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与动力作文(17篇)
1.压力与动力作文 篇一
21世纪是一个激烈竞争的世纪。和平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激烈的竞争好比残酷的战争,淘汰一批又一批高分低能的人,这就昭示我们必须具有非凡的素质,具有各种能力,然而竞争是不可避免的,这使我感到压力重重。
21世纪是“知识爆炸”的世纪。我曾暗暗地埋怨自己的父母亲,为什么他们把我推到世纪之交的舞台上,接受知识的考验。知识的地位日趋重要,没有知识就无法在社会上生存和立足。祖国的建设需要人才。需要的是高素质的人才,我害怕自己成为一名落伍者,我深感压力重重
21世纪是“减负”的世纪。我的愿望是当一名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为祖国建设培养和输送高质量的人才,然而在新世纪里,“减负”作为教学改革的内容,要求教师必须具有新的教学方法和创新能力,培养出懂知识有能力的新型人才。这一切告诉我:为了我的愿望能成为现实,必须变压力为动力,发奋学习,努力拼搏,去迎接新千年的挑战
2.压力与动力作文 篇二
面对现代社会日益复杂的竞争, 大学生承受着各方面的压力, 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 心理问题呈上升趋势。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 是高等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1、来自学习上的压力
学习问题历来是大学生最为关心、也是反应最为突出的问题。作为大学生, 他们刚刚进入大学生活, 有近一半的同学对大学生活不适应, 尤其对大学学习方式不适应, 感到心理压力很大。还有一部分同学过于精神紧张死扣书本, 不能从高中应试教育中解脱出来, 以至考试成绩不理想, 这些原因都会对学生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压力。
2、来自大学业余生活的压力
现在大学的业余生活, 是一个比较自由开放环境。但是即使是在这样的环境中, 学生本身也存在很大的压力感。在学生当中, 心理压力的来源分为2部分。第一部分同学比较重视学习, 学习自觉性较高, 这样的同学在业余时间上自习或听课, 他们的压力很大, 这些的压力主要来自家庭、自身和社会几个方面。另一部分与此相反, 有很大一部分的同学沉迷网络游戏或谈恋爱, 荒废了学业、虚度了年华。这些同学普遍感觉大学的生活空虚, 整日无所事事, 甚至有些人开始后悔上这个大学。但这也从侧面反应了这些同学心理上的压力依然很大。
3、来自经济生活方面的压力
如今的大学生在经济生活方面基本没有太大困难。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 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大学生生活水平也在提高, 经济生活对大学生造成的心理压力的情况明显下降。但是, 经济条件给大学生带来的心理压力却不容忽视。
4、来自人际交往方面的压力
人际交往问题是现在大学生中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这方面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导致了当代大学生与他人交往的能力欠缺。
大学生中, 有相当一部分同学来自农村地区。在以前的日常生活中接触范围较窄, 与人交往的机会也较少, 初到大学, 面对如此开放自由的环境、面对如此多的同学、面对如此多的公共场合, 一下子不知所措, 乱了阵脚, 于是羞于表达形成了这些同学的内向性格。
另一部分在城市中长大的学生, 他们有很多都来自独生子女家庭, 家庭条件一般都比较优越, 这些学生难以体会到来自农村地区同学的情况。于是和他们形成隔阂。
通过以上两个方面反映了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出现了一些问题。而且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心里, 给他们造成了一定的压力。
通过以上四点, 不难发现当代大学生在心理压力上并不比步入社会的人压力小。作为教师, 我想我们今后在做工作的时候, 尽量能够多考虑学生的心理压力, 多给他们肯定, 碰到问题的时候能够耐心的给同学们呢讲解, 当遇到同学的纠纷的时候能够及时解决同学们的问题。我觉得, 应该特别注意心理压力较大的学生的思想, 注意多多疏通引导, 必要的时候一定要及时联系家长, 并且做好学生监控工作。
二、关于大学生学习动力的问题
动力是一种无形资产, 大学生的学习活动具有较多的探索性和更大的自主性。现代教育理论认为, 教学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是主体, 教师起主导作用。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为学生创造有利条件, 提供有效的学习途径, 辅之以恰当的管理, 让学生主动地的参与学习, 这些问题应是学校的工作重点。面对大学生目前存在的学习动力不足的现象, 应引起高校有关部门和广大教师的高度重视, 高职院校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加强对策研究并采取有力措施予以解决。根据动力的来源, 大体上分为“内在动力”、“外在动力”和“综合动力”三个主要方面。
1、内在动力方面
内在动力是指源自于学生本身对学习的需要所产生的一种动力, 它包括学习目的、兴趣、自觉性、努力程度、对专业的认可度等主要因素。各种就业观念急剧激荡, 大学生的学习动力凸显出明显的直接性和现实性。在更多学生中, 他们都能够“经常”或“有时”考虑自己的前途。有的学生把“全面发展”作为学习期间最想实现的目标。
2、外在动力方面
外在动力主要来源于受到外界的激励或压力所推动, 包括社会、家庭、学校、朋友等因素 (包括正面强化和负面激励) 所产生的动力。
更多的大学生认为最大的压力来自于社会竞争, 这表明大学生已经认识到社会的竞争压力, 有很强的成才需求。如果能充分利用这种心理需求, 将这些外部压力转化为学生的学习动力, 则能有效地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学校的相关评奖评优制度, 毕业考核制度都是学生学习中很重要的动力;恋爱也是影响大学生学习动力的重要因素, 当前大学生恋爱观的主流趋向是理智和成熟的, 更多的学生明白学业重于爱情, 爱情为学业服务;家庭因素对于学生来说到任何时候都是一个无法摆脱的压力, 这种压力在大多数同学中都能够转化为动力, 无论家庭经济条件的好与坏, 学生上学的时候想的最多的都是父母殷切的期望, 所以, 家庭因素到任何时候都是绝大多数学生学习的第一动力。
3、综合动力方面
综合以上两点, 学生的内在和外在学习动力在一部分同学身上体现出来的就是他们的综合学习动力, 这样的同学积极上进, 无论在学习上还是日常生活中都有一个乐观向上的心态, 碰到困难遇到挫折的时候能够自己克服, 能够时刻都保持一种良好的精神状态。只有这样的大学生才能够度过一个好的大学生活, 所以, 作为高效管理者, 应该充分调动同学们的主动性, 给同学们营造一个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让他们不把学习当做一种负担, 而是激发他们的潜能, 把学习、生活上的压力都能够转化为上进的动力。
摘要:压力与动力是两个不可分割的问题, 良好的动力只有在一定的压力下才能够产生, 换句话说压力是动力的来源, 当然, 动力也是压力所带来的结果。学生的大学阶段, 正是他们一生当中的性格定型阶段, 在此阶段, 有意识的塑造学生的社交型、进取型性格, 有助于消除心理疲劳;全面的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 把握学生中思想上压力与动力, 有助于帮助学生更好的完成自己的学业, 塑造良好的自我。面临一个即将步入社会, 容易受到伤害的社会群体, 我们作为高校管理者, 一定要对大学生所面临的压力和动力有所了解, 指导和帮助他们克服心理紧张的不利影响, 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3.信息公开的动力与压力 篇三
关键词:信息公开:动力:压力
信息是一种资源,其占有者能够利用信息优势拥有一定的权力或者得到较多的利益。以此为基础,笔者探讨了我国高等学校硕士招生政策执行过程中信息公开的动力机制和保障机制的顶层设计问题。
高等学校作为履行公共职能的公权力主体,是国家公共信息资源的重要来源机构之一,无可争辩地是信息公开的主体。2010年4月6日,教育部以第29号令发布《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并于2010年9月1日起实施。《办法》第2条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在开展办学活动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过程中产生、制作、获取的以一定形式记录、保存的信息,应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本办法的规定公开。”该《办法》规定其他招生单位参照此规定执行信息公开程序。
