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出版社一年级教案(14篇)
1.语文出版社一年级教案 篇一
教学目标:
1、启发学生采用偏旁归类的方法复习生字.
2、通过词语搭配练习,学习准确运用词语,积累词语.
3、了解重叠词在表达上的不同;通过谜语学会读注音的生字.
教学重难点:
巩固学过的字,进行词句、说话训练.
教学准备:
投影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今天,老师要来看看哪位小朋友最会动脑筋!好不好?
二、我会说
1、出示题目.小朋友你们记得这些偏旁吗?
2、请告诉老师这些是什么偏旁?
3、你们认识带这些偏旁的字吗?有哪些?
4、小组准备说.
5、全班汇报.
三、我会连
1、指名认读词语.
2、指名连词.
3、全班齐读.
四、读读说说
1、指名说
2、全班一起说
3、照样子完成练习
4、你还认识哪些这样的词语?
五、我会猜
1、小声自读谜语.
2、同桌互猜.
3、指名回答.
4、说说你是怎样猜出来的?
5、选小老师领读谜语.
6、你们还认识哪些谜语?
2.语文出版社一年级教案 篇二
一、我和孩子“玩”拼音
众所周知,在一年级开学伊始,孩子们就要接触枯燥复杂的汉语拼音学习。孩子们对于知识的接受尚处于简单的机械识记,对于汉语拼音种种多字母类别的区分、复杂的拼读和注音标调等规律很容易混淆,知识盲点比较多,出现错误在所难免。且教学时间短、任务重。今年,我校对汉语拼音的教学进行了一次改革———依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划分出三个层次进行分层教学。我主动请缨去教“最底层”的34个孩子。既然是差生少不了调皮捣蛋、缺乏意志力和信心、没有学习习惯、毫无学习方向等不良习惯,对于初次接触汉语拼音教学的我难度可想而知。
一开始进行得并不顺利,原因是教材没有吃透,课堂教学的密度不足。经过谢校长、杨主任与同组教师对我进行的“集体会诊”和多次示范课的讲解,我真正意识到:要想在汉语拼音教学中“打一个漂亮仗”,就要善于走入孩子们的心理世界,抓住一年级小学生的特点;要把枯燥无味的汉语拼音内容与听故事、说笑话、搞表演、猜谜语、做游戏等孩子们热衷参与、喜闻乐见的活动结合起来,让孩子们在玩中“说拼音、唱拼音、写拼音”,在娱乐活动中不知不觉地获取知识、掌握方法、联系拼读。这就需要我想办法、出点子,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乐于参与到我们的教学活动中来。
1. 巧借动画人物做比喻
孩子们对听故事和看动画片都是情有独钟,如果在教学中巧妙地利用好他们的这一心理特点,不仅可以吸引学生、抓住他们的注意力,也会使我的教育、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每当我们在课堂上“开火车”时,我就会说:“同学们,火车现在准时出发,希望小朋友们把我们的火车开得又快又好,争当铁胆火车侠,好不好?现在选一个火车头!”班里的小朋友听后,个个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开起火车来又快又好,事后我还选出几个智勇双全的小小“火车侠”并发给他们“火车侠”粘贴来奖励他们。我还结合孩子们的自身特点用他们喜欢的动画人物来称呼他们,孩子们在动画世界里学习,都乐不可支。
2. 巧编童话辅助教学
我在进行汉语拼音教学时就通过童话故事来帮助学生理解音节的拼读规律。如我在讲声母“j、q、x”与韵母“ü”相拼时,我就将这则规律编成一个小故事讲给学生听:有一个非常懂礼貌的单韵母宝宝叫ü,他有三个声母阿姨叫做j、q、x,他非常喜欢他的三个阿姨,每次见到j、q、x阿姨都会先摘下帽子来,向她们问好。所以,每次他和j、q、x阿姨在一起玩的时候都不戴帽子,但是他还是读作“ü”。孩子们都听得津津有味,我又适时地教给他们记忆歌谣:“小ü见到j、q、x脱下帽子敬个礼。”不一会儿孩子们就把这条复杂“难消化”的拼音规律记了下来。此后,我还将标调规律,以及复韵母的识记变成了妙趣横生的童话故事讲给孩子,便于孩子们理解记忆。
3. 健身操活跃身心
鉴于一年级新生的有效注意时间比较短的学习特点,我结合他们的兴趣点,在每堂课中创设了“课中操”这一教学环节,用来教孩子们做“拼音操”,打“拼音拳”。“拼音操”“拼音拳”不仅简单易学而且充满童趣,如“左拳是b,右拳是d,左拳是bb,右拳是dd”。在孩子们学习一段时间感到厌倦的时候,我就会带领着孩子们“做操”“练拳”,放松他们的精神、愉悦他们的身心。让他们放松的同时还复习巩固了所学知识。孩子们个个都练得高兴,声母也能辨清楚。
二、游戏贯穿课堂
汉语拼音的分层教学结束后,我面临新的挑战,尝试着在语文课上“加花”,让它成为名副其实的文学乐园。
1. 都做猜谜小能手
我在翻看练习册和试卷的时候发现谜语类的题目出现频率比较高。于是,我就经常利用早自习时间精心挑选出一些谜语,用汉语拼音抄写在黑板上给学生猜。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拼读速度和技巧,也活跃了他们的身心、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热情。现在,上课前我还选读一些谜语给孩子们猜。孩子们俨然成了猜谜能手,一改往日一拼谜语就发愁的局面。现在,孩子们会在下课后经常围在我的身边,讲谜语给我听。
2. 多媒体的妙用
课文和生字的学习开始了,要在短短的一节课中让孩子们学会二类十几个生字,将四五个一类生字做到笔顺正确、书写工整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果借助多媒体的作用,其效果就会大不一样了,多媒体在我校的普及运用帮了我的大忙,不仅演示性强、直观有效、更能在短时间内提高课堂效率,辅助识字教学。
我知道,班里的孩子们对于“猜字”“击鼓传花”“开火车”这些游戏百玩不厌,所以我就将这些游戏环节也制作进课件当中,让孩子们在玩的过程中充分体会到学习的快乐。课件做出来了,我搜集到了不少的卡通图片和背景来装饰课件,用来“吸引学生的眼球”。此外,我将单元复习课件做成多种闯关游戏环节来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我自己仿佛也变成了稚童与孩子们在酣畅淋漓的游戏中巩固知识、收获喜悦;我在每一篇讲读课文的课件中,加入了孩子们喜欢的“猜字”“捉迷藏”“考眼力”“比一比”等游戏,更使孩子们在游戏中不知不觉地掌握知识。
3.“玩”出来的小小演说家
一年级学生的语速慢,还喜欢拉长音,朗读水平低且参差不齐,而一个人的朗读水平对他今后的学习和发展起着关键的作用。我就着重注意从一年级开始和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和水平。
我们一二班的学生都知道我有一个宝贝话筒,别看是我手工制成的教具,却很逼真,在我的朗读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抓住”孩子们表现欲强这一特点,提出朗读要求,让他们去练习。再每周抽出时间进行擂台赛,拿着话筒来比一比谁是小小演说家。每节课上,我也像一名记者一样,在学生齐读课文的时候拿着话筒,四处“采访”,或是“独家专访”,更要听取“小听众”和“评委”的意见,提出诸如“谁读得好?好在哪里?如果是你会怎样读的”问题。孩子们对我这个兼职记者的工作很感兴趣并乐于配合我。有时我还跟孩子玩对读课文的游戏:分角色朗读、分段朗读、接话朗读,和他们比流利程度、比音量、比朗读的感情。
3.一年级语文插图的应用 篇三
一、化难为易,帮助理解
教材的编者(尤其是插图作者)花费大量精力,给一年级语文教材的每一课都配备了插图,是为了帮助一年级小朋友更好地读懂课文、理解文本。那么,教师们就不要辜负插图作者的一番“美意”,好好利用插图,帮助学生更好地化难为易,加深理解。
如一年级上册的《雪地里的小画家》一文,讲的是一群小动物在雪地上踩出了各种各样的脚印,像一幅幅漂亮的画。如果没有插图,光看课文,有些学生可能不知道“枫叶”、“竹叶”、“月牙”等是什么样的?学生对“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很难一下理解。当学生的思维遇到阻碍时,我就让插图及时登场,把知识的坡度放缓,学生通过看图,就一目了然了。立刻明白了这句话的意思,免去了老师口干舌燥的讲解,并且效果立竿见影。
二、唤醒情感,陶冶情操
语文教材是一个“美”的宝库,而对于美的体悟需要一定的载体,除文字外,对插图的恰当使用,有助于生成体验。观察插图要善于把好情感的“脉”,唤醒儿童冬眠的情感,获得美的熏陶,使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有了“落脚点”。
下册的《夏夜多美》是一篇文质兼美的课文,美在夏夜的景色,更美在夜色下的爱心。“心灵的美”儿童很难体悟。怎么办呢?我是这样利用插图突破难点的:①先让学生观察两幅插图,问美在哪里?孩子们说到荷叶、荷花(睡莲)、绿树、花坛里的花等景物美极了。我肯定:确实很美。②继续引导:漂亮的荷花边上有只小蚂蚁,他们好像在说话呢!说什么呢?咱们到课文中去看看吧。引入课文美美地读。③读完最后一句“啊,多美的夏夜啊!”后,要抓住情感的“牛鼻子”,找准切入“点”。我说:老师突然有一个新发现,图片好像比刚才“更美”了,你们仔细看看插图,是不是?特别是睡莲。学生有点没明白,我知道这时候孩子们的思维线路还未被接通,就趁热打铁,因势利导,进一步撞击情感,我又说:学了课文,我们知道睡莲不是在和小蚂蚁聊天,她在……有几个孩子恍然大悟:她在帮助小蚂蚁。我更进一步催化情感,趁机小结:是啊,睡莲不光外表长得漂亮,她还帮助别人,她的……没等我说完,更多的小朋友立刻喊起来:她很善良;她的心灵很美。④我又顺藤摸瓜,扩大成果:请大家仔细看图,只有她的心灵很美吗?所有的小朋友的情感闸门一下子都被撞开了,情感的波涛倾泻而出:不是,图上还有小蜻蜓、萤火虫,他们都在帮助小蚂蚁。他们的心灵都很美。是啊,插图让爱的花儿悄悄地绽放在孩子们的心田,吐露芬芳。⑤夏夜的景色很美,夏夜里助人为乐的精神最感人、最美!
