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林森教学法培训笔记

2024-10-16

蔡林森教学法培训笔记(共6篇)(共6篇)

1.蔡林森教学法培训笔记 篇一

蔡林森教学法及其教育思想解读

一.蔡林森·洋思·永威

(一)、蔡林森简介。蔡林森1942年10月出生,1960年月参加工作,1968年转成公办教师。1982—2006年24年连续担任洋思中学校长、扬州师范学院中文专科毕业。

曾获得扬州市十佳教师,江苏省中学特级、江苏省首届名校校长、“乡村教育家”全国十大明星校长、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劳动模范称号,是建设新泰州功臣,两次受到中央领导人的接见。

教育理想:教好每一个学生

办学理念:没有办不好的学校,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办学思想:尊重主体,面向全体 人生哲学:吃苦就是享福

(二)蔡林森与洋思中学

洋思中学曾是江苏省泰州市的一所乡村联办学校,只有初中部,教学设施三流,师资三流,1980年办学规模仅几个班200多名学生。蔡林森1982年任校长以来大力推行教书育人责任制,实行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使洋思发生质的变化,如今的洋思在校生4000多人,固定资产近亿元,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名校之一,近十年来,前往洋思考察学习的外地教师多达60万人次。

有人说,洋思是一部书,从中我们可以读到教育的真谛,洋思是一面镜子,从中可以看见我们自己的优势与不足,洋思是一个榜样,从中我们可以学到育人的精神,洋思是一位兄长,从这里我们可以得到真诚热心的帮助,洋思是素质教育的一面旗帜。

(三)蔡林森和永威中学

2006年“超时服役”四年的他辞去洋思中学校长职务,同年受聘来到河南省沁阳市永威学校,时年66岁。

永威学校是一所集幼儿至高中的一所民办学校,由于管理松散、师资素质差,学生厌学,造成转学连连,2006年已临近倒闭。是蔡林森的“先学后教育,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和教书责任制挽救了永威,不到三年的时间,永威判若“两人”,学生成绩稳居当地一流,有的学生转学永威时两科成绩和不足半百,一年后却考上了重点高中,如此神奇,各地家长纷纷把孩子送到永威。如今这所学校已是沁阳市的校长和教师培训基地,是全国各地教师前往取经学习的目的地。

永威学校已成为河南省的教育品牌。

如果说在洋思蔡林森有家乡的地利人和,那么在永威就只有教育改革天时了,能够成就洋思发展永威不是偶然,是蔡林森“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发挥作用的必然。

那么这个“魔式”到底是何方“神圣”呢?

二.蔡林森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介绍

(一)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示意图

辅助环节(一分钟左右):板书课题、出示目标、自学指导—— 先学(十五分钟左右):读书、检测练习或提问—— 后教(十分钟左右):学生对学生的更正、教师和学生的讨论—— 当堂训练(二十分钟左右):完成作业

辅导环节三个,主要环节五个:先学环节二个,后教环节二个,当堂训练环节一个

(二)各环节的具体要求和操作要领说明 1.板书课题:三言两语,板书或者展示课题。

2.出示目标:学习目标(教学目标)的揭示,目的是明确学习目的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操作要领:

·揭示目标的方式:中学及小学高年级用投影或小黑板出示,小学低年级用口述并且确保每一个小学生听懂、记住。

·文化课揭示的教学目标主要是理解知识,培养能力。其它的情感、价值观由教师把握。

·目标的广度和深度上与教材和课程标准的要求保持一致,不降低不拔高。

·目标要具体、简明一目了然。

·揭示目标后,教师不节外生枝,做闲事,说闲话,注意关注学生即可。

3.自学指导;让学生明确自学的内容,自学的时间,自学的方法,自学的要求(自学后如何检测)。操作要领: ·自学内容上要引导学生看教材中新知识部分,新旧知识衔接的地方重点看,如果教材内容单一,一般为一次性自学,内容多可分为几次自学,但每次都要明确内容。

·自学方法上一般要让学生独立看书、思考,不宜边看边讨论。·自学时间上不宜过长,要让学生紧张,快节奏完成自学任务,不拖拉,但又不能太短,让学生有认真看书思考的时间,不走过场。

·自学的要求就是要让学生明白如何进行检测,使学生在看书时能够紧张地思维。

4.先学:在自学指导后,让学生带着思考题在规定的时间内自学相关内容,完成检测练习。

(1)先学的第一环节是看书,由学生的紧张看书来代替老师传授课本知识。操作要领

·学生看书时教师不宜走来走去、不板书、不出教室、不东张西望,对认真学的表示满意的神情,不够专心的悄悄督促,话不能多,以免分散学习注意力。

·看书时间可适当调整

(2)检测是先学的第二环节,采用提问、板演、书面练习等方式进行检查自学效果。操作要领

·一般以书面练习为主

·尽可能让后进生板演练习,最大限度地暴露自学后存在的问题。

·教师要巡视、收集错误并分类,分析新、旧知识的矛盾问题。

·教师不作任何辅导,让所有的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和练习。

5.后教:后教不仅只是教师的教,而主要是指学生自学后的“兵教兵” 通过更正讨论各抒己见,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让学生互动,最后是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也就是教师补充、更正、帮助归纳、总结。

这一环节是帮助后进生解决基本问题,是补差,同时也是好生在帮助后进生纠正错误,教学相长,使好生更加透彻地理解知识,增强能力的培尖过程,目的是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提高。

(1)更正是后教的第一环节,指名让学生对做错的板演题进行更正。操作要领

·练习后教师要问发现错误的请举手。

·在举手的学生中,请后进生先更正。

·尽可能让较多的学生参与,从后进生到中等生再到好生。

·学生更正时,教师要耐心等待,不轻易表态。

(2)讨论后是后教的第二环节,其操作要领是:

·可以争论,但教师不要急回答,避免学生不动脑情况出现,要一类问题一类问题的讨论,便于归纳避免重复。

·在讨论过程中如学生说错了,就叫别的同学发言,对了要表示肯定,并做适当的板书。

·教师该讲的要讲好并做到三点:讲的内容是学生自学后还不能掌握的内容,或自学中暴露出来的主要疑难问题以及练习中的错误根源 ;学生自学后会的坚决不讲;讲的方式要明确是先“兵教兵”,后教师讲,先引导更正和讨论,弄懂为什么,最后教师作出评价,予以更正、补充,要明确教师不能就题讲题找答案,而是要引导学生找规律,并帮助学生归纳,还要引导学生预防运用知识时可能出现的错误。

6.当堂训练:在先学后教后进行的当堂完成课堂作业的过程,其目的有二,检测每个学生是否当堂达到了教学目标,做到堂堂清,引导学生通过作业把知识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操作要领

·课堂的作业时间不少于十五分钟

·完成课本中的练习和习题,且做的习题要有代表性,适度适量,确保下课前交作业。

·作业起点低、层次多,有必做也有选做,还可以有思考题。·要像考试一样独立完成,教师不得辅导,学生之间不讨论。

三.蔡林森教学法的形成过程

蔡林森对初二数学课进行的调查:课堂上教师什么都不讲,只维持课堂纪律,让学生看教材自学,然后把学生自学的例题和课本习题做考题当场考,班级平均成绩为70几分,同样的课同样基础的学生,教师先讲课,讲完就考,平均分为60几分,如果按先学后教的模式进行操作,同样的卷子学生的平均分为90几分。

蔡林森的观点或经验之谈:课堂上的知识80%是旧的知识,只有20%是新的属于学生看不懂的,在课外完成的作业,50%是应付或抄写的。

(一)1982年至1991年在初中实行当堂训练教学改革 —— 蔡林森教学法的起步阶段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 在起步阶段是由当堂完成作业开始的,1982年蔡林森担任洋思中学校长后,做过一次抽查,就是考查学生做过的作业,结果一大半的学生不是不会做就是错。通过跟踪调查发现,课堂教学时间基本让老师给占满了,学生没有动手的时间,更没有时间做作业。各科的作业几乎清一色的排到课外,学生来不及做只好抄作业应付。

所以蔡林森教学改革的第一步就是反假作业,安排时间做作业。要使作业不假,就要给学生时间做作业,那时间从哪里来?很自然的,只能靠各学科在自己的课堂上挤,只有让老师少讲或精讲,才能挤出做作业的时间。

口号:宁可少做也要真做而且尽量做对。

教师在课堂上一讲到底只是完成了教学进度,学生的学习任务是没有完成的,因为课堂听得多实践的少,必然会使学生思考的少,作业也无法完成,从而学债会越翻越多,恶性循环。所以,蔡林森第二步就是要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书本上的练习和作业,宁可少学也要真学,只有保证完成课堂学习任务,才有意义考虑完成教学进度,否则就是白教、假学。

在课堂完成作业的做法从1985年开始就得到了江苏泰兴市教育部门的肯定,称赞洋思中学开了当地课堂教学改革的先河,并把洋思的经验发表在《泰兴教育》上向全市推广。

(二)1992年至1999年在初中实行先学后教的教学改革——教学法的形成阶段

92年开始,洋思人开始了新一轮的教改探索和实践,他们遇到的问题是:第一,怎么才能保证教师少讲而不影响教学质量,甚至还要提高教学质量。第二,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因素是什么,如何保证每一个学生都有所进步。这两个问题是保证课堂完成作业带来的相关思考,只有解决好这两个问题,当堂完成作业的意义才真正实现。

所以一是要让学生学会学习,二要让好生发挥作用。只有长期坚持在课堂上让学生自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少讲才能做到,学生的自学能力才会不断提高实现良性循环;只有把学生当作课堂教学的关键,才会有学生帮助学生学习的课堂实践,经过七年的实践和总结“先学后教”的模式形成,而且这里的先学不是课前而是课堂四十五分钟的先学,否则各科都在课前预习,那学生的课外时间又是问题了。在这几年的实践过程中,泰兴市、扬州市教育局、《江苏教育报》、《中国教育报》对洋思的教学改革给予充分的肯定,并以洋思之路为题向教育界介绍和推广。

至此,以蔡林森为首的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基本形成;并在此基础上,洋思人还根据这一模式和教学思想的基本要求创造出各学科的教学操作方法。

(三)1999年后与新课程改革接轨—— 蔡林森教学法的完善发展阶段

从1999年开始,江苏省教委及其它教育专家分别对洋思的教学模式在理论层面和教育思想上进行总结,并结合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进行不断的完善和发展。

其中参与关注蔡林森教学模式的有王增昌、郭振有、腾纯、王文湛、陶西平、顾明远等一大批知名教育专家和学者。“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得到了充实和完善并不断发展。

四.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思想解读

(一)改革要从课堂开始——对学校教学改革的认识

教学的支点是教师和学生—所以改革的重点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教学活动的场所是课堂— 所以改革的立足点是课堂教学 教学改革的目的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所以提高教的效率学的效率是改革的必然追求。

(二)教是为了不教——对教师教的认识

在启蒙阶段或入门阶段,教师的教表现的非常具体,例如手把手教、一笔一划的写、一字一字的带读,以感性认知为主,此时的教是必要的,是学的前提,没有教很难进行学。

当儿童有一定的认字和识数能力后,教师就可以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进行引导和学习指导,可以有步骤有计划的进行部分自学后的点拔和讨论,此时教是教会学生发现问题,解答学生的疑问,指导学生自己学习。

当知识有一定的积累,教师的角色是设计自学指导,把握学生的学习节奏,引导学生有序的进行课堂讨论和交流,完成课堂练习,此时教师的教就是不教或少教。当课堂教学达到不教的境界时,青出于兰才胜于兰。所以不教才是教是手段,教是为了不教是目的。

(三)学是教的唯一标准——对学生学的认识

学习对人来说就是一种本能,从呀呀学语到蹒跚学步,从模仿到独立思考,这是作为有思维能力的人的基本能力,所以要相信学生有自学能力,只不过能力有差异,只要坚持安排学生自学,学的潜能无可替代。教是为了学,只要学的任务完成,课堂的教学任务才能算完成,衡量教学好坏的唯一标准是学生学的效率。学生没有学好就等于教师没有教好,学是教的唯一标准。

学生的学中最重要是学会学习,有了自学能力,学生才能真正获得自由和解放,不仅学业成绩可喜,而且终身受益。

(四)没有问题才是大问题——对课堂检测的认识

课堂教学通常有三维目标,知识、能力、情感。三维目标的实现通过理解运用完成,而运用过程就是课堂的检测练习的过程,没有检测就没有运用,没有具体运用就不可能发现问题。

检测的目的有二,形成运用知识的能力,发现自学中存在的问题。检测是后教的直接而根本的依据,以学促教是通过检测来完成的。

(五)只有主人才有积极性——对自主作用的认识

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是由学生的课堂地位所决定的,服从的被动的地位其主动性就差,学习的积极性就低,老师讲的多并不等于学生就学的多,只有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其主体地位突出,学习积极性才会高。

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自主性紧密关联。个体的自主性是个体对自身的活动具有支配和控制的权利和能力。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自主性首先表现在有独立的主体意识,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自觉的学习追求,在教师的启发和指导下独立地学习教材,把书本知识内化成自身的知识和能力。其次自主性会使学生对学习活动进行自我调节,并发挥自身的潜力去主动学习,这种自我支配和控制的发挥是由教师让学生自学的课堂设计中创造的。

(六)两极分化越大,教学价值越低——对教育公平的认识 课堂教学中好生更好,差生更差这是传统教学模式常见的现象,原因之一是课堂上差生没人管没人帮,更主要的是也没有时间和机会帮。如何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提高和发展,这是课堂教学必须解决的问题,所以一定要让好生在完成学习任务后,当堂帮助差生学习,在当小老师的过程中对知识产生融会贯通,促使自身基础更扎实,运用的能力提高。其二是在自学后,让差生要有充分暴露问题的机会(板书、提问优先),在课堂上及时纠正补差,通过兵教兵再通过教师引导和帮助使差生当堂完成学习任务。这样才对得起每个学生。否则课堂教学就是在制造半成品和次品甚至是废品,这对学生不负责任对家长和社会也是一种不负责任,这种教育是不公平的教育,是教育过程的不公平,从而导致教育结果的不公平。

(七)总是失败不可能有自信——对学困生的认识

学困生主要是没有自信心造成的,没有自信是学债引起的。读书是读出来的,不是听出来的,只在听课没有时间读书,那么作业不会做,没有空做这是很自然的,总是失败是一种打击,会让人丧失信心。所以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按照自学的指导和要求逐步的完成学习任务,完成课堂检测,每堂课小有成就,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能够发现自己的错误并当堂完成作业,没有学债做到日日清,自然就会使学习自信心逐步增强。自信是由许许多多的小成就凝聚而成的,有了自信心的不断加强,解决困难的勇气就会增强,这样还会有大面积的学困生吗?