具体到高等学校招生政策的领域中,信息也必定是政策相关各方作出行动的基础:对考生来说,作为理性人,能够根据公开的信息判断自己的实际情况,采取后续应对策略(如预测自己能够参加复试,能够被录取,或预测自己不能被录取,及早着手其他);对新闻媒体来说,掌握的信息越全面,越有利于公开监督;对招生单位来说,公布的相关招生信息越全面、越真实,越能够“被监督”。消除信息壁垒,能促使招生工作程序更加规范化、透明化、法制化。
具体到实际招生工作中,信息公开不够充分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其成因主要有两点:一是从行政观念上看,长期以来形成的权威行政、神秘行政的传统观念。二是从利益的角度看,信息本身是一种资源,利用信息不对称的优势可以获得一定的利益。信息不对称最初是在信息经济学中使用的术语,指的是交易双方在交易过程中所占有的信息的不对称分布,从而对交易行为和效率的一系列重要影响。在信息不对称的环境中,由于交易一方拥有的信息多于另一方,信息优势方可能会以此谋求更大的利益,而劣势方则可能因此受损。
信息不对称性能够使信息占有者获取一定的寻租空间,或是通过向特定的利益相关人提供一定的信息、人为制造信息不平等来获取个人利益,或是直接以信息优势为基础,利用政策空间,影响招生和录取结果。因此,在“经济人”假设下,虽然公众强烈要求提供各种公示信息,招生单位却难以从观念上和利益上形成信息公开的动力。
据我国近年硕士招生政策的公开情况来看,来自上级单位的“控制权”是招生单位进行信息公开的真正动力,而公众舆论监督的压力作用对象是作为教育主管部门的教育部,而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数据的收集,是“控制权”能够落实的基础之一。
关于我国的政策执行情况,有人曾指出,我国政策的执行是一种“逐级发包”制,即在“职责同构”的背景下,由中央政府制定政策,地方政府逐级细化并“承包”目标任务。而在硕士招生政策的执行过程中,由于政策本身的性质,主要涉及的是“条条”关系的互动情况,即上级单位对下级单位授予一定权限,而下级单位负责在授权范围内按要求执行和在政策空间内自由裁量。
2013年7月1日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当前政府信息公开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国办发(2013)73号)明确要求:推动以教育为重点的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进一步扩大高校招生信息公开范围。重点加强招收保送生、具有自主选拔录取资格考生、高水平运动员、艺术特长生等有关政策和信息的公开工作,加大对考生资格及录取结果的公开公示力度。随后,教育部为落实该文件要求,发布了《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高校招生信息公开工作的通知》(教学函[2013]9号)。文件中明确要求:进一步扩大信息公开范围,规范公开程序和内容,提高信息公开时效,做到高校招生信息“十公开”,即招生政策公开、高校招生资格公开、高校招生章程公开、高校招生计划公开、考生资格公开、录取程序公开、录取结果公开、咨询及申诉渠道公开、重大违规事件及处理结果公开、录取新生复查结果公开。
目前,在高等学校招生政策中,属于教育部的权力有以下几种:各层次学生招生规模的计划安排;统一考试管理监督权;审批统一招生外其他考试方式招生权;改革招生体制决策权和决定权。而招生单位的权力是根据教育部下拨的各类型学生的招生计划,按规定组织考试,并决定最终录取。在这个过程中,中央政府(教育部)、中间政府(省级教育考试院)、下级政府(招生单位)构成了一个委托一一代理链条。如果以“信息公开”为视角的话,中央政府(教育部)是信息公开的动力来源,中间政府(省级教育考试院)协助中央政府管理,而基层(招生单位)则是直接面对信息相对人(考生及利益相关者、媒体等)的信息提供者,而考生是信息公开的压力来源。
招生政策的复杂性设置了“信息壁垒”,招生政策本身纷繁复杂,招生类型、考试方式众多,程序各异,不是从事相关工作的专业人员很难弄清其中的行动空间。对信息公开最渴求的媒体和考生往往只能凭直观感觉来判断是否“公开、公平、公正”,很难对招生单位直接形成信息公开的压力,而上级主管部门既了解相关政策,就应该在促使招生单位信息公开方面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来自上级部门的监督和控制就成为了我国高校招生信息公开制度建设中的关键因素和主要力量。
教育部门通过一系列的强约束来保证信息公开制度的推行。首先,从“控制权”的角度来看,教育部把握了招生计划的名额制定和通过下级行政部门来约束招生单位行为的权利,以及对违反规定的招生单位进行惩处的权力。其次,教育部的监督主要是通过以数据的收集为基础的“信息约束”来实现的。在硕士招生过程中,考生报名、招生单位采集考生信息、发布考试信息、向教育部报送拟录取考生数据库等都需要通过研招网进行。而教育部通过这个网站,能够以考生个人信息为基础,比对招生单位上报的拟录取考生数据,确保拟录取的考生符合教育部所要求的基本条件。这种通过对前期数据收集(考生个人基本信息、已经取得的学历信息、学籍信息等),后期拟录取阶段(对考试分数的基本要求、前期教育部下达的招生计划的约束、复试分数等)的“强约束”,保证了教育部和省级招生部门对招生单位招录行为的基本控制。
4.压力与动力作文 篇四
一次考试,我十分紧张,妈妈也让我好好复习,争取考第一。虽然妈妈让我“争取”考第一,但我还是感觉妈妈一定要我考第一,整天让我复习。更糟糕的是,老师似乎也看好我。唉,压力太大了。我只好拼命复习、复习。
过了五天的“魔鬼训练”,终于要考试了。我虽然复习多天,但还是没把握。心里十五个掉桶打水七上八下。
“考试正式开始!”我们赶紧答起来。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些题十分简单,我不一会儿就答完了。又检查起来。哟,这儿就有一个错误。我又想玩一会儿,可脑海里有一个声音传来!“考试不考好,别想出去旅游!”我打了一个寒战,又检查起来。
时间像匆匆的赶路人,一天的时间一晃就过去了。我虽然都检查了好几遍,却一点也不自信。心里揣着一只小兔子,咕咚咕咚乱跳。
考试成绩发下来了,妈妈就很高兴。我一看“于鲲鹏四个100,语文99.是全班第一。”我激动得话都说不出了,心差点从嗓子眼里跳出来。
后来,我看了一个故事,说一个科学家把一只青蛙放到开水里,青蛙竟然从大锅里蹦了出来!这次,科学家把青蛙放到凉水里,在慢慢加热,等青蛙意识到危险时却动不了了。我恍然大悟,我不就想那锅里的青蛙吗?妈妈、老师对我的压力,就是把我放到开水里,我储存力量,跳了出来,不就是我的全班第一的成绩吗?如果妈妈、老师不对我施加压力,我就像第二次实验的青蛙,无法取得这么好的成绩了。
打这以后,我明白了压力可以转化为动力的道理。
作者:于鲲鹏
5.动力来自压力高中作文 篇五
让我们回顾历史,我们追寻先人留下的印迹———朝堂之上,孟子警觉世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巨鹿之战,项羽破釜沉舟,逼迫将士以一敌百,“百二秦关终属楚;”韩信背水一战,而利用压力逼迫自己,成就了壮美的诗篇。
在当今社会中来自各个当面的压力无处不在。但是“压力是让人挖掘自己的潜力,迸发出最大的力量。”【高中】是每一位有理想、有追求,有抱负的青年最向往的地方;当今处在初三准毕业班中的我感到了中考压力的重大。
上周四学校开了期末考试前和会考前的动员大会,班主任卞昭华老师在会后又给我们开了毕业班动员大会,当我从会议室走出来那一刻迷茫了起来,弹指间两年过去了我也长大了,要成为初三的学生了,明年的那时我将面临人生中一次重大的抉择,那时怎样我不敢想象,但我要面对‘因为我是学生’。
顿时间:责任、义务、使命,这些与中考息息相关的词全部都出现在我的脑海里;但很快我清醒了过来,认为这些词不但没有压垮我反而成为我前进的动力。在期中考试过后我努力学习各科文化知识,无论是主科还是副科我都在迎头追赶……通过了一段时间的努力得到了老师的好评、同学的赞言。以前我总认为中考与我相差甚之千里,不用着急学,可是今天我的思想顿时间转变过来了,这段时间因为中考的压力不得不让我使我驶出全身的动力去应战中考。
现在在学校里我能认真听课、认真请教,在家里我能自主学习、在课外班上我能够敢于提问,正是因为有了中考带来的动力使我变得比从前更勤奋、更刻苦、更加知道时间的可贵。现在我在写作文,在写作文之前我一直珍惜每一分每一秒努力学习,我相信只要坚持不屑勇攀高峰,将中考带来的压力变为奋斗的动力就一定能够尝到成功甜蜜的果实,来实现我的人生梦想。
6.压力与动力国旗下讲话优秀 篇六
大家好!今天我与大家分享的题目是:压力与动力。
