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白鲸 教案

2024-11-06

12.白鲸 教案(精选10篇)

1.12.白鲸 教案 篇一

《白鲸得救了》教案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汉语拼音读准“世、界、顽、极、慌、撞、绝、抢、结”9个生字,正确书写并记忆“界、世、顽、极、慌、抢”6个生字,在语境中理解重点词语:顽皮、绝望、奇迹、抢救、成群结队。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了解白鲸是珍惜动物,体会人们保护动物的真挚情感,树立保护动物、珍爱生命的意识。教学重点难点:

认读生字,有感情的朗读人们抢救白鲸的过程,体会人们对珍惜动物的爱护。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师:小朋友,看看上面这个可爱的大家伙,哪位知识渊博的小朋友能告诉我们,这是什么?(白鲸图片)板书:白鲸(正音:jing 后鼻音)

2.师:那你对白鲸有什么了解啊?(白鲸是一种生活于北极地区的海域,通体雪白,生性温和,现存数量约10万头,十分珍稀。)

出示句子:白鲸是世界珍稀动物,受到各国人民的保护。教师引读:正是因为白鲸是(世界珍稀动物),所以(受到各国人民的保护)。(齐读、理解:珍稀:珍贵稀少)生字:世界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保护白鲸的课文。出示课题:41 白鲸得救了(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质疑课题:(白鲸有什么危险?白鲸是怎么得救的?)板书:险?救? 2.师:带着这些疑问,我们一起来寻找答案吧!请小朋友们打开书本,自由地、大声的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语句。看看白鲸遇到危险是第几节。

三、细读课文,了解感悟

1.师:小朋友们读的都很认真,那么哪一节说了白鲸遇险?

(1)齐读第二小节,检查生字:顽、极、慌、撞、绝(左右结构,左窄右宽)(2)个别读白鲸遇到的危险。交流出示句:两天以后,一股寒流忽然来临,海面转眼变成了晶莹的冰雪世界。白鲸回去的路被冰层堵住了。他们着了慌,拼命用背部撞击冰块。但是冰块太厚了,怎么也撞不破,他们绝望地嘶叫着。(3)白鲸遇到了什么危险?

(4)这时候白鲸的心情怎么样?从文中找词语。(绝望)

(5)“嘶叫”是什么意思?(叫喊,吼叫)想一想,白鲸们在嘶叫着什么? 师:聪明的小朋友们都体会到了白鲸遇到了危险十分绝望,那谁能表现给全班小朋友看。(抓住关键词语:忽然 拼命 绝望 嘶叫)个别读,齐读。

2.白鲸是珍稀的动物,当它们有危险时,人们一定会去救他的。齐读三、四小节。思考:人们用了哪些办法救这群白鲸的?结果怎样?

3.出示:有人发现了这群遇难的白鲸,马上向附近的村民报信。人们一听这个消息,纷纷赶来抢救。可是天气太冷了,刚被凿开的冰,一会儿又冻上了。生字:抢

师:当刚被凿开的冰一会儿冻上了,不能救出白鲸时,心里真是着急。(个别读)4.出示:在飞机的指引下,破冰船开出了一条二十多公里长的通道。可是白鲸却一动也不动地挤在一起,他们惧怕这艘高大的破冰船,不敢游进通道。师:白鲸心里惧怕,所以这次的办法也不能救出白鲸,他们的心情会怎样?你能来读一读吗?

5.师:结果,奇迹出现了。(出示:啊!奇迹出现了,白鲸成群结队地跟着破冰船慢慢游出冰区,进入深海。)生字:结

(1)查字典理解“奇迹”?(极难做到的、不同寻常的事情)(3)“奇迹”出现了,你会用怎样的语气读?(个别读)(4)这里的“奇迹”指的是什么?是怎么出现的?

(5)完成填空:啊!奇迹出现了,白鲸成群结队地()。原来,白鲸喜欢(),是海上的()。

6.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白鲸终于(得救了),我们看到了人类对于动物的真挚情感。让我们带着欢乐的心情读读课文的最后一节。

四、拓展思维,巩固字词。

1.这群顽皮的白鲸从一开始的绝望到现在平安地回到了自己的故乡,它们见到了自己的亲人和朋友,会说些什么呢?小白鲸会怎么告诉亲人自己碰到的危险呢?(小组交流,分角色演一演。)2.有感情地齐读课文。3.字词认读练习。

附板书设计: 险 —— 救

(失败——成功)

2.12.白鲸 教案 篇二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汉语拼音读准“顽、股、堵、拼、嘶、附、惧、迹”8个生字,并能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这些生字。正确书写并记忆“顽、股、堵、拼、惧”5个生字。

2.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按标点停顿。在阅读的过程中了解人们抢救白鲸的过程中,了解白鲸的特点与习性,知道白鲸是世界珍稀动物,体会人们想方设法保护动物的真挚感情,3.树立自觉保护珍稀动物的意识。教学重点:

认读生字,理解并有感情朗读人们救白鲸的过程。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在《丁丁的研究报告》这一课中,我们了解了一种名叫蓝鲸的动物,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也和鲸鱼有关,但这回讲的是白鲸。你了解有关白鲸的知识吗?

