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历史

2024-08-17

英语教学历史(共15篇)

1.英语教学历史 篇一

总结本学年度的历史教学,无论是《中国历史》,还是《世界历史》,在教学过程中我都再一次深深体会到:历史教学理应突出历史人物教学。

历史人物多姿多彩,这是历史教学中最能吸引学生的部分。可是,目前许多涉及到人物的历史教学课例或教学设计,往往将人物淡化,以突出历史事件。不少教材在介绍历史人物的时候也只是生平介绍,这就会造成历史人物教学的苍白无力,使充满生机的历史课索然无味。

历史教学的一大重要任务是学习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而实际上说到底哪一件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没有关系呢?我深深体会到,讲清了历史人物,会更有助于讲清历史事件,从而也更利于学生理解。

尤其是我们中专类学校的学生,对他们而言,在没有强大的高考压力下的学习,用注重历史人物教学作为历史教学的一大特点,我从学生的教学反馈中已经证明:这是一个很可行且很有实效的突破口。

2.英语教学历史 篇二

其实,历史教学设计和我们传统的教案是不同的,历史教师必须对此加以认识,才能更加合理地运用历史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果。本文对历史教学设计和传统教案进行比较,从多个方面阐述了历史教学设计和传统教案的区别,并且说明历史教学设计的优越性。通过对历史教学设计的全面分析,说明历史教学设计的实践性。

一、历史教学设计的概念

多年前,教学设计就已经成为国际教育学理论的一个新兴领域,在之后的发展过程当中,教学设计凭借它独特的程序化、精确化与科学化,迅速在教育学界崛起,并且独领风骚,成为教育学界新升的明星。历史教学和其他的学科有很强的相关性,例如: 政治、地理、语文等学科,再使用系统的方法分析历史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确定教学目标并且比较完美地解决当下的历史教学问题,实现历史教学最优化的现代教学技术。

正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艺术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过程中曾经提到,历史教学设计是一种处方性的理论,用来指引达成最优的教学效果。因此,历史教学设计是一个很大的系统工程,它需要的基础理论也比较多,需要对教学资源,例如,教材、多媒体、历史教师、学生进行最为科学的安排。因此,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 历史教学设计就是以获得历史教学最佳效果为目的,在相应的基础理论概念的指导下,使用系统的方法对历史教学问题进行详细分析,确定历史教学目的,最终找到解决历史教学问题的最优策略方案。历史教学设计本质上就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一个寻找解决策略的过程,它的研究对象就是历史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运用系统的教学方法,以基础的教与学理论为依据,提高历史课堂的教学效率。

二、历史教学设计的特点和完善方式

历史教学具有其特殊性,这主要是由于历史的过去不可重现。历史就是过去的,无论是历史著作还是流传下来的资料和传说,都是经过作者本人的思想过滤,含有一定的感情色彩或者情感倾向。因此,历史教学是一项较为困难的任务,对历史教师的要求也比较高。由于国家对课本历史知识的削减,使得历史教学更加具有灵活性。当然,这样也更能突出历史教师的历史修养,历史教师要全面运用教学资源,精心安排教学内容,优化历史教学设计。

1. 历史教学设计的证据性

( 1) 历史教学内容的证据性。历史教学内容是进行历史教学设计的重要支柱,也是安排设计教学程序的依据。历史课堂教学设计内容的选择,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历史教科书,不管是以前的教科书还是新课改后的教科书,全都是按照国家教科书编写标准来编写的,里面的历史资料都具有真实性,这些都是我国历史学界的专家多年研究成果,在历史教学设计当中可以借鉴性地利用。

( 2) 历史教学过程的证据性。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发展,现代历史教学的重心已经由历史教师逐渐转移到学生身上,也更加注重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因此,这些改变需要历史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转变教学思想,不能简单地将教学目标放在知识传授上。历史教学过程都是教师精心的设计,其目的不仅仅是丰富课堂教学,更重要的是体现历史教学的证据性意识。

( 3) 课堂教学重思维的证据性。历史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创新的习惯性,通过历史证据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证据意识对学生学习历史极其重要,因此,历史教学设计中要着重强调证据的重要性。历史教师要在整堂历史课中都要时刻注重对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但是,历史思维能力培养的基础就是历史材料。教师在教学时要提倡用材料说话,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

2. 历史教学设计的体验性

历史课要注重学生的感受、体验、过程,历史教学设计无疑需要突出体验性,才能符合新课改及历史学科学习的特点。因此历史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就要注重历史教学的体验性,让学生在历史课堂中感知历史、体会历史。

( 1) 文字、图片资料与知识构建的引导。尤其是近代的历史,教材中会有很多的历史图片,这些图片有助于学生感知历史,体会当时的历史背景。有了图片的辅助,文字材料就会更有说服力,更能刺激学生的感官,给学生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例如,日本侵华的历史,教材就配有日本侵略中国的图片和一些南京大屠杀的图片,让学生体验更加深刻。因此,教师在进行历史教学时,通过对教材图片、文字材料的讲解,让学生对历史有更大的感触。

( 2) 视频、音频资料与思维想象的升华。视频、音频拥有文字和图片所没有的优势,能够引起学生更强的内心感受。教师在进行历史教学设计时就可以考虑引入一些相关的音频和视频。这些主要有史料纪录片、电影电视相关视频,使得教学内容更加丰富、生动。当然,音频视频的引用需要教师在历史教学设计时就做好准备工作,不能乱用。

( 3) 文物、遗迹资料与情感价值的沉淀。“百闻不如一见”,教材上的文章材料和图片,或者音频视频等固然可以让学生对历史感触深刻,但是从历史中遗留下来的文物、遗迹资料与情感价值的沉淀却可以给学生一个原汁原味的历史,给学生更大的视觉、情感冲击。历史教师的教学设计就可以考虑让学生参观博物馆或者文化遗迹等。

3. 历史教学设计的思想性

历史文献是经过人为加工的,那么在加工的过程中就必然伴随着作者主观的情感和思想。因此,历史文献是有情感、有思想的。

( 1) 历史资料的思想性。历史资料都是经过作者的主观思考而编写的,对某一史实有着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教师在进行历史教学设计时就要考虑这种同一史实多种观点的情况出现,这也对历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2) 学生构建历史知识体系的思想性。由于学生能力不同、学习方法不同,因此在构建历史知识体系时就会有差别。这种现象的根源就在于历史知识学习时所具有的思想性。学生构建知识的思想性是历史教学设计必须考虑的重点。

三、总结

3.英语教学历史 篇三

【关键词】初中历史 历史教学 历史意识 历史直觉

多年的初中历史教学让笔者意识到一个问题,那就是在历史知识积累的过程中,学生的历史意识如何有效形成问题,某种程度上讲,这应当是有效教学在历史学科中应当追求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要性丝毫不亚于历史知识的教学。当然,历史意识是不能脱离历史知识而存在的,更多的时候其是指向学生的历史认识的,因此历史意识的教学远不是历史知识的记忆那样简单。对此,笔者进行了持续不懈的探究。现以“侵略与反抗”(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为例,谈谈笔者的看法。

一、历史意识当以历史认识为基础

历史学习的过程中,历史知识很容易获得,而历史意识则不容易形成,因此在笔者看来,历史意识是基于历史知识的。或者也可以通过一个例子来说明这一观点,在“侵略与反抗”这一单元的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可以通过记忆的方法形成许多历史知识,但却没有有效地形成历史意识。譬如在“鸦片战争”这一课当中,教学目标原本设为让学生通过该课学习,了解和认识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国社会带来严重危害,并由此发动侵略中国战争的基本史实;掌握林则徐维护中华民族利益,进行虎门销烟的壮举;认识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影响。关于这些目标,笔者发现学生可以有效地认识到英国侵略中国战争的史实,也能说出《南京条约》的相关内容,看到或者讨论南京条约中的不平等条约时,也能表现出义愤填膺。但是学生几乎认识不到鸦片战争的社会背景,认识不到不平等条约之所以能够最终形成的社会原因。这种只是机械地记忆历史知识或者他人历史观点的历史学习态度,笔者以为不是真正的历史学习。

