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措施(共3篇)
1.医院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措施 篇一
关于如何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调研报告
------------------------------
------------------------
来源:决策咨询委作者:决策咨询委员会日期:2007-3-24 10:33:1
5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是带有全国性的普遍问题。而这一问题在我市显得更为突出。为了寻求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和措施,我们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基本思路和对策,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现状及原因
从调查情况看,我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主要存在于两类人群中,一是农民。特别是经济欠发达的僻远农村的广大农民。二是城镇少数贫困户等弱势居民。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医疗资源配置严重不均。据统计,2005年我市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共有346个,加上民营、个体医疗卫生机构,总数近3000个,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的从业人员为8225个,床位共7885个,医疗资源的总量接近全国及全省平均水平。但是,设备相对较好、实力相对较强、医务人员技术水平相对较高的医疗机构都集中分布在榆林城区和各县县城,而在广大农村,医疗资源配置却十分稀缺,大多仍处于缺医少药的状态,群众健康得不到基本保障。目前,全市农村人口占全市人口的80%以上,但乡村医务人员仅占全市医务人员的30%。全市平均每446人中拥有一名卫生技术人员,其中城镇人口每100人拥有一名卫生技术人员,农村每11963人拥有一所卫生院,每1580人中拥有一名卫生技术人员。乡、村卫生院、室绝大多数医疗设备落后短缺,特别是村级卫生室的从医人员多数没有经过正规培训,多数是二十世纪70年代短期“师带徒”培养的赤脚医生,看病凭感觉、靠经验,盲目性和随意性很大。在这种情况下,一些无证行医者和巫师有了可趁之机,农民得病,往往先向他们索取偏方(或秘方),祈求保佑,使得被拐被骗,甚至残害生命的现象时有发生,农村医疗卫生安全令人担忧。
2、农民群众收入增长缓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发展滞后。2005年,我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1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803元,城市居民收入是农民收入的3.4倍。而且在农民收入中有近40%是实物收入,近20%要用于第二年生产性开支,只有近40%的可用于消费性开支。更让农民难堪的是,榆林十年九旱,靠天吃饭,农业收入微薄,群众患一次病上一趟县级以上的医院,动辄数千元,甚至数万元,往往数年的积累抵不上一场病患的开销。一些偏远落后的村庄,居住分散,交通不便,无就近就医条件,看病总要翻山越岭,投亲找熟人,特别是到县城以外的医院就医,除正常的检查费、治疗费外,还有说不清的进口药、提成药、红包等额外费用,再加上吃住等必需的生活费用,群众往往不堪重负。多数农民有病不敢看,先扛着,拖一拖再说,小病拖大病,大病成绝症。有的即使勉强治疗,也往往是病未愈先出院,就近住店看门诊。我们在调研中了解到,凡是被病魔折腾过的家庭,无不债台高筑,一贫如洗。在农村,由于新型合作医疗发展滞后,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户数逐年增加。据有关资料表明,农村有一半左右的家庭看不起病,48.9%的人有病不就医,29.6%的人得病后应住院治疗而不住院,看病难已让不少群众放弃了“维护身体健康”这一基本权利。
3,药价虚高和现代检测设备费用过高。由于医疗卫生资源过分集中于城市,加上“黑诊所”的干扰,使城市各医疗机构处于无序竞争状态,他们不顾医疗市场的实际需求,竞相配置高档医疗设备,购进新药特药。加之国家政策允许医疗卫生机构在药品进价的基础上提价15%供给患者,药品进价越高医院获利越大,因而各医院往往乐于购进高价的新药特药。药品生产厂家与经销商将眼光紧盯城市医院,商业贿赂五花八门。据统计,2005年我市各医院的药品销售收入平均占到业务总收入的50%,有的医院高达60%以上。与此同时,一些实力相对较强的医疗机构在竞争中为了追逐利润最大化,往往利用其垄断的医疗资源对患者进行不必要的重复检查,开大处方,用高价药,小病大治,违规收费,大大加重了患者负担。