(八)没有考分就没有素质——对知识和智力的认识

在大众思维中,追求分数是不可回避的现实存在,没有分数的学生不可能是好生,所以哪里的升学率高,哪里的学校就大暴满。升学率本身没有错,关键是用什么方法追求升学率,从科学的角度看,素质和分数是统一的,分数是素质的外在表现,没有分数不可能有素质。

一个人掌握知识到促进其智力的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智力的发展和掌握知识的多少有关,俗话说“无知则无能”就是这个道理,而且智力的发展和掌握知识的质量和方法以及运用知识的态度紧密相关。反过来掌握知识的快慢和好坏又是和人的智力有关,智力发展了,学习就轻松,成绩自然好,分数自然高。

所以我们反对应试型死读死记的不会变通的分数,我们肯定的是有自学能力所获得的分数,那才是真才实学。

(九)没有完成课堂任务的教学是不合格的教学——对无效教学的认识

课堂教学任务是由课堂教学目标确定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课堂结构是由学的任务、教的任务、当堂完成作业组成的。每一个教学任务的实施,都是在教师的精心组织下,把课堂教学目标分解到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三个环节中具体的加以落实才得以完成的。新课改要求要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如果一堂课只有教而没有学,那么这节课是残缺的,对学生而言教材的作用就得不到发挥,学的培养也少了机会。如果再把作业安排到课后完成,那么这节课就是低效的课,甚至是无效的课。试想每一科的教师都做这样的教学安排,那么课外就成了完成教学任务的主体,显然这样的教学是不负责任的教学,也是无效的教学。

(十)课业过重不可能全面发展——对身心健康的认识

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面向全体,主动发展的教育。全面发展是人的身心的全面发展,身体的发展包含三个方面:机体的正常发育和代谢、身体基本活动能力的发展、身体素质的增强;心理的发展主要二个方面:各种心理成分(认识、情感、意志、个性等)的发展、知识能力以及审美和品德的发展。身体发展和心理发展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前者是后者的自然基础,特别是大脑及其神经系统的发展状况直接制约着心理活动及其发展,后者的发展也制约着身体的正常发展。

身体的发展要有充分的睡眠和休息,要有一定的时间进行锻炼;心理的发展特别是个人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的发挥,更要有时间作保证,需要良好的精力和体力来支撑。所以减轻课业负担,追求当堂完成作业是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十一)信任生发动力——对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导作用的认识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是“传道、授业、解惑”为中介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是教育的对象,社会对受教育者的要求主要是通过教师的教育来实现,学生相对于教师总是知之在后,知之较少,修养水平较低,是需要引导和帮助的。而且教师是“闻道在先”“学术有专攻”的,是受过专门的教育训练的教育者和组织者,所以对学生的身心起主导作用(只不过要以认识主体为前提)。我们在强调学生是主体地位的同时,绝对不可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

1968年美国心理学家在一所小学对学生的智慧潜能进行了“煞有介事”的测验,然后将所谓的好生名单交给有关教师。8个月后进行真正的检测,结果奇迹出现,名单上的所有“花朵”如期开放,成绩进步快,求知欲强性格活泼而开朗,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效果,只是因为教师受权威的暗示对这些学生给予更多的关注和信任而已。这就是著名的皮格马利翁效应。可见,由于教师的地位和影响,只要教师肯给学生以关注和期望,给予充分的信任,学生的发展动力就会象火山爆发一样充满活力。

(十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对启发式教学原则的认识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偶,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是《论语》中孔子论述启发式教学的名言,愤是想求通而末通,悱是想说而不知道怎么说,隅是指角落,前两句的意思是:如果不经过思考而有所体会,想求通而不通,想表达而又说不出来,就不去开导和启发他。简单的说,就是没有思考就不开导,没有想法就不要启发,要让学生先积极思考,再适时启发。在课堂中的表现,愤和悱是读书和思考、讨论和交流、是检测练习的具体实践,离开具体的学习活动,思考交流和讨论就没有具体的学习载体,启发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十三)纠错的过程是合作学习的过程也是探究性学习的过程 合作学习必须解决四个问题,一是合作的动力,没有共同点如何合作,所以要合作情景创设。一个人能够解决的合作就是做秀。二是合作的内容,有没有共同关心的问题。三是合作的方式,有序的有组织的交流,鼓励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四是合作对象,会的教不会的,对的纠正错的并能说出为什么。

探究性学习要注意的问题,一是探究的内容:自学的内容和检测题;二是探究的方式:先自主后合作;三是探究的目的,自己解决问题和帮助他人解决问题。

由中下生先进行板演,由成绩较差的学生回答问题并帮助纠错是蔡林森教学法课堂教学中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这一教学设计是发现自学中存在的问题,问题暴露后教师不是急着解决,而是组织学生有序的进行讨论,由学生进行分类解决,这个过程就是合作和探究学习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合作和探究精神的有效途经。五.蔡林森教学法的价值追求

(一)尊重学习的认知规律,把握学习知识各阶段的功能作用 学生的课堂学习活动,其本质就是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学生利用自身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新的学习资源(内容),如教材、图书资源、教师的信息资源等进行加工与整合(分析、归纳),吸收和消化(感知和理解),从而获得新的知识和经验。从教学过程分析,学生学习过程具有一定的周期性,表现出明显的阶段特点。

首先是学习动机的引发阶段。学习动机与学习兴趣、求知欲和责任感联系在一起,学习过程的首要问题是激发学习动机,没有动机就没有动力,要使学生产生我要学的需要,而且这种需要是贯穿整个学习的始终。让学生先明确学习目标,给学生提出自学思考,明确自学任务,组织学生进行练习纠错,这些都是蔡林森教学法引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有效做法。

其次是感知知识的阶段。书本知识对学生而言是间接经验,必须要以感性认识为基础,让学生形成对学习对象的知觉形象、正确的表象和想象,这是为学生形成概念和掌握知识打基础,目的是促进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转化。所以课堂上,蔡林森强调学生对课本的学习和感知,建立学习的感性认识。

其三是理解知识。引导学生把感知的材料同书本知识联系起来,进行思维加工,把事物和规律上升到理性认识。传统的教学方法,这一过程主要由教师利用比较、分析、综合、概括、归纳、演绎等思维方式来引导学生实现对知识的理解,而蔡林森教学法则主要运用课堂的检测、练习的纠错更正和讨论,通过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的互动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由于这种形式是在先学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由感性上升到理性,更有针对性,效率更高。其四是巩固知识。在理解的基础上,把知识和原理牢固地保持在记忆中,也是课堂教学重要阶段。只有将知识和原理记忆在大脑中,才能进一步地学习新的知识,并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蔡林森教学法的精妙不是强迫学生进行机械的记忆,也不是单调的重复促使学生记忆,而是通过目标要求,自学、指导、独立完成检测习题,通过讨论、更正、交流、互动、合作等具体的学习环节,使新知识和原理以不同的形式在不同的教学环节中不断的展现,使学生在具体的学习环节中不知不觉地记忆知识。

其五是运用知识,教学中当堂运用知识并通过运用而形成一定的技能,是掌握知识的最终目的,这也是蔡林森教学法区别其它教学法,追求课堂教学效果,减轻课外课业负担又提高教学质量的经典之处。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不是孤立的强调或突出掌握知识的某一阶段,而是把五个阶段有机的、完整的统一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使其在相对独立中有机关联、有机渗透。

(二)坚持因材施教,面向全体学生

根据教育对象的具体情况(因材)来制定课堂教学策略,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对不同类别的学生施以不同的方法和要求,这是因材施教的本意。在现代学校教育制度下,面对四十人左右的班级教学(而且一个课任教师一般是面对二个班级,有的甚至是三到四个班级),要在课堂上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有几个方面的问题是不容忽视和回避的:第一,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教师有时间开展分类教学吗?有机会进行有针对性的个别化教学吗?第二,要课后开展个别辅导既要辅导学困生,又要促进好生的提高,同时还要批改作业,开展教研备课活动等等,教师有足够的精力吗?第三在课堂教学中是把教学的起点放在中下基础生的身上进行教学,还是把教学起点放在中上基础生的身上进行教学?哪种选择更容易开展教学并完成教学任务?哪种选择更好的贯彻因材施教原则?

对于前二个问题,只要了解教育,只要实事求是的回答都不可能出错。按传统的教法先教后学,是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实施因材施教的,如果把教再局限在教师身上,这一教学原则就更“原则”了—— 只能是一种理想了。

但是,洋思和永威的教学实践不仅存把因材施教作为教学原则,更多的时候还把其当作一种教学方法。他们承认有个体差异,但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要做到“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即做到“人人清”,没有学债就可以杜绝差生。而且蔡林森认为,差生之所以成为差生更多的责任在老师(家庭教育有影响,但可以在校获得校正),因为他认为孩子一出生不是差生,在幼儿园也不会有差生,刚上小学时没有差生,为什么到了后来就成了差生?主要原因是教师在课堂上没有关注到每个学生而且人为的分等,使学生形成了知识厌恶,慢慢的失去了学习兴趣,成了知识基础差生。

对于因材施教,洋思和永威的做法首先是对教学的认识给予更新,他们认为教可以是学生的自教—— 自我学习和思考,也可以是学生与学生的互教—— “兵教兵”中的有序讨论纠正错误,分析原因,说清为什么。其次是对教的时机和顺序进行调整,让学生先学教师后教。其三是提高教的针对性提高教的效率,根据先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有组织的开展教的活动(先由兵教,不会的由教师教)。没有问题或只是极个别的问题,学生学会的问题,学生能够互教的问题教师坚决不教,课堂上只有教师施教的时间越少,因材施教的压力才越小,学生课堂知识掌握得越好,课后的个别辅导就越容易。其四是对因材的材进行课堂把握,这才是学情,学生学习的情况。在课堂上完成作业的意义不仅是减轻课后的课业负担,不仅是杜绝假作业,更重要的目的就是让教师能够及时地批改作业(不能当堂批改),通过作业发现问题,进而进行因材施教而且是针对课堂学习情况进行因材施教,促进学困生完成学习任务。在此基础上,有精力的情况下再指导好生发展。

对于第三个问题,蔡林森的实践认为,把课堂教学的起点放在中下基础生的身上,只要“兵教兵”教学环节做到位,不仅可能帮助中下基础生掌握知识,完成课堂学习任务,还可以促进中上基础学生的发展和提高。蔡林森认为,在课堂上对新知识每个学生都是初学者,只不过学的快慢的问题,基础差的学生容易出错,这是帮助差生纠正错误的机会,也是给基础好的学生帮助他人和思考为什么的机会。开展有序的“兵教兵”活动得益最多的是中上基础的学生,这符合古人“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知困然后能自强”的道理。

所以只有面向全体,才是真正的因材施教,一种全新的境界良性互动的结果。

(三)顺应教育发展趋势,体现教育的共同追求

当今世界智力产业、知识产业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核心产业,信息社会知识经济的到来,意味着人类正迈向一个全新的时代。教育工作者要顺应时代发展,体现人类的共同追求,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当代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可用五化来归纳:教育终身化、教育民主化、教育个性化、教育的信息化、教育的国际化。当今世界教育的共同追求可用六个学会来体现: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关心、学会合作、学会创新、学会负责。

五化趋势、六会追求是教育改革、发展的价值判断和价值追求,蔡林森教学法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改革和发展,这一教学模式的价值追求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通过先学的安排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进而实现终身学习,使学习成为人的生活的一个部分。二是通过紧张、独立自主的学习活动和思考,通过更正、讨论、交流来培养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发展学生的个性。三是重现认知能力,相对较弱的所谓“差生”的发展,把教学任务定位在全体发展的层面上,这是负责任的教育,也是促进教育公平,体现教育平民化的现代教育教学模式。四是通过“兵教兵”教学活动安排和课堂教学“日日清”要求,来提高学生进行创新思维,所必备的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认识自我,关心他人的品质和对自已负责,也对他人负责的责任意识。所以,蔡林森教学法是符合教育发展要求,体现社会对教育期许的教学模式。