对了,白鲸是世界珍稀动物。什么叫“珍稀”?(珍贵,稀少)正因为白鲸的珍贵和稀少,所以我们要保护它,那就让我们来看看,人们是怎么保护白鲸的,读课题。二. 1. 2.(1)(2)3. 整体感知,学习生字: 教师范读 自学生字词语

把生字、词语读正确 把课文读正确

交流,你学到了什么。

辨析组词:

顽()堵()嘶()玩()赌()撕()三. 1. 2. 朗读感受:

自读课文,想一想:一群白鲸遇到了什么困难? 抽生读第二节,找一找:这群白鲸遇难时是怎么表现的?

指导朗读:它们着慌了,拼命用背部撞击冰块。但是冰块太厚了,怎么也撞不破,它们绝望地嘶叫着。

“拼命”、“撞击”、“绝望地嘶叫”要重读。注意读出白鲸绝望的心情。3. 下来。

指导朗读:啊!奇迹出现了,白鲸成群结队地跟着破冰船慢慢游出冰区,进入深海。同桌互读第三、四节,找一找:人们当时是怎么表现的,找到有关的句子用直线划 1 读出人们惊喜的感情。

想一想:课文中的“奇迹”指什么?这“奇迹”是怎么会出现的? 四. 课外拓展:

白鲸得救后,回到了自己的故乡,见到了亲人和朋友,它会说些什么?先自己说一说,再和几个同学一起分角色演一演。

3.纸艺教案12 篇三

如何折樱花

1、拿一张自己喜欢的颜色的方形纸。最好选择粉色,黄色等暖色系的纸。

2、将方形纸沿对角线对折,折好后为三角形

3、将折好后的三角形的两边的角向中间对折,对折好后为方形。

4、再将两角向外对折,对折好后翻回原位。

5、沿上一步折好的痕迹将其打开。两边呈扇形

6、将扇形边上多余的三角向下对折,两边都是

7、再将扇形两边对折

8、将胶水涂在两边的小三角上,收拢,使两边的小三角黏在一起。

这样,樱花的一片花瓣就制作好了,同样的,按上述方法,折好其他四片花瓣。

9、将五片花瓣用胶水粘在一起,看,漂亮的樱花出现了,就这么简单,你学会了吗

如何折向日葵

1、一张正方形的纸一把剪刀

2、取一张正方形的纸,将它沿两组对边分别对折,留下折痕后打开,翻到背面,沿两条对角线分别对折,留下折痕后打开,然后沿这些折痕将它折成一个小正方形。

3、将一个角从中间打开,对齐中缝向下压平,其余三个角同法折。

4、把多出来的四个角用剪刀剪去。

5、把顶点对齐下边中点向下折,用力压一下留下折痕,然后把整张纸打开。

6、把中间一圈折痕用手捏一下,使它更明显,然后把中间部分向下压,其它部分按原来的折痕折重新折好。

7、把这个角向内侧折,其它七个角沿相同的方向同法折。

8、把每个角之间相连的部分向外翻,形成八个花瓣。

9、将每一条棱向外拉一些,使向日葵的花蕊部分变大。

10、翻到背面,把每个角稍稍拉高,使花瓣变得更饱满。

11、翻回正面,调整一下形状,向日葵就完成拉。

如何折海象

1、将纸对角折2次展开,再对边折2次展开。

2、根据步骤1的折痕将两边折进成正方形。

3、将下面的纸角上折,向内压折形成一个菱形。

4、将菱形拉开,中间的顶角向内折,压平。

5、将左边的纸角朝右对折留下压痕,展开,再将其向上折与上边对齐,展开。

6、将右边的角向上折再下折得到压痕。

7、沿着步骤6的折痕将角折进去。

8、拉开纸角的两边压平。

9、将两边的纸角向上折,使得纸角中线与底边对齐。

10、将右边纸角向上折再下折,左边纸角向内折藏入纸角。

11、将整体稍展开右部向内向下折进。

12、将左边上部两侧向内折,左边露出的白色纸角部分继续内折藏好。

13、将左边纸角打开压平,向下折,翻转将黑色部分藏入白色中,两个纸角均是如此。

14、将海象脖子的部分下折形成弯曲的形状。

15、将大纸角和小纸角分别外折,就完成了。

如何折纸海马

1、将纸张摆成菱形后上下对折,接着展开,然后上下部分两边都向内对折。

2、将纸张对折后竖着摆放,上下部分分别内折一次。

3、上部分内折后的纸张再内折一次,用作海马的头,下部分的纸张则向上对折,用作海马的下身。

4、最后为海马画上图案就大功告成了,简单吧!

