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常见古诗词(精选10篇)
1.小学常见古诗词 篇一
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我们常常为个别字的读音问题而困惑:遇到多音字该读哪个音呢?同一诗词中同一个字却在不同版本有不同的读音标注,我们该选哪个呢?明明是十分眼熟的字,自己读出来却被别人认为是误读,到底谁是谁非呢? 面对这类问题,面对这类容易误读的音,我们在古诗词教学中该如何正确而简便地辨析呢?笔者对有关专家的评注资料进行整理归纳后认为,可以根据“‘老字号’从古、‘特殊字’从今、多音字从义”的三条原则来处理。
一、“老字号”从古 所谓“老字号”,是指古诗词的通假字、词牌名专用字、单音节词中含有旧读音(古读音)的字;所谓“从古”,指遇到这些有旧读音的字,若旧读音的读法仍然被现代汉语规范音所保留,我们就应依从旧读音的读法,在今天的古诗词朗读中仍念旧读音。
1.通假字。古诗词中,我们会发现少量的通假字现象,这些字应读通假字的旧读音。见:“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风吹草低见牛羊”(北朝民歌《敕勒歌》);古语“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句中的“见”都是通假字,都通“现”,显现,显露出来之意,因此读“xiàn”,不读“jiàn”。而在《所见》和《夜书所见》题目中的“见”;“岁寒知松柏,患难见真情”和张籍的《秋思》中的“洛阳城里见秋风”也有“见”,但这些“见”都是“看见”的意思,并无“显现”之意,不是通假字,所以不读“xiàn”,应读“jiàn”。亡:《清平乐·村居》中“最喜小儿亡赖”的“亡”,通“无”,因而读“wú”,不读“wáng”。柴:王维《鹿柴》的“柴”是通假字。古代“柴”指有篱落的村墅,也指行军时在山上扎营,立木划定的某些区落。本诗的题目“鹿柴”是一地名,其“柴”通“寨”,所以应读作“zhài”,不读“chái”。而在《逢雪宿芙蓉山主人》的“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中的“柴”字,不是通假字,所以读“chái”。
2.词牌名。词牌名的读音是古代词赋的“专利”,因而我们只能尊重古人的读法。例如: 卜: 《卜算子·咏梅》中的“卜”读“bǔ”。因为,读“bǔ”的时候有多种意义,其中一项是指“估计、预测”。而读“bo”只用于“萝卜”一词。“卜算”是同义黏合词,意思是“估算、预测”。这里的“子”,是古代对男子的美称。唐代骆宾王写诗时喜欢用数字,大家都叫他“卜算子”,后来就以“卜算子”为词牌名了。乐:《清平乐·村居》的“清平乐”,原为唐教坊曲名,取用汉乐府“清乐”、“平乐”这两个乐调而命名,因而“乐”读“yuâ”,不读“lâ”。
3.古代单音节词。古诗词中,有的两个单音节词语连在一起,很像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比较典型是《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妻子”和“衣裳”。在现代汉语中,这是两个双音节词,“妻子”和“衣裳”的后一字“子”“裳”均要读作轻声。但是在古代,“妻子”两个字分别表示“妻子”和“子女”;“衣裳”在古代也有“上衣下裳”的说法,“衣”是穿在上身的服饰,“裳”是穿在下半身的服饰,类似于今天的裙裤,男女都可以穿。鉴于此,在本诗中的“子”“裳”作为单音节词,不能读作轻声,应分别读作“zǐ”“cháng”。
上例中的“卜算子”的“子”也是单音节词,是对古代男子的美称,因而不能像现代汉语词尾的后缀词“子”那样读作轻声,也应该读作“zǐ”。另外,还要注意叠声词的读法。《春晓》中的“处处闻啼鸟”;《小池》中的“小荷才露尖尖角”;《草》中的“离离原上草”和《宿新市徐公店》中的“篱落疏疏一径深”;《夜书所见》中的“萧萧梧叶送寒声”;“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中都有叠声词。古诗词朗读中,不能像现代汉语把叠词第二个字读成轻声,而应该读成本音。因为,有的叠字要单独表示意义,有的起重复强调的作用,而且五律或七律古诗中,各句字数相等,读来颇有节奏感,如果把叠字弱化后读得过轻,就可能给人少一个字的感觉。因此,叠字一般不要弱化读轻声,而要读出该字的本音。
二、“特殊字”从今 在古诗词中,我们会遇到一些特殊的字。这些字,古时有旧读音,而现代却已经没有这个旧读音了,或者这些字按古代的节律规则来说,应该发某个旧读音,但是现代汉语规范音却未收录这个旧读音。这时,我们就应以今天的现代汉语规范音来读。我们知道,古诗词虽然讲究音韵节律,但是没有像现在的汉语拼音这样严密完善的记音系统,因而许多古读音追究起来十分复杂,有的已不能准确查考其读法了。遇到此类特殊情况,我们应该统一到现代规范音的标准上来,这样更便于教学。小学古诗词教学中,“斜”字的发音争议是此类问题的典型表现。斜:《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的“斜”,按照古代节律,诗中的二、四句的末一个字是“家”“花”,其韵腹都是“a”,因此首句的末字“斜”应该押此韵,其韵腹也应是“a”。但是现代汉语中“斜”已没有“xiá”的音了,所以这个字只好依从今天的发音,读 “xiã”。“青山郭外斜”的“斜”也因为相同原因,念“xiã”。还有,“斜风细雨不须归”中,“斜”也得念“xiã”,如果我们非要将这句的“斜”读成“xiá”就显得太别扭啦。
三、多音字从义
在小学古诗词教学的误读音辨析中,除了会遇到旧读音的麻烦外,我们遇到读音困惑最多的当属多音字。遇到多音字,我们要根据这个字词的意义来判断该读什么音。例如: 挑:《夜书所见》中“知有儿童挑促织”的“挑”有“tiāo、tiǎo”两个读音。在“挑动”“拨动”的义项时念“tiǎo”。这句诗的意思是儿童用竹棍等挑动泥土,翻找地里的蟋蟀,因此,本句中,“挑”字读“tiǎo”才是合理的。重:杜甫《春夜喜雨》“花重锦官城”的“重”是多音字。诗句“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中,花“重”表现了春雨后花儿“红艳艳、沉甸甸”的红艳欲滴状态,因而这里“重”要读“zhòng”,不能读“chóng”。而张籍《秋思》中的“欲作家书意万重”,是说家书想要表达的意思很多很多,“万重”,就是“很多层”的意思;王安石的“水南水北重重柳,山前山后处处梅”中的“重重”也表示“很多层”的意思。因而,这里的“重” 要读“chóng”,而不能读“zhòng”。
为:王安石的《梅花》中有一句“为有暗香来”。这里的“为”,有的认为该读二声,有的又认为该读四声,到底该怎样读呢?“为”在本诗中是“因为”的意思,所以应该读“wâi”,不能读成“wãi”。另外,这首诗里中的“墙角数枝梅”中的“数”也是多音字,在本课指很多枝梅花,因此读“shù”,不读“shǔ”。
应:叶绍翁《游园不值》中“应怜屐齿印苍苔”的“应”字读法也比较混乱,有读一声的,有读四声的。这个“应”字的读法当结合前两句诗意来确定。诗的前两句说,大概主人是爱惜这青苔,担心被访客的木屐齿踩坏了,所以,客人虽在柴门前轻敲许久,但却无人应门。这里,“应”解释为“大概”,也可理解为“应该”,表示揣测之意,含调侃意味。所以这个字要读作“yīng”,不要读作“yìng”。“明月有情应识我,年年相见在他乡”的“应” 也同解,同读音,而在《小儿垂钓》“怕得鱼惊不应人”的 “应”,作“回应”之意,因而应读“yìng”。间:《泊船瓜洲》的首句是“京口瓜洲一水间”,其中的“间”是“间隔”之意,因而读“jiàn”。这首诗中“明月何时照我还”的 “还”,也是多音字,意思是“还乡,回乡”,因此读“huán”。
更:纳兰性德《长相思》“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中的“更”,有的版本标注为一声,有的标为四声,到底谁更恰当呢?“风一更、雪一更”表示一阵狂风又紧连着一阵暴雪,即整夜风雪交加。因而“更”是表示刮风下雪的时段,而读“gēng”时就是表示时间段的,旧时一夜分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可见,这里“更”读“gēng”才恰当。而另一读音“gâng”,是在表示“更加”时的读法。在《登鹳雀楼》中“更上一层楼”的“更”是副词,表示“更加”,所以这时该读“gâng”。剥:《清平乐·村居》“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中的“剥”有两个读音,只有在“去掉外面的皮或壳”的时候念“bāo”,而此处“剥”正好准确表达此义,因此,这个“剥”就念“bāo”,不能读作“bō”。
露:《小池》“小荷才露尖尖角”中的“露”字的读音也较难区分。人教社小语室专家认为,“露”在表示“显现”意义的时候有口语和书面语读法。用于书面语的单音词、复音词和成语读“lù”,用于口语的复音词中,读“lòu”。只有少数的用于口语的“露白、露丑、露底、露富、露脸、露面、露头、露相、露光、露苗、露怯、露馅儿、露一手、露马脚、泄露、走露”时读“lòu“,其它的皆读“lù”。“小荷才露尖尖角”中的“露”是书面语单音词,单独作动词用,所以应读“lù”。兴:《四时田园杂兴》的“兴”,该读什么呢?“兴”,兴致也,因而读“xìng”。古诗词教学的读音问题十分复杂,我们要多查字典词典和有关资料,学会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具体分析处理,从而准确把握其读音。
2.小学常见古诗词 篇二
一、渲染与烘托
渲染与烘托都是加强艺术效果的写作技巧, 且常常并提。在使用时, 渲染一般从正面着眼, 而烘托一般从侧面用笔。渲染在文学创作中指用较为浓重的笔墨, 对环境、景物或人物的行为、心理作多方面的描写、形容, 以突出艺术形象, 加强艺术效果。数年来, 高考曾几次在渲染设考查点。
所谓渲染, 就是在需要强调的地方, 浓墨重彩, 层层铺叙, 使描写的形象更鲜明、突出。在古体诗中, 诸如《春江花月夜》、《长恨歌》、《琵琶行》、《兵车行》、《葬花吟》等, 由于渲染技巧的大量使用, 读来每每给人一种笔酣墨畅、痛快淋漓之感。
烘托本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 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外面渲染衬托, 使物象明显突出。用于艺术创作, 指从侧面着意描写, 作为陪衬, 使所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可以是烘托人, 如《秦罗敷》中借“行者”、“少年”等的反应来烘托秦罗敷的美貌。也可以是烘托物, 如“蝉噪林逾静, 鸟鸣山更幽”、“僧敲月下门”、“月出惊山鸟”等以闹衬静。更多的是以物烘托人, 如《琵琶行》中三次写江中之月, 分别烘托了琵琶声的美妙动听、引人入胜和人物凄凉、孤独、悲伤等心情。