六.运用蔡林森教学法的三个基本要求

(一)思想要解放,观念要更新

先学后教少教或不教这些观念和做法与传统的教学教法,和传统对教师的角色定位,和社会对教育的一贯认识有着巨大的反差甚至是颠覆。对一般教师而言,特别是教龄十五年以上的教师,在课堂中先讲概念原理、再讲例题、学生跟着理解、模仿再做课堂练习,教教材完成教学进度早已轻车熟路,有的甚至已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总结出一套较可行和成熟的教法,要从头开始谈何容易。对学生而言,听课是再自然不过的事,如果老师少教或不教 那还要老师干什么。学生长期以来形成的课堂学习习惯,对于教师的依赖要想一下改变,也是要动脑子、花精力,甚至在一段时期内,更多的是对正常的传统的教学秩序的“破坏”。家长和社会对少教或不教,有可能会认为是大逆不道的事,靠自学靠“兵教兵”那还要学校干什么?要老师干什么?对学校的管理者而言,也有担心这种改革模式可能会使差生放任自由,因为他们担心教师教的同时他们都在做小动作、睡觉,让他先学那不是对他们更是一种放任式的解放。而且这种放任可能还会影响到中上学生的学习,结果两头都末得。

凡此种种,在进行教学模式和探索时都要事先给予研究,不破不立是指对旧的模式和秩序进行改革,确立新的模式和秩序。如果探索者或改革者对新的模式和要建立的秩序末能胸有成竹,不了解改革的阻力来自哪方,用什么办法给予解决,那么不破不立的愿望就会成为支离破碎的惨局而不可收拾,其结果必然是把先进科学的可行和可操作的模式束之高阁。

所以,在运用蔡林森教学法时,一定要对学的观念、教的观念,对教师的角色定位进行重新的把握和认识,对现代的教育的发展趋势和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以及现代信息社会、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要求要有清醒的认识,对教育如何适应现代化,教育自身如何加快观念现代化要有一个整体的思考和对策思路。在此基础上要多方和社会进行必要的交流和沟通,要分析为什么课堂上有学生睡觉做小动作,什么原因?家长要协助做什么事,分数和能力素质是什么关系?哪个更重要?我们准备怎么培养等等。通过宣传来取得社会和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二)要因地制宜,求实、求变,不同科目不同运用

教无定法是一个普遍原理。蔡林森教学法在洋思和永威的实践和探索已有二十八个年头,在如此漫长的实践中,他们对不同的科目和不同的年段总结出了不同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操作模式。原理一样但操作不同,有时对象不同模式还要做适时的调整,所以一切以学的好坏为标准,一切为学服务,实事求是,在求实基础上求变化、求适应、求发展。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在中小学各学科教学中的操作方法

1.在小学各学科教学中的操作思路 所有的小孩都喜欢自己学走路,小学生好奇、好胜、好动,所以在小学运用这种教学法是非常符合发展特点,学生最喜欢这样上课。

但是小学六年的跨度很大,且年龄小知识少,因此低年级要多“扶”,让学生学着走,而高年级要多“放”,让学生多自主,具体而言就是:第一把教学法中的三大环节变成小学数学和常识课教学中的“四个一”的教学法,“看一看 做一做议一议 练一练”,第二把它变成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几个比 ”,即比读书、比认字、比写字、比默写、比说话、最后比堂完成作业。这里的每一个“比”都是一次“先学后教”。第三小学低年级的学习目标自学指导和要求,教师要用儿童的语言进行口述,而且要让小学生听懂,记住并且感兴趣。第四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和教材简单、内容少的特点,坚持小步教学,即先学一点、再教一点、再学一点、再教一点、逐步循环。第五要坚持实事求是地运用这种教学法,有的学科刚开始只得老师先读先教,但是只要学生学到了一点知识,就可以让他们由旧知识去学新知识,只要有的学生会了 就让会的学生去教不会的学生。

有兴趣的教师可根据《教学革命》一书中教学案例和小学学科教学操作方法,学习具体做法。

2.在中学各科教学中的操作思路

初中生已有一定的基础知识和自学能力,但是初中学科门类多 学习负担变重,而且初中生自尊心更强,认为自己已经长大,所以希望有自由的发展空间。高中生的基础知识和自学能力则更强,而且更善于独立思考,所以在初高中进行这种教学法效果是很理想的。也更具有知识和能力基础,要注意的要求是: 第一要相信每个学生都能学好,要尊重、爱护、鼓励、赏识每个学生,特别是后进生。第二既要坚持全过程引导学生自学,又要灵活运用操作方法。学生基础差或教学难度特别大时就多引导,反之就多给点自学时间。学生自学后不会的多,教师就多讲点,反之就少讲点。学生自学后没有不会的就不讲,科目不同、年级不同、课型不同,运用时要有所变化,一切从实际出发,但一定要坚持在课堂上让学生多自学,使学生自学成为一种习惯并养成能力。第三初中教师要熟悉小学教材,高中老师要熟悉初中教材。第四要注意学科与学科之间的联系、渗透,尽量为学生节省时间多自学。

中学各科教学中的操作方法及案例,有兴趣的可以具体阅读《教学革命》一书,并根据案例去实践。

(三)要相信有实践基础的经验模式,要有坚定的信念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编在分析总结“蔡林森教学法”的文章《解放“学习力”—— 蔡林森“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背后》(发表在《人民教育》2009年第21期)中有一段精彩的议论:“的确把孩子内在的向上发展的欲求激发出来,把学习的主动权(比如独立思考、动手试错、自我纠正等等)完全交还给孩子,把孩子扔到知识的海洋中让他自已去吸纳,去搏斗乃至去吃苦,一句话,就是给学生主动求知、自学与发展的自由,还会有教不好的学生吗?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是洋思和永威的教学理念,也是蔡林森教学法实践的总结,相信每一个孩子,只要给予足够的关注和爱护,有关注和肯定小孩学走路学讲话时的那种态度-----那时没有人怀疑小孩,有的只是肯定和帮助-----每一个孩子都会得到发展和进步。

同样,教师对自身也要有信心,对正确的要能坚持,敢坚持,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只有坚持不懈,那么毅力和信心就会结出香甜的果子。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2.蔡林森教学法培训笔记 篇二

初三数学数学组

在2012年寒假中,学校发了蔡林森编写的《教学革命》——蔡林森与先学后教,早就闻其名,很想了解其理论。实则学习了一次后,感觉有以下几点感悟。

一、从“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来看学习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要求教者先揭示课堂教学目标,指导学生自学,通过检测,暴露出问题后,引导学生研讨解决,教师只作评定、补充、更正,最后让学生当堂完成作业,经过严格训练,形成能力。

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结构时,要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不同学情灵活地进行。有时可集中学、集中教、集中练,有时可分散学、分散练,有时可学一点、教一点、练一点。

“先学”,不单单是指学生泛泛地、单纯地看书,而是在教师简明扼要地出示学习目标,提出自学相关要求,进行学前指导后,学生带着思考题在规定时间内自学相关的内容,完成检测性的练习。重要的是教师的学前指导要到位,才能使学生明确自学的方法、目标、要求,很快进入自学之门。自学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灵活多变,可以是看例题、读课文、看注释、做实验、发现疑难做记号、做与例题类似的练习题等。

“后教”不是教师漫无边际、漫无目的地教,而是在学生充分自学后,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式的学习。需要注意的是:学生在自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巡视,在巡视过程中,要通过质疑问难、个别询问、板演、提问等形式准确掌握学生的自学情况,最大限度地暴露问题。在学生自学结束后,启发学生通过讨论、质疑、交流等方式自行解决自学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然后通过学生讲解或相互交流,让已经学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即兵教兵),促使学生相互帮助,达到会的更精,不会的变会的双赢目的。如果发现确实属于学生都不理解的再由教师做引导、讲解。

“当堂训练”是在“先学”“后教”之后进行的,时间一般在15—20分钟,分必做题、选做题和思考题,着重让学生通过一定量的训练,应用当堂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加深理解在课堂上所学的重点和难点。坚决不能让学生死记硬背,可以利用多种形式激励学生独立快速地完成作业,如竞赛、考试等形式。当堂训练要达到准确检测教学效果、及时反馈准确信息的目的,便于教师课外有针对性的辅导,布置课外阅读、预习等少量的延伸、拓展性的作业。

二、从“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优点来看

通过学习,我体会到“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这种教学模式有以下几个优点:

1、使师生得到了解脱。从上课到下课,学习的全过程都是让学生自学,教师由原来的讲授者变成了组织者,不但解放了学生,而且解放了老师,解决了老师讲得累、学生听得苦,老师满堂灌、学生不想学的问题。

2、学生自学能提高教学效率。以前我们总是惟恐学生学不会,就细讲、细讲、再细讲,重复了一遍又一遍,耽误了许多时间,效率当然谈不上。而让学生先自学,再检测,就促使学生不得不深入地动脑去学,仔细得自己去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办法找到了,知识也学会了。

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由于老师规定学生自学几分钟之后就要自己做出练习题,学生就有一种紧迫感,如果不努力看书自学就会落后,只有争先恐后的动脑学习。

4、有利于转化落后生,培养优等生,缩短差距。由于教师不讲,学生自学,教师就有了足够的时间去了解落后生,针对个别情况个别辅导。而优等生本身知识就学得牢固,理解得深刻,再加上能给别人做讲解,做别人的老师,更激发了他们的成就感、积极性,会更愿意努力学习,水平也就越来越高。

5、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下负担。课堂上学生由于自主学习,理解深刻,就能当堂完成作业,课下不需要进行大量的题海战术,就能够举一反三,运用自如,节省出的时间还可以进行其它方面的练习,如学习音乐、舞蹈、美术、体育等各种特长,提高素质。总之,“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这种教学模式如果能够恰当的掌握、运用,不但能体现新课程标准要求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主学习的理念,还能全方位的提升学生素质,值得我们学习运用。

三、从“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所达到的高效教学及引导学生高效学习的目的来看。

蔡林森校长要求教师在进行知识传授时,实行“四清”,即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严格要求师生做到“能在课堂上掌握的东西不留到课后”、“今日事今日毕”、“适时温故知新,巩固提高”。

“四清”的实质是使课本上所学的知识达到人人过关,人人满分。把老师讲学生听变为学生先学,等于给学生建了四道防线,教师、学校都认真把关,认真对待每天没学好的知识,就不会出现平时不注意,考试时发现问题严重,积重难改。

“四清”面对的是全体学生,重点是差生,可以使差生尽快赶上来。堂堂清就是要学生在课堂上就像在考场上一样紧张地学习,当堂能理解、记忆的知识力求不把问题留到课后,要想达到堂堂清,教师在课堂上就要善于发现问题,想方设法使学生暴露问题,再针对问题对学生进行教学方法的安排和使用。

四、从“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中发现学生问题来看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就要善于发现问题,想方设法使学生暴露问题,再针对问题对学生进行教学方法的安排和使用。怎样才能发现问题呢?从对“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学习来看有八个环节:

1、学生自学时要确保认真、专注;

2、检测时要选择后进生上台板演,才能最大限度地暴露问题;

3、学生在做检测题时,教师要不断地进行巡视,决不能走过场、闲逛,要善于发现问题,要搜集学生做题当中的错误,并把错误进行分类,看这些问题中哪些是旧知识,哪些是新知识,并进行分类,分类是为后教做准备;

4、通过启发引导学生参与更正,也了解不同层次的学生达到什么情况,思维在哪个环节出现了问题;

5、通过提问为什么,让学生讲清每个解题步骤的依据是什么,有时还要追问,以达到一定的深度;

6、通过指导学生相互对改检测所学内容,从中发现问题;

7、鼓励学生质疑问难,要知道课堂上板演的问题解决了,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了,还要鼓励学生把个别问题提出来,让会的学生教不会的来解决,不行的话再由老师来解决;

8、通过看学生能否当堂独立完成作业而发现问题,如果不能,说明有问题。

五、从“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来看学生学习的减负

当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老师要做好应对,看下课后有多少不会的学生就是日清的对象了,日清对象就要求老师帮助其抓好时间去补漏。我们不要怕发现问题,就怕不去想办法解决问题,教师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学生的问题就是老师以后工作努力的目标和方向。

日日清就是今日事今日毕。当天学的知识,该会背的都会背,该运用的都运用,做错了的都要更正。周周清就是普查本周所学的各科知识。

3.蔡林森教学法培训笔记 篇三

张家湾镇中心小学 滕世燕

原江苏“洋思”中学校长蔡林森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提出了自己的教育理念——“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这八个字辩证的处理了先和后的关系,要先学后教,不是先教后学。他提出的“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结构的实质是:全过程都让学生学。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结构的教育理念是:“尊重主体,面向全体”;“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于教会学生学”。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结构的基本应用程序:

1、提示课堂教学目标。(辅助环节1,约1 分钟)

①要认真钻研教材和大纲,准确地制定学习目的,既不降低也不拔高的要求。该“会运用”的,就要能当堂运用,不能人为的地降低到“知道”的要求上。

②要层次清楚、简明扼要、不要太长。③要让学生默看一遍,不要急于关闭投影机。

2、指导学生自学。(辅助环节

2、约2分钟)

①明确自学内容。即让学生知道学什么、有的教材内容单一,一般一次性自学;有的教材内容多,可视情况分几次自学,但每次自学前必须写清楚自学的内容(或范围)。

②明确自学方法。例如,看书,是围绕思考题看书,独立找答案;还是边看书边与同桌讨论,解决疑难。怎样干好,就怎样干。自学理科时,往往引导学生抓住新旧知识相衔接的地方重点看。例如,自学含有分母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应引导学生重点看好去分母的那一步,其它的步骤下一目十行。

③明确自学后的要求。即用多长时间,应达到什么要求,届时如何检测等。

3、学生自学,教师巡视。(约5~8分钟)

①学生自学时教师加强督查,及时表扬自学速度快,效果好的学生,激励他们更加认真地自学;