如何折海蜇

1、取正方形纸,折好一个双正方形。

2、将左右两角集中一角折压出折痕后展开,再向中间压折两角,背面折法相同。

3、将纸进行对角折,背面折法相同。

4、把下角向里折,背面折法相同。

5、将纸进行对边折,背面折法相同。

6、将下面两个角剪开,并分别进行曲折。

7、将纸进行对边折,背面折法相同。如何折热带鱼

1、将正方形纸沿着上下左右四条边分别对折,打开,留下一个“十”字状的折痕。

2、以“十”字型折痕为轴,将上下左右四条边分别对折,打开后有十六个小正方形折痕。

3、将下端两个角沿的小正方形沿着对角线折上去,左右两边分别沿着折痕折过来。

4、把纸沿窄边对折,再把上端的二分之一翻折下来,下端出现一个三角形。

5、把三角形上的两个角朝里压进去。然后把左面的一页纸朝左打开,压平,右面的一页纸同法打开压平。

6、翻面,左边的纸沿左上角与底边中点的连线折叠,右边同法沿连线折叠。

7、把上面大三角形的两个角向中线对折,得到一个正方形,然后把对角线上两边的纸分别向外折,与正方形的边分别对齐。

8、翻面,用笔画上热带鱼的眼睛就完成了,还可以画上漂亮的花纹,用彩色纸多折几个做装饰也不错。

如何折纸鲸鱼

1、将纸张沿对角线上下对折,展开,然后先后以左右顶点为中心向内对折。

2、将上面的纸张展开成三角形状,然后上下分别折一个小三角形,大小,方向如图所示。

3、将纸张翻面,左边向内折一个三角。左边两侧分别向内折一小部分。

4、将纸张对折,右边部分向上内折。

5、鲸鱼的形状出来了吧,最后就是为它画上眼睛即可!

如何折小龙虾

1、把正方形纸分别沿两条对角线对折,然后打开,再分别沿两条中线对半折,打开,有四条交叉折痕。

2、顺着折痕把正方形的两个角向里压进去,得到一个小正方形。小正方形开口的一角对着自己。

3、左右两边分别向对角线对折,上面的一角沿刚才对折过来的横边折下来,然后都打开,有一个三角形折痕,沿此折痕把这一边纸翻上去,压平。翻面,另一边同法操作。

4、把纸的两边分别向中线对折,翻面,其余两边也同法对折。

5、把上边的纸折下来,翻面,把纸向右平面翻180度。

6、把上面的一角向上折,再打开压平,把尖角向左斜折约三分之二,下面的一角相同折法。

7、把右侧的纸先向左折约三分之二,再向右折一点,继续向左折约三分之二再右折一点,同法再向左向右折一次。

8、把上面的部分对半折下来,在左侧画上眼睛,鲜活的小龙虾完成了。

如何折立体小小鱼

1、将纸沿对角线对折,再折出纸的1/2的分界点,轻轻折出该点与相对下去的角连成的直线的折痕,经过对角线交点后用力压出折痕。

2、交点以上部分向上折,再对折,将纸分为三份。再将纸折为六等分。

3、展开,再对折,右下角向左折翻回再向折痕对折;翻面,右上角向左折。

4、将整张纸展开,两侧沿第一条折痕对折,上面的三角向下折。

5、再将整张纸展开,折出两侧与斜线的交点连成的线的折痕,翻面,折出两个小三角。

6、沿已有的折痕,折出鱼鳍,另一侧折法相同。

7、鱼背朝上,撑开,沿已有的三角折痕将鱼尾向下折,折出鱼鳍。

8、再将鱼尾按已有折痕向上折,尾巴撑开,反向折。

9、按出鱼眼,调整形状,使其变圆。

10、用力掐住嘴巴,将尾巴向一边弯。完成

如何折南瓜

1、把纸折成两半,再沿对角线对折,沿此折痕叠成三角形。再次整齐地压折好三角形。

2、取纸外侧四边的任意一边,向开口边的中心对折。将所折边后面的边,向刚形成的新开口边的三分之一处对折。翻过来,以同样的方法再折一次。以新折好的一侧边为中心线对折,拉出下侧折纸。翻过来。上面的四个角都沿斜边方向折。

3、将纸的尖角顶点向上折,使与上方的水平开口边重合。翻过来。果实制作完成。

4.12看雪教案 篇四

金晖小学 张秀萍 语文 36班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问话的语气。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北国雪景的美丽,体会课文中老师和孩子们对雪、对北京的向往之情。

过程与方法:

以学生自读为主,尊重他们的主体意识,读中释疑,读中理解课文,读中感悟作者的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两岸人民对雪的热爱,激发学生盼望台湾回归、实现祖国统一的愿望。

二、重点难点

1.在朗读中了解词句,感悟玩雪的趣味。

2.在语境中学会生字词,了解课文的盼望祖国统一的思想。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问话的语气。

2、体会两岸人民对雪的热爱,对祖国统一的盼望。

二、课前准备

课题《看雪》百度搜索资源 教学过程:

一、趣味猜谜,导入新课,复习检查。

1、课件出示谜面:一片一片又一片,片片鹅毛飞满天,掉在地上处处白,落在水里都不见。生猜出谜底(雪)

2、师带领生表演动作猜字:右手掌斜举在眼睛上方。生猜出是(看)

3、结题:出示课件后,师板书课题,生书空(看雪)

4、课件出示本课生字和词语检查认读情况。

5、回忆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生:台湾小朋友只见过用棉花做的雪,没有见过真的雪,老师给他们讲了自己的童年在故乡北京玩雪的情景,激起了孩子们想去北京看雪的愿望。)

6、百度搜索后展示课文静态橱窗里的雪景(和动态的玩雪插图)让学生观察思考:两幅插图哪幅更美?课题《看雪》中孩子们想“看”的是哪幅插图里的“雪”?

