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洪减灾

2024-07-31

防洪减灾(精选8篇)

1.防洪减灾 篇一

防灾学是基于对灾害风险的规律性认识与可利用的防灾体系, 研究如何预防灾害, 在灾害发生时如何减少损失, 除害兴利, 以及在灾后如何尽快恢复重建的科学。防洪抗旱减灾领域防灾学的研究, 涉及到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减灾体系、管理模式、运作机制、治水方略与对策措施等, 因地制宜制定灾前、灾中、灾后防灾减灾适宜的对策措施, 以及相关的法规政策等。防灾学的研究旨在保证这些措施的合理性与有效性。

3.1  探讨适合我国国情的治水理念与方略 在我国人多地少, 粮食、土地与水资源需求压力极大, 经济底子薄弱且发展不平衡, 生态环境相对脆弱的国情下, 靠短期高投入一举“根治洪水” , 或将洪水高风险区中的人口资产都迁出去,“还洪水以空间” , 不仅难以实现, 而且在人与自然之间易于形成恶性的互动,在发展与防灾之间构成难以协调的矛盾。洪水管理成败的关键在于把握适度。

近年来, 围绕水利部海河委员会《海河流域防洪战略规划研究》、水利部科技创新项目《我国防洪安全保障体系与洪水风险管理的基础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洪水行为与减灾方法研究》第4 课题第2 专题“洪泛区和分蓄洪区的洪涝灾害风险分析和管理体系” 、《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战略规划研究》“公共安全专题” 、水利部《水利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部规划院十五规划项目《中外治水方略比较研究》、全国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重大研究课题《防洪安全保障重点对策研究》、亚行赠款《洪水管理战略研究》等宏观战略研究项目,从可持续发展治水原则、人与自然和谐的治水理念、防洪工程体系在洪水管理中的地位及应注重的问题、增强应急反应能力与自身适应洪水的能力、形成泛滥允许型的发展模式、发挥洪水的.资源特性与环境特性等方面产出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

3.2  城市防洪抗旱领域的研究不断取得进展 由“水灾害加剧、水资源紧缺、水环境恶化”所构成的城市型水危机已露端倪, 并呈加重趋势。城市防洪与供水安全保障是新世纪我国防洪抗旱减灾领域极具挑战性的课题。近年来, 减灾中心相继承担水利部重点专项、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防办专项以及北京、上海、哈尔滨等城市的相关课题, 并对 年重庆市重大干旱、年济南市暴雨洪水等灾害事件组织了专项调查。研究表明, 城市型水灾害对传统的治水理念与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在城市化进程中, 经济技术实力的增强、对自然演化规律认识的深入、人类自我约束能力的提高等, 又为实施城市治水新对策创造了条件。

为此, 特别强调了城市防洪排涝工程体系的规划与城市发展规划相结合, 形成雨、污分流系统, 在保障生命安全的前提下, 合理选择防洪标准, 适度承受一定的风险, 以综合治水带动城市功能、环境、景观的改善;要采取各种雨水渗透与雨水蓄滞措施, 以立法形式要求新建、改建小区必须设置相应容积的雨水调节池, 改变让雨水尽快排入河道的传统思路;对扩大行蓄洪能力之后仍可能泛滥的洪水, 要靠建筑物的耐淹化、平时的防灾准备与应急时的警报、避难系统来减轻灾害的损失;要建设城市防灾减灾信息系统, 对水灾风险进行评估, 以风险图的形式向社会公布评估的信息, 以便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对于城市干旱缺水问题, 一方面通过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等手段, 加强节水型社会的建设;另一方面加强旱情的监测与评估, 适时启用备用水源或长距离、跨流域的调水方案。

2.防洪减灾 篇二

1 21世纪我国城市洪涝灾害的致灾因子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城市洪涝灾害的致灾因子也产生了改变。

从城市防洪管理层面来看, 城市的防洪建设往往跟不上城市扩张的速度。特别是当下我国防洪意识较为缺乏的背景下, 许多城市多年没有经历过大型洪水的侵袭, 因而在城市扩张的规划工作中, 将城市的交通、经济的规划先行, 忽略了第一时间的防洪设施的规划和建设。这种忽略也导致了许多城市虽然没有遭受到严重的洪水侵袭, 但却是直接导致许多城市内部水灾频发的主要原因。由于城市地下水管网规划混乱, 许多管道的老化却得不到及时的更新和维护, 导致城市的内涝现象十分严重。而城市的内涝所产生的危害是不容忽视的, 例如2015年湖北武汉, 在雷暴雨的恶劣天气下, 一些地势较低的交通涵洞积水严重, 严重危害了途中形式的交通, 甚至还发生了汽车驾驶员溺毙的惨痛事故。

从洪涝灾害形成的机制来看, 城市化改变了洪涝灾害风险的主要表现在对降水形成过程的影响。城市化建设的特征表现为城市建筑物更加集中, 高层以及超高测建筑拔地而起, 像一幅幅屏障, 极容易形成一定的阻碍效应和热岛效应, 城市热岛促使城市上空的大气层结构变得不稳定, 较易产生热力对流, 当附近有云团移至城区时, 因热力对流作用使云团加速发展, 尤其是城市中水汽充足时, 容易形成对流云和产生对流性降水;除此之外, 城市大气明显富含的尘埃和SO2等气体, 这些废气含硝酸盐和硫酸盐类的物质, 善于吸收汽成为凝结核, 并起到增加雨量的作用。城市化正是通过这三个效应改变了城市上空的天气, 使得城市上空的降雨明显高于郊区, 尤其是夏天的雷暴雨增多, 而造成洪涝灾害的降雨一般都是在夏天的雨季, 雷暴雨增加, 自然就使得洪涝灾害风险增加了。

2 我国目前实施防洪减灾的发展趋势分析

防洪减灾工作的对策包含有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两种形式, 以下简要介绍这两种措施现阶段的发展趋势:

2.1 防洪减灾工程措施的发展趋势

第一, 城市防洪标准将会不断提高, 城市化的发展实际上增加了城市洪灾风险, 因此, 城市防洪减灾工作首先要提升防范意识, 根据与城市化发展相适应的城市防洪规划, 加强防洪减灾工程的建设, 提高城市防洪标准, 是最重要的降低城市面临的洪涝灾害风险的工程措施。

第二, 城市基础排水管网能力的增强趋势, 对于频发的城市内涝, 城市防洪减灾的进一步发展趋势必然是围绕提升城市排水能力的。一方面, 应该尽快的改善现有排水管网存在的老化问题, 另一方面, 相关部门应该积极建设城市排水能力的监控系统, 提升对城市排水能力的实施监管能力, 提升灾情预警功能。除此之外, 还应该加强对城市公共场所的排水设计, 例如铺设透水砖、适当地修建一些地下蓄洪池和楼顶蓄水池, 临时蓄滞一部分降雨, 其作用类似于修建城市广场和绿地, 这样就可以为排水赢得一些时间, 推迟洪峰的到来, 错开洪峰, 达到消减洪峰的目的。

2.2 防洪减灾非工程措施

防洪减灾非工程措施是目前我国城市实施防洪减灾的中容易忽略的部分, 特别是城市化建设产生的小型城市。防洪减灾的非工程措施的发展趋势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 做好城市的防洪评价将会成为非工程措施防洪减灾实践工作的核心, 防洪评价对于防洪规划的科学性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灾前措施中, 最主要的是需要建立一套水情、灾情、工情的评价体系。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及时掌握水情、灾情、工情的调查、分析工作机制, 一套分析评价的科学方法和评价指标体系, 建立明确的工作目标、具体要求和一套完善的工作程序。

其次, 要做好对防洪保护区的防洪风险管理, 尽可能的降低损失。通过加强城市化地区的洪灾风险分析, 进行风险分区, 加强洪水预报预警工作, 及时向公众发布暴雨天气预警, 就可以避免发生灾害, 造成损失, 或者降低洪灾风险, 减少损失。

最后, 做好防灾减灾公共宣传工作, 提高居民的防灾意识, 也是防洪减灾非工程措施中重要的一部分。

摘要:目前状态下, 我国的防洪救灾工作主要秉持着可持续发展的防治方针, 由防御洪水转向洪水管理。本文简要论述了目前状态下我国防洪形势特点, 提出了实施防洪减灾工作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防洪减灾,排水,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郑功成;;国家综合防灾减灾的战略选择与基本思路[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年05期.

3.关于防洪减灾体制的思考 篇三

1 洪水与洪水灾害

笼统地说,防洪的目的是防止洪水灾害。细致地分析,洪水灾害概念包括两个部分,一是洪水,二是灾害。洪水是一种自然现象。和洪水作斗争,控制洪水泛滥,主要是人和自然的关系。在这里,人所面对的主要是自然属性的洪水,对象较为单纯,所采用的手段也主要是科学技术和工程措施。而洪水灾害则是超出工程控制能力的洪水作用于人类社会,因而造成的对社会的损害。洪水灾害体现在人类社会本身。因此,为减轻洪水灾害,既要认识和驾驭洪水,更要调整社会以适应洪水,达到防止洪水泛滥,或在洪水泛滥时减轻损失的目的。极端地说,在任何地方,只要有大量的降水,就会有洪水出现。至于洪水灾害,则只是在有人类活动的地方才会发生。在无人的荒漠地带,尽管洪水滔天,也无所谓洪水灾害。

由此可见,我们所说的通常意义上的防洪,其主要着眼点是采用各种工程技术措施防止洪水出槽泛滥。无疑,防洪工程建设是达到减轻洪水灾害的主要手段之一,可以达到减轻相当一部分洪灾损失的目的。然而,要在洪水泛滥或霖雨积潦时,如何设法减少灾害损失,达到充分减灾的目的,则还需要在进一步认识洪水,调整社会以适应洪水方面做许多工作。实践证明,随着社会的发展,世界各国防洪资金的投入越来越大,而洪灾损失的减少却不明显。许多国家洪水灾害的损失反而显著增加。这就说明,单纯依靠修建防洪工程,人为控制洪水灾害的发生,其作用是有限的。防洪的着眼点不仅在于提高工程能力,而最终应落实在发展综合减灾的能力。

2 应建立完整的防洪减灾体制

首先,讨论洪水灾害概念中的灾害部分与相应的体制建设。面对今后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和人口不断增加的形势,单纯依靠修建防洪工程来避免洪水灾害,既非力所能及,也未必经济合理。就我国的情况来说,经过40年的努力,防洪工程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防洪能力明显提高,但目前主要江河一般还只能防御10~20年一遇的常发性洪水,这对维护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需要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应该制定一个适合我国自然条件和社会需要的合理的防洪标准,加速兴建一批保护重要地区的骨干防洪工程。但是,即使防洪标准提高后,超标准洪水依然难免发生,洪水仍旧难免泛滥。

在防洪标准以内,某些局部地区也免不了有洪水灾害发生。例如,淮河的淮北大堤是以1954年洪水(约相当50年一遇标准)来设防的。当重现1954年洪水时,必须按预定的防洪方案,开放沿淮行洪区和蓄洪区。而淮河中游有4个蓄洪区、21处行洪区,以及洪泽湖圩区。在重现1954年洪水时,保证淮北大堤的安全是以牺牲以上地区内的413万亩耕地和转移193万人口为代价的。即使在科技发达的现代,在出现超标准洪水时仍将出现洪水泛滥,人类仍然难以避免洪水的危害。因此,一方面正视灾害必然发生的不可抗拒性,一方面又努力减轻灾害损失是我们应采取的正确态度。减轻洪水灾害损失的预前工作既要在洪水泛区(某些国家以百年一遇洪水淹没范围为界)内进行,也要在行洪区和蓄洪区内进行。所采用的方法被称之为非工程性防洪减灾措施。非工程性措施是与工程性措施相对应的概念。非工程性措施并不能减少和调节洪水的来量和增加洪水的出路,而主要是利用自然的和社会的条件去适应洪水特性,减少洪灾损失。也就是说,主要依靠对洪水威胁区经济的规划发展和计划管理,从法律、组织以及调控洪水的工程措施以外的技术手段,达到减少洪灾损失的目的。有关国家的经验证明,对洪泛区经济发展目标进行规划调整,加强洪泛区的土地管理,制定超标准洪水时的紧急措施方案,建立由政府组织的防洪保险和防洪基金制度,提高洪水预报和警报水平,完善居民避难系统等措施,在减轻洪灾损失方面都有显著的作用。

