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化感物质及化感潜力与土壤养分的相互影响(精选10篇)
1.植物化感物质及化感潜力与土壤养分的相互影响 篇一
植物化感作用研究方法综述
植物化感作用由于在农业和林业上有着巨大的潜力,成为今年来各国的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植物化感作用研究方法如栽植、收集、分离方法等,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以及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作 者:张燕军 郑建旭 张爱军 李吉利 作者单位:张燕军(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北京,100083)
郑建旭,张爱军,李吉利(河北小五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河北蔚县,075700)
刊 名:安徽农学通报英文刊名:AUHUI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年,卷(期):14(21)分类号:Q504关键词:化感作用 栽植方法 收集方法 分离方法
2.钻形紫菀化感作用及危害评价 篇二
钻形紫菀化感作用及危害评价
以小麦、绿豆、油菜为受体植物,采用室内生物测定方法,研究了钻形紫菀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0.4、0.6g/ml钻形紫菀茎叶浸提液对小麦、绿豆、油菜活力指数、根长及苗高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钻形紫菀对油菜化感作用最强,其次是小麦、绿豆.在自然条件下,钻形紫菀可以形成单一优势群落,影响生物多样性,具有较大的危害潜力.
作 者:许桂芳 刘艳侠 作者单位:许桂芳(河南科技学院,河南,新乡,453003)刘艳侠(商丘职业技术学院,河南,商丘,476000)
刊 名:安徽农业科学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 年,卷(期):2006 34(16) 分类号:Q948.12 关键词:钻形紫菀 化感作用 危害 评价3.植物化感物质及化感潜力与土壤养分的相互影响 篇三
桉树人工林土壤养分现状与施肥研究
我国华南地区桉树人工林土壤肥力的`总体水平较低,氮、磷、钾缺乏且有效性较差,土壤吸水保水能力弱,淋溶严重,微量元素铜、锌、硼等也都普遍处在缺乏或极缺乏水平,以硼的缺乏最为突出.桉树基肥应以无机肥加有机肥施用为主,有机肥和无机肥都并非越多越好,要科学搭配.追肥只要是NPK的合理配比,都能增加产量.根据我国目前土壤肥力水平和经营现状,要获得并保持按树人工林高产水平就必须大量施肥.施肥能少量增加木材纤维长度,显著增大纤维宽度,但并未降低木片基本密度,相反还略有增加,但差异很小.
作 者:陈少雄 CHEN Shao-xiong 作者单位:国家林业家桉树研究开发中心,广东,湛江,524022 刊 名:桉树科技 英文刊名:EUCALYPT SCIENCE & TECHNOLOGY 年,卷(期):2009 26(1) 分类号:S714.8 关键词:桉树人工林 土壤养分 施肥 材性4.植物化感物质及化感潜力与土壤养分的相互影响 篇四
土壤含水量对桂花幼苗光合作用及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以盆栽桂花为试材,研究不同土壤含水量对桂花幼苗光合作用及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桂花幼苗叶片水分、叶绿素含量及叶片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随着土壤含水量的降低而下降;可溶性糖和脯氨酸的含量随着土壤含水量的`降低而升高.
作 者:陈洪国 CHENG Hong-guo 作者单位:咸宁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系,湖北咸宁,437000刊 名:安徽农业科学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年,卷(期):34(13)分类号:Q945.11关键词:土壤含水量 桂花 光合作用 渗透调节物质
5.植物化感物质及化感潜力与土壤养分的相互影响 篇五
施氮对植物生长、硝态氮累积及土壤硝态氮残留的影响
施用N肥可提高叶类蔬菜的产量,但施用过量也会造成土壤N污染.为了研究当年施肥量对作物硝态氮累积及土壤无机氮残留量的影响,采用土壤盆栽试验,研究了5个施氮水平下3种叶类蔬菜(油菜、小白菜、菠菜)的生长、硝态氮累积和土壤硝态氮残留的变化.结果表明,施氮过高抑制了植物的生长,其中对菠菜的.抑制作用最强.3种蔬菜硝态氮累积对施N的反应不同,油菜在施N 0.40 g时硝态氮含量达到最高,为N 1742.2 μg・g-1 FW;小白菜在0.60 g 最高,为N 1635.6μg・g-1 FW;而菠菜则在0.80 g最高,为N 865.2 μg・g-1 FW.施N量与土壤硝态氮残留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说明施氮量越高土壤中硝态氮的残余就越大,对土壤的污染就越严重.