二、朗读感悟,合作交流,深华情感。

1、学生自由读文,自主勾画:

学生自由读课文2~11自然段,把自己喜欢的句子画下来。

2、展示读:

把自己最喜欢的句子读给大家听,说说喜欢的原因。教师适时点拨,帮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台湾的孩子们对到北京看雪的向往。百度搜索中国地图让生找到北京与台湾的地理位置。

3、品“雪中景”,体验文字美:

引导学生对比朗读、讨论交流、深化语言、想象画面、表达情感。①A生读第2自然段与第9自然段,讨论交流:橱窗里的雪景与真的雪景有何不同?

②指名说。(都很美,一是静态的,不能玩;一是动态的,能玩的、好玩,因此更美丽,对孩子们有很大的吸引力)

③默读思考:老师看到的雪景,用了几句话来描写的?每一句写的是什么?

④请同学读第一句。说说看,你看到了怎样的雪景?

——雪花、雪毯、银装,到处一片洁白,美吗?谁来读得很美。——不仅是雪花美,也不仅是雪毯美,更不是树上的银装美,还有作者的描写:你看——飘着雪花、铺着雪毯、披着银装,那飘着、铺着、披着就像是唱歌,像音乐一样的美。试着读读。再次指导读。

——飘着雪花,那是“雪花飘飘”;铺着雪毯,那是“白雪皑皑”;披着银装,那是“玉树琼枝”“粉妆玉砌”;一片洁白,那是“洁白无暇”。多么美啊!谁再来美美地读读。师引生读。⑤第二句写的是雪中的活动,除了堆雪人,打雪仗,你想象孩子们还会在雪地上干什么?(自由发言:滑雪、吃雪、玩雪球、拍雪景、坐雪橇„)

告诉老师,你在雪中去做这些游戏的时候,心情怎样?用一个词来表示——快乐!指导有感情地朗读9自然段,体会“小伙伴们在雪地上堆雪人、打雪仗”的快乐情景。

⑥欣赏雪景,将这段话美美地快乐地读读。百度搜索图片

(1天上飘着雪花)(2地上铺着雪毯)(3树上披着银装)(4到处一片洁白)(5杉树尖尖像银塔 柳条弯弯生白发)(6松树穿件花褂褂 谷垛像个胖娃娃)

看风光片体会北国“天上飘着雪花,地上铺着雪毯,书上披着银装,到处一片洁白”的美丽景象。

⑦拓展激情。

课件出示(沁园春.雪)教师激情朗诵,启发学生想象后用简短的语言表达:雪落在哪里像什么?仿照图片5、6中的句子形式说说写写。

⑧读问句,感受乡情。

师:因为很难看到雪,所以孩子们有许多的问题要问,请在课文中找出孩子们问的问题。

“您看见过真的雪吗?”(试探语气)“你是在哪儿见过的?”(惊喜、羡慕)“北京离这儿很远吧”(盼望)

“什么时候能带我们去台湾看看真的雪呢?”(急迫)生:自由地读读这四句,看看谁能读出孩子们当时发问的心情? 抽B生与师对话朗读,生问师答,然后小组学生讨论交流:台湾孩子们和北京小朋友盼着什么?(台湾孩子们盼着到北京看真的雪。小朋友盼着和孩子们一起玩,盼望祖国统一。)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10、11自然段,体会“孩子们争着问的急切心情和老师对故乡怀念的感情。

⑨表演朗读,复习巩固,体验情感:生分四人小组分角色朗读3~11自然段。(再抽男生读孩子们,女生读老师,老师读旁白。)

三、进入资源平台,拓展阅读。

同学们,我们知道台湾现在还没有回归祖国的怀抱,大家都盼望着祖国早日统一,很多诗表达了这样的期望,下面老师就请大家来欣赏一下,喜欢哪篇就先看哪篇,看谁看得多。(百度搜索盼望台湾统一的诗)

四、情感教育,练一练,写一写。

同学们,台湾自古以来是祖国的一部分,台湾人民本来就和我们是一家人,课件出示《三字经》齐诵读(台湾岛,隔海峡,与大陆,是一家。)现在你们想对台湾小朋友说些什么?想为他们做些什么?把它写下来。

五、交流汇报。

课件出示儿歌《欢迎台湾小朋友》集体齐朗诵。一只船,扬白帆,漂呀漂呀到台湾。接来台湾小朋友,到我学校玩一玩,伸出双手紧紧握,热情的话儿说不完。

六、拓展作业。

假如台湾小朋友来到北京,你还会向他们介绍那些风景名胜?百度搜索图片天安门

天坛圆明园 故宫 长城 颐和园 水立方 鸟巢 国家大剧院 中华世纪坛 香山公园 北海公园

用爱心包住北京台湾以此表达两岸人民一家亲,爱雪景,爱和平,盼统一。

5.12-18早教教案 篇五

上课教师:王倩 李江

时间:2011年10月8日星期六 19:00

1】《吹泡泡》小律动 宝宝一进场,活跃现场气氛

2】老师自我介绍(倩倩老师

可可老师)宣布3条课堂秩序

3】宝宝自我介绍(父母寄语)4】《七步舞》

过程:教师引导宝宝和家长跟随着音乐一起舞蹈,感受下奥尔夫音乐带来的快与慢、高与低的节奏感,最后引导宝宝和家长找到自己的位置坐好。5】《转螺丝钉》

过程:教师用规范的动作转螺丝钉,宝宝观察,可反复操作一到两次,示范结束够将教具收好。主要是训练宝宝的手眼协调能力,培养宝宝的秩序感。6】《打球找朋友》

过程:随着老师的鼓声,传递布球,传到哪个宝宝前面就由这个宝宝回答“我叫什么名字,我几岁了”或者教师问“小狗等小动物怎么叫”,宝宝说完之后,其他所有的家长都一起说“XX,欢迎你” 7】《哈巴狗》