在减少灾害损失方面,由于涉及地区广、部门多,利害关系复杂,需要密切的协调、统一的规划和高度的权威,其管理工作甚为复杂。由此可见,防洪减灾体制有必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但这项最需要统一领导的事业,目前却尚无专管机构。笔者认为,应在减轻灾害损失这个最终目标上统一体制建设。

3 统一协调,顺应自然,大力提高防洪减灾能力

目前以水利部为主体的防洪领导体制,主要围绕组织各流域的技术性水利规划、防洪工程建设和管理来进行。然而,直接影响防洪效能的却并不只是工程的系统和规模。部门之间的不协调,地区之间的不配合,以致经济发展与防洪建设之间的矛盾等,都对防洪效能有着直接的、重大的影响。

一般认为,防洪是水利部门的事,其它部门的建设一般并未附加防洪要求,以致出现一些部门的建设却带来对防洪能力的削弱。例如,森林的过度砍伐显著增加了水土流失;矿产开发和交通建设也会增加水土流失,而且排弃物往往直接增加水库和河道的淤积,降低调洪能力;桥梁设计过水能力不足,交通道路穿越行蓄洪区,都直接削弱排洪能力而增加水灾损失。因此,各有关建设部门在自身工程设计和施工中,应把维护防洪效能作为必须的项目予以安排,从而免去日后为弥补被削弱的防洪能力,再事倍功半地去大大追加、增补防洪建设的投入。

由于流域范围往往跨越数省区,江河防洪还必须取得有关地区间的通力合作方能奏效。以太湖流域为例,该流域地接江苏、浙江和上海市,虽然1986年制定了全流域综合治理规划,但由于省市之间对洪水排泄出路的路线、流量和排水方式等存在不同认识,各方矛盾重重,致使该规划迟迟不得上马。不仅如此,部分地区为了局部利益,还不同程度地采取封、围、堵的消极办法,致使泄水河道排水能力降低,蓄水面积减小。在1986年的太湖综合治理规划中曾估计,如果实施综合治理,共需投资17.3亿元;如果不进行系统整治,当出现1954年型洪水(相当50年一遇标准)时,沿太湖的大片城镇,包括苏州、无锡、嘉兴、湖州等都将进水,经济损失将超过100亿元。1991年的灾情证实了这个估计,增加了数十亿元不应有的损失,可谓不幸而言中。

除部门之间和地区之间的矛盾以外,社会发展也和防洪存在着矛盾。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口大量增加,为争取生存空间,人们遂逐步向河滩、湖滨、山地和滨海发展。沿江河的洼地以往是洪水的天然滞蓄场所,如今许多已被围垦,甚至河滩地也被圈占。长江中游大通湖以上原有通江湖泊22个,总面积17000平方公里,总容积1200亿立方米。到目前为止,湖泊面积减少了6700平方公里,容积缩小了567亿立方米。一方面在江河上修建水库,以增加必要的调蓄洪水的能力;另一方面却又将原有的天然调蓄洪水的通江湖泊盲目围垦,人为加重防洪负担。类似的盲目发展还突出表现在行洪区和蓄滞洪区内。防洪规划中确定的在大洪水情况下将启用的行洪和蓄滞洪区,在历史上绝大部分是行洪滩区或洪水经常泛滥的地区,地多人少,经济不发达。近些年来,由于管理失控,区内经济和人口发展很快。以著名的荆江分洪区为例,1954年分洪区内只有17万人,现在已增加到47万人,固定资产17亿元。如果缺乏相应对策,今后的防洪运用将会很困难。近年来城镇建设和乡镇企业的发展也给防洪带来新的问题。为节约投资,新建设施多位于低洼或临近河港地区,地面高程有许多比周围农田还低,又不愿投资设防,大水来到,往往先于农田被淹。今年苏州、无锡水灾损失大,这是主要原因之一。所以,在制定社会发展规划时,经济和人口的增长不仅要适应经济规律,同时也要遵循自然规律,明确地建立社会环境应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的观念。

可见,以上妨碍防洪运用和削弱防洪能力的因素是防洪工程建设本身所无能为力的,需要地区之间的协作,部门之间的配合,以及社会发展与增强防洪能力之间的相互协调。也就是说,即使单纯从提高防洪效能的目的出发,也需要进一步完善防洪领导体制。

4 关于防洪减灾体制的构思与建设

江河治理和防洪减灾事业有其自身的一些特点。首先它是涉及面广泛的一项公益事业,需要密切有关各方面的联系和合作,加强统一规划和相互协调的机制;其次,虽然减灾就等于增产,但由于它不是一项能够直接生产产品和创造价值的部门,其重要性容易被忽视,因此要未雨绸缪,着重避免短期行为;第三,它是一项需要巨大投入,同时又没有显著效益的部门,因此,除政府要作公益投入外,防洪减灾的资金来源也要从其被保护的对象方面征集。防洪减灾体制应该体现这些特点。

1.建设全社会的防洪减灾领导体制

由于洪涝灾害具有强度高和常发性,对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的影响特别大,古往今来,政府都把防洪作为公众的社会福利和安全保障事业,把防洪纳入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成为国家的重点基本建设项目之一。政府的重视和投入的增加对提高防洪减灾的成效是基本的和主要的条件之一。

防洪减灾的成效还有赖于地区和部门之间的协调和配合。例如,工矿企业和公路、铁路建设,应该主动承担妥善处理废弃物和保持河道行洪能力的义务;通信部门要保证及时传输汛情;气象部门应尽可能早和尽可能准地提供雨情预报;物资部门应保证防汛抢险的物资供给;执法部门要制止和惩办破坏水利设施和干扰防汛抢险统一调度的行为;城镇建设和交通设施建设要与防洪整体要求相适应等。在地区发展方面,经济开发的程度和方式要和防洪总体规划相适应;土地开发利用要同时满足水土保持和行洪排涝的需要;行、蓄洪区的建设和发展要遵照有关法规等。

为保护洪泛区人民的生活和生产,既要投入防洪资金,分、蓄洪区运用时,还要增加居民疏散和救灾的负担。因此,洪泛区内的厂矿企业和居民应当承担部分经济责任和义务。例如参加防洪保险,把分散的资金集中起来,为防洪建设贷款,或为日后受灾单位和家庭提供赔偿。这是一种具有强制性质的集体福利事业,这种形式不仅可以增加防洪的资金来源,还有助于建立洪泛区企业和居民的防灾意识,使其主动进行防灾设施建设和提高承灾能力及思想准备。重大灾害灾情调查证明,居民有无防灾意识,灾害后果大不一样。

2.加强防洪减灾的法制建设

由于对洪水的调度直接影响着不同地区的利益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有时必须在维护大局的情况下强制实行。因此,制定法规来协调各方的利益纠纷,保护有关方面的合法权益是绝对必需的。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制定了几项具有法律意义的防洪方案和管理条例,1991年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现在迫切需要依靠防洪减灾法规大力推进防洪体制的健全和效能的提高。

在实施非工程性减灾措施时,由于更多地涉及管理、行政、经济、技术众多层面,有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就显得尤为重要。例如,今后在人口重压下,受洪水直接威胁的行、蓄洪区、天然滨湖洲滩以及容易造成严重水土流失的丘陵、山地等都将成为竞相开发的目标。合理的开发应该容许,而妨碍行蓄洪和削弱防洪能力的开发活动,对整体防洪来说,无疑是饮鸩止渴的行为,必须通过立法预防、制止。特别是随着社会的进步,随着人类改造自然能力和规模的扩大,人为措置不当所造成的灾害也将增长,因此,更应注意把完善人类社会自身,完善人类对自然的行为准则作为减轻灾害损失努力的重要方面。

总之,所谓全社会的防洪减灾体制,应既要能够有效地承担向自然属性的洪水作斗争的任务,也要能够面对灾害的社会属性,担当起统一地、有权威地组织实施防洪减灾的任务。防洪减灾需要强有力高效率的集中领导。全社会综合防洪减灾体制应该是由政府设立的权威机构统一领导,包括国家、地区和部门以及广大群众在内的不同层次、不同机制而又相互配合和相互制约的统一体。其中成立能够有权统管流域防洪和与防洪有关的各项建设开发工作的主管机构是必不可少的。

3.多灾种综合减灾系统工程的构思

以上讨论的是洪涝灾害的减灾体系。除洪涝灾害以外,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还包括旱灾、地震、地质、气象、海洋、农林病虫害等灾种。由于在不同灾种的致灾因子之间往往存在着某种内在联系,客观上构成为自然灾害系统。而减轻自然灾害损失又是一项涉及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复杂体系,因此建立多部门的全国性的灾害监测预报系统、信息系统、示警系统以及灾害的防、抗、救、援系统等,将是十分有益和有效的。以灾情监测预报系统而言,就有许多可以合并和因合并而得到加强的方面。

4.防洪减灾 篇四

防洪法释义-防洪区和防洪工程设施的管理

本章是关于防洪区和防洪工程设施管理的规定。本章共九条,第二十九条至三十七条。主要内容包括:防洪区的分类及划定;防洪区内的土地实行分区管理;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在防洪区安全与建设工作中的职责;洪泛区、蓄滞洪区内安全建设计划,有关扶持和补偿、救助制度及非防洪建设项目的洪水影响评价制度;防洪重点保护对象及保护要求;防洪工程设施的管理和保护措施;水库大坝的安全管理制度及防洪工程和设施、材料的保护措施等。

第二十九条 防洪区是指洪水泛滥可能淹及的地区,分为洪泛区、蓄滞洪区和防洪保护区。

洪泛区是指尚无工程设施保护的洪水泛滥所及的地区。

蓄滞洪区是指包括分洪口在内的河堤背水面以外临时贮存洪水的低洼地区及湖泊等。

防洪保护区是指在防洪标准内受防洪工程设施保护的地区。

洪泛区、蓄滞洪区和防洪保护区的范围,在防洪规划或者防御洪水方案中划定,并报请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批准后予以公告。

【释义】本条是关于防洪区的分类、划定的规定。

一、防洪区是防洪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根据本条规定,防洪区是指洪水泛滥可能淹及的地区。这些地区都处于江河洪水位以下,洪水泛滥时可能淹及,因而受到洪水的直接威胁。就我国的实际情况而言,确定防洪区十分必要,一方面,我国从南至北,江河众多,几大水系又处于季风影响之下,历来洪水频繁;另一方面,我国有10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包括5亿亩耕地的地面高程低于江河洪水位以下,其上,则有多达6亿的人口和90%的城市,面临着洪水的威胁和影响。因此,这些地区是我国防汛抗洪工作的重中之重,而在这些地域广大的地区采取防汛抗洪措施,首先要分别具体情况,做好防洪规划,并依据防洪规划,划定防洪区,为实施各种防洪措施提供依据,保证防洪工作有的放矢。因此,针对实际,划定防洪区,是防汛抗洪工作的前提,也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一个重大问题。

二、防洪区的划分。根据具体情况和防洪的实际需要,本条将防洪区划分为洪泛区、蓄滞洪区和防洪保护区。其中,洪泛区是指防洪区中尚无防洪工程设施保护的地区,这类地区主要集中于我国人烟稀少的西部地区。蓄滞洪区是指河堤背水面以外临时贮存洪水的低洼地区及湖泊等,是江河防洪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洪泛区不同,蓄滞洪区的主要特点是人为控制和使用。蓄滞洪区的形成,有多种情况,但都是自然与人为因素的共同结果。历史上,一些低洼地和湖泊在汛期江河水位高涨时,自然蓄滞洪水,起到降低江河水位和蓄洪的作用。随着人口增多,生产的发展,这些地区出现了人水争地的局面,为了解决这种矛盾,当地群众将所处的低洼地与江河分开,在遇有较大洪水时,才有计划地使用该地区用于蓄滞洪水。形成蓄滞洪区的另一类情况,是我国北方一些地区,当地群众在江河的枯水期利用江河滩地从事耕作,在汛期江河水位上涨,淹及滩地时暂时撤离。例如,有土地300多万亩、人口160多万的黄河滩区及淮河、海河、松辽流域的大量河道滩地,都属于这种蓄滞洪区。所谓防洪保护区,则指防洪区中受到防洪工程设施保护的地区。与洪泛区、蓄滞洪区不同,防洪保护区强调防洪工程设施的保护,避免洪水淹及。如前所述,我国大面积的防洪区域内,一些地区如长江沿岸、珠江三角洲等地区城市集中,人口密集,经济发达;一些地区贯穿重要的交通干线,建设有重要的工矿、能源基地。目前,我国已建、在建的各种防洪工程设施,重点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中国第一法律门户 中顾法律网提供更多免费司法考试资料下载