②重视巡视中差的学生,甚至可以给后进生说几句悄悄话,帮助其端正自学态度,使他们变得认真起来。

③要面向全体学生,不得只顾辅导一个学生,而放弃了督促大多数学生。

④教师不得在黑板上抄检测练习,或何等其它与教学无关的事,因为这样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4、检查学生自学的效果(约5~8分钟)

①要解放思想,真正让后进生回答问题或板演,千万不得搞形式主义,叫尖子生演练,表面上正确率高,实质上掩盖矛盾,不能最大限度地暴露自学后存在的疑难问题。

②要向全体学生,后进生回答问题或板演时,要照顾全体同学,让他们聆听别人回答问题,随时准备纠正错误,或布置他们做那些练习等。

③教师要巡视,搜集位上同学 有哪些错误,并在头脑里分分类,哪些属于新知识方面的,这是要解决的主要矛盾,哪些属于旧知遗忘或粗心大意的,这是次要矛盾,把倾向性的错误用黄色粉笔写在大黑板对应练习处,供评讲时用。

5、引导学生更正,指导学生运用。(约8~10分钟)

①明确教的内容。教的内容应该是自学后还不能掌握的地方,即自学中暴露出来的主要倾向性的疑难问题。对学生通过自学已经掌握的,坚决不教。例如,数学课上学生板演解析式方程,只在去分母检验这两步骤有错误,就只讲这两步,其余几步就不讲。

②明确教的方式。教的方式是会的学生教 不会的学生,即“兵练兵”。也就是先让会的学生讲,如学生讲对了,教师点点头,表示肯定,不必重复;讲得不完整的、达到深度的,教师要补充;讲错了的,教师则要引导更正。这样,教师讲的时间虽只有4-5分钟,但能通过补充、更正的方式达到解决疑难问题的目的。

③明确教学的要求。教师不能就题讲题,只找出答案,而是要引导学生寻找出规律,真正让学生知其所以然,帮助学生归纳上升为理论,引导学生运用预防运用时可能出现的错误,这是从理论到理论架起一座桥梁,以免学生走湾路。

6、当堂训练。(不少于15分钟)①课堂作业的时间不少于15分钟。②课堂作业要典型,适度和适量。

③课堂作业要低起点,多层次,有必做题,有选做题,有时还有思考题。

④要勤于巡视,尤其关注后进的学生,若有困难,则课后要主动找来“开小灶”,也就是做到“日日清”。

⑤要批改部分已完成了的学生的作业,尤其是后进生的作业,要让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

4.蔡林森《吃苦是福》 篇四

编者按:

2010年第21期《人民教育》登载了原江苏省洋思中学校长蔡林森同志的文章《吃苦是福》,叙述了蔡林森同志逐渐成长为名校长的经历。蔡林森同志坚持“吃苦是福”的理念,坚持以学校利益为重,经过20多年的探索,创立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使洋思中学从一所薄弱学校成长为全国名校。现将此文章推荐给各位朋友阅读,希望大家认真学习蔡林森同志“吃苦是福”的精神,始终保持不断学习、积极进取的精神,始终保持艰苦奋斗、敢于吃苦的作风,始终保持敢为人先、改革创新的斗志,一心一意为学校,聚精会神谋发展,把自己的“苦”变为学校发展之福、师生发展之福。

吃 苦 是 福

2006年,64岁的我从江苏省洋思中学校长岗位上退休后,应邀到远离家乡的河南省沁阳永威学校当校长。永威学校是—所集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为一体的寄宿制学校,全校学生4980余名。

早晨5点,闹钟响了,我一骨碌起床,洗漱,看书,思考一天怎么工作。学校起床钤一响,我就走出宿舍。伴着嘹亮的校歌,我和全体师生很快集合在田径场上。在雄壮的《解放军进行曲》乐曲声中,开始跑步:队伍整齐,步伐一致,口号响亮,场面壮观,十分动人;早锻炼结束,学生们回到教室,那琅琅的书声,悦耳动听,令人心情激动;白天,我参加教师赛课、评课,研讨如何有效地教学生学……晚上,我回到宿舍,仿佛从战场上凯旋,带着战斗的欢乐、成功的喜悦。不知不觉地,我想起“吃苦是福”这句多年的口头禅。

的确,“吃苦是福”这四个字是我出自内心的体会。有人说我是“奇人”,有人以为不该办的、不能办的、办不成功的事,我却办好了;有人以为我上不成学,当不成、当不好教师,我却成了名教师、名校长;有人以为该撤并的、不该存在的薄弱学校,我却把它办成了名校;有人以为我的家庭极端困难,没有希望,如今却美满幸福……人们觉得奇怪,其实也不奇怪,因为我能吃苦,在岔路口、关键的时刻,我选择了“吃苦”;在成功时,在辉煌时,在退休后,我都坚持“吃苦”,不停地学习,不停地追求…… 吃苦才能当好教师

1960年8月,我从江苏泰兴师范农师班择优提前分配进城西农业中学任初中数学教师。当时.我18岁,和班上不少学生是同龄人,自己毫无经验,水平、能力都远远不能适应。

怎么才能管住学生,上好课,当个好教师呢?我想:上学时,我肯吃苦,会学习,能够成为好学生,只要我继续吃苦,继续学习,认真读书,不懂就问,就一定会成为好教师。

于是,我主动参加数学函授学习,用刚领到的工资购买数学教学参考书,一边读,一边领悟,一边学着教。这样很管用,我的教学很快有了起色,学生喜欢我,校长在学校会上表扬我。

此时,正值三年困难时期,许多新教师都下放了。我因工作出色,被留了下来,改教语文。怎么教好语文呢?我想,自己没有经验,就必须多下功夫,以勤补“缺”。我舍得花钱买书,不耻于向同事请教,每次星期六回家,我都会跑到蒋华中学(我家附近的学校,也是我的母校)向老教师学习,看他们的教案和改过的学生作文。为改好一篇学生作文,我舍得花时间,改了又看,看了又改,反复推敲,写好批语,常常通宵达旦。这样,苦尽甘来,镇里的领导看了我批改过的学生作文,夸我作文改得好,说我很聪明。我曾多次向镇内外老师上公开课,大家都夸我有激情,课上得生动、活泼。我救的语文,成绩—直在全镇十几个班中最好。

我还教过初中物理、政治,当过体育、音乐、美术教师,当过班主任,当过学校总务主任、教导主任,什么都干,干什么都行。为什么呢?都因为我能吃苦,能不停地学习,不停地思维,不停地创新。

回想起来,我当教师的本领都是在实践中靠自己吃苫学出来的。我觉得,教师要不怕吃苦,耍敢干;学校需要干什么就干什么;干什么就能学到什么;多干了,不仅多了贡献,而且也多了学习的途径,可以多学本领。我干得多,学到的本领就多。我教音乐,就经常唱歌;就当导演,给学生排舞蹈、排表演唱;学唱现代戏,我就登台演《奇袭白虎团》的政委;还赴县参加编写革命故事。我教美术,学会了写美术字,学会了写巨幅的墙头标语,学会了环境布置……我当体育教师,锻炼的机会多了,养成了锻炼的习惯,增强厂体质。我当了20多年班主任,就一直跟孩子在一起,知道孩子们想什么,需要什么,有什么问题,我该为他们做什么,我成了优秀的班主任。我当教导主任,就学到了教学管理的理论知识,增强了管理的本领……我认为,如果校长分配工作时,教师讲客观、论条件,说这个没干过,那个不能干,似乎要等学会了再干,就一定这也不干,那也不干,就什么也干不成,什么也学不到,更谈不上能够闯出新路,创造奇迹。

教,就知道自己的不足,就逼着自己要学。多年寒暑假、节假日,我都顾不上忙家务,顾不上自己休息。天不亮出发,步行20多里到市进修学校参加函授集中学习,晚上摸黑步行回来。在县城,我最爱进新华书店,用省下的钱买教师用书。平时,每天起早读书、背书一个小时。一分耕耘,一分收获。1978年,我拿到了扬州师范学院的语文大专函授毕业证书。但是,我觉得自己还必须学习,于是又重新参加函授招生考试,又读了3年。到1982年,我拿到了第二张语文大专函授毕业证书。我的阅读、写作水平明显得到提高,这是我能够当好教师、当好校长、能够对外交流、写好文章、总结经验、不断创新必不可少的。

我吃苦的精神感动了家里人。父母、妻子理解我,支持我,他们也作出了很大努力,甚至舍得牺牲家庭利益。农忙时,他们宁可自己通夜干,即使收不成麦子,插不成秧,也不拖我的后腿。我家里人多,特殊情况也就多(如弟弟结婚、4个妹妹出嫁、自己3个孩子升学、父亲眼睛开刀、妻子在医院做手术、孩子生病,等等),但家里人怎么也不肯影响我的工作。1977年,我妈妈患晚期胃癌,我还整天在校拼命干。当时我当学校教导主任,教初中毕业班语文兼班主任,班上种了一亩学农田,还养了几头猪,我还要到村里抓扫盲、抓宣传……因此,我只得晚上9点后步行20多里回家,看望病床上的母亲,她含着眼泪对我讲:“你要做个好教师,为妈妈争光……”第二天天不亮,我就赶回学校,投入紧张的工作。家庭的支持使得我更加忘我工作,我常想,如果不好好千,或者干不好工作,就没脸回家:因此,我在外乡工作几十年,能够成功,其中一半是家里人的功劳。

就这样,我不计较报酬,不停地吃苦、自学,终于教好了学生,同时自己成为好教师。1972年、1978年,两次在泰兴市优秀教师、先进教育工作者表彰大会上作经验介绍,成为泰兴市教师的老典型。

吃苦才能建成名校

1982年,我被任命为洋思中学校长。怎么当好校长、办好学校呢?我想,还是要像我小时候那样,像当教师的时候那样,坚持吃苦、边学边干。我要带领教师一步一步地创新,建没名校。

记得1982年,学校仅有26间简易平房,教室的窗尸没有玻璃蒙着塑料纸,学校资产就几万元。学生500多名。我家庭经济困难,本人生活、体质都差。在这种艰苦条件下,我从管好自己开始,处处带头,尤其带头吃苦。我教初中一个毕业班的语文,还教初中毕业班政治,为了腾出一名教师去办校办厂,增加学校收入,我又增教了一个毕业班的语文。我坚持起早贪黑拼命干,受尽风寒,咳喘不停,步行困难,常常走一会儿就得停下来喘喘气再接着走。早晨刷牙我得伏在桌上,边刷牙边喘气;上课时,常常喘得说不出话来。但是,我凭着顽强的意志,仍然超负荷工作,拼死拼活改革创新。

我与教师签订了责任书,搞项项、层层“承包”,引导教师确立“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的教育思想,坚持“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的教学过程管理,千方百计地教好每一位学生,让每—位家长满意。多年来,洋思中学的入学率、及格率、毕业率、升学率均为100%,学校终于走出困境。1994年10月,《江苏教育报》、《中国教育报》发表长篇报道《洋思之路》,在全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江苏省的学校纷纷涌进洋思中学参观、学习。

记得1994年10月《洋思之路》发表的那天晚上,我带领教师不是陶醉其中,而是坐下来召开分析会,冷静地找问题,确立新目标,决心打更大的仗。第二天清早,我赶到泰兴市教育局邵海清局长家里,请他支持我们解决新问题,再上新台阶。

从此,我每天继续找问题,解决问题。洋思中学一步一步地走向名校,每天都要接待来校的参观者。我从自己的成长、自己3个孩子的成才以及自己工作的实践中悟出一个道理,找到一个规律,就是教学先要让学生学。经过长期探索,我和老师们一起创立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改变了“教”与“学”的顺序,由“先教后学”,变为“先学后教”;还要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即“以学定教”,根据学情确定教的内容和方法,“以教促学”以教解决学中的问题。这种模式能提高教学质量,实施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1998年,我写了1万多字的文章,分“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目标”、“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结构”、“素质教育的课堂评价标准”三大部分,详细介绍“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发表在1998年《人民教育》7—8期合刊上,在全国反响很大。江苏省教委在南京召开全省教学工作会议,我在会上作了介绍,学校教师上公开课,省教委下发推广“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文件。省内外教育工作者涌进洋思中学参观考察。我带领教师去全国500多处作讲座,上公开课,均获得成功。许多家长纷纷要求送孩子进洋思中学读书。

1998年时,洋思中学仍然是三流的设备,没有实验室,学生实验还要到几里外的中心初中去做。学校没有运动场、没有跑道……市教育局长邵海清和天星镇的镇长张庆召开几次协调会,最后都没有办法,拿不出钱来建实验室,局长跟我开玩笑说:“蔡校长,你自己贷款,等收了借读费,慢慢还……”当时,我拍了下胸脯,说:“好!”