三、用心观察,明察秋毫
引导学生要做学习的有心人,用心去观察插图。逐步培养儿童的观察能力。 在指导学生观察插图时,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观察的兴趣,教给学生科学的观察方法,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一年级下册《小蝌蚪找妈妈》,文字没有注音,课文的篇幅又长,学生读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只看课文,小朋友掌握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这一重点费时费力,我适时引导孩子们观察、比较插图,说说小蝌蚪是怎样一步一步变成青蛙的——开始什么样子?后来呢?学生经过仔细观察比较,发现小蝌蚪在不同生长阶段有不同的外形特点,特别是“腿”和“尾巴”的变化,是一步步慢慢地变成青蛙的。根据儿童的观察结果板书:
大脑袋、黑灰色、长尾巴→长两条后腿→长两条前腿、尾巴变短→尾巴不见了→脱掉了尾巴→换上了绿衣裳。
通过引导学生用心观察插图,说出小蝌蚪的“变化”过程,教师相机贴出对应的图片。这样孩子掌握文本就轻松自如,毫不吃力。轻而易举地突破本文重点。没有教师繁复的讲解,也无须小朋友费力想,观察插图,一目了然,课文马上变得浅显易懂。而正确地指导儿童认真观察插图,不仅仅是帮助孩子理解课文内容,更是培养观察能力的过程。
四、激活想象,勇于创新
课文中的插图是静态、无声的,有时甚至点到即止,让孩子用想象补白添精彩。如果善于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就能“激活”插图上的人物、景观,让插图上的东西都栩栩如生,生机勃勃。
第二册157页的《捞皮球》这个看图说话训练,第一、二幅图是说小猴子在玩皮球时,皮球掉进了水里。第四幅图是说小猴子们捞上皮球后继续玩皮球。到底皮球是怎样捞上来的呢?第三幅图的空白,就激起了学生想的火花。在学生自己的思考和老师的启发下,学生想出了很多的办法,尽管有的办法不是最好的,但是由此引发的创造性话题却是值得肯定的。
4.语文出版社一年级教案 篇四
静夜思
课型:古诗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认识9个生字,会写“思、床”等7个生字,认识新偏旁“匕”。
过程与方法:正确、有感情地诵读、背诵这首诗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激发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
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授课日期: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法:示范,引导,启发,创设情景
学法:练习,朗读,书写
教具:多媒体课件
学具:熟读《静夜思》,预习生字。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揭示课题
1.导言: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请大家猜一猜,看谁最聪明。
2.多媒体课件出示:
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
有时像面圆镜,有时像把镰刀。(谜底:月亮)
3.课件展示月下美景图,教师用优美的语言引入并揭示课题:一轮明月冉冉升起,月光照着沉睡的小山村,照着苍茫的大山,照着宁静的港湾,照着我们祖国大地的每一个角落。望着月亮,许多人都会思绪万千。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有关月亮的古诗——《静夜思》。
4.板书课题,学习生字“夜、思”等。
(1)指名试读课题。
(2)指导学生把课题读准。
(3)引导学生说说认识这三个字的方法。这三个字你们认识吗?是怎么认识的?能给它们找找伙伴吗?
(4)教师根据学生口头组词相机板书:安静、夜晚、思念。
5.课件演示秋夜李白望月图,教师引导学生看图:这是什么时候?谁在干什么?
(1)学生看图说一说图上的内容。
(2)教师简介诗人的生平和诗歌的写作背景:这首诗是我国唐朝诗人李白的经典之作。这是他离开家乡,离开亲人后,在一个安静的夜晚,面对皎洁的月亮产生的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二、初读古诗,识记生字
1.教师提出学习要求:我知道很多小朋友已经会读这首诗了,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不仅能认识古诗中的生字,还能正确、流利地背诵这首古诗。
2.播放古诗朗诵课件,请学生认真听记古诗内容。
3.学生先自读诗句,边读边在诗中圈出生字条里的生字,圈好生字后多读几遍,再与小伙伴合作识记不认识的字。
4.教师指名读古诗,评议是否读准字音。
5.检查学生生字学习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夜、思、床、光、疑、举、望、低、故。
①开火车试读,要求读准。
静夜思念床前月光疑问举头远望低头故乡
②请小老师领读。
(2)组织学生交流多种识字方法,教师相机指导。
①找出在题目中刚认识的两个字“静、夜”,请小老师领读。
②自读“床、光、望、乡”,说发现。(它们都是后鼻音的字,而且韵母都是ɑnɡ。)
③相机理解“举”:请学生把铅笔“举”起来;请“举”手。
④通过反义词的方法理解“低”。
⑤联系诗句内容“望明月”,理解“望”是“看”的意思。
⑥用加一加识字法学习“故”。介绍偏旁“攵”。教师相机引导学生理解“故乡”,知道学生们的故乡在哪儿。
6.做“摘星星”的游戏。
(1)课件出示情境图,教师激趣:小朋友,今晚的夜色真美,不仅月亮姐姐来到了我们的现场,你看星星妹妹也来凑热闹了。不过,星星妹妹说:“我们的身上有你们刚刚认识的字宝宝,只要把你认识的字宝宝读对读准,那颗星星就送给你了。”
(2)学生积极参与游戏,正确认读生字。
7.做“把字宝宝送回家”的游戏。
教师用课件出示诗句,刚识记过的字用红颜色表示,学生齐读诗句。
三、朗读古诗,了解大意
1.读古诗我们还应该注意什么?(停顿)
2.出示画有停顿符号的诗句,让学生在书上标一标。
3.师范读,学生练读。
4.这首诗讲的是什么意思呢?小组讨论交流,不懂的地方互相问一问。
5.指名说说。
6.提出不懂的地方。
7.相机理解“霜”:你在哪儿见过霜?(天冷的时候,玻璃上、地上会结出一层白白的冰晶,那就是霜。)
8.再次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练习说话,体会诗意。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8静夜思
第二课时
授课日期:
教学内容:背诵古诗,学习生字。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法:示范,引导,启发,创设情景
学法:练习,朗读,书写
教具:多媒体课件
学具:熟读《静夜思》,预习生字。
一、细读古诗,感受诗意
1.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朗读古诗。你喜欢怎样读就怎样读。
2.学习第一句古诗。
(1)指名读整句诗,说说自己对这句诗的理解。
(2)相机指导:“明月光”是怎样的月光?(明亮的月光。)
(3)多媒体创设情景:明亮的月光照在诗人床前。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诗句。
3.学习第二句古诗。
(1)指名读整句诗。
(2)组织学生交流对诗句的理解,出示图片,直观认识“霜”,并与月光下的景象对比。
(3)鼓励学生尝试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用上“________好像是________”的句式。(明亮的月光照在诗人的床前,好像是铺在地上的白霜。)
4.学习第三句古诗。
(1)看多媒体理解“举头”的意思。请举头(做动作),“举头”还可以说成什么?
(2)说说诗人在干什么。
(3)指名读整句诗,说说自己对这句诗的理解。(诗人抬头望着天上明亮的月亮。)
5.学习第四句古诗。
(1)指名读整句诗,说说自己对这句诗的理解。
(2)引导学生用动作表示“低头”的意思。
(3)诗人看着挂在天空中的明月,会想到什么呢?(会想到家乡,想到亲人。)
二、再读古诗,深化情感
1.课件出示图片,在柔和的古筝声中教师导学:在这个安静的夜晚,月亮是圆圆的。圆月象征着团圆,而诗人却独自一个人漂泊在外。此时此刻,他的心情是怎样的呢?(难过、伤心)
2.教师范读,学生一边欣赏画面,一边感悟诗中传递出来的思想感情。
3.同学们,此时你们看到月亮会想到什么?(播放乐曲)
4.诗人看着挂在空中的明月,又会想到故乡的什么呢?
5.教师引读:是啊,在这样的夜晚,我们是多么思念亲人啊!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自己及李白的思念读这首古诗吧!
6.指名诵读,以评促读。
7.播放音乐,创设情境表演:此时此刻,你就是诗人李白。你远离家乡,远离亲人,在一个静静的夜晚,独自站在窗前望着圆月……(生双手放在背后合拢,深情吟诵。)
8.推荐最佳表演者上台配乐表演。
9.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方式背诵这首古诗。
三、古诗赏析,了解诗人
1.课件出示《古朗月行》《月下独酌》这两首诗。教师导学:一轮明月,一段思乡情,一首《静夜思》。李白还有很多诗作都写到了月亮,我们来欣赏两首。加老师微信:hlshtx08每日免费分享新版教学教辅资料
2.课件播放配乐朗诵《古朗月行》《月下独酌》。
3.再次介绍李白。
4.引导学生到《小学生必背古诗八十首》中去找一找、背一背李白的其他诗歌。
四、指导书写,学写生字
1.引导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
(1)你发现了什么?