4,农村医疗技术人才流失严重。患者能否享受最为经济、有效的治疗,根本上取决于医生的医技水平。在医疗卫生事业市场化运作的大背景下,大量素质较高的医务人员为追求较好的工作条件与待遇,由乡镇流入县城,由县城流入榆林,由榆林流向外地。大量医务人员的“攀高结贵”使得基层医疗机构人才匮乏。如靖边县各乡镇共分布卫生技术人员217名,仅占全县卫生技术人员的20%,而且大都是低学历、低职称或“师带徒”出身的无学历人员。据调查分析,有70%的乡村医生仅接受过高中以下教育,平均受过20个月左右的“师带徒”式的培训,是从赤脚医生过渡而来的。由于缺乏引进人才的有效机制,全市医疗卫生人才分不来、留不住,青年专业技术人员中的高学历人才严重短缺,已出现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的局面。不少乡镇卫生院虽然配备了B超、X光机、心电图机、洗胃机等设备,但由于缺少会使用的人才,不能投入使用。这种状况,使得乡村医疗机构诊病的准确率,用药的正确性,及医疗效果大打折扣,致使不少病人不得不多跑路多花钱。
5,政府历年对农村医疗卫生投入欠帐太多,农村医疗卫生基础薄弱。尽管每年政府都安排一部分农村医疗卫生经费,但同需要建设的项目和救助的对象相比,仅是杯水车薪,只能解决个别特困户的燃眉之急,不会从根本上解决目前的薄弱局面。由于公共财政的投入不足,必然会弱化公益性医院的公益性服务功能,病人最终不被医院视为服务对象,而被视为营利的特殊商品。
二、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思路与对策
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根本解决,有赖于国家医疗卫生方针政策的进一步明确与健全,有赖于国家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整体推进与创新。但是,我们不能坐下来等着国家改革政策的出台,要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因地制宜,积极寻求解决的办法。
1、合理配置城乡医疗卫生资源。城乡医疗卫生资源的配置,应坚持“城市抓整合、控制、改进,农村抓普及、充实、提高”的原则,在城市,要整合现有资源,适当控制发展数量,不断改进服务质量,纠正医院乱建、设备滥上、无序竞争、转嫁医疗成本的不规范行为;在农村,要普及网络,充实医疗技术人员和医疗设备,全面提高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要认真贯彻省政府《关于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前基本完成以乡镇卫生院为重点的农村医疗卫生机构房屋建设和设备装备,做到房屋、设备、人员三配套。要建立起以县为中心,以乡为枢纽,以村为基础,覆盖全市所有村的农村卫生服务网络。保证每个乡镇有一个卫生院,每个村有一所卫生室。要使乡村医生达到助理执业医师资质。应在榆林和有条件的县城集中财力整合医疗资源,分别建立一所真正意义上的非营利性医院,发挥其公益服务作用,平抑医药价格,保证普通百姓有病看得上、看得起。
2、对药价虚高、收取红包、开提成药以及设备采购中的不良行为要进行整治。要改革价格管理形式和方法,实行政府指导价格制度,县、乡、村医疗机构用药实行统一集中招标采购,统一集中配送,统一销售价格,减少中间流通环节,降低药品价格。要规范医疗服务项目,取消不合理的医疗服务项目,实行农民及下岗职工就医的价格优惠政策,实行医疗服
务项目价格公开公示制,医务人员记错记录制(即医疗技术人员开大处方、提成药、收取红包等进行记错记录,并与奖金、职称晋升挂钩,情节严重者调岗、降职等),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患者评价制,以期达到降低虚高药价,减少大型医疗设备检查费用,降低高值耗材费用,提升医疗服务项目和服务价值的目标,增加就医的透明度和公开性,营造公平、公正、公道的就医环境。
3、增加财政投入。财政投入的投向要合理,应该把重点放在农村、放在社区。一方面,可以解决城市因资源重置所引发的效率低下、人力资源浪费等弊端,另一方面可以充实农村卫生院(室),起到分流减压作用,把力量和工作重心放在最需要的地方和群体中。各级财政应该成为农村和社区卫生院(室)建设和人员培训投入的主体,确保各级政府的卫生事业经费占财政支出比例达到8%以上,确保各级政府每年从新增财力中拿出10%或更多一点用于卫生事业基本建设。财政要全额安排乡镇卫生人员的工资,对承担公共服务的村卫生室,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进行补助。要按照每个村卫生室补助3000元的标准,尽快完成村卫生室的设备装备。要建立医疗卫生事业经费问责制,用制度监督有关领导、部门落实政策。
4、各级卫生主管部门应下决心解决好农村医疗技术人员数量不足、水平不高的问题。首先应建立岗位培训和轮训制度,提高现有人员的医技水平。其次政府应在工资补贴、职务、职称晋升等方面制定更加优惠政策,鼓励城市卫生技术人员到农村、下基层,创办和领办卫生院(室)。应采取行政、经济措施,让城市医疗专家定期到乡镇医院坐诊。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有效开展“三下乡”活动。通过人才培养、政策引导,尽快实现每个乡镇卫生院有一名医学本科毕业生,每个卫生室有一名正规卫校毕业的人员坐诊。
