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

2024-09-06

梁启超(12篇)

1.梁启超 篇一

梁启超名言

1、师范学校立,而群学之基悉定。

2、我们一面要养成读书心细的习惯,一面要养成读书眼快的习惯。心不细则毫无所得,等于白读;眼不快则时候不够用,不能博搜资料。

3、心安理得,海阔天空。

4、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翕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5、人生须知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的乐趣。

6、人生百年,立于幼学。

7、国家之主人为谁?即一国之民是也。

8、患难困苦,是磨练人格之最高学校。

9、何时睹澄清,一洒民生艰?树头结得相思子,可是郎行思妾时?

10、为学当有实功,有实用。

11、科学的根本精神,全在养成观察力。

12、老年人如夕照,少年人如朝阳。老年人如瘠牛,少年人如乳虎。

13、每日所读之书,最好分两类:一类是精读的,一类是浏览的。

14、男儿志兮天下事,但有进步不有止,言志已酬便无志。

15、资本主义社会里的民主是一种残缺。

16、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17、历览各国产业发达这顺序,皆以农为本。

18、磊磊落落,独往独来,大丈夫之志也,大丈夫之行也。

19、成功自是人权贵,创业终由道力强。

20、凡作事,将成功之时,其困难最甚。行百里者半九十,有志当世之务者,不可不戒,不可不勉。

21、非精不能明其理,非博不能至于约。

22、患难困苦,是磨炼人格之最高学校。

23、成功大易,而获实丰于斯所期,浅人喜焉,而深识者方以为吊。

24、心口如一,犹不失为光明磊落丈夫之行也。

25、美术所以能产生科学,全从真美合一的观念产生出来。他们觉得真即是美,又觉得真才是美,所以求美,先从求真入手。

26、相思树底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

27、科学的根本精神,全在养成观察力。

28、今之机器之用大进,人力可以胜天。

29、人生须知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尽责任的乐趣。

30、民主制度,天下之公理。

31、每日所读之书,最好分两类:一类是精读的,一类是浏览的。

32、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33、世界之运,由乱而进于平,胜败之原,由力而趋于智,故言自强于今日,以开民智为第一义。亡而存之,废而举之,愚而智之,弱而强之。

34、成功自是人权贵,创业终由道力强。

35、自信与骄傲有异;自信者常沉着,而骄傲者常浮扬。

2.梁启超 篇二

1 梁启超的新闻观的政治视野

他坚守改良之道,支持维新以变求达,对民主和自由的见解更是一代人思想启蒙的重要来源。一篇《少年中国说》,其中“少年强,则国强”的呼吁和慨叹成为后代引经据典的重要来源。梁启超深知当时的中国千秋万代的基业早已不复,命运已不再眷顾愚昧的国人和国人手中垂垂澌灭的中华根基,中国之国尚且少年国。“有土地,有人民,以居于其土地之人民,而治其所居之土地之事,自制法律而守之。”中国之国有土地,有人民,人民居于土地之上却并非自己制定法律管理土地和人民,其主为上何来自守!“有主权,有服从,人人皆主权者,人人皆服从者。”然则中国之国,有主权,权归上;有服从,民众服。

梁启超广为流传的几篇政治文章,诸如《变法通义》《致康有为书》等,更体现了他在自由和平等中更重视对自由的探讨和见解。他认为自由和强权是相伴的,只有强权才能保证自由,“欲自由其一身,不可不先强其身,欲自由其一国,不可不先强其国。”强权构成了自由的来源,但是这自由的竞争恰恰激励着社会弱者。“多数之弱者能善行其争,则少数之强者自不得不让。”同时,他认为自治的实现可以带来自由的广布,因为只有自治、完备的社会体系的建立健全才是真正保证自由的良方和机器。他专注于“改造国民,建设新民”,试图通过建立具有资产阶级民权思想的新兴国民来实现国家的革新与富强。这也是梁启超的思想中心大多在于人民觉醒、人民自治、人民自由的原因。同时,他也关注维新党建设。在《致康有为书》中,他十分有条例地讲述了对维新党人的建设和发展的理念,无论是招揽人才,建设分会,还是行事办法,党派宣传,事无巨细。梁启超曾说:“欲君权之有限也,不可不用民权,欲官权之有限也,更不可不用民权。宪法与民权,二者不可相离。”通过宪法保障民众之权利,通过分权和制衡形成政治体制,用个人自由约束政府等。

梁启超虽然身处资产阶级改良派阵营,对“君权”并没有完全颠覆的意思,但其强调“宪政”胜于“保皇”。他主张开明政体,却担忧会发生诸如“法国大革命”般的严重后果。

2 梁启超政治观影响下的新闻观

梁启超所处的时代,是中外差距巨大的时代。亡国灭种的危机下,向西方求教寻找救国之路无可厚非。当时的知识分子受在华外报的启示和影响,也开始着手创办中国自己的近代报刊。报刊早已与抵御外辱奋发图强挂上等号,是为“国事”服务的。作为政治活动家,梁启超自身也心系“文以载道,办报立言,以言救国”的想法,办报对他而言,最首要的功能自然是政治理想实现的工具,是强国强民变法报国的利器。

梁启超对报馆天职的阐述,一是对于政府而为其监督者,二是对于国民而为其向导者。这都基于他对报刊基本职能——通上下、通内外的认识。通上下,则是“宣德达情”,将皇帝陛下的恩德传达给老百姓,把老百姓的实际情况传达给皇帝。通内外,则是“知己知彼”,既要让国人了解外国的具体情况,也要让外国人了解国内的国情。

3 梁启超新闻观的现代性

梁启超对政治概念存有设想,只不过它们是在迈向现代社会的过程中逐步成形。而基于上下内外通晓之职能之上,在监督政府,向导国民方面,不可不提的是民众对于政治内容的开化和政治民情的知情。民众从无政治权利一说,天生认定自己是被统治者甚至奴役者,服从乃天职,被压迫乃天命,是不会自然萌生出反作用于政府的理念的。民众无心对政事的了解,自然不会想起,自己还享有在社会生活中知晓万事的权利,就更不用说对于政事的批判或支持了。梁启超始终强调新民,意义在于此。

关于国民监督政府,则更倾向于现代政府的政务公开。公开、透明、欢迎监督是现代社会政府的义务,也是优秀政府的标杆。政府的诞生和形成来自于民众与政府契约的构建,民众让渡出一部分自由之权利组成联合政府来管理社会,构建秩序和规则。民众理所应当地享有对政府监督之权利。而在当时社会,政府高高在上,高于民众,作为被压迫的普通民众从未对自我“权利”的概念有所察觉。

4 结语

梁启超对报刊职能的看法,无不体现着他的政治理念。坚信公众是社会变革的关键力量,从民众的报刊教育出发,才会有通晓世事,知情权利,才会有民众监督力量的鼓动,才会有民意上达的报刊通途。

摘要:梁启超的新闻观与其政治思想紧密相联。他提出的自治、民权等思想,对现代政治体制的影响深远。他强调办报为国事、通上下、通内外等,也对现代新闻人追寻新闻理想做出了指点。

关键词:梁启超,新闻观,政治观

参考文献

[1]张怀俊.从“报馆有益于国事”看梁启超的新闻观[J].新闻知识,2007,(12).

[2]赵诤,张嘉友.从戊戌到辛亥梁启超的民主政治思想[J].兰台世界,2013,(21).

3.梁启超之预 篇三

早在1902年,梁启超创作了“政治幻想”之作《新中国未来记》,预言世界将出现中文热,上海将召开“世博会”,“处处有演说坛,日日开讲论会”。1910年,青年医生陆士谔也创作了幻想小说《新中国》,更准确地预测了百年后的情景:“把地中掘空,筑成隧道,安放上铁轨,日夜点着电灯,电车于此飞驰不绝;人们能够通过隧道过黄浦江,江上还有很大的桥;中国人在浦东辟地造屋,举办万国博览会……”

百年美梦今日圆,世博会是展示人类文明智慧成就的嘉年华,但大自然也始终不忘记发挥它无上的威力:冰岛火山灰弥漫在欧洲的天空,西南特大旱灾还未落幕,青海玉树地震又让无数同胞罹难,与死神较量的生命奇迹,每天都在上演;大爱无疆的人道主义精神,再次席卷华夏。当地震孤儿与胡锦涛主席一同念“新校园,会有的!新家园,会有的”,热泪模糊了我们的双眼……

殷忧启明,多难兴邦。每一次巨大的灾难,总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灾难使我们的意志得以磨练,升华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在这悲喜交加的时刻,我们尤其要学习前人的精神。梁启超、陆士谔身处风雨飘摇的乱世,却对中国之未来充满信心和梦想。今天,我们的生活“幸福就像花儿一样”,但《左传》有言:“居安思危,思则有备,备则无患。”本期杂志“地产思想家”冯仑的未来城市构想中,他个人出资,打算在2020年建一座绿色的“中国山”,在2公里的土地上修一组外形像梯田、平均高度400米的大楼,容纳20万人居住,楼内可养猪、种菜,雨水汇集在楼底形成湖泊,用于发电……冯仑眼下还忙着写一本书《建设新中国》,潜心思考未来发展之路。

本期中以自主创新著称的“爱国者”团队,创立者冯军在自己的国际象棋中加了两门威力无比的“中国炮”,创造了独特的“爱国者象棋企业文化”:即使最不起眼的小兵,过了河走到底就升格为“后”,没有一个员工的发展有天花板问题,只要肯努力工作,都有适合自己的大舞台。“爱国者”海外参展时,员工必须穿唐装,旗帜鲜明地告诉国际友人:“我们是中国人。”

昔年梁启超之《少年中国说》,传颂百载,仍振聋发聩。从梁启超,陆士谔到今天的冯仑,冯军,无数个一腔热血的有识之士,在为我们的未来异想天开,这是中国之幸事!