(2)你认为哪几个字比较难写?
2.教师范写。
重点指导“思、前、故”的写法。
3.学生独立写。教师提示学生注意写字时的坐姿与执笔姿势。
5.一年级下册语文《一分钟》教案 篇五
1.学会本课“欠、元、包”等8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认“钟、零”等9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知道时间是不等人的,我们应珍惜时间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1.学会生字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知道时间是不等人的,学会珍惜时间。
[课前准备]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借助拼音朗读课文,识记生字。
2.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感知一分钟。同学们默读课文一分钟,老师来把握时间。
二、初读课文。
l.学生自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圈出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2.又同桌互读课文,纠正读音。
3.指名分自然段读,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学习生字词。
1.认读生字,读音指导。
2.小组合作识字,交流识字方法。叹、哈:都是四字旁。钟、迟、闹:都可以用熟字加部件来记。
3.扩词,帮助识字。
4.认清字形,指导书写。元、欠:上窄下宽。包:将“巳”写在“勺”内,写紧凑。钟、叹,哈:都为左右结构,左窄右宽。迟:半包围结构,第四笔为点。闹:半包围结构,“门”里是“市”字,写时里面部分要写得紧凑。
四、巩固练习。1.抽生字卡片,指名读。
2.完成“找找说说”,看谁组的字最多。(钅十中=钟门十口=问口十欠=吹口十合=哈井十辶=进门十市二闹尺十辶=迟)
3.教师指名学生读读自己组的字,并用这个字组个词,加深记忆。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明白时间不等人,要珍惜时间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
l.指名读生字卡片。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二、学习第1自然段。
1.指名读第1自然段,说说这段主要讲了什么?(闹钟将元元喊醒后,元元想再睡一分钟。)(板书:再睡一分钟)
2.齐读第1自然段。重读“一分钟”,表现出一分钟的无足轻重。
三、学习第2自然段。
1.自由读这一自然段。(元元在路上遇到了什么事?)
2他是怎么说的?(板书: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
3.元元可能会想些什么?
4.分组轮读第2自然段。遇到红灯了会怎么样,我们继续学习。
四、学习第3、4自然段。
1.指名读你从这个自然中读懂了什么?2.学生交流。
(l)元元等了好一会儿,才走过十字路口。这说明因为迟了一分钟,碰上了红灯,元元耽误了不少时间。(相机理解“才”,说明时间等的长。)
(2)要是早一分钟,元元就能赶上公共汽车,他感到很后悔,又叹了摩一因气。
(3)元元又等了很久,一直都等不到汽车,决定走到学校去。(相机理解:“一直”,说明等的时间很长。)
3.指导朗读,读出元元焦急、后悔的心情。
五、学习第5自然段。
1.齐读第5然段。
2.学习句子,元元为什么红着脸,低着头?从这段中你读懂了什么?认真体会1分钟和20分钟的概念。
3.板书:迟到了20分钟。
六、学习第6自然段。
1.齐读。
2元元非常后悔,他可能会想些什么?(时间不等人,我真不该多睡那一分钟,以后我一定要珍惜时间。)
七、自由读课文,总结。学习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6.一年级语文《语文园地二》教案 篇六
1、读一读:同桌之间合作,借助拼音,你读我听,我读你听,把词语的音读准。老师适时指导。
朗读指导:“算”是平舌音,“式”“重”是翘舌音,“德”的读音是dé,不能读成déi。
2、想一想:引导学生想一想在哪里见过这些词语。
示例:我们在数学书、品德书、健康教育读本上见过这些词语。可见,只要做生活 的有心人,在各科课本上,我们都能认识许多汉字。
3、说一说: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平时积累了哪些生字、词语,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识字的习惯,拓宽学生识字的渠道。
示例:我在课外书上认识了很多词语,比如“舒克、贝塔、十万个为什么、动物世界、植物、天文、气象、节气”等等。
二、日积月累
1、听古诗《春晓》的配乐朗诵录音,教师范读,学生模仿老师进行 朗读,读出节奏,读出韵律,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引导学生跟着一起诵读,老师适时指导。
朗读指导,学会断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2、学生借助拼音自由练读古诗,圈出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理解相应的词语。
①不觉:不 知不觉。
②晓:早晨,天明,天刚亮的时候。
③闻:听见。
④啼鸟:鸟的啼叫声。
3、小组互相纠正字音,反复练读,老师适时指导,直到全班同学都会朗读为止。
4、结合插图,想象画面,理解诗意,交流心得。
(1)导学:这首古诗的作者孟浩然从听觉的角度,描绘了雨后春天早晨的景色。读着这首诗,我们仿佛听到了窗外悦耳动听的鸟鸣,听到了夜里沙沙的风雨声,看到了满地的花瓣。
(2)诗意:春天睡醒不觉天已大亮,到处是鸟儿清脆的叫声。回想昨夜的阵阵风雨声,也不知吹落了多少花儿。
(3)赏析:这是一首惜春诗。诗人抓住春天早晨生活的一刹那,描写了生活的真趣,抒发了对春光的赞美和对生机勃勃的春意的热爱。这首诗言浅意浓,韵味悠长,是传诵千古的五 言绝句。
(4)拓展:孟浩然(689-740),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盛唐著名诗人。他与王维齐名,并称“王孟”。
5、齐声诵读,把体会到的作者对春天的热爱之情读出来。
6、背诵古诗。
三、和大人一起读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阳光》这篇短文。理解短文的主要内容,感受阳光的重要性和美好。通过阅读,丰富学生的阅读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词语理解:
①洒遍:分散地落下,到处都是。
②田野:田地和原野。
③宝贵:极有价值;非常难得;珍贵。
主要内容:这篇短文写了 阳光像金子,洒遍田野、高山和小河,带给大家光明。没有阳光就没有生机勃勃的世界,说明阳光很宝贵。
2、出示太阳图片,回忆本单元学习的课文《四个太阳》,交流对太阳 的了解。
明确:在小朋友的眼中,太阳能够发光发热,像个大火球,太阳又能给我们带来光明和温暖。
3、初读短文,读通读顺,老师范读课文,学生认真倾听。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课文,争取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老师适当指导。
4、指名生交流初读收获,鼓励学生谈谈读了这篇小短文,自己对阳光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示例:阳光像金子 ,大自然中万物生长都离不开阳光,阳光比金子还要宝贵等。
5、为什么说阳光像金子?阳光洒到了哪些地方?
示例:阳光很明亮,能发光,所以说像金子。(适时出示阳光洒遍大地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
6、阳光给田野、高山、小河带来了哪些变化?
明确:田里的禾苗更绿了,山上的小树更高了,小河河面闪着阳光像长长的锦缎了。
7、阳光为什么会给田野、高山、小河带来这样的变化呢?
明确:禾苗、小树的生长都离不开太阳;小河因为有了阳光的照耀变得更加美丽,就像长长的锦缎。
8、引导学生说出学习这篇短文后的感悟或是想法。
7.小学一年级语文实践性作业探究 篇七
一、趣, 即趣味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一年级的孩子由于年龄较小, 对于知识的接受程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己的主观喜好。他们不会因为爸爸妈妈、老师说这门学科很重要我就学, 而是因为我喜欢, 所以才学。因此只有孩子感兴趣的事物他们才会乐意做、专心做。然而, 小学一年级是孩子人生之中进入系统学习的第一年, 是刚刚迈入知识大门的第一步。作为老师, 我们应该让孩子们看到前方是一片阳光灿烂的幸福之地, 让孩子们在一种对知识无限渴求的内驱力的推动下, 大踏步地向着明亮那方前进。因此保护孩子的兴趣, 激发孩子的兴趣, 对于小学一年级的老师来说特别重要。
小学低年级的语文识字是学习的重点。游戏永远是孩子的最爱, 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多种富有趣味性的游戏来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比如:教师可以布置学生制作生字卡片, 伙伴之间玩玩打卡片牌, 玩玩“我说字你找字”, “我指词你读”的游戏, 或者玩玩“摆长龙”的游戏也是不错的方法。总之, 一套字卡在手, 只要你有好点子, 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就这样, 在玩中, 孩子们多次地与生字见面, 一回生, 二回熟, 三回就是老朋友了!另外, 制作卡片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识字是个长期积累的过程, 学生已有的识字积累多数是建立在生活基础之上的, 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有意识地识字。我们可以布置孩子制作识字本, 引导学生将在商品包装袋上或者报刊杂志上认识的字, 以及通过广告牌、车站牌、商店名称等认得的字进行收集、展示, 并且在班级进行识字大王的识字比赛, 以激发孩子识字的积极性。
在小学低年段, 还有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写好一句完整、通顺的话。因此随着孩子们写字能力的不断提升, 在同事的介绍下, 我认真地阅读了马玲老师的《孩子的早期阅读课》这本书。书中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如何进行读、写、绘的作业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且也展示了部分一线教师的教育成果。我觉得这种形式的作业不仅极大地开拓了孩子们想象的空间, 而且对于提高孩子们的观察、理解能力都有很好的帮助。而这种能力的提高正是通过孩子们挚爱的绘画这一媒介展开的。因此这个学期我们班也进行了这种尝试。
教学中, 我会充分利用课内资源, 比如我们学习了《雪地里的小画家》一课, 课下我便布置孩子们去网上查一查一些小动物的脚印是什么样子的, 并且去找一找除了青蛙还有哪些动物也冬眠, 之后让大家进行读、写、绘的作业: (1) 画一画《雪地里的小画家》; (2) 模仿课文结合自己的画创作一首《雪地里的小画家》; (3) 把你创作的小诗读给家人听, 读给伙伴听。有时候, 我会给孩子们一首课外的儿童诗, 比如金波的《蝴蝶飞》让他们自己读, 自己画, 画出自己独特的理解, 并把自己想表达的内容写在图画的一角;有时候, 还我会给他们讲绘本, 比如《等我长大了》, 我布置孩子们自己创作一组故事, 可以是一幅画, 也可以是多幅画, 创作你自己的《等我长大了》;在讲完绘本《亲爱的小鱼》后, 我问小朋友们:重逢后的猫咪和他亲爱的小鱼在那美丽的海岛上, 除了玩扔帽子游戏, 他们还会做些什么呢?请你想一想, 画一画, 把你的故事写出来, 自由选择一个听众, 可以是爸爸妈妈, 也可以是朋友, 请把你创作的故事说给他听……在我的启发下, 我们的数学老师有一次也给了孩子们两道题:3+2, 2+8+5自己任选一题, 进行读、写、绘的创作。收上来的作品让人惊喜。这些小画家们通过自己的笔画出了对一道算式的41种理解!真好!