5、建立健全医疗保障体系。我市近年来积极加强医保工作,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城镇职工合作医疗制度、大病救助等工作,但医疗保障的覆盖面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截至2006年6月,我市城镇人口中,只有17.19万名职工享有医保,居民医保尚未启动。截止2005年,只有定边、靖边、神木、府谷四个县试行了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年全市大病救助专款750万元,救助病人只有2460人。医疗社会保障制度的缺失,使不同人群在医药消费领域处于不平等地位,而关乎群众生命健康的医疗问题,又是群众最为敏感的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市上要统筹安排,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市财政要解决南部县的试点配套资金,要让偏远落后的群众享受医保政策,争取2007年将这一试点推广到12个县区。同时要积极开展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试点,解决城镇困难居民的看病难问题。
6、政府应加大对医疗药品市场的监管力度。政府是医疗卫生行业的监管主体,必须建立健全长效监管机构与监管制度,加强对医疗卫生行业的监管。要认真贯彻国家《职业医师法》、《药政法》、《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等制度,规范行医规则,严格医师行医准入,对医师执业资格、跨地区行医等要按规定严格把关,防止医生无序流动,取缔非法行医,治理医药商业贿赂。以“质量、服务、安全、费用”为重点,开展“医院管理年”等活动,鼓励医院推行“医药费用一日清单制”、“抗生素药物限用制”、“单病种限价制”、“医生处方评价制”等制度,端正行业作风,规范职业行为,强化市场监管,取缔假药劣药,遏制药价虚高。
2.关于农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篇二
姓名:陆玮琦 班级:2012级美术学一班 学号:20125171107 专业:美术学
调查时间:2014年元月15日至20日 调查地点:江苏常州 参与人员:陆玮琦
摘要: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各地发展不平衡、经济、地域习俗等,导致我国各地医疗卫生问题比较突出难以解决,比如看病难看病贵,虽然困难重重但是我国政府还是在想尽办法解决问题,政府针对各地实情做出调整。
关键字:城乡发展不平衡 基本医疗 加强队伍建设 全面公共卫生服务
根据我国的国情,针对我国地区及城乡间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不平衡,尤其在农村地区、偏远地区,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得很不够。政府应继续加大投入,进一步扩大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覆盖面。应该强化机构建设,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队伍水平,尽可能使全民享受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政府从多方面下手解决问题,具体可以从三点出发:
一、医疗卫生保障覆盖面还需扩大
全国政协委员刘迎龙说:“百姓最关心的是我有了病该怎么办?能报销多少?今年的报告上来就讲‘加快健全全民医保体系,巩固扩大基本医保覆盖面,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明确说新农合补助标准要提高多少,20类大病怎么保障,这些都和老百姓的切身利益非常相关。” 针对新农合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全国人大代表、郑州大学党委书记郑永扣提出:降低农民个人缴费比例、提高参合人员住院补偿受益率、扩大农民参加新农合人数等建议。同时建议所有村级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应全部建立互联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农民健康“一卡通”管理。
二、逐层帮扶提高县级医院服务水平
“现在县医院要想要一个本科生还没有过去容易。卫生部推行职业医师考试,医生无论考试成绩如何,只按照30%比例进行执业资格认定,是否过于苛刻或有失公允?现在基层医院医疗任务很重,有的科室长期处于难以安排正常班次的状态,应该对职业医师考试制度进行切合实际的修订。”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通许县大岗李乡苏刘庄村村医马文芳说。县级医院最主要的服务对象就是人数最多的农民群体。因此,强化县医院的力量是这次医改的一个中心工作。国家为此拿出大量资金加强县医院建设,取得了成效。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医疗机构诊疗人次达到58.2亿人次,比2005年增加了17.2亿人次,增加了42%,这部分增加的病人中以农民占绝大多数,主要都是由县医院给消化掉了。“因此,必须继续加大对县级医院建设的支持力度,为农民提供更便捷、更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公立医院有责任帮助下级医院培养医师,提高他们的水平。