4.梁启超研究综述 篇四

政法096班 李美玲 2090712208

人物介绍: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梁启超是在“三千年未有之变”的近代中国出现的一位文化巨人,他是旧时代的士大夫,他也是新时代的启蒙者,他以巨大的个人声望和激荡人心的文笔影响了一个时代的政治、社会、文化。被誉为“百科全书”式的的学者,在政坛上,他曾为民族的自强而抗争,对近代中国的政治走向、经济形态都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在学术上,他的著述涉及政治、经济、哲学、历史等诸多方面。而他在新闻报业、教育、图书等众多方面也都是开风气之先的拓荒者。在他的身上,交织着政治家、学者、社会活动家等多重社会角色。如果能全面的研究梁启超的人际关系网络,将更加有利于我们了解中国近代史。

研究原因:首先是梁启超的本身的研究价值,梁启超在中国近史中中所演绎的一个角色注定了他的研究价值。而近现代的无数学者也真的是对梁启超进行了非常细致又全面的研究,研究的涉及面之广是少有的,他们从众多方面、不同角度研究了梁启超的政治思想、国家民族思想、文学思想、史学思想、哲学思想、法学思想、经济学思想、社会伦理观、宗教观、中西文化观、性别观念,乃至他在近代教育、图书馆事业、档案学、翻译学、目录学上的贡献。其次是梁启超的人际关系的研究的价值。梁启超由于他本身的人生经历和所处的时代,注定了他是一个与众多当时代的名人有很多密切的接触,他的人际关系更是繁复发达,但是现在的学者很少有人把焦点放在这一个方面上,没有真正的得出结论性的著作。比较有针对性的著作只有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出版的四卷本“张朋园合集”系列之一的《梁启超与民国政治》。这是非常不够的,梁启超的人际关系是非常复杂的,张朋园就把梁启超和民国的各种势力进行了三国演义式的划分,即“三元角逐权利”。究竟是哪三元呢?不外乎立宪派(进步党)、革命派(国民党)以及旧官僚(军权)。在这种三国演义里,梁启超有如诸葛孔明,而张朋园亦如罗贯中了。梁启超贡献心力于进步党,不知道是梁启超耽搁了进步党还是进步党拖累了梁启超,反正梁启超和进步党紧紧捆绑在一起,在民国政坛上也和邓公小平一样是三起三落,到最后就像扶不起的刘阿斗,松坡病故、卓如守制,一时间树倒猢狲散,折腾到最后进步党居然连块革命根据地都没有,在习惯“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民国政治中,梁启超等求偏安西蜀亦不得也。张朋园的分析、论述均将梁启超置于这三大力量的制衡博弈之中,体现书来的讯息不仅仅是张朋园的强大的学术研究能力,还启示了我们对关于梁启超人际关系的研究。

研究方法:从梁启超的人生经历入手,调查他在不同地方接触了哪些不同的人,而哪些人又在以后和他有着密切的关系,最后成为梁启超的人际关系网。这个过程可以通过阅读大量的关于梁启超研究的一手和二手材料,整理贯通,并加入一些人际关系学的基本知识于其中,实现跨学科的研究,最后得到梁启超的人际关系研究成果。所谓一手材料为梁启超本人的著作,所谓二手材料为后人对梁启超的研究。

参考文献:

1、专著:

【1】林志钧编,《饮冰室合集》,北京:中华书局,1932年

【2】梁启超著、王云五主编,《新大陆游记节录》,北京:中华书局,1936年

【3】梁启超著、王云五主编,《欧游心影录节录》,北京:中华书局,1936 年

【4】梁启超著,《戊戌政变记》,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

【5】梁启超著、康有为评,《梁任公诗稿手》,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

【6】梁启超著、舒无点校,《饮冰室诗话》,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

【7】韩安荆编著,《梁启超研究资料汇编》,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1962年油印本

【8】牛仰山,《梁启超》,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

【9】杨复礼编著,《梁任公先生年谱》,郑州:新河南日报社,1941年铅印本

【10】吴其昌著,《梁启超》,重庆:重庆出版社,1944年

【11】吴泽著,《康有为与梁启超》,上海:华夏书店,1948 年

【12】方志钦、刘斯奋著,《梁启超诗文选》,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3年

【13】李华兴、吴嘉勋著,《梁启超选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

【14】夏晓虹著,《梁启超文选》(上、下),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

【15】中华书局编,《梁启超未刊书信手》,北京:中华书局,1994 年

【16】张品兴编,《梁启超家书》,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 年

【17】丁文江、赵丰田编撰,《梁启超年谱长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 年

【18】孟祥才著,《梁启超传》,北京:北京出版社,1980年

【19】李喜所、元青著,《梁启超传》,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年

【20】梁启勋,《戊戌前后康梁史料补遗》,(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中国文史资料文库》第1册),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6年

【21】齐全编著,《梁启超著述及学术活动系年纲目》,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5月

【22】上海图书馆编,《汪康年食油书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23】孙宝瑄著,《忘山庐日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2、期刊杂志:

【1】素痴:《近代中国学术史上之梁任公先生》,《大公报•文学副刊》1929年2月11日

【2】吴其昌:《梁任公先生晚年言行记》,《中央周刊》1943 年第21 期

【3】王森然:《梁任公评传》,《中国公论》第9卷5 期

【4】吴相湘著:《翁同龢康有为关系考实――梁启超“戊戌政变记”考订》,《学术季刊》1955年第2期

【5】吴泽梁:《启超的“拥袁”与“倒袁”运动》,《中国建设》1949 年第4 期

【6】李龙牧:《梁启超前期新文化运动》,《文汇报》1961 年6月27日

【7】惠隐:《梁启超任北洋财政总长时二三事》,《广东文史资料》1963年第8期

【8】周善培:《谈梁任公》,《文史资料选辑》1960年第3期

【9】任木:《梁启超故乡述闻》《广东文史资料》1964 年第3期

【10】戴君仁:《梁启超》,《中国文学史论集》第4 册,1958 年版

【11】陈匡时:《关于对梁启超的评价问题简介》,《学术月刊》1960 年第2期。

【12】云波:《论梁启超二十世纪初鼓吹革命》,《史学月刊》1993年第2期。

【13】吴春梅、方之光:《戊戌变法失败后梁启超政治思想的演变》,《江苏社会科学》1994年第2 期。

【14】姜波:《梁启超与民国初年政党政治》,《江苏社会科学》1994年第4期。

【15】林家有:《论梁启超由拥袁到反袁思想的演变》,《文史哲》1994年第4 期。

【16】郭剑波、曾美红:《略论梁启超从拥袁到反袁的转变》,《浙江师大学报》2000年第1期。

【17】元青:《章太炎与梁启超》,《天津师大学报》1995年第6 期。

【18】吕玉华、白振奎:《梁启超与王国维治学特点比较》,《江淮论坛》2001 年第1期。

【19】董德福:《梁启超与胡适关于“科学”的对话及其意义》,《中州学刊》2001年第5期。

【20】郑浩澜:《福泽谕吉与梁启超国民思想之比较》,《江西社会科学》2000 年第5期。

【21】陈占标:《梁启超家庭出身的调查材料》,《文教资料》1988年4期

人际关系研究综述架构:

分为两个部分进行研究:

1、梁启超的人生经历

参考资料:

1890年始受学于康有为。

1891年随康有为就读于万木草堂,接受康有为的思想学说并由此走上改革维新的道路,世人合称“康梁”。

1895年春再次赴京会试,协助康有为,发动在京应试举人联名请愿的“公车上书”。维新运动期间,梁启超表现活跃,曾主北京《万国公报》(后改名《中外纪闻》)和上海《时务报》笔政,又赴澳门筹办《知新报》。

1897年,任长沙时务学堂总教习,在湖南宣传变法思想。

1898年,回京参加“百日维新”。7月,受光绪帝召见,奉命进呈所著《变法通议》,赏六品衔,负责办理京师大学堂译书局事务。

1898年9月,政变发生,梁启超逃亡日本,一度与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有过接触。在日期间,先后创办《清议报》和《新民丛报》,鼓吹改良,反对革命。同时也大量介绍西方社会政治学说,在当时的知识分子中影响很大。

1911年十月十日武昌起义爆发后,他企图使革命派与清政府妥协。民国初年支持袁世凯,并承袁意,将民主党与共和党、统一党合并,改建进步党,与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争夺政治权力。

1903十月《新小说》创刊。

1913年,进步党“人才内阁”成立,梁启超出任司法总长。

1915年底,袁世凯称帝的之心日益暴露,梁启超反对袁氏称帝,与蔡锷策划武力反袁。护国战争在云南爆发。

1916年,梁启超赴两广地区参加反袁斗争。袁世凯死后,梁启超出任段祺瑞北洋政府财政总长兼盐务总署督办。

1917年9月,孙中山发动护法运动。11月,段内阁被迫下台,梁启超也随之辞职,从此退出政坛。

1918年底,梁启超赴欧,了解到西方社会的许多问题和弊端。回国之后即宣扬西方文明已经破产,主张光大传统文化,用东方的“固有文明”来“拯救世界”。

1922年起在清华学校兼课,1925年应聘任清华国学研究院导师。

1927年,离开清华研究院。

1928年由于经历恩师康有为去世,爱徒范静生去世,王国维投湖等大悲之事。11月12日他已不能伏案工作了.于1929年1月19日病逝于北京协和医院,京沪开追悼会,参加者甚众。

——丁文江、赵丰田编撰,《梁启超年谱长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 年

2、梁启超的人际关系:

参考资料:

1898年9月戊戌变法失败的消息传到澳门,维新派人士包括《知新报》经理康广仁等六君子惨遭杀害,何廷光等澳门维新派人士极为愤慨,他们冒着巨大的危险,热情地接待梁启超的父亲和老婆孩子。

梁启超在日本的时候,和同样在日本流亡的孙中山交往频繁,据说,很多东南亚的华侨和日本重臣都是由梁启超介绍给孙中山的,可以想见,以孙中山当时的声望,自然无法同梁启超相比。

袁世凯宣布称帝,此时的梁启超却已不是昔日的改良派,在欧美的游历和对西方各国历史的学习给他一种印象,称帝者必亡。于是长于雄文的梁启超写出一篇《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袁世凯得到消息,派人给梁启超送来一张20万元银票,给梁启超的父亲祝寿,交换条件是这篇文章不得发表。梁启超将银票退回。袁世凯再派人对梁启超说,梁先生也曾经在海外流亡十几年,其中的苦头不是不知道,何必再自寻苦吃?梁启超回答说,我这个人疲于奔命的逃亡经验已经很充足了,我宁肯选择逃亡也不愿意在污浊空气中生存。

梁启超在另外一次反帝运动,即反对张勋复辟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这一次也意味着他同改良派的彻底决裂。周善培规劝梁启超说:“事情有该自己做的,有该听别人做的。讨袁,革命党该做,我们也应当做;讨张复辟只该听革命党去做,不必我们去做。”而康有为则正站在复辟的一方。梁启超和康有为从此决裂,康有为当着梁启超学生的面痛骂梁启超“梁贼启超”,并且用古文中食父食母的怪兽来称呼梁启超。

周善培认为梁启超文气太盛反而是一件可惜的事情,写习惯了报纸文章,结果文章只追求打动人,“中国长久睡梦的人心被你一支笔惊醒了”,但是却没有其他精力写出真正大师级别的著作。

启超是康有为的学生、信徒、助手,但他们还是分道扬镳了;梁启超与孙中山合作过,也对立过;他拥护过袁世凯,也反对过袁世凯。对此,梁启超说:“这决不是什么意气之争,或争权夺利的问题,而是我的中心思想和一贯主张决定的。我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呢?就是爱国。我的一贯主张是什么呢?就是救国。”“知我罪我,让天下后世评说,我梁启超就是这样一个人而已”。

1925年阴历七月初七,徐志摩与陆小曼结婚,请梁启超出席证婚。梁

启超反对他们“使君有妇”、“罗敷有夫”之间的恋情,也规劝过徐志摩;碍于徐志摩之父和胡适的情面,梁启超答应出席证婚。但在婚礼上梁启超却对徐志摩、陆小曼用情不专厉声训斥,滔滔不绝,使满堂宾客瞠目结舌。徐志摩不得不哀求:“先生,给学生留点脸面吧。”

梁启超真诚的有趣。黄苗子著《世说新篇》,其中有《梁启超写序》,文曰:“蒋百里先生为著名军事家,但在文化上亦极有贡献。他留德归国后,曾写了洋洋五万言的《欧洲文艺复兴史》。梁启超阅后大为赞赏,蒋便请梁为此书作序。不料梁文思泉涌,序成也是五万字,觉得不好意思,便加写一短序,而把长序改为著作出版,反过来请蒋百里作序。”

擅长笔墨的章太炎曾在梁启超主持的维新派报纸《时务报》中担任编辑。但是不久因章太炎发表了多篇反满清的文章,梁启超秉承师意拒不发表,章对此不悦,后因对孔教存有不同看法而发冲突,因康有为自视甚高,将孔子比做素王,而自名长素,也就是长于孔子,他门下的弟子多自名超回、秩赐、胜参等,自称水平超过颜回、曾参,章太炎看不过去,一日饮酒数杯对众人称,“所谓长素奈何以衣冠拜索虏”,此言一出引和康梁门人发生肢体冲突,梁启超率数人至章处问罪,章太炎一时怒起,以掌掴梁启超两记,众人扭打因之决裂。

一次梁启超追随康有为逃日本避难,恰孙中山也在日,中山以康梁亦为满清压迫,经此惨祸当能自省,乃请人约见。但康有为等人却坚持以“大清子民”为念,要死保光绪帝,将孙中山看作是乱党,拒绝合作,但随着孙中山的反满主张在日本华人中影响日益壮大,康为拉拢孙中山的部下派梁启超等人前去协商合作,但梁等人竟要求孙中山放弃原来主张加入他们所谓的勤王运动,梁将孙中山、陈少白等人诓骗到他们的活动之处,忽然摆出香案祭出所谓光绪的衣带诏要孙中山等人叩拜,孙当然拒绝,梁却指使众人不让他们走,陈少白大怒,一把抓住梁启超的衣领轮起左臂就是一记耳光,打得梁踉跄几步几乎摔倒,接着一脚踢翻香案扯碎衣带,曰“我乃堂堂炎黄子孙,岂做奴才拜此小丑,尔辈甘为满洲奴者,可鄙!”吓得康党众人皆退。

——李喜所、元青著,《梁启超传》,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年

梁启超与其它人物的比较。通过探讨梁启超和同时代人物的关系,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解读梁启超。章太炎与梁启超皆为近代思想学术界的一代宗师,有文章探究了章梁之间各个时期离合的复杂交往过程,认为“章太炎与梁启超关系的演变是清末民初政局和近代中华民族资产阶级进行政治斗争的一个缩影,是革命、改良两个政治派别从合作、对立、再合作、再对立直至退出历史舞台的复杂过程的典型反应。”

——元青:《章太炎与梁启超》,《天津师大学报》1995年第6 期

比较梁启超和王国维的治学特点,看出二人在相同的时代大背景下,有相似之处,又因个人气质取向及师者的不同,学术风貌相异。“梁启超时刻注意古今结合,并以古鉴今,使著作呈现现代风貌,具有致用价值;而王国维有意借鉴西方理论,融会传统,在哲学基准上创立范畴,体现了自我在历史流程中的独立思考。”

——吕玉华、白振奎:《梁启超与王国维治学特点比较》,《江淮论坛》2001 年第1期

“五四”期间,以胡适为代表的科学实证论者,维护科学的权威,将科学方法的效用推向极致,形成唯科学主义思潮。这种“科学万能”的论调,遭到了梁启超以及具有相同致思趋向的人文学者的驳难。在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和文化氛围下,科学派无疑是胜利者,但从学理层上看,玄学派对生命价值和人生意义的肯定,更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董德福,《梁启超与胡适关于“科学”的对话及其意义》,《中州学刊》2001年第5期。

福泽谕吉与梁启超作为日中两国从传统向现代转型过程中的两个启蒙思想家,其思想表面上具有众多相似之处,但从某种意义上说,福泽谕吉切断了国家现代化和传统文化之间的联系;而梁启超接受民主思想却未信仰自由主义,他关心的是建立团结强大的民族国家。

——郑浩澜:《福泽谕吉与梁启超国民思想之比较》,《江西社会科学》2000 年第5期。

然而,与佛教心性学说的真正相遇,是从结识谭嗣同开始的。通过与谭嗣同的交往,梁启超才知道了居士教徒杨文会(仁山)的存在。以梁启超为核心,维新志士聚集在湖南时务学堂,连杨文会的儿子自超(葵园)也因为担任学校事务,到了湖南。当时梁启超的人际关系的中心是汪康年,汪康年与谭嗣同、杨文会、梁启超等人的往来书札现在被保留了下来。这些书札基本上印证了小野川秀美所阐述的史实。虽然如此,杨文会为充实学堂教学,在汪康年、梁启超、谭嗣同的支持下,变卖了用于学习西方科学的观测、试验仪器,将所得资金用来从日本购买了佛教典籍,并在南京专心于佛教典籍的复刻事业,却是值得注意的史实。

——中村哲夫[日]:《梁启超与佛学》,《历史教学问题》2003年第三期

5.梁启超名言名句 篇五

1、何时睹澄清,一洒民生艰?类别:理想

2、患难困苦,是磨练人格之最高学校。类别:失败

3、学生在学校时,今其研究一切社会应用之事,则学校愈多,国家愈进步;……总之,学校与社会万不可分离:在学校时,于社会应有之知识研究有素,毕业后断不患无人用之;在学校养成一种活动之能力,将来在社会上可以不必求人,亦足自立。——梁启超

4、美术所以能产生科学,全从“真美合一”的观念产生出来。他们觉得真即是美,又觉得真才是美,所以求美,先从求真入手。类别:科学

5、心口如一,犹不失为光明磊落丈夫之行也。清·梁启超《新民说·附录》谓光明磊落的人,应该是心里所想的和口头所说的完全一致。类别:道德

6、何时睹澄清,一洒民生艰?类别:真理

7、患难困苦,是磨炼人格之最高学校。类别:人格

8、成功自是人权贵,创业终由道力强类别:成功

9、凡作事,将成功之时,其困难最甚。行百里者半九十,有志当世之务者,不可不戒,不可不勉。类别:失败

10、国家之主人为谁?即一国之民是也——清·梁启超

11、心安理得,海阔天空。清·梁启超《新民说》心安理得:自己认为所做的事是顺理成章的,心里很坦然。海阔天空:象大海般辽阔,象天宇般无边无际。坦荡的心胸象海洋和天空那样辽阔。类别:道德

12、民主制度,天下之公理——清·梁启超

13、六经不能教,当以小说教之;正史不能入,当以小说入之;语录不能渝,当以小说渝之;律例不能治,当以小说治之。类别:智慧

14、成功大易,而获实丰于斯所期,浅人喜焉,而深识者方以为吊。类别:成功

15、凡作事,将成功之时,其困难最甚。行百里者半九十,有志当世之务者,不可不戒,不可不勉。类别:成功

16、

17、世界之运,由乱而进于平,胜败之原,由力而趋于智,故言自强于今日,以开民智为第一义。亡而存之,废而举之,愚而智之,弱而强之,条理万端,皆归本于学校。——梁启超