二、实, 即扎实
兴趣固然重要, 但作业更要落在实处。都说识字的最终目的是为了阅读。孩子尽早的阅读对于识字是一个相互的促进作用。因此教师要引导孩子们坚持课外阅读和朗读、背诵。
小学低年级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而阅读习惯是一项重要的工程。这个学期我除了在学校对孩子们进行阅读方面的引导以外, 还利用《家校联系手册》, 还建议家长每晚将孩子阅读的书目、时间进行登记, 便于及时了解孩子们的阅读情况, 并对阅读内容适时给予指导。这项活动得到了家长的大力支持。每天我会将孩子们的阅读时间进行登记, 每个星期计算出阅读时间的总和, 在班上对做得好的孩子以及有进步的小朋友进行表扬、奖励。在班级的阅读课, 安排小朋友进行阅读交流, 并且每两个月进行一次“读书小博士”、“读书小硕士”的评选。孩子们读书的积极性在这一次次的活动中的得到极大的激发。
关于诵读, 记得以前教低年级时, 每当早读我们班孩子在大声地朗读“单元知识要点”里的词语时, 我的师傅廖老师总是要批评我:眼里只有分数!于是我开始思考, 怎样的早读才最让孩子受益?后来无意中我看到了由薛瑞萍、徐冬梅、邱凤莲老师主编的《亲近母语日有所诵》。薛瑞萍老师的一段这样的文字深深打动了我:“诵读就是深层阅读。日不间断的记诵, 就是炼心的过程。水滴石穿, 绳锯木断, 天长日久, 积累的是语言, 培养的是诗性, 也是定力和静气。”“什么叫智慧, 就是对应当做和必须做的事情专心致志。背诵就是炼心, 就是秀戒定慧, 就是培养聚精会神的能力。”“借着背诵, 反复作用于儿童眼睛、耳朵、大脑、心灵的是什么?———是语言。”只有日不间断的诵读才能真正帮助孩子积累, 终有一天量变会转化为质变。于是今年这一届孩子一入学我们班便坚持使用这本书。我还将《三字经》, 部分《诗经》篇目, 以及书本以外的30多首古诗, 纳入了学生们的日常诵读。早读, 我们不再一遍又一遍地读那些早已熟悉的课文, 也不再读那一个个词语, 从教室里传出来的是一阵阵朗诵那些真正美妙的篇章的悦耳的童声。放学了, 孩子回家总有一份不变的作业那便是快乐的背诵。相信在这些温暖而美好的母语的滋养下, 学生们定是健康而快乐的!
愿我们的努力能让孩子们收获一个快乐、阳光的童年!
参考文献
8.浅析小学一年级语文写字教学 篇八
关键词:一年级;语文;写字教学
教师在开展一年级语文写字教学的活动时,必须不断加深自身對习字教学的重视程度,充分结合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法,进一步强化学生的书写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
一、教师需要对写字教学给予重视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起的是主导作用。教师教学理念中对于写字教学的重视程度深浅直接决定于学生书写衡量的标准。为此,教师必须对于写字教学予以高度的重视。从学生刚刚进入学校的第一天,教师就需要教育学生:“字如其人。”在学生逐渐意识到写字的重要性时教师需要教育学生:“字就像人一样,笔画是支撑它的一部分,只有打好写字的基础,字才可以写得非常漂亮等。”教师合理恰当的运用语言来对学生进行写字重要性意识的培养,促使学生产生“我必须要把字写好”这一学习理念。
二、侧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
教师在开展写字教学之前,需要侧重培养学生准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准确无误的写字姿势,有利于学生将汉字写得规范,还极大地保证了学生身体的正常成长,进一步保护了学生的视力。习惯是一种原动力,学生在一年级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可以受益一生。学生开始写字活动前,教师应要求学生调整自己的坐姿,用准确无误的执笔方法。教师需要经常巡视,时刻提醒学生的坐姿,纠正学生错误的姿势。时刻告知学生每一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执笔手法,还需要考虑整个字的总体结构框架。
总而言之,小学教育阶段中的一年级语文写字教学是学生学习生涯中写字的开端,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开始。为此,教师必须要意识到写字教学的重要性。在学生认知并理解汉字的前提条件下,教师需要进一步教学生准确地掌握书写的正确手法,不断强化学生的书写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
参考文献:
[1]马淑花.浅谈小学一年级语文写字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5(24):53.
[2]冯艳梅.浅析小学语文写字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2014(35):80.
9.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篇九
内容:
5、g
k
h
第一课时
一、学习目标:
①g k h 三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②读准g k h 与单韵母相拼的音节。③初步掌握三拼连读的拼音方法。④认识五个生字,会读儿歌。
⑤能借助课本的情境图,引发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
g k h的发音、三拼音的拼音方法及认字。教学难点:
三拼音的拼音方法是难点。
三、课前准备:
相关录音带、拼音卡片、生字词卡片,画有四线格的小黑板及纸卡片。
一、谈话引入。
小朋友们,春天到了,春光明媚,许多小朋友都来到大自然中,寻找春姑娘的足迹。你们看,小东和小红也来到野外观赏春天的美好景色。
(出示课本P16插图)你觉得这里的景色美吗?你想让爸爸妈妈带你到这玩吗?那么,你应该向爸爸妈妈好好介绍一下这个美好的地方。
二、学习新课。
1、学生说话介绍情境图。
(师相机引导学生分别说出“鸽子、蝌蚪、喝水等词)
2、学习g k h 的发音。
分别出示三张画有三种事物的图。将画面翻向背面。
你们看:鸽子的“鸽”,读得轻一些,短一些,就是声母“g”蝌蚪的“蝌”,读得轻一些,短一些,就是声母“k”喝水的“喝”,读得轻一些,短一些,就是声母“h"
3、初步g k h 的形。
你能在图上找到它们吗?
(引导学生找出橄榄枝的形状,蝌蚪与水草的形状,椅子的侧面状)
三、进一步学习g k h 的音和形。
1、现在老师来读,你们听,发这三个音时你发现了什么?
2、师将一张纸置于嘴前,发g k h 的音,纸由不动到大动到小动。
3、学生练读g k h。指名读,开火车读,全班练读。
4、学习g k h 的书写。
①学生观察四线格中g k h 所处的位置,并指名说。老师强调:中格顶满上下占半。
②认识三种新笔画:(竖左弯、左斜、右斜。)③教师范写。④学生练写。
⑤展示:愿意展示成果的学生上台展示。(奖励写字能手)
四、巩固练习
1、抽读字母卡片和生字卡片。
2、编顺口溜,记字形。
五、布置作业。
1、把自编的字母顺口溜读给家长听。
2、自制三张拼音字母卡片。
板书设计:
10.一年级语文《画鸡》教案 篇十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古诗。2.理解诗意,体会感情。3.认读八个生字,会写三个生字。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教学难点:品读诗,理解意,感悟情。教学方法:观察法、讲授法、谈话法、探究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什么动物?
2.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位朋友,你们猜是什么?(出示谜语,打动物名字。)红冠子,白外衣,每天早上喔喔啼,它叫人们早早起。(公鸡)3.你们喜欢大公鸡吗?
4.我国绘画史上杰出的大画家唐寅,也就是唐伯虎,他非常喜欢大公鸡,他不仅为大公鸡画了一幅画,而且还为它写了一首诗,名字叫《画鸡》(板书课题)。
二、初读古诗。
1.同学们,想知道唐寅画了一只怎样的鸡吗?(想)那我们一起去听听唐寅写的这首诗,用耳朵认真听,小魔指,拿出来,注意听到哪个字手就指到哪个字,认真听每个字的正确读音,并在脑海里刻画这只公鸡的样子。
2.写的真好呀,我好像看到了一只大公鸡,那我们耳朵凑近一点,再来听听录音,这次可以跟着录音小声读。
3.该你们展示自己了,请大家翻到47页,自己读一读,注意指读,看谁能读出一只美美的公鸡来。
4.请你把这首诗读给你的同桌听,看谁读得更棒,读得好的就竖起大拇指夸夸他,读得不够好的就为他加加油。
5.谁已经读出一只美美的大公鸡了,分享给大家听听,指名读。(注意正音)。
6.要想读好诗,不仅要读准音,而且还要读出诗的韵味,把握好诗的节奏。根据所画节奏,老师来读,同学们认真听,看看老师在哪些地方停顿了。
画鸡
头上/ 红冠/ 不用裁,满身/ 雪白/ 走将来。平生/ 不敢/ 轻言语,一叫/ 千门/ 万户开。
7.齐读,分句读(女生先来),分组赛读。
8.我们再来一起来读读这首诗,一起去欣赏这只美丽的大公鸡。(强调读书姿势,养成良好读书姿势)
三、品读诗,感悟情。
1、同学们读得真好听,读出了古诗的韵味。那唐寅究竟画了怎样一只鸡呀?(美丽)你是从哪句诗看出来的?