那天晚上,我睡不着觉。妻子对我讲:“你快退休了,洋思中学已经出了名,你只要守住摊子,不出问题,舒舒服服过几年就算了,何必还要冒风险去贷款,自找苦吃呢?如果万一贷款还不成,你怎么办?”的确,我没几年就到退休的年龄了,是在退休前平平稳稳,舒舒服服,还是要找苦吃,冒风险贷款,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呢?想来想去,最后我还是决定继续找苦吃。第二天,立即行动,东奔西走,好不容易从泰州贷款100万元,省教育厅、泰州市人民政府给洋思中学各拨款30万元。依靠领导,学校立即征地100多亩,立即建实验楼、学生公寓、学生餐厅。自1999年到2002年,我先后自筹资金6000多万元,把洋思中学建成了江苏省现代化示范初中。

洋思中学发展特别快,每年增加20个班,3年学生达近4000名,外地学生特别多,新教师特别多,食、宿都成问题,风险很大,弄不好学校的牌子就要被砸了。怎么办?我加倍吃苦,开拓新路。我每年亲自招聘教师,假期培训教师,搞好师徒结对,亲自制订了餐厅、公寓等各项制度,坚持住学生公寓,和学生同吃,千方百计保证并促进了洋思中学的发展。

党和人民给了我许多荣誉:自己成了中学特级教师、江苏省名校长。1996年在全国教师节庆祝大会上,我是由少先队员献花、主持人贺斌介绍个人事迹的10名全国优秀教师代表中的一员。时任国家教委主任朱开轩、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和我们10名教师合影。2000年,我评上“全国劳模”,参加了时任教育部部长陈至立主持召开的教育系统20多名“全国劳模”代表的座谈会。2004年,我又应邀参加55周年国庆活动,和中央领导共进晚餐,还和温家宝总理等国家领导人一起游北海公园;在工人之家,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王兆国代表全总还向我们敬了酒,至今我还保存着他跟我碰杯的珍贵照片。

2002年,我到了退休年龄。一位民办学校的董事长来找我,请我去当校长,承诺给我50万元年薪,还给我300万元股份,我当场回绝了。我们泰兴市市长不让我退休,叫我继续担任洋思中学的校长。我为了把洋思中学做大做强,就很乐意地答应了,拿原工资,继续不讲任何条件,在洋思中学作出新贡献。我想,我是个“栽花”的,洋思中学是一盆花,我愿意侍弄这盆花,每天早晨端出来硒晒太阳,晚上再端回去,每天这样跑来跑去,我觉得是享受。

2003年正月,我在泰兴市市长办公室看到泰兴新城区规划图上有市政府所在地,市政府的南面是街心花园,街心花园的南面是一所待建的中学,学校的西边是一条大河,其余三边是大道。我兴奋地对市长说:“这是一块风水宝地。”市长笑着对我说:“你把洋思中学搬到这儿来呀。”我想到洋思中学在化工开发区,空气污染,交通不便,不利于参观的来宾,不利于学校的发展,就当场答应,说:“好!”过了几天,市长帮我找合作伙伴、找投资商,没有成功。后来,又是“非典”。第二年土地冻结,直到2004年11月,土地解冻。这时候,我已经绘好了学校的校园平面图。为绘好这个平面图,我和电脑老师李坚用近两年的工夫,修改了数百次,越改越便于使用,越改越美,越改我们越高兴。最后,我们为学校节约了上百万元校园平面图的设计费。

2005年1月,我借款征地,取得土地证。想不到,这时候有两所学校要我把到手的土地给他们,让他们搬到那里去。市政府召开专题会议,我激动地与他们争论,最后市长表态,还是让洋思中学搬过去,于是,学校立即请设计院设计建筑图。

2005年正月初一,我女儿从美国打电话给我,孩子们知道她妈妈关节要开刀,叫我坚决退休,一是为了保重我们的身体,二是建校困难,政策性强,弄不好吃力不讨好。我女儿在电话中叫我把市长的电话号码给她,她要找领导说说,为什么要叫一位过了退休年龄的老人白手建新校。我对她说:“是我要干的。”女儿哭着求我:“爸爸,你太傻了,白手建校,你要求人,人要求你,要一点不行贿、受贿,难啊!”我含着眼泪,大发脾气,说:“你太小看老子,你放心,我肯定成功,决不会犯错误。”就这样,我正月初六到校,一面忙于准备开学,一面忙于建校,享受着战斗的乐趣。当时我心想,我像吃了豹子胆似的,在干谁也不想干、谁也不敢干的事,真是其乐无穷。就这样,在泰兴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泰兴市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我冒着风险,豁出命来,筹集资金1.2亿元,用了130天的时间,建成了7万多平方米的校舍。2005年8月下旬,我带领老师们,克服重重困难,终于把洋思中学从污染较重的化工开发区搬到了泰兴城区。

我看到洋思中学新校区,就想到这里的一草一木,都凝聚着我和大家的心血。为了建设环境优美的新洋思中学,我不管吃多少苦,都是愿意的,也是值得的。

我当了24年的洋思中学校长,一直以学校利益为重,顾不上家庭。我一直带领老师们一起吃苦,一边学习,一边干,一边创新,使洋思中学走出困境,成为名校。

吃苦才能终身幸福

2006年8月,洋思中学新校区建成整整一年,学校红红火火;我3次向泰兴市人民政府书面申请退休,终于得到批准。这时候,我回首往事,觉得自己靠吃苦、靠自学,成为一名好教师、好校长,一路走来,我这退休的老人有成就感、光荣感,没有内疚,没有后悔。

我欣赏自己:能吃苦,从来不打麻将、不赌博,生活简单,个人开支小,养成了俭朴的习惯,保持了艰苦朴素的本色。记得有3位在洋思中学挂职学习一年的苏北校长,对记者说过:“蔡校长住在学生宿舍6楼,宿舍里只有一张双人床,一个盆,毛巾、脚布都有窟窿,就是在我们贫困地区这样的校长也是很难见到的。”原来我一家人挤在两间土坯墙的小屋里。1994年,左右邻居都盖上了漂亮的楼房,雨天,积水漫进了我家,实在无法居住了,我才借了4万多元,盖了两间两层简易楼房(只是石灰墙、水泥地),楼房里,床、柜、桌、椅都是几代人用过的不值钱的破旧家具。有人不敢相信我当了20多年洋思中学的校长,能投资6000万元建成江苏省示范初中,能投资1亿多元建成洋思中学新校区,退休时却两手空空。其实,我经受了各种考验,不沾、不贪、不图享乐,不管哪一个工程队的人员,不管当地老百姓还是学生家长,不管是哪一位领导,还是哪一位教师,哪怕是我得罪过的人,都佩服我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我比教师多干点,少拿点。这样,在职时说话才有人听;退休后,才心安理得,平平安安,无忧无虑。

我安慰自己:没有什么家产留给孩子,但是我的吃苦精神,则影响了他们。他们跟我一样,能吃苦、能自学,成了才,一个成了公司领导,两个赴美留学,都有所成就。想到这一点,我觉得作为家长,能够吃苦,不仅是自己的福气,也是后代的福气。相反,如果家长吃喝玩乐,什么都不学,什么都不好好干,那造成的损失不仅是自己不能成功,而且会影响孩子的发展。

2006年10月19日,我受永威学校董事长任太平先生诚聘,由江苏到河南,由公办到民办,由初级中学校长变成集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为一体的寄宿制学校校长……情况变化了,面临许多新问题。校长该怎么当?必须从头开始,继续带头吃苦,边学边干。我认真学习民办学校的新经验,研究民办学校的新问题,探索民办学校的新路子。

首先,我认真学习、研究永威学校董事长任太平先生的教书育人责任制,坚决落实,与教师一一签订了教书育人责任书,搞项项、层层“承包”。在董事长的支持下,我把原来学校按课时发教师工资,改为绩效工资制,即每月发放基本工资及考核工资,学年末发绩效工资。学校领导靠前指挥,走动式管理,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初步形成了民办学校的管理新体制。

其次,我坚持组织教师常年赛课、评课,每年听课1000节以上,每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得“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在高中、小学也能够灵活运用,并且有了新的发展。

学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教学质量大面积提高,高中部被评为河南省示范性普通高中,幼儿园被评为河南省示范幼儿园。沁阳市委、市政府、教育局给我关心、给我温暖、给我荣誉,授予我“沁阳市、焦作市优秀校长”。焦作教育局、沁阳教育局信任我,让我培训一批又一批的校长,学校每天接待数百名来校参观的教育工作者。

近两年多来,有不少媒体介绍我到永威工作的情况。这说明,我退休后,保持了本色,得到了社会的认可。

最近,为了让教师们能灵活运用好“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上好课,教好学生,在任董事长的支持下,在中国教育学会顾明远会长、郭振有常务副会长的鼓励下,我日夜突击写出了17万宁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一书。但愿这本书能被老师们喜欢,能对教学改革起一点作用。

有人认为我功成名就,该在家里享清福了,何必还要这样受苦受累?其实我认为,如果什么都不干,整天玩玩,或者想干,但躺在床上不能动,生活不能自理,还要靠别人伺候,那才是痛苦。如果我活到80岁、90岁,还能这样吃苦,边学边干,那就是天大的洪福啊!

5.蔡林森报告会听后感 篇五

“蔡林森,一位享誉全国的基础教育领域的明星校长,在成功缔造出洋思经验,光荣退休之后,不远千里,从江苏来到河南,走进永威(沁阳市一所农村民办学校),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又成功地创造了第二个“洋思神话”。他的骄人业绩,令同行赞叹、晚辈仰止。蔡校长带给人们的不仅是惊叹,更多的是思考。

想当初,蔡校长倾半生之力,把一所地处偏僻、没有任何先天优势的农村薄弱学校——洋思,建成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现代化示范学校,其功绩是显赫的。功成名就,见好就收,是多少聪明人的智慧选择,理想归宿。蔡校长年愈花甲,背井离乡,重新出山,千里迢迢,远赴永威,从零开始,从头再来。做出这样的决定,需要何等的勇气,万一无功而返,晚节不保,岂不是一生功名毁于一旦?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有什么样的思想就有什么样的行动。下定这样的决心是蔡校长经过深思熟虑后的选择。下定了决心才使他排除了功利杂念的干扰,不顾家属、亲友的劝阻,割舍了对倾注大量心血的洋思新校的眷恋,放弃了安享天伦的机会,重新踏上了新的征程。信心来自于科学的方法。没有科学方法做支撑的信心是盲目自信,只会导致浮躁的叫嚣、浅薄的狂妄。蔡校长先进的教育理念,对教育教学业务的精细化管理,不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智慧,使他有理由对永威的将来充满信心。信心还来自于他的人格魅

力。蔡校长对教育事业的执著追求,无私奉献;对教育教学业务的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对师生的殷殷深情,人文关怀;工作时身先士卒,率先垂范。这一切使他赢得了人们的尊重,产生了强烈的影响力。在他的引领下,永威学校师生目标一致,上下一心,精诚团结,越来越焕发出抑制不住的活力,像一艘开足马力的巨舰乘风破浪勇往直前。细心经营是蔡校长描绘宏伟兰图的法宝。“做什么事都要认真。认真了才有味道,认真了就高兴、就有感情。”蔡校长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从备课到听课评课,从批改作业到辅导学生,从校园里每一块标语的设计到每个教室办公室的布置,从学生做操到教师写字,从学校的一草一木到每一个师生,从工作的建章立制到师生的生活冷暖,学校的点点滴滴,方方面面,无一不透露着蔡校长精细管理的痕迹。

6.蔡林森教学法培训笔记 篇六

(一)教育家陶行知讲过,校长是学校的灵魂。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讲过,从某种意义上讲,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我当了26年的校长,深深地体会到: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校长素质提高了,学校就办好了;校长素质下降,学校就滑坡;学校品牌建设离不开校长素质的提高,校长素质的提高离不开学校品牌建设。我于2007年7月22日、2007年8月22日、2008年3月22日,分别在北京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安徽省重点中学校长培训班、华东师范大学中小学校长高级研修班作了《校长素质与学校品牌建设》的讲座,效果良好。根据讲座内容,我写成本文,公开发表,与同行们交流。

一、学校品牌建设离不开校长素质的提高

学校品牌建设要有远景规划、阶段任务,也要有各方面的要求和措施,还要靠落实、执行好等等。这一切都要靠校长提高素质,组织、领导好。

(一)学校品牌建设的每一步(每一个阶段)都离不开校长素质的提高

许多品牌学校,当初是一般学校,有的是薄弱学校。这一类学校的校长,如果素质不高,必然信心不足,被动应付,甚至想离开学校;如果校长能够提高素质,就能从实际出发,满怀信心,创造性地制订发展规划,找准突破口,卧薪尝胆,使学校一步一步地走出困境。1982年,我出任洋思中学校长。当时,老师讲课“满堂灌”,教学质量低。我满怀信心地运用邓小平理论,把“包”字请进校,与教师签订责任制,同时抓课改,自己带头多上课,上好课,让学生当堂完成作业,和大家一起求实创新,不屈不挠地追求严格,很快以三流的设备、三流的生源、三流的师资基础创造了一流的质量,学校被评为泰兴市文明单位、先进集体。2006年10月,我退休后,到河南省沁阳永威学校当校长,也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克服重重困难,使学校很快走出困境。

学校走出困境后,就要努力形成特色。如果校长不提高素质,就会安于现状,学校发展就受到影响;如果校长提高素质,就会连续拼搏,追求、实现新的目标。1985年,我相信只有坚持改革,学校才能再上新台阶。于是,就加大改革力度,继续推行责任制,学校工作项项承包,继续大搞课改,形成学校特色。1991年,在泰兴市教育工作会议上作经验介绍,1993年,《江苏教育报》整版报道《洋思之路》,江苏省掀起了学习洋思的热潮。

