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配制度新变化(12篇)
1.分配制度新变化 篇一
摘 要: 随着社会发展,事业单位作为经济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监督体制和业务活动都离不开《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约束和规范。本文主要从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主要变化和执行要点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制度变化、事业单位、执行要点
一、新《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的主要变化
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在继承原有制度的基础上,又在很多方面有重大的创新和突破,主要变化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相关法规政策的一贯性方面的变化
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注意了相关法规政策的一贯性,在国库集中支付,部门预算、政府收支分类、以及国有资产管理、财政改革等相关方面有了新的增加。将相关的财政法规和会计规范有效地结合,有利于各项财政改革的政策的落实贯彻。
(二)、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的引入
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要求事业单位依据单位的相关规则制度来决定是否要计提折旧,创新了“虚提”这就和摊销的处理方法,在计提折旧和摊销时的资金不计入支出。减轻冲减非流动基金。这种引入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的处理方法,既有利于反映事业单位资产随着时间推移产生的价值消耗情况,又没有影响单位的支出预算口径,为事业单位的内部成本核算提供了有效地数据支持,促进其在资产管理理念和原则方面的创新发展。
(三)、将基本建设数据并入到“在建工程”科目中
旧制度要基本建设数据长期“游离”会计“大帐”。新的制度要求在基础建设投资方面,按照基本数据建设单独建账核算的同时,将基础数据建设的相关数据并入到会计“大帐”中。这一新的规定为事业单位全面防范和降低财务风险、加全面加强资产负债管理提供信息支持,对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完整性有促进作用。
(四)、加强了对财政投入资金的会计核算
新的制度增设了“财政补助解余”、“财政补助结转”两个科目,对财政补助收入的核算口径做出了新的制度界定,明细核算事业支出科目中财政补助支出的单独核算。对财政补助结余、财政补助结转、财政支出情况、财政补助收入的流程过程设计明确的处理方法。加强对财政资金的精细化和科学化管理,发挥财政投入资金会计核算。
(五)、规范非财政补助结余、结转及其分配的核算
新制度设定了“经营结余”、“事业结余”、“非财政补助结转”等科目,将非财政补助资金结转、结余的形成和分配情况进行进一步核算,并对其分配情况设计科学的账务处理流程。这种规定符合专款专用、财政结转结余等部门的预算管理规定,有助于促进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的额分配和支出行为。
(六)、强化了资产的入账和计价管理
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对事业单位中普遍存在的接受捐赠、相关资产不入账、以及无偿调入资产口径不统一等问题,进一步明确了在这种情况下的新的资产计量原则,要求在市场价格无法可靠取得、没有相关凭据的情况下,按照名义金额入账的方式将所取得资产进行入账。此规定有利于事业单位资产及时入账,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管理,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与完整。
(七)、完善了会计科目体系和科目使用说明
按照此次改革的要求,新《事业单位跨级制度》对现行制度下的会计科目体系做出了全面改进、梳理、新增和取消了部分科目,修改了个别科目的名称,同时明细了科目设置、完善了和科目的核算内容、涉及账务处理或经济业务的处理内容,为会计视野单位的实物操作提供全面科学的依据。
(八)、对财务报表体系进行了系统改进
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进了财务报表体系,增加了“财政补助收支表”。取消了资产负债表中原有的收入,该金收支结构,既全面反映了事业单位一定时期会计科目的收入、支出面貌,又可反映事业单位非财产补助结余的分配情况和形成方式。
二、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执行要点
(一)、注意适用范围
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实行范围是除执行行业事业单位、小企业、或纳入企业财务管理体系执行等事业单位外,其他各级各类事业单位都应执行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目前,根据财政部出台的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外,其他高等院校、中小学、事业单位、科研事业单位等都执行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二)、建立新账,依据新会计制度设置会计科目的步骤
编制新旧科目及余额对照表,说明原有科目余额以及建立新账后的去向和新科目余额的来源。在编制新旧科目余额对照表时应该注意对固定资产的清理,按照新标准确认固定资产和存款。在编制月表时,累计折旧科目应无余额。
2.分配制度新变化 篇二
刚刚施行的非常适合我国公立医院的各方面特征, 对于公立医院的财务成本核算和收支管理, 医生的绩效考核等, 都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新的《医院会计制度》和以前的制度有很大不同, 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医院会计核算的基础不同
新制度对会计核算的基础作了明确的界定, 它包括净资产、资产、负债、收入等方面要素, 并采用权责发生制。但在原《医院会计制度》中, 不但使用了权责发生制原则, 还采用了《事业单位会计制度》里面的收付实现制, 使这种两种会计核算基础都兼而有之的制度, 成为区别于其它事业单位的一大特点。但这次医疗制度的改革, 不但在会计核算中清楚明白的运用权责发生制原则, 不在运用收付实现制, 这样, 医院的会计核算和企业的会计核算基本相似。
权责发生制原则在新的《医院会计制度》运用以来, 消除了原制度中的收付实现制所出现的缺陷, 使医院能够恰当地使用成本核算, 并对医院各科室及各部门之间实行绩效考核, 从而增强了医院的管理水平, 提高了医生及医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有力的推动了新医院会计制度的改革。
二、改变方法, 增添“累计折旧科目”
新《医院会计制度》不再使用“固定资金”核算科目, 同时改换了“固定资产”核算办法, 并为切实加强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和效果, 而产生的扩建、再建或巨型修缮工程的支出, 应纳入固定资产或相关资产里面;把保养或保护固定资产所运用的费用, 也应纳入固定资产或相关资产中。并以当期支出记下。同时, 新的《医院会计制度》又增添了固定资产折旧核算的内容, 根据制度相关内容, 固定资产需报废或折旧的, 应提取折旧。如:固定资产如果是本月购置或增加的, 应从下一个月开始计下提取折旧。对于固定资产已经提取折旧并还在继续使用的, 不再计提折旧。一些比较大的修缮项目, 应由当地财政部门连同各有关部门, 并根据当时实际共同确认。
新医院会计制度还对无形资产核算确立了累计摊销内容, 把无形资产在运用过程中的摊销额计算出来, 正确的体现了资产的账面价值, 也使成本费用核算更加清楚、明白。主要表现是:从本月开始纳入的无形资产, 应在国家法律规定的有效期限内分月摊入管理费用。对使用期限规定不明显的或没有规定的, 应根据有关合同或有关部门的申请受益权限摊销。对合同或授权书中都没有规定年限的, 依据十年以上摊销。从新医院会计制度可以看出, 无形资产的摊销和固定资产折旧的会计认定, 逐渐趋向于企业会计制度, 也逐渐变得更加完善、贴近实际。
三、消除“修购基金”内容, 减少净资产虚增
原来的《医院会计制度》规定, 在提取修购费应从下列几个方面进行:借记“医疗支出 (药品支出、管理费用) —修购费”, 贷记“专用基金—修购基金”。但这看似很严密的过程, 仍然会虚增净资产, 况且在平常的工作中, 也会出现有些固定资产的修购费有少提或多提现象。以至于很难体现出医院的收支和结余的真实情况。更不能正确反映医院财务工作的实际现状, 并且, 由于净资产的虚增, 使资产负债率的真实度变的不准确。新的会计制度彻底改变了会计处理的提取修购基金。增加了累计折旧的相关内容, 因此能真实的反映出固定资产相应应摊销的成本费用以及资产损耗。
四、明确财务报告, 高度重视现金流量表
新制度规定了医院在一定时间的财务管理情况以及在特定会计时间的现金流量、收入费用等财务报告的书面文件, 这和原来的“财务报告”只是由会计报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组成”有很大区别, 它明确了会计制度的内容, 即由会计报表、会计报表附注及财务情况说明书组成。
然而, 医院会计报表由原来的收入支出总表、基金变动情况表、资产负债表等附表, 相应的变成了收入费用明细表、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财政补助收支情况表。其中, 里面变化最明显的是现金量表, 它能正确反映医院在某一时间的现金流出、流入的资金流量情况, 全面反映了医院的资金来源和运行情况, 同时对医院资金是否合理使用, 财务状况的运转及医院未来的发展状况等进行实际预测, 进而有目的的调配资金, 合理运营、出资、筹资等方案作出正确的判断。
在医疗管理中, 财务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财务管理很重要的部分是资金管理。只有对资金流量表进行细致分析, 就能很好的看出医院资金的流向, 也更好地为医院决策者, 为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 提供了有力的资金资料, 使医院能够健康、有序、顺利的发展。
近年来, 由于国家对医保范围的扩大, 人们对医疗保险的普遍认可, 享受医疗保险的人群的增多, 医疗保险后付制的范围越来越广, 因为看病的医保人只是交上自己应付的资金, 而其它很大一部分需由医保中心支付, 这就出现很多应收款, 这笔资金也占了医院总收入的一部分, 很自然的影响了医院资金的尽快周转。如果提高医院资金的使用效率, 加强资金流量管理, 就会改变现状, 通过资金流量表可以清楚明白的为医院管理者提供有力的资金管理数据。
参考文献
[1]医院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会计制度培训教材[M].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 2011
[2]徐筱红, 蒋永乔.对医院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的设想.卫生经济研究, 2007;24
[3]财政部, 卫生部.《医院会计制度: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998;11