2、头上红冠不用裁:什么样的鸡冠?(出示词条:红冠、不用裁)(板书:红冠)
(红红的,天然形成的,不需要剪裁)多美的鸡冠呀。瞧,冠子火红火红的,像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炬,根本就不需要刻意去修剪,天生就长得这么美,多骄傲的一只大公鸡呀!
如果你是这只美丽骄傲的大公鸡,你会对别人说什么呀?
公鸡不仅鸡冠很漂亮,而且羽毛也非常漂亮,鸡的羽毛是什么颜色?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3、满身雪白走将来:(出示词条:雪白、满身)(板书:雪白)雪白的羽毛,而且满身都是雪白的羽毛,就像身披一件白外套,看,它向我们走过来了!小朋友们,动脑筋想一想,假设你是这只大公鸡,你会怎样走过来的,我们一起来学一学。(瞧,我天然形成的火红大冠子,雪白雪白的羽毛,你有我漂亮吗?)我看到了49只神气十足、骄傲美丽的大公鸡了。(板书:美丽)
4、那我们一起来骄傲地读读这两行诗。
5、大公鸡不仅长得漂亮,而且也很能干,它还会叫。你们在生活中听过公鸡叫吗?谁知道公鸡是怎么叫的?(指名、集体模仿)
6、公鸡是乱叫吗?你从哪句诗看出来的?
7、平生不敢轻言语:不敢轻言语,不轻易说话,我们大公鸡从来不轻 易啼叫。(出示词条:轻言语)
那公鸡什么时候才叫呢?早上才叫,公鸡一叫就会怎样?你从哪句诗看出来 的?
8、一叫千门万户开:(板书:一叫、平生)
一听到公鸡打鸣,人们就起床出门,去上班,开始新的一天了。所以公鸡一 叫就“千门万户开”(出示词条:千门万户)
9、公鸡只是高兴的时候才打鸣吗?(不是)
对,我们的大公鸡一生都在为我们打鸣,从来不偷懒。(出示词条:平生)(板书:平生)
那你觉得这是一只什么样的大公鸡?(板书:勤劳)
那咱们一起来夸夸这只大公鸡,请大家读最后两行诗,一定要读出大公鸡的勤劳哦!
六、总结全文。
11.浅谈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 篇十一
关键词: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
作为小学一年级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学的关键性不言而喻。研究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的相关课题,可以更好地提升对该项教学工作的分析与掌控力度,从而通过一定的途径与措施,进一步优化一年级语文教学工作的整体效果。
一、转变模式,激活课堂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通常采用传统的上课方式,向学生灌输课本上的固有知识,或者采用传统的讲授方式,老师讲,学生听,不会创新思考,不能针对自己听到的知识做出自己独特的见解。我们当前注重激活课堂。所谓“活”,就是使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富有可创力和多变性。
如在引导学生认识田字格,指导书写“一”时,教师就可以转变模式。例如,教师可以这样对学生说:“小朋友,我们已经知道了四线三格是拼音的家,那生字的家在哪儿呢?(出示田字格)这就是生字的家。”紧接着再引导学生了解田字格的作用及横中线、竖中线、小格。最后用儿歌进行总结,帮助学生记忆。“田字格,四方方,写好汉字它来帮。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横中线、竖中线,各个方位记心间。”这样就能在转变教学模式的情况下提高教师教学效率。
二、根据一年级学生的特点,采取有个性的教学策略
1、随时随地,采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兴趣,通过吸引学生注意力组织教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兴趣了,他们的注意力才会集中,教师的教学才会有效。一年级的学生刚刚踏入校园进行正规化的学习,注意力不容易集中。要使教学有效,一方面,老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努力寻找能够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切入点。比如,我们可以做一些小奖品,比如小红旗、小红花等奖给表现好、守纪律的学生,利用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教师要先制订规矩,赏罚要分明,做好前半节课与后半节课的衔接,不要把教学内容安排得过多,以免学生不仅没学到你意想中的知识,还使他们在下一节课中降低学习的积极性。
2、采用灵活多变的课堂组织形式,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课堂形式单一,很容易造成学生身心疲劳,从而转移注意力。针对这一现象,我们要想方设法设计灵活多变的教学活动。
3、针对不同的训练目标,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在识字教学中可进行形式多样的识字比赛。如:同桌之间比、组与组之间比、男生与女生之间比等。朗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要让学生借助拼音自己读通课文。如采取同桌之间、组与组之间、男生与女生之间进行比赛朗读的方式。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在学生学会生字的基础上,让他们用生字练习组词,鼓励学生用一个字组多个词,同时,挑选出自己喜欢的词语练习说一句话,并写下来。这样的教学可以为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奠定基础。
三、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应用
1、结合小学生的兴趣,营造互动学习氛围。一年级的小学生对事物普遍都有很强的好奇心,语文老师完全可以利用小学生的这一特点,结合他们的兴趣,营造语文课堂上的互动学习氛围。比如,在学习《静夜思》一诗时,老师可以利用影像和音乐资料,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切身体会到李白当时的思想感情。
2、加强学生的互相交流,促进生生互动。老师在课堂上可以倡导学生互相交流问题,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和发问,然后老师根據学生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课文。
3、不断改善师生关系,建立师生互动。小学一年级语文“互动式教学”模式要求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平等、融洽,这也是新课标教学的要求,所以在语文课堂中,老师应该注意强化自己的主导地位,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低下身子与学生多沟通、多交流,从而不断改善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促进师生互动。
四、引导发现,让学生在实践中形成能力
随着学生经验的积累,我们也就逐步简化识记生字的过程,增加学生独立识字的机会,发挥其主体性,引导他们自己想办法,发现行之有效的识记方法,独立掌握生字,并在实践中不断运用,形成识字能力。汉字的字形虽然繁简难易不同,但是识记字形还是有一定的规律、方法。当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识字经验,我们也就放手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记字形。学生看到生字,就会调用已有的信息,将生字与熟字联系起来,进行比较记忆了。于是,学生惊喜地发现:原来语文中的记字形,可以利用熟字加加减减。此时,我们引导学生总结出自己发现的识字方法,学生也就非常自然地说出”“减法”“换法”。至于有的独体字,则引导学生说出“笔顺法”,稍难的字则是几种方法的“合法”。然后,让学生用自己发现的识记字形的方法,对照生字,进行检验。学生运用自己发现的识记方法,记起生字来,简单有效,学习生字也可以变得轻松自如,学生情绪高涨。这样,学生在识记字形的实践中,在老师的引导下,发现、总结出了记忆字形的方法,经历了艰辛的脑力创新过程,品尝到了成功的快乐,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识字的主人。
五、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对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的研究分析,对于其良好教学效果的取得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今后的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过程中,应该加强对其关键教学方法的重视程度,并注重其具体教学实施过程的科学性。
参考文献
[1] 振邦.全方位开拓中学阅读教学的空间[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5(03):88-89.
[2] 李遐.汉语阅读教学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J].昌吉师专学报.2014(03):115-116.
[3] 张凯.阅读教学要突出“三性”[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4(09):50-52.