三、为百万“赤脚医生”解除后顾之忧
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院长陈仲强表示,乡村医生虽然职业是医生,可身份却是农民,他们退休以后存在没有医疗保障、生活保障的问题。在县乡村调研中,他们发现村医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村医没有正式的编制,同样是在农村,给牲畜看病的兽医有国家正式编制,有学历层次的要求,而村医没有。第二,村医缺乏继续教育,没有技能培养,未来的事业发展方向没有着落。第三,村医的收入仅相当于他所在村的平均水平或者略低一点 陈仲强建议,大力加强村医队伍的建设,国家应该有相应的政策,应该给他们解决国家的正式编制,要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同时要有合理的政策激励。李立明表示,我国村医队伍仅百万人,村医应该纳入到乡镇卫生院的统筹管理,使这支队伍真正做到有后续的补充,达到一定的资质,有不断的指导和监管,真正形成县乡村系统的基本公共医疗服务网络。
关于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几点建议
一、对“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简要分析
造成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原因很多,按照“中国医疗卫生发展报告”课题组的分析,主要原因还是政府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尽到责任,具体表现在三点:投入不足,监管不力,引导不够。投入不足,并允许医院给药品加价15%,给医院开了乱收费的口子,直接导致了“以药养医”局面的形成;监管不力,导致医疗机构大处方、乱检查、收受回扣等现象层出不穷,药品加价不超过15%的规定形同虚设,同时药品市场生产流通环节混乱,药品流通环节多,价格扭曲,交易黑洞大量存在,直接导致药价虚高;引导不够,卫生部门管办不分,市场竞争机制没能形成,使少数医疗机构形成垄断地位,也间接导致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在以上三点“病因”中,政府财政投入不足虽然不足以成为包揽所有医改弊病的“筐”,但却是引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第一块“多米诺骨牌”。正是由于财政投入的严重不足,卫生部门得到了“不能给钱给政策”的“优惠”,这直接导致“以药养医”和医疗高收费,导致医院逐利倾向的日渐蔓延;进而加大了政府部门对医疗市场的监管难度,造成了监管不力;同时投入不足加剧了医疗卫生发展的不均衡,医疗资源过分集中在大城市、大医院,社区和农村却没有能力承担起基本的医疗功能,导致大医院人满为患,基层医院陷入生存困境。
因此,要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加大财政投入是首先要做到的。各级政府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党中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把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切实放在心上,不断加大政府对医疗卫生事业的财政投入,为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强大的资金保障。其次,政府监管不力也是导致“看病难、看病贵”的重要原因。第一,卫生部门对医院和医疗机构监管不力,医院内部管理混乱,科室私设“小金库”,乃至实行承包制,医生收取回扣、开大处方、重复检查等现象大量存在,其根本原因是“以药养医”的体制。第二,药监部门对医药市场监管不力,药品审批过多过滥。如国家药监局2004年就审批10009个品规的新药,而同期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署只受理了148个品规。大量改规格、改剂量的所谓新药没有经过临床验证就投入市场,给市场造成混乱。第三,物价部门对药品价格的把关不严,很多新药的定价实际上由药品生产企业决定,直接导致药价虚高。再次,政府引导不够,医疗卫生领域缺乏市场机制,不仅导致公立医院形成垄断,而且为了养活这些公立医院,政府也背上沉重的财政包袱。因此,政府应把自身在医疗卫生事业中的职能定位于基本医疗领域,切实保障每个国民最基本的生命权和健康权,而把更高层次的职能交给市场去运作。通过有抓有放,政府不但能更好完成自身使命,而且也能有效减轻财政负担。
二、解决问题的建议