3.解读剩余价值分配形式的新变化 篇三
关键词:剩余价值;三次分配;效率;公平
“剩余价值”概念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核心概念,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它的内容是: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和动机是追求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达到这一目的的手段是不断扩大和加强对雇佣劳动的剥削。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就是资本家增殖资本的价值或生产剩余价值。资本家从事一切生产经营活动的动机和目的就是为了获取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对剩余价值的追求是资本家从事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根本动力。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的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等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资本家通过在分配过程中无偿地占有工人创造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实现对剩余价值的占有。
当前西方社会,资本家的剥削和对剩余价值无偿占有的情况依旧存在,但一些新的情况值得我们思考,如股份制的出现、资本市场的发展及“第三次分配”的实现等,它们对缓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其中,“第三次分配”的实现,对缓和社会的贫富分化、均衡国民收入的分配、缓和社会矛盾等方面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这一新情况和形式的出现是以往的剩余价值分配形式中极其少见的,它是资本主义“剩余价值”在经过市场分配和政府分配后,又一次“特殊的分配”,它的内容和形式值得思考。
一、西方社会剩余价值分配的新变化
“剩余价值”的传统分配主要可分为市场引导下的初次分配和政府指导下的再次分配。在市场分配中,参与分配的主体主要有三个:政府、企业和个人。
与三个主体相对应,市场分配划分为政府收入、企业收入、个人收入三部分。在市场引导的分配后,政府又根据社会管理和发展的客观实际和需要,对其所掌握的收入在整个社会范围内进行再分配,一般可分为经济建设支出,科教文卫与行政、国防支出以及转移支付的支出。
其中,转移支付的支出是政府通过财政渠道把所掌握的收入从一个人或一个组织转移到另一个人或另一个组织,其间并没有相应的产品或劳务交换的发生,它推动了福利国家的产生和发展。政府指导下的分配,在一定时期内既保证了市场分配尊重效率,满足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攫取,又在第二次分配中兼顾劳动者和低收入者的利益。这在一定时期内对于缓和社会矛盾,缓和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当然,无论社会福利体制和保障体制怎样健全,都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所决定的按资分配,因而资本主义国家的贫富两极差距拉大的趋势依然日益加剧。
以美国为例,1999年美国20%高收入的人同其他人的税后收入差距达到了顶峰。美国《商业周刊》对工人和首席执行官的收入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1990年两者的差距是84倍,1995年为140倍,1998年达到326倍,1999年则高达416倍。1995年,1%最富裕的美国人占有全国40%的财产,而80%的美国人仅占16%的财富。
随着社会贫富差距的不断拉大,政府主导的第二次分配的局限性和缺陷日益明显,第三次分配也就在社会发展和实践中被逐渐的提了出来。
著名的经济学家厉以宁教授在总结了西方社会发展的一些经验后,提出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对收入实行三次分配的概念:第一次是由市场按照效益原则进行分配;第二次是在政府的主导下,根据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原则,通过税收、救济以及社会保障等方式来进行的分配;第三次分配是在道德力量的作用下,通过个人收入转移和个人自愿缴纳和捐献等非强制方式来实现的再一次分配。
第三次分配是以慈善捐助为主要形式的新的分配形式。以美国为例:据《福布斯》杂志的美国慈善榜统计,十年内,美国的富豪们对社会各慈善组织的捐赠总和已经超过了2000亿美元,如世界首富比尔·盖茨表示将在有生之年捐赠自己95%的财产支持慈善事业,世界著名的投资家沃伦·巴菲特向“比尔与梅琳达盖茨基金会”捐赠300亿美元,金融巨鳄索罗斯也将自己50%的资产用于慈善事业等等。除了这些富人外,以资产阶级为主要群体代表的美国广大民众对慈善捐助也持积极、支持的态度,美国的慈善机构和公益组织每年获得的捐助所占的GDP的总额平均为2.17%,并且“有77%以上的善款来自于个人日常捐赠”。
第三次分配通过民间的自主分配共享了“私人财富”财富,这一过程的实现在客观上缓和了因为前两次分配的不公平造成的社会贫富悬殊的状况,促进了国民收入分配在保证了效率优先的前提下实现尽可能的实现公平的愿望,大大的缓和了国内各阶级的矛盾和冲突,推动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这就与马克思所说的剩余价值在最终的分配上就产生了一个似乎无法避免的冲突,即剩余价值私人占有与剩余价值社会共享的冲突,这一新情况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者需要认真反思和研究的问题。
二、剩余价值分配形式新变化的原因及其实质
西方社会中大量出现的慈善捐赠,是“第三次分配”的主要实践形式。根据三次分配的理论,不难发现,第三次分配是在第一次分配和第二次分配实现后,社会财富的分配无法满足大多数人对效率和公平的分配愿望,效率与公平的矛盾难以调和,进而在社会的发展进步中逐渐被认识、接受、采纳,然后广泛运用的前提下实现的。
社会的贫富分化日益严重,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则是导致第三次分配出现的直接原因,而资本主义私有制下的分配制度本身的缺陷和不足则是造成贫富分化、矛盾加剧的制度前提,因而资本主义私有制本身的缺陷和不足是催生第三次分配的根本原因。
第三次分配通过社会民间的一种自发性的行为弥补了市场分配和政府分配中所存在的缺陷,满足了多数人对效率与公平的渴望,这是第三次分配得以兴起的民众基础,同时也反映了第三次分配在实质上是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上的一次民众自发的社会分配体制的局部调整。
第三次分配通过道德、信仰的引导,社会良心、爱心的推动,社会相关政策、制度的支持,恰到好处的填补了利益驱动和行政手段驱使下地分配无法调整的空白。它通过民间的自发实现了对社会财富的和平转移,实现了对社会财富公平分配最大程度地实践,理想化的实现了既不伤害效率又能够尽可能的实现公平,因而最终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可,成为了西方社会的一种风尚。
作为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本经济制度的资本主义国家,生产资料归资本家私人占有,生产要素分配极不平等,工人阶级进行生产劳动所能利用的资源和条件的有限性等等多种条件决定了单纯的在资本主义的经济体制下社会财富的分配的根本不合理性。因为财富的第一次分配是资源的权属分配——谁独占了资源,就拥有了财富;财富的第二次分配是资源利用的分配——谁有效地利用资源,组合效率高,就拥有了财富。这两种分配在资本主义“先天不足”的影响下必将造成社会贫富差距过大,社会阶级矛盾冲突尖锐,社会的动荡和不稳定等难以调和的状况。
因此,财富的第三次分配即资源的增溢分配就不可避免地被提了出来——谁能将财富回报的有效率,谁才真正“拥有”财富,也叫“增溢财富”。第三次分配的实现,即“增溢财富”的实现,在当前看来只能够通过相关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只有在广大个体民众自觉自愿的形成一种良好的慈善捐助风气和习惯后,才有可能最终实现社会财富分配效率的“帕累托最优”,才有可能最终促成公平的“洛伦兹曲线”在社会财富分配后尽可能的接近绝对平均线。
三、西方社会第三次分配的兴起对我国的启示
亚洲开发银行(ADB)2007年8月8日在北京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的基尼系数从1993年的0.407快速攀升到2004年0.47,增幅是印度的两倍。”
“亚洲开发银行首席经济师阿里在宣布数据时警告,中国基尼系数的增速可能会导致社会骚乱,‘民众会上街游行,从而导致暴力内战’。”
民生是政治基础,中国政府对严峻的形势丝毫不敢掉以轻心。中共十七大报告强调,“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尤其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初次分配和在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在分配更加注重公平。”要“扩大转移支付,强化税收调节,打破经营垄断,创造机会公平,整顿分配次序,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
我国在现阶段实行的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制度并存的基本经济制度,其中公有资本是我国最主要的资本存在形式。此外,我国还广泛存在着私有资本。“无论是公有资本还是私有资本都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二者具有形式上的共同性。”因此,我们可以也应当借鉴西方社会“第三次分配”的模式。但我国的现实的情况并不容乐观:
“美国的捐赠款每年都在2千亿到3千亿美元之间,个别年份高的达到6千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4.8万亿)。目前,美国共有160万个非营利组织,掌握的资金有6700亿美元,占全国GDP的9%,2003年美国人捐赠2410亿美元给慈善公益机构,人均善款460美元,占当年人均GDP的2.17%。而中国目前非营利组织28万个,善款占GDP的0.05%,2002年人均善款0.92元,占当年人均GDP的0.012%。另据中华慈善总会统计,我国每年的捐赠大约75%来自国外,15%来自中国的富人,10%来自平民百姓。我国志愿服务参与率按目前4000万人计算为3%,而美国为44%。”
虽然以上的数据并不能完全的反映我国当前慈善捐助的状况,但不可否认我国以慈善捐助为主要方式的第三种分配方式的实践确实不容乐观。
第三次分配的中国化,需要更多的专家学者,更多的社会团体,更多的平民百姓参与进来,应当在更加充分的研究西方社会的这一分配方式、分配模式、分配体制,汲取经验教训,并根据当前我国的具体国情,考虑我国的传统风俗习惯,参考我国以往的相类似的一些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扎实的将这一新的统筹社会财富分配效率与公平的实践方式和手段在我国有效的实行。
参考文献:
1、马晓红.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几个问题初探[J].社会主义论丛,2004(1).