保护上述地区不受洪水淹及。应当明确,防洪区的划定,不是一成不变,而是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防洪能力的提高而改变的。但是,防洪区一经划定,应当严格执行,针对防洪区的不同要求和实际情况,依法做好防洪工作,保障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三、关于防洪区的具体范围。划定防洪区,是防洪工作的前提和指导防洪工作和区内生产建设活动的依据。防洪区的具体范围,首先应当明确于有关地区的防洪规划和防御洪水方案之中。同时,防洪区的划定,是一件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其划定的程序和审批应当严格、审慎。其次,防洪区的划定,牵涉到亿万群众的生产、生活,为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所关注,划定防洪区和具体范围,应当为公众所周知。因此,本条第五款规定,洪泛区、蓄滞洪区和防洪保护区的范围,在防洪规划或者防御洪水方案中划定,并报请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批准后予以公告。

第三十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按照防洪规划对防洪区内的土地实行分区管理。

【释义】本条是关于防洪区内的土地实行分区管理的规定。

一、对防洪区内的土地实行分区管理的依据。本条规定,对防洪区内的土地实行分区管理,应当按照防洪规划进行。对防洪区内的土地实行分区管理,就是对防洪区内有关土地利用活动的一种规划管理措施。根据国家有关法律的规定,土地利用活动应当符合规划要求,这里的规划,包括国土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规划、防洪规划等。这些规划依据规划控制的不同功用,对有关土地利用活动的控制各有侧重。同时,法律也要求这些规划应当相互衔接或协调,共同规范和控制土地利用活动。例如,本法第十一条规定,编制防洪规划,应当与国土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协调。土地管理法第二十三条规定,江河、湖泊综合治理和开发利用规划,应当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在江河、湖泊、水库的管理和保护范围以及蓄滞洪区内,土地利用应当符合江河、湖泊综合治理和开发利用规划,符合河道、湖泊行洪、蓄洪和输水的要求。由此可见,土地利用活动依据规划要求进行,受规划的控制和指导,并且,有关规划首先要处理好相互之间的关系。就本条规定的分区管理而言,其直接的依据应当是有关防洪要求的防洪规划。防洪规划在编制时,应当与有关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协调,保持法律对土地用途的管制和土地利用活动管理的一致性,使防洪区内的土地利用、开发和各项建设活动既符合防洪的需要,又能够兼顾土地的合理、有效利用原则。

二、分区管理的内容。对防洪区内土地的分区管理,既是实现防洪规划的措施,也是防洪规划在执行中的具体化。其具体内容应当视防洪区的不同类型而有所不同。目前,我国有关规定中已就蓄滞洪区的土地利用作出规定。如1988年国务院发布的蓄滞洪区安全建设与指导纲要,就以下土地利用活动及其分区管理作出了规定:

(一)在指定的分洪口门附近和洪水主流区域内,禁止设置有碍行洪的包括房屋在内的各种建筑物。上述范围内的土地,一般只限于农牧业生产以及其他露天方式使用,以保持其自然空地状态。

(二)在农村土地利用方面,应当按照蓄滞洪的机遇、概率及其特点,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积极开展多种经营。在种植业方面,应当根据自然规律,主要是抓好夏季作物生产,但在蓄滞洪机遇较少的地区,则应当在确保夏季农作物生产的前提下,力争夺取秋季农作物的生产;在蓄滞洪机遇较多的地区,则应当将农作物的生产重点放在夏季,对于秋季的农作物生产,则可以放弃。

(三)在蓄滞洪区内工业生产布局应当根据蓄滞洪区的使用机遇进行可行性研究。对使用机遇较多的蓄滞洪区,原则上不应布置大中型项目;使用机遇较少的蓄滞洪区,建设大中型项目必须自行安排可靠的防洪措施。禁止在蓄滞洪区内建设有严重污染物质的工厂和仓储设施。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中国第一法律门户 中顾法律网提供更多免费司法考试资料下载

(四)在蓄滞洪区内进行油田建设必须符合防洪要求,油田应当采取可靠的防洪措施,并建设必要的避洪设施。

(五)蓄滞洪区内新建的永久性房屋,必须采取平顶结构形式,以便当地居民应急避险,并避开洪水流路,否则不准建设。

(六)对于蓄滞洪区内已有的高地、旧堤,则应当尽量予以保留,以备临时避洪时发挥档水作用。

第三十一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防洪区安全建设工作的领导,组织有关部门、单位对防洪区内的单位和居民进行防洪教育,普及防洪知识,提高水患意识;按照防洪规划和防御洪水方案建立并完善防洪体系和水文、气象、通信、预警以及洪涝灾害监测系统,提高防御洪水能力;组织防洪区内的单位和居民积极参加防洪工作,因地制宜地采取防洪避洪措施。

【释义】本条是关于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在防洪区安全与建设工作中职责的规定。

一、防洪区安全建设的领导。在防洪区内,安全建设是防洪规划中的重要内容,是防洪区内防洪工作的核心部分,这项工作既包括防洪体系的建设和管理,也包括防洪区居民的教育和宣传工作和有关人口控制和扶持、补偿和救助工作。总之,防洪区安全建设涉及面广,又是防洪区的安全保障,有关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条的规定,担负起统一领导和组织防洪区的各项安全建设工作的职责。

二、防洪宣传和教育。防洪宣传和教育也是防洪区安全建设工作的一项内容。如果把防洪工程设施建设作为防洪安全建设中的硬件,对防洪区内的单位、居民进行防洪法律、知识的宣传、教育和普及工作就是不可缺少的软件。防洪区内的各项生产建设活动和居民的日常生活与防洪区的安全休戚相关,因此,防洪宣传和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广大群众对水患的认识,加深对防洪工作的理解和调动群众参与、配合防洪工作的积极性。为了促进这项工作,本条规定,防洪区的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单位对防洪区内的单位和居民进行防洪教育,普及防洪知识,提高水患意识。实践中,有关宣传、教育工作的重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一是本地区洪水活动的情况,包括历史概况、洪水活动规律、特点及危害等,提高公众的水患意识。二是有关法律、法规和制度的宣传和普及,如本地区防洪规划对土地利用的要求,有关蓄滞洪水等措施的必要性及有关防洪区扶持、补偿和救助办法等,提高公众守法的自觉性和觉悟,保障公众受到救助的权利。三是宣传、普及有关防洪、避洪,自保救人的基本常识,提高公众防洪能力。

三、防洪体系建设。防洪体系中,防洪工程设施是防洪区防洪投入与建设的重点,也是防洪的基本物质保障,是抵御洪水的阵地和堡垒。防洪测报系统,包括水文、气象、通信、预警及洪涝灾害监测系统,在抗洪斗争中,如同耳目,是及时掌握、传送洪水活动情况的基本信息保障,尤其在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发展有关信息技术,运用高、新、尖科学技术于防洪的测报领域,对防汛抗洪工作将带来重大转变。建国以来,国家投入人力、物力,建设和完善规模庞大的防洪工程体系,并在防汛抗洪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但是,这项工作对今后的防洪要求来说,远未结束,并有待于进一步加强,现有的工程设施也有待于不断的维护。这些工作仍旧需要各级人民政府的领导和组织。

四、防汛抗洪是一项全民的事业,根据本法第六条的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防洪工程设施和依法参加防汛抗洪的义务。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和单位在领导、组织和实施各项防洪工作的同时,也应当采取措施,动员和组织防洪区内各单位和群众积极参与防汛抗洪,因地制宜,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防洪避洪措施。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中国第一法律门户 中顾法律网提供更多免费司法考试资料下载

第三十二条 洪泛区、蓄滞洪区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地区和部门,按照防洪规划的要求,制定洪泛区、蓄滞洪区安全建设计划,控制蓄滞洪区人口增长,对居住在经常使用的蓄滞洪区的居民,有计划地组织外迁,并采取其他必要的安全保护措施。

因蓄滞洪区而直接受益的地区和单位,应当对蓄滞洪区承担国家规定的补偿、救助义务。国务院和有关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对蓄滞洪区的扶持和补偿、救助制度。

国务院和有关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制定洪泛区、蓄滞洪区安全建设管理办法以及对蓄滞洪区的扶持和补偿、救助办法。

【释义】本条是关于洪泛区、蓄滞洪区安全建设计划及有关扶持和补偿、救助制度的规定。

一、在洪泛区、蓄滞洪区,防洪工作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对防洪规划确定的各项安全建设工作,首先应当制定相应的计划,按照计划,有步骤地实施。对此,我国一些江河、湖泊及部分省区就洪泛区、蓄滞洪区的安全建设编制了专门的规划,按照规划,中央和地方政府与水行政主管部门有计划地安排有关建设项目。目前安全建设的总体水平仍旧与防洪规划的要求有很大差距,而各项建设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制定长期计划和规划,在今后长期工作中逐步到位。在蓄滞洪区,强调安全建设计划,还突出体现在有关的人口控制问题上。解决蓄滞洪区的安全问题,发挥蓄滞洪区蓄滞洪水作用,关键是要处理好人水争地的矛盾。在既保障蓄滞洪区内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又实现蓄滞洪区蓄滞洪水的功用这一原则下,控制区内人口增长就成为蓄滞洪区安全建设计划中一个重要内容。控制蓄滞洪区内人口增长的措施,无非包括两种:一是控制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和外来人口的迁入,二是组织区内人口外迁。根据有关规定和实践,蓄滞洪区人口控制办法主要包括:1.省级人民政府应组织有关部门制定蓄滞洪区人口控制规划,规定区内人口增长率必须低于省内其他地区,提出具体控制指标并建立分区人口册。限制人口迁入,明确区外迁入户口的审批机关,严格履行审批制度。2.经常进洪的蓄滞洪区应鼓励人口外迁或到其他地区工作,受保护地区的单位应面向蓄滞洪区招工,并予以优先安排。3.宣传蓄滞洪区域环境对人口容量的制约作用,加强计划生育工作,认真执行政府制定的人口规划。对人口超计划增长的蓄滞洪区,减少或停止国家给予的优惠待遇。人口外迁的主要形式,一是异地安置,二是就地上靠。

二、蓄滞洪区的扶持、补偿、救助制度和办法。由于蓄滞洪区为保护全局而作出牺牲,对其受到的损失,理应得到相应的补救。补救措施主要包括:国家和有关各级地方人民政府对蓄滞洪区给予扶持,开展适应规划要求的各种经济建设;对蓄滞洪区的人口外迁给予经济补偿;对灾后的恢复和重建给予救助;受益地区应当对蓄滞洪区的损失给予相应的补偿和救助。对上述扶持、补偿和救助制度和措施,国家和有关的省级人民政府可以制定有关的办法,予以规范。总之,对蓄滞洪区的扶持、补偿和救助制度,是防汛抗洪的一项特殊的经济措施,是保障蓄滞洪区人民生产、生活,符合全局利益要求的重要措施。

第三十三条 在洪泛区、蓄滞洪区内建设非防洪建设项目,应当就洪水对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影响和建设项目对防洪可能产生的影响作出评价,编制洪水影响评价报告,提出防御措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按照国家规定的基本建设程序报请批准时,应当附具有关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批准的洪水影响评价报告。

在蓄滞洪区内建设的油田、铁路、公路、矿山、电厂、电信设施和管道,其洪水影响评价报告应当包括建设单位自行安排的防洪避洪方案。建设项目投入生产或者使用时,其防洪工程设施应当经水行政主管部门验收。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中国第一法律门户 中顾法律网提供更多免费司法考试资料下载

在蓄滞洪区内建造房屋应当采用平顶式结构。

【释义】本条是关于在洪泛区、蓄滞洪区内非防洪建设项目的洪水影响评价制度的规定。

一、确立洪水影响评价制度的必要性。本条规定的洪水影响评价制度,是本法关于防洪区内防洪措施中的重要内容。确立这项制度,其必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适应防洪需要,有利防灾减灾。洪泛区、蓄滞洪区是受洪水威胁较为严重的地区,为防患于未然,在这些地区内的各项生产建设活动必须充分考虑洪水的威胁,采取相应的防御措施,其中的非防洪建设项目,有必要在开工建设前对洪水影响进行评价并采取防洪措施。

第二,严格非防洪建设项目审批程序,加强水行政主管部门在防洪工作中的监督管理作用,并制止非防洪建设项目的盲目立项,促进防洪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第三,历史经验和教训证明,忽视水患,盲目建设,甚至挤占防洪工程设施及其用地,不仅影响防洪安全,也会造成严重的社会、经济损失。