12.语文出版社一年级教案 篇十二
一、平等对话, 享受幸福课堂
于永正老师说:“微笑教学, 与孩子平等交流, 是教学的最佳境界。”教师应在教与学之间架起一座沟通情感的桥梁, 让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喝下科学的乳浆。对于一年级小学生, 唤醒其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尤为重要, 课堂上教师应通过师生平等交往, 拨动“情趣”这根弦, 使学生体验到自由、友善、理解、宽容, 受到激励和鼓舞, 从而思维活跃, 学习积极性高涨。
教学《秋姑娘的信》, 我让学生闭上眼睛, 录音机里传出刮风的声音。我轻轻地旁白:“你们听, 起风了, 那是秋姑娘的脚步声。它穿过森林, 飞过田野, 走过江河……你们看, 秋姑娘真的来了。”孩子们睁开眼睛, 这时我已戴上秋姑娘的头饰, 走到他们中间, “天气越来越凉, 冬天很快就要到了。不知道我的那些好朋友有没有作好过冬的准备呢。哎, 有了!就用这火红的枫叶给他们写封信吧!”我又从口袋里掏出一片片枫叶……然后, 各组学生分别扮演大雁、青蛙、松鼠来演绎课文中的故事, 分别说说收到秋姑娘的信后是什么心情。学生在情景表演中仅明白了课文所提示的秋天到了, 大雁要飞回南方去过冬, 青蛙准备冬眠, 松鼠要准备过冬的食物, 小树要穿上“冬衣”等信息, 更学习了礼貌语言, 体会到了秋姑娘对小动物们关心, 培养了学生的交往能力。
“活动单导学”模式的课堂把孩子们当做课堂自主学习的主体, 信任、尊重、关爱每一个学生, 并为之提供思考、发问、表演、创造以及尝试成功的各种机会, 这样有利于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健康地发展, 每个学生在自我满足的幸福中高效地学习。
二、自主合作, 碰撞智慧火花
杨振宁博士曾说:“进入信息社会以来, 没有人们的共同参与, 相互合作, 任何重大发明创造都是不可能的。”未来社会是需要合作的社会。而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有利于调动全体学生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 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和社交能力。学生六人一小组围坐, 每个小组仿佛是一个家庭, 在共同的学习评价中, 学会合作, 学会关心, 学会和谐的发展, 学会以团队的力量去竞争。
教学《冰花》一课, 对课文的重点段落和学生个人学习有困难的, 我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 互帮互学, 采取学生提问的方式, 巧妙地将教学要求转化成学生的认知目标, 让学生带着自己提出的问题参与到知识的探究中。“你觉得冰花美吗?说说、读读, 还可以画画、剪剪。”我播放轻柔的音乐, 以激发孩子们灵感的火花。小朋友们开始小组讨论, 一组小朋友在各抒己见:它像宽大的树叶, 它像柔嫩的小草……一组小朋友在绘声绘色地朗读:一束束, 一朵朵, 晶亮, 洁白;另一组在大胆想象:冰花像夜空的星星, 冰花像散开的礼花……这一组讨论已结束, 正画着各种冰花, 千姿百态, 居然还五颜六色。那一组在组长的带领下, 正用彩纸剪出各种形态的冰花。“老师, 我们可以把它贴到教室的窗户上吗?”“当然可以!”我微笑点头。再读课文时, 我们教室的玻璃窗上也结了“一朵朵晶亮的冰花”……
“活动单导学”模式的课堂, 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和谐、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 鼓励学生在小组中读书、发现、讨论, 拓宽学生的视野, 使学生感受到知识的丰富, 达到经验的分享, 思想在交流中互补。而集体探究又能引发创新的火花, 促进学生更投入地参与合作, 快乐学习。
三、体验感悟, 课堂走进生活
《纲要》指出:“教师要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 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与渠道, 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 丰富知识, 提高能力。”的确, 学好语文的关键是实践, 教师要与学生积极互动, 共同发展, 要让儿童主动参与到语文实践中, 回归儿童的天性, 贴近自然和生活, 要引导孩子探索科学的奥秘。
“活动单导学”模式的课堂, 不仅仅局限于教室, 我常常带孩子们走出教室, 去观察和体验大自然的一切:阳光、雨露、动物、植物、四季轮回以及日新月异的城市变化。我还尝试结合课文的教学和孩子们一起布置教室:教学《家》时, 小朋友们把自己心中小精灵的家都搬到了墙壁上, 教学《秋姑娘的信》时, 墙壁上、黑板上星星点点都是火红的枫叶……
13.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篇十三
内容:
2、i u v
第三课时
一、复习iu、ǖ、w、y、yi、wu “摘果子”游戏。“摘星星”
二、学习整体认读音节yu
1、故事导入
指导学生给音节yi和单韵母ǖ编个故事。
(在整体认读音节里,小ǖ的帽子不见了,可它还读ǖ)故事如:韵母ǖ看见大y带小i去公园玩,就对大y说:“我也想跟你去公园玩。
”大y说:“好吧,我带你去。”小ǖ听见了,高兴地脱下帽子,向大y行了个礼,赶紧跑到大y的身边。你们看,这就是整体认读音节yu。
小ǖ见大y,脱帽行个礼,摘掉帽子还读ǖ。
2、练习读yu的四个声调。
3、分别用yu的四个声调组词,4、说句子。
三、区别声、韵母、整体认读音节。Yi、w、yu、u、wu、i、y、ǖ
四、看图读音节说话
1、看插图上的音节读:wu、ya、yi、yu。
2、根据图的意思,用这些音节分别说一句话。
五、巩固音节编儿歌:
wū云飞,下yǔ啦,ā y下班回不了家,来了y个小w wa,他把yǔ衣送给她。
小结:本课着重让学生学会认读3个单韵母及它们的四声,教学时,每个单韵母都是先看图说话引出韵母,然后让学生发准音,借助口诀记住字形,再学习它的四声,单韵母的时候,采用游戏的方法进行,为儿童所喜闻乐见,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板书设计:
14.一年级语文听说教案 篇十四
1.教学目标:
会使用“你好“,“早上好”,“再见”等礼貌用语,能听懂“上课”,“下课”等课堂用语。2.教学重点:
重点句式:“你好!” “早上好!”
“再见!“ “明天见!”
3.教学难点:会使用“你好…”“再见…”表达意思。
教学过程:(利用DVD光盘)
自学指导
(一)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让学生说一说日常礼仪.老师边讲解,边问:
(1)小朋友有哪些日常礼仪?(2)见到有认识的人应该说什么?(3)道别的时候要说什么?
1.引导学生观擦图画,让学生说一说图画上有谁,他们可能在做什么,引导学生说出,“他们在说话等句子,借以复习“你好……”这一句式。
2.学生借助拼音读句子,练读对话,解释学生不理解的词语。3.学生小组合作分角色连读对话,读完一遍,换角色再读,多读几遍。
自学指导
(二)深入学习重点句式
请学生分别扮演“老师”“学生”可以直接读句了,也可以用自己的话说。(1)引导学生说一说日常礼仪。
你好!
再见!
(2)引导学生跟老师一起学唱一唱儿歌“老师您早”,要教会儿歌的内容和意思。引导学生的兴趣。
布置作业:
1.回家练一练,唱一唱儿歌:“老师您早”。
2.给父母说一说图画中的“学校”“教室”“老师”,“学生”。课后反思:
2.你叫什么名字
教学目标:
1.会使用疑问词“什么”,询问姓名,会使用疑问词“几”询问年龄。
2.能使用完整的句子,介绍自己的姓名,年龄及所在学校,班级。教学重点: 重点句式:
“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巴特尔” “你今年几岁“ ”我今年7岁“ 教学过程:
一、会话
二、自学指导
(一)1.引导学生观察图画,说一说画面上有谁,他们在哪里。特别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图片里的情况。
2.学生拼读句子,练读对话。教师解释学生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并引导学生读好问句,读出疑问的语气。
3.对话中出现的“名字”“年龄”是本课的重要词语,可以引导学生结合图片学习,引导学生通过画面形象地理解词语的意思。5.学生两人小组分角色对话。教师注意引导学生互换角色,反复练习,以使学生全面掌握对话内容。自学指导
(二)、让学生两人小组分角色互问互答,每个同学能机会提问:也有机会回答。“你叫什么名字?” “你今年几岁?”。还可以运用给出的词语。展开更为丰富的对话。
第二课时
一.引导学生跟老师一起学唱一唱儿歌“找朋友”,要教会儿歌的内容和意思。引导学生的兴趣。
二.要求学生跟同桌一起读一读,唱一唱。然后让同学们一起读,并结合儿歌的内容来做一做动作。
三.让几个学生上讲台扮演找朋友的动作,从而让学生更加理解儿歌的内容。
布置作业:背诵儿歌 课后反思:
3.这是什么
教学目标:
1.会使用“这是什么……”进行说明:并能简单地说明到底是什么。
2.听对话的时候,能听懂常见文具的名称,能借助图画大体听懂对话的内容。
教学重点:理解对话内容并重点词和重点句式。教学难点:要会说出文具的名称。教学过程:
一、调动学生对文具的认识的经验,导入邀趣。
1.教师:“这是什么?”
教师可以让学生借助“活动”中的图片,说一说图片中有哪些常用的文具。
2.教师读对话或播放教学光盘,学生初步了解对话内容。“铅笔”“书包”“橡皮”等文具里常见的文具名称,是本课的重点词语。引导学生借助“活动”中的图片,说一说巴克提看到的文具的名称。
3.学生借助拼音读句子,教师适当讲解。引导学生读好问句的语气,再分角色练习对话。
二、自学指导
(一):会话
课前准备:相关词语的卡片(正面是图画,背面是加注拼音的词语)。
1.学生看图,把知道的文具名称大声说出来。
2.学生拼读词语。教师可以做动作演示某些文具的特征,引导学生读相关文具名称,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加深记忆。3.游戏:看卡片说词语。
教师刮序出示词语卡片,学生大声说出相应的名称。教师注意纠正发音。学生两人小组,一人出示卡片的正面图画,另一人说出相应的文具名称,两人交替进行练习。逐渐熟练后,教师组织小组比赛,看哪个小组记住的词语多。
三、自学指导
(二):活动
(扩展练习)1.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本课重点句式,谈论对文具的认识。
“我有小书包”
“我文具盒,铅笔,橡皮,尺子。”
2.对话练习。教师依次出示词语卡片,让学生使用“卡片上有……“的句式说名称。学生从词语卡片中挑选自己最喜欢的文具。
四、自学指导
(三):读儿歌
1.让学生观察图画,说一说图中的学生在干什么。2.学生借助拼音读儿歌,注意读准拼音。3.教师范读儿歌,并适当讲解。
4.教师指几名学生,读儿歌。然后学生分组读儿歌,还可以进行小组比赛,看哪个小组读得又快又好。布置作业:熟读儿歌“刚上一年级”。课后反思:
4.他是谁
教学目标:
1.会使用疑问词“ 谁“询问任务身份,会使用”是不是“进行简单的是非问。
2.能听懂并称说“ 爷爷“ “ 妹妹”等有关亲属称谓的词语。教学重点:
1.重点句式:
“他是谁?”“他是我爷爷”
“她是不是你奶奶?”“不是,她是我姥姥”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引导学生观察图画,让学生说一说画面上有什么。2.学生自主拼读对话,询问身份,询问职位,肯定、否定,用疑问代词询问人物时,有多重指向,如:询问姓名,询问身份。
3.学生两人小组分角色对话。教师指几组学生到讲台前表演对话,及时评价。
二、自学指导
(一):活动
(学生两人小组对话,巩固词语)。
1.先巴克提到李杰家玩,看到李杰的家庭照片合影,询问照片上的人是谁,李杰进行回答。
2.学生自行拼读词语,并试着用上这些词语,表述人物的身份,如,“爷爷”“叔叔”“舅舅”“姨妈”“姑姑”等。展示:读儿歌
1.教师领读,学生跟读,理解意思,要分清爸爸妈妈的兄弟姐妹应该怎么称呼。
布置作业:朗读课文,并对正确认识对亲属的称呼。课后反思:
5你想吃水果吗
教学目标:
1.会运用“想……吗”询问意愿,会运用“想……”表达意愿。2.会使用“谢谢”“不客气”等礼貌用语。
3.能听懂并称说“苹果”“葡萄”“香蕉”等常用的有关水果的词语。4.教学重点:
重点句式: “你想吃水果吗?”