在当今社会中,我们面临来自学习、生活以及其它各方面的压力,有时我们会因为压力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甚至我们会因此颓废自我,但是,请不要忘记:压力也是让人挖掘自己潜力,迸发出无限力量的最大动力。
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从童年开始,生活便给予了他许多磨难,在母腹中只待了七个月的他早早的就来到了人世。少时,患有天花和猩红热的开普勒变得又瞎又丑,但他凭着顽强,坚毅的品质,积极乐观的向上,发奋读书,然而因为父亲的欠债累累,他失去了继续上学的.机会。但他并没有放弃,开普勒一边自学一边研究天文学。在之后的日子里,就算遇到再大的困难,他仍坚强地挺立着,从未停下对天文学的研究。终于,在59岁时他发现了天体运行的三大定律。他将生活给他带来的不幸与压力都化作了推动自己前进的动力,以惊人的毅力摘取了科学的桂冠。
所以,在面临来自生活的巨大压力的同时,需要选择用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去面对,而不是对此感到害怕,退缩甚至去颓废自我。我们应了解压力,正确对待压力,进而将它转换为前进的动力。
有一句俗话是这样说的:如果你想翻墙,请先把帽子扔过去。回顾历史,追寻先人留下的印迹――朝堂之上,孟子警觉世人: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巨鹿之战,项羽破釜沉舟,领导将士以一敌百,“百二秦关终属楚。”;韩信背水一站,将压力化为动力,成就了壮美的诗篇。我理解这一俗话与这些历史故事讲的是同一个道理,其实,在很多时候不给自己回头的理由,不给自己留条后路是件好事,只有学会将压力转化为动力推动自己前进,才能珍惜自己的人生,浓墨重彩的书写每一页。
从另一个视角去体会,压力之于动力就好比汽油之于汽车,有压力才有动力,有动力才有向前行的冲劲。“天降将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因此,我们不妨笑对压力,有时给自己适当加加压,将其转为前进的动力更能促使我们努力奋斗。
在一次偶然,我从电视里看到一艘航天飞船从静态到腾空而起到穿破天穹远去……,我突然对压力与动力有了一种新的感悟。当航天飞船静静竖立在那里时,发动机没有给它推力,随之也就没有空气阻力给它带来的巨大压力;只有在点火升空时,它才会面临前方大气层带来的巨大压力,但同时发动机的强大动力给予了它冲破层层压力的力量,使它翱翔于太空。它让我感悟到,化解压力不能静静的停留在原地思考,而是需要点燃行动,用持续以恒的内在动力,推动我们去探索未知的世界。
7.压力与动力作文 篇七
(1) 人均能源拥有量低、储备量低
我国能源相对稀缺, 人均能源资源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2) 我国石油消费总体呈上升趋势。
2005年, 我国石油表观消费量为3.2亿吨。2006年全球石油消费只增长了0.7%, 但中国石油消费量增长近6.7%, 接近过去10年的平均增长率。07年上半年, 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推动了石油产量和消费量的双双攀升, 预计全年石油表观消费量将达到3.7亿吨。根据分析, 到2020年我国石油消费量将达到5.2-5.5亿吨。
下图为1978年-2007年我国石油年度消费量。
(3) 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不断攀升。
近10年来, 中国石油消费量年均增长率达到7%左右, 而国内石油供应年增长率仅为1.7%。这种供求矛盾使中国自1993年成为石油净进口国之后, 2004年对外依存度迅速达到42%。2005-2020年期间, 国内石油天然气产量远远不能满足需求, 且供需缺口越来越大。主要表现在:受国内石油资源的限制, 2010年中国石油进口量将达到2-2.4亿吨, 2020年将增加到3.2-3.6亿吨, 而成为世界第一大油品进口国。2010年后, 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将超过60%, 到2020年石油对外依存度将达到70%左右。
2 汽车对石油的消耗与依赖分析
(1) 汽车保有量的快速上升, 导致我国对石油的需求大增。
截止2007年6月, 中国机动车保有量为152, 807, 598辆。其中, 汽车53, 558, 098辆, 摩托车83, 548, 340辆, 挂车800, 345辆, 上道路行驶的拖拉机14, 880, 466辆, 其他机动车20, 349辆。汽车耗油约占整个石油消费量的1/3, 预计2020年中国汽车保有量将达1.5亿辆, 石油消费比例将上升到57%。这些汽车将需要每天增加200万至300万桶石油供应。
(2) 石油的替代能源状况不容乐观。
对于汽车工业来说, 替代能源的前途的确不可乐观。一段时间, 人们寄希望于核能、太阳能和风能等替代能源。然而, 实际上, 核能利用同样需要石油, 虽然产生同样数量的功率, 核能利用使用的石油量小;核能利用伴随着巨大危险, 而且处理核废弃物也是尚未解决的难题;核能利用需要建设核反应堆 (站) , 要保证燃料的供给和运输, 比煤能利用需要使用更多的能源, 并且处理放射性物质也需要大量能源。如果想让核能利用更加安全, 就需要使用比使用煤能多几倍的能源, 而且其能源大部分要依靠石油。与石油能源相比, 太阳能和风能利用的瓶颈是能源密度低、效率差, 无法保证稳定供能。所以人们都认为它不可能成为主要能源。而且太阳能和风力能利用所需要的设备非常庞大, 在制造这些设备时同样需要耗费大量能源。
3 能源动力系统发展的战略选择
在能源压力下, 我国必须把低能耗与新能源汽车和氢能及燃料电池技术列入优先主题和前沿技术。
(1) 节能汽车。
优化现有以石油和内燃机为基础的车用能源动力系统, 发展节能汽车, 重点发展直喷式内燃机及其混合动力系统。
(2) 混合动力汽车。
混合动力汽车是介于内燃机汽车和电动汽车之间的一种形式, 能够兼顾降低燃油消耗和减少排放污染。混合动力技术为汽车动力系统的转型奠定了基础平台, 是联结现有汽车节能环保技术与新能源汽车技术之间的桥梁。
(3) 电动车。
除了短期内可见利润的先进柴油车和混合动力汽车之外, 电动车的发展前途也为多数业内人士所看好。电动车包括燃料电池汽车和纯电动车两种。
(4) 汽车清洁代用燃料技术。
因此如何在后石油时代, 针对我国自然条件和能源资源特色, 逐步改变汽车能源结构, 发展汽车清洁代用燃料, 在发动机上实现高效、低污染的燃烧, 控制汽车发动机有害排放对我国城市大气质量带来的日趋严重的影响, 已成为我国能源与环境研究中的一个十分重大和紧迫的研究课题。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各种汽车清洁代用燃料及其技术发展趋势。
①液化石油气和天然气。
天然气 (NG) 和液化石油气 (LPG) 由于具有低的污染物排放被认为是内燃机的较理想代用燃料, 已经被成功地应用于汽油机。
作为车用燃料LPG的主要成份是丙烷、丁烷和少量烯烃和戊烷。LPG辛烷值较高, 燃料费比酒精、汽油、柴油等便宜, CO、NOx等有害排放量低于汽油机排放, 基本上消除黑烟和颗粒物 (PM) , 发动机工作噪音低。天然气的主要成份是甲烷 (一般为83%~99%) 及少量其他烃类和CO2等。天然气具有较高的辛烷值, 抗爆性能好, 与汽油相比, 燃烧更完全。天然气汽车因为其良好的排放特性及丰富的储量而成为各种代用燃料汽车的首选。
②氢气。
氢气 (H2) 作为汽车燃料, 氢气辛烷值高, 发动机热效率高, 发动机可在空气过量系数 (λ) 较大的范围内稳定燃烧, 点火能量低, 不到汽油最低点火能量的1/10, 且氢燃料的火焰传播速度快, 低温下易起动, 其燃烧生成物主要是水和NOx, 不产生HC、CO和碳烟排放。 但在发动机上使用还有回火、早燃、燃烧控制等问题尚待解决。
氢的主要缺点是储运性能很差, 氢的沸点为-253℃, 以液态方式储存时成本高, 不适宜长期储存。氢的制取原料有天然气、煤、水。从水制取氢有电解法、热化学法、光解法及微生物法。至今这些制氢方法的成本及能耗都较高、难以进行大规模制氢用于车用燃料, 因此氢气必须在解决降低生产成本、储存运输等难题后, 才能走向实用。
③醇类燃料。
醇类燃料甲醇和乙醇, 具有辛烷值高、汽化潜热大、热值较低等特点。作为汽车燃料, 醇类燃料自身含氧, 在发动机燃烧中可提高氧燃比, CO和HC的排放较汽油和柴油的低, 几乎无碳烟排放;另外, 由于汽化潜热高, 可降低进气温度, 提高充气效率, 使最高燃烧温度低, 发动机的NOx排放较低。
④二甲醚。
二甲醚 (Dimethyl ether) , 简称DME, 是一种含氧燃料, 它无毒性, 常温常压下为气态, 常温时可在五个大气压下液化, 具有与液化石油气相似的物性。二甲醚无C-C链, 其十六烷值大于55, 具有优良的压燃性, 非常适合于压燃式发动机, 用作为柴油机的代用燃料。
⑤生物燃料。
地球变暖已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 人们正在开发来源广泛的生物能源。生物燃料是指从农作物或动物的脂肪中提取的可再生燃料。目前, 已研制成功并投入使用的植物油型燃料有菜籽油、棉籽油、棕榈油、豆油、甲醇酯混合油等。生物柴油中的富氧可以加快燃烧速度, 减少CO、HC和微粒排放。一般的酯化燃料十六烷值较高, 燃料的性质与轻柴油接近, 但发动机喷油系统金属会受到甲酯的腐蚀。生物燃料是一种可再生能源, 特别在环境效益上, 生物质生产过程中会吸收大气中的CO2, 有助于减轻地球室温效应。