二、基于历史知识学习的历史意识

由上一点的分析可以看到,在历史教学中,历史知识的教学往往对学生的历史意识起的是铺垫作用,而基于历史认识的历史意识一旦形成,则又会深化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侵略与反抗”是对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收复新疆、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概述,如果说要让学生形成历史意识的话,那笔者认为应当形成这样的意识:

其一,侵略与反抗是弱肉强食时代尤其是战争时期国与国交往的常态。鸦片战争时期的清朝政府积贫积弱,处于资本积累时期的英国、日本及其后来的八国联军的首要选择就是军事扩张以及军事扩张支撑下的经济扩张,因此在那个时代背景下,侵略几乎是强国对弱国的一种必然,而反抗则是弱国对强国的本能或者说被迫反应。因此,不带情绪的历史认识及其历史意识应当是:在丛林法则盛行的时候,侵略与反抗就是历史的必然,这种历史古今中外俱有,今天仍然有。

其二,和平时期的不能忘却侵略与反抗。笔者强调历史意识的另一个原因,就是极少有学生能够在学习此部分知识的时候,有一种拿着历史的镜子照亮今天的意识。当学生安静地坐在教室中重温鸦片战争这样的历史时,他们读到的往往就是历史知识,而不是自身的一种历史认识甚至是历史担当。今天是和平时期,并没有显性的侵略与反抗,但并不意味着这种性质的事情不存在。

其三,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是化解侵略与反抗历史矛盾的重要思路。学习“侵略与反抗”最终是为了侵略不再发生,而没有侵略自然也就没有了反抗,因此,基于当前中国的外交方针去理解“侵略与反抗”这一内容,有明确的现实意义。笔者引导学生讨论一个话题:假如你是中国、日本、美国的领导人,你会以什么样的心态来处理与他国的交往?这是学生非常喜欢的一种学习方式,也是教师渗透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历史意识的重要时机。而讨论的结果也常常是“只有面向未来,才会为现实问题寻找到最好的解决办法”(学生语)。

三、历史意识是科学历史观的直觉

历史意识是一个宽泛的概念,事实上笔者所强调的历史意识,更多的是学生在历史知识学习的过程中生成的一种对于历史与当下的直觉性的认识。因为在笔者看来,历史学习的最大意义,不在于学生在书面评价中获得一个好的分数,而在于学生拥有一双能够以历史智慧判断历史事件与现实事件的眼睛,这才是历史教学的价值所在。

而这种判断往往并不是逻辑性思考的结果,尤其是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往往就是一种基于直觉进行的判断。这种良好的直觉从哪里来,笔者以为应当从历史课堂上来,从历史知识学习的过程中来,只有教师引导得当,只有学生在历史知识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能够将自己的认识与历史观很好地结合起来,才能形成这种好的直觉。

概括地说,历史意识基于科学历史观的直觉,帮学生形成历史直觉是历史教师的基本任务。

【参考文献】

[1] 杨恒清. 初中历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教学与管理》,2009 (7).

[2] 黎秋宏. 论初中历史教学与中学生历史意识的形成,《课程教育研究》,2014(34).

4.历史教学初中历史的论文 篇四

一、给学生充足的空间,让他们去思考和讨论

新课程理念也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以及探究性的学习模式,这些教学模式的建立都是以学生积极参与为前提的,如果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也就不存在自主、探究或者合作学习了。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的积极性以及参与的深度与广度与否都将影响着课堂的教学效果。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思考,教师就要当好组织者,形成“巧问质疑、以疑促思、讨论点拨以及教学互动”的教学特色。要充分地信任学生,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给学生一些想、做、说的机会,让他们围绕一个问题展开讨论、质疑和交流,然后再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让学生有表达自己思想的机会,只要条件具备了,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的积极性也会高涨起来,参与度也就会大大的提高了。其中,小组讨论是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进来的最佳途径。小组合作一般可以安排为4~6人,采取同桌或者前后同学组合,保证每一位学生都参与进来的热情,让学生在合作中各抒己见。比如,在组织学生学习《梦幻超级大国》这篇文章的时候,就可以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二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有哪些特点?列举一些具体的实例进行补充和说明。”让学生展开讨论,这样既能增长他们的知识,又能活跃课堂的教学气氛,培养学生间合作探究的精神,而且还能够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

二、渲染气氛,激起共鸣

学生的情感是在一定的情境下产生的,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教材中的主要内容,用饱含情感的言语来为学生营造出一个浓厚的氛围,以此来调动学生情感,推动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例如,在组织学生探究“辛亥革命”的有关内容时,教师就可以这样安排课堂的结尾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帝制,开启了民主共和的新纪元。当武昌起义的枪声已去,也深刻地表明,辛亥革命所依赖的资产阶级是不能领导中国人民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的。因为辛亥革命的胜利成果最终还是被袁世凯等人窃取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辛亥革命最终失败的一个原因。但是,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斗士们愈挫愈勇的爱国主义精神却一代代地传承下去,他们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前仆后继,勇往直前。中国的出路到底在哪里呢?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开启了新中国的`新纪元。今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已经落到了我们的肩上,只要我们能够团结一致,奋发向上,我们也有理由相信,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能够早日得以实现。

三、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建立多样化的教学模式

5.历史总结:八年级历史教学总结 篇五

一、政治思想认真学习、领会党的方针、政策及十八大精神,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思想觉悟不断提高。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不断提升育人能力。

二、业务技能

1、上课—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使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2、辅导——面向全体,关注个别我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情况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不同需求,避免了只重视优生忽视后进生的思想和做法,力求做到既提高优秀率又要降低低分率。我对后进生的辅导,主要是学习思想的辅导,在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的同时,不断的给予鼓励和支持,让他们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逐渐培养他们学习的兴

趣。

6.英语教学历史 篇六

历史是一门既深刻严肃又丰富生动的学科,如果我们只注重了它深刻的一面而忽视了它丰富多采的一面,只注重了它严肃的一面而忽视了它生动活泼的一面,则往往会使学生对历史产生退缩、畏难、回避的情绪,从而影响整个课堂教学效果。因此,充分调动各种有效手段,营造积极的课堂教学氛围是激发学生良好的学习情绪的重要因素、是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前提条件,而创设学习历史的情境则是学生主动参与的必要手段。那么,如何营造积极的课堂教学氛围和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呢?让我们来共同努力,探讨一条让学生参与历史、亲近历史、学好历史的路子。

一、营造学习历史的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主动和愉快地探求知识的巨大动力,是激发学生灵感的源泉。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古代大教育家、思想家孔子也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些哲理性的语句都强调了兴趣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兴趣不是天生的,是在学校、社会、家庭环境的影响下逐步形成的,是人在学习实践中逐步培养的。因此在目前的课堂教学改革中,教师只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实现苏霍姆林斯基所讲的“和谐教育”,才能让学生在融洽和谐的气氛中,以积极向上的心态,以对历史学习的浓厚兴趣和饱满的学习情绪,主动、积极地从历史知识的海洋中汲取营养,铸造人格,提高素质。所以,教师要让学生以极高的热情、极大的兴趣投身于学习、参与教学。正如苏联教育家赞科夫在《教学与发展》中指出:“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从这段话中,我们看到了教学中学生情绪的作用。课堂教学的主体——人(教师与学生),是有血有肉、有情有感的个体。在教学中,营造充满生机活力的教学氛围对于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下面结合我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谈谈教学体会。高一《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第四章是学生较难掌握的一章内容,反映了辛亥革命后封建势力和资产阶级革命派两种新旧势力的斗争,即民主共和思想与专制、独裁、复辟势力的斗争。但是学生在学习本章的时候并不感兴趣,对其中的内容乏味且易混淆。针对这种情况,我在上课前后注意了以下问题:

7.英语教学历史 篇七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 为了及时转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 更好地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我有了深刻的认识和体会。

一、教师备课不仅要备大纲、备教材, 而且要备学生。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 随着教师角色的转变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历史课的备课目的、方法、内容等也发生了变化。历史备课不再是教材内容的简单诠释, 教学过程的简单安排, 教学方法的简单展示, 而是要求历史教师从新课程理念出发, 在落实学生主体学习地位上下工夫, 在落实每个学生自主学习上下工夫, 在落实学生合作学习上下工夫, 在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上下工夫, 在防止学生的学习流于形式、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上下工夫。因此, 备课已升华为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