18、人生目的不是单调的,美也不是单调的,为爱美而美,也可以说为的.是人生目的。因为爱美本来是人生目的的一部分。诉人生苦痛,写人生黑暗,也不能不说是美。——梁启超

19、科学的根本精神,全在养成观察力。——梁启超

20、人生须知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尽责任的乐趣。类别:人生

21、树头结得相思子,可是郎行思妾时?类别:爱情

22、患难困苦,是磨练人格之最高学校。类别:成功

23、吾今为一言以蔽之,曰: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梁启超

24、磊磊落落,独往独来,大丈夫之志也,大丈夫之行也。清·梁启超《成败》磊磊落落:谓心地光明正大。磊磊:原指群石高垒貌。落落:豁达开朗貌。独往独来:比喻不仰仗别人,无怕牵碍。谓男子汉应当光明正大。类别:道德

25、科学的根本精神,全在养成观察力。——梁启超

26、人生须知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的乐趣。——梁启超

27、每日所读之书,最好分两类:一类是精读的,一类是浏览的。——梁启超

28、我们一面要养成读书心细的习惯,一面要养成读书眼快的习惯。心不细则毫无所得,等于白读;眼不快则时候不够用,不能博搜资料。——梁启超

29、人生百年,立于幼学。

30、心口如一,犹不失为光明磊落丈夫之行也。

31、心安理得,海阔天空。

32、自信与骄傲有异;自信者常沉着,而骄傲者常浮扬。

33、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34、每日所读之书,最好分两类:一类是精读的,一类是浏览的。

35、相思树底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

36、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37、成功自是人权贵,创业终由道力强。

38、凡作事,将成功之时,其困难最甚。行百里者半九十,有志当世之务者,不可不戒,不可不勉。

39、患难困苦,是磨练人格之最高学校。

40、成功大易,而获实丰于斯所期,浅人喜焉,而深识者方以为吊。

41、科学的根本精神,全在养成观察力。

42、师范学校立,而群学之基悉定。

43、男儿志兮天下事,但有进步不有止,言志已酬便无志。

44、人生须知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尽责任的乐趣。

45、国家之主人为谁?即一国之民是也。

46、民主制度,天下之公理。

47、非精不能明其理,非博不能至于约。

48、历览各国产业发达这顺序,皆以农为本。

49、今之机器之用大进,人力可以胜天。

50、资本主义社会里的民主是一种残缺。

51、科学的根本精神,全在养成观察力。

52、每日所读之书,最好分两类:一类是精读的,一类是浏览的。

53、人生须知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的乐趣。

54、成功自是人权贵,创业终由道力强。

55、为学当有实功,有实用。

56、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翕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57、美术所以能产生科学,全从真美合一的观念产生出来。他们觉得真即是美,又觉得真才是美,所以求美,先从求真入手。

6.梁启超《论毅力》教案 篇六

锁玉

学习目标与方法指导

1. 掌握与本文相关的文学常识

2. 熟读全文,复述文章内容

3. 掌握本文主要的论证手法

4. 明确本文语言上的特点

内容概要

梁启超是我国近代思想家、文学家、学者。广东新会人。他自幼多学,据说6岁时就读完了《四书》、《五经》。12岁中秀才,17岁中举人。后奉康有为为师,习经世致用之学。后变法维新,失败后流亡日本。他一方面办报刊宣传君主立宪,坚持改良主义立场,反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一方面努力于对西文社会科学的介绍和对中国传统学术思想、历史文化的整理和研究。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影响。中华民国建立后,梁启超于199月由日本返国,反对袁世凯称帝。1918年底赴欧洲游历了英、法、比、荷、瑞、意、德等国的20多个名城,并写下了《欧游心影录》。回国后专门从事文化教育事业。他在天津南开大学、北京清华学校任教,并在全国各地巡加讲学。相继出版了多种学术专著。此外,他在文学革命中也颇有建树。对于诗歌及小说的创作,都提出了可贵的见解。他在文学创作上也多有尝试。写过诗歌、小说、戏剧、散文。以政论、传记、杂文的成就最高。他的“新文体”,对古文是一次猛烈的冲击。

文章特色:

《论毅力》提出了“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的观点,激人斗志,发人警醒。文章起势突兀,开门见山。论证过程当中,先以人生历程的一般规律入手,阐明逆境与顺境相间以迭,而逆境居十六七,而顺境居十三四。这就明确了毅力的重要。因为要克服逆境,非有毅力不可。再从事情无论大小,必有十次乃至数十次的阻力,进一步阐明要克服阻力,也非有毅力不可。由于这些体验是大多数读者所共有的,因而作者的观点很容易被读者接受。而后,作者又举出志力薄弱者,志力稍强者,在挫折面前的种种表现,进而阐明“非至强之人,未有能善于其终者也”。这是文章的第二自然段。

下面一段,作者变换角度,从挫而不退说起。辩证地阐明了进与顺的关系。为了论证的深入,作者又于“蹇”与“幸”的对比中,得出“毅力”是成功的关键。从而确立了中心论点。为了便于读者理解,作者又运用比喻论证的笔法,形象化地,深入浅出地阐明了“以艰苦忍耐之力,冒其逆而突过之,而后得从容以进度其顺”,反之,是不可能达到彼岸的。比喻论证中又有正反论证,手法多变,左右逢源。

文章最后又采取援古证今的手法最纳出了全文的结论,并与篇首的论点相应和。由这篇短文,我们已可窥见梁启超文笔之严谨、灵便和犀利了。

重难点提示

一、名词解释

1.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光绪年间的`举人。我国近代史上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主要著述有《饮冰室》

2.归纳,是由特殊到一般的推理方法,即由个别事物推出一般有理。归纳推理,又可分为完全归纳推理和不完全归纳推理两种。

二、词语辨析

1.天下古今成败之林,若是其莽然不一途也。

(1)此句中的“林”应解释为: A.森林 B.会集 C.人物 D.事物

(2)此句中的“莽然”,应解释为: A.粗鲁莽撞 B.浩荡 C.广大众多 D..旷野

(3)此句中的“不一”,应解释为: A.种种不同 B.不等 C.不行 D.相差

(4)此句中的“途”,应解释为: A.道路 B.坦途 C.情景 D.途径、情况

提示: 1B 2C 3A 4D

2。《论毅力》的基本观点是:

A.毅力是成功的关键 B.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

C.遇到挫折不后退就能成功 D.做任何事情都不能半途而废

提示: B

3。《论毅力》的文体是: A.抒情散文 B.议论文 C.说明文 D.记叙文

提示: B

4。《论毅力》的作者是: A.顾炎武 B.梁启超 C.章炳麟; D.康有为

提示: B

三、简答题

《论毅力》在论证上怎样运用正反对比的手法? 提示: 从论点看──

“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其中隐含着两个方面:一“成”,一“败”。

从论证看── 首先,反复进行成功与失败两种结果的对比; 然后,突出顺境与逆境的对比;

最后,引经据典,将“未成一篑”的造山者与“虽复一篑”的填土者对比;

总之,对比手法的运用有力地论证了论点。

四、分析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试分析其比喻论证手法的运用

夫苟其挫而不退矣,则小逆之后,必有小顺;大逆之后,必有大顺。盘根错节之既经,而随有应刃而解之一日。旁观者徒艳羡其功之成,以为是殆幸运儿,而天有以宠彼也,又以为我蹇于遭逢,故所就不彼若也。庸讵知所谓蹇、幸焉者,皆彼与我之相同,而其能征服此蹇焉,利用此幸焉与否,即彼成我败所由判也。更譬诸操舟,如以兼旬之期,行千里之地者,其间风潮之或顺或逆,常相参伍。彼以坚苦忍耐之力,冒其逆而突过之,而后得从容以进度其顺。我则或一日而返焉,或二三日而返焉,或五六日而返焉,故彼岸终不可达也。

7.试论梁启超的德育思想 篇七

1.“过渡时代”唤醒新民具有“公德”

梁启超出生于晚清, 当时的社会现状一方面是中国传统道德堕落、社会腐化、经济破坏;另一方面是资本主义经济、文化的入侵。内外矛盾的双重夹击, 使得中国的命运在夹缝中寻找生机。在国家、民族处于动荡和变化的“过渡时代”, 引起一批国人对国家现状进行反思。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 梁启超提出了自己的德育思想。

2.“公德利群、私德修身”的哲学渊源

梁启超的德育思想体系是以心力观为基础的。主要吸收了王阳明和龚自珍的心力思想。王阳明心学的核心是“致良知”“良知”就是“天理”“致良知”就是克去私欲, 恢复心体无善无恶之本来面目。梁启超继承了王阳明的心学本体论观点, 认为“境者, 心造也。一切物镜皆虚幻, 唯心所造之境为真实”。在《余之死生观》中, 梁启超说:“全世界人类心理所造成;一社会者, 一社会人之心理所造成;个人者, 又个人之心理所造成也。”梁启超将“心”看做是宇宙的根本, 其必然的结果就是心力决定物质, 心力决定社会, 心力决定一切。

龚自珍对心力的阐述是:“心无力者, 谓之庸人。报大仇, 医大病, 解大难, 谋大事, 学大道, 皆以心之力。”梁启超在宣扬龚自珍的心力说的同时作了发挥, 他认为心力在于人的灵感, 而灵感在于至诚。在梁启超看来, “心”即是因, 人们总是在心的驱使下去创造、去发现、去探索, 从而使环境有所改变。不仅自然界的物境之物是“心”造之物, 人类社会和人类的历史同样是“心”造之物。在心的驱使下能产生怎样的“境”, 则是由于人的灵感和热情的程度来决定的。