2、厉以宁.股份制与现代市场经济[M].江苏人民出版社,1994.
3、黄铁苗等.发展慈善事业与共建和谐社会[J].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3).
4、叶鹏飞.不患寡而患不均[N].联合早报,2007-08-13.
5、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07-10-25.
6、程建华等.公有资本与社会剩余价值[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
7、王红茹.我国收入差距最高33倍,第三次分配被寄予厚望[J].中国经济周刊,2007-05-29.
4.存款保险制度带来的变化 篇四
从被动存钱到主动理财
“投资者被动存钱的理财意识将开始向主动管理转变。”接受采访的诺亚财富北京区域总经理薛晓勇向记者表示。
根据瑞士信贷发布的数据,截至6月份,中国家庭财富总量已达到22.2万亿美元,成年人口人均财富规模从的5670美元增加到2.13万美元,增长了276%。
而同期全球家庭财富总规模由117万亿美元增加到263万亿美元,成年人口人均财富由31700美元增加到56000美元,分别增长了125%和77%。
据此计算,我国社会财富的增长速度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人均财富增长率接近全球平均水平的4倍。
与此同时,中国财富管理的客户群正在悄然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家庭财富主要掌握在中国“大妈”手里。”万向控股副董事长肖风博士在其近日梳理的中国财富管理发展十大趋势中称,“大妈”代表的是过去30年财富积累的掌控者,所以掌握了这些“大妈”,就拥有今天财富管理的资产规模。
而星石投资总经理、首席策略师杨玲则认为,我国存款保险制度正式建立,是利率市场化迈出的关键一步。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实现了银行信用与国家信用一定程度上的分拆,使得真正打破刚性兑付成为可能。
“刚兑打破、利率市场化推进的直接影响是会加速资产配置的转移——部分银行存款将加速向资本市场转移,股市、债市、保险等均将受益于这一进程。”杨玲向记者表示,在目前A股处于牛市周期的背景下,赚钱效应将十分显著,转移出来的这部分资金可能更加青睐资本市场。事实上,自去年下半年开始的`资产配置转移已经初步证明了这一点。
不过,薛晓勇同时坦言,存款保险制度将自5月1日起实施,但对于储蓄率超过50%的国内现状,转变也是需要时间和过程的。
从牌照优势到金服平台
伴随着投资者资管意识的形成与转变,身处其中的资产管理机构会面临怎样的短期、长期的影响以及机遇呢?“对资产管理机构的短期影响是提振行业士气,长期影响则是增加行业资产管理规模,加强引导社会资金流动性和流动方向。”薛晓勇向记者表示。
在他看来,资产管理机构要想随势而动,需要提早完善运营平台、扩大项目源,共同推进资信评级等社会公信体系,运用好互联网优势,做好线上线下的两手准备。
事实上,当前资管行业的结构正在经历着不断完善的趋势。“银行、证券、基金、保险机构等竞相发展,国有、民营、外资等各类资本积极参与行业竞争,开放、包容、竞争、多元的财富管理体系正在形成;公私募产品、业务不断丰富,资产证券化顺利起步;独立第三方机构兴起,专业化分工产业链不断完善,行业生态进一步优化。”一位监管部门的权威人士近日总结称。
目前大部分财富管理机构都只是一个产品提供商,但角色在发生变化,正在从产品提供商向资产配置服务商转变,从投资管理、资产管理走向投资策略,最后走向居民家庭的资产配置。
“从发挥自己的某一个专项能力到提供全能的服务,最后走向综合的金融服务平台。”肖风表示,目前已经有多家机构宣布要建立综合金融服务平台。
民生加银资管总经理蒋志翔也表示:“我们做了一些金融服务的布局,平台布局有股权投资平台,电子商务平台,P2P平台,产业基金平台,下一步我们还考虑跨境服务平台、融资租赁平台和商业保理平台。今年我们在考虑形成一个围绕企业融资需求比较完整的金融服务链条。”
而存款保险制度本身还可能加速资管机构的转变。“目前贷款利率已经放开,未来银行的利差缩小将是难以避免的,这将迫使银行加速转型,从而给资产管理机构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未来我们将加强与银行等机构的合作,与银行等机构实现优势互补,我们专注于投资,而银行等则专注于客户管理,通过合作实现共同发展。”杨玲向记者表示。
从小众需求到大众“标配”
此前,国内居民投资渠道狭窄、单一曾广为诟病。目前国内已基本覆盖发达国家资产投资大类,如现金类资产、地产基金、一级市场PE/VC基金、艺术品影视文化等另类投资、实物资产等。
随着金融改革和金融体系的逐步完善,今后国内的投资选择将越来越完善。“财富管理才是我们的终极目标,让我们真正站在财富客户的角度思考,而不是仅仅为了把资产便宜地卖出去。”蒋志翔表示。
“以前我国居民收入水平较低,大多数家庭没有什么资产,资金主要集中于国家和企业机构等,居民几乎没有什么投资需求,相关市场发展缓慢。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的持续提升和资产的不断增加,对投资的需求持续增长。”杨玲也表示。
民生加银资管介绍,在国企改革、新三板、资产证券化、一二级市场联动等领域,公司开展了初见成果的创新。蒋志翔认为,在经济新常态下,银行系资管机构在资金、渠道、客户及风控方面的优势可以更充分地得以发挥。
5.日本企业工资制度的变化和启示 篇五
一、日本企业工资制度及其历史沿革概述
(一)企业工资制度的概述
日本企业的工资制度由企业根据《日本国劳动基准法》和《最低工资法》以及本企业的具体情况自行确定。日本政府对工资的管理,仅限于制定一些法律规章,规定必须的基本劳动条件,向企业提供工资调查报告、统计数据,对企业进行指导监督,而对企业的内部分配,不作干预。
日本企业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考虑工资分配:一是生活保障。企业考虑年龄、家庭抚养人数、居住地区等对每个员工生活予以影响的各要素,决定能够保障员工基本生活的工资额。特别在工资水平较低的情况这一点更被重视。家属津贴、住宅津贴以及年龄工资等都是出自这方面的考虑。二是对企业的贡献。根据员工对企业的贡献程度决定工资,对企业的贡献度通过员工的能力、工作内容、业绩等衡量。三是劳动力市场价格。四是企业经营的承受能力。
决定企业员工工资增长的主要形式是集中在每年春季的劳资谈判,俗称“春斗”。与欧美不同的是,日本的劳资谈判主要通过公司内部劳资谈判,行业协会对企业内部工会的春斗起一定指导作用。在必要时政府也会引导春斗,并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调整或仲裁。员工的薪酬由现金收入部分和非现金部分构成,现金收入部分约占80%以上。现金收入部分由基本工资、津贴、奖金和加班费等构成,奖金和津贴约占现金收入的20%左右。津贴大体包括工作津贴、交通津贴、生活津贴、全勤津贴、调整津贴等五类。非现金部分包括员工享受的法定福利、法定外福利、教育培训等其他费用。法定福利费包括健康保险、养老保险、雇佣保险、劳动保险、儿童补贴等。法定外福利费包括退职金、住房费、医疗费、膳食费、文化娱乐费、企业保险分摊费、工伤事故保险附加费以及其他费用。
本文主要对薪酬结构中的现金收入部分进行研究。
(二)历史沿革
日本企业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工资制度变化概况如表1所示。大体可以划分为1945~1955年、1955~1975年、1975~1990年、90年代以后四个阶段,每10~20年基本为一个变化周期,工资制度的变化与经济发展阶段密切相关。
表1 日本企业工资制度的历史演变
有的日本学者认为1945年~1955年是战后混乱时期。社会的混乱、劳动力的过剩、物价飞涨使正薪部分不足以维持员工生活,企业多采用津贴、一次性奖金办法以缓和与职工的矛盾。在分配方式上生存型工资制度取代了战时的年功工资体系。学历、工作性质已不是决定工资基准的重要因素。生存工资是按照年龄以及抚养人口多少为原则确定工资,保证员工维持最低生活基准。该工资制度体系主要由生活保障工资、工龄工资和家属津贴、地区津贴构成。生存型工资的工资分配原则是战后年功工资体系形成的基础。1955年~1960年,是日本的战后恢复时期,60年以后进入经济高速增长。经过战后十年的发展,日本企业生产体制步入正轨。日本政府发展电力、钢铁、电机、造船、化工、汽车等主导产业的政策,促进了日本重化工业的发展。随着工资水平的提高、资本成本的扩大,单一的生存工资制度已不适应发展需要。企业在政府充分就业政策的支持下,为了保证年轻劳动力雇佣的稳定以及技术的发展,逐渐形成了我们熟悉的年功序列工资制度。企业对员工进行每年定期加薪,员工的年龄越大、工龄越长,熟练程度越高,工资越高。
进入70年代后期,日本经济进入稳定增长时期。日本政府为鼓励劳动密集型及资源消耗型产业转向知识密集型产业,对产业调整过程中的职工培训、研究开发方面从财政政策上予以支持。企业为了鼓励员工的创新,能力要素在工资制度中越来越受到重视,以大企业为核心倡导的职能工资制度开始发展起来。职能工资以职务执行能力为基础,按能力等级确定工资,但在实际运行中仍存在年功色彩。9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进入低增长时期。日本政府重新调整产业结构,确立实现IT大国的发展目标。为了实现劳动力在各个产业之间的转移,小泉政府的改革思路是全力支持职业培训,完善失业保险制度,并在此基础上开发多种多样的就业政策。随着外部政策环境和企业内部经营环境的变化,促使企业对能力主义工资制度进一步进行改革,对中层管理及技术人员实行年薪制,向成果主义工资制度转化。