教案是带有主观性的设计蓝图。目前教师备课时的侧重, 除了对本课三维目标、重点难点等的分析与处理外, 往往更多的是考虑如何设计教学过程, 而且力求尽善尽美, 每一个子目怎么讲, 需要学生回答什么问题, 甚至连过渡语怎么说都设计好, 却忽视了学生这个学习的主体, 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和为解决这些问题采用的方法、途径和学习资料的储备。结果是教师讲得滔滔不绝, 学生听得昏昏欲睡, 学生“被学习”了, 认为历史就是简单机械的重复和死记硬背, 就会对历史课失去兴趣, 最终对历史失去兴趣。

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直是我们探索的问题, 因为“乐学”才是学习的最高境界。有了兴趣, 历史课无处不快乐, 没了兴趣, 历史就是琐碎无聊的知识点背诵。比如历史必修一《第24课开创外交新局面》, 因为政治色彩较为浓厚, 学生不是很感兴趣, 在教学中, 我先介绍周恩来的一些外交活动, 由此引出教学内容, 取得较好的课堂效果。再如历史必修二《第18课罗斯福新政》, 关于罗斯福新政的内容, 教学中我先告诉学生可以用三个英文单词的开头字母来概括, 简单称之为“3R”。学生没学过本课知识, 可又想知道是哪三个英文单词, 就会很有兴趣地看书找答案, 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 还能巧妙记忆, 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 一举多得。

教育家罗伯特·特拉弗斯认为:“教学是一种独具特色的表演艺术。”一位优秀的历史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能把历史讲“活”的优秀讲述者。所以教师在备课时, 要留一点空间, 给学生思考、谈看法、进行讨论的机会, 有一定的灵活性, 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反应等及时调整教学计划, 切不可照搬教案, 面面俱到。这样才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 满足学生的主体需要。

二、老师的任务是教书育人, 而且应该是育人为首。

教育家张炳生说:“教育就是爱, 爱就是教育。”在历史教学中, 学生情感的体验和升华不是教师灌输的, 而要通过自身的感受、心灵的启迪、情感的震撼获得。历史学习的价值之一在于人性化。赵亚夫教授指出:“像历史这样的人文学科课程, 本来就是针对人的社会活动认识、人的道德情操养成、人的健康人格发展的‘人性化’课程。中学历史教学必须探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的有效实现。”

高一学生处在一个由初中到高中心理的过渡阶段, 处在一个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关键时期, 如果从高一就能正确引导, 那么三年、三十年甚至终生都是受益匪浅的。所以不能一味地高呼优秀率, 而是要在教学中贯彻德育理念,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教学生好好做人, 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比如在讲历史必修一《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时, 我首先让学生搜集资料并整理, 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明白: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的重要内容, 它标志着中国的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通过学习, 学生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人生理想。在教学过程中, 情感教育达到了“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三、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 以课本为中心, 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与实践来获得知识。

树立教师为学生服务的思想, 考虑这节课我能为学生提供哪些服务, 上课时更多地让学生表达想了解什么, 特别在学生发现问题时, 要引导他们去思考、探索, 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进行创造性学习。对于这个问题, 我觉得应处理好两点, 一是用于调动学生兴趣的内容要尽量贴近主干知识。语言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 口语化是教学语言最基本的要求。二是讲解内容不宜过多, 太多的话, 在学生头脑中的印象就会覆盖所学习的历史知识, 造成主次不分, 条理不清。

例如, 在讲历史必修二《第17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时, 我先让学生看一段视频, 看完后, 问学生想到了哪些问题, 根据他们的疑惑导入新课, 这样学生边看课件, 边讨论, 既体现了学生的主体特征, 又紧密围绕课本, 通过活动加深对本课知识点的理解, 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在讲历史选修三中东问题时, 有学生很感兴趣, 我就让他们结成小组, 搜集材料, 然后在课堂上向全班讲解, 之后再总结, 点评。通过这种形式, 学生既培养了团结协作的意识, 又锻炼了历史思维能力, 掌握了知识, 还提高了语言表达水平。这种学习方式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学生们都跃跃欲试, 历史课不再沉闷。

总之, 历史教学的原动力只能是历史本身。其实每个人、每个学生都是对历史感兴趣的。无论通过什么手段再现历史, 学生都喜欢听、喜欢看。所以, 如果在课堂上再现历史或用其他方法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历史, 则既可以减轻学生们的负担, 又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 相信这样的历史课才会实现人人乐学, 人人爱学, 才会更好地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和高尚的情操, 进一步提高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8.英语教学历史 篇八

关键词高中历史 乡土历史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23.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0)01-0113-02

乡土历史是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历史,它是历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史教学中较富有活力的因素,它对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而被列入高校师范生的必修课程。然而长期以来,因受“没有统编乡土史教材”、“乡土史是副科”等因素影响,多数学校的乡土史教学是比较滞后的,各校乡土史教学的方法也是不尽相同的,更有的学校乡土史课形同虚设。为了使高校历史教学能更好地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提高高校乡土史教学的整体水平,笔者结合本省实际,借鉴其他学校乡土史教学成果,经多年探索和实践,构建了一种新的乡土史教学模式,从而扭转了我校长期以来乡土史教学的被动局面,教学质量有了大面积提高。

一、高校乡土历史教学,有助于学生加强对课本内容的理解,巩固历史专业知识

历史专业学生毕业后绝大部分都是从事历史教学工作,要想顺利、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水平,做一个合格的历史教师,深厚的专业知识是其必备的前提条件。在高校历史专业中开设乡土历史课,为学生打下牢固深厚的专业知识基础是有很大的帮助。

对本地的乡土历史是学生必须所熟悉的。乡土历史一般包括本地区历史沿革、重要历史人物和事件、文化传统、风土民情、名胜古迹、革命遗址等等。从小生活在本乡本土的学生对于这些有着特殊的感情和感性认识,其中耳闻目睹的史事和史迹,都已在他们头脑中形成清晰的历史表象。因此,我们就可以利用学生熟悉的故乡历史的有利条件,将祖国的“大历史”与故乡的“小历史”进行有机的结合起来,使理性知识感性化,这样就会缩短学生认识水平和遥远的历史事实之间的距离,消除学生对历史的陌生感,就会化难为易,化枯燥为生动,使学生在此基础上理解掌握历史知识并形成正确的历史概念,深刻理解某些历史结论和历史规律,为日后的教学工作打下坚实的专业知识基础。

此外,在高校历史专业中开设乡土历史课,对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点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乡土历史教学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阶级分析观点、群众观点、集体主义观点、一分为二的观点和实事求是的观点,这对其以后的学习、工作、生活也是有益的。

二、高校乡土历史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端正学习态度,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是一种可贵的心理品质,是创造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心理和教学环境的重要条件。就历史教学来说,乡土历史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乡土历史采用的是曾经发生在学生自己身边的历史事件,曾经战斗在自己家乡的历史人物的记述,这些材料对学生来说新鲜、生动、具体、亲切。每当谈及故乡的史事,学生往往兴趣盎然。可见,乡土历史是由近及远启发学生兴趣的天然向导。同时,乡土历史又是历史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历史教学中最富有活力的因素,它可以通过看、听、闻来进行学习,变“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模式为教师指导下的学生动口、动脑、动手的双向交流活动,具体形象,生动活泼,便于联想,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乡土历史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而且对纠正一些不良的学风也有重要作用。近年来,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一些高校历史专业的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风气不浓,严重影响了学生的专业发展。因此,可以利用乡土历史材料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其产生一种吸引力,使学生产生内在的学习历史的动力。在其深入学习时,就能体会到肤浅学习中体会不到的乐趣,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于潜移默化中端正了学风,进而营造出浓厚的学习氛围。

三、高校乡土历史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首先,乡土历史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素材。列宁指出:“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这种感情的培养要靠长期不断的教育和熏陶,尤其要从一个个生动的事例中使学生感受到一种亲切的、向上的、奋进的、热爱故乡的感情,而一个人的爱国主义感情不是凭空产生的,往往是从认识家乡、热爱家乡开始的,热爱祖国,首先要爱自己的家乡。加里宁也曾说过:“关于爱国主义,是从深入认识自己故乡开始的。”因此。乡土历史教材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也是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的重要手段。