学校有了特色,形势大好,领导夸奖,社会捧场。此时,如果校长不提高素质,就会盲目乐观,麻痹大意,学校品牌建设就会半途而废。《洋思之路》发表的那天晚上,我召开全体老师会议,没有庆贺,而是给老师们讲:“顶峰就是衰落的开始。今天是我们追求更高目标的起点。我们要乘胜前进,打造品牌,建成中国名校。”第二天清早,我找到泰兴市教育局邵局长,请他帮助我们制订了建设特色学校、打造教育品牌的规划。从此,学校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快了,省内、外教育工作者涌进我校参观考察。这时候,校长努力学习,增强表达能力,学会总结经验,能在报刊上发表文章,能向来宾作介绍,能外出讲学,促进了学校的改革,使洋思中学持续十多年快速发展,终于成为中国名校。1998年第七、八两期《人民教育》杂志长篇介绍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结构,1999年,江苏省教委召开中小学教学工作会议,让洋思中学作介绍,上公开课,省教委下发文件,推广洋思课堂教学结构。新课程改革后,国家级报刊发表专家的文章,肯定洋思的课堂教学结构,走在新课程改革前列,全国掀起了学习洋思中学的热潮。学校建成教育品牌后,就对校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校长不提高素质,以为大功告成,学校就会停滞不前,甚至倒退,砸掉牌子。1998年,有人劝我说:“你快退休了,轻松几年吧,反正学校名气大,出不了问题。”但是,我鼓起更大的干劲,冒着更大的风险,自筹资金6000多万元,把洋思中学建成现代化示范初中。2005年,又强抓机遇,自筹资金1个多亿,在泰兴城区建成洋思中学新校区,为洋思的发展插上了新的翅膀。

总之,学校品牌建设的每一步都离不开校长的领导,都离不开校长素质的提高。只有校长素质不断提高,学校品牌建设才能不断上水平。

(二)学校品牌建设的每一点(每个方面)都离不开校长素质提高

学校品牌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综合工程。其中每一个方面,甚至每一点都离不开校长素质的提高。校长哪一方面素质高,学校品牌建设中哪一方面就可能达到品牌水平,校长哪一方面素质不高,学校品牌建设中哪一方面就可能出问题,上不去。校长综合素质提高了,对什么都精通,干什么都不是外行,学校才能全面、协调发展,各个方面都达到品牌水平。

校长懂政治,政治素质高,学校品牌建设才有正确的政治方向。我学习、运用邓小平理论,坚持学校一切工作从实际出发,每天巡视校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坚持效益第一的观念,处处讲究实效;坚持改革开放,在洋思中学接待了百万来宾,自己到五百多处讲学,我到河南省沁阳永威学校当校长一年多,接待了焦作市、沁阳市前来培训的十批校长,大开放促进了大发展。我落实十七大精神,坚持德育为先,处处渗透德育。每月召开学校领导班子德育工作例会、班主任例会,校会、班会都上成演讲比赛课,每月坚持自我申报,学校审批,评选文明学生、文明宿舍、文明班级。每月底校园里出光荣榜,光荣榜上公布评上的纪律最佳班、卫生最佳班、文明班级、文明宿舍、文明学生、学习标兵、进步快学生。早锻、广播操纪律严明,学生精神抖擞,动作一个样,公寓管理一流,熄灯后静悄悄的,同学们睡得好,休息得好,体、音、美课上得有特色,培养了一批特长学生,2008年高考,体、音、美专业成绩学生进本科线达168人,上线率100%,学校出现了文明新风。

我确立了“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的思想,才能带领教师面向全体学生,才能实行平等教育,千方百计地教好每个学生。

学校搞新课程改革,离不开校长素质的提高。校长精通各科教学,才真正有教学指挥权,才能有效的组织教师赛课、评课。我能上好课,课堂上能让学生紧张学习,教学质量高,学生们课外负担轻。因此,我能带领老师们长期探索,创立“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结构。

为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我曾经请省、市作家为洋思中学写校歌,但他们写了六稿,尽是空话,不能反映洋思中学的特色。于是,我花了许多业余时间,走路时,乘车时,边读、边想、边改,终于写成了《洋思之歌》,师生爱唱。2007年,我在永威学校,又写了校歌,请作曲家谱曲。如今,永威校园有歌声,师生脸上有笑容。

2005年,洋思中学建成漂亮的新校区。新校区的平面图是我绘制的,我不仅为学校节约了上百万的设计费,而且设计方便师生学习、生活、工作,大家都说我的设计是科学的、实用的。

校长懂体育、美育,才能领导好体育、美育工作,才能使学校体育、美育工作达到名校水平。校长懂后勤管理,才能领导员工把餐厅、公寓管理达到名校水平。

总之,校长全面提高了素质,统筹兼顾,学校才能全面发展,成为品牌。相反,什么时候校长素质下降,学校品牌建设什么时候就停滞、滑坡,校长哪一方面素质下降,学校品牌建设哪一方面出问题,校长全面素质下降,学校品牌建设就全面出问题,甚至牌子就被砸了。

二、校长素质的提高离不开学校的发展

校长怎样提高自身素质呢?最好的途径就是坚持不懈地参加学校品牌建设的实践。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在战争中学会战争,将军是在战场上打出来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毛主席讲过,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了主观世界。校长在建设学校品牌的过程中,也提高了自身素质。如果不办好学校、打造学校品牌,校长素质就难以提高到品牌校长的水平。

(一)学校品牌建设的形势逼人

逼上梁山是最深刻的教育。形势逼人也是一种教育。学校发展越快,出现的问题和矛盾就越多,给校长的压力也越大,就逼着校长拼命地提高自身素质,来求得学校的生存和发展。

每天,校长巡视校园,检查工作,忙忙碌碌。比如:听课,不进课堂以为形势好得不得了,一进课堂就知道问题多得不得了。每天都会碰到许多新问题,这些问题,常常使得校长吃不下饭,睡不着觉,逼着校长整天思考,千方百计地去解决,逼着校长提高自己的素质。

当学校处于薄弱阶段,问题成堆,或者校长刚从教师岗位中选拔上来(好教师提拔为校长,并不等于是好校长),校长的思维能力、决策能力、组织发动能力难以适应。校长为了学校的生存,穷则思变,千方百计地改变学校面貌,在这个实践中,提高自身的素质;当学校走出困境,要上新台阶时,又出现许多新的问题,逼着校长提高素质去解决;当学校形成特色,打造品牌时,对校长素质的要求更高,逼着校长拼命的快速的提高素质;当学校形成品牌时,领导、来宾涌进校园,参观考察,社会各界对学校的要求会进一步提高,这就要求校长把自己的素质提到特别高的水平。

在学校品牌建设的过程中,方方面面都给校长压力。比如:学校搞家长、学生测评,征求家长、学生意见。家长、学生的意见是多方面的、尖锐的。社会各界、兄弟学校、升学考试、各种竞赛等诸多方面,都会给校长压力,都逼着校长努力提高素质。

(二)学校品牌建设的形势喜人

形势喜人也是教育。在学校品牌建设的过程中,不断地迈出新步,取得新的成果,形势喜人。它使校长尝到甜头,找到规律,有了经验,提高了认识,也提高了素质。

每天,校长紧张地工作,累得很。晚上,走进自己的宿舍,觉得自己像打了胜仗似的,欣赏自己,夸奖自己干得好,兴奋得很。这时候,校长再回忆一天的工作,会增强信心,重新认识、提高自己。

当改变了薄弱学校的面貌,走出困境的时候,校长尝到了甜头,有了成功的喜悦,鼓舞了斗志,提高了素质;当学校形成特色的时候,校长从中积累了经验,提高了自己。当学校形成品牌的时候,校长要总结经验,加强对外交流,在开放交流中,使自己的素质很快得到提高。

(三)学校品牌建设的精神动人

在学校品牌建设中,师生的精神面貌不断发生变化,学生个个进步,令人可爱,教师乐于奉献,艰苦创业,敢于创新。他们的精神动人,他们教育了我,感动了我,他们给我帮助,给我支持,给我力量,给我智慧,给我鼓励,给我鞭策。我越来越觉得他们是可爱的人,我与他们的感情,我与学校感情逐步加深。1985年后,每次评优我都让给其他优秀老师。1995年,泰兴市教育局给我学校一个名额,指定给我,让我评上全国优秀教师,我立即找局长、找书记,作了工作,把名额让给了年轻的副校长。但是,党和人民没有忘记我。1996年,江苏省教委指定我作为江苏唯一的教师代表参加全国师范工作会议,在全国教师节庆祝大会上受到表彰,受到江总书记接见。这给了我极大的鼓励和鞭策,使我迸发出巨大的力量,忘我的做出新贡献。2000年,我被评上全国劳模,又给了我强大的精神动力,拼命提高素质,打造洋思品牌。2005年,我被评上全国十大明星校长,使我的劲头越来越足,克服了重重困难,建好洋思新校区。我觉得,没有党和人民的培养,没有老师们的并肩战斗,没有洋思中学红红火火,就没有我这个名校长。的确,学校校长素质的提高,一点也离不开学校的发展,离不开学校品牌建设。

三、提高校长素质与建设品牌学校都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我当了26年校长,一直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一直全身心建设学校品牌,结果,自身素质大大提高了,学校品牌建设成功。自身素质的提高,与品牌建设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校长成名之后,如果不实践,不参加学校品牌建设,他的素质的提高也就会停止。比如,我退休后,如果待在家里休息,那么个人的素质就不会再提高;我任沁阳永威学校校长,碰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克服了重重困难,取得了明显成果。同时,我个人的素质也得到了提高。为了永威学校,我倾注了真情,老师病了,我立即去医院看望;年轻老师结婚,我都要去祝贺;有的老师很困难,孩子考入大学,我就主动资助;有几个学生特别困难,我就帮他交了学费;高考、中考,我掏出一万七千五百元给800多名考生改善伙食,我创作了《永威之歌》,并掏出一万元请人谱曲、录唱片……为了学校,我从早晨5:30到晚上10点多,除了睡觉,都在思考和工作;为了学校,我几乎每天要看学生的来信,努力改进工作,为他们服务好。就这样,师生信任我,和我一道奋战,永威学校初中部、小学部、高中部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学校成为焦作市第一个校长、教师培训基地,焦作市第一个对省内外开放、每天接待数百名参观考察者的学校。面对这一切,我再苦再累,也不在乎,心底里尽是高兴、幸福。

什么样的校长最能提高素质?勇于实践,忘我工作,建设学校品牌者。什么样的学校最能建成品牌学校?校长素质高的学校。的确,名校长成就品牌学校;品牌学校成就名校长。事实上,校长素质的提高和学校品牌建设,相互促进,密不可分,都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二)教育家陶行知讲过,校长是学校的灵魂。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讲过,从某种意义上讲,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这是不是在捧场、夸大了校长的作用?不,绝对不是。这说明校长责任重大,关系到学校的兴衰。我当了24年江苏省洋思中学校长,带领师生把洋思中学建成了全国有名的学校;2006年8月我退休后,沁阳市教育局领导和永威集团董事长任太平先生几次由河南赶到江苏,聘请我当上了永威学校校长。三年来,我和师生一起奋战,使永威学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学质量大幅度提高,小学、初中全市一流,中考、高考创历史最高水平,学校已成为焦作、沁阳市校长、教师培训基地,已经培训校长35期,还接待了30多万参观来宾,永威学校成了第二个“洋思中学”。在长期的实践中,我深深地体会到:学校品牌建设的每一步、每一个方面都离不开校长素质的提高。我是怎样提高自身素质,建设品牌学校的呢?回顾历程,我当校长坚持先管好自己,从提高自身素质做起。现在,就这方面汇报如下,如有不当之处,欢迎指教。

思想解放,努力教好每个学生

许多人都知道我有一句口头禅:“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这是一种教育理念,是我在实践中悟出来的。说到这里,我就心情激动起来,就想起我三个孩子的例子。我的三个孩子,小时候都在家乡的小学里读书,成绩都不理想。他们先后离开家乡,随我进洋思中学读书。当时,我一不给他们资料,二不给他们补课,主要抓了引导他们自查、自纠,力求“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以女儿为例吧,每天中午,我就叫她口述上午学过的例题,口答习题。如果哪一道错了,就在那道题的旁边打一个“?”,让女儿自己思考、更正,女儿拼命地动脑筋,嘴里不停地问“怎么错了?怎么错了?”急得满头大汗,我还是不讲,耐心地等待女儿的回答。等呀,等呀,女儿终于惊喜地叫起来,说出了正确的答案。我笑着说:“对呀!”但是,那个问号怎么也不肯擦去。以后,我利用散步、洗脚,或在床上没有睡着的时候,再问几十道类似的题目,让女儿真正地理解并能运用。每天晚上,都让女儿默写英语单词。错了的,让她自己更正,并记下来,反复检查。星期六回家,一边走,一边问,把本周的每一道习题都搞熟了,就变巧了。读完初一年级时,我的三个孩子都成为好学生,都会自学。从此,他们越学越好,都上了大学,其中二人赴美留学。这活生生的事实在我的脑海中引起很大的震动,我想,如果像对待自己的孩子那样,去教每个学生,还有哪个教不好呢?后进生不是因为脑子笨,而是因为这个那个原因,缺课太多,问题成堆,失去学习的信心和能力而形成的。只要从实际出发,给他适宜的条件,再引导他不停地有针对性的补缺、由浅入深地学习,后进生就一定会教好的。

从此,我就带领洋思中学的老师们,开始了一项“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的教育实验。二十多年的实践都证明了“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的教育理念是正确的,它是洋思中学走出困境、成为名校的法宝。

2006年10月20日,我到永威学校上班,当初中部校长。不几天,即11月上旬,永威学校参加全市期中统考,初二年级慢班的英语平均成绩只有20多分,全班没有一个及格的。原来慢班学生不愿学习,老师认为木已成舟,无法可想。而快班的教学质量也很不理想,因为师生缺少忧患意识。

这时,我坚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教好。校长的领导主要是教育思想的领导,校长要把正确的教育思想变为教师的思想和行动,实施公平教育,努力教好每个学生。因此,我大胆地提出:一定要取消快慢班,按照期中成绩重新分班,使每一个班班底一样,都在同一个起跑线上。这样有利于竞争、管理和提高质量,有利于进行公平的教育,有利于教好每个学生。

