓重点词句,整体感悟也是教学思想的转变。让学生面对课文一遍一遍地读书,自感自悟,这种教学手段增强了学生的自主精神和创造精神,有利于提高阅读的效率。
课堂上要给予学生充分读书的时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阅读就是要让学生充分地去读书,独立、深入地與文本展开对话,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和体会,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课堂上毫不吝啬地给予学生充分读书的时间。同样是读课文,一次次形式都不一样,让学生在读中悟“理”,在读中悟“情”,而每一次读都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课前要布置学生自读课文并收集有关信息资料;课中要保证充裕的读书时间:在师生、生生交流与对话之前让学生通读课文,在师生、生生交流与对话之中让学生品读课文,在师生、生生交流与对话之后让学生悟读课文。引导学生反复地读、深入地读;课后还要布置学生熟读课文,背诵积累。
四、 创设对话情境,引导平等交流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效率的高低,往往取决于对话过程的有效程度。真正的对话,能让学生最大限度地调动自身的经验储备,灵活地、多角度地体悟文本,与作者、作品中的人物进行心灵交汇、情感交流,体察他们的境遇,感受他们的思想。在新课标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模式下,教师应更多地充当向导,成为学生的同读者,成为引路人,成为可亲、可信的朋友。通过设计对话的情境,以一种敞开的方式去面对学生,以一种角色消解的方式走进学生,从而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师要与学生“亲密接触”,甚至融入学生学习之中,与他们进行平等的心与心的对话,把准时机引入到学习的重难处,导入到深的学习层次,导读出文章的精神、情感与境界,导问出抓住重难点的有价值的问题,导悟出词句中的内涵、情感等。
保罗.弗莱雷也认为:“没有了对话,就没有了交流;没有了交流,也就没有了真正的教育。”新课程改革追求一种主体间的平等互换的对话语境,期待着师生真正达到“面对面、心与心”的交流。教学对话文化的形成需要营造一种公共话语空间和人文情境,要形成有效的、民主的、和谐的共同言说和互相倾听的局面。
对中学语文教师来说,尤为重要的是重新认识阅读教学的含义及阅读教学对孩子的成长所具有的多方面的意义;重视培养孩子的阅读动机;重视阅读策略指导;在孩子独立阅读的过程中给孩子较大的选择空间;重视在阅读教学中组织孩子进行具有实质意义的合作交流;减少对孩子阅读的评价;高度重视家庭语文教育系统。加深对阅读教学的内涵的认识,真正提高中学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温冬梅. 浅析任务型教学法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9(11).
[2] 万启文. 初中语文几种教学法的探究[J]. 玉溪师专学报,1998(4).
[3] 王丹华. 目标教学法指导教育实习的尝试[J]. 吉安师专学报,1999(6).
[4] 杜学士. 中师语文目标教学法浅谈[J]. 濮阳教育学院学报,1999(2).
[5] 叶先旻. 目标教学法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J]. 乐山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1).
[6] 高治平. 目标教学法及其效果[J].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0(2).
[7] 尹辅能. 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在语文教育中应用的思考[J].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2(2).
【课文阅读指导课教案】推荐阅读:
课文生字和阅读07-10
阅读指导课教案---走进成语天地06-22
安徒生童话阅读指导课教案01-07
皇帝的新装课文阅读07-28
语文(十二册)课文阅读问题10-05
第一学期 三年级阅读指导课教案08-07
阅读指导课教案三年级上册李嫣然09-28
浅析中职英语课文阅读的教学策略08-12
初中语文课文答谢中书书的阅读赏析06-17
阅读指导课反思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