我国正处在市场经济的转型期,各种思想冲击着人们的大脑,这个时期人们的价值道德观念也处在不稳定的状态中,尤其是青年学生,心理素质还不成熟,对经历的事情缺乏甄别的经验和能力,人生观、价值观还没有完全形成,这就需要积极地引导。在高校历史专业中开设乡土历史课,就能适应这一现实要求,利用本乡本土这一学生感兴趣的历史作为思想教育的教材,通过对本乡多本土历史上优秀人物事迹的讲述与实地参观、调查相结合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学生也乐于接受这种教学方式,避免了空洞说教给学生带来的抵触情绪,使学生把自己家乡的历史同祖国的历史联系起来,从家乡的历史遗迹中看到祖国历史上的成就,从祖国历史的发展上了解自己家乡的过去和现在,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巩固所学的历史知识,又使得学生在思想上得到教育,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使学生从热爱故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和父老乡亲入手,升华到热爱伟大祖国和全国各族人民。

其次,乡土历史还是进行我国优良革命传统教育的好教材。学生们从故乡仁人志士的言行中吸收精华,从家乡的光荣革命斗争中受到激励和鼓舞,从而化为献身教育事业的实际行动。

再次,乡土历史教学中,可以通过解放前后本乡本土的社会面貌、政治经济状况及人们生活水平的对比,使学生认识到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道理,从而坚定学生的共产主义信念,这对学生以后从事历史教育工作的高校学生是十分重要的。如1949年,遵义全地区只有l4家小手工业作坊,年工业总产值占全地区农业产值的0.1%,而到1988年,全地区有各类工业企业1400多个,并有150种产品打入国际市场,每年创汇额达数百万美元,尤其是人民生活水平变化更大,如今再也见不到“半年糠菜半年粮”;“红薯汤,红薯馍,离了红薯不能活”的状况。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过去人们连想都想不到的家电现代化消费品,纷纷进入寻常百姓家。通过对比改革开放30多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通过以上内容的讲述.使学生能切实感受到身边的巨大变化,通过对身边前后事实的鲜明对比。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思想感情,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乡土历史教学是高校历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乡土历史教学的重要性是多方面的,作为高校的历史教师,应当对乡土历史的教学予以充分的重视,丰富历史教学的内容和活动,从而提高历史教学水平。

9.英语教学历史 篇九

论文摘要:文章将反思性教学理论运用于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之中,力图把中学历史学科反思性教学实践做一个完整的呈现,从而为广大一线教师提供一些有益的帮助。

反思性教学自产生之日起,无论是作为一种思潮,还是作为一种运动,都一路高歌,势不可挡。主要是因为它给当代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具体来说,反思性教学启发人们反思操作性教学的局限,不断探究教学中的新问题,在探索中把自己锻炼成学者型教师,从而改变凭经验教学或简单重复教学的现象。目前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全面展开,新课改要求教师转变课程实践方式,为此“教师应超越常规教学中对课程内容的机械复制,积极对自身的课程与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反思性教学理论传入我国,无疑是为广大教师理解新课改提供了新的视角,这对他们创造性地实现新课程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近年来,笔者一直坚持将反思性教学理论运用于中学历史教学实践,现结合中学历史教材,就这一问题谈谈个人的体会,以求教于方家。

所谓中学历史学科反思性教学实践,就是在反思性教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中学历史教学的过程。具体来说,就是教师借助对自己教学实践的行为研究,不断反思自我对历史教学内容,学生学习历史的规律,历史教学的方法、手段以及经验认识,以发展自我职业水平,努力提高教学实践合理性的活动过程。

一、教学实践前的反思

备课是教学工作的第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教师能否上好一堂课的关键前提。教师备课时,应对即将实施的教学目标、过程设计、采取措施、使用方法、时间安排等的合理性进行思考、预期和修正。例如:我在备《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高中人民版《历史》(必修Ⅱ)第4课]一课时,对课程标准进行了反思。课标的内容是“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按课标要求“资本主义萌芽”必须讲授,而人民版教材却没有相关内容,这是教材编者的疏漏,还是课标制定者的失误?究竟如何处理资本主义萌芽问题才更合理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查阅了大量资料,结果发现大多数学者都否认中国存在所谓“资本主义萌芽”。著名历史学家萧功秦说:“实际上这种所谓萌芽的东西可能根本就长不大!在封建制度主张定于一尊,在这种‘求定息争、防争氓乱’为基本文化精神的社会里,哪怕长出来也是没有意义的。它总是会被扼杀掉,根本用不着西方势力动手。比如雇工制度,在宋朝就有了,可它永远是这个东西,几百年的时间里也没有长成资本主义的大树。因此,我认为称所谓‘资本主义萌芽’是一个误导的概念,改称为永远长不大的‘资本主义死胎’,可能更接近事实一些。”另一位学者任爽也谈到这个问题,他说:“„„我们在春秋战国时期,似乎已经可以依稀找到‘资本主义萌芽’,而在明清时期,似乎还可以发现大量的‘奴隶制’的残余。这些现象给我的感觉是,在中国,社会形态的演进似乎不可能被严格而明确地或者说是硬性地加以区分。因为人们可以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发现同样的因素,或者说相同的因素往往可以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长期延续”。从上述学者的论述中,我们至少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目前资本主义萌芽问题已遭到了学术界普遍质疑。虽然这是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但不能因为有争议就一字不提,况且课标中也有明确的要求,因此教学中不讲不行,关键是如何讲的问题。如果讲得太深学生难以理解,若是给学生一个定论更有悖于科学性原则。鉴于上述情况,我在备课时一方面补充了有关资本主义萌芽的基

用心

爱心

专心

本知识,同时也简单介绍了学术界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这样一来,既贯彻了课标要求,也弥补人民版教材的不足。

二、教学实践中的反思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对教学情境、进程、态度、内容、方法及时反思,以便验证教学设计是否合理,同时还要对课堂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效调控。例如:我在讲授《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高中人民版《历史》(必修Ⅰ)专题二第1课《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主要介绍了1840~1900年西方列强侵华史实,第2课《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讲述的是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而其他版本的教材在处理这部分内容时,都是将列强侵华史与中国军民抗争史同时介绍的。人民版之所以另辟蹊径,把中国人民的斗争史单独拉出来,专门设置一课,主要是为了进一步落实突出课程标准关于“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这一情感态度价值观主题。我在备课时基本沿袭了教材的这一思路,而没有把两课内容按时间顺序进行整合。在讲授第一课时,学生都能按时间顺序掌握列强侵华的重大事件。而在上第二课时,我却惊奇地发现大部分学生都认为,“中法战争”(第1课中的内容)发生在“左宗棠收复新疆”(第2课中的内容)之前。产生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初中阶段历史教学没有到位,学生连最起码的时间概念都没有。怎么办?如果仍然按原来的教学设计授课,教学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当时我立即调整了教学进度,先给学生补习初中历史,等他们形成必要的时间概念后,再按原来的设计进行教学。虽然这一节课没有完成预期的教学任务,但由于及时调控却使得课堂教学更趋合理。

三、教学实践后的反思

课后反思也是反思性历史教学实施过程中的重要一环。通过对实践结果的归因、总结评价、寻找差距,以便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问题,指导现今、未来的教学活动。承前所述,上完《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一课后,我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以及效果进行了反思:1.如何解决教学进度与课时不足的矛盾。高中历史课每周只有两节,如果在讲授新课过程中,还要补习初中的教学内容,肯定无法完成课标规定的教学任务。增加课时显然不可能,怎么办?能不能挖掘隐性课时呢?如果能设计一份预习提纲,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预习,事先解决上课时的“拦路虎”,到授课时的进度自然就加快了;同时,预习题能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而且这也是反思性教学目的——两个“学会”的具体体现。这样看来,设计一份既科学又经济的预习提纲就成了解决问题的关键。经过一番思考,我设计了如下提纲:(1)按时间顺序列举列强侵华的事件及其后果?(2)针对列强入侵,中国军民进行了怎样的抗争?结果如何?(3)将列强侵华事件与中国军民的反抗斗争一一对应起来。(4)在课本中找出中国军民反抗斗争的典型事件。这份预习提纲能否奏效,还有待于下一节课的验证。