这个想法一提出,快班老师不愿意,部分领导也担心家长会来闹事,学校会不稳定。不少人不理解,提出种种疑问,有人问:“难道每一个孩子都能上北大、清华吗?”我当场回答:“教好的标准不是叫差生也上北大、清华,而是每个学生明显进步,都让家长满意。”有人问:“难道就没有一个例外吗?有了一个,还能证明„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的结论是正确的吗?”我回答说:“即使有一个学生没能教好,也不能否定„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这个观念。因为那是个别教育工作者缺少经验或者努力不够,或者是其它某种原因造成的。就如农民种庄稼那样,农民看见庄稼生虫子,他不会怪庄稼不好,他会想,我为什么没有除虫子呢;看见庄稼瘦了,他会想,我为什么没有施肥呢;看见庄稼枯了,他会说我为什么不浇水呢?一句话,农民相信,每一棵小苗本来都可以长好,如果出了问题,是农民自己的责任。”面对种种疑问,我一一地说服了大家,立即冒着风险召开师生动员大会,宣传国家的教育法令法规,讲解“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的教育思想,公布按期中成绩重新分班的办法,校园里沸腾起来了,学生有的笑,有的哭,有的与同班同学难分难舍,甚至有的班主任老师也哭起来。尽管如此,我仍坚定不移。当天,同学们就到了新的班级上课。“差生”平均分到每个班,老师安排他们与优生同桌,组织“兵教兵”。针对他们的实际,缺什么,补什么。就这样,差生有了希望,有了信心,有了学习的动力,学习积极性高了。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明显的进步,优生更好,差生进步很快。班级平均成绩达到全市一流,同学们还养成了良好习惯,家长满意,教师、学生、家长无不为“不分快慢班”叫好。

如今,永威学校教学质量不断提高,这一事实再一次证明:确立了“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的教育理念,师生就有了信心,有了力量,有了智慧,就会想方设法去追求成功,学校才能真正实施平等教育。相反,如果教师一方面整天埋怨生源差,泼冷水,开口闭口讲“这个不能教好,那个不能教好”,而另一方面强迫学生做作业,干这样、干那样,这种教育自相矛盾、虚假得很,把学生搞糊涂了,以为自己木以成舟,无法可想,就根本不学。上课做作业也只得被动应付,这样还会有什么效果呢?如果教师对他们撒手不管,甚至连作业也不给批改,那更糟,差生将会更差,甚至闲则生非,走上邪路。这到底是一种什么教育?我认为,相信不相信每个学生都能教好,这是真教育还是假教育的试金石。相信了,你才能真心实意地,想方设法地去教好每个学生;如果不相信,你的工作必然是不负责任、搞形式主义、被动应付的,必然差生越来越多。

教好每一个学生,是能够做到的,但是,也是很难做到的,因为它是一项艰巨复杂的工作,涉及到方方面面,尤其是教好一个差生,要付出教好一个优生数十倍的代价。说空话不行,搞形式主义不行,不持之以恒不行。我认为,要教好每个学生,就必须下真功夫,打硬仗,尤其一定要抓好“四清”。工厂抓产品质量,一定要坚持每个零件、每道工序严格验收,严格把关,否则,质量就难有保障。抓教学质量,尤其是教好“差生”,也应该扎扎实实。学校高质量的总目标靠一个个小目标的实现,学校一定要引导师生向每节课、每天、每周、每月要质量。因此,我一到永威学校,为了教好每个学生,就狠抓了“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所谓“堂堂清”,就是要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通过自己看书、练习,通过同学的帮助、讨论,来弄懂“为什么”,真正理解知识,最后通过当堂训练形成能力,尽量不能把问题留到课后。所谓“日日清”,就是指今日事今日毕。当天学的功课,该背的要会背,做错了的要更正,该运用的,要做对。“周周清”就是周末普查本周所学知识点,以及该会运用的例题习题,要求人人一一过关。“月月清”就是指月月调查知识质量,查漏补缺,总结表扬。

但是,许多人只知道“四清”,但不知道操作的细节,特别是关键处,结果搞偏了,有的把“周周清”搞成“周周考”,而且与工资挂钩,结果事半功倍,矛盾重重;有的把“周周清”搞成仅仅背诵定理公式,死记硬背,而放松了能力的培养;有的不抓“堂堂清”“日日清”,只抓“周周清”,结果困难重重,难以坚持……我们永威学校抓“四清”,为什么效果好呢?是因为能够从实际出发,在细节上下功夫,注意了如下几点:

1、从实际出发,怎样效果好就怎样干。例如:2006年10月下旬,因为学生基础太差,初二英语有的班成绩平均20多分,无一人及格,好班也只有50多分,学生一窍不通,怎么四清呢?我们就立即停止新课,从头开始,一章一节、一道一道题过关。初二英语从初一开始四清,一个单词一个单词的读、默,错了的一个也不放过,初三数学、理、化、英语也都这样搞过。这样效果明显。

2、“四清”的对象和重点。“四清”的对象应该是每个学生,但重点是后进生,老师要特别关注最后几名学生,要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坚持每节课、每天、每周教师亲自一一查,力求人人过关。

3、“四清”的方法。不出试卷,不考试,不阅卷,不搞疲劳战术,而是以课本为本,引导学生读书、练习,自背、自练、互背互查,老师抽查,以点带面,人人过关。这样,就能引导学生养成下功夫去读课本的习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四清”的时间。每堂课抓“堂堂清”、每天早读课文科老师抓“日日清”,夜自习理科老师抓“日日清”,对早读、晚自习“清”不了的学生,再利用零星时间“清”。对“周周清”、“月月清”清不了的学生,则利用双休日补,清。

5、“四清”的内容。第一,知识点一一过关(都会背);第二,能力过关,即口答例题、习题,并能做类似的题。这第二点不可少,少了,“四清”就成了死记硬背。

6、“四清”的管理。学校制订了“四清”的制度,周周部署“四清”工作,周周公布“四清”结果,有时组织班与班对调互查,有时搞全校性的“周周清”竞赛,有时,我把初一各班最差的学生集中起来,让任课老师坐在旁边,我叫差生一一口答例题、习题,如答错了,就在旁边打上问号,结果有的学生正确率只有70%,这使任课老师大吃一惊。以后他们抓“四清”就更加扎实,效果更加明显。

就这样,坚持从实际出发,讲求实效,抓好“四清”,使每个学生都能扎扎实实学习,老老实实夯实基础,循序渐进,熟能生巧,都能举一反三,形成能力。实践证明,坚持“四清”的教学过程管理是教好每个学生的必由之路。“四清”是一条成功之路,“四清”是一条勤奋学习之路,是循序渐进之路,是科学之路。教学革命,推广“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

一个好校长,首先是一位好教师。我年轻时就被评为扬州市十佳教师。我从培养三个子女和自己教学的实践中,找到了规律,形成了一个观念,好学生不是教师“灌”出来的,而是靠引导他们自己学出来的。因此,我当校长能够坚定不移地抓课堂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每次,听课、评课我都能针对实际,提出有效的改进意见,老师、来宾听了都满意。

2006年10月19日,我加盟沁阳永威学校,担任初中部校长。第二天上午,我听了初中部几位老师的课,发现他们“满堂灌”,学生课上打瞌睡,作业压到课后。有一位学生板演,把“—”号,写到分数线下,与分母在同一水平线的位置上。我问任课老师:“怎么不指出来?”这位老师气呼呼地说:“你要知道这是差班,他要会写,还叫做差班学生啊!教了也没用。”我翻阅作业,发现作业不正常,量不足,老师不全改。学校管理混乱,谁也不管谁。学生成绩有水分,几位好心的教师写信给我,都劝我不要呆下去,赶快回家,免得坏了名声。面对种种问题,我倒在床上,吃不下午饭,流下眼泪,心里想:昨天,永威学校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市委书记、市长、教育局长都到了场,几家报纸、电视台的记者到场采访。如今,我怎么也不能回家。怎样才能尽快地走出困境?千头万绪,从何抓起?在这紧急的关头,要谋定而后动,走错一步,后果不堪设想。这时,我坚信自己带领洋思中学的教师经过二十多年的探索而创立的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法,一定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上紧张地学习,尽快地提高质量,因为,“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改变了“教”与“学”的顺序,变传统的“先教后学”为“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以教导学”,这既有理论基础,又能提高质量,减轻负担。于是,我就决定立即在永威学校推广“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以此为突破口,打一个硬仗,创建一所名校。

我连夜制定了讲课制度、评课制度(引导教师坚持以效果作为衡量课的标准,效果好就是好课,好课的标志是学生紧张地学习),复印了课改资料(用正确的教育思想武装教师头脑,让全校教师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学得好,为推广“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作好思想准备),一道发给教师,立即组织教师赛课。第一轮赛课,教师满堂灌,问题严重,我听一节评一节,毫不客气地指出问题。有的教师难以接受,哭了,甚至闹情绪,歇了几天才上班。校园里议论纷纷,不少人袖手旁观,指手划脚。第二轮赛课,大家有了进步,能够让学生学了,我仍不放过他们,指出他们搞了形式主义、“花架子”,重点指导,课堂上让学生看书、练习、更正后,教师如何针对存在问题有序的、有效的精讲。第三轮赛课,教师们基本上能够运用洋思教学模式,让学生有效地自学。但是,我还指出了教师的形象、情感、艺术等方面的不少问题,就这样,用了三个多月的时间,搞了三轮赛课,我每天听课、评课七、八节,老师们饱尝了酸甜苦辣,艰难地迈出了课改的第一步。从此,初中部不停地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不断地迈出新步,成为课改典型,对外开放,受到好评。

2007年秋学期开学后,我和小学部申芳校长组织小学部的教师也参加赛课、评课,边实践,边创新。这样,小学部教师逐步都能灵活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形成了适合小学生自学能力,能让小学生会学、学好的五个“一”的教学法:即“看一看”让学生看课文;“想一想”再思考几个问题;“考一考”即通过板演练习,检测看书效果;“议一议”即指大家讨论对不对,错在哪里,怎么改,为什么;最后“练一练”,当堂完成作业。

2008年2月,我担任永威学校校长。从此,永威学校小学、初中、高中各学部每学期都制订计划,坚持常年赛课、评课。在常年赛课、评课的实践中,我引导教师坚持正确的评课标准,坚持从实际出发,讲究实效,灵活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如高中教师从实际出发,讲求实效,重点解决了高中部课堂教学容量大、难度大,如何搞好课改、上好高考复习课以及如何纠正“周周考”、死记硬背等许多新问题,使高中部新课程改革也很快上了正轨。

常年赛课、评课,使学校教、科、研的一种好形式。每一轮赛课结束,老师们都要写出课改论文,学校组织交流。2008年11月,我根据永威学校赛课、评课的实践写成了《每节课教师讲几分钟岂能硬性规定》的课改论文,发表于《中国教育报》、《教育时报》。文章指出,要透彻理解洋思教学模式,要能够抓住根本,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依靠科学,遵循规律,从实际出发,讲求实效,灵活运用教学结构,注意处理好几种关系:既解放思想、大胆改革,又坚持科学,实事求是;既抓知识能力学习,又抓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既要坚持课堂教学改革,又要整体推进;既要用好教材,又要走出教材;既要学生紧张学习,又要教师科学引导。文章结尾强调:“该讲的要讲好,通过“兵教兵”(学生更正、讨论自学检测中存的问题),学生会了的,就不讲;学生错了的、不会的,都不能解决的疑难问题,教师一定要讲,一定要讲得有序,讲得好,不是就题讲题,一题一题地讲,而是要一类一类地讲,由个别(这道题)到一般(归纳理论知识),再指导学生如何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文章中还指出:“每节课,教师该讲几分钟?要根据学情而定,即根据出现问题的多少、难易的程度而定。如问题少,易懂,就可以少讲;如问题多,学生难懂,就一定要多讲。不同的科目、不同的班级,情况各不相同,教师在课堂上,指导的方法、讲的时间也就各不相同,应该随机应变。再说,不同的学校,不同的校情,不同的课改现状,教师讲的时间更应该各不相同。”

2009年暑假,我利用了近一个月的时间,写成了二十多万字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一书,书中系统阐述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的应用价值、形成过程、理论依据、操作方法以及如何普遍推广等问题。重点写了“普遍推广”这一章,仅这一章就有九万字。该书将由中国教育报刊社出版,作为一种新课改的教学流派向全国推广,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写了序。

2009年5月,中国教育学会在我校召开研讨会,河南省教科所在我校召开河南省教学改革成果永威经验现场展示会,推广“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省内、外教育工作者纷纷涌进永威学校听课、评课。“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越来越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接受,并普遍应用。山东市枣庄市台儿庄区教育局局长樊兴举先后四次带领数百名校长、教师在我校进行长时间的培训就是一个例子。

校长是学校课改的总指挥。如果校长不懂教学,不懂课改,或者一知半解,高谈阔论,纸上谈兵,或者道听途说,就怎么也不会找到规律,课改怎么也不会成功。

管理创新,坚持教书育人责任制

1982年,我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成功经验,就认真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们的觉悟还没有极大的提高,要办好学校,也必须让“包”字进校,使干好干坏大不一样。于是,我就与老师签订责任状,要老师包教学质量。学校的教学质量很快跃为全市一流。1985年以后,学校每年德、智、体、美项项承包,层层承包,包到哪里,好到哪里。