摘要:世界性能源危机已经显现, 中国能源相对稀缺, 而且中国能源尤其是石油能源的消费总量和对外依存度逐年上升。目前汽车耗油约占整个石油消费量的1/3, 预计2020年中国汽车石油消费比例将上升到57%。汽车采用新能源动力系统和燃料电池迫在眉睫。
8.田国立:压力源于动力 篇八
1997年,37岁的田国立就出任了建行行长助理一职,成为建行行领导。有一位国有大行人士称,现在四大行的行领导中,没有一个40岁以下的了。40岁以前能当上部门老总就算年轻的了。
如今,53岁的田国立接替肖钢成为中国银行新一任董事长。那么先后在商业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以及金融控股公司工作过的他,如今再次回到国有商业银行,将会带领中行描绘怎样的绚烂图景,跑出最顺畅的轨道呢?大家都在拭目以待。
信达华丽转身
在上世纪90年代的中国金融舞台上,股份制银行尚不成气候,外资银行、城商行是“稀有动物”,四大国有银行几乎一统整个金融业的天下。作为建行行长助理,田国立无疑在金融舞台上占据了一个备受瞩目的位置。
这本是一个极具发展前景的职业,但田国立却作出了一个让人难以理解的决定。也许是平时酷爱桥牌的原因吧,有着“桥牌冠军”之称的他就是喜欢挑战,敢于尝试。
那时,由于国有大行不良率高,于是中国便仿效美国RTC化解储贷危机的办法,相继成立了信达、东方、长城、华融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AMC),承接国有大行数万亿元的不良资产。于是,田国立毅然决然在1999年离开建行,出任刚组建的信达资产管理公司副总裁一职。
事实上,AMC成立之初,公司面临较大不确定性,很少人愿意去AMC。田国立却勇于离开工作已有整整16年之久的建行,接下这个“烫手山芋,”对于一般人而言,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多么胸有成竹才能做到的事。在一次接受采访时,田国立说道:“资产管理公司起到了两个重要的历史作用,一是改善了商业银行的财务状况;二是通过债转股,降低国企的负债率,实现股份化,为进一步的改革发展奠定了基础。”
2004年10月,田国立正式出任信达总裁一职,成为一家国有金融机构的一把手。在他的领导下,信达在四家AMC中,其资产收购与处置、债转股、资产重组与上市等各项业务上一直保持领先优势,而且也是唯一一家能够按照协议还本付息的资产管理公司。
伴随商业银行改革,信达还参与了不良资产商业化处置。截至2009年末,信达共收购商业化资产4712亿元,已处置3115亿元,处置进度66.1%;累计回收现金1196亿元,回收率38.4%。信达商业化收购的不良资产均实现盈利。同时,全年实现净利润43.67亿元,比2008年的利润(约12亿元)增长了逾2倍。
经过1999年到2009年的十年处置,AMC持有的不良资产越来越少,与此同时,AMC也开始渐次步入商业化改革的通道,而信达则演绎了AMC改革前锋的角色。
对此,田国立曾在信达内部撰文称,当时的资产管理公司只是一支仓促之间组建起来的“金融救火队”。经过十年的锤炼,资产管理公司已经发展成为化解金融风险的“金融消防队”。
就这样,在田国立雷厉风行的改革下,2010年信达的年利润已不低于60亿元,是2008年利润的5倍。这一年田国立带领信达所推进的商业化转型,也成为资产管理公司一个新时代的开始。信达资产管理公司成为首家完成股改的AMC,2010年6月29日,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正式成立,其成功为其他三家AMC的股改树立了标杆。
在有限的法律空间、市场环境、制度约束和激励机制的生存环境下,田国立仍将信达打造成了富有竞争力的金融控股集团,这很大程度上源于他的资产处置哲学。在他看来,处置不良资产就像打桥牌一样,需要把握守攻时机;而对不良资产的精细化处置则像“根雕”,即通过专业化的精细处置,最大限度地恢复和提升资产价值,把“枯树根”加工成高附加值的“艺术品”,而不是卖白菜似的“一卖了之”,比如涉及到能源、土地类的,尽量不要简单化处置。
执掌中信
带领信达完成华丽转身之后, 2010年12月,田国立调任中信集团总经理,与中信集团董事长常振明搭档。
中信集团是国内首屈一指的金融控股公司,经过 32年发展,中信集团已经成为一个具有较大规模国际化大型跨国企业集团,也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综合性的企业集团,现拥有 44家子公司,业务设计证券、银行、金融、保险及房地产工程承包等管理企业,能源、信息产业等非金融领域,拥有中信银行、中信证券、中信泰富等多家子公司,资产规模超过 3万亿元。 2011年底,中信集团总资产为 25391亿元,当年净利润 334亿元, 2009-2011年连续入选世界 500强企业排行榜。”
为了更好适应企业国际化发展趋势和 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上参与国际竞争的要求,田国立带领中信集团将企业文化纳入企业发展战略,建立起领导提倡推动,职责部门具体抓落实,员工广泛参与的机制,形成诚信、创新的价值理念,打造一批具有中信特色的企业文化资源。通过不断探索和发展的实践证明,、企业文化是中信集团无形的资产和财富,对不断增强集团核心竞争力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对于那时美欧经济增长速度减缓,全球通胀压力增大所造成的复杂环境,给包括中信集团在内的企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田国立根据中央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认识到企业在这一转变中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在这样背景下,他大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以变革创新文化理念,支持企业创新,他认为这些对企业发展看起来不是最直接的因素,但却是最持久的决定因素。”
在关于企业文化建设方面,他坚决落实实处,带领中信集团结合整体改制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步骤和实施,使企业文化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并使其在探索建立综合性企业集团、经营管理模式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并且还全面提升了企业核心竞争力,努力把中信集团建设成为综合优势明显,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国际一流大型企业集团。
nlc202309030456
这一系列的举措,充分显示了田国立的创新意识和挑战精神,以及金融改革家的豪情。
还需迈过两道坎
如今,有着 30年金融职业履历的他,再次回到国有商业银行,且成为掌舵人,他将会演绎怎样的传奇,特别是对于当前的中行,正需要一个强有力的领头人,田国立将如何诠释这一新角色,绘制中行的美妙蓝图呢?
一向低调做人,但行事却一鸣惊人,总给人出乎意料的田国立,当初毅然放弃建行行长助理的位置,接手人人都会犹豫三分的信达,几经周转,现在又在中行业绩惨淡,形势不佳的背景下出任其一把手,他将会面临的难题和挑战,皆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
2012年三季度,农行的总资产、总负债和利润,这三个关键的财务数据,均已超过中行。中行在四大行中的排名滑落至第四位。更值得警惕的是,四家国有大行中,中行的利润增速大大落后于其他三家大行。反观中行,其国外资产占比也是四大行中最高的,而国外的净息差水平普遍偏低,从而整体上拉低了整个集团的收入水平。
早在四五年前,中行也已注意到这一问题。在 2008年末启动的 4万亿大投资中,中行投入巨大信贷资源“重仓”国内业务,此种战略转变被外界解读为“向内转型”。而这种“向内转型”亦带来两个主要问题:其一,贷款规模膨胀,急剧消耗资本,并使得中行存贷比频频报警;其二,当时配合 4万亿的贷款大都是单笔规模巨大的贷款,收益率较低,且资产质量存在较大隐忧。
2012年的情况已经显示出这种负面效应:中行利润增速落后于其他三家国有大行,仅为 11.51%。在这一关键时点上,田国立的到来,被赋予了提振中行国内业务的重任。从另外一个角度分析,中行国内业务如何走出颓势,或将成为考验田国立的第一道难题。
中行的国际化发展,一直是中行在四大行中的特有优势,去年,中行仍然以海外机构资产总额 4661.86亿美元居四大行之首。但近几年,其他三家国有大行在国际业务上开始有奋起直追之势,而中行的国际业务发展却有了放缓的迹象。 2012年末,中行海外 业务实现净利润增长仅为 5.36%,而其他三家大行税前利润或净利润增长速度均超过了 40%。