二、洪水影响评价制度的内容和程序。本条规定,在洪泛区、蓄滞洪区内建设各种非防洪建设项目,应当就洪水对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影响和建设项目对防洪可能产生的影响作出评价,编制洪水影响评价报告,提出防御措施。根据这一规定,洪水影响评价制度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洪水对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影响作出评价,如建设项目的选址,是否为洪水可能淹及的地区。二是对建设项目对防洪可能产生的影响作出评价,如建设项目是否挤占了防洪工程设施及其用地,是否阻碍行洪等。也就是说,建设项目不仅要考虑防洪需要,也要避免对现有防洪工程设施的破坏、侵占等。三是在作出上述评价之后,提出建设项目防御洪水的措施,对需要建设有关防洪工程设施保护的,提出有关工程设施建设的方案;需要非工程性措施的,提出建设项目防洪、避洪的办法。四是在作出洪水影响评价和提出防御洪水的措施后,编制书面的洪水影响评价报告,以备有关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本条同时对提交洪水影响评价报告的程序作出规定,即建设单位首先应当将其编制的洪水影响评价报告和拟定的防御洪水措施提交有关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经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按照国家规定的基本建设程序,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报送批准时一同报送。

三、蓄滞洪区内能源、交通等基础设施的洪水影响评价制度的特别规定。油田、铁路、公路、矿山、电厂、电信设施和管道等设施,是重要的基础设施,具有重要的社会、经济价值,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对这类基础设施的安全性要求较高,尤其是在蓄滞洪区内,安全性尤为重要。为避免和减少洪水影响,保障基础设施的安全,本条对这类设施的洪水影响评价作出特别规定,即洪水影响评价的内容应当包括建设单位自行安排的防洪、避洪方案;建设项目投入生产或使用时,其防洪工程设施应当经水行政主管部门验收。这样规定的目的,在于保证有关基础设施自身具备一定的防洪避洪能力。

四、房屋建设的特殊要求。实践证明,在蓄滞洪区内,各种建筑物在洪水淹及时往往成为当地群众暂时躲避洪水的“安全岛”,对减少人民生命、财产损失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成为蓄滞洪区内群众紧急避洪的有效方式。为了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本条在规定了非防洪建设项目洪水影响评价制度的同时,对房屋建设作出了特别规定,即各种房屋应当采用平项式结构。这里的房屋,应当包括学校、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等建设的各种永久性建筑物。

第三十四条 大中城市,重要的铁路、公路干线,大型骨干企业,应当列为防洪重点,确保安全。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中国第一法律门户 中顾法律网提供更多免费司法考试资料下载

受洪水威胁的城市、经济开发区、工矿区和国家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等,应当重点保护,建设必要的防洪工程设施。

城市建设不得擅自填堵原有河道沟汊、贮水湖塘洼淀和废除原有防洪围堤;确需填堵或者废除的,应当经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并报城市人民政府批准。

【释义】本条是关于防洪重点保护对象及保护要求的规定。

一、各种自然灾害中,洪水灾害往往威胁较大,在目前物质、技术水平,尤其是江河防洪标准还不是很高的情况下,确保关系国家、地区社会、经济稳定和发展的重要地区、单位的防洪安全是至关重要的。本条规定的防洪重点中,大中城市是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人口密集,同时又是重要的航空、铁路、公路等交通枢纽;铁路、公路是联结各地区的纽带,是社会和经济运行的交通命脉;大型骨干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因此,重点保障这些地区和单位的安全,既是保障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稳定和正常运行,同时也保障了防洪工作中人员、物资的生产、运输和抢险救灾及灾后恢复重建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二、受洪水威胁的城市、经济开发区、工矿区和国家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等,应当重点保护,建设必要的防洪工程设施。之所以对这些地区如此规定,主要是考虑目前这些地区的防洪标准不高,而一旦遭遇洪水,会造成严重的生命、财产损失。我国许多大中城市沿河兴建,受洪水威胁,随着经济的发展,各种经济开发区数量不断增加,城区规模也不断扩大,城市及经济开发区人口密集,各项产业集中。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应当有相应的防洪措施跟得上去,而至目前,我国许多受洪水威胁、有防洪任务的城市、经济开发区等防洪标准较低,有的城市根本未设防,构成防洪一大隐患,成为我国防洪工作迫切需要加强的一个薄弱环节。确保这些地区的防洪安全,首要措施就是建设必要的防洪工程设施,提高防洪标准。这也是本条第二款规定的目的所在,即明确了当前防洪工程设施建设的重点目标,是受洪水威胁的城市、经济开发区、工矿区和国家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等需要重点保护的地区。

三、提高城市防洪能力,不仅要重点建设防洪工程设施,还要处理好城市发展与防洪的关系,维护已有防洪工程设施。根据本法的规定,城市防洪工程设施既包括人工建设的防洪围堤等工程设施,也包括原有的自然形成的河道沟汊、贮水湖塘洼淀等,这些设施在城市防洪中将发挥重要的行洪、蓄洪作用。由于城市建设发展较快,建设用地紧张,一些地方忽视防洪需要,城市建设擅自侵占、填堵河道和贮水湖塘等现象时有发生,给城市防洪安全带来严重隐患,后果也不堪设想。对此,本条明确规定,城市建设不得擅自填堵原有河道沟汊、贮水湖塘洼淀和废除原有防洪围堤。同时,为适应城市建设与防洪协调发展的需要,本条规定,对确需填堵河道沟汊、贮水湖塘洼淀或者废除已有的防洪围堤的,应当经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并报城市人民政府批准。

第三十五条 属于国家所有的防洪工程设施,应当按照经批准的设计,在竣工验收前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按照国家规定,划定管理和保护范围。

属于集体所有的防洪工程设施,应当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规定,划定保护范围。

在防洪工程设施保护范围内,禁止进行爆破、打井、采石、取土等危害防洪工程设施安全的活动。

【释义】本条是关于防洪工程设施管理和保护的规定。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中国第一法律门户 中顾法律网提供更多免费司法考试资料下载

一、防洪工程设施保护范围及划定。所谓防洪工程设施的保护范围,是指为保证防洪工程设施的正常运行管理的需要,在防洪工程设施的周边划定的一定范围的地域。在该地域范围内,通过禁止有关影响防洪工程设施正常运行或者威胁防洪工程设施安全的活动,达到保护防洪工程设施的目的。由于划定保护范围的核心工作,是用地问题。因此,关于防洪工程设施保护范围用地的划定,还应当按照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根据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建设项目用地,除兴办乡镇企业和村民住宅经依法批准使用本集体经济组织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或者乡(镇)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经依法批准使用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以外,必须依法申请使用国有土地,包括国家所有的土地和国家征用的原属于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其中,建设占用土地,涉及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应当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对省级人民政府批准的大型基础设施等建设项目、国务院批准的建设项目占用土地,涉及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由国务院批准;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和村庄、集镇建设用地规模范围内经批准的农用地转用范围内,具体建设项目用地可以由市、县人民政府批准。上述两种情况以外,建设项目占地涉及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由省级人民政府批准。此外,土地管理法对建设用地需要征用土地的批准权限作出规定,即:征用基本农田、基本农田以外的耕地超过三十五公顷、其他土地超过七十公顷的,由国务院批准;征用基本农田以外的耕地未超过三十五公顷、其他土地未超过七十公顷的,由省级人民政府批准,报国务院备案。国家征用土地的,依照法定程序批准后,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予以公告并负责组织实施。根据土地管理法的上述规定,本条对防洪工程设施保护范围的划定,区分国有防洪工程设施和集体所有防洪工程设施,分别作出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防洪工程设施,应当按照经批准的设计,在竣工验收前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按照国家规定,划定管理和保护范围;属于集体所有的防洪工程设施,应当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规定,划定保护范围。

二、对防洪工程设施保护范围内有关活动的强制性要求。划定防洪工程设施保护范围,目的在于保障防洪工程设施的正常运行和安全,防止有关活动对防洪工程设施的运行和安全造成危害和不良影响。对此,本条规定,在防洪工程设施保护范围内,禁止进行爆破、打井、采石、取土等危害防洪工程设施安全的活动。由此可见,防洪工程设施保护范围,就是前述有关活动的禁区,是防洪工程设施的保护区。

第三十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加强对水库大坝的定期检查和监督管理。对未达到设计洪水标准、抗震设防要求或者有严重质量缺陷的险坝,大坝主管部门应当组织有关单位采取除险加固措施,限期消除危险或者重建,有关人民政府应当优先安排所需资金。对可能出现垮坝的水库,应当事先制定应急抢险和居民临时撤离方案。

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尾矿坝的监督管理,采取措施,避免因洪水导致垮坝。

【释义】本条是关于水库大坝安全管理的规定。

一、保障水库大坝安全的重要性。我国江河众多,大力兴建水库,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水资源为社会服务,在农业灌溉、发电、生产和生活供水、水产养殖及改善生态环境等许多方面能够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另一方面,建设水库,兴修水利,在调节旱涝、蓄水防洪等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据统计,至1995年底,我国已兴建库容在10万立方米以上的水库8.4万多座,总库容达到4700多亿立方米。但是,水库的正常运行和发挥其功用,必须建立在安全、可靠的基础之上。保障水库安全,离不开严格的日常安全检查和监督管理。水库作为重要的拦河蓄水的建筑工程设施,任何微小的隐患如不能及时排查、消除,都可以造成垮坝等严重事故,其后果不堪设想。此外,许多水库兴建以来,有的已运行时间较长,有的设计标准不符合现今的标准和要求,甚至有的已是“带病运行”,迫切需要进行除险加固。因此,加强水库大坝的安全管理,采取有关的除险加固措施,并做好应急抢险准备,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工作。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中国第一法律门户 中顾法律网提供更多免费司法考试资料下载

二、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措施,根据本条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几项:

第一,明确安全管理职责,加强各级人民政府的组织领导。明确管理职责,首先,要明确水库大坝主管部门及其职责。根据谁兴建,谁管理的原则,确定各级水利、能源、交通、农业等部门为其各自管辖的水库大坝的主管部门。其次,明确监督管理部门及其职责,即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对全国的大坝安全实施监督,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大坝安全实施监督。第三,建立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大坝主管部门对大坝安全的责任制,加强各级人民政府在大坝安全监督管理、应急抢险、大坝维护的投入等方面的组织、协调和领导作用。

第二,规范水库大坝建设管理工作,保障大坝质量,保证符合防洪抗震标准。水库大坝的设计、建设管理是保证大坝安全的首要环节,应当严格依据规范进行。根据《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建设水库大坝,必须符合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大坝主管部门制定的大坝安全技术标准;兴建大坝必须进行工程设计,工程设计必须由具备相应资格证书的单位承担;大坝施工必须由具备相应资格证书的单位施工,并按照施工承包合同规定的设计文件、图纸和有关技术标准进行施工,质量不符合设计要求的必须返工或者采取补救措施;大坝竣工后,由大坝主管部门组织竣工验收;大坝工程设计应当包括工程观测通信、动力、照明、交通、消防等管理设施的设计;兴建大坝时,应当按照批准的设计文件,报请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照国家规定划定管理和保护范围等。

第三,规范水库大坝的安全运行管理,包括配备大坝安全管理人员,健全日常监测检查和养护维修制度;建立定期检查制度和鉴定制度,对大坝实行注册登记制度。目前已制定并实施的《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水库大坝安全鉴定办法》和《水库大坝注册登记办法》等都是水库大坝安全管理的重要规范和依据,应当严格执行。

第四,对未达到设计洪水标准、抗震设防要求或者有严重质量缺陷的险坝,大坝主管部门应当组织有关单位采取除险加固措施,限期消除危险或者重建,有关人民政府应当优先安排所需资金。

第五,对可能出现垮坝的水库,应当事先制定应急抢险和居民临时撤离方案。

三、对尾矿坝的监督管理。尾矿坝是一种特殊坝体设施,但同样应当保证安全,否则因洪水垮坝造成的生产及财产等各种损失也是相当严重的。由于对尾矿坝的管理与水库大坝的管理有所不同,其监督管理也有待于规范和加强,因此,本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尾矿坝的监督管理,采取措施,避免因洪水导致垮坝。

第三十七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破坏、侵占、毁损水库大坝、堤防、水闸、护岸、抽水站、排水渠系等防洪工程和水文、通信设施以及防汛备用的器材、物料等。