二、对比与衬托
对比即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某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 以突出事物特征或揭示事物本质的手法。如高适 《燕歌行》:“战士军前半死生, 美人帐下犹歌舞。”严酷的事实对比, 有力地揭露了将军和兵士之间的尖锐矛盾。而《村行》中“万壑有声含晚籁, 数峰无语立斜阳”两句, “万壑”与“数峰”既不是相对相反的事物, 也不是同一事物, 其中的“有声”和“无语”, 不过是从不同角度写出了它们各自的特点。因而把这两句诗看作“构成对比, 生动地表现出山中有时喧响, 有时静穆的景象”, 自然就是错误的了。
衬托是古典诗歌重要的艺术技巧。在诗歌创作中, 为了使主要事物的特色更突出, 诗人常常用另一种或另一些与之相似、相关或相反的次要事物作背景来陪衬, 所谓“绿叶衬红花”, 是为衬托 (也叫“映衬”、“陪衬”) 。衬托分为正衬与反衬。正衬是指用相似或相关的事物来作主体的陪衬, 从而使主体形象更为突出的一种写作技巧。诸如以丑衬丑、以美衬美、以乐衬乐、以苦衬苦等。
反衬是用相反的事物衬托主体, 从而使主体更形象、更突出的一种写作技巧。如以美衬丑、以乐衬悲等。杜甫的名句“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鸟语花香是多么美好的景物, 可是在特定的情景下, 竟然让诗人溅泪、惊心, 更显出诗人心中的离乱之苦。
对比和衬托, 对比是为了突出两者, 而反衬只是为了突出一者, 表达的目的是明显不同的。
三、联想与想象
联想是一种由此及彼的思维方式。如骆宾王的《于易水送别一绝》:“此地别燕丹, 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殁, 今日水犹寒。”诗人在易水送别友人, 联想到荆轲刺杀秦王之前在易水壮别的场面, 既表达了对荆轲的一片崇敬, 也借此抒发出一股难以遏止的愤激之情。
想象是依托已知形象进而创造出新的艺术形象的一种艺术手法, 是“人类思维最美丽的花朵”。可以说, 一切艺术创作都离不开想象, 诗歌创作尤其如此:没有想象, 就不会有《离骚》、《锦瑟》、《蜀道难》, 就不会有屈原、李白等。
四、情与志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这种方式将感情融汇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 借对这些自然景物或场景的描摹抒发感情, 是一种间接而含蓄的抒情方式。如杜甫的“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写景之中包含着对春雨的喜悦之情;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 晓风残月”, 场景描写之中, 寄寓着诗人的离愁别恨。
托物言志, 托物言志是诗歌散文中经常运用的表现手法, 即作者借助对某种事物的刻画来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或某种品格志向。宋代哲学家周敦颐的名篇《爱莲说》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 借荷花这一形象表达了自己洁身自好、保持高尚节操的人生追求。像骆宾王的《狱中咏蝉》就是通过刻画餐风饮露的秋蝉的形象来表明自己高洁的品性不为时人所了解。陈子昂的许多感遇诗也往往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 或借助香兰杜若、或借助珍禽翡翠来抒写心中的怀才不遇之慨。
3.古诗词中常见的艺术手法 篇三
古代诗词的抒情方式大致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类。
直接抒情就是直抒胸臆,表达诗人面对人、事、物所产生的富有哲理、爱憎分明的思想感情。例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直接表达了自己蔑视权贵、清高孤傲的形象。再如徐熙的《三峡吟》(2014年高考浙江卷)中“猿啼不自愁,愁落行人心”,已经明确地告诉给人们诗中的羁旅之愁。
间接抒情,就是作者将情感都寄托于客观景物或事物形象之中,表达得比较含蓄委婉的细节叙述,主要包括即事抒怀、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物抒情、用典抒情、借古讽今等。
1. 即事抒怀。通过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抒发作者内心感受。如苏轼的《被酒独行,遍至子云、威、徽、先觉四黎之舍三首(其二)》(2014年江西卷):“总角黎家三小童,口吹葱叶送迎翁。莫作天涯万里意,溪边自有舞雩风。”诗中写了海南黎族的几个小童口吹葱叶欢迎诗人的事情,引发诗人“莫作天涯万里意”的感慨。
2. 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即借自然景物抒发感情,这类诗在高考试卷上是大多数。如骆宾王的《夏日游山家同夏少府》(2015年高考四川卷)、刘禹锡的《秋日题窦员外崇德里新居》(2015年高考江苏卷)、张元幹的《卜算子(风露湿行云)》(2015年高考山东卷)、韩偓的《残春旅舍》(2015年高考新课标全国Ⅱ卷)等都是。
3. 用典抒情(借古抒怀)。用典就是借用典故来表达作者的思想,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态度和愿望。典故就是出于古典书籍中的故事或有出处的诗句、文章。用典,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练,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收到耐人寻味的效果。近几年用典抒情在高考试卷上出现得越来越多。如张元幹的《卜算子(风露湿行云)》(2015年高考山东卷)最后一句“起舞闻鸡酒未醒,潮落秋江冷”,就是化用祖逖“闻鸡起舞”的典故,表现作者胸怀大志而壮志未酬的苦闷心情。诗人用廉颇自喻,老而不服老,表现出坚决抗金的主张和恢复中原的决心。苏轼的《被酒独行,遍至子云、威、徽、先觉四黎之舍三首(其二)》(2014年高考江西卷):“溪边自有舞雩风”,化用《论语》中“风乎舞雩,咏而归”的典故,表现自己逍遥自在的情趣。
4. 借古讽今。是咏史诗中常见的表现手法,借历史上的事件来讽喻当朝。如周朴的《春日秦国怀古》(2011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诗中描写了古秦国一片萧索荒凉的景象,寄托了作者吊古伤今的无限感慨。
5. 托物言志。诗人借自然界中某物自身具有的特征,来表达某种志向或情感,诗中的物带有人格化的色彩。如阮籍的《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2014年高考山东卷):“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诗人在作品中把自己比作凤凰,既标榜自己的清高孤傲,又说出自己的与众不同。
6. 以小见大。以小题材反映大问题的方法。如可朋的《耕田鼓》:“农夫田头鼓,王孙筵上鼓。击鼓兮皆为鼓,一何乐兮一何苦?上有烈日,下有焦土。愿我天公降之以雨,令桑麻熟,仓箱富,不饥不寒,上下一般足。”以小见大,用农夫击鼓求雨和王孙击鼓饮酒对比,表达了诗人关心民生疾苦的悲悯情怀。
二、描写手法
1. 对比。就是把两个相对或相反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在古典诗歌中有很多表现百姓苦难生活和怀古之情的伟大诗人往往是采取对比手法,这种手法更能突出事物的特点,给人以鲜明的印象。如白居易的《秦中吟·歌舞》(2013年高考浙江卷):“秦中岁云暮,大雪满皇州。雪中退朝者,朱紫尽公侯。贵有风雪兴,富无饥寒忧。所营唯第宅,所务在追游。朱轮车马客,红烛歌舞楼。欢酣促密坐,醉暖脱重裘。秋宫为主人,廷尉居上头。日中为一乐,夜半不能休。岂知阌乡狱,中有冻死囚。”全诗共有十八句,其中前十六句详写统治者骄奢侈靡的生活,而结尾仅用两句描述“冻死囚”的惨状,就构成了强烈鲜明的对比,震撼人心。
2. 虚实结合(联想、想象)。是指现实的景、事与想象的景、事互相映衬,交织在一起,表达同一样的情感。如杜甫的《月圆》(2015年高考安徽卷):“孤月当楼满,寒江动夜扉”,写眼前满月的清辉;而“故园松桂发,万里共清辉”完全是诗人的想象,是虚写,用来描写故园桂花开放。本诗虚实结合,表达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寄托诗人渴望万家团圆的美好愿望。
3. 动静结合。艺术创作中离不开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一动一静,相辅相成。如戴叔伦的《兰溪棹歌》:“凉月如眉挂柳弯,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诗中前两句写出了山水的明丽动人和月色的清爽皎洁,是静景;后两句写出了鱼抢新水,涌上溪头浅滩的调皮,是动景。全诗动静结合,写出了兰溪山水的美好和蓬勃生机。
4. 反衬。或以动衬静,或以静衬动,或乐景反衬哀情。如韦庄的《含山店梦觉作》(2014年高考新课标全国Ⅱ卷):“曾为流离惯别家,等闲挥袂客天涯。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曾为流离惯别家”表明本诗为羁旅诗,要表达思乡之苦。而“等闲挥袂客天涯”,是说自己对漂泊在外并不在意,认为这是“等闲之事”。可是一梦醒来时,诗人才发现自己身为客,惆怅之情油然而生。
5. 渲染。对环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加强艺术效果。如杜甫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首联俯仰所见所闻,一连出现六个特写镜头,渲染秋江景物萧杀气氛,为他下文独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抒发百感交集的复杂心情做好铺垫。诗人望中所见,激起意中所触;萧瑟的秋江景色,引发了他下文身世飘零的感慨,渗入了他老病孤愁的悲哀。
6. 上下结合、远近结合、点面结合。即观察角度的变化与描写的顺序。如杜牧的《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前两句描绘了秋山远景,后两句描绘了秋山近景。“霜叶红于二月花”一句,生机勃勃,鲜艳夺目,清新刚劲,形象鲜明,给人一种秋光似春光的美感。描写要有层次性——由远到近或由上而下等。