二、年功序列工资
年功序列工资制度是指员工工资随年龄和工龄的增加而增加的工资制度。其基本出发点是业务能力和技术熟练程度的提高应与本人年龄的增长成正比,工龄越长对企业的贡献越大。该制度旨在确保员工终身为企业工作。
该制度的特点:一是重视资历,以员工年龄、工龄、学历作为确定基本工资的主要因素;二是生活保障色彩浓厚,保障员工及家属基本生活需要的部分占70~80%,用于激励的绩效工资部分仅占20~30%;三是“工资后付”的特点,对40岁之前的员工,企业压低他们的工资,即工资增长幅度低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幅度。50岁之后的员工,企业偿还他们的工资,即工资增长幅度高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幅度。日本经济高速发展期,企业大量雇佣年轻员工,使劳动力成本降低,加快了企业的资本积累和成长,同时也加速了日本经济的发展。
职务等级工资是年功序列工资制度的具体体现。职务等级是根据工作种类、责任轻重确定的职务级别。职务等级工资是根据职务级别确定的工资制度,由多个职务工资曲线构成。员工每年定期按照“职务工资晋升表”定期晋升工资。
奖金也是年功序列工资制度的重要体现。奖金根据基本工资(包括职务津贴等)确定,基本工资的多少决定了员工之间奖金的差额。个人业绩的好坏对奖金分配影响很小,最高奖金与最低奖金差额在平均奖金的5%左右。年度奖金总额一般相当于2~6个月的基本工资。
年功序列工资的优点:有利于团队合作;有利于形成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心;有利于企业进行人才的长期性培养。
缺点:可能导致员工的能力或贡献与工资不匹配,这样不仅影响工作效率的提高,还会挫伤其他员工的工作士气;以工龄和年龄来决定工资,一方面会使优秀年轻员工流失,另一方面老员工的过剩会增加企业劳动成本;不利于异质(特殊)人才的产生。从企业内部环境分析,年功序列工资维持困难的原因:
一是判断员工对企业贡献程度的标准逐渐改变。企业自动化、信息化的发展,使依靠工作年数积累的经验、技能不再对企业发展起决定作用。二是企业财务状况恶化。外部经营环境的恶化使企业不能保持稳定的增长,失去了维持年功序列工资的经济基础。三是企业内部员工年龄趋向老龄化。中高年龄员工比率过大,不仅增加了经营成本,还造成职位不足,国际竞争优势下降。四是对人才需求的变化。经营战略的变化,增加了企业对适应市场变化、掌握现代化信息技术年轻人的需求。
三、能力主义工资和成果主义工资
能力主义工资也称为职能工资,它是按照职能等级确定的工资。职能等级是根据完成工作(岗位)的能力来确定等级,被称为职能资格制度。该工资制度的特点是根据个人的能力评价结果决定工资待遇。能力主义工资体系由职能工资和生活工资(年龄工资+津贴)两部分构成。70年代后期有80%以上的大企业实施了能力主义工资制度。
能力主义工资与年功序列工资相比虽有进步,但是仍然不能完全摆脱年功色彩
。主要表现在相同能力等级内定期晋升工资(熟练晋升工资);设置了保障员工基本生活的年龄工资,年龄工资是随年龄增长而每年定期增长的工资(参见图1)。
图1 能力主义工资体系
能力主义工资在理论上比过去的年功工资合理。但是,由于缺乏科学的评价体系,按照能力大小决定工资的预期目标很难实现。能力等级制度的年功性和执行结果的年功性,使企业员工结构高龄化和高级职务比例过大带来的高成本问题得不到解决。1994年日本企业劳动力成本高于美国14%。为改变能力主义工资高成本的体制,增加企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企业进一步实行工资制度改革。改革的几个方向是:
修订能力主义工资。首先建立和完善能力等级评价体系。同时,废除或减少每年定期晋升工资额;废除年龄工资;对达到相当工资水平的管理层人员取消定期晋升工资。对每个能力等级规定工资上限额,达到上限后停止继续定期晋升工。
向重视职务转化。能力等级制度(职能资格制度)没有把职务等级和能力等级统一起来,职务等级与能力等级分离的结果,导致企业出现能力等级与职务等级倒挂现象,即高能力等级的人担任低职务。因此,在工资上体现职务“责任大小”成为工资改革的一个突破口。
向成果主义工资转换。成果主义工资不考虑员工投入的能力或努力,完全根据工作的结果、成绩或对企业的贡献决定员工的报酬待遇。实行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在晋升能力等级过程中存在的职务与能力、工资与贡献度不匹配的问题,以及拉开收入分配差距。
成果主义工资的具体体现是年薪制。
四、年薪制
年薪制是根据业绩以年为单位决定工资多少的工资制度。其特点是,根据业绩决定工资,工资收入是浮动的;控制总的年收入,工资按照每年多少下达、管理;不累计过去的业绩,根据下一年度所期待的工作业绩来重新评价、确定工资。
日本企业实行年薪制的比率逐年上升。中央劳动委员会对员工1000人以上企业调查的`结果表明,实行年薪制的企业占35%,比增加22个百分点。社会经济生产性本部对上市公司调查的结果是实行年薪制的公司占41%,比19增加31个百分点,没有实行的企业中将来打算实行的超过80%。
实行的目的及理由主要是,绩效考核明确,可以激励业绩好的员工;强化企业成果主义色彩;增强员工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参与意识;向个性化、灵活化工资制度发展。
目前阻碍企业实行年薪制的外部环境因素是劳动力横向流动困难,没有形成开放的劳动力市场。企业自身的阻力或困难来自于,年功序列的意识的强烈;缺少公正、科学的评价体系;企业决策层思想保守,不接受年薪制;缺少适合于日本企业的年薪制。
日本企业年薪制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以年薪总额形式决定年薪的“一本型”年薪;二是由多个工资项目决定年薪的“复数项目型”年薪。复数项目型年薪由“基本年薪+绩效奖金”或“基本年薪+职务作用工资”等多个工资项目构成,是日本企业年薪的最大特点。美国企业以采用简单的一本型结构的年薪制为主。
一本型年薪制还可以细分为专业棒球运动员式、职务等级式及职务等级加业绩式等。一本型与复数项目型年薪相比,其优点是工资结构单一,管理相对简单。缺点是不能满足使用者的不同需求;工资结构的单一性难以正确、合理地决定年薪额。
多数日本企业采用复数项目型年薪制的理由是,可以根据企业自己的要求,设计适合企业的工资结构,制定工资要素比率;“稳定收入+根据业绩决定的变动收入”的这种结构,不会使员工对变动收入的浮动产生抵触感;对决定工资要素中的每个要素有具体的规定,可以减少评价者的主观行为。缺点是执行起来较复杂。
表2是日本企业的案例。
表2 日本企业的年薪结构及特点年薪类型
五、总结和启示
(一)政府应对企业工资分配实行间接控制
日本政府在企业工资分配过程中,没有采取直接管理或控制的做法,而是通过立法、协调、提供信息或通过就业政策、调整利率和汇率等,间接影响劳动力价格。
随着我国市场体系的不断完善和法制建设的加强,政府对国有企业工资收入分配的直接干预要逐步弱化。政府职能应向间接调控工资水平转变。政府可以通过健全最低工资保障制度、工资支付制度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等法律法规,规范企业工资分配行为;通过提供工资信息,引导企业调节工资水平及其增长;通过就业政策的调整,影响劳动力价格。企业应有自主分配工资的权利,主要依靠市场调节企业工资水平。
(二)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应有不同的工资分配制度
日本企业战后经历了四个经济发展阶段,不同的发展阶段采取不同的工资分配制度。分配制度随着经济发展、人口结构的变化、政府产业和就业政策的调整以及企业发展战略的变化而不断变化。每个阶段的工资制度必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年功序列工资尽管存在很多弊端,但在特定发展阶段对企业也起了积极作用。
政府应指导企业根据经济发展的阶段的不同、企业生产经营的特点、规模,建立自主的工资制度。企业分配制度不应拘泥于一种形式,凡是符合企业自身特点,有利于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利于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分配制度和方式都应提倡。同时,任何分配制度都不会一劳永逸。随着企业发展阶段的变化,国内外市场环境的改变等外部因素的变化以及企业员工知识、技能和年龄结构的变化,工资分配制度也要相应做灵活调整。
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对经营者实行“工资后付”原理的股票期权分配制度的适用范围还可以扩大到一些需要长期雇佣的核心管理人员或专业技术人员。经济发展期的多数企业资金短缺,实行股权激励措施,可以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利于企业资本积累和成长。
(三)继续反对平均主义,适度拉开工资收入差距
日本企业90年代以后在工资收入分配上逐渐与业绩挂钩,弱化或废除年功工资要素,实行成果主义工资分配。现代的工资设计不仅要满足和维持员工基本生活的需要,还要通过不同的分配形式,调动和开发不同层次人员的积极性,根据工作性质和成果,拉开工资收入差距。日本企业对中层以上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以及研究人员实行年薪制。
6.新学期,新变化作文 篇六
刚进入校园,嘿,可真大,虽然还未完工,但是丝毫不影响她的美丽大方,各个教学楼都用连廊串联,仿佛是万里长城。除了美观,还避免了我们反复上下楼的烦恼这是第一个变化环境的变化。
