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红色书籍,做志远青年

2024-09-26

读红色书籍,做志远青年

1.读红色书籍,做志远青年 篇一

读《青春之歌》有感

湖水是你的眼神,梦想满天星辰,心情是一个传说,亘古不变的等候成长是一扇书页的门,童年有一群亲爱的人,春天是一段路程,„„我们都曾有过一张天真而忧伤的脸,手握阳光我们望着遥远,轻轻的一天天,一年又一年,长大间我们是否还会唱起心愿„„,一直以来很喜欢的一首歌,歌名“青春之歌”。在大一的时候无意间在图书馆看到一本书的书名也是《青春之歌》,好奇心的驱使下令我看完了这本书,并且感受颇深。

《青春之歌》以“九一八”到“一二九”运动,这些历史时期的爱国学生为背景,描写了以此大学生的一批爱国进步青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斗争,塑造了各种类型的知识分子,反映了在阶级矛盾日益尖锐激烈动荡的年代,知识分子的崛起和分化。表现中国的一代青年在党的领导教育下,不断更新自己,摆脱旧思想束缚的曲折成长过程,说明了长大青年知识分子只有在共产党领导下,积极投身于阶级伟大革命之中,才是唯一正确出路,才能拥抱起美好青春。

林道静,一个弱小女子,弱小到放到只有她一个人的广场上,你也无法去想象她有什么特别之处。恰恰相反,林道静,青春洋溢着激情,挥洒着希望,蕴含着力量,年轻的声音唱响的是一曲铿锵嘹亮的青春之歌,冲破黎明前可怕的黑暗,怀着坚强不屈的灵魂迎接初升的太阳。她是由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成长为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的典型。他的成长表明那个时代广大知识分子走过的一条曲折艰难的道路,作为一个具有崇高的无产阶级信念和旺盛的革命热情的青年革命者,经历了艰难的磨练和改造过程。她出身于一个地主家庭,佃农生母,惨遭迫害致死。她深受异母的凌辱和虐待,使她从小养成孤僻倔强的反叛性格。她憎恨害死她生母的封建家庭和封建制度,为反抗不幸的命运离家出走,走上革命道路埋下了伏笔。林道静并不是一天就成为一个革命战士的,最初她是朵冰清玉洁的莲花,是一个小知识分子而已,在经历了两次铁窗中血与火的洗礼后在革命实践中变的坚强,政治上逐渐成熟起来。能坚持着自己的坚持,是林道静的感人之处。每当我读到她入狱时受到非常人所能忍受的折磨后依然坚持着自己的人生理念,坚持革命道路时,我深感自己认识的肤浅。她代表了中国革命时期的热血青年,书中的青年们,如同一个个动人的音符,在中国大地上谱出了一曲动人、激昂的青春乐曲。在书中,一个个鲜明的革命人物却一个个的牺牲,让心硬如石的人也为之哀泣。

林道静在她入党以前她虽然忠于革命,但是内心却很迷茫,不知道人生的方向在哪里。遇到卢嘉川、林红等人后,在他们的帮助下逐渐融入了革命中,但是党在当时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对入党人员的考验是非常严格的,最苛刻的一项是要忍受常人不能忍受的孤独,她遇到了重重困难,身边的同志不断的死去,她也一次次死里逃生,没有人能告诉她下一步该怎样走,她只有靠自己一点点的摸索前进的道路,他坚持着,坚持孤独地走下去,她有着信念知道自己将来不会孤独。那个时代让你拥有战胜孤独的勇气,那个时代让你奋勇向前。那个时代让你停不下来。它催着你向前、向前„„因此在20世纪上半世纪青春躁动的中国,他们将自己与国家命运联系起来,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为新中国的未来而奋斗。他们为他们那可爱而可惜的青春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他们为他们无怨无悔的青春而坚定前行。

我们青年人是需要一点精神的。在《青春之歌》中,我领略到了林道静对于党的真挚的、依赖的象孩子见到母亲一样的感情;领略到他们那一群象火山一样喷发的热血的爱国之情;领略着那个动荡的、轰轰烈烈的时代的风云,不禁就沉浸在了那样的时代中。忆苦思甜,现在,我们已经远离了那样的时代,书看完了,但是从书中回到现实生活中,让我深深的感到,在当今社会中的我们,也应该像文中的林道静有着奉献社会的精神和坚强的意志。这种奉献要在生活中体现,现在我们这一代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个个都像温室里的花朵一样,经不起任何风吹雨打,任何事情都需要父母安排好,缺乏奉献,缺乏意志,坚强的意志需要我们的锻炼,需要我们在一道道坎坷中成长,需要我们意气风发的走向未来!书中的时代离我们不是很远,但是书中人物所表现出来的精神却与我们相隔的太远。

我们现在的大学生中,有太多的人迷茫着,没有具体的目标,没有远大的理想。有许多人是有个人理想,但那只限于对于金钱和权利的追求,而缺少了社会理想,缺少了信仰。人是社会人,除了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外,我们肩负着更多的是使命感和责任感,特别是我成为了一名预备党员之后,我深深的感受到了这一点。我们不应该将目光拘于狭小的个人天地,这样的生活是苍白没有意义的,我们时刻要想着为人民服务,为国家为人民奉献个人的一点绵薄之力,才能更好地实现自身的价值,才能体现出我们激情的青春。让我们的青春担当的起“青春无悔”这四个字。

上一篇:在“申遗”迎检誓师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下一篇:2023年度教师专业成长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