作 者:陈宝明 CHEN Baoming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有害生物控制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275刊 名:生态环境 ISTIC PKU英文刊名:ECOLOGY AND ENVIRONMENT年,卷(期):15(3)分类号:X592关键词:硝态氮 氮肥 叶柄 蔬菜 菠菜
6.植物化感物质及化感潜力与土壤养分的相互影响 篇六
测定了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重度入侵地土壤(对照于轻度入侵地土壤)的pH, 有机质, N, P, K养分状况和细菌群落特征(Biolog EcoPlateTM)的变化; 并通过紫茎泽兰的水浸提液处理土壤, 检测了紫茎泽兰对土壤细菌群落作用; 然后通过盆栽实验研究了土壤性质的改变对外来植物紫茎泽兰入侵过程的意义. 土壤性质分析结果表明, 2个样地间的土壤pH, 有机质, 全N, 全P和全K差异较小, 而重度入侵地土壤的NH4+-N, NO-3-N和有效性P, K比轻度入侵地显著地提高, 2个样地间的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存在明显的`差异; 紫茎泽兰水浸提液处理的轻度入侵地土壤在细菌功能群结构上与原土壤存在较大差异, 而与重度入侵地土壤具有很高的相似性. 盆栽实验结果表明, 当生长于重度入侵地土壤时, 紫茎泽兰和三叶鬼针草的生长不受影响, 但本地植物生长受到明显的抑制, 在用活性炭除去土壤中可能残留的紫茎泽兰化感物质后, 仍然表现出相同的规律. 在以上结果中, 土壤养分状况的差异无法解释生长于二种土壤上的本地植物生长的差异, 而土壤细菌群落特征在样地间的变化与本地植物的生长表现出明显的相关性, 暗示着改变土壤细菌群落可能是紫茎泽兰入侵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土壤微生物群落可能在外来植物与本地植物的关系中起到了重要的“桥梁”的作用, 外来植物可以通过改变重度入侵地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阻碍本地植物的生长和更新.
作 者:于兴军 于丹 卢志军 马克平作者单位:于兴军(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武汉,430072;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数量生态学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3)
于丹(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武汉,430072)
卢志军,马克平(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数量生态学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3)
7.植物化感物质及化感潜力与土壤养分的相互影响 篇七
【教学目标】
1.能与其他同学共同研究三种土壤的主要差别。
2.能正确使用实验法研究三种土壤的渗水能力,从而推测出三种土壤的保水能力。
3.能通过对比实验总结出某种物体适合生长在哪种类型的土壤中。
4.能对实验结果产生原因进行解释。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探究土壤的渗水能力。
【教学难点】观察同一种植物在不同土土壤里的生长情况。
【课前准备】
配套实验材料、烧杯等。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完成活动1及活动2。第二课时,完成活动3及拓展部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不同的土壤对植物的生长有什么影响?植物在不同土壤中生长的情况有什么不同?
二、指导学生探究认识不同的土壤。
1.指导学生观察课文中三种土壤的照片。
2.让学生观察三种土壤,比较它们的颗粒大小、颜色和黏性。
3.其他同学交流自己的发现,共同找出三种土壤的区别。
4.归纳小结。
三、指导学生进行渗水比赛。
1.提出问题,交代活动的任务。
2.让学生猜想哪种土壤的渗水能力强。
3.让学生把自己的猜想填在课文给出的横线上。
4.让学生按照课文给出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
5.学生汇报实验结果。
6.让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归纳小结。
四、指导学生探究豆苗在哪种土中长得好。
1.引导学生根据前面的`活动经验进行推测,豆苗在哪种土中长得好。
2.让学生把推测的结果和理由填在课文给出的横线上。
3.学生按照课文的提示进行实验。
五、指导学生调查适合在不同土壤中生长的植物。
1.提出调查的要求。
8.艺术与科学的相互关系与影响 篇八
形象的来说,艺术与科学的关系,就是一个硬币的两个面。艺术与科学,本来是没有分家的,它本身就存在于我们整个自然界中,而把它分家呢是我们人为的。我们人为的将它们分为两个领域,艺术追求的“美与”科学追求的“真”。而这科学的探索与艺术、与审美也一直保持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也就是说,艺术与科学是相辅相成,相互融合,又相互影响的。例如,对待西方典型的哥特式建筑巴黎圣母院,既不能用单纯的科学的眼光去看待其中的结构,也不能用纯艺术的眼光去看待他的雕饰与历史。无论用任何一种眼光去看待它都是残缺的。由此可见,艺术与科学之间存在着复杂又多样的关系,那种千丝万缕不是任何一种哲学能解释清楚的。
