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生帮扶活动工作计划

2024-09-04

贫困生帮扶活动工作计划(精选20篇)

1.贫困生帮扶活动工作计划 篇一

学校贫困生帮扶活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为贯彻党中央的xx大精神,践行“xxxx”的重要思想,弘扬中华民族扶危济困的美德,现决定在全体学校干部中开展对学困生“结对子、送温暖”活动,为学困生提供物质上、精神上援助,使他们不因家庭困难而失去求学机会,而成为未来孤立无援的社会弱势者。通过全体教师和学生的大力支持和学困生自己的努力,促进学困生健康成长,从而全面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从而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二、扶助对象

1、遵纪守法,品行优良

2、诚实谦逊,好学上进

3、经济困难,并迫切需要资助的

三、扶助方式

1、由全体学校干部与学困生结对帮扶,每人扶助一名学困生;

2、具体活动由校团队组织进行,学校干部自愿扶助,扶助名单由年级组统一安排;

3、扶助包括思想上解惑、生活上资助、学习上帮助提高。

四、扶助内容

1、思想上解惑

鉴于学困生的家庭特殊,有的是父母长年患病,无经济来源;有的是单亲家庭,有的甚至是孤儿。他们往往缺少完整家庭的关爱,因而资助方要从情感上贴近他们,学习上关心他们,生活上帮助他们,经常与他们交流,掌握他们的思想状况,有的放矢地化解他们心中的困惑,给予他们精神上的动力,使他们保持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

许多学困生在与同学的相处之中,往往有自卑心理,要帮助他们克服自卑心理,树立自信心,自立自强;要让他们认识到每个人都是平等的,贫困是暂时的,是可以改变的,进而激发他们的进取心,真正体会到多一份努力,就会多一份收获的道理;帮扶者平时要把学生当成是自己的孩子或弟妹一样看待,平时多与班主任、任课老师联系,经常找帮扶对象谈心。

2、生活上资助

学困生平时的生活费用都很低,往往不能满足他们最低的生活需要,因而扶助方要适当的资助,帮助他们渡过难关,使他们安心地投入学习。

3、学习上帮助提高

一部分贫困生由于客观条件的影响,往往成绩不如人意。而贫困生要在真正改变现状,提高成绩,为未来人生打好底色,就必须培养他们自己刻苦努力、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才能在未来社会立足,有所建树,为社会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因此扶助方要从学习上去帮助,帮助他们学好功课,帮助他们掌握学习方法,使他们学会学习。

五、扶助要求

1、扶助工作自愿进行。热忱欢迎并提倡广大教职工积极参与此项活动,并落实到具体行动上;

2、扶助工作应保持持续性、稳定性;

3、由年级各班联合推荐学困生名单,对照帮扶条件认真审核无误后,上报团队;

4、扶助工作要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帮扶与被帮扶者要互相自愿,共同做好帮扶解困工作。

2.贫困生帮扶活动工作计划 篇二

一、建立贫困生档案

在大一新生入学时, 辅导员要具体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 包括家庭成员及其工作、家庭主要收入和支出等, 并建立档案保存, 对全班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使以后的资助工作做得更加轻松到位, 把每一笔资助送到最需要的同学手中, 发挥最大的资助作用。新生入学时比较单纯, 在这时做这项工作, 了解到的情况更加切合实际, 也就能给今后的资助工作提供更加真实的材料, 让资助工作做得更好。

二、评定工作做到公平、公正、公开

在每次资助工作开展之前, 明确班级受资助的名额, 申请的条件。资助的目的是让积极上进、家庭贫困的学生能更好地完成学业, 所以每次资助工作开展之前, 我都会明确向全班公开申请资助的同学所必须具备的条件及评定标准:凡受过各级各类行政处罚及处分、学期智育总成绩在班内排名倒数30%、吸烟、酗酒、生活奢侈浪费等都无条件申请;申请的同学必须是家庭贫困, 在平时的衣食住行表现比一般同学都节俭;积极上进, 无旷课, 活动无缺席, 等等。将评定标准公布后, 让全班同学都参与监督, 不够资格的也就不能浑水摸鱼, 从而达到公平、公正、公开, 让每一笔资助给最需要的同学。

三、做好贫困生思想政治工作

除了让资助工作公平、公正、公开以外, 我们还要对贫困生, 特别是没能受到资助的同学做好思想工作。对于没能享受到资助的同学, 心里难免会失落, 甚至是出现更糟糕的情绪, 如:嫉妒、怨恨等。我们应该及时地化解他们心中的消极情绪, 让他们明确资助条件, 分析他们不能受资助的原因, 帮助他们释放心理压力, 让他们把消极情绪转化为对同学的理解和爱, 并鼓励他们去同困难作斗争, 自强不息, 增强战胜困难的毅力和决心, 改变环境, 做生活的强者。对受资助的同学, 首先要让他们明确, 国家或企业等所给予的资助, 并不是理所当然就是给他们享受的, 所以要学会感恩。用优异的成绩回报社会, 并将这份爱传递给身边需要帮助的人, 为社会献出自己的爱。平时, 我还邀请专家和心理学老师通过举办形式多样的交流会、座谈会, 与贫困生面对面地交流, 通过心与心的沟通, 帮助贫困生克服自卑心理, 放下思想包袱, 用积极的态度面对大学生活、面对人生。

四、开展多种形式的勤工俭学活动, 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

做好贫困生思想工作是一个方面, 但并不能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 为了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 我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勤工俭学活动。首先, 争取学校的勤工俭学的岗位, 让贫困生课余去帮忙, 在锻炼自己能力之余获得助学金, 缓解经济压力;其次, 联系校园内其他的就业岗位, 如饭堂打扫卫生、小店帮忙等, 为解决学生实际困难开辟了途径。除此以外, 寒暑假联系工厂, 为学生寒暑假打工提供机会, 更早地让学生走入社会去了解社会, 更储备下学期的学费、生活费。

多种渠道的勤工俭学活动, 既锻炼了学生的适应能力和操作能力, 又为贫困生解决了学习生活中最实际的困难, 让学生更好地去完成学业。

五、在教工党员中建立扶贫帮困队伍

学生在校的主要任务是学习, 即使有勤工俭学的岗位, 也不可能投入很多的时间, 收入就不可能多, 技术、经验也不足, 所以让学生自己来解决家庭贫困, 力量毕竟很有限。因此, 我在教工党员中成立了扶贫帮困小组。教工党员扶贫帮困小组成员都有一副热心肠, 哪个同学家里出现什么意外, 有什么急需的时候, 都会伸出援助之手, 献出爱心。如, 07级的刘同学爸爸得了鼻咽癌住院了, 扶贫帮困小组得知消息后, 立即伸出援助之手, 为刘同学的爸爸捐出近一万元的医疗费, 而且派老师亲自送到医院去。带去的, 不仅仅是那一万元的医疗费, 更是老师对一个贫困生的关心和爱。所以刘同学照顾好他爸爸回校后, 用自己的努力去回报老师的爱, 每学年的成绩都名列前茅, 而且在课余还自己去摆地摊挣取生活费, 顺利完成大学学业。

救助贫困大学生, 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而是学校一项长期的工作, 更是我们工作在学工第一线的辅导员的重要工作。因此, 我们要做好贫困生的思想政治工作, 让他们自强不息;关心爱护他们, 让他们感受到温暖;通过努力, 为贫困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大学学业, 走好自己的人生路, 创造和谐的校园、和谐的社会。

摘要:在大学校园里还有一部分家庭贫困的同学, 为了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学业, 共建和谐校园, 在学生工作第一线的辅导员, 应该做好贫困生的帮扶工作。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辅导员,帮扶工作

参考文献

[1]陈竹韵.关注高校弱势群体完善贫困生教育[J].现代商贸工业, 2008, (3) .

[2]王建斌.高校贫困生调查及解困途径[J].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8, (2) .

3.贫困生帮扶活动工作计划 篇三

一、主要目标

从2016—2020年,通过全区48所技工院校与54个贫困县开展结对帮扶的方式,动员组织全区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参加职业培训专项计划,帮助他们实现技能型就业,促进家庭稳定增收,同时为产业转型升级输送一批青年技能人才。

二、实施对象

全区54个贫困县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中,参加培训当年12月31日前15周岁以上、22周岁以下,未婚,未继续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含退学、辍学等,以下简称“两后生”)。

三、实施内容

根据“两后生”的培训意愿、劳动能力和岗位需求,分类实施下列职业培训:

(一)中期就业技能培训

为期一学年(10个月),熟练掌握一门就业技能,并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二)短期就业技能培训

为期2个月以内,强化实际操作培训,提高初次就业能力。

(三)创业培训

结合当地产业发展和创业项目,重点开展创业意识教育、创业项目指导、创业实训等培训,提高创业能力。

(四)中等职业教育

“两后生”直接参加,或参加上述培训后继续参加中等职业学校(含技工院校)学历教育。

四、实施步骤

(一)明确责任

各技工院校与结对帮扶县人民政府签订结对帮扶贫困家庭“两后生”职业培训责任书,明确双方责任。在责任书的框架下,还可根据实际需要,由有关各方签订具体的培训协议。

(二)调查摸底

各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负责每年定期组织对本县“两后生”培训就业创业意愿进行调查摸底,将需要参加职业培训专项计划的“两后生”人员详细名册,提供给技工院校,同时报送自治区、设区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公共服务专责小组。

(三)组织招生

根据“两后生”人员名册,技工院校与结对帮扶县联合进校、进村、进户,集中开展春季、秋季招生工作。

(四)实施培训

由技工院校或委托职业院校、定点培训机构根据年度招生计划,分类、分专业组织开展培训工作。

(五)推荐就业

对培训合格的学员,实施培训的技工院校或职业院校、定点培训机构负责推荐就业,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予以积极配合。

(六)补贴申请

实施培训单位和学员按规定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财政、扶贫等部门申请相应的经费和补贴。

(七)工作考核

对各贫困县及技工院校“两后生”职业培训专项计划实施工作进行考核。

五、政策措施

(一)中期就业技能培训

1.开展结对帮扶的技工院校,当年招生计划开设的全部职业(工种),自动取得在全区范围内就业技能培训定点培训资格。

2.培训实行全日制、寄宿制,培训时间为一学年,按10个月计。原则上单独编班,也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编班。培训开班分春季学期、秋季学期,原则上春季学期开班安排在2-4月,秋季学期开班安排在8-10月。

3.学员培训期间的基本生活费(以下简称“生活费”)、学费、住宿费和实习材料费等实行全免,由自治区财政按1.2万元/人/学年给予补贴。其中,学费、住宿费、实习材料费、卧具费、实训工装费、体检费、医疗保险等培训费用补贴标准为6500元/人/学年,从各级财政安排的就业资金中列支;生活费补贴标准为5500元/人/学年,由各县从自治区切块下达的扶贫专项资金等资金中统筹安排。

4.培训结束后,技工院校推荐学员实现就业或创业,就业率和创业率达到规定比率的,给予相关技工院校就业创业服务奖励(具体办法另行制订)。

(二)短期就业技能培训、创业培训和中等职业教育按我区现行有关政策执行。

六、补贴资金管理

参加中期就业技能培训的培训费和生活费补贴资金来源、申请、拨付和核算按下列办法执行:

(一)补贴资金来源

各级财政安排的就业专项资金和自治区切块下达各县的扶贫专项资金等资金。

(二)补贴资金申请

补贴资金由技工院校统一申请,其中,培训费补贴按属地原则,向技工院校所在地设区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和财政部门申请;生活费补贴根据生源情况,分别向其户籍所在地的县级扶贫和财政部门申请。

(三)补贴资金拨付和核算

培训费补贴从就业补助资金拨付给技工院校。生活费补贴先拨付给技工院校,再由技工院校转拨付给学员。

各技工院校在培训学员入学后1个月内将学员信息录入信息管理系统。根据信息管理系统中学员人数及指纹数据,由技工院校在一定范围内公示并提出申请。经各设区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审核后,预拨培训费用补贴总额的60%。