7. 视觉、听觉、味觉等结合。如黄庭坚的《雨过至城中苏家》(2015年高考天津卷)中的“花飞衣袖红香湿,柳拂鞍鞯绿色匀”,“红香湿”分别是视觉、嗅觉、触觉描写,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
8. 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所谓正面描写,就是直接对要表现的对象进行描写。所谓侧面描写,即间接地描写要表现的对象,也就是通过对其他事物的描写来表现主要描写的对象。如张伯淳的《木兰花慢 赠弹琵琶者》(2015年高考浙江卷),开始“爱当垆年少,将雅调,寄幽情”,正面描写乐曲的演奏者。后面“尽百喙春和,群喧夜寂,老凤孤鸣。都来四条弦里,有无穷、旧谱与新声”,运用侧面描写的手法,渲染乐曲旋律的复杂变化,开启了读者的想象力,弥补了正面描写的不足。
三、修辞手法
1. 比喻。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另一种事物或情景,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如李白的《古风(其十)》(2013年高考北京卷)中“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明月出海底,一朝开光曜”,前两句直接赞美鲁仲连,三、四句将鲁仲连比喻为海底升起的明月,光辉闪耀,使人景仰。
比喻除使诗歌所描绘的意象更加形象生动外,还可体现出意象的情态特征。如“凉月如眉挂柳湾,越山中色镜中看”(戴叔伦《兰溪棹歌》)以眉喻月,绘出了三月时月亮的形状并体现出了它的清秀;以镜喻兰溪之水,写出了兰溪水之清澈明净,亦反衬出月光的明洁。
2. 比拟。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把人当作物来描写或把甲物当作乙物来描写叫拟物。比拟有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或事物表现得更形象、更生动的作用。如涨潮的《商调·黄莺儿》(2014年高考重庆卷):“花落意难堪,向泥中,着意衔,携归画栋修花口”,采用拟人的手法,把“花”“燕”都写出人的情态,具有人的感情和思想。
3. 借代。借用相关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包括用部分代替全体、用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和事物。运用借代的修辞方法可以使语言更简练,更含蓄。如李清照的《如梦令》:“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诗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肥”和“瘦”分别形容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词人惜花,为花悲喜,为花形醉,为花憎风恨雨,实际是含蓄地表达了青春韶光短暂、好花不常的惋惜之情。
4. 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绘,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的作用。如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诗中的“三万里”“五仞天”“上摩天”“泪尽”都是夸张,正是这些夸张描写,把诗人对祖国的热爱,对苟且偷安、不去收复失地的求和派的愤懑,以及对遗民遭受的苦难的深切同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5. 象征。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特点的概念、思想和感情。比如松、竹、梅、菊等一类事物被人们赋予特定的象征意义,诗人常借用它们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如辛弃疾的《水调歌头·壬子被召,端仁相饯席上作》(2013年高考江西卷)的“余既滋兰九畹,又树蕙之百亩,秋菊更餐英”,以“兰”“蕙”“菊”来象征自己高尚纯洁的品格。杜甫的《客从》(2013年高考大纲卷)中用“客泉”象征广大被剥削的劳动人们,用“客泉珠”象征劳动人民用血汗创造的劳动果实。
古诗词使用的手法还有多种多样,但高考试卷上一般只考查常见的艺术手法。阅读的时候,要先理解诗歌内容,把握其中的情理,再去思考手法之妙。解答赏析题目时,要看清楚问的是抒情方法还是描写手法,如果对艺术手法(特色、角度)提问,则是对各种手法的全方位思考。回答时,先明确手法,再结合诗歌内容加以简单解释,最后揭示它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这种手法的妙处。有时一首诗或一句诗,使用了不同的艺术手法,解释其主要手法即可。
4.谷雨的常见古诗词 篇四
明唐寅
谷雨花枝号鼠姑,戏拈彤管画成图。
平康脂粉知多少,可有相同颜色无。
2、《白牡丹》
唐王贞白
谷雨洗纤素,裁为白牡丹。
异香开玉合,轻粉泥银盘。
晓贮露华湿,宵倾月魄寒。
家人淡妆罢,无语倚朱栏。
3、《春中途中寄南巴崔使君》
唐周朴
旅人游汲汲,春气又融融。
农事蛙声里,归程草色中。
独惭出谷雨,未变暖天风。
子玉和予去,应怜恨不穷。
4、《老圃堂(一作薛能诗)》
唐曹邺
邵平瓜地接吾庐,谷雨干时手自锄。
昨日春风欺不在,就床吹落读残书。
5、《与崔二十一游镜湖寄包、贺二公》
唐孟浩然
试览镜湖物,中流到底清。
不知鲈鱼味,但识鸥鸟情。
帆得樵风送,春逢谷雨晴。
将探夏禹穴,稍背越王城。
府掾有包子,文章推贺生。
沧浪醉后唱,因此寄同声。
6、《谷雨》
明方太古
春事阑珊酒病瘳,山家谷雨早茶收。
花前细细风双蝶,林外时时雨一鸠。
碧海丹丘无鹤驾,绿蓑青笠有渔舟。
尘埃漫笑浮生梦,岘首于今薄试游。
7、《题伍彬屋壁》
唐廖融
圆塘绿水平,鱼跃紫莼生。
要路贫无力,深村老退耕。
犊随原草远,蛙傍堑篱鸣。
拨棹茶川去,初逢谷雨晴。
8、《点绛唇》
宋李铨
一朵千金,帝城谷雨初晴后。
粉拖香透,雅称群芳首。
把酒题诗,遐想欢如旧,花知否。
故人清瘦,长忆同携手。
9、《浣溪沙》
宋仇远
红紫妆林绿满池,游丝飞絮两依依。
正当谷雨弄晴时。
射鸭矮阑苍藓滑,画眉小槛晚花迟。
5.古诗词中常见的表现手法 篇五
表现手法又叫表达技巧、艺术手法。现就古人在诗词歌赋创作中经常运用的表现手法简单归纳如下:
一、用典
(一)用事:借古抒怀,借历史故事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立场态度等。
(二)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加深诗词意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
常见的用典意思 投笔:弃文从武
鸡黍:专指招待客人的饭菜 长城:守边的将士 红豆:象征爱情或相思 楼兰:边境之敌
瑟瑟:原为绿色宝石的名称,后来借指绿色 折腰:屈身事人 杜康:酒
化碧:刚直忠正的人为正义事业而蒙冤受屈黍离: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
鸿雁,雁书,雁足,鱼雁:书信,音讯
桑榆:日落时余光所照之处,后指垂老之年 尺素:书信 商女:即歌女,后以此为不顾国家存亡而醉生梦死的典故 青鸾,青鸟:传递书信的人
鹧鸪:衬托处境的艰难或心情的惆怅 双鲤,鲤鱼,鲤素:书信
杜鹃:渲染哀怨悲凄的气氛或思归的心情 五柳:隐者
东篱,采菊:辞官归隐后的田园生活或闲雅的情致 鸿鹄:人有远大志向
雕虫:微不足道的技能,多指文字技巧 三径:隐士居住的地方
风骚:优秀的文学作品或文采 劳歌,渭城,阳关:送别时唱的歌曲 长亭,南浦,柳岸:送别地
夕阳:离别时的心情或暮年老年 牧童:淡泊,田园生活 烟波:离别后漂泊无依 吴钩:武器或有勇武豪情 明月:乡愁 青云:高的地位 孤雁,落帆,断鸿:孤独游子 青紫:高官显爵 丁香:愁心或情结
青梅竹马:男女小时天真无邪一起玩耍 蝉鸣:悲秋 青天:清官 落花:伤春 落叶:秋天
黄昏日暮:死亡迫近的忧惧或苍茫的历史意味 飞蓬,孤蓬,归蓬:孤寂的游子 西楼,望江楼:送别地或悠悠愁绪
梅子:含有风情意味(梅子成熟:少女怀春)(梅雨:悠悠愁绪)
二、联想
由一事物联系到与之有关的另一事物,或把事物中类似的特点联系起来造成一个典型。
三、想象
人们在已有材料和观念基础上,经过联想、推断、分析、综合,创造出新的观念的思维过程。
四、衬托或烘托
指的是以乙托甲,使甲的特点或特质更加突出。有正衬和反衬两种。
五、渲染
环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加强艺术效果。
六、象征
用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特点的概念、思想和感情。也就是借助于特定具体的事物,寄寓某种精神品质或抽象整理。
七、对比、对照
两种不同的事物或情形互相比较。
八、抑扬
要贬抑否定的方面和要肯定的方面同时说出来,只突出强调其中一个方面以达到抑此扬彼或抑彼扬此的目的。有先扬后抑和先抑后扬之分。
九、照应
诗中对前面所写的作必要的回答。恰当运用这种方法使结构显得紧凑、严谨。
十、动静
对事物、景物作动态、静态的描写,两者相互映衬,构成一种情趣。
十一、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描写对象进行正面的直接的描写是正面描写;描写对象周围的事物,使对象更鲜明、突出的是侧面描写。
十二、直抒胸臆
即景抒怀,表达诗人面对自然景象所产生的富有哲理性的思想。
十三、触景生情、借景抒情、融情于景
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正面不着一字,全然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象之中,借自然景物抒发感情。是否情景交融,是判断古典诗歌有无意境的标志,而是否有意境,又是判断石英诗歌是否为上秤之作的标志。
十四、托物言志 托物言志,是作者借助物的象征义来表达个人胸怀心志的一种艺术手法,又叫感物抒怀。托物言志诗,又叫写物诗。在描摹事物以尽其妙的基础上融入作者的感情,寄托作者的心志。
十五、赋比兴
诗有六义,指的是风、雅、颂、赋、比、兴。
至于属于表现手法的赋比兴三义,有一种解释如下: “赋”者铺陈,叙物言情,直歌其事,随物赋形。用赋的手法写诗,使人感到真实、亲切。可是通篇用赋,会失之肤浅、平直、松散,故要赋比兴合用。“比”以此物比彼物,就是把一物比作另一物。“兴”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
十六、虚实结合