3.“公德利群、私德修身”的文化来源

(1) “萃厉本所有”, 吸收中华传统德育的精华。梁启超这位“教化之儒”的子孙, 他的思想在以下方面反映他的根深植于中国传统文化:

其一, 梁启超身为一个“士”和中国的知识分子, 他始终心系祖国的命运、国家的安危、人民的幸福。无论他以何种方式, 都不曾改变他爱国的忠心。

其二, 梁启超的德育思想很多是来源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哲学观上, 直接来源于宋代心性学说和吸收了清代龚自珍的思想;而对人生哲学, 梁启超关注健全人格的培养, 主张儒家的“智、仁、勇”三大德, 要求知行合一。他的变法思想直接来源于《易经》中“穷则变, 变则通, 通则久”。“群”思想是梁启超集体观的核心内容, 得益于康有为。由于中国积贫积弱的事实, 奴性在人们的思想中根深蒂固, 阻碍了中国的发展, 梁启超提出国民性改造的实施方案, 并构想了新民德的内容, 为现代意义上的国民提出素质要求, 所有这些都是梁启超对中国的文化进行批判分析后所作的思考。

(2) “采补本所无”, 借鉴先进国家德育的精华。梁启超的思想不仅仅局限在中国, 同时吸收了西方的文化, 如:边沁的功利主义、达尔文的进化论、日本文化等。

边沁把人行为和动机的出发点定位在避苦求乐上, 把最大多数人的幸福作为人们道德行为的准则, 社会的利益即是“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梁启超将功利主义称为乐利主义, 主要是讨论“利己”和“利他”的关系, 他反对极端自私自利的狭隘的利己主义, 主张利己是为了利群、利他、爱国、为公。

达尔文提出物种进化论, 使得全球思想界突然开出一片新天地, 很多学科、学者都受其影响, 英国学者颉德就是其中的一位。颉德将进化论运用于人类社会, 认为人和其他物种一样, 非竞争不能进步, 竞争的结果仍旧是优胜劣汰。面对现实, 梁启超认识到中国的强盛关键在人, 所以塑造“新民”成了他倡导的主题, “新民”所应具有的道德观念当然要符合时代的要求, 这是进化的必然。

梁启超的思想曾在很多方面受惠于明治时的日本。在明治初期, 福泽谕吉通过开设学校、创办报纸、进行演说等各种形式来介绍西学, 启迪日本民众智慧。而梁启超学习福泽谕吉的救国道路, 我们可以从梁启超办《清议报》《新民丛报》, 大量翻译西方著作, 发表一系列文章中看到二者有许多相似之处。

二、梁启超德育思想的内容

1. 德育目标:去“奴性”修己身、造新民

道德, 是以意识形态为基础的人们在共同生活中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群”是梁启超特别强调的一个概念, 他将“群”放置于道德思想的核心。一“群”之所以能够长存, 并在竞争中取胜, 很重要的原因是由于该群制定了完整的规则。然而, 由于中国的封建制度、家天下长期统治, 只有皇帝的个人意志的体现, 规则代表的是统治阶级的利益。于人民而言只有顺从, 没有制定规则的权利, 致使人们只知是“奴才”, 不懂其应该是具有独立自主性的人。因此去“奴性”是造“新民”的必然前提。所谓“奴性”是指“人”被看做“非人”, 人没有正当的权利, 人的主体精神受到压抑, 不能自由思考, 这是国民性的根本弱点。同时还指出, 奴性的可怕之处在于我奴隶于我。所以只有破除了“心奴”对人们的束缚, “新民”才能立于世界, 使国民具有时代性, 符合现代国家对国民素质的要求。

2. 德育内容

(1) 公德。梁启超认为“公德”的核心是“利群”, 认为道德评判标准在于能否有利于最多数人的最大利益。在梁启超看来, “利群”的关键和最高目标是有益于国家利益。爱国是“利群”的最基本的要求, 是“公德”的基本内容。他首先从启蒙人们的爱国认识出发, 对“国家”有了全新的认识, 他说:“夫国家者, 一国人之公产也。”因此, 它与被专制君主视为一人私产的传统国家是不可同日而语的。故“我国自昔未尝以爱国大义为伦理一要素”, 而爱国大义却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大伦理要素。这即是说, “爱国乃天下之盛德大业”, 国人当明白个人小我对于国家大我的责任。使人们认识到爱的是自己的祖国, 而不是某一家之朝廷。

(2) 私德。梁启超指出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一直是“人人独善其身”的“私德”盛行, 但并不意味着他对私德的作用是完全否定的。他在《论私德》一文中表现了对私德的重视, 他说:“欲铸国民, 必以培养个人之私德为第一义;欲从事于铸国民者, 必以自培养其个人之私德为第一义。”

(1) 去“奴性”、立自尊、获自由。在封建时代, 个性的发展往往成为封建统治道德的奴仆, “天理”成为人性的最高标准。梁启超意识到, 中国积弱的原因之一, 就在于个人和群体的自由受到禁锢。所以他发出“不自由毋宁死”的呼喊。由于中国当时处于特殊的历史时期, 所以要取得人格的自由, 首先要有中华民族这个群体对帝国主义而言保其自由;其次, 个人自由必须与他人自由相统一, 这就是梁启超所说的“人人有自由而不侵人之自由为界”。高扬人性自由的前提是人的主体精神获得解放, 从思想中清除阻碍人获得自由的种种理论和心灵中的创伤, 这就是人们要有意识上的自由。同时自由并不是绝对的放纵, 自由总是相对的, 它必须服从于公理, 服从于公定之法律, 服从于多数之决议。为自由必须自尊。梁启超说:“自尊不自由, 实灭民奴隶之绝大关头也。”为了使人们对自尊有更深的认识, 他还引举了自尊与自卑的十四条标准, 帮助人们更好地树立自尊意识。

(2) 树立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人生观是对人生的目的、价值和态度的根本看法和观点。价值观是人生观的基础, 人生观是价值观的体现。梁启超对“新民”的人生观多放在为国家、集体这些“群”的利益上来设计的。梁启超的道德思想带有集体主义的倾向, 但是, 考虑到中国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 他提出为“群”而活, 为“群”而努力的人生目的, 就显得尤其迫切。所以, 作为“新民”忧国是需要的, 但不能沉陷其中, 关键的是要用乐观的、趣味的人生态度, 来改变自己, 这样中国才有希望, 并因为有这样的“新民”而不亡。

对新民价值观的规划, 梁启超推崇社会达尔文主义世界观、价值观。他认为一个群体内每一个成员之间的竞争将有助于群体实力的加强, 并由此提高群体的凝聚力。竞争的结果当然是优胜劣汰, 人和社会都在竞争的过程中进步, 但是这种进步不是直线的, 而是螺旋式上升。竞争是不可避免的自然规律, 那么要取得竞争的优胜, “新民”就得在以下价值观的指引下前进, 它们是:进取精神和冒险精神。梁启超所提倡的冒险精神, 不是勇夫的轻举妄动, 它是在希望的支持下, 用热诚、智慧和胆力支撑的冒险。

(3) 倡导利己与利他、自律的道德风尚。梁启超认为利己是人得以存在的一个要素, 但是利己并不是一味地放纵自己的欲望而不顾他人的利益。利己是为了更好的利他、利群, 所以利己应该和利他是统一的。梁启超更多的是赞成人们用“自律”的方式来指导规范自己的道德行为, “自律”是人的道德意志的体现, 它能对人行为和社会产生良好的效果。诚如马克思所说:“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 而宗教的基础则是人类精神的他律。”这说明, 一个人如果没有理性的“自律”, 是不可能达到道德的最高境界的, 同时“他律”也是有效指引道德行为的方式。相比较而言, 梁启超更赞成“自律”在人的道德修养的作用。

3. 德育的方法

(1) 进行“道德革命”, 树立公德利群思想。梁启超的德育思想从启蒙的角度来说, 是一种大德育的思想, 在“过渡时代”的中国, 要使中国从封建桎梏下解放出来, 必须依赖国民素质的提高, 用新道德来武装“新民”, 所以道德革命是当时最佳的选择和出路。他把“革”视为不可逃避的公例, 因为“革”符合适者生存的进化规律。基于此种认识, 梁启超提出道德革命, 淘汰中国旧道德中不合乎时代要求的内容。需要指出的是, 梁启超认为道德要随时代的变化而变革, 他认为要变的是道德的外型而不是道德的本质, 即道德的外在内容可以改变, 但道德的最终目的“利群”是不能变的。

(2) 以立志、存养、扩充、致良知进行道德修养。就个体道德修养而言, 梁启超回归了中国传统。他对“新民”提出的道德修养方法吸收了儒家的“吾日三省吾身”“内无妄思、外无妄动”的传统思想, 并加以发挥。

1897年, 梁启超拟订《湖南时务学堂学约》时, 就把“立志”放在第一条。其一, 所谓“立志”就是要胸怀为国家振兴和繁荣贡献自己力量的这样一种雄心壮志。其二, 所谓“存养”就是孟子所说的“存其心, 养其性”。在时务学堂时, 梁启超要求学生每天应当静坐一小时或半小时, 以养性修身。其三, 所谓“扩充”就是孟子说的“求自得而勿失, 然非此已足也, 其大作用在扩充”。此外, 梁启超还特别推崇陆王学派中王守仁的“致良知”, 而且他认为“致良知”是人们道德修养的根本途径。

摘要:梁启超是一位学贯中西的大学者, 所研究的领域涉猎众多。本文针对梁启超的德育思想进行梳理, 分析其德育思想形成的原因、背景及内容, 目的是想通过对梁启超德育思想的研究, 发掘其中可以为我国当代德育作借鉴的东西。

关键词:德育,公德,私德

参考文献

[1]魏英敏.新伦理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2]梁启超.饮冰室合集[M].北京:中华书局, 1989.