1.培训费实行政府购买培训成果的方式,按实际参加培训学员人数及获取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率,对承接培训任务的技工院校给予补贴。学员完成一学年培训,参加职业技能鉴定并获取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按100%给予补贴;学员完成1个学期培训,没有获取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按60%给予补贴;学员未完成1个学期培训的,不给予补贴。培训结束后,据实核算补贴应拨费用,预拨费用大于应拨费用的部分,转为下年培训费用预拨。参加职业技能鉴定获取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率低于60%的技工院校,不给予补贴,预拨费用全部退回财政部门或转为下年培训费用预拨。

nlc202309081720

2.生活补贴费由技工院校代为申请,县级扶贫、财政部门按学期分两次拨付到学员就读的技工院校。申请审批流程如下:

新学员开学后,技工院校按学员户籍所在地提供学员名单给县级扶贫部门审核补助资格→开班1个月后,技工院校按学员户籍向县级扶贫部门提出补助申请,附上经县级扶贫部门审核符合补助条件的学员名单列表(含申请第二学期补助的学员)及技工院校出具的学员在校培训证明→县级扶贫部门审核→县级扶贫部门按学员户籍地在村委会、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公示,同时在县级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公示(公示期为7天)→报县级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审批→县级财政部门在审批后15个工作日内把补助资金划拨到学员就读的技工院校,由技工院校按月通过校园卡发给学员。

学员中途退学的,本学期未发完的生活费,由技工院校一次性退回县级财政部门。

参加短期就业技能培训、创业培训和中等职业教育的,按我区现行有关政策执行。

七、工作要求

(一)精准识别

利用扶贫大数据平台,比对相关部门业务数据,充分发挥各贫困村“第一书记”作用,对“两后生”开展到村、到户、到人的培训需求调查,确保人员名册准确。

(二)精准宣传

一要内容精准。每一个贫困村都要张贴宣传海报,详细告知贫困户有关政策精神、补助标准和办事流程。二要对象精准。要对照人员名册,对贫困户“两后生”及家长开展一对一、面对面宣传。三要责任精准。各县要积极配合有关技工院校开展定期招生宣传,各贫困县乡(镇)、街道要成立宣讲团,开展不定期宣讲,各贫困村“第一书记”要经常带领驻村工作队走家串户宣传政策,了解实情。

(三)精准协作

结对帮扶的技工院校要确定若干所技工院校或职业院校、定点职业培训机构作为协作单位,在本单位难以满足学员的专业需求或其他条件时,及时推荐到协作单位开展培训工作。54个贫困县以外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两后生”参加专项职业培训的,参照本方案实施,相关技工院校应积极予以配合。

(四)精准担责

各县负责准确提供本县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两后生”名册及相关信息,配合技工学校做好学员及家长的思想教育工作,帮助学员安心接受培训,实现稳定就业。各技工院校负责按结对帮扶县提供的“两后生”名册开展招生工作,组织实施职业培训专项计划并保证培训质量,做好学员在校期间安全工作,积极推荐学员就业创业,要指定一名校级领导负责帮扶工作,组建专门工作队伍,落实结对帮扶工作专项经费。各设区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公共服务专责小组负责督促指导,组织实施各县职业培训专项计划考核工作。自治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公共服务专责小组负责制定相关考核办法,协调推进职业培训专项计划实施工作。技工院校主管部门要加强对结对帮扶工作的指导,为技工院校提供必要的支持。

(五)精准实施

各技工院校要根据帮扶县“两后生”的培训需求实际情况制定年度工作计划,任务分解和实施进度要及时上墙,实行挂图作战。各技工院校每月10日前,要将上个月开展宣传发动、学员报名、实施培训、技能鉴定、推荐就业等情况,报自治区、市、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公共服务专责小组。对措施不力、进度缓慢的地方、部门和技工院校,由自治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公共服务专责小组进行通报并限期整改。

4.开展贫困生结对帮扶活动简报 篇四

活动开展前,社区工作人员通过日常掌握的贫困户、贫困残疾人的基本生活状况,确定好慰问的对象,积极落实帮扶措施。当天,街道驻社区领导同社区工作人员一起深入困难残疾人家中为他们送去了心意和温暖、带去了节日的慰问。

活动中,街道领导、社区干部与贫困残疾人攀谈,询问他们的生活情况,并向他们致以节日的问候和衷心的祝福。亲切的问候、深深的祝福,让慰问对象深深地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通过走访慰问,也进一步增进了党群、干群关系。被慰问户纷纷感谢党和政府对他们的关心和照顾。

★ 小学贫困生帮扶工作总结

★ 小学贫困生帮扶总结

★ 帮扶工作计划

★ 教师对贫困生一对一帮扶计划

★ 幼儿园帮扶工作计划

★ 班主任帮扶工作计划

★ 帮扶活动总结

★ 班级资助贫困生工作计划

★ 个人结对帮扶工作计划

5.贫困学生帮扶活动简报 篇五

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强对困难学生的关心关爱,切实帮助困难学生健康成长、快乐学习、乐观生活。近日,乐昌市委政法委部分党员干部、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队员来到政法委党建共建联系点大源镇桥头村走访慰问困难学生。

乐昌市委政法委一行走访了桥头小学七名困难学生,给每名困难学生送上一批衣物,鼓励他们在家做一名好孩子,在校做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克服困难、努力学习,以优异的成绩回报社会,成为建设祖国的有用之才。

慰问困难学生后,乐昌市委政法委一行还对村里部分困难老党员、困难群众以及残疾儿童进行走访慰问,给他们送去慰问物资和慰问金。

6.贫困生帮扶活动工作计划 篇六

任市初级中学贫困学生占在校学生总数的18%。学困生占在校学生总数的30%。学校认真学习十七大精神,把帮扶贫困学生工作作为“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大事来抓。学校成立了以徐崇检校长为组长的贫困学生帮扶管理领导小组,扶助包括思想上解惑、生活上资助、学习上帮助提高等内容,全体教职工与贫困生、学困生结对帮扶,每人扶助一名贫困生或者学困生。

学校对学困生开展了“家访活动”,学习上关心他们,生活上帮助他们,经常与他们交流,掌握他们的思想状况,有的放矢地化解他们心中的困惑,给予他们精神上的动力,使他们保持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学校对贫困生开展了“生活帮扶活动”,全体教职工自筹资金5000余元,给贫困生购买了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帮助他们渡过难关,使他们安心地投入学习。

任市初级中学这次活动共帮扶贫困生62人和学困生78人。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徐崇检说:“帮扶贫困生工作是以德治校的重要内容,学校今后将继续花大力气把这一工作做实做好。”

开江县任市初级中学师德师风建设办公室

7.贫困生帮扶活动工作计划 篇七

目前, 高校贫困生已成为大学生中一个不可忽视的特殊群体,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与各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 这支特殊群体也正逐步扩大, 每年的学费及生活费用对贫困生来说则是沉重的负担。贫困生的思想状况、心里状况关系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各高校校园的稳定, 因此, 做好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及帮扶工作, 对构建和谐校园具有重大意义。所以准确掌握贫困生心理现状, 做好帮扶工作将越来越重要。

二、高校贫困生的概念、比例及来源

所谓高校贫困生, 是指国家招收的普通高校本专科学生在校期间基本生活费用难以达到学校所在地最低伙食标准, 且无力缴纳学费及购置必要的学习用品, 日常生活没有经济保障的大学生。据统计, 全国高校贫困生所占比例最低为10%, 最高达35%, 平均数量已占在校大学生人数的20%左右, 而且还呈上升趋势。目前高校贫困生来源具有一定的相对性和不确定性。从其构成可以分成固定人群和非固定人群。固定人群一是指由于地区间的经济差距, 在经济发展不平衡情况下, 高校贫困生大多数分布在东北、西北、华北等经济不发达的“老、少、边、山、穷”地区;还有部分从经济落后地区来到沿海等高消费地区就读的学生, 收入与支出标准差距较大, 使得生活更加拮据。二是家庭收入不稳定者:来自农村家庭, 父母只靠土地为生, 收入随着自然环境时好时坏, 生活不稳定;来自城镇家庭, 父母无固定工作, 收入微薄且不稳定, 难以承担学生的固定生活和学习开支;家庭负担沉重者, 多是上有老人要赡养, 下有弟妹要抚养, 家庭经济不堪重负。非固定人群如家庭变故, 近年来较多出现的下岗职工家庭, 断了经济来源, 固定开支受到冲击, 无法承担高额学费支出;经济变故, 家人或本人病重需要支付高额医疗费, 甚至负债累累, 生活难以继日;婚姻变故, 随着近年来离婚率的不断攀升, 部分学生因父母离异导致生活学习费用供给不正常, 学习生活费用也就成问题。另外还有由于不可抗力的天灾人祸, 使一些学生失去经济来源, 加入贫困生行列。

三、高校贫困生心理表现及成因分析

1. 因学习压力较大而产生焦虑和紧张心理。

贫困生把取得高学历作为日后提高就业水平, 从而让家庭和自己摆脱贫困的有效途径, 他们希望通过发奋学习而努力成才, 彻底改变现实命运, 所以在求学过程中承载着比非贫困生更大的期望和更大的心理压力, 而现实生活中, 贫困生为了缓解经济压力, 在拼命学习以期获得奖学金的同时又不断寻求勤工俭学的机会。一方面, 较高的学习目标需要付出相对多的学习时间和因勤工俭学而不能保障学习时间的矛盾;另一方面, 急需通过勤工俭学自立与许多现实问题难以通过他们自身的努力的拼搏得以解决的矛盾, 都使贫困生身心俱疲, 长期处于心理紧张、焦虑的状态, 使在学期间学习压力更大, 久而久之, 部分贫困生可能对学习、生活失去信心, 甚至人格发生变化, 出现精神病症状。

2. 自卑、敏感、不稳定心理。

自卑是一个人对自己的不满、鄙视等否定的感情, 是对个体的得失、荣辱过于强烈的一种心理体验。面对经济贫困的现实, 由于自卑缺乏承受挫折的忍耐力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力, 从心理上采取了逃避、退缩的应对方式。具体表现为很少与同学交流, 不常参加集体活动, 消极地对待人生, 看待生活中的一切。自卑与自尊的矛盾性是贫困生的心理特点。贫困生因家庭贫困而自卑, 但他们又有强烈的自尊要求, 内心极为敏感。因此, 对涉及自己的事情容易引起强烈的情感波动。另外, 对于贫困生, 他们的上学费用要靠家长借债或自己贷款供给, 将来要靠自己的薪水偿还, 面对就业压力, 可能对自己的未来产生忧虑或没有信心, 外在情绪表现抑郁消沉, 言谈举止具有不稳定性。个别贫困生产生退学、轻生的念头或行为。

3. 因人际交往困难而产生的抑郁、孤僻心理。

在目前教育体制中对一个中学生的评价和认可主要依据的是其学习成绩。这样, 无论是城市贫困生还是农村贫困生, 都完全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获得优异的成绩, 从而赢得同学的羡慕和老师的喜爱, 即得到较高的社会评价和自我评价。然而步入大学后, 评价标准的多元化让贫困生的成绩相应地失去了明显的优势, 且社会的贫富差距在校园中凸显, 而同学间的正常交往、感情的沟通, 常伴随着一些物质联系, 对于家庭经济情况较好的学生可能出手阔绰, 交际面广泛, 而贫困生由于经济匮乏, 难以支付这类额外开支, 如果不能另外开辟人际交往空间, 易导致一部分贫困生索性采取“自我封闭”, 失去与他人交往的热情;如果因“寒酸”形象遇到歧视或冷遇, 强烈的自尊心也可能使他们产生对社会文化的敌对态度和强迫症状。由于贫困生时时为经济拮据所困扰, 长期处于郁郁寡欢的不良心境状态, 且又缺乏调节情绪的能力, 故造成抑郁孤僻心理。