高考的“诗歌鉴赏”,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这就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过的一些术语对诗歌进行简单的分析。例如虚实相生、比兴手法、以乐景写哀等。只有真正弄清了什么是“虚”,什么是“实”,才能准确用到诗歌的鉴赏活动中。
首先,介绍一下诗歌中的“虚”。在中国画的传统技法中,虚,是指图画中笔画稀疏的部分或空白的部分。它给人以想象的空间,让人回味无穷。诗画同理,诗歌借鉴了中国画的这种方法。诗歌的“虚”,是指直觉中看不见摸不着,却又能从字里行间体味出那些虚象和空灵的境界。具体说来,诗歌中的“虚”包括以下三类:
(一)、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诗人往往借助这类虚无的境界来反衬现实。这就叫以虚象显实境。
(二)、已逝之景之境。这类虚景是作者曾经经历过或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景象,但是现时却不在眼前。
(三)、设想的未来之境。这类虚境是还没有发生的,它表现的情将一直延伸到未来而不断绝。故写愁,将倍增其愁;写乐将倍增其乐。
再看看诗歌中的“实”。在中国画中,实是指图画中笔画细致丰富的地方。而在诗歌中,“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
“虚实相生”是指虚与实二者之间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与互相转化,以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境界,从而大大丰富诗中的意象,开拓诗中的意境,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充实人们的审美趣味。
虚景和实景的关系,有时是相反相成形成强烈的对比,从而突出中心的。虚景和实景的关系,有时则是相辅相成形成渲染烘托,从而突出的中心的。
十六、诗歌的章法分析
卒章显志:在文章末尾点明主旨。画龙点睛:用一两句精彩的话点明主旨。怀古伤今借古讽今:追念古代,伤感现实。寄寓寄托:把感情、主题放在一种事物上表现。以小见大:由平凡细微的事情反映重大的主题。开门见山:文章开头就进入正题,不拐弯抹角。
十七、文章结构技巧
诗歌的结构形式,常见的首尾照应,层层深入,先总后分,先景后情,过渡、铺垫、伏笔等。
做铺垫:在情节发生前的交代、暗示。
埋伏笔:前段为后段埋下的线索。呼应 照应:前后的互相联系。浑然天成:结构非常完整,如同自然生成的。
十八、其它
(一)构思精巧
(二)新颖 独树一帜 别具一格 不落窠臼不落俗套自出机杼:有创新,不沿用陈旧的格式、作法。
(三)颇具匠心
(四)感情细腻 感情真挚
(五)跃然纸上
(六)曲折
6.高考语文古诗词常见意象顺口溜 篇六
松梅竹菊寓高洁,借月托雁寄乡思。杜鹃鹧鸪啼凄凄,梧桐叶落透悲意。别时长亭柳依依,落花流水传愁绪。乌鸦燕子系兴衰,草木仍在人事移。
1、“松梅竹菊”寓高洁:
松梅竹菊是品行高洁、不畏邪恶的形象化身,古人常用这四种形象表现高洁的情操。刘桢《赠从弟》有云:“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王吉《咏竹》则言:“岁寒别有非常操,不比寻常草木同。”元稹《菊花》一诗有云:“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写梅的诗句也有很多,如“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2004年北京卷考察的是苏轼的《红梅》,该诗表现出了红梅不畏严寒,不与桃杏争春的高洁品格。
2、借“月”托“雁”寄乡思
皓月当空常常引起游子的思乡之情,唤起诗人的怀远之念,如:李白《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再如苏轼“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均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雁是一种候鸟,古诗词常用大雁南飞的景象书写在外游子的思乡之情。2004年湖北高考语文卷所出的诗是王湾的《次北固山下》。诗的最后两句写道:“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诗人漂泊流浪,到底什么时候能重返故乡,连泊舟中的诗人自己也不清楚,因此他只好寄希望于春光中北归的大雁为自己传书了。归雁这一意象写出了作者的思归之情。
3、“杜鹃”“鹧鸪”啼凄凄
杜鹃,又名子规、杜宇等,在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即望帝)在让位于他的臣子后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又说杜鹃叫声如“不如归去”,于是古诗中的杜鹃就成为了凄凉、哀伤的象征。2004年全国卷Ⅱ诗词鉴赏题考察的是晏几道的《鹧鸪天》:
鹧鸪天 晏几道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题目问道:在这首词中,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杜鹃的啼叫声?此问的解答就应从杜鹃的叫声入手,词中也提到了“声声只道不如归”,表达的是作者漂泊之外的思归之情。古诗词中出现的“鹧鸪”这一意象也经常透出悲凉之意。比如李白的《越中览古》:“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4、“梧桐”叶落透悲意
古语有“一叶落而知秋”,说的便是梧桐叶落。以梧桐写悲秋,是古人常用的手法。2004年福建卷的诗词鉴赏题为朱淑真的《秋夜》,其中就写到了“梧桐”这一意象: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此诗中,凉床、月影和梧桐,共同营造出孤寂的意境。
5、别时“长亭”“柳”依依
在古典诗词里,杨柳常常与离情相关联,《诗经》中的《采薇》便写道:“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柔弱的杨柳摇摆不定的形体,最能传递亲友离别时依依难舍之情。此外,“柳”与“留”也谐音。长亭为古人送别之场所,因此也是送别诗中经常出现的意象。柳永的《雨霖铃》同时写到了这两种意象,分别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以及“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6、落“花”流“水”传愁绪
“花”落让人爱怜、伤感,“水”流或喧嚣或舒缓,绵延不绝,最惹人愁绪,因此,在古诗词中常用落花流水来表达忧愁。如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又如李清照《一剪梅》:“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7、“乌鸦”“燕子”系兴衰
乌鸦这种鸟经常在坟头等地出现,常被视为不祥之兆,诗人常用“乌鸦”这一意象渲染出衰败的氛围。燕子则因其有眷恋旧巢的特点,成为古典诗词表现时事变迁,抒发历史兴衰感慨的寄托。出现“乌鸦”这一意象的高考题目不少,如:2006年湖北卷《丹阳送韦参军》“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2006年江苏卷《鹧鸪天》“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2007年浙江卷出了一道对比鉴赏题,分别是刘禹锡的《乌衣巷》、吴激的《人月圆》和元曲《山坡羊.燕子》,三篇作品均通过“燕子”这一意象,表达了深沉的兴亡之感。
8、“草木”仍在人事移
7.小学古诗词教学初探 篇七
一、反复诵读,体味古诗韵味美
古诗词的内容极其丰富,春、夏、秋、冬,写景、抒情、咏物、言志……可以说是应有尽有。但无论哪一首古诗、什么内容的古诗,它在遣词造句中都讲究平仄、对仗、韵律。因此,每一首古诗词读起来都是那么朗朗上口,令人意犹未尽。诵读是我国语文教学的传统方法之一,也是最常见的一种教学方法。古人说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正是告诉了我们诵读对于学习古诗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我在教学朱熹的《观书有感》一诗时,分为三个步骤来指导学生反复诵读,体味古诗的韵味美。首先,正确诵读。要求学生读准每个字的读音,把古诗读正确。检查时,教师相机正音“鉴”“徘徊”“为”这几个难读的字音。“为”在诗中意思为“因为”,所以应该读第四声。其次,读出古诗的节奏美。检查朗读时,特别强调了第三句古诗“问渠哪得清如许”后面的标点是问号。古诗中的标点大多运用了逗号和句号,而这里有个特殊的标点问号。所以这句要读出什么样的语气呢?指导学生读出疑问的语气。最后,读出古诗的韵味美。提醒学生关注每一句的最后一个字,发现了什么?学生通过诵读发现最后一个字押了ai韵。我告诉学生,音韵有十三道辙,韵母是ai和uai,称为怀来辙,属于柔和级。因此,这首诗读的时候声音要柔和些才好。此时,再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诵读,读出古诗的韵味美。
二、多管齐下,感受古诗意境美
古诗教学时,要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欣赏诗的意境,情感才能得到升华。
1. 激发兴趣,使学生进入意境。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就能主动参与到新课的学习中去,并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好的古诗词课堂,教学导入能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让学生产生一种强烈的阅读期待。
例如,在教学《观书有感》时,我首先出示了三句名言让学生诵读,“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活到老,学到老”“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然后告诉大家这三句名言都是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所说的。学生一下子就对朱熹这个人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接着,出示朱熹的人物简介,让学生对作者有初步的了解。然后我话锋一转,介绍道:朱熹是勤奋读书的典范。有一天,朱熹读书读累了,便出去散散心。他走到一个小池塘边,看到了池塘中清澈的池水。眼前这一潭看似普通的池水,却使他陷入了沉思,引起了他关于读书学习的思考。于是,他情不自禁写出了一首千古流传的诗——《观书有感》……这样的课堂导入,从名言入手,引出关于作者的资料,再介绍作者写诗的背景,一下子就抓住了学生的心,让学生对学习古诗有了一定的期待。