跟着音乐节奏学习舞蹈,活跃现场气氛。8】《踩蚊子》()

过程:教师出示教具并介绍给宝宝认识。9】大运动:运水果《蚂蚁搬豆》

过程:热身操:“圆圈舞”教师带宝宝一起坐下热身。

6.《12.番茄太阳》教案 篇六

教学目标: 1.记住本课的生字。

2.能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感受明明的美好心灵。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每日升起的太阳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的希望与美好!你愿意把你所知道的与太阳有关的诗、词、歌曲与大家一起分享吗? 生回答。

欣赏了如此丰富的“太阳”,今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番茄太阳”吧!也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12课。(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

昨天,咱们同学已经预习课文了,接下来,我要看看大家的预习成果了哦!(小组检查)1.检查词语(要求正确)

2.检查课文的第14、15、16、17自然段。(要求正确、流畅)

三、解决问题

大家预习得()。接下来,我们要通过几个问题的学习进一步感受这“番茄太阳”。

1.你认为明明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你从课文的哪些地方看出来的?请你画出相关的语句。2.“番茄太阳”在课文中出现了三次。它分别指的是什么?(1)明明一面用手摸一面笑:“真的吗?太阳像番茄吗?那我就叫它“番茄太阳”。()

(2)看着她的笑脸觉得那就是最美的“番茄太阳”。()(3)红红的“番茄太阳”一直挂在我的心中,温暖着我的心。()3.课文为什么以“番茄太阳”为题?

四、精讲点拨 第一个小问题:

明明是一个漂亮、关心别人、乖巧懂事的孩子。分别在课文的第6、13、16、2自然段。指导学生读出相应的感情。第二个小问题:

第一处指的是番茄;第二处指的是明明的笑脸;第三处指的是明明美好的心灵。第三个小问题:

明明清脆的笑声、美好的心灵感动了“我”,她就是一个“番茄太阳”,让我感受到了温暖。

五、拓展阅读

多美的“番茄太阳”啊!接下来,我们再来品味《一把椅子的问候》《怀揣两块糖》,写一写你的感受吧。(主题学习用书)

六、练习

7.12、《牧童和狼》教案 篇七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从寓意中获得教益。

二、教学重点: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体会寓意

三、教学过程:

1、《狼来了》这个故事原本的题目是《牧童和狼》,故事的原文是这样的。请同学们轻声读读课文。

师出示《牧童和狼》的原文。

2、谁愿意来读一读?指名读。(评价)

3、牧童两次大叫,他的情感是完全不一样的。你听听看,哪一次是狼真的来了?

师区别读。“狼来了!狼来了!” 你觉得哪一次? 为什么?

4、你们自己试着读一读。

出示:好几次他大叫:“狼来了!狼来了!”

牧童吓坏了,他慌忙大叫:“狼来了!狼来了!请快来帮忙啊,狼在吃羊了!”

谁来试?指名读,学生评价

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师引读,并提醒要注意恐惧的神色。

一、故事引入,提示课题。

1、大家还记得我们熟悉的那个《狼来了》的故事吗?谁来给同学们讲一讲。

2、这个故事也是选自《伊索寓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故事。(板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寓言,了解内容。

1、自读寓言,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读顺句子。想想这则寓言讲了什么故事?

2、指名读,说说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细读寓言,领会寓意。

1、默读第一和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在“好几次”和“后来”发生的事情中,牧童和村民们各有什么不同的表现?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进一步读懂课文。

狼没来

牧童:几次大叫(说谎)村民:闻声赶来(上当)

不禁哈哈大笑(捉弄村民)惊慌失措(气愤)

狼来了

牧童:吓坏大叫(真话)村民:没人帮忙(不相信)

2、体会:牧童两次“大叫”时的不同情感,村民两次听到“大叫”的不同情感。

3、生活中你有经历过或见过听过类似的例子吗?

4、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说说自己对寓意的理解。

5、读了这个故事,你觉得你受到了什么启示?

指名说

6、小结 板书设计

8.《12 海洋生物》教案 篇八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观察海洋生物的外形,并将观察的结果和它们的生活环境相联系,认识海洋生物适应环境的本领。

2、认识更多的海洋生物在形态方面适应环境的具体事例。

3、认识环境对生物生长、生活习性等多方面有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上网查找资料及其他信息源,了解和搜集有关海洋及海洋生物的信息,并选择适合自己探究的问题。

2、能通过交流与分析,探究海洋生物与海洋环境的适应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交流分析海洋生物适应环境的本领,体验大自然的奥妙,激发学生不断探索的兴趣。

2、意识到合作与交流、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对于科学探究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

1、学会用网络进行自我学习,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2、欣赏、启发学生要抓住不同海洋生物的特征来画。