4. 虚荣、嫉妒心理。

少数贫困生好攀比、讲究衣着打扮, 追求享乐与高消费, 生活上不勤俭节约, 也不愿参加稍微艰苦的勤工助学劳动, 他们虽然也属于贫困生, 但却由于图虚荣, 往往打肿脸充胖子挤入阔人之列, 想让大家刮目相看, 常用资助的钱或者父母辛苦借来的钱大肆摆阔, 而对家庭经济困难视而不见。还有些贫困生自尊心极强, 且心胸狭窄, 与他人比较, 发现自己在才能、名誉、地位和境遇等方面不如别人, 从而因不满、不服气或者羡慕对他人产生嫉妒情绪。

5. 行骗、犯罪心理。

个别贫困生在个性心理方面, 表现为自私自利、占有欲强、自我素质低、自制力差、法制观念淡薄, 经受不住贫穷的磨难或者对社会及富裕的人抱有抵触、敌对、报复心理。无视校规校纪, 在校内外从事行骗或者进行刑事犯罪, 这类贫困生虽然人数极少, 但对社会影响很坏。可见, 贫困学生心理问题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当强烈的自卑感, 极度敏感、脆弱的自尊心, 拘谨压抑的性格, 尴尬的人际关系, 因期望值过高而产生的学业压力等因素共同作用的时候, 就会引发问题行为。在贫困生的问题行为当中, 比较突出的除了人际交往困难、学习失败以外, 还有出走、旷课、偷窃、打架等现象。

四、对高校贫困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

1. 对高校贫困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在我国一般高等学校大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

针对扩招后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趋严峻的现状, 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 要求各地教育部门和各高校要把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当作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工作,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抓紧抓好。贫困生在高校中占到将近20%的比例[2], 帮助贫困生克服心理障碍, 获取心理健康是在高校中普及心理健康教育不可缺少的环节。

2. 对高校贫困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进一步完善高校帮困育人体系。

为帮助贫困生减轻经济压力, 国家不断健全助学体系, 推出包括奖学金、助学金、困难生补助、、社会无偿资助等一系列积极措施, 但相比于庞大的高校贫困生群体, 这些仍是杯水车薪, 只能缓解一小部分亟待解决经济困难的贫困生的压力, 另一方面由此引发的关于贫困生隐私、依赖社会和受资助产生的心理压力等问题层出不穷。因此, 高校“育人”工作的本质要求在完善国家助学体系过程中, 不仅“授之以鱼”, 更要“授之以渔”, 在帮助贫困生解决经济困难的同时, 对贫困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培养贫困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增强贫困生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以积极的姿态战胜困难, 顺利完成学业。

3. 对高校贫困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进一步改善社会的人口素质。

大学生是国家的宝贵人才资源, 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 贫困生很大一部分抱着通过求学改变命运的想法, 他们在艰苦的生活、学习条件下顽强拼搏, 但一部分贫困生由于各种压力产生的心理问题如果不能及时得以发现和疏导, 就会影响到其综合能力和整体素质的提高。高校中的贫困生终究要走上社会,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前提条件, 如何发现问题并培养贫困生健康的心理, 是大学教育急需解决的问题。在贫困生中发掘和培养优秀人才, 使之成为中华民族的脊梁。

4. 对高校贫困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关系到高校的稳定和和谐社会发展的大局。

当前我国提出要建立和谐社会, 对于高校来说要建立和谐校园, 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是如何促进贫困生群体与整个学校、整个社会的融洽和谐。贫困生的思想和实际问题明显增多, 这背后也暴露了整个社会的城乡差距、贫富差距、阶层分化等问题。

五、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应采取的帮扶措施

高校贫困生的消极心态不仅直接影响学习效率和精神面貌, 而且极易造成人格的不健全和偏执心理, 作为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部分, 应结合国情以及贫困生的生活、学习、心理等方面的实际, 把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经济救助与心理救助有机结合起来。

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开展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保障。

根据贫困生的具体实际, 高校在帮助贫困生解决经济困难的同时, 也应以同样高度的责任感去帮助这些同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树立远大理想, 鼓励他们在困境、逆境面前不低头, 能够正视困难、积极进取。培养他们自强不息的意志品质, 提高他们的心理承受力。要让贫困生认识到国家以及学校财力毕竟有限, 要彻底解决他们的经济困难问题, 还需要他们个人及其家庭共同努力, 不能一味地等、靠、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 力求使每一位贫困生都能主动承受由于经济窘迫所带来的心理压力, 避免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

2. 全方位的经济资助是开展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

针对高校贫困生问题, 国家为使家境贫困的学生上得起大学, 从奖学金、助学金、勤工助学、困难补助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高校在认真落实这些政策措施的过程中, 应该提倡经济资助以“自助为主, 他助为辅”, “先自助、后他助”, “有偿在先、无偿在后”, “以酬代补”的原则来建立高校学生经济资助运行机制, 设法使各种补助通过劳动的方式来兑现, 让努力学习、力求上进的贫困生获奖受补, 以利于克服“等、靠、要”的消极依赖思想, 树立自立自强的奋斗精神, 以利于鼓励学生艰苦求学, 勤奋上进。要合理安排、优先安排经济困难的学生在校园和社区参加勤工助学的公益劳动, 既获得报酬、弥补经济困难, 又得到锻炼, 促进学习。让贫困生在服务于他人、服务于社会的过程中, 达到自我服务、自我教育。

3. 加强典型事例的媒体宣传, 确立正确的舆论导向。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在对贫困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 应注意充分运用高校贫困生 (特别是本校贫困生) 中依靠自身努力, 顽强拼搏而获得成功的优秀代表, 抓典型, 树榜样, 增强贫困生发奋成才的自信心, 使他们以健康和上进的心态去面对人生的挑战。

4. 营造良好校园环境, 大力拓展高校的育人途径。

学校以育人为根本宗旨, 贫困生问题的解决也应遵循这一宗旨, 高校要十分注意加强学校、班级、宿舍等育人环境建设。充分发挥学生会、社团的作用, 积极开展心理互助活动, 特别是对服务于贫困生的社团, 应予以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使贫困生在社团活动中感受到社会和学校的温暖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 深刻地体验到社会的支持, 培养他们积极、主动地利用社会支持的意识和行为习惯, 最大限度地消除经济贫困所带来的消极影响;注意加强班级、宿舍的管理工作, 倡导同学之间形成相互关怀、真诚接纳、共同成长的理念, 为贫困生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大力提倡勤俭节约, 反对铺张浪费, 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营造勤奋学习、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

5. 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构建高校贫困生健全人格。

首先做好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工作, 在贫困大学生中, 多数人的心理问题属于心理失衡, 可以随着诱发情境的消失或经过同学的帮助或心理辅导老师的辅导而恢复正常, 只有少数人属于心理失常或心理疾病。因此, 以心理健康教育课、各种专题讲座等形式在高校中开展心理卫生宣传普及活动, 让广大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 加强心理健康意识, 掌握维护和增进心理健康的基本方法, 提高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其次, 加强对高校贫困生的心理辅导, 针对贫困生的心理状况, 通过各种教育使贫困生对贫困问题有正确的认知, 并进行必要的行为指导。另外, 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障碍一旦形成, 就应考虑采取相应的心理治疗方法, 尽早加以矫正。

总之, 贫困给大学生带来的影响是全方位的, 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全面发展, 这里不仅仅是钱的问题, 而是一群优秀青年的健康成长问题, 是我们国家宝贵的人力资源的健康发展问题。深入研究高校贫困生心理, 不断加强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也不仅仅是贫困生人格培养的问题, 更是在强调建设和谐社会、强调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今天, 探索如何发挥高校育人功能, 如何形成和谐成长氛围的问题, 注重对高校助困育人工作各方面的研究已经成为社会和高校刻不容缓的事情。

摘要:高校贫困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 他们在求学过程中承载着比非贫困生更大的心理压力, 因此如何做好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及帮扶工作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系到学校甚至社会的稳定与长远发展。本文在对贫困生心理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 结合工作实践, 探讨了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及有效帮扶措施, 以期引导高校贫困生群体的健康成长、成才。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成因分析,帮扶措施

参考文献

[1]宋美英.如何加强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09, (11) .

[2]彭玲云, 吕广振.当今我国高校中贫困大学生“挂科”问题探究[J].城市建设, 2010, (10) .

[3]李美琴.当前高校贫困生的现状特征与教育对策[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 2005, (2) .

[4]石庆新.高校贫困生的心理障碍及其疏导[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9, (10) .

[5]李婷.论高校贫困生的精神扶助[J].邵阳学院学报, 2009, (10) .

8.如何帮扶学困生 篇八

有许多学困生,学习主动性不强,不是上课不注意听讲,就是课后贪玩,再有就是抄袭别人的作业,如果教师去帮助他,他也不能积极主动地配合完成。但是不要不理他们,更不要歧视他们,虽然他们学习上有着这样或那样的缺点,但他们也有自己的特点。后进生的感情丰富,且有相当一部分同学是非常聪明的,他们外表一副满不在乎、玩世不恭的样子,内心却蕴藏着要求进步的“火种”,他们也渴望得到老师的关注,渴望得到同学们的认可,也想拥有良好的成绩。作为教师要明确他们落后的原因,与他们共同的努力,转化学习困境,帮助其克服不同的学习障碍。转化学困生不能只靠我们老师的说服与批评,要采取多种策略结合各方面的力量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首先应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学习归根结底是自己的事情,让他们明白这个道理,教师要有颗爱心,热爱和尊重他们,对他们多关心、多爱护、多表扬、多鼓励。例如课余时间和他们聚在一起“闲谈”,在这种无拘无束的漫谈中,教师既可给他们解难释惑,又能和他们交谈人生理想及对家事国事的看法,就在这日常交流中,不带任何教育痕迹的接触中,和学生交流了彼此思想,融洽了师生感情。教师只有用真诚的态度接纳他们,从而才能让他们接纳老师,接纳数学课,这样,才能唤起后进生的进取心。有了充分的交流就可以采取针对性的学习管理措施。老师在适当的时候要放手,可以不定时的检查,督促他们,也可让他们互相督促、检查,这样,才能养成他们自觉学习的习惯,利于今后自主学习能力与习惯的养成。

其次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应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综合运用全班教学与分组教学、教师指导与学生自学等手段,实施分层教学与区别教学相结合。教学起始阶段是可以集体同授,建立大的学习情景,使学困生最大程度地融入集体学习。教师还应当抓住当堂训练重点、难点对学困生进行解题方法指导,帮助学生明确要点,理清思路,建立良好的认知结构,并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良好的心理状态参与学习。要不断地给学困生以成功感,往往成功次数越多,动力就越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法创设成功的机会,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不同基础上取得不同层次的成功,体会到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的快感,使学困生体会到与集体一起取得成功和自己取得成功的双乐趣。

帮助策略1:教师及时关注学困生。教师对学习困难生应做到不放弃、不抛弃,虽然不可能让他们立即达到我们对学习要求的境界,但是只要努力就会有或多或少的进步,要让学生感觉到自己通过努力取得的成功,老师同时也会觉得自己的付出有所收获。这就要求我们时时关注学生一点一滴的变化,及时地给与鼓励、指点、帮助。同时明确学习目标,明确考试目标,增强学习信心。为增强学困生的学习信心,可短时间段内确定学习内容即为考试内容,让学困生明了学习内容就是考试内容,短时间段学,短时间段考,则学困生就会因为内容少,考试目标明确而获得较大幅度的进步,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同时减少学习难度感。也增加了学生对教师课堂语言重要性的认识程度。

策略2:好同学帮扶。根据学习情况给学生搭配学习帮扶小组。教师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所以教师要相信学生,充分运用学生的力量和智慧,让学习好的同学去帮扶学习落后的同学,在互帮互助的学习过程中让他们共同提高。让学习好的同学发现自己的力量和作用,同时也增进了同学的友谊。学生之间的帮助是和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帮助是不同的,学生之间的帮助会打消一部分性格内向同学的顾虑,更有利于他们把学习的心扉敞开,从而取得老师所不能取得的教学效果。