[3]冯契.中国近代哲学的革命进程[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7.

8.梁启超怎样当父亲 篇八

梁启超的原配夫人李蕙仙,是清朝礼部尚书李端棻的妹妹。她比梁启超大四岁,生有三个子女长大成人:思顺、思成、思庄。他的第二位夫人王来喜,系李蕙仙带来的奴婢,1903年嫁为妾,生有六个子女长大成人:思永、思忠、思达、思懿、思宁、思礼。他的九个子女,人人不凡,个个成才。

梁启超对儿女充满着深沉而强烈的父爱。他九个子女先后有七个曾到国外读书或工作,尤其在晚年,同时有五个子女求学海外。他非常想念他们,时常给他们写信,称他们是“大宝贝思顺”、“小宝贝庄庄”、“那两个不甚宝贝的好乖乖”、“对岸一大群孩子们”、“一群大大小小的孩子们”。从这些称呼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是多么喜欢、疼爱自己的儿女们。

梁启超对海外儿女们的思念是出了名的。在这段时间,两代人以书信倾诉着彼此的苦和乐、悲和欢,他们互相惦念着、鼓励着。父亲对子女没有任何说教和指责,只有循循善诱,每封信中都充满了真挚的爱。这爱变成一种力量,注入了孩子们的生命,对他们未来成才大有助益。

1922年一次酒后,梁启超怀念远在海外的大女儿,拿了一张纸写满“我想我的思顺”、“思顺回来看我”等话。为了培养孩子,他又很能控制自己的感情,鼓励他们向上。在1925年的一封信中说:“宝贝思顺,小宝贝庄庄:你们走后我很寂寞……思顺离开我多次了,所以倒不觉怎样,庄庄这几个月来天天挨着我,一旦远行,我心里着实有点难过。但为你成就学业起见,不能不忍耐几年。”又写给思庄:“你想家极了,这本难怪,但日子过得极快,你看你三哥转眼已经回来了,再过三年你便成为一个学者回来,帮着爹爹工作,多快活呀!”

梁启超时常把自己写的条幅装裱成小型手卷寄给孩子们。他在给思庄的信中这样写道:“小宝贝庄庄:我想你得狠,所以我把这得意之作裱成这玲珑小巧的精美手卷寄给你。你姐姐呢,她老成了不会抢你的,你却要提防你那两位淘气的哥哥,他们会气不忿呢,万一用起杜工部那‘剪取吴淞半江水’的手段来却糟了,小乖乖,你赶紧收好吧。”1927年梁启超得肾病经常尿血,病中更加思念思顺。他在信中写道:“我平常想你还自可,每到病发时便特别想得厉害,觉得像是若顺儿在旁边,我向她撒一撒娇,苦痛便减少许多。”

书信,传递了两代人之间的情谊。除了倾诉亲情以外,他们还谈论国家大事,讨论人生哲学。所以说,梁启超对待孩子们既充满了强烈的感情而又十分理智。作为一位近代教育大家,梁启超在子女教育上确实下了极大的功夫,对育子之道作出了有益的探索。

梁启超不仅是孩子们的慈父,还是孩子们的朋友。他注意引导孩子们对知识的兴趣,又十分尊重他们的个性和志愿。在日常生活中,他非常细微地掌握每人的特点,注意因材施教,对每个子女的前途都有周到的考虑和安排,并且反复征求孩子们的意见,直到他们满意为止。

最典型的例子是对思庄选择学校和专业的态度。思庄在加拿大考大学是一件大事,究竟上哪家大学?当时他希望思庄在加拿大读大学,在1926年2月9日的信中写道:“庄,暑假后进皇后大学最好。全家都变成美国风,实在有点讨厌,所以庄庄能在美国以外的大学一两年,是最好不过的。”他还在1926年6月5日的信中鼓励道:“思庄考得怎样,能进大学固甚好,即不能也不必着急,日子多着哩。我写的一副小楷,装上镜架给她做奖品,美极了,但很难带去,大概只好留着等到她回来再拿了。”思庄未辜负父亲的希望,考上了加拿大著名的麦基尔大学。思庄入大学二年该选专业了,梁启超考虑到现代生物学在当时的中国还是空白,很有发展前途,于是在1927年8月29日写信给她,希望她学这门专业:“你今年还是普科大学生,明年便要选定专门了,你现在打算选择没有?我想你们弟兄姐妹,到今还没有一个学自然科学,很是我们家里的憾事,不知道你性情到底近这方面不?我很想你以生物学为科,因为这是现代最进步的自然科学,而且为哲学社会学之主要基础,极有趣而不须粗重的工作,于女子极为合宜,学回来后本国的生物随在可以采集试验,容易有新发明。截到今日止,中国女子还没有人学这门(男子也很少),你来做个‘先登者’不好吗?还有一样,因为这门学问与一切人文科学有密切关系,你学成回来可以做爹爹一个大帮手,我将来许多著作,还要请你做顾问哩!不好吗?你自己若觉得性情还近,那么就选取它,还选一两样和它有密切联络的学科以为辅。你们学校若有这门的教授,便留校,否则在美国选取一个最好的学校转去,姐姐哥哥们当然会替你调查妥善,你自己想想定主意吧。”

出于对父亲意见的尊重,思庄选择了生物学。但由于麦基尔大学的生物学教授课讲得不好,难以引起思庄对生物学的兴趣,她将这种苦恼告诉了思成。梁启超得知后,赶紧于1927年8月5日写信说:“庄庄,听见你二哥说你不大喜欢学生物学,既已如此,为什么不早对我说。凡学问最好是因自己性之所近,往往事半功倍。你离开我很久,你的思想感情近来发展方向我不知道,我所推荐的学科未必合你的式,你应该自己体察做主,用姐姐哥哥当顾问,不必泥定爹爹的话……我很怕因为我的话扰乱了你的治学针路,所以赶紧寄这封信。”后来,思庄听从了父亲的话而改学图书馆学,考入了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学院,最终成为一名图书馆学专家。

梁启超还教给子女们学习和做学问的方法,要求他们不仅要注意专精,还要注意广博。1927年8月29日,他在给思成的信中说:“思成所学太专门了,我愿意你趁毕业后一两年分出点光阴多学些常识,尤其是文学或人文科学中之某部门稍多用点功夫,我怕你因所学太专门之故,把生活也弄成近于单调,太单调的生活容易厌倦,厌倦即为苦恼,乃至堕落之根源。”梁启超还在给思庄的信中写道:“庄:在专门学科之外,还要选取一两种关于自己娱乐的学问,如音乐、文学、美术等。据你三哥说,你近来看文学书不少,甚好,甚好。你本来有些音乐天才,能够用点功,叫他发荣滋长最好。姐姐来信说你用功太过,不时有些病。你身子还好,我倒不十分担心,但学问原不必太求猛进,像装罐头样子,塞得太多太急,不见得会受益。我方才教训你二哥,说那‘优游涵饮,使得自之’那两句话,你还要记着受用才好。”梁启超在给思成的信中说:“凡做学问总要‘猛火熬’和‘慢火炖’两种工作,循环交互着用去。在慢火炖的时候才能令所熬的起消化作用,融洽而实有诸己。思成你已经熬过三年了,这一年正该用火炖的功夫,不独于你身子有益,即为你的学业计,亦非如此不能得益。你务要听爹爹苦口良言。”

当孩子们在学业上遇到困难和发生疑问时,梁启超总是不断地帮助释疑解惑,引导他们战胜困难,继续前进。梁思成一度怀疑美国死板仿古的教学方法,担心自己学不到设计方法而成为画匠。1927年2月16日,梁启超写信教导他要“莫问收获,但问耕耘”,信中说:“你觉得自己的天才不能副你的理想,又觉得这几年专做呆板功夫,生怕会变成画匠,你有这种感觉,便是你的学问在这时期内将发生进步的特征,我听见喜欢极了。孟子说:‘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凡学校所教与所学总不外规矩方面的事,若巧则要离了学校方能发现。规矩不过是求巧的一种工具,然而终不能不以此为教,以此为学者,正以能巧之人习熟规矩后,乃愈益其巧耳(不能巧者,依着规矩可以无大过)……况且凡一位大文学家大美术家之成就,常常还要许多环境及与附带学问的帮助。中国先辈屡说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将来你学成之后,常常找机会转变自己的环境,扩大自己的眼界和胸怀,至那时候或者天才会爆发出来,今年内尚非其时也。”

梁启超很讲究学以致用,重视培养子女的实践能力。他鼓励思成夫妇学成以后要“行万里路”,到欧洲游历、考察其建筑风格和人文习俗。这次欧洲之行为思成夫妇此后事业发展奠定了雄厚基础。建国之初梁思成、林徽音就成为清华大学的一级教授,在设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研究中国建筑史等方面发挥了特别重要的作用。

梁启超不仅注意对子女们进行知识教育,还十分注重对他们进行道德培养,要他们热爱生活,保持节俭,并注意择友。他希望思成乐观多趣,在1927年8月29日的信中说:“一个人想要交友取益,或读书取益,也要方面稍多,才有接谈交换,或开卷引进的机会。不独朋友而已,即使在家庭里头像你有我这样一位爹爹,也属人生难逢的幸福;若你的学问兴味太过单调,将来也会和我相对词竭,不能领着我的教训,你生活中本来应享的乐趣,也削减了不少了。我是学问、趣味方面极多的人,我之所以不能专积有成者在此,然而我的生活内容异常丰富,能够永远保持不厌不倦的精神,亦未始不在此。我每历若干时候,趣味转过新方面,便觉得像换了新生命,如朝旭升天,如新荷出水,我自觉还是这种生活是极可爱的,极有价值的。我虽不愿你学我那泛滥无归的短处,但最少也想你们参采我那烂漫向荣的长处。”他告诫思顺夫妇人生贵在吃苦。“生当乱世,要吃得苦,才能站得住(其实何止乱世为然)。一个人在物质上的享用,只要能维持生命也就够了。至于快乐与否,全不是物质上可以支配。能在困苦中求出快活,才真是会打算盘哩”。他教导思忠不要消磨志气。“一个人若在舒服的环境中会消磨志气,那么在困苦懊丧的环境中也一样会消磨志气。你看你爹爹困苦日子也过过不少,舒服日子也经过不少,老是那样子,到底意气消磨了没有?”