或许工、农、建三家大行海外业务的大幅增长不排除其基数相对较低的因素,但在未来国际业务发展中,中行海外发展势必会面临更多的竞争者。
虽然中行起家于国际业务,其传统优势有目共睹。但在人民币国际化推进的大背景下,国内银行业都视其为一次巨大机遇。而仔细研究田国立的履历可以发现,其执掌过的信达等公司国际化程度都相对较低。所以,如何抓住这次大机遇,如何使中行国际业务再次焕发异彩,将是田国立面临的第二道难题。
不论前方道路是顺畅还是坎坷,一向富有远见,乐于挑战的田国立肯定是有备而来。他所放出的长线上,鱼饵必定鲜美无比,那么愿者自然上钩,好景即将呈现。
9.压力与动力作文 篇九
每次都是这样子,本来七点就可以出发的。可是被我妹妹拖了后脚,他每次吃饭都吃的很慢,总想不吃饭,故意拖时间。因为妈妈总想让她吃多一点,所以才会等到快来不及的时候才去学校,害的老师以为是我太慢了。
现在已经7点20分了,我上学又要迟到了!我马上跑向房间,整理好书包。戴上红领巾和口罩,出发了。
我坐上电动车,说:妈妈开快点车,不然,我上学又要迟到了。于是妈妈开到了最快,像一只野马一样,冲上了在我们前面的车子。我心里越来越着急了,想:我迟到了,老师必须要问我为什么这么晚到学校?有可能同学们会在我背后怀疑我是不是在家睡懒觉了
我想的入了迷,车子一下子停了下来。把我给惊醒了过来。我在一看后门进去的人都很少,而且都是一些一二三年级的同学。我知道我再不快点就来不及了,便马上驾上了我的风火轮跑了进去。跑到了教学楼下,我又用尽我全身的力量向楼上冲!我两格一步,三个一步,奋力向前冲,我的头发就像一朵乌云压的我满头大汗的。同学们见到了还以为我在家里洗了个头呢。
在我跑到第三楼的时候,钤铃铃,铃声响起来了。我知道我又迟到了,要被罚扫地,我就泄气了,像一只泄了气的气球一样,慢慢地走向四楼。到了教室里,我看见老师正在教室里,就和小偷一样悄悄地、偷偷地走了过去。老师就像一只饿狼一样盯着我,那时我觉得,我就像一只小兔子遇见了一只饿狼,死命难逃。
早读完成了,老师站在讲台上说:吴泓毅、夏哲铭、XXX、XXX扫地听了老师的吩咐,我小声地说:这也太倒霉了吧,迟到三秒钟就要扫地。
我放学的时候,我走到今天和我一起扫地的`夏哲铭同学的座位旁边,发现不对,今天老师明明报了四位同学扫地,可是只有我和夏哲铭还在,其他两位同学逃走了。于是我和夏哲铭说好了,等到周一我们两人一起告诉顾老师有两位同学逃走了,然后我就去擦黑板了,夏哲铭把椅子放到桌子上。搞好后,我们开始扫地了,我先扫三四大组的地,夏哲铭扫一二大组的地。我们扫好后,开始拖地了。我先拖教室门口的这一块,等我倒好垃圾到教室的时候夏哲铭已经拖好地了,我们关上了门一起回家。
我们正走在回家的路上的时候,想起了一件重要的事,就是忘了教室里的灯和电风扇有没有关,要是没有关的话,就要罚扫一星期的。希望灯和电风扇是关的,要不然我连这几天复习功课的时间都要没有了。亲身下河知深浅,亲口尝梨知酸甜,于是,我们又返回教师查看。
10.职场人:化压力为动力 篇十
压职场减压力太大,这是职场中的我们抱怨最多的一句话了。现代职场就像一个巨大的高压锅,工作量大,担心公司倒闭,裁员,减薪,人事复杂,工时过长,工作方向常常转变,职位角色含糊等,这些状况都使我们受压。严重者可导致我们出现精神问题,所以处于高压职场中的我们要及早发现自己的情绪问题,自我解救。职场减压怎样做?著名企管专家谭小芳认为有以下几点:
法则一:充分利用互联网
互联网不仅仅能聊天发E-mail,它还应该成为你职业中的最好帮手。如果你对求职心有疑惑,.com将教会你如何做好简历,怎样通过面试和以适当方式提出薪金要求。如果你正在创业,.net将向你展示如何作出规划和筹集资金。总之,互联网上的内容应有尽有,花一点时间掌握它,并在平常留心寻找那些最能给你提供帮助的网站,你就一定会常常拥有“柳暗花明”的感觉。
法则二:正确评价自己的优缺点
将你的优点和缺点列出一张表,并让那些熟悉你并能坦率直言的朋友对这张表作出修改。然后决定你该如何充分利用自己的每项长处并有效避免暴露缺点。
法则三:克服畏惧情绪
开发出潜力的关键是克服人人都会有的畏惧情绪。你可以从和工作毫不相关的小事入手。比如,主动和刚认识的朋友打招呼,独自一人去看恐怖片等。经常尝试一些你想做却不敢做的事,能让你在工作中也逐渐拥有无所畏惧的魄力。
法则四:让生活充满秩序
有秩序的生活会使你每天头脑清醒,心情舒畅,
每天下班前整理好办公桌,定期清理电脑中的文件和电子邮件都是必要的。光是看见桌上堆满了报告、备忘录和要回的信就已足以让你产生混乱、紧张和忧虑的情绪。另外,千万不要小看家庭生活。事业的成功与否往往与家庭生活有直接关系。一个从容的早晨,一顿丰富的早餐也许就决定了你一天的心情和工作效率。没有人会觉得蓬头垢面、饥肠辘辘地赶去上班会让一天都有好心情。
法则五:保持平和的心境
不要感到倍受压力,是保持良好心境的关键。为此,你应该每天至少从事一种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半小时;最好还能在家里开辟出一块能彻底不受打扰的地方,每天去那里呆上一刻钟,在这段时间里,只想积极的、让你开心的事情。这种短时间的充电对你的情绪会大有帮助。
法则六:不要盲目相信他人
不要指望和你一起工作的人都会站在你的立场考虑问题。认识到这一点,你会减少很多失望和挫折感。一定要谨慎选择那些你想信赖或想向其一吐为快的人。
法则七:坚持自己的价值观
一定要弄清楚自己最想要的到底是什么?金钱、富有变换的生活、挑战的刺激还是不断超越自我?然后想想现在的工作能不能给你提供这些物质条件或精神上的感受。如果两者相去甚远,你就应该考虑变换一下工作了。
如果你被紧张的工作压得喘不过气来,最好立即把工作放一下,轻松休息一下,可能你会做得更好。同时还要注意合理地安排作息时间,比如严格执行自己制定的作息制度,使生活、学习、工作都能有规律地进行。“将承担的压力于一段时间后适时地放下并好好休息一下,然后再重新拿起来,如此才可承担更久。
最后,谭小芳老师表示上班族缓解职业压力有多种方式,安排好工作,调整好心情是减压的关键。同时要调整好生活态度,学会“做最坏的打算”,不过分苛求完美,“承认这个世界上有人比你更强”。同时,散步之类的有氧运动,瑜珈之类的放松训练,多做深呼吸,也是缓解压力的好方法。
11.要让外来的压力变成动力 篇十一
2004年3月18日,美国就中国集成电路增值税问题在WTO提出磋商请求;5月10日,《金融时报》报道欧盟就焦炭出口配额一事给中国5天最后期限,问题如不能得到解决,欧盟将向WTO挑战中国。不可否认,重大的贸易争端给中国这个不满两岁半的WTO新成员带来政治上的压力和经济上的冲击,同时也客观上为中国改革开放带来两种更加深远的影响:一是法律制度改革,一是思想意识开放。
入世推动中国法律体系改革
加入WTO,对中国来讲,最大的推动作用之一就是给中国带来制度上的建设;在中国加入WTO之后,WTO框架下的贸易争端起到进一步完善中国法律制度的作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陈清泰认为中国加入WTO表面上最大的压力在产业和企业,而实质最大的挑战是体制转轨和政府改革。体制转轨和政府改革就需要法律制度建设和依法行政。为中国加入WTO,原外经贸部对有关的涉外经济贸易法规进行大规模清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的施行标志中国对外贸易法律体系框架的建立。焦炭出口配额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在中国加入WTO之际,更多的是关注中国进口管理体制的改革,而忽视了中国出口管理体制,欧盟提出的贸易交涉使中国开始思考自己的出口管理体制。中美集成电路增值税案不仅会影响中国的对外贸易法律制度,还涉及到中国的国内税收法律体系。
完善外贸法律制度迫在眉睫
中欧焦炭出口配额纠纷使中国政府在WTO规则下修订焦炭出口配额,同时认真审视现行的出口管理制度。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使能源短缺问题暴露出来,对焦炭实施更严格的出口许可证管理,是政府最容易采取的行政手段之一,但配额发放量和发放时间的不确定性会影响贸易的稳定。今年焦炭出口配额发放量不仅大幅度减少,而且发放时间也有了变化。中国的焦炭许可证每年分二期发放,1月发上半年的许可证,大概为全年总量的70%;7月份再发一次,为30%。而今年1月初只发出233万吨出口许可,许可证的推迟发放引起了国际市场抢购。同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出口许可证成了在市场上可买卖的有价证券,配额倒卖客观上造成国家税收流失。按照目前的行情,焦炭出口许可证“一手货”每吨140美元,“二手货”每吨160美元,“三手货”每吨180美元,“四手货”每吨200美元左右,可以想象900万吨的焦炭出口许可证所带来的巨大利益驱动。
中国与欧盟达成协议:2004年中国向欧盟的焦炭出口量将不低于上一年度的水平。问题是如果中国承诺给予欧盟450万吨的国别配额,其他主要焦炭进口国如日本、巴西、印度、美国、南非也会要求相应的配额量,否则就是歧视待遇。如果2004年是参照2003年的配额发放量,那么2005年是否会类推参照2004年的标准?这样的谈判结果会不会牺牲中国的环境和不可再生能源?如果中国政府下决心在焦炭出口管理上废除这种简单的行政手段,那么如何对待类似稀土的其他资源性不可再生产品?