策略3:落后生之间互比。在给予了学困生足够的关注和一定的帮助后,还应当在水平相近的学生之间进行学习竞赛,通过表扬他们的进步来激发其学习竞争力。竞争可以使他们更加认可自己的学习成果,从而激发学习兴趣。通过相近同学的学习对比竞争学习促进学习动力。

策略4:总结学习规律。教师应当帮助、指导学生学会总结学习规律,利用自己总结的学习规律或技巧来解题,并通过类似的学习活动来帮助学生达到高效学习的境地,使他们感觉到学习的规律性、技巧性、轻松性。有了自我寻觅学习规律的学习方法,在学习过程中就会感到学习的简易性、规律性,从而降低学习的难度,增加学习兴趣。

策略5:教师要学会与家长合作。学生的学习不仅仅是教师的工作,还应当和学生家长互相沟通,共同研究帮助方法,家长会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到非常巨大的作用,某些时候要比教师的作用还要大。所以应当获得家长的参与,共同来改变学生学习困难的境况。让家长获知学生的学习状况,获知学生的进步,以鼓励的方式和教师一起推动学困生的学习改造。家长的认可与鼓励对学生来说有着不可取代的激励作用。

总之,只要我们教师拥有了对学生的爱,拥有了对教育事业的爱,我们就会创造出很多好的方法把我们的学生教好,使他们成为社会需要的符合家长要求的人才。

9.学校贫困生帮扶工作计划 篇九

一、指导思想

本着育人为本的学校管理理念,坚持以人为本,提倡“教育引导、心理疏导、人文关怀、规范管理”的学生管理理念,积极采取行之有效的全方位的帮扶手段,把解决思想问题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千方百计育好人,办好事,使学生和生活有困难的学生在学校感受到温暖,树立信心,积极上进,让条件优越的学生能主动奉献爱心,通过全体师生的支持与困难生的努力,使其健康成长,以提高学习和生活质量。

二、成立组织机构及工作职责

(一)成立贫困学生帮扶管理领导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二)工作职责

1、统筹组织安排学习和生活困难学生的帮扶工作;

2、制定帮扶计划。

3、负责有关学生帮扶工作文件的起草,材料的上报以及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和保管;

三、帮扶对象及条件

1、帮扶对象:限于在籍的全日制学生,遵纪守法,品行优良,诚实谦逊,好学上进者。

2、父母双亡、家庭成员无力支付求学费用者。

3、家庭主要成员长期患病、丧失劳动能力、且医疗费用支出巨大,致使家庭经济严重入不敷出者。

4、民政局颁发了贫困证或者低保证者。

5、家庭突遭毁灭性天灾人祸,短期内不能恢复生产生活者。

6、其他情况导致家庭经济困难和学习困难者。

四、帮扶方式

1、由领导牵头,每位领导至少与一位或一位以上贫困学生结队了,并保持持续性和稳定性。

2、倡议全校每位教师每年帮扶一个或一个以上贫困生。

3、班主任在班级内以兴趣小组、倡议活动等方式组织开展捐资捐物帮扶活动。

4、落实国家帮扶政策和社会其他力量的帮扶政策,由总务处具体落实。

五、帮扶内容

对于帮扶学生要全面了解,以便有针对性的开展帮扶工作,包括思想上解惑、生活上资助、学习帮提高、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与学习习惯、帮助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等。

六、帮扶程序与要求

(一)建立帮扶队子

1、各班主任建立贫困生记录,并向学校推荐,学校统计困难生名单,领导小组审核情况,帮扶责任人根据实际情况和自愿的原则确定帮扶对象。

2、申报后结成队子,以适当的形式组织帮扶。

(二)开展活动

1、深入了解情况,了解学生最需解决的问题。

2、有简单的帮扶措施,做好工作记录、事项、效果心得等内容,工作要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3、班级活动要讲究方法,充分考虑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克服学生自卑心、虚荣心等不良心理,班主任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计划

(三)帮扶效果和意见反馈。本人意见、家长学校意见及活动经验总结等。

七、帮扶管理

1、国家和社会帮扶物质,接受上级部门监督,提高透明度。

2、受帮扶学生要勤俭节约杜绝浪费,积极上进,否则停止帮扶。

10.贫困生帮扶活动工作计划 篇十

实验初中倾情帮扶贫困学生

为了进一步推进“三深入”活动,做好结对帮扶工作,4月20日,实验初中副校长钟晓龙和教科室主任商家清在河坝子乡黄莺岭村走访时,了解到5队贫困农户罗明海之子罗杰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失学在家。为了帮助孩子继续完成学业,结合孩子的实际情况,钟晓龙耐心细致给家长做思想工作,建议家长将孩子送往青神县中职校就读,让孩子既学文化知识又学专业技能,使孩子成为有用之才,家长欣然应允。

据悉,4月21日早晨,钟晓龙一行亲自驱车将孩子送到中职校,与中职校领导协同解决了孩子的学籍、顺利参加中考和相关费用减免等问题。(张松)

11.牵手贫困妇女 实施精准帮扶 篇十一

“以前,我靠外出打零工来支撑家里的生活开支,收入不高也不稳定。现在,通过‘产业到家 牵手妈妈’巾帼脱贫行动,我在家门口就实现了创业就业。”田阳县桥马片区巾帼扶贫蛋鸡养殖基地的合作贫困户罗美秋不仅收入增加了,而且还能在家照看老人和小孩。

2015年以来,广西各级妇联组织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全力推动以牵手贫困妇女“励志脱贫”“能力脱贫”“创业脱贫”“巧手脱贫”“互助脱贫”“健康脱贫”“暖心脱贫”等“七个牵手”为主要内容的“巾帼脱贫行动”,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实施精准帮扶,探索出一条帮助妇女脱贫致富的新路子。

“信心+技能”比金子更有效

用方言表演戏剧,自编自导自演《总书记的话儿记心上》《人民富裕跟党走,永远不忘党的恩》等节目……田林县“妈妈宣讲团”经常用这些喜闻乐见的形式,将党的好政策和妇女创业的成功经验传递给当地农村妇女,鼓励她们返乡创业。

自治区妇联启动“巾帼脱贫行动”以来,发动各级妇联广泛通过宣传教育,引导妇女坚定脱贫志向。

光有信心还不够,得要有脱贫致富的能力才行。为此,全区各级妇联动员、引导、组织贫困妇女积极参与各类实用技术技能培训,通过加强技能培训,实现“能力脱贫”。

一辆辆家政培训“大篷车”进村(社区),组织贫困妇女参加家政服务技能培训,推动她们实现转移就业。

“我通过‘大篷车’免费参加培训并考取国家职业资格证,又经‘金绣球’巾帼家政联盟推荐上岗,实现就业,终于有稳定的收入了。”南宁市邕宁区那楼镇罗马村妇女黄雪伶脱贫在望。

“帮助妇女提振脱贫致富的信心、获得技能,这比仅送资金这样的帮扶更有效。”自治区妇联发展部负责人介绍,在全区各级妇联的帮扶下,不少像黄雪伶这样的农村贫困妇女很快实现了就业,大踏步迈向小康。据统计,2015年以来,家政培训“大篷车”进村(社区)972次,培训妇女6.64万多人次,100%推荐就业,带动1.67万名建档立卡贫困妇女就业。

产业发展鼓起妇女“錢袋子”

百色市田东县林逢镇东养村有一位女能人陆秀缎,由她牵头成立的合作社吸收农村贫困妇女就业,目前已脱贫95户,今年底预计新增脱贫103户。

在崇左,当地妇联带领贫困妇女大力发展火龙果、葡萄种植。收获的季节里,漫山遍野,红的是火龙果、紫的是葡萄,产业收益明显。不仅如此,该市还带动广大妇女群众发展乡村旅游。

随着“妇”字号基地的发展,广西特色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种类不断丰富:南宁市的特色菌菇、河池市的优质蚕茧、来宾市的瑶医瑶药、崇左市的绿色肉牛等等,这些都让贫困妇女的“钱袋子”鼓了起来。截至今年9月底,自治区妇联共投入资金960万元,示范带动全区创建县、市、区、全国四级巾帼科技示范基地2623个,辐射120多万妇女创业就业,带动11.2万名建档立卡贫困妇女增收脱贫。

“我们主要依托‘妇字号’基地、‘金绣球’家政联盟以及互联网作为载体,发展优势农业产业,打造特色产业以及发展农村电商产业这‘三大产业’,助力建档立卡贫困妇女精准脱贫,从源头上解决‘三留守’问题。”自治区妇联负责人介绍说。

暖心关爱为她们排忧解难

妇联组织作为妇女群众的“娘家”,深知贫困妇女没有身心健康,脱贫致富无从谈起。今年开始,自治区妇联实施为全区54个贫困县的女性免费检查乳腺癌和宫颈癌,大力提高妇女健康水平;组织开展妇女身心健康教育咨询等服务,帮助留守妇女提高精神疾病预防意识和防治能力。

此外,全区各级妇联还以“妇女之家”“儿童之家”为阵地,整合组织各种力量广泛开展家庭教育、和谐家庭建设、妇女儿童权益维护、留守儿童关爱、文体娱乐等活动,让贫困妇女感受到来自“娘家”的温暖和关爱。

随着全区“产业到家 牵手妈妈”巾帼脱贫行动的深入实施,妇联组织的影响力、号召力不断增强。

“妇女脱贫了,可以说,脱贫攻坚任务就完成了一半。”在八桂大地上,这样的声音越来越响亮,“巾帼脱贫”已经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与此同时,妇女对妇联组织的认同感、信任感不断提升,妇联组织作为党和政府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日益凸显。

12.贫困大学生心理帮扶的研究与实践 篇十二

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有2000多名本科生, 1000多名研究生, 经济困难学生大约有400~500人左右。为了有效地做好贫困大学生的心里帮扶工作, 在工作中, 采取在班级设立心理委员、开展主题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等措施, 构建全方位、立体的帮扶体系,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在每个班级设立心理委员

设立班级心理委员是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危机干预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心理委员是开展这一工作的最基层人员, 他们具有很多优势。首先他们是同龄人, 有着相似的经历和情感体验, 容易相互理解和沟通。其次, 他们生活在同学们中间,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更加实时。再次, 心理委员每天和同学生活学习在一起, 能及时地发现问题, 及时发现同学的情绪波动和异常反应, 及时寻求心理辅导老师的帮助, 减少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

心理委员的职责是:关注、倾听、宣传、报告。关注全班同学的情绪、行为的变化等心理健康状况, 倾听同学们的忧愁和烦恼, 在同学们当中大力宣传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 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及时将不良状况向辅导员第一时间报告。

到目前为止, 计算机学院建立心理委员的班级为67个, 有心理委员67名。心理委员在班级开展普及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以后, 学院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明显增强, 他们更加关注自己的心理状态, 更加重视自我成长和素质的全面提高。心理委员在学生中发现情绪不稳定的同学8名, 第一时间向辅导员报告, 得到心理专家及时有效的帮助, 问题得到及时解决。可见心理委员基本达到了两项功能:一是发现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能够快速反应;二是心理健康教育能够有效地通过心理委员渗透到学生中去。

二、以“阳光心理协会”为载体, 开展“人人享有心理健康”主题活动

开展经常性的集体活动, 有助于帮助广大贫困生在这个大集体中感受到归属感, 感受温暖, 释放压力, 敢于吐露心声、拓展素质、提升自我。同时开展经常性的集体活动, 成为学校了解贫困生情况的渠道, 进一步加强相互联系与沟通。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宣传教育必须有固定的社团和有效的活动作为载体。“阳光心理协会”是由大学生志愿者组成的开展心里帮扶的社团, 他们的口号是“人人享有心理健康”, 紧扣同学们的生活, 突出关爱、亲情, 让阳光洒向每个人的心里。在主题活动中, 特别注重吸引贫困生参加。