【释义】本条是关于保护防洪工程、设施和材料的规定。

一、保护防洪工程和设施的必要性。防洪工程和设施是用于防洪的基础设施。防洪工程设施的安全能否得到保障,关系到一方的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而防洪工程和设施的安全保障,不仅在于其建设和运行的安全管理,也在于防止其遭受人为的破坏。建国以来,国家对水利建设投资1400多亿元,群众投劳折资2400多亿元,建成总值3000多亿元的水利工程设施,包括8.4万座水库,3万多座水闸,24万多公里堤防和其他大量防洪设备及器材。这些水利设施为保护城镇、耕地、企业和交通的安全,保证工农业生产和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这些防洪设施同时也屡遭人为破坏,有的破坏行为恶劣,不仅造成国家财产损失,也严重威胁到防洪安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中国第一法律门户 中顾法律网提供更多免费司法考试资料下载

全,社会危害极大。据统计,多年来,全国每年都要发生万余起破坏案件,直接经济损失上亿元,保护防洪工程、设施的安全刻不容缓。破坏防洪工程设施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一是不法分子,包括犯罪团伙以防洪工程设施为犯罪对象,大肆盗取防洪设备、器材;二是一些地方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不顾防洪安全,擅自侵占防洪工程设施用地,甚至填毁防洪大堤;三是一些单位和个人法制观念不强,不爱护防洪工程设施。

5.防洪预案 篇五

为做好XX县库区移民防汛抗洪抢险工作,尽可能避免和减少因洪水危害造成国家和库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损失,坚持“以防为主,防抢结合”的防汛方针,做到有计划、有准备的防洪抢险,制订我县库区防汛工作应急预案。

一、加强领导,成立防汛度汛工作领导小组 当前,我县的防汛工作形势严峻、意义重大,立足于防本县历史最大降雨量,坚持对库区防汛工作麻痹不得、马虎不得、侥幸不得的“三个不得”,充分做好防汛抗灾的动员和宣传工作。坚持一把手为防汛抗灾工作第一责任人,强化防汛指挥,成立我办防汛度汛工作领导小组:

防汛度汛领导小组: 组

长:XX 副组长:XX 成员:XXX各涉淹乡镇移民站工作人员

二、扎实开展汛前检查工作,全面掌握防汛工作重点

1、检查时间:2013年3月25日至2013年4月5日

2、涉淹乡(镇)汛前检查由具体负责人联系乡(镇)移民站工作人员参与检查,具体分工如下:

(1)古达乡、XX;

(2)平山乡、XX

3、汛前检查情况上报。对各涉淹乡镇的检查情况汇总后,由XX负责将检查情况于2013年4月6日上报市移民局。

三、建立汛期防汛工作机制,严防洪涝地质灾害事故的发生

1、汛期值班表及值班制度

2、汛情报告制度。

汛情报告由XX负责。一般时段实行月报制,每月报告总结一次,每月在28日将汛情信息报送市移民局办公室;重要时段实行日报制,每日报告总结一次。特殊时期或发生特重大险情时,实行全天候报告制,每天24小时联络、随时报告。各库区分管领导及库区专干坚守岗位,手机24小时开通,确保信息畅通。

四、制定应急措施,确保库区人民群众安全度汛

根据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发布的预警级别,移民局启动相应的防汛应急预案。并作好抗洪队伍、物资和资金等方面的准备。

1、应急响应总体要求

(1)汛期移民局应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及时收集上报洪水灾害信息。

(2)区防汛抗旱指挥部负责指挥库区防汛应急抢险工作,区移民局负责组织实施。

(3)洪水发生后,由区移民局向同级政府和上级移民部门报告情况。任何个人发现险情时,应立即向当地政府或移民部门及防汛机构报告。

(4)对跨区县发生的汛情,区县移民部门在报告同级政府和上级移民部门的同时,应及时向受影响区县移民局通报情况。

(5)接到防汛抗旱指挥部的预警信息后,立即进入防汛应急状态,部门人员实行24小时值班直至汛情结束,全面跟踪掌握移民转移安置情况

2、信息报送与处理

通过市移民局信息管理系统,与区防汛抗旱指挥部成员单位、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实现互联互通,高效有序处理防洪应急信息。

3、指挥和协调

移民安全度汛应急管理和处置工作由区政府和相关镇政府统一领导,区防汛抗旱指挥部承担具体协调工作,移民部门负责组织实施。

处置洪水灾害时,应按照职责分工,由防汛抗旱指挥机构统一指挥,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快速反应,高效处置,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损失。

4.安全防护和医疗救护

(1)移民部门应高度重视应急人员的安全,应及时做好群众的救援、转移和疏散工作。

(2)对转移安置的群众,由镇政府负责提供紧急避难场所,提供必要的衣被、食品、药品以及临时居所,保证群众的基本生活。

5.社会力量动员与参与

(1)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参加防汛抢险工作的义务。

(2)在紧急防汛期,有关镇政府应组织动员社会力量投入抢险救灾工作。任何单位和个人必须听从指挥,承担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分配的防汛任务。紧急情况下可依法征用调用车辆、物资、人员等,全力投入防汛救灾。

6、灾害调查与评估

发生特别重大洪水灾害后,区移民局对灾害发生的成因、灾情、应对措施等进行调查分析,对灾情和应急措施进行评估,形成报告送市移民局

五、严格执行奖励与责任追究制度

1、奖励

凡具有下列条件之一的单位和个人,由各级政府或移民主管部门予以精神和物质奖励:

(1)及时提供实时防汛信息和分析预报准确,并减少洪水灾害造成损失的;

(2)科学指挥协调,积极组织实施防汛减灾,表现突出、成效显著的;

(3)服从指挥,顾全大局,出色完成防汛救灾任务的。

2、责任追究

对下列行为之一的,对直接责任人、主管人员和单位,进行责任追究,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不按规定报告汛情或虚报、瞒报、假报,造成严重损失的;

(2)有条件组织抗洪抢险而不作为,领导不力、指挥失误,造成严重后果的;

(3)拒不服从防洪抢险统一指挥的;

(4)不认真编制、执行防汛应急预案或截留、挤占、挪用防汛资金的;

(5)对如实反映情况和揭发违纪行为者进行打击报复的;

6.防洪工作报告 篇六

防洪工作报告1

今年6月中下旬,受连日高密度、强降雨的影响,西江水位迅速上涨,6月23日上升至21。58米水位。这场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使我县受灾损失较大,据统计,全县受灾镇6个,受灾村庄326个,受灾总户数15,121户,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2。3亿元。在这次防洪救灾工作中,我们不但战胜了这场特大洪水对德城大堤的袭击,保障了德城大堤及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而且积极组织灾后重建工作,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充分肯定。我局在这次防洪救灾中主要做好了以下工作:

一、精心组织,全员参与,确保防洪抢险工作有序开展

县三防指挥部召开抗洪抢险工作动员会后,我局作为财金组召集单位,周密部署,精心组织,迅速开展抗洪抢险工作:一是迅速召集财金组各单位一把手成立了财金组抗洪抢险工作领导小组,局长XXX担任总负责人;二是将财金组500米责任堤段分解到所属各单位,并落实层级责任制,做到认识到位,责任到人;三是迅速从财金组各单位抽调了50名精干人员组成了财金组抗洪抢险应急分队,随时待命应付突发情况;四是合理安排责任堤段值班巡守人员,并从基层财政所抽调50多名精干人员加强防洪抢险工作,确保每班有足够人员巡守大堤;五是安排好后勤供给车辆与人员,确保值班巡守人员安心守堤。通过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务必将大堤及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放在第一位,确保责任堤段及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二、领导带头,靠前指挥,日夜坚守防洪抢险第一线

工作中,我局严格服从三防指挥部的指挥,在XXX局长的指挥带领下,防洪抢险工作有序进行。一是值班人员深刻认识到防洪抢险工作的重要性,准时到岗,坚守防洪抢险第一线;二是加强防大患意识,第一时间割掉大堤上的草丛;三是值班人员每隔十分钟对大堤巡查一遍,并对隐患的地方插上彩旗作标记加以防范;四是定时到财金组负责堤段了解情况,指导防洪抢险工作;五是发现隐患,立即通知三防指挥部现场检查,做到防患于未然。XXX局长作为财金组抗洪抢险总负责人,他身先士卒,靠前指挥,以身作则,从21日起坚持战斗在抗洪抢险第一线五日五夜没有回过家,特别是在22—24日西江洪峰到来之际,他更是三日三夜一直坚守在大堤上,由于连日雨淋日洒患上感冒仍带病坚持不下堤。在XXX局长的带领下,我局众志成城,奋起抗灾,经过6日6夜的连续奋战,抗御了洪水的袭击,确保了负责堤段的安全,也确保了我县防洪抢险工作取得阶段性的胜利。

三、全力救灾,支持灾区恢复生产,重建家园

我局十分重视灾后救灾复产工作,洪灾过后,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做好我县的救灾复产工作,迅速派出人员到灾区调查了解灾情,及时安排资金482万元用于救灾、救济及防洪抢险,及时将我县受灾情况书面向市财政局、省财政厅汇报,争取得到省、市的支持。同时,在XXX县6。23洪涝赈灾募捐活动中,我局现场捐款XXX*元,全体干部职工在局领导的带领下也踊跃捐款。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尽最大努力支持灾区恢复生产及帮助灾民重建家园。

防洪工作报告2

项目部防汛工作在统一领导下,由相关部门的积极配合和大力支持,通过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使防汛工作形成段段有人管、层层有人抓、工作有检查、任务有安排,保证了汛期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较好地完成了今年防汛防洪工作的各项任务。

一、建立防汛指挥机构,明确防汛责任

防汛抢险工作实行单位个人负责制,成立以于陈东旭同志为组长,李开志同志为副组长,各组人员为成员的防汛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对水库防汛抢险工作的统一指挥、布置防汛抢险工作各项要求。库区内各施工单位的负责人为本单位的防汛抢险第一责任人。领导小组的建立,明确了防汛责任体系和运转机制,为做好库区防汛防洪工作提供了可靠的组织保证。

二、完善防汛应急预案,突出防汛重点

结合库区实际,对《防汛预案》进行了修改完善,此次修编更加突出了防汛重点,进一步完善了防汛指挥体系,明确了防汛职责,并按新的汛情预警及颜色制订了应急预案的具体实施步骤。使其针对性、操作性更强,监督施工企业建立防汛体系并将项目防汛责任人和防汛值班人联系方式上报防汛办公室备案。

三、精心准备队伍和筹措物资,做到未雨绸缪

今年,项目部对防汛抢险队伍进行了调整充实,组建了以专职防汛人员为队长的专业防汛抢险巡查队和具有一定专业技术的工程抢险队共计30人。4月8日,组织专业防汛抢险巡查队伍进行演练,提前练好内功,为防汛抢险工作做好充分的人力准备。与此同时,建设局按照管委的有关要求,积极储备防汛物资,并在汛前逐项检查防汛物资的完好情况,及时更换、补充,并建档立卡,做到有备无患。

四、巡查防汛重点部位,科学合理调节水位

对库区的重点防汛部位,制定了专门的防汛预案,并落实专人巡查,及时发现和掌握汛情。对人工围堰、泄洪排水沟渠等重点部位实行严防死守,进一步加强对上游巡查力度,并做好安全巡查记录,及时发现大坝及围堰可能存在的渗漏、裂缝、滑坡、垮塌等安全隐患。同时科学合理调节水位,指定在水库上游设立水位监测员,实行24小时水位监测,明确了水位监测员的工作职责,强化责任意识,做到了早预测、早监测、早报告,为确保安全度汛创造了有利条件。

五、严格防汛值班制度,确保24小时监控

制定并完善干部防汛值班制度,在汛期,项目部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各相关施工责任单位设置固定防汛值班室,并保持24小时畅通。值班期间,值班人员准时到岗,按照区防汛办要求及时将雨情、汛情向施工单位通报并做好相应应对措施。做到了一般事务自己处理,特殊事件或遇紧急汛情、灾情及可能发生的重大隐患立即向管委领导报告。并认真做好了值班记录和交接班工作。

六、坚持防汛督查,促进隐患治理

专业防汛队员坚持对库区开展定期和不定期的防汛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明确责任单位,限期整改,及时消除隐患,对解决难度较大且影响防汛安全的重要问题,先采取临时保护措施,并向局防汛指挥领导小组汇报,确定处置方案。督促有关部门重点责任部门制定切实有效的应急预案,项目部督促施工单位抓紧落实整改措施,确保隐患得到彻底排查整治。

20xx年的汛期结束,但防汛工作还远没有结束。在来年的防汛工作中,我们将继续根据项目要求,早动员,早部署,层层检查,狠抓落实,不松手不停步,常抓不懈,不折不扣地把防汛工作作为一项长期工作来抓。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力度,注重提高建设局干部和群众的防洪防汛意识。为下游人民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有力的保障。