2. 抓住诗眼,让学生赏析意境
每首诗都有诗眼,抓住诗眼,能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教学古诗词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诗中有深刻含义的词语,即诗眼,反复推敲,仔细揣摩,来赏析诗的意境。
《观书有感》这首诗的诗眼就是“清”这个字。课上,我问学生:“你知道诗中描绘的是什么景物呢?”学生立马发现了整首诗都是在写方塘的。我接追着问:“这半亩方塘有什么特点呢?用诗中的一个字眼来回答。”学生一下子找到了“清”这个关键字,也就是这首诗的诗眼。接着,教师再引导学生浏览全诗,找一找哪几句诗描绘了方塘清的特点?由此来引导学生认真品读诗句、理解诗句的意思,并赏析古诗的意境美。
3. 想象漫游,让学生深入意境
古诗词有着“诗中有画”的特点。教学时,我从再现诗的画面入手,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来了解诗的大意。品读第一、二句诗句“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在学生理解了“鉴”“开”“天光云影”“徘徊”这些关键字词的意思后,我让学生闭上眼睛,听老师有感情地诵读这两句时。学生边听边想象:你仿佛看到了怎样一幅画面?学生的表现是令人欣喜的,将半亩方塘的美景描绘得栩栩如生,令人无比向往。
三、讨论明理,领悟古诗哲理美
古诗词中,有许多蕴含着丰富哲理性和思想性的佳句,给人以深刻的人生启示。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领悟这些诗句的哲理美,提高学生的鉴赏和审美能力。
在教学《观书有感》一诗时,我出示了朱熹的另一句名言“读书须有疑,方有长进”。学生读完名言后,教师引导其认真思考:看看这首诗的题目,再读读诗句,你有什么疑问?学生立马提出了心中的疑惑,诗的题目是《观书有感》,可诗中却没有写到“书”,更没有写到“观书”。整首诗写的是半亩方塘的优美景色和方塘中清澈的一潭水。我追问:“那不如把诗题改成《观塘有感》怎么样?你们同意吗?”学生纷纷摇头。通过激烈的讨论,学生明白了诗句中所蕴含的深刻的道理:源源不断的活水流进池塘,使得池塘变得清澈美丽。一个人只有不断地读书,不断地汲取新知识,才能够使自己心智开阔敏锐。这也正是朱熹这位著名的教育家、理学家想要告诉大家的深刻哲理。
8.古诗赏析题常见失误与对策 篇八
审题是答题的第一步。只有审清题干问的是什么,弄懂要求我们答什么,才能有针对性地回答问题,答对题,答全题。如果审题有了失误,答题就会“驴头不对马嘴”,痛失全分。例如: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李白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这首诗描写的景物有什么特点?蕴含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第一问的正确答案是:描写景物的特点是清新幽静、超凡脱俗。
许多同学审题出现了错误,将“描写的景物有什么特点”看成是“景物描写有什么特点”,于是有的答成:前三联借景抒情,后一联直抒胸臆。有的答成:第一、五、六句写动景,第二、三、四句写静景,动静结合,等等。其实“描写的景物有什么特点”是指景物本身的特点,“景物描写有什么特点”则指描写方法或技巧的特点。混淆了“描写的景物”和“景物描写”这两个概念,答题就会失误。
审题失误常见的还有:混淆表现手法是全诗的还是某一两个句子的,是处于主要地位的还是处于次要地位的;分析“异曲同工之妙”时大谈思想感情,不明白这个“妙”主要指方法和技巧上的特色;在对律诗诗句的赏析中错把颔联当颈联或相反;忽视对背景注解的审读,导致对诗歌特定思想内容的错误理解等。
对策:
审题要具备基本的知识背景,包括文学常识、语言知识,这样才能读懂题目里涉及的一些概念(如颔联与颈联)和古人对作家作品的评价。读题要全面,不要忽略每一个细节;要专注细心,逐字逐句,甚至咬文嚼字。要抓住关键词语,对可能引起误解的概念反复推敲。要弄清楚题目问的是什么,怎么问的。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做到问与答对缝合隼,准确无误。
二、手法误认
表现手法是诗人用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同学们对全诗或诗中某一两句运用的手法进行分析和指认,常常很容易出问题——把一种手法说成是另一种手法,造成该得分点失分。例如:
石头城[宋]刘翰
离离芳草满吴宫,
绿到台城旧苑东。
一夜空江烟水冷。
石头明月雁声中。
“石头明月雁声中”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第一问的正确答案是: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绘声绘色/以动衬静)。
分析诗句,作者借助月色、雁声等意象来表达对石头城昔盛今衰的伤感,所以说借景抒情;从写作的心理过程看,又可以说成融情于景。作者是从声音和色彩两方面来描写的,所以又可说成绘声绘色。“石头”、“明月”是静景,“雁声”是动景,所以又可说成是以动衬静。但许多同学却说成比喻、拟人或者象征等,如果说象征还有一定的道理(“雁声”似乎也可看成是作者自身影像的投射),那么比喻和拟人就毫无道理可言了。
对手法的分析和指认,许多同学把握不准。有这样一些问题最为常见:把对全诗手法的分析看成是对一个局部、一两个句子的,或者倒过来;实际上是衬托、虚实手法,却动不动就说是借景抒情什么的;借景抒情与托物言志常常混淆不清;当什么手法都看不出来的时候,则比喻拟人胡说一通。
对策:
整理常見的表现手法,将它们系统化。我们这里提供一个表现手法的分类整理供同学们参考:(1)抒情手法:直抒胸臆、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托物寓理等。(2)描写手法:衬托(正衬和反衬)、虚实、对比、动静、细节描写(细描和白描)、正侧。(3)修辞手法:比兴、比喻、拟人、夸张、双关、用典、设问、反问、反语等。
三、积淀先入
古诗内容丰富,主题多样。大家积淀和内化的思想内容相对于浩如烟海的古诗词来说,还是有限的。有些名篇已经非常牢固地积淀在同学们的心里,有些内容则接触较少,相对比较淡薄。所以,一旦试题所选古诗稍微“冷”了一点,同学们常常会“积淀先入”,把那些印象深刻的内容调动起来,走入丢开文本乱答一气的误区。例如:
上面一首《石头城》,还有两道题目:
(1)“绿到台城旧苑东”中的“绿”用得很有特色,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2)有人认为“一夜空江烟水冷”中的“空江”,与唐朝刘禹锡《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中的“空城”有异曲同工之妙,请谈谈你的理解。
第一道题正确答案:“绿”通过色彩形象地写出了野草的连绵不断,满眼绿色显示石头城的衰败与荒凉。但是有许多同学却把连绵不断的野草说成是生命力旺盛,是乐景,进而认为“反衬”了石头城的寂寞。他们对野草意象只有一个很牢固的认识:写其绿就是显示生命力,写其枯就是显示衰败荒凉。而对写“黍离之悲”的古诗体验和感受可能太淡了,一时想不起来,就“积淀先入”了。
第二道题正确答案:“空江”写开阔的江面上空空荡荡。通过“江空”衬托城空;空城直接点明了荒芜寂寞。都写出故都的沉寂凄凉之感。有的同学将后一点答成“都写出了作者思念故乡的凄凉之情”。殊不知,这是一首吊古伤今的诗。这是因为,思乡之情在大家心里刻下的印象太深了,而吊古伤今的诗库存太少。
积淀先入的现象还有一些。例如,一个被赋予了历史文化内涵的意象,在许多诗歌里作者用它来表达该文化内涵,但也不尽然。比如“垂钓”一般用来表示隐居生活,但在宋诗《江上》(董颖)中,却表示对安定生活的期待和向往。积淀先入也常常表现在对手法的辨认上,借景抒情、比喻拟人平时接触得多,因而在大家难以辨认或觉得似是而非的时候,就随便挑一个最熟悉的说法搪塞过关。这一点与上文所说的“手法误认”密切相关。
对策:
先说内容上的积淀先入。有了积淀才有唤起,因此,我们要多赏析一些内容可能比较“冷”的古诗。当然,内容的“冷”与“热”因人而异。下面是就中学所学古诗从内容的角度作出的整理,供大家参考。
(一)古诗中的时间观念
1.“人生忽如寄”类——人生无常;2.“花开堪折直须折”类——“失时”主题(及时行乐和成就事业);3.“暮去朝来颜色故”类——“失乐”主题;4.“明年花开谁复在”类——对未来的迷茫不安;5.“此生此夜不常好”类——好景不常
(二)古诗中的季节观念
1.“人生几何春已夏”类——惜春主题;2.“满地芦花和我老”类——悲秋主题;3.“人生看得几清明”类——伤春主题
(三)古诗中体现的人生观
1.“荣名以为宝”类——自警自励;2.“服药求神仙”类——讥讽误国;3.“思为双飞燕”类——爱情主题;4.“先据要路津”类——权利意识;5.“为乐当及时”类——珍惜
时间;6.“纵浪大化中”类——自我超越
(四)古诗中的历史智慧
1.“无情最是台城柳”类——吊古伤今;2.“旧时王谢堂前燕”类——富贵难保;3.“商女不知亡国恨”类——亡国之忧
(五)古诗中的政治观念
1.“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类——阶级对立;2.“一将功成万骨枯”类——反战思潮;3.“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类——思亲主题;4.“振衣千仞冈”类——高洁主题
四、挂一漏二
挂一漏二主要指内容或手法上分析和指认的缺漏现象: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从而导致失分。例如:
秋晓行南谷经荒村
柳宗元
杪秋霜露重,晨起行幽谷。
黄叶覆溪桥,荒村唯古木。
寒花疏寂历。幽泉微断续。
机心久已忘,何事惊麋鹿?
[注]①南谷,在柳宗元贬谪之地永州城南郊。②杪秋,即深秋。③机心,机巧的心计。语出《庄子》。
(1)此诗写景,处处紧扣“秋”字。请作简要分析。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又是怎样表达的?