2.如何完成情感教育目标。我在授课过程中侧重史实讲解,忽视了情感渗透,这堂课本应该上得生动感人,结果却变成了简单史实的罗列。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首先查阅了有关情感教育的文章,其次还虚心向老教师请教,最后在大家共同努力下,拟定了如下措施:(1)采取情景式教学。激活学生情感世界,不是靠教师简单的灌输,而是要学生亲身体验。上课时要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再现中国军民浴血奋战的感人场面,让学生从中体会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2)发掘教材的情感因素。教材选取的中国军民奋起抗争的事例都是具有其特有含义的。“三元里抗英”,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人民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左宗棠收复新疆”,颂扬了政府官兵为收复国家失地而作的积极努力;“黄海海战和反割台斗争”,表现了政府官兵、人民群众为维护国家主权,视死如归的牺牲精神;“义和团反帝运动”,则谱写了广大农民群众高举“反帝”大旗,与列强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的壮丽诗篇。上课应选择典型事件,从“中华民族”的视野来讲授。面对着列强的入侵,用心

爱心

专心

无论政府官兵,还是民众百姓,尽管他们形式不同,手段不一,或自发,或有组织,但他们都是站在民族的立场上,为维护国家主权,捍卫民族尊严而英勇抵抗外来侵略。(3)启发学生主动参与。情感教育自然离不开学生的全程参与,是被动接受还是主动参与,直接影响到情感教育的效果。在讲授中国军民抗争时,可启发学生进行讨论,谈谈各自的感想,让学生在交流中进一步体验中国人民视死如归的斗争精神。从而把本节课的情感教育推向高潮。我将教学反思后形成的改进方案用于另一个班级的教学。相比之下,这节课有了明显的进步,但又涌现出一些新的问题。由于部分学生预习不充分,再加上学生讨论持续时间过长,教学进度再次被延误。这些问题又将成为反思性教学新的起点,反思性教学就是在这种不断循环中推动教学日趋合理的。

历史学科就是让人通过认识过去来认识自我、反思自我、矫正自我、超越自我。历史虽然是过去的事,但研究历史、学习历史的都是现代的人,我们所教所学的历史,实际是今人对前人的理解学、解释学,由于社会的进步,时代的不同,人们对历史的解释与认识也就不同,从这个意义上说,任何历史都是现代史,历史教师应当自觉树立反思意识,与时俱进,引领学生科学地总结历史经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培养学生富有时代意义的历史思维。综上所述,历史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反思性教学必将成为中国历史教学的发展趋势。

用心

爱心

10.在历史教学中巧用历史插图 篇十

历史讲述的是过去发生的事情。作为历史教师无法在课堂上使过去的史实重演。而人们的认识,大都从感性认识开始,尤其是初中学生在记忆内容时,对具体形象记忆深刻,而对抽象概念记忆很困难。怎样加强学生对历史内容的记忆,培养提高他们对历史的兴趣?历史课本中的插图是很好的工具。这些插图不仅是对课文内容的补充,而且发挥了教材中文字所不能发挥的作用,并以形象生动,直观的方式表达出丰富的历史信息,把复杂的历史现象表现在插图中,有利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有助于培养学生观察,想象,思维,分析,综合等方面能力。因此,课堂教学必须重视插图教学。如何在历史课堂中巧用历史插图呢?

首先、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运用课文插图

学会识图,学会读图,学会运用,是我们进行插图教学的关键。现行教材中的插图可以分为三大类,即地图,图片,图表,不同类型的插图,要教给学生不同的识图方法。如教学地图时,要教给学生辨认方向,方位,各种符号的含义等等;教学图片时,要给认识其他地理位置、`结构、质地、特征、地地位、作者、年代、艺术特点等等;图表教学要教给学生识表,分析比较,综合概括的方法等等。教材中的绝大部分插图可以直接应用于教学,但有些插图过小,有的比较复杂,学生不易掌握,需要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加工处理,可分别制成挂图、幻灯片、光碟、模型、计算机辅助教学等等。

有时教师需要能自绘图画或从互联网上搜查各种资料图片进行教学。如讲明朝营建北京城,可以绘制一幅金、元、明三朝京都沿革图,理顺金的中都、元的大都、明的北京城三者之间的关系。复习辽、宋、夏、金、元的历史,可以绘制一幅五朝迁变图解,使学生学到的头绪较多的知识予以综合,使之系统化。

其次、巧用历史插图,突破教材重难点

比如讲七年级西周分封制,《西周分封制和等级制度示意图》,用金字塔的人像逐级向下缩小,人数逐级向下增多的阵形,表示分封制和等级制的概念,言简意赅,把抽象、空洞的材料具体形象化了。通过教师引导,学生易掌握、印象深,在不知不觉中攻破了难题。学生也易于理解。

又如《重大发明与科技创新》一课。要求学生能通过学习赵州桥的结构特点,了解赵州桥建筑结构的精巧才使得它历经千年,屹立至今。但是学生几乎都没有亲眼见过赵州桥,只能通过课本中的插图了解它的特点。所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观察赵州桥的照片,分析它的建筑特点,比如赵州桥由桥身大拱及两端上方各两个小拱组成;平时低水量水流从大拱流过,大水亦可从两旁的小拱流过;整个桥型,大小拱相配,显得轻盈匀称;这样建筑,可减轻桥身重量对桥基的压力,遇到洪水,又可以减弱激流对桥身的冲击。所以赵州桥历经已有1300多年,仍然屹立在洨河上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通过这要的教学过程,学生就好像亲身去过赵州桥一样,可以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了。

最后、师生互动运用历史插图

历史教材中的插图大多数是反映了过去状态中的情境,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教材中的插图(特别是地图)返回到现实中去理解。作古今对比,形成合理定位,培养学生的时空想象能力。这就要求教师把一些插图的知识要点以数字化、口诀化、方位化,告之于学生,写在黑板上,从而促使学生亲自动手画一画、写一写,标出简单示意图,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动手能力,又能使学生对知识定位,增加时空想象力,比如在让学生观察、掌握《隋朝运河图》时:我在黑板写道:“请大家在草稿上的示意图上用红笔描绘出:三点四段五河。画好示意图后又出示问题:‘如果当时有一大批军粮从余杭运到东都洛阳,又先后经过哪几段?”又如在让学生掌握《战国形势图》时,我在黑板写上口诀:东齐南楚西秦北燕,中间依次是赵、魏、韩。学生在熟记后每人在示意图上填出这几个诸侯国。这种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既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又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古今对比能力和时空能力得到了加强。讲红军长征时,让学生用箭头标出“中央红军的长征线路”,就真正体现了对学生定位插图和动手能力的考查。

11.运用乡土历史资源优化历史教学 篇十一

关键词:乡土;发展思维;激发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8-090-1

“教育的主要任务,不是积累知识,而是发展思维”。在2011年版《历史课程标准》中有关情感、态度、价值观是这样要求的:“从历史的角度任胜中国的具体国情,认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而家乡辉煌的过去,灿烂的文化,名人的事迹正是激发和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思想感情的生动教材,对学生理解课本知识、形成学科能力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怎样才能有效地挖掘乡土资源,优化历史教学呢?下面谈谈乡土资源在历史学科教学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乡土历史是生动的直观教材,是对中学历史课本有益的补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在教学中结合课本内容,有目的地给学生穿插一些家乡历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和历史沿革,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知识,启发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的自豪感,实践证明,收效较好。现行中学历史关注的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大历史,主要从宏观角度演绎中华文明的发展进程,较少兼顾各地、各民族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差异,因而影响了中学历史教学的生动性与鲜活性。学生学习时感到枯燥,不太喜欢历史课,但每当谈到与本地历史密切相关的话题时,学生情绪激昂,有时甚至争论不休。比如在介绍半坡人和河姆渡人时,我们可以介绍一下原始社会扬州境内的先民——龙虬庄遗址,这是我们江淮东部地区考古发现的最大的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这充分说明了我们扬州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在讲春秋五霸时,可适当介绍我们扬州所在地的小国——邗国以及吴王夫差开邗沟筑邗城的过程,让学生了解到我们扬州城有2500年的悠久历史。