“你想吃苹果还是葡萄?”“我想吃苹果” “谢谢。”“不客气。” 教学难点:
认识水果并说出水果的名称。教学过程:
引导学生看图,了解对话发生的场景。
1.学生借助拼音读对话。教师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解释“水果”“帮”等词语。
2.教师领读对话,学生跟读。注意指导学生读好问句的语气。3.学生两人小组,分角色朗读对话,然后互换角色练习。4.扩展练习。引导学生使用新学的句式谈论日常生活的某种能力。“妈妈,你想吃水果吗?”“我帮你洗一个” “谢谢”“不客气” 自学指导
(一): 会话
把全班学生分四组个小组引导学生借助拼音进行会话练习。课前准备:相关词语的卡片(正面是图画,背面是加注拼音的词语)。1.引导学生观察图画,试着说一说图画中有谁。2.学生借助拼音读词语,借助图画理解意思,识记词语。
3.学生俩人小组合作学习,会话练习。然后两人学生交换角色练习。4.开展“比赛阅读”的游戏。教师随机点小组比赛,比一比,谁读的好。
复习句式。可以让学生自由组合会话练习。读儿歌
1.学生借助拼音读儿歌“七个妞妞来摘果”,将不理解的词语画出来,向教师提问。
2.教师引导学生借助图画理解儿歌内容。3.教师领读儿歌或教学光盘播放儿歌,学生跟读。4.学生跟着一起学唱《七个妞妞来摘果》。布置作业
唱会并朗诵《七个妞妞来摘果》。课后反思:
6.今天有什么课
教学目标:
1.会运用“星期几”询问意愿,“上午”“下午“等词语表达意愿。2.要明确一个星期里有几天,分别怎么说。
3.听对话的时候,能听懂与有关课程的词语:能借助图画大体了解对话的内容。教学重点: 重点句式。“今天星期几?”
“我们今天有什么课?”“上午有数学课,语文课………….”等课,“下午有班会和活动”。教学难点:
对星期,课程种类,上午,下午、班会等词语的准确认识。教学过程: 自学指导
(一)扩展练习,真实对话。先是师生问答,然后学生互问互答。“今天星期几?” “我们今天有什么课?”
(一)会话
1.学生借助拼音拼读对话。
2.引导学生借助图片和经验学习新词语“星期”“班会”“活动”。3.学生自由拼读对话,画出不懂得地方。教师解释句子的含义,并示范带读。4.重点词语运用。学生交流:今天下午有什么课? “今天下午有美术课吗?”
5.学生两人小组份角色对话。教师指几组学生学生到前面分角色表演对话。
(二)读儿歌
1.学生观察图画,说一说图画画的是什么地方,小朋友在那里干什么。
2.教师朗读儿歌或播放教学光盘,学生朎听,感受汉语的音读美。3.学生借助拼音拼读儿歌,将不理解的词语画出来,向教师提问。4.教师领读儿歌,学生跟读。
5.播放教学光盘,学生边跟读边理解词语。布置作业:
熟读儿歌:“牧羊童”
课后反思:
7.你要去哪儿
教学目标:
1.会使用“请问”“这是…..吗?”等句式询问。
2.听对话的时候,能听懂询问的句子,能借助图画大体听懂对话的内容。教学重点: 重点句式:
“请问这是教学楼吗?” “你要去哪儿?” “你知道在几楼吗?” 教学难点:
认识并记住重点词语和重点句式。教学过程: 自学指导
(一)学生两人小组分角色练习对话中的重点句式。“请问这是教学楼吗?” “你要去哪儿?” 会话
1.引导学生观察图画,了解对话的场景:古丽娜向马阳询问这是不是教学楼。
2.教师逐句讲解对话内容。3.教师领读对话,学生跟读。活动
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图画,了解场景内容。可以先让学生说一说在图画中看到了什么。
2.学生拼读学校里的场地以及场景。让学生一边问,一边答。学生用图画中公共场所的名称替换问路的目的地。教师先示范读,然后学生练习。自学指导
(二)学生两人小组分角色练习,一人问,一人答。然后互换角色练习。角色可以指几组学生当众表演对话。
唱一唱
1.学生观察图画,读儿歌
2.学生提不理解的问题。可以适当讲解。布置作业:背诵儿歌:我们的学校亚克西
课后反思:
8.你喜欢什么动物
教学目标:
1.会使用疑问代词“什么” 询问爱好。能说出一些喜欢的动物的名字。
2.能听懂并能说,“骑马” “经常”等词语。
3.听对话的时候,能听懂与动物有关的词语:能借助图画大致了解对话的内容。教学重点: 重点句式:
“你喜欢什么动物?”
“你喜欢骑马吗?”“喜欢,我经常骑马。” 2.重点词语。
与活动有关的词语,如“蜜蜂”“蝴蝶”“鹰”“青蛙”“蝌蚪”“金鱼”“螃蟹”。教学难点:
认识并说出各种动物的名字。教学过程: 自学指导
(一)扩展练习。教师问,学生答。也可以学生之间合作问答。“你喜欢什么动物?” “我喜欢狗。” 会话
1.引导学生看图,了解对话的场景。可以让学生说一说。2.学生拼读对话。教师逐句讲解对话。对话中出现的词语“骑马” “经常”等词语。
3.学习新词语。可以借助第二部分“活动”中的图片帮助学生识记“蜜蜂”“蝴蝶”“螃蟹”“鹰”等动物的理解。
4.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检测学生是否理解重点句式。如: “你喜欢什么动物?”
5.学生两人小组分角色练习对话。指几组学生到讲台前表演对话,并及时评价。活动
1.了解学清,激发兴趣。本课学习的有关的词语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词语。在教学可以先让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动物。2.学生拼读词语,借助图片识记词语。3.学生两人小组合作巩固词语,练习对话。唱儿歌
1.引导学生看图,让学生说一说图上画了什么。
2.教师朗读儿歌,学生朎听。引导学生借助生活经验,理解儿歌的词语。如。
3.教师领读儿歌或播放教学光盘,学生跟读儿歌。4.学生学读这首儿歌。布置作业:学读儿歌
课后反思:
9.你在干什么
教学目标:
1.会使用“在干什么“ “画画”“像”等词。
2.能听懂并称说,“在画画”“眉毛“ ”眼睛“ ”鼻子“ ”耳朵“ 等常用词语。
3.听对话的时候,能听懂有关的词语和表达的句子:能借助图画大体理解对话的内容。教学重点: 重点句式:
“你在干什么?”“我在画画。“
“画的是谁?”“画的是你,像你吗?“ 2.重点词语。
与活动有关的词语,如“头”“媚毛”“耳朵”……..等人的身体部位。教学难点:
要让学生正确认识并牢记人的身体部位的名称。教学过程: 自学指导
(一)扩展练习。
1.借助身边常用的活动练习运用新学的词语。2.借助活动中的图片指出自己的身体部位并说出名称。会话
课前准备:活动的图片。1.引导学生看图。2.学生观察图画,说一说图上画了什么,有哪些认识的图片? 活动
1.学生看图,不看图下的词语,说一说自己知道的名称。2.学生借助拼音读词语。
3.学生两人小组合作学习。一人盖住书中的文字,指着图,另人说出这是什么。然后两人互换角色练习。自学指导
(二)引导学生运用词语,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在干什么。如: “我在画画。” 读儿歌
1.学生看图,说一说图中有什么。
2.学生借助拼音读儿歌,教师大致讲解意思。可以借助图画理解。3.教师领读儿歌和教学光盘播放儿歌,学生跟读。布置作业:
学唱儿歌“两只老虎” 课后反思:
10.李杰在哪里
教学目标:
1.会使用“中间,上,下,左,右”等位置。
2.听对话的时候,能听懂与位置有关的词语和表达意思的句子:能借助图画大体理解对话的内容。教学重点: 重点句式:
“这是我们班的节目。”
“中间的是巴克提吧?“ ”对。他左边是买买提,右边是古丽娜。“
“李杰在哪里?”“他在古丽娜的后面。” 教学难点:
准确认识并运用位置。教学过程: 自学指导
(一)扩展练习。出示图片,让学生说出。如: “我在他的左边。”
“我在她的后面。”“她在我的前面。” 会话
课前准备:图片。
1.引导学生看图,说说有什么,在干什么。
学生借助拼音读对话,画出不理解的词句,然后在全班交流,教师相机指导。应引导学生理解。如: “李杰在哪里?” “他在古丽娜的后面。”
2.教师领读对话或播放教学光盘,学生跟读。引导学生读出对话的语气。
3.学生分角色表演对话。活动
1.学生看图,如果有能说出具体位置,就大声说出来,并当小老师教其他同学。
2.学生借助拼音读词语,看图说出位置。
3.学生两人小组合作学习,一人指着图,另一人说出哪个图在什么地方。读儿歌
1.教学光盘播放儿歌,教师随着一起读,并相应地做动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学生借助听读儿歌,说一说读懂了什么。教师适当讲解。再次播放教学光盘,学生跟读。布置作业:
背诵儿歌《丢手绢》。课后反思:
11.你早上几点起床
教学目标:
4.会正确使用时间的用法。
5.听对话的时候,能听懂有表述时间的句子:能借助图画大体听懂对话的内容。教学重点: 重点句式: “现在几点了?”