通过长期的实践, 计算机学院充分认识到, 心理健康教育要以讲座、报告、主题班会、心理剧表演等为载体, 通过报纸、板报、海报、网络等大力宣传, 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必须加大力度并积极指导心理委员、心理协会开展具有自身特色的活动, 如心理培训、电影赏析、心理沙龙等, 提高学生的心理自助及助人能力。一年来, 计算机学院各班级心理委员通过举办主题班会、宣传展板、心理沙龙等活动, 在广大同学中大力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识, 从保持健康身体, 宣扬亲情、友情, 引导正确政治思想导向, 全方位, 多角度的, 有针对性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 希望能够通过此来引导同学们的健康心理, 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三、发挥学生工作者的作用

在中国大陆的大学, 有大量的学生事务工作者, 面向学生最多的是辅导员。辅导员一般都没有专业课程上的要求, 长期工作在学生第一线, 直接面对大量学生, 辅导员的帮扶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虽然他们不具备专业的心理咨询, 但可以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开展专家讲座、板报宣传、心理沙龙等多种形式与途径的心理帮扶, 在具体的工作中宣讲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 帮助贫困大学生建立自信, 才能有效地避免或减轻贫困生受到的心理伤害。

通过适当的宣传教育, 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识, 帮助学生建立自信, 确立新的奋斗目标是克服心理问题的一个关键。

1. 营造适宜贫困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校园文化环境, 感受人文关怀。

要营造充满爱心和尊重的环境氛围, 营造团结互助的校园氛围, 给贫困大学生以更多的人文关怀。采取多种手段, 鼓励他们广泛参与课余文化活动。通过励志讲座、文体活动、社会实践、团队训练等途径, 有效地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

2. 人际关系的指导。

学院在对经济困难学生进行人际关系指导时, 首先调整其认识, 使其逐步学会正确对待他人的关心和帮助, 正确看待经济救助及社会支持活动;其次教会他们自我接纳、自我排解、自我调适的方法与技巧, 增强人际关系方面的信心和勇气, 并鼓励他们广交朋友。

3. 就业心理的指导。

就业阶段往往也是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高发的时期, 解决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问题, 要特别重视就业阶段的心理。学院切实为他们的就业创造各种有利条件, 加强就业指导工作。在校园网站上建立完善、快捷、开放的就业信息平台, 尽可能帮助解决经济困难学生信息渠道不畅、就业费用偏高等问题。对经济困难毕业生, 要加大资助力度, 从资金上解决他们因为求职而产生的经济紧张问题。对品学兼优的经济困难毕业生, 给予政策支持。

4. 构建健康人格, 树立正确人生观。

贫困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正确的贫困观, 不少贫困生把贫困归于父母的无能、命运的不公。在发达国家, 大学生上学的费用都是依靠自己打工挣来的, 与家庭经济状况、父母收入无关。学校及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贫困观, 加强对他们的人格教育, 促使人格健康发展。

帮助贫困大学生走出困境, 最根本的是通过自我激励、自我教育活动, 帮助他们克服自卑心理,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使外部支持和主观努力有机结合。这个帮扶体系不仅在经济、物质、就业上扶持学生, 而且在舆论、制度、政策、精神上给他们理解、支持和引导, 为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精神文化生活环境, 鼓励他们战胜自我、克服困难, 做生活的强者。

摘要:高校贫困大学生是一个需要值得特别关注的弱势群体, 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当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问题之一。本文以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构建贫困大学生心理帮扶的长效机制为例, 从在每个班级设立心理委员、以“阳光心理协会”为载体, 开展“人人享有心理健康”主题活动、发挥学生工作者的作用等入手, 探讨了贫困大学生心理帮扶的有效方法与长效机制。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心理委员

参考文献

[1]任江林, 臧小林.贫困大学生不良就业心态分析及对策研究[J].经济师, 2006, (5) .

[2]包水梅, 王晓霞.21世纪我国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综述[J].高教发展与评估, 2005, 21 (4) .

13.学校贫困生帮扶工作总结 篇十三

一、基本情况

20xx年,我校在校生人数386人,有9个教学班。学生很多为留守儿童,生活较为困难。这使得学校的学生资助工作较为繁重。

20xx年的学生资助工作是一次性发放全年的资助款,共收到学生申请材料180余份,经认真、严格核实学生情况,全校受资助学生169人,总金额26.4万元。按照上级文件要求,资助划分为生均1000元/年和生均2000元/年两个标准,资助金以银行卡的形式发放,学生领卡后签字,按手印。学校严格执行财经纪律,完备手续,符合上级文件要求,此项工作已圆满完成。受资助学生名册在校园内张榜公示,无异议。并已交县学生资助中心。

二、工作成绩与经验

第一、加强统一领导,抓好责任落实。

学校高度重视学生资助工作,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学生资助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以切实做好学生资助管理工作,确保学生资助资金按政策按时、足额、准确发放。学生资助具体工作由德育副校长分管,校长办公室、政教处、财务室、学籍管理室协助工作,负责受助学生资格审查、复审、公示、人数统计上报,做到“专款、专账、专人、专卡”,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第二、制定完善方案,实行规范管理。

学校学生资助小组在认真研究省市及江岸区教育局学生资助工作的文件基础上,制定、修订了《学校学生资助工作实施方案》和《校内资助办法》,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学生资助体系。在制度的指导下,学生资助工作得到了有序开展。

在具体评审过程中,严格按照《湖北省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的标准,本着“公平、公正、公开、透明”、“实事求是、客观务实”的原则,认真组织实施了受助经济困难学生的评审工作。

学校建立学生资助档案,内容包括受助学生《湖北省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申请表》、《湖北省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汇总表》、各级各类贫困证明材料,材料不充分者令其限时补交材料,做到档案资料完备、翔实。受助学生材料由班主任、学校审核通过后在学校学生资助橱窗中进行公示,公示无异议的交区资助中心复核通过。

按照上级“应助尽助”精神,我们本着对每一位同学负责的态度去对待这项工作,涉及问题不推,不避,不急不燥,耐心地宣传、解释。经过不懈的宣传、努力,我校学生资助工作始终运行平稳。

第三、进行感恩励志教育,发挥育人综合效益。

我校在资助学生过程中充分发挥资助工作的综合教育功能,教育学生“知识改变命运”。实现经济上资助学生,精神上培育学生,能力上锻炼学生,加强对所有受资助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保证他们有一个健康的的心理,勇敢面对贫困,轻松愉快地投入学习、生活。通过行之有效的措施,对受资助的学生进行知恩、感恩、报恩教育,使之成才后反哺社会,报效祖国。

值得一提的是,我校一同学突患重疾,同年级同学,在自己的QQ空间上发帖,呼唤大家发现爱心,同学们纷纷转帖,学校美术班、演播班、主持班同学,纷纷自发行动起来,连夜赶绘作品、排练歌舞,在市区广场以义演和义卖自己绘画作品等形式为同学募捐,创造了一个多小时现场募得捐1.9万元的神奇。

一场以学生自发组织为主的“爱心接力”,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大力帮助,终于募得捐款11万余元,拯救了这个同伴如花般的生命。《长江日报》、《湖北日报》、荆楚网等媒体纷纷进行跟踪报道。同学们在活动中表现出的爱心和优秀的综合素质,也是对学校学生资助感恩教育工作的一次展示和检阅。

三、存在的问题和今后打算

学校学生资助工作总体上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有些是体制上的,也有些是工作方法上的。

首先,学生资助工作责任大、任务重、环节多,财务上更是不容丝毫差错,加之如前文所述,我校是一所两所学校合并而来的学校,学生资助工作相当繁重。但是,因为没有相关文件规定,学生资助工作并不能算作正式工作量,这方面的工作只能算作义务性的。

再有,就是工作上分工合作的问题。学生资助工作一方面需要直接与班主任、学生及学生家长打交道,名额的分配,受助资格的认定等等都是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另一方面又与财会工作密不可分,必须严谨而不能出差错。

此外,由于国家助学金发放对象的严格要求,学籍审定也极为重要。所以,学生资助工作主要应由政教处、学生会负责,由财务室、学籍管理室协助。我校这方面的制度建设今后要继续完善。

还有,结合国家助学金受理发放各个环节,学生的感恩、励志教育还要进一步加强,这方面也应由政教处负责的同志和班主任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完善。

学校贫困生帮扶工作总结(二)

做好贫困生的资助工作是实践教育科学发展的重要体现,是为人民谋利益、巩固教育成果的重要手段。20xx学,在区教育局正确领导和关心指导下,我们教育总支的高度重视贫困生助学工作。

各学校按总支的统一部署,认真贯彻上级的相关文件精神,全面落实党和国家的“三免一补”政策,紧紧围绕贫困生助学工作的目标,以实施“免““补“工作为重点,以社会捐资助学为补充,实行学校补助与社会助学相结合来开展工作。

一年来,我们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努力构建了贫困生助学工作体系,加大了对贫困学生的资助力度,做到了不让一名学生因为家庭贫困而影响学习,爱心助学工作取得显著成绩。现将20xx学贫困生助学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构。

为了抓好扶贫助学工作,成立了扶贫济困工作领导小组。教育总支书记任组长,总支成员及各学校校长具体落实,开学初,教育总支提出“百名教师进千家,温暖送进每一户”教师家访,要求各学校开展对贫困生的摸底工作,摸清贫困生家庭状况,做好所有有学生及贫困生的建档工作,明确助学思路,然后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

二、深入思考,认真总结,对全年工作的回顾。

一年来,在上级部门的亲切关怀下,在学校的共同努力下,20xx学,资助贫困学生生活费10元,共计多人,100%的学生享受”两免“,我们积极争取社会力量的捐助资助,共计人。全体师生爱心捐款多元。

1、规范操作流程,狠抓过程管理。

①对困难学生实施减免相关费用及实施补助的工作是实施义务教育的经常性工作,任务重,责任大。一年来,我们实行资助活动公示、公开,增强资助工作透明度。公开、公正做好贫困助学金的发放工作。对助学金的发放,我们严格按制度办事,经过申请、评选、公示、审核确定等几个阶段,接受监督,确保有限的资金发放到最需要的贫困学生手中。教育总支负责对各学校资助工作及资料档案进行检查。

②为了进一步规范操作流程,保证助困名额的确定、教材发放等各个环节都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减免资助均由学生本人、学生家长提出审请,班主任签字,校长审核盖章后,资料档案总支和学校各存一份。通过将贫困生档案资料建立专档,加大了资助面,避免多头资助,重复救助。

2、落实专项资金,狠抓好资金筹。

①规范“三免一补”减免工作,严格按上级文件要求对所属学生进行减免,将政府的温暖惠及到每一位学生。

②加大救助的争资、引资工作力度。坚持政府救助为主、社会捐赠为辅的原则,多渠道筹措资金,逐步落实补助贫困学生的补助。广泛开展经常性助学筹资活动,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在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读方面的积极作用。

3、加大宣传力度,强化监督检查。

①加大资助贫困生政策的宣传力度。一方面开学初,教育总支要求各学校通过专栏、新生入学须知以及利用会议向贫困生宣传国家、省和学校资助贫困生的政策、措施,让家长、学生、教职工对有关资助措施应知尽知。另一方面教育总支加强对助学工作操作程序、资金管理等环节的监督检查,杜绝违法违纪行为,公布举报电话,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②救助资金要严格执行帐务管理制度,分配、使用和发放实行集体研究制度。严格规范程序,确保救助金发放规范,杜绝救助资金在发放过程中代签、代管、托管、隔期发放、滞留、截留、顶冒等违规违纪行为,确保救助资金发放及时、足额、准确,总支负责对各校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良好的救助保障环境。

三、今后的工作打算。

贫因生资助是一项长期系统而艰巨的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创建人民满意教育的有效保证。经过一年的努力,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要想长期做好任重而道远。今后,我们要注意加强以下几方面工作:

1、进一步加强对贫困学生资助的宣传工作。助学贫困生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光靠几个人是无法做得最好的。因此,利用武湖的资源优势,深入宣传,积极联系社会各界,发动社会力量,来帮助贫困家庭学生。