在中国加入WTO的谈判中,众多成员关注的是如何打开中国市场,争论的焦点基本是进口限制,而没有过多的关注出口限制。此案的最大价值就是对中国整个出口配额、许可证管理体系的挑战,推动变革这种随意性强、透明度低、政府干预过多的政策。考虑到国内目前仍有4500万吨的土焦生产能力,取消出口配额管理,容易造成焦炭出口的混乱,并且将大幅增加焦炭产业结构调整的难度。为防止短期內取消焦炭出口配额管理造成的管理上真空,可采取出口调节税的形式,实现增加税收目的,同时出口调节税可根据国际、国内市场变化及国家经济导向进行调节。
修改国内法规符合国际惯例
制度性建设不应局限于外贸体制,对国内法律的修改更具深远意义。美国在为集成电路产业和中国较量的同时,也挑战了中国的税收制度,中国可根据WTO规则和国际惯例来加以修改。3月18日,美国就中国集成电路(ICs)增值税(VAT)问题,根据《关于争端解决规则与程序的谅解》(DSU)第1条和第4条,《1994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1994)第22条第1款和《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第22条第1款,要求与中国进行磋商。这是中国加入WTO后首次遭到美国申诉。美方认为中国规定集成电路增值税为17%,但在中国的企业可就生产的集成电路产品获得部分增值税退税,对进口集成电路产品提供了较低的待遇(与国民待遇原则不符)。并且,对在国内设计但在中国境外生产的集成电路产品也实施增值税退税政策,因此中国向一成员的进口产品提供了比其他成员进口产品更优惠的待遇(与最惠国原则不符)。
事实上,国际上的普遍做法是集成电路产品出口均不含税,而中国对国内企业已经征收了17%的增值税。中国的出口退税政策不过是减轻国内企业的税负压力,向国外企业的低税看齐,而不是给国内企业的特殊待遇。并且国外集成电路企业的产品进入中国市场,在17%的税率缴纳进口环节增值税之后,它们的实际税负还会比设在中国的企业低很多。同时,设计研发是集成电路产业的灵魂,集成电路企业申请返还已缴纳的增值税部分税款,用于企业的研发和培训是符合WTO规则的。既然如此,除了研究对集成电路产品出口实行全额退税的退税制度之外,中国是否可以思考修改自己的税收制度以符合国际惯例呢?
改革法律制度需要一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要不断抓住契机主动立法。要珍惜贸易争端,不要纠纷解决了就此算了,要思考处理这些摩擦之后能给中国留下什么,要思考对方的观点是否有合理的一面,而不是一味的对抗,要让外来的压力转变为完善中国法律制度的动力之一。临时性的、打补丁式的办法,都是解一时之围。通过增加出口配额或者是取消出口退税可以实现息事宁人,更重要的是对中国的能源型、资源型、尤其是不可再生资源的出口建立新的法律措施,对需要鼓励发展的对国家竞争力有着潜在深远影响的产业,制定出符合WTO 规则和国际惯例的制度。
开放思想同样重要
法律制度改革为中国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保证,而人的思想意识开放是更深层次的问题。在WTO框架下,与欧美在贸易争端上的较量,客观上起到了影响甚至是培养中国人思想意识的作用。
政策制定须有连续性
中国作为第四大贸易国已有一定的话语权,即使在制定国内政策时,也要考虑其“溢出效应”,即可能导致的国际影响。作为焦炭出口的“欧佩克”,中国2003年焦炭的产量17775万吨,约占世界焦炭总产量的45%;中国焦炭出口1475万吨,占世界总出口量的近60%。在2004年初中国有关部门表示将今年的出口配额减至300万吨,最后才决定从2003年的1200万吨减到900万吨。中国焦炭贸易量在国际市场比例如此之高,调整力度如此之大,一时间国际市场根本无法消化,不能平缓过渡。中国宏观经济调控手段、政策需要有一定的稳定性、可预见性,突然的剧烈调整会给运行平稳的市场带来巨大冲击波。
熟悉规则有利于处理争端
在处理争端上,中国虽要以经贸大局为重,除进行建设性的工作外,也要做好斗争准备。焦炭价格走低时,欧盟焦炭企业怨声载道,欧盟对来自中国的焦炭征收每吨32.6欧元的反倾销税;时隔仅一年半,焦炭价格走高,欧盟钢铁企业吃不消,欧盟以最后通牒的形式威胁要把中国告到WTO。今年3月18日美国就集成电路增值税问题在WTO提出磋商请求,而此前中美已经达成协议,就这一问题在4月21日开始的中美商贸联委会上加以讨论。
欧美如此盛气凌人的做法,让中国人更加清楚要有美国人骂中国人是“小偷”,你要回敬美国人是“强盗”的勇气。当别人不把你放在眼里,一厢情愿也无济于事。你学会了斗争,对方就学会了尊重。按照常理,大块头遇到小块头,喜欢单挑;小块头对付大块头,喜欢找人多的地方,让大家来评理。
事实上,在欧盟和美国面前,中国作为小块头,被美国告到WTO,被欧盟威胁告到WTO这个多边贸易机构,而中国却常使用双边磋商的方式。一方面欧美利用中国人几千年来“息讼”的意识,抓住中国人不愿应诉的弱点,另一方面也要看到中国对诉讼的规则和技巧还不甚熟悉。作为WTO的新成员,中国需要加强对争端解决机制的研究,利用诉讼第三方的机会加强学习,尽早熟悉规则并培养领域内的专业人才,以备不时之需。
树立法律为经济发展服务的意识
中美集成电路增值税案发生后,有人认为是美国总统大选临近的原因,摩擦是暂时的;有人认为中美贸易互补性很强,合作是主流,有些摩擦也是正常的;还有人认为美国的行动是对中美贸易不平衡的报复。事实上,中美集成电路案事关中美两国的经济竞争力。集成电路产业经济价值高,是美国出口中国的第二大产品,2003年美国向中国出口的集成电路产品总额高达20亿美元,同时,在中国已形成以北京为中心的环渤海地带、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带、深圳为中心的珠三角地带集成电路产业基地,在未来5至10年,将是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的关键时期。更重要的是,被称作“工业粮食”的集成电路产业不仅标志着一国尖端的科技水平,是高新技术产业的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产业,也关系国家安全,对未来的国际竞争力至关重要。
作为负责任的贸易大国,为创造公平贸易环境,中国需要以积极的建设性的态度来解决贸易纠纷,但从集成电路增值税案可见,有些贸易摩擦对中国经济的未来发展有着深远影响,是中国贸易纠纷处理的核心工作。对此不要抱有过多的“和平”幻想,因为在这些领域,一些发达国家要保持其国际领先地位;中国要以经济建设的手段进行和平崛起,要打破垄断,就需要重新划分市场份额,这样的贸易之战是值得的。中国要了解对未来经济竞争力至关重要的产业,要尽量在WTO框架之内,穷尽手段加以支持,为产业争取发展空间、时间,积极对抗外来压力。
12.压力与动力作文 篇十二
尿动力学检查是神经泌尿学领域的重要检查,尿动力学(Urodynamics)是根据流体力学原理,采用电生理学方法及传感器技术,来研究贮尿和排尿的生理过程及其功能障碍的一门学科。
尿道压力描记是尿动力学研究的一项重要常规检查技术,其是在膀胱无收缩的情况下,检查沿尿道全长个点的压力变化图像的一种方法,并且通过图像的描记,可以得到尿道的各项体征参数,如MUP、MUCP、功能尿道长度、前列腺尿道长度、PTR以及排尿的控制参数等,另外通过描记的测定也可对不同的疾病做出诊断,如尿道梗阻曲线、前列腺术后尿道压力曲线、压力性尿失禁的尿道压力曲线、尿道括约肌的病症等。通过尿道压力的描记,为临床诊断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1现状