防洪工作报告3

根据提升动力部防洪工作布置会议纪要的要求,按照“安全第一、常备不懈、预防为主、全力抢救”的方针,遵循团结协作和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的原则,扎实做好雨季防洪工作。

一、防洪机构及人员组织

按照防洪防汛工作安排,车间建立了有52人组成的防洪网络,以车间主任为组长,车间副主任为副组长组成的领导小组,下设以班段长为队长的三个抢险分队,第一分队15人由钳工队组成、第二分队16人由生产辅助队组成、第三分队14人由电工队组成,其他人员负责抢险时的物质运输、通讯联络、后勤保障等工作。

严格领导带班制度,按照预先安排好的防洪值班表进行,值班室设在车间一楼防洪值班室,防洪队员要24小时保持通信联络。

二、预案的学习

车间在第一时间下发了防洪防汛专项应急预案,组织各段队进行学习,提高应急意识,要求人人熟悉预案内容,以便有突发事件能够迅速的组织人员,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进行抢险。

三、防洪物资

防洪物资存放在防洪值班室,一担有突发事件,可组织人员迅速携带防洪物资赶到抢险现场,严禁挪用防洪专项物质。

四、防洪预案实施情况

维修车间于5月5日参加了提动部开展的防洪防汛应急演练活动,上去9时车间接到通知立即组织第一分队人员赶到抢险现场,几分钟的时间就在3#主井门口堆起1米多高的防水墙,第二分队负责锅炉房的抢险任务,第三分队原地待命,等待下步安排。通过这次应急演练,提高了人员对处理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人员和车间之间配合默契,应急预案快速有效,达到了锻炼队伍,熟悉预案,提高意识,完善措施的目的。

五、下步工作安排

1、继续按照防洪防汛的工作安排进行。

2、定期对所辖范围进行检查,有隐患及时处理。

3、继续监督好八条小主井防洪防汛工作的落实情况。

4、做好防洪物质的检查,做到防洪物质,禁止挪用。

5、防洪队员有变动时,及时更新人员名单和通讯情况并上报。

防洪工作报告4

一、雨情

6月22日20时~22日08时, 全市110个区域自动气象站,大于25毫米的有99站,其中50毫米以上的有83站, 100毫米以上的有60站,强降水主要分布在涟水流域到湘江流域及北部地区,最强区域出现在市城区,最大站点为黄龙水管所(196.8毫米)。

二、水情

受上游降雨影响,水府庙于21日8时起开6孔闸门泄洪,泄洪流量1260秒立米,12时起开11孔闸门泄洪,泄洪流量20xx秒立米,15时起开13孔闸门泄洪,泄洪流量2400秒立米,18时30分起开14孔闸门泄洪,泄洪流量2660秒立米。洪峰于21日18:30经过水府庙水库大坝,流量3000秒立米。之后,水府庙水库分别于22日4时关4孔、7时关5孔、11时关3孔,14时关1孔,留1孔泄洪,下洪流量340秒立米。22日5时,涟水湘乡站出现洪峰,洪峰水位47.25米,流量3160秒立米。

至6月22日,全市蓄水8.43亿立方米,占应蓄水量的78.67%,其中大型水库蓄水3.42亿立方米,占有应蓄水量的92.18%;中型水库蓄水9248万立方米,占应蓄水量的68.63%;小(一)型水库蓄水7482万立方米,占应蓄水量的70.55%;小(二)型水库蓄水3639万立方米,占蓄水量的70.31%;山坪塘蓄水2.94亿立方米,占应蓄水量的72.9%。

三、灾、险情

据初步统计,全市共有42个乡镇受灾,农作物爱灾面积8.3862万亩,受灾人口2.7484万人,转移人口1453人,倒塌房屋152间,直接经济损失7271万元,其中水利设施经济损失740万元。其中受灾严重的主要有荷塘乡指方村、荷塘村,霞城乡下摄司村。其中指方村房屋倒塌3处,滑坡7处,荷塘村淹没专业葡萄园100多亩,直接经济损失200多万元;21日凌晨3时,昭山示范区107国道旁低洼处省建陶商铺漫水1米左右,8--9点昭山示范区东西向两条主干道昭云路、百合路低洼处积水0.5--0.7米,导致交通中断。昭山乡约800亩耕地淹没;湘乡市金薮、月山、翻江、壶天、棋梓、毛田、潭市、龙洞及城区四办受灾严重,多处地方出现山体滑坡,道路冲毁;6月21日上午,市区部分地方因雷击跳电,部分地方停电,其中中环水务护潭加压泵站因停电致使湘潭经开区减压供水,电力部门和中环水库立即进行排查检修,10点10分,恢复供水。

四、主要工作措施

1、认真安排部署。6月18日,市防指下发了《关于做好端午期防汛安全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级各部门落实防汛责任,明确防汛工作重点,突出抓水库、山洪灾害、城市内涝、江河防洪等“四防”工作。6月21日上午,省政府副省长戴道晋致电我市防办督查我市防汛值班情况,强调我市仍需严加防范后期强降水过程,必须加强值班值守,实现防汛抗旱五个确保的目标;市委书记陈三新亲自打电话部署防汛有关工作:一是要加强值守,落实防汛责任,二是要加强山洪地质灾害防御、江河防洪和水库防守,三是要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不出现人员伤亡;市委副书记、市长胡伟林就当前防汛工作作出了指示;市委常委、副市长谈文胜亲临防办指导工作;市政府副市长杨真平在防办值班室坐阵指挥调度防汛工作。6月21日上午10:00,杨真平副市长主持召开防汛会商会,市水务局、气象局、水文局、国土局、住建局、交通局等防指成员单位参加了会议。会议传达了通报了雨情、水情、汛情,分析了当前的防汛形势,并就后段时期防汛工作进行了会商。6月21日晚10:00,市防指启动了四级防汛应急预案。22日上午,杨真平副市长到防指再次调度指挥涟水防汛抗灾工作。

2、及时预警预报。针对这次降雨过程,市防办及时预警预报,要求各县市区、乡镇、各工程管理单位加强巡查防守,通过传真、短信平台和电话等形式将雨水情、汛情发布至市所有防汛责任单位、责任领导和防汛责任人,要求严加防范。市县防指及时将灾害性天气信息通过山洪灾害非工程措施短信平台向所有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责任人、村民发送短信,并启用预警喇叭发出预警,提醒村民高度关注强降雨过程。

3、强化巡查值守。各防汛责任人到岗到位,特别是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和涉水工程管理单位实行24小时值守制度。同时,加强查险处险工作,加密巡查次数,做好巡查记录和值班登记,一旦发现险情,及时处置,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6月20日晚市防办加强了防办值班力量,市水务局副局长刘大平、贺丰炎、防办主任王高强、值班员欧阳晓和言蓉光通晚在值班室值班。6月21日,市水务局全体干部职工在局机关侍命。22日市水务局刘大平、贺丰炎、俞习农、王高强、刘鹏和言蓉光等在值班室值班。

4、加强部门联动。各防汛责任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同时,加强了部门联动,确保防汛责任落到实处。水务部门加强了对水库和江河水利设施的巡查检查;国土部门加强了对地质灾害易发点的排查;交通部门加强了防汛值班和应急处置工作安排,市地方海事局、市水上交通监控中心、应急队伍等部门应实行24小时值班值守,强化了应急度汛措施:一是涟水河、涓水河、湘江主干线所有渡口立即停航封渡,二是洪峰通过之前,所有航行船舶应及早选择安全地点停泊,三是所有停泊船舶应强化锚泊、系靠泊措施,加强停泊值班,严防走锚事故的发生,四是对已发现的安全隐患进行重点跟踪,实行重点防范;气象、国土、住建部门分别启动了应急预案,国土部门加强了地质灾害的巡查值守,住建部门加强了城市内涝工作的排险处险工作;气象、水文部门加强了预测预报,对每次降雨过程及时预警;各级防汛部门及时收集雨水情、灾情、险情,将各种防汛信息及时发送到防汛责任单位、人员和受影响的群众,为防汛抗灾工作赢得了先机。

5、强化督查。6月21日凌晨,市防办抽查了岳塘区、昭山示范区、湘潭经开区防办、易家湾镇、荷塘乡以及向红水库、清水水库防汛值值班守情况。上午9时,市水务局副局长刘大平又分别对各县市区、示范(园)区打电话抽查防汛值班值守情况 ,并传达三新书记的指示。通过抽查的情况看,全市值班值守情况良好。6月21日,市防指派出三个督查组赴湘江、涟水两岸降雨强度大的地方及重点暴雨区进行检查和督查。其中杨真平副市长亲自带领一个督查组到岳塘区荷塘乡指方村、仰天湖大堤金江机埠、河东大堤木鱼湖泵站督查指导防汛救灾工作。22日上午,市防指又派出2个督查组分别到涟水沿线督查指导防汛抗灾工作。各县市区防指也分别派出督查组进行督查,如湘乡市防指、市委督查室、政府督查室,共派出4个督查组6月21日下午,分赴22个乡镇办事处进行防汛督查,重点督查乡镇的值班情况、文件落实情况、水库山塘的防守情况。6月21日下午,雨湖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副指挥长、分管副区长曹伟宏带队对涟水和韶山灌区沿线相关乡镇街、大堤管理所的防汛抗灾工作进行督查。6月21日上午,韶山市防指、韶山市委督查室、政府督查室,共派出4个督查组分赴7个乡镇办事处进行防汛督查,重点督查乡镇的值班情况、水库山塘的防守情况和出现险情的处理情况等。

防洪工作报告5

一、前言

大汶河系黄河下游最大支流,是我市的大型防洪除涝骨干河道之一,也是全省的大型河道之一。发源于×××、×××、新×××,源头在×××松崮山南麓沙崖子村,流经×××、×××、×××九个县市区,于×××马口村注入东平湖。全长××2公里,流域面积×××平方公里。大汶河防洪保护范围涉及泰安、济宁两市的八个县(市、区),保护面积200×××平方公里,保护人口×××万人,保护范围内有宁阳、汶上、济宁、兖州等县以上城镇,另外还有济北煤田、津浦铁路、104国道、京福高速公路、京沪高速公路等重要工矿企业和交通设施。

大汶河由×××直接管理的河段长××55公里,其中:北支牟汶河自泰莱边界至汶口坝长××37公里,南支柴汶河自淞河与渭水河交汇处至汶口坝长××公里,干流自汶口坝至戴村坝长××3公里。两岸共有堤防137公里,沿河排水涵闸×××座。

大汶河因接纳山洪,水流湍急,在转弯迎流处形成多处险工,主要险工有19处,全长××06km,挑流坝×××座,长××1km。大汶河防洪任务为防御7000m3/s洪水,由于河床淤积抬高,糙率增大,致使行洪能力普遍降低,大部分堤段超高不足,堤身单薄,仅能达到防御5000m3/s洪水标准,严重危及大汶河防洪安全。因而急需对大汶河进行全面综合治理。

19xx年12月,省计划委员会以鲁计农(基)字[1995]第972号文,对《×××大汶河防洪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了批复,批准立项。19xx年10月,省水利厅以鲁水勘字[]40号文对《×××大汶河防洪治理工程初步设计》进行了批复,核定工程总投资800×××万元,其中省投资×××万元,其余由市、县两级自筹解决。

大汶河防洪治理工程自开始实施,共六期,工程涉及险工护砌××5公里,围庄堰维修0××公里,涵闸×××座,复堤××公里,防汛公路××1公里,北滕村防汛桥及水文站迁址,×××座挑流坝加固,标准化堤防建设××3公里,汶口坝改建,护堤与管理房建设等建设内容。

二、初步验收工作情况

20xx年9月25至26日,由×××水利厅、×××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监督中心站、×××水利厅审定室、×××科源工程建设监理中心、×××水利和渔业局、×××大汶河管理局、×××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等有关单位的专家和代表组成初步验收工作组,对×××大汶河防洪治理工程进行了初步验收。工作组认真查看了工程现场,观看了工程施工录像,听取了《工程建设管理工作报告》、《工程设计工作报告》、《工程建设监理工作报告》、《工程质量评定报告》等报告,审查了工程档案资料,形成了验收结论。