在教学中,我把课程知识点与家乡史结合起来,帮助学生沟通彼此之间的内在联系,利用学生对家乡历史的亲切感、用已感知的家乡历史去感悟课程中的知识点,激发其学习兴趣;或点明课程知识点与某个家乡历史遗产的具体联系,使学生在今后接触地方文化遗产时,联想课程相关知识点,以家乡史印证中国史,激发其对家乡史的探求欲望和对历史学科的学习主动性。初中的孩子喜欢表现自我,如能用课程所学到的知识对具体的家乡历史事件作诠释、辨识、解说,在人群中展示其学识,博得人们的赞许,满足其成就感,自然会激发其探索欲望,产生对历史学科的情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二、乡土历史有利于增强对课本知识的理解、掌握,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直观感受

乡土历史是生活环境中可以直接感知得到的、直观性强的历史,也是大多数学生有所闻却又不甚清楚,而又有兴趣去了解的知识。在教学中适当穿插地方史的内容,可以使历史课的教学内容更具体、更丰富。地方历史故事、历史传说世代口耳相传。这些口碑资源深入人心,有的家喻户晓。学生从小接触乡土历史遗迹资源和口碑资源的机会较多,有一定的认知基础。比如学生对隋炀帝坐龙舟游江都看琼花的历史故事了如指掌,他们不仅在小学里看过《琼花仙子》的木偶剧,我们扬州也有隋炀帝陵的遗址,如果我们能把学生已感知的扬州历史知识作为隋朝大运河知识点的基础,引导学生在这些基础上去探索、研究、联想、追忆,有利于学生对隋朝大运河知识点的加深理解和识记,并对隋炀帝作出正确的评价。对增强对课本相关知识的理解、掌握,使所学知识得到升华,大大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教材中提供的历史文化古迹,大部分因地域的距离遥远而制约着学生亲临其境去考察、去探究、去感受。书上的文字远没有实际的事物那样直观。地方历史文化遗迹近在身边,能弥补这方面的不足。比如我们扬州的隋炀帝陵,阮元墓,史可法纪念馆,马可波罗纪念馆,鉴真纪念馆等等。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自己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理解,灵活地处理教材,尽量发掘利用地方历史遗迹资源,引导学生实地考察探究,增强学习历史的直观感受。

三、乡土历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

“欲放眼天下,应心怀乡土”,我国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教授说过:爱国主义并非空泛的口号,爱国必先爱家,只有了解了家乡的历史和文化,才能热爱她建设她,进而热爱我们的祖国。他呼吁:社会各界都要重视乡土教育,尤其是要在中小学广泛开展乡土教学,要让我们的下一代从小就知乡爱乡。一个人如果连自己的家乡都漠不关心,也就很难想象他会对国家乃至人类怀有爱心和责任心。只有当学生对地方的历史文化有了足够的认识才有可能对家乡产生一种“温情与敬意”;同样,也只有当学生对先贤们为振兴家乡所做出的种种努力时,才有可能对他们产生“同情的理解”,树立爱我中华,兴我扬州的理想。扬州历史上众多人物显示出的爱国精神,比如抗元英雄姜才和李庭芝,抗清英雄史可法,“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朱自清等等。乡土史是祖国历史的一个组成部分,热爱自己的家乡就必能进一步培养起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任何一个人如果对自己家乡毫无感情可言,那是绝对谈不上爱国的。

12.初三历史教学之历史人物评价 篇十二

关键词:初三历史教学,历史人物评价,素材,时代,辩证

《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 》 关于初三历史教学的要求是:使学生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进行客观分析, 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在引导学生掌握历史知识的同时, 发展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是对学生认知基础和认知能力发展的尊重, 是对学生认知基础和认知能力发展的正确引导, 不仅有助于学生学习历史, 而且有利于学生健康个性的塑造。因着《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在近些年的中考中, 很多省市增加了对历史人物进行评价的题型, 而且所占分值较大, 比如2011年滨州有一道试题是让学生对秦始皇、唐太宗、忽必烈的历史作用进行比较。 所以不论是为了学生的思想发展, 还是为了成绩, 教师都必须把历史人物评价这个环节抓起来。

一、善用素材

三年的教材学习, 学生从中所获材料有限, 不过区区六本教材, 千张纸, 就横跨七个大洲, 纵穿古今六千年, 所以对很多历史人物及相关历史事件都是匆匆带过。 在这有限的材料基础上, 让学生进行某个历史人物的合理评价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巨大挑战, 所以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发掘并恰当提取素材。

学生正式接触的历史材料有限, 但学生无意接触的历史材料不少:在影视剧中, 存在大量相关人物与相关事件, 《秦始皇与阿房女》 中的秦始皇, 《武媚娘传奇》 中的武则天, 《西游记》中的唐玄奘, 《甄嬛传》中的雍正……在文学作品中不乏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描述和评价, 杜牧有批判唐玄宗劳民伤财的“一起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 元稹有盛赞诸葛亮才华的 “拨乱扶危主, 殷勤受托孤”与 “凛凛出师表, 堂堂八阵图”, 苏轼有赞扬周瑜之作“羽扇纶巾,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这些影视和文学作品虽然内容丰富, 但对历史人物和事件都进行了戏剧化和主观化的处理。

因此, 教师可以一方面要告诉学生借鉴这些影视和文学素材, 并且在自己的课程讲授中加以运用, 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比如讲解拿破仑及法兰西帝国时, 可以利用《拿破仑》激发学生学习趣味。 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正确处理这些经过认为加工的材料。 仍然以《拿破仑》为例, 教师要引导学生剔除那些虚幻的部分, 比如拿破仑爱情的美好及接受罗伯斯庇尔等人鬼魂的嘱托担起革命重任, 从可信的事件中分析拿破仑的性格及由此造成的必然结果, 比如决战英国及同意大利交锋等。

二、以时代为大背景

对历史人物及其相关历史事件的分析, 不能离开历史人物及历史事件所在的时代大背景, 以今人今时的眼光和情况分析彼时彼人所为, 脱离时代背景的人物评鉴是不合理的。

在一次教学中我给了学生这样的几则材料, 让他们对拿破仑与希特勒进行比较评述。

材料1:1805年的特拉法尔加海战, 法西联合舰队全军覆没。

材料2:“特拉法尔加海战把拿破仑征服的梦想给打碎了, 对于英国的历史具有深远的影响。 ”———选自富勒《西洋世界军事史》

材料3:1812年, 拿破仑亲自率领60余万军队远征俄国, 迫于压力回到法国时, 却只剩下不到3万人。

材料4:“1812年的莫斯科大火预示着一个新的时代即将到来。 ”———佛朗茨·梅林

材料5:1940年, 希特勒开始了对英国发动空战和海战的“海狮计划”, 后迫于陆上压力, 宣布“海狮计划”无限期推迟。

材料6:“大不列颠在这次斗争中, 用鲜血拯救了文明。 ”———丘吉尔

材料7:1941年6月, 德国开始入侵苏联, 1943年初, 德军的22个师团被苏军歼灭。

材料8:“斯大林格勒是希特勒灭亡的决定环节, 侵略与反侵略的力量就此翻转。 ”———毛泽东

有学生这样评价拿破仑, 拿破仑是个同希特勒相似的野心家, 意图以一国之力称霸欧洲, 但野心家的愿望是不切实际的, 他们在英国与前苏联遭遇了挫折;还有的学生说, 通过拿破仑和希特勒相似的命运轨迹可以知道, 军权压制下的屈服只是暂时的, 没有思想的统一, 只会物极必反。 不得不说, 这位学生的分析上升到了理性高度, 但是没有考虑拿破仑与希特勒二人所处的历史背景。