2006年10月下旬,我一进永威学校,就旗帜鲜明地讲,“包”字到农村,农民富,“包”字进学校,学校就一定办得好。在董事长的支持下,我给学校的干部、教师、管理人员、班主任以及生活教师分别写了“包”的责任书,董事长看了很满意,但是,还要经过校委会、董事会、校监会一群人通过。大家七嘴八舌,有的说评定教学质量该自己跟自己比,有的说该跟外县比,有的说质量没法比,有的说高几分该用“加法”,有的说高几分该用“乘法”,有的说该封顶,有的说不该封顶,有的一会儿这样说,一会儿那样说,开了几次会,说法不一,难以统一,因为校级领导太多,董事长也举棋不定。我觉得这里事情难办,就对董事长说:“一切只要有利于办好学校就行,我订的责任制,出了问题我负责!”就这样,很快拍板,学校与教师、班主任一一签订了教书育人责任制,要班主任、教师包教好每个学生,责任制明确规定,人人及格如何奖,有一个不及格怎么追究责任。从此,层层承包,项项承包的教书育人责任制的管理体制在永威学校形成了,老师们教书育人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学校里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

2007年春节后,我又从实际出发,针对执行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作了补充修改,进行了完善。2007年暑假,把责任制修改为教师结构工资,即包括基础工资、考核工资、绩效工资三部分。2008年暑假,又对结构工资作了较大的修改。2009年,再次修改,对高中部绩效工资发放办法改动较大。如今,永威学校小学部、初中部、高中部统一推行的在教书育人责任制管理模式下的结构工资,是比较科学的,可行的。按照教书育人责任制,即结构工资制,对教师奖励一一考核兑现,使干好干坏大不一样,极大地调动了全体教师的积极性,确保教好每个学生,让每个学生全面发展。推行结构工资之后,教师、学生、家长皆大欢喜。

我校推行绩效工资制,效果特别好,因为我们做到了如下几点:

(一)严格管理。我认为,管理一定要严格,“不守规矩,难成方圆”,管理的严格实际上体现了管理者的社会良知,意味着社会责任的勇敢担当,“严”就是“爱”,就是对学校、对学生的“爱”。

精细立法有章可循。教书育人责任制,即绩效工资制,是学校的总制度。根据这个总制度,我从学校实际出发,遵循规律,制订了各种有效的具体制度。如《班主任津贴发放办法》、《早锻、课间操检查考核办法》、《纪律、卫生检查考核办法》,单教学方面,就有备、讲、改、辅、考、周周清、课内规则、评课标准等制度,每个制度都有很强的操作性,这些制度都经过全体教师讨论、修订、通过。这样,学校方方面都有章可循,把推行绩效工资制落到了实处。

严格考核持之以恒。我很重视执行制度、严格考核。我坚持搞层层考核:校长考核几位副校长(学部校长),副校长(学部校长)考核各学部的中层干部,学部中层干部考核教师。学校校长查教师或中层干部的工作,发现问题,按制度追究副校长的责任,列入副校长考核工资。副校长检查教师,发现问题,追究中层干部的责任,列入中层干部考核工资。领导、管理人员严格考核,都作出详细的记载。例如:学校办公室每天检查餐厅、公寓、课内、广播操纪律并及时公布;每月底,统计各学部、各班级纪律、卫生总分,发循环红旗。每月底学生、宿舍、班级对照条件,自我申报,生活老师、任课老师及班主任严格把关,学校审批,最后张榜公布,并给文明宿舍、文明班级挂牌,给文明学生张榜公布。纪律、卫生、文明班级评比结果均与绩效工资挂钩。每学期末,学校统计各学部、各班的纪律卫生总分,评选先进学部、先进班级。这样,天天检查,天天公布;周周统计分数,周周公布,月月汇总,公布总分,表扬批评,持之以恒,一天不松,学校的纪律卫生时时、处处就特别好。

(二)公平、公开。校长、教职员工一律按教书育人责任制发放基础工资、考核工资、质量工资,即使是董事长的亲戚也不例外。按照制度,该少发则少发。2009年3月,初中部政教处副主任×××,因检查记载班主任送学生进公寓不正常,按制度扣除当月考核津贴200元,尽管他是董事长的亲戚。

我常讲,家长是学校发展的动力,是民办学校的“上帝”,家长有选择权,他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学校,他也有监督权、评价权,对于学校的服务方式、手段、质量,家长有权提出改进意见。家长的评价是公正的,也是比较准确的。因此,我校每月发动家长、学生测评教师、校长,测评表存档,学校统计并公布全体教师的满意率,对满意率低的教师学校帮助改进工作,力求尽快地满足学生、家长的要求,对家长提出的改进意见归类,研究解决。家长测评的结果也列入绩效工资考核的内容,促进教师努力教好学生,让家长满意。如今我校小学部、初中部、高中部95%的教师满意率达到100%,少数教师满意率也不低于90%。我们努力让每一位家长满意,学校就越办越好了。

每月初,各学部、各科室将上月教职员工考核工资的清单公布,三天后报学校审核、发放,老师们都认真看,如有考核、计算错的,立即纠正。学年末,根据个人学年目标的实现情况,算出的质量工资,也先公布、复核,然后发放,这样,老师们都能自觉地拼命地做好工作,从根本上保证学校项项工作一流。教师参加赛课,上课的等级也列入学年末绩效工资考核、兑现,使上好课的教师与上不好课的教师工资待遇大不一样,这就促进了课改上水平。

(三)讲诚信。“诚信铸就永威”几个大字刻在我校综合楼大门外东侧的巨石上,这是董事长的治校格言。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不管在什么情况下,他都按时发放教职员工的工资,每月7号发上月的基本工资和考核工资(打到银行卡上),还按时代教职工交保险费,学年末发质量工资。平时每月都给每个教职工补贴伙食费一百多元,教师生病或有喜事,学校都要表示心意,学校还给家在外地的老师报销往返差旅费。学校说话算数,赢得了教师的信任,调动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四)加强思想工作。搞绩效工资制,从开始通过制度,到执行的过程中要严格考核,再到最后兑现,全过程都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和矛盾。为了及时解决问题,不让问题成堆,不把矛盾激化,就必须在搞绩效工资制的过程中,同时做好教师的思想工作。我认为,没有人文关怀,缺少人格魅力,严格管理是难以有效、难以坚持的,甚至会走向反面,只有更多的人文关怀,才能更严格地管理学校。我以人格治校,时时、处处为学生着想,努力为学生服务,赢得了大家的理解、支持。我们几位副校长和中层干部都以我为榜样,努力以身作则,作好表率,层层带动,确实是我校能够严格管理的法宝。

教书育人责任制即绩效工资,保证了我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统筹兼顾,全面发展。教师、管理人员个个是德育工作者,课堂、课间、餐厅、公寓处处是德育的阵地,事事都有德育,时时渗透着德育;校园里14位名人雕塑的底座两侧,都有名人名言;20根路灯杆上,安装了40个灯箱,上面有优秀教师、优秀学生的相片、简介及格言,还配了画,师生见了无不激动。就这样,学校纪律、卫生、广播操均达到一流,良好的校风逐渐形成,为每个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永远追求——建设品牌学校

记得在洋思中学当校长时,我常常想:爱就是奉献,爱得越深,奉献得越多。我始终坚持把自己的命运和学校的命运连在一起,校兴我荣,校衰我耻。为了办好学校,我生活俭朴,作风正派,处处严于律己,注意细节,一举一动作好表率,不搞特殊化,不抽烟,不喝酒,自觉接受师生监督,不给师生不良影响;为了办好学校,我全身心扑在学校工作上,顾不上家庭,父亲住院双目开刀,妻子住院开刀,我请人伺候,自己却不请一天假,自己三个孩子考上大学,都是请白发苍苍的父亲送他们到大学报到,而我忙于开学工作,自己病了,挂了水就工作,我腿关节有骨刺,仍巡视校园,咬着牙,扶着上下楼梯;为了办好学校,我把教师的恋爱、工作、生病、家庭等视为分内事,都尽力帮助;为了办好学校,我1985年后评优评先都让给别人,例如:1995年,教育局增加一个名额给洋思中学,指定给我,让我评上全国优秀教师,但是,我找局长、书记做工作,把名额让给了工作出色的年轻副校长。这样,一直以人格的魅力治校,终于办好了学校。党和人民没有忘记我,给了我很高的荣誉。2000年,我被评为江苏省名校长(中小学共15名),1996年全国教师节庆祝会上,我是受到国家表彰的全国十名优秀教师代表之一,受到江总书记接见。2000年5月,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2004年,我受温家宝总理的邀请,加建国五十五周年庆祝活动。2005年,被评为全国十大明星校长。改革、开放、创新都可能有风险。学校腾飞,形势大好,领导夸奖,社会捧场,这时学校必然会出现新问题和新矛盾,因此,我一直保持清醒的头脑,一心为了学校,常不顾个人得失,敢冒风险,勇于拼搏,让学校不断上台阶,成为经得住考验的名校。

1998年,我快到退休年龄了。但为了学校的发展,我千方百计从泰州交通银行贷款一百万元,建成一幢实验楼,一幢公寓楼,改建了教学楼。第二年,我从农行贷款四百万元,征地60多亩,又建了教学楼、餐厅,就这样,至2002年,共投资六千万元,把洋思中学建成了现代化示范初中,教学班由98年的9个,增加到57个,仅2000年就增加20个,满足了各地学生到洋思中学就读的要求,收回了建校投资。学校办得红红火火。2002年暑假前,我到退休年龄了。一所民办学校的董事长到洋思中学,以高薪聘请我去当民办学校的校长。当时,我知道洋思中学还离不开我,当场回绝,仍在洋思中学继续当校长,拿原工资。

2005年,我眼看着洋思中学离县城二十里,学生家长、参观来宾都不方便,加之紧靠化工开放区,不利于学校继续发展,就强抓机遇,自筹资金一个多亿,只用了130天的时间,建成了八万多平方米的洋思中学新校区,创造了泰兴建筑史上的奇迹。洋思中学新校区环境优美,交通方便。学校北校门,面对街心广场、市政府、图博中心,学校东是东三环,学校南是南二环,学校西是美丽的羽惠河,学校越办越好,接待的来宾越来越多。为建新校区,我耗尽心血,绘制校园平面图,反复修改千百次,不仅节省了一百多万元的设计费,而且校园美观、便于教学、生活;为了建设新校区,我不顾家人的反对,记得正月初二,女儿从美国打来电话,哭着叫我立即退休,说:“建设新校区,弄不好会犯错误,出力不讨好。”我听了流下眼泪,说:“你太小看我了,等我建好新校区再说吧。”为建新校区,起早摸黑,东奔西走,每天要处理很多问题和矛盾,还要抓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还要接待参观的来宾。每天晚上,我累得一点力气都没有,内心却特别高兴,因为,我觉得自己好象打了胜仗似的,欣赏自己、夸奖自己干得好,真正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我一心争取大家支持办好学校,从不谋取私利,不接收任何单位和个人的钱物,一颗真心,感动了大家。即使挨了我批评的人,也佩服我不贪、不沾、两袖清风。

2006年6月,我见洋思中学新校区建成了,要让副校长秦培元等年轻的领导挑大梁,就果断地打报告,坚决地请求退休。2006年8月10日,泰兴市政府批准了。

8月17日,我到河南沁阳讲学,沁阳教育局局长知道我刚刚退休,就请我加盟沁阳永威学校。后来,永威学校董事长任太平先生四次从河南千里迢迢到江苏泰兴,上门聘请我,面对倾注大量心血的洋思新校,面对家属、亲友的苦苦劝阻,面对好几家聘请者,我有些为难。但最终,我被任太平的诚信打动,带着妻子来到沁阳。10月19日,我开始上班。为了永威学校,我倾注了真情,老师病了,我立即去医院看望;年轻老师结婚,我都要去祝贺;有的老师很困难,孩子考入大学,我就主动资助;有几个学生特别困难,我就帮他交了费;学生进步了,我给他们发奖学金;2007年高考、中考,我掏出一万七千五百元给800多名考生,每人20元,可以买点冷饮降温或增加些营养,以后每年都是如此;我创作了《永威之歌》,并掏出一万元请全国著名的音乐家谱曲、录唱片……我把教师节沁阳市政府奖给我的电动车、笔记本电脑给了副校长;为了学校,我常年在校,基本不外出讲学,寒、暑假回江苏老家也不超过10天;为了学校,我早晨5:00起床,5:40和学生一起早锻,晚上9点多回宿舍,除了睡觉,整天都在思考和工作;为了学校,我几乎每天要看学生的来信,努力改进工作,为他们服务好。就这样,师生信任我,和我一道奋战,永威学校初中部、小学部、高中部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2009年春节,江苏教育电视台特地赶到我家,给我拍了几十分钟的人物专访片,2009年1月,《江苏教育》杂志《独家策划》发表了宣传我在河南工作的四篇文章,其中,由中国教育报苏婷写的,也有江苏省教科所所长成尚荣写的,也有江苏教育杂志主编张俊民写的。江苏省有的市、县教育局还组织学校老师学习这些文章,这是对我极大地鼓励和鞭策。面对这一切,我再苦再累,也不在乎,心底里尽是高兴、幸福。我常想:吃苦是福,如果我犯了错误,被“双规”了或者病在铺上什么都不能干,那才是痛苦的。

除了上述四个方面,我还努力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有一个健康的、能够摔打的好身体,还努力增强思维、分析、决策能力,提高口头、书面表达水平等等。

上一篇:在浙江省旅游培训中心领队E家万人爱心图书捐赠活动上的讲话下一篇:施工现场噪音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