1、贯彻科学发展观,打破部门改革的怪圈。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很大程度上是当前的体制,特别是医疗体制造成的。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当然需要大力改革,彻底改革目前不合理的机制和体制。但新一轮的医疗改革要特别注意吸取以往医改的教训,避免医疗改革部门化、部门改革利益化的倾向。我国十几年的医改基本上是一种部门改革,是由卫生部门主导的,这种改革已经被事实证明是不成功的,改革成了卫生部门捞取、维持本部门利益的手段,而不是为了解决人民群众“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而且,医疗改革需要其他改革措施的配套,需要其他部门的参与和帮助。所以,建议新一轮的医疗改革由国务院或发改委牵头,召集卫生部、财政部、药监局、劳动与社会保障部等相关部委共同制定,且要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尊重群众意愿。这是医疗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
2、加大财政投入,并合理界定各级政府职责。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首先政府要加大财政投入,这是毋庸置疑的。但从我国财政体制和县乡财政现状来看,如果要财政普遍吃紧的县乡两级来负责医疗卫生的投入恐怕是勉为其难,甚至是不可能做到的。更何况,这里还有一个政绩观导向的问题。在GDP导向仍有市场,科学发展观尚未全面落实的情况下,笼统地要求政府加大对医疗事业的投入是难以取得效果的,必须合理界定中央和地方在这个问题上的职责,明确中央和地方财政投入的比例,建立起具体、长期的投入机制。建议通过立法的形式对这个问题予以界定。这是医疗改革能顺利推进的前提。
3、推行“医药分开”,彻底破除“以药养医”的局面。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当前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推行医药分开。只有打破“以药养医”的补偿机制,切断医药企业和医疗机构及医生之间的直接利益关系,从体制上禁止医院和医生经营药品,才能解决药价虚高,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对“医药分开”,国内外都有过尝试。韩国推行“医药分开”的经验表明,在这个过程中虽然由于经验不足会遇到一些困难,但只要政府下定决心,不被眼前的困难和阻力所迷惑,“医药分开”就可以取得成功,并造福于民。在国内,武汉北湖社区医院成功推行 “医药分开”的实践更证明,这不单是一个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好办法,而且还有利于医院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医疗水平,有利于药品企业规范、有序、公平竞争,是一个可以实现医院、患者、药企“多赢”局面的选择。这是当前医疗改革的切入点。
4、加快医疗体制改革,理顺管理机制。医疗体制改革的出发点是:医疗卫生事业关系到亿万人民,每个国民最基本的生命权和健康权必须由国家来保障,如同每个国民受到九年义务教育的权利由国家保障一样。因此,医疗改革的基本思路是:分层管理,倾斜基层,有抓有放,突出重点。具体措施包括以下相互关联的几个方面。
一是放开大中城市医院经营机制,鼓励社会资金投入,打破公立医院的垄断,在非基本医疗领域形成竞争机制。政府集中财力办好一批公立医院,加大投入,严格管理,真正办成为群众提供优质、低价的基本医疗服务的公益性医院。政府举办的医院坚持低收费,不以盈利为目的,国家控制医务人员的工资总水平。同时通过改革将一部分公立医疗机构改制,由社会力量举办,这样既可以为群众提供更高层次的服务,又可以有效减轻财政负担。
二是重点加大对农村乡镇医院和城市社区医院的支持力度。建议由国家统一为乡镇医院和城市社区医院的配置基础医疗设备,并解决3到5人的人员编制,使老百姓在社区内基本上看病不收钱,实现“大病进医院,小病在社区”的分层管理。这样可以有效缓解头疼脑热、慢性病“扎堆”大医院,中小医疗机构少人问津的局面,医疗资源的使用更加合理;同时通过建立长期关系、病历档案,社区医生对居民健康更了解,治疗更具针对性。武汉“北湖模式”走的正是这一条路子,实践证明,这是完全可行的。
三是加快公费医疗和医保的改革力度,减轻国家负担。据有关数据,我国每天要花3亿元支付公费医疗费用,“小病大养,无病疗养”已司空见惯。要进一步缩小享受公费医疗人员的范围,仅限于国家公务员;同时提高门诊和住院个人支付的比例,减轻医保负担。在此基础上,应该逐步实现基本医疗保险全国范围内的统筹,同时鼓励各种商业医疗保险的发展。这是医疗改革的核心内容。
三、纪检监察机关发挥职能作用的着力点
“看病难、看病贵”已引起中央领导高度重视。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在“十一五”期间,要采取得力措施,逐步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纪检监察机关作为党和政府的重要职能部门,应在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中充分发挥自身职能作用,保障中央政令畅通,推动各项工作健康有序开展,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结合上述提出的改革思路,其着力点应放在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对各项改革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