“我该上学了,我们走吧!” “你早上几点起床?” “我晚上十点睡觉。“ 教学难点:
正确认识时间的运用。教学过程: 自学指导
(一)教师引导学生熟悉行为习惯用语。会话
1.教师导入,可以问问学生平时几点起床。
2.引导学生观察图画,了解对话的场景:第一场景中,在家时:第二场景中,在去学校的路上。
3.学生借助拼音读第一场景的对话,不懂的问题教师提问。然后,学生分角色练习对话。4.学生借助拼音读第二个场景的对话,注意读出语气。然后,学生分角色练习对话。
5.教师引导学生巩固重要对句式。
6.学生两人小组分练习两个场景中的全部对话。活动
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图画,让学生说一说图画中标的是几点。2.再让学生自己指出钟表的时间,指针标的是几点就说出几点。听读故事
1.引导学生观察图画,说一说看到了什么。教师领读第一自然段。2.教师领读第二,三自然段。让学生说一说: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教师适当讲解。如,可以借助图片。
3.教师朗读第四,五自然段。让学生说一说图画中的表指的是几点。4.教师朗读第六,七,八自然段。让学生说一说:贝贝跟妈妈和琪琪的对话以及意思。
5.学生看图,听老师读故事或听教学光盘播放故事,可以小声跟读。
唱一唱:《我的好妈妈》 布置作业:
背诵儿歌,并学会唱。课后反思:
--------------------------
12.谁来擦黑板
教学目标:
6.会使用“谁来擦黑板?……”等句式询问。
7.听对话的时候,能听懂相关的的句子:能借助图画大体了解对话的内容。教学重点: 重点句式: “我们俩扫地吧!“
“李杰,你和加娜儿擦窗户,好吗?“ ”谁来擦黑板?“ 教学难点:
认识重点词语并正确了解意思。教学过程: 自学指导
(一)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表达的句式。会话
1.学生拼读句子,继续对话。教师重点解释表达场景的意思。2.对话中出现的句子是本课的重点句式。
3.学生两人小组分角色练习对话。指几组学生当众分角色对话,并及时指导,评价。
4.替换练习。教师指几名学生上台,进行师生对话,或者学生两两对话。引导学生运用本课学习的句式。活动
1.引导学生运用本课新学的句式。在同学之间的互问互答。自学指导
(二)扩展练习。同学之间交流。听读故事
1.学生观察图画,说一说故事里出现的主人公是谁。
2.学生借助拼音读故事,了解故事的起因,引发对下文的期待。3.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第二幅图,让学生说一说图上画了什么,出现了什么样的场景,学生借助拼音读第二自然段。教师适当讲解。4.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第三幅图,让学生说一说图上画了什么以及场景的变化。学生借助拼音读第三自然段。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帮助学生理解故事。
5.学生借助拼音读第四、五自然段,教师适当讲解。6.教师朗读故事,并通过提问的方式检测学生是否理解故事。7.教师读故事或播放教学光盘,学生再次感知整个故事。如果有条件,可以分角色表演故事。唱一唱
1.学生观察图片,了解歌曲的情景。
2、教师唱歌,学生听歌。教师大致讲解歌词的意思。
3、学生试着跟唱,感受歌曲的旋律。布置作业:
熟读并练一练唱儿歌《粉刷匠》。课后反思:
13.你每天怎么来上学
教学目标:
1.通过画上要学生认识去学校时的交通工具。2.听故事的时候,能借助图画大体理解故事的内容。教学重点: 重点句式:
“你每天怎么来上学?”“我走路上学。“ “我坐校车上学。“ 教学难点:
用本课重点词语,正确认识交通工具。教学过程: 自学指导
(一)教师指学生上台,以两人小组的形式表演,一人询问,另人上前回答。除了教材中提供的词语,学生还可以使用更为丰富的语句加以回答。如:“你喜欢做什么车?”“我喜欢坐火车。” 会话
1.学生借助拼音读对话的内容。2.学生分角色朗读,分角色练习对话。创设多种情景,引导学生运用以前学过的内容。活动
1.引导学生观察这几幅图画,说一说图画上的是什么。2.学生自行拼读几句话。角色解释学生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3.学生两人小组练说。一人说,另一人听,并判断同学说的是否正确。自学指导
(二)扩展活动。学生交流:还有哪些交通工具。听读故事
a)学生观察图画,说一说这个故事里有那些动物,他们在干什么学生应该可以说出。
b)教师读第一自然段,并适当讲解,以帮助学生理解故事内容。c)学生反复观看教学光盘,借助动画加深对故事的理解。鼓励有能力的学生小声跟读。唱一唱
d)学生观看教学光盘,然后说一说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e)教师讲解学生不理解的地方。f)教师领读儿歌,学生跟读。g)再次观看教学光盘,学生跟读。
布置作业:
背诵并学唱儿歌:《小船》。课后反思:
14.这件毛衣真漂亮 教学目标:
1.要学会说出衣服的名字。教学重点: 1.重点句式。2.重点词语。教学难点:
用重点句式并了解着装的名字。教学过程: 自学指导
(一)两个人组分角色练习对话。然后,更换练习会话
1.引导学生看图,了解场景,说一说:这是什么衣服? 2.教师逐句讲解对话内容。
3.教师领读对话,学生跟读对话。注意读出语气。自学指导
(二)学生两人小组合作学习。指着图,练习对话。活动
1.学生看图正确认识衣服的种类和名称。如“外套“ “毛衣” “裤子” “裙子” “帽子” “围巾” “手套” “鞋子” “袜子” 2.学生两人小组练说。一人说,另一人听,并判断同学说的是否正确。读儿歌
1.学生看图,说一说图中小朋友在干什么。
2.学生借助拼音读儿歌,教师大致讲解意思。可以借助图画理解。3.教师领读儿歌和教学光盘播放儿歌,学生跟读。
布置作业: 练习提问常用句子
课后反思:
15.这样太危险了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图片,推测可能发生的事情,了解这样玩的危险性。2.让学生初步了解最基本的安全教育。教学重点: 重点句式:
“注意安全!这样做太危险了!”
“我撞到你了,对不起!“ ”没关系,请不要在楼道里乱跑。“ “好的,我以后会注意。“ 教学难点:
让学生了解安全教育。教学过程: 自学指导
(一)扩展练习。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图画联系 会话
1.教师谈话,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绘画内容。2.引导学生观察图画,让学生说一说图画里有谁,他们在干什么。3.教师讲解句子的意思,并引导学生复述本课重点句式。4.学生两人小组,分角色表演对话。然后两人互换角色表演。活动
1.学生观察图画,说一说图画中小朋友们在干什么? 学生借助拼音练习图画中的内容。“要靠右边走。”
“从楼梯上滑下去很危险。“ “这样做不安全。“ 听读故事
课前准备:相关词语卡片(汉子加注拼音。)1.学生拼读题目,教师借助第一幅图说一说。2.引导学生观察第一幅画,让学生说一说看到了什么。
3.教师领读第一,二自然段。让学生说一说听懂了什么。教师讲解大意。
4.学生借助拼音读第三自然段,说一说读懂了哪些内容。提示学生注意有关活动的词语“太危险了”。有关学习的词语“注意安全”。5.学生观察第三幅图,说一说图画在干什么。学生借助拼音看第四幅图。教师提问:“小熊对下鸭子说了什么?”引导学生找出小熊说的话多读几遍。
6.学生观察第五,六福图画,猜一猜这两幅图的内容。教师提问:找出小熊说的话,多读几遍。
7.播放教学光盘,学生再次感知整个故事。鼓励学生跟读。唱一唱
1.引导学生看图,让学生说一说图上画了什么,看出了什么动物。5.教师朗读儿歌,学生朎听。引导学生借助生活经验,理解儿歌的词语。如。
6.教师领读儿歌或播放教学光盘,学生跟读儿歌。7.学生学唱这首儿歌。布置作业:
1.学生回家多学习安全知识,路上,教室力等等应该要注意哪些事项。2.朗诵儿歌,学会唱。
【语文出版社一年级教案】推荐阅读:
一年级教案语文01-04
一年级语文教案11-26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二07-28
一年级语文上《画》教案09-27
一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教案08-21
四年级上册书法教案-西北大学出版社09-02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一教案12-03
一年级语文教学设计教案06-14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阳光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