3、引导学生要注意画面构图的完整性。

三、教学难点

1、启发学生对海底世界的思考和遐想。

2、能用多种表现方法来表现海洋生物和神秘、奇趣的海底世界,立意新颖、生动有趣。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搜集有关海洋生物、海洋环境以及海洋生物适应环境的本领方面的文字、图片资料,并制成多媒体课件,便于师生、学生之间自主互动地学习。

六、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学生欣赏海洋生物的影片,揭示课题为海洋生物。让我们一起走进神奇的海底,去领略一下形态各异的海洋生物吧。

新课讲解:

一、画出想象中的海洋世界

1、学生自己浏览学习,重点浏览煤体欣赏这一块,如遇不明白的可及时提出。

2、交流学习,请学生谈谈自己最感兴趣的海洋生物,并说说它们的外形、颜色与生活习性。

3、用简练的线条画出自己最感兴趣的一种海洋生物的外形。

4、选几幅典型的学生作业进行分析:有无抓住海洋生物的特征来画。

二、海洋植物辨真假

1、看谁能当“孙牾空”——火眼金睛辨真假。

2、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和平时见闻,初步辨认。

3、评价:书中五种水生植物中,王莲是生活在水面的,而其它四种则生活在水底,从这个生活环境来说,王莲不是海洋植物。

4、为了加深对海洋植物的认识,请同学们再辨认几种植物。

5、小结:通过刚才的辨认活动,我们知道了辨别海洋植物的真假,可以从它们的生活环境入手。今后同学们遇到类似的问题,就可以参照此法,灵活运用。

三、海洋动物知多少

1、海洋里除了种类繁多的植物,还有很多可爱的动物,写出一些海洋动物的名称,学生自由讨论完成。

2、组织学生表达与交流:根据刚才海洋植物的辨别方法,我们可从中了解海洋动物的生活环境。

9.中班教案第12周 篇九

执教 第十三周

活动目标:

1.感受散文中各种动物的叫声和优美的诗句。

2.利用图标学习散文,能用简笔画的形式表现创编散文的内容。

活动准备:

1.图标、头饰若干。

2.幼儿用书、勾线笔人手一份。

事先录制好的各种动物的叫声。

活动过程:

(一))欣赏散文。1.教师以谈话引出话题。

教师:谁能告诉我现在是什么季节?你是怎么知道的?你喜欢夏天吗?为什么? 2.教师小结。

教师:你们喜欢夏天,小动物也很喜欢夏天,它们都跑出来唱歌了,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二)引导幼儿边看表演边学习散文,理解散文内容。

1.三名幼儿扮演成散文中的小动物,分别出现在三个场景中,边做小动物的动作边发出叫声。

2.逐句边说边出示图标。3.教师完整朗诵散文。4.师幼完整朗诵散文。5.请幼儿分组看图标朗诵。

(三)学习创编散文。

1.请幼儿看幼儿用书画面朗诵散文。

教师:你们听到谁在唱歌?是怎么唱的?在哪里唱的? 2.引导幼儿创编。

教师:除了这下小动物,还有那些小动物会在夏天唱歌呢? 3.幼儿操作。

教师:请你们把想到的小动物花在幼儿用书的第15页地空白处,一会儿我们一起来念一念。

4.教师在黑板上展示幼儿的绘画作品,引导幼儿尝试朗诵散文。

(四)指导幼儿戴上头饰表演《夏天的歌》。

中班:筷子夹夹夹(重点领域:健康)

执教 第十三周

活动目标:

1.学习使用筷子,初步掌握正确的持筷子的姿势和方法。2.积极参加游戏活动,会拨、夹物品,锻炼手部小肌肉的协调性。

活动准备:

1.教师和幼儿人手一双小筷子,一只碗,小盆子。2.小木珠、小布包子、花生等。

活动过程:

(一)组织幼儿猜谜语,导入话题。

教师:兄弟俩,一样长,是咸还是淡,它们先来尝。、(二)幼儿学习持筷,用筷的方法。

1.示范,讲解持筷,用筷的方法,并让幼儿了解是我国特有的用餐工具之一。2.幼儿自由练习持筷,用筷的方法并指导,3.幼儿练习。每人练习用筷子在小碗里拨、夹布的东 西。

(三)游戏筷子“夹夹夹”

讲解玩法。

教师:将幼儿分成若干组,每组一只小盆子,盆里装一些小的蚕豆、花生等物品。每组3-4名幼儿围在一起,每位幼儿用筷子从盆里往自己的小碗里夹小物品,活动延伸:

1.在操作区里提供一些筷子夹夹夹的游戏,巩固练习。2.中班:蚂蚁(重点领域:美术)

执教 第十三周

活动目标:

1.学习用西瓜子组合拼贴出一只蚂蚁,并用水彩笔添画蚂蚁的脚和触角。2.知道用棉签蘸少量的乳胶抹在纸上再粘贴瓜子。、活动准备:

1.西瓜子若干(放在分类盒中),乳胶,投影仪,蚂蚁图片。2.幼儿已观察过蚂蚁做出不同动态时身体各部分的位置变化。

活动过程:

(一)回忆已有经验,了解蚂蚁的基本构造。

1.引导幼儿关怀擦单只蚂蚁图片,表述已有经验,知道蚂蚁主要由头、胸、腹部分组成。

教师:蚂蚁是什么样子的?蚂蚁在爬行的过程中,身体有没有变化? 2.观察多只蚂蚁图片,拓展创作思路。教师:两只、三只蚂蚁在一起又会怎样??