科学,是有系统地解释现象的学问。科学的进步对人类乃至整个世界都是一种巨大的变化。可以说,科学的发展带动的也是一种文明的发展。随着人类对天文、种植技术、水利工程、冶炼技术等方面的发展,我们迎来了农业文明;化学、物理科学,机械,经济管理等方面的发展,又给我们带来了工业文明。在各种文明发展的背景下,哲学、音乐、绘画、雕塑,文学等艺术文化膨然兴起。例如,由古典主义音乐到浪漫主义音乐的发展,黑格尔古典主义哲学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演进,浪漫主义文学的兴起等。以上所表达的科学发展推动文明进步,从而间接引发艺术的升华。也许,正像萨顿的隐喻所说的那样,当上升到了人类科学认识的金字塔的高处时,真与美确实统一了起来。
科学推动艺术的发展,有时是不必借助任何媒介的。回顾历史的沧桑巨变,我们便会有所新的认识。解剖学、透视学的出现,让绘画更加具有科学的理论性。说到这,我们不禁会想到文艺复兴时期的达芬奇,除了画家的身份,我们还可以添上雕塑家、建筑师、生物学家、工程师、哲学家等一连串的头衔。达芬奇的科学研究,也是与他的艺术密不可分的。色光的变化原理,使画家对整个世界有了新的认识。例如印象派,正是对颜色的一种新的认识,梵高、莫奈、塞尚等等,许许多多,不胜枚举。计算机的问世,是艺术的形式领域更加宽泛。今天的设计,无论是平面,还是景观、室内,都需要借助计算机达到一种艺术目的。这充分反映了艺术对科学的巨大影响。
在自然与科学的领域中,与艺术领域有所不同的是,这需要一个先天条件,即对自然的认识要深入到一定程度,科学的发展要达到一定完善的程度,对于艺术之美与科学之真的领悟才有可能。
在一中疏远和分离中,科学家们与艺术审美之间也一直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首先是,在那些最伟大的科学家身上,艺术的修养似乎从来都是一个天然的组成部分。在这里,我们可以几乎是相当任意的举出一些有代表性的例子。
9.植物化感物质及化感潜力与土壤养分的相互影响 篇九
积累Cd油菜吸收Cd潜力及其根分泌物对土壤Cd的活化
采用水培和土培试验研究了积累Cd油菜溪口花籽的吸收Cd潜力及根分泌物对土壤Cd的活化效果.结果表明,积累Cd油菜溪口花籽和印度芥菜在营养液Cd浓度为1.0和1.5 mg・L-1时的耐Cd毒能力相当.积累Cd油菜溪口花籽的吸Cd潜力高于印度芥菜.积累Cd油菜和印度芥菜在加Cd营养液培养条件下的根分泌物对土壤Cd均有一定的活化作用.积累Cd油菜在营养液中Cd浓度为1.0 mg・L-1时收集的根分泌物与0.5 mmol・L-1柠檬酸对土壤Cd的.提取能力相当.与印度芥菜相比,积累Cd油菜根分泌物对土壤Cd的提取能力更高.浇入根分泌物对积累Cd油菜溪口花籽和印度芥菜体内Cd的存在形态没有显著的影响.
作 者:茹淑华 苏德纯 王激清 邢建平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大学植物营养系,北京,100094 刊 名: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AGRO-ENVIRONMENT SCIENCE 年,卷(期): 24(1) 分类号:X171.5 关键词:积累Cd油菜 吸收 根分泌物 活化10.植物化感物质及化感潜力与土壤养分的相互影响 篇十
镉在土壤-植物-人体系统中迁移积累及其影响因子
环境镉(Cd)污染对微生物、植物、动物和人体均可产生较大的危害.食物链是镉对普通人群造成健康危害的`主要途径之一. 污染土壤中的1镉通过植物根系吸收与体内转运最终在植物可食部分中积累.Cd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并在体内蓄积受许多因素的影响,这些影响因素主要有3个方面:土壤性质(土壤含镉量、pH、有机质、粘土矿物和土壤养分状况),植物特性(包括基因型差异、根际过程和植物生理机制)和人体微量元素营养状况等因素.本文就镉在食物链中迁移积累及其调控机理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的综述.
作 者:崔玉静 赵中秋 刘文菊 陈世宝 朱永官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澳土壤环境研究室,北京,100085 刊 名:生态学报 ISTIC PKU英文刊名:ACTA ECOLOGICA SINICA 年,卷(期): 23(10) 分类号:X171 X501 关键词:食物链 镉(Cd) 矿物质 影响因子【植物化感物质及化感潜力与土壤养分的相互影响】推荐阅读:
物质与精神关系的两个层次11-11
物质变动与道德变动之我见11-08
新化学物质环境管理与生态毒理学06-16
国内外生物质能源利用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2011)07-07
物质的密度教案08-18
植物与环保论文09-23
物质溶解的科学教案08-29
《与植物相处》阅读答案07-11
物质的组成教学设计06-11
观课报告—物质的密度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