梁启超一生千变万化,但爱国之心永远不变,“又先生四十年之中,脑中绝未忘一个‘国’字……”为子女们做了最好的楷模。作为一个爱国思想家,梁启超还竭力培养孩子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在日本时,他每天晚上让孩子们围坐在小桌旁,一边怡然自得地喝着酒,一边绘声绘色地讲中外历史上爱国英雄的故事。孩子们长大进学校后,梁启超从不放松对他们的教育。对留学国外的孩子学成回国做什么,都有细致的考虑。他要思成在美国学习结束后,再到欧洲学一年回国,并建议回国后的思成到东北大学工作。他同意思永的要求在美学习考古期间,回国实践一年再出国继续学,以便将国外新考古方法运用到中国。他要思庄学生物学和图书馆学,回国后和思永一起当他的助手。他要思忠在美国陆军学校读完后回国入黄埔军校。他请谢国桢做家庭教师,教思达、思懿、思宁念中文,以便将来报效祖国。

他们兄弟姐妹和祖国共患难,抗战期间都过着清贫的生活。梁思成因为早年车祸伤及脊椎,后来得了脊椎软骨硬化症,其妻林徽音也患上了严重的肺病。当时美国的一些大学和科研机构想聘他们夫妇去工作,这样对他们夫妇治病也大有好处,但他们回答说:“我们的祖国正在灾难之中,我们不能离开她,哪怕仅仅是暂时的。”北京解放前夕,他帮助解放军标明市内古文物的位置,以免遭到炮轰,为保护首都古迹做出了重要贡献。

其他几兄妹也都在各自服务的战线上报效祖国。思永是考古学家,长期工作在考古战线上。思懿、思宁主要在国内从事社会政治活动,前者曾参加共产党的外围组织“民族解放先锋队”,后者1940年即投奔新四军,为党的革命事业服务。思达夫妇坚持留在大陆,长期在金融系统工作。思礼是中国航天事业的第一人,也是当代中国导弹控制系统的带头人,为我国的航天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都像陶行知先生所说的那样“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又都像乃父梁启超一样有着一颗强烈的爱国心。

9.梁启超的学术贡献 篇九

【梁启超简介】

梁启超(1873年~1929年),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汉族,广东新会人,清光绪举人。青年时期和其师康有为一起,倡导变法维新,并称“康梁”,是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事败后出逃,在海外推动君主立宪。辛亥革命之后一度入袁世凯政府,担任司法总长,之后对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等严词抨击,并一度加入段祺瑞政府。他倡导新文化运动,支持五四运动。曾倡导文体改良的“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其著作合编为《饮冰室》。

10.论毅力(梁启超)阅读答案 篇十

天下古今成败之林,若是其莽然不一途也。要其何以成?何以败?曰:“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

盖人生历程,大抵逆境居十六七,顺境亦居十三四。而顺逆两境,又常相间以迭乘。无论事之大小,而必有数次乃至十数次之阻力。其阻力虽或大或小,而要之必无可逃避者也。其在志力薄弱之士,始固曰吾欲云云,吾欲云云。其意以为天下事固易易也。及骤尝焉,而阻力猝来,颓然丧矣。其次弱者,乘一时之气,透过此第一关,遇再挫而退。稍强者,遇三四挫而退。更稍强者,遇五六挫而退。其事愈大者,其遇挫愈多,其不退也愈难。非至强之人,未有能善于其终者也。

夫苟其挫而不退矣,则小逆之后必有小顺,大逆之后必有大顺。盘根错节之既破,而遂有迎刃而解之一日。旁观者徒艳羡其功之成,以为是殆幸运儿,而天有以宠彼也。又以为我蹇于遭逢,故所就不彼若也。庸讵知所谓蹇焉幸焉者,彼皆与我之所同,而其能征服此蹇焉,利用此幸焉与否,即彼成我败所由判也。更譬诸操舟如以兼旬之期行千里之地者其间风潮之或顺或逆常相参伍。彼以坚苦忍耐之力,冒其逆而突过之,而后得从容以容度其顺。我则或一日而返焉,或二三日而返焉,或五六日而返焉,故彼岸终不可得达也。孔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孟子曰:“有为者譬若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成败之数,视此而已。(选自《饮冰室合集》)11.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要其何以成要:概括,总括

B.又常相间以迭乘 迭乘:交替出现 C.遇再挫而退 再:两次 D.冒其逆而突过之 冒:冒失 【解析】 D项,冒:顶着。【答案】 D 12.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不相同的一组是()

【解析】 B项,其:前者代词,后者副词。A项,助词,句中表停顿。C项,连词,表假设。D项,助词,的。【答案】 B 13.下列有关本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的中心论点即为: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全文勉励处于逆境中的有志于天下事者,不要被失败吓倒,不要被暂时的逆境所困扰,要坚持不懈,继续前进。

B.全文思路开阔,纵横开合,论证周密,结构严谨,其比喻等修辞方法的运用,使文章要阐明的道理具体形象。C.全文自始至终运用正反对照的说理方法,处处阐述了有毅力与无毅力会造成成功与失败两种不同的结果,从而突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D.在第三段中,“我则或一日而返焉,或二三日而返焉”,梁启超用自己失败的经历来昭示人们,要坚持如一才能到达胜利彼岸。

【解析】 D项,文中的我并非指作者本人,而是泛指。【答案】 D 14.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更譬诸操/舟如以兼旬之期/行千里之地者/其间风潮之/或顺或逆常相参伍。B.更譬/诸操舟如以兼/旬之期行千里之地者/其间风潮之/或顺或逆常相参伍。C.更譬诸操舟/如以兼/旬之期行千里之地者/其间风潮之/或顺或逆常相参伍。D.更譬诸操舟/如以兼旬之期/行千里之地者/其间风潮之或顺或逆/常相参伍。【答案】 D 15.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及骤尝焉,而阻力猝来,颓然丧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即彼成我败所由判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等到很快地尝试一下,阻力突然来临,就颓然丧失了信心。(2)正是他成功、我失败所区别的地方。

(3)比如造山,还差一筐土,如果停止下来,那是我自己停止的。【参考译文】

天下古往今来种种成败的人和事,它们所经历的道路是如此的纷繁不同。概括地推究:它们为什么成功,又为什么失败呢?回答是:“有毅力的就成功,反之则失败。”

人生的历程,大体逆境占了十分之六七,顺境也占了十分之三四,而顺逆这两种境遇又常常是相互交替着轮流出现。无论事情是大是小,必然会遇到几次乃至十几次的阻力。这种阻力虽然有的大有的小,但总之必定是不可避免的。那些在意志和能力方面薄弱的人,开始的时候一定会说我想要如何如何,我要如何如何,他心里认为天下事本来就是很简单容易的,等到很快地尝试一下,阻力突然来临,就颓然丧失了信心。那些意志能力比较弱的人,凭着一时的意气,通过了这第一关,遇到第二次挫折就退缩了。意志能力稍强的人,遇到三四次挫折才退缩。又坚强些的人,遇到五六次挫折才退缩。他所做的事情越大,他遇到的挫折就越多,他不退缩也就越难。不是极其坚强的人,就没有能够善于达到它的终点的。

11.梁启超与结发妻 篇十一

1898年6月戊戌变法失败后,梁启超和康有为顾不上家小,仓皇逃往日本。他虽然很繁忙,但是家书不断。他还把自己的和服照片寄给李惠仙,说:“衣冠虽异,肝胆不移。见到了我的照片就像见到我本人一样。”甚至后来1915年护国战争时,梁启超去参加护国军,对一家老小更是放心不下,李惠仙反而鼓励他说:“上自高堂,下至儿女,我一身任之。君为国死,毋反顾也。”

在檀香山,梁启超结识了华侨的女儿何慧珍。钦佩和仰慕梁启超才华的何慧珍向梁启超表达了纯真的爱慕之情。几位要好的朋友都希望梁启超和何慧珍能够结合。但梁启超毕生反对女人缠足和男人纳妾,还付诸行动,成立“不缠足会”、“一夫一妻世界会”。最终,梁启超还是以自己的理智战胜了情感,斩断了与何慧珍的情缘。

1901年,梁启超的长子,也就是后来享誉世界的建筑大师梁思成诞生。苦盼六年的梁启超后继有人,自然非常高兴,但望着孩子单薄的身体,他和李惠仙都有些担心。1903年,梁启超在李惠仙的准许下,纳李惠仙的侍婢王桂荃为妾,王桂荃后来给梁启超又生下了六个子女。

1924年李惠仙去世,梁启超悲痛欲绝。梁启超病逝后,和李惠仙合葬在北京香山,他的孩子留给了王桂荃。之后的岁月里,王桂荃一人照顾全家上下。梁家孩子们从王桂荃的身上学到了更多的勤奋品格和坚忍不拔。1968年,85岁的王桂荃在一间阴暗的小屋中与世长辞。后来,梁家的子女们在香山梁启超、李惠仙的合葬墓旁种下一棵母亲树,立碑纪念这位培育了数名栋梁之材的平凡母亲。■