(二)学习用瓜子组合出各种造型的蚂蚁。1.观察准备材料,引出活动方式。

教师:这是什么?以前它有什么用?今天我们要用瓜子来作画。2.师幼共同讨论蚂蚁造型的拼贴。

教师:如果我们用它来拼贴小蚂蚁,你觉得它像蚂蚁的生命地方?可以怎样拼? 3.个别幼儿示范,教师总结。

教师:圆圆的头,圆圆的身体比头小一点,水滴形的尾巴,再画上触角、眼睛、嘴和六条腿。

4.分析蚂蚁的动态。

教师:这只蚂蚁好像在干什么?小蚂蚁还可以怎么拼? 5.讨论使用乳胶粘贴的方法。

教师:瓜子很小,小朋友在粘贴蚂蚁的时候应怎样抹乳胶。

(三)幼儿操作,教师鼓励幼儿大胆创作不同的蚂蚁造型。

1.教师引导幼儿变换瓜子的不同位置和方向,表现各种蚂蚁的不同动态。2.提醒幼儿正确的使用乳胶。3.引导幼儿添画蚂蚁的其他部位。

(四)展览幼儿作品,幼儿互相欣赏、交流。

中班:大馒头(重点领域:音乐)

执教 第十三周

活动目标:

1.学习用对唱的方法演唱歌曲《大馒头》。

2.根据教师的提问和图片的顺序记忆歌词内容和顺序、活动准备:

1.已看过幼儿用书《大馒头》

2.馒头、面粉、小麦的图片各两张,农民伯伯,小朋友的图片。3.画有问好和感叹号的底图一张

活动过程:

(一)幼儿初步熟悉歌词。

1.教师出示底图,让幼儿理解问号和感叹号的含义。教师:谁知道这是什么符号?代表什么意思?

2.教师依次提出歌词中有关生产馒头的各个问题,幼儿回答,教师根据幼儿回答摆放相应的图片。

教师:那我问你们,大大的馒头哪里来?

(二)幼儿学唱歌曲《大馒头》。

1.教师带领幼儿跟随音乐的节奏看图念歌词。在朗诵的过程中,教师注意指图暗示幼儿记忆歌词。

2.教师带领幼儿玩猜答案的游戏,进一步记忆歌词。教师将答案句的歌词图片全部抽走,然后随音乐的节奏和歌词的顺序提问,幼儿按照歌词回答。

教师:现在,我把有的图拿走了,我提问,你们来回答,看谁回答有快有 对?

(三)教师与幼儿进行对唱练习。1.教师与幼儿进行对唱练习。

教师:这次我们玩对唱游戏,我来问,你们用歌声回答。最后的两句一起唱。2.教师与一个小组的幼儿进行对唱游戏。

(四)教师即兴与幼儿进行对唱游戏。

1.教师即兴与不同的小组进行对唱游戏。教师唱问句,教师指向哪组幼儿,哪组唱出答句。

2.教师即兴与个别幼儿进行对唱游戏。

中班:加油干(重点领域:音乐)

执教 第十三周

活动目标:

1.熟悉乐曲的旋律,感受歌曲的劳动风格,学习边唱歌边用动作表现歌曲的节奏。2.根据音乐的快慢变化拍出节奏型。3.体验用“嗬嗨”的语言表现歌曲的力度。

活动准备:

1.《加油干》和《瑶族舞曲》A段的音乐磁带各一盘、录音机。2.幼儿用书:《加油干》。

活动过程:

(一)对比欣赏乐曲《加油干》和《瑶族舞曲》的A段。

1.教师出示一张幼儿抬桌子的图片。幼儿倾听《加油干》和《瑶族舞曲》的A段,将图片与乐曲进行匹配。

教师:你们看,图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听听老师放的两段音乐,觉得哪一段音乐和小朋友做的事情比较像?

2.带领幼儿在《加油干》中的重音处匹配上语音节奏。教师:你们听听在音乐的什么地方,需要我们使很大的劲呢?、3.教师和幼儿共同在《加油干》的重音处口呼语音节奏。教师反馈幼儿的语音节奏,例如“嘿嘿”“嘿哟”等。

教师:现在我们听着音乐在最用劲的地方说“嘿嘿”。

(二)学唱歌曲《加油干》。1.教师范唱歌曲《加油干》。教师:听听我是怎么为大家加油的吧!2.教师和幼儿共同学唱歌曲2到3遍。3.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现歌曲的节奏和力度。

(三)教师引导幼儿根据音乐的快慢,用拍手的动作表现歌曲。1.教师:我们用拍手的动作为他们加油!请大家边唱歌边拍手。2.教师引导幼儿反思自己拍手的节奏。

教师:音乐慢的地方,我们拍手的速度怎么样?音乐快的地方,欧姆拍手的速度又怎么样呢?