第二个变化就是心态的变化,在小学时期,如果说我的学习比较好,你一定会说我自大,我也觉得自己不够格。但是毕竟小学招收范围小,我自己平时不用太努力也可以进入前五的行列。可是到了初中情况就截然不同了。看看周围的学生,要不就可以读出一口流利的英语,要不就可以随手写出一张漂亮的好字,要不就能唱出一首动听的歌谣,要不就可以有一张魔鬼一样的成绩单反观自己有什么天才的大脑,也没有什么强壮的身体,在这个百花齐放的班级里就不容易被注意到了,就像沙滩上的一粒沙,草原上的一根草,平凡的不得了。因此我决定结束自己懒散的状态,干什么也比以前勤奋的多。
第三个变化是老师的变化,班主任是一个慈祥的老师,由于相处时间不长自然也不是十分的了解,现在看的话应该是一位认真负责,对同学一视同仁的好老师。班主任生气的时候皱纹都挤到一块去了,即使不说话给人的压力,高兴的时候嘴巴会笑一个“U”头上的皱纹也没了,仿佛年轻了好几岁。
7.分配制度新变化 篇七
关键词:新医院财会制度,收入,支出核算,变化
一、对收入支出的分类进行了调整
新医院财会制度对收入和支出的含义进行了重新明确, 规定:收入是指医院开展医疗服务及其他活动依法取得的非偿还性资金。支出是指医院在开展医疗服务及其他活动过程中发生的资产、资金耗费和损失。新的医院财会制度中, 对于医院的收支管理进行了明确和加强, 并且将医院中所有的收支活动都纳入到全面预算管理活动中, 根据不同收入来源和支出范围进行详细的划分, 并且进行适当的分类, 以此来推动医疗改革的不断推进。同时, 将药品的收支管理也要进行统一的核算, 根据不同的用途对于科研活动以及教学项目等进行划分。如此详细的划分和规定也体现出了当前我国公立医院所具有的特殊性质, 同时也对医院财务活动的加强提供了一定的制度基础。
二、增加科教项目的收支
医院的功能不仅仅在于为人民群众提供医疗服务, 其同时也承担着一定的科研和教学任务。以往的医院会计制度中, 并没有将科教资金纳入到收支管理中, 而是将其作为一项专用的资金这也容易造成医院财务信息方面出现不完整性, 从而造成对医院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在新的医院财会制度中, 按照不同的功能, 将医疗服务、教学和科研进行了分别收支管理, 同时增加了“科教项目”的相关核算科目, 专门针对科研和教学项目的收支进行管理。这种改变也使得长期存在于医院中科研项目和教学项目经费核算混乱的现象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通过科教项目核算科目的设置, 使的该制度与医院管理和实务工作更加适应。
三、医药收支核算的调整
现行的医院财务制度将医院的业务收入主要分为医疗收入、药品收入和其他收入三个大部分。但是按照国际上相关的惯例, 将药品收入划分到了医疗收入中, 因为在医院中, 药品的支出也属于一种医疗行为, 药品的管理也是医疗业务管理的一部分, 因此不应当将药品收支与医疗业务的收支相分离。所以, 现行的医院财务制度无法对医院中医疗收入进行全面的核算与反应, 这也会对药品收支产生一定的影响。基于此, 新的医院财会制度借鉴了国际惯例, 并且结合我国多年来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实际情况, 以我国医疗改革实施的实际情况为依据, 将药品收支纳入到医疗业务收支的科目中进行核算, 并且将相应的科目进行细化。通过对医药收支核算的调整, 使得医疗、药品不配比的情况获得了极大的改善, 同时也与医院的实际运行情况更为适应这一改革也成为了新的医院财会制度改革的一大亮点。
四、管理费用核算的改进
管理费用, 也就是医院的行政以及后勤部门为医院进行组织与管理各项活动而产生的费用。管理费用在医院各项费用中占据了很大的比例, 而且其涉及到的范围也十分广泛, 现行的医院财务制度中对于管理费用是按照人员比例进行分摊, 而在期末将医院“管理费用”借方发生额按医务人员和药剂人员所占比例分别计人医疗支出和药品支出, 受到人员数量和药品数量的影响, 管理费用中的极小一部分计入到了药品支出中, 而其大部分仍然会占据很大一部分的医疗服务成本, 这样对于医院的整体费用就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而且按照人员比例进行分摊也无法充分体现公平性原则的要求。新的医院财会制度对于管理费用的分摊制度进行了改进, 将其作为一项单独的费用直接在会计报表中进行反应, 这样则保证了医疗服务以及药品收支的真实性和科学性, 也使得管理费用的核算更为科学, 这也是与国际惯例相符的。
五、对会计报表的改进与完善
在新的医院财会制度中, 在现行的医院财务报告体系中增加了“现金流量表”“医院成本构成分析表”以及报表附注等内容, 并且对于报表的项目以及排列方式也进行了更改, 使得财务报表与国际惯例的要求更加符合的同时, 也与我国医疗机构发展的实际情况相适应, 增强了医院会计报表的科学性和通用性, 能够满足不同财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另外, 对于收入和支出的总表以及明细表也进行了改进, 从性质和功能两个方面对医疗成本进行了更为深入的阐述, 同时也使得医疗成本在医院运营中的地位获得了提升, 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通过对会计报表的不断改进, 促进医院各项资源的优化配置, 使得医院的运行成本有效的降低, 从而有效的提升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促进医院财务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
六、结束语
新的医院财会制度是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以及医疗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逐渐建立起来的, 其与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息息相关, 为此, 在医院收入和支出核算等方面都进行了不断的调整与完善, 根本的目的在于使其更加适应我国医疗机构发展的现状, 为各项财务工作提供基本的参考依据和保证, 以此促进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龙强.对现行医院财会制度的分析与思考[J].财经界, 2011 (12) [1]龙强.对现行医院财会制度的分析与思考[J].财经界, 2011 (12)
[2]吴世飞, 于润吉.《医院会计制度》和《医院财务制度》修订情况的评价与分析[J].中国卫生经济, 2011, 30 (02) [2]吴世飞, 于润吉.《医院会计制度》和《医院财务制度》修订情况的评价与分析[J].中国卫生经济, 2011, 30 (02)
[3]许祝愉, 王辉.新医院财会制度下的会计信息化建设[J].中国医院, 2012 (05) [3]许祝愉, 王辉.新医院财会制度下的会计信息化建设[J].中国医院, 2012 (05)
8.分配制度新变化 篇八
【关键词】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会计核算
一、前言
会计核算工作是事业单位财政管理中的重要工作内容。但是,在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中,存在着资金管理不够规范、会计核算约束力差、固定资产不计算折旧等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妨碍了会计核算工作发挥自身的积极作用。为了促进事业单位的进一步发展,我国政府提出了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对以往会计核算制度中存在的缺陷进行弥补,力求提高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
二、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
1.资金管理不够规范
目前,在我国的事业单位当中,会计核算的实行力度不够,资金管理不够规范的问题非常明显。许多事业单位对会计的要求仅限于账务填写无差错,财政报表中的数据能够“对”得上,为此不惜强凑、编造数据;也有些事业单位的会计单据填写不够规范,不是缺项漏项就是错填。这些行为都给会计核算工作带来了巨大困难。
2.约束力不强
由于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应用,许多事业单位都开始引入财务软件来辅助会计核算工作的进行。但是,会计核算工作的主体执行者仍然是员工本人。在许多单位当中,同一名会计既要负责会计数据的输入,也要负责会计数据的核算,这就导致会计核算工作徒有形式,缺乏实际的约束作用,单位的资金使用率下降,不能充分发挥单位资金的作用。
3.固定资产不算折旧
在旧有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当中,固定资产是不计算折旧的。但是,事业单位购买的固定资产,虽然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不断创造一些效益,但是同时自身的价值也在下降。如果不计算固定资产的折旧,那么也就不能够真实地反映固定资产的价值变化情况,不利于单位的管理者掌握单位真实的资产状况,导致单位的资产发生无形当中的流失。
三、新制度下会计核算的变化
1.会计报告体系正规化