第一题正确答案:霜露浓重,黄叶落地,寒花疏落,幽泉断续,无不体现了秋的特色。第二题正确答案:第一问:落寞,孤愤,旷达而又无奈。第二问:前六句借景抒情,后两句直抒胸臆,化用典故。这道题容易“挂一漏二”。第一题,答了霜露、黄叶、寒花,而漏掉幽泉,其实“断续”二字不正是秋水的特征吗?看来与季节常识缺失或者模糊有关。第二题,第一问,只答落寞或者孤寂之类,没有体会出“愤”味和旷达而又无奈来,其实结合注释细细揣摩最后两句就可以体会到。第二问,只看出后两句“直抒胸臆”,由于忽视了注释③,漏掉了化用典故。
挂一漏二的问题比较普遍,以上这道题比较典型,代表了内容和手法两个方面。有一种试题,似乎不是考内容和手法的,其实不然,它首先包含了内容和手法的考查。例如“试分析诗歌首联在全诗中的作用”,容易只答为全诗奠定了什么基调,其实还要从题目和结构的角度来回答才算完整。
对策:
做古诗鉴赏类题时要仔细审读,严密思考,多想想是不是还有别的角度、别的意味,是不是还没答到位。还要加强积累,多阅读和训练,多体验、领悟和评价。特别是借助写作背景,读懂注释,用心品味诗歌语言里蕴含的情感因素。
五、思路紊乱
关于答题思路,人们总结出好多类型,一般有六种也有八种的,但是还有一种题目很单一却易出错。先看例题:
送人还荆州[唐]皇甫曾
草色随骢马,悠悠同出秦。
水传云梦晓,山接洞庭春。
帆影连三峡,猿声近四邻。
青门一分手,难见杜陵人。
[注]青门,长安东南门。
结合具体诗句,说说这首诗是如何围绕“送”字,表达送别之情的。
正确答案:先写送别友人同出秦川,表达留恋之情;再用想象手法写将去之处的风光和途中情景,表达牵挂之情;最后写一别难再相见,直接表达不舍之情。在这道题中,“送”是题眼,命题人抓住这个字设置了这道题,可以说这是一种“题眼题”。像“送”这样关涉全篇的字,有时还会出现在诗歌的开头一两句,可以称之为统领全篇的诗眼。大家由于没有正确的视角和思路,答案五花八门:有的从修辞手法的角度答,有的从表现手法的角度答,有的从意象意境的角度答,等等。
对策:
通过研究答案,我们不难发现答题的规律:抓住题眼,循着作者的思路逐句或逐层展开分析就可以了。这一句推进一句、一层推进一层的揭示,就是回答“如何围绕”的。这种答题思路和方式,就是逐层分析法。
这种方法对每一层的分析要找切入点,一般从景或事的角度切入,即回答写什么;如果某个层次有一个突出的表现手法,也可从手法的角度切入,例如上题答案中的第二句“用想象的手法”。
六、比较粗疏
比较粗疏指对比较鉴赏题里诗歌的鉴赏和答题粗糙疏忽,不细心品味和比较。这种题目相同点可能好找一些,而不同点非仔细揣摩不可得。例如:
京口月夕书怀>[南宋]林景熙
山风吹酒醒,秋入夜灯凉。
万事已华发,百年多异乡。
远城江气白,高树月痕苍。
忽忆凭楼处,淮天雁叫霜。
有人说,本诗第二联颇有杜甫“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之诗意。请简要说说两者的异同之处。
正确答案:两诗均在萧瑟的秋风里借景抒发自己长期漂泊在外,年老而无归的孤独悲凉之情。但林诗多了万事不如意的郁闷之情,并把感情写得含而不露;杜诗则流露出自己多病孤独登台的凄苦,“悲”、“独”二字尤为传神。大多数同学能从季节、处境和心情三方面概括两联的相同点,但对不同点的回答就显出粗疏的缺点了。他们不能从“万事已华发”里品出杜诗里不甚突出的万事皆空的悲叹,也难以从杜诗里体认到林诗里没有的百病缠身;不能从林诗里看到感情的相對含蓄,也难以从杜句里意识到“悲”和“独”有直抒胸臆的作用。分析和比较粗疏,答案也就粗疏了。
相对这种题型,更多的是两首诗放在一起比较鉴赏。命题人往往从意境、感情、技巧和语言等方面择其一点或两点来设置比较性的试题,我们平时要多练习。
对策:
9.古诗常见意象解读 篇九
一、青山的别称
1.山不厌高,海不厌深。(曹操 《短歌行》)2.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3.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杜牧《山行》)4.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 《江雪》)5.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早发白帝城》)6.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7.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8.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9.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10.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从军行》)11.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张九龄《湖口望庐山瀑布泉》)12.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暝》)13.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14.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峨眉山月歌》)15.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16.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17.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白居易《钱塘湖春行》)18.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19.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五首·其四》)20.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李贺《马诗二十三首·其五》)21.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张志和《渔歌子》)22.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23.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24.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王勃《滕王阁诗》)古诗词中山的称呼主要有两类:(1)从色彩、形状、数量、方位、季节等方面描述山的特点,如“青山、苍山(青山)、东山、西山(第24句中专指南昌山)、万仞山、万重山(层层叠叠的山)、孤山(第17句中特指西湖白堤孤山)、寒山(深秋季节的山)”等。(2)地理上的山名,如“阴山、天山(祁连山)、庐山、峨眉山、敬亭山”等。
二、山的意蕴
1.以山的高大绵延喻指受阻隔,抒发思乡怀人之情。送柴侍御
王昌龄
流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起句点出了友人要去的地方是武冈,“通”和“接”两字,显得江河相连,道无艰阻,给人一种两地比邻相近之感。所以第二句便说“送君不觉有离伤”。如果说诗的第一句意在表现两地相近,那么三四两句更是云雨相同,明月共睹,物因情变,隔山隔水的“两乡”竟成了“一乡”。这既是对朋友的宽慰,又将深挚不渝的友情和别后的思念渗透其中。乡思
李觏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诗先以落日处即天涯作衬,使后句望不见故乡的失望更重更深。通过两个“天涯”的反复吟 1 咏,让人体会出思家的愁苦。第三四句由前二句着眼于空间的遥远转到着眼于空间的阻隔。故乡为碧山阻隔,已令人恨恨不已,何况眼下碧山又被暮云遮掩。第三句用“已恨”表达无限感慨,第四句用“还被”再递进一层,强调障碍重重,恨重重。全诗层层深入,把思乡之情表达得酣畅淋漓。
2.以山的稳固永恒反衬人事的短暂,抒发物是人非的感慨。临江仙
杨慎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在历史长河中人事往来成代谢,英雄与凡人消失净尽,是非成败转头皆为空幻。夕阳无数次映红天空,惟有青山在大地上依旧绵延,万古长存。相比之下,人的身形渺小得仿佛沧海一粟,人的生命短暂得如同电光石火,饮酒笑谈的放达之中,终有一丝抹不去的苍凉。这首词中青山意象象征永恒不变,成为王朝兴替、人事代谢的见证。3.以山的清幽秀美代指隐居生活,表达返朴归真的渴望。山中问答
李白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第三四句是写“碧山”之景,也是“何意栖碧山”的答案。桃花随溪水窅然远逝,在荣盛和消逝之中显示出天然宁静之美,“闲”字既暗示出“碧山”之“美”,并以此与“人间”形成鲜明的对比;又抒写李白超脱现实的闲适心情。4.以山的高大伟岸象征高远志向,抒发豪情壮志。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首诗描写了泰山雄伟磅礴的气势。“齐鲁青未了”以距离之远来烘托出泰山之高。颔联和颈联写近望中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是上句“青未了”的注脚。尾联写由望岳而产生的登岳的意愿。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
5.描写山的四时秀美,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望天门山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前两句用铺叙的方法,描写天门山的雄奇壮观和江水浩荡奔流的气势;后两句描绘从两岸青山夹缝中望过去的远景。全诗通过对天门山景象的描述,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壮丽,表达了作者初出巴蜀时乐观豪迈的感情,展示了作者自由洒脱、无拘无束的精神风貌。【巩固训练】
1.简要分析下列诗句中青山意象所表达的思想感情。(1)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许浑《金陵怀古》)(2)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3)青山隔断红尘路,白云满地无寻处。(无名氏《叨叨令·溪边小径舟横渡》)(4)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韩愈《送桂州严大夫同用南字》)(5)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2.阅读下面两首唐诗,根据提示完成赏析。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柳宗元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若为化作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登崖州城作