改革是利益的再调整,再分配,必然会引起既得利益者的不满和反对,而在现实生活中,既得利益者往往又是掌控权力者,这就更加大了改革的风险和难度。因此,纪检监察部门必须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各项改革措施落到实处。如监督各级政府和财政部门要切实加大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保证公立医院、城市社区医院和乡镇卫生所有正常而稳定的经费来源;监督公立医院的运行情况,确保公立医院执行“收支两条线”,不以营利为目的,内部没有“小金库”;监督医疗卫生领域各职能部门作用发挥情况等。监督检查中,发现对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政策措施执行不力的,必须进行及时纠正和严肃查处,确保中央关于深化医疗体制改革的重大决策落到实处。
2、强化对损害群众利益的医疗不正之风的惩处
卫生系统内部存在的不正之风,如重复检查、开单提成、收取“红包”等,严重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群众反映非常强烈。这个问题之所以长期得不到解决,除了体制、机制的原因之外,对医疗不正之风的惩处过轻、过“软”也是重要原因。今后要加大对医疗不正之风的惩处力度,对顶风违纪的医务人员,视情节轻重给予纪律处分,或依法暂停其执业活动,甚至吊销其执业证书,使少数“害群之马”在行业内没有立足之地。同时对对医疗不正之风严重,群众反映很强烈,经常出现损害群众利益行为而又长时间得不到解决的单位和地方,要严肃追究院长、书记、卫生局长的责任。
3、加强对各部门各单位工作的组织协调
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涉及到的环节和部门很多,情况复杂,难度很大。几年来,为了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相关部门分别出台了一些政策和措施,但因为缺乏组织协调,执行起来力度不够,产生的效果也不明显。各级纠风办作为纠医专项治理工作的牵头部门,要站在政治和全局的高度,强化组织协调的责任意识,健全组织协调机制,加强对纠医专项治理工作和其他工作的协调配合。如针对当前药品市场管理混乱的问题,应协同工商、卫生、药监、物价等部门,加强对药品生产流通秩序的整治,规范交易秩序,减少流通环节,从源头上降低药品过高的价格。同时也要注重围绕机制创新加强组织协调,如协调卫生、物价、药监等部门建立合理的药品定价制度和医疗服务收费标准,从机制上防止过高定价;协调有关部门研究提出医疗改革总体思路,开展城市社区用药政府集中采购、统一配送、零差率销售和医药分开试点等。通过围绕体制创新加强组织协调,更好地发挥纪检监察机关在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中的建设性作用。
常州医疗卫生史上的里程碑——300多户居民有了家庭医生
全面推开家庭医生制度,是今年我市卫生工作重点之一。昨天,红梅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率先启动这项工作,红梅假日、竹林村委、林园村委、红菱村委、润德半岛等5个社区(村委)300多户家庭自愿与家庭医生签约,签约服务时间为1年。
该中心家庭医生提供的“零距离”服务内容包含11项,其中向所有签约家庭成员提供的有4项,分别是:建立居民健康档案,每年进行1次健康状况评估,制定个性化健康计划;健康教育和健康咨询;免疫接种、妇保、儿保等;转诊和预约服务。
向特定人群提供7项服务:7岁以下儿童健康管理服务,如第一类疫苗接种;孕产妇保健管理服务,如产后访视和42天健康检查;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慢性病患者管理服务;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服务;传染病管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中医、口腔特色服务等。11项中,除特色服务外,均为免费提供。红梅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20名全科医生参与家庭医生团队工作。家庭医生会保持手机24小时开机。
到2015年,全市要基本实现家庭医生与居民有比较稳定的签约服务关系,家庭医生服务社区覆盖率达到100%。
总结:目前我国已经在医疗上花费大量的精力去调整,在整体上还是卓有成效的,不管前路难难,但是还是一往无前。我国的医疗还是在为广大群众服务的。文献资料:
1、《常州医疗卫生史上的里程碑》鉴于常州化龙巷网站民生版
3.看病难看病贵的根源分析 任凌云 篇三
2011-01-18
一、看病贵看病难的主要表现
1、药价虚高让政府和患者都不堪重负。
据统计,从2000年到2003年,中国医院的收入增加了70%,但实际上治疗的病人却在逐年减少。只有25%的城镇居民和10%的农村居民拥有某种形式的医疗保障,全中国约一半的人口在生病时无力接受医疗救助。中国卫生部对116个农村地区进行的调查显示,因疾病死亡的5岁以下的农村儿童中,约一半的人没有到医院接受救治,其中28%的人是因为无力预先支付医药费而被医院拒绝收治。新医改后的随着城市医保和新农合推行,城市居民和农民看不起病的情况有所缓解,但是药价虚高的问题没有解决,看病吃药仍然是很多人不能承受的负担,很多人在重病面前选择放弃治疗。
2、好医院是稀缺医疗资源