三、初步验收时发现的主要问题及处理意见

(一)资料与财务方面

为做好竣工验收工作,建议对历次审计提出的问题进行进一步整改落实,完善竣工财务决算报告,进行竣工财务决算审计。

(二)工程方面

1、大汶河防洪治理已完工程较初步设计批复工程内容尚存在新增和未完工程项目(详见附表)。

工程组建议对上述问题妥善处理后,再对该工程进行竣工验收。

附表:(1)大汶河防洪治理工程初设批复与实际完成情况对比表。

(2)大汶河防洪治理工程初设批复项目剩余工程项目情况统计表。

(3)大汶河防洪治理工程较初设批复增加项目统计表。

2、北滕村桥工程建成投入使用已有8年时间,目前桥面及桥栏杆出现了局部损坏情况,建议运行管理单位(地方政府)加强管理,及时维护,确保运行安全。

3、×××中皋闸工程现尚在进行施工,项目法人应在竣工验收前督促施工,完成工程施工任务。

四、对竣工验收的建议

大汶河防洪治理工程已完成项目已按《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的规定,编制完成了相应的验收资料,建议项目法人落实处理提出的问题后,报请省水利厅对大汶河防洪治理工程进行竣工验收。

五、初步验收工作组成员签字

验收工作组每位成员在“工程竣工初步验收工作组成员签字表”上签字。

六、附件

1、资料与财务组审查意见;

2、工程组审查意见;

3、初步验收工作报告起草组审查意见;

4、竣工验收鉴定书(初稿)

防洪工作报告6

我校的防汛防洪工作在县运管处的统一领导下,在相关部门的积极配合和大力支持下,通过四个月艰苦不懈的努力,较好地完成了今年防汛防洪工作的各项任务。回顾几个月来的工作,我们着重做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高度重视、周密部署

驾校领导非常重视汛期安全训练工作,将此项工作列为办公会议议程的一个方面,是每周例会必讲的一个问题。及时传达上级关于防署、防汛工作的指示要求,提出了实施意见,成立了以安全科为主的汛期安全领导小组,认真分析研究夏季汛期对行车的影响,明确了目标责任,提出了“认识上再提高,措施上再细化,管理上再到位,工作上再落实”的要求,领导小组的建立,为开展防汛防洪工作提供了可靠的组织保证。提高了防范能力,无发生一起人员中署及溺亡事故,保证了夏季安全生产的顺利进行。

二、加大宣传、提高认识

为充分做好防洪防汛工作,我们非常注重提高全体员工防洪防汛意识。通知下发以来,我们就加强了宣传《防洪法》的力度,从学好法、宣传好法、落实好法等几个方面来抓好《防洪法》的贯彻落实,加强防洪防汛宣传教育,把法律规范转化为广大员工的自觉行动,提高了依法防洪意识,有力地推进了汛期工作。

三、认真开展汛期检查

防汛工作领导小组成立后,我们迅速研究部署,成立了一支专门的队伍,负责驾校的安全检查。在校长的统一领导下,我们主要开展了对车辆、训练场地的设施、各科室电路、仓库、油库、变配电室的全面检查活动,发现问题立即采取措施,问题解决在洪涝灾害之前,做到防患于未然。

四、落实防汛队伍、配足防汛物资

认真落实了抢险救灾运输车辆和人员编组,成立由各科室业务骨干组成的应急救援队。对抢险救灾车辆要做到迅速集结,对抢险救灾人员、物资运输,要做到不讲条件、不打折扣,有多少运多少,那里需要就按要求运到哪里。并抓好物资储备,通知下发以后,我们迅速对驾校的防汛物料进行了一次全面清点,对不足的部分及时补上,损坏变质的尽早更换。

五、强化防汛意识,确保万无一失

驾校着重把提高员工的防汛意识放在首要位置,做好长期防汛的思想准备,保持高度警惕,克服麻痹思想,立足于防大汛,按照应急预案的要求,人人做好充分的准备,服从命令听指挥,保持联络畅通,确保一声令下,能拉得出、走得动、干得好。

20xx年的防汛防洪工作虽然已经告一段落,但是防洪防汛工作不远远没有结束。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根据上级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及早动员,及早部署,层层检查,狠抓落实,不松手不停步,常抓不懈,不折不扣地把防汛防洪工作作为一项长期工作来抓。

防洪工作报告7

初步验收工作报告

一、前言

大汶河系黄河下游最大支流,是我市的大型防洪除涝骨干河道之一,也是全省的大型河道之一。发源于沂源县、莱芜市、新泰山区,源头在沂源县松崮山南麓沙崖子村,流经莱芜市、泰安市、济宁市九个县市区,于东平县马口村注入东平湖。全长208.2公里,流域面积8536.5平方公里。大汶河防洪保护范围涉及泰安、济宁两市的八个县(市、区),保护面积20__平方公里,保护人口236万人,保护范围内有宁阳、汶上、济宁、兖州等县以上城镇,另外还有济北煤田、津浦铁路、104国道、京福高速公路、京沪高速公路等重要工矿企业和交通设施。

大汶河由泰安市直接管理的河段长197.55公里,其中:北支牟汶河自泰莱边界至汶口坝长58.37公里,南支柴汶河自淞河与渭水河交汇处至汶口坝长77.88公里,干流自汶口坝至戴村坝长61.3公里。两岸共有堤防137公里,沿河排水涵闸76座。

大汶河因接纳山洪,水流湍急,在转弯迎流处形成多处险工,主要险工有19处,全长29.06km,挑流坝25座,长2.1km。大汶河防洪任务为防御7000m3/s洪水,由于河床淤积抬高,糙率增大,致使行洪能力普遍降低,大部分堤段超高不足,堤身单薄,仅能达到防御5000m3/s洪水标准,严重危及大汶河防洪安全。因而急需对大汶河进行全面综合治理。

1995年12月,省计划委员会以鲁计农(基)字[1995]第972号文,对《泰安市大汶河防洪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了批复,批准立项。10月,省水利厅以鲁水勘字[]40号文对《泰安市大汶河防洪治理工程初步设计》进行了批复,核定工程总投资8000万元,其中省投资3200万元,其余由市、县两级自筹解决。

大汶河防洪治理工程自开始实施,共六期,工程涉及险工护砌14.5公里,围庄堰维修0.7公里,涵闸26座,复堤111.56公里,防汛公路12.321公里,北滕村防汛桥及水文站迁址,9座挑流坝加固,标准化堤防建设15.3公里,汶口坝改建,护堤与管理房建设等建设内容。

二、初步验收工作情况

20__年9月25至26日,由山东省水利厅、山东省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监督中心站、山东省水利厅审定室、山东省科源工程建设监理中心、泰安市水利和渔业局、泰安市大汶河管理局、泰安市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等有关单位的专家和代表组成初步验收工作组,对泰安市大汶河防洪治理工程进行了初步验收。工作组认真查看了工程现场,观看了工程施工录像,听取了《工程建设管理工作报告》、《工程设计工作报告》、《工程建设监理工作报告》、《工程质量评定报告》等报告,审查了工程档案资料,形成了验收结论。

三、初步验收时发现的主要问题及处理意见

(一)资料与财务方面

为做好竣工验收工作,建议对历次审计提出的问题进行进一步整改落实,完善竣工财务决算报告,进行竣工财务决算审计。

(二)工程方面

1、大汶河防洪治理已完工程较初步设计批复工程内容尚存在新增和未完工程项目(详见附表)。

工程组建议对上述问题妥善处理后,再对该工程进行竣工验收。

附表:(1)大汶河防洪治理工程初设批复与实际完成情况对比表。

(2)大汶河防洪治理工程初设批复项目剩余工程项目情况统计表。

(3)大汶河防洪治理工程较初设批复增加项目统计表。

2、北滕村桥工程建成投入使用已有8年时间,目前桥面及桥栏杆出现了局部损坏情况,建议运行管理单位(地方政府)加强管理,及时维护,确保运行安全。

3、宁阳县中皋闸工程现尚在进行施工,项目法人应在竣工验收前督促施工,完成工程施工任务。

四、对竣工验收的建议

大汶河防洪治理工程已完成项目已按《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的规定,编制完成了相应的.验收资料,建议项目法人落实处理提出的问题后,报请省水利厅对大汶河防洪治理工程进行竣工验收。

五、初步验收工作组成员签字

验收工作组每位成员在“工程竣工初步验收工作组成员签字表”上签字。

六、附件

1、资料与财务组审查意见;

2、工程组审查意见;

3、初步验收工作报告起草组审查意见;

4、竣工验收鉴定书(初稿)

泰安市大汶河防洪治理工程初步验收工作组

二〇〇五年九月二十六日

防洪工作报告8

我市自进入梅雨期后,连降大到暴雨,据预测,受超强厄尔尼诺事件影响,今年我市汛期将呈现降水总量偏多且梅汛期降水极端性强、强对流天气偏多”等特点,出现严重汛情的概率很大,粮食安全储存和防汛形势十分严峻。

一、提高认识,树立防大汛意识

各市(区)粮食局和有关单位要充分认清做好防汛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加强领导,强化措施,落实责任,用非常态措施、非常态力度,确保仓房不进水、仓顶不渗漏、地坪不回潮、粮食不浸泡、员工不伤亡。

二、完善预案,切实做好防大汛应急准备

要进一步完善防汛预案,加强应急演练,增强预案的针对性和操作性,对堤坝堤岸、库区低洼地带、药品库、在建工程等重点部位实现“一处一预案、一事一预案”。全面检查本单位(包括代管库点)的排水设备、明阴沟疏通情况、防汛墙等,立即整改存在的薄弱环节,切实把防汛隐患排查和整改贯穿于整个汛期的始终。加强抢险队伍建设和防汛物资储备,企业要成立应急抢险队,加强演练,备齐备足照明设备、铅丝、麻绳、篷布、麻袋、编织袋等防汛抗灾物资。

三、加强检查,切实消除安全隐患

各市(区)粮食局和各单位要结合夏季安全生产大检查,及时清理疏通库区排水沟渠,对低洼易涝的储存库点,及时在仓门处修建“防水墙”;加强老旧仓房和房顶、墙、门、窗的检查与维修,确保上不漏、侧不渗、下不沉;全面检查、维修加固简易罩棚、防汛堤坝和码头,全面检查、清理老旧电线电器;全面检查露天货位、配电室、药剂库等部位,发现隐患,及时整改。加强危险化学药剂管理,严防磷化铝遇水燃爆和磷化氢中毒事故。随时监测掌控正在熏蒸的粮食,必要时结束熏蒸,确保安全。要定点定时和不定点不定时开展巡查,并充分发挥电子监控等科技手段,加强库区安全监控。

四、严格制度,及时准确报告灾情

各市(区)粮食局和有关单位要落实防汛责任制,明确分工,责任到岗到人。要加强汛期值班工作,建立严格的值班制度,实行24小时值班。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靠前指挥,加强对仓库、工地、防汛墙等重点部位的巡查,及时处理各类突发事件。企业主要负责人要保持24小时通讯畅通,一旦发生人员伤亡、库区大面积积水、房屋设施坍塌、储存粮食水淹雨淋、防洪堤坝漫溢等险情,各单位要立即组织抢险,并报告当地政府防汛指挥部门,同时报告市粮食局。

五、高度重视存粮安全保管,迅速开展一次粮情检查

目前全市粮食库存达历史高位,各地要高度重视存粮安全保管工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全面落实汛期安全保粮各项责任制,在一手抓夏粮收购的同时,一手抓好在库粮食的安全保管工作,督促企业做到两手抓,两不误。各地要立即组织人员,对所有在库粮食进行一次全面粮情普查,做到有粮必查、查必彻底,全面掌握粮情,特别要掌握罩棚仓等简易仓储设施粮情,避免出现仓顶漏雨、仓底返潮、发热霉变等现象。要坚持粮情检查制度,强化安全保粮的各项基础工作,提高粮食保管水平。如有异常情况,随时采取对应措施,确保存粮安全度夏。

防洪工作报告9

市水务局、防汛指挥部关于认真搞好防汛防洪的通知下达后,我镇的防汛防洪工作在市水务局、市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在相关部门的积极配合和大力支持下,通过半年多来艰苦不懈的努力,较好地完成了今年防汛防洪工作的各项任务。回顾半年来的工作,我们着重做了以下五个方面。

一、领导重视

通知下达后,我镇政府对此高度重视,迅速将此事列入议事日程,并成立了xx镇防汛防洪领导小组指挥部,由镇长亲自担任组长,对防汛防洪工作统筹安排,领导小组成员还包括防洪防汛工作的分管领导、水利站长等骨干。领导小组的建立,为开展防汛防洪工作提供了可靠的组织保证。