李德裕
独上高楼望帝京,鸟飞犹是半年程。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
两诗写作之时,作者都是贬谪之身,正值壮年的柳宗元被贬为柳州刺史,曾任宰相的李德裕则在垂暮之年被弃置崖州。从诗中看,两人的处境与心境是有所不同的。
(1)两诗都着一“望”字。李诗之“望”在首句,实写登楼,引领全篇,既表达了对君国的眷念与向往,又蕴含了对“帝京”遥不可及的感伤。柳诗之“望”
。(2)两诗都写到了“山”。李诗曰“青山留人”,是面对群山阻隔欲归不能的自我安慰。诗人运用拟人和象征手法,抒发了看似平静超然,实则深沉悲凉的情感。柳诗曰“尖山似剑”。
参考答案:
1.(1)曾占据金陵的历代帝王早已消失在历史长河中,今日金陵山川地势与六朝时依然相似,人事却大不一样。抒发了人事多变、繁华易逝(物是人非)的感慨。(2)无数青山虽可遮住长安,但终究遮不住浩浩东流的江水。“东流江水”喻指词人和广大爱国志士收复中原的坚定意志,“青山”喻指压制爱国者抗金收复中原的朝廷主和派,表达了作者克服一切阻力,抵抗外敌,光复山河的坚定意志和信心。
(3)描绘了青山与白云相映的与世隔绝的澄净世界,表现出超然尘世的隐逸情怀。
(4)运用比喻修辞,把江水比作青罗带,把青山比作碧玉簪。表现了漓江水的澄清飘逸,青山的峭拔秀美。赞美了漓江山水,表达了向往热爱之情。
10.常见古诗的思想感情 篇十
[第一组(按诗体分类)](一)咏史诗
思想情感
示例
1.借古讽今,抒发昔盛今衰、古今变化的感慨。刘禹锡《石头城》《乌衣巷》、姜夔《扬州慢》
2.借古人的遭遇来类比自己的遭遇,抒写怀才不遇之叹,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伤,或对现实不重用人才进行批评。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赞扬古人建功立业的事迹,表达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杜甫《蜀相》
(二)边塞诗
思想情感
’:
示例
1.表达的情感多以爱国主义为主旋律,或表现战士勇于杀敌;或抒发保家卫国的决心。气魄沉雄、慷慨悲凉。
王昌龄《从军行》
2.揭露战争的残酷性、非正义性。表现对战争的厌恶,对家乡、亲人的思念。杜甫《兵车行》
(三)山水田园诗
思想情感
示例
1.表现静谧美丽的自然环境,诗人往往从山水中体验人生的真谛或借山水来阐释其人生观、世界观。
杜牧《山行》 2.表现了古代士人的隐逸情怀,主要抒发诗人的恬适的生活情趣。陶渊明《归园田居》、王维《山居秋暝》
(四)离别诗
思想情感
示例
1.诗人被迫背井离乡,思乡、思亲情结郁积不解,便发而为诗,以此寄托乡思或羁旅行役之情。李煜《虞美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表达诗人的离情别绪、依依难舍之情。李白《赠汪伦》,柳永《雨霖铃》
3.坦陈心志的告白。王昌龄《芙蓉楼送辛 渐》
4.情深意长的勉励。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5.反映漂泊的羁旅行愁。孟浩然《宿建德江》 [第二组(按诗歌情感分类)](一)忧国伤时
分类
示例
1.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杜牧《过华清官绝句》 2.反映离乱的痛苦。杜甫《春望》 3.同情人民的疾苦。白居易《卖炭翁》 4.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担忧。杜甫《登楼》
(二)建功报国
分类
示例
1.建功立业的漫望。曹操《龟虽寿》、陆游《书愤》 2.保家卫国的决心。王昌龄《从军行》
3.报国无门的悲伤。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 4.山河沦丧的痛苦。陆游《示儿》、文天祥《过零丁洋》
5.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6.揭露统治者的穷兵黩武。杜甫《兵车行》
7.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屈原《涉江》
(三)思乡怀人
分类
示例 1.羁旅愁思。孟浩然《宿建德江》
2.思亲念友。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3.边关思乡。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4.闺中怀人。王昌龄《闺怨》、李白《乐府》(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四)生活杂感
分类
示例
1.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王维《山居秋暝》、孟浩然《过故人庄》 2.昔盛今衰的感慨。姜夔《扬州慢》、刘禹锡《乌衣巷》 3.借古讽今的情怀。辛弃疾《永遏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4.青春易逝的伤感。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5.仕途失意的苦闷。白居易《琵琶行》、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6.告慰平生的喜悦。杜甫《春夜喜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辛弃疾《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
(五)送别之情
分类
示例
1.依依不舍的留念。柳永《雨霖铃》、王维《渭城曲》 2.情深意长的勉励。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坦陈心志的告白。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人物形象 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
如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
如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性格。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
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展现的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的喜爱;如王维,《山居秋暝》通过对晚秋时节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山水风光的喜爱。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
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写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贤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不禁悲伤地流下眼泪。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不得施展抱负的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形象。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
陆游和辛弃疾的许多诗歌都反映出他们忠心报国,而不被重用的情感,形象鲜明。如《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破阵子》。6.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
如李白的《赠汪伦》、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7.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
如王翰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表现了他们忠心报国,献身边塞之情。而杜甫的《兵车行》则体察人民痛苦,反对战争。8.爱恨情长的形象
如柳永的《雨霖铃》写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塑造了一个爱恨情长的艺术形象。古代诗歌鉴赏知识集锦
易混术语区分
(一)“方式、手法”的区分 艺术手法,又叫表达技巧,包括:
①表达方式 :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②表现手法 :起兴、联想、烘托、抑扬、照应、正侧、象征、对照、由实入虚、虚实结合、运用典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化动为静、动静结合、以小见大、开门见山。
③修辞 :比喻、借代、夸张、对偶、对比、比拟、排比、设问、反问、引用、反语、反复。
(二)“情”、“景”关系区别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都是诗人把要表达的感情通过景物表达出来。“借景抒情”表达感情比较直接,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情”不见“景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表达感情时正面不着一字,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景”不见“情”,但是仔细分析后却发现诗人的感情全部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色之中,一切景语皆情语。
(三)描写的角度
常见的角度有:形、声、色、态、味。“形”、“色”是视觉角度;“声”是听觉角度;“态”分为动态和静态;“味”是触觉角度。