12.梁启超与师范教育的渊源 篇十二

一、梁启超师范教育思想提出的历史与社会背景

梁启超的师范教育思想形成于19世纪末, 那是一个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世界狂潮的时代。当时的中国遭受一系列帝国主义侵略瓜分, 民族危机、社会危机重重。在不断加剧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之下, 许多有志之士提出, 过去封建教育培养人才的方式已经落伍, 兴办师范教育才能满足“开通民智、普及教育”的社会需要。“废科举、兴学校”的呼声四起, 迫于万般压力之下的清政府多次派遣官员出国考察、学习, 翻译各种教育资料, 这为中国师范教育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氛围。

1897年, 大理寺正卿盛宣怀创办“南洋公学”, 其中的“师范部”专门用来培养新教师;1902年张百熙拟奏的《钦定学堂章程》经由清廷发布, 这就是颇负盛名的“壬寅学制”, 关于在京师大学堂附设“师范馆”的建议提上议程;1903年, 清政府颁布了由张之洞、张百熙等共同起草的《奏定学堂章程》, 史学家称之为“癸卯学制”, 该章程中包含《优级师范学堂章程》、《初级师范学堂章程》和《实业教员讲习所章程》三部分, 在这些章程里, 师范学堂被分为两级来独立设置, 这标志着中国的师范教育制度正式建立;同年, 资本家张謇捐资创办了我国近代第一所专设的师范学校——通州师范学校。

当时, 有志之士对师范教育提出了有益的探讨:康有为系统地描述了理想社会中的教育模式, 希望社会能形成人人自幼“穷理劝学”的风气;严复的教育思想涵盖了“科学教育”的思想, 述有“三育救国论”。他们给了梁启超很多启发, 使之能够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看得更高、更远, 做得更多、更好。梁启超的教育思想正是在这样一个历史与社会背景下提出来的。

二、梁启超对师范教育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

19世纪末, 梁启超开始在《时务报》上连载其名作《变法通议》, 提出社会改革的系统的政治主张。在其中, 梁启超亦针对中国的旧教育制度进行了猛烈抨击。在梁启超看来, 教育才是国家富强的根本, 近代教育不改则国家难立, 而改革教育的关键又在于培养一大批才学过人、为人师表的教师。他甚至说“师范学堂不立, 教习非人”。为了说明这一点, 他在《变法通议》一书中, 辟《论师范》专章, 论述了师范教育的重要性。

首先, 他指出师范教育是“群学之基”, 各类学校都无法离开这一根基而存, 即所谓的“师范学校立, 而群学之基悉定”。师资条件是办学的前提, 唯有做好了教师的培养工作, 方能普及学校的教育和文化。

其次, 他把师范教育放在学校教育最重要的位置, 发展教育必须首先发展师范, 当时中国办学往往忽略师范和小学教育, 而急于操办大学堂, 在梁启超看来, 这无疑是本末倒置。“本之既拨, 而日灌溉其枝叶以求华实, 时日下愚。”

最后, 他将师范教育称为“学子之根核”。教育的意义在于开民智, 中国教育之所以积重难返, 原因在于中国教育奉行愚民政策, 极大地禁锢了人的思想, 他曾大声疾呼“师道不立, 而欲学术之能善, 是犹种稂莠而求稻禾, 未有能获者也”。为此, 他开出的良方是“欲革旧习, 兴智学, 必以立师范学堂为第一义”。

三、梁启超师范教育思想

1. 师范教育应遵循的原则。

(1)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梁启超提出:“各人选择他趣味最浓的事项做职业, 自然一切劳作都是目的, 不是手段, 越劳作越有趣。”就教育的总体效果和发展的长远目标而言,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其更好地获取知识。 (2) 实践至上。人学习知识是为了较好的运用到实践中, 以便解决实践中的难题。梁启超认为教育不能脱离实践, 不能闭门造车, 在重视理论教育的同时, 更要注重学以致用的实践教育。梁启超举例说:“一切实学, 如水师必出海操练, 矿学必入山察勘。” (3) 身与心的协调发展。《变法通议·论幼学》中对西方国家的教学方法进行了简明扼要的描绘:“其为道也, 先识字, 次辨训, 次造句, 次成文, 不躐等也。识字之始, 必从眼前名物指点, 不好难也。必教以天文地学浅理, 如演戏法, 童子所乐知也;必教以古今杂事, 如说鼓词, 童子所乐闻也;必教以数国语言, 童子舌本未强, 易于学也;心教以算, 百业所必用也……”梁启超对这种教育方法深以为是, 也就是所谓的强调身心的协调发展。 (4) 强调人的个性化。梁启超基于教育应该以人为本, 提出要尊重学生的个性进行教学。在学习中, 要适当给学生一定的空间, 让其自由发挥。在梁启超看来, 近代教育是“成为物的教育, 失却人的教育”。学校要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自由时间, 让学生重获作为人的自由, “使学校、教师、学生三者之间, 皆为人的关系, 而非物的关系”。

2. 内容与方法。

(1) 教师要有教学热情。教学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给学生, 学习和教课是教学相长的关系, 从事教育后, 教师可以通过教育别人, 在这个过程中也可以获得学问上的长进。教育事业对于渴求获得知识的人来说, 是很有趣味的, 是无法倦怠的。 (2) 关于师范教育学制的设想。1896年, 梁启超发表《学校总论》等系列文章论述自己关于师范教育学制的设想, 在该系列文章中, 梁启超提出了学制的设想。令人称赞的是, 他还根据日本教育次第列举出了一个“教育制度表”, 其中师范学制为:师范大学 (和大学院平行设置) 四年, 高等师范学校 (和大学平行设置) 四年, 寻常师范学校 (与中学校平行设置) 八年。 (3) 重视为师之道。梁启超认为当时社会世风日下, 人心不古。这都是因为社会不重视教师, 教师的地位很低, 尊师重道的习气没有形成, 梁启超说:“师道不立, 而欲学术之能善, 是犹种稂莠而求稻禾, 未有能获者也。” (4) 师范教育离不开良性的学校管理制度。梁启超分别从课程管理、目标管理、实习管理三个角度论述了学校管理制度的设想。在课程管理方面, 梁启超参照日本改革后的师范课程做了一些适合中国国情的变动, “略依其制而损益之”, 减少了一些不必要的无关紧要的课程, 具体来说就是要以六经、诸子为经。此外, 还要结合西方的课程进行增补, 让学生广泛学习, 他认为“今天下之变日亟, 教学之法亦日新”。根据时代的变化和进步, 补充新的知识也是必要的。在目标管理方面, 梁启超提出教育要有正确的教育目的, 教育作为人类一种非常负责的活动, 不能苟且迁就, 要明确教育的目的, “它事无宗旨犹可以苟且迁就, 教育无宗旨则寸毫不能有成”。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是梁启超所提倡的一大教育目的, 为此他提出在学生的书籍选择上应该以“有关于圣教”为主, “而杂引外事, 旁搜新义以发明之”。在实习管理方面, 梁启超认为实习是师范教育重要组成部分, “师范学校没有实习学校, 有如医学系没有医院”。通过实习, 学生可以把知识运用到教育中去, 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教学能力。正如《学记》中所言:“学然后知不足, 教然后知困。知不足, 然后能自反也, 知困, 然后能自强也。故曰, 教学相长也。” (5) 要培养循循善诱、因材施教的教师。梁启超直指中国旧教育制度的流弊:“导之不以其道, 抚之不以其术。”“凭棒喝、体罚、强制儿童死记硬背。其结果, 使儿童视学校如囚牢, 畏老师如狱吏。”这种教学方法急需变革, “非尽取天下之学究而再教之不可”。教师必须“循循善诱、至诚至恳”、“诲人不倦”。此外, 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因材施教。

四、价值与意义

1. 促进师范教育深入人心。

梁启超开中国师范教育思想之先河, 尤其为我国现代师范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长期以来积弊已深, 封建教育传统根深蒂固、深入人心。在大多数中国学子眼里, 受教育成了很多人进军仕途的敲门砖, 这是一种极其恶劣的风气。而梁启超从中国近代教育发展的客观需要出发, 一路秉承为师之道, 积极阐明培养人才的重要性, 并提出了积极可行的规划。

2. 推动我国近代师范教育的建立。

梁启超对师范教育的推动作用不仅体现在口号层面, 由于当时梁启超较高的政治地位, 这让他拥有了一定的教育决策权。1898年, 梁启超起草《京师大学堂章程》, 其中提到:“西人最重师范学堂, 盖必教习得人, 然后学生易于成就。中国向无此举, 故各省学常不能收效。今当于堂中别立以师范斋, 以养教习之人才。”虽然戊戌变法令这些政策宣告流产, 但后来的史实证明, 整个社会的教育正向梁启超设想的一样发展。但光绪二十八年 (1902) 《钦定学堂章程》以及两年后的《奏定学堂章程》都积极确定了师范教育的地位。这些都与梁启超不无关系。

3. 切实提高了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待遇。

梁启超在自己的思想里反复强调尊师重道, 梁启超称“师也者, 学子之根核也”, “师也者, 人才大原也”, “师道立”则“学术兴、人才出、国家强”。从中可以看出, 梁启超高度重视教师的地位, 教师是知识的化身, 尊重教师就是尊重知识, 这些思想极大地鼓舞了前仆后继的教师们, 也引起了政府层面对教师的关注, 教师的待遇也相应提高。

参考文献

[1]于桂霞.梁启超师范教育思想评析[J].现代教育科学, 2004 (6) .

[2]于月清.张之洞、梁启超教育思想比较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 2003 (2) .

【梁启超】推荐阅读:

梁启超法家思想初探09-14

《梁启超家书》好句摘抄07-14

上一篇:为了我们的梦想作文800字下一篇:化工生产园区现状调研报告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