2、进一步做好贫困学生档案资料的更新工作。做好贫困生助学工作是一件非常繁杂的事情,每学期需要随时注意数据的更新。

3、进一步加强对贫困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贫困生助学工作除了给贫困家庭学生提供一定的物质保证外,还应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培养他们的感恩意识,注意随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在心理上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

学校贫困生帮扶工作总结(三)

这学期,我担任三年一班班主任工作,为此我针对我学科学习上部分学生的学习特点,确立了赵小雨为我学科学习上的学困生,我把帮扶的重点放在对学困生的学习的辅导上,选取学习确实有困难,考试经常不及格的学生为帮教的对象,并制定了详细的帮扶计划,经过老师耐心、细致的帮教工作,学生的帮扶,家长的支持,学困生取得了明显的进步。

一、具体帮扶措施

1、加强思想教育。

许多学困生在与同学的相处之中,往往有自卑心理,所以要帮忙他们克服自卑心理,树立自信心。如果认为从主科学习中树立自信心比较困难,能够从副科入手。经常找帮扶对象谈心,平均每周谈话一次,每月月考结束谈话一次,帮忙学生树立自己能学好、能进步的信心。

2、加强关注程度。

在平时的教学中,多关注这名学生,做到勤观察、勤发现、勤表扬、勤纠正,对他进行正面引导和必要的辅导,鼓励该生的进步。经常与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联系,密切关注学生的进步状况,并加以记录。

3、培养学习习惯。

(1)课前准备。

每一天准备好第二天的学习用品,或下节课的准备工作,上课之前要求该生把教材读一遍,把问题找出来,把教师预留知识点、重点、难点找出来,并透过自己的归纳把它总结出来。起初能够放宽要求,只要完成其中的部分资料,循序渐进逐步完成。

(2)上课环节。

首先要告诉该生就应精神饱满进课堂,把所有与课堂资料无关的事情都抛在一边,认真听讲,做到边听边想边记,养成手脑并用的好习惯。对于该生起初会很困难,但要鼓励学生坚持,哪怕一堂课只记住一两点,那也是学习成果。

(3)练习环节。

课堂练习要认真对待,如果不会能够请小组成员帮忙解决,不懂就问而不是不懂装懂,但绝不能不会就算了,当然难一点的题能够放过。课后练习也就是作业要认认真真地完成,按时完成,时间观念强,不拖拉、最好要独立完成,绝不能抄作业。

4、鼓励学生帮忙。

透过鼓励组内优秀生的方法,来帮忙学困生。教师与学生的接触时间总是比学生们在一齐的时间短,所以就应帮忙学困生,让优秀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多帮忙这些学生。同时能够从这些同学中间了解学困生的各种状况。

二、总结体会

1、要关心、爱护后进生。

任何学生、任何人都有优点和缺点,对于优生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而对后进生则易发现其缺点,而看不到其优点,这种现象是不利于学生进步的。作为老师,应尊重他们,进可能地去发现他们的闪光点,爱他们,爱是具体的,渗透在对学生的一言一行中,慢慢地去感动、感化学生。

应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差生的这天比他的昨日更好,即使不然,也应相信他的明天会比这天好。虽然他们有缺点,但他们同样懂得爱,而且更需要爱。后进生也是孩子,厌恶、责骂只能适得其反,他们应享有同其它学生同样的平等和民主,也应享受到优秀学生在老师那儿得到的爱。

2、关爱后进生,就是真正做到以情动人。

(1)做到“真诚”二字,教师不就应有丝毫虚伪与欺哄,一旦学生发现“有假”,那么教师所做的一切都会被看作是在“演戏”,因为他们缺少辨别潜力,他们会说:“老师是说给我们听的,才不是那么回事。”结果是真的也变成假的了。

(2)做到“理解”,即能感受后进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心理表现和看法,如对学习的畏惧、犹豫、满足、冷漠,错误的想法和指责等,信任后进生,鼓励他们自由讨论。

(3)做到“理解”二字,即透过学生的眼睛看事物。正所谓外因透过内因起作用,教育者对后进生的厚爱定会使他们实现向“自我学习、自我管理”的转变。

3、了解学生各方面的现实状况。

要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务必全面调查了解学生,对其各方面状况做到心中有数,这是做好转化工作的基矗要充满信心地去亲近他们,成为学生真正的“朋友”和“知心人”,并进一步认真、仔细地分析后进生后进的原因。

14.党代表帮扶贫困户帮扶工作计划 篇十四

辛村乡张家庄村村民程四则一家,家住张家庄村,家庭人口4人。吕存旺和妻子任建英在家务农,两个儿子都在外打工。住房面积30平方米。耕地面积13.5亩,种植品种有马铃薯、玉米、红芸豆等。家庭简单实用家具及生产用具基本齐全。家庭经济收入主要靠种地、散养土鸡。

二、贫困户致贫原因、急需解决的困难及个人发展意愿

1、致贫原因

(1)文化素质偏低是家庭贫困的主要原因。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缺乏科学种植和价格飞速上涨的农业生产资料,导致农产品附加值不高,生产成本增加。

(2)劳动技能低。在劳动技能方面,也没有一技之长,主要靠传统农业种植。

(3)主观脱贫意识差,没有危机感。他们夫妻二人认为,儿子在外打工也能自已养活自已,我们种点庄稼能生活就行。思想消积保守,没有发展动力,安于现状,自身无信心摆脱贫困。

2、急需解决的困难

(1)资金扶持,重点进行土鸡和驴养殖产业的发展。

(2)种植单一的粮食作物收入不高,需参加提高种植技能的各类培训,科学合理种植以提高产能。

3、个人发展意愿

学习先进的农业生产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种植商品性高、市场行情好的经济作物,以及土鸡和驴养殖技术。

三、发展计划目标及实施安排

从帮扶对象的实际出发,结合自身条件,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帮助他们早日走出贫困,奔向小康生活。

1、近期帮扶计划

(1)宣传国家政策,使其知晓农业各类补贴资金的补贴标准、申报审批程序和农村合作医疗等惠民政策。

(2)积极主动协助购置籽种、化肥、地膜。

2、长期帮扶计划

15.贫困生帮扶活动工作计划 篇十五

但现实教学中, 即使是教师, 也往往不能对学生的失败原因作出准确的诊断, 笔者尝试根据自身实践经验, 从问题解决的角度, 分析总结笔者从教历程中了解的大部分“学闲生”产生学习障碍的三大方面及如何提高课堂实效性的应对策略:

一、高中数学“学困生”学习障碍的三大方面

1. 动力方面:

习得性无助.如果将数学成绩最终提高比喻为汽车在崎岖山路上艰难向目的地行驶, 那么学习动力则是汽车前进的燃油、发动机, 是必需的.大部分学生学习动力不足, 并小是因为他们没有认识到高中学习有多重要, 而是他们从初中开始就觉得自己无论怎么学, 也学不好, 无法从学习过程中体验到成就感和快乐.再加上初中基础不扎实, 高中课时紧, 内容多, 他就更听不明白, 不愿意听, 听课时就会不自觉地走神, 课后不愿意花时间去解决难题, 于是数学成绩就更加上不去……从而畏难心理、自卑心理更加严重, 更不愿学习, 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最终形成习得性无助.

那些上课走神看风景、自习课捧起数学书不到10分钟又放下、从来不主动问老师同学、老师找谈话时只会低着头不吭声的学生, 大部分都有动力方面的问题.

2. 表征能力:

问题表征和转换表征.问题解决的第一步就是理解问题含义后, 在头脑中建立起对问题的心理表征.对问题的心理表征好坏, 直接影响到问题解决的质量.例如, 对“1+2+3+…+100”的问题解决, 普通人简单地将此问题表征为相加99次, 而数学家高斯通过转换表征形式为“1+100, 2+99, …”, 从而更迅速地解决问题.

问题表征的灵活性体现在“一题多解”中, 每种解法就意味着对同一道题建立不同的问题表征.例如在求解一元二次函数的最值时既可以用配方法, 也可以利用图像法, 还可以应用导数的方法求解.

问题表征能力不强, 往往由两个原因造成: (1) 阅读理解能力不强.解题的前提是正确的审题, 许多数学“学困生”常常遇到审题困难, 有的学生竟然花了一节自习课来审一道题的题意, 这说明理解能力跟不上. (2) 数学知识结构不够牢固、不会融通.问题表征能力和既有知识有关, 例如“鸡兔同笼”问题, 小学生解起来会较为闲难, 但初中生学习过二元一次方程组, 就能迅速运用二元一次方程组建立问题表征, 从而解题.

对于那些自己苦思冥想不得其解, 但在教师指引下忽然间“啊哦”顿悟的学生, 大部分都是在表征问题或转换表征方面遇到困难.

3. 策略使用:

元认知能力不强.弗拉维尔 (Flavell) 认为元认知就是对认知的认知, 具体来说就是关于个体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 包括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调节.元认知在认知活动中的具体表现为:选择有效的认知策略, 监控认知活动的具体过程, 不断获取和分析反馈信息, 评价各种认知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坚持或改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手段, 并及时调节自己的认知过程等.

从以往经验来看, 数学学不好, 往往是多方面因素共同起作用而造成的.因为三大因素之间会互相影响和转化, 学习动力因素变化, 则会相继引起问题表征因素、元认知因素变化;同理, 元认知水平没有提高, 也会引发学生问题表征能力减弱, 从而学习动力降低.

二、帮助“学困生”消除学习障碍, 提高课堂实效性的应对策略

1.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爱好是成功之母.”只有激发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 才能调动学生乐学乐问, 使其自然而愉快地接受知识.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 笔者认为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1) 课堂中穿插数学史、数学故事, 营造学习数学的氛围.在数学课堂中, 让学生了解国内外的数学文化, 了解古今中外多位数学家的故事, 让学生走进数学的殿堂.每一节都花几分钟的时间给学生讲讲伟大的数学家们的故事, 从而学习数学家探求的精神;或给学生思考一些简单数学趣味题, 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 调动学生思考的兴趣, 更好地让学生在整节课中参与进来;或在引入新课时, 加入一些与所学内容有关的趣味小活动, 让学生对了解本节内容有了强烈的愿望, 再去进行学习, 那就让这一节课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 我们都知道“圆锥曲线”这一部分的内容对很多学生来说都显得枯燥难懂, 而“椭圆”是“圆锥曲线”中的第一个内容.因此在学习“椭圆”之前, 先进行了小活动———折纸, 大家一听做手工, 都兴奋起来了, 拿出上课前让他们准备的一张圆形纸, 认真地听我说折纸的方法, 已经跃跃欲试了.“太神奇了!”折完后同学们都在惊叹着, 经过了这个热身的小活动, 大家的兴致都比较高了, 这时候再学习下面的内容同学们就从被动变为主动了.

(2)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在数学课堂中, 老师不能过早地将具体的知识抽象化, 感性的知识理性化, 使学生匆匆跨过感性阶段而步入理性的殿堂, 给时间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在各种学习活动中体验、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在“随机事件的概率”的教学中, 可让学生分小组合作做掷硬币游戏, 通过实验, 数据统计, 得到掷一枚硬币出现正反面的概率都是等于, 并总结出概率与频率的关系.从学生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中领悟如何得到随机事件的概率.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 不仅可以促进组员之间进一步互学互助, 遇到问题能及时地讨论交流, 以好带差, 有效地消除他们学习的无助感, 而且可以激起小组之间你追我赶的学习劲头, 充分调动起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使得课堂气氛更加活跃.

2. 让学生学会说题, 提高学生的数学阅读理解能力.

所谓说题, 就是让学生通过阅读问题所呈现的材料, 进行分析思考, 说出题目所提供的信息、条件、现象、过程、解题思路及应采用的规律方法等.说题过程是学生通览全题, 说明题目要素, 剖析字词句, 探索解题思路, 思考解题步骤的过程, 也是学生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 通过独立思考, 比较分析, 形成个人见解的思维过程.让学生学会说题, 是训练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有效途径, 而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是提高解题效率的关键.