在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当中,会计报告是对会计核算总体结果的一个总结,能够完整地、如实地反映事业单位的资金使用状况。在旧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只有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等重要表格是会计报告中必不可少的,而一些附表和表格附注则容易被会计人员忽略。而新制度对这一缺陷进行了弥补和修正,明确规定了会计报告所要包含的表格类型,各种附注和附表也不能缺少,进一步推动了会计报告体系的正规化,有助于会计核算工作的具体落实。
2.对财政资金的管理力度加强
在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当中,事业单位必须要对事业单位的项目投资进行严格审查,明确每一笔资金的流向。还有,事业单位要设置财政补助结转和财政补助结余两个净资产项目,以便财务会计管理单位扶持资金的使用状况、结转状况和结余状况,使单位财政资金的管理力度得到了加强。
四、新制度下单位会计核算的调整建议
1.完善会计制度体系
我国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缺乏有效性,究其原因是会计制度体系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为了促进新时代事业单位的发展,就要进一步对会计制度体系进行完善,明确会计核算的根本目的、基本要素、财政项目组成分类,对会计核算的具体方法和方式进行完善补充,比如按照一定的折旧率计算单位的固定资产价值,更加真实地反映单位的资产状况,方便单位领导者的管理。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也要严格确保会计核算的有效性,按照会计制度体系的要求编制会计报告,真实地反映事业单位的各项财政状况。
2.引入权责发生制
在过去,我国许多事业单位缺少经营业务的收入,不得不依赖国家政府的拨款来确保单位的正常运行。为了摆脱对于国家财政拨款的依赖,越来越多的事业单位向着市场化的方向进行转变。在这种形势下,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的工作量大大增加,以往的收付实现制不能满足会计核算的实际要求,事业单位必须引入权责发生制,对单位每一笔资金的来源和流向都进行跟踪与记录。在实践工作当中,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要将单位的经营性业务与非经营性业务的收支状况分开来进行核算,让会计报表上的数据与单位实际的资金收支状况相符,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五、结论
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实施,是针对我国事业单位现状所进行的调整和完善,针对旧会计制度中的问题进行了解决,推进了会计报告体系的正规化,加强了事业单位对财政资金的管理力度。我国事业单位应当按照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规定,对单位的会计制度体系进行完善,引入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相结合,共同加强会计核算工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促进事业单位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吴丹.浅析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的会计核算[J].财会研究,2014,05:29-30.
[2]黄桂芳.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会计核算中心工作的思考[J].时代金融,2015,33:178-180.
9.新学期新变化作文 篇九
我们学校的每一个角落都被粉刷过,好像每个建筑都穿着自己合适的新衣裳,比一比谁的衣裳更漂亮。先来说一说大门口的那座雕塑――奋飞。它是那么雄伟、壮观、漂亮。它是由两只大雁缠绕在一起的,昂首挺胸,扇动着翅膀,用眼神传递着信息,好像告诉我:“迈进知识的殿堂,就要勇往直前,向自己的目标努力奋斗。”这座雕塑被一个圆形的大草坪围在中间,碧绿的草坪衬托着银白色的雕塑,真是好看极了!花香伴着目标,我们要努力奋斗人生的目标。
走进操场这儿更是一个避暑盛地。大杩的树叶把天空掩住了,整个蔚蓝的天空一下子变成了深绿色的天空,同学们都来到操场上看书、追逐、玩耍……操场上有了同学们的身影变的更加朝气勃勃,每上完一堂课我们都会到操场上轻松一下,操场也是我们的一个“游戏大厅”。
我们再去欣赏教学楼的一道风景,教学楼被重新粉刷了一遍,雪白的墙壁,蓝色的栏杆,还有深红色的窗户也被油漆重新刷了了一遍,像那熟透的山楂一样;每一座教学楼旁都裁有一棵海棠树,上面开满了红色的花,那么耀眼,那么迷人,就像一个含情脉脉的少女。
不知不觉我的脚步停留在我的教室旁边,看着那整整齐齐的桌椅,干干净净的黑板、漂漂亮亮的板报,阳光穿透窗户照射在课桌上,看到这么优越的学习条件,我没有理由不认真听讲。学校、教室都焕然一新,给我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在新的学期我也要有新的计划: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新的学期,新的起点,我要利用晨诵的时间,恶补英语,我要六点钟起床,将老师学的单词和句子要熟记、大声朗读,因为大声朗读也可以锻炼口语,增强记忆力,还要多听一些录音,这样可以提高自己的听力部分。
数学方面只要上课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课,独立完成家庭作业,课下也要积极做一些妈妈准备的卷纸,来巩固自己课堂上的不足,另外,这学期一定要建立一个“错题本”。这样,我就可以减少错题的发生,改掉粗心的毛病。
在语文方面,我也要利用晨诵的时间,熟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句子。我会做到课前预习,认识本课生字生词,查找与课文相关的资料,并认真作批注。上课要积极举手回答问题,锻炼自己的口语能力,我也要积极参与到上堂讲成语故事的行列中去,阅读课堂上,也要多阅读,多做笔记,将好的词句都摘抄下来,运用到自己的文章里,每周也要抽出一定时间,精心写博文,只有坚持再坚持,这样能很快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10.分配制度新变化 篇十
《公司法》修改主要涉及3个方面
一是将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改为认缴登记制。
除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国务院决定对公司注册资本实缴另有规定的外,取消了关于公司股东(发起人)应当自公司成立之日起2年内缴足出资,投资公司可以在5年内缴足出资等规定。公司股东(发起人)自主约定认缴出资额、出资方式、出资期限等,并记载于公司章程。
二是放宽注册资本登记条件
除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国务院决定对公司注册资本最低限额另有规定的外,取消了有限责任公司最低注册资本3万元、一人有限责任公司最低注册资本10万元、股份有限公司最低注册资本500万元的限制;不再限制公司设立时股东(发起人)的首次出资比例;不再限制股东(发起人)的货币出资比例。三是简化登记事项和登记文件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认缴出资额、公司实收资本不再作为公司登记事项。公司登记时,不需要提交验资报告。
11.应对气候变化信息公开制度研究 篇十一
狭义上讲,信息公开制度中的“信息”仅指“政府信息”,即“行政机关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制作或者获取的,以一定形式记录、保存的信息”。广义上讲,信息公开制度中的“信息”指的是所有特定主体掌握的、不为普通公众所知悉的信息。由于气候变化涉及政府、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等多类不同性质的主体,各主体均掌握一定的温室气体排放和管理信息。因此应对气候变化领域信息公开制度中的“信息”应该是广义的,既包括国家政府作为公权力主体应依职权主动公开或依申请公开的信息,也包括企业、社会团体等私权力主体依法公开的自身温室气体排放信息,甚至从国际层面,《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各缔约方提交并公布国家自主贡献、全球环境基金公布捐资国的捐资信息等行为,也属于应对气候变化信息公开的范畴。
二、应对气候变化信息公开的重要意义
(一)信息公开顺应简政放权的改革方向
简政放权、减少新增行政许可和行政审批是建立“大市场、小政府”的改革方向,传统上依靠行政许可、行政审批管理社会公共资源的模式,不能够充分调动民智民力,不能适应市场的发展。而信息的充分透明是调动公众参与积极性,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的客观要求。信息公开制度能够对政府管理和排放主体发挥重要的监督作用,政府可以通过信息公开制度实现管理温室气体排放的行政目的。