3.幼儿尝试用自己的身体动作表现音乐。、4.幼儿边听音乐边练习身体动作。5.教师指挥幼儿分声部练习身体动作。

中班:小猪和靴子(重点领域:阅读)

执教 第十三周

活动目标:

1.阅读欣赏故事,感受小猪憨厚、可爱、乐于助人的性格。2.理解故事内容,体验从“红红的东西”到“红靴子”的变化过程,3.愿意大胆想象,萌发创造性思维。

活动准备:

1. 教师根据幼儿用书画面自制大图书1本,并将所有的“红”字用红色大一号字体标出,2.幼儿用书:《竹篱笆和牵牛花》。3.语言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自制图书,引发幼儿阅读和想象的愿望。1.教师打开图书的第一页,引导幼儿看图观察。2.教师:小猪发现的这个口小底大的东西是什么颜色呢? 3.教师:它摸上去很光滑,像什么? 可以用来做什么呢?

(二)师幼共同翻阅大图的画面,启发幼儿观察画面大胆想象并自主讲述。1.教师:小猪碰见了谁?八哥鸟是怎么说的?

2.教师:小猪有碰见了谁?狐狸对小猪说了什么?小猪把这红红的东西当做什么了? 3.教师:小猪捧着“花瓶”又碰见了小狗,小猪和小狗把“花瓶”送到生病的小熊 小熊说了什么?

(三)引导幼儿认读汉字“红”。

1.教师:这本大书还有什么奇妙的地方呢?

2.教师一边轻轻翻阅大书,一边启发幼儿观察、发现“红”字。3.师幼共同认读汉字“红”字,并一起在大书中寻找汉子“红”。

(四)幼儿边翻阅幼儿用书边完整欣赏故事录音。1.教师:怎么一边听故事一边翻书呢?

2.对于故事中一些简单的词句,课鼓励幼儿复述跟读。

3.找出故事中有关篱笆和牵牛花不高兴的高兴的词语,引导幼儿有感情地讲述故事。

(五)师幼共同小结,感受小猪的性格特点。

1.教师:你喜欢小猪吗?为什么?

10.《海燕》教案设计12 篇十

《海燕》教案 九江市湖口二中

刘晓原

《海燕》是一首抒情诗,具备诗的音乐美和绘画美,给人以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在解读这首诗时,要根据散文诗的特点加强朗读,于诵读中展现海燕的活动空间,引导学生欣赏海燕大无畏的精神,理解对比、衬托的运用。由表及里地理解作品的深刻内涵。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

①初步了解作者及课文的写作背景,整体感知课文。②通过反复诵读理解作品的诗情、诗理和诗味,品味本文语言激越奔放强烈的特点。③理解对比、衬托的运用。

④领会作品深刻的象征内涵,理解象征手法在文中的运用及其作用。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勇敢、顽强、乐观、自信的品质,培养积极的情感态度。教学重、难点

①象征手法在文中的运用及其作用。②理解对比、衬托的运用。教学方法

①诵读法:通过教师范读和学生自由朗读等形式,让学生把生活感受与作品内容结合起来。

②提问法:通过精心设计问题,逐步引导学生把握主要形象,并理解主要形象的精神内涵。

③练习法:采用仿说练习的方式,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二、作者简介

高尔基(1868-1936)前苏联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也是前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他出生于木匠家庭,四岁丧父,十岁就为生活所迫,走向社会,到处流浪。他当过鞋铺学徒,轮船杂役,面包工人等,备尝人间苦难。他亲眼看到劳动人民在沙皇统治下所遭受的压迫和剥削,这为他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题材。著名作品有长篇小说《母亲》和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三、写作背景

本文是一篇著名的散文诗,是高尔基早期的代表作品。它写于1901年,那时正是俄国1905年革命前夕最黑暗的年代,俄国的革命运动正不断高涨。高尔基参加了种种反沙皇统治的斗争,发表了尖锐抨击沙皇的演说。他根据自己的斗争经历,写了一篇带有象征意义的短篇小说《春天的旋律》(又译为《迎春曲》《幻想曲》),《海燕》就是其中的末尾一章。它的发表具有极大的宣传性和号召力,受到了列宁的高度重视和称赞。

四、诵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播放音乐,范读。明确:激情洋溢,强烈奔放

2、请同学们思考海燕在几个不同的场景中活动,在这几个不同的场景中海燕又有什么表现?(注意结合场景景物的变化来思考。)

学生默读全文,思考并讨论: 学生讨论交流后明确:

整体场景:上边:乌云——下边:大海。

第一幅,风卷云集,海燕高翔,渴望着暴风雨的到来; 第二幅,暴风雨迫近,海燕博风击浪,迎接暴风雨的到来; 第三幅,暴风雨将临,海燕以胜利的预言家的姿态呼唤暴风雨。

3、生竞赛朗读,齐读。

五、品味探究

探究一:如果让你在“海燕”前面加一个修饰性的词语,你认为应该是什么?

探究二:除了描写海燕还写了哪几种海鸟? 探究三:文中对海鸥、海鸭、企鹅又是怎样描写的?这样描写对海燕有什么作用?

探究四:结合创作背景,谈谈海燕、海鸥、海鸭、企鹅及暴风雪等在文中的象征意义:

理解本文深刻的寓义,即象征手法的运用。

六、拓展训练

请你仿照句子说一段话。

例:假如我是(海燕),我将对(海鸥)说(收起你对暴风雨的恐惧吧),因为(生命本身不同寻常,所以不仅要善于享受生活中的阳光,也要敢于承受生活中的风雨,这样的人生才是完整的)。

七、作业

上一篇:启动仪式准备工作下一篇:关于消防的演讲稿