拿破仑是在法国大革命取得了初步胜利却面临着封建力量复辟的背景下进行的, 是为了捍卫法国大革命的果实, 并且将资产阶级革命向整个欧洲大陆推进, 具有历史进步性;希特勒是因为狂热的民族主义思想, 希望强化日耳曼民族的优越性并德意志化东方其他民族的生存空间, 于是在基本和平的欧洲大陆掀起战火, 这是对生命的轻视。 在此不同的背景下评价拿破仑与希特勒, 可以得出一个基本观点:拿破仑是时代的英雄, 而希特勒则是时代的祸首。 恩格斯曾有言:“拿破仑把前无古人的优秀法典带到了他所征服的国家中, 推进了资本主义发展的进程。 ”丘吉尔评价二战“是一场不需要的战争”。

三、辩证分析

对某个历史人物, 不能仅仅依靠某个点进行评价, 这是一叶障目, 褒奖时全无缺点, 批判时一无是处, 这是非理性化, 时代是发展的, 人也是在变化的, 而且每个人都不仅仅有一个面, 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分阶段地具体地全面地评价某个历史人物, 既要看到他的贡献, 又不能忽视他的缺陷。

对于前苏联杰出领导人斯大林的评价, 前苏联曾经陷入片面评价的误区, 二战时期及二战后相当一段时间内, 前苏联对斯大林奉若神明:“斯大林领导苏联人民度过了最为艰难的阶段, 是苏联的‘上帝’”, 因为他实现了前苏联经济的发展并且领导苏军取得了卫国战争的胜利, 同丘吉尔、罗斯福一起被世界誉为“杰出领袖”;而戈尔巴乔夫之后, 则是一味地斯大林化, 斯大林转眼间由人人敬仰的领袖变成了臭名昭著的恶魔, “斯大林是红色法西斯, 他推行集权统治和霸权主义”。

这种评价方法是不科学的, 斯大林确实推动了前苏联的建设和领导, 前苏联取得了反法西斯斗争的胜利, 确实推行了大清洗和领土扩张, 对于他的正反面都要进行考量。 丘吉尔的评价是中肯的:“不论斯大林有多少缺陷, 不能否认的是, 他接受的是木犁时代的俄罗斯, 放下的是原子能的俄罗斯。 ”普京的评价是客观的:“即使农民排着长队购买粮食, 即使卫国战争的损失很大, 但没有斯大林, 俄罗斯会面临更加悲惨的命运。 ”学生评价斯大林时也应该是这种辩证的理性分析, 才能对历史人物正确认知,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参考文献

13.英语教学历史 篇十三

一、创设情境,认知历史,把握问题的趣味性。

新课改特别强调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兴趣是知识的入门。瑞士著名教育家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他就会入迷地去追求,去探索。学生一旦对学习历史产生兴趣,必将成为他学习的内在动力。学生对学习历史有无兴趣,既是反映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教师教学成败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善于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采用多种方式创设精彩纷呈的历史情境,增加问题的趣味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让学生带着愉悦的心情、积极的心态去学习、去思考。

如我在讲述‚一国两制‛这一课时,插入郑成功晚年日夜思念祖国大陆的情景:他身患重病期间,天天挣扎着起床,手扶拐杖登上点将台,拿着千里镜,深情地隔海了望祖国大陆的美好河山,倾注着他怀念祖国大陆同胞的真挚感情。如今,国家为了争取台湾早日回归祖国,完成祖国统一大业。采用了什么基本方针?同样一个问题,用不同的方式提问,所达到的效果是不一样的。所以历史教师一定要改进

提问的方法,为学生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二、巧设问题,引导思维,把握问题的诱导性。

历史教育的关键并不仅仅在于让学生掌握多少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历史的学习,使学生养成正确的历史思维习惯,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从而为学生人格、个性的健康发展和学习能力的挖掘奠定基础。

新课程标准要求历史老师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和思考历史问题,以利于学生的探究式学习,锻炼学生发散性思维。如在学习明清经济发展时,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明朝末年,广东学子从广州出发沿内河赴京赶考,沿途经过哪些地方?会看到明末社会的哪些情况?要求学生展开合理想象,讲述旅途见闻。这个问题使学生的思维情绪明显活跃,学生就会从所学过的内容的回顾与思考中得出结论。这样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得到了有效的锻炼。学生会根据所学知识,经过独立思考,同伴合作,还可以回去查阅资料等方式去解决这个问题。

三、联系实际,感悟历史,把握问题的时代性。

新课程标准还有一个重要特点,是体现历史的时代性。新教材所选择的是对现实社会具有一定影响或借鉴意义,并有利于历史与现实紧密联系的历史知识。所以历史课堂提问也要有时代特点,能很好地为现实社会服务。例如,我在上‚经济中心南移‛一课时,面向全体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思考题:你们的父母现在哪里打工?这个问题很有时代性,现实性。使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将现实世界和历史知识有机

地联系在一起,以增强学生对问题的探知能力。这样很容易通过学生的回答结果,再去揭示本节课题:历史上我国经济重心南移是在什么时候?

四、难易得当,面向全体,把握问题的结构层次性。

新课程下历史课堂问题的选择与设置一定要围绕教学三维目标,一定要符合学生的认识水平和能力水平。在设置问题时,应难易得当,面向全体,有层次感,尽量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机会回答,使所有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如在‚新文化运动‛一课的教学中,诸如新文化运动的标志、阵地、口号、代表人物之类的简单基础问题,可以鼓励后进生回答。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是本课的重点,我在幻灯片上显示以下四部分材料:第一部分:‚抛弃官僚的专制的个人政治,而易以自由的自治的国民政治。‛--陈独秀;第二部分:‚国人等欲脱蒙昧时代,…当以科学与人权(即民主)并重。‛ 陈独秀《敬告青年》;第三部分:打倒‚孔家店‛-吴虞。/‚我翻开历史一查,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仔细看了半夜,…满本都写着‘吃人’‛--鲁迅《狂人日记》;第四部分:文学要‚须不避俗字俗语‛-胡适《文学改良刍议》。/推倒…贵族文学,建设…国民文学。——陈独秀《文学革命论》。这部分材料文史结合,对后进生有一定的困难,可以交给中上生完成,最后结合内容说说新文化运动的‚新‛主要表现在哪里?为什么新文化运动把儒家思想当代头号敌人?这些更深层次的问题,可以让优秀生、思维比较活跃的学生来解答,当

然这也不是绝对的,而要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表现因地制宜。

五、设疑诘难,创新提高,把握问题的批判性。

在课堂上,教师要巧妙设问,增强课堂教学中‚刺激变量‛,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使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能产生质的飞跃。问题教学法,在教学中要灵活多便的运用。让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思考,通过师生间相互问答,解决问题,从而有利于学生新知识的构建,培养学生获取知识有能力。历史问题的设置要有批判思维,历史学习的批判思维表现在对传统的结论、观点能够大胆质疑问难,对前人积累的知识能够正确地分析批判,从而获得新的思维成果。在历史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善于发现问题,而且要积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如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思想上的大一统措施,教材对此是肯定的,是汉武帝文治武功的标志,是中国历史大一统的标志,是儒家思想成为封建正统思想的标志。教师在这里不仅要引导学生学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内容,更要引导学生思考‚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对当时及后世历史的影响。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在性质上讲同出一辙,从此之后‚百家争鸣‛局面不在,文化与思想又被重新禁锢起来。在历史教学中,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发难,对训练学生的独立思维是十分必要的,而且对于当今的中学生──信息广泛,视野开阔,且求异心理和探究心理强,只要教师引导得当,是会收到很好效果的。

14.英语教学历史 篇十四

摘要:只有正视历史,才能让学生在通读历史的角度上真正地做到了解历史,本文结合实际情况对基于历史核心素养建构高中历史教学高校课堂进行简析。

关键词:历史核心素养;高中历史教学;素质教育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高中历史无论是老师的教学重点还是实际教学内容,都基本上完全侧重于重点历史时间节点的信息记忆为主,即便是学生有主动接触历史信息的兴趣和愿望,都会被繁重的课业压力所影响,从而并不能进一步培养自己的兴趣。而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尤其是当历史核心素养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推出之后,高中历史教学无论从方式上还是从内容上都呈现出较强的灵活性与机动性,《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一再强调:“教师需要在实际授课过程中,将高中生的历史素养培养作为教学重点。”在实际培养高中生历史素养时,教师需要站在高考的视角,解析历史课程及学生的学习需求,对当前存在的教学问题及时予以解决,选择新颖的教学视角命题课堂教学活动,有效突破传统表达形式,进而结合传统教学模式中的有益成分,不断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