二、加强宣传

为充分做好防洪防汛工作,我们非常注重提高全镇干部和群众的防洪防汛意识。通知下发以来,我们就加强了宣传《防洪法》的力度,从学好法、宣传好法、落实好法等几个方面来抓好《防洪法》的贯彻落实,加强防洪防汛宣传教育,把法律规范转化为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提高了全民的依法防洪意识,有力地推进了依法防洪、依法治水工作。

三、安全检查

防汛防洪领导小组成立后,我们迅速研究部署,成立了一支专门的队伍,负责全镇的安全检查。在市级的统一领导下,我们主要开展了对防洪排站,以及各厂、各村的危险房屋的全面检查活动,发现问题立即采取措施,在问题解决在洪涝灾害之前,做到防患于未然。

四、物资落实

我们严格按照上级要求,抓好物资储备。通知下发以后,我们迅速对全镇的防汛物料进行了一次全面清点,对不足的部分及时补上,损坏变质的尽早更换。

五、河道检查

我们组织了一支庞大的防汛检查队伍,对全镇的河道逐条过堂,全面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主要是水花生影响水流畅通,都明确责任单位,限期处理,及时消除隐患和薄弱环节,对解决难度较大但影响防洪安全的重要问题,采取了临时保安措施。通过对全镇中小河流的全面整治活动,河流得到了畅通,为引洪泄洪提供了有效的保证。

xx年的防汛防洪工作虽然已经告一段落,但是防洪防汛工作不远远没有结束。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根据上级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及早动员,及早部署,层层检查,狠抓落实,不松手不停步,常抓不懈,不折不扣地把防汛防洪工作作为一项长期工作来抓,做到依法治洪、依法治水,为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防洪工作报告10

xx镇立足于防大汛、抗大涝,早动员、早部署、早落实,扎实做好防汛工作。

一、严格落实防汛责任制。

成立了以镇长任组长的防汛指挥部,下设防汛办公室,各村也都成立了相应组织。镇村两级签订防汛责任书,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将所有重点山塘水库防汛责任分解到了挂点领导、蹲点干部、村两委干部身上,做到责任到人、到位,不留死角。

二、做好汛期重点水库山塘隐患排查。

在现有防汛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查找薄弱环节,组织防汛办做好山塘水库溢洪道等易形成险情部位的排查。对发现的隐患逐一及时整改,消除汛期隐患。

三、配足配齐防汛队伍和防汛物资。

各村组建了以基干民兵为核心的防汛抢险小分队,并加强训练,提高了他们的整体素质,使防汛队伍关键时候拉得出、用得上、起作用。并要求相关村委配足配齐砂石、编织袋、铁锹、手电等防汛物资,并对防汛物资实行定点储存、专人看管。

四、严格落实值班上报制度。

7.防洪减灾 篇七

浑河发源于抚顺市清源县长白山余脉龙岗山脉的滚马岭, 自东北向西南流经抚顺、沈阳、辽阳、鞍山等地区, 沿途有细河、蒲河等汇入, 至沟海铁路三岔河桥上游附近与太子河相汇后称大辽河, 经营口入海。浑河自沈抚交界处的下伯官拦河坝开始进入沈阳市区, 至下游大埃金屯全长56.94km的河段为沈阳市城市防洪控制河段。随着城市的发展, 浑河已成为沈阳内河, 其右岸为老城区, 左岸为正在开发建设的浑南新区。浑河 (沈阳城市段) 智能型防洪减灾信息Web平台系统是实现浑河管理信息化的平台, 利用该系统可有效实现浑河管理与控制运用的支持。

2 系统功能

浑河 (沈阳城市段) 智能型防洪减灾信息Web平台系统不仅实现了浑河 (沈阳城市段) 防洪减灾调度平台的搭建, 并且开发了针对管理支持信息、浑河物理模型试验成果和浑河工程联合调度方案研究成果的信息支持功能。系统采用网络环境运行, 主要功能如下: (1) 沈阳市地理信息查询; (2) 浑河沈阳段流域水雨情查询; (3) 卫星云图在线查询; (4) 流域特征断面信息管理; (5) 流域区段特征信息管理; (6) 流域枢纽调度模型支持; (7) 流域模型试验研究成果管理; (8) 流域防汛机构组织管理; (9) 流域防汛人员组织管理; (10) 救灾物资管理; (11) 救灾物资调度; (12) 抢险责任管理; (13) 避险信息管理; (14) 办公自动化支持; (15) 防洪BBS系统支持; (16) 系统数据维护后台管理系统。

3 系统开发成果

浑河 (沈阳城市段) 防洪减灾智能决策支持信息系统开发成果如图1所示。

(1) 沈阳市地理信息查询。项目开发沈阳市地理信息查询系统, 利用系统可实现功能包括:地物搜索和定位、公交查询、交通查询、距离面积计算功能等。系统功能采用Mapbar地图API进行二次开发实现。

(2) 浑河沈阳段流域水雨情查询。该功能实现流域降水及河道重点水情信息的数据库管理与查询, 系统采用Java结合Jsp面向SQL Server 2000数据库开发。

(3) 卫星云图在线查询。卫星云图在线查询系统实现了流域24h卫星云图 (包括水气、可见光、红外线、彩色) 的管理, 云图数据来自于国家气象局的网络数据库, 该系统采用Jsp进行二次开发。

(4) 流域特征断面信息管理。该功能实现了流域特征断面的信息化管理, 管理内容为浑河沈阳城市段的99个断面, 断面的属性信息包括:水位-断面面积关系、水位河宽关系信息, 并可利用系统实现关系数据的查询。各种操作功能利用Java开发Java Bean组件, 通过JDBC连接服务数据库, 运用SQL语言实现。

(5) 流域区段特征信息管理。实现了浑河 (沈阳城市段) 内4个区段 (王家湾到干河子、船闸到王家湾、砂山到船闸、浑河闸到砂山) 的特性信息管理与交互查询。管理的信息包括:区段的特性信息数据 (如区段控制断面的特征水位、特征高程) 、水位-区段面积关系、水位-区段库容关系。系统实现了相关数据的交互查询。各种操作功能利用Java开发Java Bean组件, 通过JDBC连接服务数据库, 运用SQL语言实现。

(6) 流域枢纽调度模型支持。该项功能是在流域区段调度实用模型的基础上完成的, 实用调度模型采用“蓄率中线法”, 该功能实现了王家湾到干河子、船闸到王家湾、砂山到船闸、浑河闸到砂山4个区段的调度信息管理 (包括调度曲线、调度方式、泄流曲线等) 。

(7) 流域模型试验研究成果管理。该功能实现了针对浑河物理模型数据成果的管理, 管理的内容包括:50年洪水、100年洪水、300年洪水、500年洪水及流域堤防标准规划成果。各种洪水管理的成果包括:沿程水位、流态成果和淹没信息及数据。各种操作功能利用Java开发Java Bean组件, 通过JDBC连接服务数据库, 运用SQL语言实现。

(8) 防汛组织支持。通过防汛组织支持功能可实现对防汛组织、人员、物资、抢险、避险管理组织信息的管理, 支持防洪预案的发布与生成, 支持防汛会商。

(9) 办公自动化支持。通过对管理工作与日常办公的支持, 实现工作资料的网络共享, 为办公交流提供优化平台。

(10) 系统数据维护后台管理系统。该功能为系统的数据库维护提供管理平台, 可进行数据库维护。后台系统需要在系统登录时使用管理员的用户名和密码才能进入。

4 结语

8.浅谈滏阳河灌区防洪减灾的对策 篇八

关键词:滏阳河防洪治理

中图分类号:X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973(2011)003—123-02

当前,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发生严重的干旱,但是我们千万不要因为现在干旱,就忽视防洪问题,我们不要忘了去年6月,我国南部地区遭受大暴雨的袭击,使该地区人民生命和财产受到巨大损失,预计,今年邯郸地区汛情也不容乐观。如何做好防洪减灾把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是防汛工作的主要目的,也是水利工作者首要任务之一。

滏阳河发源于我市的峰峰矿区,流域面积2747.7平方公里,在长165公里的河段就有4条支流汇入,源短、坡陡、流急,河道上大下小,极易泛滥成灾,建国后的1956年、1963年,就因两次出现较大洪水,而导致农田、城市受淹,大批水利设施遭受破坏。此后三十多年间,也曾多次出现洪水,对城市城乡安全造成威胁。

为避水害,我们曾多次对滏阳河进行大规模的治理,修建堤防、开挖支漳河分洪道、设置马头高萸、黄梁梦、永年洼等蓄滞洪区,对城镇、工业区和交通主干道,起到了有效的保护作用。然而,63年后到现在的几十年间,由于再次出现大的洪涝灾害,滏阳河防洪工程及设施的防灾减灾作用没能得到体现,工程的意义不被群众所认识,致使滏阳河防洪系统遭受了严重破坏,加之国家投入减少,又一时得不一恢复,到目前,滏阳河河道淤积、堤防被毁、分洪口被堵、蓄滞洪区居民回迁等十分普遍,造成滏阳河行洪能力和抵御洪水标准的大大降低,如马头至斗亡牛河口,特洪标准为100秒立方米,现仅能过流76秒立方米,忙年河至张庄桥行洪标准为200秒立方米,现仅能过131秒立方米,滏阳河市内段行洪标准为40秒立方米,现仅能过流25秒立方米,支漳河分洪道行洪标准200秒立方米,现过流能力不到150秒立方米,永年洼滞洪区的滞洪量远远达不到设计标准的3000万立方米,都远远滞后于城乡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成為我市前进道路上的拦路虎。“96.8”洪水就是对我们敲响的如果在滏阳河再次发生类似63年的大洪水,损失将是极其惨重的。灾后重建也将是十分艰难的。重建滏阳河防洪系统、大幅度提高防洪标准已迫在眉睫,势在必行。当务之急,应做好以下工作:

1、高标准恢复滏阳河防洪系统

我们经常能听到这样的话。叫做“大灾之后必有大治、亡羊补牢”,然而,对防汛抗洪这样事关生死存亡的大事,如要等到“大灾”或“亡羊”之后,再去“大治”,再去“补牢”,将要付出的是一个多么大的牺牲!因此,我们必须克服“侥幸”心理。消除“麻痹”思想,将防洪工程建设做为经济建设的重要基础保证,不仅舍得投入,还要早投、长期投,投的越早,投的越多,产生的减灾效益就越大。我市滏阳河防洪系统的恢复,当前应按着先恢复河道行洪断面、建设高标准堤防。配套分、缓、蓄洪工程的顺序,分年度、有计划地从邯郸市迅速向沿线延伸。

2、实行“防”治相结合

滏阳河及其在我市的几条支流,都发源于西部山区或丘陵地区,这里的植被覆盖率低,水源涵养能为差,水土流失重,应根据这一状沉在各条河流的上游,加强水土保持工作,采取非工程防治措施,减少洪水产生的机率。

3、建立完善的防洪管理机制

按照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制度,把滏阳河防洪工程的日常管理与维修纳入河道主管部门的工作,从专业的角度,确保工程安全运用,发挥效益。将沿河堤防工程的恢复保护和抢险责任落实到当地政府,建立防洪工程大后方。做到防洪工程日常有人管,出险有人抢,主管部门和行政区域共同建设,确保防洪安全。

4、建立完整的防洪投资体系

滏阳河防洪工程建设是一项纯公益性的投,建设投人大,而直接经济收益几乎为零,如果单靠国家投资建设和管理,则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此,要本着谁受益、谁投资的原则,依靠社会力量,逐步建立滏阳河防洪基金。用于防洪工程的管理、维护和兴建。我们可以学习借鉴广州市向市民征收防洪工程费治理险工险段的成功经验,尝试向沿河企业和城镇居民筹资资金。而当前滏阳河治理和防洪工程恢复则可在政府适当予以补贴的情况下,强调这一工程的巨大减灾效益,发动社会力量参与管理,并可考虑申请贷款或发行债券,以尽快付诸实施。

5、建立提高人民群众的水患意识

自63年以来,滏阳河一直没有发生大的洪涝灾害,群众的水患意识普遍淡薄,存在“淹比旱强”、“淹点没啥”的思想,这一思想的存在是造成澄阳河防洪工程倍受侵害的根源,我们要把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做为搞好防洪工作的主要内容,以我国96.8洪水灾害和今年长江、嫩江流域的特大洪水为典型,今昔对比,深入抗洪减灾的宣传教育工作,切实将《防洪法》有关内容和精神贯彻到干家万户。同时还要加强群众的防洪知识普及。使群众具备一定的抢险救灾和水申求生能力。

6、建立一支快速反应的专业抢险队伍

上一篇:17做一个文明之人专题下一篇:历城区荷花路规划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