我国预计将于2017年建立全国统一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政府管理部门及时向社会公布纳入碳排放权交易的温室气体种类、纳入行业、重点排放单位纳入标准、排放配额分配和使用方法等信息,有利于降低市场交易主体的交易成本,构建公平合理的良性市场环境,充分发挥市场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中的作用。
在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管理领域存在着“上大下小”的政府资源配置情况,国家层面应对气候变化的管理体制机制较为健全,省级居中,而市、区、县级政府则缺乏专门应对气候变化的机构、人才和资金配置。中国气候变化治理还没有形成环境监察大队、安全生产监察、城市管理大队这样能够进行现场检查的行政执法队伍。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对于全国各类分散的排放源的管理能力受到很大限制。而如果通过立法赋予重点排放主体将温室气体排放的信息公开的法律义务,就可以有效解决行政管理中执法能力不足的问题。重点排放主体公开的温室气体排放信息可以通过社会独立的第三方核查机构进行核查,以确保公开信息的准确性。气候变化领域中独立第三方核查机构和审计公司、律师事务所类似,是完全按照市场规则提供专业服务的公司,比在政府体系中新增一系列执法监察组织更为专业、经济,更加符合“大市场、小政府”的行政体制改革方向。
(二)信息公开有利于监督政府行使温室气体管理权力
我国2008年施行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建立了针对政府的信息公开制度,包括总则、公开的范围、公开的方式和程序、监督和保障、附则五部分,规定了行政机关和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关于信息公开方面的规则。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政府信息公开无疑应适用该条例规定。
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政府管理分为国家、省、市县三个层级,承担着制定减排目标、分配减排配额、编制气候变化规划、管理气候变化专项资金、统计核算温室气体排放信息、监管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市场、防灾减灾等职能。这些政府针对温室气体的管控涉及到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切身利益,尤其涉及到公共资金、财物、以及碳排放配额这些权属的分配,应该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进行公开。
公开政府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信息,一方面有利于彰显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努力与成效,另一方面有利于监督政府在阳光下行使公权力,杜绝腐败现象。
(三)有利于监督企业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生态环境保护涉及全球共同利益,保护生态环境带有“正义”的色彩,而任何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必然受到谴责。基于这样的道理,超额排放温室气体的行为一旦曝光于公众,都必将受到舆论谴责,一些具有一定知名度和美誉度的企业有可能因顾忌企业形象而减少排放。
信息公开是信用管理的重要方式。如果通过立法,将企业排放温室气体情况公开,将企业年度配额清缴情况纳入企业信用管理体系,则有助于迫使企业努力改良技术、提高能效、提高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从而减少排放。同时很多企业为了提高企业美誉度,种植碳汇林,开展自愿减排,这些行动如果能够及时公开,有利于彰显企业的社会责任,带动其余企业和社会公众来低碳生产、改善环境。
三、应对气候变化信息公开制度的责任主体
由于应对气候变化领域中的信息公开指的是广义范围的信息公开,因此信息公开的责任主体包括温室气体管理者(包括各级政府应对气候变化主管部门)和温室气体排放者(包括企业、社会组织、社会团体和个人)。
从温室气体管理者的角度,“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办公厅(室)或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确定的其他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主管部门”具有信息公开的责任。从立法的角度应该明确哪些内容由国家政府部门公开,哪些由省级政府部门公开,哪些由县级政府部门公开。根据与省级发展改革委气候主管处室代表实地座谈发现,应着重赋予国家和省级应对气候变化主管部门信息公开的责任,而对于县、市一级政府则只应作原则性的规定。因为目前国内在县、市级政府几乎还没有专设气候变化工作管理的处室,承担该项管理职责的处室大多同时承担着节能环保、区域发展等多项职能,对气候变化难以做到专人负责,如果被赋予过细的信息公开责任实践中难以完成。
从温室气体排放者的角度,温室气体的排放源众多,不可能全部纳入立法的范畴。而由于温室气体排放主要是化石能源燃烧产生的,绝大部分来工业、建筑、交通几个重点领域。因此在设计气候变化信息公开制度时,应以排放单位的上一年度排放量为标准,赋予某些重点温室气体排放单位公开温室气体排放信息的义务。当然需要注意的是排放企业属于私权利主体,公布过细温室气体排放信息可能会有泄露商业机密的风险,因此应处理好信息公开和秘密保护的关系,对企业公布的信息不能要求过细。
四、应对气候变化信息公开制度的内容和要求
(一)应公开的应对气候变化信息内容
在国际层面,中国作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履约方应该每两年向公约秘书处提交国家履约信息通报,根据公约历次缔约方大会的要求提交相关履约信息。为了向国际社会彰显我国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作出的贡献,国家应对气候变化主管部门应该每年公开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公报、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即白皮书)等信息。例如中国于2015年6月向公约秘书处提交了应对气候变化国家自主贡献文件——《强化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中国国家自主贡献》,提出了我国的碳排放峰值目标和强度目标,就是向国际社会进行信息公开的一种方式。
在国家管理层面,国务院应对气候变化主管部门应该向社会公布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目标、国家对各省碳排放目标的分解及考核结果、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低碳技术目录、重大低碳政策、重大建设项目、专项资金分配等信息,这些内容除了涉及国家秘密的之外,都应该公开。同时,国务院应对气候变化主管部门在履行国家碳排放权交易管理职责中,应及时向社会公布纳入碳排放权交易的温室气体种类、纳入行业,重点排放单位纳入标准、排放配额分配和使用方法,各年度重点排放单位的排放和配额清缴情况,具备资质的核查机构和交易机构名单等信息。
在地方层面,省级政府应对气候变化主管部门承担着编制本行政区域应对气候变化规划、分配碳排放配额、将本行政区排放指标进行分解考核、编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监督第三方核查机构等职能,这些信息应该主动向社会公开。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每年向社会公布本地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目标完成情况、应对气候变化工作进展等信息。
在企业层面,应该建立温室气体报告制度,明确企业达到重点企事业单位排放量门槛的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应对气候变化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向省级人民政府应对气候变化主管部门如实报告温室气体排放情况。除涉及国家秘密和商业秘密的内容外,重点温室气体排放单位应当每年向社会公开上一年度的温室气体排放数据和配额清缴情况。
(二)应对气候变化信息公开的要求
应对气候变化信息公开制度还包括对信息公开的具体要求和罚则。在信息公开的制度设计过程中,应该明确相关信息的公开时限、公开途径(通过媒体、网站以及公报等)、公开方式(是主动公开还是依申请公开)、与秘密保护的关系等内容。
只有罚则明确才能让一项制度具有可行性。在信息公开制度中,应该分几种情形明确相关责任:一是信息公开责任主体应当公开的应对气候变化信息未及时公开的,应该不再拖延,立即及时公开。二是当公开的信息出现错误的,信息公开责任主体应立即改正,因信息错误造成损失的,由信息公开责任单位承担赔偿责任。三是信息公开责任主体故意隐瞒、更改或延迟公开重要应对气候变化信息的,相关负责人应该受到警告等处罚,造成损失的,应予赔偿。
五、应对气候变化信息公开制度的立法建议
在开展应对气候变化立法中,信息公开制度的应重点围绕谁公开、公开什么、公开要求和罚则等内容展开。主要有以下两种立法路径:
一是按照信息公开的主体、内容、要求、罚则的逻辑,在《应对气候变化法》中设定信息公开制度的专门条款。
二是就应对气候变化信息公开问题专门制定法律位阶较低的条例、部门规章或者规范性文件。研究起草《应对气候变化信息公开条例》或者《应对气候变化信息公开管理办法》,专门对应对气候变化领域中的信息公开制度进行系统规定。在与未来将要出台的《应对气候变化法》和已有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不冲突的情况下,重点规定应对气候变化领域信息公开的详细规则。
参考文献:
[1]强化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中国国家自主贡献[R].2015
[2]解振华.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4年度报告[M].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2015
[3]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Z].2007
[4]田丹宇.中国目前气候治理组织机构评析[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3(1)
12.分配制度新变化 篇十二
对旧的事业单位会计体系进行了重大的调整,以适应事业单位改革和发展的方向。本文从新旧《制度》差异入手,分析因内容改变所带来的相关影响,从而全面理解、运用新事业会计制度,进一步提高事业单位的资金和资产管理水平。
一、新旧制度差异分析
(一)引入资产损耗科目,满足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和财务管理的双重管理
当事业单位购置固定资产时,实际购置价格将会被作为初始核算时的入账价格。在后续的使用过程中,会从提取的专用基金(修购基金)中支出固定资产日常维护和修理所需资金。由于在多数情况下,财政预算资金是固定资产重置或更新升级的唯一来源,因此事业单位不需要对固定资产进行计提折旧。
相同地,对不实行成本核算的事业单位的无形资产进行核算时也会面临同样的问题。无形资产在使用过程中,事业单位不需要进行价值摊销,而是在最后处置时将无形资产的价值一次性摊销。
这种简单的一次性摊销方式不能够恰当地反映这两种资产在使用过程中逐渐发生地价值损失。在日常使用过程中,这两种资产的实际价值虽然已经大打折扣,但其账面价值却依然等同于购置时的价值。由于资产的无形损耗,旧资产的价值甚至高于重置价值。这种会计核算方式将会导致事业单位资产的账面虚增,使资产流失有机可乘,而会计监督很容易变成纸面文章。更重要的是,这种会计核算方式不能够反映事业单位在提供公共服务时所耗费的真实成本,而这正是对事业单位各项活动进行绩效评价的基础和前提。
在新《制度》中,根据事业单位性质不同,存在是否计提折旧两种情况。对于需要对固定资产进行计提折旧,对无形资产进行价值摊销的事业单位,新《制度》创新性地规定了“虚提”折旧和摊销的方法。此类事业单位在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或对无形资产价值摊销时应当冲减非流动资产基金。这种创新性的计提方式同时满足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和财务管理的需要。不仅能够方便事业单位编制预算,又有利于事业单位依据资产实际价值进行财务管理,使事业单位能够真正落实“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相结合”的资产管理原则,为事业单位内部成本核算提供真实会计数据支持,同时在资产负债表内列示固定资产、累计折旧、无形资产、累计摊销,如实反映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价值。
(二)构建合理的收支结余会计科目体系,明晰核算事业单位不同来源的资金收支结余情况
原有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和近些年实施的国库集中支付、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等新制度存在着内在的冲突,特别是在核算规定上。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通过对会计科目的重新设置解决了这一内在冲突。
在收入方面,取消“拨入专款”科目,重新界定了财政补助收入的核算口径,“财政补助收入”核算从同级财政部门取得的各类财政拨款。
在支出方面,“事业支出”科目新设置了“财政补助支出”、“非财政补助专项资金支出”、“其他资金支出”等明细科目。这些明细科目的设置有利于核算不同来源资金的支出。
在结余方面,基于“财政拨款结转结余不参与预算单位的结余分配、不转入事业基金”、“专项资金进行专款专用”等原则,新制度很严格的把非财政补助以及财政补助的结余结转区分开来。新设置“非财政补助结转”、“事业结余”、“经营结余”等明细科目,同时要求对非财政补助资金区分结转和结余分别核算。对于以前没有明确规定的非财政补助结余形成及分配,新制度也确立了合理的的账务处理流程。
新制度加强了对财政投入资金的会计核算,对于财政补助收入、支出情况以及财政补助结转和结余的形成过程设计了清晰的账务处理流程,能够有效区分事业单位的同级财政拨款资金、专项资金、经营资金以及其他资金的收支结余情况,并将可分配结余与不可分配结余自然区分出来,对于实施部门预决算管理、加强财政资金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将发挥更为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三)改进事业单位财务报表体系,提升会计信息披露质量
新制度改进了资产负债表的结构。资产负债表是事业单位财务状况的静态反映,它揭示了某一特定时点资金来源渠道和资金的具体分布。而收入支出表则可以认为是资产负债的动态变化表,它反映了资产负债表上某一个或某一组项目在两个不同时点上前后所发生变化。
旧《制度》中,资产负债表在格式上采用“资产+支出=负债+净资产+收入”的平衡原理,资产和支出都作为资产部类列在左方,负债、净资产和收入作为负债部类列在右方。在这种资产负债表中,资产、负债和净资产这些静态的和收入、支出这些动态要素予以对比反映,在效果上就是把财务状况信息和业务成果信息混合在一起,导致了时期和时点会计信息的混淆,加大了会计信息的模糊性。这既不符合资产负债表的定义,也违背了明晰性原则。而且资产负债表中的收入支出项目与收入支出表属于重复信息,增加了会计人员的工作量。而且,这种结构与国际非营利组织会计报表结构不一致,从会计发展角度看也不利于将来的继续发展。
因此,新《制度》中资产负债表按照资产、负债和净资产分类列示。”取消了原资产负债表中的收入、支出项目。
新制度将收入支出表的格式由原来的横式改为纵式,并借鉴企业会计制度,将事业单位的收入支出及结余采用分块分步的方式列示出来。同时,新制度对报表附注给予了明确规范,要求事业单位应就单位的重大投资、借款、重要资产处置情况等能够影响会计报表理解的重大事项做出说明。
新制度理顺了财务报表的层次,改进了各报表的项目、结构和排列方式,提升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和会计信息披露的档次。同时,新制度取消了收支情况说明书,增设财政补助收入支出表,重点披露事业单位同级财政拨款的收支结余情况,符合我国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也更能满足单位预算管理需要。
二、新制度实施过程的几点补充建议
资产负债表仅反映了事业单位的总体负债,在很多情况下并不能作为财务决策以及财务监督的足够依据。财务决策很可能还需要负债的明细信息及结构信息如贷款期限、贷款利率、每月还贷额以及贷款利息。为此,事业单位可能需要在财务分析中对此予以额外的说明。
事业单位的会计报表并未反映单位部门预算执行情况。伴随国库支付制度、部门预算制度的推行,部门预算成为国库支付的法力依据,事业单位根据批复的部门预算每月上报用款计划,申请资金,以维持单位的正常业务开展。财政部门也根据单位年度部门预算和业务发展进度拨付资金。但是现有的会计报表体系不能反映预算的执行情况,无法满足单位、财政等主管部门报表使用者的需要。因此,建议增设事业单位预算执行情况月报表,加强对单位部门预算的执行监督。由此也可以看出预算单位的收支预算执行情况,利于预算单位自身加强对预算的管理,积极组织收入完成预算进度,严格按预算控制支出。
三、结束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也日益革新,逐步落实并实现改革目标,通过制度的完善,各方的统筹规划以及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与资产管理能力的不断健全,传统的“簿记型”会计向“管理型”会计转型,进一步让会计核算工作满足事业单位的资源优化配置,强化财政监督、进行绩效管理与评价的需要,适应事业单位的新改革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事业单位会计制度2012[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3.3-99
[2]湖北省会计学会,事业单位新规则新准则新制度培训教材2013[Z]
[3]吴延亮.浅析《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几点变化——对新制度征求意见稿的解析[J].商业会计,20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