我院使用的尿动力模拟机是由加拿大Laborie公司生产的BDNITO尿动力分析仪,机器在为患者诊断和尿动力学的研究学习上稳定性好,检测的各参数指标准确,为不少患者的病情诊断和病灶的确定提供了支持。但是在为患者做尿道内压力检测时,要采用机器原配的灌充装置——加压皮囊,外加生理盐水输液袋和输液管路(如图1示)。使用此装置在为病人做检测时稳定性能差,难以控制其灌充压力、灌充速度等,并且在为患者检查过程中,如果压力过大(按照厂方和临床的要求,加压皮囊施加给生理盐水袋的压力一般在200~250mmHg之间),生理盐水袋在受到压力挤压的情况下容易挤破,此时要重新更换生理盐水袋,从而造成患者无法继续检查;如果不使用加压皮囊或者加压皮囊施加压力过小,则在给尿道灌充生理盐水过程中,由于尿道内壁对小脚管路的挤压,液流受阻,流速达不到2mL/min,无法准确的测量尿道压力;另外即使能很好的控制加压皮囊的压力,在保证输液袋不被挤破的情况下,使用一次性输液器的流量调节阀调节流速过程中也存在问题,因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8368-2005,一次性使用输液器重力输液式,在(23±2)℃,流速为(50±10)滴/min的条件下,滴管滴出20滴蒸馏水为 (1±0.1)mL [(1±0.1)g],通过此标准进行计算,也就是说,1mL蒸馏水是20滴至25滴,所以一滴蒸馏水就是0.04 mL至0.05mL。如果通过调节输液管路上的流量调节器来调节流速到临床检查所需的2 mL/min,则要将输液管滴斗内的流速调节至(40~50)滴/min。
如果通过加压皮囊很好的灌充到患者尿道内,此时要借助计时器来确定好每分钟的滴数,通过调节输液器上的流速控制器来调节每分钟的滴数,即使调节好的速度,数值也是概数,精确度很低,并且在开始为患者检查之前要做大量的准备调试工作,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
通过与临床操作者的沟通和根据各项检查指标参数的要求,最后来确定仪器在实际应用中的灌充压力、灌充速度。灌充压力方面不作要求,因为加压皮囊的关键是在灌充过程中给生理盐水袋施加以压力,保证生理盐水在给患者尿道灌注过程中能够达到临床检查所需要的灌充速度,灌充速度为2mL/min,同时保证生理盐水能够顺利进入患者尿道内,灌充总量则是根据检查需要和不同的病人而定。
2 改进
2.1 改进材料及设备。
输液泵(精确到mL/s,最好是量程稍大的输液泵,本次改进采用的是浙大史密斯生产的输液泵),一次性输液器。
2.2 改进方法。
增加一台输液泵来代替原厂家配置的手动加压皮囊,另外用一次性输液器代替生理盐水袋。改进后如图2所示。
将输液泵固定在高处,最好固定在架子上面,以免在检测过程晃动和掉落,500mL生理盐水,悬吊在输液泵上方,设定好速度2mL/min,将输液泵打到暂停状态。患者检测时,根据临床的需要和要求打开输液的输液开关。
2.3 改进后测试与检查。
通过尿道膀胱模拟器(如图3示)进行模拟测试检测,通过模拟数据查看,检测结果稳定,期间对尿道膀胱模拟器加压一次,描记波形上升,根据尿道压力计算公式:Pclo=Pura-Pves对尿道压力进行计算查看,数据稳定(如图4示)。
2.4 改进后测试与检查。
通过尿道膀胱模拟器(如图3示)进行模拟测试检测,通过模拟数据查看,检测结果稳定,期间对尿道膀胱模拟器加压一次,描记波形上升,根据尿道压力计算公式:Pclo=Pura-Pves对尿道压力进行计算查看,数据稳定(如图4示)。
2.5 患者检查。
对多位患者进行检查,并且与未改进前的数据进行对比,稳定性大大提高,缩短了检查时间,减少了患者在检查时的病痛时间。抽样患者检测结果截图,如图5示。通过临床的验证,对充盈期膀胱压力监测(即使在平常情况下不要求施加压力)同样使用,公式:Pdet=Pves-Pabd,也通过对多位患者参数进行了对比,数据准确(如图6示)。
3总结
通过对Laborie尿动力分析仪在测试尿道压力时的不稳定性进行改进,增强了机器的稳定性,使检测参数更精确,更具有诊断效果,同时缩短了检查时间,减少了患者检查过程中的病痛,达到了仪器的改进目的,从而也为临床检查研究提供了更为准确和可靠的数据支持。
摘要:尿道内压力检查是尿动力学研究和学习的一项重要科学,然而此项检查又离不开尿动力学检测的模拟机,尿动力分析仪所检测的参数又关系到病灶的确定、病情的诊断,所以,机器的稳定性在检查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Laborie公司生产的BDNITO尿动力分析仪在检测尿道内压力时的不稳定性进行了改进,从而达到所需的目的。
关键词:尿动力,尿道压,稳定性,改进,输液泵
参考文献
[1]闵志廉,泌尿外科诊断学[M].人民军医出版社
[2]王裕清邓乐李建中,生物工程导论[M].机械工业出版社
[3]Shlomo Raz,MD,Female Urology:Text with DVD[M].Saunders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8368-2005(一次性使用输液器重力输液式)
13.化压力为动力的议论文 篇十三
人生就如一根弹簧,没有压力,哪儿来的动力?有压力才有动力,我认为,当我们面对这些压力的时候,一定要坚定地对它说:“我不怕,我相信自己,对我来说,你是一股永不枯竭的动力,让我不断燃烧内心的小宇宙,从而致使我到达成功之彼岸!”化压力为动力,我给大家支几招……
压力面前,摆正心态。
压力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总是畏惧地不敢面对它;压力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没有用良好的心态去迎战它。所以说,压力面前,摆正心态,勇敢迎接。
对于我们小学生而言,考试的时候一定会觉得“压力山大”,这时候有老师的厚望、爸妈的监督与伙伴的互相攀比,怎么会没有压力呢?但是有些同学在压力面前没有摆正心态,严重的竟走入歧途,还有的同学甚至因压力大而自杀。由此可见,假如我们能在压力来到时向它说声“你好!”并勇敢地将压力化为动力,大步向前,还会有这样的结果吗?
压力面前,摆正心态。相信自己,我能行!
甩掉浮躁,一丝不苟。
不急于求成,不马虎大意,化压力为动力。
浮躁的心理是我们常有的.。最常见的便是在写作业时,一页又一页龙飞凤舞的字体,就间接揭示了我们的浮躁心理。如何做到在压力面前不慌不忙、不浮躁?很简单,保持理智与冷静的头脑,告诫自己不要慌,一丝不苟地完成自己的作业。记住,不要急于求成,一朝一夕之间不可能得到理想的结果,凡事都会有一个过程,我们必须好好地认识到积累和过程的重要,并且实实在在地去执行,这样才会真正的获得想要的东西。
14.压力与动力作文 篇十四
女大学生超男生64.78万
据统计数据结果显示,20,全国大学普通本专科生一共有2391万余人,其中女生人数超男生64.78万人,占51.35%;
全国硕士研究生人数143万余人,女硕士比男生多了4万人。
全国成人本专科生一共583万余人,女生比男生多50多万人。
女硕士人数连续3年超过男生
全国女大学生人数第一次超过男生,是在。
这一年,全国在校的普通本专科人数达到2144万余人,女生占到50.48%,总人数上,女生比男生多20余万人。
而之前一年,,男大学生还比女生多5.7万余人。
全国女硕士研究生第一次超过男生,是在。
这一年,全国有12万余硕士研究生,女硕士占到50.36%,女生比男生多了近万人。
女博士比例也在上升
女博士研究生所占比例也逐渐上升:20,女博士只占总人数的34.7%,年已经达到36.45%.
但在前,,全国大学普通本专科生在校人数,还是男生占优,女生人数比男生少79.7万人。
业界说法:“男女生走向高中开始明显”
据了解,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男多女少的情况,持续偏高30余年,然而为何在校大学女生的人数高出男生这么多?