高考语文阅读题和古诗词鉴赏的答题满分公式 ★第一种模式 分析意象、意境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答题步骤: 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并准确概括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答题示例:
绝句二首(其一)杜甫
(答案见资料P50)★第二种模式 分析技巧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手法(或艺术手法,或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答题步骤:(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3)此手法怎样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题示例:
早行(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答: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一)。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步骤二)。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步骤三)。★第三种模式 分析语言特色
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答题步骤:
(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分析诗歌语言常用的术语有:准确、生动、形象、凝练、精辟、简洁、明快、清新、新奇、优美、绚丽、含蓄、质朴、自然等
(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题示例:
春怨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
答:此诗语言特点是清新自然,口语化(步骤一),“黄莺儿”是儿化音,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步骤二)。这样非常自然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步骤三)。★第四种模式 炼字型
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答题步骤:(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答题示例:
南浦别(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答:同意。看,在诗中指回望(步骤一)。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步骤二)。只一“看”字,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步骤三)。
★第五种模式 一词领全诗型
提问方式: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解答分析: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全诗的感情基调、全诗的思想,抓住这个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出考生对全诗的把握程度。答题步骤:
(1)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2)从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
答题示例: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折柳”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答:“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而诗歌的主旨正是思乡之情(步骤一)。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步骤二)。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第六种模式 情感、主旨型
提问方式: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
提问变体:这首诗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这首诗表现了怎样的情趣?或者结合意境提问,或就某一句某一联发问。
答题步骤:(1)诗歌各句(或相关的句子)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2)运用了何种表达技巧
(3)抒发什么情感
答题示例: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06年全国卷2)
南柯子(王炎)
山冥去阴重,天寒雨意浓。数枝幽艳湿啼红。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蓑笠朝朝出,沟塍处处通。人间辛苦是三农①。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
〔注〕①三农:指春耕、夏耘、秋收。
(2)试分析下阙的内容,以及作者在词中所抒发的思相感情。
答:描写了农民不避风雨、辛勤劳作的生活,发出了“人间辛苦是三农”的感叹,(步骤一)(因为没有什么特别的表达技巧,所以步骤二跳过)表达了农民盼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心情。(步骤三)
再如: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05年全国卷2)
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
(2)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
答:冬至夜深时分,家人还围坐在灯前,谈论着自己这个远行之人,(步骤一)作者主要是通过这幅想像的画面(步骤二)来表现“思家”的。(步骤三题目已经说明情感)(想像1分,画面描绘2分)★第七种模式 评价题型
提问方式:评价题是先列举出一首或几首诗词,再引用一段古代诗词评论家或后世人对诗词特点的评论语,要求你先判断这个评论是否正确,是否合理,然后阐明理由。这种题型酷似政史考试中的判断说理题。其实这类题型只是前六类题型的变体,没有直接提出问题,需要学生自己分析问的是内容、主旨,还是表达技巧,然后结合问题和诗歌进行恰当的表述。
答题思路:(1)认真审题
(2)深入阅读理解诗词
(3)结合诗歌内容,结合评论答题
答题注意:紧扣诗文内容,点面结合地分析;阐明理由时,紧扣评论关键词
答题示例:
赤壁(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有人曾引“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来概括这首诗的艺术特色。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作简要说明
分析:这是一首典型的诗词评价题型。诗歌本意很明了,但命题者借用西方一句诗来概括其艺术特色,回答时思维要稍稍转个弯。所谓“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就是以小见大,管中窥豹的写法。本文借出土的文物---折戟和吴国二女----二乔来展现三国时期的政治风云变幻。
答案参考:这是一首咏史诗,抒发的是对国家兴亡的感慨,可谓大内容,大主题,但诗人却通过“小物”“小事”来表现的。诗由一个小小的文物“折戟”,联想到汉未分裂动荡的年代,想到赤壁大战中的英雄人物,可谓说是“一粒沙里见世界”。后两句把“二乔”不曾被捉这件小事与东吴霸业、三国鼎立的大主题联系起来,写得具体可感,有情味,有风韵,可谓’“半瓣花上说人情”。★第八种模式 比较评价题型
提问方式:给出两首或几首诗词,要求学生比较阅读后,对其异同进行分析评价。
答题思路:(1)要通读这几首诗词,把握其思想内容和主要的写法,包括作家作品的背景知识。(2)要结合题干中的比较角度(思想内容、感情、艺术手法、写法、修辞方法等)来寻求诗词的差异性。(3)要注意点面结合,既有总体分析,又有具体分析。表述时要注意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答题示例: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05年浙江卷)
齐安郡中偶题(杜牧)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暮热游荷池上(杨万里)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2)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荷”的形象?请指出两首诗中“荷”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4分)
解析:题目有两问,第一问是问表现手法上的共同点,不要求分析,所以只写出表现手法就可以,当然如果具体说明,也没错。第二问要求分析这两首咏物诗表达出的情感的不同,因此答题时,要按照情感主旨型模式答全两方面的内容
答:第一问:都用了拟人表现手法。
第二问:前一首的“绿荷”有“恨”而“背西风”,(步骤一)含有诗人之恨,表露了伤感不平之情,基调凄怨低沉。(步骤二)
后一首的“荷花”被西风吹动而躲藏于荷叶之中,似是“愁热”,却呈现娇羞之态,(步骤一)表露了作者的怜爱喜悦之情,基调活泼有趣。(步骤二)
【小学常见古诗词】推荐阅读:
小学常见文言文01-20
小学常见病工作总结10-19
小学常见应用文写作格式10-25
小学生常见英语习语10-31
小学文言文常见字翻译11-25
常见古诗01-06
小学生常见病知识讲座08-07
小学升学考试常见排比句练习题12-16
高考古诗词常见的典故总结12-24
古诗中的常见典故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