北京妇产医院号贩子搞兼职,孕产服务一条龙。对此,中国之声特约观察员曹景行认为:号贩子搞兼职背后反应出,当前社会中,有某些需求正规的行业还是不能够满足公众的需求,这就给了号贩子以活跃的空间,也证实社会当中优质的医疗资源仍然十分稀缺。山西省人民医院日平均门诊诊疗人次为2457人次,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为2919人次,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达到了3258人次。枯燥的数字折射出的是真实的场景:门前拥堵的车流,院内穿梭的人流,楼里候诊的人群……在有限的几所省内知名大医院里日复一日呈现着这样的场面。
二、看病贵看病难原因的收集
1、药价虚高的原因收集
专家学者、人大代表、政府官员等各类人群都对药价虚高的问题进行分析,给出了原因并提出了一些解决的方法,归纳起来就有这些。
⑴政府的原因。今年两会期间,药价“虚高”再次成为热点问题。卫生部高强副部长面对记者说到:“尽管涨了几十倍,但你去查查,肯定没有超过国家的最高限价,也就是说,再贵也是合法的!……这说明药价不合理首先是政府定价太高……”。这说明现行的药品价格管理体制不适应市场经济运行规律要求,是造成药品价格虚高的重要原因。
⑵药品生产企业的原因。我国目前现有制药企业6700多个,大型企业只有314家,许多企业是低水平重复生产,品种趋同、市场竞争激烈等原因,并且国内创新药品不多,生产企业在销售中缺乏产品竞争力,只能通过给回扣等手段促销,这就为各种不合理费用提供了空间,也直接导致药价虚高。
⑶医院与医生原因。目前我国医院是药品销售的最主要渠道,占药品市场的75%~80%。对于患者而言,医院是卖方市场,但药品与一般商品不同,对于药品患者没有选择权,只能听医生的,这使得买方丧失了一般商品消费者享有的自由选择权,加之信息不对称,那么卖方(医院、医生)便很容易销售高价格药品。对于药厂,医院又是买方市场,它有极大的选择权。由于目前同类品种的药较多,医生的选择范围很大。另外以“大处方”为代表的医院过度提供药品服务行为,也会导致药品价格“虚高”不下。由于我国目前医院、医生在药品销售环节中所处的特殊地位,是导致药价虚高的又一原因。
⑷药品流通环节的原因。据业内人士分析,药品从生产厂家到消费者手中都逃不过9大流通环节的层层“盘剥”和加价:生产企业—买断总经销权的大型批发企业―全国各大片区或省级代理―地市级代理―医药公司经销商―医院药事委员会认定采购计划―医院药剂科科长―医生―医院药方统计员。据业内人士透露,有一种药新出厂就虚定零售价每盒88元,以此层层“回扣”倒推,药品零售价回扣5%左右给医生处方,回扣35%左右为医院回扣,35%左右为经销商,整个流通环节回扣64元,药品生产企业还有24元,而这种药品实际生产成本不足12元,经过层层回扣盘剥,药品生产厂家仍有较大的利润。在药品购销环节中的大量“回扣”,通过暗箱操作,进入了单位的小金库和个人腰包。在这种利益驱动下,医院乐意进高价药,医生喜欢开高价药,患者被迫吃高价药的现象就不言而喻了。
⑸以药养医“的补偿机制也对药价”虚高“产生推波助澜的作用。随着医疗体制改革,国家对医院的财政支持不断下降,医院每年的财政支持仅为其每年营运费的10%~15%,剩余的85%~90%要通过医院的药品销售和医疗服务来获得。由于医院的补偿机制一直没有得到很好解决,所以”以药养医“便”合情合理“地成为医院经营的法则。药品销售越多,医院收益越多,一些医院甚至还将各科室的个人收入与药品销售挂钩,这进一步强化了医院多卖药、卖高价药的机制,这自然也就会间接促进药价增高。
⑹进口药的原因。国外药价本来就高,加上高额的进口关税,进口药品的价格自然要比国产的贵许多。随着近年来进口药、合资药和国产新药这三种高价药大量进入市场,无形抬高了国内药价的总体水平,以致许多国产新药纷纷以进口药或合资药价格作为定价的参照,从而造成药价虚高。
鉴于上述医药环节出现的问题,人们也从不同侧面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不少解决方法。一是整顿治理药品市场,如药品招标、合理制定零售价等;二是治理整顿医院,如提出医药分家,提高医务人员的思想觉悟,加强医疗系统的管理,加快卫生体制改革,引入竞争机制等;三是加大政府对卫生事业的补偿机制。政府为解决药价”虚高“,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如医药分营、药品招标等,但政策执行效果并非十分理想。
2、好医院稀缺的原因分析
山西省卫生厅王峻副厅长坦诚地分析认为,医疗服务体系不健全,特别是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不足,不能满足群众的基本医疗服务需求,直接使庞大的患者群体集中流向了”好医院“,加剧了在”好医院“里”看病难“的现状。因此省卫生厅医政处李和平处长认为。”如何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使患者真正„小病进社区,大病进医院‟,实现患者合理分流,这是有效缓解大医院看病难现实问题的重要途径。“
三、看病贵看病难的根源分析
之所以政府在医疗领域推出的政策失效,就是因为没有抓到问题根源,提出的政策都是些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隔靴搔痒,想当然的好政策。改革三十年来我们医疗体制市场化改革的失败,实际上不是市场机制的失败,而是政府管制的失败,应该说医疗改革的舵手——国家发改委和卫生部是看病贵看病难的真正罪魁祸首。为什么呢?