著名教育学者熊丙奇说,在国外也有类似情况,比如俄罗斯和美国,也存在大学女生多于男生的问题,“这是由社会、教育、家庭等各个方面的原因共同导致的。”
熊丙奇分析可能有两个重要原因,一方面,根据教育部统计的数据,从初中开始,男生辍学率就高于女生,不想念大学的男生比较多,父母也放心男孩去打工,而女孩辍学打工就相对少一点;另一方面,在现行的教育评价体系下,女生更有优势,这也直接导致读大学的女生比男生多。
“女生数量的增长其实从高中就能看出来了。”一位老师说,一般高中都是理科班数量多,而理科班里男生的`数量又是占绝大多数,但现在的情况似乎不一样了,该校目前男女生的比例大致是2比3,女生数量高于男生。大概在5年前,男女生数量还是差不多的。
15.压力与动力作文 篇十五
我国经济基本面良好,同时面临下行压力
我国经济保持持续健康发展态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从经济增长看,2013年GDP增长7.7%,与上年持平;2014年前三季度GDP增长7.4%,继续保持平稳健康发展态势。从产业结构看,2013年三次产业增加值增长速度分别为4.0%、7.8%、8.3%,其中第三产业增速最快,占GDP比重达到46.1%,超过第二产业所占比重2.2个百分点,首次在三次产业所占比重中居首,提前完成“十二五”规划提出的结构调整任务。2014年前三季度,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9%,增速继续快于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上升到46.7%,经济结构继续优化。同时,就业状况持续改善,2013年城镇新增就业1310万人,创历史新高。2014年前三季度城镇新增就业超1000万,提前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居民消费价格上涨幅度远低于预期,物价水平保持稳定。
经济稳中向好的基础还不牢固,存在下行压力。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形势依然错综复杂,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并存。从国际看,世界经济复苏仍然存在许多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全球经济正在经历深度调整,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从国内看,支撑我国发展的要素条件在发生深刻变化,经济运行深层次矛盾凸显,正处于结构调整阵痛期、增长速度换挡期,到了爬坡过坎的紧要关口。当前突出的问题是经济稳中向好的基础还不牢固,经济增速下行压力明显,保持适度增速难度较大。
经济下行压力会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必须高度重视。首先,会增加化解产能过剩的难度。部分行业产能严重过剩是我们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而化解产能过剩需要保持适度经济增长和有利经济环境。其次,会增加财政金融领域的潜在风险。经济下行必然会对财政收入带来负面影响,加大缓解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的难度。经济下行会引起银行不良资产率上升,不利于保持信贷供求平衡,增加中小企业、民营企业融资困难。最后,会增加转方式、调结构、促改革的难度。经济下行压力如果长期得不到缓解,就会挤压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的空间,进而影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和全面深化改革顺利推进。
科学分析产生经济下行压力的主要原因
只有科学分析产生经济下行压力的主要原因,才能有效实施兼顾当前和长期的有针对性的措施,促进实现科学发展。
引发经济下行压力的长期因素。首先,改革开放前30年,我国经济在快速增长的同时,也积累了诸如经济结构不合理、效益低下等问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核心任务。这就是说,我们不能再单纯追求高速度,必须在发展中统筹经济增速、结构调整、提高质量效益等多项目标。其次,我国人口结构正在发生重要变化,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劳动力供给增长逐步放慢,以往劳动力供给相对宽裕的局面不复存在,劳动力成本刚性上升,这会影响到经济增速。再次,我国面临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局面。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我们不能再走以牺牲环境和资源为代价追求高速度的老路,必须走可持续的科学发展之路。兼顾经济与生态建设,需要把过快的经济增长速度降下来。最后,国际金融危机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之后,国际经济环境出现了新变化,特别是发达国家意识到服务业过度发展、产业空心化等结构性问题,一方面,试图实现再工业化,另一方面,加紧推行贸易保护主义措施,使得国际经济竞争日趋激烈,国际经济环境日益严峻,这会对我国经济形成较长期的影响。
必须积极应对的短期因素。首先,外部环境存在诸多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目前,世界经济缓慢复苏,发达国家由于采取一系列超常规解救危机的措施,正在逐步走出危机的最坏阶段。但资本主义制度内在的基本矛盾没有变化,造成这次危机的根本原因没有消失。而且西方国家为应对危机所采取的超常规措施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危机的恶化,但也加重了经济进入复苏阶段后的负担,使得当前经济复苏脆弱乏力、过程扑朔迷离。世界经济复苏呈现新的特征,对我国经济发展既有机遇、更具挑战。其次,现阶段我国劳动力和资本投入增长率减缓,科技创新能力有待提高,使得资本形成以及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有所降低,也影响到经济增速。最后,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过程中我们采取的一系列刺激经济的措施,对抵御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拉动国内需求、保持我国经济适度较快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特殊时期的政策措施不可避免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其他方面产生一些影响,增加了解决诸如产能过剩、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以及金融领域风险等业已存在的问题的难度。消化这些影响,也会带来经济下行压力。
以科学发展为指向,采取有效措施化解经济下行压力
克服经济下行压力,应区分产生下行压力的长期因素和短期因素,采取相应对策和措施。在应对长期因素方面,需要正确认识现阶段经济从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变化的客观性和必然性,立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阶段新特点,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基本规律,综合统筹,保持定力,积极面对经济增长速度换挡降速的现实,把握时机,加快调整经济结构,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在应对短期(周期)波动的宏观调控日常工作中,应把握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大方向,夯实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经济基础,顺势而动,有所作为,克服困难,把下行压力转化为实现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进一步创新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与实践,这些理论与实践创新是指导我们科学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的有力武器。
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在新条件下系统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各种突出问题,必须依靠全面深化改革。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必须始终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经济工作的各个环节,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努力实现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确定的奋斗目标和工作部署。
适应新形势,在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推动可持续发展方面不断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面对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应看到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从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形势,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应看到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在战略上增强信心,努力抓住机遇;在战术上高度重视和防范各种风险,早作谋划,未雨绸缪,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尽可能减少负面影响。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继续处理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的关系,深化改革,发挥优势,创新思路,统筹兼顾,确保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确保经济运行处于合理区间。在2013年经济形势跌宕起伏时,我们在总结以往宏观调控经验的基础上,明确提出守住稳增长、保就业的下限和防通胀的上限。只要经济在合理区间运行,就集中精力抓住转方式、调结构不放松,以此增强市场信心、稳定社会预期。过去一年多的实践证明,我国宏观调控创新的效果是十分明显的。其一,明确了调控区间的数量界限,增强了调控政策措施的科学性、合理性、透明性以及可预期性和可操作性。其二,明确把保证就业放到更加重要更加优先的位置,只要就业水平有保障,增长的下限和物价的上限可以有一定弹性,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其三,强调将短期宏观调控目标与中长期发展目标结合起来的政策制定原则,短期调控政策措施要围绕长期目标来实施;经济运行处在合理区间时,宏观调控更多考虑长期目标的实现。其四,有了合理区间框架,我们在面临经济波动时更能保持定力、沉着应对;针对具体问题能够综合施策,兼顾宏观微观、更加注重微观,精准应对经济下行压力,有效降低政策成本,实现政策效果最大化。其五,有助于在宏观调控中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更坚定地把应该和能够由市场解决的问题交给市场。
16.压力与成功作文 篇十六
合上《时文选粹》我靠在椅子上静静地回味着它带给我的思考。
其中带给我思考最多的便是这一篇胡翰霖写的《生命的`细节》了。故事内容大概是这样的,作者举了这么几个例子:在贵州花草树木为了生存他们不得不在岩石上生长,可是他们依然长的郁郁葱葱,惹人喜爱;同样生活在大海,其它鱼有鱼鳔,可是鲨鱼则没有,鲨鱼为了不被海水的重力所压死,于是鲨鱼时时刻刻就连睡觉也在不停的游动,结果锻炼出了强壮的体魄成为了海中霸主;还有几百万年前,人类还没有主宰世界时,经常被豺狼虎豹等野兽所欺负,人类为了生存不得不发明工具、武器,最后战胜了野兽主宰了世界。
我想作者举的例子都是被“逼”出来的。作者想告诉我们,我们要把压力化为前进的动力。古往今来,哪个名人不是化压力为动力的吗?比如世界著名科学家富兰克林,把外界的冷嘲热讽化为成功路上的铺路石,他用风筝实验证实了雷电只是一种普普通通的放电现象;还有我国著名导演——谢晋,他的许多著名作品都是在险恶的政治环境下创作的,可是他却把这种环境化成了打开成功之门的金钥匙,所以他的作品大都让人过目不忘……
17.压力就是动力高中作文800字 篇十七
老师给予的压力,家长给予的压力,以及自己赋予的压力如同一座座大山压在我身上,我想搬走一座,可时间不许,他不多给我一分一秒,我必须在“大山”下努力学习,奋斗,可这又谈何容易。回想起在小学里的那般年幼无知,我此刻又无限向往那样的生活了呢!如果可能,我现在只想留在过去。
家长的压力是从开始识字就有了的,他们不断的要求你这个,要求你那个,他们都要让自己的孩子是“龙”是“凤”,可他们一开始就错了,世界上哪有那么多“龙”“凤”,有一个“龙”就可能少一个“凤”。面对家长的压力,我只能叹息的摇摇头,希望有一天他们能醒悟过来。
老师的压力是他们的责任感所产生的,那只是一个说法,又或者说作为一名老师,他们就负责教好我们。他们常说:“有压力才有动力。”没错,但压力太多太重,又何来力气变为动力?
自己的压力是继家长与老师之后添上去的,有谁愿意一直都差下去呢?面对成山的辅导资料,我早已学会漠然了。初二了,那本该属于我的快乐已不符存在了。面对我的是书的禁锢。这又能如何,我已经不在乎每天面对书去天马行空的胡思乱想了。
十四岁,那本该开心快乐的花季年龄,却让无数的压力禁锢在了一个没有快乐,只有书,考试的城堡里。压力,压力,压力,无数的压力向我冲来;考试,测试,练习,无数的卷子只为一个中考,值得吗?可能吧!至少大人认为是值得的。
【压力与动力作文】推荐阅读:
压力与动力的作文素材11-05
专题8压力与冲突07-09
热能与动力工程英语09-27
警察的心理压力与缓解06-10
工作压力与心理健康10-19
热能与动力工程职业规划07-25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职业规划书10-07
临床医学专业新生压力与应激分析论文06-14
中专班主任工作压力与心理问题07-16
大学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自荐信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