如在“概率”一章中, 常遇到这类问题:某种饮料每箱装6听, 如果其中有2听不合格, 问质检人员从中随机抽出2听, 检测出不合格产品的概率有多大?可以说题如下:“检测出不合格产品”就是“只要检测的2听中有1听不合格, 用A表示”, 由此设“A1表示‘仅第一次抽出的是不合格产品’, 则P (A1) =830;A2表示‘两次抽出的都是不合格产品’, 则P (A2) =830;A12表示‘两次抽出的不合格产品’, 则P (A12) =230;A=A1∪A2∪A12, 从而P (A1) +P (A2) +P (A12) =0.6”.

3. 实行阶梯式题组训练.

对于难度较大的或者步骤较多的题目, 数学基础差的学生, 求解较为困难, 甚至是无从下手, 遇到这种情况时, 如果我们设计一个题组, 而且题组中的几个题目由易到难, 呈阶梯式的层层递进, 这样由浅入深地进行讲解, 学生就更容易接受, 学习起来就更加有信心了.

例如二次函数中最大、最小值尤其是含参数的二次函数的最大、最小值的求法学生普遍感到比较困难, 为此作了如下题组设计, 对突破学生的这个难点问题有很大的帮助:

1.求出下列函数在x∈[0, 3]时的最大、最小值:

2.求函数y=x2-2ax+a2+2, x∈[0, 3]时的最小值.

3.求函数y=x2-2x+2, x∈[t, t+1]时的最小值.

上述题组的设计层层递进, 每做完一题, 适时指出解决这类问题的要点, 使学生有一种“跳一跳, 就能摸到桃”的感觉, 提高学生学好高中数学的信心, 并大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提高了课堂效率.

16.贫困生帮扶活动工作计划 篇十六

“同心·万家民企帮万户工程”由市委统战部牵头组织,动员各民主党派市委、市工商联及区县工商联、镇(街)商会,组织民营企业结对帮扶特困家庭,至少要连续帮扶4年。市委统战部一位人士说,短期的经济资助并不能较好解决受助对象的实际困难,长期的关怀才能让这些家庭的现状逐步改善,该工程的目标是“十二五”末,受助家庭家庭成员的精神面貌得到转变、生活条件得到改善、收入水平得到提高、综合素质得到提升。

目前,南京建邺区、江宁区、溧水县3个区县已经试点开展“万家民企帮万户”,已经有超过3000户困难家庭得到了企业资助。按照市委统战部要求,接下来每个区县都将开展这项工程,由民政部门调查摸底确定受助对象,各区县统战部、区县工商联组织企业结对,每个乡镇或街道至少要组织50—70家属地企业,按照“一帮一”、“一帮多”的形式结对帮扶特困家庭。

17.六年级帮扶贫困生工作心得体会 篇十七

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历来是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可以说是衡量班主任工作是否出色的一个重要的条件。接班以后我认真做好中下生的转化工作。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入手:

一、全面了解学生,做到心中有数。

班主任要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必须全面调查了解学生,尤其是何忠辉和何婷两位同学,对其各方面情况更加要做到心中有数,这是做好转化工作的基础。

由于后进生的思想行为复杂多样,因此班主任在调查了解学生时,应综合运用观察、调查、谈话等方法,从不同的侧面全方位了解后进生,尤其要重点了解掌握下面几方面情况:

1、学生个人的一船情况。比如:与其成长密切相关的事;作息时间安排;生活习惯甚至一日三餐的状况;和父母之间的关系等。

2、学生个性心理特征。比如:兴趣爱好或特长;喜欢看哪类书刊;喜欢参加什么活动;自卑心理强不强;逆反心理如何;性格特征等。

3、学生各方面的情况。

(一)、思想品德情况:对劳动、社会集体活动的热心程度;对人的态度;在公共场所的行为表现等等。

(二)、各门功课学习情况。对学习的态度和兴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或学习时间安排。

(三)、健康状况。健康水平和疾病状况;对体育锻炼的态度和习惯;人个卫生情况等。

二、客观分析学生,对症下药。

在全面了解后进生各方面情况后,班主任要客观分析其形成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在分析后进生形成的原因时,可以从学校管理制度,家庭教育,学习情况,成长过程等方面入手。只有找对原因才能对症下药。

三、正确引导学生,处理好几个关系。

(一)、是表扬与批评的关系。对后进生应以表扬为主,表扬他们点滴进步,以激起他们希望与进取的火花;以批评为辅,尽量避免在公开场合的批评,即使批评,也要做到适时,适度。

(二)、是严格要求与耐心说服的关系。没有严格要求就不可能有后进生的转变,但要考虑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要根据后进生的具体情况区别对待,逐步提高对后进生的要求,应是在耐心说服基础上的严格要求。

(三)、是惩前与毖后的关系。班主任要使后进生对以前的缺点与不足有正确的认识,引以为鉴,以防止重蹈覆辙。所以,惩前为了毖后,毖后是惩前的出发点和归宿。

(四)、班主任应多给后进生一些“机会”。尽管我们说,机会对每个人是均等的,但事实上,后进生的“机会“,几乎是空,选干、入团、上台表演等各种机会他们很少,而少数优生却身兼“数职”。班主任在工作中要多给“机会”给后进生,甚至一些职务可以适当“下放”,让他们有机会展现自己的特长,在为集体、同学服务的同时来改变自己,树立信心,促使进步,从而达到转化的目的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本班学生形成了较好的班风和学风。要取得更高的成就,还有待今后继续努力。

撰写人:黄仁芬

18.贫困生帮扶计划 篇十八

一、指导思想

为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弘扬中华民族扶危济困的美德,进一步加强对对贫困学生的帮扶工作,实现“不让一个生活上有困难的学生失学,不让一个思想上有困难的学生落伍,不让一个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掉队”的教育目标,为贫困生提供物质上、精神上援助,使他们不因家庭困难而失去求学机会。将学校“校园帮扶站”“留守儿童之家”的建设工作与“困难学生”的帮扶工作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我和我班学生的大力支持和贫困生自己的努力,促进贫困生健康成长,有一个快乐幸福的小学时代。

二、工作措施 强化宣传,提高认识

号召学生在不增加家庭负担和自愿的前提下,节约自己的零花钱,向贫困生献爱心,教育学生学会关爱,学会帮扶。发动全班同学爱心捐助活动,在班级同学中开展帮扶信霁伟同学。

三、帮扶方式

1、定期对其进行家访,了解其学习生活情况及其困难; 2、定期根据具体情况对其进行物质上的帮扶。

3、对贾文琪进行心理、学习上的帮扶。

四、帮扶内容

1、思想上解惑

鉴于贫困生的家庭特殊,他们往往缺少完整家庭的关爱,因而资助方要从情感上贴近他们,学习上关心他们,生活上帮助他们,经常与他们交流,掌握他们的思想状况,有的放矢地化解他们心中的困惑,给予他们精神上的动力,使他们保持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

许多贫困生在与同学的相处之中,往往有自卑心理,要帮助他们克服自卑心理,树立自信心,自立自强;激发他们的进取心,真正体会到多一份努力,就会

帮扶者平时要把学生当成是自己的孩子或弟妹一样看待,平时多与班主任、任课老师联系,经常找贾文琪谈心。

2、生活上资助

贫困生信霁伟平时的生活费用都很低,往往不能满足他最低的生活需要,因而扶助方要适当的资助,每学期开学给贾文琪购买学习用品及课外读物,帮助他渡过难关,使他安心地投入学习。

3、学习上帮助提高

为了避免由于客观条件的影响,造成成绩不如人意。为未来的人生打好底色,就必须培养他自己刻苦努力、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才能在未来社会立足,有所建树,为社会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因此要从学习上去帮助,利用课余时间帮助他学好功课,帮助他掌握学习方法,使他学会学习。

党员帮扶贫困生计划

八面城镇中心小学

19.贫困生帮扶活动工作计划 篇十九

一、学业预警的概念

预警,字面理解为预测和警示,该词最早出现在军事领域,百科解释为“在灾害或灾难以及其他需要提防的危险发生之前,根据以往的总结的规律或观测得到的可能性前兆,向相关部门发出紧急信号,报告危险情况,以避免危害在不知情或准备不足的情况下发生,从而最大程度的减低危害所造成的损失的行为”。《辞海》对“预警”的释义具有警告之义,即率先预告、提醒被告人注意和警惕。

目前国内对学业预警概念界定的研究较少,以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为文献来源进行检索,笔者发现学业预警研究集中在“问题原因”和“预警策略”两方面。学业预警是高等教育管理方式的一种,最初推行实施学业预警制度的江西理工大学把学业预警分为三个阶段,即期初预警、期中预警和期末预警。台湾高校学业预警制度具有主动管理、及时采取措施、全过程监控、持续追踪、充分沟通、利用预警信息系统等六大特点。[3]概括来讲,学业预警是指在学生管理工作中,通过在学习进度的不同阶段,利用网络技术等手段,针对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不良情况以及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及时提示、告知学生本人及家长,并针对性地采取防范措施,以便通过学校、学生和家长之间的沟通和协作,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一种信息沟通和危机预警制度,分为学业常规预警、学业考试预警、学业不合格预警和退学预警四类(见表)。

二、学业预警的标准设定和实施程序

(一)学业预警标准设定

学困生学业预警制度在国内高职院校尚处于探索运行阶段,各高职院校对学生的日常学习管理、学习成绩要求等有所差别,所以在学业预警标准设定等方面没有成熟经验可资借鉴。在制订学业预警标准时,要充分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学生毕业所需达到的课程要求和专业技能水平或职业资格证书等合理设立学业预警界限和实施标准,以达到预期效果。

1. 学业预警分级

参考相关研究及部分实施学业预警的高校,学业预警可根据学生出现的学业问题的严重程度划分为相应的预警等级,如考勤、专业成绩等。采用蓝、黄、橙、红四种颜色建立四级预警信号灯,即关注预警(蓝色)、初级预警(黄色)、中级预警(橙色)、高级预警(红色)。

2. 学业预警标准

国内各大高校学业预警标准设定的要素方面不尽相同,一般要求毕业学生达到专业所需学分或通过所有的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考核以及取得计算机、英语等级、专业技能或职业资格证书。所以,学业预警标准的设立应包含不及格课程门数、学分修读情况、平均学分绩点三个因素。[4]绩点是对学生学习质量评价的成绩计算,平均绩点大小是衡量学生学习质量的要素。其计算公式如下:

一门课程的绩点根据学生考试成绩而定,优秀(90-100分)、良好(80-89分)、中等(70-79分)、及格(60-69分)、不及格(0-59分)对应的绩点值为4、3、2、1、0。基于学业预警标准设定的现有研究,笔者以某职业学院为例,从关注预警、初级预警、中级预警和高级预警四方面设立学业预警标准,以及时发现学生学业中的问题并发出预警(见图1)。

3. 缺旷课预警标准

除学业成绩外,缺旷课也是考察学生学业质量的重要评价参考指标,学生缺旷课反映了其对学习的态度,缺旷课应纳入学业预警。缺旷课预警标准应根据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规定进行设置,当学生缺旷课达到一定程度时,及时发出预警,累计缺旷课达总课程量的1/4时,将缺旷课学生名单报送各教学单位,任课教师、班主任、辅导员进行批评教育;若批评教育无效,学生继续出现缺旷课达总课时1/3时,向学生及学生家长下发预警通知书,给予学生警告或处分;学生缺旷课达1/2时,予以退学或留级处理。

(二)学业预警实施程序

1. 教务处、各教学部门

每学期于学期补考成绩公布后一周内,各教学部门汇总学生的学业情况并认定预警等级,填写《学生学业预警信息统计表》,教务处、教学部门各留存一份。

2. 各教学部门、班主任

教学部门安排班主任填写《学生学业预警通知书》,并经学生本人确认签字。《学生学业预警通知书》一式两份,一份存入学生学业预警档案,一份由教学部门寄送至预警学生家长。

3. 辅导员

将《学生学业预警通知书》《学业预警学生家长通知单》寄送至预警学生家长。要求学生家长收到信件后反馈信息,寄还签字确认的《学业预警通知家长回执》,如寄送回执有困难,也可通过其他通讯方式确认签收,收到的签收确认信息要在《学业预警通知家长回执和其他方式签收登记表》中进行登记。