1、药品政府定价行为本身就是违背价值规律的行为
马克思的价值规律告诉我们,商品的价格是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的,而商品的价值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而且商品的必要劳动时间也会随着技术进步不断发生变化。而政府定价都是以对具体企业的成本进行监审为依据,结果就是用企业成本代替了社会成本,定出的商品价格也就是不科学的。发改委对药品的定价也不可能定得准,结果就经常出现这两种情况:一种是药价虚高,让患者和政府不能承受;一种定价过低让好药没有企业生产,患者无药可医。但是发改委就是抓住药品定价权不肯放手。不仅如此发改委还制定了一个医院药品固定毛利率价格监督机制,使得这些价格虚高假新药在医院大受欢迎,因为价格越高利润越高,并且还可以吃回扣。为什么发改委要抓住一个危害百姓利益的权力不放呢?关键放弃了手中权力,就是放弃了部门既得利益。
2、公立医院虚假的公益性是导致好医院稀缺的根源
王峻副厅长坦诚地分析认为,医疗服务体系不健全,特别是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不足,不能满足群众的基本医疗服务需求,直接使庞大的患者群体集中流向了”好医院“,加剧了在”好医院“里”看病难“的现状。但是实际上,公立医院的虚假公益性才是导致好医院稀缺的根源。公立医院的假公益性使得医院赚钱再多都只能装着没有赚钱,不敢扩大再生产,结果使优质医疗机构不能像其他企业一样扩大规模,使得优质医疗资源成为了稀缺资源。例如湖南的湘雅医院赚的钱早可以再开100个湘雅了,但是领导们宁愿把钱烧掉也不能把钱拿出来开新医院,因为这样就会危害公立医院不能赚钱的虚假公益形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医院已经成为了市场竞争的主体,但是采用是行政事业单位的治理模式,就是一个四不像。医疗事业的公益性应该通过政府建立全覆盖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来体现,但是卫生部就是强烈要求保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其实质就是想保留卫生部门对公立医院的绝对控制权,就是守着自己的既得利益不肯放手。
3、其他原因都是上面两个根本愿意引发的⑴政府的原因我就不分析了,政府的原因当然是价格管理者发改委和行业主管部门卫生部的错误行政行为。
⑵关于药品生产企业。我国目前现有制药企业6700多个,市场竞争激烈应该会让中国的药价成为世界最低的地方,但是正好相反成为了世界上药价最高的地方。为什么呢?就是因为发改委的给医院制定的固定毛利率加价政策扭曲市场规律。因为利润率是固定的,医院要追求利润最大化,就必然造成医院花费的成本越高,医院获得的利润也就越大,就是医院
进的药越贵赚钱就越多,而不是进的药越便宜赚的钱就越多。正是这种发改委的给医院制定的固定毛利率加价扭曲市场机制的政策造成了药品生产企业通过提高价格送回扣风气。⑶关于医院与医生原因。目前我国医院是药品销售的最主要渠道,将来医院也是药品销售的最主要渠道。确实对于患者而言,对于药品患者没有选择权,只能听医生的,使得买方丧失了一般商品消费者享有的自由选择权。但是医生为什么这样做呢?难道所有的医生都是良心变坏了,当然不是,除了极少数的医生外,多数都是以治病救人为宗旨的,甚至可以这样说很多人之所以选择医生这个行业就是因为自己有救死扶伤的理想。而且实际上我国的私立医院的药品价格比公立医院的价格更低。造成这个问题根本原因在卫生部要求公立医院保持虚假公益性和发改委政府定价政策造成的。公立医院因为其虚假的公益性,是不能名正言顺赚钱的,但是医院和医疗工作者吃回扣是没有办法监督的,如果硬要监督,只会多一个分赃的而已(市县级纪委和反贪局基本上都是分赃的,没有任何作用)。一般公立医院都有两套账,一套合法收入帐,一套灰色收入帐,药品销售利润除了15%是发改委允许的合法利润,更多的35%是灰色收入。
⑷关于药品流通环节的原因。在药品购销环节中的大量”回扣“,通过暗箱操作,进入了单位的小金库和个人腰包。这种局面是卫生部要求公立医院保持的虚假公益性和发改委的违背价值规律的价格管制政策造成,前面已经分析的很透彻了。
⑸”以药养医“的补偿机制正是市场机制得以发挥的前提,如果没有了”以药养医“的补偿机制,那么私下的红包就会更加泛滥。
⑹关于进口药。市场告诉我们商品价格越高,市场需求会越少,但是发改委的医院药品固定加价率政策使药品价格越高越受欢迎。大家想一想,同样治感冒,用1元钱的青霉素,还是300元成分一样进口药呢,1元青霉素不要成本,医院也只能赚1元,300元进口药取15%利润就是45元。如果你是医院,你愿意用什么药。
【医院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措施】推荐阅读:
探索解决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新途径06-13
如何解决医院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12-02
当前医院病历记载中存在地问题及解决对策01-18
***乡关于春节前解决困难群众生产生活问题的汇报材料08-21
医院停车管理解决方案11-23
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08-06
关于解决民生问题提升群众满意度汇报10-28
医院远程管理解决方案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