在人类前行和社会发展的历程中,历史信息的存在帮助人们能够正确地看待、分析和解读不同人文环境下信息的价值,真正地让人做到“以史为鉴”。在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过程中,基于历史核心素养下构建高中历史教学高效课堂也有了更进一步的举措。

其一,以尊重历史的态度来确定学生的“唯物史观”。在历史长河的发展中,由于受到客观因素的影响,很多历史事实都是以文字的形式存在的,对于已经“盖棺定论”的历史事件人们的视角基本上都是一致的,但是对于那些仍然缺乏有利证据的历史信息如何进行解读就显得比较棘手。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基本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因此在相关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应当站在尊重历史的角度上帮助学生解读历史信息。《历史》必修1(人教版,下同)的《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一课中,对于首次以农民起义性质为主的中央集权压迫行为进行了解读,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这种起义行为是必须持否定态度的,但是在资源有效配置的角度上来分析,打破封建阶级的压迫又必须予以肯定,在整个过程中不仅要强调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政治制度具有很大的开创性,而且还要肯定它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与完善。在这些历史事件中,有些信息必须要高度重视,有些信息则需要借助历史资料来进行进一步考证,学生在学习这些内容的过程中提出一些个人的观点是正常的,毕竟站在不同的视角上对历史信息的认知的确存在着的偏差,但是老师一定要给学生讲清楚的是,在没有历史佐证的前提下,不能杜撰、捏造历史,这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基本态度。

其二,以正确的世界观来确定学生的“家国情怀”。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有一百多年的时间是在饱受外国列强的侵略而导致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在当下这种和平环境中,尤其是在这些新生代年轻人优越的生活条件下,很难真正地理解战争的残酷性,这就需要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为学生借助历史信息建立一个对比性极强的社会信息环境。《历史》必修2的《开辟新航路》一课中,阐述了哥伦布为了资本主义实现有效扩张,达到资本利润最大化的目的而开展的一系列航海活动,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当明确哥伦布通过航海行为为社会环境的发展,尤其是资本主义资源有效利用迅速崛起所起到的积极作用。但是这些可能对于高中生来说比较难以形成直观的认识,这样老师就可以将其与基本上同时期的郑和下西洋进行横向对比,一个是以掠夺为目的的肆意扩张,一个是以开辟远洋航路为目的的官方外交行为,其对南洋地区、非洲地区所造成的影响就可想而知了,这种极为直观且生动的对比,能够鼓励学生在饱满的家国情怀中去解读、认知历史,或许才是对历史信息的尊重。

其三,以精准的判断能力来确定学生的“时空观念”。不可置否的是,由于有些历史信息的确同现代社会太过遥远,学生要想仔细解读的确要完成很多历史事件的具体研究,在这个过程中老师除了要在课堂上为学生建立一种良好的学习秩序,而且还要在客观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帮助学生做好课外信息的补充与交流。忠实于教材,挖掘出隐藏信息后,就要联系教材内容,当然,教材内容不仅学生要熟记,老师也要有一个精准的实践节点判定,历史知识要点需要测评的的确不少。比如说,《历史》必修3中有一个很简单的选择题:

“他们提倡注重艺术家的主观性和自我表现,以民族奋斗的历史事件和壮美的自然?樗夭模?特别强调色彩的作用,使画面丰富多彩、完整统一。”与材料中风格一致的作品是:

A.《诗经》B.《离骚》

C.《马拉之死》D.《老人与海》

在这个简单例题的背后,是学生需要对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古典主义有精准的认识,而这些备选内容中不仅涵盖了中国史,还有世界史,不仅有史学还有文学范畴的相关信息与内容,这对于学生历史知识的把握与了解的检验是极为明确的。解析这道题的关键在于必须要明白四个备选项都是代表了历史不同时间、空间概念上是以什么形式存在和出现的,尤其是其所统属的流派到底如何界定必须要有明确的了解和分析。没有较为扎实的基本功,根本不可能灵活自如地完成这个简单的例题。

综上所述,学习历史、认识历史、了解历史,才能正确地认知历史,在高中阶段鼓励学生掌握历史核心素养来分析历史,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灵巧的历史信息解读能力,更能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体系做出积极贡献。或许对于现阶段的学生来说,这些历史信息仅仅是一个个的时间碎片,但是对于未来的高校生活以及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体系建设来说,正史清源的意义远不止这些历史内容基本的了解。

参考文献:

[1]孙敦顺.锐意创新提高高中历史教学质量[J].成才之路,2014年15期.[2]周洪琴.高中历史教学的优化策略[J].时代教育,2014年10期.[3]徐晓明.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J].中国教师,2014年16期.作者简介:

15.运用历史图片辅助历史课堂教学 篇十五

一、运用历史图片来辅助中学历史教学的必要性

对中学学生来讲, 兴趣是他们最好的老师。与此同时, 学生本身的理性思维还是处在刚起步的阶段。感性的思维相比成年人来说, 还有很大的差距。中学生对自己不感兴趣的事物, 基本不会有较为深入的了解, 然而教师要是将较为枯燥的历史课程加入生动形象的历史插图, 就会使得历史这个较为固化与枯燥的学科变得生动和形象。历史图片因其所独有的直观性和可见性, 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引起学生的兴趣。一个好的历史图片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加深对知识的记忆。

例如, 在谈到我国历史上伟大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时, 通常情况下教师都会讲到这一工程的奇妙之处, 讲解的渠道应当由三个部分构成:渠道主要是通过鱼嘴分水堤、瓶颈饮水工程与“飞沙堰”洪道所构成。“飞沙堰”是泄洪的主要通道, 排泄洪水是其主要功能。都江堰是泄洪的主要渠道, 将排水以及防洪排沙相互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这可以说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个奇迹。教师在对这些方面知识进行介绍的过程中往往非常繁琐, 学生基本上不能很好地理解老师所讲述的内容, 同时学生还会觉得枯燥和乏味。这时候教师要是对所讲解的历史附加上真实的图片, 就会让学生一目了然地了解到历史的真相, 这是历史教学工作中较为重要的环节。

二、初中历史教学当中插入的图片及其使用的要点

历史图片教学资料, 通常在教学过程中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让学生更直观更深刻地理解讲解的内容, 效率较高。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在初中的历史教学过程中图片越多越好, 单纯追求图片是不可取的。加以适当数量的图片对历史课程的教学工作有着非常大的帮助。如果将历史的内容完全转化成对图片的浏览, 这样就完全忽略了文字在历史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非常不利于学生对历史课程的理解。所以历史课本的图片和资料的相互结合应用是非常重要的。

1、对图片资料实施严格有效的筛选和控制

中学历史教学在内容和资料方面较为复杂。初中历史教师对学生进行历史教授的只是较少的和表面的部分。如何提升学生在课堂单位时间内的学习效率?如何更好地理解历史性图片?这就需要对历史课堂穿插的图片实施严格有效的筛选。图片不仅要具备较为丰富的历史内容, 可以真实地反映出历史的发展状况, 同时还需要在一些较为特殊的历史内容环境下可以切实地反映出历史的真相, 不能将所有相似的内容和图片罗列在历史的文书当中, 这样可能导致对历史的混淆。例如:教师在讲解赤壁之战的过程中, 只需要配备一个较为经典的交战图画就可以有效地达到这种效果。另外教师还可以对其配备一幅预期相关的内容图片。可以是现代化的赤壁之战的遗址风景区的照片, 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历史与现代之间所建立起的相互关系。

2、教师应当对图片实施深入性的了解

关于图片的内容进行相应的教授和讲解, 对学生初中历史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说, 教师需要通过相应的图片来进行有效的指导。看图的过程中还需要充分地注意对历史课本相关内容或者文字进行有效的补充。例如:在学到赵州桥一课时, 虽然课本上已经标注好了赵州桥的具体结构, 但是教师还是需要配备真实的图片来加以讲述, 这样才可以使学生更生动和形象地去加深对赵州桥的印象。

三、结束语

上一篇:婚礼父母答谢词下一篇:哲理故事+启示:都有爷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