4. 各教学部门、班主任及预警学生

对于受到学业预警的学生,教学部门要加强督促和辅导,除安排专人谈话外,要帮助其制订有效的整改计划。谈话结束后,学生本人要根据谈话情况制订《学习计划书》。《学习计划书》由班主任暂为保管,以便平时督促预警学生。同时,班主任要经常和预警学生家长沟通,并作好记录。

5. 各教学部门

根据预警学生的具体情况,制订预警学生学业辅导方案。教师对预警学生进行学业辅导,并定期检查辅导情况,学期结束时总结辅导情况并形成报告。

三、学业预警管理实施的主要问题

(一)预警防范作用未达到预期效果

学业预警目前在我国高职院校中尚处于实践探索阶段,在当前高职院校从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变的背景下,学业预警在实施过程中的前期准备和得到的重视程度不够。首先是学校层面对学业预警的具体内涵未能准确把握,学业预警机制与现有的规章制度不匹配、宣传力度不够等导致管理工作出现了诸多问题;其次是学生预警管理时效性不强,如学生学业成绩相关数据未能及时分析与通报,每学期初,教学管理部门只是从成绩系统里将考试不及格的学生名单导出,对其不及格课程、被预警学生的数据未能进行分析和通报,分管教学领导、班主任、辅导员和学生不能及时了解情况、发现问题,大大降低了预警的防范作用。

(二)学业预警体系与数据管理系统不完善

建立科学有效的学业预警体系是开展学业预警管理的基本保证,学业预警体系应当由监督预警、指导帮扶、支撑保障三方面组成。学业预警管理机制的缺乏使很多实质性工作流于形式,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学业预警体系不完整,推行最多是成绩预警,而预警体系应该包括考勤预警、选课预警、成绩预警、学籍管理预警等内容。[5]此外,学生档案信息不健全,不能完全根据预警需要进行全方位查询及跟踪,学生数据依靠教务管理系统,该系统由数据库和计算机模块构成,监控学生每学期各门课程成绩、选课等情况,应充分利用教务管理系统建立完整的学业预警管理体系(见图2)。

(三)监管力度不强,帮扶工作落实不到位

目前,专门针对学困生学业预警及帮扶提供学业指导的专门机构较少。台湾高校在学生学业预警方面,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和高等教育学、心理学等原理,利用计算机网络、数据挖掘技术,结合学生学习心理特征进行学生与教学资源的最优化匹配,[3]制度相对完善。而多数高职院校未成立学业预警部门,不能充分发挥学业预警管理作用,教学主管部门对学业预警常态化检查和抽查不到位,流于形式。此外,对被确认为学业预警关注的学困生而言,帮扶导师、班主任对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关心不够,没有掌握其学习困难的根源,以帮助他们端正学习态度,在帮扶工作细节方面做得不到位。

四、学困生学业预警帮扶教育对策

(一)建立学业预警帮扶领导机制,完善学业服务指导

健全帮扶领导机制对于学业预警管理非常重要,应建立学业预警组织机构、学业预警规章管理制度、学业预警管理信息系统。[7]根据浙高教[2014]60号文件要求,学校应加强对学生学业管理的组织领导,党政主要领导和分管教学、学生工作的学院领导每月至少一次随堂完整听课,观察教学过程。分管学院领导每两个月至少一次专门听取和了解师生对学生学业管理的建议和诉求,解决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同时,学校要统筹教学、学工等力量,围绕学生学业管理,加强与改进学生学业管理及帮扶工作的落实,建立家校联系制度与家校联系信息平台。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加强学生、学生家长和学校三方的联系与信息的交流,鼓励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创造浓厚的教学育人和学业管理氛围。

(二)选聘学业导师,实行学业导师制度

选聘热爱教育事业,有较强的工作责任心,关心学生成长成才且熟悉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具有专业指导能力的学业导师。每学年第一学期第一周根据学业导师选聘条件确定拟选聘学业导师名单,导师应根据学院要求和学困生特点,制定计划,对学困生选课及补考、重修、免修、考证、参加社会实践、就业等方面给予指导。遵循个别学生指导为主、个别指导与集体指导相结合的工作原则,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专业能力,着重介绍开课计划中的必修课和选修课的主要内容、课程特点和各门课程之间的关系,指导学生选择专业方向,让学困生在专业学习与就业方向相结合方面有明确的学业规划,突出个性化指导,定期采取座谈、会面、电话联系、网上交流等方法与所指导的学生保持联系,并做好学业指导工作记录,作为学业导师工作经验交流、工作总结、工作检查和考核的依据之一。

(三)柔性管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预警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与学业预警管理机制成效高度相关,倘若学业预警管理机制未体现出以生为本,管理约束过多,极有可能造成学困生产生逆反心理,给帮扶教育带来困难。美国教育专家Mckinney曾以学困生为测试对象,研究发现语言问题、认知问题和社会行为是学困生学习方面的三个主要问题。在预警管理上,应实行柔性管理,学校各部门协同合作,从认知、情感和行为三方面及时了解学生在学习中的心理动态。分析学困生的特征,帮助学困生正确认识自己,顺利化解学业危机。

学业预警管理作为一种新型管理模式,是提升高等教育管理效率的重要手段。学业预警把传统的事后处理型管理转变为事前、事中预防型管理,使学生能够了解并认识到自身的学习问题及原因,从而促进学业发展。但学业预警管理仍然处在探索阶段,学业预警的标准、预警评价指标体系和管理机制等需要根据学校实际情况不断地实践与探索,以达到预警的最优效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提高教育质量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EB/OL].[2015-11-09].http://www.wenming.cn/ll_pd/kxjy/201511/t20151109_2954872.shtml.

[2]杨东平.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2)[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179.

[3][6]华金秋.台湾高校学习预警制度及其借鉴[J].教育科普,2007(3):136-138.

[4]陈晟洁.医学本科生学业预警管理研究[D].南昌:江西农业大学,2014:17.

[5]王毅磊,王鹏.高校学生学业预警保障体系构建研究[J].上海教育评估研究,2014(9):38-39.

20.贫困生帮扶活动工作计划 篇二十

【关键词】县级高中 高一数学 学困生帮扶 举措

【中图分类号】G6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8-0202-01

在进入高中阶段学习的初期,即高一阶段,大部分学生都能够制定学习计划,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法,但也应看到,出现了部分学困生,特别是高一数学学习中面临困难和方法不当的学困生为数不少,应该得到高中教师的足够重视和积极帮助、引导。

一、县级高中高一数学学习困难的主要原因分析

升入县级高中前,学生所在的初中多下设在乡镇,即便是县区的初中,在数学教育方面也存在着不同的教学体系和教学计划,而从初中开始出现的“偏科”现象也较普遍。初中数学的底子直接决定着高中数学能否“顺序”推进,而数学功底较差的学生在高中刚开始就面临困境,很大程度上的原因是初中数学学习困难的延续。

高一数学老师上课一般都要先讲清本节课知识要点,剖析概念的内涵,分解公式并演示公式的推导过程,高一数学课后,老师一般会布置课后作业,并下发学习材料,但如果学生课后只是赶做作业,乱套题型模块,对部分数学概念、法则、公式、定理一知半解,死记硬背,结果往往不佳。此外,部分学生初中数学的功底较好,就有些想当然和自满,自己另搞一套,常轻视数学课堂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学习与训练,但对难题很感兴趣,好高骛远,结果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总之,学不得法,也导致了部分初中数学优等生变为了高一数学学困生。

此外,在高中数学学习过程中,很容易出现以下几种心态:遇到难题无法突破时,个人自卑心态油然而生;基本原理和公式错误未及时纠正,下次犯同样的基础错误;三是一次次考试成绩差,对数学的兴趣越来越弱。此外,高一数学成绩与学生自己学习数学的兴趣有着密切的联系,学习高一数学兴趣比较淡薄的学生一般数学成绩也是比较差的。

二、县级高中高一数学学困生帮扶举措的提出

1. 学困生心理疏导是前提

数学成绩不好的学生的自卑心态会比其他学科的学困生更强烈。如何克服自卑心态,是学困生心理疏导的关键。首先,优等生和学困生不能后此薄彼,对待学困生,要更多一份關心、耐心和信心。其次,课堂上多给高一数学学困生创造表现自我的机会,多用激励性语言,增强他们的自信心。第三,老师在课余时间,通过约谈或集体答疑等方式,让学困生感觉到老师的关心和支持,同时,也可以针对学困生个案进行个别辅导和引导。

2. 授人以渔,学习得法

有必要在课上和课后教授给学困生基本的学习高一数学的方法。例如,笔者遇到一个上课睡觉,作业不做,考试不及格的数学学困生,询问下来原因是一步没跟上,后面越落越多。为此,笔者对该学困生做了大量工作,也花费了部分可与时间单独补课,但发现在后面的课程中又跟不上进度了。于是,笔者告诉该学生要要成课前预习的学习习惯。该学生按照这样的做法去做,反馈下来结果不错。接下来,笔者要求该学生一定要做课堂笔记,实在记不下来的课后找同学请教、再抄录,课后反复看笔记,几次考试下来,该学生有了明显的进步。

3. 组建合作学习小组,学困生之间取长补短

高中对学困生的帮扶一般会采用优等生与学困生结对子帮扶的方式,笔者认为该方法有其优点,但缺陷也很明显,就是优等生会出现抵触心理和不情愿的被动帮助,不“走心”。为此,笔者尝试一种探索型方法:学困生之间合作学习,成立合作学习小组。学困生遇到的难题存在某些相似之处,同时,大家都是水平相当的,所以也就不会出现“羡慕”和“嫉妒”等不良心态了,让他们2~4人一组,规定时间交流和沟通,一起完成课后作业、复习课堂笔记、考试难题总结,这样下来,每个合作小组都有了共同提高数学成绩的一致目标后学习数学的氛围很好,而且笔者发现,一个学生认为的难题,再另外一个学困生那里反而不是问题,这样就起到了取长补短的“奇效”,而对于学困生来说心理负担也不重,甚至小组中的许多成员都成了很好的朋友,一起学习和讨论的时间也大大超出了老师规定的时间,甚至用到了其他学科的学习过程中。

4.另起炉灶,因材施教

在任教的过程中,笔者会根据高一数学的教学规律和学生掌握的情况,划分不同的“档位”,而布置的作业也经过精心设计为“三组”,而每一组学生拿到的作业题目都不同,但实际所用原理和方法类似,只是难易程度不同。第一组,基础较弱的学困生拿到的作业题与课堂上讲解的案例相似,基本可以通过温习课堂笔记就能找当相应的解题方法;第二组,难度适中,与课堂讲解案例稍有不同,要求中等水平的学生完成,做好的同学可以选做难度加大的选做题;第三组,题目难度最大,交给优等生完成。而对学困生的集中辅导过程中,需因材施教,重点讲解新概念时会留时间让他们记忆,多做基本题,巩固基础。课外耐心辅导他们,个别没听懂的晚自修时个别辅导,周末个别多做几个题目,让他们逐步提高。

总之,高一是整个高中学习打基础的阶段,在这个阶段遇到暂时的学习困难,是可以通过积极的举措克服和突破的。为此,有必要针对县级高中高一数学学会生的实际情况,采取积极有效地帮扶措施。学困生并不是永远的差生,而只是在学习中面临困难而成绩暂时落后的学生。学困生,不应该被区别对待甚至放弃,而应比优等生更值得关注,因为在县级高中里,学困生“逆袭”和“蜕变”并在高考中考入理想高校的例子历历在目,也是县级高中广为传播的“正能量”案例。

参考文献:

[1]郭进文,《高中数学学困生成因分析及对策》,《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4年03期

[2]孙鹏刚,《高中数学学困生成因及转化策略浅析》,《中学时代》,2013年14期

上一篇: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务输出水平下一篇:央视纪录片《英雄儿女》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